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stringlengths
1
5.54k
article
stringlengths
1
86.9k
label
stringclasses
6 values
旗津
旗津舊名旗後,為一個狹長形的島,往旗津有兩種選擇,一是搭乘渡船,一是驅車穿過過港隧道。旗津雖小,卻有多樣吸引人的去處,在廟前路的天后宮,有三百年歷史;旗津老街上,綿延清一色海產店,價廉味美的新鮮海產,露天下大快朵頤,十分暢快。
news
六合觀光夜市
沒到過六合夜市,就不算真正去過高雄。早在民國39年(西元1950年),位於現在高雄市新興區大港埔附近的空地上,就開始聚集了許多小吃攤,漸漸的越來越多,久而久之便形成以小吃聞名的「大港埔夜市」,之後逐漸擴大。轉變成為現在的六合夜市。六合夜市距離高雄火車站不遠,沿著中山路直行約十餘分鐘後右轉至六合路便可到達。白天這裡是筆直的大馬路,到了晚上便成為人來人往的熱鬧市集,以多樣化小吃聞名的「六合夜市」,最特殊的景觀是招牌林立的牛排店及海產店,大大小小有10多家,主要賣點是平價、家庭式的牛排套餐。兩排攤位從山產、海產、特產到冷飲、冰品等應有盡有,種類之多令人目不暇給,小吃口味之豐富為全臺有名。而高雄市的特色木瓜牛奶及鹽蒸蝦更是你不可錯過的好味道。高雄市六合夜市成功塑造出國際級美食觀光夜市的整體形象,創造休憩、消費新景點。在硬體規劃部份致力於結合高雄特有港都文化,有效的增進攤販及消費者對六合夜市的認同感;在軟體上,凝聚整體攤販及管委會的向心力與行動力,並積極推廣統一制服與攤招,落實服務業「提昇顧客滿意度」的經營理念,開創出一條康莊大道。近年來市政府更積極在具國際知名度的六合夜市辦「傳統市集 YOUNG起來」、「六合美食嘉年華」系列活動,擴大商圈的商機。
news
琉球管理站暨遊客中心
琉球管理站暨遊客中心座落於白沙觀光港旁的半山腰上,是一棟三層樓的建物。因坡度的關係,正門入口即是二樓,門廳設有旅遊資訊櫃檯,由專人提供即時旅遊諮詢服務,並配置了動靜態旅遊導覽設施,以及可容納66人的大型簡報(會議)室,提供舉辦大型會議、團客導覽解說等服務,戶外則規劃有入口廣場、海景平台。一樓為管理站辦公室,不開放遊客參觀,但戶外觀景平台可供遊客歇腳、欣賞白沙觀光港及美麗海景。三樓為宿舍區,亦不開放參觀。琉球管理站暨遊客中心的前身為琉球鄉圖書館,始建於1995年。之後琉球鄉於2000年納入大鵬灣國家風景區管理範圍,因初期琉球鄉土地取得不易,乃向琉球鄉公所商借琉球鄉圖書館部份空間作為管理站及遊客中心臨時辦公場所。然為提升遊憩服務品質與因應琉球風景特定區遊客人數逐年成長,大鵬灣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於2009年獲鄉公所同意,以有償撥用方式取得琉球鄉圖書館土地及建築物,並規劃整建為永久性的琉球管理站暨遊客中心。重新整建後於2012年正式啟用。整體外觀為紅瓦白牆,島嶼風格明顯、同時融入複合式建築元素,如充滿歐風的尖塔屋頂,立柱及迴廊設計等,使得管理站建築物本身別樹一格,迥異於琉球嶼上其他建物,因此也成為地方的新景點。
news
山豬溝
山豬溝位於琉球嶼西邊,是斷崖所形成的一處山溝,崖深數丈,曲徑通幽,迂迴四百公尺,是島上保留最完整的原始植相地區,也是高位珊瑚礁石灰岩植群的代表區域。此區除了木棧步道、沿途解說牌及觀景台外,不見多餘的人工開發。漫步其間,清涼舒爽,心情開朗,沿途可見珊瑚礁及貝殼化石比比皆是,同時隨處可見珊瑚礁上長滿各種熱帶植物和蕨類,例如百年老雀榕,枝繁葉茂,錯綜複雜的根系,非常壯觀;姑婆芋遍地生長,數量驚人;還有整面長滿拎樹藤的珊瑚岩壁令人驚奇萬分,使得此處好似一座熱帶雨林。抬頭看不見烈日當空,但見陽光穿透葉縫灑落點點光影,有幾分詩情畫意。適合情侶漫步。山豬溝名字由來有三種說法,其一為:早期養豬人家認為豬隻腳蹄若為「五爪蹄」代表不吉祥,因此會將「五爪蹄」豬隻野放山上,不知情者見之,以為看見山豬,因而命名山豬溝。其二為虛擬成分居多的傳說故事,曰:往昔有隻山豬精潛修數百年,可隨意變化人形。某日趁仙女在海邊沐浴時,竊走仙女彩衣,並藉此脅迫求婚,仙女佯為應允,待取回衣衫後便揚長而去。山豬精因為被騙,終日相思嚎啕,最後為情而憤死,於是後人就把這個山溝稱為山豬溝。第三種說法與植物有關:在山豬溝岩壁向陽處,有種植物名叫「山豬枷」,此種植物因喜好生長於珊瑚礁岩壁上,為珊瑚礁岩的優勢樹種,耐鹽、耐風,可形成大片灌叢,且因其灌叢十分濃密茂盛,不利動物進出,連生長於山野間的山豬都有可能因誤闖而「卡」住動彈不得,因此稱「山豬枷」。據傳山豬溝的命名與「山豬枷」名稱有關。
news
烏鬼洞
烏鬼洞地處琉球嶼西南方,是島上石灰岩洞穴遍布最出名的區域。近海沿岸的珊瑚礁岩,宛如一道蜿蜒撲朔的迷宮陣,遊客行走其間,會有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錯覺。一棵雄踞於入口礁岩上的百年榕樹,其盤根糾結,憑空懸岩,終年樹蔭滿布,形成特殊景觀,令人讚嘆。烏鬼洞名稱由來,當然與烏鬼有關。所謂烏鬼,據說是被荷蘭人帶來臺灣當奴隸的外勞,因皮膚黝黑而被稱為黑鬼。相傳明朝永曆年間,鄭成功驅走荷蘭人後,少數黑奴被遺棄此地而居住在此山洞中,後因為黑奴搶奪航海船隻,遭到過往船隻報復,被英軍用煙燻而剿滅。清朝時洞中之石桌、石椅、石床、石碗等器皿,尚俱全。民國六十四年琉球鄉公所以公共造產方式開發為風景區,即今之烏鬼洞。
news
青洲濱海遊憩區
擁有蔚藍海洋與陽光沙灘的原大鵬灣青洲濱海遊憩區,佔地約7.6公頃,位於大鵬灣潟湖唯一出海口西南側,因應青洲沙灘保護作為,由大鵬灣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與第七河川局分工施作夾灣工程,工程完成後,地形呈現月牙灣之形狀;藉由創新思考重塑在地環境價值品牌,以海灣弧度風土,沙灘水痕、自由線條海岸等地景特色,提出「青洲灣」新品牌之概念。此處背倚大鵬灣、面向台灣海峽,觀海視野極佳,可遠眺小琉球與海面上點點船隻及海天一色美景,且更因緊臨鵬灣跨海大橋橋邊,而成為遊客觀賞開橋的最佳「好望角」。青洲灣數十年前曾有「夏威夷」之美稱,為讓遊客能更親水,特別於沙灘區架設排球網3座(球需自備),不需預約及收費,期望成為戲水、踏青或必來探訪的景點之一。 
news
鵬灣跨海大橋
如果說跨越兩個里鄰的期待,是鵬灣跨海大橋乘載的甜蜜負荷;那連接內外海開啟的那道自由,就是台灣目前最獨一無二的溫柔設計。鵬灣跨海大橋是連接起南平里與嘉蓮里的交通樞紐,全長579公尺,橋面寬30公尺,於2011年3月正式通車啟用,本座跨海大橋為特殊三向度設計的斜張橋,橋身側看如揚帆啟航,背面如第一個英文字母A;最大的特色還是全台首座可開啟式的橋樑。由於大鵬灣屬於單口囊狀潟湖,跨海大橋下即是潟湖唯一的進出海口,若設立橋樑雖可以達到陸運作用,卻阻斷了未來潟湖內遊艇港及帆船中心的發展方向;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下,全台首座可開啟式橋梁應運而生,單向開啟75度仰角,跨距達20公尺的開橋秀,也成了每個假日來到大鵬灣不容錯過的一場獨門秀。每週六、日和國定假日有開橋秀可觀賞。夏季時間下午五點開橋,冬季時因晝短而提前至下午四點半開啟。欲看秀的遊客必須將車輛停在橋下停車場,再步行上橋,因為會管制交通,務必要提早就定位等待。管制時間內眾人齊聚橋上盯住橋面,大聲倒數計時,場面猶如跨年倒數般熱鬧,開橋秀約十分鐘結束。本處在此提醒前往觀賞之遊客,基於安全及交通考量,該橋上路面已全線劃設紅線禁止臨時停放任何車輛。 (考量鵬灣跨海大橋之開啟易受風勢影響,而有安全之虞,故中央氣象署發布海上或陸上颱風警戒區時,開橋即取消,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news
六堆忠義亭
六堆忠義祠,原名為「西勢忠義亭」,源起於西元1721年的朱一貴之亂時,下淡水溪岸的客家庄民相誓倡義,紛紛投效沙場,等亂平之後,清聖祖為賞其功,表彰忠義,並敕賜匾額,建此忠義亭。這裡除供奉康熙末年殉難的義民外,西元1732年的吳福生革命,西元1786年的林爽文事件以及莊大田的天地會起義,西元1822年的陳洋事變等殉難的義民也集中祭祀於此,對六堆民眾來說,這裡不只是祭堂,也是六堆義軍出戰前誓師的聖殿。
news
邱姓河南堂忠實第(邱家古厝)
