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stringlengths
3
61.1k
file_path
stringclasses
13 values
北美地区 北美地区(英语:';西语:';法语:)为地缘政治地理学的概念,指的是美洲的北部地区,以文化区分法又称盎格鲁美洲,属于北美洲大陆的一部分,与自然地理的北美洲有明显的不同,不包括同属于美洲大陆的中美(即墨西哥、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区)。根据联合国按政治地理学标准对世界区域的划分,北美由以下国家和地区组成: 北美在地图上被单独区分出来要追溯到1755年,那时北美被法兰西殖民帝国、大英帝国和西班牙殖民帝国所占领,是这些国家的殖民地。如今,按照社会经济学和人口统计学标准(例如生产力水平),北美最主要的两个国家——美国和加拿大均为发达国家,其人类发展指数非常高,其经济一体化水平也很高。 按照政治地理学标准划分,位于太平洋的美国夏威夷州也被归为北美的一部分。但按照自然地理学标准,由于夏威夷群岛与美国本土相隔太远,所以通常被归为波利尼西亚的一部分,而按照语言学的标准,夏威夷群岛也属于波利尼西亚,因为这些地区的语言包括夏威夷的夏威夷语都属于南岛语系。 北美和广义上的拉美(包括使用非拉丁语族的部分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国家)即组成整个美洲。 1990年代以来,由于墨西哥和美国交往日益密切,所以也有将墨西哥归为北美的说法,最典型的就是北美自由贸易区即包括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它们和其他北美地区组成广义的北美。但按照一些地理学家的看法,由于墨西哥最东部的恰帕斯州、塔巴斯科州、坎佩切州、尤卡坦州和金塔纳罗奥州等5个州处于特旺特佩克地峡以东,和墨西哥其他地区不同,故被划为中美洲,所以这些州在这个意义上来说不属于北美。
wiki_zh\AA\wiki_09
春分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为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公历日期约略落于每年的3月21日前后(20日~22日)。太阳到达黄经0°(春分点)的日子,古时又称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秋同义。”《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在时间周期上是指太阳位于黄经0°至15°的区间,大约是公历3月20日至4月4日之间。但通常特指阳光直射赤道的那一天(或那一刻)。 简单来说就是太阳直射赤道,白天和黑夜一样长,即昼夜平分点。并且太阳开始向北回归线移动。 春分时,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此后太阳直射点继续北移,故春分也称升分。 春分时,全球昼夜除极点附近以外几乎等长。春分之后,北半球各地昼渐长夜渐短,南半球各地夜渐长昼渐短。 春分时,全球无极昼极夜现象。春分之后,北极附近开始极昼,范围渐大;南极附近极昼结束,极夜开始,范围渐大。 春分在日本是国定假日,称为「春分之日」()。 在伊朗历中,春分是新一年的开始,称为纳吾肉孜节(Nowruz)。波斯、库德、土耳其、中亚不少民族、曾受鄂图曼帝国统治民族、拜火教和巴哈姆特信徒视此为重大节庆和具宗教意义。
wiki_zh\AA\wiki_09
夏至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6月21日前后(20日~22日),太阳到达黄经90°时开始。是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西元前7世纪,古人用土圭量日影,夏至这一天日影最短,因此把这一天称作「夏至」。 《》:“五月中……夏,假也,至,极也,万物于此皆假大而至极也。” 《汉学堂经解》(ISBN 9787806940235)所集崔灵恩《三礼义宗》:“夏至为中者,至有三义:一以明阳气之至极,二以明阴气之始至,三以明日行之北至。故谓之至。” 夏至日太阳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最长,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太阳整日不落,形成面积最大的极昼区。此日过后,阳光直射位置向南移动,北半球白昼逐渐减短,日出、日落的方位也开始往南移动。在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亦日渐降低,日影逐渐被拉长。但由于太阳辐射到地面的能量仍比地面向空中发散的多,所以在短时间内气温继续升高。 「至」也有极点的意思。在传统的阴阳理论中,夏至是阳气生发到极点,开始收藏的节气。 《易经》姤卦,为五月卦,一阴起于下(夏至一阴生,冬至一阳生),孚夏至之时令。阳气虽盛已经失势,阴长阳消之象。 与冬至相同的是,夏至在中国古代也是重要的传统节日(节气),只是现代活动相对比较少与夏至直接相关(可能与重要传统节日端午节意义极为相近)。但仲夏节是在北欧等地居民的重要节日(和当地偏寒冷的气候有关)。 「夏至节」古时又称「夏节」,它不但是一个重要的节气,还是中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在清代以前的夏至日,全国放假一天,而宋代百官还会在夏至时放假三天,辽代则是「夏至日谓之『朝节』,妇女进彩扇,以粉脂囊相赠遗」。彩扇用来驱热,香囊可驱蚊抑臭,可见古人对夏至的重视。 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人传统节日端午节前身就是源自夏至节。例如用「夏至一阴生,冬至一阳生」来说明古代中国人同时用阴历五月的节日端午节来对应夏季,用阳历节气的「冬至」来对应冬季,以此来合理看待「冬至」、「夏至」与端午节在民俗节庆上可能具有相近似的意义。 自古以来,夏至时节,吃面是很多地方的重要习俗,「因夏至新麦已经登场,所以夏至吃面也有尝新的意思在」。
wiki_zh\AA\wiki_09
秋分 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之一 ,每年9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80°时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八月中,解见秋分”、“分者平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分就是半,这是秋季九十天的中分点。 阳光几乎直射赤道,此后太阳直射点继续南移,故秋分也称降分。 秋分时,全球昼夜等长。秋分之后,北半球各地昼渐短夜渐长,南半球各地昼渐长夜渐短。秋分时,全球无极昼极夜现象。秋分之后,北极附近极夜范围渐大,南极附近极昼范围渐大。 中国古籍《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中说:「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的意思有二:一是太阳在这时到达黄径180度,一天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二是按中国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开始的季节划分法,秋分日居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 秋分以后,气温逐渐降低,所以有「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穿上棉」和「八月雁门开,雁儿脚下带霜来」的说法。 秋分也是美好宜人的时节,风和日丽,秋高气爽,丹桂飘香。春种秋收,唐诗人李绅的《悯农》说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春天开花,秋天结果。秋分时节结果累累,螃蟹鱼虾肥美,金菊正黄。秋分也是种麦正当时,农业生产上重要的节气。南方此时才刚变冷,则可以继续农作,延续到秋天结束霜降为止。 § 即不再会有夏季雷电交加的情况,春天出现的昆虫亦会减少出现,而因水气不再充沛,天气亦会开始变得干燥。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起居作息应相应调整。 秋分时令养生食材有秋蟹,芝麻,核桃,木耳,菊花茶等。 秋分之后,气温逐渐下降,加以秋季天气干燥,常出现凉燥,皮肤搔痒,应锻炼身体,多喝水,吃清润、温润的食物。因日照减少,人们的情绪未免有些垂暮之感,故有「秋风秋雨愁煞人」之说,故宜培养乐观精神,避免忧郁或躁郁缠身。有胃病的人应特别注意胃部的保暖。 秋分在日本是国定假日,称为「秋分之日」。 自2018年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
wiki_zh\AA\wiki_09
屈原 屈原(约前343年-约前278年6月6日),芈姓,屈氏,名平,字原,楚国人(今湖北秭归),自称是古帝高阳氏的后裔,其先祖屈瑕受楚武王封于屈地,因以屈为氏,名平,官拜左徒,为楚王近臣。 屈原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且有楚国第一诗人的美称,任三闾大夫,常于楚怀王商议国事,主张楚国齐国联合,共同抗衡秦国,多次反对楚怀王与秦国交好的举动。秦昭王在武关扣留楚怀王之后,继续辅佐楚顷襄王。楚顷襄王六年(前293年)楚顷襄王谋划再与秦国讲和。屈原斥责楚顷襄王和子兰,楚顷襄王大怒,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屈原因此被驱除出郢都,被流放于更偏远的江南地区。历时十八年。然而,正是因为流放,使得屈原广泛地接触了底层的人民群众,也接触了丰富生动的楚国民间文化,留下来留下千古不朽绝唱《离骚》。 楚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年)秦武安君白起率军攻破了楚国都郢都,楚顷襄王被迫迁都。屈原虽日夜思念郢都,却因被放逐而不能回朝效力祖国而十分痛苦和悲伤,从行至长江边,作《怀沙》一赋。怀抱一石,投入汨罗江而死。后世端午节吃粽子即是为纪念屈原。 屈原出自楚国公族屈氏,屈氏与昭氏、景氏并称王族三姓,屈原曾任三闾大夫,据说就是掌管昭、屈、景三氏的事务。屈,昭,景为楚国大姓。屈氏子孙如屈重、屈完、屈到、屈建等,在楚国都曾担任过要职。屈原的父亲叫伯庸。到了屈原这一代,屈氏为高官的人不多,只有屈原和后来被秦国俘虏的大将屈匄。屈原楚辞《九章》中的《惜诵》曾说道:「忽忘身之贱贫」。很可能当时这个贵族家庭已经衰落了。 屈原的出生日期,据近代许多人研究的结果,大概不出于楚宣王二十七年(前342年)到三十年(前339年)之间。屈原在《离骚》中说: 这句是说太岁星逢寅。 屈原觉得自己的生辰有些与众不同,所以他在《离骚》中说: 这4句是说:父亲看到我生辰不凡,给我起了个好名字,名字叫做「平」,字名叫做「原」。而东汉王逸在《楚辞章句》中解释屈原的名字时说: 所以名「平以法天」,字「原以法地」。同他的生年月日配合起来,照字面上讲,「平」是公正的意思,平正就是天的象征;「原」是又宽又平的地形,就是地的象征,屈原的生辰和名字正符合「天开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寅」的天地人三统。这在今天看来,只是个巧合,原无所谓,可在当时却认为是一个好兆头。 屈原是楚国贵族 。精通历史、文学与神话,洞悉各国形势和治世之道;人聪明,口才好。司马迁《史记》说他是「博闻强志」,「娴于辞令」。20多岁就做了楚怀王的左徒。左徒比楚国的宰相:令尹,只低一级。他对内和楚王讨论国家大事,发布号令,对外接待宾客,应付诸侯。楚王很信任他,还让他草拟法令,又让他出使齐国,联齐抗秦。足见屈原曾是楚国兼管内政外交的重要官员。但他的改革精神和措施,却招来了楚国贵族大臣们的反对和嫉妒。反对者的代表就是楚怀王的宠妃郑袖、儿子子兰和上官大夫靳尚。这批人只想维护自己的贵族特权,而忽略了国家的长远利益。这批人整天围在楚怀王身边,左右怀王的言行。楚怀王,听信了谗言,渐渐疏远了屈原。 楚怀王十六年(前313年),为了破楚、齐联盟,秦国派张仪带了很多银钱到楚国活动。张仪贿赂了楚国的一批权贵宠臣,又欺骗楚王说:「楚国如果能和齐国绝交,秦国愿意献出商、-{于}-一带六百多里土地。」利令智昏的楚怀王听信了张仪的话,就把相印授予张仪,封张仪为相;贪图六百里的商、-{于}-之地,真的和齐国断绝了合纵之盟;还派人跟张仪去秦国受地。张仪回秦国后装病,三个月不见楚使。怀王还以为是张仪怪他绝齐不够坚决,又派人去辱骂齐王一通。齐王大怒,断绝了和楚的合纵,反而和秦国联合起来了。这时张仪才出面对楚使说:「您为什么不接受土地呢?从某地到某地,长宽六里。」六百里变成了六里,楚使很生气,归报怀王,怀王大怒,先后两次兴师伐秦,结果都被秦打败,丧失八万军队,大将军屈匄、裨将军逢侯丑等70余人被秦军俘虏,还被占去汉中大片土地。 这时怀王稍有醒悟,「悔不用屈原之策」,于是复用屈原,让他出使齐国,重修楚齐之盟。秦国两次大败楚军之后,也怕齐、楚复交,于是主动提出退还汉中之地的一半以求和。楚怀王恨透了张仪,提出不要汉中地,只要张仪头。秦惠王本不同意,张仪却胸有成竹地说:「以我张仪一个人就能抵得上汉中的土地,臣愿意到楚国去。」张仪到楚以后,贿赂了郑袖、靳尚之流,在楚怀王面前一番花言巧语之后,糊涂透顶的楚怀王居然又把张仪给放了;还和秦王结下了婚姻关系。等到屈原使齐回来,说明利害,怀王想追回张仪,张仪早已走得无影无踪了。这样楚国对齐国又一次大失信用。前305年,楚怀王二十四年,楚又一次背齐合秦,去秦迎亲;第二年,怀王还与秦王会于黄棘(今河南新野县东北)、接受了秦退还的上庸之地(今湖北竹山县)。当时屈原虽竭力反对,结果不但无效,反而遭到了第一次流放,流放到了汉北地区(今安康一带及汉水上游地区)。 前303年,楚怀王二十六年,齐、韩、魏三国攻楚,声讨楚违背纵约。楚向秦求救,还把太子送到秦国作人质。第二年,楚太子杀了秦大夫逃回楚国。前301年,楚怀王二十八年,秦以此为借口,联合齐、韩、魏攻楚,杀楚将唐昧,占领了重丘 (今河南泌阳县东北)。第二年又攻楚,消灭楚军2万,又杀楚将景缺。这时,昏庸的怀王才又想起齐楚联盟的重要,让太子质于齐以求齐楚联盟反秦。前299年,秦又攻楚,取楚八城。趁这形势,秦昭襄王「邀请」怀王在武关(今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东)相会。 屈原此时已从汉北的流放地返回,和昭雎等一起,力劝怀王不要赴会,说:「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无行。」可怀王的幼子子兰怕失去秦王欢心,竭力怂恿怀王前去。结果怀王一入武关,就被秦军扣留,劫往咸阳,要胁他割让巫郡和黔中郡。楚怀王被劫往咸阳,楚由齐迎归太子横立为顷襄王,公子子兰为令尹,不肯向秦割让土地,秦又发兵攻楚,大败楚军,斩首5万,取十六城。前296年,顷襄王三年,怀王死于秦国,秦国将他的尸体送回楚国安葬。楚国人都怜悯他,如同哀悼自己的父母兄弟。诸侯由此认为秦国不义。秦国、楚国断绝交往。 前293年,顷襄王六年,秦国派白起前往伊阙攻打韩国,取得重大胜利,斩首24万。秦国于是送给楚王书信说:“楚国背叛秦国,秦国准备率领诸侯讨伐楚国,决一胜负。希望您整顿士卒,得以痛快地一战。”楚顷襄王很忧虑,就谋划再与秦国讲和。屈原来说是绝对不能容忍的。他和楚国人民一样,一方面责怪子兰不该劝怀王入秦,以至使怀王死在秦国,又责怪他不该怂恿顷襄王向秦国屈膝投降。他写诗抒情,表达了他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的感情,又指出,怀王最后落到客死他国的下场,就是因为「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这对子兰形成了威胁,于是子兰指使靳尚到顷襄王面前进谗,使屈原第二次被流放到南方的荒僻地区。这次流放的路线,按《哀郢》分析,是从郢都(湖北江陵县)出发,先往东南顺江而下经过夏首(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东南)、遥望龙门(郢都的东门)经由洞庭湖进入长江,然后又离开了夏浦(湖北汉口),最后到了陵阳(据说是今安徽青阳县南)。 从顷襄王六年到十八年,楚国基本上被秦国掌握,俯首听命,不敢动弹。屈原对此痛心疾首,却又无能为力,眼看著国势日弱,民生多艰,只好以诗歌来抒发自己忧国忧民的心情。 秦昭襄王对楚顷襄王的妥协退让,并不满足。楚顷襄王十九年(前280年),秦将司马错攻楚,楚割让上庸、汉北地;第二年,秦白起攻楚,取邪、邓、西陵;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年)白起更进一步攻下了郢都,顷襄王只好跟那些执政的贵族们一起,狼狈不堪地逃难至陈都,「保于陈城(今河南淮阳县)」。《哀郢》所说: 就是描述这一片仓惶混乱的状况。屈原在这前后,曾沿江西上,还想看一看这满身疮痍的祖国和他终身辅佐的楚王。结果只看到强秦的步步进逼、楚国朝廷的腐败和昏庸。想为楚王「奔走以先后」,「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屈原,眼看著祖国一步步走向灭亡,自己却不能有一点作为,就埋下了以身殉国的思想,他过鄂渚(湖北武昌),入洞庭,溯沅水,经枉陼 (湖南常德武陵县)至辰阳(湖南辰溪),又折向东南,入于溆浦,暂时停留下来。不久又下沅江,入洞庭,渡湘水,到了长沙附近的汨罗江,楚都被秦攻破后,在极度苦闷、完全绝望的心情下,于农历五月五日投江自尽了。(约为前278年6月6日)。这一年大概是前278年,顷襄王二十一年,屈原当时62岁左右。不过,楚国实际上并未被秦所灭,直至55年后的前223年,才被秦所灭。 屈原作《渔父》表明自己不与世沉浮的决心: 屈原是个诗人,从他开始,中国才有了以文学著名于世的作家。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被誉为「衣被词人,非一代也」。他留下的作品,据《汉书·艺文志》记录共25篇。虽然有的篇章是否为屈原所作,还有疑议,但可以确定是屈原作品的还是占多数。如《离骚》,就是屈原最主要的代表作品,描写楚国的特殊名物。 屈原作品富于忠君爱国思想,斥责小人祸国,怨恨君主昏庸,具有振兴楚国的抱负,热切追求理想,甘愿以身殉国。屈原作品表现出个人品格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执著理想,独善其身,坚贞不屈,态度毫不妥协。 《离骚》诉说屈原的政治理想,批评群小的诽谤打击与楚王的妄信谗言,理想虽遭破坏,但自己决不妥协。《离骚》设想上天下地,上叩帝阍,但天门不开,屈原陈志无路,于是有去国远逝之想,又望见自己的故乡,最后决定以身殉国。 《离骚》是屈原在流放中的代表作品也是他一生中最伟大的诗篇。全篇三百七十三行,共二千四百九十个字,屈原将他的思想、感情、想像、人格融合为一,通过绮丽绚烂的文采和高度的艺术手法,倾吐自己的历史、远大的政治理想,表达对于昏庸王室和腐败贵族的愤恨,也表达了不与权贵妥协的意志,流露爱国家爱人民的深厚感情。《离骚》具有浪漫主义色彩,尤其是后半篇表现得更加浓烈。它采用了「比兴」手法,以生动的比喻,营造出一种幽远的意境。诗人还大量利用神话传说、历史人物、日月风云、山川流沙等,构成一幅异常雄奇壮丽的图画。《离骚》文采绚烂,结构宏伟,形式多变,把叙事、抒怀和幻想交织在一起,对后世文学的艺术技巧启发甚多。 即《怀沙》,《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思美人》,《惜往日》,《橘颂》和《悲回风》。其中《惜往日》一篇,宋魏了翁、清曾国藩和吴汝纶等都怀疑不是屈原所作。 《哀郢》倾诉他对国都沦陷和国家前途的无限哀伤,对人民的颠沛流离则寄予深厚的同情,并指出国破家亡的原因。本篇作于秦将白起破郢,楚王迁陈之年,叙述他春天离开郢都,经过夏首洞庭而至夏浦。路程日远,悲痛日深。篇中有百姓震愆,人民离散,大夏为丘,东门荒芜的话,确实有国破家亡之痛。篇中强烈地表示出他甘愿死于故乡,和伤悼乡土故国的深厚情感。因此在《哀郢》中所表现的感情,最为忧郁,最为哀苦。 本篇是叙述屈原从西南的溆浦到东北的汨跃罗的作品,是屈原绝命前不久之作。表现情感极为沉痛。 写放逐异域,孤苦伶仃的情怀。屈原一面追念北上的君王,一面又怀恋南方的故都。因为心中积压国家乡愁和种种痛苦的感情,所以产生一股难以排遣的哀怨。 亦为思念怀王之作。作《抽思》时怀王未死,故有「惸独不群,无媒在侧」之叹;到了《思美人》,怀王可能已死,故有「媒绝路阻」之语。想抒发哀情,只好寄言于浮云,致辞于归鸟了。 通过描写橘子的形态,以岁寒不凋的坚贞品格,来比拟自己秉承天赋美好的本质,坚守清高的立场,而不会随波逐流。 对自然现象、神话传说和古代史事,提出一百多个问题。屈原放逐以后,忧郁徬徨,精神上起了剧烈的动摇,旧信仰完全崩溃,对于自然界现象,古代的历史政绩,宗教信仰,以及自己的人生观,都起了怀疑,因而发出种种问题。正是司马迁所说的苦极呼天、人穷反本的意思。在篇中,屈原提出了百多个关于自然现象、神话传说和古代史事的问题。在古史和神话学的研究上极有价值。 本篇无论内容形式与情调,都与屈原其他的作品不同。故顾颉刚等怀疑不是屈原的作品。 是一套祭祀神鬼的舞曲。它的原始材料,大部份是楚国民间的祭神歌曲,是南方各地流行的巫歌,再编成歌、乐、舞合一的祭祀鬼神的舞曲,极富浪漫色彩,是中国歌舞的雏形。内容包括《东皇太一》(尊贵的天神)、《云中君》(云神,一说为雷神)、《湘君》和《湘夫人》(爱神)、《大司命》和《少司命》(命神)、《东君》(日神)、《河伯》(河神)、《山鬼》、《国殇》、《礼魂》(歌剧的尾声)。 《山鬼》全篇是山间女神的独白,诉说自己思慕恋人之苦和对爱情的忠贞专注。《国殇》追悼为国牺牲的将士,写战争场面的惨烈,与战士的勇敢杀敌,悲壮成仁。 屈原作品充满浓厚的浪漫主义与地方色彩,「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吸收神话传说素材,感情激越,热烈奔放,多写个人情志与想像,想像丰富,善用比兴与夸张手法。 语言运用上,屈原作品突破诗经格式,运用「兮」、「些」、「只」等虚助词,加强节奏感和音乐感,并常见双声叠韵、对仗与叠字。 古典文学专家孙次舟教授1944年9月在成都中国国民党《中央日报》发表文章《屈原是‘文学弄臣’的发疑(兼答屈原崇拜者)》,声称屈原是楚王弄臣,当时在文坛引起一片哗然,并遭到多人围攻。 后来他又再撰文《屈原讨论的最后申辩》,坚持自己的观点。而作家朱自清同意孙次舟的观点,并请出著名诗人、楚辞专家闻一多教授主持公道。闻一多次年在《中原》杂志发表《神话与诗:屈原问题——敬质孙次舟先生》,肯定了孙次舟对屈原的发疑是楚辞研究的重大发现,“孙次舟以屈原为弄臣,是完全正确地指出了一椿历史事实”。闻一多还进一步阐明了“断袖”说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在科举尚未施行的战国时代,文学家没有独立的社会地位和生存条件,他们只有依附于当时的国君与贵族才能生存,即成为“文学弄臣”。 司马光认为屈原自沉汨罗江是奇节,因此《资治通鉴》里并没有记载屈原的事迹。 清道光年间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汤鹏:“是故燕惠王有乐毅而不能用,楚怀王有屈平而不能用,项羽有范增而不能用,汉文有贾谊而不能用,唐德宗有陆贽而不能用,宋神宗有苏轼而不能用,此左右谮愬之罪也,此乾坤憾事也。” 1906年廖平作《楚辞新解》认为“《渔父》《卜居》,乃为屈子自作”,其他则为“屈子所传”,而“《楚辞》为孔子天学,《诗》之传记,与道家别为一派”。1918年廖平又作《五变记》称《楚辞》“辞意重复,非一人之著述,乃七十博士为始皇所作仙真人诗,采风雅之微言,以应时君命”。 1922年胡适在《读楚辞》中宣称︰“《九歌》与屈原的传说绝无关系,细看内容,这九篇大概是最古之作,是当时湘江民族的宗教歌舞。……屈原是谁?这个问题是没有人发过问的。我现在不但要问屈原是什么人,并且要问屈原这个人究竟有没有?” 1923年4月8日陆侃如发表《屈原评传》,逐条驳斥了胡适《史记·屈原列传》是“伪作”说,又说:“屈原这人是有的。他是战国时人。” 当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刚成立不久,为了呼应世界和平理事会、争取国际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决定由郭沫若、游国恩、郑振铎等人组成「屈原研究小组」,并将屈原的作品整理成集,以白话文的形式出版发行。 高丽文人李奎报在《东国李相国集》中作“屈原不宜死论”以评价:“古有杀身以成仁。若比干者是已。有杀身以成节者。若伯夷叔齐是已。比干当纣时。其恶不可不谏。谏而被其诛。是死得其所而成其仁也。虎王伐纣。犹有慙德。凡在义士。不可忍视。故孤竹二子。扣马而谏。谏而不见听。耻食其粟而死。是亦死得其所而成其节也。若楚之屈原。擧异于是。死不得其所。祇以显君之恶耳。夫谗说之蔽明。邪谄之害正。自古而然。非楚国君臣而已。原以方正端直之志。为王宠遇。专任国政。宜乎见同列之妬嫉也。故为上官大夫所谮。见疏于王。此固常理而不足以为恨者也。原于此时。宜度王之不寤。灭迹远遁。混于常流。庶使其王之恶。渐久而稍灭也。原不然。复欲见容于襄王。反为令尹子兰所谗。放逐江潭。作湘之累囚。至是虽欲遁去。其可得乎。是故。憔悴其容。行吟泽畔。作为离骚。多有怨旷讥刺之辞。则是亦足以显君之恶。而乃复投水而死。使天下之人。深咎其君。乃至楚俗为竞渡之曲。以慰其溺。贾谊作投水之文。以吊其冤。益使王之恶。大暴于万世矣。湘水有尽。此恶何灭。且纣之恶。久已浮于天下。虽比干不死。未免为独夫而取刺于万世矣。虎王擧大义忘小嫌。卒王天下。功业施于万世矣。则其德不以二子之死大损也。况二子非虎王之臣也。乃纣之臣。谏伐其君而死。以成其节也。何与于虎王哉。若怀王则听谗疏贤而已。当时此事。无国无之。原若不死。则王之恶。想不至大甚。吾故曰。原死非其所。以显其君之恶耳。予之此论。乃所以雪原之冤。而益贬其君之恶。庶以讽后之信谗斥贤耳。非固讥原也。惜也其死之非其所宜也。呜戏。”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在中国,人们会在端午节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 楚国人民十分想念屈原,民间流传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都和屈原有关。赛龙舟相传是为了打捞屈原的尸体,或以鼓声吓走吃屈原遗体的鱼。(一说是为了纪念越王勾践操练水师,另说则是纪念伍子胥)不过仍然充分反映了人们对屈原的热爱,也说明了屈原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续齐谐记》载据说屈原死后,人们投祭屈原的食品,都被蛟龙抢走了,而蛟龙却忌惮楝树叶和五色丝线,所以人们就把米包成粽子来祭祀屈原。另说则是纪念伍子胥。 这些传说都不可靠,据闻一多《端午考》考证在屈原投江之前,吴越一带已有端午节存在,但从屈原2200多年前逝世一直到今天,中国社会主流所公认的一直是端午节祭祀屈原。 由于屈原忠君爱国,却不得不自杀于江边,后人将其奉为诸「水仙王」之一,认为屈原在天之灵可以保佑渔民、船员及水上贸易商旅。
wiki_zh\AA\wiki_09
一国两制 一国两制意指「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代领导人邓小平在1980年代为了实现中国统一之目标所提出的宪法原则。最早是为了改变中华民国政府撤退至台湾后的海峡两岸关系,总统蒋经国则以一国良制(One China, Better System)回应邓小平。 后来相继适用于过去分别为英国和葡萄牙殖民地、实施资本主义制度的香港及澳门,将两地变为特别行政区。邓小平主张中华民国持有的南京条约等大清与列强所签之条约无效,在中国和平统一时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能够代表一个中国,并且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而中华人民共和国也多次对外主张其对港澳之主权政策,并且要求其他国家应该要认识到一国两制政策。1990年代起,港澳保留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政治制度,继续拥有自己的政治管治制度、法律体系、金融经济政策事务以及对外关系50年,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地区则继续实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学界认为西藏与中共所签订的《和平解放西藏十七条协定》是北京地方自治精神的初尝试,并形容和平协定是一国两制的滥觞。 1949年12月7日,于国共内战中不断战败的中华民国政府正式由成都市迁往台北市,并继续统治台湾、澎湖群岛、部分福建省离岛(金门和马祖)、东沙群岛和太平岛等地区,而刚由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初期决定采取「武力解放台湾」方针。直到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上已经控制中国大陆大部分地区后,中华民国则仅能控制台湾地区以及剩余部分岛屿。然而这时双方政府皆照著各自宪法条文声称自己为「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此后双方到1960年代末期前仍然发生多次小规模冲突,不过先前获得优势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在美国派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后,始终未能成功取得台湾和其周边岛屿。而这时联合国创始会员国的中华民国政府仍然被联合国认可为中国合法政府并保有中国代表权,同时继续担任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 之后中华民国政府长期认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非法叛乱组织,认为自身仍然拥有中国大陆的主权,并且中华人民共和国不能取代中华民国所代表的中国席次。中华民国政府的主张受到大部分非社会主义国家的认同,同时中华民国政府也长期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国际活动,并且要求其他国家尊重和理解。不过相对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1949年成立后也不承认中华民国政府,声称其已被消灭,并且坚持台湾地区为自身领土的一部分。1951年,大陆政府与西藏签署《十七条协议》,承诺保留西藏制度,一国两制之概念在西藏实行,最终实施了8年。1956年,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提出了「和平解放台湾」的构想,希望透过第三次国共合作来统一台湾。1961年6月,毛泽东在与印尼总统苏卡诺会谈时首次谈及容许台湾保持原来社会制度,并且提到「如果台湾归还祖国,中国就可以进联合国。如果台湾不作为一个国家,没有中央政府,它归还祖国,那么台湾的社会制度也可以留待以后谈。我们容许台湾保持原来的社会制度,等台湾人民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 之后在1963年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周恩来将其对台政策归纳为一纲四目,其内容已经隐含后来一国两制的概念。到了1971年10月25日的联合国大会上,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所提出「关于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之提案」获得通过,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便取代中华民国在联合国的中国代表权。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更进一步与多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相对地中华民国的邦交国家则逐渐减少。而在1979年美国政府正式与中华民国政府断交,并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建立正式全面的外交关系后,大部分国家已经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为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虽然海峡两岸仍然继续处于政治对立并且各自统治的状态,但是后来中国大陆改革开放促使海峡两岸的经济与文化交流渐趋频繁。 1978年10月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副总理邓小平在会见日本文学评论家江藤淳时提到:「如果实现祖国统一,我们在台湾的政策将根据台湾的现实来处理。比如说,美国在台湾有大量的投资,日本在那里也有大量的投资,这就是现实,我们正视这个现实。」其中邓小平在最初构想中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统一后将会尊重台湾的现实情况,并且继续保护外商投资。 1978年11月14日,邓小平在结束对泰国、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国是访问并且准备途经缅甸返国时,在与缅甸总统吴奈温会谈中谈到台湾问题时表示:「在解决台湾问题时,我们会尊重台湾的现实。比如,台湾的某些制度跟生活方式可以不动,但是要统一。」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全会公报在提及台湾问题时,首次以「台湾回到祖国怀抱,实现统一大业」来代替「解放台湾」的说法。 1979年1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了《告台湾同胞书》,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部长徐向前也发表了关于停止自1958年起对金门县炮击的声明。在声明中表示海峡两岸应该尽快结束分裂局面,并且呼吁结束海峡两岸军事对峙局势、开放海峡两岸三通以及扩大海峡两岸关系交流等方针。在这次公开信再度重申中华人民共和国期望和平统一的态度,并且被视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针对台湾最早制定的政策内容。 1981年9月底,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在向新华社记者发表的谈话中提到:「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并可保留军队……台湾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同外国的经济、文化关系不变。私人财产、房屋、土地、企业所有权、合法继承权和外国投资不受侵犯。」 1982年1月,邓小平更进一步表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两制是可以允许的,他们不要破坏大陆的制度,我们也不要破坏他那个制度。」 1983年6月4日,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主席邓颖超:「在统一的大前提下,一切问题都好商量,总会求得合情合理的解决。」 1983年6月26日,中共中央军委主席、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邓小平会见美国新泽西州西东大学政治学教授杨力宇时重申:「祖国统一后,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有自己的独立性,可以实行同大陆不同的制度。司法独立,终审权不须到北京。台湾还可以有自己的军队,只是不能构成对大陆的威胁。大陆不派人驻台,不仅军队不去,行政人员也不去。台湾的党、政、军等系统,都由台湾自己来管。中央政府还要给台湾留出名额。」而在杨力宇的文章中则提到邓小平针对台湾问题所提出的一国两制作法被指实际上取自于联邦制想法,不过后来这一论点则是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所否认。后来邓小平对于海峡两岸关系未来统一的政治构想被归为邓小平理论的一部份,其中主张以特别行政区的方式管理台湾、但是比后来实施的香港和澳门地区拥有如军队、司法、政治制度等有更多自治权。 随著英国租借香港新界地区即将在1997年6月30日届满,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英国自1979年开始便对香港主权移交问题进行多次讨论。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主张拥有香港地区主权并且强烈要求将香港列入自身领土,相对地长期经营香港行政机构和经济建设基础的英国政府则是关心以资本主义为主的经济体系是否能够融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中。同时英国政府还极力避免为香港现行政治体系和经济结构随著与中国共产党统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并,使得过去许多建设和系统都因而遭到同化或者瓦解。对此中共中央军委主席兼中顾委主任邓小平在1984年6月22日时提到: 其中邓小平所提出的一国两制方针确保香港政府同意接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拥有其主权并且由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外交和军事政策,进而确保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体上仍然能够掌握所有中国一级行政区;而相对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也保证香港地区和其他中国大陆地区有所差异,香港能够不同于其他省份能够维持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享有自身独立的政治和行政体系。12月19日,邓小平会见撒切尔夫人时谈到:「我还对日本朋友说,如果开放政策在下一世纪前五十年不变,那末到了后五十年,我们同国际上的经济交往更加频繁,更加相互依赖,更不可分,开放政策就更不会变了。我还想请首相告诉国际上和香港的人士,「一国两制」除了资本主义,还有社会主义,就是中国的主体、十亿人口的地区坚定不移地实行社会主义。主体地区是十亿人口,台湾是近两千万,香港是五百五十万,这就有个十亿同两千万和五百五十万的关系问题。主体是很大的主体,社会主义是在十亿人口地区的社会主义,这是个前提,没有这个前提不行。在这个前提下,可以容许在自己身边,在小地区和小范围内实行资本主义。」 1984年6月,时任中国共产党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邓小平称: 1984年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赵紫阳与英国首相柴契尔夫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共同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中英联合声明》,而包括中共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李先念也前往签署现场。《中英联合声明》指出是收回香港地区为全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决定于1997年7月1日对于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而英国政府也必须于1997年7月1日将香港交给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有关香港未来制度议题上《中英联合声明》重申将会实施一国两制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会确保其社会主义制度不会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实施并且保留后者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英国政府在1985年5月27日互相交换批准书,并且向联合国秘书处登记而使声明正式生效,并且取代过往签订的《南京条约》和《北京条约》效力。 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葡萄牙政府进行有关澳门半岛、氹仔和路环主权移交问题的会谈时也再度提出一国两制原则,同样是葡萄牙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拥有外交和军事方面的主权、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则是将会确保社会主义制度不会在澳门实施,并且提供行政自主权和经济自由化以维持资本主义制度和原本生活方式等权利。双方最后于1987年4月13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赵紫阳与葡萄牙总理施华高在北京市签署关于澳门问题的《中葡联合声明》,双方在1988年1月15日互相交换批准书后《中葡联合声明》正式生效。 之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便依照《中英联合声明》和《中葡联合声明》所提到的一国两制原则和其他基本政策,分别在1990年4月4日和1993年3月31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香港在1997年7月1日时正式移交给中华人民共和国,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实施一国两制并且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而澳门主权则是在1999年12月20日正式移交给中华人民共和国,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实行一国两制方针并且设立澳门特别行政区()。 一国两制政策提到尽管在香港回归和澳门回归并且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土一部分后,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期统治的中国大陆地区仍然施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民主集中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能够在国家有其必要时设立特别行政区,并且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将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特别行政区自治区域内施行的法律规定。而为此所个别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则作为特别行政区的最高法律,并且作为特别行政区地方性法律的基础以实行高度自治。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亦表示经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体会议通过的基本法本身有宪-{制}-性质,这也使得基本法又有「小宪法」之称。 在基本法中主要规范了特别行政区与中央政府的关系、居民的权利和义务、政治体制、经济社会事务和对外事务等,也明订在特别行政区内施行的各项制度。其中一国两制政策一方面肯定中国作为政治实体的独特性,另外一方面在单一主权下各个地区可以安排不同的政治和经济制度。根据基本法内容香港和澳门两个省级特别行政区政府负责自身地区事务,并且经常称作「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及「澳人治澳,高度自治」。而在和平时期绝大部分全国性法律不适用于特别行政区内,各个特别行政区因应需要自行订定法律,并且实施依照基本法规定适用于特别行政区的全国性法律。而当地特别行政区政府领导人则被称为行政长官,俗称「特别行政区首长」或者是「特区首长」、「特首」。 而过去分别为英国与葡萄牙殖民地的港澳地区得以继续保留其既定-{}-制度,并且在统一后至少50年内维持高度自治系统,不过特别行政区的外交与军事则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负责。其中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宪制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一章第五条中便提到:「香港不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和政策,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变。」不过,针对香港和澳门分别在2047年以及2049年过后是否有政策改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以及官方文件上从来没有公开表示。在1988年6月3日,邓小平在会见「『九七』年代的中国与世界」国际会议全体与会者时指出: 在《中英联合声明》和《中葡联合声明》发表后,香港与澳门地区决定实施各自的基本法以维持一国两制原则。根据双方个别的基本法规定特别行政区拥有多项事务高度自治的权利,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司法权以及终审权。其中凭借著基本法使得香港与澳门分别成立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作为行政机构,以及包括作为立法机构的香港立法会与澳门特别行政区立法会和作为检察机关的律政司与澳门特别行政区检察院。同时作为司法机构的香港司法机构与澳门特别行政区司法机关拥有独立的审判权和终审权,其中香港继续实施英国的普通法,而澳门则继续使用葡萄牙的民事法律制度。虽然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和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会经由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选举选出,但是连同特别行政区的主要官员都必须提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央人民政府)任命,这意味著实际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对于主要官员人选仍然拥有否决权。 特别行政区政府可以自行处理各种内部事务,制定出入境、海关政策、公共财政政策、社会治安以及引渡法规定。同时特别行政区政府在基本法框架内得以制定订定有关该地区教育、文化、体育、社会福利等政策,而在特别行政区中不适用在中国大陆施行的文化产业相关法律规定。在公众教育以及大众传播也未强制使用简化字以及现代标准汉语,其中香港地区的法定语言为中文以及英语,而澳门地区的法定语言则为中文以及葡萄牙语,而香港和澳门则以繁体中文书写、以粤语作通用语言。在经济和民生上,特别行政区按基本法规定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而不实行中国大陆地区的社会主义制度和政策。同时特别行政区可以自行制订自己的流通货币和财政方针,港元和澳门币分别继续作为香港与澳门的流通货币。另外基本法还提供宪法所保障的人权和自由等权利,同时基本法的条文也让《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获得宪法保障地位。 由于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过去曾经分别被英国以及葡萄牙管治过,在这般背景下使得主要官员、政府机构乃至于法律设计上有部分相似地方,例如双方都有廉政公署、审计署、终审法院和民政总署(港称民政事务总署)等机构,同时两个地区都不同于中国大陆地区而采行靠左行驶的方式。不过两个特别行政区在制度上也有不同处,分别包括有保留传统的政府架构、法律体系不同、澳门没有高等法院等。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是以较早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为蓝本所通过的修订版本,因此香港与澳门两者的基本法在内容上有些许不同之处,不过这也避免了很多宪-{制}-法律中的问题与漏洞。 2004年3月8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王兆国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草案)》时称:宪法修正案(草案)在宪法第十四条增加第四款「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在宪法第三十三条中增加第三款「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在宪法第五十九条第一款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规定中增加「特别行政区」,将这一款修改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各少数民族都应当有适当名额的代表。」 总部位于首都北京市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央人民政府)透过设立在香港的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保持联系,同样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也在澳门设立驻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来与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进行商谈。而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与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则为了能够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建立双向沟通管道,分别在北京市设立了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驻北京办事处与澳门特别行政区驻北京办事处作为对口。而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法的性质使得其最终解释权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拥有,而其下还分别设立了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委员会以及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委员会以提供相关意见。而《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条则指出,如果香港法院审理案件时需要对基本法有关中央人民政府管理事务或者是中央人民政府和香港关系的条款进行解释、而该条款的解释又影响案件判决,香港终审法院应该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要求解释。 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规定,有关特别行政区的外交以及国防事务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负责。其中在外交谈判或者是仅限国家参加的国际组织与会议可能直接影响特别行政区时,特别行政区政府可以派遣代表加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另一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也在两个特别行政区分别派遣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与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澳门部队,而其费用则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承担。不过在特别行政区对外事务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则授权特别行政区政府得以依照基本法内容自行处理相关事务。其中在不限国家参与的情况时,特别行政区则可以使用「中国香港」(Hong Kong, China)和「中国澳门」(Macau, China)的名义参与国际组织、国际事务与体育竞赛。例如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便由于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而同为世界贸易组织的会员,同时香港也是亚太经济合作会议的经济体成员之一,不过澳门在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会议中则没有决策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自1979年计划将一国两制方针扩展至由中华民国政府实际管辖的台湾地区,并且作为其在台湾问题上的主要统战诉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还向中华民国政府提出一国两制并且如同香港和澳门赋予特别行政区的地位,其中特别行政区内除了可以自行处理文化、经济、外交、国防事务以及制订国际贸易政策,并且让中华民国政府得以继续保留权力、不会解散于台湾设置的民意机关、能够参与世界贸易组织等团体和有限度保留自身军队(不会对中国大陆构成威胁)等特别规定,但是种种提议都遭到中华民国政府拒绝。其主要原因在于中华民国不同于香港和澳门过去被视为英国以及葡萄牙的殖民地,除了现时仍然有17个主权国家愿意提供外交承认而将其视为主权国家外,实际上其所统治的台湾地区在政治、外交、经济和军事等方面都享有自主性和独立性。面对这一情况,中华民国政府继续维持现状(有外交承认是中华民国的主权国家象征),而且中华民国政府在宪法上至今仍未宣告放弃大陆地区的主权。 早在1982年时,时任中华民国总统蒋经国便提出“一国良制”以反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提案;李登辉总统时则于1999年卸任前针对一国两制提出了特殊的国与国关系,同时行政院大陆委员会也继续沿用一国良制的说法并且主张中国大陆应该实现民主、自由和均富。中华民国在2000年由民主进步党执政后一度海峡两岸双方的会谈进度中止,同时陈水扁在总统任内也提出了一边一国论述。其中包含台湾内部倾向中国统一的主要政党以及许多社会舆论大都强力反对一国两制提案,并且各自提出自身观点作为回应。 根据2001年行政院大陆委员会的统计,大约80%的民众反对一国两制政策,仅有10%的民众支持该项方针。其中反对中国共产党人士便曾经提出一国两府、《国家统一纲领》、一国两区、邦联制、联邦制等建议,而一些人士认为一国两制所提到的「一国」应为中华民国而非中华人民共和国。不过也有少部分台湾民众公开表示支持一国两制原则,这包括有作家暨政治评论家李敖等人。当前中华民国社会民众中普遍支持继续维持现状,并且反对短期内实现中国统一或台湾独立。其中随著台湾陆续推动民主化运动以及本土化运动,甚至在1990年代举办中华民国总统直接选举等一系列政治改革,这使得台湾内部支持台湾独立运动的人士比例逐渐上升,部分台湾民众也开始对于争夺中国代表权不感兴趣。在2010年12月由行政院大陆委员会所作的民意调查中指出有高达87.3%的台湾民众认为应该维持现状,而分别有6.4%以及1.2%的人士分别主张尽快宣布独立或者尽快统一。而2011年时,以「您认为台湾与中国大陆哪里才是祖国」为问题进行的调查显示有89.3%的受访者选择台湾为祖国,仅有5.7%的民众选择中国大陆。在2013年的TVBS民调中心电话访问民调中则指出如果海峡两岸关系只有一种选择时,则有71%的民众希望台湾能够获得独立,而仅有18%的受访者倾向与中国大陆统一。而在2014年受到行政院大陆委员会委托的民意调查则指出10%和1.1%的台湾民众选择「维持现状后统一」和「尽速统一」,而17.6%以及4.7%选择支持「维持现状后独立」和「尽速独立」,而广义上选择维持现状的人数比率则占88.6%。 另外一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否认中华民国统治的台湾地区具有政治独立性的主张,多次宣称拥有台湾地区主权,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也逐渐认知到民族意义的中国尚未完全统一或分裂分治。一国两制方针至今仍然是官方政策,在胡锦涛担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曾实质停止宣传一国两制。其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新制定的《反分裂国家法》中便未提到一国两制原则,相对地其假设台湾采取中立并且不自行宣布独立。而在2005年中国国民党和平之旅之后中共开始进行海峡两岸双方交流与谈判,到了2008年中国国民党重新执政后两岸官方会谈重新展开,其中马英九政府在处理海峡两岸关系上决定采取「不统不独不武」的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则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开始与中华民国政府进行官方交流,之后陆续设立两岸定期航线、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湾旅游以及双方共同签署《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始著重逐步推动经济一体化,并且进一步与中华民国方面展开经济和政治上的密切互动。 习近平在2012年中共十八大就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后,开始重新提起一国两制。在2014年9月6日会见新党主席郁慕明及新同盟会长许历农时习近平表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我们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不是主权与领土的再造」,并且表示会充分考虑现实情况后具体实现之。对此,时任行政院长江宜桦重申拒绝一国两制的立场,朝野政党也表示无法接受。 2019年1月,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40周年纪念大会」宣布继续以一国两-{制}-作为两岸统一大政方针,对此总统蔡英文立即回应,台湾绝不接受一国两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设法和西藏噶厦进行一系列接触均无果后,1950年2月15日,中共中央西南局、西南军区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联合发出进军西藏政治动员令。同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昌都战役中成功占领康区西部的昌都地区(当时属于西康省,此前在康藏战争中被西藏噶厦派兵占领),歼灭藏军5700多人并且俘虏包括噶厦派来的昌都地区总管阿沛·阿旺晋美等在内的噶厦军政人员,最后迫使藏军向中国人民解放军投降。 1951年2月,西藏噶厦(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的代表团前往北京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代表李维汉等人谈判。同年5月23日,双方代表团在北京签订《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其中噶厦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拥有对于西藏地区的主权,而中央人民政府则承诺暂时维持西藏现有的社会阶级和政治架构、共同打倒帝国主义与中国国民党势力,同时承诺在前几年暂不实行民主改革,从而暂时保留了三大领主对农奴的权利,并且定明“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民族政策,在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之下,西藏人民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权利”、“西藏地方政府应自动进行改革”。此后,在今西藏自治区的范围内,同时存在三个地方政权,即西藏地方政府(噶厦)、班禅堪布会议厅(1953年改为班禅堪布会议厅委员会)、昌都地区人民解放委员会。1956年,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成立,吸收了上述三方面及中央人民政府的代表参加,此后三方面的权力逐渐向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转移。1959年藏区骚乱中,十四世达赖从西藏流亡至印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宣布解散西藏地方政府(噶厦),由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行使西藏地方政府原有职权。随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才开始在西藏推行民主改革。1965年,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 十四世达赖喇嘛一直主张西藏自治、不追求独立,2005年他提出在大藏区按照一国两制的办法实行“高度自治”,而且自治权利应比香港、澳门更大。他表示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针对一国两制有所规定,因此他的这项建议应该可以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接受,并且表示如果同意大藏区实施一国两制-{}-作法时他将会结束流亡返回西藏。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媒体对此反驳称,一国两制是专门为香港与澳门这类曾经遭到西方国家作为殖民地统治、实施资本主义制度的地区所施行,而西藏自从元朝开始便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因此并不存在类似香港或者澳门地区的问题。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也认为西藏独立运动成员可能借由一国两制的方式,借由自治的名义方便往后推动独立。此后达赖方面未再多提一国两制,不过他还是强调自治的理念,并多次称不会寻求独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都认为,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保障下,一国两制政策已经分别成功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实施。 英国政府在部分提交国会的《香港半年报告书》中均认为,一国两制原则在香港运作良好,《中英联合声明》所承诺的权利及自由也得到尊重,亦同时表示近年一些事件引起英国政府及国际社会对一国两制落实情况的关注,引起香港特区政府回应指其他国家不应干预香港内部事务。欧盟发表的《2012年香港年报》也认为,一国两制在香港运作良好,香港人的人权自由继续受到尊重,法治、市场经济及营商环境继续得以维持。2012年,美国国会美中经济与安全审议委员会报告中,在有关香港的部分就香港一国两制的持续实施表达关注,并且重提应制定美国-香港政策法报告。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发言人反驳称,一国两制正有效运作,报告就香港一国两制的持续实施表达的关注毫无根据。 香港大学民意研究计划在2015年9月的民意调查报告显示,对一国两制感到信任的43.3%民众低于感到不信任的50.0%民众,而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信任度也回升至35.5%;然而有36.8%以及44.1%的香港民众分别不信任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同时对于香港前途的信心程度则由1997年7月的72.7%下滑至2015年9月的44.0%。虽然一国两制已经在香港和澳门地区实行,但是《苹果日报》质疑一国两制实际上并没有如其所述在2047年以前给予高度自主,甚至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针对香港地区进行多次干涉。 香港法学学者、香港大学法律系副教授戴耀廷曾任《香港基本法咨询委员会》的学生代表,其对一国两制的实施曾带有批判和怀疑。他在法律系的学士论文是研究一国两制如何在台湾实施,认为在实施上要面对很多问题。一国两制本身是充满矛盾的产物,两制冲突是必然。中港两地无论经济制度、社会状况均有不少差异,要结合并不容易,戴称「当时希望有一国两制,但又不是天真到觉得一国两制无问题。」 香港政策研究所董事暨行政总裁及基本法咨委会成员冯可强对一国两制的运作模式的理解,是委员会成员都希望香港走向民主,最终实现全面普选。香港继续沿用普通法系,与中国特色大陆法系不会互相干预,「河水不犯井水……总之内地归内地、香港归香港,大家互相尊重,同时香港继续对中国经济作出贡献。」这个共识是因为当时大陆刚开始改革开放,无论法律、经济、城市管理等都比香港落后,不少官员都欲来港取经学习,中央亦很乐于接受意见,其中目标是香港能继续贡献中国的改革开放。而《基本法》起草过程中有一种意见是当时香港精英认为回归已经不可避免,故在当前条件下试图在《基本法》内获取更大的本地利益,以及聚焦于民主、实现普选及保护自身经济利益,「以本地利益优先,财产权优先,民主权利发展优先」。冯可强认为一国两制实施过程里,中央依据香港社会形势转变,治港方略变化可分为三阶段,即董建华第一任特首时期的「基本不管」,董建华下台后中央开始查找「要管」的法理依据,以及发表《「一国两制」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实践》白皮书,宣布对港拥「全面管治权」。冯认为一国两制下中央对港拥许多权力,最初备而不用且鲜有提及,以致被人忽略,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1条列明,「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意味「根据宪法,中央有权对香港做任何事」,问题只是他是否实践这权力和有多克制。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全国港澳研究会理事田飞龙指出,一国两制设计的初衷是让内地学习香港,它包含着「两制」互动融合的初衷初心。国家在一国两制中的利益体现于一直强调的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主权与安全即香港不能成为反国家基地,「这是任何一个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最基本的政治忠诚要求」。发展利益则是指香港要在不同阶段,根据其自身独特优势支持国家发展,「过去是帮助国家现代化,现在则在国家主场优势下参与及融入式发展。」 2006年,正值陈水扁当政时期,中华民国行政院大陆委员会提出169个案例指控中华人民共和国多次干涉香港市民自治的权利,并且严重干预司法系统以及言论自由。中华民国前总统李登辉和陈水扁曾批评一国两制使香港民主倒退、基本人权受侵犯、产业空洞化加速以及失业率大幅提高,并且认为香港政经困境的真正症结点在于香港丧失自主性与主体性。 《苹果日报》、《大纪元时报》等的评论认为,香港名义上虽然拥有自己的法律以及言论和表达自由,但是仍然出现打压异见人士和逐步压缩言论自由的举动,这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没收六四民主浮雕、拒绝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主运动人士入境等等。其中一些批评认为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仍然会暗中听从在北京市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指示,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暂缓按照基本法给予香港双普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解释基本法等作为也常被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试图干涉香港事务。例如2003年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二十三条准备立法时,便被担忧可能是为了大规模打击反对党并且破坏自主权。2013年3月时,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主任委员乔晓阳提出的「管理香港的人不能与中央对抗,不能企图推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论点,也引来香港部分民主派人士的批评。 2014年6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一国两制”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实践》白皮书中重申香港的高度自治权来源于中央授权,并强调“中央拥有对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全面管治权,既包括中央直接行使的权力,也包括授权香港特别行政区依法实行高度自治。对于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高度自治权,中央具有监督权力。”这引来部分香港反对派人士的批评和质疑,认为中国共产党领导高层是背弃一国两制的承诺,进而破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统治下香港实施民主自治的政策。例如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人文及法律学院助理教授贾廷思表示难以就「监督权力」评论。被问到有没有任何法律条文提及白皮书所谓「监督权力」,他表示若要辩论此问题,对方或会辩解《基本法》第12条暗示了有关权力,但贾认为该条文绝对没有作此表述。公民党法律界议员郭荣铿指,白皮书所谓「监督权力」之说没有明确法律基础,强调白皮书不能取代《基本法》成为宪法一部份,也不能作为解释《基本法》的文件。 就此问题,中国内地的一些法学专家强调,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高度自治权来源于中央授权,并非香港固有,中央与香港不是分权体制,不存在所谓“剩余权力”问题,希望香港的反对派人士理性面对中央与香港的关系。此前有内地学者研究认为,1986年初,在《基本法》起草过程中,港方起草委员李柱铭等人提出的“剩余权力”问题,后来并没有被《基本法》承认。 而对于白皮书抛出的对自治层拥有指挥权的概念,《明报》不署名评论指若中央依法直接对港行使管治权,香港与其他中国城市并无分别,而在白皮书中出现中央人民政府「向行政长官发出指令的权力」的说法,这个权力如何操作、由哪一个部门向特首发号施令未有明言,评论认为体现高度自治的特首变成受令于中央,客观上特首的管治威信势必大打折扣。 对中国中央政府来说,一国两制是一个整体,因此它不能仅仅对香港好,还是中国现代化、国际化整体战略方案的一部分。起草《基本法》时以保障香港法制优先,但中央保留人大释法条文(《基本法》第158条)。 2015年9月11日,中联办主任张晓明出席《基本法》颁布25周年研讨会时就香港政制表示,草拟基本法时的主导思想,是以特区政府作为核心的主要体制,「行政长官具有超然于行政、立法、司法三个机关之上的特殊法律地位」。张晓明于研讨会发表致谢辞说,香港于回归前及回归后,也没有实行过任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他说,「作为领导特区政府的行政长官,他所具有的双首长身分和双负责制的责任,使得行政长官具有超然于行政、立法、司法的三个机关之上的特殊法律地位,处于特别行政区权力运行的核心位置,在中央政府之下,特别行政区的三权之上起着连结的枢纽作用」。 有关言论引发巨大争议,多位政界人士对此作出评论。9月14日,香港大律师公会发表声明,对张晓明的演讲内容的讨论表示深切关注。声明提到,基本法清晰界定了三权的关系和权责。大律师公会坚信「权力分立」的法律概念在基本法底下得到充分的落实。张晓明「超然于三个机关之上」的描述,难免被解读为特首「凌驾于三权之上」,引起公众忧虑,大律师公会对此深表遗憾。大律师公会又促请张晓明及律政司司长早日作出澄清,「消除香港市民以及国际社会对香港在一国两制下秉行法治的疑虑」。 同日,23名泛民立法会议员以泛民会议名义发表联合声明,引用基本法三项条文,说明特首权力受多重制衡,因此超然一说是无中生有。泛民会议表示希望张晓明能「尊重『一国两制』及《基本法》,勿再发表损害香港核心价值的言论」,又促请梁振英「公开重申会遵守本地法律,并按基本法条文接受立法与司法的制衡」。9月15日,梁振英在政府总部会见记者时,评论了张晓明的演说内容,指张晓明在演说中并无使用「凌驾」字眼,有人没在现场听而作出批评,出现断章取义或误导的情况。9月16日,梁振英又对传媒表示行政长官地位「确实是超然」。9月20日,香港律师会就张晓明的言论发表声明,重申两个基本原则:「司法独立对法治的重要」和「香港司法机构的专业及其制度健全」。 香港大学学生会中文期刊《学苑》副总编辑江旻谚就第五次释法后评价一国两制称“香港唯一的工具价值,只在证明『一国两制』的历史错误”,“香港民主运动的消亡,是台湾面对的反例,证明了『一国两制』是中国政府架构出的谎言”。 有部分学者希望用这种方法解决以巴冲突。 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其他国家为自治地方及国家利益考虑的平衡也有实行“一国两制”或类似政策。 香港国际关系学者沈旭晖在ViuTV节目《404之异国二域》探讨世界各地「一国两制」的地方,包括芬兰奥兰群岛、挪威斯瓦尔巴、美国北马里亚纳群岛、荷兰圣马丁、英国蒙塞拉特、英国萨克及根西、德国布辛根。
wiki_zh\AA\wiki_09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通称列宁(),是俄罗斯共产主义革命家、政治家和政治哲学理论家,曾担任俄罗斯共和国(1917年-1918年)、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1918年-1924年)及苏联(1922年-1924年)人民委员会主席(总理)。在他治理下,俄罗斯和往后的苏联成为接受布尔什维克(后来的苏联共产党)统治的一党制社会主义国家。列宁的思想体系根基于马克思主义,而其发展的政治理论则称为「列宁主义」。 列宁出身于富裕的辛比尔斯克中产阶级,在兄长亚历山大·乌里扬诺夫于1887年遭到处决后,他决定接受革命社会主义的政治立场。由于参与反对俄罗斯帝国沙皇专制制度的抗议活动,导致他遭喀山国立大学除名,他在随后几年则专注于法律学位上。1893年,他搬到圣彼得堡,成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高级干部,主张马克思主义。1897年,他因为而遭逮捕,至度过长达3年的流放生涯,期间迎娶娜杰日达·克鲁普斯卡娅为妻。他在流放结束后搬往西欧,透过出版而成为著名的政党理论家。1903年,他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意识形态分裂中扮演著关键角色,领导布尔什维克对抗尤里·马尔托夫的孟什维克。他鼓舞了1905年俄国革命的爆发,尔后则发起活动,以让第一次世界大战转为整个欧洲的无产阶级革命;作为马克思主义者,他相信这将推翻、且由社会主义社会替代。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推翻沙皇并建立俄国临时政府,列宁则返回俄罗斯。之后他领导发动十月革命,使布尔什维克推翻新政权。 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组成人民委员会(最高行政机关),部分权力则由民选的全俄罗斯苏维埃代表大会拥有。新政府曾为俄国立宪会议进行选举,但随后遭到废除。在与同盟国签署《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条约》后,俄罗斯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并在俄罗斯控制下,承认非俄罗斯民族国家独立。然而契卡也组织暴力行动以镇压反对者,造成数万人死亡、或关押至古拉格的集中营,史称「红色恐怖」。右派和左派团体共组反对布尔什维克的军队,但在1917年至1922年的俄国内战中战败。尽管俄罗斯政府决定重新分配农民、国家银行与大型工业的土地,不过为了应对战争破坏、与民众暴动,列宁在1921年推行混合经济体系的新经济政策,以促进经济成长。为了设法推进世界革命,列宁政府创办第三国际,期间发动波苏战争。1922年,俄罗斯和邻近国家签署《苏联成立条约》,宣告苏联成立。随著健康越来越恶化,列宁对于其继任者新当选总书记的约瑟夫·史达林权力不断增长表示反对,最后他于逝世。 列宁被广泛视为20世纪最重要且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也是评价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他是苏联普遍推广的个人崇拜对象,且持续到1991年苏联解体为止。他还成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意识形态象征,从而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带来显著影响。列宁为一名极具争议性和分歧意见的人物,马克思列宁主义者视其为社会主义的捍卫者,并为工人阶级实现正义;但左派和右派的批评者则将他视为极权主义专政的创始者,且应承担大量人权侵犯案件的责任。 列宁的父亲出身家庭,然而其民族出身仍未确定,部分可能是俄罗斯人、楚瓦什人、莫尔多瓦人或卡尔梅克人。尽管身处下层阶级的背景,在喀山国立大学学习物理和数学后,至任教,因而成为中产阶级。1863年中旬,伊利亚与结婚。玛丽亚的父亲是曾的医生,母亲则是与混血儿,拥有相对较富裕的出身背景,亦曾接受过教育。结婚后不久,伊利亚晋升成为下诺夫哥罗德小学主任,在辛比尔斯克工作长达6年;当中在第5年,他因为政府现代化计划而擢升为省级国立学校观察员,负责监督450多间学校的基金。由于其在教育上的贡献,因而赢得、且授予世袭俄罗斯贵族地位。 1870年4月22日,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出生于辛比尔斯克,并在数天后接受幼儿洗礼。列宁的童年暱称为「沃洛佳」,在他前面有姐姐(1864年出生)和哥哥亚历山大·乌里扬诺夫(1868年出生),其后则有妹妹(1871年出生)、弟弟(1874年出生)和妹妹(1878年出生),另外家里还有两个孩子在婴儿期便丧生。父亲伊利亚是虔诚的俄罗斯正教会教徒,他让的孩子都接受幼儿洗礼;不过信奉信义宗的玛丽亚对于基督教并不关心,这也跟著影响其孩子的观点。 列宁的双亲都是君主主义和自由保守主义人士,支持改革派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提出的1861年俄国农奴制度改革。他们避开政治激进分子,亦没有证据证明警方曾因其颠覆性思想罪而对列宁一家展开过监视。每年夏季,全家会在农村庄园度假。在兄弟姐妹之中,列宁与妹妹奥利加最为亲近;他生性极为好胜,且可能具有破坏性,但也经常承认自己的不当行为。他热衷于运动上,大部分空闲时间会待在户外或是下棋。接受乌里扬诺夫斯克古典中学纪律和保守的教育时,列宁则于学校表现杰出。 1886年1月,列宁的父亲颅内出血逝世,当时列宁16岁。随后列宁的行为举止变得古怪和挑衅,也很快宣布放弃对于上帝的信仰。与此同时,列宁就读圣彼得堡国立大学生物学系的兄长亚历山大,反对沙皇亚历山大三世君主专制的反动政治主张,开始投入研究遭取缔的左派著作、及组织反对政府的抗议活动。他还加入计划暗杀沙皇亚历山大三世的革命组织人民意志,并挑选其制作炸弹。但在发起刺杀行动前,共谋成员便遭到逮捕和审讯。1887年5月20日,列宁的兄长亚历山大遭到绞刑处死。尽管父亲和兄长的逝世为自己带来精神创伤,列宁仍然持续学习,并持有金质奖章毕业。尔后,他决定在喀山国立大学学习法律。 1887年8月,在开启喀山国立大学就读的生活前,列宁搬入了大学旁的公寓。在大学里,他加入由特定地区成员组成的,并当选大学同乡会委员会代表。到了12月,由于政府取缔学生社团的管制政策,他发动反对示威活动。警方因而逮捕列宁,且指控他为示威运动的主谋。随后他遭到大学开除,而后俄罗斯帝国内务部又将列宁放逐至有他家族房产的科库尔基诺。他在那里积极阅读书籍,且迷恋尼古拉·车尔尼雪夫斯基于1863年发表的革命小说《》。 列宁的母亲对于自己儿子的激进主张感到担忧,遂说服俄罗斯帝国内务部允许列宁返回喀山,然而就读大学的要求仍遭驳回。回到喀山后,列宁加入的革命讨论圈,因而首次接触卡尔·马克思于1867年的著作《资本论》。这引起他对于社会政治理论——马克思主义的兴趣,特别是社会阶段发展源于阶级斗争发展结果的观点,而资本主义社会最终将由社会主义社会、之后则是共产主义社会取代。由于注意到自己儿子的政治观点,列宁的母亲购买位于萨马拉州阿拉卡耶夫村的乡村庄园,希望列宁能够将注意力转往农耕上。然而列宁对于农场经营并无兴趣,他的母亲很快便卖掉土地,而保留建筑作为夏季居所。1889年9月,乌里扬诺夫一家搬到位于窝瓦河河畔的港口城市萨马拉,列宁还加入的社会主义讨论圈。 斯克利亚连柯和列宁都受到马克思主义影响,之后将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于1848年发表的政治文献《共产党宣言》翻译成俄语。列宁还开始阅读俄罗斯马克思主义者格奥尔基·普列汉诺夫的著作,并认同普列汉诺夫的论据;后者主张俄罗斯从封建制度移往资本主义至社会主义,必须凭借无产阶级或都市工人阶级才能实现,但并非仰赖农民阶级。该马克思主义观点不同于人民意志在1860年代发展的运动,该民粹派观点在俄罗斯革命运动具有主导地位,认为农民阶级能借由组建农民公社,得以越过资本主义、建立俄罗斯的社会主义。列宁虽然拒绝均田社会主义的论据前提,但也受到、谢尔盖·涅恰耶夫等均田社会主义者影响,并与数名民粹派人士交情甚好。 1890年4月,玛丽亚凭借著贵族遗孀在社会的影响力,说服当局同意让列宁参加圣彼得堡国立大学考试,列宁也因而获得大学甲等毕业成绩。然而列宁因为他的妹妹奥利加因伤寒逝世而未能出席毕业典礼。列宁持续在萨马拉居住几年,第一份工作为地区法院的律师助理,之后他成为当地律师。他把大部分时间全心投入激进政治,持续参与斯克利亚连柯小组,且构想在俄罗斯实行马克思主义的想法。受到普列汉诺夫工作启发,列宁搜集俄罗斯社会的资料,用于支持马克思主义对于社会发展、反驳民粹派主张的解释。他还针对农民经济学撰写文章,但遭到自由派杂志《》的拒绝。 1893年秋季,列宁搬往圣彼得堡。他先是担任大律师助理,后来在马克思主义革命组织担任高级干部;该组织受到德国社会民主党影响,也同样自称为「社会民主党」。他在社会主义运动中公开声援马克思主义,并鼓励在俄罗斯工业中心建立革命组织。隔年秋季,他领导马克思主义工人圈,并在得知警方特务试图渗透运动后,谨慎地掩盖相关作为。期间,他与支持马克思主义的学校教师娜杰日达·克鲁普斯卡娅恋爱。他还基于自身在萨马拉的经验,撰写政治小册子《》,以批评均田社会主义的民粹派,并在1894年非法印制约200多份。 列宁希望强化自身的社会民主党与劳动解放社的联系,后者是总部设在瑞士、由俄罗斯流亡分子组成的马克思主义团体。他因此访问瑞士,并与团体成员格奥尔基·普列汉诺夫、帕维尔·阿克雪里罗得会面。他之后前往巴黎,与马克思的女婿保尔·拉法格会面;而在研究1871年的巴黎公社后,他认为这是无产阶级政府的初始原型。在母亲资助下,他先是在瑞士泡温泉养生;之后他除了至柏林国立图书馆学习6个星期外,也与马克思主义活动家威廉·李卜克内西会面。返回俄罗斯的非法革命刊物藏匿处后,他前往各个城市,并将著作发给罢工工人。 列宁参与单张报纸《工人事业报》的制作时,他和40名活动人士在圣彼得堡遭到逮捕,且面临煽动叛乱的指控。列宁拒绝聘请法律代理人或保释出狱,并否认所有对他的指控;也因此在判刑前,持续监禁长达1年的时间。期间,他从事理论化与书写的工作。在这些工作中,他注意到俄罗斯工业资本主义的崛起,将导致大量农民移往城市,并在此处形成无产阶级。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列宁坚决主张俄罗斯的无产阶级将发展出阶级意识,进而带领他们以暴力推翻沙皇专制制度、贵族政治和资产阶级,建立朝向社会主义的无产阶级专政国家。 在未经审判下,他被宣判于1897年2月流放至西伯利亚东部,为期3年。不过也批准他待在圣彼得堡数天,以依序安排个人事务。趁著这段时间,他与原先的社会民主党成员会面,后者这时已经将自身改名为「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他花费11个星期前往西伯利亚东部,大部分时间则有母亲和妹妹陪伴。由于政府认为列宁仅是次要的威胁,他仅遭流放至米努辛斯克区境内的农民小屋。这时他持续处于警方监视之下,不过仍然能够与其他革命者通讯,许多成员亦允许与他会面。他也获准到外地旅行,在叶尼塞河游泳、猎捕野鸭和鹬。 另外在1896年,其女友娜杰日达·克鲁普斯卡娅因为组织罢工而遭到逮捕。1898年5月,娜杰日达决定与列宁共同流亡;尽管最初她被送至乌法,不过她宣称已经与列宁订婚,说服政府将她送往舒申斯克。1898年7月10日,两人在教堂结婚,而娜杰日达的母亲伊丽莎白·瓦希里也夫娜也与两人同住。列宁与妻子居住在舒申斯克期间,两人将社会主义文学作品英语版本翻译成俄语。 他还持续关注德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但也出现意识形态分歧的状况。爱德华·伯恩施坦等修正主义者提倡以和平选举方式推动社会主义,然而列宁持续致力于暴力革命,并在《俄国社会民主党人抗议书》中攻击修正主义者理据。在1899年,仍在流放期间的他完成最大篇幅的著作《》,并且以笔名「弗拉基米尔·伊林」出版发行。他在著作中批评均田社会主义,且加强对于俄罗斯经济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分析,然而出版后主要收到负面评价。 在流亡生活结束后,列宁在1900年初定居在普斯科夫。他开始筹集创办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火星报》资金,以作为俄罗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新机关报纸。同年7月,列宁离开俄罗斯而前往西欧,在瑞士与其他俄罗斯马克思主义者会面。而在9月举行的科尔西耶会议上,参与成员同意在慕尼黑创办报纸,列宁也接受迁移决定。《火星报》因而得以收录著名欧洲马克思主义者的内容,并在之后偷运往俄罗斯,成为后者50年来最为成功的。隔年12月,他首次使用笔名「列宁」,这可能是源于勒拿河。他经常使用「N·列宁」作为笔名全称,尽管「N」并不代表任何意义,不过往后常出现认为这是代表「尼古拉」的误解。1902年,他以这个笔名发表政治手册《》,汇整自己主张需要领导无产阶级发起革命的思想,而成为列宁至今最具影响力的出版物。 娜杰日达之后与慕尼黑的列宁会合,并成为后者个人秘书。他们持续投入政治鼓动工作,列宁除了为《火星报》撰写文章外,还起草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纲领,并攻击持不同意见者和外部批评的意识形态,特别是针对均田社会主义的民粹派团体于1901年成立的社会革命党。不过虽然他仍坚持马克思主义,但也接受俄罗斯农民组成革命力量的民粹派观点,并在1903年依此撰写手册《给农村贫民:向农民讲解社会民主党人要求什么?》。为了躲避巴伐利亚警方,列宁和《火星报》总部在1902年4月搬往伦敦,他并与俄罗斯马克思主义者列夫·托洛斯基成为朋友。在伦敦期间,列宁受到丹毒感染,因而无法在《火星报》编辑部担任领导人物;在他缺席下,编辑部决定搬往日内瓦的业务处。 1903年7月,伦敦举办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在会议上,列宁和尤里·马尔托夫的支持者间出现分裂。马尔托夫坚决主张,政党成员应该能够独立表达对于政党领导阶层的个人想法;列宁对此则表示反对,强调需要强力的领导完全控制政党。列宁的支持者占多数,并称呼他们为「布尔什维克」;作为回应,马尔托夫则称呼他的支持者为「孟什维克」。在会议结束后,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间仍然持续争论。布尔什维克指责其竞争对手为缺乏纪律的机会主义者和改革主义者,而孟什维克指控列宁是专制独裁统治者。由于对于孟什维克感到不满,列宁辞去《火星报》编辑部的职务,并在1904年5月出版反对孟什维克的手册《》。列宁由于压力导致生病,故前往瑞士乡村度假休养。这时布尔什维克也成长壮大,同年春季取得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中央委员会全数席次,且在12月创办报纸《前进报》。 1905年1月,于圣彼得堡镇压抗议者的「血腥星期日」,引起多起民间骚乱,这些骚乱史称1905年俄国革命。列宁敦促布尔什维克在事件中扮演更多角色,鼓励暴力起义行动。为此,他使用「武装起义」、「大恐怖」、「没收士绅土地」等社会革命党相关口号,但也导致孟什维克指责他已经背离正统马克思主义。相对的,列宁坚决认为布尔什维克要与孟什维克彻底分裂。不过许多布尔什维克成员拒绝这项提议,因此两个团体一同参加1905年4月在伦敦举办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三次代表大会。同年8月,列宁在新出版的手册《》中,陈述许多自己的意见。他预言俄罗斯自由派资产阶级将满足于君主立宪制的过渡阶段,因而背叛革命;相对地,他主张无产阶级必须与农民阶级建立联盟,以推翻沙皇政权、并建立「无产阶级和农民的革命民主专政」。 为了应对1905年俄国革命,沙皇尼古拉二世在《十月诏书》接受一系列自由主义改革,之后感觉安全的列宁返回圣彼得堡。他加入合法组织的激进派报纸《新生活报》编辑部,并以此讨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面对的重要问题。他鼓励政党更广泛地寻找成员,提倡持续升级暴力冲突,相信这对于成功的革命是必要的。对于全体会员费用和少数富裕支持者捐款不足以应付布尔什维克的活动资金,列宁赞同抢劫邮局、铁路车站、铁路列车和银行的想法。在领导下,部分布尔什维克团体开始展开犯罪行动;最著名的案例是1907年6月,担任干部的约瑟夫·史达林领导持有武器的布尔什维克团体,抢劫乔治亚梯弗里斯的国家银行分行。 1906年4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四次代表大会在斯德哥尔摩召开。虽然列宁短暂支持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和解的想法,然而其暴力与抢劫行为的主张仍然遭到孟什维克谴责。在俄罗斯帝国采取半自治统治下,列宁参与设立位于芬兰大公国的布尔什维克中心。而在1907年5月於伦敦进行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五次代表大会上,布尔什维克重新获得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主导权。然而沙皇政府开始镇压反对势力,包括解散具有议会立法权的第二届,及下令公共安全与秩序保卫部秘密警察逮捕革命人士。革命失败后,列宁在1907年12月离开俄罗斯,从芬兰逃往西欧的瑞士等地。在这期间,他尝试替换在梯弗里斯抢劫的钞票,以解决辨识系列号码的问题,并在相对贫困的条件下坚持从事政治写作。 1908年4月时,亚历山大·波格丹诺夫和列宁共同在马克西姆·高尔基于卡普里岛的别墅度假。之后,波格丹诺夫等著名的布尔什维克成员决定将布尔什维克的活动中心迁移至巴黎,而虽然列宁对此并不同意,他也在1908年12月搬往该城市。列宁本人并不喜欢巴黎,他将该处称作「粪坑」,且曾向撞坏自己脚踏车的汽车驾驶提起诉讼。列宁也转而积极批评波格丹诺夫的观点,后者认为俄罗斯无产阶级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将之视为革命成功的手段。相对地,列宁更倾向于社会主义知识分子先锋领导革命期间的工人阶级。此外波格丹诺夫受到恩斯特·马赫影响,相信世界上所有概念为相对的事物;然而列宁坚持正统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认为存在独立于人类观察的客观现实。 在巴黎期间,列宁鼓动自己的布尔什维克支持者和波格丹诺夫派系分裂,并指责后者背离马克思主义。另外在1908年5月时,列宁曾短暂居住伦敦,并在大英博物馆撰写《》,批评波格丹诺夫的相对主义为「资产阶级反动谎言」。列宁的党派争论让越来越多布尔什维克成员开始疏远,包括他以前亲近的支持者阿列克谢·李可夫、列夫·加米涅夫。公共安全与秩序保卫部为了运用列宁的派系见解,派遣特务,作为支持列宁在政党中的发言成员。许多布尔什维克曾对马林诺夫斯基和列宁表示怀疑,但也不清楚列宁是否意识到特务欺骗作为,因为后者可能利用马林诺夫斯基向公共安全与秩序保卫部提供错误资讯。 1910年8月,列宁作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代表,与其他社会主义者共同参加在哥本哈根举办的第二国际第八次代表大会,并趁机带著自己的母亲于斯德哥尔摩度假。当他的妻子和姐妹搬到法国后,先是在塞纳-马恩省安顿,后来则转往巴黎。1910年至1912年间,列宁与法国布尔什维克成员伊内莎·阿尔曼德成为极亲密的好友,一些传记作者表示两人存在婚外情。同时,在1911年6月举行的巴黎会议上,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中央委员会决定将其行动重心转回俄罗斯,并要求关闭布尔什维克中心和其报纸《无产者》。为了重建自己在政党内的影响力,列宁设法安排在1912年1月于布拉格召开。尽管在18名参与者中有16名布尔什维克成员,他仍然严厉批评自己派别主义者倾向, 且未能提升自己在政党内部的地位。 尔后,他前往加利西亚和洛多梅里亚王国克拉科夫,当地是奥匈帝国波兰文化地区。期间,他在亚捷隆大学图书馆展开研究工作。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转往俄罗斯帝国运作后,他持续保持紧密联系,并说服杜马内部的布尔什维克成员与议会同盟孟什维克分裂。