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xt
stringlengths 48
474k
| alnum_ratio
float64 0.15
1
| avg_line_length
float64 3.13
221k
| char_rep_ratio
float64 0
0.88
| flagged_words_ratio
float64 0
0.01
⌀ | max_line_length
int64 12
221k
| num_words
int64 9
145k
| perplexity
float64 6.4
64.4k
⌀ | quality_score
float64 2
4.54
| special_char_ratio
float64 0
0.86
| word_rep_ratio
float64 0
1
⌀ | _id
int64 2
1,828B
⌀ | industry_type
stringclasses 1
value |
---|---|---|---|---|---|---|---|---|---|---|---|---|
"师者 穆青:穆青新闻思想与新闻实践系列研究"是一部"亲历者说".作者具有较好的理论修养和文字功底.文风朴实,语言冼练,生动,全书以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叙事抒情,读来令人信服,也会让人感动."师者穆青:穆青新闻思想与新闻实践系列研究"不仅再现了穆青这位令人敬仰的老一辈新闻工作者的光辉形象,而且提供了农村改革过程中一些鲜为人知的史料,还写出一名优秀记者的成长经历和经验,是一本思想性,可读性都很强的好书."师者穆青:穆青新闻思想与新闻实践系列研究"介绍了穆青,当代著名新闻记者,原名穆亚才,祖籍河南开封杞县,为了生计,举家随祖父迁到安徽蚌埠.曾担任学校进步团体"文学艺术同盟"主席,出版文艺刊物"群鸥",用穆肃的笔名发表文章."七七"事变爆发后,16岁的穆青到山西临汾,进了八路军学兵队学习,后留师部宣传做宣传工作.1942年8月进入党中央机关报"解放区报"从事新闻工作."师者穆青:穆青新闻思想与新闻实践系列研究"再现了穆青这位令人敬仰的老一辈新闻工作者的光辉形象,而且提供了农村改革过程中一些鲜为人知的史料,还写出一名优秀记者的成长经历和经验,是一本思想性,可读性都很强的好书. 引言 一,社会实践,记者成长的第一课堂 - - 穆青引导我走上记者之路 太行山里的"启蒙" 一堂采访写作实习课 大寨"蹲点"的酸甜苦辣 卷进"批林批孔"的漩涡 一次终生难忘的谈话 辉县这个典型与昔阳有什么不同? 穆青与郑永和为何心心相印(上) 穆青与郑永和为何心心相印(下) "首席记者"风采 二,农村改革报道,我们共同走过风雨 走上"农村组长"的岗位 走好"农村组长"的最初几步 "十字路口"的抉择 农村报道与"农业学大寨"运动拉开距离 抓住安徽,四川两个典型做大文章 借好中央两个文件的强劲"东风" 农田建设不能再这样"大干"下去了! 深入批"左",是宣传好三中全会"决定"的关键 积极推动农民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发展 三,创办新闻周刊,一项开创性实践 - - 创办"瞭望"周刊的实践与探索 新华社改革发展中的重要一环 月刊及"中南海纪事"专栏的策划 "嘹望"发展要实现"三级跳" 探索周刊规律,发挥周刊优势 探索周刊规律要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周刊要创造有特色的名牌专栏 周刊要更贴近实际,更多地报道普通人民群众的生活 办好刊物,不断提高质量是编辑部的中心任务 | 0.848921 | 973 | 0.085062 | 0 | 973 | 339 | 1,023.3 | 4.074219 | 0.176773 | 0.183246 | 456,400,043,233 | 新闻传媒 |
"多维视角下的 新闻传播理论新探"是笔者常年思考问题的论文结集,它是一本以" 第五种权力"和" 社会心理新闻"为核心内容,以新媒体和社会变化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研究性成果,追求独创型,新颖性,前沿性."多维视角下的新闻传播理论新探"一是提出了一系列具有独创性的理论概念,如"第五种权力","社会心理新闻","思想修辞","事实思维"等,其本身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二是为继续研讨提供了一个起点和平台,许多概念具有可 延展性;三是具有方法论的指导意义,如提出"事实思维"是新闻传播人独特的思维方式,具有指导意义,并探讨了"思想修辞"这一思维现象."多维视角下的新闻传播理论新探"是笔者常年思考问题的论文结集,它是一本以"第五种权力"和"社会心理新闻"为核心内容,以新媒体和社会变化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研究性成果,追求独创型,新颖性,前沿性. 刘畅,祖籍山东烟台,1953年生于辽宁沈阳.1970年赴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务农,后在天津大港油田炼油厂务工.1978年以来,先后就读于天津师范大学中文系,南开大学中文系,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相继获文学学士,文学硕士,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南开大学文学院传播学系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文学思想史,传播思想史,政治思想史的研究.有专著"何逊集注","中国文学思想史·宋代文学思想史",发表专业论文五十余篇.另在"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读书","散文","今晚报"等发表散文随笔,文艺评论百余篇.1993年,赴美国哈佛大学东亚语言文明系进修;2004年,赴英国爱丁堡大学苏格兰汉学研究中心讲学. 序 自序 第一编第五种权力 - - 网络传播时代背景下的新闻舆论监督新探 第四种权力:新闻自由之子 "第四种权力":对"三权"的制衡 第四种权力:虚假议程设置 - - 从"倒萨"到"涉藏" 第五种权力:信息自由之子 作为"他者"的第五种权力 "裁判员困境"与"第三方"入场 "在场困境"与"缺场悖论" - - 反向全景敞视下的"第五种权, 新社会阶层与社会转型研究 微博问政,治理转型与"零碎社会工程" "第五种权力"与潜在压力集团 第二编社会心理新闻 - - 对一种有待完善的新闻样式与理论的探讨 社会心理新闻:概念的提出 社会心理新闻出现的原因 社会心理新闻的基本特征 社会心理新闻:从感性到理性 第三编新闻传播人思维方式初探及其他 邦乔妮与新闻传播的"事实思维" 无中生有:新闻人是生活的"卧底者" - - "走读韩国"自序 语言修辞与思想修辞 从"红楼梦"看曹雪芹的新闻价值观 "传统回归"与"两级传播" 裸露性传播的学理角度观照 "网人合一":从Webl.0到Web3.0之路 "超日","超美"与大国之惑 日本:"都一样"观念与"差不多"社会 "南京!南京!":"大国心态"的视角 - - 当今中国人精神状态分析研究 后记:视角与并存 | 0.804694 | 1,193 | 0.055743 | 0 | 1,193 | 464 | 797.6 | 4.027344 | 0.22632 | 0.08903 | 456,400,043,568 | 新闻传媒 |
"新闻话语的复调与对话研究"以巴赫金的对话理论为框架,结合传播,叙事和批评理论,主要从主体,声音和互文三个视角和分析层面,着重探讨新闻话语复调对话的社会功能及其表现特征.通过文本分析,力求全面和系统地揭示与阐释新闻话语实践中体现这些对话性功能的意义生成运作机制和话语策略,使话语的对话性更加具体化,从而有助于人们对话语的对话性本质内涵及其功能有比较深刻的认识与把握.这对新闻话语的编译和解读具有特别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新闻话语的复调与对话研究"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 赖彦,江西石城人,1999年获浙江大学硕士学位,2011年获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师从马博森教授和辛斌教授研习系统功能语言学和话语分析,现为浙江传媒学院副教授;先后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广电总局项目,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和浙江省教科规划项目等课题的研究,在"外语学刊","外语与外语教学","四川外语学院学报","当代传播"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编"大学英语听说新编"和参编"现代英语教程".等教材12部;曾获赣南师范学院"优秀教学科研成果奖","优秀青年教师"和浙江传媒学院"教学十佳"等荣誉和奖项;主要研究方向为媒介话语分析和英汉语用比较与认知研究. 序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文本与声音 (二)话语与对话性 (三)产品与过程 (四)媒介研究的话语视角与话语分析 二,研究综述 (一)对话哲学 (二)对话诗学 (三)对话自我 (四)对话教学 三,研究框架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对话的理论基础 一,对话的渊源及流变 (一)苏格拉底对话 (二)布伯的对话关系本体论 (三)巴赫金的对话性 (四)克里斯蒂娃的互文性 二,对话的边界 (一)对话主义与对话性 (二)对话与潜对话 (三)独白与对话 (四)单声与多声 (五)双声与复调 (六)大型对话与微型对话 三,对话的认知基础 (一)心理机能 (二)统觉背景 四,对话的交流传播 (一)传播的对话本质特征 (二)对话交流的传播模式 (三)对话交流的策略共性 (四)对话交流的传播原则 五,小结 第三章 新闻话语的对话关系主体:主体性与主体间性 一,话语的主体性 (一)超视与外位性 (二)言说主体 (三)主体间性 二,对话交际的关系主体 (一)对话行为主体 (二)叙事文本的对话交流层次 (三)隐含作者与隐含读者 三,新闻话语的叙事主体 (一)作为叙述者的记者主体 (二)作为叙述者的人物主体 (三)独白叙事主体声音的消解 四,主体身份建构的新闻话语同位结构 (一)NP1+NP2同位结构类型 (二)NP1+NP2同位结构的语义关系 (三)NP1+NP2同位结构的话语功能 五,小结 第四章 新闻话语的复调声音融合:归属与意向 一,转述话语声音融合的资源归属 (一)人物声音 (二)机构声音 (三)文本声音 二,转述话语声音融合的指称意向 (一)强式指称意向 (二)弱式指称意向 (三)非指称意向 三,转述话语声音融合的资源语用意向策略 (一)人物声音资源的语用意向策略 (二)机构声音资源的语用意向策略 (三)权威人士声音资源的语用意向策略 (四)指称资源的语用意向策略 四,转述话语声音融合的意向行为机制 (一)意向行为的真诚性标识机制 (二)转述言语行为动词的施为机制 (三)意识形态的意义操纵机制 五,小结 第五章 新闻话语的双声对话建构:修辞与潜势 一,双声对话 (一)意义潜势 (二)双声对话的本质内涵 (三)双声对话的表现特征 (四)新闻话语的双声对话意义潜势 二,新闻话语的内在对话双声构式 (一)自我互动的双声构式 (二)内心对话的双声构式 三,新闻社论话语的修辞疑问潜对话构式 (一)修辞疑问的句式类型 (二)修辞疑问的句法特点 (三)修辞疑问的语义语境条件 (四)修辞疑问的暗辩与潜对话功能 四,小结 第六章 新闻话语的互文多声对话:介入与磋商 一,互文报道和对话互动 (一)冰山理论与互文空隙 (二)互文链与证实效应 (三)文本张力与新闻框架 二,社会多声与对话介入 (一)社会多声 (二)对话收缩 (三)对话扩展 (四)新闻语篇的对话介入策略 三,新闻标题的话语互文对话 (一)垂直互文性表现特征 (二)水平互文性表现特征 (三)互文认知机制 四,新闻语篇的互文中介多声对话 (一)互文中介的概念含义 (二)互文链意义的中介性转换 (三)机构话语重建的互文中介关系 五,新闻话语的互文意义生成与社会意识形态 (一)互文性的社会构建条件 (二)互文多声与意识形态 六,小结 第七章 结论 一,研究成果与结论 二,研究尚存的局限与不足 三,进一步研究的建议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同位结构定量分析语料 附"纽约时报"语料标题 附"泰晤士报"语料标题 附录二声音融合资源定量分析语料 附政治新闻语料标题 附商业新闻语料标题 附新闻社论语料标题 附录三对话介入策略资源定量分析语料 附Japan to release Chinese boat captain 附Japan Retreats With Release of Chinese Boat Captain 附录四英汉重要术语对照和索引 附录五主要外国人名英汉对照 后记 | 0.817552 | 2,165 | 0.020408 | 0 | 2,165 | 698 | 1,692.8 | 4.300781 | 0.207852 | 0 | 456,400,043,827 | 新闻传媒 |
打造政务服务新业态生产政务服务新产品
加大融合转型力度.目前,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媒体深度融合取得重大突破,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比如舆论引领能力还不突出,爆款精品不多,策划能力,创意水平需进一步提升.虽然齐鲁晚报抖音号,齐鲁晚报微博,齐鲁晚报头条号等大流量账号实现了省内领先,但垂类的双微双号还相对较弱,无论是粉丝量,传播量,影响力,都没法与大号相提并论,还没有形成绝对领先的新媒体传播矩阵.
全面提升经营力.虽然以齐鲁壹点为主体的新媒体板块利润超过千万,但也存在经营模式创新性不强,转型慢,新手段,新业态,新产品不足等.
以政务新闻事业部为例,在媒体深度融合的大背景下,在融媒宣传和活动服务之外,还应进一步创新政务服务模式,与政府部门开展多种形式,多种业态的系列政务服务合作,打造政务服务新业态,生产政务服务新产品,尤其是联合打造"服务平台",实现政务资源的最大化整合,增强与政府的黏性,实现与政府的同频共振,达到"新闻+政务服务"助力社会治理的效果,这也是我们下一步需要创新提升的.
以南方日报打造的"南方+"客户端为例,入驻7000多个政务号,共建频道超500个,集聚全省服务,办事,宣传窗口,成为名副其实的平台型媒体.尤其是发挥大数据,智库,党建,政务,活动等优势,积极介入社会治理,全面提升经营力.
推进改革机构设置.为了适应媒体深度融合,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应重构组织架构,生产流程,体制机制,全面提升面对全媒体的生产传播能力.虽然目前的机构设置也加强了资源整合,与时俱进,成立了适应媒体融合转型的具有互联网基因的新部门,但部门之间也存在各自为政,条块分割,交叉重叠的现象,难以集中优势兵力,形成规模效应.建议推进机构设置扁平化管理,以提高内部沟通和决策效率.
加大人才队伍建设.报业的发展历程中,人才无疑是最宝贵的资源之一,尤其在媒体深度融合的背景下,队伍建设尤其是融媒人才建设和培养更显至关重要.建议加大技术,视频等重点人才的引进.对员工的新媒体业务培训力度也需要加强,尤其是与媒体深度融合有关的培训,比如视频的拍摄剪辑,双微双号的有效运营等等.
媒体深度融合背景下,我们的经营模式与以往相比发生了较大变化,报纸投放量在减少的同时,新媒体方面如视频,直播等新手段,新模式合作越来越多,尤其是"传媒+活动"已经越来越多地成为创收的重要方式.这就要求采编人员需要学习掌握更多新媒体技能,尤其是视频,直播等手段,文案策划,组织执行等业务,工作强度,难度都相应增加.而当前传统媒体的考核激励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已较难适应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要求.建议建立更适应新阶段的考核原则和考核方式,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 0.88551 | 139.75 | 0.001803 | 0 | 226 | 259 | 1,059.1 | 4.101563 | 0.127013 | 0.006723 | 493,400,003,451 | 新闻传媒 |
出品| 外言社
翻译| kewell 编辑| 王茸 李沁
近期,路透新闻研究所对来自29个国家的194位媒体人进行了访谈,让他们谈一谈2018年传媒领域的关键挑战和机遇.受访者中包括22位首席执行官,35位主编和22位数字主管,新的一年里,他们对传媒业有何期待?
一, 内容发布者
打破对平台的依赖
在接受采访的媒体从业者中,44%的人对巨头平台在数字广告市场的垄断地位表示担忧.其中,55%的传统媒体从业者表示特别担忧,因为他们的利益受到了明显的影响.
"我特别担心,那些大平台在数字广告市场中占据太多的份额.而作为媒体,我们根本没有其它的选择." - - 西班牙"El Mundo"创新和数字改革总监Sergio Rodríguez
(媒体对各家平台的担忧程度有所不同.44%的媒体比去年更加担忧,7%的人担忧更少.3分以上代表评价积极;3分以下则代表消极)
媒体对各家平台的态度不一,按从1到5的程度评分,媒体对谷歌(3.44分)和推特(3.23分)的态度较为积极.相较之下他们对Snapchat(2.82)和Facebook(2.57)的态度则较为消极.Facebook不受媒体喜欢的原因有两个,其一是因为平台上的假新闻过多,其二是媒体没能从平台上得到足够的回报.事实上,自去年夏天以来,很多新闻网站在Facebook推荐量都直线下滑.
(2017年1月到12月间,谷歌/Facebook对各家新闻网站的推荐量对比)
这一数据也说明了这两家巨头企业在策略上南辕北辙.Facebook希望做到用户市场最大化,截断其它新闻网站的推荐量,以便在自家网站和app上卖广告.而谷歌的重点是推动网络开放,从中获利.
虽然"谷歌是否应该给媒体更多报酬"仍然是个紧要问题,但媒体的抱怨已经少了很多.2017年,谷歌放弃了"首次点击免费"的策略,这让那些依赖订阅获得收入的媒体感到开心.此外,很多欧洲媒体从谷歌的新闻创新资金和发布推广计划中受益匪浅.
--- 2018年将会发生的事 ---
1. Facebook将限制信息流中的新闻
事实上,Facebook已经开始进行限制信息流的尝试,虽然他们不会彻底移出新闻动态里的品牌内容,但平台的核心算法可能会降低这类内容的权重.另一个替代选择是使用全新的新闻排行模式,放弃原来以信息流为基础的内容展示.
2.会有更多媒体离开平台
很多受访媒体人都表示,希望从平台处夺回更多控制权.一位德国受访者表示:"我们在他们的游戏规则里玩太久,冒了那么大风险,却没得到什么回报."与其将时间耗费在平台上面,不如把精力放在培育直接受众上面.
3.科技平台将会启用大批网络管理员
大平台要被迫扩招网络管理员,对于已经立法的国家(比如德国)进行内容监管,而在部分国家(比如英国)则是为了避开监管.YouTube在2018年初计划招募一万名管理员,他们将在算法的帮助下审查敏感内容.这方面,人力依然不会被机器取代的.
二,针对假新闻,媒体急需重塑公众信任
"柯林斯词典"2017年选出的年度热词是假新闻(Fake News),这个词汇让很多人颇有共鸣,也给媒体和各大平台带来许多困扰.如果从受众的角度来看假新闻,他们给出的定义更加宽泛,除了虚假报道,受众眼中的假新闻通常还包括质量低下的新闻(肤浅,夸张,不准确),政治宣传(充满党派倾向,明显的公关文或洗白内容)以及某些形式的广告.
(受众对假新闻的认知)
这些问题亟待解决,但很难在短期内找到快速解决的办法,重建公众信任是媒体和平台在2018年的一件大事.
1.平台将研发新算法
如何弥补假新闻,政治宣传和滥用对公众造成的伤害,是各家平台所面临的巨大挑战.但是,除了能开发新的算法,及时发现不同类型的有害信息,再标记给人工管理员之外,科技能做的并不多.因此,还是要看算法能从人类管理中学到多少东西,能否变得越来越智能和自动.
2.警惕被技术加强的假新闻
未来我们也许看到更多利用技术制造的假新闻.华盛顿大学在研究中曾尝试用奥巴马不同的演讲片段进行合成,再用拘束仿造其面部,完全做出了以假乱真的新视频.加拿大新兴企业Lyrebird也在研究声频模仿技术.
(机器学习可以做出仿真动画表情)
这些实验告诉我们,人的声音和面部都可以造假.如果这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将可能引发严重后果.
3.事实核查技术日趋成熟
今年,我们也会看到第三方平台的假新闻应对措施.得到大平台或政府投资的独立事实核查机构数量会增多,技术的半自动化也会提升事实核查的效率.
4.可信的媒体将获得更多展示机会
大家关注的重点已经从该相信什么,变成了该相信谁.谷歌也表示,他们会尽量让高质量,可信任的内容获得更多展示机会,同时得到更多正面标记和对消息源的描述.同时,平台也会给新闻媒体的logo更多显示空间,让用户更容易看到知名品牌的内容,并为内容加上描述标签,比如"突发新闻"或"分析评论".
(高质量新闻品牌在第三方平台上的内容展示)
这些大品牌新闻推荐基本都是实验性的,仅在手机端,推广地区也只有几个国家.但在2018年,这样的实验规模会扩大,平台也会增多,包括脸书自己的新闻动态流也会参与进来.
5.新闻素养教育增多
教育用户如何分辨假新闻会是今年的一个主题,会有大量受到资助的活动,项目出现.BBC已经推出了专门面向青少年的新闻网站,从今年3月开始,他们也会让旗下顶级新闻人走进学校,或是为学校提供教育视频,并推出一档"边走边看事实核查"节目.
(BBC新闻人回到课堂.BBC新闻总监James Harding:教会年轻人批判性思考,具备新闻素养,分辨新闻真假从未显得如此重要.)
三,即时通讯工具或将碾压社交平台
路透新闻研究所的"数字新闻报告"显示,Facebook的使用率虽然高,但却出现了增长停滞的现象.不仅如此,Facebook用户的参与度也在下降,这种个人分享率的下滑也被称作"语境崩塌"(context collapse).其部分原因是用户不愿意在公开网络平台上分享内容造成的(因为他们的朋友圈构成越来越复杂).这导致很多私人内容(特别是视频和图片)分享转向了更小更封闭的环境.
不仅是Facebook,Twitter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虽然他们增加了内容选择算法,改善了信息流,扩充了文字输入长度,但这能否拯救推特的市场或可未知.
与此同时,类似WhatsApp和Facebook Messenger这样的通讯应用平台出现了非常大的用户增长.Snapchat发展势头良好,尤其受18岁-25岁年龄段用户的喜爱.而Instagram也成为过去两年用户增长速度最快的通讯应用之一.
(Facebook,推特增长停滞;WhatsApp和Instagram增长飞快.每周使用通讯应用看新闻的用户达到23%.)
1.瞄准青少年群体
平台公司的扩张策略之一就是瞄准13岁以下的青少年群体.在美国的调研显示,五分之三的家长表示,他们的小孩(13岁以下)都在使用通讯应用或社交媒体(或两者皆有).三分之二的青少年拥有自己的交流设备,90%的青少年能接触到共享的设备.Facebook 推出儿童版Messenger,需要经过家长同意才能使用,Facebook希望提前培育潜在用户.
(趁年轻好培养 - - 儿童版Messenger.重要功能:父母验证通过好友;对话包含视频文字;可使用AR表情包;没有广告或变现产品)
2.媒体使用手机报道将成为主流
2016年Instagram推出Instagram Story,用户可以不仅可以用它制造动态内容(增加滤镜,特效,文字和表情),还可以把图片和视频混搭在一起,未来还可以实现在Stories中直播.而越来越多的新闻记者也开始利用这一媒介形式进行手机报道.
(Instagram Story上关于哈维飓风的报道)
Facebook很重视自己的Stories业务,未来也会实现Facebook和Instagram两个平台的内容互通.亚洲的平台如中国的微博,韩国的Kakao都已经推出了自己的Stories应用.接下来,也会有更多主流媒体在自己的手机页面或客户端应用上尝试使用Stories.
四,传统电视业受到社交媒体更多的冲击
扎克伯格已经公开表示,"视频会是媒体大趋势",但在新闻流上,Facebook和YouTube或Netflix还不是一个级别的对手.Facebook Live的人气没有达到预期,Facebook Watch的原创剧集和节目也一般.面对挫折,Facebook在视频上加大了投入,2018年很可能就是他们的关键转折期.不仅是Facebook,硅谷其他有野心的平台也一样.
1.Facebook将成为一家媒体公司
为进军电视界,Facebook不惜砸下数十亿美元.2018年,他们仍然会加大对节目的投入,或买下节目播放权,以期扩大影响力.他们还将Netflix和亚马逊作为竞争对手.最终他们会改变消费者的期待,由社交媒体变成媒体.
2.内容发布者将重心远离视频
对于内容发布者来说,做视频不仅要投入高昂成本,制作过程也比较辛苦,且小团队难有规模产出.因此,即便是最基本的新闻视频制作也要慎重考虑,在新闻动态流中,付费滚动广告前景并不乐观,其收入必然会减少甚至是没有.综上,2018年我们听到"向视频转型"的次数会变少,发布者会重新专注于做文字内容,或在音频内容中寻找新机会.
五,改变商业模式:从广告到读者付费
通过对媒体人的调查,路透新闻研究所发现了一个明显但并非全球化的趋势,那就是广告会逐渐变得没那么重要.有10%的受访者称,未来他们会减少或终结广告展示.
这背后的原因是,供需关系改变,广告屏蔽工具盛行,广告价格一再走低等等.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巨头科技平台占据了数字广告收入的大多数份额,媒体很难与之抗衡.
(业内对数字广告的看法.62%:会越来越不重要;22%:会一样重要;16%:会越来越重要.)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2018年的商业媒体会寻找新的营收渠道.44%的受访媒体认为,数字订阅会成为最重要的营收渠道,定期付费的会员可以免费看到网站所有内容.
当然,从"影响力+广告收入"的模式变为"参与度+订阅"模式意味着,媒体得重新思索内容战略和自己的目标受众.
1.付费订阅可能扩大知识鸿沟
互联网开放的本质和付费订阅其实是有所抵触的,将高质量内容隐藏在付费墙之后,可能会造成精英阶层和普通阶层知沟的扩大,毕竟有些人可能没有钱付费,只能看低质量新闻.
不过,媒体也会推出更多学生优惠,图书馆活动,或是让其他人赞助那些无法付费的用户.未来会有更多媒体发起社群活动,争取让内容免费,"卫报"和"Texas Tribune"都为此努力过.
("Texas Tribune"发起社群捐助活动)
2.瞄准全球用户,合作捆绑销售
目前,媒体重点关注的都是如何把本地用户转化为付费用户,但这个目标越来越难实现.因此,媒体也会把目光放到全球范围,通过对不同地区设置不同定价来增加收入.
捆绑销售也是个很好的策略,"华盛顿邮报"就曾与亚马逊Prime服务合作,让他们在美国内外都打开了市场.2018年,这类合作会更多,特别是在实用设备,电话和付费电视企业之间,他们会想办法联手拿下更多用户.
3.广告有所增长,科技巨头屏蔽广告
越来越多的媒体已经不再使用自动广告,而是专注于如何提升用户的广告体验.而为了抑制内容滥播,谷歌Chrome浏览器开始自动加入广告屏蔽工具,这也能避免用户使用第三方拦截广告工具时,屏蔽掉自己的广告和追踪技术.苹果的商业模式与广告无关,因此他们直接默认为用户开启"读者视角",屏蔽一切广告,品牌,相关链接,对媒体利益会产生很大影响.
总的来说,数字广告仍将继续增长,Facebook和谷歌在2017年占据了84%的市场份额,2018年,双巨头垄断的局面可能会被亚马逊打破.越来越多的品牌愿意在亚马逊投放广告.2018年,亚马逊的广告收入将超越Twitter和Snapchat.
4.媒体兼并,合作和收购
2018年,媒体收购,兼并会更多,这也意味着记者会更少.比如Meredith收购Time Inc之后,前两年可减少5亿美元的成本.媒体咨询师Kevin Anderson也认为,富有的传媒集团会继续买下新生数字媒体.毕竟,用户和广告市场都是有限的,而现在入场的玩家太多了.
但在未来这一年,也会出现新的媒体联合,来对抗科技巨头.这种合作可能是以分配广告营收的模式,也可能是内容,订阅捆绑的模式,或是技术上的合作.
六,数据对媒体未来的成败至关重要
媒体逐渐意识到数据对于他们未来成败的重要性,根据路透新闻研究所的调查,62%的媒体人表示,提升自身数据容量是他们新一年最重要的目标;58%的媒体人表示,注册用户的数据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
(2018年最重要的目标.选项:提升数据容量;手机(和电脑端)通知;网站/app上的注册用户;优化社交内容;优化搜索内容;邮件订阅;内容个性化)
1.追求注册用户,挖掘更多数据
注册能够为媒体带来更多了解用户的数据.英国媒体"每日电讯报"的目标是把注册用户提升到1000万,其首席执行官Nick Hugh表示,"比起广大游客,一位注册用户的价值要大多了."BBC也开始强制其TV iPlayer用户先注册再使用,现在他们的注册用户达到了2300万,这方便了BBC新闻和体育频道在其网站,app上做出更多个性化新闻推荐.
(2018年BBC和"电讯报"推出的新注册页面)
2.GDPR将引发媒体大规模的授权请求
欧洲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将在2018年5月开始启用,在其规定中,媒体如果想和用户建立联系,首先要先经过用户的授权允许.因此在今年年初,会有很多媒体向用户请求关于数据,分享等功能的授权.媒体们提供的隐私政策必须更加简洁明了,同时也要给用户转移,删除数据的选择.
七,新闻编辑室欢迎AI的到来
科技企业都把未来赌在了人工智能(AI)上,媒体也十分想只知道AI可以在多大程度上帮助新闻编辑室.受访者中约有四分之三的人都表示,他们已经准备好使用AI技术完善新闻报道.此外,他们也都谈到了营销优化项目,自动化事实核查工具,大数据整合等项目.虽然很多都还不成熟,但这预示着新的一年,可能有越来越多的研发成果出现.
(新闻行业准备如何使用AI.选项:提升内容推荐功能;工作流程自动化;商业模式优化;帮助记者寻找故事;不关注AI;还不知道)
1.AI帮助媒体做出更好的内容推荐
59%的受访者愿意让AI帮助他们更好地做出内容推荐."泰晤士报"和"星期日泰晤士报"已经推出一个新的推荐服务叫"James",它可以通过学习用户个人习惯,根据形势,时间和频率推荐个性化内容.
瑞士报纸"Neue Zürcher Zeitung"也在研究AI推荐技术,开发以新闻价值而不是点击率为先的算法.把大众和个人需求结合在一起,争取帮用户打破信息过滤气泡,让他们看到自己喜欢,同时也丰富多元的内容.
2.AI将成为新一任的记者助理
随着近几年媒体成本的缩减,记者助理已经消失了.但现在它们以新形式回归,那就是AI机器人.这些机器人可以处理日程,安排会议,回复邮件,甚至更多.
3.自动和半自动的事实核查
AI也能帮记者进行实时新闻核查,哪怕是正在发生或直播中的新闻也可以.记者可以像这类机器人提问,比如"GDP是否真的在增长",然后得到答案.英国独立事实核查机构Full Fact在谷歌数字新闻倡议的资助下,做出了这种机器人的原型,目前Factmata公司正在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它进行测试.
Full Fact也在开发另外两个产品:第一个产品Live,可以在直播电视中加入事实核查字幕;第二个产品Trends,能监控重复言论,判断一句话曾被谁在哪里说过,给事实核查者更多判断线索.
4.AI将带来商业优化
算法可以识别数据模式,做出预测,帮助媒体做出商业决策.亚马逊就靠智能算法和用户购买记录来做出推荐,如果将这一算法运用到付费新闻上,那么媒体就能够识别潜在的订阅用户,并拿出最恰当的推荐购买方案.同时它还可以生产更好的个性化广告,或是电商推荐内容.
5.记者的工作流程将变得自动智能化
91%的受访者都表示在新的一年,提升内容制作效率很重要,而AI恰恰可以帮助记者做到这一点.Press Association和Urbs Media合作,为本地媒体客户推出了几百篇半自动完成的报道.记者先利用数据寻找故事,写出普遍梗概,再由电脑自动发挥创作出不同版本,提供给不同的媒体.
(Press Association与Urbs Media合作通过AI创造的本地新闻)
另一个较早出现的自动化智能程序Perspective是由谷歌旗下的Jigsaw研发的,旨在帮助媒体进行评论管理.它有机器学习能力,能判断出哪些评论可能引发讨论.
(谷歌Jigsaw开发出的AI工具Perspective)
Jigsaw认为,Perspective在消除网络暴力,嘲讽上会起到很大作用,但也有批评者认为,算法学习人类劣根性(种族歧视,性别歧视)不是件好事. | 0.890748 | 68.558824 | 0.010882 | 0 | 190 | 1,805 | 1,333.9 | 4.089844 | 0.145288 | 0 | 493,400,011,560 | 新闻传媒 |
"劳动午报"是北京市总工会机关报,一年来,在北京市总工会党组领导下,劳动午报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加强党建各项工作,积极履行工会媒体责任,深入推动党建与新闻宣传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把职工思想引领工作做得更深入更扎实,引导广大职工群众坚定不移跟党走,力求做到有效覆盖,有效引导,有效维护,有效服务,更好地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
一,入心入行,打造素质过硬的新闻宣传队伍
在履行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中,我们着力深化理论武装,着力夯实业务基础,着力推进正风肃纪,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力打造一支思想政治过硬,工作态度积极,业务水平精良的党员队伍.一是在全面深刻领会上抓紧抓好,强化思想理论武装.以学习教育为基础,以"三会一课",劳动午报社每周一编委例会,每周二编委(扩大)会和每周四全体职工大会为平台,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切实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结合报社新闻工作特点,定期开展"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教育实践活动,引领全体党员守初心,担使命,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二是在抓好贯彻落实上不折不扣,牢牢把握舆论方向.以政治建设为统领,结合工会新闻宣传业务实际,劳动午报社党委先后开展"党员先锋岗服务""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等党建品牌创建活动,连续多年举办"红色书籍诵读""工运寻根之旅""好记者讲好故事"等特色主题党日活动.尤其是今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宣传报道任务重,责任大的情况,开展了"午报有我,冲锋在前"活动,号召党员要作好表率,冲锋在前.通过教育引导,文化熏陶,行为实践,引领全体党员牢牢把握工会新闻宣传工作的基本要求和基本遵循,自觉承担起工会新闻媒体人的职责使命,确保了报社宣传政治安全,导向正确.三是在增强凝聚力上实现新突破,不断提升业务水平.以文化建设为推动,积极发挥党建带领工,青,妇,团建设作用,开展午报书香,垃圾分类,趣味运动会,主题参观等职工文体活动.建成功能较为齐全的健身房,瑜伽屋,职工书屋,职工水吧和母婴关爱室,打造温馨职工之家,营造和谐稳定,团结向上的报社氛围.同时我们注意营造报社的学习氛围,教育党员干部职工注意解决好"能力再增强"问题,不断增强党性观念,服务意识,学习意识,特别是加强对新媒体知识的学习运用,成为既精通工会工作又善于新媒体运作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二,用心用情,教育引导广大职工凝心聚力跟党走
在履行工会媒体责任中,积极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深度融合,精心打造"一支部一品牌"建设,推动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有效发挥,组织采编部门党员成立采访小分队,深入基层一线"抓活鱼",开展"走转改",使我们的新闻宣传工作有坚定的群众基础和宽广的干事舞台,通过宣传思想引领,把广大职工群众更好地团结在党的周围.一是大事不缺位,全力做好重大主题宣传和保障.始终将宣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作为重要任务,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北京2022年冬奥会,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重大活动,重要事件,认真开展重大主题宣传报道,让主流声音第一时间占领职工舆论场.为做好新中国成立70周年报道,开展了"辉煌中国,奋斗有我"系列报道,获市委宣传部宣传文化基金支持.面对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劳动午报社见事早,行动快,全社在京采编人员尤其是党员积极投入社区,定点医院,复工复产一线采访报道,先后开设"战疫情 - - 工会行动""战疫情 - - 来自基层一线的报道"专版,"众志成城 抗击疫情"新媒体频道等,并以抖音,短视频等形式,及时准确报道疫情防控工作动态,5个多月报纸刊发报道1500余篇;新媒体各平台共发布稿件近11000篇次,抖音短视频500余个,在战"疫"中凝聚了人心,激励了士气.2019年,劳动午报社选拔了包括3名班子成员,7名中层干部,29名骨干在内的39名党员干部职工,参与国庆70周年群众游行指挥部第四分指挥部和集散交通部工作.4人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北京市筹备和服务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先进个人",劳动午报社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北京市筹备和服务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先进集体".二是主责抓得紧,大力唱响"劳动光荣"主旋律.我们注重突出工会媒体特色定位,切实抓好"劳动光荣"系列宣传,抓实工会重点工作宣传,发出工会声音,讲好职工故事,劳模故事,工匠故事.先后开设"时代楷模""劳动者之歌""争当北京大工匠""技能之星"等专栏,开办劳模专刊,让一线劳动者唱主角,真情讲好劳动故事.两年来报道近600名劳模人物.扎根"三工"(工人,工会,工厂)土壤,开设职工文体活动专栏,打造文艺文化展示平台;聚焦职工书屋建设,引领职工思想文化生活;聚焦传统文化传承,开设"职工大讲堂",大力弘扬社会正能量.今年是五年一次的劳模评选年,我们克服疫情影响,从4月初正式启动劳模宣传,开设"北京劳动者之歌"专栏,对今年推荐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宣传.五·一前夕,推出历时一年多时间精心打造的"北京历届全国劳模事迹网络展厅",展厅涵盖北京市建国以来受到党和政府表彰的1197名全国劳模,先进工作者的照片,基本信息,主要事迹,是首次以线上形式展示最全面的我市全国劳模信息,方便广大职工查阅,学习,更好地弘扬伟大的劳模精神.针对疫情期间出门不方便的情况,拍摄短视频"云游京城劳动地标",涉及北京市劳模馆,劳模墙,张秉贵和时传祥纪念馆四个地方,五一期间每天推出一集,让更多职工了解劳模事迹,劳模精神.三是关键找得准,非常时期发挥工会媒体稳定职工队伍重要作用.疫情期间,立足工会媒体职责,我们发挥劳动关系宣传报道优势,大力宣传稳岗政策和法律知识,积极引导职工正确对待当前降薪,裁员等情况,推动职工与企业共渡难关,共克时艰.5个月来,针对当前广大职工最关心的裁员,降薪等热点问题和最突出的心理特点,劳动午报强化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宣传的针对性.随着复工复产的逐步推进,重点报道了本市稳岗政策及小微企业扶持政策,工会法律援助等举措,并刊发了多篇评论员文章,在特殊时期,发挥了工会媒体协调稳定劳动关系方面的独特优势.如,与北京市总工会法律服务中心合作,在维权版开设"劳模律师说"专栏,采取以案说法形式帮助职工解决劳动争议.正向宣传北京市在稳定劳动关系方面的积极措施,"关注版"策划推出整版报道"政策"组合拳"有效稳就业 为首都经济发展添底气 - - 专家解析疫情期间本市"援企稳岗"系列政策落地效果".刊发""共享员工"怎样用才合法",通过采访法院法官,以普法形式向社会介绍如何规范用工形式."劳动时评"栏目聚焦稳定疫情期间劳动关系,号召职工与企业共渡难关,刊发了系列评论员文章,如"集体协商不妨多些"坐下来谈"""疫情下亟待完善新就业形态劳动规则""企业应对时艰需要及时转型 主动变招""复工复产中要重视职工心理需求""公益法律服务为企业复工复产保驾护航"等.这些报道,体现了换位思考,饱含对职工的关怀,有温度,有态度,对非常时期稳定劳动关系起到积极作用.
三,常做常新,积极探索职工思想引领新形式
在履行新时代媒体人政治责任中,我们严格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48字新闻舆论工作方针,紧扣新时代新闻宣传工作特点,不断探索宣传新载体新途径新办法,紧密围绕北京市总工会开展的"劳动创造生活""劳动创造幸福""劳动创造未来"系列活动主线,唱响首都劳动者之歌,为新时期首都工会新闻宣传工作贡献力量.一是广泛开展"最美劳动者 微笑带回家"活动.劳动午报社已连续5年开展"最美劳动者 微笑带回家"系列活动,先后组织摄影团队为5000多名一线劳动者拍摄工作照,装上精美相框免费赠送给劳动者.活动覆盖全市30多个行业,200余家企事业单位,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全国多家主流媒体的关注和报道,在全社会产生了广泛影响.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开展"首都万名劳动者同心接力绣国旗"活动,组织首都一线职工,劳动模范,游行群众3万余名劳动者共同参与绣制国旗,引燃首都职工爱国热情,巨幅国旗已由北京市总工会移交首都博物馆永久收藏.二是积极创新载体弘扬劳模精神.为更好地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开展为劳模著书立传工作,编辑出版"北京市全国劳模大辞典""北京市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名录",填补了北京劳模工作的空白.以劳模及首都高技能人才真实人物为原型,策划推出"开往远方的地铁""翔云8号院"两部话剧,组织公益演出60多场,超过5万余名职工观看.三是稳步推进工会融媒体中心建设.在北京市总工会大力支持下,劳动午报社积极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在新媒体建设方面持续发力,负责承建的北京市总工会融媒体中心一期建设基本完成,融媒体中心初现轮廓,履行好新媒体传播责任的基础能力和技术能力进一步提高.在宣传平台建设方面,劳动午报新媒体有劳动午报,北京工人等2个微信公众号,劳动午报新浪微博,人民微博等2个官方微博,北京工人APP新闻客户端,并开通劳动午报头条号,企鹅号,大鱼号,抖音号,火山小视频等第三方平台,形成"两微一端 一网多平台"的全媒体宣传格局,成为引领职工思想,传播工会声音,讲好职工故事的新窗口和新平台. (北京市直机关工委宣传部供稿)
(责编:徐雅维) | 0.877841 | 484 | 0.030028 | 0 | 1,883 | 1,122 | 1,427.6 | 4.09375 | 0.14876 | 0.008511 | 493,400,017,792 | 新闻传媒 |
当下的新闻生产可以有多智能?答案是:世界杯比赛的绿茵场上,球员一记精彩的凌空抽射,不到一分钟后,用户的手机界面上便弹出了相应的机器生成视频新闻推送.原本30分钟才能完成的新闻同期声字幕添加,现在只要轻点鼠标,便能一键生成.
借助海量数据与智能算法,新华社与阿里巴巴携手创立的新华智云,于2017年底搭建起中国首个媒体人工智能平台 - - "媒体大脑",用技术赋能传统新闻业.人机共生,智能生产,已经成为中国新闻业的"现在进行时".
2019年12月12日,新华智云副总裁,首席新闻官商艳青女士应邀到访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在学院212报告厅开展了题为"数据和AI 媒体大脑双引擎推动媒体智能化"的讲座,带领传播学院师生共同感受当下中国新闻业智能化发展的脉搏.讲座由传播学院院长吕新雨教授主持,新闻与传播专业研究生现场聆听并积极参与了交流讨论.
讲座中商艳青首先介绍了国内首个媒体人工智能平台"媒体大脑"的诞生与成长过程.2017年12月26日,"媒体大脑"正式落地,与今日头条等主打算法主导新闻分发的技术公司不同,新华智云的这套系统致力于用技术赋能"生产端".伴随着整个传媒行业正在经历的"视频转向",一年以后,"媒体大脑"2.0版本 - - MAGIC短视频智能生产平台上线.今年8月,在MAGIC基础上迭代衍生出的25款媒体机器人正式发布.今年11月,在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方兴未艾的大背景下,新华智云推出"媒体大脑3.0" - - 融媒中心智能化解决方案,旨在针对性地解决区县级融媒体中心落地后的实际操作,运营与发展问题.'"大家注意到没有,其实我们发展的整个脉络,始终没有离开'融合' ",商艳青说道,"我们也被人称为最懂媒体的技术公司."
商艳青详细介绍了"媒体大脑"的主打产品"MAGIC":目前MAGIC平台已经开发出30余种媒体机器人,实现了机器自动和人机协同的视频生产.比如数据标引机器人,能够把零散的,碎片化的原始数据进行清洗和结构化处理,从而方便内容生产者进行精准的搜索,调取和使用.影视综机器人则能够对影像中的特定人物(如当下最受欢迎的某明星)进行精准识别并摘取出其所在的特定片段形成集锦,从而在分发平台上吸引大量流量,实现内容变现.
此外,MAGIC平台的智能化生产能力还涵盖了突发新闻,视频字幕自动生产,数据新闻,体育新闻,会议新闻等多个领域,从热点监测,数据收集与处理,可视化呈现等方面赋能内容生产者.融媒体环境下的内容生产对传统媒体的从业者的视频制作能力提出要求,而依托于数据和算法的人工智能则可以帮助其解决痛点,提高生产效率."那么节省下来的时间用来做什么?"商艳青向现场同学发问,"我认为要用来休息.简单重复的工作交由机器去做,内容创造者以更好的状态应对更艰难的工作,激发创作灵感,进行内容策划."商艳青对MGC(机器生成内容)的未来应用趋势进行了预测:"MAGIC是一个能够非常快速方便地进行视频生产的软件工具.秒级生成,海量生产,受众喜欢是我们对它提出的要求.而机器生成内容的特点在于'走量' ,所以未来内容池里的中长尾端可以借助机器实现内容供给."
数据是"媒体大脑"推动媒体走向智能化的引擎之一,商艳青在讲座中反复提及数据对于当下新闻业的重大意义:"可以说,新闻即数据,数据即新闻".在成为新闻之前,"新闻"是以数据形式存在的;在成为新闻之后,"新闻"又会成为下一轮的新闻数据而存在.新闻记录社会,记录历史,但同时自身也沉淀为一种数据.而在媒体机构之外,正在时刻生成并不断变化的如气象,环境,交通,人类行为等方方面面的数据中所隐藏的信息并未被发掘,被利用,"媒体大脑"用技术的"桥梁"实现数据通向新闻的转变.
商艳青详细阐述了新华智云当下的发展重心:"数据中台"的概念.数据中台理念最早源于阿里巴巴内部,通过将公司内部几大事业部门的数据加以统合为业务发展服务.商艳青认为从数据仓库向数据中台演进,数据被赋予了更多的职能:早期的数据仓库以集纳报表,BI等业务信息及简单的分析挖掘为特点;数据平台阶段具有更强的技术属性,以单平台支持更大的数据量与更多的数据形式;而数据中台是技术平台与业务平台的综合体,最重要的在于为用户提供数据采集,数据模型,数据计算,数据治理,数据资产等多方面的数据服务.新华智云旨在将数据中台的理念与方法论应用于媒体行业,具体来说,数据中台为媒体智能化带来的发展可能性有:热点发现能力,选题推荐能力,内容风险控制能力,个性化推荐能力,影响力分析能力,版权追踪能力,辅助生产能力.商艳青强调,数据中台是媒体融合环境下传媒集团实现"集约化发展"的趋势所在.
5G时代来临,传媒业究竟会因此产生什么样的变化?这是时下业内人士热议的话题,商艳青也在讲座中分享了她的思考和洞见:"5G将会与大数据,人工智能做深度的融合,而我们的'媒体大脑'也将建立在这种融合的基础之上,推动媒体行业的数字化升级."总体来说,5G商用后,万物互联,万物为媒,即生活中万物皆可能成为数据端,信息采集点暴增,由此采集到的海量,及时,多元,多角度,不同来源,不同类型的数据将会滋养人工智能算法的升级,算法服务场景更加多元,精准度提高.摄像头新闻,无人机新闻,传感器新闻都将成为可能.
讲座最后,商艳青向在场学生 - - 未来的传媒行业从业者们 - - 给出两点建议:一是做跨界型,复合型人才,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二是知行合一,不能仅止步于"了解",更重要的是亲身实践.讲座结束后,吕新雨院长与商艳青共同探讨了新华智云与传播学院在学生实践,学科建设与学术交流方面合作的可能性. | 0.879482 | 231.5 | 0.000867 | 0 | 381 | 596 | 1,255 | 4.082031 | 0.14514 | 0 | 493,400,018,381 | 新闻传媒 |
原标题:在全球传播新格局中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在2016年的最后一天,中国国际电视台正式成立,一年来,这个立足于中央电视台,又与众不同的对外宣传媒体表现如何?对于世界和中国的媒体研究者来说,这都是一个特别值得研究的课题.近日,记者就此对一直关注中国国际电视台发展的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周庆安进行了专访.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传播格局发生了深刻变迁.基于互联网和大数据带来的传播技术革命,既彻底改变了传播样态,又推动了生产方式的转变,进而造就了完全不同于前人的互联网一代.从高度依赖信息的生存,到高度依赖渠道的互动,再到高度依赖受众的反馈,不同的国家在这个全球传播格局中,都在争先恐后地占领制高点."在周庆安看来,中国国际电视台所承载的,正是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中国如何回答世界的关切,中国的媒体人如何应对媒体技术的挑战,中国的故事又该如何创新表达等一系列重要课题.
新闻立台,发掘别人找不到的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国际电视台成立的贺信中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新闻立台,全面贴近受众,实施融合传播,以丰富的信息资讯,鲜明的中国视角,广阔的世界眼光,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让世界认识一个立体多彩的中国,展示中国作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良好形象,为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
新闻立台,是中国国际电视台的核心竞争力.目前,中国国际电视台拥有6个电视频道,3个海外分台,1个视频通讯社和新媒体集群."尽管当前受众拥有的移动终端在增加,信息的获取能力在增强,但是基于高度专业性和敏感性的全球媒体,其新闻和资讯挖掘,整合,突破能力仍然无法取代."周庆安认为,考量中国国际电视台新闻立台工作,可以从三个方面衡量 - - 一是报道方向的全面性,二是报道的深入程度,三是新闻的客观性.周庆安特别强调,"这种客观性,已经不仅是平衡报道,多种信息源等,更体现为对受众预期的尊重和对准确事实的重现".
周庆安认为,通过这一年来的探索,中国国际电视台在新闻业态格局中,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不仅要把多数媒体都关注的领域涉及覆盖全,而且要发掘别人找不到的故事或者做完全无法企及的新闻."给周庆安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中国国际电视台利用覆盖全球68个国家及地区的海外报道员,同时在多地连线,就一个共同话题实时探讨,为全球观众提供"See the Difference(看到不同)"的新闻.
也正因为如此,南非新财富全球调研机构,将中国国际电视台评为2017年第二季度"最中立"媒体.
"这种"最中立"媒体的判断,实际上是对当前全球新闻业态的一种期许."周庆安分析,"尤其在当前,全球新闻业中既不缺乏观点性的宣泄,也不缺乏道德感的批判,而是受众能够浸润其中的新闻.因此,如何从公众情绪中找到新闻的不同,从而建立起全球新闻业的新业态,就显得更加重要."
移动优先,将技术与内容有机嫁接
尽管有6个落地频道,超过8800万的社交平台粉丝量,但与很多新闻机构一样,中国国际电视台始终在移动优先领域进行着探索与开拓.
目前,中国国际电视台在对外传播方面,不仅实现了PC端,移动端和手表轻阅读端的统一,还可以根据后台数据指导内容生产,满足用户需求,给移动优先创造了好的战略条件.
"在移动端和传统的时政报道中,如何将技术与内容进行有机嫁接,一直是我关注的创新形式."周庆安强调.
在党的十九大宣传报道中,中国国际电视台首次尝试新媒体编辑联动电视端记者,采用移动直播及公共信号直播"二合一"融媒体手段,打通大小屏融媒体时政直播矩阵.比如,在每场记者招待会前,由新媒体前置编辑与英语频道记者或美洲分台记者首先开展移动直播,再引入电视端时政信号直播,从而无缝对接,完美融合移动与公共信号两条信源.
据悉,中国国际电视台的此次31场时政直播共获得4389万全球阅读量,3482万独立用户访问量,9.3万互动频次和871万视频观看量.
讲好故事,分享共同的情感和文化
"在新媒体时代讲好中国故事,已经不仅仅是一个讲故事的问题,更是一个寻求全球认同的过程."在周庆安看来,要实现这一点殊为不易,"尽管我们身处一个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的世界,但是全球化所带来的观念断裂也日趋明显".
周庆安认为,在讲好中国故事这方面,中国国际电视台积累了不少精彩案例.例如,2017年1月1日,一个"四川遂宁救护车隧道遇堵,众车纷纷让路"的短视频引爆网络,成为海外曝光率最高的中国社会新闻之一."视频中的"小人物"默默做了一件救人命的"大事情".关注这条新闻的人们来自世界各地,但都不约而同地表达了对这个故事的认同,因为它代表了人类共同的美好情感."
在中国国际电视台的移动直播中,评论数量最多的是熊猫宝宝摔倒瞬间的视频集锦,分享最多的则是飞牌少年的绝活展示."分析后同样可以发现,二者都蕴含着积极向上,乐观亲和的文化特质 - - 可见,讲好中国故事,就是要更多分享这种情感和文化."周庆安指出.
新闻传播界喜欢用"KUI"模式来描述全球传播规律,即先知晓(Knowing),再理解(Understanding),进而认同(Identification).在周庆安看来,随着全球化程度的日益加深,知晓如今变得更加容易,理解与认同则应成为中国媒体对外讲好中国故事的目标与追求."按照这个标准,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国国际电视台已经交出了一份令人惊叹的答卷 - - 尽管这份答卷还在不断书写,但是在全球新闻业的职业重塑,创新重塑和认同重塑中,因为有了中国新闻人的贡献而更富有意义与价值."
(本报记者 张蕾)
作者:张蕾 | 0.882378 | 105.5 | 0.002595 | 0 | 255 | 656 | 961 | 4.179688 | 0.14735 | 0 | 493,400,019,646 | 新闻传媒 |
姚 蕾:新闻宣传在煤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价值
摘要:目前在企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新闻宣传在煤炭企业改革转型发展中的氛围营造,方向指引,思想引导,斗志激励,凝聚人心以及和谐矿区建设等方面起著至关重要的作用,为煤炭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思想保障和强大的精神动力.文章就新闻宣传在煤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具体作用进行了深入分析,解读其价值.
关键词:新闻宣传,煤炭企业,思想政治,价值
随著现代信息时代我国科技的发展和进步,当前我国社会发展正处于关键阶段,面对国家经济结构转型,绿色节能,能源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形势,煤炭需求增速放缓,煤炭企业在经历短暂的恢复期后,将迎来"质量发展赢得市场竞争"的严峻考验.而如何充分发挥新闻宣传在煤炭企业改革氛围营造,职工斗志激励,内聚人心,外塑形象,激励员工积极工作,为企业发展发声的重大作用,从而推动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基于新闻宣传在煤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作以下分析.
一,新闻宣传工作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闻宣传工作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作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宣传的主要方式,肩负著统一思想,宣传主张,教育引导职工,推动工作的重要职责,新闻宣传通过多样化的载体推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进行.企业通过新媒体,融媒体可以有效引导干部职工的政治主张,树立正确的价值标准,通过各种新媒体方式进行宣传,营造一个和谐健康的企业氛围,进而推动企业自身的良好发展.新闻工作具有重大使命任务,企业应牢牢把握新闻宣传工作方向导向,大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确保企业工作紧紧围绕党中央的决策和部署来开展,紧紧围绕企业中心任务凝聚智慧力量.新闻宣传工作可以使企业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并且创造一个良好的企业环境为员工工作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将众人聚成一心奋斗工作以促进企业和谐健康发展.
二,新闻宣传工作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意义
对于企业而言,新闻宣传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引导员工在工作中形成健康和谐的三观,促进企业员工励精图治,为了自身与企业的发展而努力工作.在思想建设未能接受系统课程培训的员工中,新闻宣传所传递的党和国家的价值观能有效地教育影响员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也在于如何做好企业的新闻宣传工作,只有搞好新闻宣传工作,发挥好新闻宣传的载体,引导和协调作用,引导教育好员工的思想和意识行为,
坚定党的领导,才能有效发挥员工工作积极性和企业的荣辱观,
积极立足岗位干工作,自觉维护企业健康和谐的形象,为企业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三,新闻宣传工作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
(一)宣传性强,易被接受
新闻宣传在煤炭企业工作中具有独一无二的作用,由于新闻宣传的普遍性,广泛性,易接受性,新媒体在煤炭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建设中有强大的宣传效应.新闻宣传工作利用其文字,图像,标识或视频等各种形式,通过各种手段如同网络,电视,视频,公共平台,内部刊物等宣传方式对企业的思想工作进行建设.由于新闻宣传工作的媒体途径具有普遍性强,易读懂,重点突出,宣传性强的特点,因此,新闻宣传工作在企业政治思想中起到非常大的积极作用,企业人员更能轻易接受并熟知新闻宣传中的重要思想.
(二)说服力强,具有警示性
新闻的鲜明特点是客观性,严肃性,通过如实报道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决策部署,工作开展情况等等,充分发挥新闻宣传良好导向和监督作用,对干部员工出现的思想偏差,进行及时的纠正与引导,起到积极的监督与改善的作用.尤其在企业面临严峻形势时,在新闻媒体上开展具体实在,生动形象的教育,及时消除广大员工的思想包袱,使企业员工在煤炭企业工作中更加安心地工作.新闻的客观性对于阅读受众来说较容易被接受,员工带著平和的心态看待新闻客观严肃的报道更容易接受其中信息量,往往在阅读报道时会接纳认可其中所陈述的事实.新闻宣传具有说服力,在企业中通过报道真实案例,企业日常工作解读以及对党的政策的解读宣传,可促使员工对其进行辨别认知,从而起到警示性作用,在员工心中筑起一道防线,为企业营造一种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三)对企业进行导向,促进企业发展
新闻媒体宣传除了给煤炭企业员工带来警示性以外,也有对企业进行导向,促进企业发展的作用.如报纸,刊物这类传统的宣传途径已经难以满足现下煤炭企业新闻宣传工作的需要,转而应用新媒体通过数据信息手段进行新闻宣传,一方面可以更好地突显出企业自身独有的文化并著重点明企业主要发展方向并大力宣扬,加强企业主要发展方向的建设.另一方面可传播宣扬各个企业市场中的发展导向,促使企业与之结合发展;有效地宣传党的政策方针,法律法规以及重大会议精神,可以通过新闻宣传工作及时传播到煤炭企业中,通过深度解读相关政策,加之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及时对发展方向进行适当调整改善,更有效地促进企业发展.
(四)进行鼓励引导,实现价值
在严峻的市场竞争中,如果煤炭企业想要在众多市场中脱颖而出,必须加强企业员工的思想建设,使企业员工凝聚一心,发挥出1+1>2的力量.充分发挥新闻宣传外塑形象,内聚力量的作用,对在工作中涌现出的优秀团体及个人进行报道,通过新媒体的宣传突出强调员工努力工作付出的正能量,突出优秀劳动者的自我价值和引导作用.工作者的上进心与积极性需要外界条件适当地刺激,新闻宣传工作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建设中,可以通过宣传企业中的模范榜样,来激励并借此鼓励员工自身的积极有效发展.在员工积极努力的工作之中,推动企业加强自身实力,促进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舆论是一把双刃剑,在当下言论高度自由的社会,正确的舆论导向会让企业发展更为清晰明了,错误的舆论则会给企业带来许多负面影响.煤炭企业新闻宣传工作者需要关注企业的舆论导向,加强企业发声途径,抓住新闻宣传工作中的主要问题,并从此切入不断深化发展,加强企业内部人员的沟通,以及企业内部与企业外部的沟通.新闻宣传所涉及的方方面面极为广泛,传播速度也十分迅疾,新闻宣传可以及时地将社会市场的需求反馈给企业,让企业知道市场的需求所在,创新点的需求所在,更加迅速地在短时间内找到创新关键,引导员工把握正确方向创造性开展工作.
综上所述,信息化工具与设备让人们的思想与行为直接或间接的受到了影响,煤炭企业也不例外,新媒体的出现为煤炭企业新闻宣传工作提供了便利途径.利用新闻宣传工作可以对煤炭企业思想政治起到莫大的积极影响.利用和发挥新媒体的优势,可以推动煤炭企业向社会主流思想方向发展,最终实现企业整体思想政治的提高,加强企业的高效发展. | 0.913125 | 127.714286 | 0.026562 | 0 | 342 | 560 | 1,022.4 | 4.164063 | 0.095451 | 0 | 493,400,023,899 | 新闻传媒 |
电子阅报栏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电子产品,一方面它可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另一方面,电子阅报栏能装点城市,推动文明城市建设和提升城市文化形象和文化品味,打造和建设数字化城市建设水平,服务和方便市民,服务海内外友人.
建设电子阅报栏有利于进一步推动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普及"全民阅读","绿色阅读",增强城市文化品味,提高市民文化素质,共建特色文化名城,推进文化城市步伐, "电子阅报栏"结合多点触控技术,3G,互联网技术,为"国家文化振兴以及三网合一"做出积极的贡献;建设电子阅报栏还有利于创造一个全新的盈利模式,提升经济效益和文化产业振兴与报业集团的持续快速发展; 如"电子阅报栏"能在各城市实施,同时也将成为:一道靓丽的城市文化风景,一张美丽的城市名片,一项普及"全民阅读"的惠民工程,一种绿色,环保的阅读体验.
在市场前景方面:由于受到新兴媒体的冲击,广告行业的战略调整,坚持加强主业核心的竞争力同时,加快拓展多元化经营,这也是我国传媒文化产业全面推进内部资源整合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文化产业寻求新的经济增长一次有益探索与实践.
在媒体技术方面:依托网络,3G互联网,高清引擎显示,多点触控等新兴技术,电子阅报栏在自身功能方面实现了突破,不仅仅局限于提供报纸阅读,还汇集了网络电子报,视频新闻,信息资讯查询等多种功能,进一步提升了党报电子栏的技术水平,还提升了媒体市场竟争力,并且电子阅报栏是环保的体现.
在战略价值方面:电子阅报栏的制作方面具有丰富的建设经验,先进技术,管理模式等,能带动报业广告行业水平的全面提升,充分体现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的运营理念提升经营环境,有利于创造一个全新的盈利模式.
在经济效益方面:通过充分发挥报业集团其综合优势,必将成为将党报的无形资产有形化,资本化,财富化的方式,直接地推动数字出版,通过数字化及电子阅报栏的数字发行.不仅能得到政策的扶持高速发展,更替其它媒体(传统媒体在印刷,运输,管理,派送等人力物力成本高),更有利于报业集团变身为数字传媒集团,从而将带来更高价值的经济收益.
在国家政府方面:增强党的公信力和影响力,扩大党报自身形象宣传;直接增强国家文化产业和提高精神文化建设和提高全民素质做出直接贡献.
在未来远景方面:电子阅报栏栏是一种电子纸化阅读环保的阅读方式,是一项低碳,绿化,环保工程,符合报业快速发展的方向,我们自己的头脑也要跟上这个时代的发展了,不然落伍了,还不知道自己丢在哪里了呢,我们自己也要发展的,我们的生活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就是进步了,我们离梦想的文明时代就更近了一步. | 0.896584 | 135.375 | 0.009311 | 0 | 249 | 320 | 1,037.9 | 4.082031 | 0.120037 | 0 | 493,400,028,396 | 新闻传媒 |
170多年来,美国联合通讯社(AP)始终在新闻发生之时,在新闻发生之地,将新闻传播出去.美国联合通讯社与Gale合作,让读者可以访问到以前从未面世的新闻稿件和素材,以更生动的细节讲述过去的故事.
"美国联合通讯社在线典藏"通过获奖新闻报道,图片和幕后故事,生动还原世界各地的历史事件,是美联社珍贵历史资料和幕后故事的宏大呈现 - - 数十年的电报稿,通信往来,备忘录,内部出版物等."美国联合通讯社在线典藏"可满足多个学科的研究需求,包括新闻,历史,女性研究,政治学,社会学,商业等.
该档案库共包含六个部分,收录的资料包括:
真实的电报原稿,包括从未发表的资料,常常带有编辑的注释和/或现场笔记.
美国国内和世界各地各分社内部和分社之间的通信往来.
记者和摄影师的个人文件,包括笔记本,个人信件和未采用的照片.
从维也纳的头号情报站,到布拉格和华沙,美联社在二战和冷战期间触及整个东欧地区.该合集汇集几乎全部的罕见电报稿,记录了苏联影响力的衰退,铁幕的最后时刻以及前苏联卫星国家的政治和经济重建.
"美国联合通讯社在线典藏:中东分社"收录来自美国联合通讯社最活跃国际分社 - - 耶路撒冷,安卡拉和贝鲁特及其周边地区的档案,讲述了1967年至2005年新闻头条背后的独家故事.
该合集收录对美国及海外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历史上关键问题,个人和事件的重要新闻报道.
术语检索频率工具为研究者呈现检索词在特定内容中出现的频率,帮助识别中心主题,并评价个人,事件和思想如何随时间相互作用及发展.
话题查找器通过将常见主题组织在一起,揭示出检索词之间的隐藏关系,帮助打造研究项目并整合各种内容与相关信息.
在一个直观的平台中交叉检索互为补充,相辅相成的原始档案产品内容,建立新的研究关联.
区域研究的创新性原始文献和二次文献资源,汇集教学用内容与极具价值的珍稀研究资料,为区域研究提供与众不同的视角.
将来自总统图书馆和美国行政机构的最敏感文件汇集在一处,收录大量曾是机密情报的联邦政府文件,跨越二十世纪到二十一世纪.
收录了该报从第一期到2016年的全部内容.用户可以访问到报纸的每篇文章,每个版面和每一期,深入了解20世纪及21世纪关键时期的文化和社会以及媒体对它们的表述.
在广播的巅峰时代,BBC树立了全球新闻报道和评论的标杆,在"听众"周刊中发表其广播节目的文稿,后来也发表突出政治和文化问题的原创内容,呈现出BBC对20世纪的观点.
提供对19世纪报纸的访问,收录来自全美国多个城市和乡村地区大量报纸的全文内容和图片,重点主题包括美国南北战争,非裔美国人文化和历史,西进运动,战前生活等.
19和20世纪政治和社会历史研究的必备资源,重要主题包括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殖民主义,帝国的终结,新技术和现代化,公共卫生,环境保护,社会变革及女性的角色. | 0.897458 | 65.555556 | 0.01281 | 0 | 145 | 404 | 896 | 4.238281 | 0.133051 | 0 | 493,400,030,201 | 新闻传媒 |
在传媒界工作逾30年,曾任职通讯社,电台,报章,网络媒体,有丰富的编采和管理经验.曾任教树仁学院,及中文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班课程.
国家卫健委是在4月7日宣布(4月6日)内地本土无新增确诊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是自1月公布数字以来,首次单日无新增死亡个案.从当天起,内地抗疫算是取得了"第一阶段成果",随后各个城市陆续解封,恢复生产,社会秩序开始重回正轨.
原定每年3月召开的全国政协和全国人大"两会",延期到本月21日和22日召开,国家权力机构恢复议事,传达的信息,是国家运作已全面恢复正常,下一步要做的,就是如何着手疫后重建.
内地情况绝不乐观,除了美国和西方国家正在酝酿一场"新八国联军"战役,联手要求中国为新冠疫情"负责","赔偿",它们推动与中国生产链脱钩,把企业迁离中国大陆,都在渐次进行;中国正在被一股强烈的国际敌意所包围,处境不妙.
怎样应对一连串的制裁和封锁,稳住内地形势之余再跟美欧为首的国家攻势周旋,考验北京领导层的眼界和谋略.北京能否像当年八九六四之后逐步化解西方国家的敌意和封锁,再走上另一个新台阶?现在看来绝不容易.
先看内地情况.疫情对国内企业造成沉重打击,据调查显示,2019年有62%中小企遭到逾期付款(拖数),令中小企业的资金情况恶化.内地专家呼吁应立法限制延迟支付,对所有中小企的支付最长不能超过3个月(参考<宋华:去年有55%的中小企业资金问题严重 疫情后会更多>,新浪财经,5月10日). 国际贸易方面,由于疫情催生了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国际经贸冲突可能再次升级,加速了全球化倒退和收缩;而疫情结束后,世界各国将会作出长期,具战略性影响的供应链全球布局调整,令中国在全球化过程中得到的优势和好处大大降低,增加了内地疫后复苏的难度.
内地专家估计,疫情结束后会有更多政府把确保国家供应链安全上升为"重大系统风险"应对;这次新冠疫情影响的其中一个特点,就是参与全球化工序分工体系愈深,技术和产业复杂程度愈高,供应链愈长,对全球综合物流网依赖愈大的行业,其受影响就愈大.预期疫情结束后,战略性产业供应链将回归本土,一些行业供应链会重视安全多于效率,关键核心环节自给自足将成为趋势.如此发展,足以动摇中国大陆世界工厂和全球供应链枢纽的地位. 内地专家也估计,疫情结束后供应链会由全球化走向区域化,重要的如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原有16国谈判,印度后来退出,经济规模占全球比重约28.9%;CPTPP(跨太平洋全面进展协定),共11国,经济规模占全球比重约13.1%;以及欧盟-日本合作协议,经济规模占全球比重约28.1%;还有美加墨自贸协定,约占27.6%;这些都是大型区域贸易合作联盟,它们各自整合,势必改变全球供应链和产业布局,中国在上面各个合作体之中,只在RCEP占一席位(参考<张燕生:疫情后将面对一个不同的世界和中国>,新浪财经,4月22日).
尽管各种危机论言之有理,但内地也有意见认为,中国制造业深耕逾40年,很多工序,零件及生产配套都在内地一应俱全,外国企业不可能"话搬就搬",加上搬迁费时且费用庞大,要跟中国制造业的生产链"切割"绝不容易.目前中国大陆在电脑,汽车,手机,无人机和监控设备的产量都占全球第一. 但是,内地官员提供了另一个角度.疫情期间很多发达国连口罩供应都不足,要从中国进口,很多内地舆论都认为西方国家不行了,要靠中国,自信心无限膨胀.然而国家工信部长苗圩却道出另一面的事实.2015年,他对"中国制造2025"全面解读,认为在全球制造业的四级梯队中,中国还处于第三梯队,短期内难有根本转变,要实现"制造强国"目标,至少要再努力30年. 他指的第一梯队,是以美国为主导的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第二梯队是高端制造领域,包括欧盟,日本;第三梯队是中低端制造领域,主要是一些新兴国家,包括中国;第四梯队是资源输出国,包括石油输出国,非洲,拉美等国(参考苗圩2015年发言). 作为工信部长,苗圩的分析实事求是,令人看清了国家目前的状态和处境,有了基本的认知,应对疫情之后的大变局才不会自以为是,不至荒腔走板.
中美贸易战最近再被摆上议事日程,中国和美国的高级别贸易官员都致力淡化自新冠疫情以来剑拔弩张的对峙,双方频密互动,在对话之后表示会推动"第一阶段"贸易协议落实. 据路透社报道,中美贸易协议其中一项条款允许任何一方在自然灾害或其他不可预见情况下寻求协商;对中美两国来说,贸易协议要开放市场购买更多货品的是中方,大量输出货品的一方是美国;很明显,协议对中国不利,尤其疫情令企业停产,国家经济重创,尚要耗用大笔外汇购买美国货,对中国显然不利,但中国仍然表示愿意履行协议,原因相信是中国不愿进一步令中美关系恶化,破坏与西方国家的关系. "孙子兵法"中的<谋攻篇>讲述如何运用谋略取得胜利,充满博弈的智慧.美国表面上强硬,但特朗普对中美贸易协议应否继续执行仍然举棋不定(他表示对协议感到"very torn",为难),皆因要争取连任,恐怕走错一步无法回头.北京领导人无"连任"之忧,但形势对中国不利,只能争取时间谋定而后动. 很多评论认为北京在疫情期间施展的"战狼外交"是一派完全不顾现实,只一味显示强硬姿态的冒进主义,然而至今为止,看不出北京会不惜一切跟美国对抗到底的迹象.说到底,中国的实力还未到这个地步,北京领导人是应该心知肚明的. | 0.884477 | 246.222222 | 0.005437 | 0 | 513 | 711 | 1,250.3 | 4.199219 | 0.156588 | 0 | 493,400,036,183 | 新闻传媒 |
喜欢看新闻的人,会发现新闻的一个特质,那就是特写镜头.无论是哪一种类(Species)型的新闻,这个特写镜头一定是不会少的,而且会把大篇幅的网站内容放在特写镜头上面,这就说明这个新闻的重点(zhòng diǎn)其实就是特写镜头这点.之前非常多做新闻稿代写的编辑(Editor),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以为只要把新闻的事件写清楚就可以了,没有想过这个特写镜头的重要性.
其实新闻稿当中的特写镜头是独立(self-help)的一个篇幅,也就是说独立在新闻事件的外面,比如一篇报道某篇栏目的(Purpose)新闻,那么需要对这个栏目当中的某个人物进行特写,通过(tōng guò)这个人物的个性分析(Analyse)来了解(Find out)整个栏目的意义所在.软文代写追求的是一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传播效果.如果说硬广告是外家的少林功夫;那么,软文则是绵里藏针,以柔克刚的武当拳法,软硬兼施,内外兼修.软文营销才是最有力的营销手段.新闻稿代发是公司/机构/政府/学校等单位发送予传媒的通信渠道,以公布有新闻价值的消息.通常会用 电子邮件, 传真,书信形式分发予报章,杂志,电台, 电视台,通讯社的编辑,亦有专业公司提供分发商业新闻稿的服务.还有非常多的社会新闻,大都会出现( appear)一些特写镜头,有的是给新闻当事人,有的是给新闻当事人的旁观者,通过这些外围的一些特写镜头来挖掘(excavate)更多有价值(value)的新闻网站内容出来.这就是现在写作新闻稿的一种形式,在很多的文章中都可以体现(tǐ xiàn),像软文代写中,就是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类似的特写镜头.
事实(Fact)上,这个特写镜头被非常多人忽略也不是罕见的,因为非常多做新闻稿代写的编辑(Editor)眼中,对于这个特写镜头没有做过多的研究(research)和材料(Material)收集,所以即便是写作出来,也是无料可写的.新闻代发长期以来被视为官方声明, 是企业永久,公开的记录的一部分,是品牌内容的重要资产.每一篇新闻稿都应该具有明确正式的消息来源,每个企业都应该只发布自身为主体或者跟自身直接相关的新闻资讯.而真正懂得这个特写镜头价值(value)的编辑,就知道收集全了这个特写镜头的网站内容,可以增加新闻稿的曝光(exposure)率,也可以提高整个浏览量,这比写多少篇的新闻稿都要有意义.
如何在软文推广方面做得更强?使用"借势"是必要的! | 0.884729 | 253.75 | 0.025845 | 0 | 502 | 283 | 818.2 | 4.066406 | 0.129064 | 0.007286 | 493,400,037,060 | 新闻传媒 |
中国官方媒体星期一报道说,中国的媒体监管机构将要严厉打击网络犯罪活动并加强网络监测,旨在防止"境外敌对势力渗透网络".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王晨表示,作为中国整治互联网持续运动的一部分,中国将加大打击网络犯罪的力度.新华社引述王晨的话说,中国还将进一步加强对境外"有害信息"的封堵,有效防止境外有害信息通过互联网在中国境内传播扩散,抵御"境外敌对势力"的网上渗透.
新华社的报道称,中国现有4.04亿互联网用户,包括3.46亿宽带用户和2.33亿移动电话用户.
去年,中国展开了分三个阶段的网络整治运动,以加强对互联网的控制,减少中国民众匿名使用网络的情况.中国对其民众宣称此举旨在打击网络色情活动.
*政府意识到网络的巨大潜力*
香港开放杂志总编辑金钟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说,中国当局表示要加强对互联网的管理已经是老生常谈了,国务院新闻办主任王晨的最新讲话只能表明中国政府更加重视互联网问题了.金钟指出,互联网近年来在中国大陆迅猛发展,中国现在的网民人数已经超过4亿.当局现在已经认识到,互联网媒体目前的传播形式,用不了多久,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传统的印刷媒体.
金钟说:"他们还是与时俱进嘛.他们知道互联网是一个新的浪潮,新的工具,跟传统的印刷媒体不一样了.无远弗界嘛,什么地方都可以去.他们就采取对策,培养人材,研发新技术,大量的拨款,就是为了来占领这个新技术的上风,能够控制得住,为它所用."
美联社的报道说,尽管中国政府在这项宣布中并未具体指明他们要封堵哪些境外组织的网站,但北京经常指责境外的政治人权组织,流亡藏人组织和其他活动人士企图破坏共产党的统治.
事实上,中国的监管机构特别严格地关注面向少数民族的网站,尤其是藏族,维吾尔族和蒙古族.因为这些少数民族在海外的流亡团体经常通过互联网批评中国政府,宣传民族独立.
香港开放杂志总编辑金钟指出,实际上,在网上鼓动地方独立的群体并不仅限于藏独和疆独势力,而是数不胜数.尽管中国当局对地方独立十分敏感,但他们根本无法完全控制人们在网上自由发表言论.
金钟说:"你不是说藏独,疆独他们境外有势力,可以狼狈为奸吗?但是据凤凰的报道来看,互联网上关于民族问题的多得很呀.连鼓吹四川独立的都不止一两个网站呀.还有主张内蒙独立的,这些都有啊.当然这些网站的影响力的大小可能不一样.所以我说,当然他们现在对这些涉及民族问题的这些网站相当过敏,这个当然可以理解.他们就是说要搞所谓的反分裂嘛."
*当局未能界定有害信息*
北京独立学者,资深媒体人凌沧洲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对中国当局提出的打击网络"有害信息"的说法提出质疑.他认为,关键在于政府在有害信息的内容上并没有给出严格的定义.
凌沧洲说:"怎么去鉴定有害信息,始终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说法.当然就是说,你说一些鼓吹暴力犯罪或者鼓吹这种色情的东西,我想,不管是支持自由民主的人还是反对自由民主的人,他都反对这些.国务院新闻办的这个负责人在这个时候出台这么一个东西,我想可能还是他对网络控制的形式估计的比较严峻吧."
自从去年以来,中国已封锁了国外多家社交网站,其中包括Facebook,Youtube和Twitter等.而中国政府对美国之音VOA和英国广播公司BBC等国际媒体更是实行了长期封锁.
凌沧洲认为,中国当局负责网络管理方面的人在所谓"敌对势力"的问题上观念过于陈旧,这些人有必要更新他们的思维.
凌沧洲说:"我觉得不可思议的就是,像VOA,BBC这样的,一贯都是坚持客观公正这种新闻报道理念的,这有没有必要视为敌对势力?这个我想做新闻的人都是有自己的想法.过去的传统观念是认为BBC呀,VOA呀,包括RFA,都是属于敌对势力.如果它报道的新闻是事实,如果它的观点都非常均衡,有什么必要视作敌对势力呢.我认为,这个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种思维惯性在作怪." | 0.904101 | 93.235294 | 0.005076 | 0 | 179 | 419 | 942.4 | 4.105469 | 0.116088 | 0 | 493,400,037,246 | 新闻传媒 |
这次四川6级地震,和往常不太一样!
文 | 真果少年糕
地震是具有很大威胁性的自然灾害之一,强震的发生往往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2021年9月16日凌晨,四川省泸州市泸县发生6.0级地震,牵动着无数国人的心.
在四川省东南部,旁边就是重庆和贵州▼
泸县地震
据中国地震台网报道,北京时间2021年09月16日04时33分31秒,四川省泸州市泸县(北纬29.20度,东经105.34度)发生M6.0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属浅源地震.
在造成较大破坏的6级地震发生之前
15日晚8时32分,此位置就发生了3.0级地震
(图:中国地震台网速报)▼
本次地震的震中距泸县约6千米,距泸州市约37千米,距成都市约197千米.宜宾,成都,重庆等地均有明显震感.
泸县与宜宾,成都,重庆▼
目前国际上通用的里氏震级是以地震产生的水平位移作为判断标准.震级每增加一级,通过地震释放的能量约增加32倍.而地震烈度的划分依据是建筑物的受破坏程度.震源越浅,破坏越大.
本次泸县的6.0级地震所在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被列为6至7度,一般来说,地震烈度6度时建筑物有轻微损坏,7度以上则构成破坏性地震,但后续余震也不会对建筑物造成较大损害.
从相关电视报道与网络视频中可以看到,泸县人民医院受损较为严重,有墙体和天花板开裂的情况出现.另外,当地部分民众的房屋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垮塌.截至到北京时间9月17日12时,地震已造成3人死亡,146人受伤,现有重伤2人,紧急转移76548人,紧急转移安置14400人.
一般只有十几秒的地震
就能对震中及周边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图:网络)▼
随后四川省地震局发布消息,称泸县震区以及周边地区在未来72小时内,有余震和地质灾害发生风险,提醒灾区民众与救援队伍增强防范,注意安全.
截至到17日13时,已记录到余震64次,其中最大震级是发生在9月16日04时55分19秒的M2.8级余震.
余震的等级一般比主震小,但可能持续数月甚至数年
在已经被主震破坏的地区,余震的危害也不容小觑
(图:四川省地震局)▼
本次地震发生后,国家应急管理部和四川省各部门快速响应.四川省抗震救灾指挥部启动二级应急响应,同时对泸州市启动一级应急响应.各部门也部署开展灾后救援工作.
人员救助方面,受国家卫生健康委委派,华西医院已派遣由7人组成的专家组赴泸县灾区开展救援.另外,泸州市也调集消防,武警,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奔赴灾区.
(图:中部战区)▼
并不是以往的四川震区
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据统计,仅20世纪以来,我国发生的大陆地震灾害就占到世界总数的三分之一.而本次泸县突如其来的地震,又将人们的视线转向了地震多发的西南省份 - - 四川.
四川省所处的地震带呈南北走向,位于印度洋版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之处.板块之间的挤压和碰撞是该地多发地震的主要原因.
四川省主要有九大地震集中分布区,即金沙江-德来定曲区,甘孜-理塘区,木里区,鲜水河区,安宁河-则木河区,峨边-金阳区,壤塘-马尔康-黑水区,松潘区以及龙门山区.这九大分布区几乎涵盖除省内东部外的其他地区,也是地震的多发区.
九大地震集中分布区全都在成都地区▼
追溯历史,四川地区的强震大多发生在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的龙门山断裂带.根据资料记载,在龙门山断裂带上曾发生过多次强震,包括新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大的地震 - - 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和2013年芦山7.0级地震.
这条断裂带很长,而且紧邻四川人口最密集的川西▼
与人们印象中的四川地震重灾区不同,本次发生地震的泸县位于四川省东南部的泸州市境内,地处云贵川渝四省市相交的"金三角"地带,境内以丘陵地貌为主.
据中国国家地震局发布,本次震中位于第五代烈度区划图确定的7度设防区.距离本次地震震中最近的断层是华蓥(yíng)山断裂带,距离震中约4千米.震源机制结果显示为较老地层向上冲且倾角等于或小于30°或45°的逆冲型破裂,与华蓥山断裂基本的活动性质相符.