邱姓河南堂忠實第的舊址是典型客家宅第的邱宅「邱宅忠」,西元1900年,以3年時間建成精美的大合院「忠實第」。步通是忠實第祖堂前的走道,走道上抬頭看屋前廊的兩對木雕坐獅「獅子座斗」最立體感,像燈籠般的檐下「吊桶」、「雀替」等木雕,都讓人發思古幽情。邱家古厝東西向長29公尺,南足底向長24公尺,呈「四字型」, 屬 「二堂二橫」的四合院屋,前堂、後堂、過廊所圍的中庭為整棟建築的中心,另外配置 往左右添加的橫屋、過廊間、天井,組合成完整格局,是市區難得一見的典型窗家傳統建築。
news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於民國100年(西元2011年)的年底落成,為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正式會員。佛館每年有千萬人次入館參觀,是旅行者必定參訪的勝地。佛館最具特色莫過於亞洲最大最高的坐佛–佛光大佛。園區還有二眾塔三好兒童館、四給塔文化廣場、五和塔喜慶之家,以及佛教植物園區、雙閣樓人文空間、茶禪一味等。本館內玉佛殿主要供奉佛陀真身舍利,除殿堂外還有常設館、展覽廳,以及可容納2,000人的大覺堂,每年舉辦大型藝術表演、國際學術論壇等。
news
崎峰濕地公園
初次來到大鵬灣的朋友如果想要一探濕地究竟,崎峰濕地公園將會是您的一個切入的好選擇;在這片濕地裡不僅擁有滯洪功能、也兼顧淨化水質及生物多樣的任務,可以進行最完整的濕地參訪;不僅如此,在這片濕地裡還擁有瞭望塔,讓您能登高望遠飽覽整片大鵬灣域的風光,另外踏上濕地裡的九曲橋,結合特設地賞鳥亭,興許還能看到不常見的珍稀候鳥喔。崎峰濕地公園位於大鵬灣東南方,附近緊鄰崎峰社區,佔地約9.5公頃,公園北側進水口承接林邊大排左岸濕地之出流水,再匯流排入大鵬灣域。崎峰濕地規劃成生態式滯洪池,並結合人工濕地處理系統,當雨季來臨時可發揮滯洪功能,非雨季時則可以處理崎峰社區排出之家庭污水及養殖廢水。
news
濱灣碼頭
南風徐徐,陽光暖暖,來到大鵬灣國家風景區─濱灣碼頭(帆船基地),將會發現這裡有難得一見的帆船、獨木舟、快艇等一應俱全;為了讓遊客更親近大鵬灣域,大鵬灣管理處善用大鵬灣潟湖條件,在帆船基地打造二百公尺人工沙灘,綿密的細沙來自灣域出海口,搭配大鵬灣灣域得天獨厚的天然環境,有風無浪,備受國內風帆好手青睞,並於每年4月舉辦大鵬灣帆船生活節,結合運動與觀光,積極推展台灣水上活動及成為國內具代表性帆船基地的地位。上方遮體採耐候性佳的鋁板配合彩色膠合玻璃進行覆蓋,白天陽光透過彩色玻璃將各種顏色投影於平台上,為遮體內部帶來採光;夜晚內部燈光透過遮體微微照出,為大鵬灣帶來新亮點。
news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座落於屏東縣內埔鄉,於民國100年(西元2011年)10月22日正式開園,園區位於內埔、長治及麟洛三鄉交界處,佔地約30公頃,定位以展示臺灣客家文化、常民生活體驗為主軸,具備語言文化傳習、展演行銷及休閒遊憩功能。空間規劃有自然草原區、田園地景區、傘架客家聚落區及九香花園伯公區四大區域。從象徵六堆客家人開墾精神的自然景觀為起點,到建立農田水利的田園地景區、再到象徵團結合作的傘架聚落景觀,最後以現代建築作為新原點,用全新的詮釋觀點,刻劃六堆先民與土地互動的歷史軌跡,傳達南部客家文化永續的繁衍。
news
東隆宮
東隆宮,東港人慣稱為「王爺廟」,主祀溫府千歲,是每三年一科迎王平安祭典的主廟。溫王爺姓溫,名鴻,字德修,東港人暱稱之「王爺公」,因為在唐太宗時期救駕有功,皇帝賜其進士出身,又在平定賊寇叛亂後,冊封為王爺。逢太平盛世時,為宣揚大唐德威而奉旨巡行天下,不料卻與其他義結金蘭的救駕有功進士共36人一起遇海難身亡,被貞觀皇帝追封為「代天巡狩」。
news
美人洞
美人洞位於琉球嶼西北角,為鄉公所於1975年以公共造產方式闢建而成。背山面海,奇石陳列,主要由高位珊瑚礁組成,沿途美景連連,渾然天成的礁岩洞穴隨處可見,洞外碧波萬頃,茫無際涯,身臨其境,靜聽濤聲,仰望奇石,胸襟為之豁然開朗。每一景各有千秋,值得細細賞玩。
news
農科園區觀賞水族動物展示廳
農業科技園區「亞太水族中心」於民國102年(西元2013年)2月完工,秉持推動觀賞魚及其周邊產業的信念,展示最具代表性之淡、海水觀賞魚(蝦)類品種,提供予園區水族業者展示空間,並配合國內外相關行銷活動,使園區內水族業者,有相互見習機會,讓台灣觀賞魚產業不斷創新與永續發展。水族動物展示廳展出主題包含水晶蝦、金剛蝦、Pinto蝦、虎紋蝦、烤漆蝦、藍絲絨、黃米蝦、琉璃蝦、台灣原生蝦、淡水螯蝦、蘇拉維西蝦、海水觀賞蝦、淡水神仙魚、非洲慈鯛、古代魚、海水神仙魚、蝴蝶魚、隆頭魚、雀鯛、海葵魚、珊瑚、倒吊、海馬、有毒魚類、魨、鱟、海水魚種苗、彩虹魚、淡水魚種苗、金魚、淡水鱸魚、迷鰓魚、小型鯉科、鯰魚、大型加拉辛、南美異形魚、短鯛、鼠魚、七彩神仙魚、小型加拉辛、弱電魚、螢光魚、鰕虎、亞洲慈鯛、美洲慈鯛等多種淡海水觀賞魚蝦,共計61個水族缸。館前三隻雕刻魚係日本知名藝術家草間彌生唯一戶外魚的作品。
news
琉球嶼燈塔(白燈塔)
西元1929年建造的琉球嶼燈塔,位於屏東縣外海琉球嶼山頂,為白色圓形鋼筋混凝土結構。琉球嶼燈塔是國內唯一一座日治時期由漁會出資建造的燈塔,二次大戰時受損停止發光。民國41年(西元1952年)移請海關修復管理。琉球嶼是臺灣附屬島嶼中唯一的珊瑚礁島,豐富的魚類資源及遍布奇形怪狀的珊瑚礁岩,是南臺灣重要觀光景點之一。
news
石門古戰場
地勢險要夾峙於斷崖與山壁之間,為一有名的古戰場,即清同治年間牡丹社事件地點,當時山胞於此力戰侵台日軍,清廷卻以賠款通商了事,留下令人扼腕的史蹟,虱母山頂上立有「澄清海宇還我河山」石碑供人憑弔。
news
小墾丁渡假村
小墾丁渡假村位居南臺灣墾丁地區各大景點的中樞,是國內具定點休閒旅遊價值之木屋渡假村。在村內放眼望去,但見309棟加拿大進口原木之小木屋渡假別墅座落於廣達40公頃的山谷之中。藍天帷幄、綠野碧茵,彷若室外的桃花源。其內部擁有2,400餘坪之健康俱樂部、鄉野小吃街、可盡覽風之谷—滿州鄉的登山綠道,並有專人規劃墾丁公園、港仔沙漠、龍鑾潭等精華旅遊路線,是國人週休二日休閒旅遊的絕佳去處。 
news
東港漁港漁產品直銷中心(華僑市場)
大名鼎鼎的華僑市場是黃昏市場。營業時間約接近中午開始營業,至晚上八、九點左右(每個月第一個星期二為清潔日公休)。華僑市場名稱的由來據傳是早期尚未聚集成市時,從小琉球旅遊歸來的外地遊客,見到東琉線渡船頭旁,有路邊攤販出售物美價廉的現撈漁貨,一來因規模不大且數量有限,二來遊客也正好結束遊程要返家了,所以常忍不住多買,甚至於一整攤海鮮全部買下帶回家。攤販遇到這些難得的好客人,猶如遇到出手闊綽的返鄉華僑一樣!因此後來日益增多的攤販聚集成了固定市場時,便命名為華僑市場。舊華僑市場因老舊而原址重建,於2012年5月全新完工啟用,改名為「東港漁港漁產品直銷中心」,呈現更新穎、更具地方特色的觀光休閒魚市,希望能促進當地漁產業升級和帶動地方觀光資源。新的直銷中心佔地廣闊近1500坪,攤位規劃多達400多個,琳瑯滿目的生猛海鮮種類繁多,不但具備漁獲百貨公司的規模,還保留了傳統市場的人情味,可說是屏東縣最大的海鮮零售市場。目前有鮮魚區、生/熟食區、漁特產區及美食攤區。樓頂則有觀海平臺可以觀海、吹海風。附近有大型停車場方便停車。除了各式伴手禮外,如果不想要費神在光復路海鮮街尋找最喜歡的餐廳店家,不妨試著在華僑市場內挑選自己喜歡的海鮮,趁著海鮮的鮮度在最飽滿的狀態下,直接用市場內提供的代客料理服務,讓您在享受搶購實惠海鮮的同時,也能在當下能嘗到海鮮最鮮的態樣。 
news
不老溫泉
不老溫泉也在高雄市六龜區,日治時代即已開發,溫泉區就在荖濃溪旁,水質清澈,泉質屬於碳酸泉,可浴。除可享受泡湯外,溪畔還規劃有烤肉及露營營地,讓遊客能享受多重的渡假情趣。
news
8大森林樂園
全園區佔地二十甲地,約17公頃,是由樹齡逾80年的二千多棵桃花心木所構成,處處涼蔭沁人。神祕的森林集合了蟲、魚、鳥、獸;主要遊憩內容有八大主題,綠森堡區分成八個莊落,處處充滿歡樂、驚喜、詳和、傳奇.....以故事形態撰寫超炫主題樂園,園區內的動物、花草樹木,配合精心規劃的故事主題,讓你在遊樂中吸取大自然的知識增廣見聞,達寓教於樂之效。園區內到處充滿驚奇、浪漫與歡樂的氣氛,將使您留連忘返。黃金城原是一座蠻荒的叢林,經過了美麗聰明的花仙子希拉琪、大象烈斯、巫奇鸚鵡、紅毛猩猩巴爾巴妮及馬來熊魯伯等,用快樂和幸福的信念共同建立的一座城堡,在這充滿溫馨與歡樂的黃金城內,有著各項設施及花海迎賓,各種可愛的動物圍繞在您身邊,讓您有一難忘的黃金城之旅。城內共區分五大區(迎賓區、約會區、生活區、探險區及遊樂區)、二十八景。重金禮聘超水準的國內外藝人,長期駐園演出,內容不斷推陳出新。一個豐富的自然寶庫,充滿歡樂與知性,走一趟『綠森堡』一次暢遊八大主題,經濟實惠,給你歡樂多更多!
