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stringlengths
3
61.1k
file_path
stringclasses
13 values
专利 专利,即专利权的简称,主要分为发明、实用新型及工业设计三种类型。各国政府设立专利制度,其目的在于鼓励民众从事发明,保护发明人(或其受让人或继承人)的权利,并指导专利权人与民众以合法、适当的方式利用发明,以促进产业发展。专利制度是让专利权人在法定期间(例如:20年)内享有专利技术的排他权(注意,并非独占权),使其享有商业上的特权利益,以鼓励其将知识公开分享。当专利权法定期间届满,专利权即告消灭,民众即可根据专利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自由运用其专利技术。 申请专利,必须向政府机关提出「专利说明书」,明确且充分揭露其发明技术的内容到可具体实施的地步(不可仅是漫天空想),并界定请求的权利范围。请求的权利范围如不符合专利要件(例如:发明是既有的习知技术),就会被驳回,无法取得专利权。由于专利要件的判断涉及不确定法律概念,专利专责机关对专利范围在其判断余地中所为的专业判断经常引发争议,因而导致专利争讼。 西元前五百年在希腊某些城邦曾设立类似发明的专利权。1450年威尼斯颁布了保护期为期10年的专利条例。较近代的专利权来自1623年英国国王詹姆士一世所设立,保护新发明的权利。专利是刺激个人创造力的制度。然而对个人创造力加以刺激的制度并不限于专利,技术秘密保护制度和奖励制度都起着同样的作用,但它们发挥作用的机制不同,这些不同决定了专利是必要的。 西元1881年,清廷授予郑观应上海机器织布局的机器工艺十年专利。这是中国首次授予专利。1898年7月12日,清朝颁布第一部专利法规《振兴工艺给奖章程》,该章程共12条,其第一条至第三条分别规定了为期50年、30年、10年的专利。1912年6月13日北洋政府农工商部制定了《奖励工艺品暂行章程》,1912年12月12日,由参议院通过予以施行,对“发明之制造品”授予5年以内的“营业上的专卖权”,对外国人不授予专利权。1923年4月5日北洋政府农商部重新颁布了修订版的《暂行工艺品奖励章程》及《实施细则》,增加了对发明的方法的保护,并对专利的申请、继承、转让、取消、查禁在《实施细则》中予以明文规定。 中国第一部专利法典是1944年5月29日由中华民国政府公布的中华民国专利法,1947年11月8日又颁布了专利法实施细则。1949年1月1日实施。 西元1950年8月11日,政务院颁布《保障发明权与专利权暂行条例》,1950年10月9日,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颁布了上述条例的实施细则。。1985年3月19日,中国正式加入《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一九六七年斯德哥尔摩文本)。1985年4月1日开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 奖励制度是非市场化的奖励机制,它由国家建立专门机构进行发明评估,然后对个人进行奖励,同时对发明进行全国的无偿推广。这损害了发明人所在企业的利益。而且奖励制度很难将发明的市场价值与发明人的报酬挂钩。 国家奖励制度同样是一种激励制度,中国在1984年之前曾借鉴前苏联的做法,实施了一段时间的奖励制度,但效果不好。因此主流的激励制度,已经不再是国家奖励。当然各种国家、集体、企业的奖励制度仍然有存在的空间。 商业秘密是相对于专利的另外一种对保护发明技术的手段。专利的其中一个性质是「公开性」。这是希望民众在已公开的发明技术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出更高层次的发明。因此,各国专利法都有规定,专利权不及于无营利的学术研究。 商业秘密,顾名思义就是不公开一些商业产品或商业方法。例如可口可乐的配方,就是一种商业秘密。他人由于不知道它的配方,就无法生产出相同的饮品。商业秘密在保密措施非常完善的状况下,具有无限久的效力,不像专利权有效期间结束后民众即可自由运用之。另一方面,营业秘密垄断的效力比专利权更大,因为他人完全不知道它的内容,但对公益而言是不利的,因为无法从事进一步的研发。 营业秘密多半必须自行保密,不像专利是由国家公权力介入,因作成行政处分(专利核准审定书)而发生对世效力。《营业秘密法》大致上只规范了窃密及泄密的禁止,至于独自发现与营业秘密相同的产品或方法,则是合法的。因此,当他人「破解」该秘密而制造出了相同产品或使用了相同方法时,营业秘密权利人完全无能为力。 是故,商业上到底应以专利或以营业秘密保护发明技术,其选择策略一般是:容易被逆向分析而破解的技术(例如:机械装置,通过拆解可以发现它的零件及构造),就以专利保护;不容易的(例如:化合物的成分,就算知道内含元素的比例,但不一定能得到化合物的结构),则以营业秘密保护。 专利权是一种无体财产权。发明人(或其受让人或继承人)必须主动向(各国)政府申请专利,才可能通过专利审查而取得专利权。 专利范围(claim)是由专利文件所揭露的特定技术特征加以界定。上述专利文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即是「权利要求书」;在中华民国即是「申请专利范围」;在美利坚合众国,专利权范围被记载在「专利说明书」中,通常位在「What is claimed is:」或「We claim:」等字句后方。 这里必须注意的是,申请专利范围在通过审查并由专利专责机关发给专利证书才变成专利权范围。 专利权采属地主义,意即在某国取得的专利权不及于他国。欲在某国取得专利权,即必须向该国政府申请专利,并通过该国政府的专利审查,故无所谓「世界专利」,仅有所谓「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取得之专利」。 专利一般由各国国家专利局授予,或由代表若干国家授权的地区局授予,例如美国专利与商标局(USPTO, United States Patent and Trademark Office),欧洲专利局(EPO, European Patent Office),日本特许厅(JPO)和非洲知识产权组织(OAPI, Organisation Africaine de la Propriété Intellectuelle)等处是世界上各专利权人基于商业布局的考量,会积极申请专利的对象。 根据这些地区制度,申请人在一国或多国提出要求保护发明的申请,然后由每一个国家来决定是否在各自领土上给予专利保护。 近来,各国政府积极推展专利合作,成立世界专利局。若在该局申请并取得专利,则可将其专利权生效于若干合作国,但仍必须各别向各国缴纳专利年费。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管理的《专利合作条约》规定,提出一份国际专利申请,即具有与在被指定国提出的国家申请相同的申请效力。提出保护要求的申请人可以只提出一份申请,而申请在该条约的无论多少个签署国中获得保护。 根据《专利合作条约》提出的国际申请,仅能使申请人向多国提出专利申请,如果希望在多国获得专利权,还需要分别经过各国的专利审查才有可能分别由各国授予 专利 权。而向欧洲专利局提出的专利申请,则可以由欧洲专利局统一审查,如通过审查,则由欧洲专利局统一授权,在申请人指定的国家中都享有专利权。 专利权人专有排除他人未经其同意而实施其专利之权。所谓「实施」,包括:制造、使用、为贩卖之要约(许诺销售)、贩卖(销售)或进口。透过上述排他手段,专利权能获得接近独占的利益。 然而,必须注意的是,专利权是一种排他权,而不是一种独占权。虽然发明专利权人专有排除他人未经其同意而实施其专利之权,这并不代表专利权人必然有实施其专利之权。这是因为他的专利权可能同时位在他人专利权的排他范围之内。举例而言,假设专利权人甲拥有脚踏车的专利,专利权人乙拥有变速脚踏车的专利(乙之所以具有变速脚踏车专利是因其具有实用性、新颖性、进步性等专利要件),则甲得生产脚踏车,惟未经乙同意,不得生产变速脚踏车;而乙未经甲同意,不得生产任何脚踏车,包括变速脚踏车。甲、乙两方若欲生产变速脚踏车,则可考虑进行交互授权。 专利权期限太短将不利于专利权人透过行使专利权而获益,太长则不利于民众无偿利用,例如:英国人瓦特拥有其蒸汽机的终身专利权,却不允许其他人作技术改良,就妨碍了蒸汽机技术的发展。因此,各国政府即在兼顾私益与公益下订定专利权期限,且可能设有不同专利权期限。 在中国,发明专利权期限为20年,实用新型专利权期限为10年,外观设计专利权期限为10年。 在台湾,发明专利权期限为20年,新型专利权期限为10年,设计专利权期限为12年。 在美国,发明专利权期限,1995 年6 月8 日以前申请并授权的专利(除设计专利)期限为:自专利授权日起17 年届满; 1995 年6 月8 日以后申请并授权的专利期限为:自专利申请日起20 年届满。设计专利的保护期限为14年,从授权日起算。延长专利期限,最长5年。 专利制度是以授予专利权人一定年限的排他权来换取发明人将原本保密之技术公开,使大众可以作进一步的改良,能避免重复研发的资源浪费,甚至避免特定技术随其持有人过世而消失。是故,取得专利权的前提,即必须公开发明的技术内容 以发明专利而言,一般会在申请后约18个月由专利审理机关将专利说明书内容公开,大众可至各专利机关之官网进行查阅。 前述「专利说明书」即是申请专利必备的法定文件之一。各国政府在专利法或其相关规定中,对专利说明书的内容均有形式及实体的规范。 得申请专利之人,称为专利申请权人。一般而言,专利申请权人为发明人或其受让人或继承人。常见的情况例如:发明人在完成发明后,不自己申请专利,而转让他人(例如:公司)申请之:或者发明人死后,由其子嗣申请之。 专利申请权与专利权不同,是一种请求权,用以请求政府授予申请人专利权。 当专利权人不是非专利申请权人时,就意味著权利的归属发生了问题,会造成专利权的撤销、无效或转移。例如:发明研究成果遭受他人剽窃。由于瓢窃者并非该发明的发明人或其受让人或继承人,即非专利申请权人,而该专利权即属不法。 大部分国家之专利法规定受雇发明人所完成之职务上之发明,其专利申请权及专利权属于雇用人,但受雇人仍可得合理之报酬并保有姓名表示权。 申请人(专利申请权人)必须主动向政府申请专利,才可能通过专利审查而取得专利权。 申请专利必须依照法定程序,在法定或指定日期内,交付法定或指定文件。逾期或文件不齐备经常导致申请人在取得专利权上处于相当不利的状况,这是因为几乎所有国家都采取「先申请主义」,而非采取「先发明主义」,逾期而被机关退件到重新申请的期间,可能他人抢先申请,又文件不齐备则可能意味著发明有未完成的部分,致不得主张该部分的权利。在申请日主张的权利范围,日后只得缩减不得扩张。 一般而言,专利文件包括:申请书、专利说明书、专利申请范围(权利要求书)及图式,但依其申请专利的类型是发明、实用新型及工业设计而略有差异。 专利审查由(各国)政府的专利专责机关进行,在中国大陆是知识产权局,在中华民国则是智慧财产局。 专利审查的目的是评估申请专利的发明技术内容是否能增进人类福祉,而有授予其专利权之价值。 专利审查通常分为:形式审查与实体审查两种层面(或两个阶段)。在形式审查中,专利专责机关的审查人员会仔细阅读专利文件,检查是否有文件不完备、错字、明显逻辑谬误等情事。在实体审查中,审查人员会透过检索本国或全世界的科学技术,判断申请专利之发明是否具有实用性、新颖性、进步性等要件,决定是否准予其专利权。 在中国大陆及台湾,专利专责机关必须对发明专利申请案先进行形式审查,如申请人进一步请求实体审查,始进行实体审查;对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案仅进行形式审查;对工业设计进行形式审查后,当然(自动)进行实体审查。 专利专责机关经过专利审查,认为申请专利之发明符合法定要件,即会准予其专利权,并核发专利权证书给予专利权人(专利申请权人此时已转变为专利权人),并将核准专利的处分公告周知。 由于专利审查旷日费时,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迟来的专利权可能无法提供专利权人完善的权利保护。目前各国政府均积极推展专利合作,俾利加速审查,例如:专利高速公路。假设申请人在甲、乙两合作国申请专利,若甲国已率先核准其专利,则申请人可向乙国申请加速审查。政府除设法加速审查程序外,亦不乏从法规面强化专利权人的权利保护,例如:台湾专利法订有「补偿金请求权」制度,可使专利权人在取得专利权后,回头向在专利申请案公开后实施其专利之人,请求补偿。 发明必须符合下述条件始得通过审查而取得专利权: 下述要件常被称为「专利三要件」,是政府机关审查专利的重要基础: 由于专利权是一种排他权,专利权人自己是否实施专利相关技术和专利权的行使并不相关,专利权人在专利权有效期间,得以下述方式行使其专利权: 需留意的是,若一专利为多数人所共有时,原则上,只要取得专利权共有人之一的授权,其他专利共有人即无法再对该被授权人行使排他权。 同时,各国专利法通常订有强制授权之规定,强制要求专利权人授权给他人实施,以因应国家紧急危难,或增进公益,并避免不公平竞争(垄断)之情事。在强制授权的情形下,专利权人仍可向专利实施人收取合理的补偿,只是无法排除其使用。 专利权消灭之原因包括: 当他人未经专利权人实施具有专利之发明时,无论那个人是独立完成发明,还是参考专利说明书才完成发明的,都已构成专利侵权行为。专利侵权行为,并不是刑事犯罪行为,而是属于民事纠纷。 专利权人发现专利侵权行为,就会对侵权人提出警告,要求他停止侵权行为,并且对侵权人提出损害赔偿。此时,如果对方不服而发生争执,就会引发「专利争讼」。 专利争讼涉及几种层面: 专利权因专利争讼导致效力消失的情况有两种: 因此,在专利争讼中,被告可以做两件事: 由于被告可以同时做上述两件事,可能导致同时有两个法院(或法庭)在审理专利争讼案件,而且由于法院得自为判断,甚至可能出现两种互相矛盾的审判结果,例如:民事法院宣告专利无效,但行政机关或行政法院认定其有效而维持其专利权,在这种情况下,民事判决已经对当事人产生拘束力,所以专利权人不得再主张被告侵权,但民事判决并未发生普世效力,因此专利权人仍得向其他人主张其专利权。然而,在一些情况下,如专利权被宣告为无效,行政机关会顺从法院的判决结果,一并撤销专利权。 不同国家对专利无效的处理程序各不相同,在中国,一件已经被授权的专利必须先向专利复审委员会提出无效请求,不服专利复审委员会决定的,才可以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另外应该注意,由于发明专利申请和审查的时间比较长,从专利申请日到专利申请文件公开日再到专利授权日,专利提供的保护力度不同。依照中国《专利法》的规定,发明从专利申请文件公开到专利授权日之间,专利权人仅有临时保护权,即要求实施其专利的人支付适当的费用。 专利战争并不是一个正式的学术名词,而是一种商业现象,通常描述企业间围绕著专利权所做的商业行为,常见的情况包括: 1993年美国用专利蟑螂来形容积极发动专利侵权诉讼的公司。Google法务长David Drummond曾提到,一-{zh-cn:部; zh-tw:支; zh-hk:部; zh-sg:支;}--{zh-hans:智能手机;zh-hant:智慧型手机;zh-tw:智慧型手机;zh-hk:智能手机;zh-mo:智能手机;}-最多有可能涵盖25万种专利-{zh-hans:申请;zh-hk:申请;zh-tw:提告;}-。 赞成软体列入专利的团体通常为商业团体,他们认为这样可以拿起有效的法律武器避免产品被盗版和非法复制分发,中国大陆则通过版权途径对计算机软件实施保护,出台了《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反对软体列入专利的团体通常为支持开放原始码及自由软体的社群人士,反对者认为授与软体专利,容易引发一个问题,即如果用于执行软体的电脑硬体的产品生命周期并不如预期持久时,长达20年的专利或更长时间的著作权保护功效甚微,并且认为此举会妨碍技术的传播和应用,普通人必须付出高昂的费用才能使用软体和/或其中的技术,反而使得开源软体和技术得到推广和传播。 PCT
wiki_zh\AA\wiki_07
商标 商标()是识别某商品、服务或与其相关具体个人或企业的显著标志,可以是图形或文字,也可以声音、气味或立体图来表示。 在采商标注册标示国家,如美国,图形「®」表示某个商标经过注册,并受法律保护,称作「主要注册」(Principal Register)。图形「™」常用来指某个标志未经注册通过而作为商标使用,仅具描述(merely descriptive)性质,可申请「辅助注册」(supplemental register)避免日后其他类似商标注册混淆,但标示使用上不限商标是否注册通过。另外,尚有「℠」的服务商标。 目前两岸三地商标法规中,中国大陆有明确规范「®」及圈内中文化的「注」,香港和台湾则无。 商标的起源可追溯至古代,当时工匠将其签字或「标记」印制在其艺术品或实用产品上。这些标记演变成为今天的商标注册和保护制度。这一制度帮助消费者识别和购买某产品或服务,因为商标所标示的该产品或服务的性质和质量符合他们的需求。 中国最早的商标是北宋时期,山东济南刘家功夫针铺使用的“白兔标识”,已经与现代商标无显著区别。 商品的生产者、经营者在其生产、制造、加工、拣选或者经销的商品上或者服务的提供者在其提供服务上,用于区别商品或服务来源。商标注册人享有商标的专用权,也有权许可他人使用商标以获取报酬。一般来说,商标有以下三个作用: 从广义上讲,商标对商标注册人是一种奖励,使其商品或服务获得承认和经济效益,商标也鼓励创作和积极的态度。商标保护还可阻止仿冒等不正当竞争者用相同或相似的标记,来推销低劣或不同的产品或服务。商标制度主要在维护市场公平竞争,能使有技能、有进取心的人在尽可能公平的条件下,进行商品和服务的生产与销售,从而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商标不一定要注册。未注册的商标在投入商业使用后,取决于当地法律,也可能获得一定保护。但注册过的商标能获得更多的保护。 几乎任何东西都可以注册成商标。商标可以是文字、字母和数字,或它们的组合。构成商标的可以是图形、颜色、符号、立体图(例如商品的形状和包装)、有声标志(例如音乐声或声音),可以是香味或具区别特征的颜色,也包括网域注册商标,以及上述要素的组合,均可作为商标申请注册。经国家核准注册的商标为「注册商标」,受法律保护。商标通过确保商标注册人享有用以标明商品或服务,或者许可他人使用以获取报酬的专用权,而使商标注册人受到保护。 商标除了可标明商品或服务的商业性来源,还有其他种类的商标。集体商标为某协会所拥有,该协会的成员用集体商标来标明其符合一定的质量标准和该协会所确定的其他要求。这些协会中有代表性的有,会计师协会、工程师协会或建筑师协会。证明商标是用来证明达到某些规定的标准的商标,但不限于仅由任何成员使用。任何人只要交验有关产品达到若干规定的标准的证明,即可取得证明商标。例如,用于干酪的英国商标“斯第尔顿”即是一种证明商标。 首先,必须向适当的国家或地区商标局提交商标注册申请书,该申请书中必须有一份申请注册的标志的清晰图样,包括任何颜色、形状或立体特征。该申请书中还必须列出使用该标志的商品或服务的清单。该标志必须符合若干条件,才能作为商标或其他类型的标记受到保护。该标志须有显著性特征,使消费者能将其作为识别某具体产品的标志加以区别,并与识别其他产品的其他商标区分开来。该标志不得误导或欺骗消费者,也不得违反公共秩序或公共道德。 最后,所申请的商标权不得与已经授予另一商标注册人的商标权相同或相似。这一点可以通过国家局的检索和审查,或通过提出相似或相同权利主张的第三方所提出的异议,予以确定。例如,中国大陆商标注册采用审查制,要通过形式审查和实质审查两个过程。 国际注册有两种方式,一种为直接向所在国申请商标注册,另一种为商标国际注册及领土延伸。在国际商标注册领土延伸所需注意者,必须延伸申请于规定的期限之内没有被所要延伸领土的成员国驳回,依照协定商标才会在该成员国受到保护。 各国对商标权的保护期限长短不一,但期满之后,只要另外缴付费用,即可对商标予以续展,次数不限。商标保护是由法院或行政机关来实施的,在大多数制度中,法院和管理商标的行政机关都有权制止商标侵权行为,一般而言,法院的裁决具有最终效力。 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均对商标进行注册并加以保护。每一个国家或地区局均有商标注册簿,其中载有关于所有注册和续展的全部申请资料,为审查、检索和可能由第三方提出异议或评定,但商标注册的效力仅限于所涉的一个国家(或,属于地区注册的,几个国家)。 为了避免非要在每一个国家或地区局分别注册不可的情形,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实行一种商标国际注册制度。目前有所谓的国记注册簿,可供查询在哪些国家注册商标。该制度的依据是两部条约,即《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和《马德里议定书》。与该一部或两部条约的成员国有某种联系(通过国籍、住所或营业所)的任何人,根据在该国商标局进行的注册或提出的申请,可以取得在马德里联盟部分或全部其他国家有效的国际注册,目前,有60多个国家参加了该一部或两部协定。 保护商标如果去法院,一般有两类诉由,一类是商标侵权之诉(infringement),一类是商标冲淡之诉(dilution)。 商标与版权一样,可以合理使用。在美国有两种情况可以合理使用,一种是“描述性合理使用”(descriptive fair use),即不将被注册为商标的词汇作为商标使用,如有人将“大白兔”注册为商标,但仍然可以使用该词汇来指代一只很大的白兔;另外一种是“名义合理使用”(nominative fair use),即不将商标放在商品上使用,仅仅提及该商标以指示拥有该商标的商品或权利人,如在报纸中调查读者对特定乐队的印象而使用这些乐队被注册为商标的名字。.
wiki_zh\AA\wiki_07
GNU宽通用公共许可证 GNU宽通用公共许可证(,简称:)是由自由软件基金会公布的自由软件授权条款。它允许企业与软件开发者使用,或将LGPL授权的软件整合至他们自己的软件内(即使该软件是私有软件也被允许),同时不会受到Copyleft特性的许可证强制对软件开源的限制。该许可证常被用于一些(但不是全部)GNU程序库。 这个许可证以前被称为GNU程式库通用公共许可证()。此许可证最新版本为“第3版”,2007年6月29日发布,较早的版本有2.0和2.1版。此种授权之出现,是为了在GPL与许可式授权(如MIT许可证及柏克莱大学的BSD许可证)间取得折衷。 采用LGPL之计划本身虽然仍有“Copyleft”之限制条件,但这些限制不感染仅仅只-{zh-hans:链接;zh-hant:联结}-到本计划的软体。不过此等软体仍会受到其他限制。 LGPL主要使用之标的为软体函式库(Software Libraries),但是其亦可使用于独立存在的应用程式。比较有名的例子为Mozilla跟OpenOffice.Org。 LGPL原本被称为GNU Library General Public License,最初于1991年发布,为与GPLv2保持一致而采用2.0版的编号。许可证的2.1版与1999年在修订后发布。与此同时,它被重命名为GNU Lesser General Public License,以显示FSF认为并不是所有程式库都应当采用该许可证的态度。LGPL的第3版于2007年发布,它以在GPL第3版之上附加应用一系列许可的方式表现。 LGPL有一特点是LGPL软体可以被转换成GPL(参见Section 3)。这种特性对于在GPL函式库或应用程式中直接使用LGPL程式有一定程度之帮助。 LGPL 协议主要是面向使用 C语言 以及类 C 语言。Franz Inc. 发布了 LLGPL 协议,增加了序言部分以澄清 LISP 语言中的上下文问题。 另外 Ada 语言还有一个特殊的特性——泛型,所以需要使用 LGPL 的另一个变种 GNAT Modified General Public License:允许代码链接一些特殊情况,以避免被 GPL 所覆盖。 C++ 模板和只有头文件的库也会遇到类似于 Ada 的泛型问题。LGPL 的第三版在第三小节中专门处理了这方面的特殊情况。 由于许多程序员都弄不清各种许可证之间的差别,导致一些开源项目成为了小部份别有用心人士所利用的对象,较著名的例子有DivX,早期DivX雏形是一个使用LGPL许可证的自由软体,由大部份优秀的软体高手义务地开发,但当软体渐渐成形时,DivX的公司DXN利用LGPL的漏洞对DivX进行了闭源,大部分软体爱好者都感到被出卖,所以著手开发了XviD。虽然XviD在软体方面明显比DivX优秀,但市场占有率却不如DivX。
wiki_zh\AA\wiki_07
Copyleft Copyleft是一由自由软体运动所发展的概念,是一种利用现有-{著}-作权体制来挑战该体制的授权方式,在自由软体授权方式中增加copyleft条款之后,该自由软体除了允许使用者自由使用、散布、改作之外,copyleft条款更要求使用者改作后的衍生作品必须要以同等的授权方式释出以回馈社群。 Copyleft的中文译法包括著作传、著佐权、反版权、版权属左、版权左派、公共版权、版责、版可等。Copyleft授权方式虽然与常见的著作权授权模式不同:选择Copyleft授权方式并不代表作者放弃著作权,反而是贯彻始终,强制被授权者使用同样授权发布衍生作品,copyleft授权条款不反对著作权的基本体制,却是透过利用著作权法来进一步地促进创作自由。 「版权」(Copyright)的概念是借由赋予对著作的专有权利的方式提供作者从事创作之经济动机,但相对的此种赋予作者专有权利的方式同时也限制了他人任意使用创作物的自由。Copyleft则是自由软体运动为了保护这种自由而发展的概念:它允许他人任意的修改散布作品,惟其散布及修改的行为和作法,亦限定以Copyleft的方式行之。 Copyleft作品是有版权的,但它们加入了法律上的分发条款,保障任何人都拥有对该作品及其衍生品的使用、修改和重新发布的权力,惟前提是这些发布条款不能被改变。 Copyleft不同于传统的公有领域(public domain)。因为公共领域的作品,任何使用者虽然都可以使用,但可以不回馈变成已用并获取利益;而Copyleft作品的使用者若是向外界发布衍生作品,不按Copyleft的许可证要求保持同样的授权条款,并将更改的版本公开,就是违反授权的侵权行为。 Copyleft是将一个程式变为自由软体的通用方法,同时也使得这个程式的修改和扩充版本成为自由软体。提出并使用Copyleft观念的是GNU计划,具体的发布条款包含在GNU通用公共授权条款、GNU较宽松公共许可证、GNU自由文件授权条款的条款里。其他使用copyleft概念的还有创作共用的姓名标示─相同方式分享。 Copyleft的标志是一个反写的C套上圆圈(即反转的版权标志©)。这个标志没有法律意义。2016被提议加入到Unicode并获Unicode技术委员会许可。其编码收录在Unicode 11。由于现时多数字型没有实作,可以由或更常用的加上括号组成「(ɔ)」,或者在程式支援的情况下与组合:「ↄ⃝」。
wiki_zh\AA\wiki_07
通讯社 通讯社是传播媒体机构的类型之一,主要功能是为报纸、杂志、电台、电视等大众媒体提供各类新闻资讯。成立形式可以是销售新闻的公司(如路透社)、媒体机构间分享新闻资源的协作机构、政府机构或公营企业、甚至是非政府组织,不过一般都是特指那些只贩卖新闻报导文稿或影像、不参与出版的媒体。 通讯社通常提供可以被其它新闻组织直接利用而不需要大修改的文章,然后把它们出售给其它的新闻组织,因此内容会比较精简,数量也求精不求多。它们通过有线服务(发展之初为电报,现今则是互联网)提供大量的文章。而公司、个人、分析员和情报局也可以订阅。 通讯社出现于19世纪初的欧洲。和商业报刊一样,都是工业革命的产物,同时也是一对双胞胎。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为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著名报告说:“通讯社的创办既有助于办起大宗发行的日报,同时也是继办起这种日报后出现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通讯社分为三类(News agencies: their structure and operation; 1953 - Unesco):
wiki_zh\AA\wiki_07
卤素 卤素(halogen)是元素周期表上的第ⅦA族元素(IUPAC新规定:17族),包括氟(F)、氯(Cl)、溴(Br)、碘(I)、-{zh-hans:砹; zh-hant:砈;}-(At)和(Ts)。 由于卤素可以和很多金属形成盐类,因此英文卤素(halogen)来源于希腊语"halos"(盐)和"gennan"(形成)两个词。在中文里,卤的原意是盐碱地的意思。所有暂时发现的卤素英文名称都以ine做结尾。 卤素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广泛存在。(-{zh-hans:砹; zh-hant:砈;}-在自然界中痕量存在,不存在于自然界中) 通常来说,液体卤素分子的沸点均要高于它们所对应的烃链。这主要是由于卤素分子比烷链更加电极化,而分子的电极化增加了分子之间的连接力(正电极与负电极的相互吸引),这使我们需要对液体提供更多的能量才能使其蒸发。 位于元素周期表右方的卤族元素是典型的非金属。卤素的电子构型均为nsnp,它们获取一个电子以达到稳定结构的趋势极强烈。所以化学性质很活泼,在自然状态下不能以单质存在,一般化合价为-1价,即卤离子(X)的形式。 氯的存在范围最广,其余卤素按照氟、溴、碘、-{zh-hans:砹; zh-hant:砈;}-、的顺序减少。卤素的单质都是双原子分子,都有很强的挥发性,熔点和沸点随原子序的增大而增加。标准状况下,氟、氯是气体、溴是液体,碘和-{zh-hans:砹; zh-hant:砈;}-是固体。 卤素单质都有氧化性,氧化性从氟到-{zh-hans:砹; zh-hant:砈;}-依次降低。碘单质氧化性比较弱,三价铁离子可以把碘离子氧化为碘。卤素能与部分金属、非金属单质直接化合。卤素与水也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为: 氟与水反应剧烈,氯在光照下缓慢与水发生该反应,碘不发生这个反应。 卤素单质在碱中容易歧化,方程式为: 但在酸性条件下,其逆反应很容易进行: 这一反应是制取溴和碘单质流程中的最后一步。 卤素的氢化物叫卤化氢,为共价化合物;而其溶液叫氢卤酸,因为它们在水中都以离子形式存在,且都是酸。氢氟酸(pKa=3.20)一般看成是弱酸。氢氯酸(即盐酸)、氢溴酸、氢碘酸都是典型的强酸,酸性从HCl到HI依次增强,它们的pKa均为负数。至于-{zh-hans:氢砹酸; zh-hant:氢砈酸;}-则具备氢卤酸中最强的酸性,但它极易分解为氢与-{zh-hans:砹; zh-hant:砈;}-单质。 卤素的氧化物见下表: 卤素(除氟外,氟只有-1价)可以显示多种价态,正价态一般都体现在它们的含氧酸根中: 卤素的含氧酸均有氧化性,同一种元素中,次卤酸的氧化性最强。 卤素的含氧酸多数只存在于溶液中,而少数盐是以固态存在的,如碘酸盐和高碘酸盐。HXO(X=Cl、Br、I)、HIO和HXO(X=Cl、Br、I)分子在气相中十分稳定,可用质谱和其他方法研究。卤素存在的含氧酸见下表。 卤素的氧化物都是酸酐。像二氧化氯(ClO)这样的偶氧化态氧化物是混酐。 只由两种不同的卤素形成的化合物叫做互卤化物,其中显电正性的一种元素呈现正氧化态,氧化态为奇数。这是由于卤素的价电子数是奇数,周围以奇数个其它卤原子与之成键比较稳定(如IF)。互卤化物都能水解。 在有机化学中,卤族元素经常作为决定有机化合物化学性质的官能团存在。常用X表示。如R-X是含卤素原子的烃类。 卤素的物理特性和化学特性明显区分于与它对应的烃链的主要原因,在于卤素原子(如F、Cl、Br、I)与碳原子的连接,即C-X的连接,明显不同于烃链C-H连接。 卤素最常见的有机化学反应为亲核性取代反应(nucleophilic substitution)。 通常的化学式如: Nu: + R-X → R-Nu + X “Nu:”在这里代表亲核负离子,离子的亲核性越强,则产率和化学反应的速度越可观。 “X”在这里代表卤素原子,如F、Cl、Br、I,若X所对应的酸(即HX)为强酸,那么产率和反应的速度将非常可观,如果若X所对应的酸为弱酸,则产率和反应的速度均会下降。 可通过加成反应,在一个未饱和烃链加入卤素,此为最简单的方式,如: CH-CH-CH=CH + HBr → CH-CH-CH(Br)−CH 不需要催化剂的情况下,产率90%以上。 如果希望将Br加在烃链第一个碳原子上,可以使用Karasch的方式: CH-CH-CH=CH + HBr → CH-CH-CH-CH-Br + HO 催化剂:HO-OH 产率90%以上。 由苯合成卤化物则必须要通过催化剂,如: 催化剂:FeX或者AlX(X代表氟、氯、溴、碘) 产率较高。 由醇合成卤化物,必须用好的亲核试剂,强酸作为催化剂以提高产率和速度: CH-CH-CH-CH-OH + Br ←→ CH-CH-CH-CH-Br + HO 催化剂:H 注意此反应为双向反应,故产率和速度有限。
wiki_zh\AA\wiki_07
乐羊 乐羊,中山国人,战国时魏国的大将。是乐毅先祖。 乐羊初为魏相国翟璜门客,中山国君窟发兵犯魏,翟璜举荐了乐羊。可是乐羊之子乐舒是中山王的将领,而且曾杀死了翟璜之子翟靖。但是翟璜深知乐羊为人,不计恩怨,力保乐羊为帅。 乐羊出兵后,由于敌强我弱,施了缓兵之计。消息传来,朝中大哗,群臣诬告乐羊通敌。中山国君又杀了他的儿子,煮成肉羹送给他。乐羊饮羹以诀志。随后大败中山国。 魏文侯赏了他,封在灵寿,但是反疑他心地残忍,没有父子骨肉之情。 乐羊死后,葬于灵寿。
wiki_zh\AA\wiki_07
博物馆 博物馆(拉丁语、德语、英语、荷兰语: Museum)又称博物院,是安置一套文物典藏的建筑物或机构。 博物馆搜藏并维护具有科学、艺术或历史重要性的物件,并透过展示(常设展或特展),使公众得以观看这些物件。大多数的大型博物馆位于世界各地的重要城市,更具地方性质的博物馆位于较小城市、城镇甚至乡村。一般人归纳出博物馆所富有之功能为:典藏、研究、展示、教育四大项。 在古代的博物馆,例如亚历山卓的缪斯,其地位相当于现代的研究所。近代早期的博物馆始于富裕的个人、家庭或艺术的私人搜藏,而且是珍罕或奇特的自然物件与文物展示给中上阶级。现在博物馆遍布世界各地,类型也非常多,对大众有偿或无偿开放。 博物馆的起源,是于约公元前300年亚历山卓的缪斯(Musaeum)。缪斯中专门收藏了古希腊的亚历山大大帝在欧洲、亚洲及非洲的征战得到的珍品。博物馆的英文「Museum」,就是源于希腊语的缪斯「Μουσεῖον」。然而,当时的博物馆并不对外开放。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的王室贵族开始于王宫中设陈列室收藏珍品,但亦只开放给贵族参观。早期的博物馆始于富裕的个人、家庭或艺术机构的私人收藏品,包括稀有或令人好奇的自然物件和文物。这些东西往往摆设在所谓的奇观房或搜奇柜。其他大众接触这些搜藏品,往往只有是「有头有脸的人」才有机会,特别是私人艺术收藏,但这是依据主人及其工作人员的意愿而定。 世界第一批公共博物馆设立于欧洲,在十七至十八世纪和启蒙时代: 然而,这些“公共”博物馆,往往只让中上阶级得以进入。想要拿到门票可能很难。例如在伦敦,想要参观大英博物馆的游客必须以书面提出申请。即使到1800年,有可能必须等上两个星期才拿到门票。小型团体的游客只能逗留两个小时。在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的博物馆流行在周日下午开放(在这类设施中,唯一被允许这样做的),以便让其他阶级--劳工阶级,有机会「自我提升」。 第一个真正的公共博物馆是巴黎罗浮宫,在1793年法国大革命期间开设,这是历史上首次让各地与各种地位的人们,自由看到前法国王室的搜藏。几个世纪以来,由法国君主搜藏的美妙艺术珍藏,每十天对公众开放三天(在法国共和历,十天的计时单位用来取代星期)。国家艺术保护博物馆("Conservatoire du muséum national des Arts")被赋予职责,将罗浮宫组织成一座国立公共博物馆,以及国家博物馆系统的核心。法国拿破仑一世征服了欧洲最伟大的城市,所到之处,没收了当地艺术品,这个藏品量增加,而且组织任务变得越来越复杂。拿破仑战败后,1815年,许多的宝藏逐渐归还原主(有许多并没有)。他的计划从未完全实现,他将博物馆当成国家主义热情的推动者,这个概念在欧洲各地产生了深远影响。 美国博物馆最终加入欧洲博物馆,在他们感兴趣的领域,成为在世界居于领先地位的新知识生产中心。一段密集的博物馆建设时期,同时就知性与物质的意义而言,在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实现了(这往往称为「博物馆时期」或「博物馆时代」)。虽然美国的许多博物馆,自然史博物馆和美术馆同样,都是意图聚焦于北美地区的科学发现和艺术发展,许多博物馆在某些方面仿效他们的欧洲同行(包括发展从埃及、希腊、美索不达米亚和罗马的古典搜藏)。在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之前,大学就已成为主要的创新研究中心。然而,时至今日,博物馆依然将新的知识贡献给他们的园地,并持续建立对于研究和展示皆有助益的搜藏。 博物馆搜藏和维护科学、艺术、或历史的重要物件,并透过常设展与特展,让公众观看这些物件。大多数的大型博物馆都位于世界各地的主要城市,也有一些更具地方性的博物馆存在于小城市、城镇,甚至农村。大多数情况下,博物馆地区集中心力在当地的文化。 尽管大多数博物馆不允许观众碰触相关文物,有一些则采取互动模式,与鼓励更多的实际操作。博物馆学的一些现代趋势,扩大了主题的范围,并引进虚拟博物馆,这让大众有机会作出选择,并且从事一些活动,产生可能会因人而异的经验。随著网际网路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虚拟博物馆,也就是网络版本的展示,呈现影像并播放录音。 博物馆大多对公众开放,有时收取入场费。有些博物馆是得到公开资助,并且免费参观,有的是永久免费,有的是在特殊日子,如每周一次或每年一次。博物馆通常并非为了营利而经营,不像是私人美术馆或画廊更常从事艺术品的销售。有国立博物馆、非政府或非营利组织博物馆和私人或家庭博物馆。关于文化和历史,博物馆可以是一个有信誉和普遍获得信任的资讯来源。 依据国际博物馆协会的定义,博物馆包括:「永久设立的机构,以服务社会及其自身的发展,向公众开放,这个机构获取、保存、研究、诠释与展示人类的有形和无形文化遗产及环境,以获致博物馆教育、学习与娱乐等等目标」;而且「博物馆使人们探索其藏品,以追求灵感、学习与享受。这些机构搜藏、维护文物和标本,并使它们能让公众所运用,因此博物馆受社会的付托,保存这些物件。」(这是英国博物馆协会的定义)。 博物馆种类繁多,从位于重要都市,具有大型馆藏,其下包括许多类别的博物馆;到非常小型的博物馆,其内容包括以平常方式介绍一个特殊地点,或是某个特定主题,如一个名人。类别包括:艺术、应用艺术、工艺、考古、人类学和民族学、历史、文化史、军事史、科学、技术、儿童博物馆、自然史、钱币、植物园与动物园,以及集邮。在这些类别之中,有许多博物馆更进一步分类,如当代艺术、地方史、航空史、农业或地质等等的博物馆。博物馆往往具有一套核心典藏,包括在其领域中,重要精选的物件。物件经过正式进藏,登录成为博物馆的搜藏品,具有一个文物编号,并详细记录其来源。负责管理这项搜藏和展示工作的人员,称为博物馆研究员(curator)。 考古博物馆专门展出考古文物。有许多是在露天环境中,如雅典卫城和罗马广场。其他的则是在建筑物内,展示考古遗址中发现的文物。 美术馆,也被称为艺术画廊,是艺术展示空间,通常展出的艺术品来自视觉艺术,主要是绘画、插画与雕塑。绘画与古典大师版画是往往并不是展示在墙壁上,而是存放在一个画室。也可能有应用艺术搜藏,包括陶瓷、五金、家具、艺术书籍,以及其他类型的物件。经常放映影像艺术。 欧洲的第一座公立博物馆是在巴塞尔的阿默巴赫展示橱,原本是一个私人搜藏,于1661年出售给市政府,1671年开放公众参观(现在的巴塞尔博物馆)。佛罗伦斯的乌菲兹画廊,最初设想为一座宫殿,为佛罗伦斯行政长官的办公室(因此得名),后来演变成一处展示场所,由美第奇家族所搜藏或委托制作的绘画和雕塑。在美第奇家屋被毁灭之后,艺术珍藏留在佛罗伦斯,形成一座最早的现代博物馆。从十六世纪以来,这座画廊已依要求向游客开放,它是在1765年正式向公众开放。另一个早期的公共博物馆是伦敦大英博物馆,于1759年向公众开放。这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博物馆”,具有相当多样的搜藏品,涵盖艺术、应用艺术、考古学、人类学、历史、科学,以及一座图书馆。科学收藏、图书馆、绘画和现代雕塑,已分别找到独立的搜藏地点,留下了历史、考古、非欧洲和前文艺复兴艺术、版画和素描等项在原处。 一般认为,专门的艺术博物馆是相当现代的发明,第一个艺术博物馆是圣彼得堡的冬宫,成立于1764年。 巴黎罗浮宫成立于1793年,就在法国大革命后不久,宣布将王室珍宝开放给公众参观。在克拉科夫的恰尔托雷斯基博物馆成立于1796年,由恰尔托雷斯卡公主(Izabela Czartoryska)所设立。这显示艺术收藏品开始从贵族和富人的私领域,转移到公领域,在公领域,这些博物馆被视为教育大众的艺术品味与文化提升的场所。 历史博物馆涵盖了历史知识及其与现在和未来的关联。有些历史博物馆涵盖了某些特定的策展范围或是某一特定地区,有的则较为笼统。这类博物馆包含范围广泛的物件,包括历史档案、各类型的文物、艺术、考古物件。考古博物馆则更专精于考古发现。 常见的历史博物馆是一座历史建筑物。历史建筑物可能是一幢具有特殊建筑价值的建筑物,或某个名人的家,或是一间带著有趣历史的房子。历史位址也可成为博物馆,特别是那些标示著违反公共秩序的罪行(Public order crime),如柬埔寨吐斯廉屠杀博物馆或南非罗本岛。另一种历史博物馆是生态博物馆。生态博物馆,是人们尽可能完整重建一段历史时期的场所,包括建筑物、衣著和语言。它类似于历史重演(historical reenactment)。 海事博物馆(Maritime museum)专门展出关于船舶以及海洋与湖泊航行的物件。它们可能包括一艘具有历史意义的船舶(或复制品),也就是一艘博物馆船舶,让人们可进入参观。例如现今停靠于英国朴次茅斯海军基地干船坞的皇家海军胜利号风帆战列舰(HMS Victory),现今除了保留船体来展览外,船上仍然保留着火炮、船长室等当年的物件与配置进行展出。胜利号在1765年建成,曾参与过特拉法加之役并作为英国皇家海军副海军上将霍雷肖·纳尔逊的旗舰大破法兰西联合舰队而闻名于世,因而具有相当的历史意义。 纪念馆(Memorial Museum)是博物馆专用既要教育公众和纪念一个特定的历史事件中,通常涉及大规模的痛苦。这个概念得到了牵引整个20世纪,以期间犯下世纪的众多广为人知的大规模暴行的反应。通过纪念博物馆纪念的事件往往涉及谁在“道德上有问题的情况下,”不能轻易被解释为英雄死亡大多为平民受害者。有关于这些杀戮和纪念博物馆的肇事者的身份,罪责和惩罚往往发挥积极作用的研究,旨在使双方获益的受害者经常悬而未决的问题,并起诉那些肇事者。例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在反驳日本官方与民间针对南京大屠杀史实的曲解与篡改中发挥了相当的作用。 另外,纪念馆的形式也有对某人物的贡献或行为作表彰,及对某一事件的胜利纪念。 军事博物馆专精于军事史,他们通常从国家角度来组织,在某个特定国家的一座战争博物馆,主题将会围绕在这个国家曾经参与的战争冲突。这些博物馆往往包含武器和其他军事装备、军服、战时宣传品等等物品的陈列,以及战时平民生活与军事装饰品的展示,以及其他。军事博物馆可专注于特定的军种或地区,如英国达克斯福德(Duxford)的帝国战争博物馆专门展出军机,或德国坦克博物馆专门展出坦克;有的博物馆则较为全面,如加拿大战争博物馆或军事博物馆。 行动博物馆(Mobile museum)是一个术语,适用于某些博物馆,将展示放在车辆当中,如面包车。有些机构,如加拿大温尼伯的圣维托历史学会(St. Vital Historical Society)和美国明尼苏达的沃克艺术中心(Walker Art Center),使用行动博物馆这个术语,指的是这个博物馆的搜藏的其中一部份,因教育目的,而运离博物馆前往不同地点。其他的行动博物馆并没有「总部据点」,而是以巡回展出是其唯一的呈现方式。 自然史与自然科学博物馆,通常是对于自然世界的展示。重点放在自然和文化的关连。展示可以教育群众关于恐龙、古代历史与人类学的知识。演化、环境议题与生物多样性是自然史博物馆的主要领域。这种类型的博物馆,有名的包括伦敦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牛津的牛津大学自然史博物馆,巴黎的法国自然史博物馆(Muséum national d'histoire naturelle),在华盛顿史密森尼学会的国家自然史博物馆,在纽约市的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柏林自然博物馆 (Berlin Museum für Naturkunde), 加拿大亚伯达的加拿大皇家蒂勒尔博物馆,美国丹佛自然和科学博物馆(Denver Museum of Nature and Science)和芝加哥菲尔德自然史博物馆。一个相当小型的自然史博物馆是美国伊利诺州中西部自然史博物馆(The Midwest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露天博物馆是在大型户外场所搜藏和重新建立古老建筑物,通常设置在重建过去景观的场景之中。第一个露天博物馆是瑞典奥斯卡二世的搜藏,接近挪威奥斯陆,于1881年开业,现在是挪威文化史博物馆(Norwegian Museum of Cultural History, Norsk Folkemuseum)。1891年,阿图尔·哈塞柳斯(Artur Hazelius)在斯德哥尔摩创立斯卡森(Skansen),这成为后来建立的露天博物馆的典范,最初在北欧和东欧,最终传到世界其他地区。大多数的露天博物馆位于木结构建筑盛行地区,这是由于木结构可以搬迁位置,但不会明显损坏其真实性。一个更晚近但相关的想法,在生态博物馆实现,这起源于法国。在德国也有很多露天博物馆,比如孔茨民俗露天博物馆。 科学博物馆,在中国通常称为科技馆或科学馆。科学博物馆与技术中心的主题围绕在科学成就、奇迹及其历史。为了解释复杂的发明,科学博物馆使用演示、互动节目与引发思考的媒体。有些博物馆的展示主题,包括电脑、航空、铁路博物馆、物理、天文与动物。 科学博物馆,特别可能包括天文馆在内,或是一座圆顶大剧场。博物馆可能播放IMAX影片,这可能提供3D电影供观众观看,或是更高品质的照片。因此,IMAX的内容为所有年龄层的人们提供了更逼真的体验。 最近,也有新的虚拟博物馆,被称为「网路博物馆」被创造出来。这些网站通常是属于真实的博物馆,包含可在这些真实博物馆和画廊找到的展品。这种新的展现方式,对于住在很遥远地方,而想要看到这些博物馆内容的人们,非常有用。 科学博物馆近来跟民众越来越亲近,更推出可爱吉祥物引发大众喜爱,宣传手法越来越多元。 有许多各异其趣的博物馆展示了各式各样的主题。音乐博物馆赞扬许多作曲家或音乐家的生活和工作,如美国俄亥俄州克里夫兰的摇滚名人堂,以及俄罗斯圣彼得堡的林姆斯基高沙可夫公寓和博物馆。其他的音乐博物馆包括现场音乐演奏,例如在伦敦韩德尔故居博物馆。在亚利桑那州格伦代尔的珠子博物馆(The Bead Museum),促进世人对于珠子及其相关文物的历史、文化和艺术意义的赞赏和理解。其永久收藏品包括来自世界各地的珠子,包括一颗有15,000年历史的珠子。也设有特展。 针对青少年的博物馆,如儿童博物馆或玩具博物馆,在世界许多地方,常常针对各式各样的主题,展现互动并具教育意义的材料,例如,西班牙的玩具与机器人博物馆。棒球名人堂是一个体育机构。美国纽约的康宁玻璃博物馆致力于玻璃的艺术、历史和科学。美国国家犯罪与惩治博物馆(National Museum of Crime & Punishment)探索揭发罪行的科学。美国玩具屋博物馆(The Great American Dollhouse Museum)描绘美国社会历史的缩影。解说中心是现代博物馆或游客中心,往往使用新的手段与公众沟通。 随著全球网际网路的扩展,有一项最新的发展是虚拟博物馆的建立。线上活动,例如加拿大虚拟博物馆(Virtual Museum of Canada)为某些实体博物馆提供网路展示,以及线上的策展平台(curatorial platform),例如Rhizome。 有些虚拟博物馆在现实世界中并没有对应的存在,如LIMAC(利马当代艺术博物馆,Museo de Arte Contemporáneo de Lima),它并没有实际的位置,而且可能与这座城市本身的博物馆相混淆。艺术史家格里斯达波洛克(Griselda Pollock)设立了一座虚拟的女性主义博物馆,范围从古典艺术到当代艺术。 虽然人们往往不会将动物园和植物园想成是个博物馆,但它们其实都是“活体博物馆”(living museums)。它们存在的目的如同其他的博物馆:教育、激发行动、研究、发展和管理典藏品。他们经营的方式也类似其他的博物馆,面临著同样的挑战。知名的动物园包括纽约布朗克斯动物园、伦敦动物园、美国费城动物园、圣路易斯动物园、圣迭戈动物园、柏林动物园、悉尼的塔朗加动物园、法兰克福动物园、巴黎植物园和瑞士苏黎世动物园。知名的植物园包括英国邱园、圣路易的密苏里植物园、布鲁克林植物园、芝加哥植物园和加拿大安大略省皇家植物园。 早期博物馆的定义是以列举式的方式,条列出哪些机构可视为博物馆,但近年来的趋势是改以条件式的叙述。因此只要符合这些条件的机构,都视作博物馆的一员,因此博物馆的类型更加琳瑯满目。 根据美国博物馆协会的年度统计,其中博物馆的类型有以下几种:水族馆、自然中心、青少年博物馆、动物园、植物园、专门博物馆(如铁路、音乐、航空等)、科学与科技博物馆(含星象厅)、历史建物或遗址、一般类型(多学科、跨领域)自然史与人类学博物馆、历史博物馆、艺术博物馆几种。 而国际博物馆协会对博物馆定义的第一条第B款则指出:「其他机构其目的亦符合博物馆的定义,这些机构包括:
wiki_zh\AA\wiki_07
舞蹈 舞蹈是八大艺术之一,是于三度空间中以身体为语言作「心智交流」现象之人体的运动表达艺术,一般有音乐伴奏,以有节奏的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它一般借助音乐,也借助其他的道具。舞蹈本身有多元的社会意义及作用,包括运动、社交/求偶、祭祀、礼仪等。 在人类文明起源前,舞蹈在仪式、礼仪、庆典和娱乐方面都十分重要。考古提供舞蹈的痕迹,例如9000年前在印度的宾姆贝特卡的岩石壁画和公元前3300年埃及墓壁画描绘的绘画舞蹈人物。 中国在五千年以前就已经出现了舞蹈,产生于奴隶社会,发展到秦汉之际已形成一定特色:长袖细腰、飘逸轻盈、技艺并重、刚柔相济。魏晋南北朝以来中外乐舞的大交流以及唐代帝王的重视,杨贵妃等舞蹈家的出现,使中国表演性舞蹈空前繁荣。 宋元明清以后,中国的表演性舞蹈逐渐融入戏曲,成为塑造角色、表达情感、展示剧情的戏曲化舞蹈。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作为独立的剧场艺术的舞蹈日益完善和成熟起来。 每一个舞蹈有它的主题,而这主题也要进行发展和变化。这和音乐的情形是很相似的。 中国舞蹈有一个明显的特点,那就是「构图」的对称性,左边的人做了一种姿势,右边的人也做一种相应的姿势。舞蹈的三要素是指表情(不单是脸部的表情,是全身的表情)、节奏和构图。中 国舞蹈的表情和节奏各有特点,但特征最显著的是构图。这种构图在舞蹈中叫做「对称的平衡」。 根据舞蹈的功能、用途,可分「实用舞蹈」(自娱)与「表演舞蹈」(娱人)两大类;每大类下,再根据「时间」分为传统与流行,共计即四类; 然后可再往下细分但无论那一个分类方法,其界线均已模糊,分类表示如下。 以健身、怡情、益智、表现为目的,往往参与者即舞者兼观众,可不必观众。 以表演或欣赏为目的,参与者分为演出者及观众。
wiki_zh\AA\wiki_07
维基媒体基金会 维基媒体基金会(,)是美国的一个非营利慈善组织,其总部设在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运转多个Wiki项目。该基金会主要因为托管网络百科全书——维基百科,以及维基词典、维基语录、维基教科书、维基文库、维基共享资源、维基物种、维基新闻、维基学院、维基数据、维基导游、维基孵育场和而闻名。它还拥有现在已处于停顿状态的Nupedia。 维基媒体基金会2003年由维基百科的联合创始人吉米·威尔斯成立,作为通过非营利手段资助维基百科和它的姊妹项目途径。 ,基金会员工超过280人,年营业收入超过。凯瑟琳·马赫作为执行董事领导基金会,帕特里西奥·洛伦特是理事会主席。 根据美国501(c)条款,维基媒体基金会属于公共慈善机构。它的(NTEE)码是B60(成人教育、)。 该基金会的章程声明其目的在于收集和发展教育内容,并有效地在全球传播这些内容。 维基媒体基金会的目标是发展和保持基于Wiki的开放内容计划,并向公众免费提供这些计划中的全部内容。 2001年,吉米·威尔斯和软件设计师拉里·桑格创立了维基百科,一个互联网百科全书。该计划最初是由威尔士营利性业务Bomis资助。随着维基百科的人气直线上升,用于资助这个计划的收入却停滞了。 由于维基百科消耗Bomis的资源,威尔士和桑格想到了以慈善模式资助该计划。 维基媒体基金会就是在那时(2003年6月20日)为了维基百科和Nupedia而成立了。 2004年9月17日它向美国专利及商标局申请了"Wikipedia"商标。该商标在2006年1月10日被授予注册资格。2004年12月16日在日本得到商标保护,2005年1月20日在欧盟得到保护。也曾经计划许可图书、DVD等一些产品中使用维基百科商标。 2005年4月,美国国家税务局统一该基金会作为教育基金会列在“成人教育、”分类之中,这意味着所有向该基金会的捐款都是美国联邦所得税的。 2006年12月11日,该基金会的理事会注意到,由于不满足佛罗里达州法定的登记要求,该公司未能按照最初计划成为会员制机构。因此修订了章程,删除了所有提及的会员权利和活动。 2007年9月25日,该基金会的理事会发出通知,其业务将搬到旧金山湾区。列举的选择旧金山的主要考虑因素是接近志同道合的组织和潜在的合作伙伴,有更好的人才库,以及比佛罗里达州圣彼得堡更便宜和便捷的国际旅行。 除了维基百科,该基金会还运转遵循自由内容模型,主要目标是传播知识的其他wiki。这些wiki包括: 维基媒体运动的附属机构是独立但被正式认可的,旨在一起工作以支持并向维基媒体运动贡献力量的一个群体。维基媒体基金会的理事会已对附属机构的三种活跃模型(分会、专题组织、用户群组)表示了认可。附属机构旨在组织和参与支持和帮助维基媒体运动的活动,如区域会议、推广、编辑松、黑客松,推动公共关系、公共政策,GLAM的加入,以及维基媒体国际会议。 该基金会的理事会赞同承认分会和专题组织。由维基媒体社群的志愿者组成的曾建议基金会理事会承认分会和专题组织。附属机构委员会赞同承认独立的用户组。虽然维基媒体基金会正式承认附属机构,但他们与维基媒体基金会是相互独立的,他们对维基媒体计划没有法律意义的控制,也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该基金会从2004年开始承认分会。 2010年,其他模型开始发展。 2012年,该基金会同意、定案并正式接受专题组织和用户群组模型。另一种模型“伙伴”也得到赞同,但仍未定案或正式接受。 是国家(有时是次国家)的为了支持和促进本地维基媒体项目而创立的非营利组织。 在得到维基媒体基金会的理事会的承认之后,他们会与该基金会签订一个“分会协议”。 ,共有41个获得认可的维基媒体分会。 是为了支持和促进本地维基媒体项目,并专注于一个特定的题材、主题、主体或议题而创立的国家和地区内部或之间的非营利组织。 在得到维基媒体基金会的理事会的承认之后,他们会与该基金会签订一个“专题组织协议”。 ,有1个获得认可的维基媒体专题组织。 是为了支持和促进本地维基媒体项目或特定的题材、主题、主体或议题而创立的不太正式的群组。用户组模型的创建相比于分会和专题组织更为简单灵活 - 分会和专题组织需要更多正式要求。 一旦他们被附属机构委员会认可,他们会与该基金会签订一个“用户群协议和行为规范”。 ,共有47个获得认可的维基媒体用户群组。 对基金会的所有职责和事务具有最终决定权。它由十名成员组成: 三个常设机构支持理事会的使命和责任:执行董事莉拉·崔迪科夫领导并监督基金会的业务部门;由理事会自行选出的个人组成咨询委员会就不同事项向理事会提供意见;理事会会把某些事项委托给常务委员会处理同时保留最终决定权。理事会有时还会创立其他实体来支持自己,如秘书长和针对特定任务的专门委员会。 当前的理事会成员包括帕特里西奥·洛伦特为主席,爱丽丝·韦根与弗里达·布廖斯基为副主席,Dariusz Jemielniak,,Denny Vrandečić,扬-巴特·德·维立德,吉米·威尔斯和斯图·韦斯特为无任所成员。 根据维基媒体基金会所说,咨询委员会是同意定期在法律、组织发展、技术、方针和宣传上给该基金会提供有意义的帮助。
wiki_zh\AA\wiki_07
档案学 档案学是以档案和档案工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社会科学。 传统的档案保存受制于气候环境的影响,顺势数位化和资料库的发展之下,将传统档案做数位化保存,以避免档案的遗失、缺漏,延长档案的保存寿命。档案学应用于学术界,如:图书馆学、历史学与博物馆学……等,这些学科研究是带动发展档案学的进步空间,也是解决了档案保存和编目的关键推手。 档案学是有关档案保存、档案编目、文件目录检索的理论和研究。由外交的公文所产生出来的,规定了档案的资讯和细目的格式。在历史学、考古学上整理明朝、清朝的历史档案和学术研究的需要。通常档案馆、博物馆和图书馆联合,可以搜藏私人物品,如:传家宝、书信……等,提供大众及学术人士做研究的参考资料。
wiki_zh\AA\wiki_07
电子学 电子学(),作用于包括有源电子元器件(例如真空管、二极管、三极管、集成电路)和与之相关的无源器件电路的互连技术。有源器件的非线性特性和控制电子流动的能力能够放大微弱信号,并且电子学广泛应用于信息处理、通信和信号处理。电子器件的开关特性使处理数字信号成为可能。电路板、电子封装等互连技术和其他各种形式的通信基础元件完善了电路功能,并使连接在一起的元件成为一个正常工作的系统。 电子学有别于电机()和机电()科学与技术,电气和电机科学与技术是处理电能的产生、分布、开关、储存和转换,通过电线、电动机、发电机、电池、开关、中继器、变压器、电阻和其他无源器件从其他形式的能量转换为电能。 1897年,约瑟夫·汤姆森发现电子的存在,这是电子学的起源。早期的电子学使用真空管来控制电子的流动,但其存在成本高及体积大等缺点。现如今,大多数电子设备都使用半导体器件来控制电子。真空管至今仍有一些特殊应用,例如、阴极射线管、专业音频设备和像多腔磁控管等微波设备。 半导体器件的研究和相关技术是固体物理学的一个分支,但是电子电路的设计和搭建来解决实际问题却是电子工程的范围。本文专注于电子学的工程方面。 电子学和其他学科的区别开始于1906年,以真空管三极管的发明为标志。三极管通过非机械设备,可以放大弱无线电讯号和音频讯号。真空管是最早的电子元件之一。它在1980年代中期以前占主导地位。 真空管的原理是爱迪生在1883年发现的爱迪生效应,爱迪生当时为了避免灯泡中的碳丝黑化,在灯泡中加入一片金属薄片,当金属薄片带正电时,爱迪生发现在灯丝和金属薄片之间出现电流,其原因是因为灯丝中的电子因受热而脱离原子(热发射)受金属薄片的正电吸引而穿过灯丝和金属薄片之间的空间。 三极管是李·德富雷斯特在1906年发明的,其原理类似真空管,但在阴极和金属板之间加上了控制用的网格,其目的是要控制阴极上的电子及金属板上的电流。第一个声音扩大器就是应用到此项技术,早期的收音机及电视也是用类似技术。李·德富雷斯特被誉为是电子学之父,因为发明三极管之前,人们只能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但在发明三极管后,就可以放大像是声音、无线电、电视等各式各様的信号,因此带来这些产品大幅的兴起,在1930年代发明了「电子学」一词,来表示这些新兴的技术设备。 随著时代的演进,真空管也逐渐的进步,像是四极管、五极管等元件也出现了,也有一些可以配合高功率应用的真空管设备。同时真空管的体积也在缩小。到1950年,这一领域被称为“无线电技术”,因为它的主要应用是无线电的发送、接收和真空管的设计与原理。 电晶体是1948年约翰·巴丁和沃尔特·布喇顿在贝尔电话公司实验研究所发明的, 双极性电晶体也在一年后发明,现在的电子设备多半是利用双极性电晶体(或是以此为基础的积体电路)元件制成。相较于真空管,电晶体有体积较小,较坚固,能量密度高,需要的电压较低等优点。电晶体不需在真空中运作,是用固态的半导体制成,因此不需要数百伏的电压才能工作,因此电晶体取代了真空管的应用。 电晶体有三个端子(基极、集极及射极),类似一个真空三极管,基极类似三极管中的控制网,射极类似阴极,集极类似金属板。经过适当安排三极的极性,可以用微小的基极电流去控制较大的集极电流。 在1958年出现了第一个积体电路,将6个电晶体放在同一个封装内。1960年代末期仙童半导体推出了μA709,是第一个被广泛使用的积体电路运算放大器。1970年英特尔(Intel)开发了第一个微处理器4004。电子学的发展相当快,后来已区分为几个不同的领域,其中最主要的分界是类比电路及数位电路。积体电路在民生的广泛应用,间接加速了电脑的演进,使得人类的科技发展一日千里。电子学在20世纪的发展堪称第二次的石器革命。电子学也成为工程领域中最有发展潜力的领域之一。 电子零件是指一电子系统中使用的零件,而此零件可以依电子系统所要的方式,影响电子或其相关电场或磁场。电子零件一般会设计的可以互相连接,多半是用软钎焊的方式固定在印刷电路板(PCB)上,最后形成一特定功能的电路(例如放大器、无线电接收机、振荡器)。电子零件可以是分立型的零件,有其个别的封装,也有像积体电路一様较复杂的零件。常见的电子零件包括电容器、电感器、电阻器、二极体、电晶体等。电子零件一般会分类为主动元件(像电晶体或晶闸管)及被动元件(像电容器、电阻器及电感元件)等。 电路大致可以分为类比电路及数位电路二类。前者的电压电流讯号都是涉及连续函-{}-数形式的类比讯号,而数位电路的讯号是离散式的数位讯号多半是以0和1来表示。不过也有许多电路同时包括类比电路及数位电路。 类比电路中的电压或电流是连续函-{}-数形式的类比讯号。可以分为和非线性电路。 类比电路中,像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元件及变压器的电流和电压信号呈线性的关系,这类的元件称为线性元件,只由线性元件组成的电路为。线性电路在分析上比较容易。 电流和电压信号不呈线性的元件称为非线性元件,像混频器、调制器、真空管、电晶体放大器、运算放大器及振荡器等,若电路有非线性元件,在分析上比较困难,若电压、电流是在一定数值(称为工作点)附近,可以用小讯号模型的方式,将非线性元件用线性元件来模拟,以简化分析和计算。 类比电路的元件也可以分为主动元件及被动元件,主动元件属于非线性元件,像电晶体、真空管及运算放大器等。许多类比电路的特性都是靠主动元件的特性的产生。 现在的设备中很少有纯类比的电路,许多类比电路会配合数位甚至是微处理器的技术以提升其性能。这类电路也可以归类为「混合信号」的电路。 有些电路很难区分是类比电路或数位电路,像比较器的输入是类比讯号,但其输出只有二种准位,为数位讯号。 数位电路中的电压会有几个不同的电压准位,数位电路常用来实现布林代数,也是所有数位电脑的基础。对工程师而言,在讨论数位电路时,「数位电路」、「数位系统」或「逻辑」往往是可互相替代。 大部份的数位电路都是二进制的系统,有二个可以用0和1表示的电压准位,一般0是较低的电压,可以用L表示,1是较高的电压,可以用H表示,不过也有定义相反的(0用H表示)、增加一个高阻态(三态逻辑)、或是以电流大小为准的系统。也有系统使用三进制,如三进制计算机,但还没有实际的产品应用。 电脑、电子石英钟、用在工业控制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及数位讯号处理器都是用数位电路所组合而成。 数位电路中常见的模组包括: 以下是一些高度整合的模组: 电路在运作时会发热,需利用设备进行散热,否则会降低可靠度,甚至造成电路的损坏。散热技术是利用热传导、对流、热辐射的方式散热,散热技术中最常见的是用散热片及风扇,利用空气来冷却,有些设备的发热量大,需要用水冷方式散热。 杂讯定义为是在有用信号上的不想要的干扰,可能影响信号内容的传送。杂讯和电路造成的信号扭曲不完全相同。任何电路都会造成杂讯,杂讯可能是因为电场或磁场而产生,也可能是因为热而产生()。这些杂讯可能可以透过调整电路位置或环境(如降低温度)来改善。而像是散粒杂讯之类的杂讯,是因为物理性质的限制而所产生,这类的杂讯不易透过调整电路或环境来改善。 在电子学的研究中,数学方法是不可少的。若要熟悉电子学,也就需要熟悉和电路分析有关的数学,以及电磁学的理论。 电路分析是将电路转换为许多未知数组成的系统,电路中的物理量(如某节点的电压或某路径的电流)变成系统中的未知数,再研究如何求解系统。系统可能是线性的,也可能是非线性的。SPICE电路仿真器是电路分析常用的分析工具。 在电子学的学习过程中,实验是很重要的一环。实验可以证明和核实许多相关定理及定律,例如欧姆定律、基尔霍夫电路定律等。以往电子学的实验需要实际的电子设备及零件,但近年来已经有许多电子电路模拟的软体可以取代实际的实验,这类的软体包括了、Multisim和PSpice等。 现代的电子工程师可以使用预先定义好的模块来进行电路设计,这些模块包括电源、半导体元件(如电晶体)及积体电路等。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体包括电路图制作软体及印刷电路板设计软体。常见的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体包括NI Multisim、Cadence(OrCAD)、Pads、Altium designer(Protel)等。 随著时代的不同,连接电子零件的技术也随之改变。零件是最早期使用的连接方式。后来也有使用「积木型连接」(Cordwood construction)及来连接零件。现代的电路多半会使用印刷电路板,材质可能是或是较便宜但较不耐磨的合成树脂纸。 近年来开始重视电子零件对人体健康及环境的影响,尤其是销售到欧盟的电子产品更是如此。欧盟的危害性物质限制指令(RoHS)是限制电子产品的材料及工艺标准,已于2006年7月生效,像传统焊锡中含有的铅就是危害性物质限制指令禁用的物质。废电子电机设备指令(WEEE)则是制订废弃电子电机设备收集、回收、再生的目标。WEEE的第二版在2012年8月开始实施。
wiki_zh\AA\wiki_07
艺术 艺术(;法语、;西班牙语、;)指凭借技巧、意愿、想象力、经验等综合人为因素的融合与平衡,以创作隐含美学的器物、环境、影像、动作或声音的表达模式,也指和他人分享美的感觉或有深意的情感与意识的人类用以表达既有感知且将个人或群体体验沉淀与展现的过程。 艺术传统上包括以下种类:文学艺术(包括诗歌,戏剧,小说等等)、视觉艺术(绘画,素描,雕塑等)、图文设计、造型艺术(如雕塑,造型),装饰艺术(如马赛克、室内设计等),表演艺术(戏剧,舞蹈,广告,音乐等)。 在欧洲17世纪到18世纪,是艺术与科学一起进入知识累积与相互启发而一同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过程促使艺术与科学的成品成为西方人文思想及文明展现的重要象征。欧洲启蒙运动下发展出的百科全书亦是以艺术与科学所引发的人类群体新状态而合编的以字典为标题的著作。 法文及英文(艺术)一词源自于古希腊拉丁语,大义为「技巧」,现在虽保有原意,却也衍生出更广义的涵义,几乎包括了所有与人生密切相关的创造性学问。 中文的艺术一词最早出自《后汉书》的文苑列传上,刘珍篇有提到「校定东观五经、诸子传记、百家蓺术」,不过当时的艺术是指六艺和术数方技等技能的总称,和现代艺术的含意不同。 以学域的涵容度而言,文学、绘画、音乐、舞蹈、雕塑、建筑、戏剧与电影,这些领域的知识,都足以单独成立对应的学系。此外,设计、摄影、视频游戏(电子游戏)以及实验艺术等一些新兴艺术学域,也逐渐被学术界和大众接受而被列为单独的项目,许多艺术学院已经开设了相关的专业。 在中文的描述中,艺术与美术常常划上等号,在台湾教育界也常常出现争议,时常造成相关艺术类目学生的困惑。一般说来,艺术是广义和广泛的概念,美术是狭义的,仅是艺术的表达形式之一。“绘画”、“雕塑”、“建筑”、“文学”、“音乐”、“戏剧”、“舞蹈”、“电影”等都为艺术分类范畴。所谓的“美术”一般指的是以“绘画”、“雕塑”为核心的视觉艺术。关于艺术与美术的中英译名也常常出现争议,一般来说艺术是指英文的Art,纯美术则以Fine Art来代表。 在中国大陆,美术与艺术的词义并没有争议。美术为艺术的一种形式,包括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也包括现代的摄影,和与艺术有关的设计。而艺术则还包括除了美术以外的其他艺术形式,例如音乐、舞蹈、戏剧、文学等。艺术的对应的英文单词为Art,而美术并没有直接对应的单词,常常也翻译为Art,这是由于Art这个英文单词本身的模糊性,既可作为艺术的总称,又可强调美术,造成的。实际上“视觉艺术”()是一个更适合表达美术这个概念的词语,但由于它在英语中只有在讨论艺术分类时才会用到,并不是一个常用的词语,所以一般不用。 二十世纪以来至今,结合了传统定义艺术领域以外元素的多元艺术形式不断出现,如常见的“科技艺术”(Technical Art),“数位艺术”(Digital Art)、“装置艺术”(Installation Art)、“观念艺术”(Conceptual Art)、“行为艺术”、“生物艺术”等不胜枚举。如此多样的艺术形式随著时间不断的在挑战艺术理论能够定义的极限。关于艺术如何认定也已经成为开放式的问题,目前皆以当下的艺术界公认定义为准。 在历史上艺术有许多不同的功能,因此很难将艺术的目的抽象化成一个单一的概念。这不表示艺术的目的是模糊不清的,只是艺术的创造有许多不同的、唯一的原因。以下会列出一个艺术的目的,会分为无动机(non-motivated)及有动机的(motivated)两类(Lévi-Strauss)。 无动机的艺术是指那些本来就是人类不可或缺一部份的艺术,这类的艺术超越个人,或是不是为某一特定目的所创作。以此观点,艺术和创造力一様,是人类依其天性而来的,因此超过实用的层面。 有动机的艺术是指那些因为特定目的产生的艺术。可能是为了政治的变革、对社会的某一议题表示意见、表达特定的感情或是态度无动机的目的、陈述个人心理、描述另一个事物、销售产品,或是作为一个交流的工具。 迄今,还没有公认的艺术分类标准。各个艺术理论的派别有不同的分类方式,在时间轴上越靠近现代的艺术分类,就越显得繁复而且具有争议。 一般来说,根据表现手段和方式的不同,艺术可分为 比较新的分法,则根据时空性质将艺术分为: 下列是常见的艺术类别
wiki_zh\AA\wiki_07
7月6日 7月6日是公历年的第187天(闰年的第188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78天。
wiki_zh\AA\wiki_07
雷 雷,古代亦写作「靁」,在气象学中指因为闪电通过而同时释放高能量,将周围的空气急剧膨胀产生冲击而形成的声波,一般会表现为伴随闪电现象发生的隆隆声响。因为声音和光在大气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人们可以通过计算它们之间的时间间隔来确定闪电发生的距离。在空气之中,声速大约为340米/秒,因此闪电发生的地点大约为每间隔3秒一公里(或5秒一英里)。至于有关闪电的详细成因,请参见闪电。 雷击其实就是闪电电击,不过由于电位差很大,通过的电能和电量就比较大,有的建筑物甚至会倒塌,树木可能会被劈断,人畜可能死伤。通过使用避雷针将雷电导向地线,原则上可以避免或减轻雷击造成的损害。 唐代王睿的《炙毂子》记载,汉代有人把瓦做成鱼尾形状,放在屋顶上防止雷电。南朝刘宋时人盛弘之《荆州记》记载过避雷室:“湖阳县樊重母畏雷,为石室避之,悉以石为阶。”1688年,法国人马卡连在《中国新事》书中写道:“……屋顶的四角都被雕饰成龙头的形状,仰着头,张着嘴。在这些怪物的舌头上有一根金属蕊子,这金属蕊子的末端一直通到地里,如果有雷打在房屋上,它就会顺着舌头跑到地里,不会产生任何危险。”1752年7月,美国学者本杰明·富兰克林利用风筝在大雷雨中作了吸取天电试验,证明了闪电是和物体磨擦时所生成的电相同。1753年富兰克林制造了世界上第一个避雷针。 中国古代认为雷击跟天谴有关,比如做了不孝之事,天公震怒,将犯罪嫌疑人电死以示惩戒。而在欧洲和美洲,也曾经有过类似的观点,认为雷电是上帝之火。 商朝国君武乙就是遭雷击而死。 根据泰国传说,夜叉拉玛逊用斧头抢夺媚卡拉的宝珠,斧头劈开天空的声音即是雷声。
wiki_zh\AA\wiki_07
反气旋 反气旋是三维空间上的涡旋,是描述大气运动的概念。是在近地面,气流向外辐散,中心气流下沉的一种天气系统。在近地面,反气旋在北半球作顺时针旋转,在南半球做逆时针旋转。反气旋与高气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虽然指向同一对象,但是高压侧重描述气压水平分布,而反气旋侧重描述气流的运动。 反气旋控制下的天气以晴朗为主。 暖性反气旋、冷性反气旋 夏威夷高压、西伯利亚高压、亚速尔高压、木星大红斑
wiki_zh\AA\wiki_07
水蒸气 水蒸气(也称氛气),是水(HO)的气体形式。当水达到沸点时,水就变成水蒸气。水蒸气在空气中是无色的。在海平面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C或212°F或373.15K。当水在沸点以下时,水也可以缓慢地蒸发成水蒸气。而在极低压环境下(小于0.006大气压),冰会直接升华变水蒸气。水蒸气之密度为 0.59764 千克/立方米(100°C/212°F,101330Pa)。 水蒸气可能会造成温室效应,是一种温室气体。 气态水是大气很小但重要的组成部分。大约有99.99%是在对流层中。冷凝水蒸气到液体或冰的阶段主要由云,雨,雪,雾,和其他沉淀物完成,而所有这些也是最重要的天气要素。 雾和云的形成,通过缩合周围云凝结核。若是在缺乏核的状态,凝结只能发生在更低的温度上。在持续凝结或沉积后,云滴或雪花形成,并促成它们达到了临界质量。 平流层的水蒸气平均停留时间是10天左右。水的补充、降水、蒸发,是海洋,湖泊,河流和植物蒸腾及其他生物和地质过程作用的结果。 测量水蒸气浓度表示为特定的湿度或相对湿度。如果降水立即凝结,那么在整个地球表面,年全球平均水蒸气只会带来约25毫米的降水。然而,年平均降水量约1米,这表明在水在空气中快速周转。水汽在大气层中能形成类似海洋中洋流的水汽通道,并且在一定的时间一个范围内存在固定的水汽输送总量,这意味着一个地方过度降水后,将会使得另一些区域获得不到充沛的降水。 虽然火山排放的气体差距很大,但是,水蒸气始终是最常见的火山气体,通常火山喷发有超过60%的排放量为水蒸气。 由于水分子吸收微波和其他无线电波的信号,通过水时大气中的雷达信号会衰减。此外,大气中的水能否反射和折射信号,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它的状态是气态、液态还是固态。 一般来说,当它们穿过对流层时,雷达信号传送越远将逐渐减弱强度。空气中的一些成分对于某些频率是不透明的,导致不同频率的信号衰减速率不同。无线电波用于广播和其他的通讯传输时也具有相同的效果。 水蒸气比水的其他两个状态对雷达的影响较小。在水滴和冰晶状态下,水被作为棱镜。虽然一个单独的分子无法成为棱镜,然而,在大气中的水蒸气的存在下,就能形成一个巨大的棱镜。 GOES-12卫星图像的对比,显示相对于海洋,云和地球各大洲的大气水汽分布。行星周围的蒸汽,分布不均。 在闪电的产生中水蒸气起到了关键作用。通常,地球大气层上的云是真正的静电发电机。但云有大量的电能的直接决定因素是水蒸气存在于本地系统的数额。 水蒸气的数额将直接影响空气的介电系数。在低湿度的状态,静电放电是快速、容易的。但在高湿度的状态,静电放电的发生次数减少。然而,介电系数和电容一起作用,可以生产出电压兆瓦的闪电。 例如经过云时,它便开始以自己的方式成为一个闪电发生器,在大气中水蒸气充当绝缘体的作用从而降低云的电能。经过了一定的时间之后,如果云层继续生成和存储更多的静电,大气水蒸气将最终导通云存储的电能。以被控地区闪电的形式,将这种能量释放到地面。且每次放电强度直接与大气介电系数、电容、以及云层的发电能力相关。 光彩的彗星尾巴很大程度上来自水蒸气。接近太阳时,彗星上的许多冰升华为一些反射阳光的蒸气。天文学家可以从光的亮度推断出彗星的水含量进而了解彗星距离太阳的距离。明亮的尾巴在寒冷和遥远的彗星上可能是以一氧化碳的形式升华。 科学家研究火星后假设:如果水的运动与行星有关,那么,它作为蒸气时亦然。大多数的水在火星上以冰的形式存在在北极。在火星的夏季,这些冰会升华,使大量的季节性风暴向赤道运送大量水成为可能。 一颗命名为CW Leonis的大质量恒星被发现有大量水蒸气环绕。美国航天局的卫星旨在研究星球云层光谱,从而确定它的化学成分。这非常有希望,“水蒸气往往从彗星轨道表面蒸发”。 在太阳系外行星的飞马座的HD 209458 B,经光谱分析,首次提供了证据,太阳系以外的星球大气中也有水蒸气存在。 常见的实例就是当你从冰箱拿出饮料时,过没多久就会发现瓶身有许多小水珠,这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瓶子而凝结。还有一个常见的就是当你在烧水煮饭时,开火的瞬间也会发现有水气附著在锅身,这是因为开火时,锅子周遭的水蒸气温度瞬间升高,但锅子温度没有上升那么快,导致温度高的水蒸气附著凝结在相对较冷的锅子上,等到锅子温度也上升到一定后,就又蒸发了。 测量介质中的水蒸汽数量可以做直接或远程测量,具有不同程度的准确性。电磁吸收远程方法可以测量的行星大气层。直接方法可以使用电子传感器,或是蘸水的温度计或吸湿性材料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尺寸变化。
wiki_zh\AA\wiki_07
露点 露点()或露点温度()是在固定气压之下,空气中所含的气态水达到饱和而凝结成液态水所需要降至的温度。在这温度时,凝结的水飘浮在空中称为雾、而沾在固体表面上时则称为露,因而得名「露点温度」。 当露点降到冰点以下时,此时从空气中析出的水气并不会结成液态水,而是直接凝固成固态的冰,微细的冰粒沾在其他物体的-{表}-面上型成霜,这时的露点亦会被称为霜点(Frost Point)。 露点与另一个常用湿度指标相对湿度有所关联。相对湿度越高,露点会越接近气温;当相对湿度达到100%时,露点与气温相等。当露点不变时,相对湿度与气温成反比。 因为露点跟气温还有相对湿度都有关,所以自然界的露点一定会持续变化。 透过露点就可以知道出空气中的水气含量,因而露点是一项绝对湿度的指标。而在天气图上,一般都以露点来表示气象站的湿度。 露点亦会被用作计算引擎结冰以及出现雾的可能性,因此,对机师而言露点是一项重要数据。 参考「露点温度图」,该图显示了在不同温度下,海平面空气质量可以容纳的水气质量的最大百分比。当温度上升时,水气的平衡分压亦会随之然上升,从而使蒸发出更多的水气;反之亦然。亦即,空气中的水气增减与其他气体无关。当温度到达露点时,不论其他气体存在与否,露也会开始形成。露点也就是水气分压的单调函数。 在高露点时,一般人都会感到不适。由于高露点时气温一般都会较高、而导致人体出汗;而高露度有时亦伴随著高相对湿度、汗水挥发受阻,从而使人体过热而感到不适。 另一方面,低露点时气温或者相对湿度会较低,任何一项都可令人体有效地散热,因而比较舒适。 在内陆居住的人一般都会在露点到达15℃至20℃时开始感到不适;而当露点越过21℃时更会感到闷热。 有纪录以来最高的露点是35℃,于2003年7月8日下午三时在沙特阿拉伯宰赫兰所录得。当时的气温为42.2℃,使得酷热指数高达77.7℃。 知道相对湿度以及实际气温时,露点可以透过以下公式求得近似值: 当中的formula_2则是: 温度formula_4和露点formula_5单位为摄氏、相对湿度formula_6为百分比,formula_7则代表自然对数。常数formula_8和formula_9分别是: 此公式是基于Magnus-Tetens近似法(Magnus-Tetens Approximation),当中把饱和水汽压视为温度的函数。此方法仅在以下范围时有效: 当知道干球温度、而相对湿度大于50%时,露点可以用下列的公式求得,其误差值仅为±1℃。 或者 以文字表示,即露点与干球温度每相差1℃,相对湿度即下降5%。在这里干球温度formula_4和露点formula_5单位为摄氏、相对湿度formula_6为百分比。 有关此计算法的讨论,可参阅美国气象学会的期刊。
wiki_zh\AA\wiki_07
菲律宾 菲律宾共和国(;),通称菲律宾,是位于东南亚的一个群岛国家。其地理位置处于西太平洋,北隔吕宋海峡与台湾相望,双方群岛最近的距离为99公里,南隔西里伯斯海与印度尼西亚相望,西隔中国南海与越南相望,东边则为菲律宾海。作为一个座落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的热带国家,菲律宾常年饱受地震与台风侵袭,然而其气候环境也造就了丰富的自然资源与生物多样性。菲律宾群岛由7,641个岛屿组成,可分为吕宋岛、-{zh:米沙鄢群岛;zh-tw:维萨亚斯群岛;zh-hk:维萨亚斯群岛;zh-sg:米沙鄢群岛;zh-cn:米沙鄢群岛;}-和-{棉兰老岛|zh:棉兰老岛;zh-tw:民答那峨岛;zh-hk:棉兰老岛;zh-sg:棉兰老岛;}-三大岛群。其国内人口约9,300万,加上约1,100万海外菲律宾人,2015年时总人口破亿(世界第12名),成为东南亚第二个人口破亿的国家。菲律宾群岛上的种族与文化为数众多,史前的尼格利陀人可能是该地区最早的居民,随后南岛民族的迁徙带来了马来文化,随著宗教与贸易的发展,各地分别受到了印度文化、中华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的影响。 1521年麦哲伦探险队航海抵达此地,随后西班牙人于1565年至1571年期间开始陆续占领菲律宾群岛,展开长达300多年的统治。19世纪末期,菲律宾经历了对西班牙革命、美西战争及美菲战争之后,成为美国殖民地,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日本占领,并在战后独立。美国在当地留下了英文的主导地位以及对西方文化的认同。独立至今,菲律宾经历过数次的经济快速成长,然而,政局动荡、贪污问题及社会不安成为了阻碍其发展的一大因素。此外,其国内还有严重的贫富差距。但是,近年来菲律宾的经济有所改善,海外打工移民陆续归国,特别是北部各岛屿、马尼拉的建设达到新兴国家水平,该国并荣获了亚洲四小虎的称号。 数十万年前,在旧石器时代菲律宾已经有早期的人类活动。约一万年前,现代菲律宾居民的祖先才定居菲律宾。在菲律宾当地,考古发掘甚至发现了3世纪的中国瓷器。 据中国史料记载,226年(东吴黄武五年),东吴官员宣化从事朱应、中郎康泰浮海巡抚,也曾到过今天菲律宾境内的臣延、耽兰和杜薄。唐、宋时期,汉人与菲律宾各地有贸易往来。 1380年,伊斯兰传教士阿尔·马卡敦首先把伊斯兰教传入菲律宾的苏禄。1390年,来自苏门答腊的米南加保人在菲律宾建立了苏禄苏丹国。1405年(明永乐三年),郑和下西洋,巡莅菲律宾群岛。郑和奉永乐帝诏书封旅菲侨领许柴佬为吕宋总督,统揽该地区的财、军、文大权二十年之久。1417年(明永乐十五年),苏禄王亲自率使臣到中国拜见明成祖,回程路上病死于山东德州。另外,中国史籍中的提及的麻逸、古麻剌朗等国皆于今日菲律宾国内。 1450年-1520年间有多位阿拉伯人到菲律宾南部各地传教,并建立多个苏丹政权;1450年,阿拉伯商人谢里夫·阿布·巴卡尔(Abu Bakar)从印尼苏门答腊到菲律宾南部苏禄群岛的霍洛岛与沿海地区宣传穆斯林教义,后自称阿布·巴卡尔苏丹并建立伊斯兰政权:环苏禄海伊斯兰苏丹王国;1475年,阿拉伯人谢里夫·卡本苏旺(Kabungsuwan)从马来西亚柔佛到菲律宾南部民答那峨岛的哥打巴托市传教,宣达穆斯林教义到民答那峨岛内陆地区并建立苏丹政权。穆斯林到菲律宾南部宣传教义也为原本部落带来穆斯林的文化与法律制度,菲律宾南部的部分部落酋长称谓也改称苏丹。 1521年,麦哲伦率领西班牙探险队于地理大发现首次环球航海时抵达此地,麦哲伦亦是在此地被土著砍死。1542年,西班牙人以王子菲力普之名,将此群岛命名为「」,成为「菲律宾」名称的由来。 1565年,宿雾岛被西班牙人所占领。1571年,西班牙人侵占吕宋岛,建马尼拉城。1594年,西班牙人公告马尼拉成为菲律宾群岛的首都。此即西班牙统治菲律宾的开始。 1896年8月,安德烈·滂尼发秀领导的卡的普兰(Katipunan)在马尼拉近郊的马林塔瓦克山(即巴林塔瓦克山)发动起义,各地响应,进攻西班牙殖民军。次年阵营内部发生分裂,埃米利奥·阿奎纳多(Emilio Aguinaldo)篡夺领导权,杀害滂尼发秀,并与西班牙殖民者妥协。但起义者坚持斗争,后起义者几乎占领全国。埃米利奥·阿奎纳多于5月17日乘美舰麦克科洛济(Mc culloch)号返菲活动。1898年6月12日菲律宾宣告脱离西班牙独立,建立第一共和。 1898年(菲律宾宣告独立的同一年),爆发美西战争,12月10日,西班牙被美国打败,签署「巴黎和约」。美国政府给西班牙2,000万美元购买菲律宾主权,开始,菲律宾成为美国的殖民地,以及美国在亚太补给的军事基地。 1916年8月29日美国国会通过,该法案成为菲律宾1934年立法以前的宪法基础,1916年10月3日菲律宾举行选举,建立了。1919年2月23日菲律宾独立代表团赴美国华盛顿首府游说请愿、另赴国会备忘录表明菲律宾已经做好独立准备。1920年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在美国国会进行告别演说,呼吁国会通过菲律宾独立法案但未获得美国国会同意。 1934年3月曼努埃尔·奎松组团赴美国国会进行游说,美国国会通过规范菲律宾独立需要进行的程序,1934年3月24日美国总统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签署成为正式法律,1934年5月1日菲律宾参议院通过。1934年7月10日菲律宾选举出制宪会议代表。1934年7月30日菲律宾制宪会议起草菲律宾宪法。1935年2月8日,菲律宾制宪会议通过宪法草案。 1935年3月23日,美国总统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签署菲律宾宪法草案。1935年5月14日菲律宾举行公民投票通过宪法草案。1935年9月17日菲律宾举行正副总统大选,曼努埃尔·奎松当选菲律宾国协首任总统。1935年11月15日菲律宾国协正式建立。 1941年12月7日,日本攻击美国珍珠港,1941年12月8日日本攻击菲律宾国协,1942年1月3日日本占领马尼拉颁布戒严法,实施军事管理。 1942年-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占领菲律宾,1943年6月日本要求菲律宾召开新的制宪会议,研拟殖民政府的新宪法草案。 1943年10月建立菲律宾第二共和国(傀儡政权),日文汉字译为「比律宾」。 1946年7月4日,菲律宾共和国(第三共和)完全独立惟美国仍在菲律宾保留军事基地。1965年,费迪南德·马科斯当选总统。1969年马可仕在被指选举舞弊下成功连任,1970年1~3月发生首季风暴学生运动,1972年取消总统任期限制,宣布戒严开始独裁统治。1981年马可仕结束戒严,但仍然维持独裁统治。1986年2月25日,柯拉蓉·艾奎诺宣布竞选胜利后,费迪南德·马可仕遭人民力量革命推翻,流亡美国夏威夷,直至1989年病逝。科拉松上台后,虽然仍历经多次军事政变,加上马可仕下台后濒临崩溃的经济,但最终仍完成任期,1992年6月30日卸任,由菲德尔·瓦尔德斯·拉莫斯将军接任。菲律宾首次和平转移政权,实现政党轮替。1998年5月,约瑟夫·艾斯特拉达当选总统。2001年1月20日,约瑟夫·艾斯特拉达因受贿丑闻,而于第二次人民力量革命中被迫下台,副总统阿罗约夫人继任。2004年,阿罗约夫人当选总统,成功连任。2006年菲律宾政变,五千多人示威要求总统阿罗约夫人下台,总统阿罗约夫人其后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2010年5月10日,柯拉蓉之子诺诺·艾奎诺击败约瑟夫·埃斯特拉达,成功当选总统。6月30日,艾奎诺正式就任总统,任期六年。 2016年达沃市市长罗德里戈·杜特尔特以大比数胜出总统选举,成为菲律宾第一位来自-{zh:棉兰老岛;zh-tw:民答那峨岛;zh-hk:棉兰老岛;zh-sg:棉兰老岛;}-的总统。另外代表自由党竞选的莱妮·罗布雷多胜出成为副总统。 菲律宾由7,107个岛屿组成,面积约30万平方公里,海岸线总长36,289公里,居世界第五位,菲律宾各岛多丘陵,仅吕宋岛中部有较大平原。全国有200多座火山,其中活火山21座。-{棉兰老岛|zh:棉兰老岛;zh-tw:民答那峨岛;zh-hk:棉兰老岛;zh-sg:棉兰老岛;}-的阿波火山是菲律宾的最高峰,海拔2954米;吕宋岛的马荣火山是菲律宾最大的活火山,贝湖是全国最大湖泊。地震频繁。 菲律宾海岸线长18533公里,多天然良港,森林占地40%以上,矿藏有金、银、铬、铜、锰、铁等。 菲律宾北部属海洋性热带季风气候,南部属热带雨林气候,全国各地普遍炎热、潮湿,全年可分为三个季节,分别为3月至5月炎热干燥的热季(tag-init或tag-araw),6月至11月的雨季(tag-ulan)及12月至隔年2月的凉季(tag-lamig)。5月至10月间的西南季风称之为Habagat,11月至4月干燥的东北季风则被称为Amihan。气温通常介于21℃至32℃间,但随著不同季节而有些许差异,1月最凉爽,5月为最热的月份。 海平面温度约为27℃,热季与凉季温差仅为3℃,各月平均温差则为3℃ - 12℃。全国平均温度最高为33.2 - 39.9℃,最低为16.7 - 20.9℃,最高及最低气温的分布在全国无明显差别。海拔高的地区则温度略低,如海拔约1450米的碧瑶,平均温度比马尼拉低7.5℃ - 9.3℃左右。而菲律宾一些邻近台湾的地区,以巴丹群岛为例:每逢冬季,如果中国大陆有较强的冷锋南下,一般也会掠过,令巴丹群岛甚至吕宋岛佬沃,气温会降至摄氏20度以下。年降水量2500毫米左右。夏秋季多雨、多台风。 菲律宾是东南亚国家联盟主要成员国,也是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21个成员国之一;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建立之时,菲律宾也是其中参与国家。 菲律宾实行三权分立的总统制。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兼武装部队总司令,任期六年,但不能连任。由于总统选举和副总统选举是分别选出,因此会出现总统和副总统属不同政党。当总统无法履行职务时,副总统将会代行职务,当总统去世或辞职,而无法完成任期,副总统将会继任总统。未能完成任期的总统如果担任的年期没有超过一半,可在下一个任期再次竞选。 菲律宾实行两院制,其中参议院24人,众议院287人,其中229人分区直选,58人按政党得票比例分配。参议员任期六年,众议院任期三年。参议院每三年改选一半议席。 菲律宾不实行征兵制,军人全部是雇佣兵(志愿兵)。现役军人12万,预备役军人13万。1999年军费高达14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2 %。菲律宾军队由陆海空三军所组成。菲律宾海军拥有114艘舰艇,但大部份舰艇是一些小型近海巡逻艇。 菲律宾的战机目前为止只有几架,大部分为外国军援赠送。 2018年8月9日,菲律宾成功试射购买自以色列的舰艇用「增程型长钉飞弹」(Spike-ER)飞弹系统,这将使用在海军于菲律宾沿海打击恐怖份子与执行法律上。 菲律宾分为吕宋岛、-{zh:米沙鄢群岛;zh-tw:维萨亚斯群岛;zh-hk:维萨亚斯群岛;zh-sg:米沙鄢群岛;zh-cn:米沙鄢群岛;}-和-{棉兰老岛|zh:棉兰老岛;zh-tw:民答那峨岛;zh-hk:棉兰老岛;zh-sg:棉兰老岛;}-三个岛组,划分为17个大区(包括国家首都区、科迪勒拉行政区和棉兰老穆斯林自治区在内),下设76个省,最大岛为吕宋岛,首都为马尼拉。 据菲律宾人口委员会的测算,2014年7月27日零时6分10秒,菲律宾人口达到1亿,主要以讲南岛语系语言的民族所构成(95.5%),包括他加禄人、伊洛戈人、邦班牙人、比萨亚人、比科尔人、伊巴丹族、华人、印度人、阿拉伯人、与西班牙裔,摩洛人等。 根据2000年普查,菲律宾的族群组成为:他加禄人:28.1%, 宿雾人:13.1%, 伊洛戈人:9%, 米沙鄢人:7.6%, 西乐给侬人:7.5%, 比科尔人:6%, 瓦雷人:3.4%, 其他:25.3%。 菲律宾华人,几乎遍布全菲各地。据统计,目前在菲律宾人口的华人约有百万,其中先祖来自福建闽南者(泉州、漳州、厦门)十之八九,当中又以泉州为最。 根据人类学家所作的这项研究,遍处东南亚地区的华人,与当地族群通婚最多者,首推泰国,其次为菲律宾,在菲律宾民族中,华人血统约占20%;过去由于汉学教育不发达,大部份具华人血统的,鲜有机会接受华文教育,也由于信奉天主教,结果同化成纯粹的菲律宾人。其中只有四分之一含有中国血统的,因为接受华语教育而未彻底同化。 如果依照气质和文化的观点来说,目前凡是自认为华人、身处华人社会、保持华人传统生活习俗、加入华人社团、在家里和华人社群场所说华语或汉语方言、有意让子女接受华文教育、以华人为子女选择婚配主要对象、保有其成为华人的条件和倾向的华人,在菲律宾大约有六十万至八十万人;其中聚居在马尼拉大都会(Metro Manila)者,约占百分之六十,散居在各地的,约占百分之四十。如果加上跟这许多所认定华人标准比较接近,或是有间接关系含有中国血统者,放宽认定的标准,目前菲律宾华人的总数,当于百万以上。 在所有菲律宾华人之中,不论其已否菲化,百分之八、九十以上属闽南裔;其余约百分之十,以广东籍为多,其它省籍为数无几。闽南语(当地称福建话)是菲华社区的通行语。 福建籍华人中,以原属泉州府的三邑(晋江县、惠安县、南安县)等县最多,大部份居住在吕宋岛,尤其是大马尼拉地区,所经营的工商业和文教事业,也以在大马尼拉地区的最为发达。 原属泉州府同安县(今厦门市和金门县)、漳州府龙溪、海澄(今合并为龙海市)等,大多数在中部维萨亚斯地区的宿雾等地,和民答那峨岛各处。 台湾人因对菲律宾有投资事业,投资人眷属及应聘前来之经营管理或制造技术人员,早年来菲人数不少,但近年来已逐渐减少,陆续被中国大陆与越南等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产业所取代。 菲律宾语、英语 此外,华人中仍有一部份信奉着佛教;土著民族信仰著原始宗教。 菲国在历史上一直没有特有而一致的「菲律宾文化」。主要原因之一乃由于菲律宾是个「七千岛国」,各地有太多不同的语言,彼此不一定能充分交流,文化发展和特色都非常局部性;现有80余种语言在境内使用。自古以来有许多移民迁居于菲律宾,各种东西方文化在此交汇,包括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西班牙、荷兰、中国、墨西哥和美国。 菲律宾很早就有了丰富的口头文学,包括戏剧、史诗、抒情诗、神话、谜语、谚语等多种样式。如古代伊富高人的叙事诗《阿丽古容》、《邦都地区的狩猎歌》、《孤儿之歌》,民答那峨岛玛拉瑙人的史诗《达兰岗》等。16世纪西班牙殖民者入侵后,禁毁菲律宾民族文学,早期的书面文学几乎凋零殆尽。弗兰西斯科·巴尔塔萨尔是近代菲律宾文学的开路人,他的《弗罗兰第和罗拉》(1838)批判殖民统治,歌颂爱情与自由。爱国者黎刹创作了控诉小说《不许犯我》(另译《社会毒瘤》,1887)和《起义者》(1891),揭露神权统治的虚伪,对独立运动深有影响。 菲律宾在二战后的1950年代至1970年代之间,与日本、缅甸同属亚洲最富国之一。2006年,菲律宾被世界银行依购买力平价列为第36大经济体。目前,菲律宾经济规模居世界第39位,2015年时的国内生产总值(国际汇率)为2,924.51亿美元,是新兴工业国家及世界的新兴市场之一。首都马尼拉为国际第24大购买力城市。菲律宾的法定货币为菲律宾披索(₱ or PHP)。 菲律宾的产经结构以农业及工业为主,尤其著重于食品加工、纺织成衣以及电子、汽车组件等轻工业。大部分的工业集中于马尼拉大都会的市郊。此外,宿雾大都会近来也成为吸引外国及本地投资的另一个地点。菲律宾的矿业有很大的潜力,拥有大量储备的铬铁矿、镍及铜。近来在巴拉望外岛发现的天然气,也是菲律宾丰富的地热、水力及煤炭等能源储备的一部分。 菲律宾主要出口品包括半导体、电子产品、运输设备、成衣、铜制品、石油制品、椰子油及水果。主要贸易伙伴为美国、日本、中国、新加坡、南韩、荷兰、香港、德国、中华民国及泰国。菲律宾人均所得大约为1455美元(2007年),为发展中国家,且贫富差距很大。贪污问题根深柢固,亦冠绝全东南亚,经济因而滑落,贫穷随之而来,全国三分一人口处于贫穷线下,每日生活费不足一美元。 自从2010年艾奎诺就任总统后,政治全面改革,经济逐步改善、外资投资大量注入,2014年经济成长率高达6.1%,且人口红利极高,平均人口年龄仅23岁,更拥有超过3,000万的中产阶级人数,获专家誉为还有35年蓬勃发展光景之国家。 且菲律宾目前总人口数已破一亿,每年约有1,100万的海外劳工将从世界各地打拼所得资产带回菲国,金额高达250亿美元,造就菲律宾当地经济蓬勃发展,薪资收入高于平均中产阶级水平的人数也逐年增加,并且把所有国债完全还清,并有额外收入。 这使当地房产市场的消费族群不仅有外来的长驻者及投资者,同时内需买盘强力支撑,国内买家占消费者总比的五成,根据全球房地产指南(Global Property Guide)指出,2014年第一季菲律宾房地产的涨幅度惊人,排名世界第五。 菲律宾的运输基本设施相对不发达。这是由于菲律宾的多山岭地势及零散的岛屿所导致,又由于多届政府对于菲律宾运输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不足。在2013年,菲律宾基础设施投资相当于该国3%的GDP,比邻近国家低。菲律宾总共有213,151公里的道路,但只有25.56%是铺有混凝土。 阿基诺三世政府提出多个项目去改善国家的基础设施和运输系统。现时菲律宾的主要城市及城镇广泛使用巴士、吉普车、的士及机动三轮车。2007年,菲律宾有553万已注册机动车辆,平均年增长为4.55%。 现时菲律宾85个国立机场管理及安全规管由菲律宾民航局负责。尼诺伊·阿基诺国际机场及克拉克国际机场服务大马尼拉地区。亚洲最古老的商业航空公司菲律宾航空,及当地知名的廉价航空宿雾太平洋航空,是菲律宾主要的航空公司,提供国内及国际航空服务。 各岛之间的交通以航空、航海为主,故菲国航空业相当发达。国际线方面,尼诺伊·阿基诺国际机场是主要的机场菲律宾航空公司是主要的航空公司,往返于马尼拉及亚洲各国首都之间。宿雾太平洋航空为第二大航空公司,以低价促销的方式吸引顾客。 在国内线则有菲鹰航空(菲律宾航空公司的子公司)、亚航飞龙航空和。 华人在菲律宾百年来的经济发展史上,一直扮演著先锋的角色,尤其是引进国外的技术、资本与生产设备,开创初期的农耕与手工业。近年来台湾、香港及东南亚华商制造业之发展,并累积资金来菲投资发展,对提升菲国产业层次,成功的协助产品推向国际市场,再度扮演经济先锋的角色。而当地华商企业长才,多能顺应潮流,掌握经济脉动,发展制造业、房地产、金融业,以及透过证券市场操作、收购企业、结成大集团,扩大对菲经济的影响力与贡献。据香港《资本家》杂志1992年9月份指出,菲律宾股票公开上市的工商控股公司45家,华商为大股东的约有20家。此外,华商即使不透过控股公司组织,亦多进行综合性投资,关系企业涵盖面极广。据统计全菲500家最大公司中,华商约占1/3,并在纺织及成衣、漂染、钢铁、五金、制糖、塑料、木材加工、建筑材料、百货及金融等行业占优势。现时菲律宾首富为菲律宾华人施至成,2013年美国福布斯全球华人富豪榜第六位,财产达132亿美元。 旅游业是菲律宾的重要产业之一。国内有大量自然风光,加上曾受殖民统治,兴建大量建筑,故旅游资源丰富 渔业是菲律宾重要的产业。2013年,菲律宾渔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16.27%。菲律宾与台湾因专属经济海域与重叠问题,曾发生多次渔业纠纷。2013年,菲律宾海岸防卫队曾射杀台湾渔民。 由于国内经济环境差劣,贪污情况严重,菲律宾女性出外到邻国谋生者众,她们大多以家庭佣工为最主要职业,当性工作者次之。是以菲律宾曾被戏称为「佣人之国」,部份菲律宾人感到不满并上街示威,撰文的香港作家陶杰亦因此被当局禁止入境。于美军基地附近酒吧打工的菲律宾女郎,随退役美军嫁到海外的,亦为数不少。 菲律宾治安长年欠佳,在马尼拉人质事件发生后处理不当,影响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另外因政府贪污腐败,枪械管制宽松,加上失业和贫穷等社会问题严重,时常发生针对富人的绑架案,被戏称为「绑架之都」。 菲律宾南部民答那峨岛屿附近有:
wiki_zh\AA\wiki_07
萨达姆·侯赛因 萨达姆·侯赛因·阿卜杜勒-迈吉德·提克里蒂(阿拉伯语:,),简称萨达姆·侯赛因(阿拉伯语:;西方媒体多转写作"Saddam Hussein")或萨达姆,伊拉克前政治人物、独裁者,从1979年至2003年任伊拉克总统、伊拉克总理、阿拉伯社会主义复兴党总书记、伊拉克革命指挥委员会主席与最高军事将领等职。 2003年伊拉克战争中,萨达姆的复兴党政权被美国推翻,其本人也在逃亡半年后被美军掳获。经伊拉克法庭审判,于2006年11月5日被判处绞刑,并于12月30日执行,终年69岁。 萨达姆·侯赛因生于伊拉克萨拉赫丁省提克里特市外的奥贾村,其母苏布哈·塔里发哈·穆斯来特()为他取名「萨达姆」,在阿拉伯文中解作「起来抗争的人」。他出生六个月前,其父侯赛因·阿卜杜勒-迈马吉德失踪,有自然死亡和被土匪杀害的两种说法。同时他的13岁兄长亦因癌症逝世,令母亲患上抑郁症。萨达姆早年寄养在叔父的家中,住至3岁。 不久后,萨达姆母亲再婚,继父是提克里特一位名为易卜拉欣·哈桑()的学校守门人,继父对他极其严厉,并有虐儿的情况。10岁那年,他逃家跑到巴格达投靠其舅舅海拉拉·图尔法()。这位舅舅是虔诚的逊尼派教徒,其女儿后来亦嫁给萨达姆(阿拉伯人的婚姻习惯),终其一生,他新投靠的这批家族,成为萨达姆政治生涯的忠实支持者。他曾说,舅舅是武装民族主义者,从舅舅身上学到不少知识。萨达姆本身正是在这位舅舅安排下,就读巴格达的民族主义学校。 1956年10月加入反对亲英统治者的起义;1956年加入阿拉伯复兴社会党。此后几年中他在党内职务迅速提升,并长期担任地区领导机构的副书记职务。 1958年,参加了反对原伊拉克国王的政变(失败)。 1959年10月参加刺杀总理卡桑行动,被伊拉克政府判处死刑,而他本人则经叙利亚逃到埃及开罗。 1960年开始就读于开罗大学法学系学习法学。 1960年在埃及开罗大学修读法学时,他开始与美国中央情报局接触。当时美国担心伊拉克政府与共产党关系日益密切,于是向复兴党及其他反政府势力提供援助。 1963年2月8日,在阿拉伯社会主义复兴党发动军事政变夺权后回到伊拉克巴格达,萨达姆开始掌管党内势力;但同年11月,当时总统阿里夫大举缉捕复兴党人;他在1964年被捕。但在狱中他被选为复兴党副总书记,并在1967年越狱;此时的萨达姆已经是复兴党的第二号领导人物,权力仅次于阿卜杜拉赫曼·阿里夫。 1968年7月,回到伊拉克协助发动政变,推翻阿里夫总统,使复兴党再次掌权;1969年,成为革命指挥部的副书记以及宣传部长和安全部长。1972年6月1日起,他开始将外国的石油公司国家化,并将石油收入用来建造军队;虽然他没有军事经验,但他要求晋升为军队将军。 1975年3月,与伊朗国王签订协议,伊朗停止支持伊拉克境内的库尔德人叛乱。 1979年6月,萨达姆借自己女儿的生日会,把总统贝克尔和伊拉克的内阁成员都邀请到家里赴宴,接着萨达姆就在自己家里不动声色的发动了政变,以武力威胁原总统贝克尔下台。7月16日,萨达姆就任伊拉克总统兼任总理,成为伊拉克的最高领导人,贝克尔则改任伊拉克革命指挥委员会主席;复兴党原领导人物阿卜杜拉赫曼·阿里夫亦在该年淡出政治,萨达姆就任地区领导机构书记。刚一上台,萨达姆就导演一场恐怖的政治清洗。他召集复兴党高级干部开会,指出安全机构破获一起由叙利亚支持的政变计划,一些间谍就坐在台下。随后那些“间谍”被一一点名,安全人员马上将他们带走。这时突然有人站起来大声称赞萨达姆,接着又有更多人加入称赞萨达姆。转眼间一场政治清洗成了赞颂大会。几天后,萨达姆带着许多高级干部来到监狱,由萨达姆带头命令各级官员亲手开枪击毙那些“叛徒”,这样既清洗了反对派又把其他人转化成和自己一样的刽子手。 萨达姆执政时,大力发展石油经济,但萨达姆发展经济基本架构于出口石油和天然气上,伊拉克始终没有建立起制造业体系。伊拉克未成为现代国家前,原为奥斯曼帝国的三个省,内地种族、宗教及经济差异极其分离:什叶派与逊尼派的交恶,阿拉伯人与库尔德人的积怨、部族首领与城市新兴商人阶级的斗争,一直困扰伊拉克国境。萨达姆上任后,曾大力发展经济及福利,以争取民众支持;同时亦改革党内权力架构,避免政变再次发生;对外发动战争,以凝聚民众意识。但其频繁的军事行动和最后的军事失败,最终导致伊拉克更趋分裂。 萨达姆执政后,一直试图扮演阿拉伯的领袖。当时伊朗正爆发伊斯兰革命,1980年9月22日在两伊边境发生一系列冲突事件之后,萨达姆·侯赛因发动了持续八年之久的两伊战争。 根据伊拉克给联合国的报告,萨达姆从美国、德国、英国、法国、瑞士和中国等国的公司获得制造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技术和材料,并从加拿大技术人员支持下开发巨型火炮。1988年3月16日,伊拉克军队对库尔德城镇哈拉卜沙发动化学武器袭击,在一天之内造成超过5000名库尔德人死亡,1万多人受伤。 另据斯蒂文·佩尔蒂埃在《纽约时报》撰文指出,中央情报局对从现场搜集到的有毒物质样品进行检验认定:造成库尔德人大量死亡是伊朗的氰化物基毒气。 据称这是二战后化学武器最大规模的一次使用,也是历史上动用化学武器对付平民的最大一次军事行动。 1988年8月20日,两伊正式停火,战争结束,伊拉克对库尔德人的镇压仍继续,同时萨达姆亦派人研究长程导弹、发展生化武器。 长达八年的两伊战争,令伊拉克经济受到重大打击,对石油出口的倚赖变得更为重要。1990年8月2日,伊拉克指责科威特蓄意推低油价,对外宣布「科威特为伊拉克的一个省」,并挥军进攻。 联合国安理会开始对伊拉克实施经济制裁。从此伊拉克在国际上被孤立。1991年1月17日,美国领导的多国部队发动海湾战争,开始对伊拉克和被占领的科威特进行代号为“沙漠风暴行动”的大规模空袭。空袭在2月28日结束,伊拉克部队在萨达姆领导下决定退出入侵科威特。 这场战役令全球多国对伊拉克制裁,其权力亦开始出现变化。尽管他在1995年10月15日总统选举中仍以超过99%的得票率当选,但他两名女婿一度逃亡至约旦,之后在保证会获宽恕的情况下返国,但两人于返国三日后最终被杀。 伊拉克战争是一场有争议的入侵战争,它没有得到联合国安理会的授权。美国政府宣称有49个国家支援该军事行动。但真正参战的国家只有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波兰四国,丹麦政府宣布对伊拉克宣战,并派遣了两艘军舰支援美军。日本等多个国家提供后勤支援。 这场战争遭到俄罗斯、法国、德国、中华人民共和国、阿拉伯联盟、不结盟运动等多个国家政府和国际组织的批评与谴责。奥地利等多个国家宣称,对伊拉克的军事行动由于没有得到联合国安理会的授权,已经违反了国际法。埃及籍的联合国前秘书长布特罗斯·加利谴责该军事行动,认为违反了联合国宪章。奥地利、瑞士和伊朗禁止联军战机飞越其领空,土耳其禁止美军通过其领土向伊拉克北部发动进攻,沙特阿拉伯禁止美军导弹通过其领空袭击伊拉克。 战争开始阶段。美英联军从2003年3月20日(伊拉克时间凌晨5点半)起向伊拉克发动 代号为“斩首行动”和“震慑”行动的大规模空袭和地面攻势。布什在战争打响后向全国发表电视讲话,宣布推翻萨达姆政权的战争开始,强调战争将“速战速决”。在这一阶段,美英联军先后向巴格达、巴士拉、纳杰夫、摩苏尔、基尔库克、乌姆盖斯尔等十余座城市和港口投掷了各类精确制导炸弹2000多枚,其中战斧巡航导弹500枚。与此同时,萨达姆也向全国发表讲话,号召伊人民抗击美国侵略,击败美英联军。 战争僵持阶段。由于供给线太长和伊拉克方面的抵抗,美英联军“速战速决”的目标未能实现,地面进攻曾一度受阻。伊军在伊中部的卡尔巴拉、希拉、欣迪耶等地与美英联军展开激战。与此同时,每天都有数百名伊拉克人从约旦等国家返回伊拉克,加入与美英联军作战的行列。 2003年7月22日,萨达姆·侯赛因的两个儿子乌代和库赛,和长孙穆斯塔法被美军击毙;12月13日伊拉克时间晚上八时,他在家乡提克里特被捕。经过一次快速DNA测试,确定是萨达姆·侯赛因本人。2006年12月30日被伊拉克当局处绞刑,行刑当天是伊斯兰最神圣节日宰牲节的第一天,此一举动引起伊斯兰教徒不满。12月31日,萨达姆的遗体在出生地奥贾村埋葬。 2004年6月30日,美军向伊拉克临时政府移交了萨达姆·侯赛因和前政权的11名高官的司法羁押权(包括司法管辖权),但仍由美军负责看守,并宣布,萨达姆·侯赛因不再是战俘的身份,同一天伊拉克临时政府司法部门正式宣布逮捕萨达姆·侯赛因。 7月1日,伊临时政府特别法庭(the Iraqi Special Tribunal,伊拉克管理委员会根据《伊拉克特别法庭规约》而成立的一个司法机构,其合法性已由生效的伊拉克临时宪法进行确认)上进行了萨达姆的第一次聆讯(听证),法官对其宣读了控告书,萨达姆·侯赛因拒绝承认有罪并拒绝在法庭文件上签字。萨达姆·侯赛因的辩护律师并未出席第一次聆讯,萨达姆·侯赛因的第一任妻子随后雇用了一个国际律师团为萨达姆辩护。随后法庭的现场录像向公众公布,这是萨达姆·侯赛因自被捕以来,第一次出现在公众面前。 伊拉克特别法庭指控萨达姆的罪行包括: 2005年7月16日,伊拉克特别法庭主审法官拉伊德·朱希宣布即将审判萨达姆,并表示针对萨达姆·侯赛因的第一项正式指控是,萨达姆·侯赛因涉嫌在1982年针对他的一次未遂暗杀事件后杀害了位于巴格达以北60多公里处的杜贾尔村的143名什叶派穆斯林居民。7月28日,特别法庭就该项指控举行了预审听证会。萨达姆·侯赛因在两家约旦报纸8月21日刊出的一封信中指出,他会为了阿拉伯大业牺牲自己。他在透过国际红十字会转交一名约旦友人的这封信中说:「我的灵魂和我的存在将为我们弥足珍贵的巴勒斯坦和我们挚爱、坚忍而受苦受难的伊拉克牺牲。」8月23日,萨达姆·侯赛因证实除了一位伊拉克律师杜莱米之外他已解雇了整个国际律师辩护团。伊拉克过渡政府发言人库贝于9月4日证实对萨达姆·侯赛因就杜贾尔村屠杀什叶派居民一案的第一次审判将从10月19日开始,而10月15日将就新宪法举行全民公决。与萨达姆·侯赛因一起受审的还有七名前政权高官。9月6日,来自伊拉克临时政府的消息称,审讯萨达姆·侯赛因获得重要证据,并且萨达姆·侯赛因已经在证词上签字,包括像“亲自下达处决令”发动1987年至1988年的安法尔战役这样的口供,但萨达姆·侯赛因坚称自己的行为在他的统治期间合法。10月18日,英国《泰晤士报》报道,参加审判伊拉克前领导人萨达姆·侯赛因一案的有关法官近几个月在英国接受了秘密培训。 审判于10月19日当地时间午后不久正式开始。法庭是前复兴社会党全国指挥部内的一个房间。伊拉克特别法庭以反人类罪正式对萨达姆进行审判。萨达姆拒绝说明身份,并拒绝承认有罪。萨达姆反问法庭的合法性:「你们是谁?这个法庭想怎样?」「我仍保有身为伊拉克总统的宪法权利,我不承认授权你们的组织……以不公正为基础的就是不正当……我不会回答这个所谓的法庭及其所有相关人士的问题。」法庭宣布对前总统萨达姆的审判已经结束,将休庭至11月28日再次开始。伊拉克特别法庭审判长阿明表示,推迟对伊前总统萨达姆审判的主要原因是许多证人由于过于害怕不愿出庭作证。伊拉克警方10月20日称,一名萨达姆及7名前政权高官辩护律师团成员萨阿敦·萨吉尔·贾纳比在巴格达办公室中被武装人员绑架。伊拉克律师协会一名官员10月21日说,遭绑架的萨达姆案辩护律师贾纳比已被杀害,警方已经找到了他的尸体。英国《星期日快报》10月23日报道,负责审讯萨达姆的5名法官和主要检举律师目前已与美英政府达成一项“台下交易”:一旦审萨工作完成,他们与其家人将被获准移民美英两国重新开始“新生”。11月8日,又一名辩护律师团的律师在巴格达乘坐的汽车里被枪手开枪打死。同车的另一名律师中弹受伤。死亡的律师名叫祖拜迪,他负责替前副总统拉马丹辩护。 11月28日,法庭在巴格达重新开庭,萨达姆向法官发难,谴责法庭对他的“非人待遇”。 12月5日,辩护律师杜莱米对审判萨达姆的特别法庭的合法性提出质疑,但首席法官坚持继续进行审判程序。辩护律师们走出法庭表示抗议,审判不得不再次休庭。 一个多小时以后,律师们重新返回法庭,审判恢复。第一位证人艾哈迈德·哈桑·默罕默德也在法庭上露面,他描述了杜杰勒大屠杀的情况。 12月6日,一位女证人在幕后作证,出于安全考虑,她的声音经过处理。后来因技术原因,法庭下令暂时休庭。 这时,萨达姆大喊「我再不到这个没有公正的法庭来啦,你们都给我见鬼去吧」。12月7日,由于萨达姆拒绝出庭接受审判,审讯曾经中断几个小时。后来,法庭在萨达姆缺席的情况之下继续进行审判。 美国白宫发言人严词否认萨达姆的这一说法。 负责审讯的雷德法官表示,萨达姆声称曾被虐待的指称没有证据。 2006年1月15日,伊拉克高等法庭发表声明,证实主审法官阿明由于「个人原因」提出辞呈。 1月23日,审讯萨达姆的特别法庭发言人表示,法庭决定任命拉乌夫·阿卜杜勒-拉赫曼为主审法官。 1月29日,萨达姆案复审后不久,萨达姆辩护团、萨达姆本人以及其他几名被告便离庭抗议特别法庭的程序问题。 2月1日,伊拉克高等法庭对萨达姆的审判再次开始,但萨达姆本人及其聘请的辩护律师团没有出席庭审。2月13日,萨达姆出庭再受审,高呼打倒布什口号。 2月14日,萨达姆在法庭上宣称,为抗议主审法官以及其上司开展的“不公正审判”,自己同其他三名被告开始绝食。 2月27日,萨达姆的首席辩护律师杜拉米透露,由于健康原因,萨达姆已于一周前停止了坚持11天的绝食斗争。 3月1日,萨达姆在法庭上承认,杜贾尔村事件后,他亲自下令对村民进行报复。 3月15日,萨达姆首次出庭直接作证,他称对自己的审判是一场“闹剧”。 4月5日,萨达姆出庭受审时猛烈抨击伊拉克内政部杀害了数千名伊拉克人,并要求由国际机构对检察官出示的有关文件上他的签名进行鉴定。 4月17日,萨达姆及7名同案被告再次出庭受审。法官宣读了一份刑事专家的报告,称当初与杜贾尔村村民被判死刑的有关文件上的萨达姆签名是真实的。 萨达姆的辩护律师说,这些鉴定专家是内政部成员,“由于他们和内政部的关系,他们无法做到独立”。他要求法庭指定其他专家重新对签名进行鉴定。 5月31日,萨达姆的辩护律师庭审中指控控方证人海德里作伪证,要求法庭对所有控方证人证词的可靠性进行调查。 6月21日,萨达姆的主要辩护律师之一哈米斯·奥贝迪遭武装分子绑架后被杀害。 萨达姆和其他7名被告开始绝食,以抗议奥贝迪被枪杀。 6月23日,驻伊美军说,萨达姆已经结束绝食活动。 7月11日,萨达姆和他的律师再次拒绝出席庭审,以此对奥贝迪遇害表示抗议。 7月23日,萨达姆因绝食多日被送入医院治疗。7月26日,萨达姆出现在庭审现场,他称自己是被强行带到法庭的。他还表示,如果真的被判死刑,希望被行刑队枪决,而不是绞死。 11月5日,伊拉克高等法庭宣布对杜贾尔村案的判决结果,萨达姆被判绞刑,罪名是谋杀和反人类罪。 萨达姆表示愿意为伊拉克牺牲成为烈士,他呼吁伊拉克人民团结起来,共同反抗美国侵略者。 12月26日,伊拉克上诉法庭维持下级法院判决,宣布海珊的审判程序已经完成,不得再提起上诉。 12月27日,萨达姆手下的阿拉伯复兴社会党发表声明警告,如果萨达姆被处以绞刑,复兴社会党将报复美国。声明称美国应为萨达姆绞刑负责,因为决策者是美国,而不是伊拉克「傀儡」政府。 杜贾尔村案判决结果如下: 2006年8月21日,伊拉克高等法庭开庭审理萨达姆和其他6名前政权高官涉嫌镇压库尔德人一案。 9月13日,首席检察官法鲁恩指责主审法官阿米里允许萨达姆发表与此案无关的政治性言论是在偏袒被告,并要求他辞职。 9月14日,主审法官阿米里在庭审过程中说,他相信萨达姆不是一名独裁者。 9月19日,伊拉克政府撤换了主审法官阿米里为穆罕默德·乌拉比,声称他已经失去了作为法官的“公正性”。9月20日,萨达姆的辩护律师团抗议撤换主审法官,并集体退出庭审。 10月30日,萨达姆的辩护律师杜莱米递交了一份结束联合抵制审判的条件书。条件书共提出12项要求。主审法官乌拉比拒绝了条件书的大多数提议,并与律师发生争执。杜莱米随即走出法庭。法官为萨达姆指定了辩护律师,但萨达姆认为这不符合法律程序。 2006年12月30日伊拉克当地时间早上六点多,萨达姆在巴格达北部、一个被美国称为「公义营」的秘密地点处以绞刑,而他原被判处枪毙,行刑者均包起头部,过程全被录影,行刑者先向萨达姆宣布罪名,并准备向他戴上头套,萨达姆拒绝,表示不要带著头套行刑;当地电视台在数小时后播出部分片段,但不公开发表执行死刑时的画面。萨达姆死后,电视台随后播出国歌,附上「萨达姆被处决标志伊拉克接近28年黑暗历史终结」的字幕,随后,当地电视台亦播出萨达姆行刑片段及死后被布袋包起的遗体。 行刑当天是伊斯兰最神圣节日宰牲节的第一天,此一举动引起阿拉伯世界不满。 12月31日,萨达姆的遗体在出生地奥贾村的陵寝埋葬。该陵寝于2015年被战火所毁,但如今却成为萨达姆信徒的朝圣地。 2007年1月2日,伊拉克总理马利基下令成立专门机构,调查处死萨达姆时的混乱场面和手机偷拍事件。 在官方资料中,萨达姆共有三名妻子。1963年,他在埃及流亡时,迎娶叔父女儿Sajida Talfah,两人早已经萨达姆5岁时已经订下婚约。他们育有两子三女,包括乌代·侯赛因及库赛·侯赛因,以及女儿Rana、Raghad及Hala。在父亲操控下,Uday(乌代)掌握伊拉克媒体;Qusay(库塞)则带领共和军,他同时被视萨达姆政权的继承人。 除了Sajida外,他亦娶了两名妻子。1986年,他迎娶已婚之妇Samira Shahbandar,育有一子Ali,之后再娶Nidal al-Hamdani,外界均指两人的丈夫是被迫离婚。 不过,在萨达姆往后生涯中,家庭的割裂越见明显。1995年8月,女儿Rana与夫婿Saddam Kamel,以及Raghad与丈夫Hussein Kamel,一同带同子女逃往约旦。事后,萨达姆承诺会原谅他们,要求他们回国,但1996年2月,当他们回国第三天,两名女婿被部族成员指责为叛国贼,将他们击杀。萨达姆事后指虽然已经原谅他们,但他们已经被褫夺所有地位及不会受到保护。 1996年12月12日,萨达姆妻子Sajida及Raghad和Rana涉嫌参与暗杀Uday而遭软禁。事件中,Sajida的兄弟Adnan Khairallah据传遭杀处决,他本身亦是萨达姆的童年挚友。 萨达姆倒台后,他们亲人亦在各国流亡。女儿Hala的丈夫Jamal Mustafa Sultan al-Tikriti本身是伊拉克部族事务副部长,2003年已经向美国投降。另外两女Raghad及Rana则与合共九名子女留在约旦阿门,当时Raghad曾接受美国有线新闻网络访问时指:「他是一个很好的父亲,有爱心,有很大的心胸!」她隔著电视向父亲说:「我爱你,我很想念你。」Rana则说:「他情感丰富,与我们一起时总是非常温柔。」 至于被外界称为「化学阿里」的阿里·哈桑·马吉德,是萨达姆的表亲,他被指1988年下令使用毒气,在2007年被批准处决,2010年1月17日判决死刑,2010年1月25日遭到绞刑处决。 萨达姆于2003年美国入侵伊拉克前写了一部小说《恶魔,滚开》,讲述了一千五百年前幼发拉底河畔一个部落抵抗异族侵略并最终获胜的故事。书稿由萨达姆的大女儿拉加德于美国出兵伊拉克前逃往约旦时带出,拉加德称,其父是在伊拉克战争爆发前一天完成这部小说的。在这本小说出版以前,萨达姆创作的小说《扎比芭和国王》就已经出版了,《扎比芭和国王》讲述一名领袖为了人民牺牲自己奢华生活的故事。
wiki_zh\AA\wiki_07
孙思邈 孙思邈(),唐朝京兆华原(现陕西耀县)人,是著名的医师与道士。他是中国乃至世界史上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被誉为药王,宋朝追封妙应真人,道教尊为天医妙应广援善济真君,许多华人奉之为医神。 据《新唐书》载,他出生于西魏,七岁就学,日诵千余言,北周元老独孤信称他为圣童。他精通百家学说,善于谈老子、庄周之道,擅长阴阳、推步,妙解数术,兼好《释典》。 孙思邈从小多病,“汤药之资,罄尽家产”。周围的百姓都很贫苦,很多人因为没钱治病而死去,因此他18岁时立志学医,终身勤奋不辍。他认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十八岁之后就“志于学医”,最后终有所成。 相传,周宣帝,周静帝,隋文帝、唐太宗、唐高宗曾以高官厚爵与之,都被他婉拒,孙思邈曾经作过唐太宗的御医,上元元年他称病退隐山中,唐高宗以良马赐之。卢照邻奉他为师。 孙思邈著有《备急千金要方》,简称《千金要方》,共三十卷,二百三十二门,已接近现代临床医学的分类方法。他汲取《黄帝内经》关于脏腑的学说,在《千金要方》中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以脏腑寒热虚实为中心的杂病分类辨治法,收集药方五千三百首。《千金翼方》是对《千金要方》的补编,共有三十卷。 孙思邈重视医德修养,详论医德规范。他特别强调医家的职业道德。特别是《备急千金要方》中的“大医习业”和“大医精诚”两篇,系统的论述了医德规范。其内容大致可归纳为两个方面:第一是技术要精湛,第二是品德要高尚。《千金要方》卷首以显著地位论述了《大医精诚》与《大医习业》,把医德放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上,强调为人治病,不分“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皆一视同仁。还强调以德养性、以德养身。较之汉晋医家,孙思邈对医德的论述,可以说是最全面的了。而这些基本医疗道德,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他重视前人的宝贵经验,但尊古而不泥古。他将《伤寒论》的内容较完整地收集在《千金翼方》之中。在他一生行医的过程中,他十分重视妇人与儿童疾病的诊治,他认为这是关系人类繁衍的大事,故曰:“先妇人小儿……则是崇本之意也。”在针灸学方面,他不仅强调针药并用,还创设了新的穴位,创制彩色经络图,还常配合按摩、灸治。同时,他还是食疗治法的积极倡导者。他反对魏晋时期盛行的服石求长生的风气,倡导积极养生,强身长寿。 孙思邈将道家内修理论和医学、卫生学相结合,把养生学也作为医疗内容。认为人若善摄生,当可免于病。只要“良医导之以药石,救之以针剂”,“体形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孙思邈还对炼丹、服食以求长生成仙的道教方术作了探索。 临终时,孙思邈遗嘱“薄葬,不藏明器,祭去牲牢”,并遗有大量的医书,人尊其为「孙药王」。在陕西耀县药王山(原称五台山),有祭祀孙思邈的药王庙,并在每年农历二月初二有「二月二药王庙会」。此外在耀县还建有「真人祠」、圣母殿与祖茔碑。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追封妙应真人。 今台湾仍有祭祀孙思邈之庙宇,并称之「天医妙应孙真人」,每年农历正月初四为其祭典,称之为「孙天医圣诞」。 在保生大帝信仰中,有所谓的「保生三真人」,认为孙思邈与吴夲、许逊在成神之后成了结拜兄弟。在厦门一带认为三神排行依序是大哥「金面」孙真人、老二「红面」吴真人、老三「黑面」许真人,但在台湾其排行则因地而异,闾山派的庙宇则是依照「玅济」许真人、「善济」孙真人、「慈济」吴真人的顺序排列。 一般解说「炉火纯青」这句成语,都以为是道家炼丹完成时,炉火发出纯青火焰,由此延伸而用来比喻学问、技术、功夫到达精纯完美的境地。比较早的文献证据是唐代孙思邈所写的一首四言诗,收录在《全唐诗》中。孙思邈通百家、阴阳、医学之术,他这首诗主要是描述炼丹的过程。诗中大意是说:炼丹时,将铅汞置入丹鼎中,点燃炉火。红光烈火,所冒之烟,已无黑色,火焰变成纯正的蓝光。许多成语典以为孙思邈这里说的就是炼丹完成时的「炉火纯青」现象。由此可知,「炉火转青」时,正是炼丹成就时,因此可以用来比喻学问、技术、功夫等事情到达精纯完美的境地。
wiki_zh\AA\wiki_07
有机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英语:organic compound、organic chemical),简称有机物,是含碳化合物,但是碳氧化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碳酸氢盐、氢氰酸、氰化物、硫氰化物、氰酸、氰酸盐、氰卤化物(如氯化氰)、金属碳化物(如电石CaC)等除外。有机化合物有时也可被定义为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总称。有机物是生命产生的物质基础,例如生命的起源——胺基酸即为一有机化合物。 多数有机化合物主要含有碳、氢两种元素,有些含氧,此外也常含有氮、磷、硫、卤素等(以稀有气体以外的非金属元素为主)。在目前发现的有机物中,部分有机物来自生物圈,但绝大多数是以石油、天然气、煤等作为原料,通过人工合成的方法制得。 和无机物相比,有机物数目众多,可达几百万种,而无机物目前只发现数十万种,因为有机化合物的碳原子的结合能力非常强,可以互相结合成碳链或碳环。碳原子数量可以是一两个,也可以是几千、几万个,许多有机高分子化合物(聚合物)甚至可以有几十万个碳原子。此外,有机化合物中同分异构现象非常普遍,这也是有机化合物数目繁多的原因之一。 有机化合物除少数以外,一般都能燃烧。和无机物相比,它们的热稳定性比较差,电解质受热容易分解。有机物的熔点较低,一般不超过400℃。有机物的极性很弱,因此大多不溶于水。有机物之间的反应,大多是分子间的反应,往往需要一定的活化能,因此反应缓慢,往往需要加入催化剂等方法。另外有机物的反应比较复杂,在同样条件下,一个化合物可以同时进行几个不同的反应,生成不同的产物。 有机化合物一般密度小于2g/cm,而无机化合物正好相反。在溶解性方面,有机化合物是非极性化合物,无机化合物则是极性化合物。 「有机」这历史性名词,可追溯至19世纪,当时生机论者认为有机化合物只能以生物(life-force,vis vitalis)合成。此理论基于有机物与「无机」的基本分别,有机物是不能被非生命力合成的。后来德国化学家弗里德里希·维勒以氰酸与氨水合成尿素(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时这一理论才被推翻。一般而言,有机化合物定义为化合物中有碳氢键而无机化合物则没有。因此碳酸(HCO)、二氧化碳是无机化合物,但是甲酸(又名蚁酸)(HCOOH,第一个脂肪酸)则是有机化合物。然而,化合物中没有碳氢键也不一定为无机物,如聚四氟乙烯。 在有机物中,碳的化合价(原子价)都为4价,但在计算中(尤其是氧化还原反应)碳的氧化数被认为是不固定的。 有机物中普遍存在共价键。有机物发生反应时,就是一些共价键断裂,同时一些新的共价键生成。 按照碳链结合形式的不同,有机化合物基本可以分为:
wiki_zh\AA\wiki_07
