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stringlengths 5
75
| author
stringlengths 0
48
| fromurl
stringlengths 0
185
| summary
stringlengths 4
460
| pic
stringlengths 32
70
| largepic
stringlengths 0
69
| titlepic
bool 2
classes | thumb
bool 2
classes | islctt
bool 2
classes | selector
stringclasses 14
values | translator
stringlengths 0
45
| reviewer
stringclasses 27
values | editorchoice
bool 2
classes | tags
sequence | category
stringclasses 20
values | count
dict | comments_data
list | related
list | excerpt
stringlengths 4
460
| date
timestamp[s] | updated
timestamp[s] | id
int64 1
16.6k
| permalink
stringlengths 17
21
| content
stringlengths 116
82.2k
|
---|---|---|---|---|---|---|---|---|---|---|---|---|---|---|---|---|---|---|---|---|---|---|---|
一些重要 Docker 命令的简单介绍 | Arun Pyasi | http://linoxide.com/linux-how-to/important-docker-commands/ |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些在你使用 Docker 之前需要了解的重要的 Docker 命令。Docker 是一个开源项目,提供了一个可以打包、装载和运行任何应用的轻量级容器的开放平台。它没有语言支持、框架和打包系统的限制,从小型的家用电脑到高端服务器,在何时何地都可以运行。这使它们可以不依赖于特定软件栈和供应商,像一块块积木一样部署和扩展网络应用、数据库和后端服务。 Docker 命令简单易学,也很容易实现或实践。这是一些你运行 Docker 并充分利用它需要知道的简单 Docker 命令。 1. 拉取 Docker 镜像 由于容器是由 Docker 镜像构建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14/071619ux287xfzx66799uh.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14/071619ux287xfzx66799uh.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ictlyh | false | [
"Docker"
] | 系统运维 | {
"viewnum": 11487,
"commentnum": 0,
"favtimes": 4,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些在你使用 Docker 之前需要了解的重要的 Docker 命令。Docker 是一个开源项目,提供了一个可以打包、装载和运行任何应用的轻量级容器的开放平台。它没有语言支持、框架和打包系统的限制,从小型的家用电脑到高端服务器,在何时何地都可以运行。这使它们可以不依赖于特定软件栈和供应商,像一块块积木一样部署和扩展网络应用、数据库和后端服务。 Docker 命令简单易学,也很容易实现或实践。这是一些你运行 Docker 并充分利用它需要知道的简单 Docker 命令。 1. 拉取 Docker 镜像 由于容器是由 Docker 镜像构建 | 2015-05-14T15:07:00 | 2015-05-14T15:07:00 | 5,446 | /article-5446-1.html |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些在你使用 Docker 之前需要了解的重要的 Docker 命令。[Docker](https://www.docker.com/) 是一个开源项目,提供了一个可以打包、装载和运行任何应用的轻量级容器的开放平台。它没有语言支持、框架和打包系统的限制,从小型的家用电脑到高端服务器,在何时何地都可以运行。这使它们可以不依赖于特定软件栈和供应商,像一块块积木一样部署和扩展网络应用、数据库和后端服务。

Docker 命令简单易学,也很容易实现或实践。这是一些你运行 Docker 并充分利用它需要知道的简单 Docker 命令。
### 1. 拉取 Docker 镜像
由于容器是由 Docker 镜像构建的,首先我们需要拉取一个 docker 镜像来开始。我们可以从 Docker Registry Hub 获取所需的 docker 镜像。在我们使用 pull 命令拉取任何镜像之前,为了避免 pull 命令的一些恶意风险,我们需要保护我们的系统。为了保护我们的系统不受这个风险影响,我们需要添加 **127.0.0.1 index.docker.io** 到 /etc/hosts 条目。我们可以通过使用喜欢的文本编辑器完成。
```
# nano /etc/hosts
```
现在,增加下面的一行到文件并保存退出。
```
127.0.0.1 index.docker.io
```

要拉取一个 docker 镜像,我们需要运行下面的命令。
```
# docker pull registry.hub.docker.com/busybox
```

我们可以检查本地是否有可用的 Docker 镜像。
```
# docker images
```

### 2. 运行 Docker 容器
现在,成功地拉取要求的或所需的 Docker 镜像之后,我们当然想运行这个 Docker 镜像。我们可以用 docker run 命令在镜像上运行一个 docker 容器。在 Docker 镜像上运行一个 docker 容器时我们有很多选项和标记。我们使用 -t 和 -i 选项来运行一个 docker 镜像并进入容器,如下面所示。
```
# docker run -it busybox
```

从上面的命令中,我们进入了容器并可以通过交互 shell 访问它的内容。我们可以键入 **Ctrl-D** 从shell中退出。
现在,在后台运行容器,我们用 -d 标记分离 shell,如下所示。
```
# docker run -itd busybox
```

如果你想进入到一个正在运行的容器,我们可以使用 attach 命令加一个容器 id。可以使用 **docker ps** 命令获取容器 id。
```
# docker attach <container id>
```

### 3. 检查容器运行
不论容器是否运行,查看日志文件都很简单。我们可以使用下面的命令去检查是否有 docker 容器在实时运行。
```
# docker ps
```
现在,查看正在运行的或者之前运行的容器的日志,我们需要运行以下的命令。
```
# docker ps -a
```

### 4. 查看容器信息
我们可以使用 inspect 命令查看一个 Docker 容器的各种信息。
```
# docker inspect <container id>
```

### 5. 杀死或删除
我们可以使用容器 id 杀死或者停止 docker 容器(进程),如下所示。
```
# docker stop <container id>
```
要停止每个正在运行的容器,我们需要运行下面的命令。
```
# docker kill $(docker ps -q)
```
现在,如我我们希望移除一个 docker 镜像,运行下面的命令。
```
# docker rm <container id>
```
如果我们想一次性移除所有 docker 镜像,我们可以运行以下命令。
```
# docker rm $(docker ps -aq)
```
### 结论
这些都是充分学习和使用 Docker 很基本的 docker 命令。有了这些命令,Docker 变得很简单,可以提供给最终用户一个易用的计算平台。根据上面的教程,任何人学习 Docker 命令都非常简单。如果你有任何问题,建议,反馈,请写到下面的评论框中以便我们改进和更新内容。多谢! 希望你喜欢 :-)
---
via: <http://linoxide.com/linux-how-to/important-docker-commands/>
作者:[Arun Pyasi](http://linoxide.com/author/arunp/) 译者:[ictlyh](https://github.com/ictlyh)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14 个 grep 命令的例子 | Pradeep Kumar | http://www.linuxtechi.com/linux-grep-command-with-14-different-examples/ | 概述: 所有的类linux系统都会提供一个名为grep(global regular expression print,全局正则表达式输出)的搜索工具。grep命令在对一个或多个文件的内容进行基于模式的搜索的情况下是非常有用的。模式可以是单个字符、多个字符、单个单词、或者是一个句子。 当命令匹配到执行命令时指定的模式时,grep会将包含模式的一行输出,但是并不对原文件内容进行修改。 在本文中,我们将会讨论到14个grep命令的例子。 例1 在文件中查找模式(单词) 在/etc/passwd文件中查找单词linuxtechi root@Linux-world:~# grep linuxtechi /etc/passwd linuxt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16/231734coi0os7nr0frpas6.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16/231734coi0os7nr0frpas6.png | false | false | true | cvsher | false | [
"grep"
] | 技术 | {
"viewnum": 31675,
"commentnum": 8,
"favtimes": 18,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17.156.4.77",
"message": "已收藏",
"username": "来自 - 甘肃 的 MSIE/Windows 用户",
"date": "2015-05-17T08:50:18"
},
{
"postip": "117.156.4.77",
"message": "手工赞,已收藏",
"username": "Shadow-華",
"date": "2015-05-17T08:51:42"
},
{
"postip": "111.161.96.211",
"message": "linux下,命令就是强大啊",
"username": "崖山一劫",
"date": "2015-05-17T12:02:07"
},
{
"postip": "124.202.200.74",
"message": "如何输出匹配行后的第几行或者匹配行前的第几行?",
"username": "Marco_90",
"date": "2015-05-18T16:30:24"
},
{
"postip": "123.120.68.28",
"message": "没看完文章么?后面的几个例子不是说的这个?",
"username": "linux",
"date": "2015-05-18T20:44:04"
},
{
"postip": "124.202.200.74",
"message": "拿例14 b)来举例,我想要的效果是输出匹配 games后的第四行,也就是只输出news:…… 这一行,而不包含匹配games的这一行及随后的三行。",
"username": "Marco_90",
"date": "2015-05-19T08:56:33"
},
{
"postip": "106.120.101.58",
"message": "那就这个命令来说是不行的。。也许通过复杂的组合命令可行。或者,这种事情,通过写个小程序,比如 PERL、Python 的,就很容易。。",
"username": "linux",
"date": "2015-05-19T11:34:10"
},
{
"postip": "124.202.200.74",
"message": "THX",
"username": "Marco_90",
"date": "2015-05-19T13:34:40"
}
] | [] | 概述: 所有的类linux系统都会提供一个名为grep(global regular expression print,全局正则表达式输出)的搜索工具。grep命令在对一个或多个文件的内容进行基于模式的搜索的情况下是非常有用的。模式可以是单个字符、多个字符、单个单词、或者是一个句子。 当命令匹配到执行命令时指定的模式时,grep会将包含模式的一行输出,但是并不对原文件内容进行修改。 在本文中,我们将会讨论到14个grep命令的例子。 例1 在文件中查找模式(单词) 在/etc/passwd文件中查找单词linuxtechi root@Linux-world:~# grep linuxtechi /etc/passwd linuxt | 2015-05-17T08:10:00 | 2015-05-17T08:10:00 | 5,453 | /article-5453-1.html | ### 概述:
所有的类linux系统都会提供一个名为**grep(global regular expression print,全局正则表达式输出)**的搜索工具。grep命令在对一个或多个文件的内容进行基于模式的搜索的情况下是非常有用的。模式可以是单个字符、多个字符、单个单词、或者是一个句子。
当命令匹配到执行命令时指定的模式时,grep会将包含模式的一行输出,但是并不对原文件内容进行修改。

在本文中,我们将会讨论到14个grep命令的例子。
### 例1 在文件中查找模式(单词)
在/etc/passwd文件中查找单词“linuxtechi”
```
root@Linux-world:~# grep linuxtechi /etc/passwd
linuxtechi:x:1000:1000:linuxtechi,,,:/home/linuxtechi:/bin/bash
root@Linux-world:~#
```
### 例2 在多个文件中查找模式。
```
root@Linux-world:~# grep linuxtechi /etc/passwd /etc/shadow /etc/gshadow
/etc/passwd:linuxtechi:x:1000:1000:linuxtechi,,,:/home/linuxtechi:/bin/bash
/etc/shadow:linuxtechi:$6$DdgXjxlM$4flz4JRvefvKp0DG6re:16550:0:99999:7:::/etc/gshadow:adm:*::syslog,linuxtechi
/etc/gshadow:cdrom:*::linuxtechi
/etc/gshadow:sudo:*::linuxtechi
/etc/gshadow:dip:*::linuxtechi
/etc/gshadow:plugdev:*::linuxtechi
/etc/gshadow:lpadmin:!::linuxtechi
/etc/gshadow:linuxtechi:!::
/etc/gshadow:sambashare:!::linuxtechi
root@Linux-world:~#
```
### 例3 使用-l参数列出包含指定模式的文件的文件名。
```
root@Linux-world:~# grep -l linuxtechi /etc/passwd /etc/shadow /etc/fstab /etc/mtab
/etc/passwd
/etc/shadow
root@Linux-world:~#
```
### 例4 使用-n参数,在文件中查找指定模式并显示匹配行的行号
```
root@Linux-world:~# grep -n linuxtechi /etc/passwd
39:linuxtechi:x:1000:1000:linuxtechi,,,:/home/linuxtechi:/bin/bash
root@Linux-world:~#
```
```
root@Linux-world:~# grep -n root /etc/passwd /etc/shadow
```

### 例5 使用-v参数输出不包含指定模式的行
输出/etc/passwd文件中所有不含单词“linuxtechi”的行
```
root@Linux-world:~# grep -v linuxtechi /etc/passwd
```

### 例6 使用 ^ 符号输出所有以某指定模式开头的行
Bash脚本将 ^ 符号视作特殊字符,用于指定一行或者一个单词的开始。例如输出/etc/passes文件中所有以“root”开头的行
```
root@Linux-world:~# grep ^root /etc/passwd
root:x:0:0:root:/root:/bin/bash
root@Linux-world:~#
```
### 例7 使用 $ 符号输出所有以指定模式结尾的行。
输出/etc/passwd文件中所有以“bash”结尾的行。
```
root@Linux-world:~# grep bash$ /etc/passwd
root:x:0:0:root:/root:/bin/bash
linuxtechi:x:1000:1000:linuxtechi,,,:/home/linuxtechi:/bin/bash
root@Linux-world:~#
```
Bash脚本将美元($)符号视作特殊字符,用于指定一行或者一个单词的结尾。
### 例8 使用 -r 参数递归地查找特定模式
```
root@Linux-world:~# grep -r linuxtechi /etc/
/etc/subuid:linuxtechi:100000:65536
/etc/group:adm:x:4:syslog,linuxtechi
/etc/group:cdrom:x:24:linuxtechi
/etc/group:sudo:x:27:linuxtechi
/etc/group:dip:x:30:linuxtechi
/etc/group:plugdev:x:46:linuxtechi
/etc/group:lpadmin:x:115:linuxtechi
/etc/group:linuxtechi:x:1000:
/etc/group:sambashare:x:131:linuxtechi
/etc/passwd-:linuxtechi:x:1000:1000:linuxtechi,,,:/home/linuxtechi:/bin/bash
/etc/passwd:linuxtechi:x:1000:1000:linuxtechi,,,:/home/linuxtechi:/bin/bash
............................................................................
```
上面的命令将会递归的在/etc目录中查找“linuxtechi”单词
### 例9 使用 grep 查找文件中所有的空行
```
root@Linux-world:~# grep ^$ /etc/shadow
root@Linux-world:~#
```
由于/etc/shadow文件中没有空行,所以没有任何输出
### 例10 使用 -i 参数查找模式
grep命令的-i参数在查找时忽略字符的大小写。
我们来看一个例子,在paswd文件中查找“LinuxTechi”单词。
```
nextstep4it@localhost:~$ grep -i LinuxTechi /etc/passwd
linuxtechi:x:1001:1001::/home/linuxtechi:/bin/bash
nextstep4it@localhost:~$
```
### 例11 使用 -e 参数查找多个模式
例如,我想在一条grep命令中查找‘linuxtechi’和‘root’单词,使用-e参数,我们可以查找多个模式。
```
root@Linux-world:~# grep -e "linuxtechi" -e "root" /etc/passwd
root:x:0:0:root:/root:/bin/bash
linuxtechi:x:1000:1000:linuxtechi,,,:/home/linuxtechi:/bin/bash
root@Linux-world:~#
```
### 例12 使用 -f 用文件指定待查找的模式
首先,在当前目录中创建一个搜索模式文件“grep\_pattern”,我想文件中输入的如下内容。
```
root@Linux-world:~# cat grep_pattern
^linuxtechi
root
false$
root@Linux-world:~#
```
现在,试试使用grep\_pattern文件进行搜索
```
root@Linux-world:~# grep -f grep_pattern /etc/passwd
```

### 例13 使用 -c 参数计算模式匹配到的数量
继续上面例子,我们在grep命令中使用-c命令计算匹配指定模式的数量
```
root@Linux-world:~# grep -c -f grep_pattern /etc/passwd
22
root@Linux-world:~#
```
### 例14 输出匹配指定模式行的前或者后面N行
a)使用-B参数输出匹配行的前4行
```
root@Linux-world:~# grep -B 4 "games" /etc/passwd
```

b)使用-A参数输出匹配行的后4行
```
root@Linux-world:~# grep -A 4 "games" /etc/passwd
```

c)使用-C参数输出匹配行的前后各4行
```
root@Linux-world:~# grep -C 4 "games" /etc/passwd
```

---
via: <http://www.linuxtechi.com/linux-grep-command-with-14-different-examples/>
作者:[Pradeep Kumar](http://www.linuxtechi.com/author/pradeep/) 译者:[cvsher](https://github.com/cvsher)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Linux有问必答:如何在VPS上安装和访问CentOS 7远程桌面 | Dan Nanni | http://ask.xmodulo.com/centos-remote-desktop-vps.html | 提问: 我想在VPS中安装CentOS桌面,并可以直接从我家远程访问GUI桌面。在VPS上设置和访问CentOS远程桌面有什么建议吗? 如何远程办公或者远程弹性化工作制在技术领域正变得越来越流行。这个趋势背后的一个技术就是远程桌面。你的桌面环境在云中,你可以在任何你去的地方,或者在家或者工作场所访问你的远程桌面。 这个教程介绍如何VPS中设置基于CentOS的远程桌面。现在,我们会先展示CentOS的基础环境。 我们假设你已经创建了CentOS 7的VPS实例(比如,使用DigitalOcean 或者 Amazon EC2)。请确保你的VPS实例有至少1GB的内存。不然,Cen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17/094935h89994rfdorr6rlu.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17/094935h89994rfdorr6rlu.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geekpi | false | [
"远程桌面",
"VNC"
] | 系统运维 | {
"viewnum": 14891,
"commentnum": 0,
"favtimes": 4,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提问: 我想在VPS中安装CentOS桌面,并可以直接从我家远程访问GUI桌面。在VPS上设置和访问CentOS远程桌面有什么建议吗? 如何远程办公或者远程弹性化工作制在技术领域正变得越来越流行。这个趋势背后的一个技术就是远程桌面。你的桌面环境在云中,你可以在任何你去的地方,或者在家或者工作场所访问你的远程桌面。 这个教程介绍如何VPS中设置基于CentOS的远程桌面。现在,我们会先展示CentOS的基础环境。 我们假设你已经创建了CentOS 7的VPS实例(比如,使用DigitalOcean 或者 Amazon EC2)。请确保你的VPS实例有至少1GB的内存。不然,Cen | 2015-05-17T09:49:31 | 2015-05-17T09:49:31 | 5,454 | /article-5454-1.html |
>
> **提问**: 我想在VPS中安装CentOS桌面,并可以直接从我家远程访问GUI桌面。在VPS上设置和访问CentOS远程桌面有什么建议吗?
>
>
>
如何远程办公或者远程弹性化工作制在技术领域正变得越来越流行。这个趋势背后的一个技术就是远程桌面。你的桌面环境在云中,你可以在任何你去的地方,或者在家或者工作场所访问你的远程桌面。
这个教程介绍如何VPS中设置基于CentOS的远程桌面。现在,我们会先展示CentOS的基础环境。
我们假设你已经创建了CentOS 7的VPS实例(比如,使用[DigitalOcean](http://xmodulo.com/go/digitalocean) 或者 Amazon EC2)。请确保你的VPS实例有至少1GB的内存。不然,CentOS将会在你访问远程桌面的时候会崩溃。

### 第一步: 安装CentOS桌面
如果你现在安装的CentOS版本是没有桌面的最小版本,你需要先在VPS上安装桌面(比如GNOME)。比如,DigitalOcean的镜像就是最小版本,它需要如下安装[桌面GUI](http://xmodulo.com/how-to-install-gnome-desktop-on-centos.html)
```
# yum groupinstall "GNOME Desktop"
```
在安装完成之后重启VPS。
### 第二步:安装和配置VNC服务器
接下来就是安装和配置VNC服务器。我们使用的是TigerVNC,一个开源的VNC服务实现。
```
# yum install tigervnc-server
```
现在创建一个用户账户(比如:xmodulo)用来访问远程桌面。
```
# useradd xmodulo
# passwd xmodulo
```
当一个用户尝试使用VNC访问远程桌面时,VNC守护进程就会启动来处理这个请求。这意味着你需要为每个用户创建一个独立的VNC配置文件。
CentOS依靠systemd来管理和配置系统服务。所以我们将使用systemd来为用户xmodulo配置VNC服务器。
首先让我们使用下面任意一条命令来检查VNC服务器的状态。
```
# systemctl status vncserver@:.service
# systemctl is-enabled vncserver@.service
```
默认的,刚安装的VNC服务并没有激活(禁用)。

现在复制一份通用的VNC服务文件来为用户xmodulo创建一个VNC服务配置。
```
# cp /lib/systemd/system/vncserver@.service /etc/systemd/system/vncserver@:1.service
```
用本文编辑器来打开配置文件,用实际的用户名(比如:xmodulo)来替换[Service]下面的。同样。在ExecStart后面追加 "-geometry " 参数。最后,要修改下面“ExecStart”和“PIDFile”两行。
```
# vi /etc/systemd/system/vncserver@:1.service
```
---
```
[Service]
Type=forking
# Clean any existing files in /tmp/.X11-unix environment
ExecStartPre=/bin/sh -c '/usr/bin/vncserver -kill %i > /dev/null 2>&1 || :'
ExecStart=/sbin/runuser -l xmodulo -c "/usr/bin/vncserver %i -geometry 1024x768"
PIDFile=/home/xmodulo/.vnc/%H%i.pid
ExecStop=/bin/sh -c '/usr/bin/vncserver -kill %i > /dev/null 2>&1 || :'
```
现在为用户xmodulo设置密码(可选)。首先切换到该用户,并运行vncserver命令。
```
# su - xmodulo
# vncserver
```
你会被提示输入用户的VNC密码。密码设置完成后,你下次需要用这个密码来访问你的远程桌面。

最后,重新加载服务来使新的VNC配置生效:
```
# systemctl daemon-reload
```
在启动时自动启动VNC服务:
```
# systemctl enable vncserver@:1.service
```
检查vnc服务正在监听的端口:
```
# netstat -tulpn | grep vnc
```

端口5901是VNC默认的客户端连接到VNC服务器使用的端口。
### 第三步:通过SSH连接到远程桌面
从设计上说,VNC使用的远程帧缓存(RFB)并不是一种安全的协议,那么在VNC客户端上直接连接到VNC服务器上并不是一个好主意。任何敏感信息比如密码都可以在VNC流量中被轻易地泄露。因此,我强烈建议使用SSH隧道来[加密你的VNC流量](http://xmodulo.com/how-to-set-up-vnc-over-ssh.html)。
在你要运行VNC客户端的本机上,使用下面的命令来创建一个连接到远程VPS的SSH通道。当被要输入SSH密码时,输入用户的密码。
```
$ ssh xmodulo@<VPS-IP-address> -L 5901:127.0.0.1:5901
```
用你自己的VNC用户名来替换“xmodulo”,并填上你自己的VPS IP地址。
一旦SSH通道建立之后,远程VNC流量就会通过ssh通道路由并发送到127.0.0.1:5901。
现在启动你最爱的VNC客户端(比如:vinagre),来连接到127.0.0.1:5901。

你将被要求输入VNC密码。当你输入VNC密码时,你就可以安全地连接到CentOS的远程桌面了。

然后就会看到如题图的显示。
---
via: <http://ask.xmodulo.com/centos-remote-desktop-vps.html>
作者:[Dan Nanni](http://ask.xmodulo.com/author/nanni) 译者:[geekpi](https://github.com/geekpi)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在Ubuntu 14.10上安装基于Web的监控工具:Linux-Dash | ruchi | http://www.ubuntugeek.com/install-linux-dash-web-based-monitoring-tool-on-ubntu-14-10.html | Linux-Dash是一个用于GNU/Linux机器的,低开销的监控仪表盘。您可以安装试试!Linux Dash的界面提供了您的服务器的所有关键信息的详细视图,可监测的信息包括RAM、磁盘使用率、网络、安装的软件、用户、运行的进程等。所有的信息都被分成几类,您可以通过主页工具栏中的按钮跳到任何一类中。Linux Dash并不是最先进的监测工具,但它十分适合寻找灵活、轻量级、容易部署的应用的用户。 Linux-Dash的功能 使用一个基于Web的漂亮的仪表盘界面来监控服务器信息 实时的按照你的要求监控RAM、负载、运行时间、磁盘配置、用户和许多其他系统状态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17/103645yaanx712tdnabpz8.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17/103645yaanx712tdnabpz8.png | false | false | true | wwy-hust | false | [
"Linux-Dash",
"Dash"
] | 系统运维 | {
"viewnum": 9600,
"commentnum": 3,
"favtimes": 2,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12.24.9.44",
"message": "哇,看起来很不错,如果在ubuntu手机上在对应多个scope出来的话,就可以很方便的在手机上监控咯",
"username": "朩ダo○",
"date": "2015-05-17T20:47:57"
},
{
"postip": "113.135.241.150",
"message": "你妹啊,误导人,教程都没写完",
"username": "来自陕西西安的 Chrome 49.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6-03-08T10:15:59"
},
{
"postip": "121.201.29.195",
"message": "哪里没完?",
"username": "linux [Chrome 47.0|Mac 10.11]",
"date": "2016-03-08T21:46:05"
}
] | [
{
"raid": 5199,
"displayorder": 0
}
] | Linux-Dash是一个用于GNU/Linux机器的,低开销的监控仪表盘。您可以安装试试!Linux Dash的界面提供了您的服务器的所有关键信息的详细视图,可监测的信息包括RAM、磁盘使用率、网络、安装的软件、用户、运行的进程等。所有的信息都被分成几类,您可以通过主页工具栏中的按钮跳到任何一类中。Linux Dash并不是最先进的监测工具,但它十分适合寻找灵活、轻量级、容易部署的应用的用户。 Linux-Dash的功能 使用一个基于Web的漂亮的仪表盘界面来监控服务器信息 实时的按照你的要求监控RAM、负载、运行时间、磁盘配置、用户和许多其他系统状态 | 2015-05-17T10:36:00 | 2015-05-17T10:36:00 | 5,455 | /article-5455-1.html | Linux-Dash是一个用于GNU/Linux机器的,低开销的监控仪表盘。您可以安装试试!Linux Dash的界面提供了您的服务器的所有关键信息的详细视图,可监测的信息包括RAM、磁盘使用率、网络、安装的软件、用户、运行的进程等。所有的信息都被分成几类,您可以通过主页工具栏中的按钮跳到任何一类中。Linux Dash并不是最先进的监测工具,但它十分适合寻找灵活、轻量级、容易部署的应用的用户。
### Linux-Dash的功能
* 使用一个基于Web的漂亮的仪表盘界面来监控服务器信息
* 实时的按照你的要求监控RAM、负载、运行时间、磁盘配置、用户和许多其他系统状态
* 支持基于Apache2/niginx + PHP的服务器
* 通过点击和拖动来重排列控件
* 支持多种类型的linux服务器
### 当前控件列表
* 通用信息
* 平均负载
* RAM
* 磁盘使用量
* 用户
* 软件
* IP
* 网络速率
* 在线状态
* 处理器
* 日志
### 在Ubuntu server 14.10上安装Linux-Dash
首先您需要确认您安装了[Ubuntu LAMP server 14.10](http://www.ubuntugeek.com/step-by-step-ubuntu-14-10-utopic-unicorn-lamp-server-setup.html),接下来您需要安装下面的包:
```
sudo apt-get install php5-json unzip
```
安装这个模块后,需要在apache2中启用该模块,所以您需要使用下面的命令重启apache2服务器:
```
sudo service apache2 restart
```
现在您需要下载linux-dash的安装包并安装它:
```
wget https://github.com/afaqurk/linux-dash/archive/master.zip
unzip master.zip
sudo mv linux-dash-master/ /var/www/html/
```
接下来您需要使用下面的命令来改变权限:
```
sudo chmod 755 /var/www/html/linux-dash-master/
```
现在您便可以访问http://serverip/linux-dash-master/了。您应该会看到类似下面的输出:


---
via: <http://www.ubuntugeek.com/install-linux-dash-web-based-monitoring-tool-on-ubntu-14-10.html>
作者:[ruchi](http://www.ubuntugeek.com/author/ubuntufix) 译者:[wwy-hust](https://github.com/wwy-hust)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Web缓存基础:术语、HTTP报头和缓存策略 | Justin Ellingwood | https://www.digitalocean.com/community/tutorials/web-caching-basics-terminology-http-headers-and-caching-strategies | 简介 对于您的站点的访问者来说,智能化的内容缓存是提高用户体验最有效的方式之一。缓存,或者对之前的请求的临时存储,是HTTP协议实现中最核心的内容分发策略之一。分发路径中的组件均可以缓存内容来加速后续的请求,这受控于对该内容所声明的缓存策略。 在这份指南中,我们将讨论一些Web内容缓存的基本概念。这主要包括如何选择缓存策略以保证互联网范围内的缓存能够正确的处理您的内容。我们将谈一谈缓存带来的好处、副作用以及不同的策略能带来的性能和灵活性的最大结合。 什么是缓存(caching)? 缓存(caching)是一个描述存储可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17/111231k9cdnr96ab6dhbbm.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17/111231k9cdnr96ab6dhbbm.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wwy-hust | false | [
"缓存"
] | 技术 | {
"viewnum": 12003,
"commentnum": 2,
"favtimes": 5,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14.80.124.162",
"message": "要顶",
"username": "lncwwn",
"date": "2015-05-18T16:26:05"
},
{
"postip": "27.19.93.233",
"message": "学习了",
"username": "风铃叮当",
"date": "2015-05-18T17:58:19"
}
] | [] | 简介 对于您的站点的访问者来说,智能化的内容缓存是提高用户体验最有效的方式之一。缓存,或者对之前的请求的临时存储,是HTTP协议实现中最核心的内容分发策略之一。分发路径中的组件均可以缓存内容来加速后续的请求,这受控于对该内容所声明的缓存策略。 在这份指南中,我们将讨论一些Web内容缓存的基本概念。这主要包括如何选择缓存策略以保证互联网范围内的缓存能够正确的处理您的内容。我们将谈一谈缓存带来的好处、副作用以及不同的策略能带来的性能和灵活性的最大结合。 什么是缓存(caching)? 缓存(caching)是一个描述存储可 | 2015-05-17T11:12:29 | 2015-05-17T11:12:29 | 5,456 | /article-5456-1.html | ### 简介
对于您的站点的访问者来说,智能化的内容缓存是提高用户体验最有效的方式之一。缓存,或者对之前的请求的临时存储,是HTTP协议实现中最核心的内容分发策略之一。分发路径中的组件均可以缓存内容来加速后续的请求,这受控于对该内容所声明的缓存策略。
在这份指南中,我们将讨论一些Web内容缓存的基本概念。这主要包括如何选择缓存策略以保证互联网范围内的缓存能够正确的处理您的内容。我们将谈一谈缓存带来的好处、副作用以及不同的策略能带来的性能和灵活性的最大结合。

### 什么是缓存(caching)?
缓存(caching)是一个描述存储可重用资源以便加快后续请求的行为的术语。有许多不同类型的缓存,每种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应用程序缓存和内存缓存由于其对特定回复的加速,都很常用。
这份指南的主要讲述的Web缓存是一种不同类型的缓存。Web缓存是HTTP协议的一个核心特性,它能最小化网络流量,并且提升用户所感知的整个系统响应速度。内容从服务器到浏览器的传输过程中,每个层面都可以找到缓存的身影。
Web缓存根据特定的规则缓存相应HTTP请求的响应。对于缓存内容的后续请求便可以直接由缓存满足而不是重新发送请求到Web服务器。
### 好处
有效的缓存技术不仅可以帮助用户,还可以帮助内容的提供者。缓存对内容分发带来的好处有:
* **减少网络开销**:内容可以在从内容提供者到内容消费者网络路径之间的许多不同的地方被缓存。当内容在距离内容消费者更近的地方被缓存时,由于缓存的存在,请求将不会消耗额外的网络资源。
* **加快响应速度**:由于并不是必须通过整个网络往返,缓存可以使内容的获得变得更快。缓存放在距用户更近的地方,例如浏览器缓存,使得内容的获取几乎是瞬时的。
* **在同样的硬件上提高速度**:对于保存原始内容的服务器来说,更多的性能可以通过允许激进的缓存策略从硬件上压榨出来。内容拥有者们可以利用分发路径上某个强大的服务器来应对特定内容负载的冲击。
* **网络中断时内容依旧可用**:使用某种策略,缓存可以保证在原始服务器变得不可用时,相应的内容对用户依旧可用。
### 术语
在面对缓存时,您可能对一些经常遇到的术语可能不太熟悉。一些常见的术语如下:
* **原始服务器**:原始服务器是内容的原始存放地点。如果您是Web服务器管理员,它就是您所管理的机器。它负责为任何不能从缓存中得到的内容进行回复,并且负责设置所有内容的缓存策略。
* **缓存命中率**:一个缓存的有效性依照缓存的命中率进行度量。它是可以从缓存中得到数据的请求数与所有请求数的比率。缓存命中率高意味着有很高比例的数据可以从缓存中获得。这通常是大多数管理员想要的结果。
* **新鲜度**:新鲜度用来描述一个缓存中的项目是否依旧适合返回给客户端。缓存中的内容只有在由缓存策略指定的新鲜期内才会被返回。
* **过期内容**:缓存中根据缓存策略的新鲜期设置已过期的内容。过期的内容被标记为“陈旧”。通常,过期内容不能用于回复客户端的请求。必须重新从原始服务器请求新的内容或者至少验证缓存的内容是否仍然准确。
* **校验**:缓存中的过期内容可以验证是否有效以便刷新过期时间。验证过程包括联系原始服务器以检查缓存的数据是否依旧代表了最近的版本。
* **失效**:失效是依据过期日期从缓存中移除内容的过程。当内容在原始服务器上已被改变时就必须这样做,缓存中过期的内容会导致客户端发生问题。
还有许多其他的缓存术语,不过上面的这些应该能帮助您开始。
### 什么能被缓存?
某些特定的内容比其他内容更容易被缓存。对大多数站点来说,一些适合缓存的内容如下:
* Logo和商标图像
* 普通的不变化的图像(例如,导航图标)
* CSS样式表
* 普通的Javascript文件
* 可下载的内容
* 媒体文件
这些文件更倾向于不经常改变,所以长时间的对它们进行缓存能获得好处。
一些项目在缓存中必须加以注意:
* HTML页面
* 会替换改变的图像
* 经常修改的Javascript和CSS文件
* 需要有认证后的cookies才能访问的内容
一些内容从来不应该被缓存:
* 与敏感信息相关的资源(银行数据,等)
* 用户相关且经常更改的数据
除上面的通用规则外,通常您需要指定一些规则以便于更好地缓存不同种类的内容。例如,如果登录的用户都看到的是同样的网站视图,就应该在任何地方缓存这个页面。如果登录的用户会在一段时间内看到站点中用户特定的视图,您应该让用户的浏览器缓存该数据而不应让任何中介节点缓存该视图。
### Web内容缓存的位置
Web内容会在整个分发路径中的许多不同的位置被缓存:
* **浏览器缓存**:Web浏览器自身会维护一个小型缓存。典型地,浏览器使用一种策略指示缓存最重要的内容。这可能是用户相关的内容或可能会再次请求且下载代价较高。
* **中间缓存代理**:任何在客户端和您的基础架构之间的服务器都可以按期望缓存一些内容。这些缓存可能由ISP(网络服务提供者)或者其他独立组织提供。
* **反向缓存**:您的服务器基础架构可以为后端的服务实现自己的缓存。如果实现了缓存,那么便可以在处理请求的位置返回相应的内容而不用每次请求都使用后端服务。
上面的这些位置通常都可以根据它们自身的缓存策略和内容源的缓存策略缓存一些相应的内容。
### 缓存头部
缓存策略依赖于两个不同的因素。所缓存的实体本身需要决定是否应该缓存可接受的内容。它可以只缓存部分可以缓存的内容,但不能缓存超过限制的内容。
缓存行为主要由缓存策略决定,而缓存策略由内容拥有者设置。这些策略主要通过特定的HTTP头部来清晰地表达。
经过几个不同HTTP协议的变化,出现了一些不同的针对缓存方面的头部,它们的复杂度各不相同。下面列出了那些你也许应该注意的:
* \*\*`Expires`\*\*:尽管使用范围相当有限,但`Expires`头部是非常简洁明了的。通常它设置一个未来的时间,内容会在此时间过期。这时,任何对同样内容的请求都应该回到原始服务器处。这个头部或许仅仅最适合回退模式(fall back)。
* \*\*`Cache-Control`\*\*:这是`Expires`的一个更加现代化的替换物。它已被很好的支持,且拥有更加灵活的实现。在大多数案例中,它比`Expires`更好,但同时设置两者的值也无妨。稍后我们将讨论您可以设置的`Cache-Control`的详细选项。
* \*\*`ETag`\*\*:`ETag`用于缓存验证。源服务器可以在首次服务一个内容时为该内容提供一个独特的`ETag`。当一个缓存需要验证这个内容是否即将过期,他会将相应的`ETag`发送回服务器。源服务器或者告诉缓存内容是一致的,或者发送更新后的内容(带着新的`ETag`)。
* **`Last-Modified`**:这个头部指明了相应的内容最后一次被修改的时间。它可能会作为保证内容新鲜度的验证策略的一部分被使用。
* \*\*`Content-Length`\*\*:尽管并没有在缓存中明确涉及,`Content-Length`头部在设置缓存策略时很重要。某些软件如果不提前获知内容的大小以留出足够空间,则会拒绝缓存该内容。
* \*\*`Vary`\*\*:缓存系统通常使用请求的主机和路径作为存储该资源的键。当判断一个请求是否是请求同样内容时,`Vary`头部可以被用来提醒缓存系统需要注意另一个附加头部。它通常被用来告诉缓存系统同样注意`Accept-Encoding`头部,以便缓存系统能够区分压缩和未压缩的内容。
### Vary头部的隐语
`Vary`头部提供给您存储同一个内容的不同版本的能力,代价是降低了缓存的容量。
在使用`Accept-Encoding`时,设置`Vary`头部允许明确区分压缩和未压缩的内容。这在服务某些不能处理压缩数据的浏览器时很重要,它可以保证基本的可用性。`Vary`的一个典型的值是`Accept-Encoding`,它只有两到三个可选的值。
一开始看上去`User-Agent`这样的头部可以用于区分移动浏览器和桌面浏览器,以便您的站点提供差异化的服务。但`User-Agent`字符串是非标准的,结果将会造成在中间缓存中保存同一内容的许多不同版本的缓存,这会导致缓存命中率的降低。`Vary`头部应该谨慎使用,尤其是您不具备在您控制的中间缓存中使请求标准化的能力(也许可以,比如您可以控制CDN的话)。
### 缓存控制标志怎样影响缓存
上面我们提到了`Cache-Control`头部如何被用与现代缓存策略标准。能够通过这个头部设定许多不同的缓存指令,多个不同的指令通过逗号分隔。
一些您可以使用的指示内容缓存策略的`Cache-Control`的选项如下:
* **`no-cache`**:这个指令指示所有缓存的内容在新的请求到达时必须先重新验证,再发送给客户端。这条指令实际将内容立刻标记为过期的,但允许通过验证手段重新验证以避免重新下载整个内容。
* **`no-store`**:这条指令指示缓存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被缓存。它适合在回复敏感信息时设置。
* **`public`**:它将内容标记为公有的,这意味着它能被浏览器和其他任何中间节点缓存。通常,对于使用了HTTP验证的请求,其回复被默认标记为`private`。`public`标记将会覆盖这个设置。
* **`private`**:它将内容标记为私有的。私有数据可以被用户的浏览器缓存,但*不能*被任何中间节点缓存。它通常用于用户相关的数据。
* **`max-age`**:这个设置指示了缓存内容的最大生存期,它在最大生存期后必须在源服务器处被验证或被重新下载。在现代浏览器中这个选项大体上取代了`Expires`头部,浏览器也将其作为决定内容的新鲜度的基础。这个选项的值以秒为单位表示,最大可以表示一年的新鲜期(31536000秒)。
* **`s-maxage`**:这个选项非常类似于`max-age`,它指明了内容能够被缓存的时间。区别是这个选项只在中间节点的缓存中有效。结合这两个选项可以构建更加灵活的缓存策略。
* **`must-revalidate`**:它指明了由`max-age`、`s-maxage`或`Expires`头部指明的新鲜度信息必须被严格的遵守。它避免了缓存的数据在网络中断等类似的场景中被使用。
* **`proxy-revalidate`**:它和上面的选项有着一样的作用,但只应用于中间的代理节点。在这种情况下,用户的浏览器可以在网络中断时使用过期内容,但中间缓存内容不能用于此目的。
* **`no-transform`**:这个选项告诉缓存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因为性能的原因修改接收到的内容。这意味着,缓存不允许压缩接收到的内容(没有从原始服务器处接收过压缩版本的该内容)并发送。
这些选项能够以不同的方式结合以获得不同的缓存行为。一些互斥的值如下:
* `no-cache`,`no-store`以及由其他前面未提到的选项指明的常用的缓存行为
* `public`和`private`
如果`no-store`和`no-cache`都被设置,那么`no-store`会取代`no-cache`。对于非授权的请求的回复,`public`是隐含的设置。对于授权的请求的回复,`private`选项是隐含的。他们可以通过在`Cache-Control`头部中指明相应的相反的选项以覆盖。
### 开发一种缓存策略
在理想情况下,任何内容都可以被尽可能缓存,而您的服务器只需要偶尔的提供一些验证内容即可。但这在现实中很少发生,因此您应该尝试设置一些明智的缓存策略,以在长期缓存和站点改变的需求间达到平衡。
### 常见问题
在许多情况中,由于内容被产生的方式(如根据每个用户动态的产生)或者内容的特性(例如银行的敏感数据),这些内容不应该被缓存。另一些许多管理员在设置缓存时可能面对的问题是外部缓存的数据未过期,但新版本的数据已经产生。
这些都是经常遇到的问题,它们会影响缓存的性能和您提供的数据的准确性。然而,我们可以通过开发提前预见这些问题的缓存策略来缓解这些问题。
### 一般性建议
尽管您的实际情况会指导您选择的缓存策略,但是下面的建议能帮助您获得一些合理的决定。
在您担心使用哪一个特定的头部之前,有一些特定的步骤可以帮助您提高您的缓存命中率。一些建议如下:
* **为图像、CSS和共享的内容建立特定的文件夹**:将内容放到特定的文件夹内使得您可以方便的从您的站点中的任何页面引用这些内容。
* **使用同样的URL来表示同样的内容**:由于缓存使用内容请求中的主机名和路径作为键,因此应保证您的所有页面中的该内容的引用方式相同,前一个建议能让这点更加容易做到。
* **尽可能使用CSS图像拼接**:对于像图标和导航等内容,使用CSS图像拼接能够减少渲染您页面所需要的请求往返,并且允许对拼接缓存很长一段时间。
* **尽可能将主机脚本和外部资源本地化**:如果您使用Javascript脚本和其他外部资源,如果上游没有提供合适的缓存头部,那么您应考虑将这些内容放在您自己的服务器上。您应该注意上游的任何更新,以便更新本地的拷贝。
* **对缓存内容收集文件摘要**:静态的内容比如CSS和Javascript文件等通常比较适合收集文件摘要。这意味着为文件名增加一个独特的标志符(通常是这个文件的哈希值)可以在文件修改后绕开缓存保证新的内容被重新获取。有很多工具可以帮助您创建文件摘要并且修改HTML文档中的引用。
对于不同的文件正确地选择不同的头部这件事,下面的内容可以作为一般性的参考:
* **允许所有的缓存存储一般内容**:静态内容以及非用户相关的内容应该在分发链的所有节点被缓存。这使得中间节点可以将该内容回复给多个用户。
* **允许浏览器缓存用户相关的内容**:对于每个用户的数据,通常在用户自己的浏览器中缓存是可以被接受且有益的。缓存在用户自身的浏览器能够使得用户在接下来的浏览中能够瞬时读取,但这些内容不适合在任何中间代理节点缓存。
* **将时间敏感的内容作为特例**:如果您的数据是时间敏感的,那么相对上面两条参考,应该将这些数据作为特例,以保证过期的数据不会在关键的情况下被使用。例如,您的站点有一个购物车,它应该立刻反应购物车里面的物品。依据内容的特点,可以在`Cache-Control`头部中使用`no-cache`或`no-store`选项。
* **总是提供验证器**:验证器使得过期的内容可以无需重新下载而得到刷新。设置`ETag`和`Last-Modified`头部将允许缓存向原始服务器验证内容,并在内容未修改时刷新该内容新鲜度以减少负载。
* **对于支持的内容设置长的新鲜期**:为了更加有效的利用缓存,一些作为支持性的内容应该被设置较长的新鲜期。这通常比较适合图像和CSS等由用户请求用来渲染HTML页面的内容。和文件摘要一起,设置延长的新鲜期将允许缓存长时间的存储这些资源。如果资源发生改变,修改的文件摘要将会使缓存的数据无效并触发对新的内容的下载。那时,新的支持的内容会继续被缓存。
* **对父内容设置短的新鲜期**:为了使得前面的模式正常工作,容器类的内容应该相应的设置短的新鲜期,或者设置不全部缓存。这通常是在其他协助内容中使用的HTML页面。这个HTML页面将会被频繁的下载,使得它能快速的响应改变。支持性的内容因此可以被尽量缓存。
关键之处便在于达到平衡,一方面可以尽量的进行缓存,另一方面为未来保留当改变发生时从而改变整个内容的机会。您的站点应该同时具有:
* 尽量缓存的内容
* 拥有短的新鲜期的缓存内容,可以被重新验证
* 完全不被缓存的内容
这样做的目的便是将内容尽可能的移动到第一个分类(尽量缓存)中的同时,维持可以接受的缓存命中率。
结论
--
花时间确保您的站点使用了合适的缓存策略将对您的站点产生重要的影响。缓存使得您可以在保证服务同样内容的同时减少带宽的使用。您的服务器因此可以靠同样的硬件处理更多的流量。或许更重要的是,客户们能在您的网站中获得更快的体验,这会使得他们更愿意频繁的访问您的站点。尽管有效的Web缓存并不是银弹,但设置合适的缓存策略会使您以最小的代价获得可观的收获。
---
via: <https://www.digitalocean.com/community/tutorials/web-caching-basics-terminology-http-headers-and-caching-strategies>
作者: [Justin Ellingwood](https://www.digitalocean.com/community/users/jellingwood) 译者:[wwy-hust](https://github.com/wwy-hust)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推荐:[royaso](https://github.com/royaso)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走进Linux之systemd启动过程 | Aun Raza | http://linoxide.com/linux-how-to/systemd-boot-process/ | Linux系统的启动方式有点复杂,而且总是有需要优化的地方。传统的Linux系统启动过程主要由著名的init进程(也被称为SysV init启动系统)处理,而基于init的启动系统被认为有效率不足的问题,systemd是Linux系统机器的另一种启动方式,宣称弥补了以传统Linux SysV init为基础的系统的缺点。在这里我们将着重讨论systemd的特性和争议,但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它,也会看一下通过传统的以SysV init为基础的系统的Linux启动过程是什么样的。友情提醒一下,systemd仍然处在测试阶段,而未来发布的Linux操作系统也正准备用systemd启动管理程序替代当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17/203724enh95nh9idhkyglc.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17/203724enh95nh9idhkyglc.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zpl1025 | false | [
"systemd"
] | 技术 | {
"viewnum": 53934,
"commentnum": 5,
"favtimes": 8,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220.248.213.104",
"message": "Ubuntu 14.04 自己没有做任何配置,现在好像已经用systemd启动了,有/lib/systemd/systemd-logind之类的进程。<br />\r\n其实我想说,该文可能有点过时了",
"username": "zansy",
"date": "2015-05-18T13:21:34"
},
{
"postip": "123.120.68.28",
"message": "确实是的,我也奇怪,这篇文章是说的过去一点的事情了,但是确实英文发布的时间是最近。。汗。<br />\r\n不过这篇文章确实提到了一些别处没怎么讲到的细节,这些比较有价值。<br />\r\n另外,我记得是1504才正式用的systemd ?",
"username": "linux",
"date": "2015-05-18T20:49:38"
},
{
"postip": "60.8.44.168",
"message": "14.04貌似是之后通过补丁支持的,14.04目前最新版是14.04.2",
"username": "unknow_future",
"date": "2015-05-18T21:51:36"
},
{
"postip": "39.162.47.52",
"message": "“我们需要进入坏人的头脑和网络,这就是国家使命组的任务:在坏人的头脑和他的网络里。” ---- 进入德国“人”的基因碱基卐-Base-Pairs的频率密码Enigma里 。。。。。。<br />\r\nGerman MK-ultra-Genocide (WWⅢ): Attacking human hypothalamus and pituitary gland (24h/7d) by means of Electromagnetic Weapons leads to neuroendocrine disorder consisting of sterilization. D在德国代表Deutschland(德国),同战前相似,只是更加隐蔽更加复杂了。德国思想控制(MK-ultra): blog.sina.com.cn/germany4",
"username": "来自河南郑州的 Firefox 47.0|Fedora 用户",
"date": "2016-06-24T08:19:59"
},
{
"postip": "114.93.68.38",
"message": "其实感觉这个init进步还是很大的。",
"username": "来自上海的 Firefox 48.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9-17T12:18:37"
}
] | [] | Linux系统的启动方式有点复杂,而且总是有需要优化的地方。传统的Linux系统启动过程主要由著名的init进程(也被称为SysV init启动系统)处理,而基于init的启动系统被认为有效率不足的问题,systemd是Linux系统机器的另一种启动方式,宣称弥补了以传统Linux SysV init为基础的系统的缺点。在这里我们将着重讨论systemd的特性和争议,但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它,也会看一下通过传统的以SysV init为基础的系统的Linux启动过程是什么样的。友情提醒一下,systemd仍然处在测试阶段,而未来发布的Linux操作系统也正准备用systemd启动管理程序替代当 | 2015-05-17T20:33:00 | 2015-05-17T20:33:00 | 5,457 | /article-5457-1.html | Linux系统的启动方式有点复杂,而且总是有需要优化的地方。传统的Linux系统启动过程主要由著名的init进程(也被称为SysV init启动系统)处理,而基于init的启动系统被认为有效率不足的问题,systemd是Linux系统机器的另一种启动方式,宣称弥补了以[传统Linux SysV init](http://0pointer.de/blog/projects/self-documented-boot.html)为基础的系统的缺点。在这里我们将着重讨论systemd的特性和争议,但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它,也会看一下通过传统的以SysV init为基础的系统的Linux启动过程是什么样的。友情提醒一下,systemd仍然处在测试阶段,而未来发布的Linux操作系统也正准备用systemd启动管理程序替代当前的启动过程(LCTT 译注:截止到本文发表,主流的Linux发行版已经有很多采用了 systemd)。
### 理解Linux启动过程
在我们打开Linux电脑的电源后第一个启动的进程就是init。分配给init进程的PID是1。它是系统其他所有进程的父进程。当一台Linux电脑启动后,处理器会先在系统存储中查找BIOS,之后BIOS会检测系统资源然后找到第一个引导设备,通常为硬盘,然后会查找硬盘的主引导记录(MBR),然后加载到内存中并把控制权交给它,以后的启动过程就由MBR控制。
主引导记录会初始化引导程序(Linux上有两个著名的引导程序,GRUB和LILO,80%的Linux系统在用GRUB引导程序),这个时候GRUB或LILO会加载内核模块。内核会马上查找/sbin下的“init”程序并执行它。从这里开始init成为了Linux系统的父进程。init读取的第一个文件是/etc/inittab,通过它init会确定我们Linux操作系统的运行级别。它会从文件/etc/fstab里查找分区表信息然后做相应的挂载。然后init会启动/etc/init.d里指定的默认启动级别的所有服务/脚本。所有服务在这里通过init一个一个被初始化。在这个过程里,init每次只启动一个服务,所有服务/守护进程都在后台执行并由init来管理。
关机过程差不多是相反的过程,首先init停止所有服务,最后阶段会卸载文件系统。
以上提到的启动过程有一些不足的地方。而用一种更好的方式来替代传统init的需求已经存在很长时间了。也产生了许多替代方案。其中比较著名的有Upstart,Epoch,Muda和Systemd。而Systemd获得最多关注并被认为是目前最佳的方案。
### 理解Systemd
开发Systemd的主要目的就是减少系统引导时间和计算开销。Systemd(系统管理守护进程),最开始以GNU GPL协议授权开发,现在已转为使用GNU LGPL协议,它是如今讨论最热烈的引导和服务管理程序。如果你的Linux系统配置为使用Systemd引导程序,它取替传统的SysV init,启动过程将交给systemd处理。Systemd的一个核心功能是它同时支持SysV init的后开机启动脚本。
Systemd引入了并行启动的概念,它会为每个需要启动的守护进程建立一个套接字,这些套接字对于使用它们的进程来说是抽象的,这样它们可以允许不同守护进程之间进行交互。Systemd会创建新进程并为每个进程分配一个控制组(cgroup)。处于不同控制组的进程之间可以通过内核来互相通信。[systemd处理开机启动进程](http://0pointer.de/blog/projects/self-documented-boot.html)的方式非常漂亮,和传统基于init的系统比起来优化了太多。让我们看下Systemd的一些核心功能。
* 和init比起来引导过程简化了很多
* Systemd支持并发引导过程从而可以更快启动
* 通过控制组来追踪进程,而不是PID
* 优化了处理引导过程和服务之间依赖的方式
* 支持系统快照和恢复
* 监控已启动的服务;也支持重启已崩溃服务
* 包含了systemd-login模块用于控制用户登录
* 支持加载和卸载组件
* 低内存使用痕迹以及任务调度能力
* 记录事件的Journald模块和记录系统日志的syslogd模块
Systemd同时也清晰地处理了系统关机过程。它在/usr/lib/systemd/目录下有三个脚本,分别叫systemd-halt.service,systemd-poweroff.service,systemd-reboot.service。这几个脚本会在用户选择关机,重启或待机时执行。在接收到关机事件时,systemd首先卸载所有文件系统并停止所有内存交换设备,断开存储设备,之后停止所有剩下的进程。

### Systemd结构概览
让我们看一下Linux系统在使用systemd作为引导程序时的开机启动过程的结构性细节。为了简单,我们将在下面按步骤列出来这个过程:
**1.** 当你打开电源后电脑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BIOS初始化。BIOS会读取引导设备设定,定位并传递系统控制权给MBR(假设硬盘是第一引导设备)。
**2.** MBR从Grub或LILO引导程序读取相关信息并初始化内核。接下来将由Grub或LILO继续引导系统。如果你在grub配置文件里指定了systemd作为引导管理程序,之后的引导过程将由systemd完成。Systemd使用“target”来处理引导和服务管理过程。这些systemd里的“target”文件被用于分组不同的引导单元以及启动同步进程。
**3.** systemd执行的第一个目标是**default.target**。但实际上default.target是指向**graphical.target**的软链接。Linux里的软链接用起来和Windows下的快捷方式一样。文件Graphical.target的实际位置是/usr/lib/systemd/system/graphical.target。在下面的截图里显示了graphical.target文件的内容。

**4.** 在这个阶段,会启动**multi-user.target**而这个target将自己的子单元放在目录“/etc/systemd/system/multi-user.target.wants”里。这个target为多用户支持设定系统环境。非root用户会在这个阶段的引导过程中启用。防火墙相关的服务也会在这个阶段启动。

"multi-user.target"会将控制权交给另一层“**basic.target**”。

**5.** "basic.target"单元用于启动普通服务特别是图形管理服务。它通过/etc/systemd/system/basic.target.wants目录来决定哪些服务会被启动,basic.target之后将控制权交给**sysinit.target**.

**6.** "sysinit.target"会启动重要的系统服务例如系统挂载,内存交换空间和设备,内核补充选项等等。sysinit.target在启动过程中会传递给**local-fs.target**。这个target单元的内容如下面截图里所展示。

**7.** local-fs.target,这个target单元不会启动用户相关的服务,它只处理底层核心服务。这个target会根据/etc/fstab和/etc/inittab来执行相关操作。
### 系统引导性能分析
Systemd提供了工具用于识别和定位引导相关的问题或性能影响。**Systemd-analyze**是一个内建的命令,可以用来检测引导过程。你可以找出在启动过程中出错的单元,然后跟踪并改正引导组件的问题。在下面列出一些常用的systemd-analyze命令。
**systemd-analyze time** 用于显示内核和普通用户空间启动时所花的时间。
```
$ systemd-analyze time
Startup finished in 1440ms (kernel) + 3444ms (userspace)
```
**systemd-analyze blame** 会列出所有正在运行的单元,按从初始化开始到当前所花的时间排序,通过这种方式你就知道哪些服务在引导过程中要花较长时间来启动。
```
$ systemd-analyze blame
2001ms mysqld.service
234ms httpd.service
191ms vmms.service
```
**systemd-analyze verify** 显示在所有系统单元中是否有语法错误。
**systemd-analyze plot** 可以用来把整个引导过程写入一个SVG格式文件里。整个引导过程非常长不方便阅读,所以通过这个命令我们可以把输出写入一个文件,之后再查看和分析。下面这个命令就是做这个。
```
systemd-analyze plot > boot.svg
```
### Systemd的争议
Systemd并没有幸运地获得所有人的青睐,一些专家和管理员对于它的工作方式和开发有不同意见。根据对于Systemd的批评,它不是“类Unix”方式因为它试着替换一些系统服务。一些专家也不喜欢使用二进制配置文件的想法。据说编辑systemd配置非常困难而且没有一个可用的图形工具。
### 如何在Ubuntu 14.04和12.04上测试Systemd
本来,Ubuntu决定从Ubuntu 16.04 LTS开始使用Systemd来替换当前的引导过程。Ubuntu 16.04预计在2016年4月发布,但是考虑到Systemd的流行和需求,刚刚发布的**Ubuntu 15.04**采用它作为默认引导程序。另外,Ubuntu 14.04 Trusty Tahr和Ubuntu 12.04 Precise Pangolin的用户可以在他们的机器上测试Systemd。测试过程并不复杂,你所要做的只是把相关的PPA包含到系统中,更新仓库并升级系统。
**声明**:请注意它仍然处于Ubuntu的测试和开发阶段。升级测试包可能会带来一些未知错误,最坏的情况下有可能损坏你的系统配置。请确保在尝试升级前已经备份好重要数据。
在终端里运行下面的命令来添加PPA到你的Ubuntu系统里:
```
sudo add-apt-repository ppa:pitti/systemd
```
你将会看到警告信息因为我们尝试使用临时/测试PPA,而它们是不建议用于实际工作机器上的。

然后运行下面的命令更新APT包管理仓库。
```
sudo apt-get update
```

运行下面的命令升级系统。
```
sudo apt-get dist-upgrade
```

就这些,你应该已经可以在你的Ubuntu系统里看到Systemd配置文件了,打开/lib/systemd/目录可以看到这些文件。
好吧,现在让我们编辑一下grub配置文件指定systemd作为默认引导程序。可以使用Gedit文字编辑器编辑grub配置文件。
```
sudo gedit /etc/default/grub
```

在文件里修改GRUB*CMDLINE*LINUX\_DEFAULT项,设定它的参数为:“**init=/lib/systemd/systemd**”

就这样,你的Ubuntu系统已经不再使用传统的引导程序了,改为使用Systemd管理器。重启你的机器然后查看systemd引导过程吧。

### 结论
Systemd毫无疑问为改进Linux引导过程前进了一大步;它包含了一套漂亮的库和守护进程配合工作来优化系统引导和关闭过程。许多Linux发行版正准备将它作为自己的正式引导程序。在以后的Linux发行版中,我们将有望看到systemd开机。但是另一方面,为了获得成功并广泛应用,systemd仍需要认真处理批评意见。
---
via: <http://linoxide.com/linux-how-to/systemd-boot-process/>
作者:[Aun Raza](http://linoxide.com/author/arunrz/) 译者:[zpl1025](https://github.com/zpl1025)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怎样在Github上托管开源代码库 | Arun Pyasi | http://linoxide.com/usr-mgmt/host-open-source-code-repository-github/ | 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下怎样在github.com提供的仓库中托管开源软件源代码。GitHub是一个基于web的Git仓库托管服务,提供基于 git 的分布式版本控制和源代码管理(SCM)功能,并加入了自身的特点。它给开源项目和私有项目提供了一个互相协作的工作区、代码预览和代码管理功能。不像Git是一个完完全全的命令行工具,GitHub提供了一个基于web的图形化界面和桌面,也整合了手机操作。GitHub同时提供了私有库付费计划和通常用来管理开源软件项目的免费账号。 这是一种快速灵活,基于web的托管服务,它使用方便,管理分布式版本控制系统也是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17/214637t9t94gtlij933il5.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17/214634lvbs7gq1s9njsgqn.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ZTinoZ | false | [
"Github"
] | 技术 | {
"viewnum": 8966,
"commentnum": 1,
"favtimes": 6,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16.231.75.111",
"message": "谢谢分享",
"username": "Chris_Y186",
"date": "2015-07-08T08:48:27"
}
] | [] | 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下怎样在github.com提供的仓库中托管开源软件源代码。GitHub是一个基于web的Git仓库托管服务,提供基于 git 的分布式版本控制和源代码管理(SCM)功能,并加入了自身的特点。它给开源项目和私有项目提供了一个互相协作的工作区、代码预览和代码管理功能。不像Git是一个完完全全的命令行工具,GitHub提供了一个基于web的图形化界面和桌面,也整合了手机操作。GitHub同时提供了私有库付费计划和通常用来管理开源软件项目的免费账号。 这是一种快速灵活,基于web的托管服务,它使用方便,管理分布式版本控制系统也是 | 2015-05-18T07:44:00 | 2015-05-18T07:44:00 | 5,458 | /article-5458-1.html | 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下怎样在github.com提供的仓库中托管开源软件源代码。GitHub是一个基于web的Git仓库托管服务,提供基于 git 的分布式版本控制和源代码管理(SCM)功能,并加入了自身的特点。它给开源项目和私有项目提供了一个互相协作的工作区、代码预览和代码管理功能。不像Git是一个完完全全的命令行工具,GitHub提供了一个基于web的图形化界面和桌面,也整合了手机操作。GitHub同时提供了私有库付费计划和通常用来管理开源软件项目的免费账号。

这是一种快速灵活,基于web的托管服务,它使用方便,管理分布式版本控制系统也是相当容易,任何人都能将他们的软件源代码托管到 github,让全球各地数以百万计的人可以使用它、参与贡献、共享它、进行问题跟踪以及更多的用途。这里有一些简单快速地托管软件源代码的方法。
### 1. 创建一个新的Github账号
首先,打开你最喜欢的浏览器并访问[github](http://github.com/),首页页面如下所示。

现在,首页打开之后,请填写一个新的github账号用于注册。
输入注册所需的有效信息之后,你会被转到计划选择的步骤。在这个页面上有5种计划,我们可以根据需要来选择,这里我们要选择免费计划。所以,我们点击选择Free计划并完成注册。如果我们接下去还打算创建一个组织,那我们需要勾选“Help me setup an organization next”。

### 2. 创建一个新的库
成功注册新账号或登录上Github之后,我们需要创建一个新的库来开始我们的征程。
点击位于顶部靠右账号id旁边的**(+)**按钮,然后点击“New Repository”。

点击创建一个新的库之后,我们进入了填写所需信息的页面。

填写好信息之后,我们点击绿色的“Create repository”按钮。
这些步骤都做完之后,我们将看到类似于下面这张图的页面。

### 3. 上传一个已有项目
如果我们想在Github上分享我们的项目,我们自然要把代码推上我们创建的库中。想要这样的话,我们首先要在我们的Linux机器上安装git。如果我在机器上运行的是Ubuntu 14.04 LTS,我需要运行**apt**工具来安装它。
```
$ sudo apt-get install git
```

现在git已经准备就绪,我们要上传代码了。
**注意**:为了避免错误,不要在初始化的新库中包含**README**、license或gitignore等文件,你可以在项目推送到Github上之后再添加它们。
在终端上,我们需要切换当前工作目录为你的本地项目的目录,然后将其初始化为Git库。
```
$ git init
```
接着我们添加新的本地库里中的文件,作为我们的首次提交内容。
```
$ git add .
```
现在我们就提交我们在本地库所添加的文件。
```
$ git commit -m 'First commit'
```

在终端上,添加远程库的URL地址,以便我们的本地库推送到远程。
```
$ git remote add origin 远程库的URL
$ git remote -v
```

注意:请确保将上述“远程库的URL”替换成了你自己的远程库的URL。
现在,要将我们的本地库的改变推送至GitHub的版本库中,我们需要运行以下命令,并且输入所需的用户名和密码。
```
$ git push origin master
```

### 克隆一个库
如果我们想用一条简单地命令从github上下载代码库至本机上,我们可以用git clone命令,该命令将会从远程库中克隆最新的目录。
```
$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aruntechgeek/linspeed.git
```

请把以上这条URL地址更改成你想要克隆的地址。
### 推送改动
如果我们对我们的代码做了更改并想把它们推送至我们的远程库中,我们应该在该目录下运行以下命令。
```
$ git add .
$ git commit -m "Updating"
$ git push
```
### 结论
啊哈!我们已经成功地将我们的项目源代码托管到Github的库中了。Github是快速灵活的基于web的托管服务,分布式版本控制系统使用起来方便容易。数百万个非常棒的开源项目驻扎在github上。所以,如果你有任何问题、建议或反馈,请在评论中告诉我们。谢谢大家!好好享受吧 :-)
---
via: <http://linoxide.com/usr-mgmt/host-open-source-code-repository-github/>
作者:[Arun Pyasi](http://linoxide.com/author/arunp/) 译者:[ZTinoZ](https://github.com/ZTinoZ)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Linux有问必答:如何安装autossh | Dan Nanni | http://ask.xmodulo.com/install-autossh-linux.html | 提问: 我打算在linux上安装autossh,我应该怎么做呢? autossh 是一款开源工具,可以帮助管理SSH会话、自动重连和停止转发流量。autossh会假定目标主机已经设定无密码SSH登陆,以便autossh可以重连断开的SSH会话而不用用户操作。 只要你建立反向SSH隧道或者挂载基于SSH的远程文件夹,autossh迟早会派上用场。基本上只要需要维持SSH会话,autossh肯定是有用的。 下面有许多linux发行版autossh的安装方法。 Debian 或 Ubuntu 系统 autossh已经加入基于Debian系统的基础库,所以可以很方便的安装。 $ sudo apt-get install autossh Fedora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17/215215bc3pbceqljuqehue.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17/215215bc3pbceqljuqehue.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Vic020 | false | [
"autossh",
"ssh"
] | 技术 | {
"viewnum": 13921,
"commentnum": 0,
"favtimes": 3,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提问: 我打算在linux上安装autossh,我应该怎么做呢? autossh 是一款开源工具,可以帮助管理SSH会话、自动重连和停止转发流量。autossh会假定目标主机已经设定无密码SSH登陆,以便autossh可以重连断开的SSH会话而不用用户操作。 只要你建立反向SSH隧道或者挂载基于SSH的远程文件夹,autossh迟早会派上用场。基本上只要需要维持SSH会话,autossh肯定是有用的。 下面有许多linux发行版autossh的安装方法。 Debian 或 Ubuntu 系统 autossh已经加入基于Debian系统的基础库,所以可以很方便的安装。 $ sudo apt-get install autossh Fedora | 2015-05-18T08:50:00 | 2015-05-18T08:50:00 | 5,459 | /article-5459-1.html |
>
> **提问**: 我打算在linux上安装autossh,我应该怎么做呢?
>
>
>
[autossh](http://www.harding.motd.ca/autossh/) 是一款开源工具,可以帮助管理SSH会话、自动重连和停止转发流量。autossh会假定目标主机已经设定[无密码SSH登陆](/article-5444-1.html),以便autossh可以重连断开的SSH会话而不用用户操作。
只要你建立[反向SSH隧道](http://xmodulo.com/access-linux-server-behind-nat-reverse-ssh-tunnel.html)或者[挂载基于SSH的远程文件夹](http://xmodulo.com/how-to-mount-remote-directory-over-ssh-on-linux.html),autossh迟早会派上用场。基本上只要需要维持SSH会话,autossh肯定是有用的。

下面有许多linux发行版autossh的安装方法。
### Debian 或 Ubuntu 系统
autossh已经加入基于Debian系统的基础库,所以可以很方便的安装。
```
$ sudo apt-get install autossh
```
### Fedora 系统
Fedora库同样包含autossh包,使用yum安装。
```
$ sudo yum install autossh
```
### CentOS 或 RHEL 系统
CentOS/RHEL 6 或早期版本, 需要开启第三库[Repoforge库](http://xmodulo.com/how-to-set-up-rpmforge-repoforge-repository-on-centos.html), 然后才能使用yum安装.
```
$ sudo yum install autossh
```
CentOS/RHEL 7以后,autossh 已经不在Repoforge库中. 你需要从源码编译安装(例子在下面)。
### Arch Linux 系统
```
$ sudo pacman -S autossh
```
### Debian 或 Ubuntu 系统中从源码编译安装
如果你想要使用最新版本的autossh,你可以自己编译源码安装
```
$ sudo apt-get install gcc make
$ wget http://www.harding.motd.ca/autossh/autossh-1.4e.tgz
$ tar -xf autossh-1.4e.tgz
$ cd autossh-1.4e
$ ./configure
$ make
$ sudo make install
```
### CentOS, Fedora 或 RHEL 系统中从源码编译安装
在CentOS/RHEL 7以后,autossh不在是预编译包。所以你不得不从源码编译安装。
```
$ sudo yum install wget gcc make
$ wget http://www.harding.motd.ca/autossh/autossh-1.4e.tgz
$ tar -xf autossh-1.4e.tgz
$ cd autossh-1.4e
$ ./configure
$ make
$ sudo make install
```
---
via: <http://ask.xmodulo.com/install-autossh-linux.html>
作者:[Dan Nanni](http://ask.xmodulo.com/author/nanni) 译者:[Vic020/VicYu](http://vicyu.net)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LFTP : 一个功能强大的命令行FTP程序 | Arun Pyasi | http://linoxide.com/linux-how-to/setup-lftp-command-line-ftp/ | 大家好,这篇文章是介绍Lftp以及如何在Linux操作系统下安装的。Lftp是一个基于命令行的文件传输软件(也被称为FTP客户端),由Alexander Lukyanov开发并以GNU GPL协议许可发行。除了FTP协议外,它还支持FTPS,HTTP,HTTPS,HFTP,FISH,以及SFTP等协议。这个程序还支持FXP,允许数据绕过客户端直接在两个FTP服务器之间传输。 它有很多很棒的高级功能,比如递归镜像整个目录树以及断点续传下载。传输任务可以安排在稍后的时间段计划执行,可以限制带宽,可以创建传输列表,还支持类似Unix shell的任务控制。客户端还可以在交互式或自动脚本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17/221607sacuohcimiuyfv7m.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17/221607sacuohcimiuyfv7m.png | false | false | true | zpl1025 | false | [
"lftp",
"ftp"
] | 技术 | {
"viewnum": 45229,
"commentnum": 0,
"favtimes": 7,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大家好,这篇文章是介绍Lftp以及如何在Linux操作系统下安装的。Lftp是一个基于命令行的文件传输软件(也被称为FTP客户端),由Alexander Lukyanov开发并以GNU GPL协议许可发行。除了FTP协议外,它还支持FTPS,HTTP,HTTPS,HFTP,FISH,以及SFTP等协议。这个程序还支持FXP,允许数据绕过客户端直接在两个FTP服务器之间传输。 它有很多很棒的高级功能,比如递归镜像整个目录树以及断点续传下载。传输任务可以安排在稍后的时间段计划执行,可以限制带宽,可以创建传输列表,还支持类似Unix shell的任务控制。客户端还可以在交互式或自动脚本 | 2015-05-17T10:11:00 | 2015-05-17T10:11:00 | 5,460 | /article-5460-1.html | 大家好,这篇文章是介绍Lftp以及如何在Linux操作系统下安装的。[Lftp](http://lftp.yar.ru/)是一个基于命令行的文件传输软件(也被称为FTP客户端),由Alexander Lukyanov开发并以GNU GPL协议许可发行。除了FTP协议外,它还支持FTPS,HTTP,HTTPS,HFTP,FISH,以及SFTP等协议。这个程序还支持FXP,允许数据绕过客户端直接在两个FTP服务器之间传输。
它有很多很棒的高级功能,比如递归镜像整个目录树以及断点续传下载。传输任务可以安排在稍后的时间段计划执行,可以限制带宽,可以创建传输列表,还支持类似Unix shell的任务控制。客户端还可以在交互式或自动脚本里使用。

### 安装Lftp
在运行lftp之前,我们需要确定它已经正确安装在我们的Linux发行版中了。下面是在常见Linux发行版中安装lftp的一些命令。
**Ubuntu 14.04 LTS**
在Ubuntu 14.04 LTS以及它的衍生版中,我们可以通过apt管理程序安装lftp。要安装它,我们需要使用sudo权限在shell或终端里运行下面的命令。
```
$ sudo apt-get install lftp
```

**CentOS/Fedora/RHEL**
因为在Fedora,CentOS和RHEL的软件仓库里也能找到lftp,我们可以用**yum**管理程序来安装它。
```
$ sudo yum install lftp
```

**Arch Linux**
在Arch Linux安装包仓库里也有,我们可以简单地使用pacman来安装它。
```
$ sudo pacman -S lftp
```

**OpenSuse**
OpenSuse系统里的包管理软件Zypper可以用来安装lftp。下面是在OpenSuse机器上用来安装的命令。
```
$ sudo zypper install lftp
```

### 登录
要登录到ftp服务器或sftp服务器,我们首先需要知道所要求的认证信息,比如用户名,密码,端口。
之后,我们可以通过lftp来登录。
```
$ lftp ftp://linoxide@localhost
```

如果需要指定登录端口,我们可以按下面的方式加上去。
```
$ lftp ftp://linoxide@localhost:21
```

### 导航
我们可以用**ls**命令来列出文件和目录,用**cd**命令进入到目录。

### 上传和下载文件
我们可以用**pget**命令来从远端服务器下载文件。
```
> pget linspeed.svg
```

我们可以用**put**命令来上传文件到远端服务器。
```
> put linoxide.tar
```

要恢复之前只下载了一部分的文件/目录,我们可以用-c开关:
```
> mirror -c Directory
>pget -c linoxide.tar
> put -c upload.tar
```
### 使用镜像命令
我们可以用mirror命令来下载所指定的整个目录。
```
> mirror remote local
```

还可以做反向镜像(mirror -R),可以用来上传或更新本地目录树到服务器上。
```
> mirror -R local remote
```

要恢复之前下载了一部分的文件/目录,我们可以用-c开关:
```
> mirror -c Directory
```
### 下载队列
我们可以在lftp里使用queue的选项,这样我们可以像基于GUI的客户端那样挨个下载队列里选择的文件。下面举个例子。
为了避免队列自动开始传输,我们可以这样做:
```
> queue stop
```
现在,我们添加任务到队列。
```
> queue mirror "directory"
> queue pget "file.tar"
```
在建立好队列后,我们再运行queue start命令。
```
> queue start
```
可以运行下面的命令移除整个队列。
```
> queue -d
```
### 分块下载
下面是一个把一个文件分成3块来下载的例子,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调整。
使用pget命令分块功能的方式是**pget -n 3 file.tar**,里面的3是分块的数目。
```
> pget -n 3 file.tar
```
使用mirror命令分块功能的方式是**mirror --use-pget-n=3 directory**,里面的3是分块的数目。
```
> mirror --use-pget-n=3 linxoxide
```
我们可以用jobs -v命令来查看每个独立分块的下载速度以及整体速度。
### 停止,继续或删除一次传输任务
要取消传输我们可以按下Ctrl+C。而要恢复下载我们可以像下面那样使用-c (--continue)开关。
```
> mirror -c directory
```
要删除一次正在正在传输的任务我们可以用**kill**命令,而要删除所有任务我们可以使用下面那样的**kill all**命令。
```
> kill
> kill all
```
### 退出
要从lftp退出,我们需要在终端或lftp交互接口中运行exit命令。
```
> exit
```
### 总结
哇!我们已经成功地安装了lftp并学会了它的一些基础的主要使用方式。lftp是一个非常棒的命令行ftp客户端,它支持许多额外的功能以及很酷的特性。它比其他普通ftp客户端多了很多东西。好吧,你要是有任何问题,建议,反馈,请在下面的评论区里留言。谢谢!享用lftp吧 :-)
---
via: <http://linoxide.com/linux-how-to/setup-lftp-command-line-ftp/>
作者:[Arun Pyasi](http://linoxide.com/author/arunp/) 译者:[zpl1025](https://github.com/zpl1025)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又一波你可能不知道的 Linux 命令行网络监控工具 | Dan Nanni | http://xmodulo.com/useful-command-line-network-monitors-linux.html | 对任何规模的业务来说,网络监控工具都是一个重要的功能。网络监控的目标可能千差万别。比如,监控活动的目标可以是保证长期的网络服务、安全保护、对性能进行排查、网络使用统计等。由于它的目标不同,网络监控器使用很多不同的方式来完成任务。比如对包层面的嗅探,对数据流层面的统计数据,向网络中注入探测的流量,分析服务器日志等。 尽管有许多专用的网络监控系统可以365天24小时监控,但您依旧可以在特定的情况下使用命令行式的网络监控器,某些命令行式的网络监控器在某方面很有用。如果您是系统管理员,那您就应该有亲身使用一些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18/101754ugyyggg8wgyqie4p.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18/101754ugyyggg8wgyqie4p.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wwy-hust | true | [
"网络监控"
] | 系统运维 | {
"viewnum": 48507,
"commentnum": 4,
"favtimes": 12,
"sharetimes": 1,
"likes": 0
} | [
{
"postip": "222.240.201.93",
"message": "学习了",
"username": "来自 - 湖南长沙 的 Safari/Linux 用户",
"date": "2015-05-19T08:40:38"
},
{
"postip": "182.138.101.47",
"message": "楼主威武!",
"username": "oevertoend",
"date": "2015-05-22T15:29:21"
},
{
"postip": "118.26.196.238",
"message": "学习",
"username": "Aran [Internet Explorer 9.0|Windows 7]",
"date": "2015-10-22T15:25:37"
},
{
"postip": "101.20.41.140",
"message": "真是技术活啊",
"username": "来自河北廊坊的 Chrome 78.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20-06-28T10:36:43"
}
] | [
{
"raid": 5435,
"displayorder": 0
}
] | 对任何规模的业务来说,网络监控工具都是一个重要的功能。网络监控的目标可能千差万别。比如,监控活动的目标可以是保证长期的网络服务、安全保护、对性能进行排查、网络使用统计等。由于它的目标不同,网络监控器使用很多不同的方式来完成任务。比如对包层面的嗅探,对数据流层面的统计数据,向网络中注入探测的流量,分析服务器日志等。 尽管有许多专用的网络监控系统可以365天24小时监控,但您依旧可以在特定的情况下使用命令行式的网络监控器,某些命令行式的网络监控器在某方面很有用。如果您是系统管理员,那您就应该有亲身使用一些 | 2015-05-18T10:17:51 | 2015-05-18T10:17:51 | 5,461 | /article-5461-1.html | 对任何规模的业务来说,网络监控工具都是一个重要的功能。网络监控的目标可能千差万别。比如,监控活动的目标可以是保证长期的网络服务、安全保护、对性能进行排查、网络使用统计等。由于它的目标不同,网络监控器使用很多不同的方式来完成任务。比如对包层面的嗅探,对数据流层面的统计数据,向网络中注入探测的流量,分析服务器日志等。
尽管有许多专用的网络监控系统可以365天24小时监控,但您依旧可以在特定的情况下使用命令行式的网络监控器,某些命令行式的网络监控器在某方面很有用。如果您是系统管理员,那您就应该有亲身使用一些知名的命令行式网络监控器的经历。这里有一份**Linux上流行且实用的网络监控器**列表。
### 包层面的嗅探器
在这个类别下,监控工具在链路上捕捉独立的包,分析它们的内容,展示解码后的内容或者包层面的统计数据。这些工具在最底层对网络进行监控、管理,同样的也能进行最细粒度的监控,其代价是影响网络I/O和分析的过程。
1. **dhcpdump**:一个命令行式的DHCP流量嗅探工具,捕捉DHCP的请求/回复流量,并以用户友好的方式显示解码的DHCP协议消息。这是一款排查DHCP相关故障的实用工具。
2. **[dsniff](http://www.monkey.org/%7Edugsong/dsniff/)**:一个基于命令行的嗅探、伪造和劫持的工具合集,被设计用于网络审查和渗透测试。它可以嗅探多种信息,比如密码、NSF流量(LCTT 译注:此处疑为 NFS 流量)、email消息、网络地址等。
3. **[httpry](http://xmodulo.com/monitor-http-traffic-command-line-linux.html)**:一个HTTP报文嗅探器,用于捕获、解码HTTP请求和回复报文,并以用户友好的方式显示这些信息。(LCTT 译注:[延伸阅读](/article-4148-1.html)。 )
4. **IPTraf**:基于命令行的网络统计数据查看器。它实时显示包层面、连接层面、接口层面、协议层面的报文/字节数。抓包过程由协议过滤器控制,且操作过程全部是菜单驱动的。(LCTT 译注:[延伸阅读](/article-5430-1.html)。)

5. **[mysql-sniffer](https://github.com/zorkian/mysql-sniffer)**:一个用于抓取、解码MySQL请求相关的数据包的工具。它以可读的方式显示最频繁或全部的请求。
6. **[ngrep](http://ngrep.sourceforge.net/)**:在网络报文中执行grep。它能实时抓取报文,并用正则表达式或十六进制表达式的方式匹配(过滤)报文。它是一个可以对异常流量进行检测、存储或者对实时流中特定模式报文进行抓取的实用工具。
7. **[p0f](http://lcamtuf.coredump.cx/p0f3/)**:一个被动的基于包嗅探的指纹采集工具,可以可靠地识别操作系统、NAT或者代理设置、网络链路类型以及许多其它与活动的TCP连接相关的属性。
8. **pktstat**:一个命令行式的工具,通过实时分析报文,显示连接带宽使用情况以及相关的协议(例如,HTTP GET/POST、FTP、X11)等描述信息。

9. **Snort**:一个入侵检测和预防工具,通过规则驱动的协议分析和内容匹配,来检测/预防活跃流量中各种各样的后门、僵尸网络、网络钓鱼、间谍软件攻击。
10. **tcpdump**:一个命令行的嗅探工具,可以基于过滤表达式抓取网络中的报文,分析报文,并且在包层面输出报文内容以便于包层面的分析。他在许多网络相关的错误排查、网络程序debug、或[安全](http://xmodulo.com/recommend/firewallbook)监测方面应用广泛。
11. **tshark**:一个与Wireshark窗口程序一起使用的命令行式的嗅探工具。它能捕捉、解码网络上的实时报文,并能以用户友好的方式显示其内容。
### 流/进程/接口层面的监控
在这个分类中,网络监控器通过把流量按照流、相关进程或接口分类,收集每个流、每个进程、每个接口的统计数据。其信息的来源可以是libpcap抓包库或者sysfs内核虚拟文件系统。这些工具的监控成本很低,但是缺乏包层面的检视能力。
1. **bmon**:一个基于命令行的带宽监测工具,可以显示各种接口相关的信息,不但包括接收/发送的总量/平均值统计数据,而且拥有历史带宽使用视图。

2. **[iftop](http://xmodulo.com/how-to-install-iftop-on-linux.html)**:一个带宽使用监测工具,可以实时显示某个网络连接的带宽使用情况。它对所有带宽使用情况排序并通过ncurses的接口来进行可视化。他可以方便的监控哪个连接消耗了最多的带宽。(LCTT 译注:[延伸阅读](/article-1843-1.html)。)
3. **nethogs**:一个基于ncurses显示的进程监控工具,提供进程相关的实时的上行/下行带宽使用信息。它对检测占用大量带宽的进程很有用。(LCTT 译注:[延伸阅读](/article-2808-1.html)。)
4. **netstat**:一个显示许多TCP/UDP的网络堆栈的统计信息的工具。诸如打开的TCP/UDP连接书、网络接口发送/接收、路由表、协议/套接字的统计信息和属性。当您诊断与网络堆栈相关的性能、资源使用时它很有用。
5. **[speedometer](https://excess.org/speedometer/)**:一个可视化某个接口发送/接收的带宽使用的历史趋势,并且基于ncurses的条状图进行显示的终端工具。

6. **[sysdig](http://xmodulo.com/monitor-troubleshoot-linux-server-sysdig.html)**:一个可以通过统一的界面对各个Linux子系统进行系统级综合性调试的工具。它的网络监控模块可以监控在线或离线、许多进程/主机相关的网络统计数据,例如带宽、连接/请求数等。(LCTT 译注:[延伸阅读](/article-4341-1.html)。)
7. **tcptrack**:一个TCP连接监控工具,可以显示活动的TCP连接,包括源/目的IP地址/端口、TCP状态、带宽使用等。

8. **vnStat**:一个存储并显示每个接口的历史接收/发送带宽视图(例如,当前、每日、每月)的流量监控器。作为一个后台守护进程,它收集并存储统计数据,包括接口带宽使用率和传输字节总数。(LCTT 译注:[延伸阅读](/article-5256-1.html)。)
### 主动网络监控器
不同于前面提到的被动的监听工具,这个类别的工具们在监听时会主动的“注入”探测内容到网络中,并且会收集相应的反应。监听目标包括路由路径、可供使用的带宽、丢包率、延时、抖动(jitter)、系统设置或者缺陷等。
1. **[dnsyo](http://xmodulo.com/check-dns-propagation-linux.html)**:一个DNS检测工具,能够管理跨越多达1500个不同网络的开放解析器的DNS查询。它在您检查DNS传播或排查DNS设置的时候很有用。
2. **[iperf](https://iperf.fr/)**:一个TCP/UDP带宽测量工具,能够测量两个端点间最大可用带宽。它通过在两个主机间单向或双向的输出TCP/UDP探测流量来测量可用的带宽。它在监测网络容量、调谐网络协议栈参数时很有用。一个叫做[netperf](http://www.netperf.org/netperf/)的变种拥有更多的功能及更好的统计数据。
3. **[netcat](http://xmodulo.com/useful-netcat-examples-linux.html)/socat**:通用的网络调试工具,可以对TCP/UDP套接字进行读、写或监听。它通常和其他的程序或脚本结合起来在后端对网络传输或端口进行监听。(LCTT 译注:[延伸阅读](/article-1171-1.html)。)
4. **nmap**:一个命令行的端口扫描和网络发现工具。它依赖于若干基于TCP/UDP的扫描技术来查找开放的端口、活动的主机或者在本地网络存在的操作系统。它在你审查本地主机漏洞或者建立维护所用的主机映射时很有用。[zmap](https://zmap.io/)是一个类似的替代品,是一个用于互联网范围的扫描工具。(LCTT 译注:[延伸阅读](/article-2561-1.html)。)
5. ping:一个常用的网络测试工具。通过交换ICMP的echo和reply报文来实现其功能。它在测量路由的RTT、丢包率以及检测远端系统防火墙规则时很有用。ping的变种有更漂亮的界面(例如,[noping](http://noping.cc/))、多协议支持(例如,[hping](http://www.hping.org/))或者并行探测能力(例如,[fping](http://fping.org/))。(LCTT 译注:[延伸阅读](/article-2303-1.html)。)

6. **[sprobe](http://sprobe.cs.washington.edu/)**:一个启发式推断本地主机和任意远端IP地址之间的网络带宽瓶颈的命令行工具。它使用TCP三次握手机制来评估带宽的瓶颈。它在检测大范围网络性能和路由相关的问题时很有用。
7. **traceroute**:一个能发现从本地到远端主机的第三层路由/转发路径的网络发现工具。它发送限制了TTL的探测报文,收集中间路由的ICMP反馈信息。它在排查低速网络连接或者路由相关的问题时很有用。traceroute的变种有更好的RTT统计功能(例如,[mtr](http://xmodulo.com/better-alternatives-basic-command-line-utilities.html#mtr_link))。
### 应用日志解析器
在这个类别下的网络监测器把特定的服务器应用程序作为目标(例如,web服务器或者数据库服务器)。由服务器程序产生或消耗的网络流量通过它的日志被分析和监测。不像前面提到的网络层的监控器,这个类别的工具能够在应用层面分析和监控网络流量。
1. **[GoAccess](http://goaccess.io/)**:一个针对Apache和Nginx服务器流量的交互式查看器。基于对获取到的日志的分析,它能展示包括日访问量、最多请求、客户端操作系统、客户端位置、客户端浏览器等在内的多个实时的统计信息,并以滚动方式显示。

2. **[mtop](http://mtop.sourceforge.net/)**:一个面向MySQL/MariaDB服务器的命令行监控器,它可以将成本最大的查询和当前数据库服务器负载以可视化的方式显示出来。它在您优化MySQL服务器性能、调谐服务器参数时很有用。

3. **[ngxtop](http://xmodulo.com/monitor-nginx-web-server-command-line-real-time.html)**:一个面向Nginx和Apache服务器的流量监测工具,能够以类似top指令的方式可视化的显示Web服务器的流量。它解析web服务器的查询日志文件并收集某个目的地或请求的流量统计信息。
### 总结
在这篇文章中,我展示了许多命令行式监测工具,从最底层的包层面的监控器到最高层应用程序层面的网络监控器。了解那个工具的作用是一回事,选择哪个工具使用又是另外一回事。单一的一个工具不能作为您每天使用的通用的解决方案。一个好的系统管理员应该能决定哪个工具更适合当前的环境。希望这个列表对此有所帮助。
欢迎您通过回复来改进这个列表的内容!
---
via: <http://xmodulo.com/useful-command-line-network-monitors-linux.html>
作者:[Dan Nanni](http://xmodulo.com/author/nanni) 译者:[wwy-hust](https://github.com/wwy-hust)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Yum 已死,DNF 代之 | Jan Silhan | http://dnf.baseurl.org/2015/05/11/yum-is-dead-long-live-dnf/ | 也许你会惊奇在新安装的 Fedroa 22中没有找到 yum 包,也不明白为何在调用 /usr/bin/yum 或使用各种 Yum 插件时会得到警告。嗯,你看到的没错,Yum 已经去了~。直白的说, DNF 现在是 Fedora 上默认是包管理器了。 DNF 由 Yum 中分支出来,采用了基于 SAT 的依赖解决算法,目标是在 Fedora 22中取代 Yum。随着DNF 1.0 的发布,已经到了取而代之的时候了。Yum 无法适应倡导默认即 Python 3理念的 Fedora ,而 DNF 则可以同时支持 Python 2 和 Python 3。 DNF按照相同的语义逻辑保留了命令行接口的一致。幸运的是,DNF 的 Python API 是完全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19/103032wuu8o9ufuobmu302.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19/103032wuu8o9ufuobmu302.png | false | false | true | wxy | false | [
"Yum",
"DNF"
] | 新闻 | {
"viewnum": 12459,
"commentnum": 8,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21.8.107.178",
"message": "想当初,我发现那么多的仓库……",
"username": "文剑一飞",
"date": "2015-05-20T14:47:05"
},
{
"postip": "218.107.217.213",
"message": "没介绍这么使用?",
"username": "7th",
"date": "2015-05-21T09:12:33"
},
{
"postip": "106.120.101.58",
"message": "嗯,还没有呢。",
"username": "linux",
"date": "2015-05-21T09:22:27"
},
{
"postip": "123.165.237.152",
"message": "dnf,地下城?",
"username": "来自 - 黑龙江哈尔滨 的 Chrome/Windows 用户",
"date": "2015-05-22T16:26:05"
},
{
"postip": "106.117.12.141",
"message": "瞬间感觉不高兴了...毒奶粉.",
"username": "stone19901214",
"date": "2015-05-23T07:20:02"
},
{
"postip": "218.26.55.47",
"message": "要怎么用?",
"username": "wissy",
"date": "2015-05-24T09:09:32"
},
{
"postip": "218.26.55.47",
"message": "还好我用的是apt",
"username": "wissy",
"date": "2015-05-24T09:09:58"
},
{
"postip": "118.144.186.201",
"message": "那个。。不玩DNF的路过",
"username": "maopudazahui [Internet Explorer 11.0|Windows 10]",
"date": "2016-12-19T09:58:02"
}
] | [
{
"raid": 8833,
"displayorder": 0
}
] | 也许你会惊奇在新安装的 Fedroa 22中没有找到 yum 包,也不明白为何在调用 /usr/bin/yum 或使用各种 Yum 插件时会得到警告。嗯,你看到的没错,Yum 已经去了~。直白的说, DNF 现在是 Fedora 上默认是包管理器了。 DNF 由 Yum 中分支出来,采用了基于 SAT 的依赖解决算法,目标是在 Fedora 22中取代 Yum。随着DNF 1.0 的发布,已经到了取而代之的时候了。Yum 无法适应倡导默认即 Python 3理念的 Fedora ,而 DNF 则可以同时支持 Python 2 和 Python 3。 DNF按照相同的语义逻辑保留了命令行接口的一致。幸运的是,DNF 的 Python API 是完全 | 2015-05-19T10:31:29 | 2015-05-19T10:31:29 | 5,463 | /article-5463-1.html | 
也许你会惊奇在新安装的 Fedroa 22中没有找到 yum 包,也不明白为何在调用 /usr/bin/yum 或使用各种 Yum 插件时会得到警告。嗯,你看到的没错,Yum 已经去了~。直白的说, DNF 现在是 Fedora 上默认是包管理器了。
DNF 由 Yum 中分支出来,采用了基于 SAT 的依赖解决算法,目标是在 Fedora 22中取代 Yum。随着 [DNF 1.0 的发布](http://dnf.baseurl.org/2015/05/11/dnf-1-0-and-dnf-plugins-core-0-1-7-released/),已经到了[取而代之](http://fedoraproject.org/wiki/Changes/ReplaceYumWithDNF)的时候了。Yum 无法适应倡导“默认即 Python 3”理念的 Fedora ,而 DNF 则可以同时支持 Python 2 和 Python 3。 DNF 按照相同的语义逻辑保留了命令行接口的一致。幸运的是,[DNF 的 Python API](http://dnf.readthedocs.org/en/latest/use_cases.html) 是完全不同于 Yum 的。这两个项目之间的所有已知的[不兼容](http://dnf.readthedocs.org/en/latest/cli_vs_yum.html)都已经记录在案了。在 Fedora Core 22 中只有 DNF,官方不会提供 Yum 了。当然,如果你愿意,可以自己下载它。这个包仍然可以如同以往一样调用, Python API 也没变化,只是 yum 程序的名称被改名为 yum-deprecated 了,而且从命令行调用 yum 会被重定向到 DNF。这样,你就可以在系统上同时维持 Yum 和 DNF 了。
启动 DNF 项目的原因是由于 Yum 的三大问题:API 缺乏文档、有问题的依赖解决算法,及无法重构内部函数。这里提到的最后一个问题,其实和文档的缺乏有关。Yum 插件使用的各种方法来源于 Yum 的代码,一旦改变有可能造成 Yum 的突然崩溃!DNF 致力于解决这些 Yum 的问题,从一开始,所有对外的 API 的要做好完备的文档。在绝大多数新提交中都包含了测试单元。不允许各种奇怪的、乱七八糟的补丁。该项目是通过敏捷开发进行的:对用户会有较大影响的需求会得到尽快的实现。
现在,DNF 团队正在移植各种流行的 Yum 插件到 DNF 上,并改进其用户体验。为了更加方便切换到 DNF,我们开发了一个 DNF 移植插件,来将 Yum 中已经安装的包、分组和事务数据导入到新的 Fedora 包管理器中。赶快转移到 DNF 吧,希望你喜欢!
Jan Silhan, by DNF team
|
||
如何在局域网中将Ubuntu文件夹共享给Windows | Mohd Sohail | http://itsfoss.com/share-folders-local-network-ubuntu-windows/ | 本文全面详细地向你描述了在Ubuntu中如何实现局域网内的文件夹共享。 你的家中是不是有多台电脑?当你需要从一台Ubuntu电脑向另一台电脑传输数据时,是不是必须用到U盘或SD卡?你是否也觉得这个方法很烦人?我想肯定是。本文的目的就是使你在局域网内快速方便地传输文件、文档和其它较大的数据,以节省你的宝贵时间。只需一次设置,然后轻点鼠标,你就可以自由地在Ubuntu和Windows之间共享文件,当然这对其它Linux系统同样使用。不要担心,这很容易操作,不会花费太多时间。 除此之外,尽管本文是在Ubuntu上进行实践,但这个教程在其它Lin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19/111558e07d8t0h7jj2rr0h.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19/111558e07d8t0h7jj2rr0h.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KayGuoWhu | false | [
"共享",
"samba",
"windows"
] | 桌面应用 | {
"viewnum": 26549,
"commentnum": 1,
"favtimes": 8,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27.21.112.85",
"message": "第一种方法提示安装共享服务失败。不知怎么解决啊。<br />\r\n48225925@qq.com 谢谢",
"username": "Edica [Epiphany 3.8|Mac]",
"date": "2016-04-30T15:07:48"
}
] | [] | 本文全面详细地向你描述了在Ubuntu中如何实现局域网内的文件夹共享。 你的家中是不是有多台电脑?当你需要从一台Ubuntu电脑向另一台电脑传输数据时,是不是必须用到U盘或SD卡?你是否也觉得这个方法很烦人?我想肯定是。本文的目的就是使你在局域网内快速方便地传输文件、文档和其它较大的数据,以节省你的宝贵时间。只需一次设置,然后轻点鼠标,你就可以自由地在Ubuntu和Windows之间共享文件,当然这对其它Linux系统同样使用。不要担心,这很容易操作,不会花费太多时间。 除此之外,尽管本文是在Ubuntu上进行实践,但这个教程在其它Lin | 2015-05-19T11:40:00 | 2015-05-19T11:40:00 | 5,466 | /article-5466-1.html | 
本文全面详细地向你描述了**在Ubuntu中如何实现局域网内的文件夹共享**。
你的家中是不是有多台电脑?当你需要从一台Ubuntu电脑向另一台电脑传输数据时,是不是必须用到U盘或SD卡?你是否也觉得这个方法很烦人?我想肯定是。本文的目的就是使你在局域网内快速方便地传输文件、文档和其它较大的数据,以节省你的宝贵时间。只需一次设置,然后轻点鼠标,你就可以自由地**在Ubuntu和Windows之间共享文件**,当然这对其它Linux系统同样使用。不要担心,这很容易操作,不会花费太多时间。
除此之外,尽管本文是在Ubuntu上进行实践,但这个教程在其它Linux系统上同样有用。
#### 在Ubuntu上实现局域网共享文件夹
如果你的系统是Ubuntu 14.04、14.10或12.04,有两个方法可以使你通过局域网在搭载Windows或其他Linux的电脑上共享本地文件。
* 对局域网中的每个用户提供无密码共享
* 仅限特定访问,提供文件夹密码保护
这篇文章包括两种方法,你可以选择你想用的那种。
### 1. 局域网无密码共享文件夹
#### 步骤一:
为了在Ubuntu上实现局域网共享文件夹,右键点击打算共享的文件夹,并选择“Local Network Share(本地网络共享)”:

**可能有用的故障解决方案**:如果在右键菜单中看不到“Local Network Share”的选项,那就新建一个终端,使用下面的命令去安装nautlius-share插件:
```
sudo apt-get install nautilus-share
```
然后重启Nautilus。可以选择注销再登录,或者使用这个命令:
```
nautilus -q
```
#### 步骤二:
一旦点击“Local Network Share”,就会出现共享文件夹的选项。只需选中“Share this folder(共享该文件夹)”这一项:

**可能的故障解决方案**:如果提示共享服务还未安装,就像下图所示,那就点击安装服务,按照提示操作。

#### 步骤三:
当选中“Share this folder”的选项,就会看到按钮“Create Share(创建共享)”变得可以点击了。你也可以“Allow others to create and delete fies in this folder(允许其他用户在共享文件夹中编辑文件)”。选项“Guest access(允许访客访问)”也是如此。

你会看到文件夹图标已经显示为共享的。如果要停止共享文件夹,只需取消“Share this floder”这个选项。
这个方法就是这么简单,使得局域网中的任何人都可以访问共享文件夹中的文件。在正常情况下,你会选择这种方式。因为,家用局域网中的电脑通常都是可信电脑。但情况也不总是这样。如果你只是想特定的用户才能访问怎么办?这个时候就需要Samba服务器了。我们在本文的第二部分讨论这种方法。
### 2. 在Ubuntu上使用密码保护实现局域网共享文件夹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首先需要配置Samba服务器。事实上,在这篇教程的前一部分我们已经用到了Samba,只是我们没有刻意强调。在介绍如何在Ubuntu上搭建Samba服务器实现局域网共享的方法之前,先快速预览一下[Samba](http://en.wikipedia.org/wiki/Samba_%28software%29)到底是什么。
#### Samba是什么?
Samba是一个允许用户通过网络共享文件、文档和打印机的软件包,无论是在Linux、Windows,还是Mac上。它适用于所有的主流平台,可以在所有支持系统上流畅运行。下面是维基百科的介绍:
>
> Samba是一款重新实现SMB/CIFS网络协议的自由软件,最初由安德鲁·垂鸠开发。在第三版中,Smaba不仅支持通过不同的Windows客户端访问及分享SMB的文件夹及打印机,还可以集成到Windows Server域,作为主域控制器(PDC)或者域成员。它也可以作为活动目录域的一部分。
>
>
>
#### 在Ubuntu上安装Samba服务器
你可以很方便地在Ubuntu电脑上安装Samba。安装前,请先更新系统以便安装任何可用的更新。
```
sudo apt-get update && apt-get upgrade
```
然后按照这条命令安装samba和少量所需的软件包:
```
sudo apt-get install samba samba-common system-config-samba python-glade2 gksu
```
一旦安装完成Samba服务器,就可以从图形界面配置Samba来分享文件。
#### 在Ubuntu上配置Samba服务器
从dash中打开Samba配置工具:

进入到**Preference->Server Settings**。尽管默认已经设置好,可能就是你需要的。但在某些情况下你可能需要做一些改动。
在Server Setting中可以看到两个选项卡,‘Basic’和‘Security’。在Basic选项卡下的选项含义如下:
* 工作组 - 用户要连接的电脑所在工作组的名字。比如,如果你想连接到一台Windows电脑,你就要输入Windows电脑的工作组名字。在Windows的Samba服务器设置中,已经默认设置好统一的工作组名字。但如果你有不同的工作组名字,就在这个字段中输入自定义的工作组名字。(在Windows 7中获取工作组名字,右击计算机图标,进到属性,就能看到Windows工作组名字。)
* 描述 - 其他用户看到的你的电脑名字。不要使用空格或不适用于网络的字符。

设置samba服务器允许‘Guests’可用是不明智的,所以没必要修改安全设置,保持原样即可。

这就搞定了!你已经搭建好Samba服务器,距离实现网络共享第一个文件夹的目标不远了!
#### 为网络文件共享创建一个系统用户
现在我们需要为网络共享文件创建一个系统用户。下面是非常简单的步骤:
* 在Systems Settings下点击**User Accounts**。
* 点击**unlock**使其可用,以及+(**加号**)图标。
* 点击+(加号)图标,创建一个新的系统用户。

如上图所示,需要输入‘Full name’。当你输入‘Full name’时,Username会自动填充为Full name。因为创建这个用户是为了共享文件,所以还要指定Account Type为‘**Standard**’。
完成上述步骤,点击添加,你就创建好一个系统用户。这个用户还没有被激活,所以需要为其设置密码来激活。确保Users accounts界面已经解锁。点击尚不可用的账户,输入一个新密码,然后确认密码,点击Change。

耶!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安装并配置好Samba,已经创建了一个系统用户以通过这个账户在网络上共享文件,而且也已经激活了新用户。现在来到配置Samba的最后一步,然后就可以共享文件夹了。
#### 添加Samba新用户
打开Samba,在Preference先点击Samba Users。填写弹出的对话框,下面是其中几个字段的说明:
**Unix Username** - 在这种情况下,我选择刚才创建的用户。
**Windows Username** - 输入你要访问的Windows电脑的用户名。
**Samba Password** - 输入你要访问的Windows电脑的密码。

完成后点击OK。现在做个深呼吸。你已经在Samba的帮助下成功创建一个网络。然后重启网络或Samba服务,准备好和其它电脑共享文件。
```
sudo restart smbd && sudo restart nmbd
```
#### 通过网络共享文件夹或文件
在图形用户界面下通过Samba共享文件是很简单的。点击加号图标,会看到如图所示的对话框:

填写完这些字段。在‘Directory’中,浏览要共享的文件夹。你会看到的字段的含义如下:
* **Share name** 是其它人会看到的文件夹名字。
* **Description** 是要共享内容的简单描述。
* **Writeable** 默认情况下共享的文件夹是‘read only’。如果允许网络上的其他用户修改它们,设置为writable。
* **Visiable** 当你点击Visiable时,就像它的名字一样,共享文件夹就对网络上的其他人可见。
现在你可以设置共享文件夹的权限。点击‘Access’选项,选择想要共享文件夹的用户。当你选择对所有人允许访问后,这个文件夹就对网络上的所有人可见。

最后点击OK,完成共享。现在这个文件夹就与你想要共享的用户实现共享。你已经完成了网络共享文件。还有其它要做的吗?对!还不知道如何从网络上移除文件夹?
#### 移除共享文件夹
在网络共享一段时间后,我们也需要移除其中的一些文件夹。操作很简答,下面就是我们要做的。

全部搞定!我们也可以使用终端进行网络文件共享,但这样没有本文介绍的方法这么容易。如果你确实想知道命令行操作,我会再写一篇关于在Linux上使用命令行实现网络文件共享的文章。
所以,你是怎么找到这篇教程的呢?我希望看了这篇教程你可以**很容易地在Ubuntu和Windows之间共享文件**。如果你有任何问题或建议,请在评论里说出来。
---
via: <http://itsfoss.com/share-folders-local-network-ubuntu-windows/>
作者:[Mohd Sohail](http://itsfoss.com/author/sohail/) 译者:[KayGuoWhu](https://github.com/KayGuoWhu)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如何在Linux下创建一个不可变更的文件 | Dan Nanni | http://xmodulo.com/make-file-immutable-linux.html | 假如你想对Linux中的一些重要文件做写保护,这样它们就不能被删除或者被篡改成之前的版本或者其他东西,或者在其他情况下,你可能想避免某些配置文件被软件自动修改。使用chown和chmod命令修改文件的归属关系或者权限位是处理这种情况的一个解决方法,但这并不完美,因为这样无法避免有root权限的操作。这时chattr就派上用场了。 chattr是一个可以设置或取消文件的标志位的Linux命令,它和标准的文件权限(读、写、执行)是分离的。与此相关的另一个命令是lsattr,它可以显示文件的哪些标志位被设置上了。最初只有EXT文件系统(EXT2/3/4)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19/112825lzsmhb3555slgbo5.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19/112825lzsmhb3555slgbo5.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goreliu | false | [
"chattr",
"lsattr"
] | 技术 | {
"viewnum": 8393,
"commentnum": 0,
"favtimes": 7,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假如你想对Linux中的一些重要文件做写保护,这样它们就不能被删除或者被篡改成之前的版本或者其他东西,或者在其他情况下,你可能想避免某些配置文件被软件自动修改。使用chown和chmod命令修改文件的归属关系或者权限位是处理这种情况的一个解决方法,但这并不完美,因为这样无法避免有root权限的操作。这时chattr就派上用场了。 chattr是一个可以设置或取消文件的标志位的Linux命令,它和标准的文件权限(读、写、执行)是分离的。与此相关的另一个命令是lsattr,它可以显示文件的哪些标志位被设置上了。最初只有EXT文件系统(EXT2/3/4) | 2015-05-19T11:28:21 | 2015-05-19T11:28:21 | 5,467 | /article-5467-1.html | 假如你想对Linux中的一些重要文件做写保护,这样它们就不能被删除或者被篡改成之前的版本或者其他东西,或者在其他情况下,你可能想避免某些配置文件被软件自动修改。使用`chown`和`chmod`命令修改文件的归属关系或者权限位是处理这种情况的一个解决方法,但这并不完美,因为这样无法避免有root权限的操作。这时`chattr`就派上用场了。
`chattr`是一个可以设置或取消文件的标志位的Linux命令,它和标准的文件权限(读、写、执行)是分离的。与此相关的另一个命令是`lsattr`,它可以显示文件的哪些标志位被设置上了。最初只有EXT文件系统(EXT2/3/4)支持`chattr`和`lsattr`所管理的标志位,但现在很多其他的原生的Linux文件系统都支持了,比如XFS、Btrfs、ReiserFS等等。

在这个教程中,我会示范如果使用`chattr`来让Linux中的文件不可变更。
`chattr`和`lsattr`命令是e2fsprogs包的一部分,它在所有现代Linux发行版都预装了。
下面是`chattr`的基本语法。
```
$ chattr [-RVf] [操作符][标志位] 文件...
```
其中操作符可以是“+”(把选定的标志位添加到标志位列表)、“-”(从标志位列表中移除选定的标志位)、或者“=”(强制使用选定的标志位)。
下面是一些可用的标志位。
* **a**: 只能以追加模式打开。
* **A**: 不能更新atime(文件访问时间)。
* **c**: 当被写入磁盘时被自动压缩。
* **C**: 关掉“写时复制”。
* **i**: 不可变更。
* **s**: 通过自动归零来安全删除。(LCTT 译注:一般情况文件被删后内容不会被修改,改标志位会使得文件被删后原有内容被“0”取代)
### “不可变更”标志位
为了让一个文件不可变更,你需要按照如下方法为这个文件添加“不可变更”标志位。例如,对/etc/passwd文件做写保护:
```
$ sudo chattr +i /etc/passwd
```
注意设置或取消一个文件的“不可变更”标志位是需要root用户权限的。现在检查该文件“不可变更”标志位是否被添加上了。
```
$ lsattr /etc/passwd
```
一旦文件被设置为不可变更,任何用户都将无法修改该文件。即使是root用户也不可以修改、删除、覆盖、移动或者重命名这个文件。如果你想再次修改这个文件,需要先把“不可变更”标志位取消了。
用如下命令取消“不可变更”标志位:
```
$ sudo chattr -i /etc/passwd
```

