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id
int64
18
8.37M
html
stringlengths
0
432k
markdown
stringlengths
0
172k
coordinate
dict
length
int64
46
861k
touched
stringlengths
20
20
lastrevid
int64
3.31M
77.1M
original_title
stringlengths
1
134
8,157,082
<p><b>.32 ACP</b>彈藥指的是由柯爾特公司所研發的子彈。其中ACP指的是(Automatic Colt Pistol cartridge)柯爾特自動手槍彈藥,屬威力較小的彈藥。 </p>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1471 Cached time: 20230430131208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vary‐revision‐sha1] CPU time usage: 0.980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1.159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10254/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886909/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16934/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12/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214/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0/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374/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2169425/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680.063 1 -total 60.84% 413.723 10 Template:Military_navigation 57.28% 389.553 211 Template:Link-en 41.60% 282.939 5 Template:Navbox 18.33% 124.645 1 Template:柯爾特生產公司 10.05% 68.336 1 Template:約翰·白朗寧 9.31% 63.308 1 Template:一戰奧匈帝國步兵槍械 9.25% 62.892 1 Template:二戰意大利步兵槍械 8.63% 58.705 1 Template:一戰意大利步兵槍械 8.34% 56.739 31 Template:Link-it --><!-- Saved in parser cache with key zhwiki:pcache:idhash:8157082-0!userlang=zh-tw!zh-tw and timestamp 20230430131207 and revision id 75953328. Rendering was triggered because: api-parse -->
**.32 ACP** 彈藥指的是由柯爾特公司所研發的子彈。其中 ACP 指的是(Automatic Colt Pistol cartridge)柯爾特自動手槍彈藥,屬威力較小的彈藥。
null
636
2023-04-30T12:29:12Z
75,953,328
.32_ACP
3,515,249
<p><b>.338拉普麥格農Lapua Magnum</b>(8.58×70mm)是一種用於遠距離軍用狙擊步槍的中央式底火式子彈,威力介乎於傳統的中口徑子彈和重機槍子彈中間,因為可以用傳統狙擊步槍改良型來發射,而不致過分依賴發射傳統重機槍子彈的笨重反器材步槍而受到歡迎。 </p><p>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的戰場試用已經證明了.338拉普彈是一種相當可靠的彈藥。.338拉普彈是一種殺傷人員和反器材兩用彈藥,但它的反器材能力較弱,因為.338彈的動能遠小於重達35.64-55.08克的.50口徑的子彈。本彈主要用來填補了傳統制式狙擊步槍彈藥和重機槍彈藥間的空白。 </p> <h2><span id=".E5.8F.82.E8.80.83.E8.B5.84.E6.96.99"></span><span id="参考资料">參考資料</span></h2> <h2><span id=".E7.9B.B8.E5.85.B3.E8.B5.84.E8.AE.AF"></span><span id="相关资讯">相關資訊</span></h2> <ul><li>步槍子彈列表</li></ul>
**.338 拉普麥格農 Lapua Magnum**(8.58×70mm)是一種用於遠距離軍用狙擊步槍的中央式底火式子彈,威力介乎於傳統的中口徑子彈和重機槍子彈中間,因為可以用傳統狙擊步槍改良型來發射,而不致過分依賴發射傳統重機槍子彈的笨重反器材步槍而受到歡迎。 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的戰場試用已經證明了.338 拉普彈是一種相當可靠的彈藥。.338 拉普彈是一種殺傷人員和反器材兩用彈藥,但它的反器材能力較弱,因為.338 彈的動能遠小於重達 35.64-55.08 克的.50 口徑的子彈。本彈主要用來填補了傳統制式狙擊步槍彈藥和重機槍彈藥間的空白。 ## 參考資料 ## 相關資訊 * 步槍子彈列表
null
3,633
2023-03-26T13:45:23Z
64,919,649
.338_Lapua_Magnum
3,515,249
<p><b>.338拉普麥格農Lapua Magnum</b>(8.58×70mm)是一種用於遠距離軍用狙擊步槍的中央式底火式子彈,威力介乎於傳統的中口徑子彈和重機槍子彈中間,因為可以用傳統狙擊步槍改良型來發射,而不致過分依賴發射傳統重機槍子彈的笨重反器材步槍而受到歡迎。 </p><p>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的戰場試用已經證明了.338拉普彈是一種相當可靠的彈藥。.338拉普彈是一種殺傷人員和反器材兩用彈藥,但它的反器材能力較弱,因為.338彈的動能遠小於重達35.64-55.08克的.50口徑的子彈。本彈主要用來填補了傳統制式狙擊步槍彈藥和重機槍彈藥間的空白。 </p> <h2><span id=".E5.8F.82.E8.80.83.E8.B5.84.E6.96.99"></span><span id="参考资料">參考資料</span></h2> <h2><span id=".E7.9B.B8.E5.85.B3.E8.B5.84.E8.AE.AF"></span><span id="相关资讯">相關資訊</span></h2> <ul><li>步槍子彈列表</li></ul>
**.338 拉普麥格農 Lapua Magnum**(8.58×70mm)是一種用於遠距離軍用狙擊步槍的中央式底火式子彈,威力介乎於傳統的中口徑子彈和重機槍子彈中間,因為可以用傳統狙擊步槍改良型來發射,而不致過分依賴發射傳統重機槍子彈的笨重反器材步槍而受到歡迎。 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的戰場試用已經證明了.338 拉普彈是一種相當可靠的彈藥。.338 拉普彈是一種殺傷人員和反器材兩用彈藥,但它的反器材能力較弱,因為.338 彈的動能遠小於重達 35.64-55.08 克的.50 口徑的子彈。本彈主要用來填補了傳統制式狙擊步槍彈藥和重機槍彈藥間的空白。 ## 參考資料 ## 相關資訊 * 步槍子彈列表
null
3,633
2023-03-26T13:45:23Z
64,919,649
.338_拉普马格南
3,515,249
<p><b>.338拉普麥格農Lapua Magnum</b>(8.58×70mm)是一種用於遠距離軍用狙擊步槍的中央式底火式子彈,威力介乎於傳統的中口徑子彈和重機槍子彈中間,因為可以用傳統狙擊步槍改良型來發射,而不致過分依賴發射傳統重機槍子彈的笨重反器材步槍而受到歡迎。 </p><p>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的戰場試用已經證明了.338拉普彈是一種相當可靠的彈藥。.338拉普彈是一種殺傷人員和反器材兩用彈藥,但它的反器材能力較弱,因為.338彈的動能遠小於重達35.64-55.08克的.50口徑的子彈。本彈主要用來填補了傳統制式狙擊步槍彈藥和重機槍彈藥間的空白。 </p> <h2><span id=".E5.8F.82.E8.80.83.E8.B5.84.E6.96.99"></span><span id="参考资料">參考資料</span></h2> <h2><span id=".E7.9B.B8.E5.85.B3.E8.B5.84.E8.AE.AF"></span><span id="相关资讯">相關資訊</span></h2> <ul><li>步槍子彈列表</li></ul>
**.338 拉普麥格農 Lapua Magnum**(8.58×70mm)是一種用於遠距離軍用狙擊步槍的中央式底火式子彈,威力介乎於傳統的中口徑子彈和重機槍子彈中間,因為可以用傳統狙擊步槍改良型來發射,而不致過分依賴發射傳統重機槍子彈的笨重反器材步槍而受到歡迎。 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的戰場試用已經證明了.338 拉普彈是一種相當可靠的彈藥。.338 拉普彈是一種殺傷人員和反器材兩用彈藥,但它的反器材能力較弱,因為.338 彈的動能遠小於重達 35.64-55.08 克的.50 口徑的子彈。本彈主要用來填補了傳統制式狙擊步槍彈藥和重機槍彈藥間的空白。 ## 參考資料 ## 相關資訊 * 步槍子彈列表
null
3,633
2023-03-26T13:45:23Z
64,919,649
.338_拉普麥格農
3,515,249
<p><b>.338拉普麥格農Lapua Magnum</b>(8.58×70mm)是一種用於遠距離軍用狙擊步槍的中央式底火式子彈,威力介乎於傳統的中口徑子彈和重機槍子彈中間,因為可以用傳統狙擊步槍改良型來發射,而不致過分依賴發射傳統重機槍子彈的笨重反器材步槍而受到歡迎。 </p><p>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的戰場試用已經證明了.338拉普彈是一種相當可靠的彈藥。.338拉普彈是一種殺傷人員和反器材兩用彈藥,但它的反器材能力較弱,因為.338彈的動能遠小於重達35.64-55.08克的.50口徑的子彈。本彈主要用來填補了傳統制式狙擊步槍彈藥和重機槍彈藥間的空白。 </p> <h2><span id=".E5.8F.82.E8.80.83.E8.B5.84.E6.96.99"></span><span id="参考资料">參考資料</span></h2> <h2><span id=".E7.9B.B8.E5.85.B3.E8.B5.84.E8.AE.AF"></span><span id="相关资讯">相關資訊</span></h2> <ul><li>步槍子彈列表</li></ul>
**.338 拉普麥格農 Lapua Magnum**(8.58×70mm)是一種用於遠距離軍用狙擊步槍的中央式底火式子彈,威力介乎於傳統的中口徑子彈和重機槍子彈中間,因為可以用傳統狙擊步槍改良型來發射,而不致過分依賴發射傳統重機槍子彈的笨重反器材步槍而受到歡迎。 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的戰場試用已經證明了.338 拉普彈是一種相當可靠的彈藥。.338 拉普彈是一種殺傷人員和反器材兩用彈藥,但它的反器材能力較弱,因為.338 彈的動能遠小於重達 35.64-55.08 克的.50 口徑的子彈。本彈主要用來填補了傳統制式狙擊步槍彈藥和重機槍彈藥間的空白。 ## 參考資料 ## 相關資訊 * 步槍子彈列表
null
3,633
2023-03-26T13:45:23Z
64,919,649
.338_拉普麦格农
3,515,249
<p><b>.338拉普麥格農Lapua Magnum</b>(8.58×70mm)是一種用於遠距離軍用狙擊步槍的中央式底火式子彈,威力介乎於傳統的中口徑子彈和重機槍子彈中間,因為可以用傳統狙擊步槍改良型來發射,而不致過分依賴發射傳統重機槍子彈的笨重反器材步槍而受到歡迎。 </p><p>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的戰場試用已經證明了.338拉普彈是一種相當可靠的彈藥。.338拉普彈是一種殺傷人員和反器材兩用彈藥,但它的反器材能力較弱,因為.338彈的動能遠小於重達35.64-55.08克的.50口徑的子彈。本彈主要用來填補了傳統制式狙擊步槍彈藥和重機槍彈藥間的空白。 </p> <h2><span id=".E5.8F.82.E8.80.83.E8.B5.84.E6.96.99"></span><span id="参考资料">參考資料</span></h2> <h2><span id=".E7.9B.B8.E5.85.B3.E8.B5.84.E8.AE.AF"></span><span id="相关资讯">相關資訊</span></h2> <ul><li>步槍子彈列表</li></ul>
**.338 拉普麥格農 Lapua Magnum**(8.58×70mm)是一種用於遠距離軍用狙擊步槍的中央式底火式子彈,威力介乎於傳統的中口徑子彈和重機槍子彈中間,因為可以用傳統狙擊步槍改良型來發射,而不致過分依賴發射傳統重機槍子彈的笨重反器材步槍而受到歡迎。 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的戰場試用已經證明了.338 拉普彈是一種相當可靠的彈藥。.338 拉普彈是一種殺傷人員和反器材兩用彈藥,但它的反器材能力較弱,因為.338 彈的動能遠小於重達 35.64-55.08 克的.50 口徑的子彈。本彈主要用來填補了傳統制式狙擊步槍彈藥和重機槍彈藥間的空白。 ## 參考資料 ## 相關資訊 * 步槍子彈列表
null
3,633
2023-03-26T13:45:23Z
64,919,649
.338拉普馬格南
3,515,249
<p><b>.338拉普麥格農Lapua Magnum</b>(8.58×70mm)是一種用於遠距離軍用狙擊步槍的中央式底火式子彈,威力介乎於傳統的中口徑子彈和重機槍子彈中間,因為可以用傳統狙擊步槍改良型來發射,而不致過分依賴發射傳統重機槍子彈的笨重反器材步槍而受到歡迎。 </p><p>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的戰場試用已經證明了.338拉普彈是一種相當可靠的彈藥。.338拉普彈是一種殺傷人員和反器材兩用彈藥,但它的反器材能力較弱,因為.338彈的動能遠小於重達35.64-55.08克的.50口徑的子彈。本彈主要用來填補了傳統制式狙擊步槍彈藥和重機槍彈藥間的空白。 </p> <h2><span id=".E5.8F.82.E8.80.83.E8.B5.84.E6.96.99"></span><span id="参考资料">參考資料</span></h2> <h2><span id=".E7.9B.B8.E5.85.B3.E8.B5.84.E8.AE.AF"></span><span id="相关资讯">相關資訊</span></h2> <ul><li>步槍子彈列表</li></ul>
**.338 拉普麥格農 Lapua Magnum**(8.58×70mm)是一種用於遠距離軍用狙擊步槍的中央式底火式子彈,威力介乎於傳統的中口徑子彈和重機槍子彈中間,因為可以用傳統狙擊步槍改良型來發射,而不致過分依賴發射傳統重機槍子彈的笨重反器材步槍而受到歡迎。 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的戰場試用已經證明了.338 拉普彈是一種相當可靠的彈藥。.338 拉普彈是一種殺傷人員和反器材兩用彈藥,但它的反器材能力較弱,因為.338 彈的動能遠小於重達 35.64-55.08 克的.50 口徑的子彈。本彈主要用來填補了傳統制式狙擊步槍彈藥和重機槍彈藥間的空白。 ## 參考資料 ## 相關資訊 * 步槍子彈列表
null
3,633
2023-03-26T13:45:23Z
64,919,649
.338拉普麥格農
3,181,459
<p><b>.357麥格農</b>(英文:<b>.357 Magnum</b>)是一種左輪手槍的子彈規格,由史密斯威森(Smith &amp; Wesson)於1934年推出,是當時火力最大的手槍用子彈之一。.357麥格農是以史密斯威森原本的.38 Special為基礎改良而來。 </p><p>兩者雖然在子彈口徑的數字上看似不同,但實際上子彈本體的直徑卻是相同的。.357麥格農與.38 Special的子彈彈身直徑同樣都是.357英寸,但是.38在標示時計入了外側黃銅材質外殼的厚度,而.357則是直接標示隱藏在彈殼內的子彈內徑。不管是彈頭直徑還是加上外殼後的口徑都相同的兩款子彈,真正的區別在於子彈長度上的些許差異。 </p><p>在上市初期的20年,因為.357麥格農是系列中僅有的一種口徑規格,因此被直接簡稱為「麥格農」。這情況一直得到後來包括<span data-orig-title=".41雷明頓麥格農"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41 Remington Magnum"><span>.41</span></span>、.44甚至口徑巨大的.50 AE、<span data-orig-title=".500 S&amp;W麥格農"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500 S&amp;W Magnum"><span>.500麥格農</span></span>等火力更強的子彈規格推出後,才打破.357麥格農獨佔這個命名的狀況,不過麥格農的稱呼仍有在同口徑而言較大威力子彈的象徵意義。 </p><p>包括柯特蟒蛇(Colt Python)與史密斯威森M28(S&amp;W Model 28)等幾款知名左輪手槍,與Coonan Classic .357 Magnum自動手槍(M1911A1構形),都是使用.357麥格農規格子彈的槍款。 </p> <h2><span id=".E7.9B.B8.E5.85.B3.E6.9D.A1.E7.9B.AE"></span><span id="相关条目">相關條目</span></h2> <ul><li>步槍子彈列表</li> <li>手槍子彈列表</li></ul><h2><span id=".E5.8F.82.E8.80.83.E8.B5.84.E6.96.99"></span><span id="参考资料">參考資料</span></h2>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1375 Cached time: 20230505225848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 CPU time usage: 0.708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863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4003/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342741/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5314/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16/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61/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998/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318/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10338864/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539.646 1 -total 43.73% 236.012 2 Template:Navbox 36.10% 194.822 1 Template:史密斯威森公司 33.96% 183.253 58 Template:Link-en 31.82% 171.718 1 Template:Infobox_Firearm_Cartridge 30.54% 164.801 1 Template:Infobox 17.17% 92.672 1 Template:NoteTA 15.88% 85.674 25 Template:Infobox_firearm_cartridge/convert 13.42% 72.432 22 Template:Convert 10.59% 57.166 5 Template:Infobox_firearm_cartridge/ballistics -->
**.357 麥格農**(英文:**.357 Magnum**)是一種左輪手槍的子彈規格,由史密斯威森(Smith & Wesson)於 1934 年推出,是當時火力最大的手槍用子彈之一。.357 麥格農是以史密斯威森原本的.38 Special 為基礎改良而來。 兩者雖然在子彈口徑的數字上看似不同,但實際上子彈本體的直徑卻是相同的。.357 麥格農與.38 Special 的子彈彈身直徑同樣都是.357 英寸,但是.38 在標示時計入了外側黃銅材質外殼的厚度,而.357 則是直接標示隱藏在彈殼內的子彈內徑。不管是彈頭直徑還是加上外殼後的口徑都相同的兩款子彈,真正的區別在於子彈長度上的些許差異。 在上市初期的 20 年,因為.357 麥格農是系列中僅有的一種口徑規格,因此被直接簡稱為「麥格農」。這情況一直得到後來包括.41、.44 甚至口徑巨大的.50 AE、.500 麥格農等火力更強的子彈規格推出後,才打破.357 麥格農獨佔這個命名的狀況,不過麥格農的稱呼仍有在同口徑而言較大威力子彈的象徵意義。 包括柯特蟒蛇(Colt Python)與史密斯威森 M28(S&W Model 28)等幾款知名左輪手槍,與 Coonan Classic .357 Magnum 自動手槍(M1911A1 構形),都是使用.357 麥格農規格子彈的槍款。 ## 相關條目 * 步槍子彈列表 * 手槍子彈列表 ## 參考資料
null
3,060
2023-04-16T12:26:55Z
62,148,455
.357_Magnum
556,342
<p><b>.357 SIG</b>是瑞士SIG與美國Federal兩家公司於1994年合作發展出來的中心底火式手槍子彈。 </p> <h2><span id=".E7.A0.94.E7.99.BC"></span><span id="研發">研發</span></h2> <p>.357 SIG外型與尺寸酷似縮口的.40 S&amp;W配上.355英寸的彈頭,不同的是.357 SIG膛壓較.40 S&amp;W高出很多,需要較厚的彈殼。 </p><p>.357 SIG是專為半自動手槍設計,多數的.40 S&amp;W手槍可以藉由更換槍管與複進簧(Recoil spring)而使用357 SIG,而兩種口徑可以共用彈匣。 </p> <h2><span id=".E5.BD.88.E8.97.A5.E5.B0.BA.E5.AF.B8"></span><span id="彈藥尺寸">彈藥尺寸</span></h2> <p>.357 SIG擁有1.27ml (19.5 格林) H<sub>2</sub>O彈殼容量。 </p><p>.357 SIG使用有肩、縮口的瓶狀彈殼,彈頭直徑9.02mm(0.355英寸),彈殼長度21.97mm(0.865英寸),全備彈總長28.96mm(1.14英寸)。 </p><p> </p> <h2><span id=".E5.BD.88.E9.81.93.E8.A1.A8.E7.8F.BE"></span><span id="彈道表現">彈道表現</span></h2> <p>.357 SIG的設計目標是將廣受歡迎的.357麥格農左輪手槍彈的火力與彈道表現放入一個外型與尺寸能被標準的中型半自動手槍接受的彈殼包裝內。 </p><p>由於.357 SIG以較重的彈頭加上高膛壓來達到設計目標,以致後座力(recoil)噪音與槍口燄(muzzle flash)比9公釐帕拉貝倫彈與.40 S&amp;W都要高出許多。 </p><p>.357 SIG的彈道平直,槍口初速亦較高。 </p> <ul class="gallery mw-gallery-traditional"><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55px"> </ul><h2><span id=".E7.9B.B8.E9.97.9C.E8.B3.87.E8.A8.8A"></span><span id="相關資訊">相關資訊</span></h2> <ul><li>手槍子彈列表</li> <li>步槍子彈列表</li></ul><h2><span id=".E5.A4.96.E9.83.A8.E9.80.A3.E7.B5.90"></span><span id="外部連結">外部連結</span></h2> <ul><li>Ballistics By The Inch .357Sig result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ul><p><span data-orig-title="Template:30Remington"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Template:30Remington"><span>Template:30Remington</span></span> </p>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449 Cached time: 20230501224727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204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296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2219/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152451/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4048/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16/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4/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902/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092/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5359484/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1/400 -->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231.387 1 -total 44.03% 101.877 1 Template:Infobox_Firearm_Cartridge 42.28% 97.824 1 Template:Infobox 24.07% 55.690 1 Template:Commonscat 22.73% 52.596 1 Template:NoteTA 19.11% 44.223 25 Template:Infobox_firearm_cartridge/convert 16.19% 37.468 23 Template:Convert 15.15% 35.059 1 Template:If_then_show 11.01% 25.485 5 Template:Infobox_firearm_cartridge/ballistics 6.14% 14.211 17 Template:WPMILHIST_Infobox_style --> <!-- Saved in parser cache with key zhwiki:pcache:idhash:556342-0!userlang=zh-tw!zh-tw and timestamp 20230501224727 and revision id 64168535. Rendering was triggered because: page-view -->
**.357 SIG** 是瑞士 SIG 與美國 Federal 兩家公司於 1994 年合作發展出來的中心底火式手槍子彈。 ## 研發 .357 SIG 外型與尺寸酷似縮口的.40 S&W 配上.355 英寸的彈頭,不同的是.357 SIG 膛壓較.40 S&W 高出很多,需要較厚的彈殼。 .357 SIG 是專為半自動手槍設計,多數的.40 S&W 手槍可以藉由更換槍管與複進簧(Recoil spring)而使用 357 SIG,而兩種口徑可以共用彈匣。 ## 彈藥尺寸 .357 SIG 擁有 1.27ml (19.5 格林) H2O 彈殼容量。 .357 SIG 使用有肩、縮口的瓶狀彈殼,彈頭直徑 9.02mm(0.355 英寸),彈殼長度 21.97mm(0.865 英寸),全備彈總長 28.96mm(1.14 英寸)。 ## 彈道表現 .357 SIG 的設計目標是將廣受歡迎的.357 麥格農左輪手槍彈的火力與彈道表現放入一個外型與尺寸能被標準的中型半自動手槍接受的彈殼包裝內。 由於.357 SIG 以較重的彈頭加上高膛壓來達到設計目標,以致後座力(recoil)噪音與槍口燄(muzzle flash)比 9 公釐帕拉貝倫彈與.40 S&W 都要高出許多。 .357 SIG 的彈道平直,槍口初速亦較高。 * ## 相關資訊 * 手槍子彈列表 * 步槍子彈列表 ## 外部連結 * Ballistics By The Inch .357Sig result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Template:30Remington
null
3,169
2023-04-10T16:45:42Z
64,168,535
.357_SIG
556,342
<p><b>.357 SIG</b>是瑞士SIG與美國Federal兩家公司於1994年合作發展出來的中心底火式手槍子彈。 </p> <h2><span id=".E7.A0.94.E7.99.BC"></span><span id="研發">研發</span></h2> <p>.357 SIG外型與尺寸酷似縮口的.40 S&amp;W配上.355英寸的彈頭,不同的是.357 SIG膛壓較.40 S&amp;W高出很多,需要較厚的彈殼。 </p><p>.357 SIG是專為半自動手槍設計,多數的.40 S&amp;W手槍可以藉由更換槍管與複進簧(Recoil spring)而使用357 SIG,而兩種口徑可以共用彈匣。 </p> <h2><span id=".E5.BD.88.E8.97.A5.E5.B0.BA.E5.AF.B8"></span><span id="彈藥尺寸">彈藥尺寸</span></h2> <p>.357 SIG擁有1.27ml (19.5 格林) H<sub>2</sub>O彈殼容量。 </p><p>.357 SIG使用有肩、縮口的瓶狀彈殼,彈頭直徑9.02mm(0.355英寸),彈殼長度21.97mm(0.865英寸),全備彈總長28.96mm(1.14英寸)。 </p><p> </p> <h2><span id=".E5.BD.88.E9.81.93.E8.A1.A8.E7.8F.BE"></span><span id="彈道表現">彈道表現</span></h2> <p>.357 SIG的設計目標是將廣受歡迎的.357麥格農左輪手槍彈的火力與彈道表現放入一個外型與尺寸能被標準的中型半自動手槍接受的彈殼包裝內。 </p><p>由於.357 SIG以較重的彈頭加上高膛壓來達到設計目標,以致後座力(recoil)噪音與槍口燄(muzzle flash)比9公釐帕拉貝倫彈與.40 S&amp;W都要高出許多。 </p><p>.357 SIG的彈道平直,槍口初速亦較高。 </p> <ul class="gallery mw-gallery-traditional"><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55px"> </ul><h2><span id=".E7.9B.B8.E9.97.9C.E8.B3.87.E8.A8.8A"></span><span id="相關資訊">相關資訊</span></h2> <ul><li>手槍子彈列表</li> <li>步槍子彈列表</li></ul><h2><span id=".E5.A4.96.E9.83.A8.E9.80.A3.E7.B5.90"></span><span id="外部連結">外部連結</span></h2> <ul><li>Ballistics By The Inch .357Sig result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ul><p><span data-orig-title="Template:30Remington"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Template:30Remington"><span>Template:30Remington</span></span> </p>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449 Cached time: 20230501224727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204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296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2219/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152451/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4048/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16/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4/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902/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092/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5359484/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1/400 -->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231.387 1 -total 44.03% 101.877 1 Template:Infobox_Firearm_Cartridge 42.28% 97.824 1 Template:Infobox 24.07% 55.690 1 Template:Commonscat 22.73% 52.596 1 Template:NoteTA 19.11% 44.223 25 Template:Infobox_firearm_cartridge/convert 16.19% 37.468 23 Template:Convert 15.15% 35.059 1 Template:If_then_show 11.01% 25.485 5 Template:Infobox_firearm_cartridge/ballistics 6.14% 14.211 17 Template:WPMILHIST_Infobox_style --> <!-- Saved in parser cache with key zhwiki:pcache:idhash:556342-0!userlang=zh-tw!zh-tw and timestamp 20230501224727 and revision id 64168535. Rendering was triggered because: page-view -->
**.357 SIG** 是瑞士 SIG 與美國 Federal 兩家公司於 1994 年合作發展出來的中心底火式手槍子彈。 ## 研發 .357 SIG 外型與尺寸酷似縮口的.40 S&W 配上.355 英寸的彈頭,不同的是.357 SIG 膛壓較.40 S&W 高出很多,需要較厚的彈殼。 .357 SIG 是專為半自動手槍設計,多數的.40 S&W 手槍可以藉由更換槍管與複進簧(Recoil spring)而使用 357 SIG,而兩種口徑可以共用彈匣。 ## 彈藥尺寸 .357 SIG 擁有 1.27ml (19.5 格林) H2O 彈殼容量。 .357 SIG 使用有肩、縮口的瓶狀彈殼,彈頭直徑 9.02mm(0.355 英寸),彈殼長度 21.97mm(0.865 英寸),全備彈總長 28.96mm(1.14 英寸)。 ## 彈道表現 .357 SIG 的設計目標是將廣受歡迎的.357 麥格農左輪手槍彈的火力與彈道表現放入一個外型與尺寸能被標準的中型半自動手槍接受的彈殼包裝內。 由於.357 SIG 以較重的彈頭加上高膛壓來達到設計目標,以致後座力(recoil)噪音與槍口燄(muzzle flash)比 9 公釐帕拉貝倫彈與.40 S&W 都要高出許多。 .357 SIG 的彈道平直,槍口初速亦較高。 * ## 相關資訊 * 手槍子彈列表 * 步槍子彈列表 ## 外部連結 * Ballistics By The Inch .357Sig result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Template:30Remington
null
3,169
2023-04-10T16:45:42Z
64,168,535
.357_sig
3,181,459
<p><b>.357麥格農</b>(英文:<b>.357 Magnum</b>)是一種左輪手槍的子彈規格,由史密斯威森(Smith &amp; Wesson)於1934年推出,是當時火力最大的手槍用子彈之一。.357麥格農是以史密斯威森原本的.38 Special為基礎改良而來。 </p><p>兩者雖然在子彈口徑的數字上看似不同,但實際上子彈本體的直徑卻是相同的。.357麥格農與.38 Special的子彈彈身直徑同樣都是.357英寸,但是.38在標示時計入了外側黃銅材質外殼的厚度,而.357則是直接標示隱藏在彈殼內的子彈內徑。不管是彈頭直徑還是加上外殼後的口徑都相同的兩款子彈,真正的區別在於子彈長度上的些許差異。 </p><p>在上市初期的20年,因為.357麥格農是系列中僅有的一種口徑規格,因此被直接簡稱為「麥格農」。這情況一直得到後來包括<span data-orig-title=".41雷明頓麥格農"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41 Remington Magnum"><span>.41</span></span>、.44甚至口徑巨大的.50 AE、<span data-orig-title=".500 S&amp;W麥格農"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500 S&amp;W Magnum"><span>.500麥格農</span></span>等火力更強的子彈規格推出後,才打破.357麥格農獨佔這個命名的狀況,不過麥格農的稱呼仍有在同口徑而言較大威力子彈的象徵意義。 </p><p>包括柯特蟒蛇(Colt Python)與史密斯威森M28(S&amp;W Model 28)等幾款知名左輪手槍,與Coonan Classic .357 Magnum自動手槍(M1911A1構形),都是使用.357麥格農規格子彈的槍款。 </p> <h2><span id=".E7.9B.B8.E5.85.B3.E6.9D.A1.E7.9B.AE"></span><span id="相关条目">相關條目</span></h2> <ul><li>步槍子彈列表</li> <li>手槍子彈列表</li></ul><h2><span id=".E5.8F.82.E8.80.83.E8.B5.84.E6.96.99"></span><span id="参考资料">參考資料</span></h2>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1375 Cached time: 20230505225848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 CPU time usage: 0.708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863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4003/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342741/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5314/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16/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61/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998/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318/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10338864/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539.646 1 -total 43.73% 236.012 2 Template:Navbox 36.10% 194.822 1 Template:史密斯威森公司 33.96% 183.253 58 Template:Link-en 31.82% 171.718 1 Template:Infobox_Firearm_Cartridge 30.54% 164.801 1 Template:Infobox 17.17% 92.672 1 Template:NoteTA 15.88% 85.674 25 Template:Infobox_firearm_cartridge/convert 13.42% 72.432 22 Template:Convert 10.59% 57.166 5 Template:Infobox_firearm_cartridge/ballistics -->
**.357 麥格農**(英文:**.357 Magnum**)是一種左輪手槍的子彈規格,由史密斯威森(Smith & Wesson)於 1934 年推出,是當時火力最大的手槍用子彈之一。.357 麥格農是以史密斯威森原本的.38 Special 為基礎改良而來。 兩者雖然在子彈口徑的數字上看似不同,但實際上子彈本體的直徑卻是相同的。.357 麥格農與.38 Special 的子彈彈身直徑同樣都是.357 英寸,但是.38 在標示時計入了外側黃銅材質外殼的厚度,而.357 則是直接標示隱藏在彈殼內的子彈內徑。不管是彈頭直徑還是加上外殼後的口徑都相同的兩款子彈,真正的區別在於子彈長度上的些許差異。 在上市初期的 20 年,因為.357 麥格農是系列中僅有的一種口徑規格,因此被直接簡稱為「麥格農」。這情況一直得到後來包括.41、.44 甚至口徑巨大的.50 AE、.500 麥格農等火力更強的子彈規格推出後,才打破.357 麥格農獨佔這個命名的狀況,不過麥格農的稱呼仍有在同口徑而言較大威力子彈的象徵意義。 包括柯特蟒蛇(Colt Python)與史密斯威森 M28(S&W Model 28)等幾款知名左輪手槍,與 Coonan Classic .357 Magnum 自動手槍(M1911A1 構形),都是使用.357 麥格農規格子彈的槍款。 ## 相關條目 * 步槍子彈列表 * 手槍子彈列表 ## 參考資料
null
3,060
2023-04-16T12:26:55Z
62,148,455
.357馬格南
3,181,459
<p><b>.357麥格農</b>(英文:<b>.357 Magnum</b>)是一種左輪手槍的子彈規格,由史密斯威森(Smith &amp; Wesson)於1934年推出,是當時火力最大的手槍用子彈之一。.357麥格農是以史密斯威森原本的.38 Special為基礎改良而來。 </p><p>兩者雖然在子彈口徑的數字上看似不同,但實際上子彈本體的直徑卻是相同的。.357麥格農與.38 Special的子彈彈身直徑同樣都是.357英寸,但是.38在標示時計入了外側黃銅材質外殼的厚度,而.357則是直接標示隱藏在彈殼內的子彈內徑。不管是彈頭直徑還是加上外殼後的口徑都相同的兩款子彈,真正的區別在於子彈長度上的些許差異。 </p><p>在上市初期的20年,因為.357麥格農是系列中僅有的一種口徑規格,因此被直接簡稱為「麥格農」。這情況一直得到後來包括<span data-orig-title=".41雷明頓麥格農"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41 Remington Magnum"><span>.41</span></span>、.44甚至口徑巨大的.50 AE、<span data-orig-title=".500 S&amp;W麥格農"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500 S&amp;W Magnum"><span>.500麥格農</span></span>等火力更強的子彈規格推出後,才打破.357麥格農獨佔這個命名的狀況,不過麥格農的稱呼仍有在同口徑而言較大威力子彈的象徵意義。 </p><p>包括柯特蟒蛇(Colt Python)與史密斯威森M28(S&amp;W Model 28)等幾款知名左輪手槍,與Coonan Classic .357 Magnum自動手槍(M1911A1構形),都是使用.357麥格農規格子彈的槍款。 </p> <h2><span id=".E7.9B.B8.E5.85.B3.E6.9D.A1.E7.9B.AE"></span><span id="相关条目">相關條目</span></h2> <ul><li>步槍子彈列表</li> <li>手槍子彈列表</li></ul><h2><span id=".E5.8F.82.E8.80.83.E8.B5.84.E6.96.99"></span><span id="参考资料">參考資料</span></h2>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1375 Cached time: 20230505225848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 CPU time usage: 0.708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863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4003/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342741/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5314/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16/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61/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998/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318/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10338864/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539.646 1 -total 43.73% 236.012 2 Template:Navbox 36.10% 194.822 1 Template:史密斯威森公司 33.96% 183.253 58 Template:Link-en 31.82% 171.718 1 Template:Infobox_Firearm_Cartridge 30.54% 164.801 1 Template:Infobox 17.17% 92.672 1 Template:NoteTA 15.88% 85.674 25 Template:Infobox_firearm_cartridge/convert 13.42% 72.432 22 Template:Convert 10.59% 57.166 5 Template:Infobox_firearm_cartridge/ballistics -->
**.357 麥格農**(英文:**.357 Magnum**)是一種左輪手槍的子彈規格,由史密斯威森(Smith & Wesson)於 1934 年推出,是當時火力最大的手槍用子彈之一。.357 麥格農是以史密斯威森原本的.38 Special 為基礎改良而來。 兩者雖然在子彈口徑的數字上看似不同,但實際上子彈本體的直徑卻是相同的。.357 麥格農與.38 Special 的子彈彈身直徑同樣都是.357 英寸,但是.38 在標示時計入了外側黃銅材質外殼的厚度,而.357 則是直接標示隱藏在彈殼內的子彈內徑。不管是彈頭直徑還是加上外殼後的口徑都相同的兩款子彈,真正的區別在於子彈長度上的些許差異。 在上市初期的 20 年,因為.357 麥格農是系列中僅有的一種口徑規格,因此被直接簡稱為「麥格農」。這情況一直得到後來包括.41、.44 甚至口徑巨大的.50 AE、.500 麥格農等火力更強的子彈規格推出後,才打破.357 麥格農獨佔這個命名的狀況,不過麥格農的稱呼仍有在同口徑而言較大威力子彈的象徵意義。 包括柯特蟒蛇(Colt Python)與史密斯威森 M28(S&W Model 28)等幾款知名左輪手槍,與 Coonan Classic .357 Magnum 自動手槍(M1911A1 構形),都是使用.357 麥格農規格子彈的槍款。 ## 相關條目 * 步槍子彈列表 * 手槍子彈列表 ## 參考資料
null
3,060
2023-04-16T12:26:55Z
62,148,455
.357麥林
3,181,459
<p><b>.357麥格農</b>(英文:<b>.357 Magnum</b>)是一種左輪手槍的子彈規格,由史密斯威森(Smith &amp; Wesson)於1934年推出,是當時火力最大的手槍用子彈之一。.357麥格農是以史密斯威森原本的.38 Special為基礎改良而來。 </p><p>兩者雖然在子彈口徑的數字上看似不同,但實際上子彈本體的直徑卻是相同的。.357麥格農與.38 Special的子彈彈身直徑同樣都是.357英寸,但是.38在標示時計入了外側黃銅材質外殼的厚度,而.357則是直接標示隱藏在彈殼內的子彈內徑。不管是彈頭直徑還是加上外殼後的口徑都相同的兩款子彈,真正的區別在於子彈長度上的些許差異。 </p><p>在上市初期的20年,因為.357麥格農是系列中僅有的一種口徑規格,因此被直接簡稱為「麥格農」。這情況一直得到後來包括<span data-orig-title=".41雷明頓麥格農"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41 Remington Magnum"><span>.41</span></span>、.44甚至口徑巨大的.50 AE、<span data-orig-title=".500 S&amp;W麥格農"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500 S&amp;W Magnum"><span>.500麥格農</span></span>等火力更強的子彈規格推出後,才打破.357麥格農獨佔這個命名的狀況,不過麥格農的稱呼仍有在同口徑而言較大威力子彈的象徵意義。 </p><p>包括柯特蟒蛇(Colt Python)與史密斯威森M28(S&amp;W Model 28)等幾款知名左輪手槍,與Coonan Classic .357 Magnum自動手槍(M1911A1構形),都是使用.357麥格農規格子彈的槍款。 </p> <h2><span id=".E7.9B.B8.E5.85.B3.E6.9D.A1.E7.9B.AE"></span><span id="相关条目">相關條目</span></h2> <ul><li>步槍子彈列表</li> <li>手槍子彈列表</li></ul><h2><span id=".E5.8F.82.E8.80.83.E8.B5.84.E6.96.99"></span><span id="参考资料">參考資料</span></h2>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1375 Cached time: 20230505225848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 CPU time usage: 0.708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863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4003/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342741/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5314/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16/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61/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998/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318/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10338864/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539.646 1 -total 43.73% 236.012 2 Template:Navbox 36.10% 194.822 1 Template:史密斯威森公司 33.96% 183.253 58 Template:Link-en 31.82% 171.718 1 Template:Infobox_Firearm_Cartridge 30.54% 164.801 1 Template:Infobox 17.17% 92.672 1 Template:NoteTA 15.88% 85.674 25 Template:Infobox_firearm_cartridge/convert 13.42% 72.432 22 Template:Convert 10.59% 57.166 5 Template:Infobox_firearm_cartridge/ballistics -->
**.357 麥格農**(英文:**.357 Magnum**)是一種左輪手槍的子彈規格,由史密斯威森(Smith & Wesson)於 1934 年推出,是當時火力最大的手槍用子彈之一。.357 麥格農是以史密斯威森原本的.38 Special 為基礎改良而來。 兩者雖然在子彈口徑的數字上看似不同,但實際上子彈本體的直徑卻是相同的。.357 麥格農與.38 Special 的子彈彈身直徑同樣都是.357 英寸,但是.38 在標示時計入了外側黃銅材質外殼的厚度,而.357 則是直接標示隱藏在彈殼內的子彈內徑。不管是彈頭直徑還是加上外殼後的口徑都相同的兩款子彈,真正的區別在於子彈長度上的些許差異。 在上市初期的 20 年,因為.357 麥格農是系列中僅有的一種口徑規格,因此被直接簡稱為「麥格農」。這情況一直得到後來包括.41、.44 甚至口徑巨大的.50 AE、.500 麥格農等火力更強的子彈規格推出後,才打破.357 麥格農獨佔這個命名的狀況,不過麥格農的稱呼仍有在同口徑而言較大威力子彈的象徵意義。 包括柯特蟒蛇(Colt Python)與史密斯威森 M28(S&W Model 28)等幾款知名左輪手槍,與 Coonan Classic .357 Magnum 自動手槍(M1911A1 構形),都是使用.357 麥格農規格子彈的槍款。 ## 相關條目 * 步槍子彈列表 * 手槍子彈列表 ## 參考資料
null
3,060
2023-04-16T12:26:55Z
62,148,455
.357麥格農
3,604,538