文化大革命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通称文化大革命,简称文革,是一场于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所发生的政治运动。文革是由时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的毛泽东与中央文化革命小组,自上而下动员成千上万红卫兵在中国大陆进行全方位发动的阶级斗争。有反文革人士认为官方鼓励的批斗、抄家及告密等行为文化,使中国传统文化与道德沦亡,整体经济受严重影响,受害人数以千万计,亦有人指不少文物都在1966年6月1日的破四旧中遭到红卫兵的蹂躏。时任国家主席刘少奇、十大元帅的彭德怀和贺龙等领导人被迫害致死,邓小平、陈云等党内高层亦在此期间被下放,习仲勋、薄一波等人更被打倒监禁。这场运动当时也影响了阿尔巴尼亚、朝鲜、法国、埃塞俄比亚和智利等世界上一系列左翼势力强大的地区。 1981年,中共中央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公开全盘否定文革,立场和态度是,将其定性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造成全面而严重的危害」。。因其时间长达十年之久,故也随后被称为“十年动乱”或“十年浩劫”。不过在2018年,中国官方出版的历史教科书大大淡化了文革对国家的负面影响和毛泽东的责任,引起外界关注中共对文革的定性是否有改变。 一般认为文革正式开始于1966年5月16日「五一六通知」出台,是毛泽东在1958年前后的三面红旗的挫败后、以及在反苏修、反美帝等口号的情况下,以革命名义攻击温和派(当时蔑称走资派)并重回党核心的尝试,并在日后一两年达到高潮,右派人物的影响力则多遭到剥夺,而当权派亦有内斗,并导致了原定接班人林彪的死亡。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文革结束及经过包括粉碎四人帮等一连串政治斗争后,中共中央形成了以邓小平为首的第二代领导核心人物,并推动了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和改革开放,逐渐消减毛泽东时代的极左派色彩;也由于藉毛泽东权势推动文革的极左派多被整肃,使中国社会经济复苏并顺利地由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不过为了确保共产党治理的一致性,文革平反后中共认为改革开放是完成对社会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造,并认为改革开放后中国直接步入长期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籍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词来挡驾路线变动。其允许资本再度开始活跃的做法,也令中国经济回到了发展轨道上,让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经济增长成为可能。至今,文化大革命在中国大陆地区仍然具有极大的争议性,中国官方和自由派人士认为文化大革命是错误的,自由派人士甚至认为毛泽东应该对此负主要责任。但毛主义者仍支持文化大革命的正当性,认为邓小平等“走资派”成功篡夺党和国家权力,导致资本主义复辟,建立了资产阶级专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斯大林模式作为中国国家建设的蓝本。1953年至1956年中国共产党人满怀信心以斯大林模式的蓝本进行中国全面的社会主义改造时,赫鲁晓夫领导下的苏共开始全盘否定斯大林,国际反共和去斯大林化的呼声迭起,中国受到苏联及美国的全面国际孤立。毛泽东遂以反右、阶级斗争扩大化、防修反修重新捍卫斯大林模式。 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批判斯大林后,防修反修就成了毛泽东关注的焦点。1957年3月20日,毛泽东在南京讲到“所以,现在是处在这么一个变革的时期:由阶级斗争到向自然界作斗争,由革命到建设,由过去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和后头的社会主义革命到技术革命,到文化革命。”“为了这个,我们就要进行一个文化革命。现在,似乎还有一些人不认识这么一种变化。” 1959年4月中共八届七中全会上作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的毛泽东作了关于工作方法问题的讲话,强调权力要集中在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由他挂帅。 1958年11月,在准备和召开第一次郑州会议期间,毛泽东反复号召全党认真学习斯大林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他说:“我们研究公社的性质、交换、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集体所有制向全民所有制过渡这些问题,可以参考的材料还是斯大林那本《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为澄清“大跃进”中的思想混乱,毛泽东在他那篇著名的《关于读书的建议》中,要求中央、省、市、自治区、地委、县四级党委的委员认真读斯大林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和《马恩列斯论共产主义》两本书,每本用心读三遍。将来有时间,可以再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1959年上半年,在学习斯大林著作的基础上,毛泽东把学习的重点转到学习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第三版(下册)上。毛泽东在所列“庐山会议讨论问题”中,第一条即读书。“高级干部读《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第三版下册。读者范围,由中央委员到县委书记,都要读。”1959年7月,五省干部开始学习苏联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第三版。 1959年11月,国家主席刘少奇召集了九次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修订第三版)》学习讨论会,讲到无产阶级专政的作用问题时指出:“教科书没有分清专政和民主的方法,没有明确区别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只强调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是组织群众、教育群众。把国家组织和教育群众的职能叫做‘专政’,那么就可以对群众粗暴了。专政只能对反革命。从国家职能的发展趋势来看,专政的作用越来越少,组织教育的职能越来越多。国家专政对内的作用越来越缩小,组织教育群众的职能一万年也有。”“教科书说:‘社会主义社会根本就没有阶级对抗和民族对抗,它的特点是团结一致,十分稳定。’这里只讲一致,不讲矛盾。社会主义社会不是无冲突,但可以减少冲突,预防冲突。没有对抗性矛盾,处理得不好,也会冲突起来的。”“社会主义是向着共产主义过渡的一个短暂的阶段,这是对长期的共产主义而言的。社会主义社会是几十年或者更长些,而共产主义可能有几万年、几十万年。这样看,思想就解放了。在社会主义阶段,还利用许多资本主义的旧形式,如商品、价值、货币、银行等,都是为了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斯大林同志在两个问题上,扭扭捏捏。一是矛盾问题,讲社会主义有矛盾,好像心虚得很;一是对采用资本主义的旧形式问题。他对生产资料是商品不敢承认,只承认消费资料是商品;不承认劳动力是商品,不承认剩余劳动时间,不讲有盈利。现在教科书承认了剩余劳动时间,不承认剩余劳动创造的价值是剩余价值。自然,剩余价值的形式和性质都发生了变化。劳动力的本质不是商品,也还是采取了商品的形式。剩余价值是有的,但不是个人占有,是社会占有,或劳动者集体占有。不要回避这些问题,回避了,反而讲不清楚。”1959年12月毛泽东组织阅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修订第三版)》。 1959年开始,中国大陆进入了当时被官方称为“三年自然灾害”,大跃进结束后被称为“三年经济困难”的时期,粮食产量严重下滑,全国大部分地区陷入饥荒之中。官方表示很多人“非正常死亡”,非官方的分析意见认为有两千万至五千万人死于饥荒。中国经济遭遇严重困难。刘少奇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对中共和国家的重大问题进行决策和处理;邓小平主持中央书记处会议,对党、政、军日常工作进行决策和处理。毛泽东在经济领域退居决策二线,包括中共中央副主席兼国家主席的刘少奇与中央书记处负责人邓小平在内的一些决策者改变了大跃进中的一些政策,部分恢复大跃进以前的体制,解散公社,实行三自一包。1960年11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要求坚决纠正农村人民公社的“共产”风、浮夸风,允许社员经营少量的自留地和小规模的家庭副业。公社开始退还社员自留地、粮食、房屋、农具、家具、生猪、家禽。1960年8月14日李维汉在中共中央统战部为六个民主党派的中央全会扩大会议所举行的报告会上讲话指出:“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形势,向工商界、知识界和各民主党派成员提出了努力学习毛主席著作、改造世界观的需要,同时也提供了学习毛主席著作、改造世界观的可能和条件。希望我们大家不做一个言行不一致的自由主义者,而做一个毛主席的老实学生。” 1959年7月2日,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在庐山召开,通过《为保卫党的总路线、反对右倾机会主义而斗争的决议》和《关于以彭德怀同志为首的反党集团的错误的决议》。庐山会议原本是要整顿在1958年大跃进中出现的极“左”错误,但是在会议后期出现了分歧。7月14日, 国防部长彭德怀写了一封“横直是写给主席自己作参考的信”,给毛泽东,批评大跃进是“小资产阶级的狂热性”,“要阻止斯大林晚年的危险”。彭德怀的批评意见与一年前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赫鲁晓夫的意见十分相近,而当时中苏关系已经破裂。毛泽东收到信后分发给各小组讨论,黄克诚、张闻天、周小舟等多人都表示赞同。7月23日,一直没有明确表示意见的毛泽东,经权衡党内具有压倒性趋势的肯定彭德怀的意见,认为信件表现了“资产阶级的动摇性”,是向党进攻。毛泽东怒责彭德怀:你是反中央,晚年”,这是彭、张谈话一个重要把柄。胡乔木说,毛主席有点像斯大林晚年这个话,用意显然是专门说斯大林错误方面,这是严重的原则问题,这是对毛主席和党中央很大的侮辱和恶毒的污蔑。胡乔木引述恩格斯《论权威》中的相关文字,说明党需要领导者个人的威信,是党和人民宝贵财富,必须保卫,决不能破坏。这显然是指要维护毛泽东权威而言的。庐山会议至此峰回路转,开始批判所谓的“彭德怀反党集团”和右倾。会议结束后,彭德怀被罢官,宣布彭黄张周为“反党集团”,一批同情彭的意见的干部被划为“右倾机会主义分子”。各地党的地方委员会先后召开常委会、党委书记会、党支部书记会和工业战线上的党员厂长、支部书记会,传达八届八中全会《关于以彭德怀同志为首的反党集团的错误的决议》和《为保卫党的总路线、反对右倾机会主义而斗争的决议》两个文件,采用大放大鸣大字报的方式,揭发、批判右倾问题。参加“反右倾”斗争的党员,从领导开始,个个作自我检查,搞人人过关,把“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提出的不同看法,作为右倾情绪加以批判。 在1958年开始的三年“大跃进”中,中国大陆经济陷入了非常的困境。1961年1月召开的中共八届九中全会指出,在1960年,中国大陆人民继续高举党的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在1958年和1959年大跃进的基础上,取得了国民经济继续跃进的胜利。在1961年5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国家主席刘少奇提出了“三分天灾、七分人祸”之说。为了克服严重的经济困难,中共八届九中全会正式通过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开始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但由于思想认识不统一,调整措施并没有得到切实的贯彻,整个经济状况仍很严峻。在这种情况下,中共中央决定召开“七千人大会”来统一思想。由于毛泽东的态度,会议报告对经验的总结,就只能在坚持“三面红旗”的前提下进行。1961年11月5日,刘少奇宣布由陈伯达牵头,胡绳和吴冷西等参加,担负具体的报告起草工作。刘少奇反复强调要科学分析当前严重经济困难的原因,主要不是天灾,也不是赫鲁晓夫撕毁全部协议和合同,而是我们工作中的错误。 1962年1月,扩大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央决定这次扩大的会议参加者有各中央局、中央各部门、省、市(地)、县、重要厂矿的负责干部及解放军的一些负责干部,共7078人,又称“七千人大会”。1月18日,彭真在发言时称我们的错误首先是中央书记处负责,包括不包括主席、少奇和中央常委的同志?彭真接着说:“毛主席的威信不是珠穆朗玛峰,也是泰山,拿走几吨土,还是那么高;是东海的水,拉走几车,还有那么多。现在党内有一种倾向,不敢提意见,不敢检讨错误。一检讨就垮台。如果毛主席的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的错误不检讨,将给我们党留下恶劣影响。省市要不要把责任都担起来?担起来对下面没有好处,得不到教训。各有各的账,从毛主席直到支部书记。”而1月19日会议一开始,陈伯达就抢着发言,称彭真关于毛主席的话值得研究,我们做了许多乱七八糟的事情,是不是要毛主席负责?是不是要检查毛主席的工作? 后来,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和邓小平等中央领导都在这次大会上作了自我批评。毛泽东在会上讲话,作了自我批评,他说:“第一个负责的应当是我。”承认中央犯了主观主义和脱离群众的错误。毛泽东提到了国家变修的可能性,他说:“我们国家如果不建立社会主义经济,那会是一种什么状况呢?就是变成修正主义国家,变成实际上是资产阶级的国家,无产阶级专政就会转化为资产阶级专政,而且会是反动的、法西斯的专政。这是一个十分值得警惕的问题。”毛泽东还讲道:“没有民主集中制,无产阶级专政不可能巩固。”“整个社会主义阶段,存在着阶级和阶级斗争。这种阶级斗争是长期的、复杂的,有时甚至是很激烈的。我们的专政工具不能削弱,还应当加强。”“没有广泛的人民民主,无产阶级专政不能巩固,政权会不稳。没有民主,没有把群众发动起来,没有群众的监督,就不可能对反动分子和坏分子实行有效的专政,也不可能对他们进行有效的改造。他们会继续捣乱,还有复辟的可能。” 刘少奇的报告表示,这几年来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首先要负责的是中央”,“当然也包括中央各部门和国务院及其所属各部门”;“其次要负责的是省一级领导机关”。1月27日刘少奇在向大会解说出现经济困难的原因时,提出“如果说这些地方的缺点和错误只是三个指头,成绩还有七个指头,这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不能说服人的。我到湖南的一个地方,农民说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你不承认,人家就不服。全国有一部分地区可以说缺点和错误是主要的,成绩不是主要的。”七千人大会闭幕后,刘少奇在整理他的口头报告时,情绪很激动地说:““大跃进”错误严重,这次总结经验是第一次。以后每年要回过头来总结一次。总结一次,修改一次,一直搞它10年,最后做到这个总结符合实际,真正接受经验教训,不再犯“大跃进”的错误为止。历史上人相食,是要上书的,是要下“罪己诏”的。我当主席时,出了这种事情!”1月29日下午时任国防部长的林彪于在大会上发言指出:“我感觉到,我们的同志对待许多问题,实际上经常出现三种思想:一种是毛主席的思想,一种是‘左’的思想,一种是‘右’的思想。当时和事后都证明,毛主席的思想总是正确的。” 七千人大会以后,2月21日至23日,国家主席刘少奇在中南海西楼召集了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专题讨论1962年国家预算和整个经济形势,被人称作“西楼会议”。在会上陈云做了《目前财政经济的情况和克服困难的若干办法》的报告。刘少奇提出:“中央工作会议(即七千人大会)对困难情况透底不够,有问题不愿揭,怕说漆黑一团!还它个本来面目,怕什么?说漆黑一团,可以让人悲观,也可以激发人们向困难作斗争的勇气!”会议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对国民经济进行坚决的全面的调整:大力精简职工,减少城市人口;压缩基本建设规模,停建缓建大批基本建设项目;缩短工业战线,实行必要的关、停、并、转;进一步从人力物力财力各方面加强和支援农业战线,加强农村基层的领导力量。从1961年初到1963年6月,全国共精简职工约2000万、城镇人口2600万。1962年上半年各地出现了有关包产到户和分田单干的做法。毛泽东批评分田到户、包产到户的主张,是对社会主义丧失信心的表现,是刮“单干风”。1962年7月,毛泽东对刘少奇说:“三面红旗也否了,地也分了,你不顶住?我死了以后怎么办!” 1962年9月24日至27日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在北京正式召开。毛泽东主持了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彭德怀、习仲勋、张闻天、黄克诚、贾拓夫五人不参加全会。毛泽东作了关于阶级、形势、矛盾和党内团结问题的讲话,断言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资产阶级都将存在和企图复辟,并成为党内产生修正主义的根源。毛泽东说,在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整个历史时期(这个时期需要几十年,甚至更多的时间)存在着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存在着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这两条道路的斗争。会议根据毛泽东关于阶级、形势、矛盾的讲话,批判了所谓“黑暗风”、“单干风”和“翻案风”。把刘少奇等中央领导人对1960年以来我国出现的严重经济困难形势所作出的估计,说成是只讲“黑暗”、不讲“光明”的“黑暗风”,是右倾机会主义;把有些地区为了反对平均主义而采取的包产到户等生产责任制和邓子恢等支持这种责任制的意见,视为刮“单干风”,是“走资本主义道路”;把彭德怀为了澄清1959年庐山会议上强加于他的右倾机会主义、反党、反社会主义的罪名,按照党的组织原则,给中共中央、毛泽东写信申诉和为受错误处分的干部平反,视为“翻案风”、“平反风”,是对1959年反右倾的“一风吹”。会上,康生首先提出,李建彤写的历史小说《刘志丹》有严重政治问题,习仲勋、贾拓夫、刘景范等人曾为小说《刘志丹》提出过意见,是利用小说反党,为高岗“翻案”,是个“反党集团”。全会接受了毛泽东关于阶级、形势和矛盾的基本观点,并将它写进八届十中全会的公报。公报指出: 公报还提出了“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号召。 在中苏论战中,1963年9月6日至1964年7月14日,中共中央连续发表九篇对苏联共产党公开信的评论,认为赫鲁晓夫修正主义集团已经篡夺了苏联的党和国家权力,苏联“正面临着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并在第九评中总结了十五条反对资本主义复辟的理论和政策,其中第二条说:“单有在经济战线上(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革命,是不够的,并且是不巩固的,必须还有一个政治战线上和一个思想战线上的彻底的社会主义革命。” 1965年11月10日,在毛泽东的指示及其夫人江青等人的策划下,姚文元在上海《文汇报》上发表《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一文,将矛头对准了明史学家、北京市副市长吴晗在1960年发表的历史剧《海瑞罢官》。《评》文认为该剧借古讽今,通过描写“平冤狱”为被打倒的彭德怀翻案,而剧中的“退田”情节则是为单干风和三自一包做舆论准备,并认为全剧实质是阶级斗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 此文-{一出}-引起极大震动,全国各大报纸、杂志纷纷转载。支持吴晗的北京市长、当时负责中共文化宣传工作的彭真带头成立“文化革命五人小组”,并于1966年2月草拟了《关于当前学术讨论等汇报提纲》(即《二月提纲》),试图将对《海瑞罢官》的批判局限于纯学术范围。然而与此同时江青则在上海活动,宣称文艺界已经“被一条与毛泽东思想对立的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黑线专了我们的政”。而同时林彪则通过解除罗瑞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职务一事,基本掌握了军队的主导权,为江青出面的文化方面的斗争做好了保障。共青团九届三中全会公报通过了《关于在全国青年中更好地开展学习毛主席著作运动的决议》。在1966年4月举行的中央书记处会议上,康生传达了毛泽东的指示。会议决定:以中央名义起草一个通知,彻底批判“二月提纲”的错误,并撤销这个提纲;成立文化革命文件起草小组,报毛泽东和政治局常委批准。会议期间,陈伯达等人起草了《中央关于撤销〈文化革命五人小组关于当前学术讨论的汇报提纲〉的通知》。 1966年5月4日,中共政治局扩大会议召开前夕,《解放军报》题为《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社论,指出应该全面“大兴无产阶级思想,大灭资产阶级思想”。随后在5月9日上海《解放日报》和《文汇报》发表姚文元《评“三家村”——〈燕山夜话〉、〈三家村札记〉的反动本质》的文章,再度将矛头对准“反对毛泽东路线”的彭真、吴晗等人。 毛泽东认为苏联的党和国家的领导被以赫鲁晓夫为首的修正主义者篡夺了,据此毛泽东提出的所谓“四个存在”理论,即“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在这个历史阶段中,始终存在着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存在着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存在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存在着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进行颠覆和侵略的威胁。”在此基础上,毛泽东发展出“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 1966年5月5日,毛泽东会见外宾时说道:“我们这批人一死,修正主义很可能起来。”“我们是黄昏时候了,所以,现在趁着还有一口气的时候,整一整这些资产阶级复辟。” 中国共产党与毛本人的观点认为,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出发点是防止修正主义跟资本主义复辟。毛泽东认为党和国家面临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只有采取断然措施,由下而上地发动广大群众,把所谓被「走资派篡夺了的权力」夺回来。 文化大革命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1966年5月4日至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了扩大会议。7日,毛泽东致信林彪,即《五·七指示》,他在信中描述了一幅理想社会的蓝图,许多地方与大跃进的内容相似,其中所含的“社会大治”的设想,是毛泽东发动文革所要追求的目标之一,16日通过了康生、陈伯达起草、毛泽东修改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即《五一六通知》),标志“党内走资派篡权”的阴谋论在党内最高层已经到达一个顶点,已经达到严重妄想的程度。该通知指出“混进党里、政府里、军队里和各种文化界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是一批反革命的修正主义分子,一旦时机成熟,他们就会要夺取政权,由无产阶级专政变为资产阶级专政。”“例如赫鲁晓夫那样的人物,他们现正睡在我们的身旁,各级党委必须充分注意这一点。”“高举无产阶级文化革命的大旗,彻底揭露那批反党反社会主义的所谓‘学术权威’的资产阶级反动立场,彻底批判学术界、教育界、新闻界、文艺界、出版界的资产阶级反动思想,夺取在这些文化领域中的领导权”。《五一六通知》的发布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的正式开始。会议还决定成立新的“中央文化革命小组”,取代原先由彭真、陆定一领导的“文化革命五人小组”,原五人小组上报并得到刘少奇、邓小平、周恩来等批准,《二月提纲》也被废除。“五一六通知”发布和“二月提纲”被撤销,往往被视为文革正式开始的标志。不过“五一六通知”直到1967年5月17日才由《人民日报》公开发表,在此之前是作为党内二级机密文件,只有达到17级以上的党员干部才能接触。会议同时决定撤销彭真、陆定一、罗瑞卿、杨尚昆的职务,不过对于他们犯下的错误的通告同样也是机密文件,并不公开。 5月18日,在会议上中共中央副主席林彪发表长篇谈话,谈到古今中外的政变实例,称中央内部有人要政变,“毛主席最近几个月,特别注意防止反革命政变,采取了很多措施。罗瑞卿问题发生后,谈过这个问题。这次彭真问题发生后,毛主席又找人谈这个问题。调兵遣将,防止反革命政变,防止他们占领我们的要害部位、电台、广播电台。军队和公安系统都作了布置。毛主席这几个月就是做这个文章。……毛主席为了这件事,多少天没有睡好觉。”“现在毛主席注意这个问题,把我们一向不注意的问题提出来了,多次找负责同志谈防止反革命政变问题。”林彪还开始倡导个人崇拜,称 “毛主席是天才,毛主席的话句句是真理,一句超过我们一万句”,“他的话都是我们的行动的准则,谁反对他,全党共诛之,全国共诛之。”同日,《人民日报》原总编辑邓拓自杀,由康生接管改组这一共产党的喉舌。当年开始,教育部、教育工会全国委员会联合发出通知,要求教育战线掀起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的新高潮。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党组《关于一九六六—一九六七学年度中学政治、语文、历史教材处理意见的请示报告》。中央批示指出:目前中学所用教材,没有以毛泽东思想挂帅,没有突出无产阶级政治,违背了毛主席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学说,违背了党的教育方针。要求中小学停开历史课,合并政治与语文课,以毛主席著作作为基本教材。由于原来负责北京市、中共文化宣传、解放军、中央文书等重要职务的四人被撤职,其下的大批党员干部也受到牵连,而林彪、康生等人则开始逐渐获得实权。 与此同时由于中下层并不了解高层发生剧烈人事变动的原因和内情,康生等决定采取手段“发动群众”。康生派遣自己的妻子曹轶欧赴北京大学调查工作,并专门会面了曾在延安结识的北京大学哲学系总支书记聂元梓。5月25日,聂元梓等七人在北京大学大饭厅贴出了题为《宋硕、陆平、彭珮云在文化革命中究竟干些甚么?》的第一张大字报,批判北京大学党委和北京市委。此时一直身在杭州的毛泽东大举赞扬这是「全国第一张马列主义大字报」,6月1日亲自写了批语:“此文可以由新华社全文广播,在全国各报刊发表,十分必要。北京大学这个反动堡垒,从此可以开始打破。”由于毛泽东的批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立即于当晚八时,向全国广播这张大字报的内容。同一天,《人民日报》发表了经陈伯达、王力、关锋修改的头版社论《横扫一切牛鬼蛇神》,呼吁民众进行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把所谓资产阶级的专家、学者、权威、祖师爷打得落花流水,使他们威风扫地。同时还发表的有聂元梓等六人撰写的《大海航行靠舵手》,号召要把所有的资产阶级权威、学者等打倒。 5月28日,中央文化革命小组成立,组长陈伯达,顾问康生,副组长江青、张春桥等,组员有王力、关锋、戚本禹、姚文元等。这个小组逐步取代中央政治局和中央书记处,成为“文化大革命”的实际指挥机构。8月底,由江青代理中央文化革命小组组长。5月31日经毛泽东批准,陈伯达率领工作组到人民日报社夺权,“掌握报纸的每天版面,同时指导新华社和广播电台的对外新闻”。6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号召群众起来“横扫一切牛鬼蛇神”。7月20日中共中央通知:中央宣传部已经改组,陶铸任部长,陈伯达任顾问(仍挂副部长名义)。当时,原中央宣传部连同前已改组的文化部和中共北京市委,称为“三旧”。 5月29日,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成立了全国第一个红卫兵组织,一群学生慷慨激昂地宣誓:要用生命和热血保卫毛主席、保卫党中央。1966年8月《人民日报》转载清华大学附属中学红卫兵大字报《无产阶级的革命造反精神万岁》、《再论无产阶级的革命造反精神万岁》、《三论无产阶级的革命造反精神万岁》、《打碎旧世界,创立新世界——无产阶级革命造反精神万岁》,宣扬《红卫兵小将的革命造反精神好得很》、《北京城里尽朝辉》。此后局势迅速发展,全国大中学校学生纷纷起来造反,反对学校党委或支部的领导,很快使得很多学校的领导和教学工作瘫痪或基本瘫痪。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和上海音乐学院等高校的校长被公开批判。 当时毛泽东已经退居二线,在此之前已经长期不在北京,由刘少奇、邓小平等领导中央一线工作。在这种非常局势之下,刘少奇在六月初主持中央会议,决定向大中学校派出“工作组”领导文化大革命,试图减缓基层被挑动起来的革命情绪。6月3日,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作出“八条规定”,包括不应影响工作学习、不得打人等,口头传达下去。这时毛泽东在杭州,对于刘少奇给他的请示汇报,没有明确回复。6月6日的《解放军报》刊登了《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关于文化大革命的宣传教育要点》,其中提到“消灭一切剥削阶级、剥削制度,逐步消灭工农、城乡、脑力劳动、体力劳动之间的差别。”6月9日,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陶铸、陈伯达乘专机到杭州向毛泽东汇报情况,并请毛泽东回京主持有关工作,毛泽东拒绝,委托刘少奇相机处理运动的问题,但是同意了向北大派遣工作组的想法。 派工作组是共产党在对“有问题”下属机构进行接管的传统办法,在不久以前的“四清”运动中,刘邓依然沿用,派大量的工作队下基层大兵团作战,结果引起毛泽东的不满,后来被认为是“形‘左’而实右”。现在他们依然按照传统的党的领导的方法理解文革,认为是“四清”运动的继续,所以想到还是派工作组。刘邓派到基层的工作组站在党委一边,把起来造反的造反派镇压下去,结果引起很多激进分子“造反派”的不满,激起很多矛盾和争斗事件。仅在首都24所高等院校统计,工作组把10211名学生打成“右派”,把2591名教师打成“反革命”。 1966年6月10日,毛泽东在和越共中央主席胡志明谈话中说:「我们都是七十岁以上的人了,总有一天被马克思请去。接班人究竟是谁?是伯恩斯坦、考茨基,还是赫鲁晓夫,不得而知。要准备,还来得及。总之,是一分为二,不要看现在都是喊“万岁”的。他还说:我劝你,你们的人不是都忠诚于你的。忠诚的可能是大多数,但小部分可能是只在口头上叫你“万岁”,实际上是希望你早死。他叫你“万岁”时,要注意,要分析,越是捧你的越靠不住,这是很自然的规律。一个党不分裂?没有那回事。」一切事物都是一分为二,对立统一。事物总是有两个对立面。你们党如果只有完全的团结,没有对立面,就不符合实际。全世界的党都分裂嘛。马克思、恩格斯没有料到他们的接班人伯恩斯坦、考茨基成为反马克思主义者,他们创立和领导的党——德国社会民主党、法国社会党等,在他们死后就成为资产阶级的党。这条不注意,要吃亏的。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党组《关于1966—1967年度中学政治、语文、历史教材处理意见的请示报告》,其中指出,不论高小或初中都要学习毛主席的著作。8月8日中共中央决定大量出版毛主席著作。 学者认为,此时中国可能还没有人意识到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真正对象是最高层的刘少奇等人,而误以为只是反右四清等运动的延续,所以他们的目标仅仅是中下层敢于发表不同观点的知识分子等。日后“四人帮”之一的张春桥在1967年5月承认,自己当时也绝对没有想到“五一六通知”中“赫鲁晓夫那样的人物”指的是国家主席刘少奇。而副总理薄一波在当时对工作组讲话时,就认为目前已经把牛鬼蛇神引蛇出洞了,现在就可以一网打尽,显然也完全误读了当时的形势。 7月18日,毛泽东在畅游长江后,终于从武汉回到北京。当天听取了江青等人关于工作组的汇报,看了一些学校反工作组的材料。19—23日,文革情况汇报会上毛泽东指责工作组“镇压学生运动”;24日,毛泽东召集中央常委和中央文革小组成员开会,批评了刘少奇和邓小平,作出了撤销工作组的决定。7月26日,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决定撤销工作组。27日,中央文革小组起草了撤销工作组的决定。28日,根据毛泽东的指示,中共北京市委下达《关于撤销各大专学校工作组的决定》,同时这一决定“也适用于中等学校”,并于29日在人民大会堂召开全市大中学校文化革命积极分子大会,当众宣布这一决定。会上,刘少奇承认,文化大革命到底应该怎么搞,他也不晓得;邓小平的发言承认,老革命碰到新问题。当日红卫兵写信给毛泽东,声称“造反有理”,毛泽东表示同意。 8月1日,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召开。会上,毛泽东支持红卫兵,再次指责中央派工作组,“这是镇压,是恐怖,这个恐怖来自中央”,工作组是“明明白白站在资产阶级方面反对无产阶级”,“牛鬼蛇神,在座的就有”。会议原定在8月5日结束,但在当日,毛泽东用铅笔在一张报纸的边角上写了《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指出中央有另外一个「资产阶级司令部」,令会议日程被延长,内容也很快转向对刘少奇和邓小平的批判。8月7日,毛泽东在誊清稿上修订后加标题,由当日会议印发。文中说:“五十多天里,从中央到地方的某些领导同志……站在反动的资产阶级立场上,实行资产阶级专政,将无产阶级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打下去,颠倒是非,混淆黑白,围剿革命派,压制不同意见,实行白色恐怖,自以为得意,长资产阶级的威风,灭无产阶级的志气,又何其毒也!”虽然没有点名,但是实际矛头已经直指过去50天内执政的刘少奇。毛泽东同时将之前缺席了一周会议的林彪从大连召回北京,林彪随即于8月8日发表针对刘少奇发表了言辞激烈批判,并与其在5月18日关于彭陆罗杨等人“错误”地言论,一起印发大会。 8月8日,全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后来简称《十六条》)。“文化大革命”一语首次出现于公开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决定里,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全面开始。“十六条”里说这次运动的目的,是“斗垮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批判资产阶级的反动学术‘权威’,批判资产阶级和一切剥削阶级的意识形态,改革教育,改革文艺,改革一切不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以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并做出了“‘敢’字当头,放手发动群众”“让群众在运动中自己教育自己”“要用文斗,不用武斗”等规定。第十条“教学改革”提出:在各类学校中,必须彻底贯彻执行毛主席提出的“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农村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指示(草案)》。其中第九条规定:中等学校放假闹革命,直到明年暑假。 8月12日,会议选举毛泽东、林彪、周恩来、陶铸、陈伯达、邓小平、康生、刘少奇、朱德、李富春、陈云等11人为政治局常委。其中新常委为陶铸、陈伯达、康生、李富春。林彪则第一次成为中共第二号人物,此后不久又以唯一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的身份出现,成为毛泽东形式上的接班人,而比之资历更高的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陈云等的副主席身份不再被提及。会议还正式确认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在5月对于彭真、罗瑞卿、陆定一、杨尚昆四人撤职的决定,更高层的刘少奇、邓小平等人被点名批判。 10月,中共中央又召开工作会议,着重指责刘少奇、邓小平“压制群众、打击革命积极分子的错误路线”。邓小平是批判对象,自然出席了会议。他在检讨时直言不讳:“毛主席的一张大字报,就是炮轰刘少奇同志和我两人的司令部。”在这次会上,林彪拖着惯有的长音煞有介事地说:“这次文化大革命运动的错误路线主要是刘、邓发起。” 在中共高层权力大规模调整的同时,5月底出现的红卫兵于此同时大规模壮大。6月13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在发出通知,决定1966年高等学校招收新生工作推迟半年进行。6月18日,人民日报社论“彻底搞好文化革命彻底改革教育制度”,废除高考制度。从此中国的大学十多年内无法正常招生,而在校的中小学生也失去了继续就学的必要。 由于得到毛泽东对“造反有理”的支持,之前各级政府党委试图控制局面的措施反而可能被视为镇压革命,于是对于红卫兵的管制全面撤销。有大量“革命师生”从各地前往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革命”,至8月十一中全会期间,北京市有数万名外来学生,仅清华大学校园内就住下了7000人。8月12日,文革小组提议劝导学生返回居住地进行革命,但是毛泽东不同意,反而决定鼓励红卫兵运动,并安排亲自接见在京红卫兵。 8月18日,毛泽东、林彪在天安门广场接见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红卫兵,此后至11月期间,毛泽东又陆陆续续会见了超过1100万红卫兵,并且由红卫兵代表为其佩戴红色袖章,成为全面支持红卫兵活动的最有力表示。从此全国便进入混乱状态,红卫兵四处串联并散发传单、张贴大字报、标语,开会演说辩论,对各地的事物进行改名活动,以“破四旧”的名义冲击寺院、庙宇、教堂等,大肆砸毁文物,破坏古迹,焚烧书籍、字画。同时针对被视为“剥削阶级”“反动派”的个人开始抄家,攻击学术权威、知识分子,大批学者、知识份子被殴打、虐待,受到人格上的侮辱,被害或自杀。除了批斗“反动学术权威”外,全国红卫兵还进行了大串联。9月5日,中共中央发出通知,凡外地师生来京观摩文革运动者,交通费与生活费由中央财政补助,这个通知使之前就已经开始的大串联达到高潮。全国掀起了“踢开党委闹革命”的浪潮。 这一期间受到波及的人不计其数。比丘、比丘尼、修女、神父、牧师、传教士等被公开批斗,学生当众殴打、侮辱教师,还有教师遭到以粪淋头等极不人道虐待。有的人因为有亲戚在国外,被红卫兵以有“海外关系”等罪名批斗抄家。8月与9月,北京市共有33695户家庭被红卫兵或自称红卫兵的人员抄家,红卫兵在一个多月内获得了十万三千两(约5.7吨)黄金、三十四万五千二百两白银、5500余万人民币现金,以及613,600件古玩玉器等。在上海,仅8月23日至9月8日期间就有84,222户家庭被抄家,其中1,231户为教师或知识分子,红卫兵除获得了大量的金银珠宝外,还获得了334万元美金、价值330万元人民币的其它外币、240万民国银元,以及3.7亿元的人民币现金或凭证。据1966年10月的党中央工作会议文件称,至此之前全国的红卫兵仅黄金就获得了一百一十八万余两(约65吨),并将这称为充公“剥削阶级”的不义之财。 针对出现了许多人被打死的事件,毛泽东写了一个《关于发生打人事件的指示》,内容是:“党的政策不主张打人。但打人也要进行阶级分析,好人打坏人活该;坏人打好人,好人光荣;好人打好人误会。今后再不许打人。要摆事实,讲道理。”8月22日,毛泽东厌恶当权派利用国家机器大肆逮捕学生,发布了《严禁出动警察镇压革命学生运动》,规定警察不得干涉、镇压“学生革命运动”。在这段后来被称为“红色恐怖”的时间内,据官方统计仅在北京就打死1700多人,在市郊的大兴县更是发生屠杀,三天之内用包括活埋等手段杀死了325人。 在1966年10月为期近三周的中央党会上,刘少奇、邓小平被定性为“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代表,并分别作了自我检讨,内容向全国印发,这也成为文革中最知名的罪名之一,不过刘邓二人仍然是政治局常委,尚未被正式撤职。11月8日,那个张贴“全国第一张马列主义大字报”的聂元梓,又与另外10人贴出了《邓小平是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的大字报。12月25日,“造反司令”蒯大富带领5000余人在北京城区把“打倒刘少奇!”、“打倒邓小平!”等巨幅标语,贴上了天安门城墙。1967年1月1日,北京20几所高等院校学生和一些群众,在天安门广场举行游行集会,“声讨”刘少奇、邓小平的“罪行”。在“中央文革”的支持下、鼓动下,北京各学校也纷纷打出“刘少奇、邓小平是党内最大的资产阶级当权派,是中国现代修正主义的祖师爷,资产阶级司令部的黑司令”、“打倒刘、邓”的大字报。与此同时,六年前就已经被“打倒”的彭德怀被押送回北京,与彭真、罗瑞卿等一起接受批斗。 1967年1月1日中南海内的造反派在刘少奇住处的院墙上张贴“打倒中国的赫鲁晓夫刘少奇”等大标语。三日晚,在戚本禹等指使下,造反派第一次批斗了刘少奇、王光美。六日,清华大学的造反派谎称刘少奇女儿车祸致残,将王光美骗出中南海扣押并批斗(后在周恩来干预下释放)。 1967年3月上旬,陈伯达、康生在军以上干部会上,传达毛泽东的指示,开始批判《论共产党员的修养》。5月8日,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编辑部的名义,发表了长篇批判文章《〈修养〉的要害是背叛无产阶级专政》。5月11日专门发出中共中央通知,说这篇文章是经过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讨论通过并经毛泽东亲自批准的,“希望各单位的革命同志,认真地组织学习和讨论,进一步深入地开展对党内最大的一小撮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的大批判运动。” 1966年11月以后,原来以教师和学生为主的红卫兵运动开始向工厂和农村扩张,上海率先成立了“上海工人革命造反总司令部”(简称“工总司”),由年仅三十出头的工厂职工王洪文领导,很快取代了各种红卫兵组织。1967年1月3日,张春桥与姚文元从北京赶赴上海,支持王洪文等工人运动的首脑夺取了上海的党政大权,陈丕显、曹荻秋等原上海市委领导被批斗。这次事件被称为“一月风暴”,也成为全国“夺权”行动的开始。1月8日,毛泽东对此表示赞誉,《人民日报》发表了中共中央给上海的“贺电”。11日,由中央文革小组起草,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的名义给上海市各“造反团体”发出贺电。《红旗》杂志、《人民日报》相继发表社论,肯定和支持上海的夺权,号召全国“无产阶级革命派联合起来,向党内一小撮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夺权。”1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加强公安工作的若干规定》(简称《公安六条》),规定凡是“攻击诬蔑伟大领袖毛主席和他的亲密战友林彪同志的,都是现行反革命行为,应当依法惩办”。1月23日,按照毛泽东的提议,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发出《关于人民解放军坚决支持革命左派群众的决定》。3月19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出《关于集中力量执行支左、支农、支工、军管、军训任务的决定》。《决定》要求:军委各总部、各军兵种机关要视情况抽调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的人员,立即投入支左、支农、支工、军管、军训的工作,即“三支两军”。11月5日,毛泽东同中央文革小组成员谈九大和整党问题。他说:“文化大革命就是整党、整团、整政府、整军队,党、政、军、民、学,都整了。”“我们的党要吸收新血液。工人、贫农、红卫兵中的积极分子要吸收到党里来。”全国多个省区市的领导机构被“革命群众”夺权,夺权后成立的革命委员会往往无法履行原有的政府机关职能,导致中央和全国各地的政府机关陷入瘫痪。同时由于没有明确的原则和规则,夺权的形式与内容也是无奇不有,比如北京市就在同一天内被三股不同革命群众先后夺权,黑龙江夺权后成立的革命委员会的主任最后就是夺权前的省委第一书记潘复生,而中央某部委居然还向康生写信申请批准被夺权。月中,原本负责港澳事务的廖承志被红衞兵夺权。 文革时代艺术家并将毛泽东的形象应该是“红、光滑、发光”的表现方式来显示毛泽东本人是光的主要来源,无产阶级专政的代表:无产阶级专政为文化大革命主要的意识形态及口号之一,表现在数张文化大革命中的中,在1949年文盲率为80%到1964年文盲率降为57%的历史背景下,以海报图文的方式去对大众宣传特定想法及口号,。 与此同时,在中央,陈伯达、江青等开始将斗争对象转移到当时中央第四号人物、主要协助周恩来维持社会和生产秩序的陶铸。此后虽然毛泽东对于陈伯达、江青随意针对文革小组同僚的行为提出指责,并且要求他们在小组内自我批评,但是并未插手陶铸被“打倒”。 不过毛泽东对于陈、江的批评是这些在文革开始后权力日大的活跃人物第一次重大受挫,也促使一些不满其做法的中共元老做出了联手抗争。2月11日和2月16日,在周恩来主持的两次中央碰头会议上,陈毅、叶剑英、谭震林等七位国家和军队的最高层领导对当时混乱的局势感到不满,发表反对造反运动的强硬谈话,与张春桥等人当场发生激烈争论。此后张春桥召集姚文元、王力,先与请病假的江青会面,随后于当晚即会面毛泽东,汇报了这些元帅副总理的发言。最终毛泽东认为这是从根本上反对文化大革命,而这次事件则被张春桥等称为“二月逆流”。此后虽然这些领导人并未立即被正式停职,但实际上国务院、政治局在少了他们以后已经无法继续正常工作,中央文革小组实际已经取代了政治局的地位。到该年5月,针对刘少奇、邓小平的批判已经完全公开化。另一方面,文化大革命的风潮已经蔓延至南面受英国统治的香港,这种风潮直至同年12月才告结束(参阅六七暴动)。 与此同时,各个红卫兵组织之间的矛盾也日益严重。3月份,中共中央就不得不发出通知,停止一切串联活动。4月6日,中南海造反派第一次公开批斗刘少奇。7月20日,武汉发生七二〇事件,江青批示“反革命运动”,乘机指责武汉军区司令员陈再道“搞兵变”。7月22日,江青首次提出“文攻武卫”的口号,支持左派,有些红卫兵开始抢军队的权。此后,全国冲击军队、抢掠武器、枪支的事件不断发生,武斗由群体互殴升级为枪炮对打,全国进入内战状态。重庆大武斗中甚至使用了自行反坦克炮、火箭炮、坦克、军舰、重型登陆艇等重装武器。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小组发表《九五命令》,规定不准抢夺解放军武器装备,解放军对抢夺行为有权自卫反击。大规模武斗一直持续到1968年8月份才渐渐平息下来。 1967年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小学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通知(草案)》。其中规定:春节后各地小学一律开学。在外地串连的小学教师和学生应当返回本校。五、六年级和1966年毕业的学生,结合文化大革命,学习毛主席语录、“老三篇”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学习“十六条”,学唱革命歌曲。一、二、三、四年级学生学习毛主席语录,兼学识字,学唱革命歌曲,学习一些算术和科学常识。1967年7月13日,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建造毛主席塑像问题的指示》。 这个指示除了要求各地由中央统一规划建造毛泽东塑像外,还提到:“各地编印了一些毛主席没有公开发表过的讲话材料,甚至将别人的讲话、诗词也编进去了。中央重申:毛主席没有公开发表过的讲话、文章、文件、诗词,未经毛主席和中央批准,一律不得编印,不得出版发行。 1967年4月7日人民日报头版发表了《戳穿〈修养〉再版的恶毒用心》: 3月16日中共中央印发所谓《薄一波、刘澜涛、安子文、杨献珍等自首叛变材料的批示》和附件,把1936年8月至1937年3月薄一波等经组织决定先后出狱错定为“自首叛变”。从此掀起“抓叛徒”的恶风(这件错案已于1978年12月16日宣布彻底平反)。林彪、江青等还诬称有一条所谓“刘少奇叛徒集团组织路线”,由此制造了“新疆叛徒集团”、“东北叛徒集团”、“南方叛徒集团”等重大冤案。在“抓叛徒”活动最猖獗的时候,5月17日,江青还利用三十年代由国民党特务机关伪造的所谓《伍豪等脱离共产党启事》的抄件,妄图诬陷、攻击周恩来。 1967年5月11日中共中央发出通知,说《〈修养〉的要害是背叛无产阶级专政》一文是经过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讨论通过的重要文章,要求各单位“认真地组织学习和讨论,进一步深入地开展对党内最大的一小撮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的大批判运动”。十八日,《人民日报》、 《红旗》杂志发表编辑部文章《伟大的历史文件》,以“中国赫鲁晓夫”为代名词,对刘少奇进行上纲上线的批判。 1967年5月22日人民日报发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伟大里程碑 热烈欢呼中国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一年来的伟大胜利》指出:“当前,中国亿万革命群众,以毛泽东思想为武器,正在从政治上、思想上、理论上彻底批判这个中国的赫鲁晓夫,特别是对他那本反革命修正主义的阴险的《修养》——这本书被贩卖到全世界,取名为《怎样做一个好的共产党员?》——进行彻底的批判。这对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都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因为这个人是当前在中国这个世界革命中心扛着修正主义和对帝国主义的投降主义破旗的旗手,他的这本书就是修正主义和投降主义的纲领。” 1967年8月27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无产阶级专政和叛徒中国赫鲁晓夫》指出:“这是一场你死我活的阶级斗争。这场斗争,集中表现为无产阶级同党内一小撮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的斗争,表现为无产阶级司令部和资产阶级司令部的斗争。斗争的焦点始终是一个政权问题。在资产阶级方面,挂帅的人物始终是中国赫鲁晓夫。反革命的“理论”是他提供的,反革命的活动是他策划的,他是中国一切反动势力的总后台。” 1967年8月30日人民日报头版发表了《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本质就是走资本主义道路》: 1968年春天,在全国兴起了一股对毛泽东的盲目崇拜浪潮,当时的口号就是“三忠于四无限”,毛泽东已经被神化。《参考消息》转载的苏联“斯大林小组”《文化革命真相》的长篇文章指出:“文化革命是以毛泽东和林彪为首的中国布尔什维克,反对党内的机会主义派(刘少奇、邓小平、彭真)的原则性斗争。这场斗争是中共同赫鲁晓夫式的修正主义分子(一九五四年至一九五六年高岗、饶漱石集团;一九五八年彭德怀集团)长期斗争的合乎逻辑的继续和结果。这场斗争之所以困难和艰巨,是因为中国的机会主义分子在党和国家里夺取了发号施令的岗位。” 不过此时的毛也已经发现局势有些失控。全国武斗日益严重,打死、打伤的人不计其数,接近于开始一场内战。7月27日,中央派出“工宣队”进驻各高校,试图停止武斗,实际采取的正是两年前刘少奇、邓小平等因之获罪的措施。但在清华大学,造反派头子蒯大富无视工宣队,甚至下令抵抗,打死五人,情况已经非常严重。8月26日,毛泽东的“最高指示”下达全国:“工人宣传队要在学校中长期留下去,参加学校中全部斗、批、改任务,并且永远领导学校。在农村,则应由工人阶级最可靠的同盟者——贫下中农管理学校。”武斗才逐渐平息。10月,毛泽东提出干部下放,于是全国各地大批被打击的干部下放五七干校。 1968年10月13日至31日召开的中共八届十二中全会上,中央委员会提出了新党章,提请接下来的中共九大批准,第一次将林彪正式作为毛泽东的继承人,而前国家主席刘少奇则被定为“叛徒、内奸、工贼”、“永远开除出党”。10月17日人民日报公布了中央决定,攻击刘少奇是中国的赫鲁晓夫: 随后人民日报揭露刘少奇攻击毛泽东的亲自树立起来的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大肆贩卖赫鲁晓夫修正主义黑货,疯狂地进行反党反社会主义反毛泽东思想的罪恶活动。刘少奇这个党内头号走资派是美帝国主义、苏联现代修正主义的走狗,反动派的帮凶。1969年3月15日《红旗》社论《关于总结经验》一文中开宗明义写出: 毛泽东在大会上的发言从一定程度上维护了邓小平,使其得以去江西的一家拖拉机场工作、反省,而没有得到毛泽东维护的另外两名元老刘少奇、贺龙则不得不面对更加严酷的待遇。刘少奇被匿名关押,缺医少药,1969年11月12日在河南开封的一座封闭的旧银行中因肺炎去世,1967年后就未能与其见面的妻子王光美被继续关押至文革结束后的1979年。而元帅贺龙则连基本的饮食饮水都得不到供应,“贺龙专案组”还刻意造成错误用药,促使其于1969年6月9日在北京解放军三〇一医院去世。这次全会从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文革对于中共政治局面的影响,中央委员会1966年十一中全会后仍然在世的87位正式中央委员中,仅有40人被邀请出席十二中(其余多数已经被“打倒”),1956年及1958年八大选举的96名候补委员中,仅有19名参加了会议,其中10人被补选为正式委员,替换已去世的10名正式委员(其中两人自杀身亡),才使得出席人数达到了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的最低标准。而与此同时,又有74名非中央委员会委员或候补委员被邀请参加了大会,主要来自文革开始后得势的中央文革小组、“夺权”成功的各省市的革命委员会、实际控制局势的解放军机构等,也使得大会成为中共历史上罕见的与会非委员人数超过委员的奇观。 12月,毛泽东又下达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的指示,这是鉴于青年情绪激动难以稳定控制的考虑,于是将这些人清除出城市,人选以1966、1967、1968年的初高中毕业生(后来称为“老三届”)为主,中国上山下乡运动开始。 5月起,按毛泽东的要求,全国陆续开展了“清理阶级队伍”运动。各地采用军管会和进驻工宣队的方式,对在文化大革命进程中,以各种名义,各种方式揪出来的所谓“地、富、反、坏、右、特务、叛徒、走资派、漏网右派、国民党残渣余孽”,进行了一次大清查。非官方的数据认为,此间全国有3000万人被斗,50万人死亡。 1970年1月3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打击反革命破坏活动的指示》,2月5日发出《关于反对铺张浪费的通知》和《关于反对贪污盗窃、投机倒把的指示》。三份文件合而为一,成了「一打三反」运动。由中共各级组织正式领导,以政治运动的方式,对相当多的人进行了死刑,有期徒刑和剥夺政治权利的惩罚。27岁的遇罗克就是在1970年3月5日,一打三反运动高潮中,在北京被公审宣判死刑,并立即执行。 1969年4月1日,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中共九大正式会议上,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林彪代表中共中央作了政治报告。报告以“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为核心,全面肯定了“文化大革命”,称“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真正的无产阶级革命,是对马列主义理论和实践的一个伟大的新贡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所谓“斗、批、改”的新任务,宣告“摧毁了以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为首的资产阶级司令部,揭露了以刘少奇为总代表的党内一小撮叛徒、特务、死不改悔的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粉碎了他们复辟资本主义的阴谋”。在大会选举新的中央委员会过程中,林彪、江青集团的主要成员几乎全部进入了中央委员会。在这次会议上,中共中央副主席林彪作为党的接班人列入《党章》。国家主席刘少奇已经被打倒,主席一职悬空,周恩来继续保持党内第三的位置且继续担任国务院总理,担当处理国家日常事务大权。 九大会议由林彪作政治报告。原政治报告草稿为陈伯达所写,题目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该题目遭到毛泽东反感,后由张春桥起草政治报告,林彪在会上宣读。而中共官方指出,林彪对张春桥起草的报告不满,宣读时磕磕巴巴,照本宣科。张的报告中不断引用毛泽东语录,再度批判“刘少奇反革命集团”,还赞扬了军队的作用。会议的第二项议程是修改党章。新的党章中明确提到“林彪同志是毛泽东同志的亲密战友和接班人。”从此毛泽东与林彪的名字就一直联系在一起。会议还选举了中共的新领导人,毛泽东、林彪、周恩来、陈伯达、康生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而江青、林彪集团进入中共中央政治局,周恩来维持了自己的地位,至于陈云等一些中共元勋则全都被排斥在政治局之外。而有资料称,周恩来在九大期间地位上升,并几乎成为党的第二副主席。 1968年中共八届十二中全会,因刘少奇被免去党内外一切职务并开除出党,国家主席职务空缺。到了1970年因面临召开第四届全国人大,宪法需要修改以容纳文革纲领。1970年3月,毛泽东在收到周恩来送来的宪法修改草案提要和一封信之后明确与汪东兴说,“宪法中不要写国家主席这一章,我也不当国家主席。”。3月8日晚,汪东兴在周恩来主持的政治局会议上传达了毛泽东的这一指示。中央政治局一致拥护毛泽东的建议。整个过程中,林彪仅有一次单独表态,即在1970年4月11日,林彪写信给毛泽东“一,关于这次‘人大’国家主席的问题,林彪同志仍然建议由毛主席兼任。这样做对党内、党外、国内、国外人民的心理状态适合。否则,不适合人民的心理状态。二,关于副主席问题,林彪同志认为可设可不设,可多设可少设,关系都不大。三,林彪同志认为,他自己不宜担任副主席的职务。”。周恩来向政治局转达了林彪的建议,“多数政治局成员同意仍由毛泽东担任国家主席,周恩来对此也没有提出异议”。 由于按照党的纪律,少数服从多数。在除毛泽东外多数政治局委员要求设立国家主席的情况下,毛泽东再度以个人权威压倒集体决议,声称“孙权是要把他放在炉火上烤。我劝你们不要把我当曹操,你们也不要当孙权。”九届二中全会上,事情再度出现转折,康生、周恩来、陈伯达等人再度要求设立国家主席。周恩来建议设立国家主席是为了外事活动,如毛泽东不愿意参加外事活动,可以授权他人进行。宪法修改小组的康生对撤销国家主席反应激烈,他认为撤销国家主席违背民众愿望,但又不能违反主席的指示,导致他们修宪小组压力很大。陈伯达表示毛泽东任国家主席是对人民的鼓舞。林彪仅表示附和。 有学者认为,国家主席问题涉及国家体制,多数政治局委员对于涉及国家大事的重大问题有激烈反应完全可以理解。而撤销国家主席职务这样的更改国家体制的提议,毛泽东应光明正大地说明原因和理由,但他一直未能做出解释,反而指责反对者有阴谋。中共的史料对此也指责反对者,即林彪觊觎国家主席职务而引起毛泽东怀疑,“林彪阴谋设立国家主席以篡党夺权”。 有学者认为,据中共承认,毛泽东最早公开指出林彪有篡夺国家主席野心是在1971年8月南巡期间,而中共迄今认定林彪有篡夺国家主席野心的唯一证据是吴法宪在1971年10月21日对中央专案组揭发叶群对他的谈话。该学者认为,根据这两个时间可以得出毛泽东是在得到证据两个月之前就开始怀疑林彪阴谋夺取国家主席职务的结论。 关于毛泽东与林彪关系恶化的原因,目前有两种对立的说法。中共官方说法是林彪觊觎国家主席,篡党夺权的野心引起毛泽东怀疑,后林彪袭击毛泽东专列未果,仓皇出逃。而有学者则提出相反的观点,认为是九届二中全会上陈伯达与张春桥的文人相斗,引起了大会成员对张春桥的怒讨。而偏袒张春桥的毛泽东则怀疑这种大规模声讨(毛泽东语“大有炸平庐山停止地球运转之势”)是林彪背后指使,故引起毛泽东批判陈伯达,矛头对准林彪,毛林关系由此恶化。这个观点认为国家主席问题仅仅是为遮掩批斗张春桥事件引发毛林关系恶化的一个借口。 高文谦等学者则明确指出,毛泽东在1971年8月绕过党中央直接向南方的地方干部揭发林彪问题,并采取“掺沙子”“抛石子”等办法斗争林彪,均成为后来林彪出走事件的直接原因。 受到挫败的林彪,虽然并没有被直接点名批评,但毫无疑问他也已经意识到,其在党内的地位已经摇摇欲坠。在这种情况下,林彪及其儿子林立果与其亲信组成了代号为“联合舰队”的秘密组织,并在林彪等人的根据地上海制订了著名的《五七一工程纪要》(“五七一”取自“武装起义”的谐音)。纪要内明确提出“一场新的夺权斗争势不可免,我们不掌握革命领导权,领导权将落在别人头上。”林彪的计划是要利用空军为主导武力夺权,如果成功的话就可以一举逮捕所有要员,获得全国的政权。另一种可能性则是形成割据局面。 有学者对此说法提出质疑,认为迄今尚无任何证据证明林彪参与《五七一工程纪要》的制订,甚至连林彪亲信李作鹏,吴法宪,邱会作等人均不知道该纪要的存在。该学者提出一个论点,即“似乎死了的(指飞机上摔死的),都是‘571工程纪要’的目击者,而活着的,却没有一人见过这个‘纲领’。”。 不过林彪的计划并没有实现,政变失败了。根据香港《明报》几星期后的报导,1971年9月8日至10日之间,毛泽东曾在上海险些遭到一系列袭击。在此之前公安部就已经接到情报,称林彪正在预谋一起重大政治阴谋,一批军中林彪的亲信正在接受特殊军事训练。而上海的袭击阴谋则完全证实了该情报。此外还有其他各种传闻,称毛泽东在往北京的火车上险些遭袭,甚至有人到毛泽东寓所行刺。这些传闻是否属实不得而知。 据中共官方表述,9月13日晚,林彪等人仓促从隶属海军的山海关机场乘256号三叉戟飞机准备逃往苏联伊尔库茨克,飞机在没有副机长和领航员且跑道灯未开的情况下强行起飞,在进入蒙古国领空几百公里后在温都尔汗坠落,林彪及其妻子叶群、儿子林立果、驾驶员潘景寅在事故中丧生。而在同一天,北京的政治局召开紧急会议商讨林彪事件。直到9月14日林彪坠机的消息才传到北京。当年10月1日的天安门国庆庆祝活动也被取消。 近年来,有学者发现林彪飞机的飞行轨迹是从山海关至苏蒙边境后折返蒙古,在蒙古坠毁。林彪出走事件因整个事情扑朔迷离,其出走原因,出走过程,出走目的,出走性质仍然争议极大。 林彪的死,一方面使毛泽东精神上受到极大打击,身体状况急剧变差;另一方面国家也失去了原定的接班人。 1972年9月,毛泽东将王洪文从上海调到北京,次年在中共十届一中全会上就成为名列周恩来之后的党的排名第二的中共中央副主席,似乎有意培养为接班人。十届一中全会选举毛泽东、王洪文、叶剑英、朱德、李德生、张春桥、周恩来、康生、董必武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从此,江青、张春桥、王洪文、姚文元在中央政治局内结成“四人帮”。 1973年,十大党章删去了九大党章中有关林彪为接班人的内容。十大党章继续肯定了“文化大革命”,并且强调“这样的革命,今后还要进行多次。” 当时苏联以“人性论”来反对“阶级论”,以“人道主义”来代替共产主义,以和平主义来反对革命战争。苏联出版了一系列专门著作和论文,宣传尊儒反法。吹捧孔孟的“人道主义”,大骂法家“反人道主义”,被中国说成是要用孔孟之道给林彪撑腰打气,从内部颠覆中国的无产阶级专政。苏联学者说孔子提出了"世间和平和安宁"的思想,孔子学说中包含着“民主思想”。 1973年7月,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说,林彪和国民党都是尊孔的。1974年1月18日,经毛泽东批准,中共中央转发由江青主持选编的《林彪与孔孟之道》(材料之一)。批语说:这个材料,对于继续深入批判林彪路线的极右实质,对于继续开展对尊孔反法思想的批判,对于加强思想和政治路线方面的教育,会有很大帮助。江青等人便发动了“批林批孔运动”。苏联攻击批林批孔运动是“反对国内的国际主义力量”。在国际上宣传孔子是“最理想社会和国家制度的政治理论创始者”。1974年1月24日《人民日报》发表《孔老二的亡灵和新沙皇的迷梦——评苏修尊孔反法的卑劣表演》一文指出:苏修尊孔反法是为了反华。而林彪这个“超级间谍”,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胜利的重要时刻,一面大肆吹捧孔老二,一面阴谋策划反革命政变。《“571工程”纪要》反革命武装政变计划中供认,他要投靠苏修,找“保护伞”,并肯定他们的反革命“行动会得到苏联支持”。《人民日报》随后发表社论《把批林批孔的斗争进行到底》,指责“林彪叫喊中庸之道‘合理’,反对马克思主义的斗争哲学,攻击反修斗争‘做绝了’,妄图投降苏修,把我国变为苏修社会帝国主义的殖民地。”《文史哲》杂志指出:“文化大革命是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动力,把批林批孔这个头等大事抓好,就一定能够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更加蓬勃发展。” 这场运动的主要目标就是批判宣扬“上智下愚”维护等级制度的孔孟之道,毛泽东曾经在一次接见外宾时赞扬秦始皇,并且针对郭沫若的十批判书写了一首诗表示异议,而四人帮把此事提升为「儒法斗争」。批林批孔运动很快被篡改为所谓研究儒法斗争史的运动。林彪死后,周已经成为四人帮在毛泽东死后获取政权的最主要障碍。“批林批孔运动”虽然是对着死去的孔丘和林彪,周恩来却强调林彪“左”的错误,而此时中国普通老百姓经过长时间的政治运动,对各种新的批判运动也失去了兴趣。四人帮的“批林批孔”并不是很成功。 1974年10月,周恩来入院后,中央委员会委员邓小平获任排名第一的国务院副总理,其后被增补为中共中央副主席,实际负责政府日常工作,工作方向就是延续周恩来提出的“四个现代化”目标。 1975年2月,毛泽东不顾“四人帮”的反对,坚持把在“文革”中被打倒的“党内第二号走资派”邓小平重新推上党和国家重要领导岗位来主持党政军日常工作,并支持邓小平领导开展全面整顿,用意在于尽可能挽回“文革”造成的损失,恢复经济和国家政权正常运转。邓小平领导的全面整顿到后来发展成为一场有组织有领导的声势浩大的全面纠正“文革”错误的大动作。人民日报发表毛的指示《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而斗争》“毛主席指出:列宁为什么说对资产阶级专政,这个问题要搞清楚,“这个问题不搞清楚,就会变修正主义。”到了9月,毛泽东也病重,毛泽东把他的姪儿毛远新由沈阳调回北京陪在身边当上传话人。 1976年,是文革关键的一年。1月8日,周恩来去世,但悼念周恩来的活动却受到政府压制。从第二天开始,北京人民英雄纪念碑前就已经出现了纪念周恩来的花圈,向纪念碑前送花圈,这在过去是从未出现过的,全国都有自发的纪念活动。1月15日,是周恩来的追悼会,邓小平致悼词。 2月,情况再度改变。自认已经没有了障碍的四人帮开始打击邓小平,经毛泽东批准,搞出了“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针对的正是邓小平。经毛泽东提议,中央政治局委员华国锋出任国务院代总理。 3月底,南京爆发了悼念周恩来、支持邓小平、反对四人帮的“南京三·二九事件”,并迅速扩展到全国。4月4日清明节,从3月底开始北京群众自发聚集在天安门广场,纪念周恩来的逝世,同时也有人是对四人帮的抗议。人们还自行在纪念碑上张贴悼词,并送来花圈。广场上还逐渐出现了一些直接针对四人帮的批判性文章。到4月5日,已经有大约200万人来过广场。由于担心有人放火焚烧堆积在纪念碑四周的花圈,中共中央政治局派出警察在夜间把花圈收走。对立情绪演变成烧毁汽车和房屋,于是要求各单位禁止本单位人员去广场,并下令广场上的人群离开,当夜,广场上剩下的200余人不肯离开,被北京市委组织的工人民兵拘留甄别后遣散。这一事件后来被称为“四五天安门事件”,中共中央政治局定性为反革命活动,撤消邓小平的一切职务,同时决定华国锋任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天安门事件直到1978年冬才完全平反。 1976年9月9日,毛泽东逝世,中央政治局常委只剩下华国锋、王洪文、叶剑英、张春桥。毛泽东逝世前的五个月给华国锋写了三句话:“慢慢来,不着急”、“照过去方针办”、“你办事,我放心”。四人帮在上海组织民兵,有夺取政权之意。 9月16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红旗》杂志社论(简称“两报一刊”社论)《毛主席永远活在我们心中》说:“毛主席与世长辞了,毛泽东思想永放光芒,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深入人心,毛主席开创的革命事业后继有人。”“毛主席嘱咐我们‘按既定方针办’”。当前要把“批判邓小平、反击右倾翻案风的斗争继续深入地开展下去,巩固和发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胜利成果”。社论发表以后,江青给张春桥打电话:“毛主席的临终嘱咐发表出去以后,有什么反应没有?我已对文元同志强调,宣传工作要以宣传毛主席的‘按既定方针办’为中心,要反复宣传。”在姚文元的再三再四指示下,北京、上海各主要报刊《人民日报》、新华社《内部参考》、《红旗》杂志、《光明日报》、《文汇报》、《解放日报》、《学习与批判》杂志等连篇累牍地宣扬“按既定方针办”。据从9月17日至30日的不完全统计,上述6种报刊就登了宣扬“按既定方针办”的消息和文章236篇,《人民日报》、《光明日报》都把“按既定方针办”做了通栏大标题。《光明日报》在报眼毛主席语录栏,连续9天刊登“按既定方针办”;从9月17日到10月4日的17天中,有45篇悼念毛主席逝世的文章和消息被塞进“按既定方针办”的内容,就连一些专刊专页的文章和诗歌散文,也被强加上“按既定方针办”的话,达到了“四人帮”所要求的让“按既定方针办”覆盖报纸版面的目的。 9月21日《文汇报》头版头条大标题是《上海工人阶级坚决支持毛主席的既定方针》;9月24日《解放日报》一版头条通栏大标题是《驻沪三军上海民兵坚决执行毛主席的既定方针》;《学习与批判》杂志在第10期刊出该刊记者写的《按毛主席的既定方针办——上海千万人民的战斗誓言》。10月2日,华国锋在乔冠华9月30日送来的《中国代表团团长在联合国大会第三十一届会议上的发言》送审报告上批道:“此发言有误,文中引用毛主席的话,我查了一下原件,与毛主席亲笔写的错了三个字,毛主席写的和我在政治局传达的是‘照过去方针办’。为了避免再错传下去,我把它删去了。”10月4日,《光明日报》登载《永远按毛主席的既定方针办》(以下简称《永》),文中说“按既定方针办”这一谆谆嘱咐,是伟大领袖毛主席对我们党和整个共产主义运动的高度概括和深刻总结,“篡改毛主席的既定方针,就是背叛马克思主义,背叛社会主义,背叛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伟大学说”,“任何修正主义头子,胆敢篡改毛主席的既定方针,是绝然没有好下场的”。 1976年10月6日——《永》文发表的第三天,国务院总理华国锋在中央军委副主席叶剑英、中央办公厅主任汪东兴的支持下,以通知四人帮成员开会为名,由汪东兴负责的警卫部队8341部队就地逮捕四人帮所有成员,对其进行“隔离审查”。立即派以刘西尧为首的工作组进驻《光明日报》,接管了报纸的宣传大权;继而宣布对《光明日报》社临时领导小组负责人(即总编辑)莫艾隔离审查,责成莫艾交代《永》文发表经过和他同姚文元的关系。10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华国锋担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和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这次事件被称之为“粉碎四人帮”,文化大革命也由此落幕。 1977年7月,中共十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反党集团的决议》,决定永远开除中央政治局常委王洪文、张春桥以及中央政治局委员江青、姚文元的党籍,撤销他们的党内外一切职务。全会一致通过《关于恢复邓小平同志职务的决议》,恢复邓小平中共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的职务。 文革的正式结束则是在197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上华国锋宣布文革结束。会议通过《关于追认华国锋同志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的决议》决定华国锋为中共中央主席和中共中央军委主席。全会一致认为,华国锋是毛主席的好学生、好接班人。华国锋在周恩来和毛泽东离世后,先后接替两人职务,成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首位也是至今唯一一位,集中共中央主席、国务院总理、中共中央军委主席,党政军大权于一身的领导人。 1976年9月,毛泽东逝世后,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兼总理华国锋当权。 10月10日,邓小平亲自写信给华国锋,表示永不翻案,要求恢复工作。1977年7月,邓小平恢复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中央军委副主席等职务。 8月,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此会议上除华国锋宣布文革结束外,会议另通过《关于追认华国锋同志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的决议》决定华国锋为中共中央主席和中共中央军委主席。全会一致认为,华国锋是毛主席的好学生、好接班人。华国锋先后接替周恩来和毛泽东两人的职务,成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首位也是至今唯一一位,集中共中央主席、国务院总理、中共中央军委主席,党政军大权于一身的领导人。 中共十一大选出叶剑英、邓小平、李先念和汪东兴为副主席。五人组成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 华国锋虽然成功击溃了四人帮,但是由于他的权力来源只是毛泽东的遗言“你办事,我放心”六字以及汪东兴等支持,面对着邓小平这一批元老,华国锋的经验、政策、革命历史也比不上邓小平,故华国锋忧心会被这些元老夺去大权,所以他奉行的依然只是毛泽东的政策及方向,他提出“两个凡是”,即“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政策,我们都要坚决拥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要始终不渝地遵循。” 1977年8月的中共十一大,华国锋宣布「第一次」文化大革命胜利结束,仍以肯定的态度对待文革。批判了四人帮炮制的“老干部是‘民主派’,‘民主派’就是走资派”的反动公式,揭发了他们篡党夺权、策动反革命武装叛乱的阴谋,宣告“文化大革命”以粉碎“四人帮”为标志而结束。继续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认为“第一次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胜利结束,决不是阶级斗争的结束,决不是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结束”。 因此,今后依然要以两个阶级、 两条道路斗争为纲。 文革结束后不久,中共中央开展了对文革的清理运动,对文革中积极参与的人进行了抓捕,审判。但是期间亦有打击面过大、冤假错案及选择性办案的情况。一九七九年一月十八日至四月三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在北京召开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在务虚会期间,会上会外出现了两种情况:一种是有人批评十一届三中全会背离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另一种是党内和社会上又产生了摆脱党的领导、怀疑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倾向。以魏京生为代表的异议人士在北京西单地区张贴标语、大字报攻击毛泽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三月二十九日,北京市革委会发布通告:“凡是反对社会主义、反对无产阶级专政、反对共产党的领导、反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泄露机密,违反宪法和法律的标语、海报、大字报、小字报及书刊、画册、唱片、图片等,一律禁止。”四月八日,中共中央转发公安部《关于处理北京、上海等地七个由坏人控制、把持的组织问题的请示报告》,中共中央指出,自一九七八年十月以来在北京、上海及其他大中城市陆续出现了一些自发性组织,极少数组织为反革命分子和坏人控制。 1983年中共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通过了关于整党的决定。邓小平讲话要清理“三种人”,即在文革中追随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造反起家的人、帮派思想严重的人、打砸抢分子。五月十日新华社报道,中共天津市委会同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党组等有关部门作出决定,解散由“文革”中犯有严重错误的干部和造反起家的人为核心的707所党委。中共中央整党工作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为这篇报道加的按语说,原中共707所党委,组织上严重不纯,政治上思想上顽固对抗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已经变质,完全丧失了一个党组织应有的作用。 1984年3月4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彻底否定“文革”就要坚决清理“三种人”》。4月23日,《人民日报》又发表评论员文章《就是要彻底否定“文革”》。1984年6月20日,中共中央整党工作指导委员会发出第9号通知,明确强调要进行彻底否定文革的教育。《红旗》发表评论员文章《深入进行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的教育》。八月六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向全军各单位发出《关于在部队中深入进行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教育的意见》。强调: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是从思想、政治和组织上拨乱反正的一个根本问题。1985年5月,邓小平说,中国在粉碎四人帮以后出现一种思潮,叫资产阶级自由化,崇拜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自由,否定社会主义。自由化的思想前几年有,现在也有,不仅社会上有,我们共产党内也有。搞资产阶级自由化,就是走资本主义道路。 1975年1月中共十届二中全会选举邓小平为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 1976年4月,邓小平因为「四五天安门事件」被撤职。 1977年7月的中共十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被恢复撤职前的一切党政军职务(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兼解放军总参谋长),他的支持者胡耀邦、赵紫阳、万里也进入了中央委员会。 同年8月,邓在十一届一中全会上继续当选为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 1978年3月,邓小平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主席。 1978年5月,邓小平把握机会,由他最亲密的战友、当时中共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胡耀邦负责,在《光明日报》发表由南京大学哲学系教师胡福明初创的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该文在全国引起广泛讨论。他们巧妙地利用毛泽东的语录,来为自己造势,当时凡是支持该文实用主义论点的,都是邓小平的支持者,而党内大部分人确实接受了该观点(唯一没有表态的是华国锋和毛泽东的亲信汪东兴)。7月1日,建党节时,邓小平成功地公开了毛泽东1962年为“大跃进”在党内作自我批评的谈话,表明即使是毛泽东也会犯错误,间接批评“两个凡是”。到了9月,邓小平已经开始公开批评华国锋的“两个凡是”了。 1978年12月18日,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邓小平在会上提出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华国锋被迫在会上作自我批评,承认“两个凡是”的错误,而汪东兴也被批判。会上还重新评估了1976年的四五天安门事件,为其平反,确认了邓小平的领导地位。1979年1月胡乔木在中央宣传部会议上指出康生对毛泽东的四个存在理论进行了篡改,强调党的历史不等于就是路线斗争的历史。 1980年,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召开,原国家主席刘少奇、原中央书记处书记彭真等大部分在文革中被打倒的领导人被平反,胡耀邦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总书记(中央书记处负责人),邓小平的另一亲信赵紫阳也进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9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华国锋迫于形势,辞去国务院总理一职,由赵紫阳接任,至此邓小平已经成为中国实际的最高领导人。 1980年11月至1981年1月,公开审判林彪、江青、张春桥、姚文元、王洪文等。1981年1月,最后判决江青和张春桥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并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王洪文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姚文元有期徒刑20年,剥夺政治权利5年。戚本禹18年(1967年就入狱),迟群18年,刘庆棠17年。对五年以前就入狱的林彪集团成员的判决结果是:黄永胜、陈伯达、江腾蛟18年;吴法宪、李作鹏17年;邱会作16年。江青后来在保外就医期间在寓所内自杀。 文化大革命影响了当时的中国人。文革频繁的政治运动令经济活动近乎停顿,同时也消耗了不少的资源。例如文革初期的红卫兵大串联,全国铁路系统就承受了极大压力,总共运载了1100万人次。也有观点认为大串联停止的主要原因是毛泽东不愿意屡番接见红卫兵而决定打发红卫兵“上山下乡”接受改造。武斗时期被破坏的房屋、道路乃至文物古迹则更是难以统计。 而「红卫兵」在「革命无罪,造反有理」的口号下,给当时社会带来了极大的破坏,红卫兵所带来的破坏不仅是对于中国历史文物及伦理道德的摧残,他们也影响了人民生活及社会秩序,交通、生产为之大乱。他们在各地互相串连,彼此交换经验,并免费供应食宿,分别建立了所谓的「革命造反派的核心组织」。为了「破四旧」,他们闯入了知识份子、富人及官员们的家中,焚书、羞辱甚至毒打杀死屋主;学校也为他们所占据,教师成为他们批斗的对象,甚至被打成「牛鬼蛇神」;寺院、宫观、佛像和名胜古迹、字画、古玩等也成为红卫兵的破坏对象。红卫兵在文革期间所造成的破坏,带来了难以挽回的恐怖灾难。 文革中非正常死亡的人,包括武斗、批斗、法外监禁和大规模屠杀造成的死亡, 根据目前的资料,死亡人数至少200万。大规模屠杀包括:北京大兴县惨案,青海二二三事件,内蒙古人民革命党大血案,湖南道县大屠杀,广西大屠杀,云南沙甸事件。这些屠杀都是政府各级地方行政机构组织实施的,这些大屠杀的死者包括“地、富、反、坏、右”分子及其子女,反对当地政府官僚的群众组织成员,云南沙甸事件屠杀案的死者是信仰清真教的回民。据统计,文革中全国发生的大屠杀造成至少30万人死亡。 国外有人依靠在国内出版的县志资料计算1966年到1971年在中国的农村地区有50万到200万人因受文革的迫害而死亡。仅广西一地,官方承认的被屠杀者就不少于10万人,官员私下承认的是15万人,民间观点则高达50万。 文革期间全国至少100万城市居民被遣返到农村,这些被赶出城市的人们,在农村没有住房,没有土地,孩子不能上学,生活十分悲惨。 文革对全国行政区划的变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行政区划变动最小的时期。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1967年4月版介绍,截止1966年底全国共有22个省、5个自治区、2个直辖市,29个自治州、1个行政区、171个专区、7个盟,170个市,2127个县级单位(其中2005个县、66个自治县、52个旗、3个自治旗、1个镇)。到文革结束时,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1977年3月版介绍,截止1976年底全国共有22个省、5个自治区、3个直辖市,29个自治州、1个行政区、174个专区、7个盟,185个市,2136个县级单位(其中2013个县、66个自治县、53个旗、3个自治旗、1个镇)。 文革初期由于当时的河北省会保定政局动荡,1968年1月28日,郑维山、李雪峰署名向中央呈报《北京军区关于建立河北省革命委员会的情示报告》中提出把省会迁到石家庄,次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小组即批准成立“河北省革命委员会”。并同意河北省会由保定迁至石家庄市。1968年2月3日,河北省革命委员会在石家庄市成立,石家庄从这一天起遂成为河北省会。省革委的成立和省会的确定,自申请到批准,再到完成,前后仅用七天时间,速度之快,是相当惊人的。 1969年3月中苏珍宝岛事件以后,中共中央从备战的角度考虑内蒙古的辖区过于狭长,就像南美的智利一样。北京军区防御不便,就决定把内蒙古的东三盟分别划给东三省归沈阳军区管辖、西三旗分别划给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归兰州军区管辖。内蒙古自治区行政区划经过调整后,面积由118万平方公里变为40多万平方公里,面积大大缩小。这次行政区划变动主要是着眼于军事防御角度来考虑,再加上内人党事件的爆发。文革结束后,国务院1979年5月30日批准内蒙古自治区恢复1969年7月以前行政区划,以上行政区划于1979年7月1日起划回内蒙古自治区。 同年龄的老三届大部分人都失去了继续接受学校教育的机会,只有少部分人在文革后接受高等教育。知识青年下乡,对农村开发建设起著微小的作用,但是由于知识青年在乡间所受的教育不多,演化成知识青年务农的怪现象,对中国教育资源、人力资源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而由于农村的建设作用不大,直到今天中国大陆的农村依旧贫穷落后,其农村建设也不如邻近的日韩和台湾。毛泽东的“文化大革命”与红卫兵运动,曾经被苏联的一位评论家指为“师事托洛茨基的”,为了争权夺利,竟不择手段的利用青少年。 在此阶段,提出了“破四旧”、“开门搞科研”、《七五宪法》中提出的“人民代表以工农兵为主体”等众多新观点,提倡“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的人身攻击。很多历史文物、私人古玩,甚至祖辈遗物在“破四旧”的口号下被红卫兵砸烂;大量的艺术家、文学家、科学工作者被迫下乡,甚至在文革期间受迫害而死。 文革期间,中国人的宗教信仰自由受到限制,回族等其他少数民族趁乱发起武装叛乱。1975年发生的沙甸事件中,发生了整村武装叛乱事件,后遭到镇压。红卫兵曾前往扎什伦布寺的佛塔将在该寺曾存放的五世至九世班禅的遗骨挖出肢解抛弃。文革后十世班禅大师只得把残存不齐的从五世至九世班禅喇嘛的灵骨聚集在一起。 文革期间,中国虽然取得了一系列科学,技术和基础建设的成就,但是绝大部分开始于文化大革命之前且官方宣传型态隆重。真正意义上的成功为:导弹核武器试验,人工合成结晶胰岛素,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第一条地铁(北京地铁一期工程)与成昆铁路建成通车,第一台晶体管大型数字计算机,第一台自动化立体摄影机,第一台离子注入机,第一艘核潜艇,第一台集成电路数控机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颗科学实验人造地球卫星,第一台百万次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第一台天文测时、测纬光电等高仪,华北油田,大港油田,胜利油田,大庆油田的扩建,刘家峡水电站投入使用,葛洲坝的开工,杂交水稻,大型通用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 1967年至1976年的10年(1966年因经济领域尚未受到“文革”较大影响,故不计入),工农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率为7.1%,社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率为6.8%,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4.9%。1976年和1966年主要产品产量相比,钢增长33.5%,原煤增长91.7%,原油增长499%,发电量增长146%,农用氮、磷、钾化肥增长117.7%,塑料增长148.2%,棉布增长20.9%,粮食增长33.8%,油料增长61.6%。 1966年到1978年,中国原油产量以每年递增18.6%的速度增长,1978年突破1亿吨,使中国由“贫油国”跃居世界第8产油大国,原油加工量比1965年增加5倍以上。工业职工人数由325.65万增加到1129.5万,增长2.46倍。工业总产值由258亿元增加到1270亿元,增长3.92倍。1972年以后,以毛泽东、周恩来批准的“四三方案”为中心,投资几十亿美元和200亿人民币,从国外引进了26个大型成套设备和技术,建成了北京石化总厂、上海石化总厂、武钢一米七轧机工程等几十个冶金、化肥、纺织大型企业,基本满足了国家对这些部门的需要,并为以后的经济发展打下了基础。 1976年与1965年相比,拖拉机、手扶拖拉机产量增长5.7倍和65倍,农业用电增长4.7倍,农用排灌动力机械拥有量增长4.9倍,农用化肥每亩施用量增长2.1倍。1977年和1965年相比,全国农田灌溉面积增长41%,全国机电排灌面积和水电站机电总装机容量分别增长355.58%和643%;1975年全国机井数比1965年增长935.89%。 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国有大量文物被焚毁,古迹等也遭到摧毁破坏,给中国造成了难以弥补的巨大损失。文革中的“破四旧”活动将中国城市与乡村千百年来形成的历史文化古迹和遗产当成封资修的东西彻底破坏和毁尽。即使连“和平解放”的古北京城的大量古迹也惨遭破坏。中国的许多名胜古迹没有在战争中毁灭,却在文革破四旧中破坏砸毁。而有部份古迹因时任总理周恩来派遣军队保护,故宫、莫高窟及其他著名而有重大价值的文化古迹得以幸免。 文革至今仍没有得到官方清楚的过程呈现、事件记录,缺少多角度多主体的讲述,更遑论全面分析和吸取教训。而文化大革命的研究工作,大多是在海外进行的。有关文革的记录和研究成果,大多在海外出版。中国国内的记录、研究特别是发表仍然是一个禁区,即使以个人回忆录方式呈现对那段历史有所涉及的作品,也是相当有限的。 文化大革命也在世界其他地区产生了影响。 “造反有理”这句口号被全世界所有对现状不满的人使用; (以出品年代顺序排列) (以出品年代顺序排列)
wiki_zh\AA\wiki_07
安乐死 安乐死(,源自于,「好的死亡」;为「好的」,为「死亡」,此名称与实际作法不断地受到争议)是一种给予患有不治之症的人以无痛楚、或更严谨而言「尽其量减小痛楚地」致死的行为或措施,一般用于在个别患者出现了无法医治的长期显性病症,因病情到了晚期或不治之症,对病人造成极大的负担,不愿再受病痛折磨而采取的了结生命的措施,经过医生和病人双方同意后进行,为减轻痛苦而进行的提前死亡。 但无可否认,安乐死确有可能会增加处于无尽痛苦之中的诸如病人、穷人或者其他生存压力过大人群的自杀倾向,因其主要作用正是为了使自身能够永久性的摆脱这样的痛苦之折磨。被安乐死是指在未经病人自身同意的情况下,由其亲属向医生申请或医生主观判断实行安乐死,违背死者本人意愿的死亡事件也会因之而发生。 目前医学界对「安乐死」无统一的定义,不过在操作层面,主要可分为: 以荷兰为例,目前在荷兰要执行安乐死,必须出自病人的个人意愿,并且有医生证明病人正在处于「不能减轻」和「不能忍受」的痛苦中,医生和病人之间也得先达成共识,确认安乐死已经是他们的唯一选择。安乐死在许多国家引发了很大的争议(例如美国的特丽·夏沃案)。 一、目前已立法容许主动安乐死的国家(或地区): 二、目前已立法容许被动安乐死的国家(或地区): 三、目前已立法容许协助自杀的国家 丹麦于1992年通过「预立遗嘱法」,由哥本哈根大学医学院管理,并在1998年时通过「病患权利法」,确认其约束性。任何末期重症、严重意外等无自主能力的患者,其负责医师都必须向病人本人询问,该患者是否有登录预立遗嘱。如果有登录,则根据预立遗嘱内的条件进行安乐死。 德国则禁止主动安乐死,但是重症病人可以以口头形式或者书面形式要求被动安乐死。当病人因病重无法表达意愿时,其亲属可以代替他做出决定。 比利时众议院于2014年2月13日通过安乐死合法范围扩及未成年人一案,将成为继荷兰之后,全球第2个在严格条件下许可未成年的孩童实施安乐死的国家。 2017年10月22日,韩国保健福祉部称,从2017年10月23日至2018年1月15日将试行《维持生命医疗决定法》,临终患者可以在病情严重并且不可逆转的情况下,自己决定是否继续接受维持生命的治疗。 安乐死支持者经常指向像荷兰和比利时这样的国家,以及像安乐死合法化的俄勒冈州这样的国家,认为它基本上没有问题。 同样,芝加哥第55任市长拉姆·伊曼纽尔认为,反对安乐死的主要观点有四个:
wiki_zh\AA\wiki_07
人马座 人马座(,天文符号:♐),又称射手座,是一个南天黄道带星座,面积867.43平方度,占全天面积的2.103%,在全天88个星座中,面积排行第十五。人马座中亮于5.5等的恒星有65颗,最亮星为箕宿三(人马座ε),视星等为1.85。每年7月7日子夜人马座中心经过上中天。 人马座又称射手座。“射手座”是从拉丁语Sagittarius意译而来,sagittarius一词拉丁语中意为“持箭者”,箭的拉丁语是sagitta,天箭座即Sagitta;相似情况也可以对比拉丁语中的水aqua与持水者aquarius,宝瓶座/水瓶座即Aquarius。人马座原为巴比伦天文学中黄道星座之一,其原型为苏美尔神祇内尔伽勒(Nergal),形态为拉弓射箭的带翼人马。 黄道星座随后被希腊的星座系统沿用,但射手座在希腊神话代表人马喀戎,传说其发明了射箭。 人马座是夏季夜空中最大、最显著的星座之一,它西接天蝎座、东连摩羯座,北面是蛇夫座、盾牌座和巨蛇座,南边则是一系列小型星座,如望远镜座、显微镜座、南冕座等。 人马座并不难认,因为它主要的星排列得像一个茶壶:箕宿二(δ)、箕宿三(ε)、斗宿六(ζ)及斗宿三(φ)组成壶身;斗宿二(λ)为壶盖;箕宿一(γ)为壶嘴;斗宿四(σ)与斗宿五(τ)为壶柄。另外其中六颗星排列相-{斗}-杓:斗宿一(μ)、斗宿二(λ)、斗宿三(φ)、斗宿四(σ)、斗宿五(τ)和斗宿六(ζ),在古代中国称为南斗六星,也就是斗宿名称的来源。 在人马座天区,银河达到最大的亮度和宽度,银河系的中心位于射电源人马座A*附近。 在希腊神话中,射手座的箭对着位于它前方的天蝎座的胸,射手座在天上是为了给去取金羊毛的伊阿宋指路,古希腊人将射手座与萨杜恩(半人半羊)以及克洛托斯联系起来。罗马人却将他认为是优雅而智慧的喀戎,这导致人们常常把它与南天的半人马座混淆,然而这两种生物有一个明显的区别,射手座是一名猎手,这可以追溯到美索不达米亚的箭神涅伽尔(Nergal),而他与暴躁的战神和火神伊拉(Irra)有关。 天渊三虽然是人马座的α星,但它的视星等只有4.0,比星座中不少的星还要暗。 从地球看来,本银河系的中心位于人马座,虽然银心被人马臂上的星云和尘埃带所遮挡,但是人马座的银河仍是非常浓密,中间还有很多明亮的星团。 这个星座中的天体主要是银河深处的宇宙天体,包括发射星云和暗星云,疏散星团和球状星团以及行星状星云。人马座有多达15个梅西耶天体——这是所有星座中最多的。其中很多用双筒望远镜就可以观测到。 与银河系中心有关的人马座A是一个复杂的无线电源,天文学家相信它或许包含了一个超大质量的黑洞。 中国古代的星宫系统中人马座天区包括箕宿的箕、斗宿的斗、天渊、建、天籥、狗国、狗、天鸡、农丈人等星官。 北宋文学家苏轼的名句“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中的斗指的就是人马座的斗宿天区。 在爆旋陀螺 钢铁战魂中,日本陀螺手汤宫健太所持有的陀螺是终极射手145S/烈焰射手C145S/激闪射手230WD,它拥有射手座的力量
wiki_zh\AA\wiki_07
世界宗教列表 下面列出了世界上主要的宗教、教派。
wiki_zh\AA\wiki_07
深空天体 深空天体("Deep sky object, DSO")是一个常见于业余天文学圈子的名词。一般来说,深空天体指的是天上除太阳系天体(如行星、彗星、小行星)和恒星外的天体。这些天体大都不为肉眼所见。只有当中较明亮者(如著名的M31仙女座大星系和M42猎户座大星云)能为肉眼所见,但为数不多。超过一百个以上的深空天体能通过双筒望远镜所看到,例如18世纪法国天文学家梅西耶所编的《星云星团表》中的大部分天体。若有一支天文望远镜,能看到的深空天体数量会大幅上升。通过天文摄影能拍摄到为数可观的该些天体。 深空天体的主要分类有: 有几个深空天体的目录:收录了110个深空天体的梅西耶星云星团表,更全面的星云星团新总表总数将近8,000个天体),以及另外几种。还有更多的天体列在专业的乌普萨拉星系总表,许多天文爱好者利用这些对象来测试她们的观测设备和磨练观测的技巧。在每年的特定日子,有些地区会举办梅西尔马拉松竞赛,要求参加者在一个夜晚看遍110个梅西尔天体。收录了400个深空天体赫歇尔目录则被设计作为有经验的天文学家测试更大的望远镜之用。
wiki_zh\AA\wiki_07
道家 道家是中国诸子百家中重要的思想学派之一,在春秋战国时期以老子、庄子为代表。 西汉建立后,汉高祖、汉惠帝、吕后等汉朝领导人,张良、萧何、曹参、陈平等大臣,都支持以道家思想治国,减少傜役、赋税,使人民从秦朝苛政中得以休养生息,汉文帝、汉景帝奉行道家的黄老治术达到极致,历史称之为文景之治,「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国家富裕,百姓安乐。 其后,儒家学者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倡「独尊儒术」的政策,并被后世帝王采纳。道家从此成为非主流思想,宋朝以后程朱理学、陆王心学兴起,道家思想被混入理学,独立的道家思想基本上不复存在。 道家虽然并未被官方采纳,但继续在中国古代思想的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魏晋玄学,宋明理学都揉合了道家思想发展而成。佛教传入中国后,也受到了道家的影响,中国的禅宗在诸多方面受到了老庄的启发。 商朝初年伊尹辅商汤,开展了道家学派。儒家是建基于对道家的异化。一般认为老子应是实质可考的道家始祖,经由庄子、列子、杨朱等人的发展,成为一门经典,其中法家,名家,纵横家也受道家的影响。 在战国时期子思,孟子提倡五行学说,因此成为了五行家之先河,邹衍提倡的阴阳五行学说与稷下道家合流,成为了汉初所流行的「黄老道家」。严格而言,「黄老道家」不属于正宗的道家,而三皇五帝的传说也是在战国时期方创立的。法家韩非子也吸取了道家的许多想法,主张「上法而不上贤」。 汉初以道家治国,西汉时期,董仲舒与今文经家异化儒家学说,且官方独尊儒术,而道家思想已经开始隐没,渐渐融入儒家思想。东汉时期,汉明帝梦见金人,传入佛教。后来,虽有魏晋道家的小阳春,道家同时被佛教影响,被虚无化。 道家主张「顺其自然」,认为要用到法律时(法和法律有不同;法好比物理,而法律则是人为),大道已经废弃了。因此社会上没有道德仁义,因此不主张要用法去治人;法家则主张要用法律去惩治人,认为人类本性顽劣,要用权威与固定的法条以治天下。道家思想与法家思想多有抵触,但到了法家的韩非子时,却利用道家《道德经》的章句,以阐发法家思想。 道家虽然学派上有所区别,但就其主旨来说是相通的:以“道”为本,自然无为。 老子思想的核心是“道”,老子曾在其著作中说:“有物昆成,先天地生。绣呵缪呵!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 “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br>以大邦为世界,以大邦以下小邦为国家,小邦以下大邦为本土。道家是中国最早的本土独立思想,与董仲舒的春秋大一统思想大异旨趣。<br> 庄子思想的核心是“逍遥”与“齐物”。主张“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哲学思想。杨朱据说是老子的弟子,但他非常激进,提出“贵己”,“为我”。主张“全性保真,不以物累形”。战国时期稷下学宫的《管子》诸篇,主张“守则重,不守则轻”与“一年树谷,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自小入大的道家哲学思想。 老子提出“道”是宇宙本源,也是统治宇宙中一切运动的法则。这一观点被后来所有道家所有流派支持,成为道家最基础核心。道家贵生,存生,养生,轻视物质、伦理,以心灵的逍遥,万物的齐一为最高价值。 《老子》(又名《道德经》)是译本最多的古籍之一,被西方公认为所有中国文献中最难以解读同时也是存在问题最多的文本之一。老子在总体上倾向治国方面,在人生观上,老子主张“清虚自守,卑弱自持。”政治上提出“无为而治”,以无为而无不为。老子从自然的二元对立观念出发,颠覆了人们对传统价值考量。 老子的神学主张,是泛神论中带有一神论的自然神论,其思想接近西方的(Pan-monotheism),认为“现象世界”是本体“道”泛生而成的,道和万物是生养关系,而不是创造关系。本体“道”和“现象世界”是既分殊又统一的一元。老子的神学强调“无名”,主张道没有名字,老子神学也反对“知”的纯粹性,反对有知的智者,其神学目的在打破对一切形名之物及人的崇拜,以及打破对知慧、智者的盲从。老子神学主张“道”泛生万物,却不对万物行使权力,所以老子神学反对神权、智权和世俗的宰制权。 主条目:道 老子和庄子都意识到在终极面前语言是无能为力的,老子反复观察与思考的世界是日常观察到符合常识的世界,无论这样的世界是多么真实,其主要特征是非永恒性。而“道”就其不可言说的永恒性来说是无法预先决定,亦无以名之,不同于任何可命名的事物。它是非存在,即相当于无。这是一种与任何可以名之,确定有限的存在或实体都无法对应的实在,然而它显然是真实的,并且是所有有限实在的根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先于天地诞生,沉默而虚空;独自存在着而不发生变化,周而复始没有尽头)这里甚至可以感受到老子从哲学层面上对于时间空间的一个回答,同时老子将非存在与存在的世界联系了起来,即非存在是永恒的,而存在是短暂和有限的。老子持有这样的观点,无论非人类的宇宙还是我们所能感受到的自然都以“道”这样自发无为的方式运行。我们所感受到的自然的无为是“道”的显现,自然也以此存在于“道”中。 主条目:无为 (道家) 和儒家宣称的“天”相比,“道”这个词的使用意味着老子持有一种无神观,凡指‘天’大多意味着背后存在着一种意向性的,不可逆的力,这与道家思想的无为是相背的。老子认为自然的运行是自发运行,无目的的“道”的显现,一切有限存在诞生于非存在,并复归于非存在,这是道家哲学的巅峰之处。然而老子却以“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来解释这一主张。这意味着老子坚信自然的无为运行方式但无法考证它,因为对于自然的科学考察是与“无为”相对立的。但这并不意味着道家思想者不通晓同时代的自然观(自然哲学),老子在描述经验性的常识世界时也强烈关注自然的二元对立性质,而庄子更体现了其对自然观的深刻认识。 “无为”,不能理解为无所作为。《淮南子·原道训》:“无为为之而合于道”。道家的“无为”,是清静自守之义,是道家以“道”修身所要达到的“合于道”的理想境界。能达到这种理想境界便无所不能为(无为而无不为)。 老子对人类领域有着深刻关怀。由于“道”存在于一切有限存在中,人类本身也便是自然的显现。人们拥有生命,可以品味生活,但同时也要随时准备毫无遗憾地离开它,对于“道”所带给我们根本的病痛,死亡都是有限存在的诞生和复归于无。对于生活方式,老子认为对于居住于“道”中同时又是“道”的显现的人来说欲望应是相当简单和有限的,对于人本身的欲望,应该抛弃(不迷其中)。然而现实是“道”在人类领域上发生了分离,老子将之归结于两个因素,一是文明的兴起(「变化」),文明使人在财富、权力、道德完善各个方面上有了新的目标(老子也(被认为)是彻底的原始主义者);二是人本身在道德层面上的堕落(堕落该作变化)。 老子的原始主义同样体现于政治领域,然而并不是一种无政府主义,《老子》中有很多对统治者的建议和告诫,主张统治者要使人民不宜乱欲,使人民不去沉迷追求“仁义”而本身同时采取无为而治的方针。领悟并体现了“道”的人才能真正文明,使人民恢复“道”的状态中。老子曾将政治分为四个等级。第一等,“不知有之”,推行不言的教化,人民不知有治理者,各顺其性,各安其生;第二等,“亲而誉之”,用道德感化人民,用仁义治理人民,人民都称赞执政者;第三等,“畏之”,用政教治理人民,用刑法威吓人民,百姓们都很害怕;第四等,“侮之”,用权术伪诈愚弄,欺骗人民,百姓都要起来推翻它。 庄子是老子思想的继承与发展者,但事实并非如此,其差异在于老子主张德源自于道,而庄子主张德出自于人,他的著作表现出他的思想涵盖了当时各种思潮。后人常将他与老子并称老庄,是道家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庄子具有非常显著的悲观主义,其思想主要关注在生命上,以修身为主旨,“内圣”的观念被庄子发挥到了极点。庄子的人身哲学被后世用来倡导艺术精神的培养,打破小我与天地自然合一的超越精神,以审美的意态体悟世界,对中国的诗歌、绘画等许多艺术领域有着重要的影响。《庄子》在文学上也取得了相当成就,代表作《逍遥游》是先秦散文的巅峰作品之一。 庄子虽然也承认“道”是万物本源,但和老子的“道”存在一定差异。老子主张“道”为非存在,并以自然显现出来,庄子的观点则不同。庄子在支持“道”是无(非存在)同时,比老子更加关注“道”中关于“存在”的内涵。《庄子》中的“道”表现出了不可穷尽的多样性和创造性。庄子并不仅把“道”的存在归结于具有一定局限性的自然,他试图比老子更确切的描述不可描述的“道”。他不仅把着眼点停留于自然循环变化的规则,还将目光投向不可预测的,不能预期的变化。这种对于自然具有创造性的欣赏对后代也产生了相当影响。 在《庄子》中记述了许多庄子好友惠施所提出的问题。先秦时期,以惠施、公孙龙为代表的名家引发了中国古代语言危机的高峰。他们提出的诸多悖论引起了关于存在的广泛关注,影响了当时与后人思考世界的方式。庄子也受到了名家思想的影响,他肯定事物的有限实在性,“夫言非吹也,言者有言。”(说话并不等于吹气,毕竟说出了某些东西。)即假如语言没有被日常虚假意识或者成见之类所影响,语言也许可以与事物本体表现一致。“民湿寝则腰疾偏死,䲡然乎哉?”(人睡在潮湿的地方,腰背就会疼痛,甚至最后半身不遂,泥鳅也会这样吗?)庄子认为语言可以说出东西,但无论从道德层面还是知性层面都不能以对或错的方式来谈论他们。只有在非存在的条件下,所有存在和关系才能找到本源。对于日常经验性的世界,是一种有条件的实在,从根本上讲是空的(这和佛教的哲学观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和老子对于伦理上的偏好不同,庄子主张以一种审美的、艺术的角度而非科学的态度来观察世界,所以他对于自然世界的有限存在表现出了绝对意义上的价值中立。 庄子同样试图回答关于“道”在人类领域中发生分离的问题。和老子所具有的原始主义,试图使人们从高等文明的扭曲环境中解脱出来不同,庄子的哲学思想中,人类意识的病态是与生具来的,不存在任何原始主义的解决方案。庄子敏锐地意识到,老子的圣贤观点中,圣贤有意识的设计了方案,使人们远离文明的状态,这里存在矛盾。 庄子的人生哲学强调“齐物”和“逍遥”。 庄子认为人类意识的病态使人们将注意力聚集于变幻无穷的周边世界中,人们的喜好厌恶,对错的是非观通过各种形式变得固定起来,即便人正在与周边世界的有限存在一样步向死亡中也仍然执迷不悟。这就是“齐物”思想的起源,即对所有有限存在的绝对公平认识,超越事物间的差别,避免用是非、大小、好坏等主观倾向看外物,打破人以自我为中心的精神限制,达到万物齐一的境界,这是庄子哲学的颠峰之处。庄子深刻的认识到人与其他自然万物不同,只需要互相贬斥对方是“错误的”,就能对同一件事有完全不同的意见(当时儒家与墨家间的冲突便是最好的证据,庄子对此表示了相当的失望),然而同存于“道”中,又有什么能是“正确”或“错误”的呢? 如果能做到“齐物”,那么他便能达到“逍遥”的境界。这是庄子哲学中另一个重要概念,这是个体精神解放的最高层次,即无矛盾地生存于世界之中。庄子的解放,是主观形态的解放,他并不否认矛盾,只是强调主观上对矛盾的摆脱。庄子用“无为”来解释这一术语,与老子不同,这里“无为”不是一种政治原则,是指心灵不被外物所拖累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状态。这种状态,也被称为“无待”,意为没有相对的东西。这时,人们抛弃了私心,功名利禄,彻底置身于宇宙之中。“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这句被普遍认为《逍遥游》一篇主旨,同时也是《庄子》一书的主旨。这是一种心与“道”合一的境界。 庄子的哲学思想受到了既是好友又是对手的惠施的挑战。两人虽然同样否定了人们常识主义立场的实在观,但在人类领域上,两人出现了分歧。当庄子提出“齐物”与“逍遥”时,惠施指出在本质上仍然是有限存在的人类,怎么能出现这样的人——能够超越其本身的有限性约束,达到与“道”合一的境界? 黄老学派,乃战国时代主流道家学派。“黄”意指黄帝,“老”意指老子,黄老学派则意为以黄帝为依托,发扬老子思想的一个学派。该学派与老庄思想有着显著区别,在某种程度上存在分歧,这个学派的重要特征是和法家有着紧密的联系。中国近年来将黄老学派定义为道家和法家的结合,在西方被称为“目的性的道家”(purposive Taoism)或“工具性的道家”(instrumental Taoism)。该学派主要谈讨社会政治问题。 战国时期,受到道家思想的影响,在当时诸如儒家、墨家、名家、法家等各派中产生了一群特殊人物,他们本身都带有这样一种道家气质:不受所处社会环境中虚假善恶观念的影响。《荀子·正论》:“人之情欲寡,而皆以己之情为欲多。”(人们真正的欲望其实很少,可他们却相信它们是很多的。)是这类人的格言之一。他们可以忍受这个世界加给他们的侮辱和谩骂,因为他们认为,这些侮辱并不能玷污他们真正的尊严。在他们内在的对于世界的冷漠无情中,具有一种和老子、庄子同样深刻的精神独立性。这种内在的宁静最终产生了像慎到这样特殊的人物,他同时被归为道家和法家的代表人物。他的特殊性在于,道家思想成为了促进他社会目的的工具。 司马谈曾这么总结黄老学派:“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由于黄老学派将“道”作为一种工具,那么这种和“无为”具有相抵触的概念的“道”必然和老子、庄子之“道”存在其不同之处。 黄老学派不同意老子原始主义的观点,政治秩序被同样认为是“自然”的。慎到持有这样的观点:制度和文明本身就是“道”的具体表现。这是由于慎到本身内心的宁静,没有偏见,不带价值判断,他完全不受制于他人的生存状态中,才最终得到了“法”是“道”的终极体现这样无暇次的观点。慎到主张“贤未足以服众,而势足以屈人。”(贤人并不能说服很多的人,但一个有权势的职位足以使他人屈服。)这是和法家先驱申不害的“术”不同的。所以黄老学派的政治主张为“君无为而臣有为”。君王只有依赖其下属的目的性活动(有为)才能维持其本人的无为。以制度为基础,将责任委托给他人,而自身只是将这种制度和他的精神融合在一起。 道家在中国史上时间不长,且很快被道教所代替,但道家思想在各个方面融入了社会中。道家思想在西方也传播很广,不论是叔本华的唯意志主义哲学和悲观主义生活态度还是海德格尔的本体论与存在主义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而关于自然无为的生活态度也被很多西方人所接受。 道家崇尚自由,这与现代自由主义观点不谋而合。 与儒家强烈关注伦理学中道德实践问题不同,老庄思想覆盖了哲学的各方面,且从本质上说两者是互补的。 老庄思想在宇宙观、本体论上提出了“道”这一无法被言说而只能被体悟的终极概念,也奠定了道家思想的主基调,即我们所能体验的只是有限存在,而作为非存在而存在的“道”只能被体悟而无法感知。 在知识论上老庄都主张以辩证思想考察世界,庄子提出以一种超越知识的态度来认识知识。 伦理学上庄子人生哲学的齐物论和逍遥观对后代产生了深刻影响,至今在中西方都有人以庄子人生哲学处世。老子则对儒家的道德观进行了批判,主张一种原始朴素主义。 道家在在中国古代政治史上有过极短暂的辉煌。汉初,以黄老学派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占据了历史舞台,自汉高祖、汉惠帝、吕太后、窦太后、汉文帝、汉景帝等国家领导人,到萧何、曹参、陈平、田叔等行政首长都推崇道家思想。最有代表性的是曹参,在齐国时,他以“清静无为而民自定”的政治方针治国,百姓安宁,齐国大治。萧何去世后,曹参继任相国,政策无一创新,皆以萧何所订律法为准。即便如此在民间被赞为“载其清静,民以宁一”,又被史学家评为“萧规曹随,守而勿失”。 道家思想的政治高峰出现在汉文帝、汉景帝两朝时期,史称文景之治。将汉朝从“自天子不能具均驷,将相或乘牛车。”发展到“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众庶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维持这一政策方针的关键人物是窦太后,由于她坚持这条路线,一直到她去世以后,汉武帝才改变国家方针。 老子、庄子本身从未谈过关于艺术的问题,也没有表述过艺术是否具有价值的观点。老子、庄子对于后代艺术的影响在于他们的思想所展示的人生境界是一种艺术化的人生(尤其以庄子的人生哲学为甚)。道家思想主要通过魏晋玄学对中国艺术产生了实质性影响。 绘画 在人物绘画上,改变了以描写人物道德的主题,而是以个人风采个性代之,顾恺之主张的“传神写照”的画风兴起。 在山水绘画上,以“自然”作为最重要的审美品格,在用色上,水墨之风压倒了以青绿山水成为主流。古代山水画家几乎都未脱离道家思想的影响,山水绘画兴起的本身也受到道家思想的影响。 在绘画技艺上,注重用墨的虚实相间,精神自由。将“以技进乎道”作为画家毕生最高境界。 音乐 老子的“淡兮无其味”、“大音希声”形成了中国古琴的重要审美品格。老子的“淡”与儒家的“和”相结合,形成了“淡和”的观点。清朝汪绂在《立雪斋琴谱》中以儒释道,将“淡”定义为“节有度,守有序,无促韵,无繁声,无足以悦耳。”这在一定程度上起了消极的影响。“大音希声”以有声之乐为参照,肯定了无声之乐的永恒之美,强调了弦外之音的重要性,成为了历代琴人所追求的至境。 明朝李贽以庄子的“法天贵真”出发,对典型儒家美学思想的“琴者,禁也”命题进行了尖锐的批判,提出“琴者,心也,琴者,吟也所以吟其心也”。“琴者,心也”的本质是将音乐定义为一种自由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根本价值是对情感的表达,而不是封建统治的工具。这种以自然为美、追求古琴自由表达人之各种感情的观点对古琴音乐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戏剧 中国戏剧美学也受到了庄子的人生哲学影响,以“尚真”作为中国戏剧灵魂。中国戏剧本质上表现一种人格境界、真我境界,常带有一种平民气息。 在创作手法上,以庄子的寓言手法为基础,取材于生活又提炼于生活。 在创作性和演出上以不自觉性作为最高境界。汤显祖以庄子的“一汝神,端而虚”作为对演员的演出要求。 道家思想是哲学学派,道教是宗教信仰。道家思想成形于先秦时期,直到东汉末“黄老”一词才与神仙崇拜这样的概念结合起来。部分学者认为,就本身来说,这种神仙崇拜和道家思想少有相关联成份,老子、庄子都是以相当平静的心态来对待死亡的。引起两者相关联的原因可能是在道家的文字描述了对于领悟了“道”并体现“道”的人物意象,道教尊老子为祖师,又追求耳目不衰、长生不死,这和老子的哲学思想是有相悖之处的,将两者完全混为一谈是认识上的误区。东汉时期以道家思想为本的王充著有无神论作品《论衡》,对汉末流行的神仙崇拜进行了全面批判,在中国思想史上获得了很高地位。 在西方,道家与道教统称为Taoism,以Religious Taoism(道教)和Philosophical Taoism(道家)将他们区分开来。西方学者普遍认为道家是纯哲学的,道教是思想宗教化的产物。
wiki_zh\AA\wiki_08
加拿大同性婚姻 2005年7月20日,加拿大国会通过性别中立的《民事婚姻法案》,自此加拿大从联邦层面将同性婚姻合法化,这使得加拿大成为全球第四个在全国范围内给予同性伴侣注册结婚的国家,亦成为第一个将同性婚姻合法化的美洲国家,同时也是第一个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北美洲国家。 早至1999年,加拿大即将大部分与婚姻相关的权益赋予同居的同性伴侣。在《民事婚姻法案》通过前,全国十个省和三个地区中的八个省及一个地区先后经由各法院裁决将同性婚姻合法化,覆盖全加近90%的人口,且有超过3,000对同性伴侣在这些地区登记结婚。 《民事婚姻法案》由保罗·马丁总理领导的加拿大自由党于2005年2月1日在加拿大国会下议院提出的,名为《C-38法案》。该法案于6月28日在下议院通过,随后于7月19日在上议院通过。紧接著第二天即获得了皇家御准。2006年12月7日,下议院以175赞成票对123反对票再次确认了同性婚姻的合法性。 同性婚姻分别于以下日期在各省受到法律认可: 请注意在一些情况下,婚姻在这些日期前已经被合法化(比如安大略省早在2001年就开始合法为同性伴侣执行同性婚姻),但是其法律的有效性受到质疑。而上面的日期表示该法律有效性最终被确定的日期。 安大略省政府认可于2001年1月14日在多伦多执行的同性婚姻的决定,使得安大略省实际上成为全球第一个合法化同性婚姻的政府(荷兰和比利时分别于2001年4月及2003年6月才合法化同性婚姻)。 在联邦《民事婚姻法》生效前,同性婚姻均是由当地的省级或地区级法院判决禁止同性婚姻的法律违宪而实现的。此后,很多同性伴侣在这些省获得结婚证书。如同异性伴侣一样,他们无需成为这些省的居民就可以在这些省份结婚。 但是这些同性恋婚姻证书很大程度上是只具有中间阶段的法定资格。根据加拿大宪法,婚姻的定义是联邦政府的责任——这点在2004年12月9日,加拿大最高法院就「关于同性婚姻」释法的时候进行了确认。但此后直到2005年7月20日,联邦政府仍没有通过一项法律确定最近各省法院的判决。在《C-38法案》通过前,在四个管辖区内,婚姻的定义并没有被法院裁决为违宪,但在其他九个管辖区则被判决无效。鉴于最高法院的裁决,加拿大法律先例的作用和整体的法律环境,其他四个管辖区也很可能会将同性婚姻进行合法化。事实上,在联邦律师已经不再质疑这些裁决的情况下,只有阿尔伯塔省保守党政府仍然正式反对。阿尔伯塔省省长Ralph Klein威胁将引用《加拿大人权利与自由宪章》中的豁免条款(notwithstanding clause )来阻止同性婚姻在该省被合法化。 2003年6月17日,自由党总理保罗·马丁宣布将提交议案,将同性婚姻合法化。草拟的《C-38法案》于2003年7月17日由自由党司法部长Martin Cauchon公布。在法案递交议会前,联邦内阁将草案作为指引问题(reference question),提交给最高法院(「关于同性婚姻」,"Re Same-Sex Marriage"),询问高院只把婚姻限定给异性恋夫妇是否符合《加拿大人权利与自由宪章》,或者是如果同性的公民结合是否可以是另外一个可供选择的方案。2004年12月9日,加拿大最高法院裁决,同性间的婚姻是合宪的,联邦政府有唯一权限可以修改婚姻的定义,以及《宪章》保证宗教自由的条款可以允许宗教组织拥有拒绝为同性伴侣执行婚礼的权利。 在最高法院作出决定之后,自由党司法部长欧文·考特勒于2005年2月1日引入《C-38法案》,以在全国范围内合法化同性婚姻。虽然保罗·马丁政府支持该法案,但他也允许下议院的议员就此自由投票。若法案不获通过,已经合法化的省份和地区将维持已经合法的同性婚姻,而其他省份和地区将很可能看到开始出现法律诉讼来争取在剩余行政管辖区内将同性婚姻合法化。除非议会根据《加拿大人权利与自由宪章》的豁免条款通过法案来限制婚姻之存在于异性间,或者如同几个保守宗教团体或政治家建议的,将「婚姻之定义为一男一女之结合」加入到加拿大宪法当中,否则这种趋势难以逆转。考虑到当时下议院的组成成员,这些可能性都非常小。保守的阿尔伯塔省省长Ralph Klein提出的将这个问题交由公投解决的建议被主要四个政党的领导人所拒绝。 在1999年,加拿大最高法院在「M. v. H. [1999] 2 S.C.R. 3」一案中裁定在加拿大的同性伴侣有权得到与婚姻有关的多项经济和法律福利。但是这个裁决却止步在给予他们完整的合法婚姻权上。很多影响伴侣的法律在省政府级别而不是联邦政府级别生效。结果,同性伴侣的权利根据各省的情况而不同。 2002年和2003年,安大略省、魁北克省、卑诗省的高院都裁决将婚姻限制在异性之间违反《加拿大人权利与自由宪章》的平等条款。 上述的这些法案裁决都将无效性声明的效力暂停两年,以允许联邦法院考虑对这些裁决的反应。但是,2003年6月10日,安省上诉法庭就「Halpern」一案的上诉作出裁决。法庭认同下一级法院关于传统婚姻的定义具有歧视性,同性婚姻是法律允许的。但是,不同于以上的三个裁决,上诉庭并没有暂缓其决定以允许议会考虑这个议题。相反,法院裁决同性婚姻在全安省立即有效。 此前上诉的联邦自由政府在上诉庭作出决定后,总理克雷蒂安于2003年6月17日宣布联邦政府不会上诉至联邦最高法院,相反,他的政府将会草拟《民事婚姻法》,并交给高院咨询其意见。 加拿大同性伴侣被赋予了大多数与异性伴侣一样的权利。1999年,加拿大最高法院判决同性伴侣必须享有同居伴侣应有的权利。 加拿大公民及移民部认可申请移民的外国公民与加拿大公民或加拿大永久居民在加拿大注册的同性婚姻。移民部亦认可国外同居的同性伴侣所申请的家庭移民,但是要求同性伴侣提供法律证明且同居一年或以上。 在民事婚姻法案通过后,移民部通过了不认可在加拿大以外注册的同性婚姻的内部政策。比如尽管加拿大与荷兰的同性婚姻均合法且加拿大承认荷兰的同性婚姻,但是在荷兰与伴侣注册的加拿大公民或永久居民不能凭支持他的伴侣移民加拿大。2006年12月12日,新民主党国会议员苗锡诚在国会下议院发起提案,要求公民及移民部立即废除歧视同性婚姻的内部政策并“在移民事务上立刻如承认异性婚姻一样承认于加拿大外注册的同性婚姻”。该提案得以通过。2007年2月,公民及移民部网站更新并废除了原歧视政策。 自2003年9月起,军队里的牧师被允许予同性伴侣祝福并举行典礼。 在加拿大否认同性婚姻或异性婚姻,两人中至少一人在加拿大连续居住一年以上且在申请离婚时居住在加拿大方可申请离婚。这意味着只为到加拿大结婚的伴侣在将来可能无法在加拿大申请离婚。如果两者均不居住在加拿大,伴侣需要在居住地申请离婚。 根据2001年人口统计,超过80%的加拿大人信仰亚伯拉罕诸教(基督教、犹太教和伊斯兰教)。 2003年7月,罗马天主教反对让·克雷蒂安政府将同性伴侣纳入民事结合。由于罗马天主教是加拿大第一大宗教,有43.6%的加拿大人为教徒,所以教会的态度对加拿大社会影响巨大。同时教庭呼吁信仰天主教的政治家应该基于个人信仰而不是党派政策来投票。 此后,在一片民意反弹声中,教会在这个问题上保持了沉默。直到2004年年底,两名天主教主教明确表示反对同性婚姻。卡尔加里主教弗雷德里克·亨利,在一封牧函中呼吁天主教徒回击同性婚姻立法,称同性性行为是「邪恶之举」。亨利主教的信件也似乎敦促取缔同性性行为。信中说道:「既然同性性行为、通奸、卖淫和色情破坏家庭的基础,社会的基石,那么国家应该使用其强制力来禁止或虚弱他们,以保护公众利益。」两个人权组织很快根据阿尔伯塔省人权法案向亨利提告。其中之一在调解阶段撤诉。 但也有一些主要宗教团体发声支持同性婚姻。国内最大的新教教派加拿大联合教会就为同性伴侣提供教堂婚礼。统一世界教会、朋友宗教社会(贵格会)以及大都会社区教会都支持同性婚姻。一些进步的犹太教教会和圣公会也为同志伴侣举行教堂婚礼。 2012年,由论坛调查(Forum Research)发布的民调显示,66.4%的加拿大人赞成合法化同性婚姻,33.6%反对。对同性婚姻支持度最高的是魁省(72%)和英属哥伦比亚省(70.2%),最低的是阿尔伯塔省(45.6%)。 益普索(Ipsos)在2013年5月在16个国家进行的一份调查发现,加拿大63%的受访者赞同同性婚姻,另外有13%的人支持其他形式的同性结合。
wiki_zh\AA\wiki_08
7月7日 7月7日是公历年的第188天(闰年的第189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77天。
wiki_zh\AA\wiki_08
云 云是大气层中以水为主,包含其他多种较少量化学物质构成的可见液滴或冰晶集合体,这些悬浮的颗粒物也被称作气溶胶。研究云的科学称为云物理学,为气象学的一支。实务上,云专指距离地面较远的液滴冰晶集合体,距离地表较近的则称为雾,不过两者在化学构成上其实是相同的。在太阳系的其它一些行星和卫星上也观测到云。由于各星球的温度特性不同,构成云的物质也有多种,比如甲烷,氨,硫酸。云在中华文化中具有重大价值意义,在古典文学中,由于云的轻、淡、随风吹送、高举脱俗,盈溢等现象,常被寄托为作者的的理想、品质、操守、气节、感悟等。 科学上,云的主要结构为水,当大气中的水气达到饱和蒸汽压时,便会成云。在地球上,水气能达到饱和通常肇于两种原因:空气的冷却和水气的增加。当云的密度超过空气浮力时,有些云会落至地面,形成降水;幡状云则不会形成降水,因为所有液态水在到达地表前就先被蒸发了。云是地球上水循环和能量的最好例子。太阳辐射电磁波至地表,提供热能使地表水蒸发形成水蒸气;最后,云再借由降水的方式释放潜热并将水回归至地表。 云的颜色与外观成因于水滴或冰晶散射阳光的行为。此外,因为云反射和散射所有波段的电磁波,所以云的颜色成灰度色,云层比较薄时成白色,但是当它们变得太厚或太浓密而使得阳光不能通过的话,它们可以看起来是灰色或黑色的。 虽然地球上大部分的云都形成于对流层,但有时也会在平流层和中间层观测到云。这三个大气层的主要圈层常并称为「均质层」,均质层中大气各物质组成比例大致均匀(水除外),不太因地点、时间、高度改变。均质层常与非均质层作为对比,后者由增温层和散逸层组成属于外层空间的过度区。 这可能发生在大气中水气的含量称为湿度。在定温下,水气含量超过饱和蒸汽压便会开始凝结。饱和水气压和空气温度、压力有关,一般来说,饱和水气压随高度上升而递减。因此,当潮湿空气所处位置温度较低时,便容易饱和,此时水分子就会聚集在空气中的微尘(凝结核)周围,形成云。至于潮湿空气会位于低温地区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依照其形成的原因或外观命名。 当冷暖锋交会时,温度较高,水气含量通常也较高的暖气团因为重量较轻,而在锋面处抬升,成云。中国和台湾每年4至6月的梅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气象图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个长条状的连续云带。 当潮湿空气因为海风、季风、信风、谷风等原因被吹送至一个地形爬升的地方时,湿空气会沿正地形上升至低温的高空,形成云。由地形云导致的雨称为地形雨,印度的乞拉朋吉地区便常因为地形云、地形雨导致大量降水。 当气团经过一个较冷的下垫面时,例如一个冷的水体,便可能成云。 当空气对流时,通常含水量较高的暖空气会因为较轻而上升,到低温的高空时便有可能成云。 海面水气随气旋气流上升而产生的云,例如台风系统丰富的云胞。 火积云""是一种相当浓厚的积云,常伴随火山或山火等高温环境中形成。火积云是因为来自地表的空气被加热到极高温而形成。高热会产生对流使气体上升到稳定的区域,成云。世界气象组织并无将火积云列为独立的类别,而是列入积云中。 蕈状云,是一种由烟尘组成的蘑菇状火积云,通常由大爆炸引起的水蒸气压缩造成。当水气解压缩时,温度会降低,形成云朵。蕈状云常见于核爆炸、火山喷发和撞击事件。世界气象组织并无将蕈状云列为独立的类别,而是列入积云中。 简单来说,云主要有三种形态:一大团的积云、一大片的层云和纤维状的卷云。 云的科学分类最早是由法国博物学家让-巴普蒂斯特·拉马克于1801年提出的。1803年,业余气象学家卢克·霍华德提出以拉丁语命名云的想法。1929年,国际气象组织以霍华德的分类法为基础,按云的形状、组成、形成原因等把云分为十大云属。而这十大云属则可按其云底高度把它们划入三个云族:高云族、中云族、低云族。另一种分法则将积云、积雨云从低云族中分出,称为直展云族。这里使用的云底高度仅适用于中纬度地区。在中文命名上,高云族云属的开头是「卷」、中云族是「高」、低云族是「层」。 高云形成于6000m至18000m高空,对流层较冷的部份。分三属,都是卷云类的。在这高度的水都会凝固结晶,所以这族的云都是由冰晶体所组成的。高云一般呈纤维状,薄薄的并多数会透明。 中云于2500m至6000m的高空形成。它们是由过度冷冻的小水点组成。 低云是在2500m以下的大气中形成。当中包括浓密灰暗的层云、层积云(不连续的层云)。 直展云有非常强的上升气流,所以它们可以一直从底部长到更高处。带有大量降雨和雷暴的积雨云就可以从接近地面的高度开始,然后一直发展到13000m的高空。在积雨云的底部,当下降中较冷的空气与上升中较暖的空气相遇就会形成像一个个小袋的乳状云。薄薄的幞状云则会在积雨云膨胀时于其顶部形成。 凝结尾迹(飞机云)是指当喷射飞机在高空划过时所形成的细长而稀薄的云。 夜光云非常罕见,它形成于大气层的中间层,只能在高纬度地区看到。 火焰云、火烧云或流火云,通常发生在日出和日落的时分,天空的云层会呈现一片由黄色到红色的云彩,气象学上称为「霞」。因为日出和日落的时候,太阳的位置靠近地平线,此时太阳与地面之间的夹角很小,太阳的光线必须通过较厚的大气层,才能够达到地面。太阳光线的光谱中含有七种颜色的光线,其中以红光和橙光穿透大气层的能力相对较强,因此较其他颜色的光线容易抵达地面。因此在日出与日落的时候,从地面用肉眼观看天空的云层,较容易看见一片橘红色的天空。火烧云的出现代表云层中的水分充足,才会反射出不同的光谱,所以民间盛传火烧云出现后会有大雨,而且过去台风来临前,也常见有火烧云的气象,但中华民国的中央气象局指出两者并没有必然关系。 民间早就认识到可以通过观云来预测天气变化。1802年,英国博物学家卢克·霍华德提出了著名的云的分类法,使观云测天气更加准确。霍华德将云分为三类:积云、层云和卷云。这三类云加上表示高度的词和表示降雨的词,产生了十种云的基本类型。根据这些云相,人们掌握了一些比较可靠的预测未来12个小时天气变化的经验。比如:绒毛状的积云如果分布非常分散,可表示为好天气,但是如果云块扩大或有新的发展,则意味着会突降暴雨。 云在天气和气候中的角色是预测全球变暖时的主要不确定性之一。和云有关的过程的脆弱的平衡,以及从毫米到行星的大范围的尺度跨度会造成这种不确定性。因此,全球气候模式很难准确描述和云之间的相互作用。前面章节列出的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增加了模拟的难度。一方面,白云顶部对来自太阳的短波辐射会有反射,从而使得地表冷却。另一方面,大多数到达地面的阳光被地面吸收,加热了地表,地表又会向上发射长波的红外的辐射。但是云中的水对长波辐射是有效的吸收剂。云又接着会向上和向下发射红外辐射,向下的辐射会导致地表的净加热效果。这个过程和温室气体和水汽的温室效应类似。 高层的对流层云(例如卷云)的二重效应(短波反射造成的冷却和长波温室升温效应)会随着云量的增加而相互抵消或是产生微小的净加热效果。这种短波反射效应在中层云和低层云(例如高积云和层积云)中占了主要部分,从而造成几乎没有长波效应和净的冷却效果。很多研究已经开始关注低层云对变化的气候的相应。不同的最先进的全球气候模式对云的模拟可能会产生相当不同的结果,有些显示增加的低层云,有些则得到低层云的减少。 极地平流层云和中层云不太常见,它们的分布不够对气候产生重要的影响。但是,夜光云出现频率自19世纪以来逐渐增加可能是气候变化的结果。 最近的研究显示了全球黯化的趋势。虽然造成这一趋势的原因还没有能被完全理解,但全球黯化(和后来的逆转)被认为是由大气中气溶胶(特别是生物质燃烧和城市污染带来的含硫气溶胶)含量的变化所引起的。气溶胶含量的变化还可能通过改变云滴的尺寸分布或是云的降水特性和寿命而产生对云的间接效应。 在太阳系中,任何有大气层的行星或卫星都会有云。金星的厚厚云层是由二氧化硫构成的。火星有很高很薄的水冰云。木星和土星都有一个外层的由氨气云构成的云盖,中间层是硫化铵云盖,里层是水云盖。土星的卫星土卫六上的云被认为主要是由甲烷构成。卡西尼-惠更斯号的土星任务发现了土卫六上存在着液体循环的证据,比如极地附近的湖泊和星球表面的河流冲刷成的沟槽。天王星和海王星的多云的大气中主要是水汽和甲烷构成。 咏云诗是中国古代唐朝的重要题材类别之一。在古典文学中,云主要具备三种意象:「无心出岫」之出世义、「从龙为霖」之济世义和「巫山神女」之荒淫义。三种典故来进行。初唐时期,咏云诗多半只就「云」之外观与周遭自然环境的描写。盛唐时期,由于科举多以瑞云为题以及安史之乱的爆发,使唐朝政治日渐败坏,诗人有经世济民之心,故「从龙为霖」典故的使用,亦在此一背景下从盛唐以至中、晚唐逐渐趋于频繁。
wiki_zh\AA\wiki_08
角色扮演游戏 角色扮演游戏(,简称RPG)是一种游戏类型,在游戏中,玩家扮演虚拟世界中的一个或者几个角色进行游戏,玩家通过操控游戏角色与敌人战斗,提升等级、收集装备和完成游戏设置的任务,并体验剧情。通常这类游戏都是由玩家扮演角色在游戏世界中漫游,而一路上的各种遭遇(如战斗、交谈、会见重要人物等)则是玩家人物成长及游戏进行的重要关键所在。 角色扮演游戏在各类平台都有表现。广泛来说,所有的电子游戏类型都有角色扮演的要素。例如玩家在玩运动游戏时,可能扮演球员的角色;在玩射击游戏时,可能扮演战士的角色。而角色扮演游戏的过程就是扮演角色的过程,玩家扮演的角色经历越诱人、个性越丰富,越能吸引玩家。 角色扮演游戏在中国曾被称为「文字卡」或「文字游戏」,其游戏型态是基于小说的形式,故事情节和角色是此类游戏的基本要素。角色扮演游戏的故事基本上是固定的,玩家依照固定路线操作,经历一连串事件后得知结局。强调人物的特性和剧情内容,让玩家感觉到游戏中的角色是自己扮演的。收集各种宝物、角色职业能力、以及游戏画面也是此类游戏吸引玩家的要素。 模仿和扮演是人类的天性之一,儿童会在玩扮家家酒之类的游戏中扮演夫妻、教师等各类角色,在西洋的古希腊和东洋的殷商时代都有各类戏剧出现。人类在数千年的历史中,透过音乐、文学、舞蹈、戏剧、电影等艺术活动从事模仿与扮演。西方传统的角色扮演游戏,是桌上角色扮演游戏。而在电脑作为游戏平台之后,出现了电子角色扮演游戏。 桌上角色扮演游戏(,简称TRPG)可以说是各种角色扮演游戏的始祖。桌上进行角色扮演游戏,这就是「桌上(Table-top)」名称的由来。游戏参与者在利用一套游戏规则书和故事脚本,三五好友便TRPG有点类似演戏,玩家扮演某一种演员角色,以固定的游戏规则和故事背景来进行游戏,例如:你可以在中古世纪的欧洲为故事背景,扮演一个高贵的骑士,而你的朋友依他的个性,扮演一个成天作奸犯科强盗,于是就展开一场角色扮演游戏。 参与者分为两种,一种是每场游戏仅一位的地下城主(,简称DM)或游戏主持人(,简称GM),负责描述游戏场景、解释游戏规则、推动游戏发展并扮演非玩家角色(,简称NPC);另一种则是玩家角色(,简称PC),由其他参与者扮演。游戏前要确定游戏背景和规则,游戏的基本配备有棋盘、棋子、规则手册等。参与者在游戏过程中掷骰子决定步数(类似《大富翁》)及行动结果、自我表演、聆听并叙述故事。 TRPG种类繁多,最著名且最先商业化的是1974年美国人加里·吉盖克斯发明的《龙与地下城》,其基本设计及规则在往后数十年仍不断演进。也影响了电子游戏的研发,使《龙与地下城》被视为西方RPG的始祖,许多欧美RPG遵循的规则体系。 TRPG在市面上有许多种系统,较著名的有: 桌上角色扮演游戏被改为多种电子媒体形式。早在1974年《龙与地下城》发行的当年,游戏被以《dnd》、《Dungeon》等名非官方开发于大型机大学系统。这些早年电脑RPG影响了之后的所有电子游戏,其中也包括角色扮演类型的电子游戏。 20世纪70年代,英国的理查·盖瑞特最初想用计算机玩《龙与地下城》,以D&D为最初的编程代号设计游戏。之后受到苹果公司发行的Apple II影响,理查·盖瑞特将D&D28改成图形角色扮演游戏,并更名为《》。理查·盖瑞特后来将其改进并正式命名为《创世纪》,该系列至1999年共出了12款游戏,为个人电脑平台的角色扮演游戏奠下了基础。《创世纪》、《巫术》、《魔法门》是当时角色扮演游戏的代表,亦影响后世创作。 1985年,日本的艾尼克斯公司为任天堂公司的红白机平台开发游戏。参考《龙与地下城》及《创世纪》等游戏,并融入东方思想及日本动漫要素后,开发出了被称为日本国民游戏的《勇者斗恶龙》。该系列是电视平台角色扮演游戏的指标。而史克威尔公司的《Final Fantasy系列》亦是日本的代表角色扮演游戏。 中文开发的角色扮演游戏最早是1987年的《屠龙战记》,台湾大宇资讯开发的《仙剑奇侠传》和《轩辕剑》是中文角色扮演游戏的代表。 除了桌上角色扮演游戏和电子角色游戏外,角色扮演游戏可分为单机角色扮演游戏和大型多人在线角色扮演游戏;依题材可分为欧美角色扮演游戏、日式角色扮演游戏和中国角色扮演游戏;依游戏方式可分为回合制角色扮演游戏、动作角色扮演游戏、策略角色扮演游戏等。 游戏中的故事一般是用三段式的结构,由「开始」、「中间」、「结尾」所组成。美国剧作家乔瑟夫·坎贝尔研究世界上的英雄故事后,归纳出的《》亦常被用在角色扮演游戏的故事中。游戏的故事最初通常是介绍角色的基本背景、人际关系。角色原本过著日常生活,后来必须出去冒险,告别平时生活。角色可能自愿或被迫踏上旅程,遇上各种考验、敌人、良师、同伴,获得奖励并成长。并在达成目的后,角色回到日常生活,结束故事。故事结尾可能是开放性的,角色可能又遇到敌人或事件并再度踏上旅程。玩家是否能够了解、认同游戏的故事,被故事感动是角色扮演游戏的重点。小说、戏剧和电影虽然亦是如此,但角色扮演游戏的特色是玩家能用想像力创造故事。观众体验电影剧情是被动的,但玩家体验角色扮演游戏剧情是主动的。 角色扮演游戏至少需要两种角色。一个是玩家扮演的角色,另一个是DM或计算机扮演的「对手」。角色可分为玩家角色和非玩家角色,前者是玩家能控制的角色,是玩家在虚拟世界的化身、情感寄托的对象。后者则是玩家不能控制的角色,可能协助玩家、提供资讯或委托任务、担任一般大众或敌人。非玩家角色可能是推动故事剧情的重要元素。
wiki_zh\AA\wiki_08
世界纪录 世界纪录,是指在全世界特定项目中最明显的表现与纪录。
wiki_zh\AA\wiki_08
围棋 围棋是一种策略性棋类,使用格状棋盘及黑白二色棋子进行对弈。起源于中国,中国古时有“弈”、“-{碁}-”、“手谈”等多种称谓,属琴棋书画四艺之一。西方称之为“Go”,是源自日语「碁」的发音。 对弈双方在棋盘网格的交叉点上交替放置黑色和白色的棋子。落子完毕后,棋子不能移动。对弈过程中围地吃子,以所围「地」的大小决定胜负。 围棋规则简洁而优雅,但玩法却千变万化,欲精通其内涵需要大量的练习与钻研。国际象棋大师伊曼纽·拉斯克称赞说:“如果在宇宙中的其他地方存在智能生命形式,他们几乎肯定会下围棋。”与此同时,围棋被认为是目前世界上最复杂的棋盘游戏之一,其复杂度已于1978年被Robertson与Munro证明为PSPACE-hard。 截至2008年年中,全世界有超过四千万玩家,其中绝大多数在东亚。截至2015年7月,国际围棋联盟共拥有75个成员国和5个协会会员。 围棋起源于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棋类运动之一。推测起源时间为大约公元前23世纪。传说尧的儿子丹朱顽劣,尧发明围棋以教育丹朱,陶冶其性情。 目前围棋的最早可靠记载见于春秋时期的《左传》,战国时期的弈秋是见于史籍的第一位棋手,最早的围棋文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汉朝时棋盘为17路,南北朝时候,棋盘定型为现在的19道棋盘,传入朝鲜半岛,并且出现了评定棋手水平的围棋九品制。围棋逐渐成为中国知识阶层修身养性的一项必修课目,为“琴棋书画”文人四艺之一。 中国古代对围棋尚有“弈”、“-{碁}-”、“手谈”、“坐隐”、“烂柯”、“方圆”、“黑白”、“乌鹭”、“大棋”、“木野狐”等雅称,下围棋又称对弈、博弈、奕棋。弈局指棋局,弈枰、弈楸、楸枰、河洛指棋盘,奕具泛指棋盘、棋子等棋具,弈谱、弈选、吴图指棋谱;观弈指看棋;弈林指围棋圈。其中“碁”为棋之异体字,在古籍中专指围棋,如《隋书‧经籍志》所载棋谱目录,均作碁。 古代围棋并未发现完整明文的规则,但规则在逻辑关系上极其简单,《敦煌棋经》中略有所述。中国古代唐宋使用数路法,日本比目法即由此改变来。但是明朝以后,改为子空合并计算,不需保留死子,扣除眼位的过程以还棋头实现,所以近代中国的围棋规则被称为数子法。由于终局还棋头步骤的存在,可见古棋与现代规则体系下的围棋有着本质不同。 而围棋最迟在唐朝初期传到了西藏,相传松赞干布的大臣琼波·邦色是一位围棋高手。后来围棋由藏族人改为西藏围棋。 唐朝出现了棋待诏官职。著名棋手王积薪作“围棋十诀”大多在现代围棋中依旧适用。北宋沈括《梦溪笔谈》中有“四人分曹围棋”即四人围棋的记载。明朝王世贞写了一篇《弈问》,回答围棋的种种疑问。 清朝初年,出现了中国古代围棋发展的一个高峰期。大批著名棋手涌现,留下大量名局棋谱,如黄龙士与徐星友的“血泪篇”,施襄夏与范西屏的“当湖十局”。同时,围棋理论的研究亦达到一个高峰,代表作有徐星友的《兼山堂弈谱》和施襄夏的《弈理指归》等。但随后,中国围棋渐渐衰微,至20世纪上半叶竞技水平完全无法与日本围棋相抗,规则也根据日本围棋规则作出了本质的调整。 围棋在公元7世纪传入日本,很快就流行于宫廷和贵族之中。战国末期,权臣丰臣秀吉设立碁所。德川幕府时代,出现了在天皇或征夷大将军面前对弈的“御城棋”,日本围棋逐渐兴盛,出现了本因坊、安井、井上、林等围棋世家。其中坊门尤其人才辈出,先后出现了道策、丈和、秀和、秀策、秀甫、秀荣等杰出棋士。日本围棋由于废除了中国古代围棋的座子制(古代中国围棋是放四个座子,就是两黑两白放在对角星的位置上,双方在这个基础上开始布局),布局理论得以极大发展。 同时由于日本棋手对唐代围棋数路法的胜负判定规则(以围地多少还是活子多少为目的——或者是否以其它目的行棋,还可继续考证)产生了直观上的的误解,从而产生对唐宋数路法扣除眼位和公气、明清数子法终局还棋头(其本质是子多为胜、眼位不计的胜负计算方法)的疑惑,将其废除,从而产生了与中国古棋大为不同的地多为胜的日式围棋,并演变为现代围棋。 明治维新以后,棋手失去幕府支持,开始谋求新的谋生手段,导致新闻棋战和现代段位制的出现,并创立全国性的日本棋院。昭和时代,吴清源和木谷实共同掀起“新布局”的潮流,开始现代围棋的时代。其后日本棋界一流棋手辈出,如坂田荣男、藤泽秀行、高川格,及后来的大竹英雄、石田芳夫、武宫正树、小林光一等。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专业围棋水平相当低。从1960年开始,每年举办中日围棋友谊赛。其中,1961年第二届来华访-{}-问的日本围棋代表团中的55岁伊藤友惠五段(女性)横扫中国当时顶尖棋手,八轮全胜。1964年改称中日围棋对抗赛,一直举办到1991年。1984年,第一届中日围棋擂台赛开幕,拉开中日围棋交流的序幕。中国人聂卫平在前四届擂台赛中取得11连胜,极大的推动中国围棋的普及。 1982年,中国恢复实行段位制。1988年4月16日中国国家体委发布《围棋国家段位标准》《围棋国家段位标准实施细则》和《围棋地方段位制》。 1988年,韩国人曹薰铉在第一届应氏杯世界围棋锦标赛中夺冠,同样引发韩国围棋的热潮。此后,大量世界棋战出现。在这些棋战中,李昌镐从众多棋手中脱颖而出,成为当时棋界第一人。2004年后,李昌镐的状态有所下滑,李世乭、古力等新锐势力开始对其发起冲击。此后数年为古力、李世石双雄争霸的年代。 2010年代,中国众多棋手崛起,江维杰、范廷钰、时越、芈昱廷、陈耀烨、周睿羊、檀啸等年轻棋士接连赢得世界比赛冠军。2015年,柯洁崛起。不过,柯洁王朝的光芒迅速因AlphaGo于2016年的横空出世而变得黯淡。 目前职业围棋水平最高的国家是中国和韩国。韩国虽然仍有顶尖高手支持,但已后继乏力,在对战中国上渐居下风。而日本已经难以和中韩抗衡,在国际赛上几乎都是以惨败收场。目前日本第一人是连续夺得众多头衔的井山裕太,成为日本第一个同时拥有七冠头衔的棋士。 围棋于19世纪晚期开始成规模的传入欧洲。在此进程中的第一大站是德国。 日本为围棋在全世界的推广用力最早、最多,以致西文中的围棋术语多来自日语。1980年代以降,中国、韩国也大力参与推广围棋。 1996年,美国宇航员丹巴利(Daniel T. Barry)博士与日本宇航员若田光一博士在太空梭奋进号上进行首次太空围棋对弈,他们使用一套特别设计的太空围棋棋具,由Wai-Cheung Willson Chow所造。两位对弈宇航员因此得到日本棋院授予的荣誉段位。 围棋运动现已遍布世界各地,唯日本、韩国、中国大陆和台湾最为兴盛;西方国家已渐热;东南亚正在发展中。 泰国因「泰国围棋之父」蔡绪锋的大力推广,使泰国自1993年成立协会开始至今,学棋人口达超过百万人众。 新加坡围棋协会在新加坡设立了两个棋所,提供围棋教学的服务,当中更有一些从中国大陆、台湾特聘而来的职业棋士。 马来西亚围棋在发展之中,在西马吉隆坡有一围棋协会,常参与新马泰围棋交谊赛。除了吉隆坡外,西马霹雳州怡保在2011年也成立了一间怡保围棋棋院,目前极力推广着围棋教育。推广期间,怡保围棋棋院在霹雳州各地举办了各个赛事及围棋推广讲座,其中怡保围棋棋院与马来西亚围棋协会在2015年举办了一个马来西亚有史以来最大型的围棋比赛--第一届亚洲围棋锦标赛-富达杯,此外,2016年马来西亚举办另一大型赛事--马来西亚国际业余围棋锦标赛,这也会将马来西亚的围棋发展推向另一个高峰。在东马有妙手围棋在各地推广儿童围棋教育。 汶莱围棋仍有待发展,目前还没有建立围棋协会,有一群热爱围棋分子,学棋者多数是大学生及少年,儿童围棋市场仍小。 印尼有许多人开始爱上围棋,然而目前苦无英文围棋教材的翻译不便,使之围棋教育暂时滞止难前,目前已有改善,学棋人口渐渐增加。 下棋时,对弈双方各执一种颜色的棋子,黑先白后(中国古代是白棋先下),轮流将一枚棋子放置于交叉点上。与棋子直线相连的空白交叉点叫做气。当这些气都被对方棋子占据后,该棋子就没有了“气”,要被从棋盘上提掉。如果棋子的相邻(仅上下左右)直线交叉点上有了同色的棋子,则这两个棋子被叫做相连的。任意多个棋子可以以此方式联成一体,连成一体的棋子的气的数目是所有组成这块棋的单个棋子气数之和。如果这些气都被异色棋子占领,这块棋子就要被一起提掉。 在任何情况下,均禁止棋手向棋盘连下两子,否则将立刻判负。因此较文雅的中盘认输方法——投子,即是向棋盘摆下两枚棋子。 劫是围棋中较特殊的一种情况。举例来说,当黑方某一手提到对方一子,而这一个黑子恰好处于白方虎口之内,这时白方不能立即提掉这一黑子,而必须在棋盘其他地方着一手(称为“找劫材”),使黑方不得不应一手(称为“应劫”),然后白才能够提掉这个黑子。故高手下棋常常会保留一些先手作为劫材,一旦形成打劫,劫材多的一方打胜的可能性较大。 劫依其重要性分为天下劫、死活劫、官子劫等。天下劫表示整盘棋最重要的一个劫,意即不管选择任何劫材威胁,对手都很可能直接消劫并得到巨大的利益,例如黑白各50子的大龙形成攻杀,这时劫材很可能不被理会。 下子时,除非能令对方某些子失去所有的气,否则不得下子令自己某些子失去所有气,这亦被称为「禁止自杀规则」。应氏规则对此略有不同。 围棋流传多地,各有变化,演变出不同的规则。目前世界上使用较多的有中国规则、日韩规则和应氏规则。其本质皆以围地为目的行棋,由于对‘地’这一概念三者存在逻辑上互相平行的不同说明,一直有分歧。经过改进对“地”的定义说明,去除人为硬性规定,现在三种规则的实践中差异很小,只在极端情形下,才会有胜、平、负的差别。 日韩规则中,棋子所围成的空白交叉点叫做目,最终以目多的一方为胜方,所以日本的围棋规则称为比目法。对局时需保留死子,终局后双方将盘上死子及提掉的死子填入对方实空中,再计算双方实空。黑棋贴给白棋6目半(等于3又1/4子和7点)。如果白棋实空加上贴目后多于黑方则白胜,否则黑胜。 计算胜负时,中国规则与日韩规则有所不同。按照中国规则(数子法),一盘棋结束后,棋盘上的死子被拿掉,如果双方对是否死子产生争议,通过实战解决。之后,如果黑棋活的棋子加上实空达到185(黑棋由于先行优势须贴给白棋3又3/4子,等于7目半和8点)则黑胜,少于此数目则白胜。。 而应氏规则是,数各方占据的交叉点的数目,称作“计点”。其中黑棋贴8点(等于7目半和3又3/4子),占点多的一方胜,和棋黑胜。除去比赛组织和棋士组织的一些规定外,就规则的核心部分而言,应氏规则与中国规则并无明显区别。 比目法和数子法在大多数情况下结果相同,但也有少数例外:比如双活时,比目法不计地。数子法不必保存好提子,但是必须把所有单官(没有目数差异的官子)填满,而且若黑下到整盘棋的最后一个单官,则会多一目(比白子多下一手)。 在不贴目的时期,因为没有所谓“贴目”,时有和棋;自从加入了半目的贴目(或四分之三子)后,计算目数时便不会和局。 但是仍然有一种情况会无法分出胜负,无法终局,即所谓无胜负,包括循环劫(三劫循环,四劫循环等)长生、双提二子。当黑白一方如果舍弃循环劫则会输时,双方不能停止提劫,便无法终局(无胜负)。 现代较著名无胜负的棋局有古力和李世石在第17届三星财产杯F组胜者组次轮下出一盘四劫循环无胜负。 但亦有某些规则不允许全局同型再现(如应氏规则),也就是棋盘不能和这盘棋以前的状态一模一样,从而限制无胜负的出现。 其实中国规则一直原则上规定不允许同形再现,但只是为了解决某些常见的“病态”棋形如“假生”、“盘角曲五”等而设,遇到三劫循环、长生等情况仍然按习惯法判无胜负。 围棋对弈进程,分布局、中盘、收官三个阶段。而阶段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线。 在布局阶段,对局双方各自抢占棋盘上的空地,同时尽量阻止对方占地,由此导入中盘战斗。此时落子尚少,盘面尚大,无法作精确的计算,因而考验的是棋手的大局观和棋感。 以围空效率而言,角上最高,中腹最差。一局棋往往以占角开始,继之以守角和挂角(阻止对方守角)形成角上的攻防,然后是拆边和分投(阻止对方拆边),即所谓「占大场」。布局时行棋以三四线为主。其中经过人们长久以来的经验累积,而形成的在某些情况下双方都会依循的固定下法被称为定式。 中盘阶段时,双方为围地而作战,局面瞬息万变。中盘战术是对棋手攻守、死活、大局观等多方面的考验。 一个围棋边角上对战的实例(黑棋差一步,被白棋杀死): 收官指双方经过中盘战斗,地盘及死活已经大致确定之后,确立竞逐边界的阶段。此时要根据精密的计算,以正确的顺序收官,否则会遭受目数的损失。 在过去的日本,暂停棋局改天再下,称为打挂。是棋力较高或是尊长持白棋者的权力。 古代的围棋,没有团体讨论的传统。对弈之中,棋中不语,对弈者和旁观者不会做讨论。但是一盘棋如果中途暂停,改日再下,在休战的期间,难以限制棋手不和他人讨论。 1933年,吴清源对本因坊秀哉的对局,秀哉利用白棋的特权频频打挂,每次打挂后就召集坊门弟子集体讨论。决定胜负的一手(第160手),据濑越宪作于1948年座谈会的“不能发表”之言,是秀哉的弟子前田陈尔发现的(但前田拒不承认)。因此这一盘棋,实际上是本因坊团队与吴清源一人的较量。这局棋持续时间长达四个月,最后吴清源二目败。 后世普遍认为打挂并不公平,白棋棋手想不出应对可以宣告打挂回家思考,黑棋棋手却不行。因此日本后来发明封手制度,黑白双方都有机会宣告打挂,同时提出打挂一方应把要下的下一手棋写下来密封,交给棋证保管,称为封手。改日再战时,把信封打开确认正确性之后,继续对局。1935年秀哉的“名人引退棋”,对手木谷实就强烈要求使用封手制,并最终得以实现。 围棋一般规则为一对一进行对弈。但是有时为了娱乐性,用特殊规则,采取多对多的对弈,叫做联棋。 如果甲、乙两人一队持黑,丙、丁两人一队持白,则下棋的顺序是甲下黑子,丙下白子,乙下黑子,丁下白子,如此周而复始。棋局进行中,队友之间不会进行讨论。 2003年,韩国举办过一项名为“韩国四大天王联棋对抗赛”的活动,由曹薰铉,李昌镐师徒执白对阵李世石、刘昌赫。 现代社会是以分工合作为基础的,。见于此,也开始探索团队围棋的新规则。 近两年,网络围棋中也出现了团队围棋,比较著名的是围棋吧的联棋系统和无争围棋网的团队系统。由于无争网不限制时间,团队之间有充足的时间讨论,团队作战的棋力一般比较团队成员的强一些。 此外,团队围棋还有一种广义的表现形式,就是每局棋之后的集体讨论。认为,。而根据陈祖德、聂卫平等棋手的回忆,早在七八十年代,中国棋院在重大对局前后,就已经有召集棋手集体研究的惯例,近年来更是已经将它制度化。 《忘忧清乐集》中的“图法”一节提到: 《弈理指归》亦有介绍: 即从左下角起顺时针将四角标记为平、上、去、入。先确定左角尖为“平一一”,横行向右得“平一二……平一九”,竖行向上得“平二一……平十一”。其余三角,依此类推,如“上”,则竖行向下顺数至“上一九”,再向右横数至“上十一”之;“去”,先从右上角向左横数至“去一九”,再向下竖数至“去十一”;“入”,则向上竖数至“入一九”,再横向左数至“入十一”。定点法是“平”先竖数,后横数,如“平六三”则是“平六一”与“平一三”的交点;“上”先横数,后竖数,如“上三七”在“上星位”的左下方;“去”先竖数,后横数,如“去八三”在“去星位”的右下方;“入”先横数,后竖数,如“入九三”就在“入星位”的左下方。这样,每个枰点,即所谓交叉点,都有且只有一个代码了。 棋盘的上方和下方用英文的前19个字母自左至右顺次标记它的19条纵线段,在棋盘的左边和右边用阿拉伯文的前19个自然数自下至上顺次标记它的19条横线段。按照笛卡儿坐标系原理,建立起坐标系,与国际象棋所使用的坐标系相似。 字母和数字的有序排列就是枰点的坐标(英文字母为横坐标(x 轴),阿拉伯数字为纵坐标(y 轴))。棋盘上的每一个枰点都可用它的坐标(x, y)来表示。例如:J10 表示天元,P16 表示右上的星位,D4 表示左下的星位。 如下所示: 即将棋盘分为 A、B、C、D 四个区域,这样,便可只使用 0、1、2、3、4、5、6、7、8、9 十个阿拉伯数字来标记棋盘上的每一个枰点,使得记谱简便。 例如,右上星位的坐标为 A(4,4),右上三三的坐标为 A(3,3);左下星位的坐标为 C(4,4),左下三三的坐标为 C(3,3);上面边上星位的坐标是上(0,4),左面边上星位的坐标是左(4,0);天元的坐标为(0,0)。 (按笛卡尔直角坐标法,枰点坐标为有序数对,先横("x")后纵("y"):("x,y")。) 即棋盘的上方和下方用英文的前 19 个字母自左至右顺次标记它的 19 条纵线段,在棋盘的左边和右边用英文的前 19 个字母自下至上顺次标记它的 19 条横线段。 其好处是:k、l、m、n、o、p、q、r、s 与 11、12、13、14、15、16、17、18、19 相比,读或写都更简单。 有一些系统在使用字母标记时,越过字母「I」或者「J」(例如 IGS 是越过 I)。 其理由据说是怕引起混淆,实际使用中应先确认协议规定。 自从互联网的兴起,网络下棋成为了大众围棋对弈的主要形式。网路围棋比赛也日渐兴盛起来。网络围棋寻找棋友方便,对弈后资料保留妥当。网络围棋比赛方兴未艾。而且网络围棋可在对弈时,模拟下步结果和推演,加强战略上的发展。根据对局时间限制与否,网络围棋可大体划分为即时对弈和非即时对弈两类。目前的主流对弈平台大多属于「即时对弈平台」,但「非即时对弈平台」在近几年也逐渐开始流行。 最早的国际性围棋网上对弈站点应该是IGS(Internet Go Server),为日本PANDA-GO公司所有,现在仍然是最大的国际性围棋网站。PANDA-GO公司同时出品用于IGS的对弈客户端glGo,该软件可以实现网络对弈,也可以配合开源软件GNU Go实现人机对弈,据称GNU Go的最高水平大约在业余初段上下。IGS同时也支持第三方的客户端,例如Sente开发的Goban(仅运行于Mac OS X平台)。 除IGS外,主要的对弈网站还有KGS、野狐、Tom棋圣道场、弈城、新浪、联众、LGS、台湾围棋网、QQ围棋、台湾棋院文化基金会等等,多数网站都使用自己开发的专属客户端。 与其它棋类游戏相比,电脑模拟的围棋人工智-{zh-cn:能;zh-tw:慧;}-棋力进展相对缓慢。在1997年,就有电脑可以击败世界西洋棋棋王卡斯帕洛夫,但围棋软-{zh-cn:件;zh-tw:体;}-直到2016年才有办法击败顶尖围棋棋士。这是由于-{zh-cn:国际象棋;zh-tw:西洋棋;}-目标明确,只要杀死国王即可(系出同源的象棋、将棋状况也差不多),因此-{zh-cn:算法;zh-tw:演算法;}-较为简单;但围棋目标不一定-{zh-cn:需;zh-tw:须;}-要围杀对方棋子,每一步有数百种以上的走法,黄山谷有诗:「心似蛛丝游碧落,身如蜩甲化枯枝。」,因此-{zh-cn:算法;zh-tw:演算法;}-的困难度明显要高得多。 在宋代的《梦溪笔谈》中探讨了围棋的局数变化数目,作者沈括称「大约连书万字四十三个,即是局之大数」,意思是说要写43个万字(一个万即10,共43个10,即为10)。实际数字约为3=3≈1.74×10。根据围棋规则,没有气的子不能存活,扣除这些状态后的合法状态(占1.196%)约有2.08×10种。Robertson与Munro在1978年证得围棋是一种PSPACE-hard的问题,其必胜法之记忆计算量在10以上,这远远超过可观测宇宙的原子总数10。 1985年台湾著名实业家应昌期悬赏一百万美元,-{zh-cn:寻找;zh-tw:找寻;}-能够打败职业棋士的电脑程-{zh-cn:序;zh-tw:式;}-而不可得。「深蓝」设计人许峰雄在2007年10月一期的《IEEE Spectrum》杂志上表示,相信10年内以穷举法为基础的超级电脑将能挑战世界冠军级别的棋手。早年(上世纪90年代)中国陈志行开发的手谈曾屡获世界计算机围棋大赛冠军,到了-{zh-cn:二十;zh-tw:廿;}-一世纪初,较著名的围棋对弈软-{zh-cn:件;zh-tw:体;}-分别有法国的MoGo、韩国的KCC IGO(银星)、日本的等电脑围棋程-{zh-cn:序;zh-tw:式;}-。其中Zen在连续几年的电脑围棋大赛上均获第一,与台湾职业九段周俊勋对弈,在被让四子的情况下可赢十目以上,被评定已有业-{zh-cn:余;zh-tw:余;}-5段的水平;而最普遍应用且功能较齐全的是开源围棋程序GNU Go。 2016年1月27日,《自然》的封面论文报道了Google DeepMind开发的新围棋软-{zh-cn:件;zh-tw:体;}-AlphaGo,文中写明,AlphaGo在没有任何让子的情况下以5:0完胜曾获欧洲冠军的职业围棋二段樊麾。这是有史以来围棋软-{zh-cn:件;zh-tw:体;}-第一次在公平比赛中战胜职业棋手,被视为人工智能的里程碑。AlphaGo的核心是两种深度神经网络——策略网络和价值网络。2016年3月,AlphaGo挑战韩国职业九段李世乭,以4:1击败了对手。2016年12月29日至2017年1月4日间,AlphaGo以“Master”为账号在围棋对弈网站上,以快棋(20秒~30秒)击败了中国和韩国排名第一的柯洁、朴廷桓,以及其他多名顶尖的棋手,创造了60连胜的记录。2017年5月,AlphaGo 在中国乌镇围棋峰会的三局比赛中击败当时世界排名第一的中国棋手柯洁。 AlphaGo之后,中国的绝艺、日本的DeepZenGo以及台湾的CGI也达到甚至超过了人类顶尖职业高手的水平。 围棋在长达数千年的流传过程中,逐渐产生众多的术语。其中有一些已经进入大众词汇,例如“收官”等。围棋的每一步,几乎都有相关的术语表达,甚至已经可以完整地用文字描述一场局部战斗。例如:黑右上角占据星位,白小飞挂,黑二间高夹,白一间跳,黑跟着跳,白小飞进角,黑三三挡住……这段话用围棋术语,生动地描写常见的定式进程。 目前留存的最早的围棋专著是《弈旨》,为西汉班固所著。梁朝时,梁武帝萧衍曾著《围棋赋》《围棋品》《棋法》。至唐、宋盛世,有王积薪著《围棋十诀》,张拟著《棋经》,刘仲甫著《忘忧集》、《棋势》、《棋诀》、《造微》、《精理》(今仅《棋诀》存)及李逸民编《忘忧清乐集》。元朝严师和晏天章曾作《玄玄棋经》。明、清两朝有王世贞著《弈问》,过百龄著《官子谱》、《三子谱》、《四子谱》,徐星友著《兼山堂弈谱》,施襄夏著《弈理指归》。 现存的主要世界围棋大赛:
wiki_zh\AA\wiki_08
