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o
stringlengths
6
23
modern
stringlengths
1
1.6k
classical
stringlengths
1
1.45k
《黄帝四经·十大经·立命》
我通过对日、月、年的筹算制定了历法,使之合乎日、月的运行规律。
数日、历月、计岁,以当日月之行。
《黄帝四经·十大经·立命》
我的美德如地一样广大,如天一样清明。
吾允地广裕,类天大明。
《黄帝四经·十大经·立命》
我谨畏上天,敬爱大地,爱护人民,立身行事以天命为本,执守道本,立心诚信。
吾畏天、爱地、亲民,立无命,执虚信。
《黄帝四经·十大经·立命》
我谨畏天命所以上天保佑我,我敬爱大地所以土地不荒废,我爱护人民所以人民不会饥饿疲劳而流于死亡。
吾爱民而民不亡,吾爱地而地不荒,吾受民而民不死。
《黄帝四经·十大经·立命》
因为这些,所以我能永守帝位不会失去。
吾位不失。
《黄帝四经·十大经·立命》
我如果再能做到眷爱亲属、起用贤人而屏退不贤,那么就可以说功德圆满无缺憾了。
吾苟能亲亲而兴贤,吾不遗亦至矣。
《黄帝四经·十大经·行守》
天地都有永恒不变的法则,与民同声息。与神共光宠。
天有恒干,地有恒常,与民共事,与神同光。
《黄帝四经·十大经·行守》
骄横凌人、逞强斗勇、好弄阴谋的国家必定会有祸灾,取法于 雄节 的国家,必定有灭亡的危险。
骄洫好争,阴谋不祥,刑于雄节,危于死亡。
《黄帝四经·十大经·行守》
攻夺了他国的领土而据己有不分封给贤者,那么这个被攻占的国家就不会最终灭亡。
夺之而无予,其国乃不遂亡。
《黄帝四经·十大经·行守》
邻近 雄节 之国的小国会顺从它,而远离它的国家会离弃它。
近则将之,远则行之。
《黄帝四经·十大经·行守》
悖逆天道的恶行正在势头上的时候,有谁肯去正面的抵敌它呢?
逆节萌生,其谁肯当之。
《黄帝四经·十大经·行守》
天道厌弃高傲,地道厌弃自大,人道厌弃暴虐。
天恶高,地恶广,人恶苛。
《黄帝四经·十大经·行守》
高傲不止,天道自然会倾覆它;自大无休,地道必然会灭绝它;暴虐到极点,人道自然会惩办它。
高而不已,天将阙上;广而不已,地将绝之;苛而不已,人将杀之。
《黄帝四经·十大经·行守》
在接触一个人的时候,首先要用眼睛去观察他。
有人将来,唯目瞻之。
《黄帝四经·十大经·行守》
如果这个人是言行一致的,就不应该失去他而要重用他;如果他说得很好却没有任何的实际行动,就不宜任用他。
言之壹,行之壹,得而勿失。言之采,行之枲,得而勿以。
《黄帝四经·十大经·行守》
所以说语言是人内心的标志,表情是人心理的外化,气质是人心灵的表露。
是故言者心之符也,色者心之华也,气者心之浮也。
《黄帝四经·十大经·行守》
言行如果不一致,就是一种欺骗行为。因此有一言在先,就应该有一行继之于后。
有一言,无一行,谓之诬。
《黄帝四经·十大经·行守》
笔直的树木因为太过显眼而容易被砍伐,刚直的人因为遭人忌恨而容易惹来杀身之祸。 道 是没有名状的,它产生于天地开辟之前,它的化生妙合的过程至今还未完成。