news
貓鼻頭
貓鼻頭位於恆春半島的東南岬,介於臺灣海峽和巴士海峽的交界處,距白沙約3.5公里,為典型的珊瑚礁海岸侵蝕地形,鳥瞰似女孩的百摺裙,故有裙礁海岸之稱,並與鵝鑾鼻形成臺灣最南之兩端。由於受到長時間的波浪侵蝕,反覆乾濕,長期鹽粒結晶,砂粒鑽蝕及溶蝕等作用,因而產生崩崖,壺穴,礁柱,層間洞穴等奇特景觀,極具地形教學及研究價值,使這裡成為看海觀石的好去處。貓鼻頭名稱的由來,乃因岩岸旁一塊突出的珊瑚礁岩,其外型像蹲坐的貓而得名。本區海藻種類繁多,由於冬天適合藻類的繁殖,海岸邊處處可見到各式繁茂的藻類隨波搖曳,與蔚藍清澈的海水,五彩繽紛的熱帶魚和猙獰的珊瑚礁岩相襯極富觀賞之美。由貓鼻頭至後壁湖途中有一巨大崩岩稱為「雷打石」,鄰近的小海灘環境幽雅,為拾貝的好地點,並有世界級的灘岩地形景觀。從貓鼻頭經雷打石至後壁湖之間的海域,已劃為墾丁國家公園海域特別景觀區。海水蔚藍清澈,海面下處處是瑰麗的美景,各種不同的石珊瑚、軟珊瑚覆蓋海底,各式熱帶魚、海鰻、蝦、貝類、海藻等海洋生物種類繁多,可說是臺灣沿海之冠,在世界上的其它地區亦不多見。附近的「後壁湖」是墾丁國家公園內最大的漁港,一年四個季節都可見到不同的魚獲。每當黃昏時,常可見本地民眾及旅客爭購海鮮,極為熱鬧。
news
九棚大沙漠
九棚大沙漠位於屏東縣滿州鄉港仔村,在26號省道69公里處,可從滿州走200縣道約14公里即可到達,九棚大沙漠整座濱海沙丘受到東北季風及地勢的影響,沙漠長達數公里,景觀壯闊。
news
墾丁牧場
墾丁牧場位於屏東縣恆春半島,在屏鵝公路約33公里處,牧場佔地廣達1,149公頃,牧草如茵,採取放牧方式,舉目可見到一群群牛羊徜徉於遼闊青青大草原,風景極為優美。在此可遠望標高318公尺的大尖石山。
news
茂林國家風景區-禮納里遊客中心
茂林國家風景區目前轄區範圍函括高雄市桃源區、六龜區、茂林區及屏東縣三地門鄉、霧台鄉、瑪家鄉等六個鄉鎮,從奇特地形、溫泉景觀、原住民人文風情、各式動靜態活動等,鄉鎮特色皆不同!高屏溪上游之荖濃溪、濁口溪流域,橫跨高雄市六龜區,茂林區及屏東縣三地門鄉,區內有寶來、不老溫泉,龍頭山、蛇頭山環流丘地形及十八羅漢山地景保護區,另有原住民魯凱族群文化石板屋等人文景觀及六龜區觀光農特產品「黑鑽石蓮霧」「金煌芒果」,構成本區極為多樣性觀光遊憩資源。由於地處欣賞屏東平原視野極佳之處,遊客可以登上2樓環顧四周景緻的山林、觀看夕陽餘暉的落日、遠眺斜張橋及高雄85大樓。更在中心前的廣場不定期舉辦假日藝術市集,結合創意市集的風潮,呈現出具有原住民文化特色性的創意市集。遊客如更想體驗、認識魯凱族及排灣族文化不妨走進部落裡細細品味他們的生活文化。
news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位於屏東縣車城鄉,墾丁國家公園西北角龜山山麓臨海地區,依山傍海,以維護並保存完整的島嶼及海洋生態環境為職志。全區服務與展示空間合計約60餘公頃,主要設施可分為三個展示館:臺灣水域館~跟著小水滴的旅行,認識臺灣高山經河口到大海的水域生態。珊瑚王國館~擁有總長84公尺的海底隧道,呈現南台灣海豐富多樣的珊瑚礁生態。世界水域館~展示地球上極遠古、極高大、極幽深、極冷冽的海洋生態主題;其中世界最高單面10公尺壓克力玻璃的巨藻展示缸最具特色。此外,館內所飼育的南極企鵝與北極小白鯨更是受到遊客的歡迎與喜愛。館內豐富且多樣的展示內容、趣味益智的科教活動、夜宿體驗活動等,均讓這趟融合知性與感性的海洋生物之旅充滿探索的驚喜。
news
墾丁國家森林遊樂區
墾丁森林遊樂區是臺灣第一座熱帶植物林,由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經營管理,面積為75公頃,海拔高度約200-300公尺。園區現有植物千餘種,其中外來引進者325種,仙人掌則有70餘種。另外,在墾丁的海岸林邊還有許多重要的野生植物,例如素有「墾丁之花」封號的棋盤腳,就是臺灣瀕臨絕種植物之一;它們生長在南臺灣海岸,果實外型有如肉粽、又像古代棋盤的腳,其花朵只在夜間開放,天一亮即凋謝,非常珍貴。 遊樂區內遍佈玲瓏怪異的珊瑚礁岩,奇異天成,林相及風景均極優美。遊樂區內景色特多,最著名的有:觀海樓、花榭、望海台、墾丁海灘、珊瑚礁群、石筍寶穴、仙洞、一線天、棲猿崖、迷宮林、第一峽、垂榕谷、銀龍洞。
news
高雄85大樓(整修中)
這是南臺灣最高的觀景台,也是高雄市地標景觀之一,高度約300公尺,每分鐘上昇速度600公尺,只需43秒即可抵達75樓。當電梯到達120公尺時,燈光開始變暗,您將看到滿天星斗,彷彿進入燦爛星空,隨著電梯內的星光變幻,到達75樓南臺灣最高的觀景台,俯瞰高雄市壯麗的海景與市景,在85觀景台,您將發現最美的港都。
news
恆春古城
恆春古地名「瑯嶠」或「琅嶠」,直到清領時期以後,因為氣候宜人,四季如春,才改名為「恆春」,座落在鎮中央的恆春古城保存的相當完整,古意濃厚的四座城門,正好構成一個適宜的旅遊圈,遊客可以從西門為起點,徒步至天后宮、猴洞山、南門,繼而轉向東門,可登上遠眺恆春鎮全景。恆春東門外約100公尺處的出火橋畔,可觀看該處地面冒出火焰的現象,這是因為地下天然氣冒出而日夜燃燒所致。
news
雙流國家森林遊樂區
雙流國家森林遊樂區位於南迴公路旁,屬獅子鄉,以溪流的景觀為最大特色。本區居楓港溪上游兩大源流交會處,終年流水潺潺;雙流瀑布高廿餘公尺,溪水直洩而下,聲勢浩大,激起迷濛的水霧,是最有名的景觀。溪谷兩旁青山環繞,林木茂密,處處可見熱帶雨林植物,栽植樹種為光臘樹、楓香、桃花心木等,二十多年來撫育長成林相優美蒼翠碧綠的森林,在積極提倡森林浴活動的今天,具有青山常在、綠水長流之特色。走在森林浴步道中,樹蔭點點,涼亭石椅可乘涼歇息,為提供森林浴場的最佳場所。由入口區沿溪流至瀑布區步道,沿途景觀優美,可從事多項遊憩活動。沿途有休憩座椅、避雨亭(休息亭)、垃圾筒等設施。帽子山為本區最高處,海拔約650公尺,四周視野遼闊,可環視群山並遠眺太平洋及臺灣海峽。雙流瀑布距入口處3,650公尺,瀑布為楓港溪上游兩大源流的交匯點,也是本森林遊樂區命名的由來。從入口處出發,沿途可以涉溪、戲水、賞蝶、還能觀賞人工造林的成果,和至今保有的天然林景觀。雙流瀑布形如扇面,白水直瀉而下,山岩峭壁在蒼綠樹林陪襯下氣勢壯觀,景色極為引人。
news
鵝鑾鼻燈塔
西元1881年興建的鵝鑾鼻燈塔,位於屏東縣鵝鑾鼻岬角,塔身為白色鐵造圓塔,是臺灣本島最南的燈塔。燈樓面向西南方,背山臨海,並構築成砲壘形式,圍牆有射擊的槍眼,四周並築壕溝,使得鵝鑾鼻燈塔成為全國獨一無二的武裝燈塔。民國51年(西元1962年)改建時,換上國內光力最強的旋轉透鏡電燈,使得鵝鑾鼻燈塔不僅是國內光程最遠的燈塔,還享有「東亞之光」的美譽。目前成為墾丁國家公園觀光勝地之一環,其地左瀕太平洋,面對巴士海峽,與菲律賓呂宋島遙遙相對,波濤帆影,天水一色,自然景色,令人心曠神怡,早經列為臺灣八景之一。於民國81(西元1992年)年起開放給民眾參觀。
news
駁二藝術特區
亞洲新灣區北岸,愛河匯入高雄港交界,地處承載高雄歷史記憶的鹽埕埔,臺灣水岸文創廊帶第一個新亮點。民國89年(西元2000年),倉庫再啟,塵封的記憶重獲延續。緊臨海港的25棟倉庫,沿著西臨港線自行車道,分屬大義、大勇、蓬萊倉庫群三處聚落,注入文藝,澆灌創意,精采變身。以展覽集結夢想、觀點與設計,跨足音樂、戲劇、文創,涵蓋公共藝術、數位影視、街頭表演,每處轉角都新鮮有趣,每個畫面都深刻記憶,構築起海港城市的文化魅力與生活美學。川流不息的創意與人群,充滿城市特質的展演活動,不斷呈現嶄新的概念與樣貌,為文創產值平台紮實奠基。永遠用不完的豐沛活力,永遠不放棄的熱血堅持。凝聚無設限的文創能量與競爭力,這裡是你我最愛的駁二藝術特區。
news
四重溪溫泉
四重溪位於屏東縣恆春半島車城鄉東北方,從車城往東走199縣道約在32公里處,即到達四重溪,四重溪溫泉於清光緒年間即被發現,屬沈積岩分布區,因有天然溫泉自地下湧出,故古稱「出湯」,又因此處環山盆地,河川貫穿其間,早期居民出入均由河川涉水,步行四層彎島河川,又俗稱「四重溪」。民國39年(西元1950年)將四重溪改名為「溫泉村」,四重溪溫泉透明潔淨,泉質佳,可浴,屬於鹼性碳酸泉,泉溫以3、4月較高,夏秋較低。
news
大鵬灣國家風景區-大鵬灣遊客中心
大鵬灣國家風景區包含大鵬灣及小琉球兩大風景特定區。大鵬灣北界為台17號及屏63號縣道,東以林邊鄉界接現有排水溝堤轉屏12之1及128縣道為界,西以東港現有都市計畫住宅區線連接東港鎮新溝為界,南為海岸高潮線起600公尺海域為界。小琉球風景區範圍為琉球嶼本島及海岸高潮線向外延伸600公尺為界。 大鵬灣是臺灣最大的內灣,區內海域之動植物資源豐富,本區特有的紅樹林-海茄苳及濱海植物如馬鞍藤、土沈香、苦林盤等;動物景觀以鳥類、魚類及軟甲類為主,出現的鳥種計有九十五種,包括候鳥、過境鳥等,魚類有石斑等,另外活動於溼地的招潮蟹尤具特色。 小琉球是臺灣附近14個屬島中唯一的珊瑚島,擁有豐富的海底生態資源。全島奇岩怪石林立,海洋景觀瑰麗。小琉球及大鵬灣大小廟宇近百間,許多廟宇分佈於鄰近之東港鎮、林邊鄉及南州鄉內,其中以東港鎮東隆里之東隆宮為年代最悠久的廟宇,其每三年一次的迎王平安祭,是國內最大型王爺信仰活動。這裡的海鮮全臺聞名,且物美價廉。東港三寶-黑鮪魚、櫻花蝦、油魚子是美食珍寶。小琉球除了香腸獨具特色之外(無斬無節),現今最流行的伴手禮就屬麻花捲了!
news
小琉球
位於屏東縣東港西南方的小琉球,是臺灣離島中唯一的珊瑚礁島,島上有名的天然奇景「花瓶石」是觀光客必遊及攝影留念的地方,「落日亭」為全臺最佳欣賞落日景點之一,啟人遐思之古蹟「美人洞」,以及島上最具盛名的觀光勝地「烏鬼洞」景觀奇特,讓人嘆為觀止。此外有小琉球威尼斯沙灘美名的「蛤板灣」,還有可戲水、浮潛的中澳沙灘等等,大自然鬼斧神工創造了島上奇岩,讓遊客驚喜之餘,亦飽嚐一場天然藝術饗宴。小琉球的美,值得仔細品味!往小琉球水路航程約30分鐘,交通十分便利。在島上可搭乘環島公車或租賃摩托車、腳踏車沿著環島公路及一條橫貫全島的內陸公路遍遊觀光景點,全程約1~2小時。另外可到白沙碼頭搭乘小琉球海底觀光潛水船,一探神祕的海底世界,全程約30分鐘。
news
桶盤嶼
桶盤嶼為一典型玄武岩方山地貌,四周有柱狀節理十分發達且排列整齊的玄武岩環抱,由於石景極其秀麗,向有澎湖的黃石公園美譽,可沿環島水泥步道盡情瀏覽。桶盤嶼西南海岸海蝕平臺上,由玄武岩熔漿湧出所形成的同心圓孔洞,人稱「蓮花臺」,為火山口遺跡。而俗稱「貓公石」的蜂巢狀玄武岩也為海岸賞景增色不少。臨近碼頭的福海宮,主要供奉溫府王爺,廟貌堂皇,是澎湖各離島中香火鼎盛者之一。此外,附近海底有偌大瑰麗的片狀珊瑚礁林,是潛水樂園。
news
北回歸線(豐濱鄉)
臺灣一共有三個北回歸線標,分別在嘉義縣水上鄉、花蓮縣瑞穗鄉舞鶴台地、花蓮縣豐濱鄉,而這座北回歸線標碑位於台11線70.5公里處。潔白的地標坐擁海岸山脈與太平洋的美景,常常吸引了許多遊客來此拍照、休憩,但是你知道為什麼這座北回歸線標碑中間會有一條細縫嗎?北回歸線就是指北緯23.5°,象徵著熱帶以及亞熱帶的分界點,最明顯的就是台灣北回歸線以南主要種植的作物,為熱帶的鳳梨以及釋迦,以北主要的作物就是溫帶作物茶以及水稻,而夏至中午時陽光會正好射入北回歸線標的縫中,此刻,塔旁的遊客即可體驗太陽下無影子的奇觀!所以經過除了來此拍照做個紀念,也可以閱讀解說牌了解四季的奧妙!