庄子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名周,生卒年失考,约与孟子同时,为战国时代宋国蒙(河南商丘或安徽蒙城)人,曾任漆园吏。他是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也被称为蒙吏、蒙庄和蒙叟。西元742年,唐玄宗天宝初,诏封庄周为南华真人,称其著书《庄子》为南华经,在四库全书之中归类为子部道家类。 司马迁《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载:“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闚,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馀万言,大抵率寓言也。……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 根据以上记载,庄子名周。《知北游》中说“周、遍、咸,三者异名同实,其指一也!”这可能是庄子对自己名字的特地解释。又有说庄子字子休,见于《警世通言》,但司马迁没有记载,《庄子》中也没有相关证据,恐怕不确。 庄子是战国时期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也,曾任漆园吏。1074年蒙城县令建造庄子祠堂,并邀请好友苏轼题词,称庄子祠堂记。 庄子的生活年代,一般认为是前369年—前286年。庄子逝世的那年,宋国灭亡。也有认为庄子活得更长的,《庄子》中有“旧国旧都,望之畅然”,显然宋亡以后才称呼“旧国旧都”。 庄子属道家,从《庄子》很容易得出这个结论。司马迁说庄子著书十万余言,而今本《庄子》仅33篇6万5千多字,分内篇、外篇、杂篇三部分。《汉书·艺文志》载“《庄子》五十二篇”,可能是在晋代郭象注《庄子》删去了。以前一般认为《庄子》全部为庄子所著。从宋代起,竟成问题,认为内篇为庄子本人所著,而外篇和杂篇是后人托名。总的来说,《庄子》一书除了《杂篇·说剑》类似纵横家所著以外,其思想还是统一的。庄子写书风格独特,自己称(《杂篇·寓言》)以不拘一格的寓言写作。 庄子除做过漆园吏以外,没有做过其它官。据《外篇·秋水》记载,楚威王曾派人邀请庄周为楚国宰相。庄子以宁为泥中嬉戏的活乌龟,也不愿意为庙堂用以卜卦之龟壳为由,拒绝了楚威王的邀请。他一生淡泊名利,主张修身养性,清静无为,顺应自然,追求精神逍遥无待。一直过着深居简出的隐居生活。和惠施交好。 对于庄子的行为,有些人认为这是真正的逍遥,也有人认为是愤世嫉俗的表现,清代胡文英在《庄子独见》持此观点,他说:“人只知三闾之哀怨,而不知漆园之哀怨有甚于三闾也。盖三闾之哀怨在一国,而漆园之哀在天下;三闾之哀怨在一时,而漆园之哀怨在万世。” 庄子还被认为是最早的无政府主义者。 世以“老庄”并称,庄子和老子都是道家的代表人物。当然庄子的思想是承继于老子的。相同点主要在“道法自然”的观点中,庄子说“天有大美而不言……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还有就是无为、反对战争等观点。在养生观点上,虽然老庄都谈养生,但庄子更为重视,《让王》中有“两臂重于天下”。 但老庄之间还是有区别的。法家的韩非援引《老子》。而庄子抛弃了法家援引老子思想中讲权术的一面。章太炎的《论诸子学》中有“其术似与老子相同,其心乃于老子绝异。故《天下篇》历叙诸家,己与关尹、老聃裂分为二。其褒之以‘至极’,尊之以‘博大真人’者,以其自然之说,为己所取法也。其裂分为二者,不欲以老子之权术自污也。” 庄子认为人活在世上须旷达处之泰然,如「游于羿之彀中,中央者,中地也;然而不中者,命也」(《内篇·德充符》),羿,「古之善射者,夫利害相攻则天下皆羿也」,彀指利害得失,「故免乎弓矢之害者,自以为巧,欣然多己,及至不免,则自恨其谬而志伤神辱,斯未能达命之情者也」,中与不中而「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唯有德者能之」(《内篇·德充符》)。对于君主的残暴,庄子是一再强调的,「回闻卫君,其年壮,其行独;轻用其国,而不见其过;轻用民死,死者以国量乎泽若蕉,民其无如矣。」。所以庄子不愿去做官,因为他认为伴君如伴虎,只能「顺」。「汝不知夫养虎者乎!不敢以生物与之,为其杀之之怒也;不敢以全物与之,为其决之之怒;时其饥饱,达其怒心。虎之与人异类而媚养己者,顺也;故其杀者,逆也。」还要防止马屁拍到马脚上,「夫爱马者,以筐盛矢,以蜄盛溺。适有蚊虻仆缘,而拊之不时,则缺衔毁首碎胸。」伴君之难,可见一斑。庄子认为人生应该追求自由。 与佛教相类似的,庄子也认为人生有悲的一面。《齐物论》中有「一受其成形,不忘以待尽。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人谓之不死,奚益!其形化,其心与之然,可不谓大哀乎?人之生也,固若是芒乎?其我独芒,而人亦有不芒者乎?」庄子认为如果能做到「齐物」,那么他便能达到「逍遥」的境界。这是庄子哲学中另一个重要概念,这是个体精神解放的境界,即无矛盾地生存于世界之中。庄子并不否认矛盾,只是强调主观上对矛盾的摆脱。庄子用「无为」来解释这一术语,与老子不同,这里「无为」是指心灵不被外物所拖累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状态。这种状态,也被称为「无待」,意为没有相对的东西。这时,人们抛弃了功名利禄的追求欲望,「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这句被普遍认为《逍遥游》一篇主旨,同时也是《庄子》一书的主旨。这是一种心与「道」合一的境界。 庄子认为一般人很虚伪,「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天犹有春秋冬夏旦暮之期,人者厚貌深情。」。他批评儒家「以仁义撄人之心」,这样会导致「天下脊脊大乱」」。而君主的专制统治和对知识的爱好,只会使人心更加败坏,「民之于利甚勤,子有杀父,臣有杀君,正昼为盗,日中穴阫。」 流沙河认为,庄子的为人主要有四点,「一曰立场,站在环中。二曰方法,信奉无为。三曰理想,追慕泽雉。四曰修养,紧守心斋。」所谓环中,就是不持有任何立场。《内篇·齐物论》中有「得其环中,以应无穷」,《杂篇·则阳》中有「得其环中以随成」。无为在《庄子》中经常出现,庄子认为无论治国还是做人,都要无为。但无为颇难解释,流沙河认为是「伪」或是「人为」的意思。「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是追求自由。「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所谓心斋就是要排除心中的种种杂念。 庄子的哲学思想大体可归纳为以道为实体的本体论、“万物齐一”的相对主义认识论,并由此引发出其独有的主观唯心主义倾向和相对主义诡辩倾向。这种本于自然的人性论与伦理观,为后世的中国知识分子提供了另一种生存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可能性。庄子的哲学提倡破除「肉身我」与「认知我」,追求超然物外的审美态度,于事于物不着痕迹。阴阳本指事物两种相互对立的方面,「一阴一阳之谓道」(《周易·系辞传》),庄子将之定义为气所包含的矛盾对立要素,「阴阳,气之大者也」(《庄子·则阳》)。 在庄子哲学中,万物是一个形而上的存在的部分,他将该存在称为生主。这个存在“存在而无实体”,即“有情无形”。它是一切人类行为、情感的“真正主宰者”。因它驱使万物而不受万物驱使,故它是唯一超然于万物的。因为所有其他万物都处于驱使、受驱使的循环之中。唯独它不然。人类作为生主的一部分,将自己投入主观中,使自己无法与该形而上的存在一致。人类希求生主以外的事物,希望成为其他的事物。从而被外物所驱使,成为了受驱使的,从而破坏了生主的超然性。。生主既与万物同时存在,庄子认为作为生主的一部分,人类应当从绝对的分别中抽离出来,并认识到一切的分别都是主观的、虚幻的,这样才可以脱离受外物驱使奴役的境地,保养生主。“道”是宇宙的本体,是一个无限的概念。由“道”而产生了天地万物,“道”本身是万物之源。 “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人如果得 “道”,即获得了无限和自由。 庄子“道通为一”的思想和近代德日进的哲学思想在把宇宙看成一个有机整体的这一点上是相同的。这种看法比起牛顿把宇宙看成像弹球撞击那样的机械论思想,显然是更近于二十世纪的科学。 庄子和儒墨有一点很大的不同,儒家墨家推崇圣人,而道家则反对推崇圣贤。老子说:“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庄子说“圣人生而大盗起”。庄子认为圣人的主义学说不过是“窃国大盗”的工具罢了。其中的典型例子就是田成子,篡夺了齐国的政权。“田成子一旦杀其君而盗其国,所盗者岂独其国邪?并与其圣知之法而盗之……窃齐国,并与其圣知之法一守其盗贼之身。”对于圣人,庄子借用盗跖之口批评“黄帝尚不能全德……尧不慈,舜不孝,禹偏枯,汤放其主,武王伐纣。”,说孔子是“鲁之巧伪人”。庄子还说“凶德有五,中德为首”,所谓“中德”就是有心为德,有心为德就要虚伪,“日出多伪,士民安取不伪。”,会导致天下大乱。庄子还对圣人学说的积极性怀疑,认为圣人可以使一人变好,也使三人变坏。另外,庄子反对儒家的等级观念,儒家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庄子认为“道通为一”,认为道在万物,万物平等。 对治国,庄子反对儒家的以礼法治国和法家的以法律治国。庄子认为儒家的仁义、礼法违背人性,使百姓「失其朴」。对于刑罚治国,“昔者尧治天下,不赏而民劝,不罚而民畏。今子赏罚而民且不仁德自此衰,刑自此立,后世之乱自此始矣。”。庄子反对儒家和法家的治国方法的核心,是以知治国。庄子认为知是“争之器”,而且知往往会被大盗所利用,所谓“盗亦有道”便是如此。对于以知治国,庄子说“大乱之本,必生于尧舜之间,其末存乎千世之后。千世之后,其必有人与人相食者也。” 所以,庄子与老子一样,主张无为治国,任其自然,认为“绝圣弃知而天下大治”,君主要“无容私”,“汝游心于淡,合气与漠,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矣。”。庄子在《庄子》中描写过他心中的“至德之世”,“不尚贤,不使能,上如标枝,民如野鹿。端正而不知以为义,相爱而不知以为仁,实而不知以为忠,当而不知以为信,蠢动而相使,不以为赐。是故行而无迹,事而无传。” 老子认为“道可道非常道”,庄子也认为道不可言。但道不可言,又不得不言,所以庄子采用的是寓言、巵言的方法,“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巵言日出,和以天倪。”这种方式让庄子的思想像水一般,不会惧怕后人的肢解。同时让他的观点不会被历史湮没。不同的时期拜读,会得更新的意义。庄周梦蝶、混沌开窍、庖丁解牛、惠施相梁、螳螂捕蝉等都是其出色的寓言。庄子的文字,想像高妙,天马行空,流畅通达,堪称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宛奇葩,将先秦散文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 相对老子而言,庄子的思想倾向于对艺术及自由的追求。从庄周梦蝶、濠梁之辩(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等事情可见。 「南华老仙」、「南华真仙」或「南华大仙」等,系一虚拟人物,多见于小说诸如《二刻拍案惊奇》和《三国演义》等,其原型应该来自于道教对庄子之封号「南华真人」。 《三国演义》第一回中,南华老仙赠书《太平要术》给张角。书载:南华老仙,碧眼童颜,手执藜杖,以天书三卷授之曰:「此名太平要术。汝得之,当代天宣化,普救世人;若萌异心,必获恶报。」角拜问姓名。老人曰:「吾乃南华老仙也。」言讫,化阵清风而去。 唐玄宗天宝初(742 CE),诏封庄周为南华真人,称其著书《庄子》为南华经。不过,称庄子为「南华」在天宝前就已如此。成玄英《南华真经注疏序》中就称庄子为南华,《隋书·经籍志》记载梁旷著有《南华论》。 熊湘推论在梁朝陶弘景《真诰》中未见相关称呼。所以「南华」作为庄子之封号,当在梁朝以后的某段时期出现。不过,在约成于东晋末南朝初的《太极真人敷灵宝斋戒威仪诸经要诀》中已称言:「庄周者,太上南华仙人也,其前世学道时,愿言:『我得道成仙,才智洞达,当出世化生人中,敷演《道德经五千文》,宣畅道意。』」,故称庄子为南华,在当时道教流传的灵宝经中已有。 至于为何用「南华」作为封号,历来说法不一。一是认为传说庄周曾隐居于曹州南华山,清朝宣颖在《南华经解》沿用此说。不过明代以前少有此说,按《真诰》的记载,则说:「庄子师长桑公子(长桑即是扁鹊师),授其微言,谓之庄子也。隐于抱犊山,服北育火丹,白日升天,上补太极闱编郎」,而非南华山。 另一说,则源自北宋陈景元在《南华真经章句音义》中,主张是「义取离明英华,发挥道妙」之义。南宋褚伯秀在《南华真经义海纂微》中,认为,南华同南极、东华之类,均为上天职任仙真的封号,难以究其义理由来。 按道教的《要修科仪戒律钞》称「当念东游青林东华,当念西游安养西华,当念北游碧罗北华,当念南游太丹南华,当念游遨留憩玉京、昆仑中华」,将「太丹南华」与「青林东华」、「安养西华」、「碧罗北华」、「玉京、昆仑中华」并举,太丹南华可能是类同玉京、昆仑而位于南方的仙境。 据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庄子者,蒙人也,名周」。有说庄子字「子休」,见于成玄英《庄子注疏》的序文及小说《警世通言》,但此说仅载于小说,不见于《史记》,《庄子》中也缺乏相关证据。 虽然小说作者和道教徒取材于庄周隐居南华山的典故,但基本上,南华老仙的故事,仍属作者构想、创作的人物和情节,不应将之误解为史实,或归类为历史。
wiki_zh\AA\wiki_08
人类学 人类学()一词,起源于希腊文“(anthrōpos,人)”以及“(-logia,学科)”,意思是研究人的学科。这个学科名称首次出现于德国哲学家在1501年的作品《人类学——关于人的优点、本质和特性、以及人的成分、部位和要素》("Antropologium de hominis dignitate, natura et proprietatibus, de elementis, partibus et membris humani corporis"),当时人类学这个字指的是人的体质构造。 当代人类学具有自然科学、人文学与社会科学的源头。它的研究主题有两个面向:一个是人类的生物性和文化性,一个是追溯人类今日特质的源头与演变。民族志同时指称人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以及依据人类学研究而书写的文本。从事人类学研究的专家则称为人类学家(anthropologist)。 人类学的基本关注问题是:什么是智人的定义?谁是现代智人的祖先?人类的体质特征是什么?人类如何做出行为?为什么在人类不同群体之中,有著许多变异与差异?智人在过去的演化历程,如何影响其社会组织与文化?依此类推。 自从法兰兹·鲍亚士与布朗尼斯劳·马凌诺斯基在十九世纪晚期与二十世纪早期从事人类学研究后,这个学科就和其他社会科学学科区分开来,人类学强调对脉络的深度检视、跨文化比较(社会文化人类学本质上就是一门比较研究学科),以及对研究区域的长期、经验上的深入了解,这往往称为参与观察。文化人类学格外强调文化相对性,并运用其研究发现来建构文化批判。这在美国特别风行,源于法兰兹·鲍亚士对十九世纪种族主义的反对,经过玛格丽特·米德倡导性别平等与性自由,到当代对于后殖民压迫的批评,以及对多元文化主义的提倡。 在美国,当代人类学通常划分为四大分支:文化人类学(也称为社会人类学)、考古学、语言人类学、生物人类学/体质人类学。这个四大分支的人类学也反映在许多大学部教科书,以及许多大学的人类学课程里。在英国以及许多欧洲的大学,这些分支往往安置在不同的科系,且被视为不同的学科。 社会与文化人类学受到后现代理论严重影响。在1970与1980年代,有一个认识论的转向,脱离了这个学科所熟知的实证论传统。在这个转向中,关于知识的本质与生产的各项议题,占据了社会文化人类学的核心位置。相对地,考古学、生物人类学与语言人类学,很大程度上依然是实证论。由于这种认识论上的差异,甚至导致某些人类学系分家,例如史丹佛大学在1998-9学年,「科学家」与「非科学家」分成两个科系:人类学,以及文化与社会人类学。(稍后,在2008-9学年,史丹佛大学人类学重新整合为一个科系)。 人类学传统上区分为四大分支:体质人类学、社会人类学或文化人类学、考古学以及语言人类学,每一分支有更精细的分支。这些分支的研究范围经常有重叠之处,但往往各自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与技术。 人类学系由许多不同的源头发展而来(参阅人类学史),包括(但不仅止于)化石搜集、探查、纪录片拍摄、古生物学、灵长目学、古物维护与博物馆学、文字学、语源学、遗传学、区域分析、民族学、历史学、哲学与宗教研究,因此难以在一篇短文中描述这整个学科领域,即使有些学者尝试撰写整个学科的历史。 另一方面,这已导致美国许多大学人类学系的内部不稳定,使得科系分家或分支重组(例如,史丹佛大学、杜克大学,最近则是发生在哈佛大学)。然而,从正面的角度看,在许多美国大学之中,人类学处于一个极少的、迫使人文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彼此面对面的位置。整体而言,人类学也在(二十世纪晚期)几项跨学科领域的发展之中,居于核心地位,例如认知科学、全球研究、人机互动,与各种族群研究。 人类学家是指专门从事人类学研究的人。由于人类学分科众多,个别的人类学家一般只研究其中一门或几门分科。人类学家大都从事大学的教育工作,但越来越多人类学家从事应用工作。依据学科分支,人类学家可分为文化人类学家、社会人类学家、考古学家、语言人类学家、体质人类学家与民族学家等。 相对于其他学科的学者,人类学家从更广阔的基础来研究人类行为,因此更擅长从复杂的生物或文化层面,对人类进行总体的一般观察。而透过文化人类学对不同文化的研究结果,常常对社会学家、心理学家、经济学家的结论提出质疑和挑战。因而人类学家常常扮演对社会科学富有建设性的角色。 人类学家艾瑞克·沃尔夫曾将人类学描写为:「最具科学性的人文学,以及最具人文性的科学」。当代人类学家认为某些早期思想家是他们的远祖,而且这个学科有许多源头;例如李维史陀就主张蒙田与卢梭是重要的影响者。 在英文世界,使用「人类学」(anthropology)这个术语来指称一门研究人类的自然科学,首见于1593年。 18世纪哲学家康德花费25年时间来撰写他探讨人类学的重要专著之一:《从实用主义观点看人类学》("Anthropology from a Pragmatic Point of View",1798)。然而,康德往往不被认为是一位现代人类学家,因为他从未离开德国区域,他也未曾学习过自己文化之外的任何文化,而且事实上,他描述人类学的必要性,是将人类学当成他的主要学科哲学的一个辅助领域。但是,他确实在1772年开始教授为期一年的人类学课程。人类学因此成为启蒙时代与后启蒙时代的学科。 人类学史专家,如马文·哈里斯指出,实证人类学之中已兴起两个主要的架构:对于在不同空间的人群的比较,以及对于长期人类发展过程或是透过时间来看人类。哈里斯将时间回溯到古希腊与古罗马,某些古代与中世纪作家与学者可能被认定是人类学家的先驱,这是就他们曾经研究并撰述不同民族风俗的这件事而论,包括希腊作家希罗多德(「历史学之父」);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他曾撰写许多流传至今且硕果仅存的关于古代塞尔特人与日耳曼民族的作品,希罗多德首先提到一些人类学持续关注的问题。 中世纪学者可被认定为现代人类学的先驱者,这是就他们曾对于在地理上「有别于」自己的一些人群,撰写关于其风俗习惯的详细研究这件事而言。柏郎嘉宾报导了他在蒙古帝国停留期间。他的报告在当时是不寻常的,在于它是对一个非欧洲文化的详细描述! 马可波罗对于自然、人类学与地理的有系统观察,是跨越空间研究人类变异性的另一个例子。马可波罗的旅行,带他穿越一个多样的人文景观,而且他巨细靡遗描述在旅行途中所遇见的人群,因此这些人群为马可波罗赢得了一个名号:「当代人类学之父」。 另一位最早从事民族志型态的比较研究学者是11世纪的波斯学者比鲁尼,他撰写关于印度次大陆的人群、风俗与宗教。如同当代人类学家,比鲁尼针对特定人群进行详尽的参与观察,学习他们的语言,研读他们的主要经典,并运用跨文化比较,以客观中立角度呈现他的研究。。他撰写详尽的比较研究作品,探讨中东、地中海、特别是南亚的宗教与文化比鲁尼的跨文化比较研究的学术传统,透过伊本·赫勒敦在14世纪的作品,而在回教世界延续下去。 多数学者认为,当代人类学是启蒙时代的产物,在这个时代欧洲人试图有系统地研究人类行为,从15世纪开始的第一波欧洲殖民浪潮(15到19世纪)以来,欧洲人所知的人类行为多样性正不断增加。法学、历史学、文献学与社会学的各个学术传统,在当时发展成为较接近这些学科的当代观点,并触发社会科学的发展,其中包括人类学。 古典学与埃及学等学科关于古代文明的有系统研究,提供资讯给考古学以及往后的社会人类学,就如同东亚与南亚语言与文化的研究也曾提供这类资讯。在此同时,由浪漫主义对于启蒙运动的回应,诞生了赫尔德与威廉·狄尔泰等思想家,他们的作品构成了「文化概念」的基础,这是人类学的核心概念。 在组织上,人类学源自于(布丰等作者所创立的)博物学的发展,这发生在欧洲自17世纪到20世纪的殖民时代。在这个时代所产生的民族志研究计划,是由殖民地行政机构所监督的针对「原始人类」的研究。 在18世纪晚期的启蒙运动思想有一个将人类社会理解为自然现象的倾向,人类社会的活动合乎某些原则,也因此可从经验角度加以观察。在某些方面,对于欧洲殖民地的语言、文化、生理学与器物的研究方式,与探讨当地植物相与动物相并无不同。 早期人类学划分为两派:的支持者主张,所有的社会都历经一条单一的演化过程,从最原始到最先进;另一派非线性理论家(non-lineal theorists)倾向支持其他概念,例如传播论。大多数的19世纪社会理论家,包括人类学家,将非欧洲社会视为研究前工业化的人类历史的视窗。 随著各个学科在19世纪期间逐渐分化,人类学逐渐从博物学的生物学研究取向,也从纯粹历史与文学领域(例如古典学)区隔开来。常见的批评就是西方国家的许多社会科学家(例如历史学家、社会学家与心理学家)过度偏重西方主题,而人类学家过度偏重「他者」(西方人的「异族」);这个情况在20世纪末叶已有所改变,人类学家也逐渐研究西方主题,特别是西方社会中,跨越阶级、区域或族群的变异,而且其他社会科学家逐渐采取全球观点来探讨他们的领域。 在20世纪,各个学术学科在制度上被分为三大领域。自然或生物科学试图从可重复与可验证的实验中,产生普遍法则。人文学一般上研究地方传统,透过它们的历史、文学、音乐与艺术,并强调对特定个人、事件或时代的理解。 社会科学普遍尝试发展科学方法,以可归纳方式来理解社会现象,虽然这往往透过有别于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特别是,社会科学经常发展出统计描述,而不是物理学或化学所推衍的普遍法则;或者社会科学可能透过更普遍原则来解释个案,就如同在心理学的许多领域。人类学(就好比历史学的某些领域)并不能简单归入这三大领域的其中一个,而且人类学的不同分支分别著墨于其中一个或或更多领域。 在西方殖民强权中诞生的人类学所采取的道路,普遍有别于南欧与中欧国家(义大利、希腊,以及奥匈帝国与鄂图曼土耳其帝国的后继国家)。在前者,学者所遇见的多元独特的文化,其组织与语言往往有别于欧洲,这导致学者持续不断强调跨文化研究,并接受某些类型的文化相对论。 另一方面,在中欧帝国的后继国家,人类学家往往与民俗学家(folklorists)以及语言学家共同建立民族(国族)主义观点。这些国家的民族学家倾向于专注在识别各种地方民族语言群体、记录地方民俗文化,并透过博物馆及其他大众教育,以再现这个国家如何形成的史前史。 在这个架构中,俄罗斯占据一个中间位置。一方面,它具有广大的领土(大部分位于乌拉尔山脉以西),其中具有非常独特、前工业化、无文字的人群,类似于美洲大陆的情况;另一方面,俄罗斯在某种程度上也参与中欧与东欧的民族主义论述。在1917年的革命之后,苏联与后来的苏维埃阵营国家的人类学格外受到重视,并服膺于马克思社会演化理论。 爱德华·伯内特·泰勒(1832年10月2日-1917年1月2日)与詹姆斯·弗雷泽(1854年1月1日-1941年5月7日)普遍被认定是当代英国社会人类学的先行者。虽然泰勒曾前往墨西哥进行一场田野之旅,但他与弗雷泽都透过广泛阅读,而不是田野调查,产生其用于比较研究的资料,包括:古典学(古典希腊与罗马的文学与历史)、早期欧洲民俗学家的作品,以及来自传教士、旅行家、与同时代民族学家的报告。泰勒大力倡导单线演化论与「人种的同一性」。泰勒特别为文化传播论立下理论基础,他主张各个人类群体,之所以具备类似的文化形式或技术,有三条途径:「独立发明、从一个遥远区域的祖先传承而来、从某个种族传递到另一个种族」。 泰勒对于人类学的文化概念,提出最早且具影响力的定义:「文化…是做为社会成员的人们透过学习而获得的复杂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习惯,以及其他的能力与习性」。然而,正如史达庆(Stocking)所说,泰勒主要关注的是描述与定位特定文化成分的分布状态,而非文化的更大功能;而且他似乎一向抱持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进步观,而非往后人类学家所提出的非定向的、多线的文化发展过程。 泰勒也建立关于人类宗教情感起源的理论,提出一套泛灵论的理论,视为宗教的最早阶段,并指出「宗教」具有许多成分,其中他相信最重要的是对于超自然存在的信仰(这是相对于道德体系与宇宙观等等而言)。弗雷泽是一位具有渊博古典学知识的苏格兰学者,他同样关注宗教、神话与魔法。他的比较研究,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金枝》(The Golden Bough)这本印行无数版本的巨著,分析了世界各地宗教信仰与象征的相似性。 然而,泰勒与弗雷泽都对田野调查不感兴趣,他们也对文化成分与制度如何相配合不感兴趣。在二十世纪之初,许多人类学家变得不满意这种将各种文化成分分门别类的研究法;历史重构也变得逐渐受到质疑。 在几位后辈学者影响下,一种新的研究取向开始盛行于英国人类学家,关注以针对当时状态的同时限(synchronic)分析,探讨社会如何整合在一起,而不是贯时限(diachronic)分析或历史分析;并强调长期的(一年到数年)深入田野调查。1898年,英国剑桥大学资助一支多学科的探险队前往托勒斯海峡群岛(Torres Strait Islands),由哈登(Alfred Court Haddon)负责组团,团员包括一位体质人类学家利弗斯(W. H. R. Rivers)以及一位语言学家、一位植物学家及其他专家。这支探险队的研究发现,为民族志叙述树立新标准。 在十五年后,当波兰裔英国人类学家布朗尼斯劳·马凌诺斯基(1884-1942)正打算依据旧有模式,针对文化项目列表搜集资料,展开短期田野调查之时,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他因而受困在纽几内亚。他以奥匈帝国公民身分居住于这处英国殖民地,这使他确实被困在纽几内亚长达数年之久。 他运用这段时间,从事比先前的英国人类学家更加密集的田野工作,而且他的经典民族志:《西太平洋的航海者》("Argonauts of the Western Pacific",1922)倡导一种田野工作研究取向,这成为田野研究的标准:透过参与观察获得「土著观点」(当地人观点)。在他革命性的创建下,人类学家(特别是文化人类学家)开始以亲身赴当地与土著生活,乃至参与当地活动的方式进行各文化(特别是小型的部落文化)的研究与记录。在理论方面,他提倡功能论的诠释方式,检视各种社会制度如何发挥功能,以满足个体的需求。 英国社会人类学在战间期(1918-1939)有一段扩张,重要贡献者如马凌诺斯基与梅尔·福提斯(Meyer Fortes)。 阿弗列·芮克里夫-布朗(也于1922年出版一本有发展性的作品。他在安达曼群岛以传统历史重构方式进行了他首次的田野调查。然而,当他读过法国社会学家艾弥尔·涂尔干与牟斯的作品后,芮克里夫-布朗出版对于他的田野研究的论述,他给了一个简单标题《安达曼岛民》("The Andaman Islanders"),重点放在仪式与神话的意义及目的。经过一段时日,他发展一套研究取向,称为 结构功能论(structural functionalism),聚焦于社会各种制度如何发挥作用而产生制衡,或在这个社会体系中维持均衡,以使它和谐地运作(这套理论有别于马凌诺斯基的功能论,而且与后来的法国结构主义人类学有著极大不同,后者检视了语言与象征的概念结构)。 马凌诺斯基与芮克里夫-布朗的影响力源自于一项事实,他们如同鲍亚士,积极培养学生,并建立机构来达成他们有计划的雄心。这特别是在芮克里夫-布朗的情况,他在跨越大英国协的多所大学授课,以传播他的「社会人类学」议题。从1930年代晚期开始,有一连串的专书与编辑成册的巨著出版,巩固了「英国社会人类学」的理论典范。有名的民族志包括艾德华·伊凡-普理查的《努尔人》("The Nuer")与福提斯的《塔伦西人氏族的动力》("The Dynamics of Clanship Among the Tallensi");有名的编辑巨著包括《非洲亲属与婚姻的体系》("African Systems of Kinship and Marriage")与《非洲政治体系》("African Political Systems")。 麦克斯·葛拉克曼(Max Gluckman)连同他在罗德斯李文斯顿研究所(Rhodes-Livingstone Institute)的多位同事以及他在曼彻斯特大学的学生,共同称为曼彻斯特学派(Manchester School),透过引介具有马克思学派讯息的理论、他们对冲突及其调解的强调,以及他们对个人妥协于社会结构与利用社会结构可能性的关注,将英国社会人类学带往一些新方向。 在英国,人类学具有巨大的知识影响力,它「有助于基督教力量的侵蚀、文化相对论的增长、觉察到原始人群在当代生活的存续状态,并以贯时限分析模式取代同时限的模式,这些都是当代文化的核心」。 后来在1960与1970年代,艾德蒙·李区与他的学生玛丽·道格拉斯及努尔·亚尔曼(Nur Yalman),以及其他学者共同引进了李维史陀风格的法国结构主义;然而英国人类学持续强调社会组织与经济,胜过于象征与文学的议题。在英国、法国与美国的社会文化人类学之间的差异,随著逐渐增加的理论与方法论对话及采借,而逐渐减少。如今,英国社会人类学采用了各国的其他社会理论,并分支朝著许多方向发展。 在大英国协国家,社会人类学往往在学院制度上与体质人类学及灵长类学区分开来,后者可能连结到生物学或动物学系;也与考古学区分开来,考古学可能连结到古典学、埃及学等等的科系。在其他国家(以及在某些特别是规模较小的北美地区大学),人类学家在学院制度上可能连结到民俗学、博物馆学、人文地理学、社会学、社会关系、族群研究、文化研究与社会工作。 从美国人类学在十九世纪早期发轫到二十世纪早期为止,受到美国原住民社会的存在所影响。 美国文化人类学大大受到美国原住民社会可立即做为民族志研究主题这项事实所影响。这个领域由印地安事务局与史密森尼学会的美国民族学局担任开路先锋,例如约翰·威斯利·鲍威尔与弗兰克·汉密尔顿·库兴(Frank Hamilton Cushing)。 来自纽约州罗彻斯特的律师摩尔根(1818-1881),成为易洛魁人的拥护者与民族学家。他对于宗教、政府、物质文化、特别是亲属模式的比较分析,确实对人类学具有深远影响力。正如与他同时代的其他学者(例如艾德华·泰勒),摩根主张人类的各个社会可依据一套进步程度的量表,而被归类到各个文化演化类别之中,范围从「蒙昧」、「野蛮」到「文明」。普遍而言,摩尔根运用技术(例如弓箭制作或陶器)做为各文化在这个量表上的地位指标。 法兰兹·鲍亚士建立美国的学术人类学,反对演化论观点。鲍亚士的研究取向是实证的、对于过度归纳抱持怀疑,而且回避建立普遍法则。例如,鲍亚士研究移民子女,以呈现生物种族并非不可改变,人类行为源自于后天养育,而非先天生成的。 受到德国传统所影响,鲍亚士主张世界充满著各种独特的文化,而不是某些社会,可依其文明程度多寡来测量其演化程度。他相信每个文化都必须从它的特殊性而被研究,并主张跨文化的归纳,类似于自然科学的归纳,是不可能达成的。 借此,鲍亚士对抗对于移民、非洲裔美国人与美国原住民的歧视许多美国人类学家采用他的论点来支持社会改革,而且时至今日,种族理论依然是人类学家热衷的研究主题。所谓的「四大分支」人类学源自于鲍亚士学派人类学,将这个学门区分为四个重要且相互关联的领域,包括社会文化人类学、体质人类学、语言人类学与史前人类学(考古学)。美国人类学持续受到鲍亚士学派传统所深刻影响,特别是对于文化的强调。 鲍亚士运用他在哥伦比亚大学与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职位,训练并发展了许多世代的学生。他的第一代学生包括亚弗列·克鲁伯(Alfred Kroeber)、罗伯特·罗维、艾德华·斯皮尔与露丝·潘乃德,他们每个人都对北美原住民文化撰述了丰富内容的研究。他们提供丰富资料,以攻击单线演化过程的理论。克鲁伯与斯皮尔将研究焦点放在北美原住民语言,这有助于将语言学建立成一门真正普遍的科学,并使它从历史上专注于印欧语言的这个状态解放出来。 克鲁伯所撰写的教科书《人类学》("Anthropology")的出版,标示了美国人类学的一个转折点。鲍亚士在花费三十年汇集资料后,他感到有一股越来越强大的进行归纳的动力。这在「文化与人格」(Culture and Personality)研究兴起时最为明显,这是由鲍亚士的年轻一辈学生,例如玛格丽特·米德与露丝·潘乃德等人所进行的。他们受到心理分析心理学家如弗洛依德与卡尔·荣格所影响,寻求理解个体的人格特质,受到在其成长过程中的更大文化与社会力量所塑造的方式。 虽然《萨摩亚人的成年》("Coming of Age in Samoa")与《菊花与剑》这两本书依然受到美国大众欢迎,但米德与潘乃德并不像某些人预期的,她们对人类学这个学科从来没有这么大的影响力。鲍亚士原本计划让潘乃德接任哥伦比亚大学人类学系主任的位置,但她被拉尔夫·林顿所排挤,而且米德的职位一直被局限在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 加拿大人类学,正如同殖民世界的其他地方,始于旅行家与传教士的记录之中的民族学资料。在1600年代的加拿大,耶稣会传教士例如LeClercq、Le Jeune与Sagard神父,提供了后来加拿大领土范围内的原住民部族最古早的民族志记录。 加拿大的学术人类学始于一个政府部门:加拿大地质调查局(Geological Survey of Canada),以及乔治·道森(George Mercer Dawson,1895年的局长)。道森对人类学的支持,创造了支持人类学在加拿大发展的动力。这由威尔弗里德·劳雷尔首相任内扩张规模,在1910年他在地质调查局设置人类学部门。其中聘用的人类学家来自英国与美国,为独特加拿大风格的人类学立下基础。早期学者包括杰出的语言学家与鲍亚士学派的爱德华·萨比尔(Edward Sapir)。 加拿大人类学经常意识到南方的庞然大物:美国。加拿大人类学创立的年代比美国更晚近;第一个人类学系是在1925年于多伦多大学设立。有许多科系及博物馆的创始者依然健在。许多加拿大人类学家是越战当时的意识形态难民,他们逃离美国并选择留在加拿大,发展当地的人类学传统,经常关注对加拿大社会的研究。 加拿大人类学与美、法、英三个主要的当代国家传统有著紧密关联。美国传统是因这两国的地理位置以及部份来自探讨原住民族的共同经验;法国传统(特别在魁北克)是因法国人为创立加拿大的两个民族之一;英国传统则是因殖民(以及后殖民)历史的结果。 反美国主义在加拿大不断消长,但在1970年代达到高峰,这同时出现于人类学与加拿大社会本身。在同一时代,加拿大人类学系的扩增,导致大量从外国引进教师,大部分来自美国。近年来随著教师逐渐退休,世代交替的结果产生另一波引进外国教师。在加拿大的一些小规模大学,人类学较可能与社会学合为一系,事实上这在几所较大规模的大学依然如此,如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与卡尔顿大学。与西门菲莎大学则分别有人类学系与考古学系。魁北克的人类学维持与欧洲及法语系国家的强力连结。 基本上,加拿大每个人类学系都会有研究第一民族的专家。在加拿大,原住民族事务在公共文化上比起美国更加醒目,这是由于每个省份及领土都具有活跃的原住民群体。加拿大原住民广泛被认定为创立加拿大的三个民族之一。人类学家与原住民社群的合作相当普遍,而且许多人类学家相当活跃于在政治议题上,代表他们共同合作的原住民族发声。加拿大人类学家也从事世界各地的研究,就如同他们研究自己社会一样。 法国人类学的系谱并不像英国或美国传统一样清楚,部分是因为法国许多对人类学具影响力的作者,具有社会学、哲学或其他非人类学的学科训练或学术职位。大多数的评论者认为社会学家涂尔干的侄子牟斯(1872-1950)是法国人类学传统的创始者。牟斯属于涂尔干《社会学年报》("Année Sociologique")的学术群体;而且虽然涂尔干及其他学者检视的是当代社会的状况,牟斯及他的同事(例如Henri Hubert与Robert Hertz)著墨于民族志与文献学,以分析尚未如同欧洲国家一般被「阶层化」的社会。牟斯的两部作品特别具有持久的关联性:《礼物》("The Gift"),这是一本探讨交换与相互关系(reciprocity,或译互惠)的作品,并引发许多后续著作;以及他的赫胥黎演说,讨论人观(the notion of the person),这是第一本以跨文化角度,讨论人观与自我观的比较研究作品。 在战间期,法国对人类学的兴趣往往切合于更大规模的文化运动,例如超现实主义与原始主义(primitivism),它们援引民族志做为灵感泉源。马塞尔·格里奥尔与Michel Leiris这两人是将人类学与法国前卫相结合的例子。在这段期间,被称为「民族学」"ethnologie"的东西都局限于博物馆,例如由Paul Rivet所创立的「人类博物馆」(Musée de l'Homme),而且人类学与民俗研究具有紧密关系。 然而,最重要的是李维史陀协助了法国人类学的制度化。除了他的结构主义对于跨越许多学科的巨大影响力之外,李维史陀建立了美国与英国人类学家的连结。在此同时,他在法国各地建立研究中心与研究室,以提供人类学之内的一套制度脉络,他也训练几位具影响力的学生,例如Maurice Godelier与Françoise Héritier,他们对法国人类学世界确实有极大影响。今日法国人类学的许多特性,源自于大多数人类学研究都在国家资助的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所进行,而不是在大学科系。 其他在1970年代具影响力的作者包括Pierre Clastres,他在对于巴拉圭的Guayaki部族所写的书中,提到「原始社会」主动对抗国家的制度。因此,这些无国家的社会并不是比具有国家的社会更不先进,而是采取主动选择,将国家制度变换成一个来自社会的单独功能。领导人只是为一个群体发声的发言人,当这个群体需要跟其它群体往来时(「国际关系」),但并不具有群体内部的权威,而且当这个领导人想滥用职位时,群体可猛然让他去职。 从傅科与李维史陀之后,法国最重要的社会理论家是皮耶·布迪厄,他早年的学术训练是哲学与社会学,最后获得法兰西学院的社会学讲座。然而,如同牟斯及其他在他之前的学者,他的研究主题同时包括社会学与人类学。他对于阿尔及利亚Kabyle人的研究使他稳坐人类学的坚强地位,而他对于欧洲社会时尚与文化资本的功能与再生产的分析,则让他稳坐社会学的坚强地位。 希腊与葡萄牙的人类学受到英国人类学影响较多。希腊从十九世纪以来有一门民俗科学,称为"laographia"(laography),采用「对国内研究的科学」的形态,虽然它的理论薄弱;但这门学科的内涵在二次大战之后有了深刻改变,当时有一批英美人类学家引进一门「对外研究」的科学。在义大利,民族学与相关研究的发展所受到的注意,并不像其他学科一样多。 在日本的大学,一般来说,隶属于理学部生物学系的「自然人类学」(华语译为「体质人类学」),以及社会科学系学部设置的文化人类学,在学院制度上完全分离。在学会方面也是如此,自然人类学的日本人类学会,也与文化人类学的日本文化人类学会(旧名为日本民族学会)区隔开来。然而,就日本的人类学特色而论,存在著受到今西锦司所影响的灵长类学,以及立场介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中间的生态人类学传统。 在二次大战之前,英国「社会人类学」与美国「文化人类学」依然是明显区分的两个传统。在战后,有足够数量的英国与美国人类学家彼此采借概念与方法论取向,因此有些人开始将这两个传统合称为「社会文化人类学」。 在1950年代与1960年代中期,人类学逐渐倾向于以自然科学为典范。某些人类学家,例如Lloyd Fallers与克里福得·葛兹,聚焦于现代化过程,新独立国家可借此而发展。其他学者,例如朱利安·史都华与怀特(Leslie White),聚焦于社会如何发展与适应于他们的生态区位——这个取向借由马文·哈里斯而大行其道。受到卡尔·博兰尼(Karl Polanyi)所影响且由马绍尔·萨林斯(Marshall Sahlins)与乔治·道尔顿(George Dalton)所实践的经济人类学,挑战了标准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而将文化与社会因素纳入考虑,并将马克思学派的分析方式运用于人类学研究。在英国,社会人类学的理论典范开始分裂,当麦克斯·格拉克曼(Max Gluckman)与彼得·伍斯利(Peter Worsley)尝试采用马克思理论,而其他研究者如罗德尼·尼丹(Rodney Needham)与艾德蒙·李区将李维史陀的结构主义融入他们的作品。 结构主义在1960年代与1970年代也影响了许多学科发展,包括心理人类学、认知人类学与成分分析。有些作者,例如大卫·施奈德(David Schneider)、克里福得·葛兹与马绍尔·萨林斯发展了一套更显露内里的文化概念,将文化视为意义或含义的网络,这在人类学之内与之外都非常受欢迎。呼应这些时代的议题,许多人类学家参与政治,透过阿尔及利亚独立战争以及对越战的反对;马克思理论变成这个学科越来越受欢迎的理论取向。到了1970年代,在一些选集,例如《重新发明人类学》("Reinventing Anthropology"),作者们就担忧人类学的中立性。 自从1980年代以来,权力成为人类学的核心议题,例如艾瑞克·沃尔夫的《欧洲与没有历史的人》("Europe and the People Without History")。在1980年代,像是《人类学与殖民遭遇》("Anthropology and the Colonial Encounter"),反思人类学与殖民不平等的关连,在此同时安东尼奥·葛兰西与米歇尔·傅柯等等理论家的无尽影响力,将权力与霸权的议题成为瞩目焦点。性别与性议题成为受欢迎的题目,正如历史与人类学的关系,再度受到马绍尔·萨林斯所影响,他援引李维史陀与费尔南·布劳岱尔的作品,以检视介于社会结构与个人施为者之间的关系。同样对这些议题有影响力的作者包括尼采、马丁·海德格尔,以及法兰克福学派、雅克·德希达与雅各·拉冈的批判理论。 在1980年代晚期与1990年代,乔治·马库斯(George Marcus)与詹姆士·克力弗(James Clifford)思索民族志的权威(ethnographic authority),特别是人类学知识如何(与为何)可以成立与具权威性。他们反映著这个学门的女性主义者所发起的研究与论述,虽然他们辩解说自己特别关注在这些先驱的批评。然而,女性主义者建立理论与研究方法的重要面向变成「习惯上所必须的」,是人类学「后现代时刻」的一部份;民族志变得更具反身性,明确表明民族志作者的的研究法,文化、性别与种族的立场,以及这些因素对于她(或他)的民族志分析所具有的影响。这是当时流行的一股更普遍的后现代潮流的一部份。当前的人类学家注意的是当代世界的诸多议题,包括全球化、医疗与生物科技、原住民权利、虚拟社群,以及工业化社会的人类学。 人类学这门学科进入华人地区之后,在中国大陆、台湾、香港等地的学术圈都长足发展,1950年年后开始有中国学者进行体质人类学研究。以下分别介绍这些地区的人类学传统。 在清光绪末年(1875-1908年),就有人把摩尔根的《古代社会》译成中文。1904年梁启超曾在他所办的《新民晚报》刊登《中国人种学考》,严复也曾翻译社会人类学的文章。林纾与魏易将德国人哈伯兰原著、1900年由罗威翻成英文的《民族学》译为中文,由北京大学堂书局出版。1900年清朝政府颁布《大学学制及其学科》,设有《人类及人种学》课程。1912年,中华民国政府教育部颁布的大学学制及其学科也设有此课程。 中国正式使用「人类学」一词是在1916年,由孙学悟在中国科学社《科学》杂志发表「人类学之概略」一文。1926年,蔡元培撰写「说民族学」一文,正式介绍民族学。蔡元培1907年留学德国,专攻哲学及人类学,返回中国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1917-1927年),曾设人类学讲座,是中国人类学与民族学的奠基者。 依据郑德坤的看法,从1920年代到1949年中国人类学的发展可分为三个学派。首先是「历史学派」,由蔡元培创立。1928年,中央研究院在南京成立,首任院长为蔡元培,并成立历史语言研究所。提倡文化人类学的本土化,名之为民族学。以历史文献为对象,兼及民俗、考古及语言学,并以实地调查为手段。参加者包括凌纯声、芮逸夫、陶云达、严复礼等。第二个学派是「民俗学派」,由顾颉刚创立。1920年代北洋政府歧视教育工作,北京大学的一批国学家南迁,初至厦门大学,当时顾颉刚提倡民俗学、歌谣学、民间文学。后移往广州中山大学,成立民俗学研究中心,参加者包括钟敬文、杨成志、卫惠林、杨昆等。第三个学派是吴文藻创立的「社会学派」,以北京燕京大学社会学系为中心,吴文藻介绍社会人类学理论,也做实地调查,参加者包括林耀华、费孝通、杨庆昆、李安宅、李有义等人。抗战期间,这三派学者会合集中前往昆明与成都,从事边区民族调查。深入西康、西藏地区者有李安宅、庄学本、刘思兰等。四川、云南一带有凌纯声、芮逸夫、林耀华等。贵州、广西一带有黄现璠、费孝通、杨成志等。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部分历史学派人士,包括凌纯声、芮逸夫、卫惠林等人,随中央研究院迁往台湾(详见下节)。社会学派继续留在中国,参与各地民族学院与民族研究所的设立,吴文藻主持中央民族学院。 然而在1952年,中国宣布人类学与社会学是资产阶级学科,相关科系均遭到裁撤。费孝通、黄现璠则在1957年被划为右派,他们与同事被指派参与民族学工作,从事少数民族识别,依据史达林在1942年对摩尔根及恩格斯演化论的重新诠释,而且这个民族识别的方法较多源自于民俗学研究,而不是社会文化人类学。费孝通本人并不认为需要清楚划分人类学、社会学与民族学,这是中国学者的一种务实态度。 <br> 这段时期现代中国人的体质人类学的研究寥寥无几。在中国大陆,只有董悌忱的广西壮族体质的人类学研究 。1966年,董悌忱在文化大革命中遭迫害自杀。1969年,吴定良也在文化大革命中遭迫害自杀 。<br> 在1978年改革开放后,人类学在中国逐渐复苏。1981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与国家教育委员会的赞助下,中国人类学学会成立。就在同一年,广州中山大学重新设立人类学系,分有考古学及民族学专业。1984年厦门大学成立人类学系,提供第一个人类学专业。此后,许多人类学课程与研讨会陆续展开。然而,这些重新复苏的人类学主要是文化人类学,相较于这个人类学分支在改革开放之前所受到的压抑,体质人类学及考古学具有长期稳定的学科发展,也有独立的学术研究机构。文化人类学同时面临必须与民族学相竞争的局面,民族学在1970年代末期即已抢得发展的先机,特别是黄现璠创立的民族学领域的“八桂学派”,更是硕果累累。因此文化人类学在1980年代极力争取自身的学术地位,希望建立具有本国特色的人类学研究,并协助国家的四个现代化进程。 台湾的人类学源自于日治时期(1895-1945)对于原住民(当时称为「番人」)与汉民族的风俗习惯调查。中央研究院学者刘斌雄认为可分为三个时期:一、东京人类学会时期,1895至1900年。二、临时台湾旧惯调查会时期,1901到1928年。三、台北帝大成立到台湾光复,1928到1945年。 1928年台北帝国大学(国立台湾大学的前身)设置「土俗人种学讲座」,是目前台大人类学系的前身。1945年大战结束,原帝国大学改为国立台湾大学,该讲座亦随之更名为「民族学研究室」,附属于文学院历史学系。1949年设立「考古人类学系」,原「民族学研究室」的相关资源同时并入该系(于1982年改称人类学系),为台湾人类学研究与教学工作奠立基础。 1949年台大考古人类学系的创立背景,系与当年随同中华民国中央政府迁台的考古学家与民族学家有关,同时迁台的相关学术机构为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该所保存详尽的河南安阳殷墟早期发掘标本,由李济、董作宾、石璋如等学者进行研究,晚近学者则以台湾与东南亚地区考古发掘为主。1955年由民族学家凌纯声筹设的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成立初期继续探讨中国少数民族,并对台湾原住民社会进行抢救民族志研究。主题逐渐扩展到包含原住民、汉人、大洋洲、中国少数民族研究,目前为台湾阵容最庞大的人类学机构。 台湾人类学的学术组织为台湾人类学与民族学学会。人类学相关系所数目在1980年代后逐渐增长,目前包括国立台湾大学人类学系、政治大学民族学系、清华大学人类学研究所、国立东华大学原住民民族学院、国立中央大学客家学院、国立暨南国际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慈济大学人类发展研究所、台东大学南岛文化研究所、佛光大学人类学系等等。人类学也成为许多大学系所与通识教育的课程。 在1949年之后的台湾人类学发展,如同其他社会人文学科,受北美传统影响极深,采取广义的四大分支。台湾人类学家的学科归属,按成员多寡依序为文化人类学家、考古学家与体质人类学家,语言人类学家则极其有限。亦有前往英国、法国及欧陆各国留学的学者,代表欧陆的社会人类学传统。欧美两大传统之间产生许多对话,也使得台湾人类学在东亚地区独树一帜,具备多角度的国际视野。 台湾大学医学院的蔡锡圭等在1960年年进行过布农族人骨的测量研究。出版的与体质人类学有关的专著有方宗熙的“古猿怎样变成人”,贾兰坡的“北京人的故居”,“河套人” “中国猿人”,“骨骼人类学纲要”,“中国猿人及其文化”,郭沫若,杨钟健等的“中国人类化石的发现与研究”,刘咸的“猴与猿”,武况甫编译的“猿类的生活史“等。 在中国1978年改革开放之前,台湾是欧美等国人类学家研究华人社会的重要田野地点,曾出版许多知名民族志作品,例如:葛伯纳(Bernard Gallin)、武雅士(Arthur Wolf)、Margery Wolf、孔迈隆(Myron Cohen)、桑高仁(Steven Sangren)等人的作品。由本土人类学家撰述的民族志为台湾人类学立下深厚基础,包括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历史语言研究所、台大人类学系、政大民族学系及大学院系的期刊与专刊,以及各博物馆、省市政府文献委员会、基金会与出版社刊行的期刊、民族志与译本等等。博硕士论文也累积相当可观的民族志。 以往台湾的文化人类学家倾向研究本土的原住民与汉人社会,过去半个世纪以来,对台湾的族群多样性与社会文化变迁留下珍贵记录。也为1990年代以来勃兴的本土区域族群研究,包括原住民、客家、闽南、当代流行文化等,建立坚强的理论与方法论基础。另一方面,台湾地区自1960年代以来快速工业化与都市化,也产生对于考古抢救发掘的迫切需求,例如台南科学园区的考古发掘案。近年来,台湾加强对东南亚社会与太平洋南岛民族议题的跨学科关注,人类学家也参与其中。 另一方面,随著欧美人类学对华人社会的研究重心转移至中国大陆,许多留学海外的台湾人类学家也随之前往中国研究,其中以少数民族地区居多,并进一步引领台湾学生继续研究相关主题。海峡两岸的人类学交流也渐趋频繁。 总括来说,台湾人类学将兼顾传统与创新,持续在台湾本土、东南亚与太平洋、中国大陆等地进行研究,以促进民族志知识累积、理论对话与应用普及。 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系成立于1980年,研究区域包括华南、香港、台湾、东亚和东南亚地区,研究课题包括文化认同、都市社区、妇女与性别认同的建构、中国民间宗教、中国少数民族、亚洲饮食文化、文化与旅游,以及华南地区的史前文化。为目前两岸四地唯一采取全英文教学的人类学系。由于地利之便,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系与中国各大学人类学系维持长期学术研究合作,特别是广州的中山大学。2010年11月8日成立「香港中文大学—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由中大伟伦历史学讲座教授科大卫教授担任主任。科教授表示:「研究中心将致力开展卓越学科领域计划的研究项目,并在广泛的实证研究基础上,累积中国社会的研究资料,探讨关于中国社会的历史人类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 在美国,人类学经常被界定为"整体论"(全貌观)且立基于「四大分支」的研究取向。有一场持续进行的争辩,是关于这究竟在美国学术制度架构中,从理论上与实务上是否具有意义。支持者认为人类学的整体观有两种意义:这门学科探讨跨越时间与空间的所有人类,并研究人类的所有面向(演化、生物体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语言、心理等等);依循著四大分支的人类学取向,许多大学课程与研究计划涵盖下列项目:体质人类学、考古学、语言人类学以及文化人类学或社会人类学。许多领导群伦的人类学家,针对将人类学界定为整体论与"四大分支"的研究取向,提出论辩,他们认为这些想法是十九世纪以降的社会演化思想的产物,并不适于用来将科学实证论特别强加在文化人类学之上。这一股「整合」社会文化人类学(本质上关连到人文学)与「生物-体质人类学」(本质上关连到自然科学)的压力,已有学者批评其为不恰当的实证论(其信念是,唯一正确的知识源自将科学方法加诸于文化人类学)。这个评论是1960年代晚期,由多位人类学家,如马绍尔·萨林斯针对社会生物学的发展所提出,并论及美国人类学的"四大分支整体论"。虽然四大分支及其论辩源自于美国,但已在美国的学术影响力之下,向国际间输出。 在美国有部份人类学的次领域(次分支)跨越了这些分支。例如,医疗人类学往往被视为社会文化人类学的分支;然而,有许多研究医疗议题的人类学家也探讨群体中的生物变异,或是文化与生物的互动。他们也可能采用语言分析,以了解围绕在卫生与疾病议题的沟通,或是运用考古学技术,以了解历史时代或史前时代人群的卫生与疾病。同样地,法医人类学可能同时采用体质人类学与考古学的技术,也可能采取类似医疗人类学家的作法。环境人类学或生态人类学是逐渐成长的次领域,关注人类及其环境的关系,是另一个结合文化人类学与生物人类学研究取向的例子(有时也包括考古学在内),这是由于它能处理范围甚大的许多议题,从环境主义、野生动植物保育或栖息地保护、到传统生态知识与行为。生物文化人类学是一个广义的术语,用以描述各种文化与生物观点的融合。 正如前面列举的各个分支,人类学是一个具有多样化的方法论的学科,包括了量化方法与质性方法。民族志研究方法--植基于实地田野研究的密集个案研究—在社会文化人类学以及语言人类学的文献上,具有一个历史上的核心地位,但这种研究法正由混合各种研究方法的取向所补充。目前,科技进步已刺激人类学各个分支的方法论创新。碳元素定年法、群体遗传学、GPS、数位摄影与录音等等,仅仅是刺激人类学研究崭新发展的众多新科技的其中几项。 应用人类学也许最好被视为一个重点强调,而不是如同标准的四大分支意义下的另一个分支。应用人类学家可以为政府机构、非政府组织或私人企业工作,运用来自四大分支的研究技术来处理一些议题,例如政策执行、影响评估、教育、行销研究或产品发展。 人类学家,如同其他研究者(特别是从事田野研究的历史学家与科学家),在过去曾协助国家政策与计划,尤其是殖民主义。 某些评论者指出: 人类学家与美国政府的关联,格外引发在这个学科之内的激烈争辩。鲍亚士公开反对美国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并在战后发表了一篇综合报告,披露与谴责几位美国人类学家以科学家身份做为伪装,参与在墨西哥的间谍活动。然而到1940年代,鲍亚士学派的许多人类学家积极参与同盟国的战争行动,以对抗「轴心国」(纳粹德国、法西斯义大利、日本帝国)。许多人在陆军服役,且有其他人在情报机构服务(例如,战略情报局与美国战时情报局)。在此同时,David H. Price对冷战时期美国人类学的研究显示,有几位美国人类学家由于对共产党表示同情,而遭到挞伐并解职。 有一些学者试图指控人类学家与美国中央情报局以及政府情报单位的共谋关系,但令人吃惊的是这个声音变得相当微弱。许多人类学家活跃于反战运动,并在美国人类学会年会通过许多谴责战争的各个面向的议案。自从越战以来的数十年间,至少在社会文化人类学方面的论调,已逐渐政治化,而早年世代的自由论调,已由更加激进的论点所取代,混合著马克思论者、女性主义论者、无政府主义论者、后殖民、后现代、Saidian、傅科学派、认同根基及其他论点。 人类学专业组织往往反对将人类学运用于支持国家利益。这些组织的伦理守则可能禁止人类学家提供秘密简报。英国与大英国协社会人类学会(The Association of Social Anthropologists of the UK and Commonwealth [ASA])表示有某些奖学金在伦理上是危险的。美国人类学会现有的「专业责任声明」清楚指出「关于人类学家自己国家的政府以及地主国家的政府,…不能同意进行秘密研究,也不能提供任何形式的秘密报告或汇报」。 某些学者主张人类学源自于并发展为对于「异文化」的研究,这是同时就时间(过去的社会)与空间(欧洲裔以外的社会/非西方社会)的角度而论。例如,在都市人类学的经典,Ulf Hannerz在他引发丰富后续讨论的《探索都市:对都市人类学的探究》("Exploring the City: Inquiries Toward an Urban Anthropology")一书的引言提及,在习惯上,第三世界受到人类学的最多关注;传统上专精于「异文化」的人类学家,前往遥远的地方找寻这些文化,直到1960年代晚期才开始注意「脱离常轨」。现在已有许多作品探讨非常接近作者「家乡」的人群与主题。也有学者主张其他的学科领域,像是历史学与社会学,相对地过度重视西方。 在法国,对当代社会的研究在传统上保留给社会学家,但这个情况正在改变,从1970年代开始,由Isac Chiva等学者与《田野工作》("Terrain")等期刊,以及由Marc Augé所创立的《人类学当代社会研究中心》(Le Centre d'anthropologie des mondes contemporains)等。同样对于「当代社会」的研究取向,也出现于英国1950年代的曼彻斯特学派(Manchester School [anthropology])。
wiki_zh\AA\wiki_08
逻辑代数 在数学和数理逻辑中,逻辑代数(有时也称开关代数、布尔代数)是变量的值仅为"真"和"假"两种真值(通常记作 1 和 0)的代数的子领域。初等代数中变量的值是数字,而且主要的运算是加法、乘法和乘方(以及它们的逆运算),而逻辑代数的主要运算有合取"与",记为∧;析取"或" ,记为∨;否定"非" ,记为¬ 。因此,它是以普通代数描述数字关系相同的方式来描述逻辑关系的形式主义。 逻辑代数是乔治·布尔(George Boole)在他的第一本书《逻辑的数学分析》(1847年)中引入的,并在他的《思想规律的研究》(1854年)中更充分的提出了逻辑代数。 根据Huntington“布尔代数”这个术语,最初是由Sheffer于1913年提出。 逻辑代数一直是数字电路设计的基础,并且所有现代编程语言提供支持。它也用在集合论和统计学中。 参与逻辑运算的变量叫逻辑变量,用字母A,B……表示。每个变量的取值非0 即1。 0、1不表示数的大小,而是代表两种不同的逻辑状态。 正、负逻辑规定: 逻辑函数:如果有若干个逻辑变量(如A、B、C、D)按与、或、非三种基本运算组合在一起,得到一个表达式L。对逻辑变量的任意一组取值(如0000、0001、0010)L有唯一的值与之对应,则称L为逻辑函数。逻辑变量A、B、C、D的逻辑函数记为:L=f(A、B、C、D) 逻辑代数的基本运算如下。 如果把真值0和1解释为整数,这些运算可以表示为普通算数运算: 此外可以用制作真值表来表示 "x"∧"y", "x"∨"y" 和 ¬"x" 的值: 有人可能会认为,只有否定和另外两种运算之一是基本的,因为用下列性质可以用逻辑否和逻辑或来定义逻辑与,反之亦然: 上述三个逻辑运算被称为基本的,这意味着其他逻辑运算可以以它们为基础,由他们的复合来建立,即将这些运算组合或结合。下面是由基本运算构成的运算的例子: 这些定义产生以下真值表,其中给出了对所有四个可能的输入,这些运算的值。 第一种运算,"x" → "y" 或 C"xy",叫做实质蕴涵。如果 "x" 为真,则 "x" → "y" 的值就取自 "y" 的值。但如果 "x" 为假,则 "y" 可以忽略;然而此运算必须返回"某种"真值,而且只有两种选择,所以返回蕴含较小的值,即"真"。(相干逻辑通过看作非真非假的假前提的蕴含来处理这件事。) 第二种运算,"x" ⊕ "y" 或 J"xy",叫做异或(通常缩写为XOR)与逻辑或的区别在于逻辑或包含其类型。它排除了 "x" 和 "y" 同时为真的情形。用算术来定义就是加和之后 mod 2,就如 1 + 1 = 0. 第三种运算,异或的互补运算,是同或或逻辑等价:"x" ≡ "y" 或 E"xy",当 "x" 与 "y" 值相同时为真。因此作为其互补运算,"x" ⊕ "y" 可以理解为 "x" ≠ "y",当 "x" 和 "y" 不同时为真。它对应的 mod 2 算术为 "x" + "y" + 1。 给定两个操作数,每个具有两个可能的值,共有 2 = 4 种可能的输入组合。由于每种输出有两种可能值,一共有 2 = 16种可能的二元逻辑运算。 两个主要的二元运算的符号定义为 formula_6 (逻辑与)和 formula_7 (逻辑或),把单一的一元运算的符号定义为 formula_8 (逻辑非)。我们还使用值 0 (逻辑假)和 1 (逻辑真)。逻辑代数有下列性质: 任何一个含有变量 X 的等式,如果将所有出现 X 的位置,都代之以一个逻辑函数 F,此等式仍然成立。 设 F 是一个逻辑函数式,如果将 F 中的所有的 * 变成 +,+ 变成 *,0 变成 1,1 变成 0,而变量保持不变。那么就的得到了一个逻辑函数式 F',这个 F' 就称为 F 的对偶式。如果两个逻辑函数 F 和 G 相等,则它们各自的对偶式 F' 和 G' 也相等。 当已知一个逻辑函数 F,要求 ¬F 时,只要把 F 中的所有 * 变成 +,+ 变成 *,0 变成 1,1 变成 0,原变量变成反变量,反变量变成原变量,即得 ¬F。 使用反演规则时要注意保持原函数中逻辑运算的优先顺序。 逻辑变量的逻辑与运算叫做与项,与项的逻辑或运算构成了逻辑函数的与或式,也叫做积之和式(SP form)。 逻辑变量的逻辑或运算叫做或项,或项的逻辑与运算构成了逻辑函数的或与式,也叫做和之积式(PS form)。 对于 n 个变量的逻辑函数而言,它的与项如果包含全部 n 个变量,即每个变量以原变量或反变量的形式出现一次且只出现一次,那么这个与项就称为该逻辑函数的最小项。 对于 n 个变量的逻辑函数而言,它的或项如果包含 全部n 个变量,即每个变量以原变量或反变量的形式出现一次且只出现一次,那么这个或项就称为该逻辑函数的最大项。 运用逻辑代数的基本公式及规则可以对逻辑函数进行变换,从而得到表达式的最简形式。这里所谓的最简形式是指最简与或式或者是最简或与式,它们的判别标准有两条:(1)项数最少;(2)在项数最少的条件下,项内的文字最少。 卡诺图是遵循一定规律构成的。由于这些规律,使逻辑代数的许多特性在图形上得到形象而直观的体现,从而使它成为公式证明、函数化简的有力工具。 20世纪早期,一些电子工程师领悟到逻辑代数很像某种电子电路的行为。香农在它1937年的论文中证明了这种行为与逻辑代数等价。 几乎所有现代通用计算机都用二值布尔逻辑做运算;也就是说它们的电路是二值布尔逻辑的物理表示。几种表示方式:导线上电压的高低,磁性存储设备中磁畴的方向,打孔卡或纸带上的洞,等等(但有些早期的计算机用了十进制电路或者机械,而不是二值逻辑电路) 当然,也可能在任意介质中编码进2个以上的符号。比如在导线上用0,1,2,3伏特去编码一种有4个符号的字符集,或者利用打孔卡的洞的不同大小。但实践上,在一个很小的、高速的、低功耗的电路中噪声是个关键因素。它使分辨多个可能出现的符号变得困难。所以电路设计者们选择了高、低2种电压而不是4种。 由于上面的原因计算机使用二值逻辑电路。最常见的计算机架构使用32或64个叫做比特的布尔值序列,比如01101000110101100101010101001011。当使用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和某些高级语言时,程序员可以操作寄存器的数字结构。在寄存器中0电压表示逻辑0,参考电压(通常是+5伏或+3.3伏)表示逻辑1。这些语言同时支持数值操作和逻辑操作。这里的“数值操作”指计算机把比特序列当作二进制数字进行加减乘除等运算。“逻辑操作”指2个比特序列之间的与或非运算,序列中每一位都与另一序列中对应位进行运算。这两种操作之间的关键不同是前者有进位而后者没有。
wiki_zh\AA\wiki_08
统计学 统计学是在资料分析的基础上,研究测定、收集、整理、归纳和分析反映数据资料,以便给出正确讯息的科学。这一门学科自17世纪中叶产生并逐步发展起来,它广泛地应用在各门学科,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到人文学科,甚至被用于工商业及政府的情报决策。随著大数据(Big Data)时代来临,统计的面貌也逐渐改变,与资讯、计算等领域密切结合,是资料科学(Data Science)中的重要主轴之一。 譬如自一组数据中,可以摘要并且描述这份数据的集中和离散情形,这个用法称作为描述统计学。另外,观察者以数据的形态,建立出一个用以解释其随机性和不确定性的数学模型,以之来推论研究中的步骤及母体,这种用法被称做推论统计学。这两种用法都可以被称作为应用统计学。数理统计学则是讨论背后的理论基础的学科。 很多人认为统计学是一种科学的数学分支,是关于收集、分析、解释、陈述数据的科学。另一些人认为它是数学的一个分支,因为统计学是关于收集解释数据的。由于它基于观测、重视应用,统计学常被看作是一门独特的数学科学,而不是一个数学分支。很多统计学都不是数学的:如确保所收集来的数据能得出有效的结论;将数据编码、存档以使得信息得以保存,可以在国际上进行比对;汇报结果、总结数据,以便统计员可以明白它们的意思;采取必要措施,保护数据来源对象的隐私。 统计学家通过专门的试验设计和调查样本来提升数据质量。统计学自身也为数据的概率模型提供了预测工具。统计学在其他学术科目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政府、商业等。统计顾问可以帮助没有入户调查经验组织与公司进行问卷研究。 总结叙述收集来的数据被称之为描述统计学。这在进行实验研究信息交流中十分有用。另外,从数据的分布上也可以得出观测上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 将资料中的数据模型化,计算它的机率并且做出对于母群体的推论被称之为推论统计学。推论是科学进步的重要因素,因为它可能从随机变量中得出数据的结论。推论统计学将命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将结果进行检测。这些都是科学方式的一部分。描述统计学和对新数据的分析更倾向于提供更多的信息,逼近命题所述的真理。 “应用统计学”包括描述统计学和推论统计学中的应用成分。理论统计学则注重统计推论背后的逻辑证明,以及数理统计学。数理统计学不但包括推导估测推论法的概率分布,还包括了计算统计和试验设计。 统计学与概率论联系紧密,并常以后者为理论基础。简单地讲,两者不同点在于概率论从母群体中推导出样本的概率。统计推论则正好相反——从小的样本中得出大的母群体的信息。 统计手法最早可以追溯至公元前5世纪。最早的统计著作来自公元9世纪的《密码破译》("Manuscript on Deciphering Cryptographic Messages")一书,由阿拉伯人肯迪编著。在书中,肯迪详细记录了如何使用统计数据和频率分析进行密码破译。根据沙特阿拉伯工程师易卜拉欣·阿凯笛(Ibrahim Al-Kadi)的说法,统计学和密码学分析便如此一同诞生了 佛罗伦萨银行家、执政官乔瓦尼·维伦(Giovanni Villani)编订了佛罗伦萨14世纪历史书籍"Nuova Cronica" ,包括了如人口、法令、商贸、教育、宗教场所在内的统计数据,被誉之为历史上统计学入门的第一本书。一些学者将1663年约翰·格兰特根据死亡率统计表编订出版的《自然与政治观察》("Natural and Political Observations")一书定格为统计学的诞生。 统计学的英语词statistics是源于现代拉丁语statisticum collegium(国会)以及义大利语statista(国民或政治家)。德语Statistik,最早是由Gottfried Achenwall(1749)所使用,代表对国家的资料进行分析的学问,也就是“研究国家的科学”。在十九世纪统计学在广泛的数据以及资料中探究其意义,并且由John Sinclair引进到英语世界。 统计学的初衷是作为政府(通常是中央政府)以及管理阶层的工具。它大量透过国家以及国际统计服务搜集国家以及本土的资料。另外依照各方面,普查则提供关母体的资讯。统计背后牵涉到更多数学导向的领域,如机率,或是从经验科学(特别在天文学)中获得的经验证据设定估计参数。在今日的世界里统计已经被使用在不仅仅是国家或政府的事务,更延伸到商业,自然以及社会科学,医疗等甚至更多方面。因为统计学拥有深厚的历史以及广泛的应用性,统计学通常不只被认为是数学所处理的对象,而是与数学本身的哲学定义与意义有密切的关联。许多知名的大学拥有独立的数理统计学系。统计学也在如心理学,教育学以及公共卫生学系中被视为是一门主科。 统计学的数学基础建立在17世纪布莱兹·帕斯卡和皮埃尔·德·费马发展的概率论上。概率论从研究几率得来。最小二乘法由卡尔·弗里德里希·高斯于1794年第一次得出。现代计算机可以进行更大尺度的统计运算,生成了许多无法用人工计算的新公式。 为了将统计学应用到科学、工业以及社会问题上,我们由研究母群体开始。这可能是一个国家的人民,石头中的水晶,或者是某家特定工厂所生产的商品。一个母群体甚至可能由许多次同样的观察程序所组成;由这种资料搜集所组成的母群体我们称它叫时间序列。 为了实际的理由,我们选择研究母群体的子集代替研究母群体的每一笔资料,这个子集称做样本。以某种经验设计实验所搜集的样本叫做资料。资料是统计分析的对象,并且被用做两种相关的用途:描述和推论。 相关的观念特别值得被拿出来讨论。对于资料集合的统计分析可能显示两个变数(母群体中的两种性质)倾向于一起变动,好像它们是相连的一样。举例来说,对于人收入和死亡年龄的研究期刊可能会发现穷人比起富人平均来说倾向拥有较短的生命。这两个变数被称做相关的。但是实际上,我们不能直接推论这两个变数中有因果关系;参见相关性推论因果关系(逻辑谬误)。 如果样本足以代表母群体的,那么由样本所做的推论和结论可以被引申到整个母群体之上。最大的问题在于决定样本是否足以代表整个母群体。统计学提供了许多方法来估计和修正样本和搜集资料过程中的随机性(误差),如同上面所提到的透过经验所设计的实验。参见实验设计。 要了解随机性或是机率必须具备基本的数学观念。数理统计(通常又叫做统计理论)是应用数学的分支,它使用机率论来分析并且验证统计的理论基础。 任何统计方法是有效的只有当这个系统或是所讨论的母群体满足方法论的基本假设。误用统计学可能会导致描述面或是推论面严重的错误,这个错误可能会影响社会政策,医疗实践以及桥梁或是核能发电计划结构的可靠性。 即使统计学被正确的应用,结果对于不是专家的人来说可能会难以陈述。一些统计科学的结果对于大众而言相当费解。举例来说,统计资料中显著的改变可能是由样本的随机变量所导致,但是这个显著性可能与大众而言难以理解。另外,某些统计学分析(尤其当涉及概率论时)得出的结论可能非常违悖一般人的直觉,如蒙提霍尔问题。人们(甚至包括一些科学家)往往需要统计的技巧(或怀疑)才能理解其正确性。 统计研究中的共同目标是分析因果关系,具体来讲就是从预估数据变化中得出结论,或是研究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因果统计研究主要有两种:实验研究和观察研究。在两种研究中,自变量改变对因变量所造成的影响可以被观测到。两种实验间的不同在于实验时如何进行的。两种实验都很厉害。实验研究包括将系统尺度进行研究、操纵系统、使用更多的尺度进行同样的实验来确定操作是否改变了尺度的值。与之相对的是观察研究,观察研究不包括实验性操作。在此,数据被收集,预估数据与回复数据间的相关系数被研究。 统计实验的基本步骤如下: 对人类行为的实验研究应该多加谨慎。著名的霍桑效应在西方电器公司(Western Electric)位于伊利诺伊州的霍桑工厂(Hawthorne Works)进行心理学实验,研究工作环境改变对生产率的影响。研究人员尝试增强照明,观察它是否有助于提高流水线工人的生产率。研究人员首先检测了工厂的生产率,尔后改变车间的照明强度,观察结果。结果是生产率在实验环境下的确提升了。然而,该实验因其流程误差在今天饱受批评,特别是实验缺乏参照组和双盲。霍桑效应指仅从观测来得出结论。该实验中生产率的提升不是因为照明强度的改变,而是因为工人们发觉他们被围观了。 观察研究的具体例子是研究吸烟与肺癌之间的相关系数。这种研究常用调查来收集所需信息的观测结果,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在本案例中,研究人员会收集吸烟和不吸烟者的观察数据,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然后观察每组中肺癌患者的数量。 根据Stevens(1951)对数字的尺度分类,统计学一共有四种测量的尺度或是四种测量的方式。这四种测量(名目、顺序、等距、等比)在统计过程中各具有不等的实用性。等比尺度(Ratio measurements)拥有零值及资料间的距离是相等被定义的;等距尺度(Interval measurements)资料间的距离是相等被定义的,但是它的零值并非绝对的无,而是自行定义的(如智力或温度的测量);顺序尺度(Ordinal measurements)的意义并非表现在其值而是在其顺序之上;名目尺度(Nominal measurements)的测量值则不具量的意义。 对统计信息的解释时常涉及到构建零假设,在该假设中,所有因素对变量都不起任何作用。 对新手来说最佳的比喻就是法庭窘境了。零假设H认为被告是清白的,而备择假设H则认为被告有罪。起诉是因为怀疑被告有罪。H(现状)与H对立并且被认可,除非H被“超过合理质疑”的证据证伪。然而,“无法排除H”并不能代表被告清白,只是说证据无法将其定罪。所以,陪审团没有必要在H“无法推翻”的情况下将其“接受”。当零假设无法被“证明”时,可以通过强度检测判断假设是否近似成立,即进行第二型错误检测。 在零假设中存在两种基本误差: 当对样本的个体观察偏离了中心数据,如样本或母群体平均数,误差就出现了。许多统计方法尝试将中位数乘法的误差最小化,这种方法被称之为“最小二乘法”。 生成统计数据的过程也会产生误差。很多类似误差被是随机(噪音)性的,或是系统(偏倚)性的。但很多其他类型的重大误差(如疏忽:分析员把单位填错了)也是不容忽视的。 许多时候研究只观察母群体的样本部分,所以结果并不能完全代表整个母群体。任何来自样本的估算只能得到母群体的近似值。置信区间是统计学家用来表述样本结果离整个母群体真实数值之间的差距。这常被表述为95%置信区间。形式上,数值为95%置信区间意味着如果在同样情况下重复样本分析(这回生成不同的数据集),95%的区间会得出符合(母群体)情况的实际结果。这并不意味着真实数值的概率也在95%置信区间之内。从频率论的角度来说,这样的说法毫无意义,因为真实数值不是一个随机变量。真实数值要么在,要么不再给定的区间里。然而,任何数据在被抽取样本,设计置信区间之前,将要被计算的区间确实有95%的概率能代表真实数值:在这一点上,区间的极限仍然是有待被观测的随机变量。利用贝叶斯统计置信区间可以得出区间包涵真实数值的概率:这种方法对“概率”有另一种解释,即贝叶斯概率。 对于给出的问题,统计学很少回答简单的是或否。它的解释常常是以统计的显著性差异出现,汇报可以将零假设精确证伪的概率值(这也被称作是p值、假定值)。 显著性差异并不一定代表所有的结果在现实世界里都很显著。例如对药品的研究得出其具有统计的显著性差异,但是实际上药品可能毫无益处。这样的药品不会很有效地帮助病人康复。 由于假设检验中可能更加偏向于某一假设(如零假设),在大尺度研究中可能会对微小差异过度夸张,因此这中方法受到批评。显著性差异所得出的重大差额并不一定在现实中有意义,但是我们仍旧可以据此设计出相应的实验。 在报告假设是否被证伪时,一些方法不仅仅报告显著性差异和p值。p值并不代表效应的尺度。更好更常用的方法使报告置信区间。虽然该值是从相同的假设测试或p值计算过程中得出的,但是它对效应的尺度及其不确定性都给出了描述。 以下列出一些有名的统计检定方法以及可供验证实验数据的程序 有些科学广泛的应用统计的方法使得他们拥有各自的统计术语,这些学科包括: 统计对于商业以及工业是一个基本的关键。他被用来了解与测量系统变异性,程序控制,对资料作出结论,并且完成资料取向的决策。在这些领域统计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 计算机在20世纪后半叶的大量应用对统计科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早期统计模型常常为回归线性模型,但强劲的计算机及其算法导致非线性模型(如神经网络)和新式算法(如广义线性模式、等级线性模型、支持向量机)的大量应用。 计算机性能的增强使得需要大量计算的再取样算法成为时尚,如置换检验、自助法。Gibbs取样法也使得贝叶斯模型更加可行。计算机革命使得统计在未来更加注重“实验”和“经验”。大量普通或专业的统计软件现已面市。 统计数据时常被滥用,对结果的解释时常有利于演讲者。对统计的怀疑与误导可被称为:“世上有三种谎言:谎言,该死的谎言,统计数字”。许多对统计的滥用可能出于无意,也可能出于故意。《如何用统计来说谎》一书("How to Lie With Statistics")揭露了许多类似诡计,并在统计的应用与滥用中,回顾了许多案例中的统计方法(e.g. Warne, Lazo, Ramos, and Ritter(2012)。 预防统计滥用包括使用合适的图表、规避偏差。当结论被轻率概化,超过了它所能代表的范围时,滥用就出现了。这常常是因无意或故意忽视样本偏差所导致的。 条形统计图可能是最容易使用、最容易理解的图表了,它可以用手或计算机绘制而成。不巧的是,许多人忽视其中的偏差、误差,因为他们不留意。因此,虽然图表质量低劣,但人们常常愿意去相信。只有当样本可以代表总体时,统计结果才是可信、精确的。哈弗(Huff)称:“样本的可靠性可以被偏差破坏...给你自己点怀疑的空间吧。”
wiki_zh\AA\wiki_08
地球物理学 地球物理学()是透过定量物理方法研究地球的自然科学学科。通常使用地震波、重力、电磁、地热和放射能等方法。狭义的地球物理学专指地质学上的应用,包括地球的形状; 重力场和磁场; 内部结构和组成; 动力学和板块构造; 岩浆的产生; 火山活动和岩石形成等。不过现代地球物理学组织使用更广泛的定义,包括了冰和水在内的水循环; 海洋和大气的流体动力学; 电离层和磁层中的电磁特性与日地关系; 以及月球和其他行星相关的类似问题。 虽然地球物理学在19世纪才被认为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但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最早人类开始以天然磁石制作成指南针。公元132年张衡建立了第一台检验地震的仪器。艾萨克·牛顿将他的力学理论应用于潮汐和岁差,并开发了仪器来测量地球的形状、密度和重力场,以及水循环的流程。 20世纪以来,发展出使用远距离探测固体地球和海洋的地球物理学方法,地球物理学对于板块构造理论的发展影响相当大。 地球物理学有许多对于社会需求的应用,如矿产资源、自然灾害预防和环境保护 。地球物理勘测数据则用于分析潜藏的油气和矿脉; 地下水层定位;寻找考古遗迹;确定冰川和土壤的厚度;评估的场址等等。 地球物理学在19世纪才出现,由自然地理学、地质学、天文学、气象学和物理学的角度出发。然而自古以来,人类已经对地磁、地震等许多地球物理现象进行了探讨。 公元前240年,昔兰尼的埃拉托斯特尼推断地球是圆的,并使用三角学和夏至太阳在埃及两地的角度测量出地球的周长。他也设计出经度、纬度系统。公元132年,发明家张衡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验震器,或许是关于地震最早的研究。欧洲在1571年后,才由提出地震仪的设计,但并没有建成。 世界上最早记载关于使用天然磁石制成的指南针,出现在北宋沈括《梦溪笔谈》。欧洲第一个关于指南针的纪录则是在1190年。 威廉·吉尔伯特1600年出版的《论磁石》标志著现代科学的开始。提出一系列精细的磁力实验报告后,吉尔伯特推测,指南针指向北,是因为地球本身就有磁性。1687年,艾萨克·牛顿发表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不仅为古典力学和引力奠定了基础,也解释各种地球物理现象,如潮汐和岁差。于1844年建造了第一台地震仪,能够持续地记录地震活动。 地球物理测量是在特定时间、地点,精确测量位置、大地形变以及重力,属于大地测量学领域。大地测量学与地球物理学是两个各自独立,但彼此关系密切的领域,许多科学组织,如美国地球物理联盟(AGU)、加拿大地球物理联盟(AGU)和国际大地测量学与地球物理学联合会(IUGG)都同时包含这两者 。要获得地表绝对位置最普遍的方式是透过全球定位系统(GPS),由4个以上的人造卫星资讯并参考(GRS80)计算得到3维位置。另外也有方法,结合天文坐标和局部重力向量来获得大地坐标。此方法只提供两个坐标位置,比GPS的使用更为困难。但它可以用于测量地球的运动,如章动和钱德勒摆动。两点或多点的相对位置可以使用甚长基线干涉测量决定。 重力测量因为需要相关的地表测量做为参考座标,也属于大地测量的一部份。对于陆地的重力测量可以使用地面或直升机上的。从1960年代开始,地球重力场可以通过分析人造卫星的运动来推算。海平面也可以通过使用卫星上的雷达高度计来测量,有助于建立更准确的大地水准面。2002年,美国国家航空暨太空总署发射了重力回复及气候实验卫星(GRACE),以一对双卫星通过GPS和微波测距系统测量两颗卫星之间的距离,来获得精确度的地球重力场变化。 GRACE检测到的重力变化包括由洋流变化引起的重力变化; 径流和地下水耗尽; 融化的冰盖和冰川。 太空中的人造卫星除了使用可见光,也可以使用其他电磁频谱进行观测。地球物理学和太空物理学研究每个行星独特的重力场和磁场。测量航天器在轨道上经历的加速度变化,可以绘制行星重力场的细节。例如在1970年代,透过月球轨道测量月海上方的重力场扰动,发现在了在雨海、澄海、危海、神酒海和湿海盆地下方,存在有质量异常集中的质量瘤。 地球物理学包括许多分支。固体地球物理学同样是使用多种传统物理学方法,但研究目的不同。主要是研究地球内部结构及其起源、演化并预测其发展。例如预报天然地震即是固体地球物理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勘测地球物理学是使用地震、重力、磁、电和电磁等的方法来寻找石油、天然气、矿石、水等等具有经济开发价值的物体。
wiki_zh\AA\wiki_08
建筑学 建筑学(Architecture),从广义上来说,是研究建筑及其环境的学科。 在通常情况下,以及按其作为外来语所对应的词语(由欧洲至日本再至中国)的本义,它更多的是指与建筑物设计和建造相关的艺术和技术的综合。因此,建筑学是一门横跨工程技术和人文艺术的学科。建筑学所涉及的建筑艺术和建筑技术、以及作为实用艺术的建筑艺术从而包括的实用、功能的一面和艺术、美学的一面,它们之间虽有明确的不同但又密切联系,并且其份量随具体情况和建筑物的不同而大不相同。在某一建筑物中可能某些方面很强而其余方面很弱,但在其它建筑物中情况则可能迥异。 从狭义上说,研究的是建筑物可资使用的空间、可供欣赏的形象,以及围绕空间、形象如何产生确立、调整美化等的一系列问题。 事实上,作为专用词的“建筑学”所研究的对象不仅是建筑物本身,更主要的是研究人们对建筑物的要求及其如何得以满足,研究建筑物实体从无到有的产生过程中相应的策划、设计、实施等。 7月1日为世界建筑日。
wiki_zh\AA\wiki_08
多媒体短讯 多媒体短信(,缩写:MMS)是传送文字、图片、动画、音频和视频等多媒体信息的功能,中国移动公司称其为“彩-{}-信”。这是移动电话接收和发送多媒体信息的一种方式。与只能传送160字符的短信相比,多媒体短信扩充了收发文本的长度。 多媒体短信最流行的用途是通过带有照相机的移动设备传送照片,此外这也是传送新闻和包括视频、铃声等娱乐信息的常用方式。 过去,多媒体短信的大小通常为50KB,这是由运营商和手机终端双方面决定的。现在大部分手机可支持300KB的彩信。彩信中可以加入图片,背景音乐和文字信息。 多媒体信息的传送方式与短信完全不同。第一步是设备为多媒体信息进行编码(类似于MIME邮件)。然后,该信息会被转发至MMS存储与发送服务器(称为MMSC,Multimedia Messaging Service Center)。
wiki_zh\AA\wiki_08
增强型短信服务 EMS为Enhanced Message Service的缩写,中文译为增强型短信服务。只能用于传送简单文字、图片和音乐。EMS通过使用多SMS信息的串行传输,扩大了数据量,从而满足EMS传输声音和图片等复杂的传输要求。具有EMS功能的手机大概在2001年上市。
wiki_zh\AA\wiki_08
2G 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简称2G(Second Generation)。相对于前一代直接以模拟信号的方式进行语音传输,2G行动通讯系统对语音系以数位化方式传输,除具有通话功能外,某些系统并引入了简讯(SMS,Short message service)功能。在某些2G系统中也支持资料传输与传真,但因为速度缓慢,只适合传输量低的电子邮件、软体等资讯。 2G技术基本上可依照采用的多路复用(Multiplexing)技术形式分成两类,一种是基于TDMA所发展出来的系统,以GSM为代表,另一种则是基于CDMA规格所发展出来的系统,例如cdmaOne。 主要的第二代手机通讯技术规格标准有: 在美国所使用的2G GSM系统通常称为PCS(Personal Communications Service),即采用1900MHz频段的GSM1900,频段异于欧洲所采用的GSM900(原始GSM频段)与GSM1800(原称PCN)。 在手机与基站间使用数字信号增加了系统容量,主要体现在这两个方面:
wiki_zh\AA\wiki_08
歌剧 歌剧(,为复数形)是一门西方舞台表演艺术,简单而言就是主要或完全以歌唱和音乐来交代和表达剧情的戏剧(是唱出来而不是说出来的戏剧)。 歌剧在17世纪,即1600年前后才出现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它源自古希腊戏剧的剧场音乐。歌剧的演出和戏剧的所需一样,都要凭借剧场的典型元素,如背景、戏服以及表演等。一般而言,较之其他戏剧不同的是,歌剧演出更看重歌唱和歌手的传统声乐技巧等音乐元素。歌手和合唱团常有一队乐器手负责伴奏,有的歌剧只需一队小乐队,有的则需要一团完整的管弦乐团。有些歌剧中都会穿插有舞蹈表演,如不少法语歌剧都有一场芭蕾舞表演。歌剧被视为西方古典音乐传统的一部分,因此和经典音乐一样,流行程度不及当代流行音乐,而近代的音乐剧被视为歌剧的现代版本。 歌剧最早出现在17世纪的意大利,既而传播到欧洲各国,而德国的海因里希·许茨、法国的让-巴普蒂斯特·吕利和英格兰的亨利·珀赛尔分别在他们自己的国家,开创了17世纪歌剧的先河。一直到18世纪,意大利歌剧依然是欧洲的主流,纵然巴黎吸引了不少外国作曲家到法国谋生,而韩德尔最终落脚英伦。 而意大利歌剧的主流一直是正歌剧,直至格鲁克在1760年代推出的「革新歌剧」,以对抗正歌剧的矫揉造作。而今天依然著名的18世纪歌剧巨匠,显然是莫札特。莫札特少年时先以正歌剧起家,既而以意大利语喜歌剧,风行各地,尤以《费加罗的婚礼》、《唐·乔望尼》和《女人皆如此》为人称颂。而莫氏倒数第二部歌剧《魔笛》(最后一部为狄多王的仁慈),更是德语歌剧的指标性作品。 19世纪初期是美声(bel canto)风格歌剧的高峰期,风行当时的罗西尼、多尼采蒂和贝利尼等人的歌剧,时至今日,依然常见于舞台。与此同时,贾科莫·梅耶贝尔的歌剧作品则成为了法式大歌剧(Grand Opera)的典范,并风行全法。 19世纪中后叶则被誉为歌剧的「黄金时期」,其中理查德·瓦格纳和朱塞佩·威尔第在德国和义大利各领风骚。而黄金时期过后的20世纪初,西欧歌剧继续演变出不同风格,如义大利的写实主义(verismo)和法国的当代歌剧,和及后贾科莫·普契尼和理查德·施特劳斯的作品。而在整个19世纪,在中东欧地区,尤其是俄罗斯和波希米亚,国民乐派的崛起造就了当地和西欧平行发展的歌剧作品。 整个20世纪,现代风格元素常被尝试混入歌剧当中,如阿诺德·勋伯格和阿尔班·贝尔格的无调性手法和十二音阶作曲法,以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为代表的新古典主义音乐和菲利普·格拉斯和约翰·亚当斯的简约音乐。随著录音技术的改善,像恩里科·卡鲁索等歌手成为歌剧圈外人士所知的名字。随著20世纪科技的进步,歌剧也会在电台和电视上播放,也出现了为广播媒体而写的歌剧。 歌剧的歌词往往纪录在「辞本」(,直译为小册子)上。一些歌剧作曲家,往往会为自己的歌剧填词,如华格纳;另一些作曲往往会和指定的作词人合作,如莫扎特和他的最佳拍挡洛伦佐·达·彭特。歌剧有两种传统的演唱形式:宣叙调(),不带旋律结构的演唱部分,通常用于交代剧情;咏叹调(),通常用于表达角色感情,带旋律结构的唱段。二重唱()、三重唱()和多人重唱也很普遍。每一种歌唱方式都辅有乐器伴奏,有时也会有合唱团伴唱。在某些形式的歌剧,如歌唱剧()、喜歌剧()、轻歌剧()和半歌剧()中,宣叙调往往被没配乐对白所代替。在其他歌剧中,宣叙调偶然也会被带旋律结构的咏叙调()。在巴洛克和古典主义音乐时期,宣叙调还分为两种:干宣叙调()是指只带有「数字低音伴奏」()的宣叙调,通常-{只}-有羽管键琴提供若干和弦,供歌手对音;而伴奏宣叙调()则有整个管弦乐队提供伴奏。在19世纪以后,伴奏宣叙调渐渐成为歌剧界的主流,管弦乐团在歌剧中的音乐角色渐被看重。华格纳的作品更进一步「废除」宣叙调和咏叹调之间的停顿,将歌剧化为旋律不休止的乐剧。当然,这个举动和华格纳的其他举动同样惹人争议。有些人跟随了这个乐剧潮流,有些现代歌剧则尊重传统,保留了这些停顿,如史特拉文斯基的《游子历程(The Rake's Progress)》。 歌剧在西方语言的代表字Opera来源于拉丁语“作品”的复数形式(Opus, Opera),后经意大利文推广至其他欧洲语言,顾名思义歌剧原意不单单包括舞台上的独唱、重唱和合唱,也包括对白、表演和舞蹈。16世纪末,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有一群人文主义学者组成了「卡梅拉塔同好社」(Camerata)的团体,以复兴古希腊的舞台表演艺术。他们相信古希腊的戏剧中的「合颂」部分实际上是合唱部分,甚至有人认为古希腊的戏剧实际上就和今天的歌剧一样,全部剧情皆以歌曲交代。因此当现知历史上第一部歌剧,由雅各布·佩里(Jacopo Peri)作曲,取材自古希腊神话的《达芙尼(Dafne)》于1597年首演时,风评一片赞好,皆认为「成功复活了古希腊的戏剧精神」。但《达芙尼》最终不幸失传,但佩里的另一套首演于1600年的歌剧《尤丽狄茜(Euridice)》至今仍偶有排演。但今天歌剧界最古老的标准保留剧目的歌剧,当数1607年首演于曼都瓦宫廷的克劳迪奥·蒙泰韦尔迪作品,《奥菲欧(L'Orfeo)》。 很快,歌剧的观众不仅仅局限于宫廷贵族。1637年,歌剧季度购票制度在威尼斯的狂欢节出现,令公众开始得以欣赏歌剧。蒙泰韦尔迪也在此时由曼都瓦移居到威尼斯,并为威尼斯在1640年代创作了他最后的两套歌剧,《尤里西斯返故国(Il ritorno d'Ulisse in patria)》和《波佩亚的加冕(L'incoronazione di Poppea)》。他最重要的追随者范切斯科·卡瓦利(Francesco Cavalli)将歌剧传到了意大利各地。这些早期的巴洛克时代的歌剧,往往是喜剧混和一些悲剧元素,如在歌剧中插入带喜剧成份的「戏中戏」,以吸引文化程度不如贵族的新晋商人阶层,去欣赏歌剧。但这个现象刺激了不少受过教育的鉴赏者。就是这些鉴赏者,发起了歌剧史上第一次革新运动。在威尼斯阿卡迪亚学院的资助下,诗人梅塔斯塔齐奥(Metastasio)通过自己的创作,确认了正歌剧(opera seria)的标准模式。自此至18世纪末,正歌剧便成为义大利歌剧的主流。 而在梅塔斯塔齐奥的标准形成之际,喜歌剧(opera buffa)便成为巴洛克时代义大利歌剧的另一模式。而部分戏中戏则渐渐发展成为日后「艺术喜剧(commedia dell'arte)」,如同1710至1720年代流行于那不勒斯的「间场喜剧(intermezzi)」一般。无论如何,这些喜剧往往都大受欢迎,不少得以随即单独上演。 正歌剧常带有振奋的音调和还有高度格式化的曲式,通常由干宣叙调和返始咏叹调(da capo aria)。这些特色给予当时的歌剧唱家很大的发挥空间,令他们成为正歌剧黄金时代的明星。当时英雄的角色常为阉伶而设,或用女高音代替。这类唱家以阉伶法里内利(Farinelli)和赛尼西诺(Senesino),还有女高音浮士蒂娜·波多妮(Faustina Bordoni)最为著名,其中法里内利更是18世纪最著名的歌剧唱家。由于正歌剧在法国以外的各国大行其道,因此这类主角在各国需求很大。 义大利歌剧一直是巴洛克时代歌剧的标准,义大利脚本最为流行,如在伦敦谋生的德国人韩德尔都是用义大利语的脚本写歌剧。直至到古典音乐时期,义大利语脚本都是歌剧的主流,18世纪末在维也纳谋生的莫札特也是用义大利语的脚本。其他义大利当地歌剧的领军人物包括亚历山德罗·斯卡拉蒂、安东尼奥·维瓦尔第和尼可拉·波波拉(Nicola Porpora)。 正歌剧诚然有其弱点和批判者,尤其是以壮观场景取代戏剧的纯粹性和统一性,引来不少抨击。番切斯科·阿尔加罗蒂(Francesco Algarotti)1755年发表的《论歌剧 (Saggio sopra l'opera in musica)》,启发了克里斯托夫·维利巴尔德·格鲁克提出革新歌剧的理论。格鲁克主张正歌剧应该反璞归真,无论是音乐、舞蹈和舞台布置,都是应该为为戏剧服务。这个时期的部份作曲家如尼可洛·约梅利(Niccolò Jommelli)和托马索·特拉埃塔(Tommaso Traetta)都曾尝试将这些观点付诸实行。但第一个成功且青史留名的是格鲁克。格鲁克尝试达成歌剧的「简约美」,而在他的「革新歌剧」之一的《奥菲欧与尤丽狄茜(Orfeo ed Euridice)》得以体现,当中的声乐部,不如韩德尔的作品那般,富有简单的和弦和丰厚的交响乐伴奏。 格鲁克的革新影响深远,韦伯、莫札特和华格纳都深受格氏的意念所影响。莫札特在很多方面被视为格鲁克的继承人,集合自身天赋对喜剧、和声、旋律以及对位法的敏感触觉,和洛伦佐·达·彭特合作谱出了一系列至今依然流行、依然著名的喜剧作品:《费加罗的婚礼》、《唐·乔望尼》和《女人皆如此》。然而莫札特虽有正歌剧的创作,如《狄托皇的仁慈(La Clemenza di Tito)》和《依多美尼欧》,且创作精美,但已无力回天────正歌剧的时代俨然一去不复返。 19世纪初的义大利歌剧坛,几乎为美声运动和其歌剧代表作所占据,如乔奇诺·罗西尼、文琴佐·贝利尼、葛塔诺·多尼采蒂、乔望尼·帕契尼(Giovanni Pacini)和萨维利奥·马卡丹特(Saverio Mercadante)等人的作品。「美声 ()」 ,本为义大利一种声乐学派,其后出现相应的歌剧作品,成为一种歌剧的风格。美声作品的旋律往往非常华丽且复杂精细的,需要相当灵活的技巧和音高控制能力。 美声时期过后,朱塞佩·威尔第带动了一种更直接,更震撼的新风格,以圣经故事为题材的《拿布果》便是这种风格的第一击。而深受后拿破仑时代的义大利民族主义影响的歌剧观众,觉得威尔第通过自己的作品回应他们的诉求,令威尔第成为义大利统一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1850年代早期,威尔第一连推出三部最受欢迎的歌剧:《弄臣》、《游唱诗人》和《茶花女》。此后更进一步发展他自己的风格,写下了法式大歌剧《唐·卡洛斯》,并改编两套莎翁戏剧,《奥泰罗》和《法斯塔夫》,作为自己的收山之作,并成功显示了义大利歌剧的复杂与精密。 威尔第以后,随著马斯卡尼(Pietro Mascagni)的《乡村骑士》和莱翁卡瓦洛(Ruggiero Leoncavallo)的《小丑情泪》的出现,写实主义歌剧渐渐流行于义大利。而写实主义风格歌剧,尤其是贾科莫·普契尼的代表作《波希米亚人》、《托斯卡》和《蝴蝶夫人》,更是一时主宰世界各地的歌剧舞台。此后的义大利作曲家,如卢西亚诺·贝里奥(Luciano Berio)和路易吉·诺诺都一度尝试将现代元素混入歌剧当中。 首出德语歌剧是德国作曲家海因里希·许茨在1627年所写的《达芙妮》,但曲谱已经散佚。直到18世纪为止,义大利歌剧对德语地区一直有很大的影响力。不过本土形式也非停滞不前。1644年,西格蒙德·施塔登(Sigmund Theophil Staden)首创了歌唱剧,以音乐化的对白代替义大利歌剧宣叙调的地位。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汉堡的白鹅市场歌剧院()成为了德语歌剧的中心,上演了不少赖恩哈德·凯泽尔(Reinhard Keiserin)、格奥尔格·菲利普·泰勒曼和韩德尔的作品。然而不少作曲家,如卡尔·海因里希·格劳恩(Carl Heinrich Graun)、约翰·阿道夫·哈塞(Johann Adolph Hasse)以至后来的格鲁克,甚至韩德尔本人,都选择以外语谱写歌剧,尤以义大利语为多。 莫札特的歌唱剧,1782年的《后宫诱逃(Die Entführung aus dem Serail)》和1791年的《魔笛》,被视为德语歌剧在国际歌剧市场立足的重要突破。而在法国大革命思潮的影响,贝多芬的《费德里奥》成功延续了德语歌剧的发展。而卡尔·马利亚·冯·韦伯则成功开创德语浪漫主义歌剧的先河,成功抵抗了义大利美声歌剧的浪潮。而在1821年首演的,充满超自然力量的气氛的《魔弹射手》,更彰显了韦伯制造戏剧效果的天赋能力。当时著名的歌剧作曲家还包括海因里希·马施纳(Heinrich Marschner)、弗朗茨·舒伯特、罗伯特·舒曼和阿尔伯特·洛尔青(Albert Lortzing),然而最著名的德语巨匠,当数理查德·华格纳。 华格纳被认为是音乐史上最富革新性和争议性的作曲家。在韦伯和梅耶贝尔的风格影响下,华格纳最终发展出混集音乐、诗词和美术于一身的「总体艺术()」的新概念。在后期的成熟作品中,如《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纽伦堡的名歌手》、《尼伯龙根的指环》和《帕西法尔》,华格纳「废除」了宣叙调和咏叹调之间的停顿,将歌剧化为旋律不休止的乐剧。同时华格纳相当强调管弦乐团在歌剧中的角色和能力,更通过在乐谱上罗织主导动机的网络,不断重复与个别角色和戏剧概念有关的主题旋律。另一方面,华格纳更尝试突破传统的音乐理论,如音调以及和声,以求更大的表达空间。华格纳更尝试将哲学观点嵌入自己的歌剧作品当中,常常以德意志和凯尔特传说为基础编写歌剧。最终华格纳更在拜罗伊特修建自己的剧院,参照自己的歌剧需求设计,专门上演自己的歌剧。 歌剧在华格纳以后便不能以同日而语,而华格纳的传奇成为了很多作曲家的沉重包袱。但理查德·施特劳斯却能成功吸收华格纳的概念,发展出令人惊异的新方向。他先以极富争议性的《莎乐美》声名大噪,既而以灰暗的《厄勒克特拉》把和声推到极限。但此后施特劳斯来了个大转向,把华格纳的风格混和莫札特的风格和维也纳圆舞曲,炮制出了巅峰之作────《玫瑰骑士》。施特劳斯其后不断推出风格各异的歌剧作品,不少由著名诗人胡戈·冯·霍夫曼史塔提供辞本,直至1942年推出《随想曲》为止。20世纪值得一提的德语歌剧作曲家还包括亚历山大·冯·策姆林斯基(Alexander von Zemlinsky)、保罗·兴德米特、寇特·威尔和义大利出生的费鲁西奥·布索尼(Ferruccio Busoni)。而阿诺德·勋伯格和其弟子在歌剧方面的创新则会在现代主义一节中讨论。 义大利人让-巴普蒂斯特·吕利成功在法王路易十四的宫廷确立法语歌剧的风格。纵然外国出生的背景,吕利成立了王家音乐学院(Académie Royale de Musique),且1627年起垄断了法语歌剧市场。吕利通过和作词人菲利浦·基诺(Philippe Quinault)合作创作《卡德摩斯与艾米安 (Cadmus et Hermione)》,开创了「音乐悲剧()」的先河,以著重对舞曲和合唱部分的编写而著名。吕利作品中的宣叙调往往感情色彩丰富,以凸显法语韵律特色。而在18世纪吕利的继承人,让-菲利普·拉莫不但创作了五套「音乐悲剧」,还尝试创作如「芭蕾歌剧(opera-ballet)」等其他类型的作品,而且皆以丰富的配乐与大胆的和声而著名。拉莫死后,德国人格鲁克曾在1770年代的巴黎推出过六部歌剧,带有拉莫的影子,但简单得来更著重戏剧方面。 与此同时,「喜歌剧()」渐渐在18世纪中的法国兴起。和德国的「歌唱剧」一样,喜歌剧也是以对白取代宣叙调,其中以皮耶尔-亚历山大·蒙西尼(Pierre-Alexandre Monsigny)、弗朗索瓦·菲利多尔(François-André Philidor)和安德烈·欧内斯特·莫德斯特·格雷特里(André Ernest Modeste Grétry)代表。法国大革命期间,格鲁克的追随者,如梅于尔(Etienne-Nicolas Mehul)和凯鲁比尼(Luigi Cherubini)尝试为喜歌剧注入庄重的元素,自此喜歌剧不只是「闹剧」而已。 1820年代,格鲁克在法国的威力渐渐不敌于义大利的美声潮流,尤其在罗西尼迁居巴黎后,通过大作《威廉·泰尔》,参与确立法式大歌剧这种新形式。这种新形式随即被另一个外国移民,贾科莫·梅耶贝尔发扬光大。梅耶贝尔的作品,为唱家炫耀技术提供了不少空间,而且著重非常的舞台效果,当中《胡格诺人》是典型代表。 与此同时,较为轻松的「喜歌剧」也大受欢迎,尤其是弗朗索瓦-阿德里安·布瓦尔迪厄(François-Adrien Boieldieu)、丹尼尔·奥柏(Daniel Auber)、费迪南·埃罗尔德(Ferdinand Hérold)和阿道夫·亚当(Adolphe Adam)的作品。与此同时,法国本土作曲家,如埃克托·柏辽兹的歌剧,上演的机会都很难争取得到。纵然集格鲁克风格之大成,柏辽兹的巨著《特洛伊人》曲谱面世后百多年才得以全剧完整上演。 19世纪下半叶,雅克·奥芬巴赫创作了不少诙谐幽默、讽刺时弊的轻歌剧作品,如《地狱中的奥菲欧(Orphée aux enfers)》。夏尔·古诺则通过《浮士德》一举成名。而当人们接受了乔治·比才的《卡门》当中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风格的神奇结合后,《卡门》一剧成为了至今最受欢迎的喜歌剧。儒勒·马斯内、卡米尔·圣桑和利奥·德里布的作品至今仍是标准保留剧目的名单上。与此同时,华格纳的影响被视为对法式歌剧传统的冲击,法国的乐评人不少坚持拒绝华格纳的乐剧,但法国的作曲家却是尝试模仿华格纳的风格。其中克劳德·德彪西对华格纳风格的回应就颇为有趣。在他的唯一歌剧作品《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 (1902)当中,和华格纳的乐剧一样,乐队处于歌剧音乐中的领导地位;而且全剧皆由宣叙调组成,没有实际意义上的咏叹调。但戏剧内容本身很清淡但又扑索迷离,显得和华格纳风格相去甚远。 其他20世纪当中值得一提的歌剧作曲包括莫里斯·拉威尔、保罗·杜卡斯、鲁塞尔(Albert Roussel)和达律斯·米约(Darius Milhaud)。而弗朗西斯·普朗克(Francis Poulenc)的作品是少数战后推出的歌剧,能成为保留剧目,如《修道院里的对话(Dialogues des carmélites)》。而奥利维埃·梅湘在1983年推出的歌剧《阿西西的圣方济各(Saint François d'Assise)》,引来乐坛不少关注。 歌剧最早在1730年代,通过义大利歌剧巡回演出的团队传入俄国,很快成为了俄国宫廷和贵族的重要娱乐。不少外国作曲家,如巴达萨尔·加路皮(Baldassare Galuppi)、乔万尼·帕伊谢洛(Giovanni Paisiello)、朱塞佩·萨提(Giuseppe Sarti)和多莫尼科·奇马洛萨()等等,等曾获邀到俄国创作义大利歌剧。于此同时,俄国贵族们把一些本土作曲家送到外国,学习创作歌剧,如马克西姆·别列佐夫斯基()和蒂米特里·波特年斯基()等人。第一套俄语歌剧出现在1755年,由义大利作曲家范切斯科·阿雅以亚()所作的《刻法罗斯和普罗克里丝()》。俄语歌剧随即获得不少俄国作曲家,如瓦西里·帕什科维奇(Васи́лий Алексе́евич Пашке́вич)、叶甫奇盖尼·弗明()和亚力克斯·魏司托夫斯基()等人的支持。 不过,米哈依尔·格林卡的两套歌剧:1836年的《为沙皇献身()》和1842年的《卢斯兰与鲁蜜拉()》的推出才被誉为俄国民族歌剧的正式诞生。格林卡以后的19世纪,俄语歌剧名作辈出,如亚历山大·达尔戈梅日斯基()的《露莎卡()》和《石像赴宴()》、莫杰斯特·穆索尔斯基的《鲍里斯·戈东诺夫(Борис Годунов)》和《霍宛斯基党人之乱()》、亚历山大·鲍罗丁的《伊戈尔王()》、柴可夫斯基的《叶甫盖尼·奥涅金》和《黑桃皇后》,以及尼古拉·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雪女郎()》和《萨特阔()》。这些作品反映了俄国国民乐派音乐的发展,也被视为泛斯拉夫主义思潮的象征之一。 在20世纪,俄语歌剧继续获得发展,如拉赫曼尼诺夫的《吝啬的骑士()》和《雷米尼的法兰西斯卡()》,斯特拉文斯基的《夜莺()》、《玛伏拉()》、《俄狄浦斯王()》及《游子历程()》,普罗科菲耶夫的《赌徒()》、《三橙之恋()》、《火天使()》、《情定修道院()》及《战争与和平()》,肖斯塔科维奇的《鼻子()》和《姆青斯科县的麦克白夫人()》,爱迪生·瓦西里耶维奇·杰尼索夫()的《岁月的泡沫()》还有阿尔弗雷德·加里耶维奇·施尼特凯()的《与一傻瓜为伍的生涯()》和《约翰·浮士德先生的故事()》。 在英格兰,歌剧被视为17世纪吉格喜剧 (jig)的延续。吉格喜剧一般是戏剧终结后的短笑剧,内容往往语带讽刺,搬弄是非,主要是附有根据当时流行曲调改编而成的配乐的对白组成。而到了18世纪,英格兰则是抒情歌剧(ballad opera)的天下。与此同时,法式面具歌舞剧(masque)也在英国宫廷站稳阵脚,而且愈趋豪华,而且布景仿真度也愈来愈高。而伊尼高·钟斯(Inigo Jones)为这种歌舞剧的舞台设计堪称经典,而且成为英国舞台作品的设计典范达三个世纪之久。而本·琼森1617年的面具歌舞剧《情人造就成人(Lovers Made Men)》则曾被人形容为「整套意式风格的面具歌舞剧,满口宣叙调(stilo recitativo)」。 而在共和时期,政府强行关闭戏院,导致英语歌剧无法发展。但在1656年,桂冠诗人、剧作家威廉·达文南特爵士(Sir William Davenant)纵然在没有演出戏剧牌照之下,仍然以「叙事音乐()」之名,成功推出歌剧《罗德岛之围(The Siege of Rhodes)》,并邀得当时英国顶尖的作曲家,如亨利·罗斯(Henry Lawes)、亨利·库克(Henry Cooke)、马修·洛克(Matthew Locke)、查理·科曼(Charles Coleman)和乔治·哈德逊(George Hudson)等负责作曲和配乐。达文南特继而在1658年和1659年推出歌剧《西班牙人在秘鲁的暴行纪实(The Cruelty of the Spaniards in Peru)》和《法兰西斯·德雷克爵士的故事(The History of Sir Francis Drake)》,且因题材为批评西班牙而备受护国公奥利弗·克伦威尔的推崇。 1660年王政复辟,英国再次为外国作曲家打开大门,尤其是法国作曲家。1673年,剧作家托马斯·沙德威尔(Thomas Shadwell)成功把两年前莫里哀和让-巴普蒂斯特·吕利的芭蕾喜歌剧《赛姬(Psyche)》,改编上演。同年达文南特爵士在马修·洛克等人的帮助,首次配乐演出了莎翁名剧《暴风雨(The Tempest)》。1683年左右,约翰·博罗(John Blow)的《维纳斯和阿多尼斯(Venus and Adonis)》被视为第一部真正的英语歌剧。 然而在博罗之后,亨利·珀赛尔(Henry Purcell)成为更为著名的歌剧作家。他虽有红遍一时《蒂朵和埃涅阿斯》("Dido and Aeneas", 1689),但不少珀氏佳作乃「半歌剧 (semi-opera)」,即是在戏剧中加入的音乐和面具歌舞场景,如珀赛尔的《仙界王后》("The Fairy-Queen", 1692),可以作为莎翁喜剧《仲夏夜之梦》所作的戏剧音乐。而往往戏剧的主角不会在音乐场景中出现,因此珀赛尔等作曲家为能以歌曲交代主线剧情。虽然如此,但珀赛尔和他的合伙人约翰·德莱顿(John Dryden)一直想在英国推动正歌剧的发展,但珀赛尔的早逝,导致这一希望幻灭。 珀赛尔之后,英国歌剧坛可谓是意大利式歌剧的殖民地,韩德尔的意式正歌剧称霸了数十年的伦敦歌剧市场,而本土作曲家,如托马斯·阿恩(Thomas Arne)和约翰·腓特烈·拉普(John Frederick Lampe)和麦克·巴夫(Michael Balfe)都是依照义大利的风格写自己歌剧。情况一直持续,18和19世纪依然如是,各大义大利歌剧名家,以及风行欧陆的莫札特、贝多芬和梅耶贝尔的名作一直霸占伦敦的音乐舞台。不过与此同时,新兴的歌剧形式,如约翰·基(John Gay)的《乞丐的歌剧》(1728),滑稽歌舞剧(musical burlesque)、欧陆轻歌剧、特别是吉尔伯特与沙利文的萨沃伊歌剧,一度冲击了歌剧舞台的传统。虽然沙利文声称他的轻歌剧,应该算英语歌剧学派的一部分,当他们也承认,他们创作的其中一个目的,便是要赶走19世纪风行英国,纵使翻译奇差的法式轻歌剧。或因如此,苏利文只曾写了一出大歌剧《艾凡赫(Ivanhoe)》。但他们的作品《皇家卫队》("The Yeomen of the Guard")则曾被《每日邮报》形容为第一部真正的英语歌剧。 20世纪,英语歌剧渐渐摆脱义式风格的影响,尤其是雷夫·佛汉·威廉斯和本杰明·布里顿的作品至今仍是各大歌剧院的保留剧目。而与此同时,美国的作曲家,如伦纳德·伯恩斯坦、乔治·格什温等人,也开始英语歌剧的创作,并加入流行音乐的元素。时至今日,仍有有不少当代作曲家在谱写歌剧,如英国的托马斯·阿德斯(Thomas Adès)、哈里森·比特威素(Harrison Birtwistle)、麦可·尼曼(Michael Nyman)和美国的菲利普·格拉斯及约翰·亚当斯。 西班牙也发展出了自己的歌剧形式,被通称为「查瑞拉小歌剧()」,曾将在17世纪和19世纪中广受欢迎,但在18世纪,义大利歌剧在西班牙非常流行,几乎覆灭西班牙的地方歌剧。 捷克作曲家则在19世纪成功推动民族歌剧得发展,成效相当不错。贝多伊齐·斯美塔那以8套歌剧打响头砲,当中以《被出卖的新娘》﹔以《露莎卡》著名安东尼·德沃夏克则留下13部歌剧﹔而列奥西·扬那切克则以创新的作品,如《继女耶奴发()》、《狡猾的小狐狸()》和《卡塔·卡芭娜娃()》。 19世纪,匈牙利民族歌剧的主要人物是,以撰写历史题材歌剧而著名的艾凯尔·费伦茨()。最常见的艾凯尔包括《匈雅提·拉兹劳()》和《邦克公爵()》。而最著名的匈牙利歌剧当数巴托克·贝拉的《蓝胡子公爵的城堡》。 而最为人熟知的波兰歌剧作曲家当数斯坦尼斯拉夫·莫纽什科(),其代表作为《闹鬼的庄园府第()》而在20世纪,还有一些波兰作曲家的歌剧作品包括席曼诺夫斯基()的《罗格王()》和克里斯托弗·潘德列茨基()的《乌布王()》。 不少人认为,无调性音乐(atonality)的发展,就是现代歌剧风格变迁最明显的体现。而华格纳的特里斯坦和弦则被作移除传统音调风格浪潮的第一响。而理查·史特劳斯、德布西、普契尼、保罗·兴德米特和汉斯·普费兹纳(Hans Pfitzner),在他们的音乐中运用更极端的半音和弦及更多的不和谐音。 然而阿诺德·勋伯格和阿尔班·贝尔格,这两位提倡无调性手法和十二音阶作曲法的维也纳作曲家,才被视为现代主义歌剧的开山鼻祖。在勋伯格的早期作品,《期望》 ("Erwartung", 1909)和《幸运之手》("Die glückliche Hand")都运用了大量半音和弦和不和谐音,而且偶会安排对白 ()。 而阿尔班·贝尔格的两部歌剧,《伍采克》和《露露》,和勋伯格的作品有很多类似之处,但他成功把勋伯格十二音阶作曲法和传统曲调手法结合成自己的风格。这可以解释到纵使其作品的曲调和剧情富争议性,但仍能在标准保留剧目之列。而勋伯格的理论影响了不少后来的作曲家,纵然他们并没有用到勋伯格的手法。英国的本杰明·布里顿、德国的汉斯·维尔纳·亨策(Hans Werner Henze)和俄国季米特里·肖斯塔科维奇都被视为跟随勋伯格的风格的歌剧作曲家。 但十二音阶作曲法并非人人受落。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在写过极富现代主义的芭蕾音乐《彼得鲁什卡》和《春之祭》后,便在1920年代转向新古典主义,写下《俄狄普斯王》("Oedipus Rex")而在《俄狄普斯王》之后,《游子历程》则成为他笔下第一部新古典主义歌剧,以19世纪的编号形式所写,而且大量使用全音阶,以抗拒勋伯格的序列音乐的影响。然而史特拉汶斯基对序列音乐的抗拒,鼓励了不少作曲家寻找序列音乐以外的其他方向。 20世纪音乐的一个潮流,无论在歌剧还是一般的交响乐,都因节省成本的原因而减少伴奏乐团的规模。随著政府公家和私人对音乐赞助的减少,富有宏大弦乐部、多部竖琴、额外的园号以及异域的敲击乐器的浪漫主义时期典型乐团不再容易组织,因此新作品往往要迁就成本,往往伴奏乐团会被裁减至接近室内乐的程度,歌剧往往也只是比较短的独。如本杰明·布里顿的作品只需要13人的伴奏乐团。 20世纪歌剧另一个潮流就是当代历史剧的出现,如约翰·亚当斯的《克林霍弗之死》(The Death of Klinghoffer)和《尼克松在中国》,还有季克·黑吉(Jake Heggie)的《行尸走肉》 (Dead Man Walking),都是近代的记忆戏剧化,搬上歌剧舞台的例子,往往当中的主角在首演时依然在世。而过往的歌剧往往是讲述比较远古的历史,或改编当代的小说和流行的戏剧,或基于神话或传说改编。 根据大都会歌剧院的报告,该院的赞助人平均年龄高达60岁。然而世界各地的歌剧院都面对类似的趋势,而这正正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典音乐听众高龄化潮流的一部分。因而各大歌剧院纷纷架设网站,或提供学生折扣优惠,意图吸引年轻听众。 而在面对经费紧缩方面,老牌的大歌剧院则更容易应付,因为它们可以请来歌剧界的明星,以吸引「追星一族」的票源。然而小型的歌剧院往往比较难生存,往往依靠将国家或地方政府,地方企业和捐款拼凑起来的款项维持经营。不过,通过电视、电台,甚至戏院播送歌剧演出,为歌剧界带来不少新观众。 自1930年代末开始,部分作曲家开始按照歌剧的规格来谱写音乐剧,如安排相当规模的伴奏乐队和运用传统的音调手法来交代剧情变化,乔治·格什温带爵士乐风的《波吉和贝丝》和伦纳德·伯恩斯坦的《憨第德》,最初都是在百老汇首演的音乐剧,继而被列为歌剧界的保留剧目。《画舫璇宫》、《梦断城西》、《理发师陶德》、《艾薇塔》等富旋律感的音乐剧,现在都可见于各大歌剧院。而有些音乐剧一开始,就应用歌剧的创作手法,如以宣叙调取代对白和主导动机的运用,这类手法可见于《耶稣基督超级巨星》("Jesus Christ Superstar", 1971)、《孤星泪》("Les Miserables", 1980)、《吉屋出租》("Rent", 1996)和《春光乍现》("Spring Awakening", 2006)。 歌手所扮演的角色依照他们各自不同的音域()、敏捷度、力量和音色()来分类。男性歌手由音域低至高分为:男低音、男中低音、男中音、男高音、假声男高音(sopranist/countertenor)。女性歌手由音域低至高分为:女低音、次女高音以及女高音。女高音也可细分为花腔女高音和抒情女高音等不同种类。基本上男声的音域皆低于所有女声,但某些假声男高音能唱到女低音的音域。而假声男高音唱多见于古代谱写的由阉伶所唱的角色。 在以音域分类后,往往还会加上一些关于唱腔的形容词,如抒情女高音、戏剧女高音、庄严女高音(soprano spinto)、花腔女高音(soprano coloratura)、轻俏女高音(Soprano soubrette)。这类术语,虽然不能全面形容一把声音,但往往能把不同的声音归类,放入不同的角色当中去。某些歌手的声音会突然发生剧烈的变化,或者在而立之年甚至人到中年,声音才达致成熟的辉煌状态。 女高音向来是大部分歌剧的女主角的不二人选。然而在古典主义音乐时期以前,往往对女高音的首要要求的声音控制的技术,而非今日要求的广阔的音域;而当时要求女高音的最高音往往不超过高音A。而女中音一词,则是一个比较新近的概念,但也不少角色可以担纲,如珀赛尔笔下的蒂朵和华格纳《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中的布兰甘特(Brangäne)。女低音可唱的角色,往往比较少,行家往往开玩笑说,女低音-{只}-可唱「巫婆、泼妇、(穿)长裤(的角色)」("witches, bitches, and britches")。而近年,不少原来由女低音或阉伶所唱的角色,皆成假音男高音的囊中物。 而男高音,则自古典音乐时期至今,都是歌剧中的男主角。很多最具挑战性的男高音角色,都是出自美声歌剧时期,如多尼采蒂在《联队之花(La fille du régiment)》中写给男主角的9个连续的高音C。而华格纳则要求他的男高音主角比一般男高音的分量更重,甚至要人们发明新字「英雄男高音()」来形容这类角色;和华格纳要求的分量相当的义式歌剧角色也有如,普契尼《图兰多》中的卡拉富。男低音的历史也是源远流长,在正歌剧时代便作为配角,往往是娱乐观众滑稽角色。男低音可演的角色也不少,如莫札特《唐·乔望尼》中的利波雷洛和华格纳《尼伯龙根的指环》中的沃坦王。界乎男高音和男低音中间,便是男中音,一个直至19世纪中叶才出现的概念,著名角色如莫札特《女人皆如此》的古烈摩和《唐·卡洛》中的罗迪戈。 早期歌剧演无定时,因此没人能够单以出演歌剧维生。但17世纪中叶商业歌剧演出的出现,导致了全职歌剧唱家的浮现。而早期歌剧中的英雄往往由阉伶担纲,而在18世纪义大利歌剧横行欧洲的年代,技术出众的阉伶如法里内利和赛尼西诺,就是那个年代的国际巨星。而首位歌剧的女星,安娜·任姿(Anna Renzi),活跃于17世纪中叶的义大利各大剧院。而18世纪,意大利的女高音可谓称霸欧陆,但同行竞争激烈,甚至浮士蒂娜·波多妮就曾试过在台上表演韩德尔作品期间,和同行范切斯卡·库松妮(Francesca Cuzzoni)打起架来。而法国人并不喜欢阉伶扮英雄,往往安排假声男高音()来担纲,而约瑟·勒格罗就是这类唱家的佼佼者。 随著音乐剧、电影、电台、电视在20世纪的发展,歌剧在社会的流行程度大幅下滑,但当今大众媒体和唱片业依然能使歌剧唱家驰名全球,如20世纪后半叶的世界三大男高音卢奇亚诺·帕瓦罗蒂、普拉西多·多明哥和何塞·卡雷拉斯。而一些21世纪的著名唱家,如芮妮·弗莱明等人,则通过跨界合作(crossover)或在电影配乐中演唱以扩大知名度。 近年,各大老牌歌剧院团开始录影自己院团的制作,提供给欧美各地方的电影院里播放。2006年,纽约大都会歌剧院,更开创先河,在欧美各地电影院高清放送自家的歌剧制作。而在2008年3月,三藩市歌剧院也开始了类似的电影院放送。而欧洲的歌剧院和音乐节,如米兰斯卡拉大剧院、萨尔茨堡音乐节、威尼斯凤凰剧院和佛罗伦斯五月音乐节,自2006年都有在美国各大城市的电影院中播送他们的制作。
wiki_zh\AA\wiki_08
诸子百家 诸子指的是中国古代先秦时期老子、庄子、孔子、孟子、荀子、墨子、列子、申子、韩非子等学术思想的代表人物;百家指的是道家、儒家、墨家、法家、名家等学术流派的代表家。诸子百家是后世对先秦学术思想人物和派别的总称。春秋后期已出现颇有社会影响的道家、儒家、法家、墨家、阴阳家等不同学派,而至战国中期,许多学派纷呈,众多学说丰富多彩,为中国文化发展奠定了宽广的基础,中国术语上把这一时期称为诸子百家或百家争鸣时期。 班固《汉书·艺文志》认为诸子百家皆出于王官:「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墨家者流,盖出于清庙之守」;「法家者流,盖出于理官」;「名家者流,盖出于礼官」;「阴阳家者流,盖出于羲、和之官」;「农家者流,盖出于农稷之官」;「纵横家者流,盖出于行人之官」;「杂家者流,盖出于议官」;「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 春秋战国时代,王权衰落,诸侯争霸,为了壮大自己的实力,各国开放政权以延揽人才,打破了本来的贵族政治体制,使得原本几乎没有资格参与政治的庶民可以发表自己的政见并参与政治决策,又因为人口的增加,土地分配困难,社会发生剧变。这一时期有思想的知识分子,面对现实的社会问题、人生问题等,提出了解决的办法和思想。个人利害与国家之间的利害交互运用,相互影响,标新立异。各种学说、思想纷纷出现。 各个流派 基本上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思想解放运动,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各家之间互相辩驳,又互相影响,互相取长补短,有力地促进了思想文化的发展。
wiki_zh\AA\wiki_08
列子 《列子》又名《冲虚经》、《冲虚真经》,是道家重要典籍,由郑人列御寇所著,所著年代不详,大体是春秋战国时代。该书按章节分为《天瑞》、《黄帝》、《周穆王》、《仲尼》、《汤问》、《力命》、《杨朱》、《说符》等八篇,每一篇均由多个寓言故事组成,寓道于事。其中较为人熟悉的包括“愚公移山”、“杞人忧天”、“亡𫓧者(亡𫓧意邻)”、“歧路亡羊”等。书中许多寓言都带有足以警世的教训,也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 唐代时,《冲虚真经》与《道德经》、《庄子》、《文子》并列为道教四部经典。 一些人认为《列子》的原著在西汉以后便已散失,唐代柳宗元已经怀疑此书的来源,姚际恒《古今伪书考》首先认定《列子》是伪书,现存的《列子》已经不是原著,而是晋人凑杂道家的思想而写成的,高似孙、黄震、叶大庆、钱大昕、姚鼐、何治运、俞正燮、吴德旋、汪继培、钮树玉、章炳麟、陈三立、梁启超等人都以为此书为伪。 杨柏峻《列子集释》所附〈辨伪文字辑略〉亦引朱熹〈观列子偶书〉作此书辨伪例证,以为《列子》剽窃佛书,然而实际上朱熹的意见正好相反。〈辨伪文字辑略〉引朱熹言:「又观其言精神入其门,骨骸反其根,我尚何存者,即佛书四大各离,今者妄,身当在何处之所由出也。他若此类甚众,聊记一二于此,可见剽掠之端-{云}-。」然而朱熹的意见是以为佛书剽窃《列子》,在《语类》中说得更为明白:「今看《圆觉》-{云}-『四大各散,今者妄,身当在何处』,即是窃《列子》『骨骸反其根,精神入其门,我尚何存』语。」(卷126)。 马叙伦《列子伪书考》说:“盖《列子》晚出而早亡,魏晋以来好事之徒聚敛《管子》、《晏子》、《论语》、《山海经》、《墨子》、《庄子》、《尸佼》、《韩非子》、《吕氏春秋》、《韩诗外传》、《淮南》、《说苑》、《新序》、《新论》之言,附益晚说,假为向序以见重。”。钱钟书在《管锥编》中提出《列子》受佛教思想影响,可知是魏晋时代的伪书,但也指出《列子》全书“窜取佛说,声色不动”,“能脱胎换骨,不粘皮带骨”。 现存《列子》的注本有晋代张湛注的《冲虚至德真经》八卷。清朝即有人怀疑是张湛作品。章太炎认为今本《文子》与《列子》“同出一手”,因此,“疑即张湛伪造”。。季羡林更指出《列子》的作者是张湛,他的《列子·汤问篇》第五事实上抄袭了太康年竺法护译的《生经》卷第三,一个源自印度神话《国王五人经》里机关木人的故事。这部书的纂成一定不会早于太康六年(285年)。季羡林请胡适斧正。胡适复信:“《生经》一证,确凿之至!”。钱钟书《管锥编》中提出,“伪托者未必为作注者之张湛。”但如果《列子》真是张湛所作,“不足以贬《列子》,只足以尊张湛”。 现今学者对于列子伪书说分为三种意见:伪书、非伪书、包括列子本人的思想再加上后人整理。 相比其他道家典籍,《列子》英译本的数量较少。1912年,翟林奈(Lionel Giles)首次将《列子》的第一至六章及第八章译为英语,而安顿·弗克(Anton Forke)则负责第七章(杨朱)。后来A·C·格拉哈姆的译本则极具学术价值。目前,最近期的版本是于2001年由Eva Wong所翻译的。
wiki_zh\AA\wiki_08
抱朴子 《抱朴子》为东晋时期葛洪所著,分为内外两篇,后来被道教作为经典。其中《外篇》主要是对葛洪生平的自述和谈论社会上的各种事情;而《内篇》是葛洪对道家思想和丹道修炼方法的阐述。 抱朴一词源自《老子》之语“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葛洪本人自号抱朴子,故以为书名,其思想涵盖儒、道二家。《内篇》主要讲述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禳灾却病,属于道家。其内容可以具体概括为:论述宇宙本体、论证神仙的确实存在、论述金丹和仙药的制作方法及应用、讨论各种方术的学习应用、论述道经的各种书目,说明世人修炼的广泛性。 《外篇》则主要谈论社会上的各种事情,属于儒家的范畴,也显示了作者先儒后道的思想发展轨迹。其内容可具体概括为:论人间得失,讥刺世俗,讲治民之法;评世事臧否,主张藏器待时,克己思君;论谏君主任贤能,爱民节欲,独掌权柄;论超俗出世,修身著书等。总之,《抱朴子》将玄学与道教神学,方术与金丹、丹鼎与符、儒学与仙学统统纳为一体之中,从而确立了道教神仙理论体系。 《晋书·葛洪传》记《抱朴子》内外篇原共有116篇。今本已亡佚40余篇。南朝陶弘景曾作“《抱朴子注》二十卷”,这是《抱朴子》的最早注本,已佚。清人严可均辑有《抱朴子内篇佚文》10卷。现流行本则是孙星衍之校本。今人王明著《抱朴子内篇校释》。 葛洪提出了修仙必须积累善行,建立功德,慈善为怀。《抱朴子》中强调人不能单纯地从修炼方术入手,人生的抱负也不能仅仅是遁隐山林,要想真正修炼成仙还要建功立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主张在现实社会生活中获得精神解脱和炼得肉体飞升,既做到立时济世,又得超凡入圣。如他说:“上士得道于三军,中士得道于都市,下士得道于山林。”他认为修炼既可以保德致长生,也可以治世致太平。通过修炼还可以获得长生,身体不伤,是最大的孝道。 Sailey, Jay. The Master Who Embraces Simplicity: A study of the philosopher Ko Hung, A.D. 283-343. San Francisco: Chinese Materials Center. 1978. ISBN 0-89644-522-4
wiki_zh\AA\wiki_08
老子 李聃,名耳,字伯阳、外字聃,世人尊称为“老子” 生于东周的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原属陈国,今河南省鹿邑县),师从殷商末臣之商容,于东周春秋末之周守藏室任吏(柱下史)、春秋时代思想家,隐居邢台广阳山。此人有著作被人们广泛奉为《道德经》,是道家的经典、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 李聃的学说后被庄周、杨朱、列御寇等人发展,后人奉为道家学派之开教宗师。《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曾记载孔子向老子请教关于礼的问题。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天人合一、清静无为的统治理念,和庄子同样是道家的重要人物,合称「老庄」,或与太史儋并列,存世约有一百六十余岁或二百余岁。 李聃被尊为道家与道教始祖、东方三大圣人之首,唐朝追认李聃为李姓始祖。老子是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 历史上对老子的身份确认并不详细,《史记》一书的《老子韩非列传》认为老子疑似有三个可能,分别是:李耳、老莱子及太史儋。 老子确切出生地不详,关于老子故里的文字记载更是少之甚少,最早见于司马迁《史记•老子列传》记载老子的出生地是在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今属河南省鹿邑县,《汉书》、《后汉书》及《资治通鉴》也沿用司马迁的记载,楚就是古代楚国,苦县就是今鹿邑县,厉乡(或作“濑乡、赖乡”)就是县城东的太清宫乡,而曲仁里就是今镇政府所在地——太清宫镇。这本是一桩铁案,历代均史不绝书。如古苦县即今鹿邑,公私著述记载者就有如下数家。《史记索隐》:“苦县本属陈国,春秋时楚灭陈,而苦又属楚,故云楚苦县。至高帝十一年,立淮阳国,陈县、苦县皆属焉。今检《地理志》,苦实属淮阳郡。”《史记正义》引《年表》:“淮阳国,景帝三年废。至天汉修史之时,楚节王纯都彭城,相近。疑苦此时属楚国,故太史公书之。”梁玉绳《史记志疑》曰:“《四书释地·又续》曰:‘苦县属陈,老子生时,地尚楚未有。陈灭于楚惠王,在春秋获麟后三年,孔子已卒,况老聃乎?史冠楚于苦县上,以老子为楚人者,非也。’余因考葛洪《神仙传》谓苦县人;边韶《老子铭》谓楚相县人,春秋之后,‘相县荒虚,今属苦’者,并乃《史记》之误。惟皇甫谧《高士传》云陈人,《经典释文·序录》云陈国苦县人,固未尝误,然《礼·曾子问疏》引《史记》作陈国苦县,岂据别本乎?” 《通典•州郡》:“真源,古之苦县,老子生于此。”《括地志》:“苦县在亳州谷阳县界。有老子宅及庙,庙中有几井尚存,在今亳州真源县也。”《历代地理沿革表》卷二十五:“苦,汉属淮阳国,后汉属陈国。三国仍称苦县。晋成康三年更名为谷阳。唐干封元年更名真源。建元元年改曰仙源,神龙元年复名真源。宋大中祥符七年夏,更名卫真,全同。元初省卫真,入鹿邑,后迁鹿邑治,此属亳州。”《元和郡县图志》卷七:“真源县,本楚苦县,春秋时属陈,后为楚所并。隋开皇六年,后置谷阳县,理苦城,属亳州。”《历代疆域表•汉•淮阳国》:“苦县,今鹿邑县东10里楚之苦县。” 上引典籍均以老子为苦县人,且记载了苦县更多及隶属沿革的轨迹:东周及以前属陈国鸣鹿(即今鹿邑辛集乡)→春秋楚国苦县→西汉淮阳国苦县→东汉陈国苦县→三国苦县→晋更名谷阳县→北齐撤谷阳入武平县→隋谷阳县→唐叠更名真源县、仙源县、真源县→宋更名卫真县→元撤卫真县入鹿邑县(移今治)→明、清沿袭,也曾多次属亳州(或谯郡)。记载古厉乡(或濑乡、赖乡)的典籍也有如下数家。《后汉书•郡国志•陈国》:“苦……有赖乡。”并引伏滔《北征记》说“有老子庙”,引《古史考》说“有曲仁里,老子里也”。《晋太康地记》:“苦县城东有濑乡祠,老子所生地也。”《朱韬玉札》与《神仙传》:“老子,楚国苦县濑乡曲仁里人。”《元和郡县图志》卷七:“(唐)干封元年,高帝幸濑乡,以玄元皇帝于此,遂改为真源县。”《舆地志》记载:“老子祠,即老子所生旧宅。”《历代地理沿革表》卷二十五:“苦,春秋时曰相,有濑乡,老子所居也。”《历代疆域表•汉•淮阳国》:“老子苦县厉乡人,春秋时属陈;楚灭陈后,苦又属楚。” 以上均详尽记载了老子为苦县厉乡或濑乡、赖乡人。且考之音韵,“濑、赖、厉”为一韵之转,“厉乡、濑乡、赖乡”实为一地之异名。该地名的历史可远溯商代。那时在今鹿邑县东,有一小小方国——赖(濑、历)。周灭商后,赖归陈。但有人认为,赖国在西周时即不存在。《春秋僖公十五年》云:“楚人伐徐”(徐在今安徽泗县西北约50里处);“秋七月,齐师、曹师伐厉。”《左传》说:“秋,伐厉,以救徐也。”惠栋《械传补注》以为即《左传桓十三年》之赖,在今湖北省随县之厉山店,晋、宋以来沿袭惠说。王夫之《疏》以此为另一厉,即苦县厉乡。今以地理考之,齐移救徐之师以伐厉,可证成王说。另外,出土铜器《鲁大司徒铭》云:“鲁大嗣(司)徒子仲白乍(作)其庶女历孟姬也。”另据《水经注》“涡水又东径苦县西南,分为二水,枝流东北注,于赖城入谷,谓死谷也”、“涡水又东北屈,至赖乡西,谷水注之”和“涡水又东径赖乡城南”的记载,历或赖的都城北魏时还有明显遗址,否则郦道元不会言之凿凿。据上,春秋“厉”(或“赖”“濑”),即今鹿邑县太清宫,为古厉国都城所在,亦即老子故里。请看,《太康地记》云“苦县城东有濑乡祠,老子所生地”;《舆地志》云“老子祠,即老子所生旧宅”;《历代地理沿革表》云“苦,有濑乡老子所居也”;《史记集解》引《括地志》云“苦县在亳州谷阳县界,有老子宅及庙”;《元和郡县图志》云“干封元年,高帝幸濑乡,以玄元皇帝于此,遂改为真源县”;唐僧道宣《广弘明集序》说“李叟生于厉乡”;《太平寰宇记》引崔元山《濑乡记》云“濑乡在(苦)县”;《历代疆域表•淮阳国》云“老子苦县厉乡人。春秋时属陈;楚灭陈后,苦又属楚”。上述文献完全可信且于今有证:“赖乡”就是今鹿邑县城东太清宫镇一带地方,旧时出土的《鲁大司徒铭》与最新考古发掘均为有力证据(详下)。 至于“曲仁里”,有鹿邑县城东门内的老君台正门牌坊上的联语可以为证。联语云:“地古永传曲仁里,天高近接太清宫。”曲仁里作为“赖乡”的下级行政单位,即今太清宫镇(笔者幼时以至青年时代即在此镇读书、工作)。太清宫镇在县城东5公里处(与《濑乡记》《历代疆域表》均符合若),旧名又为“犹龙镇”,义取《史记•老子列传》孔子“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镇内西北角有一方圆数十丈高地,父老相传谓之“隐阳山”;一条小河发源于此,当地至今名之为“濑(濑)乡沟”,该沟贯穿太清宫镇全境。此水名与历代文献恰好符合(其本字应作“赖”)。至于“曲仁里”的含义,或许即边韶《老子铭》所谓“曲涡间即曲仁里也”。这也是目前海内外道教界的共识。 1991年时安徽省涡阳县教师杨光在《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上投稿《老子生地考辨》一文,得出老子出生地在今安徽省涡阳县闸北镇郑店村的结论,此说法存在争议。 后因为东周王室衰落,周天子实际上名存实亡,多地发生叛乱,诸侯争相称霸称王,礼崩乐坏持续了二百多年。周襄王十七年(前635年),就发生“子带之乱”,遂为伯而得河内地,大量典籍被掠夺到楚国的国都(郢),老子因而被免职。 随后老子清心潜隐,与孔子来往较多。践土会盟后,孔丘曾经适周问礼从鲁国国都(今山东曲阜)千里迢迢赶到洛邑(今河南洛阳)问向老聃礼乐。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曾记载孔子向老子请教关于礼的问题。孔子年五十一,适周问礼于老子。后曰:「五十知天命。」。在今洛阳有“孔子入周问礼碑”。《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 相传,当时身为柱下史的老子不忍见周朝衰落,同时也为避祸而西出函谷关之前,被时任守关要职的“关令”(官名)尹喜(「关令尹喜曰」一说为守关的令尹感到高兴)拦住,并邀请作客,向他请教周礼。李聃在当时总结思想著述,并对尹喜道:“老夫授汝《道德经》,分上下两篇,上篇为《道经》,言宇宙根本,含天地变化之机,蕴神鬼应验之秘;下篇为《德经》,言处世之方,含人事进退之术,蕴长生久视之道。研习不止,苦修不懈,终有所成!”,而后留下五千言一书,又称老子,道教称《道德经》,倒骑青牛而去。 在神话故事中,尹喜在土台(今「瞻紫楼」)望气,见东方紫气腾腾,霞光万道,观天象奇景,欣喜若狂,大呼”紫气东来,必有异人通过”。忙令关吏清扫街道,恭候异人,此后函谷关一带的门楣或春联都肯写“紫气东来”四个大字,流传至今,所以古称“紫气东来函谷关,老子著书五千言”。杜甫在《秋兰》诗中写道:“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 老子创有-{zh-hans:朴; zh-hant:朴;}-素的辩证法。名句:“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这部流传两千多年的《道德经》是跨时代的作品,在不同的时代,这部作品会被解释出不同的含义。据统计,道德经是仅次于基督教《圣经》被翻译语言最多的一部作品。 老子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于生命上主张自然,讲究致虚极,守静笃、不与人争的修持。老子在政治上主张的无为而治,老子有一段话常被视为对为政者的箴言:“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汉书‧艺文志》谓:「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西汉史学家司马谈《论六家要旨》谓:「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无成埶,无常形,故能究万物之情。不为物先,不为物后,故能为万物主。」。 《庄子》文中有提到老聃,如内篇、徳充符篇及外杂篇。《荀子》天论编中也有接触老子的思想,「老子有见于诎,无见于信」。吕不韦的《吕氏春秋》中也提到「老耽贵柔」。 老子末年于狄道府(今甘肃临洮)逝世。《庄子》文中载有「老聃死,秦失(佚)吊之,三号而出」,是老子老死于秦国的证据。对老子的事迹已不能确定,将李耳、老莱子与太史儋并列,称老子一百六十余岁或二百余岁。 据旧《沙河县志》、《顺德府志》和广阳山古碑记载,以及中国老子研究会专家经过多次的实地考察、论证,认定广阳山就是老子昔年讲学、隐居修行的处所,并且邢台沙河市是老子在中国开坛讲经的第一道场。 一说老子并没有去世,而是到了西域,并对西域人实行教化,这就是所谓的“老子化胡”。老子化胡说源出东汉,最早,佛教为了传入中国,附会道教,自称“老子化胡”,自称佛教为“浮屠道”,后来,佛教得势,又否认“老子化胡”,并贬斥道教为“外道”。 汉桓帝延熹九年(166年)襄楷所上奏章中有“或言老子入夷狄为浮屠”的说法。 《三国志·魏书》:“浮屠所载,与中国老子经相出入,盖以老子西出关,过西域,至天竺教胡,及浮屠弟子合二十有九。”西晋天师道祭酒王浮撰写《老子化胡经》,称老子携尹喜西入天竺,化为佛陀,立浮屠教。书成之后,被佛教徒指为伪经,双方争论持续近千年。直至元代旧事重提,朝廷举行辩论,结果,在当时道教失势,包括《老子化胡经》等经书被焚毁禁止流传。今各种《老子化胡经》俱无完帙,《太上灵宝老子化胡妙经》今有敦煌抄本S.2081存世,10卷本《老子化胡经》敦煌抄本中存有其中4卷:卷1、卷2、卷8、卷10。 《德道经》,又被人们广泛称为《道德真经》、《老子》。书名是后来的称谓,最初这本书称为《老子》而无《道德经》之名,或可能始于韩非子“解老”、“喻老”两篇更前之先。全书形成于东周末期至春秋战国时期,分上下两篇,原文顺序上篇为《德经》,下篇为《道经》,篇文不分章,相传是老子留下约五千言的著作。近几年考古工作后,与原通传于世的西汉河上公本作比对,人们发现一些重要内容有明显差别,因而有一种观点认为西汉初年这本书还没有统一得到定本,帝王和儒家为巩固自身华夏正统地位,而故意密谋篡改此书。 《道德经》虚用第五:“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说文》:「刍,刈艸也。象包束艸之形。」段注:「谓可飤牛马者。」刍为把草包成束,用以喂牛马。此段为《道德经》争议最大之处,多是从儒家的眼光窥之;实则,不仁,意指不偏私。刍狗,比喻皆是一视同仁地喂养。在老子眼中,人类并无高于动物,狗,与人一般,是有形之一。这在庄子的齐物论,已经阐述得非常清楚。从老子本书的意涵,亦可以看出,老子所说的天地不仁、圣人不言,实则是大自然运行的法则,而圣人效法而已。 《道德经》论述了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阐述自然无为的思想,其中包含了不少对立转化的朴素辩证观点。在形式上,此书是语录体韵文,语言精练,多排比对偶之句。修辞凝练,音节铿锵,理虽玄远,文实多姿。其修辞比况,多以政治为旨归,被后世文士取法,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作品,又是早期中国哲学史上非常罕见的一部关于宇宙本体论的思辩书卷,被尊为“内圣外王”的必学之书,以及“万经之王”。 十九世纪初,欧洲就开始了对《道德经》的研究,到二十世纪的四五十年代,欧洲共有60多种《道德经》译文。20世纪80年代,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这本书的外文译本已有近1000多种,涉及30多种语言,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道德经》有三种版本比较主要: 据统计,清代之前,《道德经》版本有103种之多,都是从汉以来经每个朝代的文人墨客撰写流传而来。古书在上千年的传抄、刻印过程中难免出现错误,因此,在不断地出现校订本,迄今为止,校订本共三千多种。目前,学术界较为重视的版本,是王弼的版本,和长沙马王堆出土的两个抄本,称为帛书甲本、乙本。帛书道德经,早王弼本400余年,近些年许多学者推崇帛书,但甲本缺字1400,乙本缺字600。 千百年来,为《道德经》作注疏者不计其数。元代正一天师张与材曾说:“《道德经》八十一章,注本三千余家。”据学者调查,流传至今的《道德经》注本约有一千余种。 <div align="left"> 史学界对于《五千言》的作者究竟是谁,究竟哪一位是撰写《道德经》一书的「老子」,至今未有定论。 劳思光在《中国文化要义》一书曾指出,老子在世年份应后于孔子、向孔子问礼的老子应不是《五千言》的作者、老子受关令尹喜之邀著书然后出关的故事应为杜撰。易中天在其讲座中也曾表示,认为孔子向其问礼的那个「老聃」,应该不是撰写《五千言》的作者。民国初年学者冯友兰则认为《道德经》是在战国后期著作;学者胡适则认为这是春秋时期的作品。 <div align="left"> 道教可以上溯到原始社会中国人祭天的活动,后来逐渐产生了方仙道、黄老道等思想,于是,老子就被人们尊为道祖。所以,道教门徒认为:老子是太清神之下。又称老子为「太上混元老君、梵形神宝玄真降生道德天尊」,通称「太上老君」,简称「老君」。又称「道德天尊」、「混元老君」等。尤其是在商以前,认为老君即分身下降,随世立教,事竟则隐,故在世未有诞生之迹。至商十八世王阳甲践祚之十七年,公神化气,老君自太清境分神化,寄胎于玄妙王之女理氏(又称玄妙玉女)腹中,于武丁九年二月十八日降生,所以每年的农历二月十五,为道教重大节日,乃道祖太上老君“圣诞”。道德天尊,乃道教天神,传说中的道教教主。这是最早关于老君诞生之迹的纪传。周昭王二十三年老君西过函谷关,度关令尹喜,授以道德五千言,此后被道教奉为开山祖师。从《列仙传》开始,把老子列为神仙,还说老子重视房中术。 东汉明帝、章帝之际(公元 58~88 年),益州太守成都人王阜撰《老子圣母碑》,将老子神化为先天地之神物,把老子和道合而为一,视老子为化生天地的神灵。成为了道教创世说的雏形4。而汉桓帝更是亲自祭祀老子,把老子作为仙道之祖。为谋塑造的便利,工匠们在那时候就开始把老子肖像由“拂尘”转变成手执“蒲扇”,并传说老子居住大罗天上太清仙境,其道教尊称名称为「道德天尊」,俗曰「太上老君」,也是道教最高尊神三清道祖之一。至魏晋南北朝,太上老君之名益显。 汉顺帝时(公元 126~144 年)张陵在巴蜀鹤鸣山创立五斗米道,即奉老子为教主。据传张陵(另一说认为该书作者是张陵之孙张鲁)在传教布道时作的《老子想尔注》称:“一者道也。……一在天地外,入在天地间,但往来人身中耳……一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常治昆仑,或言虚无,或言自然,或言无名,皆同一耳。”首次在道书中出现了太上老君的名号。 东晋葛洪的《神仙传》汇集群书所见之老子传记,或称老子先天地生,或称其母怀孕七十二年生,生而白发,故称老子。亦有称其母于李树下生,生而能言,指树而姓“李”,把先天神降格为后天神。然而据东汉延熹八年陈相边韶的《老子铭》,老子“离合于混沌之气,与三光为终始”,“道成化身,蝉蜕度世”。 北周武帝建德三年五月“初断佛、道两教,经像悉毁,罢沙门、道士,并令还民”。据道书称,当时太上老君曾遣使显灵。时过一月,武帝即又下诏曰:“至道弘深,混成无际,体包空有,理极幽玄……今可立通道观于都城……并宜弘阐,一以贯之。” 以后“三清”神名逐渐流变发展,至唐代才成为定说。唐武宗时,道教依据先前的神话,将老子定为是三清尊神之一太上老君的第十八个化身。为「三清」之第三位,三清为「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 《道藏·太平部·三洞珠囊》卷七引《老君圣迹》云:“此即玉清境,元始天尊位,在三十五天之上也。此即上清境,太上大道君(灵宝天尊)位,在三十四天之上也。太清境太极目,即太上老君〔道德天尊〕位,在三十三之上也。”于是“三清”遂成为道教的最高神。唐代皇室,以老子李耳为同姓,崇奉太上老君,累加尊号。唐高宗尊太上老君为“太上玄元皇帝”,唐玄宗三上尊号,称“大圣祖高上大道金阙玄元天皇大帝”,立道教为国教。太上老君不仅被奉为李唐王朝的始祖,帮助唐高祖李渊平定天下,据称当武则天篡夺李唐王朝后,又显灵降世,谓“武后不可革命”,“不得辄立异姓……武后亦终惧此言,不敢立武三思”。 到宋真宗于大中祥符六年(1013 年)加号“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是历代帝王对太上老君的最后一次加封。明成祖朱棣崇尚老子为其化身真武大帝大修武当,有北修故宫,南修武当之称。 安徽涡阳的老子传说(Lao Zi legend)在涡阳代代相传,大多采用地方口语,语言通俗优美,有着较高的文学研究价值,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刻画了老子从童年到暮年的成长过程;第二部分是有关老子和天静宫的传说。涡阳县天静宫景区是与港澳台同胞共同修建完成的。 老子这样一个人物历经几千年的神化和传说,已经是家喻户晓,耳熟能详。2014年11月11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批准将河南“老子传说”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并由安徽省涡阳县和河南省灵宝市申办的《老子传说》上榜。鹿邑的太清宫是老子的出生地,明道宫是老子的讲道升仙地,已入批为国家级AAAA级旅游景区。 唐高宗在干封元年(666年),追尊为太上玄元皇帝。唐玄宗在天宝二年(743年),追尊庙号圣祖,谥号玄元皇帝;在天宝八载(749年),追尊为圣祖大道玄元皇帝;在天宝十三载(754年),上尊号为大圣祖高上大道金阙玄元天皇大帝。 传说中老子的诞生地,楚国苦县(河南鹿邑县的东北隅)的县城东门内北侧有一座升仙台,民间称之为拜仙台、老君台,本来是明道宫之一,乃是唐玄宗天宝二年所建,台高13米 ,是由14个平面围成的高坛形古建筑,状若圆柱有棱角,顶部面积765平方米,底面积略大,全台以古式大砖堆砌,由24个平面围成圆柱形,台上环筑七十厘米高的围墙,形与城墙相似。台上有正殿三间,东西配殿各一间。正殿内原有老子铜像一尊,高两米许,铸工精巧。殿门檐下东西各嵌一碑,上书“道德真源”、“犹龙遗迹”。山门内东侧原有铁柱一根,高七尺,径七寸,山门下青石台阶三十二级,加上正殿前一层,恰为三十三层,正合老子升三十三层天之说。进入山门,是正殿,面阔3间,硬山式建筑,东西偏殿各一间。台上13棵桧柏青翠葱郁,常年凉风习习,百鸟飞鸣。山门向南约里许的中边轴线上,依次有望仙桥、明道宫、文昌宫、八角亭、游龙堤坊、万教之祖牌坊等。牌坊附近有“老子故里”、“孔子问礼处”两块碑碣。牌坊上联为“地古永传曲仁里”,下联是“天高近接太清宫”,横幅为“万教之祖”。唐高祖李渊、高宗李治、玄宗李隆基、宋真宋赵桓,以及大文学家苏东坡、欧阳修等曾来此或祭祀朝祖,或观瞻游览,留下了不朽华章。现仅存一座高达数丈的台观,上有一座正殿两间配殿,正殿内供奉有老子铜像。鼎盛时期,台前有房宇百数,曾设有“鸣鹿书院”,现为老君台中学所在地。 传说老子修道成仙,且于此处飞升,故得今之地名。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追封老子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故又名老君台。 太清宫镇旧名厉乡曲仁里,太清宫就位于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城东约5-10公里的太清宫镇东北隅上,民间俗称“前宫”。传说这里是老子的,也是祭祀老子的祠庙。据《后汉书》记载,太清宫最早建于东汉延熹八年(西元165年),最开始的名字叫“老子庙”,是由汉桓帝刘志派两次派中常侍管霸到鹿邑创建这座老子祠建筑,并在这个建筑内立一座老子祠碑作为纪念。 唐太宗贞观元年修老子庙;干封中,高宗亲诣道宫,追加老子“玄元皇帝”尊号,并修建“紫微宫”。开元三年玄宗亲书《道德经》刻石立于宫内;天宝二年,将“紫微宫”换作“太清宫”。 1997年河南省文物考古工作队在太清宫镇出土了很多周、唐、宋元时期的文物、碑刻,发现了宋代殿堂遗址,整个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其中一座面积达3000平方米,是故宫太和殿的两倍。20世纪80年代,河南人民政府拨款修复,建成太极殿、三圣母殿、娃娃殿、围墙、山门等,并重雕玉石老君像,置于太极殿中。 今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镇北与前宫呈南北方向的“洞霄宫”,民间俗称“后宫”。历代所建老子宫殿庙宇多集中于此。自西汉始,老子地位不断提高,帝王奉祀不绝,至唐达到顶峰。 东汉时,老子被道教奉为教祖,汉桓帝延熹间遣中常侍左官赴该地祀老子。隋开皇年间,文帝命亳州刺史杨元胄,营建宫宇。天宝二年,在太清宫后方设有“洞霄宫”,两宫相距一里,中有河流,上有会仙桥;总占地872亩,各种建筑600余间,殿阁棋布,雄伟壮观。前宫以太极殿为中心,东有老子牧牛场遗址,西有隐阳山遗址,中有九步井;内供老子像,殿侧立有高约1.5米,直径约25公分的铁柱,为老子任柱下史的象征。唐太和七年,文宗敕宣武军节度使李程兼太清宫使予以修葺。当时“唐高祖、太宗、高宗、中宗、睿宗、明皇六圣御容,列侍于老君左右。两宫二观,古桧千余树,屋宇七百余间,有兵士五百人镇卫宫所”[杜光庭:《道教为验记》]。宋建隆元年,皇帝遣使致祭;祥符五年,上老子尊号曰“太上混元上德皇帝”,宫名改为“明道宫”。继唐玄宗以二月十五日为老子诞辰,宋徽宗重和元年以混元皇帝二月十五日生辰为贞元节,至今为道教重大节日。金大定二十四、二十六年,先后建三清、玉帝等大小殿宇数十,后因兵乱兼涡水改道,均荡然无存。元朝经10余年重修,曾颇具旧观。明、清虽一再重修,终难再现昔日辉煌。 在齐云山上(今中国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清源山西峰罗山山麓上)有一块形似人像的巨大天然花岗岩雕琢而成的春秋时期思想家老子的坐像,名叫老君岩。雕像高5.1米,宽7.3米,厚7.2米,细部雕刻非常生动,面部和前额饱满,双目深邃平视前方,胡须呈飘动状,右臂倚琴桌、左手平放膝上,周身衣服的褶皱也被表现出来,这座造像的雕刻年代最迟不晚于宋。老君造像附近原有真君殿、北斗殿等道教建筑群,现已不存。 老君岩始建于宋元时期,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宋代道教石像,也是清源山的标志性景点,雕工精湛,极富历史和艺术价值。1988年列为中国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公布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将另外6处8尊石造像与老君岩造像合并保护,称为“清源山石造像”。