如果你想让一个目录(比如/etc)连同它下边的所有内容不可变更,使用“-R”选项:
```
$ sudo chattr -R +i /etc
```
### “只可追加”标志位
另一个有用的的标志位是“只可追加”,它只允许文件内容被追加的方式修改。你不能覆盖或者删除一个设置了“只可追加”标志位的文件。这个标志位在你想避免日志文件被意外清理掉的情况很有用。
和“不可变更”标志位类似,你可以使用如下命令让文件变成“只可追加”模式:
```
$ sudo chattr +a /var/log/syslog
```
注意当你复制一个“不可变更”或者“只可追加”的文件到其他地方后,新文件不会保留这些标志位!
### 结论
在这个教程中,我展示了如何使用`chattr`和`lsattr`命令来管理额外的文件标志位,来避免文件被篡改(意外或者其他情况)的方法。注意你不能将`chattr`作为一个安全措施,因为“不可变更”标志位可以很容易被取消掉。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可能的方式是限制`chattr`命令自身的可用性,或者去掉CAP*LINUX*IMMUTABLE内核权能标志。关于`chattr`以及可用的标志位的更多细节,请参考它的man手册。
---
via: <http://xmodulo.com/make-file-immutable-linux.html>
作者:[Dan Nanni](http://xmodulo.com/author/nanni) 译者:[goreliu](https://github.com/goreliu)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Windows 下的免费 SSH 客户端工具 | anismaj | http://www.unixmen.com/list-free-windows-ssh-client-tools-connect-linux-server/ | 如果你的操作系统是 Windows,而你想要连接 Linux 服务器相互传送文件,那么你需要一个简称 SSH 的 Secure Shell 软件。实际上,SSH 是一个网络协议,它允许你通过网络连接到 Linux 和 Unix 服务器。SSH 使用公钥加密来认证远程的计算机。你可以有多种途径使用 SSH,无论是自动连接,还是使用密码认证登录。 本篇文章介绍了几种可以连接 Linux 服务器 SSH 客户端。 让我们开始吧。 Putty Putty 是最有名的 SSH 和 telnet 客户端,最初由 Simon Tatham 为 Windows 平台开发。Putty 是一款开源软件,有可用的源代码,和一群志愿者的开发和支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19/150942gewha92eibj9b59c.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19/150942gewha92eibj9b59c.png | false | false | true | wi-cuckoo | false | [
"ssh",
"Putty",
"MobaXterm",
"DameWare SSH"
] | 分享 | {
"viewnum": 255210,
"commentnum": 20,
"favtimes": 10,
"sharetimes": 1,
"likes": 0
} | [
{
"postip": "222.20.48.20",
"message": "PUTTY实在太轻量级了,一直在平板上使用。",
"username": "LouisWei",
"date": "2015-05-19T17:31:30"
},
{
"postip": "117.156.2.68",
"message": "以前只用Putty,Bitvise SSH Client了,后面的下载下来试下。",
"username": "Shadow-華",
"date": "2015-05-19T22:30:10"
},
{
"postip": "117.156.2.68",
"message": "DameWare SSH,从那个链接上下载的那个包叫DameWare-RemoteSupport-MobileGateway-v11.0.0-Eval.zip,400多M,怎么会这么大??",
"username": "Shadow-華",
"date": "2015-05-19T23:15:21"
},
{
"postip": "111.161.127.140",
"message": "putty用过,实际工作中,一直用xshell,有个人免费版的",
"username": "崖山一劫",
"date": "2015-05-19T23:16:56"
},
{
"postip": "106.120.101.58",
"message": "这个软件似乎包含了太多东西,而且看起来只是试用版本,并非个人免费版本。所以不推荐了。",
"username": "linux",
"date": "2015-05-20T09:30:30"
},
{
"postip": "106.120.101.58",
"message": "看起来 DameWare 已经取消了该软件的下载,所以链接被定向到了他们商业软件上了。",
"username": "linux",
"date": "2015-05-20T09:39:28"
},
{
"postip": "117.156.2.95",
"message": "早上[番·羽·土·啬]出去下载到了,同样的网站,788k,但是觉得不是很好用。",
"username": "Shadow-華",
"date": "2015-05-20T10:45:34"
},
{
"postip": "123.120.68.28",
"message": "啊?和墙有关?",
"username": "linux",
"date": "2015-05-20T21:17:38"
},
{
"postip": "117.156.2.102",
"message": "早晨没搞清楚,相同的页面,在墙外打开后浏览器会跳出正确的下载提示框",
"username": "Shadow-華",
"date": "2015-05-20T22:59:39"
},
{
"postip": "106.120.101.58",
"message": "怎么会这样。。。要么就不是墙的原因,而是这个页面是区分地域的。。。只限美国下载。",
"username": "linux",
"date": "2015-05-21T09:23:12"
},
{
"postip": "222.173.107.116",
"message": "都没有人用 Tera Term 吗?",
"username": "绿色圣光",
"date": "2015-05-21T09:30:19"
},
{
"postip": "114.247.236.201",
"message": "多用Kitty,基于Putty的绿色软件。",
"username": "leechau",
"date": "2015-05-21T16:59:51"
},
{
"postip": "61.144.127.124",
"message": "以前试过Putty,不稳定,经常断线,于是找到了Bitvise SSH Client,就一直用下来了。",
"username": "来自 - 广东广州 的 Firefox/Linux 用户",
"date": "2015-05-22T21:44:00"
},
{
"postip": "58.30.71.46",
"message": "水深火热",
"username": "来自 - 北京 的 Chrome/Windows 用户",
"date": "2015-05-25T10:43:43"
},
{
"postip": "183.6.183.253",
"message": "我选择putty + winscp ,其他几个软件试用下觉得不怎么喜欢",
"username": ".wind",
"date": "2015-05-29T14:36:54"
},
{
"postip": "115.60.4.255",
"message": "以前用Xshell+Xftp,没想到MobaXterm也挺好用",
"username": "老沙",
"date": "2015-05-30T10:54:34"
},
{
"postip": "113.248.157.91",
"message": "用Xshell吧,用校园版就行了",
"username": "keikozj [Chrome 45.0|Windows XP]",
"date": "2016-08-15T16:35:26"
},
{
"postip": "222.217.124.84",
"message": "国产的finalshell,比xshell还好用",
"username": "来自广西桂林的 Firefox 48.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7-02-04T10:36:13"
},
{
"postip": "124.202.227.94",
"message": "你点开看看你电脑的CPU和内存看看哪个厉害!!falshell 唯一有点就是可以执行命令一边上传文件 不用切换软件。",
"username": "来自北京的 Chrome 78.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20-08-26T10:19:57"
},
{
"postip": "183.62.240.234",
"message": "推荐aechoterm,中文免费<br />\r\n官网 https://ec.nantiangzzx.com",
"username": "来自广东深圳的 Chrome 96.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21-12-07T14:02:31"
}
] | [] | 如果你的操作系统是 Windows,而你想要连接 Linux 服务器相互传送文件,那么你需要一个简称 SSH 的 Secure Shell 软件。实际上,SSH 是一个网络协议,它允许你通过网络连接到 Linux 和 Unix 服务器。SSH 使用公钥加密来认证远程的计算机。你可以有多种途径使用 SSH,无论是自动连接,还是使用密码认证登录。 本篇文章介绍了几种可以连接 Linux 服务器 SSH 客户端。 让我们开始吧。 Putty Putty 是最有名的 SSH 和 telnet 客户端,最初由 Simon Tatham 为 Windows 平台开发。Putty 是一款开源软件,有可用的源代码,和一群志愿者的开发和支 | 2015-05-19T15:09:00 | 2015-05-19T15:09:00 | 5,468 | /article-5468-1.html | 如果你的操作系统是 Windows,而你想要连接 Linux 服务器相互传送文件,那么你需要一个简称 SSH 的 Secure Shell 软件。实际上,SSH 是一个网络协议,它允许你通过网络连接到 Linux 和 Unix 服务器。SSH 使用公钥加密来认证远程的计算机。你可以有多种途径使用 SSH,无论是自动连接,还是使用密码认证登录。
本篇文章介绍了几种可以连接 Linux 服务器 SSH 客户端。
让我们开始吧。
### Putty
**Putty** 是最有名的 SSH 和 telnet 客户端,最初由 Simon Tatham 为 Windows 平台开发。Putty 是一款开源软件,有可用的源代码,和一群志愿者的开发和支持。

Putty 非常易于安装和使用,通常大部分的配置选项你都不需要修改。你只需要输入少量基本的参数,就可以开始很简单地建立连接会话。[点此下载](http://www.chiark.greenend.org.uk/%7Esgtatham/putty/download.html) Putty。
### Bitvise SSH Client
**Bitvise SSH** 是一款支持 SSH 和 SFTP 的 Windows 客户端。由 Bitvise 开发和提供专业支持。这款 SSH 客户端性能强悍,易于安装、便于使用。Bitvise SSH 客户端拥有功能丰富的图形界面,通过一个有自动重连功能的内置代理进行动态端口转发。

Bitvise SSH 客户端对**个人用户使用是免费的**,同时对于在组织内部的个人商业使用也一样。你可以[在这里下载 Bitvise SSH 客户端](http://www.bitvise.com/download-area)。
### MobaXterm
**MobaXterm** 是你的**远程计算的终极工具箱**。在一个 Windows 应用里,它为程序员、网管、IT 管理员及其它用户提供了精心裁剪的一揽子功能,让他们的远程操作变得简约时尚。

MobaXterm 提供了所有重要的**远程网络工具** (如SSH、 X11、 RDP、 VNC、 FTP、 MOSH 等等),以及 Windows 桌面上的 **Unix 命令**(bash、 ls、 cat、sed、 grep、 awk、 rsync等等),而这些都是由一个开箱即用的**单一的便携程序**所提供。MobaXterm 对**个人使用免费**,你可以[在这里](http://mobaxterm.mobatek.net/download.html)下载 MobaXterm。
### DameWare SSH
我认为 **DameWare SSH** 是最好的免费SSH客户端。(LCTT 译注:似乎 DameWare 已经取消了该软件的下载。)

这个免费工具是一个终端模拟器,可以让你从一个易用的控制台建立多个 telnet 和 SSH 连接。
* 用一个带标签的控制台界面管理多个会话
* 将常用的会话保存在 Windows 文件系统中
* 使用多套保存的证书来轻松登录不同的设备
* 使用 telnet、SSH1 和 SSH2 协议连接计算机和设备
### SmarTTY
SmarTTY 是一款免费的多标签 SSH 客户端,支持使用 SCP 命令随时复制文件和目录。

大多数 SSH 服务器每个连接支持最多10个子会话.SmarTTY 在这方面做得很好:没有烦人的多个窗口,不需要重新登录,仅仅打开一个新的标签页就可以开始了!
### Cygwin
Cygwin 是一款 GNU 和开源工具的大杂烩,提供的功能近似于一个 Windows 平台下的 Linux。

**Cygwin** 包括了一个称为模拟库的 Unix 系统:cygwin.dll,集成了大量的 GNU 和其它的免费软件,以大量的可选包方式组织而成。在这些安装包中,有高质量的编译器和其他软件开发工具、一个X11服务器、一套完整的X11开发套件、GNU emacs 编辑器、Tex 和 LaTeX、openSSH(客户端和服务器),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包括在微软 Windows 下需要编译和使用 PhysioToolkit 软件的每一样东西。
读完我们的文章后,不知你中意哪一款 SSH 客户端?你可以留下你的评论,描述你喜欢的系统和选择的原因。当然,如果有另外的 SSH 客户端没有被本文列举出来,你可以帮助我们补充。
---
via: <http://www.unixmen.com/list-free-windows-ssh-client-tools-connect-linux-server/>
作者:[anismaj](http://www.unixmen.com/author/anis/) 译者:[wi-cuckoo](http://github.com/wi-cuckoo) 校对:[wxy](http://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Sailfish OS 将成为俄罗斯的官方移动操作系统 | http://www.jollausers.com/2015/05/sailfish-os-to-become-russias-official-operating-system-for-mobile/ | Jolla 公司最近一直在后面默默努力,以期给大家带来一些激动人心的新消息。那么,有什么能比得到一个大国支持,并把你的操作系统称作他们的国家官方的移动操作系统更令人兴奋呢? 据 RBC 报纸报道,俄罗斯通信部决定选用 Jolla 的 Sailfish OS作为该国的官方电话操作系统,Sailfish OS 是 Jolla 公司在被诺基亚放弃的 MeeGo 基础上开发的移动操作系统。 Jolla 的发言人 Juhani Lasslia 说,Antti Saarnio 上周访问了俄罗斯,与俄罗斯官方、通信公司及 IT 公司磋商了合作可能与合同事项。这实际上是 Saarnio 先生第二次访问俄罗斯,与官方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19/192939pjqjjjjdtutxjcxc.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19/192939pjqjjjjdtutxjcxc.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wxy | false | [
"Sailfish OS"
] | 新闻 | {
"viewnum": 4216,
"commentnum": 0,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Jolla 公司最近一直在后面默默努力,以期给大家带来一些激动人心的新消息。那么,有什么能比得到一个大国支持,并把你的操作系统称作他们的国家官方的移动操作系统更令人兴奋呢? 据 RBC 报纸报道,俄罗斯通信部决定选用 Jolla 的 Sailfish OS作为该国的官方电话操作系统,Sailfish OS 是 Jolla 公司在被诺基亚放弃的 MeeGo 基础上开发的移动操作系统。 Jolla 的发言人 Juhani Lasslia 说,Antti Saarnio 上周访问了俄罗斯,与俄罗斯官方、通信公司及 IT 公司磋商了合作可能与合同事项。这实际上是 Saarnio 先生第二次访问俄罗斯,与官方 | 2015-05-19T19:29:00 | 2015-05-19T19:29:00 | 5,470 | /article-5470-1.html | 
Jolla 公司最近一直在后面默默努力,以期给大家带来一些激动人心的新消息。那么,有什么能比得到一个大国支持,并把你的操作系统称作他们的国家官方的移动操作系统更令人兴奋呢?
据 [RBC 报纸](http://top.rbc.ru/technology_and_media/17/05/2015/55585f5b9a79471191c70fb3)报道,俄罗斯通信部决定选用 Jolla 的 Sailfish OS作为该国的官方电话操作系统,Sailfish OS 是 Jolla 公司在被诺基亚放弃的 MeeGo 基础上开发的移动操作系统。
Jolla 的发言人 Juhani Lasslia 说,Antti Saarnio 上周访问了俄罗斯,与俄罗斯官方、通信公司及 IT 公司磋商了合作可能与合同事项。这实际上是 Saarnio 先生第二次访问俄罗斯,与官方磋商了。
据 Lassila 说,该项目尚处于相当早期。俄罗斯的 Sailfish 计划是金砖五国(巴西、中国、俄罗斯、印度和南非)的相关项目的一部分,旨在协作这些新兴大国之间的合作。
|
|||
如何在 Linux 中使用 Alpine 在命令行里访问 Gmail | Gabriel Cánepa | http://xmodulo.com/gmail-command-line-linux-alpine.html | 假如你是一个命令行爱好者,我很确信你会使用这个强大的工作环境来执行哪怕是一项日常任务的工具,并为之欢呼,例如从 安排日程 、 管理财务 到 获取 Facebook 、Twitter等任务。(LCTT 译注:阅读本文的另一个前提是,假如你还能访问 Gmail 或者知道 Gmail 是什么的话。) 在这个帖子中,我将为你展示 Linux 命令行的另一个漂亮干练的使用案例:访问 Google 的 Gmail 服务,为此,我们将使用 Alpine,一个基于 ncurses 的多功能命令行邮件客户端(不要和 Alpine Linux 搞混淆)。我们将在 Alphine 中配置 Gmail 的 IMAP 和 SMTP 设定,通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19/221220cb7tt2tt87mzboab.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19/221220cb7tt2tt87mzboab.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FSSlc | false | [
"Alpine",
"gmail",
"邮件"
] | 桌面应用 | {
"viewnum": 9536,
"commentnum": 0,
"favtimes": 2,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假如你是一个命令行爱好者,我很确信你会使用这个强大的工作环境来执行哪怕是一项日常任务的工具,并为之欢呼,例如从 安排日程 、 管理财务 到 获取 Facebook 、Twitter等任务。(LCTT 译注:阅读本文的另一个前提是,假如你还能访问 Gmail 或者知道 Gmail 是什么的话。) 在这个帖子中,我将为你展示 Linux 命令行的另一个漂亮干练的使用案例:访问 Google 的 Gmail 服务,为此,我们将使用 Alpine,一个基于 ncurses 的多功能命令行邮件客户端(不要和 Alpine Linux 搞混淆)。我们将在 Alphine 中配置 Gmail 的 IMAP 和 SMTP 设定,通 | 2015-05-20T07:10:00 | 2015-05-20T07:10:00 | 5,471 | /article-5471-1.html | 假如你是一个命令行爱好者,我很确信你会使用这个强大的工作环境来执行哪怕是一项日常任务的工具,并为之欢呼,例如从 [安排日程](http://xmodulo.com/schedule-appointments-todo-tasks-linux-terminal.html) 、 [管理财务](http://xmodulo.com/manage-personal-expenses-command-line.html) 到 获取 [Facebook](http://xmodulo.com/access-facebook-command-line-linux.html) 、[Twitter](http://xmodulo.com/access-twitter-command-line-linux.html)等任务。(LCTT 译注:阅读本文的另一个前提是,假如你还能访问 Gmail 或者知道 Gmail 是什么的话。)
在这个帖子中,我将为你展示 Linux 命令行的另一个漂亮干练的使用案例:**访问 Google 的 Gmail 服务**,为此,我们将使用 Alpine,一个基于 ncurses 的多功能命令行邮件客户端(不要和 Alpine Linux 搞混淆)。我们将在 Alphine 中配置 Gmail 的 IMAP 和 SMTP 设定,通过 Google 的邮件服务器在终端环境中收取和发送邮件。在这个教程的最后,你将发现只需几步就可以在 Alpine 中使用其他的邮件服务。
诚然,已有许多卓越的基于 GUI 的邮件客户端存在,例如 Thunderbird, Evolution 或者甚至是 Web 界面,那么为什么还有人对使用命令行的邮件客户端来收取 Gmail 这样的事感兴趣呢?答案很简单。假如你需要快速地处理好事情并想避免浪费不必要系统资源;或者你正工作在一个精简安装无操作台的服务器上,它没有安装用于图形显示的 X 服务;又或者是 X 服务在你的桌面上崩溃了,而你需要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急切地发送一些邮件。在上述所有的情况下, Alpine 都可以派上用场并在任何时间满足你的需求。
除了简单的编辑,发送和接收文本类的邮件信息等功能外, Alpine 还可以进行加密,解密和对邮件信息进行数字签名,以及与 TLS(注:Transport Layer Security,传输层加密)无缝集成。
### 在 Linux 上安装 Alpine
在基于 Red Hat 的发行版本上,可以像下面那样来安装 Alpine。需要注意的是,在 RHEL 或 CentOS 上,你需要首先启用 [EPEL 软件仓库](/article-2324-1.html)。
```
# yum install alpine
```
在 Debian,Ubuntu 或它们的衍生发行版本上,你可以这样做:
```
# aptitude install alpine
```
在安装完成后,你可以运行下面的命令来启动该邮件客户端:
```
# alpine
```
在你第一次启用 Alpine 时,它将在当前用户的家目录下创建一个邮件文件夹(`~/mail`),并显现出主界面,正如下面的视频所显示的那样:YOUTUBU 视频 - <http://www.youtube.com/kuKiv3uze4U> 。
它的用户界面有下列几个模块:

请随意地浏览、操作来熟悉 Alpine。你总是可以在任何时候通过敲 'Q' 来回到命令提示符界面。请注意,所有的字符界面下方都有与操作相关的帮助。
在进一步深入之前,我们将为 Alpine 创建一个默认的配置文件。为此,请关闭 Alpine,然后在命令行中执行下面的命令:
```
# alpine -conf > /etc/pine.conf
```
### 配置 Alpine 来使用 Gmail 账号
当你安装了 Alpine 并至少花费了几分钟的时间来熟悉它的界面和菜单,下面便是实际配置它来使用一个已有的 Gmail 账户的时候了。
在 Alpine 中执行下面的步骤之前,记得首先要通过你的 Web 邮件界面,在你的 Gmail 设定里启用 IMAP 协议。一旦在你的 Gmail 账户中启用了 IMAP ,执行下面的步骤来在 Alpine 中启用阅读 Gmail 信息的功能。
首先,启动 Alpine。
按 'S' 来进行设置,再按 'L' 选择 `collectionLists` 选项来定义不同的文件夹类别以帮助你更好地组织你的邮件:

按 'A' 来新建一个文件夹并填写必要的信息:
* **Nickname**: 填写任何你想写的名字;
* **Server**: imap.gmail.com/ssl/user=[yourgmailusername@gmail.com](mailto:yourgmailusername@gmail.com)
你可以将 `Path` 和 `View` 留白不填。
然后按 `Ctrl+X` 并在提示时输入你的 Gmail 密码:

假如一切如预期一样进展顺利,就会出现一个以你先前填写的昵称来命名的新文件夹。你应该可以在这里找到你的 Gmail 信箱:

要验证的话,你可以比较在 Alpine 中显示的 "Gmail Sent" 信箱和在 Web 界面下的信箱:

默认情况下,每隔 150 秒,它将自动检查新邮件或提示,你可以在文件 `/etc/pine.conf`中改变这个值,同时你还可以修改许多其他设定。这个配置文件拥有详细且清晰的注释。例如,为了将检查新邮件的时间间隔设定为 10 秒,你需要这样设定:
```
# The approximate number of seconds between checks for new mail
mail-check-interval=10
```
最后,我们需要配置一个 SMTP 服务器来通过 Alpine 发送邮件。回到先前解释过的 Alpine 的设置界面,然后按 'C' 来设定一个 Google 的 SMTP 服务器地址,你需要像下面这样编辑 `SMTP Server`(用于发送邮件)这一行内容:
```
smtp.gmail.com:587/tls/user=yourgmailusername@gmail.com
```
当你按 'E' 离开设定界面时,将会提醒你保存更改。一旦你保存了更改,马上你就可以通过 Alpine 来发送邮件了!为此,来到主菜单中的 `Compose` 选项,接着开始从命令行中操作你的 Gmail 吧。
### 总结
在这个帖子里,我们讨论了在终端环境中如何通过一个名为 Alpine 的轻量且强大的命令行邮件客户端来访问 Gmail。 Alpine 是一个发布在 Apache Software License 2.0 协议下的自由软件,该协议与 GPL 协议相兼容。 Alpine 引以自豪的是:它不仅对新手友好,同时还做到了让那些经验丰富的系统管理员认为它是强大的。我希望在你阅读完这篇文章后,你能意识到我最后一个论断是多么的正确。
非常欢迎使用下面的输入框来留下你的评论或问题。我期待着你们的反馈!
---
via: <http://xmodulo.com/gmail-command-line-linux-alpine.html>
作者:[Gabriel Cánepa](http://xmodulo.com/author/gabriel) 译者:[FSSlc](https://github.com/FSSlc)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Linux有问必答:如何在Ubuntu中升级Docker | Dan Nanni | http://ask.xmodulo.com/upgrade-docker-ubuntu.html | 提问: 我使用了Ubuntu的标准仓库安装了Docker。然而,默认安装的Docker不能满足我另外一个依赖Docker程序的版本需要。我该如何在Ubuntu中升级到Docker的最新版本? Docker第一次在2013年发布,它快速地演变成了一个针对分布式程序的开发平台。为了满足工业期望,Docker正在紧密地开发并持续地带来新特性的升级。这样Ubuntu发行版中的Docker版本可能很快就会过时。比如, Ubuntu 14.10 Utopic 中的Docker版本是1.2.0, 然而最新的Docker版本是1.6.0(截止至本文发布时)。 对于那些想要跟随Docker的最新开发的人而言,Canonical为Docker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19/222421gubgm7m7dp3tupyn.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19/222421gubgm7m7dp3tupyn.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geekpi | false | [
"Docker"
] | 系统运维 | {
"viewnum": 7215,
"commentnum": 0,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提问: 我使用了Ubuntu的标准仓库安装了Docker。然而,默认安装的Docker不能满足我另外一个依赖Docker程序的版本需要。我该如何在Ubuntu中升级到Docker的最新版本? Docker第一次在2013年发布,它快速地演变成了一个针对分布式程序的开发平台。为了满足工业期望,Docker正在紧密地开发并持续地带来新特性的升级。这样Ubuntu发行版中的Docker版本可能很快就会过时。比如, Ubuntu 14.10 Utopic 中的Docker版本是1.2.0, 然而最新的Docker版本是1.6.0(截止至本文发布时)。 对于那些想要跟随Docker的最新开发的人而言,Canonical为Docker | 2015-05-20T08:22:00 | 2015-05-20T08:22:00 | 5,472 | /article-5472-1.html |
>
> **提问**: 我使用了Ubuntu的标准仓库安装了Docker。然而,默认安装的Docker不能满足我另外一个依赖Docker程序的版本需要。我该如何在Ubuntu中升级到Docker的最新版本?
>
>
>
Docker第一次在2013年发布,它快速地演变成了一个针对分布式程序的开发平台。为了满足工业期望,Docker正在紧密地开发并持续地带来新特性的升级。这样Ubuntu发行版中的Docker版本可能很快就会过时。比如, Ubuntu 14.10 Utopic 中的Docker版本是1.2.0, 然而最新的Docker版本是1.6.0(截止至本文发布时)。

对于那些想要跟随Docker的最新开发的人而言,Canonical为Docker维护了一个独立的PPA。使用这个PPA仓库,你可以很容易地在Ubuntu上升级到最新的Docker版本。
下面是如何设置Docker的PPA和升级Docker。
```
$ sudo add-apt-repository ppa:docker-maint/testing
$ sudo apt-get update
$ sudo apt-get install docker.io
```
检查安装的Docker版本:
```
$ docker --version
```
---
```
Docker version 1.5.0-dev, build a78ce5c
```
---
via: <http://ask.xmodulo.com/upgrade-docker-ubuntu.html>
作者:[Dan Nanni](http://ask.xmodulo.com/author/nanni) 译者:[geekpi](https://github.com/geekpi)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Linux 下四种安全删除文件的工具 | Aun Raza | http://linoxide.com/security/delete-files-permanatly-linux/ | 任何一个普通水平的计算机用户都知道,从计算机系统中删除的任意数据都可以稍后通过一些努力恢复出来。当你不小心删除了你的重要数据时,这是一个不错的方案。但是大多数情况,你不希望你的隐私数据被轻易地恢复。不论何时,我们删除的任意文件,操作系统删除的仅仅是对特定数据的索引。这就意味着,数据仍然保存在磁盘的某块地方,这种方法是不安全的,任何一个聪明的计算机黑客可以使用各种不错的数据恢复工具来恢复你删除的数据。Linux 用户利用我们都知晓的 "rm" 命令来从他们的操作系统中删除数据,但是 "rm" 命令也是像上面说的那样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19/225016qll0xpzpl3j740n7.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19/225016qll0xpzpl3j740n7.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dbarobin | false | [
"Secure-Delete",
"Shred",
"dd",
"wipe",
"删除"
] | 分享 | {
"viewnum": 16114,
"commentnum": 2,
"favtimes": 7,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58.47.55.27",
"message": "不知道srm命令对Btrfs这类写时复制文件系统和SSD有没有效",
"username": "来自湖南常德的 WeChat 6.3|Android 7.1 用户",
"date": "2016-11-21T21:39:41"
},
{
"postip": "123.112.142.152",
"message": "这事真难说。",
"username": "linux [Chrome 54.0|Mac 10.11]",
"date": "2016-11-21T21:45:48"
}
] | [] | 任何一个普通水平的计算机用户都知道,从计算机系统中删除的任意数据都可以稍后通过一些努力恢复出来。当你不小心删除了你的重要数据时,这是一个不错的方案。但是大多数情况,你不希望你的隐私数据被轻易地恢复。不论何时,我们删除的任意文件,操作系统删除的仅仅是对特定数据的索引。这就意味着,数据仍然保存在磁盘的某块地方,这种方法是不安全的,任何一个聪明的计算机黑客可以使用各种不错的数据恢复工具来恢复你删除的数据。Linux 用户利用我们都知晓的 "rm" 命令来从他们的操作系统中删除数据,但是 "rm" 命令也是像上面说的那样 | 2015-05-20T09:43:00 | 2015-05-20T09:43:00 | 5,473 | /article-5473-1.html | 任何一个普通水平的计算机用户都知道,从计算机系统中删除的任意数据都可以稍后通过一些努力恢复出来。当你不小心删除了你的重要数据时,这是一个不错的方案。但是大多数情况,你不希望你的隐私数据被轻易地恢复。不论何时,我们删除的任意文件,操作系统删除的仅仅是对特定数据的索引。这就意味着,数据仍然保存在磁盘的某块地方,这种方法是不安全的,任何一个聪明的计算机黑客可以使用各种不错的数据恢复工具来恢复你删除的数据。Linux 用户利用我们都知晓的 "rm" 命令来从他们的操作系统中删除数据,但是 "rm" 命令也是像上面说的那样删除文件。从这个命令删除的数据也可以使用特殊的文件恢复工具恢复。
让我们看看怎样安全并完整地从你的 Linux 系统中删除文件或者文件夹。以下提到的工具可以完全地删除数据,因此那些恢复工具很难找到真实数据的痕迹然后恢复它。

### Secure-Delete
Secure-Delete 是一组为 Linux 操作系统而生的工具集合,他们为永久删除文件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支持。一旦 Secure-Delete 安装在各种 Linux 系统上,就提供了如下的四个命令:
* srm
* smem
* sfill
* sswap
在 ubuntu 的终端中运行如下命令安装此工具:
```
sudo apt-get install secure-delete
```

在 RHEL,Fedora 或者 Centos 中运行如下命令安装此工具:
```
sudo yum install secure-delete
```
“**srm**” 命令的工作方式和 "rm" 命令类似,但是它不仅仅是删除文件,它首先使用一些随机的数据重写数次文件,然后彻底地删除此文件。这个命令的语法是相当地简单,仅仅指定要删除的文件或者目录,然后它会负责此任务。
```
sudo srm /home/aun/Documents/xueo/1.png
```
"**sfill**" 检测在指定的分区或者目录被标记为空闲或者可用的空间,然后使用它自身的算法用一些随机数据填充。因此它保证了在此分区没有可以恢复的文件或者文件夹。
```
sudo sfill /home
```
"**sswap**" 命令用来安全地清除你的交换分区。交换分区用来存放运行程序的数据。首先我们需要运行如下命令来找到你的交换分区。
```
cat /proc/swaps
```
如下是上述命令的输出示例:
```
aun@eagle:~$ cat /proc/swaps
Filename Type Size Used Priority
/dev/sda5 partition 2084860 71216 -1
```
从现在起,你可以看到你的交换分区设置在哪个分区,然后使用如下命令安全地清除。替换 "/dev/sda5" 部分为你的交换分区名字。
```
sudo sswap /dev/sda5
```
“**smem**” 用来清理在内存中的内容,虽然当系统重启或者关机时会清理随机存取存储器(RAM)中的内容,但是内存中仍然会保留一些数据的残留痕迹。这个命令提供安全的内存清理,简单地在终端中运行 smem 命令即可。
```
smem
```
### Shred
"shred" 命令以一种不可恢复的方式来销毁文件或者文件夹的内容。它使用随机生成的数据模式来持续覆写文件,因此很难恢复任意的被销毁的数据,即使是那些黑客或者窃贼使用高水平的数据恢复工具或者设备。Shred 默认安装在所有 Linux 发行版中,如果你想,你可以运行如下命令来找到它的安装目录:
```
aun@eagle:~$ whereis shred
shred: /usr/bin/shred /usr/share/man/man1/shred.1.gz
```
使用 shred 工具运行如下命令来删除文件:
```
shred /home/aun/Documents/xueo/1.png
```
使用 shred 运行如下命令来删除任意的分区,用你期望的分区来替换分区名字。
```
shred /dev/sda5
```
Shred 默认情况下使用随机内容重写数据 25 次。如果你想它重写文件更多次数,可以使用 "shred -n" 选项来简单地指定你所期望的次数。
```
shred -n 100 filename
```
如果你想在重写后截断或者删除文件,使用 "shred -u" 选项:
```
shred -u filename
```
### dd
这个命令起初是用于磁盘克隆的。它用于将一个分区或者一个磁盘复制到另一个分区或者磁盘。但是它还可用于安全地清除硬盘或者分区的内容。运行如下命令使用随机数据来重写你的当前数据。你不需要安装 dd 命令,所有的 Linux 分发版都已经包含了此命令。
```
sudo dd if=/dev/random of=/dev/sda
```
你也可以覆写磁盘或者分区中的内容,只需要简单地将所有替换为 “zero”。
```
sudo dd if=/dev/zero of=/dev/sda
```
### Wipe
Wipe 起初开发的目的是从磁性介质中安全地擦除文件。这个命令行工具使用特殊的模式来重复地写文件。它使用 fsync() 调用和/或 O\_SYNC 位来强制访问磁盘,并且使用 Gutmann 算法来重复地写。你可以使用此命令删除单个文件、文件夹或者整个磁盘的内容,但是使用 wipe 命令来删除整个磁盘的模式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另外,安装和使用这个工具相当容易。
在 ubuntu 的终端中运行如下命令来安装 wipe。
```
sudo aptitude install wipe
```

使用如下命令在 Redhat Linux,Centos 或者 Fedora 中安装 Wipe:
```
sudo yum install wipe
```
一旦安装完成,在终端中运行如下命令来获得完整的可用选项列表:
```
man wipe
```
删除任意文件或者目录:
```
wipe filename
```
运行如下命令来安全地移除 tmp 分区:
```
wipe -r /tmp
```
使用如下的命令来删除完整分区的内容(替换分区名字为你所期望的分区)。
```
wipe /dev/sda1
```
### 小结
我们期望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你的数据隐私是有决定性意义的,在你的系统中安装这些安全的删除工具对你来说非常重要,因此你可以删除你的隐私数据而不用担心它们被轻易地恢复。上面提到的所有工具都是相当轻量的,它们只需要耗费最低的系统资源来运行,并且无论如何也不会影响你的系统性能。享受它们带来的便利吧!
---
via: <http://linoxide.com/security/delete-files-permanatly-linux/>
作者:[Aun Raza](http://linoxide.com/author/arunrz/) 译者:[dbarobin](https://github.com/dbarobin)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Conky - 终极的 X 视窗系统监视器应用 | Avishek Kumar | http://www.tecmint.com/install-conky-in-ubuntu-debian-fedora/ | Conky 是一个用 C 语言写就的系统监视器,并在 GNU GPL 和 BSD 许可协议下发布,在 Linux 和 BSD 操作系统中都可以获取到它。这个应用是基于 X 视窗系统的,原本由 Torsmo 分支而来。 特点 简洁的用户界面; 高度可配置; 它既可使用内置的部件(超过 300 多个) 也可使用外部脚本,来在桌面或其自有容器中展示系统的状态; 低资源消耗; 它可显示范围广泛的系统参数,包括但不限于 CPU,内存,swap 分区 ,温度,进程,磁盘使用情况,网络状态,电池电量,邮件收发,系统消息,音乐播放器的控制,天气信息,最新新闻,升级信息等等; 在许多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19/230536j2r85ol5ojuy8a5y.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19/230536j2r85ol5ojuy8a5y.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FSSlc | false | [
"Conky"
] | 桌面应用 | {
"viewnum": 19014,
"commentnum": 2,
"favtimes": 4,
"sharetimes": 1,
"likes": 0
} | [
{
"postip": "115.60.7.136",
"message": "看起来很酷,可以增加桌面颜值。但用处真不大,谁没事老看那些信息啊。装了两次删了两次。不过准备再装一次,上课时给学生看还不告诉他们这是什么,让学生觉得老师好酷啊,进而掩盖我水平不咋地的事实,哈哈",
"username": "老沙",
"date": "2015-05-20T11:45:16"
},
{
"postip": "123.120.68.28",
"message": "哈哈哈,这个就是装 B 的啊,但是多少人是被装进来了?<br />\r\n<br />\r\n就如同很多人是看了 MAC 上的那个水波屏保而买了一台 MAC。。。",
"username": "linux",
"date": "2015-05-20T21:17:14"
}
] | [] | Conky 是一个用 C 语言写就的系统监视器,并在 GNU GPL 和 BSD 许可协议下发布,在 Linux 和 BSD 操作系统中都可以获取到它。这个应用是基于 X 视窗系统的,原本由 Torsmo 分支而来。 特点 简洁的用户界面; 高度可配置; 它既可使用内置的部件(超过 300 多个) 也可使用外部脚本,来在桌面或其自有容器中展示系统的状态; 低资源消耗; 它可显示范围广泛的系统参数,包括但不限于 CPU,内存,swap 分区 ,温度,进程,磁盘使用情况,网络状态,电池电量,邮件收发,系统消息,音乐播放器的控制,天气信息,最新新闻,升级信息等等; 在许多 | 2015-05-20T11:02:00 | 2015-05-20T11:02:00 | 5,474 | /article-5474-1.html | Conky 是一个用 ‘C’ 语言写就的系统监视器,并在 GNU GPL 和 BSD 许可协议下发布,在 Linux 和 BSD 操作系统中都可以获取到它。这个应用是基于 X 视窗系统的,原本由 [Torsmo](http://torsmo.sourceforge.net/) 分支而来。
#### 特点
* 简洁的用户界面;
* 高度可配置;
* 它既可使用内置的部件(超过 300 多个) 也可使用外部脚本,来在桌面或其自有容器中展示系统的状态;
* 低资源消耗;
* 它可显示范围广泛的系统参数,包括但不限于 CPU,内存,swap 分区 ,温度,进程,磁盘使用情况,网络状态,电池电量,邮件收发,系统消息,音乐播放器的控制,天气信息,最新新闻,升级信息等等;
* 在许多操作系统中如 CrunchBang Linux 和 Pinguy OS 被默认安装;
#### 关于 Conky 的少有人知的事实
* conky 这个名称来自于一个加拿大电视节目;
* 它已被移植到 Nokia N900 上;
* 官方已经不再维护它了;
### 在 Linux 中 Conky 的安装和使用
在我们安装 conky 之前,我们需要使用下面的命令来安装诸如 `lm-sensors`, `curl` 和 `hddtemp` 之类的软件包:
```
# apt-get install lm-sensors curl hddtemp
```
然后是检测传感器:
```
# sensors-detect
```
**注**: 在被系统提示时,回答 ‘Yes’ 。
检测所有探测到的传感器:
```
# sensors
```
#### 样例输出
```
acpitz-virtual-0
Adapter: Virtual device
temp1: +49.5°C (crit = +99.0°C)
coretemp-isa-0000
Adapter: ISA adapter
Physical id 0: +49.0°C (high = +100.0°C, crit = +100.0°C)
Core 0: +49.0°C (high = +100.0°C, crit = +100.0°C)
Core 1: +49.0°C (high = +100.0°C, crit = +100.0°C)
```
Conky 既可以从软件仓库中安装,也可从源代码编译得到:
```
# yum install conky [在 RedHat 系的系统上]
# apt-get install conky-all [在 Debian 系的系统上]
```
**注**: 在 Fedora/CentOS 上安装 conky 之前,你必须启用 [EPEL 软件仓库](/article-2324-1.html)。
在安装完 conky 之后,只需输入如下命令来开启它:
```
$ conky &
```

*正在运行的 Conky 监视器*
这使得 conky 以一个弹窗的形式运行,并使用位于 `/etc/conky/conky.conf` 的 conky 基本配置文件。
你可能想将 conky 集成到桌面上,并不想让它每次以弹窗的形式出现,下面就是你需要做的:
将配置文件 `/etc/conky/conky.conf` 复制到你的家目录中,并将它重命名为 `.conkyrc`,开头的点号 (.) 是为了确保这个配置文件是隐藏的。
```
$ cp /etc/conky/conky.conf /home/$USER/.conkyrc
```
现在重启 conky 来应用新的更改:
```
$ killall -SIGUSR1 conky
```

*Conky 监视器窗口*
你可能想编辑位于你的家目录的 conky 的配置文件,这个配置文件的内容是非常容易理解的。
下面是 conky 配置文件的一个样例:

*Conky 的配置*
从上面的窗口中,你可以更改颜色,边框,大小,缩放比例,背景,对齐方式及几个其他属性。通过为不同的 conky 窗口设定不同的对齐方式,我们可以同时运行几个 conky 脚本。
**让 conky 使用其它脚本而不是默认配置,以及如何找到这些脚本?**
你可以编写你自己的 conky 脚本或使用来自于互联网的脚本;我们并不建议你使用从互联网中找到的具有潜在危险的任何脚本,除非你清楚你正在做什么。然而,有一些著名的主题和网页包含可信赖的 conky 脚本,例如下面所提及的:
* <http://ubuntuforums.org/showthread.php?t=281865>
* <http://conky.sourceforge.net/screenshots.html>
在上面的 URL 地址中,你将发现其中每个截图都有一个超链接,它们将指向到脚本文件。
#### 测试 Conky 脚本
这里我将在我的 Debian Jessie 系统中运行一个由第三方写的 conky 脚本,以此来进行测试:
```
$ wget https://github.com/alexbel/conky/archive/master.zip
$ unzip master.zip
```
切换当前工作目录到刚才解压的目录:
```
$ cd conky-master
```
将 `secrets.yml.example` 重命名为 `secrets.yml`:
```
$ mv secrets.yml.example secrets.yml
```
在你需要运行这个(ruby)脚本之前安装 Ruby:
```
$ sudo apt-get install ruby
$ ruby starter.rb
```

*华丽的 conky 外观*
**注**: 可以修改这个脚本以展示你当前的天气,温度等;
假如你想让 conky 开机自启,请在开机启动应用设置(startup Applications) 中添加如下的几行命令:
```
conky --pause 10
save and exit.
```
最后,如此轻量级且吸引眼球的实用 GUI 软件包不再处于活跃状态且官方不再进行维护了。最新的稳定发布版本为 conky 1.9.0, 于 2012 年 5 月 3 号发布。在 Ubuntu 论坛上,一个有关用户分享 conky 配置的主题已经超过了 2000 多页。(这个论坛主题的链接为: <http://ubuntuforums.org/showthread.php?t=281865/>)
* [Conky 主页](http://conky.sourceforge.net/)
这就是全部内容了。保持联系,保持评论。请在下面的评论框里分享你的想法和配置。
---
via: <http://www.tecmint.com/install-conky-in-ubuntu-debian-fedora/>
作者:[Avishek Kumar](http://www.tecmint.com/author/avishek/) 译者:[FSSlc](https://github.com/FSSlc)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微博活动]“520表白日”转发微博送好书 | 520表白日再次席卷而来,Linux中国携手@图灵教育 为大家准备了6本备受好评的Linux书籍,转发微博,在评论中向你最爱的那本书勇敢滴表白吧,5月26日我们会抽取6位幸运的粉丝,把你心仪的女(tu)神(shu)送到家。 微博地址: 活动时间:2015年5月20日-2015年5月25日 特此注意: 微博用户参与活动,注意查看@Linux中国_笑语彦然微博公布的中奖名单或留意您的微博私信。我们会通过微博私信的方式获取您的邮寄信息。 1、《Linux shell脚本编程入门》 图书介绍: Linux OS在服务器以及近来引发热议的嵌入式系统中都得到广泛应用,本书介绍的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3/02/165544phdddsr6rkerd396.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3/02/165544phdddsr6rkerd396.jpg | false | false | false | false | [
"图书",
"活动"
] | 活动 | {
"viewnum": 4778,
"commentnum": 3,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24.207.180.42",
"message": "Linux就是这个范儿 赞",
"username": "誓言",
"date": "2015-05-20T10:58:26"
},
{
"postip": "106.37.116.174",
"message": "Linux 就是这个范。。。。。。",
"username": "Nerver",
"date": "2015-05-20T11:30:10"
},
{
"postip": "112.10.245.247",
"message": "我是为书来的,抢个位!",
"username": "linlover",
"date": "2015-05-20T19:54:45"
}
] | [] | 520表白日再次席卷而来,Linux中国携手@图灵教育 为大家准备了6本备受好评的Linux书籍,转发微博,在评论中向你最爱的那本书勇敢滴表白吧,5月26日我们会抽取6位幸运的粉丝,把你心仪的女(tu)神(shu)送到家。 微博地址: 活动时间:2015年5月20日-2015年5月25日 特此注意: 微博用户参与活动,注意查看@Linux中国_笑语彦然微博公布的中奖名单或留意您的微博私信。我们会通过微博私信的方式获取您的邮寄信息。 1、《Linux shell脚本编程入门》 图书介绍: Linux OS在服务器以及近来引发热议的嵌入式系统中都得到广泛应用,本书介绍的 | 2015-05-20T10:12:00 | 2015-05-20T10:12:00 | 5,476 | /article-5476-1.html | 
“520表白日”再次席卷而来,Linux中国携手@图灵教育 为大家准备了6本备受好评的Linux书籍,转发微博,在评论中向你最爱的那本书勇敢滴表白吧,5月26日我们会抽取6位幸运的粉丝,把你心仪的女(tu)神(shu)送到家。
微博地址:<http://weibo.com/1772191555/CiG7li78S>
**活动时间:**2015年5月20日-2015年5月25日
**特此注意:**
**微博用户参与活动,注意查看[@Linux中国\_笑语彦然](http://weibo.com/2797972581) 微博公布的中奖名单或留意您的微博私信。我们会通过微博私信的方式获取您的邮寄信息。**
1、《Linux shell脚本编程入门》
****
图书介绍:
Linux OS在服务器以及近来引发热议的嵌入式系统中都得到广泛应用,本书介绍的就是关于这个程序所必备的Shell编程要素。尤其还收录了现在门户网站、企业等使用的主流套件CentOS(Community ENTerprise Operating System)为基础的各种Linux命令,编写了Linux Shell脚本编程示例,使读者可以亲自测试。
通过此书读者可以了解到Linux学习中必知的Shell(Bourne shell,Bash shell)指令,学习Linux整体系统要素,熟悉Linux服务器和嵌入式Linux的基础知识。另外,通过对Linux服务器运行中的必要因素——Shell脚本编程的理解和示例,读者可以成长为善于思考的管理员、程序员,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
试读样章:[【第一章】](http://images.china-pub.com/ebook3800001-3805000/3804070/ch01.pdf)
购买链接:<http://product.china-pub.com/3804070>
2、《Linux就是这个范儿》

图书介绍:
本书内容源自淘宝技术大学的培训实战。由来自阿里巴巴集团的资深Linux系统专家赵鑫磊和同样来自阿里巴巴集团的支付宝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的高级专家Jie Zhang(张洁)共同著写。
两位作者用轻松、诙谐的语言讲解了高深的Linux特性。通俗易懂、深入浅出,从Linux设计思想的角度出发,授人以渔。同时,又密切结合应用案例,透彻展示出Linux的系统架构设计是如何在实际中贯穿的,从而让读者真正掌握Linux的强大之处。书中不含较为复杂的技术理论问题,一切从实际出发。
全书共分为三个部分:基础篇、进阶篇和扩展篇。通过对Linux的版本选择与安装、基本使用与系统结构、设计哲学与思想、脚本编程与软件开发、内核编译、网络与认证,以及多媒体等几个方面的精彩讲解,将Linux操作系统的灵魂与运用教授给读者。
试读样章:[【第一章】](http://images.china-pub.com/ebook3800001-3805000/3803956/ch01.pdf) [【第二章】](http://images.china-pub.com/ebook3800001-3805000/3803956/ch02.pdf) [【第四章】](http://images.china-pub.com/ebook3800001-3805000/3803956/ch04.pdf) [【第九章】](http://images.china-pub.com/ebook3800001-3805000/3803956/ch09.pdf)
购买链接:<http://product.china-pub.com/3803956>
3、《ARM Linux内核源码剖析》

图书介绍:
《ARM Linux内核源码剖析》是多位作者在3 年Liunx 内核分析经验和庞大资料基础上写成的,收录了其他同类书未曾讲解的内容并进行逐行分析,一扫当前市场中其他理论书带给读者的郁闷。书中详细的代码分析与大量插图能够使读者对Linux 内核及ARM 获得正确认识,自然而然习得如何有效分析定期发布的Linux 内核。
《ARM Linux内核源码剖析》适合想从Linux 内核启动开始透彻分析全部启动过程的读者,因Linux 代码量庞大而束手无策的人、想要了解Linux 实际运行过程的人、渴求OS 实操理论的人,本书必将成为他们不可或缺的参考书。
试读样章:[【第一章】](http://images.china-pub.com/ebook3770001-3775000/3770309/ch01.pdf)
购买链接:<http://product.china-pub.com/3770309>
4、《Linux系统架构和应用技巧》

图书介绍:
《Linux系统架构和应用技巧》内容涉及Linux内部结构、虚拟化基础设施环境的构建、内核源代码的阅读以及RHEL6新功能综述。通过搭建虚拟化基础设施,给读者提供了方便实用的Linux系统的学习和实践的环境;同时,设计了10个可操作的脚本实验,尽可能覆盖Linux操作系统的关键应用技术,包括进程监控、远程登录、文本处理等。其中的技巧根植于作者的多年经验,具有极强的现场感和可操作性。
《Linux系统架构和应用技巧》适合有一定经验的Linux程序员和爱好者阅读。
试读样章:[【第三章】](http://images.china-pub.com/ebook3770001-3775000/3770632/ch03.pdf)
购买链接:<http://product.china-pub.com/3770632>
5、《跟阿铭学Linux》

图书介绍:
《跟阿铭学Linux》是一本入门级的Linux学习教材,适合初学者阅读。本教程由浅入深,内容精湛,案例丰富,通俗易懂!主要涉及基础的系统操作以及工作中常用的各种服务软件的应用、部署和优化。即使是零基础的学员,只要能够坚持把所有章节都学完,也一定会受益匪浅。对于有工作经验的人,它也是一本详尽的工具书,助你解决工作当中的一些需求和难题,让你受益匪浅。
试读样章:[【第一章】](http://images.china-pub.com/ebook3770001-3775000/3770553/ch01.pdf)
购买链接:<http://product.china-pub.com/3770553>
6、《只是为了好玩》

图书介绍:
《只是为了好玩:Linux之父林纳斯自传》是Linux 之父林纳斯·托瓦兹的自传,内容不只包括他的成长经历、Linux 系统的诞生过程、与之相关的争议,还有他本人对于版权、开源、商业软件等的看法以及对生活意义的思考。
《只是为了好玩:Linux之父林纳斯自传》语言幽默活泼,读来生动有趣且发人深思,适合所有人,尤其是对Linux 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试读样章:[【第一章】](http://images.china-pub.com/ebook3770001-3775000/3770407/ch01.pdf)
购买链接:<http://product.china-pub.com/3770407>
|
|||||
Linux有问必答:如何在Linux中修改环境变量PATH | Dan Nanni | http://ask.xmodulo.com/change-path-environment-variable-linux.html | 提问: 当我试着运行一个程序时,它提示command not found。 但这个程序就在/usr/local/bin下。我该如何添加/usr/local/bin到我的PATH变量下,这样我就可以不用指定路径来运行这个命令了。 在Linux中,PATH环境变量保存了一系列的目录用于用户在输入的时候搜索命令。PATH变量的值由一系列的由分号分隔的绝对路径组成。每个用户都有特定的PATH环境变量(由系统级的PATH变量初始化)。 要检查用户的环境变量,用户模式下运行下面的命令: $ echo $PATH /usr/lib64/qt-3.3/bin:/bin:/usr/bin:/usr/sbin:/sbin:/home/xmodulo/bin 或者运行: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20/231450h329q23hy2ff9b9h.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20/231450h329q23hy2ff9b9h.png | false | false | true | geekpi | false | [
"环境变量"
] | 技术 | {
"viewnum": 14919,
"commentnum": 3,
"favtimes": 8,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13.116.4.19",
"message": "分隔每个路径是冒号,不是分号",
"username": "rxping",
"date": "2015-05-21T12:20:43"
},
{
"postip": "222.20.48.20",
"message": "这个就不好专门来一篇文章来写吧,基础得不能在基础了",
"username": "LouisWei",
"date": "2015-05-21T12:40:56"
},
{
"postip": "106.120.101.58",
"message": "抱歉抱歉, 是冒号,笔误——已经修正。",
"username": "linux",
"date": "2015-05-22T09:25:59"
}
] | [] | 提问: 当我试着运行一个程序时,它提示command not found。 但这个程序就在/usr/local/bin下。我该如何添加/usr/local/bin到我的PATH变量下,这样我就可以不用指定路径来运行这个命令了。 在Linux中,PATH环境变量保存了一系列的目录用于用户在输入的时候搜索命令。PATH变量的值由一系列的由分号分隔的绝对路径组成。每个用户都有特定的PATH环境变量(由系统级的PATH变量初始化)。 要检查用户的环境变量,用户模式下运行下面的命令: $ echo $PATH /usr/lib64/qt-3.3/bin:/bin:/usr/bin:/usr/sbin:/sbin:/home/xmodulo/bin 或者运行: | 2015-05-21T07:03:00 | 2015-05-21T07:03:00 | 5,478 | /article-5478-1.html |
>
> **提问**: 当我试着运行一个程序时,它提示“command not found”。 但这个程序就在/usr/local/bin下。我该如何添加/usr/local/bin到我的PATH变量下,这样我就可以不用指定路径来运行这个命令了。
>
>
>
在Linux中,PATH环境变量保存了一系列的目录用于用户在输入的时候搜索命令。PATH变量的值由一系列的由冒号分隔的绝对路径组成。每个用户都有特定的PATH环境变量(由系统级的PATH变量初始化)。

要检查用户的环境变量,用户模式下运行下面的命令:
```
$ echo $PATH
/usr/lib64/qt-3.3/bin:/bin:/usr/bin:/usr/sbin:/sbin:/home/xmodulo/bin
```
或者运行:
```
$ env | grep PATH
PATH=/usr/lib64/qt-3.3/bin:/bin:/usr/bin:/usr/sbin:/sbin:/home/xmodulo/bin
```
如果你的命令不存在于上面任何一个目录内,shell就会抛出一个错误信息:“command not found”。
如果你想要添加一个另外的目录(比如:/usr/local/bin)到你的PATH变量中,你可以用下面这些命令。
### 为特定用户修改PATH环境变量
如果你只想在当前的登录会话中临时地添加一个新的目录(比如:/usr/local/bin)给用户的默认搜索路径,你只需要输入下面的命令。
```
$ PATH=$PATH:/usr/local/bin
```
检查PATH是否已经更新:
```
$ echo $PATH
/usr/lib64/qt-3.3/bin:/bin:/usr/bin:/usr/sbin:/sbin:/home/xmodulo/bin:/usr/local/bin
```
更新后的PATH会在当前的会话一直有效。然而,更改将在新的会话中失效。
如果你想要永久更改PATH变量,用编辑器打开~/.bashrc (或者 ~/.bash\_profile),接着在最后添加下面这行。
```
export PATH=$PATH:/usr/local/bin
```
接着运行下面这行永久激活更改:
```
$ source ~/.bashrc (或者 source ~/.bash_profile)
```
### 改变系统级的环境变量
如果你想要永久添加/usr/local/bin到系统级的PATH变量中,像下面这样编辑/etc/profile。
```
$ sudo vi /etc/profile
```
---
```
export PATH=$PATH:/usr/local/bin
```
你重新登录后,更新的环境变量就会生效了。
---
via: <http://ask.xmodulo.com/change-path-environment-variable-linux.html>
作者:[Dan Nanni](http://ask.xmodulo.com/author/nanni) 译者:[geekpi](https://github.com/geekpi)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用腻了 wget 或 curl,有什么更好的替代品吗? | Dan Nanni | http://xmodulo.com/wget-curl-alternative-linux.html | 如果你经常需要通过终端以非交互模式访问网络服务器(例如,从网络上下载文件,或者是测试 RESTful 网络服务接口),可能你会选择的工具是 wget 或 curl。通过大量的命令行选项,这两种工具都可以处理很多非交互网络访问的情况(比如这里、这里,还有这里)。然而,即使像这些一样的强大的工具,你也只能发挥你所了解的那些选项的功能。除非你很精通那些繁冗的语法细节,这些工具对于你来说只不过是简单的网络下载器而已。 就像其宣传的那样,给人用 curl 类工具,HTTPie 设计用来增强 wget 和 curl 的可用性。它的主要目标是使通过命令行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20/233149by4l4qv8yzlokkkm.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20/233149by4l4qv8yzlokkkm.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wangjiezhe | false | [
"HTTPie",
"wget",
"curl"
] | 技术 | {
"viewnum": 18612,
"commentnum": 0,
"favtimes": 4,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如果你经常需要通过终端以非交互模式访问网络服务器(例如,从网络上下载文件,或者是测试 RESTful 网络服务接口),可能你会选择的工具是 wget 或 curl。通过大量的命令行选项,这两种工具都可以处理很多非交互网络访问的情况(比如这里、这里,还有这里)。然而,即使像这些一样的强大的工具,你也只能发挥你所了解的那些选项的功能。除非你很精通那些繁冗的语法细节,这些工具对于你来说只不过是简单的网络下载器而已。 就像其宣传的那样,给人用 curl 类工具,HTTPie 设计用来增强 wget 和 curl 的可用性。它的主要目标是使通过命令行 | 2015-05-21T10:30:00 | 2015-05-21T10:30:00 | 5,479 | /article-5479-1.html | 如果你经常需要通过终端以非交互模式访问网络服务器(例如,从网络上下载文件,或者是测试 RESTful 网络服务接口),可能你会选择的工具是 wget 或 curl。通过大量的命令行选项,这两种工具都可以处理很多非交互网络访问的情况(比如[这里](http://xmodulo.com/how-to-download-multiple-files-with-wget.html)、[这里](http://xmodulo.com/how-to-use-custom-http-headers-with-wget.html),还有[这里](/article-4957-1.html))。然而,即使像这些一样的强大的工具,你也只能发挥你所了解的那些选项的功能。除非你很精通那些繁冗的语法细节,这些工具对于你来说只不过是简单的网络下载器而已。
就像其宣传的那样,“给人用 curl 类工具”,[HTTPie](https://github.com/jakubroztocil/httpie) 设计用来增强 wget 和 curl 的可用性。它的主要目标是使通过命令行与网络服务器进行交互的过程变得尽可能的人性化。为此,HTTPie 支持具有表现力、但又很简单很直观的语法。它以彩色模式显示响应,并且还有一些不错的优点,比如对 JSON 的良好支持,和持久性会话用以作业流程化。
我知道很多人对把像 wget 和 curl 这样的无处不在的、可用的、完美的工具换成完全没听说过的软件心存疑虑。这种观点是好的,特别是如果你是一个系统管理员、要处理很多不同的硬件的话。然而,对于开发者和终端用户来说,重要的是效率。如果我发现了一个工具的用户更佳替代品,那么我认为采用易于使用的版本来节省宝贵的时间是毫无疑问的。没有必要对替换掉的工具保持信仰忠诚。毕竟,对于 Linux 来说,最好的事情就是可以选择。
在这篇文章中,让我们来了解并展示一下我所说的 HTTPie,一个用户友好的 wget 和 curl 的替代。

### 在 Linux 上安装 HTTPie
HTTPie 是用 Python 写的,所以你可以在几乎所有地方(Linux,MacOSX,Windows)安装它。而且,在大多数的 Linux 发行版中都有编译好的安装包。
#### Debian,Ubuntu 或者 Linux Mint:
```
$ sudo apt-get install httpie
```
#### Fedora:
```
$ sudo yum install httpie
```
#### CentOS/RHEL:
首先,启用[EPEL 仓库](/article-2324-1.html),然后运行:
```
$ sudo yum install httpie
```
对于任何 Linux 发行版,另一个安装方法时使用[pip](http://ask.xmodulo.com/install-pip-linux.html)。
```
$ sudo pip install --upgrade httpie
```
### HTTPie 的例子
当你安装完 HTTPie 后,你可以通过输入 http 命令来调用它。在这篇文章的剩余部分,我会展示几个有用的 http 命令的例子。
#### 例1:定制头部
你可以使用 <header:value> 的格式来定制头部。例如,我们发送一个 HTTP GET 请求到 [www.test.com](http://www.test.com) ,使用定制用户代理(user-agent)和来源(referer),还有定制头部(比如 MyParam)。
```
$ http www.test.com User-Agent:Xmodulo/1.0 Referer:http://xmodulo.com MyParam:Foo
```
注意到当使用 HTTP GET 方法时,就无需明确指定 HTTP 方法。
这个 HTTP 请求看起来如下:
```
GET / HTTP/1.1
Host: www.test.com
Accept: */*
Referer: http://xmodulo.com
Accept-Encoding: gzip, deflate, compress
MyParam: Foo
User-Agent: Xmodulo/1.0
```
#### 例2:下载文件
你可以把 http 作为文件下载器来使用。你需要像下面一样把输出重定向到文件。
```
$ http www.test.com/my_file.zip > my_file.zip
```
或者:
```
$ http --download www.test.com/my_file.zip
```
#### 例3:定制 HTTP 方法
除了默认的 GET 方法,你还可以使用其他方法(比如 PUT,POST,HEAD)。例如,发送一个 HTTP PUT 请求:
```
$ http PUT www.test.com name='Dan Nanni' email=dan@email.com
```
#### 例4:提交表单
使用 http 命令提交表单很容易,如下:
```
$ http -f POST www.test.com name='Dan Nanni' comment='Hi there'
```
'-f' 选项使 http 命令序列化数据字段,并将 'Content-Type' 设置为 "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 charset=utf-8"。
这个 HTTP POST 请求看起来如下:
```
POST / HTTP/1.1
Host: www.test.com
Content-Length: 31
Content-Type: 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 charset=utf-8
Accept-Encoding: gzip, deflate, compress
Accept: */*
User-Agent: HTTPie/0.8.0
name=Dan+Nanni&comment=Hi+there
```
#### 例5:JSON 支持
HTTPie 内置 JSON(一种日渐普及的数据交换格式)支持。事实上,HTTPie 默认使用的内容类型(content-type)就是 JSON。因此,当你不指定内容类型发送数据字段时,它们会自动序列化为 JSON 对象。
```
$ http POST www.test.com name='Dan Nanni' comment='Hi there'
```
这个 HTTP POST 请求看起来如下:
```
POST / HTTP/1.1
Host: www.test.com
Content-Length: 44
Content-Type: application/json; charset=utf-8
Accept-Encoding: gzip, deflate, compress
Accept: application/json
User-Agent: HTTPie/0.8.0
{"name": "Dan Nanni", "comment": "Hi there"}
```
#### 例6:输出重定向
HTTPie 的另外一个用户友好特性是输入重定向,你可以使用缓冲数据提供 HTTP 请求内容。例如:
```
$ http POST api.test.com/db/lookup < my_info.json
```
或者:
```
$ echo '{"name": "Dan Nanni"}' | http POST api.test.com/db/lookup
```
### 结束语
在这篇文章中,我介绍了 HTTPie,一个 wget 和 curl 的可能替代工具。除了这里展示的几个简单的例子,你可以在其[官方网站](https://github.com/jakubroztocil/httpie)上找到 HTTPie 的很多有趣的应用。再次重复一遍,一款再强大的工具也取决于你对它的了解程度。从个人而言,我更倾向于 HTTPie,因为我在寻找一种更简洁的测试复杂网络接口的方法。
你怎么看?
---
via: <http://xmodulo.com/wget-curl-alternative-linux.html>
作者:[Dan Nanni](http://xmodulo.com/author/nanni) 译者:[wangjiezhe](https://github.com/wangjiezhe)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Inkscape - 开源矢量图形编辑器 | Aun Raza | http://linoxide.com/tools/install-inkscape-open-source-vector-graphic-editor/ | Inkscape是一款开源矢量图形编辑工具,并不同于Xara X、Corel Draw和Adobe Illustrator等竞争对手,它使用的是可缩放矢量图形(SVG)图形格式。SVG是一个广泛部署、免版税使用的图形格式,由W3C SVG工作组开发和维护。这是一个跨平台工具,完美运行于Linux、Windows和Mac OS上。 Inkscape始于2003年,起初它的bug跟踪系统托管于Sourceforge上,但是后来迁移到了Launchpad上。当前它最新的一个稳定版本是0.91,它不断地在发展和修改中。我们将在本文里了解一下它的突出特点和安装过程。 显著特性 让我们直接来了解这款应用程序的显著特性。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21/000553bfpgv6jogqpjq676.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21/000553bfpgv6jogqpjq676.png | false | false | true | ZTinoZ | false | [
"Inkscape"
] | 分享 | {
"viewnum": 11414,
"commentnum": 4,
"favtimes": 6,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24.202.200.74",
"message": "题主,能把标题改正下吗? #处女座强迫症",
"username": "Marco_90",
"date": "2015-05-22T13:55:25"
},
{
"postip": "219.134.214.225",
"message": "矢量 ...!!!",
"username": "来自 - 广东深圳 的 Firefox/Windows 用户",
"date": "2015-05-22T14:25:13"
},
{
"postip": "106.120.101.58",
"message": "汗,已经修改了。。。",
"username": "linux",
"date": "2015-05-22T14:37:11"
},
{
"postip": "106.120.101.58",
"message": "处女好,同样看不得这种错误。。",
"username": "linux",
"date": "2015-05-22T14:38:02"
}
] | [] | Inkscape是一款开源矢量图形编辑工具,并不同于Xara X、Corel Draw和Adobe Illustrator等竞争对手,它使用的是可缩放矢量图形(SVG)图形格式。SVG是一个广泛部署、免版税使用的图形格式,由W3C SVG工作组开发和维护。这是一个跨平台工具,完美运行于Linux、Windows和Mac OS上。 Inkscape始于2003年,起初它的bug跟踪系统托管于Sourceforge上,但是后来迁移到了Launchpad上。当前它最新的一个稳定版本是0.91,它不断地在发展和修改中。我们将在本文里了解一下它的突出特点和安装过程。 显著特性 让我们直接来了解这款应用程序的显著特性。 | 2015-05-22T13:02:00 | 2015-05-22T13:02:00 | 5,480 | /article-5480-1.html | Inkscape是一款开源矢量图形编辑工具,并不同于Xara X、Corel Draw和Adobe Illustrator等竞争对手,它使用的是可缩放矢量图形(SVG)图形格式。SVG是一个广泛部署、免版税使用的图形格式,由W3C SVG工作组开发和维护。这是一个跨平台工具,完美运行于Linux、Windows和Mac OS上。

Inkscape始于2003年,起初它的bug跟踪系统托管于Sourceforge上,但是后来迁移到了Launchpad上。当前它最新的一个稳定版本是0.91,它不断地在发展和修改中。我们将在本文里了解一下它的突出特点和安装过程。
### 显著特性
让我们直接来了解这款应用程序的显著特性。
#### 创建对象
* 用铅笔工具来画出不同颜色、大小和形状的手绘线,用贝塞尔曲线(笔式)工具来画出直线和曲线,通过书法工具来应用到手写的书法笔画上等等
* 用文本工具来创建、选择、编辑和格式化文本。在纯文本框、在路径上或在形状里操作文本
* 方便绘制各种形状,像矩形、椭圆形、圆形、弧线、多边形、星形和螺旋形等等并调整其大小、旋转并修改(圆角化)它们
* 用简单地命令创建并嵌入位图
#### 对象处理
* 通过交互式操作和调整参量来扭曲、移动、测量、旋转目标
* 可以对 Z 轴进行提升或降低操作。
* 通过对象组合和取消组合可以创建一个虚拟层用来编辑或处理
* 图层采用层次结构树的结构,并且能锁定或以各式各样的处理方式来重新布置
* 分布与对齐指令
#### 填充与边框
* 可以复制/粘贴不同风格
* 取色工具
* 用RGB, HSL, CMS, CMYK和色盘这四种不同的方式选色
* 渐变层编辑器能创建和管理多停点渐变层
* 使用图像或其它选择区作为花纹填充
* 用一些预定义点状花纹进行笔触填充
* 通过路径标示器标示开始、对折和结束点
#### 路径上的操作
* 节点编辑:移动节点和贝塞尔曲线控制点,节点的对齐和分布等等
* 布尔运算(是或否)
* 运用可变的路径起迄点可简化路径
* 路径插入和增设连同动态和链接偏移对象
* 通过路径追踪把位图图像转换成路径(彩色或单色路径)
#### 文本处理
* 所有安装好的框线字体都能用,甚至可以从右至左对齐对象
* 格式化文本、调整字母间距、行间距或列间距
* 路径上和形状上的文本中的文本、路径或形状都可以被编辑和修改
#### 渲染
* Inkscape完全支持抗锯齿显示,这是一种通过柔化边界上的像素从而减少或消除凹凸锯齿的技术。
* 支持alpha透明显示和PNG格式图片的导出
### 在Ubuntu 14.04和14.10上安装Inkscape
为了在Ubuntu上安装Inkscape,我们首先需要 [添加它的稳定版Personal Package Archive](https://launchpad.net/%7Einkscape.dev/+archive/ubuntu/stable) (PPA) 至Advanced Package Tool (APT) 库中。打开终端并运行一下命令来添加它的PPA:
```
sudo add-apt-repository ppa:inkscape.dev/stable
```

PPA添加到APT库中后,我们要用以下命令进行更新:
```
sudo apt-get update
```

更新好库之后,我们准备用以下命令来完成安装:
```
sudo apt-get install inkscape
```

恭喜,现在Inkscape已经被安装好了,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它的丰富功能特点来编辑制作图像了。

### 结论
Inkscape是一款特点鲜明的图形编辑工具,它给予用户充分发挥自己艺术能力的权利。它还是一款自由安装和自定义的开源应用,并且支持各种文件类型,包括JPEG, PNG, GIF和PDF及更多。访问它的 [官方网站](https://inkscape.org/en/) 来获取更多新闻和应用更新。
---
via: <http://linoxide.com/tools/install-inkscape-open-source-vector-graphic-editor/>
作者:[Aun Raza](http://linoxide.com/author/arunrz/) 译者:[ZTinoZ](https://github.com/ZTinoZ)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如何解决 Ubuntu 下不能记住亮度设置的问题 | Abhishek | http://itsfoss.com/ubuntu-mint-brightness-settings/ | 在解决亮度控制在Ubuntu和Linux Mint下不工作的问题这篇教程里,一些用户提到虽然问题已经得到解决,但是Ubuntu无法记住亮度设置,同样的情况在Linux Mint下也会发生。每次开机或从睡眠状态下唤醒,亮度会恢复至最大值或最小值。我知道这种情况很烦。不过幸好我们有很简单的方法来解决Ubuntu和Linux Mint下的亮度问题。 解决Ubuntu和Linux下不能记住亮度设置 Norbert写了一个脚本,能让Ubuntu和Linux Mint记住亮度设置,不论是开机还是唤醒之后。为了能让你使用这个脚本更简单方便,他把这个适用于Ubuntu 12.04、14.04和14.10的PPA挂在了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21/151950qpvfzu6a64taa99b.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21/151950qpvfzu6a64taa99b.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ZTinoZ | false | [
"亮度"
] | 桌面应用 | {
"viewnum": 7760,
"commentnum": 2,
"favtimes": 5,
"sharetimes": 1,
"likes": 0
} | [
{
"postip": "211.103.107.3",
"message": "虽然这样也算解决了记住亮度的问题,不过总感觉解决的不够彻底,还是希望ubuntu能通过一次系统更新来解决这个问题",
"username": "朩ダo○",
"date": "2015-05-22T11:35:26"
},
{
"postip": "120.42.139.222",
"message": "更改/etc/rc.local,通过脚本实现开机更改亮度。好像很多人都是这样做的",
"username": "Jaway",
"date": "2015-07-20T21:22:46"
}
] | [] | 在解决亮度控制在Ubuntu和Linux Mint下不工作的问题这篇教程里,一些用户提到虽然问题已经得到解决,但是Ubuntu无法记住亮度设置,同样的情况在Linux Mint下也会发生。每次开机或从睡眠状态下唤醒,亮度会恢复至最大值或最小值。我知道这种情况很烦。不过幸好我们有很简单的方法来解决Ubuntu和Linux Mint下的亮度问题。 解决Ubuntu和Linux下不能记住亮度设置 Norbert写了一个脚本,能让Ubuntu和Linux Mint记住亮度设置,不论是开机还是唤醒之后。为了能让你使用这个脚本更简单方便,他把这个适用于Ubuntu 12.04、14.04和14.10的PPA挂在了 | 2015-05-21T15:19:49 | 2015-05-21T15:19:49 | 5,483 | /article-5483-1.html | 
在[解决亮度控制在Ubuntu和Linux Mint下不工作的问题](http://itsfoss.com/fix-brightness-ubuntu-1310/)这篇教程里,一些用户提到虽然问题已经得到解决,但是**Ubuntu无法记住亮度设置**,同样的情况在Linux Mint下也会发生。每次开机或从睡眠状态下唤醒,亮度会恢复至最大值或最小值。我知道这种情况很烦。不过幸好我们有很简单的方法来解决**Ubuntu和Linux Mint下的亮度问题**。
### 解决Ubuntu和Linux下不能记住亮度设置
[Norbert](https://launchpad.net/%7Enrbrtx/+archive/ubuntu/sysvinit-backlight/+packages)写了一个脚本,能让Ubuntu和Linux Mint记住亮度设置,不论是开机还是唤醒之后。为了能让你使用这个脚本更简单方便,他把这个适用于Ubuntu 12.04、14.04和14.10的PPA挂在了网上。你需要做的就是输入以下命令:
```
sudo add-apt-repository ppa:nrbrtx/sysvinit-backlight
sudo apt-get update
sudo apt-get install sysvinit-backlight
```
安装好之后,重启你的系统。现在就来看看亮度设置有没有被保存下来吧。
希望这篇小贴士能帮助到你。如果你有任何问题,就[来这儿](https://launchpad.net/%7Enrbrtx/+archive/ubuntu/sysvinit-backlight/+packages)提bug吧。
---
via: <http://itsfoss.com/ubuntu-mint-brightness-settings/>
作者:[Abhishek](http://itsfoss.com/author/abhishek/) 译者:[ZTinoZ](https://github.com/ZTinoZ)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如何交互式地创建一个Docker容器 | Arun Pyasi | http://linoxide.com/linux-how-to/interactively-create-docker-container/ |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学习如何使用一个docker镜像交互式地创建一个Docker容器。当我们从镜像中启动一个Docker进程,Docker就会获取该镜像及其父镜像,并重复这个过程,直到到达基础镜像。然后联合文件系统(UFS)会在其顶层添加一个读写层。读写层被称之为容器,它包含了一些关于父镜像信息及一些其他的信息,如唯一ID,网络配置和资源限制等。容器是有状态的,其状态可以从 运行态 切换到 退出态。一个处于 运行态的容器包含了在CPU上面运行的进程树,于其它在该主机上运行的进程相隔离,而退出态是指文件系统的状态,并保留了其退出值。你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21/155734nowa22j60evvab0j.jpe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21/155734nowa22j60evvab0j.jpeg | false | false | true | wi-cuckoo | false | [
"Docker",
"容器"
] | 容器与云 | {
"viewnum": 20959,
"commentnum": 6,
"favtimes": 3,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222.20.48.20",
"message": "翻译这篇的时候还没接触docker,换做现在估计语言会组织更好些",
"username": "LouisWei",
"date": "2015-05-21T16:47:25"
},
{
"postip": "106.120.101.58",
"message": "加油!",
"username": "linux",
"date": "2015-05-22T09:23:52"
},
{
"postip": "222.20.48.246",
"message": "因为需要接触Docker有三周时间了,最近闲下来准备写一下学习blog,欢迎访问cuckoo.daoapp.io",
"username": "LouisWei",
"date": "2015-05-24T09:32:04"
},
{
"postip": "120.237.100.186",
"message": "好厉害的样子,学习了",
"username": "yeyoke",
"date": "2015-05-30T16:30:04"
},
{
"postip": "114.111.166.42",
"message": "玩玩docker 不错",
"username": "夜域诡士 [Mobile Safari 9.0|iOS 9.2]",
"date": "2016-03-18T22:06:36"
},
{
"postip": "114.111.166.42",
"message": "加油加油",
"username": "夜域诡士 [Mobile Safari 9.0|iOS 9.2]",
"date": "2016-03-18T22:07:07"
}
] | [] |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学习如何使用一个docker镜像交互式地创建一个Docker容器。当我们从镜像中启动一个Docker进程,Docker就会获取该镜像及其父镜像,并重复这个过程,直到到达基础镜像。然后联合文件系统(UFS)会在其顶层添加一个读写层。读写层被称之为容器,它包含了一些关于父镜像信息及一些其他的信息,如唯一ID,网络配置和资源限制等。容器是有状态的,其状态可以从 运行态 切换到 退出态。一个处于 运行态的容器包含了在CPU上面运行的进程树,于其它在该主机上运行的进程相隔离,而退出态是指文件系统的状态,并保留了其退出值。你 | 2015-05-21T15:57:45 | 2015-05-21T15:57:45 | 5,484 | /article-5484-1.html |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学习如何使用一个docker镜像交互式地创建一个Docker容器。当我们从镜像中启动一个Docker进程,Docker就会获取该镜像及其父镜像,并重复这个过程,直到到达基础镜像。然后联合文件系统(UFS)会在其顶层添加一个读写层。读写层被称之为容器,它包含了一些关于父镜像信息及一些其他的信息,如唯一ID,网络配置和资源限制等。容器是有状态的,其状态可以从 **运行态** 切换到 **退出态**。一个处于 **运行态**的容器包含了在CPU上面运行的进程树,于其它在该主机上运行的进程相隔离,而**退出态**是指文件系统的状态,并保留了其退出值。你可以使用它来启动,停止和重启一个容器。
Docker技术为IT界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它使得云服务可以用来共享应用和工作流程自动化,使得应用可以用组件快速组合,消除了开发、品质保证、产品环境间的摩擦。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会建立CentOS环境,然后用Apache网络服务器提供一个网站服务。

这是一个快速且容易的教程,讨论我们怎样使用交互的shell,以交互的方式来创建一个容器。
### 1. 运行一个Docker实例
Docker首先会尝试从本地取得并运行所需的镜像,如果在本地主机上没有发现,它就会从[Docker公共注册中心](https://registry.hub.docker.com/)拉取。这里,我们将会拉取镜像并在 Docker 容器中创建一个fedora实例,并连接到它的 tty 上的bash shell。
```
# docker run -i -t fedora bash
```

### 2.安装Apache网络服务器
现在,在我们的Fedora基本镜像实例准备好后,我们将会开始交互式地安装Apache网络服务器,而不是为它创建Dockerfile。为了做到这点,我们需要在终端或者shell运行以下命令。
```
# yum update
```

```
# yum install httpd
```

退出容器的 tty。
```
# exit
```
### 3.保存镜像
现在,我们要去保存在Fedora实例里做的修改。要做到这个,我们首先需要知道实例的容器ID。而为了得到ID,我们又需要运行以下命令(LCTT 译注:在容器外执行该命令)。
```
# docker ps -a
```

然后,我们会保存这些改变为一个新的镜像,请运行以下命令。
```
# docker commit c16378f943fe fedora-httpd
```

这里,修改已经通过使用容器ID保存起来了,镜像名字叫fedora-httpd。为了确认新的镜像是否在运行,我们将运行以下命令。
```
# docker images
```

### 4. 添加内容到新的镜像
我们自己新的Fedora Apache镜像正成功的运行,现在我们想添加一些我们网站的网页内容到Apache网络服务器,使得网站能够开箱即用。为做到这点,我们需要创建一个新的Dockerfile,它会处理从复制网页内容到启用80端口的所有操作。要达到这样的目的,我们需要使用我们最喜欢的文本编辑器创建Dockerfile文件,像下面演示的一样。
```
# nano Dockerfile
```
现在,我们需要添加以下的命令行到文件中。
```
FROM fedora-httpd
ADD mysite.tar /tmp/
RUN mv /tmp/mysite/* /var/www/html
EXPOSE 80
ENTRYPOINT [ "/usr/sbin/httpd" ]
CMD [ "-D", "FOREGROUND" ]
```

这里,上述的Dockerfile中,放在mysite.tar里的网页内容会自动解压到/tmp/文件夹里。然后,整个站点会被移动到Apache的网页根目录/var/www/html/,命令expose 80会打开80端口,这样网站就能正常访问了。其次,入口点放在了/usr/sbin/https里面,保证Apache服务器能够执行。
### 5. 构建并运行一个容器
现在,我们要用刚刚创建的Dockerfile创建我们的容器,以便将我们的网站添加到上面。为做到这,我们需要运行以下命令。
```
# docker build -rm -t mysite .
```

建立好我们的新容器后,我们需要要用下面的命令来运行容器。
```
# docker run -d -P mysite
```

### 总结
最后,我们已经成功的以交互式的方式建立了一个Docker容器。在本节方法中,我们是直接通过交互的shell命令建立我们的容器和镜像。在建立与配置镜像与容器时,这种方法十分简单且快速。如果你有任何问题,建议和反馈,请在下方的评论框里写下来,以便我们可以提升或者更新我们的文章。谢谢!祝生活快乐 :-)
---
via: <http://linoxide.com/linux-how-to/interactively-create-docker-container/>
作者:[Arun Pyasi](http://linoxide.com/author/arunp/) 译者:[wi-cuckoo](https://github.com/wi-cuckoo)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5个有趣的Linux命令行技巧 | Avishek Kumar | http://www.tecmint.com/5-linux-command-line-tricks/ | 你有将Linux物尽其用吗?对很多Linux用户来说,有很多看起来是技巧的有用特性。有些时候你会需要这些技巧。本文会帮助你更好得使用一些命令,发挥其更强大的功能。 图1:5个命令行技巧 我们开始一个新的系列,在这里我们还会写一些技巧,并且用尽量小的篇幅写清楚。 1. 我们可以使用history命令来查看曾经运行过的命令。 这里是一个history命令的示例输出。 # history 图2:history命令例子 从history命令输出看,很明显,命令的执行时间没有被打出来。有解决方法吗?有的!运行如下命令: # HISTTIMEFORMAT="%d/%m/%y %T " # history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21/223351gqbpks8pu904xpk4.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21/223351gqbpks8pu904xpk4.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goreliu | false | [
"命令行"
] | 技术 | {
"viewnum": 17205,
"commentnum": 13,
"favtimes": 15,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21.237.191.48",
"message": "输出到tmp目录可能造成结果不正确",
"username": "来自 - 江苏南京 的 Chrome/Linux 用户",
"date": "2015-05-22T09:46:46"
},
{
"postip": "222.20.48.246",
"message": "事实上,如果尝试找出整个box里面占磁盘最多的前几个文件会遇到很多读取权限问题,哪怕你是用root执行",
"username": "LouisWei",
"date": "2015-05-22T10:37:17"
},
{
"postip": "58.67.143.169",
"message": "got it",
"username": "vio",
"date": "2015-05-22T11:37:35"
},
{
"postip": "119.2.0.98",
"message": "dd",
"username": "kashu",
"date": "2015-05-22T14:11:34"
},
{
"postip": "106.120.101.58",
"message": "root 不会,只要是磁盘存储的文件,root 无论如何都能访问的。",
"username": "linux",
"date": "2015-05-22T14:39:31"
},
{
"postip": "114.247.236.201",
"message": "sort -h 太方便了。",
"username": "leechau",
"date": "2015-05-22T17:11:51"
},
{
"postip": "222.20.48.246",
"message": "从整个根目录来查找会查询内存的文件,所以会遇到访问问题",
"username": "LouisWei",
"date": "2015-05-22T18:11:05"
},
{
"postip": "220.181.38.105",
"message": "嗯,如果挂的是tmpfs就是变成写内存了。",
"username": "来自 - 北京 的 Firefox/Windows 用户",
"date": "2015-05-22T19:38:20"
},
{
"postip": "220.181.38.105",
"message": "除了/proc /dev /sys这几个内核维护的文件系统应该没问题吧。",
"username": "来自 - 北京 的 Firefox/Windows 用户",
"date": "2015-05-22T19:40:01"
},
{
"postip": "222.20.48.246",
"message": "嗯,除了内存文件嘛",
"username": "LouisWei",
"date": "2015-05-22T22:31:46"
},
{
"postip": "202.113.19.220",
"message": "谢谢分享!学习了--",
"username": "来自 - 天津南开大学 的 Firefox/Linux 用户",
"date": "2015-05-23T21:54:51"
},
{
"postip": "211.157.174.250",
"message": "du命令很实用。",
"username": "贵在坚持",
"date": "2015-05-26T16:55:48"
},
{
"postip": "116.19.64.201",
"message": "不错",
"username": "来自广东珠海的 Firefox 30.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5-10-06T20:18:54"
}
] | [
{
"raid": 5648,
"displayorder": 0
},
{
"raid": 6314,
"displayorder": 0
}
] | 你有将Linux物尽其用吗?对很多Linux用户来说,有很多看起来是技巧的有用特性。有些时候你会需要这些技巧。本文会帮助你更好得使用一些命令,发挥其更强大的功能。 图1:5个命令行技巧 我们开始一个新的系列,在这里我们还会写一些技巧,并且用尽量小的篇幅写清楚。 1. 我们可以使用history命令来查看曾经运行过的命令。 这里是一个history命令的示例输出。 # history 图2:history命令例子 从history命令输出看,很明显,命令的执行时间没有被打出来。有解决方法吗?有的!运行如下命令: # HISTTIMEFORMAT="%d/%m/%y %T " # history | 2015-05-22T07:32:00 | 2015-05-22T07:32:00 | 5,485 | /article-5485-1.html | 你有将Linux物尽其用吗?对很多Linux用户来说,有很多看起来是技巧的有用特性。有些时候你会需要这些技巧。本文会帮助你更好得使用一些命令,发挥其更强大的功能。

*图1:5个命令行技巧*
我们开始一个新的系列,在这里我们还会写一些技巧,并且用尽量小的篇幅写清楚。
### 1. 我们可以使用[`history`命令](/article-1143-1.html)来查看曾经运行过的命令。
这里是一个`history`命令的示例输出。
```
# history
```

*图2:history命令例子*
从`history`命令输出看,很明显,命令的执行时间没有被打出来。有解决方法吗?有的!运行如下命令:
```
# HISTTIMEFORMAT="%d/%m/%y %T "
# history
```
如果你想让这个修改永久生效,添加如下的一行内容到`~/.bashrc`文件中:
```
export HISTTIMEFORMAT="%d/%m/%y %T "
```
然后,在终端中运行:
```
# source ~/.bashrc
```
命令和选项的解释:
* history – 查看运行过的命令
* HISTIMEFORMAT – 设置时间格式的环境变量
* %d – 天
* %m – 月
* %y – 年
* %T – 时间戳
* source – 简而言之就是将文件内容发送给shell来执行
* .bashrc – BASH以交互方式启动时运行的脚本文件

*图3:`history`命令输出的日志*
### 2. 如何测试磁盘写入速度?
一行`dd`命令脚本就可以实现。
```
# dd if=/dev/zero of=/tmp/output.img bs=8k count=256k conv=fdatasync; rm -rf /tmp/output.img
```

*图4:`dd`命令例子*
命令和选项的解释:
* dd – 转换和复制文件
* if=/dev/zero – 指定输入文件,默认为stdin(标准输入)
* of=/tmp/output.img – 指定输出文件,默认为stdout(标准输出)
* bs – 一次读和写的块大小,最大可以以MB为单位
* count – 复制次数
* conv – 使用逗号分隔的策略来转换文件(LCTT 译注:比如将大写字母转换成小写,echo AA | dd conv=lcase)
* rm – 删除文件和目录
* -rf – (-r) 递归地删除目录和其中的内容,(-f)强行删除而不输出确认信息
### 3. 你如何获取吃掉你磁盘空间的最大的6个文件?
一个使用[`du`命令](http://www.tecmint.com/check-linux-disk-usage-of-files-and-directories/)的简单单行脚本即可实现,`du`命令主要用于获取文件的空间使用情况。
```
# du -hsx * | sort -rh | head -6
```

*图5:获取磁盘空间使用情况的方法*
命令和选项的解释:
* du – 估计文件的空间使用情况
* -hsx – (-h)更易读的格式,(-s)汇总输出,(-x)跳过其他文件系统的文件
* sort – 对文本文件按行排序
* -rf – (-r)将比较的结果逆序输出,(-f)忽略大小写
* head – 输出文件的头几行
### 4. 获取一个文件的详细状态信息
可以使用`stat`命令
```
# stat filename_ext (例如:stat abc.pdf)
```

*图6:获取文件的详细信息*
### 5. 显示帮助
最后一个技巧是为那些入门者准备的,如果你是有经验的用户,可能不需要它,除非你想从中寻找乐趣。入门者可能有Linux命令行恐惧症,下面的命令会随机显示一个man手册页。对入门者来说,好处是总会学到新的东西,而且不会厌倦。
```
# man $(ls /bin | shuf | head -1)
```

*图7:查看随机的man手册页*
命令和选项的解释:
* man – Linux man手册
* ls – 列出文件
* /bin – 系统可执行文件的路径
* shuf – 把输入内容按行随机打乱并输出
* head – 输出文件的头几行
这就是所有的内容了。如果你知道任何类似的技巧,可以分享给我们,我们会用你的语言在网站上发表出来。
不要忘记在下边评论框中留下有价值的反馈。保持联系。可以点赞或者将本文分享来帮助我们更好地传播内容。
---
via: <http://www.tecmint.com/5-linux-command-line-tricks/>
作者:[Avishek Kumar](http://www.tecmint.com/author/avishek/) 译者:[goreliu](https://github.com/goreliu)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如何在 Linux 中产生、加密或解密随机密码 | Avishek Kumar | http://www.tecmint.com/generate-encrypt-decrypt-random-passwords-in-linux/ | 我们一直积极地提供有关 Linux 技巧的系列文章,如果你错过了这个系列的最新文章,你或许可以去访问下面的链接。 Linux 中 5 个有趣的命令行技巧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分享一些有趣 Linux 技巧,内容是有关如何产生随机密码以及加密或解密这些经过加盐或没有加盐处理的密码。 安全是数字时代中的一个主要话题。在电脑,email,云端,手机,文档和其他的场合中,我们都会使用到密码。众所周知,选择密码的基本原则是 易记,难猜。考虑过使用基于机器自动生成的密码吗?相信我,Linux 非常擅长这方面的工作。 1. 使用命令 pwgen 来生成一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21/225112hk0bbg8yyg11q0wg.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21/225112hk0bbg8yyg11q0wg.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FSSlc | false | [
"密码",
"pwgen",
"makepasswd"
] | 技术 | {
"viewnum": 11858,
"commentnum": 1,
"favtimes": 1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45.35.39.243",
"message": "厉害!好用,赞",
"username": "来自美国的 Chrome 57.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7-08-31T19:27:33"
}
] | [] | 我们一直积极地提供有关 Linux 技巧的系列文章,如果你错过了这个系列的最新文章,你或许可以去访问下面的链接。 Linux 中 5 个有趣的命令行技巧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分享一些有趣 Linux 技巧,内容是有关如何产生随机密码以及加密或解密这些经过加盐或没有加盐处理的密码。 安全是数字时代中的一个主要话题。在电脑,email,云端,手机,文档和其他的场合中,我们都会使用到密码。众所周知,选择密码的基本原则是 易记,难猜。考虑过使用基于机器自动生成的密码吗?相信我,Linux 非常擅长这方面的工作。 1. 使用命令 pwgen 来生成一 | 2015-05-22T13:47:00 | 2015-05-22T13:47:00 | 5,486 | /article-5486-1.html | 我们一直积极地提供有关 Linux 技巧的系列文章,如果你错过了这个系列的最新文章,你或许可以去访问下面的链接。
* [Linux 中 5 个有趣的命令行技巧](/article-5485-1.html)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分享一些有趣 Linux 技巧,内容是有关如何产生随机密码以及加密或解密这些经过加盐或没有加盐处理的密码。
安全是数字时代中的一个主要话题。在电脑,email,云端,手机,文档和其他的场合中,我们都会使用到密码。众所周知,选择密码的基本原则是 “易记,难猜”。考虑过使用基于机器自动生成的密码吗?相信我,Linux 非常擅长这方面的工作。

**1. 使用命令 `pwgen` 来生成一个长度为 10 个字符的独特的随机密码。假如你还没有安装 pwgen,请使用 Apt 或 YUM 等包管理器来安装它。**
```
$ pwgen 10 1
```

*生成一个独特的随机密码*
一口气生成若干组长度为 50 个字符的唯一的随机密码!
```
$ pwgen 50
```

*生成多组随机密码*
**2. 你还可以使用 `makepasswd` 来每次生成一个给定长度的独特的随机密码。在你把玩 makepasswd 命令之前,请确保你已经安装了它。如若没有安装它,试试使用 Apt 或 YUM 包管理器来安装 `makepasswd`这个软件包。**
生成一个长度为 10 个字符的随机密码。该命令产生的密码的长度默认为 10。
```
$ makepasswd
```

*使用 makepasswd 生成独特的密码*
生成一个长度为 50 个字符的随机密码。
```
$ makepasswd --char 50
```

*生成长度为 50 的密码*
生成 7 个长度为 20 个字符的随机密码。
```
$ makepasswd --char 20 --count 7
```

**3. 使用带“盐”的 Crypt(注:这里应该指的是一个函数,可以参考[这里](http://man7.org/linux/man-pages/man3/crypt.3.html) ) 来加密一个密码。提供手动或自动添加 “盐”。**
对于那些不清楚 **盐** 的意义的人,这里的 “盐” 指的是一个随机数据,它作为密码生成函数的一个额外的输入, 目的是保护密码免受词典攻击。
在执行下面的操作前,请确保你已经安装了 `mkpasswd`。
下面的命令将带 “盐” 加密一个密码。“盐” 的值是随机自动生成的。所以每次你运行下面的命令时,都将产生不同的输出,因为它每次接受了随机取值的 “盐”。
```
$ mkpasswd tecmint
```

*使用 Crypt 来加密密码*
现在让我们来手动定义 “盐” 的值。每次它将产生相同的结果。请注意你可以输入任何你想输入的值来作为 “盐” 的值。
```
$ mkpasswd tecmint -s tt
```

*带“盐”加密密码*
另外, mkpasswd 还是交互式的,假如你在命令中没有提供密码,它将主动询问你来输入密码。
**4. 使用 aes-256-cbc 加密算法并使用带“盐”的密码(如 “tecmint”) 加密一个字符串(如 “Tecmint-is-a-Linux-Community”)。**
```
# echo Tecmint-is-a-Linux-Community | openssl enc -aes-256-cbc -a -salt -pass pass:tecmint
```

*在 Linux 中加密一个字符串*
在上面例子中, [echo 命令](http://linux.cn/article-3948-1.html)的输出通过管道传递给了 openssl 命令,使得该输出通过加密编码方式(enc:Encoding with Cipher ) 所加密,这个过程中使用了 aes-256-cbc 加密算法,并附带了密码 (tecmint) 和 “盐” 。
**5. 使用 openssl 命令的 -aes-256-cbc 解密选项来解密上面的字符串。**
```
# echo U2FsdGVkX18Zgoc+dfAdpIK58JbcEYFdJBPMINU91DKPeVVrU2k9oXWsgpvpdO/Z | openssl enc -aes-256-cbc -a -d -salt -pass pass:tecmint
```

*在 Linux 中解密字符串*
现在就是这些内容了。
保持联系,保持连接,敬请关注。不要忘了在下面的评论中提供给我们您有价值的反馈。
---
via: <http://www.tecmint.com/generate-encrypt-decrypt-random-passwords-in-linux/>
作者:[Avishek Kumar](http://www.tecmint.com/author/avishek/) 译者:[FSSlc](https://github.com/FSSlc)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Linux有问必答:nginx网络服务器上如何阻止特定用户代理(UA) | Dan Nanni | http://ask.xmodulo.com/block-specific-user-agents-nginx-web-server.html | 问题: 我注意到有一些机器人经常访问我的nginx驱动的网站,并且进行一些攻击性的扫描,导致消耗掉了我的网络服务器的大量资源。我一直尝试着通过用户代理符串来阻挡这些机器人。我怎样才能在nginx网络服务器上阻挡掉特定的用户代理呢? 现代互联网滋生了大量各种各样的恶意机器人和网络爬虫,比如像恶意软件机器人、垃圾邮件程序或内容刮刀,这些恶意工具一直偷偷摸摸地扫描你的网站,干些诸如检测潜在网站漏洞、收获电子邮件地址,或者只是从你的网站偷取内容。大多数机器人能够通过它们的用户代理签名字符串来识别。 作为第一道防线,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21/230248mh6hqj5x770q61ni.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21/230248mh6hqj5x770q61ni.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GOLinux | false | [
"nginx",
"爬虫"
] | 系统运维 | {
"viewnum": 9160,
"commentnum": 1,
"favtimes": 2,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223.91.102.91",
"message": "Nginx里拦截UA建议返回444错误代码,让Nginx直接不响应请求不是更好吗?",
"username": "明月登楼 [Chrome 108.0|Windows 10]",
"date": "2022-12-25T23:34:10"
}
] | [] | 问题: 我注意到有一些机器人经常访问我的nginx驱动的网站,并且进行一些攻击性的扫描,导致消耗掉了我的网络服务器的大量资源。我一直尝试着通过用户代理符串来阻挡这些机器人。我怎样才能在nginx网络服务器上阻挡掉特定的用户代理呢? 现代互联网滋生了大量各种各样的恶意机器人和网络爬虫,比如像恶意软件机器人、垃圾邮件程序或内容刮刀,这些恶意工具一直偷偷摸摸地扫描你的网站,干些诸如检测潜在网站漏洞、收获电子邮件地址,或者只是从你的网站偷取内容。大多数机器人能够通过它们的用户代理签名字符串来识别。 作为第一道防线, | 2015-05-22T08:30:00 | 2015-05-22T08:30:00 | 5,487 | /article-5487-1.html |
>
> **问题**: 我注意到有一些机器人经常访问我的nginx驱动的网站,并且进行一些攻击性的扫描,导致消耗掉了我的网络服务器的大量资源。我一直尝试着通过用户代理符串来阻挡这些机器人。我怎样才能在nginx网络服务器上阻挡掉特定的用户代理呢?
>
>
>
现代互联网滋生了大量各种各样的恶意机器人和网络爬虫,比如像恶意软件机器人、垃圾邮件程序或内容刮刀,这些恶意工具一直偷偷摸摸地扫描你的网站,干些诸如检测潜在网站漏洞、收获电子邮件地址,或者只是从你的网站偷取内容。大多数机器人能够通过它们的“用户代理”签名字符串来识别。
作为第一道防线,你可以尝试通过将这些机器人的用户代理字符串添加入robots.txt文件来阻止这些恶意软件机器人访问你的网站。但是,很不幸的是,该操作只针对那些“行为良好”的机器人,这些机器人被设计遵循robots.txt的规范。许多恶意软件机器人可以很容易地忽略掉robots.txt,然后随意扫描你的网站。
另一个用以阻挡特定机器人的途径,就是配置你的网络服务器,通过特定的用户代理字符串拒绝要求提供内容的请求。本文就是说明如何**在nginx网络服务器上阻挡特定的用户代理**。

### 在Nginx中将特定用户代理列入黑名单
要配置用户代理阻挡列表,请打开你的网站的nginx配置文件,找到`server`定义部分。该文件可能会放在不同的地方,这取决于你的nginx配置或Linux版本(如,`/etc/nginx/nginx.conf`,`/etc/nginx/sites-enabled/<your-site>`,`/usr/local/nginx/conf/nginx.conf`,`/etc/nginx/conf.d/<your-site>`)。
```
server {
listen 80 default_server;
server_name xmodulo.com;
root /usr/share/nginx/html;
....
}
```
在打开该配置文件并找到 `server` 部分后,添加以下 if 声明到该部分内的某个地方。
```
server {
listen 80 default_server;
server_name xmodulo.com;
root /usr/share/nginx/html;
# 大小写敏感的匹配
if ($http_user_agent ~ (Antivirx|Arian) {
return 403;
}
#大小写无关的匹配
if ($http_user_agent ~* (netcrawl|npbot|malicious)) {
return 403;
}
....
}
```
如你所想,这些 if 声明使用正则表达式匹配了任意不良用户字符串,并向匹配的对象返回403 HTTP状态码。 `$http_user_agent`是HTTP请求中的一个包含有用户代理字符串的变量。‘~’操作符针对用户代理字符串进行大小写敏感匹配,而‘~\*’操作符则进行大小写无关匹配。‘|’操作符是逻辑或,因此,你可以在 if 声明中放入众多的用户代理关键字,然后将它们全部阻挡掉。
在修改配置文件后,你必须重新加载nginx以激活阻挡:
```
$ sudo /path/to/nginx -s reload
```
你可以通过使用带有 “--user-agent” 选项的 wget 测试用户代理阻挡。
```
$ wget --user-agent "malicious bot" http://<nginx-ip-address>
```

### 管理Nginx中的用户代理黑名单
目前为止,我已经展示了在nginx中如何阻挡一些用户代理的HTTP请求。如果你有许多不同类型的网络爬虫机器人要阻挡,又该怎么办呢?
由于用户代理黑名单会增长得很大,所以将它们放在nginx的server部分不是个好点子。取而代之的是,你可以创建一个独立的文件,在该文件中列出所有被阻挡的用户代理。例如,让我们创建/etc/nginx/useragent.rules,并定义以下面的格式定义所有被阻挡的用户代理的图谱。
```
$ sudo vi /etc/nginx/useragent.rules
```
---
```
map $http_user_agent $badagent {
default 0;
~*malicious 1;
~*backdoor 1;
~*netcrawler 1;
~Antivirx 1;
~Arian 1;
~webbandit 1;
}
```
与先前的配置类似,‘~\*’将匹配以大小写不敏感的方式匹配关键字,而‘~’将使用大小写敏感的正则表达式匹配关键字。“default 0”行所表达的意思是,任何其它文件中未被列出的用户代理将被允许。
接下来,打开你的网站的nginx配置文件,找到里面包含 http 的部分,然后添加以下行到 http 部分某个位置。
```
http {
.....
include /etc/nginx/useragent.rules
}
```
注意,该 include 声明必须出现在 server 部分之前(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将它添加到了 http 部分里)。
现在,打开nginx配置定义你的服务器的部分,添加以下 if 声明:
```
server {
....
if ($badagent) {
return 403;
}
....
}
```
最后,重新加载nginx。
```
$ sudo /path/to/nginx -s reload
```
现在,任何包含有`/etc/nginx/useragent.rules`中列出的关键字的用户代理将被nginx自动禁止。
---
via: <http://ask.xmodulo.com/block-specific-user-agents-nginx-web-server.html>
作者:[Dan Nanni](http://ask.xmodulo.com/author/nanni) 译者:[GOLinux](https://github.com/GOLinux)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如何在Fedora / CentOS上面升级Docker 1.6 | B N Poornima | http://linoxide.com/linux-how-to/docker-1-6-features-upgrade-fedora-centos/ | Docker,一个流行的将软件打包的开源容器平台,已经有了新的1.6版,增加了许多新的特性。该版本主要更新了Docker Registry、Engine、 Swarm、 Compose 和 Machine等方面。这次发布旨在提升性能、改善开发者和系统管理员的体验。让我们来快速看看有哪些新特性吧。 Docker Registry (2.0)是一项推送Docker镜像用于存储和分享的服务,因为面临加载下的体验问题而经历了架构的改变。它仍然向后兼容。Docker Registry的编写语言现在从Python改为Google的Go语言了,以提升性能。与Docker Engine 1.6结合后,拉取镜像的能力更快了。早先的镜像是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22/003038xvvzy3om3003tv8y.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22/003038xvvzy3om3003tv8y.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wi-cuckoo | false | [
"Docker"
] | 系统运维 | {
"viewnum": 13141,
"commentnum": 1,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58.67.143.169",
"message": "got it",
"username": "vio",
"date": "2015-05-22T11:43:14"
}
] | [] | Docker,一个流行的将软件打包的开源容器平台,已经有了新的1.6版,增加了许多新的特性。该版本主要更新了Docker Registry、Engine、 Swarm、 Compose 和 Machine等方面。这次发布旨在提升性能、改善开发者和系统管理员的体验。让我们来快速看看有哪些新特性吧。 Docker Registry (2.0)是一项推送Docker镜像用于存储和分享的服务,因为面临加载下的体验问题而经历了架构的改变。它仍然向后兼容。Docker Registry的编写语言现在从Python改为Google的Go语言了,以提升性能。与Docker Engine 1.6结合后,拉取镜像的能力更快了。早先的镜像是 | 2015-05-22T10:26:00 | 2015-05-22T10:26:00 | 5,488 | /article-5488-1.html | Docker,一个流行的将软件打包的开源容器平台,已经有了新的1.6版,增加了许多新的特性。该版本主要更新了Docker Registry、Engine、 Swarm、 Compose 和 Machine等方面。这次发布旨在提升性能、改善开发者和系统管理员的体验。让我们来快速看看有哪些新特性吧。
**Docker Registry (2.0)**是一项推送Docker镜像用于存储和分享的服务,因为面临加载下的体验问题而经历了架构的改变。它仍然向后兼容。Docker Registry的编写语言现在从Python改为Google的Go语言了,以提升性能。与Docker Engine 1.6结合后,拉取镜像的能力更快了。早先的镜像是队列式输送的,而现在是并行的啦。
**Docker Engine (1.6)**相比之前的版本有很大的提高。目前支持容器与镜像的标签。通过标签,你可以附加用户自定义的元数据到镜像和容器上,而镜像和容器反过来可以被其他工具使用。标签对正在运行的应用是不可见的,可以用来加速搜索容器和镜像。
Windows版本的Docker客户端可以连接到远程的运行在linux上的Docker Engine。
Docker目前支持日志驱动API,这允许我们发送容器日志给系统如Syslog,或者第三方。这将会使得系统管理员受益。
**Swarm (0.2)**是一个Docker集群工具,可以将一个Docker主机池转换为一个虚拟主机。在新特性里,容器甚至被放在了可用的节点上。通过添加更多的Docker命令,努力支持完整的Docker API。将来,使用第三方驱动来集群会成为可能。
**Compose (1.2)** 是一个Docker里定义和运行复杂应用的工具, 也得到了升级。在新版本里,可以创建多个子文件,而不是用一个没有结构的文件描述一个多容器应用。
通过**Machine (0.2)**,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在本地计算机、云和数据中心上搭建Docker主机。新的发布版本为开发者提供了一个相对干净地驱动界面来编写驱动。Machine集中控制供给,而不是每个独立的驱动。增加了新的命令,可以用来生成主机的TLS证书,以提高安全性。