<p><b>.38史密斯威森特殊彈</b>(<b>.38 Smith &amp; Wesson Special</b>,又常簡稱為<b>.38 Special</b>,或縮寫為<b>.38 Spl</b>、<b>.38 Spc</b>)是一種左輪手槍所使用的<span data-orig-title="彈殼底板"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Rim (firearms)"><span>有緣</span></span>中央底火子彈規格,由史密斯威森(Smith &amp; Wesson)於1898年推出。它是美國執法機構在1920年代到1990年代的標準用彈。 </p><p>.38 Special以其精準與後座力小著稱,自上市之後就一直是世界最流行的左輪手槍用子彈,並被廣泛應用於射擊、競賽、自衛及打獵等用途。 </p> <h2><span id=".E5.8F.82.E8.80.83"></span><span id="参考">參考</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93.BE.E6.8E.A5"></span><span id="外部链接">外部連結</span></h2> <ul><li>The Snubnose File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Ballistics By The Inch .38 special result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u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1427 Cached time: 20230505225849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 CPU time usage: 0.510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639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4341/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359222/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10331/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16/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61/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6388/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247/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10548923/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1/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482.102 1 -total 33.65% 162.221 2 Template:Navbox 29.63% 142.854 1 Template:Infobox_Firearm_Cartridge 28.64% 138.051 1 Template:Infobox 28.40% 136.906 1 Template:史密斯威森公司 24.95% 120.267 57 Template:Link-en 16.79% 80.922 1 Template:NoteTA 13.20% 63.650 1 Template:Reflist 11.97% 57.707 5 Template:Infobox_firearm_cartridge/ballistics 11.07% 53.371 25 Template:Infobox_firearm_cartridge/convert -->
**.38 史密斯威森特殊彈**(**.38 Smith & Wesson Special**,又常簡稱為**.38 Special**,或縮寫為**.38 Spl**、**.38 Spc**)是一種左輪手槍所使用的有緣中央底火子彈規格,由史密斯威森(Smith & Wesson)於 1898 年推出。它是美國執法機構在 1920 年代到 1990 年代的標準用彈。 .38 Special 以其精準與後座力小著稱,自上市之後就一直是世界最流行的左輪手槍用子彈,並被廣泛應用於射擊、競賽、自衛及打獵等用途。 ## 參考 ## 外部連結 * The Snubnose File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Ballistics By The Inch .38 special result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null
3,850
2023-04-16T12:28:12Z
63,049,931
.38_Special
3,604,538
<p><b>.38史密斯威森特殊彈</b>(<b>.38 Smith &amp; Wesson Special</b>,又常簡稱為<b>.38 Special</b>,或縮寫為<b>.38 Spl</b>、<b>.38 Spc</b>)是一種左輪手槍所使用的<span data-orig-title="彈殼底板"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Rim (firearms)"><span>有緣</span></span>中央底火子彈規格,由史密斯威森(Smith &amp; Wesson)於1898年推出。它是美國執法機構在1920年代到1990年代的標準用彈。 </p><p>.38 Special以其精準與後座力小著稱,自上市之後就一直是世界最流行的左輪手槍用子彈,並被廣泛應用於射擊、競賽、自衛及打獵等用途。 </p> <h2><span id=".E5.8F.82.E8.80.83"></span><span id="参考">參考</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93.BE.E6.8E.A5"></span><span id="外部链接">外部連結</span></h2> <ul><li>The Snubnose File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Ballistics By The Inch .38 special result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u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1427 Cached time: 20230505225849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 CPU time usage: 0.510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639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4341/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359222/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10331/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16/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61/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6388/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247/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10548923/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1/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482.102 1 -total 33.65% 162.221 2 Template:Navbox 29.63% 142.854 1 Template:Infobox_Firearm_Cartridge 28.64% 138.051 1 Template:Infobox 28.40% 136.906 1 Template:史密斯威森公司 24.95% 120.267 57 Template:Link-en 16.79% 80.922 1 Template:NoteTA 13.20% 63.650 1 Template:Reflist 11.97% 57.707 5 Template:Infobox_firearm_cartridge/ballistics 11.07% 53.371 25 Template:Infobox_firearm_cartridge/convert -->
**.38 史密斯威森特殊彈**(**.38 Smith & Wesson Special**,又常簡稱為**.38 Special**,或縮寫為**.38 Spl**、**.38 Spc**)是一種左輪手槍所使用的有緣中央底火子彈規格,由史密斯威森(Smith & Wesson)於 1898 年推出。它是美國執法機構在 1920 年代到 1990 年代的標準用彈。 .38 Special 以其精準與後座力小著稱,自上市之後就一直是世界最流行的左輪手槍用子彈,並被廣泛應用於射擊、競賽、自衛及打獵等用途。 ## 參考 ## 外部連結 * The Snubnose File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Ballistics By The Inch .38 special result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null
3,850
2023-04-16T12:28:12Z
63,049,931
.38_Special子彈
3,604,538
<p><b>.38史密斯威森特殊彈</b>(<b>.38 Smith &amp; Wesson Special</b>,又常簡稱為<b>.38 Special</b>,或縮寫為<b>.38 Spl</b>、<b>.38 Spc</b>)是一種左輪手槍所使用的<span data-orig-title="彈殼底板"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Rim (firearms)"><span>有緣</span></span>中央底火子彈規格,由史密斯威森(Smith &amp; Wesson)於1898年推出。它是美國執法機構在1920年代到1990年代的標準用彈。 </p><p>.38 Special以其精準與後座力小著稱,自上市之後就一直是世界最流行的左輪手槍用子彈,並被廣泛應用於射擊、競賽、自衛及打獵等用途。 </p> <h2><span id=".E5.8F.82.E8.80.83"></span><span id="参考">參考</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93.BE.E6.8E.A5"></span><span id="外部链接">外部連結</span></h2> <ul><li>The Snubnose File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Ballistics By The Inch .38 special result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u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1427 Cached time: 20230505225849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 CPU time usage: 0.510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639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4341/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359222/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10331/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16/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61/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6388/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247/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10548923/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1/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482.102 1 -total 33.65% 162.221 2 Template:Navbox 29.63% 142.854 1 Template:Infobox_Firearm_Cartridge 28.64% 138.051 1 Template:Infobox 28.40% 136.906 1 Template:史密斯威森公司 24.95% 120.267 57 Template:Link-en 16.79% 80.922 1 Template:NoteTA 13.20% 63.650 1 Template:Reflist 11.97% 57.707 5 Template:Infobox_firearm_cartridge/ballistics 11.07% 53.371 25 Template:Infobox_firearm_cartridge/convert -->
**.38 史密斯威森特殊彈**(**.38 Smith & Wesson Special**,又常簡稱為**.38 Special**,或縮寫為**.38 Spl**、**.38 Spc**)是一種左輪手槍所使用的有緣中央底火子彈規格,由史密斯威森(Smith & Wesson)於 1898 年推出。它是美國執法機構在 1920 年代到 1990 年代的標準用彈。 .38 Special 以其精準與後座力小著稱,自上市之後就一直是世界最流行的左輪手槍用子彈,並被廣泛應用於射擊、競賽、自衛及打獵等用途。 ## 參考 ## 外部連結 * The Snubnose File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Ballistics By The Inch .38 special result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null
3,850
2023-04-16T12:28:12Z
63,049,931
.38_特種彈
3,604,538
<p><b>.38史密斯威森特殊彈</b>(<b>.38 Smith &amp; Wesson Special</b>,又常簡稱為<b>.38 Special</b>,或縮寫為<b>.38 Spl</b>、<b>.38 Spc</b>)是一種左輪手槍所使用的<span data-orig-title="彈殼底板"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Rim (firearms)"><span>有緣</span></span>中央底火子彈規格,由史密斯威森(Smith &amp; Wesson)於1898年推出。它是美國執法機構在1920年代到1990年代的標準用彈。 </p><p>.38 Special以其精準與後座力小著稱,自上市之後就一直是世界最流行的左輪手槍用子彈,並被廣泛應用於射擊、競賽、自衛及打獵等用途。 </p> <h2><span id=".E5.8F.82.E8.80.83"></span><span id="参考">參考</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93.BE.E6.8E.A5"></span><span id="外部链接">外部連結</span></h2> <ul><li>The Snubnose File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Ballistics By The Inch .38 special result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u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1427 Cached time: 20230505225849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 CPU time usage: 0.510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639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4341/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359222/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10331/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16/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61/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6388/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247/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10548923/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1/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482.102 1 -total 33.65% 162.221 2 Template:Navbox 29.63% 142.854 1 Template:Infobox_Firearm_Cartridge 28.64% 138.051 1 Template:Infobox 28.40% 136.906 1 Template:史密斯威森公司 24.95% 120.267 57 Template:Link-en 16.79% 80.922 1 Template:NoteTA 13.20% 63.650 1 Template:Reflist 11.97% 57.707 5 Template:Infobox_firearm_cartridge/ballistics 11.07% 53.371 25 Template:Infobox_firearm_cartridge/convert -->
**.38 史密斯威森特殊彈**(**.38 Smith & Wesson Special**,又常簡稱為**.38 Special**,或縮寫為**.38 Spl**、**.38 Spc**)是一種左輪手槍所使用的有緣中央底火子彈規格,由史密斯威森(Smith & Wesson)於 1898 年推出。它是美國執法機構在 1920 年代到 1990 年代的標準用彈。 .38 Special 以其精準與後座力小著稱,自上市之後就一直是世界最流行的左輪手槍用子彈,並被廣泛應用於射擊、競賽、自衛及打獵等用途。 ## 參考 ## 外部連結 * The Snubnose File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Ballistics By The Inch .38 special result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null
3,850
2023-04-16T12:28:12Z
63,049,931
.38特種彈
148,502
<p><b>.40 S&amp;W</b>是一種由美國著名的槍枝製造商史密斯威森所設計的10公釐手槍彈藥,採用中心底火式直筒型彈殼。 </p> <h2><span id=".E6.AD.B7.E5.8F.B2"></span><span id="歷史">歷史</span></h2> <p>從聯邦調查局之前使用的10公釐Auto子彈演化而來,該型子彈威力太過強大,修改後成為.40 S&amp;W。FBI便用較少發射藥的10公釐低速彈(又稱作「FBI配方」)來解決這個問題。史密斯威爾森重新設計了10公釐子彈,讓它在長度上縮短些,同時要維持FBI配方的表現。.40 S&amp;W型子彈隨即在市場的反應和實際售出的數量上,壓倒性的勝出10公釐Auto子彈。同時因為.40 S&amp;W長度稍短的優點,諸多原本使用9公釐子彈的手槍,也能改造成使用這種子彈。 </p><p>以色列軍事工業公司曾經在1980年代試驗過相似的子彈,稱作.41 AE,這是為他們的傑里科941所設計的子彈。這種子彈使用.41 Magnum的彈殼,然後減短到與9公釐子彈相同長度,接著搭配緣縮式彈殼同樣為了搭配9公釐子彈的規格。.41 AE子彈在彈道的表現方面與.40 S&amp;W相似,甚至有手冊建議使用.40 S&amp;W的裝藥來裝填.41 AE子彈。而.41 AE子彈在許多方面較具吸引力:緣縮式彈殼允許使用者透過比較簡單的改造(槍管和彈匣),讓原本使用9公釐子彈的槍枝變成使用點41 AE。然而.41 AE子彈使用的是直徑0.41英寸的彈頭,而不若.40 S&amp;W,它缺少許多製造商的支持,進而未能引起廣泛的市場反應。 </p><p>一開始.40 S&amp;W子彈的接受程度並不高,因為它的威力相較於原本的10公釐子彈相當低落。而這個特性也引致了一些抵損的名稱例如「短小孱弱(Short and Wimpy)」或「短小差勁(Short and Weak)」。但無論如何,它的彈道表現比起9公釐子彈,更加適合警用和自衛用途。同時,在製造商們紛紛改造它們的9公釐手槍來使用.40 S&amp;W子彈時,也無形之間快速增加了民眾的接受度。 </p><p>.40 S&amp;W的使用者發現在使用該口徑子彈的手槍時經常發生膛炸事故,特別是在克拉克手槍中比較頻繁,原因是該槍的給彈斜面部與彈殼的空間間隔太大,缺乏對子彈的彈殼包覆,導致引爆發射藥時令彈殼破裂,從而發生膛炸。 </p> <h2><span id=".E8.A1.A8.E7.8F.BE"></span><span id="表現">表現</span></h2> <p>.40 S&amp;W子彈在美國已獲得極大的成功,因為它比9公釐子彈更加優秀,並且去除了10公釐Auto子彈的過度殺傷力。在世界的各處,它變成熱門的射擊競技彈種。 </p><p>.40 S&amp;W被認為是現今最適合執法用途的子彈,當搭配空尖彈使用時更增加了它的<span data-orig-title="制止力"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Stopping power"><span>制止力</span></span>,並且有易於掌控的後座力。 </p> <ul class="gallery mw-gallery-traditional"><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55px"> <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55px"> </ul><h2><span id=".E5.90.8C.E7.BE.A9.E5.AD.97"></span><span id="同義字">同義字</span></h2> <ul><li>.40 Kurz(短彈)</li> <li>10mm Kurz</li> <li>.40 Auto</li> <li>.40 Short and Wimpy(貶義)</li> <li>.40 Short and Weak(貶義、同上)</li> <li>.40 Liberty(同於「freedom fries」的傳統,美國國內杯葛史密斯威爾森的槍枝管制運動以及柯林頓法案)</li></ul><h2><span id=".E5.8F.83.E8.80.83"></span><span id="參考">參考</span></h2> <ul><li>FBI</li> <li>9公釐帕拉貝倫彈</li></ul><h2><span id=".E7.9B.B8.E9.97.9C.E8.B3.87.E8.A8.8A"></span><span id="相關資訊">相關資訊</span></h2> <ul><li>手槍子彈列表</li> <li>步槍子彈列表</li></u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286 Cached time: 20230501094706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513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689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3963/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347591/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7244/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16/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61/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1861/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231/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8646948/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1/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510.904 1 -total 35.44% 181.052 2 Template:Navbox 29.55% 150.975 1 Template:史密斯威森公司 27.98% 142.961 57 Template:Link-en 27.63% 141.153 1 Template:Infobox_Firearm_Cartridge 26.36% 134.650 1 Template:Infobox 14.76% 75.418 1 Template:Commonscat 12.12% 61.942 1 Template:NoteTA 11.61% 59.311 22 Template:Infobox_firearm_cartridge/convert 10.79% 55.150 1 Template:Unreferenced --><!-- Saved in parser cache with key zhwiki:pcache:idhash:148502-0!userlang=zh-tw!zh-tw and timestamp 20230501094706 and revision id 75312899. Rendering was triggered because: api-parse -->
**.40 S&W** 是一種由美國著名的槍枝製造商史密斯威森所設計的 10 公釐手槍彈藥,採用中心底火式直筒型彈殼。 ## 歷史 從聯邦調查局之前使用的 10 公釐 Auto 子彈演化而來,該型子彈威力太過強大,修改後成為.40 S&W。FBI 便用較少發射藥的 10 公釐低速彈(又稱作「FBI 配方」)來解決這個問題。史密斯威爾森重新設計了 10 公釐子彈,讓它在長度上縮短些,同時要維持 FBI 配方的表現。.40 S&W 型子彈隨即在市場的反應和實際售出的數量上,壓倒性的勝出 10 公釐 Auto 子彈。同時因為.40 S&W 長度稍短的優點,諸多原本使用 9 公釐子彈的手槍,也能改造成使用這種子彈。 以色列軍事工業公司曾經在 1980 年代試驗過相似的子彈,稱作.41 AE,這是為他們的傑里科 941 所設計的子彈。這種子彈使用.41 Magnum 的彈殼,然後減短到與 9 公釐子彈相同長度,接著搭配緣縮式彈殼同樣為了搭配 9 公釐子彈的規格。.41 AE 子彈在彈道的表現方面與.40 S&W 相似,甚至有手冊建議使用.40 S&W 的裝藥來裝填.41 AE 子彈。而.41 AE 子彈在許多方面較具吸引力:緣縮式彈殼允許使用者透過比較簡單的改造(槍管和彈匣),讓原本使用 9 公釐子彈的槍枝變成使用點 41 AE。然而.41 AE 子彈使用的是直徑 0.41 英寸的彈頭,而不若.40 S&W,它缺少許多製造商的支持,進而未能引起廣泛的市場反應。 一開始.40 S&W 子彈的接受程度並不高,因為它的威力相較於原本的 10 公釐子彈相當低落。而這個特性也引致了一些抵損的名稱例如「短小孱弱(Short and Wimpy)」或「短小差勁(Short and Weak)」。但無論如何,它的彈道表現比起 9 公釐子彈,更加適合警用和自衛用途。同時,在製造商們紛紛改造它們的 9 公釐手槍來使用.40 S&W 子彈時,也無形之間快速增加了民眾的接受度。 .40 S&W 的使用者發現在使用該口徑子彈的手槍時經常發生膛炸事故,特別是在克拉克手槍中比較頻繁,原因是該槍的給彈斜面部與彈殼的空間間隔太大,缺乏對子彈的彈殼包覆,導致引爆發射藥時令彈殼破裂,從而發生膛炸。 ## 表現 .40 S&W 子彈在美國已獲得極大的成功,因為它比 9 公釐子彈更加優秀,並且去除了 10 公釐 Auto 子彈的過度殺傷力。在世界的各處,它變成熱門的射擊競技彈種。 .40 S&W 被認為是現今最適合執法用途的子彈,當搭配空尖彈使用時更增加了它的制止力,並且有易於掌控的後座力。 * * ## 同義字 * .40 Kurz(短彈) * 10mm Kurz * .40 Auto * .40 Short and Wimpy(貶義) * .40 Short and Weak(貶義、同上) * .40 Liberty(同於「freedom fries」的傳統,美國國內杯葛史密斯威爾森的槍枝管制運動以及柯林頓法案) ## 參考 * FBI * 9 公釐帕拉貝倫彈 ## 相關資訊 * 手槍子彈列表 * 步槍子彈列表
null
4,855
2023-04-10T09:02:02Z
75,312,899
.40_S&W
148,502
<p><b>.40 S&amp;W</b>是一種由美國著名的槍枝製造商史密斯威森所設計的10公釐手槍彈藥,採用中心底火式直筒型彈殼。 </p> <h2><span id=".E6.AD.B7.E5.8F.B2"></span><span id="歷史">歷史</span></h2> <p>從聯邦調查局之前使用的10公釐Auto子彈演化而來,該型子彈威力太過強大,修改後成為.40 S&amp;W。FBI便用較少發射藥的10公釐低速彈(又稱作「FBI配方」)來解決這個問題。史密斯威爾森重新設計了10公釐子彈,讓它在長度上縮短些,同時要維持FBI配方的表現。.40 S&amp;W型子彈隨即在市場的反應和實際售出的數量上,壓倒性的勝出10公釐Auto子彈。同時因為.40 S&amp;W長度稍短的優點,諸多原本使用9公釐子彈的手槍,也能改造成使用這種子彈。 </p><p>以色列軍事工業公司曾經在1980年代試驗過相似的子彈,稱作.41 AE,這是為他們的傑里科941所設計的子彈。這種子彈使用.41 Magnum的彈殼,然後減短到與9公釐子彈相同長度,接著搭配緣縮式彈殼同樣為了搭配9公釐子彈的規格。.41 AE子彈在彈道的表現方面與.40 S&amp;W相似,甚至有手冊建議使用.40 S&amp;W的裝藥來裝填.41 AE子彈。而.41 AE子彈在許多方面較具吸引力:緣縮式彈殼允許使用者透過比較簡單的改造(槍管和彈匣),讓原本使用9公釐子彈的槍枝變成使用點41 AE。然而.41 AE子彈使用的是直徑0.41英寸的彈頭,而不若.40 S&amp;W,它缺少許多製造商的支持,進而未能引起廣泛的市場反應。 </p><p>一開始.40 S&amp;W子彈的接受程度並不高,因為它的威力相較於原本的10公釐子彈相當低落。而這個特性也引致了一些抵損的名稱例如「短小孱弱(Short and Wimpy)」或「短小差勁(Short and Weak)」。但無論如何,它的彈道表現比起9公釐子彈,更加適合警用和自衛用途。同時,在製造商們紛紛改造它們的9公釐手槍來使用.40 S&amp;W子彈時,也無形之間快速增加了民眾的接受度。 </p><p>.40 S&amp;W的使用者發現在使用該口徑子彈的手槍時經常發生膛炸事故,特別是在克拉克手槍中比較頻繁,原因是該槍的給彈斜面部與彈殼的空間間隔太大,缺乏對子彈的彈殼包覆,導致引爆發射藥時令彈殼破裂,從而發生膛炸。 </p> <h2><span id=".E8.A1.A8.E7.8F.BE"></span><span id="表現">表現</span></h2> <p>.40 S&amp;W子彈在美國已獲得極大的成功,因為它比9公釐子彈更加優秀,並且去除了10公釐Auto子彈的過度殺傷力。在世界的各處,它變成熱門的射擊競技彈種。 </p><p>.40 S&amp;W被認為是現今最適合執法用途的子彈,當搭配空尖彈使用時更增加了它的<span data-orig-title="制止力"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Stopping power"><span>制止力</span></span>,並且有易於掌控的後座力。 </p> <ul class="gallery mw-gallery-traditional"><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55px"> <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55px"> </ul><h2><span id=".E5.90.8C.E7.BE.A9.E5.AD.97"></span><span id="同義字">同義字</span></h2> <ul><li>.40 Kurz(短彈)</li> <li>10mm Kurz</li> <li>.40 Auto</li> <li>.40 Short and Wimpy(貶義)</li> <li>.40 Short and Weak(貶義、同上)</li> <li>.40 Liberty(同於「freedom fries」的傳統,美國國內杯葛史密斯威爾森的槍枝管制運動以及柯林頓法案)</li></ul><h2><span id=".E5.8F.83.E8.80.83"></span><span id="參考">參考</span></h2> <ul><li>FBI</li> <li>9公釐帕拉貝倫彈</li></ul><h2><span id=".E7.9B.B8.E9.97.9C.E8.B3.87.E8.A8.8A"></span><span id="相關資訊">相關資訊</span></h2> <ul><li>手槍子彈列表</li> <li>步槍子彈列表</li></u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286 Cached time: 20230501094706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513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689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3963/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347591/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7244/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16/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61/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1861/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231/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8646948/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1/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510.904 1 -total 35.44% 181.052 2 Template:Navbox 29.55% 150.975 1 Template:史密斯威森公司 27.98% 142.961 57 Template:Link-en 27.63% 141.153 1 Template:Infobox_Firearm_Cartridge 26.36% 134.650 1 Template:Infobox 14.76% 75.418 1 Template:Commonscat 12.12% 61.942 1 Template:NoteTA 11.61% 59.311 22 Template:Infobox_firearm_cartridge/convert 10.79% 55.150 1 Template:Unreferenced --><!-- Saved in parser cache with key zhwiki:pcache:idhash:148502-0!userlang=zh-tw!zh-tw and timestamp 20230501094706 and revision id 75312899. Rendering was triggered because: api-parse -->
**.40 S&W** 是一種由美國著名的槍枝製造商史密斯威森所設計的 10 公釐手槍彈藥,採用中心底火式直筒型彈殼。 ## 歷史 從聯邦調查局之前使用的 10 公釐 Auto 子彈演化而來,該型子彈威力太過強大,修改後成為.40 S&W。FBI 便用較少發射藥的 10 公釐低速彈(又稱作「FBI 配方」)來解決這個問題。史密斯威爾森重新設計了 10 公釐子彈,讓它在長度上縮短些,同時要維持 FBI 配方的表現。.40 S&W 型子彈隨即在市場的反應和實際售出的數量上,壓倒性的勝出 10 公釐 Auto 子彈。同時因為.40 S&W 長度稍短的優點,諸多原本使用 9 公釐子彈的手槍,也能改造成使用這種子彈。 以色列軍事工業公司曾經在 1980 年代試驗過相似的子彈,稱作.41 AE,這是為他們的傑里科 941 所設計的子彈。這種子彈使用.41 Magnum 的彈殼,然後減短到與 9 公釐子彈相同長度,接著搭配緣縮式彈殼同樣為了搭配 9 公釐子彈的規格。.41 AE 子彈在彈道的表現方面與.40 S&W 相似,甚至有手冊建議使用.40 S&W 的裝藥來裝填.41 AE 子彈。而.41 AE 子彈在許多方面較具吸引力:緣縮式彈殼允許使用者透過比較簡單的改造(槍管和彈匣),讓原本使用 9 公釐子彈的槍枝變成使用點 41 AE。然而.41 AE 子彈使用的是直徑 0.41 英寸的彈頭,而不若.40 S&W,它缺少許多製造商的支持,進而未能引起廣泛的市場反應。 一開始.40 S&W 子彈的接受程度並不高,因為它的威力相較於原本的 10 公釐子彈相當低落。而這個特性也引致了一些抵損的名稱例如「短小孱弱(Short and Wimpy)」或「短小差勁(Short and Weak)」。但無論如何,它的彈道表現比起 9 公釐子彈,更加適合警用和自衛用途。同時,在製造商們紛紛改造它們的 9 公釐手槍來使用.40 S&W 子彈時,也無形之間快速增加了民眾的接受度。 .40 S&W 的使用者發現在使用該口徑子彈的手槍時經常發生膛炸事故,特別是在克拉克手槍中比較頻繁,原因是該槍的給彈斜面部與彈殼的空間間隔太大,缺乏對子彈的彈殼包覆,導致引爆發射藥時令彈殼破裂,從而發生膛炸。 ## 表現 .40 S&W 子彈在美國已獲得極大的成功,因為它比 9 公釐子彈更加優秀,並且去除了 10 公釐 Auto 子彈的過度殺傷力。在世界的各處,它變成熱門的射擊競技彈種。 .40 S&W 被認為是現今最適合執法用途的子彈,當搭配空尖彈使用時更增加了它的制止力,並且有易於掌控的後座力。 * * ## 同義字 * .40 Kurz(短彈) * 10mm Kurz * .40 Auto * .40 Short and Wimpy(貶義) * .40 Short and Weak(貶義、同上) * .40 Liberty(同於「freedom fries」的傳統,美國國內杯葛史密斯威爾森的槍枝管制運動以及柯林頓法案) ## 參考 * FBI * 9 公釐帕拉貝倫彈 ## 相關資訊 * 手槍子彈列表 * 步槍子彈列表
null
4,855
2023-04-10T09:02:02Z
75,312,899
.40_s&w
4,058,072
<p><b>.410號徑霰彈</b>(<b>.410 Bore</b>或<b>.410 Gauge</b>)是常用霰彈中最小的號徑。它的粗度跟<span data-orig-title=".45柯爾特"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45 Colt"><span>.45柯特</span></span>彈差不多,但長度明顯較長,大概有76mm(3英寸)長。所以一些單發槍與左輪手槍即使沒有經過改裝也能發射。 </p> <h2><span id=".E5.AE.B9.E9.87.8F.E6.AF.94.E8.BC.83"></span><span id="容量比較">容量比較</span></h2> <p>.410號徑霰彈的這個號碼是所有霰彈中較獨特的,其他定裝霰彈的號徑號碼都有照著一種標號規則來表示,霰彈槍號徑代表的是正好能夠塞入槍管的鉛球重量英磅數的分數分母。例如12號徑是代表槍管正好能塞1/12英磅的鉛球,20號徑代表槍管正好能塞1/20英鎊的鉛球。.410號霰彈若以此規則來標示大致等於67號徑的大小,也就是1/67英磅的鉛球。</p> <h2><span id=".E5.8F.83.E8.80.83"></span><span id="參考">參考</span></h2>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288 Cached time: 20230505225851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 CPU time usage: 0.225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337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550/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126929/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619/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25/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5/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1079/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094/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3581345/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1/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268.285 1 -total 30.23% 81.113 1 Template:Expert 22.19% 59.530 1 Template:Commonscat 21.27% 57.066 1 Template:NoteTA 17.80% 47.760 1 Template:Ambox 16.91% 45.372 1 Template:Reflist 15.53% 41.661 1 Template:Cite_web 10.50% 28.160 1 Template:Category_handler 9.98% 26.788 1 Template:If_then_show 6.92% 18.564 1 Template:Category_handler/numbered -->
**.410 號徑霰彈**(**.410 Bore** 或**.410 Gauge**)是常用霰彈中最小的號徑。它的粗度跟.45 柯特彈差不多,但長度明顯較長,大概有 76mm(3 英寸)長。所以一些單發槍與左輪手槍即使沒有經過改裝也能發射。 ## 容量比較 .410 號徑霰彈的這個號碼是所有霰彈中較獨特的,其他定裝霰彈的號徑號碼都有照著一種標號規則來表示,霰彈槍號徑代表的是正好能夠塞入槍管的鉛球重量英磅數的分數分母。例如 12 號徑是代表槍管正好能塞 1/12 英磅的鉛球,20 號徑代表槍管正好能塞 1/20 英鎊的鉛球。.410 號霰彈若以此規則來標示大致等於 67 號徑的大小,也就是 1/67 英磅的鉛球。 ## 參考
null
1,500
2023-04-25T22:18:27Z
60,563,403
.410_bore
4,058,072
<p><b>.410號徑霰彈</b>(<b>.410 Bore</b>或<b>.410 Gauge</b>)是常用霰彈中最小的號徑。它的粗度跟<span data-orig-title=".45柯爾特"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45 Colt"><span>.45柯特</span></span>彈差不多,但長度明顯較長,大概有76mm(3英寸)長。所以一些單發槍與左輪手槍即使沒有經過改裝也能發射。 </p> <h2><span id=".E5.AE.B9.E9.87.8F.E6.AF.94.E8.BC.83"></span><span id="容量比較">容量比較</span></h2> <p>.410號徑霰彈的這個號碼是所有霰彈中較獨特的,其他定裝霰彈的號徑號碼都有照著一種標號規則來表示,霰彈槍號徑代表的是正好能夠塞入槍管的鉛球重量英磅數的分數分母。例如12號徑是代表槍管正好能塞1/12英磅的鉛球,20號徑代表槍管正好能塞1/20英鎊的鉛球。.410號霰彈若以此規則來標示大致等於67號徑的大小,也就是1/67英磅的鉛球。</p> <h2><span id=".E5.8F.83.E8.80.83"></span><span id="參考">參考</span></h2>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288 Cached time: 20230505225851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 CPU time usage: 0.225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337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550/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126929/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619/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25/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5/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1079/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094/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3581345/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1/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268.285 1 -total 30.23% 81.113 1 Template:Expert 22.19% 59.530 1 Template:Commonscat 21.27% 57.066 1 Template:NoteTA 17.80% 47.760 1 Template:Ambox 16.91% 45.372 1 Template:Reflist 15.53% 41.661 1 Template:Cite_web 10.50% 28.160 1 Template:Category_handler 9.98% 26.788 1 Template:If_then_show 6.92% 18.564 1 Template:Category_handler/numbered -->
**.410 號徑霰彈**(**.410 Bore** 或**.410 Gauge**)是常用霰彈中最小的號徑。它的粗度跟.45 柯特彈差不多,但長度明顯較長,大概有 76mm(3 英寸)長。所以一些單發槍與左輪手槍即使沒有經過改裝也能發射。 ## 容量比較 .410 號徑霰彈的這個號碼是所有霰彈中較獨特的,其他定裝霰彈的號徑號碼都有照著一種標號規則來表示,霰彈槍號徑代表的是正好能夠塞入槍管的鉛球重量英磅數的分數分母。例如 12 號徑是代表槍管正好能塞 1/12 英磅的鉛球,20 號徑代表槍管正好能塞 1/20 英鎊的鉛球。.410 號霰彈若以此規則來標示大致等於 67 號徑的大小,也就是 1/67 英磅的鉛球。 ## 參考
null
1,500
2023-04-25T22:18:27Z
60,563,403
.410號口徑散彈
4,058,072
<p><b>.410號徑霰彈</b>(<b>.410 Bore</b>或<b>.410 Gauge</b>)是常用霰彈中最小的號徑。它的粗度跟<span data-orig-title=".45柯爾特"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45 Colt"><span>.45柯特</span></span>彈差不多,但長度明顯較長,大概有76mm(3英寸)長。所以一些單發槍與左輪手槍即使沒有經過改裝也能發射。 </p> <h2><span id=".E5.AE.B9.E9.87.8F.E6.AF.94.E8.BC.83"></span><span id="容量比較">容量比較</span></h2> <p>.410號徑霰彈的這個號碼是所有霰彈中較獨特的,其他定裝霰彈的號徑號碼都有照著一種標號規則來表示,霰彈槍號徑代表的是正好能夠塞入槍管的鉛球重量英磅數的分數分母。例如12號徑是代表槍管正好能塞1/12英磅的鉛球,20號徑代表槍管正好能塞1/20英鎊的鉛球。.410號霰彈若以此規則來標示大致等於67號徑的大小,也就是1/67英磅的鉛球。</p> <h2><span id=".E5.8F.83.E8.80.83"></span><span id="參考">參考</span></h2>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288 Cached time: 20230505225851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 CPU time usage: 0.225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337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550/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126929/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619/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25/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5/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1079/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094/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3581345/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1/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268.285 1 -total 30.23% 81.113 1 Template:Expert 22.19% 59.530 1 Template:Commonscat 21.27% 57.066 1 Template:NoteTA 17.80% 47.760 1 Template:Ambox 16.91% 45.372 1 Template:Reflist 15.53% 41.661 1 Template:Cite_web 10.50% 28.160 1 Template:Category_handler 9.98% 26.788 1 Template:If_then_show 6.92% 18.564 1 Template:Category_handler/numbered -->
**.410 號徑霰彈**(**.410 Bore** 或**.410 Gauge**)是常用霰彈中最小的號徑。它的粗度跟.45 柯特彈差不多,但長度明顯較長,大概有 76mm(3 英寸)長。所以一些單發槍與左輪手槍即使沒有經過改裝也能發射。 ## 容量比較 .410 號徑霰彈的這個號碼是所有霰彈中較獨特的,其他定裝霰彈的號徑號碼都有照著一種標號規則來表示,霰彈槍號徑代表的是正好能夠塞入槍管的鉛球重量英磅數的分數分母。例如 12 號徑是代表槍管正好能塞 1/12 英磅的鉛球,20 號徑代表槍管正好能塞 1/20 英鎊的鉛球。.410 號霰彈若以此規則來標示大致等於 67 號徑的大小,也就是 1/67 英磅的鉛球。 ## 參考
null
1,500
2023-04-25T22:18:27Z
60,563,403
.410號口徑霰彈
4,058,072
<p><b>.410號徑霰彈</b>(<b>.410 Bore</b>或<b>.410 Gauge</b>)是常用霰彈中最小的號徑。它的粗度跟<span data-orig-title=".45柯爾特"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45 Colt"><span>.45柯特</span></span>彈差不多,但長度明顯較長,大概有76mm(3英寸)長。所以一些單發槍與左輪手槍即使沒有經過改裝也能發射。 </p> <h2><span id=".E5.AE.B9.E9.87.8F.E6.AF.94.E8.BC.83"></span><span id="容量比較">容量比較</span></h2> <p>.410號徑霰彈的這個號碼是所有霰彈中較獨特的,其他定裝霰彈的號徑號碼都有照著一種標號規則來表示,霰彈槍號徑代表的是正好能夠塞入槍管的鉛球重量英磅數的分數分母。例如12號徑是代表槍管正好能塞1/12英磅的鉛球,20號徑代表槍管正好能塞1/20英鎊的鉛球。.410號霰彈若以此規則來標示大致等於67號徑的大小,也就是1/67英磅的鉛球。</p> <h2><span id=".E5.8F.83.E8.80.83"></span><span id="參考">參考</span></h2>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288 Cached time: 20230505225851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 CPU time usage: 0.225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337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550/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126929/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619/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25/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5/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1079/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094/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3581345/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1/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268.285 1 -total 30.23% 81.113 1 Template:Expert 22.19% 59.530 1 Template:Commonscat 21.27% 57.066 1 Template:NoteTA 17.80% 47.760 1 Template:Ambox 16.91% 45.372 1 Template:Reflist 15.53% 41.661 1 Template:Cite_web 10.50% 28.160 1 Template:Category_handler 9.98% 26.788 1 Template:If_then_show 6.92% 18.564 1 Template:Category_handler/numbered -->
**.410 號徑霰彈**(**.410 Bore** 或**.410 Gauge**)是常用霰彈中最小的號徑。它的粗度跟.45 柯特彈差不多,但長度明顯較長,大概有 76mm(3 英寸)長。所以一些單發槍與左輪手槍即使沒有經過改裝也能發射。 ## 容量比較 .410 號徑霰彈的這個號碼是所有霰彈中較獨特的,其他定裝霰彈的號徑號碼都有照著一種標號規則來表示,霰彈槍號徑代表的是正好能夠塞入槍管的鉛球重量英磅數的分數分母。例如 12 號徑是代表槍管正好能塞 1/12 英磅的鉛球,20 號徑代表槍管正好能塞 1/20 英鎊的鉛球。.410 號霰彈若以此規則來標示大致等於 67 號徑的大小,也就是 1/67 英磅的鉛球。 ## 參考
null
1,500
2023-04-25T22:18:27Z
60,563,403
.410號徑散彈
4,058,072