wiki_zh\AA\wiki_08
邹衍 邹衍(约公元前305年—公元前240年)是中国战国时期阴阳家学派创始者与代表人物。他是战国末期齐国人,汉族先民,相传他的墓地在今章丘相公庄镇郝庄。主要学说是“五德终始说”和“大九州说”,又是稷下学宫著名学者,因他“尽言天事”,当时人们称他“谈天衍”,又称邹子。 他把春秋战国时期流行的五行说应用到历史观点上,提出“五德终始”的历史观,即整个物质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构成的,事物发展变化是通过五行相克相生来实现的;而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是一种客观必然,像自然一样。 邹衍认为「五德」指五行木、火、土、金、水所代表的五种德性。「终始」指「五德」的周而复始的循环运转。邹衍常常以这个学说来为历史变迁、皇朝兴衰作解释。后来,自明太祖朱元璋始的皇朝最高统治者常常自称「奉天承运皇帝」,当中所谓「承运」就是意味著五德终始说的「德」运。 从开天辟地开始,社会按照五德转移的次序进行循环,一个朝代以一德为主,每一德都盛衰有时。德盛,朝代兴旺;德衰,朝代灭亡。所以人类社会的历史是按照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循环向前的。 在空间认识方面,邹衍创立了“大九州”说。他认为,“以儒者所谓中国者于天下乃八十一分居其一分耳”。“赤县神州内自有九州禹之序九州是也”。“中国外如赤县神州者九乃所谓九州也。在此九州之外,又有如此九州者九”。 据《汉书·艺文志》,邹衍著了《邹子》49篇和《邹子终始》56篇。则说他著作“《终始》、《大圣》之篇十余万言”,还有一本《主运》。 司马迁《史记》中列他为稷下诸子之首,说“驺衍之术,迂大而宏辨”。
wiki_zh\AA\wiki_08
满族 满族(),全称满洲族 ,清代官称满洲,因以红缨为传统帽饰,故有红缨满洲之名,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也是通古斯民族中最大的一个支系,普查人口数量为10,410,585人,为中国的第四大族群,仅次于壮族和回族的第三大少数民族。满族及其先民靺鞨、女真曾经在中国历史中先后建立渤海国、金朝和清朝。 目前满族主要分布于中国东北及华北地区,以散居为主,其中居住在辽宁的人口最多。此外,河北、黑龙江、吉林、内蒙及北京等31个省市自治区也有广泛的人口分布。除了散居之外,满族也有自己的聚居区,如新宾、岫岩、青龙、丰宁、伊通、清原、围场、宽城、本溪、宽甸、桓仁满族自治县,还有凤城及北镇两个享有民族县待遇的县级市和满族的民族自治乡镇300余个。 关于满洲(manju)这一族名的来历说法不一,清史学界至今尚未达成共识。根据清朝官方观点表示,满洲之名源于文殊菩萨(,Manjusri),乾隆帝还特别在其诗中自注以表示对这一说法的认同。该词可能是经维吾尔语译为蒙古语,之后进入满语。努尔哈赤建国时,以满洲国()为名,取“文殊菩萨的土地”之意。清史学者孟森也曾作考证来支持这一观点。他还进一步认为“满洲”之名与明朝中期建州卫指挥使李满住有关,并指出满住(满洲)是建州传统观念中的“最尊之称”。“满洲部族”正是“文殊部族”之意,是为当时建州女真人中自成的一种自名其部族之熟语。 还有学者认为满洲其实是一个由man和ju连结而成的组合词。man来自于满语“mangga”(),意为“强硬的”;“ju”()为箭,因此满洲之意是“强悍的弓箭”。此外还有民国学者傅斯年的“建州说”、章太炎的“满饰说”、日本学者的“勿吉靺鞨音转说”、孙文良的“蔓遮说”和“满洲江说”等。 而将对译汉字定为“满洲”的原因一般认为是受五德终始说理论的影响。“满洲”二字(也包括国号“清”)为“水德”,以此为名可灭朱明之“火德”。改名的缘由一般认为是诸申(女真)一词在当时已变为“属民”之意,难以再用于全族;另一方面,皇太极也有意以改族名的方式来转移汉人对金代女真人的旧怨。 满族的先人可追溯到先秦古籍所记载的肃慎。他们发源于今长白山以北、东临大海的黑龙江流域,以精于弓箭制造而闻名。早在舜的时代,就曾向中原王朝进献“楛矢石砮”。周武王、成王、康王时期,肃慎也曾派使者朝贺。由于同中原王朝联系频繁,所以当时的人认为肃慎与燕、亳同为周王朝的北方领土。 到了汉代,肃慎在史书中多作挹娄,但有时仍作肃慎。当时挹娄诸部均各自为政,没有统一的首领,一度受到扶余的支配。三国时期,挹娄摆脱了扶余的控制和阻隔,重新同中原王朝取得了联系。他们所贡献的除楛矢石砮外,又以“挹娄貂”而闻名。在晋朝之后,北朝史书又改称其为勿吉,隋唐之后以靺鞨为名。在这一时期,扶余因在常年遭受鲜卑攻击,国力渐至衰败,最终被靺鞨所灭。但此后,靺鞨又先后臣服于高句丽和唐朝。968年,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仿照唐制,建立了有“海东盛国”之称的渤海国。唐朝末年,契丹兴起于辽,渤海与之作战不利而遭到吞并。此时,附属于渤海国的黑水靺鞨趁机向南扩张,后归服契丹。因契丹人称其为女真而逐渐弃用黑水靺鞨之称。契丹及其后身辽国将女真人分为“熟女真”和“生女真”两类。熟女真数千户居住于辽阳,主要以耕种为生,受辽国直接管辖;而主要以渔猎为生的生女真各部仍然采取首领册封的方式接受辽国的统治。 1114年,生女真完颜部首领阿骨打因反抗辽国的压迫而起兵,建立金国,同时联合北宋成功灭辽。其弟金太宗吴乞买时期以灭辽之余威南下攻灭北宋,擒徽钦二帝,同南宋并立,后又一度迫使南宋称臣。金以燕京为中都,北至外兴安岭,南临淮河,东到日本海,西临蒙古。在王朝的初期,统治者参考汉字和契丹文字创制了女真文。随着金朝的势力逐渐延伸,大部分女真人也随之进入中原。金朝统治者虽然尽力提倡使用女真语言文字、维持猛安谋克军事制度。然而,终因与汉人杂处,到了金朝后期,中原女真人的民族特点已基本消失。1206年,蒙古成吉思汗崛起于大漠,开始向政局逐渐衰败的金国宣战。金国屡战屡败,尽失其北方领土,只得南迁汴京。末代君主金哀宗完颜守绪曾励精图治,但积重难返,始终无法扭转败局。1234年,成吉思汗之子、也是其汗位的继任者窝阔台灭金于蔡州。 1279年,已改国号为元的蒙古大汗忽必烈完成了对南宋的征服。元朝统治者将其所属臣民依次划分为蒙古、色目、汉人、南人四等。当时,留居中原的女真人因民族特点的消失而被统治者归入汉人行列;而生长东北、不通汉语的女真人则被视同蒙古人。他们被编为诸多女真万户,由朝廷设置的辽阳行省管辖,并开始广泛受蒙古语言文化影响。 至元朝末期,各地农民起义不断,辽东地区也陷入了一个不稳定的局面。由于元朝同高丽的特殊关系,当时有人口众多的高丽人定居辽东。随着元末朝廷统治权威的衰落,高丽还曾一度控制辽东。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女真万户选择内附高丽,如努尔哈赤之先世、斡朵里万户猛哥帖木儿曾追随高丽大将、也就是后来的朝鲜太祖李成桂。李成桂代高丽自立后授猛哥帖木儿为万户,朝鲜太宗李芳远时期,又授上将军之职。除了高丽之外,当时辽东地区还有木华黎九世孙、元朝辽阳行省左丞相纳哈出拥兵数十万于海西。 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同年,攻占元大都,元顺帝北逃,蒙古人在中原的统治终结。 1387年,明太祖以冯胜为大将军出征海西。作为故元在非蒙古地区最后的抵抗势力,纳哈出自觉难以维持,于是选择投降,明朝打开了通往辽东之路。1388年,明朝收回高丽所据之辽东领土,并与其划界于鸭绿江,还阻止高丽对女真进行管制。高丽禑王上表抗辩,遭明太祖驳回。永乐初年,胡里改万户阿哈出、斡朵里万户猛哥帖木儿相继入明朝见。此时,已经取代高丽的朝鲜王朝上表明廷,希望能够召回猛哥帖木儿,但明朝没有同意。明成祖设置建州卫和建州左卫军民指挥使司,分别以二人为指挥使。后来,猛哥帖木儿等还随明成祖亲征阿鲁台。随着阿哈出、猛哥帖木儿等人的入明朝见,女真诸首领归附之人也越来越多。明朝遂以“众建之而分其力”的办法,陆续设置384卫、24所、7地面、7站、1寨。朝廷还在此之上设立奴儿干都司管辖诸卫所,前期由海西女真人、内官亦失哈担任镇守太监经略该地区,后因长期弃置于1434年正式裁撤。 1449年,蒙古太师也先发动了对明朝的进攻,他在土木堡击败明军,俘获了率军亲征的明英宗。一些建州和海西的卫所趁机向辽东进攻以配合也先的军事行动。然而,也有为数不少的女真卫所遭到了也先的攻击,许多女真世袭首领因遭到也先所部劫掠,失去了世袭的凭证,他们后来只能以中书舍人的名义进行朝贡,可获得的赏赐比之前少了很多。自此,明朝对于女真的威信开始衰落,女真诸部逐渐失去控制。一些首领如董山、王杲等甚至敢于公然向明朝挑战,劫掠辽东地区。也大约是在这一时期,女真文彻底失传,女真人主要改用蒙古语为书面语言,一少部分则使用汉文。当时女真人已大致形成建州、海西和野人三大部分。其中建州同海西从牡丹江流域逐渐南迁至辽东一带,并定居于此。 1583年,出身建州左卫指挥使世家的努尔哈赤因祖、父被明朝误杀,以先人所留下的“十三副遗甲”起兵,开始了他之后建国称汗的道路。与之前一味臣服或选择同明朝直接对抗的诸多女真领袖不同,努尔哈赤起初仍然依靠明廷所授予的官职来发展自己的实力,表面称臣,暗中称雄,聪明地利用时局,逐渐在大体上统一女真、降服临近蒙古诸部。期间努尔哈赤创建了八旗制度以凝聚部众,还令手下学者额尔德尼和大臣噶盖根据蒙古字母创制新的文字来拼读女真语(即后来的满文),逐渐解决了当时女真人书面交流只能使用蒙文或汉语所带来的诸多不便。1616年,努尔哈赤认为时机已经成熟,于是在赫图阿拉称汗,创立后金,建元天命。1618年,努尔哈赤发布七大恨正式誓师伐明,其后接连攻克开原、铁岭、辽阳、沈阳等地,并迁都沈阳。后金进入辽沈地区之后,一方面下令收养归降汉人,另一方面却推行剃发、大量迁民、清查粮食、征发差役等弊政,激起了辽东汉人的反抗,他们有的逃亡,有的则针对女真人采取投毒、袭杀、暴乱等反抗方式,给后金在辽沈地区的统治带来了一定的困扰。对此,努尔哈赤采取了强力镇压的手段,许多汉人被杀,剩余则降为奴仆,编入庄田。 1626年,努尔哈赤在宁远之战失利后不久去世,继任者皇太极恢复了部分汉人的原有待遇,同时开科取儒,使得汉人地位获得显著提高,缓和了后金内部女真同汉人之间的矛盾。皇太极还将后金所属汉人和蒙古人等也一同编入八旗制度,创建了汉军和蒙古八旗。他们同满洲一样,也被称作旗人。1635年,皇太极改族名诸申为满洲。次年(1636年),又改国号后金为「大清」,去汗号而称帝,并改元「崇德」,追尊其父努尔哈赤为清太祖。在皇太极统治时期,他曾几次率军绕道蒙古攻打北京等地,但终因明朝关宁锦防线的阻隔,始终无法对关内地区进行有效控制。 1643年皇太极去世,其子福临继位,是为顺治帝,由睿亲王多尔衮摄政,主持大局。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明思宗朱由检上吊自杀。不久,在明朝降将吴三桂的协助下,清军顺利进入山海关,击败李自成,定鼎北京。此后,历经顺康两代20年左右的时间,清朝陆续消灭了残存的南明抵抗势力,完成对中原的征服。随著清朝势力向关内扩张,绝大多数的八旗官兵及眷属也「从龙入关」,随之定居北京。这一系列举措曾一度使留守东北的八旗兵仅剩下1524人。直到康熙年间,清朝与沙皇俄国发生了边界冲突,这使得统治者重新重视东三省的防务。他们开始有计划的使部分旗人向故土回流。到了乾隆年间,东北驻防20余处,还有守护陵寝、围场、边门的旗兵总数已恢复至近5万人。不过,如雍正帝所言,「驻防之地不过出差之所,京师乃其乡土。」 北京始终是清代满族的「大本营」。此外,还有一部分八旗官兵于关内各处和其他边疆要隘驻防,如江宁、京口、杭州、乍浦、福州、广州、荆州、成都、西安、开封、德州、青州、太原、宁夏、绥远、右卫、凉州等地。使得满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原本的分布局面,并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 在与南明等抵抗势力作战的过程之中,清朝统治者推行了薙发、易服、圈地、占房、投充、逋逃等弊政,造成汉人反抗不断。连年的战乱导致人口减少、社会发展受到了阻碍和破坏。鉴于此,康熙帝亲政后逐渐取消了这一系列弊政。此时政局日渐稳定,旗汉之间的紧张关系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不过,清廷始终以八旗为国家根本,实行差别待遇。旗人在教育、科考、任职、律法等政治、经济领域均享有一定特权,并与汉人隔离居住。在此基础上清朝统治者还进一步推出了「首崇满洲」的国策,以强化满洲作为统治族群的地位。 诸多优待政策的初衷主要是为了保证兵源、加强八旗的军事职能。同时,这也导致满族受到束缚,居所不能远离本佐领之所在;八旗兵役也使得许多人在各大战争中战死疆场,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满族人口的发展;经济方面,满族也过于依赖八旗制度,清廷除兵差外,仅允许旗人在所属旗地务农,这使得以京旗为主、已经适应城居生活的满族在清朝中期开始出现生计问题。几代皇帝都尝试解决八旗生计问题,但终因不肯放任旗人自行谋生而均告失败。此外,东北满族因保持八旗兵农合一的习俗,始终没有产生严重的生计问题。自乾隆末年,清朝开始走向衰落,并且在之后一系列与外国侵略者的战争中接连失败,陷入内忧外困。这期间,在与汉人的交流中,满族逐渐接受汉文化,被视为立国根本的国语骑射遭到废弛。清末民初时,仅有黑龙江齐齐哈尔和瑷珲一带还有满语使用者。 1907年,清廷即将实施预备立宪,以期维持统治。期间,正式宣布废除旗汉界限,取消旗人诸多特权与束缚,与汉人一体对待,但为时已晚。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廷接受优待条件,宣统帝退位,清朝的统治至此终结,中华民国建立。由于民族宿怨的累积,在革命党人起事的过程中,西安、荆州、江宁和福州等地都发生了针对八旗军民的屠杀事件。但也有一些地方采取了和平解决的办法,在四川,成都将军玉昆和一些满族士绅同当地的汉族士绅关系融洽,许多满族士绅甚至同情革命。在满汉双方的努力协调下,成都驻防旗军与四川大汉军政府达成了和平易帜的协议,满族获「优予保护」,「始终未妄杀一人」。广州和镇江也大致和平解决。在满汉民族交流融洽的东北地区,旗人出身的革命党人张榕、宝昆等还提出了「以建设满汉联合共和政体为目的」,提倡联合满族共同起事。在武昌起义之后,活动在满族比较集中的东北地区的革命党人,「分头秘密集会,共谋起义,促动关外三省独立」。满族革命志士奋起响应,投入到革命之中。 民国成立之后,满洲正式改称满族,成为中华民国“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的成员之一。当时满族的境遇已大不如前,许多人不得不将名字更改为汉姓汉名,靠隐瞒族籍以避免遭受不公正的待遇。京旗满族通常用组织协会、社团的方式来维护自身权益。当时八旗各有“生计处”以寻求解决旗人的生计问题的途径。除此之外还有满族同进会、八旗生计维持会、宗族生计维持会、旗籍生计研究会、共和旗族生计同仁会、两翼八旗生计研究会、内务府三旗共和协进社、外三营生计协进会、八旗生计讨论会,还有一些小型的知识分子集会,主要讨论生计、就学、就业和民族不受侮辱的解决途径。 抗战时期,京旗满族人郭岳昆组织了满族抗战建国会,不久被日本宪兵侦破,遭到解散。抗战胜利后,由溥儒主持创立满族文化协进会,后改名北京满族协会,大部分为原满族抗战建国会会员,他们继续为满族获得平等待遇而努力,但由于当时社会环境的局限仍然收效甚微。不过,在满族协会对会员的登记过程中,将他们的老姓、所冠汉姓、职业、生活情况等信息进行了记录,这些信息为日后的满族研究,尤其是京旗满族姓氏的研究留下了宝贵的资料。 同京旗和关内各地的满族不同,东北满族大多保有前清时期的旗地,同时也早与汉人一样从事其他职业,此外,满、汉之间关系融洽,因此并没有像关内满族一样遭遇民族和生计问题。当时东北的政局也比关内稳定,主政者张作霖并没有刻意对满族人趁火打劫,而且东北的陵园、坟地甚至一直由满族自管直至1949年。1931年,作为九一八事变的延续,大日本帝国在东北成立了由其实际控制的傀儡政权满洲国,以逊帝溥仪担任执政(后称皇帝)。虽然名为满洲,实际上却是一个包含当时东北各个民族的一个全新的国家,所谓“满洲人”也指的是满洲国境内之人。虽然有一少部分前清满洲贵族子弟跟随溥仪,但也有许多东北满族同其他民族一道反抗日本在东北的实际统治。 1952年,新成立不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正式承认满族为中国境内的少数民族之一,恢复了满族作为少数民族应有的待遇。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还对满族和清朝给予了公正、客观的评价。1956年2月18日,国务院曾发出通知,下令今后在行文和书报杂志里一律不用「满清」称谓;通知指出,「满清」这个名词是在清朝末年中国人民反对当时封建统治者言这一段历史遗留下来的称谓,为增进民族团结,今后除引用历史文献外,一律不准用「满清」这个名称,将满族人民和满族统治者区别开来。许多之前隐瞒民族身份的满族人恢复了民族身份,满族的人口数量也因此成倍增长。满族自进入民国以来,逐渐发展成为清代旗人长期生活在八旗制度中,增长了共同的心理素质而产生的民族共同体,是否拥有旗籍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识别满族的一个重要参考之一,所以除了满洲旗人后裔之外,也包括几乎全部的蒙古和大部分汉军旗人的后裔。然而,在清代被编隶于八旗的一些锡伯、索伦等部落在当代则成为了锡伯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赫哲族等不属于满族的独立民族。此外,也有部分满族由于种种原因在民族识别时填报汉族,落实民族政策时亦未有更正。北京、东北等地均有为数不少的满族填报汉族。 1980年代,新宾、岫岩、凤城、青龙、丰宁、伊通、清原、北镇、围场、宽城、本溪、宽甸、桓仁满族自治县相继成立。1994年,凤城、北镇改为县级市,但仍享有民族县的待遇。此外,还相继恢复或建立了满族的民族自治乡镇300余个。同一时期,政府和民间组织开始重视对满族文化、语言的保护和拯救。尽管形势并不乐观,但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自1990年代起,满语开始进入了东北各地满族中学和小学的课堂。 根据2010年中国人口普查显示,满族的人口数量为10,410,585人,约占中国人口的0.77%,、少数民族人口的9.28%。省级行政区中,辽宁与河北的满族人口超过百万。其中辽宁省有满族5,336,895人,占满族人口的51.26%,占辽宁省人口的12.20%,为满族人口的主要集中之地;河北省有满族2,118,711人,占满族人口的20.35%,占河北省少数民族人口的70.80%。吉林、黑龙江、内蒙和北京的满族人口超过十万;天津、河南等17个省级行政区各有数万;安徽、福建等7个省级行政区各有数千;西藏自治区的满族人口最少,为153人。在辽宁、河北、黑龙江和北京,满族为第一大少数民族。尤其在辽宁、河北、黑龙江三省,满族占当地少数民族的比例超过50%;在吉林、内蒙、天津、宁夏、陕西与山西,满族为第二大少数民族;在河南、山东与安徽则位列第三。 由于各种不同因素,满族人在中国大陆以外的国家或地区也有一定的人口分布,台湾即是主要的区域之一。早在乾隆年间,就有金朝皇族完颜宗翰的二十二世孙粘德尚、粘德粤、粘德恩三兄弟移居台湾,现在已发展为有五百余户、八千多人口的大家族。成批移往台湾的满族主要为1949年随同中华民国政府播迁到台湾的满族民意代表;其中有立法委员、国大代表、学者、宗教家、自由人士及公教人员和眷属等。中华民国满族协会的发起人之一、首任会长、著名画家溥儒就是其中的代表。其他著名人士还有考试院长关中、中华民国驻美国代表金溥聪、演员胡茵梦、郭子乾、著名导演钮承泽等。现在台湾的满族人,总计约有12000余人。除此之外,还有一定数量的满族人移居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地。美国满族以第33任司令官傅履仁将军为代表,根据2000年美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满族裔美国人的数量为379人。 满族本民族的语言是满语,属于阿尔泰语系南通古斯语族。由于清朝时期为国语,故而又称“清语”。满语的标准语言被称作“规范语”,起源于未入关前的建州口音,乾隆年间经清高宗规范,因此又叫“钦定新清语”。清朝时期,满族人见皇帝报履历、奏事、答问等必须使用规范语。如果奏事时带有讹音会遭到皇帝的斥责。坤宁宫和堂子祭祀时萨满所用之祝词也需要使用规范语。此外,满族人因世居地的不同还有诸多方言,如北京、盛京、宁古塔、阿勒楚喀等方言。 满族的前身女真人曾经创造过女真文,于金朝时期通行一时。但因金朝后期中原女真人高度汉化,加上元朝时期东北女真的蒙古化,致使女真文在明朝中后期失传,以至于明末女真人“凡属书翰,用蒙古字以代言者十之六七,用汉字以代言者十之三四”。后努尔哈赤兴起,往来文书多有不便,于是命噶盖和额尔德尼二人以蒙古字母拼写满文。二人创制而成,被后世称为“无圈点满文”(老满文)。然而,无圈点满文“形声规模,尚未多备”,某些清浊辅音及少数元音无法区分。于是,天聪(一说天命)年间,由达海最终完善。他使用圈点来区分清浊辅音和音似元音,因此被称为“有圈点满文”(新满文)。 自嘉庆以后,满族人多已掌握汉语文并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而熟练运用满语之人却呈不断下降趋势。尽管历代皇帝反复强调“国语”的重要性,但依然于事无补。至民国建立,满语失去国语地位,其教学环境更是雪上加霜。当今满族普遍使用汉语普通话,以满语为母语者已不足百人,他们大多集中在黑龙江省富裕县友谊乡三家子村。不过,自1990年代起,在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政府的扶助之下,满语教学开始进入了各地满族中小学的正式课堂。此外,在中国北方各地还有一些满族热心人士通过免费开班授课等渠道,希望可以使满语在满族人中间更加普及。经粗略估计,目前通过各类满语学习方式达到能讲能说状态者有数几千人。 满族的姓氏叫做“哈拉”(),主要承继自金朝女真姓氏。常用“穆昆”()冠于哈拉之前,用表示来同一姓氏内的家族分支。根据乾隆年间编纂的《八旗满洲氏族通谱》记载,满洲姓氏多达1114个。其中被称作“-{著}-姓”的有:瓜尔佳氏、钮祜禄氏、舒穆禄氏、他塔喇氏、觉罗氏和那拉氏。金朝时期,由于女真人受契丹人和汉人影响,习惯于姓名连写。但蒙古灭金之后,女真人长期受接受蒙古文化,所以元明女真人、清代满洲人同蒙古人一样,有“称名不道姓”的习俗。这常使他人产生“满族没有姓氏”、“旗人父子不同姓”、“满族一辈一姓”等误解。不过,与蒙古族不同,满族人人皆有姓氏。历史上,满族也曾有过使用汉姓的习惯。金朝时期即有“完颜汉姓曰王、乌顾论曰商、纥石烈曰高、女奚烈曰郎、蒲察曰李……”的记载。但清朝统治者为了防止姓氏汉化,不提倡满洲取用汉姓。一经发现,会遭到皇帝斥责。 满族人有自己传统命名习俗,取名时会在词尾添加“阿”(-ngga)、“额”(-ngge)、“武”(-nggo)等,表示形容词“的”之意味;也会在词尾使用“布”(-bu)的后缀,表示被动词“使”;也会使用名词,尤其以动物名命名;或是以出生时长辈某人年龄的数字命名;还有词尾接以“保”(穆麟德:-boo,太清:-bou)、“善”(穆麟德:-šan,太清:-xan)、“齐”(穆麟德:-ci,太清:-qi)等命名方式。满族也会采用蒙古族命名方式,在词尾添加“泰”(-tai)或“图”(-tu)来表示“有”,或是直接用蒙古语命名。满族也有用汉语命名的习惯。清朝时期,满族取汉名喜用吉利字眼,但至嘉庆年间起,命名字又被正式限制在两字,而且禁止同一首字几代连用以防止姓氏因岁月流逝而被取代,官员如有违反这一取名规则的会遭致皇帝的训斥以及勒令改名。另外,满族取用汉名的同时也曾效仿汉人取用字,但用法略有不同。汉人以姓连接字、昵称、职称等相称,但满族习惯以名字中的第一个字相称。 当代满族人大多数以汉语命名,所使用的汉姓大多与本来的满族姓氏或祖先名字的首字有关,所以通常均按照一定的规律改变而来。此外,也有使用汉姓满名、满姓汉名、满语姓名、称名不道姓、简化版满姓与汉名合用等例子。 满族服饰承袭了女真传统,早期尚白。由于射猎生活的需要,无论男女均身着袍服。在关外时期以皮毛制品为主,清朝入关后分为单、夹、皮、绵四种材质。满族袍服的特点主要是圆领、窄袖、捻襟、带扣袢、衣裳连结,窄袖前端接有一个半月形的袖头,因形状酷似马蹄,俗称马蹄袖,又名箭袖()。平时穿着将袖头挽起,作战或围猎之时放下,冬季还可以起到御寒作用。女子的袍服的样式与男子大体相同,但装饰较多。满族通常还在袍服外面穿着一种长至肚脐的对襟短褂,因为起初是在骑马作战时穿着,所以称作马褂,无袖的称作马夹或坎肩,主要为八旗“军服”,之后随着清朝推行易服政策在中期普遍流行开来,成为“礼服”。袍衫和马褂还在近代演变为旗袍和唐装,被视作中国元素的代表之一。在东北满族聚居区或一些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上仍可常见身着传统服饰的满族人。 同其他北方民族一样,满族男子的传统发式也是辫发。不同之处在于,满族发式是半剃半留,剃去周围的头发,只留颅后部分,再编成发辫。这种发式曾经随着清廷的剃发政策而推广至中原其他民族中去。民国建立之后,辫发被正式废止。满族女子在年幼时候也像男子一样剃发,样式也大致相同。成年后,开始蓄发,式样很多,两把头是其中最普遍的一种。梳这种发式要先将头发束到头顶,分成两绺,各绾成一个发髻,再将后部余发变成一个燕尾形的长扁髻,平时插入长约30厘米,宽约2-3厘米的名为“大扁方”的木制发簪。重要场合则佩戴旗头,长约30厘米,宽10厘米左右,多由青素缎等制成。咸丰之后,两把头的样式逐渐增高,燕尾也越来越大,由此逐渐演变成一个新的发型“大拉翅”,大拉翅是一种形似六遍扇面的冠,多以铜丝为骨架,黑缎为面。 满族有戴帽子的传统,自幼时起就开始着帽。根据寒暑分为暖帽、凉帽两种,帽顶有红缨。入关以后,又吸收了明代的六合帽,俗称“瓜皮帽”。此外,还有毡帽、风帽、皮帽、耳套等不同式样的帽子。在鞋的方面,清代满族男子着靴、布鞋或草鞋,东北地区的则习惯穿着一种名为靰鞡的鞋,它是由靰鞡草与牛皮或鹿皮缝制而成,在冬季可以御寒。女子没有缠足习惯,女式旗鞋通常分为平底和高底两种,平底鞋多为方口,有夹、绵之分;高底鞋主要根据鞋底的不同分为马蹄、花盆、元宝底,鞋面则雷同。还有一种便鞋,也叫绣花鞋,在鞋跟方面比旗鞋要薄,便于行走。 满族女子素有“一耳三钳”的习俗,乾隆年间曾一度发展为“一耳五钳”。直至今日,仍可在年纪稍大的满族女性中见到传统式一耳三钳之风。其他女子首饰的佩戴与汉人大同小异。男子也有扎耳孔的习惯,有在幼年时扎耳孔好养活的说法。与女子不同,男子一般只扎一个,带一个铜圈,但成年后大都不再佩戴。由于骑射风俗,满族男子还佩戴扳指,入关前,主要使用鹿骨扳指,以有眼者为贵。入关后,逐渐发展为纯配饰,又新增了玉、象牙等材质。当时,满族对扳指尤为重视,几乎人手一枚。 满族的传统饮面比较讲究,除不吃狗肉外,很多习惯都与北方汉人相近。满族主食以谷物为主,通常是面食和黏食,味道多酸、甜。面食以饽饽为主(),它是满族对块状面食的统称。京旗满族有每天午饭后、晚饭前都要吃一顿饽饽的习惯。饽饽有不同的口味,萨琪玛是其中最有名的一个种类。满族也以米饭为主食,有高粱米、小米、稗米饭和包饭等。 在菜肴方面,猪肉是比较常见的材料。满族称猪肉为「白肉」、「福肉」,传统上是祭祀萨满教神明的食品。仪式后分而食之。东北满族以此制成“大锅肉”的知名炖菜。京旗营房还有一种叫做“白煮肉”的吃法,他们将猪肉用白水煮熟后切片粘酱油吃,肉片切剩下的肉块可以切成肉末烫饭,称作“白肉烫饭”。猪血还可以加入调料搅拌后灌入肠中制成“白肉血肠”,与另一传统菜肴炖酸菜搭配食用。鹿肉也是满族传统菜肴之一,有炖、烤等吃法,京郊满族有在重阳节吃烤鹿肉的习惯。满族也有火锅,由满族的先人们常用的野炊方式发展而成。 同其他北方民族一样,满族人也喜好喝酒。起初不单是为了消遣娱乐,也跟北方寒冷,酒可以起到一定御寒作用有关。传统而言,一般满族人好喝黄酒和烧酒两种。 满族传统民居通常向阳而筑,多为草顶,一旁设有极富满族特色的方形烟囱。围墙大体有土筑、泥堆两种建筑方式。室内三面皆炕,如“匚”形。满族习俗以西为贵,南次之。满族人家习惯在西墙上供奉神明、英雄以及自家家谱,所以西炕又有“佛爷炕”之称,客人拜访时不能随便坐在西炕或在上面摆放杂物,如果违反,会被视作对主人祖先的不尊敬。房屋分为上屋、下屋、堂屋三大间,门设在中间,每边有三扇窗户。院内建有影壁墙,竖有索伦杆,有的家庭还建有花庭、八角凉亭等。院的门前还有上马石等。 满族是一个十分注重礼节的民族,礼节式样较多。男子请安时,凡身着箭服者,先缀起马蹄袖头和袍服,将袖头垂下,左脚略微前移,右腿屈膝,略低头后逐渐起身。受礼者除家中尊长外,其余亲友需要半揖还礼,平辈要同样还礼。除请安礼外,还有磕头礼。满族非常注重按礼式行礼,神明祖先三跪九叩,父母尊长一跪三叩。每到过年,晚辈通常会磕四个头,长辈坐而受之。磕到第三个的时候,长辈会说一些祝福的话,否则不敢起身。女子则施用万福礼,以两手按腿,行三叩首;或两手按腿,行三叩首后,以手加额头跪着点头,施以抚鬓礼。满族十分尊敬长辈,平日里都要想尊长朝夕问安,长辈不让坐则不敢坐,没有命其退下则不敢退。有客人来,家中晚辈都要亲自接待客人、打杂。路遇年长之人要给其让路,待其通过后,才可走动。平辈相见除了互相请安外还使用执手或抱肩礼。这些礼节在满族聚居之地至今仍可常见。此外,满族还敬重犬和鸦鹊,不杀狗、不吃狗肉、也不使用任何狗皮制品;家门口竖有索伦杆,在杆上面的锡斗内放有碎肉来喂养鸦鹊。 满族传统婚俗以一夫一妻为主,上层则素来有一夫多妻(平妻)的习惯。清朝入关后,一夫多妻逐渐过度成为一夫一妻多妾的汉族宗法制度。满族结亲注重门第,但不计贫富,很少指腹为婚。在早期,还有抢掠婚、妻姊妹婚、收继婚等北方民族的婚姻习俗,自天聪年间起,收继婚等开始被逐渐禁止,但妻姊妹婚一直持续至清末。此外,同汉族一样,满族也坚持同姓不婚。女子在早期还有从死、殉葬的习俗,入关后受汉文化影响逐渐转变为守节。女性地位在入关前与男子几乎对等。入关后,受汉族礼教的影响,地位有所下降,但相较汉人女子仍要高出许多。满族女子没有附属于男人的感受,在家庭生活中也始终有较大的话语权。虽然清朝时期有旗汉不通婚的说法,但驻防八旗与当地汉人的联姻还是很频繁的。事实上,从康熙朝起,清廷就已经允许旗人娶民人之女为妻,主要禁止的是满洲旗女与民人男子的婚姻;而对于汉军旗人与汉人的婚嫁,在乾隆朝之后,则始终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不同地区的满族婚俗略微相异。京旗满族婚嫁的步骤通常分为议婚、相看、庚贴、放定、嫁妆、迎娶、入门、拜堂、分大小、入洞房、吃酒、回门、对住月。而东北满族的步骤则为问名、小定、请期、纳彩、开剪、送嫁妆、迎亲、装烟、回门等。 满族的传统节日一部分是满族文化所固有的,如添仓节、太阳日、颁金节()等。添仓节在每年的农历正月二十,这一天东北满族人讲究煮黏高粱米饭,放在仓库,用秫秸棍编织一只小马插在饭盆上,意思是马往家驮粮食,丰衣足食。第一天,再添新饭,连着添三回。也有的人家用高粱秸做两把锄头插在饭上。这一习俗至今仍在东北农村保留着。太阳日为农历二月初一,这天是太阳,满族人会用面粉做糕点,上面放煡用粘米面掐成的花小鸡,寓意金鸡报晓,迎日出。颁金节是满族的诞生之日,在每年的农历十月十三。清太宗皇太极于1635年的这一天发布谕旨,正式定族名为“满洲”。除了满族固有节日外,受汉族习俗影响,满族人也过春节、上元节、端午节等。 满族的宗教信仰比较多元化。起初,满族及其前身民族基本上以萨满教为主。清朝入关、接触中原文化之后,除了保留了一些萨满教习俗之外,满族人受中原民间信仰影响最大。佛教和天主教也各有一定影响。当代满族以无宗教人士为主。 满族的萨满教历史由来已久,对满族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清兵入关之后,尽管满族民众普遍接受了中原民间信仰,但仍保留许多萨满教遗俗。主要体现在灵魂信仰、叫魂、追魂、图腾崇拜、梦魇信仰、善人神化等方面。由于清朝统治者视宗教为一种笼络其他势力的手段,故并未给萨满教这个本民族的宗教施以特惠。除了清代宫廷内的坤宁宫祭祀和宫内堂子祭祀之外,北京没有萨满祭祀之所。因此东北一直流传着萨满和藏密喇嘛斗法,以及皇帝帮助喇嘛迫害萨满的民间传说,这些都是萨满教徒对本族的皇帝怀有不满情绪的体现。 因为女真人在金朝时期就开始受渤海、高丽、辽朝和宋朝影响,已有佛教流传,所以满族对佛教并不陌生。清朝皇帝素来有“佛爷”之尊号,西藏亦视其为文殊菩萨化身。努尔哈赤、皇太极均与藏传佛教之格鲁派有频繁接触。其后的皇帝都有较高的佛法造诣,尤其是顺、康、雍、-{干}-四帝,顺治曾拜玉林通琇为上师,命宦官吴良辅代替自己出家,雍正更是苦读《金刚经》,精研禅宗,法号圆明居士,还著有《拣魔辨异录》。然而,藏传佛教主要是清朝上层笼络蒙藏贵族的一种手段,与普通满族民众的信仰关系并不大,满族一般民众的信仰,与汉族混合汉传佛教的中原民间信仰,可说是相差无几,往往焚香礼拜释迦如来、药师如来、阿弥陀佛、白衣观音、地藏菩萨等。 清兵入关之后,普通满族民众受中原汉族的民间信仰影响是最大的。满族所祭之神明,除在家祭祖之外,已同汉族基本一致,尤以关帝崇拜为重。满族及其先世对关羽的崇拜由来已久,元朝时期即已盛行。至万历年间,早已成为一种信仰。相传清太祖努尔哈赤尚未起兵之时,曾于明朝边疆处获伏魔大帝关圣帝君神像。清朝时期,满族视关帝为“护国神”,言必尊称“关老爷”(),不敢称其名讳,尊崇无以复加。连关帝身旁的关平、周仓二位将军,也尊称老爷,礼敬有加。至于三清、玉皇、王母、三官、岳帝、北帝、吕祖、天后等各种道教神祇,满人亦多为崇信。满族也有财神崇拜,但所拜之财神不止一位。有红袍纱帽着明代装束的,有翎顶袍褂着清代装束的,还有一种财神则类似于狐仙。满族还供奉灶神,灶神旁边通常还有其夫人“灶王奶奶”。传说灶王爷在每年腊月二十三晚上会上天庭,向玉皇大帝报告他所在人家这一年来的状况,主要是投诉其罪过,以供报应。所以清代满族人家还会在这一天烧香以及供上关东糖,称为送灶王,嘱咐灶神“好事多说,不好事少说”。此外,满族还信奉长白山神、兔儿爷、茅姑姑等汉族神明和一些其他蒙、藏民族神明的习俗。 受罗马教廷在华耶稣会传教士的影响,满族在历史上也曾有过一定规模的天主教徒。早在1650年左右,就有旗人官兵成为天主教徒的记载,康熙帝舅父佟国纲、佟国维,及其族人佟国器等均信奉天主教,传教活动以及人数在康雍干时代达到顶峰。简仪亲王德沛是其中较为知名的例子。他受洗成为天主教徒,教名“约瑟”,他的福晋也一同受洗,教名“玛利亚”。同一时期还有多罗贝勒苏努诸子乌尔陈、苏尔金、库尔陈、书尔陈等八人为虔诚的天主教徒。其中第十子书尔陈,教名“保禄”,尤为虔诚。他曾跟随大将军允禵远征西藏,立有战功。皈依天主教后,书尔陈表示从此“只和耶稣的敌人作战”,遂辞官不出。 至清朝中期,朝廷因礼仪之争等原因禁止教士传教,苏努家族等旗人教徒也因此遭到打压,但一直无法彻底禁绝宗室、觉罗、以及普通旗人皈依天主教。例如,苏努曾孙图钦、图敏等至嘉庆十年仍不畏打压,拒绝出教,与旗人教友魁敏、窝什布等一同被发配伊犁。同时期还有旗员佟恒善、佟澜等人抗旨奉教的例子。不过,天主教也因不断被打压而最终未能在满族民众中间取得更多发展。到了民国,满族人因地位一落千丈,京旗满族或出于信仰或希望获得教会救济,一时间很多人加入天主教或其他基督教派。英敛之是近代最为著名的满族天主教徒之一,为天主教辅仁大学的创建者。 满族的文学作品以神话故事为主,主要有《天宫大战》、《女真定水》、《长白仙女》、《尼山萨满传》等。其中影响最大的当属《尼山萨满传》。它讲述了描写尼山萨满帮助意外身亡的员外之子复活的过程,在满族之外的其他通古斯民族,如锡伯、赫哲、鄂温克、鄂伦春诸多民族中均有广泛流传。尼山萨满传有齐齐哈尔本、两种不同的瑷珲本、还有满族人德克登额创作的海参崴本,这四个版本的内容大体一致,以海参崴本流传最广,已译成多国语言出版发行。 清朝时期,八旗文学曾繁盛一时。诗人袁枚感叹“近日满洲风雅,远胜汉人,虽司军旅,无不能诗。”因此诞生了许多汉语言文学著作。以纳兰性德的词集《饮水词》、顾太清的诗集《天游阁集》、铁保所编纂的八旗诗集《熙朝雅颂集》和文康的小说《儿女英雄传》为典型代表。 满族与曲艺颇有不解之缘,尤其清代八旗子弟特别钟情于此,当今曲艺界名角也不乏满族人的身影。就传统而言,满族普遍酷爱的曲艺有京剧、子弟书、八角鼓和相声。其中八角鼓和子弟书是满族的本民族曲艺,而京剧和相声在其发展过程中与满族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八角鼓是满族本民族的原创曲艺,据说本是乾隆年间征金川凯旋途中军营自娱自乐的一种演艺形式。鼓身源自八旗军鼓,八角形状,以木为框,单面蒙蟒皮,周围嵌响铃,下端还有丝制的穗子,有黄、白、红、蓝四色,象征八旗的四种颜色。演奏时用手指打击鼓面发声,同时摇晃鼓身或用手指搓鼓面发出铃声。八角鼓一般由三人出演,一位负责击鼓弹弦子,一位丑角负责逗哏,还有一位主唱的演者。有单演和全堂八角鼓等形式,在清代广受八旗子弟的喜爱。民国以后,八角鼓逐渐势微,但由它所衍生的单弦和相声等曲艺仍然广受大众喜爱。单弦是八角鼓三人出演模式的变种,有自弹自唱和唱者加伴奏两种演艺形式。而相声则是从全堂八角鼓中拆分而成的独立曲种。许多单弦、相声艺人都是八角鼓艺人出身。 八角鼓的主要唱本是子弟书。它源于一种叫做“满洲调”的传统小曲,又经清代八旗子弟再创造发展,故得名“清音子弟书”。虽然子弟书并非汉人的原创艺术,但它融合了不少汉文化的说部题材。内容以《三国演义》、《红楼梦》、《西厢记》、《白蛇传》、《聊斋志异》等名著中的典故为主。此外还有一部分表现八旗子弟生活的作品,以笔名“鹤侣”的宗室奕庚为代表,他所创作的《老侍卫叹》、《少侍卫叹》和《女侍卫叹》为这类题材的典范。子弟书节目内容丰富,唱词多七字一句,唱腔有东城调、西城调(又称东调、西调)之分,与大鼓互相影响,但韵律始终独具一格。 京剧,被视作中国的国粹。它融合了徽剧等其他传统曲种的特点,在清代逐渐形成一种独立的曲艺形式。当时,上至皇帝、下至普通旗人普遍对听京戏情有独钟。前期主要广泛流行于宫廷,根据不同场合有不同的戏目,如“月令承应”、“法宫雅奏”、“九九大庆”、“劝善金科”、“升平宝筏”、“顶峙春秋”、“忠义璇图”等。自嘉道年间起,京旗民间票房逐渐兴起。著名的票房有“风流自赏票房”、“翠峰庵赏心乐事票房”、“悦性怡怀票房”、“公悦自赏票房”、“游目聘怀票房”、“霓裳雅韵票房”等。票友基本为宗室、京旗子弟,其中不乏日后民国时期的名角。 然而,为了防止八旗子弟沉湎于戏曲,朝廷禁止在内城开设戏园,更不许旗人登台演唱、“与优伶为伍”。但这仍然无法阻拦八旗子弟对戏曲的热爱。嘉庆十一年(1806年),满洲御史和顺查奏说,京旗子弟中有人登台演戏。结果事后再次追查时,却发现和顺本人也常去违例听戏。不得已,和顺杜撰了一个“密为访查”的理由,结果被嘉庆帝识破,革职议处。至道光年间,违例听戏、登台演戏之事更多,且爵职越来越高,贝勒奕绮、盛京将军奕颢、惇亲王绵恺、镇国公绵顺、乍浦副都统觉罗善英、副都统常明、松杰、理藩院郎中保举、副将达崇阿等接连因私匿优伶、游庙听曲、于府中演戏而获罪受罚,贝勒奕绮甚至因此被革去爵位。后来,旗人索性自发组织“票房”,与其他旗人票友搭伴演唱以过戏瘾。由于票房不是正式演戏,故不在禁令之列。民国之后,由于不再有法令束缚满族登台演戏,于是梨园产生了很多满族名角。 京剧中有“旗装戏”(又名满装戏),戏中演员身着满族服饰来饰演辽、金等番邦人物。《四郎探母》、《雁门关》、《赶三关》、《银空山》中的萧太后、铁镜公主、代战公主均身着满族女子服饰。旗装京戏中的还使用个别满语台词如“巴图鲁”、“额娘”等也是用来诠释该角色的番邦人物身份。另外,清代满族,尤其是营房满族对岳飞十分推崇,呼之为“岳老爷”。他们和汉人一样,听宋金交战的戏,习惯以宋为正面,金为反面。 相声自全堂八角鼓中拆分而出,主要讲究“说、学、逗、唱”四门功课,有单口、对口、群口相声等表演形式。由于相声融合了八角鼓、子弟书等满族曲艺,故尤其在满族群体中广受喜爱。相声界满族名人辈出,有阿彦涛、恩绪、裕二福、裕德隆、郭启儒、常宝堃、赵佩茹、侯宝林、王凤山等名家。 除了八角鼓和子弟书之外,满族还有本民族语言的说部艺术“乌勒本”()流行于东北地区。它的体裁主要有两大种类,一是广藏于满族民众中之口碑民间文学传说故事,如《尼山萨满传》;二是谣谚以及具有独立情节、自成完整结构体系、内容浑宏的长篇说部艺术。舞蹈方面则有满族秧歌,至今仍为东北地区各民族人士所喜爱。 满族素善骑射()。皇太极曾说过,“我国武功,首重骑射。”入关之前,连十余岁的儿童都能“佩弓箭驰逐”。 在皇太极统治时期,骑射被提升至国策家法的重要地位,它与满语被一同列为“满洲根本”,被历代皇帝所首重。即便清朝入关之后,依然毫无懈怠。每年春秋,八旗兵丁均照例举行校射。不仅普通子弟,八旗官员也在自宅设有靶场进行练习;王公贵胄的要求更为严格,他们自幼就需要练习骑射,水平低劣者甚至影响爵位的承袭。清初旗人的马步射水平很高。弓用八力,箭长三尺,镞长五寸,名“透甲锥”,所中必穿透,连贯两人尚有余力。 自清中期,射箭由武功逐渐娱乐化,蜕变为多种玩法的游戏,有射鹄子、射布靶、射绸。最难的一种是暮夜中悬香火,对空发矢,全凭技艺。大清律例禁止赌博,但对旗人射箭下赌没有限制,有的旗人于家门口书写“步把候教”四字,就是在摆场子赌箭。乾隆朝以后,八旗子弟的骑射水平渐至废弛,但统治者依然身体力行加以提倡。清朝皇帝直至咸丰帝均娴熟于马术,即便是同治帝也曾猎于南苑。围猎是清朝皇帝试图维持骑射旧俗的一种手段,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木兰秋狝”,它不仅是清朝皇帝会盟于蒙古诸部的一个活动,也是对八旗兵将骑射水平的一次考验和历练。直至今日,射箭作为一个传统仍在满族人中间具有一定的人气,也不乏来自其他国家的满洲传统射箭爱好者。 布库()即满族摔跤,是满族最重视的一门格斗技。清朝时期,宫廷曾设立“善扑营”选拔优秀力士二百名,按等级分为头等、二等、三等。历史上也一直有康熙帝用布库兵擒鳌拜的说法。布库的满语本意是“摔跤手”或“大力士”,该词源自蒙古语“搏克”()。据清代文献记载还有“布库之戏”、“布库戏”、“演布库”、“撩脚”、“角抵”、“相扑”、“相搏”等别称。布库虽为徒手相搏,但技法的关键在于脚力,因此脚力的大小对于比赛的胜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满族摔跤史可追溯至女真人的“拔里速戏”,而拔里速戏则由契丹文化中沿袭而来,此项运动本与蒙古式角力——搏克无太大差别。元明时期,居住于东北地区的女真人广受蒙古文化影响,搏克(布库)也是其中之一。后金时期,统治者以军事训练为目的,大力提倡演布库。清朝皇帝每年于承德避暑山庄或北京圆明园高山水长楼前与蒙古各部进行比赛。民国之后,布库的招数融入中国式摔跤之中,成为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北京流派”完全沿袭了清代善扑营的布库技法。 渔猎民族出身的满族素好鹰戏。其中所使用鹰种以海东青为贵。海东青猎捕能力很强,非一般鹰鹞可比。在清代,献给宫廷一只海东青可立折现银30两,外加赏银10两,毛青布20匹。当时宁古塔地区以盛产猎鹰而闻名,当地有专门以捕鹰训鹰为业的鹰户,成为清代向朝廷贡献鹰、鹞的基地之一。北京内务府也设置养鹰鹞处,专门负责收缴及训练。每年秋季,皇帝与众王公大臣于南苑、北苑或西苑行围,养鹰鹞处的统领带着鹰手架鹰出行。京旗满族也好以鹰为戏,他们通常有“较猎”和“比赛”等玩法,相较东北满族训鹰捕猎而言娱乐性质更浓。而贵胄子弟更是讲究,非佳种不玩,也不愿从鸟市买成年好鹰。他们通常都是自己在郊区捕捉雏鹰,从头驯养,才觉有趣。直至今日,满族的训鹰传统仍在一些地区完好地保留下来。 冰嬉是满族传统的体育及娱乐活动之一,在关外时期就已非常流行,故乾隆帝称其为“国俗”。每年冬天,冰嬉都是皇家的重要活动之一。清廷特别在键锐营中设置“八旗冰鞋营”,进行冰上表演。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后金时期,起初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一直善于在冰上作战的“特种部队”。其编制有1600人,至嘉庆年间,这支部队改隶精捷营,编制也缩减为500人。民国时期,有一位名叫吴桐轩的老人是当时北京一名具有一定名气的滑冰好手。他出身满洲吴雅氏,曾经是慈禧太后御用的“冰鞋处”成员之一。至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后期,年逾古稀的吴桐轩仍然时常出现在北京各处的冰场上。当代体育界中的优秀滑冰运动员也不乏满族人的身影,如花样滑冰世界冠军赵宏博、佟健等。 除了猎鹰之外,满族人还以饲养其他鸟类为乐趣,尤以京旗满族为典型。清代京旗满族养鸟颇为讲究,若看文采,就饲养红绿鹦鹉、虎皮鹦哥、芙蓉、倒挂、碧玉、珍珠等;若听叫声,则选择画眉、百灵、字字红、字字黑、小黄鸟等;还有一些专供于欣赏各种技艺的,如梧桐、交嘴等;此外还有饲养鸽子者等。斗蛐蛐也是一种广受京旗满族喜爱的娱乐活动之一。清朝时期,每至夏秋,从王公贵胄到普通子弟均以此为乐。还有一种打拐游戏,满语称作“噶什哈”,东北满族习惯称之为“噶拉哈”,满语意为“髌骨”。京旗满族玩的噶什哈以马骨为主,而东北则以猪骨为主。清入关之前,曾有人用之赌博,故又被称为“博戏”。清太宗曾谕令八旗子弟,壮者以角弓羽箭习射,年幼者以木弓柳箭习射,对于“好为博戏,闲游市肆者”,要捉拿治罪。在此之后,噶什哈逐渐发展为妇女儿童间的游戏。直至今日,在东北的一些地区,仍然受到当地各民族人士的喜爱。满族还有一些传统的球类运动,如京郊营房的满族有以踢石球为游戏者,东北满族则踢一种以熊皮或猪皮缝制,内填充软物而成的皮球,称作“踢行头”,这种运动通常在陆上进行比赛,也有于冰上竞技者,称作“冰上蹴鞠”。此外,满族还有一些儿童闯关的娱乐游戏,如跑马城等。
wiki_zh\AA\wiki_08
巴洛克时期歌剧 巴洛克时期是歌剧艺术发展的重要阶段,虽然在此之前已有歌剧出现,但至此有较大的发展,成为后来古典时期歌剧的基础,17世纪义大利作曲家克劳迪奥·蒙特威尔地被称作「歌剧改革之父」,尤其对该时期的歌剧发展影响很大。 该时期的歌剧作曲家主要有: 意大利: 德国: 法国: 英国:
wiki_zh\AA\wiki_08
古典主义时期歌剧 自1600年第一部有完整记录的歌剧问世,歌剧在古典时期开始已有一百五十余年的历史,当中亦已经历了不少变革。而在古典时期,歌剧亦在数位音乐大师例如格鲁克,莫扎特等的推动下,得以继续发展。其中,格鲁克是不可不提的人物。 格鲁克的歌剧发表于1741至1779年间。在此期间,格鲁克为歌剧带来了不少变革。格鲁克认为以往的歌剧过于矫揉造作,歌手的角色比剧情重要。音乐并不是为剧情故事而写,而是为配合演员歌手而写。甚至会出现演员歌手为了炫耀自己的技巧,而使其他演员的动作、情节发展需要暂停的情况。他认为歌剧是时候作出改革。 1762年,格鲁克将这些概念搬进他最著名的歌剧,《奥菲欧与优丽狄茜》Orfeo ed Euridice中。五年后,即1767年,他在他的另一部歌剧《阿尔切斯特》Alcesta的序言中写下了自己的主张: 格鲁克身处的年代并不接受他的改革,他创作了三部「改革」歌剧后便走回原来的道路上(该三部歌剧除包括上述两部外,还有于1770年发表的《帕里德与艾莱娜》Paride ed Elena。)虽然如此,他的歌剧仍对后世同类乐种发展有深远影响,奠基了现代歌剧的基础。 贝多芬一生只写有一部歌剧:《费黛里奥》Fidelio。这部歌剧最初发表于1805年,后来分别在1806年及1814年作出修订。
wiki_zh\AA\wiki_08
克里斯托夫·维利巴尔德·格鲁克 克里斯托夫·维利巴尔德·里特·冯·格鲁克(,),德国作曲家。 在布拉格学习音乐,后去意大利学习歌剧创作,毕业后去英国旅行。1750年结婚后定居维也纳,四年后任宫廷歌剧院的乐队指挥,并创作了大量的意大利田园剧和法国喜歌剧,1762年,他在《奥菲欧与尤丽狄茜》中尝试改革,创立了一种新的意大利歌剧风格。其一生创作了一百余部歌剧,但当中很多已经遗失。作曲家在巴黎写的最后一部法语歌剧首演失败后回到维也纳,在那里逝世。 格鲁克在融合了抒情悲剧因素的《奥菲欧与优丽狄茜》中对歌剧进行了改革,他针对当时所流行的正歌剧形式中的弊端提出了改革的要求。他主张音乐应该克尽其以表情服务诗歌之职,也就是音乐为戏剧服务,简化音乐及情节,摒弃传统的炫技要求,提倡自然纯朴的表现。他强调歌剧要有深刻的内容,追求戏剧的真实性,并把原由古钢琴伴奏的宣叙调改为用管弦乐伴奏,以此缩短了宣叙调与咏叹调之间的差距。 可是他的这些改革并没有被人们所认可,歌剧上演后,人们较多关注的却是脚本作家Calzabigi,人们拿他和古希腊悲剧家索福克勒斯和英国人莎士比亚比较。但无庸置疑的是,正是格鲁克的改革奠基了现代歌剧的基础。他的这种风格并没有直接被后来的作曲家沿用,但影响了无数人,伯辽兹曾写文章论述他的“改革”歌剧,瓦格纳则上演过他的《伊菲姬尼在奥里德》的修订本。由于不被接受,所以格鲁克创作了三部“改革”歌剧后又回到了传统的老路上。三部中的另外两部是:
wiki_zh\AA\wiki_08
亚伯拉罕诸教 亚伯拉罕诸教,又称亚伯拉罕宗教、亚伯拉罕一神诸教、天启宗教、天启诸教、沙漠一神诸教、闪族一神诸教、闪米特一神诸教、闪米特诸教等,指世界主要的三个有共同源头的一神教──基督宗教(包括天主教、基督新教与东正教)、伊斯兰教与犹太教。如此所称,皆因这三个宗教均给予圣经旧约中的亚伯拉罕(阿拉伯语译作易卜拉欣)崇高的地位,且均发源于西亚沙漠地区,来源于闪米特人的原始宗教。广义的沙漠宗教或闪米特宗教还包括当地或其族群中曾经存在的其他多神宗教,尽管现在通常直接用来指这三种一神教。 三个闪米特一神教均有信奉唯一真神的教义,也都将亚伯拉罕视为信仰上的始祖。 三大宗教的教义整理、解说与推广工作,都是根据神所派遣的大量使者与跟随者(即经文中所说先知、使徒等)所带来与整理的信息来建立,他们也进而推广传述其正统一神信仰的理念。可以说,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均源自同古老的一神教——崇拜宇宙唯一的造物主,信奉者对衪有多个尊名,基督宗教与犹太教在中文名曰上帝、耶和华或雅威,伊斯兰教徒在中文则名曰真主、安拉。 根据闪米特诸教经书《圣经》与《古兰经》,亚伯拉罕(阿拉伯语音译易卜拉欣)有两个儿子: 犹太人与阿拉伯人都认为亚伯拉罕(易卜拉欣)是他们的祖先。他本人在基督徒、穆斯林中亦有很高地位。在基督教信仰中,亚伯拉罕是信心之父,《古兰经》中则称易卜拉辛为“众人的师表”(2:124)。 尽管阿拉伯人也是闪米特人中的一支,然而,闪米特人的范围很大,一般意义的阿拉伯民族真正形成的时间是在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建立阿拉伯帝国前后。政治上,游牧民族的形成与兴起往往依靠君主、帝国的兴起,如成吉思汗之于蒙古族。阿拉伯民族也是如此,阿拉伯人的帝国并没有保留至今,但有其信仰——伊斯兰教历久不衰。犹太教、基督教认为穆罕默德建立(穆斯林认为是复兴)的伊斯兰教吸收了(穆斯林认为是更正)他们的部分神学内容。仅犹太教圣经记载犹太民族祖先的故事、历史居多,而非普世神学,有别于基督教、伊斯兰教。 耶路撒冷(穆斯林称为古都斯)是三大闪米特一神教的共同圣地。 历史上于两河流域一带人们从事游牧生活,有部分人四处宣传教义,并主要以口头传颂其所见所闻留世。但后期人类发展出了城市文明后,这些共同累积的传记、神谕等陆续被相关学者以文字记录,汇编整合为经文一体,即圣经中的旧约部分。各大教会并开始吸收各部族信徒、与其他含多神教等争夺谁最正确无矛盾。其中以犹太教派发展最为成功,在巴勒斯坦地区中为最早称王。这些以色列人所创立的犹太教依靠民族信仰优势,势力逐渐增大而陷入腐败,直到经过多年后出现耶稣。他将犹太教视为阶段性、任务已结束的封闭宗教,传递新约。基督教成为古犹太教的新兴教派,编辑而成新约圣经补充了神所教导耶稣的最新教义,并将一神信仰推广至外族人,在罗马帝国的帮助下欧洲成为了基督教世界。不过也因为基督教的修正倾向,继续分裂成多个宗教教派至今。而传统上犹太教认为基督教改变了神的意思,另外伊斯兰教与基督教一样,伊斯兰教被认为是在吸收了犹太教之后,又与基督教的经典与教义思想的基础上创立。伊斯兰教经典古兰经不被前两者承认,但伊斯兰教徒即穆斯林也认为前二者误会或更改了古老的一神教内容,前两者传递神谕的任务失败了。这些变化也造成了宗教战争等冲突。 犹太教认为亚伯拉罕与摩西是先知,直接受命于唯一真神(名曰雅威)。耶和华通过摩西,与以色列人订立约定《十诫》,仅要以色列人遵守约定,仅崇拜唯一真神耶和华,耶和华将保佑以色列人。信仰上,犹太教仅承认《塔纳赫》,即希伯来圣经或称希伯来手稿。 犹太教不接受圣子论,他们并不认为耶稣及穆罕默德是他们的弥赛亚(救世主),并继续等待弥赛亚的来临。 基督教脱胎于公元以一世纪前后新兴犹太教派。该教派认为犹太人违背了耶和华与以色列人定的约(即旧约),所以耶和华派祂的儿子耶稣作为弥赛亚(救世主)以自己的生命为人类赎罪,不仅与以色列人而与全体人类订立“新约”。 伊斯兰教(在中国早期又称回教)不接受圣子论,穆斯林理解的三位一体不同于基督教的三位一体。按照穆罕默德理解的三位一体(圣母代替圣灵)认为基督宗教内的三位一体(圣父、圣子、圣灵)是错误的,他们仅承认独一真主(名曰安拉)。他们认为安拉每隔一段时间选出一位先知,但仅有使者才被赐予一部经卷,亚丹(阿当)、易卜拉欣(亚伯拉罕)等仅是先知,而穆萨(摩西)、尔萨(耶稣)既是先知又是使者,穆罕默德是安拉选出的最后一位先知,所谓「封印先知」。 信仰上,穆斯林相信安拉给人类的启示,现在已经大部分失传,较广为人知的有四部:第一部叫做《讨拉特》,有指是旧约中的律法书;第二部叫做《宰蒲尔》,即旧约中的诗篇;第三部叫做《引支勒》,即新约中的福音;第四部叫做《古兰经》。伊斯兰教认为“旧约”与“新约”《圣经》都是安拉赐予的经卷,后赐的经卷对以前的经卷基本是同一核心内容,就是叫人信仰独一真主,如要说是进行修正与补充,那是因为前面的经卷已被更改,伊斯兰教认为《古兰经》是安拉发出的最后一部最完善的经卷,是众经中最受保护的。 大体来说,后者承认前者,但前者不承认后者。如基督宗教承认摩西、不承认穆罕默德;伊斯兰教承认摩西及耶稣(虽然对耶稣的看法与基督宗教有异);犹太教不承认耶稣及穆罕默德。此外,基督宗教内(特别是新教)也因有不同教派,而对以下每一观点也有不同观点。 与其他宗教相比,亚伯拉罕诸教具有较强的传播性,特别是基督宗教与伊斯兰教把传教作为一种使命、大使命,因而不少地区的原有宗教因此消失,并且在其传播过程中不乏暴力与歧视性政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很多亚伯拉罕诸教之间以及与非亚伯拉罕诸教信仰者的冲突。
wiki_zh\AA\wiki_08
一神论 一神论或一神教(翻译自;),意指认为只存在一个「囊括一切的神」的宗教和思想,《大英百科全书》的定义为「相信一位神的存在,或是相信神的唯一性」。但并不否认唯一真神之下,有其他的天使、精灵(伊斯兰教)等灵体之存在,仅承认唯一灵体的纯粹一神教是不存在的。从宗教源流和的「创造论」基本教义观之,埃及法老王阿肯那顿所创宗教可能是最早的一神论。 目前存在的一神教主要是亚伯拉罕诸教,又称闪米特诸教,主要的包括犹太教、伊斯兰教,此外印度的锡克教也是一神教,而基督宗教主要是三一神论,虽然早期有许多人信奉的是分一位神论,三一神论与一位神论不相同地方为称神是「三位一体」的神,如基督宗教中创造天地的圣父上帝、圣子耶稣、圣灵,三者是同一位,只是有三种位格,但如何「三位一体」,无法解释,就被称为「神的奥秘」),而近期较多神学家开始解说《圣经》中的神应该是独一的,所以一位神论比较接近原始的一神论。与一神教相对的是多神教与泛神教,其特点可以分别概括为“相信世界上有不只一个的神”、或“世界上一切皆是神”。 婆罗门教认为创造神「婆罗门神」(又称梵天)已完成祂的创造任务,印度境内只有一座梵天庙宇,反而保护神毘湿奴、破坏神湿婆有许多庙宇与信士。婆罗门教发展出印度教后,泛神论成为主流倾向。 华夏在战国前,曾经笃信天、上帝或昊天上帝是创造一切,掌控一切的至高无上的神。「帝」、「公」或「天」在上古时期,都是对神的专有简称。在一些古籍,包括《周易》,《诗经》中,都有对这一信仰的纪录。 可以说,中华文化的整体脉络就是发端于这一信仰。 犹太教崇拜唯一真神(一神信仰,希伯来语:“יהוה”),是希伯来人内部的民族宗教。犹太教认为《塔木德》是仅次于《圣经》的经籍,传统观点认为,从犹太教中派生出了两个世界最大的宗教——基督宗教和伊斯兰教,但伊斯兰教则不承认该说法,穆斯林相信伊斯兰教的一神信仰内容才是最纯正的,而不是继承或抄袭犹太教和基督教。当亚历山大大帝征服希伯来人的犹太原居地后,希伯来人也易名为犹太人并散落到希腊帝国各处,公元前3世纪,希腊化的埃及托勒密王朝君主托勒密二世,召集70多位懂希腊语的犹太人,集中整理犹太教文献并译成希腊语,即目前基督教使用的希腊语圣经中的旧约全书部份,所谓七十士译本。再后来犹太地区被罗马帝国彻底摧毁,位于耶路撒冷的圣殿被拆毁,只留下一段残破的西墙(俗称哭墙),犹太人散落到欧亚各地。 历史上,犹太人曾面对多次毁灭性的灾难和逼害。犹太人由于两千多年一直分散在世界各地,语言、文字已经分化,只是靠着统一的宗教维系其单一的民族性。由于犹太教徒认为救世主尚未来临,不承认耶稣基督是救世主,这是一直受到基督教世界歧视和迫害的一个原因。但天主教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在近年,已承认曾对抗犹太教徒,造成了他们承受苦难的历史。 他们向往自己民族的辉煌历史。19世纪,犹太复国主义(锡安主义)思潮兴起,各地犹太人以买地等手段陆续回到巴勒斯坦,建立以色列国家。由于在遵守方式和程度的差异。 一些宗教学者将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通称为亚伯拉罕诸教,因为三者均奉旧约中的亚伯拉罕为他们的先知。 基督教是一种信仰神和天国的一神论宗教,发源于中东地区。在人类发展史中,基督教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中世纪到文艺复兴尤甚)世界各地遍布为数众多的教堂。基督徒相信耶稣为神(天主或称上帝)的圣子、人类的救主(弥赛亚,即基督)的一神论宗教。基督教与伊斯兰教、佛教并列为当今三大世界性宗教。主要有天主教(又称公教会)、希腊正教(又称正教会)、基督新教(华人俗称基督教)三大派别,以及其他许多规模较小的派别。基督教虽然产生于中东地区,但后来由于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兴起、扩张和持续打压,基督教的传播中心逐渐转移至欧洲并在欧洲发扬光大,并由此传播至远东、美洲、非洲、大洋洲等地。即便如此,目前在基督教的发源地中东地区仍存留着一些具有一定规模的古老的东方礼教派,信仰者有阿拉伯人、科普特人、亚述人、亚美尼亚人和希腊人等。中文语汇的「基督教」一词时常是专指基督新教,这是中文目前的特有现象。《一本读懂世界三大宗教》指出,基督教的信徒占2008年世界人口32.9%,即约20亿7千万人。天主教徒占其中52.89%(约11亿人),基督新教占其中17.63%(约3亿6千万人),而东正教则占其中10.64%(约2亿2千万)人口。 在基督教中,神的定义其中之一是:“创造并维持宇宙的永恒存在”。基督教圣经从来没有论及神是客观非人性化的,相反,他是人性化的——可被称为“他是”、“他说”、“他看见”、“他听见”、“他行动”与“他爱”的一位神。神被理解为是有意识与人性的,并且是无所不能者、神与乐善好施的存在。在经典中,他被表示为与人们同在并且是他们救赎之根本。 有些基督徒相信神是“无所不在的”——意味着他是与万物同在并在其中,然而其他基督徒相信圣经中描写的神的救赎计划表现出他会在以后才进入万物之中,其经文依据是:哥林多前书15:28、歌罗西书1:19-20以及以弗所书1:10。多数人亦相信他是个超然存在(表示他超脱于空间于时间之外,因而是永恒的,而且不会被与宇宙间的力量影响)虽然天主教、东正教以及各种新教教派相信他们信仰同一个神,但有些人对于这个神的性格有不同的想法。 上帝通常被认为是神圣(没有原罪也不腐化)、正义(祂的所有判决都将是公平、正确并且名副其实的)、全能、全知、全善、无所不在而且不死(永恒而且永存)的。但其他由字面上的意思看圣经的人则把上帝看作被祂自己的话和自然限制住的,因而并非全能,因为祂不能作恶,亦非无所不在,因为救赎尚未来到。 基督教上帝在三位一体中被理解为圣父、圣子和圣灵;一个同时存在于又超越过自然的单一无限存在。他被所有基督教派系描绘成内在(他和我们的个人关系)和超然存在(他对自己的个人关系)都有人性。 反对三位一体论者则称圣父上帝才是至高无上的;耶稣虽然仍是救世主;而圣灵是一个类似于上帝在地上的意志和能力的彰显。三位是分开的,但圣子和圣灵仍被视为由唯一、真实并永恒的上帝而来的。 伊斯兰教或回教,旧称清真教、天方教、大食法、大食教度、回教,是以古兰经和圣训为教导的一神论宗教;古兰经被伊斯兰教信徒视为创造主安拉命天使给其使者逐字逐句的启示,而圣训为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言行录(由同伴们转述收集)。伊斯兰这一名称来自闪语字根S-L-M,意为「顺从(真主)」;实际上穆斯林(伊斯兰教徒)的名字也来自这个字根,意为「顺从者」。穆斯林信仰独一且无与伦比的真主,名曰安拉;人生的唯一目的是崇拜真主;真主派遣了多位先知给人类,包括易卜拉欣(亚伯拉罕)、穆萨(摩西)、尔撒(耶稣)等,但时代久远导致先知们所传递的神谕被混入谣言与传奇,最终且真实的天启是传达给最后的先知穆罕默德,并载于古兰经。 伊斯兰教的宗教习俗包括五功,是为「念、礼、斋、课、朝」,五功是穆斯林需要奉行的五个义务。伊斯兰教还拥有自己的一套伊斯兰法律,该法律实际触及生活及社会的每一个层面,由饮食、金融到战事以及福利等各方面。绝大多数的穆斯林属于逊尼派(粗略占穆斯林的85%)或什叶派(粗略占穆斯林的15%)两大派别,另外两派中均有人同时信仰伊斯兰神秘主义。伊斯兰教是中东、非洲的大部分及亚洲主要部分的主流宗教。在中国、俄罗斯及加勒比地区都可找到庞大的穆斯林族群。最多穆斯林的国家是印度尼西亚,占全球穆斯林总数的15%。30%的穆斯林都位于南亚,20%的穆斯林在阿拉伯国家从基督宗教或印度教等改宗伊斯兰教的人及穆斯林移民几乎可在世界的每个角落都可找到。至2011年为止,全球约有15亿9300万穆斯林,人数上伊斯兰教是世界第二大宗教,被认为是世上增长得最快的宗教。 在巴哈伊信仰中,上帝伟大到人类无法完全理解,人类对神的理解是透过神的启示,借由上帝的显示者达到。 锡克教是15世纪在印度教巴克提派的虔信运动(梵天信仰)和伊斯兰教苏菲派的共同基础上产生。1469年由第一代祖师拿那克(Nanak)创始。圣地在旁遮普邦阿姆利则市,此地有锡克教最大寺庙——大金庙。“锡克”在梵文的原意是“门徒”,因该教教徒自称祖师的门徒。 在莫卧儿帝国统治时期,教徒多次掀起发对专制主和莫卧儿国家的斗争。在英国统治时期,曾多次展开反英斗争。 1947年印巴分治后,印度信仰该教的锡克人掀起了卡利斯坦运动(Khalistan)。早期实行祖师制,在第十代祖师后被废除。十八世纪初分成易行派和狮子派。锡克教强调人人平等,男人之间互为兄弟,女人之间互为姐妹。他们奉行严格的一神论,及礼拜几代祖师。 1980年代锡克教民兵拒绝解除武装,逐渐发展成为地方军阀,成为国中之国,遂渐渐不容于印度政府,随后政府发动了蓝星行动,解除锡克武装民兵。 腾格里是古代阿尔泰语系一些游牧民族对于天的称呼,是萨满教腾格里信仰的中心神灵。在中国古代典籍中,“腾格里”一词最早出于匈奴,写作“撑犁”。其后,鲜卑、柔然、突厥以至蒙古等草原民族均继承了腾格里信仰。与突厥同族的敕勒发展出了“苍天”(Koke Tengri)的概念,而蒙古人将腾格里称为“Mongke Tengri”,汉语译作长生天,作为最高信仰。在之后,由于受到佛教、印度教等多神教影响,腾格里被加上了各种称呼,分裂成为众多神灵,17世纪后甚至出现了“九十九腾格里”的说法。但在深受其他一神论影响的今日土耳其语中,“神”一词为自腾格里转化而来的“Tanrı”,其穆斯林信众不但以此词称呼基督教的上帝,甚至还在非正式的场合代替来自阿拉伯语的安拉之名。在欧洲可萨人与保加尔人、马扎尔人、阿瓦尔人也曾信仰腾格里。 和萨满教相似地相信巫术或魔法的伏都教,也是相信有一个唯一真神,信徒称祂为大主子,所以有些人认为其只是基督教的一个分支。 何慧
wiki_zh\AA\wiki_08
CDMA2000 CDMA2000是一个3G移动通讯标准,国际电信联盟ITU的IMT-2000标准认可的无线电接口,也是2G cdmaOne标准的延伸,不需要新的频段分配,可以稳定运行在现有PCS频段。根本的信令标准是IS-2000。CDMA2000与另一个3G标准UMTS不兼容。 CDMA2000是美国通讯行业协会(TIA-USA)的注册商标,并不是一个像CDMA一样的通用术语。TIA也注册了他们的2G cdmaOne标准(AKA IS-95)对应CDMA1X。 CDMA2000是TIA标准组织用于指代第三代CDMA的名称。适用于3G CDMA的TIA规范为IS-2000,该技术本身被称为CDMA2000。 由于超行动宽频(UMB)的研发被取消,CDMA2000标准延伸演进的4G标准是LTE。 CDMA2000有多个不同的类型。下面按照复杂度排列: CDMA2000 1x就是众所周知的3G 1X或者1xRTT,它是3G CDMA2000技术的核心。标志1x习惯上指使用一对1.25MHz无线电信道的CDMA2000无线技术。 日本运行商KDDI的CDMA2000 1xEV-DO网络使用商标"CDMA 1X WIN",不过这只是用于市场促销罢了。 CDMA2000 1xRTT(RTT-无线电传输技术)是CDMA2000一个基础层,支持最高153.6kbps数据速率,尽管获得3G技术的官方资格,但是通常被认为是2.5G或者2.75G技术,因为它的速率只是其他3G技术几分之一。另外较之之前的CDMA网络,它拥有双倍的语音容量。 CDMA2000 1xEV(Evolution-发展)是CDMA2000 1x附加了高数据速率(HDR)能力。1xEV一般分成2个阶段: CDMA2000 1xEV为第一阶段,CDMA2000 1xEV-DO(Evolution-Data Only-发展-仅数据)在一个无线信道传送高速数据报文数据的情况下,支持下行(向前链路)数据速率最高3.1Mbps,上行(反向链路)速率最高到1.8 Mbps(A版本,目前速率更快的B版本正在测试中)。 EV-DO是英文Evolution-Data Optimized或者Evolution-Data only的缩写。有时也写做EVDO或者EV。 CDMA2000 1xEV-DO是一种可以满足移动高速数据业务的技术。一条EV-DO通道的频宽为1.25 MHz。实际建网时需要使用两个不同的载波支持语音与数据业务,这虽然降低了频率利用率,不过从频谱效率上看,CDMA2000 1X+CDMA2000 1xEV-DO的传输数据能力已经大大超过UMTS(目前W-CDMA能够实现的R4版本空中接口速率为2.4Mbps/5Mhz,而CDMA2000 1xEV-DO Release 0速率为2.4Mbps,CDMA2000 1xEV-DO Revision A速率为3.1Mbps,CDMA2000 1xEV-DO Revision B速率为9.3Mbps)。而且从技术实现上面来看,语音业务和数据业务分开,既保持了高质量的语音,又获得了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网络规划和优化上CDMA2000 1X和CDMA2000 1xEV-DO也相同,各个主要设备制造商的系统都能支持从CDMA2000 1X向CDMA2000 1xEV-DO的平滑升级,这对于电信运营商在技术和投资方面的选择都很理想,有助于CDMA2000 1xEV-DO的推广。 EV-DO技术的基本思想是把语音业务和数据业务分别放在两个独立的载波上承载。这样极大地简化了系统软件的设计难度,避免了复杂的资源调度算法。 EV-DO虽然使用单独的载波进行数据传输,但是从射频角度来看,IS-95/2000 1X与EV-DO是完全兼容的。这就意味着基站的射频器件是与IS-95/2000 1X系统可以相同,设备制造商可以不改变设备元器件生产和采购方法,运营商可以在现有网络升级时使用现存的IS-95/2000 1X射频部分,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了之前的投资。 EV-DO技术提高了空中接口的传输速率;它采用速率控制而不是功率控制,可以始终使用最大功率发射前向链路信号,提高了可靠性;运用特有的调度算法合理处理小区内多个终端的业务竞争。 CDMA2000 1xEV第二阶段,CDMA2000 1xEV-DV(Evolution-Data and Voice发展-数据和语音),支持下行(向前链路)数据速率最高3.1 Mbps,上行(反相链路)速率最高1.8 Mbps。1xEV-DV还能支持1x语音用户,1xRTT数据用户和高速1xEV-DV数据用户使用同一无线信道并行操作。 1xEV-DO已经开始商业化运营。欧洲市场稍微早于美国市场。2004年夏捷克移动运营商Eurotel开始运营sinceCDMA2000 1xEV-DO网络,他们提供的上行速率大约1Mbps。这项服务每月大约花费30欧元无流量限制。如果使用这项服务,你需要购买一个大约300欧元的Gtran GPC-6420调制解调器。 2004年1月,北美Verizon Wireless宣布计划在全国范围部署1xEV-DO。 尽管有些电信运营商已经完成测试或者有限的试用,但是到2004年7月还没有一个商业化运营的1xEV-DV。美国运营商Sprint PCS已经宣布计划在他们已有的CDMA网络基础上部署1xEV-DV网络。 由于可用的1xEV-DV设备延迟交货和来自美国其他正在部署3G网络的电信运营商的压力,Sprint宣布,2004年6月计划广泛部署1xEV-DO,但是他们的长期1xEV-DV计划好像还不确定(尽管他们当前计划2006年部署EV-DV)。 Qualcomm高通最近由于缺乏运营利润可能已经停止EV-DV的开发,更可能是因为Sprint和Verizon都在使用EV-DO。 原本被称为CDMA2000 1xEV-DO Revision C,后来改称超行动宽频(Ultra Mobile Broadband;UMB)是CDMA2000技术的下一代演进标准,与GSM/GPRS/EDGE/UMTS/HSPA技术的下一代标准长程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及WiMAX都是4G高速行动宽频的重要技术之一。在2008年11月13日,Qualcomm的执行长Paul Jacobs宣布该公司结束发展UMB技术,转而支持3GPP的LTE技术。 UMB承诺在行动通讯环境下可以让下行与上行最高速率各可达到288Mbps及75Mbps;相较于LTE的下行及上行各达100Mbps及50Mbps,以及WiMAX的最高75Mbps,UMB目前暂居上风。 然而,相对应的应用尚未清楚,而且UMB标准可能要到2008年才会完成,商业用途则是要到2009年才有可能。 CDMA开发组织(CDMA Development Group, CDG)表示,UMB在资料传输上比现在任何解决方案都要来得快。譬如说,在版本A中,目前在美国电信商Sprint和Verizon的商业用途中,提供定点传输率1.45-2.8Mbps。 即使是版本B,也要到2008年才会商业化,这项技术预期可以比定点传输高过46.5Mbps。 CDG表示,UMB会使用MIMO和SDMA来提高更大容量和覆盖范围。 CDMA2000 3x利用一对3.75 MHz无线信道(i.e., 3 X 1.25 MHz)来实现高速数据速率。3X版本的CDMA2000有时被叫做多载波(Multi-Carrier或者MC),这一版本还没有部署正处在研究开发阶段。 截止2008年年末,全球已经有102个国家和地区的276家电信运营商部署了CDMA2000网络。
wiki_zh\AA\wiki_08
通用移动通讯系统 通用移动通讯系统(,缩写:UMTS)是当前最广泛采用的一种第三代(3G)移动电话技术。它的无线接口使用W-CDMA技术,由3GPP定型,代表欧洲对ITU IMT-2000关于3G蜂窝无线系统需求的回应。 UMTS有时也叫3GSM,强调结合了3G技术而且是GSM标准的后续标准。UMTS封包交换系统是由GPRS系统所演进而来,故系统的架构颇为相像。 1997年7月,ETSI将UMTS TRA(Terrestrial Radio Access)的备选归纳为:W-CDMA、TDMA/CDMA、OFDMA、ODMA类。1998年1月,ETSI用W-CDMA技术作为UTRA(UMTS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的无线接口技术。UMTS支持1920kbps的传输速率,然而在现实高负载系统中典型的最高速率大约只有384Kbps。即使这样数据传输速率已经高出GSM纠错数据信道14.4kbps或者多个14.4 kbps组成的HSCSD信道,真正能够实现价格可接受的移动WWW访问和MMS。 UMTS实现的前提是现在广泛使用GSM移动电话系统,属于3G技术。还有一个叫做GPRS的从2G演进的途径。(可以看作2.5G)GPRS支持更好的数据速率(理论上最大可以到140.8kbps,实际上能实现接近56Kbps),数据封装好于面向连接。GPRS已经在很多GSM网络部署。 今天的UMTS网络未来可能升级成HSDPA,有时也叫3.5G。 它可以实下行链路大于10Mbps的传输速度。 UMTS在市场运作上强调移动视频电话会议实现的可能性,尽管实际上这项很有潜力的服务还有很多没有经过测试验证。 UMTS其它可能的应用还有音乐下载和视频电话。 "注意:UMTS的许多技术特征是所有W-CDMA变种所共同具有的。以下仅讨论UMTS特有的一些技术特征,它们不适用于FOMA或其他W-CDMA变种。" 简单的说,UMTS结合了W-CDMA的空中接口(移动电话和基站的空中通信协议)、GSM系统的移动应用核心部分(MAP,)(此协议提供从用户或者到用户的呼叫路由功能),以及GSM的语音编码算法例如自适应多速率(AMR)和加强全速率(EFR)(它们定义了将语音数字化、压缩、编码的方法)。换言之,W-CDMA(依照IMT-2000的定义)只是一个空中接口,而UMTS才是一个用于3G全球移动通讯的完整协议栈,可用来代替GSM。然而,实际上也经常将W-CDMA作为所有采用该空中接口的3G标准族的总称,包括UMTS,FOMA和J-Phone。 与其它W-CDMA变种一样,UMTS使用一对5 MHz信道,上行信道在1900 MHz附近,下行信道在2100 MHz附近。相比之下,CDMA2000则可在每个方向上使用一个或多个1.25 MHz信道,因此UMTS常因为它的高带宽需求而受到批评。 UMTS原先规定的频段为上行1885-2025 MHz,下行2110-2200 MHz。目前的频段分配可参见。 对现有的GSM营运商有一个简单但比较昂贵的升级到UMTS的方案:大部分现有的基础设施可以维持原状,但是获得频段授权和在现有基站塔上完成UMTS覆盖的费用可能极其高昂。 UMTS与GSM的一个主要的差别是由无线接口等构成的通用无线接入网(GRAN),它能够联入不同的骨干网络,如英特网、ISDN、GSM或者UMTS网络。GRAN包含OSI模型的低三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 网络层(OSI 3)协议包括RRM协议(RRM),它负责管理移动设备与固定网络之间的承载信道,并完成切换功能。 UMTS-FDD、UTRA-FDD或称宽频码分多址(,常简写为W-CDMA或WCDMA)是一种3G蜂窝网络空中接口,使用的部分协议与2G GSM标准一致。具体一点来说,W-CDMA是一种利用码分多址复用(或者CDMA通用复用技术,不是指CDMA标准)方法的宽带扩频3G移动通信空中接口。 历史上,欧洲电信标准委员会(ETSI)在GSM之后就开始研究其3G标准,其中有几种备选方案是基于直接序列扩频分码多工的,而日本的第三代研究也是使用宽带分码多工技术的,其后以二者为主导进行融合,在3GPP组织中发展成了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UMTS(或称UTRA),并提交给国际电信联盟(ITU)。 国际电信联盟最终接受UMTS作为IMT-2000 3G标准的一部分。 W-CDMA名字跟CDMA很相近,同时W-CDMA跟CDMA关系也很微妙。两者都基于码分多址技术,都使用了美国高通(Qualcomm)的部分专利技术。一般认为W-CDMA的提出是部分厂商为了绕开专利陷阱而开发的,其方案已经尽可能地避开高通专利。 在移动电话领域,术语CDMA指代属于第二代移动电话的几种相关技术,包括码分多址扩频复用技术,以及美国高通(Qualcomm)开发的包括cdmaOne(IS-95)和CDMA2000(IS-2000)的CDMA标准族。 在Qualcomm为IS-95协议使用它之前,CDMA复用技术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然而,由于采用CDMA复用方法是IS-95协议区别于当时的GSM(采用TDMA)等其它协议的主要特征,现在通常将该协议也称为CDMA。 W-CDMA属于第三代移动电话技术,它也使用CDMA的复用技术而且它跟Qualcomm的标准也很相似。但是W-CDMA不仅仅是复用标准。它是一个详细的定义移动电话怎样跟基站通讯,信号怎样调制,数据帧怎么构建等的完整的规范集。 W-CDMA可以使用非成对或者成对频段,虽然所有当前W-CDMA设备(例如FOMA and UMTS)使用两个5MHz频段,一个用于上行一个用于下行。更多信息请参看扩频。 UMTS-TDD(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 Time Division Duplexing)以UMTS 3G移动电话标准,使用TD-CDMA,TD-SCDMA,是美国德州San Bruno一家名为IPWireless的公司所提出。 TD-CDMA是UMTS-TDD主要使用的空中介面(air interface),采用增量5MHz的频谱,每slice分为10ms frame包含15 slot(1500每秒)。 TD-CDMA 是 IMT-2000 3G 的 air interface,归纳为 IMT-TD Time-Division,是由 3GPP UMTS定为 UTRA TDD-HCR. UMTS-TDD已部署的公共和/或私人网络在至少19个世界的各地国家,如澳大利亚、捷克共和国、法国、德国、日本、新西兰、南非、英国,和美国。 各式各样的互联网接入服务系统的存在提供宽带高速接入网络。这些措施包括WiMAX技术和 HiperMAN 。UMTS-TDD的的优点是能够使用运营商的现有的UMTS/GSM基础设施,如果它有一个,它包括的UMTS模式优化的电路交换应,例如,运营商希望提供电话服务。UMTS-TDD的表现也更加稳定。但是,UMTS-TDD的deployers往往监管问题,利用一些服务的UMTS兼容性提供。例如,UMTS-TDD的频谱在英国不能用来提供电话服务,但监管机构OFCOM正在讨论的可能性,从而使其在未来的某一时刻。少数经营者考虑的UMTS-TDD的已经现有的UMTS/GSM基础设施。 时分-同步码分多址(,缩写为:TD-SCDMA),融合后亦称UMTS TDD LCR,是ITU(国际电信联盟)批准的多个3G移动通信标准中的一个。相对于另两个主要3G标准(W-CDMA和CDMA2000),它的起步较晚而且产业链薄弱(2008年中国大陆发放3G牌照时的情况),发展过程较为曲折。 该标准是中国大陆地区制定的3G标准。1998年6月29日,中国大陆地区原邮电部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现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信威通信的SCDMA技术为基础,向ITU提出了该标准,并且顺利通过成为IMT2000 3G系统的一个标准。在3GPP R99之后的版本,TD-SCDMA实现了与原西门子所研究的TD-CDMA的高层融合,结合SCDMA的智能天线、上行同步、和软件无线电(SDR, Software Defined Radio)等技术,成功克服了TD-CDMA技术不能用于宏蜂窝组网的缺陷,原因是通过GPS同步和特殊时隙,实现了全网同步解决了切换的问题,虽较TD-CDMA系统的特殊时隙配置固定化,却获得了宏网组网能力。 TD-SCDMA在频谱利用率、对业务支持具有灵活性、频率灵活性及成本等方面有独特优势。TD-SCDMA由于采用时分双工,上行和下行信道特性基本一致,因此,基站根据接收信号估计上行和下行信道特性比较容易。因此,TD-SCDMA使用智能天线技术有先天的优势,而智能天线技术的使用又引入了SDMA的优点,可以减少用户间干扰,从而提高频谱利用率。 TD-SCDMA还具有TDMA的优点,可以灵活设置上行和下行时隙的比例而调整上行和下行的数据速率的比例,特别适合因特网业务中上行数据少而下行数据多的场合。但是这种上行下行转换点的可变性给同频组网增加了一定的复杂性。TD-SCDMA是时分双工,不需要成对的频带。因此,和另外两种频分双工的3G标准相比,在频率资源的划分上更加灵活。 一般认为,TD-SCDMA由于智能天线和同步CDMA技术的采用,可以大大简化系统的复杂性,适合采用软件无线电技术,因此,设备造价可望更低。 但是,由于时分双工体制自身的缺点,TD-SCDMA被认为在终端允许移动速度和小区覆盖半径等方面落后于频分双工体制。同时由于其相对其他3G系统的窄带宽,导致出现扰码短,并且扰码少,在网络侧基本通过扰码来识别小区成为了理论可能。现以仅仅只能通过9个频点来做小区的区分,每个载波仅1.6M带宽,导致空口速率远低于W-CDMA和CDMA2000。根据实际测试,中国移动部署的TD-SCDMA网在网络速度、稳定性方面较W-CDMA网和CDMA2000网为差。 目前中国移动有以下频段资源可用于TD-SCDMA网. 2005年,第一个TD-SCDMA试验网依托重庆邮电大学无线通信研究所,在重庆进行第一次实际入网实验。 2006年,罗马尼亚建成了TD-SCDMA试验网。 2007年,韩国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SK电讯在韩国首都首尔建成了TD-SCDMA试验网。同年,欧洲第二大电信运营商法国电信建成了TD-SCDMA试验网。 2007年3月,中移动对8个城市建设TD-SCDMA商用网络进行招标,预计投资267亿元。 2007年10月,日本电信运营商IP Mobile原本计划建设并运营TD-SCDMA网络,但该公司最终受限于资金困境而破产。 2007年11月,重庆建成了全国第一个TD-SCDMA试验网。 2008年1月,中国移动在中国北京、上海、天津、沈阳、广州、深圳、厦门、秦皇岛市建成了TD-SCDMA试验网;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在中国保定市建成了TD-SCDMA试验网;原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现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在中国青岛市建成了TD-SCDMA试验网。 2008年4月1日,中国移动在中国北京、上海、天津、沈阳、青岛、广州、深圳、厦门、秦皇岛和保定等10个城市启动TD-SCDMA社会化业务测试和试商用。截止2008年年末,在中国使用TD-SCDMA网络的3G手机用户已达到41.9万人。但是TD-SCDMA手机放号首日即出现诸多问题,如网络建设尚未完善、功能尚未全部开发等,因而不少手机用户仍然持观望态度。 2008年9月,中国普天信息产业集团公司为意大利的一家通信公司MYWAVE建设了TD-SCDMA试验网,该网络于9月12日建成并开通;从建设工程仅为11天推算,应为小型企业网。 2009年1月7日,中国政府正式向中国移动颁发了TD-SCDMA业务的经营许可,中国移动也已经开始在中国的28个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进行TD-SCDMA的二期网络建设,预计于2009年6月建成并投入商业化运营。该公司计划到2011年,TD-SCDMA网络能够覆盖中国大陆100%的地市。 2013年3月,中移动在财报中透露其在TD网络投资超过1800亿,终端补贴超过300亿。 2016年初,多家媒体爆料,中国移动在多省大量关闭TD基站,但中国移动总公司并未承认。 国务院,发改委,工信部等政府官员在产业论坛,国际会议等各种场合表达了政府对TD技术的支持愿望. TD技术也被列为863项目,发改委“十五”产业化项目等各种政府项目中.同时中国政府为了扶植TD,打压竞争标准,刻意推迟3G牌照发放. 2003年期间,中国政府警告TD相关设备商,运营商在公开场合谈论。 2004年,中国政府向TD联盟划拨7亿元专项资金. 2006年,中国政府出手制止运营商的WCDMA建设,要求运营商"积极建设"TD网.在多个政府工作报告中, TD("第三代移动通信")被认作重大自主创新项目. 2008年国务院同意发放3G牌照后,工信部立意对TD的产业化,应用进行"扶持".2009年2月多个部委发布了包括将TD产品纳入《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目录》等“六大扶持政策”。 2005年,温家宝作出行政指示,督促政府发展TD。 2009年,温家宝在考察中兴通讯时将TD技术评价为"创新",并认为其给"中国企业和中国人民""赢得了尊严". 2008年张德江表示"发展TD是国家意志"。2010年,张德江表示"要坚定不移地支持做大做强TD". 2011年张德江在肯定中移动的TD实践时,同时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对TD的进一步发展做出期望. 使用一个3G路由器,PCMCIA卡或者USB卡,用户就可以享用3G波段的服务,而选择那一种类型的电脑(如桌上型电脑或PDA)是没有关系的。调制解调器自己带有软件,所以在短时间内上网对操作者来讲没有任何技术上的要求。 目前有很多手机经具备了3G的能力,和蓝牙2.0技术结合起来,用户可以使用带蓝牙的笔记型电脑与手机相连,再连接到网络。这个时候手机就可以看作是一个路由器,不过和笔记本之间是通过蓝牙协议而不是TCP/IP协议。 在空中接口层,UMTS兼容GSM。尽管市场上现在的UMTS手机都是UMTS/GSM双模手机,但是他们都能在纯GSM的网络中很好的工作。如果一个UMTS用户漫游到没有UMTS覆盖的地方,他的手机会自动切换到GSM模式。如果用户在通话中漫游出了UMTS覆盖范围,那么电话将会切换到有GSM覆盖的区域去。普通GSM手机不能在UMTS网络使用。 沃达丰-日本(前身 J-Phone)有一个使用W-CDMA并兼容UMTS的3G网络。这使得UMTS成为真正的全球无线标准。当前的全球无线标准,GSM适用于除了日本和韩国以外多数国家。 NTT DoCoMo的3G网络,FOMA,同样使用W-CDMA。然而NTT DoCoMo拥有AT&T无线实验室18的股份原来还持有3UK20的股份。这些在国外的资本为未来的全球漫游解决方案提供一个测试平台。(到2004年12月) 所有UMTS/GSM双模电话都应当兼容现存GSM标准SIM卡。有时你可以在同一个运营商网络里使用SIM卡在UMTS网络漫游。 在美国,由于现存的对频率使用的限制只是运营商AT&T无线的网络只能在1900 MHz频段。 为美国市场设计的UMTS手机跟其他区域的有所区别,这也反映了当前美国的GSM手机和GSM网络使用不同与其他国家的状况。尽管联邦通讯委员会(FCC)已经决议允许附加2100 MHz频段给UMTS,但是大多数获得UMTS授权的运营商好像打算放弃承担保证实现全球漫游的责任。 尽管欧亚手机可以实现漫游,但是到2004年12月在美国实现与欧亚漫游可能性还不大。 超过120份许可证已经颁发给全世界的运营商(截至2004年),特别是基于GSM的无线访问技术W-CDMA。由于技术还在不断的完善中,所以政客过于仓促的卖出许可,成百上千亿美元的许可证费用流入公共预算。 仅仅在德国,许可证费用就高达508亿欧元。运营商被期望在2005年开始从这些许可盈利。 在北美ITU已经为UMTS分配了频段。1900 MHz范围应用于2G(PCS)服务,2100 MHz范围用于卫星通讯。尽管在北美UMTS将要不得不与现存2G服务共享1900 MHz频段,但是国际上正试图为3G服务分配2100 MHz频段。2G GSM服务因使用900 MHz和1800 MHz,因此不再共享任何UMTS服务的频段。 到为3G分配新的特定频段之前,北美还没有厂商回答UMTS使用那些频率。AT&T Wireless 2004年底已经确定在美国确定为UMTS服务启用了为2GPCS服务使用的1900 MHz频段。最初在加拿大展示的UMTS服务也使用1900 MHz频段。 世界上第一个UMTS网路2001年在马恩岛由"Manx Telecom"投入运营。下一个网路简称行动运营商3,2003年在英国启动。 3是一个从3G网路成长起来的原属于和记黄埔(现在是合作伙伴)的运营商。它很快就要在全球启动其他UMTS网路(2004年12月)包括 澳大利亚、奥地利、丹麦、香港、以色列、义大利、葡萄牙、爱尔兰共和国和瑞典。大多数西欧GSM运营商均升级到UMTS,因为它比较接近于GSM2G标准。 2001年,日本NTT DoCoMo公司的FOMA是世界上第一个商业运营W-CDMA服务。J-Phone日本电话(现软件银行)已经继推出基于W-CDMA服务后,声称“沃达丰全球标准”兼容UMTS(尽管2004年时还有争议)。2003年初,和记黄埔逐步在全球运营他们的UMTS网络(简称3)。 2003年12月,T-Mobile启动了他的奥地利UMTS网路,英国和德国的网路也在调试中。 2004年2月,沃达丰开始在包括英国德国荷兰瑞典在内的几个欧洲市场大范围部署UMTS。在葡萄牙,UMTS已经先于Euro 2004运营。 TeliaSonera于2004年10月13日开始在芬兰提供384kbps速率的W-CDMA服务。服务只是在主要城市可用。通讯费率大约2美元每兆字节。 大多数欧洲GSM运营商计划未来某个时间推出UMTS服务,尽管有几个已经把此服务提到日程上来,有一些甚至从2003年底就开始运营UMTS网络。沃达丰于2004年2月在欧洲多个UMTS网络投入运行。沃达丰还打算在其他国家(包括澳大利亚及新西兰)建设UMTS网络。AT&T无线(现被Cingular收购,并沿用AT&T品牌)在一些城市开通了UMTS。尽管因为公司兼并使得网络建设进度被延迟,但Cingular已宣布计划在2005年与HSDPA一起部署W-CDMA。 非洲第一个UMTS网路于2004年11月在毛里求斯投入运行,由中国的华为提供全网设备,紧随其后的Vodacom于2004年12月在南非推出3G服务。 在NTT DoCoMo事先授权下,美国AMPS/TDMA/GSM运营商在2004年底以前必须在四个主要的城市建-{}-立和运营UMTS网路。CTIA 2004年会上,AT&T Wireless声明他们的UMTS网路在1900 MHz频段独立运行,已经计划2004年底启动UMTS服务。2004年7月,AT&T Wireless(现在属于)在西雅图(华盛顿)、三藩市(加利福尼亚州)、底特律(密歇根州)、菲尼克斯(亚里桑那州)、圣地牙哥 (加利福尼亚州)(加利福尼亚州)和达拉斯(德克萨斯)成功启动UMTS服务。 2005年第一季度德国行动运营商沃达丰D2,O2-de相继推出UMTS服务。 与AT&T Wireless合并之后,Cingular已经声明计划2005年开始部署使用HSDPA技术的UMTS网路。 区别于AT&T开发的 UMTS, Cingular拓展了UMTS的频率范围到1900 MHz和850 MHz两个频段。 T-Mobile USA计划到2007年开始部署UMTS。 台湾的3G服务从2005年第四季开始,除了亚太电信采用CDMA2000外,中华电信、远传电信、台湾大哥大及威宝电信均使用UMTS系统。 2009年,中国联通于10月1日在国内285个城市正式提供UMTS服务,中国联通的网络将直接支持HSUPA。 在香港,CSL于2010年推出使用UMTS 900 MHz频段的HSPA网路。 运营商开始销售整合3G和Wi-Fi服务的流动互联网产品。笔记本电脑用户可以买到他们提供的UMTS Modem,还有用户端软体用于自动探测网路状态,以便在有Wi-Fi讯号时自动从3G网路切换。起初Wi-FI被认为是3G的一个竞争对手,但是现在不得不承认,运营商为了提供比单纯UMTS更有竞争力的产品,他们必须拥有或者租用别人的Wi-Fi网路。 除UMTS还有其他的3G标准,例如CDMA2000和专有系统包括Arraycom的iBurst, Flarion and W-CDMA-TDD(无线IP)。 CDMA2000,W-CDMA,EDGE,WiMAX和中国自有3G标准TD-SCDMA是ITU认可的IMT-20003G标准族成员。 CDMA2000改良升级自cdmaOne,不需要新的频段分配,可以稳定运行在现有PCS频段。 UMTS现在是全球使用率最高的3G移动通讯标准。 多数北美GSM运营商已接受EDGE作为过渡至3G的临时解决方案。 AT&T无线2003年本国范围内开始运行EDGE,Cingular 也在本国内运行,T-Mobile美国 计划全美范围提供EDGE。Rogers Wireless在2003年晚期开始在加拿大范围内投入运行EDGE服务。EDGE的好处是它有效利用现有GSM频段而且兼容现有GSM手机,并提供相对于UMTS更好的信号覆盖能力,作为W-CDMA网络的有益补充。EDGE为GSM运营商与CDMA2000竞争提供了一个短期的升级途经。 WiMAX是主要针对于数据业务,其最新的802.16m标准是未来4G标准的后选方案。 UMTS通过以3GPP发布releases的方式演进,每一个release都改进了现有的标准并引进了新的特性,详见3GPP。 早期运营商面对的问题: 手机耗电量随着新器件的开发得到缓解。而且随着越来越多用户的使用,已经能接受3G手机2天左右的待机时间,并且年轻人对于3G业务的需求增多,特别是在线视频等业务,客观上缓解了3G业务需求不足的冲击;反而是需要Wi-Fi来缓解3G频宽供不应求的问题。由于UMTS升级到HSPA+或者将来的LTE业务,以及WIMAX向4G发展,早期版本的WIMAX业务(主要是IEEE 802.16e)在大多数区域并未对UMTS造成冲击。
wiki_zh\AA\wiki_08
工程学 工程学、工程科学或工学,是通过研究与实践应用数学、自然科学、社会学等基础学科的知识,来达到改良各行业中现有材料、建筑、机械、仪器、系统、化学和加工步骤的设计和应用方式一门学科。实践与研究工程学的人叫做工程师。 在高等学府中,将自然科学原理应用至服务业、工业、农业等各个生产部门所形成的诸多工程学科也称为工科和工学。 (ECPD,的前身)定义工程学为: 有创意的应用科学定律来设计或发展结构物、机器、装置、制造程序、或是利用这些定律而产生的作品,或是在完整了解其设计下建构或设计上述的物品、或是在特定运作条件下预测其行为,所有所做的都是为了其预期的机能、运作的经济性或人员及财产的安全。 实践与研究工程学的人叫做工程师,而有专业执照的会有其他名称,例如注册工程师等。 工程的范围很广,一般会分为数个子学科,这些子学科是工程中的不同领域。一开始工程师会训练在某一个特定的领域,但在其职业生涯中可能还是会接触其他领域。一般工程学主要可以分为四类: 此外,也有其他的工程领域,以往的分类有包括矿业工程及海洋工程,现在的分类有会包括工业工程、材料工程、建筑工程 、土木工程、、、航空工程、航海工程、车辆工程、电子工程、通讯工程、、计算机工程、系统工程、软体工程、纺织工程及核工程。就包括了上述许多的工程领域。 有时一些特别的应用会整合上述传统的领域,形成一个新的领域,例如就包括了哲学、伦理学、人类学、环境科学及。一些新的领域会暂时定义为一些已有领域的组合,因此某一特定的应用是否视为一个领域仍有许多灰色地带,一个主要的指标是主要的大学是否有开设此领域的学系、研究所或学程。 上述的领域中有相当的重叠部份,尤其是各领域中应用科学的部份,例如数学、物理及化学等。 工程师最关键和独特的任务是发现,理解并结合实际的局限来达到满意的结果。很多情况下,产品不仅仅只需符合技术要求,其他条件也必须满足。这些条件包括材料来源,物理或技术的局限,未来改进的可行性和其他因素,诸如成本,可销售性,可生产性及适用性。 工程师们应用科学,数学和相应的经验来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他们建立合理的数学模型,对问题进行分析并测试可能的解决方案。可能的解决方案常常有多个,工程师们必须根据它们的本质评价各方案的优劣并选择最能满足要求的最佳方案。折中存在于是各种工程设计的核心之中,最佳设计意味着能达到尽可能多的要求。 工程师一般在全面生产过程前,就尝试预测他们的设计如何达到规格。他们使用:原型、比例模型、模拟、破坏性试验、非破坏性试验、强度测试。测试保证产品按期望值运行。测试的目的是确保产品能符合预计的要求。工程师作为专业人员会尽量制造符合预计要求的产品,并达到对社会无害。工程师往往需要在设计中考虑安全因素来降低意外的故障。不过,考虑的安全因素越高,设计效率也通常会越低。 正如同许多现代的科学及技术一样,电脑和软体也在工程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现在有越来越多为工程设计的电脑辅助应用软体(),电脑可以建立基本物理方程的模型,可以用数值方法求解。 其中一种常被使用的工具是电脑辅助设计(CAD),这类软体包括CATIA、、DSS的 SolidWorks或是Creo Parametric,可以让工程师创造3D模型、2D的工程图、以及相关设计的简图。CAD配合及计算机辅助工程的软体(像有限元素法或)可以让工程师依设计建立可以分析的模型,而不是制作昂贵且花时间的实体原型。 上述软体可以用来检查产品及零件的缺点、评估是否有装配问题、进行人因工程的研究、研究产品动态或静态的特性,像应力、温度、产生的电磁波、电流及电压,数位信号准位、流场分布及动力学。这类资讯的分布及存取一般会利用产品资料管理软体来整合。 现在也有许多工具可以协助特定的应用,像产生CNC加工指令的电脑辅助制造(CAM),产品生产会用到的软体、电子工程中印刷电路板设计及绘制线路图需要的电子设计自动化(EDA)软体,维护工程会用到的(维护、维修和运营)软体。 近年来利用电脑来协助产品的开发已通称为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 科学家经常要问“是什么”“为什么”,但是科学家的“为什么”往往都能转化成“是什么”,他们关心于了解那些人类尚未确切、完全、详细了解的知识,满足人类的好奇心;工程师则经常要问“如何做”,利用科学家发现的知识,制造对人类有用的物体或工具。 从经济的角度来说,科学家不必关心经济问题,他们想法子获得必要的经费(如政府拨款、企业投资、私人赞助等),然后专心去研究。工程师则相反,他们必须使制造出来的物体,在经济上是可行的,否则没有任何用处。如果一件产品的成本高于其市场价值,使得无人光顾,这种产品就无法生产,所以对工程师来说,经济观念是必备的。例如像所描写的“按12个按钮,再拉下三个把手,就可以给面包片抹上黄油”一类的机器,在理论上是完全可以制造出来的,但工程师决不会制造这种机器。 从相互包含的角度来说,科学家可能也需要完成某些工程作业(比如设计试验仪器,制造原型),工程师经常也要做研究。从目的的先后顺序来说,可以说科学家为了学习而制造,而工程师为了制造而学习。从工程和科学都要做的研究来说,工程学上的研究与科学研究也有不同之处。它经常涉及到的领域,基本物理化学已经很好的被了解了,而这些问题却很难被精确的解决。工程学的研究便是要寻找可能近似方案。 某些工程作业,比如设计桥梁、电厂、化工厂,必须被专业工程师所批准。保护公众健康和安全的法律强制专业人员必须提供指导,这些指导是从教育和经验中获得的。 即使有了严格的检测和许可证发给,工程灾难还是会发生。因此专业工程师严守伦理学标准。每个工程学科和专业组织,都持有伦理学标准,成员发誓遵守维护。
wiki_zh\AA\wiki_08
美国独立宣言 《美国独立宣言》(),为北美洲十三个英属殖民地宣告自大不列颠王国独立,并宣明此举正当性之文告。1776年7月4日,本宣言由第二次大陆会议于费城批准,当日之后成为美国独立纪念日。宣言之原件由大陆会议出席代表共同签署,并永久展示于美国华盛顿特区之美国国家档案馆。此宣言为美国最重要的立国文书之一。 1760年代与1770年代间,英属北美十三殖民地与大不列颠王国间之紧张关系持续升高,终在1775年爆发列克星敦和康科德战役(来克星顿枪声),成为美国独立战争之先声。一开始大多数人仍然希望与英国和解,直到强力压制殖民地自治的不可容忍法案通过后,视不列颠母国为压迫者的观点方日益广布。麻省1774年之沙福克决议(Suffolk Resolves)与托马斯·潘恩于1776年出版之小册常识等文告更加掀起了反不列颠之风潮。 1776年6月,麻萨诸塞州的约翰·亚当斯、宾夕法尼亚州的班杰明·富兰克林、维吉尼亚州的托马斯·杰斐逊、纽约州的罗伯特·李文斯顿、康乃迪克州的罗杰·谢尔曼(即后世所称之五人小组(Committee of Five))聚集起草合宜之文告以宣示独立之决心。五人小组决议,宣言由托马斯·杰斐逊独立起草后对富兰克林与亚当斯展示,富兰克林一人即至少修订了其中48处。杰佛逊后据此誊录了一份修订版,由五人小组于1776年6月28日上呈大陆议会。 1776年6月7日,维吉尼亚的理查·亨利·李上呈李氏决议文至大陆议会;7月2日,正式宣告独立。决议文中写道: 大陆议会于宾夕法尼亚的独立厅采纳独立宣言时,曾小幅重写部分总纲。宣言全文于8月10日送达伦敦。 1776年7月4日,大陆议会决议采用本宣言,其手写之初稿由议会主席约翰·汉考克与秘书查尔斯·汤森签署后,即送往数个街口外的约翰·当列普(John Dunlap)印刷厂印制。当晚即产出150份至200份的印刷本,今称当列普单面印刷版(Dunlap broadside)。其中一份于七月六日送达乔治·华盛顿将军手中,他于七月九日对驻扎于纽约的部队宣读。尚存的25份当列普单面印刷版为本宣言最古老之现存版本,手写之原稿今已不存。 7月19日,大陆议会裁示,手抄誊录一份印刷版的宣言以供与会代表签署。这份抄本的原稿由提摩西·梅拉克在议会秘书之协助下,大字正体誊录而成。大部份与会代表于1776年8月2日签署本宣言,依据各人所代表的殖民州之地理位置,由北而南排序。数名代表因未出席会议,须于日后补行签署,其中有两名代表甚至根本没有签署。后来才加入大陆议会的代表们允获补签,最终共有56名代表签署本宣言。这份原稿今展示于国家档案署。 1777年1月18日,大陆议会裁示,本宣言应更广为传布。经由玛丽·凯瑟琳·高达德制作第二份手抄本。第一份手抄本上仅列出汉考克与汤森的姓名,第二份手抄本方列明所有的签署人。 1823年,印刷专家威廉·斯通衔国务卿约翰·昆西·亚当斯之命,制作与原件毫无二致之雕版印刷本。史东使用湿墨转印法,即湿润原件之表面,并将原件上的部份油墨转印至一片铜质平板上。该铜质转印板后经蚀刻,用以反复压印,制作副本。1776年制作的原稿因十九世纪时的不当保存而历尽风霜,史东的雕版印刷本反而成为现代重制品的基础。 1776年7月6日至8日,本宣言由宾夕法尼亚的史坦因与西斯特(Steiner & Cist)译为德文,印刷成单面不折叠的形式。 大字正体誊录本上最先签署,也是最出名的签署者为会议主席约翰·汉考克。签署人中的托马斯·杰斐逊与约翰·亚当斯后来当选总统。当时,26岁的爱德华·拉特利奇为最年轻的签署人,70岁的班杰明·富兰克林则最年长。 56名签署宣言的与会代表依所代表的殖民州之地理位置罗列于后(由北而南): 独立宣言之本文可分为五个章节:序文、前言、控诉英王乔治三世、谴责英人以及总结。(但独立宣言本文中并没有这五个章节的标题。) 一七七六年七月四日,大陆会议 美利坚十三个联合邦一致通过的宣言 在有关人类事务的发展过程中,当一个民族必须解除其和另一个民族之间的政治联系,并在世界各国之间依照自然法则和自然神明,取得独立和平等的地位时,出于对人类公意的尊重,必须宣布他们不得不独立的原因。 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的:造物者创造了平等的个人,并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们才在他们之间建立政府,而政府之正当权力,则来自被统治者的同意。任何形式的政府,只要破坏上述目的,人民就,并建立新政府;新政府赖以奠基的原则,得以组织权力的方式,都要最大可能地增进民众的安全和幸福。的确,从慎重考虑,不应当由于轻微和短暂的原因而改变成立多年的政府。过去的一切经验也都说明,任何苦难,只要尚能忍受,人类都宁愿容忍,而无意废除他们久已习惯了的政府来恢复自身的权益。但是,当政府一贯滥用职权、强取豪夺,一成不变地追逐这一目标,足以证明它旨在把人民置于绝对专制统治之下时,那么,人民就有权利,也有义务推翻这个政府,并为他们未来的安全建立新的保障。 这就是这些殖民地过去逆来顺受的情况,也是它们现在不得不改变以前政府制度的原因。当今大不列颠国王的历史,是一再损人利己和强取豪夺的历史,所有这些暴行的直接目的,就是想在这些邦建立一种绝对的暴政。为了证明所言属实,现把下列事实公正地向世界宣布。 他拒绝批准对公众利益最有益、最必要的法律。 他禁止他的总督们批准急需和至关重要的法律,要不就把这些法律搁置起来暂等待他的同意;一旦这些法律被搁置起来,他就完全置之不理。 他拒绝批准允许将广大地区供民众垦殖的其他法律,除非那些人民情愿放弃自己在立法机关中的代表权;但这种权利对他们有无法估量的价值,只有暴君才畏惧这种权利。 他把各地立法机构召集到既不方便、也不舒适且远离公文档案保存地的地方去开会,其唯一的目的是使他们疲于奔命,顺从他的意旨。 他一再各殖民地的议会,因为它们坚定果敢地反对他侵犯人民的各项权利。 在解散各殖民地议会后,他又长时间拒绝另选新议会。但立法权是无法被取消的,因此这项权力已经回到广大人民手中并由他们来行使;其时各邦仍然险象环生,外有侵略之患,内有动乱之忧。 他竭力抑制各殖民地增加人囗,为此,他阻挠《》的通过,拒绝批准其他鼓励外国人移居各邦的法律,并提高分配新土地的条件。 他拒绝批准建立司法权力的法律,借以阻挠司法公正。 他控制了法官的任期、薪金数额和支付,从而让法官完全从属于他个人的意志。 他建立多种新的衙门,派遣蝗虫般多的官员,骚扰我们人民,并蚕食民脂民膏。 在和平时期,未经我们立法机关的同意,他就在我们中间驻扎常备军。 他使军队独立于民政权力之外,并凌驾于民政权力之上。 他同一些人勾结,把我们置于一种与我们的体制格格不入、且不为我们的法律认可的管辖之下;他还批准这些人炮制的假冒法案,来到达下述目的: 在我们这里大批武装部队; 用假审讯来包庇他们,使那些杀害我们各邦居民的谋杀者逍遥法外; 切断我们同世界各地的贸易; 未经我们同意便向我们; 在许多案件中剥夺我们享有陪审团的权益; 编造罪名把我们递解到海外去受审。 在一个废除英国法律的自由制度,在那里建立专横政府,并扩大它的疆界,企图使之迅即成为一个样板和得心应手的工具,以便向这里的各殖民地推行同样的专制统治; 取消我们的特许状,废除我们最宝贵的法律,并且我们的政府形式; 中止我们自己的立法机构,宣称他们自己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权为我们立法。 他我们已不在他的保护之下,并向我们,从而放弃了这里的政权。 他在我们的海域大肆掠夺,蹂躏我们的海岸,焚烧我们的市镇,残害我们人民的生命。 此时他正在运送大批外国佣兵来完成屠杀、破坏和肆虐的勾当,这种勾当早就开始,其残酷卑劣甚至在最野蛮的时代也难出其右。他完全不配做一个文明国家的元首。 他强迫在公海被他俘虏的我们公民同胞,反对自己的国家,成为残杀自己朋友和亲人的刽子手,或是死于自己朋友和亲人的手下。 他在我们中间煽动内乱,并且竭力挑唆那些残酷无情的印第安人来杀掠我们边疆的居民。众所周知,印第安人的作战方式是不分男女老幼,一律格杀勿论。 在这些压迫的每一阶段中,我们都曾用最谦卑的言辞请求救济,但我们一再的请愿求所得到的答复却是一再的伤害。这样,一个君主,在其品行格已打上了可以看作是暴君行为的烙印时,便不配做自由人民的统治者。 我们不是没有顾念我们英国的弟兄。我们一再警告过他们,他们的立法机关企图把无理的管辖权横加到我们的头上。我们也提醒过他们,我们移民并定居来这里的状况。我们曾经呼唤他们天生的正义感和侠肝义胆,我们恳切陈词,请他们念在同文同种的份上,弃绝这些必然会破坏我们彼此关系和往来的无理掠夺。对于这种来自正义和基于血缘的呼声,他们却也同样置若罔闻。迫不得已,我们不得不宣布和他们分离。我们会以对待其他民族一样的态度对待他们:战时是仇敌,平时是朋友。 因此,我们,集合在下的美利坚联合邦的代表,为我们各项正当意图,吁请全世界最崇高的正义:以各殖民地善良人民的名义并经他们授权,我们极为庄严地宣布,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是名正言顺地成为自由和独立的国家;它们解除效忠英国王室的一切义务,它们和大不列颠国家之间的一切政治关系从此全部断绝,而且必须断绝;作为自由独立的国家,它们完全有权宣战、缔和、结盟、通商和采取独立国家理应采取和处理的一切行动和事宜。为了强化这篇宣言,我们怀着深信神明保佑的信念,谨以我们的生命、财富和神圣的荣誉,相互保证,共同宣誓。 本宣言于采用前经三次修订: 杰佛逊之初稿谴责奴隶交易(「他从事残酷之战争压制人类之天性,侵犯人身之生命与自由二项未侵犯他者之人最神圣之权,俘虏他们并奴役于地球另一端,或于运送过程中悲惨地死去。这种海盗般的战争,即使异教政权也会不齿的行径,就是这个大不列颠基督徒国王的战争。」),后因大会删除,因谴责不列颠人民与国会之部分过于冗长。杰佛逊说: 有观点认为美国独立宣言受1581年荷兰共和国独立宣言之影响,吁求誓绝。苏格兰王国于1320年的阿布罗斯宣誓(Declaration of Arbroath)作为史上第一次的独立宣言,毫无疑问也具有影响力。杰佛逊个人曾制作维吉尼亚人权宣言,于1776年见采。 独立宣言受美国共和主义精神所影响,即以之为自由权之基本架构。另外,宣言中也反映启蒙时代的哲学,包含自然法、自决、与自然神论等观点。宣言中的理想,甚至其中一些片断,直接引用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之著作,尤其是其以「文明政府之真实起源、范畴、与终结之各项专论」为题之政府二论(Second Treatise on Government)。于其论文中,洛克拥护由受统治者成立政府之信念。洛克写道,人类拥有天赋人权。其他独立宣言所受到的影响包括阿尔杰农·西德尼之演讲与著作天助自助者(Wawrzyniec Grzymala Goslicki),以及汤玛斯·潘恩。据杰佛逊之理念,独立之目的为「非为寻找前此未有之新原则,或新论述……而是置事物之常理于世人眼前,以简洁之语句搏取赞同,并使之以我等受迫之立场自我判断。」 若干史家相信独立宣言曾用以作为宣传工具,即美国人尝试为其叛英行为立说,以说服不愿起事之殖民地加入,并对可能施以援手之外国建立正当性。独立宣言亦曾用以结合大陆议会之成员。大多数的签署人都明白,自己签的是与革命事业成功于否息息相关的生死状,而本宣言缩短革命与成功之距离。(或如班哲明法兰克林所挖苦的:「我等而今务须生死与共,否则定遭各别处决。」("We must all now hang together, or we will all surely hang separately.") 独立宣言包含多名开国元勋之基本理念,其中若干日后获编入美国宪法中。1848年赛尼卡福尔斯会议的《》以此为本。日后越南与罗得西亚等国之独立宣言亦本诸于此。在美国,独立宣言经常为日后之政治性演说所引用,如亚伯拉罕·林肯之盖茨堡演说,与马丁·路德·金恩博士之著名演说《我有一个梦》。 独立宣言也激励了人权和公民权利宣言,即法国大革命中的根本宣言之一。 〈音乐喜剧〉:(及1972年据此改编的电影)《1776》虚构了独立宣言产生之过程(但符合若干史实)。但是,内容述及若干政治政议,例如:反对终结奴隶制度如何差点使本宣言不获采用。 1972年电影上映时,应尼克松总统要求删除了与奴隶制度相关的 "Cool, Considerate Men"一曲,尼克松认为该歌曲会对共和党当年大选产生不利影响。实际上电影直到大选结束后才公映。2003年出版的修复版DVD中将此曲加回片中,使得本片分级由G(大众级)进入PG(普通辅导级)。 《惊天夺宝》:2004年,上映的电影同样以独立宣言为主题。本片由尼可拉斯·凯吉与戴安·克鲁格主演,故事叙述独立战争期间,隐身于独立宣言背面的一张藏宝图引起寻宝者争相自英国共济会手中夺取宝藏。 《当幸福来敲门》:2006年,上映的电影亦借由引述独立宣言中所提之追寻幸福之权,延伸成为电影之主题。本片由威尔·史密斯及其子杰登·史密斯所主演,改编自美国贾纳理财公司(Gardner Rich & Co)执行长克里斯多佛·贾纳(Christopher Gardner)的真实故事,主要描述主角如何历经千辛万苦,最终出人头地获致幸福之励志故事。 独立宣言受种种迷思所环绕: 六十年代,正值美国民权运动进行得如火如荼之时。当时著名的黑人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就以独立宣言为理据,认为美国白人及政府应正视有色公民之权利。
wiki_zh\AA\wiki_08
无机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即无机物,一般指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如水、食盐、硫酸等。但一些简单的含有碳元素化合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氰化物和碳化物等,由于它们的组成和性质与其他无机化合物相似,因此也作为无机化合物来研究。绝大多数的无机化合物可以归入氧化物、酸、碱、盐四大类。 在以人工方式合成尿素(一种有机化合物)之前,人们认为只要能以人工方式合成的化合物,即是无机化合物。但在德国科学家弗里德里希·维勒于1828年成功以氰酸银及氯化铵合成尿素之后,便不再以此作为区分依据。 无机化合物简称无机物,指除有机物(含碳骨架的物质)物以外的一切单质及化合物,如铁、水。 食盐、硫酸等属于无机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碳酸氢盐、氰化物、简单的碳化物等也属于无机物。绝大多数的无机物可以归入氧化物、酸、碱和盐4大类。 生物体中的无机物主要有水及一些无机离子,如Na、K、Ca、Mg、Cl、SO、等。参见“生命元素”条。人体组织中几乎含有自然界存在的各种元素,其中除碳、氢、氧和氮主要以有机化合物形式存在外,其余的大部分为无机物(矿物质或灰分)。 所以,人体内的无机物主要是由水和无机盐组成的,其中水又可以分类为:结合水和自由水,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运输物质,参与化学反应。无机盐可分为离子和化合物,离子是维护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化合物是细胞内化合物的重要组成物分。
wiki_zh\AA\wiki_08
火星 火星(, 天文符号♂),是离太阳第四近的行星,为太阳系中四颗类地行星之一。西方称火星为玛尔斯,是罗马神话中的战神;古汉语中则因为它荧荧如火,位置、亮度时常变动让人无法捉摸而称之为荧惑。火星是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第二小的行星,其质量、体积仅比水星略大。火星的直径约为地球的一半,自转轴倾角、自转周期则与地球相当,但绕太阳公转周期是地球的两倍。在地球上,火星肉眼可见,亮度可达-2.91,只比金星、月球和太阳暗,但在大部分时间里比木星暗。 火星大气以二氧化碳为主,既稀薄又寒冷。火星在视觉上呈现为橘红色是由其地表所广泛分布的氧化铁造成的。火星地表沙丘、砾石遍布且没有稳定的液态水,火星南半球是古老、充满陨石坑的高地,北半球则是较年轻的平原。 火星有两个天然卫星:火卫一和火卫二,形状不规则,可能是捕获的小行星。火星目前有四艘在轨运行的探测船,分别是火星奥德赛号、火星快车号和火星侦察轨道器以及2014年9月22日抵达的MAVEN轨道器,地表还有许多火星车和著陆器,包括两台火星车:机会号和好奇号,固定式登陆探测器洞察号,和已经结束任务的旅居者号、精神号和凤凰号等等。根据观测的证据,火星以前可能覆盖大面积的水。亦观察到最近十年内类似地下水涌出的现象。火星全球勘测者则观察到南极冠有部份退缩。火星快车号和火星侦察轨道器的雷达资料显示两极和中纬度地表下存在大量的水冰。2008年7月31日,凤凰号直接于表土之下证实水冰的存在。2013年9月26日,火星探测车好奇号发现火星土壤含有丰富水分,大约为1.5至3重量百分比,显示火星有足够的水资源供给未来移民使用。2015年9月证实火星有间歇流动的液态水(液态盐水)。2018年7月25日,意大利航天局宣布,在火星冰盖之下发现一个直径20公里的冰下湖。这是太空科学家在火星上探测到的首个大型液态水体。 以直径、质量、表面重力来说,火星约介于地球和月球中间:火星直径约为地球的一半、月球的两倍,质量约为地球的九分之一、月球的九倍,表面重力约为地球的38%、月球的2.4倍。火星体积约为地球的15%,质量约为11%,表面积略小于地球陆地面积,密度则比其他三颗类地行星还要小很多。2012年8月,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教授尹安在分析了100张来自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的卫星图片后发现,火星有类似地球主要板块划分的构造特点。 长期观测火星发现,南半球地势比北半球高,北极盆地显示有过大撞击,推论约45亿年前遭冥王星大小天体撞击之后,不但形成火卫一和火卫二,亦逼使内核热能散溢出上地幔、内部搅拌逐渐停止,无法以发电机原理持续对流生成磁场。由于火星比地球小,相对表面积与体积成反比而较大,因此火星核心也冷却得比地球的快,地质活动趋缓,磁场和板块运动消逝,太阳风带走大气变薄导致气压偏低,而造成液态水在低温就会沸腾、无法稳定存在。 火星基本上是沙漠行星,地表沙丘、砾石遍布,没有稳定的液态水体。二氧化碳为主的大气既稀薄又寒冷,沙尘悬浮其中,每年常有尘暴发生。与地球相比,地质活动不活跃。 火星地表地貌大部份于远古较活跃的时期形成,充满撞击坑,有密布的陨石坑、火山与峡谷,包括太阳系最高的山:奥林帕斯山和最大的峡谷:水手号峡谷。另一个独特的特征是南北半球的明显差别:南方是古老、充满陨石坑的高地,北方则是较年轻的平原,两极皆有主要以水冰组成的极冠,而上覆的干冰会随季节消长。 基于撞击坑密度的撞击坑计数法可判别出地表年龄:撞击坑大而密集处较老,反之则年轻,进而将地质年代分为四个阶段:前诺亚纪、诺亚纪、赫斯珀利亚纪和亚马逊纪。前诺亚纪没有留下实质地表,此时地形南北差异形成,有全球性磁层;诺亚纪有大量陨石撞击,火山活动旺盛,可能有温暖潮湿的大气、河川和海洋,侵蚀旺盛,但到末期这些活动已减弱很多;赫斯珀利亚纪,火山活动仍然继续;亚马逊纪则是大气稀薄干燥,以冰为主要活动,如极冠、冰冻层、冰河,并有周期性变迁,沟壑也是这时期形成,火山活动趋缓并集中在塔尔西斯与埃律西昂。 现今火星风成地形遍布,如吹蚀、磨蚀等风蚀作用,和沙尘遇地形阻碍而填积、侵积等风积作用。(名词解释:)前者形成如广泛分布于梅杜莎槽沟层的风蚀脊,后者则如大瑟提斯高原上撞击坑下风处的沙尘堆积,和撞击坑中常见的沙丘。 火星和地球一样拥有多样的地形,有高山、平原和峡谷。南北半球的地形有著强烈的对比:北方是被熔岩填平的低原,南方则是充满撞击坑的古老高地,而两者之间以明显的斜坡分隔;火山地形穿插其中,众多峡谷分布各地,南北极有以水冰与干冰组成的极冠,而风成沙丘广布整个星球。随著卫星拍摄的越来越多,更发现很多耐人寻味的地形景观。 20世纪早期地面以无线电波测量火星地形。1976年海盗号进行的地形测量,发现了峡谷和南北半球的巨大差异,而衍生出北方平原本是海洋的假说。火星全球勘测者自1999年起以雷射进行更精确的地形测量,得出目前使用的全球地形图,以火星大地水准面(Areoid)为基准,最高点在奥林帕斯山,高21,229公尺;最低点在希腊平原,低于基准8,200公尺。现在很多探测器如火星勘察卫星、火星快车号和火星探测漫游者运用航照图的地形判别方法,以视差法来测量区域地形,并制成高解析度立体照片。 火星的经度坐标采用东经0至360度,不是地球的东西经各180度。 来自火星奥德赛号上热辐射成像系统(THEMIS)的影像显示阿尔西亚山北坡有七个可能的深洞,照片中光线无法抵达底部,推测底部可能更深、更宽,可能免受微陨星、紫外线、太阳闪焰和其他高能粒子的侵害,可能是未来寻找液态水或生命痕迹的可行地点。但后来火星勘察卫星的更高解析度HiRISE影像部分推翻了之前猜测,认为只是光线角度造成深不见底的样子。 火星大气层相对较薄,平均地表气压只有6百帕,约为地球表面气压的0.6%,相当于地球表面算起35公里高的气压,如此低的气压使声音传播的距离只有在地球上的1.5%。随著季节的变化,火星气压变化可达20%。火星大气层按高度可分为低层大气、中层大气、上层大气和外气层。其中低层大气由于气悬微尘与地表的热,这部份相对温暖;中层大气存在有高速气流;上层大气(或热气层)温度很高,大气分子也不再像下层那样分布均匀;外气层高度在200公里以上,大气渐渐过度到太空,无明显外层边界。 火星大气成分为95%的二氧化碳,3%的氮气,1.6%氩气,很少的氧气、水气等,亦充满著很多悬浮尘埃,吸收蓝光使天空成黄褐色。2003年火星大冲时地面望远镜在大气中发现了甲烷;2004年3月,火星奥德赛号确认了这一发现。由于甲烷易被紫外线分解,存在甲烷表示现在或者最近几百年内在火星上存在制造甲烷的来源,火山作用、地质作用、彗星或小行星撞击甚至生物来源如甲烷古菌等都有可能。 2013年9月19日,根据从好奇号得到的进一步测量数据,NASA科学家报告,并没有侦测到大气甲烷(atmospheric methan)存在迹象,测量值为 ppbv,对应于1.3 ppbv上限(95%置信限),因此总结甲烷微生物活性概率很低,可能火星不存在生命。但是,很多微生物不会排出任何甲烷,仍旧可能在火星发现这些不会排出任何甲烷的微生物。 由于火星比地球离太阳远,日射量较少,表面温度应较低,计算值约210K,但实际观测地表平均约240K,则是因为大量的二氧化碳所造成的温室效应。由于大气层很薄,无法保留很多热,使地表日夜温差很大,某些地区地表温度白天可达28℃,夜晚可低至-132℃,平均-52℃。火星大气环流主要为单胞环流,由赤道相对热空气上升,漂至极区下沉,再沿地面回到赤道。另外,在火星的夏半球,极冠的二氧化碳升华进入大气,使气压升高;而冬半球由于二氧化碳凝华,气压下降,由于进出大气的二氧化碳量高达25%,造成南北压力差,空气便倾向由高压的夏半球流向低压的冬半球,形成另一依季节而变向的环流。因此火星的天气系统趋向成为全球性的,例如尘暴。 火星天气重复次数较高,比地球容易预测。如果一个气象事件在一年的特定时间中发生,可提供的资料(相当稀疏)指出,很可能在下一年几乎同一个位置再发生一次,误差最多一个星期。2008年9月29日,凤凰号拍下了降雪事件,是在接近凤凰号登陆地点附近海姆达尔撞击坑之上,高 4.5 公里的云降雪。这次降水在到达火星表面时就已蒸发,这现象称为幡状云。火星上的风速要超过地球100倍。 火星地表遍布著流水的遗迹,有些是洪水刻画而成,有些则是降雨或地下水流动而形成,但多半年代久远。冲蚀沟(gullies)则是另一类规模较小的地形,但形成年代十分年轻,常分布于撞击坑壁,型态多样。关于成因有两派说法,一派认为是由流动的水造成,另一方则认为是凹处累积的干冰促使了松软物质滑动。 火星南北极有明显的极冠,曾被认为是由干冰组成,但实际上绝大部分为水冰,只有表面一层为干冰。这层干冰在北极约1公尺厚,在南极则约8公尺厚,是冬季时凝华而成,到夏季则再度升华进入大气,不过南极的干冰并不会完全升华。夏季仍存在的部分称为永久极冠,而整体构造称做极地层状沉积(Polar Layered Deposits),和地球南极洲与格陵兰冰层一样为一层层的沉积构造。北极冠宽达1,100公里,厚达2公里,体积82.1万立方公里;南极冠宽达1,400公里,最厚达3.7公里,体积约1.6百万立方公里。两极冰冠皆有独特的螺旋状凹谷,推论主要是由光照与夏季接近升华点的温度使沟槽两侧水冰发生差异融解和凝结而逐渐形成的。 2011年由火星勘察卫星的浅地层雷达发现南极冠有部分原本认为是水冰的地层其实是干冰,所含二氧化碳量相当于大气含量的80%,这比以往认为的要多很多。根据此的模拟结果,十万年一周期的气候变迁中借由干冰升华、凝结,大气总质量的变化幅度会达数倍。由这些干冰沉积上方地表的下陷与裂隙判断,干冰正在慢慢升华。 自海盗号即发现,火星北半球中纬度有几处峡谷底含有条纹流动状的地表特征,但不确定是富含冰的山崩、含冰土的流动或是尘砾覆盖的冰河。但根据更新任务的资料与比对地球的相关地形,支持这些是冰河,且推测是自转轴倾角较大时的气候状态下所累积的。 由火星奥德赛号X射线光谱仪的中子侦测器得知,自极区延伸至纬度约60°的地方表层一公尺的土壤含冰量超过60%,推论有更大量的水冻在厚厚的地下冰层(cryosphere)。 另外一个关于火星上曾存在液态水的证据,就是发现特定矿物,如赤铁矿和针铁矿,而这两者都需在有水环境才能形成。 对于于火星上有冰存在的直接证据在2008年6月20日被凤凰号发现,凤凰号在火星上挖掘发现了八粒白色的物体,当时研究人员揣测这些物体不是盐(在火星有发现盐矿)就是冰,而四天后这些白粒就凭空消失,因此这些白粒一定升华了,盐不会有这种现象。2008年7月31日,美国航空航天局科学家宣布,凤凰号火星探测器在火星上加热土壤样本时鉴别出有水蒸气产生,从而最终确认火星上有水存在。 2013年9月26日,美国航空航天局科学家报告,火星探测车好奇号发现火星土壤含有丰富水分,大约为1.5至 3重量百分比,显示火星有足够的水资源供给未来移民使用。 2015年9月28日,美国航空航天局宣布,在火星上发现液态的盐水。根据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配备的光谱仪获得的数据,研究人员在火星的神秘斜坡上发现了水合矿物。这些暗色条纹表明火星地表随时间变化有流水存在。 在较温暖的季节,这些线条的颜色变得更深,表明水流在斜坡上出现,在较冷的季节,这些地表特征变浅。在火星的部分地区,最高温度可以达到摄氏零下23度,此时深色线条最明显。 2018年7月25日,据意大利媒体报道,该国科学家在火星上首度发现一个地下液态水湖。该研究称,“火星地下及电离层高级探测雷达”在火星南极冰层下1.5千米处发现一个大型液态水湖,里面含有盐。湖的直径约为20千米,温度至少为零下10度。 火星与太阳平均距离为1.52AU,公转周期为1.88地球年,687地球日,或668.6火星日。火星公转轨道和地球的一样,受太阳系其他天体影响而不断变动。轨道离心率有两个变化周期,分别是9.6万年和210万年,于0.002至0.12间变化;而地球的是10万年和41.3万年,于0.005至0.058间变化(见米兰科维奇循环)。 火星日平均为24小时39分35.244秒,或1.027地球日。火星目前自转轴倾角为25.19度,和地球的相近,但可在13度至40度间变化,周期为一千多万年,不像地球的稳定处于22.1和24.5度间,是因为火星没有如月球般的巨大卫星来维持自转轴。由于没有大卫星的潮汐作用,火星自转周期变化小,不像地球的会被慢慢拉长。 火星自转轴有明显倾斜,日照的年变化形成明显的四季变化,而一季的长度约为地球的两倍。由于火星轨道离心率大,为0.093(地球只有0.017),使各季节长度不一致,又因远日点接近北半球夏至,北半球春夏比秋冬各长约40天。2009年10月26日为北半球春分,2010年5月13日为夏至,目前北半球处春季。虽然火星没有地球般受海洋影响的复杂气候,但仍有以下特殊之处:火星轨道离心率比地球大,造成日射量在一年当中变化更大,位于近日点时,南半球处夏季,比北半球远日点夏季所造成的升温更强;随季节交替,二氧化碳和水气会升华和凝结而在两极冠间迁移,驱动大气环流;地表反照率特征,因颜色深浅和沙、岩性质差异而造成的容积热容不同,可影响大气环流;易发生的尘暴会将沙尘粒子卷入高空,沙尘粒子吸收日光与再辐射会使高层大气增温,但遮蔽天空的沙尘会使地表降温;自转轴倾角和轨道离心率的长期变化则造成了气候的长期变迁。火星表面的平均温度比地球低30度以上。 目前火星与地球最短距离正慢慢减小。当地球与火星之间的距离最小时,称为火星冲日。火星相邻两次冲日的时间间隔约为779天,最近一次出现在2018年7月27日,下一次火星冲日将出现在2020年10月13日。当地球与太阳和火星连成一线时,在火星上便可看到地球凌日,在太阳的位置可看到地球的黑点通过,同理还有水星凌日 (火星),在地球上则不会看到火星凌日。 火星有两个天然卫星——火卫一(Phobos)与火卫二(Deimos),最长直径各为27公里和16公里,形状不规则并充满撞击坑,以近圆形的轨道于接近火星赤道面处公转。它们虽然很小,但由于接近火星,使火卫一从火星上看约有满月直径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一大,而视星等火卫一可达-7,火卫二可达-5,白天可能可见。和月球一样,这两颗卫星都被火星潮汐锁定,因此他们总是以一面对着火星。火卫一的公转周期比火星自转更快,所以在火星上来看是西升东落的,且只花了约4个小时;而火卫二的公转周期只比火星自转慢一些,东升西落要花约2.4个火星日。因为火卫一离火星很近,火星的潮汐力会慢慢但稳定地减小它的轨道半径,预计再过约760万年,火卫一将因轨道低于3620公里,也就是火星的洛希极限而被瓦解。另一方面火卫二因为离火星足够远,所以它的轨道反而正在慢慢地被推进。 两卫星可能是捕获的小行星,但新研究认为可能是撞击事件、或原本的卫星被火星潮汐力拉碎后,由散布轨道上的岩屑再度吸积而形成。 两颗卫星是在1877年被阿萨夫·霍尔发现的,以希腊神话中的福波斯和得摩斯命名,两者皆为战神阿瑞斯的儿子。 火星的火红色,自古就吸引着人们,希腊人称为战神。此时火星观测和其他天体般,大部分是为了占星,而后渐渐涉及科学方面,如克卜勒探索行星运动定律时是依据第谷积累的大量而精密的火星运行观测资料。 望远镜出现后,人们对火星可以进行更进一步的观测。使用望远镜观测星空的伽利略所见的火星只是一个橘红小点,然而随著望远镜的发展,观测者开始辨别到一些明暗特征。惠更斯依此测出火星自转周期约为24.6小时,而他亦为首次纪录火星南极冠的人。一开始由于各人各自观测,意见不一致,地名也未统一(例如用绘制者名字命名)。后来义大利的乔范尼·斯基亚帕雷利统合了各家说法而绘制了地图,地名取自地中海、中东等的地名和圣经等作为来源,而其余则依照旧有的观念:暗区被认为是湖(lacus)海(mare)等水体,如太阳湖、塞壬海、明显的暗大三角——大瑟提斯;而亮区则是陆地,如亚马逊。这个命名系统一直延续下来。 当时,斯基亚帕雷利和同期观测者一样,观察到了火星表面似乎有一些从暗区延伸出的细线,因为对于暗区是水体的传统,这些细线命名为水道(canali)。而后来观察到暗区会在冬季时缩小、夏季时扩张,有人提出暗区是植物覆盖、而暗区的扩大缩小则是消长所引起的,改变以往认为暗区是水的说法。帕西瓦尔·罗威尔观察到并宣称那些「水道」其实是人工挖掘的「运河」,用来灌溉植物,因为水道应太细不可见,而看到的细线应是灌溉出的大片植物。风靡大众的火星科幻和火星人即源于此。不过这些细线大多已证明是不存在的,部分则是峡谷或陨石坑后延伸出的深色沙子。而火星表面颜色的改变则是因为沙被风吹移,或发生火星尘暴。 到了太空时代,水手4号传回的充满陨石坑的火星照片粉碎了人们对火星文明的幻想,认为火星只是一处如月球般布满陨石坑的死寂星球。但随著往后水手9号等的巨大峡谷、火山和疑似流水遗迹的发现,火星的独特性、液态水和生命的可能又重新引起人们的兴趣。(见#近代探测) 苏联、美国、欧洲和日本共已发射数十艘太空船研究火星表面、地质和气候,包括轨道卫星、登陆器和漫游车。总计大约有三分之二的任务在完成前或是才要开始时就因种种原因而失败。目前将物体由地球地表送往火星约要花费每公斤30,900美元。 1965年水手4号飞掠火星。1971年水手9号进入火星轨道,成为第一个环绕火星的探测船。1971年苏联火星计划火星2号的登陆器坠毁后数日,相同的火星3号的登陆器成功登陆火星,为第一个成功登陆火星的探测器,但登陆十几秒后即失去联系。1975年NASA发射海盗号,包括两组轨道卫星和登陆器。海盗1号和2号轨道卫星各运作了六年和三年。两个登陆器皆于1976年成功登陆,传送了第一张火星地景的彩色照片,而轨道卫星也绘制了很好的火星地图,甚至到今天都还在使用。 1988年苏联发射弗伯斯1号、2号以探测火星和两个卫星。弗伯斯1号于抵达前失联,而弗伯斯2号虽然成功拍摄了火星和火卫一,但在准备要放出两艘登陆器到火卫一之前失联。 在1992年火星观察者失败后,NASA于1996年11月发射了火星全球勘测者,且任务非常成功。它在2001年即完成了原订的地图绘制工作,并三次延长任务,直到2006年11月2日失联而结束,总计共花了10年在太空中工作。在火星全球勘测者发射一个月后,NASA发射了火星探路者,包括了一个登陆器和漫游车——旅居者号(Sojourner),于1997年7月登陆在阿瑞斯峡谷。这任务也很成功,且也很知名,部分是因为传回的大量照片。 NASA的火星勘测98计划于1998、99年发射了火星气候卫星与火星极地登陆者,前者预计研究气候、水与二氧化碳等,后者则预计于南极登陆,船上的搭载深空2号则计划于火星极地登陆者进入大气时释放,直接降落穿入地表进行研究。但整个计划在2000年到达火星时失败。 NASA于2007年8月发射凤凰号,于2008年5月登陆在火星北纬68度的极区。凤凰号登陆器有一支可伸及2.5公尺的机械手臂,且可挖掘土壤1公尺深。有搭载一座显微镜,解析度达人类头发宽度的千分之一。2008年6月20日确认2008年6月15日发现的地表白色物质为水冰。2008年11月10日进入冬季而无法继续联系凤凰号,任务结束。 2001年NASA发射了2001火星奥德赛号,任务成功进行并延续到2010年9月。船上的伽玛射线光谱仪于地表下一公尺内侦测到大量的氢,也就是大量的水分子。 2003年欧洲太空总署发射了火星快车号,包括轨道卫星和登陆器——小猎犬2号,而小猎犬2号于2004年2月降落时失败。2004年船上的行星傅立叶光谱仪于大气中侦测到甲烷。2006年6月ESA宣布火星快车号发现极光。 2003年NASA发射了两台相同的火星探测漫游者——精神号(MER-A)和机会号(MER-B)。两台皆于2004年1月成功登陆并工作超过预定时间。传回的资料中最有价值的大概是两地过去有水的确实证据。尘卷风和风暴偶尔清除了太阳能板上的沙尘,使他们得以超过预定任务时间而继续工作。 2005年8月NASA发射了火星勘察卫星,于2006年3月进入火星轨道展开为期2年的工作。它搭载更进步的通讯系统,频宽比之前任务总和还宽,且传回的资料远多于过去任务的总和。拥有解析度高达0.3公尺的相机——HiRISE,拍摄地表和天气以寻找未来任务的适合登陆地点。2008年2月19日拍摄到北极冠边缘的一系列雪崩影像。 2007年2月25日,探测彗星的罗塞塔号近距离飞掠火星并拍照,有拍到很高的云。 2009年2月17日,黎明号飞掠火星以重力助推前往目的地灶神星和谷神星,并在接近火星时拍了照。 中俄合作的火卫一-土壤号于2011年升空,将会送回火卫一土壤样本。而该探测器还将搭载一颗重110公斤的火星探测器,也就中国第一艘无人驾驶火星探测船萤火一号(YH-1),预计乘坐俄罗斯的联盟号运载火箭升空,航程大约10个月。萤火一号主要研究火星的电离层及周围空间环境,火星磁场等。该探测器发射到近地轨道后,因为与地面失去联系变轨失败,探测器的碎片于莫斯科时间2012年1月15日坠落在太平洋海域。 继凤凰号之后,NASA于2011年的发射的火星科学实验室(好奇号),在2012年8月6日05:31UTC成功登陆火星的盖尔撞击坑。它和火星探测漫游者一样是火星车,但更大更快更进步。搭载雷射化学检测仪,可在13公尺外分析岩石组成。比起之前其它火星任务,它携带了更多先进科学仪器。本次任务的总成本达到了25亿美元,是历来最贵的火星探测任务。 2008年9月15日NASA发表了MAVEN任务,预计2013年以各种机器研究火星大气。 芬兰、俄罗斯的合作计划MetNet包括数十个登陆器组成观测网,以研究大气结构、物理和天气。这任务的前导任务将会于2011年先发射一至数个登陆器,有可能是和火卫一-土壤号并在一起发射。往后的发射会持续到2019年。 2016年ESA计划发射第一台火星车——ExoMars,它可挖掘两公尺深以寻找有机物甚至火星生命。 2004年美国总统布什宣布载人火星任务为太空探索展望中的长期目标。NASA和洛克希德·马丁已开始研究猎户座太空船,计划于2020年以前送人类到月球,作为人类登陆火星的准备。2007年9月28日,NASA执行长麦可·D·格里芬声明NASA预计于2037年以前送人类到火星。 ESA希望于2030至2035年间送人类上火星。而在这之前有其他探测任务,包括ExoMars和火星样本取回任务。 直达火星是罗伯·祖宾——火星学会的创始人和主席——提出的极低成本载人火星任务,使用重载的农神五号级火箭,如战神五号或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猎鹰九号,省略轨道组装、低地轨道会合和月球燃料补给站而直接用小的太空船前往火星。修改后的计划,叫做Mars to Stay,改成先不送回第一批登陆者,狄恩·尤尼克说明送回一开始的四到六人所花费用比送他们到火星还高,反而可再送二十人。 2007 WD5:2007年11月20日NASA JPL近地天体观测计划发现,一颗直径约50公尺的小行星2007 WD5可能会在2008年1月30日撞击火星,但随著观测资料越多,终把撞击机率降至0.01%,小行星则于1月30日掠过火星。 2000年,美国科学家在南极洲发现了一块火星陨石。这是一块碳酸盐陨石,后被编号为ALH84001。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声称在这块陨石上发现了一些类似微体化石的结构,有人认为这可能是火星生命存在的证据,但也有人认为这只是自然生成的矿物晶体。直到2004年,争论的双方仍然没有任何一方占据上风。 有证据显示火星曾比今日更适合生命存在,但生命在火星上到底是否真正存在过还没有确切的结论。某些研究者认为源自火星的ALH84001陨石有过去生命活动的证据,但这一看法至今尚未得到公认。另有反对的观点认为,自几十亿年前产生以来,该陨石从未长期处于液态水存在的温度下(因而不会曾有生命活动)。 海盗号曾做实验检测火星土壤中可能存在的微生物。实验只分析了海盗号着陆点处的土壤并给出了阳性的结果,但随后即被许多科学家所否定,而这一结果也仍就处在争议之中。现存生物活动也是火星大气中存在微量甲烷的解释之一,但亦有其它与生命无关的解释。 人类若对外星殖民,由于火星的适宜条件(同其他行星相比,火星最像地球,而且距离相对较近),它将是人类的首选地点。 2018年6月6日,美国太空总署宣布,好奇号探测车在火星的古老湖床的岩石里,发现有机物质。这可能对寻找生命给出重要线索。 中国古人认为火星在位置及亮度上都常变不定,故称为「荧惑」,在星占学上象征残、疾、丧、饥、兵等恶象。「荧惑守心」是火星留守在心宿(天蝎座)的天文现象,心宿主要有三颗星,中间这颗最亮,代表皇帝,旁边的两颗代表太子、庶子。荧惑守心是很罕见的天象,被认为最不祥,可能出现两种结果一是皇帝驾崩,或是宰相下台。西汉成帝绥和二年(前7年),天文台观测到了荧惑守心,宰相翟方进被汉成帝赐了毒酒自杀。翟方进死没几天,汉成帝突然暴毙,王莽后来称帝,翟方进之子翟义起兵反王莽。 台湾国立清华大学黄一农教授在他的专书《名家专题精讲系列—社会天文学史十讲》内的其中一篇文章《中国星占学上最凶的天象──「荧惑守心」》提到,现在以电脑推算发现当年并未发生此天象,中国史籍中记载荧惑守心共二十三次,但有十七次是伪造的。中国历史上实际发生过的荧惑守心则共有三十八次,且在中国史籍多无记录。 关于火星的神话传说有:
wiki_zh\AA\wiki_08
