input
stringclasses 1
value | instruction
stringlengths 5
87
| output
stringlengths 3
3.47k
|
---|---|---|
人口容量是什么? | 又称人口承载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一国或一地区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利用该地的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及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一般理解为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下或一定地区的资源所能养活的最大人口数,所以有时又称之为人口最大抚养能力或最大负荷能力。另外一种理解是,把人口容量看成一定自然资源条件下的最理想人口数量或适度人口数量。他们认为,一定生态环境或一定地区的资源所能养活的最大人口数,是人口容量的极限状态,这个极限状态受到多种条件的制约,所以在正常情况下是难以实现的。因此,应把适度人口数量作为人口容量的基本内涵。 |
|
夷平面是什么? | 地壳长期稳定情况下,侵蚀—剥蚀作用把山地夷平为起伏不大的地面。又称剥夷面、剥蚀面、均夷面。夷平面是一个广大地区的构造长期稳定,地貌发育成熟的产物,标志着地貌发育的重要阶段。夷平面形成后,可再次受到地壳的强烈抬升而呈现出不同的高度。一个山区常见有多级夷平面构成的层状地貌景观。如湖北西部山区海拔1700m左右的鄂西期夷平面,l000m左右的山原期夷平面。据夷平面形成的年龄、出现高度和变形情况,可了解该地区新构造运动的强度、幅度和性质。夷平面多为山区居民所在地和工、农业较发展的地区。 |
|
干湿球温度表是什么? | 一对并列安置的用以测定空气温度和湿度的温度表。两支温度表球部大小和形状一样,其中一支用以测定大气温度,称为干球温度表;另一支的球部裹以湿润纱布,称为湿球温度表,只要空气不饱和,纱布上水分就会不断蒸发,它显示的温度就将低于干球温度,其差值与空气湿度等因素有关。根据干、湿球温度表读数,可从专用的气象常用表上查算出当时的空气湿度。这是目前最常用的大气湿度测量方法,适于测定气温高于-10℃时的湿度。温度\r\n |
|
黄土物质成分是什么? | 组成黄土的物质种类及数量。一般包括黄土的颗粒(或称粒度)成分、矿物成分、化学成分。其中化学成分还包括可溶盐类成分和有机质成分。 |
|
菱形十二面体是什么? | 单形名称。只在等轴晶系晶体上出现。由两两平行的12个呈菱形(内角为70°和菱形十二面体109°)的相同晶面组成,相邻晶面间的夹角为120°;每个晶面均与3个结晶轴中的一个平行,而与另两个相截等长。单形符号为{110}。石榴子石、磁铁矿等晶体常具此单形。 |
|
似斑状结构是什么? | 斑状结构的一种。其特征是基质多为显晶质(细粒、中粒、粗粒),斑晶可以与基质是同一世代的产物,在相同或近于相同的冷凝条件下形成的,也可以是由交代作用形成的变斑晶(由交代成因的似斑状结构,有人称为交代斑状结构)。这种结构多见于花岗岩类岩石中。似斑状结构与斑状结构的区别是,除其基质前者为显晶质的而后者为隐晶质的外,很重要的一点是:似斑状结构中斑晶和基质基本上是同一世代产物,而斑状结构中斑晶与基质是不同世代的产物。 |
|
阴影特征是什么? | 阴影特征是指遥感图像上某些目标由于阻挡了阳光的直射而出现的情况。可以分为本身阴影和投落阴影两种。本身阴影(简称本影)是地物本身未被阳光直接照射到的阴暗部分的影像;投落阴影(简称落影)是在地物背光方向上地物投射到地面的阴影在像片上的构像。阴影特征非常重要,因为在信息判读中,本影有助于获得地物的立体感,这对于地质、地貌判读很有用;地物落影的形状和长度,则可以帮助判读地物的属性和高度,如水塔、烟囱等圆形建筑,它们顶部的影像形状较难区分,但利用其落影就很容易将二者分辨出来。在利用落影长度判断地物高度时,应注意太阳高度角的变化,以及该地物所处的地形位置,因为这些因素都能影响地物落影的长度。阴影特征也会给图像判读带来不利,如高山或高楼的阴影会遮盖其他地物而影响判读。热红外图像能记录物体的温度差异,也能产生热阴影,其特点是物体的热阴影在投射物体移走后仍能保留数小时,如飞机场的停机坪,很容易出现这种热阴影。雷达影像的阴影是由发射雷达和目标之间的障碍物所引起的,即不能产生回波能量。 |
|
波面是什么? | 亦称波阵面。从波源发出的振动经过同一传播时间而达到的各点所组成的面,即波动的同相面。如投石于静水中,水波的波面是许多同心圆。在各向同性的均匀媒质中,波速与方向无关,所以点波源形成的波面(例如电铃发出的声波)是以波源为中心的同心球面。在各向同性媒质中,波面的法线方向就是波的传播方向。 |
|
大气波导是什么? | 大气中因特殊温度层结或水气分布结构而形成的电磁波传播渡导。波导原指供电磁波传播的特制导体,束缚在波导管壁中的电磁波来回反射向前传播时损耗很低,传播距离加大。当对流层中出现逆温或水汽急剧减少等反常结构、折射率垂直差异很大的层次时,也可将电磁波限制在该气层间,犹如波导般的超折射向前传输。大气波导可以贴近地面,也可在大气层中。只有与波导小于一定仰角及波长的电磁波才能在大气波导中传播,主要是厘米波波段。大气波导既可使雷达和通信的工作距离增加,也可使雷达定位产生偏差。大气波导可以根据气象探测预测。 |
|
人口承载力是什么? | 人口承载力是指一定技术水平条件下,一个地区的资源能够承载的、一定生活质量的人口的数量。对于人类,承载一定数量的人口所需要的面积在不同区域差异很大,这源于人类的资源利用强度、消费水平、废物排放水平的区域差异性。所以,用人口承载力这一概念必须十分谨慎,必须清楚资源所承载的人口的生活质量,对于不同生活质量的人口,资源的承载力显然是不同的。此外,人口承载力还难以分析贸易的影响。国际资源贸易改变了资源利用的空间格局,无疑,许多发达国家(如日本)的人口承载力远远低于其目前的人口规模。特别是不同的生活质量,不具有直接可比性。 |
|
河流地质作用是什么? | 河流的侵蚀、搬运与堆积作用的统称。是外动力地质作用中比较普遍的一种类型。在地层中常常保存有古河流地质作用的遗迹。现代河流地质作用可以在地表直接观察,也可以通过模拟实验进行分析研究。 |
|
温带气旋是什么? | 形成、活动在中纬极锋上的低压涡旋。一般由极锋上的波动发展而成,也称锋面气旋。典型的锋面气旋的生命史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初生(波动)、成熟、锢囚和消亡阶段。整个过程中高空由西风带小扰动发展成为西风槽,最后成为温、压中心接近的涡旋,同时扰动槽后冷平流和槽前暖平流诱导低层锋面上出现低压环流、冷锋和暖锋天气,以及冷区和暖区,气旋加深过程中气压下降、风速增大、暖区范围逐渐缩小,当气旋中的冷锋赶上了暖锋形成锢囚锋时,低压最强、风最大、云雨天气也最为剧烈,以后冷空气逐渐占据整个气旋区域,气旋逐渐减弱消亡,生命史可持续2~6d。实际天气中,几个阶段并不都很典型,我国黄海、东海在春季有时有十几小时就形成的强锋面气旋,突然出现的大风往往酿成海上灾害,被称为气象炸弹。活跃在我国的南北两支西风带上,分别有东海气旋、江淮气旋以及黄河气旋、蒙古气旋及东北气旋两个气旋活动带。有时在同一条锋面上可接连产生一系列不同阶段的气旋,称为气旋族。 |
|