news
玉富自行車道
長約10公里的玉富自行車道為「世界唯一」橫跨兩個板塊的自行車道,起點從玉里到富里的東里鐵馬驛站,沿途視野十分遼闊,兩旁伴隨著無垠的阡陌景觀,騎在舊鐵道改建的車道上,經過橫跨歐亞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的玉里大橋,享受腳跨兩個板塊的驚奇感!玉富自行車道前身為玉里站到東里站的舊東線鐵道,因受到歐亞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擠壓的緣故,每年約長高2-3公分,因此民國96年(西元2007年)臺鐵改線之後,這條舊鐵道改建為玉富自行車道,成為獨一無二會長高的自行車道。坡度平緩、景色宜人的玉富自行車道,不僅適合親子出遊騎鐵馬,也是在地人運動的好地方,讓人欣賞隨著四季變化而有所不同的田園景觀。
news
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
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為臺灣首座平地森林園區,擁有豐富的自然生態,春天賞花、夏季賞螢與賞鳥、秋冬賞楓,一年四季皆有不同風采。園區內設有北環、南環自行車道,讓人能夠邊騎單車邊吸收芬多精,幸運時還可以看見環頸雉出來覓食,聽著蟲鳴鳥叫,愜意騎車享受森林浴。被中央山脈與海岸山脈包圍的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視野十分遼闊,在春天時可以欣賞服務中心前繽紛多彩的花海,而廣闊的草原上放著極具巧思的裝置藝術,總是抓住旅客的目光,成為熱門拍照點。一到3、4月時,夜晚的草叢中開始有點點螢光紛飛,螢火蟲的數量多到宛若一條會移動的銀河,讓人捨不得移開目光,專心聆聽導覽員的講解,來一趟豐富的生態之旅。每到秋冬之際,南環自行車道兩旁的杜英、楓香、青楓等,逐漸由綠轉黃再變紅,不禁吸引許多人前來賞楓拍照。在南還自行車道上騎單車,傾聽楓葉沙沙聲響,抬頭欣賞絢麗的楓林,是來大農大富才能感受屬於秋冬浪漫的氣息。
news
吉安慶修院
吉安慶修院,原名為真言宗吉野布教所,為臺灣現存最完整的日式寺院,日治時期日人在此設立移民村,成為移民的宗教信仰中心,藉此撫慰思鄉之情。木造建築經整修與人文精神重建後,散發濃濃的江戶風格,院內保留不動明王、八十八尊石佛、百度石等珍貴文物,並附設展售區,提供餐飲及浴衣體驗,讓旅客真切感受日式風情的禪意。
news
屏東縣客家文物館
座落於竹田鄉西勢村的屏東縣客家文物館在民國90年(西元2001年)11月開幕啟用,其建築物以客家圓樓為造型,中心為透天的天井,屬於台灣早期興設的客家館舍,典藏了屏東六堆地區從清季至民國後之文物,文物豐富而多樣,展現客家先民從書香世家到平民百姓的生活面貌,為全台灣客家文物最豐富、數量最多之客家館舍,典藏眾多木質、織品、竹編、農具、書籍典契等相關文物。近2年來屏東縣政府在竹田鄉推動高齡樂智友善社區實驗計畫,以竹田鄉西勢村為蛋黃區,規劃智慧候車亭、屏安福D+卡、客語長輩版小綠人等智慧交通系統及客家文物館的懷舊策展、友善步道、共融式遊具、老人文康中心、日照中心、友善社區、學生長照技藝課程等,其中智慧候車亭設計獨步全台,即位於客家文物館大門前方,到此除了可觀賞文物之展覽外,亦可體驗全方位以「人」為本之設施與西勢村社區共同參與之熱情及暖度。
news
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位在花蓮市中心,原為西元1913年設置的花蓮舊酒廠。這個佔地3.3公頃的空間,涵蓋26棟歷史建築,環境清幽別緻,民國97年(西元2008年)轉型為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後,逐漸奠定花東文創發展及觀光景點的地位。文化部自2019年底收回花蓮文創園區後,開始階段轉型活化工作。園區目前週二至週日對外開放,部分場館及戶外場地提供文創及公共性活動申請使用,週末假日舉辦釀市集與街頭藝人展演活動,以及不定期主題性藝文活動,相關資訊請洽官網資訊。
news
Satokoay(舞鶴)遺址
位於瑞穗鄉舞鶴臺地,是阿美族聖地,也是重要的臺灣史前文化遺蹟。二支巨大石柱擎立於曠野之中,尤見其高挺不拔的原始氣質。由於該處地勢高亢,可遠眺秀姑巒溪河谷與對岸的山巒,景致優美,在花東縱谷風景區管理處的修建整理下,現已整理為石柱公園,成為瑞穗鄉一處人文勝地。
news
花蓮港燈塔
西元1910年興建的花蓮港燈塔,位於花蓮港花崗山,為一高大的方形鐵架,原為鐵造燈桿,是以安平燈桿所移設,桿身僅高度10公尺,該燈桿高度不足,光度不強,外海船隻不易望見。民國53年(西元1964年)以已拆除富貴角臨時燈塔材料改建成現今樣式,塔高增高為今日的28.4公尺,由於花蓮港燈塔所在地點視野良好,因此其燈器較其他鐵塔式的燈塔小得多。
news
松園別館
松園別館舊名為花蓮港陸軍兵事部,建於西元1943年,當時為日軍在花蓮最高軍事指揮中心,又因園內松樹繁茂,環境十分清幽,且地勢居高臨下,同時可遠眺花蓮港及太平洋,成為當時高級軍官的休憩場所。園區至民國92年(西元2003年)開園至今,呈現另一種與市民共享的歷史風貌,規劃觀海平臺、木棧步道、藝文空間,並邀請藝術家進駐,定期辦理松園主題活動,成為具備生態、藝術、人文歷史的多元空間。
news
禪光寺
禪光寺位於中橫公路舊道春暉橋上方,從公路旁的聯絡道路直上,或從鐘樓沿步道直下,通過一座吊橋後也可到達。禪光寺屬佛教臨濟宗,是中橫公路公路上一處僻靜的山寺。
news
美崙山
美崙山高108公尺,是花蓮市的地標,中正公園居高臨下,可眺覽花蓮市。園內有兒童遊樂區、登山步道,陳設有LDT103老火車頭外,還有地震儀陳列室;這部從西元1933年啟用的機械式衛克氏地震儀因被新型的電磁式地震儀取代,而功成身退於此。
news
玉山國家公園-南安遊客中心
玉山國家公園位居臺灣中央地帶,成立於民國74年(西元1985年)4月10日,為我國第二座國家公園。區內崇山峻嶺,臺灣三千公尺以上百岳名山有三十座位處其中,有氣勢磅礡、雄偉壯麗者,有奇峰俊秀、自成風格者,美不勝收,為一典型的山岳型國家公園。全區以玉山主峰為中心,延及中央山脈南段部份山系,幅員遼闊,涵括南投、嘉義、高雄、花蓮四縣市,東起馬利加南山、南抵關山、西至楠溪林道、北達郡大山,面積105,490公頃,為全臺灣面積最大的國家公園。同時並涵蓋臺灣中南東三區各大水系的源頭,與下游民生息息相關。由於全園區自海拔3,952公尺的玉山主峰直落至300公尺的拉庫拉庫溪底,氣溫隨著高度上升而遞減,形成溫帶、寒帶兩種氣候型態。除蘊涵有豐富的植物相外,另有豐富的動物及景觀等自然資源孕育其中。園區內豐饒珍貴的自然人文資源屬全民共享,這個環境最重要是給人們一個與大自然接觸的場所,做為心靈休憩、恢復生機的地方,也是留給後世子孫最美好純淨的樂土。因面積廣大分為四大區: 《西北園區》位於玉山園區西北側,包括新中橫公路、塔塔加、東埔、觀高、八通關、玉山主峰及楠溪林道等地區。 《南部園區》位於玉山園區西南部,包括南橫公路沿線、梅山─天池─中之關─埡口、南橫三山及關山等地區。 《東部園區》位於玉山園區東南側,包括南安、山風、瓦拉米、大分及新康山等地區。 《高山核心地區》位為玉山園區東北部及中央地帶,包括大水窟、秀姑巒山、馬博拉斯山、塔芬山、馬西山等地區。而於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新中橫-塔塔加遊憩區、南橫-梅山遊憩區、瓦拉米-南安遊憩區,分設四座遊客中心,提供各項媒體欣賞、諮詢及解說等各項服務。
news
奇萊鼻燈塔
西元1931年建造的奇萊鼻燈塔,位於花蓮港北端奇萊鼻岬角,原為白色方形燈塔,二次大戰被美軍飛機炸毀,遭受嚴重損害停止發光。民國52年(西元1963年)海關為配合開放花蓮港為國際港,在原址附近重建白色五角形混凝土燈塔一座,這是國內唯一五角型鋼筋混凝土燈塔,也是唯一圍牆內設有土地公廟的燈塔。
news
靜思精舍
靜思精舍位於新城鄉康樂村,是佛教慈濟功德會所在地,幾乎每天都有慕道者前往參拜。民國55年(西元1966年),釋證嚴法師帶領出家與俗家的弟子立下宏願,以慈悲、醫療、教育、人文為四大志業;經過多年的努力,善用各方募集的善款,創建慈濟醫院、慈濟醫學院、慈濟護專…等,並幫助無數貧病無依的大眾,援手甚至旁及大陸和世界各地,是臺灣經驗中最令人動容的一頁。
news
太平洋公園
濱臨太平洋,佔地20餘頃,園內小橋流水,亭榭樓閣,草地上還有許多海洋生物塑像,公園規劃有露營區、椰子園、馬術區、兒童遊樂場、海上遊樂中心及民俗村等設備齊全的娛樂設施。天清氣朗時,可見拖曳傘、風箏飛揚於天空;入夜則是攤販雲集,萬燈如晝,人潮湧動。越過山坡狀的堤防,是一望無際的太平洋及一塊塊巨大醒目延伸入海的消波塊,有人坐在消波塊上體驗都市生活中難得的優閒自在;遠方有點點白色船身點綴在碧海藍天中,任思緒在海風中飛翔。來此一遊會有全新的感受。
news
遠雄海洋公園
臺灣首創海洋生態互動式主題樂園,在占地10公頃的主題樂園區部分,目前計有入口廣場、海洋村、海遊館、鯊魚館、海獅生態公園、海豚生態公園、海豚同遊池、海獅餵養池、嘉年華大街、水上樂園、機械樂園、兒童王國、夢幻水晶城堡等遊樂設施,園區並有空中纜車及電扶梯戴送遊客,整個園區整體建築以19世紀英國碼頭及海岸嘉年華風格為主,並融合先進的水族館設計概念,將生態環境與海洋展示結合。在占地19公頃的自然景觀公園區部分,遊客可從主題樂園徒步或搭空中纜車遊覽,整個園區位於主體樂園與渡假酒店之間,海拔約100公尺至200公尺,全區規劃有鳥園、Green House、結婚廣場、棕櫚園區、熱帶雨林區、沙漠植物園區及溫帶常綠園區。遊客除了海洋公園之外,可以結合鄰近的遠來飯店、理想大地渡假村、花東縱谷、太魯閣等觀光景點,進行更豐富的東海岸之旅。
news
北回歸線標誌公園(瑞穗鄉)
北回歸線橫貫臺灣,平均每年以14公尺餘的速度向南移動。位於花蓮瑞穗鄉舞鶴村的北回歸線座標塔建於西元1933年,白色八爪造型的北回歸線標誌,造形優美,高聳的標幟碑自遠處可見,週邊植遍花木,目前已闢建成小型公園,往來遊客多在此稍事停留觀賞並攝影留念。每年夏至正午,太陽直射北回歸線,此地就可看到「立竿不見影」的天文奇景,也就是,大家站在陽光下,會完全沒有影子,每年的夏至日歡迎大家一起來體驗「立竿不見影」的天文奇景。
news
燕子口
為太魯閣峽谷的一段大理石峭壁,峭壁有許多小洞穴,是由河流與地下水長期侵蝕所造成的壺穴,因常有小雨燕、洋燕在峭壁間覓食或築巢,形成「百燕鳴谷」的奇景,因而成「燕子口」。
news
臺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管轄之「臺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位於屏東縣瑪家鄉北葉村,原為瑪家山地文化村,處於三地門、瑪家、霧台等3個原住民鄉對外交通之樞紐地帶,距屏東市僅24公里,交通便利,附近均為排灣、魯凱族群聚之村落,深具原住民文化特有氣息。海拔145公尺至220公尺之間,地形頗為崎嶇,自然景觀極為俊美且富變化。園區成立於民國74年(西元1985年),佔地面積約82公頃,園內主要以展示、保存臺灣原住民族文化為主,是國內規模最大、最具研究價值的野外博物館。規劃成迎賓區、塔瑪麓灣區、娜麓灣區及富谷灣區四大參觀區。迎賓區位在園區入口,設有文物陳列室、工藝館、視廳館、八角樓特展館及解說服務中心。塔瑪麓灣及富谷灣兩區皆以原住民族傳統建築為展示對象,完整呈現聚落的風貌。娜麓灣區以動態表演為主,設有歌舞場,360度環形劇場及16族塑像的生活形態展示館,並設有「我們的教室」提供手工藝教學。區內建有登山步道,登高俯瞰整個園區,石板屋、竹屋、木屋等…高低錯落於綠林中,加上散置其間的山地雕刻,處處表露著原住民的傳統軌跡。
news
花蓮瑞穗-養生溫泉泛舟樂、茶香乳香咖啡香