泸县就位于华蓥(yíng)山断裂带的西南段▼
四川地震台高级工程师张致伟称,此次发生地震的泸县地处四川盆地的华蓥山断裂带,与龙门山断裂带距离较远且属于不同的构造.虽然如今汶川地震余震区的地震活动仍存在,但本次地震与2008年的汶川地震关联性并不是很大.因此,人们不需有过度地恐慌.
位于川渝交界的华蓥山断裂带途经合川,永川等地,在该断裂带上常发生3.0至4.0级别的地震.
过去一年间,震中周边出现的3级以上的地震
虽然频繁,但破坏力度不大
(图:中国地震台网)▼
根据资料记载,自明万历三十八年(公元1619年)以来的400多年间,华蓥山断裂带及边缘曾发生50多次的强震与弱震.这些地震的震中位置多落在带内或散落在边缘,位于断裂带的南段最多,中段最少,北段次之.
而在距此次震中50公里的范围内,历史记载以来曾发生过4次地震,此前最大的是1896年发生于自贡的5.7级地震.除此之外,并无太多发生强震的记录.另外,该断裂带周围发生的地震具有震中分散不集中, 成带性不明显的特点.
当地震来临时
在关于地震的研究中,研究人员们也一直致力于如何及时播报地震详情,并尽可能减少地震所造成的损失.
地震是地球内部累积的应力突然释放而引起的地球表层震动的现象,具有突发性,瞬时性等特点.这种突发性,瞬时性往往会令人猝不及防,在短时间内造成大量伤亡与财产损失.目前国家通知民众在地震到来前预先避难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地震发生前的预报,另一种是地震发生后,地震波到达前的预警.
地震预报是对尚未发生但有可能发生的地震事件事先发出警告,目的是为了确定地震发生的地点,强度以及时间,以减少伤亡与损失.然而,目前对地震发生时间的预报,很难做到精确化.所以,地震预报仍是一个有待突破的世界性科学难题.
与地震预报不同,地震预警目前是可以实现,至于实用性另说.我们知道,地震波是指以地震为能量来源的波动,通常可以分为纵波,横波和表面波,是影响地震程度的因素之一.而地震预警就是利用电磁波远快于地震波传播速度这一特点.在地震发生后,地震预警系统会抢在地震波尚未到达前,向需要预警的目标对象发出的警告,进而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中国已经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地震预警网络
并且一直在缩短预警的时间
(测震站网观测站分布情况)
(图:四川省地震局)▼
由四川省地震局研发的四川紧急地震信息服务系统,于今年的2月5日投入试运行.投入运行后,该预警系统对地震发生的预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地震发生后,可以第一时间获取到地震信息并发布到用户端,提高了地震应急响应速度,形成地震预警传达的完整过程.
地震预警系统的最终端是面向个人用户
提供及时预警提醒,避免因信息滞后造成生命财产损失
(仅提供四川省地震预警)
(图:地震预警)▼
在本次9月16日凌晨泸县发生的M6.0级强震中,四川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系统发挥了较好的减灾实效.地震发生的5秒后,系统就向当地部署的转发平台和终端发出预警信息,让当地群众能第一时间获取到地震具体信息.
除了来自地震震动直接造成的损失外.另一方面,强震过后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也同样需要关注.洪涝,山体滑坡,火灾,疫情等情况的发生,可能会造成更严重的负面影响.例如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后,就曾出现暴雨,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进一步增加了救援难度.截至发稿时,本次地震暂未造成较严重次生灾害的发生.
从国家到地方,各单位部门间通力合作,积极开展震区的灾后重建工作,严防次生灾害的发生,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天灾无情人有情,愿震区的民众顺利度过此次灾难. | 0.890345 | 52.133333 | 0.00513 | 0 | 159 | 1,119 | 949.3 | 4.015625 | 0.169757 | 0 | 638,000,000,204 | 新闻传媒 |
通讯:困境中的战斗 - - 记叙利亚女青年达尔维什
原标题:通讯:困境中的战斗 - - 记叙利亚女青年达尔维什
新华社大马士革1月12日电
新华社记者汪健 郑一晗
入冬后的一个工作日,25岁的叙利亚女青年沙米拉姆·达尔维什正在位于首都大马士革的办公室中伏案写作.作为战争中成长的一代,在叙广播媒体"沙姆调频"担任记者兼制作人的达尔维什,见证了叙利亚局势剧变.
"我读本科时,战争就开始了.局势很快升级,我们不得不离开家到另一个地区的亲戚家."战乱频仍,让本想成为一名医生的她不得不放弃学费高昂的医学专业.
2011年叙利亚战火燃起后,新闻行业成为不少叙利亚年轻人的职业选择,达尔维什也是其中之一.目前这份工作是她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
战争期间,达尔维什一家的房屋遭到破坏,不能再居住,一家人辗转搬至出租屋中,大马士革市区不断攀升的房租让开支更显紧张.2020年,她的父亲因新冠肺炎去世.姐妹几个如今共同承担家庭开销,达尔维什的工资主要用于支付房租.由于其他家人大多从事的是临时工作,她的收入对这个家庭而言至关重要.
事实上,达尔维什面临的困难正是当前众多叙利亚民众生活困境的一个缩影,而且,她远非最困顿的那一个.
连年战乱,疫情持续再叠加外部制裁,叙利亚普通民众的生活愈来愈艰难,达尔维什感受深刻."这些制裁影响到叙利亚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电力,天然气和燃料供应都受到影响."她说,"所有东西都涨价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全乱了."
自叙利亚危机爆发以来,叙镑不断贬值,近两年来贬值速度明显加快.以美元对叙镑黑市汇率为例,2017年,汇率为约1比500,2019年下半年跌至约1比800,目前已跌至约1比3500.
当地市场上,一份常见的鸡肉卷饼配时蔬拼盘,价格普遍从2020年初的1000叙镑左右上涨至5000叙镑左右.各类食品,日用品价格涨幅不同,与2020年初相比,价格普遍翻倍,大部分品类涨幅在3倍以上.
美国政府在叙利亚冲突全面爆发前即开始对叙政府,企业和个人实施制裁,冲突爆发后更是不断追加制裁.欧盟也于2011年5月开始对叙制裁.多年冲突和西方制裁,令叙经济社会发展遭受重创.2019年底,美国国会通过法案,为外国投资者在叙投资设置重重阻碍,进一步加强对叙经济封锁.
制裁几乎断绝外国投资来源,加之战火破坏,疫情影响,叙国内生产,贸易,投资萎靡,外汇匮乏,物资紧缺,多次发生油荒,气荒,电力供应也严重不足.冬日里,达尔维什的朋友,同事们也跟她一样,为难以获取足够取暖燃料而发愁.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主席彼得·莫雷尔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曾表示,受长期冲突,大规模流离失所,外部制裁,新冠疫情大流行等影响,大多数叙利亚人正面临叙危机爆发以来最为严峻的人道,经济,社会状况.
制裁重压下,需承担养家责任的年轻人面临工作机会匮乏的窘境,一些人不得不选择离开叙利亚务工.但对达尔维什而言,离开不是可行选项.她说:"我的情况不允许,我得为家庭负责.如果我离开,我的家人就无法获得所需的支持."
对众多叙利亚年轻人而言,西方制裁改变了他们的生活.但为了自己,为了家人,他们选择继续"战斗",而不是屈服.
局势不稳,经济恶化给达尔维什带来强烈的不安全感."只有'战斗',才能养活自己和家人."达尔维什边联系着节目嘉宾,边对记者说. | 0.88097 | 75.611111 | 0.026627 | 0 | 140 | 344 | 1,081.7 | 4.027344 | 0.178545 | 0.01662 | 638,000,000,480 | 新闻传媒 |
广播记者如何做好新闻连线
点击下方链接,了解"音乐思政课" 随着网络等新兴媒体方式的出现,求新,求快以及全面发展已经成为传统媒体发展和求得生存的一大策略.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广播新闻也实现了现场连线报道,这一报道模式主要是指,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记者对新闻事件进行及时的采访以及实时的报道,同时使用背景音乐以及现场解说等多种方式对新闻现场的事实进行报道,如何将广播媒体新闻连线工作做好是当前广播工作者尤其是广播记者需要深刻思考的重要问题. 1 广播记者要做好素材积累 对于广播记者来说,要做好现场的连线工作,就需要做一些报道前的准备工作,之所以这样主要是因为现场新闻连线工作往往是需要记者一气呵成的,报道的过程中不能出现遗漏或者错误. 所以说,在进行新闻连线工作之前,广播记者应当对新闻事件自身的内容进行全方位的了解,比如说事件发生的背景材料,可能带来的影响以及未来的走向等等,这些都需要记者在进行新闻连线工作之前就要做好准备工作,依据报道的主题,列好财报以及报道的提纲,这样能够使得记者在进行新闻连线的时候更加有逻辑性,使得记者在新闻连线的过程中更有重点和针对性,将最为关键的信息及时有效地呈现给广播听众.比如说,在对案件审判发布会现场进行新闻连线报道的时候,在进行报道之前,广播记者应当对案件自身的性质,所关联的方面以及相应的法规等等有所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广播记者在进行连线报道的时候不出错误或者是少出错误,所报道的内容更加全面和饱满. 2 有效选择现场新闻连线的环境 连线报道具有的一大优势就是现场感比较突出,这就需要广播记者在进行新闻连线的时候要注意对连线现场环境进行有效的选择,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得现场感得到突出,不至于现场太安静,也不至于现场太喧哗,如果有背景音乐,这些音乐不会起到喧宾夺主的效果,而是应当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比如说,对于铁岭广播电台的记者来说,在对春运新闻进行现场新闻连线的时候,应当注意选择连线环境.记者在火车站现场进行连线报道,如果记者为了能够获得较好的音质,而避开火车站选择在一个没有人的办公室进行新闻连线的话,尽管音质比较清晰,但是会使得广播听众感受不到现场的氛围,甚至会觉得记者没有在火车站现场进行新闻连线报道,因此,在对新闻连线报道的时候,广播记者应当注意对环境进行选择,既要加强现场感,同时要避免使得音质受到影响. 3 广播记者应当提升自身素质 做好新闻连线工作,记者自身的素质如何将会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 第一,记者应当学会说标准普通话,能够吐字清晰,使用普通话进行播报这是一项最为基本的素质要求. 如果广播记者的普通话不过关,在做新闻连线工作的时候出现吞字,方言以及破音等失误,就会使得广播听众有收听上的困难,对新闻的理解可能会产生偏差.广播新闻节目自身的严肃性也就很难得到有效保障. 第二,记者在掌握标准普通话的基础上还应当有较高的口语表达能力. 能够对自己在新闻现场所了解到的新闻和事件进行清晰的表达,比如说,事件发生的地点,时间以及事件发生的全部过程等等.如,对地震发生现场进行连线报道的时候,记者应当在复杂的事件中快速及时地提炼出有价值的新闻信息,比如说地震是在什么地方发生的,震级是多少,死伤多少,现场的抢救状况以及会不会有余震等,这些都要求记者有足够水平的口语表达能力才能够将信息传递清楚. 不仅如此,记者还应当善于使用一些语言对现场内容进行填充,尤其是使用细节描述的方式,对现场新闻连线的内容进行补充,通过这样的方式丰富报道的内容,使得广播连线工作更为饱满. 第三,广播记者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 在现场进行新闻连线工作的时候,可能会出现或多或少的问题,尤其是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突发状况,这就需要广播记者对这些问题进行及时的调整和处理,比如说在对体育比赛现场进行连线报道的时候,其中或许会出现体育运动员受伤的状况,这就需要广播记者在进行连线报道的时候,要有快速反应的能力,要确保体育比赛现场的状况得到全面及时准确的报道. 4 广播记者应做好现场连线工作 实际的广播节目涉及到诸多的流程,无论是录音采集,编辑,还是后期的合成,处理,剪辑等,都会对新闻的实效性产生很大的影响.而引入新闻连线后,这一缺陷将得到有效地改善,借助通讯技术,移动终端技术,广播记者借助手机就能够实现连线直播,及时,有效地报道现场的情况.在做连线报道时,为了提高新闻连线的实效性,广播记者应该对现场进行全面地了解,采访,有效地整理采访事件,及时报道相关情况.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广播记者应该确保新闻连线的现场感,以便为观众带来丰满,真切的感受. 5 加强新闻连线细节管理 为了做好新闻连线,广播记者应该加强新闻连线细节管理,具体来说,涉及到如下几个方面 : 其一,科学选择信息点. 到达新闻事件现场后,应该迅速对现场的情况进行判断,并明确传达的信息点.现场往往环境复杂,混乱,很多信息点都难以理清.在这样的情况下,广播记者应该保持头脑清晰,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整理事情来龙去脉,只有如此,才能准确地抓住现场新闻的关键部分.实际上,大多数新闻事件的信息点都是有迹可循的,也可以说是有规律的,只有把握了最为核心,关键的信息点,才能取得更好的新闻连线效果. 其二,科学选择新闻连线的细节. 在新闻连线报道的过程中,把握细节也是广播记者的重要工作,只有把握了有说服力的细节,才能让报道更为生动,丰满. 其三,精选新闻连线背景音乐. 我们应该认识到连线报道是一系列声音的集合,故而我们对新闻连线的管理不能停留在现场描述上,还应该关注各种音效,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背景音".在现场新闻连线中,"背景音"十分重要,不但可以显著增强新闻连线的现场感,还可以给观众带来新鲜感和真实感.我们应该精心选择背景音乐,使其和记者的表述有效地搭配在一起,将现场的画面,实况声情并茂地表现出来. 其四,做出清晰表述. 在实际的新闻连线中,清晰表达也是一个重要的细节,只有明确"如何说,怎么说",才能更为准确,清晰地将现场的情况表现出来.为了进行清晰表达,广播记者要注重知识的积累,不但要提高自身知识的复合型,涉猎各种知识,还需要练好自身的基本功,做一些必要的案头功课,精心地准备和新闻事件有关的内容,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把握报道的主题,思路以及结构,做到心中有数. 除了这几点外,当广播记者来到新闻现场后,需要结合现场的环境,事件发展情况等,将实际的情况转化为腹稿.只有精心准备,才能确保广播记者在连线过程中,将新闻的内容真实,有效地表达出来.目前,这种方法是新闻连线中较为常见的方法,其建立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广播记者进行现场连线,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不能随意主观臆测,虚假报道.虽然新闻连线本身也需要创作,但是这种创作不能超过一定的底线,渗透的内容可以是自身的感受,见解,但是更多的应该是关乎事件本质,内容,过程等方面的东西.也只有这些东西才能启发人们的思考,挖掘报道的深度,提高新闻连线的质量. 总的来说,广播新闻连线工作看着比较简单,但是需要记者具备足够多的素质和能力,在进行新闻连线工作之前,记者应当进行材料搜索,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在进行新闻连线工作之前, 广播记者应当对新闻事件自身的内容进行全方位的了解, 比如说事件发生的背景材料,可能带来的影响以及未来的走向等等,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得记者能够在进行连线之前有足够的准备,继而在进行新闻连线的时候能够做到有条不紊,真正做到有备而来. 另外,记者还应当注意新闻连线环境的选择,不能只是一味追求安静的效果或者是为了取得较好的收音效果而不顾及现场感,要平衡好现场感与连线音质之间的关系,在保证收音质量的同时也能够不失逼真的现场感,只有这样才能够提升新闻连线的质量.同时记者还应当从多方面提升自身的素质,锻炼自己的普通话以及随机应变的能力等,通过这些途径才能够使得广播记者在新闻现场能够做好连线工作,将新闻现场的信息及时准确同时又全面地呈现给广播听众. | 0.912817 | 1,634.5 | 0.03681 | 0 | 3,256 | 687 | 1,044.1 | 4.183594 | 0.096054 | 0.008929 | 638,000,003,706 | 新闻传媒 |
聚焦中国新闻奖
浙 报 "深读"版面 "深读"专栏荣获第31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不仅凝聚着浙江日报各采编部门,分社同志们的心血和汗水,更表明浙江日报近年来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以己之长应对时代之变的媒体深度融合之路走对了,也代表了全国业界对精品内容生产的肯定和鼓励. "深读"专栏创办于2019年1月2日,到现在已有3个年头.以每周4至5次的频率,刊发调查类,分析类,前瞻类等长篇报道及配套的专家点评,记者手记,图片,图表等,每期基本上都以整版呈现,长短结合,图文并茂.至2021年10月底,共推出专栏作品约800期,逐步成为党报精品内容生产的高地. 专栏推出以来,受到省委领导,读者和 同行的广泛好评,专栏报道被央媒,互联网平台转载的频次明显高于浙江日报的其他报道.浙江各地各部门以相关领域的报道能够在"深读"专栏中刊发为 荣.多家兄弟省报到浙江日报考察交流办好深度报道专栏的经验. "深读"专栏的独特魅力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一是和许多新闻专栏以特定领域内容为报道对象不同,"深读"专栏的报道摒弃了传统的条线分割,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和党的建设等各大领域,突出新闻性,思想性和可读性.二是"深读"专栏推出以来,重视编辑策划引领,围绕中央精神,省委中心工作,聚焦各领域热点,关注基层创新,在深度回应"是什么""为什么""怎么看""怎么办"中形成自己的风格.三是"深读"专栏重视报道的时度效,提升传播力影响力.报纸专栏报道在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上同步发布.但线上线下稿件并非简单平移,客户端对报纸的深度报道进行二次加工,通 过可视化长图,视频等方式,改写浓缩并加图,方便移动化阅读.同时,还在各头部互联网平台进行分发,形成二次传播.如2020年3月9日刊登的深读作品"西湖大学相关研究成果登上美国<科学>杂志 - - 深度揭秘新冠病毒侵染人体那一刻"转化为新媒体长图,通过浙江新闻客户端在全网首发,被人民日报微信,微博端等转发,全网有效曝光量超过1亿次. 办好"深读"专栏有三点启示:一是伸开五指不如握紧一拳.读者用户对新闻信息的需求是多元的.在互联网时代,这种多元化的需求被放大,同时,也产生了各种媒体形态来满足不同需求.作为党报,必须有系统性重塑的思维和能力,集中精力,充分发挥自身核心优势,形成有鲜明党报特色的拳头产品.二是上高楼方能望尽天涯路.培育名专栏,时间跨度很长,没有强烈的精品意识,没有耐得住寂寞的精神,很难持续下来.秉持着对每篇报道的精品要求,"深读"专栏的品牌才能积累沉淀下来,并得到广泛认可.三是百战成勇士苦练出精兵.办一个好专栏,其实就是一次人力资本的投入过程."深读"专栏成功的意义不仅在于成就了一批精良作品,更重要的是,有效推动了采编队伍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建设.该专栏强化编辑牵引,鼓励记者扎根基层一线,为党报采编人员提供了"四力"练兵的新平台,成了党报出作品,出人才的一个新载体. 一切过往,皆为序章.我们将以此次"深读"专栏获奖为新起点,持续加大精品内容生产,不断增强党报党媒核心竞 争力,为我省打造现代传播强省作出新的贡献. | 0.876147 | 654 | 0 | 0 | 1,300 | 366 | 1,124.2 | 4.011719 | 0.157492 | 0 | 638,000,004,828 | 新闻传媒 |
"都知道是差稿, 为什么还抢着发?" 一份中国新闻业"流量锦标赛"深度调查 | 文化纵横
✪ 刘战伟 | 中国人民大学✪ 李嫒嫒 | 中国传媒大学✪ 刘蒙之 | 陕西师范大学[导读]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新闻传播的速度和范围都今非昔比.然而,今天我们看到的是"10万+"热文越来越多,能留下难忘印象的新闻稿却越来越少.以流量为中心,快餐式阅读习惯和标签化思维方式日益盛行.新闻行业究竟经历了什么巨变?本文指出,在数字技术引发新闻业盈利危机的背景下,新闻行业的绩效考核,从"挣工分"变成"挣流量",这使得新闻机构放弃专业性追求,陷入迎合受众的"流量锦标赛".今天的新闻受众,不再是被动的接受对象,而参与到新闻的建构过程中来:提供信息与评论来贡献内容;借助社交媒体分享机制来分发内容;以受众数据的形式来间接影响内容.相比前两者,后者对专业新闻自主性的影响更为隐蔽,也更具破坏性,因为它会变成量化指标,直接影响记者的新闻生产,并解构固有的专业理念.迫于盈利危机,新闻业一改对受众的漠视态度,主动地监测他们在网上的新闻消费轨迹,通过各种方式迎合受众偏好,客观上放松了对把关过程的垄断,新闻业的编辑自主性也因此受损."以流量论英雄"的绩效制度,把阅读量与记者收入直接挂钩,势必会阻碍记者耐心调查,采访和写作.为了追求高流量,记者不得不抢时效而牺牲质量,也更愿意做"流量富矿"的选题,逃避"流量贫矿".流量绩效还引发新闻业的"情感转向",将严肃议题娱乐化,消解新闻产品的严肃性,压缩理性对话的公共空间.作者认为,新闻业强调"受众意识"并没有错,问题在于过于强调受众偏好,就丧失了新闻职业的主体性.为此,新闻业需要破除长期以来的市场逻辑迷思,解决之道在于保持新闻产业的"有限竞争"格局,为"社会责任论"的培植,提供良好的生存土壤.新闻生产的评判标准,应归于社会价值,而不仅仅是数据,流量与市场,计算理性也应该让位于公共价值.本文原载"国际新闻界"2022年第6期,原题为"从"挣工分"到"挣流量":绩效制度下的市场,共谋与流量锦标赛",仅代表作者观点,供读者参考.从"挣工分"到"挣流量":绩效制度下的市场,共谋与流量锦标赛M:尽管我昨天在会议上推荐R和S的稿件,但还是点击量优先,他们的稿子压根拿不到好稿件,这也导致我们报社没有去做好稿件的土壤.投机,在报社最实用.N:你可千万别相信咱们能改变报社. - - 北京某报社记者对话▍一,问题的提出随着数字新闻业的发展与崛起,流量越来越成为新闻生产的核心评判官.新闻编辑室不再只是忠于专业共同体的价值协商,而是更多的通过流量来判断新闻生产与传播.过去的记者,在严肃新闻中追求职业尊严,今天的记者,却更多的困在流量考核系统中.检视北京某报社两位记者的对话,当基于受众消费口味的"点击量"与基于记者职业共同体的价值判断出现冲突,并且成为一种不受个体意志改变的"土壤",这就不仅仅是实践层面上流量与质量之间的冲突,更关涉学理层面上,新传播格局中受众权威与记者文化权威之间的冲突.数字技术引发新闻业的盈利"危机"(crisis),流量越来越成为决定新闻机构生死存亡的关键指标,新闻机构和新闻工作者开始重新"发现"以往不受重视的受众,通过各种对受众行为进行监测的网站分析技术掌握受众的新闻消费习惯.受众指标的分析报告已经成为新闻机构管理者监督和约束记者的有效工具,被用于对员工的评估,奖励和惩罚.流量为代表的数字化度量指标在新闻业占据统治地位,威胁并挑战传统的新闻价值理念.基于受众指标的流量监测在强化新闻受众或用户意识的同时,也改变了新闻与记者劳动的评价标准.从被动受众转向积极受众,新闻业盈利危机下受众地位不断上升,并与专业记者争夺对新闻业"元问题"的定义权.也许我们还没有意识到,对"计流量制"绩效考核机制主导的"挣流量"劳动的研究,会推动我们重新反思"什么是新闻""什么是好新闻""应该怎样写新闻"这些新闻学研究的基础性问题.现有的新闻生产研究存在"只见组织不见人"的缺陷,大量研究将记者看作一个同质化的共同体,忽视记者主体的异质性,漠视记者的"经济人"与"复杂人"属性,也就无法理解绩效激励与惩罚制度中记者异常复杂的心理与行为.面对流量带来的新闻生产机制与评价体系的转变,本文聚焦于新闻记者的新闻生产劳动过程,试图探讨流量背后的本质是什么,计流量制的绩效制度何以在新闻业采纳与扩散,其对记者劳动与新闻业产生了怎样的负面后果,这背后又存在着怎样的结构性病灶.▍二,文献综述(一)重新发现"受众"与受众分析技术在西方的新闻观念中,现代新闻业的价值在于为公众提供高质量的新闻,促进民主的公共生活.在中国传统的新闻理念中,从文人论政到党报理念,都是把受众当作启蒙,教化和动员的对象.新闻工作者凭借自身的专业判断,为受众提供他们认为受众应该知道的新闻.然而,尽管新闻生产的终极目标是为了大众,但新闻业并不重视受众的意见和作用,在二者的非对称关系中新闻业处于主导地位,"我写你读"就是对这种关系的一种形象描述.媒介环境的变化,新闻业陷入盈利危机,上述传受关系发生了变化.受众不再是被动的接受对象,在一定程度上演变为主动的受众,并开始通过三种方式进入了新闻建构过程:一是提供信息与评论贡献内容;二是借助社交媒体分享机制分发内容;三是以受众数据的形式间接影响内容.相比前两者,后者对职业新闻生产的自主性影响更为隐蔽,也更具破坏性.在数据影响层面,"主动受众"以量化指标,直接影响记者的新闻生产,并解构固有的专业理念.近年来有关内容为王还是用户为王的争论,就是对受众地位上升引发的一系列变化的反思与迷惘.新闻业重新"发现"以往不受重视的受众,通过各种受众行为监测技术掌握受众的新闻消费习惯.获取受众数据的技术被吸纳进新闻机构的日常运作中,成为一种全球性的新闻创新现象.就其背后的逻辑,在于流量成为决定在线新闻机构生死存亡的关键指标,用户的每一次点击所累积起来的数据代表着在线新闻机构在新闻消费市场的表现.事实上,采纳受众数据分析的问题不在于技术工具本身,而在于行动者如何使用并由此改造新闻环境.新闻学始终是框定在"职业"之中,是跟随新闻职业而起的一套操作知识体系,迄今为止一直是建立于伦理基础上的规范性学科.媒体中的编前会,评报制度等是专业共同体价值协商的保证机制,写出深度报道,抢到独家新闻,受到同事的称赞和竞争同行的妒忌,是确立专业声誉和荣光的主要途径.随着新技术引发的传播革命,传统的新闻观念,传播模式与职业权威均遭遇到一定程度的解构.在新传播格局中,"受众"不再处于完全被动地位,有学者提出了从专业新闻学向用户新闻学转型的主张.从"被动受众"到"主动受众",受众地位的上升,挑战并威胁职业记者的文化权威与新闻品位.刘鹏认为用户不仅以新闻生产/传播/消费者身份确立了其在传播网络中的主体地位,而且在新传播格局中从边缘走到中心.同时他也清醒地意识到,单纯的"用户新闻"存在天然的缺陷,如失真,肤浅,方生方死等.回顾现有文献的分析与讨论,学者们对用户在新闻业中的地位与影响给予过多建构性的话语,本文旨在深入新闻生产的编辑室,采取批判性的话语,通过经验研究来拷问,新闻业积极争夺受众,采纳受众测量技术对新闻记者,新闻生产与新闻业产生了什么样的负面后果.(二)新闻绩效激励制度与记者行为改革开放前,我国媒体普遍实行事业单位体制,薪酬体系方面采用"大锅饭"的平均主义理念.随着上世纪九十年代市场化改革与都市报的崛起,为了提升记者的生产积极性与主动性,打破传统的"大锅饭"机制,市场化媒体纷纷进行市场化绩效考核机制的改革."挣工分"的绩效改革建立绩效与绩效分之间的正相关,实现多劳多得,不劳不得的激励机制."挣工分"以一种经济利益驱动,个体行动自由的调控方式,取代了此前的硬性控制方式.挣工分制度培育和强化了媒体从业者的功利化取向.王毓莉针对台湾四家媒体的绩效考核机制研究发现,记者新闻劳动工时增加,新闻质量随之降低.绩效考核制度的初衷是激发记者积极性,提升新闻生产效率与质量,实际运行中产量的提升往往以牺牲质量为代价.一些记者急于完成任务,敷衍塞责,"萝卜快了不洗泥",一味追求数量,忽视了稿件的质量.在新传播格局中,用户开始以阅读,转发,评论等为核心的流量技术来评价新闻生产与劳动.国外媒体编辑室设立了很多数字监测屏,上面显示着报社各数字平台新闻生产,发布,反馈,传播,转发,用户使用等几乎所有可用来描述数字传播表现的数据,而且数据即时更新.国内许多专业媒体也启用了类似设备,甚至将用户数据纳入业绩考核标准.这些跳动的数据彰显了用户的主体性,甚至成为专业媒体生产调节的"指挥棒".每篇报道,每段视频要独自面对用户的检阅,在这种情况下,不难理解为什么10万+成了对记者编辑最大的褒赏.受众分析技术的采用以经济层面的考量最为重要.随着新闻行业持续面临衰退的危机,对受众行为数据的跟踪和管理已经被当成拯救危机中的新闻业的重要手段.计量制的"挣流量"逐渐取代单一的计件工资制,成为新闻绩效考核与评价的核心标准,对新闻组织与记者的生产劳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互联网初期,流量对商业价值的塑造是积极有效的,是最重要的评价标准之一."计流量制"强化了记者的"受众意识",获得了受众的关注度,提升了记者的生产积极性,改善了新闻媒体的经营状况.然而,过度商业化之下的"流量崇拜",催生一系列值得警惕的现实选择.有学者对荷兰五大报纸的新闻进行分析后确定,受众的点击影响了记者新闻的选择.这一结论得到了美国一项针对300多名编辑把关人研究的补充,受众流量指标会影响编辑的把关行为,注重高阅读量与经济效益的把关人更有可能根据网络指标做出不利于保证新闻质量的决策.盈利危机下新闻业一改对受众的漠视态度,主动地监测他们在网上的新闻消费轨迹,通过各种方式迎合受众的偏好,客观上放松了对把关过程的垄断,新闻业的编辑自主性受到了伤害.区分于计件制的挣工分,主要由新闻编辑部主导进行考核决定.计流量制绩效体系的决定权掌握在受众一方,进一步凸现了受众的地位.新闻媒体公开接受流量作为新闻绩效衡量的标准,赋予了数据一种代理性质,数据成为评估记者能力的主要内容.新闻组织将流量作为重要甚至唯一的绩效指标,将受众消费偏好与口味作为决定记者劳动绩效的核心要素.流量渗透进新闻编辑室,成为新闻生产的"指挥棒",与之相关的批判性话语并不鲜见.然而,相关话语对流量在新闻编辑室的微观运作逻辑与发生机制缺乏经验分析与深入讨论.▍三,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深度访谈和民族志的方式收集经验资料.研究者A从2021年3月开始到2021年4月分别访谈了18位媒体的新闻记者,主编与部门主任,通过30-60分钟不等的深度访谈获得第一手的研究资料.深度访谈采用目的性抽样(purposive sampling)与异质性抽样(diversity sampling)相结合的抽样方法,确保访谈样本的代表性与典型性.由于访谈数量的有限性,在目的性抽样的同时,通过异质性抽样来涵盖不同类型的访谈对象,以最大限度地覆盖,反映所研究对象的差异.从人口统计学意义来看,女性占比67%,地域来源与媒体性质丰富多元.同时,一位研究者在某日报集团进行为期一年的挂职锻炼,深入报业集团的新闻生产中,以民族志的方法进行田野观察与资料收集.访谈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涉及被访者的人口统计信息,工作与职业信息;第二部分涉及绩效考核机制,以及考核机制对新闻生产与记者个人的积极影响.第三部分主要涉及考核机制的弊端,对新闻选题,创作,节奏,评优,收入与职业前景等方面的影响.在结束访谈之后,研究者反复逐字阅读分析访谈文本,并借助NVivo 12质化分析软件进行辅助分析,以提取受访者谈论到的核心主题.研究者将人工分析和软件分析的结论进行一一比对,从中提取核心话题与关键概念,就其展开现象分析,概念提炼与理论归纳,经过严谨分析和讨论形成本文的主体结论.▍四,"以流量论英雄":新闻生产中的"挣流量"劳动与流量锦标赛新闻盈利危机与流量竞争的白热化,迫使新闻媒体纷纷采纳受众分析技术,并改革绩效制度以强化受众(用户)意识."事业单位"属性的新闻媒体组织,打破传统的"大锅饭"机制,强化"计件制""计流量制""360度环评"与"平衡计分卡"等市场化考核制度,一些走在时代前沿的市场化媒体甚至向互联网公司看齐,全面采用互联网公司普遍运行的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即关键绩效指标)与OKR(objective key results,即目标与关键成果法)等国际化绩效考核机制,激发记者的劳动积极性,提高新闻生产效率与质量,以强化媒体市场竞争力.(一)数字目指标:从"计件制"到"计流量制""新闻理想主义"不能当饭吃,在探讨新闻记者职业心理与行为的时候,应该认识到新闻记者"经济参与人"的角色属性,相比理想主义叙事,大多记者更关注薪资收入.互联网的平台化(platformization)与基础设施化(infrastructure),平台型媒体异军崛起,流量成为新闻信息的评价指标,在"计件制"的基础上,"计流量制"成为新闻组织与记者的核心绩效考核机制.1.挣工分:"计件制"的赶新闻劳动"挣工分"制度从上个世纪90年代发端之后,与外部的市场化制度,宏观的政治体制一起,构成了我国媒体复杂的新闻产制环境.从80年代开始,受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的驱动,我国新闻媒体逐渐推进"事业单位,企业管理"的体制改革.在"自负盈亏"的市场经济指挥棒下,新闻媒体普遍推行绩效激励制度.此后,市场化媒体率先打破事业体制,引入"计件制"的绩效机制,党媒在后续改革中不断跟进,自此新闻记者的收入主要来自"挣工分"的计件工资.计件制薪酬体系通过"价格杠杆"来实现奖惩激励,以单篇稿件的"价格"为核心,通过调整稿件价格来左右相关种类稿件的供需情况,同时,通过难度加权和等级评定等手段来实现一定的控制和引导作用.计件工资制美其名曰通过绩效考核调动记者的积极性,实则将新闻记者的劳动成果量化为数据指标,是一种技术化的数值控制."计件制"的挣工分政治,提升了新闻生产效率与组织竞争力,成就新闻业的"黄金时代",也引发一系列负面溢出效应.市场化绩效增加了记者的竞争压力,强化记者的"经济人"属性与趋利行为.新闻记者的职业角色逐渐从传统的"知识分子","宣传干事"转向"新闻民工".记者们的产出很少再是自己心目中的"作品",而更多是肤浅,琐碎,缺乏深度和价值,快速更替的产品,业内人称为"快餐化"产品.2.挣流量:"计流量制"的赶数据劳动互联网技术可以精确测量每一篇文章的数据,流量产生了一种新的权力形式,代表受众成为新闻生产的指挥棒.为了激励记者积极劳动,媒体会根据稿件阅读量,转发量,点赞量等计量化的流量指标进行考核,不同的流量对应不同的稿酬标准."下不保底"的零薪压力与"上不封顶"的高薪诱导,记者在"威逼""利诱"下被裹挟进这种流量游戏.区分于计件制的挣工分劳动,绩效考核掌握在记者与新闻组织手上;而基于计流量制的挣流量劳动,决定权掌握在受众手中,记者的薪资绩效取决于受众消费偏好关联的阅读量,这是两者的核心差异.计流量制在媒体内部存在明显的分化,需要区别分析."挣工分"的政治主要存在于党媒与少数市场媒体,市场化媒体的主要支撑机制是"挣流量"的经济.在党媒系统中,党性原则与政治"站位"决定其更看重政治功能,不会单纯以流量作为考核标准.目前主要采用"计件制""计档制"与"计流量制"相结合的绩效考核机制,但流量的绩效权重有逐渐上升趋势.技术平台创造的基于阅读数的"10万+"技术指标,成为内容平台上最受创作者追捧的数字发明."10万+"等表示流量的符号成为判断新闻产品是否成功的标志,一次次点击凝聚成的受众偏好主导着新闻的选材,写作,标题,位置,推广等各个环节."10万+"成为一个门槛,一个行业标准,一个内容标杆,诱发新闻业的"流量锦标赛".基于流量的螺旋递进式的薪酬体系,通过一系列"游戏晋级"式的激励规则,诱导记者追求更高等级的流量和薪酬,激发记者积极,努力地提升稿件阅读量和流量转化.报社要求每个月有相应比例的稿件阅读量在10万+或者100万+以上,如果没有达到的话是要扣分的.超过预期的话,也会有相应的加分.(N4 LSS)微信稿件阅读量直接决定稿分的高低,稿分是和绩效挂钩的.(N5 ZWZ)报社划档共分为9档.流量是非常重要的指标,很多1,2档稿件都是点击量几十万的大爆款.(N8 LJQ)流量锦标赛是新闻组织顺应市场竞争的一种劳动控制策略,"计流量制"的绩效激励制度,激发新闻记者主动的"挣流量"劳动.阅读量与记者收入直接挂钩,会阻碍记者耐心从事调查,采访和写作.相同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本,用户的偏好导致流量数据差异悬殊,直接投射到绩效考核与工资收入上面,记者更倾向于选择那些吸引流量的话题与内容.新闻作品的存在不再以信息与观点的价值决定,而是由流量景观所定格的阅读数字所决定.点击量对于稿分来讲非常重要.如果达不到最低的阅读量,现在大概是2000左右,你的稿件是不计分的,没有任何薪资,也不会算工作量.(N5 ZWZ)新媒体作品涉及流量考核,点击量超500才计入有效工作量.(N9 TYQ)我有个同事,每一篇稿子他会写很久,他会研究很久,阅读量并不是很高,所以他的绩效考核分是很低的,2019年被评的是不合格.(N15 ZXY)"挣流量"的绩效考核机制,使新闻生产过程内生出"流量锦标赛"的竞争机制.在流量锦标赛中,新闻组织设计一套基于流量指标的考核竞赛机制,记者与编辑的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类似于锦标赛竞争.机制化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以数字流量为主的评优考核标准,使新闻编辑室的"流量氛围"取代"创作氛围".机制化的评报,通过仪式化的制度,进一步固化新闻生产的流量逻辑.1.评优:流量锦标赛与流量氛围技术经济的转变导致了受众分析和度量指标在新闻业的扩散与泛滥.新闻编辑室出现一种新的新闻工作形式,新闻工作者的新闻判断越来越注重受众行为的量化指标.新闻编辑室的文化会深刻影响新闻记者的理念与行为选择,并受社会与行业结构性力量的决定性影响."真实故事计划"创始人雷磊回忆起自己在"南方周末"做调查记者的经历时坦言:"编辑部里游戏竞赛一样的创造氛围,在今天已经不复存在了"."创作氛围"逐渐在消逝,取而代之的是游戏竞赛一样的"流量氛围""爆款氛围""热搜氛围"与"10W+氛围".绩效制度决定记者行为,新闻记者主动或被动加入"流量锦标赛",成为流量"运动员".我们内部评奖的文件规定申报标准是点击率.今日头条阅读过10w+有资格申请当月的新闻奖,申请上的话就是2k.(N2 WJY)我们有一个好稿制度,大概是一二三等奖.一等好稿加3000元,每周1篇;二等好稿加2000元,大概是2篇;三等好稿是6篇,每篇加1000元.从好稿看,流量占100%的作用.(N3 YJY)新闻编辑室"好稿"评优的门槛与标准由以前的专业共同体价值协商,转变为基于受众喜好的"流量".新闻质量与流量并非天然存在矛盾,现实中两者却经常存在冲突,即流量与质量之间的冲突.对高流量的奖励会在编辑室中生发出"流量锦标赛"机制,激发记者之间的流量竞争锦标赛,并会诱导记者的投机心理,出现负向激励效应.那段时间铜一直涨价,一个同事就每次只写铜涨价,然后每次阅读量都很高,但是其他写了很久的稿子,阅读量就非常低.大盘涨了跌了,没有技术含量,但阅读量都能过万.(N5 ZWZ)组织激励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有效信息原则",在设计绩效激励制度的时候,应该选择那些包含有效信息的指标,这些指标产生的误差可能性越小越好.上文受访者N5 ZWZ描述的现象表明,该组织基于"阅读量"为标准的"计流量"存在技术性漏洞."大盘涨跌指数"稿件的阅读量与记者的能力,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以及劳动付出努力程度之间不对称.在这个条件下,以"阅读量"决定"大盘涨跌指数"稿件的稿费,不符合激励的"有效信息原则",会对其他记者产生负向激励效果.流量锦标赛是强激励(high-powered incentives)的形式,新闻记者的收入高度依赖流量指标.流量不等同于质量,完全以流量评价稿件,破坏新闻质量的评价标准,扭曲新闻记者的生产逻辑,诱导记者赶流量的逐利行为.随着新闻行业竞争的加剧,绩效考核压力的增加,记者生产劳动收益的下降,其投资于新闻生产的时间,精力与欲望就会下降.因此,在超竞争新闻市场中,流量锦标赛会导致新闻记者会失去生产高质量新闻产品的驱动力,转而采纳低成本,低质量的新闻生产策略.我默认有可能我得不到好稿,然后我只有一个办法,我走量.然后我如果走量的话,别的记者一周写2篇,我得写5篇,它的投入成本肯定就分散了.(N3 YJY)流量绩效考核会促使我去做一些可能并没有新闻价值或者说公共利益,但是却可以产生关注度的一些内容.甚至生产一些类似于以前的那种黄色小报的新闻.其次这种机制让我们的新闻生产更加碎片化,稿量更多.(N4 LSS)2. 评报:仪式化与流量逻辑固化评报,是对当天报纸的评价意见;评分,理论上讲,就是评报意见的量化.两者密切联系,才能解决评报的"落地"(落到实处)和评分的"升天"(考评根据)问题.这种常规性的生产仪式,强化流量在新闻生产中的核心标尺地位.一方面,评报参考流量指标,将本报记者的优秀稿件与垂直领域的同行竞品进行横向比较;另一方面,对媒体内部全体新闻记者的文章流量进行横向评比,用以决定绩效薪资与评奖,并来反思和调整后续选题与传播策略.就挺绝望的,我们号今天发了我的文章,自己加班很用心写的,阅读量几乎又刷新我们号新低.就觉得非常耻辱,流量毒药这个身份坐的死死的.阅读量更多反映的是读者的"转发量",代表的是读者是否认可,是否有共鸣,可能我这东西确实在自说自话.(N6 ZYN)按微信订阅量5%的打开率计算,微信公众号头条阅读量应在5000左右,与目前行业微信公众号头条平均阅读量仍有一定差距.(某媒体评报)评报复盘的"仪式"对于内容生产起到了积极作用,通过这种常规性的事后分析和总结,使得内容生产者能够在下次写作时更具备"受众意识"和"阅读量意识".新闻稿件的阅读量,关联受众的"共鸣".上文记者"N6 ZYN"的反思,强化了其对"受众意识"的反思,并强化了"阅读量(流量)意识".流量是每周评报的主角,表5与表6是某报社的"评报"统计原件,编辑部会精确统计报社每个部门,每位记者与每篇文章的流量指标,进行记者间的横向评比,并与上周同期的数据指标进行纵向对比,根据阅读量高低排名,以此作为评优评奖的核心标准.评报的仪式化,形成新闻编辑室的流量锦标赛,激发记者之间竞争性的"挣流量"劳动.没有媒体不在乎流量,鲜有记者不看重阅读量.职业记者们普遍存在流量焦虑,高质量的报道常常会遭遇"曲高和寡"的窘境,记者耗费了很大精力做的稿件点击量却并不高,很多专业记者公认的好稿,阅读量表现平平.如果按照以前的"挣工分"考核机制,经过新闻编辑室专业价值协商的评判,这类稿件可以获得较高的薪酬并加冕"好稿".不过,当受众主导的"计流量"数据指标,取代专业共同体的价值协商,成为绩效考核的核心权重时,一些高品质低流量的稿件往往难以获得经济激励与荣誉加冕,这就产生了质量和流量之间的割裂.仪式可以强化秩序与认同.每周/每日评报的"仪式化",实际上就是不断地重申和确认新闻生产中"流量逻辑"的合法性."评报"这一新闻编辑室的仪式化机制,不断的维系,强化新闻记者对"流量逻辑"的认同,建构"流量逻辑"的合法性与权威性.仪式性活动是一种机制化的动员机制,在日常劳动中具有延续和强化流量理念的象征性意义."流量逻辑"形成一种职业意识形态,渗透进新闻编辑室的文化观念中,制造了新闻记者顺从市场逻辑的共享理念与行为实践.(三)数据控制: "挣流量"的信息劳工传统媒体时代,专业主义是新闻界的重要议题,是一种意识形态,是与市场导向的媒体(及新闻)和作为宣传工具的媒体相区别的,以公共服务和公共利益为基石的意识形态.决定一个记者"成名的想象"是公共议题,社会责任与职业共同体的价值协商.这一切在平台主导的新传播时代发生了显著变化,市场逻辑话语主导下的新闻业"挣流量"机制,改变了新闻从业者"成名的想象",10万+成了对记者编辑最大的褒赏.1.上下共谋: "挣流量"的编辑室文化"共谋行为"(collusion,亦译"合谋行为")旨在分析官僚系统中上下级之间的检查考核合谋行为.不科学的绩效制度产生激励扭曲,流量锦标赛制度内生出流量"共谋行为";一方面是新闻记者之间相互配合,采用各种策略来提升彼此之间的新闻稿件流量,以应对新闻组织的流量绩效考核,获得更高的稿酬收入;另一方面是在部门集体面对总编室的流量绩效评优时,新闻记者与他的直接上级 - - 部门领导相互配合,采取各种策略来应对更上一级 - - 总编室的评优考核.在此,我们关注的是下级记者,中级部门领导与上级总编室三者之间的关系,特别是中下级对上一级管理者的共谋行为.网络受众分析促进了新闻编辑室的利润导向规范和价值.数据和指标的使用已经开始以各种方式渗透到数字新闻网站中,正在压倒记者的专业判断与价值选择.高点击率意味着更高的稿件酬劳,新闻记者之间建立流量互助群共同提升阅读量."计流量制"也催生了一项流量生意.当流量与新闻记者的薪资收入直接挂钩,甚至百分之百决定记者的稿件报酬,滋生出购买流量的畸形现象.一些受访者表示大家会通过各种途径提升稿件的流量,包括建立专用流量红包群与购买流量.我会把稿子扔到我哥哥大群里,那种500人的群里,一般还会发个红包.(N3YJY)微信阅读量直接决定稿分的高低,稿分是和绩效挂钩的,比如一分多少钱,所以我们同事还建了一个流量互助群,群里面是不同单位的,大家互相打开和转发.(N5ZWZ)阅读量10万+的稿件,当日会奖励800块钱,月底奖励6000块钱.这也就存在一个漏洞,就是有人会去买阅读量,然后来冲击好稿.(N5ZWZ)新闻组织采用栏目承包或部门责任制,层层分包绩效任务指标,将新闻生产任务与流量目标分包给各个业务部门,部门再分配给记者,实行纵向的"流量发包制".中层干部同级之间也存在着总编室的流量绩效考核与晋升竞争锦标赛.当部门集体要面对总编室的流量绩效考核,为了完成承包任务,提升部门在整个报社的考核排名,获得部门优秀奖励以及潜在的晋升机会,中层部门干部会与记者合谋,通过流量转发,流量红包群与购买流量,提升部门整体流量数据.自马克思·韦伯(Max Weber)提出科层制之后,"目标替代"(target substitute)成为困扰组织的永恒问题.换言之,在组织演化过程中,组织的核心目标被其他目标逐渐替代,组织内部的评估指标与组织的目标出现冲突.在新闻业本被用来强化受众意识的计流量制,却引发新闻质量的下滑.与激励相对应的是惩罚机制,流量排名末尾的部门及主任领导会面临评优与晋升上的障碍,进而催生流量造假行为.这种"共谋行为"引发的畸形后果是,从上到下将注意力聚焦在流量上,未能将严肃议题公共化,反而将其商业化,替代了新闻的公共价值目标.2.数值控制:困在流量里的记者数字信息技术带来的是一个"加速社会.从新闻生产端的记者到消费端的用户,新闻业进入一个加速时代.在这个快速而竞争激烈的新闻环境中,任务繁重但人力匮乏,新闻记者始终处于一种被时间压迫的状态中,陷入数字传播中的"赶工游戏".新闻生产中"突发新闻"(breaking news)与"热点事件"(hot events)是流量富矿,记者的稿件要成为爆款,获得高流量,猎捕热点与赶时效是最重要的路径.一个非常直观的现象是新闻生产的节奏变快,记者压力变大.为了抢流量记者会更拼命的抢时效.各个媒体或者说各个记者的压力其实是很大的,这么做的目的其实都是为了获得流量.(N4 LSS)应该警惕对流量的过度强调,记者失去深度调研的能力或者兴趣.说实话,很多流量是在蹭热点,综合材料,起个唬人的标题中实现的,相对于到基层采访,搞调查性报道来说会比较轻松了.如果这样可以完成任务,实现不错的绩效的话,很容易让人失去搞深度报道的兴趣.记者沉迷于追逐流量,在精力和时间上都不可能深入研究一些问题了.(N14 CJJ)新闻记者困在流量中.为了追求高流量,记者需要抢时效,以至于为速度而牺牲质量,没时间深入调研来慢工出细活.流量绩效也引发了新闻业的"情感转向",将严肃议题娱乐化,消解新闻产品的严肃性,挤压理性对话的公共空间.在"以流量论英雄"的考核体系下,很多新闻报道不再是扎实的调研,而是网络资料的整合,也不再是自由的,个性化的自我呈现,迎合读者和市场需要,维持读者的阅读快感和引发阅读欲望成为新闻生产的内在逻辑.面对数字新闻业的流量锦标赛,新闻记者常常陷入巨大的流量焦虑.一位受访记者付出大量时间完成了一篇深度调查稿,却因为流量极低而无比失落,尤其面对另一位同事耗时极短撰写的股市热度第一上市公司的稿件,阅读量相差十倍之多,收入,奖金与领导表扬的荣誉嘉奖也就相差悬殊.从难度与质量上来讲这位记者的稿件必然胜出,后者的报道则没有技术含量,但是架不住热门上市公司的流量吸虹效应.此时,工分和奖励不是由稿件的质量和辛劳程度决定,而是由流量决定.因此,记者在寻找选题的时候,会更倾向于选择那些"流量富矿"的选题,逃避"流量贫矿".从数字平台主导的新闻生产与传播权力结构来看,追求流量的压力从垄断性资讯平台传导给新闻组织,又进一步倾泻而下,冲击着每一个从事具体采编工作的新闻劳动力.记者劳动过程和劳动控制方式在应对网络流量的市场压力中逐渐发生转变.新变化的一个主要方面是记者的工作被各种数据分析所支配.流量锦标赛让货币刺激成为核心的激励手段,为了获得更好的收入,记者常常追求那些高流量的选题,并不得不发动亲朋好友为自己的文章刷阅读量,进而引发新闻人才与新闻报道的逆淘汰现象.▍五,从"发掘受众"到"市场话语":新闻业危机的救世主?面对新闻业的困境,Gitlin认为,新闻界之所以使用"危机"(crisis)来描述自身的问题而不使用"问题"(issue),是"危机"听起来却"极为严重".新闻组织与从业者面对危机,纷纷诉诸"受众意识"与"市场逻辑",问题在于过度强调"受众意识""受众本位""用户为王"与"流量为王"的市场逻辑,在拯救新闻业于水火之中时,会对新闻本体与公共社会带来什么.(一)反思受众量化分析与考核媒介技术的创新与应用,触发新闻业的震荡,引发诸多有关新闻业"元问题"的消解,争议与讨论.新闻边界逐渐消逝,新闻职业动荡不安,新闻业处于液态存在.对用户新闻的关注和考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它既体现了数字新闻实践的新趋势,也是对传统新闻学以编辑室为中心,轻视受众的一种纠偏和挑战.面对受众分析技术在新闻编辑室的生根与扩散,英文学界对受众分析技术的警惕正是在于对受众偏好的迎合有可能加深新闻组织的商业化,损害新闻业所具有的公共性.在既有关于新闻业的危机话语中,新闻业的盈利危机话语可能是关于当下新闻业处境的最醒目的叙述方式."过分看重内容"被归纳为媒体发展的掣肘.除此之外,这一过程也伴随着对原有词汇的重新解释或发明新的语汇来替代原来专业主义的核心语汇,如,在大多数文本中,"消费者"和"用户"等概念替换了读者的概念.新闻业强调"受众意识"并没有错,问题在于过于强调受众偏好,丧失了新闻职业的主体性,专业性与文化权威.以"公共性"为价值主导的工作,社会关系和社会认同则在这一过程中被"去合法化"和边缘化.当受众不再被动,并积极介入新闻生产的价值判断,新闻业对流量指标的过分关注,会威胁新闻记者基于专业判断的职业自主性,进一步加深新闻的商品化.新闻业重新发现"受众",过于凸显受众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矫枉过正的缺陷,引发受众偏好取代记者专业判断的问题."争夺受众"让新闻媒体与记者将注意力集中于受众手上的阅读量,却在一定程度上放松对新闻品位与公共价值的把关.当记者想象,揣摩受众的偏好则会产生不可预料的负面后果.当受众渠道在新闻的把关过程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时,这意味着新闻业的管辖权正在遭受一类新的非新闻行动主体的挑战.随着新闻业进入一个量化的新范式,要求我们重新检视记者与受众之间的关系.总体而言,网站分析不是一个坏工具,它能帮助新闻工作者更敏锐地了解受众的需求.记者使用这种工具的方式最终决定着它将如何影响新闻业.技术是变革性力量,但并非"价值无涉的"(value-free).新闻业对新技术的采纳,不能一味站在商业主义的立场上,而应兼顾公共价值,通过专业意识对其进行驯化.(二)破除市场逻辑的话语迷思改革开放之初,新闻业的市场化改革,媒体间竞争加剧,提升了新闻的质量,催生了一大批优秀报纸与电视节目,造就了中国新闻业的"黄金时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包括受众在内的多元信息生产主体闯入新闻业,新闻信息生产高度饱和.与之相对的新闻消费端,用户的数量,时间与注意力已达极限.新闻资讯的膨胀与受众接受能力的饱和,供大于求出现买方市场,为了"争夺受众"的注意力,引发新闻业的恶性竞争,造成新闻荒漠化(news desert),即新闻人才的流失,质量的下降.新闻业的盈利"危机"(crisis),导致大量媒体依靠外部资金来维持经营与生存.超竞争行业格局下,新闻组织普遍依赖政府,企业或其他外部资金生存.一方面,新闻生产主体的饱和引发"争夺受众"的高度竞争,另一方面这种补贴依然杯水车薪,难以保障新闻组织与记者"心无旁骛"地不受用户与市场的摆布,并危及新闻业的文化权威.从经济学角度来看,诸多行业或企业所处的交易环境和生存环境,可以称之为超竞争环境.所谓超竞争环境,是指组织所处的生存环境在急剧地变化,并变得越来越动荡.互联网平台催生的多元生产主体加剧了新闻生产与消费的竞争程度,恶化了专业媒体的生存空间.在互联网经济中,一个"生态体系"往往会对一个"专业体系"形成降维打击.这些优势最终助力垄断平台将传统媒体排挤为价值链下游的内容提供商,并紧紧跟随流量经济的需求来组织生产.新闻资讯的超竞争格局,迫使新闻媒体各显神通"争夺受众",成为引发市场失灵的罪魁祸首,解决之道在于保持新闻产业的"有限竞争"格局,为"社会责任论"的培植提供良好的生存土壤.新闻业需要破除长期以来的话语迷思 - - 市场逻辑话语.这一话语将市场经济,自由竞争作为普适性逻辑,赋予其不可质疑的正当性.在"市场"话语之下,大量媒体人合理,合法,自由地被置于劳工处境;而政府也在"市场"话语下"合法"地抽身,将属于公共品的社会保障完全抛给市场解决.新闻的价值来自于其对社会的影响,即通过其经济外部性.独立的高质量的新闻产品在鼓励民主,促进公民社会的发展,支持经济发展,促进政府透明度,阻止腐败等方面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外部性价值.以流量为"指挥棒"的受众测量考核制度,压倒了更成熟的专业规范和价值理念,侵蚀了传统的专业价值判断.计流量制的挣流量劳动,导致新闻观照公共生活的一面被挤压,作为市场营收工具的一面被放大.▍六,结语作为一种新兴的生产要素,流量成为支配数字经济的流通资本.在广阔的数字内容经济中,内容创作者,创意劳动者,网络主播,网文作家与新闻记者等,基于数字内容的劳动者都在"挣流量",并主动或被动加入流量锦标赛.其间,不同劳动者,不同机构与不同平台,共同竞争有限的流量,形成一种流量锦标赛.在互联网平台主导的数字经济生产权力体系中,作为传播渠道的平台与作为生产主体的新闻组织,存在着严重的不对称权力关系.流量规则从超级平台传导至新闻生产,市场话语挤压专业话语生存空间,流量经济则可能产生"流量不经济".面对流量的负面溢出效应,需要将其关在专业价值的"笼子"里.数字传播环境下,新闻业重新发掘受众,核心绩效指标从"计件制"转变为"计流量制",引发新闻组织内部的共谋行为,产生一种制度化了的非正式行为.当流量激励与新闻价值不一致时,激励强度越大,目标替代越严重,共谋行为的驱动力就越强.新闻编辑室的流量锦标赛发生在记者,部门与新闻组织三个层面.个体层面,流量考核的薪资激励与评优,激发记者间的流量锦标赛;部门层面,流量主导的部门间绩效评优,激发部门间的流量锦标赛;组织层面,多元传播主体引发媒体间的流量锦标赛.新闻组织,部门与记者之间,从下到上形成层层嵌套的流量锦标赛竞争机制,共同构成新闻业的流量文化.新闻业对计流量制的采纳并形成流量锦标赛,根源于盈利危机下新闻业对受众的重新发掘与争夺,导致对内容本身的信息量,质量优劣的评价简单化为对流量的评价.新闻的本质,不属于技术,不属于资本,不属于流量,而属于关怀众生的崇高美德.新闻生产的评判标准应该归于社会价值,而不仅仅是数据,流量与市场,"流量锦标赛"应该让位于"价值锦标赛",计算理性应该让位于公共价值.经济学和组织社会学常常讲"把制度搞对","把激励搞对",这里我们进一步提出"把记者激励搞对",为媒体与记者创作好稿,践行新闻业的社会责任与公共价值创造优良的"土壤".面对新闻业的危机,重新发掘"受众"并强调"受众意识",是新闻业摆脱危机的重要策略.本文并非否定新闻业测量受众指数,发掘用户需求的服务意识,而是旨在反思过度迎合受众,取悦受众,将受众的消费偏好数据作为绩效标准,会产生什么样的负面后果.作为一种批判性的分析,本文旨在通过对新闻记者"挣流量"劳动与新闻编辑室"流量锦标赛"的批判性检视,来反思受众地位的上升对新闻记者职业自主性的挑战与侵蚀,并重新审视市场话语对专业话语的"殖民",以及,当我们将流量作为衡量记者劳动的核心指标,甚至是唯一指标的时候,可能会出现什么恶果.本文原载"国际新闻界"2022年第6期,原题为"从"挣工分"到"挣流量":绩效制度下的市场,共谋与流量锦标赛".欢迎个人分享,媒体转载请联系版权方. | 0.892225 | 7,743 | 0.017445 | 0 | 15,441 | 3,624 | 1,326.5 | 4.070313 | 0.12747 | 0.023377 | 638,000,007,835 | 新闻传媒 |
深晚领读
今年 4 月,中信出版集团推出了"黑箱:日本之耻"中文版,这本书是日本 "Me Too" 运动核心事件全纪实.
她经历了什么?
2015 年 4 月 3 日,记者伊藤诗织就工作签证问题与当时 TBS 电视台华盛顿分局局长,首相安倍晋三传记作者山口敬之相约进餐会谈,却在用餐过程中昏迷,被对方带往酒店,并遭受性侵.之后的一年,面对司法调查,取证,起诉过程中的重重壁垒,她以无比坚韧的勇气与毅力,不断诉诸法律,不断探寻真相.
2017 年 5 月,在案件被检察厅判定为 " 不起诉 " 之后,伊藤诗织面向司法记者召开了一场新闻发布会,公开身份,长相谈论自身经历,并宣布将向检方提出复议申请.
2017 年 9 月,检查厅再次做出判定:" 本案不予起诉 ".
到此时,对伊藤诗织遭遇的调查在司法层面似乎已经尘埃落定.但司法机构的调查探照出的仅仅是 " 黑箱 " 的一个角落.
在配合调查的过程中,警方冷淡暧昧的态度,取证过程的不完善,已签发的逮捕令被紧急收回,调查人员的突然撤换等等,都令伊藤诗织感到疑惑,不安与痛苦 ......
在"黑箱"出版之前,伊藤诗织已经为了还原事实真相,获得社会,司法,媒体的 " 公平 " 对待,抗争了两年多.
打破沉默只是第一步,寻求反思与改善才是最终的目的.事实证明,伊藤诗织的勇敢发声并不是徒劳,而促成了积极的改变.伊藤诗织事件之后,日本已在 41 个地区建立了强奸危机中心.日本首次对刑法中关于强奸的部分进行了修改,法定最低刑期从 3 年增至 5 年,男性也可作为强奸罪的控告方.
"朝日新闻"评价"黑箱":" 这就是她写下这些经历的缘由,为了谁?为了读者和这个国家."
她是谁?
从小立志做新闻记者,凭个人努力在美国,德国,西班牙等地留学,游历,并在路透社等多家国际性媒体实习的伊藤诗织,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一位意志坚定,独立自信的女性.直到现在,她仍作为一名自由记者,拍摄纪录片,与路透社等多家媒体合作.
她是日本第一位公开姓名,长相控诉性侵的女性.
但在遭受侵害之后,她经历了孤独而漫长的迷茫,犹疑与挣扎,直到在察觉异样的友人的追问下,她才透露遭受侵害的事实,并决定报警.
从最初的迷茫,到站出来勇敢发声,决定召开记者会,将自己的身份以及掌握的信息公之于众,伊藤诗织投入了巨大的心血与勇气.
" 在日本,女性公开承认遭受性侵不可想象,我并非勇敢,只是别无选择." 伊藤诗织的选择,就是打破沉默,寻求改变;让更多人听到,让更多人免受伤害.
现在,伊藤诗织依旧以记者身份关注,报道性暴力话题,并基于 " 不做旁观者,无论怎样的骚扰和暴力都绝不容忍 " 的理念,开始了从 "Me Too" 到 "We Too" 的活动.
"黑箱"在日本出版之时,正是 "Me Too" 运动在全球引发轰动的时候.然而,直到今天,"Me Too" 已经进行了两年多,还有多少性暴力带来的伤害,依旧隐藏在 " 黑箱 " 之中呢?
除了看得见的暴力,还有那些往往被人忽略的,扎根在集体潜意识里对女性或者说对性别的固化观念.正如著名学者,作家梁鸿评价"黑箱":" 如果' Me Too '运动能够真的深入下去,那么将发生的社会变革不仅限于男女关系层面的变革,而是对深层文化偏见的动摇." | 0.819259 | 67.5 | 0.00522 | 0 | 146 | 400 | 812.8 | 4.035156 | 0.202222 | 0 | 638,000,010,206 | 新闻传媒 |
新闻客户端正在变革,技术与内容要如何融合?
笔者曾在钛媒体上发表过这样一篇文章"算法推荐阅读下的冷思考:你确定你推送的是有价值的?",当时就算法推荐这一技术和新闻客户端中的内容推送进行了一定的探讨.
当时该文并不是否认算法推荐这一技术的必要性,而是指出了其中一些问题:第一是,没有编辑干预时,新闻客户端的内容要如何把控;第二是,读者需要拓展自己的兴趣,只推送一个领域的文章,这一问题怎样给读者开拓更广阔的视野.
其实,这两个问题可以归纳为 - - 在做新闻客户端时,技术和内容要如何平衡.尤其是在新闻游戏化,视频化,VR化的今天,如何提高新闻的"可看性".除此之外,新闻客户端要如何在保证内容质量的同时,提升用户粘性已经成为了各家都需要把握的一个难题.
恰逢昨日腾讯宣布正式启动"芒种计划",希望能够打造媒体共赢生态圈,并且还拿出了给2亿元的补贴给予自媒体作者.此举更是给如今的内容,技术融合提供了一定的想象空间.
新闻客户端难题:用户嘴上说不要身体却诚实?
其实就算法推荐这一问题,笔者曾与某家以算法推荐为长的新闻客户端运营同学进行过一些交流.笔者很委婉地对这位同学说,由于编辑不负责版面,版面全靠算法推荐来决定,所以你们的内容可能有些杂乱,整体比较草根.
这位运营同学对于笔者的说法也比较认同,但是他当时说了这样一句话 - - 你可能是因为从事媒体行业,对优质内容有要求,所以会采用RSS订阅的方式,但是使用我们新闻客户端的人群其实都不知道他们真正要喜欢看的内容是什么,他们使用新闻客户端是为了消闲.这部分人群"嘴上说不要,身体却很诚实".虽然他们也会装模做样的下载了单个垂直媒体的新闻客户端,但是其实他们还是停留在我们的平台上进行阅读.
笔者和这位运营同学的交流中也逐渐了解到了新闻客户端这一市场中的一些矛盾.每个人都想以高逼格的优质内容吸引用户,但大多数用户还是草根,他们还是喜欢一些短平快的,捕风捉影的坊间传闻.这个问题是产品人员都在纠结的一个问题.
面对这一问题,苹果则是更大地发挥了人工编辑的作用,让人工编辑之后才是计算机算法,以此保证优质内容.国内不少新闻客户端都采取了这样的做法,比如天天快报这位后起之秀,与腾讯新闻一起依托手Q,微信两大插件的巨大流量入口,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形成了"超越式"的发展,并借助流量优势反补内容生产团队,让腾讯新闻的采编团队成为当今自家独门利器.正是如此,腾讯会在门户之中脱颖而出,常年领跑行业.
流量与内容难题:全媒体融合可能是挖掘的方向
作为内容价值的产出,传播者,如何提升技术与内容的融合度,提高新闻"可看性",成为新闻客户端当下挖掘重点.
前文中所谓的用户人群的划分只是一个层面,殊不见真正优质的内容还是永远都会有市场的.比如说,迟宇宙"商业人物"一篇"杨元庆是合格的联想CEO吗?"刷爆了朋友圈,这篇文章兼具专业性和八卦性,有真材实料也有专业分析,显然是受到了各类人群的喜爱.
这种道理放在新闻客户端上也成立.当内容足够优质时,既能在保持高逼格的同时,也维持该有的流量.因为,在新闻客户端这种平台上,内容和技术,内容与流量并不是冲突的.在使用算法推荐时,辅之以编辑的人工把控,显然是更能让平台凸显内容质量的一种做法.
除此之外,新闻客户端不仅仅是传统的图片,文字的集合,视频作为新媒体的一个重要分支也同样中重要.今天的内容获取已经不仅仅只是阅读,也包括视频的观看,甚至还包括多个感官器官同时使用.正如全媒派所说的,"短视频"强调的是对信息的呈现架构,是内容的社交传播属性,是跨平台流动.所以,国外的BuzzFeed,Vice主攻视频新闻,而华盛顿邮报也配合新闻提供大量短视频来给用户提供信息.
视频的介入在国内同样呈现出了这一趋势.今日头条,网易新闻等客户端都在大量增加视频内容.腾讯新闻则是通过腾讯视频这样的矩阵产品,让全媒体融合更无缝润滑,腾讯引进的国家地理,NBA等优质内容都实现多屏分发.
此外,腾讯还将打通微信,QQ帐号体系,将媒体/自媒体在企鹅媒体平台发布的优质内容,通过天天快报,腾讯新闻客户端,微信新闻插件和手机QQ新闻插件进行一键分发,让内容不仅能够更多,更准确地曝光,而且能够通过微社区等形式,帮助媒体/自媒体人实现与粉丝的互动,方便快速地沉淀其粉丝群,使其更快捷地建立起与粉丝的连接,实现粉丝资源积累.
这种矩阵配合打法值得关注.国外的Facebook正是这样的逻辑.于是从侧面可以看到,近一年里,无论科技媒体或传统媒体纷纷推出移动新闻产物,但市场反响较好的只有少数几个,而且也大多都停留在"小而美"的层面.多数是因为缺乏真正的媒体矩阵作为支撑,很多时候还是只能发挥内容本身的优势.而对于腾讯新闻这种具备矩阵优势,通过微信以及QQ这些流量入口的支撑,再加上天天快报等平台的防御,从产品间的内在逻辑以及内容的筛选来看,会起到非常突出的作用.
在最近QuestMobile推出的"APP用户概况数据排名"中,腾讯新闻活跃用户达8379万,活跃率达57%,各单项及综合指标优势显著,位居行业第一,成为用户黏性最高的新闻类APP.所以说,优质内容加产品矩阵协同作战,是行业中较为显著的运营优势.
真正的优质内容:新闻的可看性到底该如何提升
新闻客户端正在走全媒融合的路径,除了图片,文字,视频外,直播乃至是VR甚至是游戏也都是用户所需求的内容.这不是简单的算法推荐就可以解决,背后需要技术底蕴和战略高度的支撑.
技术正在提高新闻的可看性,技术越来越成为内容的重要后盾,技术也正在成为媒体变革过程中的先驱.且不谈机器人撰稿这样的事情正在越来越广泛的运用.直播乃至是VR甚至是游戏都在成为实践中的产物.
1,还需要大力扶持自媒体内容?
有关自媒体内容扶持的问题其实此前有过很多讨论,从百度百家展开流量分成的举措开始,扶持自媒体内容已经成为了整个内容端的一大趋势.在去年9月,今日头条展开了千人万元计划,一点资讯也承诺将会对创作者进行支持.
此次腾讯推出"芒种计划"虽然不是第一个,但是却拿捏的不错.可以看到,只要腾讯愿意投入,进入的细分行业都能保持很好的活跃度.事实上,此次通过企鹅媒体平台把各个内容端全面打通,其实是媒体融合的一大利好.这种支持自媒体创作的方式对于丰富平台内容而言,大有裨益.
2,直播会不会成为一大方向?
众所周知,NBA等体育赛事,演唱会等娱乐节目乃至是两会这样的国家级重大事件是最需要直播的地方.过去人们通过电视收看直播,迅速抓住自己需要了解的热点事件.而在今天,在手机上,新闻客户端其实很大程度上可以引入直播这一重要内容.
乐视手机上的Live桌面就是注重直播的一大体现.只是乐视没有做新闻客户端,主要精力放在视频业务上.未来新闻客户端可能需要引入更多的直播内容,以此吸引用户,提升用户黏性.腾讯新闻通过视频直播抗战胜利大阅兵就是一次突破性尝试.移动端的直播正在代替电视,创造新的流量分发途径.
3,虚拟VR会带来多大的影响?
今年年初以来,虚拟VR在资本市场越来越受到重视.因为各种趋势表面,虚拟VR可能会替代手机成为下一代交互终端,成为下一个流量分发的入口.像地图这样的产品甚至都在植入VR的功能,企图未来通过VR与地图的结合创造更大的流量分发.
新闻客户端也是如此.虚拟VR的沉浸感可以给人带来更真实的现场感,这被用于还原新闻现场具有极大的帮助.在国外,"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已经进行了大量研究.而在国内,2015年的"九三"阅兵上,新华社全媒报道平台试用了一把VR.腾讯新闻在阅兵期间,则利用3D虚拟技术突破移动端视频直播厅的互动体验.这种尝试未来还会越来越多.
4,新闻客户端里还能植入游戏?
在国外,新闻中植入游戏是一个已经有了大量尝试的做法.BuzzFeed曾发布了一款名叫"做自己的主人"的图文冒险游戏,阐释了人们在消极度过一天时会遭遇的心理健康问题;"连线"杂志交互技术编辑则曾为索马里海盗经济学开发了新闻游戏"残酷的资本".用户可以在游戏中实际体验海盗的种种行为,理解每天发生的索马里海盗新闻.
当然,这种游戏其实也是给新闻阅读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BuzzFeed尝试新闻游戏的团队甚至也已经被解散.不过,从提升内容的可看性,可玩性的角度来看,其实这一做法非常值得尝试.前段时间快播王欣被审判时,朋友圈曾出现一个游戏,是体验王兴被审判的全过程,笔者当时对新闻并不了解,只是在朋友圈对这一新闻有一些碎片化的了解,但在玩完这个10分钟的游戏后,整个新闻信息几乎全部都了解完整.
这种尝试其实目前在朋友圈的H5页面中比比皆是,只是在新闻客户端里运用较少.或许在未来,新闻游戏化的尝试还会有更多.腾讯以及网易这种在游戏领域的巨头本身就在新闻客户端业务上就有所建树,未来新闻游戏化可能会是这两家值得尝试的方向.
写在最后:
技术和内容并非是矛盾的.尤其是在当今技术大突破的情况下.目前在新闻内容与技术进行融合这一领域,走在最前的还是华尔街日报这类国外企业,腾讯这样的国内企业其实还是有大量尝试.
腾讯在商业通路的打通,原创孵化加上技术,同样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更重要的是让好内容更"有价",容易让内容生产者有更好的生存空间.而这些尝试未来或许将会颠覆人们阅读新闻的方式. | 0.906308 | 99.710526 | 0.002116 | 0 | 217 | 906 | 1,268.1 | 4.019531 | 0.115334 | 0 | 638,000,012,446 | 新闻传媒 |
[地评线]东湖评论:记者节,向新时代的记录者致敬
"地球不爆炸,我们不放假,宇宙不重启,我们不休息.风里雨里节日里.我们都在这里等着你."这是央视主持人朱广权在新闻中一段即兴发挥,他说的是新闻工作者,而广大记者编辑正是新闻工作的主力军.今天是11月8日,星期一,是第22个中国记者节.因为是工作日,记者们依旧没有放假,他(她)们或在新闻现场,或在去现场的路上.
记者节,既是行业节日,也是一个文化符号.诚如学者所言,"通过文化的符号体系,人与人得以相互沟通,绵延传续,并发展出对人生的知识及对生命的态度."庆祝是为了传承,铭记是为了追寻.因此,记者节的存在,一方面旨在赓续新闻人的优良传统,精神品格,另一方面则是提醒新闻工作者驻足思考,回望初心.
从第21个记者节来到了第22个,又是一年,这一年来,在抗疫的一线,记者勇敢逆行;在纪念百年红色足迹的新闻现场,记者激情发声;在重大事件进行之时,记者恪尽职守;他(她)们用手中的"武器"和心中的热爱,记录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他(她)们又将这发展过程中将最真善美的人,事和力量传递给更多的人;也许,这就是他(她)们这份工作的价值和意义之一.
进入互联网时代,随着网络用户对信息和事实的更大需求,新闻行业内容生产与需求不对称,信息供给不充分不平衡的矛盾凸显.尽管新媒体层出不穷,但是机构化的媒体,组织化的内容生产平台仍然不可替代,而且存在巨大的成长空间.无论技术如何进步,信息传播环境如何改变,真正的新闻永远有其价值,真正的新闻专业主义愈发重要,真正的记者也永远被社会所需要.
无论社会如何变化,广大记者总有一份在奔跑中坚守的笃定,一份在混沌中不畏浮云的澄明,一份在躁动中自持的初心.在一个伟大的时代,人们追求美好,向往阳光.身为记者,既需要记录这个时代的温暖与成长,进步与变革,也需要不忘责任使命,探寻真相,鞭挞丑恶,为弱者发声,守卫正义与公平.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站立于新时代,记者拥有更多样的发声渠道,也创造着更生动的表达方式,但唯有不忘初心,才能更好前行.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做业务精湛的新闻工作者"的殷切嘱托,不断强化责任意识,提高履职能力,作为身处新时代的新闻工作者,就能始终奋进在时代前列,书写属于记者的荣光.
11月8日这一天,绝大多数的记者与平常并没有什么两样,或是行色匆匆于采访途中,或是奋笔疾书于案牍之前.或许,对记者节最好的庆祝,就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坚守中做好每一次采访,于创新中写好每一篇稿件,勇敢地再一次出发.向新时代的记录者致敬! | 0.878292 | 137.625 | 0.001832 | 0 | 184 | 311 | 899.5 | 4.039063 | 0.148955 | 0 | 638,000,016,709 | 新闻传媒 |
"新民丛报"第一期版面
"新民丛报"(汉语拼音:Xinmin Congbao;英语:The New People's Gazette),中国辛亥革命前资产阶级改良派的重要刊物.1902年2月8日在日本[[横滨]创刊.半月刊.编辑兼发行人署冯紫珊,实际是梁启超主编.主要撰稿人有梁启超,蒋智由,马君武,韩文举,徐佛苏,麦孟华等.
初办时,强调"新民为今日中国第一急务",主张"摧陷廓清","采合中西道德以为德育之方针,广罗政学理论以为智育之本原",大力宣传西方资产阶级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知识.评述和介绍西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内容包括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古今各种学派的学说和有代表性的学者.梁启超所撰"新民说",全文十几万字,在该报连载34期,大声疾呼中国人一定要摆脱封建奴性,力倡树立资产阶级独立自由,爱国利群,公德和奋发进取的思想品格.这是一篇进行反封建思想启蒙的代表性文献.他在"敬告我同业诸君"一文中,提出报馆有两大"天职",一监督政府,二向导国民.这是早期论述报刊功能的重要文章.
"新民丛报"还提倡运用资产阶级的理论观点,改良中国的旧史学,旧文学.所载梁启超的"新史学","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等著述,批评了旧史学的"帝王中心论",首开以近代思想审视和研究思想史,学术史之趋势,为当时史学革命的代表作."小说"栏长年刊登"十五小豪杰","劫灰梦传奇","新罗马传奇"等新体文艺创作和译作."海外奇谈","外洋入口之竹头木屑"等专栏介绍科学技术方面的新消息,新知识."新民丛报"的重要文章多出梁启超之手.他文笔平易畅达,富于感情,被时人誉为"新民文体",对新闻文体的发展有重要贡献."新民丛报"倡导的思想启蒙,对随后成为资产阶级革命者的一代青年,如秋瑾,高旭,柳亚子等最初的觉悟,以及后来新文化运动倡导者如鲁迅,胡适,郭沫若,以至少年时代的毛泽东,均产生过重要影响.
"新民丛报"从创刊起,每期卷首必刊几幅外国名人像或名城名胜古迹图.封面装帧也有特点,用洁白报纸西式装订,时有套色描图,发刊后风行海内外,畅销时,印数最高达14,000余份,具有广泛社会影响.
1903年后,"新民丛报"宣传方针不断变化:介绍"西学","新学"的文章明显减少,来稿面和读者面也逐渐缩小;特别是这年冬天梁启超从美国考察回到日本后,该报连续发表了他反对蓬勃兴起的中国民主革命斗争的文章,并在1905年以后改良派同革命派展开大论战中力主"保皇",鼓吹"开明专制论",强调"中国今日万不能行共和立宪制",而遭到革命派报刊"民报"刊登的一系列文章的批驳.1907年11月20日出至第96期停刊. | 0.847349 | 182.333333 | 0 | 0 | 346 | 345 | 789.3 | 4.140625 | 0.1883 | 0 | 622,600,001,529 | 新闻传媒 |
"一带一路"倡议下全球媒体合作引热议 合作,创新让媒体永葆生命力
2017-11-01 23:52
来源:央广网
原标题:"一带一路"倡议下全球媒体合作引热议 合作,创新让媒体永葆生命力
央广网成都11月1日消息(记者刘一荻)2013年,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的倡议,为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共赢发展搭建了一个交流合作的平台.如何深化"一带一路"框架下媒体间的合作与创新成为了社会关注的新焦点.在新媒体和多种传播手段异军突起的今天,亚太地区新媒体发展与媒体合作同样值得深思.今日上午举行的"弘扬丝路精神,深化媒体合作"主题论坛中,来自亚洲 - - 太平洋广播联盟(以下简称"亚广联")代表,中外专家以及相关媒体负责人等展开了讨论.
"亚广联"主席高大勇表示,本次会议将成为"亚广联"历程中最重要的会议之一,同时他也表示:"丝绸之路为我们展开了一个新的领域,也为我们制定了交流的平台,让我们在各方面加深紧密联系."
"弘扬丝路精神,深化媒体合作"主题论坛现场.央广网记者刘一荻 摄
"一带一路"为媒体合作带来长远意义
"这是一个创新性的网络,将44亿全球的人民联系到一起","亚广联"主席高大勇对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作出了高度的评价,"它的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总量的30%,同时促进其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往来和人与人之间和文化的交往."
他认为,"一带一路"的倡议能有效促进媒体和广播方面的合作,内容不仅仅只局限在亚洲,还会传播到欧洲,美洲和非洲各个大陆来进行更好的交流."我们一共有270多个成员,涵盖了70多个国家,这些国家大多数都是"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我们的成员进行了良好的合作.许多"亚广联"成员都是极具影响力的广播电台,他们积极地参与了"一带一路"合作,因此其成效不可低估."
尼泊尔帕德玛媒体网络公司首席执行官丹巴尔·夏胡解释称:"现在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一带一路"的了解越来越深刻,这主要是由于媒体的工作提高了大众的认知度.所以随着媒体深入的沟通,我们还会进一步提高意识."
CGTN外语频道总监江和平则表示:"不日新者便日退",这是我们所处时代的真实写照.全球媒体发展面临着百年变局,只有融入变革方面才能生生不息."
空间和未来 "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媒体合作潜力亟待挖掘
在陕西广播电视台台长王福豹看来,"一带一路"国家之间的媒体交流合作有巨大的可开发空间,潜力仍有待进一步挖掘.他告诉记者:"当今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度发展,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各国之间的经贸合作,人文交流不断加强.但媒体的作用远远没有发挥出来,特别是区域性,地方性的媒体合作所带来的巨大作用远远没有发挥出来.地方媒体具有区域资源优势,地域文化优势及地缘优势,以及天然的贴近群众性,在增进友谊,促进相互了解方面理应发挥更大的重要作用."
CGTN英语频道总监刘聪则表示,一个媒体的声音比较小,一个国家的声音也较小,"如果我们能联合"一带一路"所有国家的声音,这将成为非常大的市场."