昆虫纲是什么? | 又称六足纲(Hexapoda)。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中最大的一纲。体躯分节,分别集合组成头、胸、腹三个体段,外被几丁质外骨骼。头部具有口器、三对附肢和一对触角,通常还有复眼及单眼;胸部具有3对足,一般还有2对翅;腹部包含生殖系统和大部分内脏,无行动用的附肢,但多数有转化成外生殖器的附肢。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通常要经过变态,即一系列显著的内部及外部体态上的变化才能转变为性成熟的成虫。昆虫在动物界中的地位非常重要,是动物界中最大的纲,有100万种以上,约占全世界已知动物种数的三分之二。其同种的个体数量十分惊人,如一个蚂蚁群体可多达50万个体,小麦吸浆虫大发生的年代一亩地有2592万个之多。昆虫分布十分广泛,几乎遍及整个地球。最古老的昆虫化石发现于泥盆纪,古生代的昆虫面貌与现在大不相同,到二叠纪,已知23个目级类群大都绝灭,中生代的昆虫面貌与现生类群在目级单元上已基本相同,现在的目级类群均已出现。大多数昆虫分类学家将现生昆虫划分为两个亚纲34个目;绝灭的昆虫有9个目:古网翅目、巨翅目、透翅目、原蜻蜓目、原直翅目、原鞘翅目、华脉目、小翅目、舌鞘翅目。中国昆虫化石十分丰富。主要的昆虫化石有冀北辽西的热河昆虫化石群(晚侏罗世)、酒泉盆地昆虫化石(侏罗纪—白垩纪)、辽宁抚顺的琥珀昆虫(始新世)、山东山旺昆虫化石(中新世)等。其中以热河生物群中的昆虫化石和辽宁抚顺的琥珀昆虫最为著名,在世界上享有盛名。 |
|
晶体几何常数是什么? | 简称晶体常数。指轴角α、β、γ和轴率a:b:c。正确选择的晶体几何常数应与晶体内部结构中的单位晶胞参数相一致。除等轴晶系外,不同晶体的几何常数各不相同,是晶体的一组特征性常数。各晶系的晶体几何常数特点如下表:晶系晶体几何常数间的固有关系实例等轴晶系a=b=cα=β=γ=90°方铅矿四方晶系a=b≠cα=β=γ=90°〖〗锆石α:c=1:0 4037六方晶系和三方晶系(四轴定向)a=b≠cα=β=90°γ=120°绿柱石α:c=1:0 989方解石α:c=1:0 543三方晶系(三轴定向)a=b=cα=β=γ方解石α=101°55′正交晶系a=b≠cα=β=γ=90°〖〗自然硫a:b:c=0 131:1:1 034单斜晶系a=b≠cα=γ=90°β≠90°正长石a:b:c=0 585:1:0 554; β=116°03′三斜晶系a≠b≠cα≠β≠γ≠90° 钠长石a:b:c=0 335:1:0 577;α=94°03′, β=116°29′, γ=88°09′ |
|
soil taxonomy;soil\r taxonomic classification是什么? | 也称为土壤诊断学分类。系以诊断土层和诊断特征为主要依据对土壤类型进行划分的土壤分类。以美国土壤分类为代表。该分类所依据的具体指标是可直接感知和定量测定的土壤特性。这些特性可分为4类:①土成特性。系成土过程中形成的土壤剖面形态特征,包括诊断层和某些诊断特征。它是土壤诊断分类中首要考虑的因素;②气成特性。主要指在外界水热条件下形成的土壤温度状况和土壤水分状况;③岩成特性。主要指土壤母质特性。它是土壤各种特性中最稳定的因素;④人为特性。指人类活动影响成土过程而使土壤所获得的特性。高级土壤分类单元的主要依据是土成特性,而低级分类单元则根据土壤的其他特性划分。在土壤分类时必须联系土壤形成过程的特点选择与其他土壤特性具有较好相关的土壤特性项目作为分类依据;再恰当地将选取的土壤特性定量化,并划定各种分类的量的限度;在此基础上,按照土壤诊断层的有无或强度的大小,进行土壤类型的划分。该分类系统共分6级:土纲、亚纲、土类、亚类、土族、土系。 |
|
南极绕极环流是什么? | 围绕南极洲大陆顺时针流动的海流。因受盛行西风的作用,又称西风漂流。此自西向东流动的海流,位于南纬60°附近,深度可达3000~5000米,并具有表层和底层水向北流动而中层水向南流动的特征,且受海底地形影响。流速一般小于25厘米/秒(0 ?节),而流量却特别大,相当于墨西哥暖流的二倍、亚马孙河流量的400倍以上。如在南美洲德雷克水道每秒高达240×106立方米,在南极洲和澳大利亚之间为每秒233×106立方米。它分隔了南极和亚南极的表层水,成为各种水文、化学、生物和地质环境要素的自然边界。它是太平洋、大西洋及印度洋海水相互交换的重要因素。环流是在晚渐新世早期澳大利亚大陆从南极洲大陆分离时开始,约3000万年前南美洲的德雷克水道流通之后完全形成。南半球高纬度区海洋生物地理和沉积分布格局也因之发生变化。 |
|
天气现象是什么? | 大气中或地表上出现的各种水汽凝结(或冻结)物、各种声、光、电等物理现象的统称。气象观测中,要把本测站视线内这些现象出现的时间、强度等主要特征记录下来,它们是当时、当地大气物理过程和状态的综合反应,也是天气分析和预报的重要依据。天气现象包括有露、霜、结冰积雪等地表凝结物;影响水平能见度大小的各种形态的雾、浮尘、霾、沙尘暴等;各种性质和形态的降水,其中有毛毛雨、雨、阵雨和雷雨之分,有雨、雪、冰粒之分,还分间歇性、连续性及大中小等各种等级;此外还包括龙卷风、大风等特殊天气现象。广义上也常把云层变化、干湿冷暖都理解为表示大气物理状态的天气现象。 |
|
针铁矿是什么? | 成分αFeO(OH),含Fe 62.9%。斜方晶系。晶体呈针状或柱状,通常呈肾状、钟乳状集合体。暗褐色。条痕褐色。半金属光泽。硬度5~5.5。密度4.0~4.4克/厘米3。主要是由含铁矿物经过氧化和分解而形成的次生矿物,是构成褐铁矿的主要矿物成分。内生成因的针铁矿呈针状或柱状出现于某些热液矿脉中,但极少见。是炼铁的矿石矿物。 |
|
倒石堆是什么? | 沿斜坡崩落的石块在坡度较平缓的山麓地带堆积而成的锥形体。它的平面形态主要呈三角形。有时几个倒石堆连接成带状分布。倒石堆由大小不一、棱角明显的碎石块组成,较大的石块动能较大,滚动距离较远;较细的物质则滚动距离较近,故有一定的分选现象。一般由细而均一的物质组成的锥体称岩屑锥(talus cone)。岩屑锥连续分布于山坡下段时称岩屑坡。 |
|
soil order;soil class是什么? | 系土壤分类中的高级分类单元。①在中国土壤分类中,土纲又称土壤系列(或土类系列),是根据成土过程的共同特点对土类加以概括的。全国划分为10个土纲:富铝土、淋溶土、钙层土、石膏盐层土、盐成土、半水成土、水成土、水稻土、高山土等。如富铝土纲,即红壤系列,是以富铝化过程为其共同特征,包括砖红壤、赤红壤、红壤、黄壤、燥红土等;②在新的美国综合土壤分类系统中,根据土壤的大致组成、土层分化和发育程度,诊断土层等划分为10个土纲:新成土、变性土、始成土、旱成土、软土、灰土、淋溶土、老成土、氧化土和有机土等。如氧化土纲与灰化土纲,分别具有氧化与灰化诊断层。 |
|
岩屑砂岩是什么? | 一种岩屑含量大于25%的砂岩。岩屑多为隐晶质的细粒岩石,如喷出岩、板岩、千枚岩、泥页岩,胶结物多为硅质及隐晶质碳酸盐质等,属不稳定的及成熟度低的组分。当岩石杂基的含量大于15%时,则属岩屑杂砂岩(lithic graywacke);当砂粒中石英的含量超过75%时,则过渡为岩屑石英砂岩(lithic quartz sandstone)。岩屑砂岩是一种不成熟的快速堆积物,是构造变动强烈地区的产物,常在山前冲积扇、山间盆地及河流相中产出。 |
|
文化圈是什么? | 具有相似文化特征、尤其是文化起源具有共同性的地域。由一群民族和部族组成。有时连续分布于地表,有时被割裂,范围大小不一,大的可达洲际范围,如汉文化圈,小的仅几个平方千米,如非洲的一些部族文化圈。文化圈与文化区的概念不同,前者主要着眼于历史文化特征的异同,后者主要着眼于现代文化特征的异同。 |
|
凝结高度是什么? | 湿空气上升过程中达到饱和开始凝结时的高度。用得最多的是对流凝结高度,指对流运动中热泡上升冷却、达到饱和凝结的高度,通常就是对流云云底的高度。抬升凝结高度指气层受到动力强迫抬升时达到饱和凝结的高度。这两种高度都可以通过气层的温、湿层结曲线结构求得。有时也有把因整个气层水汽增加和温度降低时出现凝结的高度称为层结凝结高度。 |
|