### 在Fedora / CentOS 上的升级指导
在这一部分里,我们将会学习如何在Fedora和CentOS上升级已有的docker到最新版本。请注意,目前的Docker仅运行在64位的架构上,Fedora和CentOS都源于RedHat,命令的使用是差不多相同的,除了在Fedora20和CentOS6.5里Docker包被叫做“docker-io”。
如果你系统之前没有安装Docker,使用下面命令安装:
```
"yum install docker-io" – on Fedora20 / CentOS6.5
"yum install docker" - on Fedora21 / CentOS7
```
在升级之前,备份一下docker镜像和容器卷是个不错的主意。
参考[“将文件系统打成 tar 包”](http://docs.docker.com/reference/commandline/cli/#export)与[“卷备份、恢复或迁移”](http://docs.docker.com/userguide/dockervolumes/#backup-restore-or-migrate-data-volumes),获取更多信息。
目前,测试系统安装了Docker1.5。样例输出显示是来自一个Fedora20的系统。
验证当前系统安装的Docker版本
```
[root@TestNode1 ~]#sudo docker -v
Docker version 1.5.0, build a8a31ef/1.5.0
```
如果Docker正在运行,先停掉。
```
[root@TestNode1 ~]# sudo systemctl stop docker
```
使用yum update升级到最新版,但是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仓库并不是最新版本(1.6),因此你需要使用二进制的升级方法。
```
[root@TestNode1 ~]#sudo yum -y update docker-io
No packages marked for update
[root@TestNode1 ~]#sudo wget https://get.docker.com/builds/Linux/x86_64/docker-latest -O /usr/bin/docker
--2015-04-19 13:40:48-- https://get.docker.com/builds/Linux/x86_64/docker-latest
Resolving get.docker.com (get.docker.com)... 162.242.195.82
Connecting to get.docker.com (get.docker.com)|162.242.195.82|:443... connected.
HTTP request sent, awaiting response... 200 OK
Length: 15443598 (15M) [binary/octet-stream]
Saving to: /usr/bin/docker
100%[======================================>] 15,443,598 8.72MB/s in 1.7s
2015-04-19 13:40:50 (8.72 MB/s) - /usr/bin/docker saved
```
检查更新后的版本
```
[root@TestNode1 ~]#sudo docker -v
Docker version 1.6.0, build 4749651
```
重启docker服务
```
[root@TestNode1 ~]# sudo systemctl start docker
```
确认Docker在运行
```
[root@TestNode1 ~]# docker images
REPOSITORY TAG IMAGE ID CREATED VIRTUAL SIZE
fedora latest 834629358fe2 3 months ago 241.3 MB
[root@TestNode1 ~]# docker run fedora /bin/echo Hello World
Hello World
```
CentOS安装时需要**注意**,在CentOS上安装完Docker后,当你试图启动Docker服务的时候,你可能会得到错误的信息,如下所示:
```
docker.service - Docker Application Container Engine
Loaded: loaded (/usr/lib/systemd/system/docker.service; disabled)
Active: failed (Result: exit-code) since Mon 2015-04-20 03:24:24 EDT; 6h ago
Docs: http://docs.docker.com
Process: 21069 ExecStart=/usr/bin/docker -d $OPTIONS $DOCKER_STORAGE_OPTIONS $DOCKER_NETWORK_OPTIONS $ADD_REGISTRY $BLOCK_REGISTRY $INSECURE_REGISTRY (code=exited, status=127)
Main PID: 21069 (code=exited, status=127)
Apr 20 03:24:24 centos7 systemd[1]: Starting Docker Application Container E.....
Apr 20 03:24:24 centos7 docker[21069]: time="2015-04-20T03:24:24-04:00" lev...)"
Apr 20 03:24:24 centos7 docker[21069]: time="2015-04-20T03:24:24-04:00" lev...)"
Apr 20 03:24:24 centos7 docker[21069]: /usr/bin/docker: relocation error: /...ce
Apr 20 03:24:24 centos7 systemd[1]: docker.service: main process exited, co.../a
Apr 20 03:24:24 centos7 systemd[1]: Failed to start Docker Application Cont...e.
Apr 20 03:24:24 centos7 systemd[1]: Unit docker.service entered failed state.
```
这是一个已知的bug(<https://bugzilla.redhat.com/show_bug.cgi?id=1207839>),需要将设备映射升级到最新。
```
[root@centos7 ~]# rpm -qa device-mapper
device-mapper-1.02.84-14.el7.x86_64
[root@centos7 ~]# yum update device-mapper
[root@centos7 ~]# rpm -qa device-mapper
device-mapper-1.02.93-3.el7.x86_64
[root@centos7 ~]# systemctl start docker
```
### 总结
尽管docker技术出现时间不长,但很快就变得非常流行了。它使得开发者的生活变得轻松,运维团队可以快速独立地创建和部署应用。通过该公司的发布,Docker的快速更新,产品质量的提升,满足用户需求,未来对于Docker来说一片光明。
---
via: <http://linoxide.com/linux-how-to/docker-1-6-features-upgrade-fedora-centos/>
作者:[B N Poornima](http://linoxide.com/author/bnpoornima/) 译者:[wi-cuckoo](https://github.com/wi-cuckoo)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如何在 CentOS Linux 中配置 MariaDB 复制 | Bobbin Zachariah | http://linoxide.com/how-tos/configure-mariadb-replication-centos-linux/ | 这是一个创建数据库重复版本的过程。复制过程不仅仅是复制一个数据库,同时也包括从主节点到一个从节点的更改同步。但这并不意味着从数据库就是和主数据库完全相同的副本,因为复制可以配置为只复制表结构、行或者列,这叫做局部复制。复制保证了特定的配置对象在不同的数据库之间保持一致。 Mariadb 复制概念 备份 :复制可以用来进行数据库备份。例如,当你做了主-从复制。如果主节点数据丢失(比如硬盘损坏),你可以从从节点中恢复你的数据库。 扩展 :你可以使用主-从复制作为扩展解决方案。例如,如果你有一些大的数据库以及SQL查询,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22/130103gzr8t9iuus1vshw1.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22/130103gzr8t9iuus1vshw1.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ictlyh | false | [
"Mariadb",
"数据库复制",
"主从"
] | 系统运维 | {
"viewnum": 8149,
"commentnum": 1,
"favtimes": 4,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58.67.143.169",
"message": "got it",
"username": "vio",
"date": "2015-05-22T13:26:46"
}
] | [] | 这是一个创建数据库重复版本的过程。复制过程不仅仅是复制一个数据库,同时也包括从主节点到一个从节点的更改同步。但这并不意味着从数据库就是和主数据库完全相同的副本,因为复制可以配置为只复制表结构、行或者列,这叫做局部复制。复制保证了特定的配置对象在不同的数据库之间保持一致。 Mariadb 复制概念 备份 :复制可以用来进行数据库备份。例如,当你做了主-从复制。如果主节点数据丢失(比如硬盘损坏),你可以从从节点中恢复你的数据库。 扩展 :你可以使用主-从复制作为扩展解决方案。例如,如果你有一些大的数据库以及SQL查询, | 2015-05-22T13:00:00 | 2015-05-22T13:00:00 | 5,491 | /article-5491-1.html | 这是一个创建数据库重复版本的过程。复制过程不仅仅是复制一个数据库,同时也包括从主节点到一个从节点的更改同步。但这并不意味着从数据库就是和主数据库完全相同的副本,因为复制可以配置为只复制表结构、行或者列,这叫做局部复制。复制保证了特定的配置对象在不同的数据库之间保持一致。
### Mariadb 复制概念
**备份** :复制可以用来进行数据库备份。例如,当你做了主->从复制。如果主节点数据丢失(比如硬盘损坏),你可以从从节点中恢复你的数据库。
**扩展** :你可以使用主->从复制作为扩展解决方案。例如,如果你有一些大的数据库以及SQL查询,使用复制你可以将这些查询分离到每个复制节点。写入操作的SQL应该只在主节点进行,而只读查询可以在从节点上进行。
**分发解决方案** :你可以用复制来进行分发。例如,你可以将不同的销售数据分发到不同的数据库。
**故障解决方案** : 假如你建立有主节点->从节点1->从节点2->从节点3的复制结构。你可以为主节点写脚本监控,如果主节点出故障了,脚本可以快速的将从节点1切换为新的主节点,这样复制结构变成了主节点->从节点1->从节点2,你的应用可以继续工作而不会停机。

### 复制的简单图解示范

开始之前,你应该知道什么是**二进制日志文件**以及 Ibdata1。
二进制日志文件中包括关于数据库,数据和结构的所有更改的记录,以及每条语句的执行了多长时间。二进制日志文件包括一系列日志文件和一个索引文件。这意味着主要的SQL语句,例如CREATE, ALTER, INSERT, UPDATE 和 DELETE 会放到这个日志文件中;而例如SELECT这样的语句就不会被记录,它们可以被记录到普通的query.log文件中。
而 **Ibdata1** 简单的说据是一个包括所有表和所有数据库信息的文件。
### 主服务器配置
首先升级服务器
```
sudo yum install update -y && sudo yum install upgrade -y
```
我们工作在centos7 服务器上
```
sudo cat /etc/redhat-release
CentOS Linux release 7.0.1406 (Core)
```
安装 MariaDB
```
sudo yum install mariadb-server -y
```
启动 MariaDB 并启用随服务器启动
```
sudo systemctl start mariadb.service
sudo systemctl enable mariadb.service
```
输出如下:
```
ln -s '/usr/lib/systemd/system/mariadb.service' '/etc/systemd/system/multi-user.target.wants/mariadb.service'
```
检查 MariaDB 状态
```
sudo service mariadb status
```
或者使用
```
sudo systemctl is-active mariadb.service
```
输出如下:
```
Redirecting to /bin/systemctl status mariadb.service
mariadb.service - MariaDB database server
Loaded: loaded (/usr/lib/systemd/system/mariadb.service; enabled)
```
设置 MariaDB 密码
```
mysql -u root
mysql> use mysql;
mysql> update user set password=PASSWORD("SOME_ROOT_PASSWORD") where User='root';
mysql> flush privileges;
mysql> exit
```
这里 SOME\_ROOT*\_*PASSWORD 是你的 root 密码。 例如我用"q"作为密码,然后尝试登录:
```
sudo mysql -u root -pSOME_ROOT_PASSWORD
```
输出如下:
```
Welcome to the MariaDB monitor. Commands end with ; or \g.
Your MariaDB connection id is 5
Server version: 5.5.41-MariaDB MariaDB Server
Copyright (c) 2000, 2014, Oracle, MariaDB Corporation Ab and others.
```
输入 'help;' 或 '\h' 查看帮助信息。 输入 '\c' 清空当前输入语句。
让我们创建包括一些数据的表的数据库
创建数据库/模式
```
sudo mysql -u root -pSOME_ROOT_PASSWORD
mysql> create database test_repl;
```
其中:
```
test_repl - 将要被复制的模式的名字
```
输出:如下
```
Query OK, 1 row affected (0.00 sec)
```
创建 Persons 表
```
mysql> use test_repl;
CREATE TABLE Persons (
PersonID int,
LastName varchar(255),
FirstName varchar(255),
Address varchar(255),
City varchar(255)
);
```
输出如下:
```
mysql> MariaDB [test_repl]> CREATE TABLE Persons (
-> PersonID int,
-> LastName varchar(255),
-> FirstName varchar(255),
-> Address varchar(255),
-> City varchar(255)
-> );
Query OK, 0 rows affected (0.01 sec)
```
插入一些数据
```
mysql> INSERT INTO Persons VALUES (1, "LastName1", "FirstName1", "Address1", "City1");
mysql> INSERT INTO Persons VALUES (2, "LastName2", "FirstName2", "Address2", "City2");
mysql> INSERT INTO Persons VALUES (3, "LastName3", "FirstName3", "Address3", "City3");
mysql> INSERT INTO Persons VALUES (4, "LastName4", "FirstName4", "Address4", "City4");
mysql> INSERT INTO Persons VALUES (5, "LastName5", "FirstName5", "Address5", "City5");
```
输出如下:
```
Query OK, 5 row affected (0.00 sec)
```
检查数据
```
mysql> select * from Persons;
```
输出如下:
```
+----------+-----------+------------+----------+-------+
| PersonID | LastName | FirstName | Address | City |
+----------+-----------+------------+----------+-------+
| 1 | LastName1 | FirstName1 | Address1 | City1 |
| 1 | LastName1 | FirstName1 | Address1 | City1 |
| 2 | LastName2 | FirstName2 | Address2 | City2 |
| 3 | LastName3 | FirstName3 | Address3 | City3 |
| 4 | LastName4 | FirstName4 | Address4 | City4 |
| 5 | LastName5 | FirstName5 | Address5 | City5 |
+----------+-----------+------------+----------+-------+
```
### 配置 MariaDB 复制
你需要在主节点服务器上编辑 my.cnf文件来启用二进制日志以及设置服务器id。我会使用vi文本编辑器,但你可以使用任何你喜欢的,例如nano,joe。
```
sudo vi /etc/my.cnf
```
将下面的一些行写到[mysqld]部分。
```
log-basename=master
log-bin
binlog-format=row
server_id=1
```
输出如下:

然后重启 MariaDB:
```
sudo service mariadb restart
```
登录到 MariaDB 并查看二进制日志文件:
```
sudo mysql -u root -pq test_repl
mysql> SHOW MASTER STATUS;
```
输出如下:
```
+--------------------+----------+--------------+------------------+
| File | Position | Binlog_Do_DB | Binlog_Ignore_DB |
+--------------------+----------+--------------+------------------+
| mariadb-bin.000002 | 3913 | | |
+--------------------+----------+--------------+------------------+
```
**记住** : "File" 和 "Position" 的值。在从节点中你需要使用这些值
创建用来复制的用户
```
mysql> GRANT REPLICATION SLAVE ON *.* TO replication_user IDENTIFIED BY 'bigs3cret' WITH GRANT OPTION;
mysql> flush privileges;
```
输出如下:
```
Query OK, 0 rows affected (0.00 sec)
Query OK, 0 rows affected (0.00 sec)
```
在数据库中检查用户
```
mysql> select * from mysql.user WHERE user="replication_user"\G;
```
输出如下:
```
mysql> select * from mysql.user WHERE user="replication_user"\G;
*************************** 1. row ***************************
Host: %
User: replication_user
Password: *2AF30E7AEE9BF3AF584FB19653881D2D072FA49C
Select_priv: N
.....
```
从主节点创建 DB dump (将要被复制的所有数据的快照)
```
mysqldump -uroot -pSOME_ROOT_PASSWORD test_repl > full-dump.sql
```
其中:
```
SOME_ROOT_PASSWORD - 你设置的root用户的密码
test_repl - 将要复制的数据库的名称;
```
你需要在从节点中恢复 mysql dump (full-dump.sql)。重复需要这个。
### 从节点配置
所有这些命令需要在从节点中进行。
假设我们已经更新/升级了包括有最新的MariaDB服务器的 CentOS 7.x,而且你可以用root账号登陆到MariaDB服务器(这在这篇文章的第一部分已经介绍过)
登录到Maria 数据库控制台并创建数据库
```
mysql -u root -pSOME_ROOT_PASSWORD;
mysql> create database test_repl;
mysql> exit;
```
在从节点恢复主节点的数据
```
mysql -u root -pSOME_ROOT_PASSWORD test_repl < full-dump.sql
```
其中:
full-dump.sql - 你在测试服务器中创建的DB Dump。
登录到Maria 数据库并启用复制
```
mysql> CHANGE MASTER TO
MASTER_HOST='82.196.5.39',
MASTER_USER='replication_user',
MASTER_PASSWORD='bigs3cret',
MASTER_PORT=3306,
MASTER_LOG_FILE='mariadb-bin.000002',
MASTER_LOG_POS=3913,
MASTER_CONNECT_RETRY=10;
```

其中:
```
MASTER_HOST - 主节点服务器的IP
MASTER_USER - 主节点服务器中的复制用户
MASTER_PASSWORD - 复制用户密码
MASTER_PORT - 主节点中的mysql端口
MASTER_LOG_FILE - 主节点中的二进制日志文件名称
MASTER_LOG_POS - 主节点中的二进制日志文件位置
```
开启从节点模式
```
mysql> slave start;
```
输出如下:
```
Query OK, 0 rows affected (0.00 sec)
```
检查从节点状态
```
mysql> show slave status\G;
```
输出如下:
```
*************************** 1. row ***************************
Slave_IO_State: Waiting for master to send event
Master_Host: 82.196.5.39
Master_User: replication_user
Master_Port: 3306
Connect_Retry: 10
Master_Log_File: mariadb-bin.000002
Read_Master_Log_Pos: 4175
Relay_Log_File: mariadb-relay-bin.000002
Relay_Log_Pos: 793
Relay_Master_Log_File: mariadb-bin.000002
Slave_IO_Running: Yes
Slave_SQL_Running: Yes
Replicate_Do_DB:
Replicate_Ignore_DB:
Replicate_Do_Table:
Replicate_Ignore_Table:
Replicate_Wild_Do_Table:
Replicate_Wild_Ignore_Table:
Last_Errno: 0
Last_Error:
Skip_Counter: 0
Exec_Master_Log_Pos: 4175
Relay_Log_Space: 1089
Until_Condition: None
Until_Log_File:
Until_Log_Pos: 0
Master_SSL_Allowed: No
Master_SSL_CA_File:
Master_SSL_CA_Path:
Master_SSL_Cert:
Master_SSL_Cipher:
Master_SSL_Key:
Seconds_Behind_Master: 0
Master_SSL_Verify_Server_Cert: No
Last_IO_Errno: 0
Last_IO_Error:
Last_SQL_Errno: 0
Last_SQL_Error:
Replicate_Ignore_Server_Ids:
Master_Server_Id: 1
1 row in set (0.00 sec)
```
到这里所有步骤都应该没问题,也不应该出现错误。
### 测试复制
在主节点服务器中添加一些条目到数据库
```
mysql -u root -pSOME_ROOT_PASSWORD test_repl
mysql> INSERT INTO Persons VALUES (6, "LastName6", "FirstName6", "Address6", "City6");
mysql> INSERT INTO Persons VALUES (7, "LastName7", "FirstName7", "Address7", "City7");
mysql> INSERT INTO Persons VALUES (8, "LastName8", "FirstName8", "Address8", "City8");
```
到从节点服务器中查看复制数据
```
mysql -u root -pSOME_ROOT_PASSWORD test_repl
mysql> select * from Persons;
+----------+-----------+------------+----------+-------+
| PersonID | LastName | FirstName | Address | City |
+----------+-----------+------------+----------+-------+
...................
| 6 | LastName6 | FirstName6 | Address6 | City6 |
| 7 | LastName7 | FirstName7 | Address7 | City7 |
| 8 | LastName8 | FirstName8 | Address8 | City8 |
+----------+-----------+------------+----------+-------+
```
你可以看到数据已经被复制到从节点。这意味着复制能正常工作。希望你能喜欢这篇文章。如果你有任何问题请告诉我们。
---
via: <http://linoxide.com/how-tos/configure-mariadb-replication-centos-linux/>
作者:[Bobbin Zachariah](http://linoxide.com/author/bobbin/) 译者:[ictlyh](https://github.com/ictlyh)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使用一次性密码本通过 SSH 安全登录 Linux | Dan Nanni | http://xmodulo.com/secure-ssh-login-one-time-passwords-linux.html | 有人说,安全不是一个产品,而是一个过程(LCTT 注:安全公司 McAfee 认为,安全风险管理是一个方法论,而不是安全产品的堆叠)。虽然 SSH 协议被设计成使用加密技术来确保安全,但如果使用不当,别人还是能够破坏你的系统:比如弱密码、密钥泄露、使用过时的 SSH 客户端等,都能引发安全问题。 在考虑 SSH 认证方案时,大家普遍认为公钥认证比密码认证更安全。然而,公钥认证技术并不是为公共环境设置的,如果你在一台公用电脑上使用公钥认证登录 SSH 服务器,你的服务器已经毫无安全可言了,公用的电脑可能会记录你的公钥,或从你的内存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22/153659d0r0ehr03terbccf.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22/153659d0r0ehr03terbccf.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bazz2 | false | [
"OTP",
"SSH",
"验证",
"登录"
] | 系统运维 | {
"viewnum": 11436,
"commentnum": 6,
"favtimes": 7,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14.242.248.89",
"message": "如果登陆280次以后是不是就意味着密码表失败了呢?",
"username": "来自 - 北京 的 Mozilla/Mac 用户",
"date": "2015-05-24T08:28:36"
},
{
"postip": "114.242.248.89",
"message": "如果登陆280次以后是不是就意味着密码表失败了呢?",
"username": "来自 - 北京 的 Mozilla/Mac 用户",
"date": "2015-05-24T08:29:33"
},
{
"postip": "114.242.248.89",
"message": "如果登陆280次以后是不是就意味着密码表失败了呢?",
"username": "来自 - 北京 的 Mozilla/Mac 用户",
"date": "2015-05-24T08:29:35"
},
{
"postip": "114.245.12.25",
"message": "是的,你需要重新生成一个新的密码表。",
"username": "linux",
"date": "2015-05-24T20:34:02"
},
{
"postip": "222.222.234.193",
"message": "centos 7 otpw-gen > temporary_password.txt这个命令找不到啊。。。",
"username": "来自河北邯郸的 Sogou Explorer 2|Windows 8.1 用户",
"date": "2016-01-01T14:03:43"
},
{
"postip": "222.222.234.193",
"message": "搞定了。。就是略繁琐啊!!",
"username": "来自河北邯郸的 Sogou Explorer 2|Windows 8.1 用户",
"date": "2016-01-01T14:13:19"
}
] | [
{
"raid": 2642,
"displayorder": 0
},
{
"raid": 2643,
"displayorder": 0
},
{
"raid": 7683,
"displayorder": 0
},
{
"raid": 5202,
"displayorder": 2
},
{
"raid": 5444,
"displayorder": 3
}
] | 有人说,安全不是一个产品,而是一个过程(LCTT 注:安全公司 McAfee 认为,安全风险管理是一个方法论,而不是安全产品的堆叠)。虽然 SSH 协议被设计成使用加密技术来确保安全,但如果使用不当,别人还是能够破坏你的系统:比如弱密码、密钥泄露、使用过时的 SSH 客户端等,都能引发安全问题。 在考虑 SSH 认证方案时,大家普遍认为公钥认证比密码认证更安全。然而,公钥认证技术并不是为公共环境设置的,如果你在一台公用电脑上使用公钥认证登录 SSH 服务器,你的服务器已经毫无安全可言了,公用的电脑可能会记录你的公钥,或从你的内存 | 2015-05-22T15:36:49 | 2015-05-22T15:36:49 | 5,493 | /article-5493-1.html | 有人说,安全不是一个产品,而是一个过程(LCTT 注:安全公司 McAfee 认为,安全风险管理是一个方法论,而不是安全产品的堆叠)。虽然 SSH 协议被设计成使用加密技术来确保安全,但如果使用不当,别人还是能够破坏你的系统:比如弱密码、密钥泄露、使用过时的 SSH 客户端等,都能引发安全问题。
在考虑 SSH 认证方案时,大家普遍认为[公钥认证](/article-5444-1.html)比密码认证更安全。然而,公钥认证技术并不是为公共环境设置的,如果你在一台公用电脑上使用公钥认证登录 SSH 服务器,你的服务器已经毫无安全可言了,公用的电脑可能会记录你的公钥,或从你的内存中读取公钥。如果你不信任本地电脑,那你最好还是使用其他方式登录服务器。现在就是“一次性密码(OTP)”派上用场的时候了,就像名字所示,一次性密码只能被使用一次。这种一次性密码非常合适在不安全的环境下发挥作用,就算它被窃取,也无法再次使用。
有个生成一次性密码的方法是通过[谷歌认证器](/article-2642-1.html),但在本文中,我要介绍的是另一种 SSH 登录方案:[OTPW](http://www.cl.cam.ac.uk/%7Emgk25/otpw.html),它是个一次性密码登录的软件包。不像谷歌认证,OTPW 不需要依赖任何第三方库。

### OTPW 是什么
OTPW 由一次性密码生成器和 PAM 认证规则组成。在 OTPW 中一次性密码由生成器事先生成,然后由用户以某种安全的方式获得(比如打印到纸上)。另一方面,这些密码会通过 Hash 加密保存在 SSH 服务器端。当用户使用一次性密码登录系统时,OTPW 的 PAM 模块认证这些密码,并且保证它们不能再次使用。
### 步骤1:OTPW 的安装和配置
#### 在 Debian, Ubuntu 或 Linux Mint 发行版上
使用 apt-get 安装:
```
$ sudo apt-get install libpam-otpw otpw-bin
```
打开针对 SSH 服务的 PAM 配置文件(/etc/pam.d/sshd),注释掉下面这行(目的是禁用 PAM 的密码认证功能):
```
#@include common-auth
```
添加下面两行(用于打开一次性密码认证功能):
```
auth required pam_otpw.so
session optional pam_otpw.so
```

#### 在 Fedora 或 CentOS/RHEL 发行版上
在基于 RedHat 的发行版中没有编译好的 OTPW,所以我们需要使用源代码来安装它。
首先,安装编译环境:
```
$ sudo yum git gcc pam-devel
$ git clone https://www.cl.cam.ac.uk/~mgk25/git/otpw
$ cd otpw
```
打开 Makefile 文件,编辑以“PAMLIB=”开头的那行配置:
64 位系统:
```
PAMLIB=/usr/lib64/security
```
32 位系统:
```
PAMLIB=/usr/lib/security
```
编译安装。需要注意的是安装过程会自动重启 SSH 服务一下,所以如果你是使用 SSH 连接到服务器,做好被断开连接的准备吧(LCTT 译注:也许不会被断开连接,即便被断开连接,请使用原来的方式重新连接即可,现在还没有换成一次性口令方式。)。
```
$ make
$ sudo make install
```
现在你需要更新 SELinux 策略,因为 /usr/sbin/sshd 会往你的 home 目录写数据,而 SELinux 默认是不允许这么做的。如果没有使用 SELinux 服务(LCTT 注:使用 getenforce 命令查看结果,如果是 enforcing,就是打开了 SELinux 服务),请跳过这一步。
```
$ sudo grep sshd /var/log/audit/audit.log | audit2allow -M mypol
$ sudo semodule -i mypol.pp
```
接下来打开 PAM 配置文件(/etc/pam.d/sshd),注释下面这行(为了禁用密码认证):
```
#auth substack password-auth
```
添加下面两行(用于打开一次性密码认证功能):
```
auth required pam_otpw.so
session optional pam_otpw.so
```
#### 步骤2:配置 SSH 服务器,使用一次性密码
打开 /etc/ssh/sshd\_config 文件,设置下面三个参数。你要确保下面的参数不会重复存在,否则 SSH 服务器可能会出现异常。
```
UsePrivilegeSeparation yes
ChallengeResponseAuthentication yes
UsePAM yes
```
你还需要禁用默认的密码认证功能。另外可以选择开启公钥认证功能,那样的话你就可以在没有一次性密码的时候使用公钥进行认证。
```
PubkeyAuthentication yes
PasswordAuthentication no
```
重启 SSH 服务器。
Debian, Ubuntu 或 Linux Mint 发行版:
```
$ sudo service ssh restart
```
Fedora 或 CentOS/RHEL 7 发行版:
```
$ sudo systemctl restart sshd
```
(LCTT 译注:虽然这里重启了 sshd 服务,但是你当前的 ssh 连接应该不受影响,只是在你完成下述步骤之前,无法按照原有方式建立新的连接了。因此,保险起见,要么多开一个 ssh 连接,避免误退出当前连接;要么将重启 sshd 服务器步骤放到步骤3完成之后。)
#### 步骤3:使用 OTPW 产生一次性密码
之前提到过,你需要事先创建一次性密码,并保存起来。使用 otpw-gen 命令创建密码:
```
$ cd ~
$ otpw-gen > temporary_password.txt
```

这个命令会让你输入密码前缀,当你以后登录的时候,你需要同时输入这个前缀以及一次性密码。密码前缀是另外一层保护,就算你的一次性密码表被泄漏,别人也无法通过暴力破解你的 SSH 密码。
设置好密码前缀后,这个命令会产生 280 个一次性密码(LCTT 译注:保存到 ~/.otpw 下),并将它们导出到一个文本文件中(如 temporary\_password.txt)。每个密码(默认是 8 个字符)由一个 3 位十进制数索引。你需要将这个密码表打印出来,并随身携带。

查看 ./.otpw 文件,它存放了一次性密码的 HASH 值。头 3 位十进制数与你随身携带的密码表的索引一一对应,在你登录 SSH 服务器的时候会被用到。
```
$ more ~/.otpw
```
---
```
OTPW1
280 3 12 8
191ai+:ENwmMqwn
218tYRZc%PIY27a
241ve8ns%NsHFmf
055W4/YCauQJkr:
102ZnJ4VWLFrk5N
2273Xww55hteJ8Y
1509d4b5=A64jBT
168FWBXY%ztm9j%
000rWUSdBYr%8UE
037NvyryzcI+YRX
122rEwA3GXvOk=z
```
### 测试一次性密码登录 SSH 服务器
使用普通的方式登录 SSH 服务器:
```
$ ssh user@remote_host
```
如果 OTPW 成功运行,你会看到一点与平时登录不同的地方:
```
Password 191:
```
现在打开你的密码表,找到索引号为 191 的密码。
```
023 kBvp tq/G 079 jKEw /HRM 135 oW/c /UeB 191 fOO+ PeiD 247 vAnZ EgUt
```
从上表可知,191 号密码是“fOO+PeiD”。你需要加上密码前缀,比如你设置的前缀是“000”,则你实际需要输入的密码是“000fOO+PeiD”。
成功登录后,你这次输入的密码自动失效。查看 ~/.otpw 文件,你会发现第一行变成“---------------”,这表示 191 号密码失效了。
```
OTPW1
280 3 12 8
---------------
218tYRZc%PIY27a
241ve8ns%NsHFmf
055W4/YCauQJkr:
102ZnJ4VWLFrk5N
2273Xww55hteJ8Y
1509d4b5=A64jBT
168FWBXY%ztm9j%
000rWUSdBYr%8UE
037NvyryzcI+YRX
122rEwA3GXvOk=z
```
### 总结
在这个教程中,我介绍了如何使用 OTPW 工具来设置一次性登录密码。你也许意识到了在这种双因子的认证方式中,打印一张密码表让人感觉好 low,但是这种方式是最简单的,并且不用依赖任何第三方软件。无论你用哪种方式创建一次性密码,在你需要在一个不可信任的环境登录 SSH 服务器的时候,它们都很有用。你可以就这个主题来分享你的经验和观点。
---
via: <http://xmodulo.com/secure-ssh-login-one-time-passwords-linux.html>
作者:[Dan Nanni](http://xmodulo.com/author/nanni) 译者:[bazz2](https://github.com/bazz2)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微软开源了WCF框架 | Michael Larabel | http://www.phoronix.com/scan.php?page=news_item&px=Microsoft-Open-Source-WCF | 微软于今日(2015/5/20)宣布了针对 .NET Core 的重大开源:WCF(Windows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如MSDN中的描述:WCF是一个构建面向服务应用的框架。使用WCF,你可以从一个服务终端给另一个发送异步消息。服务终端可以是托管在IIS中连续可用的服务的一部分,也可以是托管在某个程序上的服务。服务终端可以是请求服务端数据的客户端。消息可以是一个字符或者XML,也可以是复杂的二进制流。 它的代码放在GitHub,包含了Window桌面中完整WCF框架的一部分,它支持已经可用于构建Window Store上的WCF应用的库。这些主要是基于客户端,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24/230007w1v2c1kq19mz9mjj.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24/230007w1v2c1kq19mz9mjj.png | false | false | true | geekpi | false | [
"WCF",
"微软"
] | 新闻 | {
"viewnum": 5069,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微软于今日(2015/5/20)宣布了针对 .NET Core 的重大开源:WCF(Windows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如MSDN中的描述:WCF是一个构建面向服务应用的框架。使用WCF,你可以从一个服务终端给另一个发送异步消息。服务终端可以是托管在IIS中连续可用的服务的一部分,也可以是托管在某个程序上的服务。服务终端可以是请求服务端数据的客户端。消息可以是一个字符或者XML,也可以是复杂的二进制流。 它的代码放在GitHub,包含了Window桌面中完整WCF框架的一部分,它支持已经可用于构建Window Store上的WCF应用的库。这些主要是基于客户端, | 2015-05-24T23:00:02 | 2015-05-24T23:00:02 | 5,498 | /article-5498-1.html | 微软于今日(2015/5/20)宣布了针对 .NET Core 的重大开源:WCF(Windows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如[MSDN](https://msdn.microsoft.com/en-us/library/ms731082%28v=vs.110%29.aspx)中的描述:“WCF是一个构建面向服务应用的框架。使用WCF,你可以从一个服务终端给另一个发送异步消息。服务终端可以是托管在IIS中连续可用的服务的一部分,也可以是托管在某个程序上的服务。服务终端可以是请求服务端数据的客户端。消息可以是一个字符或者XML,也可以是复杂的二进制流。”
它的[代码放在GitHub](https://github.com/dotnet/wcf),“包含了Window桌面中完整WCF框架的一部分,它支持已经可用于构建Window Store上的WCF应用的库。这些主要是基于客户端,方便移动设备和中间层服务器使用WCF进行通信。”
更多的关于微软开源 WCF 的细节查看[dotNETFoundation.org blog](http://www.dotnetfoundation.org/blog/wcf-is-open-source)的公告。
WCF听上去有点像Linux中用于进程/服务之间的进程间通讯的D-BUS。
---
via: <http://www.phoronix.com/scan.php?page=news_item&px=Microsoft-Open-Source-WCF>
作者:[Michael Larabel](http://www.michaellarabel.com/) 译者:[geekpi](https://github.com/geekpi)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更漂亮的 Square 2.0图标包 | Abhishek | http://itsfoss.com/square-2-0-icon-pack-linux/ | 优雅、现代的Square图标主题最近更新到了2.0版,它比以前更漂亮了。Square图标包与其他主要的桌面环境如Unity、 GNOME、KDE、 MATE等等兼容。这意味着你可以在所有的流行Linux发行版如Ubuntu、Fedora、Linux Mint、elementary OS等等中使用它。 这个图标包估计包含超过了15000个图标。 在Linux中安装Square 2.0图标包 有两种不同的Square图标,暗色和亮色。基于你的喜好,你可以选择二者之一。出于体验的目的,我建议你两个主题包都下载。 你可以用下面的链接下载图标包。文件存储在Google Drive,因此如果你没有看见像SourceForge这样标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24/230752gpvsp8zh6nqg509p.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24/230752gpvsp8zh6nqg509p.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geekpi | false | [
"主题",
"图标",
"Square"
] | 分享 | {
"viewnum": 8514,
"commentnum": 1,
"favtimes": 2,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222.173.107.116",
"message": "又是扁平的?",
"username": "绿色圣光",
"date": "2015-05-25T09:30:58"
}
] | [] | 优雅、现代的Square图标主题最近更新到了2.0版,它比以前更漂亮了。Square图标包与其他主要的桌面环境如Unity、 GNOME、KDE、 MATE等等兼容。这意味着你可以在所有的流行Linux发行版如Ubuntu、Fedora、Linux Mint、elementary OS等等中使用它。 这个图标包估计包含超过了15000个图标。 在Linux中安装Square 2.0图标包 有两种不同的Square图标,暗色和亮色。基于你的喜好,你可以选择二者之一。出于体验的目的,我建议你两个主题包都下载。 你可以用下面的链接下载图标包。文件存储在Google Drive,因此如果你没有看见像SourceForge这样标 | 2015-05-25T07:06:00 | 2015-05-25T07:06:00 | 5,499 | /article-5499-1.html | 
优雅、现代的[Square图标主题](http://gnome-look.org/content/show.php/Square?content=163513)最近更新到了2.0版,它比以前更漂亮了。Square图标包与其他主要的桌面环境如**Unity、 GNOME、KDE、 MATE等等**兼容。这意味着你可以在所有的流行Linux发行版如Ubuntu、Fedora、Linux Mint、elementary OS等等中使用它。 这个图标包估计包含超过了15000个图标。
### 在Linux中安装Square 2.0图标包
有两种不同的Square图标,暗色和亮色。基于你的喜好,你可以选择二者之一。出于体验的目的,我建议你两个主题包都下载。
你可以用下面的链接下载图标包。文件存储在Google Drive,因此如果你没有看见像[SourceForge](http://sourceforge.net/)这样标准的下载网站时不要怀疑。
* [Square Dark Icons](http://gnome-look.org/content/download.php?content=163513&id=1&tan=62806435)
* [Square Light Icons](http://gnome-look.org/content/download.php?content=163513&id=2&tan=19789941)
要使用图标主题,解压下载的文件到~/.icons文件夹下。如果它不存在,就创建它。当这些文件放好后,基于你的桌面环境,使用一个工具来改变图标主题。我以前写了一些关于这个主题的教程。如果你需要额外的帮助,那么欢迎指出来:
* [如何在Ubuntu Unity中改变主题](http://itsfoss.com/how-to-install-themes-in-ubuntu-13-10/)
* [如何在GNOME Shell中改变主题](http://itsfoss.com/install-switch-themes-gnome-shell/)
* [如何在Linux Mint中改变主题](http://itsfoss.com/install-icon-linux-mint/)
* [如何在Elementary OS Freya中改变主题](http://itsfoss.com/install-themes-icons-elementary-os-freya/)
### 试一下
这是我用Square图标在Ubuntu 14.04中的效果。我背景使用的是[Ubuntu 15.04 默认壁纸](http://itsfoss.com/default-wallpapers-ubuntu-1504/)。

Square主题中几个图标的样子:

你觉得怎么样?你认为它是[Ubuntu 14.04中最佳的图标主题](http://itsfoss.com/best-icon-themes-ubuntu-1404/)之一么?你会分享它并期待更多关于自定义Linux桌面的文章么?
---
via: <http://itsfoss.com/square-2-0-icon-pack-linux/>
作者:[Abhishek](http://itsfoss.com/author/abhishek/) 译者:[geekpi](https://github.com/geekpi)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在 CentOS 7.x / Fedora 21 上面体验 PHP 7.0 | Aun Raza | http://linoxide.com/linux-how-to/install-php-7-centos-7-fedora-21/ | PHP是一种为我们熟知的通用服务器网页脚本语言。非常多的在线网站都是用PHP编写的。PHP这些年来一直在持续进化,丰富其功能,变得易于使用,更好地组织的脚本语言。目前PHP的开发团队正筹备下一个PHP版本的发行,名字是PHP 7。现在的PHP版本为PHP 5.6,可能你清楚PHP 6已经流产了,PHP 7的支持者们不希望下一个重要的版本被其他分支混淆,即过去已经停止很久的PHP 6。所以决定下一个PHP主要的发行版本叫PHP 7,而不是PHP 6。PHP 7.0预计在今年十一月份发行。 在下一代主要PHP版本里有一些不错的功能: 为了改善执行效率与内存占用,新的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25/093913g7xok2izc7is2dol.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25/093913g7xok2izc7is2dol.png | false | false | true | wi-cuckoo | false | [
"PHP 7",
"PHP"
] | 技术 | {
"viewnum": 11505,
"commentnum": 1,
"favtimes": 3,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58.67.143.169",
"message": "got it",
"username": "vio",
"date": "2015-05-25T16:30:03"
}
] | [] | PHP是一种为我们熟知的通用服务器网页脚本语言。非常多的在线网站都是用PHP编写的。PHP这些年来一直在持续进化,丰富其功能,变得易于使用,更好地组织的脚本语言。目前PHP的开发团队正筹备下一个PHP版本的发行,名字是PHP 7。现在的PHP版本为PHP 5.6,可能你清楚PHP 6已经流产了,PHP 7的支持者们不希望下一个重要的版本被其他分支混淆,即过去已经停止很久的PHP 6。所以决定下一个PHP主要的发行版本叫PHP 7,而不是PHP 6。PHP 7.0预计在今年十一月份发行。 在下一代主要PHP版本里有一些不错的功能: 为了改善执行效率与内存占用,新的 | 2015-05-25T09:39:09 | 2015-05-25T09:39:09 | 5,501 | /article-5501-1.html | PHP是一种为我们熟知的通用服务器网页脚本语言。非常多的在线网站都是用PHP编写的。PHP这些年来一直在持续进化,丰富其功能,变得易于使用,更好地组织的脚本语言。目前PHP的开发团队正筹备下一个PHP版本的发行,名字是PHP 7。现在的PHP版本为PHP 5.6,可能你清楚PHP 6已经流产了,PHP 7的支持者们不希望下一个重要的版本被其他分支混淆,即过去已经停止很久的PHP 6。所以决定下一个PHP主要的发行版本叫PHP 7,而不是PHP 6。PHP 7.0预计在今年十一月份发行。
在下一代主要PHP版本里有一些不错的功能:
* 为了改善执行效率与内存占用,新的版本添加了PHPNG功能。
* 引入了JIT引擎来动态编译Zend操作码为自然机器码,以此来达到更快的处理性能。这项功能允许随后的程序调用同一份代码,这样会运行快很多。
* AST(抽象语法树)是最新添加的功能,它可以增强支持PHP的扩展性和用户应用。
* 添加异步编程功能以支持同一个请求中的并行任务。
* 新的版本会支持独立的多线程网页服务器,这样可以使用一个单独的存储池处理很多并发的请求。

### 在CentOS/Fedora上安装PHP 7
让我们来看看怎样在CentOS 7和Fedora 21安装PHP7。为了安装PHP7,我们首先需要克隆php-src 仓库。当克隆工作完成,我们再配置和编译它。进行下一步之前,我们要确保已经在LInux系统下安装了如下的组件,否则PHP编译会返回错误中止。
* Git
* autoconf
* gcc
* bison
所有上面提到的要求可以使用Yum软件包管理器安装。以下一条命令即可完成:
```
yum install git autoconf gcc bison
```
准备好开始安装PHP7了吗?让我们先创建一个PHP7目录,作为你的当前工作目录。
```
mkdir php7
cd php7
```
现在克隆php-src仓库,在终端里运行下面的命令。
```
git clone https://git.php.net/repository/php-src.git
```
工作应该会在几分钟后完成,这里是一个样例输出,你应该会在任务完成时看见。
```
[root@localhost php7]# git clone https://git.php.net/repository/php-src.git
Cloning into 'php-src'...
remote: Counting objects: 615064, done.
remote: Compressing objects: 100% (127800/127800), done.
remote: Total 615064 (delta 492063), reused 608718 (delta 485944)
Receiving objects: 100% (615064/615064), 152.32 MiB | 16.97 MiB/s, done.
Resolving deltas: 100% (492063/492063), done.
```
让我们来配置,编译PHP7,在终端运行下面的命令,开始配置工作:
```
cd php-src
./buildconf
```
下面是./buildconf命令的样例输出。
```
[root@localhost php-src]# ./buildconf
buildconf: checking installation...
buildconf: autoconf version 2.69 (ok)
rebuilding aclocal.m4
rebuilding configure
rebuilding main/php_config.h.in
```
使用下面的命令,继续配置进程:
```
./configure \
--prefix=$HOME/php7/usr \
--with-config-file-path=$HOME/php7/usr/etc \
--enable-mbstring \
--enable-zip \
--enable-bcmath \
--enable-pcntl \
--enable-ftp \
--enable-exif \
--enable-calendar \
--enable-sysvmsg \
--enable-sysvsem \
--enable-sysvshm \
--enable-wddx \
--with-curl \
--with-mcrypt \
--with-iconv \
--with-gmp \
--with-pspell \
--with-gd \
--with-jpeg-dir=/usr \
--with-png-dir=/usr \
--with-zlib-dir=/usr \
--with-xpm-dir=/usr \
--with-freetype-dir=/usr \
--with-t1lib=/usr \
--enable-gd-native-ttf \
--enable-gd-jis-conv \
--with-openssl \
--with-mysql=/usr \
--with-pdo-mysql=/usr \
--with-gettext=/usr \
--with-zlib=/usr \
--with-bz2=/usr \
--with-recode=/usr \
--with-mysqli=/usr/bin/mysql_config
```
这会花去不少的时间,当完成后你应该会看到如下面的输出:
```
creating libtool
appending configuration tag "CXX" to libtool
Generating files
configure: creating ./config.status
creating main/internal_functions.c
creating main/internal_functions_cli.c
+--------------------------------------------------------------------+
| License: |
| This software is subject to the PHP License, available in this |
| distribution in the file LICENSE. By continuing this installation |
| process, you are bound by the terms of this license agreement. |
| If you do not agree with the terms of this license, you must abort |
| the installation process at this point. |
+--------------------------------------------------------------------+
Thank you for using PHP.
config.status: creating php7.spec
config.status: creating main/build-defs.h
config.status: creating scripts/phpize
config.status: creating scripts/man1/phpize.1
config.status: creating scripts/php-config
config.status: creating scripts/man1/php-config.1
config.status: creating sapi/cli/php.1
config.status: creating sapi/cgi/php-cgi.1
config.status: creating ext/phar/phar.1
config.status: creating ext/phar/phar.phar.1
config.status: creating main/php_config.h
config.status: executing default commands
```
运行下面的命令,完成编译过程。
```
make
```
“make”命令的样例输出如下所示:
```
Generating phar.php
Generating phar.phar
PEAR package PHP_Archive not installed: generated phar will require PHP's phar extension be enabled.
clicommand.inc
directorytreeiterator.inc
directorygraphiterator.inc
pharcommand.inc
invertedregexiterator.inc
phar.inc
Build complete.
Don't forget to run 'make test'.
```
活儿干完了,该安装PHP7了,运行下面的命令安装它。
```
make install
```
成功安装的进程的样例输出应该像这样:
```
[root@localhost php-src]# make install
Installing shared extensions: /root/php7/usr/lib/php/extensions/no-debug-non-zts-20141001/
Installing PHP CLI binary: /root/php7/usr/bin/
Installing PHP CLI man page: /root/php7/usr/php/man/man1/
Installing PHP CGI binary: /root/php7/usr/bin/
Installing PHP CGI man page: /root/php7/usr/php/man/man1/
Installing build environment: /root/php7/usr/lib/php/build/
Installing header files: /root/php7/usr/include/php/
Installing helper programs: /root/php7/usr/bin/
program: phpize
program: php-config
Installing man pages: /root/php7/usr/php/man/man1/
page: phpize.1
page: php-config.1
Installing PEAR environment: /root/php7/usr/lib/php/
[PEAR] Archive_Tar - installed: 1.3.13
[PEAR] Console_Getopt - installed: 1.3.1
[PEAR] Structures_Graph- installed: 1.0.4
[PEAR] XML_Util - installed: 1.2.3
[PEAR] PEAR - installed: 1.9.5
Wrote PEAR system config file at: /root/php7/usr/etc/pear.conf
You may want to add: /root/php7/usr/lib/php to your php.ini include_path
/root/php7/php-src/build/shtool install -c ext/phar/phar.phar /root/php7/usr/bin
ln -s -f /root/php7/usr/bin/phar.phar /root/php7/usr/bin/phar
Installing PDO headers: /root/php7/usr/include/php/ext/pdo/
```
恭喜你,PHP7已经安装在你的Linux系统上了。安装完后,进入PHP7安装文件里的sapi/cli里面。
```
cd sapi/cli
```
验证一下PHP的版本。
```
[root@localhost cli]# ./php -v
PHP 7.0.0-dev (cli) (built: Mar 28 2015 00:54:11)
Copyright (c) 1997-2015 The PHP Group
Zend Engine v3.0.0-dev, Copyright (c) 1998-2015 Zend Technologies
```
### 总结
PHP 7也[添加到了remi仓库](http://blog.famillecollet.com/post/2015/03/25/PHP-7.0-as-Software-Collection),这个即将到来的版本主要关注执行效率的提升,它的新特性致力于使PHP较好满足现代编程的需求和趋势。PHP 7.0将会有许多新的特性、丢弃一些老版本的东西。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希望看到新特性和弃用功能的具体情况。希望你喜欢!
---
via: <http://linoxide.com/linux-how-to/install-php-7-centos-7-fedora-21/>
作者:[Aun Raza](http://linoxide.com/author/arunrz/) 译者:[wi-cuckoo](https://github.com/wi-cuckoo)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4个可以发送完整电子邮件的命令行工具 | Bobbin Zachariah | http://linoxide.com/linux-shell-script/send-email-subject-body-attachment-linux/ | 今天的文章里我们会讲到一些使用Linux命令行工具来发送带附件的电子邮件的方法。它有很多用处,比如在应用程序所在服务器上,使用电子邮件发送一个文件过来,或者你可以在脚本中使用这些命令来做一些自动化操作。在本文的例子中,我们会使用foo.tar.gz文件作为附件。 有不同的命令行工具可以发送邮件,这里我分享几个多数用户会使用的工具,如mailx、mutt和swaks。 我们即将呈现的这些工具都是非常有名的,并且存在于多数Linux发行版默认的软件仓库中,你可以使用如下命令安装: 在 Debian / Ubuntu 系统 apt-get install mutt apt-get in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25/110629p173bcxip1cffcxo.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25/110629p173bcxip1cffcxo.png | false | false | true | goreliu | false | [
"email",
"mailx",
"swaks",
"mutt"
] | 技术 | {
"viewnum": 36299,
"commentnum": 8,
"favtimes": 8,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13.106.106.98",
"message": "不错的文章,个人觉得四个工具中mutt最好用,哈哈",
"username": "jbiaojerry",
"date": "2015-05-25T11:53:46"
},
{
"postip": "222.20.48.246",
"message": "然而我163邮箱并没有收到邮件",
"username": "LouisWei",
"date": "2015-05-25T12:08:26"
},
{
"postip": "58.67.143.169",
"message": "got it",
"username": "vio",
"date": "2015-05-25T16:29:48"
},
{
"postip": "222.20.48.246",
"message": "收到了,但是好慢,我早上发的,午睡后才收到",
"username": "LouisWei",
"date": "2015-05-25T21:12:18"
},
{
"postip": "221.238.32.162",
"message": "这个不错,linux运维用得到",
"username": "崖山一劫",
"date": "2015-05-26T09:44:15"
},
{
"postip": "106.120.101.58",
"message": "那不是你发送方式的原因,是你的邮件服务器的原因。",
"username": "linux",
"date": "2015-05-26T11:04:00"
},
{
"postip": "222.20.48.246",
"message": "我认为是163邮箱服务器的原因",
"username": "LouisWei",
"date": "2015-05-26T11:53:50"
},
{
"postip": "124.160.107.26",
"message": "没有说明,每个工具需要配置的文件。。。",
"username": "来自浙江温州的 Chrome 57.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7-06-22T10:33:57"
}
] | [] | 今天的文章里我们会讲到一些使用Linux命令行工具来发送带附件的电子邮件的方法。它有很多用处,比如在应用程序所在服务器上,使用电子邮件发送一个文件过来,或者你可以在脚本中使用这些命令来做一些自动化操作。在本文的例子中,我们会使用foo.tar.gz文件作为附件。 有不同的命令行工具可以发送邮件,这里我分享几个多数用户会使用的工具,如mailx、mutt和swaks。 我们即将呈现的这些工具都是非常有名的,并且存在于多数Linux发行版默认的软件仓库中,你可以使用如下命令安装: 在 Debian / Ubuntu 系统 apt-get install mutt apt-get in | 2015-05-25T11:04:00 | 2015-05-25T11:04:00 | 5,502 | /article-5502-1.html | 今天的文章里我们会讲到一些使用Linux命令行工具来发送带附件的电子邮件的方法。它有很多用处,比如在应用程序所在服务器上,使用电子邮件发送一个文件过来,或者你可以在脚本中使用这些命令来做一些自动化操作。在本文的例子中,我们会使用foo.tar.gz文件作为附件。

有不同的命令行工具可以发送邮件,这里我分享几个多数用户会使用的工具,如`mailx`、`mutt`和`swaks`。
我们即将呈现的这些工具都是非常有名的,并且存在于多数Linux发行版默认的软件仓库中,你可以使用如下命令安装:
在 **Debian / Ubuntu** 系统
```
apt-get install mutt
apt-get install swaks
apt-get install mailx
apt-get install sharutils
```
在基于Red Hat的系统,如 **CentOS** 或者 **Fedora**
```
yum install mutt
yum install swaks
yum install mailx
yum install sharutils
```
### 1) 使用 mail / mailx
`mailx`工具在多数Linux发行版中是默认的邮件程序,现在已经支持发送附件了。如果它不在你的系统中,你可以使用上边的命令安装。有一点需要注意,老版本的mailx可能不支持发送附件,运行如下命令查看是否支持。
```
$ man mail
```
第一行看起来是这样的:
```
mailx [-BDdEFintv~] [-s subject] [-a attachment ] [-c cc-addr] [-b bcc-addr] [-r from-addr] [-h hops] [-A account] [-S variable[=value]] to-addr . . .
```
如果你看到它支持`-a`的选项(-a 文件名,将文件作为附件添加到邮件)和`-s`选项(-s 主题,指定邮件的主题),那就是支持的。可以使用如下的几个例子发送邮件。
**a) 简单的邮件**
运行`mail`命令,然后`mailx`会等待你输入邮件内容。你可以按回车来换行。当输入完成后,按Ctrl + D,`mailx`会显示EOT表示结束。
然后`mailx`会自动将邮件发送给收件人。
```
$ mail user@example.com
HI,
Good Morning
How are you
EOT
```
**b) 发送有主题的邮件**
```
$ echo "Email text" | mail -s "Test Subject" user@example.com
```
`-s`的用处是指定邮件的主题。
**c) 从文件中读取邮件内容并发送**
```
$ mail -s "message send from file" user@example.com < /path/to/file
```
**d) 将从管道获取到的`echo`命令输出作为邮件内容发送**
```
$ echo "This is message body" | mail -s "This is Subject" user@example.com
```
**e) 发送带附件的邮件**
```
$ echo “Body with attachment "| mail -a foo.tar.gz -s "attached file" user@example.com
```
`-a`选项用于指定附件。
### 2) mutt
Mutt是类Unix系统上的一个文本界面邮件客户端。它有20多年的历史,在Linux历史中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它是最早支持进程打分和多线程处理的客户端程序之一。按照如下的例子来发送邮件。
**a) 带有主题,从文件中读取邮件的正文,并发送**
```
$ mutt -s "Testing from mutt" user@example.com < /tmp/message.txt
```
**b) 通过管道获取`echo`命令输出作为邮件内容发送**
```
$ echo "This is the body" | mutt -s "Testing mutt" user@example.com
```
**c) 发送带附件的邮件**
```
$ echo "This is the body" | mutt -s "Testing mutt" user@example.com -a /tmp/foo.tar.gz
```
**d) 发送带有多个附件的邮件**
```
$ echo "This is the body" | mutt -s "Testing" user@example.com -a foo.tar.gz –a bar.tar.gz
```
### 3) swaks
Swaks(Swiss Army Knife,瑞士军刀)是SMTP服务上的瑞士军刀,它是一个功能强大、灵活、可编程、面向事务的SMTP测试工具,由John Jetmore开发和维护。你可以使用如下语法发送带附件的邮件:
```
$ swaks -t "foo@bar.com" --header "Subject: Subject" --body "Email Text" --attach foo.tar.gz
```
关于Swaks一个重要的地方是,它会为你显示整个邮件发送过程,所以如果你想调试邮件发送过程,它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
它会给你提供了邮件发送过程的所有细节,包括邮件接收服务器的功能支持、两个服务器之间的每一步交互。
(LCTT 译注:原文此处少了 sharutils 的相关介绍,而多了 uuencode 的介绍。)
### 4) uuencode
邮件传输系统最初是被设计来传送7位编码(类似ASCII)的内容的。这就意味这它是用来发送文本内容,而不能发会使用8位的二进制内容(如程序文件或者图片)。`uuencode`(“UNIX to UNIX encoding”,UNIX之间使用的编码方式)程序用来解决这个限制。使用`uuencode`,发送端将二进制格式的转换成文本格式来传输,接收端再转换回去。
我们可以简单地使用`uuencode`和`mailx`或者`mutt`配合,来发送二进制内容,类似这样:
```
$ uuencode example.jpeg example.jpeg | mail user@example.com
```
### Shell脚本:解释如何发送邮件
```
#!/bin/bash
FROM=""
SUBJECT=""
ATTACHMENTS=""
TO=""
BODY=""
# 检查文件名对应的文件是否存在
function check_files()
{
output_files=""
for file in $1
do
if [ -s $file ]
then
output_files="${output_files}${file} "
fi
done
echo $output_files
}
echo "*********************"
echo "E-mail sending script."
echo "*********************"
echo
# 读取用户输入的邮件地址
while [ 1 ]
do
if [ ! $FROM ]
then
echo -n -e "Enter the e-mail address you wish to send mail from:\n[Enter] "
else
echo -n -e "The address you provided is not valid:\n[Enter] "
fi
read FROM
echo $FROM | grep -E '^.+@.+$' > /dev/null
if [ $? -eq 0 ]
then
break
fi
done
echo
# 读取用户输入的收件人地址
while [ 1 ]
do
if [ ! $TO ]
then
echo -n -e "Enter the e-mail address you wish to send mail to:\n[Enter] "
else
echo -n -e "The address you provided is not valid:\n[Enter] "
fi
read TO
echo $TO | grep -E '^.+@.+$' > /dev/null
if [ $? -eq 0 ]
then
break
fi
done
echo
# 读取用户输入的邮件主题
echo -n -e "Enter e-mail subject:\n[Enter] "
read SUBJECT
echo
if [ "$SUBJECT" == "" ]
then
echo "Proceeding without the subject..."
fi
# 读取作为附件的文件名
echo -e "Provide the list of attachments. Separate names by space.
If there are spaces in file name, quote file name with \"."
read att
echo
# 确保文件名指向真实文件
attachments=$(check_files "$att")
echo "Attachments: $attachments"
for attachment in $attachments
do
ATTACHMENTS="$ATTACHMENTS-a $attachment "
done
echo
# 读取完整的邮件正文
echo "Enter message. To mark the end of message type ;; in new line."
read line
while [ "$line" != ";;" ]
do
BODY="$BODY$line\n"
read line
done
SENDMAILCMD="mutt -e \"set from=$FROM\" -s \"$SUBJECT\" \
$ATTACHMENTS -- \"$TO\" <<< \"$BODY\""
echo $SENDMAILCMD
mutt -e "set from=$FROM" -s "$SUBJECT" $ATTACHMENTS -- $TO <<< $BODY
```
\*\* 脚本输出 \*\*
```
$ bash send_mail.sh
*********************
E-mail sending script.
*********************
Enter the e-mail address you wish to send mail from:
[Enter] test@gmail.com
Enter the e-mail address you wish to send mail to:
[Enter] test@gmail.com
Enter e-mail subject:
[Enter] Message subject
Provide the list of attachments. Separate names by space.
If there are spaces in file name, quote file name with ".
send_mail.sh
Attachments: send_mail.sh
Enter message. To mark the end of message type ;; in new line.
This is a message
text
;;
```
### 总结
有很多方法可以使用命令行/Shell脚本来发送邮件,这里我们只分享了其中4个类Unix系统可用的工具。希望你喜欢我们的文章,并且提供您的宝贵意见,让我们知道您想了解哪些新工具。
---
via: <http://linoxide.com/linux-shell-script/send-email-subject-body-attachment-linux/>
作者:[Bobbin Zachariah](http://linoxide.com/author/bobbin/) 译者:[goreliu](https://github.com/goreliu)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Inxi:获取Linux的系统和硬件信息 | SK | http://www.unixmen.com/inxi-find-system-hardware-information-linux/ | 我们已经展示了一些不同的应用程序和方法来获取Linux的系统和硬件信息。在这一系列里,我们将看到如何使用inxi来获取这些详情信息。在论坛技术支持中,它可以作为调试工具,迅速确定用户的系统配置和硬件信息。 Inxi是一个可以获取完整的系统和硬件详情信息的命令行工具,内容包括: 硬件 CPU 磁盘驱动器 Xorg 桌面环境 内核 GCC版本 进程 内存占用 和其他有用的信息 安装方法 Inxi在多数现代GNU/Linux操作系统的默认软件仓库中。所以我们可以简单地运行下列命令安装。 在基于Debian的发行版: sudo apt-get install inxi 在Fedora: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25/113438f9lk9hf9xl32puwv.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25/113438f9lk9hf9xl32puwv.png | false | false | true | goreliu | false | [
"inxi"
] | 技术 | {
"viewnum": 7994,
"commentnum": 2,
"favtimes": 8,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82.149.171.183",
"message": "这个有点意思@!~",
"username": "sunriders",
"date": "2015-05-25T11:47:55"
},
{
"postip": "218.94.159.98",
"message": "挺不错的!",
"username": "FancyGod",
"date": "2015-05-25T11:57:24"
}
] | [
{
"raid": 1947,
"displayorder": 0
}
] | 我们已经展示了一些不同的应用程序和方法来获取Linux的系统和硬件信息。在这一系列里,我们将看到如何使用inxi来获取这些详情信息。在论坛技术支持中,它可以作为调试工具,迅速确定用户的系统配置和硬件信息。 Inxi是一个可以获取完整的系统和硬件详情信息的命令行工具,内容包括: 硬件 CPU 磁盘驱动器 Xorg 桌面环境 内核 GCC版本 进程 内存占用 和其他有用的信息 安装方法 Inxi在多数现代GNU/Linux操作系统的默认软件仓库中。所以我们可以简单地运行下列命令安装。 在基于Debian的发行版: sudo apt-get install inxi 在Fedora: | 2015-05-25T11:34:36 | 2015-05-25T11:34:36 | 5,503 | /article-5503-1.html | 我们已经展示了一些不同的[应用程序](/article-1947-1.html)和方法来获取Linux的系统和硬件信息。在这一系列里,我们将看到如何使用**inxi**来获取这些详情信息。在论坛技术支持中,它可以作为调试工具,迅速确定用户的系统配置和硬件信息。

**Inxi**是一个可以获取完整的系统和硬件详情信息的命令行工具,内容包括:
* 硬件
* CPU
* 磁盘驱动器
* Xorg
* 桌面环境
* 内核
* GCC版本
* 进程
* 内存占用
* 和其他有用的信息
### 安装方法
Inxi在多数现代GNU/Linux操作系统的默认软件仓库中。所以我们可以简单地运行下列命令安装。
**在基于Debian的发行版:**
```
sudo apt-get install inxi
```
**在Fedora:**
```
sudo yum install inxi
```
**在基于RHEL的发行版:**
安装EPEL软件仓库:
```
sudo yum install epel-release
```
然后使用如下命令安装inxi:
```
sudo yum install inxi
```
### 使用方法
在终端运行如下命令可以获取系统的概况信息。
```
inxi
```
**示例输出:**
```
CPU~Dual core Intel Core i3-2350M CPU (-HT-MCP-) clocked at Min:800.000Mhz Max:1200.000Mhz Kernel~3.13.0-45-generic x86_64 Up~6:41 Mem~1537.7/3861.3MB HDD~500.1GB(52.5% used) Procs~183 Client~Shell inxi~1.9.17
```
当然,我们可以获取一个特定硬件的详情信息。比如获取**声音/音频硬件详情信息**,可以运行如下命令:
```
inxi -A
```
**示例输出:**
```
Audio: Card: Intel 6 Series/C200 Series Family High Definition Audio Controller driver: snd_hda_intel
Sound: Advanced Linux Sound Architecture ver: k3.13.0-45-generic
```
很酷是吧?
同样的,你可以获取**显卡**的详情信息。
```
inxi -G
```
**示例输出:**
```
Graphics: Card: Intel 2nd Generation Core Processor Family Integrated Graphics Controller
X.Org: 1.15.1 drivers: intel (unloaded: fbdev,vesa) Resolution: 1366x768@60.0hz
GLX Renderer: Mesa DRI Intel Sandybridge Mobile GLX Version: 3.0 Mesa 10.3.0
```
硬盘信息呢?也是可以的。运行如下命令来获取完整的**硬盘**信息。
```
inxi -D
```
**示例输出:**
```
Drives: HDD Total Size: 500.1GB (52.5% used) 1: id: /dev/sda model: ST9601325BD size: 500.1GB
```
显示Bios和主板详情信息:
```
inxi -M
```
**示例输出:**
```
Machine: System: Dell (portable) product: Inspiron N5050
Mobo: Dell model: 01HXXJ version: A05 Bios: Dell version: A05 date: 08/03/2012
```
不仅是硬性详情信息,它也可以显示我们系统中的**可用软件仓库列表**。
```
inxi -r
```
**示例输出:**
```
Repos: Active apt sources in file: /etc/apt/sources.list
deb http://ubuntu.excellmedia.net/archive/ trusty main restricted
deb-src http://ubuntu.excellmedia.net/archive/ trusty main restricted
deb http://ubuntu.excellmedia.net/archive/ trusty-updates main restricted
deb-src http://ubuntu.excellmedia.net/archive/ trusty-updates main restricted
deb http://ubuntu.excellmedia.net/archive/ trusty universe
.
.
Active apt sources in file: /etc/apt/sources.list.d/intellinuxgraphics.list
deb https://download.01.org/gfx/ubuntu/14.04/main trusty main #Intel Graphics drivers
Active apt sources in file: /etc/apt/sources.list.d/linrunner-tlp-trusty.list
Active apt sources in file: /etc/apt/sources.list.d/wseverin-ppa-trusty.list
deb http://ppa.launchpad.net/wseverin/ppa/ubuntu trusty main
```
Inxi还可以显示你所在位置的天气信息。感到意外吗?是的,它可以。
```
inxi -W Erode,Tamilnadu
```
这里**Erode**是地区,**Tamilnadu**是印度的一个邦。
示例输出:
```
Weather: Conditions: 79 F (26 C) - Clear Time: February 4, 6:00 PM IST
```
### 查看完整的硬件详情信息
厌倦了逐一获取每种硬件的信息?你可以使用如下命令将所有信息一次列出:
```
inxi -F
```
**示例输出:**
```
System: Host: sk Kernel: 3.13.0-45-generic x86_64 (64 bit) Desktop: LXDE (Openbox 3.5.2) Distro: Ubuntu 14.04 trusty
Machine: System: Dell (portable) product: Inspiron N5050
Mobo: Dell model: 01HXXJ version: A05 Bios: Dell version: A05 date: 08/03/2012
CPU: Dual core Intel Core i3-2350M CPU (-HT-MCP-) cache: 3072 KB flags: (lm nx sse sse2 sse3 sse4_1 sse4_2 ssse3 vmx)
Clock Speeds: 1: 800.00 MHz 2: 1000.00 MHz 3: 800.00 MHz 4: 800.00 MHz
Graphics: Card: Intel 2nd Generation Core Processor Family Integrated Graphics Controller
X.Org: 1.15.1 drivers: intel (unloaded: fbdev,vesa) Resolution: 1366x768@60.0hz
GLX Renderer: Mesa DRI Intel Sandybridge Mobile GLX Version: 3.0 Mesa 10.3.0
Audio: Card: Intel 6 Series/C200 Series Family High Definition Audio Controller driver: snd_hda_intel
Sound: Advanced Linux Sound Architecture ver: k3.13.0-45-generic
Network: Card-1: Qualcomm Atheros AR9285 Wireless Network Adapter (PCI-Express) driver: ath9k
IF: wlan0 state: up mac:
Card-2: Realtek RTL8101E/RTL8102E PCI Express Fast Ethernet controller driver: r8169
IF: eth0 state: down mac:
Drives: HDD Total Size: 500.1GB (52.5% used) 1: id: /dev/sda model: ST9500325AS size: 500.1GB
Partition: ID: / size: 455G used: 245G (57%) fs: ext4 ID: /boot size: 236M used: 159M (72%) fs: ext2
ID: swap-1 size: 4.19GB used: 0.00GB (0%) fs: swap
RAID: No RAID devices detected - /proc/mdstat and md_mod kernel raid module present
Sensors: System Temperatures: cpu: 64.5C mobo: N/A
Fan Speeds (in rpm): cpu: N/A
Info: Processes: 186 Uptime: 6:52 Memory: 1547.2/3861.3MB Client: Shell (bash) inxi: 1.9.17
```
就像上面你看到的那样,inxi显示出了完整的硬件详情信息。
更多的细节可以参考man手册。
```
man inxi
```
### 结论
你在寻找一个可以显示完整的系统和硬件详情信息的简单工具吗?那么不用再找了,inxi会提供你所需要的。并且,它还是在你系统默认的软件仓库中的轻量级工具。你还想要更多东西吗?试一试它,你不会失望。
欢呼吧!
---
via: <http://www.unixmen.com/inxi-find-system-hardware-information-linux/>
作者:[SK](http://www.unixmen.com/author/sk/) 译者:[goreliu](https://github.com/goreliu)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五款 Linux 文本编辑器测评 | Ben Everard | http://www.linuxvoice.com/text-editors/ | Mayank Sharma 测试了5款不仅仅是能处理文字的超强文本编辑器。 如果你使用Linux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你知道,不管是编辑一款app的配置文件,还是修改shell脚本,或者编写/查看代码,类似LibreOffice的工具并不适合。尽管字面上看起来都是一样,但是你并不需要一个文字处理器来完成这些任务;你需要的是一个文本编辑器。 在这个测评中,我们将着眼于5款更能胜任繁重文本工作的轻量级的文本编辑器。他们支持语法高亮,像拼写检查一样轻松处理代码缩进。你可以像你复制/粘贴文本那样容易地使用它们记录宏以及管理代码片段。 得益于它们的插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25/143409lz1j1kyg1gfjqr4z.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25/143409lz1j1kyg1gfjqr4z.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ictlyh | false | [
"Gedit",
"Kate",
"Sublime",
"UltraEdit",
"jEdit"
] | 分享 | {
"viewnum": 92795,
"commentnum": 3,
"favtimes": 4,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06.185.35.124",
"message": "sublime 在linux下不支持中文输入法ibus,不知道这条有没有考虑进去。<br />\r\n我之前使用sublime的,结果不能输入中文实在蛋疼就换用gedit了,结果发现现在的gedit加上相关的插件用来编写代码和sublime已经差不多了,除了搜索和替换不是很方便外。<br />\r\n而且我非常喜欢gedit一个python代码格式规范化的插件,哪里的代码格式有问题,会用个感叹号标出来,保证代码100%兼容pep8标准。<br />\r\n<br />\r\n现在很期待GNOME Builder",
"username": "来自 - 日本 的 Firefox/Linux 用户",
"date": "2015-05-25T15:35:23"
},
{
"postip": "106.120.101.58",
"message": "这篇测评是外国人写的,显然不会想到 ibus 的问题。",
"username": "linux",
"date": "2015-05-26T11:04:51"
},
{
"postip": "114.93.135.5",
"message": "没有atom",
"username": "来自 - 上海 的 Mozilla/Mac 用户",
"date": "2015-05-26T22:37:54"
}
] | [] | Mayank Sharma 测试了5款不仅仅是能处理文字的超强文本编辑器。 如果你使用Linux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你知道,不管是编辑一款app的配置文件,还是修改shell脚本,或者编写/查看代码,类似LibreOffice的工具并不适合。尽管字面上看起来都是一样,但是你并不需要一个文字处理器来完成这些任务;你需要的是一个文本编辑器。 在这个测评中,我们将着眼于5款更能胜任繁重文本工作的轻量级的文本编辑器。他们支持语法高亮,像拼写检查一样轻松处理代码缩进。你可以像你复制/粘贴文本那样容易地使用它们记录宏以及管理代码片段。 得益于它们的插 | 2015-05-25T14:34:00 | 2015-05-25T14:34:00 | 5,504 | /article-5504-1.html |
>
> Mayank Sharma 测试了5款不仅仅是能处理文字的超强文本编辑器。
>
>
>
如果你使用Linux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你知道,不管是编辑一款app的配置文件,还是修改shell脚本,或者编写/查看代码,类似LibreOffice的工具并不适合。尽管字面上看起来都是一样,但是你并不需要一个文字处理器来完成这些任务;你需要的是一个文本编辑器。
在这个测评中,我们将着眼于5款更能胜任繁重文本工作的轻量级的文本编辑器。他们支持语法高亮,像拼写检查一样轻松处理代码缩进。你可以像你复制/粘贴文本那样容易地使用它们记录宏以及管理代码片段。
得益于它们的插件,使得它们足以抗衡其它的以文本为中心的应用程序,一些简单的文本编辑器甚至超出了它们的设计目标。它们能胜任一个源代码编辑器的任务,甚至就是一个集成开发环境。
Emacs和Vim是两款最流行和强大的纯文本编辑器。但是,由于一些原因,我们在这个测评中并没有包括它们。首先,如果你使用它们中的任何一个,那么恭喜你:你不需要更换了。其次,它们都有陡峭的学习曲线,尤其是那些熟悉了桌面环境的用户:他们很更愿意投入其他有图形界面的文本编辑器。

### 目录:
#### Gedit
* URL:<http://projects.gnome.org/gedit/>
* 版本: 3.10
* 许可证: GPL
* Gnome的默认文本编辑器准备好挑战了吗?
#### Kate
* URL: [www.kate-editor.org](http://www.kate-editor.org)
* 版本: 3.11
* 许可证: LGPL/GPL
* Kate会挑战命运吗?
#### Sublime Text
* URL: [www.sublimetext.com](http://www.sublimetext.com)
* 版本: 2.0.2
* 许可证: Proprietary
* 在自由的土地上的带有黄金般的心脏的专利软件。
#### UltraEdit
* URL: [www.ultraedit.com](http://www.ultraedit.com)
* 版本: 4.1.0.4
* 许可证: Proprietary
* 足够证明它的价值了吗?
#### jEdit
* URL: [www.jedit.org](http://www.jedit.org)
* 版本: 5.1.0
* 许可证: GPL
* 基于Java的编辑器是否会毁掉其他编辑器的世界?
### 关键标准
除了Gedit和jEdit以外的所有工具,都是通过其推荐的安装方法安装在Fedora和Ubuntu上。前者已经兼容默认的Gnome桌面,后者仍然固执地反对安装在Fedora上。由于这些是相对简单的应用程序,他们没有复杂的依赖,唯一例外的是jEdit,它要求要有Oracle Java。
得益于Gnome和KDE持续的努力,所有编辑器无论在哪个桌面上的外观看起来很好,功能也很正常。这不仅是作为评价的标准,也意味着你不再受制于你的桌面环境兼容的工具。
除了它们独特的功能,我们也对所有候选者测试了常规的文本编辑功能。然而,它们并没有被设计为模仿现代字处理器的所有功能,我们也不以此评判。
### 编程语言支持
UltraEdit 能进行语法高亮、代码折叠以及拥有项目管理的能力。也有一个罗列源文件中所有函数的功能列表,但并不适用于我们测试的任何代码文件。UltraEdit也支持HTML5,有一个能添加常用HTML标记的HTML工具栏。
即使Gnome的默认文本编辑器Gedit,也有几个面向编码的功能特性,例如括号匹配、自动缩进以及为包括C, C++, Java, HTML, XML, Python, Perl, 以及许多其它编程语言进行语法高亮。
如果你需要更多的编程辅助功能,看一下Sublime和Kate。
Sublime支持多种编程语言并且能为(那些流行的)C#, D, Dylan, Erlang, Groovy, Haskell, Lisp, Lua, MATLAB, OCaml, R, 甚至 SQL 进行语法高亮。如果这还不够,你可以下载插件以支持更多的语言。另外,它的语法高亮功能提供了多个可定制选项。这个应用程序也会进行括号匹配,确保代码段都正确,Sublime的自动补全功能也支持用户创建的变量。就像Komodo IDE,Sublime也可以显示一个全部源代码的滚动预览图,这对于长代码文件导航和在文件中的不同部分跳转很方便。Sublime最好的功能之一就是能在编辑器内部运行特定语言,例如C++, Python, Ruby等的代码,当然假设在你的电脑上安装有编译器以及其它系统工具。省时间而且不用再开终端.
你也可以用插件在Kate中开启构建系统功能。另外,你可以为GDB调试器添加一个简单的前端。Kate能和Git,Subversion以及Mercurial版本控制系统一起工作,也提供了一些项目管理的功能。除了能为超过180种语言进行语法高亮,它支持所有的这些辅助功能,例如括号匹配,自动补全和自动缩进。它也支持代码折叠,甚至在一个程序中折叠函数。
唯一的遗憾的是jEdit,它声称自己是一个程序员的文本编辑器,但它缺少其他的基本功能,例如代码折叠,它甚至不能提示或者补全函数.
**评分:**
* Gedit:3/5
* Kate:5/5
* Sublime:5/5
* UltraEdit:3/5
* jEdit:1/5
### 键盘控制
高级文本编辑器的用户希望能完全通过键盘控制和操作,一些应用程序甚至支持用户自定义快捷方式的键盘绑定。
你可以轻松的使用Gedit的扩展键盘快捷键。可以在编辑文件时通过工具的快捷键调用工具,例如对一个文档进行拼写检查。你可以看到应用程序内部的一系列默认快捷键,但并没有图形化的方式去自定义它们。相似的,在Sublime中自定义键盘绑定,你需要修改它的XML的键盘映射文件。Sublime由于缺少定义键盘快捷键的图形化界面而饱受批评,但长期使用的用户支持当前的基于文件的机制:这给了他们更多的控制能力。
UltraEdit为它"一切都可自定义"的座右铭感到自豪,这也包括键盘快捷键。你可以自定义菜单导航的热键,以及定义你自己的访问大量功能的组合键映射。
除了完全可自定义的键盘快捷键以外,jEdit也有为Emacs预定义的键映射。Kate在这方面尤其令人映像深刻。它有简单可访问的自定义键绑定窗口。你可以更改默认的键,或者定义替代的键。另外,Kate也有一个能使用户使用Vi键操作Kate的Vi模式。
**评分:**
* Gedit:2/5
* Kate:5/5
* Sublime:3/5
* UltraEdit:4/5
* jEdit:5/5
### 片段和宏
宏通过自动化重复的步骤帮助你降低花费在编辑和组织数据上的时间,而代码片段通过创建可重用的源代码块为程序员扩展类似的功能。这两者都能节省你的时间。
标准的Gedit安装没有这两种功能中的任何一种,但是你可以通过独立的插件启用这些功能。片段插件随Gedit一起发布,但在Gedit内启用宏插件,则需要你手动下载和安装(被称为gedit-macropy,托管在GitHub上)。
Kate也同样通过插件的形式启用片段功能。一旦加入,插件也增加了PHP,Bash和Java的片段库。你可以在侧边栏中显示片段列表以便于访问。可以通过右击片段或者快捷键组合方式编辑它的内容。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它不支持宏-尽管用户从2002年就不断要求!
jEdit也有一个启用片段的插件。它还可以从用户行为中记录宏或者你也可以用BeanShell 脚本语言(BeanShell支持像Perl和JavaScript那样将脚本对象封装为简单的方法)中写宏。jEdit也有一个可以从jEdit的网站中下载多种宏的插件。
Sublime有创建片段和宏的内建功能,也有为大多数编程语言经常使用的函数多种片段。
在UltraEdit中片段被称为智能模板,就像Sublime中一样,你可以根据正在编辑的源代码文件类型插入片段。要完成宏记录功能,UltraEdit还有集成了一个基于JavaScript的脚本语言引擎来完成自动任务。你也可以从该编辑器的网站中下载用户提交的宏和脚本。
**评分:**
* Gedit:3/5
* Kate:1/5
* Sublime:5/5
* UltraEdit:5/5
* jEdit:5/5
### 易用性
不像那些简陋的文本编辑器,这些文本编辑器在这方面可以适应从文档写作者到程序员的各种用户的需要。与精简应用程序相反,他们的开发者在寻找添加更多功能的途径。
尽管第一眼看上去这次测评中的大部分应用有一个很相似的布局,经过仔细的检查,你会发现一些可用性的差异。我们通过用户界面的合理使用来介绍它们的功能和特性,而不是铺天盖地地告诉读者。
#### Gedit: 4/5
Gedit的外观很普通,它有一个带有很少的菜单和按钮的简单界面。这是一把双刃剑,因为有些用户可能不会发现它真正的潜能。
Gedit可以在选项卡中打开多个文件,这些选项卡可以重排和在多个 Gedit窗口之间移动。用户可以选择通过插件来启用侧边栏来浏览文件或者在底部面板显示工具输出内容。这个应用程序会检测到被其它应用程序更改的文件并可以重新加载该文件。
为了适配Gnome,在应用程序的最新版本中做了大量的 UI 修改。然而修改还还不稳定,尽管包括了所有的功能,但是菜单交互的一些插件还需要升级。

*在功能与界面之间取得了良好的平衡,Gedit将其大部分功能隐藏在背后。*
#### Kate: 5/5
尽管用户界面的主要部分和Gedit相似,Kate可以在两边显示选项卡并且它的菜单更加丰富。该应用程序平易近人,吸引用户来挖掘它的其它功能。
Kate可以在KDE的KIO支持的所有协议上透明地打开和保存文件,包括通过HTTP, FTP, SSH, SMB 和 WebDAV。你可以用这个应用同时处理多个文件。但不同于大部分应用程序传统的水平选项卡选择栏,Kate在屏幕的两个方向都有选项卡。左侧的侧边栏显示打开的文件列表。需要同时查看一个文件不同部分的程序员也会感激它可以水平或者竖直分隔界面的能力。

*Kate能搭建为功能丰富的集成开发环境。*
#### Sublime: 5/5
Sublime支持你在不同方式同时查看多达四个文件。当你在集中精力编程时,它也有一个只显示文件和菜单的全屏无扰模式。
这个编辑器还在右边有个缩略地图,这在长文件中导航非常有用。应用程序为多种编程语言提供多种常用函数的片段,这使得它对于开发者非常有用。另一个精巧的功能是,无论你使用都是文本文档或者代码,都可以任意选择和替换。

*如果你不喜欢Sublime的Charcoal外观,你可以选择它包含的其它22种主题。*
#### UltraEdit: 3/5
UltraEdit在界面的顶部和底部加载了多种工具栏。加上切换文档的选项卡、两边的面板,以及分隔区域,使得只剩下一点空间给编辑窗口。
使用HTML的网络开发者有很多唾手可得的帮助。你可以通过FTP和SFTP访问远程文件。高级功能,例如记录一个宏以及比较文件,也简单易用。
使用应用程序的偏好设置窗口,你可以调整应用程序的多个方面,包括颜色主题和类似语法高亮的其它功能。

*UltraEdit的用户界面是高度可配置的 — 你可以像改变其它许多方面那样简单的自定义工具栏和菜单的布局。*
#### jEdit: 3/5
在可用性方面,首先一个不好就是jEdit不能在基于RPM的发行版上安装。导航编辑器需要一些时间来适应,因为它的菜单和其它流行的应用程序顺序不同,而且有些普通桌面用户不熟悉的名字。但是,该应用程序有详细的内部帮助,这有利于缓解学习曲线。
jEdit会高亮你所在的当前行,并使你能以多种查看方式分隔窗口。你可以简单地从应用程序中安装和管理插件,除了使用完整的宏,jEdit也支持你快速记录一个临时的宏。

*由于它的Java基础,jEdit在任何桌面环境中都不能给人宾至如归的感觉*
### 可用性和支持
在Gedit和Kate之间有很多相似性。两个应用程序都得益于他们各自的父项目,Gnome和KDE,捆绑在各种主流的发行版中。另外两个项目都是跨平台的,有Windows和Mac OS X版本以及原生的Linux版本。
Gedit托管在Gnome的网站上,并有一个简单的用户指南、关于多种插件的信息,以及包括邮件列表和IRC通道在内的常用联系方式。你也可以在其它基于Gnome的发行版,例如Ubuntu中找到使用信息。相似地,Kate得益于KDE的资源,并包括详细的用户信息以及邮件列表和IRC通道。你也可以从应用程序中获取相应的离线用户指南。
除了Linux,UltraEdit在Windows和Mac OS X中也可用,虽然在应用程序中并没有包括,但在启动时也有详细的用户指南。为了辅助用户的使用,UltraEdit保存了一个常见问题的数据库,一系列关于多种特定功能的详细介绍,用户还可以在论坛版块彼此帮助。另外,付费用户也可以通过邮件从开发者中获取支持。
Sublime支持一样多的平台,但是你需要单独为每种平台购买许可证。开发者通过博客让用户了解正在进行的开发,并积极参加它的论坛。这个项目支持设施的亮点是提供免费的详细教程和视频课程。Sublime非常漂亮。
由于jEdit是用java编写的,所以它在多种平台中都可用。在它的网站上你可以找到一个详细的用户指南以及一些插件帮助文档的链接。然而,这里没有能使用户和其他用户或者开发者交流的途径。
**评分:**
* Gedit:4/5
* Kate:4/5
* Sublime:5/5
* UltraEdit:3/5
* jEdit:2/5
### 附加组件和插件
不同的用户有不同的需求,一个简单的轻量级应用程序只能做到这么多。这就是为什么需要插件的原因。应用程序依赖于这些小部件来扩展它们的功能集并让更多的用户使用。
UltraEdit是一个例外。它没有第三方插件,但开发者将例如HtmlTidy这样的第三方工具集成到了UltraEdit。
Gedit附带了好多已安装的插件,你可以下载更多的更多gedit插件包。基于和Gedit版本的兼容性,项目网站也有到多个第三方插件的链接。
三个对程序员非常有用的插件是:Code Comment、在底部面板增加一个终端的Terminal Plugin以及Session Saver。当你用多个文件开发项目的时候Session Saver相当有用。你可以在选项卡中打开文件,保存会话,你可以用一键恢复,就可以按照你保存时的选项卡顺序打开所有的文件。
类似的,你可以通过用内部的插件管理器增加插件来扩展Kate。除了令人映像深刻的项目插件,一些开发者使用的插件包括嵌入式终端,它能编译和调试代码,以及对数据库执行SQL查询。
Sublime的插件是用Python写的,文本编辑器包括了一个类似于apt-get,能使用户查找,安装,升级和移除插件包的名为Package Control的工具。通过插件,你可以在Sublime中使用Git版本控制,以及美化JavaScript代码的JSLint工具。Sublime Linter能指出你代码中的错误,是编码人员必备的插件。
jEdit拥有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插件设施。该应用有超过200个插件,可以在它们自己的专用网站中浏览。网站通过不同的类型列出了插件,例如文件管理,版本控制,文本等。你可以在每个类型下找到很多的插件。
一些最好的插件是Android插件,它们提供了和Android项目协同工作的工具;你可以使用TomcatSwitch插件创建和控制外部Jakarta Tomcat服务器进程;以及类似于Vi功能的Vimulator插件。你可以通过使用jEdit的插件管理器安装这些插件。
**评分:**
* Gedit:3/5
* Kate:4/5
* Sublime:4/5
* UltraEdit:1/5
* jEdit:5/5
### 纯文本编辑
尽管它们强大的额外功能甚至可能会取代几种完全成熟的应用程序,有时候可能只需要使用这些庞大的文本编辑器读、写或者编辑简单的纯文本。虽然你可以使用它们中的任何一个输入文本,我们通过普通文本编辑的方便性评价它们。
Gnome的默认文本编辑器Gedit,支持取消和重做机制以及搜索和替换。它可以对多种语言进行拼写检查,并能通过使用Gnome GVFS库访问和编辑远程文件。
你也可以使用Kate进行拼写检查,它也可以让你对任何高亮文本进行Google搜索。它还有一个能可视化告知用户文件中更改过但没有保存的行的行修改系统。另外,它通过允许用户在文件中使用书签简化长文档的导航。
Sublime有很多可选择的编辑命令,例如缩进文本和格式化段落。它的自动保存功能帮助防止用户丢失他们的更改。高级用户还会喜欢基于正则表达式的递归查找和替换功能,以及选择多个不连续的文本块并执行统一操作。
UltraEdit也允许用户在查找和替换功能中使用正则表达式,并能通过FTP编辑远程文件。
JEdit一个独特的功能是它支持被称为寄存器的不限数目的剪切板。你可以复制文本片段到这些寄存器中,在编辑会话过程中都可用。
**评分:**
* Gedit:4/5
* Kate:5/5
* Sublime:5/5
* UltraEdit:4/5
* jEdit:4/5
### 我们的评比
在这里的所有编辑器都足以替换你已有的文本编辑器,来编辑文本和调整配置文件。事实上,没准它们会组合起来作为你的集成开发环境。这些应用程序都有各种各样功能,它们的开发者不会考虑剥离功能,而是增加越来越多的功能。
jEdit排在这次测试的最后面。因为它不仅坚持使用专有的Oracle Java运行时环境,不能在你的Fedora机器上安装,而且开发者并不积极和用户交互。
UltraEdit做的稍微好一点。这个商业专用工具专注于网络开发者,不为非开发者的高级用户提供任何功能,使得它不值得推荐为免费软件的替代品。
排在第三的是Gedit。作为Gnome的默认编辑器,它没有任何内在的问题,但尽管有很多积极的方面,它还是略微被Sublime和Kate超越。开诚布公地说,Kate是比Gedit更通用的编辑器,甚至考虑到他们的插件系统,评分也优于Gnome的默认编辑器。
Sublime和Kate都相当好。他们在我们的大多数测试中表现同样出色。Kate由于不支持宏而落后于Sublime,但键盘友好和能简单定义自定义键绑定又使Kate找回优势。
Kate成功的原因可以归结为它通过最小化学习曲线提供了最大化的功能。尽管使用它吧,不仅作为简单文本编辑器使用,或者容易使用语法高亮编辑配置文件,甚至得益于其项目管理能力能使用它协作一个复杂的编程项目。
我们不是选择Kate去替换一个类似“[XX,在这里插入你最喜欢的专业工具]”的全面的集成开发环境。但是它是一个专业工具理想的、全面的、以及完美的垫脚石。
Kate为能快速响应你的需要而设计,它的界面并不会使你茫然,并且和那些过于复杂的应用一样的有用。
### 1st Kate
* Licence LGPL/GPL Version 3.11
* [www.kate-editor.org](http://www.kate-editor.org)
* 拥有超能力,态度温和的文本编辑器。
* Kate是KDE项目中最有用的应用程序之一。
### 2nd Sublime Text
* Licence 专利 Version 2.0.2
* [www.sublimetext.com](http://www.sublimetext.com)
* 值得你每分钱的专业文本编辑器 - 简单易用,功能全面而且看起来很棒。
### 3rd Gedit
* Licence GPL Version 3.10
* <http://projects.gnome.org/gedit>
* 在Gnome中就用它吧。这是一个奇妙的文本编辑器,确实令人钦佩的工作,但这里的竞争实在太大了。
### 4th UltraEdit
* Licence Proprietary Version 4.1.0.4
* [www.ultraedit.com](http://www.ultraedit.com)
* 关注于为网络开发者提供各种便利,而不为普通用户提供任何特殊功能。
### 5th jEdit
* Licence GPL Version 5.1.0
* [www.jedit.org](http://www.jedit.org)
* 缺乏支持,不支持Fedora,缺乏好看的界面,jEdit被贬低到最后。
### 你也许希望尝试…
随你发行版发布的默认文本编辑器也能帮助你一些高级任务。例如KDE的KWrite和Raspbian的Nano。得益于KDE的katepart组件,KWrite继承了一些Kate的功能,得益于在树莓派上的可用性,Nano也开始重现风头。
如果你希望跟随Linux大师的脚步,你总是可以尝试高大上的文本编辑器Emacs和Vim。想尝试Vim强大的用户首先可以考虑gVim,它通过图形界面展现了Vim的强大。
除了jEdit和Kate,这里还有其他模仿Emacs和Vim之类的旧式高级编辑器的编辑器,比如JED 编辑器和Joe's Own Editor,这两者都有Emacs的模拟模式。另一方面,如果你在寻找轻量级的代码编辑器,可以看看Bluefish和Geany。他们的存在是为了填补文本编辑器和全面集成的开发平台之间的空隙。
---
via: <http://www.linuxvoice.com/text-editors/>
作者:[Ben Everard](http://www.linuxvoice.com/author/ben_everard/) 译者:[ictlyh](https://github.com/ictlyh) 校对:[royaso](https://github.com/royaso),[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一个用于Gnome桌面的下拉式终端: Guake 0.7.0 发布 | Avishek Kumar | http://www.tecmint.com/install-guake-terminal-ubuntu-mint-fedora/ | Linux的命令行是最好、最强大的东西,它使新手着迷,并为老手和极客的提供极其强大的功能。那些在服务器和生产环境下工作的人早已认识到了这个事实。有趣的是,Linux终端是Linus Torvald在1991年写内核时实现的第一批功能之一。 终端是个强大的工具,由于它没有什么可调整的部分,所以十分可靠。终端介于控制台环境和GUI环境之间。终端自身作为一个GUI程序,运行在桌面环境下。有许多终端是适用于特定的桌面环境的,其它的则是通用的。Terminator, Konsole, Gnome-Terminal, Terminology, XFCE terminal, xterm都是些常用的终端模拟器。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25/222042zdbirbcf2zr1td2z.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25/222042zdbirbcf2zr1td2z.png | false | false | true | wwy-hust | false | [
"终端",
"Guake"
] | 桌面应用 | {
"viewnum": 16642,
"commentnum": 10,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12.122.235.129",
"message": "软件不错,但是名字太吓人,不敢用。。。。。",
"username": "来自 - 安徽巢湖 的 Firefox/Linux 用户",
"date": "2015-05-26T09:52:20"
},
{
"postip": "222.173.107.116",
"message": "名字太吓人?",
"username": "绿色圣光",
"date": "2015-05-26T10:31:22"
},
{
"postip": "115.60.2.224",
"message": "曾经用过一段时间,后来有段时间,也忘了是和什么软件冲突了,就再也不用了",
"username": "老沙",
"date": "2015-05-26T10:43:11"
},
{
"postip": "1.202.91.178",
"message": "xfce下面也很好使呢!",
"username": "来自 - 北京 的 Firefox/Windows 用户",
"date": "2015-05-26T14:13:04"
},
{
"postip": "221.196.150.118",
"message": "我一般是打开全屏的,非常爽。",
"username": "来自 - 天津 的 Safari/Mac 用户",
"date": "2015-05-26T21:23:40"
},
{
"postip": "39.179.191.102",
"message": "我装好Ubuntu后迫不及待安装的就是 Guake,感觉好漂亮。。。我说的是我的壁纸←_←",
"username": "浩浩君",
"date": "2015-05-26T21:34:34"
},
{
"postip": "117.156.2.91",
"message": "挂科。。。。",
"username": "Shadow-華",
"date": "2015-05-26T22:52:07"
},
{
"postip": "60.168.171.210",
"message": "并不好用。怎么卸载 T-T",
"username": "Jack_chen",
"date": "2015-05-26T23:25:51"
},
{
"postip": "60.168.171.210",
"message": "卸载了",
"username": "Jack_chen",
"date": "2015-05-26T23:32:17"
},
{
"postip": "222.173.107.116",
"message": "哈哈!",
"username": "绿色圣光",
"date": "2015-05-27T11:06:46"
}
] | [] | Linux的命令行是最好、最强大的东西,它使新手着迷,并为老手和极客的提供极其强大的功能。那些在服务器和生产环境下工作的人早已认识到了这个事实。有趣的是,Linux终端是Linus Torvald在1991年写内核时实现的第一批功能之一。 终端是个强大的工具,由于它没有什么可调整的部分,所以十分可靠。终端介于控制台环境和GUI环境之间。终端自身作为一个GUI程序,运行在桌面环境下。有许多终端是适用于特定的桌面环境的,其它的则是通用的。Terminator, Konsole, Gnome-Terminal, Terminology, XFCE terminal, xterm都是些常用的终端模拟器。 | 2015-05-26T08:18:00 | 2015-05-26T08:18:00 | 5,507 | /article-5507-1.html | Linux的命令行是最好、最强大的东西,它使新手着迷,并为老手和极客的提供极其强大的功能。那些在服务器和生产环境下工作的人早已认识到了这个事实。有趣的是,Linux终端是Linus Torvald在1991年写内核时实现的第一批功能之一。
终端是个强大的工具,由于它没有什么可调整的部分,所以十分可靠。终端介于控制台环境和GUI环境之间。终端自身作为一个GUI程序,运行在桌面环境下。有许多终端是适用于特定的桌面环境的,其它的则是通用的。Terminator, Konsole, Gnome-Terminal, Terminology, XFCE terminal, xterm都是些常用的终端模拟器。
您可以从下面的链接中获得一份使用最广泛的终端模拟器的列表。
* [20 Useful Terminals for Linux](http://www.tecmint.com/linux-terminal-emulators/)
前几日上网时,我偶遇了名为‘Guake’的终端程序,它是用于gnome的终端模拟器。尽管这并不是我第一次听到Guake。实际上,我在大约一年前便知道了这个应用程序,但不知怎么搞的,我那时没有写写Guake,再后来我便渐渐忘掉了Guake,直到我再一次听到Guake。所以,最终,这篇文章诞生了。我将给你讲讲Guake的功能,在Debian、Ubuntu、Fedora上的安装过程以及一些测试。
#### 什么是Guake?
Guake是应用于Gnome环境的下拉式终端。主要由Python编写,使用了一些C,它以GPL2+许可证发布,适用于Linux以及类似的系统。Guake的灵感来源于电脑游戏Quake(雷神之锤)中的终端,Quake的终端能通过按下特定按键(默认为F12)从屏幕上滑下来,并在按下同样的键后滑上去。
值得注意的是,Guake并不是第一个这样的应用。Yakuake(Yet Another Kuake)是一个运行于KDE的终端模拟器,Tilda是一个用GTK+写成的终端模拟器。它们的灵感都来自于雷神之锤那上下滑动的终端。
#### Guake的功能
* 轻量级
* 简单而优雅
* 功能众多
* 强大
* 美观
* 将终端平滑地集成于GUI中
* 在按下预定义的键后出现/消失
* 支持热键、标签、透明化背景,这使得它适合所有Gnome用户
* 可配置各种方面
* 包括许多颜色的调色板
* 设定透明度的快捷方式
* 通过Guake配置,可在启动时运行一个脚本
* 可以在多个显示器上运行
Guake 0.7.0最近发布,它带来了一些修正以及上面提到的一些功能。完整的版本历史和源代码包可以在[这里](https://github.com/Guake/guake/releases/tag/0.7.0)找到。
### 在Linux中安装Guake终端
如果您对从源码编译Guake感兴趣,您可以从上面的链接处下载Guake,并在安装前进行编译。
然而Guake可以在许多的发行版中通过添加额外的仓库来安装。这里,我们将在Debian、Ubuntu、Linux Mint和Fedora下安装Guake。
首先从仓库获取最新的软件包列表,并从默认的仓库安装Guake,如下所示:
```
---------------- 在 Debian, Ubuntu 和 Linux Mint 上 ----------------
$ sudo apt-get update
$ apt-get install guake
```
---
```
---------------- 在 Fedora 19 及其以后版本 ----------------
# yum update
# yum install guake
```
安装后,可以从另一个终端中启动Guake:
```
$ guake
```
在启动它后,便可以在Gnome桌面中使用F12(默认配置)来拉下、收回终端。
看起来非常漂亮,尤其是透明背景。滑下来...滑上去...滑下来...滑上去...执行命令,打开另一个标签,执行命令,滑上去...滑下来...(作者已沉迷其中)

*Guake实战*
如果您的壁纸或活动窗口的颜色和Guake的颜色有些不搭。您可以改变您的壁纸,减少透明度或者改变Guake的颜色。
下一步便是进入Guake的配置,根据每个人的需求修改设置。可以通过应用菜单或者下面的命令来运行Guake的配置。
```
$ guake --preferences
```

*Guake终端配置*
设置滚动

*Guake滚动配置*
外观设置 - 在这里您可以修改文字颜色和背景色以及透明度。

*外观设置*
键盘快捷键 - 在这里您可以修改Guake显示的开关快捷键。

*键盘快捷键*
兼容性设置 - 基本上不必设置它。

*兼容性设置*
### 结论
这个项目即不是太年轻也不是太古老,因此它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成熟度,足够可靠,可以开箱即用。像我这样需要在GUI和终端间频繁切换的人来说,Guake是一个福利。我不需要管理一个多余的窗口,频繁的打开和关闭,使用tab在大量打开的应用程序中寻找终端或切换到不同的工作区来管理终端,现在我需要的只有F12。
我认为对任何同时使用GUI和终端的Linux用户来说,Guake都是必须的工具。同样的,我会向任何想要在系统中结合使用GUI和终端的人推荐它,因为它既平滑又没有任何障碍。
上面就是我要说的全部了。如果在安装和使用时有任何问题,请告诉我,我们会帮助您。也请您告诉我您使用Guake的经验。在下面的评论区反馈您宝贵的经验。点赞和分享以帮助我们宣传。
---
via: <http://www.tecmint.com/install-guake-terminal-ubuntu-mint-fedora/>
作者:[Avishek Kumar](http://www.tecmint.com/author/avishek/) 译者:[wwy-hust](https://github.com/wwy-hust)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如何修复 “fatal error: security/pam_modules.h: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 Dan Nanni | http://ask.xmodulo.com/fatal-error-security-pam-modules.html | 问题: 我尝试在 上编译程序,但是出现下面的编译错误: "pam_otpw.c:27:34: fatal error: security/pam_modules.h: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我怎样才能修复这个错误? 缺失的头文件 'security/pam_modules.h' 是 libpam 开发版的一部分,一个 PAM(Pluggable Authentication Modules:插入式验证模块)库。因此要修复这个错误,你需要安装 libpam 开发包,如下所示。 对于 Debian、 Ubuntu 或者 Linux Mint: $ sudo apt-get install libpam0g-dev 对与 CentOS、 Fedora 或者 RHEL: $ sudo yum install gcc pam-devel 现在验证缺失的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25/222442wr6oy6y68ymazton.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25/222442wr6oy6y68ymazton.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ictlyh | false | [] | 桌面应用 | {
"viewnum": 8306,
"commentnum": 5,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10.184.147.100",
"message": "$ sudo apt-file search security/pam_modules.h<br />\r\nlibpam0g-dev: /usr/include/security/pam_modules.h",
"username": "GunsNRose",
"date": "2015-05-26T09:44:00"
},
{
"postip": "222.173.107.116",
"message": "这种问题也能单独写篇文章?",
"username": "绿色圣光",
"date": "2015-05-26T10:28:31"
},
{
"postip": "106.120.101.58",
"message": "这个,实在是太 low 了。。也不知道国外的 linux 网站是怎么想的。。",
"username": "linux",
"date": "2015-05-26T11:03:07"
},
{
"postip": "113.106.106.98",
"message": "原文貌似是个问题的回答吧,类似论坛帖子一样,只是译者这样,O(∩_∩)O哈哈~",
"username": "jbiaojerry",
"date": "2015-05-26T11:33:26"
},
{
"postip": "106.120.101.58",
"message": "嗯,以后这种口水文章就不翻译了。",
"username": "linux",
"date": "2015-05-26T14:20:15"
}
] | [] | 问题: 我尝试在 上编译程序,但是出现下面的编译错误: "pam_otpw.c:27:34: fatal error: security/pam_modules.h: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我怎样才能修复这个错误? 缺失的头文件 'security/pam_modules.h' 是 libpam 开发版的一部分,一个 PAM(Pluggable Authentication Modules:插入式验证模块)库。因此要修复这个错误,你需要安装 libpam 开发包,如下所示。 对于 Debian、 Ubuntu 或者 Linux Mint: $ sudo apt-get install libpam0g-dev 对与 CentOS、 Fedora 或者 RHEL: $ sudo yum install gcc pam-devel 现在验证缺失的 | 2015-05-26T08:23:00 | 2015-05-26T08:23:00 | 5,508 | /article-5508-1.html |
>
> **问题**: 我尝试在 [某某 Linux 发行版] 上编译程序,但是出现下面的编译错误:
>
>
>
> ```
> "pam_otpw.c:27:34: fatal error: security/pam_modules.h: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
> ```
>
> 我怎样才能修复这个错误?
>
>
>
缺失的头文件 'security/pam\_modules.h' 是 libpam 开发版的一部分,一个 PAM(Pluggable Authentication Modules:插入式验证模块)库。因此要修复这个错误,你需要安装 libpam 开发包,如下所示。
对于 Debian、 Ubuntu 或者 Linux Mint:
```
$ sudo apt-get install libpam0g-dev
```
对与 CentOS、 Fedora 或者 RHEL:
```
$ sudo yum install gcc pam-devel
```
现在验证缺失的头文件是否安装到了 /usr/include/security。

---
via: <http://ask.xmodulo.com/fatal-error-security-pam-modules.html>
作者:[Dan Nanni](http://ask.xmodulo.com/author/nanni) 译者:[ictlyh](https://github.com/ictlyh)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如何在CentOS上面安装“CentOS网页面板” | SK | http://www.unixmen.com/how-to-install-centos-web-panel-in-centos/ | 关于CentOS网页面板 目前有很多免费的或者付费的控制面板。今天,我们来讨论CentOS网页面板(CWP),这是特别为基于RPM 的发行版,如CentOS,RHEL,Scientific Linux等设计的。CWP 是免费且开源的控制面板,可以被广泛用于简单地配置一个网页托管环境。不同于其他的控制面板,CWP能自动部署LAMP的软件栈及Varnish 缓存服务器。 特性 CWP有很多的特性和免费的服务。如我前面提到的一样,CWP会在你的服务器上自动安装全套的LAMP服务(apache,php,phpmyadmin,webmail,mailserver等等)。 CWP安装过程中会安装和配置的软件列表 Apache 网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25/233747l8yy9osbb9qsrjsy.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25/233747l8yy9osbb9qsrjsy.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wi-cuckoo | false | [
"CentOS",
"CentOS网页面板",
"CWP"
] | 系统运维 | {
"viewnum": 18597,
"commentnum": 1,
"favtimes": 3,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39.179.191.102",
"message": "这就是傻瓜式一键搭建WEB服务吧!看起来不错,不过自己部署也不要好久呀!",
"username": "浩浩君",
"date": "2015-05-26T21:48:58"
}
] | [] | 关于CentOS网页面板 目前有很多免费的或者付费的控制面板。今天,我们来讨论CentOS网页面板(CWP),这是特别为基于RPM 的发行版,如CentOS,RHEL,Scientific Linux等设计的。CWP 是免费且开源的控制面板,可以被广泛用于简单地配置一个网页托管环境。不同于其他的控制面板,CWP能自动部署LAMP的软件栈及Varnish 缓存服务器。 特性 CWP有很多的特性和免费的服务。如我前面提到的一样,CWP会在你的服务器上自动安装全套的LAMP服务(apache,php,phpmyadmin,webmail,mailserver等等)。 CWP安装过程中会安装和配置的软件列表 Apache 网 | 2015-05-26T09:35:00 | 2015-05-26T09:35:00 | 5,509 | /article-5509-1.html | 
### 关于CentOS网页面板
目前有很多免费的或者付费的控制面板。今天,我们来讨论[CentOS网页面板(CWP)](http://centos-webpanel.com/),这是特别为基于RPM 的发行版,如CentOS,RHEL,Scientific Linux等设计的。**CWP** 是免费且开源的控制面板,可以被广泛用于简单地配置一个网页托管环境。不同于其他的控制面板,CWP能自动部署LAMP的软件栈及Varnish 缓存服务器。
### 特性
CWP有很多的特性和免费的服务。如我前面提到的一样,CWP会在你的服务器上自动安装全套的LAMP服务(apache,php,phpmyadmin,webmail,mailserver等等)。
### CWP安装过程中会安装和配置的软件列表
* Apache 网页服务器
* PHP 5.4
* MySQL + phpMyAdmin
* Postfix + Dovecot + roundcube webmail
* CSF 防火墙
* File System Lock (不需要修改网站,你的所有文件都会被锁定修改)
* Backups; AutoFixer ,用于服务器配置
### 第三方应用:
* CloudLinux + CageFS + PHP Selector
* Softaculous – 脚本安装器 (免费版和白金版)
#### 网页服务器:
* Varnish 缓存服务器
* 从代码编译 Apache
* Apache 重新编译+附加模块
* Apache 服务器状态,配置
* 编辑 Apache 虚拟主机、虚拟主机模版,包括配置
* 重建所有 Apache 虚拟主机
* suPHP & suExec
* Mod Security + OWASP 规则
* Tomcat 8 服务器管理
* DoS 防护
* Perl cgi 脚本支持
#### PHP:
* PHP 切换器 (在PHP版本如: 5.2、 5.3、 5.4、 5.5之间切换)
* PHP选择器,选择每个用户或者每个文件的PHP版本(PHP 4.4、 5.2、 5.3、 5.4、5.5、 5.6)
* 简单的php编辑器
* 在用户面板下简单的php.ini生成器
* PHP 插件
* PHP.ini 编辑器 & PHP 信息 和列出模块
* 每个帐号一个php.ini
* FFMPEG,用于视频流网站
* CloudLinux + PHP 选择器
#### 用户管理
* 添加、列出、编辑和移除用户
* 用户监管
* Shell访问管理
* 用户限制管理
* 限制进程
* 限制访问文件
* 用户 FTP & File 管理器
* CloudLinux + CageFS
* 每个帐号专有IP
#### DNS:
* FreeDNS
* 添加、编辑、列出和移除DNS区块
* 编辑域名服务的IP
* DNS区块模板编辑器
* 新的易用DNS区块管理器 (用ajax)
* 新的DNS区块列表,带有额外的google解析信息 (同时检测 rDNS, 域名服务…)
#### Email:
* Postfix & dovecot
* 邮箱、别名
* Roundcube webmail
* Postfix 邮件队列
* rDNS 检查器模块
* 垃圾邮件拦截
* SPF & DKIM集成
* 重构带有反病毒、反垃圾邮件防护的 Postfix/Dovecot 的邮件服务器
* Email 自动应答器
#### 系统:
* CPU核心和时钟信息
* 内存使用信息
* 详细的磁盘状态
* 软件信息如内核版本、正常运行时间等等.
* 服务器状态
* ChkConfig管理
* 网络端口使用
* 网络配置
* sshd 配置
* 自动修复(检查重要的配置并尝试自动修复问题)
#### 监控:
* 监控服务,例如 top、 apache 状态、 mysql 等
* 在面板内使用Java SSH 终端/控制台
* 服务器配置 (例如 Apache、 PHP、 MySQL 等)
* 在屏幕/后台运行命令行
#### 安全:
* CSF防火墙
* SSL生成器
* SSL证书管理
* CloudLinux + CageFS
#### SQL:
* MySQL 数据库管理
* 添加本地或者远程访问的用户
* 实时监控MySQL进程列表
* 创建,移除数据库
* 为每个数据库添加额外的用户
* MySQL服务器配置
* PhpMyAdmin
* PostgreSQL, phpPgAdmin支持
#### 额外功能:
* TeamSpeak 3 管理器
* Shoutcast 管理器
* 自动更新
* 备份管理器
* 文件管理器
* 每个域名的虚拟FTP用户
* cPanel帐号迁移 (恢复文件,数据库和数据库用户)
* 还有更多
### 在CentOS 6上安装CentOS网页面板
写这篇教程的时候,CWP仅仅支持最高CentOS 6.x版本。在CentOS 7和更高的版本中是不支持的。
#### 前期准备:
**安装CWP之前,你必须知道以下的信息:**
* CWP 仅支持静态IP地址。它并不支持动态的,或者内部的IP地址。
* CWP 并没有卸载程序。当你安装CWP后,你必须重新安装服务器来移除它。
* 只能在一个新装的还没做任何配置改变的操作系统上安装CWP。
* 对于32位操作系统至少需要512MB RAM。
* 64位系统需要1024MB RAM。
* 要求至少20GB的硬盘空间。
如果是在VirtualBox上面测试,640MB RAM和10GB磁盘空间就足够了。
#### 更新服务器:
首先安装wget包,这是下载CWP需要的。
```
yum install wget -y
```
使用命令更新你的服务器:
```
yum update -y
```
重启一次,激活更新。
#### 安装CWP:
进入**/usr/local/src/**目录:
```
cd /usr/local/src
```
使用命令下载最新的CWP版本:
```
wget http://centos-webpanel.com/cwp-latest
```
如果上面的URL出现错误,用下面的链接代替。
```
wget http://dl1.centos-webpanel.com/files/cwp-latest
```
然后,用命令开始安装CWP:
```
sh cwp-latest
```
**样例输出:**


