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o
stringlengths
6
23
modern
stringlengths
1
1.6k
classical
stringlengths
1
1.45k
《黄帝四经·经法·亡论》
以后妃为代表的外戚势力过大,这就叫闭塞不通。朝官的权威过大就称为逆上;外戚和朝官权威都过于强大,君主就会势单力薄。在这种情况下统治国家,防守不会牢固,攻战不会取胜,这就是 一壅 。
三壅:内位胜谓之塞,外位胜谓之拂;外内皆胜则君孤直。以此有国,守不固,战不克。此谓一壅。
《黄帝四经·经法·亡论》
外戚权臣们假藉中央的名义来命令地方就会使地方迷惑,以地方势力来挟制中央就称为乱臣贼子。
从中令外谓之惑,从外令中谓之贼。
《黄帝四经·经法·亡论》
地方与中央分争权力,国家就会受到损害。这就是 二壅 。
外内遂争,则危都国:此谓二壅。
《黄帝四经·经法·亡论》
后妃一人控制君主,就比喻为遮蔽日光。
一人擅主,命曰蔽光。
《黄帝四经·经法·亡论》
后妃为首的外戚势力以及朝官势力两方面对君主实行封锁,这就形成了严惩的壅蔽态势。一旦权臣势力与后妃为首的外戚势力勾结在一起,那么国家也就要更换君主了,这就是 三壅 。
从中外周,此谓重壅。外内为一,国乃更。此谓三壅。
《黄帝四经·经法·亡论》
所谓 三凶 ,一是恃勇好战,专嗜杀伐。二是倒行逆施,妄杀贤良。三是无视法纪随心所欲,这便是 三凶 。
三凶:一曰好凶器,二曰行逆德,三曰纵心欲:此谓三凶。
《黄帝四经·经法·亡论》
贪图整个天下的财利,就会承受天下的灾患;贪图一国的财利,就会承受一国的祸患。
昧天下之利,受天下之患;昧一国之利者,受一国之祸。
《黄帝四经·经法·亡论》
与别国签订了盟约中途背叛了人家,这就叫作反复善变。
约而背之,谓之襦传。
《黄帝四经·经法·亡论》
讨伐有罪之国,见到利益便中途而返,退出盟国不再与其讨伐,这就叫作不恭行天罚。
伐当罪,见利而反,谓之达刑。
《黄帝四经·经法·亡论》
杀戮迫害自己的亲属,这就叫做肇始祸乱的罪魁。
上杀父兄,下走子弟,谓之乱首。
《黄帝四经·经法·亡论》
与臣下有约定却不守信义,这就叫充当引起怨恨的媒介,会导致本国灭亡,本已衰败了的敌国也会因此重新兴盛。
外约不信,谓之怨媒。有国将亡,当罪复昌。
《黄帝四经·经法·六分》
考察一个国如何关键在君,考察一家如何关键在父。
观国者观主,观家者观父。
《黄帝四经·经法·六分》
能治理一国政事的堪任其君,能主持一家事务的堪当其父。
能为国则能为主,能为家则能为父。
《黄帝四经·经法·六分》
在考察一个国家的时候,有六种悖逆的现象需要注意:第一是为太子具有了君父的权威。第二是作为大臣的具有了君主的权威,这样的国家虽然强大也不能称王天下。
凡观国,有六逆:其子父,其臣主,虽强大不王。
《黄帝四经·经法·六分》
第三是谋臣有外志而不能尽忠于本国,这样国家就不会安定,君主意识不到这一点,国家就会受到损害。
其谋臣在外位者,其国不安,其主不悟,则社稷残。
《黄帝四经·经法·六分》
第四是君主失位不能行使权力,国家便失去了依托,而大臣此时如能坚守岗位,克尽职守,国还有生存的基础,虽有忧患尚可保存;君主失位已经使得政事荒废不治,此时大臣再不能克尽职守,则政令不能下达,这便称作 颓国 。
其主失位则国无本,臣不失处则下有根,国忧而存;主失位则国荒,臣失处则令不行,此之谓颓国。
《黄帝四经·经法·六分》
第五是君主暴戾无道,赏罚生杀失去准度,臣下贵贱位次混乱,贤与不贤的人并立无别,这便称作 危国 。
主暴则生杀不当,臣乱则贤不肖并立,此谓危国。
《黄帝四经·经法·六分》
第六是君主、后妃同时掌政,政令歧出,令人迷惑无所适从,加之王、妃争权,势必导致国家内战,这便称作 亡国 。
主两则失其明,男女争威,国有乱兵,此谓亡国。