传统工业是什么? | 主要是西方经济学中使用的概念。指发达国家整个工业体系中,其地位渐趋下降的工业部门,包括钢铁、汽车、建筑、纺织、橡胶、造船,以及与之相关的一些附属工业部门在内的传统基础工业部门。它们大多是工业革命后机器大工业鼎盛发展的标志。随着现代科技发展和经济结构的优化,石油化工、合成材料、电子技术之类的新兴工业不断兴起,致使传统工业生产停滞、衰退。但传统工业目前在发达国家经济中仍占有重要地位,而在发展中国家这些传统工业发展则尚处于兴起、兴盛阶段。当务之急,是应通过引入、采用新技术,对其进行改造,以提高其生命力,使它得到继续发展,以适应工业现代化发展之要求。 |
|
基本比例尺是什么? | 指国家基础地形图的比例尺。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包括八个比例尺类型,分别为1:5000、1:10000、1:25000、1: 50000、1:1 00000、1:250000、1:500000、1:1000000。 |
|
斜长岩是什么? | 主要是由基性斜长石(>90%)组成的浅色深成岩。角闪石、普通辉石、紫苏辉石、黑云母等深色矿物的总含量不超过10%。其他矿物成分有钛磁铁矿、钛铁矿、铁和铜硫化物、金红石、刚玉等。色浅,常呈灰色。半自形或他形粗粒结构。基性斜长石一般为拉长石,肉眼观察有闪光变彩现象,也有更基性的培长石或钙长石。基性斜长石易蚀变为钠长石、黝帘石、绿帘石等矿物集合体。斜长岩一般认为是基性岩浆分异的产物,常分布在分异岩体的上部;也有人认为是地壳深部或上地幔的深熔作用形成。与斜长岩有关的矿产有钒钛磁铁矿及钛铁矿等。斜长岩本身也是优良的建筑材料。 |
|
土地适宜性是什么? | 土地在一定条件下对不同用途的适宜程度。土地适宜性可分为现有条件下的适宜性和经过改良后的港在适宜性两种。土地按其适宜的广泛程度,又有多宜性和单宜性之分。多宜性是指某一块土地同时适用于农业、林业、旅游业等多项用途;单宜性是指该土地只适于某特定用途,如陡坡地仅适于发展林业、水域仅适于发展渔业等。由于每块地有不同等级的质量,因此在满足同一的用途上,还有高度适宜、中等适宜、勉强适宜或不适宜的程度差别。 |
|
文化层次是什么? | 通常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意识文化,又称精神文化、观念文化。包括纯意识文化(如心理、心态、观念、思想、价值观、认知方式等),理论化和对象化的意识分化(如哲学、伦理、道德、宗教、美学、音乐、诗歌、文学、绘画等)。第二层次,制度文化,包括反映社会形态的基本制度(如封建制度、资本主义制度)、具体制度(如政治、法律、经济、家庭、婚姻等方面的制度)、一般规章制度(如生产管理条例、奖惩条例等)。第三层次,物质文化,如建筑、园林、饮食、服饰等物质产品都是意识文化的载体。三个文化层次互相渗透,各自与环境有着不同程度的联系。 |
|
卫星覆盖范围是什么? | 地面上能同时观察到同一颗卫星的区域。一般以该地区所对应的地心张力角来表示。显然,卫星轨道高度越高,覆盖范围就越大。轨道高度为1000km时,卫星的覆盖范围约为6 5○,同步卫星的覆盖范围达162. 5○。 |
|
北极海洋生物资源是什么? | 北极的海洋生物资源主要为鱼类、鲸、北极熊和海豹资源。其中鲸、北极熊和海豹由于长期的过量捕杀,资源量急剧减少。近些年来,在世界捕鲸委员会重视北极生态环境保护下已有所恢复。鱼类资源目前仍较丰富,主要鱼种为北极鲑(Salvelinus Alpinus)和北极鳕(Boreogadus)。巴伦支海、挪威海和格陵兰海是世界著名的渔场之一,近年的捕鱼量约占世界的8%~10%。 |
|
世界植物区系分区是什么? | 根据植物区系成分、性质、形成和发展历史的相似程度及密切程度,把地球表面的植物区系划分为若干从属的植物区系单位。通常划分的6个植物区是:泛北极植物区、新热带植物区、古热带植物区、澳大利亚植物区、好望角植物区及南极植物区。 |
|
滑移面是什么? | 又称滑移反映面(glide reflection plane)。将晶体结构的图形看成是晶格无限图形时的复合微观对称要素之一。通过它的转换,晶格中的质点经镜面反映并平行于该镜面滑移一定距离,整个晶格中的质点将占据与未转换前周围环境相同的位置,也就是说,经过滑移面的变换,晶体结构能自相重合。晶格中质点滑移的方向或平行于晶胞的棱,或平行于两个或三个晶棱的矢量和方向;晶格中质点滑移的距离为晶胞棱长的1/2或两个或三个晶棱的矢量和的1/2或1/4。根据滑移面的定向和滑移的距离、方向,可分为:①a 不 移(面)(a lide)滑移面平行于(010)或(001),或结晶轴a在滑移面内,质点经镜面反映后,沿a轴移动a轴结点间距的1/2;②b 不 移(面)(b lide)滑移面平行于(100)或(001),或结晶轴b在滑移面内,质点经镜面反映后,沿b轴移动b轴结点间距的1/2;③c 不 移(面)(c lide)滑移面平行于(100)或(010),或结晶轴c在滑移面内,质点经镜面反映后,沿c轴移动c轴结点间距的1/2;④d 不 移(面)(d lide)质点经镜面反映后,平行于镜面滑移,滑移距离为晶格的两个或三个基本矢量(晶胞的两个或三个棱)的矢量和的1/4,或者,两个或三个基本矢量的差值。这种型式的滑移面只出现在以斜方面心格子、正方体心格子和立方面心格子或立方体心格子为基础的空间群中;⑤n 不 移(面)(n lide)质点经镜面反映后,平行于镜面滑移,滑移距离为晶格的两个或三个基本矢量的矢量和的1/2。 |
|
国际海底管理局是什么? | 联合国管理深海大洋底矿产资源勘探开发活动的国际组织。管理局已于1994年11月16日在牙买加首都金斯敦宣告成立。所有联合国的缔约国都是管理局的当然成员。管理局的主要机构有大会、理事会和秘书处。大会作为管理局惟一由其所有成员组成的机构,被视为管理局的最高权力机关。大会选出36个管理局成员组成理事会,作为管 砭值闹葱谢?关。理事会下设经济规划委员会和法律与技术委员会以及秘书处。理事会有权向大会提出选举秘书长的候选人名单。海洋法公约规定:秘书长是管理局的行政首长,秘书长及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时,不应寻求或接受任何政府的指示或管理局以外其他来源的指示。他们应避免足以影响其作为只对管理局负责的国际官员的地位的任何行动。中国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缔约国,也是国际海底管理局第一届理事会及其下设经济规划委员会和法律与技术委员会的理事或委员。 |
|
粗放农业是什么? | 集约农业的对称。在广阔的土地上投入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和活劳动,采用广种薄收的经营方式。特点是投入少,单产低。总产量的增长只有扩大耕地或农业用地,和依靠耕地的自然肥力。粗放经营的生产水平低下,耕地的自然肥力衰退。在我国,粗放农业一般存在于边远偏僻、人少地多和生产后进的地区。 |
|
黄土高原地貌类型是什么? | 采用地表形态与成因相结合来划分黄土地貌类型。仅按形态进行分类,如塬、梁、峁等,不能完全反映地貌的发生,发展历史和特点;按成因划分可反映出黄土地貌形成的内因,可分为侵蚀构造类型、剥蚀构造类型、剥蚀堆积类型、侵蚀冲积类型、堆积构造类型及风成堆积类型等六大类。 |
|
玄武岩是什么? | 基性火山岩的一种。矿物成分相当于辉长岩。一般呈灰黑色,细粒致密状,常具气孔状构造、杏仁状构造及六方柱状节理。常见斑状结构。斑晶为橄榄石、辉石、基性斜长石等。基质一般是细粒的,有时为隐晶质或半晶质。具间隐结构、拉斑玄武结构、粗玄结构、辉绿结构。基质中基性斜长石较多,也有深色矿物。根据次要矿物的不同,可分为橄榄玄武岩、紫苏辉石玄武岩等。按结构构造,可分为气孔状玄武岩、杏仁状玄武岩等。玄武岩浆急速冷凝成玻璃态时,称为玄武玻璃。广义的玄武岩,按化学成分、矿物成分及成因和分布特征,可分为拉斑玄武岩、高铝玄武岩、碱性玄武岩等,各有其伴生岩系。玄武岩在火山岩中分布最广,常形成广大的熔岩台地、火山岛及海岭,在造山带内作为钙碱岩系的基性成员。在大洋底部广泛分布有大洋中脊拉斑玄武岩,在岛弧区常见钙碱性玄武岩,多为高铝玄武岩。由于玄武岩浆黏度小,流动性大,溢出地表时易形成大规模熔岩流、熔岩被;亦可呈层状侵入体,如岩床等。中国西南诸省有二叠纪玄武岩;华北、西北、东北和华东有古近新近纪、第四纪的玄武岩。玄武岩除可用作熔铸耐酸铸石原料外,其气孔中往往充填有铜、钴、硫磺、冰洲石等有用矿产。经风化作用,玄武岩可变成黄褐色玄武土,进一步淋滤,可除去二氧化硅,而形成有价值的铝土矿。 |