安装过程会持续到30分钟或者更多,取决于你的网速。
最后,你会看到如下安装完成的信息。记下一些详细信息,如mysql超级用户密码和CWP的登录URL,你随后会需要它们。然后,按下回车Enter重启系统。

重启进入系统后,你会看见CWP的欢迎登录信息。

#### 调整防火墙/路由:
CWP的默认网页控制界面的端口是**2030(http)**和**2031(https)**。你应该通过防火墙/路由允许使用这两个端口,以便远程接入CWP网络控制台。
编辑iptables文件:
```
vi /etc/sysconfig/iptables
```
添加如下的内容:
```
[...]
-A INPUT -p tcp -m state --state NEW -m tcp --dport 2030 -j ACCEPT
-A INPUT -p tcp -m state --state NEW -m tcp --dport 2031 -j ACCEPT
[...]
```
保存并关掉文件。更新iptables服务使改变生效。
```
service iptables restart
```
### 进入CWP网络控制台
打开你的浏览器,键入:
**http://IP-Address:2030/**
或
**https://IP-Address:2031/**
你会看到类似下面的屏幕。
登录认证:
* **Username**:root
* **Password**:你的root密码

恭喜你!CWP已经安装成功了。
### CWP基本的配置
接下来,我们得做一些事,比如:
1. 设置域名服务器
2. 设置 ip 共享(必须是你的公共IP地址)
3. 设置至少一个托管包(或者编辑默认的包)
4. 设置 root 电子邮件,等等。
#### 设置域名服务器:
为建立域名服务器,找到**DNS Functions -> Edit nameservers IPs**。

设置你的域名服务器,点击保存按钮。

#### 建立共享IP和Root邮件地址:
在你的主机上托管网站,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为了建立共享IP,进入**CWP Setting -> Edit settings**。

输入你的静态IP和邮件地址,然后点击保存设置按钮。

现在,CWP可以进行网站维护了。
#### 建立托管包
一个托管包就是一个网站托管计划,包括允许访问的磁盘空间,带宽,但没有FTP帐号,邮箱地址和数据库等等。你可以建立任意数量的网站托管计划,只要你喜欢。
要添加一个包,从CWP的控制台进入**Packages — Add a Package**

输入包的名字,允许访问的磁盘配额/RAM数量,FTP/Email帐号,数据库和子域名等等。点击保存设置按钮,建立一个网站托管计划。

现在,CWP可以管理你的域名了。
#### 添加域名:
创建新的域名,你至少得有一个用户帐号。
而添加一个用户,请进入**User Account -> New Account**。
输入域名(ex.unixmen.com),用户名,密码和邮箱地址等等。最后,点击**Create**。

现在,我们添加一个新的域名。
进入**Domains -> Add Domain**。
输入新的域名,并且指定这个域名与用户名关联。

### 总结
在这篇教程中,我们看到了如何安装和配置CentOS网页面板,来创建一个简单的网站主机环境。CWP安装和使用非常简单。甚至一个菜鸟也可以在几个小时内建立一个基本的网站主机服务器。并且,CWP完全免费和开源。试一试吧!你不会失望的。
你可以在[CentOS Web Panel Wikipage](http://wiki.centos-webpanel.com/)找到更多关于CWP的信息。
加油!
---
via: <http://www.unixmen.com/how-to-install-centos-web-panel-in-centos/>
作者:[SK](http://www.unixmen.com/author/sk/) 译者:[wi-cuckoo](https://github.com/wi-cuckoo)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Bodhi Linux 将引入 Moksha 桌面 | Abhishek | http://itsfoss.com/bodhi-linux-introduces-moksha-desktop/ | 基于Ubuntu的轻量级Linux发行版Bodhi Linux致力于构建其自家的桌面环境,这个全新桌面环境被称之为Moksha(梵文意为完全自由)。Moksha将替换其原来的Enlightenment桌面环境。 为何用Moksha替换Englightenment? Bodhi Linux的Jeff Hoogland最近表示了他对新版Enlightenment的不满。直到E17,Enlightenment都十分稳定,并且能满足轻量级Linux的部署需求。而E18则到处都充满了问题,Bodhi Linux只好弃之不用了。 虽然最新的Bodhi Linux 3.0发行版仍然使用了E19作为其桌面(除传统模式外,这意味着,对于旧的硬件,仍然会使用E17),Jeff对E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25/234452uvqgd4g83v6brd83.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25/234452uvqgd4g83v6brd83.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GOLinux | false | [
"Bodhi",
"Moksha"
] | 新闻 | {
"viewnum": 6775,
"commentnum": 2,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222.173.107.116",
"message": "觉得不爽,fork一个。就这么简单。嘻嘻……",
"username": "绿色圣光",
"date": "2015-05-26T10:30:27"
},
{
"postip": "115.60.2.224",
"message": "看好哦",
"username": "老沙",
"date": "2015-05-26T18:50:35"
}
] | [] | 基于Ubuntu的轻量级Linux发行版Bodhi Linux致力于构建其自家的桌面环境,这个全新桌面环境被称之为Moksha(梵文意为完全自由)。Moksha将替换其原来的Enlightenment桌面环境。 为何用Moksha替换Englightenment? Bodhi Linux的Jeff Hoogland最近表示了他对新版Enlightenment的不满。直到E17,Enlightenment都十分稳定,并且能满足轻量级Linux的部署需求。而E18则到处都充满了问题,Bodhi Linux只好弃之不用了。 虽然最新的Bodhi Linux 3.0发行版仍然使用了E19作为其桌面(除传统模式外,这意味着,对于旧的硬件,仍然会使用E17),Jeff对E | 2015-05-26T10:00:00 | 2015-05-26T10:00:00 | 5,510 | /article-5510-1.html | 
基于Ubuntu的轻量级Linux发行版[Bodhi Linux](http://www.bodhilinux.com/)致力于构建其自家的桌面环境,这个全新桌面环境被称之为Moksha(梵文意为‘完全自由’)。Moksha将替换其原来的[Enlightenment桌面环境](https://www.enlightenment.org/)。
### 为何用Moksha替换Englightenment?
Bodhi Linux的Jeff Hoogland最近[表示](http://www.bodhilinux.com/2015/04/28/introducing-the-moksha-desktop/)了他对新版Enlightenment的不满。直到E17,Enlightenment都十分稳定,并且能满足轻量级Linux的部署需求。而E18则到处都充满了问题,Bodhi Linux只好弃之不用了。
虽然最新的[Bodhi Linux 3.0发行版](http://itsfoss.com/bodhi-linux-3/)仍然使用了E19作为其桌面(除传统模式外,这意味着,对于旧的硬件,仍然会使用E17),Jeff对E19也十分不满。他说道:
>
> 除了性能问题外,对于我个人而言,E19并没有给我带来与E17下相同的工作流程,因为它移除了很多E17的特性。鉴于此,我不得不将我所有的3台Bodhi计算机桌面改成E17——这3台机器都是我高端的了。这不由得让我想到,我们还有多少现存的Bodhi用户也怀着和我同样的感受,所以,我[在我们的用户论坛上开启一个与此相关的讨论](http://forums.bodhilinux.com/index.php?/topic/12322-e17-vs-e19-which-are-you-using-and-why/)。
>
>
>
### Moksha是E17桌面的延续
Moksha将会是Bodhi所热衷的E17桌面的延续。Jeff进一步提到:
>
> 我们将从整合所有Bodhi修改开始。多年来我们一直都只是给源代码打补丁,并修复桌面所带有的问题。如果该工作完成,我们将开始移植一些E18和E19引入的更为有用的特性,最后,我们将引入一些我们认为会改善最终用户体验的东西。
>
>
>
### Moksha何时发布?
下一个Bodhi更新将会是Bodhi 3.1.0,就在今年八月。这个新版本将为所有其默认安装镜像带来Moksha。让我们拭目以待,看看Moksha是否是一个好的决定。
---
via: <http://itsfoss.com/bodhi-linux-introduces-moksha-desktop/>
作者:[Abhishek](http://itsfoss.com/author/abhishek/) 译者:[GOLinux](https://github.com/GOLinux)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Linux Email应用 Geary 更新了 | Joey-Elijah Sneddon | http://www.omgubuntu.co.uk/2015/03/install-geary-ubuntu-linux-email-update | Geary,Linux上流行的桌面email客户端,更新到版本0.10了 并且有了很多新的功能。 elementary OS上运行的旧版本的Geary Geary 0.10有一些不错的用户界面改进以及额外的UI功能,包括: 新增: 可以撤销归档、删除以及移动等操作 新增: 在2列或者2列布局之间切换 新的 split header bar 改进邮件列表,发件人布局 新的快捷键 使用j/k切换到上/下一封邮件 根据Yorba介绍,这次更新还引入了一个全新的全文检索算法 ,用来改进Geary的搜索体验。 这个更新应该能平息一下对该应用的搜索能力的抱怨:Geary返回的搜索结果就如同软件自己所宣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26/153649dywk3qasqudjbkn9.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26/153649dywk3qasqudjbkn9.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ictlyh | false | [
"Geary",
"email"
] | 分享 | {
"viewnum": 10484,
"commentnum": 7,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15.60.2.224",
"message": "怎么用geary访问网易之类的邮箱?我按照网易帮助文件配置的,就是不行",
"username": "老沙",
"date": "2015-05-26T18:51:32"
},
{
"postip": "113.88.177.3",
"message": "我用这个破玩意就没添加成功过邮箱,菊花转半天也不知道哪里出问题了,简直是一坨。。",
"username": "来自 - 广东深圳 的 Firefox/Windows 用户",
"date": "2015-05-26T19:35:01"
},
{
"postip": "222.90.92.47",
"message": "不支持网易和QQ邮箱。雅虎可以正常收发邮件。gmail被墙,也无法使用。",
"username": "momo",
"date": "2015-05-27T09:35:18"
},
{
"postip": "218.28.138.34",
"message": "我的hotmail邮箱可以用。可惜不支持网易,看来需要换软件了",
"username": "老沙",
"date": "2015-05-27T09:49:31"
},
{
"postip": "112.10.162.230",
"message": "evolution路过",
"username": "linlover",
"date": "2015-05-27T19:05:55"
},
{
"postip": "117.139.208.10",
"message": "十分好用啊,简洁风格。gmail、outlook、qq我都用它收件",
"username": "来自四川成都的 Firefox 53.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7-05-27T17:38:37"
},
{
"postip": "117.139.208.10",
"message": "我天天用它检查qq邮箱来件……",
"username": "来自四川成都的 Firefox 53.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7-05-27T17:39:06"
}
] | [] | Geary,Linux上流行的桌面email客户端,更新到版本0.10了 并且有了很多新的功能。 elementary OS上运行的旧版本的Geary Geary 0.10有一些不错的用户界面改进以及额外的UI功能,包括: 新增: 可以撤销归档、删除以及移动等操作 新增: 在2列或者2列布局之间切换 新的 split header bar 改进邮件列表,发件人布局 新的快捷键 使用j/k切换到上/下一封邮件 根据Yorba介绍,这次更新还引入了一个全新的全文检索算法 ,用来改进Geary的搜索体验。 这个更新应该能平息一下对该应用的搜索能力的抱怨:Geary返回的搜索结果就如同软件自己所宣 | 2015-05-26T15:36:00 | 2015-05-26T15:36:00 | 5,511 | /article-5511-1.html | **Geary,Linux上流行的桌面email客户端,更新到版本0.10了 — 并且有了很多新的功能。**

*elementary OS上运行的旧版本的Geary*
Geary 0.10有一些不错的用户界面改进以及额外的UI功能,包括:
* 新增: 可以撤销归档、删除以及移动等操作
* 新增: 在2列或者2列布局之间切换
* 新的 “split header bar” — 改进邮件列表,发件人布局
* 新的快捷键 — 使用j/k切换到上/下一封邮件
根据Yorba介绍,这次更新还引入了一个**全新的全文检索算法** ,用来改进Geary的搜索体验。
这个更新应该能平息一下对该应用的搜索能力的抱怨:Geary返回的搜索结果就如同软件自己所宣称的“看起来和查询语句毫不相关”。
>
> ‘Yorba 建议所有这个软件客户端的用户升级到这个版本’
>
>
>
*“尽管并不是所有的搜索问题在0.10版本中都解决了,但Geary能确保显示的结果能和更好的匹配用户的查询,”[团队表示](https://wiki.gnome.org/Apps/Geary/FullTextSearchStrategy)。*
最后同样重要的是,专业用户会喜欢的主要功能:**支持一个账户有多个或者备用的email地址**。
如果你在Geary中设置Gmail账户来收取你的Yahoo,Outlook和KittyMail信件,你可以看到现在它们都整齐地放在一起,当你写信时在'From'栏你可以选择指定账户作为发送人。这并不是最重要,但是却是最经常被人要求的的功能。
这个流行的Linux电子邮件客户端的这次发布主要是bug修复,性能优化以及一些杂项改进。
Yorba建议所有这个客户端的用户都升级到这个发行版。
### 在Ubuntu 14.04, 14.10 & 15.04安装Geary 0.10

Yorba的最新版本可以从GNOME的Git账户下载可编译的源代码。但说实话:这不是有点麻烦吗?
Ubuntu用户想知道如何在 **14.04,14.10** 以及 **15.04**(那些更新爱好者) 上安装Geary 0.10。
官方的Youba PPA包括了 **Geary 最新版本** 以及Shotwell(照片管理器)和[California](http://www.omgubuntu.co.uk/2014/10/california-calendar-natural-language-parser)(日历应用)。请注意添加这个PPA会使你电脑上任何已经安装的这些应用更新到最近的版本。
Capiche? Coolio.
在Ubuntu上安装Geary你首先需要添加Yorba PPA和你的软件源。做这些你只需要打开终端窗口并小心地输入下面的两条命令:
```
sudo add-apt-repository ppa:yorba/ppa
sudo apt-get update && sudo apt-get install geary
```
在输入最后一条命令并敲击回车键后会提示输入你的密码。输入密码让安装完成。

完成后,打开你的桌面环境应用启动面板并查找‘Geary’图标。点击它,添加你的账户并查看[通过信息高速公路下载了什么](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xM8C71GB8w),开始使用简单的图形界面吧。
别忘记:你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告诉我们你想看的新闻,应用建议,以及任何你想我们包括的东西。
---
via: <http://www.omgubuntu.co.uk/2015/03/install-geary-ubuntu-linux-email-update>
作者:[Joey-Elijah Sneddon](https://plus.google.com/117485690627814051450/?rel=author) 译者:[ictlyh](https://github.com/ictlyh)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Unity Greeter Badges’:将丢失的会话图标带回Ubuntu登录屏幕 | Joey-Elijah Sneddon | http://www.omgubuntu.co.uk/2015/01/unity-greeter-badges-brings-missing-session-icons-ubuntu-login-screen | 新出现在Ubuntu 15.04中的一个软件包解决了我对Unity 欢迎屏的微词:像Cinnamon这样的其它Linux桌面会话没有徽章图标。 我知道这有点吹毛求疵了;这只是对大多数人而言几乎毫无影响的视觉瑕疵罢了。但是这种不一致性时时刻刻缠绕着我,让我不胜其烦,因为Ubuntu的一些会话带有徽章图标,包括Unity、GNOME和KDE。而剩下的其它桌面环境,包括它自己的一些旁系产品,像Xubuntu,只会在会话切换列表和主用户界面显示了一个不能再简单的白点。 这些点点们造成的这种不一致性刺激着我的神经,即使它只是稍纵即逝,但这种刺激不仅仅来自设计,也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26/155932nbm2gtx1aj7gnt66.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26/155932nbm2gtx1aj7gnt66.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GOLinux | false | [
"Unity"
] | 桌面应用 | {
"viewnum": 4392,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新出现在Ubuntu 15.04中的一个软件包解决了我对Unity 欢迎屏的微词:像Cinnamon这样的其它Linux桌面会话没有徽章图标。 我知道这有点吹毛求疵了;这只是对大多数人而言几乎毫无影响的视觉瑕疵罢了。但是这种不一致性时时刻刻缠绕着我,让我不胜其烦,因为Ubuntu的一些会话带有徽章图标,包括Unity、GNOME和KDE。而剩下的其它桌面环境,包括它自己的一些旁系产品,像Xubuntu,只会在会话切换列表和主用户界面显示了一个不能再简单的白点。 这些点点们造成的这种不一致性刺激着我的神经,即使它只是稍纵即逝,但这种刺激不仅仅来自设计,也 | 2015-05-26T15:59:30 | 2015-05-26T15:59:30 | 5,512 | /article-5512-1.html | 
新出现在**Ubuntu 15.04中的一个软件包解决了我对Unity 欢迎屏的微词:像Cinnamon这样的其它Linux桌面会话没有徽章图标。**
我知道这有点吹毛求疵了;这只是对大多数人而言几乎毫无影响的视觉瑕疵罢了。但是这种不一致性时时刻刻缠绕着我,让我不胜其烦,因为Ubuntu的一些会话带有徽章图标,包括Unity、GNOME和KDE。而剩下的其它桌面环境,包括它自己的一些旁系产品,像Xubuntu,只会在会话切换列表和主用户界面显示了一个不能再简单的白点。
这些点点们造成的这种不一致性刺激着我的神经,即使它只是稍纵即逝,但这种刺激不仅仅来自设计,也来自可用性方面。标牌式的标志符号对于让我们知道我们即将登陆到哪个会话很有帮助。
例如,你能告诉我们这个是个什么会话呢?

Budgie? 也许是 MATE? 也能是 Cinnamon……我必须点开它才能知道。
没有必要这样做啊。构建Unity Greeter,就是为了让桌面环境开发者能够部署徽章到欢迎屏幕中(有些确实这样做了)。但在许多情况下,像MATE,它的包来自上游的Debian,想要移植一个“Ubuntu专用的补丁包”不太可取,也不太可能。
### 一个解决方案出炉了
一位有经验的Debian维护者[Doug Torrance](https://launchpad.net/%7Eprofzoom)有了修复该可用性瑕疵的解决方案。与其依赖桌面制造者自己来添加品牌式徽章到他们的包中,与其给Ubuntu增加维护它的责任重担,Torrance还不如自己创建了一个独立的‘unity-greeter-badges’包来收容它们。
承担起了直接提供会话标志的假定责任后,该包确保能同时迎合新旧窗口管理器、会话和桌面。
在30个左右的桌面环境列表中,它为以下桌面捆绑了新的会话徽章:
* Xubuntu
* Cinnamon
* MATE
* Cairo-Dock
* Xmonad
* Awesome
* OpenBox
* Pantheon
最重要的是,‘**Unity-Greeter-Badges**’已经被Ubuntu 15.04收录进去。这就意味着Torrance的包将可以直接安装,不需要PPA,也不需要下载。没有像Unity Greeter一样成为核心包的一部分,它可以以更高效和更及时的方式更新新的图标。
如果你真运行着Ubuntu 15.04,在不久的将来,你就可以从软件中心获取并安装该包了。
不想等到15.04?Torrance已经为Ubuntu 14.04和Ubuntu 14.10用户做了个.deb安装器。
* [下载用于Ubuntu 14.04的unity-greeter-badges](https://launchpad.net/%7Eprofzoom/+archive/ubuntu/misc/+files/unity-greeter-badges_0.1-0ubuntu1%7E201412111501%7Eubuntu14.04.1_all.deb)
* [下载用于Ubuntu 14.10的unity-greeter-badges](https://launchpad.net/%7Eprofzoom/+archive/ubuntu/misc/+files/unity-greeter-badges_0.1-0ubuntu1%7E201412111501%7Eubuntu14.10.1_all.deb)
---
via: <http://www.omgubuntu.co.uk/2015/01/unity-greeter-badges-brings-missing-session-icons-ubuntu-login-screen>
作者:[Joey-Elijah Sneddon](https://plus.google.com/117485690627814051450/?rel=author) 译者:[GOLinux](https://github.com/GOLinux)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指南:使用 Trickle 限制应用程序带宽占用 | Gabriel Cánepa | http://www.tecmint.com/manage-and-limit-downloadupload-bandwidth-with-trickle-in-linux/ | 有没有遇到过系统中的某个应用程序独占了你所有的网络带宽的情形?如果你有过这样的遭遇,那么你就会感受到Trickle这种带宽调整应用的价值。不管你是一个系统管理员还只是普通Linux用户,都需要学习如何控制应用程序的上下行速度,来确保你的网络带宽不会被某个程序霸占。 在 Linux 上安装 Trickle 带宽限制 什么是 Trickle? Trickle是一个网络带宽调整工具,可以让我们管理应用程序的网络上下行速度,使得可以避免其中的某个应用程序霸占了全部或大部分可用的带宽。换句话说,Trickle可以让你基于单个应用程序来控制网络流量速率,而不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27/000021s8uwj3ig8voull7c.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27/000021s8uwj3ig8voull7c.png | false | false | true | theo-l | false | [
"Trickle"
] | 技术 | {
"viewnum": 10809,
"commentnum": 0,
"favtimes": 3,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raid": 2375,
"displayorder": 0
}
] | 有没有遇到过系统中的某个应用程序独占了你所有的网络带宽的情形?如果你有过这样的遭遇,那么你就会感受到Trickle这种带宽调整应用的价值。不管你是一个系统管理员还只是普通Linux用户,都需要学习如何控制应用程序的上下行速度,来确保你的网络带宽不会被某个程序霸占。 在 Linux 上安装 Trickle 带宽限制 什么是 Trickle? Trickle是一个网络带宽调整工具,可以让我们管理应用程序的网络上下行速度,使得可以避免其中的某个应用程序霸占了全部或大部分可用的带宽。换句话说,Trickle可以让你基于单个应用程序来控制网络流量速率,而不 | 2015-05-27T09:56:00 | 2015-05-27T09:56:00 | 5,517 | /article-5517-1.html | 有没有遇到过系统中的某个应用程序独占了你所有的网络带宽的情形?如果你有过这样的遭遇,那么你就会感受到Trickle这种带宽调整应用的价值。不管你是一个系统管理员还只是普通Linux用户,都需要学习如何控制应用程序的上下行速度,来确保你的网络带宽不会被某个程序霸占。

*在 Linux 上安装 Trickle 带宽限制*
### 什么是 Trickle?
Trickle是一个网络带宽调整工具,可以让我们管理应用程序的网络上下行速度,使得可以避免其中的某个应用程序霸占了全部或大部分可用的带宽。换句话说,Trickle可以让你基于单个应用程序来控制网络流量速率,而不是仅仅针对与单个用户——这是在客户端网络环境中经典的带宽调整情况。
### Trickle 是如何工作的?
另外,trickle 可以帮助我们基于应用来定义优先级,所以当对整个系统进行了全局限制设定,高优先级的应用依然会自动地获取更多的带宽。为了实现这个目标,trickle 对 TCP 连接上的套接字的数据发送、接收设置流量限制。我们必须注意到,除了影响传输速率之外,在这个过程中,trickle任何时候都不会以任何方式来改变其中的数据。
### Trickle不能做什么?
这么说吧,唯一的限制就是,trickle不支持静态链接的应用程序或者具有SUID或SGID位设置的二进制程序,因为它使用动态链接的方式将其载入到需要调整的进程和其关联的网络套接字之间。 Trickle此时会在这两种软件组件之间扮演代理的角色。
由于trickle并不需要超级用户的权限来运行,所以用户可以设置他们自己的流量限制。可能这并不是你想要的,我们会探索如何使用全局设定来限制系统中的所有用户的流量限制。也即是说,此时系统中的每个用户具有管理各自的流量速率,但是无论如何,都会受到系统管理员给他们设置的总体限制。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会描述如何通过trickle在linux平台上管理应用程序使用的网络带宽。为了生成所需的流量,在此会在客户端(CentOS 7 server – dev1: 192.168.0.17)上使用 ncftpput 和 ncftpget, 在服务器(Debian Wheezy 7.5 – dev2: 192.168.0.15)上使用vsftpd 来进行演示。 相同的指令也可以在RedHat,Fedora和Ubuntu等系统使用。
#### 前提条件
1. 对于 RHEL/CentOS 7/6, [开启EPEL仓库](/article-2324-1.html)。这些用于企业版 Linux 的额外软件包是一个由Fedora项目维护的高质量、开源的软件仓库,而且百分之百与其衍生产品相兼容,如企业版本Linux和CentOS。 在这个仓库中trickle和ncftp两者都是可用的。
2. 按照如下方式安装ncftp:
```
# yum update && sudo yum install ncftp [基于 RedHat 的系统]
# aptitude update && aptitude install ncftp [基于 Debian 的系统]
```
3. 在单独的服务器上设置一个FTP服务器。需要注意的是,尽管FTP天生就不安全,但是仍然被广泛应用在安全性无关紧要的文件上传下载中。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使用它来演示trickle的优点,同时它也会在客户端的标准输出流中显示传输速率。我们将是否在其它时间使用它放在一边讨论。
```
# yum update && yum install vsftpd [基于 RedHat 的系统]
# aptitude update && aptitude install vsftpd [基于 Debian 的系统]
```
现在,在FTP服务器上按照以下方式编辑 /etc/vsftpd/vsftpd.conf 文件。
```
anonymous_enable=NO
local_enable=YES
chroot_local_user=YES
allow_writeable_chroot=YES
```
在此之后,确保在你的当前会话中启动了vsftpd,并在之后的启动中让其自动启动。
```
# systemctl start vsftpd [基于 systemd 的系统]
# systemctl enable vsftpd
# service vsftpd start [基于 init 的系统]
# chkconfig vsftpd on
```
4. 如果你选择在一个使用 SSH 密钥进行远程访问的 CentOS/RHEL 7中搭建FTP服务器,你需要一个密码受保护的用户账户,它能访问**root目录之外**的某个目录,并有能在其中上传和下载文件的权限。
你可以通过在你的浏览器中输入以下的URL来浏览你的家目录。一个登录窗口会弹出来提示你输入FTP服务器中的有效的用户名和密码。
```
ftp://192.168.0.15
```
如果验证成功,你就会看到你的家目录中的内容。该教程的稍后部分中,你将可以刷新页面来显示在你之前上传过的文件。

*FTP 目录树*
### 如何在Linux中安装 trickle
1. 通过yum或aptitude来安装trickle.
为了确保能够成功安装,最好在安装工具之前,保证当前的安装包是最新的版本。
```
# yum -y update && yum install trickle [基于 RedHat 的系统]
# aptitude -y update && aptitude install trickle [基于 Debian 的系统]
```
2. 确认trickle是否对特定的二进制包有用。
之前我们解释过,trickle只对使用动态或共享的库的二进制包有用。为了确认我们是否可以对某个特定的应用使用trickle,我们可以使用著名的ldd(列出动态依赖)工具。 特别地,我们会查看任何给定程序的动态依赖中其当前使用的glibc,因为其准确地定义了通过套接字通讯所使用的系统调用。
对一个给定的二进制包执行以下命令来查看是否能对其使用trickle进行带宽调整:
```
# ldd $(which [binary]) | grep libc.so
```
例如,
```
# ldd $(which ncftp) | grep libc.so
```
其输出是:
```
# libc.so.6 => /lib64/libc.so.6 (0x00007efff2e6c000)
```
输出中的括号中的字符可能在不同的系统平台有所不同,甚至相同的命令在不同的时候运行也会不同,因为其代表包加载到物理内存中的地址。
如果上面的命令没有返回任何的结果,就说明这个二进制包没有使用libc包,因此trickle对其不能起到带宽调整的作用。
### 学习如何使用Trickle
最基本的用法就是使用其独立模式,通过这种方式,trickle用来显式地定义给定应用程序的上传下载速率。如前所述,为了简单,我们会使用相同的应用来进行上传下载测试。
#### 在独立模式下运行trickle
我们会比较在有无trickle的情况下的上传下载速率, ‘-d’选项指示下载速率(KB/s单位),而'-u'选项指示相同单位的上传速率。另外我们会使用到‘-s’选项来指定trickle应该以独立模式运行。
以独立模式运行trickle的基本语法如下:
```
# trickle -s -d [下载速率,KB/s] -u [上传速率,KB/s]
```
为了能够让你自己运行以下样例,确保你在自己的客户端安装了trickle和ncftp(我的是192.168.0.17)。
**样例1:在有无trickle的情况下上传一个2.8 MB的PDF文件。**
我们使用一个自由发布的[LInux基础知识PDF文件](http://linux-training.be/files/books/LinuxFun.pdf)来进行下面的测试。
你可以首先使用下面的命令将这个文件下载到你当前的工作目录中:
```
# wget http://linux-training.be/files/books/LinuxFun.pdf
```
下面是在没有trickle的情况下将一个文件上传到我们的FTP服务器的语法:
```
# ncftpput -u username -p password 192.168.0.15 /remote_directory local-filename
```
其中的 /remote\_directory 是相对于该用户的家目录的上传路径,而local-filename是一个你当前工作目录中的文件。
特别的是,在没有trickle的情形下,我们可以得到上传峰值速率52.02MB/s(请注意,这个不是真正的平均上传速率,而是峰值开始的瞬时值),而且这个文件几乎在瞬间就完成了上传。
```
# ncftpput -u username -p password 192.168.0.15 /testdir LinuxFun.pdf
```
输出:
```
LinuxFun.pdf: 2.79 MB 52.02 MB/s
```
在使用trickle的情况下,我们会限制上传速率在5KB/s。在第二次上传文件之前,我们需要在目标目录中删除这个文件,否则ncftp就会通知我们在目标目录中已经存在了与上传文件相同的文件,从而不会执行文件的传输:
```
# rm /absolute/path/to/destination/directory/LinuxFun.pdf
```
然后:
```
# trickle -s -u 5 ncftpput -u username -p password 111.111.111.111 /testdir LinuxFun.pdf
```
输出:
```
LinuxFun.pdf: 2.79 MB 4.94 kB/s
```
在上面的样例中,我们看到平均的上传速率下降到了5KB/s。
**样例2:在有无trickle的情况下下载相同的2.8MB的PDF文件**
首先,记得从原来的源目录中删除这个PDF:
```
# rm /absolute/path/to/source/directory/LinuxFun.pdf
```
请注意,下面的样例中将远程的文件下载到客户端机器的当前目录下,这是由FTP服务器的IP地址后面的“.”决定的。
没有trickle的情况下:
```
# ncftpget -u username -p password 111.111.111.111 . /testdir/LinuxFun.pdf
```
输出:
```
LinuxFun.pdf: 2.79 MB 260.53 MB/s
```
在有trickle的情况下,限制下载速率在20KB/s:
```
# trickle -s -d 30 ncftpget -u username -p password 111.111.111.111 . /testdir/LinuxFun.pdf
```
输出:
```
LinuxFun.pdf: 2.79 MB 17.76 kB/s
```
### 在监督[非托管]模式下运行Trickle
trickle也可以按照/etc/trickled.conf文件中定义的一系列参数运行在非托管模式下。 这个文件定义了守护线程 trickled的行为以及如何管理trickle。
另外,如果你想要全局设置被所有的应用程序使用的话,我们就会需要使用trickle命令。 这个命令运行守护进程,并允许我们通过trickle定义所有应用程序共享的上传下载限制,不需要我们每次来进行指定。
例如,运行:
```
# trickled -d 50 -u 10
```
会导致任何通过trickle运行的应用程序的上传下载速率分别限制在30kb/s和10kb/s。
请注意,你可以在任何时间都能确认守护线程trickled是否正在运行以及其运行参数:
```
# ps -ef | grep trickled | grep -v grep
```
输出:
```
root 16475 1 0 Dec24 ? 00:00:04 trickled -d 50 -u 10
```
**样例3:在使用/不使用trickle的情形下上传一个 19MB 的mp4文件到我们的FTP服务器。**
在这个样例中,我们会使用“He is the gift”的自由分发视频,可以通过这个[链接](http://media2.ldscdn.org/assets/missionary/our-people-2014/2014-00-1460-he-is-the-gift-360p-eng.mp4)下载。
我们将会在开始时通过以下的命令将这个文件下载到你的当前工作目录中:
```
# wget http://media2.ldscdn.org/assets/missionary/our-people-2014/2014-00-1460-he-is-the-gift-360p-eng.mp4
```
首先,我们会使用之前列出的命令来开启守护进程trickled:
```
# trickled -d 30 -u 10
```
在不使用trickle时:
```
# ncftpput -u username -p password 192.168.0.15 /testdir 2014-00-1460-he-is-the-gift-360p-eng.mp4
```
输出:
```
2014-00-1460-he-is-the-gift-360p-eng.mp4: 18.53 MB 36.31 MB/s
```
在使用trickle时:
```
# trickle ncftpput -u username -p password 192.168.0.15 /testdir 2014-00-1460-he-is-the-gift-360p-eng.mp4
```
输出:
```
2014-00-1460-he-is-the-gift-360p-eng.mp4: 18.53 MB 9.51 kB/s
```
我们可以看到上面的输出,上传的速率下降到了约 10KB/s。
\*\* 样例4:在使用/不使用trickle的情形下下载这个相同的视频 \*\*
与样例2一样,我们会将该文件下载到当前工作目录中。
在没有trickle时:
```
# ncftpget -u username -p password 192.168.0.15 . /testdir/2014-00-1460-he-is-the-gift-360p-eng.mp4
```
输出:
```
2014-00-1460-he-is-the-gift-360p-eng.mp4: 18.53 MB 108.34 MB/s
```
有trickle的时:
```
# trickle ncftpget -u username -p password 111.111.111.111 . /testdir/2014-00-1460-he-is-the-gift-360p-eng.mp4
```
输出:
```
2014-00-1460-he-is-the-gift-360p-eng.mp4: 18.53 MB 29.28 kB/s
```
上面的结果与我们之前设置的下载限速相对应(30KB/s)。
**注意:** 一旦守护进程开启之后,就没有必要使用trickle来为每个应用程序来单独设置限制。
如前所述,人们可以进一步地通过trickled.conf来客制化trickle的带宽速率调整,该文件的一个典型的分段有以下部分组成:
```
[service]
Priority = <value>
Time-Smoothing = <value>
Length-Smoothing = <value>
```
其中,
* [service] 用来指示我们想要对其进行带宽使用调整的应用程序名称
* Priority 用来让我们为某个服务制定一个相对于其他服务高的优先级,这样就不允许守护进程管理中的一个单独的应用程序来占用所有的带宽。越小的数字代表更高的优先级。
* Time-Smoothing [以秒计]: 定义了trickled让各个应用程序传输或接收数据的时间间隔。小的间隔值(0.1-1秒)对于交互式应用程序是理想的,因为这样会具有一个更加平滑的会话体验,而一个相对较大的时间间隔值(1-10秒)对于需要批量传输应用程序就会显得更好。如果没有指定该值,默认是5秒。
* Length-smoothing [KB 单位]: 该想法与Time-Smoothing如出一辙,但是是基于I/O操作而言。如果没有指定值,会使用默认的10KB。
上述平滑值(Time-Smoothing、 Length-smoothing)的改变会被翻译为将指定的服务的使用一个间隔值而不是一个固定值。不幸的是,没有一个特定的公式来计算间隔值的上下限,主要依赖于特定的应用场景。
下面是一个在CentOS 7 客户端中的trickled.conf 样例文件(192.168.0.17):
```
[ssh]
Priority = 1
Time-Smoothing = 0.1
Length-Smoothing = 2
[ftp]
Priority = 2
Time-Smoothing = 1
Length-Smoothing = 3
```
使用该设置,trickled会为SSH赋予比FTP较高的传输优先级。值得注意的是,一个交互进程,例如SSH,使用了一个较小的时间间隔值,然而一个处理批量数据传输的服务如FTP,则使用一个较大的时间间隔来控制之前的样例中的上传下载速率,尽管不是百分百的由trickled指定的值,但是也已经非常接近了。
### 总结
在该文章中,我们探索了使用trickle在基于Fedora发行版和Debian衍生版平台上来限制应用程序的带宽使用。也包含了其他的可能用法,但是不对以下情形进行限制:
* 限制系统工具的下载速度,例如[wget](http://www.tecmint.com/10-wget-command-examples-in-linux/),或 BT客户端.
* 限制你的系统的包管理工具[`yum`](http://www.tecmint.com/20-linux-yum-yellowdog-updater-modified-commands-for-package-mangement/)更新的速度 (如果是基于Debian系统的话,其包管理工具为[`aptitude`](http://www.tecmint.com/dpkg-command-examples/))。
* 如果你的服务器是在一个代理或防火墙后面(或者其本身即是代理或防火墙的话),你可以使用trickle来同时设定下载和上传速率,或者客户端或外部通讯的速率。
欢迎提问或留言。
---
via: <http://www.tecmint.com/manage-and-limit-downloadupload-bandwidth-with-trickle-in-linux/>
作者:[Gabriel Cánepa](http://www.tecmint.com/author/gacanepa/) 译者:[theo-l](https://github.com/theo-l)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Synfig Studio 1.0:开源动画动真格的了 | Joey-Elijah Sneddon | http://www.omgubuntu.co.uk/2015/04/synfig-studio-new-release-features | *现在可以下载 Synfig Studio 这个自由、开源的2D动画软件的全新版本了。 * 在这个跨平台的软件首次发行一年之后,Synfig Studio 1.0 带着一套全新改进过的功能,实现它所承诺的创造电影级的动画的工业级解决方案。 在众多功能之上的是一个改进过的用户界面,据项目开发者说那是个用起来更简单、更直观的界面。客户端添加了新的单窗口模式,让界面更整洁,而且使用了最新的 GTK3 库重制。 在功能方面有几个值得注意的变化,包括新加的全功能骨骼系统。 这套关节和转轴的骨骼构架非常适合2D剪纸动画,再配上这个版本新加的复杂的变形控制系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27/135027e58vi11vy1iiycvq.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27/135027e58vi11vy1iiycvq.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H-mudcup | false | [
"Synfig Studio"
] | 分享 | {
"viewnum": 8881,
"commentnum": 8,
"favtimes": 2,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11.113.23.6",
"message": "我想说的是。以前是用github自动登陆的怎么召回帐号阿",
"username": "Janejue",
"date": "2015-05-27T20:18:51"
},
{
"postip": "111.201.9.86",
"message": "github 的哪个关联,在升级 https 之后,出现问题了。所以没办法了。。",
"username": "linux",
"date": "2015-05-27T21:45:02"
},
{
"postip": "111.113.23.4",
"message": "那么之前使用github自动登陆的帐号没办法找回来吗??不提供找回方式吗?",
"username": "Janejue",
"date": "2015-05-28T13:24:08"
},
{
"postip": "106.120.101.58",
"message": "嗯,我尽量恢复 github 接口吧,您再等等哈。",
"username": "linux",
"date": "2015-05-28T16:08:18"
},
{
"postip": "111.113.23.4",
"message": "因为这个习惯了貌似没有办法改变,sina等社交的东西都不怎么用,所以就用了github了",
"username": "Janejue",
"date": "2015-05-29T21:22:41"
},
{
"postip": "111.201.9.86",
"message": "放心,请给我一点时间",
"username": "linux",
"date": "2015-05-29T21:47:40"
},
{
"postip": "111.113.23.5",
"message": "谢谢! )_; )",
"username": "Janejue",
"date": "2015-05-30T15:53:48"
},
{
"postip": "59.174.174.57",
"message": "哪里有中文教程啊?完全不会,但想学啊",
"username": "来自 - 湖北武汉 的 MSIE/Windows 用户",
"date": "2015-06-17T15:17:34"
}
] | [] | *现在可以下载 Synfig Studio 这个自由、开源的2D动画软件的全新版本了。 * 在这个跨平台的软件首次发行一年之后,Synfig Studio 1.0 带着一套全新改进过的功能,实现它所承诺的创造电影级的动画的工业级解决方案。 在众多功能之上的是一个改进过的用户界面,据项目开发者说那是个用起来更简单、更直观的界面。客户端添加了新的单窗口模式,让界面更整洁,而且使用了最新的 GTK3 库重制。 在功能方面有几个值得注意的变化,包括新加的全功能骨骼系统。 这套关节和转轴的骨骼构架非常适合2D剪纸动画,再配上这个版本新加的复杂的变形控制系 | 2015-05-27T13:50:23 | 2015-05-27T13:50:23 | 5,522 | /article-5522-1.html | 
\**现在可以下载 Synfig Studio 这个自由、开源的2D动画软件的全新版本了。 \**
在这个跨平台的软件首次发行一年之后,Synfig Studio 1.0 带着一套全新改进过的功能,实现它所承诺的“创造电影级的动画的工业级解决方案”。
在众多功能之上的是一个改进过的用户界面,据项目开发者说那是个用起来‘更简单’、‘更直观’的界面。客户端添加了新的**单窗口模式**,让界面更整洁,而且**使用了最新的 GTK3 库重制**。
在功能方面有几个值得注意的变化,包括新加的全功能骨骼系统。
这套**关节和转轴的‘骨骼’构架**非常适合2D剪纸动画,再配上这个版本新加的复杂的变形控制系统或是 Synfig 受欢迎的‘关键帧自动插入’(即:帧到帧之间的变形)应该会变得非常有效率的。(youtube视频 <https://www.youtube.com/M8zW1qCq8ng> )
新的无损剪切工具,摩擦力效果和对逐帧位图动画的支持,可能会有助于释放开源动画师们的创造力,更别说新加的用于同步动画的时间线和声音的声效层!
### 下载 Synfig Studio 1.0
Synfig Studio 并不是任何人都能用的工具套件,这最新发行版的最新一批改进应该能吸引一些动画制作者试一试这个软件。
如果你想看看开源动画制作软件是什么样的,你可以通过下面的链接直接从工程的 Sourceforge 页下载一个适用于 Ubuntu 的最新版本的安装器。
* [下载 Synfig 1.0 (64bit) .deb 安装器](http://sourceforge.net/projects/synfig/files/releases/1.0/linux/synfigstudio_1.0_amd64.deb/download)
* [下载 Synfig 1.0 (32bit) .deb 安装器](http://sourceforge.net/projects/synfig/files/releases/1.0/linux/synfigstudio_1.0_x86.deb/download)
---
via: <http://www.omgubuntu.co.uk/2015/04/synfig-studio-new-release-features>
作者:[oey-Elijah Sneddon](https://plus.google.com/117485690627814051450/?rel=author) 译者:[H-mudcup](https://github.com/H-mudcup)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zBackup:一个多功能的去重备份工具 | ruchi | http://www.ubuntugeek.com/zbackup-a-versatile-deduplicating-backup-tool.html | zbackup是一个基于rsync思想的全局去重数据备份工具。给它传入一个大的tar文件后,它会仅存储一次该文件的重复部分,然后对结果进行压缩,并根据参数确定是否对其加密。传入另一个tar文件后,它会从之前的已备份文件中复用重复数据。只有新的改动会被保存,并且只要文件差异不是很大,需要的存储空间非常少。无论何时,之前的已备份文件都可以被完整地读出来。 zBackup特性 使用并行的LZMA或者LZO压缩算法压缩已备份数据 使用内置的AES加密算法加密已备份数据 可以删除旧的已备份数据 使用一个64位滚动哈希,保持软碰撞数量为0 备份库由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27/145946u9yfzo379gf9jxpy.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27/145946u9yfzo379gf9jxpy.png | false | false | true | goreliu | false | [
"zBackup",
"备份"
] | 分享 | {
"viewnum": 7283,
"commentnum": 0,
"favtimes": 6,
"sharetimes": 1,
"likes": 0
} | [] | [] | zbackup是一个基于rsync思想的全局去重数据备份工具。给它传入一个大的tar文件后,它会仅存储一次该文件的重复部分,然后对结果进行压缩,并根据参数确定是否对其加密。传入另一个tar文件后,它会从之前的已备份文件中复用重复数据。只有新的改动会被保存,并且只要文件差异不是很大,需要的存储空间非常少。无论何时,之前的已备份文件都可以被完整地读出来。 zBackup特性 使用并行的LZMA或者LZO压缩算法压缩已备份数据 使用内置的AES加密算法加密已备份数据 可以删除旧的已备份数据 使用一个64位滚动哈希,保持软碰撞数量为0 备份库由 | 2015-05-27T14:59:00 | 2015-05-27T14:59:00 | 5,523 | /article-5523-1.html | zbackup是一个基于rsync思想的全局去重数据备份工具。给它传入一个大的tar文件后,它会仅存储一次该文件的重复部分,然后对结果进行压缩,并根据参数确定是否对其加密。传入另一个tar文件后,它会从之前的已备份文件中复用重复数据。只有新的改动会被保存,并且只要文件差异不是很大,需要的存储空间非常少。无论何时,之前的已备份文件都可以被完整地读出来。

### zBackup特性
* 使用并行的LZMA或者LZO压缩算法压缩已备份数据
* 使用内置的AES加密算法加密已备份数据
* 可以删除旧的已备份数据
* 使用一个64位滚动哈希,保持软碰撞数量为0
* 备份库由不可更改的文件组成,只有库中不存在的文件才能修改
* 使用C++语言编写,并且只有适量的依赖库
* 可以在生产环境安全使用
* 可以在不同备份库中交换数据而无需重新压缩
### 在ubuntu中安装zBackup
打开终端并运行如下命令:
```
sudo apt-get install zbackup
```
### 使用zBackup
`zbackup init`命令会初始化一个备份库,用来存放待备份的数据。
```
zbackup init [--non-encrypted] [--password-file ~/.my_backup_password ] /my/backup/repo
```
`zbackup backup`命令备份一个由`tar c`命令创建的tar文件到刚才使用`zbackup init`初始化的备份库。(LCTT 译注:实际使用时类似这样,tar c files | zbackup ...)
```
zbackup [--password-file ~/.my_backup_password ] [--threads number_of_threads ] backup /my/backup/repo/backups/backup-`date ‘+%Y-%m-%d'`
```
`zbackup restore`命令从备份库中恢复一个已备份文件到tar文件中。
```
zbackup [--password-file ~/.my_backup_password ] [--cache-size cache_size_in_mb ] restore /my/backup/repo/backups/backup-`date ‘+%Y-%m-%d'` > /my/precious/backup-restored.tar
```
### 可用选项
* -non-encrypted -- 不加密备份库。
* --password-file ~/.my*backup*password -- 使用位于~/.my*backup*password的口令文件来加密备份库和待备份文件,以及解密已备份文件。
* --threads number*of*threads -- 限制并行LZMA压缩的线程数为 number*of*threads。建议在32位的系统平台使用。
* --cache-size cache*size*in*mb -- 使用cache*size*in*mb中的缓存大小来加速恢复文件的过程。
### 上述命令中 zBackup 相关文件
* ~/.my*backup*password 用来加密备份库和待备份文件,以及解密已备份文件。更多细节见zbackup。
* /my/backup/repo 存放备份库的目录。
* /my/precious/restored-tar 用来恢复已备份文件的tar文件。
* /my/backup/repo/backups/backup-`date ‘+%Y-%m-%d'` 指定的之前已备份文件的文件名。
---
via: <http://www.ubuntugeek.com/zbackup-a-versatile-deduplicating-backup-tool.html>
作者:[ruchi](http://www.ubuntugeek.com/author/ubuntufix) 译者:[goreliu](https://github.com/goreliu)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Quagga上使用验证加固BGP会话安全 | Sarmed Rahman | http://xmodulo.com/bgp-authentication-quagga.html | BGP协议运行于TCP之上,因而,它也继承了TCP连接的所有漏洞。例如,在一个BGP会话内,攻击者可以冒充一个合法的BGP邻居,然后说服另一端的BGP路由器共享路由信息给攻击者。在攻击者通告并向邻居路由注入伪造的路由时,就会发生这个问题。毫无戒备的邻居路由器就会开始向攻击者发送通信实况,实际上这些信息并没有去向任何地方,仅仅只是被丢弃了。回到2008年,YouTube实际上也受害于这样的BGP路由中毒,并遭受了长达一个小时的视频服务大量中断。一个更加糟糕的情况是,如果攻击者是个足够懂行的人,他们可以伪装成一台透明路由器,然后嗅 | /data/attachment/album/201411/15/223635xiijibllia332ls2.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411/15/223635xiijibllia332ls2.png | false | false | true | GOLinux | false | [
"Quagga"
] | 系统运维 | {
"viewnum": 6508,
"commentnum": 0,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raid": 4232,
"displayorder": 0
}
] | BGP协议运行于TCP之上,因而,它也继承了TCP连接的所有漏洞。例如,在一个BGP会话内,攻击者可以冒充一个合法的BGP邻居,然后说服另一端的BGP路由器共享路由信息给攻击者。在攻击者通告并向邻居路由注入伪造的路由时,就会发生这个问题。毫无戒备的邻居路由器就会开始向攻击者发送通信实况,实际上这些信息并没有去向任何地方,仅仅只是被丢弃了。回到2008年,YouTube实际上也受害于这样的BGP路由中毒,并遭受了长达一个小时的视频服务大量中断。一个更加糟糕的情况是,如果攻击者是个足够懂行的人,他们可以伪装成一台透明路由器,然后嗅 | 2015-05-27T16:17:52 | 2015-05-27T16:17:52 | 5,524 | /article-5524-1.html | BGP协议运行于TCP之上,因而,它也继承了TCP连接的所有漏洞。例如,在一个BGP会话内,攻击者可以冒充一个合法的BGP邻居,然后说服另一端的BGP路由器共享路由信息给攻击者。在攻击者通告并向邻居路由注入伪造的路由时,就会发生这个问题。毫无戒备的邻居路由器就会开始向攻击者发送通信实况,实际上这些信息并没有去向任何地方,仅仅只是被丢弃了。回到2008年,YouTube实际上也[受害于](http://research.dyn.com/2008/02/pakistan-hijacks-youtube-1/)这样的BGP路由中毒,并遭受了长达一个小时的视频服务大量中断。一个更加糟糕的情况是,如果攻击者是个足够懂行的人,他们可以伪装成一台透明路由器,然后嗅探经过的通信以获取敏感数据。你可以想象,这会造成深远的影响。
要保护活跃的BGP会话不受攻击,许多服务提供商在BGP会话中使用[MD5校验和及预共享密钥](http://tools.ietf.org/html/rfc2385)。在受保护的BGP会话中,一台发送包的BGP路由器通过使用预共享的密钥生成MD5散列值、部分IP和TCP头以及有效载荷。然后,MD5散列作为一个TCP选项字段存储。在收到包后,接受路由器用同样的方法使用预共享密钥生成它的MD5版本。它会将它的MD5散列和接收到的某个包的值进行对比,以决定是否接受该包。对于一个攻击者而言,几乎不可能猜测到校验和或其密钥。对于BGP路由器而言,它们能在使用包的内容前确保每个包的合法性。

在本教程中,我们将为大家演示如何使用MD5校验和以及预共享密钥来加固两个邻居间的BGP会话的安全。
### 准备
加固BGP会话安全是相当简单而直截了当的,我们会使用以下路由器。
| | | |
| --- | --- | --- |
| **路由器名称** | **AS 号** | **IP地址** |
| router-A | 100 | 10.10.12.1/30 |
| router-B | 200 | 10.10.12.2/30 |
常用的Linux内核原生支持IPv4和IPv6的TCP MD5选项。因此,如果你从全新的[Linux机器](/article-4232-1.html)构建了一台Quagga路由器,TCP的MD5功能会自动启用。剩下来的事情,仅仅是配置Quagga以使用它的功能。但是,如果你使用的是FreeBSD机器或者为Quagga构建了一个自定义内核,请确保内核开启了TCP的MD5支持(如,Linux中的CONFIG*TCP*MD5SIG选项)。
### 配置Router-A验证功能
我们将使用Quagga的CLI Shell来配置路由器,我们将使用的唯一的一个新命令是‘password’。
```
[root@router-a ~]# vtysh
router-a# conf t
router-a(config)# router bgp 100
router-a(config-router)# network 192.168.100.0/24
router-a(config-router)# neighbor 10.10.12.2 remote-as 200
router-a(config-router)# neighbor 10.10.12.2 password xmodulo
```
本例中使用的预共享密钥是‘xmodulo’。很明显,在生产环境中,你需要选择一个更健壮的密钥。
**注意**: 在Quagga中,‘service password-encryption’命令被用做加密配置文件中所有明文密码(如,登录密码)。然而,当我使用该命令时,我注意到BGP配置中的预共享密钥仍然是明文的。我不确定这是否是Quagga的限制,还是版本自身的问题。
### 配置Router-B验证功能
我们将以类似的方式配置router-B。
```
[root@router-b ~]# vtysh
router-b# conf t
router-b(config)# router bgp 200
router-b(config-router)# network 192.168.200.0/24
router-b(config-router)# neighbor 10.10.12.1 remote-as 100
router-b(config-router)# neighbor 10.10.12.1 password xmodulo
```
### 验证BGP会话
如果一切配置正确,那么BGP会话就应该起来了,两台路由器应该能交换路由表。这时候,TCP会话中的所有流出包都会携带一个MD5摘要的包内容和一个密钥,而摘要信息会被另一端自动验证。
我们可以像平时一样通过查看BGP的概要来验证活跃的BGP会话。MD5校验和的验证在Quagga内部是透明的,因此,你在BGP级别是无法看到的。

如果你想要测试BGP验证,你可以配置一个邻居路由,设置其密码为空,或者故意使用错误的预共享密钥,然后查看发生了什么。你也可以使用包嗅探器,像tcpdump或者Wireshark等,来分析通过BGP会话的包。例如,带有“-M ”选项的tcpdump将验证TCP选项字段的MD5摘要。
### 小结
在本教程中,我们演示了怎样简单地加固两台路由间的BGP会话安全。相对于其它协议而言,配置过程非常简明。强烈推荐你加固BGP会话安全,尤其是当你用另一个AS配置BGP会话的时候。预共享密钥也应该安全地保存。
---
via: <http://xmodulo.com/bgp-authentication-quagga.html>
作者:[Sarmed Rahman](http://xmodulo.com/author/sarmed) 译者:[GOLinux](https://github.com/GOLinux)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初来乍到Linux? 你需要知道的5款好应用 | Akshata | http://www.makeuseof.com/tag/new-linux-5-apps-didnt-know-missing/ | 当你刚刚迈入linux的世界时,你会立马动身开始使用那些知名的浏览器、云客户端、音乐播放器、邮件客户端,也许还有图形编辑器,对吗?可是,你却错过了几个非常重要的生产工具。这里将介绍给你5个应该安装的不容错过的应用。 Synergy Synergy 简直就是多桌面用户的福音。这是一个开源软件,它可以让你用一个鼠标和键盘跨越几台电脑、显示器和操作系统。在桌面之间切换鼠标和键盘非常简单,你只要把鼠标从一个桌面的边缘移向另一个桌面即可。 当你第一次打开 Synergy,它会引导你完成设置。你的主桌面就是你将与其它桌面共享输入设备的那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27/233035ik89dzplnb7lm92h.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27/233035ik89dzplnb7lm92h.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sevenot | false | [
"Synergy",
"Caffeine",
"Guake"
] | 分享 | {
"viewnum": 14772,
"commentnum": 2,
"favtimes": 8,
"sharetimes": 1,
"likes": 0
} | [
{
"postip": "39.179.191.102",
"message": "第一个工具第一次见,好新鲜的赶脚。我是小白,莫见怪O(∩_∩)O",
"username": "浩浩君",
"date": "2015-05-31T03:08:50"
},
{
"postip": "180.160.8.15",
"message": "最后一个虽然很酷炫,但是对学生党来说这个名字太不吉利啦233333~~~",
"username": "来自 - 上海 的 Firefox/Linux 用户",
"date": "2015-06-14T22:13:52"
}
] | [] | 当你刚刚迈入linux的世界时,你会立马动身开始使用那些知名的浏览器、云客户端、音乐播放器、邮件客户端,也许还有图形编辑器,对吗?可是,你却错过了几个非常重要的生产工具。这里将介绍给你5个应该安装的不容错过的应用。 Synergy Synergy 简直就是多桌面用户的福音。这是一个开源软件,它可以让你用一个鼠标和键盘跨越几台电脑、显示器和操作系统。在桌面之间切换鼠标和键盘非常简单,你只要把鼠标从一个桌面的边缘移向另一个桌面即可。 当你第一次打开 Synergy,它会引导你完成设置。你的主桌面就是你将与其它桌面共享输入设备的那 | 2015-05-28T07:28:00 | 2015-05-28T07:28:00 | 5,526 | /article-5526-1.html | 
当你刚刚迈入linux的世界时,你会立马动身开始使用那些知名的浏览器、云客户端、音乐播放器、邮件客户端,也许还有图形编辑器,对吗?可是,你却错过了几个非常重要的生产工具。这里将介绍给你5个应该安装的不容错过的应用。
### [Synergy](http://synergy-project.org/)
Synergy 简直就是多桌面用户的福音。这是一个开源软件,它可以让你用一个鼠标和键盘跨越几台电脑、显示器和操作系统。在桌面之间切换鼠标和键盘非常简单,你只要把鼠标从一个桌面的边缘移向另一个桌面即可。

当你第一次打开 Synergy,它会引导你完成设置。你的主桌面就是你将与其它桌面共享输入设备的那个。将主桌面设为服务端,将其它桌面设置为客户端。

Synergy 在互连的各个桌面间维持同一张粘贴板。它也将锁屏功能融合到了一起,例如,你可以跳过锁屏一次登录到所有桌面。你可以在 **Edit 菜单的 Setting** 下调整更多的设置,比如设置密码或者将 Synergy 设置成开机自启动。
(LCTT 译注:这是个[自由而开源][15]的好软件,但是如果你从它的网站下载,由于商业支持的缘故,是需要付费的;当然你可以自己[下载源代码并编译][15]。)
### [BasKet Note Pads](http://basket.kde.org/)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用 BasKet Note Pads,就像把你的大脑刻画进计算机里一样。它把我们不经意间的想法记录下来,然后任由我们去把它们组织起来。你可以在各种任务中用到 BasKet Note Pads,比如记录笔记、制作脑图、记录代办事项、保存链接、管理你的发现、或者追踪项目数据。
在 BasKet Note Pads 中,每个放到一个区域的主要的想法或项目被称作一个篮子(basket)。你可以进一步拆分,成一个或多个子篮或者兄弟篮。篮子进一步分成笔记,这些零零碎碎的笔记组成了一个项目。你可以自由组织它们,给它们打标签,和筛选它们。
该应用的双面板结构的左侧以树形结构显示了你创建的所有篮子。

BasKet Note Pads 第一次用起来可能有点复杂,但是如果你经常用它的话,你会觉得相当顺手。当你暂时不用它时,它会退出到系统托盘,方便你下次快速打开它。
如果在 Linux 上想要一个[更简单的笔记本替代品](http://www.makeuseof.com/tag/try-these-3-beautiful-note-taking-apps-that-work-offline/)?可以试试[Springseed](http://getspringseed.com/)。
### [Caffeine(咖啡因)](https://launchpad.net/caffeine)
你怎样确保你的电脑不会在放一部[精彩的电影](http://www.makeuseof.com/tag/popular-apps-movies-according-google/)中途突然休眠呢?Caffeine 会帮助你解决这个问题。当然,你并不需要为你的电脑泡一杯咖啡。你只需要安装一个轻量级的指示器 —— Caffeine。只要当前你是全屏模式,它就会禁用你的屏幕保护程序、锁屏程序,让你的电脑不会因为没有在任务中而进入睡眠模式。
[点击下载](http://ppa.launchpad.net/caffeine-developers/ppa/ubuntu/pool/main/c/caffeine/)安装最新版本的 Caffeine。如果你想以[PPA的方式](http://www.makeuseof.com/tag/ubuntu-ppa-technology-explained/)安装,使用如下命令:
```
$ sudo add-apt-repository ppa:caffeine-developers/ppa
$ sudo apt-get update
$ sudo apt-get install caffeine
```
如果你的Ubuntu版本是14.10或者15.04(或者其它衍生版本),你还需要安装下面的依赖包:
```
$ sudo apt-get install libappindicator3-1 gir1.2-appindicator3-0.1
```
完成安装以后,将**Caffeine指示器**设置成开机自启动,这样可以使指示器显示在系统托盘里。你可以右键点击托盘图标打开应用的关联菜单,来开启或关闭Caffeine,

### Easystroke
Easystroke 是一个将[鼠标潜力](http://www.makeuseof.com/tag/4-astounding-linux-mouse-hacks/)开发出来的应用。通过一系列的设置,用鼠标、触摸屏、手写笔的手势来完成敲击键盘、执行命令和滚动屏幕等通用操作。在 Easystroke 里能够设置的手势相当多,而且当你看到应用的界面时,你会发现应用的引导非常清晰。

选择一个你喜欢的鼠标键开始设置手势。如果你喜欢,你还可以设置辅助功能键。通过Perferences>Behavior>Gesture Button 来设置。现在到**Action**选项卡里面,把你最常用的动作记录成手势吧。

在 Preferences 和 Advanced 选项卡中,你可以做一些其它的调整,比如将 EasyStroke 设置成自动启动,在系统托盘中显示图标,改变滚动速度。
### Guake
我把我最喜欢的应用放在最后。Guake 是根据第一人称射击视屏游戏 [Quake](http://en.wikipedia.org/wiki/Quake_%28video_game%29) 模仿而来的下拉式命令行终端。不管你是否在[学习命令行终端](http://www.makeuseof.com/tag/4-ways-teach-terminal-commands-linux-si/),或者是有一定的基础,Guake 都可以将终端变得更加方便。你可以一键将它呼出,也可以一键将它隐藏。
就像下面这张图,当打开时,Guake 的界面会覆盖在当前的屏幕上。你可以在终端中右键点击,调出 Preference 来改变 Guake 的界面,滚动方式,快捷键等等。

如果[你的桌面](http://www.makeuseof.com/tag/10-top-linux-desktop-environments-available/)是 KDE,你可以选择一个类似的工具——[Yakuake](https://yakuake.kde.org/).
### 写下你最喜欢的 Linux 新发现!
还有更多[超级实用的 Linux 应用](http://www.makeuseof.com/tag/linux-treasures-x-sublime-native-linux-apps-will-make-want-switch/)等待被发现。放心,我们将一直关注,并把它们带到你们的生活中。
哪一个应用是你最喜欢研究的呢?哪一个是你觉得必不可少的呢?在评论里告诉给我们吧。
---
via: <http://www.makeuseof.com/tag/new-linux-5-apps-didnt-know-missing/>
作者:[Akshata](http://www.makeuseof.com/tag/author/akshata/) 译者:[sevenot](https://github.com/sevenot)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Linux用户应知应会的7个‘ls’命令的独特技巧 | Avishek Kumar | http://www.tecmint.com/linux-ls-command-tricks/ | 在前面我们系列报道的两篇文章中,我们已经涵盖了关于ls命令的绝大多数内容。本文时ls命令系列的最后一部分。如果你还没有读过该系列的其它两篇文章,你可以访问下面的链接。 Linux中的15个基本ls命令示例 15 个ls命令的面试问题(一) 10 个ls命令面试的问题(二) 7个ls命令独特技巧 1. 以各种时间格式附带时间戳列出目录中的内容 要以时间格式列出目录内容,我们需要选择以下两种方法中的任何一种。 # ls -l time-style= (方法 A) 注意 - 上面的开关--time的格式必须和-l开关同时使用,否则达不到目的。 # ls -full-time (方法 B)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28/101357drzsfh7zshclgfzg.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28/101357drzsfh7zshclgfzg.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GOLinux | false | [
"ls"
] | 技术 | {
"viewnum": 10884,
"commentnum": 4,
"favtimes": 1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21.12.105.168",
"message": "got it",
"username": "vio",
"date": "2015-05-28T22:51:21"
},
{
"postip": "116.239.4.194",
"message": "太好了!最难得的是做了动画效果!",
"username": "来自上海的 Internet Explorer 9.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6-07-07T09:37:06"
},
{
"postip": "121.237.125.149",
"message": "第3条有误,ls -p只是给目录加上斜杠"/"。要实现第3条说的加各种符号应该是ls -F。搬运一下ls --help #有的是中文有的是英文看起来不太统一哈<br />\r\n-F, --classify append indicator (one of */=>@|) to entries<br />\r\n-p, --indicator-style=slash 对目录加上表示符号"/"",
"username": "来自江苏南京的 Firefox 49.0|Fedora 用户",
"date": "2016-10-03T19:46:20"
},
{
"postip": "101.25.79.128",
"message": "谢谢指正,马上修改!",
"username": "linux [Chrome 53.0|Mac 10.11]",
"date": "2016-10-03T21:05:10"
}
] | [
{
"raid": 2535,
"displayorder": 0
},
{
"raid": 5109,
"displayorder": 1
},
{
"raid": 5349,
"displayorder": 2
},
{
"raid": 5350,
"displayorder": 3
}
] | 在前面我们系列报道的两篇文章中,我们已经涵盖了关于ls命令的绝大多数内容。本文时ls命令系列的最后一部分。如果你还没有读过该系列的其它两篇文章,你可以访问下面的链接。 Linux中的15个基本ls命令示例 15 个ls命令的面试问题(一) 10 个ls命令面试的问题(二) 7个ls命令独特技巧 1. 以各种时间格式附带时间戳列出目录中的内容 要以时间格式列出目录内容,我们需要选择以下两种方法中的任何一种。 # ls -l time-style= (方法 A) 注意 - 上面的开关--time的格式必须和-l开关同时使用,否则达不到目的。 # ls -full-time (方法 B) | 2015-05-28T13:11:00 | 2015-05-28T13:11:00 | 5,531 | /article-5531-1.html | 在前面我们系列报道的两篇文章中,我们已经涵盖了关于‘ls’命令的绝大多数内容。本文时‘ls命令’系列的最后一部分。如果你还没有读过该系列的其它两篇文章,你可以访问下面的链接。
* [Linux中的15个基本‘ls’命令示例](/article-5109-1.html)
* [15 个‘ls’命令的面试问题(一)](/article-5349-1.html)
* [10 个‘ls’命令面试的问题(二)](/article-5350-1.html)

*7个ls命令独特技巧*
### 1. 以各种时间格式附带时间戳列出目录中的内容
要以时间格式列出目录内容,我们需要选择以下两种方法中的任何一种。
```
# ls -l –time-style=[STYLE] (方法 A)
```
**注意** - 上面的开关`--time`的格式必须和`-l`开关同时使用,否则达不到目的。
```
# ls -full-time (方法 B)
```
可以用以下任何一个选项替换`[STYLE]`。
```
full-iso
long-iso
iso
locale
+%H:%M:%S:%D
```
**注意** - 在上面行中,H(时),M(分),S(秒),D(日)的顺序可以任意调整。此外,你只需选择那些相关的选项,而不是所有选项。例如,`ls -l --time-style=+%H`将只显示小时。`ls -l --time-style=+%H:%M:%D`将显示小时、分钟和日。
```
# ls -l --time-style=full-iso
```

*ls命令的完整 ISO时间格式*
```
# ls -l --time-style=long-iso
```

*长时间格式列表*
```
# ls -l --time-style=iso
```

*时间格式列表*
```
# ls -l --time-style=locale
```

*本地时间格式列表*
```
# ls -l --time-style=+%H:%M:%S:%D
```

*日期和时间格式列表*
```
# ls --full-time
```

*完整格式时间列表*
### 2. 以多种格式列出目录内容,如以逗号分隔、水平格式、长格式、垂直格式、交叉格式等列出。
目录内容可以用以下建议的ls命令各种格式列出:
```
# ls --format=across # 交叉
# ls --format=comma # 逗号
# ls --format=horizontal # 水平
# ls --format=long # 长格式
# ls --format=single-column # 单栏
# ls --format=verbose # 详情
# ls --format=vertical # 垂直
```

*ls命令的列出格式*
### 3. 使用ls命令为目录内容输出结果添加像(/=@|)这样的指示符。
带有`-F`选项的ls命令将实现该目的。它会根据文件类型添加上面这些指示符其中之一。
```
# ls -F
```

*添加指示符到内容*
### 4. 根据扩展名、大小、时间和版本对目录内容排序。
我们可以使用`--extension`选项来按照扩展名对输出结果排序,`--size`扩展选项按照大小排序,`-t`扩展选项按照时间排序,`-v`扩展选项对版本排序。
我们也可以使用`--none`选项,它会以常规方式输出结果而不会进行排序。
```
# ls --sort=extension
# ls --sort=size
# ls --sort=time
# ls --sort=version
# ls --sort=none
```

*通过选项对内容排序列出*
### 5. 使用ls命令打印目录中各个项的数字UID和GID。
上面的环境可以通过使用带有-n标识的ls命令来实现。
```
# ls -n
```

*通过UID和GID对打印内容列表*
### 6. 标准输出结果中打印目录内容中比默认指定的更多栏目。
好吧,ls命令根据屏幕大小自动输出目录内容。
然而,我们可以手动分配屏幕宽度的值和出现的栏目的控制数。这可以通过使用‘`--width`’开关实现。
```
# ls --width 80
# ls --width 100
# ls --width 150
```

*根据窗口大小列出内容*
**注意**: 你可以试验你可以给width标识传递什么值。
### 7. 通过ls命令为列出的目录内容手动指定的制表符大小而不是默认的8。
```
# ls --tabsize=[value]
```

*按表尺寸列出内容*
**注意**: 指定`[Value]`的数值。
到目前为止,都讲完了。保持连线,我们会推出下一篇文章。别忘了在下面的评论中为我们提供有价值的反馈。为我们点赞并分享,帮我们推广。
---
via: <http://www.tecmint.com/linux-ls-command-tricks/>
作者:[Avishek Kumar](http://www.tecmint.com/author/avishek/) 译者:[GOLinux](https://github.com/GOLinux)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Ubuntu 社区委员会要求 Kubuntu 项目领导人下台 | Marius Nestor | http://news.softpedia.com/news/Ubuntu-Community-Council-Asks-the-Kubuntu-Project-Leader-to-Step-Down-482384.shtml | 而 Jonathan Riddell 拒绝从 Kubuntu 领导人位置退出 这一切刚刚发生。一名Debian开发者以及Kubuntu委员会成员 Scott Kitterman 决定公开一些电子邮件,邮件披露了Ubuntu 社区委员会成员要求 Jonathan Riddell 从 Kubuntu 项目领导人位置退出的过程。 Jonathan Riddell 是 KDE 以及 Kubuntu 的一名开发者,多年来也是 Ubuntu 社区的一名重要成员。从 Scott Kitterman 今天曝光的社区邮件往来中来看,Jonathan Riddell 被指责对 Ubuntu 以及 Kubuntu 社区的一些成员咄咄逼人和挑衅。 长话短说,经过多轮邮件往来之后,Ubuntu 社区委员会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29/062541fpgwgvyug3pgpzp1.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29/062541fpgwgvyug3pgpzp1.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alim0x | false | [
"Kubuntu"
] | 新闻 | {
"viewnum": 6244,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raid": 5529,
"displayorder": 0
}
] | 而 Jonathan Riddell 拒绝从 Kubuntu 领导人位置退出 这一切刚刚发生。一名Debian开发者以及Kubuntu委员会成员 Scott Kitterman 决定公开一些电子邮件,邮件披露了Ubuntu 社区委员会成员要求 Jonathan Riddell 从 Kubuntu 项目领导人位置退出的过程。 Jonathan Riddell 是 KDE 以及 Kubuntu 的一名开发者,多年来也是 Ubuntu 社区的一名重要成员。从 Scott Kitterman 今天曝光的社区邮件往来中来看,Jonathan Riddell 被指责对 Ubuntu 以及 Kubuntu 社区的一些成员咄咄逼人和挑衅。 长话短说,经过多轮邮件往来之后,Ubuntu 社区委员会 | 2015-05-29T08:00:00 | 2015-05-29T08:00:00 | 5,535 | /article-5535-1.html |
>
> 而 Jonathan Riddell 拒绝从 Kubuntu 领导人位置退出
>
>
>

**这一切刚刚发生。一名Debian开发者以及Kubuntu委员会成员 Scott Kitterman 决定公开一些电子邮件,邮件披露了Ubuntu 社区委员会成员要求 Jonathan Riddell 从 Kubuntu 项目领导人位置退出的过程。**
Jonathan Riddell 是 KDE 以及 Kubuntu 的一名开发者,多年来也是 Ubuntu 社区的一名重要成员。从 Scott Kitterman [今天曝光的社区邮件往来](https://skitterman.wordpress.com/)中来看,Jonathan Riddell 被指责对 Ubuntu 以及 Kubuntu 社区的一些成员咄咄逼人和挑衅。
长话短说,经过多轮邮件往来之后,Ubuntu 社区委员会的最终决定是让 Jonathan Riddell 退出他在 Ubuntu 以及Kubuntu 社区的领导人位置至少12个月,但仍可以像其他成员一样参与讨论。这个决定同时也得到了 Canonical 和Ubuntu 的创始人 Mark Shuttleworth 的支持。
“很遗憾写下了讨论这个我们觉得对 Ubuntu 社区有着消极影响的问题的邮件。长期以来,Jonathan Riddell 变得越来越难以交往。Jonathan 提出了有效的问题及关注,但当收到他不赞同的答案时,他的反应就不那么让人愉快了。”在 Ubuntu 社区委员会发出的第一封认为 Jonathan Riddell 行为“不友好”的邮件中这么写道。
### Jonathan Riddell拒绝从Kubuntu领导人位置退出
从今天 Scott Kitterman 披露邮件往来,并决定在博客上写第二篇博文来看,表明了他想从他在 Ubuntu 和 Kubuntu 的位置退出,这表明 Jonathan Riddell 可能拒绝从 Kubuntu 领导人位置退出。
正如预料之中,Kubuntu 社区委员会的成员们支持 Jonathan Riddell,并且回击了 Ubuntu 社区委员会罢免 Kubuntu 项目领导人的决定。“我要感谢所有在 Kubuntu 委员会投票再次肯定我的 Kubuntu 成员。”,Jonathan Riddell 在[他的博客](http://jriddell.org/)上写道,“希望 Kubuntu 能够继续走下去,我也计划和我深爱的社区伙伴们一起为 15.10 发布而努力。”
---
via: <http://news.softpedia.com/news/Ubuntu-Community-Council-Asks-the-Kubuntu-Project-Leader-to-Step-Down-482384.shtml>
作者:[Marius Nestor](http://news.softpedia.com/editors/browse/marius-nestor) 译者:[alim0x](https://github.com/alim0x)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Sleuth Kit:一个用来分析磁盘映像和恢复文件的开源取证工具 | nido | http://linoxide.com/ubuntu-how-to/autopsy-sleuth-kit-installation-ubuntu/ | SIFT 是一个由 SANS 公司提供的基于 Ubuntu 的取证发行版。它包含许多取证工具,如 Sleuth kit/Autopsy 。但 Sleuth kit/Autopsy 可以直接在 Ubuntu 或 Fedora 发行版本上直接安装,而不必下载 SIFT 的整个发行版本。 Sleuth Kit/Autopsy 是一个开源的电子取证调查工具,它可以用于从磁盘映像中恢复丢失的文件,以及为了特殊事件进行磁盘映像分析。 Autopsy 工具是 sleuth kit 的一个网页接口,支持 sleuth kit 的所有功能。这个工具在 Windows 和 Linux 平台下都可获取到。 安装 Sleuth kit 首先,从 sleuthkit 的网站下载 Sleuth kit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30/222403pq3faq0a68f8o8j0.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30/222403pq3faq0a68f8o8j0.png | false | false | true | FSSlc | false | [
"SIFT",
"Sleuth Kit",
"Autopsy"
] | 技术 | {
"viewnum": 12368,
"commentnum": 0,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SIFT 是一个由 SANS 公司提供的基于 Ubuntu 的取证发行版。它包含许多取证工具,如 Sleuth kit/Autopsy 。但 Sleuth kit/Autopsy 可以直接在 Ubuntu 或 Fedora 发行版本上直接安装,而不必下载 SIFT 的整个发行版本。 Sleuth Kit/Autopsy 是一个开源的电子取证调查工具,它可以用于从磁盘映像中恢复丢失的文件,以及为了特殊事件进行磁盘映像分析。 Autopsy 工具是 sleuth kit 的一个网页接口,支持 sleuth kit 的所有功能。这个工具在 Windows 和 Linux 平台下都可获取到。 安装 Sleuth kit 首先,从 sleuthkit 的网站下载 Sleuth kit | 2015-05-30T22:24:00 | 2015-05-30T22:24:00 | 5,541 | /article-5541-1.html | SIFT 是一个由 SANS 公司提供的基于 Ubuntu 的取证发行版。它包含许多取证工具,如 Sleuth kit/Autopsy 。但 Sleuth kit/Autopsy 可以直接在 Ubuntu 或 Fedora 发行版本上直接安装,而不必下载 SIFT 的整个发行版本。
Sleuth Kit/Autopsy 是一个开源的电子取证调查工具,它可以用于从磁盘映像中恢复丢失的文件,以及为了特殊事件进行磁盘映像分析。 Autopsy 工具是 sleuth kit 的一个网页接口,支持 sleuth kit 的所有功能。这个工具在 Windows 和 Linux 平台下都可获取到。

### 安装 Sleuth kit
首先,从 [sleuthkit](http://www.sleuthkit.org/sleuthkit/download.php) 的网站下载 Sleuth kit 软件。使用下面的命令在虚拟终端下使用 wget 命令来下载它,下图展示了这个过程。
```
# wget http://cznic.dl.sourceforge.net/project/sleuthkit/sleuthkit/4.1.3/sleuthkit-4.1.3.tar.gz
```

使用下面的命令解压 sleuthkit-4.1.3.tar.gz 并进入解压后的目录:
```
# tar -xvzf sleuthkit-4.1.3.tar.gz
```

在安装 sleuth kit 之前,运行下面的命令来执行所需的检查:
```
# ./configure
```

然后使用 Make 命令来编译 sleuth kit :
```
# make
```

最后,使用下面的命令将它安装到 **/usr/local** 目录下:
```
# make install
```

### 安装 Autopsy 工具
Sleuth kit 已经安装完毕,现在我们将为它安装 autopsy 界面。从 [sleuthkit 的 autopsy 页面](http://www.sleuthkit.org/autopsy/download.php)下载 Autopsy 软件。使用下面的命令在虚拟终端下使用 wget 命令来下载它,下图展示了这个过程。
```
# wget http://kaz.dl.sourceforge.net/project/autopsy/autopsy/2.24/autopsy-2.24.tar.gz
```

使用下面的命令解压 autopsy-2.24.tar.gz 并进入解压后的目录:
```
# tar -xvzf autopsy-2.24.tar.gz
```

autopsy 的配置脚本将询问 NSRL (National Software Reference Library) 和 **Evidence\_Locker** 文件夹的路径。
当弹窗问及 NSRL 时,输入 "n",并在 **/usr/local** 目录下创建名为 Evidence*Locker 的文件夹。Autopsy 将在 Evidence*Locker 文件夹下存储配置文件,审计记录和输出文件。
```
# mkdir /usr/local/Evidence_Locker
# cd autopsy-2.24
# ./configure
```

在安装过程中添加完 Evidence\_Locker 的安装路径后, autopsy 在那里存储配置文件并展现如下的信息来运行 autopsy 程序。

在虚拟终端中键入 **./autopsy** 命令来启动 Sleuth kit 工具的图形界面:

在浏览器中键入下面的地址来访问 autopsy 的界面:
```
http://localhost:9999/autopsy
```
下图展现了 autopsy 插件的主页面:

在 autopsy 工具中,点击 **新案例** 按钮来开始进行分析。键入案例名称,此次调查的描述和检查人的姓名,下图有具体的展示:

在接下来的网页中,将展示在上一个的网页中键入的详细信息。接着点击 **增加主机** 按钮来添加有关要分析的机器的详细信息。

在下一个网页中键入主机名,相关的描述和要分析的机器的时区设置。

添加主机后,点击 **增加映像** 按钮来为取证分析添加映像文件。

在接下来的网页中点击 **增加映像文件** 按钮。它将打开一个新的网页,来询问映像文件的路径和选择映像的类型以及导入的方法。

正如下图中展示的那样,我们已经键入了 Linux 映像文件的路径。在我们这个例子中,映像文件类型是磁盘分区。

点击“下一步”按钮并在下一页中选择 **计算散列值** 的选项,这在下图中有展示。它也将检测所给映像的文件系统类型。

下面的图片展示了静态分析之前映像文件的 MD5 散列值。

在下一个网页中, autopsy 展现了有关映像文件的如下信息:
* 映像的挂载点
* 映像的名称
* 所给映像的文件系统类型
点击 **详情** 按钮来获取更多有关所给映像文件的信息。它还提供了从映像文件的卷中导出未分配的片段和字符串的数据信息,这在下图中有展现。

在下图中那样,点击 **分析** 按钮来开始分析所给映像。它将开启另一个页面,其中包含了映像分析的多个选项。

在映像分析过程中,Autopsy 提供了如下的功能:
* 文件分析
* 关键字搜索
* 文件类型
* 映像详情
* 数据单元
下图展示的是在给定的 Linux 分区映像上进行文件分析:

它将从所给映像中提取所有的文件和文件夹。在下图中也展示了已被删除的文件的提取:

### 结论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给那些进入磁盘映像静态分析领域的新手提供帮助。Autopsy 是 sleuth kit 的网页界面,提供了在 Windows 和 Linux 磁盘映像中进行诸如字符串提取,恢复被删文件,时间线分析,网络浏览历史,关键字搜索和邮件分析等功能。
---
via: <http://linoxide.com/ubuntu-how-to/autopsy-sleuth-kit-installation-ubuntu/>
作者:[nido](http://linoxide.com/author/naveeda/) 译者:[FSSlc](https://github.com/FSSlc)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如何使用Monit部署服务器监控系统 | Iulian Murgulet | http://xmodulo.com/server-monitoring-system-monit.html | 很多Linux系统管理员依赖一个集中式的远程监控系统(比如Nagios或者Cacti)来检查他们网络基础设备的健康状况。虽然集中式监控让管理员的生活更简单了,然而处理很多机器和服务时,专用的监控中心显然成为了一个单点故障,如果监控中心挂了或者因为什么原因(比如硬件或者网络故障)不可访问了,你就会失去整个网络基础设备情况的任何信息。 一个给你的监控系统增加冗余度的方法是安装独立的监控软件(作为后备),至少在网络中的关键/核心服务器上。这样在集中式监控系统挂掉的情况,你还有能力通过后备的监控方式来获取核心服务器的运行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30/225353hxk79hw9xw996vqz.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30/225353hxk79hw9xw996vqz.png | false | false | true | goreliu | false | [
"Monit",
"监控"
] | 系统运维 | {
"viewnum": 17859,
"commentnum": 5,
"favtimes": 5,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39.179.191.102",
"message": "长见识了,只是想知道上图那狗狗是啥品种呢?",
"username": "浩浩君",
"date": "2015-05-31T03:38:44"
},
{
"postip": "42.92.141.158",
"message": "测试了一下,的确很轻量。<br />\r\n但是好像不能对lvm的分区进行监控。",
"username": "xunil",
"date": "2015-06-07T14:38:20"
},
{
"postip": "103.233.130.178",
"message": "相当强悍的小东东,监控linux系统信息。",
"username": "toplover [Chrome 43.0|Windows 7]",
"date": "2015-12-02T12:57:19"
},
{
"postip": "202.107.198.130",
"message": "很好的软件,但是有一个问题请教,邮件发送的时间和真实的时间相隔8个小时,可以在哪里更改吗?",
"username": "来自浙江杭州的 Chrome 47.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6-01-12T20:38:32"
},
{
"postip": "123.120.56.190",
"message": "那显然是时区没配对。",
"username": "linux [Chrome 47.0|Mac 10.11]",
"date": "2016-01-13T16:50:57"
}
] | [] | 很多Linux系统管理员依赖一个集中式的远程监控系统(比如Nagios或者Cacti)来检查他们网络基础设备的健康状况。虽然集中式监控让管理员的生活更简单了,然而处理很多机器和服务时,专用的监控中心显然成为了一个单点故障,如果监控中心挂了或者因为什么原因(比如硬件或者网络故障)不可访问了,你就会失去整个网络基础设备情况的任何信息。 一个给你的监控系统增加冗余度的方法是安装独立的监控软件(作为后备),至少在网络中的关键/核心服务器上。这样在集中式监控系统挂掉的情况,你还有能力通过后备的监控方式来获取核心服务器的运行 | 2015-05-30T23:14:34 | 2015-05-30T23:14:34 | 5,542 | /article-5542-1.html | 很多Linux系统管理员依赖一个集中式的远程监控系统(比如[Nagios](http://xmodulo.com/monitor-common-services-nagios.html)或者[Cacti](http://xmodulo.com/monitor-linux-servers-snmp-cacti.html))来检查他们网络基础设备的健康状况。虽然集中式监控让管理员的生活更简单了,然而处理很多机器和服务时,专用的监控中心显然成为了一个单点故障,如果监控中心挂了或者因为什么原因(比如硬件或者网络故障)不可访问了,你就会失去整个网络基础设备情况的任何信息。
一个给你的监控系统增加冗余度的方法是安装独立的监控软件(作为后备),至少在网络中的关键/核心服务器上。这样在集中式监控系统挂掉的情况,你还有能力通过后备的监控方式来获取核心服务器的运行状况。
### Monit是什么?

[Monit](http://mmonit.com/monit/)是一个跨平台的用来监控Unix/linux系统(比如Linux、BSD、OSX、Solaris)的工具。Monit特别易于安装,而且非常轻量级(只有500KB大小),并且不依赖任何第三方程序、插件或者库。然而,Monit可以胜任全面监控、进程状态监控、文件系统变动监控、邮件通知和对核心服务的自定义动作等场景。易于安装、轻量级的实现以及强大的功能,让Monit成为一个理想的后备监控工具。
我已经在一些机器使用Monit几年了,而且我对它的可靠性非常满意。甚至作为全面的监控系统,对任何Linux系统管理员来说Monit也是非常有用和强大的。在这篇教程中,我会展示如何在一个本地服务器部署Monit(作为后备监控系统)来监控常见的服务。在部署过程中,我只会展示我们用到的部分。
### 在Linux安装Monit
Monit已经被包含在多数Linux发行版的软件仓库中了。
Debian、Ubuntu或者Linux Mint:
```
$ sudo aptitude install monit
```
Fedora或者CentOS/RHEL:
在CentOS/RHEL中,你必须首先启用[EPEL](/article-2324-1.html)或者[Repoforge](http://xmodulo.com/how-to-set-up-rpmforge-repoforge-repository-on-centos.html)软件仓库.
```
# yum install monit
```
Monit自带一个文档完善的配置文件,其中包含了很多例子。主配置文件在/etc/monit.conf(Fedora/CentOS/RHEL 中),或者/etc/monit/monitrc(Debian/Ubuntu/Mint 中)。Monit配置文件有两部分:“Global”(全局)和“Services”(服务)。
### Global Configuration: Web Status Page (全局配置:Web状态页面)
Monit可以使用邮件服务来发送通知,也可以使用HTTP/HTTPS页面来展示。我们先使用如下配置的web状态页面吧:
* Monit监听1966端口。
* 对web状态页面的访问是通过SSL加密的。
* 使用monituser/romania作为用户名/口令登录。
* 只允许通过localhost、myhost.mydomain.ro和在局域网内部(192.168.0.0/16)访问。
* Monit使用pem格式的SSL证书。
之后的步骤,我会使用一个基于Red Hat的系统。在基于Debian的系统中的步骤也是类似的。
首先,在/var/cert生成一个自签名的证书(monit.pem):
```
# mkdir /var/certs
# cd /etc/pki/tls/certs
# ./make-dummy-cert monit.pem
# cp monit.pem /var/certs
# chmod 0400 /var/certs/monit.pem
```
现在将下列代码片段放到Monit的主配置文件中。你可以创建一个空配置文件,或者基于自带的配置文件修改。
```
set httpd port 1966 and
SSL ENABLE
PEMFILE /var/certs/monit.pem
allow monituser:romania
allow localhost
allow 192.168.0.0/16
allow myhost.mydomain.ro
```
### Global Configuration: Email Notification (全局配置:邮件通知)
然后,我们来设置Monit的邮件通知。我们至少需要一个可用的[SMTP服务器](http://xmodulo.com/mail-server-ubuntu-debian.html)来让Monit发送邮件。这样就可以(按照你的实际情况修改):
* 邮件服务器的机器名:smtp.monit.ro
* Monit使用的发件人:monit@monit.ro
* 邮件的收件人:guletz@monit.ro
* 邮件服务器使用的SMTP端口:587(默认是25)
有了以上信息,邮件通知就可以这样配置:
```
set mailserver smtp.monit.ro port 587
set mail-format {
from: monit@monit.ro
subject: $SERVICE $EVENT at $DATE on $HOST
message: Monit $ACTION $SERVICE $EVENT at $DATE on $HOST : $DESCRIPTION.
Yours sincerely,
Monit
}
set alert guletz@monit.ro
```
就像你看到的,Monit会提供几个内部变量(`$DATE`、`$EVENT`、`$HOST`等),你可以按照你的需求自定义邮件内容。如果你想要从Monit所在机器发送邮件,就需要一个已经安装的与sendmail兼容的程序(如postfix或者ssmtp)。
### Global Configuration: Monit Daemon (全局配置:Monit守护进程)
接下来就该配置Monit守护进程了。可以将其设置成这样:
* 在120秒后进行第一次检测。
* 每3分钟检测一次服务。
* 使用syslog来记录日志。
如下代码段可以满足上述需求。
```
set daemon 120
with start delay 240
set logfile syslog facility log_daemon
```
我们必须定义“idfile”,Monit守护进程的一个独一无二的ID文件;以及“eventqueue”,当monit的邮件因为SMTP或者网络故障发不出去,邮件会暂存在这里;以及确保/var/monit路径是存在的。然后使用下边的配置就可以了。
```
set idfile /var/monit/id
set eventqueue
basedir /var/monit
```
### 测试全局配置
现在“Global”部分就完成了。Monit配置文件看起来像这样:
```
# Global Section
# status webpage and acl's
set httpd port 1966 and
SSL ENABLE
PEMFILE /var/certs/monit.pem
allow monituser:romania
allow localhost
allow 192.168.0.0/16
allow myhost.mydomain.ro
# mail-server
set mailserver smtp.monit.ro port 587
# email-format
set mail-format {
from: monit@monit.ro
subject: $SERVICE $EVENT at $DATE on $HOST
message: Monit $ACTION $SERVICE $EVENT at $DATE on $HOST : $DESCRIPTION.
Yours sincerely,
Monit
}
set alert guletz@monit.ro
# delay checks
set daemon 120
with start delay 240
set logfile syslog facility log_daemon
# idfile and mail queue path
set idfile /var/monit/id
set eventqueue
basedir /var/monit
```
现在是时候验证我们的工作了,你可以通过运行如下命令来验证存在的配置文件(/etc/monit.conf):
```
# monit -t
Control file syntax OK
```
如果monit提示任何错误,请再检查下配置文件。幸运的是,错误/警告信息是可以帮助你发现问题的,比如:
```
monit: Cannot stat the SSL server PEM file '/var/certs/monit.pem' --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etc/monit/monitrc:10: Warning: hostname did not resolve 'smtp.monit.ro'
```
一旦你确认配置文件没问题了,可以启动monit守护进程,然后等2到3分钟:
```
# service monit start
```
如果你使用的是systemd,运行:
```
# systemctl start monit
```
现在打开一个浏览器窗口,然后访问`https://<monit_host>:1966`。将`<monit_host>`替换成Monit所在机器的机器名或者IP地址。
如果你使用的是自签名的SSL证书,你会在浏览器中看到一个警告信息。继续访问即可。

你完成登录后,就会看到这个页面。

在这个教程的其余部分,我们演示监控一个本地服务器和常见服务的方法。你会在[官方wiki页面](http://mmonit.com/wiki/Monit/ConfigurationExamples)看到很多有用的例子。其中的多数是可以直接复制粘贴的!
### Service Configuration: CPU/Memory Monitoring (服务配置:CPU、内存监控)
我们先来监控本地服务器的CPU、内存占用。复制如下代码段到配置文件中。
```
check system localhost
if loadavg (1min) > 10 then alert
if loadavg (5min) > 6 then alert
if memory usage > 75% then alert
if cpu usage (user) > 70% then alert
if cpu usage (system) > 60% then alert
if cpu usage (wait) > 75% then alert
```
你可以很容易理解上边的配置。最上边的check是指每个监控周期(全局配置里设置的120秒)都对本机进行下面的操作。如果满足了任何条件,monit守护进程就会使用邮件发送一条报警。
如果某个监控项不需要每个周期都检查,可以使用如下格式,它会每240秒检查一次平均负载。
```
if loadavg (1min) > 10 for 2 cycles then alert
```
### Service Configuration: SSH Service Monitoring (服务配置:SSH服务监控)
先检查我们的sshd是否安装在/usr/sbin/sshd:
```
check file sshd_bin with path /usr/sbin/sshd
```
我们还想检查sshd的启动脚本是否存在:
```
check file sshd_init with path /etc/init.d/sshd
```
最后,我们还想检查sshd守护进程是否存活,并且在监听22端口:
```
check process sshd with pidfile /var/run/sshd.pid
start program "/etc/init.d/sshd start"
stop program "/etc/init.d/sshd stop"
if failed port 22 protocol ssh then restart
if 5 restarts within 5 cycles then timeout
```
我们可以这样解释上述配置:我们检查是否存在名为sshd的进程,并且有一个保存其pid的文件存在(/var/run/sshd.pid)。如果任何一个不存在,我们就使用启动脚本重启sshd。我们检查是否有进程在监听22端口,并且使用的是SSH协议。如果没有,我们还是重启sshd。如果在最近的5个监控周期(5x120秒)至少重启5次了,sshd就被认为是不能用的,我们就不再检查了。

### Service Configuration: SMTP Service Monitoring (服务配置:SMTP服务监控)
现在我们来设置一个检查远程SMTP服务器(如192.168.111.102)的监控。假定SMTP服务器运行着SMTP、IMAP、SSH服务。
```
check host MAIL with address 192.168.111.102
if failed icmp type echo within 10 cycles then alert
if failed port 25 protocol smtp then alert
else if recovered then exec "/scripts/mail-script"
if failed port 22 protocol ssh then alert
if failed port 143 protocol imap then alert
```
我们检查远程主机是否响应ICMP协议。如果我们在10个周期内没有收到ICMP回应,就发送一条报警。如果监测到25端口上的SMTP协议是异常的,就发送一条报警。如果在一次监测失败后又监测成功了,就运行一个脚本(/scripts/mail-script)。如果检查22端口上的SSH或者143端口上的IMAP协议不正常,同样发送报警。
### 总结
在这个教程,我演示了如何在本地服务器设置Monit,当然这只是Monit功能的冰山一角。你可以花些时间阅读Monit的man手册(写得很好)。Monit可以为任何Linux系统管理员做很多事情,并且具有非常优美和易于理解的语法。如果你将一个集中式的远程监控系统和Monit一同使用,你会得到一个更可靠的监控系统。你感觉Monit怎么样?
---
via: <http://xmodulo.com/server-monitoring-system-monit.html>
作者:[Iulian Murgulet](http://xmodulo.com/author/iulian) 译者:[goreliu](https://github.com/goreliu)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使用 ARChon 运行时环境在 Ubuntu 上运行 Android 应用 | Arun Pyasi | http://linoxide.com/ubuntu-how-to/android-apps-ubuntu-archon-runtime/ | 在此之前,我们尝试过在多款安卓应用模拟器工具上运行安卓应用,比如Genymotion、VirtualBox和Android SDK等。但是,有了这套全新的Chrome安卓运行环境,就可以在Chrome浏览器中运行安卓应用了。所以,下面是一些步骤来指导你如何使用ARChon运行时环境在Ubuntu上安装安卓应用。 谷歌已经公布了首批支持原生运行在Chrome OS的安卓应用,而这个全新的安卓运行时环境扩展程序使其成为可能。如今,一位名为Vlad Filippov的开发者已经找到了一种把安卓应用移植到桌面端Chrome浏览器的方法。他把chromeos-apk脚本和ARChon安卓运行环境扩展程序两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31/195732i6odbdxb17gjajdd.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31/195732i6odbdxb17gjajdd.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KayGuoWhu | false | [
"ARChon",
"Android"
] | 桌面应用 | {
"viewnum": 16880,
"commentnum": 1,
"favtimes": 4,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11.4.136.184",
"message": "这个需要安装vnc桌面么",
"username": "来自湖北武汉的 Chrome 55.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7-01-07T23:26:56"
}
] | [] | 在此之前,我们尝试过在多款安卓应用模拟器工具上运行安卓应用,比如Genymotion、VirtualBox和Android SDK等。但是,有了这套全新的Chrome安卓运行环境,就可以在Chrome浏览器中运行安卓应用了。所以,下面是一些步骤来指导你如何使用ARChon运行时环境在Ubuntu上安装安卓应用。 谷歌已经公布了首批支持原生运行在Chrome OS的安卓应用,而这个全新的安卓运行时环境扩展程序使其成为可能。如今,一位名为Vlad Filippov的开发者已经找到了一种把安卓应用移植到桌面端Chrome浏览器的方法。他把chromeos-apk脚本和ARChon安卓运行环境扩展程序两 | 2015-05-31T09:56:00 | 2015-05-31T09:56:00 | 5,544 | /article-5544-1.html | 在此之前,我们尝试过在多款安卓应用模拟器工具上运行安卓应用,比如Genymotion、VirtualBox和Android SDK等。但是,有了这套全新的Chrome安卓运行环境,就可以在Chrome浏览器中运行安卓应用了。所以,下面是一些步骤来指导你如何使用ARChon运行时环境在Ubuntu上安装安卓应用。
谷歌已经公布了[首批支持原生运行在Chrome OS的安卓应用](http://chrome.blogspot.com/2014/09/first-set-of-android-apps-coming-to.html),而这个全新的“**安卓运行时环境**”扩展程序使其成为可能。如今,一位名为Vlad Filippov的开发者已经找到了一种把安卓应用移植到桌面端Chrome浏览器的方法。他把chromeos-apk脚本和ARChon安卓运行环境扩展程序两者紧密结合在一起,使得安卓应用可以运行在Windows、Max和Linux系统的桌面端Chrome浏览器中。
应用借助这种运行环境时的性能并不是很好。同样,由于它是官方运行环境的非官方二次开发包,而且运行在Google的Chrome OS之外,因此一些如摄像头和喇叭等系统内置设备可能需要通过打补丁获得或者根本不支持。

### 安装Chrome
首先,需要在机器上安装Chrome,版本要求是Chrome 37或者更高。可以从[Chrome浏览器的下载页面](https://www.google.com/chrome/browser)下载。
如果打算安装开发通道版本,按照如下操作。
使用这个命令为Google Chrome添加软件源列表:
```
$ wget -q -O - https://dl-ssl.google.com/linux/linux_signing_key.pub | sudo apt-key add -
$ sudo sh -c 'echo "deb http://dl.google.com/linux/chrome/deb/ stable main" >> /etc/apt/sources.list.d/google-chrome.list'
```

添加完软件源列表后,使用下列命令更新本地的软件库索引。
```
$ sudo apt-get update
```
现在,就可以安装非稳定版的google chrome,即开发版:
```
$ sudo apt-get install google-chrome-unstable
```

### 安装Archon运行时环境
接下来,需要下载定制版的运行环境安装包,因为官方版本不被Google或Vlad Filippov创建的Chromium安卓运行环境认可。它在很多方面有别于官方版本,主要区别是它可以用于Google浏览器的各个桌面端。下面是需要下载的运行环境安装包,请根据所安装的Ubuntu系统位数选择下列的一种。
**32位** Ubntu发行版:
* [下载 32 位版 Ubuntu 上的 Archron](https://github.com/vladikoff/chromeos-apk/releases/download/v3.0.0/ARChon-v1.1-x86_32.zip)
**64位** Ubntu发行版:
* [下载 64 位版 Ubuntu 上的 Archron](https://github.com/vladikoff/chromeos-apk/releases/download/v3.0.0/ARChon-v1.1-x86_64.zip)
下载好运行环境安装包后,从.zip文件中解压,并将解压得到的目录移动到Home目录。操作命令如下:
```
$ wget https://github.com/vladikoff/chromeos-apk/releases/download/v3.0.0/ARChon-v1.1-x86_32.zip
```

```
$ unzip ARChon-v1.1-x86_32.zip ~/
```
接下来是安装运行时环境,首先打开Google Chrome浏览器,在地址栏键入**chrome://extensions**。然后,选中“**开发者模式**”。最后,点击“**载入未打包扩展程序**”,选择刚才放置在**~/Home**下面的文件夹。
### 安装 ChromeOS-APK
如果要用到上面提到的那些应用,那么手动转换这些APK无需复杂的操作——只需要安装“[chromeos-apk](https://github.com/vladikoff/chromeos-apk/blob/master/README.md)”命令行JavaScript工具。可以在Node Package Modules(npm)管理器中安装它。为了安装npm和chromeos-apk,在shell或终端中运行下面命令:
```
$ sudo apt-get install npm nodejs nodejs-legacy
```
如果**操作系统是64位**,需要安装下面这个库,命令如下:
```
$ sudo apt-get install lib32stdc++6
```
然后,运行这条命令来安装最新的chromeos-apk:
```
$ npm install -g chromeos-apk@latest
```

取决于系统配置,可能需要以sudo权限运行后一条命令。
现在,我们将找一个应用程序的APK来在Google浏览器上试一试,但务必牢记**并非所有的安卓应用都可以**,有一些可能不稳定或者缺少某些特性。大部分安装即用的通讯类应用都不适用这个环境。
### 转换APK
将**安卓APK放到~/Home**下,然后在**终端**执行下列命令进行转换:
```
$ chromeos-apk myapp.apk --archon
```
如果想以全屏模式运行应用,请替换成这条命令:
```
$ chromeos-apk myapp.apk --archon --tablet
```
注意:请将myapp.apk替换成待转换的安卓APK应用的文件名。
为了方便,也可以使用[Twerk](https://chrome.google.com/webstore/detail/twerk/jhdnjmjhmfihbfjdgmnappnoaehnhiaf)来进行转换,这样可以跳过这一步。
### 运行安卓Apk
最后,打开chrome浏览器,然后进入chrome://extensions页面,勾选开发者模式。点击“载入未打包扩展程序”按钮,选择上面脚本刚创建的文件夹。
至此,就可以打开Chrome应用启动器运行安卓应用了。
### 总结
万岁!我们已经成功在Chrome浏览器中安装好安卓Apk应用程序了。这篇文章是关于一款由Vlad Filippov开发的、名为Archon的、时下流行的Chrome安卓运行环境。这个运行环境使用户在Chrome浏览器中运行转换过的Apk文件。目前它还不支持通讯类应用,诸如Whatsapp。因此,如果你有任何问题、建议和反馈,请在下面的评论框中写出来。非常感谢!去拥抱Archon吧!:-)
---
via: <http://linoxide.com/ubuntu-how-to/android-apps-ubuntu-archon-runtime/>
作者:[Arun Pyasi](http://linoxide.com/author/arunp/) 译者:[KayGuoWhu](https://github.com/KayGuoWhu)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5 个基于Linux命令行的文件下载和网站浏览工具 | Avishek Kumar | http://www.tecmint.com/linux-command-line-tools-for-downloading-files/ | Linux命令行是GNU/Linux中最神奇迷人的部分,它是非常强大的工具。命令行本身功能多样,多种内建或者第三方的命令行应用使得Linux变得更加健壮和强大。Linux Shell支持多种不同类型的网络应用,无论是BT下载软件,专用下载器或者互联网冲浪。 5个命令行互联网工具 这里我们介绍了5个很好的命令行互联网工具,它们非常有用,也很容易上手。 1. rTorrent rTorrent是基于文本,用C++编写,追求高性能的Torrent客户端。支持大部分标准的Linux发行版,包括FreeBSD和Mac OS X。 安装rTorrent # apt-get install rtorrent (基于 APT 的系统) #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31/225420f2iz5px4g659q6qx.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31/225420f2iz5px4g659q6qx.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ictlyh | false | [
"wget",
"curl",
"elinks",
"w3m"
] | 分享 | {
"viewnum": 33597,
"commentnum": 5,
"favtimes": 1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218.92.252.162",
"message": "貌似还有一个 lynx 吧。",
"username": "来自 - 江苏盐城 的 Firefox/Linux 用户",
"date": "2015-06-01T09:03:14"
},
{
"postip": "39.179.191.102",
"message": "我是来涨见识的",
"username": "浩浩君",
"date": "2015-06-01T15:03:52"
},
{
"postip": "106.37.236.229",
"message": "没有aria2c不幸福;mldonkey、jdownloader表示不服。",
"username": "delectate",
"date": "2015-06-01T17:16:45"
},
{
"postip": "121.22.29.121",
"message": "还有一个lynx浏览器",
"username": "ryt",
"date": "2015-06-01T19:01:39"
},
{
"postip": "111.201.9.86",
"message": "是的,这个好像是被遗忘了。。",
"username": "linux",
"date": "2015-06-01T21:33:46"
}
] | [
{
"raid": 5645,
"displayorder": 0
}
] | Linux命令行是GNU/Linux中最神奇迷人的部分,它是非常强大的工具。命令行本身功能多样,多种内建或者第三方的命令行应用使得Linux变得更加健壮和强大。Linux Shell支持多种不同类型的网络应用,无论是BT下载软件,专用下载器或者互联网冲浪。 5个命令行互联网工具 这里我们介绍了5个很好的命令行互联网工具,它们非常有用,也很容易上手。 1. rTorrent rTorrent是基于文本,用C++编写,追求高性能的Torrent客户端。支持大部分标准的Linux发行版,包括FreeBSD和Mac OS X。 安装rTorrent # apt-get install rtorrent (基于 APT 的系统) # | 2015-06-01T07:49:00 | 2015-06-01T07:49:00 | 5,546 | /article-5546-1.html | Linux命令行是GNU/Linux中最神奇迷人的部分,它是非常强大的工具。命令行本身功能多样,多种内建或者第三方的命令行应用使得Linux变得更加健壮和强大。Linux Shell支持多种不同类型的网络应用,无论是BT下载软件,专用下载器或者互联网冲浪。

*5个命令行互联网工具*
这里我们介绍了5个很好的命令行互联网工具,它们非常有用,也很容易上手。
### 1. rTorrent
rTorrent是基于文本,用C++编写,追求高性能的Torrent客户端。支持大部分标准的Linux发行版,包括FreeBSD和Mac OS X。
#### 安装rTorrent
```
# apt-get install rtorrent (基于 APT 的系统)
```
---
```
# yum install rtorrent (基于 YUM 的系统)
```
在终端中用下面的命令检查rtorrent是否正确安装
```
# rtorrent
```

*rTorrent命令行工具*
#### rTorrent的功能
一些有用的快捷键和使用方法
* CTRL+ q – 退出rTorrent应用程序
* CTRL+ s – 开始下载
* CTRL+ d – 停止运行中的下载或者移除已完成的下载
* CTRL+ k – 停止并关闭运行中的下载
* CTRL+ r – 在上传/下载种子之前进行Hash检查
* CTRL+ q – 执行两次这个命令,rTorrent会直接退出而不发送“停止”信号
* Left Arrow Key – 跳到上一屏幕
* Right Arrow Key – 跳到下一屏幕
### 2. Wget
Wget是GNU项目的一部分,名字由World Wide Web (WWW)衍生而来。Wget是用来递归下载、离线查看本地服务器HTML文件一个很好的工具,它可用于Windows, Mac,以及Linux等大部分平台。Wget能通过HTTP,HTTPS和FTP下载文件。另外,能镜像整个网站,支持代理浏览以及暂停/回复下载使得它更为有用。
#### 安装Wget
由于是GNU项目的一部分,Wget捆绑在大部分标准Linux发行版中,不再需要独立下载安装。如果默认没有安装,你也可以使用apt或者yum安装。
```
# apt-get install wget (基于 APT 的系统)
```
---
```
# yum install wget (基于 YUM 的系统)
```
#### Wget的一些基本用法
使用wget下载一个单独的文件.
```
# wget http://www.website-name.com/file
```
递归下载整个网站.
```
# wget -r http://www.website-name.com
```
从一个网站下载指定类型的文件(例如 pdf 和 png).
```
# wget -r -A png,pdf http://www.website-name.com
```
Wget是一个很棒的工具,它允许在资源有限的机器上自定义或者过滤下载。这是镜像一个网站(Yahoo.com)的wget下载截图。