<p><b>.410號徑霰彈</b>(<b>.410 Bore</b>或<b>.410 Gauge</b>)是常用霰彈中最小的號徑。它的粗度跟<span data-orig-title=".45柯爾特"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45 Colt"><span>.45柯特</span></span>彈差不多,但長度明顯較長,大概有76mm(3英寸)長。所以一些單發槍與左輪手槍即使沒有經過改裝也能發射。 </p> <h2><span id=".E5.AE.B9.E9.87.8F.E6.AF.94.E8.BC.83"></span><span id="容量比較">容量比較</span></h2> <p>.410號徑霰彈的這個號碼是所有霰彈中較獨特的,其他定裝霰彈的號徑號碼都有照著一種標號規則來表示,霰彈槍號徑代表的是正好能夠塞入槍管的鉛球重量英磅數的分數分母。例如12號徑是代表槍管正好能塞1/12英磅的鉛球,20號徑代表槍管正好能塞1/20英鎊的鉛球。.410號霰彈若以此規則來標示大致等於67號徑的大小,也就是1/67英磅的鉛球。</p> <h2><span id=".E5.8F.83.E8.80.83"></span><span id="參考">參考</span></h2>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288 Cached time: 20230505225851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 CPU time usage: 0.225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337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550/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126929/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619/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25/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5/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1079/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094/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3581345/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1/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268.285 1 -total 30.23% 81.113 1 Template:Expert 22.19% 59.530 1 Template:Commonscat 21.27% 57.066 1 Template:NoteTA 17.80% 47.760 1 Template:Ambox 16.91% 45.372 1 Template:Reflist 15.53% 41.661 1 Template:Cite_web 10.50% 28.160 1 Template:Category_handler 9.98% 26.788 1 Template:If_then_show 6.92% 18.564 1 Template:Category_handler/numbered -->
**.410 號徑霰彈**(**.410 Bore** 或**.410 Gauge**)是常用霰彈中最小的號徑。它的粗度跟.45 柯特彈差不多,但長度明顯較長,大概有 76mm(3 英寸)長。所以一些單發槍與左輪手槍即使沒有經過改裝也能發射。 ## 容量比較 .410 號徑霰彈的這個號碼是所有霰彈中較獨特的,其他定裝霰彈的號徑號碼都有照著一種標號規則來表示,霰彈槍號徑代表的是正好能夠塞入槍管的鉛球重量英磅數的分數分母。例如 12 號徑是代表槍管正好能塞 1/12 英磅的鉛球,20 號徑代表槍管正好能塞 1/20 英鎊的鉛球。.410 號霰彈若以此規則來標示大致等於 67 號徑的大小,也就是 1/67 英磅的鉛球。 ## 參考
null
1,500
2023-04-25T22:18:27Z
60,563,403
.410號徑霰彈
4,058,072
<p><b>.410號徑霰彈</b>(<b>.410 Bore</b>或<b>.410 Gauge</b>)是常用霰彈中最小的號徑。它的粗度跟<span data-orig-title=".45柯爾特"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45 Colt"><span>.45柯特</span></span>彈差不多,但長度明顯較長,大概有76mm(3英寸)長。所以一些單發槍與左輪手槍即使沒有經過改裝也能發射。 </p> <h2><span id=".E5.AE.B9.E9.87.8F.E6.AF.94.E8.BC.83"></span><span id="容量比較">容量比較</span></h2> <p>.410號徑霰彈的這個號碼是所有霰彈中較獨特的,其他定裝霰彈的號徑號碼都有照著一種標號規則來表示,霰彈槍號徑代表的是正好能夠塞入槍管的鉛球重量英磅數的分數分母。例如12號徑是代表槍管正好能塞1/12英磅的鉛球,20號徑代表槍管正好能塞1/20英鎊的鉛球。.410號霰彈若以此規則來標示大致等於67號徑的大小,也就是1/67英磅的鉛球。</p> <h2><span id=".E5.8F.83.E8.80.83"></span><span id="參考">參考</span></h2>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288 Cached time: 20230505225851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 CPU time usage: 0.225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337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550/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126929/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619/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25/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5/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1079/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094/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3581345/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1/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268.285 1 -total 30.23% 81.113 1 Template:Expert 22.19% 59.530 1 Template:Commonscat 21.27% 57.066 1 Template:NoteTA 17.80% 47.760 1 Template:Ambox 16.91% 45.372 1 Template:Reflist 15.53% 41.661 1 Template:Cite_web 10.50% 28.160 1 Template:Category_handler 9.98% 26.788 1 Template:If_then_show 6.92% 18.564 1 Template:Category_handler/numbered -->
**.410 號徑霰彈**(**.410 Bore** 或**.410 Gauge**)是常用霰彈中最小的號徑。它的粗度跟.45 柯特彈差不多,但長度明顯較長,大概有 76mm(3 英寸)長。所以一些單發槍與左輪手槍即使沒有經過改裝也能發射。 ## 容量比較 .410 號徑霰彈的這個號碼是所有霰彈中較獨特的,其他定裝霰彈的號徑號碼都有照著一種標號規則來表示,霰彈槍號徑代表的是正好能夠塞入槍管的鉛球重量英磅數的分數分母。例如 12 號徑是代表槍管正好能塞 1/12 英磅的鉛球,20 號徑代表槍管正好能塞 1/20 英鎊的鉛球。.410 號霰彈若以此規則來標示大致等於 67 號徑的大小,也就是 1/67 英磅的鉛球。 ## 參考
null
1,500
2023-04-25T22:18:27Z
60,563,403
.410鉛徑霰彈
5,319,673
<p><b>.44麥格農</b>(英語:<span lang="en"><b>.44 Magnum</b></span>)是美國在1950年代研製的子彈,主要被用於左輪手槍;雖然名為「點44」,但實際口徑只有0.429英寸(10.9公釐),純粹因其由.44 S&amp;W Special改進而得名。 </p><p>.44麥格農基於.44 S&amp;W Special,但彈殼經過加長及加壓後,槍口初速及彈頭能量得以大幅提高,從而令.454 Casull以及最近的.460 S&amp;W 麥格農和.500 S&W 麥格農黯然失色; 儘管如此,它仍然是最受歡迎的商業大口徑麥格農彈藥之一。當最大裝載並帶有沉重,穿透力強的子彈時,.44麥格農適合於北美地區所有遊戲的短距離狩獵。用手槍射擊時,雖然有重後坐力和槍口火焰,但在卡賓槍和步槍中則要少得多。 </p> <h2><span id=".E7.9B.B8.E9.97.9C.E8.B3.87.E8.A8.8A"></span><span id="相關資訊">相關資訊</span></h2> <ul><li>手槍子彈列表</li> <li>步槍子彈列表</li> <li><span data-orig-title=".44 S&amp;W Special"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44 S&amp;W Special"><span>.44 S&amp;W Special</span></span></li></u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335 Cached time: 20230416142348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vary‐revision‐sha1] CPU time usage: 0.779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962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7644/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748296/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12877/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16/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161/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0/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401/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20826728/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699.587 1 -total 52.77% 369.160 6 Template:Navbox 45.46% 318.050 163 Template:Link-en 32.01% 223.950 1 Template:雷明登武器公司槍械及子彈 31.65% 221.386 1 Template:Military_navigation 19.22% 134.489 1 Template:Infobox_Firearm_Cartridge 18.59% 130.088 1 Template:Infobox 18.55% 129.739 1 Template:史密斯威森公司 13.88% 97.084 1 Template:Lang-en 7.71% 53.929 25 Template:Infobox_firearm_cartridge/convert --><!-- Saved in parser cache with key zhwiki:pcache:idhash:5319673-0!userlang=zh-tw!zh-tw and timestamp 20230416142347 and revision id 72116896. Rendering was triggered because: page-view -->
**.44 麥格農**(英語:**.44 Magnum**)是美國在 1950 年代研製的子彈,主要被用於左輪手槍;雖然名為「點 44」,但實際口徑只有 0.429 英寸(10.9 公釐),純粹因其由.44 S&W Special 改進而得名。 .44 麥格農基於.44 S&W Special,但彈殼經過加長及加壓後,槍口初速及彈頭能量得以大幅提高,從而令.454 Casull 以及最近的.460 S&W 麥格農和.500 S&W 麥格農黯然失色; 儘管如此,它仍然是最受歡迎的商業大口徑麥格農彈藥之一。當最大裝載並帶有沉重,穿透力強的子彈時,.44 麥格農適合於北美地區所有遊戲的短距離狩獵。用手槍射擊時,雖然有重後坐力和槍口火焰,但在卡賓槍和步槍中則要少得多。 ## 相關資訊 * 手槍子彈列表 * 步槍子彈列表 * .44 S&W Special
null
2,305
2023-04-16T12:30:18Z
72,116,896
.44_Remington_Magnum雷明登馬格南
5,319,673
<p><b>.44麥格農</b>(英語:<span lang="en"><b>.44 Magnum</b></span>)是美國在1950年代研製的子彈,主要被用於左輪手槍;雖然名為「點44」,但實際口徑只有0.429英寸(10.9公釐),純粹因其由.44 S&amp;W Special改進而得名。 </p><p>.44麥格農基於.44 S&amp;W Special,但彈殼經過加長及加壓後,槍口初速及彈頭能量得以大幅提高,從而令.454 Casull以及最近的.460 S&amp;W 麥格農和.500 S&W 麥格農黯然失色; 儘管如此,它仍然是最受歡迎的商業大口徑麥格農彈藥之一。當最大裝載並帶有沉重,穿透力強的子彈時,.44麥格農適合於北美地區所有遊戲的短距離狩獵。用手槍射擊時,雖然有重後坐力和槍口火焰,但在卡賓槍和步槍中則要少得多。 </p> <h2><span id=".E7.9B.B8.E9.97.9C.E8.B3.87.E8.A8.8A"></span><span id="相關資訊">相關資訊</span></h2> <ul><li>手槍子彈列表</li> <li>步槍子彈列表</li> <li><span data-orig-title=".44 S&amp;W Special"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44 S&amp;W Special"><span>.44 S&amp;W Special</span></span></li></u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335 Cached time: 20230416142348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vary‐revision‐sha1] CPU time usage: 0.779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962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7644/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748296/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12877/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16/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161/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0/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401/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20826728/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699.587 1 -total 52.77% 369.160 6 Template:Navbox 45.46% 318.050 163 Template:Link-en 32.01% 223.950 1 Template:雷明登武器公司槍械及子彈 31.65% 221.386 1 Template:Military_navigation 19.22% 134.489 1 Template:Infobox_Firearm_Cartridge 18.59% 130.088 1 Template:Infobox 18.55% 129.739 1 Template:史密斯威森公司 13.88% 97.084 1 Template:Lang-en 7.71% 53.929 25 Template:Infobox_firearm_cartridge/convert --><!-- Saved in parser cache with key zhwiki:pcache:idhash:5319673-0!userlang=zh-tw!zh-tw and timestamp 20230416142347 and revision id 72116896. Rendering was triggered because: page-view -->
**.44 麥格農**(英語:**.44 Magnum**)是美國在 1950 年代研製的子彈,主要被用於左輪手槍;雖然名為「點 44」,但實際口徑只有 0.429 英寸(10.9 公釐),純粹因其由.44 S&W Special 改進而得名。 .44 麥格農基於.44 S&W Special,但彈殼經過加長及加壓後,槍口初速及彈頭能量得以大幅提高,從而令.454 Casull 以及最近的.460 S&W 麥格農和.500 S&W 麥格農黯然失色; 儘管如此,它仍然是最受歡迎的商業大口徑麥格農彈藥之一。當最大裝載並帶有沉重,穿透力強的子彈時,.44 麥格農適合於北美地區所有遊戲的短距離狩獵。用手槍射擊時,雖然有重後坐力和槍口火焰,但在卡賓槍和步槍中則要少得多。 ## 相關資訊 * 手槍子彈列表 * 步槍子彈列表 * .44 S&W Special
null
2,305
2023-04-16T12:30:18Z
72,116,896
.44雷明頓麥格農
5,319,673
<p><b>.44麥格農</b>(英語:<span lang="en"><b>.44 Magnum</b></span>)是美國在1950年代研製的子彈,主要被用於左輪手槍;雖然名為「點44」,但實際口徑只有0.429英寸(10.9公釐),純粹因其由.44 S&amp;W Special改進而得名。 </p><p>.44麥格農基於.44 S&amp;W Special,但彈殼經過加長及加壓後,槍口初速及彈頭能量得以大幅提高,從而令.454 Casull以及最近的.460 S&amp;W 麥格農和.500 S&W 麥格農黯然失色; 儘管如此,它仍然是最受歡迎的商業大口徑麥格農彈藥之一。當最大裝載並帶有沉重,穿透力強的子彈時,.44麥格農適合於北美地區所有遊戲的短距離狩獵。用手槍射擊時,雖然有重後坐力和槍口火焰,但在卡賓槍和步槍中則要少得多。 </p> <h2><span id=".E7.9B.B8.E9.97.9C.E8.B3.87.E8.A8.8A"></span><span id="相關資訊">相關資訊</span></h2> <ul><li>手槍子彈列表</li> <li>步槍子彈列表</li> <li><span data-orig-title=".44 S&amp;W Special"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44 S&amp;W Special"><span>.44 S&amp;W Special</span></span></li></u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335 Cached time: 20230416142348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vary‐revision‐sha1] CPU time usage: 0.779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962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7644/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748296/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12877/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16/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161/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0/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401/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20826728/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699.587 1 -total 52.77% 369.160 6 Template:Navbox 45.46% 318.050 163 Template:Link-en 32.01% 223.950 1 Template:雷明登武器公司槍械及子彈 31.65% 221.386 1 Template:Military_navigation 19.22% 134.489 1 Template:Infobox_Firearm_Cartridge 18.59% 130.088 1 Template:Infobox 18.55% 129.739 1 Template:史密斯威森公司 13.88% 97.084 1 Template:Lang-en 7.71% 53.929 25 Template:Infobox_firearm_cartridge/convert --><!-- Saved in parser cache with key zhwiki:pcache:idhash:5319673-0!userlang=zh-tw!zh-tw and timestamp 20230416142347 and revision id 72116896. Rendering was triggered because: page-view -->
**.44 麥格農**(英語:**.44 Magnum**)是美國在 1950 年代研製的子彈,主要被用於左輪手槍;雖然名為「點 44」,但實際口徑只有 0.429 英寸(10.9 公釐),純粹因其由.44 S&W Special 改進而得名。 .44 麥格農基於.44 S&W Special,但彈殼經過加長及加壓後,槍口初速及彈頭能量得以大幅提高,從而令.454 Casull 以及最近的.460 S&W 麥格農和.500 S&W 麥格農黯然失色; 儘管如此,它仍然是最受歡迎的商業大口徑麥格農彈藥之一。當最大裝載並帶有沉重,穿透力強的子彈時,.44 麥格農適合於北美地區所有遊戲的短距離狩獵。用手槍射擊時,雖然有重後坐力和槍口火焰,但在卡賓槍和步槍中則要少得多。 ## 相關資訊 * 手槍子彈列表 * 步槍子彈列表 * .44 S&W Special
null
2,305
2023-04-16T12:30:18Z
72,116,896
.44馬格南
5,319,673
<p><b>.44麥格農</b>(英語:<span lang="en"><b>.44 Magnum</b></span>)是美國在1950年代研製的子彈,主要被用於左輪手槍;雖然名為「點44」,但實際口徑只有0.429英寸(10.9公釐),純粹因其由.44 S&amp;W Special改進而得名。 </p><p>.44麥格農基於.44 S&amp;W Special,但彈殼經過加長及加壓後,槍口初速及彈頭能量得以大幅提高,從而令.454 Casull以及最近的.460 S&amp;W 麥格農和.500 S&W 麥格農黯然失色; 儘管如此,它仍然是最受歡迎的商業大口徑麥格農彈藥之一。當最大裝載並帶有沉重,穿透力強的子彈時,.44麥格農適合於北美地區所有遊戲的短距離狩獵。用手槍射擊時,雖然有重後坐力和槍口火焰,但在卡賓槍和步槍中則要少得多。 </p> <h2><span id=".E7.9B.B8.E9.97.9C.E8.B3.87.E8.A8.8A"></span><span id="相關資訊">相關資訊</span></h2> <ul><li>手槍子彈列表</li> <li>步槍子彈列表</li> <li><span data-orig-title=".44 S&amp;W Special"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44 S&amp;W Special"><span>.44 S&amp;W Special</span></span></li></u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335 Cached time: 20230416142348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vary‐revision‐sha1] CPU time usage: 0.779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962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7644/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748296/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12877/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16/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161/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0/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401/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20826728/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699.587 1 -total 52.77% 369.160 6 Template:Navbox 45.46% 318.050 163 Template:Link-en 32.01% 223.950 1 Template:雷明登武器公司槍械及子彈 31.65% 221.386 1 Template:Military_navigation 19.22% 134.489 1 Template:Infobox_Firearm_Cartridge 18.59% 130.088 1 Template:Infobox 18.55% 129.739 1 Template:史密斯威森公司 13.88% 97.084 1 Template:Lang-en 7.71% 53.929 25 Template:Infobox_firearm_cartridge/convert --><!-- Saved in parser cache with key zhwiki:pcache:idhash:5319673-0!userlang=zh-tw!zh-tw and timestamp 20230416142347 and revision id 72116896. Rendering was triggered because: page-view -->
**.44 麥格農**(英語:**.44 Magnum**)是美國在 1950 年代研製的子彈,主要被用於左輪手槍;雖然名為「點 44」,但實際口徑只有 0.429 英寸(10.9 公釐),純粹因其由.44 S&W Special 改進而得名。 .44 麥格農基於.44 S&W Special,但彈殼經過加長及加壓後,槍口初速及彈頭能量得以大幅提高,從而令.454 Casull 以及最近的.460 S&W 麥格農和.500 S&W 麥格農黯然失色; 儘管如此,它仍然是最受歡迎的商業大口徑麥格農彈藥之一。當最大裝載並帶有沉重,穿透力強的子彈時,.44 麥格農適合於北美地區所有遊戲的短距離狩獵。用手槍射擊時,雖然有重後坐力和槍口火焰,但在卡賓槍和步槍中則要少得多。 ## 相關資訊 * 手槍子彈列表 * 步槍子彈列表 * .44 S&W Special
null
2,305
2023-04-16T12:30:18Z
72,116,896
.44麥林
5,319,673
<p><b>.44麥格農</b>(英語:<span lang="en"><b>.44 Magnum</b></span>)是美國在1950年代研製的子彈,主要被用於左輪手槍;雖然名為「點44」,但實際口徑只有0.429英寸(10.9公釐),純粹因其由.44 S&amp;W Special改進而得名。 </p><p>.44麥格農基於.44 S&amp;W Special,但彈殼經過加長及加壓後,槍口初速及彈頭能量得以大幅提高,從而令.454 Casull以及最近的.460 S&amp;W 麥格農和.500 S&W 麥格農黯然失色; 儘管如此,它仍然是最受歡迎的商業大口徑麥格農彈藥之一。當最大裝載並帶有沉重,穿透力強的子彈時,.44麥格農適合於北美地區所有遊戲的短距離狩獵。用手槍射擊時,雖然有重後坐力和槍口火焰,但在卡賓槍和步槍中則要少得多。 </p> <h2><span id=".E7.9B.B8.E9.97.9C.E8.B3.87.E8.A8.8A"></span><span id="相關資訊">相關資訊</span></h2> <ul><li>手槍子彈列表</li> <li>步槍子彈列表</li> <li><span data-orig-title=".44 S&amp;W Special"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44 S&amp;W Special"><span>.44 S&amp;W Special</span></span></li></u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335 Cached time: 20230416142348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vary‐revision‐sha1] CPU time usage: 0.779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962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7644/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748296/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12877/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16/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161/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0/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401/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20826728/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699.587 1 -total 52.77% 369.160 6 Template:Navbox 45.46% 318.050 163 Template:Link-en 32.01% 223.950 1 Template:雷明登武器公司槍械及子彈 31.65% 221.386 1 Template:Military_navigation 19.22% 134.489 1 Template:Infobox_Firearm_Cartridge 18.59% 130.088 1 Template:Infobox 18.55% 129.739 1 Template:史密斯威森公司 13.88% 97.084 1 Template:Lang-en 7.71% 53.929 25 Template:Infobox_firearm_cartridge/convert --><!-- Saved in parser cache with key zhwiki:pcache:idhash:5319673-0!userlang=zh-tw!zh-tw and timestamp 20230416142347 and revision id 72116896. Rendering was triggered because: page-view -->
**.44 麥格農**(英語:**.44 Magnum**)是美國在 1950 年代研製的子彈,主要被用於左輪手槍;雖然名為「點 44」,但實際口徑只有 0.429 英寸(10.9 公釐),純粹因其由.44 S&W Special 改進而得名。 .44 麥格農基於.44 S&W Special,但彈殼經過加長及加壓後,槍口初速及彈頭能量得以大幅提高,從而令.454 Casull 以及最近的.460 S&W 麥格農和.500 S&W 麥格農黯然失色; 儘管如此,它仍然是最受歡迎的商業大口徑麥格農彈藥之一。當最大裝載並帶有沉重,穿透力強的子彈時,.44 麥格農適合於北美地區所有遊戲的短距離狩獵。用手槍射擊時,雖然有重後坐力和槍口火焰,但在卡賓槍和步槍中則要少得多。 ## 相關資訊 * 手槍子彈列表 * 步槍子彈列表 * .44 S&W Special
null
2,305
2023-04-16T12:30:18Z
72,116,896
.44麥格農
1,039,210
<p><b>.45英寸口徑柯特自動手槍彈</b>(.45 caliber <b>A</b>utomatic <b>C</b>olt <b>P</b>istol cartridge,簡稱<b>.45 ACP</b>),CIA命名為<b>.45 Auto</b>(.45自動手槍彈),是一種由約翰·勃朗寧在1904年設計的11.43×23公釐無緣直筒手槍彈,研發初時用於柯特(Colt)的試驗型手槍上,後來這種手槍改良成M1911並被美國陸軍在1911年採用成制式武器,而.45 ACP亦成為多種手槍及衝鋒槍所使用的彈種,直至現在。 </p><p>.45 ACP彈的特點是擁有一枚圓鈍的重彈頭(標準FMJ彈頭重230格林,合14.9g)和較低的初速(亞音速),在實戰方面,有高的精準度和制止力,槍口火焰相對而言較不明顯,後座力強,但是仍在可控制的範圍內,能夠對無防護的目標造成嚴重殺傷,且適合有滅音器的武器使用(亞音速彈頭不會產生音爆易於滅音且彈頭較重能夠保持亞音速飛行下的殺傷力)。 </p> <h2><span id=".E6.B6.88.E9.9F.B3.E5.99.A8"></span><span id="消音器">消音器</span></h2> <p>.45 ACP的彈頭是所有可以使用消音器(消音器)的手槍彈中,威力最大的彈藥之一,因為他的彈頭是以次音速飛行,與超音速的彈藥相比,次音速的彈藥不會產生音爆,所以顯得安靜許多。同時也因為.45 ACP的大口徑,導致消音器的性能有所下降,.45 ACP雖然是威力最大的,但也是消音手槍中最大聲的,常要在消音器中加入Ablative Medium(通常是水或潤滑油),才可以將聲音降到不至於傷害聽力的範圍內(140分貝以下) </p> <h2><span id=".E5.BD.88.E8.97.A5.E5.B0.BA.E5.AF.B8"></span><span id="彈藥尺寸">彈藥尺寸</span></h2> <p> </p> <h2><span id=".E5.85.B6.E4.BB.96.E5.90.8C.E7.BE.A9.E5.90.8D.E7.A8.B1"></span><span id="其他同義名稱">其他同義名稱</span></h2> <ul><li>.45 Auto</li> <li>11.43 x 23mm</li></ul><h2><span id=".E7.9B.B8.E9.97.9C.E8.B3.87.E8.A8.8A"></span><span id="相關資訊">相關資訊</span></h2> <ul><li>手槍子彈列表</li> <li>步槍子彈列表</li> <li>.38/.45 Clerke</li> <li><span data-orig-title=".400 Corbon"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400 Corbon"><span>.400 Corbon</span></span></li> <li>.45 G.A.P.</li> <li>.45 Super</li> <li>.460 Rowland</li> <li>.45 Remington-Thompson</li> <li>.45 Winchester Magnum</li> <li>.45 Peters-Thompson</li> <li>.50 GI</li> <li>.45 Auto Rim</li></ul><h2><span id=".E5.8F.82.E8.80.83.E6.96.87.E7.8C.AE"></span><span id="参考文献">參考文獻</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93.BE.E6.8E.A5"></span><span id="外部链接">外部連結</span></h2> <ul><li>.45 ACP Videos</li> <li>Ballistics By The Inch .45ACP result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SAAMI Specification</li></u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321 Cached time: 20230505225850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908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1.245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9711/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746814/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18112/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16/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127/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3418/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332/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12228103/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1/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759.728 1 -total 36.32% 275.952 7 Template:Navbox 24.74% 187.942 101 Template:Link-en 19.91% 151.228 5 Template:Military_navigation 16.98% 128.990 1 Template:Infobox_Firearm_Cartridge 16.77% 127.405 1 Template:柯爾特生產公司 16.22% 123.251 1 Template:Infobox 8.62% 65.483 1 Template:NoteTA 8.47% 64.323 1 Template:Commonscat 8.31% 63.159 1 Template:Reflist -->
**.45 英寸口徑柯特自動手槍彈**(.45 caliber **A**utomatic **C**olt **P**istol cartridge,簡稱**.45 ACP**),CIA 命名為**.45 Auto**(.45 自動手槍彈),是一種由約翰・勃朗寧在 1904 年設計的 11.43×23 公釐無緣直筒手槍彈,研發初時用於柯特(Colt)的試驗型手槍上,後來這種手槍改良成 M1911 並被美國陸軍在 1911 年採用成制式武器,而.45 ACP 亦成為多種手槍及衝鋒槍所使用的彈種,直至現在。 .45 ACP 彈的特點是擁有一枚圓鈍的重彈頭(標準 FMJ 彈頭重 230 格林,合 14.9g)和較低的初速(亞音速),在實戰方面,有高的精準度和制止力,槍口火焰相對而言較不明顯,後座力強,但是仍在可控制的範圍內,能夠對無防護的目標造成嚴重殺傷,且適合有滅音器的武器使用(亞音速彈頭不會產生音爆易於滅音且彈頭較重能夠保持亞音速飛行下的殺傷力)。 ## 消音器 .45 ACP 的彈頭是所有可以使用消音器 (消音器) 的手槍彈中,威力最大的彈藥之一,因為他的彈頭是以次音速飛行,與超音速的彈藥相比,次音速的彈藥不會產生音爆,所以顯得安靜許多。同時也因為.45 ACP 的大口徑,導致消音器的性能有所下降,.45 ACP 雖然是威力最大的,但也是消音手槍中最大聲的,常要在消音器中加入 Ablative Medium (通常是水或潤滑油),才可以將聲音降到不至於傷害聽力的範圍內 (140 分貝以下) ## 彈藥尺寸 ## 其他同義名稱 * .45 Auto * 11.43 x 23mm ## 相關資訊 * 手槍子彈列表 * 步槍子彈列表 * .38/.45 Clerke * .400 Corbon * .45 G.A.P. * .45 Super * .460 Rowland * .45 Remington-Thompson * .45 Winchester Magnum * .45 Peters-Thompson * .50 GI * .45 Auto Rim ## 參考文獻 ## 外部連結 * .45 ACP Videos * Ballistics By The Inch .45ACP result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SAAMI Specification
null
5,131
2023-04-27T09:34:39Z
65,837,962
.45_ACP
561,090
<p><b>12.7×99公釐口徑北約彈</b>(英語:<span lang="en"><b>12.7×99mm NATO cartridge</b></span>),又稱<b>.50口徑白朗寧機槍彈</b>(英語:<span lang="en"><b>.50 Browning Machine Gun</b></span>,簡稱<b>.50 BMG</b>),是1910年代後期特別為1921年生產的白朗寧M2重機槍發展出來的彈藥,是由.30-06春田步槍子彈為基礎加碼放大而來,1921年正式服役。.50 BMG彈種繁多,包含全金屬被甲彈、曳光彈、穿甲彈、燃燒彈等。使用於機槍時須用金屬彈鏈。 </p><p>.50 BMG用於長射程反器材步槍,.50口徑機槍以及小部分的超大威力手槍。2002年加拿大陸軍士官<span data-orig-title="Rob Furlong"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Rob Furlong"><span>Rob Furlong</span></span>於阿富汗使用TAC-50 .50BMG狙擊步槍擊斃 2,430 公尺(7972 英尺/1.509 英英里)外的一名基地組織份子,創下長程狙擊的世界紀錄。(已於2009年11月由英國陸軍騎兵隊下士克雷格·哈里遜以2,475公尺(8120英尺)超越) </p><p>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已經正在展開EXACTO計畫,以.50口徑的狙擊用子彈,於子彈內加入微處理器和轉向葉片,使子彈可以在飛行過程中修正軌跡。 </p> <h2><span id=".E7.A0.94.E7.99.BC.E6.AD.B7.E5.8F.B2"></span><span id="研發歷史">研發歷史</span></h2> <p>.50 BMG是於一次大戰期間,約翰·白朗寧因應美國軍方的要求而設計的防空用彈藥,由.30-06春田步槍彈為基礎加碼放大而來。搭配的M2白朗寧機槍也是同時由白朗寧M1919中型機槍改進設計的。 </p><p>M2白朗寧機槍曾大量使用於航空機槍,特別是在二次大戰期間。目前地面部隊仍舊大量使用於車載或是固定於陣地內。 </p> <h2><span id=".E5.BD.88.E9.81.93.E8.A1.A8.E7.8F.BE"></span><span id="彈道表現">彈道表現</span></h2> <p>.30-06春田步槍彈的槍口動能在2,000至3,000英尺·英磅(2,700至4,100焦耳)之間,.50 BMG子彈則在10,000至13,000英尺·英磅(14,000至18,000焦耳)之間,彈道表現良好,大質量的彈頭也使得側風飄移大幅降低。 </p><p><mark class="template-facttext" title="需要提供文獻來源">.50 BMG的對手,俄製DShK重機槍、NSV重機槍使用的12.7×108mm子彈的彈道表現與 .50 BMG類似,不過KPV重機槍使用的14.5公釐子彈則優於 .50 BMG甚多。</mark></p><p>對空/反車輛機槍白朗寧M2HB在發射.50(12.7mm)口徑的穿甲彈時,能在91公尺的距離外完全擊穿22.2公釐的裝甲,在500公尺的距離外完全擊穿19公釐的裝甲。 </p> <h2><span id=".E7.A8.AE.E9.A1.9E"></span><span id="種類">種類</span></h2> <ul><li><b>M1</b>:曳光彈(彈尖紅色標記)</li> <li><b>M1</b>:燃燒彈(彈尖亮藍色標記)</li> <li><b>M2</b>:普通FAMJ彈(無標記)</li> <li><b>M2</b>:穿甲彈(彈尖黑色標記)</li> <li><b>M8</b>:穿甲燃燒彈(彈尖銀色標記)</li> <li><b>M10</b>:曳光彈(彈尖橙色標記)</li> <li><b>M17</b>:曳光彈(彈尖深棕色標記)</li> <li><b>M20</b>:穿甲燃燒曳光彈(彈尖紅色加環狀銀色標記)</li> <li><b>M21</b>:曳光彈</li> <li><b>M23</b>:燃燒彈(彈尖藍色加環狀亮藍色標記)</li> <li><b>M33</b>:普通FMJ彈</li> <li><b>M903</b>:次口徑脫殼穿甲彈(SLAP)</li> <li><b>M962</b> : 次口徑脫殼穿甲曳光彈(SLAP-T)</li> <li><b>M1022</b> :遠程狙擊彈</li> <li><b>XM1022</b>:長射程競賽用彈</li> <li><b>Mk 169 Mod 2</b> : 穿甲爆破燃燒彈(APEI)</li> <li><b>Mk 211 Mod 0</b>: 高爆燃燒穿甲彈(HEIAP)(彈尖綠色加環狀灰色標記)</li> <li><b>Mk 257</b> : 穿甲燃燒暗光曳光彈(API-DT)</li> <li><b>Mk 263 Mod 2</b> : 穿甲彈(AP)</li> <li><b>Mk 300 Mod 0</b>:穿甲燃燒曳光彈(API-T)</li> <li><b>Mk323</b> : 普通彈</li></ul><ul class="gallery mw-gallery-traditional"><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55px"> <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55px"> <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55px"> </ul><h2><span id=".E7.9B.B8.E9.97.9C.E8.B3.87.E8.A8.8A"></span><span id="相關資訊">相關資訊</span></h2> <ul><li>白朗寧M2重機槍</li> <li>XM312重機槍</li> <li>巴雷特M82狙擊步槍</li> <li>M107狙擊步槍</li> <li>GAU-19格林重機槍</li> <li>CS/LM5型轉管機槍</li> <li>CS/LM6型重機槍</li> <li>步槍子彈列表</li></ul><h2><span id=".E5.8F.82.E8.80.83.E6.96.87.E7.8C.AE"></span><span id="参考文献">參考文獻</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5.8F.83.E8.80.83"></span><span id="外部參考">外部參考</span></h2> <ul><li>50 Caliber Shooter's Associatio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Fifty Caliber Shooter's Association UK(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Fifty Caliber Institute</li></u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424 Cached time: 20230505225853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711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913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7825/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596259/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15223/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16/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66/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4399/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278/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27442421/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1/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605.637 1 -total 21.98% 133.135 8 Template:Navbox 17.85% 108.133 1 Template:Infobox_Firearm_Cartridge 17.08% 103.444 1 Template:Infobox 13.58% 82.271 2 Template:Lang-en 13.09% 79.293 3 Template:Military_navigation 9.63% 58.342 1 Template:Commonscat 9.08% 54.996 1 Template:NoteTA 8.70% 52.688 31 Template:Link-en 8.03% 48.606 1 Template:ModernUSInfWeaponsNav -->
**12.7×99 公釐口徑北約彈**(英語:**12.7×99mm NATO cartridge**),又稱**.50 口徑白朗寧機槍彈**(英語:**.50 Browning Machine Gun**,簡稱**.50 BMG**),是 1910 年代後期特別為 1921 年生產的白朗寧 M2 重機槍發展出來的彈藥,是由.30-06 春田步槍子彈為基礎加碼放大而來,1921 年正式服役。.50 BMG 彈種繁多,包含全金屬被甲彈、曳光彈、穿甲彈、燃燒彈等。使用於機槍時須用金屬彈鏈。 .50 BMG 用於長射程反器材步槍,.50 口徑機槍以及小部分的超大威力手槍。2002 年加拿大陸軍士官 Rob Furlong 於阿富汗使用 TAC-50 .50BMG 狙擊步槍擊斃 2,430 公尺(7972 英尺/1.509 英英里)外的一名基地組織份子,創下長程狙擊的世界紀錄。(已於 2009 年 11 月由英國陸軍騎兵隊下士克雷格・哈里遜以 2,475 公尺(8120 英尺)超越) 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已經正在展開 EXACTO 計畫,以.50 口徑的狙擊用子彈,於子彈內加入微處理器和轉向葉片,使子彈可以在飛行過程中修正軌跡。 ## 研發歷史 .50 BMG 是於一次大戰期間,約翰・白朗寧因應美國軍方的要求而設計的防空用彈藥,由.30-06 春田步槍彈為基礎加碼放大而來。搭配的 M2 白朗寧機槍也是同時由白朗寧 M1919 中型機槍改進設計的。 M2 白朗寧機槍曾大量使用於航空機槍,特別是在二次大戰期間。目前地面部隊仍舊大量使用於車載或是固定於陣地內。 ## 彈道表現 .30-06 春田步槍彈的槍口動能在 2,000 至 3,000 英尺・英磅(2,700 至 4,100 焦耳)之間,.50 BMG 子彈則在 10,000 至 13,000 英尺・英磅(14,000 至 18,000 焦耳)之間,彈道表現良好,大質量的彈頭也使得側風飄移大幅降低。 .50 BMG 的對手,俄製 DShK 重機槍、NSV 重機槍使用的 12.7×108mm 子彈的彈道表現與 .50 BMG 類似,不過 KPV 重機槍使用的 14.5 公釐子彈則優於 .50 BMG 甚多。 對空 / 反車輛機槍白朗寧 M2HB 在發射.50(12.7mm)口徑的穿甲彈時,能在 91 公尺的距離外完全擊穿 22.2 公釐的裝甲,在 500 公尺的距離外完全擊穿 19 公釐的裝甲。 ## 種類 * **M1**:曳光彈 (彈尖紅色標記) * **M1**:燃燒彈 (彈尖亮藍色標記) * **M2**:普通 FAMJ 彈 (無標記) * **M2**:穿甲彈 (彈尖黑色標記) * **M8**:穿甲燃燒彈 (彈尖銀色標記) * **M10**:曳光彈 (彈尖橙色標記) * **M17**:曳光彈 (彈尖深棕色標記) * **M20**:穿甲燃燒曳光彈 (彈尖紅色加環狀銀色標記) * **M21**:曳光彈 * **M23**:燃燒彈 (彈尖藍色加環狀亮藍色標記) * **M33**:普通 FMJ 彈 * **M903**:次口徑脫殼穿甲彈 (SLAP) * **M962**: 次口徑脫殼穿甲曳光彈 (SLAP-T) * **M1022** : 遠程狙擊彈 * **XM1022**:長射程競賽用彈 * **Mk 169 Mod 2**: 穿甲爆破燃燒彈 (APEI) * **Mk 211 Mod 0**: 高爆燃燒穿甲彈(HEIAP)(彈尖綠色加環狀灰色標記) * **Mk 257**: 穿甲燃燒暗光曳光彈 (API-DT) * **Mk 263 Mod 2**: 穿甲彈 (AP) * **Mk 300 Mod 0**:穿甲燃燒曳光彈 (API-T) * **Mk323**: 普通彈 * * * ## 相關資訊 * 白朗寧 M2 重機槍 * XM312 重機槍 * 巴雷特 M82 狙擊步槍 * M107 狙擊步槍 * GAU-19 格林重機槍 * CS/LM5 型轉管機槍 * CS/LM6 型重機槍 * 步槍子彈列表 ## 參考文獻 ## 外部參考 * 50 Caliber Shooter's Associatio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Fifty Caliber Shooter's Association UK(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Fifty Caliber Institute
null
6,698
2023-04-27T09:34:39Z
75,642,486
.50BMG
1,212,200