|
兰勃特投影是什么? | 以德国数学家兰勃特名字命名的投影。常用的包括:兰勃特等角圆锥投影、兰勃特等积方位投影。前者属于正轴等角圆锥投影,后者属于正轴等积方位投影。 |
|
角岩是什么? | 又称角页岩。具有细粒粒状变晶结构和块状构造的中高温热接触变质岩石的统称。原岩可以是粘土岩、粉砂岩、火成岩或火山碎屑岩。岩石主要由长石、石英、云母、角闪石、辉石等组成,有时含少量红柱石、堇青石、石榴子石、矽线石等特征变质矿物。岩石外表一般为深色,有时为浅色,致密坚硬。角岩按主要矿物成分可分为云母角岩、长英质角岩、钙硅质角岩、基性角岩、镁质角岩等,还可根据其中主要矿物和特征变质矿物详细命名,如堇青石黑云母角岩、长英质角岩等。角岩一词的应用范围目前尚不一致,一般是把原岩(不包括碳酸盐岩和石英砂岩)经热接触变质作用后已基本上全部重结晶,并具有角岩结构和块状构造的岩石称为角岩。对未全部重结晶的浅变质岩石,则称为变质粘土岩、变质粉砂岩等。有人则把所有具块状构造的热接触变质岩石,包括未全部重结晶的浅变质岩石(大理岩除外)均称为角岩。 |
|
社会观念是什么? | 特定社会内的客观世界在人们头脑中共有的反映。代表了该社会的文化特征,在社会群体中起作用。在单一民族的社会中,社会观念就是民族观念。 |
|
物理风化是什么? | 指岩石在外力作用下所发生的物质疏松、结构崩解的机械破坏过程,一般不引起化学成分的变化。又称机械风化或崩解作用。引起物理风化的原因,有压力释放、温度变化、冰冻、新晶体生长和生物活动等方面。主要受昼夜之间及寒暖季节酌温度变化,使岩石交替胀缩,表层形成裂缝而破碎,不同矿物颗粒不断差别胀缩而使之松散。岩石裂隙、孔隙中的水,反复冻结、融化及岩石中盐类的结晶,使岩石崩解,以及当岩石露出地表,压力解除,产生差别膨胀而破裂等。 |
|
国内人口迁移是什么? | 是指人口从国内某地迁居到另一地区,可按照行政区域分为省内迁移、县际迁移和城乡迁移。国内人口迁移的居留时间各国规定不一,有的是三个月,有的是半年或一年。我国以正式户口的变动为人口迁移的标准。 |
|
地带性植被是什么? | 又称显域植被,是指能充分反映一个地区气候特点的植被类型。在综合的外界环境条件中,特别是热量和水分以及两者的配合状况,使地球表面的气候条件依纬向、经向和垂直三个方向改变,植被类型也依这三个方向分布。地带性植被在地理分布上表现出明显的三维空间规律性,即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 |
|
青磐岩是什么? | 又称绿磐岩或变安山岩(metaandesite)。一种绿色致密块状的变质岩石。主要由中基性火山岩在中低温热液及火山硫质喷气的影响下,经交代蚀变作用所形成。这种蚀变作用称为青磐岩化作用。它们是钠长石化、阳起石化、绿帘石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等的综合产物。青磐岩的矿物成分主要为钠长石、阳起石、绿帘石、黝帘石、绿泥石和碳酸盐矿物(方解石、白云石等),其次为绢云母、石英、黄铁矿及其他金属硫化物。岩石一般为细粒变晶结构,常具变余斑状结构。它们的岩性和区域变质作用形成的绿岩有时不易区别。青磐岩常与金、银、铜、铅、锌等金属矿床伴生,也是寻找这些矿床的重要标志。 |
|
标准差分级是什么? | 也是一种等差分级,只是分级间隔是通过计算得出的分级对象数据集的标准差。实际操作时,先以数据集的平均值作为第一划分值划分出上下两部分,然后以平均值加或减一个标准差值作为第二、第三划分值,并根据需要逐级加或减一个标准差得到更多的划分值,从而分出若干数值范围。设数据集平均值为x,其标准差为m,则分级如下: ……,x-2m,x-m,x,x+ m,x+2m,…… |
|
印支运动是什么? | 法国地质学者弗罗马热(J.Fromaget)1934年始将印支半岛晚三叠世前诺利期与前瑞替期的两个造山幕,命名为印支褶皱(Indosinides)。黄汲清(1945)将中国的阿尔卑斯旋回划分为印支、燕山、喜马拉雅3个亚旋回,以印支造山旋回,称呼中国中生代初期的地壳运动,并将其划分为2~5个造山幕,主褶皱运动发生在晚三叠世晚期,介于瑞替期与诺利期之间。中国东部印支期的地壳运动较为明显,早已引起中国地质学家的重视并给予专名。如东京运动、南象运动、金子运动、艮口运动、安源运动、淮阳运动、桂西运动、龙华运动等。印支运动对西南及青藏地区也有重要影响。一般认为,印支运动应包括整个三叠纪期间到早侏罗世之前的地壳运动,其主要时限为250~205百万年。印支期不仅是中国重要的形变期及岩浆期,以及其中若干地段的变质期和成矿期,亦为中国构造格局发生明显转折的时期;在构造发展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
|
层状硅酸盐矿物是什么? | 硅酸盐类矿物按晶体结构特点划分的亚类之一。在其配阴离子中,各个硅氧四面体之间通过共用大部分角顶(通常是3/4的角顶)的方式相互连接而组成二维无限延展的硅氧四面体层。在层中,未被共用的硅氧四面体角顶上的氧还有剩余的负电荷,从而可以与金属阳离子(主要是Mg2+、Al3+以及Fe2+、K1+、Li1+等)结合而形成硅酸盐。有时,部分硅氧四面体还可以被铝氧四面体所置换。此时,一部分共用的角顶上的氧也将出现剩余的负电荷而可与金属阳离子相结合。此外,一般还都含有附加阴离子(OH)-。例如,滑石Mg3〔Si4O10〕(OH)2、白云母KAl2〔AlSi3O10〕(OH)2。层状硅酸盐矿物一般呈浅色(含铁者颜色加深),具平行于层的片状晶形和极完全的片状解理,硬度低,密度亦偏低。粘土矿物多数是层状硅酸盐矿物。 |
|
沙坝是什么? | 又称沙堤。由波浪、激浪流作用下,堆积在海岸带沙滩外缘海中的长条形堤坝状海积地貌的统称。由沙或砾石组成,海积地貌1 绷 岛坝; 2 被纷瓷嘲樱?3 蓖迥诎樱?4 苯翘玻?5 蓖逯邪樱? 焙L玻?7 鄙匙欤?8 蓖蹇诎樱?9 奔?状沙滩; 10 ?翼状沙嘴; 11 比?角洲; 12 崩氚兜蹋?13 蹦嗵渤;煸佑斜纯撬槠 等其他物质,顶部一般出露于海面之上。沙坝长达几千米,宽达几百米,高出海面可达数米。由于堆积的位置不同而有岸外坝、拦湾坝、连岛坝之分。沉积物来源和波浪作用方向的变化常发育成弧状、环状、钩状等多种形状。反映具有大量沙源及定向风浪为主的海湾环境。中国海岸带的沙滩外缘,分布有各种类型的沙坝。 |
|
大陆性气候是什么? | 长年受大陆影响显著的气候。长年受不到海洋湿润气流调剂,其气候特征与海洋性气候相反,冬寒夏热,在同纬度中,年日较差大、极值温度突出,降水少并多集中在夏季,干旱气候是最典型的大陆性气候。一般意义上的大陆性气候,常指较少能直接受到海洋气流影响的地区,它的分布要广得多,这里降水虽少,但多集中在暖季,较有利于农业生产活动。 |
|
污染物迁移转化是什么? | 又称污染物的行为( behavior)或归宿(fate)。污染元素及其化合物在自然环境中空间位置的移动及其存在形式或存在状态的变化。污染物质本身的特性以及环境的温度、介质的pH、氧化还原电位、吸附剂种类和数量等,均会影响污染物迁移的强度和速度。可分3个研究层次:①把自然界作为统一整体,研究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过程;②深入研究污染物在气-液-固3个界面间的微观迁移机理;③研究污染物在水、气、土、生物中的迁移转化。环境中污染物的迁移转化一般又分为:①机械迁移。包括水流冲刷的机械搬运作用与湍流扩散作用的水迁移与大气迁移;②物理化学迁移。包括络合、絮凝、吸附、沉降的累积过程以及光解、水解、自然蜕变及氧化还原、溶解或解吸等离散过程;③生物迁移。包括生物链锁的吸收、转移或代谢分解过程。 |