内容为王 新媒体时代的传统媒体不会消亡
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信息传播手段和平台推动了新媒体的崛起.而传统媒体的"消亡论"却不绝于耳.在今日的主题论坛上,来自媒体领域的专家对此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在他们看来,无论信息传播手段发生何种变化,内容仍是重中之重.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西亚非洲地区广播中心主任夏勇敏表示:"广播不会死."他解释称,由于社会的发展,广播依然存在强大的生命力."现在我们需要做的,是把广播的生命力通过其他平台进一步放大.渠道方面主要是利用手机,用移动客户端,用在线收听的方式让广播更加便捷,广播的多媒体化可能也是必然的趋势.
新加坡媒体集团新传媒私人有限公司数字新闻及英语广播新闻总编何仲伟将传统媒体在新媒体时代的发展理解为合并趋同,他仍对电视,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体的未来抱有信心,"我认为内容是王.如果我们的内容能适应未来受众的需求,不论什么平台,只要我们与时代同步,并且满足受众的需求,我们就能够青春常在."
吉川圭三同样对传统媒体保持信心.他表示,在一些欧洲国家,广播电台甚至超越新媒体平台,拥有大批受众,"主要是因为他们收录的节目内容总能让民众产生兴趣.内容的产业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刘一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阅读 ()
搜狐评论有奖调查
投诉 | 0.871266 | 73.64 | 0.039301 | 0 | 234 | 507 | 762.9 | 4.175781 | 0.168387 | 0.02734 | 622,600,012,373 | 新闻传媒 |
信息流通是缓解公众焦虑的良方
"标签化"是指人们将某个特定的事件或人物定型为一类事件或人物的认知现象.它根源于人性趋利避害的本性,是"个体在面临威胁性信息时潜意识地加以歪曲,以求得心理平衡,维护自我的某种思想或情感的一种自我防卫机制".在信息不确定的状况下,热点新闻事件及观点人们会本能地通过自身经验和记忆来对信息进行标签化处理,以简化认知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为我们节省对事件的认知过程,允许我们保持认知资源并向认知吝啬鬼那样一样行动".
同时,"标签化"也是一种群体交流和圈层的方式,它体现了群体的共同思维,可以迅速圈定"敌友",一旦有人使用违背标签符号的话语,往往会遭受群体围攻继而陷入"沉默的螺旋"困境.标签的使用映射了当下流变的社会,政治,文化环境,对标签符号的选择也反映了社会情境下的价值冲突,是特定的政治机会结构权衡下理性选择的结果.因此,人们也在不断地创造和丰富新的标签作用方式.本文尝试探讨中国语境下的"标签化"现象,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并提出破解路径.
传统意义上的"标签化"主要指强势群体对在言语行为上的轻慢或贬损,是一种情感,认知上的阶层偏见.借助网络技术的赋权,由此实现了权力天平向自身的倾斜.由于在规模和数量上的绝对优势,能够在网络上汇聚成一股声势浩大的舆论力量,对强势群体迅速"围观",形成"倒逼"之势.
当前,一些人对强者的污名化和对弱者的美化已然成为一种常态,并且身份(官员与平民,富人与穷人,警察与平民,城管与小贩,老师与学生,医生和病人等)对比越显著,"逆向标签化"越明显.当一人集"官员""警察""富人"等多重身份于一身时,引发关注的可能性则更大;而若其身份偏离了人们的既定认知和想象,还可能被谣言附体,陷入冲突性,戏剧性的故事中.例如,在2019年重庆"帽子姐"事件中,保时捷女司机嚣张跋扈的言行及其丈夫的警察官员身份将一起普通的交通纠纷演变为舆论热点,此后,"帽子姐"作为一种标签符号深入人心.在更早的"我爸是李刚"事件中,也可以清晰地看到"逆向标签化"现象.在肇事者李启铭大喊"我爸是李刚"后,舆论早早为其贴上"富二代""官二代"的标签,并用谣言建构莫须有的身份和行为,"我爸是李刚"由此作为一种标签符号进入公众的集体记忆中.
除了直接采用既定的认知,人们在特定的公共事件中还常常通过二次创作进行逆向标签化.如果涉及强弱身份的对抗,人们会通过联想叠加的方式将相似议题重新挖掘出来,以证明事件并非偶然发生,而是长期的社会问题所致,将该特定事件予以标签化.可见,在特定的公共事件中,众多网民往往会先入为主地将该事件与相似议题进行关联性联想,给事件贴上特定标签,构建二元对立话语模式,以网络流行语的方式沉淀于公众的集体记忆中.标签在此充当了"弱者反抗的武器",演变为一种社会抗争的策略.
反向化是逆向化的一种极端方式,二者既有联系,也有差别.如果说,逆向标签化主要是对强者的污名,那么反向化则是对弱者的美化,甚至当弱者的行为已经违背社会公共道德甚至触犯法律,公众也会选择性忽视,这反映了对主流价值观的背离.反向标签化折射出当下一些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各种深层次矛盾逐渐凸显,社会利益关系更为复杂,公众关切多,需要解疑释惑的事情多.当体制内的利益表达渠道无法有效保障利益受损者的权利时,公众的负面情绪就会逐渐累加,形成负面的情感记忆和对事件的怨恨式解释.此时,强者和弱者的形象都将被标签化和符号化,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公众关注的焦点往往不在于事件的真假,中国刚刚发生的新闻而在于情绪的宣泄.弱者对强者无论采用何种方式进行反抗,多被诠释为社会正义行为,产生"反向标签化"现象,这将进一步造成阶层割裂,导致底层暴力崇拜.
社会认同理论认为,当个体将自我与特定群体建立某种心理联系后,会形成"我们"与"他们"的圈层界限.个体所认同的群体被称为内群体,而其他群体被称为外群体,内,外群体之分呈现出内,外有别的差序格局:对群体内部选择正面信息传播的内群体偏好,群体成员往往看不到本群体的缺点和错误,即便看到了也可能进行外部归因,形成为本群体服务的归因偏差;与此相对,则经常对外部群体的缺点和失败进行内部归因.
标签的圈层化刻画了不同的群像,形成了一些"约定俗成"的话语框架,在现实中也时常会出现强弱框架相互借用的情形,如有学者使用"框架借用"概念对处于同一境况下的失地农民与知识精英两类群体的维权框架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失地农民会通过借用知识精英的话语策略以建构自己的维权框架,形成草根型框架借用;同时,知识精英也会利用失地农民叙事框架中的"弱势"特征形成精英型框架借用现象. 还有的学者对知识群体的框架借用现象进行分析,发现知识群体处于"层中层"的尴尬境地,在维权时倾向于把自身标签为弱者身份,并借助底层框架形成身份与行为的反差以增强戏剧效果.
与草根型框架借用相反,有些事件呈现精英型框架借用现象,带有一定的表演性质.2012年10月初,一段"民工工资讨薪新闻发布会"的视频在网络发布,视频中的发言人"苗翠花"模仿外交部发言人发布讨薪"檄文",要求欠薪部门兑付工资.视频中"苗翠花"的任务是扮演发言人,照着预先写好的讨薪稿念,另一位农民工扮演"讨薪社记者","讨薪视频"在网络上传播后引发舆论关注.诸如此类的事件"在视觉形式上打破了我们经验系统中关于新闻事实的原初想象,颠覆了原有经验系统中符号构成及其认知框架,同时赋予了画面一种强大的戏剧性内涵,因而意味着一个耐人寻味的视觉刺点".
首先,权威部门应第一时间发声,缩小随意命名的空间.在突发事件中,对话语和意义的争夺首要表现在对身份,地域,行为特征等方面的命名,命名权一旦被确立,也就赋予了其特定意义.在我国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期间,部分外国媒体和某些国家领导人将病毒命名为"中国病毒""武汉病毒",将中国与病毒源头联系起来,这种将病毒跟具体国家,地区"绑定"的行为,本质是把疫情进行污名化,政治化处理,产生了极为负面的影响,而"污名化其实比病毒更严重".当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而境外开始蔓延的时候,有些归国人员被标签化为"建设家乡你不行,千里投毒第一名".上述言论和行为伤害了同胞感情,在此情形下,打破"标签化"的首要工作就是官方及时"发声",阻止公众不必要的联想,尤其对以人名,地名,职业,族群等带有强烈偏见的命名方式进行纠偏.同时,"尽快对事件进行调查处理,并将真相告知公众,在标签所形成的污名没有被固化为刻板印象时,消除标签的影响,化解公众的疑虑,避免被演化成社会娱乐化元素和公众集体记忆".
其次,平衡报道与多元化信息的呈现.有研究表明,在重大传染病暴发后,信息的自由流通更能缓解公众焦虑,据华盛顿大学Louis Kim教授等建立的模型显示:当媒体的报道量增加十倍,此类疾病的感染数会相应减少33.5%.这意味着在突发事件中,信息流通是缓解公众焦虑的良方,信息堵塞反而容易引发公众不必要的猜忌,造成社会恐慌.这就要求媒体秉承专业化的报道精神,避免报道的情感化和片面化.避免偏见的产生,媒体在操作程序上要遵循一些标准化规范,如:避免先入为主,所有信息必须经过精心核查,在叙事时少用形容词和副词,多用数据和证据来陈述;避免自我道德化,煽动情感误导公众;要多角度进行平衡报道,让新闻中所有利害相关者都能得到确认,保证事件的各方代表或当事人都有发言的机会;在利益取向上,要避免"标题党"出现,不能明显偏袒某一方而忽略另一方.
除了大众媒体的平衡报道外,破除"标签化"还需信息的多元化呈现,避免"信息茧房"效应.从某种意义上说,"标签化"是一种群体偏见,军事网它容易在封闭的环境中形成,消失于多样化信息的良性互动中.在自媒体时代,社交媒体用户虽然获得了极大的信息搜索便利,但对信息的选择权容易被算法技术所左右,这将加强"圈层化效应".有研究表明,对社交媒体的交流如果根据个人偏好和阶级属性建构,非但不会拓宽我们的交流范围,加深我们的理解,反而会强化既成的社会等级和封闭的社会群体.近年来,国外部分媒体和数据公司开展了系列"戳泡运动",力图通过技术手段呈现多样化信息,热点新闻事件及观点还原客观真实的世界,如Allsides网站利用众包形式,呈现多样化的观点,让用户自主判断不同媒体的立场.此外,Allsides网站还创造性地建立了平衡词典,对有争议的词语提供不同的解释,让对立双方能够彼此了解相互的观点.中国的社交媒体平台也应完善现有的算法逻辑,既要有个性化推荐技术构建同类信息,也要向公众提供多样化的观点,并引导公众独立思考,避免陷入"信息茧房"和"回音室"中.
①梁秀清,黄希庭:"自我防卫机制的某些研究趋向","心理学探新",2001年第2期.
③黎相宜:"精英型与草根型框架借用比较失地农民与知识精英的集体抗争","社会",2009年第6期. | 0.890415 | 242.733333 | 0.003855 | 0 | 469 | 867 | 968.1 | 4.292969 | 0.128536 | 0.000984 | 622,600,014,201 | 新闻传媒 |
[地评线]太阳鸟时评:在网络评论里呈现一个"多彩中国"
奋斗新时代,迈步新征程,需要凝聚起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正在全国开展的以"新时代 新征程 新青年"为主题的2022"好评中国"网络评论大赛,聚焦中国大地上所发生的大事小事,反映新时代人民群众的呼声要求,催生了一大批优秀的网络评论.各种接地气的"好评论"奏响了一曲时代颂歌,激发了亿万网民的壮志豪情. 在网络评论里展示一个活力中国. 大千世界,多姿多彩;中国气象,变化万千.折射和反映到网络评论中,则是一种立体多元与形式多样.文字评论,有理有据,令人信服;视频评论,图文并茂,形象生动;漫画评论,诙谐幽默,发人深思.网络评论因为紧扣时代脉搏,关心民生发展,关注时事热点,加之形式灵活,快言快语,观点鲜明,或为某事件点赞,或对某问题批评与质疑,集中反映和展示了网络评论者的思考性与创造性,因此深受网民喜爱.在新时代伟大实践中,在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线,把发生在人民群众身边的各种历史性变化,把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各种历史成就,通过网络评论形式展示出来,用小切口去管窥大时代,用小事件去反映大趋势,让网络评论充满生机活力,充满时代气息.从众志成城的疫情防控,到轰轰烈烈的乡村振兴,从生机勃勃的小区院落治理,到井然有序的城市管理,从城市微更新的一花一草,到人民群众的每张笑脸与每个幸福的瞬间等,细微之处涌动着一种昂扬精神,平凡之中蕴含着一种梦想追求. 在网络评论里展示一个多彩中国. 今日之中国,正处在一个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时代,亿万中国人民正迈步在充满无限希望的征程中,这既是一个流动的中国,也是一个多彩的中国.在新时代的新征程中,我们既要有面对激流险滩的逆流而上,也要有面对平凡工作的坚守坚持.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在各领域各行业各条战线中,在每个角落的每个时刻,都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都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都在发生着气象万千的变化.如何把这些新变化全面真实呈现出来,激发和汇聚每一个人的平凡力量,网络评论者有责任和使命去审视和观察自己身边的各种变化,通过自己感同身受的视角,深刻独到的思考,温暖人心的笔触,直面关切,理性评述,写出具有思考性,引领性,群众性的网络评论,发出一种客观理性的声音,一种充满警示和关切的声音.无论这种声音是否微弱,只要坚守坚持,就会引发共鸣,就会形成更多共识,就会成为一股强大的网络正能量. 在网络评论里展示一个奋进中国. 时代在前行,中国在奋进,网络评论亦如一面镜子,自然就会折射和投射出新时代的影子.作为网络评论者,既要具有较强的理论素养,深刻的洞察力与判断力,较高的政治站位,一定的理论深度,也要有深入浅出的论述,旁征博引的例证,令人信服的论证过程.要透过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各种重大事件,深刻阐释背后的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生动呈现祖国大地奔腾发展的澎湃气象,中华儿女蓬勃昂扬的时代风貌.无论是在众说纷纭的网络舆论中,还是在面对一些重大理论与实践中的问题,网络评论者要及时发出最响亮的声音,为喧嚣的网络舆论引航定向,把牢舆论引导压舱石,唱响网络舆论主旋律. 作者:张继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 0.89528 | 678 | 0.009651 | 0 | 1,328 | 395 | 737 | 4.066406 | 0.127581 | 0 | 422,300,014,349 | 新闻传媒 |
新时代新济南,面临着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重大机遇,肩负着加快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的重要使命.济南日报报业集团时政融媒工作室在集团所属各媒体开设"趵眼"栏目,以"深度观察,读懂济南"为定位,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把握发展大势,紧跟时政热点,从鲜活的事例切入,从更高的站位思考,让广大读者读懂新闻中的新闻,明晓决策中的考量,辨识政策中的深意,为加快省会现代化建设凝聚更多智慧和力量.
济南再上热搜!日前,"中国新闻周刊"发布2022"年度影响力榜单",济南市被评为唯一的年度城市.而在十几年前,济南还被有的媒体评价为"钝感之城".
一前一后,一低一高,从温吞保守的"钝感之城"到活力澎湃的"年度城市",济南"城市形象"的巨大变化,体现的是城市功能品质,产业发展,改革创新等诸多方面异军突起的综合实力.
梳理近年来济南城市发展的脉络就会发现,无论是抢抓机遇,主动融入服务国家战略,还是知重负重,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高标定位的济南一直在勇挑重担,努力进取,强省会建设的成效令各界刮目相看.
自2009年起,"中国新闻周刊"每年年终评选并发布"年度影响力榜单".这份榜单涵盖城市,法治,经济,文化,体育,科技,公益,演艺等多个领域,颁布给能够引领时代浪潮的中坚力量,记录中国,影响时代.
此次济南获评年度城市,理由让很多人感受颇深:济南曾被认为是一座"钝感之城".如今的济南,不但有"山泉湖河城"一体的绚丽画卷,还异军突起,在城市品质,产业发展等方面,都展现着无比坚定的进取之心.这座千年古城被激发出新的活力后,正不断改变着人们的印象和认知.
先说"钝感".在济南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之前,这个标签就深深刺激着济南人的神经.2008年,有媒体将济南评价为"温吞,缓慢,内敛,保守".彼时,"弱省会""首位度不高"也是济南很长一段时间绕不开的话题.
再看"进取".面对负面评价,济南不作辩解,反而自揭短板,奋起直追.近年来,国家更是接连"点名",赋予济南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重大责任.济南则抢抓机遇,放大优势,大干快干,接连交出亮眼成绩单.地区生产总值五年跨越5个千亿大关,形成了年GDP增量,财政收入"双千亿"结构.以2022年为例,面对超预期因素的冲击及诸多困难挑战,济南展现出超乎寻常的发展韧性.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2万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可比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820亿元.
进入2022年,承压前行,能级跃升的济南谋定了更高的目标.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济南要"当好'三个走在前'排头兵,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上作示范,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争一流,加速向国家中心城市迈进,奋力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建设新局面".
"勇当排头兵,建设强省会",济南的底气信心何来?
看工业.工业稳则经济稳.济南工业门类齐全,拥有41个工业大类和全部31个制造业大类,制造业占全部工业的比重达到90%以上,先进制造业占制造业比重突破60%.近年来,济南加快推进"工业强市"战略落地实施,工业经济支撑作用日益凸显,四大主导产业规模持续壮大,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刚刚过去的2022年,济南新获批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4个,领军企业4家,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2个,8家企业入选中国制造业500强.
看创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济南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科技创新支撑,布局高端前沿产业,数字经济动能加速释放,新旧动能转换正在全面突破.2022年,济南在科技创新领域的亮点颇多:齐鲁科学城加快规划建设,世界首个电磁橇设施成功运行,空天信息大学校区改造加快推进,跃居2022全球科研城市100强第36位.
看数字经济.当前,数字经济已成为引领全球经济社会变革,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在济南,数字经济是构成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一环,数字济南建设已经全面铺开,数字机关,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社会一体推进,数字经济占比达到47%,济南在中科院发布的2022数字经济城市排行中位居全国第6.今后,济南还将建成开通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实现高质量5G网络全覆盖,做大做强中国算谷,超算产业园,空天信息产业园和山东能源互联网产业集聚区,打造国家工业互联网示范高地.
看人才.日前,一则"中科院3位博士后济南"落户"记"的新闻报道引发关注.文中介绍,2021年,济南中科核技术研究院获批山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三名博士来到创新实践基地开启了精彩人生新阶段.如今,自称"济南人"的他们在济南完成了博士到博士后身份的转变,正在相互协作奔向更高的目标.今天的济南,已经成为近悦远来的投资兴业沃土,越来越多的人才,企业在这里扎根.全市人才资源总量突破260万人,保持连年增长态势.
济南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还有很多,一切都在有力证明,济南的综合实力,发展能级发生了显著变化,中心城市的地位越来越凸显,国内大循环战略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枢纽的作用越来越关键,强有力的新济南正强势崛起.
自去年以来,"软实力"成为济南强省会建设进程中的关键热词.在勇夺全国文明城市年度测评"四连冠"的基础上,这座城市继续加压奋进,吹响了"提升城市软实力 创建文明典范城"的冲锋号,推出"十大攻坚行动"和建设"十大之城"的系列目标举措.
"硬实力让城市强大,软实力让城市伟大.城市既要有筋骨肉,更要有精气神",这是济南着眼长远发展,增强城市竞争力,顺应全市人民期待作出的重要部署.
今天的济南"内外兼修",软实力与硬实力相互赋能,城市功能不断完善,综合承载力明显增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生态环境愈发美好,"天下泉城"更有底气,更具韵味,更富魅力 - -
更加宜居.坐拥地理区位优势的济南,现代化立体交通体系整加快构建,"米"字型高铁网初步成型,"两横三纵"快速走廊闭环成网,城市净化,亮化,美化实现跨越式提升.不久前,"济南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2021-2035年)"印发,"历史城区""二环以内""中心城区""市域范围内其他城区"四大更新圈层出炉,更优越的城市空间环境品质令人期待.
更加宜业.作为改革热度指数排名省会城市第1位,营商环境评价居全国第9位的城市,济南在优化营商环境的道路上不断创新实践,率先推出"拿地即开工",成立全国省会城市首个市级企业服务中心等创新举措,涉企服务"一口办理","链上自贸"等改革成果在全国推广,"泉惠企·济企通"平台构建起了政企联通的"高速路",使惠企政策"精准推送".
更加宜游.2022年,济南生态环境持续优化,PM2.5浓度改善10.3%,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改善6.5%,趵突泉连续喷涌19年,500平方米以上的公园达1128个,绿道达1159公里,"千泉之城""千园之城""千廊之城"实至名归.
蛰伏,破局,起势,进取的济南不断创造惊喜.
通读近年来公布的市党代会报告,市政府工作报告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等济南擘画的重磅蓝图就会发现,济南早已不止于将自己看作一座省会,而是站在国家战略大局下审视定位谋划自己,坚决扛起为全省新旧动能转换蹚出路子,为山东半岛城市群建设当好引领,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出示范的重任.
2022年8月,国务院以国发〔2022〕18号文件印发"国务院关于支持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赋予山东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重大使命.2023年1月3日,山东省委,省政府印发"山东省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三年行动计(2023-2025年)","点名"济南40多次.到2025年,济南经济总量要在全国主要城市中实现位次前移,在全省经济首位度达到16%,常住人口达到1000万.
今年的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鲜明提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山东实践".干货满满的报告里,"济南元素""济南实践"频现,比如,"济南起步区加快建设""争取济南,青岛都市圈发展规划获批""加快济南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支持济南争创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等等,强省会建设迎来新机遇.
领风气之先自开商埠的济南,锐意进取的基因在城市血脉中有力流淌.在这里,厚重绵长的历史文化与进阶突破的现代化城市完美交融,千年古城展现出与时俱进的崭新面孔.
古老与现代相互辉映,历史与未来紧密连接,相信新济南的进取故事定会更加精彩. | 0.870504 | 128.703704 | 0.008078 | 0 | 239 | 1,136 | 1,286.4 | 4.074219 | 0.180144 | 0 | 400,000,001,717 | 新闻传媒 |
2013 年大概是中国新闻工作者和媒体人的一道分水岭.2013 年 1 月份,"南方周末"发生一件引发全球媒体关注的事件,南周编辑部因迫于广东委宣传部新闻处的压力,将其新年特刊中的新年致辞及相关内容进行大幅删改,由原本内容的呼吁性质改为歌颂性质.
1 月 3 日,该事件被曝光,引发全球媒体关注.1 月 4 日,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记者问到此事时说:"不了解具体情况,这也不属于外交事务.我想原则性地指出,在中国大陆不存在所谓的新闻审查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依法保护新闻自由,也充分发挥了新闻媒体和公民的舆论监督作用."
1 月 6 日,该事件在微博上二度发酵,上升为知名人士和媒体在微博声援南方周末,而线下也有网民在广州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大楼和北京新闻处声援南方周末.翌日,线下声援的网民被公安带走,线上声援人士和媒体也被逐一约谈.此后,该事件也被广泛评价为中国大陆新闻自由极度收紧,严控舆论的开端.
新闻自由度收紧仅仅是当时新闻工作者和媒体人在日后所面临的困境之一,他们同样要面对的还有传统纸媒在互联网行业冲击下的问题.传统的纸媒拥有单向的话语权,无论是广告业务还是信息传播都有较大的控制权.随着移动互联网用户群体的不断提升,纸媒行业也走到了瓶颈期.
早在 2008 年伊始,纸媒的黄金时期就开始波动了(也有一说已经过了黄金时期).媒体人需要考虑新的商业模式,新媒体成为下一步的发展方向.与此同时,一些早年扎根于互联网根基的网媒也开始分割媒体市场,如腾讯网旗下的"大家","棱镜",网易新闻的"回声","路标"等.
2013 年这一年开始,中国官方收紧了媒体控制,对一些老牌媒体进行了"清洗",至此,中国媒体人的身份也开始进入"游离状态",根据最终去向的不同,大致分为两个阵营,其一,选择离开中国新闻行业或者去境外新闻行业发展;其二,则是选择在中国充当新闻行业之吹哨人身份;还有一小部分虽然继续留在行业内,但对于新闻的红线不碰及.另一边,这些老牌纸媒也开始转型网媒,即发展线上媒体.这些发生的事情就是我们后来所知道的媒体故事.
2013 年上半年,记者庞皎明(笔名上官敫铭)从财新传媒辞职,之后只身前往香港;2013 年下半年,上海报业要求东方早报创建一个结合新媒体与纸媒性质的网站,2014 年下半年,澎湃新闻上线;同年的 2 月份,伊险峰辞去"第一财经周刊"总编辑职位(由副总编辑李洋接替),与同在第一财经周刊的主编杨樱,资深编辑黄俊杰联合创办好奇心日报.此前,"第一财经周刊"姐妹杂志"好运 Money +",因广告业务未能达到预期,最终以停刊而告终;2015 年,媒体人张洁平受投资人邀请,担任端传媒总编辑;同年,张文敏辞去华商报调查记者职位以"江雪"为笔名发展独立记者身份,并在微信公众平台创办"雪访";也是在同年,NGOCN 在 ICS 带领下转型为网媒,即 N 记.
好奇心日报的名字,来源于生活中最稀缺与最可贵的两个东西,想象力与好奇心.
伊险峰在 2015 年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相信,这也是好奇心日报一直以来坚持的信条 - - 在人文和科学间找到平衡点的同时,还需对世界抱有一颗不随年龄而衰减的好奇心."
很多媒体报道说好奇心日报之所以成功,有一半功成是因为它建立在"第一财经周刊"的基础上,行业内传闻一财的同事们要兼顾两者,两边供稿.正是如此,员工之间几乎不需要磨合期,失败的几率也被降低.关于这点好奇心日报的负责人伊险峰和总编辑杨樱则是否认.
在读者视角看来,好奇心日报的成功是因为在内容上取得成功.确实如此,做好内容或者把内容变得有价值大概是每一位媒体人的一种执念,但现实是往往决定一家媒体的生死之权的并非是内容而是在其商业模式上.换言之,内容和商业模式是共存的,假设一家媒体的商业模式是错误的,内容再有价值依然会面临该有的困境.
以张洁平时任总编辑的端传媒为例,自接入广告模式伊始,因端传媒的目标人群来自两岸三地,所以广告效果一直很差,此外,端传媒的广告团队也比较晚建立.这也是导致端传媒在 2017 年上半年出现大幅度裁员的重要因素,最终端传媒剩下原先团队的 3 成人员,仅保留编辑和约稿能力的人员.
当时还有个插曲,电讯盈科的主席李泽楷表示愿意投资端传媒,原定双方签约,但半路李泽楷突然改变主意.之后端传媒在读者群体的支持下,发起众筹开启付费墙(Paywall)模式,成为第一家开启付费墙的中文媒体.第一批付费读者达到 6000 多位,张洁平离开端之后,李志德(端传媒第二任总编辑)表示,目前端的付费读者已经上升到 33000 多位.
张洁平在端面临困境的时候曾言道,除金主模式外,资本眼里不看 journalism(记者),content(内容)这件事情,两者最终都是为换得流量.后来,张洁平于 2018 年年中悄然离开端传媒,建立起了 Matters 社区,一个不参与(金主)资本的中文社区.
回到好奇心日报这边,2017 年第一季,在两岸三地还没有一家能做到像好奇心日报这样的,仅在两年半内做到被评为"中国最赚钱的商业媒体"之称,当时在行业内有调查称一家媒体从创办到盈利平均值是 7 年,显然好奇心日报是成功的.好奇心日报的商业模式之所以能够成功,其总编辑杨樱介绍,好奇心日报有着明确的目标人群(Target Audience)和提供有价值的内容.目标人群是 90 后群体,内容则是不负责解决信息焦虑感的问题,做到可以在信息爆炸的环境里为读者提供真正的价值.
在内容上,好奇心日报有着一道规范化的流程.和所有媒体行业的工作模式一样,好奇心日报团队的工作模式同样有四个阶段,选题,编辑,校对,推送.与其不同的是好奇心日报在选题的过程强调立场和价值,因其团队不相信存在完全中立的报道,所以便延申出价值这一属性,简单理解,对读者本身无价值而言,对编辑和记者都无法清来龙去脉与价值的选题,都会被 Pass 掉.
此外,为防止文章 的 PV(浏览量)影响到记者,所以好奇心日报的记者只需要专心负责内容,后台数据也是屏蔽记者的.所以校对,推送等工作就落在了负责人伊险峰,总编辑杨樱,联合主编黄俊杰和两位副总编及一位所长(好奇心研究所).
事实上,关于好奇心日报之所以能够成功,与它在中期的转型也存在一定关系,大约在 2015 年,好奇心日报的内容定位不在局限于商业和科技,开始切入中国社会议题.
而作为负责人的伊险峰,他有一部分的时间在为好奇心日报的融资找渠道及融资人.期间还找到了雷军,但雷军最后没选择投资好奇心日报,而是投资了伊险峰的前同事何力(即界面新闻的创始人),中间有个小故事,雷军告诉伊险峰,这是移动互联网的时代,应当专注移动端.后来的好奇心日报用户报告中,读者的流量 90% 来自移动端.
在此之前,伊险峰把重心放在 PC 网页端,借鉴了不少国外成熟网站和杂志的排版,为此,还从美国邀请了一流的设计人员帮忙.之后在面对市场的商业模式下,比起之前只想做好内容的初心,伊险峰妥协了不少.事实上,当时的好奇心日报已经拥有一笔不少的资金,也正值考虑 B 轮融资,此前,分别在 2014 年获得天使轮,2015 年获得 A 轮融资,天使轮加 A 轮共计 800 万美元.
"我们处在一个不能过多解释自己处境的时期,不过即使随便讲,或好或坏,我们也没有太多好说的",好奇心日报在停更声明中写道.
好奇心日报在北京和上海各有办公场所,主体分别是上海佩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和北京酷睿奥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018 年 7 月 13 日,这一天是刘晓波逝世的一周年.当天上午,上海市网信办向上海佩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发出整改通知书,要求立即停止违法违规行为.同时将依法对上海佩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给予行政处罚.上海佩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在好奇心日报平台就此事对读者发布公告,内容称:
我们确实接到了上海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的约谈,他们对好奇心日报的时政新闻报道提出了批评.
好奇心日报的商业,城市,文化和生活方式资讯并没有受到影响.
我们会一如既往地给读者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
好奇心日报的所有合作,渠道分发都正常运行.
公告发布的前天下午,上海市网信办会同市工商局,市文化执法总队等部门赴好奇心日报上海办公地点联合执法检查.对外发布信息称,上海佩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在上海设立办公场所,非法组建"新闻采编团队",在"好奇心日报"网络平台上违规提供时政新闻信息服务.针对上海佩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存在的严重违法违规事实,上海市网信办履行属地管理责任.
2018 年 8 月 2 日,圈内再度传出消息,上海网信办和北京网信办联合约谈了好奇心日报的负责人伊险峰,之后便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好奇心日报发布公告,宣布停更一个月(8 月 3 日至 9 月 2 日),期间好奇心日报网站,应用程序暂停内容更新,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多个账号一律禁言,好奇心日报 App 在应用商店下架.
这是好奇心日报的第二次整改,虽然这次约谈导致的停更在读者看来并没有给好奇心日报带来内容上的改变,但事实上,伊险峰在 群岛 Archipelago 对其采访中透露,这次约谈导致的停更给好奇心日报的广告业务带来了很大影响,并表示,如果再有一次这样的事件,好奇心日报"就算了吧".
2019 年 5 月 27 日,距离第一次被约谈的时间一年不到,好奇心日报第三次被网信办约谈,应网信办要求停更三个月.好奇心日报的灾难就此到来,微博和中文推特传出消息,好奇心日报解散了原先在上海办公的采编团队,团队从原有的 90 多人开始缩减,这些消息在后来也得到官方的证实.从先前一个月的停更是对内部的影响判断,不难看出,三个月的停更足以给好奇心日报带来"不可挽救"的局面.
2019 年 8 月 28 日零时,好奇心日报准时恢复更新,并向读者宣布此后将保持 4 个栏目的更新,分别是"大公司头条","城市早报"和"为什么读书","好奇心研究所".此外,官方会新增一个叫"蓬皮杜"的栏目,在未来希望与出版界合作,后期或开启付费墙模式.(具体可以点击这里阅读我去年写的阅读指南)
在回归的公告文章中,好奇心日报团队还透露其资金受阻,而"好奇心日报"的读者群体也自发性地想试图通过捐款来营救"好奇心日报",对于这一举动,好奇心日报团队以"自由的灵魂,比那些东西重要"回拒了读者群体.
好奇心灾难的一年里,伊险峰把更多的时间花在的阅读法国文学上;杨樱继续在好奇心日报担任总编辑;而黄俊杰则是在 2019 年期间加入晚点 LatePost 团队,担任主编兼合伙人.
回归后的好奇心日报因广告业务严重受创及本身新闻采编权的受阻,团队开始维护基本内容更新,仅在更新"大公司日报"栏目,2020 年 11 月 13 日,好奇心日报所有渠道内容停止更新.2020 年下半年,伊险峰和杨樱开始转向文学内容方向,2021 年 1 月,两人对外公布新作"小鸟 Aves".
如果列出一个表格给大陆的媒体按照主义形式进行划分的话,大多数大陆媒体普遍是共产主义(Communism)一派,而少数的大陆媒体,像是炎黄春秋,NGOCN,好奇心日报则是自由主义(Liberalism)的一派,不幸的是即便是少数的一派,近年来官方也一直在打压.在早些年,官方还能容纳这些声音,自 2012 年新一任国家主席上任以来,这类声音越来越小.
在媒体行业中,一个完整的媒体持有自己的立场,一般根据意识形态,党派等纬度的不同来划分立场.在西方媒体中,主要按左派,右派为为立场划分,根据立场强度的不同,延伸出偏左,偏右,中间,极左,极右等立场形式;而中华地区的媒体一般根据党派的不同来划分,如在香港,媒体主要分亲中(建制派)和亲民主两个政治立场,此外还有一些倡导型,自由主义(或中间派)的立场存在;如在台湾,按党旗颜色的不同来划分,后来颜色也被用来取代政治立场,主要分为泛绿,泛蓝两个立场,根据立场强度的不同,可以分为深蓝,浅蓝,深绿,浅绿,此外还存在泛橘.
而在中国大陆,媒体根据意识形态的不同进行划分.最早,以炎黄春秋,南方周末为代表作自由主义一派;以环球时报为代表作民族主义一派;以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日报为代表作共产主义一派;以申报,大公报为代表作保守主义一派.自 2013 年以来,这些不被官方认可之主义的媒体成为中国政府主要打压对象.
打压新闻自由并非只有中国政府独有,在一些西方国家也存在这种行为,根据经济学人和无国界记者组织的报道,打压新闻自由的行为主要集中在亚洲地区,新闻自由度较高的则是集中在北欧地区.在亚洲地区中,中国和菲律宾两国在近年来备受关注.
其中,中国政府在媒体意识,言论自由,大数据三个维度上的动作臭名昭著.在媒体意识上表现为对媒体意识的严控,在 2016 年,党中央要求所有大陆记者参与考试,用于加强党意识,维护党形象,不过考者无法取得记者证.之后要求新闻稿传播"正能量",政类新闻稿则统一使用"通稿".而独立发声的记者也会被限制人身自由,更为严重则以"寻衅滋事罪"逮捕,如张展,张贾龙,陈杰人,黄雪琴,张文敏等人.
媒体行业中曾经一个说法,在中国大陆的新闻里,一篇新闻稿被撤,很大概率不是因为这篇新闻造谣了什么,而是说对了什么.好奇心日报属大陆媒体中自由主义的媒体之一,报道题材广泛,切入社会问题,针对前几年的北京低端人口,深圳白石洲,中国米兔运动,同性审查等社会话题多有报道,但因话题触及红线,轻则撤稿删稿,重则约谈整改.
2019 年初,好奇心日报原计划上线大陆地区的 LGBT 群体专栏,并考虑发展为一个长期聚焦话题,但专栏只做了两期就遭到内容审查.(信息提供者:Eric.Theo)
来自台湾的记者陈莉雅,曾反馈在任职于好奇心日报期间不定时会收到主管通知撤稿的信息(2019 年年间),作为台湾媒体人,陈莉雅对中国大陆的这种"无明确缘由"被要求撤稿之情况,一开始用"很难释怀","厌恶感"来形容,因为在台湾要求撤稿涉及到言论自由,一般是在文章或报道本身争议性过大,才有出现撤稿.后来在缓冲期的调和下,变得"没怎么难过了".
一年内接连的约谈导致好奇心日报的广告业务受到很大影响,因而团队不得不缩减,直至"死亡".近期,好奇心日报的重心放在了"大公司头条"栏目上.同样受到打压的还有 NGOCN ,因在 2019 年资金账户被官方冻结,上诉无效,之后 NGOCN 在撑了一段时间后宣布注销主体.
好奇心日报曾回应读者想成为什么样的媒体,"我们希望成为中文世界最好的媒体之一"."最好"是指,做一个有操守的媒体,有责任心的媒体,有职业道德规范媒体,就像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都是我们敬佩的媒体范例.
2020 年,端传媒做到了,NGOCN 做到了,好奇心日报也做到了.
伊险峰为什么离开"第一财经周刊"?
产品分析:内容运营岗位都没有,"好奇心日报"如何靠内容致胜?
加油以后会经常光顾的ヾ(≧∇≦*)ゝ
好奇心日报曾回应读者想成为什么样的媒体,"我们希望成为中文世界最好的媒体之一" | 0.874592 | 122.48 | 0.015699 | 0 | 326 | 1,741 | 840.8 | 4.03125 | 0.172926 | 0.007613 | 400,000,006,466 | 新闻传媒 |
由于新闻稿是在高权重的新闻媒体上发布推广,seo主要关注关键词排名和排流,通过各种优化手段获得关键词排名,从而获得更多的搜索流量间接带动网站直接下单.
创新营销培训发现,新闻稿中的SEO思维主要体现在两个目的上:
新闻营销要与搜索引擎优化相结合,品牌名,关键词,产品元素等品牌元素要与搜索引擎优化相匹配.也就是说,用户搜索特定的品牌词,明确表示,"在使用关键词时,用户一定要看到信息的统一性,这样不仅加强了品牌,也避免了不必要的误导".一般来说,影响新闻稿搜索排名的主要因素如下:
据营销总结,影响这些因素的主要因素是内容优化,媒体平台和后期维护.
如果一个好的新闻策划内容没有好的排名,读者就很难搜索到.一个好的新闻策划内容能够留住读者,而优先级排序是引导读者进入目标新闻页面的关键.
内容优化就是在精心策划的内容基础上,对关键词进行选择和布局,使新闻发布更受搜索引擎欢迎,获得更好的位置排名.新闻稿内容优化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结合自己的产品或服务和新闻主题选择主要关键词,并从读者的角度:哪些关键词容易被网友搜索,从而扩大长尾词.例如,以"红酒"为核心词,extension显示"红酒价格","红酒什么牌子好"等长尾词.
新闻发布的标题是新闻发布的眼睛,必须要锤炼,而不是标题方,要真正锤炼,才能真正发挥效果,实现搜索引擎首页排名.
排名是基于关键字的.如果你的文章中没有关键词,新闻稿将不会搜索关键词,标题中出现的关键词将更好.
标题字数尽量控制在25字以内(50字节),字数过多的标题不能显示在搜索结果中;
a.首段和尾段应尽可能短,字数控制在200字以内,并使用关键词.尽量在一句话中使用它们(即关键词越高,排名越有利).
b.中段关键词自然排列,每段字数不超过350个,内容创意越高越好;
c.新闻版面的关键词密度应控制在2%-8%之间,即在1000字的新闻稿中,关键词数量应控制在20-80字之间.关键字的总体布局应该是自然的,并且记住要以严格的方式堆叠它们.
新闻稿中的图片不需要压缩.尽量选择两张有图片注释的清晰图片.上传时需要添加图片描述(包括优化的关键字).
图片的水平宽度设置为500像素,垂直高度取决于图片的比例和方向.格式保存为jpg格式,一般为500*375像素,单张图片大小不大于1m.
为了排名好,我们必须选择一个好的新闻媒体平台.这不出名,也不在主页上.首先,媒体本身必须是搜索引擎中包含的媒体,尽量是新闻源中包含的媒体,具有很好的权重.
新闻媒体的选择应是"门户+产业+地方结合",应注意以下四点:
如果企业面向**,媒体的选择可以广泛传播.如果是一个城市,主要是基于本地门户网站,当然也不能放弃综合门户网站.**的网民都关注综合门户网站,也有一些行业网站,都是由媒体组合而成,不怕顾客看不到.
新闻稿应刊登在与文章内容相关的频道或栏目上,也可以理解为目标群体愿意关注的栏目.比如,汽车新闻稿应该放在汽车板块,或者技术板块,但原则上不应该放在房地产,家居,食品等不相关的板块. | 0.883518 | 66.421053 | 0.001596 | 0 | 133 | 279 | 1,153.8 | 4.058594 | 0.154517 | 0 | 400,100,006,737 | 新闻传媒 |
对于新闻策划,不同人有不同见解.本文中的新闻策划是指新闻采编人员在充分尊重新闻事实第一性的前提下,对已经发生,正在发生或将要发生的新闻事件进行有创意的组织报道,其目的是更好地配置新闻资源,形成信息强势,增强舆论引导效果.
重大主题报道是党报的核心,也是党报新闻策划的核心.这类报道的策划,首先要抓宏观背景导向,唱响"稳定,发展,和谐"的主旋律,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又好又快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重大新闻事件的宏观背景有准确的判断,然后再来确定报道基调,报道内容,报道规模.重大主题报道对舆论的影响力不言而喻.没有"百家争鸣",社会缺乏活力,但没有主旋律,社会就会缺乏凝聚力.在这样的传播环境里,准确权威就是影响力,高度深度就是影响力.经过精心策划的重大主题报道显然具备影响力的这些基本要求.
但是,这类报道最难的在于宏观和微观的结合,上与下的结合,政情与民意的结合.因为,党和政府想说的,总是和大局有关;人民群众想听的,又常常带有个体性,针对性.这类报道的策划只有在党和政府想说的,人民群众想听的结合点上下功夫,才可能提高受众的关注度,产生社会共鸣效应.
"温州日报"在贯彻十七大精神的报道策划中,独辟蹊径,跳出经验总结的圈子,让读者走进来,让新闻走出来,引导舆论良性互动,策划了题为""十七大精神在温州"记者邀你一起采访"的特别报道,成功提升重大主题报道的影响力并形成轰动效应.29年的改革开放,记录着"温州模式"的创新轨迹.十七大期间,新华社曾在"十七大的历史方位"一稿中认为浙江温州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缩影.温州这29年里,发生过许许多多令人瞩目的故事,"也许,你是温州改革开放的见证者;也许,你是温州创业创新的亲历者.我们真诚地邀请你加入我们的采访队伍,用你的经历和故事,用你的所见所闻,共同为广大读者讲述十七大精神在温州的故事,呈现改革开放的新成果,科学发展的新亮点,和谐建设的新思路,以及关注民生的新举措."―在首篇征集采访者的见报稿中,明确表达了我们的策划意图.
很快,读者纷纷打进热线,对采访表示出浓厚兴趣."编外记者"的热情参与,为我们做好这组策划报道打下了成功铺垫,紧接着,如何挑选合适的"编外记者"参与报道,成为下一步的考虑.采访柳市电器产业之变,我们选择了当年柳市"八大王"之一的"目录大王"叶建华;采访温州民营企业的股份制演变,我们选择了温州股份合作制的见证者,组织起草中国第一个私营企业地方法规的老专家宋文光;采访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的成果,我们选择了来自温州金融系统的党的十七大代表柯茜茜......这些人物或亲历,或见证,无不对选题有着切身感受,通过他们对采访的融入,不仅可以增加新闻的厚度,为广大读者指明新闻事件的政策背景,示范效应和深远意义,还使我们的报道跳出了单向传播的模式,代之以双向互动交流的新方式,进一步调动读者的阅读愿望和参与意识.同时,丰富的内涵和宽阔的外延,又使得报道与活动形成合力,产生更强的张力,以独特视角做活了重大主题报道,受到读者的赞誉.
围绕当地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搞策划,是地市党报的必然选择,通过有针对性的策划来引导社会舆论向中心工作凝聚.这类策划如何摆脱书面文件的束缚,跳出硬性宣传的老套套呢?我们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从新闻事实切入,让新闻站到前台来,通过组织策划,将文件性,政策性的东西转化成活生生的新闻事件,用新闻说话,将社会舆论朝着有利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的方向引导,进而反过来以社会舆论来推动中心工作的开展.这方面比较成功的一起策划就是"温州日报"在2003年效能革命中推出的"车检,咋就这么烦"的暗访式连续报道,这组报道曾获浙江新闻奖一等奖.
2003年夏,温州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效能革命".这场自我革命,革的就是群众深恶痛绝的"衙门作风"."温州日报"成为这场"革命"的舆论先行者.策划从何切入?正当思考时,一封读者来信引起了我们的注意.这封来信反映的是温州市车管所服务态度差,效能低下的问题,这封来信尽管话题不新,但恰恰是我们做策划的一个"为我所用"的有效元素.于是,"温州日报"联合市效能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委督察室联手开展了这起舆论监督的策划. | 0.890435 | 246.428571 | 0 | 0 | 409 | 467 | 1,020 | 4.167969 | 0.124638 | 0 | 400,100,011,231 | 新闻传媒 |
[404文库]大社老记有话说 | 20万新闻大军为何没有一个是"吹哨人"?
现在全国的新冠肺炎发病率,死亡率都呈现出下降趋势,似乎防疫抗疫的拐点已经到来了.回顾疫情发生前后的情况,一个令人惊奇的事实是:全国20万新闻从业大军竟然无一新闻单位在疫情发生之初发出预警的报道!也没有一个记者当了"吹哨人"!问题出在何处?是哪个环节起了"中梗阻"的作用?如果新闻界以及全社会不能很好地总结经验教训,多年后下一个疫情来临的时候,就会依然重蹈覆辙.17年前,我们曾经经历了SARS的冠状病毒流行病,但17年后还是没有运用好SARS的经验,吸取有关的教训.
现在人们都知道了武汉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前,第一个发出预警信号的是医生李文亮,而且他为此献出了生命的代价,人们歌颂他是英雄.媒体作为社会的专业预警公器,记者作为专业的"吹哨人",为什么本次疫情预警媒体缺位了?几乎全国媒体的记者无一人成功当了"吹哨人"?这是新闻专业的悲哀,也是社会的悲哀.
李文亮在医院知道疫情,在朋友圈发出信息后,如果有记者及时去采访他,发出报道,灾情就会大大减少.多年来各地都重视打造传媒业,传媒得到的投资比哪个行业都多,传媒的硬件,软件都相当先进,很容易把疫情传播到更大的范围,可以让全国防疫部门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可以让全民及时知道疫情真相人人预防,本次疫情就不会如此严重.可惜的是疫情下全国传媒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据全国新协统计,截至到2015年底,全国共有208126名记者持有有效的新闻记者证.按媒体类别划分,报纸记者82198人,期刊记者5411人,通讯社记者2599人,电台电视台(含新闻电影制片厂)记者116735人,新闻网站记者1183人.这支队伍不可谓不大了,现在的文字,摄影,广播,网络记者的采访装备不次于世界各国记者的水平.但我们新闻界在新闻体制上,观念上,记者队伍的培养,考核上等都存在不适应新时代要求的问题.
新闻媒介是社会的公器,记者是是最强有力的"吹哨人".老记相信全国20万记者一定会有人在去年年底至今年初,得到了有关武汉疫情的消息,在武汉官方的新闻发布会上说"疫情是造谣","病毒不会人传人"后,一定有记者坚持自己深入到医院,采访医生,专家,到现场看医疗抢救的情况,写出了报道.就是在当时疫情不明的情况下,不便发公开新闻,记者也可以发内参上送各级领导机关,后果也会大不同了.太可惜了!那么,这些预警的新闻消失在什么环节上了呢?
老记认为新闻"吹哨人"疫情的预警信息一定消失在以下环节上了:
新闻的定义是新鲜的,有价值的事实的客观报道,它是不以政治观念,集团利益而转变.发现新闻,报道新闻,本来是媒体的职责.媒体的报道常常可以提醒社会,在灾情暴发前起到预警的作用,使灾难不至于那么严重.如今媒体的职能,舆论环境变了,写什么,怎么写,何时发,何时不发......媒体没有自主权了,一切都要服从政治正确的新闻观念,要以一定时期的官方意志为转移,凡是领导机关,上级不同意的都不能报道.长此以往,媒体领导层明白了新闻自主权是没有的,在此问题上是不可能争取的,否则就是政治错误.
于是媒体的领导被这样的新闻观念困住了手脚,他们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鼓励记者去当新闻的第一发现人,对记者根据自己的暗访,私访写的报道,常常不客气就毙了.于是记者在许多次预警报道被枪毙后,就没有了目光,嗅觉,不再去喊"狼来了",有一天狼真的来了.
本次新冠肺炎武汉市,湖北省领导机关的新闻发布会说"疫情是谣言","病毒不会人传人",媒体领导绝不敢发与此不同观点的报道,一些记者的预警新闻就死在媒体老板的手中.媒体这个专业时下成了最不专业的.报纸,电视,广播,网络报道什么,怎么报道都有上面安排好了,媒体自己都不用动脑筋了,派记者跟着上头的安排去采访就是了;记者也不用自己去发现,寻找新闻了,跟着上头组织的采访团走,不会吃闭门羹,遭白眼,还吃香喝辣;媒体成了最好混的单位.甚至有记者在参加采访活动后,活动的组织者就发给记者一份新闻通稿,要求记者一字不改,署上自己的名字发表就是了.记者真的成了"记者",人家怎么说,记者就怎么记,也不管对错.记者好当了,媒体好混了,该预警也不预警了,灾难就降临了,社会就倒霉了,人民就遭殃了.
如果不要求新闻完全正确,如果允许记者报道在事实基本正确的情况下,允许有一些出入,记者就敢写了,情况就不同了.预警性新闻本来就是在情况还没有完全清楚,疫情还没有完全爆发时的一种可能的信息,如果不是只从严控媒体出发,尊重公民的知情权,本次灾难就会不同了.任可喊"狼来了",狼没有来,忍可"吹哨人"吹哨误惊醒了梦中人,也要比灾难来了束手无策强得多,后果小得多.
一些新的新闻规定也影响了记者对预警性新闻的采访报道.过去地方上发生重大事件,全国的重要媒体都会蜂拥而至,一定不会漏了新闻.有些驻地新闻单位与记者由于长期在一个地方工作,与地方有了各种利益关系,他们常常不敢发与地方领导部门观点不同的报道,更不会发批评性报道.允许全国,外地的媒体到突发事件发生地采访,可以打破地方保护主义,使重大灾情,疫情,突发事件不致于漏发.但前几年新闻管理部门的不准外地新闻媒介在全国采访报道的观念影响了预警性新闻的传播.
现在全国所有的媒体都是国字头,都有一定的级别.全国的媒体是部级或副部级;省市的媒体是厅级或副厅级;地市的媒体是初级或副处级.这样媒体的头儿上面都有比他地位高的领导或机关,在政治正确观念下,媒体的头儿一定对上级领导讲忠诚,以上级的是为是,以上级的非为非,言听计从,是不敢自己对地方大事自作主张的.在疫情这样的重大事件上,媒体领导一定紧跟地方领导,在地方领导隐瞒疫情时,地方新闻单位一定不会发表疫情.
由于新闻单位在这样的级别体制下,媒体的头儿必然对提高专业水平没有兴趣,许多媒体人一心想着搞好领导关系,以便日后提拔,更不会允许记者写地方的批评性报道.一些全国驻地方的媒体的头儿也竭力讨好地方,与地方领导打各种关系,以便在今后调动工作时到地方谋一官半职.有的媒体为了在地方得到财政,土地等的帮助,也竭力巴结地方领导,以发表政绩报道为交换.如此这般,媒体还怎么会讲真话,记者怎么会当"吹哨人"?
在这样的新闻体制下,现在在媒体上很难看到有批评性报道了.新闻要有一定比例的批评性报道,这是几十年主流的新闻观,是被正统新闻理论确认的.这一个时期以来,很少见到有强调新闻要发挥批评武器的作用了,媒体主管也嫌发批评性报道麻烦.发表扬性报道可以讨好地方领导与机构,而发批评性报道常常反受批评,长此以往谁还愿意去搞采访,写稿,审稿,发稿都麻烦,多有可能通不过的批评性报道?于是报纸上的批评性报道没有了,批评报道仿佛是十多年前的事了.报纸上即便有些偶尔看到的批评性报道,大多是批评基层的,稀有能触及有点儿层次的批评性报道.
于是批评性报道,揭露社会问题的报道让私媒体做去了.而在不久的过去,报纸是批评性报道的主力.报纸是最老的,历史最悠久的媒体,它主要是公权力办的,过去公信力也是最强的.想当年许多批评性,揭露性报道真实与否,就是其他媒体报道了,读者也是以报纸报道与否来确定它的真实性的.如今读者不再这样认为了.
新闻媒体这样的体制不改变,再强大的新闻队伍,再先进的设备都没有用,新闻媒体还是不能及时发出预警性新闻,记者仍然不会当"吹哨人"!
社会上看记者很风光,其实现在记者没有地位,沦落到打工仔的地步.他们在新闻媒体就是一个码字匠,媒体的头儿就是记者的老板,记者没有应有的地位.他们在单位没有独立的发言权,一切都要
以媒体的老板的是为是,以老板的非为非.在选择报道主题,报道什么,怎么报道等方面都没有独立自主性.在一些新闻单位如果记者与老板观点不同,发生争执,就会立马被炒鱿鱼.这样记者就不能真正发挥在传播新闻,批评时弊中的作用.
记者是特殊的生产精神产品的行业,应该研究发挥记者独立自主作用的培养机制,尊重记者工作的自主权.40年前,那时的记者不管是全国的还是地方的,都是属于干部队伍.我们在新闻单位有很大的讲话权,在报道什么,怎么报道方面,新闻单位领导是很重视记者的意见的,甚至允许记者与领导有不同意见,允许争论得脸红耳赤.这些好的传统都是应该继承的.
如今各媒体对信息的需求量大增,在考核政策上向写稿数量倾斜.记者写一般性动态消息多的稿费多,有利于职称评定,而写深度报道的记者废时间,稿费少,评职称难.这样记者就把精力放在赶场子上,不去搞深度报道,批评性报道,像费劲的灾情,疫情的真相的报道都是要花大力气的.改变记者的培养,考核政策是非常重要的.
新冠肺炎防疫抗疫还没有结束,媒体,领导部门总结代价沉重的教训,接受现代行政,大众传播媒介的先进理论,对疫情,突发事件按现代行政,传播媒介理论的研究成果,发现的规律,去处理,解决好,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 | 0.897564 | 164.181818 | 0.00111 | 0 | 337 | 919 | 1,312.9 | 4.050781 | 0.13289 | 0 | 400,100,012,931 | 新闻传媒 |
为保持中国记者在全国同类期刊中的核心,权威势头,2007年本刊新闻摄影文章栏目力求办成在全国同类期刊中有影响的品牌栏目.为此,摄影文章栏目中的"新闻摄影研究"这个主要栏目要在"三新"上有所突破,即:研究稿领域上创新,文章形式上创新和内容深度上创新.
1.研究稿领域上创新,主要指拓宽研究领域,侧重研究两头:
一是研究传统黑白新闻摄影经典照片,讲大师(包括作者头像,简历,新闻摄影擅长及其成就与影响),讲作品(作品产生背景,主题,主体选择,拍摄经过及作品特色等),讲规律(作品产生原因及拍摄感受等).
二是研究数码新闻摄影拍摄,编辑技巧,如何提高把握新闻的"决定性瞬间"的能力?以什么样的机制和手段利用社会化图片资源?数码时代如何稳定专业新闻摄影队伍及提高其综合素质?等等.
2.文章形式上创新,文章所配照片大小得当,克服以前文章配图一贯四平八稳,方方正正现象,该长形则长形,该圆形则圆形,该方形则方形,甚至可以配漫画等.
3.内容深度上创新, 深入研究"华赛" 倡导的五大新闻摄影理念――最开阔的新闻摄影视野,最敏锐的洞察目光,最快速的客观反映,最高超的摄影技巧,最强烈的视觉冲击,一句话,就是要研究提高把握新闻的"决定性瞬间"的能力.
除了"新闻摄影研究"这个主要栏目外,还拟开设"拍摄故事""采编经验""新人新作""瞬间追忆"等.这些栏目的文章内容也要有一定分量,要吸引人,给人以启发和思考.
1.摄影理论文章选题要有新意,有新观点,新见解,限5000字以内,要配有与文章相关的图片1――4张(特殊文章可多一些),用gpg格式发出.
2.其它栏目文章在2000字左右,要配有与文章相关的图片1――4张,用gpg格式发出.
3.文章不要一稿多投,发给本刊的稿件(以发出邮戳为准)3个月内不用,可另投它刊.
4.用电子邮箱发稿,请将文章发至: | 0.849546 | 70.090909 | 0.060367 | 0 | 124 | 237 | 1,421.7 | 4.027344 | 0.198444 | 0.004878 | 400,100,016,086 | 新闻传媒 |
"他认为科学新闻应有三阶段,首先是"如实"报导,讲求真实性,其次是内容够"吸引人",可以唤起读者的想像和感觉;最后是让读者跳脱报导本身,进行"反思"!"
四月台达媒体沙龙现场.(图片提供:台达电子文教基金会)
文/詹诒絜(台达电子文教基金会气候与能源专员)
气候变迁与能源转型近来成为舆论界热门话题,长年关注该议题的台达电子文教基金会,也透过许多方法传播气候和节能知识,如自2007年成立"低碳生活部落格",连续十年前进联合国气候会议现场,2010年与竹科广播电台IC之音合作"气候战役在台湾"节目,2012年起更冠名赞助"曾虚白先生新闻奖"的"台达能源与气候特别奖".
今年,针对主跑环境议题的专业媒体,台达基金会特地在四月初举办第一场"台达媒体沙龙",邀请新兴媒体"镜传媒"资讯长简信昌,交流网络专题"空袭警报"制作心得,另一位台大学生会永续部长颜东白,则分享"台大校园节电"系列报导的撰写始末.当天吸引超过20位媒体记者和关心气候议题的报导者参加,一同激荡如何做出更优质的气候及能源报导.
怎样拆解隐藏在繁复数据后的科学真相,让阅听大众更易吸收复杂难懂的气候议题?是许多媒体共同的疑问与挑战.简信昌先以描述空污议题的"空袭警报"为例解释,"镜传媒"团队透过Google街景与GPS卫星定位,融入政府的空污统计数据库,让人亲眼目睹所在地的空污状况有多严重,希望让人看了立刻"有感",甚至还在报导网页加上咳嗽声.他认为除了文字和数据,环境报导也应重视图像表达和互动软件的运用,拉近原本觉得遥不可及的议题距离感.
颜东白的校园节电系列,同样在报导中融入许多资讯化图表,让读者一览校园能耗的历年起伏,说明校园节能制度面的缺失时,他也配合图像化工具加以辅助.有趣的是,该则报导刊登后不仅促成校方公开历史用电资讯,校园团体还举办实体活动刺激学生加入节能运动,唤起年轻世代对气候议题的关注.
特别的是,上述两位受邀的专题简报讲者,都并非专业媒体记者出身,简信昌是软件工程师背景,颜东白目前还在大学就读,但两人的分享心得都引起现场许多媒体的肯定,会后交流状况颇为热络.
镜传媒资讯长以"空袭警报"专题解释如何运用视觉图像表达和互动软件,拉近民众和议题的距离感.(图片提供:台达电子文教基金会)
除分享优质报导制作心得,台达媒体沙龙也邀请学者列席评论,从专业研究与科学角度发表观察,提供媒体工作者更广的写作视野.
当天担任讲评的中正大学通识中心教授黄俊儒首先提出一个疑问:"何谓优质的科学报导?"他认为科学新闻应有三阶段,首先是"如实"报导,讲求真实性,其次是内容够"吸引人",可以唤起读者的想像和感觉;最后是让读者跳脱报导本身,进行"反思"!看完后能在生活中与其他人谈论,分享观点.台湾大学政治系教授林子伦则认为,由于气候变迁及能源议题涉及厚重且复杂的科学知识,无论文字叙述或图像表达都有极高难度,非常需要新兴载体及科技工具的辅助,对目前努力尝试的媒体工作者表示肯定.
而两位学者都认为,台湾长年被排拒于联合国外,难以接轨时兴的国际脉动及气候谈判,久而久之,民众对这类议题更加无感,难有共鸣.因此,另一个辅助媒体做出优质报导的关键即在:连结"庶民文化"!他们的建议是,传媒工作者应了解讯息接收者的生活背景,并同理存在于社会上的常民文化,并尝试运用在标题选择和书写方式上,才能让报导接触到更多非"同温层"的阅听众,摆脱环境新闻等同于无止尽的灾难,枯燥难懂,或者就是世界末日等刻板印象.
参与者一同分享及讨论何谓优质的环境科学报导.(图片提供:台达电子文教基金会) | 0.891525 | 113.461538 | 0.055935 | 0 | 228 | 336 | 1,490.9 | 4.183594 | 0.125424 | 0.078341 | 400,100,016,520 | 新闻传媒 |
简单说,新闻稿就是写给媒体的书面报告,它涵盖各种新闻事件,包括预定事件,人事变动,奖赏通报,新产品或新服务的推出,销售业绩等等.新闻稿能为记者要进行深度报道提供第一手资料,一般来说,记者都是先接到公司新闻稿,然后才考虑是否进行深度报道.此外,新闻稿还是公关工作中的最基本工具,只要掌握其正确的形式,任何人都能学会写新闻稿.
一般印象中,除了大企业外,普通公司很少寄发新闻稿给媒体,其实发新闻稿是一件非常划算的事,一来发新闻稿不用多花钱,二来有非常不错的广告宣传效果,如果我们尝试发新闻稿给新闻媒体,除了可以加强记者对于我们品牌的印象,另一方面也可以创造新闻议题,进而增加曝光度,可以说是好处多多!然而,一般公司撰写的新闻稿,与记者所写的新闻不尽相同,记者必须站在中立,作出详实公正的报导,这类新闻通常是综合性,不会单纯为了某一品牌或商品而为之,所以我们常见的记者报导都是全方面或广谈趋势类型.但是公司行号所写的新闻稿,虽力求字面上保持客观立场,但实际上却隐含着表现自己产品优点的私心,目的是为了争取在新闻版面上的曝光,所以我们如何写出一篇吸引人阅读,同时又像是记者报导的新闻稿就非常重要了!
新闻发布的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要注意,不能马虎,从发稿对象的选择,给记者的 email 撰写,辅助报导资料夹带方式,发布时间点决定,电话追踪推广,资料补充加强等,每个细节都大有学问,也是许多公司的公关或企划非常容易轻忽的地方.
当你撰写标题,副标题及正文时,记得要注明公司名称,这样新闻界人士及其他读者都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更加容易地搜索到你的新闻稿.还有要少用术语,如果出于表达准确的目的而用到行业术语,就一定要给出定义或备注说明,后续报道可以拓展成一篇完整的新闻报道.此外,媒体非常讲究时效性,你写的新闻必须是新近事件,时间不能隔太久,新闻发生的地点也不能太远.
新闻中一定要有引语,最好是重要或主要人物说的话.引语不一定要是这个人确切说过的话,但一定要真实,不论怎样,一定要符合这个人所表达的真实意图.有了引语,业务繁忙的记者就不必特地抽身去做后续采访了.
记住,大多数编辑室都在面临工作负担重,人手不够的问题.如果你的新闻稿能为他们提供方便,就比较容易发表.如果你的新闻稿相当接近发表的要求,那么编辑可能都不怎么修改就直接发表了;但如果你的文章里满是浮夸的宣传语,错误的格式等等,那么编辑肯定会删除这些没用的东西.编辑就是决定文章采用与否的人,所以不要浪费他的时间.
新闻内容应该鼓励积极向上,尽量不要写一些负面能量或无关紧要的词句.因为记者可能会把注意力转移到想要调查这些事情,而不是你想要通过新闻稿强调的内容上.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不要在新闻稿里泄露他人的联系方式.另外,你在新闻稿中提供的可以联系的人,必须在新闻稿寄出后,保持联系畅通,避免错过记者进一步询问的机会.
首先我们来谈谈新闻稿的架构,我们常见的新闻稿架构是"导言"加"内文"加"结语".在导言中,我们会描述最重要的部分,再以时间先后为序描述内文,最后再做出结语收尾.这主要是根据读者阅读的心理而形成的架构,因为读者迫切的想知道对过去所发生的新闻.人们在看报时,会先看标题,其次是导言,让人再做一次判断,如果还有兴趣,即是主体的内容,亦即内文.
在格式方面,新闻稿的字数建议控制在八百字以内;标题约十六字,每个段落控制在两百字以内,每行空一行以方便笔记.
根据经验,新闻稿一定要先讲到重点,最重要的部分先描述,事件的高潮安排在文章的开头,就是导言,字数大约是 100 个字或不超过 10 行字,导言是摘录这篇新闻稿的各个重点,次要的部分则放在属于内文的二,三,四段,内文通常是就第一段导言做出详细的分段说明.先讲重点的好处是当版面需要删减调整时,不会不小心将重点删掉,也方便记者制作标题时的参考.
因为媒体记者通常一天要跑很多场记者会,收到的新闻稿更是不计其数,记者朋友不见得有时间一一把众多的新闻稿看完,如果可以先用一个优先的段落把所有重点一次讲完,这个段落还可以让记者直接复制后贴上成为讯息稿与其它新闻合并,那绝对是记者们最喜爱的成功新闻稿.
撰写新闻稿时,我们先掌握三个重点:趋势,数字,权威.市面上的商品非常多,类似的牌子也不少,为何记者要报导我家的品牌呢?新闻稿也不是产品目录,不是把所有的商品简介都放上去,硬挤成一篇文章就叫做报导.有价值的新闻稿一定要讲到趋势,而趋势是需要靠调查数字与专家的分析进行佐证,如果针对产品的神奇效果能有实验数据佐证或知名专家背书,其可信度就非常高,这类商品绝对较其他商品来得突出,也会是媒体记者睁大眼时时关注的.如果你的商品种类太多,不用一一在新闻稿里介绍,只简单介绍一两项明星商品,其他全系列商品用附件的方式条列介绍即可.
新闻稿的句子要短,段落也要短,一定要切忌长篇大论,能将事实表达清楚即可.言简易赅,用词越准确越好,不能含糊其词.避免使用高深的专门术语或艰深字句,要方便读者阅读,也容易消化吸收.
在此归纳出新闻稿要被刊登需要有三个要点,第一是报导的内容必须是目前的热门议题,第二是拥有特殊观点或角色观点,最后是一定要站在媒体与读者的立场思考.
现在,你已经有了写作新闻稿所需的全部素材,那么你打算怎样写成文呢?对于初学者来说,新闻稿不要写得太长,最多一页纸.没有人会浪费时间在 5 页纸的长篇大论上,除非是你写的是八卦绯闻.
以下是新闻稿中应包含的内容:
即时发布的新闻应在页面顶部居左标明.如果你想让新闻延缓发布,就要在上面注明你想要延缓到哪一天.如果新闻稿上没有注明日期,就会被默认为是即时发布的新闻.日期下面应居中写上标题,标题下方可以用斜体写上副标题,副标题的目的是进一步阐释标题.新闻稿内文第一段要写出最重要的资讯,如果以日期或地点开头会让新闻稿更有"新闻味".第二(或第三)段接着写次要资讯,这部分应包含引语与事实.最后放上公司资讯,提供公司本身有关的资讯,像是你们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有哪些成就?企业目标是什么?当记者利用你的新闻稿写作新闻时,肯定会提及你的公司,写上这部分资讯,会方便记者描述.新闻稿最下方记得标注联系方式,提供作者(即你自己)的联系方式.如果媒体对你的稿件感兴趣,他们就知道如何联系你了.当今这个时代的新潮联系方式,像是即时通讯软件也是联系方式之一,给别人一个公司的即时通讯账号(例如 LINE 或 FB Messager)也是有必要的.
在正文下面写公司资讯,这部分的标题应该是"关于XX公司".用一两段话介绍一下你的公司,每段 5-6 句话.这部分文字可以描绘你公司的基本情况,核心业务及商业政策.现在许多企业都有正式的宣传手册,宣传片及企业策划书等等,这些材料都可以引用到这一部分来.
导言是指新闻开头的第一部分,导言中不需冗词赘字,只要能说出事情的重点即可.知名新闻写作学者告诉我们,掌握 5W1H 原则的导言才是有清楚脉络的摘要,导言的撰写其实不是件难事,5W1H 就是为何(WHY),何事(WHAT),何地(WHERE),何时(WHEN),何人(WHO),方法(HOW),在导言中尽量包含 5W1H,品质自然不差.如果无法全部写出来,可将"为何"与"何事"方面在第二,三段中的内文补述.对公关人员来说,找出该则新闻事件的特色,在导言中加以表现发挥强调,让该则新闻具备吸引力才是重点.
新闻稿的内文有二个重点,第一是发挥解释的功用,把导言提到的事实解释的更清楚;第二是作为导言的补充,补充导言所提到的次要事实,使这条新闻记载得更为周全;有时候我们也可以用内文分担导言中过多的重点,以免导言变得臃肿冗长.无论是导言或是内文,适时提出一些学者或专家的看法,会提高新闻稿被媒体记者收录与刊登的比例.
新闻稿的主要目的是要清楚地告知读者你所要阐述的事件,我们应该避免咬文嚼字,铺陈冗长,或是赘字过多等情形发生,力求易读明了,词句顺畅,遣词用字通俗化,字数保持在 300 字到 800 字间较宜.
写作正文.你希望记者的深度报道中有什么样的内容,你所撰写的新闻稿就要有相应的内容.记住,大多数的记者都是大忙人,他们没有时间去深入了解某家企业的重大公告,所以你的新闻稿就是记者进行深度报道的主要资讯来源.换句话说,你希望记者报道什么,新闻稿里就要写什么.首先可以写上日期及发出新闻的城市,如果不知道新闻该算那座城市,那就可以把城市略去.
新闻稿的导语(或首句)应简单阐述新闻事件并引起读者兴趣.正文要紧凑,避免冗长的句子及段落,少用重复及滥用华丽辞藻或术语,应力求简洁,不说废话.正文第一段(2-3句话)应概述全文,然后适当加入细节.在现代快节奏的社会里,不论是记者还是读者,如果第一眼就对这篇新闻不感兴趣,根本也就不会把全文看完.新闻稿应该专注在谈事实,即活动,产品,服务,人物,目标,计划,项目等.要提供尽可能多的事实,这才是写作新闻稿.要写出好的新闻稿,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要涵盖以下六个新闻要素:何人(Who),何事(What),何时(When),何地(Where),为何(Why)及如何(How).
理清了基本要素,就可以把主要人物,产品,事件,日期及与新闻相关的其他资讯写成连贯的文字了.如果你的公司不是新闻事件的主体,但是确实是新闻的提供方,那么也要在正文中写明.新闻稿要简短,切中主题.如果直接向媒体寄送纸质稿,那么正文必须使用两倍行距.新闻稿最基本的原则为忠实地陈述事实,严禁杜撰或原文照抄,尽量不带有个人情绪与主观字眼.投稿前应确实检查是否有错别字?标点符号是否正确?地名,人名,英文拼音,时间,地点应正确无误,禁止使用火星文或注音文.如果要内容富知识性与公信力,你可以引用政府统计相关数据,参考维基百科做名词或历史解释,平衡报导同类型事物与说法,增加不同人士的想法与意见.
一个简短醒目的好标题,是吸引读者往下把新闻看完的最重要触媒.新闻稿的标题除了是吸引记者或编辑的眼球,更是争取他们继续往下看的滑梯.
要写出吸引眼球注意的标题,就必须保持简洁,清晰,并且能正中主题,标题也算是新闻主题的进一步浓缩.我们建议你在写完新闻稿后再思考标题,一开始就先别管标题,等写完导言与内文后再来考虑如何下标题.另外,言简意赅的标题也是能够用来吸引读者注目的工具,在整篇新闻稿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好的标题会吸引人有深入了解的欲望,正如报刊新闻的标题必须吸引读者眼球一样,新闻稿的标题也必须吸引到记者的眼球.标题可以描述一家企业新近的成就,一个具有新闻价值的活动,一件新产品,或是一项新服务.标题文字除了加粗以外,字型的大小也常常比正文部分要大.写作标题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提取新闻稿中的关键词再加以重组.有了关键词,接着考虑如何将其连成逻辑通顺,夺人眼球的表达句子.如果你需要在标题后写一句概述,那么也可以采取同样的方法.利用关键词写标题,能使你的新闻稿更加容易被搜索引擎找到并建立索引,也方便记者及读者了解新闻稿的大意.
设定最醒目的新闻标题.以简洁有力的方式表达内文中最重要的意义,引起读者阅读本篇新闻的好奇心,勿流于空洞或赘字过多.
好的新闻角度是作者利用逻辑思维的方法,在编写过程中对新闻事实进行观察,分析,判断,进而得出的一种新观点和结论,并升华为一种理性认知,是写稿前的立足点.
俗话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有不同看法.选择新颖的新闻角度,不仅能吸引读者,而且能起到以小见大,增强指导性,提高新闻性,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的最佳宣传效果.新闻事实是客观的,然而,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看,就会获得不同的印象,得出不同的结论,写出不同的新闻,这是因为新闻本身就有许多侧面与角度,我们必须善于寻找发现最新颖,最独特,最具魅力,最有价值的角度,使自己的新闻稿更有特色.这里说的新闻也是对应你的产品或主题,我们可以从各个角度去描述.
一个重大的宣传主题,或很有价值的重大事件,记者直接报导,可能不易把握其内涵,如果选择一些有说服力的具体事实,通过细小的,却很典型的事实反映重大事件或问题,新闻报导会变得生动,深刻,且有说服力.
在现实中,一些具体事件,如孤立看,它的新闻价值可能不容易被发现,如把它放在宏观背景去考察,其新闻价值可能就容易显露出来,这就是以大观小的优势.
留下联络人联络方式是便于记者想进一步了解事件相关资讯时,可以即时找到补充材料的管道或途径.你可以重申导言,或以条列式放上详细的商品资讯,然后再加上你个人的联系方式.如果你的新闻稿确实具有新闻价值,那么记者自然会想要进一步了解,也可能想要采访几个相关人物.如果你认为让媒体联系一下新闻中的关键人物也没问题,那么你也可以把他们的联系方式放在新闻稿中.例如,如果你的公司有了一项发明,你就可以提供研发小组的联系方式.如果个人不方便接受采访,就要提供公司媒体部门或公关部门的联系方式.如果你们公司没有特定的部门负责与媒体打交道,那就要指定某一个人专门负责扮演媒体与公司之间的桥梁.
联系对象必须直接与特定的新闻相关.联系方式必须包括:公司的正式名称,媒体部门的正式名称及联系人,公司地址,电话及传真号码(要有正确的国家/城市编号及分机号码),手机号码,电子邮箱,公司网址,LINE ID.
如果可以的话,在里面放一个新闻稿网络版本的连结.每写完一篇新闻稿就上传到公司的网站上是个好习惯,这样既方便你提供连结,又能达到保存资料的目的.
最后,你可以用 3 个"#"号表示新闻稿的结尾."#"号要居中并显示在正文的最后一行,这是新闻媒体界的一个常用标准,当然,如果没有加注 ###,也不是说记者就不看你的新闻稿,只是有 ### 会看起来显得专业一点.
为了事件,产品,人物的解释方便,你会向媒体记者提供一些数字,表格,说明,图片或样品作补充资料.如果你是提供照片,画面之外能够辅佐文字说明,会更增加新闻稿内讯息的说服力.
对大部分的读者或甚至记者而言,技术性文字会产生理解上的困难,造成新闻稿过于艰涩难懂.
新闻稿也应该避免以旧闻充数,现在的新闻媒体都已经数字化,只要搜寻一下就知道新闻稿中的亮点是否曾被报导过,老套的新闻稿除了不上台面外,也会降低该企业在记者心中的印象.
以下是我们整理出写作上要注意的技巧:
通常一件可以被称为"新闻"的事件,必然具备以下五项要件之一:
成功的电子新闻稿应包含有新闻价值的卖点.由于传媒机构对新闻价值的判断不尽相同,故各类型媒体选择的新闻亦不会完全相同.然而,他们选材也有共通点,以下有六个条件,符合愈多条件,题目便愈有新闻价值:
异常性 ─ 愈不平常愈有新闻价值,最广为人知的例子:"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是新闻"
以上所列只是基本原则.许多时候一件事是否具新闻价值,往往是取决于当日是否有其他更重要的事件.
没有话题,新闻点(不有趣),根本不会吸引一般人的目光,自然也不会吸引记者去采访,所以一定要找到话题.话题可以和时事作结合,没有时事的话,就得靠名人(代言人),但有时候你找的代言人可能会模糊焦点,因为可能代言人红了,却对产品没有帮助.如果话题还是太单簿,就需要想更多可能可以吸引不同路线的新闻记者的话题.没有代言人,也可以说说故事,但有些产品,例如酒类商品,可能没有办法直接带产品,这就需要搭配活动,让人先注意到活动,进而看到产品,对产品加深印象,例如:酒商会常举办高尔夫比赛或时尚派对宴会.
如何找到新闻记者?
你可以上媒体网站找记者的电子邮件,或是将新闻稿投放给爆料信箱,看杂志,买报纸等,或找相关路线新闻的记者,甚至你可以直接打电话到媒体直接找记者即可.
你的新闻稿越有新闻价值,就越可能被记者选中从而对其进行深度报道.请你先了解一下对于特定的市场来说,什么才是"具有新闻价值"的新闻,然后根据你获得的资讯去撰写新闻讨,吸引记者编辑眼光注目.
新闻稿要干净利落,标题与文章必须具有吸引力.新闻稿寄出去后,和其他类似稿件一起被丢弃在一边的可能性很大,所以如果你希望自己的稿件被选中,就一定要文采出众.不但要出众,而且要尽力达到能够让记者或编辑不用修改而直接发表的要求.
当记者或编辑阅读你的稿件时,他也在思考要花多久才能把你的新闻稿改成可以发表的文章.所以,如果你的文章错误连连,资料残缺或者需要重写,那么他就会觉得太花时间而直接丢弃.因此你必须做到语法正确,掌握写作基本知识,并且言之有物.
根据我们的观察,早上寄达的新闻稿比较能引起记者或编辑的重视.早上的时候,媒体的人有时间把你的新闻归入他们已经在撰写的新闻中,在这一点上,你要特别细心.
请在新闻稿中加入其它资讯,提供一些证实你的新闻的材料,网上是不是能找到读者认为有用的,有关你公司的资讯?如果有的话,就要加进去.如果你不放心自己写的内容,就可以上网了解一下现在已有的相关资讯,说不定有人刚好已经写好和你一样的内容.
新闻稿中一定要不时增添号召性文字(行动呼吁),就是让人们在看完你的新闻后,会想要按照指示有所行动.例如,你写新闻稿的目的是想让读者去购买某件产品吗?如果是这样,你就要讲明这件产品在哪里有卖.再如果你写新闻稿是想让读者去访问公司网站进一步了解你的公司吗?如果是这样,你就要放上公司的网址.
务必将新闻稿发送给特定媒体中专门负责你的类别的新闻记者(记者报导新闻都是有分类的),各类新闻负责人的联络方式一般可以在各媒体的网站上找到,或直接打电话去询问,很容易就会找到负责记者.但如果你将新闻稿同时大量传送给多家媒体,多名记者,那就说明你可能是想投机取巧,而不是在针对特定的市场进行宣传,记者采用你的新闻稿几率较低.想想看接收你稿件的媒体是否会对你写的东西感兴趣?如果你寄给了对的人,那么他们显然会很欣赏;但如果寄给了错的人,你不就是在浪费时间吗?把高质量的新闻稿寄给对的人,才是正确的作法.
当你使用电子邮件发送新闻稿时,少用花哨的或非正式字体.超大的字体及花哨的颜色不会给你的新闻稿加分,只会转移别人的注意力,而忽视你的新闻价值.新闻稿要直接放在邮件正文中,尽量不要以附件的形式发送.如果你非要以附件发送的话,就要用纯文字格式的文件.Word 文件档是目前大多数媒体都能接受的档案格式,但如果你的 Word 版本较高,建议你把 docx 格式文件另存为 doc 格式.现在的媒体,尤其是平面媒体,常常因为樽节开支,他们使用的文书处理软件的更新比较慢,版本比较旧,如果你给太新的文档格式,他们是无法顺利开启阅读的.只有当你的资料中包含大量图表时,才使用 PDF 格式档案.另外,不要把新闻稿印出来以后再扫描成 Jpeg 文件发送,这既浪费对方编辑的时间,也浪费你自己的时间,直接把新闻稿内容打在邮件的正文里寄出就可以了.
以电子邮件发送新闻稿时,尽量不要以"新闻稿"作为邮件主题.这样的邮件只会淹没在其他平淡无奇的邮件中,想吸引编辑的注意,就要将新闻稿标题作为邮件主题,如"某公司在新任 CEO 上任后短短半年内将市占率提高百分之七十".如果你的标题非常夺人眼球引人好奇,也会使你的邮件脱颖而出,吸引编辑的注意.