故言寺首,行志卒。直木伐,直人杀。无形无名,先天地生,至今未成。
《黄帝四经·十大经·观》
黄帝委派大臣力黑微服出访,巡视各国,考察人们品德上有否不合规范的地方,并为之制定准则。
黄帝令力黑浸行伏匿,周流四国,以观无恒,善之法则,力黑视象,见黑则黑,见白则白。
《黄帝四经·十大经·观》
力黑仔细考察各种事物现象,发现丑恶的品行便加以惩罚,发现善良的品行便加以褒奖。
地之所德则善,天之所刑则恶。
《黄帝四经·十大经·观》
凡属天道所养护的便善待之,属天道所诛伐的则唾弃之。对于人们所显示出的取舍好恶则用以作为借鉴参照。
人视则镜:人静则静,人作则作。
《黄帝四经·十大经·观》
人们冬闲时需要静息则听其自便,农忙时需要劳作便任其自为。
力黑已布制建极,而正之。
《黄帝四经·十大经·观》
当力黑已建立并颁布了各项规章制度要以此顺正民情时,便对黄帝说:大自然已经形成,人类也随之诞生,但此时是非善恶尚无区分的标准,奖赏惩罚也因之没有定则,闲息忙作尚缺乏规律性,贵贱尊卑还没有确定的名分。
力黑曰:天地已成而民生,逆顺无纪,德虐之刑,静作之时,先后之名,以为天下正。
《黄帝四经·十大经·观》
现在我想使这些都变得恰当得体,使是非善恶能有分界,使奖赏惩罚能有准度,闲息忙作能有规律,贵贱尊卑有确定的名分,使之成为矫正天下的范式,并以此来规范人们的行为。这样做怎么样呢?
因而勒之,为之若何?黄帝曰:群群囗囗,窈窈冥冥,为一囷。
《黄帝四经·十大经·观》
黄帝说:天地未生之前,先天一气,看去混混沌沌,窈窈冥冥,浑聚昏暗,如一谷仓。此时阴气阳气未分,无所谓明暗昼夜。阴气阳气聚散未定,所以一切都无法称名。
无晦无明,未有阴阳。阴阳未定,吾未有以名。
《黄帝四经·十大经·观》
现在天地既分,阴阳有别,离析而为春、夏、秋、冬四季,刚柔的相互更迭推衍便有了万物的生成,因此奖惩赏罚须兼行并举,并要将其作为一项制度确定下来,而奖惩赏罚的施行,要取法自然规律,二者须相互配合。顺行取法自然规律,遵循天道,这便是阴阳的全部道理。
今始判为两,分为阴阳,离为四时,刚柔相成,万物乃生,德虐之行,因以为常。其明者以为法,而微道是行。行法循道,是为牝牡。
《黄帝四经·十大经·观》
阴阳聚合,刚柔相济;刚柔的相辅相成,阴阳的融会贯通,便成就了万物。
牝牡相求,会刚与柔。柔刚相成,牝牡若形。
《黄帝四经·十大经·观》
轻清的阳气向下与重浊的阴气合会于地而生就了五谷草木,重浊的阴气向上与轻清的阳气会合于天而生成了日月星辰。因为得到了天气的精微,于是该合时序的便合时序,该孳长的便孳长了,万事因此得到了上天的成就。
下会于地,上会于天。得天之微,若时者时而恒者恒,地因而养之;恃地气之发也,乃梦者梦而兹者兹,天因而成之。
《黄帝四经·十大经·观》
不因循天道万事便不会成功,没有地道的养护万物便不会生长。
弗因则不成,弗养则不生。
《黄帝四经·十大经·观》
人类刚一降生,便本能地懂得饮食生育的道理。
夫民之生也,规规生食与继。
《黄帝四经·十大经·观》
不婚娶交配人类便得不到繁衍,这样也就谈不上持守地道;无饮食来源人便不重养育,这样也就谈不上持守天道。
不会不继,无与守地;不食不人,无与守天。
《黄帝四经·十大经·观》