|
晶体化学是什么? | 又称结晶化学。结晶学的一个分支。是结晶学与化学之间的边缘科学。主要研究晶体的化学组成与晶体结构之间的关系和规律。对于阐明晶体的一系列现象和性质及它们相互的内部联系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
|
结晶轴是什么? | 简称晶轴。是按一定法则在晶体中人为地选择的三根(或四根)坐标轴。选择结晶轴时必须考虑到晶体所固有的特点,应使之平行于晶体的对称轴(或倒转轴)、对称面法线或适当的晶棱方向。等轴、四方、正交(斜方)、单斜和三斜晶系选3个结晶轴:a轴、b轴、c轴,三者交于晶体中心,其中c轴永远置于直立的方向,上正下负;b轴处于左右方向,右正左负;a轴对着观察者,前正后负。三方和六方晶系由于对称性特殊,常采用四轴定向,又称布拉维定向(Bravais orientation),即选定4个结晶轴:a轴、b轴、d轴和c轴,四者交于晶体中心,其中c轴仍置于直立方向,上正下负;a轴、b轴、d轴均位于同一水平面内,3个轴的正端相互间的交角均为120°,b轴正端指向右方,a轴和d轴的正端分别指向左前方和左后方。但三方晶系也可采用三轴定向,并特称为米勒定向(Miller orientation),详见“三方晶系”。 |
|
人口素质是什么? | 亦称人口质量。是指人口总体上质的规定性,是一定时间和地域的总体人口的素质,主要包括人口的身体素质、文化教育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人口的身体素质和文化教育素质是人口素质的基础,是比较容易考量和进行实证分析的。在考察人口身体时,生育健康(生殖健康)受到极大关注。此外,衡量和评价人口素质时,常常使用生活质量指数,指的是人们综合生活状况的优劣程度,是一个综合性的评价指标,人口学在生活质量的分析中,经常使用生命素质指数(PQLI,包括婴儿死亡率、出生时的预期寿命和成人识字率等指标,社会发展综合指标(ASHA,除以上三项指标外,还包括出生率、死亡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就业率等指标)。 |
|
冰楔是什么? | 又称冰楔辟。冻融风化作用在松散堆积物中形成的楔状裂隙,多发育于冻土的活动层中。经反复的冻结和融化,冰冻膨胀和劈开的力量,使冰楔由浅入深、由窄变宽地发展,深可达数米,上部宽度一般小于深度。现代冰楔多为冰体充满,第四纪冰楔则多为松散物质充填,称沙楔、土楔。冰楔融化后,空间被周围物质填充则叫化石冰楔。冰楔通常形成于年平均气温零下六摄氏度以下的环境中。 |
|
耕作层是什么? | 简称耕层。又称熟化层。受耕作影响较深的表土层,经耕种熟化而成,一般厚15~20cm。由于经常受耕作、施肥等影响,该层腐殖质含量高,养分丰富,颜色较暗,土层疏松,以团粒结构为主,根系密集。深厚的耕层有利于作物根系的发育和吸收养分。它是耕作土壤区别于自然土壤的最重要部分。 |
|
瓦拉几亚运动是什么? | 又译瓦拉赤运动。史蒂勒(1924)创名。阿尔卑斯山旋回末期一幕,发生于上新世末的构造运动。此运动遗迹见于罗马尼亚境内南喀尔巴阡山和瓦拉几亚(Wallachia)地区。同期运动在阿尔卑斯山、喀尔巴阡山、利古里亚—亚平宁山、狄拿里克、高加索、印度及美洲西部地区都有发育。 |
|
磁暴是什么? | 太阳活动引起地球磁场剧烈扰动的现象即磁暴,而变化幅度不大的地磁暴称为磁扰。磁暴平均每年可发生十多次,而且往往发生在太阳活动较强烈时。磁暴按形态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急始型磁暴,在开始时地磁的水平强度突然增大,几小时后又急速地下降,变幅为5×10-8~3×10-7 T,个别的可达10-6T以土,几天后慢慢地恢复到磁暴前的状态。另一种是缓始型磁暴,开始时变化较慢些,但延续时间长。磁暴在太阳活动峰年时频次和强度均比谷年时大,在春秋时磁扰天数比夏冬时多。磁暴发生时,高纬地区常伴有极光出现,磁暴对人类活动影响也很大,使电工、磁工设备运行失灵,给测量和导航造成困难;无线电通讯会受到干扰或中断;使输电线和变压器中产生很高的感应电压,并使之击穿,造成严重事故等。如2003年日本通讯卫星“KODAMA\"号由于磁暴干扰,使该卫星起初传输失真信号,后来索性失去了信号,彻底丧失了工作能力。 |
|
自然区划等级系统是什么? | 是反映在不同尺度上的自然地理分异及从属关系的系统。因为自然区划的对象是不同等级的自然综合体,所以自然区划是多级的系统。这个系统由地带性区划单位和非地带性区划单位组成。地带性区划单位可分为自然带或热量带,自然地带和自然亚地带等。非地带性区划单位可分为自然大区、自然区域(也有人不划出自然区域)、自然地区、自然区等。区划的一般等级系统有两种:一是单列系统,将地带性区划单位与非地带性区划单位相间排列成一个系统;另一种是双列系统,将两类区划单位按双列系统排列,中间有联系单位。 |
|
地震加速度是什么? | 地震时地面运动的加速度。可以作为确定烈度的依据:在日本地震烈度表中即包含有与每一烈度相当的地震加速度值。地震加速度值为2.5~8厘米/秒2 时,多数人可以感到;达到25~80厘米/秒2 时,房屋强烈摇动。 |
|
窃蛋龙是什么? | 像鸟一样的兽脚类恐龙。拉丁文中ovi意为蛋,raptor为盗贼。头骨形态非常奇怪。无齿的颌骨末端是角质喙,头上有一骨质嵴状突起,口中无齿,上颚中部有两颗尖钉状骨质突起(一些以蛋为食的蛇,口中就有这样的骨质突起)。窃蛋龙身体的其他部分与典型的兽脚类一样,发达的肢骨、爪,每个前肢或后肢具有3趾。尾巴长。研究表明窃蛋龙是素食性恐龙,不吃蛋也不吃蚌。多具完整骨架产于蒙古和内蒙古乌拉特后旗巴彦满都忽附近早白垩世至晚白垩世地层。 |
|
能源强度是什么? | 用于部门或地区间的能源利用效率比较。国际上也应用于国与国间能源利用效率的比较。又称单位产值能耗。它反映能源的合理利用程度。一般用货币形式表示单位产品所需消耗的能源数量。因为最终产品与初级产品相比,在价值量的计算上有重复部分,故最终产品能耗计算时,应除去当其为初级产品时的能源消耗量。 |
|
橄榄岩是什么? | 超镁铁质深成岩的一种。主要由橄榄石和不定量的辉石组成。辉石为斜方辉石或单斜辉石。橄榄石的含量占40%~90%。有时可含有少量角闪石、黑云母、铬铁矿等。深绿色,密度大。粒状结构,其他如反应边结构、包含结构、海绵陨铁结构也较常见。橄榄岩根据其所含辉石成分的不同,可分为斜方辉石橄榄岩、异剥橄榄岩及二辉橄榄岩等数种。蚀变后成为蛇纹岩。橄榄岩常与其他超镁铁质岩如纯橄榄岩、辉石岩及镁铁质岩形成杂岩体,主要产于造山带中。与之有关的矿产是铬、镍、钴、铂、石棉、滑石等。此名源于法语perido(橄榄石)。 |
|
菱面体是什么? | 单形名称。只在三方晶系晶体上出现。菱面体是由两两平行的6个菱形的相同晶面所组成的斜平行六面体,恰似由立方体沿其中一条体对角线的方向(即3次对称轴的方向)拉长或压扁而成。各相邻晶面间均斜交;其上部3个晶面与下部3个晶面彼此间绕3次对称轴错开60°而相间排列。方解石、石英等晶体常具此单形。 |
|
土壤水分常数是什么? | 土壤水分从完全干燥到饱和持水量,按其含水量的多少及土壤水能量的关系可分为若干阶段,每一个阶段即代表着一定形态的水分,表示这一阶段的水分含量,称为土壤水分常数。包括吸湿含水量(也称吸湿系数)、凋萎含水量、毛管破裂含水量、田间持水量、饱和含水量等。数值大小以百分数表示。土壤水作用力的构成随含水量的多少有所不同,水分状态和运动性质也有差异,土壤水分常数基本上反映这种变化。它对指导土壤改良、农业灌溉、防洪防涝设计都有重要意义,也是研究水体转换、土壤水调节和水资源评价中不可缺少的参数。 |
|
花岗结构是什么? | 深成酸性岩的一种结构。这种结构常见于中酸性和酸性深成岩中,以花岗岩中最为典型,故称花岗结构。其特点是全晶质,岩石中的主要矿物呈半自形粒状,其中斜长石自形程度比钾长石要高,而钾长石又比石英自形程度要高;深色矿物角闪石和黑云母与斜长石相比晶形发育较好,因此,又称半自形粒状结构(hypidiomorphic granular texture)。 |