一般建议大家在写完新闻稿前先不要拟定标题,因为你也不知道你的采访对象会说什么,你写的具体内容又是什么.只有当你写完初稿,开始修改导言的时候,再开始想标题.同时也建议你看看网上正式的新闻稿是怎样写的,学习你觉得不错的新闻稿写作风格,措辞,结构及格式,然后根据你的主文分析再找出合适标题即可.新闻稿经报社,杂志社编辑后,还会再一次重新拟题,不过如果你取了一个特别好的标题,也会提升稿件被采用的机会.注意!标题一定要简洁明了. | 0.89777 | 140.035088 | 0.001003 | 0 | 408 | 2,079 | 984.2 | 4.25 | 0.121649 | 0 | 400,100,016,701 | 新闻传媒 |
社交网络中信息传播的稳定性...
媒体融合背景下传统媒体如何转型?
媒体融合背景下传统媒体如何转型?
"媒体融合"的概念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教授浦尔提出.它是指把报纸,电视台,电台等传统媒体,与互联网,手机,手持智能终端九州播报等新兴媒体有效结合起来,从而衍生出不同形式的信息产品,再通过不同的平台分发给受众.
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传统媒体如何转型?现以FM93浙江交通广播为例,做如下探讨.
一,清醒的自我认识
互联网背景下,公众的信息来源已不再局限于广播电视报纸这些传统媒体,人人都是信息的传播者,人人都能营造一个舆论场.传统媒体的受关注程度急剧下降,这不仅造成了媒体人的心态变化,更严峻的现实就是,传统媒体关注的人少了,商业价值下降,生存岌岌可危.
但是广播作为目前受冲击最小,或者说受冲击最晚的传统媒体,在目前的大环境下,是唯一一个在2016年上半年广告经营中保持正增长的传统媒体,这绝大部分的原因得益于广播的地域性和轻便性.不过万事难预料,必须做到居安思危.FM93浙江交通之声也在融媒之路上迈出了自己的探索脚步.
FM93浙江交通之声目前拥有两个自己的新媒体平台,一是官方微博(FM93浙江交通之声),目前拥有170万活跃粉丝;二是官方微信(HIFM93),目前拥有超145万粉丝.根据新媒体排行榜发布的微信影响力榜单,HIFM93微信号长期稳居中国媒体机构微信影响力排行榜电台榜第一,中国新媒体排行榜民生榜第一.
二,媒体融合难在哪里
(一)缺技术
当广播要和互联网做加法时,我们发现传统的广播媒体人对于互联网技术的了解极度匮乏.从工业革命,电子革命到信息革命,技术的革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变化,也给媒体九州播报的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2016年,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更新迭代在推进融合报道方面的功能和适用范围也更加广泛.其中,虚拟现实技术(VR)在新闻领域的使用,增加了新闻报道的现场感和真实感.而借助人工智能硬件和软件等传播技术,实现智能化的新闻生产和传播也指日可待.技术更新要求传统媒体人要紧跟时代,学习新技术.
(二)缺人才
传统媒体对采编播人员的要求仅仅是采访时的一支笔,一个本子,一个录音笔,但是在融媒时代,全媒体记者必须要做到"全能":不仅内容生产要到位,还要懂技术,会美编,通晓音视频剪辑,擅长运营,这样的人才在传统的广播媒体中,是十分匮乏的.
(三)缺资金
互联网迭代更新非常快,每一次的迭代都需要资金的支持,尤其是传统媒体在和新媒体融合的探索阶段,会走不少弯路,每一个弯路都可能有资金的代价.
(四)缺大数据
一方面,互联网的发展产生了大数据,而大数据的发展也为互联网的发展提供了更多支撑,服务与应用,要想在互联网时代发展媒体,必须掌握大数据,但是传统媒体在大数据的掌握方面,几乎是空白.另一方面,互联网时代的大数据新闻也是热点,像各互联网公司都会定期发布一些符合自己平台特点的大数据新闻,但是传统媒体在这个方面也比较欠缺.
三,新形式下传统媒体如何突围
(一)不断更新知识体系
1.技术的学习
今年1月13号,FM93浙江交通之声在杭州火车东站推出"温暖回家路,孝心带回家"全媒体联动特别直播节目,从系统规划,流程设置到现场呈现,进行了一场横跨广播线上,实地线下,涵盖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端,实现广播数据流与视频数据流并机完成的大型直播活动,这其中对于技术的要求,是传统广播媒体人的一次新突破.
2.话语体系的学习
网络语言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产生并广泛流传,这是一种新兴的,有别于传统平面媒介的语言形式.它的最大特点是简洁生动,幽默风趣.比如"6666",一开始是在游戏及视频网站弹幕中最常出现,表达留言者"佩服,厉害"之意,但是现在的不少90后已经将之用于日常语言的表达.所以随着受众群体的年轻化,传统媒体在话语体系上也要进行学习,用更互联网化,更简洁有趣的语音给受众以代入感和归属感.
(二)中央厨房的构建
在媒体融合的新背景下,"中央厨房"式新闻生产模式获得不少传统媒体的青睐."中央厨房"通过对传统采编流程的再造,实现一次采集,多次生成,多元发布,有效地整合了人力,信息,渠道等方面的资源,提高新闻素材的利用率.
FM93浙江交通之声结合自身频道地位,以大交通,大网络,大服务为核心目标,在全国率先尝试组建交通信息的中央厨房.依托频道自有的路灵灵和高速007两个品牌栏目,结合听众爆料,交警权威发布及各交通线口实时信息,进行信息的统一搜集,二次整理,再分发到广播,新媒体等个平台,以此更好地服务路上的听众,也尽可能缓解交警部门的管理压力.
(三)探索制作融媒产品
新媒体的发展,要求传统媒体在产品发展方面也要有新的探索和尝试,尤其是需要策划推出便于融媒端传播的产品,要更适合于移动端的转发,扩大影响力.目前澎湃新闻客户端已推出短视频新闻评论栏目,不少传统媒体也开设了视频直播栏目用于报道日常新闻.
FM93浙江交通之声在今年两会期间,策划推出了"两会高峰观察"融媒产品.该产品考虑网络传播,移动端收听收看,每期控制在8分钟左右.特别邀请曹景行,曹林,张天蔚,储殷,杨锦麟这五位全国知名评论员分别就总理政府工作报告,雾霾,医改和共享交通等热议话题和交通之声新闻主播面对面交流,并根据真实的情况,邀请多位代表委员做客直播室访谈,受到受众的好评.
交通之声融媒体团队在北京临时搭建的演播室内,采用多机位拍摄,同期采编录播一体机通过网络标准推流方式,将现场制作的视频推向各个平台进行及时发布.音频版节目在FM93交通之声早晚高峰黄金时段播出,同时在蜻蜓FM开辟专区,可随时点播收听.
手机端节目直播流收听近24万人次,蜻蜓FM客户端收听近30万人次.短视频版在浙江广电集团中国蓝新闻客户端融媒专栏,交通之声官方微博,微信同步传播,据统计,微博端视频点击人数达到了35万人次,在中国蓝新闻融媒专栏中平均点击量1550人次,所有原创节目新媒体累计传播总量达到106万.
(四)品牌宣传
传统媒体不仅要树立频道的品牌形象,还要打造品牌活动和品牌栏目.品牌的影响力会拓展媒体产业的发展渠道,助力传统媒体更好地融合转型.
目前FM93浙江交通之声已经打造出多个品牌产品,在社会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力.比如"文明出行全省巡回宣传月系列活动"已经连续举办了十年,"氧气音乐节"已经连续举办了五届,这些品牌活动不仅增强了频道的影响力,而且通过活动拓展,开辟了新的创收渠道.
总之,未来的广播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广播,而是一个依托直播流,融合线下微信,微博,客户端等多种传播渠道的新型传播平台,而新型的传播平台,带给传统媒体人的,不应该是危机,而应该是紧紧把握的机遇和无限的可能性. | 0.887172 | 77.305556 | 0.01442 | 0 | 231 | 693 | 1,181.6 | 4.21875 | 0.147323 | 0.004073 | 692,500,001,239 | 新闻传媒 |
原标题:继续讲好澳门故事(澳门回归15周年系列访谈)
- - 访澳门日报董事长李成俊
本报记者 苏宁 江琳
" 人民日报 "( 2014年12月18日 23 版)
创办于1958年的"澳门日报"是澳门最具影响力,规模最大的报纸.创报"元老","澳门日报"董事长李成俊虽已届耄耋之年,但谈起"澳门日报"走过的56年历程,特别是澳门回归15年来"澳门日报"的发展,老人精神十足地打开了话匣:"澳门回归给"澳门日报"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机遇."
李成俊介绍,回归前,"澳门日报"一般每日出32版.到了2005年,回归6年后,"澳门日报"就增至64个版,翻了一番.如今,"澳门日报"日常版面70个,发行量占到澳门报纸发行量的90%以上.
""澳门日报"的发展除了与澳门回归后经济连年高速增长有关,还与我们坚持在'一国两制'方针下'澳报澳办'有关."澳门日报"立足澳门,依靠祖国,面向世界."李成俊说,回归15年来,随着澳门与内地交流的增多,"澳门日报"加大了对内地新闻的报道力度,一般每天都有多个版面报道内地情况.报纸除了在澳门本地发行外,还销至香港,珠海,中山,顺德,广州等珠三角地区.
作为一家爱国爱澳的媒体,在"一国两制","澳人治澳"的大框架下,"澳门日报"如何把握对特区政府的支持与批评?"无论何时,报纸都应该成为一个制衡的力量.我们对特区政府的各项政策措施既进行报道,将特区的现状展现给海内外读者;同时也开展批评监督,时进诤言,指出特区政府某些部门工作中的不足."李成俊说:"可喜的是,媒介的监督不仅没有引起特区政府的反感,行政长官还多次打电话致意,对批评表示理解与欢迎,认为很有必要."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李成俊曾是东江纵队的一名战士.1944年,日军侵华之际,高中刚毕业的李成俊带领10多名澳门同学前往内地参加抗日游击队."那时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香港沦陷,广东的珠江三角洲全部陷入日军的铁蹄之下.看到祖国大半河山沦陷,我们心情异常悲愤."
李成俊说,澳门儿女自抗战爆发便积极投身救亡运动,从1938年10月至1940年上半年,文化界的联盟 - - 澳门四届救灾会共派出了11队服务团,到广东开展战地服务,甚至亲上火线与敌人交锋,"这些青年男女有的一去再没能回来."
"有些人认为我之前在东江纵队抗日,后来回澳门创办"澳门日报"是弃武从文,其实不是."李成俊解释说,"我参加游击队,主要工作是在机关报"新大众报"担任采编工作,进行抗日宣传,这为我此后创办"澳门日报"打下基础."
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李老并不担心传统纸媒的生存.他说,"报纸要办得成功,需要与时俱进,自上世纪90年代,澳门日报社就创办了"澳门日报"电子版,适应网络时代的到来."他认为一份报纸要想成功,形式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有"真材实料".
李成俊介绍,"澳门日报"的内容既有阳春白雪,又有下里巴人,同时,还有深度报道,权威新闻评论等纸质媒体的特有"利器".他对"澳门日报"的未来信心十足:"回归后澳门的发展变化,给"澳门日报"带来更多鲜活生动的好故事,相信随着澳门的进一步发展,好故事会越来越多,"澳门日报"也将继续把故事讲好." | 0.838044 | 100.692308 | 0 | 0 | 205 | 395 | 998.4 | 4.164063 | 0.216196 | 0 | 692,500,003,713 | 新闻传媒 |
从编印"华侨通讯",到组织全荷华人第一届运动会;从创建各类侨团,到热心公益事业,胡志光一直热心致力于传播中国文化,关注华侨华人的切身利益.几十年来,多次带领荷兰侨商来杭进行旅游,经济,贸易,文化等合作交流,作出了不小的贡献.
知道胡志光先生是因为他的名字和事迹经常能见诸侨界各大报纸和网站:"共和国华侨的代表","侨界龙头","海外华侨华人的一代风范","中国侨领的榜样"......四十多年,胡志光勤勤恳恳从事侨界工作,为广大侨胞谋利益,解忧难,凡是与他共事或接触过的人无不给他极高的评价,在荷兰乃至西欧各国的华侨华人社会中,胡志光这个名字几乎家喻户晓.
长期担任中国侨联海外顾问的胡志光,如今已年逾古稀.但他一直在热心致力于传播中国文化,关注华侨华人的切身利益的路上,从未停歇.胡志光也是杭州市侨联的老朋友,在杭州市侨联的牵线搭桥下,不辞辛劳,多次带领荷兰侨商来杭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确,他在华侨社团中的凝聚力,在侨胞心目中的亲和力,无私奉献的精神及其巨大的人格魅力,都是其他人难以望其项背.
因病中断学业
远赴国外求医
胡志光1941年11月出生在浙江文成县玉壶镇东梓村一个清贫之家.其父胡克木是位贫穷的木匠,曾两度背井离乡去新加坡打工.他从小跟着母亲长大成人,也从勤劳善良的慈母身上学到了为人处世之道.小学毕业后,他以优秀的成绩考入文成县初级中学,正当茁壮成长之时,却患上了当时十分可怕的肺结核,只好因病辍学,人生道路也因之发生改变.
由于当时家乡缺乏医治结核病的条件,为了寻求境外就医之路,1962年2月,胡志光告别亲人和家乡,走出国门.此番出国本来是要去投奔当时已移居荷兰的父亲的,可因为荷兰一时还进不去,他只好先跟一些同乡一起,从广州经澳门来到香港,费尽周折取得了赴意大利的签证.
刚到米兰时,他只是一个两手空空的病弱青年.淳朴热情的旅意乡亲们你五百我两百,凑钱帮他买衣服,食物,药品,还四处联系,把他送进一家由国际红十字会开办的疗养院,治好了肺病.那时,大家还都不富裕,但是有一位素不相识的青田籍老侨胞却主动出资,与其合股,开了一间皮制品作坊.说起来这真是一个奇迹,从出国的那一天起,胡志光虽然在国外孤身一人,却从来没有为着谋生而当过一天苦力!从这些淳朴善良的普通人的身上,从他们的关心爱护中,胡志光学到了许多.在他年轻的心中,做一个好人的信念也更为坚定了.
1968年,胡志光赴荷兰定居.在做餐馆业的父亲身边,他很快掌握了烹饪技术和经营之道,并于1972年在荷兰的第三大城市乌特勒支市自己开设了一家向阳酒楼.
一心为侨服务
促进中荷交流
开设餐馆以前,胡志光就参加了荷兰历史最悠久,力量最雄厚的华侨华人团体――旅荷华侨总会.由于热心从事侨团的服务工作,他很快从普通的会员成为理事,再到常务理事,1980年5月,受到新老侨胞普遍信赖的胡志光,以遥遥领先的多数票当选为第五届旅荷华侨总会的会长.
受老一辈侨领的委托,1977年8月,胡志光靠一把剪刀,一瓶浆糊和一双手,克服种种困难,毅然接手总会在荷兰编印出版的,也是当时欧洲第一份华人报纸"华侨通讯"的编辑工作.一期报纸,从编排到送印,再到寄发到旅荷华胞们的手中,耗费的时间精力不少.但他埋头苦干,没有怨言,把报纸办得很出色,使之在团结当地的华人社会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华侨通讯"从最初的1800份发展到九十年代发行量达1万多份,成为荷兰侨界的新闻喉舌,家喻户晓.
当时荷兰华侨大部分从事餐饮业,但许多媒体经常报导一些对中餐业不利的消息.为了帮助那些陷于困境的中餐馆走出低谷,提高竞争力,胡志光多方努力,在其他侨领的积极支持下恢复重建荷兰中国餐饮业公会,并成为荷兰皇家饮食业公会的分会.为了打通中国厨师来荷的交流工作渠道,胡志光一方面拜访荷兰劳工部,司法部和经济部,向他们反映中餐业厨师的短缺问题;另一方面邀请中国劳工部国际合作司司长来荷兰,同荷兰劳工部进行谈判.经过他多次,多方的奔走呼吁,终于争取到放宽有文凭的中国厨师来荷兰的特殊政策,缓解了当时荷兰厨师严重短缺问题.鉴于胡志光在促进荷兰中餐业发展方面的贡献,荷兰皇家饮食业公会在1992年授予他荷兰皇家中国饮食业公会名誉主席的最高荣誉称号.
为了带领华侨华人冲出几十年小本经营餐饮业的狭隘天地,提高其在居住国的政治经济地位,胡志光于1987年带头创办了玉壶国际贸易进出口有限公司,1994年成立荷中农业设备技术有限公司,专门从事进出口贸易和向中国推广荷兰先进的农业温室技术,为中荷两国的农业技术交流做出重要贡献.后来又与毕传有,胡志敏等十几位华商合资组建了荷兰有史以来第一个华人经济集团――荷兰华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经济集团通过在进出口,房地产等领域的开拓,为探求发展华人经济新路作了有益的尝试.胡锦涛,李鹏,李瑞环,陈慕华,钱其琛,布赫到荷兰访问时都曾专程到温室种植基地参观,考察,并亲切会见胡志光.
为了适应华人社会发展的需要,胡志光与总会领导及时有计划有步骤地先后发起组织了全国性的华人运动总会,荷兰皇家中国饮食业公会,全荷华人社团联合会,荷兰中国商会,荷兰中国文化发展基金会和荷兰华人融入与参政基金会等,并参与成立荷兰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工作.
热心华文教育
关注华裔发展
胡志光说:因为当年无论是治病,寻亲,还是后来的创业发展,他的每一步都得到了老一辈华侨们的扶助.一颗感恩的心,化作支持他投身侨团事业的动力.担任社团领导人以后,胡志光发现有着中国血统的华裔青少年,虽然大都在国外受到良好的教育,但对祖(籍)国却很不了解,对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很陌生.为了帮助第二,三代华侨子女学习中文,了解中国文化,他和其他侨领们一起,发动广大侨胞群策群力,克服了资金,师资,教材,教室等各方面的重重困难,于1981年9月建立了乌特勒支中文学校,接着,又相继建立了海牙,哈林中文学校......在他们的倡导和扶植下,荷兰各地出现了华裔青少年中文教育热潮,截止1998年,仅由旅荷华侨总会一家侨社所举办的中文学校已发展到17所,促进了荷兰中文母语教育.1991年,胡志光带领联合会成员向荷兰教育部争取到经费,统一编写符合荷兰实际的中文教材,完成幼儿班至小学四年级教材的编写.在他推动下,1996年在荷兰召开"欧洲首届华人教育研讨会"和"2005年的中国侨联欧洲中文教育研讨会",促进欧洲华文教育的发展.人们都说,胡志光是荷兰华人教育的积极推动者.
胡志光已七旬有余,但他依然日夜为侨胞事业操劳.近日,在他和一些旅荷同胞的积极运作下,荷兰华侨华人自筹资金60余万欧元购得一处荷兰教会场所,将其改建成欧洲首个南海普陀山荷兰精舍,今后将开设为荷兰华侨华人服务的图书馆,中华文化中心,画廊及配套服务设施,以满足信众及游客的文化要求.胡志光表示,希望日后把精舍建成弘扬中华文化和佛教文化的场所,让优秀的佛教文化在华侨后代子孙中得以传承.
他说,除了宣传中国佛教文化,在有生之年还想为侨胞做几件实事:一是创建荷兰华人基金会,给下一代华裔留下一个有固定收入的"产业",使今后的华人社会开展各项活动在经费上有一定保证;二是建造华人养老院和有中国特色的华人陵园等.做这些事,目的是希望在这里出生,长大的华裔青少年继续发扬老一辈华侨艰苦创业,爱国爱乡的光荣传统,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中荷经贸,文化交流,更好为社会服务,并使勤劳创业数十年的华侨老人,在物质和精神生活方面都能得到满足,在侨居国安安乐乐,开开心心,无怨无悔地过日子.
胡志光从事侨团事业40多年,在荷兰乃至欧洲华人社会享有崇高的威望.但他从不居功自傲,而是一如既往地朴实谦虚.省里要评选浙江名人,大家不约而同地推荐他,可他总是说:"我是一个普通人,没有什么事迹可评".胡志光至今所持的却仍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护照.他平静而自豪地保留着心中的中国情结."我是中国人,我有一颗中国心."他这样解释自己几十年如一日的奉献:"40多年了,我确实把超过百分之六十的时间投入华侨社团工作中,如果我的操劳能为侨胞做一些有益的事,我将感到十分欣慰,已心满意足了." | 0.899339 | 151.272727 | 0.012052 | 0 | 484 | 993 | 844.3 | 4.011719 | 0.139123 | 0.004082 | 692,500,007,775 | 新闻传媒 |
第二十六届中国新闻奖,第十四届长江韬奋奖获奖者研讨会侧记
中国记协14日,15日在京召开第二十六届中国新闻奖,第十四届长江韬奋奖获奖者研讨会.中国新闻奖审核委员,评委,获奖代表等100余位与会者,围绕"文风改进,永远在路上"主题,就新闻舆论工作创新进行了探讨和交流.
优秀作品要站得高,贴得近
"今年11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中国记协第九届理事会全体代表和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获奖者代表时发表重要讲话,对广大新闻记者提出'四向四做'的新要求: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做政治坚定的新闻工作者;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做引领时代的新闻工作者;坚持正确新闻志向,做业务精湛的新闻工作者;坚持正确工作取向,做作风优良的新闻工作者."中国记协书记处书记张百新表示,一篇报道,人们往往是从主题选择看立场,题材取舍察方向,轻重多少品质量.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作为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的首要标准,必须始终坚持好.
"评委们一致认为,获中国新闻奖特别奖和一等奖的作品,必须体现新闻传播规律,既要'顶天立地',又要有鲜明特色或创新表达."第二十六届中国新闻奖文字组评委,湖北省记协原副主席许万全说,"顶天"就是指紧扣中央精神,"立地"则是指接地气,冒热气的真新闻;鲜明特色或创新表达则是在文风和写作上的要求.
"主流媒体经济报道要站得高,贴得近."人民日报社经济社会部记者许志峰表示,在采写稿件"五问中国经济"时,通过深入采访国家核心经济决策部门,准确传递中央对经济形势和推进改革的立场,判断和对策;同时抓住受众兴趣点,将庞大复杂的经济问题串连起来,在众声喧哗时为公众提供权威声音,引导舆论方向.
一等奖通讯作品"马氏"兄弟"跨越二十年的诚信"以鲜明生动的语言和细节将主人公的性格体现得淋漓尽致,"短句式"的表达方式使文章语言更加精练,脉络更加清晰.稿件作者之一,河南日报社副总编辑王国庆认为,在尊重新闻事实的基础上,记者应力求在"小灶"里做出"大鱼",通过生动的故事传播主流价值观,拉近与读者的"亲近度",提升报纸的"悦读"率和影响力.
融合新技术 提升传播力
在媒体格局深刻变化的今天,如何把握新闻传播规律和媒体融合规律,用优秀的作品,优良的文风,优美的语言,吸引读者和受众,提高新闻报道的感染力影响力,成为传统媒体新闻工作者面临的紧迫课题.
"文风清新的电视新闻作品应该是摒弃八股式的套话,浮夸的大话,追求简单质朴的'叙述体'风格,以匠心独运的策划设计和生动精彩的真实细节取胜."此次新闻奖电视组评委,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高级编辑赵微举例说,获奖电视作品"大国工匠",""一带一路"特别报道:数说命运共同体"第一集"远方的包裹"借鉴融合纪录片的优势,包装形式新颖,画面制作精良,通过更强的可视性获得更多观众的青睐,这也成为电视新闻节目变革的趋势.
音频版节目在网络电台收听次数达22万,视频版节目在视频网站累积播放25万次,微信公众号上推送的文章阅读量超过3万次......谈到全媒体专题节目"歌声中的抗战传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总编室副主任胡国华感触颇深."加强和改进新闻舆论工作,政治方向是前提,舆论导向是灵魂,新闻志向是动力,改变文风是抓手,情感投入是依托,媒体融合是出路."他说.
清新文风来源于深入采访
语言反映文风,文风体现作风.生动的细节和语言往往来源于记者深入的采访.
"今年我主持并带领十余位记者深入革命老区进行"再宿农家看脱贫"专题调研,走村寨,宿农家,听民声,反映老区渴望脱贫呼声,揭露扶贫领域形式主义苗头和倾向,并对老区建设提出建议."新华社高级记者徐江善说,这组调研正是深入基层改进文风的收获.人民群众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是新闻工作者写作的源泉和创新的不竭动力.只有坚持深入基层,我们的新闻志向和工作取向才能得到升华,这是坐在办公室里体会不到的.
"在丰富多彩的生活面前,在百姓朴实生动的语言面前,我永远只是一个小学生."在光明日报社驻湖南记者站领衔记者唐湘岳看来,稿子不是给自己收藏的,而是给千千万万读者看的.如果不好好钻研业务,稿子写得没新意,没技巧,没热情,满是空话套话,读者不喜欢,就不会产生好的传播效应.坚持正确工作取向,就是要以人民为中心,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
张百新表示,新闻工作者要深刻把握时代主题,时代脉搏,用清新正气的文风体现新闻工作者的历史担当和社会责任,引领昂扬向上的时代新风. | 0.876442 | 113.8125 | 0.024834 | 0 | 248 | 559 | 1,015.1 | 4.222656 | 0.139484 | 0.005736 | 692,500,010,553 | 新闻传媒 |
一九九八年,曾任美国NBC电视网新闻主播的布洛克(Tom Brokaw)在"最伟大的世代"(The Greatest Generation)一书,指约出生于一九0一年到一九二四年,青壮之年为美国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辈,通称"美军世代"(G.I. Generation)或"二战世代",是最伟大的世代.(注一)
按布洛克的观察,这一世代在经济大恐慌年代成长,后来参加二战,无分男女,或在前线出生入死,或在后方提供后勤支援,牺牲奉献,不求闻达,为所当为.
这一世代历经艰难险阻所表现的坚忍不拔,展现了不凡的人格特质,也是布洛克认定其为最伟大世代的理由.由于这一世代男女在战争及战后卓越的作为,美国因此成就更自由,富足的美好社会.
具体言之,这一世代生长于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及经济萧条的动荡时期,但他们在青壮之年打败了希特勒,打造战后美国经济发展,开拓科学新境界,并实施医疗照顾(Medicare)等有远见的社会保险制度.
更基本的,他们树立了"个人责任,义务,荣誉与信心"的社会价值观.在生命的每一阶段,他们所面临的挑战与成就,都属空前,但他们参与创造且成为这一光辉历史过程的一部分.
不仅如此,他们为下一代的婴儿潮世代,带来自由及富裕;甚至时至今日,美国社会仍继续受惠.
有如布洛克所说,"他们为后代子孙带来机会,累积大量经济财富,政治力量,免于外来压迫,并得以自由选择."
尽管如此,最令布洛克赞服的,这一代人不伐其能,对自身卓然成就谦卑以待,"整体而言,这一世代不因其牺牲,而对在政治,经济,文化受益的后代,展现高人一等的态度."他们付出极多,却绝少要求回报.
布洛克因此以"最伟大的世代"一书,具体描绘这一世代的人物典型,论述其共同特质.其中,不乏知名人物,如:政治人物雷根,甘迺迪,老布希及日裔联邦参议员井上建(Daniel Inouye);新闻工作者布雷德利(Ben Bradlee),卢尼(Andy Rooney);专栏作家包可华( Art Buchwald);电视布道家葛里翰(Billy Graham);洋基球星狄马乔(Joe DiMaggio);学者普尼(Martha Settle Putney,参战黑人女兵),史勒辛格(Arthur Schlesinger);以及在前线后方为国家社会奉献的男女众生.
如果美国有最伟大的世代,那么,台湾有哪一个世代最值得为它留下纪录,乃至于与其他世代相比,称得上伟大的世代?
基本上,台湾较少以世代区隔不同时期的人群.
虽然有学者以匈牙利社会学家曼罕(Karl Mannheim)的理论,分析并归类台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有"战后沉默消极的一代","七0年代『回归现实』世代"(注二);台湾通常只有从年龄粗略区分的老,中,轻世代,或借用西方的"失落的一代","无根的一代","迷失的一代"之类名词,或以"草莓族","月光族","网路族"指涉不同的族群行为特性.更普遍的,只以出生年份按每十年区分为"三年级生","四年级生","五年级生"......的分类.
反而是对于战前出生的世代,台湾社会颇有共识,大都以"多桑"(とうさん,日语"父亲"的音译汉字)称呼.
谢氷治1935年摄于安平王城西社卢家宅院的结婚照;
照片中的人物如今最年轻的也已八十多岁.
这一世代,跨越日本,中国两个不同统治时期,他们在日本时代(一八九五 - 一九四五)出生,接受普及教育,后来经历战争动荡,集体屠杀,专制镇压,歧视迫害,但他们不屈不挠,积极奋斗,不但创造战后经济繁荣,也为台湾带来民主自由.要选最伟大的世代,多桑世代当之无愧.
对多桑世代的描绘,最有名的见诸电影.一九九四年,由吴念真编导的"多桑",叙述在日本统治时期出生(一九二九,昭和四年)的多桑,一生的梦想是去日本探望小学的老师,看富士山及皇居,怀有子女难以理解的深厚日本情结,从未认同战后的中国国民党政府.
经由蔡振南饰演多桑的这一部电影,吴念真尝试从儿子的角度重现父亲的一生;这是拜民主化之赐,台湾人民在电影银幕首次看到有关老一辈身影的生动刻画.
电影中的主人翁在经历二二八事件后,从嘉义到瑞芳当矿工,结婚生子,六十二岁死于跟职业有关的肺病.多桑的劳动人民背景,普罗大众生活经验,与战后世代之间的隔阂,加上吴念真述说故事的杰出能力,都使得这一关于多桑世代的传记式电影,引起社会各方热烈回响,进而唤起对战前台湾社会及那个世代的关注.
许多台湾人对自己父母或祖父母一辈,他们所生活的日本时代,台湾经济社会其间所发生的变化,开始产生兴趣,尝试了解,甚至认真探索.
二00八年,日本报导文学作家平野久美子在所著"多桑的樱花"(トオサンの桜)一书,把台湾于日本时代曾接受公学校(小学)教育,战后依旧未曾忘却日语的"日本语族",如今是父亲或祖父辈的台湾人,定义为"多桑".(注三)
拜日本殖民政府推行国民教育之赐,这一台湾的"日本语世代"开始普遍接受现代教育,使得礼仪,守时,整洁,守约,诚实,公义,牺牲等青少年时代所建立的生活习惯与德行,相对较明显地表现在他们身上.
除了经由生活与价值观念教育,这一世代从小接受日语教育,青壮年之后,即使处于台湾从战后全盘中国化的大环境,许多人仍继续透过日文,接触国际新知.
有如历史学者周婉窈所说:"台湾的殖民地教育以日语为教育语言,由于入学率逐年提高,最后终于造就了一个说讲日语的世代.日语不只是殖民者的语言,它也是积极追求西方文明的殖民者的语言,因此,日语成为通向世界的窗户.台湾日语世代透过日语,接触到一个美丽新世界."(注四)
由于历史的变迁,来自南岛,中国,日本及西洋的文化,是构成台湾文化的重要元素,也都是台湾文化的一部分.台湾文化的多元与包容,在多桑世代的言行生活中,得到最具体的落实与验证.
例如,多桑在台语中引入日语,丰富了其语汇,生动及现代性:便当,寿司,味噌,沙西米,麻薯,欧吉桑,运匠,阿莎力,便所,看板,卖场,地下街,红不让,奇蒙子......,如今都成日常台语的一部分.(注五)同样地,台湾文化,艺术,医学的现代化,也是始自这一世代.
多桑一生,经历台湾重大变迁.
日本时代,殖民地与宗主国国民待遇有别,台湾人是"二等国民",在那个还谈不上民主的时代,个人自由与公民权利受到诸多限制,他们常为争取平等权利与当局周旋.
同时,二十世纪初叶,西风东渐,带来了社会风气自由.在日本,有"大正浪漫"时代,台湾随后也出现思想,艺术等新潮,有如二00四年简伟斯,郭珍弟导演纪录片"跳舞时代"所描绘的台湾社会景况:青春男女随著舞曲节奏翩翩起舞,追求他们所向往的"维新世界,自由恋爱".
日本时代是台湾迈向现代化建设的开始.连结全台湾的铁公路,包括乡间的私营小火车,建设高雄,基隆港,普设电信邮局等交通通信网路,嘉南大圳,日月潭发电所等农工基础建设,外加人口,土地,林野普查,守时,卫生,纪律,法治等现代生活观念建设,甚至首次投票选举地方议员.
1982年,谢氷治与夫婿同游夏威夷.
到一九三0年代,在台湾经济社会迈向繁荣之路,多桑世代已享有现代人的生活水准.
日本从明治时代起大力发展教育,提高国民识字能力,并重视卫生医疗,以增进国家社会发展基础,这一模式同样推广于殖民地台湾,多桑世代身受其益.这一有别于欧美国家先发展经济,后社会福利政策的经济发展模式,颇受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哈佛大学教授沈恩(Amartya Sen)推崇.(注六)
其后,多桑世代被迫参与军国当局所发动的"大东亚战争",许多人因此远征海外,甚至战死沙场.
在台湾,战争的冲击也难以避免,盟军在一九四四年秋天之后对台湾全面轰炸,北起基隆,南到屏东,全面遭到空袭,直到终战.
其中,一九四四年的高雄冈山,一九四五年的台南及台北,受创最大;台北的"五三一大爆击",更造成三千人死亡,总督府,龙山寺,大稻埕天主堂,无一幸免.其间,台湾实施物资配给,民生艰困,多桑世代还须"走空袭"或"疏开"郊区乡下山上.
终战之后,多桑世代对转变的新局面曾经有所期待.然而,残酷的现实是,多桑世代尽管欢天喜地迎"光复",与"祖国"的第一次接触,从接收官员到"国军",却与他们所期待的相差甚远,许多表现让他们瞠目结舌.
随后,台湾不但输入了中国大陆内战的混乱与动荡,恶性通货膨胀尤导致民生困顿;"狗去猪来"是许多台湾多桑世代的共同感受︰"会看门的日本狗离开了,却来了贪吃不做事的中国猪."(注七)
事实上,所谓"光复",正是台湾进入黑暗时代的开始.在经历陈仪等中国官员"接收变劫收"的蹂躏之后,接踵而来的二二八事件,加上创全球纪录的"白色恐怖","戒严"从此长期笼罩,直到蒋介石父子"当总统死而后已",台湾人民才终于见到民主的曙光.据政治受害者谢聪敏统计,其间有两万九千四百多案件送移戒严法庭,涉案超过十四万人,其中三,四千人遭处决.
多桑世代在其间苦难不断.
二二八事件的九个月镇压屠杀,社会菁英惨遭铲除,生灵涂炭.即使到今天,这一台湾史上最血腥的政府暴力事件,仍然含冤莫白,"只有受害者,不见加害人";不仅元凶共犯从未追究,还屡屡出现为加害者涂脂抹粉的窜改历史逆流.
在新的外来统治之下,打著"祖国"旗号的统治者,以专制手段箝制台湾.
政治上,将近五十年的白色恐怖使更多人受害,多桑这一代许多人即使逃过二二八的残杀,也饱受专制统治迫害.
文化上,去台湾化的洗脑工作透过教育,新闻媒体全面进行,多桑在从日文转换为中文的过程,不但顿成文盲,还被冠上"奴化教育余孽",深受打压.
社会上,把台湾打成边陲,当成跳板的政策全面笼罩,独尊新来族群的制度措施大行其道,族群意识凌驾专业原则,多桑在职场屡遭歧视,有志难伸.
不过,在艰苦的环境中,多桑并没有被打倒.
相反地,主要由于他们的勤奋不懈,积极打拼,台湾不但于战后重建恢复,还逐步转型由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且缔造兼顾成长与均富的卓越经济发展经验.
政治上,他们牺牲奋斗,加上美欧国家对党国统治当局施加的压力,终于突破了少数统治所打造的政治社会垄断,台湾迈向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时代.
在社会文化方面,尽管转型正义尚未达成,长久被压抑的台湾主体性明显觉醒,认同这块土地与人民的意识大为提升,多元丰富而活络的社会力也百花齐放,台湾有机会朝建构正常国家社会的目标前进.
对多桑世代的亲日情结,且如电影"多桑"的主人翁终身不信任国民党政权,有些后人与外人难以理解.
殊不知,这是多桑亲身经验所得到的痛苦结论.
多桑这一代,经历丰富,从日本时代到今天,总能看透外来政权的本质.
许多多桑对日本时代的统治并不满意,但对战后来自中国的统治者更为厌恶,因为两者都把台湾人当二等国民,其为殖民主义者并无二致,而中国式殖民更为暴虐,无能,腐败.这种评价化为动力,促使多桑世代后来在推动台湾民主化与本土化,特别用心出力.
1937年,谢氷治初为人母.
※※※※※※※※※※
在长期外来政权的高压统治中,他们结合信守承诺,遵重礼节,遵守纪律,刻苦耐劳的"日本精神",也发挥朴素实在,积极进取,无惧挑战,不忘根本的"台湾精神",不但成就战后经济社会的繁荣与均富,使台湾从开发中国家跻身已开发国家,也创造了活络多元的民主自由体制,让后生世代享有基本人权,尊严与富足.前人种树,后人乘凉;有多桑世代的辛苦耕耘,才有后来世代的美好收获.
他们这一代,出现第一位台湾出生的诺贝尔奖得主,第一位人民直选的总统,台湾银行第一位台湾人董事长.......
不论是战后台湾创业的第一代企业家,或曾在农田,工厂,矿坑,渔场,教室,办公室等各种职场打拼,甚至参与政治活动或群众运动,他们建构了台湾战后政经活络而傲视邻邦的新形势.
如今多桑世代最年轻者也届耄耋之年,更多已在天上,综观长期整体表现,他们无疑是台湾值得大书特书的伟大世代.
注一:Tom Brokaw, The Greatest Generation , New York: Random House , 2005.
注二:萧阿勤,<世代认同与历史叙事:台湾一九七○年代"回归现实"世代的形成>,"台湾社会学第九期",页 - 五十八,二00五年六月.
注三:平野久美子,"多桑的樱花"(トオサンの桜),潘扶雄译(台北市:缪思出版,2008).
注四:<日治五十年:殖民统治,近代化,两者的纠葛及其遗产>,周婉窈,"数位岛屿‧万种风情",二○一三年二月十七日.
注五:酒井亨,""亲日"台湾の幻想 "(东京都:扶桑社,2010).
注六:<阿玛蒂亚·森:日本模式仍是样板>,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网,二○一五年八月十七日 .
注七:王育德,"台湾 - 苦闷的历史"(台北:草根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卢世祥,台湾台南安平人,1949年生,高雄中学毕业,台湾大学学士,政治大学硕士,美国柏克莱加州大学硕士.历任新闻机构记者,编译,采访主任,编译主任,特约撰述,主笔,总编辑,总主笔,副社长,常务董事,常驻监察人,董事长,顾问,并先后兼任教职于文化学院,台湾大学.
本文摘自允晨文化出版之"多桑的世代" 全书以六个人物为取样,来书写他们的生命史,包括: 民主及独立运动先知彭明敏, 获颁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李远哲, 带领台湾度过金融危机的金融银行家许远东, 把一家糕饼店经营成台湾食品业巨擘的高腾蛟, 当过"台湾人日本兵"的资深媒体人游礼毅, 以及世祥的令堂大人谢氷治. 六个人所处领域互异,但他们都是历经两个时代的人物.透过这六位不同领域人物的"微观"(micro)历史,交织组合,可以让我们看到"宏观"(macro)的台湾近现代史.
"故事"的书评专区,关于阅读,与阅读的人.
如果阅读是生活的态度,那书评绝对是优雅的试炼.
十字军使欧洲认同萌芽,却也使欧洲内部分裂 - 八月 11, 2016
"故事"的书评专区,关于阅读,与阅读的人.
如果阅读是生活的态度,那书评绝对是优雅的试炼. | 0.834408 | 78.589041 | 0.021648 | 0 | 279 | 1,627 | 829.5 | 4.21875 | 0.186683 | 0.012137 | 224,700,000,480 | 新闻传媒 |
2014年,大众报业集团做出转变转型的战略安排.2015年4月,集团召开转变转型工作会议,提出集团转变转型的关键是媒体转变转型,媒体转变转型成功,集团就有了光明前景,使转变转型工作明确了主攻方向.经过几年来的探索实践,媒体转变转型的目标,路径和关键突破点已经比较明晰,实现突破的机遇已经到来. 一,媒体转变转型目标 媒体转变转型,说到底是媒体再造,影响力再造和产业形态再造.媒体再造的目标,是由单一的报纸,形成报网端微一体的融媒体;影响力再造,是由报纸单一的影响力,形成以报纸影响力为聚核,报网端微化合而成的融合影响力;产业形态再造,是由报纸单一影响力的转化,营销,形成融合影响力的转化和营销,从而实现对报业经营方式的再造. (一) 媒体再造,一要坚定不移做好报纸.报纸是集团几十年形成的品牌价值和权威性,公信力的载体,是集团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最集中的体现.维护好报纸,就维护好了集团的品牌价值和权威性,公信力.我们投入2000万元,支持今年主要市场类报纸稳固发行,表明了集团党委做好报纸的坚定决心.去年集团媒体板块创造利润8000多万元. 媒体再造,二要做好属于报纸自己的新媒体.优化PC端,做好移动端,做大微博,微信群.新媒体"短板"严重的,要补好"短板".通过做强"两体",形成报纸和新媒体双品牌,双引擎. 媒体再造,三要形成报网端微一体.凡是两体分离,多体分离的,要先相加,再相融,使新媒体回归报纸的怀抱,加快向"我就是你,你就是我"的深度融合转变. 媒体再造,四要处理好报纸和新媒体的关系.在融媒体中,报是根和本,网端微是枝和叶,枝叶生长,要围绕强壮根本,不能本末倒置;更不能根本和枝叶分割,枝叶繁茂,却使根本枯萎. 媒体再造,五要遵从"三大规律".即市场经济规律,产业发展规律,产品生产规律.无论怎么融合,不能模糊了市场主体,利益主体,否则就失去了发展动力;无论对融合的产业前景怎样预期,都不能削弱目前正处于赢利期的媒体和产业,否则就失去了立足之地;无论目前全国的党网党端怎样发展,都将回归产品生产必须遵循的定位,细分和个性化要求.党网党端有自己的用户定位,区域定位,内容定位,子网子端有子网子端的用户定位,区域定位,内容定位,任何新媒体都不可能一网打尽所有用户,涵盖所有区域和传播内容,它们之间是互为补充的关系. 遵循"三大规律",在"十三五"期间,我们要做强做优四大新型融媒体集群,即大众日报新型融媒体集群,包括大众日报及其手机客户端"新锐大众"和微博,微信群;齐鲁晚报新型融媒体集群,包括齐鲁晚报及其网站,齐鲁壹点和微博,微信群;半岛传媒新型融媒体集群,包括半岛都市报及其网站,半岛客户端和微博,微信群;大众网及其手机报,山东24小时新闻客户端和微博,微信群.通过做强做优四大新型融媒体集群,形成党报党网党端统领,"纸上大众""网上大众"两翼齐飞,覆盖报网端微,服务不同人群的强大融媒体矩阵.大众日报及其新媒体和大众网媒体集群,都定位于党报党网党端,由于历史原因,形成了目前报,网,端相互分割的局面,必须进行整合,逐步形成"大众"号新型党媒融媒体集群. | 0.870943 | 1,294 | 0.03035 | 0 | 1,294 | 322 | 1,183.9 | 4.039063 | 0.152241 | 0.002717 | 224,700,014,919 | 新闻传媒 |
"历史关头 - - 红色纪念馆之旅"第四集:雄关漫道真如铁
点击查看详情
从历史关头的变与不变,回望百年大党的风雨兼程;
从时代背景的同与不同,解读百年大党的胜利密码.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百家讲坛"栏目
推出十集特别节目"历史关头",
敬请关注!
本集节目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过的遵义会议纪念馆为主题,从总书记的关注点,遵义的革命文物故事,历史关头的经验总结,历史经验的指导意义等角度,对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中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遵义会议进行了论述,彰显中国共产党把握时代脉搏,克服艰难险阻,进行伟大斗争的辉煌历程.
凝视:总书记的关注点
1935年1月15日到17日,党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这就是我们党的历史上具有重大转折意义和深远影响的遵义会议.当时的红军,刚刚经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又在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红军官兵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未来的前途究竟是什么?中国革命的出路又在哪里?这是一道非解不可的难题,一个非过不可的难关.
2015年6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参观了遵义会议纪念馆.遵义会议纪念馆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21个革命纪念馆之一,于1955年10月开放,由遵义会议会址,遵义会议陈列馆等11个纪念场馆组成.
在遵义会议纪念馆,习近平总书记关注了哪些革命文物?又做了哪些重要论述?遵义会议纪念馆讲解员刘志伟作了详细讲述.
回望:百年瞬间的故事
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是我们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历史关头和伟大转折.那么在如今的遵义,哪些文物可以让我们加深对遵义会议的认知?
文物见证历史,护宝人,遵义会议纪念馆讲解员高芸走进革命故地,透过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团一十八师五十四团军旗,油印版"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的决议",陈云同志撰写的"遵义政治局扩大会议传达提纲","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宣传单等珍贵革命文物,回望百年瞬间故事.
聆听:历史关头的经验总结
"雄关漫道真如铁",遵义会议的召开对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具有决定性的重要意义.毛泽东的名作"忆秦娥·娄山关"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创作出来的?蕴含着怎样不同凡响的文化价值和政治意义?在遵义会议之后,红军的长征面对更加严峻的挑战,当时对中央红军进行围追堵截的国民党军队多达40余万人,危急之时如十面埋伏.然而,红军最终能够跳出国民党军铁桶一样的包围,"而今迈步从头越",最终开辟中国革命的崭新局面,这一切的根源究竟是什么呢?
让我们跟随南京师范大学郦波教授,一起聆听更多来自历史深处的回响,解读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克敌制胜的深层原因.
铭记:历史经验的指导意义
在闯过一道道天堑,攻克一座座险关的同时,中国共产党人也创造了遵义会议精神.那么在新时代,我们应该如何传承和弘扬遵义会议精神?八十多年前的遵义会议带给今天的启示,究竟是什么呢?中共中央党校沈传亮教授从四个方面,讲述今天如何传承和弘扬遵义会议精神:一是夯实精神家园,构筑精神高地;二是续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篇章;三是不断推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四是推动红色文化代代相传.
沈传亮教授最后说,进入了新时代,必须深入发掘遵义会议精神的时代价值,为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精神家园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养分,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强大动力,筑牢精神支柱.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历史关头 - - 红色纪念馆之旅"
11月5日
CCTV-10 12:00首播 | 0.863605 | 58.36 | 0.028966 | 0 | 213 | 402 | 912.4 | 4.03125 | 0.170665 | 0.002535 | 224,700,017,772 | 新闻传媒 |
新闻纸定格历史与时代
"新民晚报"策划"中国入世20年20人"特刊
新闻纸定格历史与时代
11月5日,"新民晚报"推出20个版的"中国入世20年20人"特刊,用报纸这种传统媒介表达形式,回忆中国20年前入世走过的历程,用镜头定格中国入世20年来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入世20年20人"特刊以人物为主角,通过人物展现新闻事件,特刊将新闻事件逐一串联,形成一部编年与纪传合一的新闻史料.
历史:回忆入世艰难曲折之路
20年前的11月10日,当击槌从世界贸易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主席卡迈勒手中轻落时,全场700多名与会代表纷纷起身,热烈鼓掌.那一刻,中国和世界的历史都翻开了崭新一页.
1986年7月,中国正式提出申请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方地位;2001年11月10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世贸组织第四次部长级会议上审议并批准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我国随即递交了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的通知书;2001年12月11日,按照世贸组织的规则,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在特刊中的"中国复关及入世谈判大事记"章节,"新民晚报"用时间轴线的形式,生动展现入世谈判每一个节点的重大事件及意义.特刊用两个连版绘制这幅曲线图,象征了中国复关及入世谈判15年来走过的艰难曲折路程.
中国复关及入世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讲述了中国15年复关入世谈判的艰苦努力,在历史现场的特定人物通过口述历史的方式,让特定的历史事件有了清晰,生动,细节的表达.
发展:中国与世界互利共赢
加入世贸组织20年来,守信践诺的中国赢得普遍认可,是多边贸易体制的坚定支持者,积极参与者和重要贡献者.入世20年,是中国与世界互利共赢的20年.中国全面融入世界,在开放中不断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大贸易国.世界也联通了一个欣欣向荣的新兴市场,构建了更加完整的全球自由贸易体系.
中国政府出台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措施,应对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对外开放的领域.结束了中国长达20多年的内,外资企业税率差异化的做法,外商投资法通过,提前半年履行放开对外贸易经营权承诺,入世时所作的取消非关税措施的承诺全部兑现,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博览会 - -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行......"入世20年,这些变化有目共睹"用新闻漫画的形式,呈现了入世20年来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意大利前经济发展部副部长杰拉奇,德国汉堡港口与物流股份公司亚太区首席代表安克等人作为新闻报道中的代表在中国共享发展的机遇,通过对个体感受的呈现表达出世界也在渐渐读懂中国.
"中国入世深刻地改变了中国,深刻地影响了世界!"全国政协常委,上海市政协副主席,WTO专家周汉民接受"新民晚报"记者专访时,畅谈了加入世贸组织对推进国家改革开放进程,促进世界经济复苏与发展等起到的重要作用.他以一个法学学者的身份展望未来,洞察中国面临的新机遇与新挑战.
"中国入世20年20人"特刊有中国复关及入世15年的新闻回顾,也有入世20年来中国的发展变化,还有对于未来的深刻洞见.回首过去是坚守初心,展望未来是助力发展.新闻报道不仅记录了时代的事件,新闻力量也推动了时代的进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入世20年20人"特刊利用人物专访的形式,从多角度眺望未来的发展.这种过去 - 现在 - 未来的叙事结构,将单篇的新闻稿件连缀成统一有序的整体文献,为后世编撰有关中国入世的史书提供了完整全面的史料素材.
今日之新闻,明日之信史.从传播影响力而言,报纸已过最辉煌的时期,用户获取新闻的渠道更加便捷,选择更加多元,报纸信息传播的功能逐渐减弱时,其新闻信史的传承价值就越显突出."中国入世20年20人"特刊以报人之笔,为后世留存中国入世的信史.
正如"中国入世20年20人"特刊在结尾所言:"我们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眺望未来,而这个未来于中国而言,就是一个独善其身又兼济天下的未来,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记者 徐平) | 0.885646 | 111.933333 | 0.025749 | 0 | 315 | 480 | 877.8 | 4.1875 | 0.179273 | 0 | 224,700,018,572 | 新闻传媒 |
版面"可视化"呈现符合读者速读需求.
在大数据和多媒体时代,传统平面媒体要想在众多新媒体中立稳脚跟,结合平面媒体自己的特点,加强新闻"可视化"是一个必须予以重视和研究的新课题.
创新报道方式
纸媒仍能有所作为
就短时记忆而言,成年人一次只能记忆很少的观点,事物,细节,元素,过多的观点成年人无法一一记住.因此,引导者需要将人们的注意力集中于某一信息点上.
报纸由于是在二维平面上分配空间资源的媒介,不但空间受限制,而且无法借助多媒体手段开展动态式,交互式报道.然而,在提高新闻"可视化",创新报道方式方面,传统纸媒仍能有所作为.
通常,报纸时政报道给人的一个突出感觉就是枯燥乏味,文字报道的一大短板是"理性有余,感性不足",怎样让受众在枯燥冗长的文字中快速获取更多有用的信息,让阅读变得轻松,有趣,易受,并且让受众愿意和别人分享获取的信息?报纸新闻"可视化"研究和探索为此带来了新的途径,同时,也给从事传统平面媒体工作的编辑带来新的挑战,提出新的学习的要求.
主动学习实践
提高版面"可视化"意识
在传统的报纸新闻编辑工作中,编辑主要负责文字领域,主要工作是文字的编辑."可视化"新闻思路的出现,要求报纸编辑要具备全新的版面编排意识,具备更高的多媒体技术水平,参与更多的技术合作,比如前期的数据挖掘,新闻选题的策划,后期的图表,图像设计等.
近年来,一些媒体探索和尝试多媒体报道方式,如创办数字报,微博,微信和客服端等.在报纸的编排上也开展提高新闻版面"可视化"的探索,在一些重大宣传报道中,加强策划,改进报道方式,充分运用提高报纸视觉冲击力的各种有效手段,运用数据,图表,图像等工具,通过适当留白,标题新闻,标题引导,栏目策划归类等手段,让版面简单明快,让读者在轻松阅读的同时,快速获取大量信息.如在一些重大活动和成就报道中,由于注重"可视化"新闻思路,过去要用几千字说明的问题,现在用条块清楚,清晰简约的栏目,用一些具有较好视觉感的图像,图表,数据等呈现,让读者乐于接受,受到好评,认为这样的报道焕然一新,一目了然,易于接受.
结合报纸实际
提高新闻编排水平
在大数据时代,受众有着在短时间内获取更简洁易读的信息需求,更为报纸新闻"可视化"探索实践提供了基础.
结合平面媒体内容和形式相对静态的特征,笔者认为,报纸新闻"可视化"的实践操作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明显的导读线索.版面编排要有相对的联系和线索,而不是杂乱无序.版面上的内容虽然相对独立,但应有一定的关联,特别是一些重大报道活动,应有导视线索,不同的内容之间需有一定的逻辑关系.如一些报纸在全国两会期间推出特别报道,用通版形式图解政府工作报告,用图形以及框架色彩作为导视线索,用图像,数据等提高视觉冲击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形式为内容服务.信息是"可视化"新闻的支撑,只有当"可视化"新闻包含着有价值的信息时,才有存在的必要.因此,对新闻"可视化"更高的要求,在于通过对内容的充分挖掘后,将信息以更生动,更直观,更易于接受的方式高效地传播出去,而不能为了"可视化"而"可视化",出现杂乱无章的效果.
改变新闻叙事方式.传统的新闻叙事方式是建构在文字基础之上的,围绕着5个W展开,数据只是为了辅助或者证明文字,而在"可视化"新闻操作上,编辑的叙事方式要从传统的文字叙事转变到多元的叙事方式上来.也就是说,可以通过"可视化"技术构建视觉冲击力,从而获得全新的更快更多的阅读信息需求. | 0.868659 | 79.944444 | 0 | 0 | 295 | 397 | 965.1 | 4.332031 | 0.148714 | 0 | 224,700,021,574 | 新闻传媒 |
在过去的一年里,思潮热点事件层出不穷,各种思潮相互激荡碰撞,并且经过网络传播放大,在社会上形成了不可小觑的影响力.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根据关注度,活跃度与影响力三个主要指标监测评价2015年度思潮的变化,评选出值得关注的中外十大思潮.调查发现,互联网在思潮传播与争论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新媒体更是思想交锋的主战场.根据评选结果,民族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民粹主义,新左派,普世价值论,新儒家,生态主义,极端主义,道德相对主义位列2015年十大思潮.
而2014年十大思潮为:新自由主义,民族主义,新左派,民粹主义,普世价值论,生态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极端主义,新儒家,宪政思潮.2013,2014年新自由主义曾连续两年居于榜首,去年,民族主义继2012年之后重回榜首.
资料图
以下为报道全文:
一,2015十大思潮评选过程与结果
为了准确清晰了解2015年思潮变化特点,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在2010-2014五年思潮调查评选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社会思潮动态监测指数",采用关注度,活跃度与影响力三个主要指标监测评价2015年度思潮的变化.调查首先通过征集300余位专家学者意见,确定候选思潮20个;其次,通过对中国知网,百度等搜索引擎进行关键词搜索,了解2015年各思潮的活跃度;最后在人民论坛网,人民网等网站推出调查问卷,进行思潮关注度和影响力调查,回收有效问卷4652份;根据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加权统计,测算得出每个思潮的综合得分(10分制),得分最高的前十项为2015年值得关注的十大思潮.
2015年值得关注的中外十大思潮及其得分情况分别为:民族主义(9.37),历史虚无主义(9.06),新自由主义(8.78),民粹主义(8.41),新左派(7.89),普世价值论(7.32),新儒家(6.94),生态主义(6.75),极端主义(6.24),道德相对主义(5.78).
二,2015年思潮交锋特点分析
2015,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时期,随着市场化水平的提高和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利益关系更加复杂多样,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在这样的条件下,思潮热点事件层出不穷,涉及领域非常广泛,各种思潮相互激荡碰撞,并且经过网络传播放大,在社会上形成了不可小觑的影响力.
1.九成以上受访者关注思潮动向,互联网在思潮传播与争论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调查结果显示,有46.2%的受访者非常关注2015年度国内外思潮变化,比较关注的占38.5%,一般关注的占7.7%,合计92.4%的受访者关注思潮的变化.在针对"当下思潮交融交锋的阵地在哪里"的调查中,六成以上的受访者认为是微博,微信,论坛,博客等网络平台.有受访专家表示,"互联网平台的便利性,交互性,加之目前国内互联网管理的滞后,不完善等问题,使不同思潮利用互联网传播自己的主张,传播方式更为便捷,影响力更大".
2.改革促进思想活跃,多元多样思潮相互碰撞.调查中,有63.5%的受访者认为,2015年社会思潮门类繁多,主张各异,不同思潮之间争论,交锋激烈.54.6%的受访者表示,2015年围绕改革发展的思潮较为活跃.2015年,随着各项改革举措的深入推进,人们原有价值取向,思想观念等也随之发生变化.不同思潮以此为契机宣扬自身观点主张,各种思想观念相互交织,相互激荡,形成了多元喧嚣的场面.
3.虽然杂音不绝,但主流价值影响力提高.有四成以上的受访者认为,普通公众涉足思潮的讨论,并且情绪式的谩骂,围攻式的讨论等不理性声音仍旧存在.这一看法,也得到了多数学者的认可.有专家提到,在当前的舆论场中,有一股舆论潜流,凡是主流意识形态倡导的,它就会反对.而且,很多反对缺乏理性支撑,为了反对而反对,是情绪化,标签化的反对.针对这些非理性的声音,主流意识形态需积极引导舆论,发挥正向功能.针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问题,有五成以上的受访者认为"主流意识形态影响力提高,主场优势更为凸显".主流媒体在2015年围绕一系列重大事件及时发声,采用多种表现形式,引导舆论,传播正能量.从年初宣传"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到年中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再到年终宣传"五大发展新理念",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最新成果引领理论,文艺,新闻出版等各个领域意识形态工作,一波接一波,有声有色.
4.民族主义以9.37的得分居于2015年值得关注的十大思潮榜首.2015年民族主义非常活跃,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政治舞台,民族主义频频亮相.引发民族主义活跃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世界各国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系列活动.由于一些国家内部右翼势力上升,对战争的认识,对战争的反思截然不同,一些刺耳的杂音和卑劣的行径在70周年纪念活动前后不断刺激饱受战争迫害国家人民的神经.如2015年8月15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带领多名内阁成员,议员联盟与大批民众共同参拜靖国神社.9月3日,日本新右翼对我国举行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表示"特别敏感"和敌视.9月19日,日本国会参议院通过系列安保法案,意在突破现有和平宪法以便"名正言顺"对外用兵,在国际社会引发了轩然大波.民族主义对民族问题认识的偏狭,导致在实践中产生了各种异化的民族主义形式.
在针对民族主义发展特点的调查中,57.6%的受访者认为"民族主义极易极端化,民粹化,造成极端事件";44.3%的受访者认为"民族主义在全球范围内仍具有相当影响力".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刘泓表示,"盘点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和社会运动的民族主义,在2015年国际政治舞台上展现给世人的林林总总,我们仍然难以否认:民族主义乃当今世界最强大的力量之一".
5.历史虚无主义表现突出,居十大思潮第二位.2015年,历史虚无主义者利用一些历史节点和历史事件做文章,大造舆论声势.比如,利用中国人民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抛出"共产党歧视国民党抗战官兵,未给国民党将领应有荣誉"的观点,妄图对国民党顽固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史实翻案;并且散布言论,"虚无"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革命史,共产党90多年的奋斗史,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等.历史虚无主义者还调整策略,更多使用揶揄,影射,戏谑的手段诱导网民自我联想,自我推断,手段更加隐蔽,策略更加复杂,诱导更加细微.有受访者表示,"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宽容就意味着纵容,宽厚就意味着妥协,宽松就意味着自毁长城.因此,只有坚决反击,才能巩固我们事业的根基".
6.排名第三位的新自由主义,已经连续六年位列年度十大思潮前三位.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部主任程恩富指出,"从2015年国外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发展动态,不难看到新自由主义思潮已从美国国内政策的理论基础转变为美国在全球维持其衰落霸权的工具".在国内,由于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加大,实体经济困难,主张新自由主义的学者借此机会大力鼓吹相关主张,他们忽视国际市场对中国经济的不利影响,把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的原因归结于制度,并或明或暗地提出私有化,自由化和市场化等新自由主义的主张.此外,社会上还出现了给反对新自由主义思潮的人士扣上各种帽子的做法.新自由主义思潮在我国从未偃旗息鼓,对待新自由主义要认清它的危害,认清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的正确方向.
7.民粹主义位居十大思潮第四,网络民粹主义尤为活跃.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孟威研究员认为,"2015年,在众声嘈杂的中国互联网新媒体舆论场上,民粹主义这个'模棱两可的概念','像是变色龙一样的东西',在平民化,草根化,非主流化为特征的亚文化语境之下,表现出对峙精英主义,挑战既有权力结构,极化民意权威,激起群体对立的种种看点,互联网民粹主义影响公民参与行动,加剧了转型期中国社会矛盾关系的复杂化".
网络民粹主义的危害性不可小觑,它不仅可能强化一些人对民主与政治文明的曲解与误读,而且,一旦放任民粹的暴力,往往带来无视法律,轻视制度,误导民意的后果,甚至"导致社会退步和以暴易暴的恶性循环".在针对网络民粹主义特点的调查中,有45.6%的受访者认为网络民粹主义"诉诸于'颠覆'和'恶搞'的泛化与纵深,呈现精神迷茫和信仰危机",有42.5%的受访者认为网络民粹主义"在'爱国主义''民族正义'等口号之下,掩盖群体暴力行为的非法性",有33.8%的受访者认为"'民声'动员之下网络民粹主义侵犯公民权利".
8.新左派,普世价值,新儒家等思潮仍跻身值得关注的十大思潮之列,总体较为平稳.思潮的激荡变化是社会热点关注变化的直观反映.比如,生态主义连续两年入选年度十大思潮,正说明了人们对挥之不去,遮天蔽日的雾霾的反感;而生态主义排名的微降,则是由于随着雾霾问题的常态化,公众逐渐回归理性,人们对待雾霾的态度也从开始的惊恐紧张转换为见怪不怪,由调侃吐槽变成冷静应对.再如,道德相对主义时隔两年后再次进入前十,则源于许多伦理问题的相关争议依然有待于进一步厘清.
9.国际思潮变化多端,民粹主义,极端主义等思潮波涛汹涌.2015年民粹主义思潮在欧洲表现出上升势头,民粹势力已然成为欧洲主流政治的一部分,多国民粹主义政党在选举上获得胜利,直接控制和影响着各国甚至欧盟的政策走向.而一些突发事件往往容易成为民粹主义者宣扬主张的契机.如2015年11月13日在巴黎发生的重大连环恐怖爆炸枪击事件就激起了法兰西民族的民粹化报复情绪.此外,极端主义在国际上也表现突出,主要表现为伊斯兰极端主义."伊斯兰国","博科圣地","伊斯兰青年党",巴基斯坦塔利班等极端组织接连发动恐怖袭击.除此以外,民族主义仍是2015年国际政治舞台上最强大的力量之一.多民族国家内部的族际冲突仍然屡见不鲜.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论等思潮也有不同程度的表现.
三,对社会思潮的引领之策
在"如何对待社会思潮"问题的调查中,得票位居前两位的分别是"加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抵御错误思潮侵袭"(占比57.8%)和"尊重差异,包容多样,鼓励各种思潮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占比55.3%).由此可以看出,公众一方面对错误思潮持否定态度,另一方面也对思潮交锋持包容态度.
1.主流意识形态要增强主动性和引导力,加强对各类社会思潮的驾驭和整合.一方面要加强正面宣传,引导和阐释,使主流意识形态深入人心,为广大群众真正理解,认同和掌握.另一方面要开展积极的舆论斗争,针对各种社会思潮的新动态,新特点和新趋势,及时分析研判,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要通过深入研究和科学阐释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入人心.
2.正确引领网络舆论,占领互联网宣传思想主阵地,加强互联网舆论引导能力和水平.我国网民有6亿多人,手机用户超过12亿,微博用户达到3亿多人.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基本不看传统媒体,大部分信息都从网上获取.而一些宣传部门仍然固守传统的传播方式,互联网思维严重缺乏,使主流意识形态在舆论传播效果,舆论引导等方面处于不利地位.对此,我们要积极巩固主流意识形态网络传播阵地,经营好一批内容丰富,品味高雅,生动活泼,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主流意识形态新闻网站与公众账号;打造一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四个全面","一带一路"等主题的网络阵地,不断丰富活动内容与形式,积极引导网民特别是青少年网民常态化参与.
3.要坚持尊重差异性,包容多样化的原则.我们要以对待文化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态度来对待各种激流暗涌的社会思潮,在不触犯社会主义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允许各种社会思潮的存在,并给他们提供表达思想,交流观点的平台.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各种社会思潮中的合理成分,将其吸收借鉴;对于那些消极的,倒退的,具有腐蚀力的成分要坚决抵制,以理性的心态进行否定批判.只有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才能实现各种社会思潮的相互制衡与发展,形成思想界的激烈争锋,促进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发展.
(执笔:人民论坛记者 潘丽莉 周素丽)
(转载自"人民论坛"网站2016年1月18日刊.) | 0.886881 | 182.37037 | 0.028281 | 0 | 394 | 1,120 | 1,120.2 | 4.105469 | 0.174249 | 0.027167 | 704,100,010,530 | 新闻传媒 |
中央网信办部署"清朗·从严整治'自媒体'乱象"专项行动
据"网信中国"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日,中央网信办印发通知,按照2023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计划,自12日起,开展为期两个月的"清朗·从严整治'自媒体'乱象"专项行动.具体内容如下:
一,工作目标
整治"自媒体"乱象,破解"自媒体"信息内容失真,运营行为失度等深层次问题,维护网上信息内容传播良好秩序.压实网站平台主体责任,督促网站平台健全账号注册,运营和关闭全流程全链条管理制度,加强账号名称信息审核,专业资质认证,信息内容审核等常态化管理.探索运用经济手段强化"自媒体"监管,遏制"自媒体"违规营利行为,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
二,主要任务
聚焦社交,短视频,网络直播等类型重点平台,针对"自媒体"造谣传谣,假冒仿冒,违规营利等突出问题,坚决打击,从严处置,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一)坚决打击"自媒体"发布传播谣言信息,有害信息和虚假消息
1.打击"自媒体"造谣传谣.一是编造虚假事件,离奇故事,臆造案事件原因,细节,进展或结果,无中生有制造谣言.二是集纳旧闻旧事冷饭热炒,使用异地新闻嫁接拼凑,选取无关人物,图片,音视频恶意关联,移花接木制造虚假消息.三是打着"国学经典""红色文摘"等旗号,杜撰老一辈革命家诗词或者言论.
2.打击"自媒体"炮制有害信息.重点是搭蹭公共政策,宏观经济形势,重大灾难事故,社会热点事件等,断章取义歪曲解读,颠倒是非抹黑攻击,渲染悲情煽动对立,制造损害党和政府形象,干扰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害信息.
3.打击"自媒体"恶意炒作.通过搬运倒灌,"标题党"炒作,集中发布相似文案,多账号联动发文等手段,对明知或应知为谣言,虚假消息,有害信息仍肆意传播的行为.在谣言,虚假消息已被澄清,有害信息已被查实的情况下,仍盲目跟风,人云亦云,搬运散播谣言,虚假消息,有害信息的行为.
(二)坚决取缔假冒仿冒官方机构,新闻媒体和特定人员的"自媒体"
1.取缔利用账号名称信息假冒仿冒的"自媒体".一是在名称,头像,简介等账号名称信息中,使用相同或相似名称,标识等,假冒仿冒党政军机关,事业单位,新闻媒体的"自媒体".二是在账号名称信息中擅自使用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地理名称,误导公众的"自媒体".三是通过更改账号名称,修改个性签名,新设用户头像等方式,冒充官方机构,新闻媒体工作人员及其他特定人员的"自媒体".
2.取缔利用信息内容假冒仿冒的"自媒体".一是谎称所谓热点事件当事人,亲友或相关人员爆料案事件线索细节,求救信息等内容的"自媒体".二是篡改,截取官方新闻发布会,通报等部分内容,制作发布假通报等信息的"自媒体".三是在直播间或短视频背景中假借与电视新闻节目相同或相似布景的"自媒体".
3.取缔无专业资质假冒仿冒的"自媒体".无教育,司法,医疗卫生等领域资质,擅自使用"教师""教授""律师""医生""医师"等称谓假冒仿冒专业人士,发布育儿,教育心理学,法条解读,案件剖析,医学知识科普,疫情形势解读等专业领域信息的"自媒体".
(三)全面整治"自媒体"违规营利行为
1.从严整治"自媒体"蹭炒热点吸粉引流.重点是"自媒体"通过不当评议,胡乱解读,片面曲解公共政策,社会热点事件获取热度,借机推销售卖商品,课程或服务,接受用户打赏,开通付费咨询,在直播间带货;打着探访,追踪,帮扶,救助等旗号,在灾难或事故现场,热点事件发生地,热点人物相关地等场地开设直播,拍摄视频,消费灾难,借势引流.
2.从严整治"自媒体"造热点博流量.一是在重大案事件发生后以恶意揣测,散播阴谋论,关联集纳等方式挑动公众情绪,制造次生舆情.二是刻意选取民营经济,家庭矛盾,婚恋生育等高关注度话题,发布争议性,误导性言论煽动对立,撕裂社会共识.三是打造违背公序良俗的"励志网红",低俗人设等,哗众取宠收割流量.
3.从严整治"自媒体"利用弱势群体进行流量变现.一是哄骗,利诱老年人摆拍视频,开设直播,骗取网民点赞,打赏,捐赠等.二是欺骗,引诱残障人士,通过卖惨,恶搞,虐待等违法失德方式博取流量.三是罔顾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利用未成年人牟利.
三,工作要求
各地网信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认真谋划,精心部署,扎实推进.
1.严格处置标准.督促网站平台深入自查自纠,从严从重处置顶风违规,屡教不改的"自媒体";对管理不力,姑息纵容的网站平台,依法采取限期整改,罚款,暂停相关功能,关停下架等处罚,警示"自媒体"和网站平台做好自我管理.
2.遏制违规营利.指导网站平台运用经济手段,对违法违规营利的"自媒体"予以清空粉丝数量,暂停或关闭直播,用户打赏,知识付费,拥办联合驻城厢区某武警部队组成慰问组,前往市光荣院看望慰问退役老兵,为他们送去关怀和温暖.
期间,慰问组成员与退役老兵促膝谈心,仔细询问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健康状况,聆听他们的生活感受,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心愿,让退役老兵们切实感受到浓浓的关爱之情.面对大家的到来,退役老兵们非常开心,兴致勃勃地讲述各自参军时期的峥嵘岁月.
城厢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林清华表示,走访慰问退役老兵是该局开展纪念延安双拥运动80周年系列活动的一项内容,下一步,该局将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双拥纪念活动,进一步营造"军爱民,民拥军,军民鱼水一家亲"的浓厚氛围.(城厢区双拥办 供稿/图) | 0.83081 | 93.583333 | 0.022351 | 0 | 184 | 541 | 794 | 4.015625 | 0.185218 | 0.005979 | 704,100,018,523 | 新闻传媒 |
行至2018年,中国报刊发行的趋势和特点愈发的明显:套用圣经上名言("让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中国报刊发行的特点就是"让市场的归市场,计划的归计划".
让我们先看三则关于新闻纸和报刊发行的消息:
消息1:"受新媒体无纸化趋势的影响,报刊的发行量逐年走低,带动新闻纸需求量的下降.自2009年起,我国新闻纸的生产和销售量持续下行,并且下降幅度较大,2016 年全国新闻纸生产和消费量分别为 260 万吨和 263万吨,同比分别下降13%和12%.由于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报纸的发行量自2013年开始逐年下滑,行业产销量也逐年下滑,市场对于新闻纸这一传统纸种的看法趋向谨慎."
消息2:"受到"去产能"等政策的影响,新闻纸价格也出乎意料的景气.2017年 9 月 6 日"中央有关新闻单位及新闻纸厂商市场信息交流座谈会"召开,人民日报社,新华社,解放军报社,光明日报社等报媒与行业企业华泰纸业,晨鸣纸业,广纸集团等探讨新闻纸供应短缺问题.新闻纸短缺致使价格持续上行,从年初的 4000 元/吨,经过几轮上涨后现在已到每吨5500 元,上涨了 37.5%,目前全国的产量达不到我国报业的需求量."
消息3:"目前,人民日报的发行量已超 300 万份,达到近30年来的最高水平,并实现连续十几年的稳定增长."求是"杂志 2017 年订阅发行量已达 172.9 万份,比 2016 年增加 14.7 万份,实现 21 年稳中有升."
自2012年开始,中国的报刊发行量逐渐呈现萎缩状态,报业广告也受到互联网媒体广告的冲击.从上市的一些报业集团年报来看,读者和广告商的流失都加剧了报业集团传统业务经营的困难.不少报业集团上市公司纷纷把业绩增长点放在了文娱IP开发,网络游戏等新兴业务上.转身较为彻底的比如:浙报传媒,向母公司浙报控股出售持有的新闻传媒类资产,并更名为"浙数文化".
然而传统的纸质媒体是否就没有未来呢?不一定,这一点,我国的报刊业与欧美报刊业务有所不同.
由于中国特有的宣传体系和新闻出版管理体制,在中国出版的报刊刊号和目前上市公司的"壳"有相似之处:只能生,不能死.多年来,报刊数量是只增不减,近年来由于效益不好,才出现了休刊,停刊的情况(多以都市类报纸和一些小期刊为主).因为只能生不能死,所以刊号不能多发,导致刊号的"壳资源"一号难得,过去是非常抢手的.一些小的期刊出版的事业单位依靠出租刊号,也能养活自己.
互联网媒体,自媒体出现之后,极大地从供给侧解放了内容生产资源.于是乎,当刊号不再是香饽饽,报业投资发展的大潮退去之后,大家会发现谁在裸泳.那么现在还有谁不是裸泳呢?有两类:
一类是计划发行的报刊.比如通过党委行政部门下文件,定计划,各级机构必须订阅,确保发行计划数量必须完成的,或者以行政部门的名义和威权推动的发行,所以只有中央有关新闻单位才有底气和新闻纸厂商交流信息(毕竟他们是新闻纸的大客户,也只有他们这类机构才有大客户的实力).从"人民日报"和"求是"杂志的发行量不断攀升可以推测,这一稳中有升趋势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不会发展变化.
另一类是市场发行的报刊.这类报刊完全依托于报刊本身的内容和品牌影响力来获取订户和读者.我认为中国报刊发行最大的问题不在于没有阅读需求,营销水平低,而是许多报刊上内容并非是人民群众想看的东西,最后只能导致大家用脚投票.能够提供真正有价值内容的报刊是有生存和发展空间的."财新周刊"就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例证.
我认为"财新周刊"近年来发行量逆势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一,核心内容价值高.这是让读者和订户为之买单的主要原因.
二,专注于垂直细分行业.财经类期刊主要面向政府财经部门,大型企业,金融行业的读者和订户等.这些客户经济实力较好,有意愿也有能力为之买单.
三,品牌影响力和政策的另一出口.鉴于财新核心人物胡舒立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每年举办的财新峰会已经成为行业和媒体寻找最新财经金融政策信息的平台.而且我认为,中国政府一定程度会鼓励支持(至少是不会阻挡)"财新周刊"不断扩大它的影响力,原因很简单:有些话,有些事需要吹风的时候,不一定适合在"人民日报"等官方媒体上刊出,这时,"财新周刊"是一个绝佳的发声渠道.而且,影响力不断扩大的"财新周刊"已被国际上的政商界人士所重视,"财新周刊"可以获得部分国际政商人士的独家采访机会.另外,我认为,中国也乐于通过"财新周刊"这一平台"传播中国声音,讲述中国故事."
四,全媒体运作.通过全媒体运作,线上线下,视频和纸质媒体互相融合,互相促进.特别是财新推出的付费订阅,将网络订阅和杂志订阅结合起来,以线上带动线下的媒体发展. | 0.862654 | 121.5 | 0 | 0 | 276 | 536 | 1,259.1 | 4.085938 | 0.192387 | 0 | 637,800,004,813 | 新闻传媒 |
汤景泰:警惕翻译活动的"武器化"
今年年初,随着俄乌冲突的爆发,一场打着"大翻译运动"旗号的网络行动在国际舆论场上兴起.所谓"大翻译运动",主要是将我国社交媒体中的一些极端言论或中国媒体的新闻报道翻译成外文,进而影响国际舆论对华认知的活动.最初,其鼓吹者主要聚焦我国舆论场上针对俄乌冲突的相关言论,后又扩展到疫情防控等社会热点事件.但近来随着俄乌形势的复杂化,"大翻译运动"也遭遇瓶颈,其官方推特账号发文量持续下降,互动量也常跌至个位数.尽管如此,从其价值旨归与现实效果看,所谓的"大翻译运动"揭开了国际互联网上的一个潘多拉魔盒,危害不容小觑.从价值宗旨上看,"大翻译运动"打着翻译的幌子,利用人们对翻译的信任,实质却是在国际范围内播撒仇恨,制造对立,这违反了翻译活动最基本的价值旨归.回顾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一条基本规律,那就是对话与沟通是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就是多元文明之间的对话史与沟通史.但因为文化传统与语言的差异,文明的对话与沟通主要依赖翻译.因此,翻译是中西方文明交流中不可替代的桥梁.正如普希金所说,"不要看不起译者,他们是传播文明的驿马".在西方,启蒙运动的一个主要动力机制就是大量翻译作品的出版.在东方,大规模的翻译活动更是不绝如缕.特别是自清朝末年以来,以翻译为基础的"西学东渐"推动了中西文明的深度碰撞,激发了中华民族的创新活力.
然而"大翻译运动"却对翻译的宗旨进行了根本性改造,彻底抛弃以翻译进行文明对话的功能,反而将其"武器化",专注于极端言论的传播,结果导致翻译由真善美的桥梁变成假恶丑的管道.他们虽自称以"真实反映"中国网民言论为目的,却只专注于将极少数网民的极端言论搬运至境外社交媒体,甚至不惜断章取义,成为虚假信息传播的一种典型形式.其翻译的所谓中国网民言论中,存在各种事实错误和语法错误.这些错误很大程度上并非是能力限制,而是故意为之,这从根本上背离了文明对话过程中,翻译活动千百年来形成的根本宗旨.
从内容选择与实际效果来看,"大翻译运动"还具有明显的种族主义色彩.种族主义通常指基于种族的偏见,暴力,歧视与迫害,是当今世界的一颗毒瘤.在部分国家和地区,华人长期成为种族主义的牺牲品.例如,所谓"黄祸论"本质上就是种族主义论调."大翻译运动"的参与者声称反种族主义,却在网络帖文与评论中大肆使用"支那人""屠支""支蛆""支畜"等带有明显种族主义色彩的歧视用语.
事实上,"大翻译运动"参与者津津乐道的成果也多带有明显的种族主义色彩.例如,针对"接收,进口,收留乌克兰美女"等极端言论进行的翻译活动之所以获得较高关注,核心就是利用种族主义情绪,通过对乌克兰女性的二次消费,不仅制造民间的对立情绪,而且在世界范围内散播所谓"华人缺乏同情心""华人低俗"等负面印象,进而推动"仇华""反华"等种族主义论调的传播.从实际效果看,这种翻译活动不仅助推了种族主义言论的传播,而且还激化了种族主义倾向的行动.借用中国互联网上的一句流行语"不看广告,看疗效",从"大翻译运动"的效果来看,虽然它打着追求自由民主的幌子,实质却是消费,煽动部分网民的种族主义.因为他们故意忽略了业支撑,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市委副书记,市长李跃勇讲话.市领导曹新博,李宝清,陈锋,金冬江,刘晓文,何晞,李建超,孙继伟,贾迎战,王钦胜,宋庆林,何冬出席.
会上,与会领导同志分别汇报了生物医药,绿色建材,节能环保,现代化工,户外休闲,新能源电动车,服装制鞋,食品加工,装备制造"九大产业集群"培育工作总体情况和各专班工作推进情况,市直有关部门作了发言.
在认真听取汇报发言后,鲍常勇指出,培育壮大"九大产业集群",是市委,市政府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立足全市产业发展实际作出的战略安排,对加快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全市上下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厘清思路,明确目标,完善措施,压实责任,加快形成"九大产业集群"协同发力,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
鲍常勇强调,要坚持科学谋划,强化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立足实际发展产业,着眼长远谋划项目,奋力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取得更大成效.要抓好招商引资,坚持产业链招商,园区招商和龙头企业招商,着力做好延链补链强链文章,加快推动集群能级提升,创新能力提升,链条水平提升,生态持续优化.要全力服务企业,聚焦企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深化"万人助万企"活动,切实强化各类要素保障,着力降低企业融资,物流成本,不断增强企业发展内生动力.