瑞穗鄉擁有極為多元豐富的物產、文化、旅遊資源,可以滿足各種旅遊需求,而悠閒怡然的東部生活步調,更在這裡被發揮的淋漓盡致。想要體驗最花蓮的休閒在地生活,那您一定要來瑞穗,我們匯集了東部最精華的旅遊機能。在這個方圓不過135公里的珍珠小鎮,不過幾步路的距離,您就可以品味最香濃的牛奶、咖啡、茶等飲品、享受最養生的溫泉之旅、品嘗最多元的特色美食、體驗最原始的部落生活、投入最刺激的泛舟、參與原鄉和客家的祭典、聆聽最震撼人心的鼓王爭霸,如此多元化的旅遊特色,只有在瑞穗;瑞穗還有更多充滿魅力的自然風景及人文節慶值得您來一探究竟;不必舟車勞頓,你就能體驗到最濃厚的花東在地休閒生活氣息。
news
萬金聖母聖殿
萬金聖母聖殿位在屏東縣萬金村,清同治年間由西班牙神父郭德剛所創建。自民國49年(西元1960年)重修至今一直維持現狀,是臺灣最古老的教堂。同時榮獲天主教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批示為「聖母聖殿」,其地位僅次於羅馬梵諦岡教廷的大教堂。堂內屋頂十字架旁有一小石碑,碑上刻有「奉旨」字樣,此乃當時清廷所賜。
news
綠水步道
綠水步道長度為1.97公里,單程步行約1小時。位於太魯閣國家公園綠水管理站附近的綠水步道,原為合歡越嶺古道的其中一段,後來整建為太魯閣國家公園內第一條的自導式解說步道,亦為最迷你的步道。為眺望中橫公路、綠水臺地與立霧溪谷的好據點。步道上設出入口,在綠水管理站右側,距太魯閣口17公里處,入口設有大型解說牌。下段出入口則在新建的合流露營區附近,步道的精華區大約就在中橫公路172公里處的上方。步道剛開始的時候,是走在森林小徑上,林木茂盛,不久走過橫跨溪澗的小吊橋,橫繞山腰的路徑已經可以感覺到合歡古道典型的路況。大約20分鐘後,步道穿過一座小隧道,來到山稜尾端的峭壁上,路基就開鑿在峭壁上,臨崖而立,可以俯瞰中橫公路就在腳下的隧道間穿進穿出。前往綠水步道,可以乘客運車至綠水,或是將自用車停在綠水停車場,從管理站旁起步。綠水是個河階臺地,自古就有泰雅族原住民在此定居,現在綠水地質景觀展示館提供太魯閣地質巡禮;而合流露營區可供遊客搭帳使用。
news
長虹橋
位於11號省道67K處,長120公尺,為臺灣第一座預力無橋墩懸壁延伸混凝土橋。站在橋上遠望,奚卜蘭島橫臥在秀姑巒溪河口。由於溪水阻絕,島上保有完整荊棘林植物相,橋下則是秀姑巒溪泛舟的終點。
news
白楊步道
白楊步道長度為2公里,單程步行約一小時。白楊步道也是利用臺灣電力公司的施工道路整建而成,溪谷美景為主要特色。入口在中部橫貫公路168.8公里處,距離天祥西方約500公尺,由豁然亭步道山稜下方的隧道口穿過長達380公尺的隧道,就從陶塞溪流域進入瓦黑爾溪流域,再沿著溪旁平坦的施工道路前進,約1公里後,在第三個隧道附近,就轉入塔次基里溪流域,也是峽谷景觀較壯麗的精華路段。再走過四個長短不一樣的隧道即達白楊橋,這是橫跨塔次基里溪的水泥橋,橋下的激流與深潭,非常驚險,峽谷的景觀也非常壯麗。白楊橋對岸另一隧道即通往水濂洞之途徑,但因經過多次地震與颱風,已成為容易崩坍的危險地區,目前停止開放,遊客只能在白楊橋附近遠望白楊瀑布,或者走過支流溪的吊橋,到觀景臺回望白楊橋的景觀與塔次基里溪的峽谷。
news
花蓮觀光糖廠
花蓮觀光糖廠早期是東臺灣重要的製糖工廠,又稱為光復糖廠,現今已轉型為觀光文化園區。花蓮觀光糖廠是單車族最愛的補給休憩站,人氣月明冰、洛神花雪糕與紅豆鮮奶雪糕都是非吃不可的冰品。昔日糖廠員工的和式宿舍群,至今仍保存良好,成為碩果僅存的日式木構造建築群,經過修復成為日式旅宿,感受由木質地板、榻榻米、紙木門、棉被櫥櫃構成的日式原味,是旅遊花蓮絕對不能錯過的好去處喔!
news
砂卡礑步道
砂卡礑步道長度為4.4公里,單程步行約二小時。夏季最受歡迎的親水路線當屬砂卡礑步道了,砂卡礑是立霧溪第一條支流砂卡礑溪中下游溪谷的總稱,步道全程都是沿著砂卡礑溪左岸的溪畔行走,由於大部分是沿用早年臺灣電力公司在興建發電廠輸水管與攔砂壩時闢建的施工道路,因此平坦易行。 步行砂卡礑步道,除了欣賞沿途美麗的大理石峽谷與清澈迷人的溪潭外,步道前半段大都是開鑿在峭壁下的明隧道,也很有特色。途中共有檢查哨舊址、攔砂壩與三間屋等據點。其中,檢查哨舊址原有五間原住民住家,又稱五間屋,但是目前與三間屋一樣都已成了廢墟。 前往砂卡礑步道,原本都是從太魯閣峽谷口的收費站旁小徑走下立霧溪,涉水過溪後,從砂卡礑溪與立霧溪合流接上步道山徑。自從中橫公路改建工程在砂卡礑溪溪口建隧道與新橋後,現在前往砂卡礑可直接從谷口橫過砂卡礑溪接步道。
news
安通溫泉
位在玉里鎮東南安通溪畔,屬鹼性碳酸泉,水質透明無色,帶有硫化氫的臭味,泉溫約66℃。溫泉沿溪岸流達300公尺,水量豐沛。此地亦有日式溫泉旅社,且增建新式旅館,供遊客選擇。山莊後方闢有登山步道一公里,供遊客登山賞景。
news
新光兆豐休閒農場
兆豐農場位於花蓮縣鳳林鎮壽豐溪和花蓮溪匯合處之河川新生地,東西兩側有海岸山脈及中央山脈為屏障。民國59年(西元1970年)時,政府積極開發東部地區,其中新光關係機構購入726公頃,成立兆豐農場。由於兆豐農場為河川新生地,石礫密佈,水土保持不易,所以在開墾期間曾遭受三次嚴重的颱風侵襲,開發過程倍嚐艱辛。但在持續投入資源之下,終於在民國69年(西元1980年)獲得行政院農業部指定為東部地區首座休閒農場。休閒旅遊的觀念日趨普及之時,兆豐農場為了服務日益增多的遊客,更在農場中規劃渡假旅館、戲水區、大型花卉溫室、森林公園等無垠的農場風光。在總面積約726公頃的兆豐農場裡,闢了四個人工湖、龍魚噴泉及瀑布等,可供遊客在湖邊步道散步,藉由綠蔭曲橋、大草皮、涼亭,達到休閒幽靜之效果。乳牛區位於農場的中央位置,開放擠乳作業供遊客參觀、瞭解,更有專人解說乳牛的生態習性及飼養方法,遊客可親自哺乳小乳牛。並有漁池供遊客垂釣,池畔可以烤肉、野餐。另外還有可愛動物區,是以家禽及供觀賞動物為主,並讓遊客直接親近、撫摸是深受遊客歡迎的活動。
news
布洛灣臺地
布洛灣是太魯閣國家公園景點,位於溪畔和燕子口之間的布洛灣臺地上,為過去合歡越嶺古道的起點。布洛灣遊憩區是太魯閣國家公園成立後新開闢的遊憩區,可提供住宿。此地設有停車場、展示館、環形劇場、山地民俗技藝展示表演等。
news
蕃薯寮
位於花蓮縣壽豐鄉與豐濱鄉交界處,11號省道28K處18號橋旁,在此可以觀賞到兩種不同的地質,受蕃薯寮溪溪流的堆積與切割作用,形成溪谷盆地與陡峭峽谷兩種對比的地形景觀,這段陡峭的峽谷,巧奪天工;形勢猶如太魯閣的峽谷,是東海岸地區極為獨特的峽谷景觀區。相傳從前住在此地的居民崇拜勇士,認為能跨越峽谷者,就能成為酋長,當時有許多年輕人奮勇嘗試,卻不幸葬身峽谷,他們所掉落的竹竿,長出竹林,而有「遺勇成林」的故事流傳下來。
news
富源國家森林遊樂區
富源森林遊樂區,位於瑞穗鄉富源村西側3公里的山區,面積約190公頃,是臺灣最大的樟樹林遊樂區,以蝴蝶谷和瀑布景觀而聞名。本區有一廣達30公頃的樟樹造林地,沿各步道漫步林間,除了能作個健康的森林浴外,還可依照園區細心設計的說明木牌,多識蟲鳥草木之名,培養自己與大自然為友的實力!每年3-8月,蝴蝶在闊葉林間成群飛舞,色彩繽紛美麗,所以又名蝴蝶谷。而貫穿整個園區的富源溪,是秀姑巒溪北側支流,溪床間除了奇石林立外,還有不定點湧出的間歇溫泉,景觀十分奇特,沿溪上溯,呈峽谷地形,有險峻斷崖造成飛瀑景觀,極為引人。
news
瑞穗溫泉
又稱外溫泉,與紅葉溫泉、安通溫泉,是縱谷區內的三大溫泉。早在西元1919年即開發,建有公共浴場;當時即已營業的日式旅社,目前仍在經營,且已規劃出露天浴池,供遊客在山林中享受泡溫泉的野趣!此泉特殊之處在泉水富含鐵質,泉溫48℃,遇空氣即氧化成淡黃濁,略帶鹹味及鐵鏽味,是全臺唯一的碳酸鹽泉,許多初次來訪的旅客,誤以為是泉水不潔而遲疑;其實深諳溫泉功效的日藉旅客,還專程到此泡泡這種水面浮著鹽結晶的泉水。
news
秀姑巒溪
秀姑巒溪發源於秀姑巒山,全長103公里,全年河水豐沛,為臺灣東部最大的河川。河道迂迴,流經瑞穗切穿海岸山脈,形成峽谷與曲流;每年五月到十月豐水期,可讓遊客體驗泛舟活動的刺激與快感。秀姑巒溪泛舟以奇美為中心,大致可分成二段,前段的航程水流平穩,是培養默契及訓練技術最佳航段。後段水流非常湍急,漩渦、險灘不斷,不必划槳就能前行,但要小心控制方向,否則容易翻船。 由瑞穗大橋到長虹橋出海口,整個航程約3~4小時,長22公里的河段中,由於河床達65公尺的落差,間有二十餘處險灘、激流,有長有短,泛舟其間刺激無比,是本島最佳的泛舟勝地。出長虹橋後溪面豁然開闊,皓白的石塊羅列水面,有「秀姑漱玉」之稱。每年6-7月所舉行的秀姑巒溪泛舟觀光季,已成為最重要的泛舟活動,如果你不畏危險,有冒險犯難的精神,可來此享受另類刺激體驗。
news
瓊麻工業歷史展示區
恆春半島炙烈的陽光,及冬季強勁的落山風,都是瓊麻的最愛。瓊麻來自中美洲,西元1901年由美國領事達文生引進後,50年來恆春半島就成為瓊麻工業的重鎮;但隨著科技的進步,尼龍繩取代了瓊麻繩,使得瓊麻工業如向晚的夕陽一般,空留回憶。歷史展示館位於龍鑾潭南邊,往貓鼻頭的路上,入口處有個瓊麻雕塑作品。展館是閩南式的建築,分為三館,分別展示不同的主題,第一館是蝴蝶館,第二館是貝殼館,第三館就是這裡的主角瓊麻館了,還有視聽解說中心,透過簡報,遊客可以一賭瓊麻工業以往繁榮的盛況。
news
長春祠步道
長度1.35公里,單程步行約一小時。從中橫公路187公里處旁的停車場,有步道可通往長春祠,穿行過暗黑的短隧道後,著名的長春祠即呈現眼前,從長春祠到禪光寺的「之」字形步道,長度僅1.35公里,一路階梯陡峭,遊客拾級而上,不妨放慢腳步、眺望美景。 行約20分鐘左右,便來到鑿壁築洞興建的洞天仙府,剝落的油漆中透露洞府開鑿的歷史,洞內沒有燈光,陰暗中可見一尊佛像和壁畫。接著左轉往下走,湮沒在荒草中的太魯閣樓就在前方,轉回原路上行,穿過一座小吊橋便是禪光寺了,禪光寺有車道通中橫公路,可沿公路返回長春祠停車場。
news
蘇花公路
除了中橫路段之外,依傍清水斷崖雄偉景色的蘇花公路臨海舊道,是另一段頗受遊客喜愛的觀景步道。西元1932年通車、全線長達118公里的蘇花公路乃此地區最早由官方修築的道路,早在西元1874年,羅大春便奉命來臺開闢連接蘇澳與花蓮間的陸路交通,當時稱為北路。由花蓮出發北上,首先到了崇德管制站,早年路面尚未拓寬時,採單向通車管制,所以通行蘇花公路的車輛都必須在此排隊集合,等待開放時間,故這裡遂成了遊客下車賞景、聊天、吃東西與買紀念品的臨時市集。 而位於182.5公里處的崇德隧道北口旁,有一條全長320公尺的崇德下海步道,步道上設有兩個觀景平臺與一個公廁,站在觀景平臺上,可清楚欣賞太平洋與清水斷崖。沿著步道石階而下,約略10分鐘,即到達礫石灘,可欣賞石灰岩地形岩生植物。崇德至和平之間約20公里的路段即為蘇花公路最驚險壯觀的清水斷崖;地質以片麻岩與大理岩為主,千餘公尺高的岩壁以幾乎垂直的角度緊臨太平洋海岸,修築於半山腰上的公路,宛如一條上下不著天地的空中走廊,仰望斷崖峭壁、俯視汪洋大海,令人嘆為觀止。穿過幾個隧道後,公路轉為平坦,經過和平與觀音,遂來到南澳與東澳。緊臨南澳村且伸入太平洋中的烏石鼻,遠看就像一隻俊秀的鼻子,將蘇花海岸分割成南澳灣與東澳灣。東澳為蘇花公路南行的第一站,盛產百合花,每年夏天,北上的黑潮海流恰從東澳邊緣海域掠過,帶來豐富魚類,所以釣魚在這裡相當盛行。
news
鯉魚潭
鯉魚潭位於花蓮縣壽豐鄉,面積約104公頃,是花蓮縣境內最大的內陸湖泊,潭面呈南北長東西窄的橢圓形,面積因四季水量榮枯而互有消長,並因潭東的鯉魚山而得名。潭四周築有環湖公路,全程4公里,徒步1小時即可走完。遊人可在此露營、野餐、遊湖。天候佳時,潭東的鯉魚山會聚集飛行傘活動愛好者,駕馭鮮麗的飛行傘翱翔於山巔水湄間,平添山光水色。
news
舞鶴觀光茶園
從花蓮沿臺9線往南走,車程約一個半小時就可以抵達舞鶴臺地。舞鶴臺地位在花蓮縣瑞穗鄉,以茶園遍布的茶鄉景致而聞名,到此地來,喝天鶴茶、吃茶羊羹、茶糖、茶葉臘肉是一定不可錯過的事。吃飽喝足,拐個彎兒可去看舞鶴石柱,參觀北回歸線標塔!