1913年1月,列宁与他所谓的「不错的乔治亚人」史达林会面,两人讨论俄罗斯帝国非俄罗斯民族的未来。由于列宁及其妻子两人健康状况不佳,他们先是搬往的农村城镇;之后两人前往伯恩,以让娜杰日达得以为其甲状腺肿从事外科手术。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际,列宁当时位于加利西亚。当对立战况扩及至俄罗斯帝国和奥匈帝国交战,列宁因为拥有俄罗斯国籍,而遭到逮捕和短暂监禁;之后他以反对沙皇的背景为自己辩解,因而获得释放。列宁和妻子先是在1914年搬到位于中立国瑞士的伯恩,并在1916年2月重新搬到苏黎世安置。由于第二国际在1907年于斯图加特召开的上,做出社会主义政党反对军事冲突的决议,列宁对于德国社会民主党支持德国战争行动感到愤怒,认为这直接违背决议、且第二国际已经停止运作。他先是在1915年9月参加于瑞士召开反战的齐美尔瓦尔德会议,并在1916年4月参与第二次会议。然而尽管他率领发表主张,最后仍只得到妥协宣言。 列宁敦促欧洲大陆各地社会主义者将「帝国主义战争」改变为整个欧洲大陆的「内战」,使无产阶级者与资产阶级和贵族对抗。1916年7月,列宁的母亲逝世,然而他没有办法参加其葬礼。母亲的逝世深深影响列宁,这使他情绪转为低落,担忧他也会在见到无产阶级革命前便逝世。隔年9月,列宁发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主张帝国主义是国家资本主义的垄断产物;其中资本家借由扩展工资较低、原材料便宜的新兴领土,以寻求增加自身利润。他认为竞争和冲突将会增加,帝国主义列强间的战争将持续爆发,直到他们被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基础推翻。 他花费大量时间阅读格奥尔格·黑格尔、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亚里斯多德的著作,后三者都对马克思产生关键性影响。这也改变列宁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解释,他曾经认为能基于预先确定的科学原理来发展政策,且得出只有透过实践来测试政策是否正确的结论。尽管他认为自己是正统马克思主义,他也开始改变部分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预测。其中,马克思相信中产阶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必定在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前出现,列宁则认为俄罗斯无产阶级能够在未有中间阶段的革命下,便能够推翻沙皇政治制度。 1917年2月,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改名为「彼得格勒」的圣彼得堡,产业工人因食物短缺和工厂环境恶化而发动罢工,俄国二月革命爆发。随著动乱蔓延至俄罗斯其他地区,担心将会被暴力推翻的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国家杜马接管国家控制并建立俄国临时政府,而俄罗斯帝国则转变为新成立的俄罗斯共和国。列宁在瑞士中心听闻这件事情后,他与其他持不同政见者共同庆祝。他决定返回俄罗斯以掌管布尔什维克,并开始撰写自己对于布尔什维克的计划概要;但由于军事冲突持续进行,大部分进入国家的通道遭到封锁。他与其他持不同政见者开始安排通行计划,并和与俄罗斯正在交战的德国展开谈判。德国政府认识到这些持不同政见者将对俄罗斯敌军造成问题,同意默许32名俄罗斯公民搭乘铁路运输列车,通过德国领土而前往俄罗斯,当中包括列宁及其妻子。 这群成员从苏黎世搭乘铁路列车前往萨斯尼茨,之后改搭乘渡轮穿越德国边境,而抵达瑞典特雷勒堡;在瑞典社会民主工人党成员、等人帮助下,列宁先后顺利经过哈帕兰达、托尔尼奥和赫尔辛基等斯堪地那维亚地区,最后搭乘铁路列车抵达彼得格勒。1917年4月16日,乘坐铁路列车的列宁到达彼得格勒芬兰车站,针对布尔什维克支持者发表演讲,当中谴责临时政府,并再次呼吁遍布欧洲大陆的无产阶级革命。 在接下来数日,他在布尔什维克会议上演讲,严厉批评计划与孟什维克,并公开发表自己撰写的著名报告《四月提纲》。他公开谴责支持临时政府的孟什维克、及在具影响力的彼得格勒苏维埃占首要地位的社会革命党,批评两者背叛社会主义。他考虑到政府仍采取帝国主义的沙皇政治制度,提倡立即与德国和奥匈帝国恢复和平状态、交由苏维埃统治、工业和银行国有化、及国家收归土地,借此建立无产阶级政府和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相对地,孟什维克认为俄罗斯无法朝向社会主义转变方向发展,并指责列宁试图让新兴的共和国陷入内战。 在未来几个月,他持续推广其政策、参加布尔什维克中央委员会、在布尔什维克报纸《真理报》大量撰写文章;同时他还在彼得格勒针对工人、士兵、海员和农民发表公开演讲,借由讲述自己的目标影响群众。起初列宁因为政治上的左倾而导致布尔什维克陷入孤立,但后来其不妥协立场,却使所有不信任临时政府者把布尔什维克视为自己阵营,获得反对者支持的布尔什维克不再承担政府政策责任。随著布尔什维克支持者的不满感觉增长,列宁建议在彼得格勒发起武装政治示威,以测试政府的反应。然而由于健康恶化,他离开城市而前往芬兰乡村尼沃拉休养。 在列宁离开后,布尔什维克仍然发动武装游行,「」爆发。但在得知游行示威者与政府部队发生暴力冲突后,他返回彼得格勒并呼吁冷静。作为暴力事件的回应,政府下令逮捕列宁和其他著名的布尔什维克成员、突然袭击后者办公室,及公开指控列宁是德国。虽然学界对于这点仍存在争议,不过亦有大量资料证据证明德国对列宁提供财政支持。列宁认为时机仍不成熟,而暂时放弃武力夺权的想法;为了逃避逮捕,列宁先是躲进彼得格勒数间。之后由于担忧可能被杀害,列宁和陪同的资深布尔什维克成员格里戈里·季诺维也夫决定乔装逃离彼得格勒,前往重新安顿。 在那里,列宁开始投入撰写书籍的研究,后来成为《国家与革命》。其中该书阐述他相信无产阶级革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发展过程,及至此国家将会逐步地消亡,而留下纯正的共产主义社会。他还开始争论布尔什维克领导以推翻政府的武装起义,不过政党中央委员会的秘密会议拒绝这个想法。列宁之后搭乘铁路列车和徒步行进前往芬兰,并在8月10日到达赫尔辛基,躲藏在布尔什维克同情者所拥有的安全藏身处。 1917年8月,列宁仍然在芬兰期间,俄罗斯帝国陆军总司令拉夫尔·科尔尼洛夫派兵进驻彼得格勒,发动军事政变尝试反抗临时政府。俄罗斯总理亚历山大·克伦斯基转向包含布尔什维克成员的彼得格勒苏维埃求援,允许革命人士组织工人作为保卫城市的赤卫队。虽然政变在扩及至彼得格勒前便终止,但这次事件促使布尔什维克返回到公开的政治活动领域。由于担心右派势力敌视社会主义的反革命活动,控制彼得格勒苏维埃的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施加压力,在政府与布尔什维克关系恢复友好状态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因为加入临时政府和战争持续不受欢迎,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两者已经失去许多民众支持。布尔什维克充分利用这一点,亲近布尔什维克的马克思主义者托洛斯基很快获选为彼得格勒苏维埃领导人。到了9月,布尔什维克在莫斯科和彼得格勒苏维埃工人领域赢得多数票。 列宁在认识到形势对他来说更为安全后,便回到彼得格勒。10月10日,他参加布尔什维克中央委员会会议,再度主张政党应该领导武装起义,以推翻临时政府,该论点获得10票支持和2票反对。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批评这项计划,认为俄罗斯工人不会支持反对政府的暴力政变;且虽然列宁主张整个欧洲濒临无产阶级革命,然而这并无明确的证据。不过政党开始计划组织攻势,并在10月24日于斯莫尔尼宫召开最后一次会议,之后该处也成为的基地。而在科尔尼洛夫发动政变期间,布尔什维克也在彼得格勒苏维埃组织武装民兵组织,且大部分成员忠于布尔什维克。军事革命委员会责令控制彼得格勒重要运输、通讯、印刷、公用事业中心,过程中并没有发生流血冲突。 布尔什维克还围攻政府所在的冬宫,布尔什维克水兵还控制曙光号巡洋舰向建筑开炮,并在战胜后逮捕多名部长。列宁在起义后向彼得格勒苏维埃发表演讲,宣称已经推翻临时政府。布尔什维克宣布组建新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最初拒绝出任人民委员会主席的领导职位,建议由托洛斯基接掌;但在其他布尔什维克成员坚持要求下,最后列宁做出让步。10月26日至10月27日,列宁和其他布尔什维克成员出现在全俄罗斯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并宣布新政府正式成立;而在同日,军事革命委员会关闭彼得格勒的非社会主义报纸。不过孟什维克出席者谴责非法夺取政权的作为,且认为此举冒著内战的风险。在新政治制度实施初期,列宁回避谈及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用语,以避免与俄罗斯全体居民疏远,演讲中则以工人管理国家取代。列宁和其他布尔什维克成员还预期在数天或数个月内,无产阶级革命将会席卷整个欧洲。 临时政府计划在1917年11月选举俄国立宪会议,列宁最初也表示应由布尔什维克主导召开立宪会议;人民委员会则违背列宁的异议,仅同意按照预定时间举办投票。在1917年俄国立宪会议选举上,布尔什维克获得大约25%的选票,遭到重视农业的社会革命党将其击败。列宁认为选举未能合理反映人民的意志,因为选民没有时间学习布尔什维克的政治纲领;且在与社会革命党分裂前,候选人资格的名单便已草拟出来。然而在1918年1月,新当选的俄国立宪会议在彼得格勒召开。人民委员会主张这是试图去除苏维埃权力的反革命行为,但是社会革命党和孟什维克拒绝承认此事。最后出席立宪会议的布尔什维克先是提出剥夺大部分法定权限的动议,动议在遭到立宪会议的拒绝后,人民委员会宣称这是反革命行动的证据,并将立宪会议强制解散。 尽管部分布尔什维克成员亦反复呼吁,列宁还是拒绝和其他社会主义政党建立联合政府。之后人民委员会作出部分让步,虽然拒绝与孟什维克或社会革命党组成联合政府,但在1917年12月向左派社会革命党提供5个内阁职务。然而因为对于布尔什维克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方法分歧,左派社会革命党在1918年3月退出政府,联合政府仅延续4个月。因为担忧德国军队对彼得格勒构成威胁,人民委员会在1918年3月迁移至莫斯科。其中列宁、托洛斯基、及其他布尔什维克领导人搬入克里姆林宫,而列宁及其妻子、妹妹玛丽亚生活在寓所一楼,相邻房间便是人民委员会会议举办地点。最初此举仅作为临时措施,列宁本人则不喜欢莫斯科,不过他往后生活也很少离开城市中心。 虽然国家政府的官方最终权力掌握在人民委员会和全俄罗斯中央执行委员会,后者由全俄罗斯苏维埃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不过实际上则是由共产党控制俄罗斯,这点获得成员的公认。但另一方面,列夫·加米涅夫等人则警告政党运作若按照列宁构想的权力集中方式,将来必会造成恐怖主义统治出现。1918年,人民委员会开始单方面做出行动,声称这是权宜需要;这让全俄罗斯中央执行委员会和全俄罗斯苏维埃代表大会变得越来越边缘化,也使得苏维埃不再扮演统治俄罗斯的角色。1918年至1919年期间,政府从苏维埃驱逐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俄罗斯因而成为一党制国家。 据的观点,无论是左翼共产主义或是其他共产党派系,均挨批「导致俄罗斯民主制度逐渐式微」。许多国际上的社会主义者谴责列宁的政治制度,且拒绝承认这是在建立社会主义,他们特别强调缺乏广泛的政治参与、公众咨询和产业民主。1918年秋季,捷克-奥地利马克思主义者卡尔·考茨基撰写的宣传小册,谴责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反民主的性质,列宁也发表强烈的回应。德国马克思主义者罗莎·卢森堡附和考茨基批评列宁反民主的观点,而俄罗斯无政府主义者彼得·克鲁泡特金形容布尔什维克夺取政权为「俄国革命的葬礼」。 列宁在夺取政权时,坚信其政府主要政策必须是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德国、奥匈帝国等同盟国确立停战地位。其中他曾经承诺建立和平,认为持续不断的战争将使厌倦战争的俄罗斯军队产生不满;且这些军队和推进中的德国军队,也威胁自己的政府和国际社会主义。相反地,尼古拉·布哈林、左翼共产主义等其他布尔什维克成员则认为与同盟国和平相处,将是对国际社会主义的背叛;俄罗斯应该转而发动「保卫革命战争」,将激起德国无产阶级反抗自身政府的起义。 1917年11月,列宁在《》中提出3个月的停战协议,经过全俄罗斯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批准,且递交给德国和奥匈帝国政府。由于这是侧重西方战线以避免败局迫近的机会,德国做出肯定回应。而在11月,和平谈判于德国东方战线最高统帅部在布列斯特的指挥部展开,并由托洛斯基、阿道夫·越飞领导俄罗斯代表团。同时双方决定停火,且直到1月一致同意为止。在谈判过程,德国坚持要求保留他们战时占领的地区,其中包括波兰、立陶宛和库尔兰;俄罗斯驳回这一要求,认为这侵犯这些国家的自决权利。一些布尔什维克成员表示希望故意拖延谈判,直到无产阶级革命在欧洲爆发。1918年1月7日,托洛斯基从布列斯特返回圣彼得堡,并带著同盟国的最后通牒;后者要求俄罗斯同意德国的领土要求,否则战争将继续进行。 从1月至2月,列宁强烈要求布尔什维克接受德国的提案。他认为如果将确保布尔什维克领导的政府生存,失去领土尚可以接受。大多数布尔什维克成员不同意他的观点,希望拖延停战协议、且认为这是德国的吓唬方法。2月18日,德国陆军重新发动攻势,进一步往俄罗斯支配的领土推进,并在1天内占领陶格夫匹尔斯。至此,列宁终于说服多数布尔什维克中央委员会成员接受同盟国的要求。然而在2月23日,同盟国发布新的最后通牒,要求俄罗斯必须承认德国统治波兰、波罗的海国家及乌克兰,否则俄罗斯将面对大规模入侵。 3月3日,双方签署《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条约》。这导致俄罗斯失去大量的领土和前帝国26%人口,并有37%农业收获面积、28%工业、26%铁路轨道和75%煤铁储蓄转移给德国控制。也因此,条约深深不受俄罗斯各个政治党派欢迎,数名布尔什维克和左派社会革命党成员从人民委员会辞职以表示抗议。条约签署后,人民委员会集中尝试在德国挑起无产阶级革命,在国家内发布一系列反战和反政府的出版物,德国政府则驱逐俄罗斯外交官作为反击。1918年11月,德意志皇帝威廉二世退位,新政府与协约国签订《康边停战协定》,人民委员会因此正式宣布《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条约》作废。 在夺取政权后,列宁政府发布一系列法令。首先是《》,宣布贵族和正教会的不在地主所有权应该收归国有,并由地方政府重新分配给农民。随著没收土地的行为已经发生,尽管列宁更加渴望农业集体耕作的方式,政府对于农民所拥有的广大土地仍提供正式承认。1917年11月,人民委员会先是发表新闻审查命令,之后更针对出版自由发布命令,其中关闭许多被视为反革命的反对媒体渠道。虽然政府声称这将会是暂时措施,然而该命令遭到包括许多布尔什维克成员广泛地批评,认为这损害新闻自由。 1918年春季,俄罗斯西部许多城市因为长期粮食不足,而面临著饥荒。列宁指责由富裕农民组成的富农阶级,涉嫌囤积已经生产的粮食来增加其经济价值。他在1918年5月发表征用命令,建立独立武装分队查扣富农粮食且至城市分配。到了6月,他呼吁组成帮助征用。该项政策引发巨大的社会混乱和暴力行为,独立武装分队经常与农民群体发生冲突,而助长内战的出现。列宁观点的著名例子,是他在1918年8月向奔萨布尔什维克发送电报《手令》,要求他们借由公开绞死至少100多名剥削财富的富农,以镇压农民暴动。 征用命令遏制农民生产比他们个人消耗还更多的粮食,因此产量大幅度下降。用来补充国家批准经济的黑市急遽发展,列宁认为这是投机者,并枪决黑市商人与抢劫成员。1918年7月,社会革命党和左派社会革命党在全俄罗斯苏维埃第五次代表大会上谴责使用武器侵吞粮食,贫困农民委员会也压迫并非属于富农的农民,因而促进农民阶级间反对政府的看法。1918年12月,列宁废除贫困农民委员会。 列宁反复强调推翻旧秩序和革命成功需要恐怖和暴力。1917年11月,他在全俄罗斯中央执行委员会发表讲话,宣称国家是建立在行使暴力本身的制度;不过以前这种暴力是由少数富翁对全体人民行使,现在则为了人民利益安排暴力威胁,他也强烈反对废止死刑的建议。由于列宁担心布尔什维克的反对势力将会推翻政府,遂在1917年12月下令建立全俄肃清反革命及怠工非常委员会(别称「契卡」),组成由费利克斯·捷尔任斯基领导的政治警察机构。 列宁在该治理结构中是相当重要的角色,除了曾经担任人民委员会主席、及劳动国防委员会委员外,他也是中央委员会和中央政治局代表。唯一一位能在任何地方接近该影响力者,则是列宁得力助手雅科夫·斯维尔德洛夫,不过他在1919年3月流感大流行期间逝世。而在1917年11月,列宁及其妻子居住在斯莫尔尼宫两间居室中;不过在接下来1个月,两人前往芬兰哈利拉短暂度假。1918年1月,列宁在彼得格勒的暗杀企图幸存下来,陪同的则因急忙将列宁头部按在座位下,导致自己掩护列宁的手部遭到子弹射击受伤。 在签署《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条约》后,左派社会革命党放弃联合政府,且越来越多人认为布尔什维克是革命的背叛者。1918年7月,左派社会革命党成员暗杀德国驻俄罗斯大使,期望外交事件随后将导致反对德国的革命战争重新启动。左派社会革命党接著在莫斯科发动,炮轰克里姆林宫并控制城市中央邮局,之后则被托洛斯基的武力所阻止。政党领导人和许多成员遭到逮捕和关押,但相较于其他反对布尔什维克者,这次处理则较为宽容。 他在1918年8月于莫斯科进行公开演讲后,虽然从第二次暗杀企图中幸存,但是因为枪击而受到重伤。其中第一发子弹射中列宁左肩,第二发击中左胸并穿越颈部,第三发则命中正在与他谈话的女性。虽然子弹没有刺穿左肺,但由于血液流入肺脏,列宁的情况仍然很紧急。随后,社会革命党成员范妮·卡普兰遭到逮捕和处决。这次暗杀同时获得俄罗斯广泛的新闻报导,引起对他的同情心及增加名望,甚至是引发部分民众对于列宁的个人崇拜。在休息期间,列宁于1918年9月转往位于莫斯科郊外,该处是近期由政府为其购得的建筑。 1917年10月,列宁发布限制俄罗斯每个人每天工作8个小时的命令。到了11月,列宁发布《工人监督条例》,呼吁每位企业工人建立选举委员会,以监督自身企业管理。人民委员会在这个月也颁发命令,以征用国家黄金、及将银行收归国有,列宁将此视为接近社会主义的重要一步。同时人民委员会发布废止俄罗斯司法体系的法令,呼吁利用「革命良心」代替遭到废除的法律。法院为双重制度所取代,分别是专司反革命罪刑的,和处理民事同其他刑事犯罪的。两者奉命忽视先前存在的法律,并根据人民委员会法令和「社会主义正义感」做出裁定。人民委员会还彻底改革武装部队,其中执行平等主义办法,包括废除先前的军衔、职称和奖章,并号召士兵创建委员会以选举他们的指挥官。 到了1917年12月,人民委员会设立,并能对工业、银行、农业和贸易产业等行使权利。工厂委员会从属于隶属国民经济最高会议的工会,因此国家集中经济计划优先于工人地方经济利益。1918年年初,人民委员会取消所有的外债,并拒绝偿还拖欠的利息。1918年4月,它将外债收归国有,建立进口和出口的国家垄断地位。同年6月,人民委员会宣布公用事业、铁路运输、土木工程、纺织业、冶金专业、采矿业国有化,其中这些大部分唯一的国有企业。然而国有化始终并未彻底彻底实施,直到1920年11月小规模产业事业才纳入国家控制的规划中。 有「左翼共产主义」之称的布尔什维克派系批评人民委员会的经济政策过于温和,他们希望所有工业、农业、贸易、金融、运输和通讯国有化。列宁认为这在当前阶段并不切实际,政府应该只将俄罗斯大规模的资本主义事业收归国有,这包括银行、铁路、大片私有土地、大型工厂和矿井;且允许小型商业私自经营,直到它们成长到足以成功地收归国有。列宁也不同意左翼共产主义对于经济组织的想法,他在1918年6月坚决主张产业的集中经济控制是必要的,然而左翼共产主义希望每个工厂由自身工人管理,列宁则认为工团主义方法对于社会主义事业有害。 另一方面,列宁还发表大众教育法令,规定政府将保证提供所有俄罗斯儿童自由、世俗的教育,且法令还建立国家孤儿院系统。为了防止群众缺乏教育也发起识字运动,其中在1920年至1926年间,估计500万人报名参加速成的基础读写能力课程。同时他也支持男女平等,让她们从自己丈夫处取得经济独立自主、及取消离婚的限制;除了引进有助于解放妇女的法律,并设立推动这些目标的布尔什维克女性组织。作为激进的无神论者,列宁和共产党希望摧毁宗教组织,政府在1918年1月命令教会和国家分离,且禁止校园内部的宗教课程。 1918年3月召开的俄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上,由于列宁希望自己的团体逐渐与改革主义的德国社会民主党疏远,并强调其最终目标共产主义社会,布尔什维克将官方名称从「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改为「俄国共产党」。共产党内部还建立中央政治局和组织局,以补充既有的中央委员会,而人民委员会和则必须采纳这些政党单位的决定。1918年7月,全俄罗斯苏维埃第五次代表大会批准宪法,使得俄罗斯共和国改组为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政府为了寻求国家现代化,正式将俄罗斯使用的儒略历转变为欧洲使用的公历。 而在同月,乌拉尔地区苏维埃为了阻止推进中的白军部队营救受到监视的罗曼诺夫家庭,在叶卡捷琳堡前沙皇及其直系亲属,并由斯维尔德洛夫通知人民委员会。包括理查德·派普斯、等许多传记作者和历史学家,表示沙皇家族遭到处决可能获得列宁批准,乃至于支持由其下令处决的观点,而历史学家詹姆斯·莱恩谨慎地表示没有理由相信这点。然而对于列宁来说,杀人是不可避免的,他也曾强调法国大革命的先例。其中在莫斯科期间,列宁便曾签字处决25名俄罗斯帝国部长官员和765名俄国白军成员。 虽然列宁预期俄罗斯贵族阶层和资产阶级将反对其政府,他相信下层阶级的人数优势加上布尔什维克有效组织社会的能力,得以保证在任何冲突中迅速获胜,但他未预料到强烈反对布尔什维克统治俄罗斯的程度。随后的俄国内战遍布前帝国地域,除了亲布尔什维克的红军对抗反布尔什维克的俄国白军对立外,也包括俄罗斯边界地区的种族冲突,及红军和白军军队与地方农民团体绿军间的军事冲突。许多历史学家因此认为内战代表两种完全不同的军事冲突,分别是革命者和反革命分子间、及不同革命派系间。 俄国内战期间,俄国白军部队由前沙皇时代军官组建,其中包括安东·邓尼金在的、亚历山大·高尔察克在西伯利亚的部队、及尼古拉·尤登尼奇在新独立的波罗的海国家的军队。35,000多名因为与同盟国战斗集结的战俘,也组成支持白军的捷克斯洛伐克军团。白军和捷克斯洛伐克军团之后开始攻击人民委员会,且在萨马拉结盟建立反对布尔什维克的政府——宪法制定议会议员委员会。 而在这期间,俄国白军得到西方国家政府的支持,这些国家视苏德《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条约》的签订是对协约国抗击同盟国所付出努力的背叛,他们还担忧布尔什维克会呼吁爆发世界革命。1918年,英国、法国、美国、加拿大、义大利和塞尔维亚的10,000人军队登陆莫曼斯克,并且攻占坎达拉克沙;而在同年,英国、美国和日本、北洋军阀统治的中华民国,也跟进派遣军队登陆海参崴。但西方国家的军队很快从俄罗斯的内战中撤离,改派遣军官、技术人员和武器装备支持白军;不过日本则留下部队,且将军事冲突看作扩张领土的机会。 列宁领导的人民委员会任命托洛斯基组建和领导工农红军,后者在其支持下,于1918年9月组建;托洛斯基自己奉调为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直到1925年为止。在认识到军事经验具有其价值后,列宁同意任用大量旧沙皇时期的军队军官在红军服役,虽然托洛斯基也成立军事委员会以监督他们的行动。同时布尔什维克政府也依照方针,针对特定社会阶级实施红色恐怖,红军亦有做出暴行。红军保持对莫斯科和彼得格勒这两个俄罗斯最大城市的控制,其势力也包含大俄罗斯大部分地区;白军主要坐落于前帝国的边缘,因此受制于势力分裂与地理位置分散,且俄罗斯民族至上主义也与区域少数民族疏离。 而在布尔什维克政府「针对革命敌人的大众恐怖」手段帮助下,后沙皇时代的俄罗斯已经推翻资本主义社会架构,且建立严密社会组织;同时工农阶级在君主制推翻后,在阶级战争中也自然对于特权阶级有所仇恨,这些都让得到外国援助的俄国白军在战争中无法获得民众支持。不过反布尔什维克的白军部队也实施具政治性的,以暴力活动对抗被视为反对君主制、支持社会主义的布尔什维克群众,虽然这通常比起国家实施制裁的红色恐怖更为自发。白军和红军也都带有种族主义的歧视色彩,甚至曾经袭击犹太人社区,驱使列宁发表对于反犹太主义的谴责,并归咎于资本主义宣传活动上。白军军队在1919年全面撤退,并在1920年年初于三条战线上全数遭到击败。 1918年9月,在经历列宁刺杀案件后,人民委员会批准由契卡策画的压制体系命令,主要针对资产阶级的「红色恐怖」展开。虽然这有时被认为是尝试消除整个资产阶级,列宁并不希望消灭所有资产阶级成员,仅仅是压制企图恢复自身统治。大多数恐怖活动受害者为富有的平民、或是前沙皇政府部门成员,但此外还包括非资产阶级的反布尔什维克者、及娼妓等不受社会欢迎的人士。契卡取得逮捕、判决和处决任何视同政府反对派成员的权力,而不用诉诸革命法庭审判。因此在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期间,契卡经常进行大批杀戮;例如在数天内,契卡于彼得格勒处死512人。 然而列宁不曾见证或直接参与这些暴力行为,且公开与之保持距离。他所发表的文章和演讲几乎没有呼吁依法处决,但他经常在其加密电报和秘密笔记提到此事。许多布尔什维克成员对于契卡大规模处决表示反对,且担心该组织显然并不负责任。早在1918年晚期,列夫·加米涅夫和尼古拉·布哈林便试图裁撤冗余的契卡人员,但反而遭到列宁阻止。1919年2月,政党曾尝试阻止其活动,剥夺在官方戒严法律中并未提供的裁定和处死权力,但契卡依然持续给国家重创。到了1920年,契卡已经成为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最具影响力的机构,并给其他国家机关施加影响力。而在1921年,列宁更透过中央政治局给予契卡自主行动的处决权力。 另外在1919年4月,契卡依照法令委托而建立集中,后来则由新政府机构古拉格管理,营地关押则类似奴隶制度般的劳动。1920年年底,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各地已经建立84个营地,容纳约50,000名犯人;到了1923年10月,营地成长至315个,且约有70,000名囚犯。1922年7月,被当作反对布尔什维克政府的知识分子遭流放至不适合居住的地区,或是经俄罗斯完全驱逐出境,列宁则亲自详细审查上述措施处理对象的名单。 许多社会民主党成员谴责红色恐怖的行为,而孟什维克领导人尤里·马尔托夫、和德国马克思主义先驱卡尔·考茨基等人都称这样的统治为「恐怖统治」。不过传记作者克里斯多福·瑞德则提到从1920年开始,恐怖行为已经大幅度减少,并且从列宁的主流做法中消失。而从1917年至1922年的红色恐怖期间,遭到契卡绞死和枪决的精确人数并未留下纪录,不同学者研究则提出各种红色恐怖期间可能造成的丧生人数;其中后来的历史学家估计死亡人数在10,000人至15,000人范围间,另外也有50,000人至140,000人的估算结果,甚至也有超过1,000,000人之间的说法。 1918年年底,英国工党呼吁创立社会主义政党的国际大会劳动和社会党国际。列宁认为这是第二国际复兴并予以鄙视,转而规划敌对的社会主义国际大会,以抵销前者影响。他在季诺维也夫、托洛斯基、克里斯蒂安·拉科夫斯基和帮助下筹办这次会议,并于1919年3月在莫斯科召开共产国际(又称「第三国际」)。这次会议缺乏覆盖全球的参与,在34个集会代表中,有30个属于前俄罗斯帝国国家,且大部分国际会议代表并未获得自国内部的社会主义政党正式承认。 也因此,布尔什维克在活动中占首要地位;列宁随后撰写一系列规章,打算只有赞同布尔什维克观点的社会主义政党才允许加入第三国际。在第一次代表大会期间,列宁向代表团成员演说,严厉斥责考茨基等马克思修正主义支持者的道路,并反复呼吁暴力推翻欧洲资产阶级政府。虽然季诺维也夫成为国际主席,列宁持续对它有著强大的控制能力。1920年7月,在彼得格勒斯莫尔尼宫召开,这也是列宁最后一次访问莫斯科以外的城市。 其中,列宁鼓励外国代表团成员仿效布尔什维克夺取政权,且放弃他自己长期的观点;过去他认为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要阶段,而不是鼓励受殖民统治占领的这些国家,从前资本主义社会直接改造成社会主义社会。他为了这次会议撰写小书《》,表达对于英国和德国共产主义政党远离左派要素的批评,认为后者拒绝参加这些国家议会制度和工会。相反地,他强烈要求他们这样做,以推进革命事业。由于和波兰间持续进行的战争,会议必须暂停数天;随后代表大会移动至莫斯科,会议持续举行到8月为止。 不过共产党间存在和两个异议派系,两者指责俄罗斯国家过于中央集权和官僚主义。工人反对派与官方国家工会有著来往,也体现政府失去与俄罗斯工人阶级间的信任关系。他们对于托洛斯基裁撤工会的意见感到愤怒,后者认为工会在社会主义的工人国家是多余的;不过列宁不同意这个看法,认为最好保留工会,大部分布尔什维克成员也接受列宁「工会讨论」的观点。为了处理意见的分歧,列宁在1921年2月召开的俄国共产党第十次代表大会上,提出政党派系活动禁令,违者则将予以驱逐。 列宁本人支持民族自决原则,批评沙皇专制制度的俄罗斯帝国为「帝国主义」。而在1917年11月,他便发布《俄罗斯人民权利宣言》,宣称生活在共和国内部的非俄罗斯人少数民族,拥有放弃俄罗斯权威的权力,并能建立他们自己的独立民族国家。结果导致许多国家宣布独立,包括芬兰、立陶宛(1917年12月)、拉脱维亚、乌克兰(1918年1月)、(1918年2月)、外高加索民主联邦共和国地区(1918年4月)和波兰第二共和国(1918年11月)。不久,布尔什维克积极地在这些独立民族国家中提倡共产主义政党。 在西方战线签署停战协议后,列宁相信欧洲革命即将爆发。而随著世界局势发展,列宁认为无产阶级的世界革命将会出现;他甚至预测在俄罗斯革命后,德国也将会爆发革命行动。为了促进欧洲社会主义革命并援助工人运动,人民委员会支持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在1919年3月成立库恩·贝拉的共产党政府,之后还在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国建立共产党政府。德国其他地区也爆发许多,包括斯巴达克同盟发动的起义行动。而在俄国内战期间,红军奉派到俄罗斯边境附近的新独立民族国家,并建立苏维埃政府系统以促进当地马克思主义。之后列宁则主张渗透波兰并建立苏维埃政府,之后更延伸至德国而推动世界革命。 而在1920年,波兰第二共和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独立后,其领导人约瑟夫·毕苏斯基便尝试吞并白俄罗斯和西乌克兰部分地区,波苏战争爆发,波兰更在5月占领基辅。在成功迫使波兰军队撤回后,列宁强烈要求红军推进至波兰,认为波兰无产阶级将为了支持俄罗斯军队而起来造反,因此触发欧洲革命。虽然托洛斯基和其他布尔什维克成员持怀疑态度,他们最后同意武装入侵。在米哈伊尔·图哈切夫斯基率领的红军与波兰作战期间,位于西欧的德国、法国和义大利都有群众响应军事行动。然而波兰无产阶级并未起来反抗,且红军在与波兰军队多次交战后,于华沙战役中遭到击退。波兰军队开始逼迫红军军队返回俄罗斯,也迫使人民委员会求和。1921年3月18日,双方签署《里加和约》并宣告战争结束,其中俄罗斯割让领土给波兰、且支付相关赔款。 而在同年,列宁也声称苏维埃政权需要巴库生产的石油,之后则派遣布尔什维克成员和红军建立苏维埃政权。另外俄罗斯在许多地区正式独立后,同样也陆续将之转为由共产党领导的国家,包括、拉脱维亚社会主义苏维埃共和国、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白俄罗斯社会主义苏维埃共和国和;俄罗斯更进一步向东方发展,主导先后在乔治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蒙古人民共和国成立共产党政府。许多资深布尔什维克成员希望这些国家并入俄罗斯,列宁坚持宣称民族情感应该受到尊重,但也保证这些国家新成立的共产党政府,实际上是莫斯科政府的地区分支机构。但随著匈牙利共产党政府垮台、红军在波兰首都华沙战败、及德国马克思主义起义遭到镇压,列宁世界革命的预言并未实现。 1921年至1922年,俄罗斯因为干旱引起极为严重的,而国家也曾经在1891年至1892年经历。这次严重的饥荒波及30多个省份,估计期间导致俄罗斯大约有500万人死亡,甚至出现人食人的情况。饥荒问题恶化政府的征用,然而俄罗斯粮食仍大量输出。为了帮助饥荒灾民,美国联邦政府设立分发粮食的,同时花费2,000万美元购买粮食来救济灾民。然而列宁不信任这一外援,并且予以严密的监控。而在饥荒期间,莫斯科牧首吉洪呼吁正教会出售不必要的物品,以帮忙赈济急需,该行动获得政府背书。 另外在1920年和1921年,反对余粮收集制的地方征用,导致俄罗斯全国各地爆发反布尔什维克农民起义,不过这些起义遭到镇压。其中最重大者为反抗的农民发起的坦波夫起义,列宁将这次起义称为「富农暴动」;最后他下令米哈伊尔·图哈切夫斯基率领红军,并使用毒气镇压叛乱的反抗征粮农民。1921年2月,彼得格勒工人举行罢工,导致政府正式宣布城市戒严,且派出红军镇压示威游行。 到了3月,曾经在十月革命扮演重要角色的克隆斯塔水兵,在彼得格勒发起反抗布尔什维克政府的克隆斯塔起义,要求允许所有社会主义者言论自由与出版自由、提供自主工会集会自由、允许农民自由市场和不为征用所制,同时要求重新选举苏维埃。列宁宣称反叛者为社会革命党和外国帝国主义所误导,呼吁展开暴力报复。在托洛斯基领导下,红军在3月17日镇压叛乱,导致数千人死亡,而幸存者则居留在劳改营。 1922年1月,人民委员会更进一步强制要求宗教机关将所有贵重物品拨出和销售。吉洪反对出售用于圣餐礼中的物品,许多神职人员抗拒挪用作为,但也导致暴力威胁。而在发生神父暴动后,列宁在1922年5月向维亚切斯拉夫·莫洛托夫致信讨论拆除教堂一事,并表示应该尽量处决反动的神父和资产阶级。期间,他颁发要求依法处死反对布尔什维克神父的法令,导致14,000人至20,000人死亡,而历史学家奥兰多·费吉斯则认为约有8,000名神职人员在这时期遭到处死。虽然俄罗斯正教会受到最严重的影响,政府反对宗教的政策也影响天主教会和新教教堂、犹太人会堂和伊斯兰教清真寺。 1920年1月,政府推行普遍的劳动征用,确保所有年龄16岁至50岁的公民必须工作。列宁也呼吁,自1920年2月展开平民大众电气化工程;他更宣布:「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这句将在往后数年广泛提及。这项计划预计花费10年到15年时间,新建30座发电站,其中分别有20座火力发电站和10座水力发电站。但另一方面,列宁也提到「我们计划(说我们计划欠周地设想也许较确切)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1921年2月,列宁向中央政治局提出新经济政策,他说服大多数布尔什维克资深人员具有必要性,在4月获准成为法律。列宁在手册《论粮食税》说明政策,声明新经济政策代表返回到最初的布尔什维克经济计划;他并声称原先这受到内战阻饶,人民委员会被迫采取战时共产主义的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允许俄罗斯内的民营企业、重新引入工资制度、且农民得以在自由市场销售产品,而收入则需要征税。这项政策允许私自拥有小型产业,虽然基础工业、运输系统和对外贸易仍然由国家控制。新经济政策使俄罗斯的经济逐渐恢复,并让俄罗斯在1928年的工业和农业产品产量,成功恢复到1913年的水平。 列宁把这称作「国家资本主义」,而许多布尔什维克成员认为这是社会主义原则的背叛。列宁传记作者通常将引进新经济政策视为一大特点,这也是他最为重要的成就;部分成员相信新经济政策若未能执行,民众起义将会迅速推翻人民委员会。列宁还寻求透过对外贸易发展俄罗斯经济,人民委员会派遣代表出席1922年的。列宁希望出席会议,但受到病痛阻碍。在这之前,俄罗斯和英国基于贸易签署《》,该会议随后促使俄德两国签署《拉巴洛条约》。列宁希望借由允许外国企业在俄罗斯投资,人民委员会将会恶化资本主义国家间的对抗,进而加速自身垮台。他试图出租堪察加半岛给美国企业,以加剧想要得到堪察加半岛的美国、日本两国间的帝国主义紧张氛围。 为了避免列宁难堪和嫌恶,布尔什维克在1920年4月举行庆祝他50岁生日的宴会,俄罗斯全国各地也有广泛的庆祝活动,并出版有关他的诗歌与传记。1920年至1926年间,总共20卷的《列宁全集》出版,不过部分资料遭到删节。1920年期间,许多著名的西方重要人物前往俄罗斯访问列宁,包括作家H·G·威尔斯、哲学家伯特兰·罗素、无政府主义者艾玛·高德曼和亚历山大·贝克曼。健康状况越来越糟糕的艾尔曼也曾前往克里姆林宫拜访列宁,后者将她送至北高加索基兹洛沃茨克疗养院进行康复治疗;但受到霍乱流行影响,她仍然于1920年9月在该处逝世。她的遗体运往莫斯科,列宁对此明显极度悲伤,并监督遗体下葬至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城墙底部。 列宁在1921年下半年病重,患有、失眠和经常头痛。在中央政治局坚持下,他在7月离开莫斯科一个月,前往他在高尔基的公馆,由他的妻子和妹妹照看著。列宁开始有了自杀的念头,要求克鲁普斯卡娅和史达林取得氰化钾并给他。列宁在其最后几年期间,雇用了26名医生为他治疗,许多成员来自外国、且以极高费用聘用。一些成员认为其病症是1918年的暗杀企图后,因为嵌进身体的子弹金属氧化所造成的。1922年4月22日,他接受外科手术以移除子弹。但之后症状仍然持续,列宁的医生不清楚原因。一些成员认为他患上神经衰弱或脑动脉硬化,然而其他成员相信他感染梅毒。1922年5月,他受到第一次中风,暂时失去说话的能力且右侧瘫痪。他在高尔基休养,并在7月大致上恢复。他在10月回到莫斯科,然而因为12月的第二次中风而回到高尔基。 尽管罹患疾病,列宁仍然对政治发展有著强烈兴趣。1922年6月至8月期间,随著社会革命党领导人被判密谋对抗政府有罪而接受审判,列宁呼吁依法处决。不过他们受到无限期监禁,直至史达林领导大清洗期间处死为止。1923年3月,政府在列宁的支持下,借由开除国家机构和企业内的所有孟什维克成员、且将政党成员关押至集中营,几乎成功根除俄罗斯的孟什维克主义。列宁还关注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内的沙皇官僚体系遗风,且在其最后几年对此越来越担心。他谴责官僚主义的姿态,并建议彻底检查以完全处理相关问题,更曾在信函中抱怨:「我们所有的人都陷在官僚主义的臭泥潭里。」 列宁在1922年12月至1923年1月间口授《列宁遗嘱》,其中他谈论其同志的个人特质,特别是托洛斯基和史达林。他建议开除史达林的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职务,认为后者不适合该职位。相反地,他推荐托洛斯基担任该职位,形容他是「现在的中央委员会中最有才能的人」;他强调托洛斯基优秀的智力,但同时批评其自信和过分倾向行政事务。在这一时期,他口述批评的官僚主义本质,要求招聘新的工人阶级职员,以作为矫正这个问题的方法;而在其他的文章中,他呼吁国家打击文盲情况、增进平民间严守时间和责任心及鼓励农民加入合作社。 随著列宁在1922年至1923年间因为生病休息,总书记史达林借由任命支持者至重要职位、及建立列宁最亲近的至交和继承人的形象,开始巩固自身权力。其中史达林还使用两张相片拼合而成的伪造照片,作为宣称自己是列宁接班人的证据。而在1922年12月,中央政治局指派史达林负责列宁的养生计划,史达林因而得以控制接触人士,而列宁则对于史达林的批评越来越多。1922年夏季期间,列宁坚持认为国家应该保留国际贸易的垄断,然而史达林领导其他布尔什维克成员反对这意见,不过后者最后失败。两人之间也出现私人问题的争执,史达林曾在电话交谈中向克鲁普斯卡娅叫骂,转而让列宁极为愤怒,并向史达林致函表达不满。 两人之间最为显著的政治分歧出现在格鲁吉亚事件期间,史达林建议乔治亚及亚塞拜然、亚美尼亚等周边国家,尽管这些国家政府声明并不愿意,也应该与俄罗斯国家合并;列宁认为这是史达林和其支持者的大俄罗斯民族沙文主义的表现,反而呼吁这些民族国家加入俄罗斯,以作为更大联盟的半独立成员,他建议将之称为「欧洲和亚洲苏维埃共和国联盟」。史达林最初抵制这个提议,最后转而接受;而在列宁同意下,他将新提议国家名称改为「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邦」。到了12月,列宁派遣托洛斯基作为自己的代表,向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演说,苏联的计划获得认可。12月30日,该项计划接著由最高苏维埃批准,得以组建苏联。尽管列宁健康状况欠佳,仍透过选举成为新苏联政府的主席。 1923年3月,列宁第三次中风且失去说话能力。同一个月,他经历右侧局部瘫痪,且开始表现出感觉性失语症。到了5月,他缓慢恢复健康,开始恢复活动、说话和书写技能。而在10月,他最后一次访问莫斯科与克里姆林宫。在其最后一个星期,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和布哈林等人前往高尔基公馆拜访列宁。1924年1月21日,列宁在当天早些时候昏迷,之后便于高尔基公馆逝世。在第二天,政府公开宣布列宁逝世。1月23日,重要的布尔什维克成员将尸体抬到红色灵柩上,而共产党、工会和苏维埃的哀悼者也访问高尔基住家查看尸体。 列宁的官方报告中,将死亡原因纪录为无法治愈的血管疾病,,俄罗斯许多机密档案文件也指称其动脉硬化。不过以色列神经系统科学家团队透过历史文献研究,却支持列宁可能死于梅毒的论断,并将此观点的相关报告文章发表在2004年份《》,该团队学者并认为这点在往后遭到政府故意隐藏。其他说法还包括认为列宁的死亡原因,和家族病史、身心压力或者中毒有关系;其中史达林便传出有毒杀列宁的嫌疑,但亦有学者认为列宁的死因是负担过重和工作太多。 之后灵柩由铁路列车运送至莫斯科,并送到工会大厦以让其尸体受到。在接下来三天内,大约有100万名哀悼者前往探视遗体,许多人在严寒环境中排队数小时。1月26日,全俄罗斯苏维埃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向已故的领导者致敬,米哈伊尔·加里宁、季诺维也夫和史达林并发表演说,不过托洛斯基在高加索休养康复而未能参与开会。列宁的葬礼在第二天举办,其尸体在军乐伴奏下而运到红场,在群众集合并倾听一系列演讲后,尸体放入特别建造的陵墓墓穴中。尽管天气严寒,仍有数万人参加这次葬礼。受到1920年代初期的影响,和波格丹诺夫提议向国外购买设备,并将列宁的尸体冷冻,以便将来让他苏醒。 然而这项冷冻计划由于各种原因而未能实现,于是改在克鲁普斯卡娅声明反对下,将列宁的遗体制成木乃伊以长期防腐处理保存,之后更在红场陵墓公开展示。在这个过程中,列宁的大脑被移除。为了仔细分析大脑,在1925年设立研究所,揭示列宁罹患十分严重的硬化症。1929年7月,中央政治局同意选择耐久的花岗岩来取代临时陵墓,并在1933年完成。1940年,装有列宁遗体陵墓正式替换成石棺,并在1970年又再次更换。而在1941年至1945年间,为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过程中的安全,遗体一度从莫斯科移往秋明存放。 列宁热忱地相信马克思主义,且相信其对于马克思主义的阐述理解是唯一准确和正统的。1904年,马尔托夫首次将他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解释称作「列宁主义」。根据他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类最后将抵达纯粹的共产主义,其中从获得剥削和异化获得自由,而成为无国家、无阶级差别、工人平等社会;这时将能控制自身命运,且遵循「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规则。根据沃尔科戈诺夫所说,列宁强烈且真诚地相信他在俄罗斯设置的途径,最终将领导建立共产主义社会。 1914年以前,列宁大部分同意主流的欧洲正统马克思主义观念。然而列宁主义在正统马克思主义观念中,首次引入修正和改革,且采纳更绝对主义、教条主义的思考方法。在已经建立的马克思主义中,列宁主义因其解放展望的强烈情感、及致力于无产阶级革命先锋的领导作用而显得重要。也因此,列宁偏离主流的马克思主义,以处理如何建立无产阶级国家的问题;他信任强硬的国家机器来排除资产阶级,但这与考茨基等欧洲马克思主义者的观点抵触,后者想像由无产阶级取得多数的民主议会政府。而根据历史学家詹姆斯·莱恩的观点,列宁是第一个将暴力作用急遽提升至革命手段的重要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列宁在其信仰体系里融入变化中的情势,且经历战争、饥荒、经济崩溃期间的俄罗斯实际执政现实,导致他偏离许多在十月革命前曾清晰表述的马克思主义看法。 列宁的观点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先前存在的思想影响,包括俄罗斯革命运动和俄罗斯马克思主义理论变体,后者聚焦在马克思和恩格斯著作如何适用于俄罗斯。不过即使身为马克思主义者,列宁也因而受到俄罗斯早期流行的社会主义思想流派影响,其中像是均田社会主义的民粹派。相反地,他嘲笑同时期采纳非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社会主义人士和社会学家看法的马克思主义者。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等理论著作中,他自己研究自己对于马克思逝世后的资本主义发展的看法,认为其已经抵达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阶段。而在1917年夺取政权前,他认为虽然在俄罗斯经济中仍然是农民阶级占首要地位,但俄罗斯存在著垄断资本主义的事实,意味著国家能充分发展物质而转移到社会主义。 列宁的马克思主义信念认为不能直接将当前的国家改造为共产主义社会,而必须首先进入社会主义时期,因此他主要关心如何将俄罗斯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为了能够这样做,他认为无产阶级专政是必要的,以压制资产阶级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他界定社会主义为「生产资料由社会拥有的文明合作伙伴秩序」,且认为经济体制必须扩张,直到创造后稀缺的充裕社会。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认为在国家控制下将带来俄罗斯经济发展;而这也成为其核心关心的议题,更曾提出所有公民成为国家聘用的雇员。列宁对于社会主义的解释为国家主义的中央集权和计划经济,生产与配给严格地受到控制。他认为全国各地的所有工人将会自发地联合起来,实现国家经济和政治的集中。列宁呼吁工人支配生产资料,且提到这并非由工人直接管理自身企业,而是所有企业的经营都在工人国家控制下。这导致列宁思想中出现两种相互矛盾的主题,一方面广泛的工人支配,另一方面则是中央集权、等级制度、高压的国家机器。 列宁是国际主义者,而且坚定支持世界革命,并相信第三世界的革命将通过农民和无产阶级组成联盟发生;他还由此相信国界是过时的观念,而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更分裂阶级斗争的注意力。他相信在社会主义革命之下,国家将必然会合并融合,且最终建立「世界合众国」政府。他反对联邦主义,认为其性质这是为了资产阶级,这反而强调集中化单一制国家的中央集权必要性。列宁反对民族主义,尤其反对基督教世界中普遍存在的反犹太主义。他还是反帝国主义者,并相信所有民族应该得到民族自决的权力。他因此支持,接受少数民族从社会主义国家脱离退出可能是必要性冲突,因为社会主义国家并非神圣、及保证能预防错误或虚弱。另外他也支持妇女权利,废除俄罗斯帝国时期对于同性恋、无责任离婚的禁令。 列宁曾表示:「苏维埃政权比最民主的资产阶级共和国要民主百万倍。」其观点认为后者不过是「有钱人的民主」。他认为透过苏维埃代表选举和工人选举自身高级职员,伴随著定期轮换与所有工人参与国家行政事务,其「无产阶级专政」便能够成为民主政体。列宁相信代议民主制的资产阶级国家已经被简单地用于提供民主假象,同时维持资产阶级专政的情境;他在描述美国的代议民主制体系时,提及「壮观而且毫无意义的两个资产阶级政党之间的决斗」,两者都由剥削美国无产阶级的「狡诈的千万富翁」领导。他也反对自由主义,对于自由作为价值的观点普遍表现反感;且认为自由主义中的自由权具欺骗性,因为并不包括从资本家剥削获得自由的劳工。 列宁把自己看做应运而生的人,坚定地相信其事业的正直和他自己革命领导人的能力。传记作者路易·费歇尔描述他是「激进变革和最大限度剧变的热爱者」,且他并不存在著中间地带,而是「非此即彼、非黑即红夸张者」。派普斯强调列宁非凡的工作纪律能力和对革命事业的专注,并以表现出极大的魅力著称。同样地,沃尔科戈诺夫认为其人格相当具有魄力,而能够影响人们。相反地,列宁的朋友高尔基评论其秃头、结实、强壮的身体外貌,在共产主义革命中过于平庸、且未给予「成为领导人的印象」。 历史学家暨传记作者罗伯特·瑟维斯声称列宁是饱满激情的青年,这表现在对于沙皇当局的强烈憎恶。而根据瑟维斯的观点,列宁情感依恋的发展来自其意识形态的英雄,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和车尔尼雪夫斯基;他自身拥有他们的肖像,且私下形容自己就像和马克思与恩格斯恋爱。根据列宁传记作者詹姆斯·D·怀特,列宁对待他们的著作类似《圣经》或宗教教条,应该「不能表示怀疑、且要相信之」。而在沃尔科戈诺夫的看法中,列宁接受马克思主义作为绝对真理,且就像「宗教狂热分子」般照著行动。同样地,伯特兰·罗素以为列宁对于马克思真理中的宗教信仰,表现出不动摇的信心。传记作者克里斯多福·瑞德认为列宁同等于世俗的理论领导人,从察觉到的学说真理中提取自身合法性,而非源于通俗的授权。然而列宁仍然是批判宗教的无神论者,认为社会主义与生俱来便是无神论,因此认为基督教社会主义是自相矛盾的用词。 瑟维斯宣称列宁可能情绪化且反复无常,派普斯认为他是彻底的厌恶世人者。而瑞德拒绝这个看法,他强调许多列宁表现仁慈的实例,特别是对孩子的态度上。根据一些传记作者,列宁不能容忍反对声音,且经常驳回完全与自己不同的意见。他可能恶毒的批判其他人、表现出嘲笑奚落的倾向,及对那些不同意者展开人身攻击。他忽视其缺乏论据的事实、憎恶妥协方案,且很少承认他自己的错误。他拒绝窜改自己的意见,直到他完全拒绝考虑后,才会坚定不饶地以新观点处理。 虽然他没有表现出施虐癖或个人渴望犯罪暴力行为的迹象,列宁赞同针对其他人的暴力行动,且没有表现出为了革命事业杀死他人的懊悔。列宁的态度中采取道德范畴的立场,最后总是用结果来为方法找寻理由。根据瑟维斯的意见,他认为列宁把道德视为无关紧要,且反对道德绝对主义的观点。他并指出列宁在行动正当性的判断,取决于对于革命事业获得成功的可能性,也就是「简单的道德准则:采取某些措施是推进或阻碍革命事业?」 除了俄语外,列宁能够讲谈和阅读法语、德语和英语。关心身体健康的他有规律地锻炼,且喜爱骑脚踏车、游泳和狩猎,也养成在瑞士山峰爬山的热情。他也喜爱宠物,特别是猫咪。他倾向于避免奢侈,且过著简朴的生活。派普斯指出列宁个人需要非常普通,而有朴素、甚至禁欲的生活风格。列宁厌恶凌乱,总是保持办公桌整洁、且将铅笔削尖,他还坚持工作期间一点声音也没有。根据费歇尔所说,列宁极少虚荣心,且在苏联政府部门开始建立其周围的形象后,他仍因为这个原因而厌恶个人崇拜。尽管如此,他相信这或许对于联合共产主义运动有其他益处。 尽管从事革命政治事务,列宁厌恶在文学和艺术中的革命性实验;例如他反感的作品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和立体主义,且喜爱现实主义和俄罗斯名著。列宁对于性和婚姻也持保守态度,成年后的他与马克思主义同伴克鲁普斯卡娅结为夫妻关系;列宁和克鲁普斯卡娅虽然喜欢款待朋友的子女,但两人对于不曾有过孩子感到难过。瑞德指出列宁与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间,有著非常紧密、温暖和毕身的关系。而列宁虽然没有知己好友,艾尔曼被指名为他唯一亲密的女性知己。 列宁指认自己的民族为俄罗斯人,可能是他不知道自己母亲的犹太人血统;在他死后,犹太人血统才由其姐姐安娜发现。瑟维斯形容列宁在民族、社会和文化选择上有点势利,作为布尔什维克领导人的他相信特别是德国等其他欧洲国家,在文化部分优于俄罗斯,他更形容后者为「最愚昧无知、中世纪且可耻落后的亚洲国家之一」。他认为俄罗斯人民中缺乏责任心和纪律,且对此感到极为恼火;而在他年轻时候,曾希望俄罗斯成为欧洲和西方国家的文化。 列宁作为颇有争议的人物,持续遭到侮骂和尊敬,共产主义者视其为偶像,各党派评论员也将之妖魔化。即使在他的一生中,列宁也受到俄罗斯人民「喜爱和憎恨、赞赏和鄙视」。怀特形容列宁「不可否认地是近代史杰出人物之一」,而瑟维斯则说明他是被广泛理解为20世纪「最重要行动者」之一的俄罗斯领导人。《时代》杂志提名列宁为「时代100人:本世纪最重要的人物」的一位,且是排名前25名的历史政治图标。在2008年,俄罗斯全俄国家电视广播公司进行关于国内最伟大历史人物的网路民意调查评选活动,列宁经过统计而排行第六名,仅次于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彼得·斯托雷平、约瑟夫·史达林、亚历山大·普希金和彼得大帝。 在列宁逝世后不久,西方世界传记作者开始撰写相关著作;等一些人同情他,而理查德·派普斯、等其他人则有明显的敌意。许多像是瑞德、等后来的传记作者,试图避开对他无论是敌对或肯定的评论,从而回避政治化的刻板印象。同情者把他描述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正调整者,让其能够适合俄罗斯特别的社会经济状况。苏联观点则描述他确认历史必然性的特性,并因而协助其必然发生。相反地,大部分西方国家历史学家认为他为了获得和保持政治权力而操纵局势,同时他看重试图在意识形态上对其务实政策做出解释的想法。近年来,俄罗斯和西方国家历史修正主义者则强调,早已存在的想法与大众压力对列宁和其政策的影响。 许多历史学家和传记作者将列宁的管理描述为极权主义和警察国家,且许多人形容这是认为这是一党专政。数位学者形容列宁是是独裁者,但是莱恩指出,就其所有提议都能得到接受和执行一事而言,列宁并非是独裁者,因为其许多同僚在各种问题上都曾不同意他的想法。费歇尔观察到列宁虽然是独裁者,但并非后来史达林所成为的那类独裁者;而沃尔科戈诺夫相信列宁建立政党专政,在史达林统治下将只会成为一人独裁的苏联。 相反地,包括西方世界历史学家希尔和等马克思主义观察家论证,反对列宁政府为独裁国家的观点;其中他们认为其发现在自由民主国家中维护民主选举的缺陷方法,并将部分过程予以取代。莱恩主张左派历史学家提出相当重要的论点,认为个人素质导致列宁提出无情的政策,未必比20世纪西方国家领导人更为强硬。历史学家评论列宁为:「对于国家应有许多表扬,谦卑的人能够承受低头,而这可能成为基于社会正义和平等的政治运动。」 在苏联,对列宁的个人崇拜在有生之年期间便开始发展,但直到其逝世后才完全建立。根据历史学家尼娜·图马金所说,这是自从美国乔治·华盛顿之后,作为世界上最精心制作的革命领导人崇拜代表,且屡次有说法称其实际上属于「准宗教」。列宁的半身或全身雕塑像几乎设置在每个村庄,其面容装饰在邮票、餐具、海报、及苏联报纸《真理报》和《消息报》头版,他曾居住或暂住的地方则改建成奉献给他的博物馆。图书馆、街道、农场、博物馆、城镇和整个地区也都以他命名,其中彼得格勒城市在1924年易名「列宁格勒」,而他的出生地辛比尔斯克则成为「乌里扬诺夫斯克」。另一方面,列宁勋章经过制定而成为国家最高勋章。但这些全部与列宁自身愿望相反,并遭到其遗孀公开批评。 许多传记作者声称列宁的著作,在苏联比照类似宗教经典的方式对待,派普斯更补充说:「他的每个见解被引用来证明政策、或作为另一部福音看待。」史达林透过斯维尔德洛夫大学一系列讲座,将列宁主义整理成典籍,之后出版《列宁主义的问题》。史达林还校对许多已故的领导人著作,并将这些秘密档案存放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学会。而列宁在克拉科夫的藏书等资料,为了交付学会收集存放,经常花费巨资以从海外取得。这些著作在苏联时代也同样受到严格管制,且只有极少数人得以拿取。 在这期间,俄罗斯则为列宁已发表作品出版5个独立版本,第一个版本开始于1920年,而最后一个版本则在1958年至1965年期间。虽然有5个称为「完整版本」的版本,实际上仍为了政治权宜之计而有许多省略。其中所有对史达林具有用处的列宁著作获得出版,但其他部分仍然处于隐藏状态,而列宁并非俄罗斯人血统、及其贵族身份的知识则遭到隐瞒。特别是直到1980年代为止,其犹太人血统仍不得发表,或许是由于苏联反犹太主义,如此才不会破坏史达林俄罗斯化的努力;亦有可能是在国际反犹太主义中,避免提供反苏情绪的燃料。在史达林政权统治下,积极将列宁描绘成史达林的密友,并支持史达林努力争取下一位苏联领导人。 在史达林逝世后,尼基塔·赫鲁雪夫成为苏联领导人,且开始引用列宁的著作展开去史达林化的过程,这也包括史达林合法化地位的过程。1985年,米哈伊尔·戈巴契夫上台后,提出经济改革和开放政策,在这些行动中也重新恢复引用列宁的原则。而在1991年年底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总统鲍利斯·叶尔辛命令消除共产党对于列宁的档案的限制,并由国家管理的机构取代;后者揭露超过6,000多份未公开出版发行的列宁著作,这些著作后来经过解密,且可用于学术研究。然而由于认识到列宁声望太高、且在俄罗斯平民间受到敬重,叶尔辛并未拆除列宁陵墓。 2012年,支持俄罗斯自由民主党提议除去所有列宁纪念碑,该建议获得部分执政的统一俄罗斯成员支持,但也遭到俄罗斯联邦共产党强烈地反对。而在2013年至2014年爆发的乌克兰亲欧盟示威运动中,抗议者将弗拉基米尔·列宁雕像视为俄罗斯帝国主义的象征,并有在抗议中遭到毁损或破坏。2015年4月,乌克兰政府下令遵守法律而拆除其他雕像。而在列宁的犹太人身分曝光后,俄罗斯极右派反复强调这点,声称其继承的犹太人血缘解释他渴望根除传统俄罗斯社会。 沃尔科戈诺夫声称:「历史上几乎没有另一个人,能够如此深刻地成功改变这么大规模的社会。」列宁的政府部门奠定统治俄罗斯70年的政府体制框架基础,且提供在20世纪中期、往后三分之一世界中出现的共产党领导国家典型,列宁的影响因此具有全球性。其中历史学家认为如果将十月革命看作20世纪最重要的事件,列宁必然「不管好事或坏事,都会被认为是这个世纪最重要的政治领导人」;瑞德则认为他是20世纪最广泛、普遍的识别图标,莱恩则认为他是现代历史最重要且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在列宁逝世后,史达林政府部门建立名称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意识形态,随著许多共产主义运动派系相互倾轧,该运动也发展成不同解释。在因为史达林政府部门而被迫流亡后,托洛斯基认为史达林主义是列宁主义的堕落,是由官僚主义和史达林个人独裁支配。不过根据列宁传记作者大卫·舒伯所说,列宁的信念和范例建立今日共产主义运动的基础;而在20世纪期间,出现在世界各地的共产主义政权多声称忠诚于列宁的信念。但另一方面,俄罗斯总统佛拉迪米尔·普丁曾批评列宁按照民族划分国家行政区、及让具主权的加盟共和国拥有退出苏联的权利,最终该思想导致苏联解体,此论点亦在俄罗斯社会引发争议。 其中马克思列宁主义除了适应20世纪多起最著名的革命运动,还形成史达林主义、毛泽东思想、胡志明思想、卡斯特罗主义等变化形式。相反地,后来许多西方国家共产主义者表示自身的宗旨和列宁及其看法并不相关,因此接受马克思主义、而舍弃马克思列宁主义,当中便包括和参与的欧洲共产主义运动。但另一方面,包括斯拉沃热·齐泽克、阿兰·巴迪欧、拉尔斯·立、詹明信等一些左派知识分子,提倡恢复列宁不轻易妥协的革命精神,以消除当代全球问题。
wiki_zh\AA\wiki_09
太皇太后 太皇太后,简称太后、太皇,或称太母,是古代中国皇帝及东亚地区部份时代的君主法定祖母的正式封号。在部分朝代曾出现的太帝太后、皇太太后、帝太太后等,皆为太皇太后的变体。 由于继承皇位的可能是庶子,或者皇帝在继位时,其生母、亲祖母已去世,所以太后、太皇太后、太帝太后并不一定是皇帝的生母或亲(曾)祖母。 一般的情形是,嫡子继承皇位,只有皇帝的生母被尊为太后,继而被尊为太皇太后。如果庶子继位,嫡母、生母同在,则嫡母定被尊为皇太后,而生母也有可能被尊为皇太后,由此,后世可能出现太皇太后非皇帝亲生祖母的情况。在旁支入继的情况下,通常继任皇帝只能以被继承者为自己的尊亲,不能加尊生母,她们可能只被尊为太妃而已。 总之,能够被尊为太后、太皇太后、太帝太后,不但要看继承人和被尊者之间的血缘关系,更要视彼此的法定关系而定。 中国最早的太皇太后出现于西汉。西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吕雉,在前少帝即位后,虽是皇祖母,但仍称皇太后,未称太皇太后。高祖妾薄氏作为汉景帝的祖母,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太皇太后。而汉哀帝封祖母傅氏为帝太太后,不久又改号为皇太太后,皆为太皇太后的变体。但偶有皇帝祖母因各种原因而未能得到太皇太后的身份,如东汉少帝的祖母董太后,就只被尊为皇太后;明世宗祖母邵太后在生前也没有成为太皇太后,仅在死后被追谥为孝惠太皇太后。 清朝的慈禧太后在下诏由溥仪继位后,旋即被尊为太皇太后,但不久即去世;而末代太后的隆裕太后,没有继姑母慈禧之后成为太皇太后,因此慈禧为中国最后一位太皇太后。 在日本的律令制颁布后,太皇太后一词出现于飞鸟时代后期,并延用至今。时文武天皇皇后藤原宫子,在孝谦天皇即位后被封为太皇太后,是日本第一位太皇太后,也是第一位平民出身的太皇太后。文德天皇即位后,淳和天皇皇后正子内亲王成为太皇太后,是第一位拥有皇族血统的太皇太后。日本的太皇太后在生活起居和朝仪礼备等,皆有专属的官职负责,称太皇太后宫职。而在平安时代,太皇太后不一定是天皇的祖母,太皇太后一号也能用以追赠或是尊称身处相当地位权势的皇族女性,近似于一种荣衔。 飞鸟时代身为天皇祖母者,有时被尊为皇祖母命,如飞鸟时代的孝德天皇就尊祖母糠手姬皇女为吉备嶋皇祖母命。 日本目前最后一位太皇太后,是距今约八百年以前的藤原多子。 越南外王内帝,皇帝祖母称太皇太后,郑主王母称太妃,王祖母称太尊太妃。 朝鲜半岛的君主称为国王,他的祖母被尊称为太王太后、太上太后、大王太后,朝鲜王朝时改称大王大妃或王大妃。
wiki_zh\AA\wiki_09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简称三个代表(),是一套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思想,代表了中共由阶级性政党转型成全民性政党的过程。在2000年2月25日由时任中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江泽民在广东省高州市考察时首次提出,2002年正式定名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它是中共在继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之后,再一套由党和国家领导人发明的政治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共在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的一套理论,为中国共产党提供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期执政的理论依据。但是反对者则认为三个代表写入宪法是一种历史的「倒退」。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中国当局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认为,“三个代表”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推进中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重要理论武器,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三个代表”最重要的影响是,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始从无产阶级政党向精英执政政党进行转型。 由于“三个代表”说法的主体为某一政党,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后使得宪法中政党与国家的关系更为混乱,认为三个代表没有新意。三个代表有时被反对者戏称为“三块表”。三个代表和被字句式有著一定关系。 2000年6月,中国民运人士苏绍智分析指出“始终代表”的谬误,和中共「伟大、光荣、正确」的口号一样是大话和谎言。 2013年7月,媒体人李小鸣说,三个代表只是提出中共要往哪个方向走,没有说明中共该怎么走、还要走多久,也没有具体解释何谓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何谓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何谓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010年1月,杜导正发表的书《赵紫阳还说过甚么?——杜导正日记》披露,因拒绝六四镇压而下台的前中共中央总书记赵紫阳在被软禁期间的2000年6月谈及,三个代表是要「堵住政治体制改革的嘴」、为中共一党专政制造理论根据;赵紫阳说,江泽民「此人无大志」,三个代表不可能是要「抛弃阶级斗争为纲、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看罢,过一段,又要讲阶级斗争、专政了。」 2013年5月,前赵紫阳智囊、著名中国宪政学者、法学家曹思源提出「从《宪法》中挖掉“三个代表”」,指三个代表写入宪法是一种「倒退」。 2007年2月3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把学习〈江泽民文选〉活动引向深入》,文中写道:“《江泽民文选》是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好教材。”
wiki_zh\AA\wiki_09
尼伯龙根的指环 《尼伯龙根的指环》(),本意为尼伯龙人的指环,是一个由四部歌剧组成的系列,由华格纳作曲及编剧,整个于1848年开始创作,至1874年完成,历时共26年。创作灵感来自北欧神话《威尔森格英雄传》及日尔曼叙事长诗《尼贝龙根之歌》内的故事及人物,特别是冰岛家族传说 (Icelanders' sagas,冰岛历史英雄故事散文)。 《尼伯龙根的指环》由四部歌剧组成,亦被瓦格纳称为“舞台节庆典三日剧及前夕”,包括: 中世纪时基督教盛行于欧洲,过去流传的北欧神话被视作邪教清理,现在残存的较为著名的有英格兰的贝奥武甫,冰岛的埃达和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等,华格纳的《指环》改编自中世纪德国的民间叙事诗《尼伯龙根之歌》。北欧神话与其他的古代神话之间有著显著的差异,北欧神话中神不是全能的、所向无敌的,而有一定的限制,本身也要面临灭亡的命运。《诸神的黄昏》中就体现了这一万物同归于尽、转换新生的思想。华格纳整理这部叙事诗后,打算写成歌剧脚本,却招来很多反对,多数人认为这样庞大的脚本无法配成音乐。但华格纳成功了,他以二百多个主导动机贯穿全剧,采用明暗两条线来推进剧情的发展。 起初,华格纳只是选取了故事的一部分作了《齐格菲之死》(Siegfrieds Tod),也就是后来《诸神的黄昏》的前身,这部作品是以布仑希尔德引齐格弗里德进入瓦尔哈拉天宫作为结局的,不久,华格纳觉得不满意,认为缺乏更深一层的伦理意义并且无法在剧院里演出,所以他增加了一部《青年齐格菲》(Der junge Siegfried,成为《齐格菲》的基础),并将结局改得含有深奥的玄学意味。最后,为了使全剧完整,又补充了《女武神》及序剧《莱茵的黄金》。从音乐上来看,《女武神》与《齐格菲》最精彩,而《莱茵的黄金》较为优美,《诸神的黄昏》则显示了瓦格纳多年来所形成的思想。 由于华格纳的歌剧乐队编制庞大,所选择的歌手在音量音色和强度方面都有特别要求,同时还需要采用一些极端措施保证聆听效果,故华格纳的崇拜者,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二世为他的《指环》能够上演特别出资建造拜罗伊特节日剧院(又名节日剧院,1872年5月22日动土兴建,历时两年多,于1875年竣工),其设计专为配合华格纳的要求,它将乐池沉降得更深,最嘹亮的铜管乐器放在最深处,离指挥很远,远远低于舞台上的歌手。1876年8月,《指环》全剧于该剧院首演,分四天上演,共演两次,每天下午4点开始一直持续到深夜。首演的指挥是汉斯‧里希特。当时,演出盛况空前,几乎整个欧洲的音乐人士都齐聚这个美因河边的小地方,甚至到了拜罗伊特发生食物短缺的程度。 尼伯龙之名来自于东日尔曼人的勃艮第部落,勃艮第皇族一般被称为尼伯龙,不过在此歌剧里尼伯龙却意为「矮人」。矮人用偷来的莱茵河黄金铸造了具有统治世界魔力的指环,本歌剧系列因此得名。 歌剧全本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ZP-yXsNV2E&list=PLM2PZ08hv6Qm286mEGlCfZdLRLHiOOLjm Yuri Moura's Playlist 目前《尼伯龙根的指环》有多个压缩后的版本,改编者包括利奥波德·斯托科夫斯基、洛林·马泽尔(《无词的指环》,1988年)和(1991年)。
wiki_zh\AA\wiki_09
理查德·瓦格纳 威廉·理查德·瓦格纳(,),德国作曲家、剧作家,以其歌剧闻名。理查德·瓦格纳不同于其他的歌剧作者,他不但作曲,还自己编写歌剧剧本。他是德国歌剧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前面承接莫扎特的歌剧传统,后面开启了后浪漫主义歌剧作曲潮流,理查德·施特劳斯紧随其后。同时,因为他在政治、宗教方面思想的复杂性,成为欧洲音乐史上最具争议的人物。 理查德·瓦格纳一开始是延续卡尔·马利亚·冯·韦伯和贾科莫·梅耶贝尔的浪漫主义传统,但后来提出了整体艺术的概念,整合了诗歌、视觉艺术、歌剧及剧场,并在1849至1852年间提出了许多的理论。瓦格纳后来将这些概念放入由四部歌剧组成的系列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中,共花了26年的时间才完成。 理查德·瓦格纳后期的作品以其复杂的音乐织度、丰富的和声及配器法著称,另外他也在作品中灵活的使用主导动机,也就是会和特定人物、地点或是事物一起出现的一到两个小节音乐。理查德·瓦格纳在音乐语言上的一些进展,例如极度的以及快速变换的调性,也影响古典音乐的发展。瓦格纳的崔斯坦与伊索德可以算是现代音乐的开始。 理查德·瓦格纳曾建造自己的歌剧院,也就是拜罗伊特节日剧院,其中有许多新颖的设计,此歌剧院是为了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而兴建,《帕西法尔》也是在这里首演。后来的拜罗伊特音乐节也在此固定演出瓦格纳的十部乐剧。在瓦格纳建造歌剧院时,他对于音乐及戏剧的想法又改变了,他也将一些传统形式引入他最后几部作品中,包括《尼伯龙根的指环》。 在理查德·瓦格纳的最后几年生命中,充斥著政治流亡者、动荡的爱情以及贫穷。他在音乐、戏剧及政治上的争议作品在最近数十年来得到许多的注意,尤其是其中的反犹太词句。他的概念在许多二十世纪的艺术中可以看出踪迹,其影响包括哲学、文学、视觉艺术及戏剧。 瓦格纳1813年出生于莱比锡,出世6个月,在警察局当职员的父亲就去世了。他母亲不久改嫁给一个演员兼剧作家。不久全家就搬到继父工作的德累斯顿。瓦格纳在继父关照下,受到了最初的艺术熏陶,他对戏剧和音乐十分感兴趣。1827年,全家又迁回莱比锡。在莱比锡布商大厦剧院,他第一次听到贝多芬第九交响乐,深受感动。1831年,他进入莱比锡大学学习作曲,一年后,他创作了贝多芬风格的《C大调交响曲》。 1832年,经他哥哥介绍,到维尔茨堡任合唱指挥。同年他创作了他的第一部完整的歌剧作品《仙女》。之后,他又先后在马格德堡和柯尼斯堡的担任音乐指挥。 1836年11月24日第一次结婚,次年五月妻子米娜与当地一名名为迪特里希的商人私奔(1837年6月也发生了同样的事情),六月他前往当时俄国的里加任一家歌剧院的音乐指挥。1839年因为债务,乘船逃往伦敦。1840年至1841年在巴黎度过。1842年返回德国德累斯顿,任萨克森王国宫廷乐队指挥。 1849年在德累斯顿参加五月起义,失败后被通缉,此后12年在巴黎等地流亡,此时瓦格纳与妻子米娜的关系已经到了不可修复的地步。在巴黎期间,认识了李斯特,后来娶了比瓦格纳小24岁的李斯特的女儿柯西玛为妻。1861年通缉令解除后,回到德国,住在威斯巴登的Biebrich镇。 1865年开始,得到了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二世的赞助。 1883年2月13日,在前往威尼斯避寒旅行期间,因心肌梗塞病死于威尼斯的温德拉敏宫中。 瓦格纳的儿子齐格弗里德·瓦格纳也是作曲家。 《瓦格纳作品目录(Wagner-Werk-Verzeichnis)》(WWV)中收录的他的作品共有113件,其中包括未完成的以及计划中的。 瓦格纳的剧作是他最主要的艺术遗产。大部分作曲家通常都把编写歌剧剧本(包括台词与歌词)的任务交给别人完成,但瓦格纳却撰写自己的剧本,他称之为“诗篇”。 1849年起,瓦格纳极力推崇一种新的歌剧观念,即称为“音乐剧(music drama)”(不过他后来放弃使用了这个词),在这种剧作中,各个音乐、诗歌和戏剧元素都被融合在一起——构成一种“整体艺术”。瓦格纳创造了一种新的作曲风格,使得管弦乐队与歌手的地位同样重要。之后的剧作中,管弦乐队的地位体现在表达主导动机以及具体的人物、地点、情节元素。这些元素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共同推动了戏剧的进展。虽然“音乐剧”是瓦格纳专用的,但许多作家都如此称呼这样的剧作。 瓦格纳的最早尝试创作的歌剧大部分都未完成。被他放弃的作品包括17岁时写的田园歌剧《》,它是基于歌德的同名诗篇创作而成;1832年写的《》1832年;1837-1838年写的歌唱剧《》。1833年创作的《》在这位作曲家的一生中没有出演过,另外1836年的《》在第一次演出后遭到撤回。1842年,《黎恩济》首演,它是瓦格纳第一个成功上演的歌剧。这些早期作品的创作风格总体上是较传统的——相对更复杂的《黎恩济》清晰地显示其创作深受斯蓬蒂尼(Spontini)和梅耶贝尔(Meyerbeer)的的影响——并没有表现出瓦格纳后来的创新,那样的创新才决定了他在音乐史上的地位。瓦格纳后来谈道他并不认为这些作品(work)是他全部作品(oeuvre)的一部分,且拜罗伊特音乐节中也没有表演过这段时期的作品,甚至过去几个世纪中都几乎没有上演过(只有《黎恩济》的序曲偶尔会在音乐会上演奏)。在2013年,为了纪念作曲家肖邦诞辰,《仙女》《禁恋》《黎恩济》等三部歌剧在莱比锡和拜罗伊特演出。 瓦格纳1843年的《漂泊的荷兰人》宣告着他的创作阶段进入了中期。随后他又分别在1845年与1850年创作了《唐怀瑟》和《罗恩格林》。这三部歌剧有时被称作瓦格纳的“浪漫主义歌剧(romantic operas)”。由于这些剧作,他之前凭借《黎恩济》建立起的在德国乃至世界上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1849年起他就放弃了这种创作风格,不过有时他还会修改《漂泊的荷兰人》与《唐怀瑟》。一般认为这三部歌剧代表了瓦格纳艺术历程中重要的发展阶段,在音乐和歌剧的主题处理、情感表达以及编排方面达到了成熟的地步。内的作品中这几部属于比较早的成熟剧作,瓦格纳辞世后还遵照他的遗愿在拜罗伊特音乐节上安排了三者的演出。此三部歌剧(包括改编版的《漂泊的荷兰人》和《唐怀瑟》)仍继续在世界各地定期演出并录像,这些歌剧也使得他健在时便名声大噪。 瓦格纳之后的戏剧《尼伯龙根的指环》(通常简称《指环》或《指环》系列)是其代表作之一。《指环》是由四部歌剧组成的系列,剧中的许多元素来自——多数来自后来的北欧神话——尤其是古诺尔斯语的《诗体埃达》与《》以及中古高地德语的《尼伯龙根之歌》。瓦格纳专门凭着他对的理解改进了这几部歌剧的剧本,头韵在古日耳曼诗歌中有用到。瓦格纳对古希腊戏剧的认知也影响了这四部歌剧,在古代的里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在他的文章《》中也进行了详尽的讨论。 《指环》系列的前两部《莱茵的黄金》与《女武神》分别在1854年与1856年完成。《莱茵的黄金》中,“几乎没有“现实主义”(以及)表达感情的”使得瓦格纳已经非常接近他1849-1851年文章中所谈及的音乐理想了。事实上《女武神》中含有咏叹调[第一幕中齐格蒙德(Siegmund)演唱《暴风雨(Winterstürme)》即为一例],另外女武神出现时的准合唱也体现了更多的“歌剧”特点,但巴里·米灵顿(Barry Millington)评论道“(这是)最完美地体现《歌剧与戏剧》中的理论的一部音乐剧了……它成功将诗歌与音乐结合,而在音乐表达上没有太大的牺牲”。 在为《指环》系列的第三部分《齐格弗里德》谱曲时,瓦格纳暂时放弃了它的创作;在1857年至1864年间他一直在写一部爱情悲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简称《特里斯坦》)以及他成熟作品中仅有的一部喜剧《纽伦堡的名歌手》(简称《名歌手》),这两部作品也是经典歌剧的一部分。 《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在音乐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许多人认为这部作品标志着对传统和声与调性的放弃,并为20世纪的古典音乐的发展方向奠定了基础。瓦格纳认为这部歌剧完美地实现了他有关音乐剧的理论,其戏剧元素之间体现了“转换的艺术(the art of transition)”,而声乐与管弦乐之间也平衡得较好。1859年作品完成,而在1865年6月慕尼黑进行了首演,是次演出由比洛(Bülow)指挥。 早在1845年瓦格纳即设想过《纽伦堡的名歌手》应成为《唐怀瑟》的喜剧“装饰品(pendant)”。和《特里斯坦》很像的是,它于1868年6月21日也在慕尼黑首演,同样是比洛指挥,并立即大获成功。巴里·米灵顿称《名歌手》是“一部华丽的、感性的音乐剧,因剧中蕴含着温暖的人性而广受赞赏”,但因为作品中有着强烈的德国民族主义色彩,故这部音乐剧也常被作为瓦格纳信奉保守的政治态度、反犹太主义的例子。 瓦格纳回头继续为《齐格弗里德》的最后一幕配乐并继续完成《指环》的最后一部歌剧《诸神的黄昏》时,他的创作风格有所改变:从《莱茵的黄金》与《女武神》的听觉世界变得更为“歌剧化(operatic)”,不过其中还是充满了他作曲的创新,并在剧中多处设了主导动机。出现这种现象的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瓦格纳是倒着撰写《指环》系列的剧本的,所以《诸神的黄昏》的剧本要比《莱茵的黄金》更为“传统(traditionally)”;然而,他对整体艺术的追求变得松懈了。创作风格的改变也让瓦格纳在创作《特里斯坦》《名歌手》与巴黎版本的《唐怀瑟》时作曲技巧有所提升。从《齐格弗里德》的第三幕开始,旋律中的和复杂的和声增多,对主导动机的处理也更为娴熟。 从1848年瓦格纳为《指环》规划的第一份草稿到1874年完成《诸神的黄昏》一共用了26年。要演出《指环》一共需要大约15个小时,目前仍在定期演出的剧作中,如此长的还仅此一部。 瓦格纳最后一部歌剧《帕西法尔》作于1882年,是他唯一一部专门为他的贝罗伊特节日剧院所作的歌剧。《帕西法尔》有意探讨的,是为了延续人类存在,使之纯化的问题。而宗教信仰的虔诚,耶稣受难的阴影,使这部作品有了“舞台节日祭祀剧(Bühnenweihfestspiel)”的副题。此剧的故事情节是受到有关圣杯的传说的启发而创作的。其中也有些内容来自佛教中的出家,是在瓦格纳阅读叔本华的著作时读到的。瓦格纳对柯西玛说这是他“最后一张牌(last card)”。这部作品仍因其在基督教、性、表达上处理不当而存在争议;正如一些评论家所言,此作仍存在德国种族主义以及反犹太主义。尽管这部歌剧被路德维希二世形容说“它(是)最基督化的作品(this most Christian of works)”,但乌尔丽克·基兹丽(Ulrike Kienzle)评论道“瓦格纳虽然了解了耶稣教的神话,但《帕西瓦尔》的形象与精神上的内容都很特立独行,违背了耶稣教的教条。"在音乐上,这部歌剧代表了瓦格纳的风格进一步升华,巴里·米灵顿如是评论:“(这是)一部精致的配乐,它拥有着超凡的美丽与优雅。”。 除了创作歌剧以外,瓦格纳还谱写过一些乐曲,不过数量较少。他的音乐作品有(19岁创作)、《》(仅完成了交响乐的主题部分)、一些序曲、合唱曲以及钢琴曲。除去歌剧之外,人们最常演出的瓦格纳作品要数室内管弦乐《》;它和《指环》系列的主题有几分相似。无论是最早的钢琴版本,还是有管弦乐伴奏的《》也经常被演出。《美国百年纪念进行曲(American Centennial March)》(1876年作)与《》相对表演的要少一些;后者是1843年为德累斯顿而作,由男合唱团与管弦乐团来演出。 值得一提的是,以色列一直因为瓦格纳的反犹太主义思想以及纳粹的原因(希特勒非常喜欢华格纳的作品),一直有一非正式的禁令,以色列国内从不上演瓦格纳的作品,不过这些年来稍有松动。
wiki_zh\AA\wiki_09
7月15日 7月15日是阳历年的第196天(闰年是197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69天。
wiki_zh\AA\wiki_09
家政学 家政是家庭事务的管理工作,属于一种职业或一个行业。家政学是研究家政的学科,是社会科学的一种。以研究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互动,并以提升个人及家庭的生活品质为目标。
wiki_zh\AA\wiki_09
能源科学 能源科学是对能源进行研究的科学。
wiki_zh\AA\wiki_09
环境科学 环境科学为跨学科领域专业,既包含像物理,化学,生物,地质学,地理,资源技术和工程等的物理科学,也含有像资源管理和保护,人口统计学,经济学,政治和伦理学等社会科学。环境科学包含了影响人类和其他有机体的周边环境的学科。自然与人类资源是相互依赖的,其中一方所作出的任何动作,正确或错误,都会对另外一方产生影响。 此学科年代较短,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成为正式学科。1960年,Rachael Carson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生态学著作《寂静的春天》出版,使环境类主题成为热点,就像1969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圣巴巴拉海滩的井喷溢油事故,以及同年发生在俄亥俄州克利夫兰市的凯霍加河着火事件,都使公众对环境运动的关心度上升,从而开创了环境研究这一新学科领域。环境科学直到1960年和1970年间,才广泛地活跃于科学研究领域的主要原因有: 环境科学的定义:一门研究人类社会发展活动与环境演化规律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寻求人类社会与环境协同演化、持续发展途径与方法的的科学。 在宏观上,环境科学要研究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要力图发现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协调的规律;在微观上,要研究环境中的物质在有机体内迁移、转化、蓄积的过程以及其运动规律,对生命的影响和作用机理,尤其是人类活动排放出来的污染物质。 环境科学要探索全球范围内的环境演化规律;人类活动与自然生态之间的关系;环境变化对人类生存的影响;以及区域环境污染的防治技术和管理措施。 大气科学主要研究地球的大气层,尤其是它和其他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大气科学包含了对气象学,温室气体现象,空气污染物的大气扩散模式,与噪音污染有关的传声现象,甚至是光污染的研究。 以全球变暖现象为例,物理学家建立了大气环流和红外无线传输的计算机模型,化学家对大气中的化学物质及发生的化学反应进行了研究,生物学家分析了动植物对二氧化碳变化的积极作用,一些如气象学家和海洋学家的专家则加深对大气动力学的理解。 地球科学包括环境地质学,,火山现象与地壳演化。在一些分类系统中环境科学还包括水文学(包含海洋学)。 仔细分析地表径流的成因被土壤科学家作为土壤侵蚀的一个研究实例。河流生物学家协助研究大陆水系沉淀物流失。物理学家将通过评估接收水体光透射的变化做出贡献。生物学家将分析随着水越来越浑浊对水生植物和动物的后续影响。 环境化学是环境科学的化学研究分支学科,其理论研究领域包括土壤污染和水污染。分析主题包括土壤中化学物质的降解,在不同阶段的迁移,举例来说,含有溶剂的湖泊蒸发了后,溶剂散发在空气中,就会成为空气污染物。除此以外,化学物质还会影响生物群。 例如一个泄漏的化学溶剂罐掉入某类濒临灭绝的两栖动物栖息的土壤里,如果要获得此处土壤的污染程度以及该溶剂在土壤中的分布状况,可采用电脑模型法。之后化学家可以根据测定的土壤类型描述该化学溶剂的分子结构,生物学家可以研究该化学溶剂对其他生物的影响,包括土壤节肢动物、植物以及作为此类濒危两栖动物食物的池塘居生物。 生态学,是指运用相关领域的环境科学知识对生态系统进行分析,而生态系统被不只一个应激源影响。举例来说,备受推崇的工业发展引起的水污染和空气污染会影响入海口的某些物种,而生态学可以用来检测这些变化。据此研究,生物学家将能够详细描述动植物群,化学家研究如何使含有污染物的水源流经沼泽,物理学家可以预测大气放射污染,而地理学家则可以帮助我们认识沼泽土壤和海湾的泥浆。 1969年美国国家环境政策法(国家环保局)对重大项目的环境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多数地方法规赞同这些指令,这些指令适用于地方性活动。其结果是在开展行动前,文献和环境影响研究的大幅增加。 阅读国家环境政策法列出的环境影响评价案例,我们就可以核实环境科学的具体内容,比如废水处理升级后选择排放到圣地亚哥或提华纳的入海口、旧金山国际机场的扩建、休斯顿地下运输系统的发展、大都市波士顿交通警察局运输系统的升级和穿过维吉尼亚州阿灵顿公墓的66个洲际建筑物。 英格兰和威尔士的环保局(其前身是代理总理办公室)成立于1996年,属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公共机构,并把规章条例列在当地社区和政府网站。 根据1995年的环保法,环保局作为一个独立的机构而创立,且同英国政府紧密合作,实施环保条例。 环境科学家监测环境质量、解释人类活动对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并制定战略来恢复生态系统。此外,环境科学家们还帮助规划、发展、建设建筑物、运输通道、以及保护水资源的设施,考虑高效、有益的土地利用规划。由于环境科学跨学科的性质,专业的团队间通常共同合作进行环境研究或发布环境影响评估。还有一些专业的组织协调发动开展环境科学研究并帮助进行不同学科间的联系与交流。
wiki_zh\AA\wiki_09
矿业工程
wiki_zh\AA\wiki_09