*Wget 命令行文件下载*
要获取更多wget下载的例子,可以阅读我们的文章[Wget下载命令例子](/article-4129-1.html)。
### 3. cURL
cURL是在多种协议上传输数据的命令行工具。cURL是支持FTP, HTTP, FTPS, TFTP, TELNET, IMAP, POP3等协议的客户端应用。cURL是一个不同于wget 的简单下载器,和其它的相比,它支持LDAP,POP3。cURL也很好的支持代理下载,暂停下载以及恢复下载。
#### 安装cURL
在软件仓库或者已安装软件中,cURL在大部分发行版中默认是可用的。如果没有安装,运行apt或者yum从软件仓库中获取需要的安装包。
```
# apt-get install curl (基于 APT 的系统)
```
---
```
# yum install curl (基于 YUM 的系统)
```
cURL的基本使用方法
```
# curl www.tecmint.com
```

*Curl 下载*

*Curl 下载*
### 4. w3m
W3m是GPL协议下发布的基于文本的web浏览器。W3m支持表格,帧,颜色,SSL连接以及内联图像。W3m以快速浏览而出名。
#### 安装w3m
W3m在大部分Linux发行版中也是默认可用的。如果不可用的话可以用apt或者yum获取需要的安装包。
```
# apt-get install w3m (基于 APT 的系统)
```
---
```
# yum install w3m (基于 YUM 的系统)
```
#### w3m的基本使用方法
```
# w3m www.tecmint.com
```

*基于文本的web浏览器w3m*
### 5. Elinks
Elinks是基于文本的免费浏览器,用于Unix及基于Unix的系统。Elinks支持 HTTP,HTTP Cookies以及支持浏览Perl和Ruby脚本(LCTT 译注:应该是指 CGI)。也很好的支持选项卡浏览。最棒的是它支持鼠标、彩色以及支持一系列的协议,例如HTTP, FTP, SMB, Ipv4 和 Ipv6。
#### 安装Elinks
Elinks在大部分Linux发行版上是默认可用的。如果不是的话,可以通过apt或者yum安装。
```
# apt-get install elinks (基于 APT 的系统)
```
---
```
# yum install elinks (基于 YUM 的系统)
```
Elinks的基本使用方法
```
# elinks www.tecmint.com
```

*Elinks命令行浏览互联网*
就是这些了。有你们喜欢读的有趣的文章,我会再次来到这里。到那时尽请关注并保持和Tecmint的联系,别忘了在评论部分给我们你的宝贵的反馈。
---
via: <http://www.tecmint.com/linux-command-line-tools-for-downloading-files/>
作者:[Avishek Kumar](http://www.tecmint.com/author/avishek/) 译者:[ictlyh](https://github.com/ictlyh)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如何在Fedora或CentOS上使用Samba共享文件夹 | Kristophorus Hadiono | http://xmodulo.com/share-directory-samba-fedora-centos.html | 如今,无论在家里或者是办公场所,不同的电脑之间共享文件夹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在这种趋势下,现代操作系统通过网络文件系统的方式使得电脑间数据的交换变得简单而透明。如果您工作的环境中既有微软的Windows又有Linux,那么,一个共享文件及目录的方式便是通过一个跨平台网络文件共享协议:SMB/CIFS。Windows原生的支持SMB/CIFS,Linux也通过开源的软件Samba实现了SMB/CIFS协议。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展示如何使用Samba共享文件夹。我们使用的Linux平台是Fedora或CentOS。这篇文章分为四部分。首先,我们在Fedora/CentOS环境下安装Sa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31/234240s70t2t00o6ft03t0.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31/234240s70t2t00o6ft03t0.png | false | false | true | wwy-hust | false | [
"Samba",
"共享"
] | 系统运维 | {
"viewnum": 11405,
"commentnum": 0,
"favtimes": 7,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如今,无论在家里或者是办公场所,不同的电脑之间共享文件夹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在这种趋势下,现代操作系统通过网络文件系统的方式使得电脑间数据的交换变得简单而透明。如果您工作的环境中既有微软的Windows又有Linux,那么,一个共享文件及目录的方式便是通过一个跨平台网络文件共享协议:SMB/CIFS。Windows原生的支持SMB/CIFS,Linux也通过开源的软件Samba实现了SMB/CIFS协议。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展示如何使用Samba共享文件夹。我们使用的Linux平台是Fedora或CentOS。这篇文章分为四部分。首先,我们在Fedora/CentOS环境下安装Sa | 2015-06-01T08:34:00 | 2015-06-01T08:34:00 | 5,547 | /article-5547-1.html | 如今,无论在家里或者是办公场所,不同的电脑之间共享文件夹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在这种趋势下,现代操作系统通过网络文件系统的方式使得电脑间数据的交换变得简单而透明。如果您工作的环境中既有微软的Windows又有Linux,那么,一个共享文件及目录的方式便是通过一个跨平台网络文件共享协议:SMB/CIFS。Windows原生的支持SMB/CIFS,Linux也通过开源的软件Samba实现了SMB/CIFS协议。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展示**如何使用Samba共享文件夹**。我们使用的Linux平台是**Fedora或CentOS**。这篇文章分为四部分。首先,我们在Fedora/CentOS环境下安装Samba。接着,我们讨论如何调整SELinux和防火墙配置以允许Samba的文件共享。最后我们介绍如何使用Samba来共享文件夹。
### 步骤1:在Fedora和CentOS上安装Samba
首先,安装Samba以及进行一些基本的配置。
检验Samba是否已经安装在您的系统中:
```
$ rpm -q samba samba-common samba-client
```
如果上面的命令没有任何输出,这意味着Samba并未安装。这时,应使用下面的命令来安装Samba。
```
$ sudo yum install samba samba-common samba-client
```
接下来,创建一个用于在网络中共享的本地文件夹。这个文件夹应该以Samba共享的方式导出到远程的用户。在这个指南中,我们会在顶层文件夹'/'中创建这个文件夹,因此,请确保您有相应的权限。
```
$ sudo mkdir /shared
```
如果您想在您的home文件夹内创建共享文件夹(例如,~/shared),您必须激活SELinux中Samba的home文件夹共享选项,具体将在后面提到。
在创建/shared文件夹后,设置文件夹权限以保证其余用户可以访问它。
```
$ sudo chmod o+rw /shared
```
如果您不想其他用户对该文件夹拥有写权限,您需要移除命令中的'w'选项。
```
$ sudo chmod o+r /shared
```
接下来,创建一个空文件来测试。这个文件可以被用来验证Samba的共享已经被挂载。
```
$ sudo touch /shared/file1
```
### 步骤2:为Samba配置SELinux
接下来,我们需要再次配置SELinux。在Fedora和CentOS发行版中SELinux是默认开启的。SELinux仅在正确的安全配置下才允许Samba读取和修改文件或文件夹。(例如,加上'samba*share*t'属性标签)。
下面的命令为文件的配置添加必要的标签:
```
$ sudo semanage fcontext -a -t samba_share_t "<directory>(/.*)?"
```
将替换为我们之前为Samba共享创建的本地文件夹(例如,/shared):
```
$ sudo semanage fcontext -a -t samba_share_t "/shared(/.*)?"
```
我们必须执行restorecon命令来激活修改的标签,命令如下:
```
$ sudo restorecon -R -v /shared
```

为了通过Samba共享在我们home文件夹内的文件夹,我们必须在SELinux中开启共享home文件夹的选项,该选项默认被关闭。下面的命令能达到该效果。如果您并未共享您的home文件夹,那么您可以跳过该步骤。
```
$ sudo setsebool -P samba_enable_home_dirs 1
```
### 步骤3:为Samba配置防火墙
下面的命令用来打开防火墙中Samba共享所需的TCP/UDP端口。
如果您在使用firewalld(例如,在Fedora和CentOS7下),接下来的命令将会永久的修改Samba相关的防火墙规则。
```
$ sudo firewall-cmd --permanent --add-service=samba
```
如果您在防火墙中使用iptables(例如,CentOS6或者更早的版本),可以使用下面的命令来打开Samba必要的向外的端口。
```
$ sudo vi /etc/sysconfig/iptables
```
---
```
-A RH-Firewall-1-INPUT -m state --state NEW -m tcp -p tcp --dport 445 -j ACCEPT
-A RH-Firewall-1-INPUT -m state --state NEW -m udp -p udp --dport 445 -j ACCEPT
-A RH-Firewall-1-INPUT -m state --state NEW -m udp -p udp --dport 137 -j ACCEPT
-A RH-Firewall-1-INPUT -m state --state NEW -m udp -p udp --dport 138 -j ACCEPT
-A RH-Firewall-1-INPUT -m state --state NEW -m tcp -p tcp --dport 139 -j ACCEPT
```
然后重启iptables服务:
```
$ sudo service iptables restart
```
### 步骤4:更改Samba配置
后面的步骤用来配置Samba以将本地文件夹导出为Samba共享文件夹。
使用文件编辑器打开Samba配置文件,并将下面的行添加到文件的末尾。
```
$ sudo nano /etc/samba/smb.conf
```
---
```
[myshare]
comment=my shared files
path=/shared
public=yes
writeable=yes
```
上面在括号内的文本(例如,"myshare")是Samba共享的资源的名字,它被用来从远程主机存取Samba共享。
创建Samba用户帐户,这是挂载和导出Samba文件系统所必须的。我们可以使用smbpasswd工具来创建一个Samba用户。注意,Samba用户帐户必须是已有的Linux用户。如果您尝试使用smbpasswd添加一个不存在的用户,它会返回一个错误的消息。
如果您不想使用任何已存在的Linux用户作为Samba用户,您可以在您的系统中创建一个新的用户。为安全起见,设置新用户的登录脚本为/sbin/nologin,并且不创建该用户的home文件夹。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创建了一个名叫"sambaguest"的用户,如下:
```
$ sudo useradd -M -s /sbin/nologin sambaguest
$ sudo passwd sambaguest
```

在创建一个新用户后,使用smbpasswd命令添加Samba用户。当这个命令询问一个密码时,您可以键入一个与其用户密码不同的密码。
```
$ sudo smbpasswd -a sambaguest
```
激活Samba服务,并检测Samba服务是否在运行。
```
$ sudo systemctl enable smb.service
$ sudo systemctl start smb.service
$ sudo systemctl is-active smb
```

使用下面的命令来查看Samba中共享的文件夹列表。
```
$ smbclient -U sambaguest -L localhost
```

接下来是在Thunar文件管理器中访问Samba共享文件夹以及对file1进行拷贝复制的截图。注意,Samba的共享内容可以通过在Thunar中通过 `smb://<samba-server-IP-address>/myshare` 这个地址来访问。

---
via: <http://xmodulo.com/share-directory-samba-fedora-centos.html>
作者:[Kristophorus Hadiono](http://xmodulo.com/author/kristophorus) 译者:[wwy-hust](https://github.com/wwy-hust)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在 Linux 下体验谷歌 Material风格的GTK和图标主题Paper | Abhishek | http://itsfoss.com/install-paper-theme-linux/ | Paper是一款即将与广大朋友们见面的一个图形工具包和图标主题,它的设计灵感来自于谷歌的设计语言Material风格。Paper由Sam Hewitt发起,Sam是Moka项目的一员,Moka总会设计出让人满意的Ubuntu主题。对于Paper,我敢说只要它一经推出,它必将是最好的GTK主题开发包之一。 对的,你没有听错,Paper主题还在开发阶段。因此我建议,如果你想在你的Ubuntu或者它的衍生版本上安装Paper,最好抱着试一试的实验心态。因为你多多少少会发现一些破损的图标,但这并不影响整体体验非常棒! 通过PPA在Ubuntu及其衍生版本上安装Paper主题 Sam为Ubuntu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6/01/095701rl0lglpz4qznxzzp.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6/01/095701rl0lglpz4qznxzzp.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sevenot | false | [
"主题",
"图标"
] | 分享 | {
"viewnum": 16502,
"commentnum": 2,
"favtimes": 3,
"sharetimes": 1,
"likes": 0
} | [
{
"postip": "106.37.236.229",
"message": "点击链接下载icon 压缩包:<br />\r\nhttps://launchpad.net/~snwh/+archive/ubuntu/pulp/+files/paper-icon-theme_1.0-0%7E146%7Eubuntu15.04.1.tar.gz",
"username": "delectate",
"date": "2015-06-01T17:20:42"
},
{
"postip": "14.152.94.66",
"message": "对发行版没有兴趣了,arch代表了linux的发展方向,换一个发行版就出现很多莫名其妙的兼容性问题等等,浪费人的精力",
"username": "来自 - 广东 的 Chrome/Linux 用户",
"date": "2015-06-17T19:10:45"
}
] | [] | Paper是一款即将与广大朋友们见面的一个图形工具包和图标主题,它的设计灵感来自于谷歌的设计语言Material风格。Paper由Sam Hewitt发起,Sam是Moka项目的一员,Moka总会设计出让人满意的Ubuntu主题。对于Paper,我敢说只要它一经推出,它必将是最好的GTK主题开发包之一。 对的,你没有听错,Paper主题还在开发阶段。因此我建议,如果你想在你的Ubuntu或者它的衍生版本上安装Paper,最好抱着试一试的实验心态。因为你多多少少会发现一些破损的图标,但这并不影响整体体验非常棒! 通过PPA在Ubuntu及其衍生版本上安装Paper主题 Sam为Ubuntu | 2015-06-01T09:57:00 | 2015-06-01T09:57:00 | 5,548 | /article-5548-1.html | 
[Paper](http://snwh.org/paper/)是一款即将与广大朋友们见面的一个图形工具包和图标主题,它的设计灵感来自于谷歌的设计语言[Material风格](http://www.google.fr/design/spec/material-design/introduction.html)。Paper由Sam Hewitt发起,Sam是[Moka项目](http://mokaproject.com/moka-icon-theme/)的一员,Moka总会设计出[让人满意的Ubuntu主题](http://itsfoss.com/best-icon-themes-ubuntu-1404/)。对于Paper,我敢说只要它一经推出,它必将是[最好的GTK主题开发包](http://itsfoss.com/gnome-shell-themes-ubuntu-1404/)之一。
对的,你没有听错,Paper主题还在开发阶段。因此我建议,如果你想在你的Ubuntu或者它的衍生版本上安装Paper,最好抱着试一试的实验心态。因为你多多少少会发现一些破损的图标,但这并不影响整体体验非常棒!
### 通过PPA在Ubuntu及其衍生版本上安装Paper主题
Sam为Ubuntu和它的衍生版本设置了一个专用的PPA(Presonal Package Archives,个人软件包档案)。我推荐你通过PPA安装而不是下载Paper主题,因为你将会定期更新主题。这个PPA可供使用的系统有Ubuntu 15.04, Ubuntu 14.10, Ubuntu 14.04, Elementary OS Freya, Elementary OS Luna, Linux Mint 17, Linux Mint 16 和其它的Ubuntu衍生版本。
打开终端,输入下列命令:
```
sudo add-apt-repository ppa:snwh/pulp
sudo apt-get update
sudo apt-get install paper-gtk-theme paper-icon-theme
```
### 下载Paper GTK和图标主题
如果你不想用PPA,你可以手动下载主题和图标。但是就像刚才所说,这样你就无法自动更新。
* [下载Paper图标主题](https://github.com/snwh/paper-icon-theme)
* [下载Paper的GTK主题](https://github.com/snwh/paper-gtk-theme)
#### 把它们用起来吧
我希望你知道怎么在你的Ubuntu中安装或者更改主题。如果你不知道,下面几个教程将帮助你安装一个新的主题。
* [如何在标准Ubuntu中更改主题](http://itsfoss.com/how-to-install-themes-in-ubuntu-13-10/)
* [如何在GNOME Shell中更改主题](http://itsfoss.com/install-switch-themes-gnome-shell/)
* [如何在Ubuntu Mint中更改主题](http://itsfoss.com/install-icon-linux-mint/)
* [如何在Elementary OS Freya中更改主题](http://itsfoss.com/install-themes-icons-elementary-os-freya/)
#### 就是这样!
因为我用过[Elementary OS Freya](http://itsfoss.com/tag/elementary-os-freya/)一段时间,这里有一些看起来像Elementary OS Freya的Paper主题和图标的截图。我使用了一张Material Design风格的墙纸,这样可以更好的匹配主题和图标。


你觉得这个Material风格的主题怎么样?如果你使用它的话,在评论里和我们分享你的桌面截图吧!
---
via: <http://itsfoss.com/install-paper-theme-linux/>
作者:[Abhishek](http://itsfoss.com/author/abhishek/) 译者:[sevenot](https://github.com/sevenot)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Ubuntu会在今年达到2亿用户么? | Michael Larabel | http://www.phoronix.com/scan.php?page=news_item&px=2015-200-Million-Goal-Retro | 距离Mark Shuttleworth表达他的目标在4年内Ubuntu的用户达到2亿已经过去了四年零两周。尽管Ubuntu的用户数量在过去的四年中一直在上升,但这个目标目前并未实现,并且看起来不会在今年年底实现。 那是2011年5月在UDS 布达佩斯,Shuttleworth表示Ubuntu将在4年内达到2亿用户。 上一次我听到Ubuntu有1千万用户,但是并没有任何可靠的报道表明Ubuntu的用户数接近2亿。来自Valve最近的统计表明相比于Windows和OS X的用户使用Linux的游戏用户的比重少于1%。大多数基于Web计量和其他统计方式的数据倾向于表明Linux的用户总数只占很少的部分。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6/01/100836u58y8x5sh7s9qhh6.jpe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6/01/100836u58y8x5sh7s9qhh6.jpeg | false | false | true | wwy-hust | false | [
"Ubuntu"
] | 观点 | {
"viewnum": 6458,
"commentnum": 13,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39.179.191.102",
"message": "很多时候,买的电脑还是预装Ubuntu,卖电脑的很自觉的给你换成Windows7。",
"username": "浩浩君",
"date": "2015-06-01T14:05:52"
},
{
"postip": "115.208.40.28",
"message": "不喜歡ubuntu,感覺就是個異類...",
"username": "来自 - 浙江湖州 的 Chrome/Linux 用户",
"date": "2015-06-01T16:11:42"
},
{
"postip": "118.122.120.235",
"message": "为何 Linux Chromium 下看不到验证码?",
"username": "来自 - 四川成都 的 Firefox/Linux 用户",
"date": "2015-06-01T16:40:46"
},
{
"postip": "140.240.94.159",
"message":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啊<br />\r\nps:貌似凡是基于 chromium 的浏览器都显示不了验证码啊",
"username": "来自 - 海南海口 的 Firefox/Linux 用户",
"date": "2015-06-01T17:28:21"
},
{
"postip": "121.22.29.121",
"message": "随着ubuntu的发展,这个目标一定会实现的",
"username": "ryt",
"date": "2015-06-01T18:54:11"
},
{
"postip": "111.201.9.86",
"message": "不是吧,我是用 chrome 的啊。。",
"username": "linux",
"date": "2015-06-01T21:34:09"
},
{
"postip": "111.201.9.86",
"message": "不过这个验证码是挺糟心的,但是也没别的好办法,也不敢放开不要。",
"username": "linux",
"date": "2015-06-01T21:34:50"
},
{
"postip": "117.14.202.226",
"message": "不少统计代码连linux都无法正确识别,你指望它们能统计出来嘛<br />\r\nps为啥我连验证码都显示不出来,只好换个试试了",
"username": "来自 - 天津 的 Firefox/Linux 用户",
"date": "2015-06-01T21:58:30"
},
{
"postip": "42.49.11.61",
"message":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username": "来自 - 湖南邵阳 的 Firefox/Linux 用户",
"date": "2015-06-02T10:37:35"
},
{
"postip": "39.179.191.102",
"message": "我用chrome也一直没毛病呀,不过谷歌说chrome 45之后不支持NPAPI插件了这点还是有点小担心,百度网盘、115网盘之类的都需要这种插件呢。<br />\r\n今天发现敲www.linux.cn是个美女图片的网站,再敲一个www.liunx.cn才成了linux.cn。这是DNS抽风呢,还是。。。",
"username": "浩浩君",
"date": "2015-06-02T12:06:26"
},
{
"postip": "39.179.191.102",
"message": "我居然敲错了,吧linux敲成liunx。。。还看个老半天没看出来。。。",
"username": "浩浩君",
"date": "2015-06-02T12:10:11"
},
{
"postip": "106.120.101.58",
"message": "确实有不少人汇报验证码出不了。。真奇怪。。研究下去。。",
"username": "linux",
"date": "2015-06-02T16:31:14"
},
{
"postip": "125.71.5.36",
"message": "有没有算上我啊..",
"username": "来自 - 四川成都 的 Firefox/Linux 用户",
"date": "2015-06-06T08:48:02"
}
] | [
{
"raid": 6773,
"displayorder": 0
}
] | 距离Mark Shuttleworth表达他的目标在4年内Ubuntu的用户达到2亿已经过去了四年零两周。尽管Ubuntu的用户数量在过去的四年中一直在上升,但这个目标目前并未实现,并且看起来不会在今年年底实现。 那是2011年5月在UDS 布达佩斯,Shuttleworth表示Ubuntu将在4年内达到2亿用户。 上一次我听到Ubuntu有1千万用户,但是并没有任何可靠的报道表明Ubuntu的用户数接近2亿。来自Valve最近的统计表明相比于Windows和OS X的用户使用Linux的游戏用户的比重少于1%。大多数基于Web计量和其他统计方式的数据倾向于表明Linux的用户总数只占很少的部分。 | 2015-06-01T10:06:00 | 2015-06-01T10:06:00 | 5,549 | /article-5549-1.html | 距离Mark Shuttleworth表达他的目标“在4年内Ubuntu的用户达到2亿”已经过去了四年零两周。尽管Ubuntu的用户数量在过去的四年中一直在上升,但这个目标目前并未实现,并且看起来不会在今年年底实现。
那是2011年5月在[UDS 布达佩斯](http://www.phoronix.com/vr.php?view=16002),Shuttleworth表示Ubuntu将在4年内达到2亿用户。

上一次我听到Ubuntu有“1千万”用户,但是并没有任何可靠的报道表明Ubuntu的用户数接近2亿。来自Valve最近的统计表明相比于Windows和OS X的用户[使用Linux的游戏用户的比重少于1%](http://www.phoronix.com/scan.php?page=news_item&px=Steam-April-2015-1-Drop)。大多数基于Web计量和其他统计方式的数据倾向于表明Linux的用户总数只占很少的部分。
撇开桌面版不谈,Ubuntu在过去的四年来至少在云和服务器部署方面得到了大量的占有率,并且被证明是Red Hat Enterprise的有力竞争者。Ubuntu还证明了它对基于ARM的硬件十分友好。当Mark在四年前提出他的目标时,他可能考虑到Ubuntu Phone/Touch会比目前的状况更好。可是Ubuntu Phone/Touch目前仅仅在欧洲和[中国](http://www.phoronix.com/scan.php?page=news_item&px=Ubuntu-MX4-In-China)可用,并且[Ubuntu Touch软件依旧在成熟的路上](http://www.phoronix.com/scan.php?page=news_item&px=Ubuntu-Calculator-Reboot),[仍需要大量的关键应用程序方面的工作](http://www.phoronix.com/scan.php?page=news_item&px=MTgzOTM)等。

距离Canonical宣布[Ubuntu不久将登陆5%的PC](http://www.phoronix.com/scan.php?page=news_item&px=MTA5ODM)也已过去了3年。5%的目标是全球的PC装机量,但哪怕再过3年,我依旧很难相信这个目标会实现。至少在美国和欧洲,我仍难以在实体店看到Ubuntu作为预装的系统,主要的网络零售商/OEM厂商仍倾向于在特定的PC型号中提供Linux,比如Chrome OS、Android设备。
另一个由开源社区提出的高傲地、落空的目标便是[GNOME将在2010年占有全球桌面市场10%的份额](https://www.phoronix.com/scan.php?page=news_item&px=Nzg1Mw)。五年了,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他们接近了那10%的里程碑。
在今天,您认为Ubuntu用户有多少呢?在未来的几年里,Ubuntu(或者Linux)的用户会有多大增长呢?通过评论来与我们分享您的想法吧。
---
via: <http://www.phoronix.com/scan.php?page=news_item&px=2015-200-Million-Goal-Retro>
作者:[Michael Larabel](http://www.michaellarabel.com/) 译者:[wwy-hust](https://github.com/wwy-hust)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BSD 的那些事 | Mike Saunders | http://www.linuxvoice.com/faq-bsd-2/ | 假如历史稍有不同,今天你将听到的是FreeBSD之声... (LCTT 译注:本文来自Linux之声(LinuxVoice)。) 那么,这个Birsa Seva Dal是怎么回事呢?难道不是一个印度的政治组织么? 真有趣,您查阅了维基百科上BSD的消除分歧页面是为了讲上面这个笑话,对么?这里我们在讨论伯克利软件发行版(Berkeley Software Distribution),一个比您想象中用的更广泛的操作系统家族。 抱歉,我有点 Hold 不住自己。那么,这些操作系统是怎么回事呢? 今天,主要使用的BSD操作系统有三种。他们都基于Unix,他们都开源,并且大多担任服务器的角色,但也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6/02/093219rj664rr834d3n25z.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6/02/093219rj664rr834d3n25z.png | false | false | true | wwy-hust | true | [
"BSD"
] | 观点 | {
"viewnum": 6982,
"commentnum": 1,
"favtimes": 3,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39.179.191.102",
"message": "还没有玩过BSD系统的路过!",
"username": "浩浩君",
"date": "2015-06-02T13:28:59"
}
] | [
{
"raid": 5927,
"displayorder": 0
}
] | 假如历史稍有不同,今天你将听到的是FreeBSD之声... (LCTT 译注:本文来自Linux之声(LinuxVoice)。) 那么,这个Birsa Seva Dal是怎么回事呢?难道不是一个印度的政治组织么? 真有趣,您查阅了维基百科上BSD的消除分歧页面是为了讲上面这个笑话,对么?这里我们在讨论伯克利软件发行版(Berkeley Software Distribution),一个比您想象中用的更广泛的操作系统家族。 抱歉,我有点 Hold 不住自己。那么,这些操作系统是怎么回事呢? 今天,主要使用的BSD操作系统有三种。他们都基于Unix,他们都开源,并且大多担任服务器的角色,但也 | 2015-06-02T09:32:00 | 2015-06-02T09:32:00 | 5,552 | /article-5552-1.html | 
**假如历史稍有不同,今天你将听到的是“FreeBSD之声”...**
(LCTT 译注:本文来自“Linux之声(LinuxVoice)”。)
#### 那么,这个Birsa Seva Dal是怎么回事呢?难道不是一个印度的政治组织么?
真有趣,您查阅了维基百科上“BSD”的消除分歧页面是为了讲上面这个笑话,对么?这里我们在讨论伯克利软件发行版(Berkeley Software Distribution),一个比您想象中用的更广泛的操作系统家族。
#### 抱歉,我有点 Hold 不住自己。那么,这些操作系统是怎么回事呢?
今天,主要使用的BSD操作系统有三种。他们都基于Unix,他们都开源,并且大多担任服务器的角色,但也能当作优秀的桌面和工作站。他们运行KDE,Firefox,LibreOffice,Apache,MySQL和许多你能说得出名字的开源软件。它们都很稳定、安全、支持许多不同的硬件。
#### 真棒!你刚才在描述GNU/Linux吧
是的,Linux拥有我刚才提到的所有东西,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从来不讨论BSD。在日常的使用中,Linux和BSD并没有太多的不同,这主要是因为他们都以Unix为基础,并共用很多软件。您可以登录进远程主机,在Vim中写一些Python代码,使用Mutt检查您的email,您可能并未意识到您在使用BSD。或许您在咖啡馆里正通过网络终端使用它,但不知道他是BSD。
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开发模式和许可证,为了解这些,我们需要回到过去。在BSD中,B代表着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在1980年代,那里是开源的Unix软件的发源地。到了90年代,基于x86的PC变得流行,许多人对在他们的家庭电脑中安装Unix类操作系统产生了兴趣。1992年,一个叫做386BSD的项目在那时发布,提供了上述功能。
#### 那么,所有的Linux发行版那个时候在哪里呢?
问得好!您也许知道这一年的前一年(1991),Linus Torvalds已经发布了他的内核,当它与GNU项目结合时,变成了完整的开源操作系统。Linus那时也在关注GNU的内核(Hurd)和386BSD,并且他说过,如果那时两个内核有一个可以正常使用,他可能就不会创造Linux了。所以,90年代的头几年,开源操作系统生机勃勃,没有人知道哪个系统会最终胜出。
接下来,BSD遇到了一些麻烦。Unix最初的开发方AT&T试图从他们在操作系统方面的付出中获得一些利益,他们声称BSD侵犯了他们的知识产权。此事最终以1992年的一桩诉讼结束,它极大的抑制了BSD的开发进程。其结果就是,许多BSD源码必须重写,与此同时,GNU/Linux已经丰富了功能,变得稳定和流行了。
在90年代早期,BSD被认为比GNU/Linux更加成熟,如果没有那些法律麻烦,他可能已经成为了x86 PC的标准了。今天,我们可能都在使用它而不是Linux。
#### 但你提到BSD仍然被广泛的使用,所以它后来有提升么?
是的。386BSD的开发停滞了,但有两只开发团队通过互联网协作并创造了两个独立的成功的项目。FreeBSD成为了使用最广泛的BSD版本,它目前是和Linux最相似的系统,包括桌面和服务器版本。而NetBSD则聚焦于可移植性(今天它可以运行在超过50种不同平台上,均基于同样的代码版本)。另一个版本是OpenBSD,它在NetBSD开始不久就因为开发者的口角而作为NetBSD的分支诞生了,今天,它以专注于安全闻名。多年以来,OpenBSD创建了许多程序,它们都成了Linux的标准部分,比如说OpenSSH - 甚至,现在我们还有了LibreSSL。
#### 所以,这三种版本的BSD和Linux发行版相似么?
也是也不是,每个BSD版本都有自己的代码库、不同的开发团队。尽管他们间有许多共用的代码(尤其是硬件驱动)。但他们是各自拥有其特色、优点和缺点的相互独立的操作系统。
我们提到过,BSD的开发模式是他们真正和GNU/Linux区别的重要特点。在GNU/Linux中没有人对其整体进行掌控:一些团队在GNU组件方面工作,一些团队在开发内核,一些在开发启动脚本,一些在写手册,一些在写库等等。这样的开发模式通常被称作缺少中央权利的“荒蛮的美国西部”,由发行版负责将所有的东西各自锲合。
而BSD则相反,它们从中央化的源代码树中开发并作为一个整体。内核、库、系统组件和文档页都存在一个地方,且以同样的方式使用。许多BSD粉丝声称,这个特点给了操作系统更多的一致性和稳定性。通过我这些年使用BSD的经验来看,我们可以证明手册页已经变得非常完备。

#### 难道BSD没有使用GNU/Linux的任何东西么?
是的,但除了GCC。几十年来,GNU Compiler Collection已经成为了实际上的Unix系统标准编译器,但FreeBSD最近已经转而使用LLVM/Clang了。值得注意的是BSD还是用了一些其他的开源项目,但它们并属于GNU或者Linux,比如说X Window System(XFree86和X.org)、Perl等等。并且幸亏有像POSIX一样的标准,许多运行在Linux上的程序可以在BSD的许多版本上编译和运行。
因此,您可以把LAMP(Linux、Apache、MySQL和PHP)中的L改成FreeBSD,这样可以获得几乎同样的环境,以及一些不同的特性(例如,在文件系统和驱动支持方面)。FreeBSD有一些大型、海量的用户,例如Netflix,每天提供海量的数据。尽管FreeBSD可以做为一个不错的桌面环境,但它的长处在于服务器方面,它拥有超乎寻常的可靠性和网络性能。
OpenBSD更倾向用于安全性十分必要的场合,如小型Web服务、文件托管、防火墙和网关。NetBSD是BSD主要发行版中最不流行的一个,它能运行在几乎所有平台上,包括古老的Amigas和Acorn boxes,有时您可以在闭源的网络设备中找到它的身影。
#### 等等,怎么会有人将开源代码闭源呢?那在Linux中是不合适的
对的,这里我们谈到了它与GNU/Linux的主要不同。BSD版本的许可证(很有趣,就叫做BSD许可证)非常不同于我们所知的GPL。对于新手来说,BSD更简短。BSD许可证主要内容是:对这份代码做你想做的事,但要保留它的初始开发者的荣誉,并且如果它搞坏你的电脑时不要提出诉讼。
因此,该许可证中没有任何条款强制代码开源,不像GPL,它要求使用这份代码的用户将他们的修改也开源。这一重要的不同引起了互联网上无数的激烈讨论,BSD的粉丝们说他们的许可证更加自由(因为它不那么严格),而GNU/GPL的粉丝说他们的证书才更自由(因为它保留了真正的自由)
#### 啊呀,不管怎么说,你已经引起了我的兴趣,我在哪里能尝试这些可爱的BSD版本呢?
您大概已经可以猜到这些网站了 – [www.openbsd.org](http://www.openbsd.org/)、[www.freebsd.org](http://www.freebsd.org/)、[www.netbsd.org](http://www.netbsd.org/)。在那里,您可以下载ISO镜像,在VirtualBox中启动它们,然后开始玩耍。如果您已经用了一段时间的Linux,你就会发现这并不难,虽然您需要了解命令行。如果您在寻找一些对新手更加友好的东西,可以试试PC-BSD,PC-BSD([www.pcbsd.org](http://www.pcbsd.org/))是一个基于FreeBSD的个性化定制版本,它专注于桌面,有美观的图形化安装器和超级简单的软件管理器。
祝你玩的愉快!
---
via: <http://www.linuxvoice.com/faq-bsd-2/>
作者:[Mike Saunders](http://www.linuxvoice.com/author/mike/) 译者:[wwy-hust](https://github.com/wwy-hust)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开源旧事:Linux为什么能成功? | Christopher Tozzi | http://thevarguy.com/open-source-application-software-companies/050415/open-source-history-why-did-linux-succeed | Linux,这个始于1991年由Linus Torvalds开发的类Unix操作系统内核已经成为开源世界的中心,人们不禁追问为什么Linux成功了,而包括GNU HURD和BSD在内的那么多相似的项目却失败了? 自由软件和开源世界的发展史中最令人不解的问题之一是为什么Linux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成功,然而其它同样尝试打造自由开源、类Unix操作系统内核的项目却没能那么成功?这个问题难以回答,但我总结了一些原因,在下面与大家分享。 不过,首先得明确:当我谈论Linux是一个巨大的成功时所表达的含义。我这样说是相对于其它类Unix操作系统内核的,后者中一些是开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6/02/111848svi9nlniaoii8l66.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6/02/111848svi9nlniaoii8l66.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KayGuoWhu | true | [
"Linux"
] | 观点 | {
"viewnum": 9776,
"commentnum": 3,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17.136.81.170",
"message": "赞一个!翻译组辛苦了!",
"username": "来自 - 的 Safari/Linux 用户",
"date": "2015-06-03T18:04:47"
},
{
"postip": "114.253.18.127",
"message": "这篇和之前那篇《BSD 的那些事》都翻译的不错,而且值得一读。",
"username": "linux",
"date": "2015-06-03T21:38:08"
},
{
"postip": "117.136.85.222",
"message": "个人认为 linux 为什么能成功根本原因是 linux 用的是 GPL 协议,一个真正保证了开源的协议",
"username": "来自 - 的 Mozilla/Mac 用户",
"date": "2015-06-05T01:06:55"
}
] | [] | Linux,这个始于1991年由Linus Torvalds开发的类Unix操作系统内核已经成为开源世界的中心,人们不禁追问为什么Linux成功了,而包括GNU HURD和BSD在内的那么多相似的项目却失败了? 自由软件和开源世界的发展史中最令人不解的问题之一是为什么Linux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成功,然而其它同样尝试打造自由开源、类Unix操作系统内核的项目却没能那么成功?这个问题难以回答,但我总结了一些原因,在下面与大家分享。 不过,首先得明确:当我谈论Linux是一个巨大的成功时所表达的含义。我这样说是相对于其它类Unix操作系统内核的,后者中一些是开 | 2015-06-03T08:17:00 | 2015-06-03T08:17:00 | 5,553 | /article-5553-1.html |
>
> Linux,这个始于1991年由Linus Torvalds开发的类Unix操作系统内核已经成为开源世界的中心,人们不禁追问为什么Linux成功了,而包括GNU HURD和BSD在内的那么多相似的项目却失败了?
>
>
>

自由软件和开源世界的发展史中最令人不解的问题之一是为什么Linux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成功,然而其它同样尝试打造自由开源、类Unix操作系统内核的项目却没能那么成功?这个问题难以回答,但我总结了一些原因,在下面与大家分享。
不过,首先得明确:当我谈论Linux是一个巨大的成功时所表达的含义。我这样说是相对于其它类Unix操作系统内核的,后者中一些是开源的,一些不是,而且它们繁荣发展的时期是Linux诞生的时期。[GNU](http://gnu.org/)的HURD,一个发起于[1991年5月](http://gnu.org/)的Free(自由)的内核,便是其中之一。其它的包括现在大部分人都没听说过的Unix,比如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开发出来的BSD的各种各样Unix衍生版,由微软主导的Unix系统Xenix,包括Minix在内的学术版本Unix,和在AT&T赞助下开发的最初的Unix。在更早的数十年内,它对于学术界和商业界的计算发展至关重要,但到19世纪90年代就已经几乎已经消失在人们的视野里。
#### 相关阅读
* [开源旧事:黑客文化和黑客伦理的起源追踪](http://thevarguy.com/open-source-application-software-companies/042915/open-source-history-tracing-origins-hacker-culture-and-ha)
* [Unix和个人计算机:重新诠释Linux起源](http://thevarguy.com/open-source-application-software-companies/042715/unix-and-personal-computers-reinterpreting-origins-linux)
此外,得说明的是,我这里说的是内核,而不是完整的操作系统。在很大程度上,Linux内核的成功归功于GNU整个项目。GNU这个项目产生了一套至关重要的工具,包括编译器、调试器和BASH shell的实现,这些对于构建一个类Unix操作系统是必需的。但是GNU的开发者们从没开发出一个HURD内核的可行版本(尽管他们仍在[不懈努力中](http://thevarguy.com/open-source-application-software-companies/042015/30-years-hurd-lives-gnu-updates-open-source-))。相反,Linux呈现出来的则是一个将GNU各个部分紧密连接在一起的内核,尽管这超出了GNU的初衷。
因此,值得人们去追问为什么Linux,一个由Linus Torvalds这个芬兰的无名程序员于1991年——和HURD同一年——发起的内核,能够经受考验并发展壮大?在当时的大环境下,很多拥有强力商业支持的、由当时炙手可热的黑客领头的类Unix内核都没能够发展起来。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找到了一些和这个问题相关的解释。为此我研究了自由软件和开源世界的发展史,和不同解释的优缺点。
### Linux采用去中心化的开发方式
这个观点来源于Eric S. Raymond的文章,“[大教堂与市集](http://www.catb.org/esr/writings/cathedral-bazaar/cathedral-bazaar/)”和其相关资料。这些资料验证了一种情形:当大量的贡献者以一种去中心化的组织结构持续不断地协同合作时,软件开发的效率最佳。Linux的开发证明了这一点,与之相反的是,比如,GNU HURD采用了一种相对更集中化的方法来管理代码开发。其结果如同Raymond所言,显然在十年的时间里都没能成功构建出一个完整的操作系统。
在一定程度上,这个解释有道理,但仍有一些明显的不足。举例来说,Torvalds在指导Linux代码开发过程中毫无争议地承担起一个更加有权威的角色,他可以决定接受或拒绝代码,这一点并非Raymond和其他人所想的那样。其次,这个观点不能解释除了没能开发出一个可行的系统内核外GNU仍然成功地生产出那么多优秀的软件。如果只有去中心化的开发方式才能很好地指导开源软件世界里的项目,那么GNU所有的编程工作都应该是徒劳无功的,但事实并非如此。
### Linux是实用型的,而GNU是空想型的
个人而言,我觉得这个说法是最引人注目的,即Linux之所发展得如此迅速是因为它的创建者是一个实用主义者,他起初只是想写一个内核,使其能够在他家里的电脑上运行一个裁剪过的Unix操作系统,而不是成为以改变世界为目标的自由软件的一部分,而后者正是GNU项目的一贯目标。
然而,这个解释仍然有一些不能完全让人信服的地方。特别是,尽管Torvalds本人信奉实用主义的原则,但无论以前还是现在,并非所有参与到他的项目中的成员都和他一样信奉这一原则。尽管如此,Linux仍然取得了成功。
而且,如果实用主义是Linux持续发展的关键,那么就要再问一遍:为什么GNU除了没能开发出一个内核外还是成功地开发出这么多有用的工具?如果拥有某一种对软件的坚定政治信仰是追求成功的项目路上的绊脚石,那么GNU早应该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而不会是一个开发了那么多如今依然为IT世界提供坚实基础的优秀软件包的开拓者。
最后(但并不是最不重要),许多诞生于19世纪80年代末期和90年代初期的Unix变体,尤其是一些BSD分支,都是实用主义的产物。它们的开发者们致力于开发出可以自由分享而不是受到高昂商业证书限制的Unix变体,但他们对于编程或者共享代码并非完全局限于意识形态。Torvalds同样如此,因此很难说Linux和成功和其它Unix项目的失败是意识形态在作怪。
### 操作系统设计
当谈到Linux的成功时,不可忽视的是Linux和其它Unix变体之间的诸多技术差异。Richard Stallman,GNU项目的创始人,在一封给我的电子邮件中解释了为什么HURD的开发进度频频滞后:“GNU Hurd确实不是一次实用上的成功。部分原因是它的基本设计使它像是一个研究项目。(我之所以选择这样的设计,是考虑到这是快速实现一个可用内核的捷径。)”
就Torvalds独自编写出Linux的所有代码这点而言,Linux也有别于其它Unix变体。当他在1991年8月[第一次发布Linux](https://groups.google.com/forum/#!topic/comp.os.minix/dlNtH7RRrGA%5B1-25%5D)时他的一个初衷就是拥有一个属于他自己的Unix,而不用别人的代码。这点特性使得Linux区别于同时期的大部分Unix变体,后者一般是从AT&T Unix或伯克利的BSD中衍生出基础代码。
我并不是一个计算机科学家,所以我没有资格去评判是否Linux代码就优于其他Unix代码,以此来解释Linux的成功。虽然这并不能解释Linux和其它Unix内核在文化和人员上的不同,但这个观点对我来说解释得通,因为似乎在理解Linux成功这一点上操作系统设计比代码更加重要。
### Linux背后的社区提供了有力支持
Stallman也写到Linux成功的“主要原因”是“Torvalds使Linux成为一个自由软件,所以相比Hurd有更多来自社区的支持涌入Linux的发展中。”但这对于Linux的成长轨迹并非是一个完美的解释,因为它不能说明为什么自由软件的开发者们追随了Torvalds而不是HURD或其它某个Unix,但它仍然点明了这种变化是Linux盛行的很大一部分原因。
对于自由软件社区决定支持Linux有一个更全面的理由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开发者们这么做。起初,Linux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项目,以任何标准来衡量,它比同时期其它的一些尝试创建一个更加自由的Unix,比如NET BSD和386/BSD,都要显得微不足道。同样,最初并不清楚Linux和自由软件运动的目标是否一致。创建伊始,Torvalds只是在一份防止Linux不被商业使用的证书下发布了Linux。至于后来他为了保护源代码的开放性转向使用GNU的通用公开证书则是后话了。
所以,这些就是我所找到的Linux作为一个开源操作系统之所以取得成功的解释,可以肯定Linux的成就在某些方面(但比如桌面版的Linux从未成为它的支持者希望成为的样子)已经是可以衡量的成功。总之,Linux业已与其它任何类Unix操作系统不同的方式成为了计算机世界的基石。也许源于BSD的苹果公司的OS X和iOS系统也很接近这一点,但它们没有在其它方面像Linux影响互联网一样扮演着如此重要的中心角色。
对于为什么Linux能成为现在的样子,或者为什么它在Unix世界的竞争对手们几乎全部变得默默无闻的问题,你有其它的想法吗?如果有,我很乐意听到你的想法。(诚然,BSD的变体如今仍有一批追随者,而一些商用的Unix对于[Red Hat](http://www.redhat.com/)(RHT)为[他们的用户提供支持](http://thevarguy.com/open-source-application-software-companies/032614/red-hat-grants-certification-award-unix-linux-migration-a)来说也仍然十分重要。但这些Unix中没有一个能够像Linux一样几乎征服了从Web服务器到智能手机的每一个领域。)
---
via: <http://thevarguy.com/open-source-application-software-companies/050415/open-source-history-why-did-linux-succeed>
作者:[hristopher Tozzi](http://thevarguy.com/author/christopher-tozzi) 译者:[KayGuoWhu](https://github.com/KayGuoWhu)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如何在 Docker 容器之间设置网络 | Dan Nanni | http://xmodulo.com/networking-between-docker-containers.html | 你也许已经知道了,Docker 容器技术是现有的成熟虚拟化技术的一个替代方案。它被企业应用在越来越多的领域中,比如快速部署环境、简化基础设施的配置流程、多客户环境间的互相隔离等等。当你开始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使用 Docker 容器去部署应用沙箱时,你可能需要用到多个容器部署一套复杂的多层应用系统,其中每个容器负责一个特定的功能(例如负载均衡、LAMP 栈、数据库、UI 等)。 那么问题来了:有多台宿主机,我们事先不知道会在哪台宿主机上创建容器,如果保证在这些宿主机上创建的容器们可以互相联网? 联网技术哪家强?开源方案找 we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6/02/152326tsxqr899mi8zgmdi.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6/02/152326tsxqr899mi8zgmdi.png | false | false | true | bazz2 | false | [
"Docker",
"网络",
"weave"
] | 容器与云 | {
"viewnum": 21296,
"commentnum": 0,
"favtimes": 4,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你也许已经知道了,Docker 容器技术是现有的成熟虚拟化技术的一个替代方案。它被企业应用在越来越多的领域中,比如快速部署环境、简化基础设施的配置流程、多客户环境间的互相隔离等等。当你开始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使用 Docker 容器去部署应用沙箱时,你可能需要用到多个容器部署一套复杂的多层应用系统,其中每个容器负责一个特定的功能(例如负载均衡、LAMP 栈、数据库、UI 等)。 那么问题来了:有多台宿主机,我们事先不知道会在哪台宿主机上创建容器,如果保证在这些宿主机上创建的容器们可以互相联网? 联网技术哪家强?开源方案找 we | 2015-06-02T15:23:00 | 2015-06-02T15:23:00 | 5,556 | /article-5556-1.html | 你也许已经知道了,Docker 容器技术是现有的成熟虚拟化技术的一个替代方案。它被企业应用在越来越多的领域中,比如快速部署环境、简化基础设施的配置流程、多客户环境间的互相隔离等等。当你开始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使用 Docker 容器去部署应用沙箱时,你可能需要用到多个容器部署一套复杂的多层应用系统,其中每个容器负责一个特定的功能(例如负载均衡、LAMP 栈、数据库、UI 等)。
那么问题来了:有多台宿主机,我们事先不知道会在哪台宿主机上创建容器,如果保证在这些宿主机上创建的容器们可以互相联网?
联网技术哪家强?开源方案找 [weave](https://github.com/zettio/weave)。这个工具可以为你省下不少烦恼。听我的准没错,谁用谁知道。
于是本教程的主题就变成了“**如何使用 weave 在不同主机上的 Docker 容器之间设置网络**”。
### Weave 是如何工作的

让我们先来看看 weave 怎么工作:先创建一个由多个 peer 组成的对等网络,每个 peer 是一个虚拟路由器容器,叫做“weave 路由器”,它们分布在不同的宿主机上。这个对等网络的每个 peer 之间会维持一个 TCP 链接,用于互相交换拓扑信息,它们也会建立 UDP 链接用于容器间通信。一个 weave 路由器通过桥接技术连接到本宿主机上的其他容器。当处于不同宿主机上的两个容器想要通信,一台宿主机上的 weave 路由器通过网桥截获数据包,使用 UDP 协议封装后发给另一台宿主机上的 weave 路由器。
每个 weave 路由器会刷新整个对等网络的拓扑信息,可以称作容器的 MAC 地址(如同交换机的 MAC 地址学习一样获取其他容器的 MAC 地址),因此它可以决定数据包的下一跳是往哪个容器的。weave 能让两个处于不同宿主机的容器进行通信,只要这两台宿主机在 weave 拓扑结构内连到同一个 weave 路由器。另外,weave 路由器还能使用公钥加密技术将 TCP 和 UDP 数据包进行加密。
### 准备工作
在使用 weave 之前,你需要在所有宿主机上安装 [Docker](http://xmodulo.com/recommend/dockerbook) 环境,参考[这些](http://xmodulo.com/manage-linux-containers-docker-ubuntu.html)[教程](http://xmodulo.com/docker-containers-centos-fedora.html),在 [Ubuntu](http://xmodulo.com/manage-linux-containers-docker-ubuntu.html) 或 [CentOS/Fedora](http://xmodulo.com/docker-containers-centos-fedora.html) 发行版中安装 Docker。
Docker 环境部署完成后,使用下面的命令安装 weave:
```
$ wget https://github.com/zettio/weave/releases/download/latest_release/weave
$ chmod a+x weave
$ sudo cp weave /usr/local/bin
```
注意你的 PATH 环境变量要包含 /usr/local/bin 这个路径,请在 /etc/profile 文件中加入一行(LCTT 译注:要使环境变量生效,你需要执行这个命令: source /etc/profile):
```
export PATH="$PATH:/usr/local/bin"
```
在每台宿主机上重复上面的操作。
Weave 在 TCP 和 UDP 上都使用 6783 端口,如果你的系统开启了防火墙,请确保这两个端口不会被防火墙挡住。
### 在每台宿主机上启动 Weave 路由器
当你想要让处于在不同宿主机上的容器能够互相通信,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在每台宿主机上启动 weave 路由器。
第一台宿主机,运行下面的命令,就会创建并开启一个 weave 路由器容器(LCTT 译注:前面说过了,weave 路由器也是一个容器):
```
$ sudo weave launch
```
第一次运行这个命令的时候,它会下载一个 weave 镜像,这会花一些时间。下载完成后就会自动运行这个镜像。成功启动后,终端会输出这个 weave 路由器的 ID 号。
下面的命令用于查看路由器状态:
```
$ sudo weave status
```

第一个 weave 路由器就绪了,目前为止整个 peer 对等网络中只有一个 peer 成员。
你也可以使用 docker 的命令来查看 weave 路由器的状态:
```
$ docker ps
```

第二台宿主机部署步骤稍微有点不同,我们需要为这台宿主机的 weave 路由器指定第一台宿主机的 IP 地址,命令如下:
```
$ sudo weave launch <first-host-IP-address>
```
当你查看路由器状态,你会看到两个 peer 成员:当前宿主机和第一个宿主机。

当你开启更多路由器,这个 peer 成员列表会更长。当你新开一个路由器时,要指定前一个宿主机的 IP 地址,请注意不是第一个宿主机的 IP 地址(LCTT 译注:链状结构)。
现在你已经有了一个 weave 网络了,它由位于不同宿主机的 weave 路由器组成。
### 把不同宿主机上的容器互联起来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在不同宿主机上开启 Docker 容器,并使用虚拟网络将它们互联起来。
假设我们创建一个私有网络 10.0.0.0/24 来互联 Docker 容器,并为这些容器随机分配 IP 地址。
如果你想新建一个能加入 weave 网络的容器,你就需要使用 weave 命令来创建,而不是 docker 命令。原因是 weave 命令内部会调用 docker 命令来新建容器然后为它设置网络。
下面的命令是在宿主机 hostA 上建立一个 Ubuntu 容器,然后将它放到 10.0.0.0/24 网络中,分配的 IP 地址为 10.0.0.1:
```
hostA:~$ sudo weave run 10.0.0.1/24 -t -i ubuntu
```
成功运行后,终端会显示出容器的 ID 号。你可以使用这个 ID 来访问这个容器:
```
hostA:~$ docker attach <container-id>
```
在宿主机 hostB 上,也创建一个 Ubuntu 容器,IP 地址为 10.0.0.2:
```
hostB:~$ sudo weave run 10.0.0.2/24 -t -i ubuntu
```
访问下这个容器的控制台:
```
hostB:~$ docker attach <container-id>
```
这两个容器能够互相 ping 通,你可以通过容器的控制台检查一下。

如果你检查一下每个容器的网络配置,你会发现有一块名为“ethwe”的网卡,你分配给容器的 IP 地址出现在它们那里(比如这里分别是 10.0.0.1 和 10.0.0.2)。

### Weave 的其他高级用法
weave 提供了一些非常巧妙的特性,我在这里作下简单的介绍。
#### 应用分离
使用 weave,你可以创建多个虚拟网络,并为每个网络设置不同的应用。比如你可以为一群容器创建 10.0.0.0/24 网络,为另一群容器创建 10.10.0.0/24 网络,weave 会自动帮你维护这些网络,并将这两个网络互相隔离。另外,你可以灵活地将一个容器从一个网络移到另一个网络而不需要重启容器。举个例子:
首先开启一个容器,运行在 10.0.0.0/24 网络上:
```
$ sudo weave run 10.0.0.2/24 -t -i ubuntu
```
然后让它脱离这个网络:
```
$ sudo weave detach 10.0.0.2/24 <container-id>
```
最后将它加入到 10.10.0.0/24 网络中:
```
$ sudo weave attach 10.10.0.2/24 <container-id>
```

现在这个容器可以与 10.10.0.0/24 网络上的其它容器进行通信了。这在当你创建一个容器而网络信息还不确定时就很有帮助了。
#### 将 weave 网络与宿主机网络整合起来
有时候你想让虚拟网络中的容器能访问物理主机的网络。或者相反,宿主机需要访问容器。为满足这个功能,weave 允许虚拟网络与宿主机网络整合。
举个例子,在宿主机 hostA 上一个容器运行在 10.0.0.0/24 中,运行使用下面的命令:
```
hostA:~$ sudo weave expose 10.0.0.100/24
```
这个命令把 IP 地址 10.0.0.100 分配给宿主机 hostA,这样一来宿主机 hostA 也连到了 10.0.0.0/24 网络上了。显然,你在为宿主机选择 IP 地址的时候,需要选一个没有被其他容器使用的地址。
现在 hostA 就可以访问 10.0.0.0/24 上的所有容器了,不管这些容器是否位于 hostA 上。好巧妙的设定啊,32 个赞!
### 总结
如你所见,weave 是一个很有用的 docker 网络配置工具。这个教程只是它[强悍功能](http://zettio.github.io/weave/features.html)的冰山一角。如果你想进一步玩玩,你可以试试它的以下功能:多跳路由功能,这个在 multi-cloud 环境(LCTT 译注:多云,企业使用多个不同的云服务提供商的产品,比如 IaaS 和 SaaS,来承载不同的业务)下还是很有用的;动态重路由功能是一个很巧妙的容错技术;或者它的分布式 DNS 服务,它允许你为你的容器命名。如果你决定使用这个好东西,欢迎分享你的使用心得。
---
via: <http://xmodulo.com/networking-between-docker-containers.html>
作者:[Dan Nanni](http://xmodulo.com/author/nanni) 译者:[bazz2](https://github.com/bazz2) 校对:[校对者ID](https://github.com/%E6%A0%A1%E5%AF%B9%E8%80%85ID)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12个进程管理命令介绍 | B N Poornima | http://linoxide.com/linux-command/process-management-commands-linux/ | 执行中的程序在称作进程。当程序以可执行文件存放在存储中,并且运行的时候,每个进程会被动态得分配系统资源、内存、安全属性和与之相关的状态。可以有多个进程关联到同一个程序,并同时执行不会互相干扰。操作系统会有效地管理和追踪所有运行着的进程。 为了管理这些进程,用户应该能够: 查看所有运行中的进程 查看进程消耗资源 定位个别进程并且对其执行指定操作 改变进程的优先级 杀死指定进程 限制进程可用的系统资源等 Linux提供了许多命令来让用户来高效掌控上述的操作。接下来,一个一个的来讲解下。 1. ps 'ps'是Linux 中最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6/02/162701snsp4du0d5dw0twf.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6/02/162701snsp4du0d5dw0twf.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Vic020 | false | [
"进程"
] | 技术 | {
"viewnum": 18760,
"commentnum": 2,
"favtimes": 14,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20.206.158.105",
"message": "pstree -pauU | less",
"username": "kashu",
"date": "2015-06-02T19:37:58"
},
{
"postip": "171.216.73.152",
"message": "还有 pidof",
"username": "来自 - 四川成都 的 Firefox/Linux 用户",
"date": "2015-06-02T21:26:40"
}
] | [] | 执行中的程序在称作进程。当程序以可执行文件存放在存储中,并且运行的时候,每个进程会被动态得分配系统资源、内存、安全属性和与之相关的状态。可以有多个进程关联到同一个程序,并同时执行不会互相干扰。操作系统会有效地管理和追踪所有运行着的进程。 为了管理这些进程,用户应该能够: 查看所有运行中的进程 查看进程消耗资源 定位个别进程并且对其执行指定操作 改变进程的优先级 杀死指定进程 限制进程可用的系统资源等 Linux提供了许多命令来让用户来高效掌控上述的操作。接下来,一个一个的来讲解下。 1. ps 'ps'是Linux 中最 | 2015-06-02T16:26:57 | 2015-06-02T16:26:57 | 5,557 | /article-5557-1.html | 执行中的程序在称作进程。当程序以可执行文件存放在存储中,并且运行的时候,每个进程会被动态得分配系统资源、内存、安全属性和与之相关的状态。可以有多个进程关联到同一个程序,并同时执行不会互相干扰。操作系统会有效地管理和追踪所有运行着的进程。
为了管理这些进程,用户应该能够:
* 查看所有运行中的进程
* 查看进程消耗资源
* 定位个别进程并且对其执行指定操作
* 改变进程的优先级
* 杀死指定进程
* 限制进程可用的系统资源等
Linux提供了许多命令来让用户来高效掌控上述的操作。接下来,一个一个的来讲解下。

### 1. ps
'ps'是Linux 中最基础的浏览系统中的进程的命令。能列出系统中运行的进程,包括进程号、命令、CPU使用量、内存使用量等。下述选项可以得到更多有用的消息。
```
ps -a - 列出所有运行中/激活进程
```

```
ps -ef |grep - 列出需要进程
ps -aux - 显示进程信息,包括无终端的(x)和针对用户(u)的进程:如USER, PID, %CPU, %MEM等
```
### 2. pstree
linux中,每一个进程都是由其父进程创建的。此命令以可视化方式显示进程,通过显示进程的树状图来展示进程间关系。如果指定了pid了,那么树的根是该pid,不然将会是init(pid: 1)。

### 3. top
‘top’是一个更加有用的命令,可以监视系统中不同的进程所使用的资源。它提供实时的系统状态信息。显示进程的数据包括 PID、进程属主、优先级、%CPU、%memory等。可以使用这些显示指示出资源使用量。

### 4. htop
htop与top很类似,但是htop是交互式的文本模式的进程查看器。它通过文字图形化地显示每一个进程的CPU和内存使用量、swap使用量。使用上下光标键选择进程,F7和F8改变优先级,F9杀死进程。Htop不是系统默认安装的,所以需要额外安装。

### 5. nice
通过nice命令的帮助,用户可以设置和改变进程的优先级。提高一个进程的优先级,内核会分配更多CPU时间片给这个进程。默认情况下,进程以0的优先级启动。进程优先级可以通过top命令显示的NI(nice value)列查看。
进程优先级值的范围从-20到19。值越低,优先级越高。
```
nice <优先值> <进程名> - 通过给定的优先值启动一个程序
```


上述命令例子中,可以看到‘top’命令获得了-3的优先值。
### 6. renice
renice命令类似nice命令。使用这个命令可以改变正在运行的进程优先值。注意,用户只能改变属于他们自己的进程的优先值。
```
renice -n -p - 改变指定进程的优先值
```

初始优先值为0的3806号进程优先值已经变成了4.
```
renice -u -g - 通过指定用户和组来改变进程优先值
```

上述例子中,用户为‘mint’的所有进程优先值变为‘-3’。
### 7. kill
这个命令用于发送信号来结束进程。如果一个进程没有响应杀死命令,这也许就需要强制杀死,使用-9参数来执行。注意,使用强制杀死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因为进程没有时机清理现场,也许写入文件没有完成。如果我们不知道进程PID或者打算用名字杀死进程时候,killall就能派上用场。
```
kill <pid>
kill -9 <pid>
killall -9 - 杀死所有拥有同样名字的进程
```
如果你使用kill,你需要知道进程ID号。pkill是类似的命令,但使用模式匹配,如进程名,进程拥有者等。
```
pkill <进程名>
```


### 8. ulimit
该命令用于控制系统资源在shell和进程上的分配量。对于系统管理员是最有用的,可以管理重度使用和存在性能问题的系统。限制资源大小可以确保重要进程持续运行,其他进程不会占用过多资源。
```
ulimit -a - 显示当前用户关联的资源限制
```

```
-f - 最大文件尺寸大小
-v - 最大虚拟内存大小(KB)
-n - 增加最大文件描述符数量
-H : 改变和报告硬限制
-S : 改变和报告软限制
```
浏览ulimit man页面获取更多选项。
### 9. w
w 提供当前登录的用户及其正在执行的进程的信息。显示信息头包含信息,如当前时间、系统运行时长、登录用户总数、过去的1,5,15分钟内的负载均衡数。
基于这些用户信息,用户在终止不属于他们的进程时要小心。

**who**是类似命令,提供当前登录用户列表、系统启动时间、运行级别等。

**whoami** 命令输出当前用户ID

### 10. pgrep
pgrep的意思是"进程号全局正则匹配输出"。该命令扫描当前运行进程,然后按照命令匹配条件列出匹配结果到标准输出。对于通过名字检索进程号是很有用。
```
pgrep -u mint sh
```
这个命令将会显示用户为‘mint’和进程名为‘sh’的进程ID。

### 11. fg , bg
有时,命令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执行完成。对于这种情况,我们使用‘bg’命令可以将任务放在后台执行,而用‘fg’可以调到前台来使用。
我们可以通过‘&’在后台启动一个程序:
```
find . -name *iso > /tmp/res.txt &
```
一个正在运行的程序也可以通过“CTRL+Z”和“bg”命令组合放到后台运行。
```
find . -name *iso > /tmp/res.txt & - 启动一个程序
ctrl+z - 挂起当前执行程序
bg - 将程序放到后台运行
```
我们可以使用‘jobs’命令列出所有后台进程。
```
jobs
```
使用‘fg’命令可以将后台程序调到前台执行。
```
fg %进程id
```

### 12. ipcs
ipcs命令报告进程间通信设施状态。(共享内存,信号量和消息队列)
用-p参数联合-m、-s或-q使用,可以获得相关的进程间通信的进程ID。
```
ipcs -p -m
```
下面屏幕截图列出了最近访问了共享内存段的进程的创建者的ID和进程ID。

### 总结
总之 ,这些命令可以帮助管理员修复问题和改善性能。同样作为一名普通用户也需要解决进程出现的问题。所以,熟悉如此繁多的命令,从能有效管理进程是行之有效。
---
via: <http://linoxide.com/linux-command/process-management-commands-linux/>
作者:[B N Poornima](http://linoxide.com/author/bnpoornima/) 译者:[VicYu/Vic020](http://vicyu.net)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如何在Bash Shell脚本中显示对话框 | Ilija Lazarevic | http://linoxide.com/linux-shell-script/bash-shell-script-show-dialog-box/ | 这个教程给出几个如何使用类似zenity和whiptail的工具在Bash Shell 脚本中提供消息/对话框的例子。使用这些工具,你的脚本能够告知用户当前程序运行的状态并能与用户进行交互。这两个工具的不同之处在于显示消息框或者对话框的方式。Zenity用GTK工具包创建图形用户界面,而whiptail则在终端窗口内创建消息框。 Zenity 工具 在Ubuntu中安装zenity,运行: sudo apt-get install zenity 用zenity创建消息框或者对话框的命令是不言自明的,我们会给你提供一些例子来参考。 创建消息框 zenity --info --title "Information Box" --text "This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6/02/203611yccjqvp03qqnqvsi.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6/02/203607qicgni62c99j21n1.png | false | false | true | ictlyh | false | [] | 软件开发 | {
"viewnum": 9845,
"commentnum": 9,
"favtimes": 9,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220.248.213.105",
"message": "系统一般自带一个dialog命令,与whiptail类似",
"username": "zansy",
"date": "2015-06-02T21:32:34"
},
{
"postip": "61.172.240.229",
"message": "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
"username": "Edward_yb",
"date": "2015-06-03T14:36:58"
},
{
"postip": "114.253.18.127",
"message": "真的么?",
"username": "linux",
"date": "2015-06-03T21:38:26"
},
{
"postip": "1.199.65.227",
"message": "写程序的时候与用户交互。",
"username": "netb2c",
"date": "2015-06-03T22:51:09"
},
{
"postip": "61.172.240.229",
"message": "shell 不能交互么?",
"username": "Edward_yb",
"date": "2015-06-04T10:25:03"
},
{
"postip": "61.172.240.229",
"message": "至少对我而言",
"username": "Edward_yb",
"date": "2015-06-04T10:25:29"
},
{
"postip": "221.199.14.120",
"message": "mark",
"username": "Janejue",
"date": "2015-06-04T23:02:08"
},
{
"postip": "121.22.29.121",
"message": "3>&1是什么意思?我知道0代表标准输入,1代表标准输出,2代表标准错误,3代表的是什么意思呢?",
"username": "ryt",
"date": "2015-06-06T17:59:04"
},
{
"postip": "114.253.18.127",
"message": "从文中的意思看,应该是一个临时句柄,用于交换1和2。不过这种做法我也是第一次见到。",
"username": "linux",
"date": "2015-06-06T20:54:29"
}
] | [] | 这个教程给出几个如何使用类似zenity和whiptail的工具在Bash Shell 脚本中提供消息/对话框的例子。使用这些工具,你的脚本能够告知用户当前程序运行的状态并能与用户进行交互。这两个工具的不同之处在于显示消息框或者对话框的方式。Zenity用GTK工具包创建图形用户界面,而whiptail则在终端窗口内创建消息框。 Zenity 工具 在Ubuntu中安装zenity,运行: sudo apt-get install zenity 用zenity创建消息框或者对话框的命令是不言自明的,我们会给你提供一些例子来参考。 创建消息框 zenity --info --title "Information Box" --text "This | 2015-06-02T20:36:00 | 2015-06-02T20:36:00 | 5,558 | /article-5558-1.html | 这个教程给出几个如何使用类似zenity和whiptail的工具在Bash Shell 脚本中提供消息/对话框的例子。使用这些工具,你的脚本能够告知用户当前程序运行的状态并能与用户进行交互。这两个工具的不同之处在于显示消息框或者对话框的方式。Zenity用GTK工具包创建图形用户界面,而whiptail则在终端窗口内创建消息框。
### Zenity 工具
在Ubuntu中安装zenity,运行:
```
sudo apt-get install zenity
```
用zenity创建消息框或者对话框的命令是不言自明的,我们会给你提供一些例子来参考。
### 创建消息框
```
zenity --info --title "Information Box" --text "This should be information" --width=300 --height=200
```

创建 Yes/No 询问对话框
```
zenity --question --text "Do you want this?" --ok-label "Yeah" --cancel-label="Nope"
```

创建输入框并将输入值保存到变量中
```
a=$(zenity --entry --title "Entry box" --text "Please enter the value" --width=300 --height=200)
echo $a
```

输入后,值会保存在变量 $a 中。
这是一个获取用户姓名并显示的实际事例。
```
#!/bin/bash
#
# This script will ask for couple of parameters
# and then continue to work depending on entered values
#
# Giving the option to user
zenity --question --text "Do you want to continue?"
# Checking if user wants to proceed
[ $? -eq 0 ] || exit 1
# Letting user input some values
FIRSTNAME=$(zenity --entry --title "Entry box" --text "Please, enter your first name." --width=300 --height=150)
LASTNAME=$(zenity --entry --title "Entry box" --text "Please, enter your last name." --width=300 --height=150)
AGE=$(zenity --entry --title "Entry box" --text "Please, enter your age." --width=300 --height=150)
# Displaying entered values in information box
zenity --info --title "Information" --text "You are ${FIRSTNAME} ${LASTNAME} and you are ${AGE}(s) old." --width=300 --height=100
```
这些是运行前面脚本的截图。

框1

输入框

输入框

输入框

信息框
别忘了查看也许能帮助到你的有用的[zenity 选项](https://help.gnome.org/users/zenity/stable/)。
### Whiptail 工具
在Ubuntu上安装whiptail,运行
```
sudo apt-get install whiptail
```
用whiptail创建消息框或者对话框的命令也是无需解释的,我们会给你提供一些基本例子作为参考。
### 创建消息框
```
whiptail --msgbox "This is a message" 10 40
```

### 创建 Yes/No 对话框
```
whiptail --yes-button "Yeah" --no-button "Nope" --title "Choose the answer" --yesno "Will you choose yes?" 10 30
```

### 创建有缺省值的输入框
```
whiptail --inputbox "Enter your number please." 10 30 "10"
```

尝试使用输入值要注意的一点是whiptail用stdout显示对话框,用stderr输出值。这样的话,如果你用 var=$(...),你就根本不会看到对话框,也不能获得输入的值。解决方法是交换stdout和stderr。在whiptail命令后面添加 **3>&1 1>&2 2>&3** 就可以做到。你想获取输入值的任何whiptail命令也是如此。
### 创建菜单对话框
```
whiptail --menu "This is a menu. Choose an option:" 20 50 10 1 "first" 2 "second" 3 "third"
```

这是一个请求用户输入一个文件夹的路径并输出它的大小的 **shell 脚本**。
```
#!/bin/bash
#
#
# Since whiptail has to use stdout to display dialog, entered value will
# be stored in stderr. To switch them and get the value to stdout you must
# use 3>&1 1>&2 2>&3
FOLDER_PATH=$(whiptail --title "Get the size of folder" \
--inputbox "Enter folder path:" \
10 30 \
"/home" \
3>&1 1>&2 2>&3)
if [ -d $FOLDER_PATH ]
then
size=$(du -hs "$FOLDER_PATH" | awk '{print $1}')
whiptail --title "Information" \
--msgbox "Size of ${FOLDER_PATH} is ${size}" \
10 40
elif [ -f $FOLDER_PATH ]
then
whiptail --title "Warning!!!" \
--msgbox "The path you entered is a path to a file not a folder!" \
10 40
else
whiptail --title "Error!!!"
--msgbox "Path you entered is not recognized. Please try again" \
10 40
fi
```
这是之前例子的一些截图:

输入框

消息框
如果你在终端下工作,[帮助手册](http://linux.die.net/man/1/whiptail)总是有用的。
### 结论
选择合适的工具显示对话框取决于你期望在桌面机器还是服务器上运行你的脚本。桌面机器用户通常使用GUI窗口环境,也可能运行脚本并与显示的窗口进行交互。然而,如果你期望用户是在服务器上工作的,(在没有图形界面时,)你也许希望能确保总能显示,那就使用whiptail或者任何其它在纯终端窗口显示对话框的工具。
---
via: <http://linoxide.com/linux-shell-script/bash-shell-script-show-dialog-box/>
作者:[Ilija Lazarevic](http://linoxide.com/author/ilijala/) 译者:[ictlyh](https://github.com/ictlyh)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如何在Linux下使用Gitblit工具创建Git仓库服务 | Arun Pyasi | http://linoxide.com/linux-how-to/serve-git-repositories-gitblit/ | 嗨!朋友,今天我们将学习如何在你的Linux服务器或者PC上安装Gitblit工具。首先,我们看看什么是Git,它的功能以及安装Gitblit的步骤。Git是分布式版本控制系统,它强调速度、数据一致性,并且支持分布式、非线性工作流。它最初由Linus Torvalds在2005年为Linux内核设计和开发,使用GPLv2证书,并从此成为软件开发中使用最广泛的版本控制系统。 Gitblit是完全开源的软件,它基于纯粹的Java堆栈,被设计以在Git仓库速度和效率方面胜任从小型到极大型的项目。它很容易学习和上手,并有着闪电般的性能。它在很多方面远胜 Subversion、CVS、Pe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6/02/214841dr98puhklh96aehp.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6/02/214841dr98puhklh96aehp.png | false | false | true | wwy-hust | false | [
"Gitblit",
"git"
] | 系统运维 | {
"viewnum": 13563,
"commentnum": 0,
"favtimes": 8,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嗨!朋友,今天我们将学习如何在你的Linux服务器或者PC上安装Gitblit工具。首先,我们看看什么是Git,它的功能以及安装Gitblit的步骤。Git是分布式版本控制系统,它强调速度、数据一致性,并且支持分布式、非线性工作流。它最初由Linus Torvalds在2005年为Linux内核设计和开发,使用GPLv2证书,并从此成为软件开发中使用最广泛的版本控制系统。 Gitblit是完全开源的软件,它基于纯粹的Java堆栈,被设计以在Git仓库速度和效率方面胜任从小型到极大型的项目。它很容易学习和上手,并有着闪电般的性能。它在很多方面远胜 Subversion、CVS、Pe | 2015-06-03T07:36:00 | 2015-06-03T07:36:00 | 5,559 | /article-5559-1.html | 嗨!朋友,今天我们将学习如何在你的Linux服务器或者PC上安装Gitblit工具。首先,我们看看什么是Git,它的功能以及安装Gitblit的步骤。[Git是分布式版本控制系统](http://git-scm.com/),它强调速度、数据一致性,并且支持分布式、非线性工作流。它最初由Linus Torvalds在2005年为Linux内核设计和开发,使用GPLv2证书,并从此成为软件开发中使用最广泛的版本控制系统。
[Gitblit是完全开源的软件](http://gitblit.com/),它基于纯粹的Java堆栈,被设计以在Git仓库速度和效率方面胜任从小型到极大型的项目。它很容易学习和上手,并有着闪电般的性能。它在很多方面远胜 Subversion、CVS、Perforce和ClearCase等SCM(版本控制)工具,比如,如快速本地分支、易于暂存、多工作流等。

#### Gitblit的功能
* 它可以做为一个哑仓库视图,没有管理控制以及用户账户。
* 它可以做为完整的Git服务,拥有克隆、推送和仓库访问控制。
* 它能独立于其他Git工具使用(包括实际的Git),它能和您已有的工具协作。
### 1.创建Gitblit安装目录
首先我们将在我们的服务器上建立一个目录,并在该目录下安装最新的Gitblit。
```
$ sudo mkdir -p /opt/gitblit
$ cd /opt/gitblit
```

### 2. 下载并解压
现在,我们将从Gitblit官方站点下载最新版的Gitblit。这里我们将安装1.6.2版本。所以,请在安装时根据具体的版本对命令进行修改。
```
$ sudo wget http://dl.bintray.com/gitblit/releases/gitblit-1.6.2.tar.gz
```

接下来,我们将下载到的tar压缩包解压至之前创建的目录 /opt/gitblit/
```
$ sudo tar -zxvf gitblit-1.6.2.tar.gz
```

### 3.配置并运行
现在,我们将对Gitblit进行配置。如果你想要定制Gitblit的行为,你可以修改`gitblit/data/gitblit.properties`。在完成配置后,我们将运行安装好的gitblit。有两种方式来运行gitblit,第一种是通过下面的命令手动运行:
```
$ sudo java -jar gitblit.jar --baseFolder data
```
另一种是将gitblit添加为服务。下面是在linux下将gitblit添加为服务的步骤。
由于我在使用Ubuntu,下面的命令将是 sudo cp service-ubuntu.sh /etc/init.d/gitblit,所以请根据你的发行版修改文件名service-ubuntu.sh为相应的你运行的发行版。
```
$ sudo ./install-service-ubuntu.sh
$ sudo service gitblit start
```

在你的浏览器中打开`http://localhost:8080`或`https://localhost:8443`,也可以将localhost根据本地配置替换为IP地址。输入默认的管理员凭证:admin / admin并点击login按钮。

现在,我们将添加一个新的用户。首先,你需要以admin用户登录,username = **admin**,password = **admin**。
然后,点击用户图标 > users > (+) new user 来创建一个新用户,如下图所示。

现在,我们将创建一个开箱可用的仓库。点击 repositories > (+) new repository。然后,如下图所示添加新的仓库。

#### 使用命令行创建一个新的仓库
```
touch README.md
git init
git add README.md
git commit -m "first commit"
git remote add origin ssh://arunlinoxide@localhost:29418/linoxide.com.git
git push -u origin master
```
请将其中的用户名arunlinoxide替换为你添加的用户名。
#### 在命令行中push一个已存在的仓库
```
git remote add origin ssh://arunlinoxide@localhost:29418/linoxide.com.git
git push -u origin master
```
**注意**:强烈建议所有人修改用户名“admin”的密码。
### 结论
欢呼吧!我们已经在Linux电脑中安装好了最新版本的Gitblit。接下来我们便可以在我们的大小项目中享受这样一个优美的版本控制系统。有了Gitblit,版本控制便再容易不过了。它有易于学习、轻量级、高性能的特点。因此,如果你有任何的问题、建议和反馈,请在留言处留言。
---
via: <http://linoxide.com/linux-how-to/serve-git-repositories-gitblit/>
作者:[Arun Pyasi](http://linoxide.com/author/arunp/) 译者:[wwy-hust](https://github.com/wwy-hust)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如何在 Docker 容器中架设一个完整的 WordPress 站点 | Arun Pyasi | http://linoxide.com/linux-how-to/install-wordpress-nginx-docker-container/ |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如何在 Docker 容器里运行的 Nginx Web 服务器中安装 WordPress。WordPress 是一个很好的免费开源的内容管理系统,全球成千上万的网站都在使用它。Docker 是一个开源项目,提供了一个可以打包、装载和运行任何应用的轻量级容器的开放平台。它没有语言支持、框架和打包系统的限制,从小型的家用电脑到高端服务器,在何时何地都可以运行。这使它们可以不依赖于特定软件栈和供应商,像一块块积木一样部署和扩展网络应用、数据库和后端服务。 今天,我们会在 docker 容器上部署最新的 WordPress 软件包,包括需要的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6/02/221353kzwwz4gwfq2gdgwk.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6/02/221353kzwwz4gwfq2gdgwk.png | false | false | true | ictlyh | false | [
"Docker",
"LEMP",
"wordpress"
] | 容器与云 | {
"viewnum": 24290,
"commentnum": 2,
"favtimes": 4,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222.20.48.209",
"message": "容器的尺寸杠杠的",
"username": "LouisWei",
"date": "2015-06-28T21:17:38"
},
{
"postip": "111.3.34.196",
"message": "如何提供https ,这个需要在容器里面做更改,还是在宿主机上做更改 ,这个我一直百思不得其解!还有,容器里面是wordpress ,然后ngix 这个是在宿主机上做反向代理,这个是如何做https。麻烦请解答一下好么?",
"username": "来自浙江嘉兴的 QQ Browser 10.3|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9-02-24T18:57:10"
}
] | [] |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如何在 Docker 容器里运行的 Nginx Web 服务器中安装 WordPress。WordPress 是一个很好的免费开源的内容管理系统,全球成千上万的网站都在使用它。Docker 是一个开源项目,提供了一个可以打包、装载和运行任何应用的轻量级容器的开放平台。它没有语言支持、框架和打包系统的限制,从小型的家用电脑到高端服务器,在何时何地都可以运行。这使它们可以不依赖于特定软件栈和供应商,像一块块积木一样部署和扩展网络应用、数据库和后端服务。 今天,我们会在 docker 容器上部署最新的 WordPress 软件包,包括需要的 | 2015-06-03T08:11:00 | 2015-06-03T08:11:00 | 5,560 | /article-5560-1.html |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如何在 Docker 容器里运行的 Nginx Web 服务器中安装 WordPress。WordPress 是一个很好的免费开源的内容管理系统,全球成千上万的网站都在使用它。[Docker](http://docker.io/) 是一个开源项目,提供了一个可以打包、装载和运行任何应用的轻量级容器的开放平台。它没有语言支持、框架和打包系统的限制,从小型的家用电脑到高端服务器,在何时何地都可以运行。这使它们可以不依赖于特定软件栈和供应商,像一块块积木一样部署和扩展网络应用、数据库和后端服务。
今天,我们会在 docker 容器上部署最新的 WordPress 软件包,包括需要的前提条件,例如 Nginx Web 服务器、PHP5、MariaDB 服务器等。下面是在运行在 Docker 容器上成功安装 WordPress 的简单步骤。
### 1. 安装 Docker
在我们真正开始之前,我们需要确保在我们的 Linux 机器上已经安装了 Docker。我们使用的主机是 CentOS 7,因此我们用下面的命令使用 yum 管理器安装 docker。
```
# yum install docker
```

```
# systemctl restart docker.service
```
### 2. 创建 WordPress 的 Dockerfile
我们需要创建用于自动安装 wordpress 以及其前置需求的 Dockerfile。这个 Dockerfile 将用于构建 WordPress 的安装镜像。这个 WordPress Dockerfile 会从 Docker Registry Hub 获取 CentOS 7 镜像并用最新的可用更新升级系统。然后它会安装必要的软件,例如 Nginx Web 服务器、PHP、MariaDB、Open SSH 服务器,以及其它保证 Docker 容器正常运行不可缺少的组件。最后它会执行一个初始化 WordPress 安装的脚本。
```
# nano Dockerfile
```
然后,我们需要将下面的配置行添加到 Dockerfile中。
```
FROM centos:centos7
MAINTAINER The CentOS Project <cloud-ops@centos.org>
RUN yum -y update; yum clean all
RUN yum -y install epel-release; yum clean all
RUN yum -y install mariadb mariadb-server mariadb-client nginx php-fpm php-cli php-mysql php-gd php-imap php-ldap php-odbc php-pear php-xml php-xmlrpc php-magickwand php-magpierss php-mbstring php-mcrypt php-mssql php-shout php-snmp php-soap php-tidy php-apc pwgen python-setuptools curl git tar; yum clean all
ADD ./start.sh /start.sh
ADD ./nginx-site.conf /nginx.conf
RUN mv /nginx.conf /etc/nginx/nginx.conf
RUN rm -rf /usr/share/nginx/html/*
RUN /usr/bin/easy_install supervisor
RUN /usr/bin/easy_install supervisor-stdout
ADD ./supervisord.conf /etc/supervisord.conf
RUN echo %sudo ALL=NOPASSWD: ALL >> /etc/sudoers
ADD http://wordpress.org/latest.tar.gz /wordpress.tar.gz
RUN tar xvzf /wordpress.tar.gz
RUN mv /wordpress/* /usr/share/nginx/html/.
RUN chown -R apache:apache /usr/share/nginx/
RUN chmod 755 /start.sh
RUN mkdir /var/run/sshd
EXPOSE 80
EXPOSE 22
CMD ["/bin/bash", "/start.sh"]
```

### 3. 创建启动脚本
我们创建了 Dockerfile 之后,我们需要创建用于运行和配置 WordPress 安装的脚本,名称为 start.sh。它会为 WordPress 创建并配置数据库和密码。用我们喜欢的文本编辑器打开 start.sh。
```
# nano start.sh
```
打开 start.sh 之后,我们要添加下面的配置行到文件中。
```
#!/bin/bash
__check() {
if [ -f /usr/share/nginx/html/wp-config.php ]; then
exit
fi
}
__create_user() {
# 创建用于 SSH 登录的用户
SSH_USERPASS=`pwgen -c -n -1 8`
useradd -G wheel user
echo user:$SSH_USERPASS | chpasswd
echo ssh user password: $SSH_USERPASS
}
__mysql_config() {
# 启用并运行 MySQL
yum -y erase mariadb mariadb-server
rm -rf /var/lib/mysql/ /etc/my.cnf
yum -y install mariadb mariadb-server
mysql_install_db
chown -R mysql:mysql /var/lib/mysql
/usr/bin/mysqld_safe &
sleep 10
}
__handle_passwords() {
# 在这里我们生成随机密码(多亏了 pwgen)。前面两个用于 mysql 用户,最后一个用于 wp-config.php 的随机密钥。
WORDPRESS_DB="wordpress"
MYSQL_PASSWORD=`pwgen -c -n -1 12`
WORDPRESS_PASSWORD=`pwgen -c -n -1 12`
# 这是在日志中显示的密码。
echo mysql root password: $MYSQL_PASSWORD
echo wordpress password: $WORDPRESS_PASSWORD
echo $MYSQL_PASSWORD > /mysql-root-pw.txt
echo $WORDPRESS_PASSWORD > /wordpress-db-pw.txt
# 这里原来是一个包括 sed、cat、pipe 和 stuff 的很长的行,但多亏了
# @djfiander 的 https://gist.github.com/djfiander/6141138
# 现在没有了
sed -e "s/database_name_here/$WORDPRESS_DB/
s/username_here/$WORDPRESS_DB/
s/password_here/$WORDPRESS_PASSWORD/
/'AUTH_KEY'/s/put your unique phrase here/`pwgen -c -n -1 65`/
/'SECURE_AUTH_KEY'/s/put your unique phrase here/`pwgen -c -n -1 65`/
/'LOGGED_IN_KEY'/s/put your unique phrase here/`pwgen -c -n -1 65`/
/'NONCE_KEY'/s/put your unique phrase here/`pwgen -c -n -1 65`/
/'AUTH_SALT'/s/put your unique phrase here/`pwgen -c -n -1 65`/
/'SECURE_AUTH_SALT'/s/put your unique phrase here/`pwgen -c -n -1 65`/
/'LOGGED_IN_SALT'/s/put your unique phrase here/`pwgen -c -n -1 65`/
/'NONCE_SALT'/s/put your unique phrase here/`pwgen -c -n -1 65`/" /usr/share/nginx/html/wp-config-sample.php > /usr/share/nginx/html/wp-config.php
}
__httpd_perms() {
chown apache:apache /usr/share/nginx/html/wp-config.php
}
__start_mysql() {
# systemctl 启动 mysqld 服务
mysqladmin -u root password $MYSQL_PASSWORD
mysql -uroot -p$MYSQL_PASSWORD -e "CREATE DATABASE wordpress; GRANT ALL PRIVILEGES ON wordpress.* TO 'wordpress'@'localhost' IDENTIFIED BY '$WORDPRESS_PASSWORD'; FLUSH PRIVILEGES;"
killall mysqld
sleep 10
}
__run_supervisor() {
supervisord -n
}
# 调用所有函数
__check
__create_user
__mysql_config
__handle_passwords
__httpd_perms
__start_mysql
__run_supervisor
```

增加完上面的配置之后,保存并关闭文件。
### 4. 创建配置文件
现在,我们需要创建 Nginx Web 服务器的配置文件,命名为 nginx-site.conf。
```
# nano nginx-site.conf
```
然后,增加下面的配置信息到配置文件。
```
user nginx;
worker_processes 1;
error_log /var/log/nginx/error.log;
#error_log /var/log/nginx/error.log notice;
#error_log /var/log/nginx/error.log info;
pid /run/nginx.pid;
events {
worker_connections 1024;
}
http {
include /etc/nginx/mime.types;
default_type application/octet-stream;
log_format main '$remote_addr - $remote_user [$time_local] "$request" '
'$status $body_bytes_sent "$http_referer" '
'"$http_user_agent" "$http_x_forwarded_for"';
access_log /var/log/nginx/access.log main;
sendfile on;
#tcp_nopush on;
#keepalive_timeout 0;
keepalive_timeout 65;
#gzip on;
index index.html index.htm index.php;
# Load modular configuration files from the /etc/nginx/conf.d directory.
# See http://nginx.org/en/docs/ngx_core_module.html#include
# for more information.
include /etc/nginx/conf.d/*.conf;
server {
listen 80;
server_name localhost;
#charset koi8-r;
#access_log logs/host.access.log main;
root /usr/share/nginx/html;
#error_page 404 /404.html;
# redirect server error pages to the static page /50x.html
#
error_page 500 502 503 504 /50x.html;
location = /50x.html {
root html;
}
# proxy the PHP scripts to Apache listening on 127.0.0.1:80
#
#location ~ \.php$ {
# proxy_pass http://127.0.0.1;
#}
# pass the PHP scripts to FastCGI server listening on 127.0.0.1:9000
#
location ~ \.php$ {
root /usr/share/nginx/html;
try_files $uri =404;
fastcgi_pass 127.0.0.1:9000;
fastcgi_index index.php;
fastcgi_param SCRIPT_FILENAME $document_root$fastcgi_script_name;
include fastcgi_params;
}
# deny access to .htaccess files, if Apache's document root
# concurs with nginx's one
#
#location ~ /\.ht {
# deny all;
#}
}
}
```

现在,创建 supervisor.conf 文件并添加下面的行。
```
# nano supervisord.conf
```
然后,添加以下行。
```
[unix_http_server]
file=/tmp/supervisor.sock ; (the path to the socket file)
[supervisord]
logfile=/tmp/supervisord.log ; (main log file;default $CWD/supervisord.log)
logfile_maxbytes=50MB ; (max main logfile bytes b4 rotation;default 50MB)
logfile_backups=10 ; (num of main logfile rotation backups;default 10)
loglevel=info ; (log level;default info; others: debug,warn,trace)
pidfile=/tmp/supervisord.pid ; (supervisord pidfile;default supervisord.pid)
nodaemon=false ; (start in foreground if true;default false)
minfds=1024 ; (min. avail startup file descriptors;default 1024)
minprocs=200 ; (min. avail process descriptors;default 200)
; the below section must remain in the config file for RPC
; (supervisorctl/web interface) to work, additional interfaces may be
; added by defining them in separate rpcinterface: sections
[rpcinterface:supervisor]
supervisor.rpcinterface_factory = supervisor.rpcinterface:make_main_rpcinterface
[supervisorctl]
serverurl=unix:///tmp/supervisor.sock ; use a unix:// URL for a unix socket
[program:php-fpm]
command=/usr/sbin/php-fpm -c /etc/php/fpm
stdout_events_enabled=true
stderr_events_enabled=true
[program:php-fpm-log]
command=tail -f /var/log/php-fpm/php-fpm.log
stdout_events_enabled=true
stderr_events_enabled=true
[program:mysql]
command=/usr/bin/mysql --basedir=/usr --datadir=/var/lib/mysql --plugin-dir=/usr/lib/mysql/plugin --user=mysql --log-error=/var/log/mysql/error.log --pid-file=/var/run/mysqld/mysqld.pid --socket=/var/run/mysqld/mysqld.sock --port=3306
stdout_events_enabled=true
stderr_events_enabled=true
[program:nginx]
command=/usr/sbin/nginx
stdout_events_enabled=true
stderr_events_enabled=true
[eventlistener:stdout]
command = supervisor_stdout
buffer_size = 100
events = PROCESS_LOG
result_handler = supervisor_stdout:event_handler
```

添加完后,保存并关闭文件。
### 5. 构建 WordPress 容器
现在,完成了创建配置文件和脚本之后,我们终于要使用 Dockerfile 来创建安装最新的 WordPress CMS(译者注:Content Management System,内容管理系统)所需要的容器,并根据配置文件进行配置。做到这点,我们需要在对应的目录中运行以下命令。
```
# docker build --rm -t wordpress:centos7 .
```

### 6. 运行 WordPress 容器
现在,执行以下命令运行新构建的容器,并为 Nginx Web 服务器和 SSH 访问打开88 和 22号相应端口 。
```
# CID=$(docker run -d -p 80:80 wordpress:centos7)
```

运行以下命令检查进程以及容器内部执行的命令。
```
# echo "$(docker logs $CID )"
```
运行以下命令检查端口映射是否正确。
```
# docker ps
```

### 7. Web 界面
最后如果一切正常的话,当我们用浏览器打开 http://ip-address/ 或者 <http://mywebsite.com/> 的时候会看到 WordPress 的欢迎界面。

现在,我们将通过 Web 界面为 WordPress 面板设置 WordPress 的配置、用户名和密码。

然后,用上面用户名和密码输入到 WordPress 登录界面。

### 总结
我们已经成功地在以 CentOS 7 作为 docker OS 的 LEMP 栈上构建并运行了 WordPress CMS。从安全层面来说,在容器中运行 WordPress 对于宿主系统更加安全可靠。这篇文章介绍了在 Docker 容器中运行的 Nginx Web 服务器上使用 WordPress 的完整配置。如果你有任何问题、建议、反馈,请在下面的评论框中写下来,让我们可以改进和更新我们的内容。非常感谢!Enjoy :-)
---
via: <http://linoxide.com/linux-how-to/install-wordpress-nginx-docker-container/>
作者:[Arun Pyasi](http://linoxide.com/author/arunp/) 译者:[ictlyh](https://github.com/ictlyh)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在 Kubuntu 15.04 中升级 KDE Plasma 5.3 | Joey-Elijah Sneddon | http://www.omgubuntu.co.uk/2015/04/kde-plasma-5-3-released-heres-how-to-upgrade-in-kubuntu-15-04 | KDE已经发布了Plasma 5.3的稳定版,它包含了一个新的电源管理方面的稳定特性。 先前四月份的beta版已经让我们印象深刻,甚至跃跃欲试了,Plasma 5桌面环境的稳定版更新的最新更新已经稳定,并且可以下载了。 Plasma 5.3继续改善和细化了全新的KDE桌面,它添加了大量的特性供桌面用户体验。同时也修复了多达400个错误,这对性能和稳定性方面也进行了大量改善。 Plasma 5.3中的新东西 Plasma 5.3中更好的蓝牙管理 而在早期关于Plasma 5.3的文章中,我们触及了大量新特性,这其中很多都值得反复说道说道。 加强的电源管理特性和配置选项,包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6/02/222617omx9g9yntlv3xzgy.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6/02/222617omx9g9yntlv3xzgy.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GOLinux | false | [
"KDE",
"Plasma 5.3"
] | 桌面应用 | {
"viewnum": 9201,
"commentnum": 1,
"favtimes": 3,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01.81.83.136",
"message": "学习了",
"username": "tdcqma",
"date": "2015-06-19T14:03:21"
}
] | [] | KDE已经发布了Plasma 5.3的稳定版,它包含了一个新的电源管理方面的稳定特性。 先前四月份的beta版已经让我们印象深刻,甚至跃跃欲试了,Plasma 5桌面环境的稳定版更新的最新更新已经稳定,并且可以下载了。 Plasma 5.3继续改善和细化了全新的KDE桌面,它添加了大量的特性供桌面用户体验。同时也修复了多达400个错误,这对性能和稳定性方面也进行了大量改善。 Plasma 5.3中的新东西 Plasma 5.3中更好的蓝牙管理 而在早期关于Plasma 5.3的文章中,我们触及了大量新特性,这其中很多都值得反复说道说道。 加强的电源管理特性和配置选项,包 | 2015-06-03T10:21:00 | 2015-06-03T10:21:00 | 5,561 | /article-5561-1.html | 
**KDE[已经发布了](https://www.kde.org/announcements/plasma-5.3.0.php)Plasma 5.3的稳定版,它包含了一个新的电源管理方面的稳定特性。**
[先前四月份的beta版](http://www.omgubuntu.co.uk/2015/04/beta-plasma-5-3-features)已经让我们印象深刻,甚至跃跃欲试了,Plasma 5桌面环境的稳定版更新的最新更新已经稳定,并且可以下载了。
Plasma 5.3继续改善和细化了全新的KDE桌面,它添加了大量的特性供桌面用户体验。同时也修复了**多达400个错误**,这对性能和稳定性方面也进行了大量改善。
### Plasma 5.3中的新东西

*Plasma 5.3中更好的蓝牙管理*
而[在早期关于Plasma 5.3的文章](http://www.omgubuntu.co.uk/2015/04/beta-plasma-5-3-features)中,我们触及了大量**新特性**,这其中很多都值得反复说道说道。
**加强的电源管理**特性和配置选项,包括**新的电源小程序、能源使用监控**和**动态屏幕亮度变化**,将有助于让KDE在移动设备上加强续航能力。
在连接了外部监视器的时候合上笔记本盖子时,不会再触发‘挂起’操作。这个新的行为被称之为‘**影院模式**’,并且默认开启。但是,可以通功过电源管理设置中的相关选项禁用。
**蓝牙功能被改善**,带来了一个全新的面板小程序,使得在连接到并配置配对的蓝牙设备,如智能手机、键盘和扬声器时,比以往更为便捷。
同样,对于Plasma 5.3,**KDE中的轨迹板配置更为方便**,这多亏了新的安装和设置模块。

*轨迹板、触控板。Tomato, Tomayto。*
对于Plasma小部件狂热者,它带来了一个**按住并锁定**手势。当启用该功能,会隐藏移动鼠标时出现的设置处理。取而代之的是,它只会在长点击小部件时发生该行为。
谈到widget-y这类事情时,该发布版中**再次引入了几个旧的Plasmoid中最受欢迎的东西**,包括一个有用的系统监视器、便利的硬盘驱动器统计和一个漫画阅读器。
### 了解更多&尝试
Plasma 5.3中[在官方修改日志中](https://www.kde.org/announcements/plasma-5.2.2-5.3.0-changelog.php)列出了新的和改进的内容,这是全部内容的完整列表。
你可以从KDE社区获取Live镜像,试用Kubuntu上的Plasma 5.3,**而不会影响到你自己的系统**:
* [下载KDE Plasma Live镜像](https://community.kde.org/Plasma/Live_Images)
如果你需要超级稳定的系统,你可以使用这些镜像来尝试新特性,但是你可以继续使用你的主要计算机上与你的版本对应的KDE版本。
不过,如果你对实验版满意——请注意:能够处理任何包冲突,或者由尝试升级桌面环境而导致的系统问题——那么你可以安装。
### 安装Plasma 5.3到Kubuntu 15.04

要**安装Plasma 5.3到Kubuntu 15.04**中,你需要添加KDE 移植PPA,运行软件更新器工具并安装任何可用的更新。
Kubuntu移植PPA可能也会升级除了安装在你系统上的Plasma外的其它KDE平台组件,包括KDE应用程序、框架和Kubuntu特定配置文件。
目前为止,使用命令行来升级Kubuntu中的到Plasma 5.3是最快速的方法:
```
sudo add-apt-repository ppa:kubuntu-ppa/backports
sudo apt-get update && sudo apt-get dist-upgrade
```
在升级过程完成后,如果一切顺利,你应该重启计算机。
如果你正在使用一个备用桌面环境,比如LXDE、Unity或者GNOME,则你需要在运行完上面的两个命令后安装Kubuntu桌面包(你可以在Ubuntu软件中心找到)。
要降级到15.04中自带的 Plasma 版本的话,你可以使用 PPA-Purge 工具:
```
sudo apt-get install ppa-purge
sudo ppa-purge ppa:kubuntu-ppa/backports
```
请在下面的评论中留言,让我们知道你怎么升级,测试过程是怎样的,别忘了告诉我们你在下一个Plasma 5桌面中要看到的特性。
---
via: <http://www.omgubuntu.co.uk/2015/04/kde-plasma-5-3-released-heres-how-to-upgrade-in-kubuntu-15-04>
作者:[Joey-Elijah Sneddon](https://plus.google.com/117485690627814051450/?rel=author) 译者:[GOLinux](https://github.com/GOLinux)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Linux 有问必答: 如何在红帽系linux中编译Ixgbe驱动 | Dan Nanni | http://ask.xmodulo.com/compile-ixgbe-driver-centos-rhel-fedora.html | 提问:我想要安装最新版的ixgbe 10G网卡驱动。在CentOS, Fedora 或 RHEL中,我应该如何编译ixgbe驱动? 想要在linux使用Intel的PCI Express 10G网卡(例如,82598,82599,x540),需要安装Ixgbe驱动。如今的Linux发行版都会预安装ixgbe的可加载模块,但是预安装的ixgbe驱动不是完整功能版。如果想要开启和定制所有10G网卡的功能(如,RSS、多队列、虚拟化功能、硬件 offload 等),需要从源码编译安装。 本文基于红帽系平台(如,CentOS,RHEL或Fedora)。Debian系平台,请看这篇文章。 第一步: 安装依赖 首先,安装必要的开发环境和安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3/29/204506bzopz2a2ocypcpcc.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3/29/204506bzopz2a2ocypcpcc.png | false | false | true | Vic020 | false | [
"Ixgbe",
"驱动"
] | 技术 | {
"viewnum": 7776,
"commentnum": 0,
"favtimes": 2,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提问:我想要安装最新版的ixgbe 10G网卡驱动。在CentOS, Fedora 或 RHEL中,我应该如何编译ixgbe驱动? 想要在linux使用Intel的PCI Express 10G网卡(例如,82598,82599,x540),需要安装Ixgbe驱动。如今的Linux发行版都会预安装ixgbe的可加载模块,但是预安装的ixgbe驱动不是完整功能版。如果想要开启和定制所有10G网卡的功能(如,RSS、多队列、虚拟化功能、硬件 offload 等),需要从源码编译安装。 本文基于红帽系平台(如,CentOS,RHEL或Fedora)。Debian系平台,请看这篇文章。 第一步: 安装依赖 首先,安装必要的开发环境和安 | 2015-06-03T03:33:00 | 2015-06-03T03:33:00 | 5,562 | /article-5562-1.html |
>
> **提问**:我想要安装最新版的ixgbe 10G网卡驱动。在CentOS, Fedora 或 RHEL中,我应该如何编译ixgbe驱动?
>
>
>
想要在linux使用Intel的PCI Express 10G网卡(例如,82598,82599,x540),需要安装Ixgbe驱动。如今的Linux发行版都会预安装ixgbe的可加载模块,但是预安装的ixgbe驱动不是完整功能版。如果想要开启和定制所有10G网卡的功能(如,RSS、多队列、虚拟化功能、硬件 offload 等),需要从源码编译安装。
本文基于红帽系平台(如,CentOS,RHEL或Fedora)。Debian系平台,请看[这篇文章](/article-5149-1.html)。

### 第一步: 安装依赖
首先,安装必要的开发环境和安装匹配的内核头文件
```
$ sudo yum install gcc make
$ sudo yum install kernel-devel
```
### 第二步: 编译Ixgbe
从[官方页面](http://sourceforge.net/projects/e1000/files/ixgbe%20stable/)下载最新Ixgbe源码
```
$ wget http://downloads.sourceforge.net/project/e1000/ixgbe%20stable/3.23.2/ixgbe-3.23.2.tar.gz
```
请检查支持的内核版本。例如,Ixgbe3.23.2版本支持Linux内核版本2.6.18到3.18.1。
提取压缩包并编译:
```
$ tar -xvf ixgbe-3.23.2.tar.gz
$ cd ixgbe-3.23.2/src
$ make
```
如果成功,可以在当前目录找到编译完成的驱动(ixgbe.ko)。
可以运行这个命令来查看编译信息:
```
$ modinfo ./ixgbe.ko
```
将会输出一个Ixgbe驱动的可用参数列表

### 第三步: 加载 Ixgbe 驱动
这步准备加载已经编译好的驱动。
如果系统已经加载了Ixgbe驱动,首先需要卸载掉老版本。否则,新版本不能加载。
```
$ sudo rmmod ixgbe.ko
```
然后插入编译完成的驱动到内核中:
```
$ sudo insmod ./ixgbe.ko
```
同时,你可以设置启动参数
```
$ sudo insmod ./ixgbe.ko FdirPballoc=3 RSS=16
```
验证驱动是否加载成功,使用dmesg命令,查看其输出
```
$ dmesg
```
---
```
Intel(R) 10 Gigabit PCI Express Network Driver - version 3.23.2
Copyright (c) 1999-2014 Intel Corporation.
ixgbe 0000:21:00.0: PCI INT A -> GSI 64 (level, low) -> IRQ 64
ixgbe 0000:21:00.0: setting latency timer to 64
ixgbe: Receive-Side Scaling (RSS) set to 16
ixgbe: Flow Director packet buffer allocation set to 3
ixgbe: 0000:21:00.0: ixgbe_check_options: Flow Director will be allocated 256kB of packet buffer
ixgbe: 0000:21:00.0: ixgbe_check_options: FCoE Offload feature enabled
ixgbe 0000:21:00.0: irq 87 for MSI/MSI-X
ixgbe 0000:21:00.0: irq 88 for MSI/MSI-X
ixgbe 0000:21:00.0: irq 89 for MSI/MSI-X
ixgbe 0000:21:00.0: irq 90 for MSI/MSI-X
ixgbe 0000:21:00.0: irq 91 for MSI/MSI-X
ixgbe 0000:21:00.0: irq 92 for MSI/MSI-X
ixgbe 0000:21:00.0: irq 93 for MSI/MSI-X
ixgbe 0000:21:00.0: irq 94 for MSI/MSI-X
ixgbe 0000:21:00.0: irq 95 for MSI/MSI-X
ixgbe 0000:21:00.0: irq 96 for MSI/MSI-X
ixgbe 0000:21:00.0: irq 97 for MSI/MSI-X
ixgbe 0000:21:00.0: irq 98 for MSI/MSI-X
ixgbe 0000:21:00.0: irq 99 for MSI/MSI-X
ixgbe 0000:21:00.0: irq 100 for MSI/MSI-X
ixgbe 0000:21:00.0: irq 101 for MSI/MSI-X
ixgbe 0000:21:00.0: irq 102 for MSI/MSI-X
ixgbe 0000:21:00.0: irq 103 for MSI/MSI-X
ixgbe 0000:21:00.0: eth3: DCA registration failed: -1
ixgbe 0000:21:00.0: PCI Express bandwidth of 32GT/s available
ixgbe 0000:21:00.0: (Speed:5.0GT/s, Width: x8, Encoding Loss:20%)
ixgbe 0000:21:00.0: eth3: MAC: 2, PHY: 9, SFP+: 3, PBA No: E68793-006
ixgbe 0000:21:00.0: 90:e2:ba:5b:e9:1c
ixgbe 0000:21:00.0: eth3: Enabled Features: RxQ: 16 TxQ: 16 FdirHash RSC
ixgbe 0000:21:00.0: eth3: Intel(R) 10 Gigabit Network Connection
ixgbe 0000:21:00.1: PCI INT B -> GSI 68 (level, low) -> IRQ 68
ixgbe 0000:21:00.1: setting latency timer to 64
ixgbe: 0000:21:00.1: ixgbe_check_options: FCoE Offload feature enabled
ixgbe 0000:21:00.0: registered PHC device on eth3
ixgbe 0000:21:00.1: irq 104 for MSI/MSI-X
ixgbe 0000:21:00.1: irq 105 for MSI/MSI-X
ixgbe 0000:21:00.1: irq 106 for MSI/MSI-X
ixgbe 0000:21:00.1: irq 107 for MSI/MSI-X
ixgbe 0000:21:00.1: irq 108 for MSI/MSI-X
ixgbe 0000:21:00.1: irq 109 for MSI/MSI-X
ixgbe 0000:21:00.1: irq 110 for MSI/MSI-X
ixgbe 0000:21:00.1: irq 111 for MSI/MSI-X
ixgbe 0000:21:00.1: irq 112 for MSI/MSI-X
ixgbe 0000:21:00.1: irq 113 for MSI/MSI-X
ixgbe 0000:21:00.1: irq 114 for MSI/MSI-X
ixgbe 0000:21:00.1: irq 115 for MSI/MSI-X
ixgbe 0000:21:00.1: irq 116 for MSI/MSI-X
ixgbe 0000:21:00.1: irq 117 for MSI/MSI-X
ixgbe 0000:21:00.1: irq 118 for MSI/MSI-X
ixgbe 0000:21:00.1: irq 119 for MSI/MSI-X
ixgbe 0000:21:00.1: irq 120 for MSI/MSI-X
ixgbe 0000:21:00.1: irq 121 for MSI/MSI-X
ixgbe 0000:21:00.1: irq 122 for MSI/MSI-X
ixgbe 0000:21:00.1: irq 123 for MSI/MSI-X
ixgbe 0000:21:00.1: irq 124 for MSI/MSI-X
ixgbe 0000:21:00.1: irq 125 for MSI/MSI-X
ixgbe 0000:21:00.1: irq 126 for MSI/MSI-X
ixgbe 0000:21:00.1: irq 127 for MSI/MSI-X
ixgbe 0000:21:00.1: irq 128 for MSI/MSI-X
ixgbe 0000:21:00.1: irq 129 for MSI/MSI-X
ixgbe 0000:21:00.1: irq 130 for MSI/MSI-X
ixgbe 0000:21:00.1: irq 131 for MSI/MSI-X
ixgbe 0000:21:00.1: irq 132 for MSI/MSI-X
ixgbe 0000:21:00.1: irq 133 for MSI/MSI-X
ixgbe 0000:21:00.1: irq 134 for MSI/MSI-X
ixgbe 0000:21:00.1: irq 135 for MSI/MSI-X
ixgbe 0000:21:00.1: irq 136 for MSI/MSI-X
ixgbe 0000:21:00.1: irq 137 for MSI/MSI-X
ixgbe 0000:21:00.1: irq 138 for MSI/MSI-X
ixgbe 0000:21:00.1: irq 139 for MSI/MSI-X
ixgbe 0000:21:00.1: irq 140 for MSI/MSI-X
ixgbe 0000:21:00.1: irq 141 for MSI/MSI-X
ixgbe 0000:21:00.1: irq 142 for MSI/MSI-X
ixgbe 0000:21:00.1: irq 143 for MSI/MSI-X
ixgbe 0000:21:00.1: irq 144 for MSI/MSI-X
ixgbe 0000:21:00.1: irq 145 for MSI/MSI-X
ixgbe 0000:21:00.1: irq 146 for MSI/MSI-X
ixgbe 0000:21:00.1: irq 147 for MSI/MSI-X
ixgbe 0000:21:00.1: irq 148 for MSI/MSI-X
ixgbe 0000:21:00.1: irq 149 for MSI/MSI-X
ixgbe 0000:21:00.1: irq 150 for MSI/MSI-X
ixgbe 0000:21:00.1: irq 151 for MSI/MSI-X
ixgbe 0000:21:00.1: irq 152 for MSI/MSI-X
ADDRCONF(NETDEV_UP): eth3: link is not ready
8021q: adding VLAN 0 to HW filter on device eth3
ixgbe 0000:21:00.1: eth4: DCA registration failed: -1
ixgbe 0000:21:00.1: PCI Express bandwidth of 32GT/s available
ixgbe 0000:21:00.1: (Speed:5.0GT/s, Width: x8, Encoding Loss:20%)
ixgbe 0000:21:00.1: eth4: MAC: 2, PHY: 9, SFP+: 4, PBA No: E68793-006
ixgbe 0000:21:00.1: 90:e2:ba:5b:e9:1e
ixgbe 0000:21:00.1: eth4: Enabled Features: RxQ: 48 TxQ: 48 FdirHash RSC
ixgbe 0000:21:00.1: eth4: Intel(R) 10 Gigabit Network Connection
ixgbe 0000:21:00.0: eth3: detected SFP+: 3
ixgbe 0000:21:00.1: registered PHC device on eth4
ADDRCONF(NETDEV_UP): eth4: link is not ready
8021q: adding VLAN 0 to HW filter on device eth4
ixgbe 0000:21:00.1: eth4: detected SFP+: 4
ixgbe 0000:21:00.0: eth3: NIC Link is Up 10 Gbps, Flow Control: RX/TX
ADDRCONF(NETDEV_CHANGE): eth3: link becomes ready
ixgbe 0000:21:00.1: eth4: NIC Link is Up 10 Gbps, Flow Control: RX/TX
ADDRCONF(NETDEV_CHANGE): eth4: link becomes ready
eth3: no IPv6 routers present
eth4: no IPv6 routers present
```
### 第四步: 安装Ixgbe驱动
当确认驱动已经加载后,就可以安装驱动到系统中了
```
$ sudo make install
```
ixgbe.ko将会安装在下列目录
```
/lib/modules/<kernel-version>/kernel/drivers/net/ixgbe
```
此时,编译好的驱动将在启动时自动加载,也可以通过运行命令加载它:
```
$ sudo modprobe ixgbe
```