毛泽东 毛泽东(),字润之,湖南湘潭人,中国现代史上重要的政治家、战略家和思想家。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终身担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被尊称为毛泽东主席,毛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先后兼任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暨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暨国防委员会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主席暨名誉主席等职。 毛泽东将马克思列宁主义运用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其理论成果被称为毛泽东思想。他主导或发动了反右运动、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政治运动。此外,毛泽东在文学和书法方面也有一定造诣。对毛泽东的评价历来褒贬不一。 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11月19日,毛泽东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府湘潭县韶山冲(今湖南省湘潭市韶山市)。他的父亲毛贻昌是一名富农,原籍江西吉水。他的母亲文七妹则是普通农村妇女。毛泽东8岁被送入私塾读书,接受了儒家的传统教育。13岁之后的两年时间,他辍学在家与长工们一起种田,对农民的疾苦深有体会。1910年,毛泽东16岁时请亲戚说动父亲允许他去“洋学堂”湘乡县立东山小学堂上学,在那里他接触到了梁启超等维新派的改良思想。1911年,毛泽东考入长沙的湘乡驻省中学。毛泽东在革命党报纸上读到黄花岗起义的新闻后,在学校张贴文章支持推翻满清、建立民国,并带头剪掉辫子。武昌起义爆发后,长沙革命党率先响应起义,毛泽东投入革命军,成为湖南新军的一名士兵。 1912年2月,宣统退位,毛泽东认为其参军目的已实现,退伍回长沙继续求学。1912年3月,毛泽东考取湖南公立高等商业学校,但一个月后因为英文无法跟上教学而退学。随即毛泽东以第一名考入湖南全省公立高等中学校,半年后毛觉得课程少而规则繁琐而休学,在湖南省立图书馆自学西方政治和科学的经典著作。但毛贻昌不同意毛泽东的自修,并拒绝继续提供费用。1913年春,毛泽东考入不收学费的湖南省立第四师范;1914年2月,随该校并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18年6月毕业。1918年4月,毛泽东与蔡和森等人创建新民学会。 1918年8月,毛泽东和萧子升等二十四名青年离开长沙到达北京,随即会同蔡和森以主要精力从事赴法国勤工俭学的准备工作。1918年10月,经杨昌济介绍认识了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李大钊,征得蔡元培同意,被安排在图书馆当助理员。李大钊的言行使毛泽东开始具体地了解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此外,毛泽东首次认识了陈独秀,并受到很大影响。 1919年春,毛泽东南下上海为出国赴法勤工俭学同学送行,4月回到长沙。五四运动爆发之后,毛泽东等人组织学生成立新的湖南学生联合会,发动学生总罢课以响应北京运动。1919年7月,毛泽东主编的《湘江评论》在长沙创刊,但8月中旬便被张敬尧查封。同年12月,率领湖南赴京驱张代表团,到达北京请愿联络。1919年9月,毛泽东在当时联省自治运动中于长沙《大公报》发表文章,主张湖南自治;1920年9、10月间,他个人或与他人联名在长沙《大公报》等报纸上连续发表多篇文章,系统地提出实现湖南自治的具体主张。1920年之前,毛泽东坚持实行“呼声革命”——面包的呼声,自由的呼声,平等的呼声——“无血革命”,不主张起大扰乱,行那没效果的“炸弹革命”、“有血革命”。但驱张运动依赖于军阀的最终成功,以及湖南自治运动的最终失败,却使毛泽东当时的思想态度发生了很大变化,从倾向于改良主义转变为倾向于马克思主义。 1920年9月,毛泽东被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校长易培基聘请担任一师附小主事、一师校友会会长,寄宿于朱剑凡创办的周南女中教工宿舍。1920年10月下旬-11月上旬,在长沙参与主办了罗素、蔡元培、张东荪、李石岑、杨端六等中外学者的公开讲座,并担任长沙《大公报》特邀演讲速记员与评论撰稿人。对罗素在长沙的讲演《布尔什维克与世界政治》,毛泽东听后反倒是更倾向于马克思主义,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我看俄国式的革命是无可如何的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的一个变计。并不是有更好的方法弃而不采,单要采取这个恐怖的方法。” 1920年冬,毛泽东与杨昌济之女杨开慧结婚。1921年夏,毛泽东受聘为湖南第一师范学校的国文教员,结束了短暂的附小岁月。 1920年11月,毛泽东等创建湖南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1月,毛泽东创建湖南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7月,毛泽东与何叔衡一起代表湖南共产主义小组赴上海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和周佛海一起担任会议书记员。1921年8月,毛泽东回到湖南后,将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湖南三师)作为湖南建党据点之一;同年10月10日,建立中共湖南支部,并担任支部书记。1922年5月,中共湘区执行委员会成立,担任书记职务。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毛泽东因党务繁忙未能出席会议。 1923年4月,陈独秀把毛泽东从中共湘区委调至上海中共中央机关工作,帮助筹备中共三大,准备国民党的改组与国共合作。1923年6月,毛泽东以湘区代表身分出席了在广州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毛泽东在会上发言,根据湖南工人运动的经验,表示赞成工农和资产阶级建立联合阵线并共同完成民族民主革命。这次大会通过《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决议案》,决定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会议选举新的中央领导机构,由陈独秀、毛泽东、罗章龙、蔡和森、谭平山组成中央局,毛泽东为中央局秘书,毛泽东进入了中共领导核心。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蔡和森、谭平山联名以国民党员的身份给孙中山去信,建议“在上海、广州建立强有力的执行委员会,以期合力促进党员的活动和广泛开展宣传”, “我们应联合商民、学生、农民、工人并引导他们到党的旗帜下。从人民中建立新军队用新的方法和新的友好精神捍卫民国”。 毛泽东专门给李维汉写了一封信,要中共湘区委协助国民党元老覃振在湖南开展建党工作。国民党本部总务部副部长林伯渠还委任毛泽东为国民党中央党部筹备员。 1923年9月,中共中央派毛泽东回湖南指导中共湘区党委夏曦等建立湖南的国民党组织。毛泽东在给国民党本部总务部长彭素民、 副部长林伯渠的信中说:“租定房子成立筹备机关(秘密的),多邀信仰三民主义及其有活动能力的人入党。”在他的指导下,长沙最先设立国民党支部, 接着常德、衡阳也相继设立分支部。1923年10月初,国民党长沙支部成立。接着,毛泽东还在宁乡、安源等地组建了国民党分部。在这样的基础上,又建立了国民党湖南总支部。 1924年1月毛来到广州,代表湖南的国民党组织出席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期间,毛泽东被指定为章程审查委员,并在会上多次发言,阐明对组织国民政府、出版及宣传等方面的意见。毛泽东当选为第一届国民党中央候补执行委员。大会闭幕后,国民党成立了中央党部,决定派遣中央执行委员分赴上海、北京、汉口等特别区,组织“执行部”,以指导和监督当地的党务工作。在中央党部的会议上,毛泽东对中央执行委员会如何指导下层党部的工作,提出了四项议案: 1924年2月中旬,毛泽东被派往上海继续帮助国民党做组织工作,上海执行部由胡汉民、 汪精卫和叶楚伧组成常务委员会,而实际负责人是组织部长胡汉民。作为胡汉民秘书的毛泽东,其职责是“协助部长,办理本部事务”。毛泽东不仅是组织部秘书,还兼任文书科秘书,在文书科主任邵元冲未到任前,代理文书科主任一职。毛泽东还在中共党内任中央组织部长。在执行部的第二次会议上,成立了平民教育委员会,毛泽东是9名委员之一,并是常务委员。毛泽东还担任了上海地区的军校招生委员,负责为黄埔军校招生。1924年7月毛泽东辞去组织部秘书,推荐共产党员张廷灏继任。1924年8月1日国民党在上海的负责人叶楚伧(因为胡汉民、汪精卫常在广州)在南方大学召开会议,专门研究“处置共产党分子问题”,“用尽办法把毛赶走”,毛在与叶的斗争中处于下风。毛泽东一面与国民党内的反共势力(毛称之为“国民党右派”)周旋,一面维护国共合作,他起草并与陈独秀联合签署了一系列文件,他写道:“(对右派的言行)都不可隐忍不加以纠正”,但仍强调“须尽我们的力量忍耐与之合作”。因此在中共党内,他被张国焘和李立三嘲讽为做“国民党的工作”、是“胡汉民的秘书”。 1924年12月,重病的毛泽东请假回到湖南韶山休养,缺席了1925年1月的中共四大,并在中央局委员的选举中落选。 1925年9月,毛泽东由长沙到广州参加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筹备工作。当时广州已成立了国民政府,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政治委员会主席和宣传部部长汪精卫为政府主席。10月5日,汪精卫向国民党中央常务会议推荐毛泽东代理宣传部长,常务会议当即通过,10月7日就职。毛泽东为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等领导机构起草了许多指导性的文件,保存在台湾的国民党党史馆。11月,毛泽东以中央宣传部的名义向国民党中央建议,应在上海设立交通局,作为中央与各地党的机关联系的部门。1925年11月12日,在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第119次会议上,毛泽东被推选为国民党二大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委员。11月27日,由中央执行委员汪精卫等10人和候补中央执行委员毛泽东等5人通电各级党部,指在北京西山召开的中央全会为非法,并警告西山会议派“勿持异端,致生纠纷”。在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第125次会议上,通过了由毛泽东起草的《中国国民党对全国及海外全体党员革命策略之通告》,指责西山会议派分裂国民党,是叛党行为,并斩钉截铁地表示:“若吾党之 革命策略不出于联合苏俄,不以占大多数之农工阶级为基础,不容纳主张农工利益的共产派分子,则革命势力陷入孤立,革命将不能成功。” 1925年12 月5日以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的名义创刊并主编《政治周报》。在《〈政治周报〉发刊理由》中写道: “为什么出版《政治周报》?为了革命。为什么要革命?为了中华民族得到解放,为了实现人民的统治,为了使人民得到经济上幸福。”这“便是《政治周报》的责任”,“《政治周报》的体裁,十分之九是实际事实之叙述,只有十分之一是对于反革命派宣传的辩论”。 1925年12月,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1926 年1月1日至9日,国民党二大在广州召开,毛泽东在会上作宣传报告。受主席团委托,修改 《农民运动决议案》。会上毛泽东再次当选中央候补执行委员,任国民党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委员。会后,成为国民党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委员,被任命为国民党中央农民部主办的农民运动讲习所所长,接办农讲所第6期。 1926年5月15日至22日召开的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通过蒋介石提出的《整理党务案》,迫使在国民党内担任部长的共产党员纷纷辞职,毛泽东辞去代理宣传部长。全部精力都投入农讲所。给农讲所的学生讲授中国农民问题时说,辛亥革命至五卅运动之所以失败,道理十分简单,那就是“完全未得三万万二千万之农民来帮助和拥护”。并说:“国民革命的目标,是要解决工农商学兵的各阶级问题,设不能解决农民问题,则各阶级问题也无由解决”,一再强调“中国国民革命是农民革命”。2次带领学生到韶关和海丰,实习和考察当地的农民运动。在国民党的一系列会议和各部门会议 上,几乎每会必讲农民,必讲农运,必讲土地问题。 1926年11月,任中共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书记,1927年与邓演达等在武昌创办并主持国民党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分所。1927年1月4日,毛泽东启程到湖南农村考察农民运动,1月4日至1月9日先后在湘谭县之县城、银田、韶山一带考察,1月9日至1月14日到湘乡县考察,1月15日至1月23日到衡山县考察,1月24日回到长沙,将湘潭、湘乡、衡山三县之调查情况向中共湖南区负责人作详细报告,1月27日至2月3日到醴陵县考察,2月4日回到长沙,2月5日历时32天之湖南五县考察结束。1月22日,湖南、湖北、江西三省农民运动讲习所已组成筹备处,由湖南省党部推举以周以栗、毛泽东、陈克文,湖北省党部推举陈荫林、张眉宣、李汉俊等为筹备员。3月5日,毛泽东从1月4日起至2月5日止,实地考察湘潭、湘乡、衡山、醴陵、长沙五县农民运动后,写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一文,在是日出版之中国共产党湖南省机关刊物《战士》第三十五、第三十六期合刊上发表。3月7日,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决定将湖南、湖北、江西三省农民运动讲习所改由中央办理,是日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在武昌正式上课,邓演达、毛泽东、陈克文三人为常务委员(系农讲所最高领导机构),聘周以栗为教务主任,陈克文为训育主任,李刚为事务主任,郭增昌为总队长,恽代英、彭湃、方志敏等担任讲课。3月15日,中国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举行第五次会议,出席委员27人,谭延闿主席,丁超五报告「阳新惨案」详情,议决组织委员会,指定邓演达、吴玉章、毛泽东三人为委员,与湖北省党部、湖北省政务委员会、省农民协会开联席会议处理;河南全省武装农民代表大会是日至3月21日在武昌雄楚楼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举行,出席代表69人,代表45县40万武装农民,推王法勤、-{于}-树德、陈克文、邓演达、刘莪菁、郭安宇等13人为主席团,陈克文、毛泽东、陆沉、郑振宇在大会上分别作广东、湖南、湖北、河南四省农运状况报告,李立三作中国职工运动报告。3月28日,中央农民部在武昌召开各省农协执委联席会议,邓演达、陈克文、毛泽东、周以栗、陆沉、方志敏、陈子林等出席,决定组织中华全国农民协会临时执行委员会,领导全国农运,时全国有组织之农民已达800万人。3月30日,湖南、广东、湖北、江西四省农民协会代表和河南省武装农民自卫军代表,在武昌召开联席会议,选出彭湃(广东)、易礼容(湖南)、方志敏(江西)、陆沉(湖北)、萧寅谷(河南)及毛泽东、徐谦、孙科、谭延闿、邓演达、唐生智、张发奎、谭平山13人为全国农民协会临时执行委员,谭延闿、谭平山、毛泽东、邓演达、陆沉5人为常务委员,毛泽东兼任组织部长,主持全国农协临时执委会工作,并决定在5月15日召开全国农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680名。4月2日,武汉中央土地委员会成立,推徐谦、顾孟余、谭平山、毛泽东、邓演达为委员。4月3日,湖北麻城县土豪利用红枪会策动武装暴乱,残杀革命干部和军民,包围麻城县城,毛泽东从农民运动讲习所学员中组织学员中组织学生军300名,于4月14日开赴麻城,平息暴乱。1927年4月底到5月初,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被选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事件,开列通缉193中共要员,毛泽东名列其中。毛泽东从此终止了在国民党中央机关的工作。 1927年6月16日,湖南、湖北、江西三省农民协会一月来多,农民牺牲者达一万数千人,是日全国农协临时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谭延闿、谭平山、邓演达、毛泽东、陆沉呈请国民政府采取措施,明令保护农工组织及工人纠察队、农民自卫军。四·一二事件和七·一五事件发生之后,1927年8月7日,中共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八七会议),毛泽东出席会议并提出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观点,毛泽东等7人被选举为临时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会议决定派遣毛泽东到群众基础较好的湖南组织秋收起义。1927年9月中旬,毛泽东作为中共中央特派员被派到湖南,和中共湖南省委一起在湘赣边界发动了秋收起义;同年9月29日,毛泽东率秋收起义部队到达江西永新县三湾村时,提出“支部建在连上”、“党指挥枪”的原则,称“三湾改编”。三湾改编确定了“党指挥枪”的原则。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部抵达井冈山。1927年11月9-10日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在上海召开(简称为“十一月扩大会议”),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瞿秋白、苏兆征、李维汉;政治局委员任弼时、罗亦农、向忠发、顾顺章;政治局候补委员周恩来、张太雷、李立三、邓中夏、张国焘,共产国际代表罗明那兹参加了会议。通过了《政治纪律决议案》,评价秋收起义“完全违背中央策略”,是“单纯的军事投机”,开除毛泽东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与湖南省委委员职务。 1928年1月4日,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第一营和第三营之一个连攻打遂川,在大坑打垮萧家璧之靖卫团,县城之敌闻讯弃城逃跑,次日红军乘胜占领遂川城。2月3日,中国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举行首次会议,决议开除隶属共产党之中央执行委员谭平山、林祖涵、于树德、吴玉章、杨匏安、恽代英6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毛泽东、许苏魂、夏曦、韩麟符、董必武、屈武、邓颖超7人党籍。2月21日,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两个团自遂川攻打宁冈新城,歼灭守军多人,击毙营长王国政、靖卫团长李树滋,活捉县长张开阳,俘敌军400余人,并占领新城,是日在宁冈砻市开万人大会,成立宁冈县苏维埃政府。3月11日,朱培德所部第五路军第二十七师师长杨如轩派第二十五团与第七十九团由永新出发,第八十一团由遂川出发,分三路包围井冈山红军,3月13日下午第二十五团陷茅坪,毛泽东率红军千余退走湘边,红军袁文才部千数百人退向陇西,同日第七十九团陷古城。4月10日,江西第五路军第三军军长兼南昌卫戍司令王均致电长沙程潜、白崇禧报告毛泽东率部分两路由遂川进至湘东,请派湘军「协同兜剿」。4月28日,毛泽东率井冈山红军经酃县回到砻市,是日与朱德率领之南昌起义部队会师。5月4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成立,江西宁冈砻市党、政、军、工、农、商、学各界召开群众大会,庆祝朱德与毛泽东两支部队胜利会师,大会执行主席陈毅宣布成立中国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朱德、毛泽东分别讲话,两军会合后,王尔琢为参谋长,陈毅为军委书记,部队编为第十师、第十一师、第十二师三个师,第十师师长朱德(兼)、党代表宛希先,第十一师师长毛泽东(兼),第十二师师长陈毅(兼),下辖9个团,全部兵力一万多人,大部为湘南农军。后来美国女作家史沫特莱这样描述这次会师:“土地革命的两大主流汇合了,这次会见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5月20日,中共湘赣边区第一次代表大会在茅坪召开,毛泽东在会上作报告,总结井冈山根据地半年来的斗争经验,提出加强党的领导,深入土地革命,巩固和扩大革命根据地的任务,会议选举特委委员23人,成立以毛泽东为书记之湘赣边界特委。5月,毛泽东与永新县革命委员会主席贺敏学的妹妹贺子珍结婚。6月1日,鲁涤平、何键急电广州李济深,谓朱德、毛泽东、袁文才等部以江西宁冈为根据地,分别在茶陵、酃县各地滋扰,刻正与南昌王钧部会剿,望驻粤边军队严密防堵,以免窜逃。6月17日,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莫斯科举行。7月11日,中共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会后举行六届一中全会,选举中央委员毛泽东等23人,候补中央委员13人。23名中央委员,毛泽东排第12位。7月13日,朱德、毛泽东率领红四军攻占湖南酃县,湘军退守茶陵。8月19日,朱德、毛泽东部红军攻占湖南桂东县城。8月23日,吴尚、范石生奉鲁涤平、何键急电,指挥所部分三路进攻桂东朱德、毛泽东部红军,激战三画夜,朱、毛率部向宁冈退却,8月26日吴尚陷桂东。8月28日,何键自长沙赴湘南「督剿」朱德、毛泽东等部红军,湘省清乡督办处获悉,江西红军朱德、毛泽东部与湘南宁远、蓝山、新田、祁阳一带红军周文、陈光保等部联合,图夺取衡阳。10月,首次明确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初步建立“农村包围城市”战略。 1929年1月4日至1月6日,中共湘灨边区前委、特委、红四军军委和地方党组织负责人联席会议在宁冈柏露举行,由毛泽东主持,决定彭德怀红五军及红四军第三十二团王佐部留守井冈山,红四军主力向赣南、闽西进军,彻底粉碎敌人「围剿」,开辟新之革命根据地。7月,中共闽西第一次代表大会在蛟洋举行,提出「发动广大群众创造闽西工农割据」之总路线必须完成之18项任务,毛泽东就如何巩固和发展红色根据地方针问题作重要提示:「这就是:一、深入地进行土地革命;二、彻底消灭民团土匪,发展工农武装,有阵地地波浪式地向外发展;三、发展党、建立政权、肃清反革命。」11月,毛泽东把部队集中到红色江西的中心。此时中共中央肃清反革命分子,宣布彭德怀军里发现了AB团组织,并对一部分中共党员采取逮捕和处决措施;其中有人暗中使离间计试图分裂毛泽东和彭德怀,被彭识破。1929年12月28日,中共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在闽西上杭县古田召开,会议通过《中国共产党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即《古田会议决议》),强调红军必须服从党的领导,树立无产阶级思想,纠正单纯军事观点、极端民主化、绝对平均主义、主观主义、个人主义、流寇思想等错误观念,红军必须担负起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等项任务。毛泽东(重新)当选前委书记。古田会议明确了红军建设的根本原则是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林彪等疑问“红旗到底能够打多久?”1930年1月5日,毛泽东在古田就时局和红军行动问题覆红四军一纵队司令员林彪信(即《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原题目为《时局估量和红军行动问题》),指明中国革命之发展前途。毛泽东回信指出农村斗争“无疑义地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1月5日,红四军为粉碎蒋介石之赣、粤、闽三省「会剿」,实现「争取江西」计划,是日从古田出发,兵分两路,由朱德率第一、三、四纵队红经连城、宁化越武夷山入江西,1月16日占广昌,另一路由毛泽东率第二纵队到龙岩地区迷惑敌人,掩护主力转移移后,亦由连城、清流、宁化、归化越武夷山入广昌,到宁都东韶与朱德部会师。2月7日,毛泽东在吉安之陂头主持召开红四军前委、赣西特委及红五、六军军委联席会议(即「二七」会议),讨论扩大红色区域,深入土地革命,发展工农武装,为夺取江西全省而斗争等问题,2月9日结束。2月下旬,中共湘赣边界特委以整编地方武装、研究攻打吉安之名,通知边界各县主要负责人带领本县武装到永新城集中,原井冈山地区绿林头领、受毛泽东团结改造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红五军第五纵队领导之王佐、袁文才率部开进永新城,边界特委书记朱昌偕误认为王佐、袁文才会叛变,率部包围其住所,将袁文才枪杀,王佐逃离,在涉水过河时溺死。3月2日,朱德、毛泽东、彭德怀、黄公略红军围攻江西吉水唐云山旅,是日成光耀旅、朱耀华旅到达城郊,红军退富都。3月下旬,朱德、毛泽东率红四军下江西南部南康,到新城,指向南雄,江西省政府悬赏缉拿朱德、毛泽东,生擒者5万元,击毙者3万元。4月1日,朱德、毛泽东率红四军克南雄,4月3日克始兴。4月10日,朱德、毛泽东红四军攻克江西信丰,击毙县长吴兆丰、警察队长王覃勋。5月4日,金汉鼎与鲁涤平、张辉瓒、邓英在南昌会商「剿共」第二步计划已竣,是晨乘轮溯赣江赴赣州,与福建、广东军「会剿」朱德、毛泽东红四军。 1930年6月,根据中共中央指示,红四军、红十二军和红六军(7月改称红三军)在福建汀州(即长汀)整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路军,朱德任总指挥,毛泽东任政委。6月5日,朱德、毛泽东红四军自寻乌经吉潭,到达福建武平,击溃民团,克县城,6月8日续克上杭。7月26日,江西省政府主席兼第九路军总指挥鲁涤平布告悬赏10万元缉拿朱德、毛泽东。8月6日,红一军团朱德、毛泽东部克江西安义。8月23日,红一军团同红三军团在浏阳永和市会师,组成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朱德任总司令,彭德怀任副总司令,毛泽东任总政治委员,下辖第一、第三两个军团,共3万余人,同时成立中共第一方面军总前敌委员会,毛泽东任总前委书记,成立中国工农革命军事委员会,毛泽东任主席,红一方面军组成后,决定第二次攻打长沙。8月30日,红一方面军分三路进攻长沙,朱德、毛泽东率第十二军到达株洲附近,黄公略、林彪率第三、第四两军抵关刀铺,彭德怀率第五、第八两军主力,抵湘阴港附近,一部则沿浏长大道抵黄花市附近,是晚起红军总攻长沙,迭以火牛为前驱,猛冲何键军所布电网,终因敌方火力太猛,未能攻破。9月13日,红一军团朱德、毛泽东部向株洲、醴陵转移。9月14日,红一方面军停止进攻长沙,撤出阵地,向湘东、赣西进发,第二次攻打长沙失败;是日,红一军团朱德、毛泽东部抵醴陵,后向萍乡进军。9月20日,红一军团朱德、毛泽东部分兵进驻攸县、茶陵、萍乡等县。9月24日至9月28日,瞿秋白、周恩来等在上海主持召开中共六届三中全会,全会补选中央委员7人、候补中央委员8人、中央审查委员2人,并改选中央政治局,毛泽东重新选入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朱德等选入中央委员,此后,由瞿秋白实际主持中央中央工作。毛泽东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第一次正式进入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9月29日,中共中央长江局军事部负责人周以栗到袁州同红一方面军总前委举行会议,周传达长江局再打长沙之指示,经毛泽东等多方说服,会议一致决定,放弃再打长沙,先打敌军力量较弱之吉安。10月14日毛泽东给党中央写信,说各级指导机关「多为AB团的富农所充塞」,「肃清富农领导,肃清AB团」,「目前总前委正计划这一工作」,11月下旬红一方面军在整军中开展肃「AB团」半个多月,在4万红军中肃「AB团」4400余人,12月发生「富田事变」,肃「AB团」持续进行,从赣西南到全苏区,从1930年到1934年,据事后调查,苏区杀「AB团」达7万余人。10月25日,红一方面军总前委和江西省行动委员会在江西新喻县罗坊举行联席会议;总前委书记毛泽东主持,会议讨论红一方面军打不打南昌和如何粉碎敌军「围剿」问题;毛泽东根据敌强我弱之基本情况,提出不应打南昌,主张红军主力先向根据地内退却,使力量对比发生有利于我之变化,然后集中兵力各个歼敌于运动中;经反复讨论,得到大多数与会者赞同;10月26日会议通过《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一方面军及江西党的任务的指示》。10月27日,朱德、毛泽东红军第一军团第三、四、十二各军,由新喻峡口攻取上高,图断袁州罗霖师与高安公秉藩师之联络;是日红军遭罗霖部袭击,弃上高向清江转移,集中新喻、清江以北及高安西南地区;鲁涤平令所部分为三个纵队,以张辉瓒、谭道源、罗霖分任指挥进攻红军。10月31日,红一方面军总前委和江西省行动委员会于10月25日起在江西新喻县罗坊举行联席会议;在毛泽东主持下,分析政治形势,总结攻打长沙、夺取吉安之经验教训,作出相应决议;是日会议通过毛泽东提出之「诱敌深入」方针,决定主力红军东渡赣江,准备反「围剿」作战。1930年10月到1931年9月,毛泽东与朱德等领导红军反击国民政府三次大规模军事围剿,并取得胜利。1930年11月6日,蒋光鼐、蔡廷锴两师由湖南抵达江西萍乡,向莲花、水新之红军进攻;同日红军朱德、毛泽东、彭德怀各部分抵达抚州、新喻及福建、广东边境;何成濬即令鲁涤平、何键「跟剿」,次日公秉藩师由新岗岭向新喻推进。12月9日,蒋介石电令各路指挥悬赏5万元购缉朱德、毛泽东、彭德怀、黄公略。 1931年1月15日,中共苏区中央局在江西瑞金成立,任命周恩来为书记,未到职前由项英代理,同时成立革命军事委员会,项英兼军委主席,毛泽东、朱德为副主席,红一方面军总前委撤销。9月15日,毛泽东指挥红三军团、红四军及红三军在方石岭歼灭「剿赤」军韩德勤师6个团及蒋鼎文师直机关及炮兵、步兵各一营,韩师损失大半,毙旅、团长3人,营长6人。根据共产国际的指示,要在中国革命成熟的地区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当时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全国最有影响,所以在上海的中共中央决定,在井冈山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11月7日至11月20日,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叶坪村谢氏祠堂举行,召开了中央苏区党组织的第一次代表大会(赣南会议),项英主持会议并批判毛泽东,并通过《政治决议案》,毛泽东被免去了苏区中央局代理书记职位。11月2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执行委员会在瑞金召开第一次会议,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项英、张国焘为副主席。此后毛泽东开始被称呼为“毛主席”。12月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发出第一号布告,内称,中华工农兵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31年11月7日在江西苏区召开,会议通过政纲、宪法、土地法、劳动法、红军问题、经济问题等重要法令,宣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选出毛泽东、项英、张国焘、周恩来等63人为中央执行委员,组织中央执行委员会,为全国代表大会之后之最高政权机关。 1932年3月中旬,中共苏区中央局在赣县江口圩举行会议(江口会议),讨论中央红军撤围赣州后之行动方针,毛泽东提出向赣东北方向发展之主张遭否决,会议确定「以赣江流域为中心,向北发展」,迅速夺取中心城市之方针,中央红军一、五军团组东路军由毛泽东率领在赣江东岸活动,三军团、红十六军等组西路军由彭德怀率领到赣江西岸活动。7月3日,朱德、毛泽东率红一军团一部击溃梅岭关守敌一个团,占领梅岭关要隘。7月9日,朱德毛泽东指挥红一军团、季振同红五军团所属各军与粤军20个团在池江、梅关岭、大庾、南雄县水口圩展开争夺战,经过三天两夜战斗,于7月11日将粤军全部击溃,红军克水口圩,敌退南雄。8月8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通令宣布:奉中央政府命令,特任毛泽东为红军第一方面军总政治委员。9月26日,红一方面军总司令朱德、总政治委员毛泽东发布《在敌人尚未大举进攻前部队向北工作一时期的训令》,命令所部北移,在乐安、宜黄、南丰一带部署第四次反「围剿」战场。10月上旬,宁都会议召开,中共苏区中央局在江西宁都开会体会议,会议根据临时中央之决议和指示,指责毛泽东「诱敌深入」方针、反对打赣州等是「纯粹防御路线」、「右倾主要危险」,要求红军在敌合围开始之前,粉碎敌人进攻,夺取中心城市,实现江西首先胜利,会后毛泽东被撤销红一方面军总政治委员职务。12月19日,中央红军主力由资溪、黎川开至光泽、邵武、建宁、广昌一带,毛泽东、朱德在黎川曾召集军事会议,进行战前改编整顿,充实连队战斗力。 1933年1月,中共临时中央由上海迁往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临时中央政治局与苏区中央局合并为中共中央局,毛泽东为其成员。 1934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取消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部和红一方面军司令之名义和组织,红一方面军总部同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合并,方面军所属部队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直接指挥,称中央红军,2月3日中革军委改组,主席仍由朱德担任,周恩来、王稼祥为副主席。同年1月举行的中共六届五中全会上,毛泽东第一次正式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5月,中共中央召开紧急会议研讨广昌战役后之战局及今后作战方针,毛泽东提出将红军主力分向福建、浙江、江苏、湖南进军,突入后方广大无堡垒地区,用以吸引国军并使其兵力分散,然后回兵江西收复苏区,最后决定在石城以北加筑工事构成防卫瑞金防线,并紧急开展扩大红军运动,以组织粉碎国军第五次「围剿」之军事力量。 以王明为代表的领导集团(之后中共认为是“左倾”路线)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以后,将毛泽东排斥于中共和红军的领导之外,并执行与前四次围剿不同的战略和政策,最终在第五次反围剿战争失败。1934年9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华苏维埃政府主席张闻天为《红色中华》报撰写之社论《一切为了保卫苏维埃》于是日发表,发出中央苏区红一方面军突围西征实行战略转移之动员令。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10月10日晚,中共中和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从江西瑞金出发,率红一、红三、红五、红八、红九军团及中央、军委机关和直属部队共8.6万人撤离中央苏区,向雩都集中,实行战略转移,踏上向西突围之征途,这便是后来被称之为红军长征之开始;中共中央决定成立党中央分局和苏维埃政府中央办事处,以项英为党中央分局书记,陈毅为中央办事处主任,10月22日又宣布成立中央军区,由项英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率红军共兵力三四万人坚持游击战争,保卫苏区。中共中央和红军总部率领红军主力及后方机关向湘西进军,开始战略转移,毛泽东随军行动。在红军出征前夕及随后长征途中,毛泽东极力接近洛甫,多次与他谈论军事问题,说服争取他并得到其认同。1934年12月12日,中央部分领导人召开通道会议,毛泽东被邀请参加会议,他提出放弃与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定计划,改向国军力量比较薄弱的贵州方向前进,会议认同其意见而否决李德、博古北进之主张;同年12月18日,中央政治局召开黎平会议,通过《中央政治局关于战略方针之决定》,采纳毛泽东主张而作出战略性转变。1935年1月初,中央红军强渡乌江,7日占领遵义。1935年1月15日至17日,经洛甫等努力推动和促进,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毛泽东、周恩来负责军事。1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遵义会议」)闭幕,作出决定:毛泽东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指定洛甫(张闻天)起草决议,常委再作进行适当分工,取消三人团,仍由最高军事首长朱德、周恩来为军事指挥者,而周恩来是党内委之对于指挥军事上下最后决心之负责者,会上推举张闻天接替博古担任总书记。1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根据遵义会议决议,常委进行适当分工,确定毛泽东为周恩来军事指挥之帮助者。1935年2月,中央政治局召开鸡鸣三省会议,洛甫取代博古成为中共总负责人,博古改任红军野战政治部主任;同年3月,中央政治局召开苟坝会议,成立由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三人组成的军事指挥小组,恢复了毛泽东的军事指挥权。3月4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通令:特设前敌司令部,委任朱德为前敌司令员,毛泽东为前敌政委。3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成立「三人团」(又称「三人军事指挥小组」),由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组成,周为团长,全权负责处理红军之军事行动。遵义会议是中共独立自主解决问题的开端。随后,毛泽东指挥了四渡赤水战役,摆脱了国民政府军队的包围。5月5日当晚,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中共中央、中革军委领导随同军委纵队渡过金沙江,驻扎在中屋山,指挥中央红军渡江。 5月9日,中央红军全部渡过金沙江,在一周时间内,中央红军靠着7只渡船将2万多红军全部送到金沙北岸,从此中央红军跳出数十万敌人围追堵截之圈子,取得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之胜利。经过彝海结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夹金山等事件,1935年6月,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同张国焘领导的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达维镇会师。中共中央政治局之后在懋功两河口开会,决定红一、四方面军共同北上,建立川陕甘苏区。8月,中央红军主力部队通过松潘草地,打开了进军甘南的门户。然而,因为张国焘坚决南下而反对中央的“北上路线”,冒险度过大草地的中央红军与张国焘的红四方面军又被迫分裂。1935年9月9日,毛泽东、张闻天、博古赶到红三军团驻地巴西,连夜召开政治局紧急会议,决定率一、三军团单独北上。9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俄界召开扩大会议。会议决定将一、三军团、中央纵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由彭德怀任司令员,毛泽东任政委,单独北上。9月17日,红军攻克腊子口天险,进入甘南哈达铺。在哈达铺,毛泽东得知刘志丹领导的陕甘根据地的相关消息后,最终将陕甘根据地定为目的地。10月5日,张国焘在四川理番县卓木碉另立「中央」,「中央政府」和「中央军委」,宣布开除毛泽东、周恩来、博古、张闻天中央委员及党籍,并下令「通缉」,对杨尚昆、叶剑英「免职查办」。10月19日,红军陕甘支队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吴起镇,中央红军主力历时一年,经过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西康、甘肃、陕西11省,行程2万5千里,进行300多次战斗,击溃几十万敌军围追堵截,此时只剩7,000余人,结束长征。红一方面军长征结束。1935年11月21日,直罗镇战役,毛泽东同周恩来、彭德怀指挥,11月24日直罗镇之敌在突围中被全歼,战役结束,共歼东北军1个师又1个,俘敌5,300余人,缴枪3,500余支,打破蒋介石对陕甘宁苏区之第三次「围剿」。直罗镇战役成为中共大本营设于陕北之“奠基礼”。12月17日,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政治局会议,张闻天主持会议,并入政治形势与策略之报告,经过三天讨论,确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之策略方针,完满解决党之政治路线问题。毛泽东参加瓦窑堡会议,会议决定将中共的工作重心转向抗日方面;据此,毛泽东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最终在甘肃会宁会师;12月,统一的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在保安县组成,毛泽东任军委主席。 1936年1月31日,中共中央军委在陕西延长开会研究东征战略方针,会议决定东征进军路线,部署兵力,正式组成「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彭德怀任总司令,毛泽东任总政委。12月12日西安事变发生之后,毛泽东等曾经一度主张审蒋乃至除蒋,但在党内张闻天持异议、党外国共多方实力较量与协调、共产国际指示要求与国内外舆论影响等情况之下,最终主张和平解决事变问题。事变解决之后,共产党与国民党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37年1月1日,毛泽东、周恩来电潘汉年称,速与陈立夫接洽,中共愿与宋子文、孙科、冯玉祥各方面商洽团结一玫挽救危局之方法;并告知红军己集结训练,静待划定防地,准备抗日,绝无扰乱中央军及侵入国统区之企图。1月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扩大会议,分析张学良被扣留后之形势,决定主要方针是力求和平;毛泽东称,现在「仍是打击右派,争取中派」;张闻天阐明中共在目前主要方针「是巩固内部与动员援助西安,反对内战」。1月6日,毛泽东、张闻天联名电周恩来、秦邦宪称,「(甲)目前中心在坚决备战,拒顾(顾祝同)迎张(张学良)。(乙)顾来则张、杨(杨虎城)两部全被宰割,红军将被迫登山」。1月13日,中共中央与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由保安动身迁到延安,同日,中共中央机关自保安(今志丹县)迁延安。1月21日,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改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并举行开学典礼,毛泽东兼任教育委员会主席与政治委员,林彪任校长,刘任承任副校长。 1937年4月至7月间,毛泽东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讲授辩证法唯物论,其中两节后来整理成《实践论》和《矛盾论》。毛泽东在两论中系统而创造性地阐述了历史唯物辩证法的实践观和矛盾观,并成为后来《论持久战》、《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论人民民主专政》等著作的哲学基础。但毛泽东将矛盾的斗争性绝对化,这又成为1949年建国以后其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走向理想化和极端化的理论根源。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件,中国军队被迫反抗日本军,标志著中国抗战终于开始。7月8日,中共中央发出通电:「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掠!」7月13日,在延安召开中国共产党员和机关工作人员之紧急会议,毛泽东到会动员,号召「每一个共产党员与抗日的革命者,应该沉著地完成一切必须准备,随时出动到抗日前线」。毛泽东于7月14日在内部致张云逸电报,提出工作总方针:「此时各方任务,在一面促成蒋氏建立全国抗战之最后决心(此点恐尚有问题);一面自己真正地准备一切抗日救亡步骤;并同南京一道去做。……盖此时是全国存亡关头,又是蒋及国民党彻底转变政策之关头,故我们及各方做法,必须适合于上述之总方针。」;又于7月15日致张云逸电报,指定张奔走两广当局之间,「求得他们赞助坚决抗战与国共合作的方针,求得他们开展爱国运动,积极救亡」。毛泽东在7月23日发表《反对日本进攻的方针、办法和前途》一文,提出对付日本之进攻方针有两种,一是坚决抗战,「就一定得一个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实现中国自由解放的前途」;一是妥协退让,「就一定得一个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中国、中国人民都做牛马奴隶的前途」;他强调「国人应从大道理上好生想一想,才好把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安顿在恰当的位置。在今天,谁要是在团结两个字上不生长些诚意,他即使不被人唾骂,也当清夜扪心,有点儿羞愧。」。8月20日,毛泽东从延安出发前往洛川,会址设在洛川城郊冯家村。洛川会议是在8月22日至8月25日召开之政治局扩大会议,毛泽东在会上作军事问题和同国共两党关系问报告,并作多次发言。张闻天作国内外政治形势的分析报告。会议通过《中央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和毛泽东为中央宣传部门起草的宣传鼓动提纲《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毛泽东指出红军的基本任务是:1. 创造根据地;2. 钳制和相继消灭敌人;3. 配合友军作战(战略支援任务);4. 保存和扩大红军;5. 争取民族革命战争领导权。红军的作战方针是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包括在有利条件下集中兵力消灭敌人兵团,以及向平原发展游击战争。适应战争需要,会议决定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成员增加为11人,书记是毛泽东,副书记是朱德、周恩来。洛川会议结束后,中共中央又在8月27日组织一次座谈会,讨论毛泽东思考问题。1937年9月针对八路军内部主张八路军要集中兵力打大仗、硬仗、打运动战的想法,毛泽东代表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发出了关于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争基本原则的指示,将独立自主山地游击战的基本原则具体化。“此原则中包含:(一)依照情况使用兵力的自由。(二)红军有发动群众、创造根据地、组织义勇军之自由,地方政权与邻近友军不得干涉。(三)南京只能作战略规定,红军有执行此战略之一切自由。(四)坚持依傍山地与不打硬仗的原则。”随后又发出关于实行独立自主的游击战方针,要求八路军进行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11月8日,毛泽东电告八路军各将领,太原失守后,华北正规战争阶段基本结束,游击战争阶段开始,将以八路军为主体,吕梁山是八路军的主要根据地;中共中央举行会议,讨论特区的选举与财政,毛泽东不主张实行行政、立法、司法的三权分立制。 1938年,毛泽东与贺子珍因史沫特莱和吴莉莉发生矛盾贺子珍出走西安后去苏联,而来自上海的蓝苹(江青)逐渐步入毛泽东生活,与其同居。 1938年5月,毛泽东发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首先指出战争的基本原则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然后提出抗日游击战争的六大战略原则。同年5、6月间,毛泽东作《论持久战》长篇讲演,全面系统地阐述抗日战争的战略方针,并指出“兵民是胜利之本”。1940年毛泽东指示新四军“西起南京,东至海边,南至杭州,北至徐州,尽可能迅速地并有步骤有计划地将一切可能控制的区域控制在我们手中,独立自主地扩大军队,建立政权,设立财政机关,征收抗日捐税,设立经济机关,发展农工商业,开办各种学校,大批培养干部。” 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客观上造成毛泽东与中共红军得以采取保存壮大自己、钳制消灭敌人的战略策略。之后因许多其他因素影响,中共实力不断发展壮大并最终在后来国共决战中夺取国家政权。美国传记作家罗斯·特里尔后来肯定日本无意之中帮助了中国共产党,“在20年代,没有斯大林的帮助,毛泽东也一样会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领袖人物”,“但如果没有30年代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毛泽东不会在1949年成为中国的最高领袖。” 1939年12月,毛泽东发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提出“必须把落后的农村造成先进的巩固的根据地”,“借以在长期战斗中逐步地争取革命的全部胜利”……“而且革命的最后目的,是夺取作为敌人主要根据地的城市”,“农村包围城市”战略明确形成。1940年1月,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标志新民主主义理论得以成熟。1941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议上作《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提出反对主观主义;他对典故“实事求是”作出新的经典的解释,并阐明其为中共思想原则。1942年2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上作《整顿党的作风》的报告,在中共中央宣传部所召集干部会议上作《反对党八股》的报告,开始了延安整风运动。1942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发表讲话并作总结。同年5月,中央政治局决定成立中央总学习委员会,领导整风运动;同年6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又发出《关于在全党进行整顿三风学习运动的指示》。通过延安整风运动,毛泽东的思想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政治思想。 1943年6月,毛泽东为中共中央撰写《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决定,将中共“群众路线”概括为“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6月1日,毛泽东复电彭德怀,对中国国民党之腼状和中国共产党今后之工作方针作出指示,指出:中国民党对敌、对外、对共、对民、对党五方面均无妥善办法,危机日增;他们对东条英机扶蒋倒汪新政策毫无对策,对日投降者增多,战斗力大损;山前英、美仍是集中力量对德,对蒋援助甚少;对我党疑忌甚大,不愿解决两党关系问题;甘肃、贵州、四川、陕西民变,除镇压外无他办法;内部纠纷不绝,有增长趋势,凡此均使抗战局势处困难地位;抗战还须准备三年,彼时中国情况如何,深堪注意;我党应在此三年中力求巩固,屹立不败;对敌应用一切方法坚持必不可之根据地;应极力避免大军事冲突,使彼方一切力量均用在对敌上。10月,毛泽东、任弼时、彭德怀赴南泥湾,视察八路军第三五九旅开展大生产运动之情况。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召开,毛泽东主持大会致开幕词,并作了题为《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在报告中,毛泽东明确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本次大会确定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系统形成并趋于完善。 1945年6月19日,中共中央在延安杨家岭举行七届一中全会,毛泽东正式出任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人,会上被选为中央委员会主席(党主席),兼任中央政治局主席和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书记处主席。7月5日,黄炎培在延安同毛泽东谈历史周期率问题,据黄炎培7月5日日记记载:「毛泽东答: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1945年8月,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 日本投降后,国民政府蒋介石命令共产党军队原地待命,国军则接受日军投降,此命令一出,毛泽东发电蒋介石,坚决驳斥抗拒。毛泽东下令林彪罗荣恒进入苏军控制下的东北,抢夺地盘。1945年8月24日,毛泽东电复蒋介石称:「鄙人极愿与先生会见,商讨和平建国大计。俟飞机到,恩来同志立即赴渝进谒,弟亦准备随时即赴渝。晤教有期,特此奉覆。」8月28日,毛泽东应蒋介石邀请,同赫尔利、张治中以及周恩来、王若飞等同机飞重庆。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在国民政府代表张治中、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的陪同下从延安抵重庆与蒋介石谈判。8月29日上午,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与国民政府代表张治中会谈,下午毛、周、王与蒋介石会谈,晚间又和张治中、王世杰、张群、邵力子作长时间谈话。9月12日,蒋介石在重庆官邸约毛泽东、周恩来共进午餐,张群、张厉生、邵力子作陪。9月22日,毛泽东会见中国青年党领导人蒋匀田,说:商谈近20日,时间白费,我们触及到两个问题,军队分配比例问题,我们管理地区自治问题,没有一个问题得到协议,「可说商谈已经失败了。」10月10日,《双十协定》签字。10月11日,毛泽东由王若飞和张治中陪同自重庆飞返延安,在重庆机场答记者说:「中国问题是可以乐观的,困难是有的,不过困难都可以克服。」谈判期间,毛泽东将1936年所作词《沁园春·雪》手书后赠予柳亚子先生,柳亚子因此而和词,《沁园春·雪》一时之间在国统区重庆文坛引起轰动。 1946年1月10日,国民政府代表张群与中国共产党代表周恩来签署《关于停止国内军事冲突、恢复交通的命令和声明》,与1月5日达成之《关于停止国内军事冲突的协议》同时公布,停战命令规定于1月13日24时起全国一律停战;张群、周恩来签订建立军事调处执行部协议,规定:军调部设北平,设委员会三人,国民政府代表郑介民,中共代表叶剑英,美国驻华代办罗伯逊充任主席,各有表决、互让权,事宜须经三人一致通过,三人不能协议之问题,应提交军事三人小组决定之。美国特使马歇尔调停国共签署1月停战令。2月1日,蒋介石与周恩来会谈,蒋介石表示政府仅派张治中一人出席军事三人小组,张群不再参加;周恩来转达毛泽东关于军党分立、国共长期合作之意见,并谓毛泽东将参加联合政府。2月,国民党召开六届二中全会,国共开始争吵。3月初,马歇尔三人小组访问延安,毛泽东接见马歇尔并表示准备搬到淮安办公。3月下旬,苏军撤离东北,国共为争夺东北开始爆发内战。3月27日,国民政府代表张治中、中国共产党代表周恩来和美国代表吉伦于重庆怡园正式签订关于派遣执行小组前往东北调处停止冲突协定。4月,国共达成政协宪草。5月13日,东北保安司令长官杜聿明下达进攻四平街之命令,5月14日廖耀湘新六军、彭锷第八十八师等10个师成左、中、右三个兵团,轮向四平街实施进攻。5月18日夜,东北民主联军全部从四平街撤退,部分主力撤至松花江北岸。5月19日,孙立人之新一军进占四平街,陈林达之第一九五师攻占四平街东侧哈福屯,历时33天之四平街攻防战至此结束。5月22日,东北民主联军完撤出长春。5月25日,政治和谈会议在南京重开,政府代表王世杰、邵力子、张生、雷震同中共代表周恩来、董必武、陆定一就停止冲突、恢复交通、宣传休战诸问题进行商谈。6月23日,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致中原局电:「同意立即突围,愈快愈好,不要有任何顾虑,生存第一,胜利第一。」6月,国民政府下达停战令。7月之后,国共谈判陷入胶着,马歇尔,司徒雷登多次调停未果。8月,中共宣布国军飞机轰炸延安。入秋之后,国民大会召开制定宪法。国共由此彻底破裂。 1947年3月20日,国军胡宗南部占领延安,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撤离,此后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和江青,以及其他中央警卫人员组成“昆仑纵队”,坚持留在黄河西岸与胡宗南周旋。入夏之后,陕北战局逐渐有利于国军,刘戡部根据无线电定位仪测定了毛泽东居住的村庄,紧急搜捕毛泽东。毛泽东等冒雨向西逃跑,脱离虎口。此后由于陕北战局变化,毛泽东转危为安。 1948年3月,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中共中央领导机关在陕北吴堡县川口东渡黄河,经晋绥解放区前往晋察冀解放区。以后于4、5月相继到达西柏坡。5月27日,毛泽东离开花山村,乘车到西柏坡,与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会合。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在毛泽东领导下,解放军在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中战胜国军,取得内战决定性胜利。1949年4月20日,国共最后和平谈判完全破裂;次日(4月21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即联名发出《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1949年3月,毛泽东主持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提出关于夺取全国胜利、中共工作重心转移以及新中国建设的指导方针和基本政策。4月30日,毛泽东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发言人李涛之化名为英国军舰之暴行发表声明,要求英、美、法三国在中国之军舰、军用飞机、陆战队等武装力量迅速撤离中国之领水、领海、领土、领空,不要帮助中国人民之敌人打内战,斥责英国保守党首领丘吉尔和首相艾德礼为英舰侵入中国长江、并向解放军发炮攻击之暴行辩护以及要武力报复之恫吓。5月5日,毛泽东致电斯大林,请其对解决经济任务提供帮助;谓:「不解决这一经济建设的任务,我们便不能巩固革命的果实,便不能完成革命。」「因此,请您满足我们的请求,派遣苏联专家给我们。」1949年6月,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对“人民民主专政”范畴作出基本定义,成为即将建立国体的理论基础。 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毛泽东在开幕词中宣告:“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主持制定具有临时宪法意义和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并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1949年10月1日下午,毛泽东主持召开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之后,同全体委员登上天安门参加开国大典。在典礼上,毛泽东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面临着对内军事统一全国、确立国家制度、恢复国民经济,以及对外谋求有利的国际环境、保障国家安全的艰巨任务。 1950年10月,毛泽东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派遣中国人民志愿军参加朝鲜战争。1954年,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全票当选为首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并主持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56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提出他关于处理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中的十大关系和矛盾的思想,被认为体现了开放的思想。同年5月,毛泽东正式提出在艺术方面“百花齐放”、在学术方面“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1956年下半年,中国经济出现了供应紧张,社会矛盾也开始抬头,全国先后约有一万多工人罢工、一万多学生罢课,对政府的批评意见也开始变多。一些中共干部用类似处理敌我矛盾的办法处理罢工、罢课,造成矛盾激化。针对这些问题,毛泽东在同年11月召开的中共八届二中全会上认为民主革命解决了旧的矛盾之后又出现了的新矛盾,并认为上述问题的根源是官僚主义。他宣布次年开展整风运动,“整顿三风:一整主观主义,二整宗派主义,三整官僚主义”。毛泽东指出,整风是一种民主的方法,“以后凡是人民内部的事情,党内的事情,都要用整风的方法,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来解决,而不是用武力来解决。” 经过多次小范围通气吹风之后,在1957年2月底召开的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毛泽东作了题为《如何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的讲话,宣传他关于如何在思想领域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主张,到会的各方面人士1800多人反响热烈。这个讲话经过补充,写成《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下发,在民主人士和知识分子当中引起强烈反响,事实上拉开了中共整风的序幕。然而,与党外人士对毛泽东的热烈回应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共党内的抵触情绪,《人民日报》等中共机关报对毛泽东的讲话一声不响,让毛泽东尤其不满。毛泽东决定提前发动全党整风,1957年4月30日召集民主党派负责人座谈,请他们积极提意见,帮助共产党整风。 1957年5月1日《人民日报》公开发表中共中央《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整风运动正式开始。为消除党外人士的顾虑,中共重申“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在这种政策影响下,经历胡风案等一系列批判事件后的知识分子开始逐渐向中共提出批评意见。然而,运动形势在5月中旬发生了逆转。5月15日,毛泽东开始撰写《事情正在起变化》的文章,在党内高层传阅,表示中共应暂时让右派任意鸣放,准备后发制人,这是毛泽东准备反右的信号。5月22日,中共中央统战部举行座谈会,民盟中央副主席罗隆基在会上发言,建议共产党、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组成委员会,检查“三反”、“五反”、“肃反”运动中的失误偏差,即“成立平反委员会”。民盟副主席、农工民主党主席章伯钧建议实行“两院制”,被指为要搞“政治设计院”。6月1日,在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召集的座谈会上,光明日报社总编辑储安平称“宗派主义的突出,党群关系的不好,是一个全面性的现象。”而且与中央也有很大关系。并且称在百花政策后“大家对小和尚(基层和一般党员)提了不少意见,但对老和尚(中共高层)没有人提意见。”批评政府已经成为一党天下,最后总结“这个‘党天下’的思想问题,是一切宗派主义现象的最终根源,是党和非党之间矛盾的基本所在。”次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以醒目标题显著位置全文刊登,其中出现的激烈言论引起了毛泽东的极大警觉和强烈反应。6月8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毛泽东亲自执笔的社论《这是为什么?》。随后,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正式反右的指示,决定将原本以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为主的整风运动转为“反右运动”的对敌斗争。毛泽东将他在5月初请党外人士放开批评的决定解释为“引蛇出洞”的“阳谋”。 毛泽东最初认定全国有“右派”四千人 ,但“反右运动”在邓小平和彭真的实际执行下严重扩大化,把包括在“双百”中提意见者在内的五十五万知识分子(包括党员和非党员)打成了“右派”。 1958年5月,在毛泽东主导下,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正式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标志着“大跃进”的正式开始。此后在1958年至1960年三年时间内,工业产值暴增,钢铁、煤炭等工业产品产量激增,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大规模增长,并伴随着大规模的群体扫盲。但是由于片面追求工业增产,使得浮夸风、高指标、乱指挥蛮干盛行,为大跃进最终失败埋下伏笔。毛泽东非常急迫的期待全国粮食增产并采取了一定的政治手段,造成了粮食生产的波动。由于大跃进后期国家工农业生产失衡,许多人发现问题,中共召开1958年11月第一次郑州会议以及1959年7月庐山会议。彭德怀在庐山向毛泽东上书,原本主张“纠左”的毛泽东转而批判“彭德怀反党集团”。会议后,“反右倾运动”再次展开,彭德怀被解除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和国防部长职务,毛泽东安排林彪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大跃进的最终失败加之自然灾害,造成三年困难时期无数人非正常死亡。据纪登奎家人描述,饥荒期间,毛泽东节衣缩食营养不良得了浮肿病。 1958年7月31日,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赫鲁晓夫访问中国,在北京小住三日。8月4日,毛泽东在中南海游泳池畔身着泳衣迎接身着西服革履的赫鲁晓夫,双方会晤后中苏双方同时发表公报。此后,因毛泽东和赫鲁晓夫在很多重大问题上产生分歧,中苏关系恶化,苏联停止援助中国。毛泽东认为苏联试图通过和中国合作建立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来全面控制中国,苏联已经由社会主义国家变成帝国主义国家。8月20日,毛亲自下令实施金门炮战,炮轰已迁徙驻扎在金门县的国军守军。然而在国军坚强抵抗下,没有攻占金门,此后到与美国建交前,对金门采单打双不打的政治军事策略。1962年,毛泽东在后方指挥中印边境战争。1964年开始中国援助越南(抗美援越)参加越南战争。 1962年发动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到1964年发展成为“四清运动”,并成为「文化大革命」的前奏。1963年3月,首都各大报纸发表毛泽东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学习雷锋好榜样”,成为学雷锋活动的起端,是当时中国大陆道德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1964年开始,针对四清运动的一些问题,毛泽东与刘少奇发生争执。1964年底到1965年中央工作会议上,争执到了很严重的程度,刘少奇曾向毛泽东书面检讨,但是两人关系并未缓和。 1965年11月,毛泽东和林彪一起打倒了罗瑞卿。12月,姚文元发表文章批判《海瑞罢官》。该文章受到毛泽东的鼓励,但遭到北京市委和中宣部抵制。1966年1月,彭真等人为此事起草了《二月提纲》,将辩论局限在学术角度,不以政治角度批判。未经毛泽东同意,彭真将此提纲下发全党。同年3月,江青首次进入政治视野,发表讲话,批判十七年文艺黑线,毛泽东为此起草了《林彪同志委托江青同志召开的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同年5月,毛泽东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严厉批判了二月提纲,将彭罗陆杨打倒。5月16日,远在杭州的毛泽东遥控康生等人在北京召集政治局会议,通过《五一六通知》,文革开始。《通知》除点名批判彭真外,还宣布撤销《二月提纲》和文化革命五人小组,改设中央文革小组指导。 入夏后,北京学生开始组织运动,国家主席刘少奇经请示毛泽东后,组成了工作组,维持秩序。8月,毛泽东返回北京召开八届十一中全会,严厉批判刘少奇,并写了《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随后举行了新一轮常委选举,林彪成为党内第二号人物和党内唯一的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家主席刘少奇降为第八位。在周恩来的倡议下,林彪以毛泽东的“亲密战友和接班人”身份出现在媒体上。8月起,毛泽东数次接见红卫兵。北京及全国各地陷入混乱状态。12月,北京出现公开标语,打倒刘少奇。1967年1月,毛泽东最后一次接见刘少奇,四天后刘少奇家的电话线被撤除。同月,经毛泽东同意,陶铸被打倒。八、九月间,毛泽东南巡,刘少奇在中南海遭到毒打。毛泽东在武汉时,遭遇七·二〇事件,周恩来安排,毛泽东匆忙之下登上飞机飞往上海。随后,支持“百万雄师”的武汉军区陈再道倒台。8月,中央文革小组成员王力、关锋被隔离,1968年1月和戚本禹一起关入秦城监狱,是为王关戚事件。1967年下半年,毛泽东发动了全国范围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文化大革命前期,大陆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达到顶峰,毛泽东被称呼为“伟大的导师、伟大的领袖、伟大的统帅、伟大的舵手”。 1968年10月,毛泽东主持召开中共八届十二中全会,会议决定将国家主席刘少奇开除出党。1969年发生了在珍宝岛的中苏边境冲突。1969年4月,中共九大召开,毛泽东全票当选中央委员,九届一中全会再度全票当选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1970年8月,九届二中全会在庐山召开,全会批判张春桥,毛泽东写下了《我的一点意见》,批判陈伯达。此次会议是毛泽东和林彪关系的转折点。随后,毛泽东发起了批陈整风运动,矛头直指军委办事组和叶群。1971年8月,毛泽东秘密南巡,沿途不断打招呼,宣传第十次路线斗争,为林彪倒台作舆论准备。消息辗转到达林彪处,林立果“小舰队”企图暗杀毛泽东未遂。9月12日毛泽东突然返京,林彪等人连夜乘飞机出走,即九一三事件。 林彪事件后,毛泽东身体急剧衰退。1972年1月,毛泽东发生休克,随即抱病参加了陈毅的追悼会。1972年2月21日下午,毛泽东与到访的美国总统尼克松会晤。1973年,中共十大召开,毛泽东启用王洪文为中共中央副主席。随后,毛泽东重用邓小平。1974年,毛泽东发起了批林批孔运动,将林彪与孔子放在一起批判。同年毛泽东会见埃及副总统沙菲时说:“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有名的皇帝,我也是秦始皇,是马克思加秦始皇,超过了秦始皇。林彪也骂我是秦始皇。中国历来分两派,一派讲秦始皇好,一派讲秦始皇坏。我赞成秦始皇,不赞成孔夫子。因为秦始皇第一个统一中国,统一文字,不搞国中有国,而用集权制。” 1974年11月,毛泽东在长沙批评王洪文,决定邓小平等人进入国务院。1975年,发起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运动。毛泽东与卢荻谈到《水浒传》,导致了评《水浒》运动。刘冰向毛泽东写信,揭发迟群和谢静宜的问题,1975年11月2日毛泽东与毛远新谈话认为:“信中的矛头是对着我的。我在北京,写信为什么不直接写给我,还要经小平转。小平偏袒刘冰。清华大学所涉及的问题不是孤立的,是当前两条路线斗争的反映。” 11月20日,根据毛泽东意见,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提出由邓小平主持作文化大革命的决议,总的评价是七分成绩、三分错误,邓小平拒绝了。11月24日,中共中央召开“打招呼会议”,由邓小平宣读经毛泽东审阅的《打招呼的讲话要点》,正式定性为“这是一股右倾翻案风”。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开始。1976年1月,周恩来逝世。2月3日,经毛泽东提议,华国锋主持中央工作并任国务院代总理。2月25日,华国锋主持召开“第二次打招呼会议”,传达《毛主席重要指示》,3月3日,中共中央印发《毛主席重要指示》到县团级,4月上旬,传达范围扩大到基层党支部书记。4月,北京群众自发聚集在天安门广场上对姚文元攻击周恩来的事件表示抗议,人民英雄纪念碑附近出现大量纪念周恩来的花圈、诗抄。4月6日,毛泽东听取毛远新报送的政治局会议报告, 下午,江青报告称邓小平是天安门事件的总后台,并建议开除邓小平党籍。 4月7日,毛泽东决定:“开除邓的一切职务,保留党籍,以观后效。”中共中央政治局决议将4月5日的事件定性为反革命事件,撤销邓小平党内外一切职务,由华国锋接任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国务院总理。 1971年林彪事件之后,毛泽东的身体状况急剧衰退,在1972年发生严重休克。此后又发生白内障,双目失明,直至1975年手术后恢复一半。1974年秋天,医生诊断毛泽东患运动神经元症,还发现了肺心病、冠心病、右臂部褥疮和血中含氧过低等病。 1976年5月27日,毛泽东会见了访问中国的巴基斯坦总统阿里·布托,这是他生前最后一次公开露面。6月,病重的毛泽东希望回到故乡韶山休养,但中共中央政治局没有同意他的要求。7月唐山大地震发生后,毛泽东亲自过目地震情况汇报,面对惨重的损失嚎啕大哭,中共中央《关于唐山丰南一带抗震救灾的通报》(7月18日)是毛泽东生前圈阅的最后一份文件。此后毛泽东的健康状况进一步恶化,经常处于昏迷状态。 1976年9月初,毛泽东病危,8日,在京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分组前来告别。9月9日凌晨0时10分,经医治无效,在北京中南海202别墅病逝,享年83岁。当天下午4时,中国政府官方以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的名义联合通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新华社渠道以《告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书》的形式联合发表讣告(这个讣告由当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员耿绍光(即夏青)担任广播),向国内外正式公布了这个消息,并总结和评价毛泽东的一生。9月18日下午3时,在天安门广场举行最高规格的“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追悼大会”,大会由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副主席王洪文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华国锋致悼词,全国各地同时举办相关的追悼活动。 早在1956年,毛泽东曾在遗体火化的倡议书上签字。在其他场合,毛泽东还说过希望死后归葬湖南湘潭。后来,毛泽东曾在八宝山公墓为他和江青选择了一块墓地。然而由于当时的政治气氛,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毛泽东逝世当天就决定永久保存他的遗体。1976年10月8日,中共中央正式公布决定在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南侧建立毛主席纪念堂,以永久保存遗体供人瞻仰。纪念堂半年后完工,盛放遗体的水晶棺也制作完成。1977年8月29日,毛泽东遗体的水晶棺移入纪念堂内。1977年9月9日,举行纪念堂落成典礼大会,正式对外开放。1980年8月21日和8月23日,邓小平在接受意大利女记者奥里亚娜·法拉奇采访时表示将保留纪念堂,同时承诺将会永远保留天安门城楼上的毛泽东遗像。 毛泽东思想是由毛泽东倡导并在二十世纪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大范围实践的一种理论思想,一般认为其为马列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中国共产党认可毛泽东思想是其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国共内战胜利并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重要思想。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定义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人集体智慧的结晶,而不只是毛泽东个人的思想。认为毛泽东思想在六个方面以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而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即贯串于六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有三个基本方面: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认为新民主主义理论和人民民主专政等理论经过了历史的实践检验,已证明其行之有效。“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资产阶级就在共产党内”等论点是毛泽东晚年错误,不属于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的思想包括政治思想、军事思想、外交思想、文艺思想、哲学思想等多方面内容。比较突出的具体内容有“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农村包围城市”、“兵民是胜利之本”、“文艺为无产阶级革命服务”、“新民主主义”、“批评和自我批评”、“群众路线”、“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人民战争”、“人民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三个世界”等。 毛泽东思想专注于摧毁旧的社会制度和价值系统,并试图建立一种完全崭新的社会体制,并提出了一整套相应的战略战术和政策策略。在中国以外,许多政党组织使用“毛主义”一词并与毛泽东思想混用,中国官方不曾正式使用过“毛主义”或“毛泽东主义”。一些学者认为毛泽东并没有提出自己独立的价值系统,他只是跟随马列主义,并且反对修正主义。还有一些学者认为毛泽东具有较深的国家主义和民粹主义的观念,“毛主义”则可视为这些元素的混合体。 毛泽东的著作是毛泽东思想的载体。毛泽东一生著述颇丰,目前中国大陆有《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第二版(1991年)发行,收录了毛泽东在建国前的主要著作。其中《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人民民主专政》等是其重要篇章。在“文革”结束后不久出版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其中收录了毛泽东在1949年至1957年年间的主要著作,但很快不再继续发售。 1990年后,中国大陆又陆续出版发行了《毛泽东文集》(一至八-{卷}-),整理收录了《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以外的大量毛泽东著作。其中第六、七、八-{卷}-收录了毛泽东在1949年后的一些著作和讲话,包括著名的《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对研究1949年后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思想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有很大价值。 1993年12月,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共同编辑的《毛泽东军事文集》,在毛泽东诞辰100周年之际由军事科学出版社和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这是迄今编辑出版的毛泽东军事著作文集中最系统、最全面的一部。文集按照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分期编为6卷。第一卷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著作,第二卷为抗日战争时期的著作,第三、四、五卷为国共内战时期的著作,第六卷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著作。全书共编入毛泽东1927年8月至1972年12月关于军事方面的著述、电报、命令、批示、报告、信函、谈话等1612篇,包括注释在内260余万字,其中大部分是第一次公开发表。 中国官方还陆续出版了《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一至十三-{册}-),内部发行,系统地整理毛泽东1949年后的著作、讲话和批示。是专门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之学者的重要参考。《毛泽东早期文稿》,收录了1912年至1921年间毛泽东青年时的一些文章。 在日本的现代中国学家竹内实主编下,日本毛泽东文献资料研究会于1970年到1972年初编成中文版《毛泽东集》共8卷,1972年2月由东京北望社出版。1983年12月至1986年12月又继续编辑出版了第9卷《毛泽东集·补卷》和以著作年表为内容的第10卷《毛泽东集·别卷》。该书收集了毛泽东建国之前几乎全部原著,并逐篇注明了中国大陆出版的相应著作的修改内容。 60年代出版《毛主席语录》是毛泽东著作中一些经典句子的选编本。因为最流行的版本用红色封面包装,又是共产党领袖的经典言论,所以文化大革命中被普遍称为“红宝书”。而在文革时期,所有人都「宝书不离手,语录不离口」。文革期间,《毛主席语录》大量发行,更被翻译成多国语言,有估计在全球发行8亿册左右。文革初期,多个地方还出版了《毛泽东思想万岁》。 毛泽东著作出版所获的稿费由中央办公厅特别会计室负责保管。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1996年编辑出版的《毛泽东遗物事典》称,毛泽东的稿酬截至1960年底共有结余48.709013万元。中央办公厅特别会计室负责毛泽东稿费的郑长秋说,毛的全部稿费及利息到1983年底结余157万多元。汪东兴披露,文革时期所有毛著的出版发行,毛泽东没有抽取一分钱,并把海外寄来的稿费全额退还。。2003年10月30日《精品书摘》刊登文章《毛泽东亿万稿酬的争议》宣称,到2001年5月底,毛泽东稿酬总额1.3121亿元。 毛泽东是一位终生治学的学问家,是一位独特的学者型读书专家。他早年读中国四书五经等,中年读西方社会科学与哲学,晚年读国内外历史与传记等。在延安初期,他研读并详细批注米丁著、沈志远译《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初版),进而整理出《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最终写成哲学专著《实践论》与《矛盾论》,并成为其后续重要著作的哲学基础。 毛泽东一生酷爱读史,晚年尤其青睐二十四史。他几乎通读二十四史,重点史册或篇章还多遍阅读。他评点《三国志·刘表传》:虚有其表;评点《三国志·张鲁传》:“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评点《宋史·太祖本纪》:“不择手段,急于登台”;等等。他一生读书之多之广、之深之活,同仁之中无人能出其右。他读书时既读又记、既批注又发挥,能将所读相关内容融会贯通,可信手拈来为己所用,成语典故随口而出,说话往往妙语连珠。读书一生,受益一世。“博览群书,足智多谋”。 毛泽东创作了多篇旧体诗词作品,《西江月·井冈山》和《七律·长征》最早随着《西行漫记》的出版而开始广泛传播,1945年重庆谈判期间发表的《沁园春·雪》引起当时全国文化界瞩目,有一定的政治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7年的《诗刊》创刊号集中发表了18首毛泽东诗词,大多与中国革命或国家建设有关,气势磅礴,景象雄伟,对当时的时代精神产生了很大影响。毛泽东诗词还被译成英、法、俄、德、日、印度等多种语言发表。中国出版有多种版本的毛泽东诗词选集和注释赏析,其中以中央文献出版社的《毛泽东诗词集》最为著名,收入诗词67首。 毛泽东酷爱书法,他晚年的书法被称为“毛体”,草书——意笔相从、豪迈飞动、连绵跌宕,雄奇超逸——以线条奔放、动感强烈为特征。他曾为《人民日报》、人民邮电、新华书店、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报刊和单位题名。改革开放后由于大规模个人崇拜活动的停止,使用毛体字的部门和单位日渐减少。 毛泽东是争议极大的人物。中国共产党官方在《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评价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同时认为他在文革期间犯了严重错误,但“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而来自其他方面的评价中,赞扬者与批评者都不少。有人将其比作希特勒、史达林,但也有人的观点与此完全相反。后来中国共产党官方又评价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 毛泽东在世界现代史上极为重要,1998年《时代杂志》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中20位领袖之一,2011年《时代杂志》再次将他评为人类有史以来最重要的25位政治标志性人物第3位。他生前和身后,对中国和世界都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毛泽东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他发动和主导的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等政治运动也使人民和国家付出了巨大且惨痛的社会代价。 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斗争策略取得国共内战的胜利,改革土地政策,将土地分给农民,并不是毛泽东个人的功绩,但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直至他去世,毛泽东确实是中共起着主导作用的领导人。虽然有争议,但有些人认为其统治时期开始的仿造苏联模式的工业化为20世纪后期中国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毛泽东领导下的中国大陆在国际战略上成为了必须加以考虑的重要角色,这在近代以来是从未有过的。毛1949年之后的成就则颇多争议。毛泽东发动的文化大革命,一般认为其后果是灾难性的。文化大革命本身充满了矛盾。毛泽东努力提倡人民的自主精神,但文革期间反而人们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却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毛泽东希望底层人民大胆地参与社会大事,鼓励他们与根深蒂固的官僚主义传统斗争,但在文革时期发生了对公务单位的严重暴力和社会体制混乱;毛泽东提倡能使人民理解的简明思想文化,努力推广适合于人民需要的教育,但却抛弃传统毁坏了中国文化的传承,又使得数量巨大的文化及社科界人士以及掌握高级科学技术的知识分子受到了巨大的人身侮辱与迫害流亡,并在文革时期停止了大学教育,在极大程度上阻碍了中国文化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与进步。毛泽东时代虽取得诸多科技成果,但现在一般认为是苏联技术援助跟革命推翻满清旧体制下引发的科学技术或人才的繁荣发展的时代结果。但是也有部分学术人士和民众认为,在毛泽东领导的文化大革命时期,社会上极少有资本主义式的腐败、贪污和社会不公的现象,被当权派允许的人民群众可以自由地去参与政治生活,因而改革开放以后,不少保守派人士和底层民众反而开始怀念起毛泽东时代。 因某些历史原因,基于毛泽东创立或倡导理论而形成的毛泽东思想亦成为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纲领。由于文革期间大量印制毛主席语录作思想指导,这些毛主席语录亦被翻译成英语及西班牙语,并流通到中国以外。这些在中国以外流通的毛主席语录,成为了部分中国以外发展中国家的斗争路线参考。 波尔布特在毛泽东思想的影响下,推行了一条比中国的文化大革命更为左倾的路线,在和越南共同的影响下,给柬埔寨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到今天中国仍然对此历史简单带过。 毛泽东生前长期支持缅甸共产党、马来亚共产党、泰国共产党、菲律宾共产党、柬埔寨红色高棉等坚持反对亲美政府的游击战的东南亚各国共产党,给予大量援助。邓小平上台执政后,断绝了对东南亚各国共产党的援助。缅甸共产党、马来亚共产党、泰国共产党等在失去了中国的援助之后,在1980年代末到1990年代初时相继放下武器向东南亚各国政府投降。 部分反政府组织如直到现在仍坚持武装斗争的印度共产党(毛主义)、菲律宾共产党及其军事组织新人民军、土耳其共产党/马列、秘鲁“光辉道路”,和因为邓小平1980年停止一切输出革命的对外援助而被迫已向所在国政府投降的缅甸共产党、马来亚共产党、泰国共产党,以及日本赤军、柬埔寨红色高棉,还有曾经在1990年代坚持武装斗争现在已放弃的尼泊尔共产党(毛主义中心)等共产党武装,都被很多人认为是毛泽东思想的支持者。全世界毛主义者普遍认为怀仁堂政变后的中国是背叛了毛泽东思想的修正主义国家。如美国革命共产党宣称:“1976年后中国的修正主义势力不仅继续标榜为共产主义者,而且还更具体的自称为毛泽东革命路线和革命遗产的继承者。”。 马克思主义文库及马克思主义者百科收录了毛泽东的生平、著作、诗歌和图片资料等,但马克思主义文库并没有把毛泽东看做是一位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而是把他作为一名“参考作者”与亚当·斯密、斯大林、卢梭等人划在一起。。 幼年毛泽东受其母亲文素勤(文七妹)影响很大。毛泽东虽为家中老大,但是其母之前有两次怀胎夭折的经历,故毛泽东幼年时,其母带毛泽东在后山拜滴水洞山石为干亲,并按当地习俗取小名为“石三伢子”。 毛泽东先后有四位妻子。 姨堂兄王季范,曾帮助毛泽东的学业;侄儿毛楚雄;表侄王德恒;内侄女杨展; 亲表弟文强,国民党中将,文天祥的第23代后裔,周恩来是他入党介绍人;前妻杨开慧的堂兄杨开明、表弟向钧。堂舅父罗石泉。 以毛泽东为题材的纪念包括毛主席塑像、毛主席像章、影视作品、图片书籍、纪念馆故居、“邮、币、卡”等等,可以分为他在世时和逝世后两部分。对他的纪念的目的不一,有的表示对他的崇拜,有的因为政治原因,有的是不带政治色彩的研究探讨,也有的是为了表达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wiki_zh\AA\wiki_08
史克威尔艾尼克斯 史克威尔艾尼克斯,是株式会社史克威尔艾尼克斯控股()所领导的跨国企业集团。 原是日本电子游戏开发、发行及经销的株式会社史克威尔艾尼克斯(),其以电子角色扮演游戏系列最终幻想、勇者斗恶龙及动作角色扮演游戏系列王国之心而知名。2008年10月1日改组控股公司,另成立新的子公司法人承继商业名称及业务。公司总部现位于东京都新宿区的新宿东区广场大厦。 公司持有以街机游戏太空侵略者及泡泡龙而知名的太东,以及被史克威尔艾尼克斯欧洲并入的原游戏发行商Eidos Interactive。史克威尔艾尼克斯现在发行全部Eidos的知识产权,并运行Eidos的开发工作室。Eidos最知名的发行作品有古墓丽影系列、刺客任务系列、杀出重围系列和神偷系列。 史克威尔艾尼克斯由史克威尔和艾尼克斯合并而成。艾尼克斯为存续公司,与史克威尔在2003年4月1日正式合并。史克威尔的普通股以0.85:1的比率与艾尼克斯的普通股兑换。当时史克威尔艾尼克斯职员中,80%为原史克威尔雇员。在合并中,原史克威尔社长和田洋一获任新公司社长,原艾尼克斯社长本多圭司担任副社长。艾尼克斯创办者福岛康博现为名誉会长,是公司最大的股东。 对此一般看法是,在电影事业失败的史克威尔的所做的救济措施,不过艾尼克斯也被传出招牌游戏勇者斗恶龙系列未发售的该年度营业额减半等收益的不安定面,出版事业牵扯上「御家骚动」而衰退,《勇者斗恶龙》系列以外的游戏知名度过低等问题存在;此外艾尼克斯的影响力强在亚洲,史克威尔则在北美、欧洲,在海外事业上做互补与调整发售时程使最终幻想系列和勇者斗恶龙系列避免冲突同来确保收益等;为准备迎接线上游戏、行动游戏的时代,将两社的内容资产做有效运用以期加倍效果。社长和田洋一称「展望将来,为了生存下来而做的积极性合并」。 史克威尔艾尼克斯的商业模式围绕“多态内容”理念,即在任何潜在的硬件和媒体上发展系列,而非限于单一游戏平台。这一战略的先例是艾尼克斯的《钢之炼金术师》漫画连载,其已改编为两部动画连续剧、两部电影、数部小说及电子游戏。其他的多态项目还有最终幻想VII补完计划、代码世纪、玛娜世界、伊瓦莉斯联盟和新的水晶故事 最终幻想。据和田洋一称,“似乎这很难撞大运。一旦我们撞上,我们必会得到所有可能的高利润”。 在史克威尔艾尼克斯的标准游戏设计模式中,首先构建情节、角色与游戏插画。接着创作战斗系统、场景地图和过场动画。公司典型的游戏包括至多200人的团队。史克威尔艾尼克斯一般不使用其他公司的引擎,宁愿从头开始编程。村田琢称,史克威尔艾尼克斯自1997年史克威尔的《最终幻想VII》以来,已经习惯了这个游戏制作模式,自此也未尝试其他方法,而艾尼克斯没有任何内部开发工作室。和索尼Greatest Hits程序类似,史克威尔艾尼克斯有时会以Ultimate Hits为标签,廉价再发行一些游戏,而达到特定销量水平的游戏才能获得Ultimate Hits标签。 2004年,艾尼克斯开始“通用3D格式”的工作,这将让整个公司的作品开发不受限于特定平台,这使的创作了名为水晶工具的游戏引擎,该引擎兼容PlayStation 3、Xbox 360、Microsoft Windows系统PC,并在一定程度上支持Wii。不过史克威尔艾尼克斯还开始考虑其他公司的引擎和程序语言,2007年《最后的神迹》使用了Epic Games授权的虚幻引擎,并在WiiWare作品《小小国王与约定之国 最终幻想水晶编年史》中使用Squirrel语言。 2003年,史克威尔艾尼克斯开发成员组织为八个史克威尔和两个艾尼克斯。第五开发业务部在大阪和东京皆设有办公室。 到了2005年5月,第十开发业务部部长由山岸功典担任。2005年6月,原第五开发业务部部长平田裕介辞职加入Aquaplus。2005年8月,原第四开发业务部部长松野泰己因长期疾病离开。 据前社长和田洋一称,至少到了2007年3月,开发部门已经不以开发业务部系统的方式组织。职员现在以项目制系统的结构组成。目前,负责新的水晶故事 最终幻想、纷争 最终幻想和王国之心系列的团队被统称为第一制作部,然而第二和第三制作部并不存在。目前的第一制作部,是由2010年秋,史克威尔艾尼克斯东京和大阪开发工作室合并而成。 2013年12月,史克威尔艾尼克斯旧有的开发人员重新调整为十二个「商业事业部(Business Division)」。商业事业部除了负责内部游戏开发,也会负责外包,工作人员并没固定于一个部门工作。第一商业事业部的负责人是北濑佳范、第二商业事业部的负责人是田畑端、第三商业事业部的负责人是桥本真司、第四商业事业部的负责人是间一朗、第五商业事业部的负责人是吉田直树、第六商业事业部的负责人是三宅有、第七商业事业部的负责人是柴贵正、第八商业事业部的负责人是広野启、第九商业事业部的负责人是山中譲児、第十商业事业部的负责人是渡邉勇树、第十一商业事业部的负责人是西角浩一、第十二商业事业部的负责人是渡辺泰仁。 史克威尔艾尼克斯主要集中于电子游戏。在其资产中,最终幻想系列是最为畅销的产品,截至2011年6月已在全球售出1亿份。史克威尔艾尼克斯的勇者斗恶龙系列被视作在日本最畅销的游戏之一,新作在发行时往往都会成为最畅销作品。系列已经售出超过5,700万套,其中约5,240万在日本,约290万在北美,约170万在欧洲。近年来,史克威尔的王国之心系列(和迪士尼合作开发)也开始流行。 2003年上半年,史克威尔艾尼克斯美国子公司为勇者斗恶龙注册“Dragon Quest”商标,并不再使用“Dragon Warrior”——此游戏1989年在北美使用“Dragon Warrior”,是为了避免和已歇业公司TSR的《DragonQuest》产生商标冲突。2004年5月,史克威尔艾尼克斯公布和索尼在线娱乐间的协议,负责《无尽的任务2》的日本发行权。在电子游戏机第七世代中,史克威尔艾尼克斯在三个平台都发行重要系列的新作,包括在PlayStation 3和Xbox 360上的《最终幻想XI》,以及Wii上的《勇者斗恶龙X》。史克威尔艾尼克斯还为掌上游戏机开发作品,包括Game Boy Advance、任天堂DS、PlayStation Portable、任天堂DS和PlayStation Vita。此外他们还为Microsoft Windows系统个人电脑,以及各种移动电话发布新游戏。史克威尔艾尼克斯手机游戏在可以在一些欧洲国家的沃达丰网络上使用,包括爱尔兰、英国、西班牙和法国。史克威尔艾尼克斯有27个游戏获选登上《Fami通》杂志的“史上100大游戏”,其中7个游戏列入前十,包括获得首位的《最终幻想X》。 在PlayStation 3上市建立之前,史克威尔艾尼克斯副社长佐佐木通宏称,“我们不希望PlayStation 3成为惨败者,因此我们想要支持他们,但是我们也同样不希望他们完胜,因此我们不会过多的支持”。史克威尔艾尼克斯在2007年继续重申,他们专注于多平台发行,允诺更多支持多平台比日本更为普及的北美和欧洲游戏市场。在2008年,原PlayStation 3独占发行的《最终幻想XIII》将在Xbox 360平台发行消息公布时,他们多平台开发的兴趣变得明显。 2008年,史克威尔艾尼克斯和Gas Powered Games宣布合作制作《最高指挥官2》。2008年7月8日,史克威尔艾尼克斯发行首个iPod游戏《》。史克威尔艾尼克斯还在同年制作一系列名为“Pure Dreams”儿童游戏。其致力于创作适合孩童的游戏。该品牌正计划制作更多的游戏。Pure Dreams仅完成前两部作品,《史努比DS 去见史努比和他的伙伴们》(2008年10月9日在日本发行)和《企鹅家族的美妙狂欢节》(2008年11月6日在日本发行)。《堡垒》是史克威尔艾尼克斯最终幻想系列一衍生游戏的开发代号。其原设想为设定于架空世界伊瓦莉斯的动作游戏,并准备发行于Xbox 360、PlayStation 3和Microsoft Windows平台。尽管官方从未宣布,但在原开发商GRIN关闭后,原开发团队从成员和电子游戏产业来源透漏这一信息。种植开发的除了该游戏还有,《高地人:游戏》、《扣扣棋》、《衰落:旧金山》、《疯人院大战》、《地下墓穴》和《空降计划》。 2009年,史克威尔购入Eidos;Eidos以负责畅销系列古墓丽影系列、刺客任务系列、杀出重围系列、神偷系列和凯恩的遗产而知名,并发行Windows版《最终幻想VII》、《最终幻想VIII》和西方的《勇者斗恶龙怪兽篇》。史克威尔吸收Eidos成为一个新部门史克威尔艾尼克斯欧洲。从2009年起,史克威尔还协助育碧在日本发布的游戏。 史克威尔艾尼克斯还创作新电子游戏引擎,夜光引擎。技术演示《阿格尼的哲学》在2013年6月6日的E3 2012上发布。此后在2012年11月,艾尼克斯全球技术总监Julien Merceron为引擎提出针对多平台的新方向,并将在2013年6月向公众展示。 在合并之前,艾尼克斯于2001年在日本、中国大陆和台湾发行首个在线游戏《魔力宝贝》,史克威尔于2002年5月16日在PlayStation 2平台发行《最终幻想XI》。随着史克威尔艾尼克斯2004年3月在全球发行《最终幻想XI》的巨大成功,微软两年后将游戏移植于Xbox 360,这也是第一个在Xbox主机上发行的最终幻想游戏。因其MMORPG的成功,史克威尔艾尼克斯开始新项目《幻想大陆 ~统治的指环~》。日本游戏门户GamePot获得《幻想大陆》在日本的发行授权,并以“幻想大陆Zero”为名在日本发行。史克威尔艾尼克斯于2007年发行《魔力宝贝》的续作《魔力宝贝II》。代号为“Rapture”的次世代MMORPG由《最终幻想XI》团队开发,并使用公司的水晶工具引擎。 2011年9月,MMORPG《勇者斗恶龙X 觉醒的五种族 Online》正为任天堂Wii和Wii U游戏机开发的消息公布,游戏随后于2012年8月2日和2013年3月30日在两个平台分别发布。游戏后来于Microsoft Windows平台发行。游戏第二版《勇者斗恶龙X 沉睡的勇者与引导的盟友 Online》于2013年12月同时在Wii、Wii U和Windows平台发行。 史克威尔艾尼克斯还制作网页游戏和Facebook游戏,如《传奇世界》、《陆行鸟的水晶之塔》和《骑士的水晶》,以及雅虎日本的在线游戏,如《怪兽×龙》、《战国Ixa》、《勇气默示录Praying Brage》、《星际银河》和《Crystal Conquest》。 2012年5月8日,史克威尔艾尼克斯宣布与Bigpoint Games合作,创作一款免费云游戏平台“直接通过玩家的浏览器,将他们放入‘无限的游戏世界’”。服务于2012年8月以CoreOnline为名启动。 公司在日本还设有漫画出版部门Gangan Comics,其继承自艾尼克斯,并仅在日本市场发行作品。然而2010年,史克威尔艾尼克斯通过会员服务,为北美用户开启数码漫画商店,其在Gangan选集中收录数个知名连载。Gangan Comics出版的作品有:《黑神》、《无头骑士异闻录 DuRaRaRa!!》、《南国少年奇小邪》、《热带雨林的爆笑生活》、《不可思议的教室》、《推理之绊》、《我的主人爱作怪》、《梦喰见闻》、《Doubt》、《Bamboo Blade》、《Heroman》、《潘朵拉之心》、《黑执事》、《地上最强新娘》、《Soul Eater》、《僵尸借贷》、《黄昏少女×失忆》、《钢之炼金术师》和《暮蝉悲鸣时》。GANGAN系各杂志因其混合儿童志、少年志、少女志的气氛形成独特的杂志风格,而确立「(史克威尔)艾尼克斯系漫画」之分类。其他作品还有各种史克威尔艾尼克斯有改编漫画,如勇者斗恶龙、王国之心和星之海洋的漫画。一些作品还被改编为动画连续剧。《钢之炼金术师》是史克威尔至今最成功的漫画品牌,仅在日本就售出3000万册。动画连载亦非常流行,甚至发展出电影后传。连载和电影都在全球各地进行授权。公司也有发行轻小说,并于2004年起设立史克威尔艾尼克斯小说大奖。 公司两次进军电影产业。首次是2001年电影《最终幻想:灵魂深处》,其由史克威尔合并之前的子公司Square Pictures制作(Square Pictures现为史克威尔艾尼克斯的综合附属公司)。艾尼克斯在电影制作之前就考虑过合并,而电影票房失败使艾尼克斯害怕和一个亏损的公司合并,从而延迟合并。在2005年,史克威尔艾尼克斯发行改编自《最终幻想VII》的计算机成像动画电影《最终幻想VII 降临之子》,电影情节设定于游戏事件两年之前。一部杀出重围电影正处于预制作状态。 史克威尔艾尼克斯还为质量效应系列和光环系列等制作榜单。公司还有一间智能电话子公司HipposLab。 史克威尔艾尼克斯的子品牌“Play Arts改”在可动人物模型领域也颇有建树。除了史克威尔艾尼克斯自家作品的角色,也与DC漫画、漫威、卡普空、科乐美、微软工作室等品牌合作制作其他品牌的角色可动模型。
wiki_zh\AA\wiki_08
清福陵 福陵(),俗称东陵,坐落在中国辽宁省沈阳市的东北郊外,为盛京三陵之一,是清朝(后金)的开国皇帝努尔哈赤的陵墓。另有努尔哈赤的后妃叶赫那拉氏、博尔济吉特氏等人葬于此处。整个陵园背靠山峦,气势宏伟,风景优美。1988年,福陵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2004年,包括福陵在内的盛京三陵作为明清皇家陵寝的拓展项目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福陵坐落在沈阳市区东北的丘陵山地之间,南临浑河,北靠天柱山。它所在的沈阳是清朝(后金)入关前的都城,当时称盛京。天命十一年(1626年),努尔哈赤在盛京去世,因没有找到合适的安葬地点,所以未立即下葬。直到天聪三年(1629年),才选定在盛京的东北郊外营建陵墓。同年将皇太极生母叶赫那拉氏的墓从东京杨鲁山迁来此处。初建时,只称作“先汗陵”或“太祖陵”,崇德元年(1636年)定名为“福陵”,寓意大清江山福运长久。陵墓到顺治八年(1651年)基本建成,后来在康熙和乾隆年间又续有增建。 福陵的布局严谨,规模宏大,总面积约19.48万平方米。形制为外城内郭,由前院、方城和宝城三部分构成,自南而北渐次升高。这既不同于明朝的陵墓,也不同于清朝入关后建造的陵寝。 陵园的四周环绕着红色缭墙,平面为长方形,南北长900米,东西宽340米。南面墙正中开三楹歇山式的正门,称正红门,两边墙壁上镶嵌有五彩琉璃蟠龙。门外两侧有下马碑、牌坊、石狮和华表等,原为木制,乾隆时改为石制。门内神道旁排列着狮、马、驼、虎等四对石象生。 自神道终点起,地势逐渐升高,先后为一百零八磴台阶、石桥和碑楼。碑楼建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内立康熙帝撰文、用满文和汉文两种文字书写的《大清福陵神功圣德碑》。碑楼左右有茶果房、涤器房、省牲亭、斋房等辅助建筑。 方城位于碑楼后,是一座城堡式建筑,为陵园的主体。城中央有隆恩殿和东西配殿,是祭祀之所。隆恩殿坐落在须弥座台基上,面阔、进深俱为三间,单檐歇山顶,供奉木主神牌。殿前有焚帛楼,殿后有石柱门和石五供。配殿东西各五间,均为周围廊、歇山式建筑。方城城墙高约5米,周长约370米,南有隆恩门,北有明楼,四周都设角楼。隆恩门是一座三层歇山顶式的门楼。明楼内竖“太祖高皇帝之陵”石碑,楼下为石洞门。方城内的建筑都用黄琉璃瓦铺顶,廊柱俱是朱红色,廊枋间有“和玺”式彩绘壁画。 方城之后为周长约190米的月牙形的宝城,又称月牙城。城正中是高2米的宝顶,其下即为安葬努尔哈赤和孝慈高皇后叶赫那拉氏以及三个殉葬嫔妃的灵柩地宫。 福陵自1929年起被代奉天省政府辟作公园,因其位于市区的东部而得名东陵,目前除方城明楼曾毁于雷火后又修复外,其余皆保存完好。陵园周边为青松古林环抱,称“天柱排青”,是盛京胜景之一。
wiki_zh\AA\wiki_08
2008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第二十九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又称2008年夏季奥运会或北京奥运会,于2008年8月8日至24日在中国北京举行。此届奥运会是中国首次举办的夏季奥运会;亦是继1964年东京奥运会和1988年汉城奥运会后,夏季奥运会第3次在亚洲国家举行;也是继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和1984年萨拉热窝冬奥会之后,奥林匹克运动会第三次在社会主义国家举行。与此同时是21世纪首度在亚洲区举行的第一个奥林匹克运动会。 大部份比赛项目在北京举行,部分项目则在其他中国城市举行:上海、天津、沈阳、秦皇岛承办足球项目,帆船比赛项目由青岛承办。2005年7月8日,在新加坡举行的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第117次全会上,决定由香港协办该届奥运马术项目。由于香港设有独立的中国香港体育协会暨奥林匹克委员会,这次是由两个地区的奥委会承办的安排,是奥运历史上第2次。 本届北京奥运会共产生43项新世界纪录及132项新奥运纪录,并有87个国家登上奖牌榜。主办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以51面金牌成为金牌榜首名,是奥运历史上首个亚洲国家登上金牌榜首。美国以110面奖牌(36金,38银,36铜)为本届奥运会最多奖牌的国家,维护了其体育强国的地位。本届奥运会先后诞生出两名水上及陆上「飞人」—— 美国选手费尔普斯及牙买加选手博尔特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前者在「水立方」连夺八枚金牌,不但成为同一届奥运会中获得最多金牌的运动员,而且成为夏季奥运会获得金牌总数最多的运动员;后者在「鸟巢」八日内先后以破世界纪录的成绩夺得男子100米、男子200米及男子4x100米接力三枚金牌,获誉为全世界跑得最快的人。 北京曾经于1993年申请举办过2000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但最终在最后一轮的投票中以2票之差败于澳大利亚悉尼,此次申奥失败被称为“兵败蒙特卡洛”。1998年,北京再次提出申办2008年奥运会,以「新北京,新奥运」为竞选口号,并提出「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的理念。与第一次申办时一样,北京的申办得到了超过90%以上北京市民和中国人民的支持。 虽然在环境问题上遭到某些媒体的质疑,北京还是在与伊斯坦堡、大阪、巴黎及多伦多4座城市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在2001年7月13日莫斯科举行的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第112届年会中,由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宣布成为2008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主办者。 2004年6月,曾传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体育总局动用奥委会资金的传闻,在国内及世界上都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但后来中国国家体育总局声明说这是一个失实报道,并且相关媒体已发表更正说明。 在奥运市场开发方面,除了完成场馆建设的大部分法人招标外,北京奥组委已经确定了6家合作伙伴,其中包括多家中国本地企业。奥运会的赞助商计划在2005年开始启动。 2004年10月,国际奥委会主席雅克·罗格访问北京视察奥运会的筹备情况,对目前的进度表示满意。北京市政府还与国际奥委会共同确定了2008年奥运会的开幕式在2008年8月8日晚上8时举行。 马术项目方面,国际奥委会和马术联会在2005年7月8日中午于新加坡宣布,香港获得马术主办权,马术场地假定在香港沙田火炭香港体育学院。尽管香港运动员对需要从训练基地搬离感到忧虑,但随著奥运马术项目确定由香港协办,体育学院的运动员将搬迁到乌溪沙青年新村。 2003年8月3日,2008年奥运会的会徽正式发布,主要设计者张武为河南杞县人,任北京始创国际企划公司总裁。会徽由成龙和邓亚萍共同捧出。是次奥运的会徽名为「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将中国印、汉字「京」与奥运五环结合在一起,演变而成。当中白色的线条象征了一个正在运动的人。而就一般视觉美术而言,变异后的「京」字像个奔跑的人形,贴切地将北京和奥运会联系在一起,人形张开的双手也可视为「北京欢迎你」的象征。同时,「京」字也像个「文」字,寓意「人文奥运」。 吉祥物由2004年开始征集设计方案,最初是以孙悟空等成为大热。2005年11月12日,北京举行了「北京2008奥运会吉祥物发布暨倒计时1000天」活动,公布了2008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吉祥物为福娃。 他们由五个形象组成,分别是:贝贝(鲤鱼形象)、晶晶(大熊猫形象)、欢欢(奥林匹克圣火形象)、迎迎(藏羚羊形象)、妮妮(北京燕子风筝形象),是「北京欢迎你」的谐音,其颜色也是奥运五环的颜色。 此届奥运会口号,共有20,161份参赛作品,当中包括了中文、英语、法语等多国语言。2005年6月26日,此次奥运会的主题口号正式公布:“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英语:)。北京奥委会解释口号集中体现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实质和普遍价值观,并深刻反映了北京奥运会的核心理念。 奖牌于距离奥运第500天(即2007年3月27日)时公布,奖牌柔合了中西文化的特点:它的背面镶嵌了中国传统双龙蒲纹璜图案的玉壁,被称为「金镶玉」(金牌是白玉、银牌是青白玉、铜牌为青玉,昆仑玉质地),背面中央在金或银或铜质地的金属(采用智利金属)上镌刻著北京奥运会的会徽。这是夏季奥运会奖牌首次使用金属以外的物料制作。而正面为国际奥委会规定的希腊胜利女神和希腊帕那辛纳克体育场(Panathinaiko Stadium,首届现代奥运会举行场地)。由于过往奥运会奖牌在设计上没有太大的突破,因此此届奥运奖牌为奥运历史上带来重要的象征意义。奥运会奖牌设计—「金玉佩」主要设计者、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建筑学院党总支书记王沂蓬,从2006年7月开始,当中央美院奥运艺术中心赢得奖牌设计竞标,直到2007年3月27日,只有王沂蓬以及他的一名助手,知道奖牌设计的具体进展情况和最终定稿。而6000面的奖牌于2008年的3月至4月完成。 北京奥委称,奖牌形象诠释了的表达了中华民族「以玉比德」的价值观。奖牌直径70毫米,厚6毫米。同时,奖牌的丝带由机织组成,朱地云纹。奖牌包装盒为中国传统工艺制作的木制漆盒,四方造型,天地盖四边略呈弧形,喻天地四方、六合美满之意。 北京奥组委从中国25个省区市、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及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德国等国家合共265件应征作品中,有179件应征作品对各项评审通过衫初选及复选,最终设计方案于2007年1月1日及2月8日分别获国际奥委会及北京奥组委通过。 北京奥委会于2006年8月7日公布此届奥运会共35个的体育项目图标,当中的图标是以篆书为基本,并采用中国的甲骨文与金文等文字的「象形意趣」和现代图形合一,形成此届奥运的体育项目图标(请参见各比赛项目子条目)。 北京奥委会指出该体育图标容易认别、记忆以及使用能够显示出「鲜明的运动特微、优雅的运动美感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达到『形』与『意』的和谐与统一。」;此届体育项目图标的评审和创作是于2005年3月开始展开,并由中国和国外的设计家、奥运专家等人共同设计和给予意见,由中央美术学院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作出最后的修改,图标于2006年6月正式成为此届奥运的体育项目图标。 体育项目图标是应用于奥运会道路指示系统、比赛场馆及使运动员、裁判、观众等作指南等,更会在电视转播与广告宣传等被采用。 本次奥运会的开幕式主题歌是《我和你》,北京奥组委选择中国歌手刘欢和英国歌手莎拉·布莱曼在开幕式上第一次演唱。闭幕式主题歌是《爱的火焰》,由中国女歌唱家宋祖英与西班牙男高音普拉西多·多明戈在闭幕式上共同演唱。 除北京奥运主题歌外,北京2008年奥运会暨残奥会火炬接力主题歌与北京2008年奥运会暨北京2008年残奥会志愿者主题歌分别为《点燃激情 传递梦想》、《我是明星》与《微笑北京》。歌曲-{zh:征;zh-hans:征;zh-hant:征;zh-cn:征;zh-tw:征;zh-hk:征;zh-sg:征;zh-mo:征;}-集过程中同时开办名为《唱响奥运》的电视和广播节目。 倒计时一周年主题歌为《We Are Ready》,倒计时百日主题歌为《北京欢迎你》。 北京市从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交通、环境与通讯、奥运工程)、立法、人口审查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筹备工作。 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又被称为“祥云”火炬,因其由联想(北京)有限公司创新设计中心设计的火炬外形名为《祥云》,火炬内部燃烧系统由航天科工集团设计研发。火炬设计研究规划工作从2005年8月开始,2005年12月6日开始公开征集火炬设计方案。北京奥组委执委会选定方案制成样品后,于2007年1月经国际奥委会批准使用。 手持火炬长72厘米,分地面传递火炬和珠峰传递火炬两种,两者外形相同,但内部燃烧系统不同。火炬样品制作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下属的航天晨光完成。地面传递火炬燃烧系统采用双火焰、气相稳压技术,燃料为丙烷,重985克,燃烧时间15分钟,在零风速下火焰高度25至30厘米,在强光和日光情况下均可识别和拍摄。珠峰传递火炬燃烧系统是一种特殊的固体燃料,重约1.1公斤,可克服珠峰低温、低压、缺氧、大风等极端不利条件,在0.3bar、-40℃的条件下火焰高度不小于25厘米,燃烧时间不低于7分钟。 火炬的创意灵感来自「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的祥云图案,具有代表中国文化的标志。 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活动的主题是「和谐之旅」,以「点燃激情 传递梦想」()为口号。火炬接力历时130天,总里程约13.7万公里,包括五大洲的20座城市,参予传递火炬手达21,780人,是迄今为止线路最长、范围最广、参与人数最多的一次奥运圣火传递。另外,这次的圣火传递与历届的最大不同的是所经的城市很少是奥运城市,而且很多都是第一次进行圣火传递。 北京时间2008年8月8日晚24时,前中国体操运动员李宁作为最后一棒主火炬手飞天点燃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火炬。 2007年8月8日晚上,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向所属的198个国家奥林匹克委员会(含有205个国家及地区)发出邀请函,包括在雅典奥运后新成为国际奥委会成员的马绍尔群岛、图瓦卢及蒙特内哥罗。值得一提的是历届奥运会的发出邀请函仪式均是在瑞士洛桑的总部举行的,而在主办国的首都进行却是首次。 韩国和朝鲜于2004年2月25日计划两队联合参赛,但因细节问题未能达成共识。虽然奥委会在2008年2月中对自行宣布独立的科索沃表示承认,不过科国被认为应来不及参与。同时,塞尔维亚声明严禁科索沃运动员参与北京奥运。2008年7月24日伊拉克时间晚上7:00,伊拉克单方面宣布由于政府干涉国家的体育发展,因而被国际奥委会禁赛。6天后,伊拉克与国际奥协会达成共识,再度恢复参与奥运的资格。国际奥委会于本届奥运开幕前宣布,由于汶莱代表队未能在奥运会前为其运动员注册,因此被取消参赛资格,剩下204个国家及地区参赛。 北京奥委会于2006年8月28日正式公布招募此届奥运及残奥会义工的行动,于北京的申请者可在8月起报名,而「京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申请人」则可于12月起报名,另外在港澳、留学生及外国人就在翌年的3月报名。 报名的义工必须于1990年6月30日前出生、能于奥运或残疾奥运中连续服务一星期以上、能应用基本的汉语和英语与「具备志愿服务岗位必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等。志愿者要于2006年8月至2008年3月间报名,经面试和培训后,从2007年8月开始分批得到通知。整个招募行动会于2008年5月完成。 至于在香港举行的马术方面,也同样有招募义工活动,负责招募的香港奥马委执行机构奥运马术公司表示会向全球招募1800人左右,条件是必须通晓中、英文及可以熟练的运用广东话、普通话和英语。结果消息公布的第二天,即有500多人报名。 本届奥运会耗资430亿美元,故此要开发市场。奥运会市场开发由国际奥委会的市场开发计划和举办城市奥组委的市场开发计划组成。国际奥委会市场开发计划由奥运会电视转播权计划和奥林匹克伙伴计划(TOP计划)以及相关计划组成。 北京奥委会于2006年10月在北京宣布,此届奥运的门票会由北京歌华特玛捷票务有限公司作为「票务服务独家供应商」。 总数700万张的可销售门票 有七成会于主办国—中国发售,其余的210万张会流出海外。在700万张的可销售门票之内,开幕礼占了6万张。另外,北京奥组委表示除了游泳项目外,大部份的赛事门票都会以低价格采有上限和实名方式出售,以防止倒票行为出现。 北京奥组委同时安排了总量将近100万张的奥林匹克教育计划门票。北京奥组委此前的规划,共有将近100万张价值5元(预赛阶段)和10元(决赛阶段)的奥运门票将通过全国各省教育行政部门向学生-{}-发放。在总共700万张奥运会可销售票中,学生票大约占14%的比例,每张门票上都印有“奥林匹克教育计划门票”字样。据北京奥组委新闻宣传部奥林匹克教育处负责人介绍,发放的奥林匹克教育计划门票几乎涵盖了所有的比赛项目。 11月29日,北京奥组委公布了奥运会门票价格(单位:人民币)。在全部可售票中,定价等于或低于100元的票数占58%。预赛门票最低价为30元,最高价为300元;决赛门票最低价为60元,最高价为1000元。当中,如自行车公路赛、田径的马拉松等公开的比赛都会免持票观赛。 而奥运会开幕式门票最低价为200元,最高价为5000元;闭幕式门票最低价为150元,最高价为3000元。另外,为鼓励中国青少年到现场观看比赛,特设「特殊定价门票」,预赛票价为5元,决赛票价为10元。 2007年4月15日开始分三阶段销售。第一阶段于8月24日分配抽签完毕。 随后在10月30日,第二阶段预售展开,但由于在一小时内以电话注册方式的来电达380万个,加上官方票务网站浏览量巨大,引发了技术问题。故此,中心于同日宣布停止预售活动,并于11月5日公告新方法。第三阶段则在2008年的5月5日至6月9日进行,共售出138万张门票。至于第四阶段则由7月25日起于各比赛场馆中出售最后82万张的门票,一人最多只可买两张门票。 2006年4月16日,开、闭幕式创作团队揭晓。中国导演张艺谋担任总导演,学者季羡林等多位人士作为文化艺术顾问。而作为艺术顾问之一的美国电影导演斯蒂芬·斯皮尔伯格以抗议中国在达尔富尔问题上的态度为由,在2008年2月辞去了顾问一职。有指本届奥运的开幕式本于8月22日展开,随后因照顾赞助商利益而改为7月25日,但由于当时是北京最炎热的季节。因此在国际奥委会、中国奥委会等的共识下,决定开幕式于8月8日进行。 第二十九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008年8月8日晚上8时整在北京正式开幕,在俗称「鸟巢」的国家体育场举行,9万1千多名观众以及多国元首政要参加了开幕典礼。典礼由张艺谋担任总导演。表演开场由2008名工作人员打著会发光的缶,缶每被打一次就会发一次光,构成中国及阿拉伯的数字,倒数开幕秒数。随后由永定门至主会场,沿北京城中轴线连续施放29个脚印造型的烟火(在现场观看可发现烟火都有施放,但对电视转播画面则可能由于拍摄技术无法真实将烟火的盛况记录下来,只有最后一个奥运开幕当天是真的烟火,其余皆透过电脑修饰且为预先录制的画面,此事后被附会误传为全部焰火均由电脑3D制作。),象征「第29届奥运会一步一步走进北京」,开幕式正式展开。 开幕式的文艺表演名为《美丽的奥林匹克》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展示出中国四大发明、文字等中华历史,下篇展示中国自改革开放后的繁荣景象。之后,中国歌手刘欢和英国著名歌手莎拉·布莱曼演唱奥运会主题曲《我和你》后,各国选手进场,出场顺序按简体中文名称的笔划顺序。按惯例,首先进场是古代奥运发源地—希腊,第二个进场的是几内亚,接著其他国家选手陆续进场,最后进场是东道主中国,由姚明担任持旗手。 奥运主火炬点燃仪式,是由「体操王子」李宁以钢线吊到高空,“空中漫步”绕场一周后,燃点“祥云”造型的主火炬,象征为期16日的北京奥运会正式开始。 整个开幕式的高潮是,九岁的林妙可与七岁女孩杨沛宜共同演出的《歌唱祖国》。演唱据导演陈其钢事后表示,林妙可与杨沛宜,是“一个最完美的声音,加上一个我们认为最完美的形象和表现”。然而,于表演前、表演时中国并未公开表示此为共同演出。林妙可声音出自他人,声音演出者亦因相貌问题受当局干涉而未亲自登台,世界各地对中国政府此举是否正当仍持保留态度。又由于中国并未如悉尼奥运般签署保密协定,此种「事后诚实」使欧美传媒对中国奥委会猛加抨击,此事件被多个国际传媒报导。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2000年悉尼奥运开幕式,重要环节都是幕后播放录音。其中悉尼交响乐团的“演奏”其实是墨尔本交响乐团在 3个月前录制的。当局更与相关人士签署保密协议,不得透露实情,此事在8年后(2008年8月24日)才由澳大利亚报章《The Age》揭发;相对下,中国组织者并没有与相关人士签署保密协议,代唱一事更是组织者自行说出,没有隐瞒。播放由他人演唱的录音时有发生,但播放由其他交响乐团演奏的录音却极为罕见。 2008年8月24日晚上8点—10点在北京国家体育场举行第二十九届奥林匹克运动会闭幕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与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罗格在解放军军乐队的乐曲迎接下到场,并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及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未久,名为《相聚》的文艺表演展开。 其后,204个国家及地区的持旗手分为两组进场,最后出场的为中国,持旗手是男子篮球运动员姚明。其后,各国运动员不按国籍的一同进场,这是历届奥运的传统。随后,12名北京奥运会志愿者代表进场,3位新任的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委员,包括俄罗斯游手和世界冠军波波夫向志愿者代表们献花,以表达国际奥委会、运动员、传媒以及观众对志愿者多日以来服务的鸣谢。 10分钟后,北京奥组委主席刘淇与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发表讲话,罗格表示北京奥运是「一届真正无与伦比的奥运会」。另外,两人又表示北京政府主办的奥运非常出色,多谢北京提供了16天精彩的赛事,以及总结本届奥运的赛果,并认为本届奥运是其中一届最公平的赛事。其后,场馆升英国国旗并奏该国国歌,又降奥运五环旗,比喻北京奥运正式结束,交由下届主办国英国主办奥运。 在熄灭圣火的仪式上,由三位外国演员模仿运动员依依不舍的离开北京,在登机前的一刻,其中一位演员张开图卷阅读,与开幕式照应。之后,演员缓缓地合起图卷,圣火亦慢慢的熄灭起来,这表示了各国运动员和观众等都对北京奥运的结束感到依依不舍。 此届奥运共设28个大项(38个分项),302个小项,小项比赛中男女子分别有165项和127项,混合比赛有10项。相较于上届奥运会,本届在田径新增了女子3000米障碍赛1小项,游泳新增了男子和女子公开水域游泳2小项,射击取消了男子10米活动靶及女子双不定向飞靶2小项;而自行车以男、女子小轮车(BMX)取代了男、女子计时赛, 乒乓球则以男、女子团体赛取代了男、女子双打。另外,主办单位特别举行的北京2008武术比赛,并不属于本届奥运会正式项目或表演项目,运动员所得的奖牌也不会计算在奖牌榜中。 由于棒球和垒球将不会列入下届伦敦奥运会的比赛项目中,而且一直到2020年前,这两个项目都不能成为奥运项目,因此此届奥运是2020年以前最后一届有棒球和垒球项目的奥运。以下是28个大项及其分项列表: 京奥闭幕式后,不少传媒选出了本届奥运的赛事焦点,以下为路透社所选出的10大赛事焦点: 总括而言,本届奥运共打破132项奥运纪录以及43项世界纪录。 本届夏季奥运会共有87个国家或地区赢得奖牌。中国以48面金牌居冠,是奥运历史上首个亚洲国家登上金牌榜首,而美国奖牌数目不变,但金牌排行榜较上届奥运下降一位;而上届排行第三的俄罗斯后来居上,力压英国。虽然如此,下一届夏季奥运会主办国英国分别在自行车、赛艇等项目夺得多面奖牌,令她们由上届的第十跳升至第四位。本届奥运共有3个国家赢得她们历史性的首面奥运金牌,包括在田径场上摘金的巴林、巴拿马,及在柔道馆中抡元的蒙古国;而曾获八届奥运曲棍球金牌的印度,则在射击场中达成个人项目的首度封王;另外,阿富汗、多哥、毛里求斯及塔吉克斯坦等4国则于本届奥运中首度赢得奖牌。 东道主(中国) 赛后发生变动 以下列表为2008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所有比赛项目的赛程表,更新至2006年11月9日。蓝包方格代表该项目在当天有比赛进行,黄包方格代表该项目在当天进行决赛阶段,空格内的数字代表该项目在当天颁发的金牌数目。 北京奥运会的场馆建设在申办成功之后就很快展开,包括了奥运会开幕会场北京国家体育场、中国国家游泳中心、中国国家体育馆、五棵松体育馆和奥林匹克公园等重要场地,全部工程在2007年完工。大部分出支已经通过「法人招标」融资获得,得标企业可获得奥运场馆在奥运会结束后30年的经营权。而部分建在大学区的场馆则将交付各大学院校使用,另有一些场馆则将交由国家体育总局管理。奥运村在奥运会结束之后也将以商品住房的形式向公众出售。 由于规划中的各奥运场馆设计方案都耗资巨大,引起社会公众和许多专家学者的广泛讨论与很大争议,30多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曾在2004年7月联名上书,在经费、设计和安全等方面对许多工程的方案提出疑问。2004年7月底,北京市政府提出了「节俭办奥运」的思想,对众多原设计方案进行修改,其中最受注目的奥运主场馆国家体育场(因其外观设计像一个鸟巢,又被俗称为「鸟巢工程」)的施工被暂时停止,在修改了原定方案之后才重新开工。新的方案取消了具争议性的可开启顶盖,优化建筑钢结构以节约钢材用量,预定建设成本也由原先的38.9亿人民币减少到22.7亿人民币。其他多个奥运场馆也修改了原定设计方案以节省支出。 据报道,在场馆建设中,有6名工人丧生,4名工人受伤。 在马术方面,国际奥委会与马术联会在2005年7月8日中午于新加坡宣布,香港获得马术主办权,马术场地定在香港沙田火炭香港体育学院,原址将会暂迁往乌溪沙青年新村。 2009年6月19日,审计署公布北京奥运的财政收支。当中,自2001年北京成功申办奥运至2009年3月15日为止,北京奥组委共支出了193.43亿元,收入达205亿元,盈余达11亿元。当中,收入的主要来源为赛事转播,占总收入的四成,门票收入达12.8亿元。支出方面,开幕式与闭幕式动用的资金达8.31亿元,火炬传递动用了3.12亿元。 国际奥委会市场开发部部长Timo指出,在全球范围内有45亿人次的观众看到了北京奥运会的相关比赛和接收到奥运会信息,是目前为止奥运会历史上转播规模最大的一次,在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5000小时的报道和转播,报道规模是雅典奥运会的三倍,悉尼奥运会的四倍。 开幕式是历史上电视转播的高潮,在中国有8亿多观众通过电视媒体观看了开幕式,其它国家地区转播的收视率也创造了历届新高。
wiki_zh\AA\wiki_08
雍正帝 清世宗胤禛()(),又称雍正帝,爱新觉罗氏,讳胤禛,法号破尘居士、圆明居士,年号「雍正」,庙号世宗(),谥号简作宪皇帝()。 雍正帝乃康熙帝第四子,于西元1722年12月27日登基(农历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二十日),是清朝自入关以来的第三位皇帝。他在位时置军机处加强皇权,推行摊丁入亩、火耗归公和打击贪腐的王公官吏等一系列政策,对康雍乾盛世的延续具有重大作用。 胤禛于康熙十七年十月三十(1678年12月13日)寅时出生于故宫永和宫。由于其生母乌雅氏出身低微,没有抚育的资格,此外,清初时后宫也不允许生母抚育自己的儿子,因此胤禛满月后由孝懿仁皇后佟佳氏抚养,视其为养母。康熙帝曾评价幼年的胤禛“喜怒不定”,后经胤禛请求,于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撤此考语。因胤禛性情急躁刚烈,父皇康熙用“戒急用忍”训喻他。胤禛早年随康熙巡历四方。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封多罗贝勒。 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康熙赐皇家园林圆明园给贝勒胤禛,十一月,胤禛恭请康熙幸(圆明园)进宴用膳(康熙四十六至康熙六十一年,康熙帝总共去圆明园12次)。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夏,康熙第一次罢黜废了皇太子胤礽。在推选新皇太子的过程中,贝勒胤禛支持复立前皇太子胤礽,同时与八皇子胤-{禩}-也保持好的关系。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康熙复立胤礽为太子。同年也升多罗贝勒胤禛爵位和硕雍亲王。 康熙五十年(1711年)八月,胤禛妾室典仪之女藩邸格格钮祜禄氏(熹妃)生下雍亲王胤禛第四子弘历,即后来的乾隆帝。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康熙再次废黜胤礽,自此不再立皇太子。争夺储位斗争由明转暗,更加激烈。胤-{禩}-因争位意图过于明显,被康熙斥责、疏远。胤禛崇信释教,时时在王府中讲解《金刚经》,有时沉迷道教,到诸宫观礼拜天尊真君图像,与道士们研究金丹之学,与诸兄弟维持和气,自称“天下第一闲人”,暗中与隆科多与年羹尧交往,加强自己的势力集团。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弘历虚12岁时,初见康熙于圆明园,康熙因弘历之故幸圆明园进宴用膳。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驾崩前宣诏继承嗣位和遗命嘱托胤禛,封嫡长孙弘皙和硕亲王。胤禛二哥允礽次子弘皙是胤禛上位后第一位晋升王爵多罗郡王的侄辈。(清史和朝鲜国历史里记载,雍正登基之初,弘皙是第一位封王爵的 雍正元年(1723年)八月,胤禛登基后于乾清宫召诸王满汉大臣入见,面谕以密封遗诏,不立皇太子,亲书谕旨加以秘藏康熙主要中意人选,收藏于乾清宫最高之处。 雍正四年(1726年),雍正皇帝给大学士鄂尔泰御笔朱批中有提道:『朕之关心(你),胜朕顽劣之子』。雍正八年(1730年)又说:『皇子皆中庸之资,朕弟侄辈亦乏卓越之才』。 雍正八年(1730年),雍正皇帝遵照康熙遗命,封已薨逝理密亲王允礽次子弘皙承袭其爵位:和硕理亲王。 雍正十一年(1733年)二月七日,雍正九子四女只剩下两位皇子,已年过二十岁:皇四子弘历封和硕宝亲王、皇五子弘昼封和硕和亲王。封康熙钟爱二十四子胤秘和硕𫍯亲王。(弘历最受康熙钟爱,但多罗郡王、贝勒爵位皆未授封) 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雍正皇帝于圆明园病重,宝亲王弘历和亲王弘昼朝夕侍侧。晚上八点后,大学士鄂尔泰、大学士张廷玉至雍正帝寝室,恭捧上御笔亲书曰:『命皇四子宝亲王弘历为皇太子即皇帝位』。半夜子时雍正帝在圆明园驾崩,时年五十八岁,匾额下宣读密封遗诏,喻旨:「宝亲王皇四子(弘历),……圣祖康熙帝于诸孙之中,最为钟爱,抚养宫中,恩逾常格……雍正元年八月朕于乾清宫召诸王、满汉大臣入见,面谕以建储一事,亲书谕旨,加以密封,收藏于乾清宫最高之处,即立弘历为皇太子之旨也。其后仍封(爵位)和硕宝亲王者(馈赠大宝给弘历),盖令备位藩封,谙习政事,以增广识见……著继朕登极,即皇帝位……俾皇太子弘历成一代之令主……,与和亲王(弘昼)同气至亲,实为一体……大学士张廷玉器量纯全,抒诚供职,其纂修《圣祖仁皇帝实录》宣力独多;大学士鄂尔泰志秉忠贞,才优经济,…此二人者朕可保其始终不渝。」皇太子弘历登基,是为乾隆帝。乾隆弘历以雍正驾崩前遗命嘱托封乾隆皇帝生母熹妃钮钴禄氏(欠缺册封熹贵妃和裕妃的金册或金印,《清世宗宪皇帝实录》亦未载册文)为崇庆皇太后。封和亲王弘昼之母裕妃耿氏皇贵太妃。两位抚育乾隆为皇子时的慈母(悫惠皇贵妃)佟佳氏及(惇怡皇贵妃)瓜尔佳氏,雍正本不封她们太妃,乾隆最后晋封她们皇贵太妃。 乾隆三年(1738年)二月,乾隆叔父果亲王允礼薨,乾隆帝命六弟弘曕过继给允礼子嗣,且协助弘曕袭果亲王爵位。(乾隆三哥弘时,雍正过继给允禩子嗣) 所以,雍正的子女只剩下两位:乾隆弘历与弘昼。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年十一月初七(12月14日),康熙圣祖驾崩前宣诏嗣位于畅春园,皇四子雍亲王胤禛继皇帝位,是为雍正帝。康熙帝死时,多人包括多位阿哥都知道康熙传位雍正然后隆科多一人传遗诏由雍正继位。治丧期间,隆科多提督九门、卫戍京师。隆科多是皇贵妃佟佳氏的弟弟。雍正继位,任命康熙皇八子、皇十三子、马齐和隆科多总理事务。 据正史记载:雍正七年五月,曾静供称因读吕留良书而有谋反;十年十二月,治吕留良罪,与儿子吕葆中、门人严鸿逵一同戮尸,斩另一儿子吕毅中与门生沈在宽。 乾隆帝登位后将雍正帝赦免的吕留良门人曾静、张熙等人灭族。 民间传说:雍正于半夜三更其实是被屠杀吕留良家族的后人吕四娘以血滴子斩头刺杀的,无头尸被发现在圆明园。 但依据正史记载,雍正于半夜三更是因工作过劳累暴卒,在批阅奏章时去逝的。也一说是雍正帝因病服了有毒的金丹(一般都含有水银)后驾崩,如外国传教士也记载雍正帝每次上朝要服用含有兴奋剂的道教丹药,使让人看到皇帝气色红润,而历史上许多皇帝以及达官贵人都是经常服用道教丹药才突然死亡。 雍正帝在中国历史上是少有勤于政务的皇帝之一,自诩“以勤先天下”、“朝-{干}-夕惕”。 康熙帝在位晚年,对下属过度宽纵,导致大清吏治腐败,官风松懈。雍正登基后第一项任务就是整顿吏治。在给总督的上谕中说:“今之居官者,钓誉以为名,肥家以为实,而曰‘名实兼收’,不知所谓名实者果何谓也”,登极一周年时又说到:“朕缵承丕基,时刻以吏治兵民为念”。 在整饬吏治的同时又打击朋党势力,他看到朋党之间各抒政见,妄议朝政,扰乱君父视听,妨碍坚持既定的政策,认为“朋党最为恶习”,因此宣称“将唐宋元明积染之习尽行洗涤”,“务期振数百年颓风,以端治化之本”。 改善秘密立储制度,即皇帝在位时不公开宣布太子,而将写有继承人名单的一式两份诏书分别置于干清宫“正大光明”匾额后和皇帝身边,待皇帝去世后,宣诏大臣共同拆启传位诏书,确立新君。这样使得皇位继承办法制度化,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康熙帝晚年诸皇子互相倾轧的局面。 雍正初年,重用年羹尧和隆科多。隆科多为吏部尚书、步军统领,兼理藩院,赐太子太保衔,被雍正尊称为“舅舅”。显赫异常,但未过几年,即被雍正整肃。雍正三年七月削隆科多太保衔;四年正月削职;五年十月廷臣上四十二罪款,下狱,永远禁锢;七年六月,死于禁所。其较为宠信的四位臣工:李卫(江苏人)、田文镜(福建人)、张廷玉(安徽人)、鄂尔泰;李卫和张廷玉为汉人,田文镜为汉军的旗人,以民族分,汉族占了四分之三,足见雍正确实了解也重用汉人。雍正四年十二月,河南、陜西、四川均摊丁银入地并征;谢济世劾田文镜,被褫职,发赴阿尔泰军前效力,陆生柟亦以党援同时遭遣。 年羹尧先后被任命为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赴青海征讨厄鲁特罗卜藏丹津叛乱。 雍正元年三月,封年羹尧三等公;四月命康熙皇十四子留护康熙帝遗体;五月,生母仁寿皇太后死;八月,密封立四子弘历之上谕于正大光明匾后;十月授年羹尧抚远大将军。雍正二年三月,平定青海,进年羹尧为一等公。成为实际的西北王。雍正三年三月,下诏斥责年羹尧,四月调为杭州将军,六月削太保衔,七月黜为闲散旗员,十二月廷臣上九十二罪款,赐死,斩其子年富。 在税制上推动“摊丁入亩”,“火耗归公”,“官绅一体当差纳粮”等。 雍正兴起文字狱以打击年羹尧和隆科多两人势力(汪景祺案和钱名世案)。雍正三年十一月,年贵妃死;十二月斩《西征随笔》作者汪景祺。雍正四年三月,钱名世以曾投诗年羹尧获罪,雍正亲书「名教罪人」悬其家门,又命文臣作诗文刺恶他。对于隆、年的死因,有人指出是由于年、隆位重之后过于骄奢、行为不检,加上结党营私,触犯了皇权的大忌,为雍正所不容。但雍正早年过于宠信放纵,随后又残酷打击,被史学家所批评。另有人与雍正得位传说联系起来,认为隆、年参与此事,知道太多而被「兔死狗烹」。雍正四年九月,查嗣庭以谤讪下狱,五年五月死,戮尸。 废除西南少数民族原本的土司制度,改用朝廷分发的流官,史称“改土归流”,派遣官吏统治,加强对少数民族的统治及同化。雍正七年九月,颁行《大义觉迷录》。雍正在《大义觉迷录》中批判“徒谓本朝以满洲之君,入为中国之主”的说法,严防汉族士大夫阶层离心。 雍正五年,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加强对西藏的控制。 雍正帝在位期间还实施“废除贱籍”一项改革。 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陵墓位于沈阳的盛京三陵。清入关后,从顺治帝、康熙帝都安葬到北京东边的遵化县马兰峪皇家陵园,即清东陵。雍正帝另选北京西边的易县开辟自己的陵墓,即清西陵。 雍亲王胤禛的妻和妾室皆一起活至雍正皇帝登基即位后。嫡福晋乌拉那拉·多棋木里封为皇后,侧福晋年氏封为贵妃, 侧福晋李氏封为齐妃,格格钮祜禄氏封为熹妃, 格格宋氏封为懋嫔,格格耿氏封为裕嫔。 雍正帝胤禛即位后,8子4女只剩下四位皇子,其中只有三名皇子活至成年:皇三子弘时(因雍正四年弘时突然获罪,雍正命把皇三子过继给阿其那允禩)、皇四子(乾隆)弘历、皇五子弘昼。 雍正元年(1723年)三月,雍正皇帝只追赠已逝世皇次女和硕怀恪公主爵位(所有皇子在雍正早中期均不封爵位)。 雍正十一年(1733年)二月,雍正皇子皇女只剩下两位时:皇四子(乾隆)弘历封和硕宝亲王爵位、皇五子弘昼封和硕和亲王爵位。 雍正即使拥有众多妃嫔,但在位十三年之间仅诞育两名皇子:福沛(夭折)、皇六子弘曕。乾隆三年(1738年)二月乾隆帝弘历令弘曕过继给已过逝的果亲王允礼,然于二十八年后宣判弘曕谋民霸占财物,弘曕获罪降封多罗贝勒爵位,永远停俸。 雍正帝在宫中抚养废太子允礽诸多子孙,雍正的养子养女初估计有:和硕理亲王弘皙(后被乾隆帝永远圈禁、弘㬙、弘皖、永璥、和硕淑慎公主。 英国历史学者史景迁认为:雍正的父亲康熙为政宽松,执政末期受储立之争所扰且出现典型长寿帝王的统治能力退化现象,雍正即位之初的满清实已浮现官僚组织膨大腐败、农民生活水准恶化的危机;由于雍正即位时正处于政治历练、精神与人格上的成熟阶段(45岁),因此得以精准的分析问题并有魄力的作出应对。他的改革同时包含力行整顿与和现实的妥协(如火耗归公与养廉银)。虽然史学家黄仁宇认为雍正未能了解与解决明清两代作为内歛式王朝的根本问题,但满清得以建立起一套继续运行百年以上仍大致有效的统治体制,而未沦为「立国百年而亡」的异族王朝,此当归功于雍正一朝的改革。 中国学者钱穆认为:雍正帝是有名的专制,他私派的特务人员监视全国各地地方长官一切活动,许多地方官的私生活,连家里的琐事都瞒不过他,虽然雍正帝精明,但仍是独裁的本质。此外,雍正帝在平定外患之后,唯恐国内发生政变,于是使计把功高权重的大臣统统清除。他把过去与其争位的两个兄弟——胤禩、胤禟以种种罪名逮捕拘禁,并将为他策划取得帝位的人处死,比如年羹尧和隆科多。 九子夺嫡、胤禔软禁、年羹尧案、曾静吕留良案、隆科多案、谢济世案、陆生楠案、屈大均案。 雍正即位经过至今也是一个解不开的谜。从雍正年间时,对雍正继位的谈论便不绝于耳。历史记载雍正在康熙驾崩当晚连续觐见两次之多,后康熙便身亡。主张篡位说的学者中,有的认为康熙去世过于突然,未来得及留下任何传位遗诏,而雍正和隆科多等合谋抢占了先机;有的认为康熙生前两立两废太子,对立储君一事劳心伤神,直到临终前才属意皇十四子为储君。按照正统继位说学者观点,如果没有实在的证据证明其他皇子为康熙所属意,雍正的即位是有理由的。 雍正元年三月,封年羹尧三等公;四月命康熙皇十四子留护康熙帝遗体;五月,生母仁寿皇太后死;八月,密封立四子弘历之上谕于正大光明匾后,遗诏:『宝亲王皇四子(弘历),……著继朕登极,即皇帝位……俾皇太子弘历成一代之令主。』;十月授年羹尧抚远大将军。雍正帝继位后,对其兄弟手段颇为毒辣,用各种方式进行迫害。雍正二年四月,明诏训饬康熙帝皇八子,令王公大臣察其善恶;削康熙帝皇十子爵永远拘禁之;十二月,康熙帝前废太子胤礽死。 康熙帝皇八子胤禩先是被安抚封为廉亲王。雍正三年二月,谕示康熙帝皇八子罪状;四年正月除宗籍,易名“阿其那”(满语骂人的话,意义众说纷纭,有「驮负罪过」、「驱赶犬只」、「冷冻的鱼」等众说),九月死。康熙帝皇九子胤禟发往西宁。雍正三年二月,谕示康熙帝皇九子罪状,八月革爵;四年五月改名“塞思黑”(意为「颤抖」,也有人说是「刺伤人的野猪」),八月死。雍正三年二月,谕示康熙皇十子胤誐罪状;后被圈禁。雍正二年七月,命同母弟、康熙帝皇十四子胤禵守陵;三年二月,谕示其罪状,十二月降爵;四年五月禁锢。雍正六年六月,康熙皇三子胤祉因罪降爵;八年二月复亲王爵,五月因康熙皇十三子之丧时「迟到早散,面无戚容」而削爵拘禁。皇十二子胤祹被降爵。 然而「手段毒辣」之说,有人反对,并举出了皇五子胤祺封至恒亲王、皇七子胤祐封至淳亲王、皇十二子胤祹封为履郡王、皇十三子胤祥封至和硕怡亲王、皇十五子胤禑封多罗愉郡王、皇十六子胤禄承袭庄亲王、皇十七子胤礼果亲王、皇二十子胤祎封多罗贝勒、皇二十一子胤禧封贝勒、皇二十二子胤祜封固山贝子、皇二十三子胤祁封镇国公等,诸多无利害关系的兄弟,得到封赏。 雍正帝笃信佛教,热衷藏传佛教、汉传佛教,与密宗的章嘉活佛交往密切;雍正也研究禅宗,精通《金刚经》,并著作佛学书籍数部,为章嘉活佛认可其参透三关,成为中国佛教史上唯一一位自认为已觉悟的皇帝。雍正帝也喜欢道教,常常服食道士的金丹。雍正元年重申禁止天主教,史称雍正禁教。 《大内群英》、《后宫甄嬛传》、《步步惊心》、《雍正王朝》、《 宫 》、《九五至尊》