机械工程 机械工程是一门涉及利用物理定律为机械系统作分析、设计、生产及维修的工程学科。这学科要求学员对力学、热学、电学、磁学、化学与能量守恒等基础科学原理有巩固的认识,并利用这些知识去分析静态和动态物质系统,创造、设计实用的装置、设备、器材、工具等。机械工程的知识可应用于机器、车辆、飞机、船舶、冷冻空调、水利、土木建筑、桥梁及工业仪器等各个层面之上。 机械工程所处理的,是把能量及物料转化成可使用的物品。从宏观的角度来看,我们生活中所接触的每一件物件,其制造过程均可说与机械工程有关。机械工程是众多工程学科中范围最广的一科。从业员需拥有富创造性的智力,充份明了各科学理论的原理,及对不同物品的需求和特点有充份认识。此外,他更须备有力求追上最新科技发展的意向。符合资格的机械工程人员可从事不同行业的工作,包括:海事、交通、制造、发电站、环境保护、公共服务及学术机械等等。 任何现代产业和工程领域都需要应用机械,例如:农业、林业、矿业等需要农业机械、 林业机械、矿业机械;冶金工程和化学工程需要冶金机械、化工机械;纺织和食品加工工业需要纺织机械、食品加工机械;水利、土木建筑、道路和桥梁等工程需要工程机械;电力工程需要电力机械;交通运输业需要各种车辆、船舶、飞机等;各种商品的计量、包装、储存、装卸需要各种相应的工作机械。 就是人们的日常生活,也越来越多地应用各种机械了,如:车辆、缝纫机、钟表、照相机、录影机、录音机、洗衣机、烘干机、冰箱、电风扇、冷气、暖气、吹风机、吸尘器,等等。机械工程是以有关的自然科学和技术为理论基础,结合在生产实践中积累的技术经验,研究和解决在开发、设计、制造、安装、运用和修理各种机械中的全部理论和实际问题的一门应用学科。 各个工程领域的发展都要求机械工程有与之相适应的发展,都需要机械工程提供所必需的机械。某些机械的发明和完善,又导致新的工程技术和新的产业的出现和发展,例如:大型机械的制造成功,促成了电力系统的建立;火车的发明导致了铁路工程和铁路事业的兴起;内燃机、燃气轮机、火箭发动机等的发明和进步以及船舶、飞机和航空器的研制成功导致了航海工程、航海事业、航空工程和航空事业的兴起;高压设备(包括压缩机、反应器、密封技术等)的发展导致了许多新型合成化学工程的成功。机械工程就是在各方面不断提高的需求的压力下获得发展动力,同时又从各个学科和技术的进步中得到改进和创新的能力。 人类成为“现代人”的标志是制造工具。石器时代的各种石斧、石锤、木弓和木质、皮质的简单粗糙的工具是后来出现的机械的先驱。从制造简单工具演进到制造由多个零件、部件组成的现代机械,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几千年前,人类已创制了例如用于谷物脱壳和粉碎的臼和磨,用来提水的桔槔和辘轳,装有轮子的车,航行于江河的船及其桨、橹、舵等。所用的动力,从人自身的体力,发展到利用畜力、风力和水力。所用材料从天然的石、土、木、皮革,发展到人造材料。最早的人造材料是陶瓷。制造陶瓷器皿的陶车,已是具有动力、传动和工作三个部分的完整机械。 人类从石器时代进入铜器时代,再进而到铁器时代,用以吹旺炉火的鼓风器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有足够强大的鼓风器,才能使冶金炉获得足够高的炉温,才能从矿石中炼得金属。在中国公元前1000~前900年就已有了冶铸用的鼓风器,并渐从人力鼓风发展到畜力和水力鼓风。 早在公元前,中国已在指南车上应用复杂的齿轮系统,在被中香炉中应用了能永保水平位置的十字转架等机件。古希腊已有圆柱齿轮、圆锥齿轮和蜗杆传动的记载。但是,关于齿轮传动瞬时速比与齿形的关系和齿形曲线的选择,直到17世纪之后方有理论阐述。手摇把和踏板机构是曲柄连杆机构的先驱,在各文明古国都有悠久历史,但是曲柄连杆机构的形式、运动和动力的确切分析和综合,则是近代机械学的成就。 机械学作为一个专门学科迟至19世纪初才第一次列入高等工程学院(巴黎的工程学院)的课程。通过理论研究,人们方能精确地分析各种机械,包括复杂的空间连杆机构的运动,并进而能按需要综合出新的机构。 15-16世纪以前,机械工程发展缓慢。但在以千年计的实践中,在机械发展方面还是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和技术知识,成为后来机械工程发展的重要潜力。17世纪以后,资本主义在英、法和西欧诸国出现,商品生产开始成为社会的中心问题。许多高才艺的机械匠师和有生产观念的知识分子致力于改进各产业所需的工作机械和研制新的动力机械──蒸汽机。18世纪后期,蒸汽机的应用从采矿业推广到纺织、面粉、冶金等行业。制作机械的主要材料逐渐从木材改用更为坚韧,但难以用手工加工的金属。机械制造工业开始形成,并在几十年中成为一个重要产业。机械工程通过不断扩大的实践,从分散性的、主要依赖匠师们个人才智和手艺的一种技艺,逐渐发展成为一门有理论指导的、系统的和独立的工程技术。机械工程是促成18-19世纪的工业革命以及资本主义机械大量生产的主要技术因素。 动力是发展生产的重要因素。17世纪后期,随著各种机械的改进和发展,随著煤和金属矿石的需要量的逐年增加,人们感到依靠人力和畜力不能将生产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在英国,纺织、磨粉等产业越来越多地将工场设在河边,利用水轮来驱动工作机械。但当时已有一定规模的煤矿、锡矿、铝矿、铁矿、铜矿、银矿、金矿矿井中的地下水,仍只能用大量畜力来提升和排除。 在这样的生产需要下,18世纪初出现了汤玛斯·纽科门(Thomas Newcomen)的大气式蒸汽机,用以驱动矿井排水泵。但是这种蒸汽机的燃料消耗率很高,基本上只应用于煤矿。 1765年英国人瓦特发明了有分开的凝汽器的蒸汽机,降低了燃料消耗率。 1781年瓦特又创制出提供回转动力的蒸汽机,扩大了蒸汽机的应用范围。蒸汽机的发明和发展,使矿业和工业生产、铁路和航运都得以机械动力化。蒸汽机几乎是19世纪唯一的动力源。但蒸汽机及其锅炉、凝汽器、冷却水系统等体积庞大、笨重,应用很不方便。19世纪末,电力供应系统和电动机开始发展和推广。20世纪初,电动机已在工业生产中取代了蒸汽机,成为驱动各种工作机械的基本动力。生产的机械化已离不开电气化,而电气化则通过机械化才对生产发挥作用。 发电站初期应用蒸汽机为原动机。20世纪初期,出现了高效率、高转速、大功率的汽轮机,也出现了适应各种水力资源的大、小功率的水轮机,促进了电力供应系统的蓬勃发展。 19世纪后期发明的内燃机经过逐年改进,成为轻而小、效率高、易于操纵、并可随时启动的原动机。它先被用以驱动没有电力供应的陆上工作机械,以后又用于车辆、移动机械(如:拖拉机)、飞机和船舶,到20世纪中期开始用于铁路车辆。蒸汽机在汽轮机和内燃机的排挤下,已不再是重要的动力机械。内燃机和以后发明的燃气涡轮发动机、喷气发动机的发展,还是船舶、飞机、航天器等成功发展的基础技术因素之一。 工业革命以前,机械大都是木结构的,由木工用手工制成。金属(主要是铜、铁)仅用以制造仪器、锁、钟表、泵和木结构机械上的小型零件。金属加工主要靠机匠的精工细作,以达到需要的精度。蒸汽机动力装置的推广,以及随之出现的矿山、冶金、车辆、船舶、飞机等大型机械的发展,需要成形加工和切削加工的金属零件越来越多,越来越大,要求的精度也越来越高。应用的金属材料从铜、铁发展到以钢为主。机械加工包括钳工、钻床、车床、铣床、磨床、锯床、冲床、刨床、模具、铸造、锻造、钣金、焊接及热处理等技术及其装备,以及切削加工技术、刀具、量具等,得到迅速发展,保证了各产业发展生产所需的机械装备的供应。 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机械产品的需求猛增。生产批量的增大和精密加工技术的进展,促进了大量生产方法(零件互换性生产、专业分工和协作、流水加工线和流水装配线等)的形成。 简单的互换性零件和专业分工协作生产,在古代就已出现。在机械工程中,互换性最早体现在莫兹利,H.于1797年利用其创制的螺纹车床所生产的螺栓和螺帽。同时期,美国工程师E.惠特尼用互换性生产方法生产火枪,显示了互换性的可行性和优越性。这种生产方法在美国逐渐推广,形成了所谓“美国生产方法”。 18世纪以前,机械匠师全凭经验、直觉和手艺进行机械制作,与科学几乎不发生联系。到18世纪-19世纪,在新兴的资本主义经济的促进下,掌握科学知识的人士开始注意生产,而直接进行生产的匠师则开始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他们之间的交流和互相启发取得很大的成果。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形成一整套围绕机械工程的基础理论。 动力机械最先与当时的先进科学相结合。蒸汽机的发明人T.萨弗里、瓦特应用了物理学家D.帕潘和J.布莱克的理论。在蒸汽机实践的基础上,物理学家S.卡诺、W.J.M.兰金和开尔文建立起一门新的科学──热力学。内燃机的最重要的理论基础是法国的A.E.B.de罗沙在1862年创立的,1876年尼古拉斯·奥托(Nikolaus August Otto)应用罗沙的理论,彻底改进了他原来创造的粗陋笨重、噪声大、热效率低的内燃机而奠定了内燃机的地位。其他如:汽轮机、燃气轮机、水轮机等都在理论指导下得到发展,而理论也在实践中得到改进和提高。 在工业革命以前,大多数的工程项目都限于军事及城市发展。从事军事方面的工程师负责研制战争工具和系统;从事城市发展的工程师则负责建筑和地面设施。在十九世纪早期的英国,机械工程师成为新兴的行业,负责提供工业用机械和推动机械所需要的动力。在1818年,首个专业土木工程师组织成立,而机械工程师亦相继于1847年成立组织。 20世纪初期,福特,H.在汽车制造上又创造了流水装配线。大量生产技术加上泰勒,F.W.在19世纪末创立的科学管理方法,使车辆和其他大量生产的机械产品的生产效率很快达到了过去无法想像的高度。 20世纪中、后期,机械加工的主要特点是:不断提高机床的加工速度和精度,减少对手工技艺的依赖;发展少无切削加工工艺;提高成形加工、切削加工和装配的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自动化从机械控制的自动化发展到电气控制的自动化和计算机程序控制的完全自动化,直至无人车间和无人工厂;利用数值控制机床、加工中心、成组技术等,发展柔性加工系统,使中小批量、多品种生产的生产效率提高到近于大量生产的水平;研究和改进难加工的新型金属和非金属材料的成形和切削加工技术。 而世界上建立最早的机械工程学术团体是英国机械工程师学会IMechE,成立于1847年,第一任主席是铁路机车发明家乔治·史蒂芬生。英国机械工程师学会的建立,标志著机械工程已确立为一个独立的学科,机械工程师被社会公认为受尊敬的职称。 在此之前,从事机械制造、使用和修理的人,被称为机器匠,社会地位不高。 随著机械制造作为一个独立的工业部门日益发展,各国机械工程师学会纷纷建立,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机械工业初创阶段,企业主和技术人员要求自由开展学术交流、维护共同利益、争取提高社会地位的共同愿望。 在西方,机械工程师学会和机械工程学科同时诞生,在推动学科发展、提高机械工程师社会地位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英国机械工程师学会根据国家法律规定,有权考核工程师,并授予特许工程师称号。 德国工程师学会(VDI)成立于1856年,主要活动范围是机械工程。它在制订指导性技术文件方面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ASME)成立于1880年。它承担美国机械工业标准的制订工作。日本机械工程师学会(JSME)成立于1897年。印度机械工程师学会 成立于1920年。中(华民)国机械工程学会成立于1936年。 各国机械工程师学会的主要活动大体相同,如组织学术讨论会、协调科学研究任务、普及科学技术知识等。同时,各国的学会又根据各自社会和历史背景的不同,发展各自的优势,使各国的机械工程师学会又具有不同的特点。 在组织建制方面,各国机械工程学会经过不同的探索,一方面建立专业分会或专业委员会,开展专业性学术活动,另方面建立地区分支机构,组织地区性学术活动。这种组织结构逐步发展成为各国机械工程学会共同的特点和传统。随著机械化向各工业部门延伸,领域不断扩大,各国机械工程学会多是历史悠久、规模最大、会员最多、活动范围最广的学术团体。 20世纪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各国机械工程学术团体有了大规模的发展。国际学术交流也日益频繁。机械工程的一些专业分支学科,纷纷建立世界性统一的学术团体,例如:国际焊接学会(IIW)、国际铸造学会(CIATF)、国际材料热处理联合会(IFHT)、国际机器理论与机构学联合会(IFToMM)、国际压力容器理事会(ICPV)、国际无损检测理事会(ICNDT)、国际摩擦学理事会(ITC)、国际生产工程研究会(CIRP)等。 随著机械工程学科各分支与相邻专业学科互相渗透和综合,还出现了一批国际性的工程学术团体,如1950年成立的国际技术协会联盟(UITA)、1958年成立的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WFEO)等,参加的有近百个国家的工程组织,并取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支持。在这些国际工程组织中,机械工程学科和学术团体往往是一支中坚力量。 机械工程是材料性质、应用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弹性力学、塑性力学、热力学、流体力学、电子及计算的理论,以设计及制造各类型的机械制品及系统,如:发动机、机器、仪器、消费品及机械、水力、热力或热传系统。随著科技的日新月异;电脑辅助制图及电脑辅助制造技术已广泛地被采用。一般来说,机械工程师会专注某一方面的工作,例如:水力、热传、热机、电机、机电整合、,机械人制造、空气调节、冷藏、升降机与电梯,或某类特定的制品如:机器,推进系统、机械人及机动仪器等。 机械工程的工作对象是动态的机械。它的工作情况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有时是随机的而不可预见;实际应用的材料也不完全均匀,可能存有各种缺陷;加工精度有一定的偏差,等等。与以静态结构为工作对象的土木工程相比,机械工程中各种问题更难以用理论精确解决。因此,早期的机械工程只运用简单的理论概念,结合实践经验进行工作。 设计计算多依靠经验公式;为保证安全,都偏于保守。结果,制成的机械笨重而庞大,成本高,生产率低,能量消耗很大。 从18世纪起,设计计算从两个方面不断提高了精确度:在材料强度方面,从早期按静强度除以安全系数(考虑一切不精确性和分散性因素的经验系数)的粗糙计算,提高到考虑材料的疲劳(19世纪后半期);从一律按材料的无限疲劳寿命进行设计,改为按照实际要求的寿命进行有限寿命设计(20世纪前半期);从认为材料原则上不能有裂纹,发展到以断裂力学理论为依据,考虑裂纹材料的强度和寿命。在结构力学分析方面,从应用经验公式和简化的力学分析来确定各种受力和力矩,发展到应用复杂的力学分析和数学计算方法。进入20世纪,又出现各种实验应力分析方法。人们已能用实验方法测出模型和实物上各部位的应力,在发现应力过高过低时,便可能作出必要的调整。20世纪后半叶,人们开始应用有限元法和电子计算机的迅速可靠的数值计算,对复杂的机械及其零件、构件进行力、力矩、力偶、应力、应变等的分析和计算。对于掌握有充分的实践或实验资料的机械或其元件,已经可以运用统计技术,按照要求的可靠度科学地进行机械设计,或者按机械的实际情况(实际的质量、实际的使用条件等)科学地判断其可靠度和寿命。但在许多机械工程工作中,仍还应用一些经验方法、经验公式和经验系数等,不过其中的科学成分在不断增加,经验成分则不断减少。 19世纪时,机械工程的知识总量还很有限,在欧洲的大学院校中它通常还与水利工程、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综合为一个学科,被称为民用工程,19世纪下半叶才逐渐成为一个独立学科。 进入20世纪,随著机械工程技术的发展和知识总量的增长,机械工程开始分解,陆续出现了专业化的分支学科。这种分解的趋势在20世纪中期,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前后期间达到了最高峰。由于机械工程的知识总量已扩大到远非一个人所能全部掌握,一定的专业化是必不可少的。 但是过度的专业化造成知识过分分割,视野狭窄,不能统观和统筹稍大规模的工程的全貌和全局,并且缩小技术交流的范围,阻碍新技术的出现和技术整体的进步,对外界条件变化(新技术、新材料和新产品的出现、新的环境保护法规、原材料和能源供应及价格的变动,以及个人的工作调动、职务提升等)的适应能力很差。 封闭性专业的专家们掌握的知识过狭,考虑问题过专,在协同工作时配合协调困难,也不利于继续自学提高。因此自20世纪中、后期开始,又出现了综合的趋势。人们更多地注意了基础理论,拓宽专业领域,合并分化过细的专业。 综合→专业分化→再综合的反复循环,是知识发展的合理的和必经的过程。但是,综合的恢复,不能是现有专业的简单合并,而是在更高一级上的综合,其目的是为了能更好地发挥专业知识作用。不同专业的专家们各具有精湛的专业知识,又具有足够的综合知识来认识、理解其他学科的问题和工程整体的面貌,才能形成互相协同工作的有力集体。正确地而不是教条主义地处理知识的综合与专业的关系,是新的技术革命时代中培养机械工程人才的主要课题。 综合与专业是多层次的。在机械工程内部有综合与专业的矛盾;在全面的工程技术中也同样有综合和专业问题。在人类的全部知识中,包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也有处于更高一层、更宏观的综合与专业问题。 在美国,机械工程学的课程受到ABET的监管,以保证毕业生对有关项目有最起码的认知。所以,虽然各家院校所提供的课程内容有异,但一般的机械工程学课程都至少包含以下各个基本科目: 机械工程的服务领域广阔而多面,凡是使用机械、工具,以至能源和材料生产的部门,无不需要机械工程的服务。概括说来,现代机械工程有五大服务领域。 不论服务于哪一领域,机械工程的工作内容基本相同,按其工作性质可分为六个方面。 科学家与学者 由于机械工程领域相当广大,所以大多数的科学家与学者们多选择精通机械领域的其中一门分支,并进行高深的基础理论研究或者广泛的应用科学研究。 工程师 专业工程师必须具备逻辑思考、有系统地研究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由于机械工程的工作往往强调整体合作,工程师必须善于与人相处,并能明确阐述生产程序的安排。为配合科技的迅速发展,工程师须不断进修,留意新科技如电脑辅助制图╱电脑辅助制造的发展。常见职称有: 技术员 由于技术员须明确掌握工程师的意念并付诸实行,他必须具备所需的技术知识。此外,他须有良好的判断力及组织能力。担任督导职务的技术员更须能激发其下属工作,并清晰表达其指引。他亦应不断进修最新的科技知识。 技工 技工必须是务实及喜爱用手及工具制作物品的人。除具备基本的理论知识外,他亦须拥有其工作所需的实际技术。 随著经济日趋繁荣,制造及服务业均需求大量曾接受专门训练的机械工程师及技术员。虽然新科技导致生产程序自动化及电脑化,但大部份与工业营运及仪器制作有关的程序,仍是以机械原理为依归。鉴于各行业均朝著高科技的方向发展,相信各级机械技术人员的需求将继续保持增长。 机械工程可以看作是所有机械相关的集合。以下是机械工程系大部分的课程,附有简短的解说和常见的应用说明。其中有些是机械工程才有的特色。机械工程师多是运用学自这些和其他更专业的课程的方法和技巧。更专业的课程是指研究所的课程,将在这单元的最后讨论。 相关学科 固力旨在探讨固体(刚体、弹性体、连体)受力引起之平衡、移动与转动运动、振动、应力、应变、磨擦、塑性流与破坏等,分别有对应的课程,如:静力学、动力学、材料力学、弹性力学、塑性力学、破坏力学、连体力学、润滑理论、腐蚀学等。固力的分析同时也是任何设计的基本考虑,设计机械必定是开始于固力中的平衡考虑,依序至振动、强度等考虑,有时还需要周密的考虑,如:疲劳、冲击、高温潜变强度等。接著若是流体机械则再作流体力学之计算,然后其能量来源若是热机,则加入热力学之计算以提高效率,若是用电能则以电机作计算,再接著则是控制系统之设计,而完成设计工作,再接著才是机械制造、工业工程、商业管理、商业经济学等。由这个序列可看出固力大致居机械工程之上游地位。 流体力学在于讨论各种性质的流体及各种流场中,压力、浮力、阻力、升力、速度、加速度、能量、波动等问题,并广泛地应用在水利、土木建筑、航空、航海、液压、气压、化工程序等各种工程上。研究流体如何反应出力的学问。流体力学可以被更进一步分成流体静力学与流体动力学,并且它是连体力学底下的分支。 应用 设计大抵是一综合性应用的科目,必需作固体力学、热力学与流体力学之相关计算,必需选取适当的材料,必需设计控制系统,必需为制造之便捷与经济性作考虑,必需知道市场现况与需求心理学,还要作所有可能的使用安全与更加人性化的考虑,使命重大,正因为它是意想成现实的中间角色。这就是必修课程多的主要原因,一个『人』通常无法都精通这些,所以更突出科技整合的重要性。相关学科 制造类是综合性科目,需用到固体力学(应用力学(静力学、动力学)、材料力学)、热力学、流体力学、热学、电学、磁学、化学等各方面的理论而实现为成品,此制造程序必需满足可制造出成品、制造出的成品具有一定水准的精度或强度等要求,且能够系统化、自动化的生产。此外制造类及实验类是测量技术使用最多的,自不待言。制造之程序大致有材料之表面处理、热处理、模具、铸造、锻造、焊接、粉末冶金、切削原理、常温塑性加工、高温塑性加工与自动化制造系统。相关学科: 热学类课程在于讨论热与能的传播、利用及对他种物系(物理系或化学系)之影响,应用力学(静力学与动力学)、材料力学与流体力学为机械工程三大主角。 整合机械工程的力学与电机工程的电力、电子与电路达成所谓机电整合,例如:马达设计极为标准的机电整合装置。再者透过控制理论与程式设计的辅助达成整体自动化。为机械工程学门的一门分支 可应用领域 微机电系统是微米大小的机械系统,其中也包括不同形状的三维平板印刷产生的系统。这些系统的大小一般在微米到毫米之间。在这个大小范围中日常的物理经验往往不适用。比如由于微机电系统的面积对体积比比一般日常生活中的机械系统要大得多,其表面现象如静电、润湿等比体积现象如:惯性或热容量等要重要。他们一般是由类似于生产半导体的技术如表面微加工、体型微加工等技术制造的。其中包括更改的矽加工方法如压延、电镀、湿蚀刻、干蚀刻、电火花加工等等。 生产微机电系统的公司的大小各不相同。大的公司主要集中于为车辆、生物医疗或电子工业生产大批量的便宜的系统。成功的小公司则集中于生产创新的技术。所有这些公司都致力于研究开发。随著传感器的发展微机电系统的复杂性和效率不断提高。 奈米科技是一门新兴应用科学,其目的在于研究于奈米规模时,物质和设备的设计方法、组成、特性以及应用。奈米科技是许多如生物、物理、化学等科学领域在技术上的次级分类,美国的国家奈米科技启动计划将其定义为「1奈米至100奈米尺寸尤其是现存科技在奈米规模时的延伸」。奈米科技的世界为原子、分子、高分子、量子点和高分子集合,并且被表面效应所掌控,如范德瓦耳斯力、氢键、电荷、离子键、共价键、疏水性、亲水性和量子穿隧效应等,而惯性和湍流等巨观效应则小得可以被忽略掉。举个例子,当表面积对体积的比例剧烈地增大时,开起了如催化学等以表面为主的科学新的可能性。 微小性的持续探究以使得新的工具诞生,如:原子力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等。结合如电子束微影之类的精确程序,这些设备将使我们可以精密地运作并生成奈米结构。奈米材质,不论是由上至下制成(将块材缩至奈米尺度,主要方法是从块材开始通过切割、蚀刻、研磨等办法得到尽可能小的形状(比如超精度加工,难度在于得到的微小结构必须精确)。或由下至上制成(由一颗颗原子或分子来组成较大的结构,主要办法有化学合成、自组装和定点组装。难度在于宏观上要达到高效稳定的质量,都不只是进一步的微小化而已。物体内电子的能量量子化也开始对材质的性质有影响,称为量子尺度效应,描述物质内电子在尺度剧减后的物理性质。这一效应不是因为尺度由巨观变成微观而产生的,但它确实在奈米尺度时占了很重要的地位。物质在奈米尺度时,会和它们在巨观时有很大的不同,例如:不透明的物质会变成透明的(铜)、惰性的物质变成可以当催化剂(铂)、稳定的物质变得易燃(铝)、固体在室温下变成了液体(金)、绝缘体变成了导体(矽)。 奈米科技的神奇来自于其在奈米尺度下所拥有的量子和表面现象,并因此可能可以有许多重要的应用和制造许多有趣的材质。 能源方面,在近期改进核裂变动力装置、发展太阳能、地热、潮汐能、海水温差能等,可以减少对非再生的化石能源的依赖。从长远的观点看,核聚变是很有希望的和几乎无穷尽的未来能源。以核物理学的现在和将来的成就为基础,机械工程与其他工程技术一起,在21世纪中完成核聚变动力装置的开发和推广可能彻底解决世界的能源问题。使用这种新能源可同时消除对大气的二氧化碳污染。 地壳中和海水中的金属矿藏的蕴藏量极为丰富。只要改进采矿和选矿的工艺和提高采、选矿机械的性能,以降低可以经济利用的矿石品位,并充分回收金属废料,在有足够的能量供应的条件下,金属材料资源不愁匮乏。 在煤、石油、天然气等不再被大量地用作燃料而主要作为合成材料的原料之后,非金属材料的供应也可得到长远的保证。 化学工程、冶金工程等生产流程中所产生的废气、废水等环境污染源,通过改进流程、增加净化机械和设施并提高其净化效率,在技术上是能够加以消除的。 机械工程一向以增加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生产的经济性,即以提高人类的近期利益为目标来研制和发展新的机械产品。在未来的时代,新产品的研制将以降低资源消耗,发展洁净的再生能源,治理、减轻以至消除环境污染作为超经济的目标任务。 机械工程是传统的工程技术。机械可以完成人用双手和双目以及双足双耳直接完成和不能直接完成的工作,而且完成得更快、更好。现代机械工程创造出越来越精巧和越来越复杂的机械,使过去的许多幻想成为现实。人类现在已能上游天空和宇宙,下潜大洋深层,远窥百亿光年,近察细胞和分子。新兴的电子计算机硬体、软体科学使人类开始有了加强并部分代替人脑的科技手段,这就是人工智能。这一新的发展已经显示出巨大的影响,而在未来年代它还将不断地创造出人们无法想像的奇迹。 人类智慧的增长并不减少双手的作用,相反地却要求手作更多、更精巧、更复杂的工作,从而更促进手的功能。手的实践反过来又促进人脑的智慧。在人类的整个进化过程中,以及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脑与手是互相促进和平行进化的。人工智能与机械工程之间的关系近似于脑与手之间的关系。其区别仅在于人工智能的硬体还需要利用机械制造出来。过去,各种机械离不开人的操作和控制,其反应速度和操作精度受到进化很慢的人脑和神经系统的限制。人工智能消除了这个限制。机械工程可以充分利用这个新出现的巨大可能性。计算机科学与机械工程之间的互相促进,平行前进,将使机械工程在更高的层次上开始新的一轮大发展。
wiki_zh\AA\wiki_09
安全科学 安全科学是针对自然环境、社会、科技与生产和公共卫生等领域内的各种灾害风险,研究风险起因事件的孕育、发生、发展、后果及其对社会的影响、政府监管、社会响应、应急救援等规律的科学。 安全科学几乎涉及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因此,中国矿业大学罗新荣教授曾提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失去安全的科技就是破坏力;管理是最高生产力,没有安全的管理就是摧毁力;安全是永恒的主题,安全就是保障力。”
wiki_zh\AA\wiki_09
PNG 便携式网络图形(,缩写:PNG)是一种无损压缩的位图图形格式,支持索引、灰度、RGB三种颜色方案以及Alpha通道等特性。PNG的开发目标是改善并取代GIF作为适合网络传输的格式而不需专利许可,所以被广泛应用于互联网及其他方面上。 PNG另一个非正式的名称来源为递归缩写:“PNG is Not GIF”。 PNG 文件几乎都使用codice_1或者codice_2作为扩展名,其MIME类型为codice_3。PNG于1997年3月作为知识性RFC 2083发布,于2004年作为ISO/IEC标准发布。 1995年早期,Unisys公司根据它在GIF格式中使用的LZW数据压缩算法的软件专利(美国 第4558302号)开始商业收费。为避免专利影响,用于表现单张图像的PNG、用于表现动画的MNG图形文件格式被同时创建出来。1999年8月,Unisys公司进一步中止了对自由软件和非商用软件开发者的GIF专利免费许可,从而使PNG格式获得了更多的关注。 在PNG传播过程中,很多网络浏览器经过很长时间才开始完全支持PNG格式;如Microsoft Windows预设的Internet Explorer浏览器一直到7.0版才支持PNG格式中的半透明效果,较早期的版本(如6.0 SP1)需要下载Hotfix 或由网站提供额外的Script去支援。这造成PNG格式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认知。 此外也产生了基于PNG的动画格式:1996年6月提出PNF(Portable Network Frame)草案,当年8月改名为MNG(Multiple-image Network Graphics)。 2004年末,PNG的动画扩展——APNG,被提出来。这是一个相对于MNG更简单的动画实现方案,不识别APNG格式的PNG解码器至少能够正常回放第一幅普通PNG画面。 PNG图像格式文件由一个8字节的PNG文件标识(file signature)域和3个以上的后续数据块(IHDR、IDAT、IEND)组成。 PNG文件包括8字节文件署名(89 50 4E 47 0D 0A 1A 0A,十六进制),用来识别PNG格式。 PNG定义了两种类型的数据块:一种是PNG文件必须包含、读写软件也都必须要支持的关键块(critical chunk);另一种叫做辅助块(ancillary chunks),PNG允许软件忽略它不认识的附加块。这种基于数据块的设计,允许PNG格式在扩展时仍能保持与旧版本兼容。 关键数据块中有4个标准数据块: PNG在IE6等旧代浏览器上的支持较差。 JPEG可以对照片(或类似)图像生成更小的文件,这是由于JPEG采用了一种针对照片图像的特定有损编码方法,这种编码适用于低对比,图像颜色过渡平滑,杂讯多,且结构不规则的情况下。如果在这种情况下用PNG代替JPEG,文件尺寸增大很多,而图像质量的提高有限。相应的,如果保存文本,线条或类似的边缘清晰,有大块相同颜色区域的图像,PNG格式的压缩效果就要比JPEG好很多,并且不会出现JPEG那样的高对比度区域的图像失真。如果图像既有清晰边缘,又有照片图像的特点,就需要在这两种格式之间权衡一下了。JPEG不支持透明度。 由于JPEG是有损压缩,会产生迭代失真,在重复压缩和解码的过程中会不断丢失信息使图像质量下降。由于PNG是无损的,保存将要被编辑的图像来说更加合适。虽然PNG压缩照片图像也有效,但有专门针对照片图像设计的无损压缩格式,比如无损JPEG2000,Adobe DNG等。总的来说这些格式都不能做到适用所有图像。对于将要发布的图像可以保存成JPEG,用JPEG编码一次不会造成明显的图像失真。 是一个“几乎”无损压缩格式,相对于上面提到的有损JPEG压缩,它的知名度不高。它可以直接和PNG相比较,使用一组标准的测试图像。在Waterloo Repertoire ColorSet(一组标准测试图像)下,JPEG-LS通常表现要比PNG好10%-15%,但其中有一些图像PNG表现明显更好一些,大约50%-75%。所以,如果这两种格式都支持而且对图像文件大小很敏感的话,可以用这两种格式都试试,和图像数据本身有比较大关系。 TIFF是一个相当多方案结合的格式。它被广泛用作专业图像编辑软件之间图像交换的中间格式,因此它不断-{zh-cn:支持;zh-tw:支援}-更多-{zh-cn:应用程序;zh-tw:应用程式}-所需的功能,而对-{zh-cn:应用程序;zh-tw:应用程式}-不关心的图像操作部分-{zh-cn:支持;zh-tw:支援}-不多。这也意味着许多-{zh-cn:应用程序;zh-tw:应用程式}-只能识别TIFF的一个子集,而产生更多的潜在混淆之处。 TIFF使用的最通用的无损压缩算法是LZW。这种算法--GIF中也在使用,直到2003年一直在专利保护之中。有一种TIFF变种使用与PNG相同的压缩算法,但是没有被许多专利程序所-{zh-cn:支持;zh-tw:支援}-。TIFF也提供了一种特殊的无损压缩算法,类似CCITT Group IV,可以对二值图像(比如传真或黑白文本)比PNG有更好的压缩效果。 PNG只-{zh-cn:支持;zh-tw:支援}-非自左乘α,而TIFF也-{zh-cn:支持;zh-tw:支援}-联合(自左乘)α。 PNG规范中不包含嵌入式EXIF(可交换图像文件格式)图像数据的标准,比如-{zh-cn:数码像机;zh-tw:数位相机}-拍得的图像。而TIFF,JPEG 2000, DNG都-{zh-cn:支持;zh-tw:支援}-EXIF。 早期的浏览器不-{zh-cn:支持;zh-tw:支援}-PNG图像;JPEG和GIF是主流图像格式。由于GIF的颜色深度限制,网页中的有颜色过渡的图像都是使用JPEG。不管怎样,JPEG压缩都会导致图像的轻微模糊。而PNG可以做到在相应颜色深度下的尽可能精确,同时保持图像文件不大。PNG已经渐渐成为一种对于小的梯度图像的较好的选择,众多浏览器都已经对PNG有了很好的-{zh-cn:支持;zh-tw:支援}-。
wiki_zh\AA\wiki_09
沙雕 沙雕是以沙做为材料的一种雕塑创作,通常在沙滩进行。沙雕起源于美国,20世纪初在佛罗里达州和加利福尼亚州海岸举行了各种沙雕竞赛和活动,艺术家从中学习了各种技巧和经验,并把它发展成为巨型雕塑。
wiki_zh\AA\wiki_09
霸王别姬 (电影) 改编自李碧华同名小说,由陈凯歌执导,张国荣、张丰毅、巩俐主演的电影。叙述伶人程蝶衣对国粹艺术的执著,进而投影出历史与文化在大时代的演变下,造成的激荡与人生。影片蕴含深厚的文化内涵,气势恢宏,感情强烈,情节细腻深远。 本片获得第46届法国坎城影展金棕榈奖,成为第一部也是迄今唯一获得此奖项的华语电影。此外,该片还荣获美国金球奖最佳外语片,以及第66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提名,并于2015年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百大不朽电影」之一。 2018年,本片逢上映25周年纪念,以数位修复版本于台湾重新上映。 故事先从扮演霸王与虞姬的开头先破题,并描述两人因故已经多年没有合作,随后故事回到大清刚亡,共和刚建的年间,小豆子的母亲身为窑姐,无力抚养孩子的她,只好狠心将小豆子送到梨园谋生。古时戏班训练手段严苛残忍,身世不干净的小豆子既要忍受师傅好心却暴力的训练,又遭同伴孤立,还好有大师兄小石头帮扶,才一天天挺了过来。在保护与被保护中,二人的关系超越朋友,超越兄弟。 天生斯文秀气的小豆子被选作旦角,却分不清假戏与真实生活,不愿在戏中“承认”自己是女儿身,几次遭师傅毒打。终于,在另一名戏童的找寻冰糖葫芦的引诱下,小豆子出逃,而一心疼爱他的小石头也不忍见他受罪,所以冒死相助。成功逃脱的小豆子偶遇京戏名角,听了一出《霸王别姬》,意识到只有苦练才能成就艺术的他返回戏班。 戏班里,小石头正因放走小豆子二人的事挨打,为保护师哥,小豆子决然担下责任,而师哥不忍看小豆子挨打竟与师傅打斗。混乱中,与小豆子一同逃走的戏童因惧怕刑罚而自尽。最终,经历生死之劫的小豆子明白了师傅的苦心教诲:“人,得自个儿成全自个儿。要想人前显贵,必得人后受罪!”的铁石心肠教育。 可是,他仍分不清假戏与真实生活,总固执地念错戏文,在连他最爱的师哥都狠狠罚斥他要他“承认”自己是女儿身后,他在潜意识里彻底相信自己就是女儿身。那个时候的戏子人视为下三滥,小豆子在一次演出后被晚清的宦官凌辱,悲痛中,偶遇弃婴,师傅认为人本有自己的命,但感到同病相怜的小豆子执意将他带回戏班,却不知这个孩子终成祸患。 春去秋来,几年后,小豆子与师哥合演的《霸王别姬》已经名震京师,并深得当时懂得雅致的财主袁四爷赏识,获得不少文物珍宝,北平街头也出现了许多摩登的服务。小豆子艺名程蝶衣,对师哥的感情正如虞姬──从一而终,而艺名段小楼的师哥只把蝶衣当弟弟,不仅不懂他的暧昧,更在冲动下答应要娶同样命运多舛的风尘女子菊仙。蝶衣随即和菊仙争风吃醋。在意识到大大咧咧的师哥对他们俩的过去非常淡漠后,蝶衣欲与段小楼决裂,却又在段小楼惹了侵略中国的日本兵而被关押后,为救他而委身给热爱京剧的军官青木唱戏,因而日本军决定对此不予追究,但反遭段小楼误会。而菊仙违背了与蝶衣的约定成婚,而蝶衣则在绝望中投向此时身边唯一欣赏他的袁四爷,任自己沉沦。二人斗气下戏剧接近停摆,被师傅教训要他们和好。后来师傅猝死,蝶衣和段小楼两人又重新收养了蝶衣多年前带回来戏班的弃婴,勉强和好回复表演活动。 中日抗战结束后,两人被迫给一群无纪律无教养的国民党士兵表演,因蝶衣遭士兵调戏,段小楼告知士兵日本人也不曾如此胡闹,此言一出与士兵严重冲突,混乱中不但菊仙被打到流产,蝶衣也因此遭到检举为汉奸被捕。段小楼倾力营救蝶衣,低声下气去求袁四爷,要蝶衣替日本人唱戏一事说谎,苟且求释,蝶衣始终不屈,认为日本赏识京剧,所幸因其技艺被民国高官营救。 1949年,国民政府即将败退,因为两人的绝艺战后没有受到重视,程蝶衣每天便以奢侈放纵生活混日子,吸食鸦片的程蝶衣嗓音日差,在一次表演中破嗓。共产党执政后,贵族袁四爷被众人斗死,比别人富足的生活就被认为是异端,段小楼开始怀疑共产党本质偏狭,蝶衣则历经毒瘾折磨后决心戒毒。在段小楼夫妻的共同帮助下终于重新振作唱戏,却与当年好心收养的孩子小四冲突,小四不但想私自改变京剧型态,也将戏班传统的教育方式视为旧社会的压迫,小四决心除掉师傅蝶衣,逼著要取代他虞姬的位置与段小楼演出,段小楼不顾后果罢演,蝶衣为了大局劝他演,却过不了自己这一关,从此与段小楼断交。 1966年8月文革爆发,中华文化被视为封建思想遭到讨伐,段小楼夫妻赶紧将剧本与道具烧掉,然而在民国年间名气大的霸王段小楼,再度被小四提起思想问题,被逼诬陷蝶衣,段小楼不肯,被拉去游街,京剧演员也被打上旧文化支持者的标签遭到批斗。此时蝶衣却突然出现,一身虞姬装扮,甘愿同段小楼一起受辱,段小楼见蝶衣已经自投陷阱,希望能保护菊仙而在无奈中诬陷蝶衣,甚至说他与人鸡奸,蝶衣听后痛不欲生以为段小楼只在乎菊仙,对爱情与艺术都感到绝望,并将所有的愤懑发泄在菊仙身上,抖出菊仙曾为娼妓,段小楼因此被逼与菊仙划清界线,菊仙绝望中上吊自杀。而小四夺得蝶衣手中四旧的珍品后,也遭到旁人举报,未能逃过当时人人互相批斗的命运。 动乱结束后,中国进入改革开放,传统文化开始复苏,而历尽沧桑的程蝶衣和段小楼在十一年后也再演《霸王别姬》,蝶衣情感依旧,却蓦地被段小楼提醒:自己原来终究是男儿。是的,自己是男儿,对段小楼的爱情都不过是一场美好而痛心的奢梦,终于梦醒,却将身心都已倾献。不愿梦醒的蝶衣宁愿像虞姬一样,永远倒在血染的爱情里──从一而终,他用自己送给段小楼的宝剑自刎了。
wiki_zh\AA\wiki_09
过氧化氢 过氧化氢,分子式HO,是除水外的另一种氢的氧化物。粘性比水稍微高,化学性质不稳定,一般以30%或60%的水溶液形式存放,其水溶液俗称双氧水。过氧化氢有很强的氧化性,且具弱酸性。 纯过氧化氢是淡蓝色的粘稠液体,熔点,沸点。凝固点时固体密度为1.71g/cm,密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它的缔合程度比HO大,所以它的介电系数和沸点比水高。纯过氧化氢比较稳定,若加热到便猛烈的分解为水和氧气。 过氧化氢可与水以任意比互溶,因其可以发生微弱电离,所以溶液呈弱酸性。 过氧化氢与过量氢氧化钠反应的产物是NaO和HO。而与氢氧化钡反应时产物为过氧化钡。 过氧化氢分子为椅型结构,见下图。左图为气态时的结构,右图为固态晶体时的结构: 过氧化氢可溶于乙醇、乙醚,不溶于苯。对有机物有很强的氧化作用,一般作为氧化剂使用。 体内的过氧化氢酶(Catalase)可以催化双氧水的分解反应,使其释放出氧气,转化为对有机体无毒的水: 1818年,L.J.Thenard发现水系无机物、有机物在自动氧化时,或者在生物体内呼吸氧气时,在生成水之前会生成过氧化氢。 1950年代以前采用电解法制备过氧化氢——电解硫酸氢盐溶液(如硫酸氢铵、硫酸氢钾)得到过二硫酸盐,再加入硫酸得到过氧化氢。 也有水解过硫酸铵或过氧化钠制取的: 1953年,杜邦公司采用蒽醌法制备,以烷基蒽醌如2-乙基蒽醌为媒介物,循环氧化还原制得。现在世界各国基本上都是用这一技术。 过氧化氢是非常强的氧化剂,它和其他氧化剂的标准电极电势值列在右面,值越高代表氧化性越强: 过氧化氢可自发分解歧化生成水和氧气: 该反应在热力学上自发进行:Δ"H"为−98.2 kJ·mol,Δ"G"为−119.2 kJ·mol,ΔS为70.5 J·mol·K。重金属离子Fe、Mn、Cu等对过氧化氢的分解有催化作用。它们在酸性溶液中的电势介于过氧化氢的电势(0.694~1.76V)之间。例如Fe,认为过氧化氢把Fe还原为Fe,而本身被氧化成氧气,产生的Fe又被过氧化氢氧化为Fe,过氧化氢被还原成水。过氧化氢在酸性和中性介质中较稳定,在碱性介质中易分解。用波长为320~380nm的光照射会使过氧化氢分解速度加快,故过氧化氢应盛于棕色瓶中并放在阴凉处。在处理无水或浓缩过氧化氢时,必须在无尘、无金属杂质等条件下进行,以防止发生爆炸。 HO与Fe的混合溶液称为芬顿试剂(Fenton)。某些离子如Fe、Ti催化下,过氧化氢分解反应会生成自由基中间体HO·(羟基自由基)和HOO·。 一般使用的双氧水中都会含有一定量的稳定剂,以减少过氧化氢的分解。常用的稳定剂包括:锡酸钠、焦磷酸钠、8-羟基喹啉和有机亚磷酸酯。 过氧化氢可在水溶液中氧化或还原很多无机离子。用作还原剂时产物为氧气;用作氧化剂时产物为水,其优点是氧化性强,还原产物为水,不引入杂质且不污染环境,因此过氧化氢是一种用途十分广泛的氧化剂。例如酸性溶液中,过氧化氢可将Fe氧化为Fe: 与过氧化氢作用,亚硫酸根()可被氧化为硫酸根(),高锰酸钾在酸性溶液中会被还原为Mn。由于标准电极电势的缘故,反应在不同pH环境下进行的方向可能不同,如碱性溶液中,过氧化氢会将Mn氧化为Mn,以MnO形式生成。 过氧化氢还原次氯酸钠的反应可用于在实验室中制备氧气: 有机化学中,过氧化氢常用作氧化剂,可将硫醚氧化为亚砜。甲基苯基硫醚与其反应时,会被氧化为甲基苯基亚砜,以甲醇作溶剂或三氯化钛催化,产率为99%: 过氧化氢的碱性溶液可用于富电子烯烃(如丙烯酸)的环氧化反应,以及在硼氢化-氧化反应第二步中氧化烷基硼至醇。 过氧化氢与很多无机或有机化合物反应时,过氧链保留并转移到另一分子上,生成新的过氧化物: 与水相比,过氧化氢的碱性要弱得多,只有与很强的酸反应才会生成加合物。超强酸HF/SbF可将过氧化氢质子化,生成含[HO]离子的产物。 一般低浓度(如3%)的过氧化氢,主要用于杀菌及外用的医疗用途,例如作为伤口消毒。检验血液的最佳比率:6%的双氧水加上0.005%的亚甲蓝。至于较高浓度者(大于10%),则用于纺织品、皮革、纸张、木材制造工业,作为漂白及去味剂。过氧化氢也是染发剂的成份之一,还用作合成有机原料(邻苯二酚)的材料,医药、金属表面处理剂,聚合引发剂等。还可用作火箭推进剂。 很多颜料、涂料中含有铅白。使用铅白的油画、壁画等艺术品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与硫化氢作用生成硫化铅而变暗发黑,用过氧化氢涂刷后,会生成白色的硫酸铅从而使其复原。
wiki_zh\AA\wiki_09
反同标语 反同标语是指宣传反对LGBT权利和贬损LGBT的标语。它们包括从宗教、民情风俗角度反对,以及诬蔑和轻蔑的反对标语。英文中的轻蔑语包括“fag”或“faggot”。 在政治和社会活动中,反同团体通常会打出反同标语,与支持同性恋权利的标语口号对抗。部分标语被认为是同性恋恐惧者的仇恨言论。 反同标语的基本主体包括基于以下的声明: 标语“艾滋病杀死同性恋变态”("AIDS Kills Fags Dead")在美国被用来表达对同性恋和反对和同性恋者的仇恨。它通常被用作对同性恋恐惧者仇恨言论的首要引例。 这个标语是商业广告“雷达:杀死害虫”("Raid:Kills Bugs Dead")的仿制品,出现与美国发现艾滋病早期,因为艾滋病通常发现于同性恋者中,并且是致命的。 这个标语在1990年代早期,当重金属乐队贫民窟(Skid Row)的主唱塞巴斯蒂安·巴赫穿上带有该标语的衬衫后的,明显地出现在公众中。有些消息说这是在他的一个演唱会上出现的;有人认为是在杂志的照片上出现的。起初巴赫在音乐电视上对此开了一个玩笑,但是后来他对此表示抱歉,并声明他有很多同性恋朋友。在此后的一些年,面对着他朋友,设计师Michael Schmidt的反对后,他写了“艾滋病杀死每一个人”在一件衬衫上。巴赫的网站上并没有提及这个插曲。 很多的标语,包括上面的,都被反同的宗教人士使用。 弗雷德·菲尔普斯(Fred Phelps)堪萨斯州托皮卡威斯特布路浸信会教堂的领导者和牧师。他同时拥有网站[godhatesfags.com]和[godhatesamerica.com]以及一个反同的传教总会。他的组织每天在托皮卡巡视,以及在全国内巡视被谋杀的同性恋受害者的葬礼,针对同性恋者的暴力或死于艾滋病的死者,以及其它有关或可能有关同性恋的事件。 菲尔普斯以及他的支持者,连同教会的出席者在集会上的言论被一些人认为是仇恨言论,包括“上帝憎恨同性恋(God Hates Fags)”和“害怕上帝而不是同性恋”(Fear God Not Fags),他们亦到因恐同而被杀的男同志马修·谢巴德之葬礼上示威,高举如“马修·谢巴德在地狱中腐烂”(Matthew Shepard Rots In Hell)的标语。 另外一个普遍的主题是同性恋在某种程度上掠夺孩子,或秘密的“招募”。一个普遍的标语是“同性恋不能繁殖后代--所以他们必须招募”("Homosexuals cannot reproduce — so they must recruit")以及它的其它形式。
wiki_zh\AA\wiki_09
黑桃皇后 黑桃皇后(The Queen of Spades)是俄国著名作曲家柴科夫斯基晚期的一部代表作品,改编自普希金的同名小说,由莫杰斯特·柴科夫斯基创作脚本。1890年12月19日,这部歌剧于圣彼得堡的马林斯基剧院首演。 《黑桃皇后》改编自普希金发表于1834年的同名小说,作者在作品中塑造了一个赌徒的形象,揭示了俄国社会中的阴暗面,为金钱而不顾一切的冒险发疯。在原著中,丽莎这个人物后来嫁给了一个有为的青年,而赫尔曼则被关进了疯人院。歌剧脚本与小说有些差异,柴可夫斯基本人参与了脚本的创作,他改掉了丽莎幸福的结局,想通过死亡来讴歌纯洁的少女形象,并安排赫尔曼因为受到良心的谴责而自杀,以此表现人性的回归。另外,歌剧将小说中的场景搬到了18世纪,因为当时的服装华丽,适合舞台演出。 叶卡捷琳娜二世统治时期,圣彼得堡的一个公园内,孩子们尽情的消磨着他们的夏季。两个士兵--苏林(Tsurin,男低音)和切卡林斯基(Chekalinsky,男高音)走来,前者正在抱怨他在赌桌上的坏运气。他们说起另一个士兵赫尔曼,那个人非常迷恋于赌场,却从来不赌钱,他们认为他节省并且理智。这时托姆斯基(Tomsky,男中音)伴着赫尔曼(Gherman,男高音)也来了,看赫尔曼一脸的忧愁,托姆斯基关心的询问朋友是否有什么心烦的事,赫尔曼承认自己爱上了一名女子,但她的身份和地位比自己高,托姆斯基劝他放弃。不久,耶列斯基公爵(Prince Yeletsky,男中音)散步经过,他刚刚订婚,流露着幸福的表情,切卡林斯基走上前恭喜他。一旁的赫尔曼心里痛苦,跟公爵比起来他觉得自己太不幸了,便默默的诅咒着。耶列斯基快乐谈起自己的未婚妻丽莎(Lisa,女高音),正巧她和她的祖母伯爵夫人(Countess,次女高音)迎面走来,伯爵夫人风姿尤存,当年人们曾盛赞她是莫斯科的维纳斯。赫尔曼激动的盯着丽莎,原来自己暗恋的小姐就是公爵的未婚妻,这一认知令他感到绝望,他呆呆的目送着公爵与丽莎远去。另外几个士兵兴奋得谈起了有关伯爵夫人的传言,说伯爵夫人年轻的时候在巴黎的一次豪赌中输光了所有的钱,她的情人圣荷尔门伯爵(Count St. Germain)便教给她一个赌博的秘诀--三张纸牌,从此她每场必赢,成了赌桌上的黑桃皇后。但只有两个人知道她三张纸牌的秘密,她的丈夫和圣荷尔门伯爵,因为伯爵曾警告她说,她会死在第三个知情人的手中。这时雷声打断了他们,众人离开后,赫尔曼仍在沉思,他下决心要打听出伯爵夫人的秘密。 一个傍晚,伯爵夫人的公馆,丽莎在房间里招待自己的朋友。她弹着钢琴,波林娜(Pauline,女低音)唱一支夜曲,歌词很忧伤。姑娘们为了缓解气氛,要求波林娜换一支轻快的歌,她们又唱又跳十分热闹,而家庭教师(Governess,次女高音)出来指责她们,提醒她们注意礼仪。聚会便这样结束,波林娜走的时候关切的劝丽莎高兴起来。独自一人的时候,丽莎忍不住流下了眼泪,她确实不快乐,她讨厌与公爵的订婚,今天下午在公园里见到的那个青年却打动了她的心,多么苦恼。这时赫尔曼突然出现在阳台上,丽莎看到这个自己正在心里想念的人非常惊讶。赫尔曼首先肯求丽莎原谅他打扰了她这夜的平静,然后表示如果丽莎嫁给公爵那么他就只有去死,因为他是如此的爱着丽莎,他请丽莎同情他。声音惊动了伯爵夫人,丽莎赶紧把赫尔曼推到屏风后面隐藏,伯爵夫人打开门进来,她吩咐丽莎关上窗户,早点就寝。祖母走后,丽莎请赫尔曼离开,但她的言语中流露出爱意。 几天后,一场化妆舞会上,赫尔曼的朋友在讨论打牌的事情以及伯爵夫人的秘密,赫尔曼则目光呆滞,他们嘲笑起他。耶列斯基带着丽莎进来,他安慰着忧郁的丽莎。丽莎紧张的四处张望,当她终于在人群中看见赫尔曼的时候脸色苍白,并偷偷的塞了一张纸条给他,约他晚一点见面。苏林和切林斯基跟在赫尔曼身后,小声议论朋友诡异的举动,舞会的主人宣布一出关于牧羊女的喜剧就要开始。赫尔曼找到丽莎,丽莎将伯爵夫人房间的钥匙交给他,告诉他那个房间明天晚上没有人,他们可以在那里相会。赫尔曼握着钥匙浑身颤抖,他暗自想这是命运的安排,他一定要知道那三张纸牌的秘密。突然人群骚动,有人尖叫着宣布女王正往这边来,混乱中,赫尔曼离开了舞厅。 夜还未浓,很安静,赫尔曼悄悄的进入伯爵夫人的房间,他伫立在伯爵夫人年轻时的肖像前,心跳,像着了魔,从此他们的命运将联系在一起,其中的一个将因为另一个而死。伯爵夫人进来,她回忆起自己年轻时候的风采,抱怨一代不如一代,世风的衰败,渐渐的睡过去。突然这个老女人恐惧的睁开眼睛,看到赫尔曼跪在她的脚边向她逼问纸牌的秘密,但伯爵夫人吓得说不出话来,失去理智的赫尔曼拔出枪来威胁她,过度惊恐的伯爵夫人气绝身亡。看到纸牌的秘密将永远消失,赫尔曼简直要发疯,丽莎冲进来,悲哀的意识到赫尔曼爱的不是自己而是祖母的秘密,叫来仆人把他赶走,丽莎哭倒在伯爵夫人的尸体旁。 兵营,赫尔曼的房间,他坐在窗前读丽莎写给他的信,外面冬风呜呜的响。丽莎约他午夜时在河岸边见面,赫尔曼想起了不久前伯爵夫人的葬礼,当他抬头整个人恐惧的颤栗起来,伯爵夫人的鬼魂竟在敲打他的窗户。椅子翻倒,赫尔曼退到角落里,鬼魂来到他的面前,说将告诉他纸牌的秘密,但要求他娶丽莎并给她幸福。赫尔曼茫然的重复鬼魂的语言:三,七,Ace,…… 涅瓦河畔,丽莎孤零零的站在岸边,已经快午夜了,赫尔曼还没有来,她的心里悲苦,最后的希望紧紧抓住了她,他是否还爱她?往昔的幸福如同梦一般沉没在黑夜中。这时赫尔曼来了,他匆匆说了几句安慰的话,便失魂落魄的谈起了伯爵夫人的秘密,末了甚至忘记了丽莎,转身突然向赌场跑来。意识到一点爱都不剩,丽莎绝望的望着黑色的河水,纵身跳进冰冷的河中。 赌场,烟雾弥漫,喧闹声声。耶列斯基公爵沮丧坐在赌桌边,因为他与未婚妻的关系破裂,一个人安慰他说:情场失意赌场得意,托姆斯基唱起一支歌来引他开心。突然大家都安静下来,吃惊的看着从来不赌钱的赫尔曼走过来坐下,然后又去看被抢走未婚妻的耶列斯基。耶列斯基感到会起冲突,便请托姆斯基当他的助手,如果他跟赫尔曼决斗的话。赫尔曼却只想着赌博,他从口袋里拿出一叠卢布摆在桌上,他赌三,双手发抖,嘴里念念有词,有赌七,两次都赢了。赫尔曼得意地拿起一杯葡萄酒,谈起人生,他说什么都没有意思,人生就像一场赌博。耶列斯基接受了他的挑战,跟他对局。赫尔曼赌爱司,他甚至不看一眼就将手中的牌扔到桌上,耶列斯基却冷冷的提醒他那张牌是黑桃皇后,赫尔曼输了。 看到伯爵夫人的鬼魂,赫尔曼彻底疯了,一会儿痛哭一会儿大笑,最后终于有一刻清醒,他请求公爵原谅,并请求丽莎宽恕,然后拔出手枪对准自己开枪。吃惊的众人看到这一幕都损然,他们祝福死者灵魂安息。
wiki_zh\AA\wiki_09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俄罗斯浪漫乐派作曲家,其作品有民族乐派特征,但仍以浪漫风格为基准。其风格直接和间接地影响了很多后来者。 柴可夫斯基出生于沃特金斯克一个贵族家庭,从小在母亲的教导下学习钢琴,由于父亲的反对,进入法学院学习,毕业以后在法院工作。二十二岁时柴可夫斯基辞职,进入圣彼得堡音乐学院,跟随安东·鲁宾斯坦学习音乐创作,成绩优异。毕业后,在尼可莱·鲁宾斯坦(安东·鲁宾斯坦的弟弟)的邀请下,担任莫斯科音乐学院教授。 他被认为有同性恋倾向,并且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一直试图压制,因此有意见认为这是婚姻破裂的原因。柴氏在与崇拜自己的女学生的婚姻破裂后,企图自杀,他的朋友把他送到外国疗养。这期间开始和一个热爱音乐的俄国铁路大亨富孀通信。后来梅克夫人成为他的资助人,他后阶段的许多作品都是献给这位夫人的。但奇妙的是两个人从来没有见过面。当他们十四年的书信往来因为这位夫人宣布公司破产而终止时,柴可夫斯基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在独自度过忧郁的三年后于莫斯科去世。他的死疑点重重,官方说法是他喝了带有霍乱病毒的水而染病身亡。但是据后来学者的考证,很有可能是自己服用砒霜而自杀。但是,这都只限于猜测,真正的原因直到现在还是一个谜。 在音乐创作上,柴可夫斯基很崇拜莫扎特,尤其他对旋律性的重视;他甚至模仿莫札特的风格创作了一部管弦乐组曲(Suite No. 4 in G major, "Mozartiana", Op. 61)。对于瓦格纳音乐中的一些特性他却很反感,认为瓦格纳过于重视管弦乐队而忽略了声乐,柴可夫斯基主张用现实主义手法来表现歌剧,主导动机只用以描写心理感情等内在方面。 柴可夫斯基出生于儒略历的1840年4月25日或者格里历的5月7日,在沃特金斯克,一个现在乌德穆尔特共和国的小镇子。他的父亲是Ilya Petrovich Tchaikovsky,一位官办矿厂的采矿工程师,母亲是父亲的3任妻子的第二任,叫Alexandra Andreyevna Assier,一位法裔俄罗斯人。他是歌剧作家、舞剧作家、翻译家的兄长(年长十岁)。 柴可夫斯基有4个兄弟(尼古拉,伊波利特,双胞胎阿纳托利和),2个姐妹(亚历山德拉和季娜依达)。季娜依达是他父亲前妻的女儿。柴可夫斯基和亚历山德拉以及双胞胎兄弟十分亲近。阿纳托利后来拥有很成功的法律事业,莫杰斯特则成为歌剧作家、舞剧作家、翻译家。亚历山德拉嫁给了列弗·达维多夫,并生有7个孩子。其中一个孩子与柴可夫斯基很亲近,还给他取了外号“鲍勃”。达维多夫一家让柴可夫斯基体会到真正的家庭生活,他们在卡缅卡的住所成为柴可夫斯基的一个避难所。 柴可夫斯基从五岁开始学钢琴,几个月以后,就能熟练演奏弗里德里希·卡尔克布雷纳的作品"Le Fou"。1850年,他的父亲被任命为圣彼得堡国立大学校长。于是,年轻的柴可夫斯基接受了非常好的基础教育,并且在音乐系主任的指导下,继续钢琴的学习。 与此同时,柴可夫斯基和意大利大师相识,后者使他的兴趣从德国音乐,转向了吉奥阿基诺·罗西尼、文琴佐·贝利尼、葛塔诺·多尼采蒂。柴可夫斯基的父亲放纵了儿子对音乐的喜爱,他资助了儿子师从一位从纽伦堡来的知名钢琴老师鲁道夫·孔丁格(Rudolph Kündinger)。在这位老师的指导下,柴可夫斯基恢复了对德国音乐的兴趣,并且持续一生的对莫扎特音乐的喜爱也在开始在心中萌芽。当柴可夫斯基的母亲于1854年死于霍乱后,十四岁的他作了一首圆舞曲来纪念母亲。 柴可夫斯基于1858年离开学校然后进入司法部做部长秘书,不久他就加入了司法部的合唱团。后辞职进入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学习。 柴可夫斯基自圣彼得堡音乐学院毕业之后,安东·鲁宾斯坦的弟弟,莫斯科音乐学院的和声学教授尼古莱·鲁宾斯坦聘请他做音乐史的教师。当时的柴可夫斯基父亲已经退休,经济上颇为拮据,因此欣然接受教职,接下来的十年都全心投入教学和创作。教书的待遇不特别好,仅能糊口而已,但柴可夫斯基从事这份工作能够有很充裕的时间创作,所以在从事教职的第一年就完成了第一号交响曲「冬之梦」,但听众反应不佳。没多久,他就因为压力太大又过度工作,在1877年时精神崩溃离开学校。休了一年假后,他尝试回到学校继续教书,但是没多久就放弃,决定退休。在瑞士休养一阵子之后,便搬到基辅与妹妹同住。 1868年开始,柴可夫斯基与俄国国民乐派的成员逐渐走得很近。1869年在巴拉基列夫建议之后,便写了有名的管弦乐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幻想序曲》。但于此后,柴可夫斯基的作曲风格越来越偏向西欧风,而逐渐与强调民族素材及风格的国民乐派渐行渐远。 有一次,柴可夫斯基在莫斯科临阵上场替代指挥他自己的歌剧「女妖」(Enchantress,俄文原文Чародейка,1885年7月),之后便开始常态性的从事指挥工作。克服与生俱来的舞台恐惧症之后,他逐渐开始习惯在舞台上指挥自己的创作,并常在欧洲各地巡回演出,结识不少当时的音乐家。 1891年,柴可夫斯基受邀至美国指挥自己的作品,当年的5月5日,他在卡内基大厅的开幕仪式中指挥纽约音乐协会交响乐团演出。美国一行中,他也演出著名的《第一钢琴协奏曲》以及弦乐小夜曲。这首堪称柴可夫斯基最有名的降b小调钢琴协奏曲,1874年完成之初受到前同事尼可莱的恶评,也因此一直束之高阁迟迟未演,未料在美国首演却一炮而红,从此成为柴可夫斯基的招牌。 1893年,在首演第六号交响曲《悲怆》九天后,柴可夫斯基死于圣彼得堡的家中。有些音乐学家(如Milton Cross及David Ewen)认为,柴可夫斯基对于死亡早有觉悟,而第六号交响曲正是他写给自己的安魂曲。第一主题之后紧接著快速的弦乐变化旋律以及强而有力的和声,随后出现的长号旋律和前后的旋律都没有关连,此种突兀插入的乐段(non sequitur),一般认为是俄罗斯东正教死者弥撒典型的曲式。 在他于莫斯科音乐学院教书时,一名偏执的女学生安东妮雅·米露可娃(Antonina Miliukova)以大量情书攻势疯狂倒追他,扬言非他不嫁,甚至以死要胁。其实柴可夫斯基根本不记得自己班上有这个学生,但是女学生相当坚持,不断持续写信。当时柴可夫斯基迷上普希金的诗作「叶甫盖尼·奥涅金」,正打算改编成歌剧。由于诗作中的主角叶甫盖尼·奥涅金年轻时拒绝了塔姬雅娜以致后来终生活在悔恨当中,入戏太深的柴可夫斯基将自己想成叶甫盖尼,认为自己不应回绝这段感情。两人于1877年7月18日结婚。 蜜月还没结束,柴可夫斯基就后悔了,在两人于7月26日回到莫斯科时,他已经濒临崩溃。周遭的朋友们都看得出来他的状况很不好,但是没有人知道严重性。婚后两周,他企图在冰冷的莫斯科河中自杀,但是随后却因为受不住寒冷而放弃,也因此染上严重的肺炎。精神上完全崩溃的柴可夫斯基逃到圣彼得堡。 他的弟弟安纳托利(Anatoly)到圣彼得堡火车站接他时,几乎认不出面前那个一脸憔悴、濒临崩溃的病弱男子就是自己的哥哥。安纳托利火速将他送到邻近的旅馆,发作了一阵之后,柴可夫斯基昏迷了整整两天。这期间他到底做了什么、说了什么,除了安纳托利之外大概就只有精神医师知道。医师建议柴可夫斯基彻底改变生活形态,要他不要想要尝试改善自己的婚姻,也不要再见新婚妻子。自此之后,柴可夫斯基再也没有见过安东妮雅,但会定期寄生活费给她,到死为止两人的婚姻关系都还保持著。 此后的几年,柴可夫斯基很害怕安东妮雅会将他们两人分开的内幕公诸于世。安纳托利试著说服她去办理离婚,安东妮雅却不肯离婚,也不愿配合对外宣称两人婚姻破裂的理由是因为柴可夫斯基有外遇。出版商尤尔金森(Pyotr I. Jürgenson)费尽唇舌为柴可夫斯基争取离婚机会却始终未果,却在1880年的夏天发现安东妮雅另结新欢已有半年,还生了孩子,都被丢到孤儿院。安东妮雅在1896年被诊断出有精神病,并于1917年病逝。 至于柴可夫斯基,他并不将自己的精神崩溃归咎于安东妮雅,而相信那是命定的悲剧,是对于他为了结婚而结婚的惩罚。尽管结婚的经验像是一场梦魇,柴可夫斯基对于婚姻的憧憬却从未消减。当安纳托利订婚时,柴可夫斯基写了一封感人的信给他,信中提到「有时候我真的很希望能够被一个女人温柔的触摸与疼爱。我常幻想被一个慈爱的女人所拥抱,我能够躺在他的腿上亲吻著她...」后世的学者认为柴可夫斯基对于妻子的观念其实是错误的,只是想借由婚姻来取回早逝的母亲罢了。 一个对柴可夫斯基更有影响的是一位有钱的寡妇,名叫。她和柴可夫斯基于1877年至1890年间互通的信件达一千两百封。在她的坚持下两人从未见面。但在机缘巧合下他们在两个不同场合下偶然地碰上,不过他们没有交谈。她不但提供了一年六千卢布的赞助,亦表达了对柴可夫斯基的音乐事业的关注及其音乐的赞赏。可惜的是这段关系于十三年后结束了,原因是她自称破产。 有人认为她停止资助的原因是因为她发现了柴可夫斯基的同性恋身分,而不是因为破产。不过,她的二女儿亚历山德拉(Alexandra)(她意外地以文字把她的父亲吓死——她写了一封信告诉父亲说姊妹Milochka并不是他的亲生女儿)在母亲开始资助柴可夫斯基的时候,已经告诉了她柴可夫斯基是同性恋,所以梅克夫人应不会因此而停止资助,她聪明地及极度勤奋地发掘有关柴可夫斯基的一切。有说她对柴可夫斯基一生的感情生活中并不会有女性的存在感到满意。 据说柴可夫斯基被她的突然终止赞助大受打击,更一路消沉。终其一生他亦未能了解梅克夫人终止赞助的原因。他所不知的内情,只在冯·梅克家族内流传。他们同时也是受害者,因为他们在死前未能解开所有误会。梅克夫人的财政状况比她向外公开的还要差:她的女婿Shirinsky勒索她,威胁要公开他妻子Milochka父亲另有其人的秘密;儿子弗拉基米尔(Vladimir)过度挥霍,要求母亲更多的资助。梅克夫人的病情益发严重,她染上了结核病,而病菌已经感染到了她的喉头。在柴可夫斯基过世三个月后,她亦因窒息而去世。 另外一个使误会不能解开的原因是梅克夫人的手臂萎缩,使她不能写信。 柴可夫斯基死于1893年的11月6日,正好是第六交响曲“悲怆”在圣彼得堡首演后九天。他的遗体埋葬在圣彼得堡亚历山大·涅夫斯基修道院的,作曲家亚历山大·鲍罗丁和穆索斯基和格林卡的墓地也在附近。 大部分当时的学者都认为他死于霍乱,很有可能是因为在逝世7天前喝下受到污染的自来水。但是近几十年来,另外几种理论逐渐流行起来,一般都相信他自杀的可能性很大。他自杀的原因,可能是法学院校友会对同性恋的抵制运动导致。但也有学者认为他的死因主要是梅克夫人的疏远,让他灰心失意所致。 音乐史学家亚历山德拉·奥尔洛娃(Aleksandra Orlova)在他未出版的《柴可夫斯基点滴》(Tchaikovsky Day by Day)一书手稿中,以口头证词做为证据来支持柴可夫斯基死于自杀的推论。他认为柴可夫斯基服用砒霜自杀,所以死亡日期和尸体处理才会遮遮掩掩,产生前后不一的说词。然而,欧洛娃的论点缺乏书面上的证据,因此受到多方质疑,至今柴可夫斯基的真正死因还是个未解的谜。 英国籍作曲家麦克·芬尼希(Michael Finnissy)以柴可夫斯基生前的最后几天与死亡为题,作了一部名为「羞耻罪衍」(Shameful Vice)的歌剧。 柴可夫斯基的传记作者、历史学家普遍同意他是男同性恋。莫斯科近郊的「柴可夫斯基博物馆」馆长波莉达·韦德曼女士(Polida Veydman)表示:「有时读到或听到有人说『柴可夫斯基根本不是同性恋,这全是不爱国的科学家造的谣』,只能让我觉得好笑。否定他是同性恋者很荒谬」。 韦德曼指出,你只要阅读柴可夫斯基的信函、日记,就会发现,他对自己的隐私,从恋爱到失恋等等都有坦白的描述」。 韦德曼女士柴可夫斯基的性倾向和其音乐创作有关。她说:「柴可夫斯基的所有作品都具有浓厚的自传色彩,他人格上的重要内涵当然在作品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中年以后的柴可夫斯基坦然面对自己的同性恋现实,韦德曼排除作曲家曾因其性取向问题遭受迫害的说法,因为当时俄罗斯的上流社会对于同性恋非常宽容。 尽管俄国总统普丁承认柴可夫斯基是男同性恋,然而在俄国的恐同氛围下,俄罗斯的文化部和其赞助的传记电影公然否认柴可夫斯基的性倾向身份。 柴可夫斯基的音乐常被流行音乐和电影引用,例如《》中的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协奏曲,仍然可以听出浓厚的俄国风范。
wiki_zh\AA\wiki_09
费朵拉 费朵拉(Fédora)是意大利作曲家乔达诺的一部著名歌剧,其改编自法国剧作家萨尔都(Victorien Sardou)的同名戏剧,由克劳蒂(Arturo Colautti)创作脚本。1898年11月17日,于米兰李瑞克剧院(Teatro Lirico)作首次演出。 当乔达诺第一次在那不勒斯看到萨都的戏剧《费朵拉》的时候他才十八岁,还是音乐学院的一个学生,当他看了当时著名女演员Sarah Bernhardt的演出后立刻决定要为这出戏谱曲,他在自己的日记中这样写:「我整个晚上无法入睡。这将是一部杰出的歌剧,如果别人没有在我之前得到它,我将为它谱曲!」乔达诺甚至写信给在巴黎的萨都,但他得到了一个不太热情的回答:「我们将来再看。」 五年后,乔达诺凭他的一部独幕歌剧赢得了意大利著名的Sonzogno比赛,在这部歌剧中开始显示其之后创作风格中的「意大利真实主义」(Italian Verismo),不久,乔达诺请他的出版商Sonzogno与萨都谈关于费朵拉的歌剧出版权,但失败了。直到1897年,萨都才同意把费朵拉给乔达诺。开始创作后,在他写个其父亲的一封信里讲:「整整四个月,从早到晚痛苦的辛劳。」首演前,演Loris的男高音Roberto Stagno突然死亡,这个角色便请一个年轻的男高音卡鲁索(Enrico Caruso)担任,首演非常成功。 费朵拉对于歌唱演员的要求极高,因为这部歌剧的剧情很少用表演的形式出现,而是通过谈话,读信等等来表现,全剧中唯一一首咏叹调在第二幕(Amor ti Vieta),也因此这部歌剧并不在那些主流歌剧院的保留节目名单上,历来很少有歌唱演员能够在舞台上出色的表演来保持其戏剧张力,当然,一代男高音卡鲁索却是凭借此剧开始他光辉的职业生涯的。 1881年,圣彼得堡。在安德里耶维奇伯爵(Count Vladimir Andreyevich)府第,伯爵(秘密警察总管的儿子)的男仆德斯赫(Desire,男高音)跟另一些仆人正在玩牌,几个人谈论起伯爵与费朵拉(Fedora,女高音)公主明天的婚礼,他们笑着议论公主的嫁妆正好可以为伯爵还清债务。这时费朵拉来拜访伯爵,男仆迪米特里(Dimitri,女低音/童声高音)跑出去找他的主人。费朵拉独自留在客厅里,看着墙上心爱的未婚夫的照片心里很甜蜜(Ed ecco il suo ritratto)。突然,侦探格瑞奇(Grech,男低音)与劳里克医生(Dr.Lorek,男中音)和一群人抬着受伤的伯爵进来,后面跟着外交官德西李克斯(De Siriex,男中音),医生告诉费朵拉伯爵的伤势十分严重。格瑞奇开始询问费朵垃及仆人们有关伯爵仇家的问题。车夫希黎罗(Cirillo,男中音)说是他驾车送伯爵去俱乐部的,大约十五分钟后,他听到两声枪响,然后有一个人冲出来,那个人在雪地上留下了一条血迹。德西李克斯说就是那个时候他走进俱乐部,看见倒在血泊中的伯爵,身边放着一把左轮手枪,德斯赫证实了他的说法,说那把枪是伯爵带着防身用的。格瑞奇怀疑这是虚无主义者干的。德斯赫记起来在早晨有一个老妇人给伯爵送来一封信,而这封信现在不见了,他们确定那是被凶手偷走的。费朵拉哭得很伤心(Dite,coraggio),因为发现格瑞奇并不热心办理这件案子,她对自己的十字架发誓一定要为爱人报仇。迪米特里说出他曾见过那个陌生人,终于他认出来那就是洛里斯(Loris Ipanov,男高音)。格瑞奇立刻带人去逮捕劳里斯,而嫌疑犯已逃跑,医生进来宣布伯爵去世,费朵拉晕倒。 几个月后,巴黎,费朵拉公寓的客厅,她轻浮的朋友奥尔加(Olga,女高音)将流亡的波兰钢琴家兰兹斯基(Boleslao Lazinski)介绍给卢瓦尔男爵(Baron Rouvel,男高音)和波罗吴医生(Dr.Borov,男中音)。几个人谈笑风生,费朵拉将洛里斯介绍给德西李克斯,她偷偷的告诉德西李克斯说她正在收集洛里斯罪行的证据,但同时她担心自己已经爱上了自己的仇人。同时,波罗吴警告洛里斯要当心费朵拉,而洛里斯则表示自己早已陷入爱情。 当波罗吴与费朵拉告诉洛里斯他们就要动身去俄国的时候,洛里斯显得很悲伤,因为一件不公正的指控使他不能同行,费朵拉表示她将为他重回祖国作些努力。洛里斯坦白了自己在国内遭到通缉,有一位伯爵被谋杀,但是这都不重要,现在他想知道的是费朵拉的真心,她是否爱他。见她犹豫,洛里斯答应在一个小时后回来对她说出全部的事实,那个时候希望她能够回答。其实费朵拉很矛盾,未婚夫被杀害的仇恨还深深地刻在她的心里,他离开后,她发誓不让他逃出自己的手心。 兰兹斯基开始弹钢琴,曲子很优美,两个人跳起了舞,德西李克斯在读一封电报,上面说不久前有一个无政府主义者袭击了沙皇。聚会结束后费朵拉回到自己的房间,她要写两封信。一封信是写给侦探格瑞奇的,她告诉他洛里斯将向她坦白谋杀案的细节,她要他等在外面,一旦她打暗号就进来抓人。另一封信是给俄国警察局长的。 一小时后,洛里斯如约而来,首先他否认了费朵拉指控他与袭击沙皇的无政府主义者有牵连一事,接着开始解释他为何射杀她的未婚夫。旺达(Wanda)是为他母亲工作的一名年轻漂亮的女子,他们相爱结婚,伯爵是他们的证婚人,没想到的是,伯爵竟与旺达背着他偷情。圣诞节的时候洛里斯从旺达的女仆处得知了这件事,而且他还在伯爵的桌上找到了几封旺达与伯爵之间的情书。说着他拿出信交给费朵拉,信里清楚的写明了伯爵对于旺达的爱,至于他跟费朵拉订婚纯粹是为了钱。他说当他们发现他全部都知道并准备揭发他们的时候很惊慌,因为债务走投无路的伯爵绝望的开枪自杀,当时受伤的旺达逃走了,可是不久就死了。因为这可怕的误会令他无法回国,而最伤心的事是他再也见不到自己的母亲(Vedi,io piango)。费朵拉忍不住哭出来,她为自己感到羞愧,因为她正是这一案件的原告,而现在她还不敢对洛里斯说出实情。 夜很深了,洛里斯要告辞,但为了阻止他被守在门口的警察逮捕,费朵拉求他留下来。虽然担心她的名誉,洛里斯还是留了下来,两个人终于向对方坦白了心中的爱情。 几个月后,瑞士,费朵拉与洛里斯德别墅,远处传来了农民的歌声。费朵拉与洛里斯正深深的相爱(Te sola io guardo),这时奥尔加走进来,她宣称自己已经厌倦了乡村,她甚至讨厌自行车,因为那意味着孤独,还不如到处走走。正要去邮局取信的洛里斯建议她们轮流骑着玩。一个人出现在门口,那是德西李克斯,他路过进来喝杯茶。奥尔加谈起自己对兰兹斯基已经感到腻味,而德西李克斯则问她是否有足够的勇气来听他将要说出的事情--兰兹斯基可能是一个恐怖分子。一阵眩晕过后,奥尔加骑着自行车离开去透透气。 现在院子里只剩下费朵拉和德西李克斯,他严肃的表示自己此来是有事要对费朵拉说。伯爵的父亲,警察局长相信自己儿子的死与无政府主义者有关,洛里斯的弟弟被送进监狱,并死在里面,因为受不了这样的打击,洛里斯的母亲在不久前也死了。费朵拉意识到正是自己之前所写的那封信带去了死亡。 回到自己的房间,费朵拉的心中一片黑暗,她跪下来祈祷(Dio di giustizia),她自己是不值得的,但是请神保佑她的爱人,当听到那个不幸消息的时候不要受到丝毫伤害。洛里斯从邮局回来,他扬着手上的电报,上面说波罗吴不久会来拜访,还有他祖国对于他的指控已经撤销,他现在自由了,可以回去看望母亲了。他开始读另一封信,同样也是波罗吴寄来的,但晚于电报,上面说巴黎的一位女士给警察局长写了一封揭发洛里斯是无政府主义者的匿名信,这封信使得他的兄弟被捕,并害死了他的母亲。悲愤的洛里斯发誓要报复那个女人,而费洛拉痛苦的明白自己就是爱人的仇人。洛里斯决心回巴黎找出那个女人,费洛拉想阻止他--那个女人可能很爱伯爵,并且此刻她也许正在为自己的行为感到后悔,难道洛里斯就不能宽恕她吗?决不,洛里斯说。那么就算那个女人跪在他的脚边为自己所造成的死亡哭泣并请求他的原谅(Se quell l`infelice),他也不会有一点仁慈之心,不放过她吗?洛里斯冰冷的表情回答了费朵拉,她偷偷的把毒药到进自己的茶中,开口为自己祈求宽恕。这时,洛里斯明白了费朵拉就是那个不知名的巴黎女人。费朵拉承认了一切,她求洛里斯原谅她,可是洛里斯愤怒的将她推开。费朵拉默默的流泪,视线模糊了仍不舍地看着洛里斯,心碎,这种伤痛也许只有死亡能够结束,她一口气喝尽了那杯有毒的茶。当波罗吴跑进来的时候,费朵拉正倒在洛里斯的脚边,颤抖着再一次为自己的罪请求宽恕。 外面农人的歌声还在,洛里斯跪下来抱起费朵拉,一抹无力的微笑生在她的眼中,死亡安静的降临,从爱人的怀中将她带走。
wiki_zh\AA\wiki_09
翁贝托·焦尔达诺 翁贝托·梅诺蒂·玛利亚·焦尔达诺(,)出生于福贾(Foggia,意大利东南部一城市),意大利作曲家。他的父亲是一名药剂师,希望自己的儿子成为击剑运动员,但焦尔达诺的身上显示出的是音乐的天赋。不顾家庭的反对,乔达诺于1882年进入那不勒斯音乐学院,并在那里学习了七年。在校期间,他创作了第一部歌剧《Marina》,在出版商 Edoardo Sonzogno 举办的比赛中获得了第六名,焦尔达诺是所有参赛者中最年轻的一位作曲家,他后来与当时获得第一名的作曲家马斯卡尼成为了很好的朋友。随即,Sonzogno 委托作曲家写一部歌剧《Mala vita》(悲惨的生活),1892年2月在罗马 Teatro Argentina 首演,因为这部歌剧冷酷的描述了一名那不勒斯妓女的不幸的生活,所以遭到意大利观众的激烈的咒骂,但在维也纳、柏林和布拉格却很受欢迎。1894年,焦尔达诺开始谱写他最著名的一部歌剧《安德烈·谢尼埃》(Andrea Chenier),1896年3月28日在米兰斯卡拉剧院首演大获成功,之后便在世界各地盛演不衰。1903年后焦尔达诺的创作进入了低谷,他最后的作品是一部于1929年在米兰首演的独幕剧《Il re》。1948年11月,作曲家于米兰逝世。 焦尔乔达诺的整个创作时期,作品带有鲜明的真实主义风格。
wiki_zh\AA\wiki_09
7月16日 7月16日是阳历年的第197天(闰年是198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68天。
wiki_zh\AA\wiki_09
王维 王维(,一说699 —759),字摩诘,号摩诘居士,祖籍山西祁县,其父迁居于蒲州(今山西永济市),遂为河东人。盛唐山水田园派诗人、画家,号称「诗佛」,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 王维受母亲影响,精通佛学,其字「摩诘」,是取自佛教的《维摩诘经》。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王维祖籍祁县,生于蒲州。开元九年(721年)进士,官大乐丞,随即因为署中伶人舞黄狮子犯禁,受了牵连而谪为济州司仓参军。十四年(726年)调淇上,十六年辞官隐居淇上。十七年入长安闲居。二十二年秋赴东都洛阳,献诗张九龄,然后隐居嵩山。二十三年返东都。二十四年,在东都任右拾遗,当年冬随玄宗还长安,又为监察御史,二十八年(740年),迁殿中侍御史,是冬,知南选,自长安经襄阳、郢州、夏口至岭南。 隔年北归,过瓦官寺谒璇禅师。天宝一年(742年),转左补阙。三年购得宋之问故居蓝田辋川别业。五年转库部员外郎。九年春,丁母忧,离朝屏居辋川。十一年拜吏部郎中。开元十九年(731年),丧妻不娶,鳏居三十年。 天宝十五年(756年),安禄山攻占长安,王维被安禄山胁迫投降,作了他的官员。但是他并不愿意,长期居住于辋川别墅。王维一度被安禄山软禁在雒邑菩提寺,听到唐明皇的御用乐师雷海青哭泣不愿为安禄山演奏,而在凝碧池被凌迟,心情非常难过,曾向裴迪作《闻逆贼凝碧池作乐》表达了心迹:「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叶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当安禄山兵败后,王维本以六等定罪,必须流放远州,其弟王缙请削己职以赎兄罪,唐肃宗得知了《闻逆贼凝碧池作乐》,王维因而得到了赦免,并任太子中允,加集贤殿学士,后转给事中、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晚年居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优游生活。上元初卒。 王维诗书画都非常有名,非常多才多艺,受禅宗影响很大。他创造了水墨山水画派,此外,还兼擅人物、宗教人物、花竹,精通山水画,对山水画贡献极大,被称为“南宗画之祖”,《历代名画记》以“画山水体涉古今”赞誉他在山水画方面的贡献,《》评价为“风致标格特出,……画《辋川图》山谷郁盘,云水飞动,意出尘外,怪生笔端”,在《旧唐书》本传中,也有“山水平远,云峰石色,绝迹天机,非绘者之所及”的称颂,其代表作有《伏生受经图》、《辋川图》、《雪溪图》等。明代董其昌提出「文人画」一词,并首推王维为始祖。王维个人也对自己的画师身份十分赞赏,他的诗《偶然作》写道:“宿世谬词客,前身应画师”,竟以为自己不当是位诗人,而当是位画家了。 王维青年时期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政治抱负,写成「陇西行」等一类关于边塞、游侠的诗篇,运用歌行的体裁,描写各方面的题材,具有岑参、高适那种雄浑的气派。 王维后期歌咏山水的作品,真正代表其诗歌艺术。作品以五言为主如《鸟鸣涧》,描写退隐生活、田园山水,追求清静闲适的精神生活,风格恬静清朴。 王维作品佛道和退隐思想浓厚,政治上的挫折,妻子的去世等,给他造成心灵上的创伤,佛教思想的介入,成为他晚期避世的主导思想。 王维十七岁时所做异乡游子重九怀乡思亲的抒情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七言绝句)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已成为华人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的名诗。 1,古代风俗九月九日重阳节,人们佩带茱萸囊登高、喝菊花酒,以为可以避灾。2,王维时年十七岁,游学长安,弟弟们都在蒲州(今山西永济县)故乡。而蒲州位于华山以东,故诗题称「山东」。 王维和李林甫有较密切的来往,王在《和仆射晋公扈从温汤》中称李为“哲匠”。在李任内,王维最高担任过五品上的库部郎中、吏部郎中。二人也是画友。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即说:“李林甫,亦善丹青”。此外,王维和李的书记苑咸也有交往,王曾写《苑舍人能书梵字兼达梵音皆曲尽其妙戏为之赠》赠与苑咸,后者写了《酬王维》回应他,之后王又写了《重酬苑郎中并序》。王维仕途比较得意的几年都位于李林甫掌权期间。 宋代人对于王维的评论甚少,但都给予极好的评论。如:
wiki_zh\AA\wiki_09
巴巴拉·麦克林托克 芭芭拉·麦克林托克(,),美国著名女性细胞遗传学家。1983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首位单独获得该奖项的女科学家。 芭芭拉·麦克林托克于1902年6月16日出生于康乃狄克州哈特福市,父亲汤姆仕·麦克林托克(Thomas Henry McClintock)为英国移民是一名医生,母亲萨拉·汉迪·麦克林托克(Sara Handy McClintock)乳名葛蕾丝(Grace),是五月花号移民的后裔。芭芭拉的乳名为埃琳娜(Eleanor),是家中第三个孩子,分别有两个姐姐马乔里(Majorie,1898年生)和米尼安(Mignon,1900年生)和一个弟弟汤姆(Malcolm Rider,1903年生)。后其父母觉得“埃琳娜”的名字过于女性化,便名为“芭芭拉”。芭芭拉自幼便十分独立,非常善于独处。大约从三岁起,芭芭拉都和姑姑及叔叔住在纽约布鲁克林,以减轻父母的经济负担,因为当时她的父亲正筹备建立诊所而急需用钱。许多人形容芭芭拉是一位独立的男人婆。她和父亲的关系亲密且紧扣,然而却与母亲关系不佳。 1908年麦克林托克全家前往纽约市布鲁克林区,因此芭芭拉得以在纽约市继续上学。她于1919年从伊拉兹玛斯殿堂高级中学(Erasmus Hall High School)毕业。在读高中期间,她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不断增长,毕业后顺利考入康纳尔大学农学院。但芭芭拉的母亲受当时保守的氛围影响,认为女孩子上大学会让其择偶困难,因此不愿意让女儿去念大学。但是由于父亲的坚持,芭芭拉还是得以成功进入大学学习。 芭芭拉·麦克林托克于1919年考入康乃尔大学,于1923年顺利毕业并获植物学学士学位。芭芭拉在大学期间起初加入了一系列学生自治组织和姊妹会,但是她发现她的性格不适合加入这类组织。课余之外她对音乐,特别是爵士乐深感兴趣。芭芭拉对植物遗传学的兴趣始于1921年,当时她选修了由著名植物遗传学和育种家克劳德·B·哈钦森(C. B. Hutchison)教授的遗传学。哈钦森对芭芭拉的求知欲感动,在1922年专程打电话给她劝说她攻读遗传学研究生。芭芭拉后来回忆起这个电话时说:“毫无疑问,这个电话让我确定了我的未来,我将要成为一名遗传学家。”本科毕业后,芭芭拉继续在康乃尔大学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分别于1925年和1927年获得植物学硕士和博士学位。 从博士研究生期间开始,终身致力于玉米细胞遗传学研究。1927年在康乃尔大学获得植物学博士学位后,即成为该领域的先驱者。早期开创性工作有玉米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的行为,如何利用细胞显微技术观察玉米染色体并从细胞学角度揭示遗传学定律,以及生殖细胞在减数分裂中的基因重组和染色体互换行为。芭芭拉·麦克林托克绘制了第一张玉米遗传图谱,将表现型性状定位到染色体上,并揭示了端粒和著丝粒的在稳定和保存遗传物质上的角色。基于以上研究,芭芭拉·麦克林托克荣获数项学术奖项并于1944年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1940年代至50年代,芭芭拉·麦克林托克首次发现并重点研究了玉米转座子,并利用转座理论解释了玉米亲代和子代间某些基因的开启和关闭。由于转座理论过于超前,在当时广受质疑,因此芭芭拉·麦克林托克在1953年后即停止继续发表相关研究结果。并转而从事继续研究南美洲玉米的细胞遗传和民族植物学。10年后分子生物学最终证明了她的理论的正确性与前瞻性,并得到广泛的认同。基于此,芭芭拉·麦克林托克被授予198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为迄今为止唯一单独获此殊荣的女科学家。 在芭芭拉攻读研究生和博士后/讲师阶段,细胞遗传学是一门新兴学科。芭芭拉一开始为植物细胞遗传学先驱罗威尔·廊道夫( Lowell Fitz Randolph)和莱斯特·夏普(Lester W. Sharp)的研究助理。后和当时一些著名的科学家在康乃尔一起从事玉米细胞遗传学的研究。她所在的研究小组有许多当时非常有名的遗传学家和植物育种家,如育种家马库斯·罗玆(Marcus Rhoades),遗传学家乔治·韦尔斯·比德尔(George Beadle,后获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当时女遗传学家哈丽特·克莱登(Harriet Creighton)亦是这个研究组的博士研究生。当时植物育种系主任罗林斯·A·爱默生(Rollins A. Emerson,遗传学家,孟德尔定律的重新发现者)虽然对细胞遗传学不甚了解,但对他们的研究工作给予很大的支持。 芭芭拉的早年工作重点是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并区分不同玉米染色体的显微技术。芭芭拉用洋红染色液对玉米小孢子细胞进行染色,从而得以从形态学上描述玉米的一套完整染色体(n=10)。通过大量观察染色体型态,染色带和玉米表现型,芭芭拉成功将部分性状定位到染色体上并确定了其连锁关系。同时芭芭拉还对三倍体玉米的染色体性状进行描述,并在期刊《Genetics》上发表了研究成果。该研究成果被马库斯·罗玆评为康乃尔大学1929-1935年科研重大突破之一。 1930年,芭芭拉在实验中首次观察到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交叉,芭芭拉和研究生哈丽特·克莱登共同对此现象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并于次年用实验证明了染色体互换和连锁基因的基因重组的关系。她们进一步研究揭示染色体互换能产生新性状。在此之前,染色体交换导致基因重组只是托马斯·亨特·摩根提出的假说。麦克林托克和克莱登通过实验首次证明了这个观点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芭芭拉于1931年发表了首张玉米连锁遗传图谱,尽管这张图谱非常简单,仅仅是玉米9号染色体上三个基因的排列和相互距离。两人其他研究成果还有发现染色体交换不仅发生在同源染色体,也发生在同一个著丝粒相连的两个姐妹染色单体之间。随后,芭芭拉于1938年对染色体著丝粒进行了研究,描述了其结构和染色体分裂时的细节过程。 由于芭芭拉·麦克林托克的以上突破性研究,她获得了美国国家科学研究委员会提供的数项奖励和研究经费。她先后在康乃尔大学,密苏里大学和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导师E.G.安德森)从事博士后研究。1931年至32年,她加入密苏里大学植物遗传专业,和路易斯·斯塔德勒为同僚。斯塔德勒向她传授了其刚刚研究成功的X-射线诱变技术。麦克林托克利用X-射线处理其实验玉米后,发现了环状染色体是由于X-射线将染色体部分破坏后,两条染色体融合而来。因此她设想染色体的端粒应该是维持其稳定的重要部件。 巴巴拉毕业后仍留在康乃尔大学担任植物学的讲师,她集合好几个研究员进一步研究有关玉米的。在研究期间她发明了用胭脂红色素去染玉米染色体的方法,使她成为第一位能染出玉米10条染色体的专家。1929年她在「遗传学报」发表了玉米有三倍体染色体的文章,令当时的科学家开始对玉米的研究有兴趣。接著在1930年她又成为第一个提出在减数分裂时染色体有交换现象发生的假设,由此她更观察出染色体透过重组会形成新的特征。1931年她发表了玉米的遗传谱。在朋友及其他学术同伴支持下,他终于得到国家研究委员会的研究经费,使她更致力于相关领域的研究。 之后她在密苏里学到使用X射线使基因突变的方法,透过此技术她成为第一个发现环状染色体的专家,更知道了染色体不稳定而形成此因的理论。她利用X射线来研究染色体的裂—合—桥周期。在1938年证明了端粒和著丝粒扮演了保存染色体遗传讯息的角色。 她在密苏里大学时因为身为女性,因此薪资只有极为不公平的3000美元,远少于其他男性研究员。所以到了1941年她终于受到了邀请去一个更好的「冷泉港实验室」,这里有更好的资源及支援供她继续从事研究工作。在1944年她在遗传上的杰出成就获得承认,巴巴拉成为「美国国家科学院」的院士,而当时她是史上第三位获得这项荣誉的女性。一年之后的1945年她更当选为「美国遗传学会」(Genetics Society of America)的首位女性主席。 接著她继续在冷泉港实验室研究为什么玉米种子会有不同颜色的主题,而且这颜色的遗传是不一定的。经过一番研究,她找到了两个新的基因座,她将其命名为「Dissociator」(Ds)与「Activator」(Ac)。她找到的「Dissociator」不只是能打断染色体,当「Activator」存在时还能使邻近的基因改变。这突破性的发现使所有科学家大吃一惊。因为当时分子生物学技术并不发达,她只能用杂交的方法,再透过显微镜的观察才得到结论。她观察到当「Ds」移动时,「粒状蛋白色彩基因」(aleurone-color gene)就会不受抑制的释放出来,进而得到活化而合成色素。但前提是「Ac」要能先控制「Ds」的进行,更神奇的是「Ds」的转换是随意的,不同的玉米种子会有不同显色状态,因此颜色就会有所不同。综合研究观察后她提出一个理论-就是「Ds」与「Ac」这种活动元素,会调节基因的抑制力以及控制它的活性。她更称「Ds」和「Ac」是一种「调节单位」(controlling units),她大胆假设这种基因的调控解释了为什么在多细胞生物中,单一的基因组却能使不同细胞具有不同功能。但她这个新观念却和当时多数人一基因一功能的想法有所冲突,而且这理论在一时间很难被人了解及接受。但即使如此她却不理会世人的眼光,继续她的研究。一直到1953年大家既然仍不相信她,因此她决定不再把资料及论文对外发表。 直到1960年代,法国科学家方斯华·贾克柏与贾克·莫诺发现了「乳糖操纵子」(lac operon),从而认定乳糖操纵子与基因的调控有关。但其实早在十多年前巴巴拉就已经有类似发现,接著她将自己的研究应用到细菌及酵母菌上。随著时代的进步与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在1970年代,「Ds」与「Ac」终于被其他科学家复制繁殖成功,并且知道它是「II型转座子」,更清楚的了解其相关的机制。终于证明巴巴拉当时的假设是正确的,因此她终于得到世人的认同并获得来自于各界的殊荣,而最大赞扬莫过于1983年诺贝尔的生理医学奖。
wiki_zh\AA\wiki_09
布罗尼斯拉夫·马林诺夫斯基 布罗尼斯拉夫·卡斯珀·马林诺夫斯基(;)是位发迹于英国的波兰人类学家,其建构以客观民族志记载田野调查研究成果的方式,并开创最早的社会人类学课程,故有人称他为民族志之父。 马林诺夫斯基对近代人类学影响深远。他不但是第一位亲自在当地长期研究,并以客观的民族志材料取代过往充满研究者主观论述的人类学家,也是首先提出完整的文化理论以取代以往演化论与传播论观点,进而开启新研究方向的理论大师。 马凌诺斯基生于波兰克拉科夫,父亲路吉安·马凌诺斯基(Lucjan Malinowski)是亚捷隆大学的语言学教授,同时是波兰语在内的斯拉夫语言研究先驱;母亲约瑟华·马凌诺斯基(Józef Malinowski)则是贵族之后,同时也受过良好的教育。由于他们住在于该大学任教的教授社群内,而该大学的教授多是自视甚高的学术精英,自小马凌诺斯基便受到贵族式的教养。 1898年遭逢丧父,当时14岁的马凌诺斯基生活全由母亲照料。隔年,他罹患严重的眼睛疾病,医生警告他有失明的危险,比较好的治疗方式就是待在黑暗的房间里。因此年少的马凌诺斯基从学校休学,由母亲在暗房中教导他拉丁文、数学等学校科目。眼疾治好后,马凌诺斯基与母亲开始到热带地区旅行,其中包含非洲、地中海沿岸和大西洋上的岛群等地。而年少的马凌诺斯基除了游历四方外,也受到当时的青年波兰运动(Young Poland movement)影响,开时投入剧本和诗的创作,并结交了两位知己:日后成为波兰前卫画家、文学评论家、哲学家和数学家的雷奥·屈斯克特(Leon Chwistek),以及史班尼斯劳·维科伟奇(Stanislaw Ignacy Witkiewice)。其中后者又与他格外亲暱,马凌诺斯基在日记和平日书信中往往称他作“史塔胥”(Sta's)。两人不但住在一块(上课期间维科伟奇住在马凌诺斯基家,假期时两人到维科伟奇在乡下的家渡假),在彼此的创作作品中也常借用对方的性格进行描述。 虽然大半的教育都在家中完成,马凌诺斯基于1902年依然顺利进入波兰著名学府亚捷隆大学哲学系就读。而在哲学之外,他又修了波兰文学、数学、物理学、植物学、微生物学、心理学、教育学的课程,并且受到其父亲的好友法学教授达根(L.Da-rgun)、艾斯特莱赫(S.Estreicher)以及历史学家波特康斯基(K.Portksnski)等人的影响,逐渐对家庭、社会和民族学产生兴趣。1908年在哲学史教授帕夫斯基(S.Pawlicki)指导下开始写作论文《思想的经济原理》("On the Principle of the Economy Thought"),内容是讨论奥地利哲学家兼物理学家恩斯特·马赫的思想:他以实证主义的方式,论述如何计算人思考和精神活动是花费与释放出来能量的经济原理。写作论文期间,马凌诺斯基又因健康情形不佳,与母亲再度到热带地区旅行,并一直到1908年才提交论文,正式从大学毕业。由于无法获得就读教师资格的奖学金,他又到莱比锡大学进修,学的是心理学和经济史。 根据马凌诺斯基自身的说法,他在养病期间阅读了詹姆斯·乔治·弗雷泽的《金枝》后,才对人类学产生兴趣,决心投入人类学的研究,而多数也接受这种说法。然而有些人根据马凌诺斯基的成长背景分析,认为他投入人类学研究的根基其实建立在他的成长与求学过程之中,而他在亚捷隆大学时学到的教育,也处处影响到其日后的理论与研究对象。 1910年马凌诺斯基拿到奖学金,顺利以硕士后研究生的身分到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就读一年。这期间他接受以研究婚姻史闻名的社会学家艾德华·魏斯特马克指导,并于隔年回国后发表文章批评佛雷泽对婚姻的论述。1913年,马凌诺斯基以讲师的身分回到政治经济学院,同年发表第一本英文著作《澳大利亚土著家庭》("The Family among the Australia Aborigines"),以大量澳洲原住民(当时被认为最原始的民族)文献与材料批评魏斯特马克的论点,进而主张最早的家庭乃为核心家庭。此书不但受到阿弗烈·芮克-{里}-夫布朗等英国人类学家赞扬,还为他取得正式的博士学位。 1914年在大洋洲民族学专家查尔斯·塞利格曼(Charles Seligman)引介下,马凌诺斯基取得奖助金得以完成到澳洲研究图腾制度的梦想。然而在7月抵达澳洲,辗转于悉尼、墨尔本之际,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由于当时的澳洲仍属于英国,而马凌诺斯基的国籍却是其敌国奥地利(当时波兰被德国、奥地利和俄国瓜分),为了避免遭到遣返(其他研究团员多选择此方式),马凌诺斯基选择与澳洲政府斡旋,最终获得研究的许可,而走上自身一人进行田野调查的路(当时多数的田野调查是由研究团队合作,在各地进行的短暂的访问与考察)。于是从1914年9月1日到1915年5月,马凌诺斯基独自在新几内亚(当时由澳洲政府管辖)南部的迈鲁(Mailu)岛上从事研究,并率先学习土著语言以方便调查。1915年5月,在偶然机缘下他决定到东北方的特罗布里恩群岛进行下一步研究。 在超卜连,马凌诺斯基整理了之前碰到的问题,以及自身奉守的实证主义,逐渐创立一套新的田野调查方法论:他认为作为科学的人类学,其依据的民族志材料应该根据具体的证据书写,因此首要工作便是写作统计图、族谱等图表以理解澄清研究对象的状态和彼此之间的关系,而这些图表又包含得自于土著的意见以及自身的观察;然而,这些图表的书写不是漫无目的的工作,而是具备对研究问题的关怀与学科上的考量。基于前述的原则,他提出了参与观察法的研究方式,即让自己真正参与部落之间的活动,并适当的与自身的文化(特别是当地的传教士与殖民官员)保持距离,使自身真正观察到土著生活中琐碎却又关键的习俗与规范。此外,他认为许多实际的规范仍难找到真正的答案,因此土著的传说、口语中的辞汇以及其自身的观点也该是民族志纪录的对象。而最后完成的民族志应该呈现土著的想法与世界观,而让读者理解不同文化(自身与当地)之间的差异,进而认识自身的本性。 虽然马凌诺斯基在超卜连群岛的田野调查十分成功,并持续到1918年才返回墨尔本,但他的日记与其他纪录显示其生活充满了矛盾:当地官员当他是怪人,而土著觉得对他的行为愚蠢可笑。而他自己在当地没有朋友,成天面对乡愁与对工作的厌倦(他十分痛恨土著的现实与无知)。即使接获母亲去世的噩耗,也必须强忍哀痛,继续自己的研究工作...。 1918年他终于完成了田野调查,暂时回到墨尔本,随后与仰慕已久的艾丝·马森(Elsie R. Masson)结婚,但不久却生场大病,于是在回欧洲前又到加那利群岛疗养一年,并著手撰写《南海舡人》("Argonauts of the Western Pacific")。 1920年,马凌诺斯基与妻子带著田野工作的成果回到英国,随即於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担任民族学暑期课程的兼任讲师。1922年正式出版第一本田野调查成果《南海舡人》("Argonauts of the Western Pacific"),不久被任命为伦敦大学学院首位社会人类学课程教授,从此开始了他在英国人类学界的重要影响力。1927年马凌诺斯基升任该学-{系}-系主任,担任该职直到1938年他离开英国为止。 在伦敦大学期间,马凌诺斯基精采的授课吸引了各地学生加入,其中包括艾德华·伊凡普理查、艾德蒙·李区、梅耶·弗提斯(Meyer Fortes)以及中国的费孝通,另外社会学家如塔尔科特·帕森斯、吴文藻等人也会参与他的讨论课。课堂上的马凌诺斯基充满了精力,但也滔滔不绝下却要求学生必需接受他的功能论论述。而课堂之外,他致力于与反对者论战,并且到处讲学以推广自己的学说。除此之外,这十多年间出版了许多著作,其中包含民族志资料的整理发表,以及文化理论的专门论述。另外,马凌诺斯基也致力将自己的学生送到世界各地作研究,希望使自己的学说真正做到放诸四海皆准的境界。 历经1930年代在英国人类学界的全盛期后,马凌诺斯基于1938年离开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前往美国耶鲁大学任教。对于这突如其来的改变,一般认为乃基于他对亲手栽培的学生失望所致,尤其这些学生的研究成果反而威胁到他的理论,有些则直接放弃,改采阿弗烈·芮克-{里}-夫布朗的说法,这些都在在伤了马凌诺斯基自负的心。 在耶鲁,马凌诺斯基选择从头再来,并改以墨西哥中部的查波特克人聚落作为调查地点,于1940年与1941年的暑假期间展开短期的田野调查。可惜才刚作出初步成果,他却于1942年5月1日心脏病发去世,享年58岁。 马凌诺斯基根据他从超卜连群岛得到的资料,以及自身所学的心理学、社会学等知识,提出一套被后人称为“功能论”的理论。他认为,一个社会的所有文化其实只是一组工具,其存在目的在满足人类自身的种种生理和心理需求。而各文化要素之间是环环相扣,且不断变动以保持有效的运作。也因此,我们可以在各文化中找到一套自己的运作原则,而这些原则也和社会中的实质功能保持紧密的关联。 而印证功能论最好的例子便是库拉圈。这个存在于新几内亚东边的跨岛群交易圈同时以顺时钟和逆时钟方向进行两种物品的交换,可是这两种物品却不具备实质上的功用,但土著却愿意冒著相当的风险进行这这种无限循环的交换。在多数外人眼中,这种行为看似不可思议,但马凌诺斯基却认为这种交换过程倚赖于彼此间的信任,而这信任的原动力其实是为了其他民生物资的交换:由于各岛之间物资有限,彼此间依赖度颇深,库拉圈的交易过程得以建立彼此的相互信赖感,使其他顺带的交易成为可能之事。 从库拉圈向外推展,所有的文化项目像家庭、巫术等,都是为了满足社会上的个别需求如果腹、性欲、嬉戏、信仰等。因为如此,所有文化项目彼此互相整合,也不相互违背,所以整体文化应为平和而稳定。 由此衍伸,马凌诺斯基以为多数稳定的「野蛮人」文化正快速被西方文化取代。身为人类学家,必须尽快以田野调查将这些文化纪录在民族志之中,才能「抢救」这些「未受污染」的文化身影。因此他强调「抢救人类学」的重要性,并成为他积极送学生到世界各地研究的理由之一。 虽然在马凌诺斯基之前,法兰兹·鲍亚士与他的学生已经提出历史特殊论驳斥演化论与种族歧视观点,但直到马凌诺斯基提出自己的论述,才真正有完整的理论解释文化相对论的观点,也从他开始,19世纪发展到鼎盛的欧美种族中心论论述开始没落,逐渐被前者取代。 但马凌诺斯基最大的贡献在于他提出了新的民族志写作方法。在他之前,人类学家往往以传教士或探险家的著作或纪录作为研究材料,但是这些纪录的内容却充满了文化偏见或不够周延的描述,因而造成研究时的困难。19世纪末期开始,路易斯·亨利·摩尔根等人开始进行最早的田野调查,并试著书写自己的民族志,然而他们的调查期间仅有几个月或几个星期,且多数人甚至不懂当地语言,仅能透过第三人或简单的问句得知被访问者的意见,加上他们仍然摆脱不了对当地白人的依赖,因此研究成果充满了歧视与矛盾。 从马凌诺斯基起,几乎所有的人类学家都必需到自己研究的文化部落住上一年半载,并实地参与聚落的生活,使用当地的语言甚至和土著建立友谊。为了完成客观的民族志,他们必须绘制土著的族谱,纪录当地的传说,并参观他们的仪式。每位研究者没有翻译,只能靠著一至数位的报导人协助自己的研究工作。而这些,都为了完成一份马凌诺斯基式的民族志纪录。 除此之外,马凌诺斯基在超卜连群岛作的田野调查也被视为典范:他的研究影响了马瑟·牟斯的著作《礼物》,使交换理论成为日后社会学与人类学关注的焦点,并率先以实际例子反驳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伊底帕斯情结。而这些震撼性的纪录也让当时的欧洲人重新思考文化的主客观点,学习以当地人的观点理解个别文化的价值,并重新思考自己的文化特性。
wiki_zh\AA\wiki_09
6月16日 6月16日在一年当中是第167天(闰年则是168天),距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98天。
wiki_zh\AA\wiki_09
过氧化钠 过氧化钠化学式为NaO,又称二氧化钠或双氧化钠,是钠在氧气或空气中燃烧的产物。 在常温下,纯品过氧化钠为白色,但一般见到的过氧化钠呈淡黄色(混有 超氧化钠 的缘故),密度为2.805g/cm,熔点为460摄氏度。加热时,过氧化钠的颜色会变黄。过氧化钠易变质,应密封保存。过氧化钠对人有强烈的腐蚀性,与易燃物接触易引起火灾,在高温下甚至会发生爆炸。过氧化钠着火不能用水扑灭,必须用沙土或盐盖灭。  过氧化钠主要靠钠的燃烧来制取(得到的产物一般含有约10%的超氧化钠),工业上将钠装入铝盘,通入干燥且不含二氧化碳的空气,先保持180~200摄氏度,使钠氧化成氧化钠(NaO),再增加通入气体量,同时升温至300~400摄氏度,即可得到纯净的过氧化钠。 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formula_1 formula_2 过氧化钠也可以通过过氧化氢与氢氧化钠的反应制取,化学方程式为: formula_3 过氧化钠是离子化合物,其中氧元素显-1价,钠元素显+1价,其水合物有NaO‧2HO和NaO‧8HO两种。 过氧化钠是强氧化剂,可以与多种金属单质以及非金属化合物发生反应。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 formula_4 这是一个放热反应,又由于生成物中含有氧气,因此极易引起可燃物的燃烧和爆炸。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NaCO)和氧气: formula_5 过氧化钠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NaSO)、水和氧气: formula_6 可以把过氧化钠溶解在低温的硫酸中,然后减压蒸馏即可得到过氧化氢(HO): formula_7 类似的还有与盐酸的反应: formula_8 在碱性环境中,过氧化钠可以把化合物中+3价的砷(As)氧化成+5价,把+3价的铬(Cr)氧化成+6价。利用这个反应可以将某些岩石矿物中的+3价铬除去,方法为:在600~700摄氏度的高温下用过氧化钠将铁矿中的3价铬氧化成NaCrO,而NaCrO可以用水溶掉: formula_9 另外,过氧化钠可以将铁单质氧化成含FeO的铁酸盐,还可以在一般条件下将有机物氧化成乙醇和碳酸盐,也可以与硫化物和氯化物发生剧烈反应。 过氧化钠的热稳定性好,可加热到熔融状态而不分解。 由于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因此可以用来漂白织物、麦杆、羽毛等,也可用做除臭剂或消毒剂。在分析化学上用于处理矿样。由于它和二氧化碳反应放出氧气,因此可以用来在潜水艇等缺少氧气的环境中提供供人呼吸的氧气。
wiki_zh\AA\wiki_09
红白机 是任天堂生产的8位元家用游戏机。游戏机于1983年7月15日在日本以为名推出,1985年起在欧美以为名发行。红白机是当时最畅销的游戏机,全球累计销量超过了6100万台。红白机出现对电子游戏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让美国电子游戏界从1983年的崩溃中恢复过来,也奠定了任天堂在当今游戏界的地位。游戏机的后续机种为1990年推出的超级任天堂。 以前资讯较不流通,所以产生了许多不同称呼法并行。 目前在华人地区,对当时的FC游戏机平台有以下称呼: 1981年,任天堂计划研发基于卡带的游戏机,由上村雅芝领头开发,开发代号“GameCom”。原计划使用更先进的16位CPU以及带有键盘和软驱等配件,但被山内溥拒绝。当时山内溥的开发要求是“比竞争对手便宜,但是一年内不能被竞争对手超越”。<ref name="Turner/Nutt 2"></ref> 1983年7月15日,主机在日本以14800日圆的价格发售,初期由于PPU设计问题导致主机在游玩部分游戏时发生死机情况,任天堂召回已经发售的主机并更换新的主板。此后主机人气飙升,并在1984年年底成为日本最畅销的游戏机。不久,任天堂总裁山内溥决定让哈德森(HUDSON)、南梦宫(NAMCO)、大东(TAITO)、卡普空(CAPCOM)、杰力可(JALECO)和科乐美(KONAMI)六家软体开发商加入开发FC游戏,被当时业界称为“六大游戏软体商”。 1984年,任天堂创建了权利金制度,不但使软件质量得到了保证,而且为任天堂获得了巨大的利润。而此后所有游戏机均采取权利金制度,除了开发时需要购买高额的开发平台外,还需要按照销售情况支付权利金。 2003年7月15日,FC发售二十周年,任天堂宣布在9月25日FC游戏机正式停产。至此,FC全世界已累计销售6000万部以上。如再加上其他厂商所仿制的未授权产品,其数量当不仅于此。至今台湾、香港与泰国、中国甚至日本等地仍然在制造FC规格的相容品,或者是停产后持续的二手市场交易。 2007年11月,任天堂宣布不再维修已有二十四年历史的红白机,正式终结了这部陪伴不少机迷成长的旧世代游戏机的时代。 FC使用一颗理光制造的8位元2A03 NMOS处理器(基于6502中央处理器,但是缺乏BCD模式),PAL制式机型运行频率为1.773447MHz,NTSC制式机型运行频率为1.7897725MHz,主记忆体和显示记忆体为2KB。 FC使用理光开发的图像控制器(PPU),有 2KB 的视讯记忆体,调色盘可显示 48 色及 5 个灰阶。一个画面可显示 64 个角色(sprites) ,角色格式为 8x8 或 8x16 个像素,一条扫描线最多显示 8 个角色,虽然可以超过此限制,但是会造成角色闪烁。背景仅能显示一个卷轴,画面解析度为 256x240 ,但因为 NTSC 系统的限制,不能显示顶部及底部的 8 条扫描线,所以解析度剩下 256x224。 从体系结构上来说,FC有一个伪声音处理器(pseudo-Audiom Processing Unit,pAPU),在实际硬件中,这个处理器是集成在2A03 NMOS处理器中的。pAPU内置了2个几乎一样(nearly-identical)的矩形波通道、1个三角波通道、1个噪声通道和1个DPCM采样通道(预测编码调制方式)。其中3个模拟声道用于演奏乐音,1个杂音声道表现特殊声效(爆炸声、枪炮声等),DPCM通道则可以用来表现连续的背景音。 FC主机上有一个复位开关、1个电源开关、1个游戏卡插槽、2个带有十字方向键的2键手柄(游戏控制器),主手柄上有「选择」和「开始」按钮。主机背面有电源接口、RF射频输出接口、视频图像输出接口、音频输出接口。前面还有一个扩展端口,用于连接光线枪、附加连发手柄等外部设备。 FC游戏通常以唯读记忆体形式存放于可插在主机插槽上的游戏卡中,容量有LA系列24K、LB系列40K、LC系列48K、LD系列64K、LE系列80K、LF系列128K、LG系列160K、LH系列256K、特卡系列和多合一卡带等。还有一些带有电池用来保存游戏进度。 1986年2月21日,任天堂还推出了一款FC磁碟机,可以在FC主机上通过转换器使用专用的软碟机来读写游戏,软碟片容量为112KB。 FC游戏机上有着非常多的突破性游戏。超级马里奥是横向卷轴游戏的先驱,同时塞尔达传说使得具有电池存储记录功能变得流行。 在卡带方面,日本地区版本的卡带具有60个引脚,而北美地区版本的卡带具有72引脚。 任天堂几乎垄断了家庭电子游戏市场并且对整个产业具有一定影响。任天堂期望和鼓励第三方游戏软件商能够加入,然而对于加入任天堂的条款是非常严格的。 在终端上,每个主机和正版的卡带都加入了一个10NES芯片。如果主机未能识别卡带中具有相对应的芯片,则游戏无法加载。 FC游戏机开创了第三代家用游戏机市场,而随其而生的权力金制度更是改变了游戏的开发模式。 在红白机于日本推出后不久后,台湾水货商也立即引进红白机水货,马上在市面爆发轰动,打败嘉霖行代理SEGA Master System系列所销售的阿罗士。不过当时的红白机售价相当昂贵,非一般家庭能够随意购买给孩童,于是便有店家以「金钱换取时间」(新台币1元=1分钟)提供租赁主机及游戏;在网路尚未崛起的不便年代,玩家往往只能靠著这类的场所来交流游戏的相关资讯;因而促成华泰书局开始自行翻译日文攻略本、推出《华泰攻略本》丛书大发利市。随后更有尖端出版发行以翻译日本最新游戏情报刊物为主的《电视游乐杂志》半月刊,开启了电玩在台湾六年级生(1970年代出生者)以后的活络性。 正先实业早期所生产的「小天才」系列亦是FC游戏机的兼容机之一。 香港的代理商先推出体积较大的「灰机」,原因是局限于当时的香港电视机大多使用PAL制式,但当时销量不及水货的「红白机」,亦不能直接接驳磁碟机,最终代理商要对红白机进行改装,转为PAL制式。 而「灰机」和「红白机」的游戏盒带接口并不一样。正版游戏盒带较昂贵,约两百多港元,促使盗版盒带的市场。有商人推出改装磁碟机的配件(内置转换器和记忆体),以磁碟代替盒带游玩没有正式的磁碟版本的游戏(绝大部分盒带游戏并没有正式的磁碟版本),一张1M bit的游戏需要一片磁碟,一款游戏需要一至六张磁碟。该配件本身不能将盒带数据转换到磁碟,商人先以专用器材将盒带数据转换到磁碟,再将磁碟运到各零售店销售,零售店再将磁碟复制,这些都属盗版行为。顾客可以数港元购买一张已含有游戏的磁碟(一张并非代表一款游戏),在装有改装磁碟机上游玩。以磁碟玩游戏较盒带的便宜很多,因而带动红白机的流行。当时香港盗版红白机游戏占有率较正版的大。这是红白机在香港的市场占有率压倒世嘉的其中一个原因。 因为FC游戏机的盗版机种较原装红白机便宜得多且容易购得,在中国更是遍布城乡,对中国青少年产生了巨大影响。亦因为盗版游戏盒带的流行之下,在1990年代初,坊间出版针对红白机游戏而编写的「攻关秘技」如雨后春笋般,较早期而有系统的代表性的著作是1991年-1993年由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电视游戏一点通》系列丛书。甚至出现过关于红白机的电视节目。但在某个时间点,因为大陆成册的原因(现已改变),这些都停止了下来。虽然大陆人喜欢将红白机称之为80的回忆,但事实上,玩家的年龄段是遍及1980至2000的,甚至是更长的时间。直到今日,红白机的相容机种依旧在生产,甚至是制作新的红白机卡带。 相关书刊(部分) 2016年9月30日,任天堂宣布了红白机的复刻版本“迷你红白机”,并于同年11月10日正式发售。“迷你红白机”运行在Linux系统上,采用全志科技R16系统芯片,纸面性能高于新任天堂3DS。2018年7月7日,任天堂又发布了JUMP特别版迷你红白机。