《黄帝四经·经法·六分》
此种情况发生在大国会使大国面临危险,发生在中等国家会使其削弱,发生在小国会使其破败。
嫡子父,命曰上怫,群臣离志;大臣主,命曰雍塞:在强国削,在中国破,在小国亡。
《黄帝四经·经法·六分》
君主失去王位,大臣还能尽职,这就称作君主尚有依托,但已接近祸患了,此种情形,发生在大国是令人担忧的,发生在中等国家是很危险的,发生在小国会使其削弱。如果君主失位,而且大臣失职,那么国家就失去了生存的根基,根基一失,国家也就将受到绝大的损害了。此种情形,发生在大国会使其破败,发生在中等国家会使其衰亡,发生在小国会使其覆灭。
主失位,臣不失处,命曰外根,将与祸邻:在强国忧,在中国危,在小国削;主失位,臣失处,命曰无本,上下无根,国将大损:在强破,在中国亡,在小国灭。
《黄帝四经·经法·六分》
君主行为暴戾,臣下位次混乱,这就称为万事荒废不可救药,外患内乱必接踵而至,违背天理天必降灾,这种情况,无论发生在什么国家都会灭亡。
主暴臣乱,命曰大荒,外戎内戎,天将降殃:国无大小,有者灭亡。
《黄帝四经·经法·六分》
君主、后妃分争权力,导致国家出现二主,这就使国人迷惑无所适从,国家因此会有兵乱,这种情形,发生在强国会使其破败,发生在中等国家会使其衰亡,发生在小国会使其覆灭。
主两,男女分威,命曰大麋,国中有师:在强国破,在中国亡,在小国灭。
《黄帝四经·经法·六分》
考察一个国家,有六种顺当的现象,这就是:君主不失其位,国家便具备了存在的根基;而如果大臣不能尽职,这就使君主失去了依托,这样的话,国家还可以在忧患中继续生存。
凡观国,有六顺:主不失其位则国有本,臣失其处则下无根,国忧而存。
《黄帝四经·经法·六分》
君主慈惠爱下,大臣忠心事上,则国家安定。
主惠臣忠者,其国安。
《黄帝四经·经法·六分》
君主大臣名副其实,不相僭越,君上臣下一心一德,则国家强盛。
主主臣臣,上下不囗者,其国强。
《黄帝四经·经法·六分》
君主理政秉法执度,大臣行事遵循事理,则国家昌盛称霸天下。
主执度,臣循理者,其国霸昌。
《黄帝四经·经法·六分》
君主居得其位,大臣团结在君主周围,这样便可称王天下。
主得位臣辐属者王。
《黄帝四经·经法·六分》
六顺与六逆是决定国家存亡兴坏的分界,君主掌握判断六顺、六逆的标准,并以此来施行生杀、赏罚及果决征战。
六顺六逆乃存亡兴坏之分也。主上执六分以生杀,以赏罚,以必伐。
《黄帝四经·经法·六分》
天下安定宁和在于君主执度公正以明其德,同时效法天地公平无私,这样就可以称王天下。
天下太平,正以明德,参之于天地,而兼覆载而无私也,故王天下。
《黄帝四经·经法·六分》
君主要想称王天下,必须参合天时、地利、人事三方面因素,然后才能广有天下。
王天下者之道,有天焉,有地焉,有人焉,三者参用之,然后而有天下矣。
《黄帝四经·经法·六分》
作为国君就要居得其所,真正行使其作为国君的职权。大臣恭敬,不敢蒙蔽君主。
为人主,南面而立。臣肃敬,不敢蔽其主。
《黄帝四经·经法·六分》
下属和顺,不敢欺蒙其上。
下比顺,不敢蔽其上。
《黄帝四经·经法·六分》
百姓和睦甘愿为国君效力,地域广大,民人众多,军队强盛,可无敌于天下。
万民和辑而乐为其主上用,地广人众兵强,天下无敌。
《黄帝四经·经法·六分》
庆赏公正可极于小民,而刑罚不苟必极于当罪,这是王道的根本。
文德究于轻细,武刃于当罪,王之本也。
《黄帝四经·经法·六分》
但此外还必须懂得王术,否则不足以称王天下。
然而不知王术,不王天下。
《黄帝四经·经法·六分》
懂得王术的人,田猎有度,饮宴有节,珍宝声色不惑于心,这样的话,发动天下的人从事征战,就会用力极少而见功甚多,征战必胜令行禁止。
知王术者,驱骋驰猎而不禽荒,饮食喜乐而不湎康,玩好嬛好而不惑心,俱与天下用兵,费少而有功,战胜而令行。
《黄帝四经·经法·六分》
因此会得到福佑,使得国家富强人民昌盛。