---
via: <http://ask.xmodulo.com/compile-ixgbe-driver-centos-rhel-fedora.html>
作者:[Dan Nanni](http://ask.xmodulo.com/author/nanni) 译者:[Vic020](http://vicyu.net)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六种在 Linux 上为你带来 iTunes 般体验的方法 | Danny Stieben | http://www.makeuseof.com/tag/top-6-ways-get-itunes-experience-linux/ | 随着你对 Linux 的熟悉(也许会成为你首要使用的操作系统),你终将会寻找能在 Linux 上有效管理音乐的工具。你首先想到 iTunes,因为它是近几年最流行的音乐管理工具,但你马上会发现 iTunes 并没有 Linux 版本。而且,现在,你会发现还有比 iTunes 更好的音乐管理工具。 尽管如此,这并不意味着你就不能使用你喜欢的方式管理音乐。Linux 上有很多方式可以让你整理你的曲库。以下六种,仅供参考: 通过WINE运行iTunes 尽管 iTunes 没有Linux版,你还是可以试试 使用 WINE 运行 iTunes 或 PlayOnLinux 的。这些软件给本来只能运行于Windo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6/03/224143zt4n9z9ovtisoiei.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6/03/224143zt4n9z9ovtisoiei.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KevinSJ | false | [
"音乐",
"曲库"
] | 分享 | {
"viewnum": 20627,
"commentnum": 6,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18.122.120.235",
"message": "“你通常在Linux上使用哪些音乐” 音乐?音乐播放器软件吧。我一般用 mplayer。",
"username": "来自 - 四川成都 的 Firefox/Linux 用户",
"date": "2015-06-04T13:18:25"
},
{
"postip": "219.145.57.242",
"message": "我用deadbeaf,是因为它支持cue.",
"username": "momo",
"date": "2015-06-05T09:23:26"
},
{
"postip": "117.165.81.185",
"message": "Audacious",
"username": "kashu",
"date": "2015-06-05T11:15:45"
},
{
"postip": "221.238.32.162",
"message": "vlc",
"username": "崖山一劫",
"date": "2015-06-05T16:56:57"
},
{
"postip": "153.34.117.116",
"message": "wine跑网易云音乐PC版,完美.",
"username": "AlvisZhao",
"date": "2015-06-11T11:12:12"
},
{
"postip": "218.201.240.212",
"message": "现在网易云音乐直接有Linux版",
"username": "来自贵州安顺的 Firefox 45.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7-08-23T07:02:31"
}
] | [] | 随着你对 Linux 的熟悉(也许会成为你首要使用的操作系统),你终将会寻找能在 Linux 上有效管理音乐的工具。你首先想到 iTunes,因为它是近几年最流行的音乐管理工具,但你马上会发现 iTunes 并没有 Linux 版本。而且,现在,你会发现还有比 iTunes 更好的音乐管理工具。 尽管如此,这并不意味着你就不能使用你喜欢的方式管理音乐。Linux 上有很多方式可以让你整理你的曲库。以下六种,仅供参考: 通过WINE运行iTunes 尽管 iTunes 没有Linux版,你还是可以试试 使用 WINE 运行 iTunes 或 PlayOnLinux 的。这些软件给本来只能运行于Windo | 2015-06-04T10:40:00 | 2015-06-04T10:40:00 | 5,568 | /article-5568-1.html | 
随着你对 Linux 的熟悉(也许会成为你首要使用的操作系统),你终将会寻找能在 Linux 上有效管理音乐的工具。你首先想到 iTunes,因为它是近几年最流行的音乐管理工具,但你马上会发现 iTunes 并没有 Linux 版本。而且,现在,你会发现还有比 iTunes 更好的音乐管理工具。
尽管如此,这并不意味着你就不能使用你喜欢的方式管理音乐。Linux 上有很多方式可以让你整理你的曲库。以下六种,仅供参考:
### 通过WINE运行iTunes
尽管 iTunes 没有Linux版,你还是可以试试 [使用 WINE 运行 iTunes](http://www.makeuseof.com/tag/how-about-some-wine-with-your-linux/) 或 PlayOnLinux 的。这些软件给本来只能运行于Windows下的应用程序添加一个兼容层,这样就能让他们运行在Linux上了,但这样的方法效果十有分限。因此,[并非所有 Windows 应用程序都能使用WINE运行](http://www.makeuseof.com/answers/does-wine-runs-all-windows-apps/) - 但这还是一个值得尝试的方法。
各个版本的iTunes结果可能给你不同的结果,但一般都遵循以下方法:
1. 安装WINE
2. 在WINE里运行iTunes安装程序
3. 在网上搜索并解决你遇到的问题。
如果你在安装时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比如安装程序错误,或者安装好的程序运行不了,那是没办法的,WINE 就是这样。
如果你想在 WINE 上运行 iTunes 而且运气很好的跑起来了,那真是很棒。但如果你还想考虑运行一个原生的Linux应用,或者 WINE 不工作的话,还有很多其他选择的。有几个曲库管理软件能让你很方便的管理你的音乐并直接进行播放,还可以制作播放列表。
### [Amarok](https://amarok.kde.org/)

如果你使用KDE环境,我推荐 Amarok。它具有 [很多管理音乐的特性](http://www.makeuseof.com/tag/control-music-amarok-linux/) 而且它还能与KDE桌面环境无缝兼容。它有很多实用的特性如集成了 Last.FM、文件跟踪、动态播放列表及脚本支持。它甚至会自动在你播放曲目时,自动下载艺术家封面。
### [Banshee](http://banshee.fm/)

如果你使用 GNOME 或其他任何基于 GTK 的桌面环境(它们十分常见)的话,我推荐使用使用Bansee作为 [全功能曲库管理工具](http://www.makeuseof.com/tag/banshee-20-comprehensive-media-player-streamer-podcast-tool-linux/) 。它的功能与Amarok类似,也集成了Last.FM,支持互联网广播,支持podcast等等。选择 Amarok 还是 Bansee 要看你使用的桌面环境(这样才能无缝整合)。
### [Rhythmbox](https://wiki.gnome.org/Apps/Rhythmbox)

Rhythmbox是一个更好基于GTK的桌面环境的[轻量级的曲库替代品](http://www.makeuseof.com/tag/play-manage-music-collection-rhythmbox-linux/)。尽管如此,它也还是有一些自己的特性的。它也支持Last.FM,同时还能无缝播放并与其它如 Nautilus、XChat及Pidgin 等进行整合。
### [Clementine](https://www.clementine-player.org/)

另一款叫 Clementine 的软件也值得我推荐,因为它的界面简洁、易用。它支持非常多的第三方服务例如Spotify,Digtal Imported 及Dropbox。Android系统上还有一款用作 Clementine 遥控的app。[Clementine是跨平台的](http://www.makeuseof.com/tag/need-a-lightweight-music-player-without-sacrificing-features-clementine-cross-platform/) , 还支持Mac OS X 及 Windows。
这些程序都能很好的管理并播放你的音乐。唯一的问题是这些程序都不支持与 iOS 设备的整合, 而且目前Linux 上还没有程序能做到这一点。但 iOS 经过很多改进后,已经并不需要再连接到电脑了。
### [Google Play Music](http://music.google.com/)

最后,如果上面的那些程序还不能满足你的需求的话,你可以试试 Google Play Music。这个在线服务也可以用作播放音乐的曲库管理工具,但它还有几个额外的好处。你可以上传所有的音乐,并且在所有能上网的设备上获取这些音乐。这也意味着你不需要在电脑或者移动设备之间同步你的音乐(无论是 Android 还是 iOS 设备),因为你可以这些设备中使用Google Play Music。 如果你想要扩展你的曲库,你可以订阅 All Access 服务,但这并不是必须的。你不需要支付任何费用也可在你的曲库中储存20,000首
### 靠,居然没有 Spotify ?!
尽管 Spotify 也是一款管理和听音乐的方法,我不推荐它的唯一原因是它事实上并不让你管理你的音乐。你不能将曲目上传到 Spotify - 只能它们给你提供的曲目。尽管它们提供了很多,但口味未必一样。
### 你还有其他选择
以上六个软件应该可以在给你带来类似 iTunes 的功能了。这些软件主要是能让你管理和播放你的曲库,但如果你还需要 iTunes 里的其他特性,其他Linux原生软件或许能满足这类需求。
**你通常在Linux上使用哪些音乐播放器?**在下方评论与我们分享吧!
---
via: <http://www.makeuseof.com/tag/top-6-ways-get-itunes-experience-linux/>
作者:[Danny Stieben](http://www.makeuseof.com/tag/author/danny/) 译者:[KevinSJ](https://github.com/KevinSJ)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如何使用图形化工具远程管理 Linux 上的 MySQL | Dan Nanni | http://xmodulo.com/remote-mysql-databases-gui-tool.html | 如果你在一个远程的VPS上运行了MySQL服务器,你会如何管理你的远程数据库主机呢?基于web的数据库管理工具例如phpMyAdmin或者Adminer可能会是你第一个想起的。这些基于web的管理工具需要一个正常运行的后端的web服务和PHP引擎。但是,如果你的VPS仅仅用来做数据库服务(例如,数据库与其它服务独立存放的分布式结构),为偶尔的数据库管理提供一整套的LAMP是浪费VPS资源的。更糟的是,LAMP所打开的HTTP端口可能会成为你VPS资源的安全漏洞。 作为一种选择,你可以使用在一台客户机上运行本地的MySQL客户端,当然,如果没有别的选择,一个纯净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6/03/233259wf4fg9d93g4gf9fg.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6/03/233259wf4fg9d93g4gf9fg.png | false | false | true | tyzy313481929 | false | [
"MySQL Workbench",
"MySQL"
] | 技术 | {
"viewnum": 23697,
"commentnum": 1,
"favtimes": 7,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61.164.138.218",
"message": "MAC 上有 CODA编辑器,很好用,哈哈",
"username": "来自 - 浙江温州 的 Chrome/Mac 用户",
"date": "2015-06-05T11:24:20"
}
] | [] | 如果你在一个远程的VPS上运行了MySQL服务器,你会如何管理你的远程数据库主机呢?基于web的数据库管理工具例如phpMyAdmin或者Adminer可能会是你第一个想起的。这些基于web的管理工具需要一个正常运行的后端的web服务和PHP引擎。但是,如果你的VPS仅仅用来做数据库服务(例如,数据库与其它服务独立存放的分布式结构),为偶尔的数据库管理提供一整套的LAMP是浪费VPS资源的。更糟的是,LAMP所打开的HTTP端口可能会成为你VPS资源的安全漏洞。 作为一种选择,你可以使用在一台客户机上运行本地的MySQL客户端,当然,如果没有别的选择,一个纯净 | 2015-06-04T14:28:00 | 2015-06-04T14:28:00 | 5,569 | /article-5569-1.html | 如果你在一个远程的VPS上运行了MySQL服务器,你会如何管理你的远程数据库主机呢?基于web的数据库管理工具例如[phpMyAdmin](http://ask.xmodulo.com/install-phpmyadmin-centos.html)或者[Adminer](http://xmodulo.com/set-web-based-database-management-system-adminer.html)可能会是你第一个想起的。这些基于web的管理工具需要一个正常运行的后端的web服务和PHP引擎。但是,如果你的VPS仅仅用来做数据库服务(例如,数据库与其它服务独立存放的分布式结构),为偶尔的数据库管理提供一整套的LAMP是浪费VPS资源的。更糟的是,LAMP所打开的HTTP端口可能会成为你VPS资源的安全漏洞。
作为一种选择,你可以使用在一台客户机上运行本地的MySQL客户端,当然,如果没有别的选择,一个纯净的MySQL命令行客户端将是你的默认选择。但是命令行客户端的功能是有限的,因为它没有生产级数据库管理功能,例如:可视化SQL开发、性能调优、模式验证等等。你是否在寻找一个成熟的MySQL管理工具,那么一个MySQL的图形化管理工具将会更好的满足你的需求。
### 什么是MySQL Workbench?
作为一个由Oracle开发的集成的数据库管理工具,[MySQL Workbench](http://mysqlworkbench.org/)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MySQL客户端。简而言之,Workbench是一个跨平台的(如:Linux,MacOX,Windows)数据库设计、开发和管理的图形化工具。MySQL Workbench 社区版是遵循GPL协议的。作为一个数据库管理者,你可以使用Workbench去配置MySQL服务、管理MySQL用户、进行数据库的备份与还原、监视数据库的健康状况,所有的都在对用户友好的图形化环境下处理。

在这个手册里,让我们演示下如何在Linux下安装和使用MySQL Workbench。
### 在Linux上安装MySQL Workbench
你可以在任何一个桌面linux机器上运行MySQL Workbench来设置你的数据库管理环境。虽然一些Linux发行版(例如:Debian/Ubuntu)在他们的软件源中已经有了MySQL Workbench,但是从官方源中安装是一个好的方法,因为他们提供了最新的版本。这里介绍了如何设置一个官方的Workbench软件源和从中安装它。
#### 基于 Debian 的桌面 (Debia, Ubuntu, Mint):
到其[官方站点](http://dev.mysql.com/downloads/repo/apt/),选择一个和你环境匹配的DEB文件,并下载安装:
例如,对于 Ubuntu 14.10:
```
$ wget http://dev.mysql.com/get/mysql-apt-config_0.3.4-2ubuntu14.10_all.deb
$ sudo dpkg -i mysql-apt-config_0.3.4-2ubuntu14.10_all.deb
```
对于 Debian 7:
```
$ wget http://dev.mysql.com/get/mysql-apt-config_0.3.3-1debian7_all.deb
$ sudo dpkg -i mysql-apt-config_0.3.3-1debian7_all.deb
```
当你安装DEB文件时,你会看到下面的配置菜单,并且选择配置那个MySQL产品

选择“Utilities”。完成配置后,选择“Apply”去保存配置。然后,更新包索引,并且安装Workbench。
```
$ sudo apt-get update
$ sudo apt-get install mysql-workbench
```
#### 基于 Red Hat 的桌面 (CentOS, Fedora, RHEL):
去官网下载并安装适合你Linux环境的RPM源包。
例如,对于 CentOS 7:
```
$ wget http://dev.mysql.com/get/mysql-community-release-el7-5.noarch.rpm
$ sudo yum localinstall mysql-community-release-el7-5.noarch.rpm
```
对于 Fedora 21:
```
$ wget http://dev.mysql.com/get/mysql-community-release-fc21-6.noarch.rpm
$ sudo yum localinstall mysql-community-release-fc21-6.noarch.rpm
```
验证"MySQL Tools Community"源是否被安装:
```
$ yum repolis enabled
```

安装Workbench
```
$ sudo yum install mysql-workbench-community
```
### 设置远程数据库的安全连接
接下来是为你运行MySQL服务的VPS设置一个远程连接。当然,你可以直接通过图形化的Workbench连接你的远程MySQL服务器(在数据库开放了远程连接后)。然而,这样做有很大的安全风险,因为有些人很容易窃听你的数据库传输信息,并且一个公开的MySQL端口(默认为3306)会是另外一个攻击入口。
一个比较好的方法是关掉远程访问数据库服务功能,(仅允许在VPS 上的127.0.0.1访问)。然后在本地客户机和远程VPS之间设置一个SSH隧道,这样的话,和MySQL之间的数据能安全地通过它的本地回环接口上中继。相比较设置一个SSL加密的连接来说,配置SSH隧道需要很少的操作,因为它仅仅需要SSH服务,并且在大多数的VPS上已经部署了。
让我们来看看如何来为一个MySQL Workbench设置一个SSH隧道。
在这个设置里,不需要你开放远程访问MySQL服务。
在一个运行了Workbench的本地客户机上,键入下面的命令,替换'user'(远程 VPS 的用户名)和'remote\_vps'(远程 VPS 的地址)为你自己的信息:
```
$ ssh user@remote_vps -L 3306:127.0.0.1:3306 -N
```
你会被要求输入你VPS的SSH密码,当你成功登陆VPS后,在本地的3306端口和远程VPS的3306端口之间将会建立一个SSH隧道。这里你不会在前台看到任何信息显示。
或者你可以选择在后台运行SSH隧道,按CTRL+Z停止当前的命令,然后输入bg并且ENTER

这样SSH隧道就会在后台运行了。
### 使用MySQL Workbench远程管理MySQL服务
在建立好SSH隧道后,你可以通过MySQL Workbench去远程连接MySQL服务了。
输入下面命令启动Workbench:
```
$ mysql-workbench
```

点击Workbench页面上面的“加号”图标去创建一个新的数据库连接,接着会出现下面的连接信息。
* **Connection Name**: 任意描述 (例如: My remote VPS database)
* **Hostname**: 127.0.0.1
* **Port**: 3306
* **Username**: MySQL 用户名 (例如 root)

注意:因为隧道设置的是127.0.0.1:3306,所以主机名字段必须是127.0.0.1,而不能是远程VPS的IP地址或者主机名。
当你设置好一个新的数据库连接后,你会在Workbench窗口看到一个新的框,点击那个框就会实际去连接远程的MySQL服务了。

当你登录到MySQL 服务器后,你可以再左侧面板看到各种管理任务。让我们来看一些常见的管理任务。
#### MySQL Server Status
该菜单显示了展示数据库服务器的资源使用情况的实时监控面板。(例如:流量、链接、读写)

#### Client Connections
客户端连接数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监控的资源,这个菜单显示了每个连接的详细信息。

#### 用户和权限
这个菜单允许你管理MySQL用户,包括他们的资源限制和权限。

#### MySQL Server Administration
你可以启动或关闭MySQL服务,并且检查它的服务日志。

#### Database Schema Management
可以可视化的查看、更改、检查数据库结构,在“Schemas”标题下选择任何一个数据库或表,然后右击


#### Database Query
你可以执行任何的语句(只要你的权限允许),并且检查其结果。

此外,性能统计数据和报表仅用于MySQL5.6以上的版本。对于5.5及其以下的版本,性能部分会以灰色显示。
### 结论
简介且直观的选项卡界面,丰富的特性,开源,使MySQL Workbench成为一个非常好的可视化数据库设计和管理工具。为其减分的是它的性能。我注意到在一台运行繁忙的服务器上,Workbench有时会变得异常缓慢,尽管它的性能差强人意,我依然认为MySQL Workbench是MySQL数据库管理员和设计人员必备的工具之一。
你曾在你的生产环境中用过Workbench吗?或者你还有别的GUI工具可以推荐?请分享你的经验吧。
---
via: <http://xmodulo.com/remote-mysql-databases-gui-tool.html>
作者:[Dan Nanni](http://xmodulo.com/author/nanni) 译者:[tyzy313481929](https://github.com/tyzy313481929)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Linux有问必答:如何在虚拟机上配置PCI直通 | Dan Nanni | http://ask.xmodulo.com/pci-passthrough-virt-manager.html | 提问:我想要分配一块物理网卡到用KVM创建的虚拟机上。我打算为这台虚拟机启用网卡的PCI直通。请问,我如何才能在virt-manager里面通过PCI直通方式来增加一个PCI设备到虚拟机上? 如今的hypervisor能够高效地在多个虚拟操作系统间共享和模拟硬件资源。然而,虚拟资源共享不是总能使人满意,甚至在虚拟机性能是重点考量时,或者是虚拟机需要硬件DMA的完全控制时,应该避免共享。一项名叫PCI直通的技术可以用在一个虚拟机需要独享PCI设备时(例如:网卡、声卡、显卡)。本质上,PCI直通穿透了虚拟层,直接将PCI设备放到虚拟机里,而其他虚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6/04/222528xwzph92j59wofzp9.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6/04/222528xwzph92j59wofzp9.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Vic020 | false | [
"虚拟机",
"KVM",
"Xen"
] | 技术 | {
"viewnum": 17677,
"commentnum": 0,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提问:我想要分配一块物理网卡到用KVM创建的虚拟机上。我打算为这台虚拟机启用网卡的PCI直通。请问,我如何才能在virt-manager里面通过PCI直通方式来增加一个PCI设备到虚拟机上? 如今的hypervisor能够高效地在多个虚拟操作系统间共享和模拟硬件资源。然而,虚拟资源共享不是总能使人满意,甚至在虚拟机性能是重点考量时,或者是虚拟机需要硬件DMA的完全控制时,应该避免共享。一项名叫PCI直通的技术可以用在一个虚拟机需要独享PCI设备时(例如:网卡、声卡、显卡)。本质上,PCI直通穿透了虚拟层,直接将PCI设备放到虚拟机里,而其他虚 | 2015-06-05T07:23:00 | 2015-06-05T07:23:00 | 5,570 | /article-5570-1.html |
>
> **提问**:我想要分配一块物理网卡到用KVM创建的虚拟机上。我打算为这台虚拟机启用网卡的PCI直通。请问,我如何才能在virt-manager里面通过PCI直通方式来增加一个PCI设备到虚拟机上?
>
>
>
如今的hypervisor能够高效地在多个虚拟操作系统间共享和模拟硬件资源。然而,虚拟资源共享不是总能使人满意,甚至在虚拟机性能是重点考量时,或者是虚拟机需要硬件DMA的完全控制时,应该避免共享。一项名叫“PCI直通”的技术可以用在一个虚拟机需要独享PCI设备时(例如:网卡、声卡、显卡)。本质上,PCI直通穿透了虚拟层,直接将PCI设备放到虚拟机里,而其他虚拟机则不能访问该设备。
### 开启“PCI直通”的准备
如果你想要为一台HVM实例开启PCI直通(例如,一台KVM创建的全虚拟化的虚拟机),你的母系统(包括CPU和主板)必须满足以下条件。如果你的虚拟机是半虚拟化的(由Xen创建),你可以跳过这步。
为了在 HVM虚拟机上开启PCI直通,系统需要支持**VT-d** (Intel处理器)或者**AMD-Vi** (AMD处理器)。Intel的VT-D(“英特尔直接I/O虚拟化技术”)是适用于最高端的Nehalem处理器和它的后继者(例如,Westmere、Sandy Bridge的,Ivy Bridge)。注意:VT-d和VT-x是两个独立功能。intel/AMD处理器支持VT-D/AMD-VI功能的列表可以[查看这里](http://wiki.xenproject.org/wiki/VTdHowTo)。
在确认你的设备支持VT-d/AMD-Vi后,还有两件事情需要做。首先,确保VT-d/AMD-Vi已经在BIOS中开启。然后,在内核启动过程中开启IOMMU。IOMMU服务,是由VT-d/AMD-Vi提供的,可以保护虚拟机访问的主机内存,同时它也是全虚拟化虚拟机支持PCI直通的前提。
Intel处理器中,通过将“**intel\_iommu=on**传给内核启动参数来开启IOMMU。参看[这篇教程](http://xmodulo.com/add-kernel-boot-parameters-via-grub-linux.html)了解如何通过GRUB修改内核启动参数。
配置完启动参数后,重启电脑。
### 添加PCI设备到虚拟机
我们已经完成了开启PCI直通的准备。事实上,只需通过virt-manager就可以给虚拟机分配一个PCI设备。
打开virt-manager的虚拟机设置,在左边工具栏点击‘增加硬件’按钮。
选择从PCI设备表一个PCI设备来分配,点击“完成”按钮

最后,启动实例。这样,主机的PCI设备已经可以由虚拟机直接访问了。
### 常见问题
在虚拟机启动时,如果你看见下列任何一个错误,这个错误有可能由于母机VT-d (或 IOMMU)未开启导致。
```
Error starting domain: unsupported configuration: host doesn't support passthrough of host PCI devices
```
---
```
Error starting domain: Unable to read from monitor: Connection reset by peer
```
请确保"**intel\_iommu=on**"启动参数已经按上文叙述开启。
---
via: <http://ask.xmodulo.com/pci-passthrough-virt-manager.html>
作者:[Dan Nanni](http://ask.xmodulo.com/author/nanni) 译者:[Vic020/VicYu](http://vicyu.net)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安装完Ubuntu 15.04桌面后要做的15件事 | Matei Cezar | http://www.tecmint.com/things-to-do-after-installing-ubuntu-15-04-desktop/ | 本教程适用于在自己的电脑上安装了 Ubuntu 15.04 Vivid Vervet 桌面的新手,这里会告诉你安装之后应该做哪些事情,来自定义你的系统和安装一些基本程序作为日常使用。 安装完Ubuntu 15.04桌面后要做的15件事 1. 启用Ubuntu额外软件库并更新系统 在刚装好Ubuntu之后你应该要关心的第一件事是启用Canonical的官方合作伙伴提供的Ubuntu额外软件库,并且通过最近一次的安全补丁和软件更新来保持系统是最新状态。 要完成这一步,依次从左边菜单中打开System Settings - Software and Updates工具,并检查所有Ubuntu软件和其他软件库(Canonic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6/05/204024w3wb117qbkx1vc4v.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6/05/204024w3wb117qbkx1vc4v.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ZTinoZ | false | [
"Ubuntu"
] | 桌面应用 | {
"viewnum": 85420,
"commentnum": 2,
"favtimes": 7,
"sharetimes": 1,
"likes": 0
} | [
{
"postip": "58.254.168.104",
"message": "破",
"username": "来自 - 广东深圳 的 Chrome/Windows 用户",
"date": "2015-06-05T21:35:44"
},
{
"postip": "58.60.193.254",
"message": "系统从哪里下?给几个安装教程可好?",
"username": "下雨的夏天2010",
"date": "2015-06-05T22:09:31"
}
] | [] | 本教程适用于在自己的电脑上安装了 Ubuntu 15.04 Vivid Vervet 桌面的新手,这里会告诉你安装之后应该做哪些事情,来自定义你的系统和安装一些基本程序作为日常使用。 安装完Ubuntu 15.04桌面后要做的15件事 1. 启用Ubuntu额外软件库并更新系统 在刚装好Ubuntu之后你应该要关心的第一件事是启用Canonical的官方合作伙伴提供的Ubuntu额外软件库,并且通过最近一次的安全补丁和软件更新来保持系统是最新状态。 要完成这一步,依次从左边菜单中打开System Settings - Software and Updates工具,并检查所有Ubuntu软件和其他软件库(Canonic | 2015-06-05T20:40:00 | 2015-06-05T20:40:00 | 5,573 | /article-5573-1.html | 本教程适用于在自己的电脑上安装了 Ubuntu 15.04 “Vivid Vervet” 桌面的新手,这里会告诉你安装之后应该做哪些事情,来自定义你的系统和安装一些基本程序作为日常使用。

*安装完Ubuntu 15.04桌面后要做的15件事*
### 1. 启用Ubuntu额外软件库并更新系统
在刚装好Ubuntu之后你应该要关心的第一件事是启用Canonical的官方合作伙伴提供的Ubuntu额外软件库,并且通过最近一次的安全补丁和软件更新来保持系统是最新状态。
要完成这一步,依次从左边菜单中打开System Settings -> Software and Updates工具,并检查所有Ubuntu软件和其他软件库(Canonical 的合作伙伴所提供),点击关闭按钮并等待重新加载缓存源树。

*软件更新*

*其它软件(Canonical 合作伙伴)*
为了快速而顺畅的更新,打开终端并输入以下命令来让系统使用新软件库:
```
$ sudo apt-get update
$ sudo apt-get upgrade
```

*Ubuntu 升级*
### 2. 安装额外驱动
为了能让系统扫描并安装额外的硬件专有驱动,我们依然从System Settings打开Software and Updates工具,选择Additional Drivers标签并等待该工具扫描驱动。
如果有驱动匹配到了你的硬件,查看你想要安装的驱动并点击Apply按钮来安装它。如果专有驱动没有如预期的工作,用Revert按钮就能卸载它们或勾选Do not use the device后点击Apply按钮。

*安装驱动*
### 3. 安装Synaptic和Gdebi工具
除了Ubuntu Software Center之外,Synaptic也是一个apt的图形化工具,通过它你能管理、安装、卸载、搜索和升级软件库并配置软件包。同样的,Gdebi对本地的.deb 包也有类似功能。在终端上输入以下命令来安装这两个包:
```
$ sudo apt-get install synaptic gdebi
```

*安装 Synaptic 和 Gdebi*

*Synaptic 包管理器*
### 4. 更改系统外观和行为
如果你想要更改桌面背景或图标大小,依次打开System Settings –> Appearance –> Look,并对桌面进行个性化设置。要把菜单移动到窗口标题栏,在Behavior标签中设置即可。

*系统外观*
### 5. 提升系统安全性和隐私性

*增强系统安全*

*系统安全选项*
### 6. 禁用不需要开机自启动的应用程序
要提高登录系统的速度,通过输入以下命令来显示被隐藏的开机启动应用程序。
```
$ sudo sed -i 's/NoDisplay=true/NoDisplay=false/g' /etc/xdg/autostart/*.desktop
```
在Dash中搜索打开Startup Applications工具,并反选不需要在登录系统的过程中启动的程序。

*禁用不需要的应用程序*
### 7. 添加扩展多媒体支持
默认情况下,Ubuntu对多媒体文件支持不是很好。为了能播放各种不同的多媒体格式或解析视频文件,可以安装以下多媒体应用程序:
* VLC
* Smplayer
* Audacious
* QMMP
* Mixxx
* XBMC
* Handbrake
* Openshot
用以下命令来一次性安装所有的这些应用程序:
```
$ sudo apt-get install vlc smplayer audacious qmmp mixxx xbmc handbrake openshot
```

*安装媒体播放器*

*媒体播放器的播放列表*
除了多媒体播放器,安装ubuntu-restricted-extras和Java支持包也可以解码并支持其它受限制的多媒体格式。
```
$ sudo apt-get install ubuntu-restricted-extras openjdk-8-jdk
```

*安装 Ubuntu Extras*
在终端上输入以下命令来启用DVD 回放和其它多媒体解码器:
```
$ sudo apt-get install ffmpeg gstreamer0.10-plugins-bad lame libavcodec-extra
$ sudo /usr/share/doc/libdvdread4/install-css.sh
```

*启用视频解码器*
### 8. 安装图像处理应用程序和安装媒体烧录软件
如果你是一个摄影爱好者,想在Ubuntu上处理调整图像,或许需要安装一下图像处理程序:
* GIMP (一个 Adobe Photoshop 替代品)
* Darktable
* Rawtherapee
* Pinta
* Shotwell
* Inkscape (一个 Adobe Illustrator 替代品)
* Digikam
* Cheese
这些应用程序能从Ubuntu Software Center中安装,或者立刻在终端上使用以下命令:
```
$ sudo apt-get install gimp gimp-plugin-registry gimp-data-extras darktable rawtherapee pinta shotwell inkscape
```

*安装图像处理应用程序*

*Rawtherapee Tool*
如果要挂载ISO镜像或烧录一张CD或DVD,你可以选择并安装以下软件中的一款:
* Brasero Disk Burner
* K3b
* Xfburn
* Furius ISO Mount
```
$ sudo apt-get install brasero $ sudo apt-get install k3b $ sudo apt-get install xfburn $ sudo apt-get install furiusisomount
```

*安装媒体烧录软件*
### 9. 安装压缩应用程序
如果要处理大多数归档格式的文件(zip, tar.gz, zip, 7zip rar等等),输入以下命令来安装这些包:
```
$ sudo apt-get install unace unrar zip unzip p7zip-full p7zip-rar sharutils rar uudeview mpack arj cabextract file-roller
```

*安装压缩应用程序*
### 10. 安装聊天应用程序
如果你想要和世界各地的人们聊天,这里有一份最流行的Linux聊天应用程序列表:
* Pidgin
* Skype
* Xchat
* Telegram
* aMSN
* Viber
你可以从Ubuntu Software Center中安装它们或使用以下命令:
```
$ sudo apt-get install pidgin
$ sudo apt-get install skype
$ sudo apt-get install xchat
$ sudo apt-get install amsn
$ sudo add-apt-repository ppa:atareao/telegram -y
$ sudo apt-get update
$ sudo apt-get install telegram
```

*安装聊天应用程序*
想要在Ubuntu上安装Viber可以访问[Viber官方网站](http://www.viber.com/en/products/linux)下载Debian安装包到本地,并用Gdebi包管理工具来安装viber.deb应用程序(右击 –> 打开 -> GDebi Package Installer).

*安装 Viber*
### 11. 安装种子软件
在Ubuntu最流行的种子应用程序和P2P文件共享程序是:
* Deluge
* Transmission
* Qbittorrent
* LinuxDC++
想要在Ubuntu上安装你最喜欢的P2P文件共享应用程序,可以在终端上输入以下命令:
```
$ sudo apt-get install deluge
$ sudo apt-get install transmission
$ sudo apt-get install qbittorrent
$ sudo apt-get install linuxdcpp
```

*安装种子软件*
### 12. 安装Windows仿真器-Wine和游戏支持平台-Steam
Wine仿真器允许你在Linux上安装并运行Window应用程序。在另一方面,Steam是一款Valve开发的基于Linux系统的流行游戏平台。想要在你的机器上安装它们,可以输入以下命令或使用Ubuntu Software Center。
```
$ sudo apt-get install steam wine winetricks
```

*安装 Wine*
### 13. 安装Cairo-Dock并启用桌面视觉效果
Cairo-Dock是一款漂亮且灵巧的用于Linux桌面上的启动条,类似于Mac OS X dock。想要在Ubuntu上安装它,可以在终端上运行以下命令:
```
$ sudo apt-get install cairo-dock cairo-dock-plug-ins
```

*安装Cairo-Dock*

*让 Cairo Dock 自动启动*
想要启用某一套桌面效果,例如Cube效果,可以使用以下命令来安装Compiz包:
```
$ sudo apt-get install compiz compizconfig-settings-manager compiz-plugins-extra
```
想要激活桌面Cube效果,在Dash上查找ccsm来打开CompizConfig Settings Manager,找到General Options – > Desktop Size并设置Horizontal Virtual Size的值为4,Vertical Virtual Size的值为1。然后返回检查Desktop Cube框(禁用Desktop Wall)和Rotate Cube框(解决冲突 -> 禁止切换视图1)并Ctrl+Alt+鼠标左击来查看cube效果。

*启用Compiz*

*Compiz设置*

*Compiz设置插件*

*桌面窗口旋转*
### 14. 添加其它浏览器
Ubuntu 15.04默认浏览器是Mozilla Firefox。想要安装其它浏览器比如Google Chrome或Opera,可以访问它们的官方网站,下载所提供的.deb包并用Gdebi Package Installer在你的系统上安装它们。

*启用浏览器支持*

*Opera Browser*
想要安装Chromium开源浏览器请在终端上输入以下命令:
```
$ sudo apt-get install chromium-browser
```
### 15. 安装Tweak工具
想要用额外的应用程序来自定义Ubuntu吗?在终端上输入以下命令来安装Unity Tweak工具和Gnome Tweak工具:
```
$ sudo apt-get install unity-tweak-tool gnome-tweak-tool
```

*安装Tweak Tool*

*Tweak Tool 设置*
另一个有趣的tweak工具主要是Ubuntu Tweak包,可以通过访问官方网站来获取并安装: <http://ubuntu-tweak.com/>。

*Tweak Tool: 系统信息*
在你安装好这一连串软件之后,你或许想要清理一下你的系统来释放一点硬盘上的空间,输入以下命令即可:
```
$ sudo apt-get -y autoremove
$ sudo apt-get -y autoclean
$ sudo apt-get -y clean
```
这只是一些普通用户日常使用Ubuntu 15.04桌面是需要调整和安装的程序。想要了解更多高级的程序,特性和功能,请使用Ubuntu Software Center或查阅Ubuntu Wiki主页。
---
via: <http://www.tecmint.com/things-to-do-after-installing-ubuntu-15-04-desktop/>
作者:[Matei Cezar](http://www.tecmint.com/author/cezarmatei/) 译者:[ZTinoZ](https://github.com/ZTinoZ)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如何在一个Docker容器里安装Discourse | Arun Pyasi | http://linoxide.com/how-tos/install-discourse-docker-container/ | 大家好,今天我们将会学习如何利用Docker平台安装Discourse。Discourse是一个完全开源的讨论平台,以未来十年的互联网理念设计,拥有一个邮件列表,一个论坛和一个长篇聊天室。不管从技术角度还是社会学角度,如今要体验一个现代的、勃勃生机的、完全开源的互联网讨论平台,Discourse都是一个不错的途径。Discourse是一个简单、简明、简易的讨论方式。它确实是一个令人称赞的平台,对于互联网上各种各样的论坛来说,提供了一个上手可用的很酷的服务。 Docker是一个开源的、可以将任何应用以轻量级容器的方式打包、传输和运行的开放平台。D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6/05/221558fhw6fzyv7pqc0zp0.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6/05/221558fhw6fzyv7pqc0zp0.png | false | false | true | wi-cuckoo | false | [
"Docker",
"Discourse"
] | 容器与云 | {
"viewnum": 12258,
"commentnum": 0,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大家好,今天我们将会学习如何利用Docker平台安装Discourse。Discourse是一个完全开源的讨论平台,以未来十年的互联网理念设计,拥有一个邮件列表,一个论坛和一个长篇聊天室。不管从技术角度还是社会学角度,如今要体验一个现代的、勃勃生机的、完全开源的互联网讨论平台,Discourse都是一个不错的途径。Discourse是一个简单、简明、简易的讨论方式。它确实是一个令人称赞的平台,对于互联网上各种各样的论坛来说,提供了一个上手可用的很酷的服务。 Docker是一个开源的、可以将任何应用以轻量级容器的方式打包、传输和运行的开放平台。D | 2015-06-06T08:12:00 | 2015-06-06T08:12:00 | 5,574 | /article-5574-1.html | 大家好,今天我们将会学习如何利用Docker平台安装Discourse。Discourse是一个完全开源的讨论平台,以未来十年的互联网理念设计,拥有一个邮件列表,一个论坛和一个长篇聊天室。不管从技术角度还是社会学角度,如今要体验一个现代的、勃勃生机的、完全开源的互联网讨论平台,Discourse都是一个不错的途径。Discourse是一个简单、简明、简易的讨论方式。它确实是一个令人称赞的平台,对于互联网上各种各样的论坛来说,提供了一个上手可用的很酷的服务。
Docker是一个开源的、可以将任何应用以轻量级容器的方式打包、传输和运行的开放平台。Docker容器技术使得可以更加方便和容易构建Discourse。
所以,下面是一些快速且容易的步骤,用来在一个Docker环境里面安装Discourse。
### 1. 安装Docker
首先,我们需要确认我们的主机操作系统已经安装了Docker。我们需要在shell或者终端运行以下命令安装Docker。
#### 在Ubuntu上
docker安装包在Ubuntu的仓库里面是可用的,所以我们将会使用apt管理器安装,以sudo或者root模式
```
# apt-get docker
```
#### 在CentOS 7上
在CentOS 7的主机上,我们使用yum管理器安装docker,因为CentOS的仓库里同样有docker安装包
```
# yum install docker
```

### 2. 设定交换内存
如果你的RAM容量小于1GB,那么确保升级你的系统达到1GB或者以上,Discourse不能在512MB的RAM下安装。如果你现在准备好了安装Discourse,根据下面的步骤为你的VPS(Virtual Private Servers)或者服务器设定交换内存:
运行下面的命令,创建一个空的交换文件。
```
# install -o root -g root -m 0600 /dev/null /swapfile
```
如果你想你的交换内存达到1GB,那么执行下面的步骤,并且跳过接下来的第二步。
```
# dd if=/dev/zero of=/swapfile bs=1k count=1024k
```
如果你想达到2GB,跳过上一步,跟着下面做
```
# dd if=/dev/zero of=/swapfile bs=1k count=2014k
```
接着,我们指定交换内存为swapfile
```
# mkswap /swapfile
```
运行下面的命令激活交换内存
```
# swapon /swapfile
```
现在,我们将其添加到文件系统分区表里,这样重启之后就自动挂载了。
```
# echo "/swapfile swap swap auto 0 0" | sudo tee -a /etc/fstab
```
设置swappiness参数为10,这样交换内存仅作为一个紧急缓冲区用。
```
# sudo sysctl -w vm.swappiness=10
# echo vm.swappiness = 10 | sudo tee -a /etc/sysctl.conf
```
### 3. 安装Discourse
在我们的主机上安装好Docker后,我们将会安装Discourse。现在,我们从官方的Discourse GitHub仓库克隆一份到`/var/discourse`目录下。我们需要运行下面的命令完成这一步。
```
# mkdir /var/discourse/
# cd /var/discourse/
#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discourse/discourse_docker.git /var/discourse/
```
克隆好仓库后,我们给discourse服务器复制配置文件
```
# cp samples/standalone.yml containers/app.yml
```

### 4. 配置Discourse
接下来,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文本编辑器,编辑容器目录下的discourse配置文件app.yml
```
# nano containers/app.yml
```
现在,我们需要将开发者邮箱地址DISCOURSE*DEVELOPER*EMAILS修改为自己的,如下。
```
DISCOURSE_DEVELOPER_EMAILS: 'arun@linoxide.com'
```
然后,我们设置主机名为服务器的域名。
```
DISCOURSE_HOSTNAME: 'discourse.linoxide.com'
```
接着,设置放在相同的discourse主机或vps上的SMTP服务器的认证信息。这些SMTP设置用于你的Discourse发送邮件。
```
DISCOURSE_SMTP_ADDRESS: smtp.linoxide.com
DISCOURSE_SMTP_PORT: 587 # (可选)
DISCOURSE_SMTP_USER_NAME: admin@linoxide.com # (可选)
DISCOURSE_SMTP_PASSWORD: test123 # (可选)
```

如果你在使用一个1GB的Discourse,设定UNICORN*WORKERS为2,db*shared\_buffers为128MB,这样你会有更多的内存空间。
运行Discourse需要强制性地创建一个邮件服务器。如果你已经有一个服务器了那就好办多了,我们可以使用它的认证信息。如果你没有现成的邮件服务器,或者你不知道那是什么。没关系,可以在[Mandrill](https://mandrillapp.com/) (或[Mailgun](http://www.mailgun.com/)和 [Mailjet](https://www.mailjet.com/pricing))创建一个免费的帐号,然后使用其提供的认证信息。
### 5. 启动Discourse应用
配置完discourse的配置文件后,我们当然是想启动Discourse服务器。首先,在/var/discourse/目录下运行下面的命令,加载discourse引导程序。
```
# ./launcher bootstrap app
```

上述命令可能会花去几分钟时间,会自动配置我们的Discourse环境。然后,该进程完成后,我们需要运行下面的命令启动Discourse App
```
# ./launcher start app
```

如果一切都正常,我们就能使用惯用的浏览器来访问我们新鲜出炉的 Discourse 的 Web 界面了: http://ip-address/ 或 http://discourse.linoxide.com/ 。然后,我们就可以创建一个新账号并成为管理员。

### 维护
这里往下是/var/discourse/目录里的 launcher 命令的用法,它可以用于我们在Docker 容器里面控制和维护Disourse。
```
用法: launcher 命令 配置 [--skip-prereqs]
命令:
start: 启动/初始化一个容器
stop: 停止一个运行的容器
restart: 重启一个容器
destroy:停止并删除一个容器
enter: 使用 nsenter 进入容器
ssh: 在一个运行的容器中启动一个 bash shell
logs: 容器的 Docker l日志
mailtest: 在容器中测试邮件设置
bootstrap: 基于配置模版来引导一个容器
rebuild: 重建一个容器(摧毁旧的,初始化,启动新的)
cleanup: 清理所有停止了24小时以上的容器
选项:
--skip-prereqs 不检查前置需求
--docker-args 当运行 docker 时,展开并传入参数
```
### 总结
哈哈!我们已经成功使用Docker技术安装了Discourse。Docker技术使得Discourse十分容易安装在任何平台,并且包含所有的要求。我们需要自己的邮件服务器或者邮件服务器的证书来启动它。对于便捷的现代邮件列表,论坛来说,Discourse是一个伟大的平台。(最后这句有些别扭)
---
via: <http://linoxide.com/how-tos/install-discourse-docker-container/>
作者:[Arun Pyasi](http://linoxide.com/author/arunp/) 译者:[wi-cuckoo](https://github.com/wi-cuckoo)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Linux中安装Cisco Packet Tracer | babin | http://www.unixmen.com/installing-cisco-packet-tracer-linux/ | Cisco Packet tracer是什么? Cisco Packet Tracer是一个强大的网络模拟工具,用于进行Cisco认证时的培训。它为我们提供了各个路由器和网络设备的良好的接口视图,这些模拟设备带有很多选项,跟使用物理机一样,我们可以在网络中使用无限的设备。我们能在单个工程中创建多个网络,以获得专业化的训练。Packet Tracer将提供给我们模拟的应用层协议,如HTTP,DNS,以及像RIP,OSPF,EIGRP等路由协议。 现在,它发布了包含有ASA 5505防火墙命令行配置的版本。Packet Tracer通常用于Windows版本,但没有Linux版本。这里,我们可以下载并安装Ci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6/06/082727ntejeztadmcatzhm.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6/06/082727ntejeztadmcatzhm.png | false | false | true | GOLinux | false | [
"Cisco"
] | 分享 | {
"viewnum": 20556,
"commentnum": 0,
"favtimes": 3,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Cisco Packet tracer是什么? Cisco Packet Tracer是一个强大的网络模拟工具,用于进行Cisco认证时的培训。它为我们提供了各个路由器和网络设备的良好的接口视图,这些模拟设备带有很多选项,跟使用物理机一样,我们可以在网络中使用无限的设备。我们能在单个工程中创建多个网络,以获得专业化的训练。Packet Tracer将提供给我们模拟的应用层协议,如HTTP,DNS,以及像RIP,OSPF,EIGRP等路由协议。 现在,它发布了包含有ASA 5505防火墙命令行配置的版本。Packet Tracer通常用于Windows版本,但没有Linux版本。这里,我们可以下载并安装Ci | 2015-06-06T14:24:00 | 2015-06-06T14:24:00 | 5,576 | /article-5576-1.html | 
### Cisco Packet tracer是什么?
**Cisco Packet Tracer**是一个强大的网络模拟工具,用于进行Cisco认证时的培训。它为我们提供了各个路由器和网络设备的良好的接口视图,这些模拟设备带有很多选项,跟使用物理机一样,我们可以在网络中使用无限的设备。我们能在单个工程中创建多个网络,以获得专业化的训练。Packet Tracer将提供给我们模拟的应用层协议,如**HTTP**,**DNS**,以及像**RIP**,**OSPF**,**EIGRP**等路由协议。
现在,它发布了包含有**ASA 5505防火墙**命令行配置的版本。Packet Tracer通常用于Windows版本,但没有Linux版本。这里,我们可以下载并安装Cisco Packet Tracer。
#### 新发布的Cisco Packet Tracer版本:
下一代Cisco Packet Tracer版本将会是Cisco Packet Tracer 6.2,当前还处于开发中。
### 我的环境设置:
**主机名** : desktop1.unixmen.com
**IP地址** : 192.168.0.167
**操作系统** : Ubuntu 14.04 LTS Desktop
```
# hostname
# ifconfig | grep inet
# lsb_release -a
```

### 步骤 1: 首先,我们需要下载Cisco Packet Tracer。
要从官方网站下载Packet Tracer,我们需要持有一个令牌,登入Cisco NetSpace,然后从Offering菜单选择CCNA > Cisco Packet Tracer来开始下载。如果我们没有令牌,可以从下面的链接中获得,我已经将它上传到了Droppox。
官方站点: <https://www.netacad.com/>
大多数人没有下载Packet Tracer的令牌,出于该原因,我已经将它上传到了dropbox,你可以从下面的URL获得Packet Tracer。
[下载Cisco Packet Tracer 6.1.1](https://www.dropbox.com/s/5evz8gyqqvq3o3v/Cisco%20Packet%20Tracer%206.1.1%20Linux.tar.gz?dl=0)

### 步骤 2: 安装Java:
要安装Packet Tracer,我们需要安装java。我们可以使用默认的仓库安装java;或者添加PPA仓库,然后更新包缓存来安装java。
使用以下命令来安装默认的jre
```
# sudo apt-get install default-jre
```

(或者)
使用下面的步骤来安装Java Run-time并设置环境。
从官方站点下载Java:[下载Java](http://www.oracle.com/technetwork/java/javase/downloads/jre8-downloads-2133155.html)
```
# tar -zxvf jre-8u31-linux-x64.tar.gz
# sudo mkdir -p /usr/lib/jvm
# sudo mv -v jre1.8.0_31 /usr/lib/jvm/
# cd /usr/lib/jvm/
# sudo update-alternatives --install "/usr/bin/java" "java" "/usr/lib/jvm/jre1.8.0_31/bin/java" 1
# sudo update-alternatives --set "java" "/usr/lib/jvm/jre1.8.0_31/bin/java"
```
通过编辑用户参数文件来设置Java环境,并添加路径相关的参数。当我们添加进用户参数文件后,我们机器上的每个用户都可以用java了。
```
# sudo vi /etc/profile
```
将以下条目添加到/etc/profile文件中:
```
export JAVA_HOME=/usr/lib/jvm/jre1.8.0_31
export PATH=$PATH:/usr/java/jre1.8.0_31/bin
```
运行以下命令来立即激活java路径。
```
# . /etc/profile
```
检查Java版本和环境:
```
# echo $JAVA_HOME
# java -version
```

### 步骤 3: 启用32位架构支持:
对于Packet Tracer,我们需要一些32位包。要安装32位包,我们需要使用以下命令来安装一些依赖。
```
# sudo dpkg --add-architecture i386
# sudo apt-get update
```

```
# sudo apt-get install libc6:i386
# sudo apt-get install lib32z1 lib32ncurses5 lib32bz2-1.0
# sudo apt-get install libnss3-1d:i386 libqt4-qt3support:i386 libssl1.0.0:i386 libqtwebkit4:i386 libqt4-scripttools:i386
```

### 步骤 4: 解压并安装软件包:
使用tar命令来解压下载的包。
```
# mv Cisco\ Packet\ Tracer\ 6.1.1\ Linux.tar.gz\?dl\=0 Cisco_Packet_tracer.tar.gz
# tar -zxvf Cisco_Packet_tracer.tar.gz
```

导航到解压后的目录
```
# cd PacketTracer611Student
```
现在,该开始安装了。安装过程很简单,只需几秒钟即可搞定。
```
# sudo ./install
```


要使用Packet Tracer工作,我们需要设置环境,Cisco已经提供了环境脚本,我们需要以root用户来运行该脚本以设置环境变量。
```
# sudo ./set_ptenv.sh
```

安装到此结束。接下来,我们需要为Packet Tracer创建桌面图标。
通过创建下面的桌面文件来创建桌面图标。
```
# sudo su
# cd /usr/share/applications
# sudo vim packettracer.desktop
```

使用vim编辑器或你喜爱的那个编辑器来添加以下内容到文件。
```
[Desktop Entry]
Name= Packettracer
Comment=Networking
GenericName=Cisco Packettracer
Exec=/opt/packettracer/packettracer
Icon=/usr/share/icons/packettracer.jpeg
StartupNotify=true
Terminal=false
Type=Application
```
使用wq!来保存并退出vim。

### 步骤 5: 运行Packet Tracer
```
# sudo packettracer
```
好了,我们已经成功将Packet Tracer安装到Linux中。上述安装步骤适用于所有基于Debian的Linux发行版。


### 资源
主页:[Netacad](https://www.netacad.com/)
### 尾声:
这里,我们展示了如何安装Packet Tracer到Linux发行版中。希望你们找到了将你们所钟爱的模拟器安装到Linux中的方法。
---
via: <http://www.unixmen.com/installing-cisco-packet-tracer-linux/>
作者:[babin](http://www.unixmen.com/author/babin/) 译者:[GOLinux](https://github.com/GOLinux)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iptraf:TCP/UDP网络监控工具 | Enock Seth Nyamador | http://www.unixmen.com/iptraf-tcpudp-network-monitoring-utility/ | iptraf是一个基于ncurses开发的IP局域网监控工具,它可以生成各种网络统计数据,包括TCP信息、UDP统计、ICMP和OSPF信息、以太网负载信息、节点统计、IP校验和错误和其它一些信息。 它基于ncurses的用户界面也会把使用者从命令行选项的梦靥中拯救出来。 功能 一个用于显示通过网络的IP流量信息的IP流量监控器,包括TCP标识信息、包和字节统计、ICMP详情、OSPF包类型 显示IP、TCP、UDP、ICMP、非IP和其它IP包计数、IP校验和错误、接口活动、包大小计数的综合详细的接口统计数据 一个用于计数常用TCP和UDP应用端口的流入和流出包的TCP和UDP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6/06/085456slbhgmatrzigowba.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6/06/085456slbhgmatrzigowba.png | false | false | true | GOLinux | false | [
"iptraf"
] | 系统运维 | {
"viewnum": 8073,
"commentnum": 1,
"favtimes": 4,
"sharetimes": 1,
"likes": 0
} | [
{
"postip": "121.22.29.121",
"message": "不错",
"username": "ryt",
"date": "2015-06-07T14:54:54"
}
] | [] | iptraf是一个基于ncurses开发的IP局域网监控工具,它可以生成各种网络统计数据,包括TCP信息、UDP统计、ICMP和OSPF信息、以太网负载信息、节点统计、IP校验和错误和其它一些信息。 它基于ncurses的用户界面也会把使用者从命令行选项的梦靥中拯救出来。 功能 一个用于显示通过网络的IP流量信息的IP流量监控器,包括TCP标识信息、包和字节统计、ICMP详情、OSPF包类型 显示IP、TCP、UDP、ICMP、非IP和其它IP包计数、IP校验和错误、接口活动、包大小计数的综合详细的接口统计数据 一个用于计数常用TCP和UDP应用端口的流入和流出包的TCP和UDP | 2015-06-07T08:53:00 | 2015-06-07T08:53:00 | 5,577 | /article-5577-1.html | [iptraf](http://iptraf.seul.org/about.html)是一个基于ncurses开发的IP局域网监控工具,它可以生成各种网络统计数据,包括TCP信息、UDP统计、ICMP和OSPF信息、以太网负载信息、节点统计、IP校验和错误和其它一些信息。
它基于ncurses的用户界面也会把使用者从命令行选项的梦靥中拯救出来。
### 功能
* 一个用于显示通过网络的IP流量信息的IP流量监控器,包括TCP标识信息、包和字节统计、ICMP详情、OSPF包类型
* 显示IP、TCP、UDP、ICMP、非IP和其它IP包计数、IP校验和错误、接口活动、包大小计数的综合详细的接口统计数据
* 一个用于计数常用TCP和UDP应用端口的流入和流出包的TCP和UDP服务监控器
* 一个用于发现活动主机和显示这些活动主机的数据活动的局域网统计模块
* TCP、UDP和其它协议的显示过滤器,允许你查看你做感兴趣的流量
* 日志记录
* 支持以太网、FDDI、ISDN、SLIP、PPP和回环接口类型
* 利用Linux内核内建的原生套接口界面,可以用于大范围支持的网卡
* 全屏、菜单驱动操作
### 要安装
**Ubuntu及其衍生版**
```
sudo apt-get install iptraf
```
**Arch Linux及其衍生版**
```
sudo pacman -S iptra
```
**Fedora及其衍生版**
```
sudo yum install iptraf
```
### 用法
如果**iptraf**命令不带任何命令行选项执行,该程序就会以交互模式显现,可以通过主菜单获得各种各样的工具。

易于导航的菜单。

选择监控的接口。

来自**ppp0**接口的流量

希望你喜欢。
---
via: <http://www.unixmen.com/iptraf-tcpudp-network-monitoring-utility/>
作者:[Enock Seth Nyamador](http://www.unixmen.com/author/seth/) 译者:[GOLinux](https://github.com/GOLinux)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Linux网络统计工具/命令 | nixCraft | http://www.cyberciti.biz/faq/network-statistics-tools-rhel-centos-debian-linux/ | 我在Linux(基于CentOS 或者 Debian 的发行版)中该如何查看当前网络端口吞吐量的统计信息?在Linux操作系统中如何查看当前内核snmp计数器以及网络端口的统计信息? 你可以使用以下任何一个命令: nstat 命令 : 网络统计工具 键入以下命令: # nstat 输出样例: #kernel IpInReceives 133243 0.0 IpInDelivers 133243 0.0 IpOutRequests 92904 0.0 IcmpOutErrors 97 0.0 IcmpOutTimeExcds 97 0.0 IcmpMsgOutType3 97 0.0 TcpActiveOpens 538 0.0 TcpEstabResets 56 0.0 TcpInSegs 129837 0.0 TcpOutSegs 89720 0.0 TcpRetransSegs 42 0.0 Tc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6/06/092123qqzl2qzz96ats72z.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6/06/092123qqzl2qzz96ats72z.png | false | false | true | ictlyh | false | [
"nstat",
"ss"
] | 系统运维 | {
"viewnum": 10827,
"commentnum": 0,
"favtimes": 6,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我在Linux(基于CentOS 或者 Debian 的发行版)中该如何查看当前网络端口吞吐量的统计信息?在Linux操作系统中如何查看当前内核snmp计数器以及网络端口的统计信息? 你可以使用以下任何一个命令: nstat 命令 : 网络统计工具 键入以下命令: # nstat 输出样例: #kernel IpInReceives 133243 0.0 IpInDelivers 133243 0.0 IpOutRequests 92904 0.0 IcmpOutErrors 97 0.0 IcmpOutTimeExcds 97 0.0 IcmpMsgOutType3 97 0.0 TcpActiveOpens 538 0.0 TcpEstabResets 56 0.0 TcpInSegs 129837 0.0 TcpOutSegs 89720 0.0 TcpRetransSegs 42 0.0 Tc | 2015-06-08T09:15:00 | 2015-06-08T09:15:00 | 5,578 | /article-5578-1.html | 我在Linux(基于CentOS 或者 Debian 的发行版)中该如何查看当前网络端口吞吐量的统计信息?在Linux操作系统中如何查看当前内核snmp计数器以及网络端口的统计信息?

你可以使用以下任何一个命令:
### nstat 命令 : 网络统计工具
键入以下命令:
```
# nstat
```
输出样例:
```
#kernel
IpInReceives 133243 0.0
IpInDelivers 133243 0.0
IpOutRequests 92904 0.0
IcmpOutErrors 97 0.0
IcmpOutTimeExcds 97 0.0
IcmpMsgOutType3 97 0.0
TcpActiveOpens 538 0.0
TcpEstabResets 56 0.0
TcpInSegs 129837 0.0
TcpOutSegs 89720 0.0
TcpRetransSegs 42 0.0
TcpOutRsts 704 0.0
UdpInDatagrams 3255 0.0
UdpNoPorts 97 0.0
UdpOutDatagrams 3270 0.0
Ip6OutNoRoutes 206 0.0
TcpExtTW 141 0.0
TcpExtDelayedACKs 508 0.0
TcpExtDelayedACKLocked 1 0.0
TcpExtDelayedACKLost 42 0.0
TcpExtTCPHPHits 117659 0.0
TcpExtTCPPureAcks 2158 0.0
TcpExtTCPHPAcks 605 0.0
TcpExtTCPSackRecovery 1 0.0
TcpExtTCPLossUndo 16 0.0
TcpExtTCPSackFailures 4 0.0
TcpExtTCPFastRetrans 1 0.0
TcpExtTCPSlowStartRetrans 3 0.0
TcpExtTCPTimeouts 33 0.0
TcpExtTCPDSACKOldSent 40 0.0
TcpExtTCPDSACKRecv 5 0.0
TcpExtTCPAbortOnData 120 0.0
TcpExtTCPAbortOnClose 55 0.0
TcpExtTCPSackShiftFallback 9 0.0
IpExtInOctets 180131682 0.0
IpExtOutOctets 7289106 0.0
```
### ss 命令 : 查询套接字工具
要查看统计汇总, 输入:
```
# ss -s
```
输出样例:
```
Total: 786 (kernel 804)
TCP: 65 (estab 40, closed 7, orphaned 0, synrecv 0, timewait 6/0), ports 56
Transport Total IP IPv6
* 804 - -
RAW 1 1 0
UDP 12 9 3
TCP 58 52 6
INET 71 62 9
FRAG 0 0 0
```
查看[ss 命令教程](/article-4372-1.html) 获取更多信息。
### netstat 命令 : 不错的显示套接字信息的旧工具
查看所有网络端口以及汇总信息表,输入:
```
# netstat -i
```
输出样例:
```
Kernel Interface table
Iface MTU Met RX-OK RX-ERR RX-DRP RX-OVR TX-OK TX-ERR TX-DRP TX-OVR Flg
eth0 1500 0 941022 0 0 0 688165 0 0 0 BMRU
lo 16436 0 9304 0 0 0 9304 0 0 0 LRU
ppp0 1496 0 3784 0 0 0 4177 0 0 0 MOPRU
```
查看每个协议的汇总统计信息,输入:
```
# netstat -s
```
输出样例:
```
Ip:
1092065 total packets received
0 forwarded
0 incoming packets discarded
1091681 incoming packets delivered
798913 requests sent out
895 dropped because of missing route
759 reassemblies required
375 packets reassembled ok
Icmp:
17 ICMP messages received
0 input ICMP message failed.
ICMP input histogram:
timeout in transit: 8
echo replies: 9
1747 ICMP messages sent
0 ICMP messages failed
ICMP output histogram:
destination unreachable: 1730
echo request: 17
IcmpMsg:
InType0: 9
InType11: 8
OutType3: 1730
OutType8: 17
Tcp:
4822 active connections openings
1129 passive connection openings
457 failed connection attempts
165 connection resets received
7 connections established
1062519 segments received
771394 segments send out
7158 segments retransmited
6 bad segments received.
2578 resets sent
Udp:
20846 packets received
1730 packets to unknown port received.
0 packet receive errors
19242 packets sent
UdpLite:
TcpExt:
71 invalid SYN cookies received
8 resets received for embryonic SYN_RECV sockets
142 packets pruned from receive queue because of socket buffer overrun
2109 TCP sockets finished time wait in fast timer
84 packets rejects in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because of timestamp
19454 delayed acks sent
6 delayed acks further delayed because of locked socket
Quick ack mode was activated 7306 times
1 packets directly queued to recvmsg prequeue.
1 bytes directly received in process context from prequeue
823921 packet headers predicted
24412 acknowledgments not containing data payload received
10150 predicted acknowledgments
242 times recovered from packet loss by selective acknowledgements
33 congestion windows recovered without slow start by DSACK
335 congestion windows recovered without slow start after partial ack
336 TCP data loss events
TCPLostRetransmit: 35
1 timeouts after reno fast retransmit
156 timeouts after SACK recovery
116 timeouts in loss state
461 fast retransmits
5 forward retransmits
608 retransmits in slow start
2073 other TCP timeouts
62 SACK retransmits failed
43074 packets collapsed in receive queue due to low socket buffer
8499 DSACKs sent for old packets
101 DSACKs sent for out of order packets
308 DSACKs received
9 DSACKs for out of order packets received
427 connections reset due to unexpected data
122 connections reset due to early user close
28 connections aborted due to timeout
TCPDSACKIgnoredOld: 3
TCPDSACKIgnoredNoUndo: 60
TCPSpuriousRTOs: 4
TCPSackShifted: 282
TCPSackMerged: 740
TCPSackShiftFallback: 1017
IpExt:
InMcastPkts: 47
OutMcastPkts: 51
InBcastPkts: 1
InOctets: 1341508973
OutOctets: 72525352
InMcastOctets: 8649
OutMcastOctets: 7519
InBcastOctets: 328
```
查看 [netstat 命令教程](/article-2434-1.html) 获取更多信息。
### ip / ifconfig 命令 : 配置或者显示网络端口信息
键入以下命令:
```
# ifconfig
```
或者
```
# /sbin/ifconfig
```
或者
```
# ifconfig eth0
```
---
```
eth0 Link encap:Ethernet HWaddr b8:ac:6f:65:31:e5
inet addr:192.168.1.5 Bcast:192.168.1.255 Mask:255.255.255.0
inet6 addr: fe80::baac:6fff:fe65:31e5/64 Scope:Link
UP BROADCAST RUNNING MULTICAST MTU:1500 Metric:1
RX packets:966334 errors:0 dropped:0 overruns:0 frame:0
TX packets:703297 errors:0 dropped:0 overruns:0 carrier:0
collisions:0 txqueuelen:1000
RX bytes:1186255648 (1.1 GiB) TX bytes:73968238 (70.5 MiB)
Interrupt:17
lo Link encap:Local Loopback
inet addr:127.0.0.1 Mask:255.0.0.0
inet6 addr: ::1/128 Scope:Host
UP LOOPBACK RUNNING MTU:16436 Metric:1
RX packets:9666 errors:0 dropped:0 overruns:0 frame:0
TX packets:9666 errors:0 dropped:0 overruns:0 carrier:0
collisions:0 txqueuelen:0
RX bytes:1399578 (1.3 MiB) TX bytes:1399578 (1.3 MiB)
ppp0 Link encap:Point-to-Point Protocol
inet addr:10.1.11.70 P-t-P:10.0.31.18 Mask:255.255.255.255
UP POINTOPOINT RUNNING NOARP MULTICAST MTU:1496 Metric:1
RX packets:3784 errors:0 dropped:0 overruns:0 frame:0
TX packets:4177 errors:0 dropped:0 overruns:0 carrier:0
collisions:0 txqueuelen:3
RX bytes:2400265 (2.2 MiB) TX bytes:275983 (269.5 KiB)
```
显示网络端口统计信息,输入:
```
# ip -s link
```
输出样例:
```
1: lo: mtu 16436 qdisc noqueue state UNKNOWN
link/loopback 00:00:00:00:00:00 brd 00:00:00:00:00:00
RX: bytes packets errors dropped overrun mcast
1444187 9960 0 0 0 0
TX: bytes packets errors dropped carrier collsns
1444187 9960 0 0 0 0
2: eth0: mtu 1500 qdisc mq state UP qlen 1000
link/ether b8:ac:6f:65:31:e5 brd ff:ff:ff:ff:ff:ff
RX: bytes packets errors dropped overrun mcast
1221956483 991501 0 0 0 24
TX: bytes packets errors dropped carrier collsns
75623937 720272 0 0 0 0
3: wlan0: mtu 1500 qdisc noop state DOWN qlen 1000
link/ether 00:21:6a:ca:9b:10 brd ff:ff:ff:ff:ff:ff
RX: bytes packets errors dropped overrun mcast
0 0 0 0 0 0
TX: bytes packets errors dropped carrier collsns
0 0 0 0 0 0
4: pan0: mtu 1500 qdisc noop state DOWN
link/ether 4a:c7:5f:0e:8e:d8 brd ff:ff:ff:ff:ff:ff
RX: bytes packets errors dropped overrun mcast
0 0 0 0 0 0
TX: bytes packets errors dropped carrier collsns
0 0 0 0 0 0
8: ppp0: mtu 1496 qdisc pfifo_fast state UNKNOWN qlen 3
link/ppp
RX: bytes packets errors dropped overrun mcast
2419881 3848 0 0 0 0
TX: bytes packets errors dropped carrier collsns
284151 4287 0 0 0 0
```
### sar 命令: 显示网络统计信息
输入以下命令 (你需要 [通过sysstat包安装并启用sar](http://www.cyberciti.biz/tips/identifying-linux-bottlenecks-sar-graphs-with-ksar.html)):
```
sar -n DEV
```
```
Linux 2.6.32-220.2.1.el6.x86_64 (www.cyberciti.biz) Tuesday 13 March 2012 _x86_64_ (2 CPU)
12:00:01 CDT IFACE rxpck/s txpck/s rxkB/s txkB/s rxcmp/s txcmp/s rxmcst/s
12:10:01 CDT lo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12:10:01 CDT eth0 127.13 121.32 95.45 18.34 0.00 0.00 0.00
12:10:01 CDT eth1 98.48 110.62 16.72 96.33 0.00 0.00 0.00
12:20:01 CDT lo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12:20:01 CDT eth0 139.95 133.41 106.30 19.95 0.00 0.00 0.00
12:20:01 CDT eth1 110.65 121.85 18.14 107.13 0.00 0.00 0.00
12:30:01 CDT lo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12:30:01 CDT eth0 147.85 132.49 115.78 20.45 0.00 0.00 0.00
12:30:01 CDT eth1 111.88 127.39 18.61 117.65 0.00 0.00 0.00
12:40:01 CDT lo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12:40:01 CDT eth0 136.75 124.64 105.24 19.48 0.00 0.00 0.00
12:40:01 CDT eth1 101.65 115.32 17.58 104.50 0.00 0.00 0.00
12:50:01 CDT lo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12:50:01 CDT eth0 131.45 125.69 96.49 19.58 0.00 0.00 0.00
12:50:01 CDT eth1 101.41 111.31 17.54 96.78 0.00 0.00 0.00
01:00:01 CDT lo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1:00:01 CDT eth0 140.30 133.27 102.17 20.75 0.00 0.00 0.00
01:00:01 CDT eth1 106.90 119.51 18.53 103.09 0.00 0.00 0.00
01:10:01 CDT lo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1:10:01 CDT eth0 152.03 127.74 125.56 19.85 0.00 0.00 0.00
01:10:01 CDT eth1 115.60 134.57 18.73 126.96 0.00 0.00 0.00
01:20:01 CDT lo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1:20:01 CDT eth0 138.55 130.55 103.03 20.20 0.00 0.00 0.00
....
..
....
..
.
01:00:01 CDT eth1 156.82 169.48 28.83 138.49 0.00 0.00 0.00
01:10:01 CDT lo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1:10:01 CDT eth0 215.19 194.82 163.11 30.99 0.00 0.00 0.00
01:10:01 CDT eth1 162.49 183.79 28.36 163.70 0.00 0.00 0.00
01:20:01 CDT lo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1:20:01 CDT eth0 200.20 192.23 140.64 30.93 0.00 0.00 0.00
01:20:01 CDT eth1 153.60 166.96 27.32 140.26 0.00 0.00 0.00
01:30:01 CDT lo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1:30:01 CDT eth0 111.98 103.58 79.12 16.52 0.00 0.00 0.48
01:30:01 CDT eth1 87.50 95.58 14.74 79.35 0.00 0.00 0.00
Average: IFACE rxpck/s txpck/s rxkB/s txkB/s rxcmp/s txcmp/s rxmcst/s
Average: lo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Average: eth0 211.21 196.20 156.18 31.20 0.00 0.00 0.01
Average: eth1 159.10 174.52 28.00 149.95 0.00 0.00 0.00
```
或者输入以下命令:
```
# sar -n DEV 1 3
```
输出样例:
```
Linux 2.6.32-220.2.1.el6.x86_64 (www.cyberciti.biz) Tuesday 13 March 2012 _x86_64_ (2 CPU)
01:44:03 CDT IFACE rxpck/s txpck/s rxkB/s txkB/s rxcmp/s txcmp/s rxmcst/s
01:44:04 CDT lo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1:44:04 CDT eth0 161.70 154.26 105.20 26.63 0.00 0.00 0.00
01:44:04 CDT eth1 145.74 142.55 25.11 144.94 0.00 0.00 0.00
01:44:04 CDT IFACE rxpck/s txpck/s rxkB/s txkB/s rxcmp/s txcmp/s rxmcst/s
01:44:05 CDT lo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1:44:05 CDT eth0 162.14 156.31 107.46 42.18 0.00 0.00 0.00
01:44:05 CDT eth1 135.92 138.83 39.38 104.92 0.00 0.00 0.00
01:44:05 CDT IFACE rxpck/s txpck/s rxkB/s txkB/s rxcmp/s txcmp/s rxmcst/s
01:44:06 CDT lo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1:44:06 CDT eth0 303.92 293.14 272.91 37.40 0.00 0.00 0.00
01:44:06 CDT eth1 252.94 290.20 34.87 263.50 0.00 0.00 0.00
Average: IFACE rxpck/s txpck/s rxkB/s txkB/s rxcmp/s txcmp/s rxmcst/s
Average: lo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Average: eth0 210.37 202.34 163.19 35.66 0.00 0.00 0.00
Average: eth1 178.93 191.64 33.36 171.60 0.00 0.00 0.00
```
---
via: <http://www.cyberciti.biz/faq/network-statistics-tools-rhel-centos-debian-linux/>
作者:[nixCraft](http://www.cyberciti.biz/tips/about-us) 译者:[ictlyh](https://github.com/ictlyh)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20个令人惊叹的桌面Docker容器 | Arun Pyasi | http://linoxide.com/how-tos/20-docker-containers-desktop-user/ | 大家好,今天我们会列出一些运行在Docker容器中的很棒的桌面软件,我们可以在自己的桌面系统中运行它们。Docker 是一个开源项目,提供了一个可以打包、装载和运行任何应用的轻量级容器的开放平台。它没有语言支持、框架和打包系统的限制,从小型的家用电脑到高端服务器,在何时何地都可以运行。它可以使部署和扩展web应用程序、数据库和后端服务像搭积木一样容易,而不依赖特定技术栈或提供商。它主要是由开发、运维工程师使用的,因为它简单、快速和方便,可以用来测试和辅助开发他们产品,但是我们也可以在桌面环境使用Docker,这样一些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6/06/095537p350tprvtidvfgq3.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6/06/095537p350tprvtidvfgq3.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goreliu | true | [
"Docker",
"桌面应用"
] | 容器与云 | {
"viewnum": 34198,
"commentnum": 4,
"favtimes": 7,
"sharetimes": 1,
"likes": 0
} | [
{
"postip": "222.20.48.158",
"message": "Docker主要特性就是不怎么占用系统资源,使用GUI的程序恰好抹去这种特质.",
"username": "LouisWei",
"date": "2015-06-08T12:26:51"
},
{
"postip": "118.122.120.235",
"message": "占不占用系统资源跟程序有没有 GUI 界面没有必然联系,关键还是看用途。",
"username": "来自 - 四川成都 的 Firefox/Linux 用户",
"date": "2015-06-08T13:23:29"
},
{
"postip": "222.20.48.158",
"message": "不可否认GUI的程序就是很占资源,",
"username": "LouisWei",
"date": "2015-06-08T13:35:53"
},
{
"postip": "118.122.120.235",
"message": "将 mysqld 和 xlogo 两个程序放在一起比较,耗费资源的显然是 mysqld。",
"username": "来自 - 四川成都 的 Firefox/Linux 用户",
"date": "2015-06-08T15:28:13"
}
] | [] | 大家好,今天我们会列出一些运行在Docker容器中的很棒的桌面软件,我们可以在自己的桌面系统中运行它们。Docker 是一个开源项目,提供了一个可以打包、装载和运行任何应用的轻量级容器的开放平台。它没有语言支持、框架和打包系统的限制,从小型的家用电脑到高端服务器,在何时何地都可以运行。它可以使部署和扩展web应用程序、数据库和后端服务像搭积木一样容易,而不依赖特定技术栈或提供商。它主要是由开发、运维工程师使用的,因为它简单、快速和方便,可以用来测试和辅助开发他们产品,但是我们也可以在桌面环境使用Docker,这样一些 | 2015-06-08T07:49:00 | 2015-06-08T07:49:00 | 5,579 | /article-5579-1.html | 大家好,今天我们会列出一些运行在Docker容器中的很棒的桌面软件,我们可以在自己的桌面系统中运行它们。Docker 是一个开源项目,提供了一个可以打包、装载和运行任何应用的轻量级容器的开放平台。它没有语言支持、框架和打包系统的限制,从小型的家用电脑到高端服务器,在何时何地都可以运行。它可以使部署和扩展web应用程序、数据库和后端服务像搭积木一样容易,而不依赖特定技术栈或提供商。它主要是由开发、运维工程师使用的,因为它简单、快速和方便,可以用来测试和辅助开发他们产品,但是我们也可以在桌面环境使用Docker,这样一些桌面程序可以开箱即用。
下边是20个非常棒的桌面软件docker镜像,我们可以使用Docker来运行。

### 1. Lynx
Lynx是一个一直以来最受欢迎的文本界面网页浏览器,很多Linux用户都很熟悉它。它应该是现在还在日常和开发环境中被使用的最古老的网页浏览器了。可以使用如下命令运行Lync。
```
$ docker run -it \
--name lynx \
jess/lynx
```
### 2. Irssi
Irssi是一个非常棒的文本界面IRC客户端。可以使用如下命令运行Irssi。
```
docker run -it --name my-irssi -e TERM -u $(id -u):$(id -g) \
-v $HOME/.irssi:/home/user/.irssi:ro \
-v /etc/localtime:/etc/localtime:ro \
irssi
```
### 3. Chrome
Chrome是一个令人惊叹的图形界面网页浏览器,由Google开发,它基于开源的Chromium项目。Google Chrome是一个被广泛使用的、快速安全的网页浏览器,经常上网的人会非常熟悉它。我们可以使用如下命令在Docker中运行Chrome。
```
$ docker run -it \
--net host \
--cpuset 0 \
--memory 512mb \
-v /tmp/.X11-unix:/tmp/.X11-unix \
-e DISPLAY=unix$DISPLAY \
-v $HOME/Downloads:/root/Downloads \
-v $HOME/.config/google-chrome/:/data \
-v /dev/snd:/dev/snd --privileged \
--name chrome \
jess/chrome
```
### 4. Tor浏览器
Tor浏览器是一个支持匿名访问的网页浏览器。它让我们可以自由地在网络世界遨游,或者浏览被特定组织或者网络服务提供商封锁的网站。它会阻止别人通过监视我们的网络连接来窃取我们在网络上的一举一动以及我们的确切位置。运行如下命令运行Tor浏览器。
```
$ docker run -it \
-v /tmp/.X11-unix:/tmp/.X11-unix \
-e DISPLAY=unix$DISPLAY \
-v /dev/snd:/dev/snd --privileged \
--name tor-browser \
jess/tor-browser
```
### 5. Firefox浏览器
Firefox浏览器是一个自由开源的网页浏览器,它由Mozilla基金会开发。它使用Gecko和SpiderMonkey引擎。Firefox浏览器有很多新特性,并且它以性能和安全性著称。
```
$ docker run -d \
--name firefox \
-e DISPLAY=$DISPLAY \
-v /tmp/.X11-unix:/tmp/.X11-unix \
kennethkl/firefox
```
### 6. Rainbow Stream
Rainbow Stream是一个文本界面的Twitter客户端,有实时显示tweetstream、搜索、喜欢和更多其他特性,可以直接在终端使用。使用如下命令运行Rainbow Stream。
```
$ docker run -it \
-v /etc/localtime:/etc/localtime \
-v $HOME/.rainbow_oauth:/root/.rainbow_oauth \
-v $HOME/.rainbow_config.json:/root/.rainbow_config.json \
--name rainbowstream \
jess/rainbowstream
```
### 7. Gparted
Gparted是一个用来给磁盘分区的开源软件。现在可以在Docker容器里享受分区的乐趣了。可以使用如下命令运行gparted。
```
$ docker run -it \
-v /tmp/.X11-unix:/tmp/.X11-unix \
-e DISPLAY=unix$DISPLAY \
--device /dev/sda:/dev/sda \ # 将设备挂载为分区
--name gparted \
jess/gparted
```
### 8. GIMP图片编辑器
GIMP(Gnu Image Manipulation Program)是一个令人惊叹的Linux图片编辑软件。它是一个可以自由分发的可以处理照片修正、图像合成和图像创作等任务的工具。
```
$ docker run -it \
--rm -e DISPLAY=$DISPLAY \
-v /tmp/.X11-unix:/tmp/.X11-unix \
jarfil/gimp-git
```
### 9. Thunderbird
Thunderbird是一个自由开源的电子邮件软件,它由Mozilla基金会开发和维护。它有众多一个电子邮件软件应该具有的功能。Thunderbird非常易于安装和定制。使用如下命令在Docker中运行Thunderbird。
```
$ docker run -d \
-e DISPLAY \
-v /tmp/.X11-unix:/tmp/.X11-unix:ro \
-u docker \
-v $HOME/docker-data/thunderbird:/home/docker/.thunderbird/ \
yantis/thunderbird thunderbird
```
### 10. Mutt
Mutt是一个文本界面的电子邮件客户端,有很多很酷的功能,如彩色支持,IMAP、POP3、SMTP支持,邮件存储支持等。 使用如下命令运行Mutt。
```
$ docker run -it \
-v /etc/localtime:/etc/localtime \
-e GMAIL -e GMAIL_NAME \
-e GMAIL_PASS -e GMAIL_FROM \
-v $HOME/.gnupg:/home/user/.gnupg \
--name mutt \
jess/mutt
```
### 11. Skype
Skype是一个支持文字、语音和视频的即时通讯软件,它不是开源的,但在Linux下可以运行的很好。我们同样可以在Docker中运行Skype,使用如下命令。
```
$ docker run -it \
-v /tmp/.X11-unix:/tmp/.X11-unix:ro \
-v /dev/snd:/dev/snd --privileged \
-e DISPLAY="unix$DISPLAY" \
tianon/skype
```
### 12. Cathode
Cathode是一个漂亮并且高度可定制的终端模拟器,灵感来自古典计算机。使用如下命令运行Cathode。
```
$ docker run -it \
-v /tmp/.X11-unix:/tmp/.X11-unix \
-e DISPLAY=unix$DISPLAY \
--name cathode \
jess/1995
```
### 13. LibreOffice
LibreOffice是一个功能强大的办公套件,它是自由开源的,现在由The Document基金会维护。它有干净的界面和强大的功能,让我们释放创造力和提升生产力。LibreOffice将数个应用程序集成在一起,是市面上最强大的自由并且开源的办公套件。
```
$docker run \
-v $HOME/Documents:/home/libreoffice/Documents:rw \
-v /tmp/.X11-unix:/tmp/.X11-unix \
-e uid=$(id -u) -e gid=$(id -g) \
-e DISPLAY=unix$DISPLAY --name libreoffice \
chrisdaish/libreoffice
```
### 14. Spotify
Spotify可以即时访问数百万的歌曲,从经典老歌到最新单曲。可以使用如下命令在Docker中听我们最喜欢的歌曲。
```
$ docker run -it \
-v /tmp/.X11-unix:/tmp/.X11-unix \
-e DISPLAY=unix$DISPLAY \
-v /dev/snd:/dev/snd --privileged \
--name spotify \
jess/spotify
```
### 15. Audacity
Audacity是一个自由开源的跨平台软件,用来录制和编辑音频。Audacity可以用来做所有类型音频(例如podcast)的后期处理,如归一化、调整、淡入淡出。使用如下命令来运行Audacity。
```
$ docker run --rm \
-u $(id -u):$(id -g) \
-v /tmp/.X11-unix:/tmp/.X11-unix:ro \
-v /dev/snd:/dev/snd \
-v "$HOME:$HOME" \
-w "$HOME" \
-e DISPLAY="unix$DISPLAY" \
-e HOME \
$(find /dev/snd/ -type c | sed 's/^/--device /') \
knickers/audacity
```
### 16. Eclipse
Eclipse是一个集成开发环境。它包含基本的工作区和用来定制环境的可扩展插件系统。它在Java开发者中很流行。
```
$ docker run -v ~/workspace/:/home/eclipse/workspace/ \
-e DISPLAY -v /tmp/.X11-unix:/tmp/.X11-unix:ro \
-d leesah/eclipse
```
### 17. VLC媒体播放器
VLC是一个自由开源的跨平台多媒体播放器,可以播放本地文件、DVD、CD、VCD和各种流媒体。VLC由VideoLAN组织开发和维护。使用如下命令运行VLC。
```
$ docker run -v\
$HOME/Documents:/home/vlc/Documents:rw \
-v /dev/snd:/dev/snd --privileged \
-v /tmp/.X11-unix:/tmp/.X11-unix \
-e uid=$(id -u) -e gid=$(id -g) \
-e DISPLAY=unix$DISPLAY --name vlc \
chrisdaish/vlc
```
### 18. Vim编辑器
Vim是一个高度可配置的文本界面文字编辑器,为高效的文本编辑而生。它是预装在多数UNIX系统中的vi编辑器的改进版本。
```
$ docker run -i -t --name my-vim -v ~/:/home/dev/src haron/vim
```
### 19. Inkscape
Inkscape是一个自由开源的矢量图形编辑器。它可以创建、编辑矢量图形,如插图、图示、线条艺术、图表、徽标以及更复杂的绘画。Inkscape使用的主要矢量图形格式是SVG 1.1版本。它也可以导入和导出一些其他的格式,但实际编辑使用的还是SVG格式。
```
$docker build -t rasch/inkscape --rm .
$ docker run --rm -e DISPLAY \
-u inkscaper
-v /tmp/.X11-unix:/tmp/.X11-unix \
-v $HOME/.Xauthority:/home/inkscaper/.Xauthority \
--net=host rasch/inkscape
```
### 20. Filezilla
Filezilla是一个免费的FTP解决方案,支持FTP、SFTP、FTPS协议。它的客户端是一个功能强大的文件管理工具。它是一个很棒的高度可靠和易用的开源FTP解决方案。
```
$ xhost +si:localuser:$(whoami)
$ docker run \
-d \
-e DISPLAY \
-v /tmp/.X11-unix:/tmp/.X11-unix:ro \
-u docker \
-v /:/host \
-v $HOME/docker-data/filezilla:/home/docker/.config/filezilla/ \
yantis/filezilla filezilla
```
### 总结
使用Docker运行桌面软件真的是很棒的体验。Docker是一个快速、简单的开发平台,适合从家里、办公室到生产环境里传送和开发软件的场景。使用Docker运行桌面软件是试用而不将其安装到自己实体机文件系统中的很酷的方法。如果你有任何问题、评论或者反馈,清写在下方的评论框中,让我们知道哪些是需要增加或者改进的。谢谢!享受Docker吧 :-)
---
via: <http://linoxide.com/how-tos/20-docker-containers-desktop-user/>
作者:[Arun Pyasi](http://linoxide.com/author/arunp/) 译者:[goreliu](https://github.com/goreliu)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如何在 CentOS 中设置 NTP 服务器 | Sarmed Rahman | http://xmodulo.com/setup-ntp-server-centos.html | 网络时间协议(NTP)用来同步网络上不同主机的系统时间。你管理的所有主机都可以和一个指定的被称为 NTP 服务器的时间服务器同步它们的时间。而另一方面,一个 NTP 服务器会将它的时间和任意公共 NTP 服务器,或者你选定的服务器同步。由 NTP 管理的所有系统时钟都会同步精确到毫秒级。 在公司环境中,如果他们不想为 NTP 传输打开防火墙,就有必要设置一个内部 NTP 服务器,然后让员工使用内部服务器而不是公共 NTP 服务器。在这个指南中,我们会介绍如何将一个 CentOS 系统配置为 NTP 服务器。在介绍详细内容之前,让我们先来简单了解一下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6/06/214034n7w7j89jy87hiz9j.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6/06/214034n7w7j89jy87hiz9j.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ictlyh | false | [
"NTP",
"时间"
] | 系统运维 | {
"viewnum": 33112,
"commentnum": 3,
"favtimes": 4,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19.130.184.246",
"message": "在客户端还需要做crond时间同步任务吧?如果客户端对时间精准度要求很高,设置多长时间同步一次?",
"username": ".wind",
"date": "2015-06-07T05:10:37"
},
{
"postip": "106.120.75.115",
"message": "客户端如果支持 ntp ,那就最好用这个,客户端可以启动ntpd,也可以用ntpdate来更新。一般如果不是主机上的 bios 电池有问题的话,时间偏差没那么大,所以几个小时或者一天同步一次就够了。<br />\r\n一般大多数应用不需要那么高精度的时间同步。<br />\r\n另外,如果是做集群,比如 mysql 集群,那就一定要保证时间同步。",
"username": "linux",
"date": "2015-06-07T11:40:30"
},
{
"postip": "119.130.187.243",
"message": "Thanks",
"username": ".wind",
"date": "2015-06-07T20:52:14"
}
] | [] | 网络时间协议(NTP)用来同步网络上不同主机的系统时间。你管理的所有主机都可以和一个指定的被称为 NTP 服务器的时间服务器同步它们的时间。而另一方面,一个 NTP 服务器会将它的时间和任意公共 NTP 服务器,或者你选定的服务器同步。由 NTP 管理的所有系统时钟都会同步精确到毫秒级。 在公司环境中,如果他们不想为 NTP 传输打开防火墙,就有必要设置一个内部 NTP 服务器,然后让员工使用内部服务器而不是公共 NTP 服务器。在这个指南中,我们会介绍如何将一个 CentOS 系统配置为 NTP 服务器。在介绍详细内容之前,让我们先来简单了解一下 | 2015-06-06T21:40:31 | 2015-06-06T21:40:31 | 5,581 | /article-5581-1.html | 网络时间协议(NTP)用来同步网络上不同主机的系统时间。你管理的所有主机都可以和一个指定的被称为 NTP 服务器的时间服务器同步它们的时间。而另一方面,一个 NTP 服务器会将它的时间和任意公共 NTP 服务器,或者你选定的服务器同步。由 NTP 管理的所有系统时钟都会同步精确到毫秒级。
在公司环境中,如果他们不想为 NTP 传输打开防火墙,就有必要设置一个内部 NTP 服务器,然后让员工使用内部服务器而不是公共 NTP 服务器。在这个指南中,我们会介绍如何将一个 CentOS 系统配置为 NTP 服务器。在介绍详细内容之前,让我们先来简单了解一下 NTP 的概念。
### 为什么我们需要 NTP?
由于制造工艺多种多样,所有的(非原子)时钟并不按照完全一致的速度行走。有一些时钟走的比较快而有一些走的比较慢。因此经过很长一段时间以后,一个时钟的时间慢慢的和其它的发生偏移,这就是常说的 “时钟漂移” 或 “时间漂移”。为了将时钟漂移的影响最小化,使用 NTP 的主机应该周期性地和指定的 NTP 服务器交互以保持它们的时钟同步。
在不同的主机之间进行时间同步对于计划备份、[入侵检测](http://xmodulo.com/how-to-compile-and-install-snort-from-source-code-on-ubuntu.html)记录、[分布式任务调度](http://xmodulo.com/how-to-install-hdfs-and-hadoop-using.html)或者事务订单管理来说是很重要的事情。它甚至应该作为日常任务的一部分。
### NTP 的层次结构
NTP 时钟以层次模型组织。层级中的每层被称为一个 *stratum(阶层)*。stratum 的概念说明了一台机器到授权的时间源有多少 NTP 跳。

Stratum 0 由没有时间漂移的时钟组成,例如原子时钟。这种时钟不能在网络上直接使用。Stratum N (N > 1) 层服务器从 Stratum N-1 层服务器同步时间。Stratum N 时钟能通过网络和彼此互联。
NTP 支持多达 15 个 stratum 的层级。Stratum 16 被认为是未同步的,不能使用的。
### 准备 CentOS 服务器
现在让我们来开始在 CentOS 上设置 NTP 服务器。
首先,我们需要保证正确设置了服务器的时区。在 CentOS 7 中,我们可以使用 timedatectl 命令查看和更改服务器的时区(比如,"Australia/Adelaide",LCTT 译注:中国可设置为 Asia/Shanghai )
```
# timedatectl list-timezones | grep Australia
# timedatectl set-timezone Australia/Adelaide
# timedatectl
```

继续并使用 yum 安装需要的软件
```
# yum install ntp
```
然后我们会添加全球 NTP 服务器用于同步时间。
```
# vim /etc/ntp.conf
```
---
```
server 0.oceania.pool.ntp.org
server 1.oceania.pool.ntp.org
server 2.oceania.pool.ntp.org
server 3.oceania.pool.ntp.org
```
默认情况下,NTP 服务器的日志保存在 /var/log/messages。如果你希望使用自定义的日志文件,那也可以指定。
```
logfile /var/log/ntpd.log
```
如果你选择自定义日志文件,确保更改了它的属主和 SELinux 环境。
```
# chown ntp:ntp /var/log/ntpd.log
# chcon -t ntpd_log_t /var/log/ntpd.log
```
现在初始化 NTP 服务并确保把它添加到了开机启动。
```
# systemctl restart ntp
# systemctl enable ntp
```
### 验证 NTP Server 时钟
我们可以使用 ntpq 命令来检查本地服务器的时钟如何通过 NTP 同步。

下面的表格解释了输出列。
| | |
| --- | --- |
| remote | 源在 ntp.conf 中定义。‘\*’ 表示当前使用的,也是最好的源;‘+’ 表示这些源可作为 NTP 源;‘-’ 标记的源是不可用的。 |
| refid | 用于和本地时钟同步的远程服务器的 IP 地址。 |
| st | Stratum(阶层) |
| t | 类型。 'u' 表示单播(unicast)。其它值包括本地(local)、多播(multicast)、广播(broadcast)。 |
| when | 自从上次和服务器交互后经过的时间(以秒数计)。 |
| poll | 和服务器的轮询间隔,以秒数计。 |
| reach | 表示和服务器交互是否有任何错误的八进制数。值 337 表示 100% 成功(即十进制的255)。 |
| delay | 服务器和远程服务器来回的时间。 |
| offset | 我们服务器和远程服务器的时间差异,以毫秒数计。 |
| jitter | 两次取样之间平均时差,以毫秒数计。 |
### 控制到 NTP 服务器的访问
默认情况下,NTP 服务器允许来自所有主机的查询。如果你想过滤进来的 NTP 同步连接,你可以在你的防火墙中添加规则过滤流量。
```
# iptables -A INPUT -s 192.168.1.0/24 -p udp --dport 123 -j ACCEPT
# iptables -A INPUT -p udp --dport 123 -j DROP
```
该规则允许从 192.168.1.0/24 来的 NTP 流量(端口 UDP/123),任何其它网络的流量会被丢弃。你可以根据需要更改规则。
### 配置 NTP 客户端
#### 1. Linux
NTP 客户端主机需要 ntpupdate 软件包来和服务器同步时间。可以轻松地使用 yum 或 apt-get 安装这个软件包。安装完软件包之后,用服务器的 IP 地址运行下面的命令。
```
# ntpdate <server-IP-address>
```
基于 RHEL 和 Debian 的系统命令都相同。
#### 2. Windows
如果你正在使用 Windows,在日期和时间设置(Date and Time settings)下查找网络时间(Internet Time)。
#### 3. Cisco 设备
如果你想要同步 Cisco 设备的时间,你可以在全局配置模式下使用下面的命令。
```
# ntp server <server-IP-address>
```
来自其它厂家的支持 NTP 的设备有自己的用于网络时间的参数。如果你想将设备和 NTP服务器同步时间,请查看设备的说明文档。
### 结论
总而言之,NTP 是在你的所有主机上同步时钟的一个协议。我们已经介绍了如何设置 NTP 服务器并使支持 NTP 的设备和服务器同步时间。
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
via: <http://xmodulo.com/setup-ntp-server-centos.html>
作者:[Sarmed Rahman](http://xmodulo.com/author/sarmed) 译者:[ictlyh](https://github.com/ictlyh)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如何在 Ubuntu 中更改默认浏览器和 Email 客户端 | Joey-Elijah Sneddon | http://www.omgubuntu.co.uk/2015/04/change-your-default-web-browser-in-ubuntu | Ubuntu 自带了一些已经预装的默认应用程序,包括非常流行的 Mozilla 火狐浏览器和 Thunderbird 的 e-mail 客户端。 尽管这两个应用都有它们自己的粉丝,但是没有一个应用能符合每个人的口味和需要。我们经常收到邮件或者推文,询问我们可以怎样在 Ubuntu 上更改默认浏览器或者设置处理邮件链接为不同的电子邮件客户端等。 我们在这里不仅讨论如何安装不同的软件,还包括如何给一个特定的文件,链接或者内容类型设置其系统处理应用。 在 Ubuntu 中更改默认应用程序,包括浏览器、电子邮件客户端、文本编辑器、音乐和视频播放器都非常的简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6/06/220827n2j2yeno2489l2l4.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6/06/220827n2j2yeno2489l2l4.png | false | false | true | ictlyh | false | [
"Ubuntu",
"浏览器"
] | 桌面应用 | {
"viewnum": 15225,
"commentnum": 1,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01.81.83.136",
"message": "学习了",
"username": "tdcqma",
"date": "2015-06-19T14:03:03"
}
] | [] | Ubuntu 自带了一些已经预装的默认应用程序,包括非常流行的 Mozilla 火狐浏览器和 Thunderbird 的 e-mail 客户端。 尽管这两个应用都有它们自己的粉丝,但是没有一个应用能符合每个人的口味和需要。我们经常收到邮件或者推文,询问我们可以怎样在 Ubuntu 上更改默认浏览器或者设置处理邮件链接为不同的电子邮件客户端等。 我们在这里不仅讨论如何安装不同的软件,还包括如何给一个特定的文件,链接或者内容类型设置其系统处理应用。 在 Ubuntu 中更改默认应用程序,包括浏览器、电子邮件客户端、文本编辑器、音乐和视频播放器都非常的简 | 2015-06-07T08:07:00 | 2015-06-07T08:07:00 | 5,582 | /article-5582-1.html | Ubuntu 自带了一些已经预装的默认应用程序,包括非常流行的 Mozilla 火狐浏览器和 Thunderbird 的 e-mail 客户端。

尽管这两个应用都有它们自己的粉丝,但是没有一个应用能符合每个人的口味和需要。我们经常收到邮件或者推文,询问我们可以怎样在 Ubuntu 上更改默认浏览器或者设置处理邮件链接为不同的电子邮件客户端等。
我们在这里不仅讨论如何安装不同的软件,还包括如何给一个特定的文件,链接或者内容类型设置其系统处理应用。
在 Ubuntu 中更改默认应用程序,包括浏览器、电子邮件客户端、文本编辑器、音乐和视频播放器都非常的简单。但并不是每个人都知道更改这些的设置面板在哪里,让我们来快速看一下吧。
### 如何在 Ubuntu 上更改默认浏览器
Mozilla 火狐浏览器是一扇稳定、开源而且可靠的互联网之窗,但它并不是每个人的选择。这都没关系。
要在 Ubuntu 上使用不同的默认浏览器,首先,显而易见,你需要安装一个新的浏览器。你该怎么做取决于你想要的浏览器:
* 开源浏览器,例如 [Epiphany](https://wiki.gnome.org/Apps/Web), [Chromium](https://apps.ubuntu.com/cat/applications/chromium-browser/) 和 [IceWeasel](https://wiki.debian.org/Iceweasel),可以从 Ubuntu 软件中心安装。
* 主流浏览器,例如 [Google Chrome](https://www.google.co.uk/chrome/browser/desktop/), [Opera](http://www.opera.com/computer/linux) 和 [Vivaldi](https://vivaldi.com/#Download) 必须从各自项目的官方网站上下载。
不管你选择哪个浏览器,不管你选择怎样安装,完成之后你就可以继续了。
要更改在点击其它应用(如即时通讯软件、Twitter 客户端、 e-mail 中)中的链接时打开的默认网页浏览器,你需要用到 Ubuntu 系统设置工具。

你可以用多种方法打开系统设置。其中一种最快的方式是点击右上角(RTL系统是左上角)的 Cog 图标并选择‘系统设置’菜单快捷方式。
1. 打开‘系统设置’
2. 选择‘详细’选项
3. 在侧边栏选择‘默认应用程序’
4. 把 ‘Web’ 条目的 ‘火狐’ 改为你想要的选项

就是这样。
### 如何在 Ubuntu 上更改默认的邮件客户端
Ubuntu 用 Thunderbird 作为默认的邮件应用程序。这意味着当你点击大部分浏览器、 PDF文件、及时通讯软件等上的 **电子邮件地址或者一个 [mailto 链接](http://en.wikipedia.org/wiki/Mailto) 的时候会自动打开** 这个应用。
当然,如果你使用 Thunderbird,这真的很方便。但是我们很多人并非如此; 我们可能**[使用像 Geary 这样的轻量级客户端](/article-5511-1.html)**,GNOME stalwart Evolution,或者依靠像 Gmail 或者 Outlook 这样的网络邮件服务。
在 Ubuntu 上从 Thunderbird **更改默认邮件客户端** 到另一个应用程序,打开系统设置 > 详细 > 默认应用程序。点击下拉菜单到 ‘Mail’ 并选择从列表中选择你喜欢的客户端。
**在 Ubuntu 上设置 Gmail 为默认的邮件客户端**,你首先需要点击下面的按钮安装 ‘gnome-gmail’ 软件包。安装完后打开系统设置 > 详细 > 默认应用程序。然后点击‘Mail’ 的下拉菜单,并选择从列表中选择 ‘Gmail’。

* [在 Ubuntu 上安装 GNOME Gmail](apt://gnome-gmail)
### 更多
上述同样的步骤也可以用来设置你双击音乐文件时打开你喜欢的音乐播放器,用比如 VLC 应用程序处理 .avi 和 .mp4 文件,等等。
---
via: <http://www.omgubuntu.co.uk/2015/04/change-your-default-web-browser-in-ubuntu>
作者:[Joey-Elijah Sneddon](https://plus.google.com/117485690627814051450/?rel=author) 译者:[ictlyh](https://github.com/ictlyh)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如何在CentOS 7.x中安装OpenERP(Odoo) | Arun Pyasi | http://linoxide.com/linux-how-to/setup-openerp-odoo-centos-7/ | 各位好,这篇教程关于的是如何在CentOS 7中安装Odoo(就是我们所知的OpenERP)。你是不是在考虑为你的业务安装一个不错的ERP(企业资源规划)软件?那么OpenERP就是你寻找的最好的程序,因为它是一款为你的商务提供杰出特性的自由开源软件。 OpenERP是一款自由开源的传统的OpenERP(企业资源规划),它包含了开源CRM、网站构建、电子商务、项目管理、计费账务、POS、人力资源、市场、生产、采购管理以及其它模块用于提高效率及销售。Odoo中的应用可以作为独立程序使用,它们也可以无缝集成到一起,因此你可以在安装几个程序来得到一个全功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6/06/235323s344pl4m7mlwwlzj.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6/06/235323s344pl4m7mlwwlzj.png | false | false | true | geekpi | false | [
"OpenERP",
"Odoo"
] | 系统运维 | {
"viewnum": 19023,
"commentnum": 7,
"favtimes": 3,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83.15.63.219",
"message": "有中文版吗?<br />\r\n对中文的支持好吗?",
"username": "来自 - 广东深圳 的 Firefox/Linux 用户",
"date": "2015-06-07T19:54:32"
},
{
"postip": "163.125.98.81",
"message": "有的",
"username": "来自 - 广东深圳 的 Chrome/Windows 用户",
"date": "2015-07-21T20:38:48"
},
{
"postip": "58.17.235.18",
"message": "5555,为什么我安装完,浏览器显示不全呢?没有那些模块",
"username": "来自重庆的 QQ Browser 9.2|Windows 8.1 用户",
"date": "2015-11-20T14:22:15"
},
{
"postip": "58.39.15.156",
"message": "我的安装完 网页排版 好乱。 显示不全",
"username": "hillo [Chrome 45.0|Windows 10]",
"date": "2015-11-21T13:01:22"
},
{
"postip": "119.131.52.250",
"message": "接着,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创建一个新的数据库和新的密码。注意,主密码默认是‘admin’。接着,我们可以在面板中输入用户名和密码。<br />\r\n<br />\r\n这个有详细说明吗?<br />\r\n<br />\r\n或者举个例子,谢谢!",
"username": "来自广东广州的 Safari 9.0|Mac 10.10 用户",
"date": "2016-02-01T14:19:26"
},
{
"postip": "116.231.186.219",
"message": "我为什么会初始化失败?",
"username": "来自上海的 Chrome 45.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6-05-16T18:47:02"
},
{
"postip": "119.127.19.48",
"message": "wkhtmltopdf 安装不上呢 楼主有没有下集 :)",
"username": "来自广东佛山的 Chrome 53.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6-11-29T13:40:14"
}
] | [] | 各位好,这篇教程关于的是如何在CentOS 7中安装Odoo(就是我们所知的OpenERP)。你是不是在考虑为你的业务安装一个不错的ERP(企业资源规划)软件?那么OpenERP就是你寻找的最好的程序,因为它是一款为你的商务提供杰出特性的自由开源软件。 OpenERP是一款自由开源的传统的OpenERP(企业资源规划),它包含了开源CRM、网站构建、电子商务、项目管理、计费账务、POS、人力资源、市场、生产、采购管理以及其它模块用于提高效率及销售。Odoo中的应用可以作为独立程序使用,它们也可以无缝集成到一起,因此你可以在安装几个程序来得到一个全功 | 2015-06-07T13:50:00 | 2015-06-07T13:50:00 | 5,583 | /article-5583-1.html | 各位好,这篇教程关于的是如何在CentOS 7中安装Odoo(就是我们所知的OpenERP)。你是不是在考虑为你的业务安装一个不错的ERP(企业资源规划)软件?那么OpenERP就是你寻找的最好的程序,因为它是一款为你的商务提供杰出特性的自由开源软件。
[OpenERP](https://www.odoo.com/)是一款自由开源的传统的OpenERP(企业资源规划),它包含了开源CRM、网站构建、电子商务、项目管理、计费账务、POS、人力资源、市场、生产、采购管理以及其它模块用于提高效率及销售。Odoo中的应用可以作为独立程序使用,它们也可以无缝集成到一起,因此你可以在安装几个程序来得到一个全功能的开源ERP。

因此,下面是在你的CentOS上安装OpenERP的步骤。
### 1. 安装 PostgreSQL
首先,首先我们需要更新CentOS 7的软件包来确保是最新的包,补丁和安全更新。要更新我们的系统,我们要在shell下运行下面的命令。
```
# yum clean all
# yum update
```
现在我们要安装PostgreSQL,因为OpenERP使用PostgreSQL作为它的数据库。要安装它,我们需要运行下面的命令。
```
# yum install postgresql postgresql-server postgresql-libs
```

安装完成后,我们需要用下面的命令初始化数据库。
```
# postgresql-setup initdb
```

我们接着设置PostgreSQL来使它每次开机启动。
```
# systemctl enable postgresql
# systemctl start postgresql
```
因为我们还没有为用户“postgresql”设置密码,我们现在设置。
```
# su - postgres
$ psql
postgres=# \password postgres
postgres=# \q
# exit
```

### 2. 设置Odoo仓库
在初始化数据库初始化完成后,我们要添加 EPEL(企业版Linux的额外包)到我们的CentOS中。Odoo(或者OpenERP)依赖的Python运行时环境以及其他包没有包含在标准仓库中。这样我们要为企业版Linux添加额外的包仓库支持来解决Odoo所需要的依赖。要安装完成,我们需要运行下面的命令。
```
# yum install epel-release
```

现在,安装EPEL后,我们现在使用yum-config-manager添加Odoo(OpenERP)的仓库。
```
# yum install yum-utils
# yum-config-manager --add-repo=https://nightly.odoo.com/8.0/nightly/rpm/odoo.repo
```

### 3. 安装Odoo 8 (OpenERP)
在CentOS 7中添加Odoo 8(OpenERP)的仓库后。我们使用下面的命令来安装Odoo 8(OpenERP)。
```
# yum install -y odoo
```
上面的命令会安装odoo以及必须的依赖的包。

现在我们使用下面的命令在每次启动后启动Odoo服务。
```
# systemctl enable odoo
# systemctl start odoo
```

### 4. 打开防火墙
因为Odoo使用8069端口,我们需要在防火墙中允许远程访问。我们使用下面的命令来在防火墙中允许8069端口访问。
```
# firewall-cmd --zone=public --add-port=8069/tcp --permanent
# firewall-cmd --reload
```