wiki_zh\AA\wiki_08
呼和浩特市 呼和浩特市-{()}-,意为“青色的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旧称归绥,为中华民国绥远省省会。呼和浩特市下辖4区、4县、1旗,中心城区位于蒙古高原南部边缘的土默川平原东北,背山面水,北依阴山,南面黄河,东河、西河、大黑河三水环城流过。呼和浩特中心城区本是由归化城与绥远城两座城市在清末民国合并而成,故旧称归绥,城区现分为新城区、玉泉区、回民区、赛罕区四部分。 呼和浩特处于农牧文化交界地带,自古即处于中原王朝与渗透王朝、征服王朝的交替控制中,故文化交融性较强,除中华文化外,蒙古族文化、西域伊斯兰文化、西藏藏传佛教文化亦对其有较重影响。 呼和浩特蒙古语意为“青城”,其中“呼和” 为青色的意思,“浩特” 为城市、城郭的意思。因中心城区北依大青山,故得名。呼和浩特这个名称最早出现在蒙古文的《俺答汗传》中,书中记载:“大名扬天下的圣主俺答汗(即阿勒坦汗),在水公猴年(藏历,即明朝隆庆六年,1572年),召集举世无双的巧工名匠,模仿已失去的大都,在哈剌兀那之阳、哈屯河之滨,始建有八座楼和琉璃金银殿的雄壮美丽的呼和浩特。” “哈剌兀那”,蒙古语为黑山,明清著作中又称作“哈朗兀”、“喀朗乌”、“漠喀喇”等,即今大青山。“哈屯河”,为呼市西北乌素图谷汇流而下的五里沙河,即《绥远通志稿》中之“札达海河”。《俺答汗传》中的呼和浩特之称,是迄今为止所见最早的记载。 呼和浩特阴山一带远古人类活动,有悠久历史。1973年在呼和浩特东北发现的距今50万年前的“大窑文化”发生于与北京周口店北京人同一时期的旧石器时代初期至晚期。 春秋战国之前,一些北方游牧民族,如匈奴、林胡、楼烦在今天的呼和浩特地区游牧生活。战国时代的赵国国君赵武灵王推广“胡服骑射”,打败林胡、楼烦这两个游牧民族之后,在呼和浩特托克托县建云中城。中原华夏民族开始在呼和浩特定居。“赵长城”经过呼和浩特北面的大青山。 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三十六郡,呼和浩特附近的云中郡就是其中一郡。汉武帝时,云中是防备匈奴的前哨和远征匈奴的基地之一。北魏的“盛乐”。唐朝和突厥作战的战场之一“白道”在此附近。辽代的“丰州”也在这里。 元朝被明朝推翻之后,蒙古人退居塞外,建立北元政权。1388年北元去国号(一说1402年),北元分为东部鞑靼和西部瓦剌。15世纪末,东部蒙古首领达延汗统一漠南蒙古实现“中兴”。1572年,蒙古首领达延汗的孙子阿勒坦汗率土默特部驻牧呼和浩特,并在今玉泉区境内建“库库和屯”城,从此土默特部从草原游牧过渡到定居生活。阿勒坦汗在此前和明朝订立的藩属关系,阿勒坦汗被封为“顺义王”。明政府于万历年间赐库库和屯汉名“归化”,意思是令少数民族归顺、化一,服从明朝廷的统治。此即归化城(即旧城)。 清代雍正十三年(1735年)至乾隆四年又在归化城东部新建军事驻防城,命名为“绥远城”(即新城),后将“归化”、“绥远”两城合并为归化县。 1913年,中华民国将之改名为归绥县,1928年,绥远省成立,以归绥县城区设立归绥市,作为省会。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和蒙疆政权将归绥市改为“厚和特别市”。日本战败后,复称归绥市。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撤县设归绥市,1954年,内蒙古、绥远合并,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由张家口市迁到这里,并设呼和浩特市,定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府。 呼和浩特位于内蒙古中南部,北面是阴山山脉的大青山,南面是河套地区,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呼和浩特属于中温带半干旱气候,四季分明,季风影响显著。冬季严寒干燥,多大风。夏季温暖,相对湿润,降水量超过全年的65%。1月平均气温-11.6℃,极端最低气温-32.8℃(1951年2月6日)。7月平均气温22.6℃,极端最高气温38.9℃(2010年7月30日)。年平均气温6.7℃。全年日照充足,年日照时数超过2860小时。年降水量398毫米。 全市现辖4个市辖区、4个县、1个旗。 2008年末,全市有常住人口258.00万人,其中市区人口133.08万人,蒙古族人口20.1万人,其他少数民族人口6.7万人。人口出生率9.9‰,死亡率11.6‰,自然增长率-1.7‰。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2866615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共增加428717人,增长17.59%。年平均增长率为1.63%。其中,男性人口为1462277人,占51.01%;女性人口为1404338人,占48.99%。常住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4.13。0-14岁人口为398716人,占13.91%;15-64岁人口为2248977人,占78.45%;65岁及以上人口为218922人,占7.64%。 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2498647人,占87.16%;蒙古族人口为285969人,占9.98%;其他少数民族人口为81999人,占2.86%。居住着蒙、汉、回、满、朝鲜、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等36个民族。 呼和浩特交通发展较快,已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交通体系。 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是内蒙古第一大航空枢纽,位于市区东南15公里处,航线基本覆盖全国各大省会城市及中小城市; 铁路交通方面,有呼和浩特站与呼和浩特东站两大客运站,有始发开往北京西、上海、成都、兰州、银川、西安、重庆北、昆明、福州等的列车,还有途径列车通往天津、哈尔滨、沈阳北、杭州、南昌、广州、乌鲁木齐等的列车,区内有始发开往乌海西、二连、东胜西、通辽、乌兰浩特、锡林浩特、满洲里、额济纳的列车,以及开往包头、集宁南的城际动车组列车,范围覆盖全区所有盟市。呼和浩特站每周三、四有发往乌兰巴托的国际列车。 公路交通方面,最早建成的高速公路有呼包高速公路(现纳入G6京藏高速公路和G7京新高速公路)。京藏高速公路将北京到呼和浩特的时间缩短到五个小时。有开往蒙古、俄罗斯边境省区通车的6条客运班车路线。省级大通道贯穿内蒙古全境。 市内交通方面,截至2009年6月15日,呼和浩特市公交公司现有公交车辆1569台,以市区为中心,有约100条公交线路,通往城区各地。但是,每天的高峰期内,城区仍然大面积出现拥堵情况,也长期为市民所诟病。 有四千余辆出租车,昼夜服务,收费为:起步价¥8,2公里,之后每公里¥1.3,停车等候或时速低于12km/h收费每5分钟¥1.3,21:00-06:00,每车1公里加收的夜间行驶费¥0.1,行驶10公里后每公里¥1.5,每程收燃油附加费¥1。 呼和浩特轨道交通目前已经开始建设,截止2015年10月1日已经开始进行选址勘探,规划中有5条线路,目前开工的是1、2号线一期工程。2015年10月,呼和浩特地铁土地预审完成。 国家统计局年鉴数据显示,呼和浩特2007年经济总量达1101亿元,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分别占5.6%、37.7%、56.7%。 呼和浩特是中国著名的奶业基地,总部位于呼和浩特金川经济园区的伊利集团和位于呼和浩特盛乐经济园区的蒙牛集团,是当今中国奶业界的两大企业,其产品行销中国各地以及周边国家。 2005年,中国政府正式授予呼和浩特市“中国乳都”的称号。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的服务业发展迅速,已经逐渐成为该市的经济支柱,其中金融服务业水平在内蒙古地区列首位。 著名旅游景点:旧石器时代的大窑文化遗址、和林格尔汉墓壁画、昭君墓,辽代的白塔,明代的绥远城墙、大召、乌素图召、喇嘛洞召、席力图召,清代的五塔寺、和硕恪靖公主府、绥远将军衙署、天主教绥远教区主教座堂、清真大寺,乌兰夫故居。以及素有“塞外西湖”之称的哈素海国家公园、哈达门高原牧场、大青山野生动物园等值得游览。新建的如意和(俗称如意河)游览区呈现现代城市风貌。参见呼和浩特八景。 当地文化是一种典型的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结合体,再加上现代文明的影响,文化历史遗迹无一不体现北方民族特有的朴实、豪放、大气的特征。有专门的蒙古语学校、歌舞艺术表演的乌兰牧骑,还有比较有特色的民族服装表演等等,非常有特色。蒙古族典型的乐器马头琴奏出的悠扬乐曲,伴随蒙古族歌手高亢、低回的歌声,使人回味悠长。 呼和浩特的宗教以藏传佛教为盛,旧时召庙林立,有“召城”之称,但汉传佛教毫无发展。除佛教外,因呼和浩特回族众多,故伊斯兰教在固定群体中也有所信仰。此外天主教、基督新教、道教亦有所发展。 羊背子、烤全羊、涮羊肉、手把羊肉、烤羊腿、血肠、肉肠、羊杂碎汤、烧麦、莜面、马奶酒、奶茶、奶皮子、奶豆腐、奶酪、油香、麻花、馓子、酿皮、焙子、山药丸子、红糖月饼、刀削面、饸饹(hé le)面、剔鱼子、煮鱼、托县炖鱼、和林炖羊肉等。其饮食受蒙古族饮食、回族饮食、晋陕饮食的影响很深。 呼和浩特市市树油松,市花丁香。
wiki_zh\AA\wiki_08
美国历史 美国历史由多个时代组成,美国原为英国殖民地,在独立之后后逐渐兴起,成为当今世界上有较大影响力的超级大国。 在欧洲人来到这里之前,美洲原住民生活在这片广阔的土地上。相传他们的祖先在大约一万多年前经由西伯利亚跨过白令海峡来到北美洲,并且在这里生存繁衍,他们没有自己的文字,却有着丰富的口头文学。对于原住民的人口,历史上的统计有很大出入,。随着欧洲殖民者的深入,原住民的健康和领土受到严重威胁。由于欧洲人的到来,在150年内,原住民的人口锐减90%;他们的村落被摧毁,原本用于畜牧或种植的土地被毁掉。 十七世纪初,英国开始向北美殖民。最初的北美移民主要是一些失去土地的农民,生活艰苦的工人以及受宗教迫害的清教徒。1620年,他们乘「五月花号」到北美并在船上制定《五月花号公约》。在11月21日于普利茅斯上岸,清教徒与41名自由的成年男人签署共同遵守《五月花号公约》。内容为组织公民团体;拟订法规等。奠定自治政府的基础。 在殖民地时代,伴随着与北美洲原住民的长期战争,严重的劳力缺乏产生像奴隶和契约奴役这类的非自由劳力,而英国政府的放任政策则让特有的美利坚精神与文化得以发展出其独特性。黑奴贸易在美国盛行起来。从1607年到1733年,英国殖民者先后在北美洲东岸(大西洋沿岸)建立十三个殖民地。由于一、英国移民移民北美是为了追求自由和财富,如被迫害的清教徒和贫农。二、地方政府享受自治权。三、殖民地居民有比英人更广泛参与政治的机会和权利,培养自治的意识和能力,所以他们相信社会契约中,政府是人民需要保护而得人民支持才组成的。 在十八世纪中期,殖民地的经济、文化、政治相对成熟,殖民地议会仍拥护英王乔治三世,不过他们追求与英国国会同等的地位,并不想成为英国的次等公民,但是此时英法的七年战争结束,急于巩固领土和平衡财政的英国政府一改长久以来的放任政策,主张高压手段加重赋税,引发北美殖民者的不满。殖民地居民高呼“没有代表就不纳税”宣言,在经历了「波士顿惨案」、「不可容忍法案」等事件后于1775年4月在列克星顿和康科特打响「列克星顿的枪声」揭开美国独立战争的前奏。而这些东海岸从新英格兰延伸到佐治亚的英国殖民地便成为美国最初的十三个州。 北美殖民地于18世纪逐渐繁盛,在经济上也开始寻求独立,减少对英国的依赖。然而这引来英国不满,因为英国希望可以利用北美殖民地,作为它廉价的原材料的供应地,以及商品的倾销市场。英国政府乃率先颁布法令,不准殖民地居民向西开拓,并禁止其发行自己的纸币,再对其课以重税及解散其议会,这使得殖民地居民发动了大规模示威。英国当局乃在1770年3月5日与反抗英国的波士顿居民发生冲突,形势无法控制时英国士兵开了枪引发了双方的打斗,称为“波士顿屠杀”,制造了「波士顿倾茶事件」。 1774年英国当局更颁布5项「不可容忍法案」,激化双方的矛盾。1774年9月5日,除乔治亚州外,12个殖民地的代表会议选派56名代表,在费城召开第一届大陆会议,通过宣言,并建立大陆协会。新英格兰的人民组织民兵,并于1776年7月4日通过《独立宣言》,正式宣布13个殖民地独立。 在乔治·华盛顿的带领下,北美殖民者在对英国的美国独立战争中赢得胜利,并且建立美利坚合众国。 1783年美英于巴黎签署美英巴黎条约。与会者除美英代表外,还有法国与西班牙代表。会谈中,法西代表漠视美方利益,美方秘密与英方交涉,最后美国以平等地位与英国缔约,也受国际承认。 为了团结起来壮大力量共同反抗殖民统治,北美的13个原大英帝国殖民地通过《邦联条例》在名义上组成一个统一的联盟,但是由于《邦联条例》规定任何州都拥有对任何提议的否决权,并且也没有赋予邦联政府任何征税的权力:完全只能依赖各州自觉,而没有任何权力强制要求各州支付拖欠的费用。随着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各州开始为保护各自的利益而产生纠纷和争议。这此情况下,弗吉尼亚州的詹姆斯·麦迪逊建议各州政府派出专员“出于对各方共同利益和长久和谐统一的考量,并结合整个美利坚合众国各州间贸易的实际情况来决定所必须采取的措施。” 在1786年9月召开的安纳波利斯会议上,来自5个州的代表们决定召开一次制宪会议来讨论对邦联条例进行改进,这次会议于1787年5月14日在费城召开。不过由于18世纪末的交通还很不方便,会议直到5月25日日才正式召开,从这天起直至9月17日,共计来自12个州的55位代表参加在费城召开的制宪会议,并最终制订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美利坚合众国宪法。这次会议也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为重要的事件之一。 由麦迪逊撰写,作为宪法的第一至第十条修正案补充联邦宪法内没有的规定人民基本权利,又订明政教分离原则。 1803年的路易斯安那购买案让农民得以使用重要的密西西比河水路,把法国势力从美国西部边界移除,并且提供美国农人一块广大的土地。 几个星期以后,英国和拿破仑统治下的法国开战。美国当时的收入仰赖向欧洲输出农产品,因此试图同时对两个战争中的强权出口食物和原料,以及在它们与它们的加勒比海殖民地之间运输产品来获利。当这个行为对两个战争国有利的时候,它们便会准许,然而当这个行为无利于他们的时候便予以反对。 当1805年法国海军在特拉法尔加战役中被摧毁后,英国希望断绝法国的海外贸易纽带,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报复美国的贸易行为,英国于是对美国海岸实施封锁。受制于英国海权的美国在1812年向英国宣战,但是双方最终都一无所获。这场战争是美国至今为止最后一次被敌对军队入侵本土。 被称为第二次独立战争的这场战争强烈地刺激国内的民族主义。昭昭天命的信念开始在美国民众中蔓延,人们认为美国被赋予向西方拓展,“从大洋到大洋”的命运。这个观念也导致1846年围绕得克萨斯州独立的美墨战争的爆发。取得压倒性胜利的美国迫使墨西哥割让包括今加利福尼亚,亚利桑那,科罗拉多等其三分之一的领土,基本确立美国今日的版图。 然而新取得的广大领土加剧国内存在已久的奴隶制度之争。自从1820年开始支持废奴的北方和支持蓄奴的南方之间逐渐建立起不可挽回的敌对,随著建立在废奴理念的共和党候选人林肯在1860年的总统选举胜利,以南卡罗来纳州为首的11个南方蓄奴州宣布脱离联邦,南北战争爆发。 随著林肯在1860年美国总统选举中的胜利,南方奴隶制的数州宣布脱离联邦,成立以杰佛逊·戴维斯为总统的美利坚联盟国。接下来的四年,爆发美国内战南北战争。日益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北部各州击败以种植园农业为主的南部各州。但是双方共600,000至700,000的美国人牺牲,并且许多南方土地被毁坏。最终,邦联将军罗伯特·李投降,从而让南方独立及维持奴隶制的梦想破碎。战后,由北方废奴主义者和共和党控制的国会分别通过宪法第十三至十五修正案,正式废除奴隶制度,而美国也进入重建时期。 美国本土的资本主义革命也开始迅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显著增长。在1896年,美国在如钢铁等的很多制造业上甚至超越英法德等老牌工业国家。然而,高速增长的经济也带来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直接导致其后的进步时期。 这段时间也是一个空前的移民高潮,有3700万人在1840年与1920年间移居美国,范围包括欧洲、非洲以至亚洲。这除为美国提供充足劳动力外,并令先前未开发的区域得以开发,如加州中部。美国种族之间冲突开始,大量黑人遭受压迫,以便白人农民和大农场经营者可以接管他们的土地。 内战后美国政府鼓励民众向西移民,还鼓励修筑铁路,连接西部至经济较发达的东岸地区。同时西部不少地方自1850年代都发现金矿,吸引不少居于东岸的人淘金。1869年连接美国东西海岸的铁路竣工,铁路带给美洲原住民更多冲突,当当地美洲原住民首领和移民签订土地协议时,双方对协议内容有不同理解。原住民不能理解移民的私有财产理念,他们认为自己能在土地上打猎。为生存而战,许多原住民买枪械,袭击移民宅地、马车队、铁路和美国骑兵。而美国白人则大量屠杀原住民赖以为生的野牛,由1860年的1500万头,到1885年只剩下2000头。原住民被迫在贫瘠的土地上种植庄稼,他们不习惯种植,不能成为美国公民。原住民与美军长期战斗,使土著几乎灭亡。1890年,最后一次战斗屠杀200多名苏族人。不久后所有的土著都被赶进保留地。美洲原住民的生活方式永远结束。 这段时间美国利用其充足的人口、国内工业发展和一系列的国际投机活动,令美国国际影响力迅速攀升。从1870年至1900年,总GNP从74亿涨到187亿美元,换算成1958年币值人均GNP从531美元涨到1011美元,几乎成长一倍;钢铁产量甚至从800吨大幅上升至11200吨,是30年前的14倍。在十九世纪末期,美国成为世界工业大国,并出现新的科技(如电报和贝塞麦(转炉)炼钢法),兴建更大的铁路网络。被后世称为「镀金时期」。 在这个时期,美国也成为国际性参与者。在美西战争中,美国成功占领西班牙殖民地的古巴,并在1900-1903征服超过一百万的菲律宾人,并屠杀大量菲律宾人。 1877年爆发「大起义」(The Great Uprising)-全国性铁路工人罢工事件。起初是在西佛吉尼亚州的马丁斯堡,因B&O铁路公司(B&O Railroad)降低工人工资,铁路工人罢工抵制,海斯总统派遣联邦军队镇压工人,造成罢工浪潮扩张至马里兰、宾夕法尼亚、伊利诺等州,造成多名工人伤亡,最终遭至联邦军队镇压。 曾领导普尔曼市火车工厂工人罢工,以抵抗资方降低工资,遭到联邦军队介入与法庭禁制令而平息,事后尤金·V·德布斯被监禁。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欧洲元气大伤,美国却因置身事外,损失不多,声望大为增加。 1920年,禁酒令生效,第十八条修正案禁止制造、销售、进口和出口酒精。结果令到在城市的非法酒精成为一项大生意,主要由诈骗贩控制著。第二个三K党在1922年至1925年间迅速增长,然后衰弱。移民法以严格限制新来的移民数量。由于这段时期的巨大经济繁荣,所以1920年代被称为咆哮的二十年代。爵士乐在年轻一代中很受欢迎,因此这十年也被称为爵士时代。 经济大萧条(1929年-1939年)和罗斯福新政(1933年-1936年)是美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历史上重塑国家的决定性时刻。 在整个1920年代,农产品价格不断降低,工业利润大幅增长,美国经济发展得异常繁荣。这波经济成长还被信贷上升和股票市场的兴盛推波助澜。终于股市在1929年10月大崩盘,随之而来的是经济大萧条。 为了复苏经济,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政府1933年上任后,开始奉行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理论而实行新政,大幅增加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干}-预。然而新政却没有完全生效,美国经济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彻底复苏。 在日本偷袭珍珠港后,美国加入反法西斯同盟以对抗轴心国。接下来的战争成为美国历史上代价最高昂的一场战争,然而前线和大后方创造的大量工作机会、以及军工产业带动的生产复苏,使美国经济完全走出大恐慌的阴霾。美国妇女也因此大规模踏入工作职场。 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研制出核武器,并在1945年投向日本迫使日本投降。 在战争胜利后,以英国为首的欧洲国家再次受到战争所带来的经济上和社会上的重创。美国尽管在二次大战中付出沉重代价,但由于美国本土未曾遭战火波及,在战胜国中损失相对较小。美国藉著其经济和军事力量,成为世界头号大国,苏联为与其平起平坐,引发冷战及军备竞赛。美国代表的是资本主义和自由民主制,而苏联则代表共产主义和计划经济。苏联的崛起和意识形态的差异,与美国理念格格不入,双方冲突造成1940年代末期开始的冷战。自1945年起,美国和苏联在许多地区和国家,进行一连串代理人战争,最先有东德和西德的分裂,后来包括朝鲜战争,以至六十年代初触发核大战危机的古巴导弹危机。 冷战期间,苏联大力发展太空科技,派出全球首个太空人加加林上太空。美国警觉到与苏联的太空竞赛上的落后,美国政府开始大力培养数学和科学人才,在美国太空总署的努力下,于1969年第一次成功派人登上月球。 美国和苏联的冷战至这段时期仍未停止。其间美国和苏联展开一连串的太空竞赛,苏联派出世界首个太空人加加林上太空,而美国则派太空人首次登陆月球。 非裔美国人民权运动(1955年—1968年)是美国民权运动的一部分,于1950年代兴起,直至1970年代,是美国黑人为争取与白人同等的地位而发起的群众性斗争运动,乃是经由非暴力的抗议行动,争取非裔美国人民权的群众斗争,这个全国性政治运动除了黑人外,亦有不少白人支持。 嬉皮文化,1960年代和1970年代反抗习俗和当时政治。用公社式的和流浪的生活方式来反应出他们对民族主义和越南战争的反对,他们提倡非传统宗教,批评西方国家中层阶级的价值观。他们批评政府对公民的权益的限制,大公司的贪婪,传统道德的狭窄和战争的无人道性。他们将他们反对的机构和组织称为「陈府」或「建制」(The Establishment)。 70年代越南爆发战争,北越与南越开战,美国为阻止苏联和中国大陆共产势力扩张,决定介入越战。其间美军伤亡人数不断增加,国内反越战运动高涨,其中肯特大学的反战游行,遭到国民警卫队镇压成为了整个反战运动的最高潮。尽管尼克森政府对肯特大学的镇压惨案不断道歉,这个事件也成了美国的污点之一,最终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宣布逐步从越南撤军。1975年,北越统一越南。 1967年底特律骚乱,发生于美国密西根州底特律,这场骚乱于1967年7月23日星期日早上开始,当时警方扫荡一间位于第十二街和克莱尔蒙特街交界的无牌照酒吧,支持者及旁观市民与警方发生冲突,并进一步演变成美国历史上最多人死亡的暴动事件之一,事件持续5日。 1969年6月28日的石墙暴动(Stonewall riots)同性恋者开始大规模的组织起来要求合法的地位、社会认同和平等权利。 美国新左派,泛指1960年代反文化运动时期的左翼激进政治运动,主体为大学生。此名源自社会学家赖特·米尔斯在1960年发表的一封公开信 《致新左翼的一封信》(Letter to the New Left)。米尔斯主张与关注劳工运动的传统左派区别,建立一个新的左翼意识形态;这个新的意识形态应该关注较个人化的问题,例如异化、失范、权威主义及发达资本主义的病征。换言之,米尔斯主张偏离传统左翼,面向反传统文化的价值。 1973年10月以色列与中东一系列国家关系恶化,触发中东战争。石油输出国组织为了打击对手以色列,及支持反对以色列的国家,宣布石油禁运,暂停出口,造成油价上涨。原油价格曾从1973年的每桶不到3美元涨到超过13美元,1974年美国还要派发汽油定量配给票。这就是第一次石油危机。原油价格暴涨,引起包括美国在内的发达国家经济衰退,据估计,美国GDP增长在这段期间就下降4.7%。 数年后伊朗爆发伊斯兰革命,而后伊朗和伊拉克开战,原油日产量锐减,国际油市价格飙升,每桶原油的价格从14美元涨到35美元。第二次石油危机也引起西方工业国的经济衰退,据估计,美国GDP大概下降3%。 1980年,罗纳德·里根当选总统。这时美国经济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列根在经济主张减税、缩小政府规模、减少对商业的管制,以刺激美国的经济。美国经济在历经1981年-1982年的衰退后,于1983年开始戏剧性的复苏,这波经济成长还维持好几年,直到里根任期结束前都还未停止,成为美国史上为期最久的经济扩张,原本高涨的失业率于1984年中旬已经降回1981年早期的数字,并且在接下来几年里也持续下降。 同时列根还积极推行反苏反共的国际政策,曾声称要把苏联这个共产大国「送入烟灰缸」。东方集团在日益增长的经济压力下开始逐渐瓦解。1989年老布什接任总统后,东欧许多共产政权相继倒台,东德与西德统一。而苏联则于1991年崩溃。冷战时代就此结束。 美国在苏联解体后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实力雄厚,使美国在国际上有著超然无比的地位。美国这时在海外依旧进行着各种军事行动,举例1991年海湾战争美国成功战胜伊拉克,并对伊拉克实行经济制裁。 1993年比尔·克林顿上台后,得益于科技革命和互联网带来的巨大机遇,美国经济迎来其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增长。反映科技股的纳斯达克指数一度升上历史高位,最后在2001年崩溃。 2000年美国总统选举是美国史上选举结果有极大争议的总统选举,也预示着21世纪美国政治两极化的到来,两党共识政治逐渐终结。 2001年9月11日,美国遭遇九一一事件,由由基地组织与奥萨马·本·拉登策划的恐怖活动袭击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和华盛顿五角大楼。作为回应,美国总统小布什下令军队进入阿富汗并推翻庇护本·拉登的极端势力塔利班政权。2003年3月20日,布什以反恐为名,推翻伊拉克政府并抓捕萨达姆·侯赛因。第二次伊战受到大部分美国盟友的赞同,但也有少数国家,如法国和德国表示反对。 2005年8月,卡特里娜飓风引发的洪水严重摧毁新奥尔良和密西西比州沿海地区,美国政府因灾前准备和灾后援救工作效率低下、动作缓慢而备受批评。 2008年的次贷风暴导致美国再次陷入经济衰退的危机之中,同时由于次贷风暴造成的信用危机使美国多家大型金融从业机构破产或被政府接管,受此影响爆发2008年环球股灾,引发新一轮的全球金融危机。 2009年1月20日,巴拉克·奥巴马宣誓就任第44任美国总统,成为美国史上首位非洲裔总统。在奥巴马任内,基地组织头目奥萨马·本·拉登在巴基斯坦被美军特种兵击毙。奥巴马上台后美国经济缓慢复苏,但美国国债却从2009年的12万亿美元增长到2017年的将近20万亿美元。 2017年1月20日,唐纳·川普宣誓就任第45任美国总统,成为美国史上最年长的总统。但由于其反全球化的观点以及口无遮拦的作风,导致其在美国国内和世界各国颇具争议,支持者认为川普敢讲真话,反对者认为川普是个疯子。川普上任后美国陆续退出TPP和巴黎协定,要求北约成员国增加军费,且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由于川普的反移民观点,在2017年8月弗吉尼亚州的2017年团结右翼集会演变为骚乱后,川普不支持也不谴责右翼集团的做法,导致美国极小部分少数族裔极其反感川普,而部分媒体及观察人士也认为美国社会陷入前所未有的强大。
wiki_zh\AA\wiki_08
美国历史年表 此处收列了美国历史主要事件的时间表。
wiki_zh\AA\wiki_08
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 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出生于神圣罗马帝国萨尔斯堡,逝世于维也纳,是欧洲最伟大的古典主义音乐作曲家之一,他也是一位共济会会员。 莫札特于1756年出生于萨尔斯堡,在当时这是萨尔斯堡的首府,属于神圣罗马帝国。父亲李奥波德·莫札特(1719年—1787年)是萨尔斯堡大主教教廷交响乐队的演奏员和作曲家,母亲为安娜·玛丽亚·波特尔(Anna Maria Pertl)(1720年—1778年)。身为家中第七个小孩,在他姊姊玛利亚·安娜(Maria Anna,暱称南妮儿(Nannerl))1751年出生之前,以及之后至他出生之间的这段时间,分别有3位及2位不幸夭于年幼。 出生受洗时,他被命名为「Joannes Chrysostomus Wolfgangus Theophilus Mozart」(约翰尼斯·克鲁索斯多穆斯·沃尔夫冈格斯·泰奥菲卢斯·莫札特)。「Theophilus」意为「天主之爱」,这个名字相当于德语的「Gottlieb」、义大利文「Amedeo」以及拉丁文「Amadeus」,但生前却从未有人以此名号称呼他。现在,我们所认识莫札特的名字Wolfgang Amadeus Mozart 为莫札特在正式场合用的名字。 莫札特3岁便展现出他的音乐奇特才能,他不仅具备绝对音准更有超出常人的记忆力,5岁时更请求父亲教大键琴给他学,随后亦猎及小提琴、管风琴和乐曲创作,至此他的能力宛若平地一声雷响彻云霄,在学会阅读、书写或计算甚至能懂得乐谱视读、巧弄拍律。6岁,时值1762年,已谱出三首小步舞曲(KV.2、4、5)和一曲快板(KV.3)。 1762年至1773年间,莫札特随父母经常在欧洲做演出旅行。在伦敦他见到约翰·克里斯蒂安·巴赫,在后来的创作中深受其影响。 1766年,他开始受聘于到架构交响曲的技巧。 1767年,11岁的莫札特便写出第一部歌剧《阿波罗与希亚钦杜斯》("Apollo et Hyacinthus,K.38"),并由萨尔斯堡大学附属高级中学的学生们演出这出拉丁喜剧。返回奥地利后,他定期往返维也纳,且于1768年夏天写出另外两部歌剧,名为《牧羊人与牧羊女》("Bastien et Bastienne, K.50")与《善意的谎言》("La finta semplice"),当时莫札特年仅12岁。隔年便受大主教提名为乐团首席。 他父亲为了使他能够与近邻义大利(当时仍为分裂的封侯国)有所接触,特地申请留职停薪的假期。从1769年至1773年,莫札特便规律地远赴他乡,并在当地研习歌剧,写出《Mitridate re di Ponto》、《Ascanio in Alba》和《Lucio Silla》3部歌剧。他在教皇国波隆纳跟马蒂尼学习对位法,马蒂尼也是一位对莫扎特产生很大影响的作曲家。莫札特破例成为波隆纳爱乐学院(Accademia Filarmonica de Bologne)的会员,该组织大致上只接受20岁以上的成人加入。教宗克勉十四世甚至册封他为金马刺骑士(Cavaliere del lo speron d'oro)。 1771年12月16日和蔼可亲的大主教施拉顿巴赫辞世,随后由亲王柯罗雷多Colloredo继任该职位并成为莫札特的新雇主。 莫札特在家乡的生活并不幸运,新的雇主柯罗雷多并不乐见他出游,并要求他的作品必须为了宗教仪式而写。17岁,他心有不甘地接受这个限制,使得他与亲王大主教之间的关系在接下来的三年里持续恶化。所幸那段时间的莫札特在维也纳结识了海顿,两人互相通信,并建立了彼此惺惺相惜的友谊。 海顿对列奥波尔德·莫札特说道: “在上帝面前,我要诚实地告诉你,你的儿子是我所认识或知道的最伟大的作曲家,他有最好的作曲学问,也很有品味。” 莫札特对海顿的描述: 「只有他具备了能使我欢笑并且深入我心灵的秘密。」 1776年莫札特20岁,并决定离开萨尔斯堡,然而亲王大主教拒绝让他离开父亲并要解除他乐团首席的身分。经过一年的准备,他和母亲先到了巴伐利亚公国慕尼黑,但并未找到工作,又经奥格斯堡帝国自由市辗转到了普法尔茨伯国曼海姆建立为数不少音乐界的友谊。不过他寻求工作的脚步依然无所进展。同样在曼海姆,他疯狂地爱上了女高音歌手,这引发了他父亲的怒火,他要求他不要忘记了自己的事业。负债累累后,莫札特明白了他必须重新寻找工作,并于1778年8月前往巴黎。 他希望能够从梅勒西奥·格林处得到支援(他曾负责他七岁时的巡回演出),未果。在巴黎他写作了《第31交响曲(巴黎)》。但是他没有找到工作,在危机中的法国他甚至难以找到人为他的作品付钱。他母亲在这段期间不幸病倒,并于7月3日离开人世。莫札特只好返回故乡。途中经过韦伯尔一家生活的慕尼黑,但阿罗伊齐亚爱上了另一位歌剧导演,沮丧的莫札特在1779年1月29日回到了萨尔斯堡。他的父亲已说服亲王大主教重新聘用他。 波隆纳的莫札特由一位无名画家成画于于1777年萨尔斯堡,是波隆纳的马蒂尼神父为他的作曲家肖像画廊而订购的。这幅肖像现存于波隆纳市音乐博物馆。关于这幅肖像,列奥波尔德·莫扎特在1777年12月22日一封致马蒂尼神父的信中写道:「这件作品艺术创作的价值不怎么吸引人,但以相似度的观点来说我向你保证,它很完美。」 1780年11月,他从慕尼黑收到一份歌剧的请求,这个创作名为《依多美尼欧,克里特之王》,在1781年1月29日首演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回到萨尔斯堡,便意味著莫札特必须顺从维也纳的雇主,在那儿,亲王大主教解雇莫札特之前甚至还经常公开地以「饭桶、废物」揶揄他。莫札特后来便以独立作曲家的身分进驻奥地利首都,并接受韦伯尔女士的补助款。 少了他父亲和雇主的牵制管束,莫札特终于能够更自由地作曲。1782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约瑟夫二世(兼奥地利大公)要求他完成一部歌剧。这就是后来的《后宫诱逃》(德语:"Die Entführung aus dem Serail"),使维也纳作曲家兼公众音乐会指挥克里斯托夫·维利巴尔德·冯·格鲁克非常感动,并对莫札特赞誉有加。 莫札特认识了Franz Fridolin Weber及其夫人Cäcilia Cordula的小女儿,康丝坦兹(Constanze),但未等到父亲书面同意,便决定与她共结连理。婚礼于1782年8月4日Saint-Étienne教堂举行。 后来,由于受到von Svieten 男爵的影响,莫札特开始认识巴赫和韩德尔的作品。莫札特受到巴赫对位法的强烈吸引,进而直接影响后来《c小调大弥撒》(KV.427)以及数首相关作品。同一年,他开始谱曲一系列的六首弦乐四重奏献给海顿,并于1785年结束这一系列的创作。 1784年,莫札特加入共济会,并迅速地晋升为会长(1785年4月)。他创作许多作品献给共济会弟兄,其中有《Maurerische Trauermusik》(共济会葬礼音乐)(K.477)。 1786年,莫札特认识了剧本作者洛伦佐·达·彭特,维也纳剧场的官方诗人。后者说服了皇帝批准创作一部基于博马舍的《费加洛婚礼》(义大利文:"Le Nozze Di Figaro")的歌词。但后来皇帝认为该剧具颠覆性,禁止其上演。莫扎特将达·彭特的歌词配上音乐,《费加洛婚礼》于1786年5月1日在维也纳展开首演,但该剧的成功并不能阻止其海报被迅速撤下。然后莫札特便前往了布拉格,在那儿这个「婚礼」又成功博得满堂采。为了对这个城市致意,他写了《D大调第三十八号交响曲 K. 504》、《布拉格交响曲》献给这温暖的小城。 他随后收到布拉格剧院指挥的要求,希望他能够为接下来的一季再写一出歌剧。莫札特再次请达·彭特填写《唐·乔望尼》("Don Giovanni")的歌词。1787年5月28日他父亲列奥波尔德过世。这个噩耗严重打击了莫札特,并接著影响他正在进行的歌剧的创作。首演于1787年10月28日布拉格的《唐·乔望尼》一炮而红,但后来在维也纳并没有获得同样的成功。 在生命最后几年间,莫札特身体欠佳,尽管有不少酬金丰沛的成就,却越加陷入拮据的窘境。他创作许多的奏鸣曲、协奏曲、交响曲、歌剧(例如《女人皆如此》("Così Fan Tutte",他最后的与Lorenzo da Ponte合作的作品)。1790年时值约瑟夫二世驾崩(他的继位人利奥波德二世既不喜欢莫札特,也对共济会不怀好感),当时他的好友交响乐之父海顿也去了伦敦,使得这段时间的莫札特意志格外消沉。 1791年一位共济会弟兄兼剧院经理伊曼纽尔·席卡内德托他写一出歌剧。他提供了一本关于这本歌剧的小册子,而莫札特也为他谱出一折《魔笛》(德语:"Die Zauberflöte"),这部作品于9月30日一炮而红,也是莫札特最后一出歌剧。 7月,一位不知名人士要求他创作一首《安魂曲》,且必须匿名。目前已知是,人们猜想或许他想让他的朋友们猜作者的名字,又或许想将著作权据为己有。疾病和贫穷而衰弱的莫札特必须面对工作的重负,因为他在八月初收到一份关于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利奥波德二世的加冕创作歌剧的请求(K.621),而且必须于3周内写完。35岁的莫札特于12月辞世,留下未完成的《安魂曲》("Requiem K.626")(受其妻子康丝坦兹之托,后来这首曲子由他的学生完成,Franz Xavier Süssmayer而后又由Sigismund von Neukomm接手)。"Neukomm"的集成版只于1819年在里约热内卢演奏,之后就被人们忘记了。第二次演奏于2006年3月10日在Liévin为纪念Courrières矿难而进行。 有个传奇故事说莫札特在《安魂曲》里见到了自己即将死去的先兆,这个传说被用在福尔曼的电影《阿玛迪斯》里,这其中浪漫的想象多过于事实。 莫札特的遗体,根据利奥波德二世皇帝下达之有关葬礼的法令,最后在维也纳郊区的圣马克思墓园,葬于莫札特家族与他朋友共有的灵位。与民间相传不同的是,莫札特其实并未被草率地葬在公共墓园的灵位。那一块共有的灵位则是事先购得,可容纳10具遗体(成人8位、小孩2位)。同年12月14日布拉格举办了一场追思会,参加者成千上万。Emanuel Schikaneder则在维也纳筹划了一场《安魂曲》的首演。 莫扎特的死因没有确定。后世学者研究,认为他可能死于旋毛虫病、流感、水银中毒,甚至一种罕见的肾病。 莫札特和康丝丹采共生了6个小孩,但只有2位男孩免于夭折活了下来。其中弗朗兹继承了父亲衣钵,以作曲、钢琴演奏、指挥、教学为业;另一子卡尔则在行政机构工作。 莫扎特的短暂一生写出了大量的音乐作品,体裁形式涉及到各个领域,留下了许多不朽的杰作。其中包括20余部歌剧、41部交响曲、50余部协奏曲、17部钢琴奏鸣曲、5部小提琴协奏曲、35部钢琴小提琴奏鸣曲、23首弦乐四重奏。
wiki_zh\AA\wiki_08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是集古典主义大成,并一手开启浪漫主义音乐的德意志作曲家,也是钢琴演奏家。自1814年开始他的听力急剧下降,于是放弃了钢琴演奏和指挥,但却坚持创作:他被誉为最伟大的作品几乎都是在双耳全聋时创作的。贝多芬对后世影响深远。一生共创作了9首编号交响曲、36首钢琴奏鸣曲(其中32首带有编号,1首未完成)、10部小提琴奏鸣曲、16首弦乐四重奏、1部歌剧及2部弥撒曲等等。这些作品对音乐发展有著深远影响,贝多芬因此在华语世界中被尊称为乐圣。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原籍南尼德兰(今比利时)梅赫伦镇的法兰德斯族人。曾祖父Michael van Beethoven是梅赫伦镇的法兰德斯人,曾祖母Marie Louise Stuyckers是南尼德兰(今比利时)另一族瓦隆族人,两人之子(即贝多芬祖父)Ludovicus van Beethoven生于梅赫伦。外祖父Johann Heinrich Keverich与外祖母Anna Clara Westorff都生于神圣罗马帝国的特里尔选侯国(今属德国莱因兰地理大区)的科布伦茨。贝多芬本人生于神圣罗马帝国的科隆选侯国首府波恩(今德国莱因兰地理大区)。血统而言,贝多芬是75%日耳曼人,18.75%比利时法兰德斯人,6.25%比利时瓦隆人。 贝多芬名字中的“van”(范)是弗拉芒语(又译法兰德斯语,荷语方言)而非德语中的“”(冯),不代表任何贵族封号,而是用来显示其家乡。贝多芬的祖父,也同名路德维希·范·贝多芬,20岁时迁居波恩,在科隆选帝侯宫廷内当一位乐队长。父亲约翰则是一位唱诗班男高音。母亲玛丽亚·马达琳娜·凯维利希()是宫廷御厨的女儿,在嫁给约翰之前曾结过一次婚并有一子,但前夫与儿子皆早逝。她与约翰婚后曾在1769年8月2日产下一子,名路德维希·玛丽亚·范·贝多芬()。 1770年12月17日,这段婚姻中的第二个儿子路德维希·范·贝多芬以「Ludovicus van Beethoven」之名受洗。日后人们普遍认为这个孩子是在1770年12月16日在波恩的波恩胡同(Bonngasse)街20号出生的。路德维希的父母还生下了五个子女,但只有第二和第三个活了下来:卡斯帕·安东·卡尔·范·贝多芬(Kaspar Anton Karl van Beethoven)和尼古拉斯·约翰·范·贝多芬(Nikolaus Johann van Beethoven)。不幸夭折的三位则是:在1779年受洗的安娜·马里亚·弗兰切斯卡(Anna Maria Franziska,只活了四岁)、1781年出生的弗兰兹·格奥尔格(Franz Georg,两岁时离世)、1786年受洗的马里亚·马格丽塔(Maria Margaretha,在周岁之年夭折)。 早期贝多芬家庭情况还算如意;约翰的经济状况不错,老路德维希在经济上也能帮助一下这个家庭。约翰有酗酒的习惯且脾气暴躁,母亲则体弱多病,这是日后作为长子的贝多芬必须挑起家庭重担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正是因此,贝多芬爱母亲远胜于父亲。贝多芬可能在5岁时患有中耳炎,但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治疗,这可能为其日后的耳疾埋下祸根。 贝多芬很小就开始接受音乐训练,启蒙老师正是其父。6岁就能作曲的莫扎特无疑给贝多芬的父亲立了一个榜样。为了使自己的儿子贝多芬也成为一位神童,约翰很早就教贝多芬弹奏钢琴,稍有弹错就是一顿毒打。这样的做法虽然使得贝多芬在8岁(1778年)时就能在科隆登台演出,11岁就在剧院乐队演出,13岁就成为风琴师,并发表了3首奏鸣曲,但却显得揠苗助长。约翰有时甚至会在深夜将贝多芬从床上拉起,要他在朋友面前演示其音乐才能。贝多芬因此在上学时显得注意力不够集中。11岁的时候,他因父亲财力不济而被迫辍学,因此他在学校所学到的应该不会很多;而此时的贝多芬和其他11岁的孩子是没有什么差别的。 由于约翰的音乐教育缺乏系统性,所以有同行说服了约翰,让贝多芬另请高明以进一步发掘其潜能。1781年(一说1782年)贝多芬跟随乐队指挥克里斯蒂安·戈特洛宝·奈弗(Christian Gottlob Neefe)学习钢琴和作曲,另外还跟法兰兹·安东·里斯(Franz Anton Ries)学习小提琴,这些新老师的努力使得贝多芬开始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奈弗是一位好老师,他不但看出了贝多芬的优势所在,也能察觉其弱点:缺乏自-{制}-力、修养和纪律。他要求贝多芬研习前辈的作品,如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再来是同时代音乐家的名篇,如莫札特的作品。1782年,奈弗发表了贝多芬的第一部作品《以戴斯勒先生一首进行曲为主题的羽管键琴变奏曲》(Variations pour le Clavecin sur une Marche de Mr. Dressler)。贝多芬在1783年(一说1782年)代表奈弗出任宫廷乐队羽管键钢琴演奏家。1783年,奈弗在一音乐杂志撰文道: 而贝多芬也是对这位老师深存爱戴,他在同一年写信给奈弗的信中提到: 虽然贝多芬在波恩受惠匪浅,但是该地的音乐资源无疑未能满足他。1787年他决定带著科隆大主教马克思·法兰兹(神圣罗马帝国约瑟夫二世的弟弟)的推荐信前往维也纳拜访莫扎特;后人对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所知甚少,据传莫扎特在忙于创作《唐璜》时仍抽出时间给贝多芬一个主题做即兴演奏,而贝多芬的演奏打动了莫扎特,因此说道:「注意这位年轻人,日后他会扬名天下。」但当时莫札特应不在维也纳,所以很可能只是传言。 后来贝多芬因母亲的病危消息而离开维也纳,玛丽亚的病情并未因贝多芬的归来而有所改变;她的逝世,无疑将家庭整个托付给了路德维希。约翰的行为越发不近情理,致使路德维希向皇储申请裁决取得两个幼弟的抚养权,结果是约翰得从月薪中拿出一半供养子女。在接著的五年里直到1792年12月18日临终的那一刻,约翰一直未得到自己孩子和亲友们的谅解与接纳。为了养家,1788年(一说1789年)到1792年贝多芬在奈弗的一支歌剧院乐队里作中提琴手,从而接触到当时的歌剧作品。 1787年起,贝多芬受到教授欧洛吉奥·施内德(Eulogius Schneider)的影响,使他了解当时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的思想。这种影响,反映在贝多芬后来的作品中,特别是有著解放政治囚徒情节的《费德里奥》里面。1790年2月20日约瑟夫二世逝世,波恩读书与休养协会准备在3月份举行悼念,贝多芬在施内德的建议之下创作了一部《为约瑟夫二世逝世所作的悼念清唱剧》(WoO 87),这也是贝多芬第一部与政治沾上边的作品。无人知晓这部清唱剧什么时候完成,但是根据协会在3月17日的会议记录,该剧并未如期上演。后来,贝多芬还为新皇帝利奥波德二世的登基写了一部清唱剧:《为利奥波德二世登基而作的清唱剧》(WoO 88),这是一部身世更模糊的作品。它们不但在当时没得到上演的机会,现在也是鲜难听到(克里斯蒂安·蒂勒曼在DG公司录制了它们)。虽然如此,并不意味著它们没有可道之处;相反地,这两部早期作品其实已颇具大家风范。特别是「利奥波德清唱剧」里那首长大的咏叹调,大提琴托著女高音的行文样式,让人倍感新鲜的同时还有一种脱俗的美。不久之后,奥地利作曲家海顿在从维也纳到伦敦的旅程中两次在波恩逗留,接触到贝多芬,并对前一首清唱剧大加赞赏,海顿因此劝科隆大主教将贝多芬送到维也纳深造。而贝多芬也没有错过这个机会,于1792年再度踏上前往维也纳的行程。 11月10日,贝多芬抵达维也纳。他用了三周时间整理安排自己的事务,之后正式到海顿处上课,直到海顿1794年去伦敦为止,超过一年。海顿此时已年老,时间又紧,加上贝多芬出名的倔强性格,所以贝多芬究竟在海顿底下学到多少,并不清楚。美籍印度天体物理学家钱德拉塞卡在他的《真理与美》一书中提到,贝多芬在师从海顿这段时期,已经开始意识到自己的能力,并有时现出挑战的意味。因此在据说海顿强烈批评他的Op.1里面的第三首c小调三重奏时(它正是贝多芬自己认为三首里面最好的一首),贝多芬会认为这是妒嫉使然。但海顿可能并非诟病作品的品质,而是作品里面的“大众化”,就是一般的业余演奏者也能对作品上手,而且其内容迎合了当时一般大众的品味。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海顿的批评则体现了18世纪末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冲突:音乐是否是专属上层阶级的奢侈品?贝多芬无疑正在努力打破这种贵族特权,夹在第二钢琴协奏曲和第一交响曲的Op.20七重奏是一首优雅幽香的作品,贝多芬甚至“逼”出版商道:“快点将我的七重奏给这个世界吧,因为大众正等着它。” 海顿去伦敦后,贝多芬继续他在维也纳的深造,他得到约翰·申克(Johann Schenk)的指导,并且在约翰—格奥尔克·阿尔布莱希茨贝格(Johann-Georg Albrechtsberger)门下学习了一年的对位法。著名的萨列里也为贝多芬非正式地上过声乐课。而阿罗伊斯·福斯特(Alois Forster)则教贝多芬弦乐四重奏。可以说,贝多芬在维也纳不但学习到当时最先进的音乐理论,而且体会了前辈的音乐实践经验。他在此期间写有三首钢琴、小提琴和大提琴三重奏,作品1号、三首钢琴奏鸣曲,作品2号、一首弦乐五重奏和两首钢琴和大提琴奏鸣曲。 初到维也纳的两年,贝多芬非常拮据,他住在一个地下室里。为了自己在音乐界立身,他不得不在服装、乐器、家具,还有社交方面花钱,例如,他的笔记本上记有这么一笔“25个,为自己和海顿买咖啡”。他每花一个格罗申都要掂量一下。对此,有趣的是,人们在贝多芬身后发现一份未完成的回旋曲随想曲手稿,上面写有标题“丢失一个格罗申的愤怒”,虽然上面的手迹并不是贝多芬的,也没有证据显示贝多芬同意给这首回旋曲叫这个名字。迪亚贝利买下手稿并作了一些修改使之完整。钱银问题只能靠他自己的音乐来解决。他在沙龙里举行小型音乐会,能得到一些贵族的赏识,获得一些生活品。贝多芬的赞助人有很多,其中包括卡尔·冯·里希诺夫斯基侯爵(Karl Alois Johann-Nepomuk Vinzenz, Fürst Lichnowsky),安德烈·拉祖莫夫斯基公爵(Count Andrey Razumovsky),埃斯特哈奇亲王(Esterházy)和约瑟夫·洛伯科维茨亲王(Prince Joseph Lobkowitz)。再后来,版权成为贝多芬的收入来源。他并不喜欢去当一名音乐老师,为贵族千金上课使他反感。但是他的确当过家教为人上钢琴课,其学生中不乏有名的演奏家如特雷莎·布伦斯维克(Tereza Brunswik)和多罗蒂阿·厄特曼(Dorothea Ertmann)。 1795年他在维也纳举行了第一次音乐会,曲目是他于1794到1795年创作的《第二钢琴协奏曲》(《第二钢琴协奏曲》在时间上比第一号要早),由他本人演奏钢琴。演出获得了成功。这首钢琴协奏曲,被普遍认为颇有“维也纳味” 。当时有人评论道,作为钢琴家的贝多芬有着“火花、光彩、幻想还有深邃的情感。”这次音乐会,是贝多芬第一次向维也纳展示自己。此时的贝多芬已经开始看到成功的光芒,他不但被邀请出席一些有名的慈善音乐会,而他1795年为维也纳美术协会年度舞会所写的《12首德国舞曲》,甚至比海顿一过即逝的同类型创作得到更多的青睐。即使是两年之后,仍可听到人们对它们的赞励之声,还被以钢琴版本的形式刊出。就在这1795年,贝多芬向一位名叫马达琳娜·维尔曼(Magdalena Willmann)的姑娘求婚,但后者拒绝了。 1796年贝多芬的事业起升,他先后在布拉格和布达佩斯演出,途经纽伦堡、莱比锡和柏林等地,并创作了《大提琴奏鸣曲》Op.5和《钢琴奏鸣曲》Op.2。但正是此时贝多芬出现了耳疾的先兆,他描述道:“耳朵里常闻低鸣和呼啸”,后人还怀疑在1797年贝多芬曾得病,非常有可能成为其日后全聋的先兆。但是,这并没有让贝多芬停下,他为其巡回演出写出了《C大调第一号钢琴协奏曲》。而在1799年,贝多芬发表了可能是他最早的最受欢迎作品之一:c小调《悲怆奏鸣曲》(Pathétique,即第8号钢琴奏鸣曲)。作品是献给贝多芬的朋友卡尔·冯·里希诺夫斯基亲王(Carl von Lichnowsky)的。与后来的“热情”和“月光”不同,这个“悲怆大奏鸣曲”(Grande Sonate Pathétique)名字是贝多芬自己命名的。奏鸣曲被认为是表现了贝多芬面临耳疾的痛苦,准备承受命运所带来的煎熬。与一般的奏鸣曲开章就是快板不同,“悲怆”先是有一段庄严缓慢的乐段,再进入快板。第二乐章徐缓甘美。而一年之后,他的第三钢琴协奏曲,被认为是贝多芬对现代协奏曲有重要影响的四部协奏曲第一部(3、4、5钢琴协奏曲和小提琴协奏曲)完成。钢琴的比重增加,整部作品非常恢宏,同样,作品仍是贝多芬非常擅长的c小调。但1800年最值得一提的作品,却是《第5号小提琴奏鸣曲》“春天”。单从名字人们就可对音乐略感一二,但是这个春之名却不是贝多芬的手笔,是后人因其幸福暖意洋溢,而加上去的。这种现象,日后还会在贝多芬的作品中出现。同年,他在1799年下笔的第一交响曲完成。这些早期的作品,都有着海顿莫扎特等人的古典主义风格:乐章内旋律的发展、乐章之间的松散关系、个人情感的隐藏等。但是在这之后的不久,贝多芬就迈出了自己的步伐。 而比《悲怆》高出半个音的《月光奏鸣曲》则出自1801年。这首以升C小调作为基调的作品,比起《悲怆》更显示出了一种新的风格。它还有一降E大调的姐妹篇,贝多芬将这种奏鸣曲新类型命名为“幻想般的奏鸣曲”(“Sonata quasi una fantasia”)。作品是献给贝多芬的钢琴学生康泰斯·朱利叶塔·贵契阿迪(Comtesse Giulietta Guicciardi)的,但两人之间可能不只是单纯师生关系。甚至有人认为,她就是贝多芬那位“永恒的爱人”。而奏鸣曲的“月光”之名则是要等到贝多芬死后才有,这是因为德国诗人路德维希·莱尔斯塔勃对它第一乐章做出了如此描述:“犹如在瑞士琉森湖月光闪烁的湖面上摇荡的小舟一般。”这是来自诗人自己泛舟琉森湖之往事。那个广为流传的故事,即贝多芬为一盲女孩即兴演奏,灵感忽至而成就了这首奏鸣曲,则为这首作品增添了几分童话色彩。 1801年贝多芬着手创作清唱剧《基督在橄榄山上》(Christus am Ölberge)。虽然这部作品在1803年就首演了,但是贝多芬坚持对之修改,直到1811年才发表。贝多芬学者迈纳德·所罗门斯(Maynard Solomons)认为,这部作品有贝多芬暗示自身生活态度的意味,“对自己的个人、音乐和意识进行深刻思辩”。到了1802年,贝多芬原拟将自己的A大调第九号小提琴奏鸣曲献给乔治·布里治涛尔(George Bridgetower),但是后者一次酒后狂言,得罪了贝多芬的一位朋友。贝多芬一怒之下,将奏鸣曲献给了当时非常优秀的小提琴家鲁道夫·克鲁采(Rudolphe Kreutzer)。于是,这首奏鸣曲便被冠以“克罗采奏鸣曲”之名。而克罗采却终身未演奏过此曲,还嫌曲子是不可演奏的。也是在这一年,贝多芬到维也纳的修养地圣城(Heiligenstadt),意图靠当地矿泉水浴,以治疗自己日益严重的耳硬化症。虽然前一年贝多芬还写下过: 的壮语,但是在圣城他的情绪则一度陷入低谷,还写下了一封寄给自己兄弟的信,后世称之为《圣城遗书》(一译海利根施塔德遗书)(Heiligenstädter Testament)。这封信在1827年才被发现。信中的语气如此悲观可怜,可见贝多芬的耳疾导致其出现自杀的念头,只有他的音乐,和一种模糊的对世人的使命感才让他不致走上绝路。但是,和这封遗书几乎同时杀青的《第二交响曲》却是讲述着另一种人生态度。交响曲意气风发,全无惆怅阴霾,让人看到更多的是对生命的歌颂。这首音符版本的宣言无疑让前面说到的文字版本显得真伪难定。但是,研究表明,遗书是真的,而且《第二交响曲》早在贝多芬休养前就已大体完成,圣城期间只是细节上的修改而已。这样将两者在时间上错开可以勉强解释事体,《第二交响曲》也因此得了个别名“英雄的谎言”。无论如何,《第二交响曲》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隐约可见日后贝多芬的身影,第一乐章迅厉的行进、紧凑的节奏,能给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而第四乐章,极快的快板,则被柏辽兹称为第二谐谑曲。《第二交响曲》很快在1803年就在维也纳第一次与听众见面。同年贝多芬也得到了维也纳戏剧院作曲家这一职位,并着手进行下一部交响曲的创作。 18、19世纪之交,法国大革命震动着欧洲大陆,摇摇欲坠的神圣罗马帝国更是因此而走向历史的终点,德意志民族在等待统一的时机。此时登上历史舞台的拿破仑,首先以维护共和、捍卫革命的面目出现,一时间成为很多青年心目中的“普罗米修斯”,是革命的代表和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据说早在1798年,驻维也纳的法国大使贝尔纳多特将军曾建议贝多芬为拿破仑写上一曲。但贝多芬并未为之全力以赴,先在1802年(一说1800到1801年)创作了芭蕾舞音乐《普罗米修斯的创造》,有应和这种波拿巴热的意味。但是编舞者维加诺却让贝多芬失望,普罗米修斯的英雄气概在舞台上并未得到充分表现。于是,有共和、民主和自由追求的贝多芬就要用自己的双手,告诉世人,甚至是拿破仑本人,他心目中的英雄是何等形象。而为此诞生的,正是《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这也是与之前海顿莫扎特式的作曲动机不同的,这不再是应某位有钱的侯爵,或为一个上流社会的小群体而写的作品。贝多芬出自个人动机去写它,献给的是“永恒(的世界)”和“人类”。相比起以前,作品在大众面前被奏响,而作曲者自己则退居幕后,而听众在《第三交响曲》中可听到作曲家本人自己的心声、愿望、激情和世界观,这也是音乐发展到当时,即使不是第一次,也是为数不多的第前几次。综上,也不难理解为什么这部交响曲篇幅这么长,达45分钟左右,因为它里面要包含比以往命题作曲更多的精神内涵。这部交响曲,是音乐史发展到当时为止所见的最宏大的器乐作品,不但是贝多芬自己创作史上的转折点,更是交响曲发展史上的转折点。 这部《第三交响曲》完成于1804年,在它面前,《普罗米修斯的生民》更像是一次试手。舞剧音乐的终曲,一段快乐而又雄健的乐曲,贝多芬对之钟爱有加,不但用它写出了《降E大调英雄主题变奏曲》Op.35,还会将之放到《第三交响曲》的第四乐章中,可见“普罗米修斯”与《第三交响曲》之间乐思和政治理念的传承。这部第三对他的意义非比寻常,而他自己则对这部投入了自己激情和理想的作品非常满意。确实,也只有如此,贝多芬才有将之献给法兰西第一国民议会,甚至是拿破仑的心理基础。 但接下来发生的事,却是出乎了贝多芬的想象。1804年5月,法兰西第一帝国成立,这无疑是拿破仑称帝的先兆,而称帝的仪式在12月2日巴黎圣母院举行。对贝多芬来说,这不单单是共和制被帝-{制}-取代,而是拿破仑背叛了革命。于是,指挥家费迪南·里斯(Ferdinand Ries)讲述了一个可能有所夸张故事,贝多芬撕去了《第三交响曲》上写有献给拿破仑的扉页。目前人们可在维也纳音乐之友协会看到贝多芬1804年8月的亲笔手稿,原来的“Sinfonia grande/intitolata Bonaparte”(为波拿巴而作的大交响曲)被划去,取而代之的是模糊的铅笔字迹“Geschrieben auf Bonaparte”(以波拿巴为题材而作)。交响曲中“英雄”一名,来得有点含糊。1804年8月26日贝多芬在写往出版商的信中提到,交响曲的标题为《波拿巴》。但它在1806年第一次出版时,就已经被冠上“《英雄交响曲》 为纪念一位伟人而作”的标题。就是说,这首交响曲更多的是献给一位理想化的人物,他会为人类的解放而战。当时的贝多芬不论对拿破仑有多反感,后来肯定有所缓和,在1809年一次拿破仑原定出席的音乐会上,贝多芬指挥了这首交响曲。而且他还考虑将自己的《C大调弥撒曲》献给拿破仑。当1821年拿破仑逝世时,贝多芬对此说道:“我早已为此变故写好了合适的音乐。” 作品的首演在1805年。《第三交响曲》是贝多芬进入个性创作期后的作品,闪烁着贝多芬的意志,有告别海顿莫扎特曲风之势。音乐发展带有强烈的戏剧冲突,四个乐章之间出现了内在的联系而构成整体,这是以往两首交响曲中未有见到的。奏鸣曲式的第一乐章被罗曼·罗兰称为“神话般的战斗”,主要的乐思仅仅建立在降E大调和弦上,主题之间的反复推敲,并转了几次调之后,圆号响起,望见彼岸,结尾的三下和弦抖擞地为第一乐章降下末音。而第二乐章葬礼进行曲显得深广又宏大,被指挥家魏恩加特纳描述为“埃斯库罗斯式”的,大型的赋格将本乐章带到其高潮。经过稍轻松的谐谑曲之后,进入极快板的第四乐章。开章先是震撼有力的和弦,然后突然一收,弦乐的低鸣慢慢将乐思领入来自《普罗米修斯的生民》的主题变奏组,它占领了乐章的整个中部,临结尾处出现一下急落、沉寂,再随一下铜管高奏涌起,欢乐的颂歌踏着庄严的步伐完成了这次音乐历程。全曲一气呵成,毫无拖沓之感。 1802年,贝多芬受到经营维也纳两个大歌剧院的布劳温男爵的委托,去创作一部歌剧。脚本由法国剧作家布依提供。这就是《莱奥诺拉》Op.72,但是他并没想到,这部歌剧会如此要他翻稿数次,付上这么多的心神疲累,而且成为他作曲谱上的唯一。歌剧第一稿完成于第三交响曲完成后的1805年,分为三幕。歌剧讲述的是一位妇人为救身陷囹圄的丈夫而化身假扮成狱卒助手,在监狱里打听丈夫下落,并最终救出了他。这正是18、19世纪之交非常流行的题材。 1805年法军开进维也纳,歌剧首演,但是可惜演出非常失败,第三天就被迫停演。贝多芬只能不断去修改。1806年,歌剧被压缩为2幕,虽立刻被撤销停演,但报界的评论变得温和了些,并把失败归咎于脚本。直到1814年5月26日第四次公演,歌剧才获得成功。反观第一稿和最终稿,不但幕数改变了。一些曲目的顺序也做出了调整,例如终稿里第一首二重唱最初是被放在马泽琳的咏叹调之后的。一些曲目也被删除了。而且贝多芬写了不下4首序曲,第四首简短的费德里奥序曲最终被选作歌剧前奏。其余三首被命名为莱奥诺拉序曲1、2和3号。第一首从没被用上,后来作为Op.138号出版。第三号则被马勒用在第二幕终场前,以赢得时间去转换布景。非但序曲,歌曲里所有的东西几乎都被重写。例如第二幕弗洛伦斯坦的宣序调和咏叹调被修改达18次之多。 相比起清唱剧,弥撒等单纯颂唱福音的体裁,贝多芬在这部歌剧中可以说能直白很多。歌剧的题材已经带有很清楚的民主自由意向,特别是其中的《囚徒的合唱》“噢!自由啊,自由,你会回来吗?”,紧接着却是一位囚徒的警告“小声点,控制一下自己,我们是时刻有耳目监视的啊!”第二幕被认为完全是歌颂莱奥诺拉的英雄气概和大革命的伟大人道主义。其终场,实在可堪比《第九交响曲》的第四乐章,两者都是以合唱高歌的形式表达了喜悦感恩之心。而在《费德里奥》之后,贝多芬可能再也找不到合适的题材,而没写上第二部歌剧。 自1804年起,贝多芬的创作进入了旺盛期,伴随着《第三交响曲》的《华伦斯坦奏鸣曲》和《热情奏鸣曲》都是他钢琴奏鸣曲体裁中的名作。 而《英雄交响曲》则余波未了,贝多芬本来打算以一首c小调交响曲为其续音。但当他完成了第一乐章后,就先停下了。1806年贝多芬做客里希诺夫斯基亲王(Prince Lichnowsky)的格拉兹夏宫,认识了奥佩尔斯道夫(Franz von Oppersdorff)伯爵。伯爵要组建一支乐队,因此委托贝多芬为他写一首乐曲。贝多芬在当年9、10月间完成了这首阳光明媚的《第四交响曲》。这部夹在两首庄严雄伟诗篇之间的交响曲,被舒曼形容为:“在两位挪威巨人之间的苗条希腊少女。”在早先的5月,贝多芬和特雷莎·德·勃朗斯维克订婚。此时安宁和愉快的心境却在《第四交响曲》中留下了踪影。可惜在1810年5月,贝多芬放弃了与特雷莎结合的一切希望。 与《第三号交响曲》有《三重协奏曲》(虽然《三重协奏曲》Op.56的作品号紧接着《英雄交响曲》Op.55,但是前者是到了1814年才被创作的。)跟上一样,而紧随这首暖意绵绵的《第四号交响曲》则是贝多芬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这首协奏曲被认为是三大小提琴协奏曲之一,也是贝多芬唯一的一首小提琴协奏曲。它是为维也纳剧院第一小提琴手弗兰兹·克莱门特而作的。曲风甜美,到了1808年,贝多芬接受了钢琴家克莱曼蒂的建议,将小提琴协奏曲的小提琴独奏部分改为钢琴后出版。而1806年出现的3部拉祖莫夫斯基弦乐四重奏可能是贝多芬在弦乐四重奏这个范畴里面最有名的作品,即使在今天,其风采也不减当年。四重奏是献给俄罗斯大使的。这些作品都很有交响曲的特质。值得注意的是,当时贝多芬已能正视自己耳聋这个事实,并且在自己的音乐创作事业面前极力将这个不利因素排除在外。他在第三首《拉祖莫夫斯基弦乐四重奏》的终乐章草稿上写上了: 1808年12月22日,在维也纳剧院(Theater-an-der-Wien)-{zh-cn:里;zh-tw:里;zh-hk:里}-的听众经历了一场意义非常的音乐会。音乐会长达4小时,曲目全部是贝多芬的作品:开场先是《F大调第六交响曲》(田园),再是C大调弥撒里面的咏叹调,然后是《第四号钢琴协奏曲》,紧接着是《C小调第五交响曲》,还有《合唱幻想曲》。且不论当晚首演的质量如何不尽人意,这里上演的几首曲目都是贝多芬曲谱-{zh-cn:里;zh-tw:里;zh-hk:里}-有分量的作品。好几部作品在同一晚上首演是贝多芬多管齐下的创作习惯造成。两首交响曲都是献给约瑟夫·洛伯科维茨亲王(Prince Joseph Lobkowitz)和安德雷·拉祖莫夫斯基公爵(Count Andrey Razumovsky)的。评论家在当晚听过《第五交响曲》之后,并没做太多的评论。一年半之后,在当时最有影响力的音乐杂志—莱比锡《综合音乐报》(Allgemeine musicalische Zeitung)里,作家兼乐评人恩斯特·希奥多·阿玛丢斯·霍夫曼在这部作品再次上演之后用浪漫的笔法给了如下的评价: 交响曲的主导c小调再一次在贝多芬手下表现了强烈的情感挣扎,其强大的张力和绵密不透风的紧张节奏,让人想起贝多芬在1807年为科林改编自莎士比亚同名歌剧而创作的的暴风骤雨式的《科里奥兰》序曲。整部交响曲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统一,前三个乐章压抑,到了第四乐章方见光明。第一乐章的前八个音符是如此引人注目。据说贝多芬曾说过,那是“命运的敲门声”。交响曲“命运”之名由此而来。而自此之后,前四个音符几乎成了贝多芬的代名词。凝练简凑而又严峻凌厉,颇有概括贝多芬本人性格经历的含义。1808年的贝多芬进一步失聪。这很能让人想起贝多芬在1801年写给一位医生的信内所说的 值得注意的是,命运一词并非正式标题,与在日本和中国出品的不同,欧美的《第五交响曲》唱片,都不会表明“命运”这一标题。 《命运交响曲》非常清晰明确地促使听众置身处地的去感受作曲者本人的情绪心境,这种互动,之前海顿莫扎特都没做到的。1830年歌德在听过孟德尔颂为他用钢琴演奏过此曲之后,说道音乐太“狂野”。而柏辽兹则对这首在法国被上演得最多的交响曲说道: 贝多芬热爱大自然是人所皆知的。身住维也纳的他,每年夏季都要到一处乡间或疗养地暂住和散步。他正好利用散步的时机来进行创作: 一次他跟一位朋友在海立根兹塔郊区散步时说: 他的这些话都印证在《第六交响曲》的第二乐章“溪畔”中,那是音乐史里一个牧歌般的诗情画意篇章。贝多芬可能在创作《第六交响曲》时借鉴了前人加斯丁·海恩里希·奈西特(Justin Heinrich Knecht)的标题交响曲《自然的一音乐肖像》。和前者一样,贝多芬不但亲自将交响曲题为《田园》,而且还为每个乐章加上标题。但他对标题做了如下评论:“所有知道乡间生活的人都不必借助标题,就能明白曲中意思。”而且他说,交响曲“绘情多于绘景”。不错,第五乐章那种感恩圣洁的情感流露往往使人感动不已,而其中的博大胸怀也只有细细聆听方能至真感悟。 贝多芬这种为交响曲乃至各乐章加标题的做法虽不是音乐史上的第一次,但肯定是最有名的例子之一。自此以降,标题音乐便蓬勃发展起来,佳作连连,如白辽士的《幻想交响曲》、李斯特的交响诗、斯美塔那的《我的祖国》交响套曲还有理查·施特劳斯的音诗。相比起绝对音乐,标题音乐还是少数。但是不能否认,文字的加入,大大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力,使之更具形象性。 1809年贝多芬给了世人最后一首编号的钢琴协奏曲,第五号《皇帝》。该协奏曲在出版时只标明了“大型协奏曲”,而“皇帝”一名可能是出自协奏曲宏大辉煌的结构色彩,而为协奏曲之首。协奏曲与当时流行的军队协奏曲不无联系。催人向上的第一乐章,柔情款款的第二乐章加上富丽流畅的终乐章,使之成为唱片时代演奏家争相灌录的名曲。也是在同一年,歌德的剧作《艾格蒙特》上演,承担演出的维也纳柏格剧院委托贝多芬为之配乐。贝多芬为之写了9段配乐。其中的序曲最有名。目前人们认为那首甜蜜的《致爱丽丝》是1808,或者1810年诞生的作品。对于这首钢琴曲,有一个可能的解释,就是当时贝多芬着情于自己的学生,年仅18岁的特雷莎·马尔法蒂(Therese Malfatti),他将马尔法蒂对他的尊重和爱戴视为爱情,而且认为这段“婚姻”十拿九稳,便写信给好友韦格勒(Wegeler),向后者帮忙申请得到自己在波恩的出生证明。可惜,贝多芬这一梦想永未成真。他打算在一次由马尔法蒂父亲举办的宴会上向女方求婚,而且将写好的一部小曲(Bagatelle)带上,准备即席题献。可是在宴会上的贝多芬喝醉了,不但忘了求婚,而且字迹潦草地在封面上写上“Für Therese”。当人们在马尔法蒂身后发现这部小曲的手稿时,便误认为上面写的是“Für Elise”(即《给爱丽丝》)。 1812年夏贝多芬出外修养,在6月底离开维也纳,经在布拉格短暂逗留后7月5日去到特普利采(Teplice),并会见了歌德。但其实这次出行,贝多芬是打算去见见同样是要外出到温泉小镇(Karlsbad)度假的弗朗兹·布伦塔诺一家的。在布拉格里贝多芬寻对方不遇。而当贝多芬到了特普利采后,写了一封神秘的信,信的开头是:“我的天使,我的一切,我的我”,收信人是“永恒的爱人”(unsterbliche Geliebte)。信中维特式的语言充满热情,表达愿意与对方结合,但同时也流露出不强求的语气。里面提到相互的忠诚和分离的痛苦。这封信是如此难以触摸,这位“永恒的爱人”是谁,曾经引起争议。目前基本上以迈纳德·所罗门斯的研究作为此谜的最终解,他细查了信上一切出现的地址日期,确定收信地离特普利采不出两日路程,再加上贝多芬简收信地名为“K”(正是Karlsbad的首字母),所以Karlsbad成为唯一候选地。而这位“爱人”的称呼又以“A”或“T”开头,这正好跟Antonie(Toni) Brentano相符。所以这位“爱人”非常可能是安东尼娅,但她已与法兰克福商人弗朗兹·布伦塔诺成婚。安东尼娅很崇拜贝多芬,但是人们没理由相信,两者会发生恋情。而且,该信是否被寄出过并不清楚。该信也有可能是一种强烈愿望的纸笔化。而在1994年拍摄的电影《Immortal Beloved》提出了又一种意见,指这位爱人就是弟妇约翰娜。 威灵顿公爵在1813年6月21日在西班牙击败法军,并最终将法国势力赶出西班牙。而当时发明了节拍器的约翰·奈波穆克·梅尔泽斯(Johann Nepomuk Mälzels, 1772-1838)发明了一种新的乐器,叫Panharmonicon。贝多芬于是便将两者联系起来,为这种乐器创作了一部名为《战争交响曲》的作品,又名《威灵顿的胜利》。但梅尔斯则同时劝贝多芬将作品改编为管弦乐,与《第七交响曲》在1813年12月8日一次慈善音乐会上首演,获得了很大成功。作品的编制庞大,而在当日,乐队中竟见萨列里之名。音乐会四天之后再上,总共为战争难民筹得4000古尔登。与柴科夫斯基的1812序曲一样,现代唱片制作这首战争交响曲时都会为之加入枪炮背景音。《战争交响曲》也是贝多芬生前最有名的作品。 《第七交响曲》在首演当时,不论是听众还是贝多芬本人,都认为只是其《战争交响曲》的陪衬。但是这部交响曲却正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和兴趣。而且以唱片录制的数量和对之演绎的多样性来看,远远胜于《战争交响曲》。瓦格纳称之为“舞蹈的神化”,指的是交响曲的四个乐章都充满了节奏强烈的律动。稍晚一点完成的《第八交响曲》则是一首短小可爱的作品,被人称作“小交响曲”,其风貌又让人回想起古典维也纳乐派。于交响曲首演当年出生的瓦格纳则努力使之恢复到作为《第七交响曲》姊妹篇应有的地位。柏辽兹还称第二乐章“既找不到范本,也找不到副本,是天掉下来的。” 1815年11月15日,其弟卡斯帕去世,贝多芬开始与弟媳约翰娜(Johanna)进行旷日持久的诉讼,为的是争夺侄子卡尔的监护权。到了1820年,贝多芬胜诉。但是这对叔侄关系并不理想。一方面,一直单身的贝多芬,在维也纳曾迁居63次,自己生活不固定的他,最后也被证明不是一个及格的导师。他对侄子要求过高过严格,超过了卡尔承受的限度。另一方面,卡尔纵使有天份,但是也有两个大缺点:懒惰和不诚实。纵使当时自杀是罪行,卡尔在1826年竟也不惜一试,他的企图万幸失败未遂,事后卡尔背离叔叔去从军。但是这一切已对贝多芬造成了很大的打击。 贝多芬的听觉不断丧失,其钢琴演出也越来越少。1815年1月25日他最后的一次以钢琴演奏家的身份出现,是在宫廷音乐会中为自己所作的歌曲《阿德莱德》Op.46伴奏。早在1812年,贝多芬就表现出创作上的低产。他情绪低落,财政问题又再浮现,且见婚姻无望,感到孤独。1816年他得了支气管炎,长期卧床。所以1815年-1819年这4年,贝多芬的创作一度陷入谷底。而且在1819年他变成全聋,这无疑完全剥脱了他指挥和演出权。就是日常的沟通,也显得非常的吃力。贝多芬从1818年起需要“谈话册”(Konversationshefte)才能与人“交谈”。正是通过这种方式,很多贝多芬的话语都被保留了下来,成为后人研究其为人的重要资料。 但这并不意味着期间贝多芬无所作为。1814/15年维也纳会议期间他写了一部《荣耀时刻》(Der glorreicher Augenblick,Op.136)的大型康塔塔和一部名为《平静的海洋和幸福的旅程》(Meeresstille und glückliche Fahrt)的合唱作品。后者的歌词取自于歌德,并且题献与歌德。但诗人即使收到了贝多芬的一份手稿和一封后续的信,也没有作出回复。1818年,贝多芬写下了《槌子键钢琴奏鸣曲》(第29号),标志着他新一轮创作的开始。度过危机之后的贝多芬,作品的精神面貌随之一变。作品显得内向反思、深邃,例如其晚期的弦乐四重奏和三首钢琴奏鸣曲(30、31和32),而作品规模变得更宏大,如《庄严弥撒》和《第九交响曲》。他有意模糊分界线而获得持续性,具体表现在乐章内引子与快板的相互渗透,有时引子本身成为了快板的一部分。乐章之间相互交叉。同时他又在试验新的音响效果。有评论家认为,晚期的贝多芬并不注重作品是否谐美,是否可行,一切都要遵从他的构思,并归咎于其耳聋。贝多芬的学生车尔尼的话就是例证: 宗教音乐长久以来就是很多音乐家争论的中心。其实问题的核心是,怎么样的音乐才是“真正的宗教音乐”,究竟宗教音乐是应该回归到16世纪特伦托宗教会议后,帕莱斯特里那那种清澈的弥撒曲模式,还是应浪漫主义的要求,带上更多作曲家个人的色彩。这反映了宗教音乐的两种侧面:一方面,它是宗教仪式的产物,唱词有限定的来源,内容是重演教义,还要带有陶冶教区民众的功能;另一方面,它又要满足作曲家本人的表达愿望。这是很困难的,但是宗教音乐并未因此而贫产。各个时代都有杰作。而贝多芬的《庄严弥撒》无疑就是这些杰作中的一部。它模糊了那两种针锋相对意见之间的界限。 1819年,贝多芬的学生兼赞助人鲁道夫大公爵被封为奥洛穆茨大主教。贝多芬献给了后者很多作品,包括第4、5号钢琴协奏曲、《槌子键钢琴奏鸣曲》,还有《B大调“大公”三重奏》Op.97。在1818年,贝多芬就开始为他的登位创作《庄严弥撒》Op.123。但是这部作品要等到4年之后,才交到鲁道夫手上。首演则要到1824年4月7日,而且是在圣彼得堡,稿件是由贝多芬的一位贵族朋友格雷卿夫人送去的。而在贝多芬生前,维也纳只上演了其中的三段,而且不是在教堂场合,而是与《第九交响曲》一起的音乐会场合。贝多芬开始的时候并没打算出版《庄严弥撒》,而是将之献给欧洲各大皇室。普鲁士国王、沙皇、法国和丹麦的国王都认购了一份。路易十八1824年还制了一枚贝多芬金币送给他。根据辛德勒的描述,贝多芬虽然并没因这枚金币有多大的好转,但是却深深以此金币为荣。但到了1827年4月,《庄严弥撒》还是出版了。全欧洲各音乐中心订购抄本数达200份以上。对作品的这种热烈反响,可以看出当时欧洲对该类型作品的诉求。但开始时作品的上演的次数不多,就算难得有一次,也是节选。直到19世纪中,《庄严弥撒》的演出才开始变得频繁起来,但很少是出自宗教场合,而是音乐会形式居多。其实作品自诞生起,已受到多方赞誉。而贝多芬多次在谈话和信中提到,《庄严弥撒》是自己最伟大的作品。而辛德勒则写道: 全曲除了《慈悲经》使用希腊语外,其他篇章用的是拉丁语。这部弥撒较之以1807年的《C大调弥撒》显得更宏大。而贝多芬对歌词的处理显得非常特别。在《信经》(Credo)中,当音乐进行到歌词“从天堂降临”时,乐声下沉。而在“飞入天堂”处则显得神采飞扬。“化为肉身”一句来临时,音乐又显出神秘的色彩。《圣哉经》里的独奏小提琴如此轻灵飘逸,仿似天使走过。《庄严弥撒》的题词“生于心,而又念向于心。”也成为了维也纳爱乐乐团的铭言。 早在1817年,伦敦爱乐协会委托贝多芬为之创作两首交响曲,并前往指挥。他虽然回信答应1818年1月会完成,但是贝多芬不同意协会开出的条款,计划因此落空。但是这份委托却把他重新拉回到交响乐的创作中。他为这个计划写好了第一、第二乐章。但直到1822年,他才真正重视这部《第九交响曲》的创作。此时他还有《庄严弥撒》写作在身。交响曲大部分都是在1822到1824年完成的。其实贝多芬最晚在1793年,就有为席勒1785年的《欢乐颂》谱曲的打算。而在1808年那场传奇的音乐会上首演的《合唱幻想曲》,其变奏部分则已隐约露出“欢乐”的主题。但他将诗篇与交响曲联系在一起却是1822年的事。本来他只打算为这首交响曲写一个器乐结尾(这个器乐版本的素材就用在他的弦乐四重奏Op.132里面)。但好像连他自己对这种标新立异的做法都感到不安。就是在交响曲首演之后,贝多芬还自问,究竟为交响曲加一个合唱的终乐章对不对。 1822年爱乐协会再一次联系贝多芬,并为后者提供50镑,等于是购买一首交响曲的专属权。贝多芬勉强接受。他在1824年4月完成该交响曲,并且将一份手稿寄往协会,并写上“为伦敦爱乐协会而作”。但很明显,贝多芬对这个“专属权”的理解是英格兰的专属,所以他让交响曲在5月7日在维也纳卡特纳托剧院(Kärtnerthor-Theater)首演,由米雪埃·翁劳夫(Michael Umlauf)指挥。贝多芬则坐在舞台上,在每个乐章开篇时给出节奏速度方面的提示。当天晚上,首先以《雅典的废墟》序曲打头阵,再是《庄严弥撒》的三部分,然后才是压轴的第九交响曲。虽然乐队的素质不是最好的(临时拼凑而成的乐队),但演出很成功,盛况空前。辛德勒写道:演奏结束后,背向观众的贝多芬并不知道身后发生何事。这时,观众看到了最感人的一幕,一位独唱演员卡罗琳娜·温格(Caroline Unger)拉贝多芬转过身,才让他看到观众起立五次并疯狂地在鼓掌。当时,即使是皇室夫妇出场,观众也只会起立三次表示敬意,而五次对于一位非受雇于皇室的人来说,是未有的。这甚至引来警方到达现场,去制止这种自发的致意。贝多芬深受感动。 交响曲在1826年8月付梓出版,并且题献给普鲁士的腓特烈·威廉三世。取得“专属权”的英国则要等到1825年3月21日才能听到交响曲。而且英国首演中,终乐章是用意大利语演唱的。 《第九交响曲》其首乐章的长度,只有《英雄交响曲》可与之一比。第一乐章是奏鸣曲式的快板,阴暗深沉又充满转折,起于朦胧的弦乐弱奏,终于特强的齐鸣。第二乐章是谐谑曲,但绝非玩笑之作,其谐谑曲部分甚至是一个完整的奏鸣曲式,包含了奋斗、前进的意象;三声中部则柔美怀旧。而第三乐章则是甘美的柔板,但结尾处却出现了庄严的旋律。第四乐章,先是风暴一样的开头,然后前三个乐章主题重现,并被大提琴宣叙调陆续打断,表示否定,而后是微弱的,来自远方般的欢乐颂主题,高潮时,主题用乐队全奏得以加强,然后才进入合唱部分。合唱部分大约用了席勒《欢乐颂》中三分之一的诗句,长度可比古典主义时期整个一部交响曲,编制是一个混声四部合唱加上四位独唱(SATB)。他们交替献声,颂唱人类的兄弟情谊。管弦乐色彩斑斓,起起伏伏充满变化之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第九交响曲的原谱定为人类文化遗产。2003年,该曲目之手稿在伦敦索思比拍卖行以213万英镑售出。 《第九交响曲》发表之后的1825/26两年,贝多芬集中精力创作弦乐四重奏,完成了12到16号五首作品,还有一部大赋格,而其中的最后一首弦乐四重奏Op.135,是贝多芬的遗作。但可惜天不予寿,1826年贝多芬在跟兄弟争吵后回家,在路上他着凉了。1826年12月他带着侄子去格内森道夫旅行,希望身体好转。可惜旅行下来,他却又得到肺炎。后来加上慢性肝肠的疾病,又惊闻侄子试图自杀的消息,使得他的健康迅速恶化。虽然如此,他想自己还是能再写一些音乐的,他说: 贝多芬在1827年1月3日立下遗嘱,3月份健康明显恶化。这一年他为肝硬化动了4次手术。在他卧床之时,医生安德雷阿斯·瓦乌希(Dr. Andreas Wawruch)给了他75瓶药。虽然后世并不知道药方是什么,但辛德勒说到,正是瓦乌希“用药物摧残贝多芬”,而贝多芬也对医生失去信心。当时一位德国指挥家费迪南·希勒,年方15岁,去看访弥留之际的贝多芬。他说道,3月20日时贝多芬曾说:“我想我得准备上去了。” 1827年3月26日17:45贝多芬逝世。而舒伯特的朋友胡藤布伦勒(Huttenbrenner)则描述了贝多芬离去时戏剧性的一幕,当时空中雷鸣电闪: 据说贝多芬在病榻上临终之际说过:「鼓掌吧,朋友,喜剧结束了。」最后这句话后来被意大利作曲家列昂卡瓦诺用在他的作品《丑角》中,以结束那假戏真做的惨痛悲剧。葬礼于29日举行,据说有达一万(又说两万)名维也纳市民出席了他的葬礼。舒伯特是38位抬棺人之一。当局出动军警到场以维护秩序。在他维令根墓园(德语:Währinger Friedhof,现名维令根舒伯特公园,(德语:Währinger Schubert-Park))的墓上有一座刻有他名字的方尖碑。到了1888年,他的棺木被取出,并改葬至维也纳中央公墓,舒伯特墓旁,而当时奥地利作曲家布鲁克纳也在场。 对贝多芬早逝的原因,众说纷纭。当时的医生下结论,死因是肝硬化。有人认为他是死于梅毒。而希勒在贝多芬头上取下的一缕头发则成了了解其死因的重要线索。这缕头发一直由希勒家族保存到20世纪。到了1943年,丹麦医生凯·亚历山大·弗莱明(Kay Alexander Fremming)医治躲避纳粹的犹太人,他的病人以头发为诊金,因而头发易手。1994年12月头发被拍卖。目前头发保存在多个地方,包括圣荷西州立大学的贝多芬研究中心(The Ira F. Brilliant Center for Beethoven Studies)、华盛顿国会图书馆(Library of Congress, Washington, D.C.)、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大学(the University of Hartford, Connecticut)、伦敦不列颠图书馆(the British Library, London)、维也纳音乐之友协会(the Gesellschaft der Musikfreunde),还有波恩贝多芬博物馆(the Beethoven-Haus)。 洛杉矶的精神化学公司为贝多芬的头发作过放射—免疫测试,以确定贝多芬在最后几个月内是否服用过止痛剂,如鸦片制剂。但是测试结果为阴性,即这些样本不含吗啡之类的鸦片。 伊利诺伊州的HRI & Pfeiffer研究中心威廉·瓦施博士为贝多芬遗留下来的头发进行金属化验,结果显示,发中铅含量很高。虽然这一发现对梅毒致死的推测有一定的支持作用,但是现在普遍认为,这是由于当时工业污染了多瑙河的鱼,而贝多芬又很喜欢吃该地段的鱼,因此鱼体内的铅在其身上沉积。并非为了治疗梅毒而服用含铅的药物所致。贝多芬性格狂躁,生理方面受慢性腹泻和腹痛的折磨,甚至其死亡,都可能是由铅引起的。 贝多芬的作品包括32首钢琴奏鸣曲、9部交响曲、5部钢琴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三重协奏曲和弦乐四重奏。带Op编号的作品有138部。至于带有WoO.标签的作品则有205部,表示该作品是“Werke ohne Opus-Nummer”(不带Op编号的作品),这些作品虽然有很多在他生前都被发表了,但是他并不认为这些作品值得配上一个Op号。而比较少见的是带“Hess”编号的作品,共14卷,这些作品是由瑞士作曲家威利·黑斯(Willy Hess)为贝多芬作品全集作出的补充。 贝多芬最著名的作品包括《第三交响曲“英雄”》、《第五交响曲“命运”》、《第六交响曲“田园”》、《第九交响曲“合唱”》、《悲怆奏鸣曲》和《月光奏鸣曲》等等。其32首编号钢琴奏鸣曲,包括《悲怆》和《月光》等被汉斯·冯·彪罗尊称为钢琴的“新约全书”(“旧约全书”为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他早期的音乐,受海顿和莫扎特的古典主义风格影响很大,如第一交响曲。而在早期钢琴奏鸣曲,如《悲怆》中,其和声特点、八度的频繁以及丰富厚实的织体,体现了穆齐奥·克莱门蒂和杨·杜赛克对贝多芬的影响。到了中后期,作品越发表现出他强烈的个人风格,贝多芬甚至藉著音乐道出自己的理想和诉求。 贝多芬可以说继承了德奥作曲家巴赫、海顿和莫扎特的音乐精髓,将古典主义音乐在形式方面做到了极限。当时巴赫的音乐还有待人们的发掘。但贝多芬的老师内弗在教学中已经让贝多芬感受到这位“欧洲音乐之父”的过人之处,贝多芬曾说过:「他不是小溪(Bach,在德语中与「巴赫」谐音),而是大海。」 1855年,W·德兰兹提出了对贝多芬创作时期的著名三分法。虽然这一划分不断遭受批评,说其中有过分绝对化和不够确切的现象,但是它却非常有助于人们体会贝多芬创作风格的发展。第一阶段是1804/05年前,是早期阶段。这期间,贝多芬非常明显的显示出他对古典主义传统的依赖。1805到1814年则是旺盛的中期。贝多芬大部分有名的作品都诞生于此时期。经过低谷之后,1819年的贝多芬显示出晚期的创作特征,自省而神秘,作品规模进一步被扩大。 贝多芬的交响曲大大扩展了音乐艺术的表现力。他的交响曲,除了《第六交响曲》分为五乐章,其余的八部都是四乐章,基本遵照海顿、莫扎特确立的交响曲结构,即第一乐章快板、第二乐章慢板、第三乐章小步舞曲或谐谑曲和第四乐章急板或快板写成的(但在《第九交响曲》中慢板与谐谑曲交换了位置)。 而在第三交响曲开始,形式和内容开始统一,一个分明的线索主题或思想贯穿整部交响曲,这在第五和第九交响曲里特别鲜明,而这,是贝多芬之前的的作曲家没有做到的。这样的结果是,贝多芬的交响曲有更多的现实表现力和情感刻画。听众不再是单一地去享受美丽的旋律,而且需要去思考揣摩,作曲家的意图和动机。这大大丰富了音乐的内涵。可以说,这也正是浪漫主义音乐的基础。他赋予了交响曲“神”,使之形神兼备。第六交响曲用标题对内容进行描述和在第九交响曲里面加入了人声,都是一大创举,后世纷纷效仿。 有人认为,贝多芬的交响曲有“奇数”和“偶数”之分,奇数的交响曲是革命性的,节奏强烈;而偶数的则是柔美和典雅的。 贝多芬在创作《第九交响曲》后,就开始在1824年构思创作《第十交响曲》。他在笔记中以及给别人的书信对话中提到过这部作品,他说,第一乐章以“古代调式的宗教歌曲”开始,以“酒神的盛宴”结束。 1844年,贝多芬的助手的安东·辛德勒发表了一篇关于该交响曲的文章,这篇文章引起了当时广泛的关注和猜测。从那时起,有关这部交响曲的新发现的线索和推测就层出不穷,但其实并没有什么突破性的进展。 甚至有匿名者说自己听过《第十交响曲》的第一乐章,但并无证据支持这一说法。 现在存有很多关于其中第一乐章的草稿和笔记。而第三乐章则是“急板”谐谑曲,其草稿在1825年被发现。巴里·库珀博士(Barry Cooper)根据各种搜集得到的稿件,重构了第十交响曲的第一乐章。但该作品并没有得到音乐界的普遍认可。 贝多芬五岁就开始学钢琴。虽然日后他还会演奏小提琴、中提琴和管风琴,但是钢琴却始终伴随着他。而早期的贝多芬也是以钢琴演奏家的身份确立起音乐家的地位的。他为键盘乐器写了大量作品,包括钢琴奏鸣曲、钢琴变奏曲、小作品、舞曲、钢琴二重奏、四手联弹、舞曲和管风琴作品。 贝多芬的32首钢琴奏鸣曲印证着贝多芬自身的发展历程。它们体现了他一生所经历的漫长的音乐和精神之旅,也是钢琴作为一种独奏乐器拥有日趋增强的力量的佐证。他一方面遵循奏鸣曲的基本结构,另一方面将这种体裁扩展到近交响曲的规模和内涵。其中的三首没有Op号,只有WoO号,传统上与其它32首分开。而对32首钢琴奏鸣曲的分期没有绝对的界线。按照D.Matthews所著的《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一书,它们被分为四期:早期的作品以Op.22为止,概括了1800年之前的作品,中期自Op.26到Op.57“热情”。然后是Op.78、79和81“告别”组成的插曲。之后是包括Op.90的晚期六首奏鸣曲。第一首发表于1783年,WoO号47,由三首奏鸣曲共同组成,每首都由“快慢快”三乐章组成,一起被命名为“选帝侯奏鸣曲”,是献给科隆选帝侯马克西米利安·腓特烈(Maximilian Friedrich von Königsegg-Rothenfels)的。在题献序文上贝多芬写出了自己的创作动机:缪斯不管他当时是何等年幼,“坚持”要他写下自己的乐思。其中第二号f小调情感激烈,可隐约窥见日后贝多芬小调作品,如“悲怆”和“月光”的表现手法。 另外的WoO.50和51则是18世纪90年代的作品,都只有两个乐章。而他32首奏鸣曲中的早期作品包括“悲怆”。这首奏鸣曲已经带有贝多芬中期的创作特征:抒情、流畅而又自然,充满浪漫主义的色彩,因此它兀然有别于前后风格相当的第七、九、十和十一号。它们已开始显露出贝多芬自己的独创性,而且非常受欢迎。正如俄国的安东·鲁宾斯坦对贝多芬Op.2号中的第一首曲子所下的评论: Op.26被视作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中期的开始,其四乐章的编排并不寻常。第一乐章的变奏曲颇有冥想气息,然后是快板、葬礼进行曲,最后以回旋曲结束了整部作品。接下来则是Op.27两部奏鸣曲,其中第二就是“月光”。根据车尔尼的回忆,1802年贝多芬曾对好友克鲁普赫尔兹说:“我对自己过去的作品不满意,从现在起我想开始新的旅程。”Op.31号奏鸣曲标志着这“新的旅程”开始。而且贝多芬也拒绝继续写Op.22那样的作品,认为那只适合于大革命时代。1803年贝多芬的朋友塞巴斯蒂安·埃拉尔(Sébastien Erard)从巴黎送来一台大钢琴。贝多芬用它来演奏了《华伦斯坦奏鸣曲》,几乎用上了所有琴键(这台钢琴现摆放在维也纳艺术历史博物馆中)。这是贝多芬创作旺期的作品,作品显得辉煌大气,和随后的“热情”、“告别”等奏鸣曲一样富于表情,第二乐章的回旋曲有着灿烂的效果,却需要演奏者有着高度的演奏技巧。第23号奏鸣曲是出版商因为此作充满激情,前后两个乐章有着雷霆万钧的“热情”而命名的。 “告别”奏鸣曲是贝多芬用音乐描述当1809年法军进入维也纳时,鲁道夫大公出逃事件的。三个乐章分别名为“告别”、“睽离”和“再见”,分别述说着大公的离去,两人分隔两地和大公再次回到维也纳。恰巧这首奏鸣曲的标题一语双关,它是贝多芬“告别”中期进入晚期奏鸣曲创作的标志。“槌子键钢琴”让现代钢琴表现出自己已经具备在表现力上超过拨弦键琴和击弦键琴的可能。它是贝多芬浪漫主义创作风格达到顶峰之作。贝多芬也意识到这部作品独特创新的特点。虽然这首作品在情绪和曲式上让人怀疑它是否应被归入晚期奏鸣曲,但毋庸置疑的是,它是贝多芬度过创作衰竭期,整体作品渡入晚期的标志。从Op.101起的后期五首奏鸣曲通常被归纳在一起,此时激情已过,取而代之的是深沉的思考。其特点是自由、即兴式的形式,心理哲理方面的思考占据了作品的主要篇幅,注重复调和对位,这些特性预示着浪漫主义的兴起。还有,贝多芬重新发展了“赋格”技巧,将一个主题反复加以利用,这种技巧也可见于其晚期弦乐四重奏中。真正的晚期奏鸣曲是其最末三部,技巧上炉火纯青与感情上的出于宁静,超脱的灵秀之气让这三首作品显得深邃难懂。其最后一部第32号,有认为是贝多芬艺术最最高深的一部。作品也是献给鲁道夫大公的,两个乐章。第二乐章极为朴素而且如歌似的慢板,有着一步步净化升华之感,情绪平静但内涵又极具深度。 贝多芬在自己藏下的“选帝侯奏鸣曲”曲谱上写道:“一部c小调变奏曲和一些歌曲比这些作品(选帝侯奏鸣曲)出现得还早。”这里所说的变奏曲指的是WoO.63《以戴斯勒先生一首进行曲为主题的羽管键琴变奏曲》,气氛严肃甚至是肃穆。暗示11岁的贝多芬已立下自己的人生观:生命是严肃的,而音乐则是高贵值得尊敬的。而且他认为小调比大调能表达更多的情感。在去维也纳之前,贝多芬还写了4套变奏曲WoO.64至67,其中WoO.66是用了奥地利作曲家卡尔·迪特斯多夫(Carl Dittersdorf)小红帽中的“从前有一位老人”为主题。但是它们之中要数WoO.65最出名,是以维琴左·李基尼(Vincenzo Righini)的小抒情曲“Venni amore”为主题进行的变奏曲集,对演奏者有着高深的技巧要求。从中也可想象到1791年贝多芬的钢琴技巧已到了何等的地步。有趣的是,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只找到了该作品的1802年版,1791年原版久未见其踪影。因此有人怀疑该作品不是贝多芬的早期作品,而是1802年经作曲家再次修改后的作品。但是后来原版被重新发现,证明第二版比起第一版没有一点被修改过的迹象。该事件更深层次的意义是:贝多芬的音乐风格比人们初期预料的发展得更快更早。 到了维也纳后,贝多芬又写了几部变奏曲,大都是以当时流行的歌剧和歌唱剧里面的曲调为主题,例如格雷蒂的狮心王理查和萨列里的法斯塔夫里面的曲调都被贝多芬拓展过。它们可能是贝多芬受人委托而创作的。其中的WoO.70显示了贝多芬的创作速度可以有多快:一位非常受贝多芬崇拜的女士对贝多芬说,自己曾有过一套以“Nel cor più non mi sento”为主题的变奏曲,可惜遗失了。贝多芬立刻为她创作了自己的变奏曲并赶在第二天早上给她送了过去。 而到了18世纪末,贝多芬开始使用原创主题写变奏曲。第一个作品是以他自己为布伦丝维克姊妹所写的歌曲“我想你”(Ich denke dein WoO.74)为主题的变奏曲。而到了1802年,他写出了两部很重要的变奏曲:F大调六首变奏曲Op.34和降E大调15首变奏曲和赋格 Op.35(即《英雄主题变奏曲》)。贝多芬自己也认为它们很重要,所以给了它们两个Op号,这也是他的大变奏曲中第一次。两部作品使用到新的手法,而且两者本身就已存在很大的差别。在Op.34中他为每首变奏用上一个调,情绪随之而改变,一时田园牧歌,一时则是葬礼哀歌。这种手法后来在李斯特处得到很大发展。但人们不得不感叹,贝多芬早在1802年就已经非常系统地使用该手法了。Op.35比Op.34在一些方面显得更新颖。主题是《普罗米修斯的生民》中的曲调。 接着贝多芬再写了两首以英国曲调“God save the king”和“Rule Britannia”为主题的变奏曲。接着他的创作重点便转入大型作品(如交响曲)中。他自1803年打后只创作了3部变奏曲,分别是1806年的WoO.80,D大调6首变奏曲Op.76和贝多芬一生的钢琴总结—《迪亚贝利变奏曲》。而在完成Op.76后贝多芬有超过10年没再写变奏曲。这时,一位出版商安东·迪亚贝利(Anton Diabelli)突发奇想,要为当时云集维也纳的众多音乐家来一张精神快照。于是他先给维也纳不下50位作曲家送去一首自己写下的圆舞曲,请他们为之写出大变奏曲集。而贝多芬就是其中一位。他为这圆舞曲主题创作了33首变奏曲集。虽然当时的维也纳不乏名家高手,但是贝多芬无疑在这一次胜出,他写出的版本无疑是最出众的。除了倒数第二首降E大调变奏外,其余变奏皆是c小调或C大调。每首变奏速度不一,而且前后色彩也不一样。这些变奏远超其从中衍生的单调主题,显得千变万化。作品由迪亚贝利1824年在《祖国艺术家联合会》标题下出版,作为其第一部分。而第二部分则是其他作曲家的变奏曲,其中有舒伯特和当时年仅11岁的弗兰兹·李斯特的作品。 贝多芬早在《迪亚贝利变奏曲》之前,就已经在其钢琴小品中大量使用那些短小但是对比强烈的乐句。当时这种被称为Bagatelle的作品体裁还是非常新的一个概念,对于演奏者的技术要求也不是太高。贝多芬可以在这些小作品中给自己一些新奇的想法做实验。1802年他将自己早先写下的一些钢琴小作品荟萃成为Op.33,一共有7首,平均100小节长,并且全部用大调写成。这一套曲集抒情为主。而下一套小品曲集编号已到Op.119。而且研究表明,这其实是两套曲集的合集。而且后面五首在时间上比前六首要早。后面的五首7到11号,是1820年贝多芬为朋友腓特烈·斯塔克(Friedrich Starke)而写的,当时后者要筹建的一所钢琴学校。在接下来的一年,出版商C.F.彼得斯向贝多芬要稿。贝多芬为前者写了很多的钢琴小品,而且很多根本就没有被发表。贝多芬从中提取了12首,并打算结集出版,但是后生变故,他最终只是出版了六首,是为Op.119的前六首。而遴选后剩下的有四首未完成,但是五首WoO.52、56、59(即《致爱丽丝》)、81和Hess.69号却是已经杀青了的。《致爱丽丝》曲调优美,技术的要求并不高,或者可以说是非常低,因此非常受钢琴入门的小朋友的喜爱。贝多芬最后一套钢琴小品是Op.126。他在这里应用了全新的材料,而且六首作品浑然成为一体,并且与Op.119的前六首有相似之处。其中的第四首b小调小品,强健有力,中段的B大调奇峰突出,并且在结尾处再次出现,让人难忘。 贝多芬对弦乐四重奏所做出的贡献很大。他的弦乐四重奏表现了作曲者强大的创作力。他的16首弦乐四重奏可被分为早中晚三期,各有其特色。世界各种国际弦乐四重奏比赛,如英国伦敦比赛、意大利波契亚尼大赛、加拿大的“班夫”比赛、澳大利亚墨尔本比赛都是将贝多芬的中后期作品列为决赛曲目,而日本大阪和德国慕尼黑的室内乐比赛更是规定,三轮比赛每轮必须演奏一首不同时期的贝多芬作品。 贝多芬的早期弦乐四重奏包括Op.18,以及Hess编号的30到34号作品,包括两首F大调四重奏、两首前奏曲与赋格,小步舞曲还有改编自亨德尔《所罗门》序曲的一首小作品。 最初的6首Op.18发表于1800到1801年,可以看作是贝多芬对海顿、莫扎特在该体裁音乐方面的总结。它们占据了贝多芬1798年秋到1800年夏这一段时间,而且是他从波恩来到维也纳之后最重要的写作项目。这也是贝多芬第一次接手已经由海顿、莫扎特发扬光大的音乐样式,而此前的贝多芬只是一名钢琴家。贝多芬可能受到莫扎特那六首献给海顿的弦乐四重奏的启发,将自己这六首也结集在一起。六首四重奏的编号顺序与创作时间并不一致。贝多芬将其中最有力的F大调四重奏放在第一。第一首的开篇费了贝多芬很多心思,他打算F大调之后来一次转调。从他的草稿上可见,他尝试了9次,才改到目前这种形式。而且为了增强戏剧性,贝多芬还有意识在乐句中制造沉寂。因此这首四重奏有着强烈的动态,被后人认为是六首中最成功的。而第三首其实才是贝多芬创作的第一首四重奏,也是该集子里面最柔和,最抒情的一首。第四首c小调则是贝多芬早期对该种调性的一次尝试,但它可能是这位作曲家手下该调性里面气氛最宽松的作品。 而中期的弦乐四重奏则是非常受欢迎的三首《拉祖莫夫斯基四重奏》和两首带标题的10和11号:“竖琴”和“严肃”。《拉祖莫夫斯基四重奏》是贝多芬在创作Op.18约五年之后的再次回归。它们是献给驻维也纳的俄国大使拉祖莫夫斯基的。这三首作品对弦乐四重奏的意义可比《英雄交响曲》对交响曲的意义。它们既显示了贝多芬开阔的视野,又让人看到了贝多芬娴熟钢琴技巧的影子。它们拓展了弦乐四重奏的音乐形式,将情感与戏剧性结合到一个新的高度。 《综合音乐报》写道: 《综合音乐报》之所以说“长”,大概是源于第一首和第二首四重奏,它们在长度上的确只被后期的同类作品所超过。而第一首的所有乐章都是奏鸣曲式。而且这对比起贝多芬原先打算的,已经是缩短了的。开始先是大提琴流畅的曲调,再是小提琴加入,给人一种空旷的感觉。第二乐章8分多钟的谐谑曲长度实在空前。第三乐章柔板是非常慢而且悲伤的。第四乐章则是一粗暴的主题,被贝多芬命名为“俄罗斯主题”。而第二首e小调则显示了贝多芬对短小简洁的表达方式的兴趣。第二乐章犹如颂歌,而“俄罗斯主题”这次则以谐谑曲的形式出现,此曲调往后也为穆索尔斯基所用。第三首C大调的开章与海顿的创世纪开头“混沌”意境相通,开头即是一下强奏。第二乐章忧郁压抑,最是动人心弦。而在这第三首弦乐四重奏里面,并没有“俄罗斯主题”的出现。 接下的两首独立的四重奏本身就成了鲜明的对比。前一首“竖琴”,其名可能源于作品中多处拨奏音列。Op.95作于1810年(-1811年?)“严肃”有着最强烈的主题对比。第一小提琴的炫技音行带来更多的是心理方面的暗示,而非观赏方面的刺激。 《第九交响曲》之后,离上一首四重奏时过12年后,贝多芬写了最后五首弦乐四重奏,特别是最后一首,被人认为是贝多芬的“音乐遗嘱”。和Op.18的创作有些相似,这五首作品占用了贝多芬一整段时间,因为他对这些作品反复揣摩,力尽完美,Op.131的草稿费纸三倍于其终稿。它们的创作顺序为12、15、13、14、16。其中又将它们可以分为三组:Op.127开序、Op.130和132为中篇、Op.131和135结束。其中最前和最末的两首Op.127和135有四乐章,但是中间的几部有5甚至7个乐章,结构复杂,更像组曲。第13号的原终乐章被贝多芬在1826年单独写成一首大赋格和四手联弹的钢琴作品,它被斯特拉文斯基称作“永远的现代音乐”。与他的小提琴奏鸣曲所展现的柔美气氛相较,晚期的弦乐四重奏显得力量雄浑,气魄强健。它们显得非常艰深,出现了早期作品中不曾多见强烈的半音、不谐和的经过句。 Op.130号降B大调弦乐四重奏是贝多芬要突破四乐章样式所做的最大胆尝试之一,有六个乐章。Op.131升c小调四重奏更有七个乐章,并以慢乐章开头,这在25年前《月光奏鸣曲》里出现过一次,而且又是贝多芬晚期热爱赋格这种形式的一例。作品中的7个乐章轻重不一,长的达17分钟,短的则只有54秒,起一个过渡段的作用。贝多芬说过这是他最伟大的四重奏。而Op.132的第三乐章则被贝多芬称作“一位康复者对神明的感恩圣歌”,是他晚年最神圣庄严的篇章之一。而最后一首Op.135,音乐在略带好奇表情的开头之后,时而心情放开时而收紧。在慢板乐章,他再次,也是最后一次用到他喜爱的变奏曲式。值得一提的是,伦纳德·伯恩斯坦曾经用大乐队的形式演奏过Op.131和135。 很多人都认为贝多芬是古往今来最伟大的作曲家。无可否认,他的确是非常出名和受爱戴的。在ZDF主办的“100位最伟大的德国人评选”中,德国观众通过手机短信、电话、互联网和邮寄等形式投票,贝多芬排名12,在音乐家中只有巴赫比他靠前(排名第6)。贝多芬改变了作曲家的地位,作曲家从前只是一种接受委托进行创作的职业。而贝多芬则是以一位艺术家的身份出现,借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理智,并且通过演出和出版使得自己的生活独立起来,不需仰人鼻息。他在这方面的开拓作用,可与拜伦在诗歌方面和威廉·透纳在绘画方面相比。 《贝多芬》(Beethoven)一书的作者康拉德·居斯特(Konrad Küster)在该书的序言中写道: 罗曼·罗兰无疑是属于这里提到的音乐爱好者。他为贝多芬的作品作评论,1903年又投入到《贝多芬的一生》(《La vie de Beethoven》)的写作中。贝多芬身受耳聋和各种病痛困扰,却依旧坚持写作的人格无疑也吸引着罗兰。在后者1915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就闪烁着贝多芬的影子。他的《贝多芬的一生》不但被视为一部音乐历史书,还是一部文学性极好的著作,被译成多国文字。 卡西尔在《人论》中谈到《第九交响曲》说:“我们所听到的是人类情感从最低的音调到最高的音调的全音阶;他们是整个生命的运动和颤动。” 而同时代的歌德,不但为贝多芬的创作提供了素材,还和贝多芬有过直接的私人交往。他在一封寄给时年25岁的贝蒂娜·布伦塔诺的信中写道: 贝多芬的音乐可谓是西方浪漫主义音乐的典范及开源之作。经过舒伯特、萧邦、李斯特、门德尔松、布拉姆斯、瓦格纳、罗伯特·舒曼、马勒、理查·施特劳斯和威尔第等等作曲家的努力下,浪漫主义音乐得以开花结果,繁盛了整个19世纪。法国作曲家柏辽兹为贝多芬的九首交响曲都作过评论。而在19世纪的德奥音乐界,出现了两种趋向,一派是布拉姆斯为代表的古典主义者,被人称作「冷灶余薪」,另一是以瓦格纳为首的浪漫主义作曲家群。两派分歧甚多,互成帮派甚至互相责难,但是他们都非常尊重贝多芬的前作。 布拉姆斯第一号交响曲自1862年执笔,迟至1876年才完成并首演。这是由于他严格的自我要求,但更重要的是,他对自己信心不足,在贝多芬的盛名之下要延续贝多芬的曲风,对他来说显然是很难的一件事。布拉姆斯的第一交响曲被人名为“贝多芬的第十交响曲”。而从下面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和布拉姆斯的《第一交响曲》的小段落比较,可看出贝多芬和布拉姆斯曲风上的继承关系。 恩斯特·希奥多·阿玛丢斯·霍夫曼则认为贝多芬的器乐作品一流,但对声乐作品持保留态度。瓦格纳认为贝多芬的作品使得没人能再写交响曲了,而他自己除了写出一部C大调交响曲和一部未完成的E大交响曲外,确实没再碰交响曲这种题材,而是专心打造自己的理想艺术样式—乐剧。而且克拉拉·舒曼的父亲弗里德里希·维克认为他的《C大调交响曲》其实就是贝多芬第7交响曲的翻版。瓦格纳的这种表示敬畏的言论没阻止布鲁克纳和马勒前进。他们写出了长大深广的交响曲作品。马勒还在他的第2、3、4和8交响曲里面加入人声。但两人的交响曲都没法越过“九”这个数字。 而贝多芬在俄国也有着他特殊的影响力,即使在20世纪也一样。在前苏联时代,出于意识形态方面的原因,这位来自波恩的作曲家很受欢迎,因为他代表着革命,他的音乐则是力量、意志力和忍耐力的表现。根自俄国的新古典主义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非常敬重贝多芬。肖斯塔科维奇常因其交响曲被比作贝多芬。的确,肖斯塔科维奇对主题的处理,小乐句的扩展与贝多芬的非常相似。 到了20世纪,音乐进入后浪漫主义、新古典主义时代。欣德米特的第三钢琴奏鸣曲有着后期贝多芬的痕迹。而“新维也纳乐派”也崭露头角。其代表人物之一勋伯格在描述贝多芬对自己的影响时说道: 而在大众对贝多芬的音乐接受方面,“平民化”无非是最好的解说方法,是指音乐不再是王公贵族的专属品。在小说发条橙和由库贝利克导演的同名电影中,可以看到主要人物在听着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下去行凶。贝多芬的音乐甚至被政治化。而其中的著名的例子,就是纳粹当政时期的1942年,指挥家福特文格勒为庆祝希特勒生日而演奏第九交响曲(俗称“黑色贝九”),还有他在1944年与维也纳爱乐乐团录制的“乌拉尼亚英雄”。又正是福特文格勒在1951年战后首届拜鲁依特音乐节上再次指挥了《第九交响曲》,实况为EMI和巴伐利亚广播公司所录制,成为了很多音乐爱好者心目中该曲目的最佳演绎,这也是拜鲁依特音乐节历史上为数不多的非瓦格纳节目,另外一次则可追溯到1872年剧院落成之时。而伦纳德·伯恩斯坦在1989年12月23和25日两天,为庆祝东西德合并在柏林上演《第九交响曲》,而且将《欢乐颂》改为《自由颂》,他对此说道:“贝多芬在天之灵,也会同意我们这样做的。”由此可见,大众对贝多芬的音乐接受度非常高,就算是不亲近古典音乐的人们,还是会对贝多芬的音乐略知一二。 另外,20世纪媒体,特别是唱片工业的发展也使得贝多芬的音乐更广泛的得到传播。尼基什率先在1913年录制了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的录音,钢琴家阿图尔·施纳贝尔则在1932—1935年录制了贝多芬的全套钢琴奏鸣曲。而真正的高潮则要等到二战结束,威廉·肯普夫在50年代就已录制好了贝多芬的全部钢琴奏鸣曲和协奏曲,富特文格勒和托斯卡尼尼则在自己生命的尾声完成了贝多芬交响曲全套的录制工作。进入立体声录音时代后,众多指挥名家不停地灌录贝多芬交响曲全集,版本无法胜数。而其中可分为以卡尔·贝姆、伯恩斯坦、克伦佩勒、布努诺·瓦尔特、阿巴多、塞尔、克鲁依坦为代表的,使用现代管弦乐团编制和乐器的诠释方法。其中指挥名家“指挥界的帝王”卡拉扬一人就录制了4套(其中包括60年代的“红卡”),。第二种则是最近兴起的以哈农考特、约翰·艾略特·加德纳、诺灵顿为代表的“本真”派,。而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和钢琴协奏曲则成了钢琴演奏家的试金石。至少117位钢琴演奏家已经录下了自己的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全集。另外,小提琴演奏家们则通常都会留下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和两首带标题的小提琴奏鸣曲录音。 1932年1月27日一颗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的小行星由德国天文学家卡尔·威廉·雷睦斯(Karl Wilhelm Reinmuth)发现。它被命为贝多芬,以示对这位德国作曲家的纪念。 在索尼公司与飞利浦进行激光唱片容量与规格的讨论时,大贺典雄认为,难以放入贝多芬第九交响乐的唱片是不完整的,最终,一张激光唱片的时间被定为74分钟42秒。
wiki_zh\AA\wiki_08
北非 与撒哈拉以南非洲相对,北非即非洲大陆北部地区,习惯上为苏丹热带草原以北广大区域,一般包括下列国家和地区: 北部非洲的历史可以分为:史前、古典时代、罗马统治时期、阿拉伯征服及统治时期等。 除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外,基本为热带沙漠气候。 高原地形,较平坦,沙漠广布。 基本为阿拉伯语。并分为埃及阿拉伯语、阿尔及利亚阿拉伯语、苏丹阿拉伯语、突尼斯阿拉伯语等。 主要为阿拉伯人。其他为柏柏尔人、撒哈拉人、科普特人及贝都因人等少数民族。 多信仰伊斯兰教。其他少数族裔则有信仰基督教、新教及原始信仰等。 相较于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北非在其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准都略高于除南非外的非洲其他地区。 第一产业:石油和磷矿丰富
wiki_zh\AA\wiki_08
美国各州面积列表 这里有三个列表是有关美国各州的,它们分别以总面积、陆地面积和水域面积排列。所有的这些数据来源于美国人口调查局,2000年。 请参看:美国各州人口列表、美国各州首府列表 总面积 陆地面积 水域面积
wiki_zh\AA\wiki_08
美国各州人口列表 这是一个按人口排列的美国各州和领土列表,这些数据来自于美国人口调查局,日期为2009年7月1日,估计50个州和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总人口为307,006,550人。美国各州的人口在20世纪初期都市化中逐渐出现明显差距,光美国最大的两个州加利福尼亚州和德克萨斯州就住了近两成的人口,约一半的总人口由前8个人口最多的州所拥有,但25个人口最少的州拥有的人口占比却不到六分之一,最末的10个总共只有略多于4%的人口。
wiki_zh\AA\wiki_08
诗歌 诗歌是一种有节奏和韵律、表达凝练、结构多样、用于反映生活和表达情感的文学体裁。 诗歌被认为是文学最初的起源,其最初发生于尚未有文字的人类社会,以口语的形式流传,并与音乐、舞蹈结合。最早的诗歌可以追溯到史前时代非洲的狩猎诗。较为早期的诗歌包括:中国的古代民歌《诗经》;建于公元前25世纪的非洲金字塔中发现的金字塔铭文;西亚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吉尔伽美什史诗》;梵语文学中的吠陀;祆教文学里的伽萨;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亚里斯多德的《诗学》曾企图界定诗歌,主要聚焦于修辞以及戏剧、歌曲与喜剧中措辞的运用。后来人们认为诗的特点在于可以吟诵,以及如字句段落的格式与韵律的要求,并强调诗的美感,称为韵文,以此与散文相区别。至二十世纪中期,诗的定义转为宽松,即以语言作的基本创作。 。诗歌将观察、意识等结合,以正式或者非正式的、有韵律的形式表达。诗歌所表达的内容与情感范围很广,包含叙述性、戏剧性、讽刺性、训诫式、情色和个人形式等。。 诗来源于上古人类的原始宗教、神话及口传文学、劳动号子和民歌。古时很多诗是可以歌唱的,诗常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因此亦称为「诗歌」。 最早有纪载的诗歌是印度的《吠陀》(1700-1200 BC) 。欧洲在古希腊时期开始有诗歌,著名的诗人有荷马、萨福和平达等。古罗马时间著名的诗人有卡图鲁斯、维尔吉和贺拉斯等。一些长篇的诗歌描述了历史和神话故事,又称为史诗。亚里斯多德的《诗学》开始对诗作出论述,其著作对后来欧洲和中东的诗歌都有影响。中世纪时基督教的仪式中常常会吟诵圣诗,民间亦常常有游吟诗人到处唱诵诗歌。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有著名诗人和剧作家莎士比亚(1564-1616)创作了不少十四行诗,在他的戏剧中也有不少诗歌。之后产生了抒情诗、田园诗等类型,直到二十世纪中期,现代诗的定义转为宽松,即以语言作的基本创作。近代更有数字诗兴起。现在诗常常发表于专门杂志(如西方最古老的《诗》与《牛津诗歌》)、个人作品集、众作家诗选集、与英美诗歌翻译选辑等。 中国诗很多时称为「诗词」或「诗词歌赋」。中国的诗词有悠久的历史,早期的诗词有《诗经》、《楚辞》和汉《乐府》等。据赵翼统计《左传》引《诗经》有二百一十七处。诗词有一定的格律要求,据考证有不少诗词本来是可以歌唱的,但大多数音乐已经失传。 诗除了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亦反映社会文化,富于想象,语言具有节奏韵律,传统的诗歌亦常常对结构格式有一定要求。诗的特点在于除了可以阅读,亦宜于吟诵,又或者和其它艺术形式结合表演。诗常透过特定的形象和技巧,让字词除了表面意义之外,蕴含另一层意义,或唤起情感共鸣。 传统的诗被称作韵文(verse),和散文(prose)不同之处在于有独特的结构、节奏和韵律。欧洲语言的字词本身有重轻音节的区别,因此西方的诗也特别著重字词的节奏(rhythm)。从希腊时代开始,不少的诗由轻重格(抑扬格,iamb)或重轻格(扬抑格,trochee)等的节拍(meter)组成。而在中国,由于中文的词语本身可以由两字或三字等组合而成,例如一句七字句的诗词常常可以分作「四、三」或「二、二、三」的词组。由于这种特性,每个词组之间念起来自然形成短的停顿,形成中国诗词独特的节奏感。 无论西方或中国的诗都注重字词的声韵,常常利用押韵将句子的结尾关联起来。汉语本身有平仄声调的分别,因此不少诗词对字句的声调有一定的格式要求,称为格律。 传统诗对每一句的字节的数目,以及句子的数目都有一定的格式要求,利用整齐的句子或不规则的长短句来达致节奏上的美感,如西方的十四行诗,和中国的近体诗有五言绝句、七言律诗等格式。 诗常常会利用字词、句子和段落的组合来赋予涵义的层次性和关联,亦会透过对仗、排比、叠字、叠句等技巧来表现美感。押韵和节奏除了营造音乐般的效果,亦可以达到联想和共鸣的功用。 在内容上诗歌常常运用隐喻、譬喻与借喻等等手法来暗示一些文字以外的意义,透过对景物的描写来加强想像,甚至可以创造两个回然相异的意象互相辉映,如运用歧义、象征、反讽等「诗的语言」的文体手法,使诗作遗留多样、自由的解释空间。 传统诗歌对诗的形式非常看重, 形式的运用与发展基本是为了体现诗歌的美感、利于吟诵、和使内容更深刻。但现代诗歌多对格式要求有所放松,一般至少还保留著分行与押韵,或只剩分行。有些分行的“诗歌”,去掉分行后可能仅仅就是篇散文。完全不顾格式的诗歌,实际上已很难认定为诗歌,当然,这牵扯到诗歌的定义及其定义的发展。
wiki_zh\AA\wiki_08
现代主义新诗 现代主义新诗是新诗的一个类型,即中文白话文的。最初称为现代诗。「现代诗」一词是由诗人纪弦于1953年2月1日独力创办「现代诗季刊社」并发行《现代诗》季刊时,所提出的一种新诗类型。其原意指的是在白话文自由诗的创作形式基础上,进一步以现代主义精神为创作主题内涵的新诗流派。 1956年1月15日,纪弦与叶泥、郑愁予、罗行、杨允达、林泠、小英(诗人)、季红、林亨泰共九人于台北市民众团体活动中心举行「现代派诗人第一届年会」,宣告「现代派」与现代诗社正式成立。「现代诗」的推广也自此正式展开。 由于现代诗的推广初期一度主导了整个诗坛的创作流行风潮,「现代诗」一词也一度从原本狭义的「现代主义新诗」,进而流行地成为了广义的「新诗」之同义词。时至今日,「现代诗」一词仍因此具有歧义。
wiki_zh\AA\wiki_08
怀俄明州 怀俄明州()是美国西部的一个州。为全美国人口最少的一州,也是在全美国中印第安人比例第四高的州。此州一共管辖有23个郡(-{县}-)。 怀俄明州内拥有众多知名的景点,包括举世闻名的黄石国家公园和大提顿国家公园等,每年吸引成千上万的海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怀俄明的名称源自古印地安语mecheweamiing(大草原)。 本州呈长方形,北邻蒙大拿州,两州大致以北纬45度线为分界;东邻南达科他州和内布拉斯加州,大致以西经104线为界;南面是科罗拉多州,大致以北纬41度线为界;西部是犹他州和爱达荷州,大致以西经111度线为界。 怀俄明州人口超过10000人的城市或城镇有(以降序排列): 2003年人口普查,怀俄明州有501,242人,是全美国人口最少的一州,也是在全美国中印第安人比例最高的州之一。目前怀俄明州的种族比例可分为: 根据人口普查,在怀俄明州的居民祖先中,德国人(25.9%)最多,其次是英国人(15.9%)、爱尔兰人(13.3%)、本土化血统者(6.5%)、挪威人(4.3%)。 此外,五岁以下的居民占有6.3%,18岁以下则有26.1%。至于65岁以上则是11.7%。怀俄明州的女性略少于男性,百分比为49.7%。 美国2012年人口估算显示,该州人口达到57.64万。 宗教上,怀俄明州人口信仰比例为: 怀俄明州新教徒,其中以卫理公会派教徒(Methodist,10%)最高、其次为长老教会教徒(Presbyterian,9%)、接著是浸礼会(Baptist,9%)。
wiki_zh\AA\wiki_08
刘少奇 刘少奇,谱名绍选,表字渭璜,湖南省宁乡县人,祖籍江西吉水,是中国现代史上的重要政治家,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缔造者和创建人之一,亦为中共缔造者。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曾任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和第二任(第二至三届)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1956年至1966年间担任排名首位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刘少奇曾经被毛泽东视作接班人选之一。。官方评价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 刘少奇早年曾领导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五卅运动等工人运动、学生运动。第一次国共内战时期,在上海、东北、浙江等地从事秘密工作,后前往中央苏区,领导职工运动,并参与长征。1936年,奉命前往天津组建中共中央北方局,扩大中国共产党在华北地区的影响力。抗日战争时期,刘少奇任中共中央中原局书记,部署新四军开辟华中根据地。皖南事变后,他任新四军政治委员,参与重组新四军。1943年,刘少奇返回延安后,担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进入中共核心决策层。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刘少奇继续担任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政治部主任、中共中央华北局第一书记等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刘少奇主持土地改革运动,并曾组织“七千人大会”、领导中央经济改革,先后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和中国国家主席。后来他反对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倡导的“三面红旗”,且在四清运动时与毛不一致,被毛认为会威胁到自己的领导地位,在“文化大革命”初期,成为“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并冠以“叛徒、内奸、工贼”进行批判。1968年,中共八届十二中全会决定将刘少奇永远开除出党、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1969年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后,刘少奇在放逐、拘禁中于河南开封病死。1980年,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为刘少奇全面平反并恢复其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一切名誉。 刘少奇生于湖南省宁乡县富庶的农民家庭。母亲鲁氏,为民国著名人物鲁涤平、鲁荡平姑母。早年接受私塾教育,1912年,刘少奇进入芳储乡小学补习班。期间,在湖南新军从军的二哥刘云庭带回一本介绍辛亥革命的小册子,刘少奇读后很受启发,并剪去辫子以示坚持革命。次年,其考入宁乡县第一高等小学(又称玉潭学校),成绩优秀。毕业后先后报考长郡中学和一中,都被录取。1916年就读于宁乡驻省中学(现金海中学),插入二年级二期五班。1920年,刘少奇经长沙船山学社社长贺民范介绍,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并进入上海外国语学社留俄预备班。1921年,经罗亦农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到苏联莫斯科东方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学习。 1922年,刘少奇从莫斯科回国到上海,经陈独秀介绍,到湖南担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秘书处担任领导工作,数次领导铁路工人罢工,其中最著名的是同年9月与李立三等领导的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也是此期间刘少奇与毛泽东相识。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开始,刘少奇以个人身份加入中国国民党。在1925年至1926年间,刘少奇在湖北和上海又多次领导政治运动和罢工,成为当地中国共产党工人运动的主要负责人之一。次年4月,刘少奇与何葆贞结婚。 1925年12月,刘少奇在长沙被湖南省军阀赵恒惕的戒严司令部逮捕。妻子何宝珍、二哥刘云庭四处奔走托关系设法营救。请到同县的著名教育家(周南女中创办人)、省参议员朱剑凡作担保人保释;请刘家亲戚国会议员周震麟,周同时也与赵恒惕有亲戚关系,写信说情;请刘少奇母家亲戚、湘军师长鲁涤平给赵恒惕发电报说情。刘少奇于1926年1月26日被关押42天后获释。1927年1月领导了武汉群众收回汉口英租界的斗争;5月,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刘少奇当选中共中央委员。刘少奇在长期工作中逐渐总结出一套“深入群众、长期隐藏、积蓄力量”的斗争方针,并对当时中共中央内部所谓关门主义和冒险主义的“左”倾错误进行抵制,这与毛泽东当时的思想和斗争策略不谋而合。 1929年夏,刘少奇调任中共满洲省委书记,在中东路事件中发动了反对国民政府和张学良、支持苏联的运动。同年8月22日,在奉天(今沈阳)纱厂门口,因煽动罢工嫌疑被捕,9月中旬经奉天高等法院判决,“证据不足,不予起诉,取保释放”。日后刘少奇成为“叛徒”的重要“证据”,即为此次被捕。 1930年夏,刘少奇到莫斯科出席赤色职工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当选为执行局委员。1931年1月,刘少奇在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上当选为政治局候补委员。1931年9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向忠发被处决后,成立临时中央,临时中央政治局由博古、张闻天、卢福坦、李竹生、康生、陈云、黄平、刘少奇、王云程等九人组成。同年冬,刘少奇回国,任党中央职工部部长、全国总工会党团书记。1932年,刘少奇担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 1932年冬,刘少奇进入中央苏区,领导职工运动。1934年1月,中共六届五中全会上,刘少奇被选为第一届中共福建省委书记。同年10月参加长征,担任红八军团的领导工作,后由于作战失利,红八军团撤销编制,其改任红五军团领导工作。1935年,刘少奇参加遵义会议,会上是毛泽东的坚定支持者之一。此后,刘担任红三军团政治部主任。同年10月,刘少奇和谢飞结婚,年底到达陕北,任中华全国总工会西北执行局委员长。12月,刘少奇参加瓦窑堡会议。 1936年,刘少奇赴天津任中共中央北方局书记,领导中共在山西、河北、天津、北京的抗日运动,并与国民党政界、军方、学生进行接洽。刘采纳柯庆施的提议,向中共中央请示,建议让被国民政府关押在草岚子反省院的中共党员履行监狱当局规定的不反共不发表的简单手续出狱,张闻天代表中共中央批准了刘的建议。关押在反省院的约六十名中共党员接刘指示,起草《反共启事》并登报发表后出狱。出狱的这批中共党员为北方局打开局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在多年后的“文化大革命”中,此事因“手续问题”成为刘少奇的“罪行”之一(即“六十一人叛徒集团案”)。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刘少奇把北方局总部调往山西太原,并与晋系军阀阎锡山进行沟通。此外,其执行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提出的“深入敌后、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的方针,领导了开创中共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工作。1938年3月,刘少奇返回延安,留在中央指导华北工作。毛泽东与江青结婚时,刘少奇与张闻天为反对最力者。 1938年11月,刘少奇参与中共六届六中全会。全会决定撤销长江局,设立南方局和中原局,刘少奇出任中共中央中原局书记,以“胡服”之名挺进华中敌后,参与新四军在安徽、湖南、江苏一线部署工作。1939年7月,刘少奇在延安马列学院作了《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的著名演讲,对广大党员提出了党性锻炼的要求。 1940年初,刘少奇制定战略先集中发展苏北。在此战略指导下,陈毅、粟裕所部新四军从江南渡江北上,并取得黄桥战役的胜利。同时,黄克诚部八路军南下到达苏北,与新四军会合,将华北华中的中共根据地连成一片。在此形势下,中共中央决定成立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叶挺任指挥(陈毅代),刘少奇任政治委员。此后,刘少奇组织曹甸战役,进攻国军韩德勤部,但未能成功。 八路军、新四军在苏北的大发展以及该地区国共摩擦导致的直接后果即为皖南事变。1941年1月4日,叶挺、项英等率领新四军军部及皖南部队九千人经茂林北移。1月6日,第三战区第32集团军8万多人在蒋中正命令下,向新四军发起总攻,爆发皖南事变。新四军历经七昼夜激战,最终失败,叶挺被俘,项英被杀,蒋介石下令取消新四军番号。在当时局势下,刘少奇建议中央“在政治上全面反攻,在军事上暂时不实行反攻”。1月17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发布通告,宣布撤销新四军番号。刘少奇当天请中央任命陈毅代任新四军军长,在苏北成立军部。18日,他与陈毅联名致电中央,再次提出重建新四军军部。 1月20日,中央军委发布重建新四军军部的命令,刘少奇出任新四军政治委员兼中共中央华中局书记,与陈毅等人重建了新四军,扩建了华中抗日根据地。其中首先重建新四军军部,并增建华中党校,以提高共产党对军队的领导能力;并组织温和的苏北整风,确定新四军发展方向及任务。在刘少奇的组织协调下,新四军也由重建时的9万余人发展到13.5万人。1941年7月,刘少奇在中共中央华中局党校作了《论党内斗争》的讲演,提出了开展党内斗争的正确方针。 1942年3月,刘少奇启程返回延安,参与整风运动和中共七大。途中经过山东,处理了山东军政领导人之间的分歧。1942年12月2日,刘少奇返回延安,次年当选为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开始进入中共核心决策层,是中共五大书记之一。整风运动中,刘少奇与毛泽东等指责周恩来犯了右倾路线错误,并且犯有与胡宗南交涉不当等过失,周恩来被迫认错并多次公开检查。 在1945年的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刘少奇作了《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报告论述了中国共产党的特点和性质、指导思想、中国革命的特点、群众路线、民主集中制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原则问题。其中对毛泽东思想作了中共历史上的第一次系统论述,将“毛泽东思想”明确写入党章,并提出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作为全党一切工作的指导方针”。在中共七大选举的领导集体中,刘少奇名列中共五大书记(相当于中央政治局常委,依次为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任弼时)。此后,刘少奇又兼任中央军委总政治部主任。 抗日战争结束后,在毛泽东赴重庆同国民党总裁蒋介石进行重庆谈判期间,刘少奇在延安代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职务,提出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并提出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局势中采取的“让开大路,占领两厢”策略;同时,他发表《中共中央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即“五四指示”),共产党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一改抗日战争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把土地分给农民,实现“耕者有其田”。 1947年3月,国军攻占延安,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留在陕北指挥国共内战,刘少奇则担任中央工作委员会书记,和朱德、董必武、康生等率中央机关一部转移到河北平山县西柏坡,负责中共占领区土地改革运动的工作。中央工委进驻西柏坡之后,指导晋察冀野战军取得了正太、青沧、保北和石家庄战役的胜利,歼灭国军6.2万余人。同年7月至9月,刘少奇在西柏坡主持全国土地会议,讨论土地改革政策,并颁布实施《中国土地法大纲》,没收地主富农土地,分配给贫农、中农。 1948年4月,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中共中央机关部分人员到达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同朱德、刘少奇会合。1948年5月,刘少奇兼任中共中央华北局第一书记。随后,刘少奇以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政治部主任身份协助指挥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等。1949年3月,刘少奇参与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并在会上发言。1949年6月至8月,与高岗、王稼祥率领中共中央代表团秘密访问苏联。苏联专家总顾问科瓦廖夫、中方工作人员邓力群、戈宝权、徐介藩、翻译师哲陪同访问。6月27日,代表团下榻孔策沃别墅并与苏联领导人斯大林、莫洛托夫、马林科夫、米高扬等举行第一次会谈,会谈涉及向苏联贷款、派遣专家、上海等城市管理问题、新疆及少数民族政策、组建海军舰队、莫斯科与北京航线与配套设施、之后与苏共主席团召开中国政治军事的讨论会、国家机构设置和工商企业管理等。斯大林还决定向中国贷款3亿美元,并决定以东北人民政府的名义签订贷款协定。7月2日,双方再次举行会谈。双方共举行了六次会谈(只有一次有会谈记录,两次会谈有确切日期)。会谈期间,刘少奇以电报的形式与毛泽东等人沟通。7月4日,以刘少奇的名义,中共代表团向苏方提交一万余字的报告,介绍了中国政治、经济、军事情况,并向其征求意见。报告中提及中国将一边倒地倒向苏联,也提及了旅顺驻军、蒙古独立的问题和苏联从中国东北“搬走机器设备”的问题,认为“我们是这样解释的:这些机器是日本人的,苏联把这些东西当作战利品运走,去建设社会主义,免得落在反动派手中并用它来反对中国人民是完全正确的。”。 9月,刘少奇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会上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刘少奇出席开国大典。1950年6月6日,中共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成立由刘少奇负责的中央土地改革委员会,指导全国的土地改革工作。其颁布并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其中保存富农经济、团结和保护中农、没收地主土地,并在原耕基础上用抽补调整方法来分配土地。其改革卓有成效,1952年,全国农业产值比1949年增长48.5%,比1951年增长15.3%;粮食总产量比1949年增长42.8%;棉花总产量比1949年增长193.4%;农民个人生活也有所改善。1952年,刘少奇率领中共代表团参加苏联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和十月革命三十五周年庆祝活动。 建国初期,毛泽东仿效苏联设立了国家计划委员会,高岗任主任,将原属政务院的主管经济部门调走,总理周恩来被架空,仅分管外交工作。同期,毛泽东多次批评刘少奇,而高岗和饶漱石乘机夺位,刘高矛盾也恶化。于是刘少奇和周恩来联手,在毛泽东的同意下,于1954年2月的中共七届四中全会上批斗高岗,使之下台。 1954年9月,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并代表宪法起草委员会向大会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 1956年9月出席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并代表中共中央向大会作政治报告,主张中国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下,应当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集中力量提高社会生产力。随后出席中共八届一中全会,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当时在党内的地位仅次于党主席毛泽东。他在制定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外交等方针政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2月的国务院会议上针对经济计划提得过大,毛泽东一再告诫“不要泼冷水”,总理周恩来则说“用冷水洗洗”,刘也支持周说“现在有些人脑子太热了,提得太高了。”两种不同的思路开始显现。毛泽东对于刘、周等人提的“反冒进”十分不悦。刘有一次将人民日报的内容为反急躁情绪的社论稿修改后交毛批阅,毛直接批示不看了。后来还说:“反冒进使六亿人民泄了气,是方针性错误。”随即就是57年八届三中全会反“反冒进”,周恩来做了自我检讨,而刘少奇自忖“我们比主席,总是差一大截”。支持毛泽东的一方占据主动,从而拉开了“大跃进”的序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毛泽东指定刘少奇为自己的接班人。1953年12月,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提出由刘少奇主持“一线”工作、自己退居“二线”。在1956年的中共八大上,刘少奇代表中共中央作政治报告,并当选排名第一的中共中央副主席。1957年底毛泽东访问苏联时,向当时的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赫鲁晓夫通报,将由刘少奇接班任中国国家主席。1958年底,毛泽东不做下一届国家主席的提议得到中共八届六中全会通过。1959年召开第二届全国人大前夕,毛泽东在各种场合为刘少奇接班作小范围吹风。4月,刘少奇在全国人大上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自动兼任国防委员会主席),成为名义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元首。 1955年,毛泽东掀起农业合作社并大社的高潮。到1958年初,在毛泽东的推动下中国开始了“大跃进”运动,刘少奇作为一线领导人积极参与了大跃进的决策和具体的推进工作。3月份成都会议第一次按毛的想法提出要“并大社”,开始了人民公社化的第一步。4月底,刘少奇和周恩来等若干人一起开始“吹公社”、“吹乌托邦”,主张大办公社、大办公共食堂、大炼钢铁、搞供给制,并在工作中加以贯彻。6月份,毛泽东批发“两年超过英国”的报告之后,刘也紧跟精神宣称钢铁产量可以两三年赶英、七八年超美,并且和毛泽东一样,在实地考察农业生产的时候公开为浮夸行为加温。毛泽东曾经要求压缩一些过高指标,1958年底大跃进的弊病开始露出苗头之后,刘少奇承认“我的头脑也有些热,说过些过头话”,1959年春毛泽东进一步要求“纠左”、“压缩空气”。 在庐山会议期间,刘少奇积极配合毛泽东批判国防部长彭德怀。庐山会议后,刘少奇在最高国务会议上说为了取得进步的经验,即使犯错误也要从积极方面理解,另一方面刘少奇为了维护毛的权威,仍然参与到以空前的高调呼吁对毛的个人崇拜的浪潮中来,这使得大跃进的错误一时难以纠正。 1961年,大跃进造成的恶果全面暴露,刘少奇经过在湖南家乡蹲点调查并在各地考察,思想发生了急遽的转变。他决定解散食堂、强调调查研究,开始纠正大跃进的错误。1962年1月,刘出席在北京召开的中央工作扩大会议(即七千人大会)上代表中共中央向大会做脱稿讲话。在会议上,毛泽东作为中共中央主席承担了中央的责任,邓小平、周恩来分别代表中共中央书记处和国务院做了自我批评。刘少奇组织批评大跃进等工作的经验教训,尖锐指出大跃进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但身为主持一线工作的国家主席,刘少奇并没有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检讨。七千人大会期间,针对代表们提出了给彭德怀“下战书”事件翻案的要求,刘少奇做了严厉的定性。 为了给被打成“彭德怀分子”和“右倾分子”的几百万干部平反,刘少奇在“七千人大会”上说,彭德怀给毛主席写的信没问题,彭德怀的问题是“里通外国”,刘少奇的定性使得彭德怀无法得到平反。 七千人大会上中央决定再版刘在30年代的著作《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刘对《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作了第二次修订。8月,《红旗杂志》全文刊登了此书。9月,人民出版社出版单行本,到文革爆发前共发行1800多万册,党员达到人手一册。该书再版过程中仍保留了原先批判陈独秀的一些文字,如“毫不知耻地要求我们的党员像尊重马克思、列宁那样去尊重他,拥护他为领袖,报答他以衷心和热情。” “他自满,好为人师,好教训别人,指挥别人,总想爬在别人头上,不向别人,尤其不向群众虚心学习,不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和批评”,被毛泽东认为影射自己。文革期间,此次再版遭到严厉批判,被称为“黑修养”。 七千人大会之后,刘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即西楼会议,开始着手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调整,并提议陈云任中共中央财经小组组长。同年9月,出席中共八届十中全会,试图扭转把中央工作核心从阶级斗争转向经济建设。 1964年,刘少奇又到河北、山东、安徽、江苏、上海、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云南等地考察经济建设。经过到基层的视察,他和邓小平成立紧急委员会,提出“农业六十条”、“三自一包”,开始调整国民经济,将经济发展从浮夸的理想主义引向了实用主义。毛泽东很明显感到刘、邓执行了一条和自己完全不同的政治路线,自己在党内的权威受到挑战。1964年底的全国工作会议上,毛泽东就四清、五反问题进行批评,双方产生激烈矛盾,这使刘少奇、邓小平与毛泽东的关系开始破裂。同年年底,刘少奇出席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再次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并担任国防委员会主席。在三年大饥荒期间,中南海曾实行过高级干部自报口粮的制度,当时毛泽东和朱德均报每月13公斤,周恩来为每月12公斤,刘少奇为每月9公斤。刘是中南海所有干部中报数最少者。 毛泽东在1962年重提阶级斗争,批判中共党内的“黑暗风”、“翻案风”、“单干风”,这“三风”与刘少奇或多或少都有关系。刘少奇接受了毛泽东的反修防修理论,不但作了自我批评、严厉指责“三风”,还说“现在两个阶级谁胜谁负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教育,要准备资本主义复辟”。然而此时刘少奇并没有把“资本主义复辟”看成是现实危险,他当时所说的阶级斗争的对象仅仅是“投机倒把、贪污盗窃,还有一些严重的铺张浪费,严重的蜕化变质、违法乱纪,严重的分散主义”一类的社会性问题,这与毛泽东在对阶级斗争的严重性的认识上有明显距离。从1963年9月起,中共与苏共两党的论战全面展开,在国际“反修”、重点国内“防修”的大背景下,刘少奇开始把精力转移到正在全面铺开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在农村“四清”、在城市“五反”)上来。刘少奇主持修订了《后十条》,由毛泽东批准与《前十条》一起下达到全体人民,“四清”运动全面展开了。随着运动的进行,刘少奇对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认识也发生了重大改变,他在思想上接受了毛泽东“反修防修”的理论,认为“修正主义就是一种资产阶级思想,是资产阶级思想在社会主义国家内部,在共产党内部的反映”。 1963年11月,刘少奇让夫人王光美参加“四清”工作队,到河北省抚宁县卢王庄公社桃园大队指导“四清”,并将总结的的“桃园经验”作为“抓点带面”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蓝本。运动开始时,刘少奇对形势的判断和提出的政策都得到了毛泽东的认可,然而随着运动的深入,过火现象不断出现,刘少奇与毛泽东对阶级斗争在认识上和实践上的分歧逐渐暴露了出来。刘少奇认为“反修防修”的重点在基层,他主抓的四清运动以严厉打击“地、富、反、坏”分子和被认为变修的基层干部为斗争方向;而毛泽东认为修正主义的根源出自党内上层,说党内已经形成了一个“官僚主义者阶级”。在1964年底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毛泽东与刘少奇的分歧公开化。毛泽东提出,当时的主要矛盾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敌我矛盾,运动的重点是整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反对把矛头指向基层;刘少奇则表示,运动的性质是人民内部矛盾与敌我矛盾交织,反对把一切矛盾都上升为敌我性质。在会议上毛泽东占了上风,“四清”运动按毛的意见重新部署,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对基层干部打击过宽的过火偏向。然而,毛的“重点整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的提法,将阶级斗争扩大化,并为下一步发动更大规模的运动准备了理论前提。这时,毛泽东已经将刘少奇与“中央出修正主义”联系起来,中共中央内部以刘少奇和毛泽东为代表的关于阶级斗争的两种方针,终于将不能再相容了。 1965年11月,围绕《海瑞罢官》的论争使毛泽东发动的文化大革命浮出水面。1966年5月,文革终于爆发,红卫兵运动使整个中国都陷于混乱。在文革初期,刘少奇在某些问题上和毛泽东的立场一致。1966年6月27日,刘少奇在人民大会堂安徽厅与中共中央召集的民主人士座谈会上,讨论彭真、罗瑞卿、陆定一、杨尚昆几个同志的问题。“彭、罗、陆、杨他们的互相关系是不正常的……他们共同特点是反对毛主席,反对毛泽东思想,都是搞地下活动的。”“彭、罗、陆、杨事件是有发生政变的可能的,这是激烈的、国际、国内阶级斗争在我们党内领导机关的反映。”结尾他说道:“我们现在拥护毛主席,毛主席百年之后也拥护毛主席。毛泽东思想要延续下去,毛主席著作应该成为全国人民的教科书,成为全国人民的行动指南,全体党员的行动指南。毛泽东思想是人类的灯塔,是世界革命的锐利武器。毛泽东思想能改变中国的面貌,也能改变世界的面貌。我们用毛泽东思想战胜了一切反党分子,也能战胜国内一切反动派,也能战胜国外一切反动派。” 然而两者矛盾逐渐扩大。在处理文化大革命的一些具体问题中,双方矛盾此起彼伏。1966年6月,刘少奇和邓小平组织工作组进驻大中学校,禁止学生游行示威和张贴大字报,并将斗争矛头引向“黑五类”。毛泽东对此非常恼火:“共产主义者怕学生运动,是反马克思主义的。”并命令撤销工作组。在1966年8月的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上,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毛泽东将“炮打资产阶级司令部”的目标直接指向刘少奇,同时其中共第二号人物的位置也被林彪接替,虽然仍然是政治局常委,但是排位下降至第8,同时中共中央副主席的身份也从此不再被提及。10月16日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刘少奇遭到了陈伯达、林彪等人的批评。随后大字报、党报陆续开始了对刘少奇和邓小平的批评。 在1966年10月为期近三周的中央党会上,刘少奇、邓小平被定性为“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代表,并分别作了自我检讨,内容向全国印发,这也成为文革中最知名的罪名之一,不过刘邓二人仍然是政治局常委,尚未被正式撤职。11月8日,那个张贴“全国第一张马列主义大字报”的聂元梓,又与另外10人贴出了《邓小平是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的大字报。1966年12月,刘少奇问题终于向社会公开,江青公开宣称“刘少奇是党内的赫鲁晓夫”。北京出现了“打倒刘少奇”的标语。12月25日,“造反司令”蒯大富带领5000余人在北京城区把“打倒刘少奇!”、“打倒邓小平!”等巨幅标语,贴上了天安门城墙。同时,中央成立的“王光美专案组”负责对刘少奇、王光美的调查。此专案组直到1968年4月才公开以“刘少奇王光美专案组”名义活动。组长为谢富治。 1967年1月1日,北京20几所高等院校学生和一些群众,在天安门广场举行游行集会,“声讨”刘少奇、邓小平的“罪行”。在“中央文革”的支持下、鼓动下,北京各学校也纷纷打出“刘少奇、邓小平是党内最大的资产阶级当权派,是中国现代修正主义的祖师爷,资产阶级司令部的黑司令”、“打倒刘、邓”的大字报。与此同时,六年前就已经被“打倒”的彭德怀被押送回北京,与彭真、罗瑞卿等一起接受批斗。1967年1月1日中南海内的造反派在刘少奇住处的院墙上张贴“打倒中国的赫鲁晓夫刘少奇”等大标语。3日晚,在戚本禹等指使下,造反派第一次批斗了刘少奇、王光美。6日,清华大学的造反派谎称刘少奇女儿车祸致残,将王光美骗出中南海扣押并批斗(后在周恩来干预下释放)。同月,毛泽东最后一次接见刘少奇,期间提出辞去国家主席、中央常委和毛选编委会主任职位,愿意和妻儿到延安或老家种地。之后几天内,刘少奇办公室的电话线被拆除。刘少奇失去了人身自由。 1967年3月上旬,陈伯达、康生在军以上干部会上,传达毛泽东的指示,开始批判《论共产党员的修养》。5月8日,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编辑部的名义,发表了长篇批判文章《〈修养〉的要害是背叛无产阶级专政》。5月11日专门发出中共中央通知,说这篇文章是经过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讨论通过并经毛泽东亲自批准的,“希望各单位的革命同志,认真地组织学习和讨论,进一步深入地开展对党内最大的一小撮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的大批判运动。”18日,《人民日报》、 《红旗》杂志发表编辑部文章《伟大的历史文件》,以“中国赫鲁晓夫”为代名词,对刘少奇进行上纲上线的批判。 1967年,刘少奇开始被软禁在北京家中。7月初,江青等指使北京建工学院群众到中南海西门驻扎,建设高音喇叭,称要把刘少奇从中南海就揪出来“斗倒斗臭”,随后北京高校上百个组织前往声援,形成“揪刘火线”,围困冲击中南海,前后持续一个月。14日毛泽东离开北京,18日江青、康生、陈伯达组织批斗刘少奇和王光美的大会,对其人身侮辱,逼迫其低头弯腰两个多小时并抄家。同年中共理论刊物《红旗》第五期发表戚本禹文章《爱国主义还是卖国主义?》将矛头指向刘少奇: 同年8月8日,刘少奇再次提出辞职,但是之后的书信都石沉大海。刘少奇最终意识到,争辩无济于事,从此放弃书信和申述,并缄默不语,最终选择以沉默表示无声的抗争。然而批评之声并未随之减少;1967年8月27日、8月30日,《人民日报》相继发布头版新闻,直指刘少奇是“中国的赫鲁晓夫”。 1968年中共八届十二中全会,一些中央委员被剥夺出席会议的权利。一些出席会议的中央委员持续遭到批斗。第八届中央委员、候补中央委员中,被定为“叛徒”、“特务”、“里通外国”、“反党分子”的人,达总数的71%。10月18日,中共中央专案审查小组周恩来、江青、康生、谢富治等人提出《关于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罪行的审查报告》,包括刘少奇在1925年、1927年、1929年被捕叛变、投降敌人、充当内奸、工贼的反革命罪行的调查结果。10月31日,中共八届十二中全会批准该报告,认为他是“党内头号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刘少奇,是一个埋藏在党内的叛徒、内奸、工贼,是罪恶累累的帝国主义、现代修正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的走狗。”通过决议:“将刘少奇永远开除出党,撤销其党内外的一切职务,并继续清算刘少奇及其同伙叛党叛国的罪行。”并且号召:“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继续深入展开革命大批斗,肃清刘少奇等党内最大的一小撮走资派的反革命修正主义的思想。”在出席会议的所有人员中,只有陈少敏一人反对该决议。刘少奇被罢免后,国家主席一职长期缺位,直到1975年召开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废除。 10月17日,《人民日报》公布了中央决定,继续攻击刘少奇是中国的赫鲁晓夫,11月27日,《人民日报》“揭露”刘少奇攻击毛泽东的亲自树立起来的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大肆贩卖赫鲁晓夫修正主义黑货,疯狂地进行反党反社会主义反毛泽东思想的罪恶活动。是美帝国主义、苏联现代修正主义的走狗,反动派的帮凶。 1969年4月1日,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九大正式会议上,中共中央副主席林彪代表中共中央作了政治报告。报告称“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摧毁了以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为首的资产阶级司令部,揭露了以刘少奇为总代表的党内一小撮叛徒、特务、死不改悔的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粉碎了他们复辟资本主义的阴谋”。 1968年初后,刘少奇陆续患肺炎、糖尿病、高血压、植物神经紊乱等疾病,3月以后病情加重。7月上旬,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转为支气管肺炎。7月24日抢救后脱离危险,但失去生活自理能力。10月9日后完全不能进食。 1969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将刘少奇、邓小平、陶铸、陈云、陈毅、徐向前、叶剑英、聂荣臻等疏散到外地。刘少奇向家人最后说道:“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 10月17日,刘少奇被押送到河南开封市革命委员会院内原“同和裕银号”旧址监护,10月24日、31日,刘少奇两次病危,经随同医护人员救治后脱险。11月6日,来自北京的医护人员奉命返回。10日,刘少奇病情再次发作,当地医务人员参照上两次的办法按肺炎治疗。12日凌晨1时许,刘少奇出现异常症状,值班护士仍按原处方用药,6点38分发觉情况不妙,呼叫其他医护人员。6点42分医护人员到齐,6时45分刘少奇的心脏停止跳动,享年71岁。11月13日午夜,刘少奇遗体于开封市东郊火葬场秘密火化,专案组在登记“火葬申请单”时,冒用了刘源的名字,填写的姓名是刘少奇早年曾用名「刘卫黄」,职业是「无业」,死因是「病死」。骨灰存于火葬场。 1980年2月24日,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一致通过《关于为刘少奇同志平反的决议》,决定为刘少奇平反,恢复了他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之一”的名誉。5月17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刘少奇追悼大会,中共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主席邓小平代表中共中央致悼词。当天全国下半旗志哀,并停止一切娱乐活动。 5月19日,遵照刘少奇生前的遗言,他的骨灰撒归大海。1981年,中国公开审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案,其中江青、谢富治、陈伯达等人因涉嫌组织参与诬告陷害、迫害刘少奇致死等,被分别判处死缓、有期徒刑等刑罚。 随着刘少奇名誉和身份进行全面平反,相关的纪念活动陆续展开。刘少奇著有《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等多篇,收入《刘少奇选集》,上下两集分别在1982年、1985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1987年4月发行之第四套人民币100纸币(1980年版与1990年版)上,刘少奇成为纸币正面四人浮雕像之一,其余三位分别为毛泽东、周恩来和朱德。1988年,其出生地湖南宁乡县花明楼炭子冲也重新修葺其祖居,并以刘少奇故居命名,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2000年,刘少奇逝世处被列为第三批河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中小学德育教育基地。 2008年,中国召开纪念刘少奇诞辰110周年的活动。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锦涛在讲话上,评价刘少奇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 刘少奇父亲刘寿生为一位农民,为人忠厚,并不热衷买田置房,而是希望孩子多读点书。母亲刘鲁氏为普通农妇。刘少奇亲兄弟姐妹六人,大哥刘绍源,二哥刘绍远,三哥刘绍达,大姐刘绍德,二姐刘绍懿,他是家中最小的孩子。1958年,当地政府把其故居修建成博物馆,刘少奇在1961年返乡时得知后,告诉当地党委秘书处取消这一安排,并把其房子分给当地农民居住。因为这一安排,刘在文革蒙难期间,当地民众隐瞒刘氏祖坟位置,使其祖居、祖坟都得以保存。其祖居现为刘少奇故居。 刘少奇结过六次婚,最后一位妻子是王光美。