news
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鶴岡遊客中心
花東兩縣位於臺灣東部,由於自然環境優美,民風淳樸,環境未受污染,具有獨特的自然及人文景觀,觀光遊憩資源極為豐富。為維護此彌足珍貴之觀光資源與自然生態體系,同時為拓展國民旅遊空間,加速東部地區觀光事業發展,民國85年(西元1996年)5月30日行政院核定花東縱谷地區劃設為國家級風景特定區,並於同年9月13日核准設置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負責本特定區規劃建設與經營管理,民國86年(西元1997年)5月1日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於瑞穗泛舟服務中心正式揭牌運作。 花東縱谷線的觀光旅遊活動,最大的特色是體驗東臺灣的產業、平野幽谷之風情。由於縱谷線本身所具備之產業、地景、田園、人文、聚落等資源,讓旅途不只可以獲得鄉野休憩的舒適,還可進一步享受知性的、學習性的深刻樂趣。整個花東縱谷沿線景點包括有卑南利吉地區、初鹿地區、鹿野延平地區、關山海端地區、池上富里地區、玉里卓溪地區、瑞穗萬榮地區、光復鳳林地區、壽豐地區等。
news
清水斷崖
清水斷崖,位於和平和崇德之間,是臺灣東岸的一大奇景,更是臺灣八大景之一。清水斷崖高一千多公尺,以極近90度的角度緊臨太平洋,公路綿延20多公里,蜿蜒曲折,一邊是懸崖峭壁,一邊是茫茫大海,形勢險峻,氣象萬千,令人膽戰心驚,嘆為觀止。而在蘇花公路的崇德隧道旁,有步道通往兩個觀景臺,可將太平洋及清水斷崖的山光水色盡入眼簾。途中更有北方澳、南方澳及烏石鼻等多個風景點讓你選擇。
news
九曲洞
此為太魯閣峽谷景致最美的一段,過了錐麓斷崖後,由於河谷的曲折切割,使得峭壁深峽也彎曲多變,公路開鑿在山壁之間,曲折迂迴的在山洞中前進,彷彿有繞不完的彎路,因此取名為「九曲洞」,倒不是因為有九個洞,只是用「九」來形容此處的多彎。進入九曲洞後,山光水色都被隔絕在外,彎曲的公路只能看見堅硬的岩層,而從靠近溪谷的洞穴中方能一窺峽谷風光。峽谷對面的大理岩,從深灰到純白,各式圖樣賦予人們豐富的想像空間。多變的自然景觀,穿洞公路的偉大工程,九曲洞結合了自然與人工的壯觀,今人嘆為觀止。
news
七星潭
位在花蓮市區東北方的新城鄉北埔村,可取道美崙工業區,由花蓮師院(現為「國立東華大學美崙校區」)前指標前行即可到達。此地海灘呈一優美的弧形海灣,海水潔淨湛藍,黑石晶瑩剔透,在此可遠眺青山蒼鬱,公路綿延。七星潭富有詩意的名稱,據說是位於花蓮師範學院和花蓮機場一帶,早年有零星湖泊散佈,後來因建設需要而填實。現在一般稱七星潭,是指美崙工業區和花蓮機場以北的地區,有斷層形成的海峽與優美的弧形海灣,具有豐富的自然人文景觀。在七星潭,可以遠眺清水斷崖,夜間還可以欣賞新城和崇德地區的燈火,區內更有許多景點,提供休憩和知性之旅。七星潭風景區以自行車道為動脈,從花蓮市南濱公園、經花蓮港、四八高地到七星潭風景區,長達21公里的旅程有不同的風光。花蓮縣政府更興建了石雕園區、賞星廣場、觀日樓、兒童遊樂場等休憩設施,在漁場附近還有海生態的解說牌,也利用防風林區闢建海濱植物園區,動植物生態非常豐富,來一趟知性之旅絕對不虛此行。
news
太魯閣國家公園-太魯閣遊客中心
太魯閣國家公園成立於民國75年(西元1986年),橫跨花蓮、南投及臺中。太魯閣國家公園以雄偉壯麗、幾近垂直的大理岩峽谷景觀聞名。沿著立霧溪的峽谷風景線而行,觸目所及皆是壁立千仞的峭壁、斷崖、峽谷、連綿曲折的山洞隧道、大理岩層和溪流等風光。四百萬年前,菲律賓海洋板塊與歐亞大陸板塊碰撞而成臺灣,慢慢隆起的中央山脈表層岩層受到風化侵蝕作用而剝離,大理岩因而露出地表。這些大理岩受到立霧溪長期侵蝕下切作用與地殼不斷隆起上升,形成幾乎垂直的峽谷。公園內巨峰林立,從清水到南湖大山頂,落差達3,742公尺,造就了層次複雜的植物林相,並提供野生動物棲息活動的空間。瀑布是太魯閣國家公園重要的景觀,從太魯閣口到文山間,瀑布相當多,最著名的要屬白楊瀑布、銀帶瀑布、長春瀑布、綠水瀑布等,還有許多不知名的小流瀑。燕子口和九曲洞,是太魯閣峽谷最讓人心動的自然奇觀,也是峽谷最窄的兩段,臨溪側闢有人行步道供遊客漫步欣賞。燕子口對岸大理石峭壁上可見到許多小洞穴,每當春夏之際,常有小雨燕和洋燕在峭壁間穿梭鳴唱,或在洞穴內築巢,故而得名燕子口。而九曲洞「如腸之迴、如河之曲」的隧洞景觀,遊客可沿迴轉曲折的半明半暗路線欣賞峽谷風光。此外,太魯閣牌樓是一中國味十足的小型牌樓,為留影紀念的熱門景點;長春祠則為紀念開築中橫時所殉職人員,靜立蒼翠山谷中,飛瀑流泉穿瀉而下,構成色調諧和的風景畫。開路英雄永伴青山綠水,英靈堪慰。天祥的風景點有祥德寺、天峰塔、吊橋、文天祥紀念公園、梅園、天祥禮拜堂等。每年冬季,梅園內梅花盛開,梅林從公路、停車場、紀念公園一直延續至祥德寺,連成白色一片花海,是十分受歡迎的臺灣景觀之一。
news
六十石山
花東縱谷北起花蓮平原,南止於臺東平原,是中央山脈和東部海岸山脈夾峙而成的狹長谷地,六十石山就是處於花東縱谷的花蓮縣富里鄉竹田村東側,屬於海岸山脈的山系。每年7、8月是金針花的盛產期,來到六十石山,彷彿置身在一片金黃色的花海之中,雲煙飄渺,不禁讓人詠嘆大地之美。六十石山是個非常特別的名字,有一說是在日治時期,由於當時的耕作技術比較原始,一般水田一甲地的收成大約只有四、五十石,但是這一帶新開闢的水田,一甲地可以收成稻米六十石。當地的人就把這個地方叫做六十石山。另一說則是在日治時代,臺灣的樟腦產量世界第一,原本繁茂的樟樹林在數年間就被砍伐殆盡,在光禿禿的坡地家園上,只冒出約六十塊巨大的石頭,所以這裡就取名為六十石山。 臺灣三大金針花栽培區是花蓮縣玉里鎮東北部的赤科山、花蓮富里的六十石山和臺東太麻里的金針山。當地種植戶表示,含苞的金針花蕾吸收了日光的能量,在朝陽下展開笑顏,和風輕舞著花浪綿延起浮的草坡,祥和的景觀讓人有置身瑞士的錯覺,這就是每年8、9月間金針花開時的景觀。金針採收的時間為花蕾綻開前一二日氣溫低時最適宜,六十石山的高山金針是西元1661年祖先從大陸的華南引進的,適合種在海拔八百至一千公尺的山坡地,每年的八月初至九月底為花朵盛放的季節。除了金針花之外,六十石山亦有『藥山』的傳說,傳說藥山上的植物都是可以入藥治病的良藥,十分有趣。
news
國立臺灣博物館
國立臺灣博物館成立於西元1908年,是臺灣現存歷史最悠久的博物館。當時日本政府為紀念臺灣南北縱貫線鐵路全線通車,於西元1908年設置「臺灣總督府博物館」,新館舍西元1915年在二二八和平公園(前身為臺北新公園)內落成啟用,設計者為日籍建築師野村一郎,建築樣式採仿文藝復興時期古希臘多立克式,其壯碩的建築形態與優美的古典雕塑工藝,一直被視為臺灣近代難得一見的建築瑰寶。這座屹立於臺北火車站前的博物館,座居清代臺北城東西主軸與南北次軸交叉點,以其典雅莊嚴的建築、豐富多樣的展示蒐藏與核心的地理位置,成為重要的歷史地標之一,民國87年(西元1998年)經內政部評定為「國定古蹟」。從日本時代的「臺灣總督府博物館」至今日的「國立臺灣博物館」,百年來見證臺灣自然與人文的演變,累積藏品逾11萬件,包括臺灣最珍貴的動、植物與地質學標本,以及最精華的民族與人類學文物,是民眾深入認識臺灣的櫥窗。電話:(02)2314-2699 地址:臺北市中正區襄陽路25號電話:(02)2397-3666 地址:臺北市中正區南昌路一段1號
news
學海書院
學海書院本名文海書院,現在變成了高家祠堂,宗祠為中國傳統家族聚會商議之所,中國家族觀念迄今仍然極為濃厚,其中宗祠扮演相當重要的地位。前廳即昔日的講堂,後廳為祭祀廳,左右廂房則為學舍,書院教育是中國傳統教育中重要的一環,亦是今日學校教育的前身,兼具有教學、祭祀、居住之功能,學生和老師都住在書院內,講授內容以人格之養成為重,而非只是專門知識的講授,和現代精細分科的教育,大異其趣。學海書院是因為日本時代日本人把沒有人要、沒有人認領的地方歸為己有,並把這些地方拍賣掉,當時高家的人看那裡風水很好,覺得被隨便賣掉或者被拆掉很可惜,所以就買了下來,用來做祠堂。祠堂前有一對旗竿,旗竿上有一個斗,舉人才會有旗竿還加一個斗,狀元就會有兩個斗。祠堂的屋脊是彎彎的燕尾形,從前只有舉人才可以蓋燕尾形屋脊,因為燕南飛代表吉祥,這種屋脊是南方式的,北方式的屋脊是平平的沒有彎,紫禁城就是北方式的屋脊。屋脊上面的裝飾是從彩色的碗剪下的碗上彩玫花樣,再一片一片拼成的各式人物形狀,非常漂亮。它的屋頂是用銅瓦,銅瓦是半圓桶形的,從前只有官邸或者是廟宇才能用這種銅瓦。從前有一個觀念是天圓地方,所以門檻是方形的,門的上方是圓形的,大廳的柱子是圓的,其他地方的柱子是方的。
news
松山慈祐宮