<p><b>.50 AE</b>(英語:<span lang="en">.50 Action Express</span>,12.7×33mm)是一種大口徑手槍子彈。它在1988年由行動武器(英語:<span lang="en">Action Arms</span>)的伊凡·尉德因(英語:<span lang="en">Evan Whildin</span>)所開發。.50 AE是.44麥格農的威力升級版彈藥。.50 AE是其中一種目前生產的最強大威力的半自動手槍子彈。其他能夠超過了.50 AE的彈道、威力的手槍子彈就只有<span data-orig-title=".454蠻牛子彈"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454 Casull"><span>.454 Casull蠻牛</span></span>、<span data-orig-title=".460史密斯威森麥格農"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460 S&amp;W Magnum"><span>.460 S&amp;W Magnum史密斯威森麥格農</span></span>、<span data-orig-title=".475懷爾德麥格農"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475 Wildey Magnum"><span>.475 Wildey Magnum懷爾德麥格農</span></span>和<span data-orig-title=".480魯格子彈"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480 Ruger"><span>.480 Ruger魯格</span></span>、<span data-orig-title=".500史密斯威森麥格農"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500 S&amp;W Magnum"><span>.500 S&amp;W Magnum史密斯威森麥格農</span></span>,皆為左輪手槍子彈。 </p> <h2><span id=".E6.A6.82.E8.BF.B0"></span><span id="概述">概述</span></h2> <p>由<span data-orig-title="馬格南研究公司"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Magnum Research"><span>麥格農研究公司</span></span>研製的沙漠之鷹是第一種膛室設計是可以裝填及發射.50 AE子彈的手槍(和半自動手槍)。事實上,其殼底直徑是.547英寸(13.89公釐),彈殼為「直壁式」(英語:<span lang="en">Straight wall</span>)和「縮緣式」(英語:<span lang="en">Rebated</span>)設計。.50 AE彈殼的底緣直徑與.44麥格農相同,因此理論上Mark VII型.44沙漠之鷹只需要換裝槍管與彈匣二個部份,就能夠發射威力更強大的.50 AE口徑子彈,而相反地要把.50沙漠之鷹轉換為.44沙漠之鷹也是一樣。但由於.357和.44的Mark VII型沙漠之鷹的槍身較小,因此不能轉換.50 AE口徑子彈。直到的Mark XIX型沙漠之鷹才可以自由轉換為.50 AE口徑,除了要轉換為.357沙漠之鷹或是要由.357沙漠之鷹轉換為其他口徑的話需要連槍管與彈匣帶槍機一起轉換才行。 </p><p>在美國推出.50 AE口徑子彈的一開始也並非一帆風順的。美國槍械法律規定手槍的膛徑是不得超過<span><sup>1</sup>⁄<sub>2</sub></span>英寸。原來的藍圖計劃使用的.50 AE的膛徑雖然是.500英寸(12.7公釐),但陰膛徑則是.511英寸(12.98公釐),很像是12.7×99公釐NATO(.50 BMG)子彈的縮小版本,此槍有可能會被美國菸酒槍炮及爆裂物管理局(英語:<span lang="en">Bureau of Alcohol, Tobacco, Firearms and Explosives</span>,簡稱:ATF)根據規定宣布這是一把「毀滅性武器」(英語:<span lang="en">Destructive device</span>)。由於手槍膛徑測量的是陰膛至陰膛,而步槍膛徑孔則是測量陽膛至陽膛。後來這種子彈的直徑在名義上減少到現在的.500英寸(12.7公釐),而不是原來版本的.511英寸(12.98 公釐)。(目前型號的.50沙漠之鷹亦不會再使用原來的.50 AE子彈)所以目前的.50 AE子彈的膛徑是.490英寸(12.45公釐),而陰膛徑是.500英寸(12.7公釐)。</p><p>目前可從<span data-orig-title="CCI彈藥"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CCI (ammunition)"><span>CCI彈藥</span></span>(英語:<span lang="en">Cascade Cartridge Inc. Ammunition</span>)、斯佩爾(英語:<span lang="en">Speer</span>)和IMI購買.50 AE子彈及裝填於使用.50 AE的槍械上,而IMI生產的彈藥在進口到美國以後,就會由麥格農研究公司以「超級大力士」(英語:<span lang="en">Samson Ultra</span>)的商標出售。以6英寸(152.4公釐)槍管的.50沙漠之鷹發射斯佩爾生產的300格林(17.01克)中空(JHP)彈頭子彈的話,槍口初速超過1,500英尺/秒(457.19公尺/秒),槍口能量超過1,500英尺/磅(2,033.62焦耳)。以10英寸(254公釐)槍管的.50沙漠之鷹發射相同子彈的話,槍口初速超過1,600英尺/秒(487.66公尺/秒),槍口能量超過1,800英尺/磅(2,440.35焦耳)。這使得.50 AE子彈和.44雷明頓麥格農相比,增加了1,260英尺磅動能,威力遠高於最大威力的.44雷明頓麥格農。整體而言,彈藥結合了超音速和高質量,比起一般手槍子彈有著更輕鬆地貫穿硬質表面特性這些的優勢。 </p><p>.50 AE的缺點是,在於沙漠之鷹發射.50 AE子彈時會造成很巨大的後座力,雖然與.44雷明頓麥格農相比只是稍微地嚴重一些,但這也只是因為氣動式的機械結構和沉重的槍身吸收了一部份後座力。這種彈藥在發射時亦會產生非常高的噪音;而且,即使在白天時發射,槍口焰仍然十分明顯。就是這些原因,.50 AE子彈並不是新手或是初學者應該使用的彈種。而且這種彈藥非常昂貴,一盒20發.50 AE子彈售價超過$30。 </p><p>而其他發射.50 AE子彈的包括自動麥格農V型、灰熊溫徹斯特麥格農、自由武器555和同樣由麥格農研究公司研製的BFR左輪手槍。 </p> <h2><span id=".E6.80.A7.E8.83.BD"></span><span id="性能">性能</span></h2> <p>按照<span data-orig-title="運動武器及彈藥製造商協會"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Sporting Arms and Ammunition Manufacturers' Institute"><span>運動武器及彈藥製造商協會</span></span>(英語:<span lang="en">Sporting Arms and Ammunition Manufacturers' Institute</span>,簡稱:SAAMI)的標準,.50 AE的最大膛壓為36,000磅每平方英寸(英語:<span lang="en">Pounds per square inch</span>,簡稱:psi)。而目前原廠生產的.50 AE子彈的裝藥可以產生接近1,800英尺/磅(2,440.35焦耳)的槍口能量。</p><p>目前,只有<span data-orig-title="CCI (彈藥商)"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CCI (ammunition)"><span>CCI/斯佩爾</span></span>(英語:<span lang="en">Cascade Cartridge Inc.</span>/<span lang="en">Speer</span>)、IMI(以「超級大力士」(英語:<span lang="en">Samson Ultra</span>)的商標出售)和霍納里(英語:<span lang="en">Hornady</span>)生產著.50 AE子彈。最近,星線黃銅公司(英語:<span lang="en">Starline Brass</span>)亦開發了全新設計,沒有裝填裝藥、底火等的.50 AE的黃銅彈殼向外發售。.50 AE子彈亦可以從少數不同的製造商購買。 </p><p>對於發射.50 AE的各種半自動手槍來說,<span data-orig-title=".500史密斯威森麥格農"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500 S&amp;W Magnum"><span>.500 S&amp;W Magnum史密斯威森麥格農</span></span>子彈的長度設計實在是太長了。 </p> <h2><span id=".E5.BD.88.E8.97.A5.E7.94.A8.E9.80.94"></span><span id="彈藥用途">彈藥用途</span></h2> <p>.50 AE子彈就像是其他手槍子彈的放大版本,它的主要用途就是射擊金屬製的靶子和狩獵中型或大型的動物。由於其過大的火力和因此造成的巨大後座力以及非常大的槍口焰,因此不適用於任何戰術及自衛用途,實際上.50 AE子彈比其他小口徑彈藥的用途並非那麼理想。然而,與.44 Remington Magnum雷明頓麥格農、<span data-orig-title=".454蠻牛子彈"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454 Casull"><span>.454 Casull蠻牛</span></span>、<span data-orig-title=".475懷爾德麥格農"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475 Wildey Magnum"><span>.475 Wildey Magnum懷爾德麥格農</span></span>和<span data-orig-title=".480魯格子彈"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480 Ruger"><span>.480 Ruger魯格</span></span>、<span data-orig-title=".460史密斯威森麥格農"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460 S&amp;W Magnum"><span>.460 S&amp;W Magnum史密斯威森麥格農</span></span>甚至<span data-orig-title=".500史密斯威森麥格農"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500 S&amp;W Magnum"><span>.500 S&amp;W Magnum史密斯威森麥格農</span></span>一樣,它非常適合用於對大型食肉動物作狩獵和防衛用途,例如熊或是獅子。</p> <h2><span id=".E5.9C.96.E9.9B.86"></span><span id="圖集">圖集</span></h2> <ul class="gallery mw-gallery-traditional" style="max-width: 815px;"><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55px"> <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55px"> <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55px"> <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55px"> <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55px"> <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55px"> <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55px"> </ul><h2><span id=".E5.8F.83.E8.A6.8B"></span><span id="參見">參見</span></h2> <ul><li>沙漠之鷹</li> <li>自動麥格農V型</li> <li>.50口徑手槍</li> <li><span data-orig-title=".50 GI"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50 GI"><span>.50 GI</span></span></li> <li><span data-orig-title=".50 Wyoming Express子彈"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50 Wyoming Express"><span>.50 Wyoming Express子彈</span></span></li> <li><span data-orig-title=".500史密斯威森麥格農"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500 S&amp;W Magnum"><span>.500 S&amp;W Magnum史密斯威森麥格農</span></span></li> <li><span data-orig-title=".460史密斯威森麥格農"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460 S&amp;W Magnum"><span>.460 S&amp;W Magnum史密斯威森麥格農</span></span></li> <li><span data-orig-title=".50貝奧子彈"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50 Beowulf"><span>.50貝奧</span></span></li> <li>.44麥格農</li> <li><span data-orig-title=".454蠻牛子彈"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454 Casull"><span>.454蠻牛</span></span></li> <li><span data-orig-title=".475懷爾德馬格南"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475 Wildey Magnum"><span>.475懷爾德麥格農</span></span></li> <li><span data-orig-title=".480魯格子彈"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480 Ruger"><span>.480魯格麥格農</span></span></li> <li>手槍子彈列表</li> <li>步槍子彈列表</li></ul><h2><span id=".E8.B3.87.E6.96.99.E4.BE.86.E6.BA.90"></span><span id="資料來源">資料來源</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80.A3.E7.B5.90"></span><span id="外部連結">外部連結</span></h2> <ul><li><span title="英語">(英文)</span>—The Reload Bench: .50 Action Express</li> <li><span title="英語">(英文)</span>—Duncan Long: The .50 Caliber Desert Eagl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span title="英語">(英文)</span>—.50 Action Express vs. .440 Cor-Bo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u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300 Cached time: 20230505225854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482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697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3684/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183566/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8763/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29/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19/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15464/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240/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24115215/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515.217 1 -total 48.39% 249.324 1 Template:Infobox_Firearm_Cartridge 47.37% 244.049 1 Template:Infobox 24.54% 126.412 5 Template:Infobox_firearm_cartridge/ballistics 23.24% 119.759 19 Template:Lang-en 12.51% 64.453 1 Template:NoteTA 10.65% 54.863 25 Template:Link-en 10.05% 51.788 4 Template:Cite_web 8.48% 43.677 19 Template:Infobox_firearm_cartridge/convert 8.22% 42.359 2 Template:Lang -->
**.50 AE**(英語:.50 Action Express,12.7×33mm)是一種大口徑手槍子彈。它在 1988 年由行動武器(英語:Action Arms)的伊凡・尉德因(英語:Evan Whildin)所開發。.50 AE 是.44 麥格農的威力升級版彈藥。.50 AE 是其中一種目前生產的最強大威力的半自動手槍子彈。其他能夠超過了.50 AE 的彈道、威力的手槍子彈就只有.454 Casull 蠻牛、.460 S&W Magnum 史密斯威森麥格農、.475 Wildey Magnum 懷爾德麥格農和.480 Ruger 魯格、.500 S&W Magnum 史密斯威森麥格農,皆為左輪手槍子彈。 ## 概述 由麥格農研究公司研製的沙漠之鷹是第一種膛室設計是可以裝填及發射.50 AE 子彈的手槍(和半自動手槍)。事實上,其殼底直徑是.547 英寸(13.89 公釐),彈殼為「直壁式」(英語:Straight wall)和「縮緣式」(英語:Rebated)設計。.50 AE 彈殼的底緣直徑與.44 麥格農相同,因此理論上 Mark VII 型.44 沙漠之鷹只需要換裝槍管與彈匣二個部份,就能夠發射威力更強大的.50 AE 口徑子彈,而相反地要把.50 沙漠之鷹轉換為.44 沙漠之鷹也是一樣。但由於.357 和.44 的 Mark VII 型沙漠之鷹的槍身較小,因此不能轉換.50 AE 口徑子彈。直到的 Mark XIX 型沙漠之鷹才可以自由轉換為.50 AE 口徑,除了要轉換為.357 沙漠之鷹或是要由.357 沙漠之鷹轉換為其他口徑的話需要連槍管與彈匣帶槍機一起轉換才行。 在美國推出.50 AE 口徑子彈的一開始也並非一帆風順的。美國槍械法律規定手槍的膛徑是不得超過 1⁄2 英寸。原來的藍圖計劃使用的.50 AE 的膛徑雖然是.500 英寸(12.7 公釐),但陰膛徑則是.511 英寸(12.98 公釐),很像是 12.7×99 公釐 NATO(.50 BMG)子彈的縮小版本,此槍有可能會被美國菸酒槍炮及爆裂物管理局(英語:Bureau of Alcohol, Tobacco, Firearms and Explosives,簡稱:ATF)根據規定宣布這是一把「毀滅性武器」(英語:Destructive device)。由於手槍膛徑測量的是陰膛至陰膛,而步槍膛徑孔則是測量陽膛至陽膛。後來這種子彈的直徑在名義上減少到現在的.500 英寸(12.7 公釐),而不是原來版本的.511 英寸(12.98 公釐)。(目前型號的.50 沙漠之鷹亦不會再使用原來的.50 AE 子彈)所以目前的.50 AE 子彈的膛徑是.490 英寸(12.45 公釐),而陰膛徑是.500 英寸(12.7 公釐)。 目前可從 CCI 彈藥(英語:Cascade Cartridge Inc. Ammunition)、斯佩爾(英語:Speer)和 IMI 購買.50 AE 子彈及裝填於使用.50 AE 的槍械上,而 IMI 生產的彈藥在進口到美國以後,就會由麥格農研究公司以「超級大力士」(英語:Samson Ultra)的商標出售。以 6 英寸(152.4 公釐)槍管的.50 沙漠之鷹發射斯佩爾生產的 300 格林(17.01 克)中空(JHP)彈頭子彈的話,槍口初速超過 1,500 英尺/秒(457.19 公尺/秒),槍口能量超過 1,500 英尺/磅(2,033.62 焦耳)。以 10 英寸(254 公釐)槍管的.50 沙漠之鷹發射相同子彈的話,槍口初速超過 1,600 英尺/秒(487.66 公尺/秒),槍口能量超過 1,800 英尺/磅(2,440.35 焦耳)。這使得.50 AE 子彈和.44 雷明頓麥格農相比,增加了 1,260 英尺磅動能,威力遠高於最大威力的.44 雷明頓麥格農。整體而言,彈藥結合了超音速和高質量,比起一般手槍子彈有著更輕鬆地貫穿硬質表面特性這些的優勢。 .50 AE 的缺點是,在於沙漠之鷹發射.50 AE 子彈時會造成很巨大的後座力,雖然與.44 雷明頓麥格農相比只是稍微地嚴重一些,但這也只是因為氣動式的機械結構和沉重的槍身吸收了一部份後座力。這種彈藥在發射時亦會產生非常高的噪音;而且,即使在白天時發射,槍口焰仍然十分明顯。就是這些原因,.50 AE 子彈並不是新手或是初學者應該使用的彈種。而且這種彈藥非常昂貴,一盒 20 發.50 AE 子彈售價超過 $30。 而其他發射.50 AE 子彈的包括自動麥格農 V 型、灰熊溫徹斯特麥格農、自由武器 555 和同樣由麥格農研究公司研製的 BFR 左輪手槍。 ## 性能 按照運動武器及彈藥製造商協會(英語:Sporting Arms and Ammunition Manufacturers' Institute,簡稱:SAAMI)的標準,.50 AE 的最大膛壓為 36,000 磅每平方英寸(英語:Pounds per square inch,簡稱:psi)。而目前原廠生產的.50 AE 子彈的裝藥可以產生接近 1,800 英尺/磅(2,440.35 焦耳)的槍口能量。 目前,只有 CCI/斯佩爾(英語:Cascade Cartridge Inc./Speer)、IMI(以「超級大力士」(英語:Samson Ultra)的商標出售)和霍納里(英語:Hornady)生產著.50 AE 子彈。最近,星線黃銅公司(英語:Starline Brass)亦開發了全新設計,沒有裝填裝藥、底火等的.50 AE 的黃銅彈殼向外發售。.50 AE 子彈亦可以從少數不同的製造商購買。 對於發射.50 AE 的各種半自動手槍來說,.500 S&W Magnum 史密斯威森麥格農子彈的長度設計實在是太長了。 ## 彈藥用途 .50 AE 子彈就像是其他手槍子彈的放大版本,它的主要用途就是射擊金屬製的靶子和狩獵中型或大型的動物。由於其過大的火力和因此造成的巨大後座力以及非常大的槍口焰,因此不適用於任何戰術及自衛用途,實際上.50 AE 子彈比其他小口徑彈藥的用途並非那麼理想。然而,與.44 Remington Magnum 雷明頓麥格農、.454 Casull 蠻牛、.475 Wildey Magnum 懷爾德麥格農和.480 Ruger 魯格、.460 S&W Magnum 史密斯威森麥格農甚至.500 S&W Magnum 史密斯威森麥格農一樣,它非常適合用於對大型食肉動物作狩獵和防衛用途,例如熊或是獅子。 ## 圖集 * * * * * * * ## 參見 * 沙漠之鷹 * 自動麥格農 V 型 * .50 口徑手槍 * .50 GI * .50 Wyoming Express 子彈 * .500 S&W Magnum 史密斯威森麥格農 * .460 S&W Magnum 史密斯威森麥格農 * .50 貝奧 * .44 麥格農 * .454 蠻牛 * .475 懷爾德麥格農 * .480 魯格麥格農 * 手槍子彈列表 * 步槍子彈列表 ## 資料來源 ## 外部連結 * (英文)—The Reload Bench: .50 Action Express * (英文)—Duncan Long: The .50 Caliber Desert Eagl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英文)—.50 Action Express vs. .440 Cor-Bo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null
13,921
2023-04-16T12:27:11Z
74,673,321
.50_AE
561,090
<p><b>12.7×99公釐口徑北約彈</b>(英語:<span lang="en"><b>12.7×99mm NATO cartridge</b></span>),又稱<b>.50口徑白朗寧機槍彈</b>(英語:<span lang="en"><b>.50 Browning Machine Gun</b></span>,簡稱<b>.50 BMG</b>),是1910年代後期特別為1921年生產的白朗寧M2重機槍發展出來的彈藥,是由.30-06春田步槍子彈為基礎加碼放大而來,1921年正式服役。.50 BMG彈種繁多,包含全金屬被甲彈、曳光彈、穿甲彈、燃燒彈等。使用於機槍時須用金屬彈鏈。 </p><p>.50 BMG用於長射程反器材步槍,.50口徑機槍以及小部分的超大威力手槍。2002年加拿大陸軍士官<span data-orig-title="Rob Furlong"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Rob Furlong"><span>Rob Furlong</span></span>於阿富汗使用TAC-50 .50BMG狙擊步槍擊斃 2,430 公尺(7972 英尺/1.509 英英里)外的一名基地組織份子,創下長程狙擊的世界紀錄。(已於2009年11月由英國陸軍騎兵隊下士克雷格·哈里遜以2,475公尺(8120英尺)超越) </p><p>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已經正在展開EXACTO計畫,以.50口徑的狙擊用子彈,於子彈內加入微處理器和轉向葉片,使子彈可以在飛行過程中修正軌跡。 </p> <h2><span id=".E7.A0.94.E7.99.BC.E6.AD.B7.E5.8F.B2"></span><span id="研發歷史">研發歷史</span></h2> <p>.50 BMG是於一次大戰期間,約翰·白朗寧因應美國軍方的要求而設計的防空用彈藥,由.30-06春田步槍彈為基礎加碼放大而來。搭配的M2白朗寧機槍也是同時由白朗寧M1919中型機槍改進設計的。 </p><p>M2白朗寧機槍曾大量使用於航空機槍,特別是在二次大戰期間。目前地面部隊仍舊大量使用於車載或是固定於陣地內。 </p> <h2><span id=".E5.BD.88.E9.81.93.E8.A1.A8.E7.8F.BE"></span><span id="彈道表現">彈道表現</span></h2> <p>.30-06春田步槍彈的槍口動能在2,000至3,000英尺·英磅(2,700至4,100焦耳)之間,.50 BMG子彈則在10,000至13,000英尺·英磅(14,000至18,000焦耳)之間,彈道表現良好,大質量的彈頭也使得側風飄移大幅降低。 </p><p><mark class="template-facttext" title="需要提供文獻來源">.50 BMG的對手,俄製DShK重機槍、NSV重機槍使用的12.7×108mm子彈的彈道表現與 .50 BMG類似,不過KPV重機槍使用的14.5公釐子彈則優於 .50 BMG甚多。</mark></p><p>對空/反車輛機槍白朗寧M2HB在發射.50(12.7mm)口徑的穿甲彈時,能在91公尺的距離外完全擊穿22.2公釐的裝甲,在500公尺的距離外完全擊穿19公釐的裝甲。 </p> <h2><span id=".E7.A8.AE.E9.A1.9E"></span><span id="種類">種類</span></h2> <ul><li><b>M1</b>:曳光彈(彈尖紅色標記)</li> <li><b>M1</b>:燃燒彈(彈尖亮藍色標記)</li> <li><b>M2</b>:普通FAMJ彈(無標記)</li> <li><b>M2</b>:穿甲彈(彈尖黑色標記)</li> <li><b>M8</b>:穿甲燃燒彈(彈尖銀色標記)</li> <li><b>M10</b>:曳光彈(彈尖橙色標記)</li> <li><b>M17</b>:曳光彈(彈尖深棕色標記)</li> <li><b>M20</b>:穿甲燃燒曳光彈(彈尖紅色加環狀銀色標記)</li> <li><b>M21</b>:曳光彈</li> <li><b>M23</b>:燃燒彈(彈尖藍色加環狀亮藍色標記)</li> <li><b>M33</b>:普通FMJ彈</li> <li><b>M903</b>:次口徑脫殼穿甲彈(SLAP)</li> <li><b>M962</b> : 次口徑脫殼穿甲曳光彈(SLAP-T)</li> <li><b>M1022</b> :遠程狙擊彈</li> <li><b>XM1022</b>:長射程競賽用彈</li> <li><b>Mk 169 Mod 2</b> : 穿甲爆破燃燒彈(APEI)</li> <li><b>Mk 211 Mod 0</b>: 高爆燃燒穿甲彈(HEIAP)(彈尖綠色加環狀灰色標記)</li> <li><b>Mk 257</b> : 穿甲燃燒暗光曳光彈(API-DT)</li> <li><b>Mk 263 Mod 2</b> : 穿甲彈(AP)</li> <li><b>Mk 300 Mod 0</b>:穿甲燃燒曳光彈(API-T)</li> <li><b>Mk323</b> : 普通彈</li></ul><ul class="gallery mw-gallery-traditional"><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55px"> <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55px"> <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55px"> </ul><h2><span id=".E7.9B.B8.E9.97.9C.E8.B3.87.E8.A8.8A"></span><span id="相關資訊">相關資訊</span></h2> <ul><li>白朗寧M2重機槍</li> <li>XM312重機槍</li> <li>巴雷特M82狙擊步槍</li> <li>M107狙擊步槍</li> <li>GAU-19格林重機槍</li> <li>CS/LM5型轉管機槍</li> <li>CS/LM6型重機槍</li> <li>步槍子彈列表</li></ul><h2><span id=".E5.8F.82.E8.80.83.E6.96.87.E7.8C.AE"></span><span id="参考文献">參考文獻</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5.8F.83.E8.80.83"></span><span id="外部參考">外部參考</span></h2> <ul><li>50 Caliber Shooter's Associatio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Fifty Caliber Shooter's Association UK(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Fifty Caliber Institute</li></u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424 Cached time: 20230505225853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711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913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7825/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596259/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15223/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16/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66/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4399/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278/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27442421/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1/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605.637 1 -total 21.98% 133.135 8 Template:Navbox 17.85% 108.133 1 Template:Infobox_Firearm_Cartridge 17.08% 103.444 1 Template:Infobox 13.58% 82.271 2 Template:Lang-en 13.09% 79.293 3 Template:Military_navigation 9.63% 58.342 1 Template:Commonscat 9.08% 54.996 1 Template:NoteTA 8.70% 52.688 31 Template:Link-en 8.03% 48.606 1 Template:ModernUSInfWeaponsNav -->
**12.7×99 公釐口徑北約彈**(英語:**12.7×99mm NATO cartridge**),又稱**.50 口徑白朗寧機槍彈**(英語:**.50 Browning Machine Gun**,簡稱**.50 BMG**),是 1910 年代後期特別為 1921 年生產的白朗寧 M2 重機槍發展出來的彈藥,是由.30-06 春田步槍子彈為基礎加碼放大而來,1921 年正式服役。.50 BMG 彈種繁多,包含全金屬被甲彈、曳光彈、穿甲彈、燃燒彈等。使用於機槍時須用金屬彈鏈。 .50 BMG 用於長射程反器材步槍,.50 口徑機槍以及小部分的超大威力手槍。2002 年加拿大陸軍士官 Rob Furlong 於阿富汗使用 TAC-50 .50BMG 狙擊步槍擊斃 2,430 公尺(7972 英尺/1.509 英英里)外的一名基地組織份子,創下長程狙擊的世界紀錄。(已於 2009 年 11 月由英國陸軍騎兵隊下士克雷格・哈里遜以 2,475 公尺(8120 英尺)超越) 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已經正在展開 EXACTO 計畫,以.50 口徑的狙擊用子彈,於子彈內加入微處理器和轉向葉片,使子彈可以在飛行過程中修正軌跡。 ## 研發歷史 .50 BMG 是於一次大戰期間,約翰・白朗寧因應美國軍方的要求而設計的防空用彈藥,由.30-06 春田步槍彈為基礎加碼放大而來。搭配的 M2 白朗寧機槍也是同時由白朗寧 M1919 中型機槍改進設計的。 M2 白朗寧機槍曾大量使用於航空機槍,特別是在二次大戰期間。目前地面部隊仍舊大量使用於車載或是固定於陣地內。 ## 彈道表現 .30-06 春田步槍彈的槍口動能在 2,000 至 3,000 英尺・英磅(2,700 至 4,100 焦耳)之間,.50 BMG 子彈則在 10,000 至 13,000 英尺・英磅(14,000 至 18,000 焦耳)之間,彈道表現良好,大質量的彈頭也使得側風飄移大幅降低。 .50 BMG 的對手,俄製 DShK 重機槍、NSV 重機槍使用的 12.7×108mm 子彈的彈道表現與 .50 BMG 類似,不過 KPV 重機槍使用的 14.5 公釐子彈則優於 .50 BMG 甚多。 對空 / 反車輛機槍白朗寧 M2HB 在發射.50(12.7mm)口徑的穿甲彈時,能在 91 公尺的距離外完全擊穿 22.2 公釐的裝甲,在 500 公尺的距離外完全擊穿 19 公釐的裝甲。 ## 種類 * **M1**:曳光彈 (彈尖紅色標記) * **M1**:燃燒彈 (彈尖亮藍色標記) * **M2**:普通 FAMJ 彈 (無標記) * **M2**:穿甲彈 (彈尖黑色標記) * **M8**:穿甲燃燒彈 (彈尖銀色標記) * **M10**:曳光彈 (彈尖橙色標記) * **M17**:曳光彈 (彈尖深棕色標記) * **M20**:穿甲燃燒曳光彈 (彈尖紅色加環狀銀色標記) * **M21**:曳光彈 * **M23**:燃燒彈 (彈尖藍色加環狀亮藍色標記) * **M33**:普通 FMJ 彈 * **M903**:次口徑脫殼穿甲彈 (SLAP) * **M962**: 次口徑脫殼穿甲曳光彈 (SLAP-T) * **M1022** : 遠程狙擊彈 * **XM1022**:長射程競賽用彈 * **Mk 169 Mod 2**: 穿甲爆破燃燒彈 (APEI) * **Mk 211 Mod 0**: 高爆燃燒穿甲彈(HEIAP)(彈尖綠色加環狀灰色標記) * **Mk 257**: 穿甲燃燒暗光曳光彈 (API-DT) * **Mk 263 Mod 2**: 穿甲彈 (AP) * **Mk 300 Mod 0**:穿甲燃燒曳光彈 (API-T) * **Mk323**: 普通彈 * * * ## 相關資訊 * 白朗寧 M2 重機槍 * XM312 重機槍 * 巴雷特 M82 狙擊步槍 * M107 狙擊步槍 * GAU-19 格林重機槍 * CS/LM5 型轉管機槍 * CS/LM6 型重機槍 * 步槍子彈列表 ## 參考文獻 ## 外部參考 * 50 Caliber Shooter's Associatio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Fifty Caliber Shooter's Association UK(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Fifty Caliber Institute
null
6,698
2023-04-27T09:34:39Z
75,642,486
.50_BMG
561,090
<p><b>12.7×99公釐口徑北約彈</b>(英語:<span lang="en"><b>12.7×99mm NATO cartridge</b></span>),又稱<b>.50口徑白朗寧機槍彈</b>(英語:<span lang="en"><b>.50 Browning Machine Gun</b></span>,簡稱<b>.50 BMG</b>),是1910年代後期特別為1921年生產的白朗寧M2重機槍發展出來的彈藥,是由.30-06春田步槍子彈為基礎加碼放大而來,1921年正式服役。.50 BMG彈種繁多,包含全金屬被甲彈、曳光彈、穿甲彈、燃燒彈等。使用於機槍時須用金屬彈鏈。 </p><p>.50 BMG用於長射程反器材步槍,.50口徑機槍以及小部分的超大威力手槍。2002年加拿大陸軍士官<span data-orig-title="Rob Furlong"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Rob Furlong"><span>Rob Furlong</span></span>於阿富汗使用TAC-50 .50BMG狙擊步槍擊斃 2,430 公尺(7972 英尺/1.509 英英里)外的一名基地組織份子,創下長程狙擊的世界紀錄。(已於2009年11月由英國陸軍騎兵隊下士克雷格·哈里遜以2,475公尺(8120英尺)超越) </p><p>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已經正在展開EXACTO計畫,以.50口徑的狙擊用子彈,於子彈內加入微處理器和轉向葉片,使子彈可以在飛行過程中修正軌跡。 </p> <h2><span id=".E7.A0.94.E7.99.BC.E6.AD.B7.E5.8F.B2"></span><span id="研發歷史">研發歷史</span></h2> <p>.50 BMG是於一次大戰期間,約翰·白朗寧因應美國軍方的要求而設計的防空用彈藥,由.30-06春田步槍彈為基礎加碼放大而來。搭配的M2白朗寧機槍也是同時由白朗寧M1919中型機槍改進設計的。 </p><p>M2白朗寧機槍曾大量使用於航空機槍,特別是在二次大戰期間。目前地面部隊仍舊大量使用於車載或是固定於陣地內。 </p> <h2><span id=".E5.BD.88.E9.81.93.E8.A1.A8.E7.8F.BE"></span><span id="彈道表現">彈道表現</span></h2> <p>.30-06春田步槍彈的槍口動能在2,000至3,000英尺·英磅(2,700至4,100焦耳)之間,.50 BMG子彈則在10,000至13,000英尺·英磅(14,000至18,000焦耳)之間,彈道表現良好,大質量的彈頭也使得側風飄移大幅降低。 </p><p><mark class="template-facttext" title="需要提供文獻來源">.50 BMG的對手,俄製DShK重機槍、NSV重機槍使用的12.7×108mm子彈的彈道表現與 .50 BMG類似,不過KPV重機槍使用的14.5公釐子彈則優於 .50 BMG甚多。</mark></p><p>對空/反車輛機槍白朗寧M2HB在發射.50(12.7mm)口徑的穿甲彈時,能在91公尺的距離外完全擊穿22.2公釐的裝甲,在500公尺的距離外完全擊穿19公釐的裝甲。 </p> <h2><span id=".E7.A8.AE.E9.A1.9E"></span><span id="種類">種類</span></h2> <ul><li><b>M1</b>:曳光彈(彈尖紅色標記)</li> <li><b>M1</b>:燃燒彈(彈尖亮藍色標記)</li> <li><b>M2</b>:普通FAMJ彈(無標記)</li> <li><b>M2</b>:穿甲彈(彈尖黑色標記)</li> <li><b>M8</b>:穿甲燃燒彈(彈尖銀色標記)</li> <li><b>M10</b>:曳光彈(彈尖橙色標記)</li> <li><b>M17</b>:曳光彈(彈尖深棕色標記)</li> <li><b>M20</b>:穿甲燃燒曳光彈(彈尖紅色加環狀銀色標記)</li> <li><b>M21</b>:曳光彈</li> <li><b>M23</b>:燃燒彈(彈尖藍色加環狀亮藍色標記)</li> <li><b>M33</b>:普通FMJ彈</li> <li><b>M903</b>:次口徑脫殼穿甲彈(SLAP)</li> <li><b>M962</b> : 次口徑脫殼穿甲曳光彈(SLAP-T)</li> <li><b>M1022</b> :遠程狙擊彈</li> <li><b>XM1022</b>:長射程競賽用彈</li> <li><b>Mk 169 Mod 2</b> : 穿甲爆破燃燒彈(APEI)</li> <li><b>Mk 211 Mod 0</b>: 高爆燃燒穿甲彈(HEIAP)(彈尖綠色加環狀灰色標記)</li> <li><b>Mk 257</b> : 穿甲燃燒暗光曳光彈(API-DT)</li> <li><b>Mk 263 Mod 2</b> : 穿甲彈(AP)</li> <li><b>Mk 300 Mod 0</b>:穿甲燃燒曳光彈(API-T)</li> <li><b>Mk323</b> : 普通彈</li></ul><ul class="gallery mw-gallery-traditional"><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55px"> <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55px"> <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55px"> </ul><h2><span id=".E7.9B.B8.E9.97.9C.E8.B3.87.E8.A8.8A"></span><span id="相關資訊">相關資訊</span></h2> <ul><li>白朗寧M2重機槍</li> <li>XM312重機槍</li> <li>巴雷特M82狙擊步槍</li> <li>M107狙擊步槍</li> <li>GAU-19格林重機槍</li> <li>CS/LM5型轉管機槍</li> <li>CS/LM6型重機槍</li> <li>步槍子彈列表</li></ul><h2><span id=".E5.8F.82.E8.80.83.E6.96.87.E7.8C.AE"></span><span id="参考文献">參考文獻</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5.8F.83.E8.80.83"></span><span id="外部參考">外部參考</span></h2> <ul><li>50 Caliber Shooter's Associatio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Fifty Caliber Shooter's Association UK(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Fifty Caliber Institute</li></u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424 Cached time: 20230505225853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711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913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7825/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596259/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15223/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16/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66/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4399/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278/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27442421/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1/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605.637 1 -total 21.98% 133.135 8 Template:Navbox 17.85% 108.133 1 Template:Infobox_Firearm_Cartridge 17.08% 103.444 1 Template:Infobox 13.58% 82.271 2 Template:Lang-en 13.09% 79.293 3 Template:Military_navigation 9.63% 58.342 1 Template:Commonscat 9.08% 54.996 1 Template:NoteTA 8.70% 52.688 31 Template:Link-en 8.03% 48.606 1 Template:ModernUSInfWeaponsNav -->
**12.7×99 公釐口徑北約彈**(英語:**12.7×99mm NATO cartridge**),又稱**.50 口徑白朗寧機槍彈**(英語:**.50 Browning Machine Gun**,簡稱**.50 BMG**),是 1910 年代後期特別為 1921 年生產的白朗寧 M2 重機槍發展出來的彈藥,是由.30-06 春田步槍子彈為基礎加碼放大而來,1921 年正式服役。.50 BMG 彈種繁多,包含全金屬被甲彈、曳光彈、穿甲彈、燃燒彈等。使用於機槍時須用金屬彈鏈。 .50 BMG 用於長射程反器材步槍,.50 口徑機槍以及小部分的超大威力手槍。2002 年加拿大陸軍士官 Rob Furlong 於阿富汗使用 TAC-50 .50BMG 狙擊步槍擊斃 2,430 公尺(7972 英尺/1.509 英英里)外的一名基地組織份子,創下長程狙擊的世界紀錄。(已於 2009 年 11 月由英國陸軍騎兵隊下士克雷格・哈里遜以 2,475 公尺(8120 英尺)超越) 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已經正在展開 EXACTO 計畫,以.50 口徑的狙擊用子彈,於子彈內加入微處理器和轉向葉片,使子彈可以在飛行過程中修正軌跡。 ## 研發歷史 .50 BMG 是於一次大戰期間,約翰・白朗寧因應美國軍方的要求而設計的防空用彈藥,由.30-06 春田步槍彈為基礎加碼放大而來。搭配的 M2 白朗寧機槍也是同時由白朗寧 M1919 中型機槍改進設計的。 M2 白朗寧機槍曾大量使用於航空機槍,特別是在二次大戰期間。目前地面部隊仍舊大量使用於車載或是固定於陣地內。 ## 彈道表現 .30-06 春田步槍彈的槍口動能在 2,000 至 3,000 英尺・英磅(2,700 至 4,100 焦耳)之間,.50 BMG 子彈則在 10,000 至 13,000 英尺・英磅(14,000 至 18,000 焦耳)之間,彈道表現良好,大質量的彈頭也使得側風飄移大幅降低。 .50 BMG 的對手,俄製 DShK 重機槍、NSV 重機槍使用的 12.7×108mm 子彈的彈道表現與 .50 BMG 類似,不過 KPV 重機槍使用的 14.5 公釐子彈則優於 .50 BMG 甚多。 對空 / 反車輛機槍白朗寧 M2HB 在發射.50(12.7mm)口徑的穿甲彈時,能在 91 公尺的距離外完全擊穿 22.2 公釐的裝甲,在 500 公尺的距離外完全擊穿 19 公釐的裝甲。 ## 種類 * **M1**:曳光彈 (彈尖紅色標記) * **M1**:燃燒彈 (彈尖亮藍色標記) * **M2**:普通 FAMJ 彈 (無標記) * **M2**:穿甲彈 (彈尖黑色標記) * **M8**:穿甲燃燒彈 (彈尖銀色標記) * **M10**:曳光彈 (彈尖橙色標記) * **M17**:曳光彈 (彈尖深棕色標記) * **M20**:穿甲燃燒曳光彈 (彈尖紅色加環狀銀色標記) * **M21**:曳光彈 * **M23**:燃燒彈 (彈尖藍色加環狀亮藍色標記) * **M33**:普通 FMJ 彈 * **M903**:次口徑脫殼穿甲彈 (SLAP) * **M962**: 次口徑脫殼穿甲曳光彈 (SLAP-T) * **M1022** : 遠程狙擊彈 * **XM1022**:長射程競賽用彈 * **Mk 169 Mod 2**: 穿甲爆破燃燒彈 (APEI) * **Mk 211 Mod 0**: 高爆燃燒穿甲彈(HEIAP)(彈尖綠色加環狀灰色標記) * **Mk 257**: 穿甲燃燒暗光曳光彈 (API-DT) * **Mk 263 Mod 2**: 穿甲彈 (AP) * **Mk 300 Mod 0**:穿甲燃燒曳光彈 (API-T) * **Mk323**: 普通彈 * * * ## 相關資訊 * 白朗寧 M2 重機槍 * XM312 重機槍 * 巴雷特 M82 狙擊步槍 * M107 狙擊步槍 * GAU-19 格林重機槍 * CS/LM5 型轉管機槍 * CS/LM6 型重機槍 * 步槍子彈列表 ## 參考文獻 ## 外部參考 * 50 Caliber Shooter's Associatio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Fifty Caliber Shooter's Association UK(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Fifty Caliber Institute
null
6,698
2023-04-27T09:34:39Z
75,642,486
.50_bmg
561,090
<p><b>12.7×99公釐口徑北約彈</b>(英語:<span lang="en"><b>12.7×99mm NATO cartridge</b></span>),又稱<b>.50口徑白朗寧機槍彈</b>(英語:<span lang="en"><b>.50 Browning Machine Gun</b></span>,簡稱<b>.50 BMG</b>),是1910年代後期特別為1921年生產的白朗寧M2重機槍發展出來的彈藥,是由.30-06春田步槍子彈為基礎加碼放大而來,1921年正式服役。.50 BMG彈種繁多,包含全金屬被甲彈、曳光彈、穿甲彈、燃燒彈等。使用於機槍時須用金屬彈鏈。 </p><p>.50 BMG用於長射程反器材步槍,.50口徑機槍以及小部分的超大威力手槍。2002年加拿大陸軍士官<span data-orig-title="Rob Furlong"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Rob Furlong"><span>Rob Furlong</span></span>於阿富汗使用TAC-50 .50BMG狙擊步槍擊斃 2,430 公尺(7972 英尺/1.509 英英里)外的一名基地組織份子,創下長程狙擊的世界紀錄。(已於2009年11月由英國陸軍騎兵隊下士克雷格·哈里遜以2,475公尺(8120英尺)超越) </p><p>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已經正在展開EXACTO計畫,以.50口徑的狙擊用子彈,於子彈內加入微處理器和轉向葉片,使子彈可以在飛行過程中修正軌跡。 </p> <h2><span id=".E7.A0.94.E7.99.BC.E6.AD.B7.E5.8F.B2"></span><span id="研發歷史">研發歷史</span></h2> <p>.50 BMG是於一次大戰期間,約翰·白朗寧因應美國軍方的要求而設計的防空用彈藥,由.30-06春田步槍彈為基礎加碼放大而來。搭配的M2白朗寧機槍也是同時由白朗寧M1919中型機槍改進設計的。 </p><p>M2白朗寧機槍曾大量使用於航空機槍,特別是在二次大戰期間。目前地面部隊仍舊大量使用於車載或是固定於陣地內。 </p> <h2><span id=".E5.BD.88.E9.81.93.E8.A1.A8.E7.8F.BE"></span><span id="彈道表現">彈道表現</span></h2> <p>.30-06春田步槍彈的槍口動能在2,000至3,000英尺·英磅(2,700至4,100焦耳)之間,.50 BMG子彈則在10,000至13,000英尺·英磅(14,000至18,000焦耳)之間,彈道表現良好,大質量的彈頭也使得側風飄移大幅降低。 </p><p><mark class="template-facttext" title="需要提供文獻來源">.50 BMG的對手,俄製DShK重機槍、NSV重機槍使用的12.7×108mm子彈的彈道表現與 .50 BMG類似,不過KPV重機槍使用的14.5公釐子彈則優於 .50 BMG甚多。</mark></p><p>對空/反車輛機槍白朗寧M2HB在發射.50(12.7mm)口徑的穿甲彈時,能在91公尺的距離外完全擊穿22.2公釐的裝甲,在500公尺的距離外完全擊穿19公釐的裝甲。 </p> <h2><span id=".E7.A8.AE.E9.A1.9E"></span><span id="種類">種類</span></h2> <ul><li><b>M1</b>:曳光彈(彈尖紅色標記)</li> <li><b>M1</b>:燃燒彈(彈尖亮藍色標記)</li> <li><b>M2</b>:普通FAMJ彈(無標記)</li> <li><b>M2</b>:穿甲彈(彈尖黑色標記)</li> <li><b>M8</b>:穿甲燃燒彈(彈尖銀色標記)</li> <li><b>M10</b>:曳光彈(彈尖橙色標記)</li> <li><b>M17</b>:曳光彈(彈尖深棕色標記)</li> <li><b>M20</b>:穿甲燃燒曳光彈(彈尖紅色加環狀銀色標記)</li> <li><b>M21</b>:曳光彈</li> <li><b>M23</b>:燃燒彈(彈尖藍色加環狀亮藍色標記)</li> <li><b>M33</b>:普通FMJ彈</li> <li><b>M903</b>:次口徑脫殼穿甲彈(SLAP)</li> <li><b>M962</b> : 次口徑脫殼穿甲曳光彈(SLAP-T)</li> <li><b>M1022</b> :遠程狙擊彈</li> <li><b>XM1022</b>:長射程競賽用彈</li> <li><b>Mk 169 Mod 2</b> : 穿甲爆破燃燒彈(APEI)</li> <li><b>Mk 211 Mod 0</b>: 高爆燃燒穿甲彈(HEIAP)(彈尖綠色加環狀灰色標記)</li> <li><b>Mk 257</b> : 穿甲燃燒暗光曳光彈(API-DT)</li> <li><b>Mk 263 Mod 2</b> : 穿甲彈(AP)</li> <li><b>Mk 300 Mod 0</b>:穿甲燃燒曳光彈(API-T)</li> <li><b>Mk323</b> : 普通彈</li></ul><ul class="gallery mw-gallery-traditional"><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55px"> <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55px"> <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55px"> </ul><h2><span id=".E7.9B.B8.E9.97.9C.E8.B3.87.E8.A8.8A"></span><span id="相關資訊">相關資訊</span></h2> <ul><li>白朗寧M2重機槍</li> <li>XM312重機槍</li> <li>巴雷特M82狙擊步槍</li> <li>M107狙擊步槍</li> <li>GAU-19格林重機槍</li> <li>CS/LM5型轉管機槍</li> <li>CS/LM6型重機槍</li> <li>步槍子彈列表</li></ul><h2><span id=".E5.8F.82.E8.80.83.E6.96.87.E7.8C.AE"></span><span id="参考文献">參考文獻</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5.8F.83.E8.80.83"></span><span id="外部參考">外部參考</span></h2> <ul><li>50 Caliber Shooter's Associatio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Fifty Caliber Shooter's Association UK(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Fifty Caliber Institute</li></u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424 Cached time: 20230505225853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711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913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7825/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596259/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15223/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16/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66/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4399/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278/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27442421/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1/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605.637 1 -total 21.98% 133.135 8 Template:Navbox 17.85% 108.133 1 Template:Infobox_Firearm_Cartridge 17.08% 103.444 1 Template:Infobox 13.58% 82.271 2 Template:Lang-en 13.09% 79.293 3 Template:Military_navigation 9.63% 58.342 1 Template:Commonscat 9.08% 54.996 1 Template:NoteTA 8.70% 52.688 31 Template:Link-en 8.03% 48.606 1 Template:ModernUSInfWeaponsNav -->