阴气满盛时阳气便开始萌生,所以此时长养之德开始布散;阳气逐渐积累,昼气发动,成就事功,人类因此而得到饮食养育。阳气积久时阴气便开始萌动,所以此时肃杀之气开始酝酿;阴气逐渐积累,夜气闭合,孕育生机,人类因此而得到后继繁衍。
是故赢阴布德,重阳长,昼气开民功者,所以食之也;宿阳修刑,童阴长,夜气闭地绳者,所以继之也。
《黄帝四经·十大经·观》
在治理百姓时不要人为强制性地去对人民约束,要因顺取法刑德生杀的自然规律去布施赏罚而使民情归于正道。
不靡不黑,而正之以刑与德。春夏为德,秋冬为刑。
《黄帝四经·十大经·观》
四时节序,春夏之长养在先,而秋冬之肃杀在后,人事亦当取法此自然法则,始于德教,而继之以刑罚,四时节序之交替更迭而长养万物,人事之德赏刑罚相互为用以教化众生。
先得后刑以养生。姓生已定,而敌者生争,不谌不定。凡谌之极,在刑与德。
《黄帝四经·十大经·观》
能够区别婚姻和贵贱的氏族社会已经形成,其中相互敌对的部落和阶级之间便不断发生战争和争斗,对这种斗争不予伐正社会就不会安定。
刑德皇皇,日月相望,以明其当,而盈屈无匡。
《黄帝四经·十大经·观》
而刑与德、诛伐与文教并作,便是对其予以伐正的准则。
夫是故使民毋人执,举事毋阳察,力地无阴敝。
《黄帝四经·十大经·观》
刑与德相互配合使用的道理是极为简单显明的,这就如同日月交替运行一样,懂得了恰当地使用刑德的道理,那么进退动静就不会有什么偏颇了。
阴敝者土荒,阳察者夺光,人执者摐兵。
《黄帝四经·十大经·观》
统治人民时不要人为地偏执一己之私,征战伐国时不要从存生护养的角度考虑问题,务农息养时不要从刑杀的角度考虑问题。
是故为人主者,时适三乐,毋乱民功,毋逆天时。
《黄帝四经·十大经·观》
以刑杀斩伐的思想指导务农则土地荒芜,以存生护养的思想指导征讨则功名丧失。
然则五谷溜熟,民乃蕃滋。
《黄帝四经·十大经·观》
偏执一己之私欲会有兵祸的惩罚。
君臣上下,交得其志。
《黄帝四经·十大经·观》
作为一个统治者,应在春夏秋农作物生长收获之时恰当地节制逸乐,使播种收获适时,不在农忙时兴役兵戎,这样的话农作物就能正常地生长成熟,人民也会不断地繁衍庶足。
天因而成之。夫并时以养民功,先德后刑,顺于天。
《黄帝四经·十大经·观》
君臣上下和谐融洽,这样的话也会得到上天的护佑。顺应天时以助民事,按照春夏德养在前,秋冬刑杀在后的自然规律而先行德政后施刑罚。
其时赢而事屈,阴节复次,地尤复收。
《黄帝四经·十大经·观》
在万物长养的春夏季节却实行肃杀严厉的政令,那么就会造成节令混乱,秋冬乖违次序而重复出现,地气不能发动长养万物反而再次敛缩,在政令上不顺应春夏长养的法则而布德施赏却违逆决狱刑罪,这样的话,就会造成蛰虫春眠,雪霜复至,百谷枯萎等一系列灾异的出现,在这样的政令下做任何事情都会失败。反之,在肃杀的秋冬季节却布德施赏,违逆天时那么也会造成节令混乱,春夏乖违次序而重复出现,地气不能适时收缩敛肃万物,在政令上不施刑伐诛而反行德赏,这样就会造成蛰虫冬鸣,枯草秋茂,春夏重复等一系列灾异的出现。而长养万物的春夏虽然重复出现却因乖逆天时而无长养之功可言。在这样的政令下做任何事情都是行不通的。