故福生于内,则国富而民昌。
《黄帝四经·经法·六分》
圣人便会居处其国而佐助他,天下人也都会亲近追随他,但如果不懂得王术,田猎无度,常常沉湎于饮宴,珍宝声色蛊惑其心,这样的话,发动天下的人从事战争,就会用力甚多而不见功效,战虽或有所胜却不能令行禁止。
圣人其留,天下其与。不知王术者,驱骋驰猎则禽荒,饮食喜乐而湎康,玩好嬛好则惑心,俱与天下用兵,费多而无功,战胜而令不行。
《黄帝四经·经法·六分》
因此失去福佑,财物耗尽而仓廪空虚,违逆天道,使得国困民贫。
故福失于内,财去而仓廪空虚,与天相逆,则国贫而民荒。
《黄帝四经·经法·六分》
有德能的人便会遗弃他,天下人也要背离他。
至圣之人弗留,天下弗与。
《黄帝四经·经法·六分》
同时再不能重视士人,尊有道的人为师,那么国家将为他人所有了。
如此而又不能重士而师有道,则国人之国矣。
《黄帝四经·经法·名理》
天地间各种奇妙的作用都本原于道。
道者,神明之原也。
《黄帝四经·经法·名理》
各种神妙的作用既存在于事物的适度之内又表现在事物的极限之中。
神明者,处于度之内而见于度之外者也。
《黄帝四经·经法·名理》
当事物处于稳定的适度之内时,不需要用言语去表述而万物自有定则;当事物运行到开始转化的极度时,无论怎样用语言去表述,道仍然在其中发挥着神妙的作用而不会改变。
处于度之内者,不言而信;见于度之外者,言而不可易也。
《黄帝四经·经法·名理》
事物处于适度之内时,它便保持相对静止状态而道的神妙作用也相应地不会发生变化;当事物处于适度之外时,它的性质便发生变动而道的神妙作用仍然并未改变而继续发挥作用。这种事物动、静有异而道的神妙作用不变的现象,就称为 神 。
处于度之内者,静而不可移也;见于度之外者,动而不可化也。静而不移,动而不化,故曰神。
《黄帝四经·经法·名理》
道的这种神妙作用,便是人们的认识所要取法的楷式。
神明者,见知之稽也。
《黄帝四经·经法·名理》
道 在刚刚产生的时候,它上超于天而下及于地,没有人知道它是什么样子它广大充满极尽于天地之间,而没有人知道它是怎样的称呼。
有物始生,建于地而溢于天,莫见其形,大盈终天地之间而莫知其名。
《黄帝四经·经法·名理》
因为人们不能完全认识 道 ,所以违反常规的事情时有发生;不能认识 道 ,悖逆之事因之而起,刑罚的滥施也由此产生。
莫能见知,故有逆成;物乃下生,故有逆刑,祸及其身。
《黄帝四经·经法·名理》
其结果自然是自取其祸。维护悖逆,损害顺正,离散亲族而破坏根本,攻伐盟友而毁其依托。
养其所以死,伐其所以生。伐其本而离其亲,伐其与而败其根。
《黄帝四经·经法·名理》
上述诸 逆 其结果必然是一切混乱而最终一事无成。
后必乱而卒于无名。
《黄帝四经·经法·名理》
事情一旦发展到满盈极盛就会走向反面一一毁败就会到来;人如过度骄横志满也会走向反面一一危殆马上临头;众物过分生长而超出准限一一离死灭就不远了。
如燔如倅,事之反也;如遥如骄,生之反也。凡物群财,超长非恒者,其死必应之。
《黄帝四经·经法·名理》
上述三事都是其自身的运动已经超出了正常的准度,如此而欲成其事功是绝对办不到的;非但如此,尚有祸患随之。
三者皆动于度之外,而欲成功者也,功必不成,祸必反自及也。
《黄帝四经·经法·名理》
刚强有力却表现为虚弱无能可以生存,虚弱无能却显示为刚强有力必定败亡。
以刚为柔者活,以柔为刚者伐。
《黄帝四经·经法·名理》
尊崇柔弱的会得吉而存,追求强刚的将得祸而亡。
重柔者吉,重刚者灭。
《黄帝四经·经法·名理》
诺,表示的是应允;已,表示的是拒绝。
诺者言之符也,已者言之绝也。
《黄帝四经·经法·名理》
已经承诺了却失信,这即是认识的最大迷惑。
已诺不信,则知大惑矣。
《黄帝四经·经法·名理》
已经承诺了就必定守信,这就是所谓合于准度。
已诺必信,则处于度之内也。
《黄帝四经·经法·名理》