|
水平结构是什么? | 植物群落的结构特征在植物水平方向分布的特点,也称为群落的二维结构。包括整个群体有规则的分布,以及群落内一个种群个体在水平空间上的分布,即随机分布、簇生的或成群蔓延的分布、有规则的分布、个体高度的簇生结合成群这四种方式。形成不同形式水平分布的原因主要有生境条件的差异和种群的生物学特性。 |
|
超基性岩是什么? | 超基性(ultrabasic)是一个常用的化学名称。超基性岩是指在火成岩的全碱二氧化硅分类中指SiO2小于45%的岩石。因超基性岩为一集合名称,建议不再使用。根据国际地科联(IUGS)火成岩分类学分委会推荐的火成岩分类及术语,通常用超镁铁质岩来代替它。 |
|
新华夏构造体系是什么? | 简称新华夏系,曾称新华夏式。是亚洲东部濒太平洋地区中生代形成并持续活动的巨型多字型构造体系。它由一系列走向北北东的几条大型隆起带和沉降带构成,并有斜交的扭断裂和直交的张断裂相伴生;带内韧性与脆性变形均甚发育,西侧并表现为明显的重力梯度异常带,反映深部地壳与浅层构造之间具有成生联系。自东而西(见图)为:新华夏系隆起带与沉降带展布示意图1纬向构造体系;2新华夏系隆起带;3新华夏系沉降带;4其他压性或压扭性构造第一隆起带由千岛群岛、日本群岛、琉球群岛、穿过台湾、吕宋、巴拉望和加里曼丹岛的诸山脉所组成;第一沉降带被鄂霍次克海、日本海、东海和南海所淹没;第二隆起带出现在俄罗斯的朱格朱尔山脉和锡霍特山脉及斜贯朝鲜半岛的褶皱山脉,中国张广才岭、老爷岭、长白山、狼林山和胶辽山地,以及东南沿海丘陵山地;第二沉降带起于松辽平原,经渤海、华北平原、江汉平原、湘赣众多中小型盆地,越过南岭直至北部湾;第三隆起带北起大兴安岭、太行山,南达贵州高原东部的褶皱地带;第三沉降带由呼伦贝尔巴音和硕盆地、陕北盆地和四川盆地所构成。它们分别形成于印支、燕山和喜马拉雅运动,自西向东,愈接近太平洋,其形成时代愈新、构造活动愈强、岩浆活动和地震活动也趋于频繁。所有隆起带和沉降带都被阴山、秦岭两条纬向构造带分隔为若干段落,并在其旁侧弯转,形成一系列岛弧和内陆弧。所谓太平洋金属成矿的一部分可能与新华夏系成矿带相当,而大型沉降带中的石油及煤等矿产丰富,并对地震和地热分布有明显控制作用。 |
|
菱铁矿是什么? | 成分FeCO3,含Fe 48.2%。三方晶系。晶体呈菱面体,晶面往往弯曲;集合体呈粒状、块状或结核状。浅褐色,但由于所含低价铁易于氧化,致使颜色转变为深褐、黑褐色。玻璃光泽。硬度3.5~4.5。解理平行菱面体{1011}完全。密度3.9克/厘米3。热液成因和外生沉积成因,后者常产于煤系地层内,并具结核状等形态特征。是炼铁的矿石矿物。 |
|
家计调查是什么? | 亦称家庭收支调查。即对居民家庭的收入和支出及与其有关的基本经济情况进行的专门调查。进行家计调查的方法,是从居民中抽选具有代表性的部分家庭,详细登记其一切货币收支、实物收支、成员人数和就业、就学、健康情况等,加以整理分析,作为研究有关经济问题的参考。 |
|
西藏地域人种是什么? | 蒙古地理人种中的一支,分布于中国的西藏及其周边地区,如印度锡金邦的雷布查人、尼泊尔的尼瓦尔人、印度那加兰邦的那加人等。肤色较深,一般为棕褐色或深褐色。波状黑发,鼻梁高和鹰钩鼻较常见。身材较高而健壮,适应于寒冷和低钙环境。内眦褶少见。 |
|
地图数据库系统是什么? | 简称地图数据库。指在一定的软件支持下,单幅数字地图上各要素间、不同数字地图之间的数字化管理系统。从应用方面来说,地图数据库有两种类型:一是以机助制图为目的的地图数据库;二是以地理信息系统开发为目的的地图数据库。前者通常以单幅地图为基本存储单位,并且一般不具备信息查询、检索功能;后者一般根据GIS开发目的存储相关的地图信息,并可以在系统支持下进行信息查询、统计、分析。 |
|
旅游环境容量是什么? | 又称旅游生态容量。一定时间内,旅游地域的自然生态环境不致退化的前提下,旅游场所能够容纳的旅游活动量。维持旅游地的自然生态质量,包含两方面内容:①自然环境应能承受住由于旅游活动造成的对生态的直接消极影响,如在旅游旺季时,自然风景区的植物遭受旅游者的践踏,但这些植物至迟能在下一个旅游旺季到来时恢复到原有的生长状况;②自然环境对于旅游者所产生的污染物能够完全吸收与净化,如旅游者的大量集中导致对水质的污染,而这些被污染的水可在较短时间内为当地自然生态系统所净化。旅游环境容量的确定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其大小取决于两个参数:①每位游客一天所产生的各种污染物量;②自然环境净化与吸收各种污染物的数量。这两个参数随旅游地所处的区域自然环境和旅游活动的性质而不同。在大多数情况下,旅游污染物的产出量都大于旅游地生态系统的净化与吸收能力,因而一般都需要对污染物进行人工处理。人工处理污染物的速度要比自然的净化和吸收速度快得多,旅游地可以接待旅游量的能力会明显扩大。在旅游需求日益增长,旅游旺季流量增大的情况下,为保护旅游地的生态环境,旅游风景区应重视配备旅游污染物的人工处理设备。 |
|
斜长角闪岩是什么? | 又称角闪岩。主要由普通角闪石和斜长石组成的区域变质岩石。岩石中普通角闪石(含量90%~40%)和斜长石(含量10%~60%)的含量相近或前者稍多于后者,可含少量石英、黑云母、铁铝榴石、绿帘石、透辉石或紫苏辉石。当透辉石含量大于角闪石时,则称为斜长辉石岩。粒度变化较大,构造为片麻状、条带状或块状。它们是基性火成岩、凝灰岩或泥灰岩经中高级变质作用的产物。根据它们的原岩性质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由基性侵入岩和火山岩形成的正斜长角闪岩(orthoamphibolite);另一类是由铁镁质泥灰岩形成的副斜长角闪岩(paraamphibolite)。 |
|
酸性岩是什么? | 火成岩的一个大类。酸性(acid)是一个常用的化学术语。酸性岩在全碱二氧化硅分类(TAS图解)中,指SiO2含量大于63%的岩石。通常狭义指SiO2含量大于或等于70%,硅铝浅色矿物含量大大多于深色矿物,色浅。浅色矿物以钾长石,酸性斜长石,石英为主。其中石英含量约占岩石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深色矿物一般为黑云母。常见的酸性深成岩为花岗岩及花岗闪长岩,分布很广,岩体大小不一,多呈岩基产出。浅成岩为花岗斑岩,火山岩为流纹岩。同酸性岩类有关的矿产异常丰富,如锡、钨、钼、铋、铅、锌、银、铜、铁、铀及稀有元素等多种金属矿产。 |
|
三叠系是什么? | 三叠纪时期形成的地层称三叠系,分为下、中、上三个统。欧洲的三叠系研究较详,一般分为三种类型:①在英国纯属陆相,以新红砂岩为代表;②在德国为海陆交互相,上下两统均为陆相,下统称斑砂岩统,上统称杂色岩统,中统为海相,称壳灰岩统;③在阿尔卑斯地区全属海相,共分七个阶,下三叠统包括印度阶和奥伦尼克阶,中三叠统包括安尼阶和拉丁阶,上三叠统包括卡尼阶、诺利阶和瑞替阶。以上各个阶的模式地点均在阿尔卑斯。中国三叠系分为南、北两种类型。2001年全国地层委员会在中国南部海相沉积区建了六个阶,下统包括殷坑阶、巢湖阶,中统包括青岩阶和一个待建阶,上统包括亚智梁阶、土隆阶;在陆相沉积区建了七个阶,下统包括大龙口阶、和尚沟阶,中统包括二马营阶、铜川阶,上统包括胡家村阶、永坪阶、瓦窑堡阶。中国北部及西北部除黑龙江沿乌苏里江西岸那丹哈达岭一带及甘肃秦安地区有海相沉积外,其余地区全为陆相。沉积矿产有石油、天然气、岩盐、石膏、煤、含铜砂页岩、油页岩及赤铁矿等。 |
|