wiki_zh\AA\wiki_09
红白机游戏列表 本电子游戏列表列出了日本FC游戏机电子游戏。本列表默认按照游戏发行时间排序。列表除了原名、中文译名和英文版名外,还列出游戏出版商。在北美Nintendo Entertainment System平台发售,以及未经授权开发的游戏不在此列。 FC游戏机由任天堂于1983年7月15日和《大金刚》、《大金刚Jr.》以及《大力水手》一同上市;平台最后一部授权游戏是1994年6月24日发售的《高桥名人之冒险岛IV》。FC游戏机在1984年末成为销量最高的电子游戏平台,并为1985年在北美上市铺平了道路。 本列表默认按照发行日期排列。游戏列表列有1,055个游戏。
wiki_zh\AA\wiki_09
7月17日 7月17日是阳历年的第198天(闰年是199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67天。
wiki_zh\AA\wiki_09
7月18日 7月18日是阳历年的第199天(闰年是200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66天。
wiki_zh\AA\wiki_09
7月19日 7月19日是阳历年的第200天(闰年是201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65天。
wiki_zh\AA\wiki_09
7月20日 7月20日是阳历年的第201天(闰年是202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64天。
wiki_zh\AA\wiki_09
7月21日 7月21日是阳历年的第202天(闰年是203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63天。
wiki_zh\AA\wiki_09
同志村 同志村,英文中有 Gay village、gayborhood 等称呼,一般来说是指有大量LGBT人口居住或活动的地区。同志村通常有商家因应同志市场而设立大批的同志设施,比如像同志夜店、澡堂、餐厅、书店等等。 在整个20世纪来说,"Ghetto"这单字,曾经被用来描述形容一个地区,居住著各种处于传统主流社会价值体系边缘的社群,包括贫民、男/女同志、弱势种族、露宿者、性交易者及波希米亚主义者。 在早先的1960年代至1970年代,特定的同志社区并不像现在这样存在,酒吧通常是同志发展社交圈的地方,而且同志会居住在特定的城市,在这些城市警察会允许他们「离经叛道的娱乐」并严密监视。以纽约为例来说,男同志在1965年以后聚集在一起并不违法;然而,并没有公开的同志酒吧有执照可以销售酒精饮料。警察在1969年6月27日袭击私人同志酒吧,并且在这三天的石墙骚乱中受到牵涉的有1000多人。石墙骚乱不仅改变了同志社区对外的形象,也引出了社区的活力。接著许多类似事件的发生促成了同志住区遍及北美,同志的活动地点也从酒吧和街上徘徊转移到特定的街坊上。同志社区关键的转变是从酒吧到街头、从夜生活到日生活、从「不正常」的性关系到全新的生活型态。 同志村广泛地散布在世界各国的各个城市之中。著名的同志村有加州洛杉矶的西好莱坞、佛罗里达州的Wilton Manors、魁北克蒙特娄的Plateau Mont-Royal等。 位于俄亥俄州哥伦布市中心的"The Short North"早先是以艺文区而知名,而今以有广大的同志社群并有大量以同志为消费的俱乐部和酒吧集中于此而闻名。 蒙特娄的一般被认为北美人口最多也最密集的同志村。 一些城市也经常会跟同志联想在一起,例如美国旧金山、英国曼彻斯特或布莱顿、澳洲雪梨、南非开普敦,甚至希腊米科诺斯岛也被视为同志岛。 在佛罗里达州坦帕,同志村形式上是散落在好几个街区。在21世纪初,"Ybor City"国家古迹区已经有GaYbor的出现了,这里现在已经成为坦帕湾地区的男同志和女同志的生活中心,并有多间的同志酒吧、舞厅、餐厅和服务机构。 "Church and Wellesley",是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多伦多的同志村。它约略的范围是南起Gould街;北至Charles街;东抵Jarvis街;西达Yonge街,并以Church和Wellesley街的十字路口做为该区的中心。该区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边界,像一些男同志和女同志就居住在这一地区之外,很多的LGBT族群也居住在邻近的The Annex、Cabbagetown、St. James Town和Riverdale,以及散布在其他一些较小形的郊区城镇。 新泽西州的阿斯伯里帕克居住著大量的同志社群,而来到阿斯伯里帕克造访的旅客主要都是同志,而该城还拥有新泽西州唯一的一间同志旅社-The Empress Hotel。 在一些城市,比如斯德哥尔摩和哥本哈根,并没有形成群聚的同志村,部分是由不同地方所形成的社会动态 (在城市范围之内,社会区隔较少),也由于早期主流社会对于同志族群的广泛接纳。不过对于同志来说,当地还是有一些深具历史意义并值得造访的地区,例如斯德哥尔摩的"Södermalm",这个有些时髦的地方仍然是作为同志生活的地区,虽然它没有显著的同性恋人口。 玛莱区被认为是巴黎的同志区,在角色上是类似的,提供大量密集的同志商业,不过同志居民居住在巴黎的每一个区域,同时同志商业也几乎存在于巴黎的每一个辖区之中。 美国城市中LGBT人口最多的纽约市,据统计有272,493LGBT居民, 洛杉矶市排名第二,有154,270人,第三名的是芝加哥有114,449人而旧金山以94,234人排第四。 而美国都会区中LGBT人口最多的是纽约–北新泽西–长岛,有568,903居民。洛杉矶–长滩–圣塔安娜则紧接在后,有442,211人,第三的芝加哥-Naperville-Joliet,IL-IN-WI共有288,748人 根据下面的列表,将排列说明美国各城市、都会区、各州的GLBT人口数及所占的百分比情况。 以下数据是根据American Community Survey的统计资料。
wiki_zh\AA\wiki_09
LGBT相关电影列表 涉及同性恋、双性恋与/或跨性别话题的电影,塑造了重要的同志角色和/或把同性恋、双性恋以及/或跨性别身份或关系作为一个重要的剧情的有:
wiki_zh\AA\wiki_09
LGBT人物列表 本条目为身份公开或有可靠来源证实的同性恋、双性恋和跨性别人物列表,由于「同性恋」这个词汇以及「同性恋者」这个身份认同直至十九世纪才在欧洲出现,二十世纪初传至日本、华人地区,因此本列表的收录对象为十九世纪末以后的欧美人士、民国以后出生的华人和现代世界各地区的LGBT人物,在这之前的历史人物请见LGBT历史人物列表。 尽管同性之间的情-{欲}-和亲密关系亘古即存,然而性倾向和同性恋的定义随时间有所改变,并且难以整合。总括而言大多数的定义都含有心理成份(例如,个体情-{欲}-偏好的性别)、行为成份(例如,个体和伴侣的性行为)在内。过往的历史人物性倾向是否为同性恋或双性恋,性别认同是否为跨性别,只能依赖有限的文献记载从行为或言词纪录加以推测。 社会对LGBT的态度会影响LGBT人物公开身份的意愿。为了人身安全或避免不友善待遇等原因,不少人会隐瞒身份或保持低调,然而基于改变偏见和利于平等权利的推动,有些名人会主动公开身份。 某些同志运动团体(例如:)为政治原因订有公开一些名人的政策。然而这种政策即使在同志社群也可能引发争论,因为涉及了家人的人身安全、非公众事务应保有个人自主的隐私权、以及受到攻击性言论中伤的可能。 下面列表中的人名按姓氏、艺名或化名的英文字母、罗马拼音(中文姓氏采汉语拼音,无姓氏或姓氏不确者按首字)排序,收录准则为:
wiki_zh\AA\wiki_09
LGBT相关电视节目列表 在电视剧或为电视制作的电影中,涉及同性恋、双性恋与/或跨性别话题以及/或塑造重要同志角色和/或把同性恋、双性恋以及/或跨性别身份或关系作为一个重要的剧情的有(依开播年代排序):
wiki_zh\AA\wiki_09
琉球语 琉球语(),又称岛言叶()、琉球方言(りゅうきゅうほうげん),属日本琉球语系,分布在日本冲绳县、鹿儿岛县奄美群岛,是对日本琉球群岛(包括奄美群岛及冲绳群岛)原住民一系列本土语言的统称。 由于各种琉球语与日本语之间存在许多明显差异,现代语言学者较广泛地偏向于认为琉球语与日本语是同一语系下的不同语言。而日本主流观点认为琉球语是日语中的一个方言。在如今的冲绳,正式场合一般使用标准日本语,而在民间则大多使用带有琉球口音的日本语,即「冲绳大和语」。今天,只有数千位冲绳的琉球族人还会流利使用琉球语,且多为年长人士,很少有20岁以下的琉球语流利者,因此琉球语被认为是濒危语言,但近年冲绳的一些学校有开设琉球语的教学。 琉球语的一个特征,就是日本语的母音“e”被同化为“i”,“o”被同化为“u”(如日语kokoro“心”,琉球语kukuru),这个现象在与那国语种尤为明显,因为他们的母音完全只用“a”、“i”和“u”音。 根据ISO 639-6,琉球语(rykn)可分为以下几种语言: 其中,未加斜体者是《民族语》2005年的分类;加斜体者是ISO 639-6中新增加的语言。宫古语、八重山语、与那国语在《民族语》中被归为南琉球语群(先岛语群)的分支语言,但在ISO 639-6中被归为琉球语族(rykn)直属的语言。 现代的琉球语以日文的汉字和假名作为文字。有些琉球语词汇与日语有差异,便会使用意思对应的汉字,并附以独特的训读。例如地名「」("agari")写成「东」(日语读作"higashi"),「」写成「西表」(日语「西」读作"nishi")。
wiki_zh\AA\wiki_09
同性恋 同性恋,亦称为同性向、同性爱,是以同性为对象建立起亲密关系,或以此性倾向做为主要自我认同的行为或现象。同性恋连同双性恋和异性恋构成了性倾向连续光谱不同程度之别的三区带。对同性恋者常用的称呼为同志,男性为男同志(Gay),女性为女同志(Lesbian)。 性倾向是个体对特定性别之人,感受到的持久性情感、爱慕或性吸引力。目前尚无研究能够明确证实性倾向是由特定、或多种因素所引致。但数篇生物学理论研究论文指出性倾向的形成可能涉及基因或子宫环境等生物性因素,而由生物因子(基因、激素)和非社会性的环境因子共同作用促成,科学证据不支持能由社会性手段教导或学习性倾向的说法。 科学研究已证实同性恋是人类性欲的自然展现型式之一,同性恋此性倾向与异性恋、双性恋相同,其本身不造成任何心理伤害。性倾向可能会在一生中发生某种程度的变化,或未必有固定的身份认同;尽管如此,大多数人对于他们的性倾向,几乎没有或没有经验到能选择的感觉,并且没有充足可靠的科学证据支持能用心理学手段干预性倾向。 不少同志处于互相承诺或同居的亲密关系,有些也共同育养子女,但直到最近一些国家才展开针对同性亲密同居的户口调查,同志家户的生活境况也开始获得瞩目。在人类历史上,同性间的亲密关系与性行为受过推崇和迫害,而从十九世纪末开始,争取同志社群能见度、同性亲密关系社会承认和相关法律权利的全球性社会运动兴起,要求保障同志在婚姻或民事结合、生育抚养、工作就业、从军入伍、医疗照护上获得平等对待的权利,并且推动立法或行政措施,制止对性别气质或性倾向的仇恨言论和霸凌行为。 同性恋又称同性爱,词源来自翻译homosexuality而来的日文汉字词「同性爱」(どうせいあい),中文意指为同性恋爱,同性之间的爱情。其外文语源homosexual为homo(来自古希腊语ὁμός "homós",表示「相同的」)和sexual(来自拉丁语sexus,表示「性」)的合成词,意指对同性别的人感受到性吸引力。 历史上最早使用该词的出版刊物,为匈牙利作家于1869年匿名印制的德语小册子。19世纪末,普鲁士政府颁布刑法草案,要判处发生男男性行为的人一到四年监禁,科本尼反对该法,撰文主张双方私下合意的成年人性行为不该受罚。他首次创出homosexual一词替代当时带贬义的pederast,并以历史英雄人物为例,指出许多男同性恋者不必然性格柔弱反而充满男子气概。科本尼的抵抗未能成功,但这个单词被德国精神医学家和其他医生接受,连同heterosexual成为医学诊断术语。 很多现代英文修辞指南要求尽可能避开homosexual单词的使用,或只用在医学和生物学的文章,因为该词带有医疗诊断的过时意涵,用来称呼人可能有负面意味。欧美同性恋者也很少使用homosexual这个词来称呼自己以及同性之间的性行为。 现代中文常见用「同志」来称呼同性恋者。这个词出现在1970年代香港同志文化之中,为影评人迈克所用。1989年,香港导演林奕华筹办首届香港同志电影节,以「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之意鼓励同性恋者参与,让同志文化与大众文化连结。这里的同志取「相同志向」的意思,指爱恋对象是同一种性别的人。1991年为金马国际影展同志专题沿用,而后开始在台湾流行起来,并流传至其它华人地区。从此之后,同志不只是同性恋者而是一种身份认同,是一种对同性爱好者的集体号召。同志一词狭义而言指同性恋者,但有时也扩大为LGBT(女同性恋、男同性恋、双性恋、跨性别)等非异性恋;对同志友善,愿意支持同志权利的异性恋者则为直同志(Straight ally)。 其它称呼尚有MOTSS(Member of the Same Sex),该缩语来自1970年代美国的人口调查表格,80年代用于Usenet作为同志新闻群组的名称,90年代成为台湾和中国大陆同志社群BBS看板名和论坛名。由于社会偏见,产生了对同性恋者的贬称,例如faggot、dyke、queer,兔子、基佬等,都被用来或曾被用来贬损同性恋者。这些贬称,有些可能被重新挪用,而成为具有正面意义的称呼,例如queer一词本是以该英文单词的怪异之意羞辱对方,但反被英美同性恋者翻转过来,以自信反抗的态度自称,最终成为学术研究和电视节目用语,例如酷儿理论(Queer Theory)、同志亦凡人(Queer as Folk)、酷男的异想世界(Queer Eye for the Straight Guy)。但由于仍带贬损意味或有激进颠覆的政治性格等原因,不是所有同志都接受这称呼。 现代英文对男同性恋的称呼为gay,有时也用来通称男女同性恋。英文单字gay本意指快乐、轻快、爽朗、鲜艳,之后这词汇开始有寻欢作乐、放荡狂欢的意思,19世纪,妓女被戏称为gay women,那些游手好闲的花花公子称为gay。20世纪初,美国部分同性恋者用gay这个词作为自身代称,替代当时有医疗诊断含意的词汇homosexual。到60、70年代,美国同性恋群体强烈要求各媒体报导涉及同性恋消息时用gay取代homosexual,之后这用法慢慢被媒体接受,但也要到1989年,美国主流媒体《纽约时报》才用「gay」这个词指称同性恋者。港澳粤语吸收英文单词gay后衍生「基」,这词通常有贬意,但逐渐转为中性词。李安电影《断背山》夺得奥斯卡后,「断背」一词亦成为暗指两个男人相爱的别称。 由于隐密沟通与社交认同的需要,男同志发展出一套,像是指称性爱角色的1号(攻/Top,插入者)、0号(受/Bottom,被插入者)、不分(Both/,插入或被插入都可);指称交往关系的葛格(哥,偏主动照顾)、底迪(弟,偏被动受照顾),但哥/弟可能会依不同脉络事件互换或不加区分;形容体型打扮的熊(Bear,体态魁武饱满,蓄胡打扮多毛者)、猴(近,体态精瘦,不蓄胡少毛者)、狼(Wolf,精实黝黑,满脸胡渣有男人味者)等等。随著时间流逝或地域差异等因素,这些用语有可能舍弃不用、意义产生转变、或为其它词汇所取代。 女同性恋在现代英文多以lesbian来称呼,该词源自一座古希腊小岛的岛屿名—列斯伏斯(Lesbos,希腊语为Λέσβος "Lesvos")。这座岛位于爱琴海中、土耳其西北部沿岸附近,多石山,是爱奥尼亚人一个重要居住地,该座岛以身为女同性恋抒情诗人莎孚(公元前 625~570 年)的居住地而闻名,她创作了许多女人间爱情的诗作,明白表达出她对女性的爱意。 Lesbian原本是指岛上的居民或属于列斯伏斯岛的事物,但到了19世纪医学界开始用lesbian指称像莎孚那样女性对女性的爱慕情-{欲}-,在20 世纪末,欧美女同志社会运动社群,主张以 lesbian来自称,以区隔当时仅关注到白人中产阶级男同性恋的gay 一词。在华人地区,lesbian直译为蕾丝边/蕾丝,或者被简称为拉子(Les)或拉拉。略称的用法最早是在台湾女同性恋作家邱妙津《鳄鱼手记》(1994)一书出现,后来成为女同性恋社群普遍指称自己的术语之一。 在女同志社群中,「T」(踢)或「顶」指特质倾向于阳刚,或外貌喜欢作男性化/中性化装扮者(T取自英文Tomboy字首, 但「Tomboy」的本义并没有同性恋的意思);「P」(婆)或「底」指装扮、行为、气质阴柔的女同志,台湾女同志文化中的顶/底或T/婆之分,相当于西方的 Butch/Femme。「底」这个词在最早是相对于顶而来,指「气场上在顶之底下」,但近年来,底的主体性已经逐渐浮现,用以泛指气质较阴柔者。装扮行为气质难以被界定者会称自己为不分。。 中国历史上,曾出现下列指称男子之间,发生情爱或情-{欲}-关系的词汇: 其他尚有「男风」、「男色」、「兄弟」、「契兄弟」、「左风」、「翰林风」等词,并且以「男宠」、「外宠」、「娈童」、「嬖童」、「俊仆」、「小官」、「小唱」、「相公」等词称呼卖男色者或受宠爱者。这些词未必都用来指涉男男之情,像是男色可指女性近男色,俊仆可仅指仆役外貌俊秀而不涉有性关系,小官、小唱、相公仅在某段时期或特定场合涉及男色,有时得分析上下文才能确切判断这些词汇的含意。 至于涉及女子之间,情爱或情-{欲}-关系的词汇,则有「对食」、「行客」、「结客」、「金兰」、「契相知」。 到目前为止,科学家对于一个人形成异性恋、双性恋或同性恋的具体原因还没有达成共识。尽管许多研究考察过可能会影响性倾向的因素,例如遗传、激素、成长经验、社会与文化,但尚无研究能够明确证实性倾向是由某个特定因素或多种因素所引致的。 尽管如此,多数科学家认为性倾向的形成,可能是由于生物因子(基因、激素)和孕后环境因子间复杂的交互作用促成。他们指出,大多数人的性倾向在童年就已经形成。现有证据表明,绝大多数拥有女同性恋和男同性恋倾向的成年人,是由异性恋父母养育的。女同性恋和男同性恋父母抚养的孩子绝大多数会成为异性恋。 最近数十年来,大量证据显示了生物性因素对于性倾向形成有重大影响,同卵双胞胎性倾向一致性,以及同家族谱系间特定性倾向的集群,支持了生物学的解释。科学家正在寻找与性倾向有关的基因,双生子研究为性倾向的遗传基础提供实质证据,特别是男同性恋。位于X染色体的Xq28以及8号染色体的8q12被认为最有可能是包含与男同性恋有关的基因区段。性倾向可能是一种(polygenic)遗传特征,并且基因对于性倾向的形成可能只扮演部分角色。有些科学家主张子宫环境影响胎儿的表观遗传(epigenetics)进而调控性倾向的形成,有些研究认为能以此预测性倾向,但有专家对其预测的准确性表达怀疑,指其样本数量过小。 另外一些证据指出激素与性倾向形成有关,一种说法是出生前的睾固酮浓度影响胎儿脑部结构,在子宫时编译好特定的性倾向、性别认同以及相关的行为、认知和性格特质。许多科学家分别考虑了出生顺序、惯用手、头发漩涡、阴茎长短、身高体重关系,无名指/食指长度比例等因素,来研究,Blanchard的研究发现“每多有一个哥哥,该名男子被另外一名男子吸引的可能性就大一些”,研究者认为这可能与母体怀多次男胎产生的免疫反应有关,Blanchard也发现发生该现象的男性多数都是右撇子。 其他的研究指出生理学和性倾向的相关性。在神经内分泌学与神经解剖学方面,的研究报告男女同性恋与男女异性恋间有若干脑神经核型态(INAH3)差异存在,但该研究遭到样本量不足以及选择偏误的批评,尚未得到进一步的广泛验证。另一份研究指出性信息素反应的差异,男性同性恋者和女性异性恋者的脑部会对雄二烯酮有性反应,女性同性恋者和男性异性恋者的脑部则对雌四烯醇有性反应。 就科学研究和专业人员的了解,性倾向通常在童年中期至青春期初期感受到。这些情感、爱情及性吸引,可能在毫无性经验的情况下产生。不同的人在性倾向上的体验也会很不同,有人很早就确定了自己的性倾向,但也有些人在与同性或异性伴侣发生过性行为之后,才真的明确了自己的性倾向。根据克莱因性倾向方格,探索自我性倾向,可由情-{欲}-吸引、性行为、性幻想、情感偏好、社交偏好、生活形态偏好、自我认同等向度著手。以上这些向度并非都要符合,不同人可能有不同的方式界定自己的性倾向,但只有本人自己透过自己对性吸引的感觉和感情欲望,才能做出判断。 心理学及性别研究对于性特质(sexuality)之多面向与多样性的理解,已为当代精神医学采纳,性倾向是内在先天的特质,性行为和性身份(sexual identity)较偏向是在发展过程中自由意志的选择。因此,性行为与性倾向不必然有关,与同性发生过性行为,情感偏好不一定是同性;与异性发生性行为,性幻想对象也不一定是异性。例如,监狱或其它性别隔离环境中,可能致使异性恋男性和同性发生境遇性性行为,虽然他们回到外面的环境仍偏好异性。有些男性性工作者比如妓男或者GV男优亦可能是从事男男商业性行为来营生的异性恋男性。偏见和歧视令许多人难以接受自己的性倾向,所以认同自己的性倾向身份可能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主张社会建构论或酷儿理论的学者,批判或不理会性倾向的生物性成因,而是研究同性恋的社会身份如何成为社会控制的机制,或者压制了多重身份展现的可能性。建构论主张,由于「同性恋」与「异性恋」的分类存在,人们不由自主地将自己「对号入座」;如果没有这番标签,只将性行为当作一种性表达就不会有「正常」与否的分野。该观点的始祖法国哲学家米歇尔·傅柯,指出「同性恋」和「同性恋者」等名称的产生,使一群「与同性发生性关系的人」正式被视为一个具有某些特征的社群。利用这些特征,人们可以清楚地将同性恋者与其他人分辨开,必要时可以将他们隔离起来。傅柯认为同性恋身份的社会建构,造成了对同性恋的压制,但对它的解构可以成为前进的武器和工具。对此,Joshua Gamsom提出了批评。他说:「解构身分类别,模糊群体边界。」而当同性恋者群体边界变得模糊时,同性恋者这一族群就没有固定、坚实的身分和范围。「没有一个坚实的群体身分,就无法提出任何要求...它就难以完成任何集体行动」。 出柜源自于英文「Coming out (of the closet)」,指承认、接受和欣赏自身的性倾向或性别认同,并将之与他人分享的历程。与之相对的,隐瞒而不愿表达,称之为「躲在衣柜」或未出柜(Closeted)。一般而言,出柜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认识自我,愿意对自己坦承,第二阶段是向他人出柜,将同志身份告知亲友同事,第三阶段是公开生活,将同志身份自由公开地融入生活之中。。近年来,美国人口普查呈现同性伴侣增多的现象,似乎反映了同性恋者被社会接纳认可程度的巨大变化,越来越多同性恋者愿意公开性倾向或公开与同性伴侣的关系。 LGBT人口最早的大规模研究,首推阿尔弗雷德·金赛。他的性学报告采用金赛量表来测量性倾向的倾向程度,其研究发现美国近46%的男性在成人生活中,对男女都有性反应,带有至少某种程度的双性恋倾向,37%的男性曾发生同性性接触并达到快感,他们在报告中指出:「由于成年人后的一生中只有50%的人是绝对异性性行为者,只有4%是绝对同性性行为者,因此人口中就有46%(近一半)的人既有异性性行为,又有同性性行为 。」。不过而其统计结果由于是采用方便抽样,而非机率抽样,所以遭到像约翰·图基般的统计学家的批评。在20世纪70年代时,第二任金赛研究所的主任移除一些被指偏颇的嫌疑数据后重新计算,试图证明金赛的研究是真实的,并发现原来和更新的数字之间只有细微的差别。神经科学家引用以上结果去解释人口统计需要谨慎的原因——尽管采用了合理的科学方法,但所采用的处理标准仍会大大影响最终结果。一些同性恋权益组织认为,按照世界公认数据,同性恋人口亦占人口总数的4%~6%的比例,美国同志平权组织则估算LGBT人口为5–10%。 关于同性恋或双性恋群体所占的人口比例,受限于同性恋的操作定义和不愿揭露其同志身份的缘故,不同的统计调查会有不同的结果。研究者区别了三种不同的定义概念,性行为、性吸引力和性身份认同,这三者并不一定是一致的,并且会影响调查出来的人口比例。根据一份1995年的研究,在美国、英国和法国,完全只从事同性性行为的人只占约1%,但若定义放宽到「对同性有过性行为或者性吸引力的人(不排除对异性也有的情况)」,则比例会扩增至近20%左右。相较于性吸引力或性行为,性身份认同测量到的人群比较少。1994年一份全美国的性行为研究指出,美国仅有2.41%的男性与1.32%的女性同时符合欲望、行为与认同三项同性恋测量指标。在一份2006年的研究,20%的人报告对同性有同性恋情感,然而只有2–3%认同自己是同性恋者。根据UCLA2011年的资料,美国3.5%人口自我认同为同性恋者或双性恋者,8.2%表示有过同性性接触,11%承认某种程度对同性感受到性吸引力。 目前几乎没有针对同性恋者展开的人口普查数据,只有研究报告或抽样调查供作参考。这些数据有可能因为调查方法和LGBT不愿揭露身份的缘故而低估实际人口数,当社会愈来愈趋向平等,这些数据的真实性就有可能提高。各种「男同性恋、女同性恋或双性恋」人口数据,如下: 直到19世纪,很多接受了拿破仑法典的地区,并没有明确禁止同性性行为,但是很多采纳了英国的习惯法系统的国家,则保留了性悖轨法()条例并对其迫害,这种情况一直沿袭到19世纪末。 到了20世纪,随著同志权利的兴起,作为公民权利的一部分,以及学术机构对性行为的研究而产生的酷儿研究的出现,使得媒体上出现了同性恋形象,并改变了社会对同性恋的观感与理解。 英国的是西方国家对同性性行为除罪化的转折点,很多西方文明国家现在已经对同性恋或同性性行为除罪。一系列的欧洲国家,例如荷兰、德国等已经改变法律或者允许同性婚姻或者在法律上承认长期的同性伴侣关系;一些国家开始允许同性伴侣收养子女。而公开承认是同性恋、双性恋或过去曾经进行过同性性行为的政治家的人数也在上升。这包括了前英国国防秘书附属梅杰(John Major)、波蒂略(Michael Portillo);公开的同性恋政治家大卫·诺里斯()是爱尔兰参议院议员;而现任以及前任爱尔兰总统玛丽·麦阿里斯(Mary McAleese)和玛丽·罗宾逊是爱尔兰同性恋法律改革运动()的创始人。这个组织曾在爱尔兰对同性性行为除罪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对同性性行为除罪,以及同性婚姻和无性别详述的公民结合是同志社运人士的主要目标,以保护同性伴侣和家庭。 最近几年,一些地区放松了或取消了歧视同性恋的法律,包括性悖轨法(sodomy law)和禁止同性恋者参军的条例。 1951年,保加利亚除罪成年人之间的同性性行为,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则于1961年通过,在英国(英格兰和威尔士),1967年把21岁以上成年人自愿的同性性行为除罪,苏格兰在1980年跟进,北爱尔兰则于1982年跟进,承诺年龄在1994年从21岁下降到18岁,并于2000年在大不列颠调低到16岁和北爱尔兰的17岁,使同性性行为的承诺年龄与异性性行为的承诺年龄一致。 在美国,这个趋势在2003年6月26日达到顶峰,当时美国的最高法院在劳伦斯对决德克萨斯州的判决中认为,美国州宪法中把两个成人间私人的、非商业化的性行动(包括同性性行动)判为犯罪是违反宪法的,并废除了全国的性悖轨法。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各版中均没有明确将同性性行为定为犯罪的条文,但也没有受到法律保护。1983年至1996年间,大型的、在公共场合的、聚众性质的同性性行为(如舞厅、酒吧、卖淫等)会被定为流氓罪。2001年4月20日,卫生部《CCMD-3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出版,将同性恋从名单中删除。 2013年12月11日,印度最高法院最新的宣判推翻了德里高等法院的判决,表示同性性行为除罪化应该由议会立法来决定。 当时印度政府表示,尊重最高法院的判决,但没有表明政府是否有计划修改法律。 2018年9月6日,印度德里的高等法院裁决,在彼此同意的状况下,两个同性成年人进行性行为不是刑事犯罪。此一裁决推翻了已经有148年历史、英国殖民时代留下的法律,认为同性性行为有罪的法律。在过去,印度同性恋性行为可以判处10年监禁甚至终身监禁。 不过,上述国家的趋势并不是在世界上所有国家都一样的。在一些人权落后国家,同性性行为仍然被认为是犯罪行为,目前以法律迫害同性恋者及对同性性行为判处有期徒刑与极刑的国家,普遍分布于伊斯兰教地区的非洲、西亚及南亚等地区。其中有期徒刑包括在孟加拉、不丹、马尔代夫、马来西亚、乌干达、法属圭亚那,而更严重的死刑刑罚包括在阿富汗、伊朗、巴基斯坦、毛里塔尼亚、尼日利亚、苏丹、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也门以及文莱等。 全世界23个国家全国或部份地区,在法律上承认同性婚姻。以色列和马尔他则须先在其他国家合法登记同性婚姻,才受理登记。16个国家,则用与婚姻实质相等或部分等同的民事结合制或生活伴侣制度作为替代。 科学研究一致地表明,女同性恋和男同性恋一般拥有跟异性恋父母一样照顾孩子的能力。他们的孩子就如异性恋父母所照顾的孩子般拥有健康的心理,及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性。根据科学文献综述,没有与此一定论相反的证据。 一项研究回顾表明,女同性恋或男同性恋抚养的孩子的表现较难跟传统性别角色配合,更有可能对同性恋关系持开放态度,此一现象部分是跟遗传因素(美国80%遭同性伴侣抚养的儿童都是有血缘关系的)和社会化进程(在相对较宽容的学校、邻里和社会环境中长大)有关,但大多数由同性伴侣抚养的孩子会成为异性恋者。为美国心理学会进行的2005年回顾发现,现有数据并不能够支持「女同性恋或男同性恋所抚养的孩子有较高机会成为同性恋」的说法。一项研究表明,由同性恋者抚养的孩子更倾向采用非异性恋模式的自我性别认同(其跟性倾向不同),特别是女同性恋者抚养的女儿(男儿较不受代间移转影响)。 不同社会对待同性恋的态度因时地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别。从法律承认同性婚姻,到刑事化同性之间的性行为。但整体而言,亚洲和非洲国家的民众较不能接受诸如同性恋般的非异性恋性倾向,欧洲、澳洲和美洲的民众则较倾向接受之。西方民众在过去几十年中越来越接受同性恋。艾米·亚当克(Amy Adamczyk)这位教授于2017年指出,这种态度差异可由三个相关因子来解释,分别是民主制度的相对实力、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当地的宗教环境。 有些地方承认不分性别倾向,都应当有平等的权利和保障,包括婚姻。但另一方面,一些地方则严格限制所有公民只维持异性恋关系。同性间的亲密关系会遭警察逮捕监禁并会受到最高至死刑的惩处。这些地方包括一些原旨主义穆斯林地区,例如尼日利亚的部分地方。 同性恋人士有时也成为政府转移注意的代罪羔羊,比如在二战期间纳粹德国对同性恋人士的屠杀。 同性恋欺凌指的是欺凌者对他认为属LGBT群体的人进行言语或身体虐待,另外「被欺凌者」的范围亦包括遭认为属该群体的异性恋者、性倾向不明者。根据美国心理卫生协会于1998年发表的一项研究,美国青少年学生每天平均听到26次对同性恋的辱骂词,比如faggot、sissy。根据香港小童群益会在2009年进行的一项调查,在近500名受访的同性恋青少年中,有超过50%表示曾受到同学不同程度的排斥欺凌,有13%曾遭受肢体暴力或性骚扰。 同性恋者常常遭到社会上不同人士的歧视,此外为数不少的人亦对同性恋产生偏见。2011年一项研究的结论认为,49%的荷兰本土青年和58%的荷兰外籍青年对同性恋有所抵制。与其他少数群体类似,他们亦是受到刻板印象影响的对象之一。那些负面态度往往是恐同症和异性恋主义的其中一种表现方式(对同性恋拥有负面的态度以及偏见,表现为「只认可异性性行为和关系」的歧视)。异性恋主义的表现则包括任何人都是异性恋的假定,或者认为异性性倾向或性关系是唯一的规范,因此更为优越。同性恋恐惧指的是对同性恋者的恐惧、厌恶或歧视 。它拥有许多不同的表现及假定类型,包括内化恐同症(internalized homophobia)、社交恐同症(social homophobia)、情绪恐同症(emotional homophobia)、合理化恐同症(rationalized homophobia)。类似的表现还有女同性恋恐惧症和双性恋恐惧症。当这种态度以犯罪的形式表现时,则一般称为仇恨犯罪和同性恋欺凌。 针对LGB群体的负面刻板印象,通常有:恋爱关系欠缺稳定性、更可能滥交及虐待儿童,但这些宣称都没有得到科学证据支持。就恋爱关系的稳定度及忠诚度而言,同性伴侣跟异性伴侣之间基本没有任何差别。性倾向亦不是某人是否虐待儿童的影响因子。现有科学证据证实「性倾向和儿童性骚扰之间有关」的说法,是建立在术语误用和失实的证据上。 美国联邦调查局(FBI)指出,2011年上报至美国执法机关的仇恨犯罪中,有20.4%出于性倾向偏见:其中有56.7%是出于针对男同性恋者的偏见;11.1%是出于针对女同性恋者的偏见;29.6%是出于不分性别的反同性恋偏见。发生于1998年的马修·谢巴德谋杀案便是一个著名的相关例子:谢巴德在事件中因他的同性恋倾向而遭谋杀。此外他们亦有可能成为「矫正强奸」的受害者,其旨在以犯罪的方式把他们「矫正」为异性恋者。居住于某些地区的LGBT群体亦有一定机会遭家属杀害,行凶动机是「保存自身家族的名声」。 许多宗教对同性恋关系发表声明,不同的宗教,甚至是宗教中不同的教派对待同志和同性性行为有着不同的的态度。但从总体上看,大多数的亚伯拉罕宗教在教义上禁止信徒和同性发生性行为。这些宗教组织也经常动员其信徒,反对同性恋者获得平等对待和不受歧视的权利。 目前没有严谨的科学研究能证实性倾向改变措施能改变一个人的性倾向。尽管如此,一些基督教组织透过劝导、祈祷或其他方式,企图使转变同性恋的性倾向,来满足其信仰心态。这些宣称能改变性取向的转化疗法受到医学界和科学界的批评,因为它们带来的压抑感可能导致治疗者自杀。「美国精神学学会」于1997年通过决议,宣示从事这种疗法的医生将被认为是缺乏职业道德,改变性倾向的治疗毫无科学证据能支持其为安全或有效。有一些经历过改变性倾向疗法的人表示,试图改变性倾向有潜在性的危害。 二十世纪初,同性恋在西方社会仍普遍受法律压迫;在1952年精神医学会出版第一版精神疾病的诊断列表(DSM-I),同性恋被列为其中。然而该分类系统很快就受到赞助研究的强烈检视。该研究以及后续研究都未能发现任何实证资料能支持DSM-I的见解。随著研究资料益发充实,医疗心理卫生专业人员和社会、行为科学家都同意DSM-I对同性恋的见解是来自于社会偏见。1973年,「美国精神医学学会」承认科学研究的证据,将同性恋从精神疾病的诊断列表(DSM-III-R)中去除。。 1997年,美国心理学会表示,人类不能选择作为同性恋或异性恋,而人类的性取向不是能够由意志改变的有意识的选择。协会更进一步表示:事实上,有很多同性恋者生活得很成功和幸福,但是一些同性恋者或双性恋者可能会试图通过疗法改变自己的性取向,有时这是受到家庭成员或宗教团体施加的压力所致。临床经验表明,那些试图寻找转变疗法的人通常是因为社会的偏见所造成的内在同性恋恐惧症所致。而那些能够正面接受自己性取向的男女同性恋者能比那些不能接受自己性取向的人获得更好的自我适应能力。 1999年11月,美国心理学会及美国精神医学学会等机构发表报告,指改变性倾向会引致焦虑和罪恶感,成功改变的可能性亦几近零。 中国在2001年新版的《精神病诊断和统计手册》将同性恋从名单项目中取消。中国精神病学协会8,000名成员认为,同性恋是正常现象,也能过著完全正常的生活。。 2012年5月17日,世卫驻美洲的办事处,泛美洲卫生组织,就性向治疗和尝试改变个人性倾向的方法,发表一份用词强烈的英文声明《为一种不存在的疾病治疗("Cures" for an Illness that Does Not Exist)》。声明强调,同性恋性倾向仍是人类性向的其中一种正常类别,而且对当时人和其亲近的人士都不会构成健康上的伤害,更毋需治疗。世卫在声明中再三指出,改变个人性倾向的方法,不单没有科学证据支持其效果,而且没有医学意义,并会对身体及精神健康甚至生命形成严重的威胁,同时亦是对受影响人士的个人尊严和基本人权的一种侵犯。世卫亦藉发表该声明提醒公众,虽然有少数人士可以能够在表面行为上限制表现出自身的性向,但个人性倾向本身一般都被视为个人整体特征的一部分和不能改变;声明内容同时谴责提供性向治疗的医护人员,是把他们自己与社会偏见看齐,并且反映他们对个人性倾向和性健康议题的绝对无知。世界卫生组织亦提醒各国的医护人员,这么作等同于违反医学道德的第一道原则:「首要的事,不要造成伤害(First, do no harm)。世卫同时透过声明呼吁各地政府,应强烈反对当地的诊所和医院提供性向治疗,并应立法惩处或制裁提供性向治疗的医疗机构。世卫并且建议各地政府应多向公众进行个人性向教育,以消除公众对同性恋者的性倾向歧视。 几乎所有心理学专业组织,都一致反对那些声称能改变性倾向的医疗措施,包括美国精神医学学会、美国心理学会、美国咨商学会、美国国家社会工作学会、英国皇家精神科医学院,和澳洲心理学会在内。美国心理学会和英国皇家精神科医学院,表明这些实行改变性倾向医疗措施的组织,其立场并没有科学依据支持,并且会加深社会的偏见和歧视。 「男男性接触者」和「女女性接触者」这两个用词所指的是跟同性一起从事性活动的人或人群,不管他们如何理解及界定自己的性倾向:当中许多不会认同自己是女同性恋者、男同性恋者,以及双性恋者。医学文献和社会研究通常会直接套用以上两词去作研究,用以形容一个拥有共同行为的群体,且无需在当中虑及当事人的性认同。然而这种用法遭其他研究者批评,因为这样「掩盖了性的社会层面,破坏了女同性恋者、男同性恋者和双性恋者的自我标签;且没有使性行为的变异性如实反映出来。」虽然有很多原因会使他们在性行为上表现得活跃,但一般是为了性愉悦、维持亲密关糸及感情纽带而变得性活跃。但除了以上好处以外,性行为亦可能是疾病传播的媒介,安全性行为则是一种与此相关的缓害策略,其能减少性感染疾病传播的机会。许多欧洲国家拥有「禁止男男性接触者捐血」的规定。 以下是得到公共卫生机构认可的安全性行为建议(针对女女性接触者),其能避免当事人感染性传播疾病: 以下是得到公共卫生机构认可的安全性行为建议(针对男男性接触者),其能避免当事人感染性传播疾病: 当同性恋一开始出现在医学文献中时,著者往往以精神病理学的角度去看待之。当时的精神医学文献许多都聚焦于他们的慢性抑郁、药物滥用问题,以及自杀问题。尽管以上问题至今亦普遍存在于非异性恋者之中,但自1973年美国精神医学学会将同性恋从《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中去除后,研究者们开始转移其原因的探讨重心。目前他们普遍认为诸如社会排斥、法律歧视、负面刻板印象的内化,以及缺乏支持般的社会因子,才是使同性恋者心理健康风险增加的根本原因。与同龄的异性恋者相比,女同性恋者、男同性恋者和双性恋者的精神疾病盛行率较高,这是对同性恋者的负面社会态度所致,其会导致同性恋污名,以及使人们对同性恋充满偏见和歧视。现有证据表明,过去几十年来社会对LGBT群体的寛容化跟相关风险下降有关。 有研究指出,LGBT身份者若居住于高度恐同偏见环境,比居住于低恐同偏见环境,减少平均12年的预期寿命。歧视对预期寿命带来的影响,独立于家庭收入、教育、性别、种族和年龄等其他因素。在禁止同婚的美国州,LGBT群体患上精神疾病的比例,亦较通过平权的州者为高。亦有研究发现,2015年全美国同性婚姻通过后,青少年的企图自杀率下降,尤以同性恋与双性恋的青少年最为显著。 通常认为同性性关系在古希腊是很普遍的,但是K.J.多佛()指出,这样的关系和男女间的婚姻关系并存,而是发生在之前或一起,一个成年男子会有一个未成年男子同伴,他会成为“爱者”("erastes"),而较年轻的成为“被爱者”("eromenos"),在这种关系中,被爱者感到渴望被认为是不适宜的,因为他还没有男子气概,受到欲望和尊敬的驱使,爱者会无私地奉献所有被爱者要求的用于繁荣社会的教育。 一个经常争论的焦点是在现代社会以前的同性恋和现代社会的同性恋是不同的(现代社会中的同性恋更多由平等观念所建构,而之前的同性恋则由时代、性别以及社会 阶层所建构),批评者争论说,虽然不同时代的同性恋者有不同的特征(如同异性恋者),但是潜藏的欲望机制一直存在,它不是我们现代社会的产物,同时,尽管 同性恋的表现方式与社会结构紧密相连,但它的特质却总是稳定的、持久的。 同性恋者在1960年代的社会运动及民权运动过后,逐渐凝聚为一个争取平权的身份认同群体,产生了一些区别其他社会群体的次文化。通常这种文化身份也扩展至双性恋、变性者或者跨性别者在内。当代同志文化随著地区和在地社群而呈现多样面貌,其中对于同性恋者来说,比较重要的象征或活动包括彩虹旗、粉红三角形、同志游行、同志电影展等等。 针对同志的旅游行程服务,逐渐成为吸引商家目光的新市场,著名华人地区的同志景点,例如第一家同志书店,晶晶书库,于1999年1月1日创立,是华人地区同志运动的先驱之一,也是台湾重要同志运动的象征。西门红楼广场,汇集十余家男同志小酒吧、咖啡厅、内衣服饰店等商家。2007年台北与东京、曼谷一同被知名同志杂志《OUT》评为「亚洲对同志最友善的城市」之一。 曼谷彩虹天空协会(Bangkok Rainbow Organization)主席尼甘表示,首位泰国同性恋先生冠军他纳乍医师(39岁),将作为泰国代表赴西班牙马德里参加于5月5-10日举行的2017年世界同性恋先生大赛,这次他将与全球19个国家参赛者角逐胜负,同时也是泰国首次派代表参加此类活动,以宣传同性恋在社会中应获公平对待。 同性性行为存在于自然界的许多动物类群,包括哺乳类、鸟类、爬虫类、两生类、昆虫、软体动物、线虫等不同类群都有同性性行为的纪录。生物学家于1999年发表了一项回顾,当中指出人类已发现大约500种物种拥有同性性行为。展览「违反自然?」的组织者亦于2006年表示他们已观察到1500种物种拥有同性性行为。有关同性性行为的功能,目前的研究发现,在有些物种当中用来建立、维持或强化雄性成员之间的关系,或强化同性之间的争斗,也有物种借此使年轻个体获得练习交配的机会,以及具有作为合作生殖策略的功能。 在有些动物当中,生物学家观察到长期的成对配偶。目前针对圈养的南极企鹅(Pygoscelis antarcticus)的观察发现,某些雄性个体会与其他同性个体形成长期的配偶关系;而在大角羊(Ovis canadensis)中则发现某些雄性个体交配的对象,都是那些比较会表现出雄性行为的雌性个体。
wiki_zh\AA\wiki_09
密歇根州 密歇根州(),又译作-{zh-cn:密西根州;zh-tw:密歇根州;zh-hk:密西根州}-、密执安州、-{zh-cn:密芝根州;zh-tw:密芝根州;zh-hk:密歇根州}-。是美国的一个州,位于五大湖地区。其邮政缩写是MI。 这个州作为汽车工业的诞生地而闻名。但其实密西根州也有庞大的旅游业。旅游胜地例如特拉佛斯城(Traverse City)、麦基诺岛(Mackinac Island)以及整个吸引着来自全美和加拿大运动员和自然爱好者的上半岛。密西根州拥有仅次于阿拉斯加州的全美第二长的水岸线,以及全美最多的休闲船只。 密西根州曾经有发达的伐木工业和铁铜采伐业,但是在二十世纪以来已经被其它工业取代——亨利·福特在底特律的Highland Park郊区开办的第一个工厂成为汽车工业诞生的标志,这打开了个人交通的新纪元,并永久性地改变了美国的经济气候。虽然现在仍然有很多的工厂保留着,但是底特律在二战后元气大伤,现在很多的汽车公司把工业搬到更多廉价劳动力的美国南部和沿海地带。 密西根名称源自美洲原住民语( Ojibwa)的mishigamaa,意思指大湖。 密西根州议会大厦为密西根州议会及州长办公室所在地。 密西根州南部与印第安纳州、俄亥俄州以及伊利诺斯州,西南方向与明尼苏达州和威斯康星州接壤。密歇根州三面环水,分别濒临苏必利尔湖、密歇根湖、休伦湖、圣克莱尔湖和伊利湖。由两个半岛组成:密西根下半岛和密西根上半岛。 密歇根的下半岛主体位于地质学的密歇根盆地上,沉积物形成年代为志留纪到二叠纪。上半岛为密歇根盆地的边缘以及前寒武纪时期形成的铁和铜地层。在新生代里密歇根遭遇过明显的冰川活动侵蚀,以至于全州遍布大小湖泊。 2003年人口普查,密西根州有10,079,985人。种族的组成大略如下: 根据人口普查,在密歇根州的居民祖先中, 德国人(20.4%) 最多,其次是非裔美国人(14.2%)、 爱尔兰人(10.7%)、 英国人(9.9%)、 和波兰人(8.6%)。 美国2012年人口估算显示,该州人口达到988.3万。 宗教上,密歇根州的人口信仰比例如下。 在该州的新教徒中,前三大派别为:浸礼会:16%,路德会:8%,卫理公会派:7%。 密歇根州拥有15所公立大学和众多的私立大学及社区学院。密歇根大学和密歇根州立大学被誉为公立常青藤,是美国的名校,而其中密歇根大学在世界大学排行榜上位列前20,是世界顶尖的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是美国第一所赠地大学。东密歇根大学曾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所师范类大学。密歇根理工大学曾是美国最早的矿业和地质学类专业大学之一。北密歇根大学是美国第一所在校园里普及笔记本电脑的大学之一。 密西根州共有116个灯塔。第一个灯塔建于1818年到1822年之间。它们是在晚上用来照明,白天用作航行于五大湖上的货船导航的路标。
wiki_zh\AA\wiki_09
粉红三角形 粉红三角形(德文:Rosa Winkel)是纳粹集中营臂章之一,用于识别男囚犯被捕的原因为同性恋。在集中营中,每名囚犯都必须佩戴一个倒转的臂章以区别其所属的「类别」。臂章的图形可以重叠,以表示其属于双重类别。比如一名犹太裔男同性恋者,将会佩戴一个粉红色和黄色的三角臂章。 最初,同性恋者的惩罚是去势(切去男性性器官),后来变成了死刑。虽然在集中营中被杀害的同性恋者难以有精确的统计,但是根据Richard Plant的估算,大约有50,000到63,000名男同性恋者在1933年至1944年间被纳粹收监。 在二战结束,集中营的囚犯被解放之后,很多被归类为粉红色三角形的囚犯在盟军建立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中再度被囚禁。一个例子是公开的同性恋者Heinz Dörmer,先后在纳粹集中营和共和国时期一共被囚禁20年。纳粹德国将同性之间的性行为从轻微的罪行修改成重罪的第175条,在纳粹覆灭之后的东西两德都继续存在了长达24年之久。此后这些囚犯寻求经济赔偿的要求被德国政府拒绝。但德国政府于2002年为此向同志社区发表了一份官方的道歉声明。 该标志后来被同性恋自豪日和同性恋权利运动收回用作标志,它也是除彩虹旗以外最流行的标志。有些团体把本来倒转的三角形转为尖角向上,象征战斗,和提醒人们不要让类似的惨剧再次发生。
wiki_zh\AA\wiki_09
黑色三角形 倒转的黑色三角形是女同性恋或女权主义者自豪和团结的标志。它来源于纳粹德国,当时使用它在集中营中区分被认为是“反社会”的女性(例如对纳粹家庭价值观构成威胁的人),如女同性恋和妓女。如果有女人反对生育,或反对传统家庭价值观,则会被冠上黑色倒三角形。
wiki_zh\AA\wiki_09
彩虹旗 彩虹旗是采用彩虹的主要色调组成的多色旗帜。当今有很多种彩虹旗正在被使用,他们之间可能完全没有关联。其中目前最著名的可能是用以代表“同志”的六色彩虹旗。在意大利,彩虹旗则普遍用作和平的标志。 宗教改革时期,彩红旗被当作德国农民战争的标帜,其宗教典故来自创世纪中,上帝向诺亚立下的彩虹之约,象征新天新地的到来。农民战争领导人托马斯·闵采尔的形象经常和彩红旗同置。 现为秘鲁库斯科市的市旗使用七色条纹的彩虹设计,这面旗帜曾被认为是前哥伦布时期印加帝国(Pre-Columbian Inca empire)的Tawantinsuyu旗帜,但后来发现这是错误的。 在1970年代,美国曾有人把彩虹旗用以象征国际主义以及全人类的联合。但是到了1970年代末,彩虹旗与LGBT族群之间的联系开始在美国及西方世界流行,现时已成为代表支持LGBT族群的象征。
wiki_zh\AA\wiki_09
同性婚姻 同性婚姻(),或称为同志婚姻(),是指性别相同的人互相缔结为婚姻的关系,当中亦可能会举办民事或宗教仪式。婚姻平权()则是比较符合现今政治面向上的用词,系指所有人不分性倾向或性别皆享有彼此缔结法定婚姻的权利。 目前以下国家的法律已经正式认可同性婚姻(26个,包含尚未全区域执行的英国与墨西哥):阿根廷、澳大利亚、奥地利、 比利时、巴西、加拿大、哥伦比亚、丹麦、芬兰、法国、德国、冰岛、爱尔兰、卢森堡、马耳他、墨西哥、荷兰、纽西兰、挪威、葡萄牙、南非、西班牙、瑞典、英国、美国、乌拉圭。 亚美尼亚、爱沙尼亚和以色列则承认在其他国家合法结婚的同性伴侣之法律效力。而台湾和哥斯大黎加,分别于2017年5月及2018年8月其宪法法院确立通过同性婚姻的法律裁决,在宪法法院限定日期内必须完成同性婚姻的法制化。此外哥斯达黎加在2016年提出动议之后,美洲人权法院(Inter-American Court of Human Rights)于2018年1月9日确立通过一项有利于同性婚姻的裁决,预计这将有助于美洲若干国家承认同性婚姻。 同性婚姻,就字面上是指生理性别同为男性或同为女性的伴侣,可取得民事上的婚姻关系,并有与异性伴侣相等的民事刑事上的权利和义务。双性人、性染色体异常、跨性别、无性别或难以决定性别的情况,因法律情况有时也会归入同性婚姻议题的讨论范围。 在一些国家或行政管辖区,由于历史、风俗或公众民意的原因反对给予同性伴侣以「婚姻」的名义结合,但同时为了给同性伴侣提供近似婚姻的法律保护,而创立了有别于「婚姻」一称的其他形式关系,包括: 在可以注册同性婚姻的国家或司法区域,同性婚姻的伴侣可以举行婚礼。但在不承认同性婚姻的地方,类似婚礼的仪式称为「承诺仪式」,双方借此确立两人关系,互相承诺履行婚姻义务,但这种关系不被任何法律承认或保护,没有家庭(如子女的监护权,部分同性伴侣会领养子女)、财产(如共同财产、税务、继承、遗产税等)、社会(如医疗保险、探视、代做医疗决定、代行权利、移民等)等多方面的平等权利。 《汉书》记载:司隶解光上奏:「官婢曹晓、道房、张弃,故赵昭仪御者于客子、王偏、臧兼等,皆曰宫(曹宫)即晓子女,前属中宫,为学事史,通《诗》,授皇后。房(道房)与宫(曹宫)对食。」,应邵注曰:「宫人自相与为夫妇名对食。」表示汉朝官方对女同性恋自相与为夫妇的行为,予以默认。 再者,对于无性别的宦官与宫女的结合,也称为菜户。清代纪昀《明懿安后外传》:「明之宫人无子者,各择内监为侣,谓之对食,亦谓之菜户。其财物相通如一家,相爱若夫妇然。既而妃嫔以下亦颇有之,虽天子亦不禁,以其宦者不之嫌也。」表示官方对宦官与宫女的这种结合关系与财物相通,也予以默认。 至于宋朝《太平广记》中的《潘章》。文中记载的故事发生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潘章与王仲先「一见相爱,情若夫妇」,并共度余生。根据书中记载,当时的结合受到家人的接受,因为当两人去世之后,「家人哀之,因合葬于罗浮山」。由于西元977年编的太平广记是古代小说总集,该书描写一千多年前战国时代的故事,可信度比战国策或汉书这样的历史书为低。 历史上第一个被提及的同性婚姻仪式发生在罗马帝国的早期,并通常被用以批评或讽刺的方式被引用。当时的皇帝埃拉伽巴路斯将他一名来自卡利亚的金发碧眼奴隶希洛克勒斯称为其丈夫。他还与名为左迪卡斯的运动员在罗马一场公开的仪式中成婚。 342年,基督教君士坦提乌斯二世和君士坦斯一世在《狄奥多西法典》中添加法令(C. Th. 9.7.3),禁止在罗马帝国进行同性婚姻,并对举行同性婚姻的人处刑。 中世纪有记载的同性婚姻发生在西班牙的加利西亚。两位名为Pedro Díaz和Muño Vandilaz的男子于1061年4月16日成婚。他们的婚礼由一个小教堂的牧师主持。关于此次教堂婚礼的历史档案可以在圣萨尔瓦多德希拉诺瓦修道院找到。 自1990年代以来,同性伴侣的权益逐渐受到社会的关注,与此同时,同志运动亦开始由争取反歧视,改为争取同性婚姻立法。 2001年,欧洲国家荷兰通过立法,取消缔结婚姻有关性别的限制,成为第一个允许同性伴侣登记并认可其婚姻有效性的国家以来,全球已有23个国家全国性或本土全国性、丹麦属地格陵兰、英国(北爱尔兰除外)、墨西哥14个州和首都特区、及某些国家的属地均先后承认同性婚姻的权利并准予注册。 此外,13个国家及英国的北爱尔兰承认同性民事结合,在权利与义务上与传统婚姻具有同等法律地位,但不称作「婚姻」;6个国家的部分地区或全境承认其他国家或本国其他司法区域的同性婚姻,但在本地区不予登记。另外,全球几十个国家及地区,有关同性婚姻的政治与法律辩论正在进行中。 「同性婚姻法制化」因法律管辖权不同而有各种作法,其方法包括立法机关通过修改婚姻法的表决、宪法法院基于平等原则确立通过同性婚姻的法律裁决,以及民众在直接投票中(倡议性投票或公民投票)以大多数支持同性婚姻的结果通过。同性婚姻立法是一项涵盖公民权利、人权、政治、社会以及宗教等范畴的议题。虽在世界各地有各式的宗教信仰社群支持同性婚姻立法,不过不少宗教团体亦因信仰理由而反对。民意调查一贯显示,同性婚姻在所有已发展的民主国家和一些发展中的民主国家中的支持度不断上升。 关于同性婚姻的议题有很多民调,自2010年后,全球民调呈现一个持续支持同性婚姻立法的趋势。2010年后,在很多-{zh-hans:发达国家;zh-hk:发达国家;zh-tw:已开发国家;}-进行的民调显示有过半数调查者对同性婚姻的支持。-{zh-hans:发达国家;zh-hk:发达国家;zh-tw:已开发国家;}-对于支持同性婚姻合法化的态度依据不同的组别,在年龄、政治形态、宗教、性别方面各有不同,各组别方面均有增长的趋势。 在几个国家进行的一些更详细的民调和研究表明受教育水平较高,以及年轻人通常更倾向于支持婚姻平权。 尽管少有传统社会将同性结合视为一种婚姻形式,但根据历史文本和人类学民族志,在不同时期以及不同地域的社会,对同性关系的结合有不同范围的接受程度。而同性之间作为情人眷属同居生活,乃至缔结婚约,在古代的部落民族以及文明社会当中,并不全然毫无踪影。 从中国明清时期,两个男子拜堂成亲的「契兄弟」,到不愿出嫁男子,二女同居共营生活的「自梳女」,以及美洲原住民具巫医身份的双灵等等,皆可视为古代同性或非异性恋伴侣共同生活的历史见证。 在历史上,家族、宗教和政府左右著婚姻缔结的模式。在当代的同性婚姻立法,则由于关系到政府规管婚约缔结的身分法,而涉入了公共领域的讨论。 同性婚姻立法的反对者,通常诉诸传统社会的婚姻习俗为男女结合之形式,并以生育后代作为婚姻之必要目的,同性双亲不符孩童最佳利益,来反对同性婚姻之立法。 支持者则指出,国家设立的婚姻制度乃是随时而异的演变过程。开放同性婚姻使得同志得以和其伴侣进入婚姻制度,并不会影响到异性恋男女结婚共组家庭。当今的婚姻制度,也已扬弃过往的嫡长子继承制观念,而强调婚约缔结为当事人的人格自主决定,让不愿和无法生养小孩的人,以及老年人也能有结婚和再婚的权利。 再者,承认同性双亲与子女的法律关系,有利于孩童权益,对此进行限制反而损害其子女的最佳利益。针对同性双亲与子女所作的研究,也显示双亲性倾向,并非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因素之一,在法律上对此做出差别待遇和限制,乃是基于没有可靠理由的偏见。 此外,国家承认同性婚姻,是实现法律之前人人平等的宪政主义原则,禁止同志和其同性伴侣进入婚姻关系,反而是基于性倾向或性别做出差别待遇的歧视性制度,剥夺同志组成家庭的基本权。 同性婚姻的立法,涉及了少数人权利与宪法基本权、宗教对非异性恋的态度、婚姻与家庭的社会功能、公共利益促进与否等论辩。其它延伸出来的争论,则讨论共同生活制度是否能有婚姻以外的想像,而得摆脱其长久以来的父权意涵。也有人转而质疑政府是否应介入私人的亲密关系,对婚姻制度是否有必要由国家加以控制管理,抱持怀疑的态度。 凡此种种,相关争论触及了政治、法律、经济、宗教、科学等领域,引发广泛的社会关注,成为公民进行社会参与的议题之一。 不少国际人权宣言文件,将婚姻与家庭视为「个人或群体因作为人类,而应享有政府保障的权利」。1948年,联合国大会在巴黎通过世界人权宣言,其中第16条规定: 以此宣言为基础,联合国人权委员会起草《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和《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开放各国签署缔约,鼓励政府承担责任,尊重个人的公民、政治等权利。当中,世界人权宣言保障婚姻家庭权利的第十六条规定,出现在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的第二十三条。虽然国际人权公约明示婚姻家庭作为政府应当保障的权利,但对于同性婚姻之立法,是否为缔约国家所必须之义务,以及此处之婚姻是否涵盖了同性婚姻,有各种不同的观点。 据2002年「Ms. Juliet Joslin et al. v. New Zealand」一案,人权委员会所作出的解释,人权委员会认为公约第23条第2项有关结婚权之规定,未课予缔约国有设立同性婚姻的义务。但此案的协同意见书中,Rajsoomer Lallah与Martin Scheinin两名委员表示,此判决并不代表这项法律上的差别待遇,永远不会构成第26条规定「法律之前人人平等」之违反。并指出公约虽未明订相关义务,但并未限制国家以任何形式的法律制度(包括婚姻在内)承认同性伴侣关系。 参与台湾「两公约国际审查会议」的国际人权专家则表示:「台湾法律仅承认异性恋婚姻,而不承认同性婚姻及同居关系、否认同性伴侣及同居伴侣的许多利益是歧视性的」,并建议台湾政府应当修正民法,给予多元家庭予以法律承认。这些国际人权专家「乐见台湾政府采取行动,计划将同性婚姻纳入法律」,并认为此「将显现台湾在对抗性倾向和性别认同歧视上是亚太地区先锋」。 此外,虽无明文条约义务,但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委员会,多次敦促国家提供同性伴侣的法律承认与保障,以确保各种形式的家庭在经济、社会权上之平等。儿童权利委员会亦提及:国家缺乏同性伴侣的制度性保障,将可能导致他们孩子的权利受到侵害。 审理《欧洲人权公约》的欧洲人权法院认为虽然欧洲人权公约未直接课予缔约国设立同性婚姻的义务,但同性伴侣组成的家庭仍必须受到家庭权的保障。2015年7月21日,欧洲人权法院 Oliari and others v Italy 的判决,指义大利没有同性婚姻,同时亦没有提供同性伴侣民事结合的权利,违反了欧洲人权法第8条:私人及家庭生活、其家庭以及其通讯隐私。罗马尼亚宪法法院于2018年9月27日表示,同志伴侣和异性恋同样享有私人生活及成家权利,因此「从长远来看,应从法律上受益…承认他们的权利及义务。」这一判决,是根据欧洲法院(CJEU)在2018年6月判决宣告,欧盟公民的同性伴侣,不论国籍均有权住在任一成员国境内,即使在不承认同性婚姻的国家内亦然,故罗马尼亚宪法法院即依此作出裁判。 2018年1月9日,位于哥斯大黎加首都圣荷西的(Inter-American Court of Human Rights)裁决的签约国,按照条约中的家庭权和平等权,需要实现同性婚姻的法制化。 保障性倾向和性别认同人权的《日惹原则》,其第24条「建立家庭的权利」规定各国应采取必要措施以确保个人建立家庭,不受到基于性倾向和性别认同的歧视。政府应立法「承认家庭形式的多样性,包括不由血统或婚姻来定义的家庭」。在未通过同婚或伴侣制度的情况时,至少应做到采取必要措施「确保同性未婚伴侣,能够平等获得异性未婚伴侣所能够获得的任何义务、权利、特权或福利。」 澳洲人权委员会委员Edward Santow,引用《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26条,指出此一法律之前人人平等和不歧视的原则,要求民事婚姻不应仅限于异性伴侣,更该保障至同性伴侣。他声明,此为国际人权法逐渐趋向同意的共识。 2015年6月26日,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在奥贝格费尔诉霍奇斯案(Obergefell v. Hodges),基于宪法保障每个人的自主决定权与平等权,判定同性与异性伴侣均应有平等的结婚权利。主张承认同性婚姻才能保护家庭与孩童利益,否认同性婚姻会强化对同性伴侣的污名。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多次援引判定禁止黑白通婚违宪的案(Loving v. Virginia),作为在此案中运用平等保护条款和正当法律程序条款的前例。 南非(2005)、巴西(2013)、墨西哥(2015)、哥伦比亚(2016)、台湾(2017)、奥地利(2017)、哥斯大黎加(2018)等国,以及美国(2003-2015)、加拿大(2002-2005)某些州的宪法审理机构,亦判定政府未保障或禁止同性婚姻,违反宪法平等权之规定。南非大法官奥比·萨克斯更指利用民事结合制度成立专法取代同性婚姻,给予「隔离但平等」(Seperate but equal)的保障,是对被区隔弱势群体人性尊严的贬损。 相对于著重权利论述的自由主义路径,提倡社群主义的学者迈克尔·桑德尔认为对于婚姻制度,乃至于其它公共事务的讨论,无法忽略权利中所蕴含的道德或内在价值而达成。 他主张,任何看似中立性的立场,其实都是对议题作出潜在的道德价值推论,判断了何谓良善的生活。他引用支持同性婚姻的麻州法官Margaret Marshall之言:婚姻「是我们社群中最被珍惜、最值得的行为」,婚姻的关键并非生育,婚姻的基本关键和目的是「伴侣彼此的永久许诺」,主张麻州法官非仅仰赖权利取径,并且是在同意同性婚姻符合此一价值原则的判断中,获得了国家应当开放同性婚姻的伦理学推论。 世界各地同性婚姻立法的阻力,通常来自于福音派基督教教会,罗马天主教教会,东正教教会,大多数的穆斯林组织,以及各种带有文化保守主义或宗教保守主义色彩的宗教团体。这些反对团体,常站在视「婚姻」为自身所信奉宗教教义或文化规范所有物的立场,认为同性婚姻无法与其所属的教义或文化相容,而对其立法采取反对的姿态。 然而也有来自佛教、道教或民间信仰、一贯道以及基督教等宗教团体的成员,主张立法才能鼓励个人及社会以负责的态度看待婚姻及家庭,进而保障和促成诸多的「社会共善」;另外,这些团体或成员也呼吁正视传统及经典对于性倾向与性别认同存在著多元诠释的可能性,建议透过对话形成切合当下处境、与时并进的信仰教导。 其它信仰的宗教组织,例如印度教美国基金会(),澳洲印度教祭司委员会(Australian Council of Hindu clergy),穆斯林进步价值协会(),美国犹太拉比中央会议(),以及一神普救协会()等 ,也都发表过支持婚姻平权的声明。 反对同性婚姻的宗教团体,声称同性婚姻立法会影响到宗教自由。这些宗教人士担忧若所属宗教的教义与同性婚姻有所冲突,那么拒绝为同性伴侣主持宗教仪式的行为,可能会引致反歧视法律诉讼,致使宗教组织必须违背教义接受同性婚姻。 然而,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安东尼·甘迺迪指出,美国宪法对宗教自由的保障,已确保宗教组织享有对婚姻的自主信念。此外,法律不会要求宗教组织为同性伴侣主持婚礼的义务,亦不要求宗教组织接受同志成为教内的圣职者。这些属于宗教组织内部的事务,由宗教组织自主决定。反歧视法所规范领域也限制在职场聘雇、学校教育、公共服务、对公众的商品买卖,无法成为对宗教内部事务进行诉讼的法源依据。 在据公共宗教研究所在2016年American Values Atlas计划,随机访问四万多名美国民众的民调显示,对同性婚姻法制化的整体态度为58%支持32%反对,2014年为54%支持,38%反对。当中有85%的佛教信众支持同性婚姻法制化,其次的支持比例为无宗教78%,犹太教73%,印度教67%,主流基督新教63%,天主教63%,东正教59%,这些宗教的多数信众支持婚姻平权;美国穆斯林和少数族裔基督新教信众的支持与反对者旗鼓相当,44%的伊斯兰教信众支持,而有41%反对;三股宗教信仰群体(占总人口19%)反对多于赞成,分别为摩尔门教37%支持55%反对,福音派基督新教31%赞成61%反对,耶和华见证人25%支持53%反对。 据中研院在2015年「台湾社会变迁基本调查计划」第七期第一次,随机访问两千多名台湾民众的调查资料显示,对同性婚姻法制化整体态度为54%支持37%反对。在这当中,无宗教信仰者(占样本比例20%)有72%支持同性婚姻法制化;佛道教系统(占样本比例73%)支持略多于反对,分别为佛教49%支持43%反对,道教59%支持33%反对,民间信仰49%支持40%反对,一贯道48%支持和反对;基督宗教系统(占样本比例6%)的信仰者反对远多于赞成,基督新教32%支持64%反对,天主教29%支持68%反对。 根据American Values Atlas (2016年)的调查,61%的美国人反对商家可用信仰因素为由,拒绝对LGBT群体提供服务或商品买卖。 反对同性婚姻的人,大多将一夫一妻的男女婚姻视作所有婚姻型态中最为完美理想的样态,并把婚姻制度当成鼓励生育的社会或法律工具。 支持同性婚姻者,则多认为婚姻并无固定完美的样式,随著各地环境与社会制度的不同,婚姻的形式也随之适应发展。历史上,曾经有一夫多妻、一妻多夫或对偶婚的婚姻形式。在母系社会还有走婚、访妻婚等强调母系家族的样态。理想的婚姻制度应当是朝向平等和亲密关系内的对等协商迈进,把生养子女当作一种生命选择,而非压迫他人承担的义务。 家庭亦非必定具备丈夫或父亲、妻子或母亲等角色,例如摩梭人的传统家庭是由母亲和舅父作为家长,父亲与子女不属于同一家庭。而在父系社会中,亦有不少因父母离婚、父母其中一方死亡或未婚怀孕而形成的单亲家庭。也有些情况父母皆不在、于是与祖父母、兄弟姊妹或其他亲属组成家庭。 反对同性婚姻者,不少也反对同志收养子女之自由,乃为保障子女利益、避免有无法理解男性、女性性别角色差异之机会,而影响其性别认同和性倾向。这些反对者,亦提出Mark Regnerus等人所作的研究,认为不就此限制收养,对子女成长有不良影响。 支持者则认为,男性、女性之性别角色差异,除习自养亲外,尚可习自亲族、友人、学校及其他社会关系。而成长过程中所形成的性别认同和性倾向,亦为子女人格自主发展之自由。此外,小孩有人收养照顾,也比待在社福机构要好,而目前仍有许多儿童等待被收养。对收养资格的评估,则应交由专业的收出养机构社工员对个别的收养者作综合判断,而非片面针对性倾向此单一因素来加以否定。 反对者常引用的社会学者所作之统计研究,其研究方法已在美国联邦最高法院遭多次挑战。美国心理学会和皆严厉质疑该研究未能明确界定其研究对象,亦未排除多种影响因素,认为此份研究实无参考价值。Regnerus本人则被美国国家税务局指涉嫌受到基督教保守派组织资助78.5万美金来完成此份研究。 大多数针对同性双亲与子女所作的社会科学研究,则显示双亲性倾向,并非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因素之一。一份1995年的美国研究指出,由男同志父亲抚养的儿子,超过90%的性倾向为异性恋。儿子的性倾向为何,与其可能相关的环境变数(例如与父亲共同生活时间的长短)之间,亦没有产生统计显著差异。许多专业学会,如美国心理学会、美国精神医学学会、美国儿科学会、、台湾精神医学会、台湾儿童青少年精神医学会等,皆发表类似声明,指出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成长,与家庭及社区稳定息息相关,而与养育者的性倾向无关。 此外,同志伴侣仍能透过单身收养制度,达到收养之目的和共同养育的事实。另外有些人,则是想要收养伴侣和前一段关系的孩子。限制这些家庭其双亲和子女的亲权,是对儿童权利和家长保护与教养权的侵害。 同婚法制化的国家不但没发生生育率因此下降,与后天免疫缺乏症候群感染率也不存在有达到统计显著性水准的关联。通过同性婚姻反而对促进该国的性别平等产生正向影响,有助于提升社会的性别意识,减少因权力分布产生的性别阶层。 科学研究显示,同性恋者的生理、心理和财政状况皆适合于缔结婚姻。若得到社会制度的支持,已婚同性伴侣所抚养的孩子将受益于此。美国人类学会指出,不允许同性结婚会加剧针对同性恋者的社会污名和歧视;此外还指出「文明或可行的社会秩序建基于将婚姻限制为『异性之间独享』」的说法并不受到社会科学研究的支持。法律承认同性别婚姻的效力,亦能使处于同性亲密关系的人获得税项减免,及其伴侣的财产继承权和医院探视权。 据公共健康与医学领域的研究,同性婚姻法制化,不但对减少污名、误解、和歧视有正向影响,更能改善促进同志人群的身心健康。 有研究指出,同志若居住于高度恐同偏见环境,比居住于低恐同偏见环境,减少平均12年的预期寿命。歧视对预期寿命带来的影响,独立于家庭收入、教育、性别、种族和年龄等其他因素。在禁止同婚的美国州,LGBT群体患上精神疾病的比例,较通过平权的州者为高。在麻州通过同婚后,同性恋以及双性恋男性去医院寻求医疗和精神照护的次数显著降低,花费也大为减少。 亦有研究发现,2015年全美国同性婚姻合法化后,青少年的企图自杀率下降,尤以同性恋与双性恋的青少年最为显著。作者指同性婚姻法制化,同志青少年会觉得「未来比较有希望」,霸凌事件降低,承受的污名也少了。 其他的研究则显示法律禁止同性婚姻,促成社会污名和男同志的情感关系难以稳定和公开,进而减少获得健康照护资源的机会,增加了感染后天免疫缺乏症候群的风险。 支持者主张,婚姻作为一种重要的家庭经济支柱,以及激励彼此相互照顾的身份契约,有助于他人获得经济和情感的稳定支持。单身人士容易遭受经济拮据,以及不受社会福利保障的困境。人不分性倾向和性别认同,都需要这种基本的身份契约保障,而社会能从这样的稳定中获得利益。 另据估计,巨大的社会压力,已导致中国约1600万的同性恋男性与女性结婚,与男性结婚的同性恋女性约400万。然而处于这类婚姻的另一方,可能要忍受丈夫或妻子的性冷淡和精神折磨,彼此也难获得长久幸福。制度若无法含纳所有人,许多人会为符合社会规范,而硬是调整自己符合制度需求。社会对同婚的否定,容易让更多同妻或同夫现象发生。 通过同性婚姻影响最为直接的行业是婚礼产业。据统计,美国通过同性婚姻的三年内,将为联邦政府及各州带来约1.87亿美元的税收收入,对美国经济的贡献将达26.2亿美元。不过,相对于2014年美国17.4万亿美元的GDP总量,同性婚姻的直接经济影响似乎较为有限。瑞银(UBS)的首席经济分析师Paul Donovan认为同性婚姻影响到美国人口的6%到7%,这势必会对经济产生影响。一方面,它会提高劳动力流动性。另一方面,可以消除对同志群体的歧视,从而提高生产效率。不过,《福布斯》的一篇报导提出了反驳。该报导认为同志人口并不高,因此同性婚姻对美国总体经济的影响很小。 根据美国国际开发总署(USAID)资助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一份调查2011年各国法令对同志的保障程度与其经济发展成果是否有相关性的研究,其结果显示「法律认可同性倾向之全球指数」(GILRHO,Global Index on Legal Recognition of Homosexual Orientation)和「人均国民生产毛额」(GDP per capita)及「人类发展指数」(HDI,Human Development Index)之间呈现正相关。该报告中,分析了产生如此相关性的因素: 另外,企业若能提倡尊重差异的精神,支持婚姻平权,也能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进而开发彩虹经济的新客源。 同性婚姻在26个国家受到全国性或非全国性的执行。非全国性执行的两个国家中,英国本土目前仅剩北爱尔兰未通过同性婚姻,墨西哥则是联邦政府及若干州政府承认,但现时仍由各州自行决定。 以色列、爱沙尼亚和亚美尼亚不承认在其领土的同性婚姻,但是承认在其他国家和地区合法进行的同性婚姻。 给予「全国性同性注册结婚的国家」定义,是在同性婚姻相关法律公布生效后才能认定。各国有些海外的属地或拥有自治权更高的地区可能有不同的法案,如荷兰王国及纽西兰在人口数极少的某些海外地区尚未如本土一样执行合法的同性婚姻,美国有些美洲原住民部落及美属萨摩亚也不执行同性婚姻。而英属百慕达2017年同性婚姻短暂执行数个月之后就遭当地议会废除,改为只承认民事结合。不过在2018年6月6日,百慕达最高法院判决议会的作法违宪,同性婚姻于2018年11月23日起在英属百慕达恢复执行。 在南非,随着《》("Civil Unions Bill")在当月早些时候获得国会通过(国民议会230票对41票;36票对11票),同性婚姻于2006年11月30日正式通过。此次法案表决,该国执政党非洲民族议会下令议会成员要投赞成票,除主要反对党民主联盟开放自由投票外,多数在野党投下反对票。 此前即2005年12月1日,南非宪法法院判决未保障同性婚姻违宪,要求南非议会在2006年12月1日前承认同性婚姻。因此,南非成为了世界上第五个,也是非洲第一个承认同性婚姻的国家。 中国将婚姻预设为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法律制定时,未考虑到同性婚姻以及其他形式的民事结合的需求和可能性。 中国大陆1997年将同性性行为除罪,2001年将同性恋从精神疾病名录中删除。虽然中国LGBT平权组织作为公民社会的一部分,近年来表现活跃,但它的数量和影响力仍然不足以改变现状。 香港受西方文化影响,对LGBT群体持宽容态度,普遍不歧视LGBT群体,但现时对同性婚姻的立法持保留态度。 《香港人权法案条例》(香港法例第383章)禁止特区政府及公共主管当局歧视性倾向,禁止残疾、性别、婚姻状况、怀孕、年龄、家庭岗位、性倾向和种族有关的歧视。香港在1991年将同性性行为非刑事化,因受到不少社会及宗教团体的反对,而政府对立法的态度亦不积极及持反对立场,香港一直未能为性倾向歧视条例进行立法,亦因此不能处理民事结合或同性婚姻的议题。 香港曾有公务员成功起诉香港政府不给予其同性伴侣(已在外国合法注册)相关福利,被喻为香港同性婚姻合法化一大进步。但是律政司在中等法院上诉得直,目前该案件处理当中。 2018年7月,女同志QT胜诉,香港法院首次承认外地同志结合,意味异性伴侣一向享有的权利,例如案中的受养人权利,已结合的同性伴侣都应该拥有。 澳门民法典把婚姻定义为「男女双方,拟按照本法典所规定之完全共同生活方式建立家庭而订立之合同。」劳动关系法则订明雇主不能因雇员的性取向而损害其权益。 2012年,推动同性婚姻合法化的LGBT民间团体台湾伴侣权益推动联盟(伴侣盟)花三年时间草拟了《多元成家立法草案》,于2013年10月8日送进中华民国立法院。草案分为三部分:「婚姻平权(含同性婚姻)草案」、「伴侣制度草案」、「家属制度草案」,其中婚姻平权草案首先获得足够提案立委人数的连署,并在10月25日通过一读,并交付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员会审查。伴侣盟推出此方案后,随即引起部分宗教团体的强烈反对。 2013年11月30日,反同团体下一代幸福联盟在凯达格兰大道举行了「为下一代幸福赞出来」活动,反对多元成家方案。主办方号称有30万人参加了此次游行,警方估计是15万人。 2014年3月30日,由桃园县爱邻舍协会主办,世界展望会、爱盟基金会、好消息电台、全球华语广播网、大桃园幸福家庭手护联盟等协办,在国立桃园高级中学举行了「幸福家庭·快乐义走」活动,反对多元成家法案;约有两千人参加,现场邀请时任监察院院长王建煊发表感言及宣词。 2015年5月20日,高雄市成为第一个受理同性伴侣于户籍系统中注记的县市,但此行政措施不具法律效力。6月17日台北市跟进开放,10月1日台中市亦同部分地方县市容许注册及登记,仅有部分法律效力。 2016年开春,台南市与新北市于同日开放同性伴侣注记,其中台南市还将其分为「系统注记」及「纸本注记」。系统注记仅将其登记于户政系统中,而纸本注记除登记于系统外,还会登记于户口名簿,是台湾史上首个将同性伴侣关系登记在户口名簿的城市。也在当天,桃园市及嘉义市宣布正在更新户政系统,更新完成后即将推出同性伴侣注记服务。 现时立法院除了国民党外,几乎所有政党均对同性婚姻表示支持及开放的态度。2016年10月,三位民主进步党立法委员提出民法修正案(亦称婚姻平权草案,非2013年的《多元成家》草案,有关草案在1月31日因会期终结而失败),此三个版本于11月8日通过一读。后于12月26日合并为一版本与蔡易余委员提出之民法专章修法版本一同出立法院司法委员会。 2017年2月10日,大法官会议定3月24日于召开宪法法庭进行言词辩论。 2017年5月24日,中华民国司法院大法官公布释字第748号,宣布现行民法未保障同性婚姻自由及平等权已属违宪,行政院与立法院需在两年内完成相关法律之修正或制定,以达成同性婚姻自由之平等保护;两年后若未修法完成,同性伴侣将直接适用现行民法加以保障同性婚姻的自由平等。2019年5月25日若尚未修法完成,同性婚姻将直接适用民法亲属婚姻篇章。 2017年6月1日,行政院宣布将扩大同性伴侣注记在全国范围适用,并可跨区办理。届时,同性伴侣注记登记者可率先实现四大权利:一、具医疗法关系人之身份,可签署手术、侵入性检查等医疗同意书、与拥有医疗资讯知情权;二、同性伴侣重病可申请家庭照顾假;三、代同性伴侣申办护照;四、户政机关会出具公文,证明同性伴侣身份。 2018年11月24日,中华民国全国性公民投票,其第10、12案通过,同性婚姻不直接修改民法,会以其他形式让其释字第748号释宪案得以实现。司法院声明公民投票案第10案及第12案所创制之立法原则,据此程序审议完成之法律,仍属法律位阶,不得抵触宪法,亦不得抵触具有相当于宪法位阶效力之司法院解释。 以色列高等法院裁定尊重其他国家授予的同性婚姻关系,以使其承认其他国家民事婚姻政策的意见相一致。但是以色列因法律规定婚姻需获拉比确认,因此不承认在本国领土的同性婚姻。 一项试图推翻高院裁决的议案于2006年12月递交到议会后一直没有获得任何进展。试图将同性婚姻合法化的议案于2012年5月16日在议会以39-11的投票结果落败。 泰国司法部在2018年11月初提出最新版的「同性生活伴侣注册法」《Same Sex Life Partnership Registration Bill》草案,同月12日到16日也在曼谷、清迈等地举行公听会。根据最新版的「同性生活伴侣注册法」草案,伴侣关系在法律上是「民事上的结合」而不是「婚姻里的配偶」,其法律用字是『伴侣』,同年12月25日泰国军政府内阁批准了该法案,仍待国会通过。由于泰国国会目前有待解决的积压法案不少,此「同性生活伴侣注册法」拖到2019年3月24日全国大选后,由新政府及新国会再来处理的可能性比较高。 根据泰国「同性生活伴侣注册法」草案内容,同性伴侣可享有财产分配、遗产继承等权利,预估能享有现行异性婚姻约9成的权利,不过,像是健保教育福利、公职人员的税务减免,以及涉及家庭组成的事务如领养和人工生殖技术的权利,都不像异性恋夫妻一样受到明文保障,所以有部分泰国同志担心,随者专法制订会产生「二等公民」等相关的争议。 荷兰于1995年指派一个特别委员会就同性婚姻问题进行研究,当时的荷兰中间偏左联合政府宣布将遵循该委员会的建议将婚姻法扩展至包括同性伴侣,成为全球第一个通过同性婚姻的国家。 荷兰国会中,当时的执政联盟工党、自由民主人民党、民主66,其他如绿党、社会党倾向支持,在野的基督教民主呼吁、基督教联盟、倾向反对。最终,同性婚姻法案于2000年在众议院(109票对33票)和参议院(49票对26票)先后获得通过,并于2001年4月1日生效。 在荷兰位于加勒比海的直辖市博奈尔,圣尤斯特歇斯和萨巴里,婚姻对同性伴侣开放。允许同性婚姻在这些直辖市进行的法案于2012年10月10日生效。荷兰王国的其他加勒比海领地,包括阿鲁巴,库拉索岛和圣马丁岛,皆未通过同性婚姻,但是必须承认在荷兰本地登记的同性婚姻。 在1999年的竞选中,以支持同性婚姻作为选举政见。比利时联邦议会中,荷语自由民主党、荷语基督教民主党、荷语社会党、法语社会党、、法语绿党、(后改组为新弗拉芒联盟)倾向支持,(后改组为弗拉芒利益党)全数反对。(前法语基督教社会党)投反对票或缺席,法语革新运动党则支持反对分歧。 最终法案在比利时参议院(46票对15票)和比利时众议院(91票对22票)先后获得通过,并于2003年6月1日生效。比利时成为全球第二个承认同性婚姻的国家。 比利时允许外国同性伴侣的婚姻,如果他们的原籍国承认这种结合。但是2004年10月通过的立法允许任何一对伴侣,只要当中任何一人在该国居住3个月以上在比利时结婚。2006年一项通过的法令,承认同性伴侣共同收养的权利。 自法律于2005年7月3日生效后,西班牙成为全球第三个通过同性婚姻的国家。 2004年大选,由何塞·路易斯·罗德里格斯·萨帕特罗领导的西班牙工人社会党赢得选举,萨帕特罗领导的社会党政府提出竞选中提及的同性婚姻法案,包括同性伴侣的领养权。在经过多轮辩论后,同性婚姻法案于2005年6月30日在西班牙议会得到通过(众议院以187票对147票,推翻在参议院由在野人民党主导的否决案)。 西班牙国王胡安·卡洛斯一世有30天的时间考虑是否御准该法案。但实际上,国王在法案送达当日的7月1日,即签名御准。法律于2005年7月2日颁布。该法律得到多数西班牙人的支持。 2008年6月11日,挪威国会(在2009年合并为一院制)下议院84票对41票,上议院23票对17票,先后通过3月14日提交的「同性婚姻法」。该法案由工党、社会主义左翼党、中间党结盟组成的所提出,并得到在野的保守党和自由党支持。该法案的主要反对者为来自进步党和基督教民主党成员。 2009年4月1日,瑞典议会以261票对22票通过一项新的性别中立婚姻法案。该项法案获得了除基督教民主党(联合政府中的右翼小党)以外所有国会政党(瑞典社会民主工人党、左翼党、绿色环境党、中间党、温和党、自由党)的支持。 葡萄牙社会党总理若瑟·苏格拉底发起的同性婚姻法案,于2010年2月经共和国议会(125票对99票)通过。该法案得到其他左翼政党左翼集团、生态主义党「绿党」和葡萄牙共产党的支持,而右翼社会民主党和民主和社会中心-人民党反对。社会民主党总统阿尼巴尔·卡瓦科·席瓦反对该法案,但因支持议员占大多数足以推翻否决权,批准该法案通过。 2010年6月11日,冰岛议会(49票对0票,14票弃权)通过社会民主联盟及左翼绿色运动联合政府提案的「单一婚姻法案」,反对党进步党,以及独立党的成员亦支持该法案。2010年6月27日,法案正式生效。前总理约翰娜·西于尔扎多蒂和她的伴侣是首批结婚的同性伴侣之一。 丹麦是第一个在1989年通过注册伴侣关系承认同性民事结合的国家。 2012年6月7日,丹麦议会批准了关于同性世俗婚姻和宗教婚姻的新法。这些法律允许同性伴侣在丹麦教堂举行婚礼。这些法案在6月12日获得皇室御准,并于当年6月15日起生效。 法国早于1999年通过民事结合合法化。 随著奥朗德于2012年5月份当选为法国总统和随后的国民议会选举中,社会党取得法国国民议会的多数席位,新总理让-马克·埃罗表示,同性婚姻法案已起草完毕,并将会获得通过。法国政府于2012年11月17日向国民议会递交同性婚姻合法化法案,《344号法案》。该法案的第一条将婚姻定义为两人之间的一项协议,并于2013年2月2日在一读中以249-97的投票获得通过。2013年2月12日,国民议会以329-229的投票通过整个法案。 2013年4月12日,法国参议院投票决定同性婚姻合法化。4月23日,该法在国民议会以331-225票的结果获得通过。法律2013-404赋予生活在法国的同性恋伴侣,包括外国人士,如果可以提供至少一人在法国拥有住所的证明,可以合法结婚的权利。法律还允许法国承认在法案生效前在国外所进行的婚姻。法国议会的投票结果公布后,反对同性婚姻合法化的人士进行了数场大规模的游行示威。在巴黎和里昂,示威者与警察冲突,发生暴力事件。该事件也动员了法国极右派,包括新纳粹组织。 反对该法的主要右翼反对党人民运动联盟挑战该法至宪法委员会。该委员会有一个月的时间裁决该法律是否合宪。宪法委员会此前曾裁定同性婚姻的问题应该由立法机关决定,因此人民运动联盟要推翻该法的机会很渺茫。 2013年5月17日,宪法委员会宣布其整个新版本的条例草案法律。2013年5月18日,奥朗德签署成为法律。 2013年1月13日、3月24日及5月26日,法国有号召数以百万计群众参与的反对同性婚姻的(英译: March for All)大游行,三名主要的发言人是金发喜剧明星。 此外,部分同性恋者也反对,包括同性恋者及无神论者Xavier Bongibault及原本支持总统奥朗德,但对其推动领养子女法案感到失望的Laurence Tcheng。他们坚持:「儿童的权利凌驾拥有儿童的权利」,即使法案通过后,仍会继续抗争。8月31日,5000人持烛光再到巴黎Champs-Elysées继续表达诉求。反对同性婚姻的口号是︰On ne lâche rien!(不会放弃!)。 英国同性婚姻尚未全国合法,现时英格兰及威尔斯和苏格兰容许同性婚姻。北爱尔兰仅通过同性民事结合。 自2005年开始,同性伴侣被允许缔结民事伴侣关系,一种提供与婚姻权利相同但名称不同的结合形式。 2006年,高院法院拒绝了一对在加拿大合法结婚的女同性恋伴侣承认其关系为「婚姻」的请求。2011年9月,联合政府宣布其意图在下届选举于2015年5月举行前在英格兰和威尔士引入同性婚姻。但是,英国政府为英格兰和苏格兰的咨询并没有包括宗教仪式的条款。2012年5月,三大宗教组织(贵格会教,自由犹太教和一神论教)写信给大卫·卡梅伦,要求它们被允许主持同性婚姻仪式。 2012年,英国政府完成就在英格兰及威尔斯合法化同性婚姻的咨询,作为对其咨询的回应,政府表示,现在其意图为「……使得希望为同性婚姻举行仪式之宗教组织,仅在其获得许可之后方可进行。」 2012年12月,首相大卫·卡梅伦表示虽然他支持同性婚姻可以在宗教的氛围中进行,但是新法会提供条款保证没有宗教组织会被强迫进行这样的仪式。 2013年2月5日,英国下议院就《婚姻(同性伴侣)法案》进行辩论,并在二读中以400-175的投票结果获得通过。三读于2013年5月21日进行,并以366-161的投票结果获得通过。2013年6月4日,法案获得上议院二读的通过。2013年7月15日,法案在上议院进行三读,并退回下议院等待下议院再次批准上议院的修改。2013年7月16日,下议院批准上议院的修改,并于2013年7月17日得到皇家御准,正式成为《2013年婚姻(同性伴侣)法》。2014年3月28日正式合法化。 苏格兰政府也为此议题进行了三个月的咨询。咨询于2011年12月9日结束,结果于2012年7月发布。 与英格兰和威尔士进行的咨询不同,苏格兰的咨询同时考虑了世俗和宗教同性婚姻。虽然苏格兰政府倾向合法化同性婚姻,但是也表明新的法律不得迫使任何宗教主体进行婚姻仪式。苏格兰的咨询收到了77,000份回馈。政府于2013年6月27日发布了草案。为了保证宗教组织和神职人员的宗教自由,苏格兰政府相信需要修改《2010年平等法案》,并就此与英国政府进行沟通。因此,苏格兰的同性婚姻在此之前预计不会发生。此前庆祝同性婚姻在英格兰和威尔士获得通过的平权人士表示,他们会继续平权运动,将同性婚姻扩展至苏格兰和北爱尔兰。 2014年2月5日,苏格兰议会以105票对18票,表决通过同性恋婚姻合法化,为全球第17个通过此项法案的国家或地区。 北爱尔兰政府表示无意就同性婚姻进行立法。 2014年6月18日,卢森堡国会以压倒性多数,通过同性婚姻以及同性伴侣认养子女的相关法案,于2015年1月1日开始施行。 2015年5月24日,2015年爱尔兰修宪公民投票结束。婚姻不分性别入宪公投案,获得62.29%的支持通过。爱尔兰共和国成为首个以公投入宪的方式,通过同性婚姻的国家。 自2002年3月1日起,同性伴侣可以登记为注册伴侣关系。这跟异性伴侣的婚姻有同样的权利和义务,但没有如收养权利和享有共同姓氏的权利等。 芬兰同性婚姻于2017年3月1日生效,为北欧国家中最后一个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国家。 德国早于2001年通过德国民事结合法制化。 2017年6月30日,在德国总理梅克尔允许执政党良心投票下,德国国会最后以393名赞成、226票反对、4票弃权,通过曾在2015年于德国联邦参议院审查过的德国同性婚姻法案。德国社会民主党、左翼党、联盟90/绿党成员投下赞成票,大多数的反对票来自联盟党(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巴伐利亚基督教社会联盟),包括反对的默克尔,但有75位联盟党成员投下赞成票。 2009年11月17日,奥地利政府宣布就承认同性民事伴侣关系的法律草案达成一致意见,同年12月,奥地利国会的下议院及上议院先后通过该法案。2010年1月1日,承认同性民事伴侣关系的法律正式生效。 2017年12月4日奥地利宪法法院裁决《奥地利婚姻法(Österreichisches Ehegesetz)》未保障同性婚姻违宪,除非国会有提早修法,否则同性婚姻将从2019年1月1日起自动生效 。 由于此期间联合执政的政府及其占多数的国会于宪法法院做成裁决后,修法态度保守且作为不够积极,奥地利同性婚姻拖到2019年1月1日才正式自动生效。 2015年7月21日,欧洲人权法院 Oliari and others v Italy 的判决,指意大利没有同性婚姻,同时亦没有提供同性伴侣民事结合的权利,违反了欧洲人权法第8条 (私生活权)。意大利虽然宪法赋予宗教自由,但作为天主教徒占多数的国家,加上教廷的首府梵蒂冈位处该国,同性伴侣权利一直受到天主教会的反对。 2016年意大利参议院正式通过民事结合,容许同性伴侣的部分权利。而根据最新的规定,经个案审查通过后,同性伴侣可以共同收养子女。 加拿大的同性婚姻在政府面对一些列依据《加拿大人权利与自由宪章》的平等条款而发起的违宪诉讼后获得法律地位。在第一件此类案件哈尔彭诉加拿大(总检察长)中,于2001年1月14日在安大略省举行的同性婚姻仪式,在民法关于婚姻必须是不同性别,于2003年被裁决违宪之后获得认可。在联邦修法之前,类似的裁决已经使得加拿大8个省份和一个地区的同性婚姻正式通过。 2005年,联邦修订的《民事婚姻法案》正式将婚姻的全国定义修改为「排除所有他人的两人合法结合」,该法案获加拿大国会通过后(加拿大众议院158票对上133票;加拿大参议院47票对上21票),在2005年7月20日得到御准,正式成为法律。 此法案为自由党党主席保罗·马丁所领导的内阁政府所支持,但后座议员可自由投票。的投票情况,其结果显示加拿大自由党、新民主党和魁北克集团的成员倾向支持,加拿大保守党的大部分成员倾向反对。 2006年保守党上台后,曾提出反对同性婚姻的法案,但因加拿大自由党、新民主党和魁北克集团在众议院占多数,因此否决法案。保守党其后表示不会再提交相关法案。 美国国会于1996年通过《捍卫婚姻法案》(Defense of Marriage Act, 简称DOMA),第一次在联邦所有事务之上将婚姻定义为之限于一男一女的结合,并允许州份可以拒绝承认在其他州份上发生的同性婚姻的有效性。 2004年5月22日,麻萨诸塞州成为首个同性婚姻合法的州份。2005年,在「公民争取平等保护诉布鲁宁」一案中,法院认为禁止承认同性关系的做法违宪。但是该判决此后于2006年被美国第八上诉巡回法院推翻。上诉法院认为「限制州份承认与异性伴侣结合为婚姻之法律……并无违反美国宪法。」同年,华盛顿最高法院在另一案件中总结道,在婚姻的框架内鼓励生育的做法可以被政府用作合理化限制婚姻只在异性间发生的依据。 2013年6月26日,美国最高法院裁定《捍卫婚姻法案》违宪,联邦政府承认由州政府核发的同性结婚证书,随即各州法院陆续宣布各州的禁令违宪。2014年10月,美国最高法院驳回印地安那、奥克拉荷马、犹他、维吉尼亚、威斯康辛等五州州政府对于联邦上诉法庭判决的上诉,婚姻合法化的州数增加为35州,涵盖人口数超过总人口的64%。 2015年1月16日,美国最高法院同意受理来自第六巡回区的4起上诉案件。2015年6月26日,美国最高法院判决同性婚姻的权利受到宪法保障,州政府不得拒绝发与同性伴侣婚姻证书,全美同性婚姻合法化。 美国公众对于同性婚姻的支持呈上升趋势。2005年,当被问及「同性恋者间的婚姻是否应该受到法律认可,并具有与传统婚姻相同权利」一题时,只有28%的受访者支持,68%的受访者反对(剩余的4%表示不确定)。但当在2013年进行这个问题的调查的时候,5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支持同性婚姻,41%表示反对,剩下的9%表示不确定。 乌拉圭众议院于2012年12月12日通过法案,将婚姻权扩展至同性伴侣。参议院对法案进行细微修改,并于2013年4月2日通过法案。2013年4月10日,众议院以三分之二的多数(71-22)通过修改后的版本。总统于2013年5月3日颁布法律,并于当年8月5日生效。 2013年巴西同性婚姻被最高法院判决通过并下令各州强制执行,有大量巴西群众在首都里约热内卢游行抗议同性婚姻立法。巴西是联邦制国家,与美国一样,州拥有自主的权利立法,有些巴西的州和城市拒绝执行相关法规。 2010年7月15日,阿根廷议会(众议院以125对109票;参议院以33票对27票)批准法案将婚姻权利扩展至包含同性伴侣。议会主要政党正义党、、共和国方案、激进公民联盟等,无一致性立场,开放自由投票。此法案得到正义党-胜利阵线总统克里斯蒂娜·费南德兹·德基西纳的支持,但受到天主教会的反对。该法律于2010年7月22日起生效。 2012年民调显示有接近70%的阿根廷人支持给予同性恋者与异性恋者相同的婚姻权利。 在2013年7月,哥斯大黎加国会在审查有关青年社会服务与婚姻法令的「青年法」时,因保守派议员未仔细阅读法案细项,竟意外通过了包括可以让同性婚姻合法化的条文。这项发生错误而意外通过的法案,在排除允许同性缔结婚姻的条文后,其修正版由当时的总统劳拉·钦奇利亚(Laura Chinchilla)正式签署生效。此项法案的最终修正版虽然防止了同性婚姻的执行,但从2013年起,以同性伴侣为家户长的家庭开始享有经济及财产权的部份保障。 哥斯大黎加政府于2016年5月向位于该国首都圣荷西的提出有关同性婚姻的法律咨询。2018年1月9日公布了具法律效力的裁决,哥斯大黎加政府宣布将完成同性婚姻法制化。 2018年8月8日哥斯大黎加宪法法院判决家庭法未保障哥斯大黎加同性婚姻违宪,从宪法法院裁决书于同年11月26日发布于司法公报起,给予18个月时间法制化。若逾期,2020年5月26日同性婚姻将自动生效 2018年1月16日,巴拿马副总统伊莎贝尔·德圣马洛代表政府宣布该国将完全遵守(Inter-American Court of Human Rights)裁决,即美洲境内各国政府应承认并平等保障同性伴侣的结婚权及衍生自家庭关系等一切权利。而2018年2月2日巴拿马司法部长再度重申该国推动同性婚姻法制化的立场不变。 从2015年10月22日起,智利开始承认同性伴侣之间的民事结合,但不得收养小孩。 2017年8月总统蜜雪儿·巴切莱(Michelle Bachelet)于任期即将届满前,将其政党支持的同性婚姻法案正式提交国会审查,若该法案顺利通过,同性伴侣也将可合法收养小孩。然而蜜雪儿·巴切莱亲自签署并送进国会的同性婚姻法案,在她卸任总统职务时仍然没获国会通过。 2018年3月新任总统塞瓦斯蒂安·皮涅拉(西班牙文全名:Miguel Juan Sebastián Piñera Echenique)表示婚姻平权不是他施政的优先事项,同性婚姻法案有待国会议员的共识。 2018年1月9日,位于哥斯大黎加首都圣荷西的(Inter-American Court of Human Rights)裁决各国政府应承认并平等保障同性伴侣的结婚权及衍生自家庭关系等一切权利。该裁决对(American Convention on Human Rights)的所有签约国均有拘束力,须配合完成同性婚姻法制化。当2018年1月9日此项美洲境内具跨国法律效力的裁决公布时,至少有16个承认司法管辖权的签约国尚未执行同性婚姻。 在澳大利亚,近年来两大政党工党及保守派联盟主要政党自由党的党魁皆支持同性婚姻,并同意在2016年大选后进行立法程序。 澳洲工党对该议题持支持态度,支持同性婚姻的国会参众议员较反对的多。 澳洲统计局受政府委托,于2017年9月12日至11月7日进行全国自愿性同性婚姻邮寄调查,于11月15日公布参与邮寄调查的澳洲公民61.6%支持同性婚姻。 同年12月7日澳大利亚众议院正式通过同性婚姻法案,翌日由代表英国女王的澳大利亚联邦总督签署,正式于同年12月9日生效,澳洲成为全球第25个执行同性婚姻的国家。按澳洲婚姻法,结婚当事人须于结婚日30天前向官方申请,所以除非获得特许可以提前结婚的个案,一般澳洲联邦政府官方合法承认的本国同性婚姻于2018年1月9日起执行。 2012年5月14日,纽西兰工党国会议员表示将会提出私人条例草案(Private member's bill)《婚姻(婚姻定义)补充法案》,以正式允许同性恋者得以合法结婚,草案在2012年5月30日提交给委员会投票。在对法案进行修改后,《婚姻(婚姻定义)补充法案》分别在2012年8月29日和2013年3月13日时于一读以及二读程序上获得通过。2013年4月17日,法案以77张支持票与44张反对票而获得通过。4月19日法案从纽西兰总督签属法案获得御准,并计划在2013年8月19日正式生效。 纽西兰的同性婚姻法只是用于纽西兰本岛以及南极洲的罗斯属地。其他纽西兰地区,包括库克群岛,纽埃和托克劳,有其自己的婚姻法,不执行也不承认同性婚姻。 同性婚姻已经成为一些虚构故事、电影或电子游戏的主题或一部分。 同性婚姻在现代的西方电视剧中通常被正面描述。在美国,谈及同性婚姻关系的电视剧包括《老友记》、《阿森一族》、《盖酷家庭》、《摩登家庭》、《拉字至上》、《同志亦凡人》和《另类家庭》等。 在部分现代电子游戏中,可以实现同性婚姻。可以在游戏中进行同性婚姻的电子游戏包括: 手机游戏: 网页游戏: 大型多人线上角色扮演游戏: 在《》第51期中,超级英雄和他的伴侣结婚,并成为第一个在主流漫画集中缔结同性婚姻的超级英雄。 在《机动战士钢弹 铁血孤儿》的世界观中,同性婚姻全球合法。
wiki_zh\AA\wiki_09