鲍常勇强调,要加快项目建设,持续深化"三个一批"活动,不断盘活存量,做大增量,扎实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实现新突破.要坚持做大做强,围绕培育壮大"九大产业集群",抢抓发展机遇,坚持创新驱动,优化投资布局,加强品牌建设,切实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要突出集群集约,加快完善园区配套设施,优化资源配置,增强保障能力,积极为企业项目建设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李跃勇强调,要强化规划引领,抓紧编制专项发展规划,注重"多规合一",强化规划执行,切实做到立意高,落点实,可操作.要强化项目支撑,切实抓项目做大总量,抓企业做强存量,抓招商做优增量,抓投资"筑巢引凤".要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做到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大力实施"三大改造",搭建创新平台,打造名牌产品,推动产业集群实现新突破.要培育龙头企业,落实好惠企政策,出台扶持政策,集中要素保障,做优发展环境,确保"九大产业集群"培育取得扎实成效. | 0.868665 | 206.272727 | 0.007965 | 0 | 572 | 556 | 785.4 | 4.136719 | 0.141472 | 0 | 637,800,015,901 | 新闻传媒 |
60年"人民画报"封面 700张"人民像"
广东美术馆举办的摄影双年展,有一组"人民画报"创刊60年来的封面照片长期占据了大厅整整一面墙.
"人民画报"从1949年就开始筹备,创刊于1950年,画报负有对内对外宣传功能,也是新中国第一份采用彩色照片作封面的刊物.1952年,"人民画报"就开始有英文版,到1970年代,达到了最高峰,包括4种少数民族语言在内,共有23种文版.内容大同小异,封面也基本上一样.1970年代,画报最兴旺的时候,发行量曾达到每期130多万份.
即使在"文革"中,它也照常发行.享有这一特殊待遇的,还有"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和"红旗"杂志.
这60年的封面被策展人,"中国摄影"编辑孟韬挑出,以"国家·六十年"为主题展出.
1950年创刊号 "人民画报"社供图
1957年3月号,"簪花仕女图",绢本设色画卷,唐代画家周昉绘 "人民画报"社供图
1970年8月号增刊,毛泽东语录 "人民画报"社供图
1967年7月号,毛泽东和林彪 "人民画报"社供图
1957年4月号,电影明星白杨 "人民画报"社供图
1974年10月号,六岁时就在南京"小红花"艺术团担任报幕员的薛白,后来是电影"黄土地"的女主角 "人民画报"社供图
1983年10月号,高考 "人民画报"社供图
1993年1月号,巩俐 "人民画报"社供图
2009年6月号,H1N1流感 "人民画报"社供图
"文革"前:人民是"工农兵"
"人民画报"老编辑孙桂琴在创刊之初就到了画报社.中央为了创办"人民画报",从"东北画报"和"华北画报"抽调人才,她从"东北画报"被抽调来.
创刊号的封面用的是毛泽东的形象.那本来是一张黑白照片,画报用人工着色,再添上红旗背景,增强喜庆气氛.
"当时很自然地想到要用毛主席的形象.""人民画报"是1950年7月创刊,就是为了能赶上庆祝"党的生日".
毛泽东特意为这份画报题字.孙桂琴记得当时他写了好几遍,然后把他最满意的划上两个圈,次满意的画一个圈,还有几个没有做任何标记,一并交给画报社.
"人民画报"老记者茹遂初是1954年进入画报社的.他对1950年代画报封面风格的总结是,工农兵的形象占据主要地位.
当时中国正强调工人农民翻身解放,当家作主. | 0.829947 | 44.52381 | 0.043197 | 0 | 164 | 280 | 1,011.9 | 4.03125 | 0.285561 | 0.031683 | 681,100,006,613 | 新闻传媒 |
江苏全国人大代表周莉谈媒体责任:要注重主旋律和贴近性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文化需求,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作为主流媒体,在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过程中,应当肩负什么样的责任,如何去履行自己的使命?3月8日下午,记者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台长周莉.
反映"发展和进步"
记者: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历了大的社会变革,人们的思想呈现出多样性,这种情况下,作为主流媒体,如何把握主流话语权?
周莉:社会变革的主流和本质是发展和进步.作为媒体影视文化单位,我们不仅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而且还要有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深刻的社会洞察力;必须紧跟时代步伐,贴近社会现实,在观察社会和了解社会的过程中,反映出"发展和进步"这一社会主流和本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社会.
新闻宣传既要传递党和政府的声音,又要传递群众的呼声.这要求我们从主旋律报道和贴近性报道两个维度开展工作.近年来,我们在全国率先开创"大型新闻行动"和"民生新闻" - - 大型新闻行动用"宣传意图+精英思想+大众视角+'大片'手法"的模式,成为主旋律报道的创新样式;民生新闻以平民视角紧贴群众生活,以平民化的语态和生动的细节,故事,让老百姓切身感受到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作为民生新闻标杆的"零距离",成为最受百姓欢迎的电视节目之一,大型新闻行动播出期间同时段收视率和收听率比平时提升50%以上.
让老百姓喜闻乐见
记者: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媒体的传播工具越来越多,涵盖面越来越广,人民群众的选择空间越来越大.作为主流媒体,如何在确保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的前提下,提高观赏性,从而实现有效引领?
周莉:"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基本宗旨.对于我们媒体影视文化单位来说,生产的影视文化产品首先必须让老百姓喜闻乐见,才能更好地发挥教育人民的功能.我们发现,在经济快速发展,物质大为丰富之后,人们更加需要价值观的引导,为此,我们拍摄了电视连续剧"人间正道是沧桑",讲述革命先烈们对理想的追求,对信仰的坚守.我们发现,人们对"幸福"的理解越来越多样,幸福感减少时,就拍摄了电视连续剧"老大的幸福",传递正确的幸福观,引发了全国关于"普通人幸福"的大讨论.接下来围绕建党90周年和辛亥革命100周年,我们还将推出"建党伟业","辛亥革命","我们的法兰西岁月"等重点影视项目.
"两翼齐飞",科学发展
记者:科学发展是文化建设的基本内涵.媒体影视文化单位具有事业产业双重属性,如何通过抓科学发展,实现事业产业"两翼齐飞"?
周莉:的确,我们自身具有双重功能:一是公益性服务功能,一是产业性功能.公益性服务功能主要是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产业性功能则是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文化需求.只重视事业或只重视产业都会出现问题.我们一直将事业产业的协调发展作为基本目标,因此在新闻宣传上,节目创新上,精品生产上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佳绩;产业经营上连续多年保持39%的高速增长,在"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评选中,2010年总台在境内广电媒体排名位居前列,同时荣获"全国文化企业30强"称号. | 0.875659 | 110.583333 | 0.010622 | 0 | 282 | 380 | 849.3 | 4.164063 | 0.148455 | 0 | 681,100,009,696 | 新闻传媒 |
"新华通讯社90年90篇精品选"出版,毛泽东也是新华社"最好的记者"
适逢新华社成立90周年,新华社出版了一部"新华通讯社90年90篇精品选"(以下简称"精品选").这90篇精品佳作,既是中国"新闻史上的奇情壮彩",又是第一个百年的奋斗缩影.
新闻是历史的初稿,历史是新闻的定稿
有非常之时,乃有非常之人,有非常之人,自有非常之文.百年奋斗的激越时代,造就了一批批前赴后继的中国记者,从而涌现了一篇篇气象峥嵘的新闻华章.陈克寒的"游击生活三个月",如实记述了晋察冀根据地一支游击队的故事,字字句句好似跳荡着"游击队歌"的豪迈音符.
新闻是历史的初稿,历史是新闻的定稿."游击生活三个月"描写的一个场景,让我联想到电影"太行山上"中的情节:一个日本伤兵被俘,受到抗日军民悉心救治,并一点点被感化,后来返回日军,想与伤员一起回家,不想残忍的日寇在火化士兵尸体时,也把他扔进火中.起初看到这个场景,以为纯属虚构,而记者陈克寒的记述,展现了活生生的历史镜头.
读到徐心华的"周谷城说,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不是一朵花",禁不住感叹"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篇报道今天读来依然鲜活,特别是新冠疫情暴发后,触目惊心的现实场景一一都涌到眼前来时,周谷城的智者之见肺腑之言,穿越历史时空,更是丝丝入扣,对新时代新青年尤为亲近而无违和."周谷城说,我一贯的治学态度是:对别人的东西不能囫囵吞枣,不能人云亦云.你说它是一朵花,我要亲自看一看,它是否真的美.一切都要经过仔细调查,认真研究,再做结论.早在'五四'运动时期,有人就曾提出要'全盘西化',结果证明这种主张是行不通的,因为它不切实际.现在,又有人旧调重弹......如果否定我国人民现在享受到的经过前人英勇奋斗才得来的民主权利,而去效法西方人自己都未必完全满意的东西,那只会使我们已经得到的民主权利重新丧失."
这篇报道的背景是1986年自由化思潮泛滥,多地高校爆发学潮,一时天下耸动.就在这篇报道发出四天后的12月30日,邓小平同中央负责同志谈话,这就是后来收入"邓小平文选"的"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其中还提到周谷城:"在这次学生闹事中,民主党派表现是好的,周谷城,费孝通,钱伟长等几位著名的民主人士的态度是好的,不好的倒是我们有些共产党员."这篇朴素直白的讲话,今天看来更觉深谋远虑,掷地有声.
在各路西潮新潮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之际,中国记者更需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当然,"精品选"有些篇目之前不了解,而今读来同样赞叹,如"中国曙光 - - 1949年10月1日历史一幕再现".这篇国庆六十年的大报道,把中国记者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发挥得淋漓尽致,读后不禁心潮起伏,激情飞扬: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这篇大手笔无愧名副其实的"新闻".
值得一提的是,毛泽东也是新华社"最好的记者",一生为新华社撰写了一系列朗朗上口,大气磅礴,不断入选教科书的经典之作:消息"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时评"别了,司徒雷登",广播稿"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等.
读罢"精品选",也难免有些遗憾.这样大跨度,大规模的作品选,即使精挑细选,也总少不了遗珠之憾,包括上述毛泽东的作品.不过,主要遗憾还在于把握历史大势."精品选"是在十九届六中全会之前付梓的,而六中全会通过的历史决议对百年奋斗历史做出了全面总结,"精品选"显然不可能充分体现决议精髓,尽管习近平总书记的"七一讲话"已经包含基本要义.比如,全书五百来页,而"七一讲话"与"历史决议"的四个时期中,前两个时期只占五分之一的篇幅.虽然可以厚今薄古,作品选更不一定按年代平均分配,但有些遗珠不能不说关乎历史大势,如"劈山太行侧"(1965年),"人民的好医生李月华"(1972年),"驯水记"(1974年)等."驯水记"又名"万里神州驯水记",是新华社原社长郭超人的代表作之一,大气磅礴,气势非凡,以如椽之笔谱写了一曲站起来的中国人民,在毛主席,共产党领导下与天奋斗,与地奋斗,与人奋斗的新闻史诗.
无论走多远,都不能忘了从哪里来,也只有清楚从哪里来,才能明白往哪里去.在各路西潮新潮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之际,在诗人昌耀所谓"神仙的说教"包括新媒体的"第几次浪潮"一惊一乍之时,中国记者更需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更应该"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作者为清华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来源:北京日报 | 作者:李彬
流程编辑:TF065 | 0.842558 | 132.928571 | 0.045356 | 0 | 396 | 561 | 699.5 | 4.128906 | 0.200967 | 0.018265 | 681,100,017,967 | 新闻传媒 |
(原标题:努力打造权威非洲华媒)
坦桑尼亚时间8月8日晚,由人民日报海外网和非洲华文传媒集团合作创办的非洲新闻网在达累斯萨拉姆正式上线.这是海外网在海外开办的第12个国家和地区频道,标志着人民日报海外版实施的"报网融合,全球本土化布局"发展战略正式在非洲启航.
从民之相亲到民之相知
"人民日报海外网非洲新闻网正式上线,这是中非人文交流当中一个非常重大的事件."中国驻坦桑尼亚大使吕友清出席上线仪式并致辞.他说,中非之间经贸关系非常密切,中非人民有着天然的亲切感,但仍有许多需要交流,需要沟通的地方.
"有些掌握世界话语权的国家在报道非洲,宣传非洲的时候总是带着有色眼镜,带着历史的偏见,带着他们不可告人的目的,将一个不真实,不全面的非洲介绍到世界,包括介绍到中国.同样的,这些掌握话语权的媒体,在向非洲人民介绍中国的时候,也采取了不公正的手段."吕友清认为,要纠正这种不公,只有靠中国人民和非洲人民直接交流和沟通.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知."吕友清说,"我们要实现心相知,需要平台,需要载体,需要桥梁,需要纽带.而人民日报海外网非洲新闻网就是一种新的平台,新的纽带.我作为在非洲工作的中国大使,真诚希望中非人民之间有更多交流的渠道."
"非洲百万侨胞对中国的了解,需求越来越多,但是在需求和供给之间还是有一些缺少,所以海外网非洲新闻网频道的上线为非洲各国各界特别是非洲华侨华人了解中国提供了一个完美的平台."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副会长龚建忠表示,海外网非洲新闻网的上线意义非凡.
从"无价家书"到网络桥梁
创刊31年来,人民日报海外版在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成为维系海外游子家国情怀的"无价家书".
人民日报海外版副总编辑王咏赋说,人民日报海外版始终是历史的记录者,现实的守望者,未来的开创者."不忘初心,不断前进,一是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忠实记录中国的伟大变革,发出权威的中国声音,引导国际舆论;二是满怀深情,服务海外华人社会,团结全球华人同胞;三是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不断推进数字化转型,推进报纸与网络的融合."
王咏赋表示,面向世界,走向海外,不断扩大传播力和影响力,是时代提出的要求,也是海外版和海外网的战略发展方向."我们将坚定不移地沿着这条路走下去,扩大海外影响力,有效影响海外舆论,为海外读者提供更有用,更贴心,更便捷的服务."
"中非友谊基础深厚.几十年来,相互支持,相互信任,平等互利,团结协作始终是中非关系的主轴.2015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开幕式上发表了题为"开启中非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新时代"的致辞,系统阐述了中国发展对非关系的新理念,新政策,新主张.在这一中非合作大背景下.非洲新闻网面临非常好的机遇,必将大有作为."
"网络无国界,四海届亲朋".王咏赋对非洲新闻网的发展提出殷切希望,非洲新闻网要坚持内容创新,以本土化的内容呈现给海外读者,用贴近当地的语言讲述中国故事,解读中国时政.要打造权威,专业的本土新闻资讯平台,服务非洲华人社会,让海外游子在非洲新闻网上获得感知和归属感.
"感谢非洲新闻网为受众提供一个相互服务的咨询平台."一位长期生活在非洲的参会嘉宾听了王咏赋的致辞后很激动,"提升非洲华侨华人的生活品质,提升非洲华侨华人的整体形象,从而增进中非人民的友谊了解,促进中非双方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进一步提升."
从海外游子到华媒使命
海外网非洲新闻网总顾问,非洲华文传媒董事长南庚戌描述了他在非洲逐步发展华文传媒事业的心路历程."我本人1999年从中国北京移居博茨瓦纳.回忆起十几年前,整个南部非洲都没有一份像样的中文报纸,情感无所依托,思乡之情浓烈.于是,我创办了"非洲华侨周报"."
投身非洲华文媒体的创办与发展事业后,南庚戌意识到华文媒体在中国外宣事业的重要作用以及对海外华人的深刻影响,于是逐步拓展传播媒介,完善传媒链条.如今,非洲华文传媒集团已经成为集报纸,杂志,网络,广播,电视,互联网与其他衍生产品与一体的全媒体阵营.
南庚戌认为,向世界介绍中国是每个海外华人的职责."请大家今天记住两个网址,一个是www.haiwainet.cn,另一个africa.haiwainet.cn.第一个网址是人民日报海外版官方网站海外网,这是我们全球华人的网上家园;第二个网址就是海外网非洲新闻网,这是未来大家了解中非经济贸易文化服务咨询等信息,最权威可靠的平台."
字字掷地有声,南庚戌信心十足的发言感染全场,与会嘉宾纷纷拿出手机打开这两个网址."非洲很多国家的华人较少,华文媒体很难盈利.但值此中非关系面临更大进展的国际形势面前,让非洲华人乃至全世界通过权威渠道了解中国国情,感受中国正能量,我们义不容辞.我相信,海外网非洲新闻网将改变西方媒体在非洲占主导地位的局面,让中非之间的信息往来更准确,更畅通.
从默默无闻到各界关注
走进上线仪式现场,带有人民日报海外网海客客户端二维码的易拉宝前,许多嘉宾正在用手机扫描二维码,下载海客客户端.
非洲新闻网的上线,引起了非洲各界尤其侨界的关注.坦桑尼亚中华总商会会长黄在胜说:"海外网非洲新闻网的上线,对于广大在非华人来说,是期盼已久的好消息."他表示,非洲新闻网的上线,能更好地服务于当地华人对信息的需求."非洲华文传媒集团作为非洲新闻网的合作方,基于其十几年来媒体运营的经验和对海外华人需求的把控,正满足了当今社会对新媒体所提出的要求."
坦桑尼亚SIBUKA媒体集团总裁乔治・南加拉在致辞中说:"人民日报海外网志在连接中国和其他国家.当今世界,媒体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非洲新闻网在这时上线时机正好,中国媒体比其他西方媒体描述的非洲更加积极.作为坦桑尼亚人,我很荣幸非洲新闻网在我的家乡上线."
仪式后,多位驻非洲中资机构的代表在热情地交流."现在有了非洲新闻网,感觉离祖国更近了."环球广域传媒集团一名长期在非洲工作的员工说,"我们现在在国外获得咨询主要是靠非洲的主流媒体,但那上面很少有关于国内的可靠资讯.同时希望非洲新闻网以后能多举办一些活动,加强当地华人的互动与交流."
据介绍,非洲新闻网在页面布局上精耕细作,别具一格,页面首屏有整个非洲的版图动态呈现,未来还会补充这一区块的其他功能,实现地图上的阅览,功能性的跳转.在栏目设计方面,非洲新闻网聚焦时政,连接使馆,服务侨胞,推介文化,促进旅游,拉动商业.在随后发展中,非洲新闻网会不断实现本土化新闻,讲述非洲华人能读懂的中国故事,加强服务功能.
海外网总编辑姚小敏,海外网副总编辑聂传清与非洲华侨华人社团领袖,中资企业负责人等200多人出席上线仪式,同时,正在参加中非公共外交论坛的嘉宾也出席了本次仪式.
(原标题:努力打造权威非洲华媒) | 0.894585 | 102.592593 | 0.01159 | 0 | 173 | 894 | 883.5 | 4.015625 | 0.125993 | 0 | 681,100,027,077 | 新闻传媒 |
在2006年,以博客和网络视频为代表的"新媒体"给整个传媒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借助互联网的渠道,每个人都能成为杂志的出版人或者电视节目的制作人,向全世界发出自己的声音. 对于读者来说,这意味着信息成指数般地增长;对于我来说,这也意味着一个艰难却必须面对的问题-在一个人人都可以报道新闻,发表评论的时代里,杂志存在的意义何在? 在我内心里,始终存在着一个很朴素的信念-在这个世界上,无论信息如何丰富,有价值的信息永远是稀缺的;而能够持续创造有价值信息的团队更是稀缺的. 新媒体有别于传统媒体的特点就是无比迅捷的报道速度和多角度,海量的信息,它们满足了人们对于新闻报道容量的渴求,却也降低了新闻阅读的效率.而杂志的优势在于能够调动一个组织的经济资源和智力资源,把相关的,大大小小的新闻事件联系起来分析解释,最后给出自己的观点.这在信息爆炸的今天,一本能够持续做到这一点的杂志可以有效地降低读者对信息的筛选成本.我想,这就是在新媒体时代里杂志还能继续存在的意义. 从某种意义上讲,为了应对越快越多的互联网内容的冲击,杂志的内容反而要越慢越少,要以慢打快,以少胜多."慢"是指要能够从纷繁的事件中沉下心来,用自己独立的判断把握最主流的话题,"少"就是用尽量少的篇幅完成报道,节省读者的阅读时间. 坦率地说,做到这一点非常难,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艰苦的工作.5年前我做版面编辑的时候,每期五六篇稿件可以排到16到18个版,而现在,同样的稿件数量只能排10个版左右.对记者来说,以前七八千字的文章,改用4000字的篇幅同样叙述清楚,是个很大的挑战.我清楚地记得,在2002年世界杯时我们就在强调把稿子写短,而到了2006年世界杯的时候,才能基本上把普通稿件的长度控制在两页以内. 几个月前,英国"金融时报"用了2400多字把工商上市的新闻写得清清楚楚,成为我们内部流传一时的范文.但是仔细研究,却发现短短一篇文章,却有3个作者,写作过程中的殚精竭虑和字斟句酌,可想而知. 我的同事张鹏最近提出了两个新的理念-中央型媒体和社区型媒体.顾名思义,中央型媒体就是现在传统媒体的形式-众多读者环绕在一本媒体周围,基本上是一边倒的信息流向;而社区型媒体则是借助包括互联网在内的多种交互手段,让读者能够和媒体产生更多的互动,读者之间也能够充分交流的未来媒体运营模式.现在很多新媒体都在谈"报纸的死亡","杂志的死亡",我认为其实问题的实质是从"中央型媒体"到"社区型媒体"的转化.互联网未必是杂志的死敌,但是内容却注定是杂志安身立命的根本. | 0.90678 | 1,062 | 0 | 0 | 1,062 | 219 | 1,000.8 | 4.308594 | 0.134652 | 0 | 123,200,000,746 | 新闻传媒 |
在深化新闻改革中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在我国新闻队伍中出现的新闻道德失衡与错误现象,发生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毫无疑问,也只有在促进转轨完成的深化改革中,才能使之大幅度减少. 一, 改革过程中产生的弊端要通过进一步改革来消除.都市报对广告新闻的有效制止就是最有力地证明. 为了说情这个问题,有必要先分析一下我国媒介上"有偿新闻"存在的土壤和条件.我国新闻媒介历来用大量篇幅报道一个个企业,报道某企业如何做到年年上新台阶,如何改善经营管理,如何增产增收,如何提高职工积极性,如何注重科技革新等.这些报道的意义在于交流企业发展经验,对于经济管理层和决策层或许有价值,登在面向企业家和政府官员的报纸和刊物上可能是很合适的,但登在面向社会大众的报纸上,由于他们没有多少新闻性,群众并不爱看.可是这类稿件黑压压一大片,读者扫一眼,看到了企业的名字,也足以提高该企业的知名度,所以这类报道的主要效益就是广告效应. 在计划经济时期,报纸根本没有广告,企业也没有广告意识,因此刊登上述稿件没有广告之嫌.现在却不同了,企业都有较强的广告意识,知道企业的知名度与企业效益密切相关,而且懂得花几十万元做广告,不如只用几千元或上万元,设法在报纸上来条报道.于是,企业有的把钱和其他好处给新闻媒介,有的给记者或者编辑个人,以换取他们在媒介上发表有利于它们的报道.这就使得有偿新闻屡禁不止. 这种状况最终要靠新闻业深化改革来纠正.现在我们已经在深化改革中成长起来的都市报身上,看到从机制上铲除有偿新闻的希望. 都市报不花国家一分钱,人员全靠招聘,完全依靠读者而生存发展的机制,迫使它无法容忍那些读者不喜欢的广告式新闻.例如,三湘都市报1998年12月10日开始执行的"关于对"广告新闻"的认定及处理办法"中就提出,"凡以新闻报道形式或非广告性的文章中具体宣传企事业单位形象,产品及与之相关活动(开业,庆典,推销,新产品技术展示等),此类稿件不论是否私下收取费用,均应认定为 广告新闻 .""总编室每日核查本报刊登的稿件,对有广告嫌疑的新闻报道或文章,提交分管副总编或编委会审查认定,然后报总编辑确认.""凡被确认为广告新闻的稿件与文章,均按相同版面,相同字数,相同价格的广告给予罚款,具体处罚办法为:编辑,记者(采编同样对待)按该稿件广告价格总额的50%罚款,审稿主任按30%罚款,审稿编委按20%罚款,对两次以上采编按"广告新闻"的当事人,除按规定罚款外,另给予取消评先资格的处罚."华西都市报不但做出此类决定早,而且给予经济处罚很严厉.最高的一次,处罚款9000元. 由此可见,深化体制改革,比仅仅依靠道德呼吁,能更深刻,更彻底的消除职业道德上的弊病. 二, 制定更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职业行为规范. "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1991年1月通过执行,8年来经过1994年第一次修订,1997年第二次修订;1997年元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广播电影电视局,新闻出版署,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又联合发出"关于禁止有偿新闻的若干规定",以上这些准则,规定,都是新闻道德的重要文献.但这些准则,规范由于仍不够具体,可操作性还是不很强.国外有关规定常常很细致,便于操作,值得我们加以借鉴.如以色列新闻记者到的信条第三条明确规定,"决不接受企图左右自己写作方式的任何报酬".以色列新闻评议会又专就这一条,拟定下列规则,以便于更明确地遵行:"一,新闻记者不得为其本人,要求与它直接或间接有职业上关系的社团及组织,给予减价优待;艺术或文化团体演出入场券的减价,必须由记者工会作集体安排.其他社团对新闻界集体的减价优待,则需获得新闻评议会的特准,该会将对每一情况,根据职业道德信条决定之.二,航空公司,轮船公司和旅行社,不得对新闻从业者作减低票价或免费旅行的优待,除非获得编辑人协会的认可.三,新闻记者不得从任何与其职业发生关系之企业或社团接受任何馈赠."这些规定里,对于不可避免的馈赠,确定由记者组织来协调,防止记者直接接受,颇给人以启发. 现有的规范也没有对违反有关规范者规定有力的制裁方法.对严重违反"规定"的单位和个人,一经核查清楚,除追求单位领导的责任和对违规人员作出严肃处理,直至逐出新闻队伍,还要在媒体上公开曝光,不留情面. 三, 引进国际上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如向社会公开报纸发行量的做法. 一个国家如果不建立报纸发行量考核和定期发布的制度,就无法做到使报纸对广告公司和广告客户负责.为了保护广告客户的利益,最终也保护报业经营者的利益,北美的发行量核查局(简称abc)的做法可供参考.该组织是报业市场的中介机构,由广告客户,广告公司和报刊社共同组成,定期向全体会员公布经核查的报刊发行量数据,能有效的防治报纸发行量上的虚假和欺骗行为.(唐绪军"报业经济与报业经营"新华出版社)在这方面,法国报刊发行稽查局的经验也可以借鉴.该局是政府,报刊,企业,广告公司四方面抽人组成的非政府机构,每月对报刊抽查一次(包括查纸耗和发行代理人的实际发行数等),每年公布一次结果,提取各报社总收入的0.1%为稽查局经费.这意味着,除报社自报发行量以外,还要成立相关组织,对各报纸的发行量进行突然抽查,如果抽查结果与发行量不符,则是丑闻一桩,不但报纸声誉受损,还会受到法律制裁.1991年"香港虎报"3名经理被判刑就是证明.香港英文报纸"香港虎报"总经理苏淑华,财务经理邓昌及发行总监黄伟成,因串谋夸大报纸发行量,作假账诈骗广告顾客,被香港地方法院以诈骗罪分别判处入狱4个月到半年,罚款港币7.5至25万元不等.("参考消息"1991年1月23日) 与报纸相同,广播电视的收听(视)率,也应由专门的社会调查组织进行统计,予以公布. 四, 做好社会监督和同行监督. 新闻单位及新闻工作者要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抵制和反对有偿新闻,应该主动推动建立对新闻工作的社会监督制度. 各新闻单位和记协组织应该定期公布举报电话,欢迎群众举报新闻界的违法违规行为,并且认真对待群众的举报,认真查处.1998年,中国记协举报中心共收到举报297件,并对这些举报分别转请有关部门进行处理.山东省某地区广播电台要求全员创收,完不成任务则扣除当月工资.山东省有关部门在接到中国记协举报中心转去的举报后,立即责成该台限期改正.该台立即采取措施,将采编工作与创收严格分开,并补发了采编人员的工资.新华社采取巡视检查各地分社,向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发放问卷进行调查,开座谈会,专题研讨会等形式,主动接受社会监督.这些都是很好的做法. 媒介在监督社会各个方面的同时,对本行业的歪风邪气,不道德的人和事,也应该打破情面,进行披露和批评.做到既监督别的领域,也监督同行和自身. | 0.896979 | 2,747 | 0 | 0 | 2,747 | 700 | 1,142.3 | 4.199219 | 0.138333 | 0 | 123,200,005,920 | 新闻传媒 |
长征胜利到今天已经80年了,80年来,长征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在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的日子里,全国各大媒体重磅推出系列长征故事,将成为炎黄子孙共同的精神食粮.重温这些故事,就能从那艰苦卓绝的两万五千里长征中汲取精神养料,就能让每一个炎黄子孙成为坚强的战士,担负起实现"中国梦"的神圣使命. 从长征故事中培养坚定的信念.信念的力量无比强大,它是成功的起点,能托起人生的大厦,能创造伟大的奇迹.80多年前开始的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在"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 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到说不尽的艰难险阻"的恶劣环境中,没有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谁也无法仅凭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最后到达陕北.读长征故事,我们就会有坚定的信念. 从长征故事中培养顽强的意志.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长征路上的战士就是我们的榜样.爬雪山,过草地,挑战生命极限;大渡河边,泸定桥上,方显英雄本色...在这些常人无法想象的环境中,红军正是凭着顽强的意志,才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一次又一次胜利,最后"三军过后尽开颜".读长征故事,我们也会有顽强的意志. 从长征故事中培养深厚的感情.二万五千里长征,并不只有激烈的战斗.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战斗之余,红军向十一个省内的约两万万人民宣讲革命道理,播撒无数种子,发芽,长叶,开花,结果,最后收获的是红军与人民结下的深厚感情.正是这深厚的感情,革命的事业深深地扎根于人民的土壤中,谱写出一曲曲荡气回肠的赞歌:当年为红军架桥,八十年守护红军桥...读长征故事,我们更会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执政理念,这更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证. 长征故事人人看,长征精神代代传.让我们从长征故事中汲取精神养料,它会让我们信念更坚定,意志更顽强,感情更深厚,实现"中国梦"的日子更早的到来! | 0.880829 | 772 | 0.003932 | 0 | 772 | 207 | 717.8 | 4.113281 | 0.150259 | 0 | 123,200,006,382 | 新闻传媒 |
开发报纸新版建议书 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裕,但每个人的心底始终潜藏着曾经那段不算富裕的时光.因为人只有在困难和逆境中才更赋有哲理,更真切的体验生活,贴近自然.那首老歌,那条小路,那时的蓝天碧草和那个时代所滋生的一切.在我们的生活发生了若干年变化后的某一个时刻,我们的心底开始浮现出一种日趋渐浓的感觉-一种潜意识的怀念-现代人的怀旧心理. 中央三套的"同一首歌"之所以收视率稳做金牌榜,不只是因为他有强大的明星阵容和一流音乐经典.重要的是他不是为了观众能从某一渠道听到更多的歌,看到更多的明星而开办节目,他是在煽动一份潜在的情,开启一扇怀旧的心.他开辟了一条通往曾经那段黄金岁月的隧道,才产生这种莫大的共鸣. 那么能否从另一种方式来掀起这样一种情趣呢,当然可以,而且其效果绝对不逊于电视媒体. 所以我的设想就是在报纸上开发一个迎合现代人心理的新版面.(版名有待敲定) 七十,八十年代或更早,那时的电视普及率还很低,而人们传播知识或进行的一些文化活动都是从某种刊物和书籍上得到的,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跟他们息息相关,相互之间有一种厚重的感情,可谓是真正的朋友.往事如风,如果在现在的报纸中间加上质地,外观,印刷都相似于那个时代的一叶或几叶,我相信从第一感觉上读者就产生一种亲昵的友情,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而且彼此之间没有距离没有隔阂,就在跟前,伸手及触.一种老情趣挥之难去的情怀悠然而生.不仅是一种意外的惊喜更是一种意外的感叹. 旧识相逢情深意浓,但要想与读者深交,长交,我们还要有一定的翻新创造,观键就要在新版的表面感觉和内容的体现上突出新意,展现心意. 纸张的表面感觉(1)与七八十年代小型连环画的观感甚至触摸感觉基本相同,当然纸质绝对上乘,环保.而且经过特别处理,纸张透出的气息跟现实大自然息息相通.随着季节的改变而相应的变化,内容也与之吻合. (2)整体的排版上还是报纸的一般形式,但却求得别致的一面内容的设计 新版着重在故事,诗赋,漫画,自然艺术画面以及幽默和哲理上作以体现.但什么样的文字才适用新版,什么样的画面才迎合读者,这就需要潜质的挖掘和创新.人类的高尚在于人性的真诚,善良和美丽.不管到什么时候,它都是人们潜意识的向往.而值得怀念的一切都深入一个"真"字. 究其根本怀念的源头是真实质朴的生活画面,淳朴的生活实质才是眷恋的根本.因为那才是生活的味道.他就是我们新版上真实而赋有理想的故事和哲理.美好的终极是返璞归真,每个人的心底都存一份真,最终都向往一片真诚的心灵,一种真实的情怀和整个纯洁无暇的大自然.他就是新版上毫无修饰的自然艺术画面-一种心灵的境界. 其次就是新版要突出的一种"漫画格调",各式新颖的漫画体现出诗句的意境.他不仅带你去那种高处不胜寒的险境,还能让你轻易领略田园风光.不仅能弥补文字的缺陷,更让你感到一种意境无限的畅快.新版的吸引点,亮点 吸引点:"怀旧" "理想化" "人性化" "个性化"从中突出与现实,混浊社会不同的一片纯真人间;与读者真情互动,挖掘其内心的真实情境;"至纯,至真,至爱"体现人生的纯真艺术版.亮点:版面突出漫画和自然画面增添情趣;从气息上跟自然界融为一体;新版的前景 新版能否得到长期支持,仍然是一个严峻的问题.中央二套的"老威的x计划"刚开播时的确让人感觉其格式新颖,而且剧情幽默.但时间长了,观众见到的老是一样的格调,渐渐的就没了新鲜感.究其原因:没有突破性,没有深厚的情感作铺垫,观众也没参与.所以渐渐的节目没了味道.同样要想有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新版就要跟读者建立在真情的基础上而且要不断的翻新,达到新版与生活的同步,通过互动让读者投入到新版中去.这样就不要担心报纸会与生活脱节,也就避免了读者的喜新厌旧.比如开办一个小栏目,用于朋友之间在特别的节日寄以祝语传情达意,或者说一些不好开口的话.此栏目作为一个传播情谊的载体一定会得到读者的喜欢. 除此之外还要利用各方面的参与和融入.比如让读者能够参与版面的更新设计,开创投稿和建议的平台;考虑与别的刊物的合作借以取长补短勇于吸收和创新.新版的主旨在于让人们能客观的去领悟生活,读懂生活,让更多的人懂得现实生活依然很美好,关键在于人的心境,在于自己去创造.进而新版会成为他们的一个知音.对他产生一种依赖,一种生活的享受.为什么与晚报合为一体版面主要突出情感世界.心情源于环境,环境酿制心情.心情源自环境,环境酿制心情.如果它出现在早上人们忙着上班的时候,读者少了几分心思,而报纸新版则是生不逢时也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相反人们在忙了一天下班回家时,心情的轻松再就着傍晚美好的自然景色,肯定为新版增添不少色彩.所谓事成天时地利人和,我相信新版肯定有一片开阔的天空.思考不足之处还请多多指点. | 0.90508 | 1,949 | 0.001031 | 0 | 1,949 | 488 | 1,036.2 | 4.074219 | 0.127758 | 0 | 123,200,018,331 | 新闻传媒 |
"全球新闻传播史"(公元1500-2000年)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力图以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等经典著作里揭示的一系列"全球化"命题为指导,同时吸取20世纪以来"新史学"的理论,针对全球新闻传播的历史演化,社会动因,专业背景,内在逻辑及发展趋势等,展开全面系统分析,点面结合,史论结合,历史与逻辑结合,以期勾画一幅有机的全球新闻传播史,从而既为新闻传播学研究提供必要的学术支撑,又为我国新闻传播界积极应对全球化的挑战和机遇提供科学的历史参照.
大革命初期的出色演说家和政治家米拉波,1789年向三级会议发表演说时,更大声呼吁出版自由:"让你们法律的第一条永远奉献给出版自由,使它距于神圣的地位.在所有的自由中,它最不能触犯,最不受限制.假如丧失了它,其他自由便永远的不到保障." 马克思也给予米拉波很高评价:"法国革命时最伟大的演说家米拉波的永远响亮的声音直到现在还在轰鸣;他是一头狮子,你想要跟人民一起叫一声'吼得好,狮子!',就必须亲自倾听一下这头狮子的吼声." (查看原文)
在许多人看来,所谓新闻史就是关于新闻的历史,这仿佛是个自明的概念.然而细加分析便会发现,这个看似清晰的术语,实际上还是一本糊涂账!首先,新闻史指的究竟是新闻事件本身的发生发展呢,还是指人们对这类事件的记述呢?其次,新闻史所关涉的到分对某些有新网价值事件的报道呢:还是媒介自身的演进呢?如果新闻史把新闻事件作为考察的重点,那么它同一般的社会史又有什么区别呢?假如新闻史只关心媒介自身的生成发展,那么某时某地创刊某张报纸又有多大意义呢?那种婆婆妈妈式的新闻史,难道不是沉闷得令稍有思想者无不感到窒息吗?除了一些政治内容,其余是极好的
作为一本历史教材,它实在是太喜感太搞笑了.
这本书太好读了!前因后果梳理得非常清晰,对我这种人文社科底子不好的人来说简直是救了大命!
跟中新史比起来真是有趣多了,看到结尾的那篇演讲让我热泪盈眶.
谈谈如何读史 - - 读"全球新闻传播史"
看完此书,我发现其实我以前阅读历史的方法是错误的.我以前只关注历史上已经发生过哪些事情,对当时有什么影响.可是事实上,我们更应该思考的是,当年所发生的事情对现今的影响. 看历史,的确是看人类历史辉煌发展的过去,然后反思现今社会发展的趋势,以及现今社会存在的... (展开)
作为一本教材,它太优秀了.对于初入新闻学传播学的学生来说简直太友好了,逻辑清晰文笔流畅生动,还穿插一些笑点.这需要对学科和文字都有极高的驾驭能力才能创作出如此杰作.膜拜李老师! 好话不多说了,谈问题 - - 西方中心主义. 新闻兴起的过程其实和资产阶级兴起,资本... (展开)
(图片错了?)文笔流畅,没那么多学术大长句子,体例新颖,内容浅显,故事性趣味性较强.有自己的思想和对史实的规律性总结,但是也正像本书前言说的,对西方较为"偏爱",忽视了观照本土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中西对比.不过,本书将全球作为作为视野和视角,宏大叙事,凸显主流... (展开)
作为入门读物,我觉得这本书比专业课上的教科书有趣生动,值得推荐.特别是对重要的人物交代了更多的细节,比如创建"纽约先驱报"的贝内特的败家儿子小贝内特刊登费城老太太来信瞎经营他家的报纸;约翰弥尔顿的三段婚姻导致他爱写关于离婚的小册子,为后来写"论出版自由"打... (展开)
传播之争说到底是权力之争,是话语权之争.确实没有绝对的客观公正,不过是服务于谁. 历史早期服务于党争,用来鼓舞己方士气,与敌方打口水仗,赢得中立方支持.这种信息只限于本派内部流动,因为人们喜欢阅读自己熟悉和同意的观点. 商业崛起后服务于商业,生意人总需要各种... (展开)
大革命初期的出色演说家和政治家米拉波,1789年向三级会议发表演说时,更大声呼吁出版自由:"让你们法律的第一条永远奉献给出版自由,使它距于神圣的地位.在所有的自由中,它最不能触犯,最不受限制.假如丧失了它,其他自由便永远的不到保障." 马克思也给予米拉波很高评价:"法国革命时最伟大的演说家米拉波的永远响亮的声音直到现在还在轰鸣;他是一头狮子,你想要跟人民一起叫一声'吼得好,狮子!',就必须亲自倾听一下这头狮子的吼声."
人脱离动物界的标志就在于凭借语言组成社会语言的起点或传播的起点就是人类的起点.
"书写是有关远方的重大象征所谓远方不仅指扩张距离而首先地是指持续,未来和追求水恒的意志.说话和听话只发生在近处和现在但通过文字则一个人可以向他从来没有见过的人甚至还没有生出来的人说话.一个人的声音在他死后数世纪还可以被人听到." - - 斯宾格勒
"中国之所以在许多世纪中一直是个勤劳的,但缺乏进取心的广袤地区而不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强国大概就是由于它的语言和文字的复杂 而不是由于任何别的可以想象到的原因." - - 韦尔斯
语言与传播本为一体语言的运作就是传播传播的过程就展开在语言之中.比如并不是我先有一个想法然后再通过语言这个"媒介"把它传播给他人而是这个想法本身就是由语言直接构成 的离开语言这个想法就压根不存在.文字也是如此......一句话语言和文字都是传播内容的本体而不是传播的中介或媒介.
正是印剧术的发明(而不是别的)使历史从中世纪发展到近代;这期间能够阅读的大众日益增多导致了思想的广泛传播思想的广泛传播又推动了哲学与科技的变革.这些变革最终推翻了教士和费族的统治从而产生薪新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宗教制度.
"在印刷激发起作家日益强烈且无须掩的自我意识的同时它也在读者中创造出类似的态度.因为在印剧术发明之前一切人际交流都发生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甚至连阅读所采用的也是口语模式一个读者大声朗读其他人随后跟上.但 自从有了印剧的书籍之后另一种传统便开始了:孤立的读者和他自已的眼晴.口腔无须再发声音读者及其反应跟社会环境脱离开来读者退回到自己的心灵世界.从16世纪至今大多数读者对别人只有一个要求:希望他们不在旁边;若不行则请他们保持安静.整个阅读的过程作者和读者仿佛达成共谋对抗社会参与和社会意识.简而盲之阅读成为反社会的行为." - - 波兹曼
"无数的人曾以无声的模糊的惊奇之情在这个世界上匆匆走过就像动物感觉到的那样;也有人以一种痛苦的,探索而无功的惊奇匆匆而过这是只有人才感觉到的;直到伟大的思想家有创见的人先知产生出来形成了说出来的思想把所有人沉睡着的潜能唤醒成思想.这就是思想家,精神英雄的做法.他说的话是所有人远不曾说出而又渴望说出的东西.围绕着他的思想一切思想都从痛苦的麻痹的酣睡中觉醒作为对他的思想的回音.......思想一旦被唤醒就不再沉睡它自身扩展成一个思想体系一个人接一个人一代人接一代人地成长起来直到达到它的丰满状态." - - 卡莱尔
"让我凭良知自由地认识,自由地发言,自由地讨论吧这种自由高踞于一切自由之上." - - 弥尔顿 理性与感性其实都将人的"个性"置于首位相信人的智力,能力,オ力能够驾取一切包括自然,社会与个体.从启蒙运动以来世界历史的总体趋势就源于一种人为的设计意识即按照个人认为是"真,善,美"的计划或蓝图对社会的方方面面进行规划和构想然后付诸实施.
"资本主义社会总的目标是满足个人的自由和个人的需要.个人主义崇拜是支资本主义社会有数运转的中心原则当代资本主义对17世纪出现的个人主义的具体解释已转向个人自由和个人选择然而责任这个概念的本质是约束它特别 强调对个人行为的约束.同时责任与资本主义社会追求的目标是相互矛盾的.从西方国家责任论的发展方向上看要么是向自由主义回归要么走向虚无.无论选择哪条道路责任论者都会不可避免地陷入困境.也许寂寞是责任论的归途.责任尚在不可企及的彼岸." - - 王怡红
"当人生活在电子的环境中他的本性改变了他的私人属性融入了社团整体他交成了一个"大众人"( Mass Man)大众人是在电子速度下产生的一个现象不是有形的量的现象." - - 麦克卢汉
英国的里查德・汉密尔顿,在1957年曾经概括了大众文化的11种特征:流行,瞬间即逝,唾手可得,成本低廉,大量生产,主要以年轻人为诉求对象,诙谐而带点诘慧,撩拨性欲,玩弄花招而显得俏皮,浮夸,足以带来大笔生意等.
大众文化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商品化二是标准化.前者针对的是面向市场,面向消费,面向大众的赢利属性:"它是由大批生产的工业技术生产出来的是为了获利而向大批消费公众销售的......它的成长意味着:任何不能赚钱,不能为大众市场面大批生产的文化都很少有地位如艺术和民间文化."后者即标准化则针对的是大众文化的生产模式:"在本雅明名之为机械复制时代的工业社会中物质和文化的产品被认为没有真正的区别汽车的生产和电影的生产一样是为市场经济的原则所决定.大众文化标准化的,程式化的和机械复制产品被认为是刻板,琐碎和流水线生产方式的必然产物是文化商品化以后的必然结果."......不管是商品化还是标准化大众文化的本质都体现为对大众精神的操控.......自从大众社会出现以来文化领域逐新呈现三分之势一是面向精神层面的高雅文化二是面向生活层面的民间文化三是面向消费层面的大众文化.如果说高雅文化在于传承人类的精神遗产一一即所谓"意识形态"民间文化在于寄托生命的本真体验一即所谓"意义形态"那么大众文化则在于操纵民众的现实生活一一即现在所谓"意象形态":"大批受众只会让其情感和感受力被大众文化浮华的情绪所操纵让其需要和愿望被替代的幻想所扭曲和挫败让其希望和抱负为了消 费而被虚假的梦幻所利用.实际上大众社会使民众受到了大众文化的集体利用."
哈贝马斯在"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中做了精辟的论述.所谓"公共领域"( public sphere)是指国家与社会之间的独立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市民们"即资产阶级或中产阶级可以自由讨论不受国家与社会的干预.其中新闻媒介就是在这个公共空间运作的.然而随着商品化,市场化及 消费化的历史进程新闻媒介的公共空间逐渐萎缩日见变质
随着现代社会中现实生活日渐分裂而成为支离破碎,互不相干的片段大众传媒成了原子化,片段化社会生活得以保持一种"整体"感觉的主要途径.
正如乔治・奥威尔( George Orwell)......所说自由国度的审查制度比专制政体还复杂还彻底因 为"不受欢迎的观点可以使之沉默不合时宜的事实可以使之缄默而这些并不需要任何官方的禁令".
大众文化总是由外部加诸于人带有鲜明的物化色彩.所以它既不是大众自身创造的文化也不是大众真正需要的文化在其轻松消遣的形式中其实深藏着同生命的本真意义相背离的内核.洛文塔尔就写道:"不管通过什么媒介通俗文化处处证明了它真正的特性:标准化陈腐化保守主义平庸化操纵化的消费者商品."总之依托于商品生产体系的大众文化并不体现为富有创造的生命之对象化洋溢灵性的精神之客体化而往往显露着个体的泯灭和诗意的沦丧.
因此在法兰克福学派看来所谓大众文化不仅使发达工业社会的异化状况永恒化,合理化而且本身也是压抑人,操纵人,欺骗人的社会这种文化越是让人"自由"拥有人就越是丧失自由.
"现代社会鼓吹实现非个性化的平等理想因为这个社会需要人一一原子这些原子相互之间没有区别汇集起来也能毫无摩擦地顺利地发挥作用他们都服从同一个命令尽管如此每个人却都相信他们是在按自己的意愿办事.就像现代化的大规模生产要求产品规格化社会的发展也要求人的规格化并把这称为'平等'." - - 弗洛姆
"奥威尔害怕的是那些强行禁书的人赫胥黎担心的是失去任何禁书的理由因为再也没有人愿意读书;奥威尔害怕的是那些剥夺我们信息的人赫胥黎担心的是人们在汪洋如海的信息中日益变得被动和自私;奥威尔害怕的是真理被隐瞒赫胥黎担心的是真理被淹没在无聊烦琐的世事中;奥威尔害怕的是我们的文化成为受制文化赫胥黎担心的是我们的文化成为充满感官刺激,欲望和无规则游度的庸俗文化." - - 波兹曼
"赫胥黎告诉我们的是在一个科技发达的时代里造成精神毁灭的敌人更可能是一个满面笑容的人而不是那种一眼看上去就让人心生怀疑和仇恨的人.在赫胥黎的预官中"老大哥"并没有成心监视我们而是我们自己心甘情愿地一直注视着他根本就不需要什么看守人,大门或"真理部".如果一个民族分心于繁杂琐事如果文化生活被重新定义为娱乐的周而复始如果严肃的公众对话变成了幼雅的婴儿语言总而言之如果人们蜕化为被动的受众而一切公共事务形同杂耍那么这个民族就会发现自己危在旦夕文化灭亡的命运就在劫难逃." - - 波兹曼
推荐给你的大学读书单:那些值得关注的观念 (jiaon)
文案或策划或媒体或营销或商业或设计 (蓝蓝的紫) | 0.894329 | 147.628571 | 0.027724 | 0 | 563 | 1,419 | 1,284.5 | 4.261719 | 0.125798 | 0.071311 | 123,300,006,278 | 新闻传媒 |
新闻传播学类包括四个专业: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和编辑出版学.
近年来,这些专业被考生称为文科录取中最热门的专业.本专业培养具有广播电视新闻学基本理论和宽广的文化科学知识,能在广播电视新闻宣传部门,从事编辑,采访,节目主持与管理等工作的新闻传播学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行政学,政治学,管理学,法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行政学理论研究,公共政策分析,社会调查与统计,外语,公文写作和办公自动化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行政管理的基本能力及科研的初步能力.本专业培养具备行政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等方面知识.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管理工作以及科研工作的'专门人才.
这个专业的范围比较广,所学课程也较多,涵盖了经济学,管理学的很多课程.因此,工商管理是一门基础宽的学科,个人可以就此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专业方向.比如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财务管理,会计,企业投资等.
社会工作是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以哲学,社会学,心理学,医学等为学科基础,以助人自助为核心理念,以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为直接工作方法为案主(client)提供专业服务,帮助案主解决在与环境互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问题,帮助案主重塑自信,走向社会正轨. | 0.888476 | 107.6 | 0 | 0 | 167 | 183 | 368.2 | 4.117188 | 0.113383 | 0 | 123,300,015,755 | 新闻传媒 |
较早前一场地震造成九人死亡后,一场更强烈的余震在午夜时分再袭日本南部熊本市.
当地时间周六(4月16日)凌晨1点25分(格林尼治标准时间周五下午4点25分)发生的里氏7.3级在九州地区已造成至少20人死亡和1500人受伤.
美联社消息指,日本军方派出两万人展开救援行动,警察和消防人员也被召集前往日本南部参与救援.
由于救援行动在周六白天仍在继续进行,确切的死亡人数尚未确认.
日本政府官员表示,伤亡数字可能会持续上升.
有媒体报导,地震导致一个水坝崩塌,邻近的一条村庄居民被疏散.
日本当局一度发出海啸警报,约50分钟后解除.
地震在日本是多发灾害,但日本在建筑物防震方面的严格规范,使地震往往不会造成非常重大的破坏.
BBC驻日本记者傅东飞(Rupert Wingfield-Hayes )报导,在九州更广范围内发生的这一次地震比周四晚上熊本市的地震要强烈得多.
在该地区的一个海边城镇,市政厅受损严重,甚至有倒塌的危险.一所医院也因为不能确保安全而需要疏散.
由于发生在凌晨,许多当地居民在睡梦中被震醒,并被迫在外过夜.
BBC记者指,数以千计的人逃到街上和走到停车场,在恐惧中用毯子包裹自己.
不过,有很多报导指有人被困在建筑物内,包括至少60人被困于长者护理中心.
日本公共广播机构日本放送协会(NHK)报导指,地震导致西原村的水坝崩塌.
电视台发布的图片显示,整个受影响的地区有数千人聚集在街头和停车场.
NHK指,海面可能会出现高1米的海浪.
日本核管理机构表示,仙台的核电站并没有受损.
地震最初被评估为里氏7.1级,但随后修改为7.3级.
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的地球物理研究学者加文·海耶斯(Gavin Hayes)告诉BBC说,新的地震将会影响较早前地震发生后的救援行动.
他表示,此次地震更靠近地表,断层线也长得多,因此预计会带来更大的破坏.
"该地区的地表会移动4至5米,所以,说的是在较大范围内非常剧烈的震荡.因此我们很可能会看到重大的破坏."
美联社指,古迹熊本城(Kumamoto Castle)附近的方舟旅店(Ark Hotel)也受到破坏,住宅被震醒后聚集到大堂以保安全.
日本监测地震的部门说,尽管周四的地震只有6.2级,但在一些地区的震感与2011年的东日本大地震一样强烈.
2011年的那场地震也引发巨大的海啸,并造成震惊世界的福岛核电站事故.
周四发生的地震中遇难的人多数是在益城町,当地一座住宅楼倒塌,另有很多楼房受损.
约4万人在最初的地震中逃离住所,距离震中最近的很多人都在户外过夜,该地区也发生超过130次余震.
日本是地球上地震带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全球里氏6级或以上的地震有20%发生在日本.地震监测仪平均每五分钟就能录得一定程度的地壳活动.
日本通过惨痛的经验学会了将破坏和伤亡降至最低的策略.该国不仅实行一些最好的建筑技术和规划,而且制定出一套预警机制.
这一套体系依赖以闪电的速度分析酝酿中的地震,找到地点和强度.之后预警被广播,令距离震上有一定距离的人们提前几秒中得知,从而获得宝贵的逃生时间.
仅仅是10秒的预先通知就足以令人能够迅速作出反应,比如趴下躲进一张稳固的桌子底下,或者让消防队伍及时出动.
在周四的地震已经受损的建筑在此次叠加的地震中会受到什么样的破坏,将是个令人担心的问题.
NZmao com发表在"[业内人士评论]为什么新西兰建筑木材成本上升 这么快"
NZmao com发表在"行动党发起反对废除三振法请愿,反对政府对严重暴力罪犯持软弱态度"
NZmao com发表在"与传统盟友保持距离 新西兰拒表态质疑世卫疫情起源报告" | 0.893758 | 44.294118 | 0.011356 | 0 | 72 | 508 | 986 | 4.097656 | 0.154714 | 0 | 123,300,016,184 | 新闻传媒 |
"生活文摘报"创刊于1992年4月,是一份立足山西,面向全国的综合性文摘报,期发量稳定在30万份以上.以贴近生活,进入家庭,服务读者为办报宗旨,以语言犀利,内容丰富,信息量大为办报风格,集可读性,知识性,实用性,资料性为一体.
"生活文摘报"文章精彩,期期火爆;适应各界读者,兼顾男女老少;一报在手,遍知天下事;细细品味,自解其中乐趣."生活文摘报"潜力巨大,魅力无穷,商机无限,是您事业的伙伴,生活的向导.
"生活文摘报"以贴近生活,进入家庭,服务读者为办报宗旨,荟萃各类信息精华,聚焦国际国内热点,抨击社会丑恶现象,内容丰富,信息量大为办报风格,集可读性,知识性,实用性,资料性为一体.
1,报纸风格变得更加简约大气.改版之后,"生活文摘报"给人最深刻的感受是版面简约大气.无论是头版,还是内版,都可以让人在视觉上看到比较自然,清晰,舒朗的艺术效果,报纸更加有亲和力,速读性和实用性.
未改版之前,"生活文摘报"的版式依旧是传统的"咬合"型,各个稿件互相咬合,彼此穿插,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这种版式远远无法满足读者"速读"的要求,早已不符合时代的需要."速读"对报纸版面的基本要求就是标题清晰,结构简明,阅读流畅,而"模块"版式的出现,最大限度地满足了读者的"速读"要求.
"模块"版式是指多个矩形板块构成一张报纸版面,这些矩形板块可以是单个的新闻报道,图片,表格等等.这些报道,图片,表格等可以通过主题安排进行合并和切分,形成独立而又有机的整体.对读者而言,"模块"版式强调视觉冲击力和版面语言的情绪表达,不仅做到形式上的美,而且实现了阅读上的便利.
报头和导读的改变非常直观,放弃了过去的粗黑边框框住报头和导读的设计,直接以"生活文摘报"几个清爽大字做报头,增加导读内容,直入主题,使读者在拿到报纸的第一时间就可以通晓本期报纸的重点内容,从"浓妆艳抹"转向"眉清目秀",使得整个头版瞬间通透起来.
对于报纸的整体视觉策划而言,标题的制作至关重要.未改版之前,报纸内版头条标题多采用超粗黑,10号字,乃至更大号字体,太大的字号显得没有节制,一味采用厚重的字体给人以窒息感.在标题的装饰上,习惯把各种装饰叠加:标题压图片,带线框,字体加粗,叠影,做各种变形......看似运用了很多装饰手段,结果反而影响了读者的阅读速读,还给人一种浓妆艳抹之感,不舒服不透气.改版之后,各个版面标题字体统一,没有过多复杂花哨的装饰,字号固定不变,使得版面眉清目秀,简洁明快,一目了然,在大量文字下仍给人舒适感,易读性增强,这也是标题制作的潮流和方向.
如今很多报纸为争夺读者的"眼球",非常注重使用图片,用图片来激活版面.未改版之前,"生活文摘报"以文为主,以图为辅,有时甚至把图片当作点缀.实际上,文字语言是抽象的,而画面语言则是形象的,更能刺激读者.很多时候图片所展示的内容并不比文章展示的次要,有时图片还是版面的灵魂.改版之后,"生活文摘报"更加突出图片的独立价值,赋予其更重要的地位.作为信息密集型的报纸,在大量文章中搭配图片,还可以调整视觉平衡,减轻阅读疲劳.
改版之前,"生活文摘报"各个版面的字体字号"各自为政",均不固定,尤其是"家庭顾问"版,同一版面每个稿件标题所用的字体字号都不一样,除此之外,还要在本已经使人眼花缭乱的字体上做各种装饰,加上底纹,点缀花边......非常不利于报纸风格的统一.改版之后,版面字体字号加以固定,褪去了繁杂的赘饰,给了版面呼吸的空间,使得阅读变成一种美的享受.其实,字体本身就是一种装饰,并不需要画蛇添足.字体的恰当运用,本身就是美化版面的一种方式.
4,线条的使用由"繁琐花哨"转向"简洁流畅"
线条具有分割文章,美化版面的功能,一个简洁大气的版面,线条种类上应去繁就简.绝大多数报纸的版面只用平直线一种式样,或横或竖,只是通过粗细加以区分.花线,曲线,折线等使用得越来越少,多种线条配合使用的情况更是难得一见.改版之后的"生活文摘报"顺应报纸发展趋势,线型以细单线为主,摒弃了过去的花线,曲线等等,整个版面更加清新大方,简洁流畅.
现代报业,厚报瘦报依然是主流.在分栏方面,"生活文摘报"由过去的3栏一统天下改为5栏为主,4栏,6栏为辅,这样一来报纸直观感觉变瘦,方便人们阅读.有资料显示,按照人的阅读习惯,文章一行不应超过25个字,短小精悍的走文更符合现代人的生理特点,也更适应时代发展的趋势.
好的版式可以吸引读者眼球,营造版面视觉冲击力.版式本身虽然没有具体内容,但它好似一只看不见的手,潜移默化地导引和主宰着读者的视线,传递着版面的编排思想,体现着报纸的品格,风范.对版式的探索是无穷无尽的,如何做出更好的版面以飨读者,需要我们在编辑工作中做进一步地摸索.
中华网成立于1999年5月.是中国成立最早的门户网站之一.16年的拓展和积累,中华网已成为中国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中国最有影响力的网络媒体之一.拥有数以千万计的忠实用户,核心用户以高学历,高收入,高职位,成熟的男士为主,占中华网总用户的82%.
中华网下设三个事业部:无线事业部,游戏事业部,汽车事业部,三大事业部以中华网平台为依托,在各自领域为网民提供纵深垂直服务.
作为一个综合性的网络媒体,中华网拥有中国访问量最大的军事站点---中华网军事,同时中华网新闻,财经,娱乐,体育,科技,旅游等近20个频道每天向世界滚动播报最新最全面的信息和服务.
中华网拥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和行业影响力,其主办的一系列活动已成为行业标志性事件:中华网汽车事业部已举办六届"中国汽车设计大赛",连续六年举办"中国汽车市场消费信誉度调查",均成为业界的年度盛事. 中华网游戏事业部连续六年举办规模盛大的"中国网页游戏高峰论坛"和"优秀网页游戏评选",在全国业界享有盛名和号召力.特别是2013年与中国游戏工委,嘉兴市南湖区政府联合举办的第六届高峰论坛,吸引了全国近千名业界专家媒体参与,是产业链最齐全的一次盛会.中华网社区被称为全球最大的华语社区,被国际金融组织授与"最具投资价值媒体"奖牌,中华网汽车连续三年在同业独家获"中国互联网品牌频道"称号.
中华网在体育报道与体育营销方面亦卓有建树:是第十届全国运动会独家互联网合作伙伴;第六届亚冬会独家互联网合作伙伴;2010年5月,中华网又与第三届亚洲沙滩运动会组委会签约,成为2012年海阳亚沙会的独家互联网合作伙伴.亚沙会是与亚运会并列的亚洲五大赛事之一.
中华网拥有国内一流的网络广告策划团队,以制定个性化的网络营销精准服务而深得客户好评,在业界享有良好口碑.
中华网股东为国广环球传媒控股有限公司.国广环球传媒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国广控股"或"GMG"),系中国国际广播电台(CRI)与中国国际广播电视网络台(CIBN)传媒及文化产业全部可经营性资源的唯一运营平台,担当着助推国际台建设现代,综合,新型,国际传媒集团的重任.国广控股于2011年1月18日挂牌成立,以"打造文化产业平台,建设新型跨国媒体"为宗旨依托国际台及旗下包括广播,电视,出版,网络和新媒体等在内的全媒体业务与文化领域可经营资源,全力用企业化,市场化,专业化,职业化的方式经营好国家级,国际化,现代化,综合化的媒体,以充裕的资金实力,坚实的媒介服务投资运营能力和商业管理能力,逐步形成完整,覆盖全终端,以受众为中心的强势业务和媒介服务品牌.
中华网由北京华网汇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负责运营.生活文摘报的概述图(2张) | 0.875611 | 139.590909 | 0.035598 | 0 | 325 | 824 | 876.4 | 4.054688 | 0.154021 | 0.018497 | 732,900,000,636 | 新闻传媒 |
本书在大量搜集的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对77年"申报"的报道进行了史学意义上的系统总结与历史分期,对"申报"各个时期的体育新闻报道的特征和体育新闻报道的意义进行学历层面上的概括.
本书论证了舆论引导模式和社会政治经济结构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考察了改革开放30多年社会变迁给我国报纸舆论引导模式带来的变革,分析了社会转型不断深化给报纸舆论引导形成的新的巨大挑战,提出了进一步改进我国报纸舆论引导工作的基本思路和操作路径.
中国传媒发展指数报告2013
新闻传播与媒介法治年度研究报告:2011-2012
本书为中国人民大学年度研究报告系列之一.全书围绕新闻传媒与法制的关系展开,通过透视年度若干重大热点传媒事件,从新闻传播法的角度评析事件影响与存在的法律问题,并对新闻传播法制的现状和未来阐发完善建议.
本书主要是2000年到2006年底作者梁衡在"人民日报"任副总编期间的改稿记录.分为明理篇,写作篇,编辑篇,策划篇,记者篇,夜班篇,标题篇,政治篇,记事篇,作品篇,退休篇十一部分.
本书涵盖了大量新鲜有趣的案例,吸取了作者作为一位英国全国性大报记者,编辑及专栏作家的宝贵经验,强调良好的新闻工作不只是普遍追求的目标,还必须包括一系列的技能,这些技能使记者们在一个媒体所有权,技术和信息都不断变化的行业里游刃有余.
本书把新闻文本作为话语分析的对象,把话语研究和媒体研究结合起来,重点论述媒体中最重要的一种话语类型:报刊中的新闻.在研究中本书主要采取逻辑论证和个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本书共分为六编,主要内容包括:海外华文传媒与业界动态,海外华文传媒与传播现象,海外华文传媒与国际传播,海外华文传媒与政治文化,海外华文传媒与业务探讨,海外华文传媒与新媒体.
本书是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以官方白皮书的形式 表明广东法院面对网络舆情的态度.本书在对近年来法院遭遇的网络舆情事件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 进行深刻反思 总结经验与启示 并进一步提出法院舆情工作应对方案.以期以此方式 深化法院司法公开工作 自觉接受社会舆论监督 推进队伍改进司法作风 促进审判工作公正高效廉洁 同时营造一个有利于法院依法审判的良好舆论环境.
本书从新媒体的发展历史入手,总结了世界性通讯社国际传播能力形成和壮大的原因与经验,分析了世界性通讯社国际传播能力的主要体现及影响;并从新媒体时代全球传媒格局变革的角度,概述了世界性通讯社加强和再造国际传播能力的主要举措.
本丛书既冠名为"当代新闻传播学",自然要面对这个纷繁复杂但又充满生机活力的大时代,面对这个时代正处于艰难转型和改革中的中国新闻事业,所以本丛书所持观点力求吸收学界研究之最新成果,所述内容力求反映当代新闻学研究之最高水准,所引例证皆为近年来最新及最有代表性案例,以体现"当代"之特色.
本书立足于当前媒介融合的大环境,从电视传播的现状入手,着重探讨电视新闻传播在数字化时代的应变之道,即电视新闻传播如何转型以适应数字化生存.
本书以新闻网页为例,结合新闻的专有特性,面向舆情分析,从6个方面对中文新闻网页处理过程中涉及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即新闻网页正文抽取,新闻重复网页识别,新闻网页关键词抽取,新闻网页自动分类,新闻网页主题聚合,网络舆情分析,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本书根据新闻媒体编辑工作实际,侧重于新闻编辑工作中上游的媒体设计,选题(含策划),集稿与审稿四个环节,横向与纵向研究并作,探讨媒体与社会间的互动,分析新闻编辑工作运行的内,外部社会环境.
本书以网络新闻编辑学研究开篇,在作了基本的理论铺垫之后,从网络新闻业的特点,网络新闻编辑的主体,客体,网络新闻受众,网络新闻编辑的技术环境,网络新闻的编辑制作,版面设计等方面作了具体阐述,并在第一版基础上增加了"微博"一章,探讨了微博这个最新的互联网应用的传播特征,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 0.915882 | 99.5625 | 0.005051 | 0 | 175 | 436 | 1,080.8 | 4.164063 | 0.111111 | 0 | 732,900,003,941 | 新闻传媒 |
英国广播公司(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简称BBC)是英国全国性广播电视机构,也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的广播公司之一.BBC是以收听收看费为经费来源的公共广播体制的首创者.
BBC是英国的一家政府资助但却独立运作的媒体,长久以来一直被认为是全球最受尊敬的媒体之一.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BBC一直垄断著英国的电视,电台.在1955年独立电视台和1973年独立电台成立之前,BBC一直是全英国唯一的电视,电台广播公司.
BBC创建于1922年10月18日,同年11月1日实行收听费制度,11月14日在伦敦正式广播;
1936年11月开始定时电视广播;
1939年1月开办对海外广播,经费由政府拨给;
1967年正式播出彩色电视;
1991年3月世界电视台向欧洲播出,同年10月通过亚洲一号卫星向亚洲传播;
1992年9月租用前苏联的三座发射台,用5种语言对中国和印度广播.该公司在国外设有14座转播台,用36种语言每周播出768小时(1988~1989).公司最高领导机构为11人组成的董事会,成员由政府提名,女王任命,任期5年.
今天BBC除了是一家在全球拥有高知名度的媒体,还提供其他各种服务,包括书籍出版,报刊,英语教学,交响乐队和互联网新闻服务.
在BBC建立之前,已经有很多私人公司尝试在英国做电台广播.根据1904年的无线电法案,英国邮政局负责颁发电台广播牌照.1919年,由于收到很多军队对过多广播而干扰军事通讯的投诉,邮政局停止发出牌照.于是,1920年代初期,广播电台数量骤减,越来越多人要求成立一个国家广播电台.一个由无线电收音机制造商组成的委员会经过几个月的讨论,最终提出一个方案,BBC由此诞生.
英国广播公司成立于1922年,由几个大财团共同出资,包括马可尼(Marconi),英国通用电气公司(GEC),British Thomson Houston等.公司草创时最初的目的是建立一个覆盖全国的广播传输网络,以为今后的全国广播提供便利.1922年11月14日,BBC的第一个电台,2LO以中波从伦敦牛津街的塞尔福里奇百货公司(Selfridges Department Store)的屋顶开始广播.次日5IT从伯明翰,2ZY从曼彻斯特也开始了广播.
1927年BBC获得皇家特许状(Royal Charter of Incorporation),由理事会负责公司的运作,理事会成员由政府任命,每人任期4年,公司日常工作则由理事会任命的总裁负责.
1932年BBC帝国服务(BBC Empire Service)开播,这是BBC第一个向英国本土以外地区广播的电台频道.1938年,BBC阿拉伯语电台开播,这是BBC的第一个外语频道.到二战结束时,BBC已经以英语,阿拉伯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和西班牙语7种语言向全世界广播.这是BBC全球服务(BBC World Service)的前身.
苏格兰工程师约翰·罗吉·贝尔德从1932年开始和BBC合作,尝试进行电视播送.1936年11月2日,BBC开始了全球第一个电视播送服务.电视广播在二战中曾经中断,但是在1946年重新开播.1953年6月2日,BBC现场直播英国伊丽莎白二世在西敏寺的登基大典,估计全英国约有2000万人直接目睹了女王登基的现场实况.
由于受到地下电台的挑战,1967年9月30日BBC开始了BBC Radio 1电台服务,以播送流行音乐为主.1983年,BBC又第一个开播了早餐时间广播服务,"BBC早餐时间",抢在了竞争对手的前头.
1991年BBC正式开始BBC全球新闻服务电视频道,后在1995年1月更名为BBC World.与BBC全球电台服务不同的是,BBC全球新闻服务是一家商业电视台,通过广告赢利,这也意味着该频道不能在英国本土播出.
1998年8月,BBC的国内频道也开始采用卫星播送,这么做的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是,只要欧洲观众使用英国制造的卫星解码器 他们也可以收看BBC 1和BBC 2.
2003年7月,BBC第四电台(BBC Radio 4)的一个新闻节目引述了一名政府官员的话称贝理雅政府在海珊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问题上"添油加醋",而没有按照情报机构所提供的情报准确向公众报告,以获得公众对参与美伊战争的支持.报导这一新闻的BBC著名记者安德鲁·吉利根(Andrew Gilligan)后来在一篇文章中称,贝理雅政府的新闻官阿斯戴尔·坎贝尔(Alistair Campbell)是夸大情报的幕后黑手.英国政府完全否认该项指控,英国议会决定任命独立检察官对事件进行调查.事件导致BBC与英国政府的关系恶化.在原先怀疑是BBC情报来源的英国国防部专家大卫·凯利博士自杀后,事件继续恶化,BBC和英国政府都被指责应对凯利之死负责.在独立检察官最后发表的"赫顿报告"中,吉利根和BBC高层都被指责对新闻处理不当.事件导致吉利根本人,BBC总裁和BBC理事会主席的辞职.
1904年的无线电法案规定,任何人如要播送或接收广播节目,必须从邮政局取得执照.在BBC建立后,用户的接收费成为BBC的主要经费来源.1971年,家庭广播接收执照被取消,但是个人若要收看电视节目还是必须付费取得执照.
今天英国的每个家庭(除了老年人和少数低收入人群,他们的费用由英国文化,媒体与体育部承担)或企业都必须购买一年限的电视执照,以确保 BBC能够拥有足够的资金以"教育,通告和娱乐"大众.费用由政府设定.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经费来源,BBC不包含任何商业广告;理论上讲,节目制作人不受到任何商业利益驱使,但事实上还是需要面对各种压力,如在政治上,政府可以以改变接收执照费来施压;同时他们还必须面对来自其他商业电视台的竞争.多年来,BBC还获得来自英国政府的特别拨款:例如BBC全球服务的部分经费就来自英国外交部.近年来,BBC也通过商业活动赚钱,如出售曾经播出过的节目等.
BBC最早成立的宗旨是为英国大众提供高质量的电台广播服务.今天,电台节目依然是BBC产品重要的一部分.
BBC最早的两个电台是国内服务(Home Service)和全球服务(World Service),后来又提供软性节目(Light Programme).1967年现代音乐频道,BBC Radio 1开播,从那时起BBC开始采用目前的命名方式:BBC Radio 2播送轻音乐,乡村音乐,爵士乐和娱乐节目,BBC Radio 4则是之前的国内服务.1990年8月27日,BBC Radio 5开播,后又更名为BBC Radio 5 Live(BBC Radio 5直播).
今天BBC拥有10个电台频道,面对不同的听众.针对不同的地区,BBC也有不同的节目选择.BBC全球服务则对全球广播,此外BBC的一些短波频道也可以在英国以外地区收听到.这些频道大多以新闻为主,一部分经费来自英国外交部.现在BBC所有的电台节目都可以从互联网上免费下载.
今天的BBC ONE是世界上第一个电视台,它在1936年11月2日就开始提供电视节目,当时叫作"BBC电视服务"(BBC Television Service).在二战爆发前,已经有大约25000个家庭收看节目.1964年BBC TWO开播,BBC电视服务改为现在的名称.BBC ONE的节目十分大众化,包括戏剧,喜剧,纪录片,游戏节目和肥皂剧,经常是英国收视率最高的电视频道.BBC的主要新闻节目也在BBC ONE播出,每天三次.
BBC TWO是英国第三个电视服务,原定于1964年4月20日开播,但当晚因一发电厂着火,全伦敦大停电,BBC TWO只能推迟到次日晚间才开播,开播时主持人还手持一支蜡烛.1967年12月,BBC TWO成为欧洲第一个彩色电视频道.BBC TWO并没有肥皂剧或新闻节目,其节目以娱乐为主,类型多样(但若某一节目收视率较高,一般都会转移到BBC ONE).
1991年10月,BBC开始以BBC World Service Television的名称向亚洲及中东播出电视节目.1992年12月,这个频道的覆盖范围扩展到了非洲.1995年1月,BBC World Service Television进行重组,并进一步覆盖了欧洲地区.2001年,BBC World完成全球覆盖.BBC World提供高品质的新闻节目,同时经常播放一些在英国国内广受好评的纪录片等.
BBC Worldwide是BBC音像,书籍等产品的国际销售商,他向世界各国或是直接出售关于BBC的各种商品,或是同相关国家就BBC音像,书籍等制品的使用版权进行交易.
BBCi
BBCi(即BBC互动)包括所有BBC的互动服务,包括数字电视和互联网.
BBCi网络服务(原名BBC线上)包含了新闻和节目档案.BBC的许多节目都可以在BBC网站上找到,用户可以自由下载收看,收听.目前BBCi是访问量最大的英语网站之一.
最近几年一些网络公司抱怨BBC把太多的钱花在BBC的网络服务上,提供了大量免费,无广告的媒体资源,另其他网站无法与其竞争.他们要求应该限制BBC在网站上的花费,以迫使他们通过广告或减少内容的形式在更公平的起点上与其他网站竞争.
在数字电视方面,BBCi已经弃用了CEEFAX服务.现在的BBCi可以显示全彩照片和影片,并且允许用户与节目的互动,比如互动性很强的英超联赛和橄榄球赛转播.
WORLD为英国广播公司之国际新闻资讯电视频道二十四小时以英语向全球观众播放其频道内容包括全球新闻,财经...World频道提供英国广播公司无可取代的,公正的并具深度分析的新闻时事报导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英国广播公司"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 0.902342 | 118.058824 | 0.021473 | 0 | 389 | 1,136 | 1,262.8 | 4.039063 | 0.172147 | 0 | 732,900,005,148 | 新闻传媒 |
"综合能力"是新闻与传播硕士(MJC)专业学位入学考试的科目之一."综合能力"考试要求体现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学位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试考生掌握专业知识,基础理论的水平和综合能力,为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和媒介产业的发展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具有现代新闻传播理念与国际化视野,深入了解中国基本国情,熟练掌握新闻传播技能与方法的高层次,应用型新闻传播专业人才.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试旨在检验考生新闻传播实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试涵盖了新闻采访学,新闻报道写作,新闻编辑学,新闻评论等相关方面的内容.要求考生:
(1)准确地再认或再现学科相关知识点.
(2)准确掌握本学科理论论述的话语规范.
(3)恰当地使用本学科的专业术语,对相关新闻现象进行准确,合理的论述.
(4)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对相应的材料进行合理有效的整理,分析及评论.
名词解释 30分(6小题,每小题5分)
简答题 30分(3小题,每小题10分)
论述与综合分析题 40分(2小题,每小题20分)
材料写作题 50分(1小题,每小题50分)
要求考生了解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了解新闻记者的基本职责,以及分析判断稿件新闻价值的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知识分析和编写新闻稿件. | 0.87234 | 51.272727 | 0 | 0 | 193 | 192 | 956.6 | 4.089844 | 0.173759 | 0.010309 | 732,900,007,467 | 新闻传媒 |
自诞生之日起,搜狐新闻就在时刻记录着中国进程.处在改革前沿的搜狐新闻,从未放弃过对创新的追求.我们做了页面的减法,思想的加法,改变了对资讯的理解和门户单一的表现形态.而在这一次次创新中,始终不变的是搜狐新闻的理念和价值观 - - 对中国改革开放,对市场经济的支持.
20年前,当中国的市场经济还处于襁褓之中时,一根神奇的互联网线接入了这个渴望变革的国家.从此,前所未有的大门被打开,互联网成为公众认知世界,认知自我最便捷的方式;它带来的平等,交互,自由,共享的精神,更成为不灭的主题.
1998年,一只火红色的,可爱的小狐狸开创了中国的门户时代.尽管最初的门户网站无异于"文摘报"的翻版 - - 一个是"剪刀+浆糊",一个是"复制+粘贴".但在那个信息相对匮乏的年代,以海量和快速见长的门户如雨后春笋,迅速把数以亿计的公众揽入怀中,最终成长为影响力远胜报纸,杂志的强势媒体.
正如东去的大江,自诞生之日起,搜狐新闻就在时刻记录着中国进程.浩如烟海的网页里,你可以看到含泪下岗的工人,流离失所的农民,中流击水的士兵,挥斥方遒的领袖;这里还有非典初愈的北京,震彻骨髓的汶川,痛定思痛的乌市,世界瞩目的上海我们同样见证了烈火与洪水,干旱与暴雨,冰雪与雾霾,见证了成功与失败,欢笑与泪水,死亡与新生.
爱与恨,黑与白,左与右,开放与保守,进步与倒退,老路与新路,在这浩如烟海的网页上不断呈现;一次次博弈,一次次挣扎,一次次彷徨,一次次呐喊,此起彼伏,共同构成了搜狐新闻的交响乐章.
门户网站成长的这15年,也是中国媒体形态变革最为迅速的时代.报纸从鼎盛走向衰落;广播几乎没落又异军突起;地方卫视与央视中原逐鹿;"微博元年"开启后,"微信元年"再度开启也正如大江中拍岸的惊涛,一次又一次"形"的创新,为家国天下之"势"卷起了千堆雪.
处在改革前沿的搜狐新闻,从未放弃过对创新的追求.若干年前处于巅峰时刻的"北京青年报"的一句名言:我们是创新永动机 - - 其实更适用于网络.我们观察和学习着同行们一次次的动作,自己也在不断的改进,这就是对"新"的不停探索.你所看到是网页形式的变化,它的背后,则是互联网媒体人永无止境的求变风格.
2013年10月28日,改版后的搜狐新闻首页已呈现在上亿读者面前,希望你们喜欢.新版来自近两年的思考与酝酿,夹杂有着无数的经验,教训,乃至血泪.我们不敢率意而为,因为我们知道"鼠标虽小重千斤";但封闭保守绝非网络媒体人的风格,因为这与时代的要求,与互联网精神背道而驰.
我们做了页面的减法.重复的信息,芜杂的栏目被砍掉,因为今天已经是渠道多样,信息爆炸的时代,尤其面对自媒体风行一时,单纯追求"海量"的理念已经落伍;
我们做了思想的加法.无论是在新闻的遴选上,还是诸如"点击今日","数字之道","谣言终结者"这样的独家栏目上,网络编辑不再是"搬砖工",他在努力成为优秀建筑设计师,搜狐新闻的思考与理念在其中呈现;
我们改变了对资讯的理解.无主题,无逻辑,大而全以及"about新闻"将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速度,角度,高度,深度,态度,尤其是清晰的逻辑;
我们同样改变了门户的单一的表现形态.图文要有,音频,视频也要有.特别是门户的新闻产品将与移动端打通 - - 公共厨房生产的美味佳肴,将在各个餐厅与大家分享.全媒体,这个已经被多少人多少次提及的概念,将在搜狐新闻实现.
但这些创新,依然集中于表象之上,真正的改变则源于内心.我们最需改变的是人们对网络媒体"浮躁功利,浅尝辄止,不惜一切博眼球"的印象.我们在努力以"政治家办网"的高度去面对新闻,以"理性,建设性"的思维去编排版面,哗众取宠的标题党将被扫进垃圾堆,单纯以点击率论英雄的方式也将成为历史.
我们深知,凡求变之举都有遭遇挫折乃至撞到南墙的风险,但我们依然执着 - - 那位年过八旬的老人敢于在南海划出石破天惊之笔,未及弱冠的搜狐新闻又有何畏惧?
而在这一次次创新中,不变的是搜狐新闻的理念和价值观.这就是对中国改革开放,对市场经济的支持.我们允许争论的存在和价值观的多元,但我们会坚守于此,国家的法治,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均要通过改革和市场之手实现.
这源于15年前的一个梦想 - - 1998年,当搜狐公司的创始人张朝阳先生开创门户模式时所带来的.如今,它已经成为搜狐新闻的"中国梦".改革开放35年,市场经济急行21年,中国已经无路可退.时代也不允许我们退却,"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几乎与市场经济孪生的中国互联网,更与之水乳交融,血脉相通.