**12.7×99 公釐口徑北約彈**(英語:**12.7×99mm NATO cartridge**),又稱**.50 口徑白朗寧機槍彈**(英語:**.50 Browning Machine Gun**,簡稱**.50 BMG**),是 1910 年代後期特別為 1921 年生產的白朗寧 M2 重機槍發展出來的彈藥,是由.30-06 春田步槍子彈為基礎加碼放大而來,1921 年正式服役。.50 BMG 彈種繁多,包含全金屬被甲彈、曳光彈、穿甲彈、燃燒彈等。使用於機槍時須用金屬彈鏈。 .50 BMG 用於長射程反器材步槍,.50 口徑機槍以及小部分的超大威力手槍。2002 年加拿大陸軍士官 Rob Furlong 於阿富汗使用 TAC-50 .50BMG 狙擊步槍擊斃 2,430 公尺(7972 英尺/1.509 英英里)外的一名基地組織份子,創下長程狙擊的世界紀錄。(已於 2009 年 11 月由英國陸軍騎兵隊下士克雷格・哈里遜以 2,475 公尺(8120 英尺)超越) 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已經正在展開 EXACTO 計畫,以.50 口徑的狙擊用子彈,於子彈內加入微處理器和轉向葉片,使子彈可以在飛行過程中修正軌跡。 ## 研發歷史 .50 BMG 是於一次大戰期間,約翰・白朗寧因應美國軍方的要求而設計的防空用彈藥,由.30-06 春田步槍彈為基礎加碼放大而來。搭配的 M2 白朗寧機槍也是同時由白朗寧 M1919 中型機槍改進設計的。 M2 白朗寧機槍曾大量使用於航空機槍,特別是在二次大戰期間。目前地面部隊仍舊大量使用於車載或是固定於陣地內。 ## 彈道表現 .30-06 春田步槍彈的槍口動能在 2,000 至 3,000 英尺・英磅(2,700 至 4,100 焦耳)之間,.50 BMG 子彈則在 10,000 至 13,000 英尺・英磅(14,000 至 18,000 焦耳)之間,彈道表現良好,大質量的彈頭也使得側風飄移大幅降低。 .50 BMG 的對手,俄製 DShK 重機槍、NSV 重機槍使用的 12.7×108mm 子彈的彈道表現與 .50 BMG 類似,不過 KPV 重機槍使用的 14.5 公釐子彈則優於 .50 BMG 甚多。 對空 / 反車輛機槍白朗寧 M2HB 在發射.50(12.7mm)口徑的穿甲彈時,能在 91 公尺的距離外完全擊穿 22.2 公釐的裝甲,在 500 公尺的距離外完全擊穿 19 公釐的裝甲。 ## 種類 * **M1**:曳光彈 (彈尖紅色標記) * **M1**:燃燒彈 (彈尖亮藍色標記) * **M2**:普通 FAMJ 彈 (無標記) * **M2**:穿甲彈 (彈尖黑色標記) * **M8**:穿甲燃燒彈 (彈尖銀色標記) * **M10**:曳光彈 (彈尖橙色標記) * **M17**:曳光彈 (彈尖深棕色標記) * **M20**:穿甲燃燒曳光彈 (彈尖紅色加環狀銀色標記) * **M21**:曳光彈 * **M23**:燃燒彈 (彈尖藍色加環狀亮藍色標記) * **M33**:普通 FMJ 彈 * **M903**:次口徑脫殼穿甲彈 (SLAP) * **M962**: 次口徑脫殼穿甲曳光彈 (SLAP-T) * **M1022** : 遠程狙擊彈 * **XM1022**:長射程競賽用彈 * **Mk 169 Mod 2**: 穿甲爆破燃燒彈 (APEI) * **Mk 211 Mod 0**: 高爆燃燒穿甲彈(HEIAP)(彈尖綠色加環狀灰色標記) * **Mk 257**: 穿甲燃燒暗光曳光彈 (API-DT) * **Mk 263 Mod 2**: 穿甲彈 (AP) * **Mk 300 Mod 0**:穿甲燃燒曳光彈 (API-T) * **Mk323**: 普通彈 * * * ## 相關資訊 * 白朗寧 M2 重機槍 * XM312 重機槍 * 巴雷特 M82 狙擊步槍 * M107 狙擊步槍 * GAU-19 格林重機槍 * CS/LM5 型轉管機槍 * CS/LM6 型重機槍 * 步槍子彈列表 ## 參考文獻 ## 外部參考 * 50 Caliber Shooter's Associatio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Fifty Caliber Shooter's Association UK(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Fifty Caliber Institute
null
6,698
2023-04-27T09:34:39Z
75,642,486
.50bmg
193,264
<p>在電腦科學中,<b>7z</b>是一種可以使用多種壓縮演算法進行資料壓縮的檔案格式。該格式最初被7-Zip實現並採用,但是這種檔案格式是公有的,並且7-Zip軟體本身亦在GNU寬通用公眾授權條款 (GNU LGPL)協定下開放原始碼。目前LZMA軟體開發套件的最新版本為v19.00。 </p><p>7z格式的MIME類型為<code>application/x-7z-compressed</code>. </p> <h2><span id=".E7.89.B9.E8.89.B2.E4.B8.8E.E9.AB.98.E6.80.A7.E8.83.BD"></span><span id="特色与高性能">特色與高效能</span></h2> <p>7z格式的主要特色有: </p> <ul><li>開源且模組化的組件結構(允許使用任何壓縮,轉換或加密演算法)</li> <li>高壓縮比率(使用不同的壓縮演算法會有不同的結果)</li> <li>使用AES-256加密</li> <li>支援超大檔案(最大支援到16EB)</li> <li>Unicode檔名支援</li> <li>支援<span data-orig-title="固实压缩"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Solid compression"><span>結實壓縮</span></span>,容許內類的檔案在用一個串流中壓縮,使類似的內容被有效的壓縮。</li> <li>壓縮檔檔頭壓縮</li> <li>支援多執行緒壓縮</li> <li>支援分割壓縮</li></ul><h3><span id=".E5.8A.A0.E5.AF.86"></span><span id="加密">加密</span></h3> <p>7z格式支援256位鍵鑰AES演算法加密。鍵鑰則由使用者提供的口令(密碼短語)進行SHA-256hash演算法得到。SHA-256執行2<sup>18</sup> (262144)次(這種技術稱為金鑰延伸),使得對口令的暴力解碼更加困難。當前基於GPU的或是自製硬體限制了這種金鑰延伸的有效性,所以選擇一個強口令仍然很重要。7z格式提供了選項可以加密檔名。 </p> <h2><span id=".E5.8E.8B.E7.BC.A9"></span><span id="压缩">壓縮</span></h2> <p>該格式的開發結構允許添加標準以外的壓縮演算法。 </p><p>現在支援以下演算法: </p> <ul><li>LZMA - 改良和最佳化演算法後的LZMA最新版本,使用馬爾可夫鏈/熵資訊編碼和Patricia trie。</li> <li>LZMA2 - 經過改良後的LZMA演算法,支援更多 CPU 執行緒。</li> <li>PPMD - 基於Dmitry Shkarin之上的演算法2002 PPMdH(PPMII/cPPMII)並加以最佳化:PPMII是1984年的<span data-orig-title="部分匹配预测"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Prediction by partial matching"><span>PPM壓縮演算法</span></span>(局部匹配思想是開創)的進階版本。</li> <li><span data-orig-title="BCJ"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BCJ (algorithm)"><span>BCJ</span></span> - 32位元x86可執行檔轉換程式,參見LZMA。對短程jump操作和呼叫操作的目標位址進行壓縮。</li> <li>BCJ2 - 32位元x86可執行檔轉換程式,參見LZMA。對jump操作,呼叫操作和有條件jump操作的目標位址進行單獨壓縮。</li> <li>Bzip2 - 標準BWT演算法。Bzip2使用(更快的)哈夫曼編碼和(更強的)熵資訊編碼。</li> <li>DEFLATE - 標準LZ77-based演算法。</li></ul><h2><span id=".E7.AE.97.E6.B3.95.E7.9A.84.E5.AE.9E.E7.8E.B0"></span><span id="算法的实现">演算法的實現</span></h2> <p>下列壓縮軟體支援7z檔案格式: </p> <ul><li>7-Zip和p7zip</li> <li>IZArc</li> <li>PowerArchiver</li> <li>QuickZip</li> <li>Squeez</li> <li>TUGZip</li> <li>WinRAR</li> <li>ZipGenius</li> <li>EZ 7z</li> <li>Bandizip</li></ul><h2><span id=".E5.8F.82.E8.A7.81"></span><span id="参见">參見</span></h2> <ul><li>壓縮檔案格式列表</li> <li>自由檔案格式</li></ul><h2><span id=".E5.8F.83.E8.80.83.E4.BE.86.E6.BA.90"></span><span id="參考來源">參考來源</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93.BE.E6.8E.A5"></span><span id="外部链接">外部連結</span></h2> <ul><li>7z Format(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關於7Z格式壓縮檔案的說明</li> <li>7-Zip(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the original file archiver for Microsoft Windows</li> <li>p7zip(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a port of 7-Zip for Unix-like systems</li> <li>7zX(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Mac OS X)</li> <li>Dimtry Shkarin (Institute for Dynamics of Geospheres, Moscow, Russia) 2002: PPM: One Step to Practicality</li></u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287 Cached time: 20230505225855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366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466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1501/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270821/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1266/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8/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29/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2951/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135/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7492696/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285.065 1 -total 29.41% 83.838 1 Template:Archive_formats 27.75% 79.112 1 Template:Navbox 27.40% 78.105 1 Template:NoteTA 19.73% 56.241 24 Template:Tsl 17.21% 49.062 2 Template:Cite_web 13.25% 37.785 1 Template:Infobox_file_format 12.14% 34.615 1 Template:Infobox 8.64% 24.638 3 Template:Link-en 3.58% 10.212 3 Template:Icon -->
在電腦科學中,**7z** 是一種可以使用多種壓縮演算法進行資料壓縮的檔案格式。該格式最初被 7-Zip 實現並採用,但是這種檔案格式是公有的,並且 7-Zip 軟體本身亦在 GNU 寬通用公眾授權條款 (GNU LGPL) 協定下開放原始碼。目前 LZMA 軟體開發套件的最新版本為 v19.00。 7z 格式的 MIME 類型為 `application/x-7z-compressed`. ## 特色與高效能 7z 格式的主要特色有: * 開源且模組化的組件結構(允許使用任何壓縮,轉換或加密演算法) * 高壓縮比率(使用不同的壓縮演算法會有不同的結果) * 使用 AES-256 加密 * 支援超大檔案(最大支援到 16EB) * Unicode 檔名支援 * 支援結實壓縮,容許內類的檔案在用一個串流中壓縮,使類似的內容被有效的壓縮。 * 壓縮檔檔頭壓縮 * 支援多執行緒壓縮 * 支援分割壓縮 ### 加密 7z 格式支援 256 位鍵鑰 AES 演算法加密。鍵鑰則由使用者提供的口令(密碼短語)進行 SHA-256hash 演算法得到。SHA-256 執行 218 (262144) 次(這種技術稱為金鑰延伸),使得對口令的暴力解碼更加困難。當前基於 GPU 的或是自製硬體限制了這種金鑰延伸的有效性,所以選擇一個強口令仍然很重要。7z 格式提供了選項可以加密檔名。 ## 壓縮 該格式的開發結構允許添加標準以外的壓縮演算法。 現在支援以下演算法: * LZMA - 改良和最佳化演算法後的 LZMA 最新版本,使用馬爾可夫鏈/熵資訊編碼和 Patricia trie。 * LZMA2 - 經過改良後的 LZMA 演算法,支援更多 CPU 執行緒。 * PPMD - 基於 Dmitry Shkarin 之上的演算法 2002 PPMdH(PPMII/cPPMII)並加以最佳化:PPMII 是 1984 年的 PPM 壓縮演算法(局部匹配思想是開創)的進階版本。 * BCJ - 32 位元 x86 可執行檔轉換程式,參見 LZMA。對短程 jump 操作和呼叫操作的目標位址進行壓縮。 * BCJ2 - 32 位元 x86 可執行檔轉換程式,參見 LZMA。對 jump 操作,呼叫操作和有條件 jump 操作的目標位址進行單獨壓縮。 * Bzip2 - 標準 BWT 演算法。Bzip2 使用(更快的)哈夫曼編碼和(更強的)熵資訊編碼。 * DEFLATE - 標準 LZ77-based 演算法。 ## 演算法的實現 下列壓縮軟體支援 7z 檔案格式: * 7-Zip 和 p7zip * IZArc * PowerArchiver * QuickZip * Squeez * TUGZip * WinRAR * ZipGenius * EZ 7z * Bandizip ## 參見 * 壓縮檔案格式列表 * 自由檔案格式 ## 參考來源 ## 外部連結 * 7z Format(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關於 7Z 格式壓縮檔案的說明 * 7-Zip(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the original file archiver for Microsoft Windows * p7zip(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a port of 7-Zip for Unix-like systems * 7zX(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Mac OS X) * Dimtry Shkarin (Institute for Dynamics of Geospheres, Moscow, Russia) 2002: PPM: One Step to Practicality
null
5,368
2023-04-23T19:19:22Z
72,735,449
.7z
7,569,704
<p><b>CSO</b>,又稱<b>CISO</b>(源自英文<i>Compressed ISO</i>的縮寫),是一種計算機文件格式,由經過壓縮後的ISO映像產生。其是首個為了壓縮ISO映像而開發出來的方案,常被用於壓縮PS2以及PSP平台上的ISO文件,以降低存儲空間上的壓力。此外,為了優化該格式的資料壓縮比以及解壓速度等問題,該格式經歷過了數次修改與迭代,產生了諸如<b>CSO v2</b>、<b>DAX</b>、<b>JSO</b>、<b>ZSO</b>等格式。 </p><p>CSO格式第一版本(CSO v1)使用DEFLATE算法壓縮數據,同時也提供了9個壓縮級別,其中第9級為最高級別。第二版本在此基礎上添加了LZ4算法的使用,但用戶可為了保證向後兼容性僅使用DEFLATE算法進行壓縮。壓縮級別越高的代價是壓縮時間的加長,但壓縮級別不影響解壓解壓速度。其工作原理為將一個ISO文件分成無數個大小一般為2 KiB的塊,並一一地對這些塊進行壓縮。通過這種工作原理,CSO格式能有效地將ISO文件壓縮成一個較小的文件。 </p> <h2><span id=".E6.96.87.E4.BB.B6.E6.A0.BC.E5.BC.8F"></span><span id="文件格式">文件格式</span></h2> <p>CSO文件格式由一個 24 字節的文件頭、一份索引表和多個數據塊組成。大於一字節的欄位應使用小端法讀取。 </p> <h3><span id=".E6.96.87.E4.BB.B6.E5.A4.B4"></span><span id="文件头">文件頭</span></h3> <h3><span id=".E7.B4.A2.E5.BC.95.E8.A1.A8"></span><span id="索引表">索引表</span></h3> <p>索引表中含有多個條目,每個條目的長度為4位元組,記錄著每個數據塊在文件中的位置。最後一個條目必須指向文件末(EOF),因此會多出一個條目。索引表中的條目數量可以通過以下算法計算出來:<span><span><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alttext="{\displaystyle N_{entries}=ceil(uncompressed\ size/block\ size)+1}"> <semantics>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style displaystyle="true" scriptlevel="0"> <msub> <mi>N</mi>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i>e</mi> <mi>n</mi> <mi>t</mi> <mi>r</mi> <mi>i</mi> <mi>e</mi> <mi>s</mi> </mrow> </msub> <mo>=</mo> <mi>c</mi> <mi>e</mi> <mi>i</mi> <mi>l</mi> <mo stretchy="false">(</mo> <mi>u</mi> <mi>n</mi> <mi>c</mi> <mi>o</mi> <mi>m</mi> <mi>p</mi> <mi>r</mi> <mi>e</mi> <mi>s</mi> <mi>s</mi> <mi>e</mi> <mi>d</mi> <mtext> </mtext> <mi>s</mi> <mi>i</mi> <mi>z</mi> <mi>e</mi>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o>/</mo> </mrow> <mi>b</mi> <mi>l</mi> <mi>o</mi> <mi>c</mi> <mi>k</mi> <mtext> </mtext> <mi>s</mi> <mi>i</mi> <mi>z</mi> <mi>e</mi> <mo stretchy="false">)</mo> <mo>+</mo> <mn>1</mn> </mstyle> </mrow> <annotation encoding="application/x-tex">{\displaystyle N_{entries}=ceil(uncompressed\ size/block\ size)+1}</annotation> </semantics></math></span></span>。 </p><p>條目所記錄的內容如下: </p> <h3><span id=".E6.95.B0.E6.8D.AE.E5.9D.97"></span><span id="数据块">數據塊</span></h3> <p>每個數據塊都包含未壓縮或壓縮的數據。每個塊的實際大小可以通過使用下一個塊的位置中減去該塊的位置來計算。如果索引對齊大於零,則該數據塊的塊大小可能大於其保存的數據,因此需要進行填充。 </p> <h2><span id=".E5.8F.82.E8.80.83.E8.B5.84.E6.96.99"></span><span id="参考资料">參考資料</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93.BE.E6.8E.A5"></span><span id="外部链接">外部連結</span></h2> <ul><li>File Extension Details for .CSO</li> <li>.CSO description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ciso, the original compressor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GPLv2)</li> <li>maxcso, an extended compressor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ISO Compressor for CSO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Ciso Multi Compressor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CisoPlus</li></u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451 Cached time: 20230505225856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129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220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935/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45859/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1119/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8/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13/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2066/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048/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3446404/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135.809 1 -total 45.37% 61.619 1 Template:Disk_images 35.04% 47.581 1 Template:Navbox 27.48% 37.326 2 Template:Cite_web 27.21% 36.950 13 Template:Tsl 20.15% 27.360 1 Template:Infobox_file_format 18.44% 25.043 1 Template:Infobox 1.14% 1.552 5 Template:Wayback 0.67% 0.915 3 Template:Nowrap -->
**CSO**,又稱 **CISO**(源自英文 _Compressed ISO_ 的縮寫),是一種計算機文件格式,由經過壓縮後的 ISO 映像產生。其是首個為了壓縮 ISO 映像而開發出來的方案,常被用於壓縮 PS2 以及 PSP 平台上的 ISO 文件,以降低存儲空間上的壓力。此外,為了優化該格式的資料壓縮比以及解壓速度等問題,該格式經歷過了數次修改與迭代,產生了諸如 **CSO v2**、**DAX**、**JSO**、**ZSO** 等格式。 CSO 格式第一版本(CSO v1)使用 DEFLATE 算法壓縮數據,同時也提供了 9 個壓縮級別,其中第 9 級為最高級別。第二版本在此基礎上添加了 LZ4 算法的使用,但用戶可為了保證向後兼容性僅使用 DEFLATE 算法進行壓縮。壓縮級別越高的代價是壓縮時間的加長,但壓縮級別不影響解壓解壓速度。其工作原理為將一個 ISO 文件分成無數個大小一般為 2 KiB 的塊,並一一地對這些塊進行壓縮。通過這種工作原理,CSO 格式能有效地將 ISO 文件壓縮成一個較小的文件。 ## 文件格式 CSO 文件格式由一個 24 字節的文件頭、一份索引表和多個數據塊組成。大於一字節的欄位應使用小端法讀取。 ### 文件頭 ### 索引表 索引表中含有多個條目,每個條目的長度為 4 位元組,記錄著每個數據塊在文件中的位置。最後一個條目必須指向文件末(EOF),因此會多出一個條目。索引表中的條目數量可以通過以下算法計算出來: $N_{entries}=ceil(uncompressed\ size/block\ size)+1$ 。 條目所記錄的內容如下: ### 數據塊 每個數據塊都包含未壓縮或壓縮的數據。每個塊的實際大小可以通過使用下一個塊的位置中減去該塊的位置來計算。如果索引對齊大於零,則該數據塊的塊大小可能大於其保存的數據,因此需要進行填充。 ## 參考資料 ## 外部連結 * File Extension Details for .CSO * .CSO description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ciso, the original compressor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GPLv2) * maxcso, an extended compressor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ISO Compressor for CSO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Ciso Multi Compressor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CisoPlus
null
6,694
2023-04-16T12:33:52Z
72,751,864
.CSO
1,632,154
<p><b>.DS_Store</b> (英文全稱 <b>Desktop Services Store</b>) 是一種由蘋果公司的 Mac OS X 作業系統所創造的隱藏文件,目的在於存貯目錄的自定義屬性,例如文件們的圖標位置或者是背景色的選擇。該文件由 Finder 創建並維護,類似於 Microsoft Windows 中的 desktop.ini 文件。 </p> <h2><span id=".E7.9B.AE.E7.9A.84"></span><span id="目的">目的</span></h2> <p>儘管這些文件本來是為Finder所使用,但它們被設想作為一種更通用的有關顯示設置的元數據存儲,諸如圖標位置和視圖設置。 例如,在Mac OS X 10.4 "Tiger"中.DS_Store包含了一目錄的所有文件的Spotlight注釋。然而,在Mac OS X 10.5 "Leopard"中這種方式又被更改了,注釋(現稱為關鍵字)被改成存儲在了擴展文件屬性中。</p> <h2><span id=".E5.AD.98.E6.94.BE"></span><span id="存放">存放</span></h2> <p>默認情況下,Mac OS X的Finder程序會在進行存取的每個目錄下創建.DS_Store文件,甚至是在遠程系統上的目錄(例如通過SMB連接或者<span data-orig-title="蘋果文件協議"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Apple Filing Protocol"><span>蘋果文件協議</span></span>連接來共享的目錄),並且甚至如果用戶僅僅通過移動該目錄的Finder窗口自定義了其顯示。 這與既存的在先前版本的Finder中為了同樣目的所使用的方式的系統形成了對比,先前的只會放置一些不可見文件於卷的根目錄下(甚至在外部文件系統上),並總是將整個驅動器的所有目錄的設置與元數據存儲在這類文件的單一集合中。 </p><p>在Mac OS X 10.5 "Leopard"發布前,.DS_Store文件在Windows的文件系統上是可見的。</p><p>在收到用戶們對遠程系統上.DS_Store文件會自動創建的投訴之後,蘋果公司在其技術支持站點發表了一篇文章,詳細講述了如何禁止遠程.DS_Store文件利用網絡連接進行的創建。 然而,這一操作指南並不適用於本地驅動器,包括USB快閃記憶體盤. </p> <h2><span id=".E7.A6.81.E7.94.A8.E6.88.96.E5.90.AF.E7.94.A8.E8.87.AA.E5.8A.A8.E7.94.9F.E6.88.90"></span><span id="禁用或启用自动生成">禁用或啟用自動生成</span></h2> <p>目前沒有已知方法可以實現這個目的。 </p> <h2><span id=".E7.9B.B8.E5.85.B3.E6.9D.A1.E7.9B.AE"></span><span id="相关条目">相關條目</span></h2> <ul><li>desktop.ini — Windows的.DS_Store</li> <li>Thumbs.db — Windows的縮略圖緩存文件</li></ul><h2><span id=".E5.8F.82.E8.80.83"></span><span id="参考">參考</span></h2> <h2><span id=".E7.AB.99.E5.A4.96.E9.93.BE.E6.8E.A5"></span><span id="站外链接">站外連結</span></h2> <ul><li>.DS_Store文件格式的逆向工程研究報告(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如何避免在Samba伺服器上創建.DS_Store</li></ul><h2><span id=".E5.8F.83.E8.80.83.E8.B3.87.E6.96.99"></span><span id="參考資料">參考資料</span></h2>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368 Cached time: 20230505225856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097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135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444/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9587/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168/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8/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1/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5878/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038/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2798683/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92.916 1 -total 64.28% 59.722 1 Template:Refs 55.67% 51.722 5 Template:Cite_web 25.50% 23.692 1 Template:Link-en 5.78% 5.366 1 Template:Citation_needed 2.03% 1.886 1 Template:Namespace 1.21% 1.127 1 Template:Wayback 1.09% 1.012 1 Template:Ifsubst 0.54% 0.503 1 Template:Reflist -->
**.DS\_Store** (英文全稱 **Desktop Services Store**) 是一種由蘋果公司的 Mac OS X 作業系統所創造的隱藏文件,目的在於存貯目錄的自定義屬性,例如文件們的圖標位置或者是背景色的選擇。該文件由 Finder 創建並維護,類似於 Microsoft Windows 中的 desktop.ini 文件。 ## 目的 儘管這些文件本來是為 Finder 所使用,但它們被設想作為一種更通用的有關顯示設置的元數據存儲,諸如圖標位置和視圖設置。 例如,在 Mac OS X 10.4 "Tiger" 中.DS\_Store 包含了一目錄的所有文件的 Spotlight 注釋。然而,在 Mac OS X 10.5 "Leopard" 中這種方式又被更改了,注釋(現稱為關鍵字)被改成存儲在了擴展文件屬性中。 ## 存放 默認情況下,Mac OS X 的 Finder 程序會在進行存取的每個目錄下創建.DS\_Store 文件,甚至是在遠程系統上的目錄(例如通過 SMB 連接或者蘋果文件協議連接來共享的目錄),並且甚至如果用戶僅僅通過移動該目錄的 Finder 窗口自定義了其顯示。 這與既存的在先前版本的 Finder 中為了同樣目的所使用的方式的系統形成了對比,先前的只會放置一些不可見文件於卷的根目錄下(甚至在外部文件系統上),並總是將整個驅動器的所有目錄的設置與元數據存儲在這類文件的單一集合中。 在 Mac OS X 10.5 "Leopard" 發布前,.DS\_Store 文件在 Windows 的文件系統上是可見的。 在收到用戶們對遠程系統上.DS\_Store 文件會自動創建的投訴之後,蘋果公司在其技術支持站點發表了一篇文章,詳細講述了如何禁止遠程.DS\_Store 文件利用網絡連接進行的創建。 然而,這一操作指南並不適用於本地驅動器,包括 USB 快閃記憶體盤. ## 禁用或啟用自動生成 目前沒有已知方法可以實現這個目的。 ## 相關條目 * desktop.ini — Windows 的.DS\_Store * Thumbs.db — Windows 的縮略圖緩存文件 ## 參考 ## 站外連結 * .DS\_Store 文件格式的逆向工程研究報告(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如何避免在 Samba 伺服器上創建.DS\_Store ## 參考資料
null
4,814
2023-04-16T12:25:00Z
75,977,593
.DS_Store
459,285
<p><b>DotGNU</b>計畫是GNU為了提供Microsoft .NET一份自由軟體替代品的一部份。這個計畫其它的目標包含了支援非Windows平台和支援更多的中央處理器。2012年12月,DotGNU計劃解散,但其中的libJIT構件成為了一個獨立的發行包。 </p> <h2><span id=".E7.AE.80.E4.BB.8B"></span><span id="简介">簡介</span></h2> <p>DotGNU主要的目標是要提供一個百分之百相容於通用語言架構的類別館。然而矛盾的是,另外一個開放源始碼的實作,Mono提供了百分之百相容於CLS規範的類別館並且提供了目前由微軟所釋出的商業版本.NET的類別館。 </p> <h2><span id="libJIT">libJIT</span></h2> <p>libJIT(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即時編譯庫是為用在虛擬機器實現、動態程式語言和手稿語言中的進階即時編譯而開發的庫。它實現了基於三位址碼的中間表示,其中變數以靜態單賦值形式儲存。 </p><p>libJIT已經被用於其他開源計劃,包括GNU Emacs、ILDJIT和HornetsEye。 </p> <h2><span id=".E5.8F.82.E8.A7.81"></span><span id="参见">參見</span></h2> <ul><li>Mono</li> <li>.NET</li></ul><h2><span id=".E5.BC.95.E7.94.A8"></span><span id="引用">參照</span></h2>
**DotGNU** 計畫是 GNU 為了提供 Microsoft .NET 一份自由軟體替代品的一部份。這個計畫其它的目標包含了支援非 Windows 平台和支援更多的中央處理器。2012 年 12 月,DotGNU 計劃解散,但其中的 libJIT 構件成為了一個獨立的發行包。 ## 簡介 DotGNU 主要的目標是要提供一個百分之百相容於通用語言架構的類別館。然而矛盾的是,另外一個開放源始碼的實作,Mono 提供了百分之百相容於 CLS 規範的類別館並且提供了目前由微軟所釋出的商業版本.NET 的類別館。 ## libJIT libJIT(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即時編譯庫是為用在虛擬機器實現、動態程式語言和手稿語言中的進階即時編譯而開發的庫。它實現了基於三位址碼的中間表示,其中變數以靜態單賦值形式儲存。 libJIT 已經被用於其他開源計劃,包括 GNU Emacs、ILDJIT 和 HornetsEye。 ## 參見 * Mono * .NET ## 參照
null
2,669
2023-04-30T08:44:28Z
63,108,478
.GNU
152,790
<p><b>JSP</b>(全稱<b>J</b>akarta <b>S</b>erver <b>P</b>ages,曾稱為<b>J</b>ava<b>S</b>erver <b>P</b>ages)是由Sun Microsystems公司主導建立的一種動態網頁技術標準。JSP部署於網路伺服器上,可以回應客戶端傳送的請求,並根據請求內容動態地生成HTML、XML或其他格式文件的Web網頁,然後返回給請求者。JSP技術以Java語言作為手稿語言,為使用者的HTTP請求提供服務,並能與伺服器上的其它Java程式共同處理複雜的業務需求。 </p><p>JSP將Java程式碼和特定變動內容嵌入到靜態的頁面中,實現以靜態頁面為模板,動態生成其中的部分內容。JSP引入了被稱為「JSP動作」的XML標籤,用來呼叫內建功能。另外,可以建立JSP標籤庫,然後像使用標準HTML或XML標籤一樣使用它們。標籤庫能增強功能和伺服器效能,而且不受跨平台問題的限制。JSP檔案在執行時會被其編譯器轉換成更原始的Servlet程式碼。JSP編譯器可以把JSP檔案編譯成用Java程式碼寫的Servlet,然後再由Java編譯器來編譯成能快速執行的二進位機器碼,也可以直接編譯成二進位碼。 </p> <h2><span id=".E7.BB.BC.E8.BF.B0"></span><span id="综述">綜述</span></h2> <p>JSP從2.0版本開始,增加了表達式語言(EL),以提供更快更簡單的建立新標籤的方法,並允許開發者建立Velocity式模板。如舊版本代碼「<code>Hello, &lt;%=request.getParameter("visitor")%&gt;</code>」可簡化為「<code>Hello, ${param.visitor}”</code>。 </p> <h2><span id=".E7.89.B9.E7.82.B9"></span><span id="特点">特點</span></h2> <ul><li>能以模板化的方式簡單、高效地添加動態網頁內容。</li> <li>可利用JavaBean和標籤庫技術復用常用的功能代碼(設計好的組件容易實現重複利用,減少重複勞動)。標籤庫不僅帶有通用的內建標籤(JSTL),而且支援可延伸功能的自訂標籤。</li> <li>有良好的工具支援。</li> <li>繼承了Java語言的相對易用性。</li> <li>繼承了Java的跨平台優勢,實現「一次編寫,處處執行」。因為支援Java及其相關技術的開發平台多,網站開發人員可以選擇在最適合自己的系統平台上進行JSP開發;不同環境下開發的JSP專案,在所有客戶端上都能順利存取。</li> <li>頁面中的動(控制變動內容的部分)/靜(內容不需變動的部分)區域以分散但又有序的形式組合在一起,能使人更直觀地看出頁面代碼的整體結構,也使得設計頁面效果和程式邏輯這2部分工作容易分離(外觀視圖與邏輯分離)。從而方便分配人員並行揮各自長處,實現高效地分工合作。</li> <li>可與其它企業級Java技術相互配合。JSP可以只專門負責頁面中的資料呈現,實現分層開發。</li></ul><h2><span id=".E5.8C.85.E5.90.AB.E5.86.85.E5.AE.B9"></span><span id="包含内容">包含內容</span></h2> <h3><span id="JSP.E6.8C.87.E4.BB.A4"></span><span id="JSP指令">JSP指令</span></h3> <p>JSP指令控制JSP編譯器如何去生成servlet,以下是可用的指令: </p> <ul><li>包含指令include –包含指令通知JSP編譯器把另外一個檔案完全包含入當前檔案中。效果就好像被包含檔案的內容直接被貼上到當前檔案中一樣。這個功能和C預處理器所提供的很類似。被包含檔案的副檔名一般都是"jspf"(即JSP <b>Fragment</b>,JSP片段):</li></ul> <ul><li>頁面指令page –頁面指令有以下幾個選項:</li></ul> <p><b>注意:</b>在同一個JSP檔案中只有「import」匯入頁面指令可以被多次使用。 </p> <ul><li>標籤庫指令taglib –標籤庫指令描述了要使用的JSP標籤庫。該指令需要指定一個字首prefix(和C++的命名空間很類似)和標籤庫的描述URI:</li></ul> <h3><span id="JSP.E8.84.9A.E6.9C.AC.E5.85.83.E7.B4.A0.E5.92.8C.E5.8F.98.E9.87.8F"></span><span id="JSP脚本元素和变量">JSP指令碼元素和變數</span></h3> <h4><span id=".E6.A0.87.E5.87.86.E8.84.9A.E6.9C.AC.E5.8F.98.E9.87.8F"></span><span id="标准脚本变量">標準指令碼變數</span></h4> <p>以下是永遠可用的指令碼變數: </p> <ul><li>out:JSPWriter,用來寫入回應流的資料</li> <li>page:servlet自身</li> <li>pageContext:一個PageContext實例包括和整個頁面相聯絡的資料,一個給定的HTML頁面可以在多個JSP之間傳遞。</li> <li>request:HTTP request(請求)物件</li> <li>response:HTTP response(回應)物件</li> <li>session:HTTP session(伺服器端對談)物件</li></ul><h4><span id=".E8.84.9A.E6.9C.AC.E5.85.83.E7.B4.A0"></span><span id="脚本元素">指令碼元素</span></h4> <p>有三個基本的指令碼元素,作用是使JAVA代碼可以直接插入servlet. </p> <ul><li>一種是聲明標籤,在JAVA SERVLET的類體中放入一個變數的定義。靜態的資料成員也可以如此定義。 <dl><dd></dd></dl></li> <li>一種是指令碼標籤,在JAVA SERVLET的類的_jspService()方法中放入所包含的語句。 <dl><dd></dd></dl></li> <li>一種是表達式標籤,在JAVA SERVLET的類中放入待賦值的表達式,表達式注意不能以分號結尾。 <dl><dd></dd></dl></li></ul><h3><span id="JSP.E5.8A.A8.E4.BD.9C"></span><span id="JSP动作">JSP動作</span></h3> <p>JSP動作是一系列可以呼叫內建於網路伺服器中的功能的XML標籤。JSP提供了以下動作: </p> <h4><span id=".E6.A0.87.E7.AD.BE.E6.A0.B7.E4.BE.8B"></span><span id="标签样例">標籤樣例</span></h4> <h5><span id="jsp:include">jsp:include</span></h5> <h5><span id="jsp:forward">jsp:forward</span></h5> <p>在本例中,請求被傳遞到"subpage.jsp",而且請求的處理權不會再返回前者。 </p> <h5><span id="jsp:useBean">jsp:useBean</span></h5> <p>scope屬性可以是request, page, session or application,它有以下用意: </p> <ul><li>request— 該屬性在請求的生命周期內有效,一旦請求被所有的JSP頁處理完後,那麼該屬性就不可參照。</li> <li>page— 該屬性只是當前頁中有效。</li> <li>session— 該屬性在使用者對談的生命周期內有效。</li> <li>application— 該屬性在各種情況下都有效,並且永遠不會被變為不可參照,和全域變數global variable相同。</li></ul><p>上述例子將會用一個建立一個類別的實例,並且把該實例儲存在屬性中,該屬性將在該請求的生命周期內有效。它可以在所有被包含或者從首頁面(最先接收請求的頁面)轉向到的JSP頁之間共享。 </p> <h3><span id="JSP.E6.A0.87.E7.AD.BE.E5.BA.93"></span><span id="JSP标签库">JSP標籤庫</span></h3> <p>除了JSP預定義動作之外,開發者還可以使用JSP標籤擴充API添加他們自訂的<i>動作</i>。開發者寫一種實現一個標籤的介面和一個標籤庫的XML描述檔案的JAVA類,這就能指定標籤和實現標籤的JAVA類 請看如下JSP: </p> <p>JSP編譯器將會載入mytaglib.tld這個XML檔案,然後可以看到標籤<i>myaction</i>由JAVA類<i>MyActionTag</i>實現。當該標籤首次在檔案中使用時,將會建立一個MyActionTag的實例。然後(而且當每次該標籤被使用時),當出現開始標籤時,將會呼叫doStartTag()方法,根據開始標籤的結果,來決定如何處理標籤的主體。主體是指開始標籤和結束標籤之間的文字。這個doStartTag()方法將會返回如下之一: </p> <ul><li>SKIP_BODY - 標籤之間不做處理。</li> <li>EVAL_BODY_INCLUDE - 對標籤之內主體進行賦值。</li> <li>EVAL_BODY_TAG - 對標籤之內主體進行賦值並把結果輸出到流(儲存在標籤的主體內容屬性中)。</li></ul><dl><dd><b>注意:</b>如果標籤擴充了BodyTagSupport類,當主體被執行時會在呼叫doEndTag()之前呼叫doAfterBody()方法。該方法用於實現迴圈結構。</dd></dl><p>當結束標籤出現時,它會呼叫doEndTag()方法,該方法會返回如下兩做之一: </p> <ul><li>EVAL_PAGE - 表示JSP檔案的剩餘部份將會被執行。this indicates that the rest of the JSP file should be processed.</li> <li>SKIP_PAGE - 表示將不會再有更多執行操作。當前JSP頁交出控制權。就象在轉發動作中的作用一樣。</li></ul><p>上述myaction標籤tag會有一個類似下面例子的用於實現的類: </p> <h2><span id=".E6.9C.AC.E5.9C.B0.E5.8C.96"></span><span id="本地化">在地化</span></h2> <p>JSP的在地化是通過和JAVA應用程式相同的方式完成的,即使用資源包。 </p> <h2><span id=".E6.A8.A1.E5.9E.8B-.E8.A7.86.E5.9B.BE-.E6.8E.A7.E5.88.B6.E5.99.A8_.E6.A8.A1.E5.BC.8F"></span><span id="模型-视图-控制器_模式">模型-視圖-控制器 模式</span></h2> <p>為了把表現層(presentation)從請求處理(request processing)和資料儲存(data storage)中分離開來(這樣更利於開發、查錯和功能擴充),昇陽公司推薦在JSP檔案中使用一種稱作模型-視圖-控制器(MVC)的架構模式。按照此設計,當使用者存取網站上的特定網址時,使用者的處理請求會先由網站伺服器取得到,然後先交由網站的控制器程式作初步處理。使用者的存取請求可能多種多樣,比如查詢資訊或進行資料計算都是常見的網站業務。控制器程式會初步判斷使用者請求的種類,然後把使用者請求轉發給與特定業務對應的Servlet程式或者另一個獨立的JSP檔案進行業務處理。當請求處理完後,再通過一個專門負責輸出資訊的JSP頁以清晰、美觀的方式向使用者的瀏覽器輸出結果。簡而言之,先由控制器攔截使用者請求並做初步判斷,再由業務處理程式存取資料(從資料庫中存取)和處理業務,最後由視圖組件生成結果頁面並行送結果給使用者。其中JSP一般用作展示輸出結果,可以用於展示經Servlet查詢或處理後的結果;也可以用一個JSP檔案處理業務邏輯,再用另一個JSP檔案展示結果。按功能做這樣的檔案拆分(而非由一個臃腫的JSP頁面包攬所有功能)是為了便於團隊分工。MVC本身是一種由來已久的設計思想,基於JSP的技術只是實現MVC架構的流行方案之一。Struts和Spring框架等好幾種流行的網站建設框架都是基於MVC模式設計的。 </p> <h2><span id="JSP.E5.92.8CServlets"></span><span id="JSP和Servlets">JSP和Servlets</span></h2> <p>從架構上說,JSP可以被看作是從Servlets進階提煉而作為JAVA Servlet 2.1 API的擴充而應用。Servlets和JSP最早都是由Sun Microsystems(太陽公司)開發的。從JSP1.2版本以來,JSP處於Java Community Process(有人譯為:Java社群組織)開發模式下。JSR-53規定了JSP 1.2和Servlet 2.4的規範,JSR-152規定了JSP 2.0的規範。2006年5月,JSP 2.1的規範作為Java EE 5的一部份,在JSR-245中發布。 </p><p>靜態資料在輸入檔案中的內容和輸出給HTTP回應的內容完全一致。此時,該JSP輸入檔案會是一個沒有內嵌JAVA或動作的HTML頁面。而且,客戶端每次請求都會得到相同的回應內容。 </p> <h3><span id=".E6.A0.B7.E4.BE.8B"></span><span id="样例">樣例</span></h3> <p>不管JSP編譯器是生成SERVLET的JAVA原始碼,或者是直接發布二進位碼,了解一下JSP編譯器是如何把檔案轉換成一個JAVA SERVLET,都是很有幫助的。例如,看一下如下輸入JSP和它最後生成的JAVA SERVLET: </p><p><b>Input JSP</b> </p> <p><b>Resulting servlet</b> </p> <h2><span id=".E5.8F.82.E8.A7.81"></span><span id="参见">參見</span></h2> <ul><li>JSTL</li> <li>Java企業版</li> <li>JavaServer Faces</li> <li>Java Servlet</li> <li>SSJS</li> <li>WAR (file format)</li> <li>EAR (file format)</li> <li>JAR (file format)</li> <li>Tomcat伺服器</li></ul><h2><span id=".E5.8F.82.E8.80.83.E8.B5.84.E6.96.99"></span><span id="参考资料">參考資料</span></h2> <h3><span id=".E6.96.87.E5.86.85.E5.BC.95.E7.94.A8"></span><span id="文内引用">文內參照</span></h3> <h3><span id=".E4.B9.A6.E7.9B.AE"></span><span id="书目">書目</span></h3> <ul><li><cite id="CITEREFChung2013" class="citation book">Kin-man Chung. JavaServer Pages Specification <span>(pdf)</span> 2.3. 甲骨文公司. 2013 <span> [2018年3月16日]</span>.</cite><span title="ctx_ver=Z39.88-2004&amp;rfr_id=info%3Asid%2Fzh.wikipedia.org%3AJSP&amp;rft.au=Kin-man+Chung&amp;rft.btitle=JavaServer+Pages+Specification&amp;rft.date=2013&amp;rft.edition=2.3&amp;rft.genre=book&amp;rft.pub=%E7%94%B2%E9%AA%A8%E6%96%87%E5%85%AC%E5%8F%B8&amp;rft_id=http%3A%2F%2Fdownload.oracle.com%2Fotn-pub%2Fjcp%2Fjsp-2_3-mrel2-eval-spec%2FJSP2.3MR.pdf%3FAuthParam%3D1521190349_afb5d530a382ea96a037b5029e4bbab8&amp;rft_val_fmt=info%3Aofi%2Ffmt%3Akev%3Amtx%3Abook"><span> </span></span></li> <li><cite class="citation book">Hans Bergsten. JavaServer Pages 3. Sebastopol, California: O'Reilly. 2003 <span> [<span>2006-07-20</span>]</span>. <span title="國際標準書號">ISBN</span> 0-596-00563-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0-17).</cite><span title="ctx_ver=Z39.88-2004&amp;rfr_id=info%3Asid%2Fzh.wikipedia.org%3AJSP&amp;rft.au=Hans+Bergsten&amp;rft.btitle=JavaServer+Pages&amp;rft.date=2003&amp;rft.edition=3&amp;rft.genre=book&amp;rft.isbn=0-596-00563-6&amp;rft.place=Sebastopol%2C+California&amp;rft.pub=O%27Reilly&amp;rft_id=http%3A%2F%2Fwww.amazon.com%2Fgp%2Fproduct%2F0596005636&amp;rft_val_fmt=info%3Aofi%2Ffmt%3Akev%3Amtx%3Abook"><span> </span></span></li></ul><p><br></p> <h2><span id=".E5.A4.96.E9.83.A8.E9.93.BE.E6.8E.A5"></span><span id="外部链接">外部連結</span></h2> <ul><li>Sun's JSP product descriptio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JSR 245(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JSP 2.1)</li> <li>JSR 152(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JSP 2.0)</li> <li>JSR 53(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JSP 1.2)</li></u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328 Cached time: 20230505225858 Cache expiry: 3664 Reduced expiry: true Complications: [vary‐revision‐sha1,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429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577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2177/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294269/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2835/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23/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31/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20837/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155/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7551521/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1/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382.215 1 -total 31.58% 120.710 1 Template:Infobox_file_format 30.85% 117.918 1 Template:Infobox 21.10% 80.660 1 Template:Official_URL 17.51% 66.924 5 Template:Navbox 13.00% 49.683 1 Template:Java_(Sun) 12.69% 48.488 2 Template:Cite_book 12.53% 47.885 1 Template:NoteTA 11.80% 45.100 3 Template:Ambox 11.78% 45.019 3 Template:URL -->