正名修刑,蛰虫不出,雪霜复清,孟谷乃萧,此灾乃生,如此者举事将不成。其时屈而事赢,阳节复次,地尤不收。正名施刑,蛰虫发声,草苴复荣,已阳而又阳,重时而无光,如此者举事将不行。
《黄帝四经·十大经·观》
上有既定的天道,下有周备的万物,中有阴阳二气聚散流动、相因相成地创生一切,圣人只需要顺因其事就可以了。
天道已既,地物乃备。散流乡成,圣人之事。
《黄帝四经·十大经·观》
圣人不设机心智巧,但知静候天道而持守之。
圣人不巧,时反是守。
《黄帝四经·十大经·观》
同时惠爱人民,如天地一样德泽广被。
优未爱民,与天同道。
《黄帝四经·十大经·观》
圣人以公正的态度守候天道,以虚静的心灵对待人事。
圣人正以待之,静以须人。
《黄帝四经·十大经·观》
恭行天意对有罪之人及国家予以惩罚征讨,在处理这些事情量重诺不违信。
不达天刑,不襦不传。
《黄帝四经·十大经·观》
顺应天时,抓住时机,当机立断。时当决断而优柔寡断,错过时机,不但福吉失去,反会自取其祸。
当天时,与之皆断;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黄帝四经·十大经·雌雄节》
黄帝能够洞彻吉凶的先兆、辨析《雌节》与《雄节》这关于治国修身的两种基本处世规则,所以能够分清导致福祸的原因所在。
皇后历吉凶之常,以辨雌雄之节,乃分祸福之向。
《黄帝四经·十大经·雌雄节》
举凡自我炫耀、自以为是、自我夸耀,倨慢不逊,都称之为 雄节 ;举凡宛顺、温和、谦恭、卑让的,都称之为 雌节 。
宪傲骄倨,是谓雄节;委燮恭俭,是谓雌节。
《黄帝四经·十大经·雌雄节》
所谓 雄节 ,大抵属于自满的范畴;所谓 雌节 ,大抵属于谦逊的范畴。
夫雄节者,盈之徒也。雌节者,兼之徒也。
《黄帝四经·十大经·雌雄节》
依仗 雄节 ,假使偶有所得的话,并不意味着即是福吉;立足于 雌节 ,如果一时有所损失的话,那么最终也必然会有善报。
夫雄节以得,乃不为福;雌节以亡,必将有赏。
《黄帝四经·十大经·雌雄节》
如果依仗 雄节 屡有收获,那也只能视为积累祸因,最终是忧虑凶险并濒临死亡。
夫雄节而数得,是谓积殃;凶忧重至,几于死亡。
《黄帝四经·十大经·雌雄节》
如果立足 雌节 而常有所失,这正是积累福德的过程;谨慎地戒备自己而不背离 雌节 ,大福就必然会来至。
雌节而数亡,是谓积德,慎戒毋法,大禄将极。
《黄帝四经·十大经·雌雄节》
关于祸福的趋向,凡是先动者大抵都有祸凶,而后发者一般都有福吉。
凡彼祸难也,先者恒凶,后者恒吉。
《黄帝四经·十大经·雌雄节》
然而有时也会发生先动而无凶祸的特殊现象,这是因为恒久地执守雌节、雄节不失的缘故。
先而不凶者,恒备雌节存也。
《黄帝四经·十大经·雌雄节》
有时也会发生后发而无吉福的特殊现象,这是因为顽固的依恃雌节、雄节未去的缘故。
后而不吉者,是恒备雄节存也。
《黄帝四经·十大经·雌雄节》
有时还会出现先动也无凶祸、后动也无凶祸的特别情况,这也是恒久地持守雌节、雌节不失的缘故。
先亦不凶,后亦不凶,是恒备雌节存也。
《黄帝四经·十大经·雌雄节》
有时又会出现先发也无吉福、后发也无吉福的特别情况,这仍是顽固的依恃雄节、雄节未去的缘故。