最后,我们要对搜狐网的前辈,以及所有互联网前辈们致敬 - - 是你们将创新而坚守的精神传承给了我们.但我们也相信:我们终将超越你们;而我们的后辈终也将超越我们.因为他们比我们更年轻,中国一直在进步. | 0.861125 | 116.058824 | 0.043788 | 0 | 158 | 525 | 791.8 | 4.027344 | 0.165737 | 0.020548 | 732,900,010,046 | 新闻传媒 |
2月2日,全球最大的记者组织国际记者联盟(IFJ)发布的报告说,对中国境内濒临灭绝的国际媒体表示担忧.该报告不仅揭示了中国如何使用多种强制性的手段来限制国内报道,呼吁中共尊重记者和新闻自由,亦警示国际中共在试图影响全球报道.
这份名为"公平游戏:2022年中国境内外国记者濒危媒体空间"的报告中说,在中国,常驻外国记者面临的障碍包括直接驱逐出境,签证延误和拒绝,消息来源的恐吓,数字和物理监控,以及指控他们不是记者违反报道协议的诉讼,被官方媒体发表文章或在社媒上攻击,遭遇中国驻外"战狼"外交官的挑衅等.
这些常驻记者直接与普通中国公民对话存在障碍,而且越来越依赖生活在中国以外的消息来源,而这些人的观点可能更加消极,使得外国媒体更难以最全面,最细致的方式讲述中国的故事.
报告还援引当地消息人士的话说,如果他们所说的任何事情被国际媒体报道,他们将被判入狱.此外,常驻记者们或会成为警方的目标,这使其声明安全面临风险.报告中举例称,有两名澳大利亚记者就因担心被拘留而逃离中国,逃离前,他们本国政府警告称,他们因涉嫌与一名涉嫌泄露国家机密而被拘留的澳大利亚华裔女记者有联系而成为警方的目标.
而在2022北京冬奥会的报道上,记者们更是被限制在"闭环管理系统"内,从落地到离开,无法接触到"真实的中国".报告中也对此举是在新冠疫情大流行的背景下进行有所理解,但这些限制凸显了十多年来媒体自由的急剧下降.
报告还说,不断缩减的国际记者团使全面,权威,细致入微地讲述中国故事变得更加困难时,因为外国政府对中国记者的接纳,中共媒体却正在全球不断扩大媒体空间.
外国媒体驻华记者遭受到的障碍之多并非IFJ一方有所谴责,诸多大型国际记者联盟都对中共限制甚至压迫驻华记者的行为进行关注和批评.外国媒体驻华记者俱乐部(FCCC)1月31日发布过一篇调查报告,指出外国记者在中国正面临"前所未有的障碍".
在这份100多名外国记者参与的调查中,99%的人表示,他们认为在中国的工作条件不符合国际标准.而对于北京冬奥相关信息,127名受访记者中有60%的人批评组织者提供的赛事信息不足,23%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无法与奥委会相关人员取得联系,32%表示被排除在对其他媒体开放的活动之外. | 0.912997 | 116.375 | 0 | 0 | 157 | 254 | 1,005.3 | 4.0625 | 0.122449 | 0 | 732,900,010,806 | 新闻传媒 |
十九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大师康德(I. Kant一七二四年至一八○四年)曾在生前预留墓志铭,嘱人在他的墓碑上刻下这两句话:
在我头上,是众星的天空/在我心中,是道德的法则.
这位崇尚理性的哲学大师对"道德"的看重可想而知.事实上,自从人类群居以后,"道德"这种概念抽象,但威力巨大的无形力量,就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自我制约角色.尤其对民众思想观念具有导向作用的新闻从业人员,社会的责任和道德的法则都不可或缺,所以我们要藉用康德墓碑上两句话的语气,以下列的座右铭,有求于新闻传播工作的所有从业人员:
在我肩上,是社会的责任/在我心中,是道德的法则.
康德是哲学家,所以他的心中必须充满道德的法则;新闻传播从业人员是社会病理学家与社会心理学家,所以除了道德的法则外,还必须对社会风气的良莠负起责任.
"秉春秋之笔,明善恶之辨"一向是历史学家的自我期许;"今日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因此新闻从业人员不仅是现在真相的见证者,也应该是明日历史的评论者,更应具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襟怀和"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使命感.当此社会动荡不安之际,新闻传播人员更应挺身而出,以"安社会众人之心"舍我其谁的作为,克尽祥和社会,安定人心的最大责任.
今天,我们深觉社会动荡不安,源于价值观念的混淆不清,以及社会正义的逐渐荡然,在此紧急危难的关头,如果新闻传播界还不能以"道德法则"自许,不能以"社会责任"自任,甚至所作所为与道德法则背道而驰,乖张举措与社会责任分道扬镳的话,那么社会就真的没有希望,国家就真的危险了.如此情形,岂能让人不担心,不忧虑?
被后人誉为"孤忠"的宋末元初诗人郑思肖,在他所著的"铁函心史"中语重心长地指出:
天下孰无智?特无真识耳.真识者,至正必当之论也.以其无真识,误入于谬,反执为是,竟莫悟,悲夫!志于道者,不可不察!
在社会面临解体,族群面临分裂,政治面临冲突,经济成长面临停滞,而两岸关系又陷僵局的此时此刻,我们的新闻传播界,究竟有多少人具有"至正必当"之真识?又有多少人"误入于谬,反执为是,竟莫悟"的呢?新闻传播界如果不能道德在心,责任在肩,清明在躬,不能以社会良心的灯塔,人伦道德的守门人自居的话,以传播媒体的影响力之大,恐怕会有"一盲引众盲"之虞了.
我们认为:新闻传播界不仅在记录历史,推动历史,也在创造历史,所以新闻传播从业人员更应具备"至正必当之真识".但遗憾的是:现在确实有许多新闻从业人员不仅"误入于谬,反执为是,竟莫悟",甚至引此"谬误"以为洋洋自得,让人徒呼负负.我们始终认为:只要社会多一分公义,少一分特权;多一分理性,少一分激情,各种争论都能愈辩愈明;各种疑虑都能拨云见日.
要"见证真相"就必须不偏不倚.我们固然不乐意见到新闻言论中有任何恶意污蔑与中伤,但也不希望看见新闻中一味地阿谀谄媚,歌功颂德.我们相信,事实终必经得起考验,诚意终将得到谅解.
现在我们的新闻传播界已迈入了"电子媒体的春秋战国时代",激烈的竞争,加上"政争"白热化,激情报导方式逐渐抬头.许多迹象告诉我们,社会上只要多一分激情,就会减少一分理性;只要多一分私利,就会减少一分公义,而新闻传播界在激情与理性之间,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我们特别要提醒新闻从业人员:每人应秉持良知,扪心自问:报导是否公正客观?评论是否夸大偏颇?爆料是否妨害名誉,藐视司法?用字遣词是否过分低估社会大众的品味?针砭时事是否秉持大是大非,而非为一己之私或一党之利?传播媒体就像两刃刀,可以杀人,也可以伤己;是杀人剑,也是活人刀,使用起来不可不慎.
"爆料文化"在我们的社会里似乎正在大行其道,这其间它固然有揭弊之功,当然亦有造谣之嫌,是揭弊?是造谣?端看所爆的是有料,还是无料;是真料,还是假料;是好料,还是劣质品的坏料."爆料文化"最怕的是真中有假,假中有真,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最易惑人耳目.
当然,新闻从业人员要想善尽社会责任,要想不辱守门使命,首先就必须要有在艰弥厉的定力,既不能阿附于权势,也不能取宠于群众.新闻从业人员既不是声音悦耳的百灵鸟,也不是令人心烦的乌鸦.新闻从业人员应有认清事实的本事与看清历史方向的远见,我们既不希望记者把癣疥写成鲜花,也不希望把蓓蕾写成脓包.所谓"迷阵较战阵难破",民众一陷入新闻与舆论的迷阵中,就难以突破重围,新闻界岂能不戒惧谨慎?
投身慈济人文志业多年,曾任中央日报总编辑的王端正,以凝炼文笔,明睿洞察和淑世热切,写下生活中的所思所感.内容分为"人文哲思",与"社会关怀"两大部分.或者在秋夜品味文学的感悟,或者在灯下反思人生的哲理;在天灾地变之际疾呼公益力量的投入,也对社会风气深刻针砭. | 0.871688 | 120.3125 | 0.01357 | 0 | 281 | 575 | 772.3 | 4.128906 | 0.13974 | 0.004847 | 732,900,013,919 | 新闻传媒 |
程谟刚
面对社会转型期和传统媒体转型阵痛期的叠加压力,党媒要做好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就要把党建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党建带业务,以业务促党建,实现党建与业务两手抓,两促进,两提高.
加强政治建设,把稳媒体融合发展的方向之舵.政治属性始终是党媒的根本属性,党媒在推进融合发展过程中须充分发挥党的政治建设的统领作用.
党媒坚持党性原则,坚持党媒姓党,是职责所在,使命所系.因此,要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找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契合点,"用讲业务的方式讲政治",将党管媒体,党管意识形态的要求落实在每一篇稿件中,每一块版面上,每一个网页间,每一款新媒体产品里.
不管传播技术如何革新,媒体格局如何变化,党媒的优良传统不能变;不管融合怎么融,转型怎么转,薪火相传的红色基因不能丢.只有不断结合新的实际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加强政治建设,才能确保媒体融合发展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加强思想建设,筑牢媒体融合发展的信仰之基.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要以坚定理想信念为根基.坚定信仰就要加强学习.对于党组织和党员个人来说,学习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的基本前提,是转变作风,改进文风的有效手段,是提升能力,增长才干的必要途径.
学思践悟,"走出去学,请进来教,沉下去做".结合实际引导采编人员特别是党员干部树立正确政治信仰,改进学风和文风,是党媒思想建设的重点."走出去学"就是到媒体融合的先试先行地区和先进的媒体机构调研交流,把好的经验做法带回来;"请进来教"就是定期邀请业界和学界的专家学者来做培训和辅导,通过形式多样的交流研讨跟进新形势,掌握新技能;"沉下去做"就是通过推进信息生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破体制机制壁垒,有效整合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媒体融合发展之路.
加强组织建设,蓄积媒体融合发展的动力之源.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党媒的职责使命也要靠严密的组织体系去实现.
在全媒体时代,进一步健全党媒的基层党组织体系,就要切实做到媒体融合事业发展到哪里,党的组织就覆盖到哪里,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就发挥到哪里.党媒必须通过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对子报,子刊,网站,新媒体及其他分支机构的管理,整合媒介资源和生产要素,形成统一化,规范化的管理机制.各党支部创建"项目化"融合主体,组织"战役化"新闻行动,一个个"项目",一场场"战役",反过来又会激发党员干部干事业,创品牌,争一流的内生动力.
加强组织建设,就是要在融合发展过程中,通过资源要素的整合,让新闻工作者队伍纯洁起来,战斗力强起来,关键时刻靠得住,紧要关头信得过,重大任务顶得上,切实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加强作风建设,铺就媒体融合发展的为民之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新闻舆论工作队伍作风建设的精髓要义.
加强作风建设必须紧扣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这个关键.要坚持工作重心下移,扑下身子深入群众,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做好群众工作,做好调查研究,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媒体融合重构的是传播方式,再造的是采编流程,但是无论怎样重构,如何再造,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客观性都不能丢.越是媒体融合,越离不开全媒型人才.只有紧跟时代节拍,心系群众冷暖,发扬优良作风,才能创作出更多"沾泥土""冒热气""带露珠"的新闻作品.
加强纪律建设,严守媒体融合发展的钢铁纪律.媒体融合发展要把纪律挺在前面,让铁规发力,遵循媒体融合的一般规律,创新方式方法,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对照党章检查一切新闻活动,创作优秀的媒体融合新产品,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坚决反对特权,决不能让党纪党规只是写在纸上,贴在墙上,编在手册里.
新闻舆论工作要重点强化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带动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严起来,用纪律管住新闻舆论工作队伍,不断增强政治定力,始终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
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媒体融合发展的保障体系.新闻舆论工作要加强制度建设,把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基本制度贯穿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按制度办事,完善新闻采访制度,宣传制度,发布制度,保密制度等,从具体问题抓起改起,不断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严密科学的制度体系是新闻舆论工作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既要有实体性制度,也要有程序性制度,既要明确规定应该怎么办,又要明确违反规定怎么处理,减少制度执行的自由裁量空间.
加强制度建设,新闻舆论工作要增强政治家办报意识,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找准坐标定位,牢记社会责任,不断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抓住媒体融合契机,持续不断推进制度建设.要不断加强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制度教育,让大家都自觉按制度,按原则,按规矩办事.
(作者系沈阳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 | 0.868812 | 106.315789 | 0.004973 | 0 | 235 | 423 | 903.5 | 4.21875 | 0.140099 | 0 | 693,500,001,523 | 新闻传媒 |
这个问题与假新闻:一个专家在虚假的政治,社会和民主的影响说话
"它曾经是我们能有对政治思想的文明对话.我们曾经有过关于在分歧问题方面的对话文明在价值观方面,在意识形态方面.是什么让民主的工作是,我们可以看看过道对面,有一个体面的谈话".
但由于通常所说的社交媒体平台,假新闻泛滥太大的改变.这是菲律宾大学的大众传播学院教授大卫·克拉丽莎的慨叹.
在接受采访时,今年年初,大卫说,尽管学者尽量不要使用"假新闻",它仍然在那里,他们需要讨论的现象,因为这个词被广泛使用,被更多的人了解的情况下使用. "我们尽量避免术语,因为现在它放在一起归为一类许多不同类型的有害内容那是网上的,"她补充说.
大卫说,通信或媒体学者最近归类假新闻分为两种类型:误导和虚假信息.根据大卫,误传是这是对在线平台无意散布虚假信息. "没有宣传意图;大多没有政治意图,"她说.假情报,而另一方面,意在说服在线用户青睐一个团体或个人的政治观点. "造谣是精心策划的,它的资助,......它的计划.在政治上,它是由专业人士经营的,"她补充说.
大众传播学院的新闻系副教授达尼洛荒,这可能是因为记者是不是能够正确地收集所有必要的信息为一个故事或正确理解什么是从不同的来源收集. "出现重大失误将有重要数据做.还有分析说往往会忽视采集到的数据的其他方面,"他说.
一名记者,他说,必须有被报告的问题,并从各种渠道收集的材料有很好的理解;否则,记者险提供错误信息给他的上级和公众不知情.
荒尾还说谁可能错误地报道了这一消息的记者必须迅速承认错误和改正他们的错误,尤其是当信息的速度传播比以往要当新闻报导中播出和刊登只有通过更快的时间传统平台,如电视,广播和报纸.
协会.教授.达尼洛荒尾.照片由金quilinguing,同比增长MPRO.
在另一方面,教授雷切尔汗,新闻系的前主席和大众传播学院的现在副院长认为,如果一名记者被赋予由他或她的错误来源的信息,也可能发生误报;在这种情况下,记者可能不知道,他或她是虚报的消息.
现已提供各种在线资源,汗说,记者可以能够检验和验证由源提供给他们的信息,从而减少发布不准确的或完全虚假新闻报道的可能性.
在这个时候,一些政府经常指责传播假新闻的媒体,这些学者认为有必要为公众上产生怎样的假新闻通报和传播,以及如何媒体从业人员能提高其出版或播出前核实信息的能力电视,广播,印刷和网上的新闻报道.
社交媒体的菲律宾人使用的最新报告,从我们的社会和来自HootSuite.
在最近几个月,社交媒体平台,Facebook的宣布其被发现有在平台上可疑的身份和活动的几个账户的失活.他们说,一些账户甚至参与促进选择政治家和政治利益集团.
Facebook的仍然是人在全国数量最多访问的社交媒体平台.在最近的一份报告,从我们的社会和来自HootSuite,研究表明,约76万菲律宾人出107.3万人具有接入互联网.这些网民访问Facebook的的约97%,而只有54%使用推特.在YouTube上约96%的观看视频和64倍%后的照片上的Instagram.
该报告称,该国社交媒体用户的63%属于17- 34岁年龄组,而女性包括在这一数字的一半一点.约13%属于35-44岁年龄组,而约11%是13-17岁年龄组青少年.用户在45岁以上仅占约12.3%.
像荒尾,大卫和汗通信教育,社交媒体起到不仅在虚假和误导的增殖,而且在因同样令人不安现象的蔓延斗争的关键作用.
来自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传播学研究的博士学位,大卫教政治沟通,新闻和舆论,研究方法,和大众媒体,政府和社会在了大众传播,在那里她还拿起一个masteral研究中传播学院研究.她赢得了从马尼拉雅典耀大学通讯学士学位.
除了她在学术界的时候,大卫还与世界银行合作,开发研究的菲律宾学院,人类发展网络,社会气象站,与菲律宾竞争委员会.
媒体组织经常资源的人,大卫一直以积极,对假新闻媒体和社会的影响她的见解.她的几个采访已经通过网上的消息装备rappler提供.
教授.克拉丽莎大卫博士.照片由金quilinguing,同比增长MPRO.
根据大卫,对社交媒体假新闻的标志之一是,这些所谓的新闻报道如何试图鼓动读者或消费者. "如果这是尖叫你.如果它试图激怒你.如果它让你生气,如果它有骂人的话,如果有惊叹号,它是不是假的几率是非常低的."一贯使用的格式,这种风格是非常多的对面合法的新闻出来的东西组织,这是为了避免耸人听闻的新闻报道.
鉴于参与造谣通过他们的工作,关闭为合法的新闻个体的一致努力下,荒尾认为这样的故事是一个挑战的鉴定. "与假新闻的问题是,它模仿更成熟的新闻媒体机构,尤其是与占主导地位的媒体标识的那些的报告文学,"他说.
这种模仿建立新闻媒体组织的,甚至超越了故事写得怎样.在某些情况下,假新闻提供者,这些模仿类似的网址或统一资源定位符(URL)的网站.在维基百科编写的清单上,他们incude:"abcnews.com.co"传递的是abcnews.go.com本身; "bloomberg.ma"模仿bloomberg.com; "cnn-channel.com"为cnn.com; "aljazeeranews-tv.com"为aljazeera.com;并且,"gma-tv.com"伪装成gmanetwork.com/news.
根据我们在菲律宾的社交媒体用户的分布是社会和来自HootSuite.
荒尾说,这是令人不安的是菲律宾人的显著数量从相信假新闻网站和可疑的社交媒体页面的故事.它也令人不安的是,还有那些谁积极推动和传播这些故事也是如此.他说,如果人们开始在假新闻认为比他们更应该从合法来源的消息,他们往往会做出不基于可靠信息做出决策.
"如果你爱上的谎言,那么你会爱上这种谎言的传播者,"他补充说.
荒尾讲授新闻学,媒体和通信的课程.除了在他的家学院的教学,他还教全球研究课程为达到国际研究中心.他也是公共事务的行动制度和向上系统信息办公室的前主任的前助理副总裁.
另类媒体的倡导者,荒尾是bulatlat.com的编辑委员会成员,以及对网上舆论的网站,说客的专栏作家.他也是中央媒体自由和责任,并批评董事会为ABC 5的dokyu成员的菲律宾新闻评论的总编辑.他还率领IBON基金会的研究计划,是编辑,总编辑基金会的出版物.
他目前在工业大学在德国伊尔梅瑙完成他在新闻博士学位论文.他赢得了他从德拉萨大学菲律宾研究学位硕士和他的沟通艺术学士学位,在新闻专业学位起来迪里曼,他在那里也得到了菲律宾高校学生的新闻编辑.
在最近的选举中,荒尾,随着选举看门狗,KONTRA大雅的召集人,呼吁市民在社交媒体提高警觉,小心假新闻.他说,一些团体可能弄虚作假和误导.
认识的故事如何虚假网络也由政治信仰和意识形态,这些天推波助澜,荒尾说,人们应该更多的歧视有关的新信息,并可以在线拾起的故事,特别是如果他们是从网上可疑来源回升. "我们不能只接受一切,钩,线和坠子,因为假新闻的问题是,它是在那里,尤其是在社交媒体,用真情一起."
汗,特别是对在菲律宾民主造谣的影响,是值得每个人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 "有关虚假新闻可怕的是它破坏民主.特别是因为社交媒体应该是一个平台,让普通市民可以有自己的声音".
用假的在线账户和其产生和传播这些虚假的故事机械,汗说,这是可能的正当关切和普通市民的问题,少数群体和各部门通过他们的意识形态或政治对手保持沉默.她说,这些团体将操纵舆论偏向某一特定群体,部门或政客的政治,经济或意识形态利益. "他们淹没了赞成票要扭曲民意支付声音的合法声音,"她说.
教授.雷切尔汗,DPA.照片由金quilinguing,同比增长MPRO.
汗教几个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曾任本刊记者,她获得了经济学学士学位从上迪利曼和她的新闻学硕士学位学硕士,在新媒体的浓度,在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作为富布赖特学者.后来她赢得了她的博士学位,公共管理在公共管理和治理(ncpag)向上全国高校.
汗是中央媒体自由和责任的原副主任.她在1998年海梅V A决赛对于她的故事新闻调查ongpin奖,"COMELEC:称重却发现自己的不足."她也是第一位亚军在花旗银行泛亚洲新闻奖用于业务报表的进行了深入的故事在1995年的通胀危机.积极促进负责任的新闻报道中,她还参加与媒体和通信,菲律宾菲律宾研究协会和亚洲媒体和信息中心的亚洲大会.
打击网上造谣的坚决拥护者,汗已经在讨论的假新闻对菲律宾社会和治理影响的事件非常活跃.在最近的选举中,她是该项目的领导者 tsek.ph, 协作选举的倡议旨在通过考生对事实检验索赔.
学术界和媒体合作伙伴,tsek.ph核实候选人,他们的支持者和网上帐户偏袒或反对在5月的选举具体人选由可疑的语句组成.他们的研究结果发表在网站上,并通过Facebook的和推特上的社交媒体账户传播.
在个人层面上,汗说,每个人都可以在打击虚假信息的斗争中有所帮助. "如果我们要打击虚假新闻,我们都可以通过确保我们不同意假新闻贡献,"她说.这是重要的,她补充说,人们通过分享其在社会化媒体进一步宣传之前于网上核实,他们看到的信息. "对我来说这是一种义务,尤其是这些天.不添加到增殖NG假新闻".
这些专家,造谣的增殖在线,而令人担忧的,作为媒体学者和从业者进行合作,并设法提高媒体素养的和负责任的新闻报道是一个挑战.这也成为欣赏新闻界像菲律宾,这仍然是在国家建设和代议制民主实验的社会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的机会. | 0.884606 | 96.170732 | 0.025419 | 0 | 259 | 1,086 | 933.2 | 4.136719 | 0.14456 | 0.002494 | 693,500,020,025 | 新闻传媒 |
尤利乌斯·施特莱歇尔(1885~1946),纳粹头目之一,反犹刊物"先锋报"(Der Stürmer)主编.尤利乌斯·施特莱歇尔简介 狱中的Julius Streicher 尤利乌斯·施特莱歇尔在演说中指控犹太人意图控制世界,以剥削非犹太人种为生. 尤利乌斯·施特莱歇尔人物生平 根据 Streicher 的言论,德国的首要使命就是解决"犹太人问题".谈话全文:德国人民受到责难,仿佛是他们创造了反犹太主义 - 反犹战争,仿佛他们是野蛮的民族.任何说这种话的人都在扯谎.早在几千年前,非犹太民族就开始被迫防范犹太人的入侵.如果这种斗争到现在都没有结束,那么受责难的应该是犹太民族,他们以剥削其他民族为生,并褒称自己被选作了世界的主宰.在这个世界上,只有当战争受益者无法再煽动民族之间爆发战争时,当人们真正认识到不解决犹太人的问题就无法解决人类的问题时,民族间的和平才可能实现.因为其宣传多涉及人身攻击以及诽谤,"冲锋报"在魏玛共和国时期曾多次遭到查禁.即便是纳粹党内部,"冲锋报"也是恶名昭彰.不仅空军元帅戈林禁止他的下属阅读"冲锋报",希特勒青年团内部也禁止团员阅读"冲锋报".1933年纳粹掌权以后,"冲锋报"印刷量达到巅峰,读者多为年轻人和社会底层.柏林奥运期间碍于国际视线,短暂停刊.二战以后,纸张供应紧张,加上犹太人陆续淡出德国社会视线,"冲锋报"印刷量大减.德国战败后,煽动性报刊"先锋报"(Der Stürmer)的出版人尤利乌斯·施特莱歇尔于1945年4月逃进"阿尔卑斯山壁垒",化妆成画家和妻子一起藏在蒂洛尔的魏德林附近的一座山庄上.他在那里被美军发现. 1945年8月8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际,美,苏,英,法四国政府在伦敦正式签署了关于控诉和惩罚欧洲轴心国主要战犯的协议,并通过了著名的"国际军事法庭宪章"作为审判的法律依据.据此,盟国政府在德国东南部的历史名城纽伦堡组成国际军事法庭,对22名被控犯有密谋罪,破坏和平罪,战争罪,种族屠杀罪以及反人道罪的纳粹德国主要战犯进行审判.同时,控方还起诉了纳粹党政治领袖集团等六个组织,以达到彻底清除德国纳粹思想的目的.1945年11月20日,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正式开庭.审判历时10个月之久.1946年9月30日,这次史无前例的大审判进入最高潮.法官宣读了长达250页的判决书,公布了对被告人以及各组织的判决.尤利乌斯·施特莱歇尔(Julius Streicher)是被处以绞刑的12人之一. 词条图册 更多图册 | 0.886647 | 1,041 | 0.045543 | 0 | 1,041 | 279 | 738.8 | 4.03125 | 0.165226 | 0 | 693,500,029,673 | 新闻传媒 |
尤金·史密斯人道主义摄影奖是成立于1979年的尤金·史密斯基金会为纪念世界著名摄影师尤金·史密斯而建.基金会秉持"对摄影的激(摆渡)情,对生命的关怀,对社会的探究"的原则,面向全球纪实摄影者设立了尤金·史密斯人道主义摄影奖,下设大奖1名和鼓励奖1至2名.1996年,为纪念基金会重要成员,尤金·史密斯的好友,摄影家霍华德·查普尼克,基金会又设立了霍华德·查普尼克摄影奖,面向全球致力于新闻摄影发展活动的摄影人开放.尤金·史密斯人道主义摄影奖人物经历 "关注中国污染" 尤金·史密斯于1918年生于美国堪萨斯州的维琪塔市.十四岁读中学时,就热衷于航空体育摄影,并受新闻摄影师法兰克·诺埃的启蒙摄影教育.中学毕业后,受雇于该市的"鹰报","灯塔报"任摄影记者,拍摄了有名的美国中西部沙漠盆地灾荒景象. 1936年,史密斯获得一笔特殊的摄影奖学金,入鹿特丹大学.受过正规高等教育的尤金·史密斯,从此才有资格加入刚创刊不久的"生活"杂志工作,并成为"新闻周刊"的一员.由于他坚持使用当时刚刚问世的6×6小型照相机照片,这个刊物竟开除了他.当时这些大杂志都采用大型照相机,讲究照片的精美以迎合读者.史密斯认为使用小型照相机有更大的探索自由.他不满足于那种"景深极大,感情深度不足"的作品,宁肯失业也要进行"自由摄影". 尤金·史密斯人道主义摄影奖主要作品 在一次拍摄模拟战争照片时,史密斯不幸被炸伤,因此在 "关注中国污染"获奖作品 1942年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后,申请加入爱德华·史泰钦领导的美国海军摄影队,因身体不合格未录取.不过,史密斯一心要作战地记者的决心没有丝毫改变,终于任数种刊物驻大西洋战区记者;后来他又被一家出版公司派往"独立号"航空母舰采访太平洋战区许多岛屿战役.1944年再度加入"生活"杂志,继续在太平洋战区工作.著名的"塞班岛"等就是这一时期的作品.他用照相机报道了残酷的战争,自己也在战争中一次又一次地负伤,终于因伤势严重而返回纽约治疗.两年后,也就是战后的1946年他重新拿起照相机拍摄的第一幅作品就是著名的"乐园之路".这幅照片在史泰钦主办的"人类一家"展览会上展出,成为世界知名之作. 战后的年代里,史密斯用照相机抓取了严峻而富有希望的当代生活情景,他的照片成为对社会生活的典型纪录.他说"我设法用我的工作去影响人民,设法用照片支引导他们,使他们能够作出自己的结论."他把镜头对准那些他选出来的典型英雄人物,情操高尚的普通人以及社会不公正的受害者.1971年他奋不顾身地报道了日本一大化工厂排放毒物,污染了当地水源而危及万余人的事件,为新闻摄影敢于揭露社会矛盾树立了榜样. 史密斯倡导"摄影文章",类似我们称作"专题摄影"的形式,这使他的摄影作品具有更丰富,充实的内容和深刻的人物思想风貌.例如他的"乡村医生","助产士","西班牙村落","三K党","无菌生活研究"等等,都深刻地刻划了人物和事件而使人有极深刻的印象和理解. 尤金·史密斯是一位英勇,富于正义感的杰出摄影家.1958年被评为世界十大摄影名家之一.他因多次受伤患病,健康情况不佳,于1978年10月5日去世. [1] 尤金·史密斯人道主义摄影奖获奖名单 2009年10月14日晚上,第30届尤金史密斯人道主义纪实基金在美国纽约美国亚洲协会举行隆重的颁奖仪式,来自中国的卢广以"关注中国污染"的专题摄影获得了尤金史密斯人道主义摄影奖. [2] 卢广是中国内地获得该奖项的第一人,"中国的污染"是他自2005年开始拍摄的专题.卢广的足迹遍布中国,从中国西部到东部沿海,从黄河流域到长江两岸,专题的内容不断壮大,真实的纪录了中国的污染现状.凭借该专题,卢广先是在2008年获得了尤金·史密斯助研奖;他获得了年度尤金·史密斯大奖,以及3万美元的奖金,以帮助他继续调查中国的环境污染情况. [3] 卢广 2014年度尤金·史密斯人道主义摄影奖揭晓.美国摄影师Joseph Sywenky凭借拍摄乌克兰动乱的作品获得30,000美金大奖. [4] Joseph Sywenky作品 词条图册 更多图册 参考资料 1. 名家佳作 2. 故事中国 3. 中国矿业网 4. Joseph Sywenky获2014尤金·史密斯摄影奖(88) .新浪.2014-10-18[引用日期2014-10-18] | 0.873879 | 1,784 | 0.025915 | 0 | 1,784 | 533 | 1,368 | 4.082031 | 0.195067 | 0 | 693,500,031,395 | 新闻传媒 |
尼曼奖学金由美国"密尔沃基新闻报"创办人休斯·尼曼的遗孀艾格尼丝·尼曼1936年捐款100万元在哈佛大学设立的奖学金.从1937年起每年遴选12名(现增至20余名)资深报人作为尼曼研究员在哈佛大学下设的任何一个学院进修一年.他是全球历史最悠久的新闻从业人员进修奖学金,历年已有愈千人(包括中国记者)获奖.创始人 阿格尼丝·瓦尔·尼曼(AgnesWahlNieman)1937年将100万美元捐献给哈佛大学,成立一个基金会,并以尼曼命名,籍此来缅怀"密尔沃基报"(TheMilwaukeeJournal)的创办人,自己的丈夫鲁休斯·W·尼曼(LuciusW.Nieman)先生.基金会于1938年正式成立. 作为基金的附加条件,那就是这笔钱要用来"提升新闻品质,教育新闻精英"(promoteandelevatethestandardsofjournalismandeducateindividualsdeemedspeciallyqualifiedforjournalism). 发展 考虑到当时几乎所有报纸从业人员都是没有接受过大学教育,尼曼夫人的馈赠尽管受到欢迎,但她提出的想法却饱受怀疑.时任哈佛大学校长的詹姆斯·布莱恩特·科南特(JamesBryantConant)对她的诉求也同样表示过怀疑,在同众多的发行人,编辑和教授探讨之后,科南特校长经过深思熟虑,最终放弃了利用这笔资金成立哈佛大学新闻学院的想法,而是选择成立一个在职记者进修奖学金. 时至今日,尼曼夫人的想法通过一任任基金的会长们以及基金奖学金的获得者们的不懈努力,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实现.今天,尼曼基金已经成为世界上最悠久也最知名的在职记者进修奖学金,对于美国国内乃至世界其他地方一些大学或机构类似的基金来说,尼曼基金是一个标准,成为竞相仿效的对象. 从1947年开始,尼曼基金开始定期发布"尼曼报告",开始更加积极主动的去拓展自己在新闻领域的声音,试图将尼曼夫人的理念更主动的加以延展."尼曼报告"由尼曼研究员,尼曼奖学金获得者,资深记者们共同合作,定期对新闻行业的现状进行审视,现在已经成为一份受尊敬的行业性评论和批评杂志. 自1951年起,尼曼基金开始接受美国之外记者的申请,从而使得尼曼基金的影响开始延展到国际新闻界.每年春季都会选出24名记者,给他们提供去哈佛大学学习一年的机会.,24名记者中,有12名来自美国本土,12名则在世界范围内选拔.尼曼基金奖学金获得者不必挣学分,修学位,他们可以在哈佛大学内自由选修,旁听任何课程.选中的奖学金获得者平均年龄通常在35岁至50岁之间. 自尼曼基金成立以来,共有15名来自中国内地的记者,3名香港地区记者,3名中国台湾记者获得了尼曼基金的奖学金. 形式 尼曼基金的现任会长鲍勃·吉尔斯(BobGiles)表示:尼曼基金于1938年在哈佛大学成立,它的宗旨是要"提升新闻品质,教育新闻精英".其目的是为在职的新闻从业人员提供奖学金,给他们进修的机会. 我们每年春季都会选出24名记者,给他们提供去哈佛大学学习一年的机会.这个竞争非常激烈,24名记者中,有12名来自美国本土,12名则在世界范围内选拔.尼曼基金奖学金获得者不必挣学分,修学位,他们可以在哈佛大学内自由选修,旁听任何课程.我们选中的奖学金获得者平均年龄通常在35岁至50岁之间. 为了提升新闻品质,尼曼基金设立了多个项目."尼曼报告"自1947年起就开始发行,每季一期.这个报告的工作是对新闻媒体的表现进行评估,并展开批评,它的权威性在行业内堪称翘楚;另外,"尼曼叙事性新闻项目"为叙事性新闻提供指导和训练,这里的"叙事性新闻"也就是通常所谓的长篇叙事性报道;除此之外,尼曼基金还有两个网站:其中www.nieman.watchdog.org主要致力于向记者们提出问题,敦促他们对于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事情进行关注;另外一个网站叫"叙事文摘",这个网站主要关注的是叙事性新闻,目前正在进行最后运行测试,该网站将正式启动,我们将在这个网站上刊登一些优秀的叙事性新闻篇章. 每年秋季,由尼曼基金会主持的"尼曼叙事新闻研讨会"都会在哈佛校园举行,听众多达1000人. 尼曼基金在选择美国之外的国家和地区的记者时,通常会对像中国这样重要的国家给予特别的重视,因为我们希望中国的媒体能够更加有效地为国家的发展作出贡献. 尼曼基金相信,通过从发展中国家选拔一部分优秀新闻记者去哈佛大学学习,将对他们今后的新闻之路产生一些深远的影响.事实上,很多尼曼基金奖学金获得者在返回他们的祖国之后,在对于提升他们媒体新闻的品质和新闻责任感方面,都产生了一些积极的影响. | 0.910183 | 1,915 | 0.044596 | 0 | 1,915 | 587 | 1,114.6 | 4.171875 | 0.139426 | 0.07265 | 693,500,040,082 | 新闻传媒 |
尾崎秀实(1901 - 1944),1901年出生于日本东京,1928年11月至1932年2月,任"朝日新闻"常驻上海的特派员.其间,他结识许多中国左翼文化人士,同鲁迅也有交往.尾崎秀实"表面上看来是绅士式的记者",实际上却是"上海的日本共产党和日本进步人士的核心人物".他同受共产国际派遣来上海从事情报工作的苏联共产党党员,德国人佐尔格合作,经常把日本在华的重要情报转报莫斯科,经常"把一些国际上的革命动态"转告中国同志.个人经历 尾崎秀实(1901 - 1944),佐尔格间谍案中的重要人物.他曾长期随父亲居住在台湾,从小就对中国问题感兴趣.1922年,他进入东京帝国大学法学部政治学科,开始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并成为一名真诚的共产主义者.1926年,他离开校园到朝日新闻社工作. 从1928年11月到1932年2月,他任"朝日新闻"常驻上海的特派员.在上海3年多的时间里,除新闻报道之外,他撰写有"暴风雨中的中国人","现代中国论"等政论性著作.同时,他结识许多中国左翼文化人士.他同鲁迅有个人交往,这在鲁迅1931年至1934年的日记中均有记录.据日本友人增田涉回忆,鲁迅对尾崎印象甚佳,说他"不但知识面广,而且为人诚实可靠".尾崎还与夏衍,冯乃超,王学文,郑伯奇,田汉,成仿吾等有密切来往,参加他们组织的进步文化活动,帮助他们开展"左联"的工作.夏衍在"懒寻旧梦录"中回忆"左联"时,把他同当时也在上海的另一位日本进步记者山上正义和美国进步记者史沫特莱并提,说他们是"帮助'左联'进行了许多工作的三位外国同志".夏衍还说,尾崎秀实"表面上看来是绅士式的记者",实际上却是"上海的日本共产党和日本进步人士的核心人物".他同受共产国际派遣来上海从事情报工作的苏联共产党党员,德国人理查德·佐尔格合作,经常把日本在华的重要情报转报莫斯科,经常"把一些国际上的革命动态"转告中国同志. 特工生涯 1933年9月,佐尔格奉命来到东京搜集日本战争动向情报.次年4月,他同尾崎秀实再次相聚并合作.尾崎把在上海一起工作的日本同仁又组织起来,潜伏到日本的一些重要军政部门.他自己在朝日新闻社的东亚问题调查会从事研究工作. 1935年底到1936年初,他为了解华北局势专程来中国,耳闻目睹了红军北上后抗日的新形势和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1936年"西安事变"发生后,他对事变因由,实质和解决方案提出独到的见解,在日本引起轰动.他的好友,日本著名和平人士西园寺公一后来回忆说,尾崎是"一位对历史的发展具有远见卓识的人".因此,他从日本新闻界的一个"中国通"一跃而成为社会各界公认的中国问题专家. 1937年6月,他成为近卫文麿首相的"嘱托"(顾问)兼私人秘书,可以自由出入首相官邸,参加首相的智囊团会议.他的主要任务是提供有关中国的情况,提出对中国事务的处理意见.在国内政治上,他参与制定了"近卫新体制"的策划;在对外政策上也介入了处理"支那事变"的政策的立案以及"东亚协同理论"的提出.他在"长期战争下的诸问题"中谈到对华侵略战争时说:"事情发展到现在,已经全面展开.时至今日,半途而废的解决方法已经绝对不允许,唯一的道路就是战胜支那,否则别无他路可寻.不再挥舞假面,集中精力与支那斗争,除此之外,绝无生路." [2] 这使他不但对日本政府的决策非常熟悉,而且能施加一定的影响.在此期间,他把自己掌握的许多有关日本对华战争的情报,通过在上海已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日本人士中西功发往延安,受到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的高度重视.他向佐尔格提供的关于日本在华将陷入泥潭的情况,据说对斯大林作出援华抗日的决定产生一定影响. 人物轶事 1941年10月中旬,佐尔格的真实身份败露,他和尾崎秀实等30多人先后被日本军部逮捕.1944年11月7日,感到日末途穷的日本军国主义分子特意选择十月革命27周年纪念日这一天,将尾崎和佐尔格两人秘密绞死. 尾崎秀实:一位热爱中国人民的日本朋友 徐世强 作为"朝日新闻"特派记者,尾崎秀实在上海结识许多中国左翼文化人士,并为"左联"活动提供帮助,在此期间他与鲁迅成为至交 1928年11月的一天,尾崎秀实携妻子广濑英子登上了从神户开往上海的轮船.尾崎秀实是作为日本"朝日新闻"特派记者前往上海的.尾崎夫妇来到憧憬已久的中国,最初是住在上海日租界的昆山路义丰里一家服装店的楼上.在这里,尾崎首要的工作是,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方面,具体而仔细地考察,了解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为此,他每天至少利用几个小时时间,认真翻阅上海发行的中,英,日文各类报纸,并做好记载."朝日新闻"上海支局设在北四川路上,相距不远便是中国左翼文艺组织创造社的办公处.办公处楼下是出售书籍,小册子和杂志的书店,二楼是供读者休闲的咖啡馆,左翼文化人士经常在此聚会交流. 1928年底,尾崎开始出入这里的书店.对初来乍到的尾崎来说,能够在此买到包括中,英,法,德,俄和日文的左翼文献,感到非常惊奇.尾崎在这里更大的收获,是和创造社的同仁彭康,夏衍,冯乃超,郑伯坚,陶晶孙,郁达夫,田汉和成仿吾等建立了亲密的关系.随后,尾崎秀实用白川次郎或欧佐起的笔名,在"大众文艺"杂志先后发表了"日本的劳动运动","英国的左翼文艺运动为什么落后"等数篇论文. 1930年3月,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与此同时,尾崎与鲁迅结识,他立即被鲁迅的人格魅力所深深吸引.此后,尾崎与陶晶孙,夏衍,山上正义等人合作,出版了日文版的鲁迅作品集,此书被收入日本四六书院的"国际无产者丛书",于1931年10月出版.当时出版的鲁迅作品集第一部作品是"阿Q正传",译者是林守仁(山上正义笔名)和欧佐起(尾崎秀实笔名).鲁迅以极大的热情支持帮助了这项工作,他还亲自校对了"阿Q正传"的日文译文.尾崎秀实在"阿Q正传"的一文前,撰写"论中国左翼文化战线的现状"一文,文章展望了中国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发展前景,描述了这场运动受到迫害的情况,并全文引用了左联的声明,以表示对反动势力的强烈反抗. 1931年2月7日,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残酷杀害了殷夫等24位革命青年.对此,左联向反动当局发表了抗议声明.尾崎秀实默默地反复读着这个声明,他决定把这一声明译成日文,并满怀悲愤,描述了这24位烈士壮烈牺牲的情形:"他们先被迫挖好自己的墓穴,然后一些士兵被命令将他们活埋,有五名革命青年就这样被活埋了,这种方法连行刑的士兵看了也觉得惨不忍睹.其余的牺牲者被枪杀,他们的尸体被扔在前面五个人的上面.据狱中的其他囚犯说:这二十四人是7日夜半前被押解出去的,当士兵来到时,男女同志都唱起了"国际歌",歌声不断从牢房墙壁的对面传来,接着就响起了枪声,随着歌声稍停;又响起了六个人的歌声,这悲壮的歌声断断续续,消逝在最后的六声枪响中."尾崎秀实还怀着满腔悲愤,用日语翻译了24烈士之一,诗人殷夫在牺牲前两年创作的诗歌"让死的死去吧". 1930年9月17日,尾崎秀实与美国进步新闻记者史沫特莱应邀出席了鲁迅50寿辰的庆祝会.鲁迅曾对史沫特莱这样评价尾崎秀实:"是位德文很好的新闻记者,知识面很宽,为人也很忠实可靠."从鲁迅说的有关尾崎秀实的话语中可以看出,他视尾崎为志同道合的朋友,对尾崎充满了信任感.鲁迅与尾崎的个人交往,确实也发展到了这种程度,这在鲁迅1931年至1934年的日记中均有记载. 夏衍在他的"懒寻旧梦录"中,还专门介绍了尾崎秀实等日本友人在这方面的事迹,并且写道,他专门"补写了这一段,为的让中国读者不要忘记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还有那样热爱中国人民的日本朋友." 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不仅使中国人民遭受极大灾难,也给日本人民带来浩劫,尾崎秀实联合在华日本人士,以日支反战同盟为阵地,自觉投入到反战斗争行列 尾崎秀实特别关注并与之接触的另一个团体是日(日本)支(支那)反战同盟.日支反战同盟成立的大致经过是:1930年7月,以"上海周报社"的田中忠夫和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的王学文(中共党员)等人为核心,组织了一个读书会.以后,该读书会从最初进行研究活动逐渐转向实际斗争.日支反战同盟成员有:小松重雄(满洲铁道有限公司职员),西里龙夫(上海日报记者),杨柳青(中共党员),川合贞吉(上海日报记者),王学文(中共党员)和侯朝宗(台湾人)等.日支反战同盟受中国外兵委员会和中国反帝同盟领导. 同年秋天,尾崎秀实经人介绍,会见了中共党员,日支反战同盟成员杨柳青.二人一见如故,当即约定从左翼的立场出发,相互交换情报.以后为此目的他们频繁地进行联络.1931年春,尾崎秀实受杨柳青的委托,参加了由中国共产党组织的几次"飞行集会".举行这种集会需要有一些其他部门的人了解其实际情况,所以杨柳青觉得与别人不相识的尾崎秀实是合适的人选.尾崎秀实随时将"飞行集会"的情况向杨柳青汇报.与此同时,杨柳青还介绍尾崎与王学文见了面.王学文在日本留学时曾受教于日本著名的马列主义理论家河上肇.因此,尾崎从初次见到王学文起,就视其为百年知己.二人常在市区的小饭馆里见面,交换对日本形势和中国情况的看法. 这样,尾崎秀实就与日支反战同盟的两位中国革命家建立起同志式的关系.在此期间,尾崎秀实还向杨柳青提供了经济资助,并通过杨柳青,每月向中国共产党提供数目可观的活动经费,使处于困难时期党组织的经济窘况得到缓解. 1931年夏,根据中国共产党的意见,川合贞吉,小松重雄等向尾崎秀实学习情报工作,并于同年10月接受尾崎秀实,佐尔格(共产国际重要成员),史沫特莱的领导,开始搜集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的情报.尾崎秀实,川合贞吉与佐尔格,史沫特莱等人一起,从1931年到1941年整整十年里,在法西斯恐怖下,奔走于东北地区,北京,天津,上海与日本各地,调查日,蒋,汪三方关系变化及关东军动向等情报.尾崎秀实,川合贞吉认为,这是他们当时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战争所能采取的惟一最有效的办法. 抗日战争的烽火岁月里,以尾崎秀实为代表的一批反战志士站到中国人民一边,在隐蔽战线为反法西斯斗争作出了重要贡献 尾崎秀实从上海回国后,仍在朝日新闻社工作,就日本和东亚问题发表大量评论.这些评论在日本引起轰动.尾崎秀实从日本新闻界的"中国通"一跃而成为社会各界公认的中国问题专家. 鉴于尾崎扎实的功底与敏锐的洞察力,1937年6月,尾崎秀实成为近卫文磨首相的"嘱托"(顾问)兼私人秘书,可以自由出入首相官邸,参加首相的智囊团会议.他的主要任务是提供有关中国的情况,提出对中国事务的处理意见.这使他不但对日本政府的决策非常熟悉,而且能施加一定的影响. 在抗战最艰苦的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机构,能及时了解日军统帅部的某些战略决策,日本天皇御前会议内容,日军作战部署,日本和汪精卫勾结情况,以至军用作战地图等情报,尾崎秀实功不可没.对于这些重大战略情报,尾崎主要通过在上海的日籍共产党员中西功发往延安.看到这些有战略价值的情报,简直就等于参加了日本最高层的决策会.尾崎秀实所做的一切,极大地帮助了中国的抗战.毛泽东曾对这些"国际同志"的贡献作出了极高评价.对于尾崎秀实,周恩来曾经赞之为"国宝". 1941年夏,德国进攻苏联后,日本南进还是北进成为斯大林和中共中央最关注的问题.毛泽东认为,如果日本北上攻苏,中国抗战处境将更艰苦.值此关键时刻,作为佐尔格"拉姆扎"小组核心成员的尾崎秀实,在得知日本决心同英美开战的情报后,通过德籍苏联情报员佐尔格及时告知莫斯科,使斯大林决心西调远东军20个精锐师,在莫斯科危急时刻扭转了战局. 佐尔格后来谈起尾崎秀实时说:"尾崎是我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助手我们的关系,无论是私交还是工作交往都非常融洽.他从日本人那里为我搞到了许多准确,全面而又有价值的信息.他所提供给我的日方情报,占了我的情报来源的四分之一.尾崎是个非常了不起的人." 1941年10月中旬,佐尔格的真实身份败露,尾崎秀实等30多人先后被日本军部逮捕. 东京法庭宣判时称尾崎秀实为:"彼等不怕牺牲,积极努力,用巧妙之手段,长期进行侦察活动,其于帝国圣业,国家安全,大东亚战争及友邦胜负,危害之大,令人战栗." 尾崎秀实一直对日本侵略中国怀有反感,对反抗殖民侵略的中国人民充满同情.他并非不热爱自己的祖国,尾崎秀实坚信,只有制止日本侵华战争,才能使日华人民从毁灭性的灾难中解脱出来,实现日华和平与日华人民世代友好,这是两国人民的莫大幸福和根本利益所在.正是出于这种理念,尾崎秀实与帝国主义的间谍完全不同,提供情报完全出于信仰而从不要报酬,党组织困难时还以个人积蓄倾囊相助.这种高尚的风格也证明,代表正义的,先进的共产主义信仰具有强大吸引力! 1944年11月7日,感到日末途穷的日本军国主义分子特意选择十月革命27周年纪念日,将尾崎秀实等人秘密绞死. 社会评价 尾崎秀实从上海回国后,仍在朝日新闻社工作,就日本和东亚问题发表大量评论.同时,他按照在上海对史沫特莱许下的诺言,将他的自传体长篇小说"大地的女儿"译成日文出版.他是经中共党员,著名学者陈翰笙介绍在上海结识史沫特莱的.对中国共有的友好感情使他们二人很快成为志同道合的亲密战友.尾崎秀实称赞史沫特莱是"一位坚强的革命者";史沫特莱则称赞他"对中国的解放事业既有深刻理解又有坚定信仰". 尾崎秀实的生平后由其弟尾崎秀树整理成文发表. | 0.893022 | 5,431 | 0.026743 | 0 | 5,431 | 1,580 | 811.4 | 4.027344 | 0.162401 | 0.069032 | 693,500,041,910 | 新闻传媒 |
本书是揭露" 驻京办"第一人,新华社调查型记者 李松又一部关注民生的倾心力作. 当前,中国社会矛盾的表现形式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并往往透过社会舆论,社会情绪等体现在社会心态方面.比如中国社会底层普遍存在的焦躁疑惧,迷茫失落, 仇官仇富,愤青思维, 拜金主义等,就是社会矛盾的具体反映. 近年来,李松从 实名举报,公车滥用,政务公开, 雾霾, 学区房,城管制度, 社会诚信,未成年人被侵害等诸多社会热点问题入手,对中国的干部管理,环境保护以及就业,教育,住房,养老等民生重点领域,进行了大量艰苦细致,由点到面的深入调查,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并依托来自专业调查机构的独家数据,请国内知名专家结合典型案例对这些材料进行理性,客观的精辟分析,从而挖掘,描绘出了激烈转型期社会大众的基本需求,价值取向,对各种社会问题的态度与认识,深入解读了当前的中国社会底层心态.作者还进一步尝试解释社会心态背后的生成原因,特别是制度性的原因,从社会管理角度探究解决之道. 本书为读者了解当前中国社会提供了真实的材料,同时也为社会管理者理解社会问题提供了一个角度.揭露"驻京办"第一人,新华社调查型记者李松又一部关注民生的倾心力作.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于建嵘,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喻国明教授推荐 李松,云南蒙自人, 2001年进入新华社工作,先后为内参编辑,新华网北京频道总监,现为新华社"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尤以调查性深度报道见长. 在"瞭望" "半月谈""人民日报""环球"等刊物发表作品数百篇,多数被"文摘报""作家文摘""报刊文摘""中国剪报""联合早报""国际时报"等海内外报刊杂志转载,多篇入选中央党校培训教材.其作品曾多次获"新华社优秀新闻作品奖",多篇产生过重大的社会影响. 已出版的社会调查类著作有:"中国隐性权力调查","中国社会诚信危机调查","中国社会病". 民意是什么?看完此书你会得出自己的结论.在我看来,民意似水,可以温柔安静,滋生万物,也可以惊涛骇浪,无坚不摧. 于建嵘 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 "底层民意"以独特的观察视角,通过大量艰苦卓绝,由点到面的深度调查,集中反映了中国社会激烈转型时期底层民众的基本诉求,案例典型,数据翔实,剖析精辟,全书闪耀着民生为本的人性光辉. 汪玉凯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做一个冷静的观察者,做一个敏锐的监督者,做一个积极的建言者."底层民意"从底层民众的视角,诠释了这个群体之于中国社会变革中的命运,其浓郁的人性思量,民生关切和家国情怀,展现了李松作为一名记者应有的使命感,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 喻国明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教授 前言 1 序言一 除了真相,还是真相 7 序言二 从这里,可以读懂中国 9 开篇 社会心态新观察 1 上篇 权力"黑洞":吞噬沉没的声音 11 "实名举报"风险拷问 12 把公车关进"制度的笼子" 18 公务员"下海"之弊 25 "破格提拔"的民意焦虑 30 力堵"吃低保"黑洞 35 "保外就医"缘何屡屡走样 41 倒查干部"带病提拔" 47 重拳整治"吃空饷" 52 公务员"廉洁年金"隐忧 57 县级政务公开为何难 63 公共资源"有偿冠名"谁说了算 70 厘清"边缘腐败" 77 "借调干部"游走在权力灰色带 82 审视背书式"公权辟谣" 88 民意分量到底有多重 94 把脉"控烟"难局 100 公务员何时能"正常退出" 107 "有偿删帖"侵害民众知情权 112 谁对干部调动更有"评价权" 119 中篇 活在当下:民生何以纠结 125 雾霾的民声共识 126 "网络维权"的江湖图景 133 "过劳死"维权难局 140 富士康"跳楼门"的背后 146 "学区房"折射教育之痛 154 "空巢老人"生存之忧 160 老年人再婚难题 166 未成年人被侵害事件缘何频发 172 刑事被害人救助之困 177 "汽车社会"的风险挑战 182 "城市飙车"治理难题 190 纠结的"垃圾围城" 196 奢侈的"城市亮化" 202 "短命建筑"现象令人不安 208 关注粮食浪费现象 214 检讨"城管制度" 220 "分时度假"变形记 225 "微博慈善"的现实焦虑 231 老人倒地不敢扶 237 下篇 未来发展:让梦想照进现实 243 中国人真的仇富吗? 244 底层民众何来"被剥夺感" 250 "失独父母"制度救济 260 用法律铲除特权怪胎 266 期待媒体守护社会的"良心" 275 微博成为民众"发声场" 282 年轻人,家人的快乐你懂吗? 288 弥合社会诚信"断裂带" 294 "社会抚养费"谜局 303 你的"虚拟财产"安全吗 ? 309 社区"芝麻官"未来之忧 315 中国人凭什么文化自信 320 "社会企业"惠及弱势群体 330 社区承载民众"幸福梦" 338 尾篇 社会心理"风险预警" 345 附录 本书作品原发刊物一览表 353 一 一声闷响,火焰迅速上蹿,数十条鲜活的生命瞬间灰飞烟灭 2013年6月7日下午6时30分左右,在厦门BRT快1线途经金山站往南500米处,一辆公交车起火,造成47人死亡,34人受伤.嫌犯陈水总被当场烧死.经警方证实,陈水总因自感生活不如意,悲观厌世而走向极端泄愤纵火. 近年来,中国发生了多起针对儿童,女性或其他无辜群众的暴力伤害事件.在这些极端暴力犯罪的行为人中,不少属于无业或没有稳定工作,长期被边缘化的"失意群体".由于相对剥夺感与反社会人格结合,经过长期淤积发酵,他们对社会产生了仇视心态,从而采取极端手段对社会进行宣泄报复. 不可否认,随着中国社会的急剧转型,权力寻租与资本依傍相链接,由此垄断更多社会资源,占有更多上升机会,攫取更多发展红利.这种利益的多元化及阶层的日趋固化,给底层民众带来的,不仅有制度性的分配不公,而且还有等级化的人格歧视. 比较突出的是,不仅城市底层群体靠个人努力改变命运的难度加大,其子女要通过教育,就业等正常渠道进入更高层次,比如公务员,经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等阶层的难度也越来越大,父母职业,家庭收入,家庭社会关系等因素对个人发展的影响明显增强. 当前,弱势群体已倍感生存压力,而"房叔""房姐"动辄坐拥几十套房产的财富神话,更是刺痛人心.再看看中国广大的乡村,有些土地被地方政府强行低价征占,被资本强势集中流转,农民的"财产性收入"被侵夺,更加重了中国社会的底层危机. 中国必须让每位公民都能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而且应该成为一种社会共识.如果底层民众的心中,涌起对生存发展的无力感,对人生梦想的挫败感和对尊严体面的羞辱感,任何一点新的伤害,都可能成为点燃他们极端暴力的导火线. 那么,当前中国有多少底层声音,已沉没在众声喧哗中? 二 "庄子·说剑"曰:"中和民意以安四乡."明代高启"尹明府所藏徐熙嘉蔬图"诗:"君多恤民意,毋忽岁馑忧." 在中国民智已开的今天,民众维权意识日趋增强,他们渴望一个开放,平等,互动的社会环境,但一些地方的权力部门还沉浸在以往的运行惯性中,他们以权力美学的好恶为中心,视舆论监督如芒刺,一遇民众表达诉求就浑身不自在. 而事实上,当前中国底层民众的利益诉求渠道,已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堰塞湖"现象 - - 民意表达机制不够健全,底层民众的实际状况和利益诉求难以及时上传.在"沉没"地带,聚集着弱势群体的不满情绪,以及改革领域尖锐的矛盾冲突. 中央党校社会学教研室教授青连斌说,"各阶层的利益要求要顺畅反映,否则不满会越积越多."中国领导人也警告说,现在既是"黄金发展期",也是"矛盾凸现期". 然而,在中国现实社会里,不论是富裕阶层,还是草根百姓,都普遍热衷于表达自己的不满,都在为自己的利益奔走呐喊,具体表现为既得利益者为集聚财富丝毫不让度,利益受损者常常不惜以生命作为暴戾的武器来表达诉求,这种局面在剧烈地割裂社会,割裂人心. "利莫大于治,害莫大于乱."没有稳定的环境,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发展均无从谈起,甚至已取得的成果也会毁于一旦.对此,中国有着更为深刻的经验教训.比如"十年动乱"导致经济社会几乎处于崩溃状态,而改革开放以来大局的稳定,给中国带来了连续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此外,中东地区一些国家动荡后民生凋零的社会现状,亦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根据以往情况分析,不少影响中国社会稳定的事件,均源于底层民众的切身利益,现实利益受到侵害.所以,作为执政者必须清楚,民意的通畅表达是纾解和缓释社会不良情绪的前提,有助于培养民众对政治体系的服从,忠诚与合作,取得他们对政治体系运行的认同与支持,提升政治体系的合法性与稳定性程度. 天涯社区推出"天涯观察"指出:面对太多群体性事件,执政者该如何处置,确实考验其政治智慧.当底层民众心死之际,就是惨剧发生之时,前车之鉴,血迹斑斑.如果政府能够及时倾听到那些"沉没的声音",同时能切实解决问题,惨剧一定能避免. 无论如何,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就需要像改革开放初期一样,汇聚人心凝聚共识,而并非像如今各个阶层彼此对立,毫不妥协.因为没有妥协,就没有共识,没有共识,就没有合作.每个中国人,要想实现利益最大化,要想在国家发展中实现个人发展,就需要本着妥协与合作的精神,完成中国社会各种利益的彻底整合. 最关键的是,这需要执政者摆脱自身的一切利益纠葛,在制度上做出顶层设计,避免社会积怨的加深和矛盾的激化,以免应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古训. 三 从法治国家的治理角度出发,对任何极端暴力犯罪都必须进行严厉打击,但全社会更应作出深刻反思,从源头上彻底铲除其产生的现实土壤. 当前,中国执政者有必要深入社会底层,把协调利益关系,理顺社会心态作为起点,打捞起更多"沉没的声音",并置于阳光下,做到"表达"与"回应"的良性互动.特别要着眼于革除导致收入分配不公和两级分化的"畸形权力",努力构建平等竞争,自由发展,有限干预,公平与效率相统一的社会生态.其中,推进民主和法治,发展机会平等,改革和发展成就能让广大民众平等共享,这是未来中国社会健康发展的关键. 可预见,这些改革必然会遇到来自权力和利益集团的竭力抵制.这需要执政者具有非凡的决心和智慧去改革,以更大的魄力,更强硬的手段为中国社会精准托底. 2013年11月15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文播发,详细地描绘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蓝图,并提出了11个重要方面的改革,吹响了向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国梦进军的新号角. 但是,在中国深化改革之前,有必要明确一点,即作为执政者的中国共产党,最需要什么?这是一个关键问题,因为只有具备清醒的问题意识,才会为之付出有效的雷霆行动. 中国共产党的力量源泉,一直汲取于人民.这点在其诞生伊始,就毋容置疑.正因为如此,毛泽东与黄炎培的延安"窑洞对",核心即"人民".而且这一核心,始终贯穿于中国共产党的各种政治话语体系和制度中,比如"人民共和国","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公仆"等等.几乎在每个政治概念和制度前面,都能见到灼灼生辉的"人民"二字. 如今,尽管中国存在不同的政治力量,但中国共产党客观上就是最重要的行动主体.中国发展的成败取决于中国共产党.目前需要警惕的是,在有些领导干部那里,"人民"二字已被抛到九霄云外,他们不但淡漠民众的利益诉求,甚至与民争利,这样做直接弱化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导致了"脱离民众"的危险. 更有甚者,有些领导干部还把自己和社会切割开来,用强化维稳机制,构造各种各样的特供系统等方式,来为自己构造一个安全堡垒,享受着由市场经济带来的种种好处,规避市场经济带来的一切坏处,由此割裂了自己和民众之间的血肉联系. 对于任何执政党来说,不关心民生疾苦,甚至与民争利都是最大的危险.一个执政党,如果演变为利益导向,民众就会从主体变为客体,而执政党本身也就很难再超越自己本身的利益.对于这一点,中国共产党有着清醒的认识.因此,当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将主要任务聚焦到作风建设上,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不但着力点精准,而且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历史已反复证明,中国共产党只有注意打捞底层民众的声音,在与民众的良性互动中,才能获取永无止境的执政活力. 四 作为一名职业记者,我所能做的,就是用自己的作品,把民众的声音,尽量呈现给社会.当然,如果执政者能从中得到某些启发,更是我的一种良好愿望. 这部"民意为天"选编的58篇作品,大部分是我近两年刊发于中国时政名刊 - - 新华社"瞭望"新闻周刊的作品.这些作品主要从中国社会心态的角度,通过大量调研采访,聚焦底层民众呼声,不回避社会矛盾,积极回应社会关切.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杨宜音研究员对于社会心态,有着更深入的解读."当人们面对社会生活的时候,在很多时候会形成一种共同的体验和价值偏好,并且这种体验和偏好经过各种传播渠道,特别是新型媒体的传播,变得广为人知." "人们有两种需要,一方面人们希望了解别人的感受,以别人的感受为参照,来调整自己的感受和反应.另一方面,人们希望表达自己的感受,通过表达唤起共鸣.在这样的反复互动和振荡中,整个社会便酝酿出一种特别的社会心理氛围和底色,这便是我们日常感受得到的社会心态,一种被社会成员建构出来的'共享的现实'."杨宜音说. 可见,社会心态让每个人意识到自己是这个社会中的一员,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参与到自己的社会中,关注到每一个个体的声音.尤其要警惕"强势集团欺压弱势群体,弱势群体滑向边缘群体,边缘群体中的绝望者可能沦为暴力群体".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发表过的作品,选编入书时,基本忠于原文,仅在细节方面进行了适当删除和修改,或补充了一些最新信息. 此书出版,首先得知名学者李成言和王俊秀拨冗作序.其次,感谢所有采访对象,是他们为这部书贡献了智慧.再次,感谢新华出版社的领导和编辑,他们为本书出版付出了辛勤劳动. 同时,感谢朋友们在此书的成稿过程中,给予了我大力支持和热情鼓励.当然,此书出版,我期待有更多善意的批评和指正.我的电子邮箱 李松 2014年2月1日于北京 | 0.849573 | 5,850 | 0.005136 | 0 | 5,850 | 1,801 | 923.1 | 4.171875 | 0.194017 | 0.000608 | 257,100,004,045 | 新闻传媒 |
"新时代"是作者心目中理想报纸的范例.作者以"新时代"为例,人量借鉴了西方发达国家报纸经营管理的理论和方法,针对新兴 市场经济国家媒体的特点,提出了打造专业化报纸的三个关键环节:理念-管理-沟通.正确的理念保证正确的努力目标和方向; 专业化管理是实现目标的关键;良好沟通对实现报纸的理念,增加管理效率非常必要. 理念环节包括:媒体的角色;制定战略规划,年度商业计划,广告价格, 编辑方针的步骤和方法等.管理环节包括:报纸 组织结构图;报纸组织程序;工作职责描述;报道策划和编辑策划;报道和编辑规范手册;广告的编排策略;增刊,特刊的策划方略;培训和激励员工的方法;评估员工业绩的方法;员工工资和稿酬比例的权衡与把握等.沟通环节强调了其具体途径,特别列举了从每天的 编前会到半年一次的全体员工大会的几乎所有口头沟通方式和各种 书面沟通方式. 这是一本能让初学者和决策者都能受益的书.作者:(斯洛伐)瑞普科瓦 译者:钟新 塔特安娜·瑞普科瓦(Tatiana Repkova) 斯洛伐克人,现为世界报业协会(WAN,总部设在法国巴黎)研究与信息管理部主任.此前,她为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做报纸管理咨询顾问.她曾经在包括中国在内的14个国家做过报纸管理研讨会主讲人和咨询顾问,这些国家分布在东欧,巴尔干地区,东非,中亚和东亚.她是斯洛伐克一家商业周报"趋势"(Tlend)的创始人和拥有人之一.1993 - 1995年担任"趋势"的执行总监和总编辑,1996年担任斯洛伐克全国性日报"国家复兴"(Narodna Obroda)的执行总监和总编辑,2001 - 2002年担任斯洛伐克全国性日报"真理报"(Pravda)总经理.作为尼曼奖得主,在美国哈佛大学学习一年(1997 - 1998)后,她被推选为世界自由报业研究所(World Free Press Institute,总部设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欧洲部主任. 前言 20世纪90年代初,包括我在内的一些斯洛伐克记者终于惊讶地发现传媒在成熟市场里的巨大发展潜力.但在当时,来自国外的新鲜信息洪流与后社会主义世界日复一日的混乱同样令我们困惑.在与国外传媒专家的讨论中,我们的态度是怀疑的.我们告诉他们:"在美国能行得通的模式在斯洛伐克行不通,因为斯洛伐克的条件不同." 90年代后期,我与其他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记者分享我的经验.在这之前,我已经和我的同事们一道创办并经营了一家斯洛伐克商业周报并继而成为一家日报的总编辑和一家出版公司的发行人.不过,无论是在东欧还是在东非,至少有一位记者会这样和我争辩:"你描述得很好.这在斯洛伐克也许可行,但在我们国家不可行,因为我们所处的环境完全不同." 1999年春,尼古拉·亚历山佐夫(Nikolai Alexandrov),白俄罗斯西部一家获得商业成功的独立报纸"布列斯特信报"(Brestski Kurier)的执行总监兼总编辑,与白俄罗斯的其他记者交流经验.突然,我听到,听众席上一个很坚定的声音打断了他的话:"那在布列斯特行得通,可我们生活在莫吉廖夫,情况很不一样."莫吉廖夫就在白俄罗斯东部,根本说不上是另一个星球. 成功与失败的界线不在于国界.相反,这界线的一边是领导才能和决心,而另一边则可能是惰性和贪图舒适.是什么原因使亚历山佐夫远远超过他的白俄罗斯同行呢? "一开始,我就下决心要打造一个优秀的团队.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四年没有休过节假日."亚历山佐夫回忆说. 领导才能和决心不能引进.但方法却可以引进. 我刚开始写作这本书的时候,曾给这本书取名叫"成功打造后社会主义国家里的报纸".但当我与其他正在试行市场经济的非社会主义国家的记者们一起工作和交流的时候,我发现,所有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传媒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我逐渐明白当前的性质远比过去的性质重要.所以,我调整并拓宽了本书涉及的范围,并把书名改为现在的"新时代:打造专业化报纸". 我在工作中意识到,在短期内,甚至很不专业的报纸也可以成功,但那只能是经济意义上的成功而且只能发生在尚不成熟的市场.那仅仅是一种短期行为.短期成功除非能为长期成功奠定一些基础,否则便没有实质意义.成功应当是发展的最终结果,而发展应当始于专业化的运作和理念.从长期看,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只有专业化报纸才有成功的机会. 任何报纸成功或者失败的背后是什么呢?答案可以是三个词:理念(concept),管理(management),沟通(communication).这三个词虽然简单,但却蕴涵着丰富而有用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为了成功,报纸需要有一个明确的远景目标,并且必须能将这一目标始终如一地贯彻到公司的经营理念中去,始终如一地贯彻到报纸的编辑方针里去. 就成功的报纸而言,主管出版发行的执行总监和主管编辑内容的总编辑有引领其同事去认同公司使命的责任.就是说,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他们能与员工共同分享报纸的理念,让在本公司工作的所有人都清楚本报的理念,而且能不断强调这一理念的重要性. 除此之外,报纸的领导者们还必须采用完全专业的管理方法.虽然在实际管理中有灵活性,但他们必须在一整套专业化原则指导下运作.专业化管理日常工作是实现出版公司短期目标和长远目标的关键. 成功的报纸需要员工之间的良好沟通,不管他们的具体职责是什么.通过相互交流,员工之间分享信息,观念和态度.良好沟通对实现报纸的理念,增强管理效率非常必要. 新兴经济环境下的高层管理人员和编辑们基本上都是边做边学.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回到学校学习传媒理论.实际上,大部分可以找到的理论书都是以成熟市场经济为背景并且为成熟市场经济下的传媒经理人设计的.对于刚刚朝着新方向迈出第一步的传媒经理人来说,这些理论书未免过于复杂. 本书不同.本书的重点是,如何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社会中创建,管理和经营报纸.本书在这方面非常具体,书中的例子都来自正在经历转型的国家的实际经验.书中的图表汇集了现实中存在的几家报纸在经营管理和编辑方面的实践经验(为了保护商业秘密,我在书中为这些真实的公司编制了假名). 本书不仅仅写给经理人,也写给在报纸工作的任何人(从普通记者到行政人员).本书的核心思想是,帮助所有报人更好地理解他们为之工作的报纸,使所有报人能够在获得更充分信息的前提下作出工作决策. 在您的国家发展商业存在人为的障碍吗?也许有.这些障碍是否成为您不尝试改进报纸的借口呢?您是否认为尝试的意义不大?那么,请您诚实地问问自己:您是否已经作好充分准备迎接障碍消除的时代? 走在时代前列,不要犹豫.总要有人做第一. 塔特安娜·瑞普科瓦9 第1章 新闻的角色 1.1各种新闻理论 1.2关于传谋独立 1.3职业化新闻 第2章 战略规划 2.1寻求答案 2.2使命陈词 2.3领导与管理 2.4分析强势与弱势,机遇与威胁 2.5中期目标与短期目标 2.6计划的重要性 第3章 商业计划 3.1为什么要制定商业计划? 3.2谁应当负责准备商业计划? 3.3在写下数字前确定思路 3.4商业计划纲要 3.5商业组织 3.6行动计划简要清单 3.7商业宗旨与功能 3.8市场营销计划 3.9你的市场情形如何? 3.10谁是你的竞争对手? 3.11你能获得多少市场份额? 3.12广告的重要性 3.13广告计划 3.14广告价目表 3.15发行计划 3.16促销计划 3.17管理计划 3.18运营预算 3.19计划与预算进程时间表 3.20制定增长计划 第4章 编辑内容 第5章 组织结构 第6章 劳工组织 第7章 人力资源 第8章 沟通 附录:工作职责描述 鸣谢 主题索引 索引 参考文献 译后记 书摘 把读者调查结果转化为编辑内容 根据报纸的使命和目标,分析和诠释读者调查结果.总编辑应当考虑如何看待目标受众的特征,如何通过编辑内容满足目标受众的需要. 记者们也许觉得,如果完全遵循读者调查结果,报纸对读者品位的依赖性会越来越强."我们是应该停止刊登高品质的文章,还是把它们从头版搬到内页?"在回答这个问题前,记者们应当考虑,他们所谓的高品质,是否与读者眼中的高品质一致.例如,6月中旬,市长在市政府会议上的讲话,一定要成为本期的主要话题吗?记者们还可以将连续3个月滴水未降的酷热天气作为报道主题.如果这个地区的大多数人靠自家种植蔬菜维持生计,那么,在头版报道人们抗旱保丰收的故事或坏天气给居民带来的不幸,就可能比市长讲话更能激发读者兴趣. 另一方面,记者也不要过于狭隘地解释目标受众的需求和欲望.行业专家建议,努力保持合理的平衡:"成熟的市场观既注重媒体的长期活力与信誉,又注重受众与广告客户的短期愿望." 伦敦"卫报"(The Guardian)的视觉形象100多年来一直保持不变,但却在1988年彻底进行了重新设计.新设计突出强调头版标题,包含更多图片和其他视觉手段."卫报"当时的总编辑彼得·普雷斯顿(Peter Preston)说,读者并未要求改变报纸形象,也没有任何读者调查显示有改变形象的需要,尽管如此,记者们确信,读者刽欣赏报纸的新形象. 全世界的读者经常抱怨头版报道转内页的做法.然而,在头版只刊登标题和文章的第一部分,其余部分转内页,是很多报纸几十年来一贯的排版传统.在这种情形以及其他很多情形下,读者只会用否定方式描述自己的偏好.他们会说不喜欢什么.但不能指望他们明确表达"在头版做导读或摘要,并链接到内页的全文报道和相关综合报道".就如何提高读者的满意度提出正面的操作性建议应该由专家 - - 职业记者 - - 来完成.变革需要专业知识和勇气. 专家强调职业敏感是一种高附加值的商品:"总编辑如果主要依靠市场调查结果来做编辑决策,那他就一文不值."实际上,读者调查可能会令编辑对报纸受众的认识更加零碎.为了决策的正确性,编辑们需要谨慎地对待读者调查的结果,并用自己的能力去推断和灵活运用规则.这种能力也被称为编辑判断力(editorial judgement). "布列斯特信报"的记者们认为,他们的读者应该把这份报纸当作有用的信息源.但到底什么东西对读者是有用的呢?该报总经理兼总编辑亚历山佐夫认为:"发行商能为我们反馈读者意见,我们一直重视他们的意见,我们并不一味跟随读者的自发性.想要一张列车时刻表吗?我们会满足你的愿望.想要一份大字号的电视节目单吗?没问题.想从报纸上得到更多关于城市问题的报道吗?当然可以.但别指望能找到双头婴孩,巫医或绿色不明飞行物的详细说明.我们不报道此类荒诞猎奇的事情." 尤里·莫拉希金(Yuri Murashkin)曾经是一名军官,1997年他在白俄罗斯莫佐拉市(Mozyr)创办了一份周报"莫佐拉周报".一年后,他参加了一个媒介经营管理研讨会.受那次会议的启发,他邀请了一些读者来报社发表他们对该报的看法.他长叹了一口气,然后说:"那次会谈并不令我们满意不过,这群记者开始竭尽全力地去满足读者需要啦."8个月后,该报发行量比创刊时的2000份增长了3倍. 无论是否通知在先,读者通常会对报纸拿掉他们已经熟悉的信息措手不及.例如,曾经有20多个愤怒的读者每天给一家乌克兰周报的编辑室打电话,责备他们停止在报上刊登电视节目指南.于是,编辑室重新评价了这档内容的价值,电视节目指南再度出现在报纸版面上. 1994年底,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巴顿鲁日(Baton Rouge)市的"倡导"(Advocate)日报也做过类似的编辑决定.他们压缩了分配给股票交易行情的版面,这意味着不再刊登几千家大公司的股票情况.因为这一变化,财经版的编辑接听的读者来电达30个.她认真地记录每 - 个电话,包括致电人的身份,以及他们不满的原因.最后,这些记录为重新评价这个编辑决定提供了公正的依据,读者的具体要求立即得到满足.例如,有人要求刊登某个公司的股票价格,无论公司规模大小,它都被加人行情目录之中.在大多数情况下,读者并不表达具体的愿望.他们只是不太喜欢这种变化. 什么是沟通 沟通可以定义为个人之间分享信息,观念和态度的过程.这个定义的关键词是"分享". "你知道,我原以为"这是人们常用来为自己的错误行为找借口的开场白.实际上,人们的意思是:"我原来猜想"不要猜想.要问,要证实,还要核实两次.换句话说,一有疑惑,立即沟通.如果你没有疑惑,你必须确认正确理解了所获得的信息,理念和态度.但是,另一方有疑惑吗,比如你的同事,上级,下属,读者和广告客户?他们或许并不清楚这些信息,理念和态度,或者没有在正确的语境下理解这些信息,理念和态度.跟他们谈谈,给他们打电话,或向他们解释.换句话说,与他们沟通. 分享是沟通的关键,而反馈是测量沟通有效性的关键.尽管反馈是任何管理行为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在集权和独裁社会中,它却常常被忽略,被扭曲甚至被压制.单向传播,无论是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如果没有适当的反馈,就不是有效的沟通. 培训员工的沟通能力 在东欧前社会主义国家里,沟通常常是工作中很薄弱的一环.为什么呢?"经理们还没有做好充分准备以胜任在急剧变化环境中的工作任务,技术知识是经理们惟一看重的因素."西方专家如是说.不良沟通背后的普遍原因可能是国家的总体社会和文化结构.尽管如此,和别的技能一样,沟通能力是可以通过学习获得的.要想改进你的报纸的沟通状况,你或许需要按照下面的步骤来做: 首先,拟定一套术语并保证所有相关人员能够获得一致的信息,理念和态度.报纸整个团队必须分享同一种哲学,并在工作中贯彻这种哲学.分享哲学始于正确理解术语和概念,比如,使命,编辑方针,强势和弱势,机遇和威胁,中期和短期目标,权力和责任,新闻和评论等等. 拟定一套术语是一种具有语言性和社会性双重属性的工作.例如,在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中,"经理"和"市场营销"都是外来语,国内没有与之对应并能表达英语原意的术语.所以在运用外来语的时候,我们应该适当解释其含义.有一些术语,虽然已经被广泛使用,但很多受众对它们仍然是相当陌生的.这个问题产生的原因是,这些术语不适合当地的社会和文化环境.柏林市长埃伯哈德·迪普根(Eberhard Diepgen)注意到,在德国统一10年后,原民主德国仍然习惯使用"集体"而不是"团队". 在拟定一套新术语之前,比较明智的做法是广泛地研究,普遍地搜集知识,并辨析哪些术语可以直接用于你的报纸或经过适当的改变用于你的报纸.在探索"自己的路"时忽视各种知识,就意味着忽视人类几千年来积累的经验.忽视前人经验的做法往往与高傲的经理观念相伴而行,这种观念就是"谁得到办公室的权力谁就掌握办公室的大脑".而在真正的知识面前,往往不是这些经理说了算. 改善沟通的第二步是改变导致误解和错误行动的沟通方式和习惯.清楚地阐明新的规则,尽管它们可能非常琐碎.对很多员工和经理来说,一贯坚持这些新规则可能会是一个痛苦的过程. 第三步是提高员工的沟通技巧.换句话说,就是提高他们有效编码和解码的能力.编码技巧包括以下几种能力: ◎解释. ◎向受众陈述信息,理念和态度,并能考虑到受众的需要和理解能力. 解码技巧包括以下几种能力: ◎洞察能力. ◎从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我们也把这种能力称为移情). ◎对反馈信息做出积极的反应. 聆听能力和阅读能力是最重要的解码技巧. | 0.885238 | 6,239 | 0.007063 | 0 | 6,239 | 1,525 | 1,066.4 | 4.21875 | 0.150986 | 0 | 257,100,004,261 | 新闻传媒 |
"网络新闻编辑"主要内容简介: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获取信息的工具,相对于传统的纸质媒体,它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其发展速度也令普通媒体望尘莫及.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3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5.5%.根据传播学的s扩散理论,一种新产品或服务,当其在市场中所占据的份额达到了10%~25%的时候,它的扩散率就将急剧上升.中国彩电和手机的普及都印证了这一观点,可见网络的迅速大众化已经为时不远."网络新闻编辑":教育部高等学校广播影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十一五"规划教材张名章,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师,新闻学硕士,中国(云南)东盟网总编辑,云南省网络编辑员资格认定培训师,主持与与各类课题多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第一章 网络新闻编辑的职业概述 第一节 网络新闻编辑工作的特点 第二节 网络新闻编辑的职业要求 第三节 网络新闻编辑的资格认证 第二章 网络新闻编辑的流程实务 第一节 网络新闻的采集 第二节 网络新闻的呈现 第三节 网络新闻的发布 第三章 网络新闻内容的编辑 第一节 网络新闻稿件的选择 第二节 网络新闻稿件的修改 第三节 网络新闻稿件的组织 第四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编辑 第一节 网络新闻标题概述 第二节 网络新闻标题的制作技巧 第三节 网络新闻标题中修辞的运用 第五章 网络新闻图片的编辑 第一节 网络新闻图片的特点及获取 第二节 网络新闻图片的类型与运用 第三节 Photoshop与新闻图像编辑 第六章 网络新闻音频和视频的编辑 第一节 网络新闻的音频编辑 第二节 网络新闻的视频编辑 第三节 网络新闻音频和视频编辑的技术流程 第七章 网络新闻专题的编辑 第一节 网络新闻专题的出现 第二节 网络新闻专题的功能,样式及分类 第三节 网络新闻专题的策划与制作 第八章 网络杂志的编辑 第一节 网络杂志的兴起 第二节 网络杂志的特色与运行模式 第三节 网络杂志的视觉传达与设计 第九章 网络新闻评论的编辑 第一节 网络新闻评论概述 第二节 网络新闻评论的引导 第三节 网络新闻评论的编辑 第十章 网络新闻的策划与推广 第一节 网络新闻策划的类型与创意 第二节 网络新闻策划方法与程序 第三节 新闻网站的推广 参考文献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获取信息的工具,相对于传统的纸质媒体,它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其发展速度也令普通媒体望尘莫及.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3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5.5%.根据传播学的s扩散理论,一种新产品或服务,当其在市场中所占据的份额达到了10%~25%的时候,它的扩散率就将急剧上升.中国彩电和手机的普及都印证了这一观点,可见网络的迅速大众化已经为时不远. 根据信息专家的划分,信息社会可分为四个阶段:计算机时代(阶段),网络时代(阶段),内容时代(阶段),智能时代(阶段).目前世界已经进入了网络时代,下一个阶段就是内容时代.计算机时代,计算机人才紧俏;网络时代,信息软件人才紧俏;而内容时代,急需高素质的网络编辑与网络传播人才,网络新闻人才即将走俏.中国受众市场也正伴随着媒介技术的更新和网络的普及而发生重大的结构转型.中国公众,特别是年轻人目前已经习惯于通过网络进行信息的获取,交流和传播,习惯于从互联网上阅读新闻信息.众多市场研究机构的调查分析显示,和互联网相关的信息传播行业是我国目前发展势头最好,经济效益最高的行业.相关分析数据也表明,目前全国这类人才的缺口近100万人,单网络媒体的人才缺口就为10万~15万人. 一些专家在网络媒体发展论坛中分析指出,相关专业人才的不足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网络传播事业发展的瓶颈.除了人才数量的不足以外,.现有从业人员的素质也难以满足网络信息时代高速发展的需要.目前从业者主要.由两类人员组成,一类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人员,他们在传播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中能够得心应手,但是他们不太了解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和工作方法;另一类是从传统媒体走出来的记者和编辑,他们不懂网络技术,如制作网页,动画,开发数据库等."网络新闻编辑"一书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集中观察,分析和讨论网络新闻传播的理念和操作问题.本书可以作为大学生或者刚刚入行的网络传播人员学习的教科书,因为书中介绍了不少专业知识内容和操作性技巧;它也可以作为网络传播爱好者和新闻传播研究人员的阅读材料,因为它有相当篇幅的启发性分析和讨论.书中对许多问题的探讨,只是开了一个头,还有若干非常值得深入的领域和学术的"谜团疑案",有待后续的探解.研究和探索是具有挑战性的艰巨任务,然而通过孜孜不倦的努力而获得收获和进展时的喜悦,也是巨大的和无可替代的.导读 第一章 了解互联网络 一 什么是互联网 二 为什么与众不同 三 互联网兴起的轨迹 四 美国互联网业崛起的启示 第二章 认识信息社会 一 什么是信息社会 二 数学时代的到来 三 网络传播在中国 第三章 反思新闻传播 一 新闻传播与社会 二 新闻传播与商品经济 三 新闻传播体制 四 中国新闻传播事业 五 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 第四章 全能的网络新闻编辑 一 新闻报道的专业原则 二 网络编辑的特点 三 网络编辑的专业意识 四 网络编辑的业务职责 五 网络新闻编辑的素质要求 第五章 媒体网站类型 一 网络版类型 二 新闻信息服务类型 三 综合类型 四 原创类型 五 广播电视网站 六 网站结构分析 第六章 网络传播的版面视觉问题 一 网络新闻传播与版面问题 二 网站标识系统 三 网络新闻版面布局 四 视觉阅读逻辑,网页色彩和传播风度 第七章 网络新闻标题 一 网络新闻标题的基本特点 二 网络新闻标题的功能和制作要求 三 标点符号在网络新闻标题中的应用 四 网络新闻标题与新闻提要 五 新闻标题要闻板块 第八章 网络新闻文稿编改 一 从阅读稿件开始 二 审读导语 三 构思和修改导语 四 新闻主体内容的构建和展开 五 新闻结尾 六 网络新闻的文字特点 七 小结 第九章 网络新闻专类报道编辑 第十章 网络新闻评论 第十一章 网络新闻图片编辑 第十二章 网络新闻专题 第十三章 电子邮件新闻 第十四章 FLASH新闻 第十五章 手机短信新闻 第十六章 作为报道手段的网上调查 第十七章 流媒体和网络广播 第十八章 博客现象分析 第十九章 网络新闻编辑部管理 后记 | 0.876223 | 2,658 | 0.041903 | 0 | 2,658 | 992 | 1,285.5 | 4.230469 | 0.153875 | 0.137517 | 257,100,004,265 | 新闻传媒 |