**JSP**(全稱 **J**akarta **S**erver **P**ages,曾稱為 **J**ava**S**erver **P**ages)是由 Sun Microsystems 公司主導建立的一種動態網頁技術標準。JSP 部署於網路伺服器上,可以回應客戶端傳送的請求,並根據請求內容動態地生成 HTML、XML 或其他格式文件的 Web 網頁,然後返回給請求者。JSP 技術以 Java 語言作為手稿語言,為使用者的 HTTP 請求提供服務,並能與伺服器上的其它 Java 程式共同處理複雜的業務需求。 JSP 將 Java 程式碼和特定變動內容嵌入到靜態的頁面中,實現以靜態頁面為模板,動態生成其中的部分內容。JSP 引入了被稱為「JSP 動作」的 XML 標籤,用來呼叫內建功能。另外,可以建立 JSP 標籤庫,然後像使用標準 HTML 或 XML 標籤一樣使用它們。標籤庫能增強功能和伺服器效能,而且不受跨平台問題的限制。JSP 檔案在執行時會被其編譯器轉換成更原始的 Servlet 程式碼。JSP 編譯器可以把 JSP 檔案編譯成用 Java 程式碼寫的 Servlet,然後再由 Java 編譯器來編譯成能快速執行的二進位機器碼,也可以直接編譯成二進位碼。 ## 綜述 JSP 從 2.0 版本開始,增加了表達式語言(EL),以提供更快更簡單的建立新標籤的方法,並允許開發者建立 Velocity 式模板。如舊版本代碼「`Hello, <%=request.getParameter("visitor")%>`」可簡化為「`Hello, ${param.visitor}”`。 ## 特點 * 能以模板化的方式簡單、高效地添加動態網頁內容。 * 可利用 JavaBean 和標籤庫技術復用常用的功能代碼(設計好的組件容易實現重複利用,減少重複勞動)。標籤庫不僅帶有通用的內建標籤(JSTL),而且支援可延伸功能的自訂標籤。 * 有良好的工具支援。 * 繼承了 Java 語言的相對易用性。 * 繼承了 Java 的跨平台優勢,實現「一次編寫,處處執行」。因為支援 Java 及其相關技術的開發平台多,網站開發人員可以選擇在最適合自己的系統平台上進行 JSP 開發;不同環境下開發的 JSP 專案,在所有客戶端上都能順利存取。 * 頁面中的動(控制變動內容的部分)/靜(內容不需變動的部分)區域以分散但又有序的形式組合在一起,能使人更直觀地看出頁面代碼的整體結構,也使得設計頁面效果和程式邏輯這 2 部分工作容易分離(外觀視圖與邏輯分離)。從而方便分配人員並行揮各自長處,實現高效地分工合作。 * 可與其它企業級 Java 技術相互配合。JSP 可以只專門負責頁面中的資料呈現,實現分層開發。 ## 包含內容 ### JSP 指令 JSP 指令控制 JSP 編譯器如何去生成 servlet,以下是可用的指令: * 包含指令 include –包含指令通知 JSP 編譯器把另外一個檔案完全包含入當前檔案中。效果就好像被包含檔案的內容直接被貼上到當前檔案中一樣。這個功能和 C 預處理器所提供的很類似。被包含檔案的副檔名一般都是 "jspf"(即 JSP **Fragment**,JSP 片段): * 頁面指令 page –頁面指令有以下幾個選項: **注意:**在同一個 JSP 檔案中只有「import」匯入頁面指令可以被多次使用。 * 標籤庫指令 taglib –標籤庫指令描述了要使用的 JSP 標籤庫。該指令需要指定一個字首 prefix(和 C++ 的命名空間很類似)和標籤庫的描述 URI: ### JSP 指令碼元素和變數 #### 標準指令碼變數 以下是永遠可用的指令碼變數: * out:JSPWriter,用來寫入回應流的資料 * page:servlet 自身 * pageContext:一個 PageContext 實例包括和整個頁面相聯絡的資料,一個給定的 HTML 頁面可以在多個 JSP 之間傳遞。 * request:HTTP request(請求)物件 * response:HTTP response(回應)物件 * session:HTTP session(伺服器端對談)物件 #### 指令碼元素 有三個基本的指令碼元素,作用是使 JAVA 代碼可以直接插入 servlet. * 一種是聲明標籤,在 JAVA SERVLET 的類體中放入一個變數的定義。靜態的資料成員也可以如此定義。   : * 一種是指令碼標籤,在 JAVA SERVLET 的類的 \_jspService () 方法中放入所包含的語句。   : * 一種是表達式標籤,在 JAVA SERVLET 的類中放入待賦值的表達式,表達式注意不能以分號結尾。   : ### JSP 動作 JSP 動作是一系列可以呼叫內建於網路伺服器中的功能的 XML 標籤。JSP 提供了以下動作: #### 標籤樣例 ##### jsp:include ##### jsp:forward 在本例中,請求被傳遞到 "subpage.jsp",而且請求的處理權不會再返回前者。 ##### jsp:useBean scope 屬性可以是 request, page, session or application,它有以下用意: * request— 該屬性在請求的生命周期內有效,一旦請求被所有的 JSP 頁處理完後,那麼該屬性就不可參照。 * page— 該屬性只是當前頁中有效。 * session— 該屬性在使用者對談的生命周期內有效。 * application— 該屬性在各種情況下都有效,並且永遠不會被變為不可參照,和全域變數 global variable 相同。 上述例子將會用一個建立一個類別的實例,並且把該實例儲存在屬性中,該屬性將在該請求的生命周期內有效。它可以在所有被包含或者從首頁面(最先接收請求的頁面)轉向到的 JSP 頁之間共享。 ### JSP 標籤庫 除了 JSP 預定義動作之外,開發者還可以使用 JSP 標籤擴充 API 添加他們自訂的_動作_。開發者寫一種實現一個標籤的介面和一個標籤庫的 XML 描述檔案的 JAVA 類,這就能指定標籤和實現標籤的 JAVA 類 請看如下 JSP: JSP 編譯器將會載入 mytaglib.tld 這個 XML 檔案,然後可以看到標籤 _myaction_ 由 JAVA 類 _MyActionTag_ 實現。當該標籤首次在檔案中使用時,將會建立一個 MyActionTag 的實例。然後(而且當每次該標籤被使用時),當出現開始標籤時,將會呼叫 doStartTag () 方法,根據開始標籤的結果,來決定如何處理標籤的主體。主體是指開始標籤和結束標籤之間的文字。這個 doStartTag () 方法將會返回如下之一: * SKIP\_BODY - 標籤之間不做處理。 * EVAL\_BODY\_INCLUDE - 對標籤之內主體進行賦值。 * EVAL\_BODY\_TAG - 對標籤之內主體進行賦值並把結果輸出到流(儲存在標籤的主體內容屬性中)。   : **注意:**如果標籤擴充了 BodyTagSupport 類,當主體被執行時會在呼叫 doEndTag () 之前呼叫 doAfterBody () 方法。該方法用於實現迴圈結構。 當結束標籤出現時,它會呼叫 doEndTag () 方法,該方法會返回如下兩做之一: * EVAL\_PAGE - 表示 JSP 檔案的剩餘部份將會被執行。this indicates that the rest of the JSP file should be processed. * SKIP\_PAGE - 表示將不會再有更多執行操作。當前 JSP 頁交出控制權。就象在轉發動作中的作用一樣。 上述 myaction 標籤 tag 會有一個類似下面例子的用於實現的類: ## 在地化 JSP 的在地化是通過和 JAVA 應用程式相同的方式完成的,即使用資源包。 ## 模型 - 視圖 - 控制器 模式 為了把表現層(presentation)從請求處理(request processing)和資料儲存(data storage)中分離開來(這樣更利於開發、查錯和功能擴充),昇陽公司推薦在 JSP 檔案中使用一種稱作模型 - 視圖 - 控制器(MVC)的架構模式。按照此設計,當使用者存取網站上的特定網址時,使用者的處理請求會先由網站伺服器取得到,然後先交由網站的控制器程式作初步處理。使用者的存取請求可能多種多樣,比如查詢資訊或進行資料計算都是常見的網站業務。控制器程式會初步判斷使用者請求的種類,然後把使用者請求轉發給與特定業務對應的 Servlet 程式或者另一個獨立的 JSP 檔案進行業務處理。當請求處理完後,再通過一個專門負責輸出資訊的 JSP 頁以清晰、美觀的方式向使用者的瀏覽器輸出結果。簡而言之,先由控制器攔截使用者請求並做初步判斷,再由業務處理程式存取資料(從資料庫中存取)和處理業務,最後由視圖組件生成結果頁面並行送結果給使用者。其中 JSP 一般用作展示輸出結果,可以用於展示經 Servlet 查詢或處理後的結果;也可以用一個 JSP 檔案處理業務邏輯,再用另一個 JSP 檔案展示結果。按功能做這樣的檔案拆分(而非由一個臃腫的 JSP 頁面包攬所有功能)是為了便於團隊分工。MVC 本身是一種由來已久的設計思想,基於 JSP 的技術只是實現 MVC 架構的流行方案之一。Struts 和 Spring 框架等好幾種流行的網站建設框架都是基於 MVC 模式設計的。 ## JSP 和 Servlets 從架構上說,JSP 可以被看作是從 Servlets 進階提煉而作為 JAVA Servlet 2.1 API 的擴充而應用。Servlets 和 JSP 最早都是由 Sun Microsystems(太陽公司)開發的。從 JSP1.2 版本以來,JSP 處於 Java Community Process(有人譯為:Java 社群組織)開發模式下。JSR-53 規定了 JSP 1.2 和 Servlet 2.4 的規範,JSR-152 規定了 JSP 2.0 的規範。2006 年 5 月,JSP 2.1 的規範作為 Java EE 5 的一部份,在 JSR-245 中發布。 靜態資料在輸入檔案中的內容和輸出給 HTTP 回應的內容完全一致。此時,該 JSP 輸入檔案會是一個沒有內嵌 JAVA 或動作的 HTML 頁面。而且,客戶端每次請求都會得到相同的回應內容。 ### 樣例 不管 JSP 編譯器是生成 SERVLET 的 JAVA 原始碼,或者是直接發布二進位碼,了解一下 JSP 編譯器是如何把檔案轉換成一個 JAVA SERVLET,都是很有幫助的。例如,看一下如下輸入 JSP 和它最後生成的 JAVA SERVLET: **Input JSP** **Resulting servlet** ## 參見 * JSTL * Java 企業版 * JavaServer Faces * Java Servlet * SSJS * WAR (file format) * EAR (file format) * JAR (file format) * Tomcat 伺服器 ## 參考資料 ### 文內參照 ### 書目 * Kin-man Chung. JavaServer Pages Specification (pdf) 2.3. 甲骨文公司. 2013 [2018 年 3 月 16 日]. * Hans Bergsten. JavaServer Pages 3. Sebastopol, California: O'Reilly. 2003 [2006-07-20]. ISBN0-596-00563-6. (原始內容存檔於 2019-10-17). ## 外部連結 * Sun's JSP product descriptio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JSR 245(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JSP 2.1) * JSR 152(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JSP 2.0) * JSR 53(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JSP 1.2)
null
18,823
2023-05-05T20:32:38Z
77,009,405
.JSP
6,742,116
<p><b>.LIVE</b>(日語:<span title="漢字或假名表記(原文)"><span lang="ja">どっとライブ</span></span><sup> <i><span title="羅馬字表記" lang="ja-Latn">Dottoraibu</span></i></sup>)是株式會社APP LAND經營的虛擬YouTuber團體。 </p> <h2><span id=".E6.B4.BB.E5.8B.95"></span><span id="活動">活動</span></h2> <p>2018年1月18日,.LIVE 成立,當時成員有電腦少女小白和<span data-orig-title="巴恰魯" data-lang-code="ja" data-lang-name="日語" data-foreign-title="ばあちゃる"><span>巴恰魯</span></span>。 </p><p>2018年3月13日,發布新虛擬YouTuber形象投票及新聲優招募,新虛擬YouTuber形象從已經擱置的手機遊戲《少女兵器大戰》中180位兵姬中投票選出10位兵姬作為原型,同時收編原個人勢虛擬YouTuber毛絨田咩咩咩和花京院櫻桃,合共12位成員組成偶像部,於2018年5月4日出道。而巴恰魯為偶像部製作人。 </p><p>2019年6月10日,原個人勢虛擬YouTuber Merry Milk加入.LIVE。 </p><p>2019年12月1日,牛卷莉子因身體不佳活動休止。 </p><p>2019年12月4日,宣布夜櫻多摩、貓乃木摩奇解約。 </p><p>2020年12月26日,七星Milily、六夢和Rurun Rururica加入.LIVE。 </p><p>2021年4月20日,宣布旗下花京院櫻桃、神樂鈴、卡蘿·皮諾、毛絨田咩咩咩、大和伊織5位成員從偶像部畢業,但將持續在 .LIVE 下活動。牛卷莉子、木曾愛月、北上雙葉、金剛彩羽、八重澤名取 5 位合約期滿,將從偶像部以及 .LIVE 畢業。</p> <h2><span id=".E6.97.97.E4.B8.8B.E8.99.9B.E6.93.ACYouTuber"></span><span id="旗下虛擬YouTuber">旗下虛擬YouTuber</span></h2> <ul><li>電腦少女小白(<span lang="ja">電脳少女シロ</span>)</li> <li><span data-orig-title="巴恰鲁" data-lang-code="ja" data-lang-name="日語" data-foreign-title="ばあちゃる"><span>巴恰魯</span></span>(<span lang="ja">ばあちゃる</span>,原偶像部製作人)</li> <li>毛絨田咩咩咩(<span lang="ja">もこ田めめめ</span>,原偶像部成員,原個人勢)</li> <li>卡蘿·皮諾(<span lang="ja">カルロ・ピノ</span>,原偶像部成員)</li> <li>大和伊織(<span lang="ja">ヤマト イオリ</span>,原偶像部成員)</li> <li>神樂鈴(<span lang="ja">神楽すず</span>,原偶像部成員)</li> <li>花京院櫻桃(<span lang="ja">花京院ちえり</span>,原偶像部成員,原個人勢)</li> <li>Merry Milk(<span lang="ja">メリーミルク</span>,原個人勢)</li> <li>七星Milily(<span lang="ja">七星みりり</span>)</li> <li>六夢(<span lang="ja">リクム</span>)</li> <li>Rurun Rururica(<span lang="ja">ルルン・ルルリカ</span>)</li></ul><h3><span id=".E5.89.8D.E6.88.90.E5.93.A1"></span><span id="前成員">前成員</span></h3> <ul><li>夜櫻多摩(<span lang="ja">夜桜たま</span>,2019年12月4日解約)</li> <li>貓乃木餅(<span lang="ja">猫乃木もち</span>,2019年12月4日解約)</li> <li>牛卷莉子(<span lang="ja">牛巻りこ</span>,2019年12月1日起停止活動,2021年4月20日合約期滿)</li> <li>北上雙葉(<span lang="ja">北上双葉</span>,2021年4月20日合約期滿)</li> <li>八重澤名取(<span lang="ja">八重沢なとり</span>,2021年4月20日合約期滿)</li> <li>金剛彩羽(<span lang="ja">金剛いろは</span>,2021年4月20日合約期滿)</li> <li>木曾愛月(<span lang="ja">木曽あずき</span>,2021年4月20日合約期滿)</li></ul><h2><span id=".E5.87.BA.E6.BC.94"></span><span id="出演">出演</span></h2> <h3><span id=".E9.9B.BB.E8.A6.96.E5.8B.95.E7.95.AB"></span><span id="電視動畫">電視動畫</span></h3> <ul><li><span data-orig-title="虚拟小姐在看着你" data-lang-code="ja" data-lang-name="日語" data-foreign-title="バーチャルさんはみている"><span>虛擬小姐在看著你</span></span>(TOKYO MX、1月19日 - 3月27日)</li></ul><h3><span id=".E6.B4.BB.E5.8A.A8"></span><span id="活动">活動</span></h3> <h2><span id=".E5.8F.82.E8.80.83.E8.B5.84.E6.96.99"></span><span id="参考资料">參考資料</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93.BE.E6.8E.A5"></span><span id="外部链接">外部連結</span></h2> <ul><li>VR LIVE的會員紹介(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LIVE的Twitter帳戶</li> <li>YouTube上的<span>どっとライブ</span>頻道</li> <li>bilibili上的白道十二宮和巴恰魯影片</li></u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321 Cached time: 20230505225859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371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516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8410/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116475/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7217/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36/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11/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7414/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134/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8377814/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1/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441.947 1 -total 30.83% 136.264 1 Template:Infobox_YouTube_personality 26.53% 117.243 1 Template:Infobox 23.55% 104.075 20 Template:Lang 22.24% 98.284 21 Template:Category_handler 21.14% 93.447 1 Template:Expand_Japanese 17.53% 77.480 1 Template:Expand_language 16.39% 72.430 2 Template:Ambox 14.73% 65.106 21 Template:Category_handler/numbered 14.11% 62.380 5 Template:Navbox -->
**.LIVE**(日語:どっとライブ _Dottoraibu_)是株式會社 APP LAND 經營的虛擬 YouTuber 團體。 ## 活動 2018 年 1 月 18 日,.LIVE 成立,當時成員有電腦少女小白和巴恰魯。 2018 年 3 月 13 日,發布新虛擬 YouTuber 形象投票及新聲優招募,新虛擬 YouTuber 形象從已經擱置的手機遊戲《少女兵器大戰》中 180 位兵姬中投票選出 10 位兵姬作為原型,同時收編原個人勢虛擬 YouTuber 毛絨田咩咩咩和花京院櫻桃,合共 12 位成員組成偶像部,於 2018 年 5 月 4 日出道。而巴恰魯為偶像部製作人。 2019 年 6 月 10 日,原個人勢虛擬 YouTuber Merry Milk 加入.LIVE。 2019 年 12 月 1 日,牛卷莉子因身體不佳活動休止。 2019 年 12 月 4 日,宣布夜櫻多摩、貓乃木摩奇解約。 2020 年 12 月 26 日,七星 Milily、六夢和 Rurun Rururica 加入.LIVE。 2021 年 4 月 20 日,宣布旗下花京院櫻桃、神樂鈴、卡蘿・皮諾、毛絨田咩咩咩、大和伊織 5 位成員從偶像部畢業,但將持續在 .LIVE 下活動。牛卷莉子、木曾愛月、北上雙葉、金剛彩羽、八重澤名取 5 位合約期滿,將從偶像部以及 .LIVE 畢業。 ## 旗下虛擬 YouTuber * 電腦少女小白(電脳少女シロ) * 巴恰魯(ばあちゃる,原偶像部製作人) * 毛絨田咩咩咩(もこ田めめめ,原偶像部成員,原個人勢) * 卡蘿・皮諾(カルロ・ピノ,原偶像部成員) * 大和伊織(ヤマト イオリ,原偶像部成員) * 神樂鈴(神楽すず,原偶像部成員) * 花京院櫻桃(花京院ちえり,原偶像部成員,原個人勢) * Merry Milk(メリーミルク,原個人勢) * 七星 Milily(七星みりり) * 六夢(リクム) * Rurun Rururica(ルルン・ルルリカ) ### 前成員 * 夜櫻多摩(夜桜たま,2019 年 12 月 4 日解約) * 貓乃木餅(猫乃木もち,2019 年 12 月 4 日解約) * 牛卷莉子(牛巻りこ,2019 年 12 月 1 日起停止活動,2021 年 4 月 20 日合約期滿) * 北上雙葉(北上双葉,2021 年 4 月 20 日合約期滿) * 八重澤名取(八重沢なとり,2021 年 4 月 20 日合約期滿) * 金剛彩羽(金剛いろは,2021 年 4 月 20 日合約期滿) * 木曾愛月(木曽あずき,2021 年 4 月 20 日合約期滿) ## 出演 ### 電視動畫 * 虛擬小姐在看著你(TOKYO MX、1 月 19 日 - 3 月 27 日) ### 活動 ## 參考資料 ## 外部連結 * VR LIVE 的會員紹介(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LIVE 的 Twitter 帳戶 * YouTube 上的どっとライブ頻道 * bilibili 上的白道十二宮和巴恰魯影片
null
5,365
2023-05-02T12:49:13Z
73,887,218
.LIVE
210,926
<p><b>.Mac</b>(讀作「Dot Mac」)是由蘋果電腦提供的一組線上服務,主要的對象是Mac OS的使用者,但也有少部份的特色功能是能在其他平台上使用。早期原本是僅提供給Mac OS使用者的免費服務,現在則改為每年付費的制度。.Mac僅是服務的名稱,而非上層網域。截止至被MobileMe替代,這項服務並始終未提供中文版本,僅有英語、法語、德語和日語可使用。 </p> <h2><span id=".E6.AD.B7.E5.8F.B2"></span><span id="歷史">歷史</span></h2> <p>蘋果電腦最早在2000年的「MacWorld San Francisco」大會中發表,以「iTools」的名稱免費提供給麥金塔電腦的使用者,服務包括: </p> <ul><li>HomePage - 免費的網頁儲存空間</li> <li>iDisk - 網路線上磁碟儲存服務</li> <li>mac.com - 免費的電子郵件</li> <li>iCards - 電子賀卡服務</li> <li>iReview - 網站評論服務</li></ul><p>iDisk使用了WebDAV技術,而mac.com電子郵件則是一種IMAP服務,這些服務能夠利用所有的作業系統來連結(但創建帳戶時需要使用Mac電腦才可以)。 </p><p>直到2002年7月的紐約MacWorld Expo .Mac正式登場後,在同年九月關閉。麥金塔使用者對於這項舉動有各種反應,批評者認為US99美元的定價過高,也不欣賞iTools的訂戶若沒有註冊.Mac會失去他們的@mac.com電子郵件地址;而擁護者則辯稱.Mac改進了服務。最後蘋果加入了一個推薦專案,每推薦一個付費訂戶,推薦人可以在下一年的.Mac獲得百分之二十的折扣。 </p><p>iLife中的應用程式(iPhoto、iMovie和iWeb)可與.Mac整合,讓.Mac會員可以透過iDisk及.Mac個人網頁分享他們的電影、照片以及個人檔案。蘋果也在Mac OS X中納入用於.Mac的Backup備份軟體,而iSync也可讓使用者同步他們的通訊錄、行事曆以及 Safari書籤。 </p><p>在2004年9月29日,蘋果增強了.Mac服務: </p> <ul><li>將儲存空間從100MB調增為250MB。使用者也可以指定iDisk以及個人信箱分別可使用多少空間。</li> <li>新增電子郵件別名功能。每個使用者可以為個人的.Mac電子郵件帳號創建五個別名。</li> <li>將每封電子郵件的最大容量調升為10MB。</li> <li>網頁郵件服務新增拼字檢查功能。</li></ul><p>在2005年6月15日,蘋果從.Mac服務中移除了McAfee的Virex程式。蘋果的病毒防護重點現在比較傾向對透過.Mac電子郵件服務收到的信件進行自動化病毒掃瞄。 </p><p>在2005年9月20日,蘋果將儲存空間從250MB調增為1GB,釋出Backup軟體第三版,並且加入了.Mac Groups:一個類似LiveJournal社群或MySpace網路的網頁網路社群。 </p><p>在2006年1月10日,蘋果在MacWorld Expo San Francisco發表了新的.Mac服務: </p> <ul><li>Photocast服務。使用者可透過iPhoto將照片發表為Photocast,並上傳至.Mac供其他人訂閱。</li> <li>網誌服務。使用者可透過iLife系列的iWeb軟體輕易將電影、照片或音樂製作成網誌,並上傳至.Mac。</li></ul><p>透過調整網域名稱對照表,也可以使用自己的伺服器來提供.Mac服務。 </p><p>請注意「.Mac」並「不是」一個頂層網域(Top-level domain) -- 微軟的.NET則比較容易與「.net」<b>是</b>一個頂層網域名稱混淆。 </p><p>2008年7月開始,MobileMe取代了.Mac的服務,原有的.Mac服務(包括其會員)已轉移至MobileMe上。而2011年推出的iCloud現已取代MobileMe。 </p> <h2><span id=".E5.AE.9A.E5.83.B9"></span><span id="定價">定價</span></h2> <p>原為免費提供給麥金塔電腦的使用者,而在2006年7月,.Mac是一項收費服務,定價為每年US$99。每一個使用者帳戶擁有一個「mac.com」的電子郵件信箱,以及1GB的iDisk網路空間(原本自100MB升級的250MB空間);可以額外付費升級為較大容量(最高為4GB)。iDisk的容量空間可以自由使用在任何方面(細節記載於.Mac的使用授權合約),而mac.com電子信箱的容量完全取決於iDisk的空間大小。iDisk就如同普通的磁碟(在Mac OS中稱為「」)般顯示於Mac OS的桌面上。 </p><p>.Mac的年費有幾種折扣方式,一般使用者可以透過蘋果電腦的推薦計畫(referral program),每推薦一名新會員加入,次年可獲得20%的折扣(八折);若購買新的麥金塔電腦,並同時選購.Mac服務,則可獲得30%的折扣(七折)。而蘋果電腦的員工或是參與蘋果線上訓練課程的會員也享有特殊折扣。 </p> <h2><span id=".E5.8F.82.E8.80.83.E6.96.87.E7.8C.AE"></span><span id="参考文献">參考文獻</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80.A3.E7.B5.90"></span><span id="外部連結">外部連結</span></h2> <ul><li>.Mac服務首頁(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span title="英語">(英文)</span></li> <li>.Mac中文首頁(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span title="中文">(中文)</span>(僅有介紹部份為中文)</li> <li>.Mac功能特色<span title="英語">(英文)</span></li> <li>.Mac概觀<span title="英語">(英文)</span></li> <li>.Mac 開發套件(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span title="英語">(英文)</span></li></ul>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436 Cached time: 20230505225855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325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458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2777/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266054/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2435/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12/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57/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1005/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126/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6052216/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4/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17.71% 374.208 9 Template:Navbox 100.00% 317.904 1 -total 44.13% 140.289 1 Template:Apple 25.69% 81.659 1 Template:Infobox_Software 23.26% 73.948 35 Template:Tsl 19.28% 61.277 1 Template:Infobox 13.42% 42.672 1 Template:Apple_software 12.83% 40.801 1 Template:Reflist 11.96% 38.009 1 Template:Cite_web 11.16% 35.480 3 Template:維基數據鏈接 -->
**.Mac**(讀作「Dot Mac」)是由蘋果電腦提供的一組線上服務,主要的對象是 Mac OS 的使用者,但也有少部份的特色功能是能在其他平台上使用。早期原本是僅提供給 Mac OS 使用者的免費服務,現在則改為每年付費的制度。.Mac 僅是服務的名稱,而非上層網域。截止至被 MobileMe 替代,這項服務並始終未提供中文版本,僅有英語、法語、德語和日語可使用。 ## 歷史 蘋果電腦最早在 2000 年的「MacWorld San Francisco」大會中發表,以「iTools」的名稱免費提供給麥金塔電腦的使用者,服務包括: * HomePage - 免費的網頁儲存空間 * iDisk - 網路線上磁碟儲存服務 * mac.com - 免費的電子郵件 * iCards - 電子賀卡服務 * iReview - 網站評論服務 iDisk 使用了 WebDAV 技術,而 mac.com 電子郵件則是一種 IMAP 服務,這些服務能夠利用所有的作業系統來連結(但創建帳戶時需要使用 Mac 電腦才可以)。 直到 2002 年 7 月的紐約 MacWorld Expo .Mac 正式登場後,在同年九月關閉。麥金塔使用者對於這項舉動有各種反應,批評者認為 US99 美元的定價過高,也不欣賞 iTools 的訂戶若沒有註冊.Mac 會失去他們的 @mac.com 電子郵件地址;而擁護者則辯稱.Mac 改進了服務。最後蘋果加入了一個推薦專案,每推薦一個付費訂戶,推薦人可以在下一年的.Mac 獲得百分之二十的折扣。 iLife 中的應用程式(iPhoto、iMovie 和 iWeb)可與.Mac 整合,讓.Mac 會員可以透過 iDisk 及.Mac 個人網頁分享他們的電影、照片以及個人檔案。蘋果也在 Mac OS X 中納入用於.Mac 的 Backup 備份軟體,而 iSync 也可讓使用者同步他們的通訊錄、行事曆以及 Safari 書籤。 在 2004 年 9 月 29 日,蘋果增強了.Mac 服務: * 將儲存空間從 100MB 調增為 250MB。使用者也可以指定 iDisk 以及個人信箱分別可使用多少空間。 * 新增電子郵件別名功能。每個使用者可以為個人的.Mac 電子郵件帳號創建五個別名。 * 將每封電子郵件的最大容量調升為 10MB。 * 網頁郵件服務新增拼字檢查功能。 在 2005 年 6 月 15 日,蘋果從.Mac 服務中移除了 McAfee 的 Virex 程式。蘋果的病毒防護重點現在比較傾向對透過.Mac 電子郵件服務收到的信件進行自動化病毒掃瞄。 在 2005 年 9 月 20 日,蘋果將儲存空間從 250MB 調增為 1GB,釋出 Backup 軟體第三版,並且加入了.Mac Groups:一個類似 LiveJournal 社群或 MySpace 網路的網頁網路社群。 在 2006 年 1 月 10 日,蘋果在 MacWorld Expo San Francisco 發表了新的.Mac 服務: * Photocast 服務。使用者可透過 iPhoto 將照片發表為 Photocast,並上傳至.Mac 供其他人訂閱。 * 網誌服務。使用者可透過 iLife 系列的 iWeb 軟體輕易將電影、照片或音樂製作成網誌,並上傳至.Mac。 透過調整網域名稱對照表,也可以使用自己的伺服器來提供.Mac 服務。 請注意「.Mac」並「不是」一個頂層網域(Top-level domain) -- 微軟的.NET 則比較容易與「.net」**是**一個頂層網域名稱混淆。 2008 年 7 月開始,MobileMe 取代了.Mac 的服務,原有的.Mac 服務(包括其會員)已轉移至 MobileMe 上。而 2011 年推出的 iCloud 現已取代 MobileMe。 ## 定價 原為免費提供給麥金塔電腦的使用者,而在 2006 年 7 月,.Mac 是一項收費服務,定價為每年 US$99。每一個使用者帳戶擁有一個「mac.com」的電子郵件信箱,以及 1GB 的 iDisk 網路空間(原本自 100MB 升級的 250MB 空間);可以額外付費升級為較大容量(最高為 4GB)。iDisk 的容量空間可以自由使用在任何方面(細節記載於.Mac 的使用授權合約),而 mac.com 電子信箱的容量完全取決於 iDisk 的空間大小。iDisk 就如同普通的磁碟(在 Mac OS 中稱為「」)般顯示於 Mac OS 的桌面上。 .Mac 的年費有幾種折扣方式,一般使用者可以透過蘋果電腦的推薦計畫(referral program),每推薦一名新會員加入,次年可獲得 20% 的折扣(八折);若購買新的麥金塔電腦,並同時選購.Mac 服務,則可獲得 30% 的折扣(七折)。而蘋果電腦的員工或是參與蘋果線上訓練課程的會員也享有特殊折扣。 ## 參考文獻 ## 外部連結 * .Mac 服務首頁(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英文) * .Mac 中文首頁(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中文)(僅有介紹部份為中文) * .Mac 功能特色(英文) * .Mac 概觀(英文) * .Mac 開發套件(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英文)
null
6,286
2023-04-30T08:44:27Z
63,049,943
.Mac
5,263,392
<p><b>.NET</b> (3.1版以前稱作<b>.NET Core</b>)是微軟開發的第一個跨平台 (Windows、Mac OSX、Linux)的應用程式開發框架(Application Framework),未來也將會支援FreeBSD與Alpine 平台。.Net Core也是微軟在一開始發展時就開源的軟體平台,它經常也會拿來和現有的開源 .NET 平台Mono比較。 </p><p>由於 .NET Core 的開發目標是跨平台的 .NET 平台,因此 .NET Core 會包含 .NET Framework 的類別庫,但與 .NET Framework 不同的是 .NET Core 採用套件化 (Packages) 的管理方式,應用程式只需要取得需要的組件即可,與 .NET Framework 大包式安裝的作法截然不同,同時各套件亦有獨立的版本線 (Version line),不再硬性要求應用程式跟隨主線版本。 </p><p>.NET Core 專案的主要目標有 : </p> <ol><li>支援或可以移轉 (port) 到更多的作業系統平台與晶片架構 (也就是未來計畫會跨出 x86 平台)。</li> <li>具有引人注目的效能與高可靠度。</li> <li>開發人員能快速與直覺的獲取 .NET Core 開發環境。</li> <li>在直覺與具生產力的情況下建造應用程式,使用檔案,範例與 NuGet 元件。</li></ol> <h2><span id=".E5.8E.86.E5.8F.B2"></span><span id="历史">歷史</span></h2> <p>.NET Core 1.0 於 2016 年 6 月 27 日釋出。 </p><p>2020 年 11 月,微軟釋出了 .NET 5.0,統一了.NET的各個平台的碎片版本: .NET Framework 4.8, .NET Standard, .NET Core 3.1, Mono, Xamarin等。 </p><p>2021 年 11 月,微軟釋出了 .NET 6.0 。 </p><p>2022 年 11 月,微軟釋出了 .NET 7.0 。 </p> <h2><span id=".E6.A0.B8.E5.BF.83.E5.8A.9F.E8.83.BD"></span><span id="核心功能">核心功能</span></h2> <p>.NET Core 是由許多專案所組成,除了基本的類別庫 (Core FX) 之外,也包含採用 RyuJIT 編譯的執行平台 Core CLR、編譯器平台 .NET Compiler Platform、採用 AOT 編譯技術運行最佳化的套件 Core RT (.NET Core Runtime),以及跨平台的 MSIL 編譯器 LLILC (LLVM-based MSIL Compiler) 等專案。 </p><p>同時,微軟也發展了一個建置技術檔案的平台 docfx ,並運用於 .NET Core 的檔案網站。 </p> <h3><span id="RyuJIT">RyuJIT</span></h3> <p>RyuJIT 是微軟發展的新式即地編譯器 (Just-in-Time Compiler),用以取代現有的 .NET Framework 的 JIT 以及 JIT64 即地編譯器,依據微軟公佈的測試報告,RyuJIT 的效能較前一代的 JIT 提升約 25%,並支援 SIMD (Single Instruction, Multiple Data) 的技術。RyuJIT 同時應用於 .NET Framework 4.6 以及 .NET Core。 </p> <h3><span id="Core_CLR">Core CLR</span></h3> <p>Core CLR 移植 .NET Framework 的 CLR 的功能,包含核心程式庫 mscorlib、JIT 編譯器、垃圾收集器 (GC) 以及其他執行 MSIL 所需要的執行期環境。 </p> <h3><span id="Core_RT">Core RT</span></h3> <p>Core RT 是以 <span data-orig-title="预先编译"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Ahead-of-time compilation"><span>預先編譯</span></span>為主的核心功能,在 .NET Core 內稱為 Core RT,在 UWP 則是稱為 .NET Native。 </p><p>Core RT 會在建造時期 (非執行期) 在編譯時將 MSIL 轉換成平台原生的機器碼,以獲取較短的啟動時間 (JIT 採用的是執行時期編譯,使得啟動時間拉長),以及記憶體用量減少的優點。Core RT 會在不同的平台使用不同的 AOT 技術: </p> <ul><li>Windows 上使用的是 .NET Native。</li> <li>Mac OS 與 Linux 上使用的是 LLILC (同時支援 JIT 和 AOT)。</li></ul><h3><span id="LLILC">LLILC</span></h3> <p>LLILC (<b>LL</b>VM-based MS<b>IL</b> <b>C</b>ompiler,英文發音為 "lilac") 是 .NET Core 在非 Windows 平台的 MSIL 編譯器,基於 ECMA-335 (Common Language Infrastructure) 的標準將 MSIL 編譯成原生碼執行,適用於可運行 LLVM 的作業系統,例如 Mac OSX 與 Linux 作業系統。 </p><p>LLILC 同時支援 JIT (內含 RyuJIT 的實作) 以及 AOT (未來將開始支援) 的編譯方式。 </p> <h3><span id="Roslyn">Roslyn</span></h3> <p>.NET Compiler Platform (專案代碼為 Roslyn) 是將 .NET 平台的編譯架構標準化的平台,它可提供程式管理工具 (如整合開發環境) 相當多的情報,用以發展有助於編寫程式與管理程式結構所需要的功能,例如型別資訊、語法結構、參考連結、語意、編譯器、自動化、錯誤回報等等功能,只要是遵循 CLI 標準的程式語言,都可以利用 .NET Compiler Platform 實作出編譯器,讓程式管理工具能實作如語法提示、語法自動完成、關鍵字突顯等視覺化能力。 </p><p>.NET Compiler Platform 可同時支援 .NET Framework 4.6 以上版本,.NET Core 也原生支援。 </p> <h2><span id=".E5.A5.97.E4.BB.B6.E7.AE.A1.E7.90.86"></span><span id="套件管理">套件管理</span></h2> <h3><span id=".NET_Core_v1.0_.E6.99.82.E6.9C.9F"></span><span id=".NET_Core_v1.0_時期">.NET Core v1.0 時期</span></h3> <p>.NET Core 的類別庫採用 NuGet 套件化的架構,應用程式只需要使用 project.json 的 dependencies 區段加入指定套件版本的參考,就能獲得該套件的功能,與以往 .NET Framework 大包式的提供方法完全不同。.NET Core 團隊宣佈已經有 98% 的 .NET Framework 主要類別庫移轉到 .NET Core 平台。 </p><p>例如下列 project.json 內容,可直接加入 .NET Standard Library (v1.0.0-rc2-23901) 的參考。 </p> <p>.NET Standard Library 是一個總括型的 NuGet Package,其內包含了這些類別庫套件: </p> <ul><li>Microsoft.DotNet.CoreHost</li> <li>NETStandard.Platform</li> <li>System.Collections.Concurrent</li> <li>System.Linq</li> <li>System.Runtime.Numerics</li> <li>System.Text.RegularExpressions</li></ul><p>其中的 NETStandard.Platform 也是一個總括型套件,包含了下列類別庫套件: </p> <ul><li>Microsoft.NETCore.Platforms</li> <li>Microsoft.NETCore.Runtime</li> <li>Microsoft.Win32.Primitives</li> <li>System.AppContext</li> <li>System.Collections</li> <li>System.Diagnostics.Debug</li> <li>System.Diagnostics.Tools</li> <li>System.Diagnostics.Tracing</li> <li>System.Globalization</li> <li>System.Globalization.Calendars</li> <li>System.IO</li> <li>System.IO.FileSystem</li> <li>System.IO.FileSystem.Primitives</li> <li>System.Net.Primitives</li> <li>System.Net.Sockets</li> <li>System.Reflection</li> <li>System.Reflection.Extensions</li> <li>System.Reflection.Primitives</li> <li>System.Reflection.TypeExtensions</li> <li>System.Runtime</li> <li>System.Runtime.Extensions</li> <li>System.Runtime.Handles</li> <li>System.Runtime.InteropServices</li> <li>System.Runtime.InteropServices.RuntimeInformation</li> <li>System.Text.Encoding</li> <li>System.Text.Encoding.Extensions</li> <li>System.Threading</li> <li>System.Threading.Tasks</li> <li>System.Threading.Timer</li></ul><p>開發人員只需要使用 NETStandard.Library 就能加入所有必要的 .NET Core 類別庫參考,但若不需要這麼多組件,也可以只加入特定的套件即可,不一定都要加入 NETStandard.Library。 </p> <h3><span id=".NET_Core_v1.1_.E6.99.82.E6.9C.9F"></span><span id=".NET_Core_v1.1_時期">.NET Core v1.1 時期</span></h3> <p>對於微軟來說,.NET Core 1.0 (以及早期開發時) 使用 project.json 來處理套件管理與版本相依的問題,是因為很多工具還沒趕上 (例如微軟主力的建置工具 MSBuild),再加上 project.json/xproj 架構並不相容於以 MSBuild 為主的工具鏈 (Toolchain),若是要修改成相容 project.json/xproj 架構的話可能會付出極大成本,因此在 .NET Core 1.0 RC2 發布不久,官方就宣布要將 project.json/xproj 系統移回到以 MSBuild 為主的 csproj ,例如下列 csproj 的例子即可看到套件參考的內容。 </p> <p>由於 .NET Core 移回了 MSBuild 架構,因此在 Visual Studio 2017 的 .NET Core 工具內,已恢復可直接於 IDE 的 GUI 介面中編修套件參考的功能。 </p> <h2><span id=".E6.87.89.E7.94.A8.E7.A8.8B.E5.BC.8F.E9.A1.9E.E5.9E.8B"></span><span id="應用程式類型">應用程式類型</span></h2> <p>.NET Core 基於跨平台能力,並沒有將與 GUI 高度相關的 API 移植到 .NET Core 內,因此像是 Windows Forms 或是 Windows Presentation Foundation (WPF) 並未移植到 .NET Core。.NET Core 支援主控台應用程式 (Console Application) 以及類別庫 (Class Library) 類型的專案。 </p><p>不過微軟在其 Universal Windows Platform (UWP) 開發平台使用了 .NET Core,並且利用 .NET Native 技術將其效能提升至十分接近原生碼的速度。 </p><p>ASP.NET Core 則以主控台應用程式驅動其代管環境 Kestrel Server 以支援 ASP.NET Core 程式的執行。 </p> <h2><span id=".NET_CLI">.NET CLI</span></h2> <p>.NET CLI (Command-Line Interface) 指令列工具是 .NET Core 處理建造、執行與編輯工作的主要工具 ,有幾個主要的動作: </p> <h2><span id=".E8.88.87.E5.85.B6.E4.BB.96.E5.B9.B3.E5.8F.B0.E7.9A.84.E9.97.9C.E4.BF.82"></span><span id="與其他平台的關係">與其他平台的關係</span></h2> <p>.NET Core 經常會拿來與其他平台做類比,尤其是它的源頭 .NET Framework 以及另一個相似性質的開源平台 Mono。 </p> <h3><span id=".NET_Framework">.NET Framework</span></h3> <p>據微軟的說明,.NET Core 和 .NET Framework 是子集 (Subset) 與超集 (Superset) 的關係,.NET Core 將會實作出部份的 .NET Framework 功能 (基本上是不含使用者介面的部份),例如 JIT (.NET Core 採用 RyuJIT)、垃圾收集器 (GC) 以及型別 (包含基本型別以及泛型型別等)。未來 .NET Framework 和 .NET Core 也將會是各自發展,但它們也會同時使用彼此的功能,例如 .NET Compiler Platform 與 RyuJIT 等技術。 </p> <h3><span id="Mono">Mono</span></h3> <p>Mono 是另一個已發展許久的 .NET Framework 跨平台開源版本,基本上並不隸屬微軟官方,而是由社群的力量所主導,自成一個生態系統,也開發出了像Xamarin這樣的跨平台.NET行動應用,.NET Core 與 Mono 未來會是合作的關係,Mono 仍會維持社群力量的維護與發展,而 .NET Core 則會以官方角度來進行發展,兩邊也會一起進行彼此功能上的增進。 </p> <h2><span id=".E8.88.87_ASP.NET_Core_.E7.9A.84.E9.97.9C.E4.BF.82"></span><span id="與_ASP.NET_Core_的關係">與 ASP.NET Core 的關係</span></h2> <p>.NET Core 與 ASP.NET Core 的關係其實一開始並不是主從關係 ,ASP.NET Core 的開發初期 (ASP.NET 5) .NET Core 還沒有開始起跑,因此 ASP.NET Core 當時有自己的執行期與工具,一開始稱為 Project K,後來改為 DNX (.NET Execution Environment),DNX 本身就具有可獨立運作的執行能力,不需要依賴 .NET Core 執行,但是這樣會變成 .NET Core 和 ASP.NET Core 雙頭馬車的現象,在 .NET Core 逐漸成熟之後,微軟也決定要將這兩個各自獨立發展的產品線整合在一起,DNX 也將因改用 .NET Core 執行期而終止開發,DNX 的功能將由 .NET Core 以及旗下的 .NET CLI 接替提供,整合後的版本將在 1.0 RC2 時釋出。 </p> <h2><span id=".E6.94.AF.E6.8F.B4.E4.BD.9C.E6.A5.AD.E7.B3.BB.E7.B5.B1"></span><span id="支援作業系統">支援作業系統</span></h2> <p>.NET 7 支援下列作業系統 : </p> <h2><span id=".E5.8F.83.E8.80.83"></span><span id="參考">參考</span></h2>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368 Cached time: 20230505225853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1.130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1.580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8814/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695361/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8174/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23/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135/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36913/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467/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17011086/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1/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1144.616 1 -total 21.87% 250.300 1 Template:Infobox_software 20.71% 236.994 2 Template:NavboxV2 20.09% 230.010 1 Template:Infobox 16.83% 192.624 95 Template:Le 14.42% 165.047 1 Template:Microsoft 12.38% 141.664 1 Template:Software_version 9.31% 106.525 23 Template:Cite_web 8.16% 93.397 3 Template:Wikidata 8.00% 91.617 2 Template:Navbox -->