比利时同性婚姻 2003年6月1日,比利时成为世界上第二个在法律上承认同性婚姻的国家,但有些限制。原本,比利时只允许来自容许同性婚姻的国家的外国同性伴侣在比利时结婚,2004年10月开始,同性伴侣一方只要在比利时住满三个月即可在比利时结婚。2006年,比利时国会通过法案,允许同性伴侣收养子女。
wiki_zh\AA\wiki_09
金正日 金正日(,),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世袭第二代最高领导人,生前担任朝鲜劳动党总书记、朝鲜国防委员会委员长、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及朝鲜劳动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长等职务。金正日是朝鲜建国领导人金日成长子,其母为金正淑。金正日经过最高人民会议选举,担任最高领导人,领导朝鲜长达17年。 1992年4月20日被授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朝鲜语称军衔为“军事称号”),2012年2月14日被追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大元帅军事称号。2012年4月11日的劳动党代表会议上被拥戴为“永远的总书记”,将朝鲜劳动党总最高领导人的职称改为“第一书记”;在13日的第12届最高人民会议第5次会议上被拥戴为「永远的国防委员会委员长」。 北韩政府声称,金正日于1942年2月16日出生在两江道三池渊郡的长白山密营。但这个说法受到外界质疑。 根据苏联方面的记录,他是1941年2月16日在苏联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远东区伯力附近的维亚特斯科耶军营出生的。当时金日成任苏联第二远东方面军独立第88步兵侦查旅(又称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第一营上尉营长,这支军旅由撤至苏联的东北抗日联军余部组成。金正日把出生年份报小一年,相信是为了使人认为他是在父亲30岁那年出生。 金正日幼年时的名字是尤里·日成诺维奇·金(),朝鲜名为,对应的汉字曾经被在日朝鲜人总联合会误做金正一。 1974年2月19日,金正日在全国党的宣传工作者讲习会上,把金日成革命思想正式确定为主体的思想、理论及方法的统一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宣布实现“全社会主体思想化”为朝鲜劳动党的最高纲领。1980年10月10日,在朝鲜劳动党第六次代表大会一次全体会议上,当选为党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党中央政治局委员、党中央委员会书记、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1983年6月,金正日与时任朝鲜国防部长吴振宇秘密访问中国,与中国高层领导人会面,是为金正日首次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 1990年5月,在第九届最高人民会议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第一副委员长。1991年1月中旬,金正日把8月28日定为青年节,并于1991年8月26日向迎接第一个青年节的全国青年致函《青年要做无限忠于党和领袖的先锋》。1991年12月24日,在朝鲜劳动党第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十九次全体会议上,在金日成的提议下,被推举为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 1993年,美韩举行“协作精神—93”联合军事演习,使朝鲜半岛的核危机达到极点。3月8日,金正日下达了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第0034号命令《向全国、全民、全军宣布准战时状态》。命令全国、全民、全军自1993年3月9日起进入准战时状态。1993年3月12日,金正日指示政府发表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声明,宣布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3月24日,金正日向全国、全民、全军下达了关于解除准战时状态的命令,并向“在保卫国家的主权和革命胜利果实的斗争中高度发挥了忠诚的”朝鲜人民军、朝鲜人民警备队官兵和工农赤卫队、红色青年近卫队队员、全体党员和劳动者致以感谢信。1993年4月9日,在第九届最高人民会议第五次会议上,在金日成的提议下,被推戴为朝鲜国防委员会委员长。 金日成于1994年7月8日去世后,金正日为父守孝三年,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和朝鲜劳动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长的职务因此空缺三年。 1997年10月8日,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和朝鲜劳动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发表特别公报,宣布金正日当选为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同年发动为期4年的「深化组事件」清洗运动,令二万人受到迫害,数千人致死。1998年7月14日,中央选举委员会公布金正日被登记为第666号选区最高人民会议议员候选人。7月26日,第10届最高人民会议议员选举第666号选区举行选举,拥戴金正日为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议员。1998年9月5日,第10届最高人民会议第一次会议在平壤举行。会议一致通过审议修改补充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社会主义宪法。新通过的社会主义宪法的国家机构章把国防委员会的权能规定为“是国家主权的最高军事领导机关,是全盘的国防管理机关。”并推戴金正日为国防委员会委员长。 1999年初,金正日向国内外宣布:朝鲜劳动党的领导就是先军领导,他的政治就是先军政治。2000年3月5日,金正日应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朝特命全权大使的邀请访问中国大使馆。2000年5月29日至31日,金正日应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的邀请,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非正式访问。2001年1月15日至20日,金正日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非正式访问。 2003年9月在第十一届最高人民会议第一次会议上、2009年4月第十二届最高人民会议第一次会议上,再次当选为国防委员会委员长。2010年5月3日至7日和8月26日至30日,金正日应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的邀请,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了非正式访问。2010年9月28日,在朝鲜劳动党第三次代表会上,再次当选为朝鲜劳动党总书记。2011年5月20日至26日,金正日应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的邀请,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了非正式访问。2011年8月25日至27日,金正日在结束对俄罗斯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访问归国的路上,经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东北地区进行了访问。 金正日担任朝鲜劳动党总书记、朝鲜国防委员会委员长、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及朝鲜劳动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长等重要职务。朝鲜的官方机构经常用「伟大领导者金正日同志」(/)称呼他。 金正日和其父一样害怕炸弹暗杀而不愿坐飞机,去外国时一向坐防弹列车,他乘坐飞机的明确纪录只有1965年随父访问印尼时有一次。中国在改革开放后为发展经济,开始寻求与韩国建交。1992年7月12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特别约谈刚刚从非洲访问归来的国家主席杨尚昆和外交部长钱其琛,决定派钱其琛赴朝通报中国决定与韩国建交的立场。据钱其琛回忆,此次金日成接见中国代表团时间之短、气氛之平淡前所未有,甚至惯例中的宴会招待也没有出现。这种冷淡一直持续到1999年,中朝双方的高层互访才得以恢复。 1992年以后20年间,朝鲜向越南出售300多枚弹道导弹,足以威胁中国城市。 1996年9月,朝鲜特种部队渗透至韩国东海岸江陵市附近,以搜集韩国的情报,由于渗透用的潜艇搁浅,26名朝鲜人被迫弃艇,并从海滩登陆冲入附近山林中隐藏。韩国陆军和警察随即对他们展开时长两个多月的追捕,26名朝鲜人中仅有2人生存(1人受伤后逃回朝鲜,1人向韩国警方投降),其余全部死亡。而韩国方面有16人丧生(包括军人和百姓),27人受伤。 2000年7月19日,普京首次访问朝鲜,与朝鲜劳动党总书记金正日举行会谈,恢复了因1990年苏联与韩国建交而中断的俄朝关系。 2006年10月14日,因为朝鲜成功进行了第一次核试验,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俄罗斯联邦跟美国一起在联合国安理会投赞成票,使联合国安理会15个成员国一致通过谴责并制裁朝鲜的联合国安理会第1718号决议,2009年朝鲜第二次核试验成功,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俄罗斯联邦跟美国一起再次在联合国安理会上赞成票,通过谴责并制裁朝鲜的联合国安理会第1874号决议。 2010年11月23日下午,位于韩国西部海域的延坪岛遭到来自朝鲜人民军的数十发炮弹炮击,岛上数十座建筑和住宅受损或起火,韩国军方进行了回击。11月24日,韩国延坪岛发现在韩朝炮战中死亡的2名平民的尸体。朝方炮弹一共造成2名韩国海军士兵死亡,20人受伤,伤者中有17名韩军士兵和3名平民。2010年11月23日,俄罗斯外交部长谢尔盖·拉夫罗夫通过记者会谴责朝鲜炮轰韩国领土延坪岛。之后于11月25日再次谴责朝鲜对美国盟友韩国的炮击,称:“不能将韩国进行射击训练与朝鲜炮击平民居住的韩国领土相提并论。重要的是延坪岛事件造成人员伤亡。”朝鲜又于12月8日上午9点4分向白翎岛东北方北侧海域进行了炮击。韩国军方在延坪岛的实弹射击训练于12月20日下午2时30分开始。 2012年与2013年,中国与俄罗斯又先后跟美国一起在联合国安理会上投赞成票,通过谴责并制裁朝鲜发射人造地球卫星光明星三号与进行第三次核试验的相关决议同日,朝鲜宣布同意联合国与国际原子能机构核查人员重返朝鲜。 1975年2月15日、1982年2月16日、1992年、2011年12月19日先后四次被授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1992年4月20日被授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元帅军事称号。2012年2月14日被授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大元帅”军事称号。1978年、1982年、1992年、2012年3月29日先后四次被授予金日成勋章。1973年2月、2012年3月29日被授予金日成奖等许多勋章和奖章。 根据2004年人权观察的报告,朝鲜政府是“世界上最镇压成性的政府之一”,据美韩官员估计关押有20万名政治犯,也没有媒体、宗教、政治异见和平等教育的自由。“事实上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每个方面都是由政府控制的。”金的政府被指控由于创造和延长了1990年代的饥荒而犯下了“对人类的罪行”。 金正日沿袭其父金日成的做法,大力营造自己的个人崇拜。叛逃者提到在朝鲜的学校里父子二人都被奉若神明。 2002年在他60岁(官方)生日时,全国举行了盛大的活动庆祝他的甲子寿。很多朝鲜人相信他的情绪变化能影响天气。2010年时朝鲜媒体报道金正日的杰出着装方式影响了世界服装潮流。朝鲜媒体还声称他发明了汉堡包。在朝鲜存在着许多赞美他的称呼(金正日称谓列表)尽管他从无指挥经验,朝鲜的国民却称他为“百战百胜的钢铁领将”。 星期日泰晤士报曾报道,金正日在卢森堡存了40亿美元,以便政权垮台出逃时使用。 朝鲜中央电视台2011年12月19日正午报道,金正日在乘火车视察地方的途中,因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于2011年12月17日上午8点30分去世,也有消息称金正日实际于12月16日晚8时左右在位于平壤的官邸去世。在平壤官方宣布金正日的死讯后,中国大陆的网民却盛传金正日是死在中国,其遗体是由中朝两国秘密运回朝鲜的。金正日的葬礼将于同月28日举行,朝鲜方面宣布从12月17日至29日全国哀悼。 在金正日生前已经预定由三子金正恩接班,逝世后,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朝鲜劳动党中央军事委员会、朝鲜国防委员会、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内阁共同发表了《告全体党员、人民军官兵和人民书》,要求全体党员、人民军官兵和人民“忠于尊敬的金正恩同志的领导”,党和人民军队以及人民保持团结。 收到金正日逝世的消息后,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共同向朝鲜当局发唁电,对金正日的离世表示沉痛悼念。而联合国在大会上按照惯例,全体为他默哀一分钟(美、日、南韩、欧盟等退席)。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官方唁电评价金正日称:“金正日同志是朝鲜朝鲜劳动党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伟大领导者,他把毕生精力献给了朝鲜人民建设朝鲜式社会主义强盛国家的伟大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历史功勋。金正日同志是中国人民的亲密朋友,他以极大热情继承和发展了由两国老一辈革命家亲自缔造和培育的中朝传统友谊,同中国领导人结下了深厚友谊,有力地推动了中朝睦邻友好合作关系不断向前发展。中国党、政府和中国人民对金正日同志的逝世深感悲痛,中国人民将永远怀念他。” 中华人民共和国前总理朱镕基在《朱镕基答记者问》中评价金正日称:“我觉得他为人坦率、诚恳,思想很敏锐,知识很广博,信息也很广泛。我们讨论了很多东西,包括经济问题,包括中国的改革开放问题,其中也谈到你所说的设立开发区问题。我的印象是,他思想很开放,看得很远,同时也很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 日本前任首相小泉纯一郎:“凭我的感觉和与他的接触,他是一个很爽朗的人,也很有决断力,留给我的印象很不错。”
wiki_zh\AA\wiki_09
溥仪 溥仪(,),爱新觉罗氏,乳名午格,字耀之,号浩然,英语名「亨利」(),西藏方面尊为「文殊皇帝」,年号「宣统」,后世通称「宣统皇帝」。 溥仪正式登基时年仅3岁,其实权由父亲摄政王载沣掌握。辛亥革命以后,溥仪被袁世凯强逼退位,故亦有「清逊帝」或「清废帝」之称。 1917年,溥仪在张勋等人的支持和帮助下,曾短暂复辟但最终失败。1934年,溥仪在日本支持和帮助下登基成为满洲国皇帝,年号「康德」,故又得名「康德皇帝」。 溥仪是清朝第十二位君主、清兵入关以来的第十位皇帝,是清朝最后一任皇帝即清末帝和公认的「中国最后一位皇帝」即「末代皇帝」,亦是全世界唯一登基三次和退位三次的皇帝。 溥仪的祖父为道光帝七子、咸丰帝之弟奕𫍽,外祖父为荣禄,生父载沣为光绪帝之弟,后继承醇亲王爵位,母嫡福晋幼兰。光绪三十四年冬(公元1908年),光绪帝载湉病重,慈禧太后下令将溥仪养育在宫中。不久光绪帝去世,慈禧太后命溥仪继承皇统,过继于同治帝载淳,同时兼承光绪帝之祧,一人祧两房。 光绪三十二年春正月十四日(1906年2月7日),溥仪出生在北京醇亲王府(中国北京市西城区后海北沿44号)。祖父是道光皇帝旻宁七子咸丰皇帝奕詝之弟奕𫍽,外祖父是荣禄,父亲是载沣为光绪皇帝载湉之弟,后继承醇亲王爵位,母亲是苏完瓜尔佳·幼兰。 载沣生了 4 个儿子,依次为溥仪、二子溥杰(1907年-1994年)、三子溥倛(1915年-1918年)、四子溥任(1918年-2015年)与7个女儿,依次为长女韫媖(1909年-1925年)、次女韫龢(1911年-2001年)、三女韫颖(1913年-1992年)、四女韫娴(1914年-2003年)、五女韫馨(1917年-1998年)、六女韫娱(1919年-1982年)、七女韫欢(1921年-2004年)。 光绪三十四年冬季(1908年),光绪皇帝载湉患重病,11月13日三岁的溥仪被抱入皇城,慈禧太后命令将溥仪养育在宫中,11月14日光绪皇帝载湉病逝,慈禧太后命令溥仪继承登基成为皇帝,过继于同治帝,同时兼承光绪皇帝载湉之宗祧,11月15日慈禧太后驾崩,享寿七十三岁《清史稿·本纪二十五·宣统皇帝本纪》:三十四年冬十月壬申,德宗疾大渐,太皇太后命教养宫内。癸酉,德宗崩,奉太皇太后懿旨,入承大统,为嗣皇帝,嗣穆宗,兼承大行皇帝之祧,时年三岁,溥仪小时候曾被太监欺负,所以导致他出现畸形性格。 光绪皇帝去世后,1908年12月2日,遵照慈禧太后遗言交代,溥仪在紫禁城太和殿内登基成为大清王朝第十二任皇帝,年号宣统。年仅三岁,其父亲载沣担任监国摄政王。 1911年武昌起义成功,大清帝国各行省各自宣布独立,脱离大清帝国政府管辖和控制,但大清帝国政府依然管辖和控制北京市附近省份,并派遣袁世凯使用北洋陆军攻打革命党人。南方革命军与袁世凯商定若能成功逼使溥仪退位和结束大清政权,便让他成为中华民国大总统,是为南北议和。袁世凯便一面好言相劝,一面威逼利诱溥仪退位。 1912年2月12日(宣统三年十二月戊午),隆裕皇太后以大清帝国皇太后名义宣布《退位诏书》,溥仪正式退位,结束大清帝国自顺治皇帝福临入主中原以来268年的统治。 溥仪退位之后,因为中华民国北洋政府的《清室优待条件》而能继续居住在紫禁城内,并保留「大清帝国」国号(只限在紫禁城内),溥仪依然保留宦官,宫女在紫禁城内供其使唤。 1917年7月1日,北洋政府陆军定武上将军,安徽省督军张勋协同陈宝琛、王士珍、陈光远、康有为、刘廷琛、沈曾植和劳乃宣等人发动政变,宣布大清帝国复辟。张勋复辟大清帝国的行动遭到共和派系势力的反对与攻击,在北洋政府各界压力和不满之下,复辟行动仅12天便宣告失败,溥仪也第二次宣布退位,结束大清帝国政权。 1919年,英国苏格兰人庄士敦前往北京紫禁城,担任溥仪帝师,教授并指导溥仪学习英语、数学、世界历史和地理。溥仪和庄士敦二人关系良好感情深厚,传为佳话,为人津津乐道。溥仪因此对现代世界眼界大开,开阔了国际视野,增加了西方基本知识。溥仪剪掉自己的发辫并穿著西服,此举遭到陈宝琛,郑孝胥等传统保守派人士的不满和批评。 1924年10月23日,冯玉祥、胡景翼和孙岳发动北京政变。11月5日,冯玉祥突然带领军队包围紫禁城。鹿钟麟奉大总统黄郛之命令,带著《修正清室优待条件》宣言文件,与李石曾和张璧带领军队占领紫禁城,使用武力要求溥仪签署宣统皇帝退位声明,取消宣统皇帝尊称和命令溥仪离开紫禁城,如果溥仪拒绝答应其要求,冯玉祥威胁会使用多门火炮射击紫禁城。溥仪为保护紫禁城免遭破坏,别无选择只能无奈地答应其要求,冯玉祥限溥仪二天时间内收拾个人物品离开紫禁城。 溥仪离开紫禁城之后,先前往父亲载沣的宅邸醇王府居住,并由国民军进行保护(实际上是监视)。1925年2月24日,溥仪在郑孝胥,陈宝琛和日本人的协助下,装扮成商人经东交民巷日本大使馆至使馆前方的火车站乘车逃往天津市,溥仪先后居住于天津市日租界的张园和静园。 1928年6月,孙殿英以“军事演习”的旗号,对清东陵当中的裕陵和菩陀峪定东陵进行大规模盗掘,并将其中部分盗取的宝物贿赂宋美龄、孔祥熙等人,案件查办最终不了了之。该事件史称“东陵事件”,国民政府不追究孙殿英的责任,导致溥仪和国民政府完全决裂,这是溥仪和日本人合作的重要原因之一。 1931年9月18日满洲事变发生后,前大清帝国穆尔哈齐的后裔熙洽,趁东北边防军驻吉林副司令官、吉林省政府主席张作相参加母亲葬礼不在吉林市城内之机,命令士兵开启城门,向日本关东军投降。熙洽给溥仪发信邀请其前往祖宗发祥地,复辟大清帝国,「救民于水火」,在日本的支持下,先拥有满洲,再图关内。以任职吉林省政府主席的熙洽为首的前大清帝国贵族向日本人提出迎接溥仪前来满洲,建立君主制国家。日本关东军也早已认定溥仪是适合的新国家(满洲国)君主人选。 1931年11月8日,土肥原贤二制造了「天津事件」,将溥仪从其日租界的住所秘密带出,溥仪经大沽街,营口市,旅顺口区,最后再前往抚顺市。 1932年2月16日,日本关东军召集张景惠,熙洽,马占山,臧式毅,谢介石,于冲汉, 赵欣伯和袁金铠在沈阳市大和旅馆召开「东北政务会议」,会议由日本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主持。东北政务会议决定迎接溥仪成为满洲国执政,并分配了与会者在满洲国政权中的职位,其中板垣征四郎任职奉天特务机关长,为满洲国军政部最高顾问。 18日,发布《满洲国独立宣言》:「从即日起宣布满蒙地区同中国中央政府脱离关系,根据满蒙居民的自由选择与呼吁,满蒙地区从此实行完全独立,成立完全独立自主之政府。 」23日,板垣征四郎在抚顺与溥仪会面,告知溥仪出任满洲国执政。原本以为能够重新成为皇帝的溥仪尽管对于日本人所安排的「执政」职位甚为失望,但最后还是欣然接受。 1932年3月1日,日本在满洲地区正式成立满洲国。3月9日,溥仪在长春市吉长道尹公署道台衙门大堂举行就职典礼仪式,宣布就任满洲国执政。 1934年3月1日,溥仪正式登基成为皇帝,年号康德,又被称为康德皇帝。日本昭和天皇为表慎重其事,在溥仪登基典礼的时候,赠送一辆凯迪拉克豪华都铎8C型轿车(Cadillac Deluxe Tudor Limousine 8C)。车首前方,车体后方和车轮中央都镶有满洲国国徽,以表示对溥仪登基成为满洲国康德皇帝的祝贺。溥仪虽然名义上贵为满洲国康德皇帝,但实际上所有重大权力和决定都要得到日本关东军的批准才可以实行。而满洲国康德皇帝只是个象征性的头衔,实为傀儡。 1935年4月6日,溥仪首次访问日本东京都。1940年6月26日,溥仪第二次访问日本东京都,日本昭和天皇裕仁亲自迎接。 据美国《历史》杂志报导,1940年,溥仪秘密联系萨尔瓦多外交代表团人员,希望能逃亡萨尔瓦多,摆脱日本人控制。萨尔瓦多外交代表团人员返国后,将溥仪的意愿报告给萨尔瓦多总统马丁内斯。正好马丁内斯是一个神秘主义者,他认为溥仪前往萨尔瓦多是上天的安排,便不顾与日本关系恶化的危险,亳不犹豫地答应了溥仪的请求。马丁内斯认为和溥仪都是蚂蚁转世,他曾对萨尔瓦多外交代表团人员说:“杀死一只蚂蚁,比杀死一个人罪行严重得多!” 1941年10月,又有萨尔瓦多外交代表团人员到达新京特别市(今吉林省长春市),溥仪把逃亡萨尔瓦多的计划告诉了一名满洲国禁卫队军官,打算让满洲国禁卫队护送自己前往萨尔瓦多大使馆,然后再装扮成大使馆职员逃离满洲国。没想到的是,满洲国禁卫队早被日本关东军收买,那名禁卫队军官向日本关东军告密,溥仪逃亡计划完全失败。日本陆军参谋本部立即派出宪兵队,将萨尔瓦多外交代表团人员驱逐,关闭萨尔瓦多驻满洲国大使馆和数间萨尔瓦多驻满洲国贸易公司以作惩罚,从此萨尔瓦多中断与日本的外交结盟关系。日本关东军人员前往满洲国宫内府向溥仪提出威胁性交涉和斥责。 1945年8月9日,苏联开始八月风暴行动。苏联军队迅速打败了驻守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 11日晚上,溥仪,溥杰,嵯峨浩和其他亲属在日本关东军士兵挟持下在新京东站登上火车展开逃亡行动。 13日到达临江市大栗子街,停留数日观察最新战争局势来决定是否要前往鸭绿江大桥进入朝鲜半岛境内。 15日,日本裕仁天皇宣布日本投降。 17日晚上,溥仪在大栗子沟宣读满洲国皇帝退位诏书和取消满洲国康德皇帝尊称,宣告满洲国正式灭亡。之后,溥仪,溥杰,嵯峨浩和其他亲属乘坐火车前往通化市,然后在沈阳东塔机场乘坐日本关东军飞机欲逃亡日本。 1945年8月19日,溥仪,溥杰,嵯峨浩和其他亲属在沈阳东塔机场乘坐日本关东军飞机准备逃亡日本的时侯,被苏联红军空降伞兵逮捕,溥仪等人被苏联士兵扣留在通辽市至8月20日(有一说法是8月21日),然后被苏联空军飞机运送到俄罗斯赤塔一号军用机场,囚禁于莫洛可夫卡30号特别监狱直至11月初。之后被囚禁在伯力45号特别监狱直至1946年春季。溥仪在伯力45号特别监狱内受到优厚的待遇,令其多次向苏联政府表示愿意申请在苏联永久居留,并申请加入苏联共产党,但有推测认为这可能是溥仪害怕日后被追究责任,故而申请在苏联永久居留。溥仪在苏联囚禁期间,曾经作为证人出席远东国际军事法庭 。溥仪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出任证人的时候,声称自己在就任满洲国康德皇帝期间,完全为日本关东军所控制,自己也是身不由己的,也没有满洲国康德皇帝作为最高元首的最大实际决策权力和指挥权力。但是,溥仪被苏联转交给中华人民共和国后,他承认由于惧怕自己日后被中国政府追究责任,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出任证人的时候,将战争罪行的责任完全推卸给日本,在部分涉及溥仪和日本所犯下战争罪行的责任方面皆有所保留。 1950年8月1日,溥仪与满洲国其他263名战犯在绥芬河由苏联移交给中华人民共和国,后被送往抚顺战犯管理所接受为期10年的劳动改造和思想教育。溥仪的囚犯编号是981。 1959年12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根据国家主席刘少奇的特赦令对溥仪予以释放。特赦令说:「溥仪关押已经满十年。在关押期间,经过劳动改造和思想教育,已经有确实改恶从善的表现,符合特赦令第一条的规定,予以释放。」从此,溥仪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1960年3月,溥仪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北京植物园任职植物护理员和售票员。1964年1月1日,溥仪加入政协全国委员会,任职文化历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专员。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因周恩来将溥仪列为重要保护对象,溥仪免受红卫兵的批斗攻击。1967年10月17日,溥仪因患肾癌,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病逝,终年61岁。 溥仪的遗体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有关法规火化,溥仪的骨灰放置在八宝山革命公墓。1995年,溥仪的遗孀李淑贤将溥仪的骨灰葬于北京市西南120公里的河北省易县华龙皇家陵园,溥仪墓在清西陵附近。 溥仪的亲弟弟溥杰后来娶了昭和天皇的表妹嵯峨浩,满洲国的帝位继承法规定以溥杰继承没有子嗣的溥仪。 溥仪的异母弟弟溥任(1918年)取汉名金友之,曾居住于中国大陆直到2015年去世。金友之曾于2006年就溥仪的肖像权和隐私权提起诉讼。金友之声称,“中国最后的帝王世家展”严重侵犯了溥仪的肖像权,同时对死者亲属造成了巨大的精神侵害,侵犯了原告对溥仪肖像的使用权。金友之的上诉最终被驳回。
wiki_zh\AA\wiki_09
1967年 (第40届,1968年颁发) (其他奖项参见奥斯卡金像奖获奖名单)
wiki_zh\AA\wiki_09
乾隆帝 乾隆帝,爱新觉罗氏,名弘历(;),镶黄旗满洲人,年号「乾隆」,庙号高宗(),谥号简称纯皇帝(),被西藏方面尊为「文殊皇帝」。 乾隆帝乃雍正帝第四子,生于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日(1711年9月25日)子时。登基于雍正十三年(1735年10月18日),在位至乾隆六十年(1735至1796年)。因其继位之时有在位时间不越祖父康熙帝之誓言,故而禅位于其子颙琰(即后来的嘉庆帝)。此时的乾隆虽为太上皇,但依然“训政”,在宫内仍然沿用乾隆年号,成为事实上的最高统治者,直至驾崩于嘉庆四年正月初三日(1799年2月7日)辰刻,享寿89岁,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他是清朝第六位君主,清兵入关以来的第四位皇帝,以及中国历史上实际掌权(执政)时间最长的皇帝(合共63年)。 弘历出生于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日(1711年9月25日)为雍正帝胤禛第四子,幼名「元寿」。当时,其父胤禛为雍亲王,生母为藩邸格格钮祜禄氏(孝圣宪皇后)。弘历生于雍王府东书院“如意室”。他被认为是雍正帝诸子中最有才干的一位,自小甚得其祖父康熙帝与父亲喜爱,虽然祖孙真正相处的时间并不长,但康熙帝曾为其慎择良师,进行多方面教育。在许多记载中也显示康熙帝对这个孙子十分疼爱。一些清史学家认为正因为康熙帝认为弘历在为人处事的方式上与自己极为相像,在十数岁时就精于武术,并对艺术创作十分著迷,所以才传位于其父,以便将来能传位与弘历。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驾崩前宣诏翤位。二十日其父登基,是为雍正帝。第二年即雍正元年(1723年),雍正帝秘密建储亲书逾臾旨,密封遗诏藏于正大光明匾额后。同年三月,雍正亲生儿女中,只追封皇二女爵位为和硕怀恪公主,雍正帝尚活着的儿子弘时、弘历、弘昼、福惠、福沛均未封爵位(其生母分别是齐妃、熹妃钮祜禄氏、纯悫皇贵妃、敦肃皇贵妃)。 雍正五年,皇四子弘历娶妻富察氏。完婚后,弘历由紫禁城的毓庆宫移居干西二所(日后改名为重华宫)。六年,他的一位妾室富察氏为他生下了第一个孩子长子永璜。十一年(1733年),雍正皇帝第一次封皇子爵位(那时雍正帝儿子只剩下两位:熹妃钮祜禄氏子弘历与裕妃子弘昼):弘历封和硕宝亲王爵位、弘昼封和硕和亲王爵位。住地获赐名「乐善堂」,未外设王府。 十三年5月。雍正命果亲王允礼、皇四子宝亲王弘历、皇五子和亲王弘昼、及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户部尚书公庆复、礼部尚书魏廷珍、刑部尚书宪德、张照、工部尚书徐本、正红旗汉军都统李禧、正黄旗汉军都统甘国璧、仓场侍郎吕耀曾,俱办理苗疆事务。 由于皇四子弘历行事恩威并施,手段宽猛相济,雍正帝时常指派他作为自己的钦差出京办事,以及参与西北准部用兵、西南改土归流的决策。政治上的能力,使其自己渐渐得到了父亲恩宠。 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二十三日(10月8日),雍正帝驾崩。宣读遗诏:『宝亲王皇四子(弘历),……圣祖康熙皇帝于诸孙之中,最为钟爱,抚养宫中,恩逾常格……与和亲王(弘昼)同气至亲,实为一体……俾皇太子弘历成一代之令主』。宝亲王皇四子弘历登基,是为乾隆帝。乾隆弘历以雍正驾崩前遗命尊生母熹贵妃钮钴禄氏为崇庆皇太后。封和亲王弘昼之母裕妃耿氏为皇贵太妃。九月,曾抚养过弘历为皇子时的慈母悫惠皇贵妃、惇怡皇贵妃各加封号晋封太妃(雍正不立两位前朝的皇考太妃之位)。十一月,大学士等议奏崇庆皇太后父四品典仪官凌柱封一等承恩公、母为一品夫人。 同时遗诏命庄亲王允禄、果亲王允礼、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为辅政大臣,辅佐新君处理政务。 乾隆帝即位后,以「宽猛相济」理念施政,先后平定新疆、蒙古,还使四川、贵州等地继续改土归流,人口不断增加,在乾隆末年时突破了三亿大关,约占当时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统治期间与康熙、雍正二朝合称「康雍乾盛世」(或称康乾盛世)。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下令编纂《四库全书》,历时9年成书,是当时世界上最为庞大的百科全书。 同时,乾隆为了打击朋党以及加强对人民主要是汉人的思想控制,大兴文字狱,并借此焚书箝制汉人反清思想的传播。郭成康指出,乾隆查办禁书的目的就是要彻底消灭部分汉人中的反满思想;然而,乾隆当时民族矛盾和斗争的情况已经逐渐缓和、并且在汉族臣民已承认了清朝对全国的统治的情况下,乾隆将民族矛盾和斗争的严重性夸大,在有关文字狱和禁书的决定中作了错误估计,并且表现得过度敏感。此外,在乾隆时期的文字狱的中,针对的并非只有汉族,牺牲者中亦有满族如鄂昌。 中期以后,乾隆多次下江南,有安抚百姓,检阅军队,视察水利,增加科举以及免除税收之举。 乾隆五十一年十一月廿六日(1787年1月16日),台湾爆发林爽文事件,满清虽利用台湾闽客之间的族群对立,但战事旷日废时,要至福康安率大兵登陆后,方于四个月内镇压此乱。并将林爽文凌迟斩首,女眷发放边疆做奴,十五岁以下男童连坐犯被押解至北京阉割。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英国遣使乔治·马戛尔尼于乾隆83岁时到中国寻求驻节,但双方出现与乾隆皇帝会面采「单膝下跪」(英方主张)或「三跪九叩」(中方主张)的礼仪之争,最后以“单膝下跪”而为礼。 乔治·马戛尔尼在回国后向英国议会写出报告:“中国是一艘破旧的大船,150年来,它之所以没有倾覆,是因为幸运的遇见了极为谨慎的船长。一旦赶上昏庸的船长,这艘大船随时就可能沉没。中国根本就没有现代的军事工业,中国的军事实力比英国差三到四个世纪”。而在马戛尔尼的日记中却有以下记载:“中国工业虽有数种,远出吾欧人之上,然以全体而论,化学上及医学上之知识,实处于极幼稚之地位。”,又称:「中国政府的行政机制和权力是如此的有组织和高效,有条件能够迅即排除万难,创造任何成就。」。 为了打击官员们的腐败行为乾隆鼓励人们秘密向他汇报官员们的可疑行为,收受贿赂、欺诈、任人唯亲、滥用职权和瞒报等,例如福建大狱案,至于控诉的真假则由皇帝决定,在其统治初期坚定了惩治贪腐的决心,下令任何案件只要涉赃额超过一千两,案犯就将斩立决。然而到了乾隆统治的后半期,官员贪污这一严重问题再次出现,到了晚期每隔几年就会爆出一些重大案件及弹劾案,当时年迈的乾隆已经没有初时的魄力去严惩官员们的渎职行为,有学者指出:「从乾隆看来,在这些欺诈行为中也存在一些积极因素,其中之一便是所有被没收的贪官污吏的家产都流入了乾隆的腰包,大大增加了他的财富。而财政赤字和粮食亏空则由那些被免官员的继任者负责。另一个积极因素是满、汉官员都卷入了这种犯罪,这样乾隆就无须担心存在汉官通过腐败来故意破坏国家政治体制的阴谋。但是,看到那些本应更加效忠皇帝的满洲官员同样也在做着有损皇帝统治之事时,乾隆也会感到不太舒服。不过,好在还有一些值得依靠的、公正廉明的官员让乾隆感到些许安心,这些人对乾隆总是以诚相待,不收受贿赂,不会为了一己私利而欺君罔上。他们之中多数是满洲人,包括阿桂和傅恒」。 乾隆五十年之后,睡眠减少,“寅初已懒睡,寅正无不醒。”,左眼视力下降,年过七十之后,“昨日之事,今日辄忘;早间所行,晚或不省。” 乾隆登基时表示过若蒙眷佑,得在位六十年,即当传位嗣子,不敢上同皇祖纪元六十一载之数。因此乾隆六十年(1795年)传位予十五子颙琰(嘉庆帝),自称太上皇,但军国大事及用人皆由乾隆躬亲指教,嘉庆帝朝夕敬聆训听,直至嘉庆四年正月初三日驾崩于北京紫禁城养心殿内(1799年2月7日),享寿八十八岁。安葬于清裕陵。 1928年,乾隆去世近一百三十年后,军阀孙殿英看准了乾隆帝陵墓及慈禧太后陵墓的珍贵财宝,藉演习之名,率其部下盗掘乾隆帝及慈禧太后之陵墓。士兵为得棺内珠宝,将乾隆梓棺劈开并大肆搜掠,乾隆帝-{后}-遗骸四散在地,情况奇惨;及后溥仪派人前往收拾,亦只能找回部份遗骸,勉强砌回主体,并将帝-{后}-遗骸合葬一棺,重新行葬。 乾隆帝好诗、书、画,作品极多,作诗多达四万首(38630首)。其作品多采用「御题」做题跋。紫禁城宫殿内绝大部份的匾额,楹联,亦是出自其御笔。乾隆在宫中收藏的名家书画上题诗用印的嗜好,被认为有一定的史料价值,但这种行为也破坏了原作品的艺术价值。 乾隆五十七年,乾隆亲自撰写成《十全武功记》,自诩「十全老人」。命人以满、汉、蒙、藏四种文字刻碑,昭示其武功。「十全武功」指“平准噶尔为二,定回部为一,扫金川为二,靖台湾为一,降缅甸、安南各一,即今二次受廓尔喀降,合为十”。 坊间野史指乾隆之母为汉人(非汉军旗),甚至有出自汉人之家(海宁陈家),并非雍正帝亲生子之说,故认为乾隆为汉族后裔,但未被完全证实。乾隆帝的六次南巡亦被认为是去浙江海宁探望亲生父母陈世倌夫妇。金庸所著的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正是以此传说为蓝本。 另外,关于乾隆出生之处也有争议,一说在雍亲王府(雍和宫),另一说则是在承德避暑山庄狮子园,而且避暑山庄一说是由嘉庆皇帝亲口提起,这也是野史会传出乾隆是由避暑山庄汉人宫女所生的原因。 在各种民间传说中,乾隆帝被描绘成风流天子。民国初年,就盛行香妃的传说。至今,关于香妃以及乾隆帝与平民女子的爱情故事为主题的各类文学、戏剧、影视作品,络绎不绝。另外在大臣中,乾隆帝对傅恒之子福康安最为优待。民国后,多传说福康安为他与傅恒夫人的私生子。 民间对乾隆帝六次南巡亦多有演绎,或称之“乾隆下江南”。当代广告中,声称乾隆帝在南巡过程中曾品尝过某种美食的例子不胜枚举。 皇后 皇贵妃 贵妃 妃 嫔 贵人 常在 答应 格格 待考
wiki_zh\AA\wiki_09
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 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简称中共中央政治局或中央政治局,由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选举产生,是中国共产党中央领导机构。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中共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务委员会”在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闭会期间行使中央委员会的职权,会议由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召集。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闭会后其职权由党代会转移到中央委员会,再转移到中央政治局,最后转移到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即党代会职权实现了三次转移,因前三者均无常设机构履行其职能。 中共中央政治局从1927年5月的五届一中全会开始设立。1943年4月20日中央政治局通过《中共中央关于中央机构调整及精简的决定》规定:在两次中央全会之间,中央政治局担负领导整个党的工作的责任,有权决定一切重大问题。中央政治局是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最高领导机构,党政军各机构则是它的办事机构和执行部门。 中共中央政治局的成员称“中央政治局委员”,或“政治局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治局委员一般都在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等国家机构、中共中央各部门或各省市的党政机关担任主要职务,按惯例可以被称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和政治局全体会议提名全国政协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常务委员;省部级正职人选也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中央政治局常委属于国家级正职的一级领导职务,而中央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属于二至三级干部。 自1982年中共十二大废除中共中央主席和中共中央副主席职务开始,政治局委员的排名“按姓氏笔画为序(简体)”,不同于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和中央书记处按担任者党内地位的排名方法。 中央政治局组成人员预备人选条件是63周岁以下正部长级以上干部和军队正大军区职干部。政治局与其它中央党组织一样,采用“等额选举”推选其成员。 此外,中共中央委员会和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人选推荐、考察、提名工作,始终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和中央政治局领导下进行。 中共十九届一中全会2017年10月25日上午选举习近平为中共中央总书记,选举习近平、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其排名顺序按党内的资历和地位,有严格规定与含义。
wiki_zh\AA\wiki_09
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 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简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是中国共产党最高权力机关的常设机关,实际上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机关,由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选举产生。其成员(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简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领导层。目前中央政治局常委由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产生,由习近平、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七位常委组成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其中习近平和李克强在2007年中共十七届一中全会上首次当选,另外五人在2017年中共十九届一中全会上当选常委。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从1928年7月六届一中全会开始设立。1934年1月六届五中全会到1956年9月中共八大,改称中共中央书记处。1945年中共七大,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当选中央书记处书记,被称为「五大书记」,地位等同后来的政治局常委。从八大起,又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原来的五大书记全部当选政治局常委。此后仍有中共中央书记处,但只是处理日常事务机构或办事机构。 《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中央政治局和它的常务委员会在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闭会期间行使中央委员会的职权。虽然并未单独规定常委会的职权,但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国共产党领导国家,而党的中央委员会是党的最高领导机关,因此中央政治局全体会议及其常务委员会,是领导中国共产党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具有最高权力的日常机构,是党和国家的双重权力核心,其成员包括党、政、军等各方面的最高负责人。 在常委会人选问题上,按照党章,作为中共中央主要负责人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必须从中央政治局常委中产生,同时位列常委首席,召开并主持常务会议。但按照惯例,历任国务院总理实际上也必定由中央政治局常委担任。其它重要职务的担任者,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中央军委主席、全国政协主席、中共中央书记处排名第一的书记、中共中央纪委书记(除十四届)、国务院排名第一的副总理,在多数情况下由政治局常委担任。中共中央文明委主任从2002年的中共十六大开始由中央政治局常委担任,国家副主席和中共中央政法委书记也曾经分别由十五到十七届和十六到十七届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担任。 另外,1956年中共八大至1982年中共十二大召开前的党章中曾设有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一职,任此职者皆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副主席在党内的排名仅次于中央委员会主席,高于其它非党副主席的常委。十二大通过的党章废除了党主席和副主席的设置,还规定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和中共中央纪委第一书记这三个职务的担任者必须从中央政治局常委中产生,当时中共元老邓小平和陈云分别担任了这三个要职。这项规定在中共十三大邓小平等退出政治局常委会后取消。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最高层领导人,级别为“国家级正职”(正国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的政治局常委名单的顺序一般按资历和职位排列,反映其在党和政府的地位,在正式场合的出席名单等很少发生次序更迭,故常有党内第几把手的说法。不过,常委的排名一般由党内资历和地位决定,因此有时候不一定与任职者官职的高低挂钩,人数也不一定是单数,例如在中共十二大选出的六位常委,身为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名列第一,任职中央军委副主席的叶剑英排名第二,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却排名第三,任职国务院总理的赵紫阳排名第四,比排名第五的国家主席李先念要前,作为中纪委第一书记的陈云则名列第六。 常委会的内部决策机制仍不十分清楚,但一般认为在重大问题表决上采取简单多数制,每个常委的表决权并不因其职务或资历的高低而有所区别。十六届和十七届政治局常委人数由十四届、十五届时的7人增至9人,而十八届又恢复为7人。 自1927年至今(2017年)为止共有66人进入过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 废除党主席和副主席的设置,以总书记为“中共中央主要负责人”。
wiki_zh\AA\wiki_09
费加罗的婚礼 《费加罗的婚礼》(Le Nozze di Figaro)是奥地利作曲家沃夫冈·阿玛迪斯·莫札特最杰出的三部歌剧之一,为一喜歌剧,完成于1786年,意大利语脚本由洛伦佐·达·彭特根据法国戏剧家博马舍的同名喜剧改编而成。 博马舍的《费加罗的婚礼》是他在1770年代创作「费加罗三部曲」中的第二部,于1784年4月27日在巴黎法兰西剧院首演,其时法国正处于大革命的前夕,这部喜剧对揭露和讽刺封建贵族起了很大的作用。虽然这部喜剧在整个欧洲都获得好评,但奥地利皇帝约瑟夫二世却禁止在维也纳上演这一剧目。莫扎特所请的脚本作家达·彭特是当时的宫廷诗人,由于他多次出面争取,最终皇帝于第二年为了缓和国内的一些冲击而口头批准改编版歌剧上演。莫扎特用了两年时间谱曲,他在创作这部歌剧时保留了原作的基本思想,那愚蠢而又放荡的贵族老爷与获得胜利的聪明仆人之间的鲜明对照即为整个剧情发展和音乐描写的基础。 《费加罗的婚礼》的序曲部分短小精致,可算是名曲之一。莫扎特采用了交响乐的手法,歌剧中的音乐主题虽然没有出现,但是总的风格保持一致,都是以奏鸣曲式写就的。由管弦乐带出的两个主题一快一缓,很好的交代了全剧幽默、机智、快活的基调。也因其完整,充满活力而且效果显著,颇能调动气氛,这段序曲常常脱离歌剧而单独演奏。 一角是全剧的亮点,莫扎特以传统的喜歌剧手法为其谱曲,在急口令式的歌唱同时又赋予了人物坚定机智的性格,他在第一幕第八场中送凯鲁比诺去从军时所唱的咏叹调“再也不能”()最有名,因其曲调轻松活泼,耳熟能记,所以广为传唱。这个角色不同于其在《塞维利亚的理发师》中是女中音,此处她属于抒情女高音,优雅而矜持,因为这个人物的矛盾复杂的心理,所以较难把握,如在第二幕中的摇唱曲。与她相对的是苏珊娜,其相当于歌剧中丫鬟的角色,因此莫扎特给出的唱段比较活泼质朴,其中还用了大量的宣叙调。此剧用次女高音演唱男童仆凯鲁比诺,他的咏叹调比较天真可爱。莫扎特用轻快跳跃的旋律、简洁明快的乐句生动地描绘了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年那不安定的心态。在《费》中有着多处重唱,对于剧情的展开及人物性格的刻画都启着重要的作用。在第三幕的第十场,罗西娜与苏珊娜写信时的两重唱不仅曲调,歌词也极为优美。做着同一件事的两个人所怀着的不同的感情在重唱中的到了充分的体现。另外,在第二幕中有一段很长的重唱,一重一重的把剧情推向戏剧冲突的高潮。从伯爵怀疑夫人的房间里藏有男人而开始的两重唱,到门打开后苏珊娜出现的三重唱,接着园丁加入成为四重唱,最后以七重唱结束。 1786年5月1日,《费加罗的婚礼》于维也纳奥地利国家剧院首演,由莫扎特本人亲自担任指挥。由于此剧题材敏感,上演期间国内的贵族大为愤慨,皇帝个人虽然很欣赏这部作品,但迫于压力,曾多次要求莫扎特删改内容。德语版本于1790年在柏林上演。 十七世纪中叶,西班牙塞维利亚近郊。 今天晚上,费加罗(男中低音或男低音)将和苏姗娜(女高音)结婚,婚礼就在他们的主人(Conte d'Almaviva,男中音)家里举行。这个时候,两个人正在他们的新房里忙碌,苏姗娜坐在镜子前面梳妆打扮,而一旁的费加罗则苦思冥想如何安排伯爵送的大床。 费加罗打量着房间的每一个角落,比划着适合放置新床的位置。苏姗娜转头叫他看看自己装扮得是否得体。见费加罗不置一词,苏姗娜便对他说老爷把这间离他卧室不远的屋子给他俩很值得怀疑,他们要当心。说完,苏姗娜被夫人叫出去。费加罗想着伯爵若真的不怀好意,他也有办法对付。 外面,巴托罗医生(Bartolo,男低音)和他的女管家(Marcellina,女高音)来了,她拿出一张字据,上面写着:我借了您的钱,如无力偿还,便和您结婚,费加罗。这老女人很喜欢费加罗,听说他今晚要结婚,所以着急的想请医生帮忙,以此为理由来阻止。巴托罗曾是罗西娜的监护人,以前由于费加罗的干预使他无奈之下让罗西娜嫁给伯爵,所以一直怀恨在心,眼看着报仇的机会来了,感到非常痛快,答应玛赛利娜的请求后便立刻离开去办理。 苏姗娜进房间的时候看到自己的情敌玛赛琳娜,心中有气,但两人都十分克制。表面上看起来温文尔雅,可不久便互相指责,争吵到最后,玛赛利娜认了输,苏姗娜笑着看她离开。 此时,童仆凯鲁比诺(Cherubino,次女高音)愁眉苦脸的来找苏姗娜,他说老爷看到他和园丁的女儿巴巴丽娜(Barbarina,女高音)昨天晚上幽会很愤怒,并要把他赶走。现在他正为这事担心,希望能找女主人帮他求情。凯鲁比诺处于情窦初开的年龄,一看见女人就不知所措,苏姗娜安慰他。 正说着,伯爵来了,凯鲁比诺吓的藏在一条被单下。不知情伯爵以为只有苏姗娜一个人在屋里,便放肆的向她求爱。突然门外传来了音乐教师巴西利奥(Don Basilio,男高音)的声音,伯爵急忙也躲起来。 巴西利奥喜欢在人背后议论,他兴奋得说着伯爵夫人罗西娜(女高音)与凯鲁比诺之间有点是非。藏在椅子后面的伯爵听得气愤,跳出来大骂凯鲁比诺,没想到他一边说一边随手提起被单,当他看到凯鲁比诺的时候简直要发疯了。 就在这时,费加罗与一大群农民涌进房间。人们捧着鲜花大声赞扬伯爵废除家奴结婚时主人享有的「初夜权」。当着众人,伯爵尴尬地表示这是他应该的。于是可怜的凯鲁比诺成了出气桶,伯爵罚他去当兵。看到凯鲁比诺丧气的样子,费加罗则鼓励他,要他放下爱情,勇敢的到战场上去开创远大前程。 这一边,伯爵夫人罗西娜独自待在房中。今天晚上这里将有一场婚礼,但是她却感到无比的空寂。她也有过美好的日子,可是现在爱情已不知去向。 苏姗娜领着费加罗来到伯爵夫人的房间。他们决定联合起来对付伯爵,首先要伪造一封密告夫人与人幽会的信,然后由苏姗娜出面约伯爵晚上在花园里幽会,但其实是凯鲁比诺假扮的苏姗娜,用这个办法使伯爵感到羞愧。 身穿军装的凯鲁比诺来向夫人和苏姗娜告别。他们告诉他费加罗的计划,请他帮助。伯爵夫人仔细地查看那张从军令,她发现伯爵由于匆忙忘了盖印章,因此还可以挽回。 门外传来伯爵的声音,穿着女装的凯鲁比诺赶紧藏到隔壁的休息室里,苏姗娜也藏在窗帘后面。罗西娜打开门,伯爵气急败坏的进来。看到妻子脸色有异他便疑心房间里是否藏著男人,夫人一口否认,伯爵拿着一封告密信,他说自己都知道了。伯爵追问休息室的门为何锁上,夫人说是苏姗娜,但是钥匙掉了。伯爵不相信她,便拉了她一起去拿工具开门。趁他们还没有回来,苏姗娜与凯鲁比诺交换位子,让他从窗口跳出去,自己则躲进小房内。 伯爵与夫人回来,他立刻奋力橇门。不知情的伯爵夫人十分害怕,招供说凯鲁比诺躲在里面,伯爵更是愤怒。但门橇开来,看见出门者是苏姗娜,两个人都大吃一惊。如此,伯爵只得向妻子道歉。可是园丁这时却跑来报告说刚才有一人从阳台上跳下去,把花盆打碎了。罗西娜正感为难,幸好费加罗及时赶到,承认刚才是他与苏姗娜在休息室中相会,为怕伯爵责备便跳下窗台。 事情解释清楚,婚礼将要开始,而医生带着玛赛利娜来宣布:费加罗必须按照约定同玛赛利娜结婚。瞬间,个人的心情转变。伯爵心中暗喜,苏姗娜却急得不知如何是好,费加罗则感到无奈,而玛赛利娜笑容满面。最开心的要数医生了,看到费加罗也有今天他几乎要欢呼了。 众人离去后,伯爵独自留在客厅,对于之前所发生的事情仍感困惑。不久,他们带了一位法官回来,审判开始。玛赛利娜表示她不要费加罗还钱,只要娶她为妻。问题看似简单却又复杂,结果意外查出了费加罗的身世,他是玛赛利娜与医生巴托罗的私生子。这样一来,事情出现转机,因为母子不能成婚,原本紧张的气氛由认亲重逢的喜悦代替,只有伯爵不太满意。 趁着混乱,苏姗娜把信塞进伯爵手里,而伯爵不小心遗失了别在信上的别针。黄昏时分只见巴巴丽娜提着灯在地上寻找别针,费加罗正巧经过便询问她,巴巴丽娜据实回答,说是老爷要她给苏姗娜一封信,而上面的别针不见了。听完,费加罗的心中起疑,难道所有的女人都是不忠实的,他向自己的母亲抱怨。而玛赛利娜却不相信苏珊娜不忠。 费加罗前去找医生及音乐教师,他要他们藏在花园中等待他的暗号,如果苏姗娜真的背叛他,他将会报仇。费加罗心中痛苦万分,他几乎要诅咒这个世界上所有的女人,认为她们都是计诱男人的女巫。 夜色渐深,苏姗娜和罗西娜对换了服装,在一片昏黄朦胧中无人能辨。这个时候苏姗娜已经发现了躲在一边的费加罗,但她并不点穿,心想捉弄一下他也不妨。 晚风清凉,花园中静悄悄的,看上去似乎只有扮作苏姗娜的罗西娜一人,她有一点矛盾也有一点紧张,她所等的人是自己的丈夫,那个人期盼的却不是她。伯爵兴高采烈的来到花园,现在苏姗娜终于要属于他了。 花园的暗处,费加罗也看明白了。可是他对此感到生气,便将错就错,对身边假装伯爵夫人的苏姗娜表示爱慕的心意。这下,苏姗娜气得撕破了伪装,不过在费加洛说明后,两人又归于和好。此时伯爵路过,将苏珊娜误认为与费加洛暗通款曲的夫人,气的召集众人、当众痛斥他们,但真正的夫人也跟著登场,使伯爵发现自己犯下大错。伯爵羞愧万分,向夫人下跪道歉,并得到夫人宽恕。全剧遂在众人的大合唱中结束。
wiki_zh\AA\wiki_09
喜歌剧 喜歌剧()指前古典主义时期在意大利首先出现的一种新型的歌剧形式。通常包括的角色不多,常对喜剧性的人物进行讽刺,脚本多采用现实题材,通常用方言写成。咏叹调的旋律比较简单而动听,并使用宣叙调代替对白。意大利的喜歌剧()最早作为正歌剧的幕间剧出现,19世纪前半叶趋于衰落。法国喜歌剧成型于18世纪初,早期具有喜剧性内容,以说白与歌唱并用为特征。19世纪末,与法国大歌剧已无显著区别。
wiki_zh\AA\wiki_09
博马舍 皮埃尔-奥古斯坦·卡隆·德·博马舍(,),出生于巴黎钟表匠家庭。13岁时就辍学在家,但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终于成为知识渊博,才气横溢的作家和社会活动家。 博马舍是法国继莫里哀之后又一杰出的喜剧作家,他的优秀剧作起着从古典主义向近代戏剧过渡的桥梁作用。1772年完成了以费加罗为主人公的第一部戏剧《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又名《防不胜防》);1778年完成了《费加罗的婚礼》(又名《狂欢的一日》),于1784年在法兰西剧院首次公演,取得惊人成功。1792年完成《费加罗三部曲》的最后一部《有罪的母亲》,思想性艺术性都不如前两部,反映了剧作家革命精神的衰退。
wiki_zh\AA\wiki_09
京都大学 京都大学(;英语译名:),简称京大(きょうだい),是一所本部位于日本京都市左京区的国立研究型综合大学。京大前身是日本第2所旧制帝国大学-京都帝国大学(1897年),亦为京都学派的发祥地。 京大学术排名世界第32位、化学世界9强。截止2018年,京都大学的校友、教职工及研究人员中,总共有18位诺贝尔奖得主(其中校友和教授共10位)、2位菲尔兹奖得主、1位图灵奖得主。 京都大学起源于日本第2所旧制帝国大学「京都帝国大学」,「自由的学风」、「自重自敬」是大学讴歌的精神基础。京都大学吉田校区则是京都大学总部的所在地。 京大在学部(学院)、学科(学系)之外设置了14个独立研究所、17个研究中心,是日本各大学之中最多的(截至2010年3月为止)。其中9个研究所·研究中心具有「」属性,对其他大学与研究机构进行支援。「在广泛的领域中,代表日本的学术研究基础」就是京都大学的社会功能。 京大在海内外的大学排名(综合)榜中,一贯获评日本第2,仅次于东京大学。2015年-2016年的排名数据各为: 迄2016年止,京大校友获得的自然科学类诺贝尔奖、菲尔兹奖、拉斯克奖以及盖尔德纳国际奖人数,皆为全国大学之首。 京大校园位处被称为「大学生的城市」之京都市区东北部,稍离市中心闹区一带,周边幽雅闲静,人文气息浓厚。强调学生的自主权、承袭旧制第三高等学校的「自由的学风」。早年每逢京大年度庆典「11月祭」,设立于原第三高等学校(现京都大学吉田南校区)内的折田先生像(前校长铜像)都会遭到恶搞涂鸦,校方多次劝阻无效,索性将铜像撤去。然每年三月入学考试放榜之后,至新学年度开学后的四月中旬,学长姊会制作新的折田先生像以迎接新生。开学典礼、毕业典礼也充斥者奇装异服。 京都大学前身是1869年5月建立的第三高等学校。1897年利用甲午战争的中国赔款,高校的法学部及工学部组成京都帝国大学,高校改设大学预科。同年设置理工科大学。1899年设置法科大学以及医科大学。1906年设置文科大学。(帝国大学不设学院,下设分科大学)大约20年后这些分科大学改称学部(学院之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学制改革中,第三高等学校剩余的部分(大学预科)并入京都大学。 绝大部份的学部和大学院都被设置在吉田校区。 有为了学生和教职员而设置的校车在运行。吉田(本部构内)~宇治间(通称宇治巴士)一日间来回六趟、吉田~桂间一日间来回七趟、宇治~桂间一日间来回三趟、需要时间皆为五十分钟到一个小时左右。但是因为塞车等原因,很难确保能够准时,而且末班车的时间相当早,在那之后就只能利用大众交通运输公具,因此在学生之间也有不满的声音。 最早这一称谓用来指代哲学系教授西田几多郎和田辺元所开创的一种新的哲学思想,后来这一词语延伸至法学,经济学等其他领域,京都学派对日本的哲学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 1933年在京都大学发生的泷川事件(京大事件),使日本社会开始反思学术界的思想自由和大学存在的意义。战后黑泽明导演指导的《我于青春无悔》(わが青春に悔なし)就是以这一事件为背景。 1933年,法学部的泷川幸辰教授在其著作《刑法讲义》、《刑法读本》中,对于《通奸罪》只适用于妻子一方的法律提出批判。泷川的这一主张,遭到了贵族院议员菊池武夫和政友会宫泽裕等人的攻击,被指责为共产主义的学说,因此上述著作被禁止发售。斋藤实内阁的文部大臣鸠山一郎甚至对京大校长小西重直提出罢免泷川的要求。尽管校长拒绝了这个要求,但根据文官分限令,泷川仍被迫停职。 面对这个事态,京大法学部全体31位教授提出辞职以表抗议,但是未得到学校当局和其他学部的支持。接着,小西校长也被迫辞职,随着强硬派的新任校长松井元兴上任,事件迅速得到了平息。最终导致了泷川教授被免职,佐佐木惣一(后为立命馆大学校长)、宫本英雄、森口繁治、末川博等教授也被免职,其余14名教官辞职的结果。 中国上海交通大学世界大学学术排名: 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 URAP世界大学排名: 英国QS(Quacquarelli Symonds)机构QS世界大学排名: 京大相关人物有19人获得诺贝尔奖。现校友涵盖若干菲尔兹奖、沃尔夫奖、拉斯克奖、罗伯·柯霍奖、盖尔德纳国际奖以及达尔文奖章()得主、五名日本首相以及四名芥川赏得主。
wiki_zh\AA\wiki_09
算法 -{zh-hans:;zh-hant:}- 算法(),在数学(算学)和电脑科学之中,为任何良定义的具体计算步骤的一个序列,常用于计算、和自动推理。精确而言,算法是一个表示为有限长列表的。算法应包含清晰定义的指令用于计算函数。 算法中的指令描述的是一个计算,当其时能从一个初始状态和初始输入(可能为空)开始,经过一系列有限而清晰定义的状态最终产生输出并停止于一个终态。一个状态到另一个状态的转移不一定是确定的。随机化算法在内的一些算法,包含了一些随机输入。 形式化算法的概念部分源自尝试解决希尔伯特提出的判定问题,并在其后尝试定义或者中成形。这些尝试包括库尔特·哥德尔、雅克·埃尔布朗和斯蒂芬·科尔·克莱尼分别于1930年、1934年和1935年提出的递归函数,阿隆佐·邱奇于1936年提出的λ演算,1936年的Formulation 1和艾伦·图灵1937年提出的图灵机。即使在当前,依然常有直觉想法难以定义为形式化算法的情况。 算法在中国古代文献中称为“术”,最早出现在《周髀算经》、《九章算术》。特别是《九章算术》,给出四则运算、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开平方根、开立方根、求素数的埃拉托斯特尼筛法,线性方程组求解的算法。三国时代的刘徽给出求圆周率的算法:刘徽割圆术。 自唐代以来,历代更有许多专门论述“-{算法}-”的专著: 而英文名称「algorithm」来自于9世纪波斯数学家花拉子米(比阿勒·霍瓦里松,波斯语:,拉丁转写:al-Khwarizmi),因为比阿勒·霍瓦里松在数学上提出了算法这个概念。「算法」原为「algorism」,即“al-Khwarizmi”的音转,意思是“花拉子米”的运算法则,在18世纪演变为「algorithm」。 欧几里得算法被人们认为是史上第一个算法。 第一次编写程序是爱达·勒芙蕾丝()于1842年为巴贝奇分析机编写求解解伯努利微分方程的程序,因此爱达·勒芙蕾丝被大多数人认为是世界上第一位程序员。因为查尔斯·巴贝奇()未能完成他的巴贝奇分析机,这个算法未能在巴贝奇分析机上执行。 因为「well-defined procedure」缺少数学上精确的定义,19世纪和20世纪早期的数学家、逻辑学家在定义算法上出现了困难。20世纪的英国数学家图灵提出了著名的图灵论题,并提出一种假想的计算机的抽象模型,这个模型被称为图灵机。图灵机的出现解决了算法定义的难题,图灵的思想对算法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高德纳在他的著作《计算机程序设计艺术》里对演算法的特征归纳: 算法的核心是建立问题抽象的模型和明确求解目标,之后可以根据具体的问题选择不同的模式和方法完成算法的设计。 完全遍历法和不完全遍历法:在问题的解是有限离散解空间,且可以验证正确性和最优性时,最简单的算法就是把解空间的所有元素完全遍历一遍,逐个检测元素是否是我们要的解。这是最直接的算法,实现往往最简单。但是当解空间特别庞大时,这种算法很可能导致工程上无法承受的计算量。这时候可以利用不完全遍历方法——例如各种搜索法和规划法——来减少计算量。 分治法:把一个问题分割成互相独立的多个部分分别求解的思路。这种求解思路带来的好处之一是便于进行并行计算。 动态规划法:当问题的整体最优解就是由局部最优解组成的时候,经常采用的一种方法。 贪婪算法:常见的近似求解思路。当问题的整体最优解不是(或无法证明是)由局部最优解组成,且对解的最优性没有要求的时候,可以采用的一种方法。 线性规划法:见条目。 简并法:把一个问题通过逻辑或数学推理,简化成与之等价或者近似的、相对简单的模型,进而求解的方法。 递归方法与迭代方法 顺序计算、并行计算和分布式计算:顺序计算就是把形式化算法用编程语言进行单线程序列化后执行。 确定性算法和非确定性算法 精确求解和近似求解 算法是计算机处理信息的本质,因为计算机程序本质上是一个算法来告诉计算机确切的步骤来执行一个指定的任务,如计算职工的薪水或打印学生的成绩单。一般地,当算法在处理信息时,会从输入设备或数据的存储地址读取数据,把结果写入输出设备或某个存储地址供以后再调用。 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指算法需要消耗的时间资源。一般来说,计算机算法是问题规模formula_1的函数formula_2,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也因此记做 算法执行时间的增长率与formula_2的增长率正相关,称作,简称时间复杂度。 常见的时间复杂度有:常数阶formula_5,对数阶formula_6,线性阶formula_7,线性对数阶formula_8,平方阶formula_9,立方阶formula_10,...,formula_11次方阶formula_12,指数阶formula_13。随着问题规模formula_1的不断增大,上述时间复杂度不断增大,算法的执行效率越低。 算法的空间复杂度是指算法需要消耗的空间资源。其计算和表示方法与时间复杂度类似,一般都用复杂度的渐近性来表示。同时间复杂度相比,空间复杂度的分析要简单得多。 算法不单单可以用计算机程序来实现,也可以在人工神经网络、电路或者机械设备上实现。 这是算法的一个简单的例子。 我们有一串随机数列。我们的目的是找到这个数列中最大的数。如果将数列中的每一个数字看成是一颗豆子的大小,可以将下面的算法形象地称为「捡豆子」: 以上算法在中国大陆的教科书中通常被叫做“打擂法”或者“循环打擂”:在一个for循环中,每轮循环都有新的挑战者。若挑战者胜的话,挑战者做新擂主,否则擂主卫冕。for循环结束后输出最后的擂主。 下面是一个形式算法,用ANSI C代码表示 求两个自然数的最大公约数 设两个变量formula_15和formula_16 用ANSI C代码表示 利用if函式以及递回则能做出更为精简的程式码,更可省去交换的麻烦。(但是也因为递回呼叫,其空间复杂度提高)
wiki_zh\AA\wiki_09
Pascal (程式语言) Pascal是一个有影响的面向对象和面向过程编程语言,由尼克劳斯·维尔特在1968年9月设计,在1970年发行,作为一个小型的和高效的语言,意图鼓励使用结构化编程和数据结构进行良好的编程实践。 称作Object Pascal的一个衍生是为面向对象编程设计的。 Pascal基于ALGOL编程语言,为纪念法国数学家和哲学家布莱兹·帕斯卡而命名。维尔特后来开发了类似Pascal的Modula-2和Oberon。在开发Pascal之前,维尔特开发了语言Euler,然后开发了Algol-W。 最初,Pascal在很大程度上但不是完全地为了教授学生结构化编程。很多代学生已使用Pascal作为本科课程的入门语言。Pascal的变种也逐渐地用于从研究项目到PC游戏和嵌入式系统的所有领域。更新的Pascal编译器存在于广泛使用它的领域。 GCC,Gnu C编译器,最初是用Pascal的一种方言Pastel编写的(见GCC#概观)。Pascal是Apple Lisa和早期Mac开发使用的高级语言;最初Macintosh操作系统的部分是从Pascal源代码手工翻译成Motorola 68000汇编语言的。流行的排版系统TeX是由高德纳使用基于DEC PDP-10 Pascal的最初文学编程系统WEB编写的,而像Total Commander的应用是使用Delphi(即Object Pascal)编写的。 Object Pascal仍然广泛用于开发像Skype这样的Windows应用。 维尔特的意图是,基于结构化编程,创建一个高效(无论是编译速度还是生成代码)的运行速度。Pascal植根于Algol 60语言,但是也引进了一些概念和机制,使程序员(在Algol的标量和数组之上)能定义他们自己的复杂(结构化)数据类型,也使建立诸如"lists"、"trees"和"graphs"这样的动态和递归数据结构更容易。这些重要的特性包括"记录"、"枚举"、"子范围"、使用关联"指针"去"动态"分配变量和"集合"。为了使这些有可能和有意义,Pascal在所有对象上有一个强类型,意味着如果不使用"显式"转换,一种数据类型不能转换或解释成另外一种。类似的机制是今天许多编程语言的标准。影响Pascal开发的其它语言是COBOL、Simula 67和维尔特自己的Algol-W。 Pascal,像今天的许多编程语言一样(但是不像C家族的绝大多数语言),允许任意层次的嵌套过程定义,也允许过程和函数内部的绝大多数种类的定义和声明。这使得一个非常简单和一致的语法,能让一个完整的program与一个单独的procedure或function语法上近似相同(当然除了关键字本身外)。 第一个Pascal编译器是在Zurich为CDC 6000系列大型计算机家族设计的。维尔特报道,在1969年第一次使用Fortran实现的尝试没有成功,由于Fortran不足以表达复杂的数据结构。第二次尝试以Pascal语言本身来制定,并在1970年代中期实施。由于许多Pascal编译器已类似地自托管,即编译器本身是以Pascal编写的,因此在新特性加入语言或编译器移植到一个新环境时编译器通常能重编译其本身。用C编写的GNU Pascal编译器是一个显著的例外。 1972年,Welsh和Quinn在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第一次将CDC Pascal编译器成功地移植到另外一个主机。目标主机是ICL1900系列。这个编译器反过来说是ICS Multum微计算机Pascal编译器的父母。以一个使用Pascal作为系统编程语言的视角,Glasgow University计算机科学系的Findlay,Cupples,Cavouras和Davis开发了Multum接口。完成于1973年夏季的Multum Pascal被认为是第一个16位实现。 一个全新的编译器由QUB的Welsh et al.在1977年完成。它提供了一个由Glasgow University的Findlay和Watt实现的源语言诊断特性(结合分析,跟踪和类型识别格式化事后转储)。该实现在1980年由南安普敦大学和Glasgow University的一个小组移植到ICL 2900系列。标准Pascal模式实现也基于该编译器,曼彻斯特大学的Welsh和Hay在1984年已将其改编,以严格检查与BSI 6192/ISO 7185标准的一致性,以及为可移植抽象机生成代码。 在北美洲为PDP-11编写的第一个Pascal编译器在Donald B. Gillies的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构造,并生成了本地机器代码。Pascal在整个1970年代和1980年代大受欢迎。 为了迅速地传播该语言,一个编译器“移植工具包”在Zurich产生,包括一个为“虚拟”堆栈机(即引导本身合理有效解释的代码)生成代码的编译器,一个解释这些代码的解释器——"Pascal-P"系统。虽然SC(堆栈计算机)代码的主要意图是在至少一个系统上编译成真实的机器代码,著名的UCSD实现使用它创建了解释性UCSD p-System。P-系统编译器被称作P1-P4,P1是来自于Zurich的第一个版本,P4是最后一个。 P4编译器/解释器仍然可以在兼容最初Pascal的系统上运行和编译。然而,它本身只是Pascal语言的一个子集。接受全部Pascal语言和包含ISO 7185兼容性的一个P4版本创建了,称作P5编译器,它在源形式上可用。 一个为IBM System/370大型计算机产生本地二机制代码的P4编译器版本由澳大利亚原子能委员会发布;缩写该委员会的名称后,它被称作“AAEC Pascal编译器”。从1975年6月起,一个包含编译器源代码和二机制代码,以及PDP-10主机运行时库文件的P4版本可以从这里下载。 在1980年代早期,也是为IBM System 370开发的Watcom Pascal开发了。 IP Pascal是一个使用Micropolis DOS的Pascal编程语言的实现,但是被迅速地移植到运行于Z80上的CP/M。在1994年它被移植动80386类型机器上,今天作为Windows/XP和Linux实现存在。在2008年,该系统达到一个新层次,该结果语言称作“Pascaline”(Pascal的计算器之后)。它包括对象,命名空间控制,动态数组和许多其它扩展,以及与C有相同功能和类型保护的通用特性。它仅是也兼容最初Pascal实现(作为ISO 7185的标准)的这样一个实现。 在1980年代早期,UCSD Pascal移植到Apple II和Apple III计算机,以提供一个随着机器而来的BASIC解释器的结构化替代品。 Apple Computer在1982年为Lisa Workshop创建了自己的Lisa Pascal,在1985年将该编译器移植到Apple Macintosh和MPW。在1985年,经咨询维尔特,Larry Tesler定义了Object Pascal,这些扩展合并进Lisa Pascal和Mac Pascal编译器。 在1980年代,Anders Hejlsberg为Nascom-2编写了Blue Label Pascal编译器。为IBM PC编写的该编译器的重实现在Borland收购之前以Compas Pascal和PolyPascal的名称销售。重命名为"Turbo Pascal"后,它变得广受欢迎,一方面由于一个积极的定价策略,一方面由于是第一个全屏集成开发环境之一,以及快速的周转时间(只需要数秒编译,链接和运行)。另外,它用汇编语言编写,并整体高度优化,使它比许多竞争对手更小和更快。1986年Anders将Turbo Pascal移植到Macintosh,并将Apple的Object Pascal扩展合并进Turbo Pascal。这些扩展然后加回到Turbo Pascal v5.5的PC版本中。与此同时Microsoft也实现了Object Pascal编译器。 Turbo Pascal 5.5给在1980年代后期开始主要关注于IBM PC的Pascal社区带来巨大影响力。许多研究BASIC结构化替代品的PC爱好者使用该产品。它也开始被专业开发人员接受。几乎同时,为了让Pascal程序员直接使用Microsoft Windows的基于C的API,许多概念从C语言引入。这些扩展包括空终止字符串,指针算术运算,函数指针,address-of运算符和非安全类型转换。 然而,Borland后来决定需要更多精细的面向对象特性,并在Delphi里使用Apple提议的"Object Pascal"草图标准作为基础重新开始。(该Apple草图仍然不是一个正式的标准。)Delphi编程语言的第一版相应地命名为Object Pascal。与老的OOP扩展相比较,主要的增加是基于参考对象模型,虚拟构建器和析构器,以及属性。几个其它编译器也实现了该方言。 Turbo Pascal,和其它有单元或模块概念的衍生物是模块化语言。然而,它不提供一个嵌套模块概念或合格的导入和导出指定符号。 Super Pascal是一个增加了非数字标签,作为类型名称的返回语句和表达式的变异。 Zurich、Karlsruhe和Wuppertal大学已开发了一个"EXtension for Scientific Computing"(Pascal XSC),为有控制精度的数字计算编程提供了一个自由的解决方案。 最初形式的Pascal是一个纯粹的过程化语言,包括有诸如if,then,else,while,for等等保留字的类Algol控制结构的传统数组。然而,Pascal也有许多最初Algol60不包括的数据结构工具和其它抽象概念,像类型定义、记录、指针、枚举和集合。这些结构部分从Simula67、Algol68、尼克劳斯·维尔特自己的Algol-W和C. A. R. Hoare的建议继承或获得灵感。 Pascal程序开始于外部文件描述符作为参数的program关键字;然后跟着begin和end关键字封装的主要块。分号分割语句,句点终结整个程序(或"单元")。Pascal源代码不区分大小写。 这里是一个非常简单的“Hello world”程序示例的源代码: (注:在实际编程中,通常可以省略第一行的output甚至program行) Pascal和几种其它流行编程语言的类型以定义变量能存储的值的范围的方式定义一个变量,也定义了一个允许在该类变量上执行的操作符集。预定义类型是: 每种类型(除了boolean)允许的值的范围是定义实现的。为一些数据转换提供了函数。为了将codice_1转换成codice_2,下面的舍入函数可用:使用四舍五入取整的codice_3和codice_4(非标准);分别向上和向下舍入的codice_5和codice_6;向零舍入的codice_7。注意在codice_8和codice_9函数(非标准)中转换成十进制的输出,和codice_10命令不使用银行家舍入。 程序员可以使用Pascal类型声明工具以预定义类型,自由地定义其它常用数据类型(例如,byte,string等等。)。 例如: (注:实际上,常用的数据类型如byte,string等在很多实现中已经定义过) Pascal的标量类型是real、integer、character、boolean和引进Pascal的新类型枚举: 可以构造任意有序类型(除了real的简单类型)的子范围: 与该时代的其它编程语言相反,Pascal支持集合类型: 集合是现代数学的基础概念,可能在很多算法中使用。这样一个特性是非常有用的,可能比不支持集合的语言的同等结构更快。例如,对于许多Pascal编译器: 比下面代码执行更快: 从性能和可读性来说,非连续值的集合可能特别有用: 对于像这些涉及小域上集合的例子,性能的提高通常是编译器将集合变量看作位掩码实现的。集合操作符然后可以作为按位机器码运算有效实现。 然而,对于值范围显著大于本地字长的例子,集合表达式比使用关系运算符的同等表达式可能导致更糟的性能和更多的内存使用。 使用类型声明,可以从其它类型定义新类型: 更进一步,复杂的类型可以从简单的类型构建: 正如上面的例子所示,Pascal的文件是组件序列。每个文件有一个用"f^"表示的缓冲变量。过程"get"(读)和"put"(写)移动到缓冲变量的下一个元素。引进了读,使得"read(f, x)"与"x:=f^; get(f);"相同。引进了写,使得"write(f, x)"与"f^ := x; put(f);"相同。打印的文字作为字符文件预定义了。当缓冲变量能用于检查下一个字符可用(读一个整数前检查一个数字)时,这个概念导致了早期实现的交互程序的严重问题,但是后来用“lazy I/O”概念解决了。 在Jensen & Wirth的Pascal里,字符串用封装的字符数组表示;因此有固定长度和通常是空间填充。有些方言有一个自定义字符串类型。 Pascal支持指针的使用: 这里变量"pointertob"是数据类型记录"b"的一个指针。指针在声明之前可用。这是前向声明,一个使用之前必须声明的规则的例外。创建一个新记录,将值"10"和字符"A"分配给记录的域"a"和"b",将指针"c"初始化为nil,命令是这样的: 也可以如下面这样使用with语句来做: 在with语句范围内,a和b指记录指针pointertob的子域,而不是记录b或指针类型a。 通过在记录里包含一个指针类型域(c,参见nil和null),可以创建链表、栈和队列。 与许多以指针为特性的语言不同,Pascal只允许指针引用匿名的动态创建的变量,不允许引用标准的静态或本地变量。另外,指针是类型绑定的,即字符指针与整数指针是类型不兼容的。该净效果是Pascal指针是“安全的”,远离其它指针实现固有的类型安全问题。 Pascal是结构化编程语言,意味着控制流被结构化成标准语句,理想地没有“go to”命令。 Pascal将程序结构化成过程和函数。 过程和函数可以嵌套任意深度,“program”构造是逻辑上最外层的块。 每个过程或函数可以有自己的正确顺序的goto标签、常量、类型、变量和其它过程和函数声明。 此顺序要求最初的本意是允许高效的单通编译。然而,在一些方言里声明节严格的顺序要求是不必要的。 Pascal从ALGOL语言里吸纳了许多语言语法特性,包括使用分号作为语句分割符。这与其它诸如PL/I、C等的语言是不同的。它们使用分号作为语句终止符。正如上述例子演示的,记录类型声明、块或"case"语句的end关键字之前,repeat语句的until关键字之前,"if"语句的else关键字之前,不需要分号。 在Pascal的早期版本里,不允许存在额外的分号。然而,1973年的"修订报告",后来成为ISO 7185:1983里的额外的类ALGOL空语句现在允许这些情况的绝大多数可选地使用分号。例外是仍然不允许分号立即出现在"if"语句的"else"关键字之前。 在一些情况下,真正需要空语句: 然而,滥用可能会产生问题。虽然下面语句是语法正确的,但是结果不大可能是想要的: 几个Pascal编译器和解释器可供一般公众使用: 一个非常广泛的清单可以在Pascaland上找到。该站点在法国,但是它基本上是一个编译器的URL清单;对不讲法语者没有障碍。站点Pascal Central,Mac中心的一个有文章档案的丰富集合的Pascal信息和宣传站点,加上许多编译器和教程的链接。 1983年,该语言标准化为国际标准IEC/ISO 7185,以及一些当地国家的具体标准,包括美国ANSI/IEEE770X3.97-1983和ISO 7185:1983。这2个标准的区别仅在于ISO标准包含一个conformant数组的“级别1”扩展,而ANSI不允许对原始(维尔特版本)语言扩展。1989年,对ISO 7185进行了修正(ISO 7185:1990),纠正了原始文档中找到的各种错误和模糊。 1990年,一个扩展的Pascal标准作为ISO/IEC 10206创建。1993年,ANSI组织用ISO 7185:1990标准代替了ANSI标准,有效地终结了作为一个不同标准的状态。 ISO 7185被说成是对《用户手册和报告(Jensen和维尔特)》详述的维尔特的1974年语言的澄清,但是引人注意的是增加了作为标准级别1的“Conformant Array Parameters”,级别0是没有Conformant Array的数组。该增加是在C. A. R. Hoare的请求下,得到了维尔特赞同。该变动的原因是Hoare想创建数学算法库(NAG)的一个Pascal版本,该库最初用FORTRAN编写,发现如果没有允许变长数组参数的扩展就无法实现该库。出于同样的考虑,ISO 7185包含了指定过程和函数参数的参数类型的工具。 注意维尔特自己将1974年的语言当作“标准”,以将其与CDC 6000编译器的机器特定特征相区别。该语言记录在“Pascal用户手册和报告”的第二部分报告”。 在Pascal起源的大型机(主机和微计算机)上,这些标准普遍遵循。在IBM-PC上,这些标准不被遵循。在IBM-PC上,Borland标准Turbo Pascal和Delphi有最大量的用户。因此,了解一个特别的实现符合原始Pascal语言还是Borland方言非常重要。 该语言的IBM-PC版本开始区别于UCSD Pascal,以对该语言的几个扩展以及几个遗漏和变化为特性的解释型实现。许多UCSD语言特性今天仍然存在,包含于Borland的方言。 Pascal的维尔特的Zurich版本在ETH之外以2个基本形式发布,CDC 6000编译器源和一个称作Pascal-P系统的移植工具。Pascal-P编译器遗漏了完全语言的几个特性。例如,作为参数使用的过程和函数,无区别变体记录,包装,处理,过程间的goto方法和完全编译器的其它特性被忽略。 Kenneth Bowles教授的UCSD Pascal是基于Pascal-P2套件的,因此有几个共同的Pascal-P语言限制。UCSD Pascal后来作为Apple Pascal被接纳了,并持续有几个版本。虽然UCSD Pascal实际上扩展了Pascal-P2套件的Pascal子集,通过添加回标准Pascal结构,它仍然不是一个完整的Pascal标准安装。 Borland的Turbo Pascal由Anders Hejlsberg用汇编语言独立于UCSD或Zurich编译器编写。然而,它与UCSD编译器一样接纳了许多相同子集和扩展。这可能是因为UCSD系统是适于在当时可用的资源限制的微处理器上开发应用的最常见Pascal系统。 Pascal在计算社区产生了广泛的响应,包括批评和赞美。 尽管非常流行(尤其在八十到九十年代),依据维尔特的对这种语言的定义来构建Pascal,使它不适合非教学的使用,这遭到了广泛的批评。 推广了C语言的布莱恩·柯林汉(Brian Kernighan)早在1981年就在他的论文"Why Pascal Is Not My Favorite Programming Language"对Pascal提出了严厉的抨击。
wiki_zh\AA\wiki_09
家用游戏机 家用游戏机(,简称或),也称电视游-{}-戏机、电视游-{}-乐器、家用主机,或简称家用机、主机,是供家中玩家游玩的电子游戏设备。家用游戏机是电子游戏机的一种,与便于携带的掌上游戏机相对,家用机通常使用电视荧幕为显示器。 在日本,电视游戏比电脑游戏更为普遍,由于价格较便宜、游戏软体种类多、设计也较亲切、容易上手。大多数人认为,电视游戏比电脑游戏更有可玩性。同一款游戏,电视游戏平台版的销量一般比电脑游戏的销量更高,受众更广。但在少部份亚洲地区(尤其是大韩民国、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近年来电脑网路游戏的蓬勃发展,再加上电视游戏的语言大多并非母语(通常是日语或英语),这些地区的电脑游戏比电视游戏更为发达。 可用“主机游戏”或「电视游戏」指代对应的游戏软体或游戏机加软件两者。 最早的电子游戏为1950年代工作于布洛克海芬国家实验室(Brookhaven National Laboratories)的威利·席根波森(Willy Higginbotham)在1958年使用一部示波器、一部类比电脑和一些简单的按钮,所创造的一部小型互动式游乐器。他设计了一个简单的网球游戏,并命名为「双人网球」("Tennis for Two")。 1972年,雅达利公司发售了一种平台式大型游戏机「乒乓」(PONG),该游戏机风靡全美。同年,世界上第一部用「电视」玩的电子游戏机诞生了,Magnavox Odyssey是世界上第一部电视游乐器。 1975年,Atari成立了一家Cyan Engineering公司,开始研发家用机游戏机。到了1976年底,Atari创始人由于资金不足,以2800万美元将公司卖给了华纳,条件是让Stella(开发代号)早点上市。到了1977年10月,Atari 2600正式上市,整个过程主机共花掉了1亿美元的研发费用。 1977年初Atari成立了软件研发部,专门开发主机的相关软件。但由于管理不善,到1978年末,生产的80万部主机只卖出了55万部。这直接导致Atari创始人Bushnell离开了Atari。接任的Ray Kassar为Atari带来了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实施了一系列的市场宣传活动。1979年Atari 2600成为最畅销的圣诞礼物,当年销量超过了100万部。 1982年Atari 2600达到了颠峰,销量800万部,资产从7500万美元增长到22亿美元,占了华纳收入的一半。然而著名的「Video Game Crash」(亚洲地区也称为Atari Shock)也在此时发生。由于Atari对于第三方软件开发商完全没有控管,导致软体数量暴增,劣质品在市面充斥,而Atari重金投注的电影「ET」游戏版也劣评如潮;最关键的原因则是由于第三方的小厂不断重复创业/倒闭的过程,零售商面对求偿无门的大量库存软件,只能用不合理的低价清仓销售,久而久之消费者对于合理价格的优质软件也不再有兴趣(或者说消费者认为不久的将来便会低价出清),导致游戏机市场完全崩溃,结束了这个世代跟Atari公司的一代江山(在欧美地区要一直到任天堂公司的NES主机推出后,家用游戏机市场才开始复苏)。 1983年,日本由于泡沫经济的助长,游戏市场处于混乱的无序的状态,不过这些游戏机的市场定位都是普通的电子玩具,多数都是直接从美国引进。于是任天堂公司开发了第三世代游戏机FC游戏机(Family computer,红白机,美国称NES〖任天堂家用娱乐系统[Nintendo Entertainment System〗)。这款游戏机带来了先进的游戏开发理念和革命性游戏技术。使其成为电视游戏真正鼻祖。尤其是在中国大陆,许多玩家就是因此而认识和喜欢上了游戏机,而日本地区的各家厂商为了与其抗衡以惊人的速度推出游戏主机, 光是一年就推出了近十三种主机,但不论是价格/软体数/操作性都无法与任天堂抗衡。许多的游戏至今依然脍炙人口。在中国大陆,仍然有许多地方生产这款游戏机和游戏。即使以现今的眼光来看,当时的游戏可玩性仍然很高。 FC上市之后,世嘉同期的游戏机SG-1000被彻底压制。不过FC上市不久,由于首批FC手把按键是容易损坏的橡胶材质,并且硬体设计存在可能导致当机的严重bug,为了挽救任天堂的声誉,当时的任天堂社长山内溥决定回收主机,因此而损失了15亿日元。不过这起事件让任天堂树立了卓越的品牌形象,次年FC重新上市后于一年内卖出了165万台。FC在美国的首卖更加成功。1985年10月NES在纽约市率先上市,首发游戏共15款。到1985年底,NES在纽约卖出了5万台。随后NES开始在美国全国上市,一年内卖出了100万台,让一度崩溃的美国家用机市场开始渐渐复苏。 1987年,NEC联合Hudson推出了PC-Engine,翌年12月4日再推出第一部可加装CD-ROM的游戏机,引起日本游戏业对PC-Engine的高度注目。同年,SEGA公司在日本推出Mega Drive(MD,美国称Genesis)。1989年1月9日该主机在纽约和洛杉矶上市,建议零售价为US$200。1989年9月15日该主机在全美上市,售价为190美元。由于当时美国游戏市场已经基本被任天堂垄断,SEGA决定开拓较高年龄层的新玩家族群,推出了大量以成年玩家为对象的游戏。 反观任天堂,1987至1988年间,FC丰厚的收入让任天堂对于开发次世代主机毫无兴趣。然而,PC-Engine和MD的市场占有率节节攀升迫使任天堂不得不开始投入16位主机Super Famicom(SFC,超级红白机)的开发。SFC在设计上最大的特点就是采用了两颗GPU。 SFC最初预定于1989年7月发售,其后数度延期。不过由于任天堂有大批游戏厂商(第三方)的支持,SFC虽然姗姗来迟,却依然是日本玩家最关注的主机。在SFC发售之前,任天堂已经接到了150万台的订单。1990年11月21日当天,东京街头的各电器店充满了排队等候SFC的人群,很多家长为了能给孩子买部主机而翘班排队,庞大的人流甚至严重影响了东京的交通。1991年8月13日,任天堂在美国推出了将SFC重新设计的Super Nintendo Entertainment System(SNES)。可惜SNES的上市时间实在太晚,当时MD已经在美国建立了足够庞大的群众基础。SNES发售第一年就被MD轻易击败。任天堂势力的削弱也为其后PlayStation轻易占领美国市场提供了契机。 SFC上市后,SEGA与任天堂的竞争进入白热化。1992年,SEGA得到了北美55%的市场占有率;1993年,SEGA家用游戏机业务达到了空前绝后的顶峰,市场占有率高达65% 在日本地区,随著日本的泡沫经济在此世代崩溃,前一个世代各家厂商勇于投入大量资金,无视风险的抢占游戏机市场的盛况也不再复见,渐渐演变成数家大厂对峙的局面(本世代为任天堂/SEGA/NEC)。 1992年,当3DO研发其32位元主机时,世嘉成立了「Giga-Drive」研发项目。由于是双CPU结构,其3D机能达到了《VR战士》对应的Model 1基板的1.5~2倍。SEGA将该主机定名为「SEGA Saturn (SS,土星)」—太阳系的第六颗行星,代表SEGA的第六部主机。在主机发售前一个月,首批20万台SS几乎已经被全部预订一空,首发当日15万台主机迅速销售一空。 1993年,任天堂和索尼开始合作研发次时代主机,然而在研发期间,任天堂和Sony在游戏的储存媒体上发生了严重冲突,Sony提出应该用CD光碟来做游戏的储存媒体,因为光碟储存容量大,成本低,方便轻巧,而任天堂坚持使用卡带,认为卡带读取速度更快。双方争执很大,并且山内浦觉得sony不是真心和任天堂合作。最后,任天堂单方面终止了合作。这无疑激怒了Sony,为了不让成型的产品付诸东流,Sony决定独自将「PlayStation计划」进行下去,Sony可能也没有想到,这个决定将会改变整个家用游戏机的发展进程。 1994年12月3日,伴随著「」(1、2、3,所有游戏在这里集合!)的经典广告语,PlayStation(PS)正式发售。秋叶原等地出现了数百人排队购买的浩大场面,首批出货的10万部在中午前被抢购一空,甚至连Sony社长大贺典雄的孙子都不得不空手而归。在两大重量级游戏厂商Square与Enix宣布将携巨作《Final FantasyVII》与《勇者斗恶龙VII 伊甸的战士们》离开任天堂,投奔PS后,引起日本游戏界的骨牌效应,众多知名游戏软体厂商纷纷加盟,PS主机上开始逐渐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 1996年6月23日,任天堂64(简称N64)虽然比SS和PS晚了一年半在日本上市,但是有著雄厚根基的任天堂依然得到了玩家的广泛支持,N64在日本的首卖规模比PS和SS强大得多,首批50万台主机只用了10天时间就已销售一空。1996年9月30日,N64在北美上市后同样大获成功。人们对于在游戏机市场上垄断了十年的任天堂依然信心十足。在北美,N64似乎比PS和SS更受欢迎。 然后由于N64采用卡带为媒体,让所有第三方游戏制造商大失所望。N64的卡带制造成本高达25美元,而CD只要10美分,因此N64的游戏售价一般比PS高20~25美元;此外由于当时的游戏开始有大量的语音跟动画演出,昂贵的ROM容量不足,加上任天堂对第三方厂商提供开发套件的态度也较为消极,因此N64是历史上游戏种类最少的主流游戏机,其发售之后的好几个月内一直缺乏软体支持,而PS和SS却有著空前强大的游戏阵容。N64首发的强劲很快被《恶灵古堡》等大作牢牢压制。 1994年底,世嘉土星在日本总共卖出了50万台,销售成绩超过了同一时期的PlayStation。1995年5月7日,Sony与SEGA同时宣布PS和SS销量超过100万台,两大32位主机的竞争进入白热化状态。 然而在美国市场,世嘉却没有继承MD的市场优势。美版SS的价格比PS高100美元,实际性能却不及PS(SS在2D图像的描绘确实优于PS,但当代市场主流为大量即时运算的3D模组,这方面PS主机确实略胜一筹)。1995年SEGA与Sony狂打价格战,SEGA以微弱的优势领先,然而SS的造价比PS高,到了1996年之后,SEGA再也无法承受巨大的成本压力,SS在美国和日本全线溃败,代表了PlayStation的胜出。 由于主机设计的缺陷,世嘉土星在第五世代与PlayStation的竞争中吃了大亏。所以在开发下一代主机时,当时SEGA的社长中山隼雄决定外聘IBM的高级工程师在美国成立了一个单独的开发组,而日本方面由佐藤秀树率领团队同时进行主机设计,1997年7月,SEGA高层决定采用日本组的方案,并定名为Dreamcast(DC)—梦(Dream)与传播(Broadcast)的合成词。意思是将梦传播给玩家。 DC在发售之前,SEGA已经拿到了50万台的订单,然而SEGA的生产合作伙伴NEC却碰上了严重的生产问题。由于图形晶片的生产速度跟不上,DC在日本的首批出货只有15万台。1999年9月9日,DC在美国上市,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当天就卖出了22.5万台。 而Sony见到Dreamcast的来势汹汹与强大的运算能力后,不得不立刻宣布将推出PlayStation 2(PS2),并提早公开PlayStation 2的展示画面。2000年初,PS2的网上预约正式开始,然而令人始料未及的是,网站竟然在开始的1分钟内接到了10万多台的订单。伺务器不堪重负,当场瘫痪。狂热的预约活动一直持续到2月底,共有38万台PS2被订了出去。 2000年3月4日,PS2的发售引起了新一轮的抢购热潮。东京秋叶原电器街甚至出现了5000余人的长队,排在队首的几人则在四天前就已经搭好了帐篷,狂热度令人叹为观止。最后Sony再次创造了业界的神话:三天内PS2总计销量达到了98万台,成为有史以来销量速度最快的电视游戏主机。PS2在日本地区的首发出货量为115万台,超过了当年的初代PS主机。但由于市场需求量极为庞大,最终还是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价格炒作现象也开始在eBay等拍卖网站上蔓延,许多PS2被以数倍于官方零售价的价格拍卖,即便如此,照价买单的玩家依然大有人在。而PS2主机选用DVD为准的规格,也被认为是加速了DVD推广的其中一项原因。 1999年3月3日,在Sony公开PS2的第二天,任天堂与松下(Panasonic)共同召开记者招待会,宣布了新一代游戏机Nintendo GameCube(NGC)的开发,并宣布其性能规格将会在PS2之上。然后NGC的首发游戏阵容太过薄弱,NGC首批出货共有45万台,而首周之内只卖出了30万台,与其他主机普遍存在的缺货现象形成了鲜明对比。 NGC的仓促上阵不仅没有起到压制PS2的作用,反而让任天堂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NGC的美版首发又很不幸地遇到了Xbox这个强劲的对手,结果其在北美的首批销量为46.9万台,比Xbox少了将近10万部。游戏阵容薄弱,这是NGC从发售日起就从未跳脱的窘境。在Xbox的《Halo 2》发售后,NGC在欧美被Xbox远远抛在了身后。 2001年11月15日,微软发布了Xbox游戏主机。虽然Xbox在美国上市时,PS2的全球销量已经突破了2000万台,然而来势汹汹的Xbox依然令人畏惧。微软在纽约和旧金山举办了盛大的Xbox午夜首卖活动,比尔盖兹亲临纽约时代广场,并将第一台Xbox递给期待已久的玩家。 不过,相对于Xbox强大的硬体性能而言,299美元这低廉的售价在当时而言简直与恶性倾销无异。以这样的价位销售,每卖一台Xbox,微软将会亏125美元。事实也确实如此,虽然现在全球销量两千万台的Xbox已经稳稳坐上了第二销售量宝座,但这些年来微软在硬体上每年10亿美元的蒸发式挥霍实在有些惊人,不过比尔盖兹说:「第一代就像一局游戏,如果你玩得好,那么到最后他会说:『你可以再玩一遍了。』」 截至1999年2月,Dreamcast在日本的总销量为90万台,未能达到当初预计的100万部。其后在《Final Fantasy VIII》等PS大作的冲击下,缺乏软体支持的DC开始呈现颓势。进入2000年,随著PS2的上市,DC在日本和美国全面溃退。2001年3月,SEGA宣布DC停产,并彻底退出主机市场。 Xbox虽然是销售量仅次于PS2的游戏机,但是其实有八成都是来自于欧美玩家的支持,在日本等亚洲地区的销售则是一片惨淡,原因很明显:Xbox一直以来都是由美系风格的游戏所主导,在日本当然吃不开。另外,Xbox乌黑庞大的外型实在是得不到日本或是其他亚洲国家的喜爱。因此,微软在研发新的次世代主机时,除了请来美术设计师打造出较第一代Xbox优美甚多的流线洁白外型外,也力邀日系游戏厂商在新一代的Xbox上开发游戏。 2005年11月22日,微软在美国推出了Xbox 360游戏机,第七世代战争的帷幕由Xbox 360率先掀起。在这领先其它次世代游戏机发行的一年中,Xbox 360成功的占有大量的游戏机市场。但是Xbox 360领先的销量不只是因为比另外两部游戏机早发行,较第六世代大幅进步的高画质游戏画面也是吸引玩家购买的主因。另外,从第一代Xbox就开始的Xbox Live线上服务也是Xbox 360的最大卖点。玩家除了可以跟第一代的Xbox一样从游戏机连上网际网路与其他玩家进行游戏的线上对战,到了Xbox 360还可以从线上卖场下载游戏试玩版、小游戏、电影或电视影片来欣赏。这一些因素使得Xbox 360比第一代Xbox更受到玩家的欢迎。 但是从第五世代以来称霸游戏机界达十年的Sony可就没有那么顺遂了。2005年5月,Sony正式发表PlayStation 3(PS3),并在E3展上展出,同时宣布将在2006年春天发售。不过在接近发售日时,却由于Blu-ray蓝光光碟与HDMI的规格制定问题,重新宣布发售日期延后到2006年11月。2006年11月11日,Sony终于推出了PlayStation 3游戏机。一开始PS3气势如虹,日本首批的10万台以及北美的40万台立刻被抢购一空,在北美还发生排队购买PS3而推挤受伤以及持枪抢劫PS3的事件。不过由于PS3主打的是家庭多媒体游戏机平台,使用的Cell处理器以及为了高画质影音需求而使用的Blu-ray Disc的成本都非常高昂,所以功能虽然堪称是所有主机中最丰富者,但售价也是同世代的游戏机中最高。且PS3主机架构复杂,开发者发现难以充分利用主机机能而不愿意为PS3开发游戏,这使得初期的PS3陷入游戏荒的困境;而一些跨平台游戏(比如侠盗猎车手4)在机能更低的Xbox 360上的画质反而更好,使得玩家不愿意购买PS3主机,PS3主机在销售初期处于被Xbox 360全面压制的颓势。 而Xbox 360和PS3的销售热况在没多久后就被晚PS3几天发售的Wii给吹熄了。任天堂刚开始对这引发全球轰动的体感式游戏机非常低调。2005的E3展,任天堂首次公布了代号为「Revolution」的次世代主机计划,并展示了创新的体感操作方式,惊艳全场。2006年4月27日任天堂宣布新主机将订名为「Wii」过不久,任天堂在E3展上完整的展示了Wii的主机及操作,同时开放试玩,引起全世界的玩家及媒体的高度注目。2006年11月19日,任天堂在美国率先推出了Wii游戏机,引发了比PS3更热烈且更长久的抢购热潮。Wii的硬体性能比Xbox 360及PS3弱上许多,但成本是三个之中最低的。而Wii最大的优势在于它独特的动作感应控制器Wii RemoteWii遥控器,Wii能识别出使用Wii遥控器的玩家所做出的动作,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游戏方式。而Wii的这种全新的体感操作使得很多非传统玩家(女性和中老年人)都开始游玩游戏机,让任天堂开创了全新的市场,成为此世代销量最佳的家用游戏机。 在上市一年以后,微软Xbox 360由于硬件设计问题,开始集中出现三红故障。现在一般认为这一故障发生的原因是初版Xbox 360采用的无铅焊接技术不成熟导致芯片虚焊,且Xbox 360的散热效果较差,因此在长期使用后发生脱焊。微软最初并拒不承认三红故障是主机设计问题,反而指责玩家使用了劣质插座导致主机烧毁。玩家们拿出证据证明采用浪涌保护插座后仍不能避免三红故障后,微软Xbox部门负责人继续以“是东西总会坏的(You know things broken)”为由进行搪塞,引发玩家愤怒。2007年初,微软公司暂停Xbox360主机的生产,重新设计主机,并延长Xbox 360保修期至3年。最终直到2008年11月推出将CPU和GPU制程工艺由90纳米改良至65纳米后才彻底解决这一问题。三红故障使得微软丧失了在本世代初期取得的巨大优势,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微软在玩家心中的形象,并且引发Xbox部门动荡。微软高层为了弥补三红故障造成的利润损失,决心效仿任天堂开发体感控制器,以期尽速盈利。大量Xbox 360独占游戏被取消。索尼则抓住这个机会推出了新版PS3,取消掉内置蓝光播放器和用于兼容PlayStation 2游戏的芯片以降低主机售价,同时大力扶植独占游戏。最终在2013年Xbox 360的总销量被PS3反超。 任天堂 Wii U(Nintendo Wii U)是任天堂继Wii之后所推出的家用游戏主机。任天堂Wii于发售初期以新奇的体感操作获得巨大的成功,但是后期由于游戏阵容老化,画质落后,加上PS3和XBOX360后期也发售了体感控制器等原因导致销售量下滑。任天堂为挽救其家用主机市场先于其他厂商在2011年6月7日公布代号为「Project Café」的新世代主机,并于2011年举行的E3游戏展中发布Wii U的详细资料。此新机加强了游戏画面解析度,支援高画质输出,以及有新的游戏控制器。Wii U 最特别的是有新的游戏控制器,此控制器上装有一个6.2英寸的 16:9触控荧幕。Wii U虽然是第八世代主机,然而硬件机能与第七世代主机相当,略高于Xbox 360,低于PS3。Wii所吸引来的非传统玩家并没有继续购买游戏机的动力,Wii U整体销量并不令人满意。 2013年6月10日下午4:30,微软在E3游戏展公布Xbox One主机,初始售价499美元,最高支持900p分辨率,与体感控制器Kinect 2.0捆绑销售。微软在展会上高调宣布了禁止转让二手游戏光盘、强制主机24小时联网、必须同时购买主机同捆的体感控制器Kinect 2.0、锁区等对玩家不利的政策,引发玩家不满。下午6:00,索尼在E3游戏展公布PlayStation 4主机,初始售价399美元,最高支持1080p分辨率,同时宣布不限制玩家二手交易、无需全程联网、不锁区。玩家们对两款主机进行比较后发现PS4的硬件机能更高、体积更小、质量更轻,对玩家限制更为宽松,且售价便宜100美元。在这种情况下,索尼PlayStation 4主机在销量上大幅领先Xbox One,取得了第八世代主机销量胜利。微软发觉情况不利后也进行了调整,接连宣布允许转让二手游戏、不强制主机24小时联网、无需强制购买Kinect、解除锁区(中国大陆除外),并推出兼容Xbox 360游戏(中国大陆除外)和Xbox Play Anywhere服务(中国大陆除外)。但并未扭转颓势,因为此时PS4的销量和独占游戏数量已经远远超过Xbox One。 本世代主机还首次出现了所谓“半代升级”主机,这是以前各世代主机所没有的。索尼于2016年11月发布了PlayStation 4 Pro,而微软于2017年11月发布Xbox One X。这两款主机的机能与初版主机相比有显著提升。与初版主机相比,它们能够以更高的帧率和更细腻的画质来运行同一款游戏。 一般的电视游戏,指的是使用电视作为显示器来游玩的电子游戏类型。游戏由传输到「电视」或「类似之音像装置」的画面影像(通常包含声音)构成。游戏本身通常可以利用连接至游戏机的掌上型装置来操控,这种装置一般被称作「控制器」或「摇杆」。控制器通常会包含数个「按钮」和「方向控制装置」(例如:类比操纵杆),每一个按钮和操纵杆都会被赋予特定的功能,借由按下或转动这些按钮和操纵杆,操作者可以控制荧幕上的影像。而荧幕、喇叭、和摇杆都可以被整合在一个小型的物件中,被称作「掌上型电玩」或简称「掌机」()。 电视游戏通常都有不同的玩法规则、物件、游戏目标、控制方式、游戏角色,以及其他特色。每一种电视游戏都有专用的多媒体光碟或卡带,会依照不同的游戏机来发行贩售。为了要游玩指定的游戏,你需要准备该款游戏所属的游戏机(又称为「平台」)。例如,为了能玩到《战神2》这款游戏,你需要使用索尼公司的「PlayStation 2」。 游戏多媒体通常都是储存在「卡带」(或「卡匣」)中,近年来则是储存在光碟片中,这些媒体可以插入游戏机中。最近也有能够直接从网路下载游戏或测试版游戏至游戏机中的服务。而较简单的游戏机可能只有内建的数款游戏可玩。