**注意:默认情况下只有本地才允许连接数据库。如果我们要允许PostgreSQL的远程访问,我们需要在pg\_hba.conf添加下面图片中一行**
```
# nano /var/lib/pgsql/data/pg_hba.conf
```

### 5. Web接口
我们已经在CentOS 7中安装了最新的Odoo 8(OpenERP),我们可以在浏览器中输入`http://ip-address:8069`来访问Odoo。 接着,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创建一个新的数据库和新的密码。注意,主密码默认是‘admin’。接着,我们可以在面板中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 总结
Odoo 8(OpenERP)是世界上最好的开源ERP程序。OpenERP是由许多模块组成的针对商务和公司的完整ERP程序,我们已经把它安装好了。因此,如果你有任何问题、建议、反馈请在下面的评论栏写下。谢谢你!享受OpenERP(Odoo 8)吧 :-)
---
via: <http://linoxide.com/linux-how-to/setup-openerp-odoo-centos-7/>
作者:[Arun Pyasi](http://linoxide.com/author/arunp/) 译者:[geekpi](https://github.com/geekpi)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Linux有问必答:Ubuntu桌面上如何禁用默认的密钥环解锁提示 | Dan Nanni | http://ask.xmodulo.com/disable-entering-password-unlock-default-keyring.html | 问题:当我启动我的Ubuntu桌面时,出现了一个弹出对话框,要求我输入密码来解锁默认的密钥环。我怎样才能禁用这个解锁默认密钥环弹出窗口,并自动解锁我的密钥环? 密钥环是一个以加密方式存储你的登录信息的本地数据库。各种桌面应用(如浏览器、电子邮件客户端)使用密钥环来安全地存储并管理你的登录凭证、机密、密码、证书或密钥。对于那些需要检索存储在密钥环中的信息的应用程序,需要解锁该密钥环。 Ubuntu桌面所使用的GNOME密钥环被整合到了桌面登录中,该密钥环会在你验证进入桌面后自动解锁。但是,如果你设置了自动登录桌面或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6/07/081515r3wlbiiwgdbdiwlg.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6/07/081515r3wlbiiwgdbdiwlg.png | false | false | true | GOLinux | false | [
"密钥环",
"密码"
] | 桌面应用 | {
"viewnum": 17388,
"commentnum": 0,
"favtimes": 2,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问题:当我启动我的Ubuntu桌面时,出现了一个弹出对话框,要求我输入密码来解锁默认的密钥环。我怎样才能禁用这个解锁默认密钥环弹出窗口,并自动解锁我的密钥环? 密钥环是一个以加密方式存储你的登录信息的本地数据库。各种桌面应用(如浏览器、电子邮件客户端)使用密钥环来安全地存储并管理你的登录凭证、机密、密码、证书或密钥。对于那些需要检索存储在密钥环中的信息的应用程序,需要解锁该密钥环。 Ubuntu桌面所使用的GNOME密钥环被整合到了桌面登录中,该密钥环会在你验证进入桌面后自动解锁。但是,如果你设置了自动登录桌面或 | 2015-06-07T10:13:00 | 2015-06-07T10:13:00 | 5,584 | /article-5584-1.html |
>
> **问题**:当我启动我的Ubuntu桌面时,出现了一个弹出对话框,要求我输入密码来解锁默认的密钥环。我怎样才能禁用这个“解锁默认密钥环”弹出窗口,并自动解锁我的密钥环?
>
>
>
密钥环是一个以加密方式存储你的登录信息的本地数据库。各种桌面应用(如浏览器、电子邮件客户端)使用密钥环来安全地存储并管理你的登录凭证、机密、密码、证书或密钥。对于那些需要检索存储在密钥环中的信息的应用程序,需要解锁该密钥环。
Ubuntu桌面所使用的GNOME密钥环被整合到了桌面登录中,该密钥环会在你验证进入桌面后自动解锁。但是,如果你设置了自动登录桌面或者是从休眠中唤醒,你默认的密钥环仍然可能“被锁定”的。在这种情况下,你会碰到这一提示:
>
> “输入密码来解锁密钥环‘默认密钥环’。某个应用想要访问密钥环‘默认密钥环’,但它被锁定了。”
>
>
> 
>
>
>
如果你想要避免在每次弹出对话框出现时输入密码来解锁默认密钥环,那么你可以这样做。
在做之前,请先了解禁用密码提示后可能出现的结果。通过自动解锁默认密钥环,你可以让任何使用你桌面的人无需知道你的密码而能获取你的密钥环(以及存储在密钥环中的任何信息)。
### 禁用默认密钥环解锁密码
打开Dash,然后输入“password”来启动“密码和密钥”应用。

或者,使用seahorse命令从命令行启动图形界面。
```
$ seahorse
```
在左侧面板中,右击“默认密钥环”,并选择“修改密码”。

输入你的当前登录密码。

在设置“默认”密钥环新密码的密码框中留空。

在询问是否不加密存储密码对话框中点击“继续”。

搞定。从今往后,那个该死的解锁密钥环提示对话框再也不会来烦你了。
---
via: <http://ask.xmodulo.com/disable-entering-password-unlock-default-keyring.html>
作者:[Dan Nanni](http://ask.xmodulo.com/author/nanni) 译者:[GOLinux](https://github.com/GOLinux)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Linux有问必答:Linux上如何查看种子文件的内容 | Dan Nanni | http://ask.xmodulo.com/view-torrent-file-content-linux.html | 问题: 我从网站上下载了一个torrent(种子)文件。Linux上有没有工具让我查看torrent文件的内容?例如,我想知道torrent里面都包含什么文件。 torrent文件(也就是扩展名为.torrent的文件)是BitTorrent元数据文件,里面存储了BitTorrent客户端用来从BitTorrent点对点网络下载共享文件的信息(如,追踪器URL、文件列表、大小、校验和、创建日期等)。在单个torrent文件里面,可以列出一个或多个文件用于共享。 torrent文件内容由BEncode编码为BitTorrent数据序列化格式,因此,要查看torrent文件的内容,你需要相应的解码器。 事实上,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6/07/082251p294kjabaururbab.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6/07/082251p294kjabaururbab.png | false | false | true | GOLinux | false | [
"BitTorrent"
] | 桌面应用 | {
"viewnum": 6529,
"commentnum": 1,
"favtimes": 3,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01.81.83.136",
"message": "学习了",
"username": "tdcqma",
"date": "2015-06-19T14:02:48"
}
] | [] | 问题: 我从网站上下载了一个torrent(种子)文件。Linux上有没有工具让我查看torrent文件的内容?例如,我想知道torrent里面都包含什么文件。 torrent文件(也就是扩展名为.torrent的文件)是BitTorrent元数据文件,里面存储了BitTorrent客户端用来从BitTorrent点对点网络下载共享文件的信息(如,追踪器URL、文件列表、大小、校验和、创建日期等)。在单个torrent文件里面,可以列出一个或多个文件用于共享。 torrent文件内容由BEncode编码为BitTorrent数据序列化格式,因此,要查看torrent文件的内容,你需要相应的解码器。 事实上, | 2015-06-07T14:20:00 | 2015-06-07T14:20:00 | 5,585 | /article-5585-1.html |
>
> **问题**: 我从网站上下载了一个torrent(种子)文件。Linux上有没有工具让我查看torrent文件的内容?例如,我想知道torrent里面都包含什么文件。
>
>
>
torrent文件(也就是扩展名为**.torrent**的文件)是BitTorrent元数据文件,里面存储了BitTorrent客户端用来从BitTorrent点对点网络下载共享文件的信息(如,追踪器URL、文件列表、大小、校验和、创建日期等)。在单个torrent文件里面,可以列出一个或多个文件用于共享。

torrent文件内容由BEncode编码为BitTorrent数据序列化格式,因此,要查看torrent文件的内容,你需要相应的解码器。
事实上,任何图形化的BitTorrent客户端(如Transmission或uTorrent)都带有BEncode解码器,所以,你可以用它们直接打开来查看torrent文件的内容。然而,如果你不想要使用BitTorrent客户端来检查torrent文件,你可以试试这个命令行torrent查看器,它叫[dumptorrent](http://dumptorrent.sourceforge.net/)。
**dumptorrent**命令可以使用内建的BEncode解码器打印出torrent文件的详细信息(如,文件名、大小、跟踪器URL、创建日期、信息散列等等)。
### 安装DumpTorrent到Linux
要安装dumptorrent到Linux,你可以从源代码来构建它。
在Debian、Ubuntu或Linux Mint上:
```
$ sudo apt-get install gcc make
$ wget http://downloads.sourceforge.net/project/dumptorrent/dumptorrent/1.2/dumptorrent-1.2.tar.gz
$ tar -xvf dumptorrent-1.2.tar.gz
$ cd dumptorrent-1.2
$ make
$ sudo cp dumptorrent /usr/local/bin
```
在CentOS、Fedora或RHEL上:
```
$ sudo yum install gcc make
$ wget http://downloads.sourceforge.net/project/dumptorrent/dumptorrent/1.2/dumptorrent-1.2.tar.gz
$ tar -xvf dumptorrent-1.2.tar.gz
$ cd dumptorrent-1.2
$ make
$ sudo cp dumptorrent /usr/local/bin
```
确保你的搜索路径 PATH 中[包含](http://ask.xmodulo.com/change-path-environment-variable-linux.html)了/usr/local/bin。
### 查看torrent的内容
要检查torrent的内容,只需要运行dumptorrent,并将torrent文件作为参数执行。这会打印出torrent的概要,包括文件名、大小和跟踪器URL。
```
$ dumptorrent <torrent-file>
```

要查看torrent的完整内容,请添加“-v”选项。它会打印更多关于torrent的详细信息,包括信息散列、片长度、创建日期、创建者,以及完整的声明列表。
```
$ dumptorrent -v <torrent-file>
```

---
via: <http://ask.xmodulo.com/view-torrent-file-content-linux.html>
作者:[Dan Nanni](http://ask.xmodulo.com/author/nanni) 译者:[GOLinux](https://github.com/GOLinux)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如何在 Windows 操作系统中运行 Docker 客户端 | Arun Pyasi | http://linoxide.com/linux-how-to/run-docker-client-inside-windows-os/ |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 Windows 操作系统中的 Docker 以及在其中安装 Docker Windows 客户端的知识。Docker 引擎使用 Linux 特有的内核特性,因此不能通过 Windows 内核运行,所以,(在 Windows 上)Docker 引擎创建了一个小的虚拟系统运行 Linux 并利用它的资源和内核。这样,Windows Docker 客户端就可以用这个虚拟的 Docker 引擎来构建、运行以及管理 Docker 容器。有个叫 Boot2Docker 的团队开发了一个同名的应用程序,它创建了一个虚拟机来运行基于Tiny Core Linux特制的小型 Linux,来在 Windows 上运行 Docker 容器。它完全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6/07/091122do2vyqo12hhyl7la.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6/07/091122do2vyqo12hhyl7la.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ictlyh | false | [
"Docker",
"Windows"
] | 系统运维 | {
"viewnum": 13186,
"commentnum": 2,
"favtimes": 3,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24.202.242.222",
"message": "年底就应该出 windows server 10 可以运行windows了",
"username": "来自 - 北京 的 Safari/Mac 用户",
"date": "2015-06-08T11:26:23"
},
{
"postip": "115.60.14.106",
"message": "下载了 试试",
"username": "不简单",
"date": "2015-06-15T00:49:16"
}
] | [] |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 Windows 操作系统中的 Docker 以及在其中安装 Docker Windows 客户端的知识。Docker 引擎使用 Linux 特有的内核特性,因此不能通过 Windows 内核运行,所以,(在 Windows 上)Docker 引擎创建了一个小的虚拟系统运行 Linux 并利用它的资源和内核。这样,Windows Docker 客户端就可以用这个虚拟的 Docker 引擎来构建、运行以及管理 Docker 容器。有个叫 Boot2Docker 的团队开发了一个同名的应用程序,它创建了一个虚拟机来运行基于Tiny Core Linux特制的小型 Linux,来在 Windows 上运行 Docker 容器。它完全 | 2015-06-08T09:06:00 | 2015-06-08T09:06:00 | 5,586 | /article-5586-1.html |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 Windows 操作系统中的 Docker 以及在其中安装 Docker Windows 客户端的知识。Docker 引擎使用 Linux 特有的内核特性,因此不能通过 Windows 内核运行,所以,(在 Windows 上)Docker 引擎创建了一个小的虚拟系统运行 Linux 并利用它的资源和内核。这样,Windows Docker 客户端就可以用这个虚拟的 Docker 引擎来构建、运行以及管理 Docker 容器。有个叫 Boot2Docker 的团队开发了一个同名的应用程序,它创建了一个虚拟机来运行基于[Tiny Core Linux](http://tinycorelinux.net/)特制的小型 Linux,来在 Windows 上运行 [Docker](https://www.docker.io/) 容器。它完全运行在内存中,需要大约 27M 内存并能在 5秒 (因人而异) 内启动。因此,在用于 Windows 的 Docker 引擎被开发出来之前,我们在 Windows 机器里只能运行 Linux 容器。

下面是安装 Docker 客户端并在上面运行容器的简单步骤。
### 1. 下载 Boot2Docker
在我们开始安装之前,我们需要 Boot2Docker 的可执行文件。可以从 [它的 Github](https://github.com/boot2docker/windows-installer/releases/latest) 下载最新版本的 Boot2Docker。在这篇指南中,我们从网站中下载版本 v1.6.1。我们从那网页中用我们喜欢的浏览器或者下载管理器下载了名为 [docker-install.exe](https://github.com/boot2docker/windows-installer/releases/download/v1.6.1/docker-install.exe) 的文件。

### 2. 安装 Boot2Docker
现在我们运行安装文件,它会安装 Window Docker 客户端、用于 Windows 的 Git(MSYS-git)、VirtualBox、Boot2Docker Linux ISO 以及 Boot2Docker 管理工具,这些对于开箱即用地运行全功能的 Docker 引擎都至关重要。

### 3. 运行 Boot2Docker

安装完成必要的组件之后,我们从桌面上的“Boot2Docker Start”快捷方式启动 Boot2Docker。它会要求你输入以后用于验证的 SSH 密钥。然后会启动一个配置好的用于管理在虚拟机中运行的 Docker 的 unix shell。

为了检查是否正确配置,运行下面的 docker version 命令。
```
docker version
```

### 4. 运行 Docker
由于 **Boot2Docker Start** 自动启动了一个已经正确设置好环境变量的 shell,我们可以马上开始使用 Docker。**请注意,如果我们要将 Boot2Docker 作为一个远程 Docker 守护进程,那么不要在 docker 命令之前加 sudo。**
现在,让我们来试试 **hello-world** 例子镜像,它会下载 hello-world 镜像,运行并输出 "Hello from Docker" 信息。
```
$ docker run hello-world
```

### 5. 使用命令提示符(CMD) 运行 Docker
现在,如果你想开始用命令提示符使用 Docker,你可以打开命令提示符(CMD.exe)。由于 Boot2Docker 要求 ssh.exe 在 PATH 中,我们需要在命令提示符中输入以下命令使得 %PATH% 环境变量中包括 Git 安装目录下的 bin 文件夹。
```
set PATH=%PATH%;"c:\Program Files (x86)\Git\bin"
```

运行上面的命令之后,我们可以在命令提示符中运行 **boot2docker start** 启动 Boot2Docker 虚拟机。
```
boot2docker start
```

**注意**: 如果你看到 machine does no exist 的错误信息,就运行 **boot2docker init** 命令。
然后复制上图中控制台标出命令到 cmd.exe 中为控制台窗口设置环境变量,然后我们就可以像平常一样运行 docker 容器了。
### 6. 使用 PowerShell 运行 Docker
为了能在 PowerShell 中运行 Docker,我们需要启动一个 PowerShell 窗口并添加 ssh.exe 到 PATH 变量。
```
$Env:Path = "${Env:Path};c:\Program Files (x86)\Git\bin"
```
运行完上面的命令,我们还需要运行
```
boot2docker start
```

这会打印用于设置环境变量连接到虚拟机内部运行的 Docker 的 PowerShell 命令。我们只需要在 PowerShell 中运行这些命令就可以和平常一样运行 docker 容器。
### 7. 用 PUTTY 登录
Boot2Docker 会在%USERPROFILE%.ssh 目录生成和使用用于登录的公共和私有密钥,我们也需要使用这个文件夹中的私有密钥。私有密钥需要转换为 PuTTY 的格式。我们可以通过 puttygen.exe 实现。
我们需要打开 puttygen.exe 并从 %USERPROFILE%.ssh\id\_boot2docker 中导入("File"->"Load" 菜单)私钥,然后点击 "Save Private Key"。然后用保存的文件通过 PuTTY 用 [docker@127.0.0.1](mailto:docker@127.0.0.1):2022 登录。
### 8. Boot2Docker 选项
Boot2Docker 管理工具提供了一些命令,如下所示。
```
$ boot2docker
Usage: boot2docker.exe [<options>] {help|init|up|ssh|save|down|poweroff|reset|restart|config|status|info|ip|shellinit|delete|download|upgrade|version} [<args>]
```
### 总结
通过 Docker Windows 客户端使用 Docker 很有趣。Boot2Docker 管理工具是一个能使任何 Docker 容器能像在 Linux 主机上平滑运行的很棒的应用程序。如果你更仔细的话,你会发现 boot2docker 默认用户的用户名是 docker,密码是 tcuser。最新版本的 boot2docker 设置了一个 host-only 的网络适配器提供访问容器的端口。一般来说是 192.168.59.103,但可以通过 VirtualBox 的 DHCP 实现改变。
如果你有任何问题、建议、反馈,请在下面的评论框中写下来然后我们可以改进或者更新我们的内容。非常感谢!Enjoy:-)
---
via: <http://linoxide.com/linux-how-to/run-docker-client-inside-windows-os/>
作者:[Arun Pyasi](http://linoxide.com/author/arunp/) 译者:[ictlyh](https://github.com/ictlyh)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Ubuntu 系统的降温方案 | Linux一叶 | 安装ubuntu的朋友,可能你安装了系统但不知道或没有注意,你的电脑会很热。这种发热主要的原因之一是来自于硬盘的发热。因此通过以下两种方法来降低硬盘发热带来的影响。(以下方法不适用于 SSD 硬盘) 以下是我以前用过的两种降温方案,方法来自于网络。 方案一 1.安装laptop_mode sudo apt-getinstall laptop-mode-tools 2.启动laptop_mode sudo laptop_mode start 3.测试是否启用 cat /proc/sys/vm/laptop_mode 0 表示未启用 其他表示启用。 查看 laptop_mode 报告的详细状态。 sudo laptop_mode status 4.先看一下自己硬盘的状态(sa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6/07/221734tpnnqo674pypp7g7.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6/07/221734tpnnqo674pypp7g7.png | false | false | false | false | [
"Ubuntu"
] | 桌面应用 | {
"viewnum": 9831,
"commentnum": 0,
"favtimes": 9,
"sharetimes": 1,
"likes": 0
} | [] | [] | 安装ubuntu的朋友,可能你安装了系统但不知道或没有注意,你的电脑会很热。这种发热主要的原因之一是来自于硬盘的发热。因此通过以下两种方法来降低硬盘发热带来的影响。(以下方法不适用于 SSD 硬盘) 以下是我以前用过的两种降温方案,方法来自于网络。 方案一 1.安装laptop_mode sudo apt-getinstall laptop-mode-tools 2.启动laptop_mode sudo laptop_mode start 3.测试是否启用 cat /proc/sys/vm/laptop_mode 0 表示未启用 其他表示启用。 查看 laptop_mode 报告的详细状态。 sudo laptop_mode status 4.先看一下自己硬盘的状态(sa | 2015-06-08T10:01:00 | 2015-06-08T10:01:00 | 5,588 | /article-5588-1.html | 安装ubuntu的朋友,可能你安装了系统但不知道或没有注意,你的电脑会很热。这种发热主要的原因之一是来自于硬盘的发热。因此通过以下两种方法来降低硬盘发热带来的影响。(以下方法不适用于 SSD 硬盘)
以下是我以前用过的两种降温方案,方法来自于网络。

### 方案一
1.安装laptop\_mode
```
sudo apt-get install laptop-mode-tools
```
2.启动laptop\_mode
```
sudo laptop_mode start
```
3.测试是否启用
```
cat /proc/sys/vm/laptop_mode
```
0 表示未启用 其他表示启用。
查看 laptop\_mode 报告的详细状态。
```
sudo laptop_mode status
```
4.先看一下自己硬盘的状态(sata硬盘)
```
sudo hdparm -I /dev/sda |grep Advanced
```
5.设定 laptop\_mode 为启用
```
sudo gedit /etc/default/acpi-support
```
一般就是最后一行改成 **ENABLE\_LAPTOP\_MODE=true** 。
6.配置laptop-mode.conf
```
sudo gedit /etc/laptop-mode/laptop-mode.conf
```
---
```
ENABLE_LAPTOP_MODE_ON_AC=1 #当笔记本使用交流电时也开启laptop-mode
CONTROL_HD_IDLE_TIMEOUT=0 #关闭 HD_IDLE_TIMEOUT(硬盘进入待机)
CONTROL_READAHEAD=1 #启用readahead
LM_READAHEAD=4096
NOLM_READAHEAD=128 #readahead buffer,如果是听mp3 3-5M,如果是看电影 8-10M
ENABLE_LAPTOP_MODE_WHEN_LID_CLOSED=1 # 这里好像是关闭笔记本盖子的功能设定
MINIMUM_BATTERY_CHARGE_PERCENT=11 # 关于电池电量达到11% 禁用laptop_mode
DISABLE_LAPTOP_MODE_ON_CRITICAL_BATTERY_LEVEL=8 #极低电量禁用 laptop_mode
CONTROL_HD_POWERMGMT=1 #启动硬盘电源的管理模式
BATT_HD_POWERMGMT=192
LM_AC_HD_POWERMGMT=192
NOLM_AC_HD_POWERMGMT=192
```
### 方案二
这个简单。在ubuntu 里面,swappiness的值的大小对如何使用swap分区是有着很大的联系的。swappiness=0的时候表示最大限度使用物理内存,然后才是 swap空间,swappiness=100的时候表示积极的使用swap分区,并且把内存上的数据及时的搬运到swap空间里面。两个极端,对于 ubuntu的默认设置,这个值等于60,建议修改为10。
1.查看你的系统里面的swappiness
```
sudo cat /proc/sys/vm/swappiness
```
可以看到是 60。
2.修改swappiness值为10
```
sudo gedit /etc/sysctl.conf
```
在这个文档的最后加上这样一行:
```
vm.swappiness=10
```
保存关闭。
3.重启
```
sudo reboot
```
|
||||
在Linux中用chattr和lsattr命令管理文件和目录属性 | Pradeep Kumar | http://www.linuxtechi.com/file-directory-attributes-in-linux-using-chattr-lsattr-command/ | 为了允许添加数据,防止更改或者删除等,文件和文件夹可以设定了特定的控制属性。例如,你可以在关键的系统文件或者文件夹中启用属性,然后没有任何用户,包括root,可以删除或者修改它,比如不允许使用像dump这样的命令等备份工具去备份一个特定的文件或者文件夹,等等。这些属性只可以在ext2,ext3或者ext4文件系统中的文件和文件夹上设定。 有两个命令 lsattr 和 chattr 用来管理属性。下面是常用属性的列表。 属性 描述 a (append) 允许在文件中进行追加操作 A 这个属性不允许更新文件的访问时间 c (compre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6/08/101852ztnsest7d6ptnrt1.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6/08/101852ztnsest7d6ptnrt1.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ictlyh | false | [
"lsattr",
"chattr"
] | 技术 | {
"viewnum": 13649,
"commentnum": 0,
"favtimes": 9,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为了允许添加数据,防止更改或者删除等,文件和文件夹可以设定了特定的控制属性。例如,你可以在关键的系统文件或者文件夹中启用属性,然后没有任何用户,包括root,可以删除或者修改它,比如不允许使用像dump这样的命令等备份工具去备份一个特定的文件或者文件夹,等等。这些属性只可以在ext2,ext3或者ext4文件系统中的文件和文件夹上设定。 有两个命令 lsattr 和 chattr 用来管理属性。下面是常用属性的列表。 属性 描述 a (append) 允许在文件中进行追加操作 A 这个属性不允许更新文件的访问时间 c (compre | 2015-06-09T07:12:00 | 2015-06-09T07:12:00 | 5,590 | /article-5590-1.html | 为了允许添加数据,防止更改或者删除等,文件和文件夹可以设定了特定的控制属性。例如,你可以在关键的系统文件或者文件夹中启用属性,然后没有任何用户,包括root,可以删除或者修改它,比如不允许使用像dump这样的命令等备份工具去备份一个特定的文件或者文件夹,等等。这些属性只可以在ext2,ext3或者ext4文件系统中的文件和文件夹上设定。

有两个命令 **lsattr** 和 **chattr** 用来管理属性。下面是常用属性的列表。
| **属性** | **描述** |
| a (append) | 允许在文件中进行追加操作 |
| A | 这个属性不允许更新文件的访问时间 |
| c (compressed) | 启用这个属性时,文件在磁盘上会自动压缩 |
| d (dump) | 不能使用dump命令备份文件 |
| D | 设置了文件夹的D属性时,更改会在同步保存在磁盘上 |
| e (extent format) | 它表明,该文件使用磁盘上的块的映射扩展 |
| i (immutable) | 在文件上启用这个属性时,我们不能更改、重命名或者删除这个文件 |
| j (journaling) | 设置了这个属性时,文件的数据首先保存在日志中,然后再写入文件 |
| S (synchronous) | 设置了这个属性时,变更或更改同步保存到磁盘上 |
chattr属性中可以使用的不同选项 :
* **-R** 递归地修改文件夹和子文件夹的属性
* **-V** chattr命令会输出带有版本信息的冗余信息
* **-f** 忽略大部分错误信息
在chattr中用于设置或者取消属性的 **操作符**
* '+' 符号用来为文件和文件夹设置属性,
* '-' 符号用来移除或者取消属性
* '=' 使它们成为文件有的唯一属性。
**chattr** 和 **lsattr** 命令的基本语法 :
```
# chattr <options> <attributes> <file or Directory >
# lsattr <File or Directory>
```
### 例:1 使用‘i’属性使文件不可更改
```
[root@linuxtechi ~]# chattr +i dummy_data
[root@linuxtechi ~]# lsattr dummy_data
----i----------- dummy_data
```
现在试着删除或者修改文件
```
[root@linuxtechi ~]# rm -f dummy_data
rm: cannot remove 'dummy_data': Operation not permitted
[root@linuxtechi ~]# echo "test" >> dummy_data
-bash: dummy_data: Permission denied
```
### 例:2 移除不可更改属性
```
[root@linuxtechi ~]# chattr -i dummy_data
[root@linuxtechi ~]# lsattr dummy_data
---------------- dummy_data
```
### 例:3 在文件中只允许追加操作
```
[root@linuxtechi ~]# chattr +a dummy_data
[root@linuxtechi ~]# lsattr dummy_data
-----a---------- dummy_data
```
现在试着把fstab文件的内容追加到dummy\_data文件
```
[root@linuxtechi ~]# cat /etc/fstab >> dummy_data
[root@linuxtechi ~]#
```
### 例 :4 使用 -R 选项和 ‘+i’ 属性使文件夹和它的子文件夹成为安全目录
让我们来新建一个sysadmin文件夹和它的子文件夹
```
[root@linuxtechi ~]# mkdir sysadmin
[root@linuxtechi ~]# mkdir sysadmin/admim_{1,2,3,4,5}
[root@linuxtechi ~]# ls -l sysadmin/
total 0
drwxr-xr-x. 2 root root 6 Apr 19 09:50 admim_1
drwxr-xr-x. 2 root root 6 Apr 19 09:50 admim_2
drwxr-xr-x. 2 root root 6 Apr 19 09:50 admim_3
drwxr-xr-x. 2 root root 6 Apr 19 09:50 admim_4
drwxr-xr-x. 2 root root 6 Apr 19 09:50 admim_5
```
在sysadmin文件夹递归设置不可更改属性
```
[root@linuxtechi ~]# chattr -R +i sysadmin
[root@linuxtechi ~]# lsattr -R sysadmin/
----i----------- sysadmin/admim_1
sysadmin/admim_1:
----i----------- sysadmin/admim_2
sysadmin/admim_2:
----i----------- sysadmin/admim_3
sysadmin/admim_3:
----i----------- sysadmin/admim_4
sysadmin/admim_4:
----i----------- sysadmin/admim_5
sysadmin/admim_5:
[root@linuxtechi ~]#
```
现在试着用rm命令删除文件夹
```
[root@linuxtechi ~]# rm -rf sysadmin
rm: cannot remove ‘sysadmin/admim_1’: Permission denied
rm: cannot remove ‘sysadmin/admim_2’: Permission denied
rm: cannot remove ‘sysadmin/admim_3’: Permission denied
rm: cannot remove ‘sysadmin/admim_4’: Permission denied
rm: cannot remove ‘sysadmin/admim_5’: Permission denied
[root@linuxtechi ~]#
```
使用以下命令递归取消属性
```
[root@linuxtechi ~]# chattr -R -i sysadmin
```
---
via: <http://www.linuxtechi.com/file-directory-attributes-in-linux-using-chattr-lsattr-command/>
作者:[Pradeep Kumar](http://www.linuxtechi.com/author/pradeep/) 译者:[ictlyh](https://github.com/ictlyh)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Shell脚本编程初体验 | Petras Liumparas | http://linoxide.com/linux-shell-script/guide-start-learning-shell-scripting-scratch/ | 通常,当人们提到shell脚本语言时,浮现在他们脑海中是bash,ksh,sh或者其它相类似的linux/unix脚本语言。脚本语言是与计算机交流的另外一种途径。使用图形化窗口界面(不管是windows还是linux都无所谓)用户可以移动鼠标并点击各种对象,比如按钮、列表、选框等等。但这种方式在每次用户想要计算机/服务器完成相同任务时(比如说批量转换照片,或者下载新的电影、mp3等)却是十分不方便。要想让所有这些事情变得简单并且自动化,我们可以使用shell脚本。 某些编程语言,像pascal、foxpro、C、java之类,在执行前需要先进行编译。它们需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6/08/113720s46pren00n2681cr.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6/08/113720s46pren00n2681cr.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GOLinux | false | [
"脚本",
"shell"
] | 系统运维 | {
"viewnum": 15908,
"commentnum": 7,
"favtimes": 19,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13.67.178.245",
"message": "写个脚本还真有不少要注意的地方",
"username": "arhool",
"date": "2015-06-13T19:54:37"
},
{
"postip": "120.236.167.167",
"message": "很好啊!",
"username": "来自广东的 Opera 31.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5-09-04T21:36:36"
},
{
"postip": "118.26.196.238",
"message": "学习",
"username": "Aran [Internet Explorer 9.0|Windows 7]",
"date": "2015-10-21T18:08:46"
},
{
"postip": "218.66.150.72",
"message": "相当不错的文章!写的好,译得也好!",
"username": "来自福建厦门的 Chrome 45.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5-10-24T02:38:26"
},
{
"postip": "61.183.207.149",
"message": "相当不错 感谢译者:GOLinux 校对:wxy",
"username": "interface [Firefox 45.0|Windows 10]",
"date": "2016-03-15T22:10:13"
},
{
"postip": "112.224.19.1",
"message": "xiexie",
"username": "来自山东济南的 Chrome Mobile 40.0|Android 6.0 用户",
"date": "2017-02-09T16:52:09"
},
{
"postip": "113.248.221.211",
"message": "在shell写点长命令经常因为 空格、是否需要\\转义 等等而经常掉坑里 இдஇ",
"username": "来自重庆的 Chrome Mobile 40.0|Android 5.1 用户",
"date": "2017-03-15T19:06:36"
}
] | [] | 通常,当人们提到shell脚本语言时,浮现在他们脑海中是bash,ksh,sh或者其它相类似的linux/unix脚本语言。脚本语言是与计算机交流的另外一种途径。使用图形化窗口界面(不管是windows还是linux都无所谓)用户可以移动鼠标并点击各种对象,比如按钮、列表、选框等等。但这种方式在每次用户想要计算机/服务器完成相同任务时(比如说批量转换照片,或者下载新的电影、mp3等)却是十分不方便。要想让所有这些事情变得简单并且自动化,我们可以使用shell脚本。 某些编程语言,像pascal、foxpro、C、java之类,在执行前需要先进行编译。它们需 | 2015-06-09T08:32:00 | 2015-06-09T08:32:00 | 5,591 | /article-5591-1.html | 
通常,当人们提到“shell脚本语言”时,浮现在他们脑海中是bash,ksh,sh或者其它相类似的linux/unix脚本语言。脚本语言是与计算机交流的另外一种途径。使用图形化窗口界面(不管是windows还是linux都无所谓)用户可以移动鼠标并点击各种对象,比如按钮、列表、选框等等。但这种方式在每次用户想要计算机/服务器完成相同任务时(比如说批量转换照片,或者下载新的电影、mp3等)却是十分不方便。要想让所有这些事情变得简单并且自动化,我们可以使用shell脚本。
某些编程语言,像pascal、foxpro、C、java之类,在执行前需要先进行编译。它们需要合适的编译器来让我们的代码完成某个任务。
而其它一些编程语言,像php、javascript、visualbasic之类,则不需要编译器,因此它们需要解释器,而我们不需要编译代码就可以运行程序。
shell脚本也像解释器一样,但它通常用于调用外部已编译的程序。然后,它会捕获输出结果、退出代码并根据情况进行处理。
Linux世界中最为流行的shell脚本语言之一,就是bash。而我认为(这是我自己的看法)原因在于,默认情况下bash shell可以让用户便捷地通过历史命令(先前执行过的)导航,与之相反的是,ksh则要求对.profile进行一些调整,或者记住一些“魔术”组合键来查阅历史并修正命令。
好了,我想这些介绍已经足够了,剩下来哪个环境最适合你,就留给你自己去判断吧。从现在开始,我将只讲bash及其脚本。在下面的例子中,我将使用CentOS 6.6和bash-4.1.2。请确保你有相同版本,或者更高版本。
### Shell脚本流
shell脚本语言就跟和几个人聊天类似。你只需把所有命令想象成能帮你做事的那些人,只要你用正确的方式来请求他们去做。比如说,你想要写文档。首先,你需要纸。然后,你需要把内容说给某个人听,让他帮你写。最后,你想要把它存放到某个地方。或者说,你想要造一所房子,因而你需要请合适的人来清空场地。在他们说“事情干完了”,那么另外一些工程师就可以帮你来砌墙。最后,当这些工程师们也告诉你“事情干完了”的时候,你就可以叫油漆工来给房子粉饰了。如果你让油漆工在墙砌好前就来粉饰,会发生什么呢?我想,他们会开始发牢骚了。几乎所有这些像人一样的命令都会说话,如果它们完成了工作而没有发生什么问题,那么它们就会告诉“标准输出”。如果它们不能做你叫它们做的事——它们会告诉“标准错误”。这样,最后,所有的命令都通过“标准输入”来听你的话。
快速实例——当你打开linux终端并写一些文本时——你正通过“标准输入”和bash说话。那么,让我们来问问bash shell **who am i(我是谁?)**吧。
```
root@localhost ~]# who am i <--- 你通过标准输入对 bash shell 说
root pts/0 2015-04-22 20:17 (192.168.1.123) <--- bash shell通过标准输出回答你
```
现在,让我们说一些bash听不懂的问题:
```
[root@localhost ~]# blablabla <--- 哈,你又在和标准输入说话了
-bash: blablabla: command not found <--- bash通过标准错误在发牢骚了
```
“:”之前的第一个单词通常是向你发牢骚的命令。实际上,这些流中的每一个都有它们自己的索引号(LCTT 译注:文件句柄号):
* 标准输入(**stdin**) - 0
* 标准输出(**stdout**) - 1
* 标准错误(**stderr**) - 2
如果你真的想要知道哪个输出命令说了些什么——你需要将那次发言重定向到(在命令后使用大于号“>”和流索引)文件:
```
[root@localhost ~]# blablabla 1> output.txt
-bash: blablabla: command not found
```
在本例中,我们试着重定向流1(**stdout**)到名为output.txt的文件。让我们来看对该文件内容所做的事情吧,使用cat命令可以做这事:
```
[root@localhost ~]# cat output.txt
[root@localhost ~]#
```
看起来似乎是空的。好吧,现在让我们来重定向流2(**stderr**):
```
[root@localhost ~]# blablabla 2> error.txt
[root@localhost ~]#
```
好吧,我们看到牢骚话没了。让我们检查一下那个文件:
```
[root@localhost ~]# cat error.txt
-bash: blablabla: command not found
[root@localhost ~]#
```
果然如此!我们看到,所有牢骚话都被记录到errors.txt文件里头去了。
有时候,命令会同时产生**stdout**和**stderr**。要重定向它们到不同的文件,我们可以使用以下语句:
```
command 1>out.txt 2>err.txt
```
要缩短一点语句,我们可以忽略“1”,因为默认情况下**stdout**会被重定向:
```
command >out.txt 2>err.txt
```
好吧,让我们试试做些“坏事”。让我们用rm命令把file1和folder1给删了吧:
```
[root@localhost ~]# rm -vf folder1 file1 > out.txt 2>err.txt
```
现在来检查以下输出文件:
```
[root@localhost ~]# cat out.txt
removed `file1'
[root@localhost ~]# cat err.txt
rm: cannot remove `folder1': Is a directory
[root@localhost ~]#
```
正如我们所看到的,不同的流被分离到了不同的文件。有时候,这也不是很方便,因为我们想要查看出现错误时,在某些操作前面或后面所连续发生的事情。要实现这一目的,我们可以重定向两个流到同一个文件:
```
command >>out_err.txt 2>>out_err.txt
```
注意:请注意,我使用“>>”替代了“>”。它允许我们附加到文件,而不是覆盖文件。
我们也可以重定向一个流到另一个:
```
command >out_err.txt 2>&1
```
让我来解释一下吧。所有命令的标准输出将被重定向到out\_err.txt,错误输出将被重定向到流1(上面已经解释过了),而该流会被重定向到同一个文件。让我们看这个实例:
```
[root@localhost ~]# rm -fv folder2 file2 >out_err.txt 2>&1
[root@localhost ~]# cat out_err.txt
rm: cannot remove `folder2': Is a directory
removed `file2'
[root@localhost ~]#
```
看着这些组合的输出,我们可以将其说明为:首先,**rm**命令试着将folder2删除,而它不会成功,因为linux要求**-r**键来允许**rm**命令删除文件夹,而第二个file2会被删除。通过为**rm**提供**-v**(详情)键,我们让rm命令告诉我们每个被删除的文件或文件夹。
这些就是你需要知道的,关于重定向的几乎所有内容了。我是说几乎,因为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重定向工具,它称之为“管道”。通过使用|(管道)符号,我们通常重定向**stdout**流。
比如说,我们有这样一个文本文件:
```
[root@localhost ~]# cat text_file.txt
This line does not contain H e l l o word
This lilne contains Hello
This also containd Hello
This one no due to HELLO all capital
Hello bash world!
```
而我们需要找到其中某些带有“Hello”的行,Linux中有个**grep**命令可以完成该工作:
```
[root@localhost ~]# grep Hello text_file.txt
This lilne contains Hello
This also containd Hello
Hello bash world!
[root@localhost ~]#
```
当我们有个文件,想要在里头搜索的时候,这用起来很不错。当如果我们需要在另一个命令的输出中查找某些东西,这又该怎么办呢?是的,当然,我们可以重定向输出到文件,然后再在文件里头查找:
```
[root@localhost ~]# fdisk -l>fdisk.out
[root@localhost ~]# grep "Disk /dev" fdisk.out
Disk /dev/sda: 8589 MB, 8589934592 bytes
Disk /dev/mapper/VolGroup-lv_root: 7205 MB, 7205814272 bytes
Disk /dev/mapper/VolGroup-lv_swap: 855 MB, 855638016 bytes
[root@localhost ~]#
```
如果你打算grep一些双引号引起来带有空格的内容呢!
注意:fdisk命令显示关于Linux操作系统磁盘驱动器的信息。
就像我们看到的,这种方式很不方便,因为我们不一会儿就把临时文件空间给搞乱了。要完成该任务,我们可以使用管道。它们允许我们重定向一个命令的**stdout**到另一个命令的**stdin**流:
```
[root@localhost ~]# fdisk -l | grep "Disk /dev"
Disk /dev/sda: 8589 MB, 8589934592 bytes
Disk /dev/mapper/VolGroup-lv_root: 7205 MB, 7205814272 bytes
Disk /dev/mapper/VolGroup-lv_swap: 855 MB, 855638016 bytes
[root@localhost ~]#
```
如你所见,我们不需要任何临时文件就获得了相同的结果。我们把**fdisk stdout**重定向到了**grep stdin**。
**注意** : 管道重定向总是从左至右的。
还有几个其它重定向,但是我们将把它们放在后面讲。
### 在shell中显示自定义信息
正如我们所知道的,通常,与shell的交流以及shell内的交流是以对话的方式进行的。因此,让我们创建一些真正的脚本吧,这些脚本也会和我们讲话。这会让你学到一些简单的命令,并对脚本的概念有一个更好的理解。
假设我们是某个公司的总服务台经理,我们想要创建某个shell脚本来注册呼叫信息:电话号码、用户名以及问题的简要描述。我们打算把这些信息存储到普通文本文件data.txt中,以便今后统计。脚本它自己就是以对话的方式工作,这会让总服务台的工作人员的小日子过得轻松点。那么,首先我们需要显示提问。对于显示信息,我们可以用echo和printf命令。这两个都是用来显示信息的,但是printf更为强大,因为我们可以通过它很好地格式化输出,我们可以让它右对齐、左对齐或者为信息留出专门的空间。让我们从一个简单的例子开始吧。要创建文件,请使用你惯用的文本编辑器(kate,nano,vi,……),然后创建名为note.sh的文件,里面写入这些命令:
```
echo "Phone number ?"
```
### 如何运行/执行脚本?
在保存文件后,我们可以使用bash命令来运行,把我们的文件作为它的参数:
```
[root@localhost ~]# bash note.sh
Phone number ?
```
实际上,这样来执行脚本是很不方便的。如果不使用**bash**命令作为前缀来执行,会更舒服一些。要让脚本可执行,我们可以使用**chmod**命令:
```
[root@localhost ~]# ls -la note.sh
-rw-r--r--. 1 root root 22 Apr 23 20:52 note.sh
[root@localhost ~]# chmod +x note.sh
[root@localhost ~]# ls -la note.sh
-rwxr-xr-x. 1 root root 22 Apr 23 20:52 note.sh
[root@localhost ~]#
```
**注意** : ls命令显示了当前文件夹内的文件。通过添加-la键,它会显示更多文件信息。
如我们所见,在**chmod**命令执行前,脚本只有读(r)和写(w)权限。在执行**chmod +x**后,它就获得了执行(x)权限。(关于权限的更多细节,我会在下一篇文章中讲述。)现在,我们只需这么来运行:
```
[root@localhost ~]# ./note.sh
Phone number ?
```
在脚本名前,我添加了 ./ 组合。.(点)在unix世界中意味着当前位置(当前文件夹),/(斜线)是文件夹分隔符。(在Windows系统中,我们使用反斜线 \ 表示同样功能)所以,这整个组合的意思是说:“从当前文件夹执行note.sh脚本”。我想,如果我用完整路径来运行这个脚本的话,你会更加清楚一些:
```
[root@localhost ~]# /root/note.sh
Phone number ?
[root@localhost ~]#
```
它也能工作。
如果所有linux用户都有相同的默认shell,那就万事OK。如果我们只是执行该脚本,默认的用户shell就会用于解析脚本内容并运行命令。不同的shell的语法、内部命令等等有着一丁点不同,所以,为了保证我们的脚本会使用**bash**,我们应该添加**#!/bin/bash**到文件首行。这样,默认的用户shell将调用**/bin/bash**,而只有在那时候,脚本中的命令才会被执行:
```
[root@localhost ~]# cat note.sh
#!/bin/bash
echo "Phone number ?"
```
直到现在,我们才100%确信**bash**会用来解析我们的脚本内容。让我们继续。
### 读取输入
在显示信息后,脚本会等待用户回答。有个**read**命令用来接收用户的回答:
```
#!/bin/bash
echo "Phone number ?"
read phone
```
在执行后,脚本会等待用户输入,直到用户按[ENTER]键结束输入:
```
[root@localhost ~]# ./note.sh
Phone number ?
12345 <--- 这儿是我输入的内容
[root@localhost ~]#
```
你输入的所有东西都会被存储到变量**phone**中,要显示变量的值,我们同样可以使用**echo**命令:
```
[root@localhost ~]# cat note.sh
#!/bin/bash
echo "Phone number ?"
read phone
echo "You have entered $phone as a phone number"
[root@localhost ~]# ./note.sh
Phone number ?
123456
You have entered 123456 as a phone number
[root@localhost ~]#
```
在**bash** shell中,一般我们使用**$**(美元)符号来表明这是一个变量,除了读入到变量和其它为数不多的时候才不用这个$(将在今后说明)。
好了,现在我们准备添加剩下的问题了:
```
#!/bin/bash
echo "Phone number?"
read phone
echo "Name?"
read name
echo "Issue?"
read issue
[root@localhost ~]# ./note.sh
Phone number?
123
Name?
Jim
Issue?
script is not working.
[root@localhost ~]#
```
### 使用流重定向
太完美了!剩下来就是重定向所有东西到文件data.txt了。作为字段分隔符,我们将使用/(斜线)符号。
**注意** : 你可以选择任何你认为是最好的分隔符,但是确保文件内容不会包含这些符号在内,否则它会导致在文本行中产生额外字段。
别忘了使用“>>”来代替“>”,因为我们想要将输出内容附加到文件末!
```
[root@localhost ~]# tail -2 note.sh
read issue
echo "$phone/$name/$issue">>data.txt
[root@localhost ~]# ./note.sh
Phone number?
987
Name?
Jimmy
Issue?
Keybord issue.
[root@localhost ~]# cat data.txt
987/Jimmy/Keybord issue.
[root@localhost ~]#
```
**注意** : **tail**命令显示了文件的最后的**n**行。
搞定。让我们再来运行一次看看:
```
[root@localhost ~]# ./note.sh
Phone number?
556
Name?
Janine
Issue?
Mouse was broken.
[root@localhost ~]# cat data.txt
987/Jimmy/Keybord issue.
556/Janine/Mouse was broken.
[root@localhost ~]#
```
我们的文件在增长,让我们在每行前面加个日期吧,这对于今后摆弄这些统计数据时会很有用。要实现这功能,我们可以使用date命令,并指定某种格式,因为我不喜欢默认格式:
```
[root@localhost ~]# date
Thu Apr 23 21:33:14 EEST 2015 <---- date命令的默认输出
[root@localhost ~]# date "+%Y.%m.%d %H:%M:%S"
2015.04.23 21:33:18 <---- 格式化后的输出
```
有几种方式可以读取命令的输出到变量,在这种简单的情况下,我们将使用`(是反引号,不是单引号,和波浪号~在同一个键位):
```
[root@localhost ~]# cat note.sh
#!/bin/bash
now=`date "+%Y.%m.%d %H:%M:%S"`
echo "Phone number?"
read phone
echo "Name?"
read name
echo "Issue?"
read issue
echo "$now/$phone/$name/$issue">>data.txt
[root@localhost ~]# ./note.sh
Phone number?
123
Name?
Jim
Issue?
Script hanging.
[root@localhost ~]# cat data.txt
2015.04.23 21:38:56/123/Jim/Script hanging.
[root@localhost ~]#
```
嗯…… 我们的脚本看起来有点丑啊,让我们来美化一下。如果你要手动读取**read**命令,你会发现read命令也可以显示一些信息。要实现该功能,我们应该使用-p键加上信息:
```
[root@localhost ~]# cat note.sh
#!/bin/bash
now=`date "+%Y.%m.%d %H:%M:%S"`
read -p "Phone number: " phone
read -p "Name: " name
read -p "Issue: " issue
echo "$now/$phone/$name/$issue">>data.txt
```
你可以直接从控制台查找到各个命令的大量有趣的信息,只需输入:**man read, man echo, man date, man ……**
同意吗?它看上去是舒服多了!
```
[root@localhost ~]# ./note.sh
Phone number: 321
Name: Susane
Issue: Mouse was stolen
[root@localhost ~]# cat data.txt
2015.04.23 21:38:56/123/Jim/Script hanging.
2015.04.23 21:43:50/321/Susane/Mouse was stolen
[root@localhost ~]#
```
光标在消息的后面(不是在新的一行中),这有点意思。(LCTT 译注:如果用 echo 命令输出显示的话,可以用 -n 参数来避免换行。)
### 循环
是时候来改进我们的脚本了。如果用户一整天都在接电话,如果每次都要去运行,这岂不是很麻烦?让我们让这些活动都永无止境地循环去吧:
```
[root@localhost ~]# cat note.sh
#!/bin/bash
while true
do
read -p "Phone number: " phone
now=`date "+%Y.%m.%d %H:%M:%S"`
read -p "Name: " name
read -p "Issue: " issue
echo "$now/$phone/$name/$issue">>data.txt
done
```
我已经交换了**read phone**和**now=`date`**行的位置。这是因为我想要在输入电话号码后再获得时间。如果我把它放在循环的首行,那么循环一次后,变量 now 就会在数据存储到文件中后马上获得时间。而这并不好,因为下一次呼叫可能在20分钟后,甚至更晚。
```
[root@localhost ~]# ./note.sh
Phone number: 123
Name: Jim
Issue: Script still not works.
Phone number: 777
Name: Daniel
Issue: I broke my monitor
Phone number: ^C
[root@localhost ~]# cat data.txt
2015.04.23 21:38:56/123/Jim/Script hanging.
2015.04.23 21:43:50/321/Susane/Mouse was stolen
2015.04.23 21:47:55/123/Jim/Script still not works.
2015.04.23 21:48:16/777/Daniel/I broke my monitor
[root@localhost ~]#
```
注意: 要从无限循环中退出,你可以按[Ctrl]+[C]键。Shell会显示^表示 CTRL 键<sup> 。</sup>
### 使用管道重定向
让我们添加更多功能到我们的“弗兰肯斯坦(Frankenstein)”,我想要脚本在每次呼叫后显示某个统计数据。比如说,我想要查看各个号码呼叫了我几次。对于这个,我们应该cat文件data.txt:
```
[root@localhost ~]# cat data.txt
2015.04.23 21:38:56/123/Jim/Script hanging.
2015.04.23 21:43:50/321/Susane/Mouse was stolen
2015.04.23 21:47:55/123/Jim/Script still not works.
2015.04.23 21:48:16/777/Daniel/I broke my monitor
2015.04.23 22:02:14/123/Jimmy/New script also not working!!!
[root@localhost ~]#
```
现在,所有输出我们都可以重定向到**cut**命令,让**cut**来把每行切成一块一块(我们使用分隔符“/”),然后打印第二个字段:
```
[root@localhost ~]# cat data.txt | cut -d"/" -f2
123
321
123
777
123
[root@localhost ~]#
```
现在,我们可以把这个输出重定向打另外一个命令**sort**:
```
[root@localhost ~]# cat data.txt | cut -d"/" -f2|sort
123
123
123
321
777
[root@localhost ~]#
```
然后只留下唯一的行。要统计唯一条目,只需添加**-c**键到**uniq**命令:
```
[root@localhost ~]# cat data.txt | cut -d"/" -f2 | sort | uniq -c
3 123
1 321
1 777
[root@localhost ~]#
```
只要把这个添加到我们的循环的最后:
```
#!/bin/bash
while true
do
read -p "Phone number: " phone
now=`date "+%Y.%m.%d %H:%M:%S"`
read -p "Name: " name
read -p "Issue: " issue
echo "$now/$phone/$name/$issue">>data.txt
echo "===== We got calls from ====="
cat data.txt | cut -d"/" -f2 | sort | uniq -c
echo "--------------------------------"
done
```
运行:
```
[root@localhost ~]# ./note.sh
Phone number: 454
Name: Malini
Issue: Windows license expired.
===== We got calls from =====
3 123
1 321
1 454
1 777
--------------------------------
Phone number: ^C
```
当前场景贯穿了几个熟知的步骤:
* 显示消息
* 获取用户输入
* 存储值到文件
* 处理存储的数据
但是,如果用户有点责任心,他有时候需要输入数据,有时候需要统计,或者可能要在存储的数据中查找一些东西呢?对于这些事情,我们需要使用switches/cases,并知道怎样来很好地格式化输出。这对于在shell中“画”表格的时候很有用。
---
via: <http://linoxide.com/linux-shell-script/guide-start-learning-shell-scripting-scratch/>
作者:[Petras Liumparas](http://linoxide.com/author/petrasl/) 译者:[GOLinux](https://github.com/GOLinux)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Ubuntu下的Juju现在支持systemd和Google Cloud Platform了 | Marius Nestor | http://linux.softpedia.com/blog/Ubuntu-s-Juju-Now-Supports-systemd-and-Google-Cloud-Platform-483279.shtml | Juju已经更新到1.23.3了 Cononical旗下的Ubuntu认证公共云总监Udi Nachmany宣布了juju新版本的发布,一个开源的、解决方案驱动的Ubuntu下的协同工具。 根据声明和官方发布公告,Juju 1.23.3是一个主要版本,它打包了那些你想要在云上扩展和管理的包,而不需太多操作。 Juju 1.23.3显著的功能是包含了对GCE的支持,支持systemd初始化系统,支持Ubuntu 15.04(Vivid Vervet),新的好玩的功能和对受限网络的代理支持。 另外,juju的发布带来了一个新的样式恢复、新的消息、新的块和实验性地支持Service Leader Elections,还有Ubuntu MAS和AWS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6/08/203043u3q215g37ye7qdsj.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6/08/203043u3q215g37ye7qdsj.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geekpi | false | [
"Ubuntu",
"Juju"
] | 新闻 | {
"viewnum": 5934,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Juju已经更新到1.23.3了 Cononical旗下的Ubuntu认证公共云总监Udi Nachmany宣布了juju新版本的发布,一个开源的、解决方案驱动的Ubuntu下的协同工具。 根据声明和官方发布公告,Juju 1.23.3是一个主要版本,它打包了那些你想要在云上扩展和管理的包,而不需太多操作。 Juju 1.23.3显著的功能是包含了对GCE的支持,支持systemd初始化系统,支持Ubuntu 15.04(Vivid Vervet),新的好玩的功能和对受限网络的代理支持。 另外,juju的发布带来了一个新的样式恢复、新的消息、新的块和实验性地支持Service Leader Elections,还有Ubuntu MAS和AWS | 2015-06-08T20:30:41 | 2015-06-08T20:30:41 | 5,594 | /article-5594-1.html |
>
> Juju已经更新到1.23.3了
>
>
>
**Cononical旗下的Ubuntu认证公共云总监Udi Nachmany宣布了juju新版本的发布,一个开源的、解决方案驱动的Ubuntu下的协同工具。**
根据[声明](http://insights.ubuntu.com/2015/06/03/juju-support-for-google-cloud-platform/)和官方[发布公告](https://jujucharms.com/docs/devel/reference-release-notes),Juju 1.23.3是一个主要版本,它打包了那些你想要在云上扩展和管理的包,而不需太多操作。
Juju 1.23.3显著的功能是包含了对GCE的支持,支持systemd初始化系统,支持Ubuntu 15.04(Vivid Vervet),新的好玩的功能和对受限网络的代理支持。
另外,juju的发布带来了一个新的样式恢复、新的消息、新的块和实验性地支持Service Leader Elections,还有Ubuntu MAS和AWS上的LXC容器和KVM实例。
Udi Nachmany说:“在一个相关告示中,如果你正在使用Google云平台,你可能已经注意到了Google最近发布了云启动器。如果你观察的足够仔细,你也会注意到你可以使用这个非常友好的UI来启动你的Ubuntu虚拟机。”

---
via: <http://linux.softpedia.com/blog/Ubuntu-s-Juju-Now-Supports-systemd-and-Google-Cloud-Platform-483279.shtml>
作者:[Marius Nestor](http://news.softpedia.com/editors/browse/marius-nestor) 译者:[geekpi](https://github.com/geekpi)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如何在 Linux 上用 IP转发使内部网络连接到互联网 | Arun Pyasi | http://linoxide.com/firewall/ip-forwarding-connecting-private-interface-internet/ | 大家好,今天我们学习一下在 Linux 上用 iptables 实现从一个网络接口到另一个接口的IP转发(数据包转发)。IP转发的概念是,使 Linux 机器像路由器一样将数据从一个网络发送到另一个网络。所以,它能作为一个路由器或者代理服务器,实现将一个连接的互联网或者网络连接共享给多个客户端机器。 这是一些启用IP转发或网络包转发方法的简单步骤。 1. 启用 IPv4 转发 首先,我们需要在我们的 Linux 操作系统上启用 IPv4 转发。要做到这点,我们需要用 sudo 模式在 shell 或终端下执行下面的命令。 $ sudo -s # echo 1 /proc/sys/net/ipv4/i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6/08/213353hrrss4sacirszq0g.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6/08/213353hrrss4sacirszq0g.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ictlyh | false | [
"IP",
"转发"
] | 系统运维 | {
"viewnum": 36599,
"commentnum": 2,
"favtimes": 12,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22.192.48.126",
"message": "不是特别明白,不能主动访问到这个网络吧(通过 IP),只能转发请求所带来的流量歪。<br />\r\n我是这样理解的。。。。",
"username": "FoamValue",
"date": "2015-06-09T09:32:50"
},
{
"postip": "223.166.101.109",
"message": "那iptables 的nat 表又起什么作用呢?",
"username": "来自 - 上海 的 Safari/Linux 用户",
"date": "2015-06-09T22:09:33"
}
] | [] | 大家好,今天我们学习一下在 Linux 上用 iptables 实现从一个网络接口到另一个接口的IP转发(数据包转发)。IP转发的概念是,使 Linux 机器像路由器一样将数据从一个网络发送到另一个网络。所以,它能作为一个路由器或者代理服务器,实现将一个连接的互联网或者网络连接共享给多个客户端机器。 这是一些启用IP转发或网络包转发方法的简单步骤。 1. 启用 IPv4 转发 首先,我们需要在我们的 Linux 操作系统上启用 IPv4 转发。要做到这点,我们需要用 sudo 模式在 shell 或终端下执行下面的命令。 $ sudo -s # echo 1 /proc/sys/net/ipv4/i | 2015-06-09T09:16:00 | 2015-06-09T09:16:00 | 5,595 | /article-5595-1.html | 大家好,今天我们学习一下在 Linux 上用 iptables 实现从一个网络接口到另一个接口的IP转发(数据包转发)。IP转发的概念是,使 Linux 机器像路由器一样将数据从一个网络发送到另一个网络。所以,它能作为一个**路由器**或者代理服务器,实现将一个连接的互联网或者网络连接共享给多个客户端机器。
这是一些启用IP转发或网络包转发方法的简单步骤。

### 1. 启用 IPv4 转发
首先,我们需要在我们的 Linux 操作系统上启用 IPv4 转发。要做到这点,我们需要用 sudo 模式在 shell 或终端下执行下面的命令。
```
$ sudo -s
# echo 1 > /proc/sys/net/ipv4/ip_forward
```

**注意:上面的命令能马上启用ip转发,但只是临时的,直到下一次重启。要永久启用,我们需要使用我们惯用的文本编辑器打开 /etc/sysctl.conf 文件。**
```
# nano /etc/sysctl.conf
```
然后,增加 **net.ipv4.ip\_forward = 1** 到文件中,或者删除那行的注释,保存并退出文件。
```
net.ipv4.ip_forward = 1
```

运行下面的命令启用更改。
```
# sysctl -p /etc/sysctl.conf
```

### 2. 配置 Iptables 防火墙
我们需要允许特定的(或者所有的)数据包通过我们的路由器。在这之前,我们要知道连接我们 Linux 的网络设备的接口名称。我们可以通过在终端或者 shell 运行以下命令获得接口名称。
```
# ifconfig -a
```

这里,在我们的机器中, eth2 是连接到互联网或者网络的网卡接口, wlan2 是我们要使用 iptables 从 eth2 转发数据包的接口。要实现转发,我们需要运行以下命令。
```
# iptables -A FORWARD -i wlan2 -o eth2 -j ACCEPT
```
注意:请用你 Linux 机器中的可用设备名称替换 wlan2 和 eth2。
现在,由于netfilter/iptables是一个无状态的防火墙,我们需要让 iptables 允许已建立的连接通过。要做到这点,我们要运行下面的命令。
```
# iptables -A FORWARD -i eth2 -o wlan2 -m state --state ESTABLISHED,RELATED -j ACCEPT
```

### 3. 配置 NAT
然后,最后我们需要通过执行下面的命令修改发送到互联网的数据包的源地址为 eth2。
```
# iptables -t nat -A POSTROUTING -o eth2 -j MASQUERADE
```

### 总结
最后,我们在我们以 iptables 作为防火墙 Linux 机器上成功的配置了从一个接口到另一个接口的数据包转发。这篇文章教给你将你的私有接口连接到互联网,不需要桥接接口,而是将从一个接口进来的数据包路由到另一个接口。就是这些,如果你有任何问题、建议、反馈,请写到下面的评论框中,然后我们可以改进或更新我们的内容。非常感谢!享受吧 :-)
---
via: <http://linoxide.com/firewall/ip-forwarding-connecting-private-interface-internet/>
作者:[Arun Pyasi](http://linoxide.com/author/arunp/) 译者:[ictlyh](https://github.com/ictlyh)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如何用mod_jk连接器来集成Apache2和Tomcat 7 | anismaj | http://www.unixmen.com/integrate-apache2-tomcat-7-using-mod_jk-connector/ | Apache是最流行的web服务器,它通常用来接收客户端的请求并响应。它得到一个URL并将它翻译成一个文件名(或者静态请求),并将文件从本地磁盘中取出,通过因特网返回;或者将它翻译成程序执行它,接着将输出返回给请求方。如果web服务器不能处理和完成请求,它会返回一个错误信息。 在本篇中,我们会列出Apache的特性以及我们该如何用mod_jk连接器来集成Tomcat 7和Tomcat 8。 Apache的特性 如我们所说Apache是最流行的web服务器。下面是流行背后的原因: 它是自由工具,你可以很简单地下载和安装 它开放源码,因此你可以查看源码,调整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6/08/235733m0mdzosfom0i5zkf.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6/08/235733m0mdzosfom0i5zkf.png | false | false | true | geekpi | false | [
"Tomcat",
"Apache",
"mod_jk"
] | 新闻 | {
"viewnum": 5167,
"commentnum": 0,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Apache是最流行的web服务器,它通常用来接收客户端的请求并响应。它得到一个URL并将它翻译成一个文件名(或者静态请求),并将文件从本地磁盘中取出,通过因特网返回;或者将它翻译成程序执行它,接着将输出返回给请求方。如果web服务器不能处理和完成请求,它会返回一个错误信息。 在本篇中,我们会列出Apache的特性以及我们该如何用mod_jk连接器来集成Tomcat 7和Tomcat 8。 Apache的特性 如我们所说Apache是最流行的web服务器。下面是流行背后的原因: 它是自由工具,你可以很简单地下载和安装 它开放源码,因此你可以查看源码,调整 | 2015-06-09T14:50:00 | 2015-06-09T14:50:00 | 5,598 | /article-5598-1.html | Apache是最流行的web服务器,它通常用来接收客户端的请求并响应。它得到一个URL并将它翻译成一个文件名(或者静态请求),并将文件从本地磁盘中取出,通过因特网返回;或者将它翻译成程序执行它,接着将输出返回给请求方。如果web服务器不能处理和完成请求,它会返回一个错误信息。
在本篇中,我们会列出Apache的特性以及我们该如何用mod\_jk连接器来集成Tomcat 7和Tomcat 8。

### Apache的特性
如我们所说Apache是最流行的web服务器。下面是流行背后的原因:
* 它是自由工具,你可以很简单地下载和安装
* 它开放源码,因此你可以查看源码,调整它,优化它,并且修复错误和安全漏洞。也可以增加新的功能和模块。
* 它可以用在只有一两个页面的小网站,或者是有成千上万个页面的大网站,每月处理上百万的常规访问者的请求。它可以同时处理静态和动态内容。
* 改进的缓存模块(mod\_cache、 mod\_disk\_cache、 mod\_mem\_cache)。
* Apache 2 支持 IPv6.
### Tomcat 的目录
${tomcat\_home} 是tomcat的根目录。你的tomcat安装应该有下面的子目录:
* ${tomcat\_home}\conf – 存放不同配置文件的地方
* ${tomcat\_home}\webapps – 包含示例程序
* ${tomcat\_home}\bin – 存放你的Web服务器的插件的地方
### Mod\_jk 模块
mod\_jk有两种可接受的方式:二进制或者源码。取决于你运行的web服务器的平台,也许有符合你的平台的二进制版本的mod\_jk。如果有的话建议使用这个。
mod\_jk模块在这些平台上开发及测试过:
* Linux、 FreeBSD、 AIX、 HP-UX、 MacOS X、 Solaris ,应该在主流的支持Apache 1.3 和/或者 2.x的Unix平台上都工作。
* WinNT 4.0-i386 SP4/SP5/SP6a (应该可以与其他的服务包一起工作), Win2K 和 WinXP 和 Win98
* Cygwin (需要你有apache服务器及autoconf/automake支持工具)
* Netware
* i5/OS V5R4 (System I) ,带有 Apache HTTP Server 2.0.58。 确保已经安装了最新的 Apache PTF
* Tomcat 3.2 到 Tomcat 8
The mod\_jk 需要两个组件:
* **mod\_jk.xxx** – Apache HTTP服务器模块,取决于你的操作系统,它可能是mod\_jk.so、mod\_jk.nlm或者mod\_jk.SRVPGM。
* **workers.properties** - 描述Worker (Tomcat进程)所用的主机以及处理器使用的端口。在下载的源码的conf目录下找到示例的workers.properties文件。
和Apache HTTP服务器其他的模块一样,mod\_jk应该安装在你的Apache服务器下的模块目录下:/usr/lib/apache,而且你应该更新你的**httpd.conf**文件。
### 安装
在开始安装前,非root用户需要使用“sudo”特权。现在我们开始安装,我们将使用下面的命令来安装Apache2和Tomcat:
```
sudo apt-get install apache2
sudo apt-get install tomcat7
sudo apt-get install tomcat7-admin
```
下面,我们将会使用如下的命令来创建一个测试程序:
```
cd /var/lib/tomcat7/webapps
sudo mkdir tomcat-demo
sudo mkdir tomcat-demo/goodmoring
sudo vim tomcat-demo/helloworld/index.jsp
```
并粘贴下面的代码到上述的 index.jsp:
```
<HTML>
<HEAD>
<TITLE>Good Morning</TITLE>
</HEAD>
<BODY>
<H1>Good Morning</H1>
Today is: <%= new java.util.Date().toString() %>
</BODY>
</HTML>
```
一切完毕后,我们将使用下面的命令安装和配置mod\_jk:
```
sudo apt-get install libapache2-mod-jk
```
我们需要使用下面的命令启用Tomcat的8443转发端口:
```
sudo vim /etc/tomcat7/server.xml
```
解除下面的注释行:
```
<Connector port="8009" protocol="AJP/1.3" redirectPort="8443" />
```
之后,我们将用下面的命令为Apache创建workers.properties文件:
```
sudo vim /etc/apache2/workers.properties
```
粘贴下面的行:
```
# Define 1 real worker using ajp13
worker.list=worker
# Set properties for worker (ajp13)
worker.worker.type=ajp13
worker.worker.host=localhost
worker.worker.port=8009
```
现在我们将使用下面的命令来让Apache使用这个worker:
```
sudo vim /etc/apache2/mods-available/jk.conf
```
我们将JkWorkersFile属性成下面这行:
```
/etc/apache2/workers.properties
```
最后配置Apache交给Tomcat处理的URL
```
sudo vim /etc/apache2/sites-enabled/000-default
```
我们将在配置文件中下面的行:
```
<VirtualHost *:80>
.......................................
.......................................
JkMount /tomcat-demo* worker1
</VirtualHost *:80>
```
现在用下面的命令重启服务来检查它们的功能:
```
sudo /etc/init.d/tomcat7 restart
sudo /etc/init.d/apache2 restart
```
### 总结
在本篇中我们展示了你该如何使用mod\_jk连接器配置和安装Apache2以及Tomcat7。
---
via: <http://www.unixmen.com/integrate-apache2-tomcat-7-using-mod_jk-connector/>
作者:[anismaj](http://www.unixmen.com/author/anis/) 译者:[geekpi](https://github.com/geekpi)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Linux有问必答:如何更新过期版本的Ubuntu | Dan Nanni | http://ask.xmodulo.com/404-not-found-error-apt-get-update-ubuntu.html | 问题: 我的PC上安装了旧版的Ubuntu 13.04(急切的浣熊)。当我在上面运行sudo apt-get update时,它丢给了我一大堆404 Not Found错误,结果是我不能使用apt-get或aptitude来安装或更新任何软件包了。由于该错误的原因,我甚至不能将它升级到更新的版本。我怎样才能修复这个问题啊? 每个Ubuntu版本都有生命结束周期(EOL)时间;常规的Ubuntu发行版提供18个月的支持,而LTS(长期支持)版本则长达3年(服务器版本)和5年(桌面版本)。当某个Ubuntu版本达到生命结束周期时,其仓库就不能再访问了,你也不能再从Canonical获取任何维护更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6/10/100455jvbe66lhzzl2rgg8.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6/10/100455jvbe66lhzzl2rgg8.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GOLinux | false | [
"Ubuntu",
"更新"
] | 桌面应用 | {
"viewnum": 8182,
"commentnum": 3,
"favtimes": 4,
"sharetimes": 1,
"likes": 0
} | [
{
"postip": "113.89.229.115",
"message": "这个真不错,就不用必须一直安装新版本了",
"username": "POCMON",
"date": "2015-06-10T19:04:16"
},
{
"postip": "211.157.174.250",
"message": "不失是一个好的方法,但是问题是这个旧仓库能够支持多久? 如果不久还不如升级。",
"username": "贵在坚持",
"date": "2015-06-11T20:32:20"
},
{
"postip": "101.81.83.136",
"message": "学习了",
"username": "tdcqma",
"date": "2015-06-19T14:02:00"
}
] | [] | 问题: 我的PC上安装了旧版的Ubuntu 13.04(急切的浣熊)。当我在上面运行sudo apt-get update时,它丢给了我一大堆404 Not Found错误,结果是我不能使用apt-get或aptitude来安装或更新任何软件包了。由于该错误的原因,我甚至不能将它升级到更新的版本。我怎样才能修复这个问题啊? 每个Ubuntu版本都有生命结束周期(EOL)时间;常规的Ubuntu发行版提供18个月的支持,而LTS(长期支持)版本则长达3年(服务器版本)和5年(桌面版本)。当某个Ubuntu版本达到生命结束周期时,其仓库就不能再访问了,你也不能再从Canonical获取任何维护更 | 2015-06-10T10:04:53 | 2015-06-10T10:04:53 | 5,601 | /article-5601-1.html |
>
> **问题**: 我的PC上安装了旧版的Ubuntu 13.04(急切的浣熊)。当我在上面运行“sudo apt-get update”时,它丢给了我一大堆“404 Not Found”错误,结果是我不能使用apt-get或aptitude来安装或更新任何软件包了。由于该错误的原因,我甚至不能将它升级到更新的版本。我怎样才能修复这个问题啊?
>
>
>
每个Ubuntu版本都有生命结束周期(EOL)时间;常规的Ubuntu发行版提供18个月的支持,而LTS(长期支持)版本则长达3年(服务器版本)和5年(桌面版本)。当某个Ubuntu版本达到生命结束周期时,其仓库就不能再访问了,你也不能再从Canonical获取任何维护更新和安全补丁。在撰写本文时,Ubuntu 13.04(急切的浣熊)已经达到了它的生命结束周期。
如果你所使用的Ubuntu系统已经被结束生命周期,你就会从apt-get或aptitude得到以下404错误,因为它的仓库已经被遗弃了。
```
W: Failed to fetch http://us.archive.ubuntu.com/ubuntu/dists/raring-backports/multiverse/binary-i386/Packages 404 Not Found [IP: 91.189.91.13 80]
W: Failed to fetch http://extras.ubuntu.com/ubuntu/dists/raring/main/binary-amd64/Packages 404 Not Found
W: Failed to fetch http://security.ubuntu.com/ubuntu/dists/raring-security/universe/binary-i386/Packages 404 Not Found [IP: 91.189.88.149 80]
E: Some index files failed to download. They have been ignored, or old ones used instead
```

对于那些还在使用旧版本Ubuntu的用户,Canonical维护了一个old-releases.ubuntu.com的网站,这里包含了结束生命周期的仓库归档。因此,当Canonical对你安装的Ubuntu版本结束支持时,你需要将仓库切换到old-releases.ubuntu.com(除非你在结束生命周期之前想要升级)。
这里,通过切换到旧版本仓库提供了一个快速修复“404 Not Found”错误的便捷方式。
首先,使用old-releases仓库替换main/security仓库,就像下面这样。
```
$ sudo sed -i -r 's/([a-z]{2}\.)?archive.ubuntu.com/old-releases.ubuntu.com/g' /etc/apt/sources.list
$ sudo sed -i -r 's/security.ubuntu.com/old-releases.ubuntu.com/g' /etc/apt/sources.list
```
然后,使用文本编辑器打开/etc/apt/sources.list,并查找extras.ubuntu.com。该仓库也不再支持Ubuntu 13.04了,所以你需要使用“#”号将extras.ubuntu.com注释掉。
```
#deb http://extras.ubuntu.com/ubuntu raring main
#deb-src http://extras.ubuntu.com/ubuntu raring main
```
现在,你应该可以在旧版不受支持的Ubuntu上安装或更新软件包了。
---
via: <http://ask.xmodulo.com/404-not-found-error-apt-get-update-ubuntu.html>
作者:[Dan Nanni](http://ask.xmodulo.com/author/nanni) 译者:[GOLinux](https://github.com/GOLinux)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基础的 Docker 容器网络命令 | Arun Pyasi | http://linoxide.com/linux-how-to/networking-commands-docker-containers/ | 各位好,今天我们将学习一些Docker容器的基础命令。Docker 是一个开源项目,提供了一个可以打包、装载和运行任何应用的轻量级容器的开放平台。它没有语言支持、框架和打包系统的限制,从小型的家用电脑到高端服务器,在何时何地都可以运行。它可以使部署和扩展web应用程序、数据库和后端服务像搭积木一样容易,而不依赖特定技术栈或提供商。Docker适用于网络环境,它正应用于数据中心、ISP和越来越多的网络服务。 因此,这里有一些你在管理Docker容器的时候会用到的一些命令。 1. 找到Docker接口 Docker默认会创建一个名为docker0的网桥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6/10/234855pismk5ssfnfzqs8p.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6/10/234855pismk5ssfnfzqs8p.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geekpi | false | [
"Docker",
"网络"
] | 容器与云 | {
"viewnum": 10965,
"commentnum": 0,
"favtimes": 4,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各位好,今天我们将学习一些Docker容器的基础命令。Docker 是一个开源项目,提供了一个可以打包、装载和运行任何应用的轻量级容器的开放平台。它没有语言支持、框架和打包系统的限制,从小型的家用电脑到高端服务器,在何时何地都可以运行。它可以使部署和扩展web应用程序、数据库和后端服务像搭积木一样容易,而不依赖特定技术栈或提供商。Docker适用于网络环境,它正应用于数据中心、ISP和越来越多的网络服务。 因此,这里有一些你在管理Docker容器的时候会用到的一些命令。 1. 找到Docker接口 Docker默认会创建一个名为docker0的网桥 | 2015-06-11T07:44:00 | 2015-06-11T07:44:00 | 5,602 | /article-5602-1.html | 各位好,今天我们将学习一些Docker容器的基础命令。Docker 是一个开源项目,提供了一个可以打包、装载和运行任何应用的轻量级容器的开放平台。它没有语言支持、框架和打包系统的限制,从小型的家用电脑到高端服务器,在何时何地都可以运行。它可以使部署和扩展web应用程序、数据库和后端服务像搭积木一样容易,而不依赖特定技术栈或提供商。Docker适用于网络环境,它正应用于数据中心、ISP和越来越多的网络服务。
因此,这里有一些你在管理Docker容器的时候会用到的一些命令。

### 1. 找到Docker接口
Docker默认会创建一个名为docker0的网桥接口作为连接外部世界的基础。运行中的docker容器直接连接到网桥接口docker0。默认上,docker会分配172.17.42.1/16给docker0,它是所有运行中的容器ip地址的子网。找到Docker接口的ip地址非常简单。要找出docker0网桥接口和连接到网桥上的docker容器,我们可以在安装了docker的终端或者shell中运行ip命令。
```
# ip a
```

### 2. 得到Docker容器的ip地址
如我们上面读到的,docker在宿主机中创建了一个叫docker0的网桥接口。在我们创建一个新的docker容器时,它自动被默认分配了一个在该子网范围内的ip地址。因此,要检测运行中的Docker容器的ip地址,我们需要进入一个正在运行的容器并用下面的命令检查ip地址。首先,我们运行一个新的容器并进入其中。如果你已经有一个正在运行的容器,你可以跳过这个步骤。
```
# docker run -it ubuntu
```
现在,我们可以运行ip a来得到容器的ip地址了。
```
# ip a
```

### 3. 映射暴露的端口
要映射配置在Dockerfile的暴露端口到宿主机的高位端口,我们只需用下面带上-P标志的命令。这会打开docker容器的随机端口并映射到Dockerfile中定义的端口。下面是使用-P来打开/暴露定义的端口的例子。
```
# docker run -itd -P httpd
```

上面的命令会映射容器的端口到 httpd 容器的 Dockerfile 中定义的80端口上。我们用下面的命令来查看正在运行的容器暴露的端口。
```
# docker ps
```
并且可以用下面的curl命令来检查。
```
# curl http://localhost:49153
```

### 4. 映射到特定的端口上
我们也可以映射暴露端口或者docker容器端口到我们指定的端口上。要实现这个,我们用-p标志来定义我们所需的端口。这里是我们的一个例子。
```
# docker run -itd -p 8080:80 httpd
```
上面的命令会映射(宿主机的)8080端口到(容器的)80上。我们可以运行curl来检查这点。
```
# curl http://localhost:8080
```

### 5. 创建自己的网桥
要给容器创建一个自定义的IP地址,在本篇中我们会创建一个名为br0的新网桥。要分配需要的ip地址,我们需要在运行docker的宿主机中运行下面的命令。
```
# stop docker.io
# ip link add br0 type bridge
# ip addr add 172.30.1.1/20 dev br0
# ip link set br0 up
# docker -d -b br0
```

创建完docker网桥之后,我们要让docker的守护进程知道它。
```
# echo 'DOCKER_OPTS="-b=br0"' >> /etc/default/docker
# service docker.io start
```

到这里,桥接后的接口将会分配给容器在桥接子网内的新ip地址。
### 6. 链接到另外一个容器上
我们可以用Docker将一个容器连接到另外一个上。我们可以在不同的容器上运行不同的程序,并且相互连接或链接。链接允许容器间相互连接并从一个容器上安全地传输信息给另一个容器。要做到这个,我们可以使用--link标志。首先,我们使用--name标志来标示training/postgres镜像。
```
# docker run -d --name db training/postgres
```

完成之后,我们将容器db与training/webapp链接来形成新的叫web的容器。
```
# docker run -d -P --name web --link db:db training/webapp python app.py
```

### 总结
Docker网络很神奇也好玩,我们可以对docker容器做很多事情。我们可以把玩这些简单而基础的docker网络命令。docker的网络是非常先进的,我们可以用它做很多事情。
如果你有任何的问题、建议、反馈请在下面的评论栏写下来以便于我们我们可以提升或者更新文章的内容。谢谢! 玩得开心!:-)
---
via: <http://linoxide.com/linux-how-to/networking-commands-docker-containers/>
作者:[Arun Pyasi](http://linoxide.com/author/arunp/) 译者:[geekpi](https://github.com/geekpi)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Ubuntu 更新错误修复大全 | Abhishek | http://itsfoss.com/fix-update-errors-ubuntu-1404/ | 在Ubuntu更新中,谁没有碰见个错误?在Ubuntu和其它基于Ubuntu的Linux发行版中,更新错误是一个共性的错误,也经常发生。这些错误出现的原因多种多样,修复起来也很简单。在本文中,我们将见到Ubuntu中各种类型频繁发生的更新错误以及它们的修复方法。 合并列表问题 当你在终端中运行更新命令时,你可能会碰到这个错误合并列表错误,就像下面这样: E:Encountered a section with no Package: header, E:Problem with MergeList /var/lib/apt/lists/archive.ubuntu.comubuntudistspreciseuniversebinary-i386Packages, E:The package lis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6/11/000209ot1y6b7yyrty1wew.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6/11/000209ot1y6b7yyrty1wew.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GOLinux | false | [
"Ubuntu",
"更新"
] | 技术 | {
"viewnum": 25898,
"commentnum": 3,
"favtimes": 7,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58.211.119.30",
"message": "mark",
"username": "FoamValue",
"date": "2015-06-11T08:41:36"
},
{
"postip": "211.157.174.250",
"message": "虽然没有遇到过,但是还是要Mark的。",
"username": "贵在坚持",
"date": "2015-06-11T20:30:04"
},
{
"postip": "111.113.23.5",
"message": "mark",
"username": "Janejue",
"date": "2015-06-13T19:46:27"
}
] | [] | 在Ubuntu更新中,谁没有碰见个错误?在Ubuntu和其它基于Ubuntu的Linux发行版中,更新错误是一个共性的错误,也经常发生。这些错误出现的原因多种多样,修复起来也很简单。在本文中,我们将见到Ubuntu中各种类型频繁发生的更新错误以及它们的修复方法。 合并列表问题 当你在终端中运行更新命令时,你可能会碰到这个错误合并列表错误,就像下面这样: E:Encountered a section with no Package: header, E:Problem with MergeList /var/lib/apt/lists/archive.ubuntu.comubuntudistspreciseuniversebinary-i386Packages, E:The package lis | 2015-06-11T08:00:00 | 2015-06-11T08:00:00 | 5,603 | /article-5603-1.html | 
在Ubuntu更新中,谁没有碰见个错误?在Ubuntu和其它基于Ubuntu的Linux发行版中,更新错误是一个共性的错误,也经常发生。这些错误出现的原因多种多样,修复起来也很简单。在本文中,我们将见到Ubuntu中各种类型频繁发生的更新错误以及它们的修复方法。
### 合并列表问题
当你在终端中运行更新命令时,你可能会碰到这个错误“[合并列表错误](http://itsfoss.com/how-to-fix-problem-with-mergelist/)”,就像下面这样:
>
> E:Encountered a section with no Package: header,
>
>
> E:Problem with MergeList /var/lib/apt/lists/archive.ubuntu.com*ubuntu*dists*precise*universe*binary-i386*Packages,
>
>
> E:The package lists or status file could not be parsed or opened.’
>
>
>
可以使用以下命令来修复该错误:
```
sudo rm -r /var/lib/apt/lists/*
sudo apt-get clean && sudo apt-get update
```
### 下载仓库信息失败 -1
实际上,有两种类型的[下载仓库信息失败错误](http://itsfoss.com/solve-ubuntu-error-failed-to-download-repository-information-check-your-internet-connection/)。如果你的错误是这样的:
>
> W:Failed to fetch bzip2:/var/lib/apt/lists/partial/in.archive.ubuntu.com*ubuntu*dists*oneiric*restricted*binary-i386*Packages Hash Sum mismatch,
>
>
> W:Failed to fetch bzip2:/var/lib/apt/lists/partial/in.archive.ubuntu.com*ubuntu*dists*oneiric*multiverse*binary-i386*Packages Hash Sum mismatch,
>
>
> E:Some index files failed to download. They have been ignored, or old ones used instead
>
>
>
那么,你可以用以下命令修复:
```
sudo rm -rf /var/lib/apt/lists/*
sudo apt-get update
```
### 下载仓库信息失败 -2
下载仓库信息失败的另外一种类型是由于PPA过时导致的。通常,当你运行更新管理器,并看到这样的错误时:

你可以运行sudo apt-get update来查看哪个PPA更新失败,你可以把它从源列表中删除。你可以按照这个截图指南来[修复下载仓库信息失败错误](http://itsfoss.com/failed-to-download-repository-information-ubuntu-13-04/)。
### 下载包文件失败错误
一个类似的错误是[下载包文件失败错误](http://itsfoss.com/fix-failed-download-package-files-error-ubuntu/),像这样:

该错误很容易修复,只需修改软件源为主服务器即可。转到“软件和更新”,在那里你可以修改下载服务器为主服务器:

### 部分更新错误
在终端中运行更新会出现[部分更新错误](http://itsfoss.com/fix-partial-upgrade-error-elementary-os-luna-quick-tip/):
>
> Not all updates can be installed
>
>
> Run a partial upgrade, to install as many updates as possible
>
>
>
在终端中运行以下命令来修复该错误:
```
sudo apt-get install -f
```
### 加载共享库时发生错误
该错误更多是安装错误,而不是更新错误。如果尝试从源码安装程序,你可能会碰到这个错误:
>
> error while loading shared libraries:
>
>
> cannot open shared object file: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
>
>
该错误可以通过在终端中运行以下命令来修复:
```
sudo /sbin/ldconfig -v
```
你可以在这里查找到更多详细内容[加载共享库时发生错误](http://itsfoss.com/solve-open-shared-object-file-quick-tip/)。
### 无法获取锁 /var/cache/apt/archives/lock
在另一个程序在使用APT时,会发生该错误。假定你正在Ubuntu软件中心安装某个东西,然后你又试着在终端中运行apt。
>
> E: Could not get lock /var/cache/apt/archives/lock – open (11: Resour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
>
> E: Unable to lock directory /var/cache/apt/archives/
>
>
>
通常,只要你把所有其它使用apt的程序关了,这个问题就会好的。但是,如果问题持续,可以使用以下命令:
```
sudo rm /var/lib/apt/lists/lock
```
如果上面的命令不起作用,可以试试这个命令:
```
sudo killall apt-get
```
关于该错误的更多信息,可以在[这里](http://itsfoss.com/fix-ubuntu-install-error/)找到。
### GPG错误: 下列签名无法验证
在添加一个PPA时,可能会导致以下错误[GPG错误: 下列签名无法验证](http://itsfoss.com/solve-gpg-error-signatures-verified-ubuntu/),这通常发生在终端中运行更新时:
>
> W: GPG error: <http://repo.mate-desktop.org> saucy InRelease: The following signatures couldn’t be verified because the public key is not available: NO\_PUBKEY 68980A0EA10B4DE8
>
>
>
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获取系统中的这个公钥,从信息中获取密钥号。在上述信息中,密钥号为68980A0EA10B4DE8。该密钥可通过以下方式使用:
```
sudo apt-key adv --keyserver keyserver.ubuntu.com --recv-keys 68980A0EA10B4DE8
```
在添加密钥后,再次运行更新就没有问题了。
### BADSIG错误
另外一个与签名相关的Ubuntu更新错误是[BADSIG错误](http://itsfoss.com/solve-badsig-error-quick-tip/),它看起来像这样:
>
> W: A error occurred during the signature verification. The repository is not updated and the previous index files will be used. GPG error: <http://extras.ubuntu.com> precise Release: The following signatures were invalid: BADSIG 16126D3A3E5C1192 Ubuntu Extras Archive Automatic Signing Key
>
>
> W: GPG error: <http://ppa.launchpad.net> precise Release:
>
>
> The following signatures were invalid: BADSIG 4C1CBC1B69B0E2F4 Launchpad PPA for Jonathan French W: Failed to fetch <http://extras.ubuntu.com/ubuntu/dists/precise/Release>
>
>
>
要修复该BADSIG错误,请在终端中使用以下命令:
```
sudo apt-get clean
cd /var/lib/apt
sudo mv lists oldlist
sudo mkdir -p lists/partial
sudo apt-get clean
sudo apt-get update
```
本文汇集了你可能会碰到的**Ubuntu更新错误**,我希望这会对你处理这些错误有所帮助。你在Ubuntu中是否也碰到过其它更新错误呢?请在下面的评论中告诉我,我会试着写个快速指南。
---
via: <http://itsfoss.com/fix-update-errors-ubuntu-1404/>
作者:[Abhishek](http://itsfoss.com/author/abhishek/) 译者:[GOLinux](https://github.com/GOLinux)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一个Linux中用于监控的简易shell脚本 | Avishek Kumar | http://www.tecmint.com/linux-server-health-monitoring-script/ | 系统管理员的任务真的很艰难,因为他/她必须监控服务器、用户、日志,还得创建备份,等等等等。对于大多数重复性的任务,大多数管理员都会写一个自动化脚本来日复一日地重复这些任务。这里,我们已经写了一个shell脚本给大家,用来自动化完成系统管理员所要完成的常规任务,这可能在多数情况下,尤其是对于新手而言十分有用,他们能通过该脚本获取到大多数的他们想要的信息,包括系统、网络、用户、负载、内存、主机、内部IP、外部IP、开机时间等。 我们已经注意并进行了格式化输出(在一定程度上哦)。此脚本不包含任何恶意内容,并且它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6/11/001512f21f993j3f3f1ffi.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6/11/001512f21f993j3f3f1ffi.png | false | false | true | GOLinux | false | [
"监控",
"脚本"
] | 系统运维 | {
"viewnum": 26580,
"commentnum": 2,
"favtimes": 13,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211.157.174.250",
"message": "就是一个常用信息的汇总! 而且是静态的。 实用度应该不会太高! 不过对于学习脚本还是很有用的呢。",
"username": "贵在坚持",
"date": "2015-06-11T19:52:31"
},
{
"postip": "118.81.99.71",
"message": "404 Not Found",
"username": "来自山西太原的 Microsoft Edge 14.14393|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7-02-13T17:08:50"
}
] | [] | 系统管理员的任务真的很艰难,因为他/她必须监控服务器、用户、日志,还得创建备份,等等等等。对于大多数重复性的任务,大多数管理员都会写一个自动化脚本来日复一日地重复这些任务。这里,我们已经写了一个shell脚本给大家,用来自动化完成系统管理员所要完成的常规任务,这可能在多数情况下,尤其是对于新手而言十分有用,他们能通过该脚本获取到大多数的他们想要的信息,包括系统、网络、用户、负载、内存、主机、内部IP、外部IP、开机时间等。 我们已经注意并进行了格式化输出(在一定程度上哦)。此脚本不包含任何恶意内容,并且它 | 2015-06-11T10:13:00 | 2015-06-11T10:13:00 | 5,604 | /article-5604-1.html | 系统管理员的任务真的很艰难,因为他/她必须监控服务器、用户、日志,还得创建备份,等等等等。对于大多数重复性的任务,大多数管理员都会写一个自动化脚本来日复一日地重复这些任务。这里,我们已经写了一个shell脚本给大家,用来自动化完成系统管理员所要完成的常规任务,这可能在多数情况下,尤其是对于新手而言十分有用,他们能通过该脚本获取到大多数的他们想要的信息,包括系统、网络、用户、负载、内存、主机、内部IP、外部IP、开机时间等。
我们已经注意并进行了格式化输出(在一定程度上哦)。此脚本不包含任何恶意内容,并且它能以普通用户帐号运行。事实上,我们也推荐你以普通用户运行该脚本,而不是root。

*监控Linux系统健康的Shell脚本*
在保留Tecmint和脚本作者应得荣誉的前提下,可以自由使用/修改/再分发下面代码。我们已经试着在一定程度上自定义了输出结果,除了要求的输出内容外,其它内容都不会生成。我们也已经试着使用了那些Linux系统中通常不使用的变量,这些变量应该是可以随便用的。
#### 最小系统要求
你所需要的一切,就是一台正常运转的Linux机器。
#### 依赖性
对于一个标准的Linux发行版,使用此软件包不需任何依赖。此外,该脚本不需要root权限来执行。但是,如果你想要安装,则必须输入一次root密码。
#### 安全性
我们也关注到了系统安全问题,所以在安装此包时,不需要安装任何额外包,也不需要root访问权限来运行。此外,源代码是采用Apache 2.0许可证发布的,这意味着只要你保留Tecmint的版权,你可以自由地编辑、修改并再分发该代码。
### 如何安装和运行脚本?
首先,使用[wget命令](http://www.tecmint.com/10-wget-command-examples-in-linux/)下载监控脚本`“tecmint_monitor.sh”`,给它赋予合适的执行权限。
```
# wget http://tecmint.com/wp-content/scripts/tecmint_monitor.sh
# chmod 755 tecmint_monitor.sh
```
强烈建议你以普通用户身份安装该脚本,而不是root。安装过程中会询问root密码,并且在需要的时候安装必要的组件。
要安装“`tecmint_monitor.sh`”脚本,只需像下面这样使用-i(安装)选项就可以了。
```
./tecmint_monitor.sh -i
```
在提示你输入root密码时输入该密码。如果一切顺利,你会看到像下面这样的安装成功信息。
```
Password:
Congratulations! Script Installed, now run monitor Command
```
安装完毕后,你可以在任何位置,以任何用户调用命令`‘monitor’`来运行该脚本。如果你不喜欢安装,你需要在每次运行时输入路径。
```
# ./Path/to/script/tecmint_monitor.sh
```
现在,以任何用户从任何地方运行monitor命令,就是这么简单:
```
$ monitor
```

你运行命令就会获得下面这些各种各样和系统相关的信息:
* 互联网连通性
* 操作系统类型
* 操作系统名称
* 操作系统版本
* 架构
* 内核版本
* 主机名
* 内部IP
* 外部IP
* 域名服务器
* 已登录用户
* 内存使用率
* 交换分区使用率
* 磁盘使用率
* 平均负载
* 系统开机时间
使用-v(版本)开关来检查安装的脚本的版本。
```
$ monitor -v
tecmint_monitor version 0.1
Designed by Tecmint.com
Released Under Apache 2.0 License
```
### 小结
该脚本在一些机器上可以开机即用,这一点我已经检查过。相信对于你而言,它也会正常工作。如果你们发现了什么毛病,可以在评论中告诉我。这个脚本还不完善,这仅仅是个开始。从这里开始,你可以将它改进到任何程度。如果你想要编辑脚本,将它带入一个更深的层次,尽管随意去做吧,别忘了给我们应的的荣誉,也别忘了把你更新后的脚本拿出来和我们分享哦,这样,我们也会更新此文来给你应得的荣誉。
别忘了和我们分享你的想法或者脚本,我们会在这儿帮助你。谢谢你们给予的所有挚爱。继续浏览,不要走开哦。
---
via: <http://www.tecmint.com/linux-server-health-monitoring-script/>
作者:[Avishek Kumar](http://www.tecmint.com/author/avishek/) 译者:[GOLinux](https://github.com/GOLinux)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如何使用xkill命令杀掉Linux进程/未响应的程序 | Avishek Kumar | http://www.tecmint.com/kill-processes-unresponsive-programs-in-ubuntu/ | 我们如何在Linux中杀掉一个资源/进程?很明显我们会找出资源的pid然后用kill命令。 说的更明白一点,我们可以找到某个资源(比如terminal)的PID: $ ps -A | grep -i terminal 6228 ? 00:00:00 gnome-terminal 上面的输出中,6288就是进程(gnome-terminal)的pid, 使用下面的命令来杀掉进程。 $ kill 6228 kill命令会发送一个信号给该pid的进程。 另外一个方法是我们可以使用pkill命令,它可以基于进程的名字或者其他的属性来杀掉进程。同样我们要杀掉一个叫terminal的进程可以这么做: $ pkill terminal 注意: pkill命令后面进程名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6/11/004218f2ybssyrrr0rz4sm.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6/11/004218f2ybssyrrr0rz4sm.png | false | false | true | geekpi | false | [
"xkill",
"kill"
] | 系统运维 | {
"viewnum": 16098,
"commentnum": 2,
"favtimes": 4,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12.24.8.140",
"message": "感觉xkill这个功能暴强哦,确实很方便的说,话说从小玩到大,居然以前都不知道还有这么一个命令,好笨的说",
"username": "朩ダo○",
"date": "2015-06-11T12:57:17"
},
{
"postip": "118.122.120.235",
"message": "状态为不可中断睡眠状态的进程用这个方法无效,要想杀掉只能重启。",
"username": "来自 - 四川成都 的 Firefox/Linux 用户",
"date": "2015-06-11T13:17:34"
}
] | [] | 我们如何在Linux中杀掉一个资源/进程?很明显我们会找出资源的pid然后用kill命令。 说的更明白一点,我们可以找到某个资源(比如terminal)的PID: $ ps -A | grep -i terminal 6228 ? 00:00:00 gnome-terminal 上面的输出中,6288就是进程(gnome-terminal)的pid, 使用下面的命令来杀掉进程。 $ kill 6228 kill命令会发送一个信号给该pid的进程。 另外一个方法是我们可以使用pkill命令,它可以基于进程的名字或者其他的属性来杀掉进程。同样我们要杀掉一个叫terminal的进程可以这么做: $ pkill terminal 注意: pkill命令后面进程名 | 2015-06-11T11:40:00 | 2015-06-11T11:40:00 | 5,605 | /article-5605-1.html | 我们如何在Linux中杀掉一个资源/进程?很明显我们会找出资源的pid然后用kill命令。
说的更明白一点,我们可以找到某个资源(比如terminal)的PID:
```
$ ps -A | grep -i terminal
6228 ? 00:00:00 gnome-terminal
```
上面的输出中,‘6288’就是进程(gnome-terminal)的pid, 使用下面的命令来杀掉进程。
```
$ kill 6228
```
kill命令会发送一个信号给该pid的进程。
另外一个方法是我们可以使用pkill命令,它可以基于进程的名字或者其他的属性来杀掉进程。同样我们要杀掉一个叫terminal的进程可以这么做:
```
$ pkill terminal
```
**注意**: pkill命令后面进程名的长度不大于15个字符
pkill看上去更加容易上手,因为你你不用找出进程的pid。但是如果你要对系统做更好的控制,那么没有什么可以打败'kill'。使用kill命令可以更好地审视你要杀掉的进程。
我们已经有一篇覆盖了[kill、pkill和killall命令](/article-2116-1.html)细节的指导了。
对于那些运行X Server的人而言,有另外一个工具称为xkill可以将进程从X Window中杀掉而不必传递它的名字或者pid。
xkill工具强制X server关闭与它的客户程序之间的联系,其结果就是X resource关闭了这个客户程序。xkill是X11工具集中一个非常容易上手的杀掉无用窗口的工具。
它支持的选项如在同时运行多个X Server时使用-display选项后面跟上显示号连接到指定的X server,使用-all(并不建议)杀掉所有在屏幕上的所有顶层窗口,以及帧(-frame)参数。
要列出所有的客户程序你可以运行:
```
$ xlsclients
```
#### 示例输出
```
' ' /usr/lib/libreoffice/program/soffice
deb gnome-shell
deb Docky
deb google-chrome-stable
deb soffice
deb gnome-settings-daemon
deb gnome-terminal-server
```
如果后面没有跟上资源id,xkill会将鼠标指针变成一个特殊符号,类似于“X”。只需在你要杀掉的窗口上点击,它就会杀掉它与server端的通信,这个程序就被杀掉了。
```
$ xkill
```

*使用xkill杀掉进程*
需要注意的是xkill并不能保证它的通信会被成功杀掉/退出。大多数程序会在与服务端的通信被关闭后杀掉。然而仍有少部分会继续运行。
需要指出的点是:
* 这个工具只能在X11 server运行的时候才能使用,因为这是X11工具的一部分。
* 不要在你杀掉一个资源而它没有完全退出时而困惑。
* 这不是kill的替代品
**我需要在linux命令行中使用xkill么**
不是,你不必非在命令行中运行xkill。你可以设置一个快捷键,并用它来调用xkill。
下面是如何在典型的gnome3桌面中设置键盘快捷键。
进入设置-> 选择键盘。点击'+'并添加一个名字和命令。点击点击新条目并按下你想要的组合键。我的是Ctrl+Alt+Shift+x。

*Gnome 设置*

*添加快捷键*
下次你要杀掉一个X资源只要用组合键就行了(Ctrl+Alt+Shift+x),你看到你的鼠标变成x了。点击想要杀掉的x资源就行了。
---
via: <http://www.tecmint.com/kill-processes-unresponsive-programs-in-ubuntu/>
作者:[Avishek Kumar](http://www.tecmint.com/author/avishek/) 译者:[geekpi](https://github.com/geekpi)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用于 ‘Suse‘ Linux 包管理的 Zypper 命令大全 | Avishek Kumar | http://www.tecmint.com/zypper-commands-to-manage-suse-linux-package-management/ | SUSE( Software and System Entwicklung,即软件和系统开发。其中entwicklung是德语,意为开发)Linux 是由 Novell 公司在 Linux 内核基础上建立的操作系统。SUSE Linux 有两个发行分支。其中之一名为 openSUSE,这是一款自由而且免费的操作系统 (free as in speech as well as free as in wine)。该系统由开源社区开发维护,支持一些最新版本的应用软件,其最新的稳定版本为 13.2。 另外一个分支是 SUSE Linux 企业版。该分支是一个为企业及商业化产品设计的 Linux 发行版,包含了大量的企业应用以及适用于商业产品生产环境的特性。其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6/11/100553f58l93d6dvt7ob73.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6/11/100553f58l93d6dvt7ob73.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zhangboyue | true | [
"openSUSE",
"Zypper"
] | 技术 | {
"viewnum": 20516,
"commentnum": 0,
"favtimes": 5,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SUSE( Software and System Entwicklung,即软件和系统开发。其中entwicklung是德语,意为开发)Linux 是由 Novell 公司在 Linux 内核基础上建立的操作系统。SUSE Linux 有两个发行分支。其中之一名为 openSUSE,这是一款自由而且免费的操作系统 (free as in speech as well as free as in wine)。该系统由开源社区开发维护,支持一些最新版本的应用软件,其最新的稳定版本为 13.2。 另外一个分支是 SUSE Linux 企业版。该分支是一个为企业及商业化产品设计的 Linux 发行版,包含了大量的企业应用以及适用于商业产品生产环境的特性。其 | 2015-06-11T13:59:00 | 2015-06-11T13:59:00 | 5,606 | /article-5606-1.html | SUSE( Software and System Entwicklung,即软件和系统开发。其中‘entwicklung‘是德语,意为开发)Linux 是由 Novell 公司在 Linux 内核基础上建立的操作系统。SUSE Linux 有两个发行分支。其中之一名为 openSUSE,这是一款自由而且免费的操作系统 (free as in speech as well as free as in wine)。该系统由开源社区开发维护,支持一些最新版本的应用软件,其最新的稳定版本为 13.2。
另外一个分支是 SUSE Linux 企业版。该分支是一个为企业及商业化产品设计的 Linux 发行版,包含了大量的企业应用以及适用于商业产品生产环境的特性。其最新的稳定版本为 12。
以下的链接包含了安装企业版 SUSE Linux 服务器的详细信息。
* [如何安装企业版 SUSE Linux 12](http://www.tecmint.com/installation-of-suse-linux-enterprise-server-12/)