wiki_zh\AA\wiki_08
江青 (消歧义) 江青可以指:
wiki_zh\AA\wiki_08
周恩来 周恩来,字翔宇,曾用名飞飞、伍豪、少山、冠生等。生于中国江苏淮安,祖籍浙江绍兴,前中国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共创始人之一(协助张申府创立),中国人民解放军丶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创建人和缔造者之一。,亦为中共早期领导人之一。是旧三人团和新三人圑的主要成员之一,在遵义会议上弃暗投明,转向支技毛泽东,使毛得以复出,并开始担任中共,以致后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终身最高领导人,因此建国后获毛重用和信仼。亦将毛的个人崇拜推致顶锋。在毛泽东时代地位仅此于毛泽东,思想和立场大致与毛泽东相同。官方评价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创建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 被官方和民间尊称为周总理。 周恩来毕业于南开中学,于南开大学肄业,早年短期留学日本明治大学、法国、德国、英国等地,为旅法共产主义小组和中国少年共产党骨干。回国后,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副主任、主任。第一次国共内战期间,担任中共苏区中央局书记、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委员兼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政治委员、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参与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战争,指挥长征。西安事变中,他代表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签订合约,共同对日作战。抗日战争期间,担任国军政治部副主任兼第八路军驻渝办事处主任,负责国共双方军事与政治调停。日本投降后,陪同中共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前往重庆,与中国国民党总裁蒋介石于重庆谈判。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担任中央军委代总参谋长,代表中共北平和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主席、中共中央委员会副主席等,直至1976年1月逝世。1949年至1958年期间,兼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部长。此外,他历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等要职。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2月13日,周恩来生于江苏淮安(现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城内驸马巷。祖籍浙江绍兴。祖父周骏龙(又名攀龙,字云门,后改名起魁),在清咸丰年间跟随二哥周昂骏北上淮安,随馆学幕,并在此定居。生父周劭纲,生母万氏,出生后不久即过继给早逝的叔父周贻淦为嗣,由守寡嗣母陈氏抚养长大。其所属宝佑桥周氏(又称“老八房”)尊周庆为始祖,从周庆到周恩来共历18代。据家谱记载,先祖是宋朝学者周敦颐,与鲁迅(即周树人)同宗。也有观点认为周恩来直系男性祖先周茂就是元朝著名政治家赛典赤·赡思丁的孙子伯颜察儿。 1910年春,周恩来随伯父周贻庚到中国东北地区,在铁岭银冈书院学习。半年后,转入奉天省官立东关模范两等小学校,立志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1913年7月毕业,8月16日入天津南开学校,因表现优异而为学校创办人严范孙、张伯苓器之为“宰相之才”,特免其学杂费,这是南开当时唯一一个免费生。青年周恩来相貌英俊潇洒,在南开曾反串表演,相识了妻子和革命伴侣邓颖超。 1917年至1919年,周恩来赴日本求学。修读日语一年后,曾应考东京高等师范学校以及第一高等学校,但皆未录取。1919年4月,得悉南开学校即将创立大学部,决定回国学习。临行前,他把《大江歌罢掉头东》一诗书赠给南开同学张鸿诰。9月8日,周恩来注册进南开学校大学部文科学习,学号62号,其后大学部正式改名南开大学。 不久五四运动爆发,周恩来积极投身其中,成为运动领导核心,于9月16日组织成立觉悟社,主编《天津学生联合会报》,并用笔名“伍豪”在报刊上发表时评文章。1920年1月29日,周恩来等四人领导天津各校学生数千人赴直隶省公署请愿,被当局拘捕。校方在直隶省教育厅压力下,开除包括周恩来在内被捕学生学籍。为此,南开校父严范孙特捐款7000银洋,设置“范孙奖学金”,资助周恩来和李福景出国深造。1920年11月7日,周乘船赴法国勤工俭学,分别在法国、英国、德国柏林大学考察学习。期间,1921年1月,周恩来曾准备投考英国的爱丁堡大学,他在法国巴黎的阿利昂法语学校补习法文,后又转到法国中部的布卢瓦镇继续学习法文,还在雷诺汽车厂做过工;1922年周恩来从巴黎来柏林,专门从事革命活动,告别了求学生涯。在巴黎结识也是勤工俭学的邓小平,并与赵世炎介绍他加入旅法共产主义小组,成为终生好友及革命伙伴。 在旅欧的岁月中,年轻的周恩来就表现出卓越的政治领导天赋和强烈的政治倾向。1921年3月,他经张申府和刘清扬介绍加入共产主义小组,随后与张申府、刘清扬、赵世炎、陈公培(一说是吴明)共5人一起建立旅法共产主义小组,这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前在欧洲建立的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巴黎共产主义小组是发起成立中国共产党的8个共产主义小组之一。1923年6月周恩来在巴黎以个人身份加入中国国民党,11月任国民党旅欧支部执行部总务科主任(执行部部长王京岐)。1924年1月,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孙中山推行“联俄、容共、扶助农工”的政策,主张国民党与共产党合作。 由张申府推荐,周恩来回国出任黄埔军校政治部副主任(主任为戴季陶),两个月后继任政治部主任,主持建立主要由共产党骨干组成的“叶挺独立团”。1925年2月、10月,与蒋介石等一起组织领导了第一、二次东征,期间兼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政治部主任、副党代表,被授予国民革命军少将军衔。1925年8月8日,周恩来与邓颖超结婚。1926年“中山舰事件”后,周恩来辞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之职,并在年底转往上海,任中共中央军委书记兼中共江浙区委军委书记。 1927年3月,周恩来领导发动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暴动,迎接北伐军入城。同年“四一二政变”之后,国共合作破裂。8月1日,周恩来与张国焘、贺龙、叶挺、朱德等人发动南昌起义,并任中共前敌委员会书记,成为中国共产党武装力量的主要缔造者之一。同月,在中共八七会议上当选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1928年4月,赴莫斯科参加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常委会秘书长。11月返回上海,此后至1930年3月是中共中央工作的实际主持者。 1928年11月14日,组织成立向忠发、周恩来、顾顺章组成的中共中央特别任务委员会(简称特委),下设中共特别行动科,并以学生时代的笔名“伍豪”为化名从事地下工作,工作包括情报收集、锄奸、安排工作人员渗透国民党党政部门等。特科三科(俗称“红队”、“打狗队”)负责暗杀活动,也被称为“伍豪之剑”。1931年4月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特科负责人兼三科科长顾顺章变节供出了恽代英等中共高层领导人后,顾家九人被特科暗杀,即“爱棠村事件”。1929年,彭湃、杨殷、颜昌颐等中共领导人被白鑫供出并遭国民党杀害,周恩来、陈赓等人亦设法暗杀白鑫。 1930年3月,离上海去莫斯科。7月,在联共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上作报告。8月回上海。9月,和瞿秋白一起纠正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错误,主持召开中共六届三中全会。1931年1月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上,王明把持中央,周恩来任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军委书记。 1931年12月,周恩来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后任中共苏区中央局书记、中国工农红军总政委兼第一方面军政委、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32年10月,中共苏区中央局在宁都开会,周恩来主持,史称宁都会议,矛头主要针对毛泽东。任弼时等中央局领导以临时中央的行动方针为依据,批判毛泽东“专去等待敌人进攻的右倾主要危险”,提出把毛召回后方免除军事指挥权,前方由周恩来负责指挥作战的建议。最后经周恩来折冲,通过留毛泽东在前方辅助周恩来指挥的决议。但毛执意离开前方,答应“前方何时电召便何时来”。 1933年春,和朱德一起领导和指挥了第四次反“围剿”斗争并取得大胜。毛泽东在后方遭遇冷落两年之久,后来掌权后反复提及此事。周恩来在1972年遭斗争时曾反复检讨宁都会议后“未曾向主席求教过一次,现在反省起来,对照主席在宁都会议的临别之言,我真无地自容”。 1933年1月,中共临时中央由上海迁入苏区,同年秋,李德受共产国际派遣也从上海到达瑞金,任军事顾问。这时,正值国民党军队发动第五次“围剿”,中共中央总负责人博古(秦邦宪)遂完全依靠李德进行军事指挥,由于军事战略错误,第五次反“围剿”斗争陷入严重困境,中共中央与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为统筹转移事宜,中央成立了三人团作为党和红军的最高领导机构。其中,博古负责政治,李德负责军事,周恩来负责监督军事计划的执行,史称“老三人团”。 1934年,红军长征开始,1935年1月中旬在贵州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目前中共官方历史统一的说法是,「三人团」受到所谓王明“左倾”路线影响,遭到毛泽东、刘少奇等人的批评,而在湘江战役中,红军折损过半,周恩来认识到王明“左倾”错误路线的严重影响,在遵义会议中支持毛泽东的领导,对毛泽东重掌军权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遵义会议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参加党和红军的决策;取消长征前组成的“三人团”,改为由朱德、毛泽东负责军事指挥,以周恩来为党内委托的在军事指挥上下最后决心的负责者。会后,中央政治局常委根据遵义会议决定进行分工,在毛泽东提议下,张闻天代替博古在党内负总责;毛泽东为周恩来军事指挥上的帮助者。随后在3月中旬,又成立了以周恩来为首,毛泽东和王稼祥为成员的三人军事指挥小组,亦称“新三人团”,全权指挥红军作战。但不久周恩来即罹患重病,毛泽东遂逐渐取代周恩来负责指挥。1935年6月,红一、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会师。为团结红四方面军,周恩来主动辞去红军总政委职务,由张国焘接任。9月,在南下与北上问题上红军正式分裂,中共中央突然率领红一方面军的三军团和军委直属队,脱离右路军中的四方面军部队,秘密连夜北上。10月19日,红一方面军到达陕西省吴起镇,与陕北红军会师。 长征期间,周恩来在毛儿盖附近突患阿米巴痢疾,病情危急。警卫员从远处雪山上取冰冷却,并服用特效药,最终得以康复。在1975年周恩来写信给毛泽东时,提到这次病说“而这一大肠内的肿瘤位置,正好就是四十年前我在沙窝会议后得的肝脓疡病在那里穿肠成便治好的,也正是主席领导我们通过草地北上而活到现在的。”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兵谏国民党领袖蒋介石,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周恩来代表共产党前往西安同国民党谈判,促成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 抗战期间,周恩来任国军政治部副主任兼第八路军驻渝办事处主任长期在武汉,重庆等地担当国共之间的党务交涉工作。周恩来同时主持了重庆《新华日报》的发行工作,宣传中共主张。 1938年,周恩来同王明在武汉主持中共长江局工作,坚持“一切经过统一战线”,后来在整风运动中作为与教条主义相唱和的经验主义代表遭到批判。 1939年7月,周恩来与江青等人一起前往“华北联大”作题为《中国抗战形势》的报告,途中江青所骑骡子在过小沟时惊吓了周恩来的坐骑,周摔下后正好撞在石岩上使右臂粉碎性骨折。在这之后,周恩来落下右臂无法伸直的残疾。事后蒋介石派自己的道格拉斯专机送周恩来赴苏联治疗(接到乌鲁木齐后由苏联方面接到莫斯科)。在苏联期间,周恩来除了向苏联与共产国际方面汇报工作外,也带回了共产国际对中共的一些资助。 1941年皖南事变发生后,周恩来为《新华日报》题诗:“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对国民党军队的做法表示抗议。同年,中条山战役国军失败后,重庆《大公报》指责中共军队在山西招兵买马,游而不击,周恩来撰文谴责,后《大公报》将此文章一并发表。 1943年,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进行整风运动,毛泽东、刘少奇等指责周恩来犯了右倾路线错误,并且犯有与胡宗南交涉不当等过失,周恩来被迫认错并多次公开检查。此段时间,因周恩来曾与王明共事,而被毛泽东、刘少奇等定为“经验宗派代表”和“教条统治的帮凶”遭受严厉批判斗争,周被迫承认“我连续犯了罪过”、“中心关键在于反毛泽东”、“宁都篡军为最高峰”、“一直考虑到我是否也如王明,敌我不分,这才使我猛醒”。为此季米特洛夫在1943年12月专程向延安发信,表示不应当使周恩来和王明这样的人孤立于党,1944年1月毛泽东连续复电季米特洛夫表示其与周恩来关系非常好,并无矛盾。 1945年4月-6月,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召开,周恩来当选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1945年8月,成立以毛泽东为主席的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周恩来任副主席。 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后,周恩来陪同毛泽东前往重庆与国民党进行重庆谈判,国共双方关系缓和,周恩来甚至一度在酒宴中喝醉。重庆谈判直接达成了《双十协定》的签订。此后,周率中共代表团留在重庆和南京。1946年,作为共产党代表同国民党代表张群(后改为张治中)、美国方面马歇尔将军组成“三人委员会”,下辖“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目的是禁止国共双方军队的战斗接触,妥善处理双方军队的相处与整编问题,以及谈判停止国、共两党军事冲突的协议。 1946年11月,由于在军队国家化和新政府组成等问题中双方意见分歧无法调和,国共和谈失败,周恩来从南京返回延安。1947年,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陕甘宁边区,甚至一度攻占延安,周恩来则跟随毛泽东在陕北转战。1948年11月,中共部队展开战略反攻,周兼任中央军委代总参谋长,和毛泽东一同领导指挥了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1949年4月,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代表团,同以张治中为首的南京政府代表团在北平进行了20天的和平谈判。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周恩来一直任国务院(1954年10月25日前称政务院)总理,并兼任外交部长,同时也是中共第八、九、十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第八、十届中央副主席;政协全国委员会第一届副主席,第二、三届主席,并在1949-1959年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49-1952年主持军委日常工作,1971-1975年主持中共中央日常工作。在担负处理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日常事务的同时,和毛泽东一起制定了党的社会主义建设的路线、方针、政策;并亲自主持制订和组织实施了前几个发展国民经济的五年计划。 1949年至1952年间,周恩来组织领导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到1952年底,全国工农业总产值均达到历史的最高水平。1953年至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周恩来领导了以156个建设项目为中心的工业建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1954年9月他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的四个现代化的目标。1956年1月,作《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会后主持制订了《1956年至1967年科学发展规划》(十二年科技规划),推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事业的迅速发展。 建国初期,毛泽东仿效苏联设立了计划委员会,高岗任主任,将原属政务院的主管经济部门调走,周恩来被架空,仅分管外交工作。同期,毛泽东多次批评刘少奇,而高岗乘机夺位,刘高矛盾也恶化。于是周恩来和刘少奇联手,在毛泽东的同意下,于七届四中全会上批斗高岗,使之下台。 1955年,在经济好转的形势下,以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为首的部分领导人开始倾向于冒进,在经济建设领域提出了一系列超越现状的过高指标。1956年1月,毛泽东主持起草了《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简称《农业四十条》。其规定,粮食和棉花的产量在1967年分别由1955年的预算计数3652亿斤、3007万担增加到1万亿斤、1亿担,每年分别以8.8%、10.5%的速度递增。为保证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增长,周恩来从实际出发,提出了反“冒进”的主张,却因此遭到毛泽东的批判。1958年1月2日至4日,毛泽东在杭州召开华东地区四省一市中共党委书记会议,毛泽东严厉批评反“冒进”,并表示“右派的进攻,把一些同志抛到和右派差不多的边缘,只剩了五十米,慌起来了。”周恩来被迫作检讨。1月11日,毛泽东又主持召开南宁会议,并当众对周恩来说:“你不是‘反冒进’吗?我是反‘反冒进’的!”。5月15日召开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周恩来被迫再次进行检讨,大会将这个8千多字的检讨稿作为会议材料印发代表。会后周恩来向中共中央提出“继续担任国务院总理是否适当”的问题,1958年6月9日,中共中央专门召开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出席会议的有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林彪、邓小平和彭真、彭德怀、贺龙、罗荣桓、陈毅、李先念、陈伯达、叶剑英、黄克诚。会上讨论了周恩来等人的工作安排,与会者一致认为:周恩来“应该继续担任现任的工作,没有必要加以改变”。 但在此前后周恩来被免去了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组长、外交部长等兼职,在一段时间里失去了经济工作的发言权。 1960年至1964年,为纠正“大跃进”中的错误和扭转经济困难局面,总理周恩来和国家主席刘少奇、总书记邓小平领导了国民经济的调整工作,使国民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1960年8至9月间,他主持制定对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这个方针在1961年1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上通过。他强调建成社会主义强国,关键在于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主张经济建设必须实事求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实际出发,积极稳妥,综合平衡。1962年1-2月,北京中央工作扩大会议召开(即“七千人大会”),周恩来在大会上提倡“说真话,鼓真劲,做实事,收实效……这四句话归纳起来就是:实事求是”。1962年4月,被中断3年之全国政协第三届第三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全国政协主席周恩来作《我国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新发展》讲话,200多名委员发言,提出400多件提案。1963年1月,在上海市科学技术工作会议上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关键在于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在经济困难的情况下,周恩来仍派遣人员在海外持续购入黄金,以控制物价。 他在任期间,还支持水利建设和国防科技事业发展,主持兴建了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并且是中央专委主任,两弹一星(核弹、导弹、人造卫星)工程的总策划与总指挥。他对统一战线工作、知识分子工作、文化工作和军队的现代化建设也都给予特殊的关注。 1964年,周恩来亲自导演了大型音乐史诗《东方红》。为了突出毛泽东,周恩来将剧目中南昌起义一节更换为秋收起义。10月16日,毛泽东与周恩来在人民大会堂接见了全体演员,祝贺演出成功和原子弹爆炸成功。同一年,周恩来亲自指导修改了歌曲《大海航行靠舵手》,把歌曲推向全国。 1949年至1958年间周恩来还兼任外交部长,参与制定和执行了一系列重大的外交决策。1949年10月3日,政务院总理周恩来复电苏联副外长葛罗米柯,中苏正式建交。1950年1月,周恩来同毛泽东先后到莫斯科同苏联领导人斯大林等进行谈判,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并就旅顺口、长春铁路、经济援助等问题达成协议。朝鲜战争时期,周恩来领导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的停战谈判工作。1953年12月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提出了作为国与国关系准则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4月率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参加日内瓦会议,经过谈判达成印度支那停战协议,使越南、老挝、柬埔寨三国的独立获得国际承认。 1955年,周率领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抵印度尼西亚万隆参加第一届亚非会议(万隆会议)。在万隆会议召开前,国民党情报部门在香港短暂停留的“克什米尔公主号”(周恩来率领中国代表团的包租飞机)上安装了美国中情局提供的炸药,机上11名记者全部遇难,周恩来因阑尾炎手术事先改变行程,幸免于难。不过周恩来仍然坚持赴会,并在会上主张“和平共处”,反对“殖民主义”,提倡“求同存异、协商一致”,促进了会议的最终成功。会后访问了印度尼西亚,双方签订了《中国和印度尼西亚关于双重国籍问题的条约》,解决了印尼华人的国籍问题。 1955年,周恩来与埃及总统纳赛尔会晤,1956年5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埃及建交。此外早期和美国的接洽也在暗处进行,为了召回被美国滞留控制的钱学森等科学家,周恩来利用外交手段,中美双方进行了十余轮谈判,并提前释放11名美国飞行员,以换回钱学森等人。1964年,周恩来会同法国总统戴高乐的特使、法国前总理埃德加·富尔,在上海达成协议。当年1月27日,中法两国政府发表建交公报,中法建交。同月,周恩来访问几内亚。到达当日,几内亚为此全国放假一天,首都当地居民几乎倾城夹道欢迎。总统杜尔亲自驾车拜访。 在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1964年11月,随着赫鲁晓夫的下台,周恩来、贺龙率领代表团访问苏联,试图修复中苏关系。然而11月7日晚宴期间,苏联国防部长马林诺夫斯基酒后对贺龙说道:“不要让赫鲁晓夫和毛妨碍我们。”“我们已经把赫鲁晓夫赶下台了,现在该你们把毛泽东赶下台了。”周恩来向勃列日涅夫提出抗议,并率领代表团离开当日晚宴。 1966年学生串联期间,周恩来也参与了工作组。八届十一中全会上,周恩来站在毛泽东一边,积极维护文化大革命,树立林彪。1966年,周亲自劝说并秘密迎接林彪至北京担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并首先称呼林彪为毛泽东的“亲密战友”。1967年,周担任刘少奇专案组组长,而杨成武则认为周实际上担任中央专案组负责人和领导者,并针对刘少奇、贺龙、彭真等人主持专案工作。对于周恩来在文革期间的表现,一般认为周恩来顾全大局、相忍为国,尽力利用各种渠道从不同的方面减少动乱带来的影响,被江青等人称为“灭火队长”,并保护了大批老干部,但也有记载相左的其他文献,包括陈再道案和孙维世案,但史学界争论不一。 文化大革命时,不少古迹文物在“破四旧”的名义下遭受浩劫,周恩来不断设法予以保护,从而挽救了大批珍贵文物,为中华文化存续做出重大贡献,其中著名的实例有派军队进驻保护杭州灵隐寺、北京故宫、莫高窟以及拉萨的布达拉宫等。 1968年,北京大学有学生向中央反映“伍豪事件”(即1932年2月,国民党用“伍豪”的名义发表周恩来宣布退党的声明),毛泽东一开始沉默不语,后亲自批示这是污蔑。1969年,中共九大召开,周恩来再次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位列第三。周恩来在会上发言高度赞扬林彪,称赞“林彪同志是南昌起义失败后率领一部份起义部队走上井冈山,接受毛主席领导的一位光荣代表”。在九届一中全会上,周在毛泽东、林彪不赞成情况下,带头积极支持江青、叶群进入中央政治局。1970年九届二中全会,汪东兴以及林彪集团成员与张春桥之间激烈冲突,引起毛泽东反击。周与康生跟随毛批判陈伯达和吴法宪,进一步受到毛信任。 1971年春,毛泽东针对陈伯达和黄永胜、吴法宪、叶群、李作鹏、邱会作全面政治斗争,并将斗争引向林彪。周恩来按照毛泽东指示,先后主持华北会议及军委座谈会,对黄永胜,吴法宪等人进行批判。在毛泽东、林裂痕越来越大时,周恩来奔走中间缓和关系,提议林彪主动找毛泽东道歉,但未能奏效。8月,毛泽东秘密南巡批判林彪,北京仅周恩来知情,以保密电话随时联系毛泽东。9月12日,毛泽东返回北京,当日夜,林彪出逃,周恩来全程主持了对林彪事件的处理。并在9月24日主持逮捕黄,吴,李,邱。 林彪身亡后,接到电报时周恩来面露笑容说“好了,好了”,周恩来说,林彪叛逃是极左路线必然的极左结果,但毛泽东坚持说林彪是极右,周恩来私下说:“明明是极左,怎么是极右!”《我的伯父周恩来》一书中说,周恩来先和众人一起露出久违的微笑,在只剩下纪登奎和周恩来两人在人民大会堂东大厅时,周恩来当即失声痛哭。林彪事件后,周恩来组织进行批判极左思潮,对国民经济、对外经贸、科教文卫、民族统战等方面进行整顿。到1973年,国民经济局势得到明显好转。但毛泽东仍坚持文化大革命政策,周恩来的批左进程被迫中断。 尽管国内政治混乱,当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仍有成效。196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坦桑尼亚、赞比亚达成一致,由中国方面派遣人员技术及材料,援建坦赞铁路。1971年7月9日、10月,美国总统特使亨利·基辛格秘访北京,并与周恩来进行长期会谈并达成协议,中美关系改善。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确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和否决国民党代表的中华民国提案。1972年2月,周恩来同来访的美国总统尼克松会谈,双方在上海发表《联合公报》,从而拉开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序幕;1972年9月,与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田中角荣会谈,签署两国政府联合声明,中日邦交恢复正常。 1972年5月,周恩来被查明罹患膀胱癌,其仍然带病工作,1973年2月,出现大量尿血的情况,这时血块堵住尿道口,使每次小便都是一场痛苦的挣扎。中共八大上,周恩来当选为中共中央副主席。同年,毛泽东以外交工作出现修正主义倾向名义,发动对周恩来批判,组成“中央帮助总理认识错误小组”。 1973年10月,周恩来采纳了时任联合国海洋法会议中国代表团顾问、著名国际法学家厉声教就领海宽度问题的重要建言,使得中国坚持了12海里而非200海里领海宽度的主张,并最终于1982年以既定12海里领海宽度签署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会议1982年最终通过了地位仅次于《联合国宪章》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国成为主要签字国家之一,周恩来、厉声教等人的努力在其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为维护国家主权,争取中国及其他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海洋权益,以及对该公约的产生和顺利通过都作出了贡献。 1973年11月,毛泽东指示,由王洪文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扩大会议批评周恩来的右倾错误,江青、姚文元上纲上线为“第十一次路线斗争”、“迫不及待要取代毛主席”。毛泽东对此批评道“十一次路线斗争,不应该那么讲”,“迫不及待”的是江青,而非周恩来。为避免不必要麻烦,周恩来夫妇制定“三不”政策:“不接见,不通电话,不来往”。邓颖超还叮嘱身旁工作人员:“江青来,总理都不让我们出来,生怕她一下看谁不顺眼,惨了。”1974年5月,癌细胞扩散,6月开始,周恩来被迫住进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〇五医院直到病逝,6月1日,第一次膀胱癌手术;8月10日又接受了第二次手术。这一年,毛与江青等人发动批林批孔运动,批判党内“大儒”,后来直接点名“批周公”。10月,在周恩来的提议下,邓小平担任第一副总理,主持国务院日常工作;12月,周恩来抱重病前往长沙,亲自与毛泽东讨论第四届人大的人事安排,成功挫败了四人帮的“组阁计划”。1975年1月,四届全国人大召开,周恩来作政府工作报告,重新提出四个现代化目标,其后他再度担任国务院总理,但是身体已经极其虚弱。国务院工作移交第一副总理邓小平处理。其后,邓小平出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第一副总理、中央军委副主席兼解放军总参谋长(三副一总),在周恩来的支持下着手对当时的局势进行大范围整顿。周恩来对于复出后的邓小平给予大力的支持,并使国民经济持续保持增长趋势。 1975年6月9日,贺龙逝世6周年后始办追悼会,周恩来最后一次出席追悼仪式。9月7日,周恩来会见罗马尼亚共产党中央书记伊利耶·维尔德茨率领的代表团,当时周恩来已经坦然道:“马克思的‘请帖’我已经收到了”。10月7日,周恩来还不忘提醒杨度曾经加入过中国共产党,并在邓小平探望时,告诫邓须再三忍耐。1975年冬,评《水浒》运动发动,将《水浒传》人物宋江作为反面教材,影射党内投降派。9月20日,周恩来在进手术室进行癌症手术之前疾呼“我不是投降派!”,并给毛泽东写信请求邓小平接任总理,未获回应。1976年1月7日,在弥留之际,周恩来临终遗言道:“我这里没有什么事了,你们还是去照顾别的生病的同志,那里更需要你们……” 1976年1月8日9时57分,周恩来因病于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〇五医院逝世,享年78岁。从1974年6月1日第一次手术到1976年1月8日去世为止,一共做了13次手术。 周去世后,毛泽东对其没有发表任何评价。 1月15日,周恩来追悼会召开,中共中央副主席邓小平主持会议并致悼词,整个会议气氛极其悲伤和庄严肃穆。周恩来去世后,遵其遗嘱,遗体火化,不保留骨灰,骨灰撒到北京密云水库、天津海河入海口及渤海黄河入海口。灵车经过天安门广场时,百万首都群众聚集在长安街道路两边,自发组织起来悼念周恩来,即著名的“十里长街送总理”。中国大陆各地举行广泛的自发纪念活动。仅仅几天时间,北京人民英雄纪念碑下就放满群众敬献给周恩来的花圈。 1976年4月5日,为中国清明节。为纪念周恩来,北京民众自发在天安门广场集会悼念周恩来,声讨“四人帮”,称为“四·五天安门事件”。但毛泽东通过毛远新传话,将此事件定性为“反革命事件”,直接导致邓小平第三次下台。毛泽东逝世及四人帮被粉碎后,此事件被视为反抗四人帮倒行逆施的革命行动,与当时中国大陆其他地方发生的悼念周恩来集会并称“四五运动”,为打倒四人帮和结束文化大革命奠定了群众基础。同年10月7日,毛泽东接班人华国锋,联合叶剑英、李先念、汪东兴等,粉碎“四人帮”,兵不血刃,结束十年的文化大革命。 此后,周恩来纪念活动一直在民间及政界进行。2008年是周恩来诞辰110周年,中国大陆及其他国家地区开展各类纪念活动。2018年3月1日,中共中央举行周恩来120周年诞辰座谈会,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称「周恩来」是一个「光荣的名字、不朽的名字。每当我们提起这个名字就感到很温暖、很自豪。」 周恩来在留法期间,曾有过女友张若名,后因志向不同最终分手,此后双方仍以朋友相处。1923年,周恩来寄给邓颖超一张印有卡尔·李卜克内西和罗莎·卢森堡画像的明信片,背面写着“希望我们两个人将来,也像他们两个人一样,一同上断头台。”此事后两人确定恋爱关系。1925年8月8日,两人在广州结婚,婚姻持续50年。1927年4月,因难产胎儿夭折,邓颖超未及休息即为逃避国民党追捕而从广州一路奔波至上海,产后子宫没有收缩,对身体损伤很大,导致以后无法再怀孕,因此两人一直没有子嗣。此后他们代为抚养了许多烈士子女,并视同己出,其中包括在文革中惨死的孙维世、以及后来担任国务院总理的李鹏等。 周恩来和邓颖超的婚姻被视为经典,彼此总是相濡以沫,患难与共,悲喜同担。双方因为事务繁忙经常无法相聚,故邓只能以书写情书远距表达对周之感情。周恩来逝世后整理遗产,周恩来夫妇总共积蓄为5100元。其存款主要开支是资助亲戚朋友,剩余则交党费。 周恩来生性好酒量,但也有几次醉倒的时候。首次是与邓颖超新婚之夜;第二次是在莫斯科,与苏联交涉日内瓦世界和平会议事宜前,和苏联领导人酒宴后酒醉,事后周恩来向党中央和毛泽东作检讨,毛泽东原谅并调侃道应该“和对方比吃辣椒”;第三次是招待宴请参加朝鲜战争归来的将士,醉酒后写检讨,并被毛泽东批评。 周恩来与鲁迅(本名周树人)同为北宋大儒周敦颐的后人。据周恩来侄女周秉宜在《周恩来始祖迁浙新考》中披露,周恩来的始祖周茂曾任元代中书平章政事,佩金虎符,赠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中书左丞相、奉元王,谥忠宪。”而《周氏破塘祖茔祭簿》也有“一代元泊府君,讳茂,字元泊。由进士官至左丞相,特进金紫光禄大夫,封沂国公,赠太师。配司马氏,继施氏,俱一品夫人”等内容。 侄子:周尔辉,江苏教育厅副厅长;周尔鎏,北京大学副校长;周尔钧,国防大学政治部主任,少将,妻子导演邓在军; 侄孙周国镇,周恩来邓颖超研究中心顾问、《数理天地》杂志社社长。 唯一义子:姑表侄王戍,绍兴市副市长王贶甫之子。 干女儿:叶挺的女儿叶扬眉;谌志笃的大女儿谌曼里。孙维世并未有正据。 新儒家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的妻子艾蓓1994年前后写了一本书《叫父亲太沉重》,在书中自称是周恩来的私生女,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负责人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质疑为谣言。 1976年10月30日,在庆祝“毛泽东号”机车命名30周年大会上,在北京的参加全国铁路100多个机务段学习“毛泽东号”模范机车组活动的司机们,出于对周恩来逝世的哀思和敬仰,请求铁道部命名一台“周恩来号”机车。铁道部随即就向国务院请示在上海铁路局内命名一台“周恩来号”机车。1978年1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了这一报告。1978年1月5日,东风3型0058号内燃机车被正式命名为“周恩来号”机车,配属上海铁路局上海机务段。 1984年“周恩来号”机车由东风3型0058号内燃机车更换为东风4型2106号内燃机车,被人们称之为第二代“周恩来号”机车;1997年,全国铁路再次全面大提速后,由东风4型内燃机车更换为东风11型内燃机车,被人们称之为第三代“周恩来号”机车。第三代“周恩来号”机车号为“DF11-1898”,其1898年正是周恩来的出生年份。2015年5月4日,“周恩来号”机车进行第四次换型,此次换型使用的是中车株洲电力机车公司自主研制的HXD1D-1898号机车,并担任T7606/7607、T7608/7605次列车至段的牵引任务,T7606/7607、T7608/7605次列车停运后,担任K1558/1555、K1556/1557次列车至段的牵引任务,将来有望延伸到周恩来的故乡淮安。
wiki_zh\AA\wiki_08
1976年 (第49届,1977年颁发) (其他奖项参见奥斯卡金像奖获奖名单)
wiki_zh\AA\wiki_08
日语 日语(),又称为日文,是一种主要为日本列岛上大和族所使用的语言。虽然日本并没有在法律上明确规定其官方语言,但是各种法令都规定要使用日语,在学校教育中作为国语教授的也是日语。日语是日本的公用语言是不争的事实。但仅为事实上的官方语言,类似于美国的英语的事实上的国语地位。 虽然并没有精确的日语使用人口的统计,不过计算日本国内的人口以及居住在日本国外的日本人和日侨,日语使用者应超过一亿三千万人。几乎所有在日本出生长大的日本国民都以日语为母语。此外,对于失聪者,有对应日语文法及音韵系统的日本手语存在。 在日语语法学界,如果无特别说明,「日语」()这个词汇,一般是指以江户山手地区(今东京中心一带)的中流阶层方言为基础的日语现代标准语,有时也称作「共通语」()。 日语在音韵方面,除了促音「」和拨音「」外,开音节(以元音结束的音节)语言的特征强烈。此外包括标准发音在内的众多方言都具有音拍()。在重音方面,属于音高重音(,或谓非重音语言)。自古流传至今的和语具有以下特征: (参看「#书写系统」一节和「音韵」一节) 在语序方面,句子主要由主语、宾语、谓语的顺序构成,且是具代表性的话题优先语言之一。修饰语位于被修饰语之前。另外日语在表现名词的格时,并不是通过改变语序或语尾,而是通过在词后加具有语法功能的机能语(助词)来表现。因此在语言类型学上,日语属于主宾谓结构;在形态学上,日语属于黏著语(参看语法一节)。 在词汇方面,除了自古传下来的和语词外,还有中国传入的汉语词。自近代之后,以西方语言为中心各国传入的外来语的比例也逐渐增加。(参看词汇的种类一节) 在对人表现上,日语显得极富变化;不单有口语和书面语的区别,还有普通和郑重、男与女、老与少等的区别。日语拥有在语法和词汇上均很发达的敬语体系,以表达叙述人物之间微妙的关系。(参看敬语一节) 日语也有多样的方言系统,特别是在琉球群岛,方言之间有著很大的差异(参看「方言」一节)。直到近世(江户时代)中期,京都作为日本的政治和文化中心,京都方言都有著标准语的地位。在近世后期,德川幕府统治日本后,江户方言的地位上升,最后以东京山之手的中产以上阶层的为基础,形成新的,亦即明治之后的现代日语。 日语的书写系统和其他语言相比较为复杂。汉字(含和制汉字。有音读及训读等多种读法)和平假名、片假名是主要使用的文字,大多数时候都同时使用这三种文字来表记。此外也时常使用拉丁字母(日语罗马字)和希腊字母(主要用于医学和科学用语)。此外,日语还同时通用横向和纵向两种方向来书写。 在音韵上,日语音节基本上都是由「辅音+元音」构成,元音只有五种,音节构造简单,同时也有直音和拗音的对立、「一音节两音拍」现象的存在、无声化元音、随著复合词汇的形成使得高音位置也随之变化等特点。 日语的使用范围主要是在日本国内。虽然不论是日本国内或日本国外都没有做过有关日语使用人数的调查,但一般是按照日本人口计算的。 在日本国内,法令上并没有直接规定日语为日本的官方语言或国家语言,但《裁判所法》(法院法)第74条规定:「在法院,使用日语。」此外,在《文字及活字文化振兴法》中已将「日语」与「国语」同等看待(第三条第二款:「要振兴文字及活字文化,必须充分的体认到『国语』是日本文化的基石。」、第九条:「国家,应当尽可能…(中略)…支援将『日语』的出版物翻译为外国语言...」)。此外,所有的政府公文都是只由日语书写,各级学校的「国语科」所教授的内容是日语。 在日本,无论电视及广播、电影等广电领域,还是小说及漫画、报纸等出版领域,几乎都使用日语。在播放国外的电视剧及电影时,也几乎都翻译为日语,并带字幕或日语配音播出。外语原版的出版物在日本也有发行,但主要是面向海外的论文、针对在日本居住的外国人或日本的外语学习者的出版物,并不以一般日本人为受众。 在日本国外,主要使用日语的有拉丁美洲和夏威夷等地区的日本人移民,但其中也有很多人在经过三、四代以后就不再说日语了。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日本曾经统治的各个地区,例如台湾(台湾日治时期)、库页岛及南洋群岛,中国东北地区(满洲国)的部分地方(如大连市)以及朝鲜半岛(朝鲜日治时期)等地,至今仍有一部分在当时曾受日语教育的人士能够使用日语。 因中国清朝在甲午战争中失败而受到大日本帝国政府统治50年的台湾在「皇民化」政策期间,几乎所有的台湾人必须都要学习日语,且在台湾使用的台湾闽南语、台湾客家话及台湾原住民语言等16族语言也含有不少的日语词汇。台湾原住民中不同部族之间有时也会使用日语沟通。在日本统治时期,日语也是朝鲜半岛官方语言。 此外,帛琉的安加尔采用日语为官方语言之一。但是当地并没有居民在日常对话中使用日语,日语作为官方语言只是一个表达与日本友好关系的象征性方案。 日本国外将日语作为外语学习的学习者共计约365万人,在韩国有约96万人,在中国约有83万人,在印度尼西亚约有72万人。东亚、东南亚学习者占全部学习者的八成。125个国家和8个地区,开展了日语教学。此外,日本国内的来自海外的日语学习者已达到约17万人,其中亚洲人约有14万。 2017年3月的互联网使用语言排名中,日语仅次于英语、汉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葡萄牙语、印尼语(马来语),排名第七。 日语的所属语系迄今不明,而且也很难看到解明的眉目。虽然有多个假说,但仍未能有统一的看法。 认为日语属阿尔泰语系的说法自明治时代末期开始受到关注。其根据是古代的日语(和语)的首个音节不会出现r音(流音)、日语有元音和谐律等理由。然而,难以证明日语和被认为属于阿尔泰语系的各种具体语言之间相互存在亲属关系。因此,古代日语的上述特征只能证明日语在类型上属「阿尔泰型」的语言,而不能证明更多。 也有观点指出日语和南岛语系在音韵体系和词汇上有类似之处,然而词例并不充足,也有很多例子只是推断,并不确定。而且这种观点并不收到主流接受,因为找不到音韵演化的有规律性关系。 有观点认为日语和达罗毗荼语系之间存在关系,但承认这一观点的学者较少。大野晋认为日语在词汇、语法方面和泰米尔语有共同点,但其在比较语言学的方法上存在问题,受到较多批评。也请参看大野晋 — 克里奥尔泰米尔语(「」)一节。 而关于日语和其他单独语言的关系。汉语,特别是古汉语自古以来就通过汉字、汉语对日语的表记及词汇、语素上有很强影响。日语音韵中的拗音等就是来自于汉语,此外日语模仿古代汉语书面语的文法、语法的行为,使得人们在日语文法、语法和文体上都能看见汉语对日语的影响。日本属于以中国为中心的汉字文化圈。但是,日语的基础词汇和汉语不对应。而在文法和音韵的特点方面,汉语是孤立语,而日语是黏著语。由于有以上区别,多不认为日语和汉语有系统的关联性。 阿依努语虽然在语序(主宾谓语序)上和日语相似,但在文法和形态属和日语不同类型的多式综合语。在音韵构造上,阿依努语没有清音、浊音的区别,有较多闭音节,这点和日语不同。虽有人指出日语在基础词汇上和阿依努语类似,但例子并不充足。而两门语言较为相似的词汇中,有很多都是阿依努语借用自日语的外来语。在目前还缺乏能够证明两者有系统性关联的资料。 朝鲜语虽然在文法构造上有很多地方和日语相似,但基础词汇有很大不同。在音韵方面,虽然日语和朝鲜语都具有固有词汇开头不出现流音和元音和谐律等和上述的阿尔泰语系语言共同的类似点,但也有一些重大的不同,例如:朝鲜语有闭音节及复辅音的存在,没有清音、浊音的区别。虽然日语和朝鲜的死语高句丽语在数词上有相似的词汇,然而高句丽语的实际情况人们所知甚少,目前还难以成为语系的判断依据。 有学者认为琉球群岛(旧琉球王国)的语言是日语的一种方言(琉球方言),也认为其虽然和日语语系相同但是另外一门语言(琉球语),并将琉球语定位和日语同属于日本语系,不同的研究者和机关对此看法有分歧、但一般语言学家因日语与琉球语之间虽然很多共同词,讲琉球语的人和讲日语的人不能互相听懂,所以将琉球语认为是另一语言,甚至将琉球语差别巨大的方言群分为大量不同的语言。 综合以上两种说法,更有学者提出『韩日-琉球语族』,但是不受到语言学界普遍承认。 另外在过去还有人认为日语和雷布查语、希伯来语是相同语系,但这些议论只停留在伪比较语言学的范畴内。 日语使用者在说「(量词,数细长的物品时用)」这个单词时,分「」四个单位来发音。若按音节来汇整的话,这个词汇将会有两个发音单位。然而音韵却与此不同。为了和语音学单位音节相区别,音韵学将「」这样的发音单位称为音拍。 日语的音拍已经通过假名实现了体系化。「」和「」在语音学上分别是和,并没有共同的音素,而日语使用者却能发现「」这个共同的音拍。另外,「」在语音学上会因后续的发音而有[、、、]等变化,但由于日语使用者视其为相同的发音,在音韵学上被视为一种音拍。 日语几乎所有的音拍都以元音结尾。因此日语具有很强的开音节语音的特征。而特殊音拍「」、「」并不是元音。 音拍的种类有以下的约111种。不过,因研究者不同,计算方法也有所区别。「」的音在词中词尾时有时会变为鼻音(也就是所谓的鼻浊音)「」。但是「」与「」并没有分辨不同单词的功能,不过是同一个音位的不同发音罢了。因此除「」外,音拍数目为103个左右。此外,在包括《外来语的表记》()第1表中的「」、「」、「」、「」、「」、「」、「」、「」、「」、「」等外来音拍的情况下,音拍数量还会更多。此外,在外来语表记中使用的「」、「」、「」、「」、「」尽管在实际生活中常被发为发音,但也有人发成独立于其他音的v,将其算入的话音拍种类还会更多。 此外,五十音图常常被用来说明音韵体系的结构,但和上述日语音拍表相比,有一些略有不同的地方。请注意:五十音图的出现可上溯至平安时代,它不能反映现代日语的音韵体系(请参看#特征一节)。 另外请注意,诸如「」、「」、「」之类的音节在现代标准日语中已经消失了(和「」、「」、」合并了),故不列入。外来语音节依据日本国语审议会的《外来语的表记》排列。 日语中的元音只有5个,以、、、、这五个假名来表示。音韵学上,日语的元音就只有这5个,其音位分别记为、、、、。另一方面,在语音学上,5个基本元音分别接近、、或、或、或。 日语的「」在国际音标(IPA)中处于前元音和后元音之间。「」接近。「」处于半闭元音和半开元音之间,「」也处于半闭元音和半开元音之间。 日语的「」,在东京方言中比起英语等语言中这样的圆唇后元音更接近央元音,随之圆唇性减弱,成为既不是央元音也不是圆唇而是居于两者之间,或是比其更略稍向前突出的发音。这符合在唇与舌联动时,前元音不圆唇、后元音圆唇、央元音处于两者之间(不过现行IPA表记还是作为不圆唇处理)的规律。但是「」在元音融合等场合,音韵上还是做为闭后圆唇元音处理。 为了强调圆唇性之弱,可以像以上那样使用,但是这个符号本来是既像i那样完全不圆唇、又像u那样的闭后元音,和圆唇性虽然衰退但还略有残存、比起后元音略微靠前的日语「」音还是不完全相同。日语的/u/是用压缩嘴唇发音,所以有时候也标记为 . 此外此类元音由于不符合唇与舌联动的规律,因此极少出现在元音少于5个的语言里。「」在圆唇后的发音更接近完整的圆唇元音。另外,西日本方言的「」发音和东京方言相比,舌的部位更深,唇更圆,更接近。 音韵学中存在像「」、「」中的「」或行假名那样、表示长音的单位(音位为记)。这是基于“将之前的元音单独发一拍”这种发音方法所产生的独立的特殊音拍。有许多词,例如「」和「」,是否有长音构成了意义的不同。但是,长音作为声音没有固定的音值,而是相当于长元音[ ]的后半部分。 文字写作「」、「」的,通常读法和「」、「」一样,都是长元音 (「」、「」等开头加入了辅音的也是如此)。亦即,「」、「」分别发音发作「」、「」。然而,在九州,四国南部、西部,纪伊半岛南部等地有人把「えい」念作。此外像表示软骨鱼的这样的词,依词汇不同有的可以发作双元音,但也有人不这么做。当一拍一拍地仔细地发音的时候,很多人会把「」发作。在歌词中唱作2拍时,「」的发音基本上都会清楚地发出来(例如:「」→「」)。 处于单词末尾或处于清辅音之间的「」或「」等闭元音往往会清化。例如「」、「」等尾音会清化发为 ,听起来会像[des] [mas]。「」、「」、「」、「」、「」可以分别发作 。但是作为声调核的音拍难以清化。不同的人清化的情况各不相同,说话环境、语素、认真程度的不同对是否清化也有影响。此外不同方言的差别也很大,比如近畿方言几乎不会发生清化。 「」前的元音倾向于鼻音化。此外,元音前的「」因前后的元音成为近似于鼻元音的发音。 辅音方面,音韵学上可以区分的有清音-「行」的辅音、浊音-「行」的辅音、半浊音-「行」的辅音。音位按以下方式记录。至于行和行音节开头的辅音,也有人解释为音位u和音位i随其在音节内位置的不同发生的变音。特殊音拍的「」和「」,有人认为是音韵上独立的音位,也有人认为「」是行音节开头的辅音n随其在音节位置的变化发生的变音,而「」不过是二重辅音化的结果,不是音韵上独立的音位。 另一方面,语音学上,辅音体系显得更为复杂。主要使用的辅音如下(省略了后面提到的颚音化音): 清辅音、、在出现词首时需发送气、、,出现在词中和词尾时,不送气。 对于发音中的绝大多数辅音,「」为、「行」为 (也有一些地方的人发作)、「行」为 、「行」为 、「行」为 、「行」为 、「行」为 、「行」为 、「行」为 、「行」为 。 「」的辅音在词首类似 ,是比它更为宽松的塞音。也有人发作类似英语 的音。虽缺乏适当的国际音标表示,不过也有人用浊卷舌塞音 来代替。此外,在诸如「」这样出现在词中词尾的时候,也有弹舌头变为 或者 的,例如吊带袜天使中恶魔姐妹说「」这个词的发音。部分日剧中还会出现齿龈颤音的念法。 标准日语(共通语)以及标准日语语音所依照的东京方言的发音中,「」的辅音和上面列举的「」具有共通的基本性质,为气息通道略狭的近音。因此,虽说在“处于对应的近音和对应的近音中间、或者是微圆唇”这一点上可以说是略微接近,但是主要发音部位在软腭(后元音的舌的位置)略前的地方,可以说是稍稍使用;双唇发音的二重发音的近音。因此,五十音图排列中把算作唇音。在本条目中,如无特殊需要,记作 。外来语的「」、「」、「」用的也是这个发音,但有很多人会发作两拍的「」、「」、「」。 「」辅音在词首发作塞音 ,词中一般用鼻音 (「が行」鼻音、所谓的鼻浊音)。现在,发作 的日语使用者在减少,转而使用和词首相同的塞音或者使用擦音 的人在增多。 「」的辅音处于词首或者「ん」之后时,发作塞擦音(塞音和擦音组合成的 之类的音),词中多用擦音( 等)。也有人总使用塞擦音,但这样的音在「」之类的词中难以发音,因而多为擦音。此外,「」的「」、「」,除部分方言外,发音和「」的「」、「」相同。 在元音「」之前的辅音呈现出独特的音色。某些辅音发生前舌面接近硬腭的腭音化。例如,「」一般为 ,唯独使用 。腭音化的辅音后接“a”、“u”、“o”的时候,在后加上「」、「」、「」表记成类似于「」、「」、「」、「」、「」、「」这样的形式。后接“e”的时候加上「」表记为「」,但是这个音节只在外来语中使用。 「」、「」、「」、「」的「」音的元音也很独特,但发生的不只是腭音化,发音位置还移动到硬腭。「」、「」的辅音为 。外来语中的「」、「」的辅音是腭音化的 。「」、「」,在词首和「ん」之后是 ,在词中是 。外来语中的「」、「」的辅音是腭音化了的 以及 。「」的辅音是硬腭音 而非 。 此外,「」的辅音多发为腭音化的 ,也有人发作硬腭鼻音 。同样地,「」也有人发作硬腭闪音的,「」也有发作清硬颚塞音 的。 此外,「」中只有「」的辅音发作清双唇擦音 ,这是「」辅音经历了 [ → → ] 的变化所留下的残留。由于「」在奈良时代发作p,在平安时代发作的缘故,五十音图才把它归类为双唇音,这是一个历史遗留现象。外来语中有人发 的音。由于“现代日语在「」的后面以及汉语词中「」的后面接续「」发音的时候「」都会变为「」(p)的发音,出现连浊的时候也是变为「」(b),而不是浊喉擦音”;因此可以说明“「」的音位就不是h而是p,按擦音化规则除上述「」的场合以外都变为h”。即使是现代日语,如果把词汇限定在和语词和近代以前的汉语词的话(不是源自「」的「」都是近代开始才产生的),上述规则都是成立的。这虽违反现代日语使用者的直觉,却能更合理地、成体系地表达「」的连浊和「」、「」后的「」发音的变化。 此外,「」在词首时发送气的,在词中和词尾时发不送气的 ,」的辅音是 。在这个辅音后续元音a、e、i、o的时候(主要是外来语中),则添加小字假名「」、「」、「」、「」记作「」、「」(「」在「」、「」等和语词中有使用)。「」、「」辅音腭音化。但「」多写成念成「」等等。「」、「」( )等音节,在外来语词中想要尽量接近原音的时候有人会使用。 被称作促音「」(音位记作)和拨音「」()的音,如前所述,是音韵学的概念,和前述的长音都作为特殊音拍处理。「」在语音学上实际的发音是 [ ] 之类的连续辅音。但是也有时像「」这样单独出现,这时它是一个声门塞音(喉塞音)。 此外,「」依据后续音的不同,发作 [ ] 等辅音(但是在元音前是鼻母音)。句末等处使用 的人很多。 日语的「」(accent)和汉语的“声调”(tone)在广义上都属于“高低重音”,也就是以声音(pitch)的高低不同表现重音,而不同于英语的强弱重音。汉语的声调称作“曲线声调”,高低变化在一个音节内实现,日语的声调是在音拍和音拍之间体现,单独的一个音拍不成声调。汉语常常用声调区别同音词的语义,日语很少靠声调区别同音词的语义,因而日语声调的作用主要在语义单位之间划分界限。不同的词汇有不同的声调,按音拍发生高低变化。许多时候可以用声调区分同音词(汉语则是没声调基本说不清话了)。例如东京方言中,「」、「」分别是「」(头高型)和「」(平板型),声调不同(上声调标作“/”,下降调标作“\”)。「」、「」、「」之类的助词没有固定的声调,而是由它们前面的名词来决定。例如「」、「」、「」,单独发音是「」、「」、「」,后接「」、「」、「」等助词后变为「」、「」、「」。 标准语的声调,可以按照“一个词中音高是否有下降,若有下降则是在第几个音拍后下降”来加以区分。音高下降的地方称作下降点()或者声调点(),声高下降前的最后一个高读音拍称作声调核()。例如「」第一拍是声调核,「」第二拍是声调核,「」无声调核。一个单词中要么没有声调核,要么有且只有一个声调核;声调降下去了就没有再升上来的。将声调核用表示的话,二拍词有(无核)、、3种,三拍词有、、、4种,随着拍数的增多,声调类型也增加了。没有声调核的词称作平板型,第一拍为声调核称为头高型,最后一拍为声调核称为尾高型,声调核在在中间而不在头尾的叫中高型。头高型、中高型、尾高型统称为有起伏或者有核型,平板型称作无起伏或者无核型。 此外对于标准语的声调,当只发单词或者的发音时,除了头高型外,都会像「」、「」这样在第一拍进入第二拍时音高上升。可是这个上升不是单词所固有的,在像「」、「」这样的表达中,音高上升出现在不加区分的一整块发音单位(语句)的起始位置。这种上升称之为句音调,起到帮助帮助人切割句与句间隔的作用。另一方面,声调核是固定在每个单词里面的,「」的「」后出现的下降声调并不消失。标准语的声调从“语句”的第二拍开始上升(语句最初的单词是头高型的话则从第一拍开始上升),一直到声调核都是平声,在声调核之后下降。因此,也就是说标准语里面第一拍和第二拍的高低总相反,标准语的句首不会出现「低低高高…」或者「高高高高…」式的音调。声调辞典(《新版中日交流标准日语》的单词表也采用这种标法)中会使用「」、「」表记声调(老版标日采用的则是写一个数字在词语后面的方法,其中无声调核标0,声调核在第几个音拍上就标几),但是需要注意这是实际上标的是只有一个文节的语句的发音,它把句音调和单词声调核同时标出来。 日语不同方言的声调差别很大。日语的声调体系可以分为好多类,不过最常见使用人数最多的是东京式声调和京阪式声调这两种。东京式声调只有有声调核和无声调核的区别,京阪式声调除了声调核和无声调核的区别,还有第一拍是高起式还是低起式的区别(京阪式不要求第一拍第二拍高低不同)。许多人以为日语声调的区别是东西对立,其实实际的声调分布并非东西对立:东京式声调基本分布在北海道、东北地方北部、关东地方西部、甲信越地方、东海地方大部分地区、中国地方、四国地方西南部、九州东北部、冲绳县部分地区;京阪式声调则是分布在近畿地方、四国地方大部分地区、北陆地方的部分地区。也就是说,京阪式声调分布在以近畿地方为中心的地区,东边西边都被东京式声调包围着。日本的标准语、共通语的声调以东京的山之手方言为基准,属于东京式声调。 九州西南部和冲绳部分地区分布有,它只有两种声调类型:声调核要么在倒数第二个音拍上,要么在倒数第一个声拍上。宫崎县都城市存在只有一种声调类型的。此外,岩手县雫石町和山梨县早川町奈良田等地的声调区分的不是发音在何处下降而是发音在何处上升。和这些有声调方言不同的是,在东北地方南部到关东地方东北部的地域,还有九州的东京式声调和二型声调之间包围的地区的日语使用者对声调没有辨别,没有词中何处发音升高的规定(类似现代韩语)。这就是无声调(声调崩坏)地区。这些声调的粗略区分中还有者各种小变种,有着各种类型之间的中间类型。 正如「」在东京发作「低高低」、在京都发作「高低低」那样,单词的调值在不同的的方言中有所不同。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各地方言中的声调体系毫无对应关系。绝大多数场合下是有规则对应的。例如,「」、「」、「」在东京都念成「低高低」,在京都均念成「高低低」。「」、「」、「」在东京都念成「低高高」,在京都均念成「高高高」。「」、「」、「」在东京都念成「高低低」,在京都均念成「低低高」。像这样在某个地方都属于A类发音而在另外一个地方都属于B类发音的词汇集合,称作语类()。 这个事实说明了各个日本方言的声调系统,都来源于历史上一个共通的声调体系。称其为原始日语的声调,并认为是它发展分化形成今天的东京式和京阪式声调。现在有力的假说则认为,院政时代的京阪式声调式声调,是现在一切日语声调体系的先祖。现在的各个方言的声调都是由其渐渐变化而得来的(金田一春彦以及奥村三雄)。另外,也有人认为各个方言的声调是历史上地方的无声调和中央的京阪式声调交融而产生的(山口幸洋)。 英语和汉语造句使用「I read a book」、“我读书”这样的语序,称之为主谓宾结构,而日语造句使用「」【】这样的语序,称作主宾谓结构(不过日语用宾主谓也可以,因为日语是黏着语,而非孤立语)严格说来,英语句子必须要有动词,日语句子却可以用动词结尾也可以用形容词或者名词+助动词结尾。因此,与其说日语语句的基本结构是「S(主语subject)—V(动词verb)」,倒不如说是「S(主语)—P(谓语predicate)」这一「主谓结构」更为合适。 上述句子都属于「S—P」结构(主谓结构)。在英语中它们分别成「SVC」、「SV」、「SVC」结构,因此分别称1为名词句,2为动词句,3为形容词句。可是在日语中这三种结构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因此,刚刚开始学习英语的人,可能会仿造「I am happy.」的形式造出「I am go.」这样的病句。 此外,日语句子中除了主谓结构之外,还有很多句子采用「题述结构」,由「题目+叙述部分」构成。题目指的是一句话的主题(三上章称其为"what we are talking about"),和“主语”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主语多用「」标示,是动作和作用的主体,而题目常用「」标示,展现的是句子叙述的中心。当一个句子的题目同时也是主语的时候,题目后标示了「」就不用再标示「」,究其结果也就成主语后标示「」了;而题目同时为宾语也不用再标示「」,只用标示「」。例如: 之类的句子中,「」在每个句子里都是题目。第4句中的「」可以替换为「」,因为此句的主题兼任主语。可是,第5句以后的「」不能替换为「」。第5句可以替换为「」,第6句可以替换为「」,至于第7句则没有替换词(有人认为可以替换成「」,相当于句子改写成“大象的鼻子长”。)。这些句子里的「」这个题目并不表示特定的格,只是表示我现在要讨论和大象相关的问题。 这些句子中接续在「」这个题目后面的都是「叙述部分」。 大野晋认为,「」和「」分别表示的是未知和已知。例如 中,前者意味着“(谁是佐藤呢?)我是佐藤”(已知佐藤而不知“我”),而后者意味着“(我是什么人呢?)我是佐藤”(已知“我”而不知佐藤)。因此,日语里「」、「」、「」这些疑问词总是后接「」变为「」、「」、「」而不会变成「」、「」、「」,因为它们总是表示未知的事物。 像日语这样拥有题述结构的句子的语言,称之为话题优先语言。有些东亚语言,例如汉语、朝鲜语、越南语、马来语、他加禄语,也拥有这种句式。 考虑到上述的「」那样、能分解成「题目+叙述部分」而不是「主语+谓语」的句子在日语里非常常见,因此可以说日语句子中的主语原本就不是必须的。三上章因而提出主语废止论(停止使用“主语”这一语法术语的提案)。三上表示: 一句中,「」、「」、「」这三个成分都是说清楚「」这个动作的具体含义所需要的,互相之间没有优劣之分。重要的是把它们整合起来的谓语「」。「」、「」、「」中不管哪一个都是补充说明谓语的词语(补语)。与之相对,英语等语言中的主语却是特别的,因为动词变位需要考虑主语的性、数。 有些句子用英语式观点只能解释为“省略了主语”,按上述的思考方式却可以很好地得到解释。例如: 都是上面提到的没有主语的句子。但是从“日语句子是以谓语为中心,补语只是在有必要时才添加”的观点看来,可以说上面的句子不管哪一个都是完整的句子,没有省略成分。 由于“主语”这个用语/概念在实际工作中显得很便利,因此今天的语法学说还常常使用这个词。通常把后接了格助词「」的语法项目作为主语。但是,和三上的说法争锋相对、主张日语句子中必须有主语的人在今日的研究者里是少数——只有生成文法的支持者和铃木重幸等人的言语学研究会小组那样的学派,由于主语在生成、制造句子中的重要作用而认可主语这个概念。森重敏在分析日语句子时也是立足于“主谓关系”的,但他这里所说的“主语”、“谓语”并不同于一般所说的主语和谓语。现在日本学校教学中通行的语法————中,往往都会使用以“主语”、“谓语”等概念为代表的传统语法术语,但也有的版本的教科书并不把主语单独拿出来区别看待。 即使是认为有主语和谓语就有句子的人,也没法只用这两个要素就说明句子的结构。在主语、谓语之外,还需要加上等成分,才形成复杂的语句。使得句子得以成立的这些成分称作“句子成分”。 把句子成分分为“主语”、“谓语”、“修饰语(连用修饰语、连体修饰语)”、“接续语”、“独立语”五种。在学校语法中,“并列语(互相并列的文节、连文节)”()和“补语、被补语(互为补充关系的文节、连文节)”都不是句子成分,而是表达文节之间、连文节之间关系的概念,因而总是形成连文节变成上述五种成分之一。于是教科书随之采用“并列关系”、“补助关系”这样的用语(概念),而很少有教科书使用“并列语”、“补助语”的概念。此外,“连体修饰语”原则上不能单独充当成分,总是要和被修饰语在一起才能构成连文节充当句子成分。 除(出版社)之外的其他四家出版社的教科书中,都把能单独构成文节的成分像“主语”那样称作“╳语”,把构成连文节的成分像“主部”那样称作“╳部”。只有学校图书把文节和连文节都称作“╳语”,而把一个句子中能划分成的最大部件称之为“╳部”。 造句子所需的基本成分。其中谓语尤为重要,在句子中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都是由主语和谓语构成的句子。有的教科书中强调谓语统合全文的作用,而把主语放在修饰语中加以解说(参见上一节主语废止论)。 和用言相联的修饰语(用言的意思请参照自立语)一节。「」。一文中「」、「」等表示格的部分,就是和谓语动词「」相联的连用修饰语。此外,「」、「」等句中的「」、「」等词也是和「」相联的连用修饰语。不过,如果缺乏了「」、「」等词的话,整个句子就会变得不知所云,而「」、「」等词即使缺少了,也还是个能传达信息的完整的句子。因此,有人认为前者为句子的主干,应称为补充成分,而后者应称为修饰成分。有的国语教科书里对这两者有区分。 和体言相联的修饰语(体言的意思请参照自立语)一节。「」、「」、「」、「」中的「」、「」、「」、「」为连体修饰语。铃木重信、铃木康之、高桥太郎、铃木泰等人认为,连体修饰语赋予“表现事物的句子成分”以特征,是一种规定“该事物是什么样的事物”的句子成分,因而把连体修饰语称作“规定语”(或者“连体规定语”)。 像「」、「」中的「」、「」那样,和后续部分有逻辑关系的语。此外,像「」、「」中的「」、「」那样连接前文和后文的成分也属于接续语。在词类中,总是用作接续语的词的词性为接续词。 独立语像「」、「」中的「」、「」那样,并不和其他成分相联,也不被其他成分相联。从是否和其他词相联这一定义来看,独立语几乎都是一些表示感动、发动号召、应答、提示的语言。在词类中,总是用作独立语的词的词性为感叹词。 在「」、「」中,「」和「」均是由两个互相并列的成分构成。作为一个整体,「」相当于连用修饰部,「」相当于谓部。 现在通行的学校语法中并无相当于英语语法中“宾语”、“补语”的概念。英语语法把“I read a book.”中的“a book”看作宾语,为主谓宾结构的一部分;此外,“I go to the library.”中的“the library”则是看作和前置词一并加入的修饰语。与之相对,日语则是像 这样,不论是「」还是「」,都是“名词+格助词”的结构,没区别,因而都被视作“连用修饰语”这个句子成分。按照学校语法,不用“主语+宾语+动词”(SOV)句型解释,而用“主语+修饰语+谓语”来解释。 铃木重幸、铃木康之等人认为,“连用修饰语”中属于“宾语”的语,是说明谓语所要描述的动作和状态所不可或缺的“对象语”(Object)。承认它属于句子的基本成分。高桥太郎、铃木泰、工藤真由美等则是把相当于“对象语”的成分称作“补语”,认为它对于主语和谓语所描写的事情起到补充说明的效果。 像「」「」中的「」、「」、「」那样,叙述事件发生的时间、场所、原因、目的的句子成分叫做“状况语”。在学校语法中属于“连用修饰语”,但是,“(连用)修饰语”表达的是谓语的内部属性,而“状况语”表达的是外部状况,起的是锦上添花的作用。汉语有“状语”的概念,但是内涵和外延与日语的“状况语”不完全一致,日语的“修饰语”在汉语里也是“状语”。 日语的修饰语总在被修饰语的前面。「」、「」中的「」、「」分别是「」、「」的修饰语。日语的修饰语可以变得很长,不过还是前置,例如: 这一短歌中,从句子开头到「」之前的一大串内容都是「」的修饰语。 在法律条文和译文中,常常出现主语和谓语之间夹着一个长长的修饰语,让人很难一下子看清文意。例如,《日本国宪法》(原文为旧字旧假名,此处保留原表记)中有这样一节: ——《日本国宪法》第九条第1款 在作为主语(题目)的「」和谓语「」之间,隔了好长的一个修饰语;如果不是读惯这种句子的人,可能一下子读不清楚。这与英语the Japanese people后面马上接renounce正好形成对照。 不过,修饰语后置的英语也有时候会出现修饰语弄得句子很难懂的例子,西方人称作"Garden path sentence"(,): 这个日语句子中和「马」相联的连体修饰语「」在「马」之前,因此不容易误解,但是英语里修饰「」的「」在「」后面,这导致误解——英文版也可以读作“马跑过了倒塌的牲口棚。”。 把单词按其意义、型态或职能加以分类所得的种别叫做词类()。诸如“形容词”、“名词”这样的“词类”概念,和上述“句子成分”的概念是不同的。例如名词「」,作为句子成分时,可以做主语也可以做修饰语,像「」这样后接助动词「」的时候则是做谓语。动词、形容词、形容动词都是既可做修饰语也可做谓语。副词多用作连用修饰语,连体词专用于连体修饰语,连词(接续词)专用于接续语,叹词专用于独立语;但并非某种特定的词类一定对应某种特定的句子成分。 对于究竟是什么决定每种词类所具有的特征这个问题,有着许许多多的回答。通常,表示事物的词语是名词、表示动作的词语是动词、表示性状的词语是形容词;但是也有不少例外,因而这不能做为定义使用。 桥本进吉在划分词类的时候,完全不考虑词语所表示的意思,而是主要通过词语语法形式上的区别来划分的。桥本的这种做法对初学者也很容易理解,因而学校语法也是基于桥本语法的。 在给词语分类时,学校语法把「」、「」、「」、「」之类自身可做文节的词语称作“自立语”(),把「」、「」、「」、「」之类无法单独做文节的、必须依附于自立语使用的词语称作“附属语”()。此外,由于日语是在自立语之后依次添入词缀和附属语来起到对应的语法作用的,因而日语在语言类型学上属于黏着语。 自立语可分为有活用的自立语和无活用的自立语。 在无活用的自立语中,能做主语的称作名词。在名词中,有人把代名词和数词单独分类。另一方面,不能做主语、能单独做连用修饰语的称作副词,能做连体修饰语的称作连体词,能做接续语的称为连词(接续词),只能做独立语的称作感叹词。对于副词、连体词是否应该各自做为一种词类,还有争议,有人将其更加细分,也有人将其和其它词类合并。 在有活用的自立语中,将有命令形的称作动词,没有命令形、连体形以「」结尾的称作形容词(有的书籍称作「」、“第1类形容词”),没有命令形、连体形以「」结尾的称作形容动词(有的书籍称作「」、“第2类形容词”)。对于形容动词是否单独是一个词类,也有时枝诚记和铃木重幸等学者持否定意见。 此外,在日语中,“名词”和“体言”这两个词往往混用。日本自古以来,在给词语分类的时候,往往就把没有活用(词形从不变化)的词称作“体言”,把有活用(词形有变化)的词称作“用言”,把助词、助动词之类的称作「」。现在的学校文法中,“用言”指有活用的自立语(动词、形容词、形容动词),“体言”指无活用自立语中的名词(以及代名词、数词)。也就是说,“体言”和“名词”可以说指的是同一事物,但是在强调它是没有活用的时候称其为“体言”,强调它在句子成分中能充当主语的情况下称作“名词”。 名词、代词和数词总称体言,可以做句子的主语、补语、宾语、也可以和断定助动词结合起来作谓语,没有语尾变化。 动词、形容词和形容动词总称用言。用言可以独立作谓语,也可以独立作定语(连体修饰语)或状语(连用修饰语),不过根据后面所接续的助词,必须改变语尾,即活用。 附属语同样分为没有活用的和有活用的。 没有活用的附属语称作助词。「」、「」、「」、「」中的粗体部分皆为助词。助词可分为:表示名词和谓语之间格关系的格助词(参照名词的格一节),表示活用语和其后接续部分的关系的接续助词,在词语后添加程度、限定等意义并修饰后续用言的副助词,在句末表达疑问、咏叹、感动、禁止等语气和意图的终助词。铃木重幸、高桥太郎、铃木康之等人不把助词当作单独的词汇,而是称之为附属辞(“添头”),看作是构成词汇的一部分」或词尾。 有活用的附属语称作助动词。「」、「」、「」、「」、「」、「」中的粗体部分皆为助动词。 名词和动词、形容词、形容动词,通过它们的形式变化表现出它们在句中担当的成分。 对于名词,通过后置「」、「」、「」之类的格助词来表达它们和动词的关系(格关系)。由于日语不通过词序表达格关系,日语的词序是比较自由的。例如,“谢尔盖科长把地下空间A的钥匙给了罗伊德”,在日语中可写作: 每句话所重点强调的词语不同,但是表示的句意是相同的,在日语中都是正确的句子。 主要的格助词及其典型的用法如下,共有六格: 如上所示,格助词中除了「」只用于连体修饰,表名词和名词之间的关系之外,其他格助词表的都是修饰谓语的名词和谓语之间的关系。此外,上表展示的不过是最典型的用法,也有不少用法在上表之外,例如:不表示主语的「」、不表示宾语的「」、不表示动作对象的「」、小句中表主体的「」。 格助词中的「」、「」、「」在口语中往往会脱落。此时若无上下文的提示,就将语句最开始的部分视作「」。将「」除去助词念作「」时,由于「」可以被当作「」格看待,会造成误解。「」略作「」则由于上下文的限制可避免误解。此外,「」、「」、「」、「」、「」等格助词在口语中也不能省略。 在题述结构的句子(参见「句子的结构」一节)中,替换特定的格助词为「」。例如「」这个句子中,将「」作为题目就是「」。 不同的动词所需要支配的格的个数不同,例如动词「」成句需要「」格,「」就是一个完整的句子了。但「」这个词如果只加上「」格,例如「」,还不是个完整的句子;在加上「」格,变成「」就是完整句了。也就是说,「」需要有「」格、「」格。 但是,对于「」这个义项而言,「」没有「」格也是一个完整句,这时「」格不是必需的。亦即「」这个词取“任教”之意时需要「」格、「」格,取“教授”之意时需要「」格、「」格、「」格。像这样形成完整句子所必须的格,称之为“必须格”。 日语中的名词伴随着格助词呈现出不同的格,与之相对,用言(动词、形容词、形容动词)和助动词则是通过词尾变化展现其在句中所担当的成分以及“时态”、“体”、“一句话是否已经说完”等信息。日语中的动词变位,中国编写的日语教材中通常遵循日语中的用语,称之为活用;而有动词变位的词语,称之为活用语。 学校文法认为现代日语白话文中的活用语有6种活用形。以下举例展示动词、形容词、形容动词的活用形。 现代日语的书写系统包括假名、汉字和罗马字。 假名()为日语的表音文字,主要有平假名、片假名和万叶假名、变体假名几种类型。万叶假名现已不再使用,但它是前两者的雏形。 现代日语中平假名与片假名各有46个清音,分别一一对应。除此之外还有浊音、半浊音、拗音、促音等变化。 平假名为汉字草书的变形,片假名为汉字部首或汉字的一部分的变形,一般情况下两者有各自的使用范围。 下面是以五十音顺排列的日语假名,其他的排列方式还有伊吕波顺。每个单元格中,左边为平假名,右边为片假名,上方为其罗马字(平文式)。 其中,yi、ye、wi()、wu、we()五个假名由于口语的变更已经不使用了。wo()的发音和 o()完全相同。 五十音中的各假名,都可大致按照各假名对应的平文式罗马字发音;除了ra行不读作/r/反而更靠近/l/之外,应使用英语的拼写读音规律。然而具体的发音亦不完全相同,详见#音韵一节。 浊音主要是在清音的右上角添加两点(゛、点々、-{浊}-点、或-{浊}- )表示、而ha行假名加上一个圆圈(゜、半-{浊}-点、或丸)表示半浊音。 日语中使用i列假名加小写、、来表示硬腭音,称作拗音(Youon)。 在片假名中,除此之外,还可以使用其他列的假名加小写 、、、、、来表达外国文字读音。 注:以前“v”音也曾经在 的片假名上加浊点来表示: = va, = vi, = ve, = vo,但这种写法现在已经被废止。 使用小体书写的平假名“”或片假名“”表示音节突然中断,前一拍的末尾添加后一拍开头的辅音,形成一个促音。促音是一个单独的音节,在念的时候虽然不发音,但是要停顿。 促音通常是中古汉语入声字的残留、在罗马字中则以重复下一字之子音(若无子音、使用h)为表记。例: “日本”=“日”+“本”;“日”=“”(nichi)、“本”=“”(hon)。 当把“日”和“本”放在一起念的时候,“日”的后半个音节“”(chi)变为促音。由于过去的日语有过p变h的变化,所以“本”的发生半浊音变化,念为“p”。所以“日本”的日文念法由“”(Nichi-hon)缩简为“”(Nippon念Ni.p-po.n)。 日语中有长音,即该假名的母音被拉长为2拍。 使用平假名时,当跟在后面的字母与前一个字母属于同一段时,前面的字母的元音就会变成长音,如(奶奶/姥姥)。另外,「え」段字母的后面的「い」及「お」段字母的后面「う」也用来表明长音,但组合发音应为「ē」、「ō」,而不是「ei」、「ou」。例如(警察)、(少年),ke与sho的元音都要拉长为2拍。 使用片假名时,长音大多使用“”来表示(直书时必须直写)。例如:(拉面) 转写罗马字时,长音可以写作假名对应的字母或直接加上字母h(多用于地名或姓氏),亦或在长元音上加上一个长音符(短横)或扬抑符(尖头)来表示。所以 = 、 = 。另外,汉字词中的带 -ng 鼻音韵尾的词,在转为日语词时也多转为长音出现,如 。 要说明的是,日本的一些专用名称,比如东京、大阪、京都,由于它们的名字在英文里已经用了很长时间,所以它们的罗马字的长音一般不特别表示;要表示也只会在字母上方加一个长音符或扬抑符,如,在写罗马字时, = ,但不是 。同样的道理, = ,但不是 ; = ,但不是 。 拨音、 (n) 不出现在词头,但要有一拍的发音长度。受其后面音节的影响,其读音也不同。 日本最早出现文字的文物大约是在公元1世纪、那时的日本学者使用汉字来给日语表音、称为“训读”。在这一基础上发展出万叶假名——最早出现在日本最早的诗歌总集《万叶集》中。这种方式借用了汉语的表音功能而舍弃了其结构性,再加上汉语没有词形的活用和缺少助动词,在公元9世纪先后创造以汉字正体为蓝本的片假名和以汉字草体为蓝本的平假名,将日本的文字彻底进化到表记文字的时代。 日语的词汇可以分为四类: 事实上反观近代,汉语受到日语影响深厚,西方文化带来的未闻事物,现代科学与人文观念之对应译词,大部分由日本人用既存汉字所创造,而逆传回汉语。 模拟外界的声音或以声音等形象地表达事物的形象和状态的词、称为拟声和拟态词。 日语中拟声和拟态词的数量众多,描绘形象的分类十分细致,远远超过其他语言。拟声和拟态词不仅在口语中,而且在文学作品和广告语中的应用都十分广泛,使语言显得活泼生动。例如:等都是拟态词。例如:~等都是拟声词。 所谓敬语就是说话人对听话人或话题中的人表示敬意的语言现象。说话人在社会关系中,对应该表示敬意的人就必须使用敬语。敬语的使用由以下三个主要因素来决定: 日语大致可分为东部方言、西部方言和九州方言、又可以进一步分为北海道方言、东北方言、关东方言、东海东山方言、八丈岛方言、北陆方言、近畿方言(关西腔)、中国方言、云伯方言、四国方言、丰日方言、肥筑方言和萨隅方言等。 琉球人使用的琉球语,和日语的关系密切,在发音、词汇、文法等方面保留了许多古代日语的特色,但它是另一种和日语有亲属关系的语言。而冲绳流行一种混合了琉球语口音和词汇的日语方言,即冲绳日语。 日本全国通用的语音叫做标准语()或共通语()、它是以东京方言为基础的。 由于教育和大众传媒的推广,日本的共通语普及程度很高,即使说不好的人也能听懂。虽然方言听起来很亲切,但大多数的日本人在与别人进行事务性交往的时候,或在比较正式的场合中,都使用共通语。外国人学日语时都是学共通语(东京方言)的。方言一般局限于家人或同乡人之间的谈话中。电视、电影和小说里也不时会用上方言来达到娱乐效果,或是使人物形象更为生动。 日语可以使用平假名、片假名或罗马字书写。有的可以使用汉字书写、但是意义与汉语的并不一定相同。日语的片假名通常是用来书写外来语、又或是加强语气时用的,有时也可作拟声词使用。 上例为日语中常见之自称以几种不同的方法转写时的差别,中文意思相当于“我”。 由于词的语法功能是由助词(小品词)来决定的,所以日语的语序相当自由、只是谓语必须放在最后。 日语动词的时态有“过去”、“现在/未来”两种。 日语的时态、是通过动词词尾的假名变化来实现的。通常日语的动词由两部分构成:词干和词尾。词干一般是汉字;而组成词尾的假名叫做送假名。例如「」、「」是词干、「」是词尾。有两个特别的动词-「」和「」,词干和词尾是不能分开的。 日语的动词都是以u音结尾的。按照时态变化的方式可以分为四类:五段动词(,第一组动词)、一段动词(,第二组动词)、行变格动词(只有一个)和行变格动词(「」、「汉字词/外来词/拟声拟态词+」)(行变格动词和行变格动词合称,第3组动词)。其中一段动词又可分为上一段动词和下一段动词。日语的动词除了两种变格动词之外、时态变化都是规律的。 日语中、能活用的词称为用言。动词、形容词、形容动词都是用言。它们都有时态的变化。和时态变化相类似、它们也是通过词尾的送假名变化来达到词类的活用。几乎所有用言的活用都是规律的。 在古时,为了阅读汉文典籍,因此编写了大量的词典。估计日本最早的的词典记录,是天武11年(682年)的《新字》44卷(《日本书纪》),由于原书久佚,所以只知道书名是汉字,词典的内容不明。 奈良时代写的《杨氏汉语抄》和《辨色立成》两本词典,都只有佚文留下,不过是有训读的汉和词典。现存最古老的辞典是空海编写的《篆隶万象名义》(9世纪),不过,是模仿中国南朝字书玉篇的部首排列的汉字词典,没有训读。10世纪初编写的《新撰字镜》是最古老而有传本的的汉和词典,在部首排列汉字之后,用万叶假名记下训读。 平安时代中期编写的《和名类聚抄》,为根据意义分类的汉语附上万叶假名,有强烈的汉和词典百科词典色彩。院政时代有集过去的汉和词典大成的《类聚名义抄》出版。根据汉字的训读附上的声调符号系统在院政时期大致确定。 镰仓时代编写的百科词典《二中历》,诗歌创作用的实用韵书《平他字类抄》,语源词典《尘袋》和《名语记》。到了室町时代,读写开始普及至不同的阶层,因此有汉诗韵书《聚分韵略》,汉和词典《倭玉篇》,包含通俗语的日语词典《下学集》及顺序罗列日常语单词的通俗百科词典《节用集》等出版。安土桃山时代末期,根据耶稣会的基督教传教士,有日语和葡萄牙语的词典《日葡词典》出版。 江户时代,以室町时代的《节用集》作为基础的多本词典出版。主要有易林本《节用集》和《书言字考节用集》等。此外,还有包含带滑稽趣味的和歌用语词典《世话尽》,语源词典《日本释名》,俗语词典《志布可起》及枕词词典《冠辞考》。日英英日词典有1867年的「和英语林集成」初版。 进入明治时代,从1889年开始大槻文彦编辑的小型词典《言海》出版。这是首部网罗「古典语·日常语」、「五十音图的顺序罗列标题」及「词性·汉字记载·词句解释」的现代日语词典。《言海》成为后来词典的模范,后来也有增补版的《大言海》出版。 此后,广泛地被使用的小型日语词典,有金泽庄三郎编辑的《辞林》,新村出编辑的《辞苑》等。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到战后,金田一京助编辑《明解国语词典》(和尚豪纪执笔),并由今天的《三省堂国语词典》及《新明解国语词典》承继。 作为中型词典,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编写的《大言海》和松井简治·上田万年编写的《大日本国语词典》,及在战后新村编辑的《广辞苑》。现在以林大编辑的《言泉》和松村明编辑的《大辞林》为首,再加上数种中型词典。 今天,最大的日语词典,是有约50万字的《日本国语大词典》。
wiki_zh\AA\wiki_08
1977年 (第50届,1978年颁发) (其他奖项参见奥斯卡金像奖获奖名单)
wiki_zh\AA\wiki_08
苏联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简称苏联(/),是一个存在于1922年至1991年的联邦制社会主义国家,也是当时世界上土地面积最大的国家,涵盖东欧的大部分,以及几乎整个中亚和北亚;陆地与挪威、芬兰、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土耳其、伊朗、阿富汗、中华人民共和国、蒙古及朝鲜接壤;而与瑞典、日本、美国及加拿大隔海相望。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邦起源自1917年的俄国革命,俄罗斯帝国的沙皇政府被推翻后,临时政府成立,但仅执政了不到8个月,布尔什维克便很快从临时政府手中夺取政权并于选举后武力解散俄国立宪会议,史称十月革命及一月剧变;之后俄国发生内战,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红军击败白军以及协约国的武装干涉。1922年12月,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和外高加索等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合并,成立首个以社会主义为理念的国家——苏联。 第一任苏联领导人弗拉基米尔·列宁于1924年去世后,党总书记约瑟夫·斯大林从一连串的政治斗争中胜出,取得领导权。斯大林以计划经济作保障,在欧美经济危机期间推行惊人的大规模重工业化,但也进行多次大清洗,导致逾百万人在政治斗争中被整肃或被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先是与纳粹德国结盟,于1939年和德国共同瓜分波兰、将波罗的海国家纳入版图、割占罗马尼亚领土,将流亡苏联的德国政治难民交还纳粹处理。不过很快两者关系破裂,1941年6月22日,苏联遭到德国等轴心国入侵,历经4年激烈的战事后取得了胜利,与美国一同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的两个国家,被称为超级大国,同时因出兵击败纳粹德军,在战后得以控制东欧大部分国家,并与美英法盟军一起瓜分德国占领区。 苏联而后与卫星国组成的华沙条约组织(华约),与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对峙,这两大军事集团在冷战时期于全世界展开意识形态的对立和政治斗争,但在1980年代初期,石油以及初级资源价格回落,此时的苏联大力施行福利国家政策,致经济增长速度变慢,加上政治欠乏改革,基本的人民自由也陷入压抑,苏联的国力已经落后于美国。 在1990年代末,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试图进行改革政策,将国家自由化和民主化,放宽对东欧等其他卫星国的控制,却导致苏联在1991年解体,在政治斗争中获胜的叶尔钦所领导的俄罗斯联邦继承苏联主要的军事、经济和国际地位,但人口损失近半的情况下,苏联建立的红色秩序已经不复存在,原为苏联卫星国的东欧国家也纷纷加入以美国和欧盟为首的北约。 尽管苏联宪法规范苏联是一个联邦制国家,由15个平等权利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加盟共和国)按照自愿联合的原则组成,但其联邦特性不高,因为中央政府权力高度集中,并奉行世界上第一个完全的社会主义制度及计划经济政策,由苏联共产党一党执政。在1945年苏联16个加盟共和国中有2个(乌克兰、白俄罗斯)作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因为苏联是联邦制国家,所以苏联在联合国历史上是唯一一个“一国三票”的主权国家。 苏联全称为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维埃”()是俄语词汇音译,意为“集会”、“代表会议”或者“议会”。苏维埃共和国本意即为以“议会模式”建立的共和国。 苏联15个加盟国的官方语言名称为: 除俄语外的上述14种语言中,乌兹别克语、哈萨克语、阿塞拜疆语、摩尔多瓦语、吉尔吉斯语和土库曼语使用了“苏维埃”原词或同源词,余下则采用本地语言中意为“会议”的词汇作为翻译。 由于历史及地理原因,苏联在中文语境中有时也会被错误地通称为“俄国”或者“苏俄”。在英语中也同样如此,牛津词典中对于“俄国”的解释有“代指前苏联”的义项。 中苏交恶以后,中共开始称呼苏联及苏共政权为“苏修社会帝国主义”,简称“苏修”。 1914年8月—1918年11月11日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1917年3月,俄罗斯帝国爆发俄国二月革命,导致沙皇尼古拉二世下台,君主制俄罗斯帝国灭亡。出现了由市民阶级组织的临时政府和工人士兵代表的苏维埃(俄语意为「代表会议」)并存的局面。最后以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为首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尔什维克)联合其它左翼政党在圣彼得堡发动起义,从临时政府手中夺取政权,并于选举后武力解散俄国立宪会议(由全民直接选举产生。左翼俄国社会革命党得票率超过50%,居第一位;布尔什维克党得票率仅为25%。然而这一选举结果不能得到以布尔什维克为首的苏维埃政权的认可,苏维埃政权有自己的苏维埃大会,自然不会认同已经被自己推翻的临时政府的权力机关)史称十月革命及一月剧变。革命后改国名为俄罗斯苏维埃共和国,简称苏俄,其后与德意志帝国霍亨索伦王朝及其盟国奥匈帝国的哈布斯堡王朝签订《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条约》,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8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英国、法国、日本、波兰、美国等国因不满俄国单方面退出对德意志帝国的战争,以及沙皇俄国债务等问题,对俄国革命进行了武装干涉(其中包括北洋军阀统治下的中华民国)。恰在此时,原俄罗斯帝国境内持完全不同政治主张的各派势力——包括支持恢复沙皇制的保皇党、支持建立全民普选民主的共和派、被布尔什维克党定性为假社会主义而遭镇压的社会主义者(如左翼俄国社会革命党和孟什维克)、东正教会的虔诚信徒等代表富农、地主和资产阶级利益的力量,不得不联合起来对抗布尔什维克党,组织起数量庞大、所占地域极其广阔的白军,由高尔察克、邓尼金、弗兰格尔、尤登尼奇等分别在各地指挥,发起了反对俄罗斯苏维埃共和国的苏俄内战。原俄罗斯帝国境内的各少数民族趁此俄国内战的良机,也相继建立了数个独立主权国家,如西蒙·彼得留拉的乌克兰人民共和国、白俄罗斯人民共和国、西乌克兰人民共和国、格鲁吉亚民主共和国、库班哥萨克建立的库班人民共和国等,宣布脱离俄罗斯而独立。 由于白军内部矛盾激烈,组成白军的各派势力争权夺利、内斗不断,白军组织松散,没有建立一个真正服众的政治核心,所以经过近4年的(1917年11月—1921年的反抗白军、乌军、黑军、绿军等和协约国武装干涉的战争)的俄国内战,在1921年,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的苏维埃红军击败了白军,处决了高尔察克,将邓尼金、弗兰格尔、尤登尼奇等人赶出国境;并击败了14个帝国主义国家的外国军队的联合武装干涉,逼迫美国、英国、法国从列宁格勒、乌克兰和外高加索撤军,逼迫美国、日本和中国从西伯利亚撤军;消灭了乌克兰人民共和国、格鲁吉亚民主共和国等宣布脱离俄罗斯独立的少数民族政权,保卫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使其生存下来。战时,为了集中全国力量,消灭敌人,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帮助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挺过了国内战争的危机。战后,战时共产主义继续实行,产生诸多社会矛盾,发生喀琅施塔得起义。为解决国内矛盾,缓解政治危机,1921年3月21日的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决议通过了新经济政策,代替了先前施行的战时共产主义。 1920年4月,苏俄红军于反击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刚刚建立的波兰对苏俄内战的干涉时攻入波兰境内,准备通过军事行动先解放波兰,进而推动世界革命解放整个欧洲。德国共产党、法国共产党和意大利共产党在西欧对俄罗斯苏维埃共和国军队的军事行动多有响应。最终苏俄红军在华沙战役中兵败波兰首都华沙城下,世界革命与占领全欧洲的计划彻底破产。 1922年12月30日,由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外高加索联邦共同组成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正式成立。 由于多年战争,苏俄的生产力大大减弱。1921年的重工业产量只有一战前1913年的20%,1918年至1920年,彼得格勒失去的75%的人口,莫斯科减少了50%。7年的战争加之严重的干旱造成了巨大的灾荒,全俄约300万人至1000万人饿死。发挥了重大威力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和平时期再也无法推行,农民们普遍抗粮不交,粮食的征收不得不动用军队才能完成。农民与工人的罢工活动甚至将矛头指向了苏维埃政权。发生在坦波夫的叛乱席卷了全国,甚至连十月革命的中坚分子喀琅施塔得水兵也打出了“不要共产党的苏维埃”的口号参与叛乱。于是,列宁转而实行较接近资本主义的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使苏联的生产力恢复至1913年的水平,然而,苏联依然落后于西方国家。斯大林和共产党内多数人认为,新经济政策不仅损害了共产主义的政治理想,也没有足够优秀的经济表现,甚至连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构想都没有。 1924年1月21日,列宁逝世,党总书记约瑟夫·斯大林在1924—1929年间动用政治手腕,先在1924年联合季诺维耶夫和加米涅夫打倒托洛茨基,又在1926年联合公认的党内右派(支持延续新经济政策)布哈林击败党内左派——托洛茨基、季诺维耶夫和加米涅夫的“托季联盟”,最终在1929年打倒布哈林,夺得最高权力并彻底结束新经济政策。苏联进入斯大林时期。 列宁时代的新经济政策曾经将苏联的工农业生产总值恢复至1913年的水平。斯大林和共产党内多数人认为,新经济政策不仅损害了共产主义的政治理想,也没有足够优秀的经济表现,甚至连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构想都没有。因此斯大林主义者认为,苏联必须加速工业化进程,以赶超西方发达国家。在1920年代末期,斯大林发起了一波激进的经济改革,对苏联的工业和农业实施彻底改造。这个被称为“大转向”的经济改革,意味着斯大林对之前列宁从1921年春天俄国内战结束后就一直坚持实行的较接近资本主义的新经济政策的全面摒弃。 斯大林的经济改革并非人人都接受,斯大林为了巩固个人地位和成功,通过残酷的手段打击政治对手,以“肃清反革命”为由展开了大清洗。同时,数以千万计的人被送进了劳改营甚至遭到处决。斯大林也以1932年苏联大饥荒(尤其是乌克兰大饥荒)等失败的农业政策而闻名(强制共产工业化),他也是整个西方世界普遍公认的独裁者,残害无数政治异见分子。 美国历史评论家詹明信曾评论到:“斯大林……成功的完成了他的历史使命,无论是在社会还是在经济方面”,认为斯大林带给人们一个“现代化的苏联,把一个农业社会成功的转变为一个拥有受过教育的人民和拥有科学上层建筑的工业国家。”但罗伯特·康奎斯特反对这样的结论,指出“俄罗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就已经是排名第四至五之间的工业经济体”,并认为俄罗斯的工业发展的进步完全可以脱离农业集体化、饥荒和恐怖政策。根据他的说法,苏联工业上的成就远远小于他们所宣称的那样,苏联式的工业化实际上不过是“一个反创新的死胡同”。 20世纪30年代开始,西方采用「绥靖政策」安抚希特勒,并姑息纳粹德国吞并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同意纳粹德国在东欧和中南欧自由行动,使得苏联觉得西方国家企图将法西斯「祸水东引」。苏联在多次提出和英法结盟而不果,英法却相继同纳粹德国发表了带有互不侵犯性质的《英德宣言》和《法德宣言》;与此相反,纳粹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却多次向苏联提出希望改善彼此关系。此后,在1939年,苏联采取「祸水西推」的策略派遣外长莫洛托夫与纳粹德国结盟秘密签订了《德苏互不侵犯条约》。 1939年9月纳粹德国与苏联协同发动的的波兰战役令二战爆发后,按照该条约划分的势力范围,苏联以「建立防止德国入侵的东方战线」的名义,于9月17日出兵与德国瓜分波兰,并发动冬季战争使芬兰割出卡累地亚并占领罗马尼亚王国的南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部分地区,使这两国对苏关系恶化并亲近德国。并在波兰卡庭森林处决了近两万名波兰战俘。1940年7月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被红军占领并强行并入苏联,又强行让罗马尼亚割让了摩尔达维亚(摩尔多瓦)给苏联,这些行为加速了其周边国家向法西斯轴心国的靠拢,也使得苏联在卫国战争初期颇不得人心。亚洲方面,1941年4月13日,苏联与日本签订《苏日中立条约》,互相承认满洲国和蒙古人民共和国,东北抗联从满洲撤入苏联境内。并将中东铁路卖给满洲国。 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联合其他轴心国盟友对苏联发动了巴巴罗萨行动,苏联红军在战争初期严重失利,苏军遭受重大军事损失,在开始的头一周苏军就损失了九百架飞机、几千门火炮、一千多辆坦克与几十个正规师。之后,苏德战场成为欧洲大陆的主战场。1941年秋天,德国军队已攻到莫斯科西北近郊,当时苏联政府与各国使节转到现在位于南方的萨马拉市。11月7日当天,苏联领导人斯大林抵达被围困的莫斯科市并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典礼,所有校阅部队在典礼后立即开赴战场。此活动振奋人心。当年苏联政府将此悲壮仪式拍成纪录片在各地播放,在二战时对团结国家民心发挥了极大效果,为苏联争取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苏军最终在莫斯科战役击退了德军。1943年初,苏军经过浴血奋战,获得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后,击溃轴心国军队,并在库尔斯克会战惨胜德军,苏军在战场上掌握了主动,1944年苏军攻势猛烈,东欧三国匈、罗、保向苏联投降,德军全线崩溃。到了1945年5月,苏联红军和盟军攻占了纳粹德国全境,欧洲战事结束。1945年8月8日,苏联红军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和朝鲜半岛北部,全歼日本关东军,但战后至今,还未签署停战协议,因此日俄的二战问题尚未能在亚洲得到解决。 1944年10月,图瓦人民共和国加入苏联。1945年,苏联与中国代表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双方协议外蒙古举行公民投票,以公投结果决定是否承认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独立地位,希望换取苏联三个月内从中国东北「撤完」减少对中共的支援。苏联政府的态度对中国国共内战的加剧所带来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1945年后,由于苏联控制了中国满洲(中国东北)及蒙疆(内蒙古)的部分地区,中国共产党主席毛泽东欲接管满洲,以便能更好的与蒋介石的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继续展开武装斗争。而斯大林则为了避免和美国支持的蒋介石国民政府进一步加深冲突,拒绝了毛泽东的要求,决定在中国推行“联合政府”政策。尽管如此,苏军于1946年在撤离满洲回国之前,依然为中共抢占满洲的真空地带提供了很多便利条件,例如苏联红军曾经把缴获自日本关东军的部分日本武器移交给中共将领林彪的东北野战军。苏联克格勃将军苏多柏拉托夫在其1994年出版的个人回忆录《特殊使命》一书中说,苏联在194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动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这些战略进攻行动期间特意引发“第一次柏林危机”,是斯大林和毛泽东共同协商而做出的一个重大战略计划,他们想以此转移美国对中国国共内战的战略注意力,将美国的援助重心牵制在欧洲,减少美国对敌视中共的蒋介石领导下的国民党军队的援助力度。1950年,苏联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签定《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条约,中共承认外蒙古独立的现状,苏联租用旅顺及大连军港。苏联承诺1952年底前无偿交还长春铁路,在签订对日和约和最迟不超过1952年底撤出旅顺港。 在朝鲜战争中,金日成曾经得到了斯大林很多帮助,苏联空军秘密参加朝鲜战争,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前司令王海承认虽然被施加很多限制(如只能在平壤及平壤以北的米格走廊作战,不准在海上或韩国领空作战,作战时必须穿着中国人民志愿军或朝鲜人民军军服,空中联络时必须使用汉语或朝鲜语),但朝鲜战争初期“空战仍然主要是苏联空军打的”。虽然朝鲜在战前希望达到的统一朝鲜目标并没有实现。但正是由于这场战争,金日成得以继续统治朝鲜,实行独裁统治。 因美国及西欧各国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苏联倍感威胁因此在1955年成立华沙条约组织抗衡,东欧也建立了铁幕,并逐渐赤化东南亚和南美洲,苏联社会主义集团的冷战格局已经浮现。 1953年3月5日,斯大林逝世。苏联共产党高层领导人之间进行几年的政治斗争,最后赫鲁晓夫相继击败贝利亚、马林科夫和莫洛托夫,继任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与米高扬、苏斯洛夫等人形成集体领导制度。此后,苏联进入赫鲁晓夫时期。 在此期间,赫鲁晓夫结束警察恐怖,释放数百万政治犯,为近2000万人恢复名誉。但赫鲁晓夫通过苏共二十大上发表的秘密报告全面批判斯大林,也一度引发东欧社会主义盟国的政治动荡,引发波兰哥穆尔卡新政府的反苏情绪和以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组成的“裴多芬俱乐部”为主导的带有强烈反苏情绪的匈牙利事件。 此后,苏联和很多国家爆发政治冲突。但在太空科技领域,苏联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1960年,中苏决裂。毛泽东领导下的中国共产党在1963年相继发表九评苏共中央公开信,谴责赫鲁晓夫的批判斯大林与搞经济改革,是背叛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搞修正主义即假社会主义。霍查领导下的阿尔巴尼亚公开支持中共谴责苏联,金日成领导下的朝鲜也在内部文件中赞成中共(但朝鲜在公开场合中于苏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左右逢源,来回摇摆,保证自身的最大利益。)苏修这一称号一直延续到1980年代邓小平和阿利雅分别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阿尔巴尼亚上台并实行经济改革后才废止不用。 1959年,作为苏联经济改革的一部分,赫鲁晓夫在苏联首都莫斯科举行“美国商品展览会”,将百事可乐等美国著名商业品牌引进苏联国内与东欧市场,同时与时任美国副总统理查德·尼克松进行“厨房辩论”。赫鲁晓夫在苏联国内的经济改革在1968年勃列日涅夫镇压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之春后陷入停滞。 1964年,赫鲁晓夫被以不流血政变方式被迫下台,勃列日涅夫取代其出任第一书记,成为最高领导人,他在解除了谢列平等人的威胁之后,跟作为政府首脑的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和作为国家元首的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波德戈尔内一起建立了“三驾马车”的集体领导体制。苏联进入勃列日涅夫时期(停滞时代/集权主义的复辟)。在此时期内,苏联的军事实力已经跟上了美国;但是,苏联整体经济水平依然落后于美国。勃列日涅夫为了收买民心,通过推行福利体系来提高苏联民众的生活水平,使得苏联人享受到了稍稍次于东德的富裕,但由于没有强大的经济基础作后盾,这种福利体系为日后石油贬值后的苏联衰弱埋下了伏笔。 在勃列日涅夫时代,苏联凭借著强大的军力,对外推行扩张政策,多次在东南亚与南亚引发武装冲突,并进一步扩大了社会主义阵营。但是在1969年,苏联却与另一社会主义大国——中国多次发生边境军事冲突,几乎濒临战争的边缘。同是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却成为苏联继北约之后的头号敌人。尽管苏联在勃列日涅夫时期极力在中东地区扩张,扩大了苏联在中东的势力范围,但当苏联支持的埃及和叙利亚在1973年的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再次败给以色列之后,借助战后亨利·基辛格在以、阿之间的穿梭外交谈判,哈菲兹·阿萨德领导下的叙利亚开始谋求在美国与苏联之间进行平衡外交,不再专一依赖苏联。穆罕默德·安瓦尔·萨达特领导下的埃及与苏联彻底闹翻、反目成仇。 进入1970年代,在对市场社会主义掀起批判浪潮的情况下,苏联的经济改革从强调改革传统体制到强调计划经济的优越性,由扩大企业自主权到加强对企业的控制,改革重心由调整国家与企业的关系转移到合并企业,建立联合公司。政治上勃列日涅夫结束了赫鲁晓夫的去斯大林化,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斯大林的形象。但赫氏改革在苏联,以及在东欧的卫星国(傀儡政权),如卡达尔的匈牙利、盖莱克的波兰仍有部分延续,如卡达尔的匈牙利政府在1979年进一步允许把亏损的国营小型工商企业改由职工承包或租给私人经营、把私营企业的合法雇工人数限制放宽到30人、除税收外政府不干预企业资金的流动、允许企业自主在社会上公开招聘管理人员等等。 1983年,苏联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3710美元,是美国同时期的三分之一,而其卫星国东德则达到了5670美元,是全世界最富裕的自称遵循“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原则的国家。但当苏联在勃列日涅夫命令下入侵阿富汗民主共和国导致美国总统吉米·卡特对苏实施粮食禁运后,尤其是在苏联耗费大量财力应对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的“星球大战计划”后,加之苏联石油出口也受国际原油价格下落而缩水,苏联人民的日用品消费和副食(如奶酪、黄油)等的采购都受到明显影响,生活质量下降,1985年苏联人民每人每天要耗费2个小时的时间排长队购买食物。戈尔巴乔夫改革也因此开启。 1982年,勃列日涅夫去世,其后继任苏共中央总书记的安德罗波夫及契尔年科皆在上任不到两年便病逝。1985年,戈尔巴乔夫当选新任总书记,苏联进入戈尔巴乔夫时期。 戈尔巴乔夫属于改革派。1986年,戈尔巴乔夫在经济改革受挫,进展缓慢的情况下转向政治改革,在他与他的亲密同僚和朋友雅科夫列夫、谢瓦尔德纳泽等人共同的集体领导下,苏联在国内开始实行经济重建和开放性政策,在经济上希望彻底抛弃计划经济并建立起成熟的市场经济,在思想和学术领域主张对苏联政府过去犯下的很多历史污点和历史错误进行清算,平反冤假错案。戈尔巴乔夫和他的智囊雅科夫列夫还提出了“多一份民主,就多一分社会主义”的口号,主张维护和增大苏联人民的民主权利。但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后果。随著中央权力的下放,各加盟共和国的领导人(包括俄罗斯联邦首任总统叶利钦、哈萨克斯坦首任总统纳扎尔巴耶夫等人)开始寻求更大的自主权力。随著「开放性」的日益深入,苏共的历史问题和历史罪行得到揭露的同时,逐渐失去了民心。戈尔巴乔夫对斯大林在1930、1940年代流放和打压鞑靼人、车臣人等少数民族行为的强烈谴责,激发了苏联多个少数民族群体强烈地民族主义和分离主义情绪,1988年鞑靼人在苏联首都莫斯科的抗议示威是苏联的民族关系开始步入剧烈动荡期的标志,也预示着苏联解体和崩溃的命运已经不可避免。 1986年,戈尔巴乔夫提出“民主化”、“公开性”和“舆论多元化”的口号,戈尔巴乔夫高度评价赫鲁晓夫时期召开的苏共二十大“是对极权主义体制的第一次冲击,是朝社会民主化迈进的第一次尝试”。不过,戈尔巴乔夫认为赫鲁晓夫在揭露斯大林方面还有局限性。1990年7月,苏共第28次代表大会的报告清楚地写道:“极权的斯大林体制给国家、人民、党、社会主义思想本身造成了巨大损失,这一体制正在被消除,苏联正在走向人道、民主的社会主义。” 1991年8月19日,苏共党内保守派组成的紧急状态委员会为防止戈尔巴乔夫下放权力导致国家解体而发动政变,被称为八一九事件,他们将位于克里米亚半岛度假的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软禁,并试图派兵拘禁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但由于军队倒戈以及民众反对,政变在三天后以失败告终,紧急状态委员会成员均被逮捕并遭到政治清洗,之后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开始掌握实权,并联合乌克兰总统克拉夫丘克宣布乌克兰于1991年8月24日独立,苏联开始解体。 之后,俄罗斯总统-{zh:叶利钦;zh-hans:叶利钦;zh-hk:叶利钦;zh-tw:叶尔钦;}-下令宣布苏联共产党为非法组织,并限制其在俄罗斯境内的活动。1991年12月8日,他联同白俄罗斯及乌克兰的总统在白俄罗斯的首府明斯克签约,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以建立一个类似大英国协的架构来取代苏联。其他加盟国纷纷响应陆续离开,苏联在此时已经名存实亡。 1991年12月25日,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将国家权力移交给俄罗斯总统叶利钦。12月25日晚,苏联国旗从克里姆林宫上空缓缓降下,由俄罗斯联邦的三色旗取代。12月26日,最高苏维埃通过决议,宣告苏联正式解体,叶利钦领导的俄罗斯联邦继承了苏联的主要国土、工业设施和军事设施。 苏联是当时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面积为22,402,200平方公里,覆盖六分之一的地球陆地表面积,与北美洲面积相当。欧洲部分为苏联的文化和经济中心,占全国面积的四分之一。亚洲部分延伸到太平洋西岸和阿富汗边界而人口较少。苏联横跨11个时区,自东向西横跨10,000公里,自北向南近7,200公里。它有5个气候带:苔原、针叶林、草原、沙漠和山地。 苏联拥有超过60,000公里的边界,为当时世界上最长的边界,与阿富汗、中国、捷克斯洛伐克、芬兰、匈牙利、伊朗、蒙古、朝鲜、挪威、波兰、罗马尼亚、土耳其接壤,并与瑞典、日本、美国和加拿大隔海相望。 苏联境内最长的河流是额尔齐斯河。最高峰是高7,495米的共产主义峰(今伊斯梅尔·索莫尼峰),位于塔吉克斯坦。世界上最大的湖——里海和世界上最深的,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贝加尔湖也位于苏联。 冷战时期,苏联为世界第三人口大国,次于中国与印度,高于对手美国。 苏联人口普查一般安排在逢9的年度,如1939年、1949年、1959年。 苏联的人口: 第二次世界大战死亡人数2700万人。1920-1924年出生男性是死于战争比例最高的年龄组。1939年这一年龄组有4 685 000人;1949年这一年龄组为2 719 000人,男女比例38:62。其次为1915-1919年出生的年龄组,1939年这一年龄组有4 221 000人;1949年这一年龄组为2 514 000人,男女比例41:59。 1946年总人口中男性占43.6%,1951年为43.4%。 1917年城市人口占18%。1962年城市人口开始超过农村人口。 苏联名义上近似于联邦制,根据苏联成立宣言和条约,历次苏联宪法所规定:苏联是各主权苏维埃共和国联合的联盟国家,各加盟共和国具有主权国家地位,加盟共和国拥有自己的宪法,还可以自由退出联盟,还有同外国建立外交关系、同外国缔结条约及交换外交和领事代表、参加国际组织的活动的权利(1936年宪法,还规定加盟共和国均有权建立自己的军队)。各加盟共和国间的疆界,须经有关共和国彼此协商并经批准始可予以变更。加盟共和国下辖的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简称自治共和国"",)也拥有较大的权利,拥有自己的宪法,自治共和国的领土未经其同意也不得予以变更。因此苏联的行政区范围理应当是由联盟下的各国政府自行独立管理的,乃是国家主权不可侵犯,不过,实际操作上则更多地表现出单一制的国家特点。 解体之前(1989年),全联盟共有15个加盟共和国(包括东斯拉夫三国、中亚五国、外高加索三国、波罗的海三国及摩尔达维亚),加盟共和国下设边疆区和州,全国共有155个州(')和6个边疆区('),在一些加盟共和国的少数民族聚居区,按各民族人数多少分别成立自治共和国、自治州和自治专区,全联盟共设有20个自治共和国,8个自治州('),10个自治专区(')。 这15个加盟共和国和分别是: 根据苏联宪法的第六条,苏联共产党及其2000万党员是国家的统治核心。每个工厂和集体农庄都要建立党的支部。整个系统的核心是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成员。在斯大林时代以后,为了避免权力集中在一人手中,苏共实行集体领导的原则,谁能够掌握中央委员会的多数票,谁就能掌握党和国家的领导权。 苏联声称奉行社会主义,是全世界第一个进入发达状态的社会主义国家。并通过社会主义国家组织-共产国际领导其他的社会主义国家。但戏剧性的是,苏联和当时众多的社会主义国家处于敌对状态,其中苏联最大的敌人除西方的北约外,另一个头号敌人便是同属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自1960年苏联要求在中国建立军事基地对抗美国太平洋舰队被中国强硬拒绝后,中国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认为苏联是披着红色外衣的帝国主义而与其展开意识形态论战,后从论战演变为军事冲突。最后以苏联当时最强大的盟友中国倒戈背叛苏联告终,一般研究者也认为中国的倒戈给当时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予以重击,苏联不可避免的解体命运埋下定时炸弹。进而导致了中国将主要敌人从西方转为苏联,并进行防御苏联进攻的三线建设和苏联的远东建设。 实际上苏联在冷战时期除朝鲜战场秘密参与外,即使最危险的古巴导弹危机也并未与西方国家发生过直接军事冲突。然而苏联与中国两个社会主义阵营对抗近三十年间,却发生了严重的珍宝岛武装冲突,将两国推向了战争边缘。虽然苏中两国关系经历巨大变化,但苏联从1949年第一次在联合国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取代中华民国的联合国席位到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联合国,中华民国退出联合国的二十多年间,无论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苏联关系的好与坏,苏联的态度从坚定、毫无保留的支持到支持但不再提案再到只支持、不发言、不提案,经历了三次不同的转变,这三次转变是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苏联关系的变化是分不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苏联(俄罗斯)之间恶化了近30年外交关系在苏联解体前的1989年才得以正常化。 苏联共产党的政治局成员属于国家的特权阶级。他们享受专门的医疗保健,可以去特供商店购买免税低价的西方进口奢侈品,住上国家提供的公寓和别墅,有专用的车队和位于马路中央的专用快车道,还有专用的狩猎林区和疗养海滩。他们的子女可以轻易地入党,进入国际关系学院这样的名牌大学深造,并在外交部、外贸部和驻外使馆这些地方找到最好的工作。这个阶层还包括军队、克格勃的首脑,以及各加盟共和国的领导官员。次一等的阶级为工厂厂长、银行经理、地方领导和党支部书记这样的人物。他们控制物资的分配和地方的特权。普通民众的生活水平在斯大林时代最低。这也是和当时苏联的国内外处境有关的。赫鲁晓夫时代,苏联与美国展开了和平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竞赛,民众的生活开始有所好转。布里兹涅夫提出了「全民党」、「全民国家」的概念,国内的政治斗争不再牵涉到普通民众,并且提高了民众的生活水平。政府提供免费医疗和免费教育。房租非常便宜,每月只需几卢布,其中还包括了供热费、电话费和水费。很多人都能去黑海度假,或者领著政府补贴在疗养院里休养。这是苏联模式的福利国家概念。虽然没有多少消费品可卖,但是物价也比较低。但是与北欧的福利国家不同,苏联的福利政策并没有雄厚的经济基础作为其财政保障,因此造成了后布里兹涅夫时代的经济困难。苏联宪法为就业提供了保障,因此人们觉得不一定非得去上班不可。贪污、盗窃和将国家财产据为己有的现象非常普遍,行贿成风,生产效率低下。布里兹涅夫时代的后半部分被称为苏联的「停滞期」和「僵化期」。 斯大林时期的党内斗争,失败者被迁到边远地区担任无足轻重的职务。对于持不同政见者,视其影响力的高低,采取流放出国或者关入特殊精神病院的惩罚。普通民众中的政治犯则像刑事罪犯一样关入监狱和劳改营。克格勃是苏联恐怖特务统治的代名词,它有70多万雇员,和差不多同等数目的告密者。KGB的势力在国内渗透到了各个阶层和各个部门。事实上,「克格勃」这个词如今已经成了秘密警察恐怖统治的代名词。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他的继任者赫鲁晓夫宣布停止秘密警察制度,但秘密警察依然大规模存在于苏联以及其位于东欧的卫星国境内。而克格勃直到1991年苏联解体前夕才停止运作。 苏联政治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戈尔巴乔夫担任苏共中央总书记后有显著变化,戈尔巴乔夫提出了改革与新思维,力图从根本上用全新的思路审视社会主义道路,并摆脱斯大林模式留给苏联的一切不合理的遗产。1987年戈尔巴乔夫在苏共中央一月全会的报告中指出,「改革的实质是把社会主义和民主结合起来」,「社会全面民主化」是苏联「现行政治制度变革的纲领」;改革的目的是「使社会主义具有最现代化的社会组织形式,最充分地揭示我们制度的人道主义性质」。1990年7月苏共二十八大通过「纲领性声明」:《走向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一般认为,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思想跟民主社会主义非常接近,并且从原则上摒弃了斯大林主义。 随著苏联解体,标志了苏联最终摆脱了史达林主义的束缚,并且为其它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改革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教训。 苏联在其存在期间,军事实力强大,是二战后世界上唯一能和美国一争高下的国家,1988年,苏联红军的总兵力达到513万(不含安全和内卫部队)。苏联武装力量的最高领导是苏共中央、最高苏维埃和苏联部长会议。1974年成立了苏联国防委员会作为军事领导机关,主席由苏共中央总书记担任。军队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海军服役3年,其他军兵种2年。 苏军分为6个军种: 及边防军(国家安全委员会管理)和内务部队(内务人民委员部管理) 苏联是华沙公约的创始国,在前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波兰人民共和国、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匈牙利人民共和国、蒙古人民共和国等国拥有驻军。在越南、古巴及其他一些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国家也驻有军事顾问和技术人员。 苏联除了对加盟的共和国有操控能力外,还对世界不同国家有实质上的统治。苏联主要影响的地方有东欧及亚洲零星国家,当中大部分是苏联的卫星国。 苏联在东欧有很大的影响力,大多数东欧的社会主义国家都有或多或少的被苏联操纵。原因是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进军德国时,苏联借此将势力范围扩大至东欧诸国。在冷战时期,东欧受苏联操纵或独立的社会主义国家和西方资本主义及保持中立的国家之间的界限被称为铁幕,铁幕以东为苏联的势力范围。苏联建立许多卫星国,而后与卫星国组成华沙条约组织对抗北约。 在苏联势力范围内的东欧卫星国家: 当时的南斯拉夫及阿尔巴尼亚虽然是社会主义国家,但并不是和苏联同盟。阿尔巴尼亚于1961年因中苏决裂而退出经济互助委员会。 奥地利部份东方领土是苏联的占领区,直至1955年奥地利宣布成为永久中立国为止。 芬兰虽是中立国,但在冷战时其外交政策受苏联影响,至1991年苏联解体后芬兰才得以独立实行外交政策。 苏联在亚洲也有很大的影响力,中亚、东亚、东南亚及中东也有与苏联关系非常紧密的国家,尤以东亚及东南亚最为显著。 在苏联势力范围内的亚洲国家: 与苏联同盟的亚洲国家: 苏联在非洲都有零星的同盟国,这些同盟国主要集中在南非洲,以及东非洲。 在苏联势力范围内或与苏联同盟的非洲国家: 苏联在中美洲亦有同盟国,主要是引发古巴危机的古巴,古巴革命后成为社会主义国家,并与美国断交。此外,拉美不少政权曾为是社会主义政权,如智利的阿连德、尼加拉瓜的奥尔特加。奥尔特加在1979年领导尼加拉瓜革命建立社会主义的桑解阵政权后,陷入内战,苏联亦有参与。 这些国家大部份都在苏联中后期、共产主义政权结束、苏联瓦解及冷战结束时与苏联脱离关系。 苏联在冷战期间,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直到20世纪80年代被日本超过。但与实行资本主义及-{zh-hans;zh-hant|自由市场}-经济的美国不同,其经济模式是按照高度集权的社会主义中央计划经济模式发展的,国家垄断生产资料。国家通过五年计划的方式对经济实行控制和调整。在1928年至1932年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后,苏联的工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由48%上升到70%,苏联成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国。但是苏联的产业发展不均衡,产业结构不甚合理。事关国防的军事工业、重工业、化学工业和航天工业非常发达,其水平在世界上处于领先的地位;但是事关民生的轻工业和农业则相对落后。 苏联的主要工业地带集中在莫斯科、列宁格勒、顿巴斯、乌拉尔山脉等地区。次要的工业地区包括波罗的海沿岸、西西伯利亚和伏尔加河(窝瓦河)中下游。苏联的工业部门实行集中管理和国家调控,工厂生产的产品、种类、规格和价格都由隶属于中央和各加盟共和国部长会议的国民经济委员会规定。 在沙俄时代,俄罗斯是欧洲的主要粮食出口国之一。但是由于20世纪30年代推行农业集体化和消灭「富农」的政策对农业生产的毁灭性破坏,苏联的粮食一直不能自给自足。苏联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末期完成了农业集体化,农业生产以集体农庄为基本单位,通过隶属于集体农庄机械站的拖拉机、汽车和联合收割机实行机械化播种与耕作。 苏联的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其他重要作物还有甜菜、棉花、马铃薯、玉米、烟草。高加索地区有咖啡和甘蔗等经济作物。 通过经济互助委员会,苏联对东欧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实行殖民地式的掠夺性贸易,低价进口原材料,高价出售制成品。这也是导致东欧国家的人民对苏联产生不满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为苏联经济改革的一部分,总理赫鲁晓夫1959年在首都莫斯科举行了“美国商品展览会”,将百事可乐等美国著名商业品牌引进苏联国内与东欧市场,同时与时任美国副总统理查德·尼克松进行了“厨房辩论”。赫鲁晓夫在苏联国内所进行的经济改革在1968年勃列日涅夫镇压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之春后陷入停滞。进入20世纪70年代,在对市场社会主义掀起批判浪潮的情况下,苏联的经济改革从强调改革传统体制变为强调计划经济的优越性,由扩大企业自主权到加强对企业的控制,改革重心由调整国家与企业的关系转移到合并企业,建立联合公司。但改革在东欧的苏联卫星国,如卡达尔的匈牙利、盖莱克的波兰仍有延续。如卡达尔的匈牙利政府在1979年进一步允许把亏损的国营小型工商企业改由职工承包或租给私人经营、把私营企业的合法雇工人数限制放宽到30人、除税收外政府不干预企业资金的流动、允许企业自主在社会上公开招聘管理人员等等。但当勃列日涅夫下令入侵阿富汗民主共和国后,美国总统吉米·卡特对苏实施粮食禁运。而在苏联耗费大量财力应对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的“星球大战计划”后,加之苏联石油出口也受国际原油价格下落而缩水,苏联人民的副食(如奶酪、黄油)采购和日用品消费都开始受到明显影响,生活质量下降。1985年苏联人民每人每天要耗费两个小时的时间排长队购买食物。戈尔巴乔夫改革也因此开启。 苏联的教育普及率非常高,在全国实行十年制义务教育,并基本消除了文盲。苏联著名的大学有莫斯科大学、国立帕特里斯·卢蒙巴人民友谊大学(苏联解体之后更名为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列宁格勒大学(苏联解体之后更名为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哈尔科夫大学、基辅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等。 苏联科学研究中心是苏联科学院。作家机构为苏联作家协会。官方通讯社为塔斯社。苏联共产党机关报为真理报,其他主要报刊还有消息报、共青团真理报、文学报、劳动报、红星报等。 苏联科学技术取得了许多重要成就: 苏联的文学、艺术、电影、出版工作由苏联共产党完全控制,在避免批评政治、作品经过审查的情况下允许自由创作。但是所谓「消极」、「颓废」的作品(相当于西方的先锋派艺术)受到限制和被禁止。但这并未阻止苏联时代一些文学家和艺术家仍然取得了伟大成就,例如,诗人叶塞宁,阿赫玛托娃,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小说家和诗人帕斯捷尔纳克,小说家肖洛霍夫,导演塔可夫斯基,音乐家肖斯塔科维奇、普罗科菲耶夫,舞蹈家乌兰诺娃等等,他们中许多人不仅在苏联国内,而且在国际上享有崇高的声誉。 苏联的文化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在十月革命后的第一个十年氛围相对自由,艺术家们运用不同风格进行试验,以创作出独特的苏维埃艺术。列宁同时希望艺术能为俄罗斯人民所理解。而另一方面,上百名知识分子、作家和艺术家被流放或被处决,并将他们的作品查禁,例如叶夫根尼·扎米亚京和尼古拉·古米廖夫。 政府鼓励不同流派的艺术风格,一些实验性质的作品被大量创作出来。此时比较活跃的作家有马雅科夫斯基和高尔基。由于电影对识字不多的人群具有巨大影响力,故政府鼓励电影创作,此时艾森施泰因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 随后在斯大林时期,苏联文化主要为由政府主导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艺术,其他的艺术流派受到了严重的打压。许多作家也被监禁并处决。 1950年代后期到1960年代早期为赫鲁晓夫的政策缓和时期,审查大幅减少。此时的苏联文化更为关注个人生活,一些实验性质的创作又重新被允许,此时出现了一些批评角度的作品。政府更放松了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强调,一些小说的主人公转而更关注自身生活的问题而不是建设社会主义,一些不同政见的地下小说也被创作出来。在建筑风格方面,赫鲁晓夫时期的建筑更重视功能性的设计而舍弃了斯大林时期繁复的装饰。 1980年代后期,随着戈尔巴乔夫提出经济改革和开放政策,艺术领域和媒体的言论自由进一步扩大。 苏联在大型国际综合运动会的成绩: 苏联主要有八个公立假日,其他假日与公立假日合计约30个。
wiki_zh\AA\wiki_08
姓氏 <noinclude> 姓氏是表示一个人的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和符号。通常同一个父系祖先繁衍的后代称为宗族。姓氏与人名一起构成一个人的姓名。相关的学科是人名学。 姓氏最早起源于部落的名称或部落首领的名字。它的作用主要是便于辨别部落中不同氏族的后代,便于不同氏族之间的通婚。因此姓氏的产生,标志着从群婚制到以血缘关系的婚姻制的转变,对人类的历史发展研究有非常大的贡献。 华文中的姓氏一词,最早时期“姓”与“氏”不同。姓产生在前,氏产生于后。“姓”的本意是女人生的子女,在上古时代,人类还处于母系社会,“只知其母而不知其父”,子女的姓是随着母亲的姓而改,也可以看出那时上古八大姓中,姓“姬”、“姒”、“妫”、“姚”、“姜”和“嬴”等字的部首,都是从女字部这一特点,随时间发展到父系社会后,姓则随父亲。随着同一祖先的子孙繁衍增多,这个家族往往会分成若干支散居各处。各个分支的子孙除了保留姓以外,另外为自己取一个称号作为标志,这就是“氏”。也就是说,姓是一个家族所有后代的共同称号,而氏则是从姓中派生出来的分支。 姓产生后,世代相传,一般不会更改,比较稳定,而氏则随着封邑、官职的改变而改变,因此会有一个人的后代有几个氏或者父子两代不同氏。另外,不同姓之间可能会以同样的方式命氏,因此会出现姓不同而氏相同的现象。 在周朝以前,贵族除了有姓之外,还往往以国、官位为氏。 贵族获得氏的方式有: 在夏商周三代,男子称氏,女子称姓。氏用来区别贵贱,贵族有氏,贫民有名无氏。姓用来区别婚姻。同姓不能通婚,姓同氏不同也不能通婚,而氏同姓不同则可以通婚。后来在中国一直保持了这种传统,同姓之人通婚被视为禁忌。直到现代,这种传统才被逐渐打破,但是许多地方民间仍然不赞成同姓通婚。 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制度瓦解,姓氏制度也发生根本变革。这时姓、氏差异渐渐模糊。战国以后,平民也有姓,百姓遂成为民众的通称。这反映了贵族没落,平民地位上升。 秦汉以后,姓与氏合一,遂称“姓氏”。唐宋后中国姓氏学逐步定型,民国前《百家姓考略》、《姓氏考略》等典籍往往把诸姓(即先秦的氏)起源上溯至尧舜、甚至炎黄传说时期,并不符合今日的科学原则。 不同语言的姓氏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异。请参考: 中亚和高加索的突厥语民族没有自己的本民族姓氏,在被俄罗斯殖民统治100多年后大多采用俄语姓氏,未被俄罗斯帝国统治过的突厥语民族(如维吾尔人)至今仍处于没有姓氏的状态。土耳其人和泰国人在本国政府效仿日本明治维新的“苗字必称令”进行相关的改革后也产生民族的姓氏,而近代没有进行过相关改革的缅甸人至今仍然无姓。