先亦吉,后亦不吉,是恒备雄节存也。
《黄帝四经·十大经·雌雄节》
大抵好用雄节的,都可以说是有害于生存,作为统治者则会毁灭,作为一般百姓则会亡身。
凡人好用雄节,是谓妨生。大人则毁,小人则亡。
《黄帝四经·十大经·雌雄节》
雄节,守国则不安,做事则不会成功,求取则无获,征国则无胜。
以守不宁,以作事不成。以求不得,以战不克。
《黄帝四经·十大经·雌雄节》
其自身不会长寿,子孙也不会蕃衍。
厥身不寿,子孙不殖。
《黄帝四经·十大经·雌雄节》
所以这种雄节实为 凶节 ,结果是在散失其德。
是谓凶节,是谓散德。
《黄帝四经·十大经·雌雄节》
而凡好用雌节的,都可以说是在承接福禄。
凡人好用雌节,是谓承禄。
《黄帝四经·十大经·雌雄节》
作为在上位的富者因之昌盛,作为在下位的贫者因之得到足够的衣食供给。
富者则昌,贫者则谷。
《黄帝四经·十大经·雌雄节》
采用雌节,守国则安,做事则成功。
以守则宁,以作事则成。
《黄帝四经·十大经·雌雄节》
求取则有收获,征战则胜。
以求则得,以战则克。
《黄帝四经·十大经·雌雄节》
不但其自身会长寿,子孙也会蕃衍。
厥身则寿,子孙则殖。
《黄帝四经·十大经·雌雄节》
所以这种雌节实为 吉节 ,结果便是积聚其德。
是谓吉节,是谓囗德。
《黄帝四经·十大经·雌雄节》
因此说,积聚其德的会昌盛,积累祸殃的会灭亡。
故德积者昌,殃积者亡。
《黄帝四经·十大经·雌雄节》
考察他是积殃还是积德,便可以预测祸福的趋向了。
观其所积,乃知祸福之向。
《黄帝四经·十大经·顺道》
黄帝问力黑说:大庭氏的取得天下,他并不需要去辨别阴阳晦明、不记数年月时日、也不认知四时节序,然而阴阳晦明、四时节序却自然有规律的交替运转,各种物质生活资料也自然生成长就。
黄帝问力黑曰:大庭氏之有天下也,不辨阴阳,不数日月,不志四时,而天开以时,地成以财。
《黄帝四经·十大经·顺道》
他究竟是怎样管理天下的呢?
其为之若何?
《黄帝四经·十大经·顺道》
力黑回答说:大庭氏的取得天下,是靠着安然舒适正定静默,以雌柔来正定天下。
力黑曰:大庭之有天下也,安徐正静,柔节先定。
《黄帝四经·十大经·顺道》
同时委婉和顺恭敬谦让,谦卑简易执持柔弱,退守雌节而不进逞雄强。
委燮恭俭,卑约主柔,常后而不先。
《黄帝四经·十大经·顺道》
实行公正的律度以取信天下,施以恩惠以爱护众生,端正其行,不敢居先自傲。
体正信以仁,慈惠以爱人,端正勇,弗敢以先人。
《黄帝四经·十大经·顺道》
心意静守而不外驰,执持大道而不追逐物欲。
中情不流,执一毋求。
《黄帝四经·十大经·顺道》
取法雌节,处守柔弱。
刑于女节,所生乃柔。
《黄帝四经·十大经·顺道》
安舒静定持正其德,美好之德不枉自争竞。
故安静正德,好德不争。
《黄帝四经·十大经·顺道》
要立足行事表现出怯懦和卑弱,善战却显示出不敢战斗的样子,强大却执守卑弱。
立于不敢,行于不能。战示不敢,明示不能。
《黄帝四经·十大经·顺道》
持守弱节必须坚决而有耐性,直等到逞强侍勇之敌穷困的时候再去趁机攻击它。
守弱节而坚之,胥雄节之穷而因之。
《黄帝四经·十大经·顺道》
这样的话,手下的臣民虽然会辛劳疲惫,但绝不会怠慢,虽然忍饥但不懈惰,虽出生入死而不会有怨恨之情。