慈祐宮在西元1753年建立,是松山地區發展的起源地。松山曾經叫做錫口,以松山慈祐宮正門上的匾額,寫的是「錫口慈祐宮」。在很久以前有一個和尚,帶著湄洲媽祖金身到處遊走化緣有一天來到錫口,當地有很多人和他是同鄉,加上人們都崇信媽祖,所以大家就一起捐錢,想要蓋一座媽祖宮。經過十幾年的募集資金,終於在西元1753年開始興建,1757年完成。慈祐宮廟頂上,有很多的雕飾,除了人物外,還有飛躍的青龍,傳說青龍可以防止火災發生,所以一般廟頂上都會裝飾青龍。進入正殿,有媽祖神像和一層層的光明燈,光明燈是信徒希望得到媽祖保佑,所點上的油油香燈。在右廂奉祀的是和藹慈祥的土地公,旁祀五營旗和虎爺。五營旗是廣泛代表各方神明;虎爺則是神明下凡時的護送腳力,因為還帶有獸性,所以由土地公看護。左廂奉祀的是註生娘娘,一般的註生娘娘都會配祀十二婆姐,可是慈祐宮中,卻配祀了十三位,多出的一位是杜玉娘,她是一位產婆(助產士),幫人接生時,從來都不收取費用,所以錫口居民感懷她的義行,就為她塑像,和十二婆姐一起接受香火祭祀,而成了慈祐宮的特色。每年農曆4月,慈祐宮信徒會輪流主辦「媽祖過爐」慶典,來表達對媽祖的敬謝,非常熱鬧。
news
臺北孔廟
走過大龍街,來孔廟。孔廟主祀中國最偉大的老師──大成至聖先師孔子,以及歷代的先賢、先儒。由於孔子崇尚樸實,所以孔廟的建築較簡單樸素,不像一般廟宇有華麗的裝飾,連門口也沒有放置石獅,孔廟以大成殿為主,站在大成殿外,可看到中間的屋頂上,有一對圓筒,叫做「藏經筒」。在中國古代歷史上,秦始皇為了便於統治,所以實施愚民政策,曾經燒毀書籍、殺害讀書人,當時讀書人為了把書籍保存下來,就在屋頂上蓋了個像煙囪的藏書筒,把書藏在那裡,來避免被燒毀的命運。所以孔廟也建有藏經筒,以表達對當時讀書人愛書精神的敬佩。同時,在前方屋頂上,有梟鳥的雕飾。梟鳥是一種既不孝順又殘暴的鳥,可是孔子也對牠施予教化,所以梟鳥雕飾,是代表孔子「有教無類」的精神。另外,位於兩邊階梯的中間,有一塊刻有龍身浮雕的斜面台階,叫做「御路」,是當時皇帝或神明上、下殿堂時的踩腳石。還有,孔廟所有的柱子、門窗和其他的寺廟不同,上面都沒有文字,據說這是表示沒有人敢在至聖先師孔夫子門前賣弄文章。而且廟中也沒有塑像。在古代,孔廟原有孔子塑像,但因雕刻技術不同,有些塑像無法表現孔子神態,所以明太祖時,就下令以後新蓋的孔廟,都以牌位取代塑像;到明嘉靖皇帝,則下令撤消全國孔子像,完全使用牌位。從此以後,雖然改朝換代,卻都依循這項規定,使孔子因沒有神像的神化,相對地更突顯出人格的偉大。每年的9月28日,是孔子誕辰紀念日,當天清晨會舉行隆重的祭孔大典,並在大成殿外的月台上,由學生表演八佾舞,來表達對孔子的崇敬。祭典過後,會有許多人爭著為子女或自己拔智慧毛(牛毛),象徵祈求子孫增長智慧、求學過程順利。
news
臺北植物園
植物園自1921年創設以來,就是很多臺北人記憶中一部份,閒時來此佇足小憩,不論夏天的荷花、冬日的落葉,都是許多人美好的回憶。植物園附屬於農業部林業試驗所。西元1921年1月22日,正式發佈林業試驗場本場基地為植物園。到1930年左右,園內已栽種1,120種植物,其中泰半為國外引進者,對於學術及自然科學之教育貢獻極大。然而在二次大戰期間,園區樹木枯損殆盡。二戰後,將園區重行整理,同時積極引進各式國外樹種栽植。至今,園區內之建築與植物種類已遠超過以往盛況,搜羅之植物多達千餘種。植物展示區現區分為17個分區,分別展示各類植物。全區水塘依展示目的植物種類和用途區分成9區,並引進世界重要水生植物,營建具多樣性種類的水生植物池。由於都會區內鮮少綠地,植物園區內自然成為遊客休憩踏青的場所,尤其東鄰歷史博物館、科學館、藝術館等文教機構,構成都會區內著名的南海學園。
news
松山文創園區
松山文創園區,位於臺北市信義區,占地6.6公頃,建於西元1937年,其前身為「臺灣總督府專賣局松山菸草工場」,為臺灣現代化工業廠房的先驅,也是第一座專業的捲菸廠。建築風格屬「日本初現代主義」,形式簡潔典雅,面磚、琉璃及銅釘做工精細,堪稱當時工廠的楷模。民國34年(西元1945年)戰後,台灣省專賣局接收,更名為「臺灣省專賣局松山菸草工廠」,民國87年(西元1998年),因都市空間規劃、公賣改制、需求量下降等因素停產,併入臺北菸廠,正式走入歷史。民國90年(西元2001年),臺北市政府將其指定為第99處市定古蹟,園區規劃為:市定古蹟(辦公廳舍、1-5號倉庫、製菸工廠、鍋爐房)、歷史建物(檢查室、機械修理廠、育嬰房)、特色建築(巴洛克花園、生態景觀池、澡堂、多功能展演廳)。近年為活化園區的空間再利用,結合了藝文、文創、設計等展演活動,與台灣創意設計中心合作設置「臺灣設計館」,與國內知名琉璃工房結合琉璃藝術推出「小山堂」,並設有輕食餐廳(位於機械修理廠),將園區提升為設計及文創產業的基地。
news
四四南村
四四南村是國共內戰時期的產物,也是臺北地區的第一個眷村,因為位於日本四四兵工廠之南方,故被稱為「四四南村」。該園區中有一座當時的碉堡,為設計者特意保留,雖然現在已經失去以往的功能,卻是四四南村走過歷史的痕跡。園內具有許多展覽館,還有許多民房保留著當時的樣貌,園區內更另外加添了許多文創元素在其中,也有眾多商品作販賣。信義公民會館之建物為四四南村之四棟對稱建築物,外觀保有眷村獨特的建築風貌,四周緊臨著眷村文化公園、景新公園、寬敞的人行步道廣場以及信義國小,充足的公共開放空間提供區民、臺北市民,甚至到信義區附近飯店下榻之旅客,遠離塵囂、休閒散步的好去處。
news
青山宮
在西元1854年建立,供奉的是靈安尊王,又稱為青山王。相傳惠安漁民把靈安尊王從大陸請來時,當神像經過舊街(今西園路),突然抬不動。經過擲筊問神後,才知道靈安尊王要住在當地,所以信徒就在舊街建廟。剛好那時候流行瘟疫,不過只要向靈安尊王祈求,就能平安健康,因此信徒愈來愈多,並共同籌款蓋新廟,也就是現在青山宮。青山宮裡還有謝必安、范無救兩位將軍神像,據說在當時,到了晚上,就可聽見兩位將軍拿的鐵鍊在廟裡和路上響起,或看見他們在路上巡邏,所以附近很少小偷。農曆10月22日是青山王祭典。當天境內各廟宇也都出來一起慶賀,非常熱鬧,是艋舺最具特色的節慶大拜拜。全臺聞名的「青草巷」位於西昌街224巷,因蔥綠的藥草而聞名,此巷道內聚集多家藥草店,各式中藥青草材料琳瑯滿目,若要保健養生,可別錯過這歷史悠久的專業街道。
news
清水巖祖師廟
艋舺清水巖又稱「祖師廟」,在西元1787年建立。與艋舺龍山寺、大龍峒保安宮,並稱「臺北三大廟門」。主祀的清水祖師陳昭應是福建安溪移民從故鄉請來,共有7尊,其中以蓬萊祖師最靈,也就是所稱的「落鼻祖師」。相傳天災地變時,祖師的鼻子就會自行掉下來,警告信徒,一直到災變過去,才又會自行回復。祖師廟歷史悠久,在前殿中門前,有一對粗壯的龍柱;而兩側的山牆,有18世紀末、19世紀初的磚雕圖案,是廟中現存最古老的藝術品。此外,在樑架、石壁、龍柱上,也都刻有清領時期的帝號年代,都是渾厚樸拙的作品,所以祖師廟曾被稱為表現清領中期最具特色和藝術水準的臺灣廟宇。此廟在日治時代,曾設洲立二中,即今成功中學之前身。
news
關渡碼頭
關渡原名甘豆門,因背倚觀音山和大屯山,面向淡水河,成為一處地勢險要的港口,早年先民由關渡碼頭進入移居臺灣北部開墾,因此關渡的開發甚早,後因兩河(基隆河、淡水河)河口泥沙淤積,水運才逐漸沒落。關渡碼頭位於關渡自然公園及關渡宮旁,每當假日或夜晚均可見遊客駐足關渡碼頭週邊散步休息,亦有許多單車族由八里經關渡大橋前來,或由淡水前來,沿途風光明媚,是一處極佳的賞景地點。
news
國家兩廳院
臺灣首座國家級的文化園區-兩廳院,落成於民國76年(西元1987年),是臺灣表演藝術最專業的劇場,也是臺北重要的觀光地標,二座主要建築融合中國宮殿式樣,搭配黃瓦飛簷、紅柱彩拱,氣勢典雅壯觀,構築出優雅而富藝術情趣的生活空間。當您走進兩廳院,不僅可以在四座表演廳聆賞世界最頂尖知名的表演,還可徜遊在文化藝廊及表演藝術圖書館,體驗音樂的深遂、戲劇的奇想、舞蹈的驚喜;兩廳院也提供定時定點導覽活動,透過專人解說,帶您一起揭開兩廳院這座神秘的黑盒子,欣賞臺灣唯一的直立式花園「綠牆」,享受廳內多家知名書店、咖啡館、樂器行及禮品店的貼心服務。兩廳院立足臺灣,與世界對話,每年均舉辦多項大型國際藝術節,引進世界最經典、最前衛的表演節目,期望透過多元化的藝文展演,深耕藝術種子,建立屬於全民的藝術文化園區,以及亞洲表演藝術界的領導品牌。
news
臺北北投-磺泉玉露的風華小鎮
被美國紐約時報旅遊版網站推崇是臺灣溫泉天堂的「北投」,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濃厚的歷史文化,是臺北市著名的旅遊勝地,其幅員涵蓋北投溫泉、陽明山國家公園、關渡風景區等。北投得天獨厚的環境,在時代潮流的需求與思古溯源的探尋下,發展為觀光休閒的熱門景點,除了北投溫泉博物館、北投文物館、梅庭等豐富的古蹟人文景點,還有林立的溫泉特色旅館,加上直達的捷運系統、全臺第一座綠建築圖書館及獨一無二的溫泉彩繪捷運列車等加持下,於民國100年(西元2011年)相繼獲得米其林綠色三星城鎮及美國福斯新聞網的推薦,讓北投成為臺灣最具特色的觀光小城。
news
關渡自然公園