wiki_zh\AA\wiki_08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是一部成书于清朝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的汉字字典,记录了当时汉语中汉字的点画写法、音读和义训。作为自汉代《说文解字》以来的字典之集大成者,于康熙年间由文华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张玉书及经筵讲官、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陈廷敬担任主编,参考明代的《字汇》、《正字通》两书而经愈六年编纂完成,重印至今不辍。 康熙四十九年三月乙亥(初十)下诏始修《康熙字典》,设总阅官张玉书、陈廷敬,另有史夔、吴世焘、万经、刘𪨷、周起渭、蒋廷锡、汪漋、励廷仪、张逸少、赵熊诏、涂天相、王云锦、贾国维、刘灏、梅之珩、陈璋、陈邦彦、王景曾、凌绍雯等二十八人任纂修官。康熙五十年张玉书病逝、贾国维因“行止不端”被革职,刘𪨷亦因《南山集》案被「革职佥妻,流三千里」,陈廷敬于五十一年四月逝世,五十二年凌绍雯、史夔先后辞世,五十三年周起渭去世。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颁行,历时六年。 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王锡侯著《字贯》一书,首次指出《康熙字典》在引证、释义等方面的缺点,然因对皇帝私名未做避讳缺笔处理,照大逆律处斩,其著作也被付之一炬。 康熙五十五年刊行后,即传入日本。日本安永九年(1780年,乾隆四十五年),都贺庭钟、都贺枚春著有《字典琢屑》。 至道光七年(1827年)王引之奉皇帝之命,著《字典考证》校正了部分《康熙字典》引书方面的错误,当中引用书籍字勾讹误共2588条。日本明治初期学者渡部温著有《康熙字典考异正误》,创新的以段玉裁之《说文解字注》为依据,考异1,930余条、订误4,000余条(但和王引之所订正者部分重复)。 《康熙字典》共载47,035字目。书按地支分为十二集,每集再分为上、中、下3卷,构成正文共36卷。以214个部首分类,一一列出《广韵》、《集韵》、《韵会》、《唐韵》等韵书的音切,并注有「反切」、「直音」两种注音、出处、及参考等,多引《尚书》、《孟子》、《庄子》、《荀子》、《世纪》、《左传》等经、史、子、集之书为证。书中并按韵母、声调以及音节分类排列韵母表及其对应汉字,另外附有《字母切韵要法》和《等韵切音指南》。 序中称本书「古今形体之辨,方言声气之殊,部分班列,开卷了然。无一义之不详,一音之不备矣。」 康熙字典承自有字书以来的历史学术成果,又开先例,是为中国古代第一部收字宏富、规模巨大、价值极高、影响广泛的大型汉字字典,被称为中国辞书史上的一座丰碑,对中国辞书编纂史的研究有重大意义。且为世上第一部以「字典」命名的字书。此书注重对汉字结构的分析和词义的辨析。 由于不接纳简化字注册公司名称,香港公司名称须在此书或1936年的辞海内找到。依照清代法律规定,凡读书人策应科举考试,书写字形必须以此书为正误标准。因此,该书对学术界影响很大,成书之后,流行极广,至今仍不失为一本有价值的语文工具书。其影响至今仍在汉字文化圈仍有体现,至今各国辞书乃至于统一码仍有使用康熙字典的部首顺序排列。康熙字典所载字体成为印刷字体标准,至今的计算机字体仍有康熙字典的痕迹。《康熙字典》中收录的部首偏旁也统一码中被单独编码。 《康熙字典》清朝内务府所发行的初版,称为内府本或殿版、武英殿版等。此外清代有各种木刻版。1780年,在日本出现木版翻刻版康熙词典,称为安永本。晚清时,上海出现了好几种影印本,中华书局过去曾用同文书局的影印本为底本制成锌版,现在利用存版重印,并附王引之《字典考证》于后,以供参考。
wiki_zh\AA\wiki_08
姓 <noinclude> 姓是汉字文化圈用作表示血缘集团的名称,其所指范围随著地域和时代变动,氏则是姓的分支。 姓的本意是女人生的子女,在上古时代,人类还处于母系社会,“只知其母而不知其父”,子女的姓是随着母亲的姓而改的,从上古八大姓也可以看出那时姓“姬”、“姒”、“妫”、“姜”和“嬴”等字的部首,都是从女字部这一特点,随时间发展到父系社会后,姓则随父亲。随着同一祖先的子孙繁衍增多,这个家族往往会分成若干支散居各处。各个分支的子孙除了保留姓以外,另外为自己取一个称号作为标志,这就是“氏”。
wiki_zh\AA\wiki_08
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冬季奥运会、冬奥,每隔4年举行一届,赛事的主要特征是在冰上和雪地举行的冬季运动,如滑冰、滑雪等适合在冬季举行的项目。第一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1924年1月25日在法国的夏慕尼举行。2018年南韩平昌冬奥于2月开幕,赛事由2月9日举行至2月25日,为期16天。下一届冬奥将于2022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举行。 1986年,国际奥委会全会决定将冬季奥运会和夏季奥运会从1994年起分开每两年间隔举行,1992年冬季奥运会是最后一届与夏季奥运会同年举行的冬奥会。 与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不同,被取消的1940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及1944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不计算在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届数中。
wiki_zh\AA\wiki_08
7月8日 7月8日是公历年的第189天(闰年的第190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76天。
wiki_zh\AA\wiki_08
博物馆学 博物馆学 (亦称作博物馆研究,Museology, Museum Studies),最早对于博物馆学的定义关注在"建立博物馆的科学学科",在1960年代,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则将博物馆学定义为"研究博物馆之目的及运作的学科领域",自1980年代开始,受新博物馆学(New Museology)观点之影响,博物馆学之定义逐渐朝向以反身性(reflexivity)观点思考博物馆之社会功能及社会关系,建构博物馆展览及展品之整体性脉络,解构博物馆之展览及知识之认识论以厘清知识建立之过程,以及彰显地方社区特色等概念发展。 中国 台湾
wiki_zh\AA\wiki_08
阿道夫·希特勒 阿道夫·希特勒(,),德国政治人物,纳粹党领袖,1933年至1945年担任德国总理,1934年至1945年亦任纳粹德国元首。其于1939年9月发动波兰战役,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并为纳粹大屠杀的主要发动者之一。证据显示希特勒知晓并下达了对犹太人的屠杀命令。根据阿道夫·艾希曼、海因里希·希姆莱和约瑟夫·戈培尔等人的陈述,希特勒本人策划了对犹太人的大屠杀;而希特勒本人的陈述也显示了他打算屠光犹太人的意图。 希特勒生于时属奥匈帝国的奥地利地区,在林茨长大。1913年他迁往德国,并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在德国陆军服役并受勋。1919年希特勒加入纳粹党前身德国工人党,并于1921年成为纳粹党领袖。1923年他在慕尼黑发动啤酒馆政变,试图夺取权力,但最终失败并被监禁。在监禁期间希特勒撰写了其自传及政治宣言《我的奋斗》的第一册。1924年被释放后,希特勒对凡尔赛条约进行批判,宣扬泛日耳曼主义、反犹太主义和反共主义,以其个人魅力、演说才能及政治宣传获得了广泛的民众支持。同时他频繁宣称国际资本主义及共产主义为犹太人反德意志民族的阴谋。 1933年纳粹党成为魏玛共和国国会第一大党,1月30日希特勒被任命为德国总理。此后其执政联盟再次在选举中获胜,并在国会中通过《授权法》,逐渐将魏玛共和国转变为一党专制、纳粹、极权及独裁统治的纳粹德国。希特勒借口抵御一战后由英国和法国主导的不公国际秩序,试图将犹太人从德国清除,建立其理想秩序。在其当政的前六年内,德国迅速自大萧条中复苏,打破一战后欧洲各国对其作出的各种限制,吞并数个德意志民族所居住的他国领土,由此获得了大多数德意志民族人民的支持。 希特勒试图为德意志民族获取在其他民族之上的特别“生存空间”,在外交上主张施行侵略与吞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的首要原因。他领导大规模武装扩军,并于1939年9月1日入侵波兰,打响第二次世界大战并使得英国和法国对德国宣战。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发动巴巴罗萨行动入侵苏联。至1941年年末,德国及其欧洲轴心国盟友已侵略占领欧洲和北非大部分地区。后来与苏联战事的不利局面及美国的加入导致德国由攻转守,并屡遭战略失败。在战争尾声阶段,1945年柏林战役期间,希特勒与其长期女友爱娃·布劳恩成婚。在他们成婚两日后(1945年4月30日),为避免被即将占领柏林的苏联红军俘获,希特勒与布劳恩自杀身亡,其尸体被下属焚毁并被苏联红军找到。 在希特勒和其种族主义政治形态领导之下,纳粹政权屠杀了至少550万包括犹太人和身心障碍者在内的被视为劣等或不受欢迎的少数族裔。希特勒和纳粹政权亦在战争期间屠杀了近1,930万平民和战俘。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军事行动还造成了2930万军人及平民的死亡,其中平民的死亡数量为人类战争史上最高,使二战成为人类历史上死亡数量最高的战争。 希特勒之父阿洛伊斯·希特勒是一私生子,因而在其39岁之前皆以其母之姓史克尔格鲁伯("Schicklgruber")为姓。阿洛伊斯在出身上其父不详,从而造成日后的许多争议。如纳粹党律师汉斯·法郎克调查了希特勒姪儿的威胁信与回忆录,宣称其中有未公开的书信提到"Schicklgruber"太太被奥地利格拉茨一犹太家庭所雇佣的情况,而那个家庭中的19岁孩子就是阿洛伊斯·希特勒。但目前没有证据可以支持法郎克的说词,而法郎克自己也说希特勒明显拥有雅利安人种的完整血统。法郎克的说词在1950年代被广泛地信服,但在1990年代,历史学者提出质疑。曾写过希特勒传记的历史学家Ian Kershaw驳斥了此说法,并提出格拉茨犹太人早在15世纪被驱逐,并禁止日后重返该城。 1876年,阿洛伊斯·希特勒改其继父之姓"Hiedler",可被拼为"Hiedler"、"Hüttler"、"Huettler"及"Hitler",此姓名有可能被政府职员统一调整为"Hitler"。姓之由来为住于小房屋的人。 2010年,比利时一间杂志社记者穆尔德斯(Jean Paul Mulders)与历史学家维莫伦(Marc Vermeeren),将希特勒现存亲戚的唾液送交实验室,进行DNA分析。唾液DNA分析结果发现,其中含有一种北非黑人与犹太人才带有的特殊基因,而早在1930年代也有传闻希特勒是犹太人与女佣的私生子。根据后人对此深入研究发现,纯属异闻不可尽信。但穆尔德斯(Jean Paul Mulders)与历史学家维莫伦(Marc Vermeeren)并无完整调查该亲戚的家人是否是后来与犹太人生子所成,所以该说法也倍受质疑。 希特勒生于奥地利因河畔布劳瑙的一个海关文职人员家庭,父亲「阿洛伊斯·希特拉」曾经当过鞋匠,后来才转为海关公务员。希特勒年幼随父亲加入天主教成为信徒,由于日后受基督教原教旨主义影响,曾立志要成为牧师。 希特勒的童年很不愉快。目前有历史学家指出,在小时候,希特勒曾遭到学校同学的虐待,这段「童年阴影」促使希特勒产生后来强烈的报复思想。他很爱他的家人。虽然他曾学习过绘画,但在中学时期他学习成绩非常差,尤其是法语,在他的所有学科中,只有绘画一门是「优」等。因此,他未毕业就退学了。他的父亲1895年退休,1903年1月3日去世,死于胸膜出血。紧接着母亲1907年12月21日死于乳癌。父母双亡之后,他的生活日益窘迫,他搬到维也纳曾经两次报考维也纳美术学院,但都被以「不适合绘画」为由被拒绝录取。不得不流浪到街头行乞,靠卖画为生,有时被雇佣来扫雪地、扛行李。之后因为奥匈帝国这个他憎恨的多民族国家的征兵,他不想与他视为低等的犹太人、斯拉夫人一起军中服役。他逃到慕尼黑,但也因为没有职业,没有靠山,身没一技,前途暗淡,从而从军(以营为家)或只想为自己的德意志帝国服役不定。 希特勒早在中学时就接触了狂热的民族主义思想,来到维也纳之后又阅读了大量宣传“种族优越”思想的书籍,这致使他更加地沉溺于这种思想中。他发誓要「为德国复兴而奋斗」。在1925年出版的自传《我的奋斗》中,他表露了他对日耳曼民族优越性的确信、对犹太民族的仇恨,并且为日后走上纳粹主义这道路埋下了伏笔。 奥地利政府在战争爆发前要求在慕尼黑逗留的希特勒回国参军,希特勒返回奥匈帝国后故意装病没通过体检,之后返回巴伐利亚。 第一次世界大战刚爆发时,希特勒自愿参加了德国巴伐利亚预备步兵团第16团,在西线与英法联军作战,先后参与了第一次伊普雷斯战役、索姆河战役、阿拉斯战役与巴斯青达战役。1917年,他由「传令兵」晋升为上等兵,并因作战勇敢获得一枚「一级铁十字勋章」和一枚「二级铁十字勋章」(前者在士兵和士官阶层中获得者相当稀少)。曾与他在一个部队的士兵说他在军中不爱与人交谈,收到的信件寥寥无几。 希特勒在1916年索姆河战役时,大腿或腹股沟受了伤(一名曾参与此战役的德国医护兵詹柏(Johan Jambor)向一位名叫波拉(Franciszek Pawlar)的神父指出他因此意外失去一粒睾丸)在1917年3月返回战场。1918年10月15日,希特勒遭芥子气攻击而短暂失明,在此养伤期间,德国向协约国宣布投降。 战后,由于德国陆军一方面要避免共产思想在军队中蔓延,一方面又对如雨后春笋成立的各种新政党颇有兴趣,于是成立了一个调查局。当时希特勒是德国军队中的一名下士,希特勒因为这个调查局符合他的反共理念而应征并获得录用。1919年9月12日,被调查局派去监视德国工人党在一间名叫「Sterneckerbräu」酒馆的集会。在执行任务旁听德国工人党会议的时候,希特勒起身痛斥一个鼓吹巴伐利亚分离运动者是中了犹太人“要把德国分裂成两个国家”的奸计,德国工人党领袖安东·德莱克斯勒对此演说印象深刻并邀请了希特勒入党。 希特勒本来要自己成立政党,但希特勒考虑后,离开了军队,并接受德国工人党的邀请在同年九月份入党。在他入党的时候并没有什么编号和证件。到了1920年第一次给党员编号的时候,按照姓名字母顺序,希特勒拿到编号555的党员证。事实上为了让大家以为党员多,他们是从501开始编号的。不久后希特勒成为主席团委员。 1921年,他正式出任党魁,并正式将党名更名为“国家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并雇佣了一批打手成立了纳粹冲锋队。 在慕尼黑大学,他对被遣返战俘的演说,其演说才能让教授与战俘们同样地留下深刻印象。 希特勒获得更多支持后,他决定利用鲁登道夫的影响力发动政变,仿效意大利法西斯党墨索里尼向罗马进军炮制"出征柏林"。希特勒与鲁登道夫得到巴伐利亚邦总理冯·卡尔(Gustav Ritter von Kahr)与军队及警察的主要人物的暗中支持,当时有份政治海报上写说:鲁登道夫、希特勒及巴伐利亚军警高层谋划建立新政府。1923年11月8日,希特勒与冲锋队突袭了由冯·卡尔在慕尼黑最大的啤酒馆主办的公众会议,希特勒宣布他将与鲁登道夫成立一新政府并以枪要胁冯·卡尔及当地军事机构共同摧毁柏林当局。冯卡尔撤回他的支持并趁机逃离并开始反抗希特勒。隔日,希特勒与他的支持者至啤酒馆示威游行至巴伐利亚邦战争部以推翻巴伐利亚政府作为"出征柏林"的开始,但警方驱遂了他们,在此当中,16名纳粹党员死亡。 希特勒逃离至恩斯特·汉夫丹格的家并考虑自杀,但他很快以叛国罪被捕,阿尔弗雷德·罗森堡因而成为临时的党领导人。在审判过程中,希特勒的演讲使他的人气升高,转变成为举国皆知的人物。1924年4月1日,希特勒被判5年有期徒刑在兰兹堡监狱服刑。在服刑期间受到狱警友善的对待及收到许多仰慕者的信件。1924年12月12日巴伐利亚邦最高法院的指令驳回检察官对希特勒提早获释的抗议,使希特勒获得假释并在12月20日出狱。包含重审的时间,希特勒仅服刑约一年的时间。 在兰兹堡监狱的时间,希特勒以口述而其副手鲁道夫·赫斯手写完成了《我的奋斗》上篇。其后则向一神秘组织"Thule Society"成员埃卡特(Dietrich Eckart)口述完成自传及其思想阐述。该书分别在1925年及1926年出版各一册,至1934年的销售量为24万本,而至二战结束,约有千万本被售出或发出。 希特勒花了几年躲避自该书版税而来的税金,共欠约405500马克(约今日六百万欧元)。希特勒成为总理后,其逃税之追讨被搁置。 《我的奋斗》著作权被巴伐利亚自由邦主张拥有至2015年12月31日。该书在现今德国的出版仅限于学术研究与已加注评论版本。 自希特勒释放以来,在德国的政经情形已有了改善,阻碍了希特勒煸动暴动夺权的机会。即使啤酒馆暴动让希特勒受到举国的关注,但纳粹党的主要根据地仍一直在慕尼黑。 纳粹党及其他相关组织因啤酒馆暴动的关系在巴伐利亚邦被禁止,希特勒以日后只用合法手段取得政治权力说服巴伐利亚总理Heinrich Held解除对纳粹党的禁令。虽然禁令在1925年2月16日被解除,因为希特勒激动的演说却对公共演讲有了新的禁令,自希特勒公开演讲被禁后,他任命了1924年被选为国会议员的格里哥·斯特拉瑟为党的组织机构部长("Reichsorganisationsleiter"),授权他在德国北部组织新的党部,其弟奥托·斯特拉瑟及约瑟夫·戈培尔的加入,主导另一条路线,在党纲内强调社会主义元素,这使得"Arbeitsgemeinschaft der Gauleiter Nord-West"成为党内的反对派,影响希特勒威信,但1926年的中被希特勒斗垮,在此之中,戈培尔加入希特勒的一方。 在此次党内危机之后,希特勒更加集中党的权力于己身,并确立了领袖原则("Führerprinzip")为党的基本原则。 1931年希特勒参加德国大选,由于宣扬仇恨主张而被天主教逐出教会,教宗下令天主教徒不得投票给希特勒。至此希特勒与天主教及其主要大党中央党决裂。他后来上台即取缔天主教,统一德国教会,为此赢得了不少仇恨天主教的路德宗原教旨基督教会支持,使其可全面控制德国的宗教思想,为日后之政权打下基础。 1930年,德国在经济大恐慌中遭受致命打击,这一年也是希特勒的政治生命转折点。同年选举使得纳粹党在国会的席次在由12席,至1930年9月大选获得107席,成为国会的第二大党。在获得了国会前所未有的支持下,1932年希特勒打算参选总统。同年1月27日的杜塞道夫,希特勒在工业-{家}-俱乐部的演讲获得德国大多数有影响力的工业家广泛的支持。虽然希特勒自1913年离开奥地利,但他至今仍未是德国公民,也因此无法参选。同年2月,有纳粹党参与的布朗斯威克邦政府任命希特勒为非主要的行政官员并因此在1932年2月25日取得布朗斯威克邦的公民权,在之后几天,其它邦也给予他公民权,如此一来便自动拥有了德国公民权并能让他参选总统。在两轮选举中,希特勒皆得到约35%的第二高票,但都败给总统保罗·冯·兴登堡,虽然竞选失败,但其实他仍有其它替代路线可以获得政治权力。 1932年6月,总统兴登堡任命保守右派的帕彭为新一任总理,但帕彭在国会仅获得德国国家人民党的支持,而在1932年7月的德国国会选举中,纳粹党获得230个席次成为国会第一大党。帕彭知道内阁继续执政必须得到纳粹党的支持,因而企图说服希特勒答应接受副总理此职位,希特勒认为自己适合总理一职,但遭到兴登堡的拒绝。 而后对帕彭内阁的不信任案获得84%国会议员的支持。11月国会重新选举,纳粹党流失了部份选票但仍为德国国会第一大党。 帕彭建议兴登堡解散国会无限期推迟国会选举,起初兴登堡答应了他,但之后失去施莱谢尔与军方的支持,于是兴登堡改由施莱谢尔接任总理。施莱谢尔想利用格里哥·斯特拉瑟来分裂纳粹党,但并不成功。随后,施莱谢尔又遭逢倒阁危机,建议兴登堡动用紧急命令以解散国会、推迟国会选举,但兴登堡并没答应。 帕彭为了向政敌施莱谢尔报仇,而与右翼国家人民党党魁阿尔弗雷德·胡根贝格、亚尔马·沙赫特和福兹·梯森等德国企业家共同筹划一个阴谋,他们经济上资助了负荷庞大选举花费濒临破产边缘的纳粹党,企业家积极向兴登堡说服任命希特勒为总理。最后兴登堡同意任命希特勒为总理,由纳粹党与国家人民党共组联合内阁。帕彭为副总理、胡根贝格为经济部长,威廉·弗利克为内政部长及戈林为不管部部长等。1933年1月30日在兴登堡总统办公室,希特勒以简单的仪式宣誓成为德国总理。 虽然希特勒成为总理,但纳粹党在国会里并不是绝对多数,并且受到左翼反对党的阻扰,于是希特勒说服兴登堡解散国会重新选举,选举预定在1933年3月初。 但在2月27日,国会大厦被纵火,一名荷兰共产党人被发现在大楼中,这场火也被渲染为国会的第二大党共产党(也是纳粹党的主要政敌)所为。 隔日,国会火灾命令通过,德国基本人权被限定,根据该命令规定,共产党领袖被逮捕,动员冲锋队将全国所有共产党党部占领并禁止了共产党员参加3月初的国会选举,纳粹党使用武装部队的暴力、反共情结以及利用国家机器作宣传赢得了44%的席位(国会议席依得票比例分配),联合德国国家人民党成为国会里绝对多数。 希特勒在3月15日选举后的内阁会议中提出授权法案(可使内阁获得法律上允许的四年权力)的概想,纳粹党想利用授权法案取得完全的政治权力而不用必须拥有国会的绝对多数且不须与执政联盟中的其它党谈条件。 希特勒无法控制冲锋队在街头的暴力——这影响了希特勒的权力,故欲除去冲锋队及其领导者恩斯特·罗姆。他还想挑起国防军高层对冲锋队的害怕及厌恶,特别是在罗姆企图把国防军纳入其领导的冲锋队之下之后。最后,希特勒的清算,以消除攻击其政权的政敌,特别是忠于副总理帕彭的人马。在1934年6月30日至7月2日进行清算,期间至少有85人死于清算,虽然最后的死亡人数已达几百个。超过一千的反对者被逮捕,大部分参与行动的是党卫队及盖世太保,此次行动使国防军加强并巩固对希特勒的支持。 1934年8月2日,联邦大总统保罗·冯·兴登堡病逝,紧接著并未举办总统选举,取而代之的是由希特勒内阁通过一项宣布总统职权暂时中止并将该权力转授予总理的法案,使希特勒成为元首兼帝国总理,希特勒也成为德国武装力量最高统帅,德国所有官兵向希特勒宣誓。8月19日,此法案在德国全民公投中获88%的选民认同,但违反了威玛宪法与授权法案,该宪法规定由最高法院院长代理总统直至下次选举,而授权法案特别规定希特勒不得利用任何方法侵夺总统职权,然而已无人能反对他,希特勒正式实行独裁统治。 在执政期间,希特勒把军队和教会之外的所有政治社会机构都「纳粹化」。废止威玛共和国,将德国改称为纳粹德国或德意志第三帝国;并解散国会,取缔其他一切政党和团体,迫害和屠杀天主教会、自由派基督教会、社会民主党人、共产党人和犹太人,宣布纳粹党和纳粹德国合为一体,开始了一党专政及独裁的道路。在纳粹德国初期阶段,他的经济措施使得德国经济走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阴影,也因此获得低下层民众的支持。希特勒承诺“让德国每一户人家的餐桌上有牛奶与面包”,而且他的承诺在纳粹德国初期(1938年)已实现了,从而使更多人拥护希特勒。对他不满的评论,一般是针对二战爆发后,他与德国的国策。 纳粹的政策鼓励妇女生育并留在家。在1934年9月的对国家社会主义妇女组织的演讲中,希特勒认为「德国女性的世界是丈夫、家人、孩子以及家园。」希特勒监督了德国历史上最大的建设工程,水坝、高速公路、铁路及其他。然而这些并未对威玛时期的大量失业有具体成效,薪资略有减少,但生活费用比二战前增加了25%。 希特勒政府还赞助建立巨大宏伟的建筑,与国家首席建筑师施佩尔确立希特勒对德国古典文化的重新见解。1936年柏林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由希特勒开幕。希特勒也给予过大众甲壳虫一些设计点子。 希特勒的种族净化政策的基础来自法国人阿瑟·德·戈平瑙的优生学、种族主义及社会达尔文主义。优生学在纳粹德国得到全面的推展,以经济理由将不具生产力的人口以各种方法处理掉,以阻止他们繁衍后代,并要求每个国民都必须保持强健的体魄。纳粹希望通过此举,实现其创造一个优等民族()的梦想,这样的优秀种族是不容有病弱者的。早期德国国会便通过了对各种遗传病病患以及严重酗酒者进行外科手术绝育的法案。1933年7月14日,纳粹党在德国推行《防止具有遗传性疾病后代法》,将数十万名有遗传性疾病的人强制绝育。该法详细列出要针对的一系列遗传性病患,其中有先天性智障、遗传性癫痫、精神分裂症、遗传性失明或耳聋、严重遗传性身体畸形,还有酗酒。同年十一月在另一项法律中又强调对「伤风败俗者」的处理,规定要对罪犯、妓女、妨害治安者强制绝育。生理残疾的儿童因此成为T-4行动最早的受害者。 1939年至1945年间,党卫队在傀儡政权及占领下的领土有系统地屠杀了1100万至1400万人,除了极少数免于此难。包含在集中营、犹太区的600万犹太人,除了毒气、许多人死于饥饿与疾病,或死于过度劳动。除了犹太人外,还包括部份波兰人、吉普赛人、共产党员、异议份子、抵抗组织、同性恋、肢体障碍者、智能障碍者、精神病患者及苏联战俘、耶和华见证人信徒及基督复临派信徒等。最大的屠杀中心是奥斯维辛集中营。 据知希特勒从无巡视集中营及公开谈论屠杀的明确词语。犹太人问题最终解决方案是由纳粹领导高层希姆莱与海德里希在实行计划中扮演关键角色。虽无希特勒授权大屠杀的明确命令文件,但已有文件表示他批准了在波兰及苏联的别动队指示,且了解他们的行动。为了使最终解决方案更有统合性的实行,在1942年1月20日柏林附近举行万湖会议,十五位官员举会,由海德里希领导,艾希曼负责会议记录和资料准备。会议记录提供了大屠杀最明确的证据。 1933年2月3日,与德国军方领导阶层会晤,希特勒提到「将征服东方的『生存空间』并加以无情的『德意志化』」作为其终极的对外目标。1933年3月,主要论述由时任外交部次长Bernhard Wilhelm von Bülow所提出,包含德奥合并、恢复1914年时的边界、反对凡尔赛和约第五部分、拿回失去的殖民地及德国在东欧的势力范围。 1930年代,在希特勒的「和平演说」中,他强调政策的和平目标与有意在国际条约下运作。1933年首次内阁会议,希特勒使军费开支超出失业救济的花费。在1933年10月,希特勒决定退出国际联盟及世界裁军会议,外交部长纽赖特表示法国的国防需要将成为德国外交的主要绊脚石。 1935年3月,希特勒拒绝凡尔赛和约第五部分,将德国军队扩大至60万人(六倍于凡尔赛和约所定的数量),包括新成立的空军及扩增的海军。虽然英、法以及国际联盟对此予以谴责,却未采取任何实际行动。 1935年6月18日,英德海军协定的签署,允许德国海军的总吨位为英国海军的45%。希特勒说到「这是他生命中最快乐的一天」,他相信这是德英联盟的开始。该协定签署前并未知会法、意两国,又撇开国际联盟的运作,且明文签定破坏了凡尔赛和约的规定。 1936年1月,希特勒已计划在1937年指示德军进驻莱茵河沿岸非军事区,1935年,法苏两国刚签定法苏互助条约对德国形成夹击之势;而义大利正忙于第二次义大利衣索比亚战争,无法顾及霍尔-赖伐尔协定所定的斯特雷萨阵线,希特勒将计划提早1936年3月,另外1935年至1936年德国的经济处于危机之中,故须有对外政策转移焦点。 1936年7月,西班牙将军、长枪党领袖佛朗哥请求德、意两国援助西班牙国民军,希特勒允诺并指示了三个主要的军事行动干涉西班牙内战。同月下旬,希特勒批准了"Feuerzauber"行动,他调动20架三引擎Ju-52运输机与6架护航机和85位德国飞行员搭上乌萨拉莫("Usaramo")号以及调派德国军队驻扎在西班牙及摩洛哥等地。9月下旬,希特勒又再次发动奥图行动,运送了超过24台的轻坦克、高射炮及无线电设备。德国指挥官Alexander von Scheele更将Ju-52运输机改造为轰炸机。至同年10月前,已有大约600至800名德国士兵在西班牙,希特勒最大一次也是最后的行动则是秃鹰军团。最初在1936年11月,希特勒运送了3500人的军队参与战斗又提供92架战机给西班牙国民军,秃鹰军团的行动直至1939年5月西班牙内战结束,佛朗哥取得政权,实行军事独裁统治。 希特勒认为所有德意志民族应置于一个共同国家的统治之下,而德奥合并也是希特勒向外扩张领土的第一步。 19世纪,德国尚未统一前所提出的大德意志因普奥两强相争及奥匈帝国为多民族国家难以实现,一战后的《凡尔赛条约》也确定了德国必须要使奥地利保持独立。 1938年初,希特勒巩固了自己的内部权力后,便准备对外实行长期性领土的扩张。奥地利总理库尔特·许士尼格迫于德国的压力,在2月12日于德国贝希特斯加登与希特勒会面,被要求开放对政党的限制、给予完全政党自由并释放被关的纳粹党员及让他们参与政府,否则将采取军事行动。许士尼格被迫答应并让奥地利纳粹党领袖阿图尔·赛斯-英夸特等人加入内阁。许士尼格只得以公民投票挽救危局,该公投投票年龄门槛设定为24岁以排除较赞同纳粹的年轻人。3月10日,希特勒宣称这是一场骗局且德国不会承认。3月11日,希特勒对许士尼格发布最后通牒,无论有无回应,希特勒已命令军队准备进入奥地利。许士尼格最后向国外求援,但英法皆无任何动作,当天晚上他辞去了总理一职。最初奥地利总统威廉·米克拉斯拒绝任命赛斯-英夸特为新一任总理,但在维也纳的纳粹党人开始攻占且囚禁政府官员时,米克拉斯只得任命赛斯-英夸特为总理。3月12日,德国军队跨越德奥边界,14日成功进入维也纳。隔日,希特勒进入维也纳并受到奥地利人的欢迎,宣布「这个德意志人的古老土地将成为德国最新的一部份」。 并吞同为德意志人的奥地利成功后,希特勒对准了以德裔为主的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区。1938年3月3日,英国驻德大使与希特勒会谈表明英国主张以国际联合开发非洲殖民地换取德国承诺不发动战争以扩张领土,但希特勒对东欧德国人的「生存空间」比联合开发更感兴趣,并认为德国在一战后所失去的非洲殖民地应回归德国而非联合开发,因而拒绝了英国主张。希特勒对于英国企图以非洲领土强加德国在欧洲不利相当恼火。希特勒最后表明他宁可用20年等待前殖民地回归也不同意英国换取和平的条件并终止了此次会议。 1938年3月28、29日,希特勒在柏林密会了在苏台德区的德裔政党「家乡前线党」,同意以不被布拉格当局所实行的苏台德区自治为理由换取德军的侵略。1938年4月,向匈牙利外交部长表明,「不管捷克政府同意与否,他会一直提出更高的要求。他认为只有从事破坏行动才能使捷克政府加速垮台。」有人认为,希特勒不觉得苏台德区的议题有什么重要性,只是为了有入侵捷克斯洛伐克的借口。 希特勒计划在捷克边境建造大量军事建筑物,鼓动苏台德人暴动,最后以家乡前线党与捷克当局的纠纷作为侵略理由,以快速的数天内的军事行动在其他国家介入前取得捷克斯洛伐克,希特勒要求德军尽可能在秋天到来前将德国西面国境的齐格菲防线完成,并将侵略行动选定在1938年9月底或10月初。 1938年4月,希特勒命令国防军最高统帅部开始谋划侵略捷克斯洛伐克的绿色方案。在战争似乎即将爆发时,英国首相内维尔·张伯伦开始向希特勒会谈苏台德区问题。1938年9月,英国、法国、德国与意大利在德国慕尼黑签定关于捷克斯洛伐克割让领土苏台德区给德国的《慕尼黑协定》。德军不费任何力气越过了德捷边境,整个捷克斯洛伐克赤裸的暴露在德国大军之前。1939年3月,希特勒邀请捷克斯洛伐克总统伊米尔·哈克前往柏林会谈,希特勒刻意的拖延,终于在15日凌晨会见并告诉哈克德军几小时后将侵略捷克。清晨四时,哈克被迫将捷克交给希特勒治理。同日早上进军并侵占捷克斯洛伐克全境,希特勒抵达布拉格。英国首相张伯伦大为吃惊并开始防止希特勒之后的扩张行为。 1936年10月25日德国和义大利达成协调外交政策的同盟条约,建立柏林-罗马轴心。1939年5月22日签订为「钢铁条约」。义大利于1937年11月6日加入反共产国际协定。与日本方面于1936年11月25日签署反共产国际协定。1938年2月希特勒必须解决远东外交困境,在中日战争中,选择持续与中国自1910年代建立的中德关系或与日本结合新联盟。 在当时的军队强烈支持与中华民国持续友好关系,中德关系获得外交部长康斯坦丁·冯·纽赖特与战争部长维尔纳·冯·勃洛姆堡(被称为「中国游说团」)的支持,他们试著利用外交政策使欧洲远离战争。 但两人在1938年初期则被希特勒解职,希特勒任命里宾特洛甫为新任外交部长,他支持与日本建立军事同盟,继而希特勒终止了中德关系,选择了军事上较现代化、较强大的日本。在之后的德国议会中,希特勒宣布承认日本所扶持的满洲国并声明放弃一战战败在太平洋所失去被日本取得的殖民地。希特勒命令终止德国一切对中国的物资与人力上的援助,而中国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中正取消了中德经济协定作为报复,德国失去了自中国而来的军需原料,仅能从开放市场取得有限的货物。1940年9月24日在德国柏林,希特勒、义大利外长加莱阿佐·齐亚诺及日本驻德大使来栖三郎签署三国同盟条约,象征二战轴心国的确立。 战前,希特勒为改善德波关系,签定《德波互不侵犯条约》,意图借此减弱法国与波兰的合作关系,甚至曾想拉波兰加入反共产国际协定以对抗苏联;但另一方面,希特勒又想收回一次大战德国所失去的领土(特别是分隔东普鲁士的波兰走廊及但泽自由市,希特勒曾说这是「凡尔赛条约中最丑恶的部份」),并利用德国民族主义「解放」这些领土。1938年希特勒想在德国本土与东普鲁士之间建立公路,但遭波兰拒绝。在并吞捷克斯洛伐克后,波兰人怀疑希特勒的企图。另外在1939年3月31日英国反应德国并吞捷克斯洛伐克的行为,宣布英法将支持并保证波兰、比利时、罗马尼亚、希腊及土耳其的独立。4月6日英国与波兰签军事协定。4月28日希特勒废除德波互不侵犯条约及英德海军协定。1939年初虽然希特勒已计划用军事行动来解决与波兰的领土纠纷,但为避免入侵波兰将苏联卷入战争并导致德国两线作战,8月23日指派里宾特洛甫前往莫斯科与苏联共产党总书记史达林会晤并签定德苏互不侵犯条约,与苏联共谋瓜分东欧。而8月25日波兰分别与英国、法国签定共同防御的军事联盟。同时希特勒命令党卫队首脑海因里希·希姆莱制造入侵波兰的借口,最后于9月1日发动战争,德军大量集中使用装甲部队和空军,很快地就击溃尚未动员完成的波军,此类迅速而获得胜利的战争形式被美国《时代杂志》记者称作「闪击战」。在发动进攻后的第3天,英、法两国对德宣战,此事完全出乎希特勒意料,当德军主力部队于东线战斗时,西线面对英法两军的部队仅有对方的一半,但盟军并未发动大规模攻势,仅法国发动萨尔攻势以作为支持波兰的象征性行动。在波兰战役结束后,约有半年时间无大规模战事而这段时间被称为假战。 1939年10月德国海军总司令雷德尔元帅与希特勒讨论将挪威拿下,作为海军基地的可能,也可借此与英国对抗,但陆、空军对此不感兴趣,而希特勒则注目在陆上行动如低地三国。1939年12月由于发生奥克拉马号事件,英国有可能抢先占领挪威、切断德国战争机械必备的铁矿矿源,于是希特勒下令国防军最高统帅部准备入侵挪威计划,并打败盟军占领该地。 1940年春德军仅用6周时间打败英法联军,占领丹麦和挪威。希特勒原先希望在英法的默许下,快速完成侵略以恢复和平。希特勒打算先以西线为东线战事的先前步骤,以避免一战时德国两线作战。1939年10月10日英国拒绝希特勒的求和,12日法国跟进。而德军开始准备作战计划,隔年5月开始进攻法国,并相继攻下荷兰、卢森堡和比利时。6月4日英军被迫从敦刻尔克向英国撤退。6月14日巴黎沦陷。法国贝当元帅用广播向法国人民表明他将向德国提出停战协议。希特勒选择了1918年时德国向法国投降的贡比涅作协议的签署地,6月22日法国与德国签订了《德法停战协定》,法国投降。 希特勒原本希望英国能够对其谈和,并允许它保留帝国,在宣称「理智的呼吁」下,邱吉尔断然拒绝谈和。希特勒才开始准备入侵英伦三岛的海狮行动,但英国所具有的海上优势过于强大,远非德国所及,必须先取得制空权才有可能,希特勒于是命令赫尔曼·戈林元帅发动不列颠空战,但一直无法取得决定性战果,在一次偶然下,德军所投掷的炸弹炸到了英国市区,英军也施以报复性空袭,而后戈林的战略从消灭敌人战斗机的有生力量转为对英国境内包括伦敦、考文垂在内的各大城市进行轰炸,意图瓦解其作战意志,但因为空军损失惨重而失败。随著时间过去,英军的战斗机部队数量已达到高峰,加上秋季的到来使得海况不佳,德军已无实施入侵的可能,希特勒宣布海狮计划无限期推延。 盟友意大利总理墨索里尼欲重建罗马帝国,故著眼于地中海的希腊与北非,1940年8月8日决定入侵受英国保护的埃及,之后在盟军的罗盘行动遭受严重打击,1941年春德国发动向日葵行动以援助义大利。另外义大利在1940年10月在未告知德国情形下发动了对希腊的战事,并且在希腊-义大利战争受到挫败。11月4日希特勒得知英军已进驻希腊所属的克里特岛及米科诺斯岛后,决定介入希腊战事以瓦解英国在地中海的势力。1941年3月27日南斯拉夫王国亲德派政府被亲英派政变成功,希特勒召集紧急会议,于4月6日对希腊与南斯拉夫发动进攻,巴尔干战役的发生推迟了日后巴巴罗萨行动的发动时间。 1941年6月22日300万德军在希特勒的授意下越过苏德边界进军苏联,发动了规模空前的苏德战争。希特勒曾妄图在6至8周内打败苏联。战争开始时德军连连获胜,并迅速深入苏联内部。1941年12月2日德国入侵苏联达到了高峰,离首都莫斯科仅余24公里,莫斯科保卫战粉碎了希特勒的闪击战术,之后苏联军队将德军击退超过320公里。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爆发,美国对日本宣战,4天后希特勒向美国宣战。 1942年底到1943年初共有22个德军师团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被全歼,同时英国将领蒙哥马利在阿拉曼战役中也取得胜利。1943年盟军登入义大利西西里岛,法西斯党倒台,墨索里尼被软禁,希特勒命令特种部队成功营救,并在北意大利扶持墨索里尼建立意大利社会共和国。1943年夏天苏德战争局势逆转,苏联发动了大反攻。 1944年6月英美盟军在诺曼第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同盟国军队很快在各个战场转入全面反攻,德军则节节败退。 1939年11月8日希特勒在慕尼黑险遭刺杀。1944年之后战场的急剧变化,使得一些德国国防军军官试图以刺杀希特勒,发动政变的方式,寻求对德国最有利的结局。1944年7月20日希特勒在狼穴召开军事会议,史陶芬堡上校以开会的机会,偷偷放置了一枚定时炸弹,是为7月20日密谋案。炸弹爆炸时因巧合未能直接杀死希特勒,但对他的神经和听力造成了巨大影响,而密谋案也因此失败,希特勒发动了大清洗,超过4,900人因涉案而被审判有罪并被处以极刑。此后希特勒的身体每况日下,并对国防军更加的不信任,如1944年底希姆莱担任上莱因集团军总司令及1945年卡尔滕布伦纳担任南德武装力量总司令等,将不谙战事的党卫队高官担任指挥官。 1944年底于东方战线的苏联红军已将德军击退回中欧。在西方战线的突出部之役作战失败,希特勒认知到德国大势已去,但拒绝德军撤退。他仍对与英、美和谈保持希望,在美国总统罗斯福逝世后更为加强。 1945年4月28日,苏联红军攻入柏林市区。希特勒宣布海军元帅邓尼茨为元首继承人,宣传部长戈培尔为总理继承人,党务部长鲍曼为党务继承人,并下令逮捕不忠的帝国元帅戈林和盖世太保首领希姆莱,之前他还枪毙了爱娃·布劳恩的亲戚,企图叛逃的卫队长菲格莱因。4月29日,希特勒与爱娃·布劳恩举行婚礼。4月30日15时30分,希特勒用一支7.62毫米手枪自杀,而爱娃·布劳恩则服氰化钾自尽。1945年5月8日夜,纳粹德国正式投降,德国战败。苏联士兵在希特勒藏身的地下掩体附近发现了疑似希特勒的尸体。一说,后经由法医、专家及相关证据确认为希特勒的尸体。另一说希特勒尸体下落不明,有历史学家质疑希特勒自杀说是纳粹德军杜撰。2000年,俄罗斯公开声称是苏联特工在柏林地堡找到的希特勒头骨,但经美国考古学家贝兰托尼检验后,证明该头骨属于女性,实属造假。 俄罗斯联邦安全局的首席档案主管将军在2009年12月7日接受俄国国际文传电讯社访问时,首次证实依据现存的机密文件显示:前苏联克格勃的主管尤里·安德罗波夫,征得前苏联共产党领导阶层的同意,以最高机密下令执行代号「The Archives」行动,销毁希特勒、其妻子爱娃·布劳恩,以及纳粹德国宣传主管约瑟夫·戈培尔全家人的遗体,以免其遗体葬身处成为纳粹支持者朝拜的圣地。希特勒等人的遗体在1945年5月2及5日被苏联军队发现,6月苏联军队将其埋葬于拉特诺镇外的森林中;八个月之后,即1946年2月21日,秘密移葬到马格德堡的苏联的军事基地。然而1970年3月,苏联决定撤离此军事基地并移交给前东德的平民机关,此秘密埋葬地点便可能被发现,因此计划将其遗骨销毁。此项秘密行动,由驻在马格德堡的KGB人员于1970年4月4日执行,将其遗体自墓穴中移出,在距离马格德堡11公里的舍纳贝克镇外露天焚烧,之后磨成粉末,集中丢入毕德瑞兹河。为证实希特勒的死亡,焚烧所剩希特勒的颚骨,现存于俄国联邦安全局档案室,而其头骨残骸存于俄国国家档案室,此外没有任何遗体残存于世。 有关历史资料都认为他在苏联红军攻入德国柏林以后,于1945年4月30日服毒并开枪自杀。但是阿根廷作家、档案学家阿贝尔·巴斯迪在其所著的《希特勒在阿根廷》中却认为,希特勒在1945年花了大约相当于1000亿美元的黄金赎得性命,携带妻子伊娃成功地从柏林逃走,并且在阿根廷隐藏多年,直到1964年75岁时才死去。俄罗斯《论据与事实》周报的记者为此曾经专门采访了阿贝尔·巴斯迪。 另据英国《每日邮报》2014年1月25日报道,巴西马托格罗索州首府库亚巴市新闻系研究生西莫尼·雷内·格雷罗·迪亚斯在新书《希特勒在巴西:他的生与死》中挑战传统观点,认为希特勒没有于1945年4月30日自杀在柏林地堡中,希特勒实际上假死逃生,其逃到马托格罗索州的一个村子化名生活,最后于1984年在巴西与玻利维亚边境小村去世,终年95岁。迪亚斯宣称,她有希特勒与卡廷嘉的合影可以证明自己的理论。迪亚斯还称,希特勒80来岁时曾前往巴西库亚巴市医院做手术,但被一名波兰修女认出,并要求其离开。随后,这名修女受到上级训斥,称希特勒就医获得了梵蒂冈当局的许可。迪亚斯说,希特勒之所以选择前往巴西定居,是因为他的梵蒂冈盟友曾给他一张藏宝图。 但是,外界普遍表示质疑该研究观点。首先,书中照片模糊,尤其是关键的面部,根本无法辨别五官。其次,书中多处史料被指不正确。例如,作者在书中写到的莱比锡是希特勒最喜欢的作曲家巴赫的出生地,然而实际上,希特勒最崇拜的作曲家是瓦格纳,况且,巴赫的出生地也不准确,应该是艾森纳赫,莱比锡是其后来生活的地方。这些信息的失实也为此书的可信度打上问号。一直以来,研究人员认为希特勒死亡的证据不充分。大多数人认为,希特勒在1945年4月30日在柏林开枪自尽,妻子爱娃·布劳恩服用氰化物,死在他身旁。这也是源于希特勒的保镖米施的说法,他是最后离开地堡的德国军人,也是目睹希特勒自杀的人中最后一位离世者。尽管争议颇多,但是诸多巴西学者均认同迪亚斯这一理论。与此同时,研究人员称希特勒死亡的物理证据不充分。1993年,俄罗斯当局对希特勒之死的官方报告出现改变,声称莫斯科存放着能证明希特勒之死的物证:一个据称沾有希特勒血迹的沙发、希特勒的部分下颚骨,还有一块头骨。 2018年5月,根据媒体报导,法国有一组研究人员获得俄罗斯方面授权化验希特勒牙齿与头骨碎片,确认希特勒已经于1945年自杀身亡,研判他可能是服食氰化物及开枪双重自杀。 在希特勒的出生地奥地利因河畔布劳瑙有一石碑标记: 语译:为了和平、自由与民主,法西斯永不再现,数百万人的死提醒著我们。 希特勒是在奥地利出生,故在天主教教义的双亲下成长,自幼受洗。但自离家后就无参加过弥撒及领圣餐。希特勒在趋近自己的目标方面上赞同新教的观点。同时,他采用了一些要素在他政治制度上,如天主教会的层级组织、仪式及口号。自徙至德国之后,希特勒并无离开教会或拒绝给付宗教税,在名义上因此历史学者史格文-歌路(Steigmann-Gall)认为希特勒可能是个天主教徒,然而他也指出名义教徒在信仰虔诚度是不可靠的。 在公共场合,希特勒常赞扬基督教传统、德国基督教文化,并公开宣称信奉反犹的雅利安人耶稣信仰。在他的演讲及书籍,说明了基督教与他反犹思想中心的关系,表示「身为一个基督徒,有责任让自己不受欺骗,但我有责任是作为真理和正义的战士。」希特勒的私下谈话,说明他是一个基督教的批评者,表示这宗教只适合奴隶,虽然希特勒欣赏教廷的权力,但严重敌视他的学说。希特勒覆倡尤利乌斯·施特莱歇尔(Julius Streicher)对基督教在创立时与犹太人联手的说法攻击天主教。约翰·S·康威(John S. Conway)及部分历史学者质疑希特勒持有与基督教会的根本对立面,在希特勒私下谈话的多个来源大大降低它们的可信度,赫尔曼·劳施宁(Hermann Rauschning)的"希特勒的谈话"被大部分历史学者认为是杜纂的。 然而在与德国教会的政治关系上,他立刻采用了「合适他的政治目的」的策略。希特勒的具体计划,在掌权之前摧毁国内的基督信仰,希特勒青年的领袖曾说道「基督教的毁灭被明确认知是国家社会主义运动的目标」,但从一开始,衡量这种表达极端立场是不可行的,直至战争结束也无法消灭基督教的影响力。 希特勒有段期间向德国人推行「正向基督教」宗教系统,消除他所反对的基督教传统及融合了种族主义的元素。然而直至1940年,他放弃推行包含正向基督教的整合宗教构想。希特勒维持著「宗教中的恐怖主义」,简单的说明,是犹太人的信条在基督教普遍化,而他的效果是在人们的思想散播了烦恼。」 希特勒曾说:「我们不想要有其他高于德国本身的神袛,必要性在于拥有对于德国的狂热信仰、希望与爱。」 一些作家认为希特勒与其他纳粹理论者相较,并无坚持秘传的思想、神秘主义或亚利安秘学(Ariosophy),希特勒在著作《我的奋斗》中嘲弄这些信仰。尽管如此,其他作家相信希特勒年少时受到深刻的影响,特别在他的种族观点上,如活跃的德意志人优等种族的神秘活动中的具神秘色彩的反犹杂志《Ostara》,相信该出版商蓝兹·冯·李班费尔斯(Lanz von Liebenfels)的主张,并夸奖他的成果。历史学者对此可信度有不同的看法,尼古拉·古德里克-克拉克(Nicholas Goodrick-Clarke)认为蓝兹的说辞可靠,布里吉特·哈曼(Brigitte Hamann)公开了问题和伊恩·柯萧(Ian Kershaw)则是极度怀疑。 他被认为曾患有肠躁症、皮肤损伤、心律不整、亚斯伯格症候群及甲基苯丙胺成瘾。他有牙齿上的问题,他的私人牙医胡戈·布拉希克(Hugo Blaschke)曾表示1933年他曾为希特勒的上颚装了一个大的牙桥,又于1944年11月10日进行救治严重牙疼的感染而切除其部分牙桥的手术,报告另说明其患有鼻窦炎。 在1930年代早期后,希特勒大致上遵行素食饮食,虽然偶尔食肉。马丁·鲍曼为希特勒在贝格霍夫(Berghof,近贝希特斯加登)建造一个温室以确保在战时提供新鲜蔬菜与水果。 英国「第四频道」电视台曾于2016年12月19日播出一部纪录片。在纪录片中揭秘德国纳粹头目阿道夫·希特勒其实是个「瘾君子」,其吸食的毒品多达74种。他甚至将毒品当作药物提供给士兵,用来提神。 据报道,该纪录片的内容基于美国情报机构一份长达47页的档案。档案显示,二战期间,希特拉患上忧郁症,曾服用过包括冰毒在内的74种不同的毒品,以获得精神愉悦感。 1936年,希特勒因胃痉挛向特奥多·莫雷尔医生求治。莫雷尔给希特拉开了一种治疗胃肠道疾病的药剂,其中含有毒品,让希特拉开始药物上瘾。在莫雷尔成为希特拉的私人医生的数年时间里,莫雷尔给希特拉开了吗啡、冰毒等多种毒品和兴奋剂。为了中和兴奋剂药物效果,莫雷尔又给希特拉开了更多的镇定剂。随着时间的推移,希特拉对这些药物和毒品产生严重依赖,并陷入恶性循环。 1943年,希特勒陷入吸毒的困境难以自拔。当年夏天,希特拉在与墨索里尼会面之前吸食了冰毒引起亢奋,导致在会谈中咆哮了两个小时。 1945年4月在柏林自杀前,希特勒还注射了一种含冰毒的药物。发现这些档案的美国收藏家帕那戈鲍洛斯说,「莫雷尔就是个庸医和骗人的商人。他是一个没有执照的兽医。」 希特勒是个讲究健康与自律甚谨的人,他不吸烟、基本上不太饮酒,偶饮啤酒,极少饮用烈酒。一般时候,他的饮料是淡茶、牛奶与热巧克力。他尤其反对吸烟。不过希特勒少年时烟瘾相当重,多时一日可抽至四十支烟,后来因觉得太浪费-{zh-hans:金钱;zh-hk:银钱;zh-tw:金钱;}-而戒烟。在当政时,希特勒由学者口中得知吸烟对于健康的危害,基于保证国民健康的立场,他提倡纳粹德国的禁烟运动。据传希特勒痛斥过他的情人伊娃暗自抽烟的行径。他甚至承诺,给他周遭成功戒烟者一只金表。根据许多目击者表示,在希特勒自杀后,竟然有许多军官、助理及秘书们立刻在元首地堡抽起烟来。 希特勒曾公开说明,自己身为男人却无家庭生活,而完全致力于他的政治使命。 他于1920年代有未婚妻Mimi Reiter,之后有个女友伊娃·布朗。他有个关系亲密的姪女吉莉·拉包尔,部分评论人宣称两人具有性关系,但并无证据。依约翰托兰(John Toland,他的书A.H.: a Definitive Biography),希特勒经常以追求者的方式拜访吉莉,并限制她除了与希特勒自己一起外的活动。这三个女性曾自杀(其中两个人成功),而使希特勒被政敌奥托·斯特拉瑟怀疑是个恋物癖,但Mimi Reiter否认了这些说法。在战时及战后的心理学者提供许多对希特勒的性心理解释,一些理论家声称其与英国法西斯主义者Unity Mitford有关系。 时任陆军总司令瓦尔特·冯·布劳希奇、前任参谋总长路德维希·贝克、参谋总长弗朗兹·哈尔德(Franz Halder)、维茨勒本(Walther Otto Dietrich von Witzleben)、伯鲁克道夫(Walter Graf von Brockdorff-Ahlefeldt)及军需处长、柏林警察局长等人。他们已约定于1938年9月14日下午8时,乘希特勒返抵柏林时举事,逮捕希特勒。 在他们万事俱备之后,忽然于计划逮捕前四小时得知,英国、法国两方领袖已对德国入侵捷克的要求,作出重大让步。希特勒被视为民族英雄,这些德国将军不希望违背民意,于是终止计划。 1944年之后,战场的急剧变化使得一些德国国防军军官试图以刺杀希特勒,发动政变的方式,寻求对德国最有利的结局。1944年7月20日,希特勒在狼穴召开军事会议,克劳斯·冯·施陶芬贝格上校以开会的机会,偷偷放置了一枚定时炸弹,是为7月20日密谋案。炸弹爆炸时,因巧合未能直接杀死希特勒,但对他的神经和听力造成了巨大影响,而密谋案也因此失败,希特勒发动了大清洗,超过4900人因涉案而被审判有罪并被处以极刑。参加政变的人包括埃尔温·冯·维茨莱本元帅、路德维希·贝克上将、埃里希·赫普纳上将、卡尔·格德勒(莱比锡市长)、梅尔茨·冯·基尔海姆上校、阿尔弗雷德·台尔普神父等等。埃尔温·隆美尔元帅和京特·冯·克鲁格元帅都被指牵涉其中,最后两人被迫自杀。
wiki_zh\AA\wiki_08
7月9日 7月9日是公历年的第190天(闰年的第191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75天。
wiki_zh\AA\wiki_08
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是一个政治及国族概念,亦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建立国族的重要概念,该词最早在晚清由建构和完善「维新派」的民族理论的梁启超所提出,梁启超的「中华民族」理论的前提,是在现阶段承认中国境内各历史-文化群体之间原本存在的差异和多元现象,但同时也乐见其一体化的趋势,希望建立有如美国的国家,在未来成为无差别的大民族。 晚清时期,面对列强的威胁,中国知识分子出现了「亡国灭种」的危机感,其中一部分人将中国的危机归咎于中国内部「异族」的统治,不满清廷的民族压迫和民族岐视政策。这种认知在20世纪初发展成为汉民族主义 ,形成主张「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革命党」,而维新派则警告革命派的「排满」种族革命主张可能导致国家分裂和列强干预的危险。另外,清末留日满族和蒙古族人士及清朝官员在「国民」观念的启示下,对于中国族群关系「从多元到一体」的认知,影响了中华民国建立后的族群思想与族群政治。中日甲午战争后,清朝出现了最为严重的民族矛盾,由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纷纷参与革命,日益威胁著满清统治权。为了度过自身低潮的统治时期,清朝统治者与以维新派为代表的汉族士大夫之间,取得了透过「变法维新」将君主专制转化为君主立宪的共识,「五族共和」族群论述被晚清政府接纳并且成为朝廷的官方族群政策,将自身定位为合「五族」、「五地」为一体的「中央」政府。与维新派相对立的是顽固派,两者的实质都是为了维护清朝的统治。辛亥革命后,主张种族革命的革命派放弃种族复仇主义的主张,接受新成立的中华民族民族国家的立国理论基础——「中华民族」观念和「五族共和」政策。 中华民国建国后,五族共和与民族融合的口号广为流传,更随著诸多学者的提倡而广为人知。当今中华民国学术界主张中华民族是以汉、满、蒙、回、藏、西南边疆民族、台湾原住民及其他民族为组成 ,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宪法定义中国现今有56个民族,包括汉族和55个少数民族。 在历史渊源上,中华民族可追源到汉族的神话炎黄起源,而在现代则包含在中国境内非汉族的少数族群,在某些情况下延伸包括中国境外的华人或未必有中国国籍的海外华人,故中华民族并不是单纯的民族、种族、公民的人群分类概念,而是政治词汇,其定义可因历史、政治及国族立场不同,在族群内涵及地理范围上或有差异。 关于中华民族的概念变迁,历史学及人类学理论有费孝通的「多元一体」论及许倬云的我者与他者的转化及混合。 清末立宪运动期间,留日的满蒙旗人和满洲官员,对梁启超、杨度等人的主张做出正面回应。1907年,恒钧、乌泽声等留日满蒙旗人在东京创办《大同报》,后来又在北京创办《北京大同日报》,提倡「满汉人民平等,统合满、汉、蒙、回、藏为一大国民」。结合民族与立宪政治议题,认定满汉问题之所以出现,归根结底是君主专制独裁造成的恶果,因此必须改革政治,实行君主立宪政体,开设国会。在这样的认知下,留日旗人在其他场合更多次迳称「我汉、满、蒙、回、藏四万万同胞」。 留日满蒙人士在「国民」观念的启示下,对于中国族群关系「从多元到一体」的认知,深刻影响了民国建立后的族群思想与族群政治。清朝统治者与以维新派为代表的汉族士大夫之间,取得了透过「变法维新」将王朝转化为近代国民国家的共识。立宪运动的「五族共和」族群论述,被晚清政府接纳,成为朝廷的官方族群政策。 到了20世纪初,清廷开始将自身定位为合「五族」、「五地」为一体的「中央」政府。清朝君主在逊位诏书中表示「仍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 新清史学派学者、哈佛大学汉学家及亚洲历史教授欧立德(Mark C. Elliott)表示,清朝在疆域方面将地理上属于内陆亚洲的许多地区,都编入帝国的版图,而为1912年以后的中国政权所继承;满洲人更将汉人传统以长城划分的内、外统为一体,使「中国」的概念得以重新定义。在多民族性方面,满洲统治者标榜的「满汉一体」或「五族一体」说,也为后来的中国政权所采用;在清朝的统治下,促使由各个不同民族所组成的「中华民族」一词,可以与「曾经过去是清朝疆域内的人们」同义。 “中华”一词出现甚早,源自于中国古代华夏民族起源于黄河流域一带,居四方之中,文化、科技发达;历史悠久,因此称该地为中华,此区后来被称为中原。 在《资治通鉴》记载的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中国百姓,实天下之根本,四夷之人,乃同枝叶,扰其根本以厚枝叶,而求久安,未之有也。初不纳魏征言,遂觉劳费日甚,几失久安之道。」 民族一词具有十分丰富而复杂的内涵,可以表达多种近似而不同的概念。词汇本身歧义较多,概念和用法受到政治的较大影响,这些义项之间容易相互混淆。在不同的学科中,对于民族的范畴与用法也有许多歧异。 「中华民族」一词由近代的梁启超首先提出,同时期后续有杨度和章太炎等诸多学者的阐释与政府认可。梁启超所提出意指华夏族、汉民族、炎黄遗族等。1902年梁启超在《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指出:「上古时代,我中华民族之有海思想者厥惟齐。故于其间产出两种观念焉:一曰国家观,二曰世界观。」1905年梁启超在〈历史上中国民族之观察〉一文中,使用了「中华民族」七次(简称为「华族」),并表示:「今之中华民族,即普遍俗称所谓汉族者」,它是「我中国主族,即所谓炎黄遗族」,但梁启超在具体使用“中华民族”一词时却比较混乱,有时指汉族,有时又指中国的所有民族,认为「中华民族自始本非一族,实由多民族混合而成」。 一般中文语境下,中华民族一词的使用常泛指大中华地区境内的公民及海外华人。 在行政及法律上,中华民族的族群内涵至今无明确的现代公民、血缘种族的统一识别标准,而中华民族、大中华地区等概念包含的内容之差异,可以从此词的当代官方界定到和历史演变(自晚清到现代) 来说明。 华人学者费孝通在《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中认为:「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换言之,中华民族并非传统中国里的民族,而是中国建立了现代主权国家后,经由「民族自觉」所出现的国族团体。他还认为,在过去的三千年中,黄河中游出现了一个由若干民族集团汇集和逐步融合的核心,被称为华夏,像滚雪球一般地越滚越大,把周围的异族吸收进入了这个核心。他拥有黄河和长江中下游的东亚平原之后,被其他民族称为汉族。汉族继续不断吸收其他民族的成分而日益壮大,而且渗入其他民族的聚居区,构成起著凝聚和联系关系作用的网络,奠定了以这个疆域内许多民族联合成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的基础,成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经过民族自觉而成为中华民族。史式认为中华民族是用来指代由古至今主体曾经在中国,在现代可理解为大中华地区,长期居留且有较深层次的相互交流、融合甚至同化的一批族群的统称。 若以公民身份国族定义中华民族,则该词包含由中华民国宪法或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所有国境内的各民族,为中国人的国族。亦有学者认为「中华民族」作为中国民族国家的称谓,乃为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族、与国家三种认同的合为一体。例如芮逸夫曾诠释孙中山之说,将中华国族、中华民族和中华国家三个称谓,说是「三位一体」。 中华民国强调其中华文化的正统性,并包含了自行发展的中国传统文化与多元文化影响下形成的多民族文化总合。中华文化复兴运动则是一个例子,由蒋中正发起以对抗毛泽东的文化大革命。 1949年后中华民国政权迁移至台湾,台湾很大程度上继承了原有的中华文化,保护中华文化免于受文革破坏,于1966年发起中华文化复兴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文革运动分庭抗礼,主要以伦理道德与儒家思想之精华来宏扬中华文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近年来开始大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其民族政策将中华文化定义为境内56民族文化总汇,主张该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该国治下各民族都有发展自己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中国境内至少有30种以上民族文字,包含汉字与少数民族满文、藏文等,皆并为中华文化的遗产宝库。 中国史学家黄兴涛认为,中华民族作为中国人整体的身份认同标志,在中华民族观念上,国民党与共产党之间虽存有分歧,但在「九一八事变」与「抗战爆发」之后,当时社会皆广泛使用和认同中华民族这一整体性称谓,争战双方又完全一致在这凝聚符号一点上有共通性。他认为这表明了中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命运和目标,以便与共同的民族敌人战斗到底。尤其是国共合作宣言等一系列震动全国、激动人心的政治文件中有关中华民族概念的共同使用和民族整体性的强调,对于现代中华民族观念认同所产生重大影响。亦可看出在抗日之前的内战,正是在「中华民族」这面旗帜下停止内战而再度合作了起来,并被视为国家凝聚力和生命力的某种象征,亦促进了现实的民族融合。《中共中央为国共关系问题致蒋介石电》描述:「中外人士皆认此为抗战必胜、建国必成之主要根据;此不仅为两党同志之光荣,抑且显示中华民族之伟大。因此,凡关心中华民族命运者,无不企盼国共两党之巩固的与长期的合作。」 由于海外华人常拥有中国之外的国籍,因不同的国籍法则有不同的国籍及侨务政策,而为维护海外华侨华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有人主张采取允许双重国籍的政策,如中华民国政府的作法。1956年东南亚华人的双重国籍问题,使周恩来明确采取单一国籍的政策,以避免东南亚诸国对对华侨华人政治忠诚度的疑虑。 中华民国侨务委员会侨委会曾宣示,「Overseas Chinese」是英文中的专有名词,指「认同中华民族及其文化的人」,侨委会号召对中华民族与文化的认同,并期望华侨教育能保存中华民族文化优良传统。 中国未清楚以法律明定“中华民族”包括或排除的民族列表,行政上的「中国民族列表」是否等同于「中华民族」的民族学划分和族裔政治认同是富含政治及文化分岐的议题。 梁启超为晚清君主立宪的改革派人士代表,反对鼓吹推翻清朝建立共和的革命党政治主张,主张将清朝疆域境内各民族视为一个整体来拯救的「国族主义」。 梁启超将革命党政治主张描述成对立的「小民族主义」,认为「小民族主义」鼓吹汉族独立建国,从清朝的统治中独立复兴单一民族。 同为晚清著名立宪派代表的杨度,主张「汉」只是「刘家天子时代之朝号」,应采「中华」为「文化之族名」以反对「汉族」血统说。因此杨度也成为了中华民族一词的早期使用者,但其强调以中国自古以来以「文化较高、人数较多」的历史文化定义和梁启超的政治文化定义有所不同。杨度提倡中华民族为中华文化之族名,将中国全体人民尽成为中华民族。 晚清著名保守派代表的章太炎则以其特殊的宗教和民族主义来定义「中华民国」的新汉族道德价值,俾「建汉名以为族,而邦国之义斯在;建华名以为国,而种族之义亦在」,章太炎以中国之历史文化与种族之特殊环境所界定之「中国性」(Chineseness)上,并非狭隘地建立在生物学之种族群体之概念,以佛教思想来诠释斯宾塞之理论来进行种族革命(民族光复)。 而在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提倡「五族共和说」:「今日中华民国成立,汉满蒙回藏,五族合为一体」。之后孙中山在中华革命党正式改组为中国国民党以后,虽曾主张重提民族主义并扬弃五族的说法将中国境内所有民族融化为一个中华民族的「民族融合」的说法,并修改五族共和说法为要求藏蒙回满等族人民尽皆一起汉化,与汉人一起自决为大民族国家1924年,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中表示,藏回蒙满等外来民族人口乃是少数,而就大多数来说,中国人皆为汉人,完全是一个民族。孙中山于中提到的「结成了国族团体」。 中华民族被孙中山使用在其政治主张中,其概念随著时间的演变不断扩大,并最终称演变成了建立在文化认同基础上的国族团体。中华民族概念的形成,即是中国现代民族主义的形成过程,从这个角度来看,是先有了中国民族主义,然后才有中华民族概念之形成。中国传统的民族主义思想,主流上是以文化认同居于首位,但主权中国建立后,国家已是一个亟需建构的政治概念,也使得国家认同不得不被提升到所有认同之首位,因此,孙中山还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到了凝聚国家认同基础,就是将血统种族认同包融于文化认同之中,在中国境内借由文化认同先凝结成一中华民族,并以中华民族做为国家认同的基础。 辛亥革命后,五族共和的思想扩大中华民族的涵义,进而前朝大清帝国境内的其它民族,而汉族则为中华民族的基干和主体,中华民国国旗也从十八星旗改为五色旗。五族共和的思想孙中山于三民主义中提倡将汉、满、蒙、回、藏五族归成一个中华民族,其根本意蕴是要以汉族为主体融合同化中国境内其它少数民族,形成一个统一的中华民族。 孙中山之中华民族思想的三民主义最终于1946年,被「制宪国民大会」列入中华民国宪法第一条,规范了中华民国的宪政基础,且中华民国宪法之第五条:「中华民国各民族一律平等。」与第七条:「中华民国人民,无分男女、宗教、种族、阶级、党派,在法律上一律平等。」,更是彰显了孙中山在其三民主义之民族主义思想 。 中华民国各民族与族群、国民及少数民族的认定反映了时代变化,中华民国解严前以汉、满、蒙、回、藏、西南边疆民族的中华民族,到解严后以国家认同为主的方式来取代民族认同。 中华民族目前在台湾为政治用语,如马英九担任中华民国总统期间,于民族扫墓节举办遥祭黄帝陵典礼仪式,内政部新闻稿以「中华民族远祖黄帝」一词来以形容黄帝「为我中华民族树立民族观念与国家形式,也为我国创造深厚文化,可说是我中华民族之始祖。」 民主进步党籍立法委员吴秉叡事后对行政院提出「应否废止中枢祭黄帝陵典」的质询。 关于民族界定方面,中华民国政府的原住民与蒙藏相关内阁部会多位官员都曾公开表态该民族不是「中国人」或「炎黄子孙」,但并未直接提及与「中华民族」的关系。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员会在介绍台湾原住民族与世界南岛语系民族的关系时即表明「台湾原住民族属于南岛语系,在人种上属台湾南岛语族人,台湾是南岛语族分布的最北端。」原住民委员会主委孙大川于2012年在立法院直言自己不是所谓的「炎黄子孙」,蒙藏委员会蒙事处长海中雄也表示他和蒙古民族英雄成吉思汗都不是「中国人」或「炎黄子孙」,而是「蒙古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前期的主要社会主义词汇为「中国人民」和「各民族」,而自从毛泽东于1976过世后,「中华民族」一词才渐渐地取代「中国人民」和「各民族」的说法。这从较中性的居住在中国的「人民」或社会主义革命的「群众」转换成较具种族性的「民族」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变动的文化认同政治。 在法律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宪法与民族政策目前仍主张中国民族为56个民族,并进行民族识别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认定中华民族有56个民族。 注:各省区市分布人数按,人口100万以上的民族只列出10万以上的地区,人口10万以上的民族只列出1万以上的地区,人口10万以下的民族只列出500人以上的地区。 然而在「单一中华民族」与「各民族」的相关民族政策上,关于相关的「中华民族的民族认同是一个学术理论热点」。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的中央级综合性报纸《中国民族报》及相关的民族理论与政策的学术及文化讨论,在2000年以来有要求在法律及政策上确立中华民族的「国族」地位。 学者胡鞍钢、胡联合与马戎推的所谓用“第二民族政策”取代“第一民族政策”的诉求, 旨在「淡化族群意识和56个民族的观念,强化中华民族的身份意识和身份认同」,号称效仿「美国的民族大熔炉模式」要求「平等的向每个民族推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政治上推行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及「文化上坚决坚持用社会主义思想对每个民族进行文化改造,强制推行普通话,防止宗教极端主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于1949年至1954年进行第一阶段民族识别工作,首先认定38个少数民族。后来在1954年至1964年进行全国第二次人口普查的第二阶段工作,并新确定了15个少数民族;同时,将普查中自报的74个族体分别归并到53个少数民族中。在第三阶段工作则在1965年至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中进行,1965年认定了西藏珞瑜地区的珞巴族,后来在1979年认定了云南基诺山的基诺族。直到最近使中华民族的成员增加到56个是在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显示自1982年以来,中国民族成份恢复的人数在1200万人以上。 中华民国建立以后,黄兴、刘揆等革命党成员于1912年3月19日创立了“中华民国民族大同会”,此会重要发起人亦包含了少数民族成员(如:满族恒钧等)。因为清朝末年的立宪运动的恒钧等人从事「大同报」社活动。辛亥革命后,百废待兴,当时的孙中山于同年4月初批准该会立案,除了赞同之外,在民国初年政府财政极为拮据情况下还提拨经费支援。同时一些地方官员也发布《化除种族见解之文告》与政策以配合政府实行大同主义。某些革命党人士甚至主张禁止鼓吹排满、有违五族共和宗旨的书籍可见当时促进各民族间平等共处的社会需求,当时诸多社会组织大为提倡以「五族共和」为目标,并以民族平等融和为宗旨。众多组织中较为特别的是于1912年5月12日在北京成立由袁世凯下令组成的「五族国民合进会」,不仅是因为由最高首长授意,其成员也是真正由五大民族重要人士所组成,而且该会在《申报》上分析了血统、宗教和地域以论说来证实五族共同起源、共同祖先的历史。
wiki_zh\AA\wiki_08
奥格斯堡同盟 奥格斯堡同盟是反对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欧洲诸国在1686年7月9日在德国奥格斯堡建立。1689年后改称「大同盟」,奥格斯堡同盟反而变成非正式名称;同盟前后维持了24年。 建立国家是: 1689年英国在光荣革命后加入同盟,奥格斯堡同盟改称「大同盟」,此时与法国发生激烈的大同盟战争(1688-1697年,又称「九年战争」),虽未能战胜法国陆军,但一定程度上维持住欧洲的势力均衡。1701年因为西班牙继承问题,「大同盟」重新组成,与法国和西班牙发生更激烈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1701-1714年)。 这次参加大同盟的国家比1686年的同盟要少了许多,瑞典和萨克森因为在大北方战争(1700-1721年)中拼死对打,没有参加大同盟;巴伐利亚因为在1699年和奥地利皇帝闹翻,反而成为法国的盟军;萨伏依和葡萄牙在1700-1702年底,原本也是法国的盟友,但是因为法国与西班牙的海军在1702年10月的维哥湾海战中,被英荷海军彻底消灭,所以高度依赖海贸的萨、葡二国,就在1703年先后倒戈加入大同盟,这使得战局逐渐有利于反法同盟,最后成功挫败路易十四的霸权与野心。 1713-1714年中,随著乌得勒支和约等条约的签订,路易十四承认战败并退还大部分的占地、让出大量商贸利权,同时就地承认反法同盟对西班牙领土的占领为合法(但是西班牙不承认部分领土的割让),因此结束了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大同盟也在1714年最终解散,总计从1686-1714年中,大同盟一共维持约24年的时间。
wiki_zh\AA\wiki_08
民族学 民族学(,源自,意指“民族、国族、种族”)是人类学的分支。本学科比较与分析人类的族群、种族与(或)国家群体之间的起源、分布、技术、宗教、语言与社会结构。 相较于民族志——透过直接接触单一群体的文化,对其进行研究,民族学采用民族志研究者曾撰述的内容,并比较与对比不同的文化。民族学此名称由亚当·寇拉(Adam Franz Kollár)所创,1783年他于维也纳出版《匈牙利帝国历史与宪法的舒适设施》("Amenities of the History and Constitutional Law of the Kingdom of Hungary.", Historiae ivrisqve pvblici Regni Vngariae amoenitates)一书中,使用与界定这个术语 。寇拉对于语言学与文化多样性的兴趣是由几个源头所触发的,包括他的家乡多语言的匈牙利王国,他在该帝国的斯洛伐克人地区的渊源,而且借由在鄂图曼土耳其帝国在更遥远的巴尔干半岛逐渐撤退之后所萌生的一些转变。 民族学的目标,包括人类历史的重建、文化不变成分的陈述(例如所谓的乱伦禁忌与文化变迁),以及关于「人类本质」的归纳论述(自从19世纪以来,这受到许多哲学家的批评,例如黑格尔、马克斯、结构主义等)。世界民族学某些部份,是沿著一些独立的调查与教育学说的路径而发展的,随著文化人类学逐渐成为优势学科(特别是在美国),以及社会人类学在英国的发展。在民族学、文化人类学与社会人类学这三个术语之间的区别变得越来越模糊。自从18世纪晚期,民族学已被认定为一门学术领域,特别是在欧洲,而且有时被认定为任何对于人类群体的比较研究。 15世纪,欧洲人「发现新大陆」,对于异族的新兴趣方面,扮演一个重要角色,他者往往被当成野蛮人,他们有的被视为残忍的野蛮人,有的被视为「高贵的野蛮人」。因此,文明以一种二元论方式对立于野蛮,这种古典对立构成了更普遍由人们所共有的我族中心主义(ethnocentrism)。民族学的进展,例如李维史陀的结构人类学,引发对于某些直线发展概念的批评,或批评「有历史的社会」与「没有历史的社会」间的虚假对立,这种对立过度依赖于一套将历史视为由累积性的成长所构成的,这是一种有局限的历史观。 李维史陀经常将蒙田探讨食人风俗的文章,视为一篇民族学早期例子。李维史陀透过一套结构主义方法,目标在于探索人类社会中普遍的不变成分,他相信其中最主要的是乱伦禁忌。然而,这种文化普遍性的主张,已由十九与二十世纪的许多社会思想家所批评,包括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尼采、米歇尔·傅柯、路易·皮埃尔·阿尔都塞与吉尔·德勒兹等人。
wiki_zh\AA\wiki_08
太阳系 太阳系是一个受太阳引力约束在一起的行星系统,包括太阳以及直接或间接围绕太阳运动的天体。在直接围绕太阳运动的天体中,最大的八颗被称为行星,其余的天体要比行星小很多,比如矮行星、太阳系小行星和彗星。轨道间接围绕太阳运动的天体是卫星,其中有两颗比最小的行星水星还要大。 太阳系的形成大约始于46亿年前一个巨型星际分子云的引力坍缩。太阳系内大部分的质量都集中于太阳,余下的天体中,质量最大的是木星。位于太阳系内侧的是四颗较小的行星,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它们被称为类地行星,主要由岩石和金属构成。外侧的四颗行星被称为巨行星,其质量比类地行星要大得多。其中最大的两颗是木星和土星,它们都是气态巨行星,主要成分是氢和氦。最外侧的两颗行星是天王星和海王星,它们是冰巨星,主要由一些熔点比氢和氦更高的挥发成分组成,比如水、氨和甲烷。几乎所有的行星都在靠近黄道平面的圆轨道上运行。 太阳系也包含一些较小的天体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的主小行星带,其中的大部分天体都是像类地行星那样由岩石和金属组成。在海王星轨道之外是柯伊伯带和离散盘,包含了有大量的海王星外天体,主要由冰组成,再往外还有新发现的类塞德娜天体(sednoid)。在这些天体中,有几十甚至上万颗足够大的天体,能靠自身的重力形成球体,,这些天体被称为为矮行星。已经被确认是矮行星的包括小行星带的谷神星,和海王星外天体的冥王星和阋神星。除了这两个区域,还有大量的小型天体自由的运动在两个区域之间,包括彗星,还有半人马小行星和行星际尘云。有6颗行星、4颗以上的矮行星和一些小天体都有天然的卫星环绕著。通常都依据月球被称为卫星。太阳系外侧的每颗行星都被由尘埃和小天体构成的行星环环绕着。 太阳风是向太阳外流出的带电粒子流,在星际物质中形成了一个气泡状区域,被称为太阳圈(或日球层)。日球层顶是太阳风和星际物质的压力达到平衡的位置,它延伸到离散盘的边缘。欧特云,被认为是长周期彗星的来源地,其位置可能比日球层顶还要远1000多倍。太阳系位于银河系的猎户臂上,与银河系中心的距离约26,000光年。 轨道环绕太阳的天体被分为三类:行星、矮行星、和太阳系小天体。 行星是环绕太阳且质量够大的天体。这类天体: 能成为行星的天体有8个: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在2006年8月24日,国际天文联合会重新定义行星这个名词,首次将冥王星排除在大行星外,并将冥王星、谷神星和阋神星组成新的分类:矮行星。矮行星不需要将邻近轨道附近的小天体清除掉,其他可能成为矮行星的天体还有塞德娜、厄耳枯斯、和创神星。从第一次发现的1930年直至2006年,冥王星被当成太阳系的第九颗行星。但是在20世纪末期和21世纪初,许多与冥王星大小相似的天体在太阳系内陆续被发现,特别是阋神星更明确的被指出比冥王星大。 环绕太阳运转的其他天体都属于太阳系小天体。 卫星(如月球之类的天体),由于不是环绕太阳而是环绕行星、矮行星或太阳系小天体,所以不属于太阳系小天体。 天文学家在太阳系内以天文单位(AU)来测量距离。1AU是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大约是149,597,871公里(92,955,807英里)。冥王星与太阳的距离大约是39AU,木星则约是5.2AU。最常用在测量恒星距离的长度单位是光年,1光年大约相当于63,240天文单位。行星与太阳的距离以公转周期为周期变化著,最靠近太阳的位置称为近日点,距离最远的位置称为远日点。 有时会将太阳系非正式地分成几个不同的区域:“内太阳系”,包括四颗类地行星和主要的小行星带;其余的是“外太阳系”,包含小行星带之外所有的天体。其它的定义还有海王星以外的区域,而将四颗大型行星称为“中间带”。 在历史上的很长一段时期,人类都没有认识或理解到太阳系的概念。直到中世纪晚期的文艺复兴时代,大多数人仍认为地球是静止不动的,处于宇宙的中心,与那些穿过天空的物体是截然不同的。古希腊的哲学家阿里斯塔克斯曾经推测了日心说体系,但是,直到尼古拉·哥白尼才提出了第一个日心说宇宙的数学模型。到了17世纪,伽利略·伽利莱、约翰内斯·开普勒和艾萨克·牛顿拓展了人们对物理学的理解,人们开始普遍接受地球围绕太阳运动的观念,认为地球和其他行星遵循同样的物理规律。望远镜的发明,使人们发现了更多的行星和卫星。望远镜改进和无人航天器的应用,使人们得以对其他行星的地质现象进行研究,比如山、坑穴等,另外还可以气象现象进行观察,比如云、沙尘暴和冰帽等。 太阳系的第一次探测是由望远镜开启的,始于天文学家首度开始绘制这些因光度暗淡而肉眼看不见的天体之际。 伽利略是第一位发现太阳系天体细节的天文学家。他发现月球的火山口,太阳的表面有黑子,木星有4颗卫星环绕著。惠更斯追随著伽利略的发现,发现土星的卫星泰坦和土星环的形状。后继的乔凡尼·多美尼科·卡西尼发现了4颗土星的卫星,还有土星环的卡西尼缝、木星的大红斑。 爱德蒙·哈雷认识到在1705年出现的彗星,实际上是每隔75-76年就会重复出现的一颗彗星,现在称为哈雷彗星。这是除了行星之外的天体会围绕太阳公转的第一个证据。 1781年,威廉·赫歇耳在观察一颗它认为的新彗星时,戒慎恐惧的宣布在金牛座发现了彗星。事实上,它的轨道显示是一颗行星,天王星,这是第一颗被发现的行星。 1801年,朱塞普·皮亚齐发现谷神星,这是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的一个小世界,而一开始他被当成一颗行星。然而,接踵而来的发现使在这个区域内的小天体多达数以万计,导致他们被重新归类为小行星。 到了1846年,天王星轨道的误差导致许多人怀疑是不是有另一颗大行星在远处对它施力。埃班·勒维耶的计算最终导致了海王星的发现。在1859年,因为水星轨道的近日点有一些牛顿力学无法解释的微小运动(「水星近日点进动」),因而有人假设有一颗水内行星祝融星(中文常译为“火神星”)存在;但这一运动最终被证明可以用广义相对论来解释,但某些天文学家仍未放弃对“水内行星”的探寻。 为解释外行星轨道明显的偏差,帕西瓦尔·罗威尔认为在其外必然还有一颗行星存在,并称之为X行星。在他过世后,他的罗威尔天文台继续搜寻的工作,终于在1930年由汤博发现了冥王星。但是,冥王星是如此的小,实在不足以影响行星的轨道,因此它的发现纯属巧合。就像谷神星,他最初也被当作行星,但是在邻近的区域内发现了许多大小相近的天体,因此在2006年冥王星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重新分类为矮行星。 在1992年,夏威夷大学的天文学家大卫·朱维特和麻省理工学院的珍妮·刘发现1992 QB,被证明是一个冰冷的、类似小行星带的新族群,也就是现在所知的柯伊伯带,冥王星和凯伦都被是其中的成员。 米高·布朗、乍德·特鲁希略和大卫·拉比诺维茨在2005年宣布发现的阋神星是比冥王星大的离散盘上天体,是在海王星之后绕行太阳的最大天体。 自从进入太空时代,许多的探测都是各国的太空机构所组织和执行的无人太空船探测任务。 太阳系内所有的行星都已经被由地球发射的太空船探访,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各种研究。虽然都是无人的任务,人类还是能观看到所有行星表面近距离的照片,在有登陆艇的情况下,还进行了对土壤和大气的一些实验。 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造天体是前苏联在1957年发射的史泼尼克一号,成功的环绕地球一年之久。美国在1959年发射的探险家6号,是第一个从太空中送回影像的人造卫星。 第一个成功的飞越过太阳系内其他天体的是月球1号,在1959年飞越了月球。最初是打算撞击月球的,但却错过了目标成为第一个环绕太阳的人造物体。水手2号是第一个环绕其他行星的人造物体,在1962年绕行金星。第一颗成功环绕火星的是1964年的水手4号。直到1974年才有水手10号前往水星。 探测外行星的第一艘太空船是先锋10号,在1973年飞越木星。在1979年,先驱者11号成为第一艘拜访土星的太空船。航海家计划在1977年先后发射了两艘太空船进行外行星的大巡航,在1979年探访了木星,1980和1981年先后访视了土星。航海家2号继续在1986年接近天王星和在1989年接近海王星。航海家太空船已经远离海王星轨道外,在发现和研究终端震波、日鞘和日球层顶的路径上继续前进。依据NASA的资料,两艘航海家太空船已经在距离太阳大约93天文单位处接触到终端震波。 还没有太空船曾经造访过柯伊伯带天体。而在2006年1月19日发射的新视野号将成为第一艘探测这个区域的人造太空船。这艘无人太空船预计在2015年飞越冥王星。如果这被证明是可行的,任务将会扩大以继续观察一些柯伊伯带的其他天体。 在1966年,月球成为除了地球之外第一个有人造卫星绕行的太阳系天体(月球10号),然后是火星在1971年(水手9号),金星在1975年(金星9号),木星在1995年(伽利略号,也在1991年首先飞掠过小Gaspra),爱神星在2000年(会合-舒梅克号),和土星在2004年(卡西尼号-惠更斯号)。信使号太空船在2011年3月18日开始第一次绕行水星的轨道;同一时间,黎明号太空船将设定轨道在2011年环绕灶神星,并在2015年探索谷神星。 第一个在太阳系其它天体登陆的计划是前苏联在1959年登陆月球的月球2号。从此以后,抵达越来越遥远的行星,在1966年计划登陆或撞击金星(金星3号),1971年到火星(火星3号),但直到1976年才有维京1号成功登陆火星,2001年登陆爱神星(会合-舒梅克号),和2005年登陆土星的卫星泰坦(惠更斯)。伽利略太空船也在1995年抛下一个探测器进入木星的大气层;由于木星没有固体的表面,这个探测器在下降的过程中被逐渐增高的温度和压力摧毁掉。 载人的探测目前仍被限制在邻近地球的环境内。第一个进入太空(以超过100公里的高度来定义)的人是前苏联的太空人尤里·加加林,于1961年4月12日搭乘东方一号升空。第一个在地球之外的天体上漫步的是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它是在1969年7月21日的阿波罗11号任务中,于月球上完成的。美国的太空梭是能够重复使用的太空船,前苏联也曾经开发太空梭并已完成一次的无人太空梭升空任务,苏联瓦解后,俄罗斯无力继续维护任其荒废。第一个空间站是前苏联的礼炮1号。在2004年,太空船1号成为在私人的基金资助下第一个进入次轨道的太空船。同年,美国总统乔治·沃克·布什宣布太空探测的远景规划:替换老旧的太空梭、重返月球、甚至载人前往火星,但这计划在几年后遭到终止。 太阳系中最主要的成员是太阳,它是一颗G2主序星,占据了太阳系所有已知质量的99.86%,太阳系内的天体在太阳引力的约束下运动。剩余的质量中,有99%的质量由太阳系的4颗大天体,即巨行星组成,而木星和土星又合占了其中的90%以上。太阳系中其余的天体(包括4颗类地行星、矮行星、卫星、小行星和彗星),总质量还不到太阳系的0.002%。 环绕太阳运转的大天体都躺在地球轨道平面,称为黄道附近的平面。行星都非常靠近黄道,而彗星案古柏带天体通常都有明显的倾斜角度。所有的行星和大多数的太阳系其它天体都以相同的方向绕著太阳转动(从地球的北极鸟瞰是逆时针方向),但也有逆向的,像是哈雷彗星。 太阳系内已探测到的区域总体上分为:太阳、小行星带以内的四颗较小的行星和柯伊伯带环绕的四颗巨行星。天文学家有时会非正式的将这些结构分成不同的区域。内太阳系包括四颗类地行星和小行星带。外太阳系在小行星带以外的区域,包括了四颗巨行星。自从柯伊伯带被发现以后,人们认为太阳系的最外层空间和海王星外侧附近的区域显著不同。 在太阳系的天体多数都有它们自己的次系统,环绕行星的天体称为卫星(其中有两颗比水星大),并且4颗巨行星都有由极小的微粒构成极薄的行星环一起围绕著。多数天然的大卫星是同步转动,永远以同一面朝向它的母体。 克卜勒定律描述天体公转太阳的轨道。根据克卜勒定律,天体沿著各自的椭圆轨道公转太阳,而太阳位在其中的一个焦点上。越靠近太阳的天体(半长轴越短),因为受到较大的太阳引力,运行的轨道速度也就越快。在一个椭圆轨道上,天体与太阳的距离会随著公转的年(周期)不断的变化。它在轨道上最接近太阳的位置称为它的"近日点",距离太阳最远的位置称为"远日点"。行星的轨道接近圆形,但许多彗星、小行星和古柏带天体运行在极度椭圆的轨道。这些天体的位置可以使用数值模拟来预测。 虽然太阳主宰著太阳系的质量,但它只占有2%的角动量。行星,以木星为主,以它们的质量占有其余绝大部分的角动量,还有距离太阳遥远的彗星,对角动量可能也有重大的贡献。 太阳,几乎囊括太阳系中所有的物质,大约98%是由氢和氦组成。木星和土星,几乎拥有其余的全部质量,主要的组成成分也是氢和氦。太阳系组成的其他成分,受到热和光压的影响,成梯度的存在太阳系,越靠近太阳的是熔点越高的元素,离太阳越远的距离,组成物质的熔点也越低。挥发性物质能够在外太阳系凝聚的边界称为冻结线,大约在距离太阳5AU之处。 内太阳系的天体大多数的成分是岩石,高熔点的化合物,如矽酸盐、铁或镍,几乎都是在原行星云的条件下就凝聚成固体的物质。木星和土星的主要成分是气体,具有极低的熔点和高蒸气压,像是氢、氦和氖,它们在星云阶段都是气体的状态。冰,像是水、甲烷、氨和二氧化碳,熔点都在数百K,它们可以以冰、液体或气体存在太阳系不同的位置,而在星云阶段它们既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气体状态。巨行星的卫星和天王星与海王星(所谓的冰巨星)以及海王星轨道外众多的小天体,主要的成分是冰冷的物质;这些气体和冰统称为挥发物。 从地球到太阳的距离被定义为 ,也就是1单位。作为对比,太阳的半径是0.0047。因此,太阳的体积只占地球轨道半径这个球体积的0.00001%(10 %),而地球的体积又大约只是太阳的百万分一(10)。木星,太阳系最大的行星,与太阳的距离是,半径是,而距离最远的行星,海王星与太阳的距离是。 有少数的例外,距离太阳越远的行星或环带,轨道与轨道之间的距离,也就是从一个轨道到下一个轨道间的间隔,就越大。例如,金星到太阳的距离比水星远0.33AU,而土星到太阳的距离比木星远4.3AU,海王星又比天王星要远10.5AU。有些方程(例如提丢斯-波得定则)企图建立与确定这些轨道之间的关联性,但没有可以被接受的理论。在这一章节开头的影像显示了在不同尺度上的太阳系各种组成的轨道。 一些太阳系模型试图传达涉及人类关系的相对尺度。有些规模很小(可能是机械的 -称为太阳系仪)-而有些会扩展而跨越城市或区域。尺度最大的模型,瑞典太阳系模型,使用位于斯德哥尔摩110米(361英尺)的爱立信球形体育馆作为太阳的替代物,接下来的规模是距离40公里(25英里)的阿兰达国际机场一个 7.5米(25英尺)的球;目前已知最远的天体塞德娜,是在912公里(567英里)远的一个10公分(4英吋)的小球。 如果,太阳至海王星的距离是100米的尺度,那么太阳只是一个直径大约3公分的小球(大约高尔夫球直径的三分之二),所有巨行星的尺度都将小于3毫米,而地球和其他类地行星的直径在这种规模下会比一只跳蚤(0.3毫米)还要小得多。 太阳系形成于45亿6,800万年前的大型分子云的引力坍塌区域中。这个初始的元气可能有数光年大,并且诞生好几颗恒星。由于是典型的分子云,其成分主要是氢与一些氦,还有前几代恒星融合的少量重元素。当这个区域将形成太阳系前,被称为前太阳星云,坍缩时因为角动量守恒,使它转动得越来越快。中心,集中了大部分的质量,成为比周围环绕的盘面越来越热的区域。收缩的星云越转越快,它开始变得扁平,成为原行星盘,直径大约200AU,在中心是高温、高密度的原恒星。行星经由盘中的吸积形成,在尘埃和气体的引力相互吸引下,逐渐凝聚形成越来越大的天体。在太阳系的早期可能有数以百计的原行星,但因合并或摧毁,留下行星、矮行星和残余物构成的小天体。 硅酸盐和金属的熔点很高,只有它们能在内太阳系的温度下保持固体形态,这些物质最终组成了岩态行星,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由于金属成分在原始太阳星云中只占据了一小部分,类地行星都没有发展得很大。冻结线在火星与木星之间的位置,巨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形成于冻结线的外侧,这里的温度很低,挥发物质能以固态形式存在。这一区域的冰比组成类地行星的金属和硅酸盐更多,所以该区域的行星发育得很大,可以捕获大量的氢和氦,它们是太阳系中含量最丰富的元素。太阳系中余下的那些不可能组成行星的物质聚集在小行星带、柯伊伯带和奥尔特云区域。尼斯模型解释了这些区域的形成原理,以及外侧的行星可能在形成后又受到各种复杂引力的作用才到了它们今天的位置。 最初的五千万年内,在原恒星中心处,氢的密度和压力都大得足以发生热核反应。在反应过程中,氢的温度、反应速率、压力和密度都一直在增加,直到流体的热压力与引力相抵消,达到静力平衡状态。到此,太阳就成了一颗主序星。太阳的主序星阶段从开始到结束约有100亿年,而其他的所有阶段,包括残骸生命期等总共只有20亿年。从太阳出发的太阳风形成了日球层,并将残余的气体和尘埃从原行星盘吹入星际空间,阻碍了行星的发育。此后,太阳越来越亮,主序星早期的亮度只有现在的70%。 太阳将基本保持现在的状态,直到五十亿年后,位于太阳中心的氢完全转化为了氦。这也标志着太阳主序星阶段结束了。这时,太阳的核心开始崩塌,其输出的能量比现在更大。太阳最外层的直径将扩张到目前的260倍左右,太阳成了一颗红巨星。由于表面积的急剧扩张,太阳表面的温度将比主序星阶段低很多(最低大约为2,600K)。不断扩大的太阳将会使水星蒸发掉,并且使得地球的环境不再适合居住。最终,太阳核心的温度高得足以使氦发生聚变,太阳在燃烧氢的时候会有小部分的时间来燃烧氦。太阳的质量还不足以使得比氢氦更重的元素发生聚变反应,太阳核心的反应将会变弱。太阳外层物质会散逸到太空,剩下的部分形成了白矮星,它的密度特别大,质量约为太阳的一半,但体积和地球差不多。散逸出去的外层物质形成了所谓的行星状星云,将一些组成太阳的物质返还给星际空间,但这时其中会包含像碳之类的重元素。 太阳是太阳系内的恒星,和系统中目前质量最大(332,900地球质量)的原件。在核心产生足够高的温度和压力,以维持氢合成 氦的核融合反应,使它成为一颗主序星。这会释放出大量的能量,主要是辐射至空间的电磁波,辐射的峰值在可见光的波段。 太阳是一颗G2型主序星。越热的主序星越明亮,太阳的温度介于炙手可热的恒星和最冷的恒星之间。比太阳更热和更亮的恒星很罕见,在银河系中85%的恒星都是比太阳暗淡且低温的红矮星。 太阳是第一族恒星;比第二族恒星拥有更高丰度比氦重的元素(在天文用语是金属)。比氢和氦重的元素是在恒星核心的核融合过程中形成的,经由古老的恒星爆炸才释放进宇宙中。最老的恒星只有少量的金属,越晚诞生的恒星金属的含量就越多。这高金属量是太阳能发展出行星系统极为重要的关键,因为行星是由"金属"的吸积形成。 太阳系绝大部分的区域都接近真空,已知的只有行星际物质。随著光,太阳持续的辐射出带电粒子(电浆),也就是所谓的太阳风。这股粒子流以大约每小时150万公里的速度向外传播,创造出扩散至100AU范围的稀薄大气层,弥漫著行星际物质("参见")。太阳表面的活动,像是闪焰和日冕大量抛射,扰动著太阳圈,创造太空天气和造成地磁风暴。太阳圈内最大的结构是太阳圈电流片,是由太阳自转活动带动的磁场,在行星际物质间转动产生的螺旋。 地球磁场阻止地球大气层被太阳风剥夺。金星和火星没有磁场,因此太阳风造成它们的大气层逐渐流失进入太空。日冕大量抛射和相似的事件,从太阳表面吹出大量的物质和磁场。这种磁场和物质与地球磁场的交互作用,使带电粒子像从过漏斗般地进入地球大气层,在靠近磁极的附近创造出可见的极光。 太阳和行星的磁场(对于那些有它们的行星)屏蔽掉了部分从星际空间进入太阳系,被称为宇宙射线的高能粒子。在非常长时间的尺度,宇宙射线在星际物质的密度和太阳磁场的强度各不相同,所以宇宙射线渗入太阳系的普及程度也不进相同,有许多仍是未知的力量。 行星际物质中至少有两个圆盘状的区域像是宇宙尘的家。第一个在内太阳系,是形成黄道光的黄道尘云。它可能是小行星带内的小行星受到行星引力扰动,造成小行星互相碰撞形成的。第二个尘埃云从大约10AU延伸至40AU,并且可能是古柏带内的类似碰撞形成的。 内太阳系是包括类地行星和小行星带的区域。主要成分是矽酸盐和金属,相对而言是太阳系内较靠近太阳的区域,而整个区域的半径小于木星轨道和土星轨道之间的距离。这个区域也在冻结线,距离太阳略小于5AU(大约7亿公里)的范围内。 4颗类地行星或内行星有致密的岩石成分,有少许或没有卫星,也没有环系统。它们很大程度上是由耐熔质的矿物,如矽酸盐组成地壳和地函;和金属,例如铁和镍构成它们的核心。4颗行星中有3颗(金星、地球和火星)有大气层,会产生实质的天气变化;所有的行星表面都有撞击坑和地质构造的特征,像是裂谷和火山。不要将"内行星"和"内侧行星"这两个名词混淆了,后者是指比地球更靠近太阳的行星(也就是水星和金星)。 除了最大的谷神星之外,所有的小行星都属于太阳系小天体,并且主要成分都是耐熔质的岩石和金属的矿物,与些许的冰。它们的大小从几米到几百公里都有。小于一米的小行星通常称为流星体或微流星体(榖粒的尺寸),只是依据大小的不同,是有点过于武断的定义。 小行星带分布在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间,距离太阳2.3AU至3.3AU的范围内。它被认为是受到木星的引力干扰而不能凝聚成型的失败行星,是太阳系形成时遗留下的物质。小行星带包含成千上万,甚至数百万颗直径过一公里的小天体。尽管这样,估计小行星带的总质量不会超过地球的千分之一。小行星带是非常空旷的,太空船经常飞越这个区域,都未曾发生任何事件。 外太阳系区域是巨行星和它们的大卫星的家,半人马小行星和许多短周期彗星的轨道也在这一区。由于它们离太阳更远,外太阳系包含的固体物质比内太阳系含有更多的挥发性物质,像是水、氨和甲烷的比例都较高,而因为温度低,使得这些化合物都成为固态。 外面的4颗行星,或是巨行星(过去常称为类木行星),它们囊括已知轨道环绕太阳天体的99%质量。木星和土星合起来的质量超过地球的400倍,而且绝大部分是氢和氦;天王星和海王星的规模也远较地球大(每颗都超过10地球质量),而主要由冰组成。出于这个原因,有些天文学家建议它们应属于自己的别:"冰巨星"。虽然只有土星环可以很容易地观测到,但所有这4颗巨行星都有环。"地外行星"("superior planet")这个词是指地球外侧的行星,因此包括4颗外行星和火星。 半人马小行星是类似冰彗星的天体,轨道半长轴介于木星(大于5.5AU)和 海王星(小于30AU)之间。已知最大的半人马小行星是(10199 女凯龙星,直径约250公里。第一颗被发现的半人马小行星是(2060) 凯龙,但因为在接近太阳时表现出彗星的特质,已经被重新分类为彗星(95P)。 彗星是太阳系小天体,通常只有几公里的直径,成分大部分是挥发性冰。它们的轨道有很高的离心率,近日点在内行星的区域内,而远日点远在冥王星轨道之外。当一颗彗星进入内太阳系,会导致它冰冷的表面升华和电离,创造出彗发,和经常可以用肉眼看见,由气体和尘埃构成的长长彗尾。 短周期彗星是轨道周期短于200年的彗星,长周期彗星的轨道周期可以长达数千年。短周期彗星被认为起源于古柏带,长周期彗星,像是海尔-波普彗星,被认为起源于欧特云。许多彗星群体,像是克鲁兹族彗星,是从单一母彗星的解体。有些有著双曲线轨道的彗星,可能是来自太阳系外,但是很难精确的测量出它们的轨道。挥发性物质被太阳热耗尽的老彗星通常会被归类为小行星。 在海王星轨道之外,还存在著海王星外天体、甜甜圈形状的古柏带、冥王星和一些其它的矮行星,和部分和古柏带重叠,但向盘面倾斜到达更远处的离散盘天体。整个地区仍是大量未探索的空间。它似乎是压到性的全部由数以千计的小天体组成 --最大的直径不到地球的五分之一,且质量远小于月球,主要由冰和岩石组成。这个地区有时被描述为"太阳系第三区",包围著内太阳系和外太阳系。 古柏带是由大量碎屑组成,类似于小行星带,但是组成物体的主要成分是冰。它延伸在距离太阳30AU至50AU的空间之间,虽然估计其间包含直径数百米到数千米的矮行星,但主要还是由太阳系小天体组成。许多大的古柏带天体,像是创神星、伐罗那和亡神星,当有近一步的资料后,可能会是矮行星。估计古柏带有100,000颗直径大于50公里的小天体,但古柏带的总质量只有地球的十分之一或甚至只有百分之一。许多古柏带天体都有多颗卫星,和大多数的轨道都在黄道平面之外。 古柏带可以粗略的分成传统带和共振带。共振的是轨道周期和海王星的轨道周期偶简单的整数比(例如,海王星公转太阳三周,它公转两周;海王星公转两周,它公转一周)。其实海王星本身也是共振带中的一员;传统带的成员则是不与海王星共振,是散布在39.4至47.7天文单位范围内的天体。传统的古柏带天体以被发现的第一颗这种天体,(15760) 1992 QB,被分类为QB1。它们都在基本的位置附近,并且离心率都较低。 离散盘,在黄道部分与古柏带重叠,并进一步向外延伸,被认为是短周期彗星的来源。离散盘的天体被认为是在太阳系形成时,海王星早期向外迁移时受到引力影响,被喷出进入不稳定轨道。多数离散盘天体(SDOs)的近日点在古柏带内,但远日点又远远超过(有些距离太阳 远达150AU)。离散盘天体的轨道对黄道面有著高度的倾斜,甚至于垂直黄道面。有些天文学家认为离散盘天体只是古柏带的另一个区域,因此描述离散盘天体为"离散古柏带天体"。也有些天文学家将半人马小行星归类为向内离散古柏带天体,而一并将离散盘天体归类为向外离散古柏带天体。 太阳系和星际空间的分界点并不明确,因为在边界上有两股独立的力量:太阳风和太阳引力。太阳风影响的范围大约是太阳至冥王星距离的4倍,这是日鞘的位置,日球层的外侧边缘,也被认为是星际物质开始的位置。太阳的希尔球,引力能有效主导的范围,被认为还要向外延伸1,000倍,抵达理论上的欧特云所在之处。 日球是一个星风泡,是太空中由太阳主导的区域,它辐射出的太阳风是带电的电粒子流,速度大约每秒400公里,直到随著太阳风碰撞到星际物质才会停止。 与星际物质碰撞处会产生"终端震波",迎风面的距离大约在80-100AU,顺风面则大约在200AU处。在这儿的风速会急遽放缓、凝结,并变得更为动荡,形成被称为"日鞘"的巨大椭圆形结构。这种结构被认为外观和行为非常像彗星的彗尾,在迎风面可以向外延伸到40AU的距离,而在顺风面可以延伸数倍于此的距离;来自卡西尼号和星际边界探测器的证据,建议是受到星际磁场的约束作用,因而被迫形成气泡的形状。 日球层的外边界,"日球层顶",是太阳风终止的最后位置,并且是星际空间的起点。航海家1号和航海家2号已经分别报告距离太阳在94AU和84AU之处进入日鞘,航海家1号报告是在2012年8月进入日鞘。 太阳圈外缘的形状和形式很可能受到与星际物质相互作用的流体动力学的影响,同时也受到在南端占优势的太阳磁场的影响;例如,它的形状在北半球比南半球多扩展了9个天文单位(大约15亿公里)。超越日球层顶,大约在230AU,存在著弓形激波,它是太阳在银河系中穿越时留下的电浆。 由于资料的缺乏,对本地星际空间的条件缺乏了解,预期当NASA的航海家太空船穿越日球层顶时,将传送回有关辐射和太阳风的宝贵资料。由于日球层的遮蔽,能进入太阳系的宇宙线甚为稀少。一个NASA资助的团队已经著手开发将探测器送到日球层的"愿景任务"。 塞德娜(与太阳平均距离520 AU)是一颗巨大、淡红色的天体,有著庞大且高度椭圆的轨道,近日点约在76AU,而远日点在940AU,绕行太阳一圈须时11,400年。米高·布朗在2003年发现这个天体,断言它不是离散盘或古柏带的一部分,因为它的近日点离太阳太远了,不会受到海王星迁移的影响。他和其他的天文学家认为它是一个全新的族群,可以称为"远距独立天体"("distant detached objects",DDOs),包括近日点45AU,远日点415AU,公转周期为3,420年的2000 CR。布朗的团队认为这个族群是来自内欧特云,因为它可能也是经历了类似的过程,使它们远离了太阳。虽然它的形状还没有测定,但塞德娜非常像一颗矮行星。第二颗确认的独立天体是在2012年发现的2012 VP,它的近日点是81AU,但远日点只有塞德娜的一半,大约在400-500AU。 [[File:Kuiper oort-en.svg|thumb|假设的 [[Category:太阳系| ]] [[Category:行星科学]] [[Category:行星系]] [[Category:太空科学]]
wiki_zh\AA\wiki_08
顺治帝 清世祖福临(;),名福临(),姓爱新觉罗氏,大清第三位皇帝,清兵入关后的首位清帝,1643年10月8日至1661年2月5日在位,在位18年。议政王大臣会议于1643年9月,推举五岁的福临承袭其父皇太极帝位,同时命努尔哈赤第十四子睿亲王多尔衮和努尔哈赤之侄郑亲王济尔哈朗二人助小皇帝辅理国政。 自1643年至1650年,政治权力主要掌握在多尔衮手里。在多尔衮的领导下,清朝征服明朝的大部分故土,深入西南省份追剿南明政权,在激烈的反对中,建立一系列被清代皇帝所沿袭的政策,如1645年颁布“剃发令”。多尔衮于1650年12月31日死后,13岁的顺治皇帝开始亲政。顺治皇帝试图打击腐败,整顿吏治,削弱满洲贵族的政治影响力,但最终结果成败参半。在位期间,顺治帝面临着大明遗民的复明抵抗,不过至1661年,清军已将大清帝国最后的对手,南明遗臣郑成功和永历皇帝朱由榔击败,郑成功和朱由榔分别于次年病死和被擒杀。顺治皇帝在22岁时因感染高度流行的天花去世,其皇位由已从天花中幸免于难的皇三子玄烨承袭,后者即康熙帝,统治中国61年。由于顺治年间的历史文献流传相对较少,加上史书为突显康熙帝的功绩,因此这段时期同整个清朝历史相比显得较为鲜为人知。 顺治帝死后受供奉于太庙,庙号「世祖」,谥号「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统称世祖章皇帝(),葬于清东陵的孝陵。 14世纪,数支女真部落生活在大明(1368年–1644年)东北疆域,即现代被称为中国东北或“满洲”的地区明太祖时,为压抑北元残余势力,于是东北设立远东指挥使司,控制女真部的各个部落。明永乐年间,在东北疆域置奴儿干都司等卫所管理当地,其中一部最为强大,该部明代时称为建州女真,明政府先后将建州女真分成三个卫,总称「建州三卫」,其首领大多为女真部族的领袖,由明朝受封世袭镇守边疆地区。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1559年–1626年),自16世纪80年代迄17世纪10年代,经过三十余年的征抚,基本统一了女真各部。他最重要的一项改革是将来源于女真诸部的松散力量凝聚在黄、白、红、蓝四色旗之下,此后旗的数目又在原有四旗基础上再增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此社会军事组织制度是为八旗制度。努尔哈赤将旗主交由子侄担任。在1612年左右,努尔哈赤既为让其部族人与其他支觉罗部族人相区分,又要和曾统治中国北方的女真王朝大金(1115年–1234年)拉上关系,更其部族名为爱新觉罗氏(“黄金般高贵神圣的觉罗一族”)。1616年,努尔哈赤正式宣布脱离大明建国,国号后金,建元天命。他在此后若干年里夺取了大明治下的辽东大多数主要城市,所向披靡,直到1626年1月,努尔哈赤在宁远攻城之时,被驻守该地的明军指挥官袁崇焕用不久前收购的葡萄牙人的红衣大炮击败。努尔哈赤可能在宁远之战中受了致命伤,继而在战后数月逝世。 努尔哈赤之子皇太极(1592年–1643年)继续致力于其父的大业:他把权力集于自己之手,仿效大明政治制度,并完善和拓展八旗制度,在原有满洲八旗的基础上增设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1629年,他率军入侵北京郊区,在此期间俘获了知道如何铸造红衣大炮的汉人工匠。1635年,皇太极改称女真为“满洲”,1636年,他又将国号“后金”改为“大清”。在松锦之战后的1643年,明朝已经在财政破产、瘟疫肆虐以及大饥荒导致的明末农民战争等致命危机之中摇摇欲坠,大清准备展开对大明的最后一击。 1643年9月21日,生前未指定储君的皇太极殡天,雏鹰般的大清面临着可能出现的严重分裂危机。数名皇位争夺者——努尔哈赤的次子兼在世的长子和硕礼亲王代善、努尔哈赤第十四子和硕睿亲王多尔衮和第十五子和硕豫亲王多铎(两人为同母所出)以及皇太极之长子和硕肃亲王豪格——开始逐鹿皇位。皇太极的弟弟多铎、多罗武英郡王阿济格及多尔衮(31岁)掌有正白及镶白旗,代善(60岁)掌有两红旗,而豪格(34岁)则获得其父两黄旗的支持。 议政王大臣会议着手议立新帝,此会议直到军机处在18世纪20年代出现以前一直是满清的主要决策机构。许多亲王、贝勒主张多尔衮这个久经考验的军事将领成为新皇帝,但多尔衮拒绝为帝,而是坚持让皇太极的一个儿子承袭父位。会议接受多尔衮的具有权势的主张,继续让皇太极的后裔继承大统,最终商议决定立皇太极第九子福临承袭父位为新皇帝,但亦决定立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努尔哈赤之侄,他掌有镶蓝旗)和多尔衮作这个五岁孩子的摄政王。1643年10月8日,福临正式登上大清皇帝位;定年号为“顺治”。由于记载顺治年间的文献语焉不详,所以这段时期同整个清朝历史相比显得较为鲜为人知。 济尔哈朗是一位骁勇善战、受人尊敬的将领,但看起来对多尔衮已很快就抓到手中的日常行政事务毫无兴趣。1644年2月17日,济尔哈朗召集内三院、六部、都察院和理藩院的官员,向他们宣布:“嗣后,凡各衙办理事务或有应白于我二王者,或有记档者,皆先启知睿亲王档子,书名亦宜先书睿亲王名,其坐立班次及行礼仪,注俱照前例行。”此后在同年5月6日,豪格暗中动摇摄政统治的阴谋暴露。豪格的党羽全部被处死,豪格本人被褫夺亲王爵位。多尔衮在此后不久,以自己的支持者接替取代了豪格的拥护者(大多来自黄旗),从而掌控了两白旗以外的旗。至1644年6月初期,他已牢牢地把清政府及其军政大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1644年初期,正当多尔衮与其谋士苦思钻研如何攻大明之时,民变逼近北京。同年4月24日,民变领袖李自成攻破明都城墙,促使崇祯皇帝朱由检在紫禁城后的万岁山歪脖树上自缢身亡。多尔衮的汉人谋士洪承畴和范文程闻讯,敦促满洲亲王抓住此机遇,给大明报仇雪恨,进而为大清夺取天命。驻扎在长城东端山海关的大明总兵吴三桂,是多尔衮同北京之间的最后一道障碍。此时他正被满洲人与李自成军间的武力夹得左右为难,吴三桂请求多尔衮帮助他驱逐土匪,恢复大明。当多尔衮要求吴三桂替大清效力之时,吴三桂除了接受之外别无选择。清兵因此得到了吴三桂的精兵的辅助,后同李自成军进行一片石之战,在多尔衮最终选择用骑兵介入此战斗前,吴三桂的精兵就已和李自成军交战了数小时。5月27日,大清取得此战的决定性胜利。战败的李自成军在北京洗劫数日,直至6月4日携带着所能带走的财物离京。 6月5日,被叛军之手肆虐了六周的北京市民,派出了一批士绅及官吏迎接他们将要来到的解放者。可当他们见到的是骑着马、把前额头发剃光并自称摄政王的满洲人多尔衮,而不是大明皇太子朱慈烺及其保护者平西伯吴三桂时,吃了一大惊。在此场动乱之中,多尔衮将自己安置在武英殿,后者是李自成在6月3日火烧大内后,唯一未被损坏的建筑。旗军们被命令不许抢劫;他们的纪律约束使统治过渡到大清“出奇地顺利”。然而在同时,多尔衮却声称他是为报复大明而来。他下令将大明皇族(包括大明末代皇帝朱由检的后裔)及其拥护者全部处决。 6月7日,进城仅两天的多尔衮向首都的官员发布谕告。该谕告向官员们保证,如果本地居民剃发易服并且接受归降,那么他们则可以官复旧职。可是在此谕告发布后的三周内,北京爆发数场农民起义,威胁大清控制首都地区。面对威胁,多尔衮不得不将此谕告废除。 1644年10月19日,多尔衮在北京大门迎接福临。10月30日,六岁的福临被带到北京南郊的天坛祭拜天地。11月8日,福临的登基仪式正式举行。同日,年幼的皇帝将多尔衮的功绩同周公进行比较,后者为古时一个受人尊敬的摄政。在登基仪式上,多尔衮的官衔由“摄政王”升为“叔父摄政王”。满语“叔父”("ecike")在此表示高于亲王的一级身份。三天后,多尔衮的摄政同事济尔哈朗的官衔由“摄政王”降为“辅政叔王”。多尔衮在1645年6月发布仪注规定,今后所有公文均应书写“皇叔父摄政王”称呼他,这使得多尔衮距离皇帝权威仅剩一步之遥。最终多尔衮在1648年更凌驾于小皇帝之上,称“皇父摄政王”。 多尔衮进入大清新首都后的最初的一个命令是,将北京北部全部腾出,然后把它分给旗人。两黄旗分得荣耀的宫殿北部,其次,东部为两白旗,西部为两红旗,南部为两蓝旗。八旗的此种布局,是为了使京城同满洲在征服中原前的故乡保持一致。此种布局“按照罗盘的指针指向,给颜色不同的旗人分配在一个固定的地理位置。”尽管大清为了加快过渡而减免税收,推迟大型建筑建造计划。但到了1648年,新来的旗人与共同生活的汉人百姓间仍有敌意。而首都以外的农业用地则全部被清军圈占。昔日的地主,现在却成了给外居旗人地主支付租金的佃户。这种土地用途的转变导致了“数十年的中断和苦难。” 在1646年,多尔衮还下令重建选任政府官员的科举考试。从那时起,他们效仿大明,每三年定期举行一次科举。同年,大清统治下的第一次殿试举行,大多数报考者为北方汉人,他们被提问如何使满汉同心合志。1649年,考试询问“联满汉为一体,使之同心合力,欢然无间,何道而可?”在1660年确定减少中额前,顺治朝下每届会试的考中人数的平均为大清最高(“得到了汉人更多的支持”)。 多尔衮被历史学家不同地称为“大清征服的优秀策划者”和“满洲洪业的首席建筑师”,大清在他的统治下,征服了中原大部分地区,并将“南明”的势力范围推到了遥远的中国西南地区。李自成从北京逃到西安,并在后者重建指挥部。多尔衮在同年夏、秋将河北、山东抗清起义镇压后,派遣军队进入西安(陕西省)主要城市搜寻李自成。1645年2月,在清军的压力下,李自成被迫离开了西安。他被杀了——无论是死于自己之手,还是被当地村民疑以为劫盗而误杀——1645年9月后,他在几个省份中消失了。 1644年6月,福王朱由崧于长江中下游以南的江南富饶的商农区建立大明弘光政权。1645年4月初,大清从新占领的西安出发,准备向那里发起进攻,南明政权的党派之争和不计其数的逃叛,阻碍了其有效抵抗能力的增强。1645年5月初,数支清军席卷南方,随手夺取了徐州淮河以北的主要城市。此后不久,他们向南明北部防线的主要城市——扬州——拥去。史可法面对包围,勇敢地反抗。5月20日,遭受一周炮轰的扬州被满洲人攻破,史可法依旧拒绝投降。多尔衮的弟弟多铎遂下令屠杀扬州全城人民。作为目的,这场大屠杀作为恐吓江南其他城市降服于大清。紧接着南京在6月16日,即最后的防卫者使多铎保证不会伤人后,钱谦益开城而降。大清在不久俘获了大明皇帝(他在翌年被处决于北京),并迅速夺取了江南包括苏州杭州的主要城市;至1645年7月初,大清与南明之间的边界被推到南方的钱塘江。 江南刚有了表面上的平静后,多尔衮便在1645年7月21日发布了一个最不合时宜的告示,他命令所有的成年男人剃去他们前额的头发,将他们的头发按照满洲人的髡发辫式编扎起来。不服从告示者将被处以死刑。对于满洲人来讲,此象征着屈服的政策,有助于他们分清敌我。不过,在汉人官员和文人看来,新发型是一种奇耻大辱(因为它有悖于孔门弟子关于保持身体完整的指导)。而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剃发如同丧失他们的。由于剃发令逼使社会的各个阶层的汉人联合起来反抗大清统治,所以极大地阻碍了大清的征服。在1645年8月24日和9月22日,前明将领李成栋分别对嘉定和松江反抗的人民进行屠杀。而江阴还同约一万名清军进行了八十三天的对抗。当城门最终在1645年10月9日被攻破时,降清明将刘良佐对全城人进行屠杀,这场屠杀造成了七万四千至十万不等的人的死亡。这些大屠杀结束了长江中下游的反清武装抵抗。有几个忠诚的勤王者成了隐士,并希望着清军败溃。虽然他们退出了世界,但至少象征着在继续反抗外族统治。 南京沦陷后,两支明宗室建立了两个新的南明政权:一个是以福建沿岸附近为中心隆武皇帝唐王朱聿键——明太祖朱元璋的九世孙——而另一个是浙江附近的“监国”鲁王朱以海。但由于两支政权未能进行合作,使得他们已经很低的成功机率进一步降低。1646年7月,贝勒博洛领导的新的南方军事活动使鲁王的浙江朝廷陷入混乱状态,继而向隆武政权发起进攻。朱聿键于10月6日在汀州(福建西部)被俘,即刻处死。他的养子国姓爷郑成功则随他的船队逃往台湾岛。11月,江西剩余的忠明抵抗中心崩溃,整个江西降清。 1646年末,广州出现了两个新的大明皇帝:一个是年号为绍武的朱聿键之弟唐王朱聿𨮁,另一个为年号为永历的桂王朱由榔。由于朝服不够,此后绍武政权所任命的官员不得不向本地伶人购买戏袍。两支南明政权彼此残杀,直到1647年1月20日,李成栋率领的一支小规模清兵组成的先头部队开进广州,处死了朱聿𨮁,迫使永历朝廷逃往广西南宁。然而,李成栋于1648年5月起兵抗清,与江西的前明将领金声桓并发起义,帮助朱由榔夺回了中国南方的绝大部分地区。但南明的复兴只是昙花一现。清军于1649年和1650年重新征服湖广中部(今河北和湖南)、江西和广东。朱由榔再度逃亡。最后,1650年11月24日,尚可喜所统率的清军攻占广州,杀死七万多人。 同时,1646年10月,豪格(福临长兄,于1643年继承斗争中失去继承权)所统率的清军抵达四川,任务是摧毁张献忠领导的大西国。1647年2月2日,张献忠与清军在川中西充附近作战时被杀。1646年末抗清势力进一步向北蔓延,由一个穆斯林将领米喇印领导的武装力量反抗大清对甘州(甘肃)的统治。另一名穆斯林丁国栋很快加入了他的抗清运动。他们以恢复大明为号召,攻克了甘肃的数个城镇,其中包括省会兰州在内。这些起义者愿意同非穆斯林的汉人进行合作,这表明他们不是仅仅被宗教所驱使。1648年,米喇印战死于水泉(今甘肃永昌水泉子村),丁国栋则被孟乔芳俘获并被多尔衮下令处决,至1650年,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的穆斯林起义运动被粉碎。 1650年12月31日,多尔衮在狩猎途中意外死亡,引发了一段激烈的派系斗争,开辟了深层次政治改革之路。由于多尔衮的支持者在朝廷上仍具影响,所以多尔衮的丧礼依帝礼,多尔衮死后获追尊为皇帝,谥号懋德修道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庙号成宗。然而,在1651年1月中旬的同一天,多尔衮的前部将吴拜统率下的数名白旗军官为防范多尔衮的胞兄阿济格自立为新摄政而将其逮捕;之后,吴拜让福临任命自己及他的几位追随者为各部尚书,准备接管政府。 同时,于1647年被褫夺摄政头衔的济尔哈朗,获得了对多尔衮统治心怀不满的旗官的支持。济尔哈朗为了巩固直属皇帝的两黄旗(前两旗自清太宗开始直属皇帝)对自己的支持,争取白旗支持者,赋予正黄、镶黄、正白三旗一个新名称:上三旗(此三旗自此由皇帝直接统辖)。于1661年成为玄烨的辅政大臣的鳌拜和苏克萨哈,是给予济尔哈朗支持的旗官,济尔哈朗以指定他们参加议政王大臣会议作为回报。 1651年2月1日,济尔哈朗宣布即将13岁的福临亲政。摄政正式废止。济尔哈朗此后展开攻势。1651年3月12日,他控告多尔衮僭越皇权:多尔衮被判有罪,他获得的追尊被剥夺。济尔哈朗继续肃清多尔衮集团前成员,为上三旗中越来越多的支持者升官晋爵,所以到了1652年,多尔衮的前支持者或是被杀,或是被有效的从政府中清除。 福临仅仅亲政两个月后,便于1651年4月7日发布谕告,宣布他将肃清官场腐败。该谕告引起文人间的派系之争,令福临沮丧无比,至死也无可奈何。福临的最初的一项行动是罢免大学士冯铨。冯铨为北方汉人,先前曾于1645年受弹劾,但摄政王多尔衮仍准其任职如故。福临以陈名夏取代冯铨。陈名夏是个有影响力的南方汉人,同南方文人集团关系良好。陈名夏尽管曾于1651年受控以权谋私,但旋于1653年官复原职,旋即成为皇上的亲密的私人顾问。陈名夏甚至获准可以像昔日的明代内阁大学士那样起草诏书。同于1653年,福临决定召回声名狼藉的冯铨。皇帝如此行事,本意是想让南北汉人官员在朝廷上势均力敌,从而平息派系冲突。然而,冯铨回归后,派系之争反而激化,令皇帝始料未及。在1653年和1654年的数次朝议中,南方人形成反对北方人与满洲人的阵营。1654年4月,陈名夏向北方汉人官员宁完我建议,清廷应恢复明代衣冠,宁完我旋即向皇帝揭发此事,并指控陈名夏干犯有包括贪污受贿、裙带关系、结党营私和僭越皇权在内的各种罪行。1654年4月27日,陈名夏被绞死。 1657年11月,北京顺天省试的一场重大作弊丑闻爆出。八名江南考生贿赂了京城的主考官,希望能得到更高的名次。七名主考官以受贿的罪名被处以死刑,数百人被判处贬谪流放和没收财产。这场丑闻很快蔓延到了南京会试,揭露了官僚制的腐败和以权谋私,许多坚持正统观念的北人官员将之归因为南方文人小团体的存在和经典学问的衰落。 福临在他短暂的统治期间,鼓励汉人入仕,恢复了许多多尔衮摄政期间废止或排斥的中原王朝制度。他和大学士(诸如陈名夏,见上文)谈论历史、经典和政治,他周围聚集了一批新人,诸如能讲一口流利满语的北方年轻汉人王熙。福临于1652年颁布的《六谕》是玄烨1670年颁布的《圣谕》的前身,后者是一部“正统儒家思想的梗概”,用于指示百姓遵守孝道和法律。顺治帝用中原王朝的一些体制改革清朝制度,于1658年恢复了翰林院和内阁。这两个机构承袭明代模式,进一步削弱满洲贵族的权力,这使得深深困扰晚明的党争问题死灰复燃成为可能。 为了削弱内务府和满洲贵族的权力,1653年7月,福临设立十三衙门,后者虽由满洲人监督,但由汉族宦官而非满洲包衣阿哈掌控。宦官在多尔衮摄政期间受严格的限制,但小皇帝用他们来制衡像皇太后和皇叔济尔哈朗这样的实权派人物的影响。至1650年代后期,宦官的权力变大:他们处理关键的政治和经济问题,就官员任命提出建议,甚至负责起草诏令。由于宦官削弱了官僚集团与皇帝间的联系,满汉官员担心困扰晚明的宦官擅权局面会重现。尽管皇帝尝试限制宦官权力,他最宠爱的宦官吴良辅还是于1658年陷入腐败丑闻,吴良辅于1650年代早期帮助他肃清多尔衮集团。但吴良辅收受贿赂仅仅受到谴责,未能平息宦官权力膨胀引发的满洲贵族的怒火。。福临死后不久,1661年3月,鳌拜和另外三位辅政大臣将十三衙门裁撤,吴良辅被处决。 1646年,博洛率清军进入福州,发现来自琉球国和安南的使节和马尼拉的西班牙人。这些朝贡使团前来拜见已倒台的南明隆武皇帝朱聿键,而后者此时已被押送至京,最终,这些使者听从清廷命令辞归。最后残存的南明抵抗势力从与安南接壤的云南撤离后,琉球王尚质于1649年首次向大清派出朝贡使团,暹罗和安南分别于1652年和1661年向大清派遣朝贡使团。 同于1646年,统治吐鲁番的一名莫卧儿王公苏丹阿布·穆罕默德·海基汗派遣一支使团,请求恢复因明亡而中断的与华贸易。使节团虽未受邀请便来到中国,但大清准其请求,允许其在北京和兰州进行朝贡贸易。但该协议因1646年一场席卷中国西北的穆斯林起义(参见前文“征服中国”末段)而中断。大清与资助反政府武装的哈密和吐鲁番的朝贡贸易最终于1656年恢复。不过在1655年,清廷宣布来自吐鲁番的朝贡使节每五年才能接受一次回赐。 1651年,小皇帝邀请藏传佛教格鲁派领袖第五世达赖喇嘛访问北京,后者不久以前在蒙古和硕特部首领固始汗的军事帮助下,成为西藏的宗教统治者和世俗统治者。尽管满洲对藏传佛教的支持和保护至少始于弩尔哈齐治下的1621年,但此次邀请背后仍有政治原因。即西藏正在成为大清西部一个强大的政治实体,达赖喇嘛对蒙古部落具有影响力,而其中一些蒙古部落并未屈从于大清。为了迎接这位“活佛”的到来,福临下令在紫禁城西北边北海琼华岛的昆仑山上建造了一座白塔,其位置就在以前薛禅汗宫殿的遗址上。经过多次邀请和外交往来,西藏领袖拿定主意,接受会见大清皇帝,1653年1月14日,达赖喇嘛抵达北京。达赖喇嘛日后将此行访问的场面雕刻在拉萨的布达拉宫,后者于1645年开始建造。 与此同时,在满洲人故乡北部,探险家瓦西里·波亚尔科夫(1643–1646)和叶罗菲·哈巴罗夫(1649–1653)越过罗刹国的山谷来到了黑龙江流域。1653年,莫斯科召回哈巴罗夫,委派奥努夫里·斯捷潘诺夫接替他,斯捷潘诺夫掌握了哈巴罗夫的哥萨克军队指挥权。斯捷潘诺夫南下进入松花江,强迫当地原住居民诸如达斡尔人和久切尔人交纳“牙萨克”(毛皮税),但遭到抗拒。因为满洲当地民族已向顺治皇帝朝贡。1654年,斯捷潘诺夫击败从宁古塔被派遣去调查罗刹计划的小规模的满洲军队。1655年,另一名清军指挥官蒙古人明安达礼在黑龙江流域的呼玛要塞击败斯捷潘诺夫军,但这还不足以追捕罗刹人。不过在1658年,满洲将领沙尔虎达率四十余艘船向斯捷潘诺夫发起进攻,罗刹人大多数被击毙或生俘。经过此役,黑龙江流域哥萨克地带已无太大冲突,但大清和罗刹的边境冲突则持续了下去,直至1689年《尼布楚条约》签订,固定了罗刹和大清之间的边界。 尽管大清在多尔衮的领导下成功将南明推到华南,但大明遗民尚未死心。1652年8月初,正在保护朱由榔的张献忠前部下李定国,从大清手中夺回桂林。一月之内,广西清将大多向南明反正。此后两年,尽管对湖广和广东的军事行动偶尔成功,但李定国未能夺取重要城市。1653年,清廷命洪承畴负责夺回西南地区。洪承畴驻扎长沙,耐心地建立起自己的军力;惟在1658年底,营养充足、物资供应良好的清军分多路向桂州和云南进军。1659年1月末,铎尼率清军攻陷云南府,朱由榔逃入邻近的缅甸,后者此时正由东吁王朝国王莽平德勒统治。此后南明末代皇帝一直留在缅甸,直到1662年被1644年4月降满的前明将领吴三桂俘获并处决。 郑成功在1646年成为明绍宗朱聿键义子,赐姓朱,故称国姓爷,1655年由明昭宗朱由榔封为延平王,亦是他继续捍卫南明的原因。1659年,正当福临准备举行一场特殊的考试来庆祝他辉煌的统治和西南战役的胜利时,郑成功率领全副武装的船队驶向长江,从大清手中夺取了几座城市,进而围攻江宁(今江苏南京)。当郑成功围攻江宁的消息传入皇帝耳中时,他就大发雷霆,据说一怒之下用剑劈了宝座。但南京的威胁最终解除,郑成功被清兵击退,被迫求助于东南沿海的福建省。迫于清军的压力,郑成功于1661年4月攻击由荷兰东印度公司占领的台湾岛,并死于同年夏天。他的子孙依然自称为延平王,继续在台湾反抗大清统治,直至1683年顺治帝之子康熙帝派遣降将施琅占领该岛。 顺治帝于1651年亲政后,他的母亲昭圣慈寿皇太后安排儿子娶她的侄女额尔德尼布木巴,但福临废黜第一任皇后。次年,昭圣慈寿皇太后另为儿子安排了一场同蒙古科尔沁部的婚姻,这次她将自己的侄孙女阿拉坦琪琪格嫁给福临。尽管福临同样不喜欢他的第二任皇后(后世习以谥号称之为孝惠章皇后),但未能废黜皇后,皇后也未有生育。约在1656年,福临开始宠幸董鄂妃,据说当时的耶稣会记述,董鄂妃是一位满洲军人的妻子。她于1657年生下一子(皇四子)。皇帝想立他为继承人,但这个孩子未及命名便于1658年初夭折。 顺治帝是位开明的皇帝,不仅在天文学和科技问题上,而且在处理国事和宗教问题时都向一位来自神圣罗马帝国科隆的日耳曼耶稣会教士汤若望请教。1644年末,多尔衮为制定一部尽可能精确的新历法而任用汤若望,因为他的日蚀预报比那些清廷天文学家的预报更精确。多尔衮死后,汤若望同小皇帝建立了私人友谊,福临用满语称他为“爷爷”。在他们关系最亲密的1656年和1657年,福临常常驾临他的府中,和他交谈到深夜。他被免除叩头礼,在北京获得建造教堂的土地,甚至被允许收养一个儿子(因为福临担心汤若望没有继承人),但自1657年以后,福临开始崇信佛教禅宗,汤若望试图使清帝信仰天主教的努力最终未能成功。 顺治帝亲政后,发愤学习,熟练地掌握了汉语,能够欣赏中国艺术如书法和戏曲。反清知识分子顾炎武和万寿祺的一位密友归庄所作《万古愁曲》是福临最喜欢的文章之一。福临“极富感情,重情钟情,至其极处”,他还能成段的引用背诵援引《西厢记》。 大清皇帝自顺治帝开始以「中国」自居,并且在对外条约和外交文件中称清为“中国”。1689年,也就是康熙二十八年,中俄尼布楚条约上第一次在国际法的层面上确立了“中国”的概念。 顺治帝最宠爱的妃子皇贵妃董鄂氏因丧子之痛,于1660年9月猝死。福临为此悲痛欲绝,沮丧数月,直至他于1661年2月2日染上天花。1661年2月4日,福临急召礼部侍郎兼翰林院掌院学士王熙(福临的知己)和原内阁学士麻勒吉到自己身边,口述遗诏。同日,7岁的皇三子玄烨可能因为从天花中幸存下来而获立为皇太子。皇帝于1661年2月5日崩于紫禁城内的养心殿,年仅二十二岁。 满族人对天花病毒没有免疫,一旦感染天花,几乎只能等死,所以他们对天花的恐惧甚于其他任何疾病。1622年,他们建立一个机构,用于研究天花病例,隔离患者避免传染。在天花流行之时,皇室成员为保护自己免受感染,定期进入避痘所。福临之所以感染如此可怕的疾病,是因为他年轻,而且居住于附近有传染源的大城市。而事实上,根据记载,在顺治年间,至少有九次天花在北京爆发,每次爆发,都迫使福临搬到保护区。保护区为北京南部的狩猎场南苑,此前多尔衮已于17世纪40年代在那里建立一所避痘所。尽管有这样的预防措施——例如规定迫使感染天花的汉族居民搬出城市——但顺治最终仍死于天花。 2月5日夜间,顺治帝的遗诏颁示天下,特命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和鳌拜四人为了他年幼的儿子的辅政大臣,此四人都曾于多尔衮死后帮助济尔哈朗肃清朝廷上的多尔衮势力。很难确定福临是否确实任命四位满洲贵族为辅政大臣,因为福临的遗诏显然被昭圣慈寿皇太后和此四人所篡改。顺治帝在遗诏中表示,他在施政之中偏向任用汉族大臣而且疏远了满洲官员(自己过分信用宦官,袒护汉官),忽视了满洲亲贵和满洲传统,对皇贵妃的精神投入超过了对自己的母亲。尽管福临在位时经常发布罪己诏,但这份遗诏中所谴责的政策自他亲政以来对清政府至关重要。被称为鳌拜辅政的1661年末至1669年间,该遗诏给了四位辅政大臣“皇权外披”,使他们的亲满政策得到支持。 由于朝廷没有明确宣布顺治帝的死因,很快便流言四起。坊间传言福临其实未死,而是因为对爱妃之死过于悲痛或是四位获任为辅政大臣的满洲贵族发动了政变,他退位隐居佛教寺院,匿名为僧。因为顺治帝于17世纪50年代成了佛教禅宗的狂热追随者,甚至让僧人进入皇宫,这些流言似乎不那么令人难以置信。中国现代历史学家认为福临出家之谜是清初三大疑案之一。但一位僧人记录说1661年2月初皇帝因感染天花而健康严重受损,而在皇帝的葬礼上有一名妃子和一名侍卫为其殉葬,由此来看福临之死应该并非假象。 福临的遗体被安放在紫禁城,受到为时27天的哀悼,1661年3月3日,一支规模宏大的行进列队将福临的遗体运送至景山(紫禁城北部的一个小丘), 之后大量贵重物品在葬礼上被烧掉。距离葬礼仅两年后的1663年,福临的遗体被运到他最后的安息之地。与当时的满洲习俗相同,福临的遗体在火化后安葬。他的骨灰安葬在北京东北方的昌瑞山,后来通常称为清东陵。他的陵墓孝陵是建在那里的第一座陵墓。 以顺治帝的名义公布的假遗诏表示,他对自己放弃满洲传统深表歉意,这一表示赋予了四辅政大臣实行本土主义政策的权力。鳌拜和其他三位辅政大臣援引遗诏,迅速革除了十三衙门。在此后的几年里,他们提升了满洲人及其包衣阿哈掌管的内务府的权力,革除翰林院,规定只有满洲人和蒙古人才能参加议政王大臣会议。辅政大臣还向大清治下的汉人推行强硬政策:他们发动文字狱处决了江南富庶地区的十余人,并以拖欠税收的罪名对该地区的数千人处以刑罚;他们强迫东南沿海地区人口从该地迁出,以便截断郑成功的子孙统治的台湾东宁王国的粮食供给。 玄烨于1669年设法囚禁鳌拜后,撤销了辅政大臣的许多政策。他恢复了父亲所青睐的机构,包括使汉族官员在政府中获得重要发言权的内阁。他还平定了三藩之乱。内战(1673年–1681年)使清人的忠心一度受到考验,但清军最终占得上风。当胜利成为定局时,1679年玄烨为吸引前明遗臣出仕清廷,而举行了特别考试博学鸿儒科。中试者被邀请参与编写官修《明史》。叛乱于1681年被平定,同年,玄烨开始倡导使用人痘接种为皇家儿童预防天花。郑氏家族在台湾建立的的东宁王国于1683年倒台后,清政权完成了统一天下的事业。在多尔衮、福临和玄烨奠定的体制基础上,清朝成为一个疆域辽阔、文化灿烂的强大帝国,被誉为“世界上最成功的帝国之一”。然而具有讽刺意义的是,正是康熙皇帝的赫赫武功带来的长时间的“满洲和平”,使大清面对19世纪列强武装侵略之时毫无准备。 福临生在满清皇室爱新觉罗家族。 尽管宗人府撰写的爱新觉罗族谱中记载的福临后妃仅有十九位,但埋葬记录显示福临的后妃至少有三十二名。有十一名后妃为福临生育,福临在位时的两任皇后皆为福临母亲昭圣慈寿皇太后的堂亲。1644年满清入主中原后,通常以后妃的封号和姓氏称呼她们。 在顺治时期,除了元后额尔德尼布木巴(降为静妃)外,获封封号(徽号、谥号)的妃子有以下两位:一、董鄂氏为贤妃、皇贵妃。二、博尔济吉特氏为悼妃。 在康熙初年,尊前朝妃嫔的封号(徽号.谥号)的以下六位世祖的妃嫔:皇考贞妃、皇考恪妃、皇考淑惠妃、皇考恭靖妃、皇考端顺妃、皇考宁悫妃。 孝东陵内葬有十七位格格,分别为京及格格、捏及呢格格、赛宝格格、迈及呢格格、厄音珠格格、额伦珠格格、梅格格、兰格格、明珠格格、芦耶格格、布三珠格格、阿母巴偏五格格、阿几偏五格格、丹姐格格、秋格格、瑞格格和朱乃格格。 福临的妻妾共为其生育了十四个子女,但只有四子(福全、玄烨、常颖、隆禧)一女(和硕恭懿长公主)活到婚龄。和之后的大清皇帝不同,其皇子没有按辈分取名。 清廷在1644年入关之前,相关资料会记录满洲女性的名字,但在1644年后这些女性人名“在玉牒和档案材料中消失了。”皇女中再无一人的本名被记录下来。与其她贵族女性类似,相关资料会用皇女获得的头衔(公主)称呼她们。尽管福临的六个女儿中有五个幼年夭折,但她们在《爱新觉罗宗谱》上都有记载。 福临的三名养女均为满清皇室成员的次女,和顺、柔嘉、端敏分别为三人的封号,而非名字。
wiki_zh\AA\wiki_08
图书馆信息学 -{zh-cn:图书馆信息学;zh-tw:图书资讯学;}-或-{zh-tw:图书馆信息学;zh-cn:图书资讯学;}-(英语:)于20世纪70年代由图书馆学与-{zh-cn:信息学;zh-tw:资讯学;}-两大领域合并而成。 一般来说,出版学、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博物馆学和文献学在文献分类中同属于一个大类,但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和文献学的关系更加紧密,同属一个上位类,而出版学和博物馆学与之关系较远一些。 情报和信息都是英文information的汉译,转译自日文。中国大陆目前一般都把情报称为信息,台湾称为资讯。广义上信息泛指自然界和社会领域传递的一切消息。经过整理而有序化的信息方可成为情报,也是狭义上信息的概念。 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和文献学的联系紧密,但各有侧重。图书馆学侧重于图书馆业务流程和相关学科的研究,包括图书馆哲学、图书馆学理论、图书馆管理和图书馆业务技术等;情报学侧重于情报的分析和利用,包括情报学理论、情报采集、情报分析、情报检索以及二次、三次文献编辑利用,目前情报技术也是研究热点之一。与图书馆学相比,情报学的技术性更强。文献学侧重于研究文献的产生、流传、鉴别和利用问题。档案是一类特殊的文献,可以说是专业文献学之一种,在管理上较多的借鉴图书馆管理和技术方法。 这些都是比较新兴的学科,处于不断发展之中,各个流派对其认识不尽相同. 图书馆信息学就是研究信息的组织整理,以及通过图书馆等平台实现信息传递与传播,从而保障信息有效查询与获取的学问。 图书馆信息学包括:
wiki_zh\AA\wiki_08
管理学 管理学(又称管理科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管理活动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它偏重于用一些工具和方法来解决管理上的问题,如用运筹学、统计学等来定量定性分析。管理的定义为管理者和他人及透过他人有效率且有效能地完成活动的程序。 以前管理科学主要用运筹学来解决管理中碰到的问题。近十几年管理科学发展很快,它已经不单单是用运筹学来分析一些具体问题,而是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两大领域的综合性交叉科学来分析如运作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管理与不确定性决策,复杂系统的演化、涌现、自适应、自组织、自相似的机理等。已经不是一个运筹学所能涵盖的。由于所有组织都可以被视为一定的系统,管理也可以被视为一种人类行为现象,包括设计、促进系统更好地生产。这种观点为“管理”自身创造了发展机会,是管理他人之前,先管好自己的先决条件。 一些人认为管理学应该归入自然科学,而另外一些人则认为应该归入社会科学。 管理的定义和范围包括: “管理”一词在古老法文的解释是“领导、执行的艺术”;在拉丁文解释里是「以手领导」。在现代,“管理”可被包括领导和管理所有组织;透过组织、调度和运用各种人力、财务、原料、实体、知识、资产或其它无形资源的活动(包含规划、决策、组织、领导和控制),以有效率且有效用的方式达成组织目标。由于管理包涵了对人力资源的组织,因此它暗示了管理需要有效沟通;企业环境(不单单是物理、机械环境)则暗示了人员的激励,暗示了有效的进步或系统性产出。管理可以存在于合法或非法的环境或企业当中。综上所述,人员、沟通、积极的事业方向是管理的必备要素。计划、度量、心理激励工具、目标、经济(例如盈利)在管理中可有可无。在起初,管理可以从功能角度来看待,例如量化度量、调整计划、达到目标。这在一些计划不会出现的情况上也适用。由此,亨利·法约尔 认为管理有六大作用: 二十世纪早期管理学作家 玛丽·法雷特(Mary Follett)从哲学角度给出了另一种观点,即把管理学定义为「让人们做事的艺术」。 其它人则认为这种定义过于狭隘。词句“管理就是管事的人所做的事”被广为流传,指出了管理在定义上的困难,定义本质的改变,以及管理骨干和阶层对管理实践的影响。 人们习惯上常常将管理称为「商业管理」,将管理摒除在商业活动范围之外,例如慈善组织和公共部门。广义上讲,每个组织都必须对它的工作、人员、流程、技术等进行管理,以将效率最大化。但人们仍然习惯上把教管理的学校叫「商学院」,一些院校,如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使用“商学院”字眼,另一些院校如 Yale School of Management 则特别使用了“管理”的字眼。 「管理」这个字的意思也可以用来描述组织的经理候选人,例如法人。管理体系是一个用来描述用来管理一个组织的团体的字眼,例如一个运动联盟。在英语中,"management" 或 "the management" 作为集合名词用来描述组织的管理层,例如公司管理层。历史上,这常常与词汇 "Labor" 相对,后者指被管理的对象。 在盈利组织中,管理的主要职能是为股东服务。典型的活动在于盈利(为股东),创造价格合理、富有价值的产品(为消费者),为雇员提供工作机会。在非盈利组织中,管理要维护捐赠者的意愿。在大多数管理或管治过程中,股东选举董事会,后者任命管理高层。少数组织甚至应用了其它的方式(例如员工选举方式)来参与管理人士任命等。 在公共部门,管理的表现形式主要是代议民主制,参政人士通过选举获得公共职位。 管理学的历史难以追溯。有的人从后现代观出发,认为管理学在现代化之前不存在,只有预表(如宰相)。另一些作者追溯管理学的发展可以从苏美人和古埃及金字塔的建造者谈起。那个世纪的奴隶主人面临了工作上反抗的力量但很多早期工业企业利用本身的一些权力,使他们不必被迫去面临管理系统化的问题。但一些像阿拉伯数字的传播(5世纪到15世纪)和复式记帐法的法典编纂(1494)等的创新提供工具给管理估计、计划和控制。希伯来《摩西五经》中记载着丰富的律法,以及对各种政务、人伦、祭祀等进行了详细的规范。 在工业革命之前,受到商业操作尺度的局限和机械化记录设备的不足,企业所有人自己将管理事物全权包揽是不足为奇的。但当组织变得越来越庞大、越来越复杂时,产业所有人(个人、工业王朝世家或股东群)与每日管理人(独立的策划、控制等专业人士)相互分离变得更加寻常。 管理已经存在了几千年,许多作者所著的文献成为当代管理的奠基之作。 古代的一些军事兵法策略为世俗管理人士提供了参考资料。例如,公元前6世纪中国将军孙武所著的《孙子兵法》中强调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在古代与中世纪,有许多人士编写“”的书籍,旨在劝谏新君王如何治理国家。例如印度的考底利耶所著的《政事论》(写于公元前300年左右),以及意大利作家尼可罗·马基亚维利所著的《君主论》(c.1515)。 古典经济学家如亚当·斯密、约翰·斯图尔特·密尔为资源分配、生产、定价策略等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此同时,发明家们如伊莱·惠特尼、詹姆斯·瓦特、马修·博尔顿发展了生产技术因素如标准化、质量控制、成本会计、可互换的零件以及生产计划。这些管理的许多因素在1861年之前蓄奴的美国经济中就已经应用了。当时的社会有400万人,用现在的术语来讲,是准大规模生产的“管理”。 1776年,亚当·斯密写了著名的《国富论》,其中提到了通过分工来提高组织生产的效率。斯密描述了过程的改进是如何提高大头针生产效率的。当时一位工人一天可以生产200个大头针,斯密分析了生产步骤,进行了10人分工,使得在一天生产大头针的效率提高到48,000个。 20世纪初开始,人们发现,管理者开始努力将自己的管理理论建立于其自认为非常充分的科学依据之上(请参见唯科学主义来了解此种见解被认识到的局限之处)。例子包括19世纪90年代亨利· R ·汤的管理科学,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1911年),弗兰克·吉尔布雷斯和莉莲·吉尔布雷思的《应用动作研究》(1917年), 以及亨利·甘特的甘特图。J·邓肯在1911年为大学写出了第一本管理教科书。1912年,上野阳一为日本引入了泰勒主义,成为第一位具有“日本管理风格”的管理顾问。他的儿子上野一郎则领导了日本的品质保证。 最早的管理学方面的综合理论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左右。哈佛商学院在1921年开始授予第一批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亨利·法约尔(1841-1925)和亚历山大·丘奇等人描述了管理学的不同分支及其相互关系。在20世纪早期,奥德威·狄德(Ordway Tead, 1891-1973),沃尔特·司各特和詹姆斯·穆尼等人在管理学中应用了心理学原理,而其他一些著作者,如埃尔顿·梅奥(1880-1949),玛丽·帕克·福列特(1868-1933),切斯特·巴纳德(1886-1961),马克斯·韦伯(1864-1920),伦西斯·利克特(1903-1981)以及克里斯·阿吉里斯(1923年出生),从社会学角度入手对管理现象进行了探讨。 彼得·德鲁克(1909-2005)撰写了应用管理学最早的著作之一:《公司的概念》(出版于1946年)。这本书源于艾尔弗雷德·斯隆(通用汽车主席,1956年卸任)委托其对该公司进行的一项研究。德鲁克后来又写了39本书,其中多本仍然沿用同一思路。 道奇( H ·Dodge ),罗纳德·费雪(1890-1962),桑顿·弗莱(Thornton C. Fry)为管理学研究引入了统计技巧。20世纪40年代,帕特里克·布莱克特专门研究了运筹学的应用数学科学的发展,最开始是为了实施军事行动。运筹学有时候被称为“管理科学”(但是与泰勒的科学管理有显著不同),尝试着利用科学方法来解决决策难题,而且可以直接应用于多个管理难题,尤其是在物流和运营方面。 随着20世纪管理者作为一个阶层得到了广泛认可,在管理艺术/科学方面抛头露面的从业者开始具有某种威望,因此为更具通俗化的管理思想系统向公众兜售看法开辟了道路。在此背景下,管理学的许多时尚理论更多的与大众心理学相关,而非管理学的科学理论。 最近的发展包括限制理论,目标管理,再造,六西格玛和各种信息技术驱动的理论,比如敏捷软件开发,以及团队管理理论,如Cog's Ladder(齿形阶梯)。 到二十世纪末,工商管理主要由五大部分组成: 二十一世纪的观察家们发现依据功能来将管理团队进一步分化变得越来越困难。越来越多的流程同时需要几个功能项。因此,人们更倾向于根据不同的过程、任务、目标来思考管理。 管理的分支理论也被应用于非盈利组织和政府:如公共管理、公共行政学、教育管理等。管理更进一步地向公民社会延伸,如非盈利组织管理、公益创业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管理学中许多假设都受到了攻击,如来自商业道德的批评、、等等。 其中的一个结果,是变得更加常见,在某些地方甚至遍布管理的所有层级。然而,这些模式产生于所有政治形式之前,有的自然形成、甚至早于的出现。所有的管理都不同程度地接收某种形式的民主——事实上,从长远角度来考虑,管理层必须得到大多数员工的支持才能得以运作。否则,员工要么离职去寻找别的工作,要么组织罢工、进行抗议。虽然管理趋势是朝向民主的,但命令--控制结构仍然事实上("de facto")组织形式。这种根深蒂固的命令——控制结构的例子是近期大量的裁员并没有对管理层产生多大的影响。在某些案例中,管理层在裁掉基层员工时,为自己添设奖金。 根据领导能力学者,如今所有的高层管理团队都不可避免地地受到某种程度的人格障碍的影响。 管理有许多不同的功能,后者常常分类为计划、组织、人事、领导/指挥、控制/监视、激励。近现代将其概括为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许多组织都有三级管理层:基层、中层、高层。这些管理者组成权责层次,完成不同的工作。在许多组织中,管理人员的数目相对于等级而言呈金字塔形状。每个等级的管理人员都有相应的职责与头衔。 高层管理者包括董事会(包括非执行董事与执行董事),总裁,副总裁,CEO,及其他首席级别管理人员。他们负责控制并监管整个公司,在最高处确定基调,制定战略计划、公司政策,并决定公司的发展方向。此外,顶层管理者在筹集外部资源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并为股东和公众负责。 董事会通常主要由非执行董事组成,这些董事对股东负有诚信义务,但并不密切参与公司的日常活动,这一点随着公司的类型(譬如公营还是私营)、规模和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会有所不同。这些董事在违反该义务时理论上应负责任,通常他们会投保董事与高级职员责任保险。据估计,世界500强的董事每周花费4.4小时的时间履行董事会义务,在2010年其薪酬中位数为212512美元。董事会确定公司战略,制定重大决策,比如重要收购以及对高层管理者(首席执行官或称CEO)的聘用、考核和解聘,而CEO通常负责聘任其他职位的人员。不过,董事会在聘任首席财务官(CFO)等其他高管职位方面的参与度也在提升。2013年,一份对来自公营和私营公司的160多位CEO和董事的调查发现,CEO的最大弱点是“指导技巧”与“董事会参与”,且10%的公司从来不对CEO进行考核。董事会可能也聘用有一些员工(比如内部审计员)向其汇报情况,或者直接雇佣独立承包商,比如,董事会(通过审计委员会)通常选择审计员的方式。 高层管理人员的有用管理技巧随着公司类型不同而有所变化,但是通常会包括一个理解竞争、世界经济与政治的董事会。此外,CEO负责执行和确定(在董事会框架内)公司的广泛政策。主管经理管理层完成日常工作细节,包括:说明编制部门预算,程序和计划的要求;聘用中层管理人员,比如部门经理;部门间协调;媒体和政府关系;以及与股东的沟通。 管理中层由总经理、区域经理、部门经理组成,并向管理高层汇报所在部门的工作情况。他们更多地注重组织与指挥,根据公司的经营方针执行组织计划,完成高层制定的目标。中层管理人员负责将高层的信息与决策传达、解释给基层,并为基层管理人员提供指导、灵感,以便提升效率。管理中层的主要职能包括: 管理基层包括监督员、组长、工头等等。他们着重于控制与指挥,常常承担为员工分配任务,指导、监督员工的日常工作,保证生产的质量与数量,提出建议,汇报问题等等。基层管理人也为员工树立榜样,提供: 常见的管理理论分支如下:
wiki_zh\AA\wiki_09
系统科学 系统指的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或部分)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准确来说,要素+结构=系统。从系统的角度观察研究客观世界的学科,就是系统科学。它研究的领域横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却除去其中较为狭窄的物理,生物,心理,经济意义,而把研究重心放在探究各个系统的本质规律上。系统科学主要研究系统的要素(或元素),结构,和系统的行为(性质)。 一般系统论(或称普通系统论)是由贝塔郎非创立的一门逻辑和数学领域的科学,其目的在于确立适用于一切系统的一般原则。他于1948年出版的《生命问题》一书一般标志系统论的问世。贝塔朗菲提出生物的开放系统理论,为生物进化的自组织系统理论建立开创了先河。 对于生命与非生命,一般人都有种直观的感觉能区分它们的不同。前者是开放系统,需要不断和环境交换能量和信息才能存在,而后者的稳定需要和环境的隔绝,方能保持其独立性,比如纯净的氧气,一旦释放到空气中,立刻和其他气体混合。因此,生命与非生命存在明显的差异。热力学物理学家布里渊提出负熵对应信息的概念、信息论是组织化的度量,奥地利理论物理学家薛定厄著的《生命是什么?─活细胞的物理学观》提出生命的负熵原理,普利高津从物理化学提出能量耗散结构的自组织理论,从而架构了物理学与生物学的理论桥梁。 欧文·拉兹洛和布达佩斯俱乐部发表广义进化理论以及建立《广义进化论》、《广义进化论研究》等杂志,从而建立了普遍系统自组织化理论体系。艾根应用化学动力学原理提出细胞起源的生物分子超循环理论,进一步在细胞、分子层次探讨了自组织系统。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提出系统科学的层次模型,其详细分类如下:
wiki_zh\AA\wiki_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