细晶岩是什么? | 又称长英岩(felsic rock)。晶粒微细的酸性脉岩。该术语可用于只含长石和石英的细粒花岗岩,也可作为岩石组名用于任何浅色细粒到隐晶的脉岩。主要矿物成分为碱性长石和石英,几乎不含深色矿物。一般呈灰白色、浅黄色或肉红色。具有细粒的他形粒状结构(细晶结构)。大部分产于深成岩体的裂隙和附近的围岩中,有时也见于侵入岩的边缘部分,多半为岩浆杂岩体的晚期产物。细晶岩也包括其他具细粒他形结构的脉岩。因此,细晶岩如单独应用时,一般是指花岗细晶岩(granitic aplite),其他按其成分不同:含辉长石的称为辉长细晶岩(gabbroaplite);含闪长石的称为闪长细晶岩(dioriteaplite)等。该术语源自希腊语aploos,意为简单的。 |
|
比率符号是什么? | 尺寸大小与所表达的要素数量指标(以绝对数量指标为主,如人口数、年总产值、进出口总量等)成一定比率关系的符号。根据比率关系的数学特性,比率符号又分为绝对比率、相对比率和任意比率。 |
|
北极矿物资源是什么? | 北极的矿物资源十分丰富,其中石油、天然气、煤炭和金属矿物资源的蕴藏量达到世界总蕴藏量的三分之一,尤以石油、天然气蕴藏量最丰富和最重要。主要的油气富集区有北美洲阿拉斯加北岸海域、巴伦支海、挪威海、喀拉海和加拿大北极群岛沿岸的陆架区。北极的油气资源已为环北极国家开发利用。 |
|
分光光度法是什么? | 一种仪器分析方法。将混合光色散为各种单色光,使每种单色光依次通过被测物质的某一浓度的溶液,测定溶液对每种光的吸光度,可绘出相应的吸收光谱,可作分子的结构分析。利用某种单色光分别透过标准溶液与待测溶液,而比较其吸收强度可作定量分析。是环境分析监测中常用的一种分析手段。 |
|
主动式遥感是什么? | 是根据电磁波辐射源分类的一种遥感探测方式。主动式遥感,就是指遥感仪器主动向目标物体发射一定波长的电磁波,然后接收目标物体反射回来的电磁波能量信息的方式(或是后向散射信号),如雷达遥感、闪光灯摄影等。 |
|
过水断面是什么? | 横穿河道与水流方向相垂直的断面,称为横断面。其中流速大于零部分,称过水断面;流速等于零部分称死水断面。研究时刻水面线与河底线所包围的面积称为过水断面面积。 |
|
离堆山是什么? | 孤立在深切曲流河谷中的小丘,是深切曲流发育过程中河道经过“裁弯取直”的产物。离堆山原为深切曲流凸岸的一部分,由于河流弯曲度不断加大,相邻的凹岸逐渐接近,形成狭窄的曲流颈,被水流切穿后,曲流颈的一端即形成被河道包围的孤立小丘。如四川省嘉陵江中有许多离堆山。唐代书法家颜真卿《鲜于氏离堆记》中:“有山曰离堆,斗入嘉陵江,直上数百尺,……不与众山相连属,是之谓离堆”。但平原区自由河曲裁弯取直后废弃河曲间的平地,不是离堆山。 |
|
地表辐射平衡是什么? | 地表的辐射能量收、支差值。也祢地表净辐射或辐射差额。收入项为地面所吸收的太阳总辐射,支出项为地面辐射和大气对地面的逆辐射合计的长波辐射(称大气有效辐射),方程中控制各收支项大小的因子和作用各不相同,白天地面辐射差额为正,其中一部分引起地面温度增高,向地表下传递热量,一部分通过地面辐射、潜热、湍流热输送向大气输送,加热大气,入夜后太阳总辐射收入为零,大气有效辐射大小决定了地表温度以及向大气和地表层以下输送的热量,阴天逆辐射强,地面就不容易降温。整个大气层的辐射差额中,射出长波辐射等支出项远大于吸收的太阳辐射,因此总为负值,地面必须不断向大气提供感热输送以达到热平衡,成为大气的热量供应源。辐射平衡是研究地-气系统热量输送、温度变化以及有关气候问题的基础。 |
|
浓缩铀是什么? | 浓缩铀以天然铀为原料。天然铀中,铀235的丰度为0.7 1%,铀238的丰度达到99. 28%。但核武器装料却要90%以上的铀235 。低浓铀核反应堆的核燃料要求含铀235在2%~3%;故以天然铀作为原料,将铀235和铀238分开,增加铀235浓度。这就是铀的浓缩过程。铀的浓缩原理是利用铀235与铀238原子质量的差异,应用电磁法、气体扩散法、离心法等浓缩原理来实现。早期发展核武器,曾用电磁法生产高浓缩铀。以后用气体扩散法大规模生产浓缩铀。近期则用离心法生产浓缩铀,其生产过程中的耗电量仅为扩散法的约1/10。目前正发展用激光法生产浓缩铀。 |
|
新石器时代是什么? | 考古学上相对年代概念,石器时代的最后一个阶段。当时石器工具均经过磨制,并且开始制造和使用陶器。这一时期约开始于距今7000年前后,是原始氏族的繁荣时期。从考古发掘材料可以证明,许多地方已有原始的农业和驯养家畜,并已发明了纺织工艺。由于生活资料的来源较可靠,故多数已开始定居生活,西安半坡的村落遗址面积达5万平方米,仅居住区内就有40多座房子和畜栏、窖穴等。至新石器时代的晚期开始出现红铜器,有人将这一时期称为铜石并用时代。至距今约4000年左右的时期开始进入青铜器时代,但各个地区往往有先后差异,有些地区磨制石器可以延续使用很长时间。中国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很多,几乎遍布全国,著名的有河南渑池仰韶村、河南陕县庙底沟、陕西西安半坡、山东宁阳大汶口、山东历城龙山镇、浙江吴兴钱山漾、湖北京山屈家岭等。 |
|
煤液化是什么? | 是煤经过化学加工转化为液体燃烧的过程。包括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直接液化是在高压和较高温度下将固体煤直接转化成液体。是在有氧气和催化剂作用下使用固体煤加氢转化为一氧化碳和氢,然后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为烃类或醇类液体燃烧,如汽油、柴油、或甲醇燃烧。煤液化后不仅提高效率、减少污染,而且也便于用管道运输。 |
|
净生产量是什么? | 是指生物、种群或整个群落通过生长和生殖,作为生物量积累的总能量或总营养物;等于总生产量减去呼吸量。 |
|
冰碛丘陵是什么? | 冰碛物构成的丘陵。在冰川后退过程中,由于冰体逐渐消融,原来的表碛、内碛、中碛都堆积在底碛之上形成的。表面丘陵起伏,洼地常积水,这种地貌多出现在曾经发育冰盖的地区和山麓冰川分布的地方。 |
|
土壤水分是什么? | 土壤中各种形态的水分之总称。其来源主要有大气降水、灌溉水和地下水以及大气中的水汽遇冷后在土壤表面凝结成的土壤水。根据土壤水的存在状态可将其划分为固态水、液态水和气态水三种,一般以液态水为主。液态水又根据其受力状况分为束缚水和自由水。前者包括化合水、结晶水、吸湿水和膜状水;后者包括毛管水和重力水。毛管水是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重要水分。土壤水分是植物及其他土壤生物新陈代谢所必需的物质,其中所溶解的各种元素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有效养分的重要来源,也是土壤形成发育的重要因子。 |
|
高程控制网是什么? | 亦称水准网,是确定地貌地物海拔高程的坐标系统。在全国领土范围内,由一系列按国家统一规范测定高程的水准点构成的网称为国家水准网。国家水准网按逐级控制、分级布设的原则分为一、二、三、四等。全国各地地面点的高程,不论是高山、平原及江河湖面的高程都是根据国家水准网统一传算的。 |
|
重力水是什么? | 受重力作用向下移动并能由土壤中排除的水分。有自由重力水和支持重力水之分。重力水的向下移动主要是在非毛管的大孔隙及土壤裂隙、根孔、动物洞穴中进行。重力水可以被植物利用。但自由重力水很快排走,很少为植物直接吸收,而支持重力水会妨碍土壤通气性,故应及时排除。因此,重力水不是供给植物需要的理想水分。 |
|
中国鸟龙是什么? | 兽脚亚目奔龙科的一属。属名源于Sino(中国)、ornitho(鸟)、saurus(龙)。化石产自辽宁北票四合屯和凌源大王杖子晚侏罗世或早白垩世义县组下部,个体较小,头骨长仅13厘米。前颌骨前缘伸向后背方,前颌骨齿齿冠前后缘不具小锯齿:上颌骨可能参与构成外鼻孔,眶前窝前侧面发育一些装饰性的小坑或嵴状纹饰:顶骨后侧突折向后方;齿骨很细长,后部二分叉。肩带及前肢与原始鸟类的较相似,肩胛骨与乌喙骨的夹角小于90°,肩臼窝面向侧方;乌喙骨有上乌喙孔,叉骨U字形;前肢相对很长,约占后肢长的80%:第Ⅲ指的第1指节长于第2指节的2倍;耻骨中部具一突出的瘤,坐骨后背突存在;第Ⅲ骨部分窄型形态。中国鸟龙是首次发现的生有羽毛的奔龙类,其身体上披有一层简单的原始羽毛,有些羽毛已经有简单分叉及类似羽轴的结构。这些不同类型的原始羽毛结构为羽毛起源与早期演化模式(鳞片拉长→羽枝出现→羽轴出现→羽小枝羽小钩出现→羽片不对称羽毛)的提出提供了重要依据。 |