**.NET** (3.1 版以前稱作**.NET Core**) 是微軟開發的第一個跨平台 (Windows、Mac OSX、Linux)的應用程式開發框架(Application Framework),未來也將會支援 FreeBSD 與 Alpine 平台。.Net Core 也是微軟在一開始發展時就開源的軟體平台,它經常也會拿來和現有的開源 .NET 平台 Mono 比較。 由於 .NET Core 的開發目標是跨平台的 .NET 平台,因此 .NET Core 會包含 .NET Framework 的類別庫,但與 .NET Framework 不同的是 .NET Core 採用套件化 (Packages) 的管理方式,應用程式只需要取得需要的組件即可,與 .NET Framework 大包式安裝的作法截然不同,同時各套件亦有獨立的版本線 (Version line),不再硬性要求應用程式跟隨主線版本。 .NET Core 專案的主要目標有 : 1. 支援或可以移轉 (port) 到更多的作業系統平台與晶片架構 (也就是未來計畫會跨出 x86 平台)。 2. 具有引人注目的效能與高可靠度。 3. 開發人員能快速與直覺的獲取 .NET Core 開發環境。 4. 在直覺與具生產力的情況下建造應用程式,使用檔案,範例與 NuGet 元件。 ## 歷史 .NET Core 1.0 於 2016 年 6 月 27 日釋出。 2020 年 11 月,微軟釋出了 .NET 5.0,統一了.NET 的各個平台的碎片版本: .NET Framework 4.8, .NET Standard, .NET Core 3.1, Mono, Xamarin 等。 2021 年 11 月,微軟釋出了 .NET 6.0 。 2022 年 11 月,微軟釋出了 .NET 7.0 。 ## 核心功能 .NET Core 是由許多專案所組成,除了基本的類別庫 (Core FX) 之外,也包含採用 RyuJIT 編譯的執行平台 Core CLR、編譯器平台 .NET Compiler Platform、採用 AOT 編譯技術運行最佳化的套件 Core RT (.NET Core Runtime),以及跨平台的 MSIL 編譯器 LLILC (LLVM-based MSIL Compiler) 等專案。 同時,微軟也發展了一個建置技術檔案的平台 docfx ,並運用於 .NET Core 的檔案網站。 ### RyuJIT RyuJIT 是微軟發展的新式即地編譯器 (Just-in-Time Compiler),用以取代現有的 .NET Framework 的 JIT 以及 JIT64 即地編譯器,依據微軟公佈的測試報告,RyuJIT 的效能較前一代的 JIT 提升約 25%,並支援 SIMD (Single Instruction, Multiple Data) 的技術。RyuJIT 同時應用於 .NET Framework 4.6 以及 .NET Core。 ### Core CLR Core CLR 移植 .NET Framework 的 CLR 的功能,包含核心程式庫 mscorlib、JIT 編譯器、垃圾收集器 (GC) 以及其他執行 MSIL 所需要的執行期環境。 ### Core RT Core RT 是以 預先編譯為主的核心功能,在 .NET Core 內稱為 Core RT,在 UWP 則是稱為 .NET Native。 Core RT 會在建造時期 (非執行期) 在編譯時將 MSIL 轉換成平台原生的機器碼,以獲取較短的啟動時間 (JIT 採用的是執行時期編譯,使得啟動時間拉長),以及記憶體用量減少的優點。Core RT 會在不同的平台使用不同的 AOT 技術: * Windows 上使用的是 .NET Native。 * Mac OS 與 Linux 上使用的是 LLILC (同時支援 JIT 和 AOT)。 ### LLILC LLILC (**LL**VM-based MS**IL** **C**ompiler,英文發音為 "lilac") 是 .NET Core 在非 Windows 平台的 MSIL 編譯器,基於 ECMA-335 (Common Language Infrastructure) 的標準將 MSIL 編譯成原生碼執行,適用於可運行 LLVM 的作業系統,例如 Mac OSX 與 Linux 作業系統。 LLILC 同時支援 JIT (內含 RyuJIT 的實作) 以及 AOT (未來將開始支援) 的編譯方式。 ### Roslyn .NET Compiler Platform (專案代碼為 Roslyn) 是將 .NET 平台的編譯架構標準化的平台,它可提供程式管理工具 (如整合開發環境) 相當多的情報,用以發展有助於編寫程式與管理程式結構所需要的功能,例如型別資訊、語法結構、參考連結、語意、編譯器、自動化、錯誤回報等等功能,只要是遵循 CLI 標準的程式語言,都可以利用 .NET Compiler Platform 實作出編譯器,讓程式管理工具能實作如語法提示、語法自動完成、關鍵字突顯等視覺化能力。 .NET Compiler Platform 可同時支援 .NET Framework 4.6 以上版本,.NET Core 也原生支援。 ## 套件管理 ### .NET Core v1.0 時期 .NET Core 的類別庫採用 NuGet 套件化的架構,應用程式只需要使用 project.json 的 dependencies 區段加入指定套件版本的參考,就能獲得該套件的功能,與以往 .NET Framework 大包式的提供方法完全不同。.NET Core 團隊宣佈已經有 98% 的 .NET Framework 主要類別庫移轉到 .NET Core 平台。 例如下列 project.json 內容,可直接加入 .NET Standard Library (v1.0.0-rc2-23901) 的參考。 .NET Standard Library 是一個總括型的 NuGet Package,其內包含了這些類別庫套件: * Microsoft.DotNet.CoreHost * NETStandard.Platform * System.Collections.Concurrent * System.Linq * System.Runtime.Numerics * System.Text.RegularExpressions 其中的 NETStandard.Platform 也是一個總括型套件,包含了下列類別庫套件: * Microsoft.NETCore.Platforms * Microsoft.NETCore.Runtime * Microsoft.Win32.Primitives * System.AppContext * System.Collections * System.Diagnostics.Debug * System.Diagnostics.Tools * System.Diagnostics.Tracing * System.Globalization * System.Globalization.Calendars * System.IO * System.IO.FileSystem * System.IO.FileSystem.Primitives * System.Net.Primitives * System.Net.Sockets * System.Reflection * System.Reflection.Extensions * System.Reflection.Primitives * System.Reflection.TypeExtensions * System.Runtime * System.Runtime.Extensions * System.Runtime.Handles * System.Runtime.InteropServices * System.Runtime.InteropServices.RuntimeInformation * System.Text.Encoding * System.Text.Encoding.Extensions * System.Threading * System.Threading.Tasks * System.Threading.Timer 開發人員只需要使用 NETStandard.Library 就能加入所有必要的 .NET Core 類別庫參考,但若不需要這麼多組件,也可以只加入特定的套件即可,不一定都要加入 NETStandard.Library。 ### .NET Core v1.1 時期 對於微軟來說,.NET Core 1.0 (以及早期開發時) 使用 project.json 來處理套件管理與版本相依的問題,是因為很多工具還沒趕上 (例如微軟主力的建置工具 MSBuild),再加上 project.json/xproj 架構並不相容於以 MSBuild 為主的工具鏈 (Toolchain),若是要修改成相容 project.json/xproj 架構的話可能會付出極大成本,因此在 .NET Core 1.0 RC2 發布不久,官方就宣布要將 project.json/xproj 系統移回到以 MSBuild 為主的 csproj ,例如下列 csproj 的例子即可看到套件參考的內容。 由於 .NET Core 移回了 MSBuild 架構,因此在 Visual Studio 2017 的 .NET Core 工具內,已恢復可直接於 IDE 的 GUI 介面中編修套件參考的功能。 ## 應用程式類型 .NET Core 基於跨平台能力,並沒有將與 GUI 高度相關的 API 移植到 .NET Core 內,因此像是 Windows Forms 或是 Windows Presentation Foundation (WPF) 並未移植到 .NET Core。.NET Core 支援主控台應用程式 (Console Application) 以及類別庫 (Class Library) 類型的專案。 不過微軟在其 Universal Windows Platform (UWP) 開發平台使用了 .NET Core,並且利用 .NET Native 技術將其效能提升至十分接近原生碼的速度。 ASP.NET Core 則以主控台應用程式驅動其代管環境 Kestrel Server 以支援 ASP.NET Core 程式的執行。 ## .NET CLI .NET CLI (Command-Line Interface) 指令列工具是 .NET Core 處理建造、執行與編輯工作的主要工具 ,有幾個主要的動作: ## 與其他平台的關係 .NET Core 經常會拿來與其他平台做類比,尤其是它的源頭 .NET Framework 以及另一個相似性質的開源平台 Mono。 ### .NET Framework 據微軟的說明,.NET Core 和 .NET Framework 是子集 (Subset) 與超集 (Superset) 的關係,.NET Core 將會實作出部份的 .NET Framework 功能 (基本上是不含使用者介面的部份),例如 JIT (.NET Core 採用 RyuJIT)、垃圾收集器 (GC) 以及型別 (包含基本型別以及泛型型別等)。未來 .NET Framework 和 .NET Core 也將會是各自發展,但它們也會同時使用彼此的功能,例如 .NET Compiler Platform 與 RyuJIT 等技術。 ### Mono Mono 是另一個已發展許久的 .NET Framework 跨平台開源版本,基本上並不隸屬微軟官方,而是由社群的力量所主導,自成一個生態系統,也開發出了像 Xamarin 這樣的跨平台.NET 行動應用,.NET Core 與 Mono 未來會是合作的關係,Mono 仍會維持社群力量的維護與發展,而 .NET Core 則會以官方角度來進行發展,兩邊也會一起進行彼此功能上的增進。 ## 與 ASP.NET Core 的關係 .NET Core 與 ASP.NET Core 的關係其實一開始並不是主從關係 ,ASP.NET Core 的開發初期 (ASP.NET 5) .NET Core 還沒有開始起跑,因此 ASP.NET Core 當時有自己的執行期與工具,一開始稱為 Project K,後來改為 DNX (.NET Execution Environment),DNX 本身就具有可獨立運作的執行能力,不需要依賴 .NET Core 執行,但是這樣會變成 .NET Core 和 ASP.NET Core 雙頭馬車的現象,在 .NET Core 逐漸成熟之後,微軟也決定要將這兩個各自獨立發展的產品線整合在一起,DNX 也將因改用 .NET Core 執行期而終止開發,DNX 的功能將由 .NET Core 以及旗下的 .NET CLI 接替提供,整合後的版本將在 1.0 RC2 時釋出。 ## 支援作業系統 .NET 7 支援下列作業系統 : ## 參考
null
25,456
2023-05-02T00:15:29Z
76,362,624
.NET
32,637
<p><b>通用語言執行平台</b>(<b>Common Language Runtime</b>,簡稱<b>CLR</b>)是微軟為他們的.NET的虛擬機器所選用的名稱。它是微軟對通用語言架構(CLI)的實作版本,它定義了一個程式碼執行的環境。CLR執行一種稱為通用中間語言的位元組碼,這個是微軟的通用中間語言實作版本。 </p><p>CLR執行在微軟的視窗作業系統上。檢視通用語言架構可以找到該規格的實作版本列表。其中有一些版本是執行在非Windows的作業系統中。 </p> <h2><span id=".E4.B8.BB.E8.A6.81.E5.8A.9F.E8.83.BD"></span><span id="主要功能">主要功能</span></h2> <p>CLR的主要功能如下 </p> <ol><li>基礎類別庫支援 Base Class Library Support</li> <li>記憶體管理 Memory Management</li> <li>執行緒管理 Thread Management</li> <li>垃圾回收 Garbage Collection</li> <li>安全性 Security</li> <li>類型檢查 Type Checker</li> <li>異常管理 Exception Manager</li> <li>除錯管理 Debug Engine</li> <li>中間碼(MSIL)到機器碼(Native)編譯</li> <li>類別裝載 Class Loader</li></ol><p>開發人員使用高階程式語言撰寫程式。接下來編譯器將程式碼編譯成微軟的中繼語言(MSIL)。執行的時候CLR會將MSIL碼轉換為作業系統的原生碼(Native code)。CLR內建有即時編譯)編譯器。 </p> <h2><span id=".E5.8F.82.E8.80.83.E6.96.87.E7.8C.AE"></span><span id="参考文献">參考文獻</span></h2> <ul><li>Overview (Microsoft MSDN)</li></ul><h2><span id=".E5.A4.96.E9.83.A8.E9.80.A3.E7.B5.90"></span><span id="外部連結">外部連結</span></h2> <ul><li>C# Online.NET / Common Language Runtim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ul><h2><span id=".E5.8F.83.E8.A6.8B"></span><span id="參見">參見</span></h2> <ul><li>.NET Framework</li> <li>Parrot虛擬機器</li> <li>Java虛擬機器</li> <li>Portable.NET</li> <li>Metadata</li> <li>Runtime</li> <li>Common Type System</li> <li>C++/CLI</li></ul>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352 Cached time: 20230505022035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230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355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1124/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233093/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957/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10/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5/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0/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056/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5584767/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137.398 1 -total 41.46% 56.972 1 Template:NoteTA 27.90% 38.334 1 Template:Program_execution 16.87% 23.175 1 Template:DotNET 15.92% 21.879 5 Template:Tsl 13.26% 18.221 1 Template:Navbox 7.37% 10.130 1 Template:Navbox_subgroups 6.98% 9.597 1 Template:Portal_box 1.64% 2.247 1 Template:Reflist 1.53% 2.107 1 Template:Wayback -->
**通用語言執行平台**(**Common Language Runtime**,簡稱 **CLR**)是微軟為他們的.NET 的虛擬機器所選用的名稱。它是微軟對通用語言架構(CLI)的實作版本,它定義了一個程式碼執行的環境。CLR 執行一種稱為通用中間語言的位元組碼,這個是微軟的通用中間語言實作版本。 CLR 執行在微軟的視窗作業系統上。檢視通用語言架構可以找到該規格的實作版本列表。其中有一些版本是執行在非 Windows 的作業系統中。 ## 主要功能 CLR 的主要功能如下 1. 基礎類別庫支援 Base Class Library Support 2. 記憶體管理 Memory Management 3. 執行緒管理 Thread Management 4. 垃圾回收 Garbage Collection 5. 安全性 Security 6. 類型檢查 Type Checker 7. 異常管理 Exception Manager 8. 除錯管理 Debug Engine 9. 中間碼 (MSIL) 到機器碼 (Native) 編譯 10. 類別裝載 Class Loader 開發人員使用高階程式語言撰寫程式。接下來編譯器將程式碼編譯成微軟的中繼語言 (MSIL)。執行的時候 CLR 會將 MSIL 碼轉換為作業系統的原生碼(Native code)。CLR 內建有即時編譯)編譯器。 ## 參考文獻 * Overview (Microsoft MSDN) ## 外部連結 * C# Online.NET/ Common Language Runtim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參見 * .NET Framework * Parrot 虛擬機器 * Java 虛擬機器 * Portable.NET * Metadata * Runtime * Common Type System * C++/CLI
null
2,153
2023-05-02T15:04:37Z
70,488,011
.NET_CLR
844,374
<p><b>.NET Compact Framework (.NET CF)</b> 是微軟 .NET Framework 的子集合,專為行動裝置 (Mobile Device) 上的 Windows CE 平台系列作業系統提供應用程式開發的支援。 </p><p>目前 .NET Compact Framework 最新版本為 3.5,可運行在 Windows CE 6.0,Windows Mobile 6.0,Windows Mobile 6.1以及Windows Mobile 6.5 的行動裝置作業系統中。 </p> <h2><span id=".E8.88.87_.NET_Framework_.E7.9A.84.E4.B8.8D.E5.90.8C"></span><span id="與_.NET_Framework_的不同">與 .NET Framework 的不同</span></h2> <p>.NET Compact Framework 由於是專門設計給裝載 Windows CE 以及 Windows Mobile 作業系統的應用程式開發平台,因此有許多在 .NET Framework 可以執行的程式碼在 .NET Compact Framework 上會無法執行,例如 System.Net.WebClient 類別在 .NET Compact Framework 中就沒有,開發人員必須使用 HttpWebRequest 和 HttpWebResponse 類別來改寫原先由 WebClient 所提供的功能。 </p><p>.NET Compact Framework 中的 Base Class Library 數量也較 .NET Framework 少一些。 </p> <h2><span id=".E7.89.88.E6.9C.AC.E5.8F.8A.E8.88.87_Visual_Studio_.E7.9A.84.E6.90.AD.E9.85.8D"></span><span id="版本及與_Visual_Studio_的搭配">版本及與 Visual Studio 的搭配</span></h2> <ul><li>.NET Compact Framework 1.0 是於 2003 年與 .NET Framework 1.1 共同發行,可支援 Windows CE 4.2,Pocket PC 2002-2003(含SE),Smartphone 2002-2003(含SE),開發工具為<b> Visual Studio .NET 2003</b>。</li></ul><ul><li>.NET Compact Framework 2.0 於 2005 年與 .NET Framework 2.0 共同發行,可支援 Windows CE 5.0, Windows Mobile 5.0(Pocket PC 與 Smartphone 皆可),開發工具為<b> Visual Studio 2005</b> 。</li></ul><ul><li>.NET Compact Framework 3.5 於 2007 年底與 .NET Framework 3.5 共同發行,支援 Windows CE 6.0 以及 Windows Mobile 6.0 作業系統,開發工具為<b> Visual Studio 2008</b> 。</li></ul><p>只有 Visual Studio Professional 以上版本,才會有專供給 .NET Compact Framework 應用程式開發所需的<b> Smart Device(智慧型裝置)專案類型</b> ,在 Visual Studio Standard 與 Visual Studio Express 系列開發工具中則沒有。 </p> <h2><span id=".E5.8F.83.E8.80.83.E6.96.87.E7.8D.BB"></span><span id="參考文獻">參考文獻</span></h2>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435 Cached time: 20230505225856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 CPU time usage: 0.296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367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2298/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332112/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2514/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10/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31/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7966/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112/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7446968/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232.858 1 -total 44.28% 103.099 2 Template:Navbox 36.29% 84.510 1 Template:Microsoft_APIs 30.28% 70.517 31 Template:Tsl 27.16% 63.248 1 Template:Reflist 23.93% 55.714 7 Template:Cite_web 21.91% 51.011 1 Template:NoteTA 11.39% 26.511 1 Template:DotNET 4.42% 10.304 1 Template:Navbox_subgroups 0.46% 1.082 7 Template:Smallsup -->
**.NET Compact Framework (.NET CF)** 是微軟 .NET Framework 的子集合,專為行動裝置 (Mobile Device) 上的 Windows CE 平台系列作業系統提供應用程式開發的支援。 目前 .NET Compact Framework 最新版本為 3.5,可運行在 Windows CE 6.0,Windows Mobile 6.0,Windows Mobile 6.1 以及 Windows Mobile 6.5 的行動裝置作業系統中。 ## 與 .NET Framework 的不同 .NET Compact Framework 由於是專門設計給裝載 Windows CE 以及 Windows Mobile 作業系統的應用程式開發平台,因此有許多在 .NET Framework 可以執行的程式碼在 .NET Compact Framework 上會無法執行,例如 System.Net.WebClient 類別在 .NET Compact Framework 中就沒有,開發人員必須使用 HttpWebRequest 和 HttpWebResponse 類別來改寫原先由 WebClient 所提供的功能。 .NET Compact Framework 中的 Base Class Library 數量也較 .NET Framework 少一些。 ## 版本及與 Visual Studio 的搭配 * .NET Compact Framework 1.0 是於 2003 年與 .NET Framework 1.1 共同發行,可支援 Windows CE 4.2,Pocket PC 2002-2003(含 SE),Smartphone 2002-2003(含 SE),開發工具為 **Visual Studio .NET 2003**。 * .NET Compact Framework 2.0 於 2005 年與 .NET Framework 2.0 共同發行,可支援 Windows CE 5.0, Windows Mobile 5.0(Pocket PC 與 Smartphone 皆可),開發工具為 **Visual Studio 2005** 。 * .NET Compact Framework 3.5 於 2007 年底與 .NET Framework 3.5 共同發行,支援 Windows CE 6.0 以及 Windows Mobile 6.0 作業系統,開發工具為 **Visual Studio 2008** 。 只有 Visual Studio Professional 以上版本,才會有專供給 .NET Compact Framework 應用程式開發所需的 **Smart Device(智慧型裝置)專案類型** ,在 Visual Studio Standard 與 Visual Studio Express 系列開發工具中則沒有。 ## 參考文獻
null
5,040
2023-04-26T11:27:22Z
63,049,944
.NET_Compact_Framework
5,263,392
<p><b>.NET</b> (3.1版以前稱作<b>.NET Core</b>)是微軟開發的第一個跨平台 (Windows、Mac OSX、Linux)的應用程式開發框架(Application Framework),未來也將會支援FreeBSD與Alpine 平台。.Net Core也是微軟在一開始發展時就開源的軟體平台,它經常也會拿來和現有的開源 .NET 平台Mono比較。 </p><p>由於 .NET Core 的開發目標是跨平台的 .NET 平台,因此 .NET Core 會包含 .NET Framework 的類別庫,但與 .NET Framework 不同的是 .NET Core 採用套件化 (Packages) 的管理方式,應用程式只需要取得需要的組件即可,與 .NET Framework 大包式安裝的作法截然不同,同時各套件亦有獨立的版本線 (Version line),不再硬性要求應用程式跟隨主線版本。 </p><p>.NET Core 專案的主要目標有 : </p> <ol><li>支援或可以移轉 (port) 到更多的作業系統平台與晶片架構 (也就是未來計畫會跨出 x86 平台)。</li> <li>具有引人注目的效能與高可靠度。</li> <li>開發人員能快速與直覺的獲取 .NET Core 開發環境。</li> <li>在直覺與具生產力的情況下建造應用程式,使用檔案,範例與 NuGet 元件。</li></ol> <h2><span id=".E5.8E.86.E5.8F.B2"></span><span id="历史">歷史</span></h2> <p>.NET Core 1.0 於 2016 年 6 月 27 日釋出。 </p><p>2020 年 11 月,微軟釋出了 .NET 5.0,統一了.NET的各個平台的碎片版本: .NET Framework 4.8, .NET Standard, .NET Core 3.1, Mono, Xamarin等。 </p><p>2021 年 11 月,微軟釋出了 .NET 6.0 。 </p><p>2022 年 11 月,微軟釋出了 .NET 7.0 。 </p> <h2><span id=".E6.A0.B8.E5.BF.83.E5.8A.9F.E8.83.BD"></span><span id="核心功能">核心功能</span></h2> <p>.NET Core 是由許多專案所組成,除了基本的類別庫 (Core FX) 之外,也包含採用 RyuJIT 編譯的執行平台 Core CLR、編譯器平台 .NET Compiler Platform、採用 AOT 編譯技術運行最佳化的套件 Core RT (.NET Core Runtime),以及跨平台的 MSIL 編譯器 LLILC (LLVM-based MSIL Compiler) 等專案。 </p><p>同時,微軟也發展了一個建置技術檔案的平台 docfx ,並運用於 .NET Core 的檔案網站。 </p> <h3><span id="RyuJIT">RyuJIT</span></h3> <p>RyuJIT 是微軟發展的新式即地編譯器 (Just-in-Time Compiler),用以取代現有的 .NET Framework 的 JIT 以及 JIT64 即地編譯器,依據微軟公佈的測試報告,RyuJIT 的效能較前一代的 JIT 提升約 25%,並支援 SIMD (Single Instruction, Multiple Data) 的技術。RyuJIT 同時應用於 .NET Framework 4.6 以及 .NET Core。 </p> <h3><span id="Core_CLR">Core CLR</span></h3> <p>Core CLR 移植 .NET Framework 的 CLR 的功能,包含核心程式庫 mscorlib、JIT 編譯器、垃圾收集器 (GC) 以及其他執行 MSIL 所需要的執行期環境。 </p> <h3><span id="Core_RT">Core RT</span></h3> <p>Core RT 是以 <span data-orig-title="预先编译"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Ahead-of-time compilation"><span>預先編譯</span></span>為主的核心功能,在 .NET Core 內稱為 Core RT,在 UWP 則是稱為 .NET Native。 </p><p>Core RT 會在建造時期 (非執行期) 在編譯時將 MSIL 轉換成平台原生的機器碼,以獲取較短的啟動時間 (JIT 採用的是執行時期編譯,使得啟動時間拉長),以及記憶體用量減少的優點。Core RT 會在不同的平台使用不同的 AOT 技術: </p> <ul><li>Windows 上使用的是 .NET Native。</li> <li>Mac OS 與 Linux 上使用的是 LLILC (同時支援 JIT 和 AOT)。</li></ul><h3><span id="LLILC">LLILC</span></h3> <p>LLILC (<b>LL</b>VM-based MS<b>IL</b> <b>C</b>ompiler,英文發音為 "lilac") 是 .NET Core 在非 Windows 平台的 MSIL 編譯器,基於 ECMA-335 (Common Language Infrastructure) 的標準將 MSIL 編譯成原生碼執行,適用於可運行 LLVM 的作業系統,例如 Mac OSX 與 Linux 作業系統。 </p><p>LLILC 同時支援 JIT (內含 RyuJIT 的實作) 以及 AOT (未來將開始支援) 的編譯方式。 </p> <h3><span id="Roslyn">Roslyn</span></h3> <p>.NET Compiler Platform (專案代碼為 Roslyn) 是將 .NET 平台的編譯架構標準化的平台,它可提供程式管理工具 (如整合開發環境) 相當多的情報,用以發展有助於編寫程式與管理程式結構所需要的功能,例如型別資訊、語法結構、參考連結、語意、編譯器、自動化、錯誤回報等等功能,只要是遵循 CLI 標準的程式語言,都可以利用 .NET Compiler Platform 實作出編譯器,讓程式管理工具能實作如語法提示、語法自動完成、關鍵字突顯等視覺化能力。 </p><p>.NET Compiler Platform 可同時支援 .NET Framework 4.6 以上版本,.NET Core 也原生支援。 </p> <h2><span id=".E5.A5.97.E4.BB.B6.E7.AE.A1.E7.90.86"></span><span id="套件管理">套件管理</span></h2> <h3><span id=".NET_Core_v1.0_.E6.99.82.E6.9C.9F"></span><span id=".NET_Core_v1.0_時期">.NET Core v1.0 時期</span></h3> <p>.NET Core 的類別庫採用 NuGet 套件化的架構,應用程式只需要使用 project.json 的 dependencies 區段加入指定套件版本的參考,就能獲得該套件的功能,與以往 .NET Framework 大包式的提供方法完全不同。.NET Core 團隊宣佈已經有 98% 的 .NET Framework 主要類別庫移轉到 .NET Core 平台。 </p><p>例如下列 project.json 內容,可直接加入 .NET Standard Library (v1.0.0-rc2-23901) 的參考。 </p> <p>.NET Standard Library 是一個總括型的 NuGet Package,其內包含了這些類別庫套件: </p> <ul><li>Microsoft.DotNet.CoreHost</li> <li>NETStandard.Platform</li> <li>System.Collections.Concurrent</li> <li>System.Linq</li> <li>System.Runtime.Numerics</li> <li>System.Text.RegularExpressions</li></ul><p>其中的 NETStandard.Platform 也是一個總括型套件,包含了下列類別庫套件: </p> <ul><li>Microsoft.NETCore.Platforms</li> <li>Microsoft.NETCore.Runtime</li> <li>Microsoft.Win32.Primitives</li> <li>System.AppContext</li> <li>System.Collections</li> <li>System.Diagnostics.Debug</li> <li>System.Diagnostics.Tools</li> <li>System.Diagnostics.Tracing</li> <li>System.Globalization</li> <li>System.Globalization.Calendars</li> <li>System.IO</li> <li>System.IO.FileSystem</li> <li>System.IO.FileSystem.Primitives</li> <li>System.Net.Primitives</li> <li>System.Net.Sockets</li> <li>System.Reflection</li> <li>System.Reflection.Extensions</li> <li>System.Reflection.Primitives</li> <li>System.Reflection.TypeExtensions</li> <li>System.Runtime</li> <li>System.Runtime.Extensions</li> <li>System.Runtime.Handles</li> <li>System.Runtime.InteropServices</li> <li>System.Runtime.InteropServices.RuntimeInformation</li> <li>System.Text.Encoding</li> <li>System.Text.Encoding.Extensions</li> <li>System.Threading</li> <li>System.Threading.Tasks</li> <li>System.Threading.Timer</li></ul><p>開發人員只需要使用 NETStandard.Library 就能加入所有必要的 .NET Core 類別庫參考,但若不需要這麼多組件,也可以只加入特定的套件即可,不一定都要加入 NETStandard.Library。 </p> <h3><span id=".NET_Core_v1.1_.E6.99.82.E6.9C.9F"></span><span id=".NET_Core_v1.1_時期">.NET Core v1.1 時期</span></h3> <p>對於微軟來說,.NET Core 1.0 (以及早期開發時) 使用 project.json 來處理套件管理與版本相依的問題,是因為很多工具還沒趕上 (例如微軟主力的建置工具 MSBuild),再加上 project.json/xproj 架構並不相容於以 MSBuild 為主的工具鏈 (Toolchain),若是要修改成相容 project.json/xproj 架構的話可能會付出極大成本,因此在 .NET Core 1.0 RC2 發布不久,官方就宣布要將 project.json/xproj 系統移回到以 MSBuild 為主的 csproj ,例如下列 csproj 的例子即可看到套件參考的內容。 </p> <p>由於 .NET Core 移回了 MSBuild 架構,因此在 Visual Studio 2017 的 .NET Core 工具內,已恢復可直接於 IDE 的 GUI 介面中編修套件參考的功能。 </p> <h2><span id=".E6.87.89.E7.94.A8.E7.A8.8B.E5.BC.8F.E9.A1.9E.E5.9E.8B"></span><span id="應用程式類型">應用程式類型</span></h2> <p>.NET Core 基於跨平台能力,並沒有將與 GUI 高度相關的 API 移植到 .NET Core 內,因此像是 Windows Forms 或是 Windows Presentation Foundation (WPF) 並未移植到 .NET Core。.NET Core 支援主控台應用程式 (Console Application) 以及類別庫 (Class Library) 類型的專案。 </p><p>不過微軟在其 Universal Windows Platform (UWP) 開發平台使用了 .NET Core,並且利用 .NET Native 技術將其效能提升至十分接近原生碼的速度。 </p><p>ASP.NET Core 則以主控台應用程式驅動其代管環境 Kestrel Server 以支援 ASP.NET Core 程式的執行。 </p> <h2><span id=".NET_CLI">.NET CLI</span></h2> <p>.NET CLI (Command-Line Interface) 指令列工具是 .NET Core 處理建造、執行與編輯工作的主要工具 ,有幾個主要的動作: </p> <h2><span id=".E8.88.87.E5.85.B6.E4.BB.96.E5.B9.B3.E5.8F.B0.E7.9A.84.E9.97.9C.E4.BF.82"></span><span id="與其他平台的關係">與其他平台的關係</span></h2> <p>.NET Core 經常會拿來與其他平台做類比,尤其是它的源頭 .NET Framework 以及另一個相似性質的開源平台 Mono。 </p> <h3><span id=".NET_Framework">.NET Framework</span></h3> <p>據微軟的說明,.NET Core 和 .NET Framework 是子集 (Subset) 與超集 (Superset) 的關係,.NET Core 將會實作出部份的 .NET Framework 功能 (基本上是不含使用者介面的部份),例如 JIT (.NET Core 採用 RyuJIT)、垃圾收集器 (GC) 以及型別 (包含基本型別以及泛型型別等)。未來 .NET Framework 和 .NET Core 也將會是各自發展,但它們也會同時使用彼此的功能,例如 .NET Compiler Platform 與 RyuJIT 等技術。 </p> <h3><span id="Mono">Mono</span></h3> <p>Mono 是另一個已發展許久的 .NET Framework 跨平台開源版本,基本上並不隸屬微軟官方,而是由社群的力量所主導,自成一個生態系統,也開發出了像Xamarin這樣的跨平台.NET行動應用,.NET Core 與 Mono 未來會是合作的關係,Mono 仍會維持社群力量的維護與發展,而 .NET Core 則會以官方角度來進行發展,兩邊也會一起進行彼此功能上的增進。 </p> <h2><span id=".E8.88.87_ASP.NET_Core_.E7.9A.84.E9.97.9C.E4.BF.82"></span><span id="與_ASP.NET_Core_的關係">與 ASP.NET Core 的關係</span></h2> <p>.NET Core 與 ASP.NET Core 的關係其實一開始並不是主從關係 ,ASP.NET Core 的開發初期 (ASP.NET 5) .NET Core 還沒有開始起跑,因此 ASP.NET Core 當時有自己的執行期與工具,一開始稱為 Project K,後來改為 DNX (.NET Execution Environment),DNX 本身就具有可獨立運作的執行能力,不需要依賴 .NET Core 執行,但是這樣會變成 .NET Core 和 ASP.NET Core 雙頭馬車的現象,在 .NET Core 逐漸成熟之後,微軟也決定要將這兩個各自獨立發展的產品線整合在一起,DNX 也將因改用 .NET Core 執行期而終止開發,DNX 的功能將由 .NET Core 以及旗下的 .NET CLI 接替提供,整合後的版本將在 1.0 RC2 時釋出。 </p> <h2><span id=".E6.94.AF.E6.8F.B4.E4.BD.9C.E6.A5.AD.E7.B3.BB.E7.B5.B1"></span><span id="支援作業系統">支援作業系統</span></h2> <p>.NET 7 支援下列作業系統 : </p> <h2><span id=".E5.8F.83.E8.80.83"></span><span id="參考">參考</span></h2>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368 Cached time: 20230505225853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1.130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1.580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8814/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695361/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8174/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23/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135/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36913/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467/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17011086/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1/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1144.616 1 -total 21.87% 250.300 1 Template:Infobox_software 20.71% 236.994 2 Template:NavboxV2 20.09% 230.010 1 Template:Infobox 16.83% 192.624 95 Template:Le 14.42% 165.047 1 Template:Microsoft 12.38% 141.664 1 Template:Software_version 9.31% 106.525 23 Template:Cite_web 8.16% 93.397 3 Template:Wikidata 8.00% 91.617 2 Template:Navbox -->
**.NET** (3.1 版以前稱作**.NET Core**) 是微軟開發的第一個跨平台 (Windows、Mac OSX、Linux)的應用程式開發框架(Application Framework),未來也將會支援 FreeBSD 與 Alpine 平台。.Net Core 也是微軟在一開始發展時就開源的軟體平台,它經常也會拿來和現有的開源 .NET 平台 Mono 比較。 由於 .NET Core 的開發目標是跨平台的 .NET 平台,因此 .NET Core 會包含 .NET Framework 的類別庫,但與 .NET Framework 不同的是 .NET Core 採用套件化 (Packages) 的管理方式,應用程式只需要取得需要的組件即可,與 .NET Framework 大包式安裝的作法截然不同,同時各套件亦有獨立的版本線 (Version line),不再硬性要求應用程式跟隨主線版本。 .NET Core 專案的主要目標有 : 1. 支援或可以移轉 (port) 到更多的作業系統平台與晶片架構 (也就是未來計畫會跨出 x86 平台)。 2. 具有引人注目的效能與高可靠度。 3. 開發人員能快速與直覺的獲取 .NET Core 開發環境。 4. 在直覺與具生產力的情況下建造應用程式,使用檔案,範例與 NuGet 元件。 ## 歷史 .NET Core 1.0 於 2016 年 6 月 27 日釋出。 2020 年 11 月,微軟釋出了 .NET 5.0,統一了.NET 的各個平台的碎片版本: .NET Framework 4.8, .NET Standard, .NET Core 3.1, Mono, Xamarin 等。 2021 年 11 月,微軟釋出了 .NET 6.0 。 2022 年 11 月,微軟釋出了 .NET 7.0 。 ## 核心功能 .NET Core 是由許多專案所組成,除了基本的類別庫 (Core FX) 之外,也包含採用 RyuJIT 編譯的執行平台 Core CLR、編譯器平台 .NET Compiler Platform、採用 AOT 編譯技術運行最佳化的套件 Core RT (.NET Core Runtime),以及跨平台的 MSIL 編譯器 LLILC (LLVM-based MSIL Compiler) 等專案。 同時,微軟也發展了一個建置技術檔案的平台 docfx ,並運用於 .NET Core 的檔案網站。 ### RyuJIT RyuJIT 是微軟發展的新式即地編譯器 (Just-in-Time Compiler),用以取代現有的 .NET Framework 的 JIT 以及 JIT64 即地編譯器,依據微軟公佈的測試報告,RyuJIT 的效能較前一代的 JIT 提升約 25%,並支援 SIMD (Single Instruction, Multiple Data) 的技術。RyuJIT 同時應用於 .NET Framework 4.6 以及 .NET Core。 ### Core CLR Core CLR 移植 .NET Framework 的 CLR 的功能,包含核心程式庫 mscorlib、JIT 編譯器、垃圾收集器 (GC) 以及其他執行 MSIL 所需要的執行期環境。 ### Core RT Core RT 是以 預先編譯為主的核心功能,在 .NET Core 內稱為 Core RT,在 UWP 則是稱為 .NET Native。 Core RT 會在建造時期 (非執行期) 在編譯時將 MSIL 轉換成平台原生的機器碼,以獲取較短的啟動時間 (JIT 採用的是執行時期編譯,使得啟動時間拉長),以及記憶體用量減少的優點。Core RT 會在不同的平台使用不同的 AOT 技術: * Windows 上使用的是 .NET Native。 * Mac OS 與 Linux 上使用的是 LLILC (同時支援 JIT 和 AOT)。 ### LLILC LLILC (**LL**VM-based MS**IL** **C**ompiler,英文發音為 "lilac") 是 .NET Core 在非 Windows 平台的 MSIL 編譯器,基於 ECMA-335 (Common Language Infrastructure) 的標準將 MSIL 編譯成原生碼執行,適用於可運行 LLVM 的作業系統,例如 Mac OSX 與 Linux 作業系統。 LLILC 同時支援 JIT (內含 RyuJIT 的實作) 以及 AOT (未來將開始支援) 的編譯方式。 ### Roslyn .NET Compiler Platform (專案代碼為 Roslyn) 是將 .NET 平台的編譯架構標準化的平台,它可提供程式管理工具 (如整合開發環境) 相當多的情報,用以發展有助於編寫程式與管理程式結構所需要的功能,例如型別資訊、語法結構、參考連結、語意、編譯器、自動化、錯誤回報等等功能,只要是遵循 CLI 標準的程式語言,都可以利用 .NET Compiler Platform 實作出編譯器,讓程式管理工具能實作如語法提示、語法自動完成、關鍵字突顯等視覺化能力。 .NET Compiler Platform 可同時支援 .NET Framework 4.6 以上版本,.NET Core 也原生支援。 ## 套件管理 ### .NET Core v1.0 時期 .NET Core 的類別庫採用 NuGet 套件化的架構,應用程式只需要使用 project.json 的 dependencies 區段加入指定套件版本的參考,就能獲得該套件的功能,與以往 .NET Framework 大包式的提供方法完全不同。.NET Core 團隊宣佈已經有 98% 的 .NET Framework 主要類別庫移轉到 .NET Core 平台。 例如下列 project.json 內容,可直接加入 .NET Standard Library (v1.0.0-rc2-23901) 的參考。 .NET Standard Library 是一個總括型的 NuGet Package,其內包含了這些類別庫套件: * Microsoft.DotNet.CoreHost * NETStandard.Platform * System.Collections.Concurrent * System.Linq * System.Runtime.Numerics * System.Text.RegularExpressions 其中的 NETStandard.Platform 也是一個總括型套件,包含了下列類別庫套件: * Microsoft.NETCore.Platforms * Microsoft.NETCore.Runtime * Microsoft.Win32.Primitives * System.AppContext * System.Collections * System.Diagnostics.Debug * System.Diagnostics.Tools * System.Diagnostics.Tracing * System.Globalization * System.Globalization.Calendars * System.IO * System.IO.FileSystem * System.IO.FileSystem.Primitives * System.Net.Primitives * System.Net.Sockets * System.Reflection * System.Reflection.Extensions * System.Reflection.Primitives * System.Reflection.TypeExtensions * System.Runtime * System.Runtime.Extensions * System.Runtime.Handles * System.Runtime.InteropServices * System.Runtime.InteropServices.RuntimeInformation * System.Text.Encoding * System.Text.Encoding.Extensions * System.Threading * System.Threading.Tasks * System.Threading.Timer 開發人員只需要使用 NETStandard.Library 就能加入所有必要的 .NET Core 類別庫參考,但若不需要這麼多組件,也可以只加入特定的套件即可,不一定都要加入 NETStandard.Library。 ### .NET Core v1.1 時期 對於微軟來說,.NET Core 1.0 (以及早期開發時) 使用 project.json 來處理套件管理與版本相依的問題,是因為很多工具還沒趕上 (例如微軟主力的建置工具 MSBuild),再加上 project.json/xproj 架構並不相容於以 MSBuild 為主的工具鏈 (Toolchain),若是要修改成相容 project.json/xproj 架構的話可能會付出極大成本,因此在 .NET Core 1.0 RC2 發布不久,官方就宣布要將 project.json/xproj 系統移回到以 MSBuild 為主的 csproj ,例如下列 csproj 的例子即可看到套件參考的內容。 由於 .NET Core 移回了 MSBuild 架構,因此在 Visual Studio 2017 的 .NET Core 工具內,已恢復可直接於 IDE 的 GUI 介面中編修套件參考的功能。 ## 應用程式類型 .NET Core 基於跨平台能力,並沒有將與 GUI 高度相關的 API 移植到 .NET Core 內,因此像是 Windows Forms 或是 Windows Presentation Foundation (WPF) 並未移植到 .NET Core。.NET Core 支援主控台應用程式 (Console Application) 以及類別庫 (Class Library) 類型的專案。 不過微軟在其 Universal Windows Platform (UWP) 開發平台使用了 .NET Core,並且利用 .NET Native 技術將其效能提升至十分接近原生碼的速度。 ASP.NET Core 則以主控台應用程式驅動其代管環境 Kestrel Server 以支援 ASP.NET Core 程式的執行。 ## .NET CLI .NET CLI (Command-Line Interface) 指令列工具是 .NET Core 處理建造、執行與編輯工作的主要工具 ,有幾個主要的動作: ## 與其他平台的關係 .NET Core 經常會拿來與其他平台做類比,尤其是它的源頭 .NET Framework 以及另一個相似性質的開源平台 Mono。 ### .NET Framework 據微軟的說明,.NET Core 和 .NET Framework 是子集 (Subset) 與超集 (Superset) 的關係,.NET Core 將會實作出部份的 .NET Framework 功能 (基本上是不含使用者介面的部份),例如 JIT (.NET Core 採用 RyuJIT)、垃圾收集器 (GC) 以及型別 (包含基本型別以及泛型型別等)。未來 .NET Framework 和 .NET Core 也將會是各自發展,但它們也會同時使用彼此的功能,例如 .NET Compiler Platform 與 RyuJIT 等技術。 ### Mono Mono 是另一個已發展許久的 .NET Framework 跨平台開源版本,基本上並不隸屬微軟官方,而是由社群的力量所主導,自成一個生態系統,也開發出了像 Xamarin 這樣的跨平台.NET 行動應用,.NET Core 與 Mono 未來會是合作的關係,Mono 仍會維持社群力量的維護與發展,而 .NET Core 則會以官方角度來進行發展,兩邊也會一起進行彼此功能上的增進。 ## 與 ASP.NET Core 的關係 .NET Core 與 ASP.NET Core 的關係其實一開始並不是主從關係 ,ASP.NET Core 的開發初期 (ASP.NET 5) .NET Core 還沒有開始起跑,因此 ASP.NET Core 當時有自己的執行期與工具,一開始稱為 Project K,後來改為 DNX (.NET Execution Environment),DNX 本身就具有可獨立運作的執行能力,不需要依賴 .NET Core 執行,但是這樣會變成 .NET Core 和 ASP.NET Core 雙頭馬車的現象,在 .NET Core 逐漸成熟之後,微軟也決定要將這兩個各自獨立發展的產品線整合在一起,DNX 也將因改用 .NET Core 執行期而終止開發,DNX 的功能將由 .NET Core 以及旗下的 .NET CLI 接替提供,整合後的版本將在 1.0 RC2 時釋出。 ## 支援作業系統 .NET 7 支援下列作業系統 : ## 參考
null