处理天下万事,首先要审查它们的名称。
天下有事,必审其名。
《黄帝四经·经法·名理》
名理的含义包括在行事上要因名知实,因实察理和在理论方法上把握其内在的实质这样的双重含义。
名理者,循名究理之所之,是必为福,非必为灾。
《黄帝四经·经法·名理》
做到了这一点,便可以辨明是非,正确的可以给人带来福吉,错误的就可以带来灾害。
是非有分,以法断之;虚静谨听,以法为符。
《黄帝四经·经法·名理》
名理确定了是非的分际,然后用法度去裁决;观照事物时采取虚静审慎的态度,处理这些问题时再以法度为依据。在处理具体事物时,要把审察名理所得的结论贯穿于全过程,这就称之为 究理 。
审察名理终始,是谓究理。唯公无私,见知不惑,乃知奋起。
《黄帝四经·经法·名理》
只有依法办事而不偏执一己之私,方能认识天道而不迷惑,方能发奋自强。因此,掌握道的圣人在观照天下时,要体察天道遵循的事理,这样就能够正定事物之是非善恶、把握事物始末之理。
故执道者之观于天下也,见正道循理,能与曲直,能与终始。
《黄帝四经·经法·名理》
做到这一点,同时也一定要 循名究理 。
故能循名究理。
《黄帝四经·经法·名理》
所有事物都有形名,而每一具体事物又都有它的具体名称,事物有具体名称与其具体事实相吻合,那么福祸兴衰的道理也就因此而可以把握了,这就与形移则影随、声动则响应、衡器确定则重轻即明的道理一样。
形名出声,声实调和。祸灾废立,如影之随形,如响之随声,如衡之不藏重与轻。
《黄帝四经·经法·名理》
因此掌握道的圣人能够虚心静意地观照事物,能够依法公正地处理事物,因此能够认识自然人事的规律,并把握住名理的实质。
故唯执道者能虚静公正,乃见正道,乃得名理之诚。
《黄帝四经·经法·名理》
国内动荡不安却又在外交上举措失利,此是取败之道;国内已出现败亡的迹象却执迷不悟地对外兴兵,这是注定要灭亡的;违逆天道、骄横恣肆而怙恶不悛者,必自取灭亡。
乱积于内而称失于外者伐,亡形成于内而举失于外者灭,逆则上溢而不知止者亡。
《黄帝四经·经法·名理》
举一国之兵而攻袭一弱小国家,如其事未遂,那算是上天的照顾,没有使其得到以强欺弱的恶名;然一旦得手,也绝无功名可言。
国举袭虚,其事若不成,是谓得天;其若果成,身必无名。
《黄帝四经·经法·名理》
大逆不道,外内迷乱,执此逆道,一意孤行,必定是国家危殆、自取祸殃。
重逆以荒,守道是行,国危有殃。
《黄帝四经·经法·名理》
逆上加逆,酿成大患,国无大小,统统灭亡。
两逆相攻,交相为殃,国皆危亡。
《黄帝四经·经法·君正》
君主为政治国的方针应是,第一年遵从百姓的风俗,第二年选拔有德能的人授与官职,第三年要使民富足。
一年从其俗,二年用其德,三年而民有得。
《黄帝四经·经法·君正》
到了第四年的时候就可以发号令了,第五年可以用法律来治理百姓,第六年人民就会有了敬畏心理,第七年便可以指挥百姓从戎出征了。
四年而发号令,五年而以刑正,六年而民畏敬,七年而可以正。
《黄帝四经·经法·君正》
第一年遵从百姓的风俗习惯,可以掌握他们是非善恶、好恶取舍的标准是什么。
一年从其俗,则知民则。
《黄帝四经·经法·君正》
第二年擢用有德能的人,百姓就都会努力争取向上。
二年用其德,则民力。
《黄帝四经·经法·君正》
第三年免去赋税征敛,百姓就会生活富足。
三年无赋敛,则民不幸。
《黄帝四经·经法·君正》
第六年百姓有敬畏心理,便会懂得刑罚律令而不敢触犯。
六年民畏敬,则知刑罚。
《黄帝四经·经法·君正》
第七年率民出征敌国,便能战胜强大的对手。
七年而可以正,则胜强敌。
《黄帝四经·经法·君正》
第一年遵从百姓的风俗是为了是顺应民心。
俗者,顺民心也。
《黄帝四经·经法·君正》
第二年选拔有德能的人为官吏是通过施爱于民以激励其奋勉。
德者,爱勉之也。
《黄帝四经·经法·君正》
第三年要使民富足是要废除山泽之禁及关口市场的征税。
有得者,发禁弛关市之正也。