戊戌政变后改良派报刊是指1898年前后到1911年期间,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在戊戌变法失败后,为了继续开展政治活动,故而在海外和港澳地区建立报刊以宣扬自己的政治观点,和政治诉求.改良派的报刊继续宣传渐进改良,坚持"保皇扶满主义",与蓬勃兴起的革命民主主义思潮背道而驰,受到了革命报刊的批驳.但它们反对外来侵略,要求民族独立 ;反对封建守旧,要求革故维新;传播"西学","新学",要求摆脱封建文化的束缚,这些宣传,与广大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相一致,具有重要的思想启蒙意义.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等流亡海外,继续把办报刊作为他们开展政治活动的重要手段.他们先后在日本,美洲,南洋,港澳等地创办了30多种报刊.1898年前后至1911年期间以康有为为首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在海外和港澳地区出版的报刊.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等流亡海外,继续把办报刊作为他们开展政治活动的重要手段.他们先后在日本,美洲,南洋,港澳等地创办了30多种报刊.在日本出版的改良派报刊 "清议报"是戊戌变法失败后改良派在海外创办的第 1份机关刊物.1898年12月 23日在日本横滨创刊,梁启超主编.以" 主持清议,开发民智"为宗旨,抨击清代慈禧太后把持朝政,要求归政光绪皇帝(1875~1908在位),实行君主立宪;注意介绍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对国人进行反封建的思想启蒙.曾发表"爱国论","少年中国说"等有广泛影响的文章,唤起民族觉醒,激励爱国图强.1901年12月因社址被焚停刊.1902年 2月,梁启超又在横滨创办"新民丛报", 强调"新民"是中国"第一急务",大力宣传西方资产阶级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知识.它是这个时期改良派最有影响的刊物.1902年11月,梁启超还在横滨创办了中国近代最早以刊登小说为主的文艺刊物"新小说".创刊号所载梁启超的"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一文,强调小说的社会作用,指出"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一些与社会政治现实有密切联系的文艺创作,如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梁启超的"新中国未来记"等,都曾在该刊发表.在美洲,南洋和港澳地区出版的改良派报刊 这一时期, 改良派还在美洲和南洋等地广泛建立保皇会组织,开展办报活动.在这些地区创办的改良派报刊主要有美国旧金山的 "文兴日报" 和新加坡的 " 天南新报"(1899),"南洋总汇报"(1906),美国檀香山的"新中国报",加拿大温哥华的"日新报"(1900),澳大利亚悉尼的"东华报"(1902),荷属东印度群岛的"泗水日报"(1903),缅甸仰光的"仰光新报"(1904),泰国曼谷的"启南日报"(1907)等.港澳地区历来是改良派办报的重要基地.这一时期他们在港澳地区创办的报刊中,影响较大的是"知新报"和"商报"."知新报"是改良派在华南地区的重要刊物,1897年 2月22日创刊于澳门,初为5日刊,后改旬刊,半月刊.康有为,梁启超亲自领导该报的筹办工作.经理是何穗田,康广仁,撰述有徐勤, 梁启超,何树龄等.该刊经常与上海"时务报"相配合,大力宣传维新变法.戊戌政变后,该报因社址在澳门,仍可出版,继续著论抨击清廷,为戊戌维新运动辩护.1901年1月20日出至第133期停刊."商报"1904年创刊于香港.徐勤负责编辑,注重新闻报道,消息比较灵通.销数近5000份.有保皇会"总机关"之称.在内地出版的改良派报刊 1904年,资产阶级改良派在上海创办了"时报".1906年以后,随着国内立宪运动的进一步开展,改良派报刊活动的重点也由海外转向中国内地.1907年10月,梁启超先在日本东京创办立宪派团体政闻社的机关刊物" 政论 ",鼓吹组织政党,速开国会,建立责任政府.1908年 1月,政闻社迁上海,同年8月,被清政府查禁,"政论"也随之停刊.1910年2 月,梁启超又在上海创办"国风报",宣传实行君主立宪,强调用和平手段推翻现今之"恶政府",1911年7 月出至52期停刊.它是这个时期改良派的重要理论刊物.1908年,张謇等在上海组成预备立宪公会, 出版"预备立宪公会报".1910年,各省立宪派代表组成国会请愿同志会, 在北京出版"国民公报".此外,四川,贵州 ,广东等省的立宪派团体 ,也先后出版"蜀报","黔报","广东地方自治研究录"等.还有一批报刊,主张以平和的方式进行政治改革,思想上与改良派息息相通.它们当中有1902年英华(敛之)在天津创办的"大公报", 1902年和1904年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辑出版的"外交报"和"东方杂志",1904年彭翼仲在北京创办的"京话日报", 1907年杨度在东京创办的"中国新报"等. | 0.851064 | 1,927 | 0.044838 | 0 | 1,927 | 559 | 1,111.8 | 4.238281 | 0.24494 | 0.054565 | 257,100,008,460 | 新闻传媒 |
"德国广播电视双轨制"是作者对德国主流电台,电视台的节目构成和内容分析进行深度调研后撰写成的关于德国传媒的研究性著作,"达到了学理性与事实性充分结合的学术价值.德国采取的是去中心化的,与联邦制政体和福利市场经济体制相呼应的广播电视双轨体制."德国广播电视双轨制"即以此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双轨制的时空背景,产生双轨制的思想源流,历史基础,法律环境,财政模式,组织机构,公法广播电视和商营广播电视的内容比较和受众分析等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与析解,揭示出德国广播电视的独特性背后深刻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原因,指出其本身存在的机遇与挑战,也为我国广播电视的未来进一步发展带来一种启发与借鉴."德国广播电视双轨制"是作者对德国主流电台,电视台的节目构成和内容分析进行深度调研后撰写成的关于德国传媒的研究性著作,"达到了学理性与事实性充分结合的学术价值.德国采取的是去中心化的,与联邦制政体和福利市场经济体制相呼应的广播电视双轨体制."德国广播电视双轨制"即以此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双轨制的时空背景,产生双轨制的思想源流,历史基础,法律环境,财政模式,组织机构,公法广播电视和商营广播电视的内容比较和受众分析等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与析解,揭示出德国广播电视的独特性背后深刻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原因,指出其本身存在的机遇与挑战,也为我国广播电视的未来进一步发展带来一种启发与借鉴. "德国广播电视双轨制"是由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 导论 特殊的国情与特殊的传播体制 第一章 充满偶然的必然:双轨制的时空背景 第一节 魏玛共和国至二战前夜的德国广播电视生态 第二节 广播的纳粹化和军事化 第三节 盟军主导的"去集中化"和民主化改造 第四节 战后公共广播体制的建立,发展与垄断 第五节 双轨制确立竞争加剧 第二章 三种广播电视制度及其思想源流 第一节 三种广播电视制度 第二节 公共广播电视制度及其思想起源 第三节 商营广播电视制度及其思想起源 第三章 德国广播电视双轨制的思想和历史基础 第一节 德国的广播电视双轨制 第二节 德国广播电视生态与德意志民族的文化一心理积淀 第三节 与联邦制呼应的德国公共广播电视结构 第四节 社会民主思想与德国公共广播电视 第五节 福利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德国广播电视生态 第四章 德国双轨制广播电视的法律环境 第一节 德国广播电视的立法权 第二节 宪法层面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 各州/各州之间订立的法律/法规 第四节 双轨制广播电视的监督与管理 第五章 德国广播电视的财政 第一节 公法广播电视的财政 第二节 商营广播电视的财政 第六章 德国广播电视机构的组织结构 第一节 公法广播机构组织结构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 德国公法广播机构内部的决策,行政和监管 第三节 ARD - - 联邦制在德国公法广播制度中的体现 第四节 德国公法广播和英国公共广播的差别 第五节 商营广播机构的组织结构 第七章 德国广播电视双轨制的内容比较和受众分析 第一节 公法广播电视和商营广播电视的频道结构分析 第二节 公法广播电视和商营广播电视的内容分析 第三节 公法频道和商营频道新闻节目的内容分析 第四节 德国受众行为分析 第八章 德国主要广播电视机构 第一节 德国公法广播协会 第二节 德国电视二台 第三节 德国广播电台 第四节 RTL集团 第五节 ProSiebenSat.1集团 参考文献 | 0.891258 | 1,407 | 0.061516 | 0 | 1,407 | 491 | 1,295.2 | 4.113281 | 0.119403 | 0.380832 | 257,100,010,709 | 新闻传媒 |
" 都市报时评的公共性探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章绪论;第二章媒体公共性及其实现路径;第三章都市报时评的差异 - - 一项内容分析;第四章言论差异的生成与意义;第五章媒体公共性建构中的力量与博弈;第六章都市报时评公共性的建构路径."都市报时评的公共性探究"由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 不仅是走出困境的选择(代序) 前言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研究缘起 第二节文献综述 第三节研究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内容结构 三,核心概念 第二章媒体公共性及其实现路径 第一节公共性观念及其发展 一,公共性观念溯源 二,哈贝马斯等人对公共性的理解 第二节媒体公共性及其实现路径 一,什么是媒体公共性 二,媒体公共性的实现路径 第三节都市报时评:媒体公共性的一种话语实践 一,中国媒体的公共性表现 二,都市报及其时评的公共性彰显 第三章都市报时评的差异 - - 一项内容分析 第一节各报评论内容分析 一,评论对象 二,评论地域 第二节各报评论方式分析 一,评论类型 二,评论立场与功能 三,版面特点 四,作者来源 第三节各报评论的发展变化 一,时间起点 二,周期与频率 三,阶段与变化 第四节内容分析的结论 一,四报评论的排序和差异序列 二,地区差异的部分表现 三,推论时评差异的重要原因:行为者差别 第四章言论差异的生成与意义 第一节言论差异的产生 一,都市报的产生及特点 二,时评的兴起及都市报言论空间的出现 三,都市报的分化及言论空间的变化 第二节言论差异的结构性因素 一,差异化的原因分析 二,政治控制,市场驱动,专业和社会力量三者间的矛盾互动 三,行动者差别 - - 微观与中观变革的重要力量 第三节言论差异的意义 一,充分表达多元的利益 二,凸显行动者的能动性 三,推动媒体公共性建构 第五章媒体公共性建构中的力量与博弈 第一节强国家弱社会背景下的中国公民社会建构 一,公民社会的概念及发展 二,中国的公民社会及其力量 三,大众传媒在中国公民社会建构中的作用 第二节市场力量对媒体公共性的开拓和掣肘 一,市场化媒体对媒体公共性的推进 二,市场力量对媒体公共性的侵蚀 第三节专业力量与社会力量的联合 一,媒体从业人员的主动性 二,知识分子的公共发言 三,公众意见的呈现与象征 第六章都市报时评公共性的建构路径 第一节多元差异的言论生态 一,多元差异:公共性的基础 二,多元言论的现实构成 第二节融合互动的舆论格局 一,融合互动:公共性的提升 二,主体建构:公众的联系,代表与形成 三,技术手段:技术融合,媒体联合 附录 四报时评内容分析的分类编码表 参考文献 后记 | 0.852505 | 1,078 | 0.059869 | 0 | 1,078 | 424 | 2,504 | 4.003906 | 0.172542 | 0.029508 | 257,100,014,532 | 新闻传媒 |
"机关的机关:告诉你如何才能脱颖而出"以构建和谐型机关为主旨,我以为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动手写作前,我做了近30年的实践准备.时间要追溯到1975年,高中毕业后.我因略通 文墨,被直接选调到最基层的乡镇机关(当时称公社)从事新闻报道工作.初出校门的学生,多半天真幼稚,书生意气, 理想主义色彩严重,我自然也不例外.特别是当时城市 知识青年还需要走上山下乡之路,我一个农家子弟,从校门一出来就进机关,还当上了一名" 土记者",大有跳出"农门"登"龙门"的感觉,不禁有些人生得意,踌躇满志,以为前途一片 光明灿烂.殊不知,在机关工作并非想象的那么简单."机关的机关:告诉你如何才能脱颖而出": 此书与胸怀抱负的同仁分享 密切联系领导 精于影响领导 与人搞好关系 办事滴水不漏 做到能参善谋 守住做人底线 朝向卓越 优秀的机关干部通常有两个特点 - - 杰出但是低调,严谨而又从容."机关的机关:告诉你如何才能脱颖而出"因其全部文字表现出这样的品质. 实用第一 机关是社会机器中最为复杂的枢纽部分,也是一个人成为领导者的必经之处,要在这个事业平台上有所作为,就必须洞悉其中的奥秘,作者以30年的亲身体验和观察思考,提炼从基层到总部各级机关的工作经验,阐述在一个特殊环境中处世为人的珍贵心得."机关的机关:告诉你如何才能脱颖而出"的透彻,准确和明晰,对于想了解机关或进入机关的人,将是一把灵便的开门钥匙,而对于正置身其中的人,则堪称一部机关生存技术手册. 十分好看 "机关的机关:告诉你如何才能脱颖而出"虽是一部知识读物,却连缀了100多个鲜为人知的故事.它文字精悍,叙述生动,极具可读性,绝大部分章节,可以一口气读完而不会感到疲倦. 广泛适用 在所有的管理机构中,军事机关是效率最高和最具代表性的,所以,"机关的机关:告诉你如何才能脱颖而出"虽然基于军队机关而写,但其精神,价值与方法,同样适用于地方党政机关和各类企事业单位. 张传禄,男,山东省临朐县人,研究生学历,大校军衔,现为总参某部干部.1975年中学毕业后初涉机关工作.1976年投笔从戎,历任战士,文书,排长,指导员,团政治处组织股股长,副主任,师,军政治部新闻干事,总参某部组织干事,组织处副处长兼部党委秘书,组织处处长等职.先后发表报告文学,理论文章,新闻稿件近千篇,诸多作品在省级以上单位参评获奖. 序言 我把实用献给你 第一篇 密切联系领导 坚决服从领导 妥善处置领导间的分歧 唱好领导难唱的曲 敢向领导进忠言 不犯"抗上"的低级错误 第二篇 精于约束领导 依靠感情约束 依靠水平约束 依靠法规约束 依靠人格约束 第三篇 与人搞好关系 要合作共事不搞单枪匹马 要协商办事不搞以势压人 要宽以待人不搞文人相轻 要投桃报李不搞过河拆桥 第四篇 借来一双慧眼 对常规现象不熟视无睹 对反常现象不麻木不仁 对虚假现象不浮云遮望 对细微现象不忽略不计 对暂时现象不一叶障目 第五篇 做到能参善谋 胸怀全局想问题 准确领会领导意图 细心比较论证 防止"霍布森选择" 第六篇 办事滴水不漏 求快 - - 急事急办,特事特办,有事速办 求准 - - 理解意图准,掌握情况准,反映问题准,处事站位准 求细 - - 大事不糊涂,小事不马虎,熟事不大意,生事不自负 求严 - - 按法规办事,按程序办事,按规则办事,按职责办事 第七篇 练就看家本领(一) - - 提起笔来要"五会" 会写机关公文 会写领导讲话 会写总结材料 会写典型材料 会写调查报告 第八篇 练就看家本领(二) - - 材料起草要"四有" 要有思想作灵魂 要有事实作筋骨 要有细节作血肉 要有感情作容颜 第九篇 练就看家本领(三) - - 材料出手要"八戒" 一戒结构紊乱.层次不清 二戒贪大求全,特点不明 三戒老生常谈,观点不新 四戒空泛议论,内容不实 五戒以长为荣,文章不精 六戒润色不够,语言不美 七戒心浮气躁,推敲不够 八戒粗心马虎,核对不细 第十篇 善于口头表达 要言之有理 要言之有物 要言之有据 要言之有趣 要言之有度 第十一篇 坚持服务第一 服务要热情 服务要周到 服务要到位 服务要真诚 第十二篇 学会创新思维 遵循普遍怀疑原则 围绕成功想问题 坚持目的至上 保持思维的灵活性 像天才那样思考 培养创新人格 第十三篇 永葆学习热忱 学习是才能之源 苦读有字之书 勤读无字之书 第十四篇 广泛吸纳信息 要养成关注上情的习惯 要养成关注下情的习惯 要养成关注内情的习惯 要养成关注外情的习惯 第十五篇守住做人底线 精神支柱永不倒 顶住眼前诱惑 保持高尚品德 后记 常言说,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与低级动物不同的明显标志是有丰富的感情.不少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同事之间也好,上下级之间也好,感情问题至关重要.感情好,有事不当事;感情差,没有事找事;感情深,大事能化小,小事能化了;感情浅,小事能闹大,大事能闹炸. 心理学研究证实.人的感情有相融和相斥之分.脾气,性格,理想,志趣相投的人,感情就会融洽,反之,感情就会排斥,说不到一起,坐不到一块.如果领导打心底里喜欢你,你说出的话他才爱听,只有他爱听你说的,你的话在他那里才能起作用,也就才有约束力. 那么,怎样才能与领导密切感情?比较便捷的做法是,要强化"自己人效应". "自己人效应"的观点,出自前苏联心理学家纳奇拉什维里的研究.他把彼此有一定相似处的人称为"自己人",他认为,"自己人"一般都是相互认同和彼此信任的,这种现象叫"自己人效应".当然,我们不能把这里说的"自己人"狭隘地理解为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人身依附关系."自己人效应"体现的是一种领导与被领导之间的同志关系,平等关系. 现在.人们对"情商"这个词越来越熟悉,越来越重视.情商是相对于智商而言的概念.智商.关涉社会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情商.则关涉人与人的关系问题.在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关系,变得越来越微妙,特别是在一起共事,你又是处于下级的位置,可以说人微言轻,如果没有很好的感情作基础,就很难说服领导接受你的观点.所以,培养与领导的感情,是现代社会和现代生活的必然趋势,不是低级庸俗的东西. 三年前,出版界的一位朋友和我约定了这本书的写作意向,此后朋友几次打电话询问,催促书稿完成情况.因此,在1000多个日日夜夜里,动力和压力始终伴随着我.感谢2004年国庆节长假,又有了几天自主的时间,总算把书稿赶写,打印出来. 望着这厚厚的书稿,我不由得感慨起来,脑海里多次映现出曹雪芹那句名诗:"看来字字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首先,写书是个吃苦的过程.过去,看着一些大手笔几个月写一本书,一年出几本书,还以为写书是个乐事,美事,自己真正动起手来才发现,远不是当初想像的那么美好.写书不仅不美,不乐.还挺苦.尤其是业余时间写点东西,更是苦上加苦.不说别的,单就是争取时间这一点,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是断然不行的.作为机关干部,正课时间有大量的公务等着你去处理,不可能坐下来搞自己的副业产品.要写一本书只有靠星期天,节假日,夜深时.有时候公务的处理就累得你精疲力竭,工余时间最好是能够休息调整,放松放松,以便恢复体力,精力和智力.然而,因为有写书的任务压头皮,只能是把苦累埋在心里,节假日他人外出游玩的时候,深夜里他人安然入睡的时候.便是自己强打精神,坐在笔记本前凝思苦索的时候.说写书苦,还因为写一本书不同于写一篇文章,写一篇文章,集中几天,加班加点,完成任务后,就可以缓冲一下,而写一本书则不行,虽然也是一篇篇地写,但写了上篇还有下篇等着,全部书稿没完,容不得你休息调整,只能长期处于疲劳状态. 尽管倡导实用容易遭到误解和非议,但我对"有用便是真理"的论断是推崇和赞赏的.而且总感到,著书立说,奉献一些实在管用的东西,总比在那里不着边际地做文字游戏要强得多. 越是在当今时代,越需要这样做.因为人们需要学习和了解的东西太多太多,时间太珍贵了.如果所接触的多是些纸上谈兵"中看不中用"的东西,多是些在字面上自圆其说而一遇实际问题就无可奈何的东西,对读者来讲无异于浪费生命,对作者而言实在是误人不浅. 本书以构建和谐型机关为主旨,我以为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动手写作前,我做了近30年的实践准备.时间要追溯到1975年,高中毕业后.我因略通文墨,被直接选调到最基层的乡镇机关(当时称公社)从事新闻报道工作.初出校门的学生,多半天真幼稚,书生意气,理想主义色彩严重,我自然也不例外.特别是当时城市知识青年还需要走上山下乡之路,我一个农家子弟,从校门一出来就进机关,还当上了一名"土记者",大有跳出"农门"登"龙门"的感觉,不禁有些人生得意,踌躇满志,以为前途一片光明灿烂.殊不知,在机关工作并非想象的那么简单. | 0.854928 | 3,612 | 0.043297 | 0 | 3,612 | 1,068 | 1,038.6 | 4.113281 | 0.170543 | 0.083765 | 257,100,015,312 | 新闻传媒 |
梁厚甫(Liang Ronald),男,1908年生,祖籍广东顺德. 梁厚甫美国华人政论家,原名梁宽,曾用名梁潜翰.原籍广东顺德.出身身书香门第.早年毕业于岭南大学英文系.曾在东吴大学学习法律,抗日战争期间移居香港.先在"大公报"任英文翻译,后任"工商日报"."新生晚报"总编辑.1959年离港赴美,任香港"星岛日报","明报".新加坡"南洋商报",马来西亚"中国报"驻美特派记者,其国际评论,以文笔生动,分析透辟,见解独到著称,在美国,香港和东南亚各地颇具影响,北京新华出版社出版有"梁厚甫通讯评论选".梁厚甫(1908-),报人,政论家.岭南文化骄傲梁厚甫原名梁宽,厚甫是他的笔名.1908年7月25日出生于广东佛山,是佛山"梁园"家族成员之一.梁厚甫受书香世家之熏陶,自幼便聪敏好学.7岁开始,父亲聘了一位启蒙老师,讲授"三字经",唐诗,并教他描红写字.一年许,所学的都能琅琅上口,毛笔字也写得中规中矩.为了满足他的求知欲,父亲后来为他改聘一位宿儒.这位老师从"诗经","左传","四书"以至秦,汉,唐,宋等名家的作品中,选取一些章节,给他详细解释,又指导他精读,背默,替他修改短文.几年功夫,所学已大有长进.此时梁厚甫不时从父亲的书橱里选取一些线装书来读,在古籍的海洋里,他如鱼得水,其中读得最多的是唐代陆贽的奏议.他对书法也饶有兴趣.每当父亲要练字或为友人挥毫,他便自告奋勇裁纸,研墨,然后在父亲身旁留神观察,从中汲取教益.为了顺应时代潮流,让梁厚甫在适龄对能进入正规学校,父亲增聘了一位英语老师,每天授课,辅导共两小时,为他的英语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功课虽多,梁厚甫并没有成为书呆子.每天下午4时许,在梁园刺史家庙前的地堂上,常常可以看到他在放风筝,溜旱冰.他是体育活动的热心人.满13岁,梁厚甫考上广州岭南大学附中,即负笈就读,毕业后升上大学部深造.1933年在岭南大学修毕,曾赴上海工作数年.工余之暇,在东吴大学进修法律.1937年,日军大举侵华,发动卢沟桥事变.梁厚甫偕妻自沪迁港,开始了他的新闻记者生涯.他曾先后在香港"大公报"馆及香港"工商日报"馆分别工作过一段时期.1941年底,日军南侵,香港沦陷.他举家隐居澳门,凡三年余.1945年,日军战败投降,梁厚甫由澳门返港定居.不久与岭南同学黎君等创办"新生晚报".该报每日正午12时出版,除可补日报新闻之不足外,更可抢在其他晚报之前发售,因而颇受香港工商界人士的欢迎,午饭时常人手一张.它的副刊编得颇为成功,连载的"经纪拉日记"始创"三及第文体",嬉笑怒骂,鞭辟入里,是香港通俗文学的代表作之一.该日记原由梁厚甫执笔,后由总编辑高雄续写.1959年,梁厚甫举家移民美国.在彼邦,他专注于通讯特写,文章多刊于新加坡"南洋商报"和香港"明报".到了80年代,较长篇的文章,多在香港的"良友画报"发表.在这同时,内地出版的"参考消息",经常把他在港报刊出的文章全文或择要转载.由此,他的文名渐为内地人士所知,文章的影响力也更大了.梁厚甫毕生以"立言"为主业,辛勤笔耕逾六十载.早年文章,多因通俗易懂,贴近普罗大众生活层面而深受香港市民尤其工商界人士的欢迎.其在"新生晚报"上连载的"经纪拉日记",是香港通俗文学的代表作之一.赴美之后,梁厚甫逐渐专注于通讯特写和时事政论文章.内容则从美国政府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大政方针,一直延伸至普通市民的日常生活,涵盖了美国社会的各个角落.这类文章,多在新加坡"南洋商报",香港"明报","良友画报"等刊物发表.由于文笔犀利,切中时弊,触角敏锐,观点新颖,前瞻性强而深受广大读者欢迎.梁厚甫的文名遂日渐鹊起.其时,祖国内地出版的"参考消息"经常全文或者择要转载他的文章.据说毛泽东主席还特别指示有关部门,将梁厚甫的一些文章和观点专门择录,以供参考之用.梁厚甫之名由是为内地所知闻.梁厚甫在其所著的"三十年的旅美记者生涯"一文中,对自己行文的特点作出了阐释:"在叙述的时候,用的不是记录文体,而是夹叙夹议". 笔者却认为:经世致用之学,微言大义之旨,是梁厚甫文章的最大特色,贯穿其主要著述当中.在梁厚甫所著的"科学书法论"一书中,其对书法的运笔结体,摹贴的途径,砚和笔的选取,写字台的高矮等等,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看法.由于早年基本功扎实,加之随后数十年的不断探索实践,梁厚甫在书法造诣上颇有建树,但存世的真迹甚为罕有.笔者曾经见过梁厚甫所书"录鲁迅先生惜花第三律"书法立轴一幅(真迹现藏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字体端庄流丽,洒脱飘逸,深得米南宫神韵,又依稀可辨王右军的影子.最近在佛山出版发行的"梁厚甫临米芾离骚经",为六十四开纸质临本,每开四行,每行九至十字,行数字数与历史上留传下来的米芾临本完全一致,当为梁厚甫书法艺术的巅峰之作."梁厚甫临米芾离骚经"的出版发行,既是佛山市文化艺术界的一件大事,又使我们可以近距离地接触到梁厚甫的书法艺术,为深入研究梁氏书法提供了很好的实物佐证,对今后进一步继承和弘扬传统书法艺术,促进佛山文化事业的发展大有裨益.根据梁厚甫生前遗愿,"梁厚甫临米芾离骚经"的真迹,已由其后人捐献给佛山市禅城区博物馆珍藏.梁厚甫写了"三十年的旅美记者生涯"一文.他在文中对自己行文的特点作出了阐释:"在叙述的时候,用的不是记录文体,而是夹叙夹议."他好学不倦,旅美后仍不断努力研究新问题,有时还提出一些与众不同的新观点,分析深入,议论纵横.在最初数年里,他的通讯题材比较集中于美国的政治,经济方面.到了80年代,文章涉及的范围更广:从中国哲学谈到中国书法,从对20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总结到评论几场大小战争的得失,以至对21世纪的展望,都在他的议论之列.梁厚甫在香港发表的文章由天地图书公司辑成数册出版,自成一系列,颇受欢迎. | 0.869584 | 2,377 | 0.039696 | 0 | 2,377 | 707 | 803 | 4.042969 | 0.166597 | 0.022679 | 257,100,017,016 | 新闻传媒 |
"经营广播"从一个全新的视角 - - 广播的公共服务理论展开,结合作者多年在广播媒体中的实践,从多个层面对新媒介环境下传统广播媒体的现状和发展进行评述,在国内率先提出了"广播的公共服务理论". 作者通过国内的典型案例对广播业态,受众市场,广播媒体管理和广播节目的制作进行系统归纳,前瞻性地描述了在媒体融合时代传统广播与新媒体,互联网等媒体的重新构建,分析广播产业链与公共服务的关系,展望了在市场化的条件下广播服务的发展前景与趋势."经营广播":传播学论丛李秀磊,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交通广播现任台长,编辑.198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93年调入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工作,历任北京交通广播主持人,专题部副主任,主任.2004年1月1日起任北京交通广播副台长.2009年开始任交通广播台长.先后主持"生活信息服务台","伴您回家","一路畅通"等节目,参与制作和主持的节目多次荣获北京广播奖,中国交通广播奖,全国"十佳"广播栏目等奖项.曾荣获"北京市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2008年被授予"奥运巾帼奉献奖".序 第一章 公共服务性和市场化相互作用下的广播业 第一节 广播业的发展和现状 一,再次成为强势媒介的广播电台 二,广播业的发展趋势和现状 三,我国广播业的发展现实 第二节 广播的社会属性 - - 公共服务性 一,广播的多重属性 二,广播的公共服务性 第三节 当前媒介市场的趋势与广播产业的转型 一,当前媒介市场的趋势 二,当前中国媒介市场的格局 三,广播产业的转型 第二章 广播受众市场 第一节 广播受众研究 一,受众研究的概念和方法 二,广播受众总体情况分析 第二节 "分众"概念的提出及意义延伸 一,"分众"概念的历史回顾和两种动因分析 二,受众市场的培育 - - 潜在受众的转化 第三章 广播频率专业化 第一节 广播频率专业化的概念与定义 一,广播频率专业化的界定 二,广播频率专业化研究的问题梳理 第二节 广播频率专业化发展的社会背景与源流 一,广播发展的历史概况 二,广播改革的社会背景 三,广播改革的行政与政策推动 第三节 国内广播电台的频率格局及专业化发展 一,从市场营销视角看受众细分 二,北京电台的频率专业化改革 第四节 专业化频率广播的栏目规划 一,频率专业化与栏目规划 二,受众专业化频率的节目设置 三,内容专业化频率的栏目规划 四,品牌栏目的魅力 第四章 新媒介与广播的交互性服务 第一节 新媒介的崛起与广播的选择 一,新媒介的定义及特点 二,我国新媒介发展的现状 三,新媒介时代的广播业 第二节 数字广播与交互式服务 一,数字广播的界定 二,数字广播发展概览 三,数字广播的交互式服务 第五章 广播服务网络化与网络广播 第一节 网络时代广播的特点 一,当今中国网络发展与竞争态势概览 二,广播业进军互联网的策略 三,网络时代广播业的新特点 第二节 网络广播 - - 传统广播的新机遇 一,网络广播的概念与特点 二,我国网络广播发展现状概览 三,创新思维,思考网络广播发展的新路径 四,个人化网络广播的热点 - - NJ(NET Jockey) 第三节 播客 - - 个人化广播带来网络革命 一,播客的概念与特点 二,从"传统广播"到"播客广播 三,播客对传统广播的影响 四,融合播客 - - 传统广播的必然选择 第六章 广播的市场化道路 第一节 广播市场化道路 一,广播业发展历程回顾 二,中国广播业现状扫描 三,整合资源,加强合作,建立广播核心竞争力 第二节 中国广播市场化发展战略 一,观念革新 二,内部机制改革 三,广播的企业发展战略 四,集团化改革 第三节 广播的品牌战略 一,频率的品牌战略 二,栏目的品牌战略 第四节 北京交通广播的品牌之路 一,打造精品节目,做强电台主业 二,树立有责任感,有影响力的媒体形象 三,利用媒体优势,扩大外延,形成产业链 第七章 广播产业链的构建及服务的延伸 第一节 产业价值链 一,产业价值链的概念及特征 二,企业集团竞争优势 三,传媒产业价值链 第二节 广播产业链的现状及构建 一,广播产业价值链的基本模型 二,广播产业价值链的分化趋势 三,广播产业价值链的整合趋势 四,广播产业价值链的延伸趋势 五,构建中国广播产业价值链的设想 参考文献交通台开播17年了. 秀磊伴随着见证她成长的集体,也长了17岁.愿不愿意的,反正都是弹指一挥间.令人高兴的是,岁月丰富了一个人,也成就了一个人. 初见秀磊,我对她的印象是:清秀,机敏.招聘时,她当场抽题作答表现优秀,旁征博引,滔滔而不绝.我作为主考,只简单问了几句就结束了.很快结束面试,通常是毫不犹豫地淘汰或毫不犹豫地录取.她属于后一种.更可喜的是,她长期在一线主持节目,大方机敏,清新流畅,善哉斯人. 凭借北大中文系毕业的底子,加上实践中的勤奋,秀磊很快脱颖而出,担任节目部副主任,主任,副台长,台长,脚步扎实,众望所归.工作中不惜力,任劳任怨,这是一个优秀员工的标志;而实践中还能勤于思考,自觉条理,多费气力,多耗精神,则是栋梁之材的标志.广播的改革,在北京台不是新鲜的话题.但经营广播,还是一篇远没做完的大文章.全方位地观照广播的运作,探讨其中的重要环节,以多年实践为基础,提炼升华,使人感受到理论的光芒,善哉斯文.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读此书,难免使人思绪飞扬.当今时代,新技术,新媒体,新模式不断出现,广播不能落后.本书就是关于如何保持广播竞争力的认真思考. 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令人耳目一新的文字,我们需要有更多的总揽全局,见解独到的同仁.这都是为了我们的广播更好. | 0.846254 | 2,309 | 0.001739 | 0 | 2,309 | 703 | 1,427.8 | 4.089844 | 0.182763 | 0 | 257,100,018,235 | 新闻传媒 |
[学党史三十一]"新湖南报"创刊:从烽火中走来的"湖南日记"
"新湖南报"伴随着湖南的和平解放而诞生,是解放后中国共产党在湖南最早成立的新闻机构.从"新湖南报"到"湖南日报",这张毛泽东主席三次题写报名的省委机关报,坚持"党报姓党""党报为民"原则,成为湖南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的亲历者,记录者,传播者,被誉为"湖南日记".
3月23日凌晨3点多,湖南日报夜班值班编委在值班日志上签下自己的名字,为当天报纸的编辑工作画上一个句点.很快,当天的报纸版面速览上传到"湖南日报零点"公众号.
零点,是湖南日报夜班编辑最忙碌的时分.72年前,1949年8月15日的零点,"新湖南报"创刊号也正在紧张忙碌的排版中.不同的是,那时候需要人工拣字排版,现在,则只需要鼠标轻点就可以完成.
在烽火硝烟中诞生的"新湖南报",创刊背后经历了哪些艰难曲折?在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中,湖南报人如何坚守初心?这些,在位于长沙市芙蓉中路一段442号的湖南日报社报史馆,都可以找到答案.
报史馆珍藏着一张"新湖南报"创刊号,每每引得参观者驻足.泛黄的纸张,竖排的版式,仿佛在讲述着一个跨越70多年的故事.
"1949年8月15日,中共湖南省委机关报"新湖南报"创刊,并发表"庆祝新湖南诞生"的社论.1964年10月1日,改名"湖南日报",一直沿用至今."报史馆讲解员介绍,早在1949年4月,毛泽东主席在北京(时称北平)时就为湖南省委机关报定下报名为"新湖南报",并题写报头.
1949年3月,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中共湖南省委,任命天津市委书记黄克诚为湖南省委书记.南下湖南省委,省政府在天津正式组建.黄克诚在一次会议上宣布:省委决定创办省委机关报,原"群众日报"在天津的同志和在北平市宣传战线工作的29名同志全部到天津会合,开始作南下湖南办党报的准备.
5月,"新湖南报"的队伍随中共湖南省委及相关部队从天津乘火车南下.整个队伍被命名为湘江大队,"新湖南报"的队伍为第六中队,由曾任"天津日报"总编辑的朱九思带队.
6月9日,队伍到达武汉后,停留了37天.其间,扩充了新闻队伍,进行了"新湖南报"出版准备工作,编写了可供10天连续发表的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言论及新闻稿件.社长李锐到任,并亲自撰写了题为"庆祝新湖南的诞生"的社论(代发刊词).
8月5日,长沙宣布和平解放.进城后,"新湖南报"的队伍首先与地下党的同志会师,接管了位于蔡锷中路的原"中央日报"(湖南版)的设备和部分人员,以此为社址本部.人员则分居在三公里一号,惜字公庄和经武路261号等地.
经过紧张的筹备,8月15日,"新湖南报"创刊号正式推出,一共4个版,第一期印刷2000份,比过去"中央日报"(湖南版)多印一倍.
""新湖南报"创刊啦!快来看!"8月15日凌晨,很多报童和群众聚集在印刷厂门口,欢呼雀跃,争相传阅新鲜出炉的报纸.
"新湖南报"是新中国成立后湖南新闻出版事业的发祥地.创刊初期,兼管新华社湖南分社."新湖南报"首任社长李锐兼任新华社湖南分社第一任社长.报社还抽调干部帮助创办湖南人民广播电台,湖南人民出版社.第二任社长朱九思兼任湖南人民广播电台第一任台长.
湖南日报的发展壮大史,也是湖南报业蓬勃发展的缩影.目前,湖南日报社已经发展成为涵盖8报2刊,10家新闻网站,以新湖南客户端为代表的100多个"两微一端"组成的新媒体矩阵.
在湖南日报社报史馆,有两件写满签名的抗疫防护服分外引人注目,上面是湖南援助湖北黄冈医疗队队员和新闻记者的签名.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湖南日报派出报道组奔赴湖北黄冈.这份珍贵纪念,正是湖南日报社记录时代的见证.
从"铅与火",到"光与电",再到"云与微",变革的是传播技术和手段,不变的,是一代代湖南报人的"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拳拳初心. | 0.863118 | 92.823529 | 0.007011 | 0 | 148 | 601 | 1,000.7 | 4.066406 | 0.198986 | 0 | 257,100,021,388 | 新闻传媒 |
"The New Yorker(纽约客)"创刊于1925已经走过了90多年,历经纸媒,电子媒体和社交媒体的更迭,是杂志界的常青树.
"The New Yorker(纽约客)"虽然四分之一的内容是纽约当地文化,并设有专栏"城中话题"(The Talk of the Town),专门发表描绘纽约日常生活事件的短文章,文笔简练幽默,高质量的深度报道使得读者遍布全球各地.
首先,必须承认"The New Yorker 纽约客"是本文青刊物,专栏囊括小说,诗歌评论,书评,影评,乐评等.同时,对于时事与国内,国际政治的深度报道显示了其追求极致的野心,高质量的报道常常让它受到普利策奖的垂青.
其次,"The New Yorker 纽约客"不是完全的新闻杂志,然而它对美国和国际政治,社会重大事件的深度报道是其特色之一.每期杂志都会点缀有"纽约客"独特风格的单格漫画,让人忍俊不禁.尽管"纽约客"上不少的内容是关于纽约当地文化生活的评论和报道,但由于其高质量的写作团队和严谨的编辑作风,"纽约客"在纽约以外也拥有众多的读者.
主要特点:相比于"经济学人"与"Times"的精英学术,"The New Yorker(纽约客)"更适合年轻人一窥当代美式文艺与腔调,在有阳光的周末午后,可以放下没完没了的论文实验,感受一把纽约大都会的日常,体验先锋文化的同时提升英文阅读水平. | 0.851979 | 116.2 | 0.104895 | 0 | 165 | 175 | 465 | 4.019531 | 0.166954 | 0 | 257,100,025,419 | 新闻传媒 |
1919年5月1日,"晨报"敢为人先,在第七版副刊编辑出版了"劳动节纪念"专号,介绍"五一国际劳动节"的起源和现实意义,号召中国工人阶级与国际劳动组织接轨.
在李大钊的帮助和影响下,总编辑陈溥贤在"晨报"开辟了"马克思研究"专栏,发表了"近代社会主义鼻祖马克思之奋斗生涯""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等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对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传播作出了特殊贡献.
1919年5月1日这天的"晨报",是中国报纸第一次出专号纪念"五一"劳动节(龚育之"中国二十世纪通鉴").专号一共刊发了5篇文章,发在头题的是署名"渊泉"的"人类三大基本的权利".渊泉即陈溥贤(1891―1957),字博生,笔名渊泉,福建闽县(今福州市区)人,中国著名报人,他早年赴日本留学,毕业于早稻田大学经济系.1916年回国,和李大钊一起进入了"晨钟报"社任编辑,后任"晨报"总编.
在李大钊的协助下,陈溥贤在"晨报"开辟了"马克思研究"专栏,以"渊泉"为笔名撰写了"近代社会主义鼻祖马克思之奋斗生涯""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等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他撰写的时评"各国要承认列宁政府了",解释了布尔什维克的真实含义.
陈溥贤在"人类三大基本的权利"中指出:"人类在社会生活上有三大基本的权利.第一是生存权.第二是劳动权.第三是劳动全收权.我们人类能够有这三种的权利,才算得是真正的人.我们所生活的社会,能够保障这三种的权利,才算是完全的社会.所以我们要想做一个真正的人,非得这三种的权利不可.我们要得这三种的权利,非先改造完全的社会不可."他提出"要保障人类三大基本的权利,非使我们的劳动者在政治上,社会上,经济上占得中心的地位".他在文章中特别指出,知识分子也是劳动者,"我们所说的劳动者,不是专指身的劳动者而言,心的劳动者当然也在这个范围以内."他号召"身心的劳动者,联合起来,做社会的中坚,发扬光大新社会的新文化,保障人类三大基本的权利,岂不是我们大大的幸福吗!"
发在专号第二条的是署名"守常"的"五一节MAYDAY杂感",守常是李大钊(1889 - 1927)的字.他在"五一节MAYDAY杂感"中指出:"(劳动节)是世界工党第一次举行大祝典的日子!是世界工人的唯一武器 - - '直接行动'(Direct Action)造成的日子!是世界工人的神圣经典颁布的日子!"他热情洋溢地说:"到了今日,世界上的工人都很欢喜.年年此日多有一回祝典.多添几个工人,就多有几个人欢喜.直到世界同胞大家都觉醒了,都作了工人,那一年的五月一日,更是何等样的欢喜!"李大钊充满希望地预见:"我们中国今年今日,注意这纪念日的人还少.可是明年以后的今日,或者有些不同了!或者大不同了!"他呼吁:"五月一日是工人的祝典日.五月五日是马克思的诞生日.去年的五月五日,又正是他诞生百年的诞生日,也是世界的劳工共和国的诞生日.我们应该纪念这个五月,纪念这一八一八年五月五日诞生的人物,纪念这一八九○年五月一日创行的典礼,更纪念这一九一八年诞生的世界新潮."
专号第三篇文章是署名"一粟"的"对于劳动节的感想".一粟即高一涵(1885-1968),原名高水浩,别名涵庐,梦弼等,安徽六安人.高一涵自幼读书好学,1912年自费留学日本.1916年,高一涵回国,与李大钊同办"晨报",经常为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撰稿,并协办"每周评论".
高一涵在"对于劳动节的感想"中指出:"一,西方所产生的劳动节,在我们中国必定也要得一个结果.二,这个劳动节的结果,比十八世纪末期革命的结果,必定要来得迅速."他在文中提倡社会平等:"劳动者和资本家在政治上差不多有同等参与的资格,社会生计上的不平等,未尝不可假平等政治的机会,使之归于平等."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现在虽然挂了块"民国"的招牌,但是政治上没有解决平等问题,实在没有解决劳动问题.他说要想实现平等,"就应该顺应世界的潮流,因势利导,从速造成政治上的平等机会,才有平稳进行的希望".
第四篇文章是署名"一湖"的"二十世纪之大问题".文中说,二十世纪的世界,有一场大革命,就是无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是社会上的贫富不均,而贫富不均是由私有财产,私人企业造成的.无产阶级革命的目标是要废止这种社会制度,"是要把全国所有的田地,工场,矿山机械,铁路船舶等一切生产要具,概归国家所有,由国家直接管理经营."他描绘理想中的社会制度是人尽其才,或种田,或做工,或教书,或当官,或当记者,或当演员,各司其职,只是社会分工不同,没有贵贱之分.这种社会制度是大势所趋,谁也阻挡不了.指出,中国"不是从前闭关时代的状态,这种风潮,不久也要飞奔过来的".
第五篇文章是署名"辛木"的"饭碗问题".文章说,中国的工人,农夫,平民的饭碗不及富人家的狗,他们吃的是杂粮,菜根,树皮,甚至是泥.他们出了大力,吃了大亏,却能逆来顺受,相安无事.这就是中国的特别国情.作者怒问道:"这样的国情,可以长久吗?可以相安吗?可以不谋改良吗?"作者指出:"现在世界的新潮,排山倒海而来,眼前就要破皮.我很希望一股有脑筋的人,大家出来研究研究,早点想个法儿,免得河翻水滥,措手不及呀."
"晨报"经历了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社会改造运动等,曾对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传播作出特殊贡献.1928年6月,国民党军队进入北京后一度停刊.同年8月5日,由阎锡山操纵再度出版,改名"新晨报".阎锡山撤出北京后,恢复"晨报"报名.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后,"晨报"依附南京国民党政府,抗战胜利前夕停刊. | 0.849123 | 207.272727 | 0.041391 | 0 | 433 | 766 | 674.7 | 4.171875 | 0.19693 | 0.020934 | 257,100,025,542 | 新闻传媒 |
为持续推动开放资料能在媒体产业中应用落实,由经济部工业局主办,台北市电脑公会执行的"媒体+开放资料:用数据说新闻"主题研讨会,由疾管署,媒体和社群共同探讨讯息传递时数据资料的搜集,分析及呈现,也透过此次研讨会发现,不论在资料提供或分析工具的运用,三方在资料处理上是需要相辅相成的.
会中卫福部疾管署疫情中心刘宇伦医师强调传递讯息时资料搜集要正确,故疾管署开放的 162 项资料集,是来自传染病通报系统,医院急诊监测资料等,并经去识别化后开放出来.但因应资讯新时代的来临,不仅在传染病统计资料查询系统上有互动式图表,甚至和社群合作,为的就是呈现易懂的传染病讯息,达到防疫效果.
而铭传大学广电系单文婷教授分享了美国拉斯维加斯太阳报透过数据分析揪出医疗疏失的案例.原本只是向政府申请医院账单,却在统计中发现了不少感染,手术失误等案件,为了提醒民众少去纪录不良的医院,甚至以互动式图表呈现,加深民众印象.单文婷教授指出这则报导的资讯来源,并非新闻,只是旧资料,新组合,却发现令人意想不到的事实,透过图像将讯息清楚传递,带出资料新闻学的四个元素-资料搜集,解读,视觉化,说故事,缺一不可.但她也提及媒体朋友因公务繁忙,无法落实资料新闻学的报导方式,故可和资讯单位或社群合作,让新闻产出更有深度.
Infographics.tw 创办人吴泰辉则以八仙尘暴,网络上 24 小时内即出现伤患名单查询网页为案例.当事件发生后,网民在台北市政府释出了伤患资料后随即处理资料,建立相关网页,提供需要查询相关资料的民众更即时的讯息.吴泰辉创办人特别强调若政府能开放更多资料以及授权,社群可透过个人或群众力量做出各种运用,而媒体朋友也可借此加以报导.再者,从民间建立资料分享平台,相对于政府端,更容易受到民众信服,故资料的处理在分工下传递更快速.
现场也透过分组讨论激荡出不少对于传染疾病的资料需求.有人表示除了传染途径,医疗资料是必备的之外,病人的通勤纪录也很重要,若能尽早公布,可提醒同行的乘客注意自身安全.现场也讨论到疾管署和媒体对于资料需求的角度不同,对于资料是否要全面开放,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透过此次的交流,除了让大家对于开放资料的运用更熟悉,也期望促使大家在未来的合作能更顺畅,频繁. | 0.911419 | 187.4 | 0 | 0 | 255 | 194 | 1,550.7 | 4.066406 | 0.098186 | 0 | 257,100,028,810 | 新闻传媒 |
为贯彻落实全国新闻出版工作会议精神,安排部署2011年及今后一段时期报刊管理工作,新闻出版总署于3月23日-25日在海口召开2011年全国报刊管理工作会议暨全国报刊综合质量评估工作会议.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李东东出席会议并讲话.
李东东在讲话中全面总结2010年和"十一五"期间新闻报刊业改革,发展,管理的基本情况,并对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进行深入分析.她强调,当前新闻报刊违法违规呈现出"真报真刊真记者暗中违规,假报假刊假记者公然违法"等新特点,给报刊管理和舆论引导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此外,博客,微博等新事物不断出现,传统新闻报刊管理面临越来越多的技术挑战.对此,新闻报刊战线必须不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善于抓住和用好新机遇,善于应对和战胜新挑战,更加扎实有效地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
谈到2011年的新闻报刊工作,李东东从舆论引导,机制建设,报刊改革和公共文化服务等4个方面对今年的工作重点进行了部署.其中,在舆论引导方面,李东东要求各地积极采取措施,及时查处中央关注,群众反映强烈的违规问题.比如,关于部分学术期刊存在的质量不高,超越业务范围,为收取版面费而放松对稿件质量的把关等问题,社会反映较多.今年,各地要重点抓一些严重违法违规典型予以公开通报,并注意加强长效机制建设.比如,集中治理新闻队伍违法违规问题,进一步遏制新闻敲诈,有偿新闻等问题.
在机制建设方面,李东东指出,2009年以来,新闻报刊管理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有关文件,不断加强报刊管理和案件查处,收到了良好的效果.2008年,2009年,2010年新闻出版总署接到的新闻报刊领域群众举报案件数量分别为780件,519件,475件,呈逐年递减趋势.今年,各地在加强案件查处的同时,要将重点放在加强长效机制建设上,逐步构建新形势下科学有效的报刊管理体系,着眼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避免陷入具体事务,具体矛盾之中.比如,结合当前报刊管理工作实际,要健全完善重点报刊监管机制;针对采编队伍中存在的问题,要建立完善新闻队伍建设机制.
在报刊改革方面,李东东强调,要积极稳步推进报刊改革,在推进非时政类报刊转企改制的同时,还要进一步优化结构,真正解决小,散,滥问题,增强主流报刊媒体的新闻传播力.
谈到备受关注的非时政类报刊转企改制,李东东说,新闻出版总署今年将推动第一批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重点是文化艺术类报刊,生活类报刊,科普类报刊等.在非时政类报刊改革中,各地要设立报刊企业准入条件,拥有3种报刊以上的单位才可设立企业,单一的编辑部不能转为报刊社企业单位.通过改革,力争"十二五"期间,全国报刊出版单位数量减半,非独立法人报刊编辑部占出版单位总量比例由目前的65%左右下降到30%以下.
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李东东表示,2011年,新闻出版总署将在全国全面启动城乡阅报栏(屏)工程,逐步解决基层群众看报难问题.各地要充分调动省市党报积极性,运用市场机制,充分发挥新技术的优势,选择试点地区,扩大党报等主流媒体的社会影响力,以满足城乡群众基本阅读需求.
据悉,2011年新闻出版总署将加大全国报刊分类评估工作力度,指导各省对区域性报刊进行评估,对存在问题的重点报刊,对其出版质量,经营能力和其他条件进行综合评估,对不合格报刊坚决予以退出.通过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报刊评估退出工作,让不具备出版条件的报刊退出市场,进一步整合报刊资源,优化结构,综合运用市场,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解决报刊小,散,滥问题,实现报刊优胜劣汰,违规出局的长效管理机制.同时,通过报刊质量综合评估工作,推出一批名牌报刊,推动报刊内容建设,努力提高报刊出版质量和报刊单位发展能力.
"报纸期刊出版质量综合评估办法(试行)"于1月1日起正式施行.为安排部署2011年及今后一段时期全国报刊综合质量评估工作,推动全国报刊出版行政管理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构建科学高效的报刊监管体系,会议期间,新闻出版总署对报刊综合质量评估指标体系进行解读及应用培训,并组织与会代表围绕开展报刊综合质量评估工作的经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进行交流研讨.
中宣部出版局局长陶骅,新闻出版总署新闻报刊司司长王国庆,海南省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厅厅长范晓军等,以及来自全国各省(区,市)新闻出版局和解放军总政宣传部新闻出版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闻出版局的有关负责人,部分省委宣传部出版处负责同志共120多人参加了会议. | 0.907357 | 183.5 | 0.012596 | 0 | 268 | 452 | 1,171 | 4.144531 | 0.13733 | 0 | 257,100,031,112 | 新闻传媒 |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报刊管理,推动报刊转变发展方式,新闻出版总署4月11日在京召开2011年中央报刊主管单位工作会议,传达贯彻全国新闻出版工作会议和全国报刊管理工作会议精神,并对2010年中央报刊管理工作进行了总结.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李东东强调,今年全国要以报刊综合质量评估为契机,将报刊散滥治理和报刊资源整合,调整结构作为重要任务.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实现"三个一批"目标具体化.
李东东在讲话中指出,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新闻出版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绩,胜利完成了"十一五"时期各项任务.其中,1251家报刊单位转企或注册为企业,部分非时政类报刊改制,39家报业集团实行了编辑和经营两分开,拥有百种以上期刊单位3家,中大型报刊骨干企业正在形成.
在介绍2011年报刊工作重点时,李东东强调,要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着力营造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浓厚氛围,加快报刊出版发行体制改革创新,加快构建报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十二五"时期发展开好局,起好步,提供强大思想保证,精神动力,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
对此,李东东提出,在唱响主旋律,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方面,要着眼于2011年重要时间节点多的特点,引导所属报刊出版单位做好事关全党全国工作大局的宣传报道和舆论引导工作.同时,要高度重视和严肃处理中央关注,群众反映强烈的违规问题.中央报刊主管单位要积极采取措施,配合新闻出版行政部门重点关注非学术期刊超越业务范围刊发论文,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放松质量把关等问题;集中治理新闻队伍违法违规问题,进一步遏制新闻敲诈,有偿新闻事件的发生;进一步加强报刊审读,增强管理的主动性和预见性.
谈到当前中央报刊出版管理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李东东强调,中央报刊主管单位要从全党全国工作大局出发,进一步增强依法履行管理职责的责任意识,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守好自己的阵地,管好自己的队伍,落实好中央的要求,执行好法规制度,切实履行好管理职责.
关于加强长效机制建设,逐步构建新形势下科学有效的报刊管理体系,李东东表示,在健全完善重点报刊监管机制方面,结合当前报刊管理工作实际,总署就加强重点报刊管理建立了管理工作机制,全面推行了报刊质量评估机制,建立完善了新闻队伍建设机制.在深化报刊改革,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优化报刊资源和结构方面,积极推动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今年,总署将推动第一批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重点是文化艺术类报刊,生活类报刊,科普类报刊等.在非时政类报刊改革中,要设立报刊企业准入条件,非法人报刊出版单位必须拥有3种报刊以上才可设立企业,单一的编辑部不能转为报刊企业单位.通过改革,力争"十二五"期间,全国报刊出版单位数量减半,非独立法人报刊编辑部占出版单位总量比例由目前的65%左右降到30%以下.
此外,李东东强调,今年全国要以报刊综合质量评估为契机,将报刊散滥治理和报刊资源整合,调整结构作为重要任务.除运用市场手段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外,还要与宏观政策调整相结合,提出报刊整合的具体目标.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实现大型报刊传媒集团,出版集团以及骨干企业出版报纸,期刊总量占全国报纸,期刊总量比重,分别由"十一五"期间的50%,25%上升到70%,40%,实现"三个一批"具体化.
谈到大力推进主阵地建设,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时,李东东表示,"十二五"期间将全面启动城乡阅报栏,阅报屏工程,逐步解决基层群众看报难问题;开展重点学术期刊建设工程,通过建立"国家重点学术期刊"遴选与动态管理机制,推进建设重点学术期刊学术质量保障体系,全面推进重点学术期刊传播能力建设;研究建立国家学术论文数字化发布平台,维护国家科技资源安全."十二五"期间,新闻出版总署将指导建立我国学术期刊出版发行数字出版服务平台,建设我国学术论文全文数据库,推动传统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期刊编辑,出版,发行和利用的数字化转型.
总署新闻报刊司司长王国庆主持会议,百余家中央报刊主管单位负责人与会. | 0.90257 | 185.888889 | 0.048077 | 0 | 343 | 414 | 1,135.1 | 4.117188 | 0.128512 | 0.04983 | 257,100,031,160 | 新闻传媒 |
各位国内外新闻记者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很高兴在中国记协"新闻茶座"活动中和大家见面,围绕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的问题和大家进行交流.我谨代表新闻出版总署,代表柳斌杰署长,向在座的国内外记者朋友们致以诚挚的问候.
新闻报刊业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坚守意识形态阵地,传播科学理论,传承优秀文化,引领时代潮流,增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历史使命.近几年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推进,我国新闻报刊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在改革,发展,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方面都取得了积极进展.
"十一五"时期,在传统媒体稳步,健康发展的同时,我国报刊网站,电子报刊,网络报刊等新业态发展迅速,6家报业集团,报刊社(成都商报博瑞传播,解放日报新华传媒,北京青年报北青传媒,中国计算机报赛迪传媒,广州日报粤传媒,浙江日报浙报传媒)的经营部分已经在境内外上市,1069家报刊单位转企,39家报业集团实行了编辑和经营两分开,大众消费和科学技术类期刊集群开始出现,中大型报刊骨干企业正在形成.63家期刊与国外开展版面合作,报刊发行体制改革取得初步成效.
从产业发展看,报刊产值稳步增长,成为我国核心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新闻出版总署产业调查统计,2010年,全国共出版报纸1939种,总印数452.1亿份,比2009年增长3.0%;实现总产出734.9亿元,较2009年增长13.8%;每千人日均拥有报纸92.5份,增长2.6%;报纸普及率每户0.3份,增长3.3%.有23种报纸的平均期印数超过100万份.2010年,中国报纸广告收入为381.5亿元,同比增长2.98%.2010年,全国共出版期刊9884种,总印数32.2亿册,比2009年增长2.0%;实现总产出156.5亿元,比2009年增长4.1%;人均年拥有期刊2.4册,较2009年增长1.6%.
从新闻宣传及舆论引导能力看,报刊发挥着与基层群众联系广泛的独特优势,解疑释惑,有效引导,平衡心理,化解矛盾,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科学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新闻媒体中最重要的一支力量.
从报刊资源集中度看,报刊业以党报,都市报刊为主体整合资源而组建大型新闻传媒集团日益显现出市场竞争的优势.我国报刊产业要走上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之路,迫切需要组建大型新闻传媒集团,引领产业发展,增强新闻传播能力.目前报刊业已经内生做强做大的需求.报刊集团参与出版,视频,广电,演艺等业务,省报集团与地市合办地方版都是做大文化产业的扩张冲动.各地报刊管理部门也积极推进报刊产业基地和产业集群建设,利用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实现报刊业的新飞跃.
从公共文化服务看,报刊业正开拓城市社区及农村市场,进一步满足基层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其中党报农村版,都市报社区版,地方版均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总结包括报刊在内的新闻出版改革,我们有以下经验和体会点:一是解放思想,总体设计.在改革之初,根据体制改革中突出存在的观念和思路问题,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引导行业转变观念,理清思路,明确了性质决定体制,体制决定机制,机制决定活力的改革思路,依据新闻出版业不同属性,不同功能,不同层次的改革对象,分别设计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企改制,事业单位两分离的改革路线.二是实事求是,分类指导.新闻出版总署对出版物发行,印刷,复制,进出口等产业属性强的新闻出版单位,首先推动整体转企改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音像,电子,网络,数字出版等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出版单位,实行全行业转企改制;对图书,报刊出版单位区分不同性质,促进事业性出版单位进行事业性质改革,推动经营性出版单位转企改制,培育新兴市场主体;对报刊体制改革按时政类和非时政类两类不同性质进行;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投融资体制改革,也制定出明确指导意见.三是由易到难,加快推进.从自己做起,新闻出版总署在中央国家机关率先完成新闻出版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率先实行行政审批"一站式"服务,基本形成依法行政,调控有力,运转高效的行政管理体系.新闻出版体制改革从积极探索,开展试点到扩大试点,再到全面展开,由点到面,加快推进,取得一系列阶段性重大成果,空前地解放了新闻出版生产力,带来了新闻出版事业大繁荣,产业大发展和整个行业传播力,竞争力的大跨越.
我国报刊业在实现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遇到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第一,从体制上看,国外报刊均是企业,但是在中国很多报刊仍然是"事业单位"体制.目前,全国共有报刊11833种,涉及出版单位4591家,除小部分是肩负党和国家重要宣传使命的时政报刊,绝大多数是非时政类报刊.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文化体制的改革,现有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大多不具备法人资格和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的能力,且存在数量过多,规模过小,布局分散,结构不合理,市场竞争力弱等突出问题,严重制约了报刊出版业的发展,迫切需要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提高竞争力.
第二,互联网技术在中国不断创新,物联网,云计算等互联网新技术,新理念推动着互联网在中国的快速发展,博客,播客,微博客,视频分享,社交网络,3G网络等新技术,新业务呈现裂变式发展,极大地丰富了读者和受众的阅读方式.互联网的新闻传播能力不断增强,已经成为最活跃,最具生命力和影响力的新媒体,成为人们及时获取新闻信息的重要渠道和了解世界的重要渠道,对传统报刊业形成巨大冲击.
第三,从国际竞争看,我国报刊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不强,在国际上没有多少影响力.2008年,我国报刊主业收入达到了700亿元人民币,2009年继续保持了7%左右增长速度,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明显.德国贝塔斯曼集团的年营业收入是200亿欧元,默多克新闻集团年收入210亿美元.中国国内报刊的国际传播力,影响力很弱,资产和年销售双超百亿的报刊业集团还没有,我国新闻媒体发出的声音在国际上影响力有限,发自中国的真实声音国际上往往听不到,这与我国作为经济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
第四,从满足市场需求看,我国报刊发展与人民群众对报刊需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在去年提出了今后10年我国新闻出版工作的主攻方向和新闻出版业的发展目标是"向新闻出版强国迈进".在报刊方面,到2020年,基本实现全国年人均消费期刊3.2册,年每千人拥有日报130份以上.目前,我国人均消费期刊2册多,年每千人拥有日报不足100份,还有不小的差距,急需加快改革,加速发展,开拓市场,扩大消费量.
综合分析今后五年的发展环境,我们认为,今后几年,仍然是一个机遇大于挑战的态势,中国的新闻出版业科学发展的条件更加有利,空间更加广阔,后劲更加充足.一是党中央,国务院对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赋予了更重要的历史使命,文化产业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在推动新闻出版业改革发展方面的整体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为新闻出版业科学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二是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进入高速增长期,将为新闻出版业科学发展提供巨大的市场空间.三是非时政类报刊改革的强力推进,将为新闻出版业科学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提供强大的动力.四是科技进步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将为新闻出版业科学发展提供传播手段创新,内容形式创新的持久活力.五是资本市场对文化产业发展认可度不断提高,金融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将为新闻出版业科学发展开辟了资本通道和融资渠道.六是中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和中华文化"走出去"步伐的持续加快,将为新闻出版业科学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七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将为新闻出版业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和组织保证.特别是近年来,新闻出版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取得的成果逐步巩固,积累了新经验,深化了新认识,为"十二五"时期新闻出版业又好又快发展积淀了新的力量.
三,深化报刊改革,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优化报刊资源和结构.
今年年初,中央强调,下一步文化体制改革工作要加大力度,加快进度,巩固提高,重点突破,全面推进.我们正按中央要求开展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稳步推进.总的时限要求是,在2012年9月底前全面完成转企改制任务.具体实施上,中央和地方同步推进,分批次进行.首批转制的中央各部门各单位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已在8月底前报送改革方案,年底前完成转企改制任务.
这次报刊改革和去年年底全面完成的图书出版单位体制改革不同,难度更大些.从微观上看,报刊出版单位数量很大,类型多样,情况各异,结构复杂,不像图书出版单位那样规整.因此,推进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工作,要根据报刊出版单位的不同性质和功能,分期分批进行.其中,省级,副省级和省会城市党委机关报刊所属的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文化,艺术,生活,科普等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专业技术性较强的行业性报刊出版单位;隶属于各类企业法人的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要先行转企改制.中央各部门各单位所属的都市类和财经类报刊;省级,副省级及省会城市党报党刊所属的晚报,都市类和财经类报刊等出版单位,同时先行转企改制.现行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中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报刊编辑部,原则上不单独转企改制,区别不同情况,并入其他新闻出版传媒企业或予以撤销.科研部门和高等学校主管主办的非独立法人科技期刊,学术期刊编辑部,将另行制定具体改革办法.
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只是文化体制改革迈出的第一步,从推进转企改制到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文化体制改革还要作出更多努力,必须进一步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企业进行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
1.继续推进新闻出版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按市场规则和新闻出版业发展规律进一步推动出版企业深化内部改革,指导新闻出版企业建立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特征的现代企业制度,指导和推动一批具备条件的出版企业实施股份制改造,引入战略投资者,明确所有者,经营者各自职责,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切实提高新闻出版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2.继续打造新闻出版骨干传媒企业.要打破传统按行政梯次,行政区划配置出版资源的局面,打破条块分割,推动出版资源由纵向配置转向横向配置.继续推动中央层面人文,教育,科技三大出版传媒集团公司建设.要在科学研制方案基础上,启动全国南北两大出版物发行集团公司筹建工作,为建立全国统一,集中配送,连锁经营,电子商务,城乡贯通的现代出版物流通体系奠定基础.
3.继续促进新闻出版企业加速与科技的融合.要大力推进企业技术进步,鼓励,引导企业资本和社会资金投向技术改造,形成面向市场的新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机制.要鼓励和支持企业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设备改造传统基础设施,推动企业提高应用高新技术改造生产手段的能力,加快新媒体,新产品的研发和推广,提高新闻出版传播能力.要推广高效节能环保技术和产品,大力推动绿色印刷,发展环保,低碳,可持续的新闻出版业.
4.继续推动新闻出版单位强化内部管理.要积极探索既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又适合新闻出版业发展实际的企业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制度.要以明确范围,规范程序,强化监督和责任追究为重点,建立健全企业决策,执行和监督体系.要推动企业内部管理创新,强化管理和成本核算,形成有效的激励和制约机制.新闻出版总署将就推动出版企业创新内部运行机制,强化出版导向管理,探索建立企业工薪制度,资产收益制度,上市公司和股份公司激励机制等问题,出台规范性文件,引导企业进一步深化内部机制改革,增强内在活力.
记者朋友们,如果用一个字概括新闻媒体近三五年来的进步情况,那就是"大",我们通过大改革,实现了大发展,完成了大跨越,取得了大变化.如果再用一个字概括今后五年新闻媒体的发展趋势,那就是"强".根据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三加快,一加强"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总体部署,我们在"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中,提出了今后五年我国新闻出版业的发展目标,这其中关键性的指标是,到"十二五"期末,要实现新闻出版业总产出29400亿元,增加值8440亿元.相信在中央坚强有力的领导下,在新闻出版战线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这些目标一定能够实现.届时,欢迎中外媒体一如既往地给我们宣传报道和支持. | 0.901606 | 207.5 | 0.011064 | 0 | 591 | 1,351 | 1,041.5 | 4.109375 | 0.137952 | 0 | 257,100,032,490 | 新闻传媒 |
第五届"期刊主题宣传好文章"日前公布.本届入选的作品,主旋律高昂,上接天线,下接地气,有深度,有温度,有品质,题材角度,策划手法,话语方式,表达方式等均具有创新性.我们将从好主题,好策划,好表达三个方面,采访和梳理本届入选作品的特点和亮点,分期刊载以飨读者.本期从策划角度分享入选作品的亮点.
既要"天安门上看中国",也要"农家院里听民声",这是"半月谈"杂志原副总编辑张正宪通过对5届"期刊主题宣传好文章"入围作品的观察后而总结出的观点.他认为,"选题策划应广接地气,打开视野",应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超越浅表性的图解,单向度的思维,终极式的论证,同时还要增强新闻意识,传媒素养与人文精神.
第五届"期刊主题宣传好文章"正是这样有策划,有创意,有导向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还紧跟国家形势,观照当下,着眼解决时下遇到的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入选第五届"期刊主题宣传好文章"的篇目中,有一篇"毛南族,脱贫了!"很受关注.
2020年5月,全国两会开幕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对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作出重要指示.全国媒体迅速作出反应,开始将镜头聚焦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与全国媒体一样,当代广西杂志社也迅速行动起来,组织人员开始策划对毛南族脱贫的深度报道.
与全国媒体不同的是,当代广西杂志社并没有在"媒体大战"最激烈的时候前往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而是选择了在"大战"之后的半个月后,那时候相对"人少".正确的战术让他们有了更多的时间去深入走访,当地的群众有更多的时间接受采访,杂志社也顺利地实现了最初的专题策划方案,包括一篇对广西环江毛南山乡脱贫历程纪实方式的深度报道,分5个角度,以"故事叙述 记者手记"形式介绍毛南族"脱贫经"的5篇调研式报道,一个集萃毛南族文化的图片专题版,一篇述评,一篇专家主题约稿,从实践到理论进行总结升华,为各地脱贫提供了参考样本.
"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编辑部策划的"复工复产稳经济"是一组主题明确的一线采访和调研报道,除了记者采访,还特别邀请了地方省级政府部门的领导和专家一起共同完成.
"在策划过程中,我们首先考虑的是主题选择和基调的把握,以及疫情下选题的可执行性."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总编辑杨良敏介绍,在当时全社会普遍面临困难的情况下,人们最希望的是疫情尽快得到缓解和生产生活实现常态化恢复,尤其是中小企业以及在其中就业的人群,他们的愿望最迫切,也最焦虑."因此,在行业的选择上,我们主要从就业密集型,生产生活支撑型和服务保障型行业与弱质产业入手,反映它们复工复产情况以及需要社会的关注和帮助."
上海市大同中学高一年级语文备课组在每年高一结束后的暑假,都会为学生布置一份特殊的作业 - - 编家谱,写家族故事.之后经过几年的实践,大同中学语文组还为高中每一个年级的暑期均设计了独特的暑假作业,形成了"传记,家谱,城事"的"寻根"三部曲.
这一做法被新读写杂志社的编辑楚静静在一次走访时发现.于是楚静静把选题带到了新读写杂志社编辑部选题讨论会上,希望能够在上海市乃至全国进一步推广大同中学这份优秀的暑假作业,得到了编辑部同事的认可并得以执行.
楚静静认为,"寻根"三部曲,让学生们经历了一次真实的研究性学习过程,所谓"小作业,大乾坤".楚静静说,在组稿以及最后呈现时各具特色,"小传"作业能够体现自省精神和个人成长,蕴含乐观向上的力量;"家谱"作业和"城事"作业则能够以小见大地展现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并且有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评审专家组认为,"新读写"杂志的"小作业大乾坤:寻根三部曲"这一策划思路独特,视角新颖,有益于学生从自身出发,从身边事开始,思考自我,溯源家庭,感知社会,富于创造性意义.
在入围作品中,以选题策划脱颖而出的还有"军嫂"杂志选送的"致敬"红旗手",绽放"她力量"".军嫂杂志社总编辑彭清雯介绍,选题策划的大背景是2020年恰逢全国三八红旗手评选60周年,在2019年第四季度时编辑部便做了充分准备.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又及时调整方向,为选题赋予抗疫精神内涵.所以,最后呈现出来的6位女性同时具有多重身份 - - 曾经获得过三八红旗手称号,抗疫及扶贫,科研等战线"战士",军嫂或女军人.多种元素叠加,让人物特点更加突出,时代特色更加彰显,导向意义更加鲜明.
新媒体时代,纸端表达已经不能满足广大受众的需求,纸媒发力,新媒同步的做法,可以增强媒体主题宣传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当代广西"在"毛南族,脱贫啦!"文字报道策划阶段,就将全媒体报道作为策划中的一项重要计划.通过策划先导,平台联动,采访融合的方式,实现了同一重大主题在刊,网,微等多个平台同步推出.
当代广西杂志社编辑部主任阳秀琼是这次报道的牵头人.她说,这次报道当代广西杂志社派出了全媒体报道组深入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进行蹲点式采访,以采写,直播,视频拍摄等方式进行,在媒体融合上进行了大胆尝试,实现了当代广西杂志社3个"首次":首次直播一个半小时,首次拍摄制作5条vlog,首次采用记者手记的方式播放音频.
"拍摄剪辑的每一集vlog,我们都抓住一个采访地方的极具特色的点进行.有些内容并不是按照预期设想进行,是根据实地采访时临时作出的调整."阳秀琼对杂志社这次融媒体报道的出新很有感触.在采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下南乡初级中学时,他们发现,教学楼,宿舍楼外立面有仿毛南族古建筑装修,花竹帽,吉岭,葫芦花窗,民间棋谱等特色元素装点了校园每个角落,在传承毛南族文化上,这所学校在校园艺术,体育课堂,课外活动等方面都充满了浓浓的民族气息.于是采访组临时决定拍一期vlog,记录这所学校的特色校园及丰富的文体活动,以此从一个小侧面反映毛南山乡的巨变.
"脱贫之道·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系列报道是由各地方党刊联合推送的一组文章.中国期刊协会党刊分会秘书长,宁夏共产党人杂志社社长,总编辑赵志强介绍,这组报道策划之初也是充分考虑了在全网全媒体推送,并且策划在全国两会前集中推出.各省(区,市)党刊社的报道共同组成系列,由河北共产党员杂志社收集并制作专题网页,在各省(区,市)党刊社旗下的新媒体凯发娱乐平台首页集中展示,并协调了各省(区,市)党报,电视台等网站同步推出."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上也推出专题,将"脱贫之道·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系列报道组文在凯发娱乐平台首页推出,形成了有力的集群传播效应.
"浙商"杂志入围的作品"小康观察 - - 中国小康史的浙江样本",通过从"商品市场"这一浙江独特的现象切入,对浙江10个商品市场进行深度调查走访,通过对市场管理人员,摊贩老板以及在市场中发展壮大的企业家的采访交流,探究浙江小康之路的变迁.
专家评审组表示,该组文构思巧妙,内容丰富,语言质朴,视角广泛,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和可读性.
浙商杂志社主编余广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因涉及不同地区,我们派出了5位记者分头同时进行采访.针对不同市场的特点采取不同的采访对象及话题,每篇文章由 '一线故事 专家解读'板块组成,从现状到意义解读,使主题上升到了一定的高度."
这组文章同样也在新媒体上进行了全方位传播.余广珠说,每一篇背后都有某些个人在历史大背景中的故事,策划初期便商定在报道刊发后第一时间就同步推送到"浙商"杂志官方微信,世界浙商客户端及其他平台的自有账号上,以每日一篇的节奏形成传播声浪.
"地球癌症" - - 荒漠化是全球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通过一系列举措成功遏制了荒漠化在我国的扩展态势.为传播荒漠化治理中的中国智慧与中国实践,体现中国为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所作贡献,经过深入调研,结合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中国科学院院刊"邀请中国林科院沙漠所所长卢琦和原联合国荒漠化公约办公室官员杨有林作为专家参与调研和讨论,策划了"荒漠化治理与可持续发展"专题,"大国治沙:中国方案与全球范式"为第一篇文章.
哲学社会科学评审专家组认为,这组策划充分体现出"中国科学院院刊""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和"实践中的中国"的期刊担当.
连续4次参加"期刊主题宣传好文章"推荐活动,"军嫂"杂志3次入围.彭清雯表示,时刻关注国家大事,努力传播正能量,紧贴受众群体开展选题策划是"军嫂"杂志多年来一直秉持的采编理念.
"策划选题时,我们一般注重考虑主题宣传,最新政策,历史事件及受众关心的话题等.我们会在当年把下一年度的重要节日,纪念日等进行搜集,整理,据此提出,讨论一些选题.一些新政策颁布,新的主题宣传开始后,我们会积极组织学习研究,及时跟进相关策划.同时,我们还注重加强与作者,受众及军人,军嫂的联系,共同寻找关心的话题."彭清雯说.
"中国发展观察"连续4年系列组文入选"期刊主题宣传好文章".杨良敏分享道,好文章或系列报道的策划应该是在成品中能体现6个"度":即胸怀大局有高度,聚焦热点有亮度,民生关切有温度,视角多维有广度,本质追寻有深度,权威解析有信度."这'六度'是对好文章或者系列报道策划的高标准要求,无论是对宏大战略的权威解读,还是对微观事物'以小见大'的解剖,都是对我们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开展工作成效的直接检验,更是对我们政治站位和人民立场是否坚定的考验."
瞭望周刊社总编室主任袁元认为,期刊主题报道要把握好"轻"与"重"的关系,要"重中有轻,轻中有重,轻重结合".袁元以"瞭望"为例阐释道,一方面,"瞭望"的主题报道强调政治性,思想性,启示性,也就是"重"的部分."这更多体现在对重大趋势的准确判断,重大主题的深度观察,权威信源的吸引把握上."另一方面,"瞭望"的主题报道也有"轻"的一面,体现于报道切入角度精巧,报道表达轻量化上.即既要有高政治站位,"全景式"视野,要以时间的纵向跨度来看待发展,深度思考应始终在场,同时还要善于在基层调研中捕捉人的细微变化,以小见大展现时代跃迁的宏大主题.
学术期刊的选题策划也应有时政意识.
"从主题宣传角度看,社科学术理论类期刊除了围绕一些重大节点和会议,如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十九届六中全会,2022年中共二十大等进行策划选题外,还要发挥学术理论期刊厚重的特点,重点对党的理论政策中的新思想新概念新论断进行深入的学理研究."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总编辑高自龙举例说,如"武大国际法评论"连续两年都有文章入围"期刊主题宣传好文章",主要是从国际法理角度深入探讨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的"中国道路:超越资本现代性"则从学理上讲清楚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社会主义本质.