Zypper 和 Yast 是 SUSE Linux 平台上的软件包管理工具,他们的底层使用了 RPM(LCTT 译者注:RPM 最初指 Redhat Pacakge Manager ,现普遍解释为递归短语 RPM Package Manager 的缩写)。
Yast(Yet another Setup Tool )是 OpenSUSE 以及企业版 SUSE 上用于系统管理、设置和配置的工具。
Zypper 是软件包管理器ZYpp的命令行接口,可用于安装、删除SUSE Linux上的软件以及进行系统更新。ZYpp为Zypper和Yast提供底层支持。
本文将介绍实际应用中常见的一些Zypper命令。这些命令用来进行安装、更新、删除等任何软件包管理器所能够胜任的工作。
**重要** : 切记所有的这些命令都将在系统全局范围内产生影响,所以必须以 root 身份执行,否则命令将失败。
### 获取基本的 Zypper 帮助信息
1. 不带任何选项的执行 zypper, 将输出该命令的全局选项以及子命令列表(LCTT 译者注:全局选项,global option,控制台命令的输入分为可选参数和位置参数两大类。按照习惯,一般可选参数称为选项'option',而位置参数称为参数 'argument')。
```
# zypper
Usage:
zypper [--global-options]
```
2. 获取一个具体的子命令的帮助信息,比如 'in' (install),可以执行下面的命令
```
# zypper help in
```
或者
```
# zypper help install
install (in) [options] {capability | rpm_file_uri}
Install packages with specified capabilities or RPM files with specified
location. A capability is NAME[.ARCH][OP], where OP is one
of <, <=, =, >=, >.
Command options:
--from <alias|#|URI> Select packages from the specified repository.
-r, --repo <alias|#|URI> Load only the specified repository.
-t, --type Type of package (package, patch, pattern, product, srcpackage).
Default: package.
-n, --name Select packages by plain name, not by capability.
-C, --capability Select packages by capability.
-f, --force Install even if the item is already installed (reinstall),
downgraded or changes vendor or architecture.
--oldpackage Allow to replace a newer item with an older one.
Handy if you are doing a rollback. Unlike --force
it will not enforce a reinstall.
--replacefiles Install the packages even if they replace files from other,
already installed, packages. Default is to treat file conflicts
as an error. --download-as-needed disables the fileconflict check.
......
```
3. 安装之前搜索一个安转包(以 gnome-desktop 为例 )
```
# zypper se gnome-desktop
Retrieving repository 'openSUSE-13.2-Debug' metadata ............................................................[done]
Building repository 'openSUSE-13.2-Debug' cache .................................................................[done]
Retrieving repository 'openSUSE-13.2-Non-Oss' metadata ......................................................... [done]
Building repository 'openSUSE-13.2-Non-Oss' cache ...............................................................[done]
Retrieving repository 'openSUSE-13.2-Oss' metadata ..............................................................[done]
Building repository 'openSUSE-13.2-Oss' cache ...................................................................[done]
Retrieving repository 'openSUSE-13.2-Update' metadata ...........................................................[done]
Building repository 'openSUSE-13.2-Update' cache ................................................................[done]
Retrieving repository 'openSUSE-13.2-Update-Non-Oss' metadata ...................................................[done]
Building repository 'openSUSE-13.2-Update-Non-Oss' cache ........................................................[done]
Loading repository data...
Reading installed packages...
S | Name | Summary | Type
--+---------------------------------------+-----------------------------------------------------------+-----------
| gnome-desktop2-lang | Languages for package gnome-desktop2 | package
| gnome-desktop2 | The GNOME Desktop API Library | package
| libgnome-desktop-2-17 | The GNOME Desktop API Library | package
| libgnome-desktop-3-10 | The GNOME Desktop API Library | package
| libgnome-desktop-3-devel | The GNOME Desktop API Library -- Development Files | package
| libgnome-desktop-3_0-common | The GNOME Desktop API Library -- Common data files | package
| gnome-desktop-debugsource | Debug sources for package gnome-desktop | package
| gnome-desktop-sharp2-debugsource | Debug sources for package gnome-desktop-sharp2 | package
| gnome-desktop2-debugsource | Debug sources for package gnome-desktop2 | package
| libgnome-desktop-2-17-debuginfo | Debug information for package libgnome-desktop-2-17 | package
| libgnome-desktop-3-10-debuginfo | Debug information for package libgnome-desktop-3-10 | package
| libgnome-desktop-3_0-common-debuginfo | Debug information for package libgnome-desktop-3_0-common | package
| libgnome-desktop-2-17-debuginfo-32bit | Debug information for package libgnome-desktop-2-17 | package
| libgnome-desktop-3-10-debuginfo-32bit | Debug information for package libgnome-desktop-3-10 | package
| gnome-desktop-sharp2 | Mono bindings for libgnome-desktop | package
| libgnome-desktop-2-devel | The GNOME Desktop API Library -- Development Files | packag
| gnome-desktop-lang | Languages for package gnome-desktop | package
| libgnome-desktop-2-17-32bit | The GNOME Desktop API Library | package
| libgnome-desktop-3-10-32bit | The GNOME Desktop API Library | package
| gnome-desktop | The GNOME Desktop API Library | srcpackage
```
4. 获取一个模式包的信息(以 lamp\_server 为例)。
```
# zypper info -t pattern lamp_server
Loading repository data...
Reading installed packages...
Information for pattern lamp_server:
------------------------------------
Repository: openSUSE-13.2-Update
Name: lamp_server
Version: 20141007-5.1
Arch: x86_64
Vendor: openSUSE
Installed: No
Visible to User: Yes
Summary: Web and LAMP Server
Description:
Software to set up a Web server that is able to serve static, dynamic, and interactive content (like a Web shop). This includes Apache HTTP Server, the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MySQL,
and scripting languages such as PHP, Python, Ruby on Rails, or Perl.
Contents:
S | Name | Type | Dependency
--+-------------------------------+---------+-----------
| apache2-mod_php5 | package |
| php5-iconv | package |
i | patterns-openSUSE-base | package |
i | apache2-prefork | package |
| php5-dom | package |
| php5-mysql | package |
i | apache2 | package |
| apache2-example-pages | package |
| mariadb | package |
| apache2-mod_perl | package |
| php5-ctype | package |
| apache2-doc | package |
| yast2-http-server | package |
| patterns-openSUSE-lamp_server | package |
```
5. 开启一个Zypper Shell 的会话。
```
# zypper shell
```
或者
```
# zypper sh
```
```
zypper> help
Usage:
zypper [--global-options]
```
**注意**:在 Zypper shell里面可以通过键入 ‘help‘ 获得全局选项以及子命令的列表。
### Zypper 软件库管理
#### 列举已定义的软件库
1. 使用 'zypper repos' 或者 'zypper lr' 来列举所有已定以的软件库。
```
# zypper repos
```
或者
```
# zypper lr
| Alias | Name | Enabled | Refresh
--+---------------------------+------------------------------------+---------+--------
1 | openSUSE-13.2-0 | openSUSE-13.2-0 | Yes | No
2 | repo-debug | openSUSE-13.2-Debug | Yes | Yes
3 | repo-debug-update | openSUSE-13.2-Update-Debug | No | Yes
4 | repo-debug-update-non-oss | openSUSE-13.2-Update-Debug-Non-Oss | No | Yes
5 | repo-non-oss | openSUSE-13.2-Non-Oss | Yes | Yes
6 | repo-oss | openSUSE-13.2-Oss | Yes | Yes
7 | repo-source | openSUSE-13.2-Source | No | Yes
8 | repo-update | openSUSE-13.2-Update | Yes | Yes
9 | repo-update-non-oss | openSUSE-13.2-Update-Non-Oss | Yes | Yes
```
2. 在表格里面显示 zypper URI
```
# zypper lr -u
| Alias | Name | Enabled | Refresh | URI
--+---------------------------+------------------------------------+---------+---------+----------------------------------------------------------------
1 | openSUSE-13.2-0 | openSUSE-13.2-0 | Yes | No | cd:///?devices=/dev/disk/by-id/ata-VBOX_CD-ROM_VB2-01700376
2 | repo-debug | openSUSE-13.2-Debug | Yes | Yes | http://download.opensuse.org/debug/distribution/13.2/repo/oss/
3 | repo-debug-update | openSUSE-13.2-Update-Debug | No | Yes | http://download.opensuse.org/debug/update/13.2/
4 | repo-debug-update-non-oss | openSUSE-13.2-Update-Debug-Non-Oss | No | Yes | http://download.opensuse.org/debug/update/13.2-non-oss/
5 | repo-non-oss | openSUSE-13.2-Non-Oss | Yes | Yes | http://download.opensuse.org/distribution/13.2/repo/non-oss/
6 | repo-oss | openSUSE-13.2-Oss | Yes | Yes | http://download.opensuse.org/distribution/13.2/repo/oss/
7 | repo-source | openSUSE-13.2-Source | No | Yes | http://download.opensuse.org/source/distribution/13.2/repo/oss/
8 | repo-update | openSUSE-13.2-Update | Yes | Yes | http://download.opensuse.org/update/13.2/
9 | repo-update-non-oss | openSUSE-13.2-Update-Non-Oss | Yes | Yes | http://download.opensuse.org/update/13.2-non-oss/
```
3. 根据优先级列举软件库。
```
# zypper lr -P
| Alias | Name | Enabled | Refresh | Priority
--+---------------------------+------------------------------------+---------+---------+---------
1 | openSUSE-13.2-0 | openSUSE-13.2-0 | Yes | No | 99
2 | repo-debug | openSUSE-13.2-Debug | Yes | Yes | 99
3 | repo-debug-update | openSUSE-13.2-Update-Debug | No | Yes | 99
4 | repo-debug-update-non-oss | openSUSE-13.2-Update-Debug-Non-Oss | No | Yes | 99
5 | repo-non-oss | openSUSE-13.2-Non-Oss | Yes | Yes | 85
6 | repo-oss | openSUSE-13.2-Oss | Yes | Yes | 99
7 | repo-source | openSUSE-13.2-Source | No | Yes | 99
8 | repo-update | openSUSE-13.2-Update | Yes | Yes | 99
9 | repo-update-non-oss | openSUSE-13.2-Update-Non-Oss | Yes | Yes | 99
```
#### 刷新软件库
1. 使用 'zypper refresh' or 'zypper ref' 来刷新 zypper 软件库。
```
# zypper refresh
```
或者
```
# zypper ref
Repository 'openSUSE-13.2-0' is up to date.
Repository 'openSUSE-13.2-Debug' is up to date.
Repository 'openSUSE-13.2-Non-Oss' is up to date.
Repository 'openSUSE-13.2-Oss' is up to date.
Repository 'openSUSE-13.2-Update' is up to date.
Repository 'openSUSE-13.2-Update-Non-Oss' is up to date.
All repositories have been refreshed.
```
2. 刷新一个指定的软件库(以 'repo-non-oss' 为例 )。
```
# zypper refresh repo-non-oss
Repository 'openSUSE-13.2-Non-Oss' is up to date.
Specified repositories have been refreshed.
```
3. 强制更新一个软件库(以 'repo-non-oss' 为例 )。
```
# zypper ref -f repo-non-oss
Forcing raw metadata refresh
Retrieving repository 'openSUSE-13.2-Non-Oss' metadata ............................................................[done]
Forcing building of repository cache
Building repository 'openSUSE-13.2-Non-Oss' cache ............................................................[done]
Specified repositories have been refreshed.
```
#### 修改软件库
本文中我们使用‘zypper modifyrepo‘ 或者 ‘zypper mr‘ 来关闭或者开启 zypper 软件库。
1. 在关闭一个软件库之前,我们需要知道在 zypper 中,每一个软件库有一个唯一的标示数字与之关联,该数字用于打开或者关闭与之相联系的软件库。假设我们需要关闭 'repo-oss' 软件库,那么我们可以通过以下的法来获得该软件库的标志数字。
```
# zypper lr
| Alias | Name | Enabled | Refresh
--+---------------------------+------------------------------------+---------+--------
1 | openSUSE-13.2-0 | openSUSE-13.2-0 | Yes | No
2 | repo-debug | openSUSE-13.2-Debug | Yes | Yes
3 | repo-debug-update | openSUSE-13.2-Update-Debug | No | Yes
4 | repo-debug-update-non-oss | openSUSE-13.2-Update-Debug-Non-Oss | No | Yes
5 | repo-non-oss | openSUSE-13.2-Non-Oss | Yes | Yes
6 | repo-oss | openSUSE-13.2-Oss | No | Yes
7 | repo-source | openSUSE-13.2-Source | No | Yes
8 | repo-update | openSUSE-13.2-Update | Yes | Yes
9 | repo-update-non-oss | openSUSE-13.2-Update-Non-Oss | Yes | Yes
```
从以上输出的列表中我们可以看到 'repo-oss' 库的标示数字是 6,因此通过以下的命令来关闭该库。
```
# zypper mr -d 6
Repository 'repo-oss' has been successfully disabled.
```
2. 如果需要再次开启软件库 ‘repo-oss‘, 接上例,与之相关联的标示数字为 6。
```
# zypper mr -e 6
Repository 'repo-oss' has been successfully enabled.
```
3. 针对某一个软件库(以 'repo-non-oss' 为例 )开启自动刷新( auto-refresh )和 rpm 缓存,并设置该软件库的优先级,比如85。
```
# zypper mr -rk -p 85 repo-non-oss
Repository 'repo-non-oss' priority has been left unchanged (85)
Nothing to change for repository 'repo-non-oss'.
```
4. 对所有的软件库关闭 rpm 文件缓存。
```
# zypper mr -Ka
RPM files caching has been disabled for repository 'openSUSE-13.2-0'.
RPM files caching has been disabled for repository 'repo-debug'.
RPM files caching has been disabled for repository 'repo-debug-update'.
RPM files caching has been disabled for repository 'repo-debug-update-non-oss'.
RPM files caching has been disabled for repository 'repo-non-oss'.
RPM files caching has been disabled for repository 'repo-oss'.
RPM files caching has been disabled for repository 'repo-source'.
RPM files caching has been disabled for repository 'repo-update'.
RPM files caching has been disabled for repository 'repo-update-non-oss'.
```
5. 对所有的软件库开启 rpm 文件缓存。
```
# zypper mr -ka
RPM files caching has been enabled for repository 'openSUSE-13.2-0'.
RPM files caching has been enabled for repository 'repo-debug'.
RPM files caching has been enabled for repository 'repo-debug-update'.
RPM files caching has been enabled for repository 'repo-debug-update-non-oss'.
RPM files caching has been enabled for repository 'repo-non-oss'.
RPM files caching has been enabled for repository 'repo-oss'.
RPM files caching has been enabled for repository 'repo-source'.
RPM files caching has been enabled for repository 'repo-update'.
RPM files caching has been enabled for repository 'repo-update-non-oss'.
```
6. 关闭远程库的 rpm 文件缓存
```
# zypper mr -Kt
RPM files caching has been disabled for repository 'repo-debug'.
RPM files caching has been disabled for repository 'repo-debug-update'.
RPM files caching has been disabled for repository 'repo-debug-update-non-oss'.
RPM files caching has been disabled for repository 'repo-non-oss'.
RPM files caching has been disabled for repository 'repo-oss'.
RPM files caching has been disabled for repository 'repo-source'.
RPM files caching has been disabled for repository 'repo-update'.
RPM files caching has been disabled for repository 'repo-update-non-oss'.
```
7. 开启远程软件库的 rpm 文件缓存。
```
# zypper mr -kt
RPM files caching has been enabled for repository 'repo-debug'.
RPM files caching has been enabled for repository 'repo-debug-update'.
RPM files caching has been enabled for repository 'repo-debug-update-non-oss'.
RPM files caching has been enabled for repository 'repo-non-oss'.
RPM files caching has been enabled for repository 'repo-oss'.
RPM files caching has been enabled for repository 'repo-source'.
RPM files caching has been enabled for repository 'repo-update'.
RPM files caching has been enabled for repository 'repo-update-non-oss'.
```
#### 增加新的软件库
可以通过这两个 zypper 指令 – 'zypper addrepo' 和 'zypper ar' 来增加新的软件库。在此过程中可以使用 URL 或者软件库的别名。
1. 增加一个新的软件库( 以 “[http://download.opensuse.org/update/12.3/”](http://download.opensuse.org/update/12.3/%E2%80%9D) 为例 )。
```
# zypper ar http://download.opensuse.org/update/11.1/ update
Adding repository 'update' .............................................................................................................................................................[done]
Repository 'update' successfully added
Enabled : Yes
Autorefresh : No
GPG check : Yes
URI : http://download.opensuse.org/update/11.1/
```
2. 更改一个软件库的名字,这将仅仅改变软件库的别名。 命令 'zypper namerepo' 或者 'zypperr nr' 可以胜任此工作。例如更改标示数字为10的软件库的名字为 'upd8',或者说将标示数字为10的软件库的别名改为 'upd8',可以使用下面的命令。
```
# zypper nr 10 upd8
Repository 'update' renamed to 'upd8'.
```
#### 删除软件库
1. 删除一个软件库。要从系统删除一个软件库可以使 'zypper removerepo' 或者 'zypper rr'。例如以下的命令可以删除软件库 'upd8'
```
# zypper rr upd8
# Removing repository 'upd8' .........................................................................................[done]
Repository 'upd8' has been removed.
```
### 使用 zypper 进行软件包管理
#### 用 zypper 安装一个软件包
1. 在 zypper 中,我们可以通过软件包的功能名称来安装一个软件包。以 Firefox 为例,以下的命令可以用来安装该软件包。
```
# zypper in MozillaFirefox
Loading repository data...
Reading installed packages...
Resolving package dependencies...
The following 128 NEW packages are going to be installed:
adwaita-icon-theme at-spi2-atk-common at-spi2-atk-gtk2 at-spi2-core cantarell-fonts cups-libs desktop-file-utils fontconfig gdk-pixbuf-query-loaders gstreamer gstreamer-fluendo-mp3
gstreamer-plugins-base gtk2-branding-openSUSE gtk2-data gtk2-immodule-amharic gtk2-immodule-inuktitut gtk2-immodule-thai gtk2-immodule-vietnamese gtk2-metatheme-adwaita
gtk2-theming-engine-adwaita gtk2-tools gtk3-data gtk3-metatheme-adwaita gtk3-tools hicolor-icon-theme hicolor-icon-theme-branding-openSUSE libasound2 libatk-1_0-0 libatk-bridge-2_0-0
libatspi0 libcairo2 libcairo-gobject2 libcanberra0 libcanberra-gtk0 libcanberra-gtk2-module libcanberra-gtk3-0 libcanberra-gtk3-module libcanberra-gtk-module-common libcdda_interface0
libcdda_paranoia0 libcolord2 libdrm2 libdrm_intel1 libdrm_nouveau2 libdrm_radeon1 libFLAC8 libfreebl3 libgbm1 libgdk_pixbuf-2_0-0 libgraphite2-3 libgstapp-1_0-0 libgstaudio-1_0-0
libgstpbutils-1_0-0 libgstreamer-1_0-0 libgstriff-1_0-0 libgsttag-1_0-0 libgstvideo-1_0-0 libgthread-2_0-0 libgtk-2_0-0 libgtk-3-0 libharfbuzz0 libjasper1 libjbig2 libjpeg8 libjson-c2
liblcms2-2 libLLVM libltdl7 libnsssharedhelper0 libogg0 liborc-0_4-0 libpackagekit-glib2-18 libpango-1_0-0 libpciaccess0 libpixman-1-0 libpulse0 libsndfile1 libsoftokn3 libspeex1
libsqlite3-0 libstartup-notification-1-0 libtheoradec1 libtheoraenc1 libtiff5 libvisual libvorbis0 libvorbisenc2 libvorbisfile3 libwayland-client0 libwayland-cursor0 libwayland-server0
libX11-xcb1 libxcb-dri2-0 libxcb-dri3-0 libxcb-glx0 libxcb-present0 libxcb-render0 libxcb-shm0 libxcb-sync1 libxcb-util1 libxcb-xfixes0 libXcomposite1 libXcursor1 libXdamage1 libXevie1
libXfixes3 libXft2 libXi6 libXinerama1 libxkbcommon-0_4_3 libXrandr2 libXrender1 libxshmfence1 libXtst6 libXv1 libXxf86vm1 Mesa Mesa-libEGL1 Mesa-libGL1 Mesa-libglapi0
metatheme-adwaita-common MozillaFirefox MozillaFirefox-branding-openSUSE mozilla-nss mozilla-nss-certs PackageKit-gstreamer-plugin pango-tools sound-theme-freedesktop
The following 10 recommended packages were automatically selected:
gstreamer-fluendo-mp3 gtk2-branding-openSUSE gtk2-data gtk2-immodule-amharic gtk2-immodule-inuktitut gtk2-immodule-thai gtk2-immodule-vietnamese libcanberra0 libpulse0
PackageKit-gstreamer-plugin
128 new packages to install.
Overall download size: 77.2 MiB. Already cached: 0 B After the operation, additional 200.0 MiB will be used.
Continue? [y/n/? shows all options] (y): y
Retrieving package cantarell-fonts-0.0.16-1.1.noarch (1/128), 74.1 KiB (115.6 KiB unpacked)
Retrieving: cantarell-fonts-0.0.16-1.1.noarch.rpm .........................................................................................................................[done (63.4 KiB/s)]
Retrieving package hicolor-icon-theme-0.13-2.1.2.noarch (2/128), 40.1 KiB ( 50.5 KiB unpacked)
Retrieving: hicolor-icon-theme-0.13-2.1.2.noarch.rpm ...................................................................................................................................[done]
Retrieving package sound-theme-freedesktop-0.8-7.1.2.noarch (3/128), 372.6 KiB (460.3 KiB unpacked)
```
2. 安装指定版本号的软件包,(以 gcc 5.1 为例)。
```
# zypper in 'gcc<5.1'
Loading repository data...
Reading installed packages...
Resolving package dependencies...
The following 13 NEW packages are going to be installed:
cpp cpp48 gcc gcc48 libasan0 libatomic1-gcc49 libcloog-isl4 libgomp1-gcc49 libisl10 libitm1-gcc49 libmpc3 libmpfr4 libtsan0-gcc49
13 new packages to install.
Overall download size: 14.5 MiB. Already cached: 0 B After the operation, additional 49.4 MiB will be used.
Continue? [y/n/? shows all options] (y): y
```
3. 为特定的CPU架构安装软件包(以兼容 i586 的 gcc 为例)。
```
# zypper in gcc.i586
Loading repository data...
Reading installed packages...
Resolving package dependencies...
The following 13 NEW packages are going to be installed:
cpp cpp48 gcc gcc48 libasan0 libatomic1-gcc49 libcloog-isl4 libgomp1-gcc49 libisl10 libitm1-gcc49 libmpc3 libmpfr4 libtsan0-gcc49
13 new packages to install.
Overall download size: 14.5 MiB. Already cached: 0 B After the operation, additional 49.4 MiB will be used.
Continue? [y/n/? shows all options] (y): y
Retrieving package libasan0-4.8.3+r212056-2.2.4.x86_64 (1/13), 74.2 KiB (166.9 KiB unpacked)
Retrieving: libasan0-4.8.3+r212056-2.2.4.x86_64.rpm .......................................................................................................................[done (79.2 KiB/s)]
Retrieving package libatomic1-gcc49-4.9.0+r211729-2.1.7.x86_64 (2/13), 14.3 KiB ( 26.1 KiB unpacked)
Retrieving: libatomic1-gcc49-4.9.0+r211729-2.1.7.x86_64.rpm ...............................................................................................................[done (55.3 KiB/s)]
```
4. 为特定的CPU架构安装指定版本号的软件包(以兼容 i586 且版本低于5.1的 gcc 为例)
```
# zypper in 'gcc.i586<5.1'
Loading repository data...
Reading installed packages...
Resolving package dependencies...
The following 13 NEW packages are going to be installed:
cpp cpp48 gcc gcc48 libasan0 libatomic1-gcc49 libcloog-isl4 libgomp1-gcc49 libisl10 libitm1-gcc49 libmpc3 libmpfr4 libtsan0-gcc49
13 new packages to install.
Overall download size: 14.4 MiB. Already cached: 129.5 KiB After the operation, additional 49.4 MiB will be used.
Continue? [y/n/? shows all options] (y): y
In cache libasan0-4.8.3+r212056-2.2.4.x86_64.rpm (1/13), 74.2 KiB (166.9 KiB unpacked)
In cache libatomic1-gcc49-4.9.0+r211729-2.1.7.x86_64.rpm (2/13), 14.3 KiB ( 26.1 KiB unpacked)
In cache libgomp1-gcc49-4.9.0+r211729-2.1.7.x86_64.rpm (3/13), 41.1 KiB ( 90.7 KiB unpacked)
```
5. 从指定的软件库里面安装一个软件包,例如从 amarok 中安装 libxine。
```
# zypper in amarok upd:libxine1
Loading repository data...
Reading installed packages...
Resolving package dependencies...
The following 202 NEW packages are going to be installed:
amarok bundle-lang-kde-en clamz cups-libs enscript fontconfig gdk-pixbuf-query-loaders ghostscript-fonts-std gptfdisk gstreamer gstreamer-plugins-base hicolor-icon-theme
hicolor-icon-theme-branding-openSUSE htdig hunspell hunspell-tools icoutils ispell ispell-american kde4-filesystem kdebase4-runtime kdebase4-runtime-branding-openSUSE kdelibs4
kdelibs4-branding-openSUSE kdelibs4-core kdialog libakonadi4 l
.....
```
6. 通过指定软件包的名字安装软件包。
```
# zypper in -n git
Loading repository data...
Reading installed packages...
Resolving package dependencies...
The following 35 NEW packages are going to be installed:
cvs cvsps fontconfig git git-core git-cvs git-email git-gui gitk git-svn git-web libserf-1-1 libsqlite3-0 libXft2 libXrender1 libXss1 perl-Authen-SASL perl-Clone perl-DBD-SQLite perl-DBI
perl-Error perl-IO-Socket-SSL perl-MLDBM perl-Net-Daemon perl-Net-SMTP-SSL perl-Net-SSLeay perl-Params-Util perl-PlRPC perl-SQL-Statement perl-Term-ReadKey subversion subversion-perl tcl
tk xhost
The following 13 recommended packages were automatically selected:
git-cvs git-email git-gui gitk git-svn git-web perl-Authen-SASL perl-Clone perl-MLDBM perl-Net-Daemon perl-Net-SMTP-SSL perl-PlRPC perl-SQL-Statement
The following package is suggested, but will not be installed:
git-daemon
35 new packages to install.
Overall download size: 15.6 MiB. Already cached: 0 B After the operation, additional 56.7 MiB will be used.
Continue? [y/n/? shows all options] (y): y
```
7. 通过通配符来安装软件包,例如,安装所有 php5 的软件包。
```
# zypper in php5*
Loading repository data...
Reading installed packages...
Resolving package dependencies...
Problem: php5-5.6.1-18.1.x86_64 requires smtp_daemon, but this requirement cannot be provided
uninstallable providers: exim-4.83-3.1.8.x86_64[openSUSE-13.2-0]
postfix-2.11.0-5.2.2.x86_64[openSUSE-13.2-0]
sendmail-8.14.9-2.2.2.x86_64[openSUSE-13.2-0]
exim-4.83-3.1.8.i586[repo-oss]
msmtp-mta-1.4.32-2.1.3.i586[repo-oss]
postfix-2.11.0-5.2.2.i586[repo-oss]
sendmail-8.14.9-2.2.2.i586[repo-oss]
exim-4.83-3.1.8.x86_64[repo-oss]
msmtp-mta-1.4.32-2.1.3.x86_64[repo-oss]
postfix-2.11.0-5.2.2.x86_64[repo-oss]
sendmail-8.14.9-2.2.2.x86_64[repo-oss]
postfix-2.11.3-5.5.1.i586[repo-update]
postfix-2.11.3-5.5.1.x86_64[repo-update]
Solution 1: Following actions will be done:
do not install php5-5.6.1-18.1.x86_64
do not install php5-pear-Auth_SASL-1.0.6-7.1.3.noarch
do not install php5-pear-Horde_Http-2.0.1-6.1.3.noarch
do not install php5-pear-Horde_Image-2.0.1-6.1.3.noarch
do not install php5-pear-Horde_Kolab_Format-2.0.1-6.1.3.noarch
do not install php5-pear-Horde_Ldap-2.0.1-6.1.3.noarch
do not install php5-pear-Horde_Memcache-2.0.1-7.1.3.noarch
do not install php5-pear-Horde_Mime-2.0.2-6.1.3.noarch
do not install php5-pear-Horde_Oauth-2.0.0-6.1.3.noarch
do not install php5-pear-Horde_Pdf-2.0.1-6.1.3.noarch
....
```
8. 使用模式名称(模式名称是一类软件包的名字)来批量安装软件包。
```
# zypper in -t pattern lamp_server
ading repository data...
Reading installed packages...
Resolving package dependencies...
The following 29 NEW packages are going to be installed:
apache2 apache2-doc apache2-example-pages apache2-mod_perl apache2-prefork patterns-openSUSE-lamp_server perl-Data-Dump perl-Encode-Locale perl-File-Listing perl-HTML-Parser
perl-HTML-Tagset perl-HTTP-Cookies perl-HTTP-Daemon perl-HTTP-Date perl-HTTP-Message perl-HTTP-Negotiate perl-IO-HTML perl-IO-Socket-SSL perl-libwww-perl perl-Linux-Pid
perl-LWP-MediaTypes perl-LWP-Protocol-https perl-Net-HTTP perl-Net-SSLeay perl-Tie-IxHash perl-TimeDate perl-URI perl-WWW-RobotRules yast2-http-server
The following NEW pattern is going to be installed:
lamp_server
The following 10 recommended packages were automatically selected:
apache2 apache2-doc apache2-example-pages apache2-mod_perl apache2-prefork perl-Data-Dump perl-IO-Socket-SSL perl-LWP-Protocol-https perl-TimeDate yast2-http-server
29 new packages to install.
Overall download size: 7.2 MiB. Already cached: 1.2 MiB After the operation, additional 34.7 MiB will be used.
Continue? [y/n/? shows all options] (y):
```
9. 使用一行命令安装一个软件包同时卸载另一个软件包,例如在安装 nano 的同时卸载 vi
```
# zypper in nano -vi
Loading repository data...
Reading installed packages...
'-vi' not found in package names. Trying capabilities.
Resolving package dependencies...
The following 2 NEW packages are going to be installed:
nano nano-lang
The following package is going to be REMOVED:
vim
The following recommended package was automatically selected:
nano-lang
2 new packages to install, 1 to remove.
Overall download size: 550.0 KiB. Already cached: 0 B After the operation, 463.3 KiB will be freed.
Continue? [y/n/? shows all options] (y):
...
```
10. 使用 zypper 安装 rpm 软件包。
```
# zypper in teamviewer*.rpm
Loading repository data...
Reading installed packages...
Resolving package dependencies...
The following 24 NEW packages are going to be installed:
alsa-oss-32bit fontconfig-32bit libasound2-32bit libexpat1-32bit libfreetype6-32bit libgcc_s1-gcc49-32bit libICE6-32bit libjpeg62-32bit libpng12-0-32bit libpng16-16-32bit libSM6-32bit
libuuid1-32bit libX11-6-32bit libXau6-32bit libxcb1-32bit libXdamage1-32bit libXext6-32bit libXfixes3-32bit libXinerama1-32bit libXrandr2-32bit libXrender1-32bit libXtst6-32bit
libz1-32bit teamviewer
The following recommended package was automatically selected:
alsa-oss-32bit
24 new packages to install.
Overall download size: 41.2 MiB. Already cached: 0 B After the operation, additional 119.7 MiB will be used.
Continue? [y/n/? shows all options] (y):
..
```
#### 使用 zypper 卸载软件包
1. 命令 ‘zypper remove‘ 和 ‘zypper rm‘ 用于卸载软件包。例如卸载 apache2:
```
# zypper remove apache2
```
或者
```
# zypper rm apache2
Loading repository data...
Reading installed packages...
Resolving package dependencies...
The following 2 packages are going to be REMOVED:
apache2 apache2-prefork
2 packages to remove.
After the operation, 4.2 MiB will be freed.
Continue? [y/n/? shows all options] (y): y
(1/2) Removing apache2-2.4.10-19.1 ........................................................................[done]
(2/2) Removing apache2-prefork-2.4.10-19.1 ................................................................[done]
```
#### 使用Zypper 进行软件包更新
1. 更新所有的软件包,可以使用 ‘zypper update‘ 或者 ‘zypper up‘。
```
# zypper up
```
或者
```
# zypper update
Loading repository data...
Reading installed packages...
Nothing to do.
```
2. 更新指定的软件包,例如更新 apache2 以及 openssh。
```
zypper up apache2 openssh
Loading repository data...
Reading installed packages...
No update candidate for 'apache2-2.4.10-19.1.x86_64'. The highest available version is already installed.
No update candidate for 'openssh-6.6p1-5.1.3.x86_64'. The highest available version is already installed.
Resolving package dependencies...
Nothing to do.
```
3. 安装一个软件库,例如 mariadb,如果该库存在则更新之。
```
# zypper in mariadb
Loading repository data...
Reading installed packages...
'mariadb' is already installed.
No update candidate for 'mariadb-10.0.13-2.6.1.x86_64'. The highest available version is already installed.
Resolving package dependencies...
Nothing to do.
```
#### 安装源文件并且构建依赖关系
命令 ‘zypper source-install‘ 或者 ‘zypper si‘ 可以用于从源文件编译软件包
1. 安装某一个软件包的源文件及其依赖关系,例如 mariadb。
```
# zypper si mariadb
Reading installed packages...
Loading repository data...
Resolving package dependencies...
The following 36 NEW packages are going to be installed:
autoconf automake bison cmake cpp cpp48 gcc gcc48 gcc48-c++ gcc-c++ libaio-devel libarchive13 libasan0 libatomic1-gcc49 libcloog-isl4 libedit-devel libevent-devel libgomp1-gcc49 libisl10
libitm1-gcc49 libltdl7 libmpc3 libmpfr4 libopenssl-devel libstdc++48-devel libtool libtsan0-gcc49 m4 make ncurses-devel pam-devel readline-devel site-config tack tcpd-devel zlib-devel
The following source package is going to be installed:
mariadb
36 new packages to install, 1 source package.
Overall download size: 71.5 MiB. Already cached: 129.5 KiB After the operation, additional 183.9 MiB will be used.
Continue? [y/n/? shows all options] (y): y
```
2. 仅为某一个软件包安装源文件,例如 mariadb
```
# zypper in -D mariadb
Loading repository data...
Reading installed packages...
'mariadb' is already installed.
No update candidate for 'mariadb-10.0.13-2.6.1.x86_64'. The highest available version is already installed.
Resolving package dependencies...
Nothing to do.
```
3. 仅为某一个软件包安装依赖关系,例如 mariadb
```
# zypper si -d mariadb
Reading installed packages...
Loading repository data...
Resolving package dependencies...
The following 36 NEW packages are going to be installed:
autoconf automake bison cmake cpp cpp48 gcc gcc48 gcc48-c++ gcc-c++ libaio-devel libarchive13 libasan0 libatomic1-gcc49 libcloog-isl4 libedit-devel libevent-devel libgomp1-gcc49 libisl10
libitm1-gcc49 libltdl7 libmpc3 libmpfr4 libopenssl-devel libstdc++48-devel libtool libtsan0-gcc49 m4 make ncurses-devel pam-devel readline-devel site-config tack tcpd-devel zlib-devel
The following package is recommended, but will not be installed due to conflicts or dependency issues:
readline-doc
36 new packages to install.
Overall download size: 33.7 MiB. Already cached: 129.5 KiB After the operation, additional 144.3 MiB will be used.
Continue? [y/n/? shows all options] (y): y
```
#### 在脚本和应用中调用 Zypper (非交互式)
1. 安装一个软件包,并且在安装过程中跳过与用户的交互, 例如 mariadb。
```
# zypper --non-interactive in mariadb
Loading repository data...
Reading installed packages...
'mariadb' is already installed.
No update candidate for 'mariadb-10.0.13-2.6.1.x86_64'. The highest available version is already installed.
Resolving package dependencies...
Nothing to do.
```
2. 卸载一个软件包,并且在卸载过程中跳过与用户的交互,例如 mariadb
```
# zypper --non-interactive rm mariadb
Loading repository data...
Reading installed packages...
Resolving package dependencies...
The following package is going to be REMOVED:
mariadb
1 package to remove.
After the operation, 71.8 MiB will be freed.
Continue? [y/n/? shows all options] (y): y
(1/1) Removing mariadb-10.0.13-2.6.1 .............................................................................[done]
```
3. 以 XML 格式显示 zypper 的输出。
```
# zypper --xmlout
Usage:
zypper [--global-options] [--command-options] [arguments]
Global Options
....
```
4. 在安装过程中禁止详细信息输出到屏幕。
```
# zypper --quiet in mariadb
The following NEW package is going to be installed:
mariadb
1 new package to install.
Overall download size: 0 B. Already cached: 7.8 MiB After the operation, additional 71.8 MiB will be used.
Continue? [y/n/? shows all options] (y):
...
```
5. 在卸载过程中禁止详细信息输出到屏幕
```
# zypper --quiet rm mariadb
```
6. 自动地同意版权或者协议。
```
# zypper patch --auto-agree-with-licenses
Loading repository data...
Reading installed packages...
Resolving package dependencies...
Nothing to do.
```
#### 清除 Zypper 缓存以及查看历史信息
1. 以下指令可以用来清理Zypper缓存。
```
# zypper clean
All repositories have been cleaned up.
```
如果需要一次性地清理元数据以及软件包缓存,可以通过 -all 或 -a 选项来达到目的
```
<pre><code># zypper clean -a
All repositories have been cleaned up.</code></pre>
```
1. 查看 Zypper 的历史信息。任何通过 Zypper 进行的软件包管理动作,包括安装、更新以及卸载都会在 /var/log/zypp/history中保留历史信息。可以通过 cat 来查看此文件,或者通过过滤器来筛选希望看到的信息。
```
cat /var/log/zypp/history
2015-05-07 15:43:03|install|boost-license1_54_0|1.54.0-10.1.3|noarch||openSUSE-13.2-0|0523b909d2aae5239f9841316dafaf3a37b4f096|
2015-05-07 15:43:03|install|branding-openSUSE|13.2-3.6.1|noarch||openSUSE-13.2-0|6609def94b1987bf3f90a9467f4f7ab8f8d98a5c|
2015-05-07 15:43:03|install|bundle-lang-common-en|13.2-3.3.1|noarch||openSUSE-13.2-0|ca55694e6fdebee6ce37ac7cf3725e2aa6edc342|
2015-05-07 15:43:03|install|insserv-compat|0.1-12.2.2|noarch||openSUSE-13.2-0|6160de7fbf961a279591a83a1550093a581214d9|
2015-05-07 15:43:03|install|libX11-data|1.6.2-5.1.2|noarch||openSUSE-13.2-0|f1cb58364ba9016c1f93b1a383ba12463c56885a|
2015-05-07 15:43:03|install|libnl-config|3.2.25-2.1.2|noarch||openSUSE-13.2-0|aab2ded312a781e93b739b418e3d32fe4e187020|
2015-05-07 15:43:04|install|wireless-regdb|2014.06.13-1.2|noarch||openSUSE-13.2-0|be8cb16f3e92af12b5ceb977e37e13f03c007bd1|
2015-05-07 15:43:04|install|yast2-trans-en_US|3.1.0-2.1|noarch||openSUSE-13.2-0|1865754e5e0ec3c149ac850b340bcca55a3c404d|
2015-05-07 15:43:04|install|yast2-trans-stats|2.19.0-16.1.3|noarch||openSUSE-13.2-0|b107d2b3e702835885b57b04d12d25539f262d1a|
2015-05-07 15:43:04|install|cracklib-dict-full|2.8.12-64.1.2|x86_64||openSUSE-13.2-0|08bd45dbba7ad44e3a4837f730be76f55ad5dcfa|
......
```
#### 使用 Zypper 进行SUSE系统升级
1. 可以使用 Zypper 命令的 'dist-upgrade' 选项来将当前的 SUSE Linux 升级至最新版本。
```
# zypper dist-upgrade
You are about to do a distribution upgrade with all enabled repositories. Make sure these repositories are compatible before you continue. See 'man zypper' for more information about this command.
Building repository 'openSUSE-13.2-0' cache .....................................................................[done]
Retrieving repository 'openSUSE-13.2-Debug' metadata ............................................................[done]
Building repository 'openSUSE-13.2-Debug' cache .................................................................[done]
Retrieving repository 'openSUSE-13.2-Non-Oss' metadata ..........................................................[done]
Building repository 'openSUSE-13.2-Non-Oss' cache ...............................................................[done]
```
正文至此结束。希望本文可以帮助读者尤其是新手们管理SUSE Linux系统和服务器。如果您觉得某些比较重要的命令被作者漏掉了,请在评论部分写下您的返回,作者将根据评论对文章进行更新。保持联络,保持评论,多谢支持。
---
via: <http://www.tecmint.com/zypper-commands-to-manage-suse-linux-package-management/>
作者:[Avishek Kumar](http://www.tecmint.com/author/avishek/) 译者:[张博约](https://github.com/zhangboyue)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Shell 脚本面试问题大全 | Petras Liumparas | http://linoxide.com/linux-shell-script/shell-scripting-interview-questions-answers/ | 我们为你的面试准备选择了 70 个你可能遇到的 shell 脚本面试问题及解答。了解脚本或至少知道基础知识对系统管理员来说至关重要,它也有助于你在工作环境中自动完成很多任务。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们注意到所有的 linux 工作职位都要求脚本技能。 1) 如何向脚本传递参数 ? ./script argument 例子 : 显示文件名称脚本 ./show.sh file1.txt cat show.sh #!/bin/bash cat $1 2) 如何在脚本中使用参数 ? 第一个参数 : $1,第二个参数 : $2 例子 : 脚本会复制文件(arg1) 到目标地址(arg2) ./copy.sh file1.txt /tmp/ cat copy.sh #!/bin/bash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6/11/103441j12o49f7qstm7o22.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6/11/103441j12o49f7qstm7o22.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ictlyh | false | [
"脚本",
"面试",
"shell"
] | 技术 | {
"viewnum": 29281,
"commentnum": 17,
"favtimes": 4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18.122.120.235",
"message": "V3=$V1+$V2 可以不用加"+", 直接 V3=${V1}${V2}",
"username": "来自 - 四川成都 的 Firefox/Linux 用户",
"date": "2015-06-12T13:37:30"
},
{
"postip": "106.120.220.78",
"message": "原文表述有误,应该是 let V3=V1+V2 。已经修正。<br />\r\n另外,欢迎大家补充和挑错。",
"username": "linux",
"date": "2015-06-12T13:51:49"
},
{
"postip": "117.169.214.128",
"message": "21) 我觉得在后台运行命令的最佳操作是:nohup command &<br />\r\n大部分时间我们可能是远程使用Linux,我碰到过由于网络断线使得在后台运行的command &没了...",
"username": "kashu",
"date": "2015-06-12T16:05:36"
},
{
"postip": "117.169.214.128",
"message": "13) 两个整数相加<br />\r\nA=5<br />\r\nB=6<br />\r\n<br />\r\n(1)# echo $(($A+$B))<br />\r\n11<br />\r\n<br />\r\n(2)# echo $[$A+$B]<br />\r\n11<br />\r\n<br />\r\n(3)# expr $A + $B<br />\r\n11<br />\r\n<br />\r\n(4)# echo $A+$B | bc<br />\r\n11<br />\r\n<br />\r\n(5)# awk 'BEGIN{print '"$A"'+'"$B"'}'<br />\r\n11",
"username": "kashu",
"date": "2015-06-12T16:12:27"
},
{
"postip": "114.245.6.54",
"message": "嗯,这个是更完善的。",
"username": "linux",
"date": "2015-06-12T21:46:25"
},
{
"postip": "114.245.6.54",
"message": "这个更好了——我补充到文章中。",
"username": "linux",
"date": "2015-06-12T21:48:05"
},
{
"postip": "115.60.10.104",
"message": "不错!都是很常用的,也很基础!收藏了!",
"username": "不简单",
"date": "2015-06-14T00:50:38"
},
{
"postip": "58.218.37.154",
"message": "非常感谢,辛苦了!",
"username": "Yaso-T",
"date": "2015-06-14T14:04:39"
},
{
"postip": "123.126.109.217",
"message": "第一个感觉就错了吧,不是现实名称吗- -cat $1如果在同一个目录就直接现实出文件内容了,应该是echo $1吧",
"username": "来自 - 北京 的 Chrome/Windows 用户",
"date": "2015-06-17T11:59:53"
},
{
"postip": "123.120.61.87",
"message": "是的,你是对的,这个原文就错了,校对时也没发现。。汗。",
"username": "linux",
"date": "2015-06-17T15:28:28"
},
{
"postip": "101.68.93.182",
"message": "麻烦解析一下这个哈:19) 命令:[ -z "" ] && echo 0 || echo 1 的输出是什么? <br />\r\n这个命令是什么意思?谢谢",
"username": "来自 - 浙江杭州 的 Chrome/Windows 用户",
"date": "2015-06-18T16:24:25"
},
{
"postip": "58.250.57.177",
"message": "56)条<br />\r\n答案与问题不符<br />\r\n<br />\r\n56) [[ $string == abc* ]] 和 [[ $string == "abc*" ]] 有什么区别<br />\r\n[[ $string == abc* ]] - 检查字符串是否以字母 abc 开头<br />\r\n[[ $string == "abc" ]] - 检查字符串是否完全等于 abc",
"username": "来自 - 广东深圳 的 Firefox/Windows 用户",
"date": "2015-06-30T17:48:13"
},
{
"postip": "58.250.57.177",
"message": "判断是不是为空 如果是输出0 不是输出1",
"username": "桀桀bd",
"date": "2015-06-30T17:50:20"
},
{
"postip": "123.118.180.29",
"message": "谢谢,这个是MARKDOWN 的笔误。。马上修改。",
"username": "linux",
"date": "2015-06-30T21:00:27"
},
{
"postip": "180.102.101.162",
"message": "17条 sed -n "10p"",
"username": "dingrui37",
"date": "2015-07-08T20:32:10"
},
{
"postip": "36.149.5.234",
"message": "11条:function example (){",
"username": "来自36.149.5.234的 Baidu Spark 8.4|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6-07-21T20:00:07"
},
{
"postip": "123.120.70.171",
"message": "谢谢。",
"username": "linux [Chrome 52.0|Mac 10.11]",
"date": "2016-07-22T19:04:02"
}
] | [] | 我们为你的面试准备选择了 70 个你可能遇到的 shell 脚本面试问题及解答。了解脚本或至少知道基础知识对系统管理员来说至关重要,它也有助于你在工作环境中自动完成很多任务。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们注意到所有的 linux 工作职位都要求脚本技能。 1) 如何向脚本传递参数 ? ./script argument 例子 : 显示文件名称脚本 ./show.sh file1.txt cat show.sh #!/bin/bash cat $1 2) 如何在脚本中使用参数 ? 第一个参数 : $1,第二个参数 : $2 例子 : 脚本会复制文件(arg1) 到目标地址(arg2) ./copy.sh file1.txt /tmp/ cat copy.sh #!/bin/bash | 2015-06-12T10:30:00 | 2015-06-12T10:30:00 | 5,607 | /article-5607-1.html | 我们为你的面试准备选择了 70 个你可能遇到的 shell 脚本面试问题及解答。了解脚本或至少知道基础知识对系统管理员来说至关重要,它也有助于你在工作环境中自动完成很多任务。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们注意到所有的 linux 工作职位都要求脚本技能。
[](https://img.linux.net.cn/data/attachment/album/201506/11/103441j12o49f7qstm7o22.jpg)
### 1) 如何向脚本传递参数 ?
```
./script argument
```
**例子** : 显示文件名称脚本
```
./show.sh file1.txt
cat show.sh
#!/bin/bash
echo $1
```
(LCTT 译注:谢谢某匿名访客的提醒,原题有误,修改之。)
### 2) 如何在脚本中使用参数 ?
第一个参数 : $1,第二个参数 : $2
例子 : 脚本会复制文件(arg1) 到目标地址(arg2)
```
./copy.sh file1.txt /tmp/
cat copy.sh
#!/bin/bash
cp $1 $2
```
### 3) 如何计算传递进来的参数 ?
```
$#
```
### 4) 如何在脚本中获取脚本名称 ?
```
$0
```
### 5) 如何检查之前的命令是否运行成功 ?
```
$?
```
### 6) 如何获取文件的最后一行 ?
```
tail -1
```
### 7) 如何获取文件的第一行 ?
```
head -1
```
### 8) 如何获取一个文件每一行的第三个元素 ?
```
awk '{print $3}'
```
### 9) 假如文件中每行第一个元素是 FIND,如何获取第二个元素
```
awk '{ if ($1 == "FIND") print $2}'
```
### 10) 如何调试 bash 脚本
将 -xv 参数加到 #!/bin/bash 后
例子:
```
#!/bin/bash –xv
```
### 11) 举例如何写一个函数 ?
```
function example() {
echo "Hello world!"
}
```
### 12) 如何向连接两个字符串 ?
```
V1="Hello"
V2="World"
V3=${V1}${V2}
echo $V3
```
输出
```
HelloWorld
```
>
> 据匿名网友评论,本题原答案有误,已经修正。
>
>
>
### 13) 如何进行两个整数相加 ?
```
V1=1
V2=2
let V3=$V1+$V2
echo $V3
```
输出
```
3
```
>
> 据 @kashu 的意见,本题的更佳回答为:
>
>
> 两个整数相加,还有若干种方法实现:
>
>
>
> ```
> A=5
> B=6
>
> echo $(($A+$B)) # 方法 2
> echo $[$A+$B] # 方法 3
> expr $A + $B # 方法 4
> echo $A+$B | bc # 方法 5
> awk 'BEGIN{print '"$A"'+'"$B"'}' # 方法 6
> ```
>
>
### 14) 如何检查文件系统中是否存在某个文件 ?
```
if [ -f /var/log/messages ]
then
echo "File exists"
fi
```
### 15) 写出 shell 脚本中所有循环语法 ?
#### for 循环 :
```
for i in $( ls ); do
echo item: $i
done
```
#### while 循环 :
```
#!/bin/bash
COUNTER=0
while [ $COUNTER -lt 10 ]; do
echo The counter is $COUNTER
let COUNTER=COUNTER+1
done
```
#### until 循环 :
```
#!/bin/bash
COUNTER=20
until [ $COUNTER -lt 10 ]; do
echo COUNTER $COUNTER
let COUNTER-=1
done
```
### 16) 每个脚本开始的 #!/bin/sh 或 #!/bin/bash 表示什么意思 ?
这一行说明要使用的 shell。#!/bin/bash 表示脚本使用 /bin/bash。对于 python 脚本,就是 #!/usr/bin/python。(LCTT译注:这一行称之为[释伴行](/article-3664-1.html)。)
### 17) 如何获取文本文件的第 10 行 ?
```
head -10 file|tail -1
```
### 18) bash 脚本文件的第一个符号是什么
```
#
```
### 19) 命令:[ -z "" ] && echo 0 || echo 1 的输出是什么
```
0
```
### 20) 命令 “export” 有什么用 ?
使变量在子 shell 中可用。
### 21) 如何在后台运行脚本 ?
在脚本后面添加 “&”。
>
> 据 @kashu 的意见,更好的答案是:
>
>
>
> ```
> nohup command &
> ```
>
> 大部分时间我们可能是远程使用Linux,我碰到过由于网络断线使得在后台运行的command &没了...
>
>
>
### 22) "chmod 500 script" 做什么 ?
使脚本所有者拥有可执行权限。
### 23) ">" 做什么 ?
重定向输出流到文件或另一个流。
### 24) & 和 && 有什么区别
* & - 希望脚本在后台运行的时候使用它
* && - 当前一个脚本成功完成才执行后面的命令/脚本的时候使用它
### 25) 什么时候要在 [ condition ] 之前使用 “if” ?
当条件满足时需要运行多条命令的时候。
### 26) 命令: name=John && echo 'My name is $name' 的输出是什么
```
My name is $name
```
### 27) bash shell 脚本中哪个符号用于注释 ?
```
#
```
### 28) 命令: echo ${new:-variable} 的输出是什么
```
variable
```
### 29) ' 和 " 引号有什么区别 ?
* ' - 当我们不希望把变量转换为值的时候使用它。
* " - 会计算所有变量的值并用值代替。
### 30) 如何在脚本文件中重定向标准输出和标准错误流到 log.txt 文件 ?
在脚本文件中添加 "exec >log.txt 2>&1" 命令。
### 31) 如何只用 echo 命令获取字符串变量的一部分 ?
```
echo ${variable:x:y}
x - 起始位置
y - 长度
```
例子:
```
variable="My name is Petras, and I am developer."
echo ${variable:11:6} # 会显示 Petras
```
### 32) 如果给定字符串 variable="User:123:321:/home/dir",如何只用 echo 命令获取 home\_dir ?
```
echo ${variable#*:*:*:}
```
或
```
echo ${variable##*:}
```
### 33) 如何从上面的字符串中获取 “User” ?
```
echo ${variable%:*:*:*}
```
或
```
echo ${variable%%:*}
```
### 34) 如何使用 awk 列出 UID 小于 100 的用户 ?
```
awk -F: '$3<100' /etc/passwd
```
### 35) 写程序为用户计算主组数目并显示次数和组名
```
cat /etc/passwd|cut -d: -f4|sort|uniq -c|while read c g
do
{ echo $c; grep :$g: /etc/group|cut -d: -f1;}|xargs -n 2
done
```
### 36) 如何在 bash shell 中更改标准的域分隔符为 ":" ?
```
IFS=":"
```
### 37) 如何获取变量长度 ?
```
${#variable}
```
### 38) 如何打印变量的最后 5 个字符 ?
```
echo ${variable: -5}
```
### 39) ${variable:-10} 和 ${variable: -10} 有什么区别?
* ${variable:-10} - 如果之前没有给 variable 赋值则输出 10;如果有赋值则输出该变量
* ${variable: -10} - 输出 variable 的最后 10 个字符
### 40) 如何只用 echo 命令替换字符串的一部分 ?
```
echo ${variable//pattern/replacement}
```
### 41) 哪个命令将命令替换为大写 ?
```
tr '[:lower:]' '[:upper:]'
```
### 42) 如何计算本地用户数目 ?
wc -l /etc/passwd|cut -d" " -f1 或者 cat /etc/passwd|wc -l
### 43) 不用 wc 命令如何计算字符串中的单词数目 ?
```
set ${string}
echo $#
```
### 44) "export $variable" 或 "export variable" 哪个正确 ?
```
export variable
```
### 45) 如何列出第二个字母是 a 或 b 的文件 ?
```
ls -d ?[ab]*
```
### 46) 如何将整数 a 加到 b 并赋值给 c ?
```
c=$((a+b))
```
或
```
c=`expr $a + $b`
```
或
```
c=`echo "$a+$b"|bc`
```
### 47) 如何去除字符串中的所有空格 ?
```
echo $string|tr -d " "
```
### 48) 重写这个命令,将输出变量转换为复数: item="car"; echo "I like $item" ?
```
item="car"; echo "I like ${item}s"
```
### 49) 写出输出数字 0 到 100 中 3 的倍数(0 3 6 9 …)的命令 ?
```
for i in {0..100..3}; do echo $i; done
```
或
```
for (( i=0; i<=100; i=i+3 )); do echo "Welcome $i times"; done
```
### 50) 如何打印传递给脚本的所有参数 ?
```
echo $*
```
或
```
echo $@
```
### 51) [ $a == $b ] 和 [ $a -eq $b ] 有什么区别
* [ $a == $b ] - 用于字符串比较
* [ $a -eq $b ] - 用于数字比较
### 52) = 和 == 有什么区别
* = - 用于为变量赋值
* == - 用于字符串比较
### 53) 写出测试 $a 是否大于 12 的命令 ?
```
[ $a -gt 12 ]
```
### 54) 写出测试 $b 是否小于等于 12 的命令 ?
```
[ $b -le 12 ]
```
### 55) 如何检查字符串是否以字母 "abc" 开头 ?
```
[[ $string == abc* ]]
```
### 56) [[ $string == abc\* ]] 和 [[ $string == "abc\*" ]] 有什么区别
* [[ $string == abc\* ]] - 检查字符串是否以字母 abc 开头
* [[ $string == "abc\*" ]] - 检查字符串是否完全等于 abc\*
### 57) 如何列出以 ab 或 xy 开头的用户名 ?
```
egrep "^ab|^xy" /etc/passwd|cut -d: -f1
```
### 58) bash 中 $! 表示什么意思 ?
后台最近执行命令的 PID.
### 59) $? 表示什么意思 ?
前台最近命令的结束状态。
### 60) 如何输出当前 shell 的 PID ?
```
echo $$
```
### 61) 如何获取传递给脚本的参数数目 ?
```
echo $#
```
(LCTT 译注:和第3题重复了。)
### 62) $\* 和 $@ 有什么区别
* $\* - 以一个字符串形式输出所有传递到脚本的参数
* $@ - 以 $IFS 为分隔符列出所有传递到脚本中的参数
### 63) 如何在 bash 中定义数组 ?
```
array=("Hi" "my" "name" "is")
```
### 64) 如何打印数组的第一个元素 ?
```
echo ${array[0]}
```
### 65) 如何打印数组的所有元素 ?
```
echo ${array[@]}
```
### 66) 如何输出所有数组索引 ?
```
echo ${!array[@]}
```
### 67) 如何移除数组中索引为 2 的元素 ?
```
unset array[2]
```
### 68) 如何在数组中添加 id 为 333 的元素 ?
```
array[333]="New_element"
```
### 69) shell 脚本如何获取输入的值 ?
a) 通过参数
```
./script param1 param2
```
b) 通过 read 命令
```
read -p "Destination backup Server : " desthost
```
### 70) 在脚本中如何使用 "expect" ?
```
/usr/bin/expect << EOD
spawn rsync -ar ${line} ${desthost}:${destpath}
expect "*?assword:*"
send "${password}\r"
expect eof
EOD
```
祝你好运 !! 如果你有任何疑问或者问题需要解答都可以在下面的评论框中写下来。让我们知道这对你的面试有所帮助:-)
---
via: <http://linoxide.com/linux-shell-script/shell-scripting-interview-questions-answers/>
作者:[Petras Liumparas](http://linoxide.com/author/petrasl/) 译者:[ictlyh](https://github.com/ictlyh)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在Linux命令行下令人惊叹的惊叹号(!) | Avishek Kumar | http://www.tecmint.com/mysterious-uses-of-symbol-or-operator-in-linux-commands/ | '!'符号在Linux中不但可以用作否定符号,还可以用来从历史命令记录中取出命令或不加修改的执行之前运行的命令。下面的所有命令都已经在Bash Shell中经过确切地检验。尽管我没有试过,但大多都不能在别的Shell中运行。这里我们介绍下Linux命令行中符号'!'那惊人和奇妙的用法。 1. 使用数字从历史命令列表中找一条命令来执行 您也许没有意识到您可以从历史命令列表(之前已经执行的命令集)中找出一条来运行。首先,通过"history"命令查找之前命令的序号。 $ history 使用history命令找到最后执行的命令 现在,只需要使用历史命令输出中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6/11/140239tazxmmzbpxuqtkyq.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6/11/140239tazxmmzbpxuqtkyq.png | false | false | true | wwy-hust | false | [
"脚本",
"惊叹号"
] | 技术 | {
"viewnum": 17963,
"commentnum": 4,
"favtimes": 12,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24.254.61.170",
"message": "那么 !! 和 !-1 是一样的么?<br />\r\n<br />\r\n好危险的命令!",
"username": "soli",
"date": "2015-06-11T17:39:17"
},
{
"postip": "114.255.40.44",
"message": "很有用的技巧,之前只知道 !+编号 和 !! 这种用法,没想到还有这么多有用的纠正错误输入的手段。",
"username": "Sephiroth",
"date": "2015-06-12T00:36:29"
},
{
"postip": "222.242.3.51",
"message": "7 运行一个影响所有除了![FILE_NAME]的文件命令 <br />\r\n没有测试成功<br />\r\n[root@node1 test]# ll<br />\r\ntotal 0<br />\r\n-rw-r--r-- 1 root root 0 Jun 17 22:31 1<br />\r\n-rw-r--r-- 1 root root 0 Jun 17 22:30 1.sh<br />\r\n-rw-r--r-- 1 root root 0 Jun 17 22:31 2<br />\r\n-rw-r--r-- 1 root root 0 Jun 17 22:30 2.sh<br />\r\n-rw-r--r-- 1 root root 0 Jun 17 22:31 3<br />\r\n-rw-r--r-- 1 root root 0 Jun 17 22:30 3.sh<br />\r\n-rw-r--r-- 1 root root 0 Jun 17 22:31 4<br />\r\n-rw-r--r-- 1 root root 0 Jun 17 22:30 4.sh<br />\r\n-rw-r--r-- 1 root root 0 Jun 17 22:31 5<br />\r\n[root@node1 test]# rm !(*.sh)<br />\r\n-bash: !: event not found",
"username": "yuanwow",
"date": "2015-06-17T22:47:36"
},
{
"postip": "106.120.220.78",
"message": "这个确实的原文没有说清楚。根据我的研究,这个需要打开 bash 里面 extglob 模式,使用 shopt -s extglob 来打开后,才支持 ?(pattern-list) ,*(pattern-list) ,+(pattern-list) ,@(pattern-list) 和 !(pattern-list) 。关于这个,我找找有无详尽的资料来介绍一下,或者也欢迎有研究过的投稿。:>",
"username": "linux",
"date": "2015-06-18T12:29:23"
}
] | [
{
"raid": 5658,
"displayorder": 0
}
] | '!'符号在Linux中不但可以用作否定符号,还可以用来从历史命令记录中取出命令或不加修改的执行之前运行的命令。下面的所有命令都已经在Bash Shell中经过确切地检验。尽管我没有试过,但大多都不能在别的Shell中运行。这里我们介绍下Linux命令行中符号'!'那惊人和奇妙的用法。 1. 使用数字从历史命令列表中找一条命令来执行 您也许没有意识到您可以从历史命令列表(之前已经执行的命令集)中找出一条来运行。首先,通过"history"命令查找之前命令的序号。 $ history 使用history命令找到最后执行的命令 现在,只需要使用历史命令输出中 | 2015-06-11T14:02:00 | 2015-06-11T14:02:00 | 5,608 | /article-5608-1.html | `'!'`符号在Linux中不但可以用作否定符号,还可以用来从历史命令记录中取出命令或不加修改的执行之前运行的命令。下面的所有命令都已经在Bash Shell中经过确切地检验。尽管我没有试过,但大多都不能在别的Shell中运行。这里我们介绍下Linux命令行中符号`'!'`那惊人和奇妙的用法。

### 1. 使用数字从历史命令列表中找一条命令来执行
您也许没有意识到您可以从历史命令列表(之前已经执行的命令集)中找出一条来运行。首先,通过"history"命令查找之前命令的序号。
```
$ history
```

*使用history命令找到最后执行的命令*
现在,只需要使用历史命令输出中显示在该命令前面的数字便可以运行这个命令。例如,运行一个在`history`输出中编号是1551的命令。
```
$ !1551
```

*使用命令ID来执行最后运行的命令*
这样,编号为1551的命令(上面的例子是[top命令](http://www.tecmint.com/12-top-command-examples-in-linux/))便运行了。这种通过ID号来执行之前的命令的方式很有用,尤其是在这些命令都很长的情况下。您只需要使用**![history命令输出的序号]**便可以调用它。
### 2. 运行之前的倒数第二个、第七个命令等
您可以以另一种方式来运行之前执行的命令,通过使用-1代表最后的命令,-2代表倒数第二个命令,-7代表倒数第七个命令等。
首先使用history命令来获得执行过的命令的列表。**history命令的执行很有必要**,因为您可以通过它来确保没有`rm command > file`或其他会导致危险的命令。接下来执行倒数第六个、第八个、第十个命令。
```
$ history
$ !-6
$ !-8
$ !-10
```

*通过负数序号运行之前执行的命令*
### 3. 传递最后执行的命令的参数,以方便的运行新的命令
我需要显示`/home/$USER/Binary/firefox`文件夹的内容,因此我执行:
```
$ ls /home/$USER/Binary/firefox
```
接下来,我意识到我应该执行'ls -l'来查看哪个文件是可执行文件。因此我应该重新输入整个命令么?不,我不需要。我仅需要在新的命令中带上最后的参数,类似:
```
$ ls -l !$
```
这里`!$`将把最后执行的命令的参数传递到这个新的命令中。

*将上一个命令的参数传递给新命令*
### 4. 如何使用!来处理两个或更多的参数
比如说我在桌面创建了一个文本文件file1.txt。
```
$ touch /home/avi/Desktop/1.txt
```
然后在cp命令中使用绝对路径将它拷贝到`/home/avi/Downloads`。
```
$ cp /home/avi/Desktop/1.txt /home/avi/downloads
```
这里,我们给cp命令传递了两个参数。第一个是`/home/avi/Desktop/1.txt`,第二个是`/home/avi/Downloads`。让我们分别处理他们,使用`echo [参数]`来打印两个不同的参数。
```
$ echo "1st Argument is : !^"
$ echo "2nd Argument is : !cp:2"
```
注意第一个参数可以使用`"!^"`进行打印,其余的命令可以通过`"![命令名]:[参数编号]"`打印。
在上面的例子中,第一个命令是`cp`,第二个参数也需要被打印。因此是`"!cp:2"`,如果任何命令比如xyz运行时有5个参数,而您需要获得第四个参数,您可以使用`"!xyz:4"`。所有的参数都可以通过`"!*"`来获得。

*处理两个或更多的参数*
### 5. 以关键字为基础执行上个的命令
我们可以以关键字为基础执行上次执行的命令。可以从下面的例子中理解:
```
$ ls /home > /dev/null [命令1]
$ ls -l /home/avi/Desktop > /dev/null [命令2]
$ ls -la /home/avi/Downloads > /dev/null [命令3]
$ ls -lA /usr/bin > /dev/null [命令4]
```
上面我们使用了同样的命令(ls),但有不同的开关和不同的操作文件夹。而且,我们还将输出传递到`/dev/null`,我们并未显示输出,因而终端依旧很干净。
现在以关键字为基础执行上个的命令。
```
$ ! ls [命令1]
$ ! ls -l [命令2]
$ ! ls -la [命令3]
$ ! ls -lA [命令4]
```
检查输出,您将惊奇发现您仅仅使用关键字`ls`便执行了您已经执行过的命令。

*以关键字为基础执行命令*
(LCTT 译注:澄清一下,这种用法会按照命令名来找到最后匹配的命令,不会匹配参数。所以上述执行的四个命令都是执行了 `ls -lA /usr/bin > /dev/null`,并增加了新的参数而已。)
### 6. !!操作符的威力
您可以使用`(!!)`运行/修改您上个运行的命令。它将附带一些修改/调整并调用上个命令。让我给您展示一些实际情境。
昨天我运行了一行脚本来获得我的私有IP,因此我执行了:
```
$ ip addr show | grep inet | grep -v 'inet6'| grep -v '127.0.0.1' | awk '{print $2}' | cut -f1 -d/
```
接着,我突然发现我需要将上面脚本的输出重定向到一个ip.txt的文件,因此,我该怎么办呢?我该重新输入整个命令并重定向到一个文件么?一个简单的解决方案是使用向上光标键并添加`'> ip.txt'`来将输出重定向到文件。
```
$ ip addr show | grep inet | grep -v 'inet6'| grep -v '127.0.0.1' | awk '{print $2}' | cut -f1 -d/ > ip.txt
```
在这里要感谢救世主"向上光标键"。现在,考虑下面的情况,这次我运行了下面这一行脚本。
```
$ ifconfig | grep "inet addr:" | awk '{print $2}' | grep -v '127.0.0.1' | cut -f2 -d:
```
一旦我运行了这个脚本,Bash提示符便返回了错误消息`"bash: ifconfig: command not found"`。原因并不难猜,我运行了本应以root权限的运行的命令。
所以,怎么解决呢?以root用户登录并且再次键入整个命令就太麻烦了!而且向上导航键也不管用了(LCTT 译注:当你以新的用户身份登录了,是不能用向上光标键找到之前的另外一个用户的命令历史的)。因此,我们需要调用`"!!"`(去掉引号),它将为那个用户调用上个命令。
```
$ su -c !! root
```
这里su是用来切换到root用户的,`-c`用来以某用户运行特定的命令,最重要的部分是`!!`,它将被替换为上次运行的命令。当然!您需要提供root密码。

*!!操作符的威力*
我通常在下面的情景中使用`!!`。
当我用普通用户来运行apt-get,我通常收到提示说我没有权限来执行。
```
$ apt-get upgrade && apt-get dist-upgrade
```
好吧,有错误。但别担心,使用下面的命令来成功的执行...
```
$ su -c !!
```
同样的适用于:
```
$ service apache2 start
```
或
```
$ /etc/init.d/apache2 start
```
或
```
$ systemctl start apache2
```
普通用户不被授权执行那些任务,这样相当于我运行:
```
$ su -c 'service apache2 start'
```
或
```
$ su -c '/etc/init.d/apache2 start'
```
或
```
$ su -c 'systemctl start apache2'
```
(LCTT 译注:使用`!!`之前,一定要确认你执行的是什么命令!另外,在 root 身份下,千万不要养成使用它的习惯,因为你总是会在不合适的目录执行不合适的命令!)
### 7.运行一个影响所有除了![FILE\_NAME]的文件命令
`!`(逻辑非)能用来对除了`'!'`后的文件的所有的文件/扩展名执行命令。
(LCTT 译注:该功能需要用 shopt 设置 extglob 模式: shopt -s extglob 才行。)
A.从文件夹移除所有文件,2.txt除外。
```
$ rm !(2.txt)
```
B.从文件夹移除所有的文件类型,pdf类型除外。
```
$ rm !(*.pdf)
```
### 8.检查某个文件夹(比如/home/avi/Tecmint)是否存在?并打印
这里,我们使用`'! -d'`来验证文件夹是否存在,当文件夹不存在时,将使用其后跟随AND操作符`(&&)`进行打印,当文件夹存在时,将使用OR操作符`(||)`进行打印。
逻辑上,当`[ ! -d /home/avi/Tecmint ]`的输出为0时,它将执行AND逻辑符后面的内容,否则,它将执行OR逻辑符`(||)`后面的内容。
```
$ [ ! -d /home/avi/Tecmint ] && printf '\nno such /home/avi/Tecmint directory exist\n' || printf '\n/home/avi/Tecmint directory exist\n'
```
### 9.检查某文件夹是否存在?如果不存在则退出该命令
类似于上面的情况,但这里当期望的文件夹不存在时,该命令会退出。
```
$ [ ! -d /home/avi/Tecmint ] && exit
```
### 10.如果您的home文件夹内不存在一个文件夹(比方说test),则创建它
这是脚本语言中的一个常用的实现,当期望的文件夹不存在时,创建一个。
```
[ ! -d /home/avi/Tecmint ] && mkdir /home/avi/Tecmint
```
这便是全部了。如果您知道或偶尔遇到其他值得了解的`'!'`使用方法,请您在反馈的地方给我们提建议。保持联系!
---
via: <http://www.tecmint.com/mysterious-uses-of-symbol-or-operator-in-linux-commands/>
作者:[Avishek Kumar](http://www.tecmint.com/author/avishek/) 译者:[wwy-hust](https://github.com/wwy-hust)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如何在linux中用“OpenCart”创建自己的在线商店 | Avishek Kumar | http://www.tecmint.com/create-e-commerce-online-shopping-store-using-opencart-in-linux/ | 在网络世界我们可以用电脑做所有事情,电子商务(e-commerce)即是其中之一。电子商务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它起源于早期的阿帕网,当时就出现了麻省理工学院和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实验室的学生之间的交易。 近些年出现了上百家电子商务网站,如 Flipcart, eBay, Alibaba, Zappos, IndiaMART, Amazon, 等等。你想做一个自己的亚马逊和Flipcart这样的基于web的应用程序服务器吗?如果是!这个文章正适合你。 Opencart是一个免费开源的使用PHP语言编写的电子商务程序,它可以用来架设一个类似于亚马逊和Flipcart的购物车系统。如果你想在线卖你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6/11/152247jfcdzm76dfcp5v6c.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6/11/152247jfcdzm76dfcp5v6c.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wyangsun | false | [
"Opencart",
"电子商务"
] | 分享 | {
"viewnum": 7645,
"commentnum": 1,
"favtimes": 3,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222.20.48.157",
"message": "用容器来创建挺有意思的",
"username": "LouisWei",
"date": "2015-06-11T18:14:44"
}
] | [] | 在网络世界我们可以用电脑做所有事情,电子商务(e-commerce)即是其中之一。电子商务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它起源于早期的阿帕网,当时就出现了麻省理工学院和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实验室的学生之间的交易。 近些年出现了上百家电子商务网站,如 Flipcart, eBay, Alibaba, Zappos, IndiaMART, Amazon, 等等。你想做一个自己的亚马逊和Flipcart这样的基于web的应用程序服务器吗?如果是!这个文章正适合你。 Opencart是一个免费开源的使用PHP语言编写的电子商务程序,它可以用来架设一个类似于亚马逊和Flipcart的购物车系统。如果你想在线卖你 | 2015-06-11T15:22:42 | 2015-06-11T15:22:42 | 5,609 | /article-5609-1.html | 在网络世界我们可以用电脑做所有事情,电子商务(e-commerce)即是其中之一。电子商务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它起源于早期的阿帕网,当时就出现了麻省理工学院和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实验室的学生之间的交易。
近些年出现了上百家电子商务网站,如 Flipcart, eBay, Alibaba, Zappos, IndiaMART, Amazon, 等等。你想做一个自己的亚马逊和Flipcart这样的基于web的应用程序服务器吗?如果是!这个文章正适合你。
Opencart是一个免费开源的使用PHP语言编写的电子商务程序,它可以用来架设一个类似于亚马逊和Flipcart的购物车系统。如果你想在线卖你的产品或想在关门时为你的客户提供服务,Opencart就是给你准备的。你可以使用可靠和专业Opencart应用程序建立一个成功的网上商店(网上商家)。

### OpenCart 网页面板演示
* 商店前端 – <http://demo.opencart.com/>
* 管理登录 – <http://demo.opencart.com/admin/>
```
------------------ 管理登录 ------------------
用户名: demo
密码: demo
```
#### Opencart的特点
Opencart是一个符合所有在线商家需求的应用程序。它具备您用来制作自己的电子商务网站的所有特性(见下文)。
* 它是一个免费(如啤酒般免费)而开源(如言论般自由)的应用,在GNU GPL许可下发布。
* 每个东西都有完善的文档,你不需要到谷歌喊救命。
* 任意时间的支持和更新。
* 支持无限数量的类别、产品和制造商。
* 一切都是基于模板的。
* 支持多语言和多币种。它确保你的产品遍及全球。
* 内置产品评论和评级功能。
* 支持可下载的产品(即电子书)。
* 支持自动缩放图像。
* 类似多税率(许多国家都是这样)、查看相关产品、资料页、装船重量计算,使用折扣优惠券,等等功能默认都有了。
* 内置的备份和恢复工具。
* 搜索引擎优化做的很好。
* 发票打印、错误日志和销售报告等都做的很好。
#### 系统需求
* Web 服务器 (首选 Apache HTTP服务器)
* PHP (5.2 或以上)
* 数据库 (首选MySQL,但是我这里用的是MariaDB)
#### PHP需要的库和模块
这些扩展必须在您的系统上安装并启用,才能确保Opencart正确安装在web服务器上
* Curl
* Zip
* Zlib
* GD Library
* Mcrypt
* Mbstrings
### 第一步: 安装 Apache、 PHP 和 MariaDB
1. 像我说的,OpenCart需要一定的技术要求,比如在系统上安装Apache,PHP扩展和数据库(MySQL或MariaDB),才能正常运行Opencart。
让我们使用命令行安装Apache,PHP和MariaDB。
**安装 Apache**
```
# apt-get install apache2 (在基于Debian系统上)
# yum install httpd (在基于RedHat系统上)
```
**安装 PHP and Extensions**
```
# apt-get install php5 libapache2-mod-php5 php5-curl php5-mcrypt (在基于Debian系统上)
# yum install php php-mysql php5-curl php5-mcrypt (在基于RedHat系统上)
```
**安装 MariaDB**
```
# apt-get install mariadb-server mariadb-client (在基于Debian系统上)
# yum install mariadb-server mariadb (在基于RedHat系统上)
```
2. 在安装所有需要上面的东西后,你可以使用如下命令启动 Apache 和 MariaDB 服务。
```
------------------- 在基于Debian系统上 -------------------
# systemctl restart apache2.service
# systemctl restart mariadb.service
```
```
------------------- 在基于RedHat系统上 -------------------
# systemctl restart httpd.service
# systemctl restart mariadb.service
```
### 第二步:下载和设置 OpenCart
1. 最新版本的OpenCart(2.0.2.0)可以从[OpenCart 网站](http://www.opencart.com/index.php?route=download/download/)下载,或直接从github获得。
作为一种选择,你可以使用wget命令直接从github库下载最新版本的OpenCart,如下所示。
```
# wget https://github.com/opencart/opencart/archive/master.zip
```
2. 下载压缩文件后,拷贝到Apache工作目录下(例如/var/www/html)然后解压缩master.zip文件。
```
# cp master.zip /var/www/html/
# cd /var/www/html
# unzip master.zip
```
3. 提取‘master.zip’文件后,切换到提取目录下,然后移动upload目录到应用程序的根文件夹(opencart-master)
```
# cd opencart-master
# mv -v upload/* ../opencart-master/
```
4. 现在需要重命名或复制OpenCart配置文件,如下所示。
```
# cp /var/www/html/opencart-master/admin/config-dist.php /var/www/html/opencart-master/admin/config.php
# cp /var/www/html/opencart-master/config-dist.php /var/www/html/opencart-master/config.php
```
5. 下一步,设置/var/www/html/opencart-master的文件和文件夹正确的权限。您需要提供RWX权限给文件和文件夹,用递归方式。
```
# chmod 777 -R /var/www/html/opencart-master
```
**重要**: 设置权限777可能是危险的,所以一旦你完成所有设置,递归恢复755权限到上层的文件夹。
### 第三步: 创建 OpenCart 数据库
1. 下一步是给你的电子商务网站创建一个数据库(比如叫做 opencartdb)来存储数据。连接到数据库服务器并创建一个数据库和用户,并授予用户正确的权限以完全控制该数据库。
```
# mysql -u root -p
CREATE DATABASE opencartdb;
CREATE USER 'opencartuser'@'localhost' IDENTIFIED BY 'mypassword';
GRANT ALL PRIVILEDGES ON opencartdb.* TO 'opencartuser'@'localhost' IDENTIFIED by 'mypassword';
```
### 第四步: OpenCart 网站安装
1. 一旦所有设置正确,到web浏览器地址栏输入`http://<web服务器IP地址>`访问OpenCart web安装。
点击“继续”,同意许可证协议。

*同意OpenCart许可证*
2. 下一个屏幕是安装前服务器设置检查,查看服务器所需的所有模块是否安装正确并且有OpenCart文件的权限。
如果在第1和2区域有红色标志突出显示,这意味着你需要在服务器上正确安装这些组件满足web服务器的要求。
如果在第3和4区域有红色标志突出显示,这意味着你的文件有问题。如果一切正确配置您应该看到所有都是绿色标志(见下面),你可以按“继续”。

*服务器需求检查*
3. 在下一个屏幕上输入数据库凭证信息,如数据库驱动类型、主机名、用户名、密码、数据库。你不应该改动数据库端口和前缀,除非你知道你在做什么。
另外输入管理员账号的用户名、密码和邮箱地址。注意这些凭证将用于管理员登录到Opencart管理面板,所以保证它的安全。完成后单击继续!

*OpenCart数据库详情*
4. 下一个屏幕显示的信息如“Installation Complete”和“Ready to Start Selling”。这里还警告说,要记得删除安装目录,所有需要这个目录安装的设置已经完成。

*OpenCart安装完成*
删除安装目录,你可以执行下面的命令。
```
# rm -rf /var/www/html/opencart-master/install
```
### 第四步: 进入OpenCart 及其管理界面
1. 现在打开浏览器到`http://<web server IP address>/opencart-master/`然后你会看到类似下面的截屏。

*OpenCart产品示例*
2. 要登录到Opencart管理面板,你需要浏览`http://<web server IP address>/opencart-master/admin`然后填写之前设置的凭证。

*OpenCart管理登录*
3. 如果全部OK你应该可以看到Opencart的控制台。

*OpenCart控制台*
在管理控制台可以设置很多选项,如类别、产品、选择、制造商、下载、评论、信息、扩展安装、运输、付款选项、订单总数、礼品券、贝宝、优惠券、子公司、营销、邮件、设计风格和设置、错误日志、内置分析等等。
#### 测试了这个工具之后呢?
如果您已经测试了这个应用程序,就会发现它可定制、灵活、稳定、易于维护和使用,您可能需要一个好的主机托管提供商托管你的OpenCart应用,以便保持24 x7的在线支持。尽管有很多选择,我们建议Hostgator主机提供商。(广告硬植-.-!,以下硬广和 LCTT 无关~)
Hostgator是以服务和功能出名的域名注册和虚拟机托管提供商。它为你提供无限的磁盘空间、无限带宽、易于安装(一键安装脚本)、99.9%的正常运行时间、荣获24x7x365技术支持和45天退款保证,这意味着如果你不喜欢这个产品和服务就可以在45天内拿回你的采购费,注意这45天是一个长的测试时间。
所以如果你有什么想卖的你可以免费地去做了(我的意思是免费,想想你会花在实体存储上的费用,然后比较其与建设虚拟商店的成本。你就会感受到它的免费了)。
**注**: 当你从Hostgator购买虚拟主机(和/或域名)你将获得一个**25%折扣**。这只提供给Tecmint网站的读者。
你所要做的就是在购买虚拟机支付时输入优惠码“**TecMint025**”。付款预览截屏优惠码以供参考用。

*[注册 Hostgator](http://secure.hostgator.com/%7Eaffiliat/cgi-bin/affiliates/clickthru.cgi?id=tecmint) (折扣码: TecMint025)*
**注**: 还值得一提的,每个你从Hostgator购买的托管OpenCart的虚拟机,我们将得到少量的佣金,只是为了保持Tecmint存活 (通过支付带宽和托管服务器)。
所以如果你使用上面的代码买它,你得到折扣,我们会得到少量收入。还要注意,你不会支付任何额外的费用,事实上你支付的账单总额将减少25%。
### 总结
OpenCart是一个开箱可用的应用。它易于安装,您可以选择选择最适合的模板,添加你的产品然后你就成为了一个在线店主。
很多社区开发的扩展(有免费和付费的)使它变得丰富。这是一个给那些想要建立一个保持24X7小时用户可访问的虚拟商店的美妙应用。让我们知道你对这个应用程序的体验吧。欢迎任何建议和反馈。
---
via: <http://www.tecmint.com/create-e-commerce-online-shopping-store-using-opencart-in-linux/>
作者:[Avishek Kumar](http://www.tecmint.com/author/avishek/) 译者:[wyangsun](https://github.com/wyangsun)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一款很棒的GTK桌面主题:Arc | Joey-Elijah Sneddon | http://www.omgubuntu.co.uk/2015/06/arc-gtk-theme | 距离本站上次推荐的GTK主题已经过了很久了。但是看到上图中的Arc主题后,就值得打破冷场了。我们不能不推荐它! Arc GTK主题 透明,并不符合每个人的口味 Arc是一个扁平化主题并有微妙的配色方案,窗口的选中区域是透明的,如GTK的顶栏和Nautilus的侧边栏。 它的效果不像我们之前介绍的主题那样将程序渲染的像那么混乱。有点像 OSX Yosemite,效果用的不多但是很好。 与之伴随的图标集(称为Vertex)同样工作的很好。 是的它支持Unity Arc主题支持基于GTK3和GTK2桌面环境,包含Gnome Shell(当然了)和标准的Ubuntu Unity。 它可以很好地游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6/11/224227sby01p4w4fbv0c6f.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6/11/224227sby01p4w4fbv0c6f.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geekpi | false | [
"主题"
] | 分享 | {
"viewnum": 28849,
"commentnum": 1,
"favtimes": 4,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223.81.192.15",
"message": "看截图确实不错。",
"username": "绿色圣光",
"date": "2015-06-14T11:36:15"
}
] | [] | 距离本站上次推荐的GTK主题已经过了很久了。但是看到上图中的Arc主题后,就值得打破冷场了。我们不能不推荐它! Arc GTK主题 透明,并不符合每个人的口味 Arc是一个扁平化主题并有微妙的配色方案,窗口的选中区域是透明的,如GTK的顶栏和Nautilus的侧边栏。 它的效果不像我们之前介绍的主题那样将程序渲染的像那么混乱。有点像 OSX Yosemite,效果用的不多但是很好。 与之伴随的图标集(称为Vertex)同样工作的很好。 是的它支持Unity Arc主题支持基于GTK3和GTK2桌面环境,包含Gnome Shell(当然了)和标准的Ubuntu Unity。 它可以很好地游 | 2015-06-12T14:39:00 | 2015-06-12T14:39:00 | 5,614 | /article-5614-1.html | 
距离本站上次推荐的GTK主题已经过了很久了。但是看到上图中的Arc主题后,就值得打破冷场了。我们不能不推荐它!
### Arc GTK主题

*透明,并不符合每个人的口味*
Arc是一个扁平化主题并有微妙的配色方案,窗口的选中区域是透明的,如GTK的顶栏和Nautilus的侧边栏。
它的效果不像我们之前介绍的主题那样将程序渲染的像那么混乱。有点像 OSX Yosemite,效果用的不多但是很好。
与之伴随的图标集(称为Vertex)同样工作的很好。
**是的它支持Unity**
Arc主题支持基于GTK3和GTK2桌面环境,包含Gnome Shell(当然了)和标准的Ubuntu Unity。
它可以很好地游刃于轻量级的Budgie和elementary的Pantheon桌面之间,并且与Cinnamon配合也不错。

*Arc中的开关、滑块和小挂件*
它并不容易下载与安装- *understatement klaxon* - 因为它还在密集开发中。
安装包需要GTK 3.14及以上,这意味着Ubuntu 14.04 LTS和14.10的用户无法使用了。
那些使用Ubuntu 15.04的用户可以使用这个主题。你可以添加ppa或者双击.deb包来安装。
如果你喜欢它,你需要卷起你的袖子并查看github上的编译指导。
* [Github中Arc安装指导](https://github.com/horst3180/Arc-theme)
更新6/7:现在可以使用软件库来安装它(由 openSUSE 用户 Horst1380 创建,也可用于 Ubuntu 用户),也可以下载预打包的 .deb 文件。
* [Horst31890 的 Arc 主题库](http://software.opensuse.org/download.html?project=home%3AHorst3180&package=arc-theme)
* [下载 Arc 主题 .deb](http://download.opensuse.org/repositories/home:/Horst3180/xUbuntu_15.04/all/arc-theme_1433786431.697b2c3_all.deb)
---
via: <http://www.omgubuntu.co.uk/2015/06/arc-gtk-theme>
作者:[Joey-Elijah Sneddon](https://plus.google.com/117485690627814051450/?rel=author) 译者:[geekpi](https://github.com/geekpi)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在 Linux 上如何用命令行获取 Freely RSS 源 | Dan Nanni | http://xmodulo.com/feedly-rss-feed-command-line-linux.html | 也许你并不知道 Feedly,它是世界上最流行的在线新闻聚合服务之一;它提供了平滑而一致的新闻阅读体验,你可以使用电脑的浏览器扩展,Android 和 iOS 设备上的移动应用程序等来体验Feedly。Feedly 在2013年Google Reader 停用后,迅速的获得了一大批Google Reader的用户。我就是他们之中的一位。从这以后,Feedly就一直是我的默认RSS(简易信息聚合)阅读器。 除了使用我非常喜欢的Feedly浏览器扩展和手机上的Feedly程序,这里还有一种途径来获取Feedly:Linux命令行。没错,你可以用命令行来获取Feedly上的新闻概要。听起来非常傻?但是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6/11/232828mdh66dfqux76icci.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6/11/232828mdh66dfqux76icci.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chenzhijun | false | [
"Feedly",
"RSS",
"feednix"
] | 分享 | {
"viewnum": 7528,
"commentnum": 3,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12.24.16.141",
"message": "看样子非常棒,这样还可以成功绕过登陆时需要科学上网的窘境,不过唯一不爽的是,这个东东没有添加到仓库里或者放置到一个ppa里,这样更新起来就不是很方便",
"username": "朩ダo○",
"date": "2015-06-13T12:54:57"
},
{
"postip": "218.76.52.116",
"message": "我第一次有人赞..",
"username": "来自湖南长沙的 Firefox 40.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5-08-19T15:13:06"
},
{
"postip": "114.242.250.17",
"message": "再赞你一下~",
"username": "linux [Chrome 44.0|Mac 10.10]",
"date": "2015-08-19T17:55:11"
}
] | [] | 也许你并不知道 Feedly,它是世界上最流行的在线新闻聚合服务之一;它提供了平滑而一致的新闻阅读体验,你可以使用电脑的浏览器扩展,Android 和 iOS 设备上的移动应用程序等来体验Feedly。Feedly 在2013年Google Reader 停用后,迅速的获得了一大批Google Reader的用户。我就是他们之中的一位。从这以后,Feedly就一直是我的默认RSS(简易信息聚合)阅读器。 除了使用我非常喜欢的Feedly浏览器扩展和手机上的Feedly程序,这里还有一种途径来获取Feedly:Linux命令行。没错,你可以用命令行来获取Feedly上的新闻概要。听起来非常傻?但是 | 2015-06-12T15:24:00 | 2015-06-12T15:24:00 | 5,615 | /article-5615-1.html | 也许你并不知道 Feedly,它是世界上最流行的在线新闻聚合服务之一;它提供了平滑而一致的新闻阅读体验,你可以使用电脑的浏览器扩展,Android 和 iOS 设备上的移动应用程序等来体验Feedly。Feedly 在2013年Google Reader 停用后,迅速的获得了一大批Google Reader的用户。我就是他们之中的一位。从这以后,Feedly就一直是我的默认RSS(简易信息聚合)阅读器。
除了使用我非常喜欢的Feedly浏览器扩展和手机上的Feedly程序,这里还有一种途径来获取Feedly:Linux命令行。没错,你可以用命令行来获取Feedly上的新闻概要。听起来非常傻?但是对于那些在服务器上工作的系统管理员来说,这是非常有用的。
点击进入[Feednix](https://github.com/Jarkore/Feednix),这个用c++编写的开源软件是Feedly的非官方命令行客户端。它允许你在一个基于ncurses的终端界面(例如:bash)下浏览Feedly的新闻。默认模式下,Feednix 关联了一个叫做 w3m 的基于控制台的浏览器,允许你在命令行终端的环境下阅读文章。当然你也可以选择使用你喜欢的网页浏览器。
在这个教程中,我准备示范一下怎样在命令行下安装和配置Feednix 来获取Feedly。
### 在Linux下安装Feednix
你可以通过以下的步骤从源代码中构建Feednix。同时,在其官方的github仓库的Ubuntu-stable(Ubuntu稳定版本)的分支上有最新的Feednix源代码。现在让我们开始吧:
作为必要组件,你需要安装一组开发包,和w3m浏览器(文字式页面浏览器)。
#### 在Debian、Ubuntu 和Linux Mint 操作
```
$ sudo apt-get install git automake g++ make libncursesw5-dev libjsoncpp-dev libcurl4-gnutls-dev w3m
$ git clone -b Ubuntu-stable https://github.com/Jarkore/Feednix.git
$ cd Feednix
$ ./autogen.sh
$ ./configure
$ make
$ sudo make install
```
#### 在Fedora 下操作
```
$ sudo yum groupinstall "C Development Tools and Libraries"
$ sudo yum install gcc-c++ git automake make ncurses-devel jsoncpp-devel libcurl-devel w3m
$ git clone -b Ubuntu-stable https://github.com/Jarkore/Feednix.git
$ cd Feednix
$ ./autogen.sh
$ ./configure
$ make
$ sudo make install
```
#### Arch Linux
在Arch Linux发行版下,你可以非常容易的从 [AUR](https://aur.archlinux.org/packages/feednix/)安装Feednix。
### 配置Feednix
在安装完软件后,用下面的命令启动Feednix
```
$ feednix
```
如果你是第一次运行Feddnix,它会弹出一个网页浏览器窗口,在这个窗口里,你需要登录来创建一个Feedly的账户ID和相应的开发人员密钥。
如果你是在无桌面环境下运行Feednix,先在另外一台电脑上打开一个网页,进入到网站:<https://feedly.com/v3/auth/dev> 。

当你登录后,你对应的Feedly账户ID就生成了。

为了得到一个访问密钥,你需要在浏览器上访问发送你的邮箱中的密钥链接。之后就会在浏览器窗口显示你的用户ID,密钥,和密钥的有效期。请注意密钥的长度是非常长的(超过200个字符),所以密钥显示在一个带有垂直滚动条的文本框内,请确保把整个密钥复制下来。

像下面这样,把你的用户ID和密钥输入到Feddnix的命令行提示下:
```
[Enter User ID] >> XXXXXX
[Enter token] >> YYYYY
```
成功授权后,你会在屏幕上见到一个初始化为两个窗格的Feednix界面。左边的标题为“Categories”窗格,显示了一个新闻分类栏;右边“Posts”窗格显示了当前类别的新闻文章。

### 用Feednix读文章
这里我想简要描叙一下怎样通过Feednix来访问Feedly。
#### 在Feednix中导航
像我之前提过的,Feednix窗口包含了两个窗格。想在两个窗口之间进行切换的话,可以使用"TAB"健。想在一个窗格内的列表中上下移动,可以使用"j"和"k"。这些快捷健明显是受到了Vim编辑器的启发。
#### 阅读文章
想阅读一篇特定的文章,可以在当前的文章上使用"o"健。它会调用w3m浏览器,并且在浏览器里面加载文章。当你读完之后,可以使用"q"健来退出浏览器,并返回到Feednix。如果你的电脑环境允许打开网页浏览器,你可以按"0"健来在你默认的网页浏览器里面加载文章,比如使用Firefox。

#### 订阅新闻源
你可以在Feednix界面中来为你的Feedly账户增加任何一种RSS新闻源。要这么做,仅仅只需要按下"a"键,它会在屏幕底部显示一个"[ENTER FEED]:"的提示。在输入完RSS新闻源后,继续输入新闻源的名字和及其首选分类。

#### 总结
如你所见, Feednix 是一个非常方便易用的命令行RSS阅读器。如果你是重度依赖命令行的用户,同时也是一个Feedly用户的话,Feednix 是肯定值得去尝试的。我和Feednix的开发者Jarkore交流解决了一些问题。我想说,对于[bug的报告](https://github.com/Jarkore/Feednix/issues)和修复他非常的积极。鼓励大家来试用Feednix,并且给他(Jarkore)一些回馈。
---
via: <http://xmodulo.com/feedly-rss-feed-command-line-linux.html>
作者:[Dan Nanni](http://xmodulo.com/author/nanni) 译者:[chenzhijun](https://github.com/chenzhijun)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如何在RHEL/CentOS 7.0中使用tmpfs | Adrian Dinu | http://linoxide.com/file-system/use-tmpfs-rhel-centos-7-0/ | 今天我们来谈谈 Centos 7 中的一个文件系统tmpfs,这是一个将所有文件和文件夹写到虚拟内存中而不是实际写到磁盘中的虚拟文件系统。这意味中tmpfs中所有的内容都是临时的,在tmpfs卸载、系统重启或者电源切断后内容都将会丢失。技术的角度上来说,tmpfs将所有的内容放在内核内部缓存中并且会调整大小来容纳文件,并可从交换空间中交换出不需要的页。 CentOS默认使用tmpfs做的几种用途可用df -h命令的输出来看: # df h /dev - 含有针对所有设备的设备文件的目录 /dev/shm - 包含共享内存分配 /run - 用于系统日志 /sys/fs/cgroup - 用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6/13/085550eduscpcyus9uyf5z.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6/13/085550eduscpcyus9uyf5z.png | false | false | true | geekpi | false | [
"tmpfs"
] | 技术 | {
"viewnum": 12345,
"commentnum": 2,
"favtimes": 2,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221.238.32.162",
"message": "这样有啥好处,系统运行速度会快吗?",
"username": "崖山一劫",
"date": "2015-06-15T17:40:20"
},
{
"postip": "123.120.61.87",
"message": "不完全是速度,还有别的好处,比如临时文件处理",
"username": "linux",
"date": "2015-06-15T20:14:28"
}
] | [] | 今天我们来谈谈 Centos 7 中的一个文件系统tmpfs,这是一个将所有文件和文件夹写到虚拟内存中而不是实际写到磁盘中的虚拟文件系统。这意味中tmpfs中所有的内容都是临时的,在tmpfs卸载、系统重启或者电源切断后内容都将会丢失。技术的角度上来说,tmpfs将所有的内容放在内核内部缓存中并且会调整大小来容纳文件,并可从交换空间中交换出不需要的页。 CentOS默认使用tmpfs做的几种用途可用df -h命令的输出来看: # df h /dev - 含有针对所有设备的设备文件的目录 /dev/shm - 包含共享内存分配 /run - 用于系统日志 /sys/fs/cgroup - 用 | 2015-06-13T08:55:58 | 2015-06-13T08:55:58 | 5,622 | /article-5622-1.html | 今天我们来谈谈 Centos 7 中的一个文件系统tmpfs,这是一个将所有文件和文件夹写到虚拟内存中而不是实际写到磁盘中的虚拟文件系统。这意味中tmpfs中所有的内容都是临时的,在tmpfs卸载、系统重启或者电源切断后内容都将会丢失。技术的角度上来说,tmpfs将所有的内容放在内核内部缓存中并且会调整大小来容纳文件,并可从交换空间中交换出不需要的页。

CentOS默认使用tmpfs做的几种用途可用df -h命令的输出来看:
```
# df –h
```

* /dev - 含有针对所有设备的设备文件的目录
* /dev/shm - 包含共享内存分配
* /run - 用于系统日志
* /sys/fs/cgroup - 用于cgrpups, 一个针对特定进程限制、管制和审计资源利用的内核特性
显然,它也可以用作/tmp目录, 你可以用下面的两种方法来做到:
### 使用systemctl来在/tmp中启用tmpfs
你可以使用systemctl命令在tmp目录启用tmpfs, 首先用下面的命令来检查这个特性是否可用:
```
# systemctl is-enabled tmp.mount
```
这会显示当先的状态,(如果未启用,)你可以使用下面的命令来启用它:
```
# systemctl enable tmp.mount
```

这会让系统控制/tmp目录并在该目录下挂载一个tmpfs文件系统。
### 手动挂载/tmp文件系统
你可以在/etc/fstab中添加下面这行,来手工在/tmp下挂载 tmpfs。
```
tmpfs /tmp tmpfs size=512m 0 0
```
接着运行这条命令
```
# mount –a
```

这应该就会在df -h中显示tmpfs了,同样也会在你下次重启时自动挂载。
### 立即创建tmpfs
如果由于一些原因,你需要在一个文件夹下立即创建tmpfs,你可以使用下面的命令:
```
# mount -t tmpfs -o size=1G tmpfs /mnt/mytmpfs
```
当然你可以在size选项中指定你希望的大小和希望的挂载点,只要记住是有效的目录就行了。
---
via: <http://linoxide.com/file-system/use-tmpfs-rhel-centos-7-0/>
作者:[Adrian Dinu](http://linoxide.com/author/adriand/) 译者:[geekpi](https://github.com/geekpi)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RHEL/CentOS 7中安装并配置 PowerDNS 和 PowerAdmin | Marin Todorov | http://www.tecmint.com/install-powerdns-poweradmin-mariadb-in-centos-rhel/ | PowerDNS是一个运行在许多Linux/Unix衍生版上的DNS服务器,它可以使用不同的后端进行配置,包括BIND类型的区域文件、关系型数据库,或者负载均衡/失效转移算法。它也可以被配置成一台DNS递归器,作为服务器上的一个独立进程运行。 PowerDNS授权服务器的最新版本是3.4.4,但是当前EPEL仓库中可以获得的版本是3.4.3。我推荐安装EPEL仓库中提供的那一个,因为该版本已经在CentOS和Fedora中测试过。那样,你也可以在今后很容易地更新PowerDNS。 本文用于向你演示如何安装并配置以MariaDB作为后端的PowerDNS,以及它的界面友好的 Web 管理工具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6/13/233536yuijovqx3qqj90gg.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6/13/233536yuijovqx3qqj90gg.png | false | false | true | GOLinux | false | [
"DNS",
"PowerDNS"
] | 系统运维 | {
"viewnum": 20578,
"commentnum": 1,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211.157.174.250",
"message": "PowerDNS 对比 Bind9 它们之间的优缺点呢?",
"username": "贵在坚持",
"date": "2015-06-15T11:16:52"
}
] | [] | PowerDNS是一个运行在许多Linux/Unix衍生版上的DNS服务器,它可以使用不同的后端进行配置,包括BIND类型的区域文件、关系型数据库,或者负载均衡/失效转移算法。它也可以被配置成一台DNS递归器,作为服务器上的一个独立进程运行。 PowerDNS授权服务器的最新版本是3.4.4,但是当前EPEL仓库中可以获得的版本是3.4.3。我推荐安装EPEL仓库中提供的那一个,因为该版本已经在CentOS和Fedora中测试过。那样,你也可以在今后很容易地更新PowerDNS。 本文用于向你演示如何安装并配置以MariaDB作为后端的PowerDNS,以及它的界面友好的 Web 管理工具 | 2015-06-14T09:28:00 | 2015-06-14T09:28:00 | 5,623 | /article-5623-1.html | PowerDNS是一个运行在许多Linux/Unix衍生版上的DNS服务器,它可以使用不同的后端进行配置,包括BIND类型的区域文件、关系型数据库,或者负载均衡/失效转移算法。它也可以被配置成一台DNS递归器,作为服务器上的一个独立进程运行。
PowerDNS授权服务器的最新版本是3.4.4,但是当前EPEL仓库中可以获得的版本是3.4.3。我推荐安装EPEL仓库中提供的那一个,因为该版本已经在CentOS和Fedora中测试过。那样,你也可以在今后很容易地更新PowerDNS。
本文用于向你演示如何安装并配置以MariaDB作为后端的PowerDNS,以及它的界面友好的 Web 管理工具 PowerAdmin。

出于本文的写作目的,我将使用以下服务器:
```
主机名: centos7.localhost
IP地址: 192.168.0.102
```
### 第一部分: 安装带有MariaDB后端的PowerDNS
1、 首先,你需要为你的系统启用EPEL仓库,只需使用:
```
# yum install epel-release.noarch
```

*启用Epel仓库*
2、 下一步是安装MariaDB服务器。运行以下命令即可达成:
```
# yum -y install mariadb-server mariadb
```

*安装MariaDB服务器*
3、 接下来,我们将配置并启用MariaDB,并设置开机启动:
```
# systemctl enable mariadb.service
# systemctl start mariadb.service
```

*启用MariaDB开机启动*
4、 现在MariaDB服务运行起来了,我们将为MariaDB设置密码进行安全加固,运行以下命令:
```
# mysql_secure_installation
```
**按照指示做**
```
/bin/mysql_secure_installation: line 379: find_mysql_client: command not found
NOTE: RUNNING ALL PARTS OF THIS SCRIPT IS RECOMMENDED FOR ALL MariaDB
SERVERS IN PRODUCTION USE! PLEASE READ EACH STEP CAREFULLY!
In order to log into MariaDB to secure it, we'll need the current
password for the root user. If you've just installed MariaDB, and
you haven't set the root password yet, the password will be blank,
so you should just press enter here.
Enter current password for root (enter for none): Press ENTER
OK, successfully used password, moving on...
Setting the root password ensures that nobody can log into the MariaDB
root user without the proper authorisation.
Set root password? [Y/n] y
New password: ← Set New Password
Re-enter new password: ← Repeat Above Password
Password updated successfully!
Reloading privilege tables..
... Success!
By default, a MariaDB installation has an anonymous user, allowing anyone
to log into MariaDB without having to have a user account created for
them. This is intended only for testing, and to make the installation
go a bit smoother. You should remove them before moving into a
production environment.
Remove anonymous users? [Y/n] y ← Choose “y” to disable that user
... Success!
Normally, root should only be allowed to connect from 'localhost'. This
ensures that someone cannot guess at the root password from the network.
Disallow root login remotely? [Y/n] n ← Choose “n” for no
... skipping.
By default, MariaDB comes with a database named 'test' that anyone can
access. This is also intended only for testing, and should be removed
before moving into a production environment.
Remove test database and access to it? [Y/n] y ← Choose “y” for yes
- Dropping test database...
... Success!
- Removing privileges on test database...
... Success!
Reloading the privilege tables will ensure that all changes made so far
will take effect immediately.
Reload privilege tables now? [Y/n] y ← Choose “y” for yes
... Success!
Cleaning up...
All done! If you've completed all of the above steps, your MariaDB
installation should now be secure.
Thanks for using MariaDB!
```
5、 MariaDB配置成功后,我们可以继续去安装PowerDNS。运行以下命令即可轻易完成:
```
# yum -y install pdns pdns-backend-mysql
```

*安装带有MariaDB后端的PowerDNS*
6、 PowerDNS的配置文件位于`/etc/pdns/pdns`,在编辑之前,我们将为PowerDNS服务配置一个MariaDB数据库。首先,我们将连接到MariaDB服务器并创建一个名为powerdns的数据库:
```
# mysql -u root -p
MariaDB [(none)]> CREATE DATABASE powerdns;
```

*创建PowerDNS数据库*
7、 接下来,我们将创建一个名为powerdns的数据库用户:
```
MariaDB [(none)]> GRANT ALL ON powerdns.* TO 'powerdns'@'localhost' IDENTIFIED BY ‘tecmint123’;
MariaDB [(none)]> GRANT ALL ON powerdns.* TO 'powerdns'@'centos7.localdomain' IDENTIFIED BY 'tecmint123';
MariaDB [(none)]> FLUSH PRIVILEGES;
```

*创建PowerDNS用户*
**注意**: 请将“tecmint123”替换为你想要设置的实际密码。
8、 我们继续创建PowerDNS要使用的数据库表。像堆积木一样执行以下这些:
```
MariaDB [(none)]> USE powerdns;
MariaDB [(none)]> CREATE TABLE domains (
id INT auto_increment,
name VARCHAR(255) NOT NULL,
master VARCHAR(128) DEFAULT NULL,
last_check INT DEFAULT NULL,
type VARCHAR(6) NOT NULL,
notified_serial INT DEFAULT NULL,
account VARCHAR(40) DEFAULT NULL,
primary key (id)
);
```

*创建用于PowerDNS的表domains*
```
MariaDB [(none)]> CREATE UNIQUE INDEX name_index ON domains(name);
MariaDB [(none)]> CREATE TABLE records (
id INT auto_increment,
domain_id INT DEFAULT NULL,
name VARCHAR(255) DEFAULT NULL,
type VARCHAR(6) DEFAULT NULL,
content VARCHAR(255) DEFAULT NULL,
ttl INT DEFAULT NULL,
prio INT DEFAULT NULL,
change_date INT DEFAULT NULL,
primary key(id)
);
```

*创建用于PowerDNS的表 records*
```
MariaDB [(none)]> CREATE INDEX rec_name_index ON records(name);
MariaDB [(none)]> CREATE INDEX nametype_index ON records(name,type);
MariaDB [(none)]> CREATE INDEX domain_id ON records(domain_id);
```

*创建表索引*
```
MariaDB [(none)]> CREATE TABLE supermasters (
ip VARCHAR(25) NOT NULL,
nameserver VARCHAR(255) NOT NULL,
account VARCHAR(40) DEFAULT NULL
);
```

*创建表supermasters*
你现在可以输入以下命令退出MariaDB控制台:
```
MariaDB [(none)]> quit;
```
9、 最后,我们可以继续配置PowerDNS了,以MariaDB作为后台。请打开PowerDNS的配置文件:
```
# vim /etc/pdns/pdns.conf
```
在该文件中查找像下面这样的行:
```
#################################
# launch Which backends to launch and order to query them in
#
# launch=
```
在这后面放置以下代码:
```
launch=gmysql
gmysql-host=localhost
gmysql-user=powerdns
gmysql-password=user-pass
gmysql-dbname=powerdns
```
修改“user-pass”为你先前设置的实际密码,配置如下:

*配置PowerDNS*
保存修改并退出。
10、 现在,我们将启动并添加PowerDNS到系统开机启动列表:
```
# systemctl enable pdns.service
# systemctl start pdns.service
```

*启用并启动PowerDNS*
到这一步,你的PowerDNS服务器已经起来并运行了。要获取更多关于PowerDNS的信息,你可以参考手册<http://downloads.powerdns.com/documentation/html/index.html>。
### 第二部分: 安装PowerAdmin来管理PowerDNS
11、 现在,我们将安装PowerAdmin——一个界面友好的PowerDNS服务器的 Web 管理器。由于它是用PHP写的,我们将需要安装PHP和一台网络服务器(Apache):
```
# yum install httpd php php-devel php-gd php-imap php-ldap php-mysql php-odbc php-pear php-xml php-xmlrpc php-mbstring php-mcrypt php-mhash gettext
```

*安装Apache 和 PHP*
PowerAdmin也需要两个PEAR包:
```
# yum -y install php-pear-DB php-pear-MDB2-Driver-mysql
```

*安装Pear*
你也可以参考一下文章了解CentOS 7中安装LAMP堆栈的完整指南:
* [CentOS 7中安装LAMP](http://www.tecmint.com/install-lamp-in-centos-7/)
安装完成后,我们将需要启动并设置Apache开机启动:
```
# systemctl enable httpd.service
# systemctl start httpd.service
```

*启用Apache开机启动*
12、 由于已经满足PowerAdmin的所有系统要求,我们可以继续下载软件包。因为Apache默认的网页目录位于/var/www/html/,我们将下载软件包到这里。
```
# cd /var/www/html/
# wget http://downloads.sourceforge.net/project/poweradmin/poweradmin-2.1.7.tgz
# tar xfv poweradmin-2.1.7.tgz
```

*下载PowerAdmin*
13、 现在,我们可以启动PowerAdmin的网页安装器了,只需打开:
```
http://192.168.0.102/poweradmin-2.1.7/install/
```
这会进入安装过程的第一步:

*选择安装语言*
上面的页面会要求你为PowerAdmin选择语言,请选择你想要使用的那一个,然后点击“进入步骤 2”按钮。
14、 安装器需要PowerDNS数据库:

*PowerDNS数据库*
15、 因为我们已经创建了一个数据库,所以我们可以继续进入下一步。你会被要求提供先前配置的数据库详情,你也需要为Poweradmin设置管理员密码:

*输入PowerDNS数据库配置*
16、 输入这些信息后,进入步骤 4。你将创建为Poweradmin创建一个受限用户。这里你需要输入的字段是:
* 用户名(Username) - PowerAdmin用户名。
* 密码(Password) – 上述用户的密码。
* 主机管理员(Hostmaster) - 当创建SOA记录而你没有指定主机管理员时,该值会被用作默认值。
* 主域名服务器 - 该值在创建新的DNS区域时会被用于作为主域名服务器。
* 辅域名服务器 – 该值在创建新的DNS区域时会被用于作为辅域名服务器。

*PowerDNS配置设置*
17、 在下一步中,Poweradmin会要求你在数据库表中创建一个新的受限数据库用户,它会提供你需要在MariaDB控制台输入的代码:

*创建新的数据库用户*
18、 现在打开终端并运行:
```
# mysql -u root -p
```
提供你的密码并执行由PowerAdmin提供的代码:
```
MariaDB [(none)]> GRANT SELECT, INSERT, UPDATE, DELETE
ON powerdns.*
TO 'powermarin'@'localhost'
IDENTIFIED BY '123qweasd';
```

*为用户授予Mysql权限*
19、 现在,回到浏览器中并继续下一步。安装器将尝试创建配置文件到/var/www/html/poweradmin-2.1.7/inc。
文件名是config.inc.php。为防止该脚本没有写权限,你可以手动复制这些内容到上述文件中:

*配置PowerDNS设置*
20、 现在,进入最后页面,该页面会告知你安装已经完成以及如何访问安装好的PowerAdmin:

*PowerDNS安装完成*
你可以通过运行以下命令来启用用于其他动态DNS提供商的URL:
```
# cp install/htaccess.dist .htaccess
```
出于该目的,你将需要在Apache的配置中启用mod\_rewrite。
21、 现在,需要移除从PowerAdmin的根目录中移除“install”文件夹,这一点很重要。使用以下命令:
```
# rm -fr /var/www/html/poweradmin/install/
```
在此之后,你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访问PowerAdmin:
```
http://192.168.0.102/poweradmin-2.1.7/
```

*PowerDNS登录*
在登录后,你应该会看到PowerAdmin的主页:

*PowerDNS仪表盘*
到这里,安装已经完成了,你也可以开始管理你的DNS区域了。
### 第三部分: PowerDNS中添加、编辑和删除DNS区域
22、 要添加新的主区域,只需点击“添加主区域”:

*添加主区域*
在下一页中,你需要填写一些东西:
* 域(Domain) – 你要添加区域的域。
* 所有者(Owner) – 设置DNS区域的所有者。
* 模板(Template)– DNS模板 – 留空。
* DNSSEC – 域名系统安全扩展(可选——看看你是否需要)。
点击“添加区域”按钮来添加DNS区域。

*主DNS区域*
现在,你可以点击“首页”链接回到PowerAdmin的首页。要查看所有现存的DNS区域,只需转到“列出区域(List Zones)”:

*查看区域列表*
你现在应该看到一个可用DNS区域列表:

*检查DNS区域列表*
23、 要编辑现存DNS区域或者添加新的记录,点击编辑图标:

*编辑DNS区域*
在接下来的页面,你会看到你选择的DNS区域的条目:

*域名的DNS区域条目*
24、 在此处添加新的DNS条目,你需要设置以下信息:
* 名称(Name) – 条目名称。只需添加域/子域的第一部分,PowerAdmin会添加剩下的。
* 类型(Type) – 选择记录类型。
* 优先级(Priority) – 记录优先级。
* TTL – 存活时间,以秒计算。
出于本文目的,我将为子域new.example.com添加一个A记录用于解析IP地址192.168.0.102,设置存活时间为14400秒:

*添加新DNS记录*
最后,点击“添加记录”按钮。
25、 如果你想要删除DNS区域,你可以回到“列出区域”页面,然后点击你想要删除的DNS区域旁边“垃圾桶”图标:

*删除DNS区域*
Poweradmin将问你是否确定想要删除DNS区域。只需点击“是”来完成删除。
如要获取更多关于怎样创建、编辑和删除区域的说明,你可以参与Poweradmin的文档:<https://github.com/poweradmin/poweradmin/wiki/Documentation>
我希望你已经发现本文很有趣,也很有用。一如既往,如果你有问题或要发表评论,请别犹豫,在下面评论区提交你的评论吧。
---
via: <http://www.tecmint.com/install-powerdns-poweradmin-mariadb-in-centos-rhel/>
作者:[Marin Todorov](http://www.tecmint.com/author/marintodorov89/) 译者:[GOLinux](https://github.com/GOLinux)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Subsets and Spli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