《黄帝四经·经法·君正》
第四年要想有效地发号令,就要以什伍连坐的方式将人们组织起来,并挑选人才去管理他们,使贤与不贤的人各有等差。
号令者,连为什伍,选练贤不肖有别也。
《黄帝四经·经法·君正》
第五年以法律治理百姓,有罪必罚,不可姑息。
以刑正者,罪杀不赦也。
《黄帝四经·经法·君正》
第六年百姓有了敬畏心理便不敢再去触犯刑罚。
畏敬者,民不犯刑罚也。
《黄帝四经·经法·君正》
到了第七年便可以率民出征并战胜强敌,这是因为百姓会出死效力。
可以正者,民死节也。
《黄帝四经·经法·君正》
若号令传下,百姓必应声集结而上合君意,齐心一致,上下同心同德,民无异心,这样就可以据国防守或出兵征战了。
若号令发,必厩而上九,壹道同心,上下不囗,民无它志,然后可以守战矣。
《黄帝四经·经法·君正》
号令发出,百姓必定执行,这是因为服从命令已经养成习惯。
号令发必行,俗也。
《黄帝四经·经法·君正》
百姓争相劝勉,这是因为君主施爱的缘故。
男女劝勉,爱也。
《黄帝四经·经法·君正》
召之应战,或令之务农,民皆听命,这是君主遵循天时的缘故。
动之静之,民无不听,时也。
《黄帝四经·经法·君正》
人民受赏不戴德,受罚不含怨,这是因为赏罚得当的缘故贵贱有区别,贤与不贤能就会分出等级来。
受赏无德,受罪无怨,当也。贵贱有别,贤不肖衰也。
《黄帝四经·经法·君正》
衣服制度都有一定的规格不能僭越,这是因为它标志着人们的身份等级。
衣备不相逾,贵贱等也。
《黄帝四经·经法·君正》
国家没有了盗贼,奸诈虚伪之心不生,民无邪念,这是由于百姓富足且刑罚律令得到了坚决的执行。
国无盗贼,诈伪不生,民无邪心,衣食足而刑罚必也。
《黄帝四经·经法·君正》
以充足的国力据国防守,国家就不会被攻取,而国力不足却要先进攻他国。结果反而是自取灭亡。
以有余守,不可拔也;以不足攻,反自伐也。
《黄帝四经·经法·君正》
天下诸国或亡或存决定于天时,国家万事或成或败决定于国政。
天有死生之时,国有死生之正。
《黄帝四经·经法·君正》
因此对于天道使存之国,要顺应天意去联合保护它,这被称之为 文 ,而对于天道使亡之国,要顺应天意去讨伐兼并它,这就被称为 武 ,文武并举,开下各国就会无不顺从。
因天之生也以养生,谓之文;因天之杀也以伐死,谓之武:文武并行,则天下从矣。
《黄帝四经·经法·君正》
使用土地的根本在于因地制宜,恰当的种植适于该地生长的农作物。适宜农作物生长的关键还在于准确地掌握耕种的时间和季节,准确地掌握农时,还在于如何使用百姓,使用百姓的关键在于使其各自尽力其事。使用民力的关键在于适度。
人之本在地,地之本在宜,宜之生在时,时之用在民,民之用在力,力之用在节。
《黄帝四经·经法·君正》
要了解土地适宜于种植什么,并且根据时令来种植五谷,适度地使用民力,就能有效地创造财富,赋敛适度,则人民富足。人民富足,则懂得政教廉耻。廉耻观念形成,就使得百姓习惯于服从命令并且不敢触犯刑罚。百姓习惯于听令,又不敢触犯刑罚,这便是守国则牢,伐国则胜的原理所在。
知地宜,须时而树,节民力以使,则财生,赋敛有度则民富,民富则有佴,有佴则号令成俗而刑伐不犯,号令成俗而刑伐不犯则守固战胜之道也。
《黄帝四经·经法·君正》
法度,是至为公正的。
法度者,正之至也。
《黄帝四经·经法·君正》
以法度来治理国家,而不能任意妄为。
而以法度治者,不可乱也。
《黄帝四经·经法·君正》
创制法度,不能变化不一。
而生法度者,不可乱也。
《黄帝四经·经法·君正》
依法办事,公正无私,赏罚分明便能取信于民,这是治理天下的大道所在。
精公无私而赏罚信,所以治也。
《黄帝四经·经法·君正》
省去烦琐的政事,有节度地征收赋敛,不侵占百姓的农时,国家的政治才能安定。
省苛事,节赋敛,毋夺民时,治之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