關渡自然公園位於淡水河與基隆河交匯處,即臺北盆地關渡平原西南隅的低窪地,是有名的水鳥觀賞及沼澤生物觀察區,其南側堤外,是一大片水筆仔紅樹林沼澤地。堤防內的關渡自然公園面積共有57公頃,由於地勢過低,多處積水形成淺水地、泥灘地,而逐漸演變成為草澤濕地,加上部份農田廢耕,及棄土堆置改變部份地貌,致使園區內的植物演替成水生、濕生與旱生等各種不同群落,提供多樣化的生物生存空間。每年春、秋季節,成千上萬的水鳥以此為南遷北返的重要補給站或度冬地。民國70年(西元1981年),隨著賞鳥活動的推展,人們逐漸體認自然的價值,同時也感受到許多環境已遭破壞,許多保育人士於是催生關渡自然公園。在歷經了七任市長後,關渡自然公園於民國90年(西元2001)年正式開園。關渡沼澤區的植物相當豐富。堤防外自然保留區為十分壯觀的紅樹林。關渡地區的植被可分成六大類:沙洲上的鹽性濕生植物、水池中的水生植被、草原上的濕生植被、高地上的旱生植被、農耕地上的水稻單一植被,以及零星散佈的木本植被。這些不同類型的植物群落,組成了各類生物所需要的棲息環境。由於位在感潮河段,每天受潮水漲落的影響,水位變動頗大;同時水中鹽分也會跟隨著潮水漲退而改變。除了一些對於鹽分改變有較強適應力的魚種可長久在這裡棲息之外,大部份的魚類會因為潮水的改變而去來。在這裡最有名的莫過於彈塗魚了,牠的一雙眼睛長在頭頂上,可以注意四周的捕食者,一有動靜即鑽入泥洞中。牠的一對腹鰭癒合成吸盤狀,可以用來爬樹及岩石;另一對胸鰭突出,支持前進,能在泥地上迅速滑行。
news
大龍峒保安宮
大龍峒位在淡水河和基隆河的匯流處,開發很早,並以保安宮為信仰中心。保安宮佔地廣闊,自西元1805年興建,因為工程浩大艱鉅,而且所用石材、木材都從大陸運來,連蓋廟的師父也從大陸請來,所以分期施工,歷經25年才完成。來到保安宮,可以看到廟前除了龍柱外,還有一造形奇特的石獅,通常,廟的石獅都一雄一雌,雄的嘴巴會張開,雌的就閉合。可是保安宮的石獅卻都張著嘴,據說這一對石獅,並不是獅子,其中一隻是仁獸,一隻是法獸,立在廟前,是在呼籲天下,重視法律,施行仁政。進入廟內有很多彩繪、雕塑,值得觀賞。從正門前的走廊四處看,可以看到很多動物雕塑,除了裝飾作用外,還具有另一層意義,例如:蝙蝠代表「福」氣、四隻蝙蝠代表「賜福」,鹿表示「祿」位、鶴代表「長壽」。經過天井來到正殿,可看到主奉神明保生大帝列祖神尊,保生大帝是福建省同安縣人吳本,精通醫術,除了救治世人外,還曾經有「點龍眼、醫虎喉」的傳說。大帝升天後,依然時常顯靈,為民除害、醫療疾病。所以宋高宗在西元1151年為祂建廟,宋孝宗在西元1171年封祂為「大道真人」,因此保生大帝又稱「大道公」,另外,兩邊奉祀的是36宮將神像,是西元1829年,聘請泉州名師許嚴來臺,前後費時5年才完成的雕作,雕藝精湛,神像逼真。同時,還可注意到牆壁上有七幅彩繪,分別描述中國民間故事。鼓樓下正中,奉祀的是註生娘娘,兩旁有十二婆姐,分掌12個月,專門管理人間生育。在以前的農業社會,有「多子多孫多福氣」的觀念,所以註生娘娘聖誕時,遠近婦女都會來祭拜,祈求娘娘恩賜子嗣。後殿又稱神農殿,主祀神農大帝。相傳在一百多年前,臺北好幾個月不下雨,所以住民就虔誠祈求神農賜雨。果然,沒經過多久,就下了一場大雨,解除乾旱,所以住民就恭迎神農大帝到保安宮後殿奉祀。
news
貓空茶園
貓空位於臺北郊外木柵區格頭山西南方,「貓空」一詞與茶研中心一帶的溪谷地形有關,在溪流夾帶大量砂石長年沖刷下,溪床上形成圓形或橢圓形的洞穴,地質學稱為「壺穴」,閩南語則稱為「了康」(意為皺摺滿布的坑洞),直至日治時代改以讀音相似的「貓空」命名;不過今日的貓空,後來由於鄰近政治大學學生活動範圍,學生夜生活帶動地區繁榮,故發展成非常特殊的茶觀光產業。貓空以文山包種茶及鐵觀音聞名於世,佈滿了風格各異的茶藝館,不論白天或夜晚都深具風情,白天到處是綠油油的茶樹與山景,許多登山步道也是臺北市民遊憩的最佳去處,黃昏之後,貓空又變成妖嬌多姿的神秘女郎,家家戶戶掛起了五彩燈泡,茶客安靜地泡茶聊天、欣賞夜景,抑或一大群年輕人開心地聚餐嘻笑,都為貓空帶來源源不絕的生命力。沿著指南路三段34巷往山上走,高度約200多公尺,為「貓空」最高處,沿途視野遼闊,夜幕低垂時,浮現在眼前是繁星點點,萬家燈火熠熠景致頗為壯觀。在享用茗茶的同時,愜意地俯瞰大臺北都會區的夜景,浮現在眼前是滿天繁星,燈火相映的動人景色。
news
指南宮
指南宮之名是取「呂恩主在天庭居於南宮」、「濟世度人必須要指南針」之意,主要侍奉呂洞賓(呂恩主),俗稱「仙公廟」,目前已成為儒道釋三教同體的廟宇,被認為是臺灣道教聖地之一,也是指南地區主要的信仰。有人說「多爬一個階梯,可以多活20秒」,假如真是這樣的話,也許到指南宮一趟,就可以增加十個小時的壽命!指南宮位臺北市南邊靠近政大的山丘上,建於西元1891年,供奉孚祐帝君,即八仙中的呂洞賓,傳說仙公呂洞賓自從得道成仙以後,就時常來到人間,普渡眾生,所以在民間信仰中,是一位很得人緣的神。指南宮位在猴山上,所以可經由車道或山後的小路上去。小路上約有1200級的石階,階旁有很多石柱,柱頂可裝油燈,是日治時期信徒所捐獻的石燈籠。每走百餘階,就有平台可供休息。經過山門來到拜殿,可看見一對龍柱,龍頭向上翹起。進入殿內,向圍著紅色欄杆內的神龕地上仔細看,會發現有盤龍吐珠的「龍陛」。繞過鼓樓,來到孚祐帝君大殿,是三層樓的建築,一樓是香客房,提供夜宿,也就是以前的祈夢室。在當時,假如信徒有所祈求,而且得到呂仙公的同意住進祈夢室,那麼就可以在夜夢中得到指點。循著仙公廟後的左側小徑,可到達大雄寶殿。2、3樓是正殿,供奉釋迦牟尼佛,其中有一尊是泰國巴博元帥惠贈的泰國國寶-釋迦牟尼金佛,是參照印度科達時代的印度佛像形態,由九種金屬礦石精工鑄成,是該廟最特別的一尊佛像。從仙公廟後的右側小徑,順著景色怡人的斜坡廊道直走,就可來到凌霄寶殿。天兵天將護衛在門簷上,殿內有許多神佛,顯得莊嚴肅穆。沿寶殿左側走道過去,是指南觀光樂園,視野遼闊。旁邊有露營場,兩地之間有山路通孔子殿,殿外有白牆,牆上有孔子和弟子周遊列國的浮雕,並環繞一雙麒麟,象徵孔子的精神,就像鳳毛麟角般珍貴。這座中式的廟宇建築,金碧輝煌、莊嚴肅穆,區內主建築包括凌霄寶殿、大雄寶殿、大成殿,另設有禪房、靜室、祈夢室等;凌霄寶殿建築富麗宏徫,雕繪巧奪天成,頗有氣宇軒昂的氣概。大雄寶殿位在正殿後方,供奉泰國佛祠,金黃色圓頂建築,四周有數座佛像盤腳跌坐,是指南宮最具雄偉的建築。大成殿在指南樂園的後方,殿內供奉孔子、孟子、曾子及堯舜三官大帝,廟宇莊嚴肅穆,蔚為儒、道、釋三教合一的宗教勝地,也是我國建築藝術的代表。指南宮神明靈驗,因此信徒廣增,香火一向鼎盛,尤其祭祀節日,總見來自各地的善男信女至此進香,人潮將寺廟擠的水洩不通,如今,指南宮已發展成為觀光勝地。另外還有奉祀土地公的福德祠,沿著石階往上走可到指南宮迴廊,便可一覽木柵觀光茶園的景觀。因為汽機車無法開進指南宮,入口備有小型接駁車,提供給行動不便或者是年長人士搭乘。另外,有件事值得一提,據說呂洞賓當年追求不到八仙中唯一的女性-何仙姑,因此會嫉妒在一起的情侶。所以大部份的情侶都不敢同時去指南宮,以防被拆散。
news
北投文物館
文物館始建於1920年代,作工精緻,為臺灣現存規模最大的單幢日式純木造建築之一。日治時期為日本軍官俱樂部,一度為神風特攻隊所用,二戰後並成為外交部之佳山招待所,現為私人所有,是展覽民藝骨董之處。範圍內茶藝館建於1940年代,規模小巧,其傳統日式落水庭園極具建築藝術價值,與文物館建築共構完整的建築群。
news
國立國父紀念館
國立國父紀念館乃紀念國父孫中山先生之偉大人格及革命行誼並發揚其思想學說為宗旨,並以推廣社會教育、促進文化建設為目標,為兼具博物館、表演廳內涵及推展全民終身教育的多功能綜合型社教機構;亦為舉辦學術文教藝術活動,提供國人涵養文化藝術、吸收新知及旅遊休憩的全方位文化藝術中心。政府於民國53年(西元1964年)開始籌建國立國父紀念館。完工於民國61年(西元1972年)5月16日,由名建築師王大閎設計,是一座仿唐飛簷式建築。巍峨莊嚴的建築本體,座落在綠草如茵,花木扶疏的中山公園,成為臺北東區一顆璀璨的明星;也為國內的文化藝術帶來嶄新的面貌。除了提供海內外人士瞻仰國父之用外;還兼具文化藝術教育、生活休閒及學術研究之功能。國立國父紀念館原隸屬臺北市政府,民國75年(西元1986年)7月改隸教育部,並合併陽明山中山樓,機關名稱從「國父紀念館管理處」易為「國立國父紀念館」,民國101年(西元2012年)5月20日起由教育部改隸文化部。開館之初主要作為陳列國父革命史蹟之用,並有部分展演活動;現在則是國內具備最多功能的社教文化中心。擁有國際知名的國家演藝廳;數千坪典雅美觀的展覽場所;設備新穎的多媒體影院、視聽中心、演講廳、中山講堂;藏書30餘萬冊的專業圖書館,及通性怡情的翠湖展演區和中山公園。
news
花博公園
「2010臺北國際花卉博覽會」(簡稱臺北花博)是臺灣第一次獲得國際授權舉辦的世界級博覽會,營運171天創下896萬3,666參觀人次的佳績,為延續花博美麗的力量,臺北市政府於花博會後規劃花博公園,並整合原花博圓山、美術與新生等三大園區,辦理文創、藝術、親子、多元教育、銀髮、幸福、樂活…等主題之佈展與系列活動,以提昇市民文化、藝術、科技、環保、生態…等素養,成為優質休憩場所。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