若此者其民劳不僈,饥不怠,死不怨。
《黄帝四经·十大经·顺道》
不应使百姓穷困,不做战争的发动者,不做祸乱的肇始人,不做引起怨恨的媒介,不去搞阴谋颠覆,不妄自专断和犹疑,不图谋侵削他国的领土,不谋求掠夺别的国家的宫殿居舍。
不旷其众,不为兵邾,不为乱首,不为怨媒,不阴谋,不擅断疑,不谋削人之野,不谋劫人之宇。
《黄帝四经·十大经·顺道》
严谨地稳定自己的臣民,遵从天地运行的规律。
慎案其众,以随天地之从。
《黄帝四经·十大经·顺道》
不妄自行事,等待 逆节 自己走向穷途末路。
不擅作事,以待逆节所穷。
《黄帝四经·十大经·顺道》
觊觎别的国家的土地,肆意掠夺民力,这是违背天道的,乘势因时去伐正它,而敌人所行的恶事也会反过来促使其导致失败的。
见地夺力,天逆其时,因而饰之,事环克之。
《黄帝四经·十大经·顺道》
如果这样的话,则战争会彻底取得胜利并且不会再有反复,攻夺了敌国土地也不会再得而复失。这样就可以外得兵功,内得财富,以和微小的代价,取得显赫的功名。这便是顺应天道的结果。
若此者,战胜不报,取地不反,战胜于外,福生于内,用力甚少,名声章名,顺之至也。
《黄帝四经·称经·全文》
包罗万象的大 道 浩广而没有边际,但却是实实在在存在着。
道无始而有应。其未来也,无之;其巳来,如之。
《黄帝四经·称经·全文》
人们没有认识到它的时候,它好像没有;认识到它的时候,它便随之出现了。
有物将来,其刑先之。
《黄帝四经·称经·全文》
一个事物的形质和概念即将产生的时候,它的形状是首先显现出来的。
建以其刑,名以其名。
《黄帝四经·称经·全文》
事物的形质出现了,才可据此来给它定名。
其言胃何?
《黄帝四经·称经·全文》
这样说意味着什么呢?
环伤威。
《黄帝四经·称经·全文》
这是需要人们仔细思考的。
也欲伤法。
《黄帝四经·称经·全文》
乱用刑法就必然伤损威严,放纵私刑则有伤法度,不遵循客观规律就会伤损大 道 。
无隋伤道。数举参者,有身弗能葆,何国能守?
《黄帝四经·称经·全文》
这伤害威严、法度、大 道 的行为反复出现,其结果就是自身难保,甚至失掉国家。
奇从奇,正从正,奇与正,恒不同廷。
《黄帝四经·称经·全文》
最初改变常规的必有凶祸。依据仪器来测量就不会有误差,依靠仪表来观测就不会迷惑,用法度来治理就不会混乱。
凡变之道,非益而损,非进而退,首变者凶,有义而义则不过,侍表而望则不惑,案法而治则不乱。
《黄帝四经·称经·全文》
作为圣人,不先动、不偏执一己之见,天时未到便不预先谋划、而天时到了也不可失去时机,不谋求索取、而福祥来至也不可放过:总之要因顺上天的法则。
圣人不为始,不专已,不豫谋,不为得,不辞福,因天之则。
《黄帝四经·称经·全文》
做为君主,如果失去天道他的国家就会灭亡;做为大臣,欺蒙主上就会戮死;做为小民,轻蔑上司就会危险。
失其天者死,欺其主者死。翟其上者危。
《黄帝四经·称经·全文》
人们心里想要得到的就应立志去完成它,立志想要达到的就应花费气力去实现它。
心之所欲则志归之。志之所欲则力归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