同时,高自龙还提醒学术期刊编辑:主题宣传的选题是对已有定论的主题或论断进行学理上的正面论证,阐释和总结;推荐组文不要有短板文章,以免影响整体组文质量;写法上不提倡使用大量数据或图表模型. | 0.877482 | 142.967742 | 0.013113 | 0 | 286 | 1,356 | 1,069.1 | 4.175781 | 0.147563 | 0.000801 | 643,900,011,513 | 新闻传媒 |
活动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联合主办,组织中央重点新闻网站深入中央企业红色资源,生产一线,回顾报道国有企业在党的领导下成长起来的红色历史,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党的建设取得的累累硕果,宣传先进典型,讲好央企故事,展现国企"六个力量"地位作用,传承弘扬蕴含家国情怀,具有时代特征,体现国企特色的时代精神.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一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活动围绕党史学习教育,努力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为国资国企各项事业发展凝聚广泛共识,激发奋进力量.
"百年党旗红 国企新征程"暨"强国中坚 高质量发展看国企"网络主题宣传活动自去年9月开始筹备,面向中央企业和地方国资国企征集了50余家国有企业红色资源线索,梳理筛选出5条采访路线,横跨大江南北,按区域分为东,西,南,北,中5条线路陆续开展采访,前往浙江嘉兴,陕西西安,广东深圳,吉林长春,江西赣州等20地,对多家国有企业40余个点位进行深入采访报道.
据介绍,此次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将实现"四个一批":整合一批媒体机构资源,重点生产一批可视化内容,讲好一批国企故事,力争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现象级产品.
"百年党旗红 国企新征程"暨"强国中坚 高质量发展看国企"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将持续至7月,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等十余家中央重点新闻网站,"中国纪检监察报",澎湃新闻,观察者网等媒体机构记者,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自有媒体平台全程参加.
在中国核工业领域,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是一个最有历史感的地方 - - 我国第一座重水反应堆和第一台回旋加速器在这里建成;国家表彰的23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有7位曾在这里创建功勋;这里派生或援建了十余个核科研和生产单位,被称为"中国核科学技术的发祥地""中国核工业的摇篮".4月15日,我们从"一堆一器"出发,重温我国核工业从零起步,"硬核"伟力的底气开端.
浙江嘉兴,秦山脚下,有一座自行设计,建造的核电站被誉为"国之光荣",这就是秦山核电站.中国核工业走的是自主创新之路,我国的核电研发从秦山核电站30万千瓦起步,引进了法国,加拿大,俄罗斯等国的核电技术,在这些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了吸收和再创新.4月16日,我们抵达秦山核电站,感受秦山书写的核之华章.
位于上海浦东新区上钢新村街道的济阳三村小区,因居住着82位曾参加过我国"两弹"会战的原二二一厂的功臣们,而被当地的居民尊称为"两弹村".这些老人发挥余热与当地街道共同创建了"两弹一星"精神展览馆,创建至今,参观人数达8万多人.4月17日,我们将走进位于上海市德州路431弄的"两弹一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探访"两弹村"里的义务讲解员们.
上海不仅是中国近代通信的发源地,也是红色通信的起源地.自上海开埠设立租界后,外商电信机构纷纷在上海开办电报业务,丹麦大北电报公司于1871年开通中国第一条电报水线,上海由此成为中国近代通信业的发祥地之一.上海电信博物馆坐落于黄浦区延安东路34号,系1921年丹麦大北电报公司在外滩建造的电报大厦,馆内展示着自1871年第一条电报线进入中国后,上海电信业一百多年来所走过的风雨历程.4月17日,我们将去往该馆,重温百年风雨电信路,感受电信百年在改革中转型的沧桑巨变.
1948年1月,国民党国防部第六厅设计处在南京妙耳山征地80余亩,为当时雷达研究所建造了一座1076平方米的研究楼,这就是后来被誉为中国雷达工业发源地的"14所小红楼".
我国第一部自行设计制造的雷达就诞生在小红楼;我国第一部米波远程警戒雷达也诞生在小红楼;我军第一支雷达营从这里启程奔赴前线;中国雷达工业自此拉开了从无到有,从落后到先进的蓬勃发展历程,小红楼是中国雷达工业的发源地.4月18日,我们将系统了解我国雷达工业的发展史,聆听三代雷达人薪火相传,矢志擦亮"中国之眼"科技报国的奋斗故事.
位于南京栖霞区龙潭街道马渡村的南京发电厂,是中国第一家官办发电厂,也是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历史最悠久的火力发电企业.1910年,伴随着晚清末年辛亥革命的萌芽,中国第一家官办公用电气事业 - - 金陵电灯官厂点亮了古城南京的第一盏电灯.
建国以来,电厂伴随着新中国的发展,在追求企业可持续发展,践行环保责任,繁荣地方经济等方面勇于探索,谱写了这座百年国企的追梦之旅.4月18日,我们将走进南京发电厂,见证新时代能源企业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聆听国有企业改革创新的精彩故事. | 0.895291 | 153.538462 | 0.034222 | 0 | 245 | 666 | 877.3 | 4.003906 | 0.161824 | 0.030631 | 643,900,012,051 | 新闻传媒 |
4月24日,枣庄市峄城区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孟凡雨带队一行5人实地查看新媒体中心建设情况.在峄城区新媒体中心会议室听取新媒体中心建设的汇报,这标志着峄城区新媒体中心正式运行.
随着现代化,信息化的发展,中国社会形成了一个四通八达,无所不在的作为"新媒体"的互联网络,并广泛运用于社会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和各个方面,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个人生活带来前所未有的深刻影响.
准确把握网络人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是做好网络人士工作,充分发挥正能量的基本前提.网络人士作为新的社会群体,主要由两部分人构成,一部分是网络经营者,主要包括互联网企业的管理和技术人员;一部分是网上发声者,主要是在互联网上制造话题,发表意见的人.他们既有体制内的,也有体制外的,构成复杂,身份各异,思想活跃,价值观念多元,利益诉求多样,具有体现网络特点的现代性思维方式和话语体系.他们的成长发展,既需要党和政府创造良好环境,搭建广阔平台;又需要切实加强管理,进行思想政治引导.他们的作用发挥是"双刃剑",既能肩负社会责任,崇尚正义,激浊扬清,弘扬正能量,也有为了个人名利,片面偏执,恶意炒作,导致负影响.只有深入研究,准确把握网络人士的特点,才能有的放矢,富有成效地做好工作.
为加强思想政治引导,凝聚政治共识,是做好网络人士工作,充分发挥正能量的中心环节,中共峄城区委统战部于2019年9月26日批准成立峄城区新媒体中心.峄城区新媒体中心自成立以来闪亮"数字统战"舞台,先后融合268家网络媒体,153家影视台跨界融合,117家报纸杂志融合,29家新闻客户端同步,实现跨地区跨行业与跨界融合,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网络电脑手机APP一览无余,推进了用户的全方位覆盖,传播的全天候延伸和服务的多领域拓展,标志着峄城数字统战在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方面迈出了新的步伐,精心打造"强,壮,枝,叶"战略.
强根基,坚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通过创新管理体制,激活用人机制,改革分配制度,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培育适合媒体融合发展的强健"根系".
壮主干,坚持融合渠道平台.探索"中央厨房"运行机制,再造策采编发流程,形成"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全方位覆盖"的工作格局,实现资源共享,平台播出,宣传效果的最大化.
枝头繁,坚持创作精品内容.我们精准定位受众,深耕本土资源,以创意抢先机,打造更多与主流媒体品格和气质相符的新闻精品.重点在"准""新""微""快"上下功夫.
延长工作手臂,创新活动形式,是做好网络人士工作,充分发挥正能量的内在要求.必须在用好现有组织基础上延长工作手臂,探索新的思路和方式,打造新的平台和载体.要充分发挥政协组织,群团组织作用,拓宽团结联系渠道,完善运行活动方式;探索建立新的联谊组织,按照社会化的工作思路,创新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加强对"自组织""自媒体"的关注和引导,健康正向的可吸纳到群团组织和统战社团,成分比较复杂的依法加强监管;2019年11月28日和12月18日中央统战部和山东省委统战部分别召开了网络人士统战工作会议,重点提出:"要加强和改善对新媒体中的代表性人士的工作,建立经常性联系渠道,加强线上互动,线下沟通,让他们在净化网络空间,弘扬主旋律等方面展现正能量."显然,新媒体人士属于上述会议提到的统战重点――从事内容生产和传播的网络人士.同时政知见还注意到,新媒体人士被官方划分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在2015年颁布的"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中,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正式成为统战工作12个方面的对象之一.(一线发布) | 0.881114 | 184 | 0.02324 | 0 | 452 | 425 | 913.9 | 4.074219 | 0.165082 | 0.003881 | 643,900,023,103 | 新闻传媒 |
"纪录小康工程"数据库近日上线
据新华社北京10月14日电 "纪录小康工程"以数据库为主要载体,按照"分层分级,总体联通"原则,建设国家,省,市和县四级数据库.其中,国家数据库收录近114万条数据,主要包括有关小康社会的中央领导同志重要讲话和中央重要会议资料,大事记,系列志书年鉴,白皮书,理论文章和理论著作,新闻报道,典型人物资料,课题报告,专题片,出版物,各类文艺作品和电影,重大工程项目资料,经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个人作品以及重要实物的数字化资料等16类内容.各省,市,县级数据库由各地宣传部门负责组织建设,参照国家数据库标准,结合各地自身实际,收录规定内容和富有地方特色的资料,目前已收录466万余条数据.
"纪录小康工程"以大事记为内容主干,搭建起整个记录内容的框架,忠实记载有关小康社会的重要工作,重要活动和重大事件.其中,包括2部国家级大事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事记"和"中国脱贫攻坚大事记",35部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提供的专业领域大事记,60部省级大事记,383部市级大事记,3465部县级大事记,基本实现各级行政单位全覆盖.
"纪录小康工程"出版发行一套丛书,分为中央和地方两个系列,中央丛书包括"习近平的小康情怀""习近平的扶贫足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文献选编"等,以及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景录",共计44册,忠实记录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指挥,亲自推动,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的丰功伟绩,充分彰显人民领袖将坚实足迹印在祖国大地,将深切关怀留在百姓心间的为民情怀,全面反映党中央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大决策,重大部署,讲述在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进程中涌现的先进个人,先进集体和典型事迹,揭示辉煌成就和变化背后的制度优势和经验启示.地方丛书反映各地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际情况,分为"全景录""大事记""变迁志""奋斗者""影像记"5个主题,共计165册.
"纪录小康工程"数据库( | 0.875146 | 171.4 | 0.020047 | 0 | 368 | 303 | 931.9 | 4.117188 | 0.163361 | 0 | 643,900,024,447 | 新闻传媒 |
新时代国企新闻舆论骨干队伍建设的途径探讨
新闻舆论工作是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播真理,澄清谬误,组织群众,推动工作的重要法宝和优良传统,在国有企业创建,成长,改革,发展各个历史时期发挥了重要思想引领和宣传鼓动作用.加快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舆论工作队伍,是国有企业推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创新发展,筑牢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的关键.
坚持党性原则,加强国企新闻舆论管理.国有企业党委要从讲政治的高度专题分析研究,统筹谋划部署,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明确宣传主题,时时抓好舆论监督;落实企业舆论宣传制度,新闻稿件审核制度和对外发言人制度,在政治导向,热点问题,舆论监督,宣传格调,媒体形象,技术管理等方面"把好关";树牢新闻宣传也是生产力的理念,从经济,物质,人员上给予支持保障,牢牢把握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主阵地,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压实党建责任,构建骨干队伍建设机制.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意识形态建设的桥梁和纽带,是国有企业党的建设重要工作.首先,企业党委书记和主要领导要切实履行好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着眼意识形态和网络意识形态全局,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抓好新闻舆论工作.其次,把新闻舆论骨干队伍建设纳入企业党建重点工作,推动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群部门牵头,各部门分工负责的国企新闻舆论骨干队伍选拔,培养机制,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素质优良,作风过硬的新闻舆论骨干队伍.第三,要注重基层党支部,工会分会,团支部宣传委员,以及车间,部室宣传员等一线宣传骨干队伍建设,发挥好上传下达的桥梁纽带作用.
强化专业培训,构建业务素质提升平台.国企新闻舆论工作者首要任务是宣传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和党的建设"鼓"与"呼".首先,要把新闻舆论骨干纳入企业政治理论教育培训体系,统筹安排,计划推进,通过系统学习,深学细悟,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其次,要坚持请进来,走出去,以邀请专家授课,辅导,组织骨干参加上级党组织开展的各种交流培训,为他们提供学习,借鉴,开拓眼界视野的平台.第三,要注重一线宣传骨干的培养,以"我说+身边的故事"为主线,深入挖掘一批基层模范典型,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用最朴实的语言,讲最真实的故事,广泛宣传先进典型事迹.
深化媒体融合,加快新媒体技术运用.要聚焦网络化,信息化条件下的意识形态工作的新变化,新挑战,突出新闻舆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推动理念创新,工作创新.首先,在充分发挥企业报纸,黑板报,橱窗,电子屏等传统媒介的基础上,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建设"新媒体+"党建平台,畅通"运用媒体宣讲政策主张,了解社情民意,发现矛盾问题,引导社会情绪,动员人民群众,推动实际工作"通道.其次,要注重"两微一端""两微一抖"等新媒体融合应用,双向互动线上线下配合,实现国企新闻宣传工作"准,新,微,快"目标.第三,要结合新技术的运用,加快国企传统新闻舆论工作优化升级,推动新闻宣传采写,拍摄,编排全能型人才建设.
完善激励机制,形成齐抓共管局面.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工作上要精准有力.首先,坚持把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纳入党建责任制考核,作为企业党委,党委委员,党群部门,基层党支部年度述职考核的重要内容,与薪酬挂钩,作为评先树优重要参考.其次,坚持在生活上给予关心,待遇上给予保障,实行"同工同酬",畅通成长成才通道,把宣传骨干纳入组织部门重点培养考察范围.第三,结合企业意识形态工作,定期召开宣传工作会议,对表现突出的各级宣传骨干给予表彰,并推荐参加上级党委组织开展的评比表彰工作.
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国有企业创建于井冈之巅,延河之畔,具有"国企姓党,服务人民"鲜明特点和红色基因.要结合抓好党史学习教育必修课,常修课,组织新闻舆论骨干挖掘好,编撰好企业历史,推动独特企业文化建设.通过讲好企业红色故事,深刻感受老一辈国企职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深化改革,创新发展的自我革命精神,服务经济发展,履行社会责任的奉献精神,引导新闻舆论骨干守初心,担使命,争做革命传统的弘扬者,红色基因的传承者,聚焦新时代党建引领国企深化改革目标任务,牢记嘱托加油干,不断提升国企新闻舆论工作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中央编译局
最高人民检察院
半月谈
由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刊名的"党建"杂志,由中央宣传部主管,是党中央办的关于党的建设的综合性党刊.[详细]
点击党建网,就是我们的同志;阅读"党建"杂志,就是我们的朋友.让我们共同为党的建设添砖加瓦. | 0.872575 | 146.692308 | 0.002107 | 0 | 294 | 477 | 877.9 | 4.246094 | 0.137389 | 0 | 643,900,026,640 | 新闻传媒 |
"互联网媒体"又称"网路媒体",就是借助国际互联网这个信息传播平台,以电脑,电视机以及行动电话等为终端,以文字,声音,图像等形式来传播新闻信息的一种数字化,多媒体的传播媒介.互联网媒体相对于早已诞生的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而言,又是"第四媒体".从严格意义上说,互联网媒体是指国际互联网被人们所利用的进行新闻信息传播的那部分传播工具性能.
基于对互联网媒体概念的界定,鉴于"国际互联网","网际网路"和"网路媒体"等不同称谓之间实质上存在著一定的差别,我们主张分语境使用,在计算机与信息科学领域上及社会日常生活中,可以使用"网际网路";而在新闻信息传播领域,则以使用"互联网媒体"为宜,也可称为"网路媒体".
就范围而言,与传统媒体的传播相比,网路传播的范围更广,具有一种全球性.这种全球性,实际上也表明了网路的传播具有一种开放性的特征.这就意味著我们使用的这个网路,不管是谁发明了它,都是属于全人类的.这种"全球性"并不是一个政治口号,而是有技术保证的.互联网的结构是按照"包切换"的方式连接的分散式网路.因此在技术的层面上,互联网不存在中央控制的问题.也就是说,不可能存在某一个国家或者某一个利益集团通过某种技术手段来完全控制互联网的问题.反过来,也无法把互联网封闭在一个国家之内 - - 除非这个国家不打算建立互联网,而是要建立别的什么网路.
互联网媒体是一种名符其实的全球化传播媒体.其全球化特征主要体现在传受双方,即信息传播的全球化和信息接受的全球化.互联网媒体打破了传统媒体的传播范围多限本地,本国的束缚,其受众遍及全世界.互联网媒体的这一特征,有利于地方性媒体和全国性媒体,弱势媒体与强势媒体的竞争.甚至个人网站亦可以在一夜之间成为全世界网民关注的对象.如最早报道柯林顿与莱温斯基绯闻的,就是美国的一位年轻人马特·德鲁吉开设的个人网站.
可存储,易复制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主任尼古拉·尼葛洛庞蒂曾指出:信息社会,其基本要素不是原子,而是比特.比特与原子遵循著完全不同的法则.比特没有重量,易于复制,可以以极快的速度传播.在它传播时,时空障碍完全消失.原子只能由有限的人使用,使用的人越多其价值越低;比特可以由无限的人使用,使用的人越多其价值越高.
迅捷性
互联网媒体传播速度快捷,信息来源广泛,制作发布信息简便.因此,互联网媒体可以随时发布新闻,尤其是在报道突发性事件和持续发展的新闻事件,互联网媒体的"刷新"更换功能比传播媒体的"滚动播出"更胜一筹.网路信息传播速度很快,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如中国大使馆被炸,中美就中国加入WTO问题签订协议等.还如新浪网对悉尼奥运会的报道等.因此,网路媒体在新闻传播上,又表现出一种实时传播的特征.
交互性
交互性是指互联网媒体带来了传受双方的双向互动传播.自从国际互联网出现后,公众与媒介的传受地位发生了重大变化,尼葛洛庞蒂(Nicholas Negroponte)对这种变化有详细而形象的描述:"数字化会改变大众传播媒体的本质,『推』(pashing)送比特给人们的过程将一变而为允许大家(或他们的电脑)『拉』(pulling)出想要的比特的过程.这是一个剧烈的变化,因为我们以往媒体的整个概念是,通过层层的过滤之后,把信息和娱乐简化为一套『要闻』或『畅销书』,再抛给不同的『受众』."由"推"到"拉"不仅仅是一个动作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它把网上信息变成一个世界范围的"信息超级市场",网民在其中可按自己意愿各取所需.
传受关系特征
自由性
受众可以在自己许可的时间与地点上网,接受信息,消化信息.
个性化
从这个意义上看,网路媒体的传播,是真正个性化的传播,它的内容的设计,大多是出于受众的个体需要.因此,有人说互联网媒体传播最温馨,最具有人情味.
现状及发展前景
中国互联网媒体的现状
中国自1994年接入互联网之后,国内的众多的新闻媒体也开始关注并介入网路.许多新闻媒体开始发展自己的网路版或电子版.1995年1月12日,"神州学人"杂志开中国出版刊物上网之先河.1995年10月20日,"中国贸易报"首先开通网路版,成为新闻上网的先行者.之后,1996年10月广东人民广播电台建立自己的网站,1996年12月中央电视台建立自己的网站,以及中国新闻社香港分社的上网,标志著中国新闻媒体的网路化进程迈向新的一步.
自1995年以来的5年时间,中国各类新闻媒体上网的数量飞速增长.至1999年底,中国上网报纸近1000家,上网的广播电视机构近200家.目前国内有独立域名的网上报纸占报纸总数的42.6%;上网的全国性报纸56种,占全国性报纸总数211种的26.5%;全国性报纸中1/4强已经在互联网上安了家.网民人数也迅速增长,至2000年12月,已拥有网民2100万.
中国网路新闻媒体大体形成三种模式,一是"人民日报"网路版模式,即传统媒体的网路版模式.这一模式早先只是简单地把传统媒体上的内容拷贝到互联网上,很少顾及互联网自身的特性.这方面有了很大改观,其中一个表现,就是它们尽可能地摘掉"网路版"的帽子,如"人民日报"网路版现改称为"人民网",新华社网路版改称为"新华网"等.它代表了单一的传统新闻媒体寻找网路化发展进程中的途径与规律的模式.第二种是千龙新闻网模式,即以千龙新闻,上海东方网为代表的网路新闻传播媒体.这类互联网媒体,依托于地方性传统媒体的联合,并试图按现代企业的规则运营.第三种是新浪网模式,是以新浪网站为代表的综合性商业网站获得发布新闻的权利,登载新闻的一种新型网路新闻传播媒体.这类网站在中国网路媒体发展之初的表现引人注目.
中国互联网媒体的发展前景
中国的网路新闻媒体,作为一个崭新的传播领域,正在拉开新闻传播的世纪序幕.当前各类网路媒体所进行的各种探索,从发展的角度看,都具有一种特别的意义.如果一定要对中国互联网媒体的发展前景做出某种预言,那么,应当从中国国情出发,从业已形成的各种现实因素以及世界网路媒体发展的趋向中去把握.由此言之,未来中国的互联网媒体已经显现出以下前景和趋势:
1,已经形成的三种现有模式,将继续发展,并著力探索网路传播的规律和方向.在新闻信息的原创性上下功夫,逐渐壮大"第四媒体"的实力和特性,满足社会信息化进程的需要.
2,事业发展与体制创新结合,呈现在新体制基础上运作的媒体新景观.特别是在传统媒体基础上派生出来的网路媒体,没有体制创新作保证,新媒体的运行将举步维艰.
3,法制化管理与资本化运作相结合,出现规范与整合的局面.2004年10月以来国家颁布的几个有关互联网的重要法规,如"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办法","电信条例"以及"网站名称注册管理暂行办法"等,是直接规范中国网路媒体的法规,将会对互联网发展初期"没有规则的游戏"状况发生重大调节作用;在此基础上,将调整中国网路媒体的现有格局,促进中国网路媒体新格局的发展.同时,在法制管理的轨道上,探索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发展道路,加强资本化运作的力度;网路媒体将以两种面目出现,一是在绝对控股的条件下引入公众股,在国内证券市场上市;二是由国家拥有或由国家控股的网路公司来收购或兼并在传媒业有竞争优势的媒体,然后在证券市场上市.当然,其中无论哪一种模式,中国政府在里面的作用,都是不可忽视的.
4,网路媒体的真正本性日渐显现.在网路技术日益发展,宽频运用逐渐推广以及国际网路化信息浪潮的推动下,不远的将来,交互电视,多媒体传播等将为人们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网路媒体与传统媒体的相互利用,相互融合势在必然,在融合基础上,传统媒体找到更生之路,网路媒体的发展也获得强大的新闻人才竞争优势,壮大开发与利用社会资源的能力. | 0.886739 | 123.269231 | 0.008135 | 0 | 372 | 884 | 791.2 | 4.257813 | 0.15351 | 0.001197 | 643,900,034,016 | 新闻传媒 |
证券时报网( 5月2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公布了"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有关负责人就"规定"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规定"主要是对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管理,网信管理体制,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主体责任等进行了修订.一是适应信息技术应用发展的实际,对通过互联网站,论坛,博客,微博客,公众账号,即时通信工具,网络直播等形式提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进行统一的规范和管理.二是将许可事项修改为"提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包括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转载服务,传播平台服务三类,不同于原来的新闻单位设立采编发布,非新闻单位设立转载和新闻单位设立登载本单位新闻信息的三类互联网新闻单位的管理模式.三是完善了管理体制,将主管部门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调整为"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增加了"地方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的职责规定,为省级以下网信部门赋予了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职责.四是强化了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的主体责任,明确了总编辑及从业人员管理,信息安全管理,平台用户管理等要求.五是增加了用户权益保护的内容,规定了个人信息保护,禁止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及其从业人员非法牟利,著作权保护等相关内容."规定"对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活动进行许可,在原"规定"的三类基础上进行了调整,调整后仍然分为三类.一是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申请主体限定为新闻单位(含其控股的单位),取得该类许可的同时可以提供互联网新闻信息转载服务.二是互联网新闻信息转载服务.三是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平台服务,主要是指微博客,即时通信工具等平台.传播平台同时提供采编发布,转载服务的,要按要求申请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转载服务许可.原"规定"中明确"任何组织不得设立中外合资经营,中外合作经营和外资经营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与境内外中外合资经营,中外合作经营和外资经营的企业进行涉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合作,应当报经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进行安全评估".从符合我国WTO入世承诺及有关国际协定的要求出发,未对该条款进行修改.修订工作把对公民和法人合法权益的保护作为重点内容之一.一是规定了个人信息保护的要求,"规定"明确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对用户身份信息和日志信息负有保密的义务,不得泄露,篡改,毁损,不得出售或非法向他人提供.二是对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及其从业人员非法牟利作出了禁止性规定,针对社会上出现的一些非法网络公关,水军等现象予以明确禁止,要求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及其从业人员不得通过采编,发布,转载,删除新闻信息,干预新闻信息呈现或搜索结果等手段谋取不正当利益.三是明确了著作权保护的要求,要求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转载新闻信息时,遵守著作权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四是强化了举报监督制度,既要求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建立健全举报制度,及时处理公众举报,也规定国家和地方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向社会公开举报受理方式,接受并处理举报."规定"对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主要是从强化主体责任的角度进行了规定.一是明确了总编辑及从业人员管理制度,要求总编辑对互联网新闻信息内容负总责,要求从业人员依法取得相应资质.二是规定了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实名制登记,平台用户管理等日常运营的要求,明确了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常态化的运行规范.三是强调了转载规范,要求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转载符合规定的稿源,注明转载相关信息,不得歪曲,篡改原意,并遵守著作权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四是强化了违法信息处置的规定,根据"网络安全法"的规定,要求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对违法信息采取立即停止传输,消除等处置措施,保存有关记录,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规定"依据"立法法""规章制定程序条例"的要求,针对不同程度的违法情形,规定了不同的处罚措施.一是针对未经许可或超越许可范围开展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活动的,规定了责令停止相关服务活动,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二是针对运行过程中不符合许可条件的,规定责令限期改正,暂停新闻信息更新,直至不予换发许可证.三是针对违反日常运行管理规定的,规定了警告,暂停新闻信息更新,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四是针对违反内容管理要求的,规定了警告,暂停新闻信息更新,二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同时对内容管理违反"网络安全法"规定的,根据"网络安全法"予以处理. (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 0.911733 | 1,858 | 0.073012 | 0 | 1,858 | 426 | 509.3 | 4.046875 | 0.096878 | 0.017544 | 643,900,037,251 | 新闻传媒 |
学习"习近平的山海情"座谈会发言摘编
[编者按]
8月11日,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召开学习新华社融媒体报道"习近平的山海情"座谈会,组织全区宣传思想系统进行学习研讨,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大党大国领袖的崇高风范和思想伟力,深刻感恩感悟习近平总书记对宁夏的好,对宁夏人民的好,在大学习大讨论大宣传大实践活动中汇聚奋进新征程的磅礴力量.会上,10个单位交流了学习体会.现对发言进行摘编,以飨读者.
从"习近平的山海情"看如何讲好总书记故事 - - 新华社宁夏分社副社长 王永前
镇版刷屏反响强烈.新华社宁夏分社历时两个多月采制的融媒体报道"习近平的山海情"刊播后引发热烈反响,得到中央网信办全网置顶转发,总点击量累计超过5亿人次,被8000多家媒体采用,成为今年以来新华社播发的传播力,影响力较大的核心报道,也是近年来新华社宁夏分社少有的取得镇版刷屏之效的重磅报道.多位宁夏,福建干部群众表示,这是2021年新华社特稿"习近平情系西海固"的续篇,既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宁夏人民一以贯之的亲切关爱,又展现了新华社一代代记者"勿忘人民"的忠诚担当.
把核心的事当核心办.新华社社长傅华同志说过,做好核心报道,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中的一门大学问,有很高的门槛.新华社宁夏分社始终把领袖思想和形象宣传作为"第一工作",今年专门成立"核心报道专班",以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到访宁夏推动闽宁协作25周年为切入口,全面梳理闽宁协作机制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修改稿件26次,高质量完成报道采制.报道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主角,将总书记亲自谋划和推动闽宁协作开辟东西部协作新机制,创造具有中国特色反贫困治理成功范例以及带动干部群众在共同富裕道路上接续奋斗的壮阔历程予以充分展示.山海情 - - 一个"情"字,映照着共产党对人民的深情,彰显了大党大国领袖治国理政的实践智慧.
扎实践行"四力",创新呈现形式.扎实践行"四力",从地方实践切入,又跳出地方看全局,是该报道取得成功的关键.报道团队多方联系搜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到访西海固的大量背景资料,认真研读习近平总书记相关重要批示,指示,熟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书籍,努力将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等地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融会贯通.
报道团队还多次深入西海固山区,闽宁镇移民搬迁新区,着力将山海情背后的东西部协作脉络予以呈现,书写出"闽宁协作就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这一两地干部群众不断接续奋斗的豪情,详细阐释闽宁协作不仅在产业层面,更体现在思路和精神层面的互学互助.诸多感人细节和精彩故事为这组核心报道增添了亮色.
一篇现象级的镇版刷屏之作 - - 光明日报社宁夏记者站站长 王建宏
新华社融媒体报道"习近平的山海情"是一篇现象级的镇版刷屏之作,光明日报第一时间在头版头条予以刊发.通过反复研读,我深刻体会到这篇文章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标题好."题好一半文".习近平总书记是全党拥护,人民爱戴,当之无愧的党的核心,人民领袖,军队统帅,"山海情"随着电视连续剧的热播,在国内乃至国际上都具有很高的知名度,这些关键词的搭配,注定了这必然是一篇爆款文章.正文三个部分从携手战贫到优势互补,再到接续奋斗,结构上层层递进,很好地呼应和深化了主题.
二是站位高格局大.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这篇文章政治站位很高,同时又深入火热的基层一线,扎实深入采访,充分还原现场,让这篇文章既有"高致",又有"生气".
三是语言平实质朴.行文多采用白描手法,不加滤镜,不作渲染,水墨丹青,不着重彩,做到了看似平常却不寻常,"无彩"更"出彩".在这些平实的叙述中,让人深深体会到习近平总书记和宁夏的"情"和"缘",体会到总书记对宁夏人民那份特殊的惦念.四是不少细节是首次披露.作为国家通讯社,新华社这篇重磅文章披露了很多不为人知的细节.比如,习近平总书记回忆说:"我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家徒四壁.一家子既没有桌椅板凳,也没有铺盖.家里唯一的'财产'是挂在房梁上的一撮发菜,就靠卖这么一点发菜来买油盐酱醋."这些感人细节,给人一种很强的感染力和冲击力.五是金句频出.文章中不乏"闽宁协作就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等金句,准确精要,让人过目不忘.
作为中央党报新闻工作者的一员,我始终把做一名政治坚定,引领时代,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专家型,作家型记者作为人生追求,我将以此次座谈会为契机,向兄弟媒体的同仁们学习,坚持守正创新,做到敬惜文字,不断精进业务,共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宁夏声音.
结合新闻实践学 扎实践行"四力" - - 经济日报社宁夏记者站站长 许 凌
作为在宁夏工作多年的老记者,拜读新华社宁夏分社采制创作的融媒体报道"习近平的山海情"这篇力作后,既深感震撼又深感愧疚,有感而发:"作为新闻人,有此力作不枉度此生!"
今天上午,我将宁夏召开学习新华社融媒体报道"习近平的山海情"座谈会,专题向总社进行了汇报.经济日报社宁夏记者站曾三次选报重大题材选题,策划采写万字通讯"闽宁模式 涌动山河上下的"山海情"",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完成.当然,由于中直媒体的职能不同,即便经济日报社宁夏记者站做这个选题的报道,政治站位不比新华社,思想张力不比新华社,文字功力也不比新华社.
新华社融媒体报道"习近平的山海情"不仅是一篇新闻力作,更是诠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读本,我们要积极融入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深入开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大学习,大讨论,大宣传,大实践"活动中,带着深厚感情学,结合新闻实践学.
学什么,怎么学?学习新华社记者的新闻高度,强化政治站位;学习新华社记者的切入角度,增强新闻敏锐性;学习新华社记者的挖掘深度,提升自我宏观视野,深入挖掘报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宁夏的生动实践,力争写出镇版刷屏的大稿子,创新呈现形式的好稿子,扎实践行"四力"的真稿子,进一步讲好宁夏故事,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牢牢把握重要遵循 在新征程中开创闽宁协作新局面 - - 宁夏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 刘 雨
通过学习新华社融媒体报道"习近平的山海情",结合对闽宁对口帮扶协作的相关研究,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坚持共同富裕目标引领,打造闽宁协作"升级版"
一是在协作中促进经济发展更有质量.找准两省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结合部,在经验做法上相互借鉴,创新模式上共同探索,重点产业上融合发展,努力创建东西部协作推动高质量发展示范省区.二是在协作中促进山川发展更加协调.中南部山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任务依然艰巨,需要两地继续从资金,项目,力量,政策等方面予以支持,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逐步走向共同富裕.三是在协作中促进群众致富更可持续.应当把闽宁协作向实施移民致富提升行动聚焦,统筹做好壮大产业经济,加强技能培训,配套基础设施等工作,推动更多低收入人口汇聚到共同富裕的行列.
二,聚焦压茬推进重点任务,跑好闽宁协作"接力赛"
一是在"巩固拓展"上夯实基础.持续巩固搬迁群众脱贫成果,协力推进移民致富提升行动,确保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二是在"乡村振兴"上提升水平.推动闽宁对口帮扶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上下功夫,加快建设乡村全面振兴样板区.三是在"有效衔接"上精准施策.把闽宁协作各项政策有机融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政策中,做好财政投入,金融服务等支持政策精准对接,充分发挥政策叠加效应.
三,创新激发内生动力机制,探索闽宁协作"转型路"
一是更加注重发挥市场主体作用,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特色产业为重点,以各类园区为支撑,推动两省区产业融合发展.二是更加注重深化双向开放合作,发挥两省区的比较优势,打通要素双向流通渠道,推动形成充满活力的闽宁经济小循环,更深程度融入新发展格局.三是更加注重扩大科技人才交流,持续加强两地干部双向挂职,加大创新人才引进力度,柔性引进一批福建专业技术人才,打造一支开放观念新,开拓能力强的复合型干部人才队伍.
加快建设乡村全面振兴样板区 推动乡村振兴走在西部前列 - - 自治区党委农办副主任,农业农村厅副厅长 罗全福
党的十八大以来,宁夏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上了大台阶,乡村面貌发生了大变化,农民生活水平有了大提升,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的指路领航.通过学习新华社融媒体报道"习近平的山海情",重温习近平总书记长期以来对宁夏特别是"三农"工作的关心,关注,关怀,深深感到,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必须大力发扬"不到长城非好汉"的革命精神,"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奋斗精神,"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实干精神,坚持"实"字打底,"干"字为先,加快建设乡村全面振兴样板区,不断增强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一是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要求,稳步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施特色农业提质计划,大力发展葡萄酒,枸杞,牛奶,肉牛,滩羊,冷凉蔬菜"六特"产业,力争特色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90%以上.
二是强化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实施农业生产经营,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等"六大人才培育"工程,深化人才培养,引进,管理,使用,激励等改革,推动各类人才服务乡村振兴,培育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三是突出实效提升治理效能.深入推进整省域乡村治理示范创建,开展基层党组织建设,乡镇政府治理等"七大能力提升行动",广泛推行"积分制""清单制""55124"等模式,开展"一村一年一事"行动,加快形成现代化乡村治理格局.
四是加快推进乡村宜居宜业.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为抓手,巩固提升农村水,电,路,气,防,汛,网等基础设施,突出抓好农村垃圾治理,污水处理,户厕改造,加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努力打造塞上乡村乐园.
五是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紧盯产业,就业,改革"三大目标",建立健全促进持续增收长效机制,多措并举提高农民经营性收入,扩大工资性收入,释放财产性收入,稳住转移性收入,确保农民群众收入只增不减,稳步增长.
牢记嘱托担当使命 续写新时代的山海情 - - 自治区乡村振兴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常学文
闽宁协作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倡导,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大战略,倾注着总书记的心血,承载着总书记的殷切希望.26年来,闽宁两省区坚定不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正确方向,坚持"优势互补,互利互惠,长期协作,共同发展"指导原则,不断完善"联席推进,结对帮扶,产业带动,互学互助,社会参与"协作机制,走出了一条团结协作,艰苦奋斗,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
自治区乡村振兴局作为闽宁协作工作的牵头部门,将认真开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大学习,大讨论,大宣传,大实践"活动,全面贯彻落实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继续写好新时代的山海情.
进一步完善闽宁协作机制.面对新任务新变化新要求,进一步增强做好闽宁协作工作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聚焦"三个重点",完善协作机制,全力推动闽宁协作实现由政府主导向发挥市场主体作用,由单向援助向双向互动,由扶贫协作向全面合作的"三个转变",继续在东西部协作工作中走在前列,作出示范.
进一步加强双方产业协作.坚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摆在优先位置,围绕发展"六新六特六优"产业,创新产业帮扶机制,强化对脱贫地区的项目,资金,技术支持,推动福建产业向宁夏梯度转移,加快推进双方产业链,供应链,服务链的深度协作,共育特色品牌,共拓市场空间,互尽优势,互为窗口,共赢发展.
进一步促进资源要素流动.发挥各自优势,促进两地资源要素充分流动,互享.利用国家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跨省交易政策,对接宁夏闲置土地资源和福建发展用地需求.通过揭榜挂帅,订单创新等方式,吸引福建高科技,创新型企业和人才来宁开展科技研发,联合攻关.充分利用闽宁协作资源,持续开展教育,医疗"组团式"帮扶和科技社团帮扶.
进一步推动闽宁示范建设.围绕"一区一镇十园百村万企"发展目标,做强闽宁镇,做优闽宁乡村振兴示范村,做强闽宁产业园,持续推动闽宁示范项目建设,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发挥好引领带动作用.
对标一流找差距 磨砺"四力"补短板 - -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 杨学农
连日来,宁报集团党委将学习新华社融媒体报道"习近平的山海情"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精神,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结合起来,深入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宣传大实践"活动,认真学习借鉴中央媒体的经验做法,对标一流,查找差距,靶向发力,精准破题,切实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新宁夏凝聚磅礴力量.
一是在磨砺"四力"上发力.心怀"国之大者",坚守人民情怀,进一步深化增强"四力"教育实践工作,以蹲点调研,行进式报道,专题调查等方式,及时跟进各地各部门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宣传大实践"活动中涌现出的好典型,好经验,好做法,以亮点消息,深度综述,现场特写,系列故事,系列讲述,系列调查,系列专访,系列评论以及短视频,海报,长图,动漫,H5等多种形式,依托"一线调查""宁报视点""宁夏故事""理论""溦访谈"等特色栏目开展宣传报道,推出一批沾泥土,带露珠,散芬芳的鲜活报道和一批有高度,有厚度,有温度的深度报道.
二是在提升理论宣传水平上发力.联合政策理论研究部门,高校和社科研究单位,在"理论"专刊推出系列理论文章,解读阐释好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基本内涵,内在逻辑,核心要义,解读阐释好自治区党委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新宁夏目标任务的政治考量,战略部署,长远谋划,解读阐释好未来五年宁夏要抓好的重点产业,重大项目,重要工作,提升层次,拓展深度,扩大影响.
三是在担当责任紧抓落实上发力.按照自治区党委书记梁言顺在看望参与党代会报道媒体记者时的指示要求,围绕巩固壮大主流舆论,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聚宁报力,解宁报题,比学赶超,有为争位,以强烈的主人翁意识推动集团上下形成凝心聚力大抓发展,抓大发展,抓高质量发展的浓厚氛围,担当起新闻工作者的政治责任,传播责任和文化责任,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工作业绩.
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 - - 自治区党校副校长 郭少新
新华社融媒体报道"习近平的山海情"以浓缩的形式,再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四次宁夏之行,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爱人民,为人民的真挚情感,初心不改,人民至上的赤子情怀.宁夏的脱贫攻坚问题是习近平总书记25年来始终不变的牵挂,在他的亲自指导推动下创造的东西部协作成功范例"闽宁模式",是脱贫攻坚精神在宁夏的生动实践.在新征程上,我们必须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朝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新宁夏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行.
在研究阐释中弘扬:加强学术研究,夯实学理基础.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国内和国际相结合的维度,全面深入系统研究脱贫攻坚精神的生成来源,丰富内涵,时代价值,弘扬路径,以及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作用和地位,通过开发相关专题,设立研究课题,深化学术研讨等方式,扎实推动脱贫攻坚精神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
在宣传宣讲中弘扬:讲好宁夏故事,激发奋斗之志.把宁夏脱贫攻坚实践中的生动故事,先进事迹,典型案例,"闽宁协作"模式及成效,善用讲故事的方式,融入到"四史"宣传教育中.把先进事迹改编成文艺作品,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宣讲,使脱贫攻坚精神内化为群众的价值认知和思维方式.
在思政教育中弘扬:坚持立德树人,培养时代新人.脱贫攻坚精神的代代传承离不开对青少年的教育,要发掘和利用好脱贫攻坚精神的思政元素,善于用青年话语,时代话语,生活话语讲述和阐释脱贫攻坚精神,找准脱贫攻坚精神与青年交互的共鸣点,引导青少年将自己的人生理想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相连.
在真抓实干中弘扬:扛起历史使命,书写时代华章.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要广泛动员群众,锻造过硬队伍,坚持科学方法,全面深化改革,鼓足干劲勇气,坚守为民情怀,在真抓实干,埋头苦干,科学巧干中弘扬脱贫攻坚精神.深化东西部协作中,要拓展协作领域,健全协作机制,优化协作方式,在加强产业合作,资源互补,劳务对接,人才交流等各方面弘扬脱贫攻坚精神.
感恩总书记 奋进新征程 - - 固原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宋亚俊
习近平总书记对固原缘深情浓,先后三次访贫问苦,为我们开创了挪穷窝,拔穷根,奔小康,共富裕的幸福路.固原从曾经的"苦瘠甲天下"到如今的脱胎换骨,固原人民发自内心感恩共产党,爱戴总书记,铭记"山海情".我们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努力绘就六盘山下"富春山居图".
一是感恩奋进,抓好巩固成果守底.深深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重要指示,实施好"六大提升行动",拓展好闽宁协作,定点帮扶,社会帮扶,筑牢巩固"防线",紧盯返贫"红线",兜住民生"底线".
二是感恩奋进,抓好产业延链富民.深深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产业化,盘活农村资产,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使更多农村居民勤劳致富"要求,坚持农业现代化发展方向,推动特色农业形成集研发,种养,加工,营销,文化,生态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全产业链,以农业全产业链发展促进农民多环节增收.
三是感恩奋进,抓好乡村建设强基.深深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打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支撑点"要求,扎实推进乡村建设行动,着力打造生态宜居,洁净美丽的乡村乐园.加快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加强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组织实施"两个带头人"政治引领和带富能力 "双提升"计划,让农村基层党组织成为"活力,善治, 文明"乡村的"主心骨".
四是感恩奋进,抓好文化浸润乡村.深深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的重要指示,深入开展文明素养提升行动,扎实推进"思想政治引领,文明风尚提升,优秀文化传承,文化服务惠农,文化产业富农"五项行动,进一步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让固原市成为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教育示范地,红色文化新高地,满足脱贫地区群众精神文化新需求样板地,精神文明建设模范地.
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勇毅前行 走好闽宁协作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 - - 永宁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徐振宁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亲切关怀下,永宁县闽宁镇作为闽宁协作共建的起点,用25年时间走出了一条东西部协作的脱贫之路,产业支撑的致富之路,生态优先的发展之路,民族团结的和谐之路,见证了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的伟大成就,创造了"干沙滩"变成"金沙滩"的奇迹.
今年以来,永宁县按照"联席推进,结对帮扶,产业带动,互学互助,社会参与"的协作机制,持续深化闽宁协作,合力推进乡村振兴.联席推进,深入开展互访交流,利用闽宁协作资金,瞄准重点招商板块,实施温棚,冷库,种植等项目,有效衔接乡村振兴.优势互补,开展厦门市"百团万人"游宁夏活动,推动厦门大学在闽宁镇首次设立研究生支教点,在厦门设立消费帮扶专柜和"乡韵闽宁"消费帮扶专馆,实现多领域全面合作.结对帮扶,闽宁镇6村1社区全部与厦门"结亲",厦门市54所学校与闽宁镇16所中小学结对,选派经济发展部门和村党组织书记到厦门市跟班学习,在互动交流中进一步拉近区域感情.
永宁县将继续坚定不移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勇毅前行,奋力把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新蓝图变为实景图.打造产业融合新格局.充分发挥葡萄酒产业的政策优势,特色酒庄的集聚优势,交通便捷的区位优势,逐步打造融合移民文化,葡萄酒文化与葡萄种植,葡萄酿酒的全产业链,使闽宁镇成为美丽乡村风景线.优化增收致富新环境.加快推进晓鸣农牧智慧农业产业园,小任果蔬冷链物流基地等项目建设,让群众在家门口变身产业工人.实施文明素养提升行动,充分发挥移民群众主体作用,促进情感融入,生活融合,精神融通.提升闽宁协作新高度.开展多领域深层次合作,推进闽宁产业园二期,"山海情"影视基地建设和葡萄酒庄4A级景区创建等工作,促进旅游与文化,生态,产业深度融合.高标准制定闽宁镇专项规划,努力把闽宁镇打造成东西部协作示范镇,移民致富提升示范镇,乡村振兴示范镇,民族团结进步示范镇,推动闽宁协作在新的起点上取得新的成绩. | 0.863728 | 136.112903 | 0.036062 | 0 | 390 | 2,577 | 1,110.3 | 4.082031 | 0.15061 | 0.01739 | 643,900,040,075 | 新闻传媒 |
2022年对新闻工作者来说又是致命的一年.保护记者委员会(CPJ)调查发现,2022年至少有67名记者和媒体从业人员遇害,该数值较2021年激增近50%,为2018年以来最高.究其原因,许多记者在报道乌克兰战争时遇难,拉丁美洲的殉职记者人数亦显著增加.
CPJ已经确认至少有41名记者和媒体从业人员因履行工作职责遭到直接报复而被谋杀;CPJ同时正在调查其他26名新闻工作者的死因,以确认他们是否殉职.
在这67名殉职记者中,有过半在三个国家丧生:乌克兰(15人),墨西哥(13人)和海地(7人).这是有记录以来在这三个国家殉职记者人数最多的一年.
在墨西哥和海地,记者因履行工作职责而成为残酷谋杀的目标,而绝大多数肇事者却依然逍遥法外.在CPJ全球有罪不罚指数名单中(该名单列出了纵容记者谋杀犯的国家),墨西哥继续榜上有名.
2022年丧生的记者生前报道的议题包括:哥伦比亚的犯罪和腐败,乍得,以色列,巴勒斯坦被占领土和缅甸的政治动荡,巴西的环境问题,以及土耳其和美国的内政.他们的遇难凸显了新闻工作者在世界各地(包括民选政府国家)所面临的致命威胁.
CPJ追踪了记者殉职的三种类型:遭到报复性谋杀而殉职(迄今为止最常见的死因),在战斗或交火中遇难,以及在执行其他危险任务时死亡.CPJ还记录了媒体协助人员如翻译,司机和保安遇害的案件(2022年在哈萨克斯坦就发生了一起此类事故).
以下是CPJ对2022年记者殉职案件的五大调查发现.
2022年7月31日,在乌克兰东部城市巴赫姆特的一次轰炸后,一名法新社记者逃离硝烟.(法新社/Bulent Kilic)
自俄罗斯于2022年2月24日全面入侵乌克兰以来,至少有15名记者在乌克兰境内遇害.CPJ已确认其中13人在从事新闻采集和报道时被杀害,目前正在调查另外两名在冲突期间遇难的记者的死因,以确认他们是否殉职.
多数殉职记者死于战争早期.自5月底法国摄影师Frédéric Leclerc-Imhoff遇害以来,CPJ还未发现有其他记者在乌克兰殉职.然而,在当地进行报道依然危机四伏.新闻工作者在报道冲突时经常被炮火炸伤,另有消息来源称他们已经成为俄罗斯军队的攻击目标.
CPJ调查发现,2022年共有30名记者在拉丁美洲遇害,几乎占全球总数的一半,反映了当地记者在报道犯罪,腐败,帮派暴力和环境等议题时面临的巨大风险.至少有12名记者因履行工作职责遭到直接报复而在拉丁美洲遇害.CPJ正在继续调查其他18名记者的死因.
2022年,CPJ在墨西哥发现三起记者殉职案,目前正在调查其他10名遇难记者的死因.该国共有13名记者遇害,这是自1992年CPJ开始调查以来墨西哥殉职记者人数最多的一年.
在墨西哥,CPJ调查发现共有13名记者被杀,是单一国家的最高年度纪录.在其中三起案件中,受害记者因其报道犯罪和政治题材而遭到报复性谋杀,并在死前受到威胁.CPJ正在调查另外10起谋杀案的动机,但在一个以暴力和有罪不罚著称的国家,想要确认记者是否殉职尤为困难.
2022年10月30日,一群记者聚集在海地首都太子港的一个警察局,要求释放一名同事.记者Romelson Vilcin在当天的示威活动中被警方发射的催泪弹击中头部后丧生.(法新社/Richard Pierrin)
在海地,记者报道帮派暴力以及由2021年7月总统约韦内尔·莫伊兹遇刺引发的政治危机和国内暴乱,面临着急剧上升的暴力袭击事件.2022年,至少有五名记者在海地殉职;CPJ正在调查另外两名记者的死因.其中两起记者殉职案件的凶手是警察.
CPJ还记录了四名在巴西,智利和哥伦比亚殉职的记者,目前仍在调查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和巴拉圭六名记者的死因.
在墨西哥,有一些旨在保护新闻工作者的法律和实体,包括州和联邦保护机制.然而,事实证明这些机制形同虚设.2022年1月,墨西哥下加利福尼亚州保护机制成员,资深广播记者Maria Guadalupe Lourdes Maldonado López在蒂华纳自己的车内遭到枪杀.
另外两名记者 - - Alfonso Margarito Martínez Esquivel和Armando Linares López - - 被谋杀前正在申请被纳入墨西哥的联邦保护机制.
10月,哥伦比亚记者Rafael Emiro Moreno Garavito在自己经营的快餐店内被两名男子枪击身亡.Moreno是独立新闻机构Voces De Córdoba的负责人,因其对政治腐败和贩毒集团的报道长期受到威胁.哥伦比亚政府的国家保护部门为Moreno指派了一名保镖,提供了一件防护背心和一个预警紧急按钮.然而, 在Moreno遇害当天,他认为在自己餐馆工作时无需保护,便让保镖提前离开了.
2022年5月15日,加沙城的一面壁画上绘有被谋杀的半岛电视台记者Shireen Abu Akleh的头像.Akleh在以色列对西岸城市杰宁的一次军事袭击中被枪杀.(美联社照片/Adel Hana)
2022年5月,巴勒斯坦裔美国记者Shireen Abu Akleh在报道以色列对巴勒斯坦西岸城市杰宁进行军事袭击时被枪杀.目击者以及多项调查得出的结论是,一名以色列士兵发射的子弹杀死了这名半岛电视台的资深记者.美国国务院的一项调查发现,来自以色列国防军阵地的枪声"可能"导致了Abu Akleh的死亡 ,但 "不能证明此非意外".迄今为止,以色列政府仍未展开透明的调查或采取措施将凶手绳之以法.美国联邦调查局11月宣布计划对Abu Akleh遇害事件展开调查,CPJ对此表示支持.
Abu Akleh谋杀案是以色列纵容针对媒体的暴力,让凶手逍遥法外的最新例证.一年前,以色列军队轰炸了加沙地带的几栋建筑,其中包括美联社和半岛电视台的媒体办公室.以色列声称哈马斯武装分子将这些建筑用于军事目,CPJ请求以色列政府为这种说法提供证据并重申加沙记者享有自由,安全工作的权利,但未得到回应.2018年,至少有另外两名巴勒斯坦记者Yaser Murtaja 和Ahmed Abu Hussein在报道加沙地带的示威活动时被枪杀.联合国调查委员会后来发现,以色列狙击手"故意"射杀了这两名记者.以色列当局没有澄清他们进行了哪些调查(若有),也没有说明肇事者是否被绳之以法.
2022年,在因履行工作职责而被谋杀的19名记者中,有18名为报道本国政治,犯罪或腐败等敏感话题的当地记者.
发生在菲律宾的四起记者谋杀案的受害者都是报道当地政治的电台记者,反映了该国新闻从业人员所面临的危险,即使是在小费迪南德·马科斯总统6月开始执政之后.其中一个令人发指的案例引发了菲律宾记者群起抗议:广播评论员Percival Mabasa于10月被枪杀;警方后来声称是惩戒局局长和另一名监狱官员下令谋杀了Mabasa,以报复他对他们进行的腐败指控.
2022年还发生了近年来第一起美国记者殉职事故 - - 上一次发生在2018年,当时一名枪手在马里兰州安纳波利斯"首都宪报"(Capital Gazette)报社枪杀了五名员工.2022年9月,报道政治,犯罪和腐败的"拉斯维加斯评论报"(Las Vegas Review)记者Jeff German被当地一名官员刺死,这名官员在German报道其办公室涉嫌管理不善后,在连任竞选中落败.该官员在杀害记者后不久被捕,目前正面临谋杀指控.
报道腐败问题的巴基斯坦记者Arshad Sharif也在2022年遇害.Sharif曾是一名电视主播,批评过巴基斯坦的腐败问题.10月,他在南非首都内罗毕城外被肯尼亚警方枪杀.巴基斯坦调查人员表示,他的遇害是一次 "有计划,有针对性的暗杀",而不是肯尼亚警方声称的误杀.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人受到指控,CPJ正在继续调查该记者是否因工作而被杀害.
CPJ从1992年开始整理所有遇难记者的详细记录.CPJ的工作人员进行独立调查并核实每一名记者遇难的背景.只有在工作人员有把握确认一名记者因履行本职工作而遭到直接报复,卷入战火或执行危险任务(如所报导的抗议活动升级为暴力事件)而遇难时,CPJ才会将其纳入殉职名单.
如果杀人动机不明确,但遇难记者有可能因履行工作职责而死亡,CPJ将这些案件归类为"未确认"并继续进行调查.
CPJ的遇难记者名单不包括死于疾病或车祸/飞机失事的记者,除非该事故为蓄意谋划.其它新闻机构使用不同标准得出的死亡人数有所不同.
CPJ 2022年遇难记者数据库列出了每位受害者的概况,以及用于研究数据趋势的检索选项.CPJ的数据库将1992年以来所有殉职,失踪或被监禁的记者都记录在案. | 0.908861 | 118.866667 | 0.018555 | 0 | 289 | 877 | 1,244 | 4.1875 | 0.149467 | 0 | 758,500,000,594 | 新闻传媒 |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意见"从重要意义,目标任务,工作原则三个方面明确了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总体要求,要求深刻认识全媒体时代推进这项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坚持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坚持正确方向,坚持一体发展,坚持移动优先,坚持科学布局,坚持改革创新,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体制机制,政策措施,流程管理,人才技术等方面加快融合步伐,尽快建成一批具有强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逐步构建网上网下一体,内宣外宣联动的主流舆论格局,建立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全媒体传播体系.
"意见"指出,要推动主力军全面挺进主战场,以互联网思维优化资源配置,把更多优质内容,先进技术,专业人才,项目资金向互联网主阵地汇集,向移动端倾斜,让分散在网下的力量尽快进军网上,深入网上,做大做强网络平台,占领新兴传播阵地.
"意见"指出,要走好全媒体时代群众路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贴近群众服务群众,创新实践党的群众路线,大兴"开门办报"之风,把党的优良传统和新技术新手段结合起来,强化媒体与受众的连接,以开放平台吸引广大用户参与信息生产传播,生产群众更喜爱的内容,建构群众离不开的渠道.
"意见"指出,要以先进技术引领驱动融合发展,用好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革命成果,加强新技术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前瞻性研究和应用,推动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要推进内容生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加注重网络内容建设,始终保持内容定力,专注内容质量,扩大优质内容产能,创新内容表现形式,提升内容传播效果.要深化主流媒体体制机制改革,建立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的一体化组织架构,构建新型采编流程,形成集约高效的内容生产体系和传播链条.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增强主流媒体的市场竞争意识和能力,探索建立"新闻+政务服务商务"的运营模式,创新媒体投融资政策,增强自我造血机能.
"意见"指出,要按照资源集约,结构合理,差异发展,协同高效的原则,完善中央媒体,省级媒体,市级媒体和县级融媒体中心四级融合发展布局.努力打造全媒体对外传播格局,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
"意见"强调,要大力培养全媒体人才,实行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提高主流媒体人才吸引力和竞争力.要优化人才队伍结构,把更多熟悉新媒体的中青年优秀人才充实到关键岗位,充分释放人才活力.
"意见"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强化资金保障,加强政策支持,形成政策保障体系,支持媒体深度融合发展.要强化党的领导,把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作为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重要内容.要加强评估考核,加强督促检查,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 0.88707 | 135.777778 | 0.02061 | 0 | 291 | 310 | 937.9 | 4.109375 | 0.119476 | 0 | 758,500,001,188 | 新闻传媒 |
作者︱管中祥(撰文当时为中正大学传播系助理教授,媒体观察教育基金会董事长)
每一次公民透过另类媒体突破主流媒体限制的成果,或许都可说是个例外,但例外的频次不断增加,也意味着媒体改革与多元民主有了新的可能性.
1980年代末期,在民间社会压力及新自由主义的政策下,台湾走向开放之路,媒体政策也在其中.不过,近几年的媒体开放结果似乎不尽人意,不仅批判媒体之声未曾间断,更被大多数国人视为社会乱源之一.
事实上,虽然政治力量逐渐退出媒体,但媒体开放的结果并未全然解决党政军操控,反而带来新的问题.在所有权结构上,随即产生了媒体企业集化及产权集中化的现象,不仅有线电视系统逐渐掌握在几家大型集团之手,跨媒体经营的现象也日渐浮现.国民党原本掌握的广播与电视媒体,透过法律的漏洞,逐步转手给其所信任的商业集团,最终发展成在政治立场倾向中国的企业"中时旺旺集团",并且同时拥有无线电视,卫星电视,报纸,杂志及网络媒体.另一方面,台湾为走向全球化,对传播政策中的媒体所权规范也日益放松,并且无力也不愿管理外国投资者,不仅许多本国资本先到境外成立子公司,再伪装外国资本投资台湾媒体,跨国资本也日渐掌握台湾的媒体,特别是安博凯,凯雷,麦格里银行等跨国资本及私募基金,透过融资策略及多层次的金字塔控股模式,逐步握有台湾媒体所有权.
有趣的是,有线电视系统与电信产业已造成结构式垄断,但另一方面,在频道经营上却陷入恶性竞争的窘境,媒体市场乱象纷陈.自由放任的广电政策,大幅开放商业媒体经营,面积不大的台湾,竟然有两百多家的商营卫星频道,以及近两百家广播电台,电视频道中,有更有八家二十四小时播出的新闻台,每天播出大同小异及消费弱势者的内容,引起社会反感.在缺乏多元,平等的媒体政策规划下,市场成了丛林,媒体经营者必须面对市场小,媒体多的市场结构,使得媒体在生存压力下,播放大量的同质性内容,或者以腥煽色,侵犯隐私,消费与嘲弄弱势者为手段,不断挑战传统媒体伦理的底线,吸引观众目光,获取收视率,同时降低成本以求生存.因此,我们看到部分媒体品质低劣,内容无创新,嘲弄与欺凌弱势者,甚至在公共议题的监督与讨论上,呈现近乎无能的状态.
进一步来看,虽然解除戒严,新闻已不再受国家检查,但台湾的媒体言论的多样性未如社会期待.政府编列大量的预算,以"置入性行销"的方式收买新闻媒体,要求媒体将政府宣传广告伪装新闻的方式刊登,让民众无法辨识新闻中所隐藏政治宣传与意识形态,以市场原则操控媒体合法化,以柔性的手段控制媒体,不仅延续戒严时期政治宣传的目的,也削弱媒体监督政府的能力.
另一方面,以前受到国家压制的媒体市场在能量解放之后,却反过来压抑财力较弱的新生声音,特别是阶级,性取向,移民,种族的弱势者,媒体表现严重背离民主的理想,台湾的新自由主义国家机器与资本相互渗透,关系愈形错综复杂.这种复杂且相互渗透的情势除了政治与商业力量交错外,原本新自由主义所赞扬的专业主义,免除国家控制,多元选择等理念却受到严格检验.
类似的现象也发生在意大利,意大利总理贝鲁斯柯尼不仅权倾一世,更是意大利的媒体大亨.在他经营的电视里充斥了八挂,绯闻,女体,冲突等感官刺激的内容,观众也沈浸在媒体创造的奇观世界,但一另方面,媒体又是他最精锐的宣传部队,不断散布他柔情与正义的形像,巩固他一手打造的"政""媒"王朝.
现年74岁的贝鲁斯柯尼从建商出身,1980年成立意大利第一家全国性的商业电视台Canale5,并陆续并购了几家媒体,不仅媒体版图扩及到法国,德国,西班牙等欧洲其它国家.不过,贝鲁斯柯尼的私生活也引起社会关注,各国狗仔队虽环伺在侧,但他总是用权力与法律拦阻了照片的刊登,并采取报复行动.
事实上,意大利的例子不仅点出了政媒结盟的可怕,同时也提醒了当媒体开始将公共事务娱乐化,八挂化后,所危及的,恐怕不只是供负面的学习典范或隐私的侵犯,更可能造成社会对公共事务的集体无能.
当媒体不再报导公共事务,或将公共事务娱乐化与八卦化,民众也越来越难从媒体得知与了解社会的各样面貌,新闻媒体恶性竞争,不仅让社会日渐去政治化与去公共化,更让民众与公共事务渐行渐远,如此一来,当人民不再能透过媒体了解与关心公共事务,也使得政府失去民众参与及受公共监督的力量,这样的发展不仅是对民主政治重大伤害,也提供了威权体制再起的温床.
台湾的政媒问题虽不若意大利严重,但,这几年台湾媒体恶性竞争的结果,也越来越朝娱乐取向,公共资讯与公共讨论的节目越来越少,即使是新闻,也呈现大量的绯闻,八卦,对立,琐碎化的景象,强调个人情感的娱乐性,以及冲突对立的感官刺激,对于事件的本质及背后原因的讨论与批判很少关心.
于是,与环境污染有闗的新闻,我们看到的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简化的二元逻辑,看到的是环保团体与开发厂商的对立场面,但一个开发案到底对台湾社会有什么正面与负面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谁获利?谁损失?有多少政商勾结的疑虑?我们在新闻媒体中却很少看到.又如,风灾新闻,在报导中呈现的是记者在狂暴雨中的惊声尖叫,或者,灾难当下民众的哀嚎与悲戚,以及灾难之后,政党卸责的叫嚣与抹黑,但我们看不到对环境政策的深刻检讨,也看不到灾难成因的调查报导.而一连串发生的台塑爆炸案的新闻,媒体更是不回头检讨产业政策,反而走向风水,祖灵的奇门遁甲式的报导.
台湾当然也有狗仔队紧盯着权力者,不过,更重要的是,对于媒体公共事务无能的现象,来自民间社会的公民行动与公民媒体,正试图台湾的民主政治杀出一条血路.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及数码相机的普及,也让另类媒体有了新的可能.公民记者的出现不仅实现了网络的集体协作与创造,也抹除了过去媒体与阅听众之间原有的单向关系,人们只需要用照相手机就能报导周遭世界的事务,在此种新兴生产性消费的思维中,个人得以从消费者转变成为生产者.就如同学者Dowing指出的,基进的媒体取向对互联网而言是不可或缺的,因为它是由人民在创造传播互动形式的参与中所构成的,对商业媒体的单向流动特质,扮演着对抗性的力量.在台湾,包括以文化,劳工,环保,性少数为诉求的网络媒体陆续出现,他们希望能让商业逻辑下失去战场的理想在网络上发声.不仅只作为另类意见与弱势者的发声管道,也积极地透过媒体的力量挑战权力者,他们不以客观中立自居,甚至将自已当作社会运动的策动者,和社运团体并肩作战,也因此,警察及政府单位将这些另类媒体工作者视为示威者的同伙,称他们为"假记者",限制采访工作,因而引发诸多冲突.
这些独立的另类媒体工作者,有学生,医生,退休人士,失业劳工,并且也有越来越多的主流媒体工作者不愿作为政治商业势力的传声筒,辞去原有工作,透过网络进行独立报导.他们透过数码相机,互联网进行独立报导,也利用网络的转贴,转寄,串连,经由网络书签,社群媒体,如:twitter,facebook等卷动社会参与,甚至以手机,无线网络进行社会运动的现场直播,不但提供商业媒体以外的另一种声音,也反击主流媒体在公共事务上的无能.
2007年的乐生保留运动,透过了网络动员,独立媒体,部落客的报导,以及各式各样的文化行动,在媒体扭曲与忽略了情况下,成功地动员了5000人走上街头,捍卫乐生院;2008年,"野草莓学运"更将网络直播带进社会运动,形成全国网络大串连.2009年,八八水灾发生后,许多部落客及网民立即彼此串连,彼此分工,台湾各地的网友自动透过网络发布当地受灾消息,不但快速地将灾区资讯有系统的传播到台湾各地,到灾区探访,扮演起协助救灾的重要角色,利用google地图及开放性软件,整合民众提供的讯息,其资讯整理及传布的能力与效率远远胜过官方救灾体系及主流媒体,甚至成为官方救灾及主流媒体报导最重要的资讯提供者.
另一个引发社会关注的例子,则是一位独立的公民记者报导"当怪手开进稻田中"的新闻引起社运团体,政府及主流媒体的注意.
这几年台湾政府为求经济发展,讨好资本家,经常强制征收农民土地,造成人民被迫迁移,并使得环境及农业受到严重戕害.2010年政府为开发工业区,强行征收农地,将怪手开入农民即将收成的稻田,并封锁当地道路,限制媒体采访,此举引起农民高度不满.主流媒体起初并不在意这样的新闻,不过,长期关心环保的公民记者"大暴龙"(Dinosaur)率先在网络上被露这个讯息,几天之内有数十万人看到这则新闻,引起许多人关心,这则公民新闻带动了许多独立的公民记者与另类媒体作后续报导,并将该则新闻翻译成英文上传至CNN网站,也引起主流媒体开始投入报导,大暴龙的报导不仅让底层农民的声音也有机会受到社会及政府的关注,同时在间接带动数千人参与一个月之后的农民示威活动.
而最近,板桥市石雕公园由于市公所同意"无偿借用"公园给警察局兴建江翠派出所,因此砍伐树木盖警局,引起当地居民及护树团体的抗议,"大暴龙"也全程拍摄,在民众的努力及网络传播下,不仅集结社区力量,也引来主流媒体关注,最后,县长在议会承认错误,并暂时停工.
事实上,每一次公民透过另类媒体突破主流媒体限制的成果,或许都可说是个例外,但例外的频次不断增加,也意味着媒体改革与多元民主有了新的可能性.不过,我们不能因此就认为民众对公共议题的理解与参与就会越来越多,因为社会参与及改革必须亲身涉入,身体实践,虽然新兴的另类媒体促成社会动员,但亦不能忽略其对社会参与的可能伤害,特别是媒体的替代式参与的功能往往造成社会运动抵消作用.例如,许多人可能因此不到事件的现场,以为在家里上网按"赞"也能"参与"社会运动,"实践"政治参与,透过"围观"满足对社会参与的想像,但这却可能另一个消弱社会进步的因素.
原文来自:第121期(2010/12)公民记者力量大(页9-12) | 0.906384 | 180.136364 | 0.028326 | 0 | 397 | 914 | 981.7 | 4.203125 | 0.112541 | 0.026834 | 758,500,001,992 | 新闻传媒 |
"我在现场"栏目以"我们都是追梦人"为题,将新华社记者记录的追逐梦想的故事汇聚于此.这些故事讲述的是追梦人不停的脚步,是"中国梦"照进现实的新时代.
作为长期在基层采访的记者,我把每一次蹲点报道当作在基层种下一棵"树".
10年前,我的梦想是在广西最贫困的地区用我的镜头记录百姓与贫困斗争,用我的图片故事在大山里种下一片"林".
在这10年里,中国完成了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10年,30万公里,50万张照片,我照片中的很多人圆梦了,幸福了,在乡村振兴的奋进路上又有了新的梦想.
乌英苗寨坐落在桂黔交界的大山深处,共有145户700余人.其中104户属于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杆洞乡党鸠村,41户属于贵州从江县翠里瑶族壮族乡南岑村.在苗语中,乌英意为"美丽的新娘".
作为家中长女,梁足英7岁就开始分担生活的重担,每天从早忙到晚.看到同龄的男孩子去学校上课,梁足英很羡慕.有时候,她会背着弟弟到教室外面,偷偷听课.
在乌英苗寨,梁足英(右)和同学韦妹快在路边学习,等待同学们一起去教室上课(2020年5月20日摄).
在这期间,山区女童教育逐步得到改善.随着脱贫攻坚的深入推进,乌英苗寨和很多山寨一样,发生了巨大变化.梁足英和姐妹们走出大山的愿望变得愈发强烈.
2020年3月,当地政府部门在乌英苗寨开办"我教妈妈讲普通话""双语双向"培训班.梁足英和妈妈一起走进夜校课堂,成为同班同学.
在乌英苗寨"双语双向"培训班课堂上,梁足英(前右)和母亲梁英迷在一起学习(2020年6月8日摄).
曾长期担任培训班老师的潘木枝是乌英苗寨走出的大学生.她说:"读书的梦想就像一颗种子,埋藏在妈妈们心里已经几十年了.她们白天干活已经很累了,晚上还坚持来上课.而且穿上新衣服,像过节一样."
梁足英说:"我每天都早早出门干活,争取早点回家,然后洗澡,吃饭,等着上课的广播响起."
为鼓励梁足英学习,丈夫卜胜昌不仅把晚上的家务活全包了,还特意给她买了新衣服.梁足英成为班上学习最勤奋的人,并被选为班长.
在培训班举办的500多个夜晚里,妇女们朝夕相处共同学习,彼此间建立了深厚的姐妹之情,同窗之谊.大家晚上一同上夜校学知识,白天一起种高粱,护果树,养田鲤,在脱贫致富路上撑起"半边天".
梁足英(左)和同学潘妹妹在家写作业(2020年9月11日摄).
从去年开始,梁足英和姐妹们出镜拍摄了50多个短视频,介绍乌英的风土人情,在社交媒体上广为传播.
2021年下半年,在柳州市妇联,结对帮扶的广东省廉江市以及柳州市爱心螺蛳粉企业的支持下,从未走出大苗山的梁足英和姐妹们,第一次到城市参观学习,第一次到海上游览.
在广东廉江市近海海域的游船上,梁足英(左三),吴妹富(左一)和游客一起跳舞(2021年11月4日摄).
从今年4月份起,梁足英每天都通过微信和电话,用流利的普通话和商家对接销售野菜事宜.这是她们走出大山的新起点.
位于大山深处的广西融安县东起乡崖脚村铜板屯,曾是典型的"空巢村",一度只剩下6名老人留守,土地闲置荒废,田野荒草丛生.
为了不让故乡在人去村空中渐渐消失,在城市务工多年,54岁的龙革雄返乡创业,坚守10年.他和乡亲们一起将铜板屯从"空巢村",贫困村,变成了游客纷至沓来的旅游示范村.
在铜板屯,村民龙革雄扛着树苗上山种植李树(2021年3月7日摄).
上世纪90年代,农村掀起城市务工潮,铜板屯的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1992年,24岁的龙革雄带着妻子罗伟枝,结束"望天吃饭"的种地生活,选择到城里务工"大干一场".
铜板屯春色(2021年2月12日摄) | 0.871247 | 59.96 | 0 | 0 | 93 | 471 | 1,258.7 | 4.058594 | 0.213476 | 0 | 758,500,002,576 | 新闻传媒 |
全球新闻界将于本周一(5月3日)共同庆祝由联合国所创建的世界新闻自由日,今年30周年的主题是"将信息视为公共产品(information as public good)".但在中国,不管是本国籍或外国籍的新闻工作者,他们说,今年的主题和此一纪念日的本身让人充满"羞愧和难堪",特别是,执政当局对中国的新闻和言论空间越来越紧缩.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中国籍资深新闻工作者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表示, "这个节日跟中国人没有关系".他说,让中国人评论这个纪念日太让人"羞愧和难堪"!
位于北京的他说,随着中国言论空间的紧缩和整体政治环境的恶化,他和多位同期的新闻工作者都"已经沉默了".即便他们都可以透过VPN(虚拟私人网路)翻墙,浏览推特或脸书等社群媒体,但他说,他们鲜少留言或公开评论敏感议题和时事.
他还说,过去这六,七年来,中国已经越来越没有调查性和深度报道的空间.少数几位曾坚持深度报道或监督政府的记者面临的后果却是警察的骚扰或拘捕,这样的寒蝉效应让很多人却步或选择"闭嘴".
他说,中国新闻圈曾呼吁出台"新闻法",来保护新闻记者,但多年来,官方不曾作出任何回应,因为任何回应都会让官方难堪.他也说,现在中国新闻圈"万籁俱寂"的发展反而是官方所乐见的,因为,没有了媒体监督,官员就可以为所欲为,也不会被问责.
对于现行的中国报刊,他说,他也多年不曾仔细阅读了,因为他认为,"那些根本不是新闻,真正的新闻已经死了."
这位资深新闻工作者说,他对中国新闻环境的前景非常悲观.因此,他呼吁年轻一辈,特别是对新闻工作仍怀抱理想的学子,若有机会,应该离开中国,到一个可以施展抱负的国家,否则继续留在中国的新闻圈,恐怕没有什么施展的空间.
资料照:北京街头一名男子在读一处报栏里张贴的环球时报. (2016年4月5日)
而致力于促进全球新闻自由的"无国界记者组织"也对中国做出相当负面的评价,称其为全世界新闻和言论自由的最大威胁.
无国界记者组织东亚办事处主任艾玮昂(Cédric Alviani)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表示,中国近年来发动"大外宣"来改变其国际形象和讲好中国的故事,也将新闻独立报道的本质扭曲为只为一党之私服务的政府文宣工作和"爱国者新闻".
无国界记者组织东亚办事处主任艾玮昂(Cédric Alviani)
艾玮昂说:"就中国而言,无国界记者组织认为中国是全世界新闻业的最大敌人,也是全世界资讯自由的最大敌人.中共政权不仅打压自己的人民,过去十年来,新闻和资讯自由更是遭逢严重的倒退."
艾玮昂表示,中国透过电视,广播等诸多管道加大对外宣传的力度,且利用各国开放的新闻和言论空间来进行言论的渗透,包括不实言论和假信息的传播.他说,这已经对民主国家和其开放的社会带来负面的冲击,因此,他呼吁,民主国家加强对中国外宣工作,官媒和党媒的检视,要求其和大多数的独立媒体一样,严守新闻作为社会公器的责任和公平报道的新闻标准,否则,就应该对作为政党代理人的媒体宣传机器做出合理的限制或制裁.
继英国于2月初,以违反广播规定,撤销官媒中国环球电视(CGTN)在英国的播放牌照后,德国也跟进停播.艾玮昂称,英国和德国的停播决定都是依法有据,且具正当性,和中国报复性地禁播英国广播公司世界新闻频道(BBC World News)不可相提并论.
根据无国界记者组织于四月底所发布2021年全球新闻自由指数,在全世界180国的排行中,中国排行第177名,也就是倒数第四名.虽然名次没有变动,但艾玮昂说,中国的新闻环境在过去一年史无前例地恶化,而且没有看到任何改善的前景.
截至目前为止,中国也是全世界关押记者人数最多的国家,约有超过120名记者入狱,其中多人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胁.去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挺身犯险前往疫区,揭露疫情真相的数位公民记者,包括方斌,陈秋实,李泽华和张展等人不是被失踪,就是被关押.其中曾在上海执业的前律师张展去年底更是遭当局以"寻衅滋事罪"重判四年刑期.
艾玮昂说,中国也对外国籍新闻工作者极度不友善,在过去一年内,史无前例地驱逐了总计18位的外国籍新闻记者,包括前BBC驻北京特派沙磊(John Sudworth).
前环球电视驻泰国曼谷特约记者,华裔英国籍郑理现(Tony Cheng) 于北韩现场采访报道.(照片提供:郑理现)
郑理现(Tony Cheng)为华裔英国籍人士,于2011-2020年间担任中国环球电视网(CGTN)驻泰国曼谷的特约记者,为其旗下的英语频道(即旧称央视英语频道)供稿.
他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表示,原出身BBC和半岛电视台(Al Jazeera English ) 等国际媒体的他曾满腔热情地想要贡献自己的工作经验,来提升环球电视的品质.
他说,最初几年在环球电视的工作氛围还算开放,而且该频道也投入相当多的经费和资源来提升品质,让他一度相信,假以时日,环球电视频道的品质会随之进化和成熟.但后几年,受限于主事者的政治接受度,他看到,频道进步的空间有限,对有经验的工作人员也缺乏信任,而且编辑也开始较大幅度地更改他的供稿内容,这让他有了去职的念头.
郑理现说:"环球电视给过我许多机会,经常派遣我前往中东多处采访,我也做出许多让我引以为傲的报道.但是过去四年间,我感到编审的言论控制越来越紧缩.随着一带一路政策出台,忽然间,这么说吧,东南亚国家的报道动辄就成为敏感议题.有一些议题,他们根本不想讨论."
例如,在报导柬埔寨时,他被要求避免提及红色高棉政权,一度引发了他和编辑台的激烈对话.郑理现说,他看到的最大问题是,编辑台开始有意地避谈很多区域发生的大事,例如缅甸境内对少数族群罗兴亚人的种族屠杀,人权议题,泰国的王室和社会动荡,甚至阿里巴巴在泰国的发展,以及香港议题等.最近两年,他说,环球电视身上的"紧身衣束得越来越紧."
作为华裔身份,郑理现说,他乐见环球电视做出一流水准的国际新闻,提供给中国观众基于事实真相但又吸引人的报道.但渐渐地他了解到,中国官媒要的还是听话的,不挑战威权的记者.
郑理现对遭以"非法向海外提供国家机密" 罪名起诉的环球电视澳籍华裔主播成蕾尤其寄以无限的同情.他说,让人相当愤怒的是,中国政府对于如成蕾等华裔人士恣意妄为,剥夺她的许多基本法律权益,"仿佛她是中国政府所拥有的财产."
对英国禁播环球电视的决定,郑理现表示认同.他说,西方国家本就该对环球电视的报道品质,财务经营结构的透明度有一定的要求标准,如果有任何违法之处,环球电视当然就得接受惩罚.
美国之音以电邮致函环球电视的两位新闻联络人,希望取得相关回应,但截至截稿前,未获回应.美国之音也以电邮致函中国传媒大学的12位新闻传播学部教授,希望听取他们对中国新闻环境的看法,但电邮多半被退回,其余则未获回应.中国人民大学的一位新闻系教授则拒绝接受美国之音的采访.
位于台北的政治大学国家发展研究所助理教授黄兆年分析,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影响,全世界新闻自由所面对的威胁已经不再局限于境内的政权或企业财团,更多是来自国界之外,包括来自中国这个地缘政经力量崛起的威权大国.
黄兆年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表示,中国在全球散播的虚假宣传运动是建立在其大外宣的基础上,也就是一个威权控制媒体的外溢效果.
他说,中国以党领政,又以政领媒,要求媒体在国内要姓党,为共产党服务,而非为公众利益服务.现在,透过官媒党媒以及中国网路三巨头百度,腾讯和阿里巴巴的对外扩张,中国政府得以把内部对媒体的控制延伸至国界之外,不管是透过并购当地媒体(所谓的"借船出海"策略),还是对当地媒体提供广告费或以中国市场为诱因,对当地媒体威胁利诱,来找到更多的境外媒体协力者,以协助中国渗透民主和开放的社会,扩大其国际影响力.
黄兆年说:"这是不对称的嘛!所以,中国的影响力可以到世界各地,可是呢,自由世界的资本,自由世界的资讯进不到中国."
针对这样的不对称发展,黄兆年说,欧美等国家,包括台湾,都已经开始有所反制或针对来自中国的资本和信息做合理,谨慎的管理.他说,管理的层面有三,包括,一,政府跨部会严格审查中资对媒体的投资,除了新闻专业的监管外,国安也是审查的标准之一.二,对于合法入境的媒体则要求其透明化,例如,向阅听大众公开揭露那些为外国政府或政权代理人的媒体,让选择权回归给大众.三,对于社群媒体课以标示或纠举虚假信息的责任.
黄兆年说,他非常认同今年世界新闻自由日的主题,"将信息视为公共产品".他说,信息不仅是公共财,学界更将其视为"协调财(coordination good)", 也就是促进协调的产品.他说,因为正确的信息有助于促进民主社会的沟通和协调,据以做出正确的判断,甚至于促进集体行动.但中国不想给公民社会有独立思考的机会,也不乐见社会出现集体行动,因此,除了打压新闻自由外,也在境内外打压这样的信息协调财.
他说,这样的发展态势对民主国家带来负面影响.黄兆年说:"中共政权侵蚀国内的协调财和公共财,现在往外扩张.不只吃掉国内的公共财,协调财,它开始吃掉世界各地的公共财,协调财.那就会造成民主的弱化以及威权的扩张,这非常不利于,在一个地缘政治脉络里,威权跟民主的竞争,这会让民主岌岌可危,让威权得到进一步的扩张." | 0.891304 | 110.941176 | 0.022854 | 0 | 198 | 1,087 | 811.1 | 4.074219 | 0.125928 | 0.009488 | 758,500,002,631 | 新闻传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