wiki_zh\AA\wiki_09
11月4日 11月4日是阳历一年中的第308天(闰年第309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57天。
wiki_zh\AA\wiki_09
林彪 林彪(),原名育蓉,字阳春,一字祚大 ,号育容、育荣、雨融、毓蓉、尤勇,乳名春儿。湖北黄冈人,中国共产党党员、政治家、军事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代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 林彪早年投考黄埔军校第四期,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8月,他参加南昌起义,随后转战井冈山,先后担任红四军军长、红一军团军团长等职,参加历次反围剿战争及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师长,参加平型关战役,随后赴苏联养伤。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中共中央东北局书记、东北野战军司令员、第四野战军司令员,指挥辽沈战役、平津战役等作战,平定东北、中南战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任国务院副总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国防部部长、中共中央军委第一副主席等职务。文化大革命爆发后,他成为中共二号人物,曾作为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的接班人被破天荒地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及1970年宪法草案,但1970年第三次庐山会议上,陷入与江青等人的权力斗争,加上因主张设立国家主席而与毛泽东的关系破裂,旋即失势。1971年发生“九一三事件”,林彪携妻子叶群、儿子林立果在山海关机场出逃,所乘256号专机坠毁于蒙古境内,机上全员身亡。 他短暂参与的抗日战争及苏德战争中均有出色表现。林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重要开国功臣,他指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从中国最北端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的黑龙江一直打到最南端三十多摄氏度的海南岛,歼敌数量多于西北野战军及华北军区野战部队。 林彪兄弟姊妹六个,除年龄最大的姐姐和年龄最小的妹妹外,中间是四兄弟,他们从大到小名字分别是庆佛、育蓉(林彪)、育菊(林程)、向荣。这四兄弟的字、号按照“正、大、光、明”四字排序,林彪字“祚大”,而其四弟林向荣的字“祚明”。林彪与林向荣都与其母亲容貌相似。林向荣虽不及两位堂兄林育英、林育南两位烈士著名,但林向荣在第二次国共内战太原战役时作为解放军第20兵团第66军第197师第590团团长,在战场上牺牲。 林育蓉9岁时父亲林明卿供其读私塾,其私塾老师李卓侯是“中国地质学之父”李四光的父亲,早年参加过同盟会,思想开放、知识渊博,李说:“育蓉性子阴柔,不好把握,是龙是虫,一切全靠他自己”。 林育蓉的堂兄林育英和林育南是中共历史上的重要人物。1919年7月,林育南、恽代英筹资创办的浚新学校,林育蓉入读,期间五四运动使各种进步思潮兴起,林育蓉也受到影响。 1922年3月,在林育南的动员和帮助下,小学未毕业的林育蓉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董必武等创办的武昌共进中学,其入学考试作文《论男女同校》受到阅卷老师钱介盘的赞赏。林育蓉经常接触陈潭秋、董必武、恽代英、林育南、林育英等从事革命活动的共产党人,听他们谈论国家大事。 当时林明卿办的布厂陷入困境,在无钱供林育蓉上学的情况下去信叫林育蓉回家种田。1923年1月,林育蓉选择休学半年赚够钱再读书,在林育南的帮助下在小学当代课教师。1924年,他成为共进中学学生运动的领袖、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团员,被中共共青团武昌地委指定为共进中学团支部书记。 1925年秋,五卅运动中林育蓉带头参加游行示威。经林育南介绍,他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夏,当选湖北省学生代表,出席在上海举行的全国学联第七次代表大会。当时林家大塆和回龙山一带中学毕业的人很少,林明卿来信要已经毕业的育蓉回乡办私塾当教师,以便关照家庭生活,他没有回信。 1924年底,根据陈独秀、毛泽东的提议,中共中央要求各地组织迅速在内部选派优秀青年投考广州黄埔军校,为中共培养军事人才。林育蓉想投考的想法得到两位堂哥的赞许。他写信告知父亲,林明卿跑到武汉阻止不成,最终选择放手,还给予一定的经济支持,林育蓉很感动。后林育蓉在上海考试通过被录取。 林育蓉到广州后,由于早就不满名字像女孩子,于是自行改名为林彪,别名尤勇。由于有林育南的引荐信,受到萧楚女、恽代英的照顾。1926年1月,进入黄埔军校入伍生团学习。3月8日,经甄别考试,升入第四期学生总队,被编入步兵科第2团2营3连,他是少数公开身份的中共党员,担任3连中共党支部书记。 1926年10月4日,黄埔四期学生提前毕业,补充进国民革命军参加第二次北伐战争。 1926年12月,林彪被教官聂荣臻分派到第4军叶挺独立团2营7连任见习排长,后升任排长。与林彪同连的易水秋回忆:林彪很聪明,连长组织射击训练,他经常帮忙出点子,想办法。他在小铁桶装入白灰做为靶子,铁桶中弹喷出白灰,大大提高了射击趣味性从而提高了训练质量。 1927年5月,林彪升任73团3营7连连长,后所部历经上蔡战斗、临颍战斗。 1927年4月,蒋介石宣布清党后,林彪依然选择跟随中共。8月1日,中共在南昌发动武装起事。2日,林由聂荣臻、周士第直接率领到达加入暴动。“(林)带领的那个排在这场战斗中打得异常勇敢,林彪始终冲在士兵们的前面”。 26日,会昌战斗。南昌起事的共产党军队进攻拦截的广州卫戍司令钱大钧部万余人,7连一进入阵地,只有20岁的林彪发现面对的国军正面的火力很强,两侧较弱,果断指挥一个排沿着一条干水沟从敌人侧翼进攻,国军招架不住后撤,共产党军队一直追击进会昌城,曾是林彪老师的钱大钧吓得警卫都不要,扔下轿子只身骑马逃走,团部、营部均表扬了7连。 10月,南昌起事的主力几乎覆没。下旬,林彪所在南昌起义一部到达江西信丰镇城西(天心圩)。由于途中部队人数锐减且不少高层离开(林彪曾下令用石刑处决逃兵),朱德召开了全体军人大会,宣布这支部队今后由他和陈毅领导,并说:“愿意继续革命的跟我走,不愿再干的可以回家,来去两便,绝不勉强”。陈毅、粟裕、陈士矩和萧克描述,林彪和一些黄埔军官学校出身的军官找到陈毅劝他一起走,陈拒绝,林等留下枪后离开,后遇到困难又归队,陈当着官兵面狠狠地批评了林,但仍让其担任七连连长将功补过,林彪后来指那是战略转移。 1928年1月,朱德所部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1师,林彪任1团2营2连连长。1月12日-3月中旬,朱德、陈毅率部发动湘南暴动。期间国军桂系李宜煊师一个团进攻耒阳,朱德率部撤出耒阳城,国军2月26日占领,林彪率领2连在几百农军的配合下,在附近的敖山庙伏击国军陈壁虎营,歼敌100余人(一说400余)。 3月1日,朱德率部攻打耒阳城,受挫向郴州方向退却。是夜,白天没参加战斗(可能是没赶到)的林彪在3000农军的配合下,指挥2连突然发起攻击,守军混乱中略略抵抗一下,伤亡了五六十人就开始败退。12日,朱德提拔林为1营营长。 1928年4月28日,林彪随朱德、陈毅部与毛泽东秋收暴动所部等会师井冈山。毛下山迎接时见林在路边给部队讲话:“这个土匪,那个军阀,只要有枪,就有块天下。我们红军也有枪,红军也能坐天下。”次日,毛让林给井冈山红军做《红军能够坐天下》的报告。5月25日,会师的部队改称工农红军第四军(简称红四军),林任12师28团1营营长。 6月,江西的国军对井冈山发动第四次“进剿”。6月23日,红28团发动七溪岭战斗,采取林彪的“从全团连排干部中,挑选一部分骨干组成冲锋队,配备短火器,每24人为一冲锋集群,编成十余个集群,轮番向敌人猛冲猛打”战术,取得胜利。8月25日,林彪代理红四军第一主力红28团参谋,11月升任团长,这时候他已经成为红四军的四号人物。 冬,林彪提出的“买东西要付钱”和“要讲卫生,盖厕所离家要远”,使毛泽东提出的著名的“三大纪律六项注意”扩充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林彪早期指挥部队的两、三次后撤在九一三事件被揭发批判,陈士矩则指这种为保存自己部队实力而后撤的“山头主义”情况中共军队出现过不少。 1929年1月,工农红军第四军错误地决定彭德怀部留守,主力离开根据地,导致连连败仗。2月10日-11日,大柏地战斗。红四军在军队每人只有20发子弹的情况下做出“最后一掷”,伏击了冒进的刘士毅部,战至第二天上午弹尽粮绝,许多士兵用树杈、石头、空枪与刘士毅部搏斗,获得胜利,俘800余国军,毛泽东表扬红28团战斗力强,能打硬仗。 3月,红四军将原来团的建制改为纵队,编为3个纵队,21岁的林彪任主力第一纵队纵队长(又称司令,师长级),陈毅任党代表。 这时的林彪不接近士兵和下级干部,从来不和下级漫谈、说句笑话。他说“带兵要严,以菩萨心肠,行霹雳手段”。1929年夏,闽西虎冈纵队司令部一勤务员拿了平民一点财物,林叫来问了几句,立即拔手枪打死。当年12月在古田,第一支队部一炊事员偷了一双鞋,查获后该支队支队长王良、政委李赐凡向林面报,林立即指示要执行纪律,由支队枪毙。 5月23日至6月19日的龙岩战斗中。红四军三次攻占龙岩,第三次时的突袭将守城的陈国辉旅2000余人歼灭,毛泽东、朱德表扬红一纵队在龙岩的两仗打得十分漂亮。 6月22日,红四军召开第七次代表大会,毛泽东和朱德两人由来已久红军的建军问题的分歧爆发,朱德反对毛的“党管一切”观点,林彪支持毛的观点,会议上支持朱德观点的人占多数,毛被选下前委总书记的位子,会后毛离开红四军“养病”。12月29日-30日,古田会议。会议通过决议,全盘接受了毛泽东的建军主张。毛泽东获得红四军领导权,重新当选前委总书记,林彪当选总前委委员,进入红军决策层。 1930年2月,23岁的林彪升任红四军军长,6月,所部扩编,工农红军第一路军成立(后改称工农红军第一军团,简称红一军团),林彪任第一主力的红四军军长。 10月-次年1月,红一方面军第一次反围剿战争。蒋介石调集10余万人,在鲁涤平的指挥下,进攻红一方面军4万余人。毛泽东在作战会议上问林彪:“红四军这次又是啃的硬骨头,你对粉碎蒋介石的反围剿作战有信心没有?”林彪和罗荣桓同时答道:“有信心!”。12月30日,龙冈战斗,红四军作为主攻,和红三军团、红三军、红十二军围歼了国军突进的张辉瓒部,歼灭国军近万人。 1931年4月-5月,红一方面军第二次反围剿战争。蒋介石调集20万人进攻红一方面军,林彪指挥的红4军在富田战斗、白沙战斗、中村战斗皆表现出色。7月-9月,红一方面军第三次反围剿战争。蒋介石调集30万人进攻红一方面军。林彪指挥的红4军在良村战斗、黄坡战斗、方石岭战斗皆表现出色。 1932年3月12日,红四军、红十二军合编为红一军团,25岁的林彪升任军团总指挥(后称军团长)。4月,漳州战役。红一方面军歼国军两个旅大部,俘2300人。7月2日-10日,南雄水口战役,击溃国军15个团。8月16日-23日,乐安宜黄战役,歼国军3个旅,俘5000人。11月16日-次年1月8日,金溪资溪战役,歼国军一个旅又一个团,俘4000余人。 1933年2月-3月,红一方面军第四次反围剿战争。蒋介石调集约50万国军在何应钦的实际指挥下,进攻约7万红军。2月27日-3月1日,黄陂战斗。林彪首次指挥大兵团作战,统一指挥红一军团、红三军团、红21军取得胜利。3月21日,草台岗战斗,林彪指挥红一军团消灭了陈诚赖以起家的王牌11师。两次战斗歼灭国军1.9万人。 1933年10月,共产国际派李德任中共中央军事顾问,得到红军新领导博古等的支持,执行“王明路线”,毛泽东失去了指挥军队的权力。李德一改红军擅长的运动战和游击战,改以阵地战、堡垒战,要求红军在战略上采取“堡垒对堡垒”、在战术上采取“短促出击”对付国军“第五次围剿”。12月-次年10月10日,红一方面军第五次反围剿战争。蒋介石调集100万国军,并以50万重点进攻中共中央苏区。国军用重炮炸掉红军简陋的堡垒,而红军采用李德的战术在阵地战中攻击国军堡垒,因缺乏重武器连吃败仗。 8月31日-9月3日的温坊战斗,林彪指挥的红一军团和兄弟部队采用运动战,毙伤国军2000余人,俘2400余人。但这次“第五次反围剿”以来少有的胜利并没有扭转整体战局。 1934年10月10日,博古、李德等率红一方面军(又称中共中央红军)8.6万余人以向西突围离开根据地,与红二军团、红六军团会合的方式对付国军“第五次围剿”。林彪率红一军团1.8万人和彭德怀所率红三军团负责开路。 1月15日-17日的遵义会议上。聂荣臻描述林彪无论在会议前和会议上“都没有讲什么话,他的态度是暧昧的”。伍修权、李富春也说林一言不发或没有讲什么话。但《林彪日记》描述:“林彪即席发言,表示完全同意毛泽东的发言,重申他的观点,批评中革军委在战略指导思想上的错误以及因指挥失当而贻误战机的战例。林彪列举温坊战斗未执行中革军委错误的作战方针,而坚持诱敌深入在运动中消灭敌人而取得胜利的事实,证明毛泽东的战略战术正确。”。 中央红军四渡赤水后,林彪在给中央“三人小组”写的信中建议变动人事,要求撤换毛泽东,但未被采纳。 1935年5月,红一方面军强渡大渡河后,林彪率未渡河的红一方面军一部奔袭泸定桥,先头部队红4团强行军,历经数场战斗于25日到达泸定桥一侧,后到的林彪迅速开会研究部署夺桥方案。红4团经2小时成功攻占。对此毛泽东说:“过大渡河是红军长征途中最关键的事件。如果在那里失败了,它就很可能被消灭。这种命运,在历史上早有先例”。 刘忠回忆:“林军团长在长征中经常生病,健康情况不很好。当红军翻过几座大雪山,要进入草地的时候,他的身体更加虚弱了。”“(有些草吃了会中毒,大家 把找到的大部分野草拿去给林彪看),凡是没人吃过的草,他都要亲自尝尝,亲自试试,并且还常常骑上骡子亲自到野外找,找到能食用的野草,就拿到各单位去介绍,或用文字通报全军”。 1935年6月16日-17日,林彪指挥了腊子口战斗。11月20日-23日,直罗镇战役,林彪指挥红一方面军毙伤国军约1000人,俘5300余人。1936年2月20日-5月5日,东征战役。林彪亲自在一线侦查地形为部队选择好强渡黄河的渡口,红一方面军渡过黄河,进攻山西阎锡山等部,歼灭国军约7个团,俘4000余人。 这时包括林彪等人向毛泽东提议成立培养红军干部的大学获批准,1936年6月1日,红军大学成立,林彪调任校长进行教学,不再任军团长。次年1月学校更名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林兼任学校政委。 1937年7月28日,日军对华北发动全面进攻,中日全面战争爆发。8月25日,国共第二次合作,红军改编,红一军团和红十五军团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第115师,林彪任师长。 1937年9月,在与国民政府军合作的平型关战役期间,林彪预判日军进军路线及视察相关地形后,决定不采纳毛泽东五封予以阻止电报意见,以“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为由回拒,他当时用湖北腔叫通信员回报只一句话“偕(湖北话读作ha,意为‘都’,下同)是中国人,有么事(什么)把戏(花招)看的,偕有义务打日本矮子”。其设下埋伏后放过日军的先头部队。 9月25日,林彪指挥115师主力在平型关东北数十公里处,全歼日军板垣征四郎师团第21旅一部及辎重部队,115师余部阻碍了日军在两个方向上的增援部队,其中独立团在腰站战斗中击退了第九旅团一个联队,并对其追击,合共歼灭日军1000余人。此役取得中国军队主动出击作战的首次大捷,打破了“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平型关战斗后林彪名声大噪,但他家里也因此被日军报复烧毁,林明卿举家逃难三年,逃到湖南,程潜得知,立即着人寻找,并且给林明卿盘缠,使得林明卿顺利到达重庆,并且到达延安,毛泽东亲自接见林明卿,还送给他一套棉衣,林明卿逢人便说这是毛主席送给我的。林彪的母亲和四弟的妻子、女儿等五人死在路上。 10月17日,林彪总结了12条与日军作战的经验发表《平型关战斗的经验》。 林彪统一指挥所部及129师一部进行作战。11月2日,日军第20师团40旅团(旅团长山下奉文)79联队逼近昔阳城西马道岭,林彪指挥一个营节节阻击迟滞日军,掩护主力完成伏击部署,日军日行程仅7公里。11月4日,第一次广阳战斗。林彪指挥115师仅343旅在广阳至松塔镇地区伏击日军一个步兵大队和辎重大队,4小时歼灭日军近千人结束战斗,343旅伤亡200余人。11月7日,第二次广阳战斗中129师3个团伏击歼灭日军250余人。 12月5日,林彪写出《抗日战争的经验》,总结了十五条打击日军的经验。12月22日,林给八路军总政治部主任任弼时写信: 林彪分析了世界形势,认为各强国皆不会对日主动战争,指出: 此后林彪任内的115师还经历了冯家沟战斗、曲阳战斗、晋察冀反八路围攻战役、温塘战斗。 1938年1月13日,林彪同朱德、彭德怀、刘伯承、贺龙赴洛阳,出席由蒋介石召集的第二战区师以上将领会议。 1938年3月2日,因国军阎锡山部失误未将相关信息下达至基层,身着缴获来的日本军服的林彪在途经其防区时被哨兵王潞生误以为是日军向其开枪,受了严重的枪伤。经检验脊髓神经受伤而结疤,并因此留下了困扰终生的植物神经紊乱症。 林彪被送回延安治疗,毛泽东罕有的骑马15公里迎接。林边休养边参加“抗大”工作,发表《关于抗大教育方针的讲话》、《论华北正规战的基本教训与游击战争的发展条件》、《关于军队领导问题的报告》等文章。毛说:“我们的抗大,要培养出几百个,几千个,几万个像林彪同志那样的干部来”。 1938年11月六届六中全会后,林彪赴苏联继续就医。据称因苏联医生使用药物过量,损伤了林彪的神经机能,形成了怕水、怕风、怕感冒、容易拉肚、出汗等一些后遗症。这种病病情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加重,根治的方法是手术把疤取掉,可这种手术非常危险,九死一生,最终手术没做成。病情被加重后林彪开始不信西医,自己研究中医书给自己开药。 1940年3月,林彪接替回国的任弼时,任中共驻莫斯科代表团负责人。6月,苏联《共产国际》杂志发表了林彪长达1.2万字的《中国人民的三年民族解放战争》。 据陈士矩在延安听到的传说,林准确地判断德军会绕过法国的马其诺防线,从侧翼作大规模迂回进攻法国,林彪又向苏联将帅解释道“在中国苏区反‘围剿’斗争中,我们中国红军经常使用这种战术”。 1939年9月,据《林彪日记》记载:“苏军统帅部召集军事会议,邀请林彪参加。苏联元帅大都认为德国将先攻占最富饶的乌克兰”。但林彪认为:“希特勒如果攻打苏联,不是要掠夺苏联的财富,而是要消灭苏联,所以他不会从乌克兰打,他将从西线高加索方向进攻,从波罗的海到喀尔巴阡山,全线进攻,占领莫斯科。与会者都摇头,苏联的主要兵力仍部署在乌克兰,但不幸被林彪言中。 1940年3月,任弼时回国。林彪接替任弼时任中共驻莫斯科代表团负责人。1940年7月抗战三周年之际,《共产国际》杂志上发表了由林彪署名的文章《中国人民的三年民族解放战争》。 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林彪等由伏龙芝军事学院的将级教官授课,约9月,被编入苏联红军参加战争。刘亚楼描述,战争爆发后,“对于希特勒的某次行动,他有一个估计告诉了当时苏方相当重要的军事当局,以后敌人的行动,证明他估计中了。”受到高度重视 1942年初,林彪回国,1月5日,飞抵兰州,第八战区司令长官朱绍良会谈。1月16日,林彪抵达西安,与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胡宗南会谈。2月8日林彪返回延安,惯于晚睡晚起的毛泽东破例起个大清早去迎接(朱德、周恩来、任弼时从前线或苏联回来时毛都没有迎接)。回来的林彪继续任“抗大”校长并任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参加了当月毛发动的延安整风运动,作家舒云指林一向对“抢救运动”敬而远之,没有整过一个人。 1942年9月14日上午,林彪作为毛泽东的代表,在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处长伍云甫陪同下从延安出发前往西安见蒋。由于连日暴雨,道路被冲坏,交通受阻,直到17日下午才到西安。此时蒋介石已返回重庆。9月29日林彪乘汽车赴重庆,10月7日到达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10月13日,他在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政治部部长张治中陪同下去见蒋介石。12月16日下午,林彪在张治中陪同下,第二次去见蒋介石。至次年6月28日,他协助周恩来与蒋介石进行再次重庆谈判,期间蒋多次指示戴笠争取将林拉到国民党阵营,未成。1943年6月7日,蒋介石接见周恩来和林彪,同意他们回延安。6月28日,林彪和周恩来、邓颖超等100多人乘卡车离开重庆返回延安。1943年7月16日,林返回延安。1944年10月18日,发表《今年怎样练兵》。 1945年9月9日,日本正式投降。10月30日,蒋介石任命杜聿明为东北国军统帅(其后陈诚、卫立煌相继接任),并陆续调来经过对日作战的中国远征军及其它国军精锐进军东北,这些国军大部分美式装备,经过美军训练。31日,来到东北的中共部队和当地的东北抗日联军等整编为东北人民自治军(后称东北民主联军、东北野战军),已经6年半没带过兵的林彪任总司令。 10月23日,中共中央指示当时的东北局:“竭尽全力,霸占全东北”。高岗说:“‘勾子(屁股)’靠着苏联,只要把脸面前海上陆上几个口子一堵,东北就是我们的了!”。11月21日,林彪表示“应准备放弃锦州以及以北二三百里让敌拉长分散后,再选弱点突击”,但毛坚持“死守四平,寸土必争”“化四平为马德里”。 1946年2月13日-14日,林彪指挥身边的东北民主联军1师和3师7旅发起秀水河子战斗,部队首次运用他发明的“一点两面”和“三三制”战术,歼灭冒进的一部全美械国军1600余人,自伤亡946人。 1946年4月4日,进至东北的国军精锐进攻10万东北民主联军,发起第二次四平战役及本溪战役。东北民主联军像以前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一样,打起了阵地防御战。在孙立人指挥的国军的攻击下,民主联军连连失利。5月18日,见势不妙又迟迟得不到毛撤军指令的林彪“私自”下令撤退。之后蒋介石非常有争议的下达了停止追击的命令。6月7日-10月下旬,东北战场双方一直无战事。 6月16日,林彪升任中共中央东北局书记,兼东北民主联军政委,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7月7日,东北局扩大会议通过“七七决议”,所部逐渐在东北农村生根,加上后来开展的诉苦运动,军队实力大为提升。 12月17日-次年4月3日,“四保临江”和“三下江南”战役。林彪针对杜聿明“先南后北”的战略,在国军进攻南满时则北满的东北民主联军进攻国军,国军调转枪头进攻北满时则南满进攻,指挥东北民主联军南北呼应,使国军顾此失彼,加上中共的士兵吃苦耐劳能强行军的特性和林彪出色的战术等因素,杜聿明的进攻计划以失败告终,毙伤国军23,900余人,俘5.4万余人。 1947年5月13日-6月30日,林彪指挥东北民主联军转入战略反攻,发起“夏季攻势”进攻48万国军,针对国军分散守点的特点,以围城打援主要战法,毙伤国军2.3万余人,俘虏6万余人。其中的第三次四平战役失利后,林彪、刘亚楼吸取教训总结出“四快一慢”战术,林又总结龙书金的作战经验总结出战术“四组一队”。 9月14日-11月3日,林彪指挥东北民主联军发起“秋季攻势”,以远距离渗透奔袭为主要战法,毙伤国军3.6万余人,俘2.6万余人。12月15日-次年3月15日,林彪指挥东北民主联军发起“冬季攻势”,歼灭国军15.6万余人。把东北的国军压缩包围在长春(郑洞国部约11万)、沈阳(卫立煌、廖耀湘部共20余万)、锦州(范汉杰部15万)等几个互不相连的据点中。东北的国军以大城市的工事抗衡,希望重蹈第三次四平战役之胜。1948年1月1日,东北民主联军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林任司令兼政委。8月14日,建立了单独的东北野战军领导机关,林任司令。 1948年,5月24日,东北人民解放军1纵和6纵试打长春城仅占一机场。基于长春城在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做为关东日军司令部苦心经营多年,工事甚好且外有援兵,29日,林彪发电中央军委:“……24日战斗结束以后,连日我们反复考虑,并经东北局常委开会讨论,又照顾个纵、师首长对长春所表示的信心并不甚高”,建议以部分兵力围长春,主力转至外线。30日,林彪召集东北局、东北军区负责人会议,会议决定对长春采取围困方针。6月1日,林彪签发“东总”电,决定围困及严密封锁长春。“粮禁入”和“人禁出”,以期民兵争食,使城中断粮的局面尽早出现。这个方针加上国军抢夺平民粮食等因素,最终导致大量平民被活活饿死。11日,林彪、罗荣桓、高岗、刘亚楼、谭政等以东北野战军首长的名义下令放出被阻之长春难民,“对出城之难民,应发动地方党及军队力量,尽一切可能组织救济,宣传慰问,对老弱病残走路无力者帮助人力及马车的输送。”“籍以挽回影响,取得民心”。10月16日-19日,城内国军倒戈、投降。 拖了许久的林彪决定采纳毛泽东先攻锦州的方案,而非自己先攻长春的方案。毛方案风险较大,其弊端是锦州如短期不能攻克,国军东西兼内外夹击,解放军无法带走重炮,形势将大为逆转。林彪的迟疑之举在九一三事件后受到中共党内多番抨击。 9月12日-11月2日,林彪指挥东北野战军70余万和民兵进攻55万余国军,发起震惊中外的辽沈会战。10月24-28日,辽西战役,林彪充分发挥他发明的“三种情况三种打法”和“三猛战术”战术中的“猛追”,大胆让部队“哪里有枪声就往哪里打,哪里枪声密集就往哪里打,直打到听不到枪声为止。”迅速缠住要撤走的廖耀湘兵团,结果东北野战军两昼夜歼灭国军10万余人。辽沈战役东北野战军歼灭国军47万余人,自伤亡6.9万余人,占领全东北。 1948年11月29日至次年1月31日,林彪统一指挥东北野战军、华北军区部队发动平津战役,他先是利用刘亚楼与国军守军将领陈长捷的代表谈判的机会,制造攻城指挥部及主力部队都在城北的假象,诱使陈长捷将主力部队调往天津城北,使天津中部城防空虚,再利用天津沿铁路南北走向的特点,指挥各主力部队在天津中部东西对进,29个小时攻占天津。平津战役歼灭国军52.1万人,自伤亡3.9万人。 1949年3月11日,东北野战军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简称“四野”)。4月到次年6月,林彪统一指挥四野大部及兄弟部队,对剩余多在中国南方的国军主力参与或发动了安新战役、宜沙战役、湘赣战役、衡宝战役、广东战役、鄂西战役、广西战役、海南岛战役,攻占湖南、湖北、江西、广东、广西五省。衡宝战役后期林病倒,在担架上指挥。 作家张正隆表示:以前大陆的历史书说到四野南下就“摧枯拉朽”之类的几句。“可是我在采访中发现,真实的历史是很残酷的。”“中暑、打摆子、生疥疮、烂裆、夜盲……这些情况非常多,有的部队的非战斗减员竟有一半之多。这种残酷有时比战争本身还可怕,有的战士不怕战死,但受不了水土不服之苦。”“在一次强行军中,有一个战士用尽最后的力气冲出队列,拉响手榴弹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他实在受不了这种痛苦了”。但林也说过:“不要怕疲劳而累死人,因为疲劳而累死人总比慢了而受伤损失小得多”。 1949年7月1日,针对之前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决议“工作重心在乡村的时期已经结束,今后党的工作重心在城市,而又兼顾乡村的新时期”林彪作报告给出了不同的意见,李先念、黄克诚和杜润生都对这个报告评价甚高。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很快回电-{表}-示同意,并要求其他各大新区也都照办。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林彪历任中南军政委员会(后改为中南行政委员会)主席,中南军区兼第四野战军司令,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第七、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建国后林一直离群索居从不介入将帅圈子,“他不串门,不见客,登门来拜访的人多数也被叶群挡驾”。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10月的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毛泽东在提议林彪挂帅入朝军队,多次劝说下林都称病推辞,并坚持反对出兵,认为“国家刚刚解放,胜利来之不易,是无数先烈流血牺牲取得的。我们不如美国,不能引火烧身”。林彪还认为朝鲜战争是斯大林在挑拨“美国已经给我们信息,如果中国不出兵朝鲜,立即与中国建交。这可能是一个阴谋,但不失为一个机会”。之后林去苏联“养病”。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时,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况进入拉锯战。1951年6月18日左右,林彪回到国内接替周恩来主持军委的工作,但不久又由周接替。11月5日,林被增补为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1954年林彪任国务院副总理(位于陈云之后,邓小平之前)、国防委员会副主席。1955年4月4日,补任弼时与高岗之缺,与邓一起当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9月27日,林被授予元帅军衔,他和刘伯承没有到场出席毛泽东的授衔仪式。9月15日-27日,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毛泽东全票少一票再次当选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而那一票是他投给林彪的。28日,林在中共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1958年5月,林彪参加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和八届五中全会,25日,在五中全会上,毛提议补选长期养病的林彪为中共中央副主席(十大元帅中仅朱德当过)、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被通过,从此林进入中共最高层,名列第六。 林彪没有因为获得晋升而掌握大权,“在此期间,他的职务虽然一直在提升,但基本没有在岗位上工作,深居简出,很少抛头露面和参加社会活动。休养为主”。 1959年7月2日-8月1日,在江西庐山召开中共政治局扩大会议。7月25日,林彪被毛泽东召上庐山,林跟大多数与会者一样不光彩的对彭德怀进行言辞激烈的攻击,但当彭因林彪会理会议前的信被毛攻击时,林澄清:“我当时写信给中央,要毛、朱、周离开军事指挥岗位,由彭德怀指挥作战,事前并没有同彭德怀商量过,与彭德怀无关”。会议后彭德怀等人被打倒。9月17日,由毛泽东提议,林彪接替彭成为国防部长。26日,林彪、贺龙成为中共中央军委第一、二副主席。这时开始,林彪将其部下李作鹏、邱会作、江腾蛟、黄永胜等人安插在中共军队的重要位置。 1960年2月,林彪把毛泽东在1939年对“抗大”的题词:“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和“团结,紧张,严肃,活泼”这三句话八个字串联成“三八作风”。 这段时间的林彪,坚持军队建设必须向高科技发展,并对军队的科研工作大力支持。1960年2月27日林彪在中央军委第六次扩大会议上提出:“1、将来的战争是要按电钮的。2、战争准备中间最迫切的、最重要的、放在第一位的,我认为就是解决武器,特别是搞尖端武器。3、今后的战争已不只是靠步兵,而靠空军,导弹。空军在战场上的作用会越来越大,甚至在某些时候会成为致胜手段。应当优先发展空军。”指出“两弹为主,导弹第一,努力发展电子技术”的发展国防尖端技术的方针。明确提出要在建立完整的现代国防基础上,大力发展空军、海军和特种兵等。 1961年10月、11月,张爱萍向林彪汇报不少中央领导人要求原子弹下马,林指示:“原子弹一定要搞下去,一定要响,就是用柴火烧也要把它烧响了”。 1962年1月11日-2月7日,中共中央召开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俗称七千人大会),总结大跃进错误并希望结束。国家主席刘少奇等人检讨三面红旗的问题,刘在台上讲,毛泽东不断插话。在一片检讨的声音中,林彪于29日抛开军委办公厅为他准备的讲话稿,脱稿发言: 大部分与会者认为林彪的讲话非常之好,毛泽东更当即鼓掌叫好(唯一称赞的评论),并要求刘少奇整理记录下来。3月20日,毛批示田家英、罗瑞卿:“此件通看了一遍,是一篇很好、很有分量的文章,看了很高兴。”毛还教导罗要向林学习。 林彪的讲话,是推开了写作班子的稿子,亲自“拉条子”写提纲,然后即兴发表的,它被认为是处心积虑,别出心裁。 他说:“我们党所提出的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这三面红旗,是正确的,是中国革命发展中的创造,人民的创造,党的创造。如果有一点实事求是的精神,就不能不正视几年来国民经济遭受的重大挫折与‘三面红旗’的关系。比如‘总路线’,一直强调‘速度’是灵魂,只强调‘快’,忽视了好和省。‘大跃进’,顾名思义也是强调高速发展,因为中央下达的指标过高,下边就开始浮夸,浮夸上来的数字,又被中央接受,在虚幻的高数字下构造经济计划,反过来又指导地方工作,以致恶性循环,最后导致经济全面崩盘,农业上使人没有饭吃,工业上劳民伤财,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哪里是‘大跃进’,大跃退还差不多。”杜润生在后来回忆说:“那时我们感觉到林彪挺身而出,讲排除干扰,使我们党有安全感——当时就有人这么说”。 中共官方称1965年11月30日,林彪派叶群以“篡军反党”“反对突出政治”等罪名诬告罗瑞卿,毛泽东信以为真打倒了罗。但林彪女儿林立衡和作家舒云认为这与林彪无关,是毛要打倒刘少奇的前奏。 5月18日,在扩大会议上林彪发表长篇谈话,谈到古今中外的政变实例,称中央内部有人要政变,并开始倡导个人崇拜,称 “毛主席是天才,毛主席的话句句是真理,一句超过我们一万句”,“他的话都是我们的行动的准则,谁反对他,全党共诛之,全国共诛之。” 1966年8月1日,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在毛泽东的主持下匆匆召开。4日、5日,毛两次要林彪回北京出席,他都说有病不能出席,周恩来赶来亲自请林彪。6日上午,毛以休会的办法“等”林来(以后叶群不到会毛也用这个方法)。6日晚上,林一到毛便来迎接与他“说事”。8日,全会通过《》,文革正式开始。由周恩来提议,全会通过林彪取代刘少奇,成为唯一的中共中央副主席,且林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排名跃升至仅列毛之后。全会上刘少奇做检讨完后,林说好,并站起来与他握手。 13日,林彪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说: 李文普也表示林彪曾几次流露“不想干这种角色”。 国家主席刘少奇被打倒后,林彪去看望,说了一句:“刘少奇是党中央的副主席,蒯大富反刘少奇,实际是反党”。后林在中央专案组关于审查刘的报告中回批:“完全同意,向出色地指导专案工作并取得巨大成就的江青同志致敬”。有人认为这是暗示专案与他无关。 8月18日-11月26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共八次接见来自全国各地的红卫兵,以表示支持,林彪每一次都能站在毛身边出席,林喊道:“谁敢反对毛主席,就全国共讨之,全党共诛之!”。林彪“身体瘦弱,脸色发白,因为身体不好,不愿陪同毛泽东接见红卫兵,不陪又不行,有时也到了难以支撑的程度。有一次在天安门陪毛泽东走到下面金水桥与红卫兵见面,几乎走不回来”。 9月9日,林彪以国防部长身份成为美国杂志《时代》美国版的封面人物,照片右上注脚写着“中国人的噩梦”。当月,毛泽东让林彪看《三国志》中的《郭嘉传》和《宋书》中的《范晔传》。郭嘉是曹操的功臣,38岁就去世。范晔因“谋反”被宋文帝杀掉。二人的关系终于首次响起警号,向来对形势能够精确预判的林彪显然已对未来之事心中有数了。 不同于文革时期毛泽东要别人不要对他搞个人崇拜多是停留在口头上,1967年3月20日,林彪在军以上干部会上指示停止最近又弄起来的《林彪语录》(以前禁过)。同年夏季,他规定不准为他歌功颂德,不准出版以宣传他为主题的出版物,不要喊“祝林副主席永远健康”的口号,怕禁不了他就把文件印发了几千份发下去要求照办,此后报刊上基本再没有这样的宣传。之后他知道因庆祝他的题词的庆祝方式分歧引发一起武斗后,他干脆从此不再题词。 1966年9月6日,林彪受毛泽东委托,就贺龙问题在中央军委会议上正式“打招呼”,他说:“军内开展文化大革命以来,军委各总部、各军兵种以及某些大军区都有人伸手,想在那里制造溷乱,企图乱中夺权。……他们的总后台是贺龙,因此主席说要在军内高级干部中打招呼,对贺龙的野心要有所警惕。”,到会的几位老帅纷纷表态拥护毛泽东的决策。 作家舒云认为与刘少奇关系密切的贺龙被打倒也是毛所为,与林彪无关。 1968年3月24日,林彪在军队干部大会上讲话,传达中共中央3月22日的命令:“……主席亲自主持的。会议决定撤销代总参谋长杨成武的职务,把余立金逮捕起来,撤销北京卫戍区司令员傅崇碧的职务”,杨成武、余立金、傅崇碧被打倒。 学者王年一认为,事件是江青按照毛泽东的指示办的,与林彪毫无关系。这件事保密程度非常高,林彪、汪东兴、陈伯达毫不知情。甚至奉命去抓杨成武的李作鹏、邱会作也对此一无所知。 1969年4月1日,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破天荒地在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加入“林彪同志是毛泽东同志的亲密战友和接班人”。 作家高文谦总结:“(林)当甩手的二掌柜,对运动中的大小事情能推就推,能躲就躲,从不主动表态,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大事不麻烦,小事不干扰’,叶群则总结为‘三不主义’——‘不负责,不建言,不得罪’。这样既可免遭毛泽东的猜忌,又可落得超脱,在政治上不负责任。”“林彪又煞费苦心地营造自己在政治上‘紧跟’毛泽东的形象,以掩饰他在政治上的消极态度”。 约9月,林彪接见了越南民主共和国总理范文同和国防部长武元甲,对于越南战争他不断强调:“面对强大的美国,你们的办法就是熬,熬就是胜利”。 林彪在文革期间,重用黄永胜、吴法宪、李作鹏、邱会作四人,杨成武倒台后,他们四人掌管军委办事组,实际操控军队。1970年8月,吴法宪就起草宪法草案中是否加入吹捧毛泽东的字句与张春桥激烈争执,引发林彪关注。林彪提议毛泽东出任国家主席引起了毛的警惕,毛泽东曾经多次表示不会出任国家主席,并有意废除这个职务,毛林两人在国家主席的存废问题上意见分歧。 8月23日至9月6日,在江西庐山举行中共九届二中全会(第三次庐山会议),林彪首先发言,不点名地批评了张春桥“利用毛主席的伟大谦虚反对毛主席”。这次谈话成为整个林彪事件的导火索。随后的小组讨论会上,吴法宪、邱会作等人在陈伯达、汪东兴的带动下,影射批判张春桥,得到了中央委员会大多数委员的支持。引发了毛泽东震怒,从而开始了“批陈整风”运动,毛林从此分裂。会后毛泽东采用了“抛石子”,“掺沙子”,“挖墙角”等手段针对林彪集团的主要办事机构军委办事组,林多次求见毛不成,两人关系急转直下。 林彪讲话之前是否请示过毛泽东成为焦点。官方尤其是毛泽东认定林彪事前没有商量(毛泽东南巡讲话),是突然袭击;然而陈伯达、邱会作、吴法宪、李作鹏均作证林彪事前请示过毛泽东,而毛泽东要求林彪讲话时不要点名(张春桥)。 九届二中全会之后,毛泽东发起批陈整风,矛头直指军委办事组四人和叶群。至1971年4月,五人先后多次给毛泽东写检讨。毛泽东态度多有反复,时而说“问题不下(庐)山”,时而说是“突然袭击”,“欺骗二百多个中央委员”,毛远新甚至用“未遂的军事政变”这样严厉的字眼(而吴法宪等人认为这个说法不是毛远新发明的)。终于在4月的政治局会议上,毛泽东宣布他们的检讨在这里已经“算完了”。然而经过五个月短暂平静之后,1971年8月,毛泽东秘密南巡,沿途经过各省市,与地方负责人谈话,“下毛毛雨”,公开他与林彪的矛盾,宣布“第十次路线斗争”,为斗倒林彪作准备。毛泽东要求武汉军区司令员刘丰保守谈话秘密,但又说可以透露给常委,刘丰不置可否,最后告知了邱会作,并辗转传到了林彪耳中,林立果的“小舰队”在恐慌之下试图反击。 1971年3月22日-24日,据中共官方描述,林彪、叶群指使林立果、周宇驰、-{于新野}-制订了武装政变计划,计划取名为《“571工程”纪要》。9月8日-11日,林立果、周宇驰先后分别向江腾蛟、王飞以及“联合舰队”的其他骨干传达林彪手令,具体部署刺杀毛泽东,毛对此有所警觉,突然改变南巡行程,乘火车提早返北京,并沿途加速不停站,最终安全回到北京。 1971年9月13日,毛泽东指定接班人林彪和他的妻子叶群及儿子林立果搭机外逃,但在蒙古温都尔汗附近的贝尔赫矿区南10公里处坠机;据前苏联特工彼得·汉那姆的调查,林彪的飞机起飞后,首先是向东南方、台湾的方向,而证诸林彪早在1966年11月就托人带亲笔信向在台湾的蒋介石输诚,他有可能是想飞往台湾。 汉那姆在《Solved:The Mystery Of Lin Biao's Death》(解开林彪死亡之谜)一文披露,1966年11月,一名来自大陆的信使萧正义亲手把信交给住在香港的原后勤司令周由,萧告诉周这封信是林彪(中共中央副主席)和陶铸(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写的。周由和林彪都是黄埔四期生,在校时睡同一张床,周上铺、林下铺,两人关系甚好,周认得林的笔迹,而且信中提到只有林周两人才知道的战场琐事,因此,断定信是林彪亲笔所写。 随后,周的儿子将此信交给时任国防部情报局长张式琦,张将信交给时任国防部长蒋经国,蒋经国把信交给蒋介石。 林彪的信只有两页,重点包括由于毛疑心重,他和陶的地位危险,并请求免除过去的罪责。经过周密讨论,蒋介石决定叫人回信给林彪,由张式琦转告周由要写的内容,并将回信转交给萧,而萧于1967年1月回大陆。之后,萧从上海又送了第2封信,表示林彪已经知道信的内容了,并且「想法还和以前一样」。 第2封信发出后,从大陆来的消息就停止,但国民党仍然相信他们在北京最高层里有个盟友。 但令人不解的是,1966年,正是林彪和毛泽东的蜜月期,为什么他还要冒险写一封可能暴露的信?汉那姆认为,可能的答案是权倾一时的陶铸被打倒,陶是林的盟友,他被打倒,让林明白在动荡的文化大革命中,没有谁的地位是稳固的。 而且,早在1966年初毛写信给他的妻子江青,怀疑林的忠诚;巧的是,这封信曾由周恩来转交给陶铸去复印,而陶一定会提醒林。 9月12日十五时,毛泽东抵达丰台车站,他接见了吴忠等人。除周恩来等人外,在京中央委员对毛泽东突然返回均不知情。当天下午,因不明途径林立果得知毛泽东返京,他从西郊机场乘坐256三叉戟赶回山海关。当天晚上,林立衡密告8341部队,叶群企图劫持林彪。消息传至毛泽东处,引起周恩来警觉。随后周恩来与叶群通话,询问飞机,周恩来劝林彪不要夜航,并说要去北戴河看望副主席。 二十三时,林彪,叶群,林立果等人突然乘车从北戴河闯出,警卫李文普从车上跳下受伤。此时,周恩来通知吴法宪前往西郊机场指挥;李作鹏则转达周恩来指示,阻止飞机起飞(但事后李作鹏暗示周恩来无意阻止飞机起飞)。汽车经国道抵达山海关机场,随即林彪等人乘机,在机场熄灯,导航关闭,飞行员不到位的情况下强行起飞。飞机先向大同方向飞行,后转向进入蒙古,随即因不明原因坠毁于蒙古温都尔汗,机上人员全部丧生。 林彪坠机一般七种说法: 林彪死后被中国驻蒙大使馆草草土葬,后苏联情报人员察觉将其挖出,头盖骨送往苏联检查,确认死者身份为林彪无疑。目前林彪遗骸仍然未能回国。 林彪死后,受毛泽东为主的中央指示,相关人员对其抄家时搜出的各种书上有林只言片语的手笔: 1971年11月14日,毛泽东向县团级以上的中共干部,印发影印的声称是林彪搞的《“五七一工程”纪要》全部。后又将抄家得到的只言片语部分置于“批林批孔”材料中公开,曝光林彪反自己。 1973年9月,毛泽东在会见外宾时说:“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有名的皇帝,我也是秦始皇,林彪骂我是秦始皇。中国历来分两派,一派讲秦始皇好,一派讲秦始皇坏。我赞成秦始皇,不赞成孔夫子”。次年1月,“批林批孔”运动展开。 林彪死后,黄永胜、吴法宪、李作鹏、邱会作四人尚未解除职务,甚至还协同周恩来参与了对林彪座机的跟踪和事件处理。十天之后,9月24日,周恩来奉毛泽东之命,在人民大会堂以召集政治局会议的名义诱捕了四人。四人被转移至京郊军营接受审查。1973年中共十大,四人被定为林彪集团成员,永远开除出党。 林彪倒台之后,除了林立果的“小舰队”和林彪的“大舰队”相继倒台外,很多原红军时期一方面军第一军团和解放军东北四野和空军系统的人受到了牵连。另外江西革委书记程世清,浙江省革委书记陈励耘,武汉军区司令员刘丰,甚至自杀的公安部长李震,中共中央副主席李德生也受到大小不一的冲击。 1976年粉碎四人帮之后,四人非但未能释放,反而被转移至秦城监狱。1980年,四人被定为林彪反革命集团主要成员判刑。 林彪以突然出走的方式结束了政治生涯,中共中央对此采取了保密措施,短期内严禁泄露。随着国外媒体的披露和林彪长期不出面,国内民众逐渐得知了这一消息。从1973年开始,毛泽东发起了批判林彪的斗争,在中共十大上,林彪集团成员被全部开除党籍,林彪被定为“叛徒”“叛党叛国”。 据当时尚未倒台的政治局委员吴法宪在其后来的回忆录中记载,林彪出走第二天,毛泽东,周恩来就商讨草拟了林彪的十六条罪名,包括了长征期间顶撞毛泽东,辽沈战役不听中央号令等。后来直接将林彪和陈伯达放在一起,发动批林批陈,称作“林陈反党集团”。而陈伯达的一系列罪名也罗列到了这个集团的头上。 毛泽东说林彪是极右。周恩来对林彪的早期批判集中在“唯生产力论”,陈伯达的九大报告等角度。 1974年,在毛泽东授意下,江青等发起了“批林批孔”的政治运动,又将林彪与孔子并列批判,罪名是“批判林彪效法孔子克己复礼,妄图复辟资本主义”。其后又将批林批孔演化成了批大儒,最后成了批周公。有的批判已近于无厘头的程度,如邓颖超回忆说林彪抗战在重庆“常去看小人书”,陈毅说林彪吃鸡不给钱。 邓小平在四人帮倒台后不久掌权,作家舒云描述,胡耀邦、陶铸夫人等人曾向邓建议给九一三事件平反,但邓拒绝并下了死命令禁止给林彪翻案,他强调要把林彪和江青绑在一起。1980年11月20日-1981年1月15日,中共组织特别法庭“并案”审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 1981年6月27日,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公开否定文化大革命。文中虽然指出毛泽东应为他的“错误发动”的文革负主要责任,但描述“林彪、江青、康生这些野心家又别有用心地利用和助长了这些错误。这就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发动。”“林彪、江青等人,他们组成两个阴谋夺取最高权力的反革命集团,利用毛泽东同志的错误,背着他进行了大量祸国殃民的罪恶活动”,文中林彪的名字稳居毛泽东夫人江青之前。 12月底,陈云、胡耀邦、黄克诚在第五次全国“两案”审理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文革是一场‘内乱’,是在我们党和党中央犯错误的复杂条件下发生的。林彪和‘四人帮’不一样,他们历史上有功”。 1990年代及之前,中共提及十大元帅往往会隐去林彪。近年来评价渐趋客观。2007年解放军建军80周年前夕,林彪的照片30年来第一次出现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并正确按照十大元帅排序。中国军事博物馆推出“国防和军队建设成果展”,一身戎装的林彪像,赫然现身。官方媒体报导时,用“实事求是”、“客观态度”、“尊重历史”等词汇予以诠释,展览馆处长也明确表示:“以后不再丑化林彪”。其名人故居也已被开放为民间旅游纪念景点。2013年后湖北省黄冈市黄冈博物馆新馆第六展厅展线(16)开始陈列林彪铜像,这也是官方博物馆中首次单独出现林彪铜像。 根据林彪的秘书谭云鹤的口述:林彪生活简朴,没有特别要求。林彪没有玩儿,也不玩儿,也不讲吃穿,林彪的厨师是冀东人同时是个共产党员,政治上可靠,技术却不行,但林彪从来不说。林彪最大的苦恼是睡不好觉,失眠。林彪喜欢腊肉,因为他在书上看到吃腊肉可以帮助睡眠,但是实际上吃腊肉也没什么辅助睡眠的效果。林彪在生活上有一个特点就是只要有条件,就是大白天,他也喜欢拉上窗帘,开上电灯,林彪觉得这样显得安静一些,好集中精力思考问题。林彪不爱运动,不会跳舞,也不爱玩,他的运动就是偶尔到外面散散步。林彪的另一个兴趣是喜欢游车河,经常调车四处转,而他则静坐在车中思考一些问题。 根据林彪的秘书谭云鹤的口述:林彪脑子不停地想事琢磨,每当打仗要发电报,他躺着说,在行军床上根本不起来看地图,他都装在脑子里,敌我两军态势、敌我的情况、地形他都很熟悉,都非常用功地记在心里。行军打仗,他的小手提箱,没有锁,里面装的都是毛主席著作的单行本,《矛盾论》、《实践论》,抗日战争的战略问题,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一个红蓝铅笔。书上画了好多勾勾圈圈杠杠,旁批、密批都好多。 中华民国总统、国民党总裁蒋介石评价林彪时说:“当代韩信”。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评点林彪时说:“林彪这个娃娃不仅有能力,而且是一代天才。像他这样的人,不仅能打巧仗,还能把整个局势都装在脑子里,将来我们的军队就需要这样的人来指挥”。 文革中,负责中共军队高级将领医疗保健的军医张愈和粟裕谈到林彪时,粟裕说:“学术也是政治。林彪摔死了,陈年旧帐都折腾出来了,连什么‘短促出击’也用上了,把人搞糊涂了。一个战术的具体动作,绝对化地、笼统大否定,一旦把人思想搞乱了,那以后就打乱仗吧”。 林彪政务秘书谭云鹤在2011年9月接受《男人世界》的记者采访时表示:“我知道你们想了解什么,好多对林总的评价是不真实的,就连电视剧里演的林彪就更不真实了……” 1984年初,黄克诚在阅读《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元帅条目释文稿中,发现所有的元帅都写了历史功绩,只有林彪条目的释文光写了简历和罪行,就对编辑者说:“写历史人物志,要学习司马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秉笔直书,不要揪出一个人就把他的历史功绩一笔勾销了。林彪在我军历史上是有名的指挥员之一,他后来犯了严重罪行,受到党纪国法制裁,是罪有应得。但在评价他的整个历史时,应当两方面都写,不能只写一面。林彪确有指挥才能,不承认这个事实,不是历史唯物主义态度。况且,国内外都知道林彪是我们开国十大元帅之一,把他写成既不会打仗又一无是处,不仅不符合历史事实,也很难令人置信”。 1986年,拍摄《大决战》时,杨尚昆指示拍摄组:“剧中要有林彪,如果不写林彪,那当年东北战场的仗是谁打的?而且写林彪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能因为他后来不好,就把这个人写成从头至尾都坏”。 1979年,陈云处理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的问题时说:“我的看法是,处理‘四人帮’与处理林彪反革命集团要有区别,‘四人帮’这些人祸国殃民,‘文化大革命’十年,干尽坏事。而且在战争年代,他们也没有任何战功。林彪反革命集团则有些不同,他们主要是部队的,像黄、吴、李、邱他们,包括林彪,过去这些人都打过许多仗,也立过各种战功。他们现在犯了罪,应该处理,但与‘四人帮’应该有所区别”。 林彪六大战术原则被美国西点军校列入军事教材,教室内挂有林彪肖像。 1973年,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评价林彪集团的主要办事机构军委办事组说:“绿林大盗,蛇鼠一窝。” 1974年2月2日,《人民日报》社论《把批林批孔的斗争进行到底》中评价林彪说:“资产阶级野心家、阴谋家、两面派、叛徒、卖国贼林彪,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孔老二的信徒。他和历代行将灭亡的反动派一样,尊孔反法,攻击秦始皇,把孔孟之道作为阴谋篡党夺权、复辟资本主义的反动思想武器……林彪这个政治骗子,不读书,不看报,不看文件,是个什么学问也没有的大党阀、大军阀”。 1975年,江青在山西省昔阳县大寨人民公社大寨生产大队召开的一次群众大会上的讲话中评价林彪说:“林彪就学冯玉祥啊!他是大盗窃犯、大贪污犯”。
wiki_zh\AA\wiki_09
1966年 (第39届,1967年颁发) (其他奖项参见奥斯卡金像奖获奖名单)
wiki_zh\AA\wiki_09
雍正 雍正(;,公元1723年至1735年)为清朝入关后第三位皇帝清世宗胤禛的年号,前后共13年。因为雍正帝之前曾被封雍亲王(),即位后采用雍正一词,除取其名「禛」之谐音外,亦有正统、名正的意思,以辟民间夺位的谣言。 雍正十三年八月清高宗即位沿用。
wiki_zh\AA\wiki_09
魔笛 《魔笛》(),编号K.620,是莫扎特的最后一部歌剧,于1791年9月30日在维也纳维登剧院首演,作者于同年去世。 这部歌剧取材自诗人(C. M. Wieland,1733-1813)的童话集《》()中一篇名为《璐璐的魔笛》()的童话,1780年后由伊曼纽尔·席卡内德改编成德语歌剧脚本。 用德语演唱的《魔笛》是在莫扎特生命中的最后一年创作的。当时莫扎特生活窘迫、疾病交加、抑郁不得志,处于极度绝望的境况,但他的创作热情依然很高,所以当经理伊曼纽尔·席卡内德提出请他为一部德语歌剧谱曲时,他很快就同意了。为了方便莫扎特专心创作,席卡内德将莫扎特任性的妻子送到外地疗养,并在剧院附近租了一个小房「魔笛小屋」()给莫扎特住。1791年7月,莫扎特谱曲到一半的时候接到命令赴布拉格,在利奥波德二世加冕礼的庆典上指挥他的另一部义大利语歌剧《》,同时,他又接受了瓦尔塞根伯爵的委托,写一部悼念伯爵亡妻的《安魂曲》。回到维也纳后至9月,莫扎特终于完成了《魔笛》全剧的谱曲,在仅仅排练了两日后9月30日,于维也纳郊外的维多剧院首演,由莫扎特亲自指挥。 《魔笛》是一部多元化的歌剧,莫扎特在其中放入了许多歌剧元素,他融合了18世纪以前德、奥、-{zh-hans:意; zh-hk:意; zh-tw:义;}-、法、捷等国家所特有的各种音乐形式和戏剧表现手法,使其音乐语言更为丰富。可以说它是一部集大成的歌唱剧,在当时维也纳通俗戏剧的构架上完美统合了意大利歌剧与德国民谣的风格,既带有正剧的严谨又包含着喜剧的灵活。 歌剧的序曲以奏鸣曲的形式从统一全剧的降E开始,精美的弦乐声华丽而且流畅。如泉水源源涌出,象征着光明和美好的生活。这一角色属抒情男高音,他在剧中的两首咏叹调《这幅画像迷人美艳》及《你的魔韵多么壮盛》()旋律极其优美,很好的描画出这个抒情式的人物细致丰富的内心。这个角色外柔内刚,莫扎特为她写的所有唱段都令人印象深刻。其中与捕鸟人的《》最为经典,柔美的旋律充分体现出莫扎特的天才之处。帕帕基诺是剧中带有喜剧因素的一个亮点,在第一幕中的《我正是一个捕鸟人》以民谣为基调,生动灵活、轻松的刻画出其快乐的天性。的咏叹调是按标准的意大利正歌剧风格写的,其在第一幕中的《噢,别发抖,我的爱子》这首咏叹调分为三个部分,由抒情到花腔唱段,旋律有节制的变化;而第二幕中的《地狱之复仇沸腾在我心中》是一首极为华丽的花腔咏叹调,可说是花腔女高音咏叹调史上数一数二的名曲。作为这部歌剧中的灵魂人物,夜后一角的好坏直接影响作品的整体艺术水准,其由善到恶,转变的背后要求极微妙的分辨,莫扎特以最难的华彩乐段来刻划她的本质,超越人声的华彩本身也赋予了她狂暴的心情以讽刺的色彩,在非常高的音域(高音F),以快速的唱法,混合了乐声的重复音、断音和长笛的相竞赛。 在逝去的年代里,世界一度陷入失衡的状态。日和夜,阴和阳,决然的分开了。在夜的世界里,万物无法繁殖。在日的领域里,万物得不到休养生息。人类苦不堪言,却无法知道,为何世界乱了秩序?唯有认为,这是一个诅咒。 第二景 第三景 第四景 第五景 第七景 第八景 第九景 第十景 第十一景 第十二景 第十三景 第十四景 第十五景 第十六景 第十七景 第十八景 第十九景 第一幕 第二幕
wiki_zh\AA\wiki_09
歌唱剧 歌唱剧(德语:)是带有歌唱和乐器音乐演奏的小型的话剧,起源于英国的“叙事歌剧”和法国的“喜歌剧”,十八世纪后半期传入德国,逐形成后来的歌唱剧。其特点是以音乐化的对白代替宣叙调的形式,加入民谣的风格,内容多带有政治讽刺的含义。 从16世纪开始在德语中就已经存在歌唱剧这个名称,当时这个名称指的是带有表演的小夜曲或者带有音乐的教堂、宫廷或者城市里的演出。在巴洛克时期里出现了参照意大利的榜样形成的田园诗歌。当时歌唱剧这个名称泛指所有带有音乐的舞台演出,它与歌剧之间的区别仅在于歌剧是从拉丁语族地区来的剧目,而歌唱剧则泛指所有在德国当地形成的类似的剧目。 从1700年开始歌唱剧这个名称开始被用来区分市民阶层的音乐剧与宫廷的歌剧。与歌剧不同的是歌唱剧使用歌曲,而不使用咏叹调,使用对话,而不使用宣叙调。当时有些简单的歌唱剧甚至没有自己作的曲,而是直接使用当时流行的综艺秀曲调。 1776年约瑟夫二世将维也纳的法国剧院改名为德语国家剧院(今城堡剧院),鼓励演唱德语歌唱剧,来排挤法语剧目。沃尔夫冈·阿马多伊斯·莫扎特的《后宫诱逃》就是在这个情况下产生的。维也纳的国家歌唱剧结合了传统的维也纳民间剧目、喜歌剧和正歌剧(《魔笛》就有这个特点)。歌德和克里斯多夫·马丁·维兰德也为歌唱剧写过词。 通过约翰·亚当·席勒的影响德语歌唱剧于18世纪和19世纪初达到了其顶峰。歌唱剧往往有喜剧特征,因为当时的传统是市民剧目必须是喜剧。这个传统逐渐消失后歌唱剧也被用来表达严肃的内容,比如莫扎特的歌唱剧以及路德维希·凡·贝多芬的《费德里奥》(其第一幕具有明显的歌唱剧特征)。 在19世纪里歌唱剧与规模巨大的大歌剧正好相反,而且小的巡回演出的剧团也可以表演歌唱剧。这个时候的作家包括阿尔伯特·洛尔青。 在19世纪后半页轻歌剧往往被称为歌唱剧。20世纪在伦敦和纽约形成了音乐喜剧,今天的音乐剧的前身。
wiki_zh\AA\wiki_09
共济会 共济会(),亦称美生会,出现于18世纪西欧,自从1717年成立英格兰第一个总会所,早期为石匠工会,有独特仪式和标志,后来发展成世界组织,成为权贵交流的俱乐部。 至今其已经遍布全球。会员包括众多名人和政治家,有些要求申请者必须是有神论者,有些则接受无神论者申请。 共济会是一种非宗教性质的兄弟会,基本宗旨为倡导博爱、自由、慈善,追求提升个人精神内在美德以促进人类社会完善。阴谋论者认为,共济会是富人和权贵的阴谋组织,有着不为人知的统治世界秘密计划,比如「新世界秩序」。 共济会亦称石匠工会、-{zh-tw:共济会; zh-hk:美生会; zh-mo:美生会; zh-cn:美生会}-、规矩会,英文的字面含义是自由石匠工会。中文“共-{}-济会”一词取其组织性质。其会员称为“美生”(,原意为石匠),“共济”仅为会中其中一项原则,无法完全涵括其精神,故中文翻译决定取音译。会员之间以兄弟互称。 华人组织洪门的英文名称是Chinese Freemasonry,尽管英文是同一个词并采用了共济会的图像标志,但和共济会关系相对独立。 共济会的理论继承了诺斯提教派的神秘主义宗教思想,也包含了13世纪左右兴起的犹太密教卡巴拉、中世纪炼金术的诸多元素。 共济会习惯运用比喻与象征来传递理念,因此在其教学体系中运用了大量的象征符号,懂得并熟知这些符号的含义是成为会员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 共济会的许多象征符号都与建筑和石工技术有关,水平仪和直角尺是明显例子。在许多非石匠的会员加入之后发展的标志多与炼金术以及跟圣殿骑士有关。 当石匠成为会员时,共济会的职责并不在于教导建筑技艺。它反而利用中世纪石匠的工程作为道德发展的隐喻。因此,共济会的象征符号是中世纪石匠所使用的普通工具,例如工作围裙(原是羊皮制的)、锤子、梯子、水平仪等。 这个由字母G、方矩和圆规组成的象征符号(寓意画)是共济会最基本的代表性徽章,方矩和圆规都是石工测绘使用的工具,在共济会思想中它们代表着会员完善自身所使用的道具。每个共济会会所几乎都饰有方矩与圆规的符号,它可能由象征符号六芒星变化而来,方矩代表六芒星中向下的正三角形真理、而圆规代表向上的正三角形道德,两者的结合代表阴阳调和、「真理」和「道德」的「和谐」、行动和节制的规范。方矩是会所导师的徽章,“安置”会员走向公民义务的正确途经,代表道德规范,方矩也是一种工具,让不同的元素统合有序。圆规是共济会的重要徽章,圆规象征上帝画出他对世界的计划。尺规中间的G代表伟大的造物主几何学家,要所有生命学著创造美好,从而完成伟大的作业。 圆规、方矩和法典是会员完成个人实践、突破三重黑暗、重见理性光明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因此被称为三重伟大之光(三大明光)。 共济会的象征符号也是礼仪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共济会的礼仪主要是在会员晋级的授予仪式上举行。在历史发展中,各地的共济会演化出多种不同的礼仪形式,现代英美共济会在服饰和仪式上主要分为约克礼和苏格兰礼,其中的约克礼主要分布于不列颠,苏格兰礼主要分布于北美和欧洲大陆,在美国分为南北两个独立部门,并在细节上有一些差别。另有古老的玫瑰十字礼仪、法兰西礼仪、孟菲斯-米思兰礼仪等也各具特色。 共济会的标准礼仪服装包括围裙、领饰、胸饰、护腕,黑色西服等,不同级别的服饰及装饰物图案都不一样,在不同礼仪里面又各自稍有不同。 共济会在全球都有发展,但并没有全球中心。共济会分为两级组织:会所和总会所。会所名称为阿拉伯数字编号和地名的组合。总会所是共济会的最高组织形式,各总会所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各自独立运作。在多年的流传中,各总会所之间在章程和仪式上会有一些差异。总会所往往是在司法管辖区内以社团的形式注册的公开的合法机构。 因其属封闭的社团形式,如无两位以上共济会兄弟推荐,外人无法得以加入,且其考核欲加入兄弟之时间,短则半年,长则无限。但现代有些地区如欧洲大陆与北美的共济会可以允许外人独自申请,会有老会员来考核,通过后即可担任推荐人而入会。而且早期时入会之后,不得向他人揭露其会员身分。但近年一些总会所允许会员自己做决定是否愿意向外人揭露其会员身分,因为需要招募新成员,如今也做许多公开宣传,使得主流共济会神秘感日渐丧失。 根据共济会传说,共济会的始祖为以色列王国时代的海勒姆(Hiram Abiff),他是建造耶路撒冷圣殿(第一圣殿)的建筑师,被三个因妒忌他地位和技能的工匠所杀,埋于殿内的青铜墓里,但不久即将再度复活。因此,凡加入共济会者,都要举行一场象征死亡和复活的仪式。 虽然初期共济会仍旧奉行严守内部秘密的规定,但是1745年在阿姆斯特丹匿名出版的一本书籍完整透露了共济会内部规定、活动内容甚至入会礼仪等细节。然而共济会也因此渐渐公开活动,会员再不隐瞒自己身分,他们也会公开进行慈善活动,会员组成也逐渐向中产阶级为主。现代的共济会除了内部表明各级别的暗语和手势仍旧保密之外,其余活动基本上全部公开。 共济会苏格兰礼仪式共分为33个级别,用度的符号“°”表现,但只有1°到3°涉及到等级概念: 1°-3°的席位授予在一般会所举行,从3°到33°各级别间都是平级的,但需要到总会所申请才能授予。不同的级别在共济会意味着不同的研究学习内容,也代表了会员在不同时期的发展;比如33°是为荣誉头衔。工师级别与以上各级之间都是平等的关系。 今天的共济会大约有600万人,苏格兰和爱尔兰会籍上约有15万名会员,英格兰会籍上约有25万名会员,法国约20万人,美国境内也有约200万名会员,香港有1,200人左右。共济会会员更几乎占满每一页西方近代史,包括英国等欧洲王室成员和美国很多任总统。 知名的共济会会员包括: 由于历史上的会员名单文件有遗失或从未公开,确认某人是否是共济会会员有一定的困难。 根据其正式文献《共济会宪章》(传说1701年写成,于1723年正式出版)第一部《历史篇》的解释,共济会起源于公元前4000年,这一年被共济会称为光明之年或光明元第一年,以“A L”标记。他们自称是远古奥秘的守护者,通晓天文地理及宇宙的奥秘。 有人认为共济会起源于参加建造古巴比伦巴别塔的石工职人工会,亦有种说法共济会起源于建造耶路撒冷所罗门神殿的石匠们。 古代共济会是一个不对外公开建筑技艺的石匠行业协会。有文字记载的最早记录约为1390年。有证据显示在苏格兰最早出现石匠会所的时间是16世纪末期,当时共济会的性质仍为石匠工会。 现代共济会正式出现的最早记载是在1717年的英国。1716年之前,伦敦的四个酒馆中聚集着贵族和高级神职人员,举办高级俱乐部聚会,内容是社交活动、娱乐和饮食,这些人是现代共济会的真正创立者。1717年6月24日圣约翰日,四个会所()的共济会会员联合成立了第一个总会所(),会员投票选出安松·塞亚为第一代总导师(),这一天也就是现代共济会运动的开端。而这一时期也正值传奇的蔷薇十字运动的影响消退之际,现代共济会摆脱了古老秘密组织的性质,成为思想上的石工、与及改革社会的政治团体。 共济会初期在英格兰和苏格兰约有700名会员,但是随着会员数量迅速增长,英国共济会总会于1721年开始筹备编纂自己的宪章以便管理众多成员。总会所委派新教长老派牧师詹姆斯·安德森完成这项工作,安德森根据共济会的古代条文《传统宪章》进行编纂,在1723年(共济会历5723年)出版了《共济会宪章》,这部宪章分为历史、责任义务、通则三个部分。 启蒙运动时期,共济会从英国开始陆续传播到欧洲大陆,各国共济会纷纷成立了自己的总会所,并藉这些宗主国的军事与商业活动传播到拉美、亚洲与非洲各个殖民地。 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爆发使各地政府风声鹤唳,开始有一些阴谋论宣称是共济会等秘密社团主导革命,各国政府都颁布社团禁令,一直到拿破仑掌权时期才被解除。法兰西第一帝国灭亡后,罗马教廷于1817年同普鲁士、1821年同巴伐利亚先后签订协议,共同对包括光明会、共济会在内的秘密社团再次加以镇压,让整个19世纪欧洲大陆各国的共济会都比较消沉。 共济会在英格兰和苏格兰发展迅速,但是英格兰分会跟苏格兰分会有明显区别,两者不但持有不同的哲学观点,政治观点也不尽相同。组成苏格兰分会的成员主要是支持詹姆斯二世的党人。这些人支持斯图亚特王朝获取18世纪英国王权的要求。从流亡法国之日起,詹姆斯二世党人和觊觎斯图亚特王朝王位的詹姆斯二世得到了苏格兰共济会的鼎力支持。1700-1720年间,他们还在法国建立起第一批共济会分会,通过这个秘密组织宣传他们的政治要求。 同时,在英格兰,忠于伦敦总会(称为蓝会)的共济会分会已经与汉诺威王朝和辉格党的政治原则建立起牢固的关系。它们抛弃了17世纪英吉利共和国的激进共和主义,转而支持一种受宪法严格限制的王权。它们还致力于慈善事业。 英国共济会于1753年分裂为两派,较老的近代派称为“Free and Accepted Masons(缩写为F&AM)”,新的古典派称为“Ancient Free and Accepted Masons(缩写为AF&AM)”,1776年美国独立以后,每个联邦州的F&AM与AF&AM也都纷纷独立于英国伦敦总会。分裂原因为部分会所不满现代派对英国王室的拥护,因而成立古典派,认为自己才是正统的共济会理念,而现代派则是“离经叛道”的,双方长期对立。古典派的共济会比较支持北美独立运动,当时美国的开国元勋们多为这个分支。直到1813年,英国的两派才宣告和解,成立了英格兰联合总会,即UGLE(United Grand Lodge of England),而北美的共济会因为已经独立于英格兰总会,因此保留了AF与F的区别,后来双方也和解了,但是保留了当初分别建立的会堂。共济会分裂给英国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就是丧失了肥沃的北美殖民地。在19世纪中叶之后英国的共济会也迅速丧失其社会改革的锐意和先驱性,成为保守派,支持君主立宪制。 第二次大分裂出现在19世纪中期的法国。 根据1723年的《安德森宪章》[Anderson's Constitutions]写道: “共济会员在入会后,必须服从其道德规范,如果他懂得这艺术,他永远不会是一个愚蠢的无神论者,也不是一个没有信仰的风流才子”。["A Mason is oblig'd by his Tenure, to obey the moral Law, and if he rightly understands the Art, he will never be a stupid Atheist, nor an irreligious Libertine."] 然而,在1875年的洛桑大会上,法兰西大东方社[Grand Orient de France,简称GODF]决定开始接纳无神论者入会,其废除共济会传统的“宇宙间伟大建筑师”概念。法国大东方热衷于政治活动,并且与天主教会关系不佳,近期也谴责天主教会公开反对法国同性婚姻合法化。 英格兰联合总会所[United Grand Lodge of England,简称UGLE]根据宪章规定在会所内严禁会员讨论任何宗教与政治话题,法国大东方的改革违背了这些传统,于是在1877年撤回之前对GODF的认可,其他英语系会所纷纷响应了总会的这一决定,宣告了他们之间正式分裂。 随后几十年间,由于不满共济会改革后变得世俗化,从法国大东方又陆续分裂出多个总会,比如法国大会所(Grande Loge de France)与法兰西民族大会所(Grande Loge Nationale Française),还有最早的男女混合共济会组织人权会社(Le Droit Humain),但其中只有法兰西民族大会所被英国总会正式承认。 欧洲与亚洲共济会在二战时期备受打击。在欧洲,法西斯政权的国家对共济会进行了取缔,所有会所都被迫关闭,法国共济会也在战争中遭受挫折。纳粹德国甚至对境内的共济会成员进行了有组织屠杀,与犹太人一起关进集中营,纳粹指控共济会与犹太人密谋统治欧洲,他们捏造一些文件如反犹主义的《锡安长老会纪要》等也在这个时候大肆传播。除了被法西斯破坏,东欧的共济会则在社会主义国家受到了打击,直到20世纪90年代,原苏联地区的共济会会所才重新恢复。目前在南欧与东欧主要流行大东方体系的共济会。 在亚洲,萌芽中的共济会遭到了日本法西斯严重破坏。除了菲律宾共济会在战争时期受影响较小之外,其他地区都遭到日军严重破坏,其中日本国内的共济会会所全部关闭,中国境内的则在民国政府支持下缓慢成长,但许多总会所都在战事期间关闭,日军战败投降以后由菲律宾总会支持下大陆地区总会所重迎开放,但是不久因新政权建立而再次逐渐衰落,直到近些年才在台湾共济会总会支持下恢复运作;在香港的第一雍仁会馆则被日军完全炸毁,台湾共济会早期在日治时期也曾被停止,战后由菲律宾总会协助复原;此前香港共济会与新加坡共济会由英国传入。 大部分二战之后建立的伊斯兰国家也公开反对共济会,除了维护政教合一制度外,还有与纳粹一样认为是犹太人的组织,尤其是自以色列复国以后。因为共济会与中世纪圣殿骑士团关系密切,也导致穆斯林对其反感。 初期共济会名义上对志愿者不作限制,人人平等,但是当时只有白人贵族和上层资产阶级可以入会,为了争取更大的影响力,共济会不断地招收贵族入会并且希望能够得到王室垂青。从第二代总导师蒙塔魁公爵(1721年就任)开始,大贵族在一段长时间支配著共济会。1722年沃顿公爵成为新一代总导师,继续奉行上层路线政策。1737年3月5日,英王乔治二世的长子王储弗雷德里克王子在伦敦的临时会所加入共济会。次年,安德森修改了《共济会宪章》并且将新版宪章献给皇储。虽然这位弗雷德里克王子早逝,没有坐上王位,但是其长子也就是乔治三世维持共济会的政治地位,之后王室和共济会保持着良好关系,乔治四世、乔治六世、爱德华七世、爱德华八世都是共济会会员。 英国共济会于1753年分裂为古典派和近代派,双方长期对立,直到1813年才告和解。在19世纪中叶之后英国共济会迅速丧失其社会改革的锐意和先驱性。而共济会分裂给英国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丧失了肥沃的北美殖民地,北美独立运动的先驱者几乎都是共济会会员。 19世纪中后期英国的上层社会中充斥着共济会会员。当然,由于共济会禁止女性入会,所以维多利亚女王本人肯定不是其会员之一,但是当时的皇储爱德华七世和其长子艾伯特·维克托王子都是共济会会员。今天,英国高级神职人员、富豪和贵族在英国共济会中所占比例急剧减小,普通公民较多。 2005年6月英国国会曾下令,英国上议院及下议院所有议员必须公开他们是否隶属共济会。当日提出动议的英国自由民主党议员强调,为了增加国会透明度,以及重建公众对政府的信任,议员必须申报利益。 有证据显示法国最早出现共济会是在1688年。1721年,一些英国共济会成员在港口城市敦刻尔克建立了法国第一个共济会所。法国共济会总会所建立于1738年6月24日,是欧洲大陆最早成立的共济会总会所。 虽然罗马天主教宗克莱蒙十二世和本笃十四世分别于1738年和1751年两度颁发教宗禁令,禁止天主教徒加入共济会,然而在法国并未产生足够影响,共济会仍然在发展壮大。到法国大革命爆发之前,法国已经建立了很多会所。 共济会是启蒙运动中瓦解天主教会和反对教皇权威的急先锋。18世纪的共济会组织体现出排外特征,下层的劳动阶层不被接纳,成员主要来自贵族、教士和中产阶层,有些会所完全由天主教教士构成。中资产阶级被共济会自由、平等的思想所吸引,成为主要的成员来源,因为在这里他们能够与贵族平起平坐。在军队组织中,共济会也有极大的影响力,很多后来拿破仑军队中的将军都是共济会成员。 1773年早期的法国共济会发生了分裂,法国共济会总会进行了内部重组,重新更名为法兰西大东方((Grand Orient de France)),剩余的一些旧会所不服从。分裂后不久的1776年大东方成立了一个重要的分会九姐妹会所(La Loge des Neufs Soeurs),这个分会汇集了法国启蒙时代的各界精英,并且直接参与了美国共济会在独立战争时期的扩张。 1804年11月6日,拿破仑一世加冕成为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随后他的哥哥约瑟夫·波拿巴成为法国共济会总导师。当年不承认新总会的那些会所也全部合并入了大东方总会。 1877年法国大东方与英国共济会联合总会断绝关系,他们之间的这种分裂状况持续至今,期间只有在一战及二战纳粹统治时期有所改善。 与法国大东方保持合作以及风格一致的地区性总会包括比利时、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前法国与比利时在非洲的殖民地与大部分的拉美国家,在俄罗斯与东欧一些国家在冷战结束后也有扩展。 1250年德国第一个石匠总会所在科隆成立,这也是最早使用圆规、矩尺作为石匠行会标志的记录。15世纪末斯特拉斯堡举行的各地石匠总会的集会上,颁布了第一个石匠行会会徽。从此科隆和斯特拉斯堡石匠总会分管南北德国各地会所。这是石匠手工业者的行会组织,与现代「精神石匠」共济会组织并不相同。 现代德国共济会最早的会所出现在1737年12月6日。普鲁士的王储,后来国王腓特烈大帝曾在1738年8月14日夜间出现在会所里,并于1739年接管了总导师的职位。在最初的几年里,也产生了几所新的会所,有些现在仍然存在。 在共济会宗教宽容和兄弟间平等的宗旨下,会所不仅仅只是为美生兄弟提供了一个空间,也成为宣传启蒙运动思想的场所。与很多其他国家不同,德国的共济会有女性参与。莱辛、歌德和席勒是三位开创了德国浪漫主义文学道路的领袖,他们与共济会也存在密切关系。1771年10月14日莱辛在汉堡加入共济会三玫瑰会所(),并成为导师。他的《共济会员对话录》()被认为是共济会史上的重要著作之一。他也是最早倡议接纳犹太人加入共济会的发起者,在当时的欧洲大陆,底层犹太人不具有公民权,也不被共济会接纳。他的好友普鲁士犹太哲学家摩西·门德尔松(Moses Mendelssohn)发起了的犹太启蒙运动哈斯卡拉(Haskalah),开启了欧洲犹太社会开放和世俗化进程。欧洲犹太人尤其是阿什肯纳兹犹太人开始学习当地民族的语言,接受当地民族的教育和文化,进入欧洲上流社会。日尔曼文明史上一些最耀眼的明星都是这一运动的产物,海涅、马克思、爱因斯坦、弗洛伊德等等。哈斯卡拉运动培养了强大的犹太世俗势力,揭开了欧洲犹太民族政治运动的序幕。歌德于1780年6月23日在魏玛加入安娜·阿玛丽亚三玫瑰会所()。会所名字来自当时在魏玛执政的女伯爵。阿玛丽亚会所与当地贵族建立了良好关系,魏玛公爵奥古斯杜和普鲁士将军费迪南伯爵(Herzog Ferdinand von Braunschweig)也是会所成员。共济会在歌德的一生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对他的思想和作品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他最早加入共济会很可能是受到莱辛的影响。歌德著名的遗言是「再多些光!」(Mehr Licht),常被认为反映了共济会和启蒙运动的光明崇拜。1913年成立的 Wolfstieg 协会旨在促进共济会的科学研究。 俄国共济会间接源自英国共济会。1986年出版的《苏联百科辞典》记载了俄国共济会的来源:“18世纪初产生于英国的宗教道德运动,在许多国家(其中包括俄国的资产阶级和贵族阶层)中传播。” 共济会进入俄国的时间可以追溯至彼得一世当政时期。彼得一世时期共济会进入俄国的观点也得到了其他国家学者认可。 但是也有人认为,共济会在俄国比英国大分会更早成立,因为根据一些重要的资料表明,彼得一世被赫里斯托福·乌莱(Christoph Ulay)先生吸纳加入了组织,并且在17世纪末以前,就存在一个由列福尔特任执行大师傅,戈尔东和彼得一世分别任第一和第二监督人的共济会分会了。 有史书记载涉及俄国共济会的文件在1731年出现。这一年,伦敦共济会分会领袖洛弗尔(Lovell)勋爵任命乔治·菲利普(George Philip)上尉为俄国分会领袖。 相关历史学术著作有:赵世锋出版的《俄国共济会与俄国近代政治变迁》。《俄国共济会百科辞典1731—2000》作者A·谢尔科夫。 梅利占诺夫1931年在巴黎出版了《在宫廷政变的道路上——1917年革命前的阴谋》,认为在1917年二月革命前并不是所谓的进步联盟(Прогрессивный блок)构成了资产阶级阴谋家聚集的中心,当时秘密活动的共济会组织才是这一中心的真实所在。 1990年,俄罗斯学者A·阿弗夫赫出版了自己的专著《共济会员和革命》。在这本著作中,作者研究了十月革命前后俄国共济会员和宫廷阴谋、共济会员和2月革命临时政府形成、共济会员和警察机关的关系等问题。 俄罗斯历史学家О.А.普拉托诺夫在《俄罗斯荆棘之冠:共济会历史1731-1995年》一书第25章“共济会一览”揭露,自1945年至1994年,原苏联体制内约有400名以上的党政高级官员加入共济会或隶属共济会的国际组织(如“彼得伯格俱乐部”、“大欧洲”委员会、“国际俄罗斯俱乐部”等),其中包括最高领导人如戈尔巴乔夫、雅科夫列夫、谢瓦尔德纳泽、叶利钦等均是国际共济会会员,但此说法无确实证据。 1991年,法国大东方分会在俄罗斯开幕。2010年6月19日,另开了一家会所,序列号是1441。 知名会员还有普希金、巴枯宁、亚历山大·克伦斯基、诺维科夫Н.И (1744~1818)等。俄罗斯作家托尔斯泰的名著《战争与和平》也比较详细地描述了俄罗斯共济会活动。 最早1731年在佛罗伦萨设立了第一个会所,之后和天主教爆发了长达几百年的激烈冲突。烧炭党也可能是共济会的一个支派。 现有18,000名会员和600个会所。知名会员包括:贾科莫·卡萨诺瓦、 朱塞佩·加里波第、 朱塞佩·马志尼。 波兰共济会起源于十八世纪的二零、三零年代,也就是奥古斯特二世的统治时期。斯坦尼斯瓦夫・奥古斯特・波尼亚托夫斯基国王治理的期间,共济会的会所及会员人数大幅增长。在波兰遭瓜分后,列强分别于其所瓜分的波兰领土上颁布禁令,禁止共济会组织活动,而其中又以遭俄罗斯瓜分的部分维持最久,直到1821年沙皇政府的决议下才解禁。共济会于1910年恢复活动。 共济会在1730年代出现在北美洲英国殖民地。美国革命后,每个州都成立了总会所。曾有人希望成立以乔治·华盛顿为首任总导师的全美总会所,但没有成功。 1733年组建的总会所被认为是美国的第一个共济会总会所;这个总会所后来被更名为圣约翰会所()。本杰明·富兰克林于1731年成为这个总会所辖区内的会员。 历届美国总统中现已确认为共济会会员的至少有15位,美国《独立宣言》56位签署者中至少有8位,1781年的第一部美国宪法签署者中至少有10位,1789年的美国宪法40位签署者中至少有9位,乔治·华盛顿所统领63位将领中至少有31位,以及英国北美殖民地13州30名州长中至少有10位。 共济会成员哈扬·所罗门(Haym Salomon)提供了绝大部分北美独立运动所需资金,并在其后拯救新政府使其免于破产。据《大不列颠百科全书》记载,哈扬·所罗门前后总共为北美殖民地政府及其领袖提供了大约60万美元的资助,以2005年美元价值计算,相当于39,264,947,368.42美元,也就是将近400亿美元,如果算上利息则已将近上千亿美元。 现有近10万名会员,知名会员有加拿大首位总理约翰·亚历山大·麦克唐纳、第13任总理约翰·迪芬贝克、总督阿瑟王子 (康诺特和斯特拉森公爵)等。 共济会会员在西班牙语美洲历史上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所以现在每个国家包括古巴都有自己的共济会会所。 知名会员包括:西蒙·玻利瓦尔、何塞·德·圣马丁、 曼努埃尔·贝尔格拉诺、多明戈·福斯蒂诺·萨米恩托、米格尔·伊达尔戈·伊·科斯蒂利亚 、何塞·玛丽亚·莫雷洛斯 、阿古斯汀一世 (墨西哥)、萨尔瓦多·阿连德。 巴西共济会于1822年成立,现有1700个会所和10万名会员。知名会员有巴西独立运动的导师若泽·博尼法西奥·德·安德拉达(José Bonifacio de Andrada e Silva),他推动了佩德罗一世 (巴西)成为巴西帝国的第一任皇帝。 根据2010年的数据,岛国古巴现有316个会所和3万名会员。知名会员有古巴国父卡洛斯·曼努埃尔·德·塞斯佩德斯、 何塞·马蒂、古巴独立战争军事领导人安东尼奥·马塞奥·伊·格拉哈莱斯。 卡斯特罗曾在共济会会所里避难。 知名会员有第一任总理埃德蒙·巴顿、乔治·里德、罗伯特·孟席斯、约翰·戈顿等。 新西兰共济会在19世纪初期由英国共济会传入,目前大约有一万名会员,在全国分为三个大区:北部、中部,和南部。 香港共济会第一个会所在1844年4月29日成立于维多利亚岛,三年之后成立英格兰分支香港共济会总会。历史上香港的共济会分别传自于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 1865年,英格兰分支香港共济会在现时新世界大厦所在的泄兰街兴建雍仁会馆作为英格兰分支香港共济会总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会所被日军炸毁,遂于1950年迁往香港岛坚尼地道一号至今。 三位香港总督包括夏乔士·罗便臣、麦当奴及卜公都是香港共济会会员。前高等法院首席大法官杨铁梁、希慎集团利铭泽、国泰航空前董事姚刚、香港赛马会前副主席周湛燊等政商界人物也都是共济会会员。 根据利铭泽女儿利德蕙在其所著的《香港利氏家族史》一书里介绍,姚刚出面和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协商,香港共济会在遵守香港基本法前提下可以继续活动,会议可以仍然用英语,当然中国希望1997年主权移交之后的活动能较为公开。 香港政权移交中国大陆政府之后,香港的几个共济会分会继续存在,并保持与总会的联系。 中华民国政府迁往台北后,中国美生总会也随之迁往台湾。由于政局因素,1951年曾宣布停会,1954年中国美生总会始在台湾复会,并于1955年10月28日经内政部核准成立。共济会在台湾非常低调且神秘,但会员之间非常团结。 蒋纬国将军是中国美生总会最有名的总会长,可能是因为他的德国教育与军旅生涯让他进入这个组织。目前台湾的美生会员约有数百人,分布士、农、工、商社会各阶层。 到2009年,台湾相继成立了14个会所(又称为分会),其中也有因中国大陆政局因素迫使停会后,在台湾再复会的。台中、高雄均有分会,其它均集中在北部;各分会皆以“庐”(英语:lodge)做会所之名,并予以区分,如:谊庐、川庐、自由庐、汉庐、唐庐、明庐、融庐、申曦庐等。其中唐庐为一双语庐,意即其美生仪礼采英语,而庐中讨论事项为国语。新北市深坑区也有分会海山庐(英语:High Sun Lodge)。申曦庐为法语庐。会员非常低调,鲜少有公开对外的场合;黑色西装搭配白衬衫和领结,是美生兄弟们集会时的标准穿着。 共济会进入日本大约在江户末期日本实行“开国”政策之后。1864年,到荷兰留学的西周 (启蒙家)和津田真道也是最早加入共济会的日本人。二战前后,日本政府禁止了共济会活动,珍珠港事件后会所被关闭。 二战后,共济会在日本重建。1950年1月5日,佐藤尚武、植原悦二郎、三岛通阳、高桥龙太郎、芝均平等成为首批重建之后的共济会会员,但处于菲律宾的旭日分会所辖之下。1951年3月29日,日本前首相鸠山一郎加入了共济会和成为第一等级ENTERED APPRENTICES。1955年3月26日,鸠山一郎被晋升第三等级MASTER MASON。1957年3月,东京共济会独立,此时日本会员数超过2500人。 美国驻日最高指挥官麦克阿瑟将军作为共济会会员,多次邀请日本天皇参加共济会均没有成功。但皇室成员前首相东久迩宫稔彦王参加了共济会。 1908年建立了第一个会所:汉阳会所,编号1048,源自苏格兰总会所。知名会员有李玖和韩国外务部部长林炳稷等。 新加坡城的创建者、新加坡总督斯坦福·莱佛士是英国共济会会员。其它知名会员还包括资政李光耀。第一个会所建立于1845年,编号748。 19世纪末隶属欧洲约克礼仪的菲律宾共济会成立。共济会员领导了菲律宾发动的反西班牙革命。 知名会员有:黎刹(Rizal y Mercado,Jos Protasio),菲律宾华裔,菲律宾英美系共济会之父,民族主义思想家、政论家、诗人,19世纪反西班牙殖民统治、争取菲律宾独立的民族英雄,被菲律宾人尊为立国的国父;安达斯·波尼斯奥(Andrés Bonifacio,1863—1897),独立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1896—1897任临时政府的首任主席。 1912年菲律宾共济会总会正式挂牌成立。菲律宾共济会—旭日分会曾经管辖着中国、日本、香港、台湾的日本、华人共济会。 最初由荷兰东印度公司设立于1762年,在殖民地和建国等多个历史时期起到过一定的作用。1962年苏加诺时期宣布为非法组织。日本占领时期也是关闭状态。 1911年设立第一个会所,现在有几十个会所。 1730年,东印度公司在印度加尔各答市中心威廉堡 (印度)(FortWilliam)设立了第一个会所,编号为72。知名的会员有近代哲学家、社会活动家、印度教改革家辨喜、印度最大的政治家家族尼赫鲁-甘地家族元老莫逖拉尔·尼赫鲁、总统法赫鲁丁·阿里·艾哈迈德(Fakhruddin Ali Ahmed)、印度独立后唯一的印度人总督查克拉瓦尔蒂·拉贾戈巴拉查理等。 现有370个会所和15000名会员。 建立于英帝国统治时期,1972年和1983年两次被驱逐。 最初由英国人19世纪设立,现有十来个会所。 1721年设立第一个会所,1748年被马哈茂德一世禁止,之后缓慢复苏,1826年随着苏菲教派的贝克塔什派分支Bektashis的垮台而被驱逐。 1909年大东方分会建立,1935到1948年之间被抑制。1964年发生内部分裂。知名会员有现代土耳其共和国国父、第一任总统穆斯塔法·凯末尔·阿塔蒂尔克。 建立于1953年, 现有53个会所和2000会员。 对共济会批评和反对,主要来自于以下三方面:宗教、政治和社会层面。 根据章程,共济会对所有宗教的成员开放。然而,它从一开始就和很多宗教组织发生了严重的冲突。 启蒙运动之后的50年里,共济会从英国迅速扩散到欧美,并建立了可以和天主教会相匹敌的巨大组织,对天主教构成了强大的威胁,令教廷十分恐惧。 1738年,天主教教宗克勉十二世命令禁止天主教基督徒加入共济会,违反者将被教会开除。在18世纪后半叶教廷一直致力于打压共济会,这可能与意大利大东方共济会积极推动意大利民族统一战争有关,革命领导人加里波第即为共济会员。至今双方的关系仍不怎么样,但一般来说,梵二会议之后天主教会的现代主义成员对于共济会的态度比较友好。 本笃十四世给出了反对共济会的六个原因:(1)共济会成员的不同信条主义(或者不同宗教信仰);(2)他们保守秘密;(3)他们的誓言;(4)他们对教会和国家的反对态度;(5)好几个国家的元首都宣布禁止这个团体的传播;(6)他们的邪恶行为。 1917年,教会法典明确规定,共济会员将被自动逐出教会。 1983年11月26日,教宗本笃十六世发出声明,重申禁止天主教徒加入一切形式的共济会。 2007年3月2日,梵蒂冈重申反对共济会:“共济会和天主教会的成员是不相容的”,并强调“天主教会一直批评共济会特有的神秘的概念,它的学说与圣经不兼容”。 基督教新教教会也反对共济会,原因是共济会接纳多神教思想、倚靠人的行为称义疏离神等作法严重违反教义。但新教主要派别之一的圣公会则与共济会关系一直比较良好,比如曾经担任第99任坎特伯雷大主教和全球英国圣公会的领导杰弗里·费舍尔(Geoffrey Fisher,1887-1972)就加入了英格兰共济会,而英国共济会会员的宗教信仰来源里圣公会基督徒也不少。 1860年,循理会表示反对共济会和他社会成员的秘密运做,如今还继续禁止其成员加入共济会。浸信会最大的协会分支美南浸信会,最近也表示共济会不符合他们的信念。 NAMB护教学组织即详列比较表指出该会所为与圣经所示诸多警戒相违例如: 共济会大量采用了古埃及、苏美尔、英国、印度等地的各种土著信仰符号,比如共济会的上帝之眼符号起源于苏美尔人,基督教则视之为异端邪灵、魔鬼撒旦的眼睛;这也是共济会与基督教信仰发生冲突的一个原因。不过在中世纪晚期欧洲兴建的许多大教堂里,也同样有三角形框内独眼放射光芒的装饰图案,是表示基督教义里的三位一体概念。 埃及社会事务部颁布决议,于1975年4月18日取缔了埃及共济会。1978年7月埃及开罗的伊斯兰大学学院正式发布了禁止穆斯林加入共济会的命令。然而,许多穆斯林传统的国家如摩洛哥、土耳其和阿尔及利亚还没有在各自的法律中纳入这个教令。 伊朗政府多次在各种场合谴责共济会,沙特阿拉伯官方也出版了一些批评共济会的著作。 共济会在历史和现在一直受到众多政党和政治组织的反对。共济会名义上要求会员效忠所在国家的政权,不过历史上,奉行天主教为国教的国家是最早对其发展进行阻挠,后来共济会也曾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沙皇俄国、苏联、德、日本、意大利、被禁止,现代在绝大多数的穆斯林国家和一些非洲国家依然禁止其存在。 在一些君主制国家,共济会因政治原因被禁止。例如在18世纪和19世纪的西班牙。 共产主义者认为共济会是资产阶级的阴谋组织,一直对其持谴责态度。 托洛茨基认为:“共济会是法国共产主义身体上的一个恶性肿瘤,必须用热铁烫掉”。托洛茨基并且要求共产党成员脱离共济会:“隐瞒共济会成员身份的人将被视为渗透特务”。 列·谢·科洛索夫的著作《克格勃特工记者札记》第六章:《共济会分会内幕》里记载了共产国际禁止其成员加入共济会:1920年7月29日举行的共产国际第六次会议上提交了下面的建议:“加入第三国际的党派应从自己的队伍中开除与小资产阶级组织法兰西‘共济会’有关系的成员。这意味着加入第三国际的同志特别是在西方,没有权利再加入‘共济会’。建议提交者——塞拉吉同志。” 格奥尔金·季米特洛夫本人也警告过“共济会”的危险性,他在1935年至1943年期间一直担任共产国际总书记。他在1943年发表的一篇名为《“共济会”——国际的危害》一文中写道:“民众常常感到不可理解,为什么一些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毫无理由地完全改变自己的立场……或者只是口是心非,说的一套,而做的是另一套。他们都是以各个‘共济会’分会成员的身份这么做,问题自然就变得简单了。作为‘共济会’的分会会员,这些活动家常常得到相应分会的授意和指令。他们遵守自己分会的纪律,同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背道而驰。” 中国共产党在取得政权后并没有取缔共济会,但全国隶属于海外各国共济总会的各地分会在1962年之前全部陆续关闭,此后国内对于民间结社的管控也比较严格,一直没有能够正式复会。而古巴的共济会则一直存在并得到发展。 1935年8月17日,德国共济会被纳粹解散,原因是认为其是犹太人和金融家高利贷食利者的组织。 现在保存下来的帝国安全办公室(Reichssicherheitshauptamt)记录显示了共济会在纳粹德国时期受到了残酷迫害。一般认为,大约有80,000到200,000共济会会员被纳粹政权杀害。共济会的集中营囚犯被评定为政治犯,戴著一个倒置的红色三角形以识别身份。 蓝色小花勿忘我最早是在1926年被 Zur Sonne 总会所采用作为德国不来梅市共济会年度会议的会徽。生产勿忘我会徽的工厂在1938年被纳粹党选为募捐机构。这个巧合,使共济会会员有机会将勿忘我徽章作为相互识别的秘密标记。即便在纳粹时代受到了残酷迫害,但共济会会员们仍然坚持自己的信念,甚至在集中营里建立了 Liberté chérie 这样的会所。在二战结束后,勿忘我在1948年再次成为德国总会所年度大会的会徽。今天,佩戴勿忘我徽章已经是世界范围内共济会纪念历史上共济会会员所受到的迫害,尤其是那些死于纳粹时代的共济会会员。 也有少数研究者认为:希特勒是欧洲共济会的一员,而二战也正是共济会高层示意希特勒进行的,以获得更多的世界控制权,也正是此事造成了之后欧洲共济会与美洲共济会的阶级分立,而希特勒本人成为共济会战争的牺牲品,不过该观点与其他阴谋论一样都缺乏实际依据。 在一些国家,对共济会的信仰被认为影响了政教分离原则。一个例子是比利时和法国的有关法律条款。 由于共济会在英国、美国(反共济会党)、肯尼亚共济会邪教、和意大利(P2分会)等国的黑社会性质丑闻的存在,所以社会上有比较广泛的批评反对意见。其中意大利P2分会的谋杀案死者也被指称与罗马教庭往来密切的银行大笔金额汇出国外有关,约翰·甘迺迪被刺杀之前曾公开反对共济会的言论亦被世人怀疑与共济会组织有关。 阴谋论观点认为,共济会是支配世界的阴谋组织。从法国革命、美国独立,到俄国革命、以色列复国等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都是由共济会促成的。多年来,许多指控和阴谋论都是针对共济会,包括指控共济会有一个隐藏的政治议程,他们在幕后策画建立一个依据共济会规则、只受共济会管辖的世界政府,共谋实现「新世界秩序」。 18世纪晚期,因为充满了元素,开始被外界指控恶魔崇拜、信奉撒旦教、秘密实行撒旦主义。苏格兰物理学家约翰·罗比逊在19世纪指控共济会,称他们为了秘密掌控世界,执行颠复宗教和政府的阴谋。他的反动理论跨过了大西洋,让美国本土爆发了。1890年代,法国作家发表一系列书籍(如《》)谴责共济会,他们奉行撒旦主义、崇拜路西法,将它视为、。他的说法受到许多阴谋论者附议,并对随后的反共济会主张有巨大的影响。英国修正主义历史学家认为,有一个古老的神秘阴谋 — 由诺斯底教派构思,并交给他们所谓的秘法家继承人(例如卡巴拉、卡特里派、圣殿骑士、赫密士主义者、玫瑰十字会、共济会)最终由光明会传承。这个一脉相承的古老体系试图颠覆西方世界的基础,并透过一个世界性的宗教来实施「新世界秩序」,让人类以帝王崇拜意识信奉敌基督。 1903年,沙俄出现一本反犹太主题书籍《锡安长老会纪要》,其内容为描述所谓「犹太人征服世界」、犹太 — 共济会阴谋的具体计划。文本看起来是犹太人领袖团体 — 「锡安长老会」的秘密会议记录,表示犹太人领袖们已经加入共济会,并正在策划代表所有犹太人统治世界,因为他们相信。《锡安长老会纪要》显示该会议的结论是:「必须透过共济会和光明会实行决议,在任何层面上都不得与这两个秘密组织剥离,以免人类发现犹太人的核心」。《锡安长老会纪要》成为20世纪许多反犹太和反共济会的阴谋论文学依据,包括一些「新世界秩序」理论,并在某些当代阴谋文学中重复被引用。 许多阴谋论者主张,有一些美国开国元勋,如乔治·华盛顿和班杰明·富兰克林都是共济会成员。例如华盛顿麾下的74名将领中有33名共济会成员,《美国独立宣言》的56名签订者中有9名共济会成员,三分之一的美国宪法签署者也都是共济会会员。他们还将共济会的渗透到美国社会,并暗示「共济会员是新世界秩序的建筑师」。特别是在美国国徽、一美元纸币、华盛顿纪念碑、美国国会大厦、白宫、国家广场、五角大厦的设计、、以及遍布城市内的秘密基石,作为总体计划的一部分,创建第一个「共济会政府」作为「新世界秩序」的典范。1793年9月18日,乔治·华盛顿穿戴全套的共济会徽章、礼袍,为美国国会大厦主持奠基仪式。他将一只银泥刀(代表著共济会「石匠」的身份)插入地基,再于地基的顶端做上银色标记,以共济会仪式安放奠基石。一美元纸币和国徽上也有共济会的重要符号「全视之眼」,以及多处的数字十三。时至今日,44位美国总统中有14位是共济会成员。根据1959年的资料,当时美国联邦政府十一席阁员中有6位、九席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中有5位、四十九席州长中有29位,以及半数以上国会议员都是美国不同地区的共济会成员。因此,美国人想像中的政治阴谋主角经常都是共济会。一些神秘主义者认为,欧洲和美国的隐秘领导人在17世纪后期执行了原始的撒旦计划,建立美国为第三罗马帝国,一个新的亚特兰提斯、新的共济会国家,即「新世界秩序」。他们非常聪明的隐藏这个计划,透过在新国家的象征符号内隐藏撒旦的数字,只有少数学者知道它真正的意义。 共济会反驳了这些阴谋论的指控,他们表示该组织的目的是促进理性主义,使用的隐秘符号本身没有神力,也不是共济会原则的一部分,不论什么符号都无法巩固或控制权力。此外,也没有公开讯息确认负责国徽设计的是共济会成员。阴谋论者则断言共济会在美国国徽的设计上有关键性影响,因为在设计如此重要意义的国家象征物时,不可能是在无意中用上这些元素,唯一的理由就是设计者本身非常熟悉这些符号。事实上,自18世纪晚期至今,所有共济会的聚集场所和建筑物外,全都看到的「全视之眼」和没有顶石的符号,因此美国国徽的设计者应该本来就理解这些深奥符号的意义。此外,自1782年开始启用的美国国徽、1935年开始启用的一美元纸币背面,都写上了拉丁语「」和「」,意思是「上帝赐予我们一切」「时代的新秩序」。这两样重要物品都暗示美利坚合众国是一个独立的民族国家,并且属于它的时代已经开始。它常常被阴谋论的理论家解释为「新世界秩序」的公开密码。 美国企业家帕特·罗伯逊在1991年写了畅销书《》,他在第177页写道:「世界上存在一个阴谋,它是透过共济会、秘密的光明会、美国外交关系协会、三边委员会和犹太银行家组织而成的菁英集团策画执行的。」。加拿大阴谋理论家表示,美国民间和基督教右派的鼓动者越来越相信共济会、光明会和犹太人正在谋划全球性的阴谋。阴谋论者认为,罗斯柴尔德家族族控制著世界的货币供应。并与共济会、光明会、「新世界秩序」和其他黑暗的货币团体有深厚渊源。该家族也被认为是扮演世界政府的主要领袖之一,并被指责为个人利益发动战争、资助大屠杀和暗杀美国总统。 2013年4月25日,《滚石》杂志的专栏作家在一篇调查报导中写道:「世界各地的阴谋论者,所有相信罗斯柴尔德家族、共济会和光明会正在幕后操控这个世界的人们,我们这些怀疑论者欠你们一个道歉。你们是对的,真正的玩家名单或许有点不同,但你们的观点基本上是正确的 — 『这个世界是一场被操纵的游戏』。然而,这个问题没有得到应有关注度的唯一原因是,它的规模是如此巨大,以致于普通老百姓完全无法看清全貌」。 英伦共济会三大母会 中欧 北欧 南欧 东欧 北美 拉美 亚太 非洲 其他