|
黄棕壤是什么? | 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或针叶混交林植被下发育的地带性土壤。在中国分布范围北起秦岭、淮河,南到大巴山和长江,西自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东至长江下游地带。浙北的低山与丘岗、长江以南若干山地上也有。分布区年均温15~16℃,年雨量1000~1200毫米,母质以Q3黄土为主,黄棕壤既似棕壤,通体颜色为黄棕红棕或灰棕等,粘粒ki值2.5~3.3;又似黄壤,有弱富铝化过程,土体含一定量的活性氢与铝,粘化特征也很明显。这些体现了地理位置上处于南北过渡的特点。黄棕壤的土粘粒含量常在30%以上,一般呈块状或棱块状结构,土壤呈微酸至酸性反应,盐基饱和,自然肥力较高。 |
|
震旦系沿革是什么? | 震旦系在中国最先命名,1882年李希霍芬建立震旦层系;1922年葛利普(Grabau.A.W)称震旦系,并认为它是代表寒武系之下、五台群或泰山群变质地层之上的一个沉积单元,岩石轻微变质或不变质,与其上覆寒武系呈连续或不整合接触,是古生界的第一个系,其分布具有世界意义;1924年李四光建立了三峡震旦系;1934年高振西等对蓟县震旦纪地层进行了详细研究并划分为3群10个岩组,成为多年来中国震旦系研究对比的依据;1939年李四光称蓟县剖面为震旦系标准剖面,长期以来人们将蓟县剖面与三峡剖面相对比。随着工作深入,逐步澄清两个剖面的地层并非同时形成,实为上下关系。1960年在编制全国1∶300万地质图时,决定“北方震旦系”用Z1、Z2、Z3表示,代表上、中、下三统,而“南方震旦系”用Za、Zb以示区别。习惯称南方型和北方型。1975年为出版1∶400万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图,全国地层委员会召开了中国震旦系讨论会,进一步明确南北两者为上下关系,并建议将三峡的“震旦系”自上而下称震旦系上统和下统,将蓟县的“震旦系”自上而下划分为青白口系、蓟县系和长城系,上述四个系合称为震旦亚界,属中、上元古界。由于这一划分方案在实践中存在许多问题,1982年7月第二届全国地层委员会召开晚前寒武纪地层分类命名会议,决定废除“震旦亚界”一名,将“震旦系”一名专用于以湖北三峡剖面为代表的晚前寒震旦系划分沿革表 南方震旦系 李四光等(1924)北方震旦系 高振西等(1934)全国地层委员会197519821999Ma上 统灯影灰岩陡山沱统下 统南沱粗砂岩及冰碛层青白口统景儿峪灰岩下马岭页岩蓟 县 统铁岭灰岩洪水庄页岩雾迷山灰岩杨庄红页岩长 城 统高于庄灰岩大红峪石英岩夹 安山岩串岭沟页岩常州沟石英岩震旦亚界震 旦 系青白口系蓟 县 系长 城 系上统灯影组陡山沱组下统南沱组莲沱组景儿峪组下马岭组铁岭组洪水庄组雾迷山组杨庄组高于庄组大红峪组团山子组串岭沟组常州沟组新 元 古 界中 元 古 界震 旦 系青白口系蓟 县 系长城系震旦系南华系青白口系蓟 县 系长城系680800100014001800注:据最新研究成果,震旦系底界年龄定为630Ma。武纪地层,并明确其为晚前寒武系最上部的一个系级年代地层单位,代号为“Z”,其底界暂定为三峡剖面的莲沱组底界,顶界为寒武系底界,内部分上、下两统,自下而上分四个组:莲沱组(即南沱粗砂岩)、南沱组(南沱冰积层)、陡山沱组(陡山沱砂岩)、灯影组(灯影灰岩),与下伏地层为不整合接触(晋宁运动)。为与国际接轨,适应国际上在新元古界最顶部要建“末元古系”(Ⅲ系)的趋势,2000年第三届全国地层会议决定,将“震旦系”解体,原下统(包括莲沱组和南沱组)另建一新系,称南华系,底界年龄暂定为800百万年;原上统(包括陡山沱组和灯影组)称震旦系,以陡山沱组的底界作为与南华系的分界,其底界年龄暂定为680百万年。 |
|
裂脚亚目是什么? | 哺乳纲真兽次亚纲食肉目的一亚目,陆生的食肉类。第四上臼齿及第一下臼齿发育成裂齿,用于撕裂食物。除个别种类为杂食或植食外,皆以其他动物为主要食物。分为3个超科:细齿兽超科(Miacoidea)为古新世至始新世的古老食肉类,中国内蒙古等地产有此类化石;犬形超科(Canoidea)包括犬科、熊科、熊猫科、浣熊科、鼬科,均是比较不特化的食肉类,有的已杂食(如熊),有的基本素食(如大熊猫);猫形超科(Felinoidea)包括灵猫科、鬣狗科和猫科,身体灵巧,善跳跃攀爬,裂齿发达,其后的臼齿渐退化。古新世至现代,分布广泛,但不见于大洋洲(有以后移入的犬类)。中国此类化石甚多。 |
|
红柱石是什么? | 成分Al2〔SiO4〕O。与蓝晶石、矽线石均为Al2SiO5的同质多象变体。常含锰、铁。斜方晶系。晶体呈柱状,横断面近正方形;有时在柱的四角和中心可见有黑色炭质包裹物,在断面上排列成规则的十字形,这种红柱石特称空晶石(chiastolite);集合体呈放射状,形似菊花,俗称菊花石。灰白、褐或红色。玻璃光泽。硬度7。解理平行斜方柱{110}中等。密度3.1~3.2克/厘米3。主要是接触变质产物,见于侵入体与泥质岩石的接触带中,也见于结晶片岩中。红柱石在1380℃高温下将分解成为富铝红柱石,后者是高级耐火材料。色美透明的红柱石可作宝石。 |
|
海洋能是什么? | 海洋能中蕴藏着大量的能源,其储藏量约占世界能源总量的70%以上。除矿物燃料外,还有以位能、热能、动能、化能等形式出现的“海洋能” ,它们是蕴藏于海水中的可再生能源,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盐差能等。由于海洋能的存在形式不同,在技术上转换的方式也是多样的,通常将海洋能转换成电能,也可转换成其他形式的能量。因为海洋能也具有:①能量密度较低;②有的海洋能不够稳定等特点。使得对其集能及转换装置体积庞大,技术复杂。故除潮汐发电技术和小型波力发电技术已进入实用阶段外,其他几种海洋能的转换技术现尚处于试验阶段。 |
|
土壤透气性是什么? | 又叫土壤通气性。指土壤空气与大气相互交换的性能,或大气进入土壤的速率。它与土壤结构,特别是与孔隙特性密切相关。总孔隙度或大孔隙比例较高的土壤,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如结构良好的土壤通气性比结构不良的土壤好;砂质土比黏土质好;水分含量适中的土壤比过度潮湿的好;表层土壤比下层土壤好等。土壤透气性还与土壤透水性呈正相关。透气性良好的土壤能保证土壤空气与大气的正常交换,从而满足土壤和作物对氧的需求,使土壤肥力得到进一步发挥。可通过排水、客土、耕作、轮作等措施改善土壤的透气性。 |
|
migmatitic granite是什么? | 由强烈混合岩化作用形成的外表类似花岗岩的一种混合岩。岩性比较均匀,与岩浆成因的花岗岩很相似,但局部仍可见残留阴影构造和不明显的片麻状构造(或线状构造),有时可见有变质岩的残留体,其片理产状与混合花岗岩的片麻理及围岩的产状基本一致。在野外可见混合花岗岩与其他类型混合岩呈渐变过渡关系。与围岩没有明显的侵入接触关系。在显微镜下可见有各种交代结构。它是混合岩化作用最强烈时的产物,可以是由渗透交代作用所形成,也可以是由重熔作用所形成。 |
|
土壤剖面是什么? | 即土壤的垂直纵切面。由上而下可分为许多层次,各层的颜色、质地、结构和松紧程度等都不同。森林地带的自然土壤一般可分为残积物层、腐殖质层、淋溶层、淀积层、母质层。农业耕作土一般可分为耕作层、犁底层、心土层、底土层(死土层)。它可以反映出土壤形成的过程及其性质。在土壤污染调查和质量评价工作中,通过对典型地区土壤剖面观察和取样分析,用以研究土壤重金属元素及其他有害有毒污染物的积累和分布规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