wiki_zh\AA\wiki_09
图灵奖 图灵奖(),又译杜林奖、A.M.图灵奖,是计算机协会(ACM)于1966年设立的奖项,专门奖励对计算机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其名称取自世界计算机科学的先驱、英国科学家、曼彻斯特大学教授艾伦·图灵(),这个奖设立目的之一是纪念这位现代计算机科学的奠基者。获奖者必须是在计算机领域具有持久而重大的先进性的技术贡献。大多数获奖者是计算机科学家。是计算机界最负盛名的奖项,有“计算机界诺贝尔奖”之称。 图灵奖对获奖者的要求极高,评奖程序也极严,一般每年只奖励一名计算机科学家,只有极少数年度有两名以上在同一方向上做出贡献的科学家同时获奖。2014年11月13日之前图灵奖由英特尔公司以及Google公司赞助,奖金为250,000美元。2014年11月13日,虽然英特尔退出赞助,Google反而将奖金提高到1,000,000美元,和诺贝尔奖奖金相近。 每年,美国计算机协会将要求提名人推荐本年度的图灵奖候选人,并附加一份200到500字的文章,说明被提名者为什么应获此奖。任何人都可成为提名人。美国计算机协会将组成评选委员会对被提名者进行严格的评审,并最终确定当年的获奖者。 下表展示1966年至2018年世界各高校图灵奖人数分布(只展示前15名)。 <nowiki>*</nowiki>: <nowiki>**</nowiki>:
wiki_zh\AA\wiki_09
骄傲游行 骄傲游行,或称同志游行(英语:Gay Pride),是城市的LGBT族群(包括男同性恋,女同性恋,双性恋、跨性别、双性人、酷儿、无性恋等)为了支持LGBT权利所举行的游行庆典。骄傲游行的地点及日期各有不同,一般西方国家在同性恋自豪日及相近日子举行,大约在6至7月,近年不少的参与者均为异性恋者,并具有日益浓厚的商业色彩。 一个城市的酷儿社区通常会在每年都举行一次这样的游行。有时游行的内容还包括表演、舞蹈、街道派对或类似的活动。大部分的同性恋骄傲游行在夏天举行,通常在6月,以纪念美国的石墙骚乱。 骄傲游行是从由酷儿们发动的争取他们权利的运动中发展起来的。很多游行仍然有这种特征。特别是在同性恋权利活动不太积极的地方,以及在同性恋人士遭到打压的国家中,游行者则以争取权利为主,避免过份宣扬及显露引致政府的打压。 在很多同运积极的地方,游行以一种特有的甚至类似于四旬斋戒的特征举行。大型的游行包括有花车、舞蹈演员、男扮女装的酷儿、通过扩音器播放的音乐以及来自各种各样酷儿组织的游行队伍。一些重要的骄傲游行甚至得到政府或公司的赞助,以推广反歧视及多元包容的社会,并发展成为一项吸引游人的旅游节目,因此游行具有日益浓厚的商业色彩,使游行不再具备同性恋特性,参与者也不一定要是同性恋者。 一部分的同性恋者并不同意骄傲游行,亦不会参与,特别是带有节日色彩的游行,是一种粗俗的炫耀性取向的活动,是一种以不合适的方式对性和奇异行为的强调。他们通常认为这会使同性恋权利受损的起因,以及游行因有大量异性恋者的参与而模糊化焦点。有人则不认同这种观点,他们认为这样可以引起同性恋恐惧者们的注意,并争论说异性恋者在364天以外的游行上看到骄傲游行可以提高同性恋的可视度和对同性恋问题的讨论。还有人认为与其把它当作所有同性恋日常生活的代表,不如把它认为是一个狂欢节。此外,骄傲游行在西方国家日益商业化,使游行不再像早年般具有抗争的色彩。 骄傲游行比较出名的城市包括巴黎、纽约、洛杉矶、旧金山、台北、温哥华、多伦多、蒙特利尔和悉尼。 全球最历史最悠久的两个同志大游行,始于1970年的纽约市与加州的西荷里活(West Hollywood)的游行。加州的骄傲游行虽然一开始在荷里活举行,但西荷里活于1984年自洛杉矶市独立出来成为全美第一个同志都市之后,便移至西荷里活举行至今。
wiki_zh\AA\wiki_09
酷儿文化 酷儿文化是指酷儿人群通过他们相同的性取向实现的对他们文化、知识的传承。 这个概念是有争议性的。认为太多的酷儿并不参加到酷儿文化中以至于这个概念变得没有意义,或认为酷儿文化成为了老套。 认为酷儿文化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以及/或它组成了一个拥有共同理解和历史的酷儿群体(Queer nation)的基础。 酷儿文化包括很多元素,例如: 酷儿社区组织了一系列的活动来庆祝酷儿文化,例如骄傲游行。最重大的一项是同志运动会。
wiki_zh\AA\wiki_09
霍夫曼的故事 霍夫曼的故事(Les Contes d`Hoffmann)是法国作曲家雅克·奥芬巴赫的最后一部歌剧,取材于德国浪漫派作家霍夫曼的小说,法语脚本由巴比埃和卡雷共同完成。 1858年的《地狱中的奥尔菲斯》及1864年的《美丽的海伦》两部轻歌剧使奥芬巴赫在当时的音乐界一跃成名,可荣誉的背后却是因为积劳成疾而日趋衰败的身体。创作精力充沛的奥芬巴赫晚年时对自己的成就并不满意,他有着更高的志向,他不想再写轻歌剧,而渴望写出一部不朽的名作,《霍夫曼的故事》正是这一意志的产物。然而,在即将完成时作曲家突然病逝,后由另一法国作曲家吉罗(Ernest Guiraud,1837年-1892年)替他续完。 在这部作品中奥芬巴赫放弃了其驾轻就熟的轻歌剧风格,而以一种抒情的方式来表达歌剧内容上丰富的幻想色彩,整体旋律十分优美,其价值超越了一般的轻歌剧作品。第一幕中人偶奥林匹亚的花腔女高音唱段“小鸟之歌”巧妙的模仿机械玩具所发出的尖锐的声音,发条转动的声音,以及发条松时跑调的声音,充满了趣味性,十分生动活泼。第三幕中的一首描述威尼斯美丽夜景的船歌"迷人之夜,爱情之夜"则非常优美抒情,是作曲家作品中流传最广的一支歌曲,常常作为独唱歌曲在音乐会上演出。 全剧共三幕五场,上演时,第二幕与第三幕的顺序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序幕至尾声中的女主角都由同一位女高音担任,有时也把斯特拉这一角色删除,而林道夫、克皮库特刘斯、米拉克莱博士及魔法师达佩图特也常由一位歌唱演员扮演。歌剧1881年2月10日在巴黎喜歌剧院首演。 地点:卢瑟(Luther)酒馆 在冷清的卢瑟(Luther)酒馆中,葡萄酒与啤酒的精灵独自在欢唱,隔壁歌剧院正在演出唐璜(Don Giovanni)。估计更晚的时候会有客人到来,包括诗人霍夫曼(Hoffmann,男高音)和他的情人,米勒尼兹(Milanese)歌剧院的歌手斯特拉(Stella,女高音)。另一方面,艺术女神缪斯(Muse)想得到霍夫曼,她化身为霍夫曼的朋友尼克劳斯(Nicklausse,次女高音/男中音),一切都将在今晚决定。霍夫曼的情敌参议员林道夫(Lindorf,男中音)走进酒馆,他买通了斯特拉的仆人,得到一封斯特拉写给霍夫曼的信,里面有一把她化妆间的钥匙。林道夫相信自己能够得到斯特拉的青睐,并决定由自己去赴斯特拉的约会。一群吵吵闹闹的大学生走进酒馆,霍夫曼也跟自己的朋友尼克劳斯一同走进来,而林道夫远远的坐在一边看着他们。学生们催霍夫曼喝酒唱歌,他唱起一首名叫克列扎可(Kleinzach)的奇怪侏儒的民谣,可是一旁的林道夫出言讽刺破坏了酒馆中热闹的气氛。尼克劳斯打断了两人之间紧张的僵持,学生们要求霍夫曼讲讲他与斯特拉的恋情,他则决定讲述自己过去三次失恋的故事。 发明家斯帕朗扎尼(Spalanzani,男高音)一边等候着聚会的客人一边欣赏自己的新发明,机械娃娃奥林匹亚(Olympia,女高音)。霍夫曼是第一个到达的客人,当时客厅的灯光昏暗,他看到有一名美丽的女子安静的独坐在转角沙发椅中,那个瞬间爱情的火焰突然在他的心里点燃。尼克劳斯温和的指出奥林匹亚只是一个木偶,但霍夫曼根本不信。这时,疯狂的科学家克皮库特刘斯来了,他卖给霍夫曼一副有魔力的眼镜,带上这副眼镜,霍夫曼眼中的奥林匹亚就更像人类了。斯帕朗扎尼跟克皮库特刘斯争论着奥林匹亚的所属权,后者声称他拥有奥林匹亚的眼睛,最后克皮库特刘斯同意以500个达克特(ducat,过去流通于欧洲各国的钱币)的价钱将自己的权利卖给斯帕朗扎尼,并嘲笑着建议将奥林匹亚嫁给霍夫曼。不久,客人陆续到来,奥林匹亚的一曲咏叹调将众人迷惑,斯帕朗扎尼用竖琴为她伴奏,陷于爱情的霍夫曼一点也没有听出其中发条转动的声音。当所有人离开去晚餐的时候,霍夫曼留在客厅里,他向奥林匹亚表白自己内心中为她而激荡的感情,在他的眼中奥林匹亚如一位可爱的羞涩的小姐。相信奥林匹亚同样也爱他的霍夫曼轻轻的吻她的嘴唇,奥林匹亚机械的转动着离开房间。同时,拿着一张拒付的支票,克皮库特刘斯气急败坏的回来要找斯帕朗扎尼算账,他躲在客厅里等候机会。晚餐结束,人们回到客厅里跳起了华尔兹,霍夫曼邀请奥林匹亚共舞,谁知奥林匹亚越跳越快无法停止,直到两人一同狼狈的摔倒。克皮库特刘斯跳出来将奥林匹亚拆成一个个零件,斯帕朗扎尼与他相互咒骂。摔破了眼镜的霍夫曼惊讶的瞪着成为碎片的奥林匹亚,周围的人们都嘲笑他愚蠢的爱上了木偶。 克里斯佩尔(Crespel,男低音)为了阻止女儿安东尼娅(Antonia,女高音)与霍夫曼的恋情而带她去慕尼黑。拥有美妙声音的女孩坐在古钢琴前面唱一首悲哀的情歌,克里斯佩尔求她停止,因为她的心脏脆弱,过于激烈的感情会危及她的生命。他严厉的嘱咐仆人弗朗兹(Frantz,男高音),当他不在家的时候不要让任何人进屋。但是耳背的弗朗兹在全神贯注的用那副粗俗的嗓音唱歌的时候无意间忽略了偷偷前来探病的霍夫曼和尼克劳斯。基于自己过去的经验,离开前尼克劳斯劝朋友放弃世俗的情爱、献身艺术,但霍夫曼并不愿意,他向安东尼娅发誓永恒的爱情。虽然安东尼娅的父亲禁止她唱歌,但她依然希望为霍夫曼歌唱。他们快乐的唱起了爱情之歌,发现安东尼娅快要昏倒时霍夫曼劝她停止。这时克里斯佩尔回来,霍夫曼赶紧藏起来。弗朗兹报告说米拉克莱博士(Dr. Miracle,男中音)到访,因为妻子死时也是米拉克莱医治的,所以对他的来访克里斯佩尔有一种不祥的预感。米拉克莱询问安东尼娅的病况,并打听她对于音乐的超常的热情,他针对女孩不规则的脉搏开出了一些药剂,然后请她唱一两句歌来听听她的嗓音。意识到米拉克莱邪恶意图的克里斯佩尔将他赶了出去。当安东尼娅回到自己的房间,霍夫曼求她再也不要唱歌,她不情愿的答应了,安心的霍夫曼说自己明天会再来看她后离开。突然,米拉克莱出现,他向安东尼娅描述了一副名歌者所拥有的光辉景象。安东尼娅已故的母亲也是一位名歌手,此刻她对着母亲的肖像哭诉,愿母亲在天的灵魂保佑她免受诱惑。米拉克莱谎称听到肖像的回答,说女孩的母亲要女孩去得到相称的显赫名誉。随着米拉克莱的小提琴,安东尼娅唱的越来越兴奋,直到崩溃。冲进房间的霍夫曼仅仅发现了女孩冰冷的尸体。 在威尼斯大运河上的一座宫殿里,交际花古丽叶塔(Giulietta,女高音)与尼克劳斯一同唱着欢快的船歌。一边的霍夫曼精神不佳。古丽叶塔的新情人夏勒米尔(Schlemil,男中音)嫉妒的承认她对霍夫曼的倾心。古丽叶塔邀请她的客人去游戏室,但尼克劳斯退在后面警告霍夫曼要当心交际花所提出的要求。霍夫曼否认自己对古丽叶塔的兴趣。听到他们谈话的魔法师达佩图特(Dappertutto,男低音)用一颗巨大的钻石诱惑古丽叶塔同意偷取霍夫曼的影子,已经得到夏勒米尔影子的古丽叶塔收下了钻石。原本要离去的霍夫曼被古丽叶塔挽留下来,不久便受到她美色的吸引而爱上了她,在一曲激情的二重唱之后,她提出了达佩图特的要求。这个时候夏勒米尔过来,他指责古丽叶塔的移情别恋,霍夫曼脸色苍白,他无意间在一面镜子里发现可怕的事情,他没有了影子。当众人离去,霍夫曼向夏勒米尔要求古丽叶塔房间的钥匙,被拒绝后他与夏勒米尔决斗,由于达佩图特暗中相助,霍夫曼轻松的将夏勒米尔杀死。从情敌处得到钥匙,霍夫曼冲进了古丽叶她的房间,却发现里面空无一人。当他走出古丽叶塔的宫殿,看见古丽叶塔与达佩图特共坐于凤尾船中远去,意识到自己被骗的霍夫曼十分后悔,尼克劳斯将他扶走。 霍夫曼讲完了自己的故事,他只想喝酒并且忘记。尼克劳斯表示每个故事都显示了女人的一部分面貌。这个时候演出结束的斯特拉走进酒馆,她看见喝醉的诗人一副狼狈的模样便嘲笑他,并准备与洋洋得意的林道夫一同离开。霍夫曼阻止他们,并唱出了一首新的诗篇《克列扎克》,倒在桌子上崩溃。最后,缪斯女神终于得到了霍夫曼。
wiki_zh\AA\wiki_09
雅克·奥芬巴赫 雅克·奥芬巴赫(,),出生于德国的法国作曲家。代表作为歌剧《霍夫曼的故事》。 奥芬巴赫1819年出生于德国科隆的一个犹太人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个出版家兼犹太教堂唱诗班主唱。1833年奥芬巴赫14岁时随家人移居法国,并考入巴黎音乐院,36岁的时候他开设了一家轻歌剧院。但繁重的工作以及频频往返于伦敦、维也纳等地演出使奥芬巴赫患上了多种疾病,终于创作最后一部歌剧时病情恶化去世,享年61岁。奥芬巴赫一生作有大量作品,被后人尊为轻歌剧的奠基人,其轻歌剧情节轻快幽默,曲风优美,多采用当时流行的歌曲、舞曲形式,使作品通俗易懂。奥芬巴赫最出色的几部轻歌剧比当时大多数真正的喜歌剧显示出更持久的力量,这些作品是《天国与地狱序曲》(1858年)和《》(1864年)等。 1881年作曲家死后上演的《霍夫曼的故事》抒情性较强,可以说是他最优秀的一部作品。
wiki_zh\AA\wiki_09
轻歌剧 轻歌剧(Operetta)出现于十九世纪,也称配乐喜歌剧,是娱乐性较强的一类歌剧。其结构短小,音乐风格轻松活泼,情节多取自于现实生活,偏重讽刺揭露。采用独唱、重唱、合唱、舞蹈和说白等形式,并结合当时的流行歌曲,通俗易懂。代表作品有英国剧作家和作曲家威廉·S·吉尔伯特与阿瑟·萨利文的十四部作品,其他有法国奥芬巴赫的《地狱中的奥菲欧》(1881年)、奥匈帝国的小约翰·施特劳斯的《蝙蝠》(1874年)以及莱哈尔的《风流寡妇》(1905年)。在二十世纪以后的英国和美国,轻歌剧逐渐被音乐剧取代。
wiki_zh\AA\wiki_09
船歌 船歌(Barcarolle),源自意大利语“barca”,意为“船”,起源于意大利威尼斯,本来是撑贡多拉的船夫所唱的当地民歌,后来由作曲家将其转为古典音乐曲种之一,有趣的是,把这种曲调发扬起来的,反而并不是意大利作曲家。 船歌一般都是采用以6/8或12/8拍写成,因为复拍子的节奏向来都常应用以描写流动的水(例如贝多芬的《第6号交响曲》第2乐章便是最好的引证)。而一般船夫撑船时,船桨的起落通常会形成「落桨慢,起桨快」的节奏,这和复拍子的节奏不谋而合。当然亦有例外的,如柴可夫斯基的钢琴组曲《》中的船歌,便是用回4/4节奏。 奥芬巴赫的歌剧《霍夫曼的故事》中的船歌「美丽的夜晚」()可以说是船歌中的代表作。另外萧邦的《升F大调船歌》,作品60则是器乐曲之中最著名的。 在萧邦之前,船歌的题裁已经在其他作曲家的作品中出现,特别是歌剧。意大利作曲家乔万尼·帕伊谢洛、罗西尼;德国的韦伯在其歌剧中已出现有船歌风格的咏叹调;唐尼采第的悲歌剧《马利诺.法列罗》的开场,也是由饰演贡多拉船夫和合唱所唱出的船歌来交待威尼斯的背景。其后威尔第的《假面舞会》(Un ballo in maschera)中列卡度(Riccardo)所唱出的「她是否忠实地等著我」(Di'tu se fidele il flutto m'aspetta)也是其中的例子。至于非意大利的例子,则有英国的苏利文所写的轻歌剧《皮纳福号军舰》(H.M.S. Pinafore)。 至于器乐曲,除了萧邦及柴可夫斯基外,孟德尔颂的钢琴套曲《无言歌》中亦有三首属船歌,分别收录在作品19b-6、30-6及62-5内;阿尔坎的作品65;巴托的钢琴组曲《门外》;以及鲁宾斯坦、格拉祖诺夫、巴拉基列夫、法雅等皆有创作过。 声乐曲方面,舒伯特的其中一首艺术歌曲《在水上歌唱》(Auf dem Wasser zu singen,D774)被认为也是套用了船歌的格式。 踏入二十世纪,较著名的有浦朗克的《拿波里组曲》第1首;魏拉·罗伯士的《第2号三重奏》第2乐章;盖希文的《浪花之歌》;以及伯恩斯坦的歌剧《康第德》中的「国王船歌」等。
wiki_zh\AA\wiki_09
计算机语言 计算机语言(computer language)指用于人与计算机之间通讯的语言,是人与计算机之间传递信息的媒介。其概念比通用的编程语言要更广泛。例如,HTML是置标语言,也是计算机语言,但并不是编程语言。
wiki_zh\AA\wiki_09
莫斯科 莫斯科()是俄罗斯首都与最大都市、以及莫斯科州首府,为俄罗斯全国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及交通的中心。面积2,510平方公里,与莫斯科州和卡卢加州接壤。城区人口约1200万,是欧洲人口第二多的城市,仅次于伊斯坦布尔,占俄罗斯总人口的1/10。 莫斯科沿莫斯科河而建,由1147年的莫斯科大公时代开始,在沙皇俄国、苏联及今日的俄罗斯联邦时代,都一直担任著国家首都的角色。它是历史悠久的克里姆林宫所在地,并做为上述政权的总部,是俄罗斯数个被列入世界遗产的建筑群之一。 莫斯科得名于如今穿越整个城市的莫斯科河,而莫斯科河的名字来源有三种解释,分别是低湿地(斯拉夫语)、牛渡口(芬兰-乌戈尔语)、密林(卡巴尔达语)。 莫斯科的建立被认为是在1147年,当时,尤里·多尔戈鲁基大公在争夺基辅王位的一次战争后战斗获胜后,他邀请了自己的盟友切尔尼戈夫公爵斯维亚托斯拉夫·奥利戈维奇去到了弗拉基米尔公国边境上的一个名叫莫斯科地点庆祝自己的胜利,这也是史书上第一次提及莫斯科这个地方,而后,俄罗斯人便把这一年作为莫斯科的诞生的日子,不过当时的莫斯科还是一个小村庄。1156年,尤里·多尔戈鲁大公在莫斯科巩固了防御措施,由此莫斯科便有了一个防御性的要塞的地位。 1263年,莫斯科大公国建立,1276年,首任莫斯科大公达尼埃尔立莫斯科为首府,1238年-1480年期间,莫斯科被金帐汗国统治;15世纪俄国人以莫斯科为中心,集合周围力量进行反对金帐汗国统治的斗争,并于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时在1478年最终统一了俄国,建立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国号为俄罗斯沙皇国,而莫斯科则成为俄国的首都;1572年莫斯科被克里米亚鞑靼人袭击和和焚毁。1610年,被波兰将领斯坦尼斯瓦夫·若乌凯夫斯基攻陷,遭受劫掠。1700年后,彼得一世迁都到圣彼得堡。 1917年11月,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领导的十月革命胜利后,建立了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苏维埃俄国和俄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于1918年从彼得格勒(今圣彼得堡)迁到莫斯科,并于1922年12月正式成为苏联首都。1992年苏联解体后,莫斯科成为俄罗斯联邦的首都。 莫斯科从最开始建立之初就首先考虑到了坚固性、可靠性,起初从莫斯科的南部和东部游牧部落的联盟经常威胁着它,而在西部的东欧国家波兰立陶宛联邦的军队也虎视眈眈。所以弗拉基米尔、特维尔、诺夫哥罗德盟军同时建立了坚固的堡垒。 15世纪时,莫斯科的人口和领土面积已经超过了伦敦、布拉格和欧洲一些大的城市。1861年农奴制度被废除后,资本主义在俄罗斯盛行起来,莫斯科逐渐发展壮大,它已经成为巨大的工业和贸易中心。 19世纪末,莫斯科各类工业和贸易的企业已达20000多个,其中工业企业有10000多个,工人人数达到12万人,不少于16人的中小型的企业占绝大多数,但只有2%的企业人数超过50人。 在莫斯科的工业企业中纺织工业占多数,多数是建筑业,木材加工业、食品加工业、造纸业、制革业、汽车制造、工具生产厂家等等。在莫斯科工业发展百年历程中初期已经达到了比较高的社会化生产。 1910年莫斯科6%大企业中集中了大约49%的工人。在那段时间里,超过500或更多的工人被认为是大型的企业。在工业大发展阶段,外国的资本工业大量涉入,莫斯科所有的化学企业和电子技术企业都掌握在外国财团的手里。(如德国工业巨头)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后,政府在莫斯科大力发展了制造业(从车床制造到手表制造),从轴承加工到小汽车生产,纺织加工,它极大地推动了金属加工业的发展。 莫斯科所谓的「印花的」大企业不得不退出了汽车制造业和电子技术业生产线,无线电技术,代表生产等领域。生产生活必需品为国家保障自给具有深远意义。莫斯科成为俄罗斯工业强劲的生产和技术基地。在战争年代城市工业的结构转变到汽车制造业和金属加工业。几百年间,莫斯科扮演了俄罗斯政治文化中心的作用,这里汇集了具有纪念意义的历史建筑及纪念碑,克里姆林宫、新圣女修道院、莫斯科大学、凯旋门及圣山上的胜利公园等。莫斯科的权力机关充分认识到了这些文化遗产的宝贵,因此他们从没间断对这些遗产的保护。 莫斯科位于北纬55度到56度,东经37度到38度之间,地处俄罗斯平原中部,奥卡河和伏尔加河两河间的中俄罗斯高地。城市面积1080.47平方公里。大莫斯科(包括环城公路以内地区)面积900平方公里,包括外围绿化带共为1725平方公里。莫斯科位于三种地形交接处。西北接斯摩棱斯克-莫斯科高地(地势较为平坦,海拔175-185米)。南接莫斯克沃列茨科-奥卡河平原(海拔200-250米的乔普雷斯坦高地,沟壑众多)。东面是梅晓拉低地,有坚硬的沙丘,海拔约160米。 莫斯科属于温和的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极端气象十分频繁。十二月会开始漫长的冰雪消融期,降雪量大,平均年积雪期长达146天(11月初—4月中),冬季长而天气阴暗。1月平均气温-10.2℃(最低-42℃),平均每年气温零度以上的天数为194天,零度以下--103天。而夏天可能气温陡降,阴雨连绵。7月平均气温18.1℃(最高37℃)。总计全年天气晴朗时间1568小时。最近十年冬季常有相对湿度(高于70%)和温度(高于0度)较高的记录。年平均降水量190-240毫米。降水高峰期为八月和十月,降水量最少的是四月。冬季多刮西风、西南风和南风。自五月开始西北风和北风较为频繁,另外,五月和九月是最好的旅游季节。 莫斯科是世界上绿化最好的城市之一。从飞机俯瞰莫斯科,映入眼帘的是蓝天下葱绿的树丛和清沏透明的河湖,城市整洁干净。莫斯科市政府十分关心市内及郊区森林资源的保护。市内建有96座公园,14座花园,400个街心花园,160条林荫道。绿化总面积约占总面积的三分一,达4.56万公顷。市区森林面积1.16万公顷。此外还有莫斯科市动物园,占地20公顷。在覆盖着草皮的灰化土地带分布着大片的松林。一些地方沼泽较多。莫斯科附近的森林里有各种野兽:麋、野猪、鹿、狐狸、白鼬、猞猁、貂、兔子,以及各种各样的飞禽。 1991年以后,莫斯科市被划分为10个行政区划,分别是: 每个行政区划再细分地区。其中11和12是2012年7月1日从莫斯科州划入,使莫斯科市面积增加至2,510平方公里,并使莫斯科市与卡卢加州接壤。 莫斯科市杜马选举每4年举行一次,总共有35个席位,最近一次莫斯科市杜马选举举行的时间是2005年12月4日,通过投票得出的结果是俄罗斯最大党派——统一俄罗斯党()占有其中的28席位,另外俄罗斯联邦共产党占有其中的4席位,以及以苹果作为自己旗帜的联合民主党()获得了剩余的3个席位。 莫斯科市徽是由深红色的盾牌构成的,宽和高的比例是8:9,骑士面向右侧,穿着银色盔甲,披着淡蓝色的披风,手里握着锋利的金色长矛刺向一只黑色的蛇状怪物。它是于1781年在「乔治十字勋章」里关于蛇魔的传说的基础上建立的。莫斯科市的市旗是深红色的,长和宽的比例是3:2,莫斯科的市徽位于旗帜的中心。莫斯科的市歌是由音乐家伊·奥·屠纳耶夫斯基在诗歌「」基础上谱写成的。 现任莫斯科市长为谢尔盖·苏比雅宁(2010年10月28日至今)。2010年当时他被时任总统梅德韦杰夫提名为莫斯科市长,其市长任期本应于2015年10月结束。他以希望成为民选市长为由在2013年6月向总统普京提出辞呈,并建议莫斯科社会院提前举行市长直接选举,在同年9月8日举行的第一轮市长选举投票中获得57%的选票,成为莫斯科近10年来第一位民选市长。 莫斯科在2008年以前的治安之差普为人所知,2007年国际知名媒体CNN列出十大治安最差都市,莫斯科与巴基斯坦喀拉蚩被列为欧洲与亚洲治安最差的城市之首,这普遍被认为是警察公器私用与黑帮组织化尤其是俄国黑手党的跋扈关系所造成的。 莫斯科是一个人口超过1000万人的特大型城市,是欧亚大陆上重要的交通枢纽。同时,莫斯科还是一个重要的工业制造业中心,工业总产值居全国首位,工业门类齐全,总共拥有20000多家工厂,其中有数量众多的动力机械制作厂,以及专门制造机床,船舶,和精密仪器的厂家;同时城市还发展各种有色金属的冶炼工业,这其中铝业特别发达;除了重工业外,发达的化工业,轻工业,以及造纸业也是莫斯科工业中重要的一部分。而在十月革命前,莫斯科以纺织工业而著名,被誉为“花布城市”。 莫斯科政府首先建设和发展首都自由经济和活关自由贸易区。首选是泽廖诺格勒什列米捷沃和伏努科机区,以及西部的河港。 发展经济银行和交易网在俄罗斯金融市场起了重要作用,现在首都有1000家商业银行,其中40%是俄罗斯的,莫斯科金融和交易网所进行的投资和商业活动90%在俄境内进行的。莫斯科的进出口业务得到了海关方面的大力扶持;248个海关口岸提供出入境服务。 2002年10月人口普查统计,莫斯科常住人口为1000万,连同外来人口约为1200万。人口平均密度7700人/平方公里,中心部分人口密度高达29000人/平方公里。根据1976年的人口统计,居民中女性占55%,比男性多77.4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极低,仅为0.25%。由于人数量下降过快,莫斯科市政府加强了宣传及奖励生育措施,市长尤里·卢日科夫曾经表示,通过举行"儿童年",以及进行"家庭年"计划,2008年莫斯科共出生了10.2万个婴儿,该年莫斯科人口出生率达到二十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这一指标是从1988年以来最高的。 莫斯科是全国科技文化中心,教育设施众多,包括1433所普通教育学校和84所高等学校。大学以莫斯科国立罗蒙诺索夫大学(学生2.6万余)和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学生1.3万余)为最著名。科研机构1000多所,科学工作者人数达20多万。其中就有俄罗斯科学中心之称的俄罗斯科学院,此外其他90多个科学机构,包括78个科研院校以及艺术、医学、教育和农业研究院。另外还有数目众多的研究所,各种专科院校,博物馆,剧院,图书馆以及这些设施的分支机构。莫斯科基本保留了从前的基础教育模式,大多数的义务教育学校,职业技术教育,其中的专业和高等教育初纳入国家预算结构之中,这些教育都是免费的。最近几年在莫斯科有偿受教育也已广泛实行,城市的教育体系满足了人口各种不同教育需求。 俄罗斯国立图书馆是世界第二大图书馆,藏书3570万册(1995年)。每年出4万种图书,发行近3600种刊物。莫斯科现有72个剧院109个电影院31个音乐厅,78个博物馆、142个展览馆。其中莫斯科大剧院、莫斯科艺术剧院、国家中央木偶剧院、莫斯科国家马戏团、俄罗斯国家交响乐团享有世界声誉。美术馆中以普希金造型艺术博物馆、特列季亚科夫画廊以及兵工厂(克里姆林宫内,实际是一个小型的历史博物馆)、国立历史博物馆等较为著名。 体育设施有大型体育馆(座位在1500个以上)1970个,体育场96个,其中奥林匹克综合运动场面积达11557平方米,1980年曾在此举办第22届奥运会。还有65个游泳池、2900处足球场、1200个健身房、4个赛车场以及1600个篮球排球场。莫斯科由于其在政治于经济方面在俄罗斯处于特殊的地位,城市中的各个体育项目的运动队也在俄罗斯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很多队即使在欧洲范围内也是耳熟能详的强队,为莫斯科和俄罗斯获得一个又一个荣誉。 医疗设施包括193所医院和1000个诊所。 莫斯科是欧洲一个很著名的旅游城市,绿化面积高,有“森林中的首都”美誉,市内的人文经典数目也非常众多。 以下列出莫斯科主要旅游景点: 莫斯科是俄罗斯国内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全市有五个民用机场(舍列梅季耶夫国际机场、多莫杰多沃国际机场和伏努科沃国际机场为最大的三个),九个火车站(列宁格勒站、喀山站、雅罗斯拉夫尔站、库尔斯克站、里加站、基辅站、白俄罗斯站、萨维奥洛夫站和帕韦列茨站),是西伯利亚铁路的起点。环绕首都边缘的是莫斯科环城公路;市内有莫斯科地铁,由10多条扩散线和一条环线构成;拥有世界第一大无轨电车系统。由于临莫斯科河,又有莫斯科运河和伏尔加-顿河运河接驳,故有「五海之港」的美誉。 莫斯科作为俄罗斯的政治、文化、经济、交通中心,吸引了大量的著名人物在此定居或求学。莫斯科名人不仅包含了在该市出生的人,亦囊括了部分在此居住过工作过的人。
wiki_zh\AA\wiki_09
华国锋 华国锋(),原名苏铸,字成九,山西省吕梁市交城县人,前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曾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等。华国锋在周恩来和毛泽东逝世后,先后继承两人的职务,是1949年以来唯一同时出任党、政、军最高领导职务的领导人, 华国锋早年参加抗日战争,并任中共交城县委书记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当选中共湖南湘阴县、湘潭县委书记,后升任中共湖南省委书记。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快速晋升,先后任中共第九届、第十届中央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兼公安部部长,直至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兼总理。毛泽东指定其为自己的接班人,并留下遗言“你办事,我放心”。毛泽东死后,华国锋与汪东兴、叶剑英等合手逮捕了四人帮,结束文化大革命,成为党政军最高领导人。他被普遍认为是“两个凡是”的提出人 ,而与邓小平在政治路线上相左,被迫退出中共核心领导集团。2008年8月20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华国锋,原名苏铸,字成九,民国十年正月初九(1921年2月16日),出生于山西省交城县南关街(今交城县天宁镇永宁南路46号)的一个商人家庭,祖籍河南省范县苏家堡。父亲苏庆惠、母亲王二女。苏铸是家中第四子,亦是最年幼的儿子。1928年,父亲苏庆惠去世,苏铸和三哥由母亲王二女抚养长大。同年,入读交城县南关小学。1935年,就学交城县商业职业学校。 1938年,苏铸投身抗日战争,参加交城县牺牲同盟抗日游击队,取意“中华抗日救国先锋队”而改名“华国锋”,并于同年10月由李伯林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18岁的华国锋担任抗日根据地晋绥边区第八专区汾阳县牺盟会特派员,在汾阳的峪道河、开恒庄、鳖坡一带,开展抗日游击工作。1940年初,华国锋担任在交城县工、农、青、妇、武各界抗日救国联合会主任,随后任中共交城县县委书记兼县武装大队政治委员。1945年,改任了中共阳曲县委书记、县武装大队政委。 1948年冬,中共中央从华北抽调五万名干部随军南下接收南方城乡,华国锋随军南下。1949年1月,他担任中共晋中第一地区委员会宣传部长,并在此时与韩芝俊结婚 。8月2日,华国锋被任命为中共湖南湘阴县县委书记、县武装大队政治委员。 1951年6月,华国锋调任在湖南湘潭任县委书记,因为湘潭是毛泽东的故乡,这一调动直接影响到华国锋的仕途和后续政治生涯。上任后的他着手改善当地交通;1952年8月,他升任湘潭地委副书记兼专署专员,并组建韶山农村互助组。1954年2月,成立合作社。同年11月,他担任中共湘潭地委书记,兼任湘潭军分区第一政委。1955年6月,毛泽东乘火车到达湖南,华国锋在长沙见到毛泽东,衣着纯朴、面相忠厚的华国锋给毛留下良好印象。 当时毛泽东急于推广农业生产合作社,而在中央受到了邓子恢等人反对;1955年10月,中共中央召开各省市区党委书记和地委书记参加的中央会议,毛泽东希望通过此会讨论合作社问题。首次参加中共中央会议的华国锋,在会上介绍了湘潭的农村合作社经验,他撰写的《克服右倾思想,积极迎接农业合作化运动高潮的到来》、《充分研究农村各阶层的动态》、《在合作化运动中必须坚决依靠贫农》得到毛泽东赏识。 1956年5月,他升任湖南省人民委员会文教办公室主任。次年11月,升任中共湖南省委统战部部长。当时湖南正配合中央进行反右派运动,时任湖南第一省委书记的周小舟对此表示“很不理解”,不久借病去山东休养;与此同时的华国锋却仍然坚持中共中央的指令,继续推行运动。1958年7月,华国锋升任湖南省副省长、中共湖南省委书记处候补书记。 1959年的庐山会议直接改变了湖南政局、也直接影响了华国锋。会上因为彭德怀上书批评毛泽东的“三面红旗”,彭与黄克诚、张闻天、周小舟等人被视为“彭德怀反党集团”受到打压。周小舟被撤去中共湖南省委第一书记,由张平化接任,华国锋升任湖南省委书记处书记,兼任中共湘潭地委书记。虽然身为湖南省委领导,华国锋仍然坚持坚持下乡蹲点,他组织“社会主义教育”,并率团到广东参观学习农业生产经验,这些事情均受到毛泽东赞许。1964年7月1日,他主持韶山毛泽东陈列馆建设,10月1日落成。1965年,他还担任总指挥主持修建韶山灌区工程。在这期间,他重视湖南经济建设,致力于发展煤炭、钢铁等基础工业,并大力支持袁隆平团队的杂交水稻研究。 1966年5月,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六通知,开始进行文化大革命。尽管文革使中国陷入大乱,而华国锋却几乎没有受到冲击。1968年4月,湖南省革命委员会成立,黎原担任主任,龙书金、华国锋、章柏森为副主任,华国锋主管农业。华国锋组织新田县和安乡县进行水利改造,并主持韶山革命纪念地扩建。1969年,主持湘区委员会纪念馆。 这些事情引起了毛泽东的极大好感,华国锋的名字也因此出现在中共九大的主席团、中共中央委员名单中。1970年,他担任湖南革命委员会代理主任,并随后被选举为中共湖南省第一书记,成为湖南的第一把手。1970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接见美国新闻记者斯诺时,赞赏华国锋为“老人”。斯诺回国后将此事写入文章并在美国《生活》杂志发表后,华国锋开始受到国外关注。 1971年毛泽东秘密访问南方各省,并在武昌提醒华国锋,暗示在中央内部中他与林彪的矛盾。同年9月13日,林彪在出逃苏联时在蒙古坠机身亡。次年3月26日,公安部长谢富治病逝,毛泽东借此提名华国锋,此时王洪文、李德生也陆续进入中央,王、华、李形成新的党、政、军接班人。1973年8月31日,在中共十届一中全会上,王洪文和李德生当选中共中央副主席,华国锋当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同年10月,华国锋兼任公安部部长。 进入中央的华国锋言语不多,不露锋芒。在北京,他与四人帮没有瓜葛,也未与周恩来、叶剑英有什么交情,在中央政治局尖锐的斗争中他往往保持中立,只忠于毛泽东。1973年底,毛泽东提议调回邓小平,并在次年提议邓担任国务院第一副总理。1974年10月,毛泽东离开北京前往长沙,然而中央政治局随后陷入新的对抗,江青为首的四人帮以风庆轮事件与邓小平发生激烈对抗。先是邓小平占领优势,并进而取代李德生担任中共中央副主席、政治局常委,并促使王洪文地位动摇;之后四人帮渐渐得势,发动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促使邓小平再次下野。在这样的双方斗争中,始终中立的华国锋逐渐脱颖而出。1975年11月20日,根据毛泽东意见,中央政治局开会,讨论对“文化大革命”评价问题,对邓小平错误批评。此后,邓小平被停止大部分工作,毛泽东让他专管外事。 1976年1月8日9时57分,周恩来与世长辞。华国锋、纪登奎、陈锡联三位副总理请求毛泽东指定一人牵头主持国务院,三人辅佐具体工作。1月21日,毛泽东听汇报,提出国务院工作“就请华国锋带个头”。1月28日,毛泽东再次提议华国锋任国务院代总理和主持中央工作。2月3日,中共中央发出1976年1号文件,由华国锋任国务院代总理。 华国锋就任国务院代总理,主持中央工作以后,首先是按照毛泽东意图,继续“反击右倾翻案风”斗争。同时,势力强大的叶剑英元帅被毛泽东劝去养病。4月4日晚,华国锋在人民大会堂召集部分在京政治局委员举行紧急会议。4月5日晚上10时30分,一万多民兵和警察奉命手持木棍进入广场,驱赶和逮捕滞留在广场之群众。在天安门广场参加悼念周恩来,痛斥「四人帮」活动之群众遭到残酷镇压。 随即,华国锋召集部分中央政治局委员开会,听取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当天天安门事件经过情况之汇报,并研究下一步行动计划。四人帮攻击邓小平为幕后主使。4月7日,毛泽东听取汇报后认为问题性质变了,据此建议撤销邓小平一切职务,保留党籍,以观后效。当晚,中央政治局开会,宣读并通过中共中央两个决议。决议称:“根据伟大领袖毛主席提议,中共中央政治局一致通过,华国锋同志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一副主席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晚上广播中共中央两个决议后,华国锋正式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正式确定华国锋为毛泽东的接班人。 1976年9月9日毛泽东逝世,在治丧初期华国锋就计划解决“四人帮”问题。9月11日,华国锋向李先念交底,通过李居中联系,与叶剑英取得一致意见。华国锋积极行动,又得到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汪东兴、中央军委负责人陈锡联、北京市委和北京卫戍区负责人吴德等人的支持,在力量对比上完全压倒了“四人帮”。华国锋考虑过开会解决和武力解决两种方式,9月21日与叶剑英密谈后初步确定以后者“隔离审查”的方式强硬解决。9月26日晚,华征求李、吴的意见后一致认为,在政治局会议获得多数票有把握,在中央全会则无把握,通过党内斗争的正常程序已无法顺利拿下“四人帮”,遂决定“先斩后奏”,待果断处置“四人帮”之后再召开政治局会议追认。叶剑英获悉商议结果后表示完全同意。这种“半合法”的方式是特殊情况下不得不采取的特殊手段,得到陈云“不可避免”、“下不为例”的表态支持。汪东兴负责抓捕行动,10月4日确定了具体行动计划。10月6日,抓捕行动按计划展开,华国锋以讨论《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的名义,召集王洪文、张春桥、姚文元在怀仁堂开会,晚8时左右,三人先后抵达,即由华、叶、汪宣布对其“隔离审查”,几乎同时,江青、毛远新分别在住处被宣布“隔离审查”和“就地监护”,谢静宜、迟群等“四人帮”党羽在北京市委被控制。10月6日10时许,华国锋在北京西郊玉泉山9号楼(叶剑英住处)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紧急会议。在会上宣布粉碎“四人帮”是毛泽东的遗愿、“四人帮”被抓是文化大革命的胜利。 解决“四人帮”后,华国锋派耿飚等人连夜控制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人民日报社等机关。随后,华国锋又派中央工作组控制了“四人帮”的根据地上海,消除了“四人帮”余党发动民兵叛乱的隐患。毛泽东晚年言语不清,常使用纸条,粉碎四人帮后华国锋以毛泽东生前留下的题词“你办事,我放心”,作为他执政合法性的证据,被中共中央政治局一致推举为中央委员会主席,随后在天安门城楼接见了百万群众庆祝粉碎四人帮游行,被称为“英明领袖”。10月14日,中央公布了粉碎四人帮的消息,全国欢声沸腾,毛泽东去世之后的沉闷局面一扫而空。随后中共十届三中全会上,华国锋和邓小平分别被选为党中央的正副主席,叶剑英继续担任副主席。 1977年8月,中共提前召开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华国锋再次当选为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连同1976年以来一直担任的国务院总理于一身,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兼任共产党、解放军和中央人民政府一把手的领导人(国家主席职务已废除)。在这次会议上,华国锋宣布“文化大革命”的胜利结束。拥戴毛泽东是华国锋执政的主要合法性来源。在对待毛泽东遗体问题上,华国锋主持修建了毛主席纪念堂,永远保留遗体供后人瞻仰。在对待毛泽东思想问题上,1977年2月在人民日报上出现了“两个凡是”的说法,即“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支持这一主张的中央领导人主要有汪东兴、陈锡联、纪登奎、吴德和陈永贵,这五人和华国锋在党内形成了“凡是派”,以毛泽东的生前指示为纲领“抓纲治国”。华国锋坚持毛泽东生前提出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在各个领域维护毛泽东的权威。 华国锋提出了“抓纲治国”和“大干快上”等一系列主张,积极发展工农生产,结束了文化大革命以来的混乱状况。 在政治上,华国锋出版《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并准备筹备出版《毛泽东全集》(未出版),且坚守毛泽东的指示,以毛泽东生前的指示为纲领,肯定文化大革命,阻碍党内对彭德怀及天安门事件平反的要求,对待四人帮,华国锋将其定为“极右派”,避免一切涉及评价文革的言论。 此后,对华国锋的个人崇拜开始形成:华国锋的画像与毛泽东并列悬挂,并享有同毛泽东一样的拥戴。歌颂华国锋的歌曲《交城山》也同《东方红》一并播送,一时间全国把他视为了“伟大领袖”的化身。在各大媒体上,以“英明领袖”作为他的代称。 外交上,华国锋积极发展与美国、红色高棉、罗马尼亚、南斯拉夫、朝鲜的关系,继续敌视苏联,奉行“三个世界”的外交路线。华国锋时期,中国与越南和阿尔巴尼亚开始交恶。期间华国锋访问了英国、法国、意大利、西德、日本、朝鲜、南斯拉夫、罗马尼亚和伊朗等国。 经济上,华国锋延续了“工业学大庆”与“农业学大寨”的文革路线,继续以大寨作为农业发展的模范,扩大投资,急躁冒进,设置一些不切实际的高指标和口号;并不顾国力,过多地引进外国的技术设备和大举外债,以实现高速度发展,人们称之为“洋冒进”。拨乱反正时期,他的经济政策被邓小平批评为“重复1958年的冒进错误”。 他相继召开了中共十届三中全会、十一大和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五届人大上,通过了1978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继续保留了“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的四大自由,继续了1975年宪法党政不分的模式,是华国锋时期的纲领文件。同时期,国歌《义勇军进行曲》被填以新歌词,歌词以“我们万众一心高举毛泽东旗帜”为主轴,为华国锋“新长征”口号呐喊助威。他在任期间,国务院再度简化汉字,称为二简字,之后被废除,因而成为华国锋时期的标志符号。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资历深厚的邓小平回到中共最高决策层以稳定局面;而局面稳定后,邓小平与华国锋展开权力斗争,主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务实派渐渐在舆论和中共高层权力中获胜,而毛泽东式的领袖崇拜逐渐失去了光环。邓联合陈云、胡耀邦等指责华国锋的“两个凡是”是“极左路线错误”,他的领导地位逐渐被邓小平取代,他的权力也在1978年中央工作会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不断削弱。 1980年2月,在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上,中共中央决定恢复中共中央书记处,胡耀邦任总书记,赵紫阳为政治局常委,并让华国锋亲信中共中央副主席汪东兴以及纪登奎、吴德、陈锡联辞职,开始改变权力高度集中于华国锋的格局。 8月政治局扩大会议以后,很多人提出华不宜担任中共中央主席、中共中央军委主席。 基于党政分开的原则,在9月五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华辞去了兼任的国务院总理一职,总理一职由赵紫阳接替。 10月20日,胡耀邦掌控的中共中央书记处决定,在今后二三十年内,一律不准挂现任中央领导人的像,以利于肃清个人迷信。10月23日,中共中央发出《转发华国锋同志的信的通知》。要求今后在公共场所不再悬挂华国锋的像和题词。 11月10日至12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连续召开9次会议,讨论华国锋过去四年的执政问题。陈云认为,华国锋不适合当主席。胡耀邦认为,华国锋对毛泽东晚年错误采取全盘继承的态度,继续以阶级斗争为纲,肯定文化大革命,并要华国锋辞去中共中央主席、中共中央军委主席职务。同时李先念等人也在会上向华提出严肃批评,华作了许多解释和自我辩护,不肯承认错误,会议一再延长。叶剑英在会上检讨自己之前对华国锋作了过高的赞誉,对华国锋愚忠愚义,有“周公辅成王”的封建思想,还说:“如果国锋同志不愿意承担责任,那就由我承担好了。”叶剑英此言既出,华不再辩解,表示接受批评并提出辞职。会议最后决定,华不再主持中央工作,并决定将向六中全会建议:同意华辞去中央主席、军委主席,选举胡耀邦为中央委员会主席,选举邓小平为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会后中央政治局向党内通报华国锋犯下的五条错误:“一、提出了完全违背马克思主义的‘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二、继续‘文化大革命’的错误观点;三、阻挠平反冤假错案和为老干部恢复工作;四、制造新的个人崇拜;五、经济冒进,犯了主观唯心主义的错误。” 1981年元旦,华国锋拒绝出席中共中央新年茶话会。 在1981年6月召开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上,华的中央主席、军委主席的辞呈得到批准,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华仅象征性担任排名最后的中共中央副主席。 在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上,华落选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职务,也不复存在,完全退出中共中央领导层。 从1982年到1997年的四次党代表大会他都选进中央委员会,是担任中央委员会委员职务时间最长(第九届到第十五届)的领导人。尽管他很少露面,深居简出,但在党内仍然受到尊重,是唯一一个全票在中共十五大上当选中央委员的候选人。在1997年产生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里,只有2名年龄过了70岁的,一个是华国锋,另一个是江泽民。2002年11月举行的中共十六大,由于年事过高,华国锋没有作为中央委员会委员候选人,但他仍是十六大代表。华国锋请了病假,没有参加会议。2007年10月,华国锋出席了中共十七大。 华国锋酷爱书法,写得一手过硬的颜体。毛主席纪念堂匾名、交城城内小学校名均为华题写。晚年隐居的他潜心研究锻炼笔墨,并与书法家李铁梁、姚俊卿为友。 2008年8月中旬,香港《明报》引述消息人士称华国锋病重入院,8月20日12时50分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官方新华社发悼文指华国锋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曾担任党和国家重要领导职务的华国锋同志”。追悼会在8月31日于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胡锦涛、江泽民等时任和前任领导人到八宝山革命公墓送别。 在新华社发布的《华国锋同志生平》中,中共中央给予了华国锋很高评价,并未提到“两个凡是”等“错误路线”: 而对于华国锋的评价,常常因时局和评论者立场不同而有所变化。就“粉碎四人帮”、“终止文化大革命动乱”的努力上,主流媒体和舆论认为他的功劳甚大,特别是在怀仁堂事变中的领导作用,并因此在文化大革命后,获得极高的政治声誉。然而,在认定文化大革命本质问题、中国发展的意识形态问题(比如继续宣扬个人崇拜的思想和容许制造新的个人崇拜),他受到当时反对派的质疑和攻击;以及在党内中央高层资历上,华国锋无法与邓小平、陈云等为首的元老相匹,最终选择下野并低调度过晚年。1989年5月31日,邓小平谈及华国锋时,称“华国锋只是一个过渡,说不上是一代,他本身没有一个独立的东西,就是‘两个凡是’。” 在个人生活中,华国锋为人谦虚谨慎、廉洁亲民。无论是担任县委书记,还是中共中央主席,他总是保持与生俱来的“平民情节”,普通百姓对他往往持好感。据中央警卫部队退役士兵回忆,他在担任主席时,仍经常自己洗衣服、并带领战士进行大扫除。对下属不乱发脾气、保持和蔼可亲;对工作人员签字合影总是有求必应。唐山大地震时候,身为国家代总理的华国锋率先亲临救灾现场。而在晚年中,更闭口不谈政治,非常低调。 按照华国锋“魂归故里、不占耕地”的遗愿,在山西省交城县风景区卦山南麓建立其墓地。始建于2009年4月,2011年11月落成,属于交城生态公园的一部分。华国锋陵墓原来由华国锋陵园、华国锋纪念广场、华国锋纪念馆三部分组成。但因媒体称华陵铺张浪费,引起了政府重视。华国锋纪念广场改为吕梁人民英雄纪念广场,华国锋纪念馆也改成了晋绥八分区革命历史纪念馆。 华国锋陵墓设计参仿为孙中山建设的南京中山陵,坐北朝南,依山而建,居高临下,俯视交城。花岗岩石级共365级,两侧白玉栏杆相护。最顶墓碑为花岗大石鼎,正看如H,取“华”字汉语拼音开头大写字母,既喻华国锋,也有中华之意;鼎高5.5米,寓意华国锋55岁成为中共中央主席。在建筑陵墓时,当地政府承认承担巨大压力,一方面建造奢侈有悖华国锋一贯俭朴作风;另一方面也希望陵墓能够为交城带动旅游、提高城市品牌和地位。 随着对华国锋的纪念逐渐公开化,2014年8月8日20时开播的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在中国影视作品中首次出现了华国锋的形象。剧中曾红生饰演华国锋。 华国锋的父亲苏庆惠原为山西省交城县隆盛裕皮坊的学徒,成为东家王酋的二女婿后,升为二掌柜。苏庆惠和王二女共育有四子,长大成人的只有三子和四子华国锋。 华国锋的夫人为韩芝俊(1930年2月21日-),两人于1949年1月结婚。育有四名子女。韩芝俊1975年出任中国轻工业进出口公司政治部主任,1980年离休。
wiki_zh\AA\wiki_09
邓小平 邓小平(),原名邓先圣,后由启蒙老师在法国留学时改名邓希贤。后在1927年正式改名为邓小平,以适应地下工作,曾在1930年代化名为邓斌。中国四川省广安州协兴乡(今广安市广安区协兴镇)牌坊村人,祖籍江西吉水,在法国勤工俭读期间经周恩来丶赵世炎等人介绍和影响下加入了旅法共产主义小组,而他和周更加成为终身好友及拍档,并互相扶持,比如在文革中暗中派人保护被下放的他。亦为使他铺路得以在睌年时成为最高领导人。后留学苏联并于莫斯科中山大学毕业。经过多年的努力,最终成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实际最高领导人。1977年,中共十届三中全会后,复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和国务院副总理等职。1978年,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确认领导地位。1978年至1983年,任全国政协主席;1981年至1989年,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1982年至1987年,任中国共产党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1983年至1990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邓小平一生未担任中国国家元首、中国政府首脑,或中共党内最高领导职务,但从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至1989年11月辞去中共中央军委主席(中共十三届五中全会)一职前,普遍认为他是实际的最高领导人,并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予以确认。直到今天他定下的政治及经济路线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仍保持巨大的影响力。官方评价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 中国共产党称他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称以其部分政治理念为核心的政治理论为“邓小平理论”,作为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第一部分。具体来说,他的提议包括“改革开放”、“四项基本原则”、“一国两制”;其政策影响到了20世纪后期每个中国人,也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世界;他推动的改革还缔造了新兴超大城市深圳市。他于1978年和1985年两次被美国《时代》周刊选为“年度风云人物”。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7月12日,邓小平生于中国四川省广安州协兴乡牌坊村(今广安市广安区协兴镇牌坊村)的一个家庭,是长子。1909年开始读书,先进私塾发蒙。六岁进初级小学。1911年转入新式小学读书。1915年考入高级小学。1918年高级小学毕业。高小毕业后,考入中学。 1919年春天,邓小平15岁,与只比他大3岁的族叔邓绍圣一起离开广安,到重庆汪云松筹建的一所赴法留学预备学校就读,他是当时班上年龄最小的学员。五四运动后,邓小平同全校同学一起参加抵制日货活动,他当时只有「工业救国」思想,希望能到法国去一面做工、一面求学,学点本事回国。1920年夏在重庆留法预备学校毕业。经过18个月的努力学习,在1920年9月上旬他和其他378名学员乘船沿长江到达上海准备赴国外勤工俭学。10月抵达法国马赛。 1920年9月11日,邓小平和其他85名学员一起被安排到法国勤工俭学,乘坐法国安德烈·莱蓬号轮船从上海出发,驶往法国马赛。邓小平个子矮小,却在这批留学生中被选为领导人,在旅途中表现出了出众组织能力。10月19日,邓小平与叔父邓绍圣乘船抵法国马赛,短暂停留后到达巴黎。邓小平在法国非常奔波忙碌,生活很少安稳,而且常常没有工作,经济非常拮据。邓小平在法国第一个居住地,是卡昂以西的小城巴约。他在法华教育协会开办的一个法语训练班学了3个月法语。在法华教育协会安排下,以邓希贤名字到诺曼底巴耶男子中学就读。 1921年春,在布列塔尼之贝页中学语言进修班学习,后来到巴黎附近之工厂做工,住在拉加朗——科隆伯城。4月初,他与叔父到克鲁索施耐得钢铁厂()做工,开始4年劳工生涯,当时邓小平只有16岁,只能当学徒工,每天工资只有10法郎,生活拮据,连饭都吃不饱。由于缺钱,他工作3周。在这里,他掌握钳工技术,后来在文化大革命中再次派上用场。他做1个月苦工后辞职,靠领救济金(每天5法郎)过了5个月。他在这里初步认识法国的无产阶级,并结识一些中国共产主义者。之后又做过饭馆招待和火车司机副手,期间一直住在拉加雷讷克隆布。1922年2月14日,邓小平到沙莱特的哈金森橡胶厂制作胶鞋,在蒙塔尔吉当体力工人,一天做20多双鞋,赚15、6法朗,做9个月。期间,他上过夜校,以及蒙塔日学校。10月17日,他辞去工作。同年秋天,入夏蒂荣中学学习。学习4个月法语后,又回到原来的工厂工作。根据这个工厂领导评价,此时邓小平显露出倔强和反抗精神。这段经历对于他意义重大。1985年,他派儿子邓朴方拜访此地。1923年2月,邓小平在赫金森橡胶厂当雇员。3月7日,他因拒绝工作而被工厂开除,失业几个月后他去了巴黎。6月,在比扬古雷诺汽车厂做工。1925年底,他进入雷诺汽车厂工作,学习钳工技术。 1922年,邓小平在巴黎勤工俭学期间加入中国少年共产党(简称少共,后改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并为少共出版刊物《少年》担任编辑,与李大章一同负责刻蜡板。邓在周恩来丶赵世炎等人介绍下加入少共,因而和周成为终生好友,而周晚年时更为他铺路协助他推动改革开放。8月1日,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机关刊物《少年》创刊。1923年,少共改名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6月,在第二次青年团代表会上被选为青年团领导,和周恩来及其他3名干部一起担任领导,但没有具体任务。作为共产主义者,他开始从政。1923年秋,中共旅欧支部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决定将机关刊物《少年》改为《赤光》。1924年,《少年》改名《赤光》,由周恩来负责编辑、发行和主要撰稿;邓小平以“希贤”等笔名写文章,并负责刻蜡板和油印。下半年,邓小平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青年团旅欧支部领导工作。随后,邓小平进入杂志《赤光》编辑组,宣传中国革命。在此结识了主编周恩来。邓小平主要负责印刷,并参与宣传工作。所有文章都由他刻在蜡纸上再进行油印,使他得了绰号“油印博士”。后来,左倾革命者与中国青年党论战,邓小平发表文章参与这次争论。 1925年春天,邓小平在法国里昂做工,受党组织委派担任中共里昂区党特派员,领导里昂地区之党团工作和华工运动。同年秋天,他成为新当选的中国共产党旅欧支部负责人傅钟的助手。时值第一次国共合作,邓出任中国国民党内代表共产主义者的监督代表。1925年五卅惨案,在巴黎的中国人未经法国当局同意,发起一次抗议集会。6月21日,他们冲击中国驻法使馆,并逼迫大使在抗议信上签字。这使法国当局严厉逮捕和遣返大批中国共产主义者回国。包括邓小平在内留下的人,都受到法国警察严密监视。邓小平等受法国警方监视并有被捕之虞。 1926年1月7日,邓小平根据中央指示离开法国,前往苏联,上车时接到法国警方驱逐令。邓小平旅法5年,爱上吃-{zh-cn:土豆;zh-hant:马铃薯}-、-{zh-cn:奶酪;zh-tw:起司;zh-hk:芝士}-、牛角面包,爱喝法国葡萄酒和咖啡,并爱上看足球,曾有一次花5法郎(1天饭钱)买一张最便宜门票看足球比赛。 邓小平到莫斯科,先进东方大学。邓小平起了个俄文名字“多佐罗夫”(),到专门培养中国革命者的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其中一个「理论家小组」,云集国共两党学员,包括中国共产党党员邓小平和中国国民党党员谷正纲。此外,当时在莫斯科同学有蒋介石的儿子蒋经国,不过他与邓小平不同班。他在这里学习了俄语、历史、哲学、政治经济学以及列宁主义和军事学。他专心读书,钻研马列主义基本理论。因为刻苦钻研、敢言善辩的作风,他又被同学们戏称为“小火炮”。9月16日,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邓小平陪同访问苏联的冯玉祥将军返回中国。1926年底,邓小平奉命回国参加革命活动。 1926年11月28日,随着北伐节节胜利,冯玉祥攻下西安。 1927年春,邓小平由苏联途经蒙古回到中国。回国后,邓小平奉命同冯玉祥到内蒙古,并在冯玉祥手下担任第七团政治委员。邓小平在西安由冯玉祥成立军事学院担任教学工作。2月,中山军事政治学校在西安成立,中国共产党员史可轩为校长,邓小平为政治部主任,刘志丹等担任教官。3月,接受分配到西安,在中山军事学校工作,担任政治处处长兼政治教官,并任该校中共党组织书记,学校隶属冯玉祥国民联军总部,实际上由刘伯坚等几位中国共产党人筹建。6月徐州会议后,冯玉祥追随蒋介石反共,将邓小平等遣送别处。7月间史可轩带领千余人离开西安,该校宣告结束。 1927年,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6月,因中国政局发生突变,冯玉祥下令要所有在他部队工作之共产党员集中到开封,名曰训练,其实是「礼送出境」,邓小平根据党组织安排,离开西安转赴当时中共中央所在地汉口,留在中共中央工作,担任秘书,不久武汉政府公开反共,中国共产党转入地下,为适应秘密环境,从这时起改名为邓小平。7月8日邓小平返回武汉到中共中央机关工作,“邓小平”的名字正是在这时改的。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中央紧急会议——八七会议,邓小平从事会务工作。邓小平作为中央秘书列席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会议批判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总结大革命失败经验教训,确定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中国国民党之总方针。同年底,中共中央秘密迁到上海后,邓小平担任中共中央秘书长,主要管理中央机关文书、机要、交通、财务等工作。1928年,邓小平作为中共中央秘书长,在国内协助李维汉、任弼时处理中央日常工作。至1929年夏,他在上海从事地下活动。 1928年6月底,他被选为中国共产党中央书记处副书记,帮助新的中共中央书记向忠发工作。由于他从来不引人注目,而且很快就学会上海话,因此成为地下活动理想接头人。9月,在上海,邓小平与张锡瑷介绍张晓梅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张晓梅被分配在党中央机关工作,为中央职工部整理材料,并担任中央翻译科之机要交通。是年冬,邓小平在上海与中共党员张锡媛结婚。 1929年7月,中共中央决定,派邓小平为中央代表,到广西与俞作柏、李明瑞接洽,做统战工作,并全面领导广西党工,准备武装起义,在龚饮冰陪同下,由上海到香港,听取广东省委军委书记聂荣臻介绍情况,然后到南宁,是邓小平开始独立担负一个地区领导重任。邓小平以中共中央副秘书长身份,化名“邓斌”从上海乘船到香港,又赶赴海防,由陆路潜入广西省。在南宁,邓小平以党中央代表身份做俞、李工作,一方面以秘密方式同广西党组织负责同志联系,传达党中央指示;另一方面以半合法地位做好俞、李工作,使俞、李任用不少中国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进步人士。邓奉命到广西右江和左江地区建立苏维埃根据地,积极参与与张云逸、韦拔群等人领导百色暴动政治活动。由于中央和广东省委受左倾情绪影响,对邓小平在广西与俞作柏、李明瑞合作不相信也不放心,几次发指示信提出批评,但是邓小平坚持从广西实际出发,认为俞、李与蒋、桂矛盾完全可以利用。9月1日,邓在南宁主持召开广西省第二次党代表大会,决议「武装农民、推翻国民党政权、建设工农民主政权、创立工农红军」。10月1日,俞、李率部出发𢇌,邓小平调遣部队作应变:通知警备第四大队派一个营先去右江地区,警备第五大队派一个营先去左江地区;派雷经天等去右江,何健南等去左江。10月初,中共党组织按照预定计划,将留守南宁部队拉到左、右江地区。邓小平指示张云逸以南宁警备司令名义接管省军械库,并征集船只,以备一旦有变,即把军械库几千支枪和弹药装船外运;又令在南宁受训之韦拨群农军营赶回东兰,准备起义;并派龚饮冰去上海向中央汇报行动计划。10月17日,邓小平、陈豪人等带着警卫部队,指挥船队溯右江驶向百色,张云逸率警备第四大队和教导总队从陆路掩护前进。一到百色,作为中共中央代表,邓小平宣布成立“前敌委员会”,决定发动百色起义。邓小平被任命为中共广西前敌委员会书记。11月初,中央电召邓小平回上海。邓小平在左江龙州对龙州暴动做了布置后,前往上海向中共中央汇报工作。在邓小平离开期间,陈豪人、张云逸、李明瑞、俞作豫等分别于1929年12月11日和1930年2月1日发动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建立左江和右江两块根据地,创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第八军。12月11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在百色县城广场集结,宣布成立。同时,在左江宣布成立苏维埃政府,张云逸和邓小平分别就任红七军司令员和政治委员。12月上旬,邓小平从龙州动身,中旬到香港,在香港参加中央军委召开之「对广西红军工作布置的讨论」会,在会上作「补充报告」。1930年2月1日,邓小平在龙州领导右江起义,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八军」。俞作豫任军长,邓小平兼政治委员,李明瑞任第七军和第八军总指挥。年初,邓小平回到上海,妻子张锡媛于1月因难产而病故。2月7日,邓小平从上海回到龙州,电告红七军停止攻打南宁,命红八军撤回龙州。邓小平与袁振武将红八军余部数百人带至右江与张云逸等领导红七军合并。10月,中共中央代表邓岗推行“立三路线”,到达右江传达命令,要红七军主力7000余人攻打柳州、建立广东北小江根据地、阻止国军北上。10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由项英、毛泽东、任弼时、朱德、彭德怀、叶剑英、邓中夏、曾中生、邓小平、周恩来、刘伯承、恽代英、李富春等25人组成苏区军委。红七军在战斗中损失严重,决定放弃攻打柳州,为保存实力,绕过柳州、桂林,转战在粤赣湘桂边界地区。11月,红七军和红八军合编为红七军,奉命北上,此后转战桂、粤、赣、湘边境。经约10个月苦战,终于在1931年7月到达目的地与中央红军会合。7月,中央将红七军调到中央根据地,红七军与中央红军会合,编入红三军团。红七军进入江西时,只剩下2个团不足2000人。强渡乐昌河时,邓小平和张云逸被国民党军截断,邓带领先头团于1930年底到达江西崇义。作为前委书记,邓小平打算再次回上海向中央汇报,得到另两名前委许卓和李明瑞的支持。在崇义,红军遭国民党军猛攻,邓与许卓商定,由许代理前委书记并带领部队寻机前往井冈山,邓则去上海汇报。三十多年后,邓小平在文革期间自我检讨时承认,在1931年初部队被分割的危急情况下,作为主要负责人,他不应该离开,“尽管这个行为在组织上是合法的,但在政治上是极端错误的”,是他“历史上最大的错误之一”。 1931年8月,邓小平担任中共江西瑞金县委书记,刚到任就凭其出色调解能力和裁决能力,平息当地政治迫害性质肃反运动。不久,瑞金成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首都,邓小平离开了党委书记职位,成为军委总政治部秘书长。 1932年初,他被派到会昌担任县委书记,很快在那里扩展中国共产党组织。随后又担任中共江西省委第一书记。邓小平积极推行毛泽东“富农路线”,组织地区武装力量,是当时党内毛泽东支持者之一。1932年夏天,邓小平第二次结婚,与在会昌认识的金维映结婚。冬,邓小平任会昌中心县委书记,领导会昌、寻乌、安远三县工作,半年后又调任江西省委宣传部长。 1933年,邓小平第一次被打倒。4月15日,中共苏区中央局主办《斗争》报发表《罗明路线在江西》一文,批判邓小平、毛泽覃、谢唯俊、古柏。邓小平受中共内部王明派打击和批判。李维汉等极左势力抨击罗明、邓小平政治路线,实质是批评毛泽东战略方针,历史上称之为“邓(邓小平)、毛(毛泽覃)、谢(谢维俊)、古(古柏)”事件。此后,邓小平被一步步剥夺权力,从省党委书记被撤职。邓小平被撤销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长之职,调到红军总政治部,主编总政治部机关报《红星》。并迫于压力,做出自我批评,被关进拘留所。此时金维映提出离婚,随后改嫁于李维汉。邓小平派到边远乐安县属南村区委当巡视员。半个月后又被调回红军总政治部。 1934年10月,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被迫长征。10月21日,中央红军开始长征,邓小平参加长征。长征初期,邓小平负责《红星报》编辑出版。年底,邓小平第二次出任中共中央秘书长。 1935年1月,在毛泽东、周恩来推荐下,邓小平参加贵州省遵义县城召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当选为中共中央秘书长和中央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这次会议后,邓小平正式复出。4月,邓小平被派到红一方面军主持宣传部工作,中央纵队秘书长职务交给刘英。5月12日,邓小平出席在四川省会理县城郊召开之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6月,邓小平任红一军团政治部宣传部长。在党内发生张国焘分裂事件后,彭德怀、邓小平承担红军右路军主要指挥工作。10月29日,长征部队到达陕西北部时,邓小平患上严重疟疾,后因张学良调拨药品及物资帮助才得以摆脱生命危险。1936年2月5日,邓小平随红一方面军东征。5月,邓小平任红一军团政治部副主任,后任主任。邓小平曾亲自编写一军团许多重要材料和《战士报》社论。 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发生,全国抗日战争开始。8月9日,周恩来、朱德、叶剑英、邓小平赴南京参加蒋介石召开之最高国防会议,同时进行国共谈判。根据第二次国共合作双方协议,8月22日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邓小平任八路军总政治部副主任,与周恩来等,到太原搞统一战线工作。9月,邓小平奉周恩来派遣,以八路军政治部和动委会名义赴五台山动员蒲路东,正太铁路北各县民众装起来发展游击战争。9月下旬,第二战区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简称动委会、战委会)在太原成立,动委会是周恩来、彭德怀同阎锡山商谈决定建立,续范亭任主任委员,邓小平、南汉宸、彭雪枫等参加领导工作。9月23日,朱德、任弼时、邓小平、左权率领八路军总指挥部驻进五台县南茹村。10月,邓小平、傅钟、韦国清率八路军总政治部一部分同志到山西孝义县,开辟晋西地方工作;邓小平召开会议布置扩军、筹粮筹款和帮助地方建党建政等,同时派干部帮助县牺盟会训练抗日自卫队、建立抗日游击队,组建「八路军晋西游击支队」,不久从统一战线大局出发,改名为「牺盟晋西游击支队」。1938年1月5日,中共中央军委决定邓小平接替张浩任第129师政治委员,与师长刘伯承一起抗日。1月18日,到达129师任职视事。随后13年,邓小平和刘伯承一直并肩战斗,129师和晋冀鲁豫野战军(即第二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后来被称为“刘邓大军”而留名史册。1月7日,邓小平在洪洞参加北方局和集总(八路军番号为第十八集团军,故八路军总部简称「集总」)召开之中央军委华北军分会会议。2月6日,邓小平在辽县主持召开129师团以上干部会议。2月25日,邓小平和徐向前副师长到拐儿村参加集总召开会议。4月26日,邓小平与刘伯承等送徐向前去河北南部开辟冀南军区,发展平原游击战争。 1938年,刘邓二人率军在河北南部平原地区开辟抗日根据地,1至9月,刘邓二人共创“麻雀战术”卓有成效。7月16日,邓小平与徐向前、宋任穷等会见美国驻华大使馆海军武官,向他介绍冀南抗日情况。当时来访的美国海军少校、驻中国国共军队运动观察员伊·福·卡尔逊评论邓小平:“是一个矮小、健壮和健谈的人,他对事物的理解就像芥末那样锐利()。”7月28日,邓小平亲自领导冀南抗日武装整编。8月14日,邓小平指导冀鲁豫边区省委召开各地县代表会议,将冀南军政委员会改选为冀南行政主任公署,杨秀峰任主任,宋任穷任副主任;8月25日,离开冀南。9月29日至11月6日,邓小平出席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之扩大六届六中全会,并在会上报告地方工作。11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发出《关于北方局及分局委员的通知》,决定:以朱德、彭德怀、杨尚昆、聂荣臻、关向应、邓小平、彭真、程子华、郭洪涛为北方局委员,杨尚昆兼北方局书记。12月7日,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决定:全国我军中党务委员会由王稼祥、朱德、彭德怀、谭政、项英、陈毅、聂荣臻、邓小平、关向应、程子华、林彪、刘伯承、贺龙、萧劲光等26人组成。 从1937年到1945年,刘邓开辟了晋冀鲁豫根据地,邓小平任根据地党委第一书记。他主张宣传中国共产党思想,推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等政策,以团结一切可能的抗日力量。1939年7月,邓小平参加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8月,同卓琳在延安结婚。9月,邓小平第三次结婚,妻子是卓琳,也是他最后一次婚姻。卓琳(本姓浦)是云南人,出身富商家庭,抗战后从北平奔赴延安求学,在延安与邓结识。 1940年8月,彭德怀、刘伯承、邓小平等对日本军队发动百团大战(邓小平没有实质参与战役,但默许其部队参加)。8月至2月,邓小平与刘伯承率129师参加八路军总部发起「百团大战」。由于战役胜利,毛泽东从延安发来贺电,蒋介石也从重庆发电嘉奖彭德怀。但这次战役在文化大革命中成为红卫兵口实,指责邓小平反对毛泽东游击战方针。1942年末,邓小平回到延安,支持毛泽东整风运动,在抗日根据地推行三三制。1942年,邓小平成为中国共产党北方局书记。1943年10月6日,邓小平代理北方局书记。1945年6月,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中央委员。8月20日,正式成立晋冀鲁豫中央局,邓小平为书记,薄一波为副书记,成立晋冀鲁豫军区,刘伯承为司令员,邓小平为政治委员,滕代远、王宏坤为副司令员,薄一波、张际春为副政治委员。 中日战争结束后,中国因国民政府及中共政治谈判失败,随即爆发第二次国共内战。1945年冬,晋冀鲁豫野战军(后改称中原野战军、第二野战军)建立,刘伯承任司令员,邓小平任政治委员。抗战开始时只有9000人的第129师,此时已发展成为近30万人的大型野战军。1945年9月,刘邓大军在上党战役中成功运用“围三阙一,网开一面。虚留生路,暗设口袋”的战术歼灭阎锡山3.5万中华民国国军,随后发起平汉战役同样取胜,配合毛泽东在重庆进行谈判。战役胜利后,刘邓大军一直休整到1946年夏天。 1946年8月,刘邓大军与陈毅华东野战军协同作战,邓小平被任命为中原局第一书记。1947年5月15日,中共中央中原局成立,邓小平任书记,郑位三、李先念、李雪峰为副书记。6月30日,刘邓率军南渡黄河,进入大别山地区,在此期间邓小平与刘伯承关系极度不合,在大别山区土改问题上邓小平与刘伯承矛盾严重,但在80年代突然有了刘邓的说法。1948年3月,邓小平同刘伯承率主力出大别山与陈毅、粟裕野战军和陈赓、谢治富集团会师中原。5月9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作出《关于改变华北、中原解放区的组织,管辖地及人选的决定》,决定将晋察冀及晋冀鲁豫两解放区,两中央局合并为华北中央局,两军区合并为华北军区,两边区政府合并为华北联合行政委员会,以刘少奇兼华北局第一书记、薄一波为第二书记、聂荣臻为第三书记,聂荣臻为华北军区司令员、薄一波为政治委员,董必武为华北联合行政委员会主席,邓小平为中原中央局第一书记、陈毅为第二书记、邓子恢为第三书记,刘伯承为中原军区及中原野战军司令、邓小平为政治委员。在对国共第二次内战具有重大意义的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中,邓小平任总前委书记,负责对前线军队战略指挥,并对不同解放区进行有针对性的土地改革和政治改革。1949年3月14日,中央决定:邓小平为华东局第一书记,饶漱石为第二书记兼上海市委书记,陈毅为第三书记兼上海市长,刘伯承为南京市长兼市委书记。4月21日,他与刘伯承、陈毅指挥部队渡过长江,旋即占领中华民国首都南京。7月16日,中共中央决定由邓小平、刘伯承、贺龙等组成中共中央西南局,邓小平任第一书记、刘伯承任第二书记、贺龙任第三书记,正式成立是11月23日。9月21日至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中南海怀仁堂隆重举行,邓小平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作为中原局第一书记和第二野战军代表,邓小平参加了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被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协委员和中苏友好协会执行委员会成员。10月19日,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组成,毛泽东为主席,朱德、刘少奇、周恩来、彭德怀、程潜为副主席,贺龙、刘伯承、陈毅、林彪、徐向前、叶剑英、聂荣臻、高岗、粟裕、张云逸、邓小平、李先念、饶漱石、邓子恢、习仲勋、罗瑞卿、萨镇冰、张治中、傅作义、蔡廷锴、龙云、刘斐为委员。随后,邓小平又和刘伯承率军攻下云南、贵州、西康等西南省份。1949年12月2日,邓小平出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1949年底,邓小平担任西南军区政委、西南地区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在任期间,他彻底清除云南的鸦片烟馆、平衡少数民族和汉族关系,实施土地改革等。 1950年1月8日,二野电告党中央、毛泽东,确定由十八军担任入藏任务。1950年,邓小平在第二次全国军事和政府委员会上提出立即没收地主财产,加强对农民思想和文化教育;1951年,在第三次全会上,又提出搞互助合作运动发展农业。这些建议受到中央肯定。毛泽东号召用15年时间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邓小平和周恩来坚定站在毛泽东一边,虽然从以后发展来看,他们过高估计当时形势。 1952年7月,邓小平调到中央工作,他先任政务院常务副总理兼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兼任过政务院交通办公室主任和财政部长。8月,邓小平被调派北京,全家住进中南海。此时,他作为经济专家进入国家计划委员会。 1953年2月28日,西南军政委员会改为西南行政委员会,邓小平任西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2月被选为全国政协常委。从1953年9月18日起,邓小平担任1年财政部长,主持中央财政工作。1954年4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决定撤销大区一级党政机构,邓小平第三次出任中共中央秘书长。1954年成立宪法起草委员会、选举法委员会和中央选举委员会,邓小平是唯一进入这3个委员会的领导。9月15日至9月28日,邓小平出席在北京举行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根据周恩来总理提名,大会决定陈云、彭德怀、邓小平等10人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根据毛泽东主席提名,大会决定朱德、彭德怀、邓小平等15人为国防委员会副主席。 1954年发生“高饶反党集团事件”,高岗和饶漱石两人企图与刘少奇、周恩来夺权。邓小平专门负责对饶漱石调查,在4月接管饶漱石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职务,并在1955年3月召开党内会议上作了《关于高岗、饶漱石反党联盟的报告》。1955年4月,中国共产党七届五中全会上,邓小平与林彪同时增补为中共中央政治局(补任弼时、高岗之缺)委员,进入党的最高领导机构。 1956年9月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邓小平作了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其中指出中国共产党已经是执政党,容易产生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危险,必须坚持群众路线,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发展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反对官僚主义,反对个人崇拜,加强党与群众的联系。但这次报告只是抽象批判个人崇拜,没有触及毛泽东权威和权力。9月27日,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第十二次会议,邓小平当选中央委员。9月28日,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一次全体会议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邓小平当选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在中国共产党八届一中全会上,邓小平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负责人,成为排名在党主席和四位副主席之后的第六位领导人,开始与刘少奇、周恩来等一起负责日常工作。邓小平每周召开一次中央书记处会议,研究需要处理党政工作,重大问题提交中央政治局会议和政治局常务委员会讨论,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各口负责人都在邓小平领导之下。 1956年5月,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宣布开展“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运动。邓小平不大赞成,认为可能引发一场反对中共的群众运动。几个月后,毛泽东也放弃这场运动的初衷。随后在1957年到1958年间,中国共产党开展反右运动,邓小平任中共中央反右领导小组组长,主持并积极推进反右运动。反右运动中有55万人被划为“右派分子”,是毛泽东最初估计右派人数的一百多倍。在1957年9月召开的中共八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作了《关于整风运动的报告》,把反右作为整风运动第二阶段。23年后,邓小平承认自己对反右扩大化负有责任,但他仍主张发起这场运动并没有错,只是运动被错误扩大。 1957年11月,邓小平和毛泽东、宋庆龄去莫斯科参加世界共产党和工人党国际会议,并与苏共中央第一书记尼基塔·赫鲁晓夫会面。虽然同赫鲁晓夫在意识形态上存在分歧,但还是钦佩苏联的建设成就。1960年10月1日至10日,刘少奇和邓小平率代表团出席了当年在苏联莫斯科召开的共产党和工人党国际会议。1963年7月6日至20日,邓小平作为中共代表团团长,彭真为副团长及康生、杨尚昆、刘宁一、伍修权抵达莫斯科与苏共中央举行了9次会谈,苏斯洛夫为苏方代表团团长,波诺马廖夫和安德罗波夫也参加辩论,双方就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出现的问题开展论争,7月14日,苏方不顾中共反对公开发表了《给苏联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共产党员的公开信》,对中共进行全面批判,邓小平回复:“我党历来就主张不要把兄弟党之间的分歧公开在敌人面前,但是,既然公开争论已被挑起,就应该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我们从来是出于被迫的,从来没有首先攻击过任何别的党。我们受到公开攻击,就不能不作答复。我们认为,在这次会谈告一段落到下次会谈过程中,我们能够讨论出一个能为大家所接受的停止公开的论战的决议。” 1958年5月,中共第八届全国党代表大会的第二次会议(不同于1956年的八届二中全会)通过毛泽东提出“三面红旗”的总路线,全面发动“大跃进”运动,邓小平对此赞成。会议确定党政合一体制,由邓小平领导中央书记处负责政策具体部署。会议结束后,邓小平作为总书记,积极推动“大跃进”各项工作,陈云后来说,“有些人到书记处找干劲,到总理那儿讲困难”。1959年4月,权力下放地方过多出现问题,毛泽东明确提出:“权力集中在政治局常委和书记处,我为正帅,邓小平为副帅。”在党内,邓小平领导地位更为突出。邓小平在一次打台球时意外摔断腿,恢复了很长时间,使他免于陷入庐山会议的漩涡,只是发表一篇文字,形式上表明自己反对彭德怀、拥护大跃进的立场。1960年,他对大跃进产生疑虑。经过到基层视察,他和国家主席刘少奇成立紧急委员会,提出“农业六十条”、“三自一包”,开始调整国民经济。1961年3月19日,在中央工作小组会上,邓小平代表书记处对中央在“大跃进”中问题主动自我批评,表示“(书记处)日常工作做得不坏,但方针政策方面出的好主意不多”。此后,邓小平积极参与调整和整顿国民经济, 在9月提出“工业工作七十条”,将经济发展从浮夸的理想主义引向实用主义。1962年,邓小平在“七千人大会”上做关于中共党的建设的讲话,强调要恢复党的优良传统,提出加强民主集中制、发扬民主、加强集中统一、反对分散主义。毛泽东明显感到刘、邓执行一条和自己完全不同的政治路线,自己在党内权威受挑战。毛泽东点名批评邓小平的经济措施,这使邓小平与毛泽东关系开始破裂。 1964年初,北京大学发生的聂元梓和陆平的关于教育方式的冲突中,邓小平支持北大校长陆平的观点,并且在3月3日的一次集会上批评了左派的学生和教师。1965年11月,围绕《海瑞罢官》的论争使毛泽东发动的文化大革命浮出水面。 1966年邓小平第二次被打倒。5月,文革终于爆发,红卫兵运动使整个中国都陷于混乱。邓小平为维持稳定局面,恢复秩序而奔波。刘少奇、邓小平立即到杭州向毛汇报,并请毛回来主持工作。刘、邓回到北京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对策,制定出“大字报只限于校内”、“校内校外有别”、“集会限于校内”、“不准示威游行”、“不准大规模的集会”等“八条决定”。并得到毛同意,派遣“工作组”到各个学校,但工作组所到之处遭到文革派操纵学生们猛烈攻击。7月16日,毛横渡长江,7月18日回到北京。刘少奇立即要求会见毛泽东,但被毛拒绝。7月19日,毛说派遣工作组是错误。扬言说不仅仅是认识问题,而是路线问题。7月21日,毛正式下达指示撤回工作组。7月24日上午,毛泽东召集中央常委和中央文革小组成员开会,批评刘少奇、邓小平派工作组,决定撤销工作组。毛泽东对此非常恼火:“共产主义者怕学生运动,是反马克思主义的。”并命令撤销工作组。7月29日,毛在人民大会堂召开“北京大专院校及中学文化革命积极分子大会”,发布决定撤销工作组,批评刘、邓、周派遣工作组。8月1日至8月21日,邓小平出席在北京举行之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并讲话,全会通过《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即「十六条」),全会选举毛泽东、林彪、周恩来、陶铸、陈伯达、邓小平、康生、刘少奇、朱德、李富春、陈云为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在全会小组会上,康生、江青、张春桥等人攻击刘少奇,谢富治则攻击邓小平,说他在全国解放后变了。 在八届十一中全会上,林彪被选为唯一的中共中央副主席,而邓小平保留了总书记的位置,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的排名保持在第六位(国家主席刘少奇跌至第八位)。10月9日至10月28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工作会议,讨论「文化大革命」问题,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林彪在会上话,指名攻击刘少奇、邓小平执行「一条压制群众、反对革命的路线」,并说「这次文化大革命运动的错误路线主要是刘、邓发起的」,会后全国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10月16日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上,邓小平表达了自己对于文化大革命的不满,但是遭到了陈伯达、林彪等人的批评,而他的书记处也被中央文化革命小组架空。10月23日,毛召开中央工作会议,中央文革小组陈伯达作报告批判刘、邓。结果刘与邓作自我检讨。11月7日,邓首次被点名批评,在北京市内大字报上,标题为“第二号走资派”。随后大字报、党报陆续开始了对刘少奇和邓小平的批评,邓小平被说成是刘少奇之外“另一个最大的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中国的二号修正主义分子”,“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总根子”。12月13日,毛指使“文革派”把邓与刘作为“反动分子”点名批判。以后刘、邓就不公开露面。邓被软禁在中南海自住。 1967年元旦,文革小组动员北京市各大专院校数十万人在天安门广场集会批判刘、邓。那时候邓小平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和国家主席刘少奇被打成「党内最大的走资派」,被解除一切职务,下放到江西一个拖拉机厂劳动。3月底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他被免去了总书记的职务。之后红卫兵对他进行了一系列的批判和攻击:认为他是“阶级斗争熄灭论”的代表;反对毛主席;生活作风腐化(主要是指责他喜欢打桥牌)。到8月对邓小平的批斗已经升级到武斗,红卫兵到邓小平在中南海的家里开批斗会,邓小平被逼着下跪,坐“喷气式”。8月5日,刘和邓在各自住宅中被批判斗争。9月,刘与邓子女都被赶出中南海。邓与其妻及继母夏伯根3人一道被软禁在住宅内。邓小平的三个孩子被送走,只有夫人卓琳与邓小平的继母和他在一起。1968年10月召开的中共八届十二中全会上,邓小平被正式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保留党籍。在10月13日会上,毛泽东说:邓小平在战争时期是打敌人的,历史上还未发现有什么问题。 随着邓小平倒台,他的家庭成员也受到了迫害。1967年3月15日,他的弟弟邓蜀平因为绝望而自杀。9月,邓一家搬离中南海。1968年9月,邓小平长子、物理系学生邓朴方在北京大学「清理阶级队伍」运动中被批斗时,由四层楼上摔下来。邓朴方被在场的红卫兵及时送到医院,但因胸椎压缩性骨折导致邓朴方从此腰部以下瘫痪。1970年,邓写信给党中央,请求把邓朴方调来江西一起生活,1971年邓朴方获准与父母团聚。 1969年10月17日,林彪发布「紧急指示」,调动全军进入紧急战备状态。10月18日,林彪向全军发出「第一号令」,进入紧急战争状态。由总参谋长黄永胜等以「林副主席第一个号令」正式下达。10月20日,邓小平被送到江西南昌,被软禁在新建县望城岗,坐车到南昌约20分钟路程。邓之宿舍为原步兵学校校长办公室。1970年1月,从本月起改发生活费,邓小平原来月工资402元,卓琳165元,从本月起不发工资,改发生活费,邓小平每月120元,卓琳60元,继母夏培根25元。夏天开始,根据本人申请,允许邓上午到拖拉机厂劳动。卓琳承担起洗涤工作,没有强制劳动。这段时间被邓小平视为是人生中最痛苦的时期。 1971年9月13日,林彪因其发动武装政变未遂,乘飞机出逃,摔死在蒙古人民共和国温都尔汗。11月,邓小平给毛泽东写信,表示愿为党和人民再做一些工作。1972年1月10日,毛在陈毅追悼会上,与陈毅夫人谈话时,曾表示过邓小平问题是「人民内部矛盾」。王震曾向毛上书,要求让邓出来工作。林彪集团政变失败,邓小平写信给毛泽东,叙述对林彪事件看法。8月3日,邓听完传达林彪事件后第3天,写了一封长信托汪东兴转交给毛泽东,信中说:“到现在我仍然承认我所检讨的全部内容,并且再次肯定我对中央的保证,永不翻案。”并要求恢复工作。8月14日,毛泽东对邓小平来信作批语:「请总理阅后,交汪主任(汪东兴)印发中央各同志。」毛泽东对邓小平这封信作出批示,其中提到邓在1930年代在中央苏区是挨整,即邓、毛、谢、古四个罪人之一,是所谓毛派头子;邓没有历史问题,即没有投降过敌人。从这个批示开始,邓小平第二次受批判命运有转机。年底邓小平和夫人卓琳被安排到江西井冈山等地参观,游历井冈山,凭吊遗迹,重访瑞金等地。1973年2月20日,在周恩来的力荐和支持下,邓小平离开江西,回到北京中南海旧居。3月10日,根据毛泽东意见,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恢复邓小平同志的党的组织生活和国务院副总理的职务的决定》,恢复国务院副总理职务,在众多外交场合重新发挥活力。4月20日,副总理邓小平出席周恩来为柬埔寨元首西哈努克亲王举行之国宴。在8月24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委员。12月12日,毛在政治局会议上提议调动各大军区司令员,正式提议邓出任总参谋长,邓被任命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再次进入领导核心。12月22日,邓代表军事委员会宣布各大军区司令员大调动。 1974年4月,邓作为中国代表团团长出席联合国大会第六届特别会议。4月10日邓在大会上发言,阐明中国关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之主张,指出:国家之间之政治和经济关系,都应该建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基础上;国际经济事务应该由世界各国共同来管,而不应该由少数国家来垄断。邓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毛泽东「三个世界划分论」。 1974年初,周恩来病情恶化。到5月、6月,周健康更为恶化。邓代理主持党和政府日常工作。同时,1974年初以江青为首四人帮发动“批林批孔运动”,致使邓小平与四人帮的矛盾进一步激化。10月20日,毛泽东建议邓小平任党的副主席、第一副总理、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12月23日,已经屡现尿血的周恩来乘机前往长沙,与毛泽东讨论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筹备事项,支持邓小平工作,并挫败四人帮“组阁计划”。毛泽东同周恩来、王洪文谈话时说:邓小平人才难得,政治思想强。此后,毛泽东几次在党内批评四人帮,王洪文也被调回上海。 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病重住院后,1975年1月,邓小平担任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解放军总参谋长,主持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日常工作。1975年1月5日,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正式任命邓小平为为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此后,他立即着手整顿全国范围内之极左浪潮。1月8日起,中共十届二中全会召开,周带病主持会议。会上选出邓为中共中央副主席、政治局常务委员。1月13日起,周主持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幕。邓小平在幕后主持起草了政府工作报告。会上通过周恩来提出主要目标,就是实现“四个现代化”。阶级斗争转向经济建设。大会决定邓出任国务院第一副总理。3月5日,副总理邓代替周出席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工业书记会议。会中,邓指出「必须反对派系斗争的发起者」。5月3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批评江青、张春桥等人只反经验主义,不反教条主义,决定让邓小平主持政治局会议,批评江青等人。5月12日,邓率领中国代表团国事访问法国。5月27日,根据毛泽东之意见,邓小平主持政治局会议,批评江青等。9月7日,周和邓等在医院会见罗马尼亚代表团。9月13日,代总理邓小平在山西召开「农业学大寨」中央农业会议。会议中,与四人帮斗争已经白热化。邓着手对当时极端混乱的经济局势、军队建设、科研工作等进行全面整顿,并同当时拥有很大权力的江青集团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但是这很快遭到极左派攻击,他们批评邓小平喜欢资本主义的东西,企图“资产阶级复辟”,双方矛盾日趋激烈。 邓小平的行动遭到「四人帮」的反对,被称为「右倾翻案风」。1976年1月8日上午9时57分,周恩来去世。1月15日下午3时起,在天安门广场人民大会堂准备举行追悼会。第一副总理邓小平致悼词,并主持会议。在追悼会闭幕后,毛泽东保镖汪东兴率领「八三四一」部队拘留邓,软禁在中南海住宅里。邓与外界隔绝,只能与小外孙接触。而毛泽东鉴于邓小平和四人帮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害怕其死后邓小平会翻文化大革命的案,将最有可能继任国务院总理的邓和张春桥排除在外,任命华国锋为代总理。2月15日,华国锋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和各大军区书记会议上,讲过「当前的紧急任务是批判邓小平、批判邓小平的修正主义路线。在这个目标下,干部、群众应该团结起来」。华国锋批评邓不坚持阶级斗争。2月17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江青指名道姓攻击邓小平为“死不改悔的走资派”。3月底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最重要的日程就是批判邓小平。 1976年2月左右,各地散发大字报反对江青,拥护周、邓。4月4日是星期天,是中国人民传统「扫墓」的日子「清明节」,有200万以上群众到天安门广场,周悼念活动达到顶点。政治局召开紧急会议;会上,华国锋攻击邓小平一派「是一批坏人跳出来,写的东西有的直接攻击毛主席,很多攻击党中央,很恶毒」。北京市市长吴德说:「看来这是一次有计划的行动。邓小平从一九七四年到一九七五年作了大量的舆论准备,今年出现这件事是邓小平精心策划的结果。……性质是清楚的,就是反革命事件」。政治局会议指控邓是幕后指挥者,并决定强行清除人民英雄纪念碑周围花圈。4月5日,北京发生悼念周恩来、反对「四人帮」、拥护邓小平的「天安门四五」事件,群众有人贴出大字报要邓小平接班。4月6日,由四人帮控制的《人民日报》发表社论《牢牢掌握斗争大方向》,坚持“批邓”运动,并再一次将毛泽东不久前说的话“翻案不得人心”以黑体字标出。 4月7日,在没有邓小平参加的情况下,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议撤销邓小平党内外一切职务:「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了发生在天安门广场的反革命事件和邓小平最近的表现,认为邓小平问题的性质已经变为对抗性的矛盾。根据伟大领袖毛主席提议,政治局一致通过,撤销邓小平党内外一切职务,保留党籍,以观后效。」邓小平被指为这个事件「总后台」,再一次被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这是他第三次被打倒。毛泽东托付汪东兴对邓小平加以保护。邓小平被打倒后,居住在北京东交民巷十七号。 然而四人帮的攻击并未因此停止。4月18日,《人民日报》社论《天安门广场事件说明了什么?》将参加四五运动的群众定性为“一群反共、反人民、反社会主义的反革命分子”,并称邓小平是“这些反革命分子的总代表”、“右倾翻案风的总后台”。同月28日,《人民日报》发表著名写作组梁效的文章《邓小平与天安门广场反革命事件》,其中称道:“天安门广场反革命政治事件的出现,不是孤立的、偶然的,完全是有预谋、有计划、有组织的。它是当前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尖锐斗争的一个突出表现,是党内资产阶级反革命狰狞面目的一次大暴露,是邓小平大刮右倾翻案风、极力推行修正主义路线的必然结果,是腐朽没落的资产阶级垂死挣扎的一场表演。” 9月3日,江青赶赴大寨,为批判邓小平作准备。9月9日,毛泽东逝世。10月6日,华国锋、汪东兴、叶剑英发动怀仁堂事变,逮捕四人帮,兵不血刃地结束文化大革命。周恩来、朱德、毛泽东相继逝世,「四人帮」倒台。10月7日下午,召开政治局会议。会议决定华国锋就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和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华国锋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 10月10日,邓写信通过汪东兴交给华国锋。邓在信中写道:“我衷心地拥护中央关于由华国锋同志担任党中央主席和军委主席的决定,我欢呼这个极其重要的决定对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意义。不仅在政治上思想上华国锋同志是最适合的毛主席的接班人,就年龄来说可以使无产阶级领导的稳定性至少可以保证十五年或二十年之久……以国锋同志为首的党中央战胜了这批坏蛋,取得了伟大的胜利……我同全国人民一样……情不自禁地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我用这封短信表达我的内心的真诚的感情。以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万岁!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胜利万岁!”但是华国锋回应:“……你犯过错误,必须继续接受批判。”四人帮被捕后,中共中央宣布“文化大革命”结束,但是关于为邓小平的平反,中央却发生了分歧。10月26日,华国锋宣布要批判四人帮,附带批邓。12月,华国锋在会见第二次农业学大寨、全国农业会议代表时说:「邓小平虽然同『四人帮』反党集团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但其本质仍是修正主义,他们之间没有本质区别。都具有各种反党、反社会主义、反毛泽东思想、反毛主席的罪行。打倒『四人帮』后同样不能放过邓小平」。 1977年3月10日,打倒「四人帮」后,第一次召开中共中央工作会议,在会上有人提出邓恢复工作,引起争论。有人并认为邓小平与天安门事件没有关系。华国锋以「两个凡是」为依据,强调「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极力反对邓复出。4月10日,邓小平给华国锋第二次写信,表示“完全拥护华主席抓纲治国的方针和对当前各种问题的工作部署。……在工作中确有缺点和错误,我对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对我的批评和教导再一次表示诚恳的接受。……我个人的工作问题,做什么,什么时候开始工作为宜,完全听从中央的考虑和安排。……我们必须世世代代地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在党中央决定由华国锋同志担任党中央主席和军委会主席的时候,我知道了以华国锋为首的党中央以最英明果敢、最正确的方式战胜四人帮……”。5月13日,《中共中央十五号文件》转发邓两封信。政治局讨论了这封信,同意了邓的建议。7月16日至7月21日,中共十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决定恢复邓小平中共中央副主席、政治局常务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解放军总参谋长之职。邓小平被恢复撤职前的一切党政军职务后,入住位于米粮库胡同的宅邸,他的支持者胡耀邦、万里、赵紫阳也进入了中央委员会。在国民经济濒临崩溃边缘的时候,1977年7月,邓小平第三次复出,恢复中央政治局委员、政治局常委、中央副主席职务。8月12日,召开中共十一届一中全会,邓大力整顿军队,整治教育制度,平反寃、假、错案。1978年3月,邓当选为全国政协主席。 1978年底以前,邓小平还不是党内最高领导人,华国锋掌握中共中央主席、国务院总理、中央军委主席党政军最高领导身份,邓则是党内四位中共中央副主席之一(另三人是叶剑英、李先念和汪东兴)。华国锋被认为与邓小平在政治路线上相左:华国锋虽解决四人帮和停止文革,但文革时期许多问题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包括自1958年以来数百万被划归右派的共产党员和文革时被打倒的大多数人,他们和他们的亲属没有停止过对这些本质性问题的追究。华国锋基本维持了文革后期的政治思路,将“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1977年2月7日发表的《学好文件抓住纲》,此话即是后来被批判的“两个凡是”)作为其政治理念。“两个凡是”的演变结果则是华国锋遭到了党内以邓小平为首的抵制,并成为邓小平在接下来近两年中对华国锋所批评的最主要观点。 1977年,邓小平以主管科技文化的国务院副总理身份恢复了日后对中国具有深远影响的高考,中国的高等学校得以重新通过统一考试招收新生。12月,邓极力推荐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胡耀邦担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长。在1978年初,邓小平在当年的全国科学大会上,将知识分子的政治定位从文革时期的底层扭转称为“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改变了自文革以来知识分子饱受歧视的现象。此举由于在实质上是改变了共产党在文革时期的一大政策,因而在党内引发诸多不同声音,邓以及他的支持者在政治局的支持和华国锋的默许下平息了党内分歧,也令自己的政治地位大幅提高。 1978年2月26日,召开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华国锋作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坚持阶级斗争和加强「四个现代化」建设。会议确认华国锋总理、邓小平副总理、叶剑英委员长之人事决定。但邓在实施自己战略前,必须先解决他和华国锋之间路线分歧。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由胡耀邦审定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明显是在批评拥护“两个凡是”的华国锋与汪东兴。这篇文章在全国被广泛转载,为邓小平上台做好舆论基础。此后不久,包括中国各大军区、各省市在内都进行了广泛讨论。深具现实主义特点的政治理念被人认为是邓小平赢得这次政治博弈的因素。在党内,叶剑英、李先念、陈云、胡耀邦等人宣布支持邓的理念,而华国锋、汪东兴等则成为少数。这最终导致中国共产党内决定在本年度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由叶剑英、邓小平接管中国的政治大权。 同年4月5日,中共中央宣布开始平反1958年以来被错划之「右派分子」。这个由胡耀邦带头的行动得到了当时大部分中国人的赞许,也令胡耀邦改革者身份得到广泛传播。这一工作在1980年基本结束,占原“右派”总人数97%以上的人得到了“改正”。平反活动中质疑共产党的声音被更多的赞许声所压制,因而改革取得的进展和成效都令人满意。 邓小平第三次复出之后,1978年11月至12月,召开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会上严厉批评华国锋,华国锋被迫改变了先前两个凡是的观点。12月18日,中央工作会议闭幕,又召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次全会上,邓小平批判毛泽东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路线,把全国工作重点转到经济建设上;邓批判「凡是派」(凡是毛泽东说过的就要执行)之思想路线,树立实事求是之指导方针;邓否定毛泽东「打倒一切」之组织路线,为文化大革命及「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和1976年天安门事件之寃假错案平反(会议结束前由北京市委宣布);在政治上否定毛泽东晚年错误之同时,邓着手改革毛时代建立之计划经济体制,当时并未订出完整改革方案,十多年来,实行「摸着石头过河」。12月25日,政治局会议发布决定设立中央秘书处,代替汪东兴一手掌管之「中央办公厅」处理中共中央日常公务。任命胡耀邦为中共中央秘书长。华国锋依照传统形式进行了自我批评,结束了他的最高领导生涯。这次会议确立了邓小平实际最高领导者的地位,也对中国共产党的政策产生了历史性的转变,中国由毛泽东时代进入邓小平时代。会议再度重申实事求是和解放思想,批判“两个凡是”,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提出要实施“四个现代化”与“政治路线上最根本的拨乱反正”,并提出“本世纪末达到小康社会水平”的目标。这次会议上,陈云被增选为中共中央副主席,胡耀邦、邓颖超、王震等邓小平的支持者被增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 邓小平设计之改革方案,首先从农村开始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把原本属于「人民公社」之土地,分给千家万户农民承包,农民自主生产和经营,迅速发展农村经济,解决城乡生活供应问题。中国共产党不再以阶级斗争为政策中心,而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邓小平主张中国对外开放,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共中央提出在广东、福建两省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引进海外资金和技术,加速中国现代化;邓支持建立经济特区,对外开放。作为「总设计师」,邓小平曾提出设想实现中国基本现代化:「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实现国民生产总值在一九八〇年的基础上翻一番,首先解决十一亿人口的温饱问题。到二十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对外方面,1978年9月,邓小平访问朝鲜,出席朝鲜人民民主主义共和国建国30周年的庆祝活动。期间朝鲜方面安排邓小平前往参观金日成雕像,该雕像十分巨大且表面镀金。邓小平此时在国内正试图去除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对此感到极为震惊。据报道,邓小平「勃然大怒」,他私下对朝鲜人说这个雕像是他见过的最浪费的东西之一,并对金日成把中国给朝鲜的援助用在这样的事上深感恼火。10月,继续到日本。11月,先后访问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三国,并且接受李光耀的建议,停止革命输出,不再支持东南亚地区的共产主义游击队。12月16日,中美两国正式发表建交声明。1979年1月,邓小平出访美国期间参观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并在华盛顿与美国总统吉米·卡特、副总统蒙代尔、国务卿万斯等会谈,就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深入进行交流。访问期间,他试探了这些国家元首对中国进攻越南的态度。1979年2月4日,邓小平回国。2月17日,在云南、广西边境对越南反击,中越战争爆发。在短暂占领越南北部几个重要城市后,中国人民解放军于次月撤出越南。 中越战争暴露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诸多弊病,精简军队的工作随之进入了改革日程中。为了贯彻干部队伍年轻化的路线,邓小平辞去解放军总参谋长的职务,并提名他原来的部下、在中越战争中表现上佳的杨得志继任。1980年2月23日,邓主持召开十一届五中全会。会议决定为刘少奇恢复名誉。胡耀邦和赵紫阳进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并且开始进行法制化建设。恢复中央书记处,胡耀邦就任中共中央总书记。5月17日,邓小平参加刘少奇追悼会并致悼词。1980年8月,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召开,会上邓小平、叶剑英、李先念、陈云等辞去副总理职位,赵紫阳取代华国锋出任国务院总理。1981年6月,十一届六中全会上,胡耀邦取代华国锋中共中央主席职务。邓亲自担任中共中央军委主席。 1981年6月,在邓小平的主持下,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此前长达18个月商议、四千余人参加、九次大规模修改完善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并确定了关于经济为中心的基本路线。这次全会上他当选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在1982年,中共十二大上又当选中国共产党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决策人和中国的实际最高领导人。他指出要纠正文化大革命和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克服个人崇拜,同时正确地和充分地评价毛泽东在中国革命中的贡献。他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方针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以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后,他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作为解决香港、澳门及台湾问题的方案。 从1982年以来,邓小平致力于国内的改革。2月20日,党中央通过老干部的退休规定,以保证干部的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并建立“顾问委员会”来安置这些老干部,意在作为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的过渡方案。邓小平主持中共十二大,推动中共领导层新老交替,设立「老同志」退休顾问机构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在1992年秋,中共十四大宣布撤销中顾委后,中共第一代元老全部退下官位。同时开始精简机构,裁减政府工作人员。1982年,在中共十二届一中全会上,他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排名第三,在总书记胡耀邦和叶剑英之后)、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中共中央军委主席。1983年,在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对内经济方面,经济改革首先在农村地区展开。农业方面,在邓小平和赵紫阳的经济改革方针下,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包产到户,提高农民的积极性。农业生产总值在1978年至1984年中提高了50%,农民纯收入也大幅提高,经济改革初见成效。城市建设方面,1979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广东省的深圳、珠海、汕头三市和福建省的厦门市试办出口特区。1980年5月,改称为经济特区。同年8月,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批准《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这些经济特区相继兴建。1984年,邓小平考察了深圳、珠海、厦门三个经济特区,并鼓励特区建设,提议增加对外开放城市。对外方面,中国决定扩大对外开放地程度:扩大进口的数量及进口国范围;改善进口产品结构,重点为技术输入;提供外资直接进入中国设厂,改善中国生产结构以及派遣大量留学生赴西方学习科技。 1984年,邓小平分析和判断当时国际战略格局和周边态势的发展趋势,提出了世界的主流是“和平与发展”,提出“反对霸权主义”、“中国不当头”的韬光养晦对外政策。同时,指导军队建设思想战略性转变,军队要为经济建设让路,同时宣布中国军队将裁军一百万,在士兵中大力开展人才培训,军事工业大规模关停并由军转民。实行这一转变的同时,组建了其陆军集团军,并通过两山战役(老山、者阴山)及其轮防,提高了各集团军的战斗力。然而,邓小平允许并鼓励军队各级部队经商的政策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反对这一政策的张爱萍曾说,“(军队)热衷于经商,必然导致腐败”、“无异于自毁长城”。 1987年10月,在中共十三届一中全会上,退出中共中央政治局的邓小平再次当选为中共中央军委主席,但辞去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的职务,主任一职由另一位中共元老陈云接任。他继续主持并制定了改革开放的总方针,提出适合中国国情的“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第一步,在80年代,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香港殖民地此前分别有两项协议:香港岛和九龙半岛分别因为《南京条约》和《北京条约》被割让给英国;中国大陆的另外一部分被称为新界的地方在1898年因为香港膨胀的人口而租借给英国,租期99年。1979年3月,港督麦理浩首度访问中国,并首次向邓小平提出香港前途问题。由于新界的《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租约将在少于20年届满,中国官方对香港前途问题的立场,对香港的土地契约等安排十分关键。邓小平提出中国必定会在适当时候收回香港。 1980年代初,英国向中国提出分拆香港的「主权」及「治权」:主权归中国、英国人保留治权 。邓小平则提出在收回主权和治权的同时,容许香港拥有独立的经济及政治制度 ,并由香港人自行管理,即所谓「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同样政策亦适用于澳门,此政策被称为一国两制。一国两制的提出最初是为了解决台湾问题,但最先在解决香港回归的有关问题方面得以应用。 英国在马尔维纳斯群岛战争获得胜利后不久,1982年9月,英国首相戴卓尔夫人访问中国。9月24日,她在北京与邓小平展开对香港前途问题的讨论。她坚持按照《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及1898年的《展拓香港界址专条》,英国享有香港岛及九龙半岛的主权,但邓小平明确表明主权问题没有妥协的空间,双方无法达成共识。随后,戴卓尔夫人访问香港,并重申三条条约的合法性,并指出所有国家都须要尊重国际条约,否则任何谈判皆无法进行。其后,英方提出「以主权换治权」,名义上承认中国拥有香港的主权,以换取英国管治香港的权利,但中方拒绝接受。1983年7月12日,中英两国正式展开香港前途的第二轮谈判,中方团长为中国副外长姚广 ,英方团长则是英国驻华大使柯利达爵士,香港总督尤德爵士亦以英方成员身份参加谈判。双方仍未就重要的主权问题达成共识。英方未放弃「以主权换治权」的构想,中方则坚持主权治权不可分开。 1984年4月,英国外相贺维爵士访华,就香港主权问题让步,会谈取得重大突破。4月20日,贺维在香港发表声明,宣布1997年后英国不再拥有香港的主权和治权。5月25日上午,邓小平在人民大会东大楼会见香港和澳门政协代表,并召开中外记者招待会。席上,邓小平说:「中央政府有关香港发言,我和赵紫阳的是正式的,还有港澳办公室主任姬鹏飞是正式的。而黄华、耿飚二人所谓不驻兵香港简直是胡说八道」。9月26日,《中英联合声明》的草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由当时的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周南及时任英国驻华大使伊文思代表签署,历经22次的香港前途谈判结束。 1984年12月19日,国务院总理赵紫阳与英国首相戴卓尔夫人在北京正式签署《中英联合声明》。该《声明》中明确规定,中国将在1997年7月1日正式成立香港特别行政区,并在「一国两制」的原则下确保社会主义制度不会在该香港特别行政区得以实行,香港本身的资本主义制度以及政治、经济、社会体制维持50年不变。1997年7月1日,随着中国政府正式从英国政府手中正式接管香港政权(香港主权移交)、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式从英国军队手中和平解放香港,正式接管香港防务,与此同时,英国政府正式把其所占领的整个香港地区正式交还给中国政府,使之成为中国的一个由中央直辖的一个“特别行政区”。邓小平所提出的“一国两制”政策最终正式得以在香港得以实施。 当中国在经济领域取得巨大成就时,城市化的程度加深、人口流动程度加剧、各类经济犯罪开始大量出现,邓小平主张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在保证经济安全的同时,大量冤假错案开始涌现,对中国的法治建设构成破坏。 邓小平对中国在政治领域的开放十分谨慎。邓小平以鉄腕手法维护政权统治。关于中苏关系、中美关系的问题,邓小平明显感受到来自左派及右派的压力。随着中国的开放,中国人开始更多地接触西方民主人权思想,右派主张改革应该扩大到政治领域,对此他公开批评这些行动是“资产阶级自由化”的表现,坚持认为不能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模式,而应继续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并坚称中国发展最需要的是社会稳定,“搞资产阶级自由化,就是再来一次折腾”;左派则强调应当限制改革,并返回到当时的苏联模式。 1983年,邓小平在十二届二中全会上指出加强马克思主义的领导克服自由主义1985年5月,邓小平提出搞资产阶级自由化就是走资产阶级道路,。资产阶级自由化,就是“崇拜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自由』,否定社会主义”。在1986年9月28日的中共十二届六中全会上,邓小平针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发表了措辞严厉的讲话:“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我讲得最多,而且我最坚持。自由化实际上就是要把我们中国现行的政策引导到走资本主义道路。搞自由化就会破坏我们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1986年12月发生了八六学潮。12月30日,邓小平就学生闹事问题同几位中央负责同志谈话,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由于胡耀邦同情挑战意识形态之「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被撤销总书记职务。1987年1月,因为坚持改革扩大化的观点,原本被邓小平选定为接班人的胡耀邦被迫下台,胡耀邦总书记的职务由邓小平另一位助手赵紫阳接任,而持经济保守思想的李鹏被任命为国务院总理。此后,中共党内反改革的“保守”势力,利用胡耀邦下台的机会,又掀起一股反右浪潮。邓小平随后重申改革开放的重要性,表示“左是主要危险”,坚持继续改革。 1988年,中国人普遍讨论的已经不再是自由化,而是严重的通货膨胀。商品零售率从1984至1987年的7.4%骤然提升到1988年的18.5%,而1988年底政府的经济整顿计划并未收到实效。严重的通货膨胀引起了中国社会对“官倒”等腐败行为的广泛愤怒,邓小平的子女被认为是最臭名昭著的“官倒”之一。 1989年春天,中国出现社会动荡。4月15日早上,前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因急性心肌梗塞去世。当晚北京各大学学生就举行各种悼念活动。4月17日,学生到天安门广场,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献花圈,事件成为导火线,很快就蔓延并演变成另一场更大规模的游行活动。4月19日晚、20日凌晨,数百名学生喊着口号、唱着国际歌,冲击中南海新华门,并打伤警卫战士,当时围观者近万人。这便是当年的「四二零」事件。4月22日,胡耀邦官方悼念会举行,邓小平等全体中国高层领导人出席。 4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动乱》,在当时引起游行参与者广泛的愤怒、反对和恐惧。据称将这次风波定性为动乱是邓小平的决定,也有人认为邓受到当时向他报告事件动态的高层领导人(指总理李鹏等中央领导和陈希同等北京市领导)的影响。由于互不信任和缺乏理性,学生和官方的失败互动使之走向不可控制的局面。5月31日,邓小平对新的中央领导班子做了政治交代:“第一,要改换领导层。新的领导机构要使人民感到面貌一新,感到是一个实行改革的有希望的领导班子。这是最重要的一条。这是向人民亮相啊!”、“如果我们摆一个阵容,使人民感到是一个僵化的班子,保守的班子,或者人民认为是个平平庸庸体现不出中国前途的班子,将来闹事的情形就还会很多很多,那就真正要永无宁日。”、“第二,要扎扎实实地做几件事情,体现出我们是真正反对腐败,不是假的。”、“对腐败的现象我也很不满意啊!”、“腐败的事情,一抓就能抓到重要案件,就是我们往往下不了手。这就会丧失人心,使人们以为我们在包庇腐败。这个关我们必须过,要兑现。”、“希望大家能够很好地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很好地团结。只要这个领导集体是团结的,坚持改革开放的,即使是平平稳稳地发展几十年,中国也会发生根本的变化。”在邓小平的首肯下,中共中央决定以武力镇压。6月3日晚至6月4日,荷枪实弹的解放军从北京外围强行开入天安门广场进行清场,即震惊中外的“六四事件”。6月9日,邓小平接见首都戒严部队军以上干部,指出“这场风波迟早要来”。6月下旬,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选举江泽民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7月2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惩治腐败,从国务院所属公司做起,坚决制止高干子女经商。 由于赵紫阳同情「六四民运」,结果被撤销总书记职务。六四事件导致邓小平的另一个接班人赵紫阳(以及据说是原定接任赵紫阳的政治局常委胡启立)下台,赵此后一直被软禁,直至2005年去世。邓小平决定不在现有的北京高层中选择一名接班人,而是从上海召来当时的市委书记江泽民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从此江泽民被确认为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核心。不久邓小平又将年轻的胡锦涛提升成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和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胡锦涛常被认为是邓小平为江泽民安排的继任者。 1989年9月4日,邓小平请辞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职务。11月8日,邓小平在十三届五中全会上宣布退休。11月9日,中共十三届五中全会同意邓小平辞去中共中央军委主席职务。1990年3月19日,邓小平辞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但他仍是中共精神领袖。 六四事件后的中国形势十分严峻。在国际上被孤立,西方国家缩紧对中国的高科技出口,并延长本国的中国留学生滞留期限;在中共内部则有“保守”势力抬头,他们的纲领是“反自由化,反和平演变”。1992年春夏,保守派借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50周年之际,在全国范围组织了一系列高规格的纪念活动。“左”的势力在“要分清两种改革开放观”的旗号下,试图把中国拉回到文革前,借政治运动来解决国内的重重矛盾。1992年秋,要开中共十四大;如果左派的政治主张在十四大占了上风,邓小平的改革开放便会付之东流。 1992年春,早已辞去所有正式职务的邓小平考察了武昌、广州、深圳、珠海与上海。依靠昔日的威望,邓小平以普通党员的身份在考察途中发表了一系列的演讲,他强调了经济建设的重要性,批评那些怀疑改革开放的人,明确表示“左”的东西对中国而言比“右”更可怕。“南巡”期间,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问题,他说:“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他的南巡与演讲使得中国重新步入改革开放的轨道。 中国十多年改革经济体制,从农村到城市,尽管经历几次波动,但终于迈进市场经济。同年10月的中共十四大上,“基本路线”(即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被写进中共党章。中共十四大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思想写进中共党章。中共还第一次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在5年后(1997年)的中共十五大上(当时邓已去世),邓小平理论被正式确立为中共全党的指导思想并被写入中共党章。从此,中国的各派势力都很难再从根本上挑战“坚持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这一政策。 南方考察后邓小平完全退出了公开的政治活动。并绝少在公开场合出面。但是邓小平的思想理念与政治方针以“邓小平理论”之名始终得到贯彻,他被官方誉为是“改革开放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自己却说,改革其实是“摸着石头过河”,其理论是“不争论”。 在官方报道中,1993年10月31日,是邓最后一次在公开场合出现,他乘坐刚刚全线通车不久的北京地铁,饶有兴致的走遍了半个老北京。但他恪守了当年他辞职时的承诺,并没有在这次活动中发表正式演讲。此后,他就再也没有在公共场合露面,仅仅是在一些会谈中人们谈及“改革开放”与“邓小平理论”时,才会成为人们的焦点话题。 1997年2月19日,邓小平去世,享年92岁。2月20日,依据联合国1947年旗典,按例,联合国总部降半旗、联合国大会默哀。3月2日,遵遗嘱,骨灰撒入大海,其角膜亦捐出。此后,中国大陆进入后邓小平时代,但他的影响力仍继续存在着。 邓小平在1980年8月21日、23日会见意大利记者奥里亚娜·法拉奇时的两次谈话中,曾对自己评价道:「我自己能够对半开就不错了。但有一点可以讲,我一生问心无愧。你一定要记下我的话,我是犯了不少错误的,包括毛泽东同志犯的有些错误,我也有份。只是可以说,也是好心犯的错误。不犯错误的人,没有。」 1984年3月25日,邓小平会见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时谈话称:「你问我觉得最高兴的是什么?最痛苦的是什么?在我一生中,最高兴的是解放战争的三年。那时我们的装备很差,却都在打胜仗,这些胜利是在以弱对强、以少对多的情况下取得的。建国以后,成功的地方我都高兴。有些失误,我也有责任,因为我不是下级干部,而是领导干部,从一九五六年起我就当总书记。那时候我们中国挂七个人的像,我算是一个。所以,在“文化大革命”前,工作搞对的有我的份,搞错的也有我的份,不能把那时候的失误都归于毛主席。至于“文化大革命”,那是另外一回事。我一生最痛苦的当然是“文化大革命”的时候。其实即使在那个处境,也总相信问题是能够解决的。前几年外国朋友问我为什么能度过那个时期,我说没有别的,就是乐观主义。所以,我现在身体还可以。如果天天发愁,日子怎么过?粉碎“四人帮”以后,我出来工作,从一九七七年到现在是七年,我相信没有犯大错误。但究竟怎样,让历史去评价吧!」 对邓小平之正面评价,是他执政后倡导改革开放政策,改变中国长期对外封闭,走向世界,大幅度改善中国国民生活,提高中国国际影响力,使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对现代中国崛起贡献卓越。 1997年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为他举行隆重的追悼会: 前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评价邓小平说:“如果没有邓小平同志,中国人民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新生活,中国就不可能有今天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明前景。”又说:「为什么小平同志在讲到警惕右时,特别指出主要是防止『左』呢?这一点很重要,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这是因为在党的历史上『左』的错误泛滥的时间很长,影响很深。在建设和改革中要开辟新的道路,要改变妨碍生产力发展的原有模式和做法时,阻力常常主要是来自『左』的方面。由于『左』的东西往往带着一些革命色彩,容易给人们以迷惑作用,这就更需要提醒我们的领导干部要特别注意防止『左』的干扰。」中共中央前领导人薄一波在邓小平去世后写下挽联评价他:“一人千古;千古一人”,并亲自阐释对联的深刻含义:“一人千古,表达了我对小平同志的哀思;千古一人,是我对他的评价,是说他成就大业、功勋至伟。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凡建非常之业,必赖非常之人;而壮哉非常之人,必成非常之功。” 前美国总统吉米·卡特评价邓小平时说:“邓小平无疑是个智勇双全的人,我将他视作大洋彼岸的朋友。我一直觉得自己非常幸运可以和邓小平这样具有远见卓识的领导人进行中美建交的谈判。”美国总统乔治·布什评价邓小平时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变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邓小平,邓小平在中国和世界历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此外,第四任联合国秘书长库尔特·瓦尔德海姆、美国前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等人也称赞邓小平的国内政策和国际关系。 英国前首相爱德华·希思是邓小平结交的众多外国友人中的一位。他说:“邓小平对整个世界最大贡献就在于,他向全世界表明,中国可以如何管理和快速发展;而中国又能够因此向整个世界作出何等的贡献。”对于“一国两制”成功解决香港问题,他说:“这无论对中国、英国、香港本身,还是对世界都是最圆满的结果。” 2011年,美国《商业内幕》网站评出的“20世纪最成功的独裁者”中邓小平排名第八位,并指出在他统治时期中国的教育和经济相继改革,而且他让落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转型成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批评者称,在邓小平和彭真控制的中共中央反右领导小组组织下,大量的知识分子和民主党派人士被构陷下狱,造成了中共党史上仅次于文革的政治迫害和冤案。 六四事件中的处理至今仍存在许多争议。哈佛大学教授傅高义提到,支持邓小平的人认为他对六四事件的处理是为了维持国家统一和政局稳定的被迫之举;香港媒体人林行止认为这是他一生中的污点和晚年的遗憾。 邓小平的主要主张和理论被中国官方称为邓小平理论,基本上都以讲话和谈话的方式收录在三本《邓小平文选》里。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中共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在党章中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作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大陆地区大学(包括自考)、研究生考试的必修必考科目。 邓小平主张全党全国工作重点要坚定不移地转移到经济建设上,要求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主张,中国依然处在,而且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阶段不是任何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必经阶段,而是中国特有的。中国共产党的职责是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把这种社会主义叫做“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为坚持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有观点以为,这种新解释降低、乃至消解在经济问题决策中意识形态的重要,而更注重政策实际效用。 邓小平的改革还包括由政府对宏观经济主导和调控,其经济改革措施也最早在农村施行。在中国农村大部分地区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由家庭承包土地进行农业生产,提高农民积极性。政府也鼓励农村工业化,很多乡镇开始进行轻工业生产。投资重工业资本主要来自银行体系,而银行资金来源则是储蓄。邓小平改革项目中首先就确保利润只能通过税收或银行再分配;因此,国有企业利润再分配是间接的,也保证这些企业多少脱离政府介入,保持了自身活力。同时邓小平重视科技在其中的重要性,提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以科技带动产业改革。 邓小平还主导打破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期“闭关锁国”状态,主张对外开放。此举摈弃了毛泽东自给自足的经济政策。中国通过加大对外贸易加快现代化步伐。中国经济可以被认为是出口导向。另一方面,中国也从日本和西方国家购买了大量机器。邓小平在1979年提出要搞经济特区,吸引外商投资。通过吸收国外资本、技术与管理经验,中国加快了自身经济发展速度。 根据中国共产党文献《邓小平理论》,“一国两制”的基本涵义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们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至今,“一国两制”应用于香港与澳门。作为这种制度的确立,1984年12月,中英签署《中英联合声明》,中国将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1986年,中葡签署了《中葡联合声明》。香港与澳门分别于1997年和1999年回归中国。 邓小平主张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并建议在“一个中国”的基础上,举行国共两党平等会谈,实行国共第三次合作。1980年代其正式向台湾提出一国两制政策(One country, two systems),蒋经国则以一国良制(One China, Better System)回应。 父亲邓绍昌,字文明,生于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曾在成都法政学校读书,家里有一点田。在广安县协兴场袍哥会当过“三爷”,后来升为“掌旗大爷”。曾任广安县团练局长、乡长等。邓绍昌先后娶了四任妻子,共生育四男五女,成年四男三女。 第一任妻子张氏,无后。 第二任妻子淡氏,生三男二女:长女邓先烈,长子邓先圣(即邓小平),次子邓先修(即邓垦),三子邓先治(即邓蜀平),次女邓先珍(十岁时病死)。 第三任妻子萧氏,生一男:四子邓先清。 第四任妻子夏伯根,是嘉陵江船工女儿,生三女:三女邓先芙,四女邓先蓉(十多岁时病死),五女邓先群。 邓小平一生结婚3次,首任妻子张锡媛(1907年10月28日-1930年1月)于1930年不幸难产早逝。1931年,与第二任妻子金维映(1904年8月16日-1941年)结婚,1933年离异,后嫁与李维汉(1896年6月2日-1984年8月11日),1941年死于莫斯科。邓小平与第三任妻子卓琳(1916年4月6日-2009年7月29日)1939年在延安邂逅成婚,育有五名子女。 邓小平原本喜欢打台球,1959年打台球被地毯绊倒后骨折,改打桥牌,打牌时虽然不爱赌钱,但是非常守规矩,输了也能和其他人一样钻桌子。世界著名的桥牌冠军杨小燕说:“在牌桌旁,可以感到邓是一个伟人。他的打牌技术是又稳又精。”聂卫平曾透露,邓小平常在人民大会堂的118厅一起打桥牌,邓经常跟丁关根为搭档,聂卫平经常跟胡耀邦、万里为搭档。此外,邓小平爱抽烟,其烟为“熊猫”牌香烟,由上海卷烟厂特制,以味道淡著称。“熊猫”牌香烟因为邓的缘故,价格异常昂贵。晚年的时候邓把香烟戒掉了。 邓小平亦是一位资深的足球迷,其夫人卓琳曾在受访时表示邓最爱的是孩子和足球。早在青年时期,他曾在法国勤工俭学,花费吃饭的钱去购买球票。他亦有要求工作人员录制重要的足球比赛,供他在业余时间欣赏。1979年,他提出了“足球要从娃娃抓起”的口号,并改组中国足协,提出“冲出亚洲”的目标。1977年7月30日,他第三次复出后,突然在举行国际足球邀请赛的北京工人体育场中出现,现场八万名球迷在赛前起身为其鼓掌致敬。
wiki_zh\AA\wiki_09
政治 政治是由各种团体进行集体决策的一个过程,也是各种团体或个人为了各自的领域所结成的特定关系,尤指对于社会群体的统治,例如统治一个国家,亦指对于一国内外事务之监督与管制。一般来说,这个词多用来指政府、政党等治理国家的行为。然而社会学家也用来指涉包括各种利益机构、学校、宗教机构在内的相互之间的关系。 从人类社会学来讲,政治是人类社会中存在的一种非常重要的社会现象,它影响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个社会现象非常复杂,因而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化、不同语言,以及从不同学科角度,不同的学者对他的论述也不相同。而且政治内涵的本身也在不断的变化,因此对政治的阐释也充满了争议,始终没有一个确切公认的定义。 政治学是专门以政治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社会科学,研究政治行为的理论和考察权力的获得与行使。 不少西方语言中的「政治」一词(法语politique、德语Politik、英语politics),都来自希腊语,这个词可以考证出的最早文字记载是在《荷马史诗》中,最初的含义是城堡或卫城。古希腊的雅典人将修建在山顶的卫城称为“阿克罗波里”,简称为“波里”。城邦制形成后,“波里”就成为了具有政治意义的城邦的代名词。政治成为了城邦公民参与的统治和管理活动。 中文里的“政治”一词很早就有使用。《尚书·毕命》有“道洽政治,泽润生民”;《周礼·地官·遂人》有“掌其政治禁令”。这时一般都是将“政”与“治”分开使用,各有其不同的含义。 在中国古代,“政”一般表示: “治”在中国古代则一般表示 中国古代的这些“政治”的含义,与西方和古希腊的“政治”含义完全不同,很大程度上政治只是一种君主和大臣们维护统治、治理国家的活动。 中文里现代的“政治”一词,来自于日本人翻译西方语言时用汉字创造的相同的“政治”一词。当英文的从日本传入中国时,人们在汉语中找不到与之相对应的词。孙中山认为应该使用“政治”来对译,认为“政就是众人之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之事,就是政治。”他的这一说法在当时的中国非常具有影响力。孙中山认为,「政治」译成英文是,有三个意思:「一个是国政,就是政府中所行的国家大事;一个是党争,就是政党中彼此所用的诡谋;一个是说是非,就是像以前所举的家庭是非之例。」 古希腊的政治是城邦政治。年满20岁的公民(不包括妇女、奴隶和外邦人)都参与城邦的管理和统治工作。在古希腊人看来,人是具有德性的,人生活的意义在于实践自己的德行。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因此人也就是天生有德性的动物。人们在公共活动中充分展现他的德行。亚里士多德说:“政治的目标是追求至善。” 城邦公民之间的通过说服来达到政治目的。肯尼斯·米诺格认为,在古希腊,“人与人之间在政治关系上是完全平等的,大家都只是服从自己制定的法律,并轮流做统治者和被统治者。” 罗马共和国的政体本质上是一种和古希腊一样的城邦政体。这时的政治就是共和国的活动。“共和国”(Res Public)中的publicus(公共)源自populus(人民)。当时这个词的意思是“人民的共同事务”。在古罗马的政治中,对共和国的建立和维持是其核心。 在罗马人看来,王权统治是一种奴役。因此罗马人设立了两名执政官和保民官来维持这种统治。为了维护人民的自由,古罗马发展出了三种不同的权力和两种和谐状态: 中国古代的政治和西方包括古希腊的政治含义有很大不同。中国古代的政治很大意义上是君主和大臣管理和统治国家的活动。这种政治被宣扬为上承天命,因而施行善政才能上合天意,而恶政则违背天道,会受到惩罚。 中国古代的政治贯穿了个人的日常生活,道德是衡量政治活动的标准。在这种政治下,缺乏制度上的规范,政治的运作更多依靠道德规范。 中世纪的欧洲政治是处于古代政治和现代政治的转型期。随着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城邦体制被破坏,逐渐形成了赏赐和分封体制,政治已经不再是所有公民平等参与的公共活动,而成为了国王和大臣们的活动。政治已经不是为了共同起源、共同信仰而实现正义的活动,而成为了一种利益政治。政治活动中解决问题的手段由对话和说服,变成了暴力和战争,成为了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政治的超越意义已经不存在。托马斯·阿奎那把亚里士多德的名言“人依其本性是政治的动物”改成了“人依其本性是社会的动物”。 随着基督教的兴起和发展, 现代政治是在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确立的国家体系下发展出来的。在民族国家内部,市民社会的兴起形成了一种以私人权益为基础的社会关系,从而经济生活对政治权威产生了制约;世俗君王或共和政权从此需从经济中寻求其合法性,政治的职能变成了维护经济利益的展开。因此马克思提出,政治是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权利为核心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对现代政治具有很重要的影响。自此,政治成为了获得、保持、夺取权力的各种活动的总称。 同一时期,为保障各自的安全及利益,现代国家逐渐将处理外部事务视为政府日常职能之一,国际关系因而成为现代政治的重要课题。为管理日趋繁杂的国际事务,各国政府共同建立起外交、国际法等现代国际制度,甚至授权成立各种国际组织。除了传统的安全课题,在地理大发现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国际政治的范围也逐渐扩展至国际政治经济的管理,以及其他地缘政治以外的事务。 1917年十月革命以来,在世界各地陆续建立的共产主义国家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认为“一切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政治就是各阶级之间的斗争,政治就是反对世界资产阶级而争取解放的无产阶级的关系”,而将国内政治视为全球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一部份,并根据相关学说理论制定其内政及对外政策。这样的政治型态在20世纪后期东欧共产主义国家集团和苏联相继解体后,仅在少数国家得以存续。中国大陆在1970年代后期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后,在邓小平理论:「政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局」主导下,将施政目的转到了为本国的经济建设服务上;这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法,挑战了传统马克思主义和现代化主义等主流政治理论,也在实务上影响了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等社会主义国家。 政党是以执政或是促进或保障特定政治理念为目的政治组织,多半会参与选举或是抗议等政治活动,政党一般会有其意识形态,也会提出其政纲。 政党政治是指一个国家通过政党来行使国家政权的一种形式。政党可能以合法选举、政治革命或军事政变的方式执掌政权,成为执政党,在野党则会以监督或反对党的方式来影响国家政权的行使。而民众通过为政党工作或投票赞成自己支持的政党,来间接的影响公共政策。依政党体系的不同,又可以分为一党独裁制、一党优势制、两党制及多党制等。 政治光谱是一个衡量个人及政党政治立场倾向(即不同意识形态)的工具,会由一至多个轴线构成。政治光谱有很多种,如政治倾向测试、政治罗盘、等,大部份的都会区分出左派(社会主义倾向)和右派(保守主义倾向),这是从18世纪法国议会的坐席方向沿袭而来的,也衍生出左派、右派和中间派的术语。 有些政治光谱除了左派和右派后还加入其他的因素,或是如诺兰曲线在政治及经济二个面向来区分右派(威权主义)与左派(自由主义)。 政治腐败是指政府官员为了个人不合法的利益,滥用政府权力。若因为其他原因而滥用政府权力(例如对反对者的政治迫害或是警察的暴行),不算是政治腐败。个人或是组织的不当行为,若政府没有直接参与,也不算是政治腐败。只有政府官员的不当行为直接和其职位有关时,才算是政治腐败。 政治腐败的种类很多,包括贪腐、贿赂、利益输送、勒索、裙带关系、政治献金、黑金、侵吞及窃盗统治等。估计每年全世界和政治腐败有关的金钱约有十亿美元。政府良好的法治、透明度及责任制都有助于避免政治腐败。 没有直捷了当的统计学方法来测定政治腐败的程度。但有一些机构会发布政治腐败的相关数据。例如国际非政府组织透明国际每年会基于专家对不同国家腐败程度的印象,而公布各国的清廉指数,2012年的前三名分别是丹麦、芬兰及纽西兰。 由于政治的复杂性,不同学科、不同学者对政治的理解也不相同。 在政治学中,政治首先被作为一个研究对象对待。政治学在美国形成初期,政治被理解为以宪法、法律和正式机构为代表的政治制度。 在行为主义产生后,权力成为了理解政治的一个主要因素。早期的行为主义者拉斯韦尔认为“政治学是对权势和权势人物的研究”。罗伯·道尔也认为政治体系“是任何重大程度上涉及控制、影响力、权力和权威的人类关系的持续模式。” 新制度主义政治学兴起后,从行为主义对权力的过分关-{注}-重新定位于对各种政治制度的研究。 从经济学角度看,政治是一种功能化的活动。从古典政治经济学到马克思主义,都认为政治是在一定经济基础和生产关系上的上层建筑,是一定时期之内经济关系的集中体现。在一定程度上,世界体系论者和依赖理论者也是这种看法。 现代的西方经济学则把政治关系看作是一种交换关系。他们大多从个人主义的角度考察政治,认为政治为市场服务,政治活动是理性的经济人为了自己的最大利益而展开的一系列计算和运筹过程。 布坎南从公共选择理论看政治,认为个人在市场中的活动和在国家中的活动都是一种交换关系。 从社会角度看,政治组织、政治关系被认为是社会组织和社会关系演化的高级阶段。从社会分工角度看,政治就是为了协调社会的正常运转。 在社会学家眼中,政治成为了社会的一种功能。 从法学角度,政治是一种法律现象,它是立法、执法、守法的过程。因此作为政治核心的国家在一些法学家看来,是为执行法律而设置的;而也有人认为国家本身也是一个法人。 在文化人类学中,政治被看作是一种象征、信仰体系、符号。文化人类学家格格尔兹认为“一个国家的政治反映着它的文化格式。”
wiki_zh\AA\wiki_09
氧 氧(IUPAC名:)是一种化学元素,符号为O,原子序为8,在元素周期表中属于氧族。氧属于非金属,是具有高反应性的氧化剂,能够与大部分元素以及其他化合物形成氧化物。氧在宇宙中的总质量在所有元素中位列第三,仅居氢和氦之下。在标准温度和压力下,两个氧原子会自然键合,形成无色无味的氧气,即双原子氧(<chem>O2</chem>)。氧气是地球大气层的主要成分之一,在体积上占20.8%。地球地壳中近一半的质量都是由氧和氧化物所组成。 氧是细胞呼吸作用中重要的元素。在生物体中,主要有机分子,如蛋白质、核酸、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等,还有组成动物外壳、牙齿和骨骼的无机化合物,都含有氧原子。生物体绝大部分的质量都由含氧原子的水组成。光合作用利用阳光的能量把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氧气的化学反应性强,容易与其他元素结合,所以大气层中的氧气成分只能通过生物的光合作用持续补充。臭氧(<chem>O3</chem>)是氧元素的另一种同素异构体,能够较好地吸收中紫外线辐射。位于高海拔的臭氧层有助阻挡紫外线,从而保护生物圈。不过,在地表上的臭氧属于污染物,为雾霾的副产品之一。在低地球轨道高度的单原子氧足以对航天器造成腐蚀。 卡尔·威廉·舍勒于1773年或之前在乌普萨拉最早发现氧元素。约瑟夫·普利斯特里亦于1774年在威尔特郡独立发现氧,因为其成果的发表日期较舍勒早,所以一般被誉为氧的发现者。1777年,安东万-罗伦·德·拉瓦节进行了一系列有关氧的实验,推翻了当时用于解释燃烧和腐蚀的燃素说。他也提出了氧的现用IUPAC名称「oxygen」,源自希腊语中的「ὀξύς」(oxys,尖锐,指酸)和「-γενής」(-genes,产生者)。这是因为命名之时,人们曾以为所有酸都必须含有氧。许多化学词汇都在清末由徐寿等人的翻译书籍传入中国,其中原法文元素名「oxygène」被译为「养」,后译为「氱」,最终演变为今天的中文名「氧」。 氧的应用包括暖气、内燃机、钢铁、塑料和布料的生产、金属气焊和气割、火箭推进剂、及航空器、潜艇、载人航天器和潜水所用的生命保障系统。 人类最早研究燃烧和空气之间的关系,可追溯至前2世纪古希腊学者拜占庭的费隆所做的实验。费隆在著作《气动学》()中写道,如果将点燃的蜡烛置于水中,再用瓶子盖住蜡烛至水面,水面就会在瓶颈内上升。费隆错误地推论,有一部分空气经燃烧转换成火元素,因此可以经玻璃中的小孔逃逸出去。过千年以后,李安纳度·达文西在费隆的基础上又观察到,燃烧和呼吸都会消耗部分空气。 17世纪,罗拔·波义耳证明空气是燃烧过程必需的物质。进一步证明,燃烧只需要空气中的一种成分,他称之为「铜硝石之灵」()。在其中一个实验中,他发现把点燃的蜡烛或老鼠放在盖著水面的密封容器内,水面都会上升,而且在蜡烛熄灭或老鼠死亡时,容器内空气的四分之一容量会被水取代。他得出的结论是,燃烧和呼吸都会消耗「铜硝石之灵」。 梅奥发现锑在燃烧之后重量有所提升,由此论证「铜硝石之灵」一定是在燃烧过程中和锑结合了。他也认为,肺脏能将「铜硝石之灵」从空气中分离出来,运送到血液之中,而动物的热量和肌肉运动都是「铜硝石之灵」与体内某些其他物质反应的结果。梅奥在1668年《两篇论文》()中的〈论呼吸〉()一文中发表了这一系列实验和发现。 罗伯特·虎克、、米哈伊尔·瓦西里耶维奇·罗蒙诺索夫和在17、18世纪都在实验中产生了氧气,但无一发现氧是一种化学元素。由于有当时盛行的燃素说来解释燃烧和腐蚀过程,因此他们都没有发现氧气在这些过程中重要的作用。 炼金术士约翰·约阿希姆·贝歇尔在1667年建立燃素说,化学家格奥尔格·恩斯特·斯塔尔又于1731年对燃素说作进一步修改。根据燃素说,所有可燃物质都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燃素」,会在物质燃烧过程中释放出来。不含燃素的部分则是物质的「纯态」。人们认为,木材、煤等可燃性高、燃烧残留物少的物质主要都由燃素所组成,铁等不可燃、会受腐蚀的物质则含有很少的燃素。空气在燃素说中并无任何作用,此学说最初也未经量化实验的验证。大部分常见物质在燃烧过程中都会变轻,所以似乎失去了某种成分,这成为了燃素说的主要观察基础。 瑞典药剂师卡尔·威廉·舍勒在1771至1772年间最早发现氧。他对氧化汞和不同硝酸盐一同加热,产生出氧气。舍勒把这种气体产物称为「火之气」,因为它能支持燃烧过程。手稿《论空气与火的化学》()记录了这项发现,1775年寄往出版商,1777年出版。 1774年8月1日,英国教士约瑟夫·普利斯特里把阳光聚焦到装有氧化汞的玻璃管中,从而释放出一种气体,他将其称为「无燃素气」()。他注意到,蜡烛在这一气体中燃烧得更加旺盛,老鼠在呼吸此气时显得更加活跃,存活的时间也更长。在自己吸入「无燃素气」后,普利斯特里写道:「它在肺中的感觉和普通空气无异,但一段时间内我感到胸腔格外轻盈舒适,颇感良好。」这些发现在1775年发表的论文《对空气的进一步发现》()中有所记载。由于普利斯特里比舍勒更早发表论文,因此常被称为氧气的最早发现者。 法国化学家安东万-罗伦·德·拉瓦节之后也声称独立发现了氧气。普利斯特里在1774年10月拜访拉瓦节时向他讲解过这项实验如何释放出某种新的气体,又于1774年9月30日致信拉瓦节,讲述他所发现的新物质。拉瓦节并未提及收到过此信。舍勒去世之后,人们在他的遗物之中发现了这封信的副本。 虽然拉瓦节并没有独自发现氧气,但他却是对氧化过程进行量化实验并正确解释燃烧过程的第一人。自1774起,他利用一系列实验推翻了燃素说,又证明普利斯特里和舍勒所生成的物质是一种化学元素。 拉瓦节观察到,在密封容器中对锡和空气加热后,总重量并没有增加。在打开容器时,空气会迅速涌入。以此可推论,加热过程消耗了容器中的部分空气。他也注意到,锡的重量有所提升,且重量之差和涌入的空气之重量相同。与此类似的实验都记录在拉瓦节1777年出版的著作《燃烧总论》()中。他证明空气是两种气体的混合物:燃烧和呼吸过程所必需的「活气」(),以及无助燃烧和呼吸的「死气」(,取自希腊语,意为「无生命」),也就是氮气。法语等某些欧洲语言至今仍称氮气为「azote」。 1777年,拉瓦节将「活气」改名为「oxygène」,结合希腊语词根「」(尖锐,指酸味)和「-γενής」(产生者)。之所以词源提到酸味,是因为他误以为所有酸都必须含有氧。尽管如此,「oxygen」已成为氧的IUPAC元素名,在国际上通用。 英国的普利斯特里比拉瓦节更早研究氧气,「oxygen」一词也受到了英国科学家的反对。不过在1791年,伊拉斯谟斯·达尔文(查理斯·达尔文的祖父)的科普诗集《植物园》()出版,其中一首名为"Oxygen"的诗以歌颂氧气为主题,使「oxygen」进入英语词汇之中。 约翰·道耳顿的原子理论主张,所有元素都是单原子物质,而在化合物中,不同元素的原子数都呈最简单的整数比。例如,道耳顿假定水的公式为HO(1个氢原子对1个氧原子),从而推论氧的原子量为氢的8倍。今天所知的实际数值约为16。1805年,约瑟夫·路易·盖-吕萨克和亚历山大·冯·洪保德证明水是由两份氢、一份氧所组成。事实上,氢气和氧气都是双原子分子。1811年,阿莫迪欧·阿佛加德罗利用这一点,通过阿佛加德罗定律推导出水的正确成分。 19世纪末,科学家发现可以通过压缩和冷却使空气变为液体,再分离其中的各种成分。瑞士化学家、物理学家拉乌尔·皮克泰利用串级法,通过蒸发液态二氧化硫使二氧化碳液化,再通过蒸发液态二氧化碳使氧气液化。1877年12月22日,他向法国科学院发送电报,宣布发现液氧。两天后,法国物理学家路易·保罗·卡耶泰宣布用自己的方法,同样成功制成液氧。两人都只产生了几滴液氧,无法进行进一步的分析。1883年3月29日,波兰科学家和终于制成稳定状态下的液氧。1891年,苏格兰化学家詹姆斯·杜瓦产生了足够的液氧做进一步研究。1895年,德国工程师和英国工程师分别研发出商业可行的氧气液化过程。两者都先降低空气温度,使其液化,再用蒸馏法将不同成分逐一气化,分开捕获。 1901年,科学家使乙炔和压缩氧气的混合物燃烧,首次进行了氧炔焊接。氧炔焊接之后成为了焊接、切割金属的常用方法。1923年,美国科学家罗伯特·戈达德研发出首支消耗液态推进剂的火箭推进器。该火箭分别以汽油和液氧作为燃料和氧化剂。1926年3月16日,戈达德在美国麻萨诸塞州奥本成功发射一支小型液态推进火箭。火箭达到每小时97公里的速度,并飞至56米的高度。 地球大气中的氧气含量在全球范围内有稍稍下滑的趋势,这可能和燃烧化石燃料有关。 氧气分子<chem>O2</chem>由两个氧原子键合组成,又称双原子氧。分子轨域理论能够很好地解释氧气分子的键合和性质(见图)。两个氧原子各自的s轨域和p轨域结合后,形成一系列成键与反键分子轨域。formula_1和formula_2原子轨域分别结合,形成formula_3成键分子轨域和formula_4反键分子轨域。formula_5原子轨域结合后,成为6个能级不同的分子轨域──formula_6、formula_7和formula_8成键轨域,以及对应的formula_9、formula_10和formula_11反键轨域,其中两个formula_12轨域及两个π*的能量分别相同。 电子按照构造原理,从低能量至高能量顺序填入分子轨域。formula_5电子共有8个,其中两个填入formula_6,四个分别成对填入两个π轨域,余下两个不成对地分别填入两个formula_15轨域。从成键轨域电子数和反键轨域电子数可得出,氧气分子的键级为formula_16。这两个不成对电子是氧气分子的价电子,它们决定了氧气的性质。 根据洪德规则,在基态下两个价电子的自旋互相平行,因此氧气分子的最低能态为三重态,即有三个能量相同而自旋不同的量子态。由于两个价电子不成对,所以两个formula_15轨域均处于半满的状态。这使得氧气有双自由基的性质,还可以解释氧气的顺磁性。(氧气分子之间的负交换能也导致一部分的顺磁性。)由于含不成对电子,所以氧气与多数有机分子的反应较慢,有机物因而不会自发燃烧。 氧气分子除了有能量最低的三重态(formula_18)以外,还有两种能量高得多的单态。在这两个激发态下,两个价电子的自旋互相反平行,违反洪德规则。这两种单态的差别在于,两个价电子是位于同一个formula_15轨域中(formula_20),还是分开占据两个formula_15轨域(formula_22)。formula_22在能量上不稳定,会迅速变为更稳定的formula_20。formula_22状态下的氧气有抗磁性,而formula_20状态下的氧气则因为既有的轨道磁矩而具有顺磁性,其磁强度与三重态氧相约。 单态氧对于有机物的反应性比普通氧气分子强得多。短波长光在分解对流层中的臭氧时会产生单态氧。在免疫系统中,单态氧是活性氧的来源之一。光合作用会利用阳光的能量,从水产生出单态氧。在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中,类胡萝卜素有助吸收单态氧的能量,并将它转换成基态氧,从而避免单态氧对组织造成损坏。 双原子氧(<chem>O2</chem>),亦即氧气,是氧元素在地球上最常见的同素异形体,地球大气氧的主要部分(见存在形式一节)。双原子氧的键长为121pm,键能为498kJ·mol。与生物圈内其它分子的双键或两个单键相比,双原子氧的键能更低,所以它与任何有机分子的反应都会释放热能。这一性质是生物体呼吸作用的主要原理(见生物学上的作用一节)。 三氧(<chem>O3</chem>),常用名为臭氧,是一种高反应性的氧同素异形体。在上层大气中,<chem>O2</chem>经紫外线分解成独立的氧原子。这些氧原子再与<chem>O2</chem>结合后,形成臭氧。由于臭氧能较强地吸收紫外线范围内的辐射,所以臭氧层能阻挡一部分辐射抵达地球表面,有屏障的作用。在地球表面出现的臭氧是汽车废气所产生的一种空气污染物。 四聚氧(<chem>O4</chem>)分子为亚稳态,2001年发现。科学家曾认为,将<chem>O2</chem>加压至20GPa所形成的固态氧,是由四聚氧所组成。但2006年的一项研究证明,此固体相态实际上是由<chem>O8</chem>原子簇所组成,结构为三方晶系。这种同素异形体很有可能是比<chem>O2</chem>和<chem>O3</chem>更强得多的氧化剂,可做火箭燃料。 1990年,科学家将固态氧加压至96GPa以上,发现了氧的金属相态;1998年,又证明该相态在极低温下具超导性。 氧气在水中的溶解性比在氮中高,在淡水中的溶解性又比在海水中高。在大气中氧气和氮气的分子比例为1:4,而在水和空气达致平衡的状态下,该比例为1:2。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会随温度改变:在0°C下的溶解度(14.6mg·L)约为在20°C下的双倍(7.6mg·L)。当空气处于25°C及时,每公升淡水含6.04毫升氧气,而每公升海水则含4.95毫升氧气。 氧气在90.20K(−182.95°C)凝结,在54.36K(−218.79°C)凝固。液氧和固氧(<chem>O2</chem>)都是呈淡天蓝色的透明物质,这是由于氧分子会吸收红光。(天空呈蓝色是由于蓝光的瑞利散射,而非因氧气的吸收光谱所致。)高纯度液氧一般是通过液化空气分馏法萃取的;亦可利用液氮的低温使空气中的氧气凝结。 极光和气辉(夜辉)的部分颜色来自于氧气分子的光谱。氧气分子会吸收赫茨贝格连续区和舒曼–龙格带内的紫外辐射,形成原子氧。这一过程对大气中层的化学有重要的作用。在激发态下的单态氧在溶液中会化学发光,呈红色。 氧气具有顺磁性。在实验室中,用强力磁铁可以使液氧悬浮在两个磁极之间。通过分析某个氧气样本的顺磁性,可得出样本中氧气的纯度。 自然界中的氧元素由<chem>^16O</chem>、<chem>^17O</chem>及<chem>^18O</chem>三种稳定同位素组成,其中<chem>^16O</chem>的丰度最高(99.762%)。 大部分<chem>^16O</chem>是在大质量恒星氦聚变过程晚期合成,也有一部分源于氖燃烧过程。<chem>^17O</chem>主要是在碳氮氧循环中从氢至氦的聚变过程中产生,因此分布在恒星内部的氢聚变区域。N在捕获一个He原子核后变为<chem>^18O</chem>,因此<chem>^18O</chem>分布在大质量恒星的氦区域。 在稳定同位素以外,氧还有14种放射性同位素。最稳定的为<chem>^15O</chem>和<chem>^14O</chem>,半衰期分别为122.24秒和70.606秒。其余的放射性同位素半衰期都在27秒以内,大部分甚至低于83毫秒。质量低于<chem>^16O</chem>的同位素的最常见衰变模式为β,产物为氮;质量高于<chem>^18O</chem>的同位素则主要进行formula_27衰变,产物为氟。 在全宇宙中,氧的丰度排在第三位,仅在氢和氦之后。太阳总质量的0.9%为氧元素。按质量算,氧是地球海洋中和陆地上最常见的化学元素:在地球地壳中占49.2%,在海洋中占88.8%。氧气是地球大气层中含量第二高的成分,占总体积的20.8%,总质量的23.1%(共10吨)。在太阳系中,地球大气的氧含量是独一无二的:氧气只占火星大气体积的0.1%,金星的大气氧含量则更低。这些行星的氧气是含氧分子(如二氧化碳)在紫外线辐射下所释放出来的。 地球之所以有异常高的氧气,是因为氧循环。地球上的氧主要在大气、生物圈及岩石圈之间流动,是为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光合作用是氧循环的主要推动力,它决定了目前的地球大气成分。氧气通过光合作用释放到大气之中,再经呼吸作用、分解作用和燃烧离开大气。今天的大气氧含量处于平衡,氧气的生成率和消耗率相同,约为每年大气氧气总量的二千分之一。 氧气也出现在海洋中。<chem>O2</chem>在低温海水中的溶解量更高(见物理性质一节),所以两极附近海洋的生物密度比其他海洋高许多。受硝酸盐、磷酸盐等植物养分所污染的水可促使藻类生长(称为富营养化过程)。这些藻类以及其他生物物质在分解后,会降低水的氧含量。水体的生化需氧量,即把含氧量复原至正常水平所需的氧气量,是水质的一项量化指标。 古气候学家可通过测量海洋动物外壳和骨骼中<chem>^18O</chem>和<chem>^16O</chem>同位素之比,推算百万年前的地球气候。同位素<chem>^18O</chem>的质量比<chem>^16O</chem>高出12%,因此海水中含<chem>^16O</chem>的水分子会比含<chem>^18O</chem>的水分子蒸发得更快。海水温度越低,蒸发率的差异更大。当气候寒冷的时期,蒸发的水形成的雨雪会有较高的<chem>^16O</chem>,剩余的海水则含较高的<chem>^18O</chem>。因此在寒冷气候下,海洋生物的外壳和骨骼会包含更多的<chem>^18O</chem>同位素。 行星地质学家已分析过地球、月球、火星上及陨石中氧同位素的相对含量。起源号卫星所携带的矽晶片暴露在太阳风中,于2004年随卫星返回地球。科学家在分析晶片后发现,太阳中的<chem>^16O</chem>比例比地球上高,意味著有某种未知的过程在太阳系原行星盘坍缩形成地球之前,消耗了部分的<chem>^16O</chem>。 氧在分光光度计下有两条吸收带,峰值分别位于687和760纳米。这两条光谱带能用于区分植物的反射和荧光。利用此原理,有遥感科学家提议用卫星测量植被冠层在这两条带的辐射,监测植物的健康和全球范围内的碳循环。监测的信噪比较低,再加上植物的结构复杂,因此技术难度较大。 在自然界的光合作用过程中,水分子经过光分解作用后会释放出氧气。具其中一项估计,地球上有70%的氧气由水生绿藻及蓝绿菌产生,其余的氧气则来自陆地植物。根据另一项估计,大气氧气每年有45%来自于海洋。 整个光合作用的简化公式为: 亦即 在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体内,产生氧气的反应发生在类囊体膜上,需四个光子的能量。此反应有许多步骤,最终会在类囊体膜上产生质子梯度,以此经反应合成三磷酸腺苷(ATP)。在生成水分子之后所剩余的<chem>O2</chem>会释放到大气之中。 线粒体中产生ATP的氧化磷酸化过程需氧。有氧呼吸作用的整体反应类似于反向的光合作用,其简化公式为: 在脊椎动物中,<chem>O2</chem>经扩散作用,通过肺内的膜进入红血球。<chem>O2</chem>与红血球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后者从紫蓝色变为亮红色。(<chem>CO2</chem>会通过玻尔效应从血红蛋白的另一个部分释放出来。)软体动物及某些节肢动物利用血蓝蛋白承载氧气,蜘蛛及海螯虾则利用蚯蚓血红蛋白。含血红蛋白的血液每公升可溶解200立方厘米的<chem>O2</chem>。 在发现厌氧动物之前,人们曾以为氧气是所有复杂生物所必要的物质。 生物体消耗氧气之后所产生的活性氧类有超氧化物(<chem>O2^-</chem>)、过氧化氢(<chem>H2O2</chem>)等。复杂生物免疫系统中有一些部分会生成过氧化物、超氧化物和单态氧来攻击入侵的微生物。在抵御病原攻击的植物过敏反应之中,活性氧类也起著重要的作用。氧对专性厌氧生物有破坏性。这类生物在地球生命演化历程早期处于统治性地位,直至专性厌氧生物出现后10亿年,即25亿年前的大气大氧化事件为止。 大概在35亿年前,地球上出现会进行光合作用的古菌和细菌。在此之前,地球大气中几乎不存在游离氧气。到了古元古代,即30至23亿年前,地球上第一次出现大量的游离氧气。地球形成后的首10亿年内,游离氧气会与溶于海洋中的铁结合,形成条状铁层。30至27亿年前,此类氧气槽达到饱和,氧气开始从海洋释出。17亿年前,氧气水平达到今天的10%。 24亿年前的大氧化事件(「氧气大灾难」)期间,海洋和大气的含氧量大幅上涨,大多数的厌氧生物很可能因此绝种。好氧生物利用<chem>O2</chem>进行呼吸作用,可以比厌氧生物产生多许多的ATP。所有真核生物,包括动植物等复杂多细胞生物,都用<chem>O2</chem>进行呼吸作用。 5.4亿年前,地球进入寒武纪,这段时期的大气含氧量(依体积)在15%和30%间波动。约3亿年前石炭纪进入末期时,大气含氧量达到35%的最高值,这有可能是当时昆虫和两栖类动物体型巨大的原因。 含氧量的波动影响远古气候:含氧量下降时,大气密度一同下降,表面蒸发率因而上升,进而提高温度和降水程度。 以目前光合作用的速率,要生成目前整个大气中所有的氧气需2千年。 每年从空气萃取的工业用<chem>O2</chem>有1亿吨,萃取方法有二。液态空气分馏法蒸馏出氮气,留下液氧,为最常用方法。 另一常用方法主要利用沸石做成两个相同的分子筛。当有不含杂质和水份的空气通过分子筛时,分子筛会吸收氮气,让90%至94%纯度的氧气通过。当其中一个分子筛上的氮气达到饱和时,可通过降低气压或使氧气反向通过分子筛,使氮气释出。两个分子筛交替吸附、释放氮气,达到连续供应氧气的目的。这种方法称为。 氧气可通过电解水来生成。直流电通过水,在正负两极处会分别形成两份氢气和一份氧气。亦可用电作为催化剂,从氧化物和含氧酸中萃取氧气。化学氧气发生器和氧烛都利用化学催化剂萃取氧气,应用包括潜水艇维生系统以及客运飞机上突发降压时的后备维生系统。还有一种生成方法,用高压或电流使空气穿过基于二氧化锆的陶瓷膜。这样生成的氧气有极高的纯度。 氧气的储藏方法包括高压氧气筒、低温储藏及化合物储藏。由于1公升液氧在大气压力和20摄氏度下相等于840公升氧气,因此为降低成本,氧气一般是在液态下用特殊罐车运输的。此类氧气罐车可以为医院等需大量纯氧的机构补充氧气罐。在进入大楼之前,低温液氧须先经过换热器转化为气体。小型压缩氧气罐可用于便携式医疗器材及气焊和气割等。 呼吸的主要目的是从空气中吸取氧气。在医疗上,病人吸入额外的氧气,不但能增加其血氧量,还能降低许多种病态肺组织对血流的阻力,减轻心脏的负荷。氧疗可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炎、某些心脏疾病(充血性心脏衰竭)、某些导致肺动脉血压增高的疾病等等,以及任何使身体吸入及使用氧气能力降低的疾病。 氧气疗法有较大的灵活性,可用于医院及病人家中,甚至还有越来越多的便携式医用氧气设备。曾经常见的氧气帐篷,现已大多被氧气面罩和鼻插管所取代。 高压氧治疗利用高压氧舱增加氧气分压,治疗舱内的病人,可用于治疗一氧化碳中毒、气性坏疽及减压症等。增加肺内的氧气浓度有助于从血红蛋白的血基质上移除一氧化碳。较高的氧气分压能够毒死造成气性坏疽的厌氧菌。当潜水员上升过快,环境压力迅速降低时,血液里会形成由氮和氦等气体所组成的气泡。若尽早增加氧气压力,可使这些气泡重新溶解于血液之中,多余的气体从而经肺部自然呼出。 现代宇航服内充满近纯氧,压力为大气压的三分之一左右,这使得宇航员血液里可以会有正常的氧气分压。 水肺式和水面供气式潜水员以及潜水艇都需要人工供应氧气。潜水艇、潜水器和大气压潜水服中的呼吸气体一般处于大气压力。呼出的气体在经化学方法萃取出二氧化碳之后,再补回氧气,使分压保持不变。在环境压潜水员所呼吸的混合气体之中,氧气的比例须依身处深度而定。纯氧或近纯氧的应用一般仅限于循环呼吸器、深度较浅(约6米以内)的减压过程以及2.8巴压力以内的加压舱治疗。在加压舱中之所以能用较高的压力,是因为急性氧气中毒的征状可以即时控制,而不存在溺死的危险。更深的潜水则需要在呼吸气体中掺入其他气体,如氮气和氦气,目的是大大降低氧气分压,以避免氧气中毒。 登山或乘坐不加压航空器的人士往往也会须要补充氧气。在低压空气中增加氧气的比例,能够使氧气的分压达到海平面水平。载客飞机都为每个乘客备有紧急供氧设备,以应对机舱失压的情况。机舱突然失压时,每个座位上方的化学氧发生器随即启动,氧气面罩掉下。当乘客拉下面罩时,会使铁屑与一个罐子里的氯酸钠混合,两者的放热反应便会持续产生氧气。 氧气可使人产生微欣快感,其在氧吧和运动中的娱乐性使用有一定历史。1990年代末起,氧吧在日本、美国加州及内华达州拉斯维加斯等地兴起。顾客可以付费呼吸使用氧气比例比一般更高的气体。职业运动员,特别是美式足球员,有时会在场外戴上氧气面罩,提高体能。然而,这种做法的实际功效却存疑,任何体能上的提升更可能是因为安慰剂效应。有研究指出,只有在有氧运动期间吸入高含氧量气体,才会有体能上的提升。 商业生产的氧气之中,有55%都用于炼钢。过程中,氧气经一长枪型物注入熔融铁中,将其中的硫和碳杂质分别转化为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而释出。此为放热反应,温度上升至1,700 °C。 另有25%氧气用于化工。乙烯与氧气反应,产生环氧乙烷,再转化为乙二醇。乙二醇是许多物质生产过程中的主要材料,包括防冻剂和聚酯(即许多塑料和布料的原料)等等。 剩余的20%氧气则用于医疗、金属气焊和气割、火箭推进剂中之氧化剂以及水处理。氧和乙炔的燃烧过程会产生高温火焰,可用于氧炔焊接:厚度在60厘米以内的金属先用较小的氧乙炔火焰加热,然后用大量氧气喷射,进行快速切割。 氧在大多数化合物中的氧化态为−2,在过氧化物等几种化合物中则为−1。其他氧化态的氧化合物非常罕见,有:超氧化物(−1/2)、臭氧化物(−1/3)、元素氧和次氟酸(0)、二氧基盐(+1/2)、二氟化二氧(+1)和二氟化氧(+2)。 水(<chem>H2O</chem>)是一种氢的氧化物。水分子中,两个氢原子与氧形成共价键,每个氢原子又与另一个水分子中的氧原子相吸,是为氢键(每氢原子键能为23.3 kJ·mol)。由于有这些氢键,所以水分子间的距离比纯粹以范德华力相吸的情况短15%。 由于氧的电负性高,所以会与几乎所有元素形成化学键,形成相应的氧化物。包括铝和钛在内的大部分金属,在空气之中都会在表面形成一层薄薄的氧化物。这使金属钝化,有助减慢腐蚀作用。大多数过渡金属的氧化物都属于非整比化合物,其金属比例低于化学式中所示。例如,氧化亚铁(方铁矿)的化学式为<chem>Fe_{1-x}O</chem>,其中<chem>x</chem>通常为0.05左右。 二氧化碳(<chem>CO2</chem>)是地球大气中的微量气体。地球地壳岩石有一大部分由各种金属的氧化物组成,包括:二氧化硅(<chem>SiO2</chem>),可见于花岗岩和石英等;氧化铝(<chem>Al2O3</chem>),可见于铝土矿和刚玉等;氧化铁(<chem>Fe2O3</chem>),可见于赤铁矿和铁锈等;碳酸钙(<chem>CaCO3</chem>),可见于石灰岩等。除此之外,还有由各种复杂矽酸盐组成的矽酸盐矿物。质量远比地壳大的地幔主要由镁和铁的各种矽酸盐所组成。 可水溶稀酸盐,包括<chem>Na4SiO4</chem>、<chem>Na2SiO3</chem>和<chem>Na2Si2O5</chem>,可用作清洁剂和黏合剂。 氧可以做过渡金属的配体,形成过渡金属双氧配合物(化学式为「金属–」)。含血基质的蛋白质──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都属于此类化合物。六氟化铂(<chem>PtF6</chem>)会和氧发生特殊的反应,把氧氧化成<chem>O2+PtF6-</chem>。 许多重要的有机化合物类别都含有氧原子,包括(「<chem>R</chem>」代表有机官能团):醇(<chem>R -OH</chem>)、醚(<chem>R -O -R</chem>)、酮(<chem>R -CO -R</chem>)、醛(<chem>R -CO -H</chem>)、羧酸(<chem>R -COOH</chem>)、酯(<chem>R -COO -R</chem>)、酸酐(<chem>R -CO -O -CO -R</chem>)及酰胺(<chem>R -C(O) -NR2</chem>)。许多重要的有机溶剂也含有氧,包括:丙酮、甲醇、乙醇、2-丙醇、呋喃、THF、乙醚、1,4-二恶烷、乙酸乙酯、DMF、DMSO、乙酸及甲酸。其他含氧的重要有机化合物有:甘油、甲醛、戊二醛、柠檬酸、乙酸酐及乙酰胺。环氧化合物是含有氧三元环的醚类化合物。 氧可以和很多有机化合物在室温或更低温度发生自发反应,这称为自然氧化。大部分含氧有机化合物都可以通过直接与<chem>O2</chem>反应来合成。在工业和商业上以这种方法制成的有机化合物包括环氧乙烷和过氧乙酸等。 几乎所有生物分子都含有氧原子。只有少数复杂生物分子不含氧,如鲨烯和胡萝卜素。在生物学中起到重要作用的有机化合物中,碳水化合物的含氧质量比例最高。所有脂肪、脂肪酸、氨基酸及蛋白质都含氧原子(因为均含有羰基)。氧还出现在磷酸盐(<chem>PO4^{3-}</chem>)中,是承载能量的ATP和ADP分子的组成部分;在嘌呤(腺嘌呤除外)和嘧啶中,形成RNA和DNA;以及在磷酸钙和羟磷灰石中,形成骨骼。 美国NFPA 704标准将压缩氧气评为一种对健康无害、非易燃、反应活性低的氧化剂。由于凝结的氧气会增加患高氧血症的风险,低温液体自身也有造成冻伤的危险,因此低温液氧的健康危害评级为3;其他方面的评级则与压缩氧气相同。 当氧气(<chem>O2</chem>)的气体分压较高时,会导致氧气中毒,造成痉挛等症状。由于氧气的分压是氧气比例和总气压之积,所以在呼吸气体中增加氧气比例,或者增加正常呼吸气体的压力,都会提高氧气分压。氧气中毒一般在氧气分压超过50kPa时发生,相等于在标准压力下含氧量为50%(在海平面上正常空气中的氧气分压为21kPa)。医用氧气面罩所提供的氧气体积比例在30%和50%之间(在标准压力下分压约为30kPa),所以除使用机械呼吸机的情况以外,都不会有氧气中毒的危险。 早产婴儿曾经会被放进富含氧气的保温箱,但因含氧量过高,一些婴儿因此失明。自此,医院已不再使用这种治疗方法。 一些现代宇航服以及早期航天器(如阿波罗太空船)都以纯氧作为呼吸气体。由于总气压较低,所以这并无健康危害。宇航服中的氧气分压约为30kPa(正常水平的1.4倍),而宇航员动脉血氧分压则比在海平面时的水平略高。 水肺潜水和水面供气潜水时,也有可能发生氧气中毒,对肺部和中枢神经系统造成危害。持续呼吸氧气分压超过60kPa的气体,会导致永久性肺纤维化。当氧气分压超过160kPa(约1.6倍大气压)时,会引致痉挛,这对潜水员来说通常是致命的。在66米或更深的水中呼吸含21%氧气的空气,或在6米深处呼吸100%纯氧,即会引致急性氧气中毒。 高浓度氧气可助燃。氧化剂和燃料聚集,便有起火或爆炸的危险。要触发燃烧反应,须有热源或火花。虽然氧气是氧化剂,而不是燃料,但在燃烧过程中,它所释放的化学能却最多。氧化电位较高的氧化合物可以在反应过程中提供氧原子,因此也有燃烧的危险,如过氧化物、氯酸盐、硝酸盐、高氯酸盐及过氧化物等。 储存及运输氧气及液氧的钢制管道及容器也可以做燃烧反应的燃料,所以须经过特殊训练才能设计和生产氧气系统,把产生火花的可能性降到最低。1967年,美国阿波罗1号在进行发射台测试时发生火灾,导致全体宇航员丧生。当时舱内充满的纯氧,压力并非一般任务所用的正常压力三分之一,而是稍高于大气压力,促使火焰快速蔓延,直至失控。 在处理液氧时,一旦液氧溅起并渗入木材、石化制品、沥青等有机物中,这些物质会在碰撞下有不可预见的爆炸反应。液氧与其他低温液体一样,若皮肤、眼睛等器官与之直接接触,会有冻伤的危险。
wiki_zh\AA\wiki_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