25,456
2023-05-02T00:15:29Z
76,362,624
.NET_Core
4,655,104
<p><b>.NET基金會</b>(英語:<span lang="en">.NET Foundation</span>),2014年3月31日由微軟公司成立與贊助的獨立自由軟體組織,其宗旨在於推進與維護微軟公司開放原始碼後的.NET框架。它扮演軟體社群與商業開發者之間的對話窗口,希望能夠擴大與加強以.NET框架技術為核心的軟體生態系統。其理事會成員包括米格爾·德伊卡薩、Gianugo Rabellino與Jay Schmelzer,由Jay Schmelzer擔任辦公室總裁。 </p> <h2><span id=".E6.AD.B7.E5.8F.B2"></span><span id="歷史">歷史</span></h2> <p>2014年4月,微軟公司宣布成立.NET基金會,同時宣布釋出.NET編譯器平台Roslyn,作為開放原始碼軟體。11月,微軟公司宣布釋出在伺服器上運行的.NET Core原始碼,交由.NET基金會管理,鼓勵自由軟體社群參與將.NET軟體平台移植到Linux與Mac OS上的專案。 </p> <h2><span id=".E5.B0.88.E6.A1.88.E9.A0.85.E7.9B.AE"></span><span id="專案項目">專案項目</span></h2> <h2><span id=".E8.A8.BB.E9.87.8B"></span><span id="註釋">註釋</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80.A3.E7.B5.90"></span><span id="外部連結">外部連結</span></h2> <ul><li>官方首頁(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ul>
**.NET 基金會**(英語:.NET Foundation),2014 年 3 月 31 日由微軟公司成立與贊助的獨立自由軟體組織,其宗旨在於推進與維護微軟公司開放原始碼後的.NET 框架。它扮演軟體社群與商業開發者之間的對話窗口,希望能夠擴大與加強以.NET 框架技術為核心的軟體生態系統。其理事會成員包括米格爾・德伊卡薩、Gianugo Rabellino 與 Jay Schmelzer,由 Jay Schmelzer 擔任辦公室總裁。 ## 歷史 2014 年 4 月,微軟公司宣布成立.NET 基金會,同時宣布釋出.NET 編譯器平台 Roslyn,作為開放原始碼軟體。11 月,微軟公司宣布釋出在伺服器上運行的.NET Core 原始碼,交由.NET 基金會管理,鼓勵自由軟體社群參與將.NET 軟體平台移植到 Linux 與 Mac OS 上的專案。 ## 專案項目 ## 註釋 ## 外部連結 * 官方首頁(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null
1,843
2023-04-16T12:29:34Z
63,049,950
.NET_Foundation
32,634
<p><b>.NET Framework</b>是由微軟開發,一個致力於敏捷軟體開發(agile software development)、快速應用開發(rapid application development)、平臺獨立性和網路透明化的軟體框架。.NET是微軟為2000年代對伺服器和桌上型軟體工程邁出的第一步。.NET包含許多有助於網際網路和內部網套用迅捷發的技術。 </p><p>.NET Framework是微軟公司繼Windows DNA之後的新發平台,採用系統虛擬機器運行,以通用語言運行庫(Common Language Runtime)為基礎,支援多種語言(C#、F#、VB.NET、C++、Python等)的發。 </p><p>.NET也為應用程式介面(API)提供了新功能和發工具。這些革新使得程式設計員可以同時進行Windows應用軟體和網路應用軟體以及元件和服務(web服務)的開發。.NET提供了一個新的反射性的且物件導向程式設計編程介面。.NET設計得足夠通用化從而使許多不同高階語言都得以被匯集。 </p><p>甲骨文公司的Java程式語言和Java平台企業版技術是.NET平台的競爭對手之一。 </p><p>2014年11月12日,微軟宣布完全開放.NET Framework的原始碼,並提供給Linux和macOS使用。</p> <h2><span id=".E7.89.88.E6.9C.AC"></span><span id="版本">版本</span></h2> <h2><span id=".E7.99.BC.E8.A1.8C.E6.AD.B7.E5.8F.B2"></span><span id="發行歷史">發行歷史</span></h2> <h3><span id=".NET_Framework_1.0">.NET Framework 1.0</span></h3> <p>完整版號 - 1.0.3705 </p><p>這是最早的.NET架構,於2002年發行。它可以以一個獨立且可重新分發的包的形式或在一個軟體發展工具包集中被獲得。它也是第一個微軟Visual Studio .NET的發行版的一部份(也被稱作Visual Studio .NET 2002)。 </p> <h3><span id=".NET_Framework_1.1">.NET Framework 1.1</span></h3> <p>完整版號 - 1.1.4322 </p><p>這是首個主要的.NET Framework升級版本,發行於2003年。它可以以一個獨立的可重新分發的包的形式或在一個軟體發展工具包集中被獲得。它也是第二個微軟Visual Studio .NET版本的一部份(也被稱作Visual Studio .NET 2003)。它也是首個被Windows作業系統-Windows Server 2003所內建的.NET Framework版本。 </p><p>自1.0版本以來的改進: </p> <ul><li>內建了對mobile ASP.NET控制項的支援。這在1.0版本是以附加功能方式實現的,現在已經整合到框架的內部。</li> <li>安全方面的變更 - 使得Windows表單代碼以可靠的行為執行,從而可以在Internet環境內安全運行,並且加入了ASP.NET應用程式的代碼安全存取功能。</li> <li>內建了對ODBC和Oracle資料庫的支援。這在1.0版本是以附加功能方式實現的,現在已經整合到框架的內部。</li> <li>.NET Compact Framework- 這是一個用於智慧型裝置(例如Pocket PC或者SmartPhone)的.NET Framework的子集。</li> <li>對IPv6的支援。</li> <li>大量的API變更。</li></ul><h3><span id=".NET_Framework_2.0">.NET Framework 2.0</span></h3> <p>完整版號 - 2.0.50727.42,發行於2005年10月27日。 </p><p>.NET Framework 2.0的元件都包含在 Visual Studio 2005和SQL Server 2005裡面。通過MSDN Universe版可以免費下載RTM版本。 </p><p>自1.1版本以來的改進: </p> <ul><li>大量的API變更。</li> <li>新的API讓需要管理.NET運行庫實例的非.NET的應用程式可以做到這點。這個新的API對.NET運行庫的各種功能,包括:多執行緒、記憶體分配、代碼載入等,提供了很好的控制。它最初是為Microsoft SQL Server能夠有效率的使用.NET運行庫而設計的,因為Microsoft SQL Server擁有它自己的日程管理器和記憶體管理器。</li></ul><h3><span id=".NET_Framework_3.0">.NET Framework 3.0</span></h3> <p>發佈日期2006/11/21。曾用名「WinFX」。依然使用.NET Framework 2.0版本的公共語言運行庫(CLR),並加入了適應未來軟體發展方向的4個框架: </p> <ul><li>Windows Presentation Foundation(WPF):提供更佳的使用者體驗,用來開發Windows Forms程式以及瀏覽器應用程式(參見WPF/E).</li> <li>Windows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WCF):提供SOA(面向服務的軟體構架)支援的安全的網路服務(Web Service)框架。</li> <li>Windows Workflow Foundation(WF):提供一個設計與發展工作流程導向(Workflow-oriented)應用程式基礎支援的應用程式介面。</li> <li>Windows CardSpace:提供一個SSO的解決方案,每個使用者都有各自的CardSpace。</li></ul><h3><span id=".NET_Framework_3.5">.NET Framework 3.5</span></h3> <p>這個版本將包含一個支援C#和VB.Net中心的語言特性的編譯器,以及對語言整合查詢(LINQ, Language-Integrated Query)的支援。該版本隨Visual Studio 2008一起發佈。 </p><p>同時,.NET Framework 3.5自動包含.NET Framework 2.0 SP1以及.NET Framework 3.0 SP1,用於為這兩個版本提供安全性修復,以及少量新增的類別館(如System.DateTimeOffest),此版本提供的新功能有: </p> <ul><li>擴充方法(Extension Method)內容(Attribute),用於為擴充方法提供支援</li> <li>LINQ支援,包括LINQ to Object、LINQ to ADO.NET以及LINQ to XML</li> <li>表達式目錄樹(Expression Tree),用於為Lambda表達式提供支援</li> <li>與語言整合查詢(LINQ)和資料感知緊密整合。藉助這個新功能,您可以使用相同的語法,在任何支援LINQ的語言中編寫相關程式碼,以篩選和列舉多種類型的SQL資料、集合、XML和資料集,以及建立它們的投影。</li> <li>利用ASP.NET AJAX可以建立更有效、更具互動性、高度個人化的Web體驗,這些體驗在所有最流行的瀏覽器上都能實現。</li> <li>用於生成WCF服務的全新Web協定支援,包括AJAX、JSON、REST、POX、RSS、ATOM和若干新的WS-*標準。</li> <li>Visual Studio 2008中面向WF、WCF和WPF的完整工具支援,其中包括支援工作流的服務這一新技術。</li> <li>.NET Framework 3.5基礎類別媒體櫃(BCL)中的新類可滿足許多常見的客戶請求。</li></ul><h4><span id=".NET_Framework_3.5_SP1">.NET Framework 3.5 SP1</span></h4> <p>.NET Framework 3.5 SP1自動包含.NET Framework 2.0 SP2以及.NET Framework 3.0 SP2。該版本隨Visual Studio 2008 SP1釋出,此版本提供了下列的新功能: </p> <ul><li>新增的ASP.NET功能包括ASP.NET動態資料和ASP.NET AJAX附加功能,前者提供了無需編寫程式碼就可實現資料驅動的快速開發的豐富支架框架,後者為管理瀏覽器歷史記錄提供了支援(後退按鈕支援)。</li> <li>ADO.NET Entity Framework。</li> <li>對SQL Server 2008的資料提供程式支援。</li> <li>.NET Framework客戶端設定檔是完整版.NET Framework的子集,面向客戶端應用程式。這改善了尚未安裝.NET Framework的電腦上的安裝體驗。</li> <li>改進Windows Presentation Foundation的效能,其中包括啟動速度的點陣圖效果效能的提高。為Windows Presentation Foundation增加的功能包括對業務線應用程式的更好支援、本機閃屏支援、DirectX像素著色器支援以及新的WebBrowser控制項。</li> <li>ClickOnce應用程式釋出者可以根據具體情況決定是否取消簽章和雜湊,開發人員可以以編程方式安裝顯示自訂姓名標示的ClickOnce應用程式,ClickOnce錯誤對話方塊支援指向網路上特定於應用程式的支援站點的連結。</li> <li>用於SQL Server的.NET Framework資料提供程式(System.Data.SqlClient)完全支援SQL Server 2008資料庫引擎的所有新功能。有關.NET Framework對SQL Server 2008的支援的更多資訊,請參見SQL Server中的新功能(ADO.NET)。ADO.NET資料平台是一種多版本策略,它使開發人員能夠針對概念性實體資料模型進行編程,從而減輕他們的編碼和維護工作。此平台提供了ADO.NET Entity Framework、實體資料模型(EDM)、物件服務、LINQ to Entities、Entity SQL、EntityClient、ADO.NET資料服務及實體資料模型工具。</li> <li>Windows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現在提供了改進的互操作性支援,增強了部份信任方案中的除錯體驗,並擴充了整合協定支援以更廣泛地套用於Web 2.0應用程式,從而使DataContract序列化程式更易於使用。</li> <li>Microsoft.VisualBasic.PowerPacks命名空間引入了新的DataRepeater控制項,該控制項以可自訂的列表格式顯示資料。此命名空間還包含新的向量形狀。</li></ul><h3><span id=".NET_Framework_4.0">.NET Framework 4.0</span></h3> <ul><li>.NET Framework 4.0主要增加了並列支援,英文版於2010年4月12日推出。</li> <li>新增System.Lazy &lt;T&gt;,做為延遲初始化時使用。</li> <li>新增大整數的System.Numerics.BigInteger與複數的System.Numerics.Complex(使用時需加入參考System.Numerics.dll)</li> <li>微軟於2016年1月12開始停止對.NET 4.0, 4.5, 4.5.1的安全性更新及技術支援</li></ul><h3><span id=".NET_Framework_4.5">.NET Framework 4.5</span></h3> <p>.NET Framework 4.5是.NET Framework 4高相容性的置位更新(in-place update)。搭配C# 或Visual Basic程式設計語言使用.NET Framework 4.5,即可編寫Windows Store風格的應用程式。.NET Framework 4.5可提升效能、可靠度及安全性。於2012年8月15日推出。但請注意,.NET Framework 4.5只支援Windows Vista SP2以上版本的作業系統。</p> <ul><li>微軟於2016年1月12開始停止對.NET 4.0, 4.5, 4.5.1的安全性更新及技術支援</li></ul><h4><span id=".NET_Framework_4.5.1">.NET Framework 4.5.1</span></h4> <p>.NET Framework 4.5.1於2013年10月17日隨著Visual Studio 2013發布。此版本需要Windows Vista SP2或更新的環境,並且包含在Windows 8.1和Windows Server 2012 R2中。.NET Framework 4.5.1的新功能有:</p> <ul><li>偵錯器支援X64編輯和繼續(EnC)</li> <li>偵錯器支援檢視代管返回值</li> <li>「Call Stack」和「Task」視窗中的異步感知偵錯</li> <li>偵錯器支援分析.NET記憶體轉儲(在Visual Studio Ultimate SKU中)</li> <li>適用於Performance 及 Diagnostics中心的.NET開發者工具</li> <li>代碼分析UI改進</li> <li>ADO.NET空閒連接彈性</li></ul><h4><span id=".NET_Framework_4.5.2">.NET Framework 4.5.2</span></h4> <p>.NET Framework 4.5.2的發表宣佈於2014年5月5日。此版本需要Windows Vista SP2及更新版本。對於Windows Forms應用程式,對高DPI方案進行了改進。對於ASP.NET,可以使用更高可靠性的HTTP開頭檢查和修改方法,這是一種規劃背景異步工作任務的新方法。</p> <h3><span id=".NET_Framework_4.6">.NET Framework 4.6</span></h3> <p>.NET Framework 4.6 是在2014年11月12月宣佈,而在2015年7月20日發行。 它對64位元系統支援一個新的即時編譯(JIT),稱之為 RyuJIT,呈現較佳的效能,並支援SSE2與AVX2指令集。WPF 與 Windows Forms 都獲得更新以達成較高的 DPI 情境。支援TLS 1.1 與 TLS 1.2 的功能已經被加入 WCF。 此版本需要Windows Vista SP2 或更新的版本。</p> <h4><span id=".NET_Framework_4.6.1">.NET Framework 4.6.1</span></h4> <p>.NET Framework 4.6.1 發行的訊息在2015年11月30日宣佈。這個版本需要 Windows 7 SP1 或更新的版本。新的功能與 API 包括: </p> <ul><li>WPF改進了拼寫檢查,支援使用者自訂詞典,並改進觸控效能。</li> <li>增強支援橢圓曲線數字簽名演算法(ECDSA)X509 認證。</li> <li>當連接Azure SQL資料庫時,添加了對AlwaysOn、Always Encrypted的SQL連接,並改進連接開放彈性。</li> <li>Azure SQL資料庫現在使用更新的System.Transactions API支援分散式處理。</li> <li>RyuJIT、GC、WPF和WCF中的許多其他效能、穩定性和可靠性相關修復。</li></ul><h4><span id=".NET_Framework_4.6.2">.NET Framework 4.6.2</span></h4> <p>.NET Framework 4.6.2 的預覽在2016年3月30日宣佈,發行日期則為2016年8月2日。此版本需要 Windows 7 SP1 或更新版。 New features include: </p> <ul><li>支援超過260個字元的路徑</li> <li>支援X.509認證的FIPS 186-3 DSA</li> <li>TLS 1.1 / 1.2支援 ClickOnce</li> <li>支援 ASP.NET 數據註釋的在地化</li> <li>啟用具備 Project Centennial 的 .NET桌面應用程式</li> <li>針對WPF支援軟鍵盤和每個監視器DPI</li></ul><h3><span id=".NET_Framework_4.7">.NET Framework 4.7</span></h3> <p>2017年4月5日,微軟宣佈 .NET Framework 4.7 將被整合到 Windows 10 創作者更新, 承諾為其他Windows版本提供獨立安裝程式。同日,發行一個 Visual Studio 2017 更新版以加強支援標的物 .NET Framework 4.7。 所承諾的 Windows 7 及更新版本獨立安裝程式在2017年5月2日發行, 但有一些重要成份不包含在內。</p><p>.NET Framework 4.7 的新功能包括:</p> <ul><li>使用橢圓曲線密碼學的增強加密</li> <li>改進對傳輸層安全性協定(TLS)的支援,尤其是對於1.2版</li> <li>支援Windows Forms 的高DPI感知支援</li> <li>在 WPF 中對觸控和手寫的更多支援</li> <li>WPF 的新印表 API</li></ul><h4><span id=".NET_Framework_4.7.1">.NET Framework 4.7.1</span></h4> <p>.NET Framework 4.7.1 在2017年10月17日發行。在修復程式和新功能中,它修正了d3dcompiler依賴性問題。 它還增加了與.NET Standard 2.0開箱即用的相容性。</p> <h4><span id=".NET_Framework_4.7.2">.NET Framework 4.7.2</span></h4> <p>.NET Framework 4.7.2 在2018年4月30日發行。主要的異動是改進 ASP.NET、BCL、CLR、ClickOnce、Networking、SQL、WCF、Windows Forms、Workflow 及 WPF。</p> <h2><span id="CLR.E8.88.87CLI"></span><span id="CLR與CLI">CLR與CLI</span></h2> <p>.NET的初級組成是CLI(通用語言架構)和CLR(通用語言運行庫)。 </p><p>CLI(通用語言架構)全名為Common Language Infrastructure,是一套運作環境規範,包括一般系統、基礎類庫和與機器無關的中間代碼。CLR則是確認操作密碼符合CLI的平臺。在通用中間語言(CIL)執行前,CLR必須將指令及時編譯轉換成原始機器碼。 </p><p>所有CLI都可經由.NET自我表述。CLR檢查元資料以確保正確的方法被調用。元資料通常是由語言編譯器生成的,但開發人員也可以通過使用客戶屬性建立他們自己的元資料。 </p><p>如果一種語言實現生成了CLI,它也可以通過使用CLR被調用,這樣它就可以與任何其他.NET語言生成的資料相互動。CLR也被設計為作業系統無關性。 </p><p>當一個彙編體被載入時,CLR執行各種各樣的測試。其中的兩個測試是確認與核查。在確認的時候,CLR檢查彙編體是否包含有效的元資料和CIL,並且檢查內部表的正確性。核查則不那麼精確。核查機制檢查代碼是否會執行一些「不安全」的操作。核查所使用的演算法非常保守,導致有時一些「安全」的代碼也通不過核查。不安全的代碼只有在彙編體擁有「跳過核查」許可的情況下才會被執行,通常這意味著代碼是安裝在本機上的。 </p><p>通過.NET,你可以用SOAP和不同的web服務進行互動。 </p> <h2><span id=".E6.A8.99.E6.BA.96.E5.8C.96.E5.92.8C.E7.89.88.E6.AC.8A"></span><span id="標準化和版權">標準化和著作權</span></h2> <p>2000年8月,微軟、惠普和英特爾共同制定CLI和C#程式語言的標準規格。2001年12月,以上兩者通過並成為ECMA標準規格。(ECMA 335(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和ECMA 334(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ISO亦於2003年4月跟隨(ISO/IEC 2327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和ISO/IEC 23270(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p>這會有一定的風險,但它可以鼓勵標準聯合的實現,以提供一座橋梁來把非Windows的軟體轉變為微軟.NET。將此推廣為標準的一個團體是國際.NET聯合會(INETA)。 </p><p>儘管微軟及其他合作夥伴持有CLI及C#的專利,ECMA和ISO要求所有專利都應該遵守「合理與非歧視準則」。除此之外,這些公司亦同意讓使用者免費使用這兩項專利。 </p><p>不過,這並不包括.NET Framework內並不為ECMA/ISO標準涵蓋的範圍,這包括了:Windows Forms、ADO.NET及ASP.NET。微軟對上述部件所持有的專利,使開發者未必能夠為非微軟平臺開發出一套完整的作品。 </p><p>2014 年11月13日,微軟新任執行長薩帝亞·納德拉決心下,該公司釋出的<span lang="en">.NET</span>原始碼包含了伺服器部份的核心,如<span lang="en">.NET Framework Libraries</span>、<span lang="en">.NET Core Framework Libraries</span>和<span lang="en">RyuJit VM</span>,正式對外開放原始碼。</p> <h2><span id=".NET.E4.B8.8EJava_EE"></span><span id=".NET与Java_EE">.NET與Java EE</span></h2> <p>公共語言基礎(CLI),通用中間語言(CIL)以及C#與甲骨文公司的Java虛擬機和Java之間有不少的相似之處,因此它們無疑是強烈的競爭者。它們兩者都使用它們各自的中間碼(在微軟,它們叫做通用中間語言,而在Oracle,它們叫位元組碼)。通用中間語言被設計來即時編譯(JIT),而Java的位元組碼在最初的時候則是設計成用於解釋運行,而非即時編譯。.NET現在只在Windows上被完美地支援,而Java則可在很多平臺上被完好支援。然而,現在一些正在開發中的實現版本例如Mono或者Shared source CLI可以用於在類Unix作業系統例如Linux,FreeBSD和Mac OS X上運行.NET應用程式。甲骨文公司的一個產品,J2EE提供與微軟的一些捆綁於Windows中的技術例如COM+(先前的MTS)和MSMQ等效的功能。 </p><p>Java和.NET可經由IKVM,一個在.NET平臺上實作的Java虛擬機作更多的溝通。 </p><p>Java有其專門的遠端程式呼叫技術RMI(Remote Method Invocation), RMI的另一版本RMI-IIOP更可相容CORBA。 </p><p>然而,.NET與Java之間的競爭關係,在.NET Core出現後,一切都改觀了。 </p> <h2><span id=".NET.E4.B8.8ECOM"></span><span id=".NET与COM">.NET與COM</span></h2> <p>前一版軟體元件技術由Microsoft所提出的COM,該技術被用來建立大型(large-scale)的軟體系統上,使用COM+ 或MTS對於傳統分散式元件有強化的作用。當.NET將COM-objects封裝成.NET元件以及將.NET元件封裝成COM-objects後,Microsoft分別將他命名為Runtime Callable Wrapper(RCW)和COM Callable Wrapper(CCW)。很明顯的,Microsoft最終將以.NET全面取代COM成為軟體元件的架構。Microsoft希望開發者能夠在Win32平臺上使用.Net取代COM,而已經存在的服務則透過抽象介面來使用(如:目前交易的.Net元件仍然使用COM+)。 </p> <h2><span id=".Net_Remoting.E4.B8.8EXML_WebServices"></span><span id=".Net_Remoting与XML_WebServices">.Net Remoting與XML WebServices</span></h2> <p>.NET remoting屬於行程(process)內溝通的抽象方法。 </p><p>Microsoft® .NET Remoting提供一個豐富可擴充的框架給存在兩個不同AppDomain中的Object,使得在不同行程(行程)和不同機器中能夠進行無縫地溝通。.NET Remoting提供一種強大但簡單的可程式化模型並且在執行階段支援資料交換。 </p><p>XML Web services將基礎的功能區塊佈署到網路的不同電腦上。開放標準的通訊協定以及人和應用程式可以透過Web Services整合應用程式的環境來合作。應用程式可以從不同的來源使用多個XML Web Services來建構應用程式而不需要知道他們在哪裡以及如何來運作。 </p> <h2><span id=".NET.E7.9A.84.E8.AA.9E.E8.A8.80"></span><span id=".NET的語言">.NET的語言</span></h2> <p>CLI被設計成支援任何物件導向的程式語言,分享共同物件模型與大型共同類別庫。.NET支援超過40種程式語言。這些編譯器大都是免費的(軟體廠商僅開發出售整合式開發環境)。 </p><p>大部份的語言都做了重大改變以搭配.NET Framework。廠商通常利用這個機會來同時改變語言的其他特性。 </p> <h3><span id=".E5.BE.AE.E8.BB.9F.E9.96.8B.E7.99.BC.E7.9A.84.NET.E5.B9.B3.E8.87.BA.E7.B7.A8.E7.A8.8B.E8.AA.9E.E8.A8.80"></span><span id="微軟開發的.NET平臺編程語言">微軟開發的.NET平臺程式語言</span></h3> <ul><li>C#,一個以C++和Java語法為基礎開發的一個全新的物件導向語言,是.NET開發的首選語言。</li> <li>Visual Basic .NET,一個加強了物件導向支援的,支援多執行緒的Visual Basic版本。</li> <li>C++/CLI,一個C++的.NET平臺版本變種。</li> <li>JScript .NET,一個編譯版本的MicrosoftJScript語言。</li> <li>J#,一個對應於Java和J++(微軟自己開發的Java變種)的.NET平臺版本,但是由於智慧財產權問題,目前微軟公司已經停止其開發套用。</li> <li>F#,ML語言家族的一員。</li> <li>Microsoft Small Basic</li></ul><h3><span id=".E7.AC.AC.E4.B8.89.E6.96.B9.E4.BD.BF.E7.94.A8.NET.E7.9A.84.E7.B7.A8.E7.A8.8B.E8.AA.9E.E8.A8.80"></span><span id="第三方使用.NET的編程語言">第三方使用.NET的程式語言</span></h3> <ul><li>Ada,參閱A#。</li> <li>APL</li> <li>Boo,基於Python。</li> <li>COBOL</li> <li>Component Pascal,基於部件的Pascal,比起Pascal來更接近於Oberon。</li> <li>Delphi 8 and Delphi 2005以及現在的delphi xe2都採用.net</li> <li>Eiffel</li> <li>Forth</li> <li>FORTRAN</li> <li>IKVM,Java。</li> <li>IronPython,基於Python。</li> <li>IronRuby,基於Ruby。</li> <li>Lexico,基於西班牙語的面向物件程式語言。</li> <li>Lisp</li> <li>Mercury</li> <li>Mondrian為了便於指令碼部件編程而開發的功能型語言。</li> <li>Nemerle函數式/指令式混合語言。</li> <li>Oberon</li> <li>Perl</li> <li>Phalanger,PHP的.net編譯器。</li> <li>RPG</li> <li>Smalltalk</li> <li>TclBridge,基於Tcl。</li> <li>PowerBuilder.NET powerbuilder 11.5及以後的版本都採用.net技術,但這種語言目前停止開發了。</li></ul><h3><span id="ASP.NET_.26_ADO.NET"></span><span id="ASP.NET_&amp;_ADO.NET">ASP.NET &amp; ADO.NET</span></h3> <p>ASP.NET是內含於.NET Framework中,專門用來發展Web應用程式的一組類別庫集。 </p><p>ADO.NET是內含於.NET Framework中,專門處理與資料來源溝通的資料存取類別庫集,被Windows Forms與ASP.NET應用程式大量使用,可說是.NET Framework中唯一的資料存取介面。 </p> <h2><span id=".E5.8F.AF.E4.BE.9B.E9.81.B8.E6.93.87.E7.9A.84.E5.AF.A6.E7.8F.BE.E7.89.88.E6.9C.AC"></span><span id="可供選擇的實現版本">可供選擇的實現版本</span></h2> <p>微軟的.NET Framework是.NET技術的旗艦級實現版本,在此之外還有一些其他實現版本。 </p> <ul><li>.NET Core 是微軟開發的跨平台 (Windows、Mac OSX、Linux) 的應用程式開發框架(Application Framework)</li></ul><ul><li>微軟開發了一個稱為共享原始碼公共語言基礎(Shared Source Common Language Infrastructure,Shared Source CLI;即今ECMA—通用語言架構),是微軟的.NET Framework(共通語言執行平臺)的一個原始碼共享的實現架構,可運行於Windows XP,FreeBSD,和Mac OS X10.2。</li></ul><ul><li>Mono是一個開源的.NET運行時和開發庫實現版本。Mono現正由xamarin公司和開源軟體發展社區負責開發。它正迅速發展成熟,現已經包含了對ASP.NET和ADO.NET的支援,對Windows Forms庫的支援也較充分。它提供了一個C#編譯器,而一個VB.NET編譯器現在也已經處於pre-beta階段。Mono項目還包含了一些新的庫和技術的開發: <ul><li>Gtk:一個GTK+GUI工具包的.NET封裝。</li> <li>xSP:一個用C#編寫的支援運行ASP.NET應用程式的網頁伺服器軟體。</li> <li>MonoDevelop:SharpDevelop的一個移植版本,是一個符合GPL標準的面向Gtk#和Mono的.NET整合開發環境。</li> <li>Novell.Directory.Ldap類庫:Lightweight Directory Access Protocol(LDAP)for .NET的一個免費的實現版本。</li> <li>SerialPortNet:Aserial portlibrary for .Net &amp; Mono implementing .NET 2.0 specifications.</li> <li>Mono for Android和MonoTouch for iOS:Mono在行動平台Android和iOS上的移植,使開發者可以在Android和iOS平台上使用C#和Mono框架開發套用。Xamarin Forms是這些實現的核心,可以根據系統不同生成符合該系統風格的介面。</li> <li>MonoMac:Mono對於一些OS X原生Step API的封裝。</li></ul></li></ul><ul><li>Portable.NET不及Mono成熟,這得歸因於Portable.NET並不是在最初的時候就使用了微軟的開發框架。提供了一個可以從C編譯到通用中間語言的編譯器。</li></ul><h2><span id=".E5.8F.83.E8.A6.8B"></span><span id="參見">參見</span></h2> <ul><li>C#</li> <li>VB.NET</li> <li>ASP.NET</li> <li>AJAX</li> <li>COM Interop</li> <li>Windows API</li> <li>.NET Compact Framework</li> <li>.NET Micro Framework</li></ul><h2><span id=".E5.8F.82.E8.80.83.E6.96.87.E7.8C.AE"></span><span id="参考文献">參考文獻</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93.BE.E6.8E.A5"></span><span id="外部链接">外部連結</span></h2> <ul><li><span><span>官方網站</span></span> </li> <li>Overview of .NET Framework (MSD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span title="英語">(英文)</span> <ul><li>.NET Framework 概述(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span title="中文">(簡體中文)</span></li> <li>.NET Framework 的概觀(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span title="中文">(繁體中文)</span></li></ul></li> <li>.NET Github repository(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ul>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443 Cached time: 20230505225850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1.123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1.498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11068/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740339/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20886/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28/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136/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42020/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437/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32550082/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1/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959.855 1 -total 21.87% 209.961 2 Template:NavboxV2 18.06% 173.376 95 Template:Le 14.97% 143.686 1 Template:Reflist 14.36% 137.856 1 Template:Microsoft 12.94% 124.237 1 Template:Infobox_Software 11.76% 112.858 1 Template:Infobox 11.69% 112.177 29 Template:Cite_web 9.90% 95.050 1 Template:多個問題 8.64% 82.921 2 Template:Navbox -->
**.NET Framework** 是由微軟開發,一個致力於敏捷軟體開發(agile software development)、快速應用開發(rapid application development)、平臺獨立性和網路透明化的軟體框架。.NET 是微軟為 2000 年代對伺服器和桌上型軟體工程邁出的第一步。.NET 包含許多有助於網際網路和內部網套用迅捷發的技術。 .NET Framework 是微軟公司繼 Windows DNA 之後的新發平台,採用系統虛擬機器運行,以通用語言運行庫(Common Language Runtime)為基礎,支援多種語言(C#、F#、VB.NET、C++、Python 等)的發。 .NET 也為應用程式介面(API)提供了新功能和發工具。這些革新使得程式設計員可以同時進行 Windows 應用軟體和網路應用軟體以及元件和服務(web 服務)的開發。.NET 提供了一個新的反射性的且物件導向程式設計編程介面。.NET 設計得足夠通用化從而使許多不同高階語言都得以被匯集。 甲骨文公司的 Java 程式語言和 Java 平台企業版技術是.NET 平台的競爭對手之一。 2014 年 11 月 12 日,微軟宣布完全開放.NET Framework 的原始碼,並提供給 Linux 和 macOS 使用。 ## 版本 ## 發行歷史 ### .NET Framework 1.0 完整版號 - 1.0.3705 這是最早的.NET 架構,於 2002 年發行。它可以以一個獨立且可重新分發的包的形式或在一個軟體發展工具包集中被獲得。它也是第一個微軟 Visual Studio .NET 的發行版的一部份(也被稱作 Visual Studio .NET 2002)。 ### .NET Framework 1.1 完整版號 - 1.1.4322 這是首個主要的.NET Framework 升級版本,發行於 2003 年。它可以以一個獨立的可重新分發的包的形式或在一個軟體發展工具包集中被獲得。它也是第二個微軟 Visual Studio .NET 版本的一部份(也被稱作 Visual Studio .NET 2003)。它也是首個被 Windows 作業系統 - Windows Server 2003 所內建的.NET Framework 版本。 自 1.0 版本以來的改進: * 內建了對 mobile ASP.NET 控制項的支援。這在 1.0 版本是以附加功能方式實現的,現在已經整合到框架的內部。 * 安全方面的變更 - 使得 Windows 表單代碼以可靠的行為執行,從而可以在 Internet 環境內安全運行,並且加入了 ASP.NET 應用程式的代碼安全存取功能。 * 內建了對 ODBC 和 Oracle 資料庫的支援。這在 1.0 版本是以附加功能方式實現的,現在已經整合到框架的內部。 * .NET Compact Framework- 這是一個用於智慧型裝置(例如 Pocket PC 或者 SmartPhone)的.NET Framework 的子集。 * 對 IPv6 的支援。 * 大量的 API 變更。 ### .NET Framework 2.0 完整版號 - 2.0.50727.42,發行於 2005 年 10 月 27 日。 .NET Framework 2.0 的元件都包含在 Visual Studio 2005 和 SQL Server 2005 裡面。通過 MSDN Universe 版可以免費下載 RTM 版本。 自 1.1 版本以來的改進: * 大量的 API 變更。 * 新的 API 讓需要管理.NET 運行庫實例的非.NET 的應用程式可以做到這點。這個新的 API 對.NET 運行庫的各種功能,包括:多執行緒、記憶體分配、代碼載入等,提供了很好的控制。它最初是為 Microsoft SQL Server 能夠有效率的使用.NET 運行庫而設計的,因為 Microsoft SQL Server 擁有它自己的日程管理器和記憶體管理器。 ### .NET Framework 3.0 發佈日期 2006/11/21。曾用名「WinFX」。依然使用.NET Framework 2.0 版本的公共語言運行庫(CLR),並加入了適應未來軟體發展方向的 4 個框架: * Windows Presentation Foundation(WPF):提供更佳的使用者體驗,用來開發 Windows Forms 程式以及瀏覽器應用程式(參見 WPF/E). * Windows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WCF):提供 SOA(面向服務的軟體構架)支援的安全的網路服務(Web Service)框架。 * Windows Workflow Foundation(WF):提供一個設計與發展工作流程導向(Workflow-oriented)應用程式基礎支援的應用程式介面。 * Windows CardSpace:提供一個 SSO 的解決方案,每個使用者都有各自的 CardSpace。 ### .NET Framework 3.5 這個版本將包含一個支援 C# 和 VB.Net 中心的語言特性的編譯器,以及對語言整合查詢(LINQ, Language-Integrated Query)的支援。該版本隨 Visual Studio 2008 一起發佈。 同時,.NET Framework 3.5 自動包含.NET Framework 2.0 SP1 以及.NET Framework 3.0 SP1,用於為這兩個版本提供安全性修復,以及少量新增的類別館(如 System.DateTimeOffest),此版本提供的新功能有: * 擴充方法(Extension Method)內容(Attribute),用於為擴充方法提供支援 * LINQ 支援,包括 LINQ to Object、LINQ to ADO.NET 以及 LINQ to XML * 表達式目錄樹(Expression Tree),用於為 Lambda 表達式提供支援 * 與語言整合查詢(LINQ)和資料感知緊密整合。藉助這個新功能,您可以使用相同的語法,在任何支援 LINQ 的語言中編寫相關程式碼,以篩選和列舉多種類型的 SQL 資料、集合、XML 和資料集,以及建立它們的投影。 * 利用 ASP.NET AJAX 可以建立更有效、更具互動性、高度個人化的 Web 體驗,這些體驗在所有最流行的瀏覽器上都能實現。 * 用於生成 WCF 服務的全新 Web 協定支援,包括 AJAX、JSON、REST、POX、RSS、ATOM 和若干新的 WS-\* 標準。 * Visual Studio 2008 中面向 WF、WCF 和 WPF 的完整工具支援,其中包括支援工作流的服務這一新技術。 * .NET Framework 3.5 基礎類別媒體櫃(BCL)中的新類可滿足許多常見的客戶請求。 #### .NET Framework 3.5 SP1 .NET Framework 3.5 SP1 自動包含.NET Framework 2.0 SP2 以及.NET Framework 3.0 SP2。該版本隨 Visual Studio 2008 SP1 釋出,此版本提供了下列的新功能: * 新增的 ASP.NET 功能包括 ASP.NET 動態資料和 ASP.NET AJAX 附加功能,前者提供了無需編寫程式碼就可實現資料驅動的快速開發的豐富支架框架,後者為管理瀏覽器歷史記錄提供了支援(後退按鈕支援)。 * ADO.NET Entity Framework。 * 對 SQL Server 2008 的資料提供程式支援。 * .NET Framework 客戶端設定檔是完整版.NET Framework 的子集,面向客戶端應用程式。這改善了尚未安裝.NET Framework 的電腦上的安裝體驗。 * 改進 Windows Presentation Foundation 的效能,其中包括啟動速度的點陣圖效果效能的提高。為 Windows Presentation Foundation 增加的功能包括對業務線應用程式的更好支援、本機閃屏支援、DirectX 像素著色器支援以及新的 WebBrowser 控制項。 * ClickOnce 應用程式釋出者可以根據具體情況決定是否取消簽章和雜湊,開發人員可以以編程方式安裝顯示自訂姓名標示的 ClickOnce 應用程式,ClickOnce 錯誤對話方塊支援指向網路上特定於應用程式的支援站點的連結。 * 用於 SQL Server 的.NET Framework 資料提供程式(System.Data.SqlClient)完全支援 SQL Server 2008 資料庫引擎的所有新功能。有關.NET Framework 對 SQL Server 2008 的支援的更多資訊,請參見 SQL Server 中的新功能(ADO.NET)。ADO.NET 資料平台是一種多版本策略,它使開發人員能夠針對概念性實體資料模型進行編程,從而減輕他們的編碼和維護工作。此平台提供了 ADO.NET Entity Framework、實體資料模型(EDM)、物件服務、LINQ to Entities、Entity SQL、EntityClient、ADO.NET 資料服務及實體資料模型工具。 * Windows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現在提供了改進的互操作性支援,增強了部份信任方案中的除錯體驗,並擴充了整合協定支援以更廣泛地套用於 Web 2.0 應用程式,從而使 DataContract 序列化程式更易於使用。 * Microsoft.VisualBasic.PowerPacks 命名空間引入了新的 DataRepeater 控制項,該控制項以可自訂的列表格式顯示資料。此命名空間還包含新的向量形狀。 ### .NET Framework 4.0 * .NET Framework 4.0 主要增加了並列支援,英文版於 2010 年 4 月 12 日推出。 * 新增 System.Lazy <T>,做為延遲初始化時使用。 * 新增大整數的 System.Numerics.BigInteger 與複數的 System.Numerics.Complex(使用時需加入參考 System.Numerics.dll) * 微軟於 2016 年 1 月 12 開始停止對.NET 4.0, 4.5, 4.5.1 的安全性更新及技術支援 ### .NET Framework 4.5 .NET Framework 4.5 是.NET Framework 4 高相容性的置位更新(in-place update)。搭配 C# 或 Visual Basic 程式設計語言使用.NET Framework 4.5,即可編寫 Windows Store 風格的應用程式。.NET Framework 4.5 可提升效能、可靠度及安全性。於 2012 年 8 月 15 日推出。但請注意,.NET Framework 4.5 只支援 Windows Vista SP2 以上版本的作業系統。 * 微軟於 2016 年 1 月 12 開始停止對.NET 4.0, 4.5, 4.5.1 的安全性更新及技術支援 #### .NET Framework 4.5.1 .NET Framework 4.5.1 於 2013 年 10 月 17 日隨著 Visual Studio 2013 發布。此版本需要 Windows Vista SP2 或更新的環境,並且包含在 Windows 8.1 和 Windows Server 2012 R2 中。.NET Framework 4.5.1 的新功能有: * 偵錯器支援 X64 編輯和繼續(EnC) * 偵錯器支援檢視代管返回值 * 「Call Stack」和「Task」視窗中的異步感知偵錯 * 偵錯器支援分析.NET 記憶體轉儲(在 Visual Studio Ultimate SKU 中) * 適用於 Performance 及 Diagnostics 中心的.NET 開發者工具 * 代碼分析 UI 改進 * ADO.NET 空閒連接彈性 #### .NET Framework 4.5.2 .NET Framework 4.5.2 的發表宣佈於 2014 年 5 月 5 日。此版本需要 Windows Vista SP2 及更新版本。對於 Windows Forms 應用程式,對高 DPI 方案進行了改進。對於 ASP.NET,可以使用更高可靠性的 HTTP 開頭檢查和修改方法,這是一種規劃背景異步工作任務的新方法。 ### .NET Framework 4.6 .NET Framework 4.6 是在 2014 年 11 月 12 月宣佈,而在 2015 年 7 月 20 日發行。 它對 64 位元系統支援一個新的即時編譯(JIT),稱之為 RyuJIT,呈現較佳的效能,並支援 SSE2 與 AVX2 指令集。WPF 與 Windows Forms 都獲得更新以達成較高的 DPI 情境。支援 TLS 1.1 與 TLS 1.2 的功能已經被加入 WCF。 此版本需要 Windows Vista SP2 或更新的版本。 #### .NET Framework 4.6.1 .NET Framework 4.6.1 發行的訊息在 2015 年 11 月 30 日宣佈。這個版本需要 Windows 7 SP1 或更新的版本。新的功能與 API 包括: * WPF 改進了拼寫檢查,支援使用者自訂詞典,並改進觸控效能。 * 增強支援橢圓曲線數字簽名演算法(ECDSA)X509 認證。 * 當連接 Azure SQL 資料庫時,添加了對 AlwaysOn、Always Encrypted 的 SQL 連接,並改進連接開放彈性。 * Azure SQL 資料庫現在使用更新的 System.Transactions API 支援分散式處理。 * RyuJIT、GC、WPF 和 WCF 中的許多其他效能、穩定性和可靠性相關修復。 #### .NET Framework 4.6.2 .NET Framework 4.6.2 的預覽在 2016 年 3 月 30 日宣佈,發行日期則為 2016 年 8 月 2 日。此版本需要 Windows 7 SP1 或更新版。 New features include: * 支援超過 260 個字元的路徑 * 支援 X.509 認證的 FIPS 186-3 DSA * TLS 1.1 / 1.2 支援 ClickOnce * 支援 ASP.NET 數據註釋的在地化 * 啟用具備 Project Centennial 的 .NET 桌面應用程式 * 針對 WPF 支援軟鍵盤和每個監視器 DPI ### .NET Framework 4.7 2017 年 4 月 5 日,微軟宣佈 .NET Framework 4.7 將被整合到 Windows 10 創作者更新,承諾為其他 Windows 版本提供獨立安裝程式。同日,發行一個 Visual Studio 2017 更新版以加強支援標的物 .NET Framework 4.7。 所承諾的 Windows 7 及更新版本獨立安裝程式在 2017 年 5 月 2 日發行, 但有一些重要成份不包含在內。 .NET Framework 4.7 的新功能包括: * 使用橢圓曲線密碼學的增強加密 * 改進對傳輸層安全性協定(TLS)的支援,尤其是對於 1.2 版 * 支援 Windows Forms 的高 DPI 感知支援 * 在 WPF 中對觸控和手寫的更多支援 * WPF 的新印表 API #### .NET Framework 4.7.1 .NET Framework 4.7.1 在 2017 年 10 月 17 日發行。在修復程式和新功能中,它修正了 d3dcompiler 依賴性問題。 它還增加了與.NET Standard 2.0 開箱即用的相容性。 #### .NET Framework 4.7.2 .NET Framework 4.7.2 在 2018 年 4 月 30 日發行。主要的異動是改進 ASP.NET、BCL、CLR、ClickOnce、Networking、SQL、WCF、Windows Forms、Workflow 及 WPF。 ## CLR 與 CLI .NET 的初級組成是 CLI(通用語言架構)和 CLR(通用語言運行庫)。 CLI(通用語言架構)全名為 Common Language Infrastructure,是一套運作環境規範,包括一般系統、基礎類庫和與機器無關的中間代碼。CLR 則是確認操作密碼符合 CLI 的平臺。在通用中間語言(CIL)執行前,CLR 必須將指令及時編譯轉換成原始機器碼。 所有 CLI 都可經由.NET 自我表述。CLR 檢查元資料以確保正確的方法被調用。元資料通常是由語言編譯器生成的,但開發人員也可以通過使用客戶屬性建立他們自己的元資料。 如果一種語言實現生成了 CLI,它也可以通過使用 CLR 被調用,這樣它就可以與任何其他.NET 語言生成的資料相互動。CLR 也被設計為作業系統無關性。 當一個彙編體被載入時,CLR 執行各種各樣的測試。其中的兩個測試是確認與核查。在確認的時候,CLR 檢查彙編體是否包含有效的元資料和 CIL,並且檢查內部表的正確性。核查則不那麼精確。核查機制檢查代碼是否會執行一些「不安全」的操作。核查所使用的演算法非常保守,導致有時一些「安全」的代碼也通不過核查。不安全的代碼只有在彙編體擁有「跳過核查」許可的情況下才會被執行,通常這意味著代碼是安裝在本機上的。 通過.NET,你可以用 SOAP 和不同的 web 服務進行互動。 ## 標準化和著作權 2000 年 8 月,微軟、惠普和英特爾共同制定 CLI 和 C# 程式語言的標準規格。2001 年 12 月,以上兩者通過並成為 ECMA 標準規格。(ECMA 335(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和 ECMA 334(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ISO 亦於 2003 年 4 月跟隨(ISO/IEC 2327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和 ISO/IEC 23270(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這會有一定的風險,但它可以鼓勵標準聯合的實現,以提供一座橋梁來把非 Windows 的軟體轉變為微軟.NET。將此推廣為標準的一個團體是國際.NET 聯合會(INETA)。 儘管微軟及其他合作夥伴持有 CLI 及 C# 的專利,ECMA 和 ISO 要求所有專利都應該遵守「合理與非歧視準則」。除此之外,這些公司亦同意讓使用者免費使用這兩項專利。 不過,這並不包括.NET Framework 內並不為 ECMA/ISO 標準涵蓋的範圍,這包括了:Windows Forms、ADO.NET 及 ASP.NET。微軟對上述部件所持有的專利,使開發者未必能夠為非微軟平臺開發出一套完整的作品。 2014 年 11 月 13 日,微軟新任執行長薩帝亞・納德拉決心下,該公司釋出的.NET 原始碼包含了伺服器部份的核心,如.NET Framework Libraries、.NET Core Framework Libraries 和 RyuJit VM,正式對外開放原始碼。 ## .NET 與 Java EE 公共語言基礎(CLI),通用中間語言(CIL)以及 C# 與甲骨文公司的 Java 虛擬機和 Java 之間有不少的相似之處,因此它們無疑是強烈的競爭者。它們兩者都使用它們各自的中間碼(在微軟,它們叫做通用中間語言,而在 Oracle,它們叫位元組碼)。通用中間語言被設計來即時編譯(JIT),而 Java 的位元組碼在最初的時候則是設計成用於解釋運行,而非即時編譯。.NET 現在只在 Windows 上被完美地支援,而 Java 則可在很多平臺上被完好支援。然而,現在一些正在開發中的實現版本例如 Mono 或者 Shared source CLI 可以用於在類 Unix 作業系統例如 Linux,FreeBSD 和 Mac OS X 上運行.NET 應用程式。甲骨文公司的一個產品,J2EE 提供與微軟的一些捆綁於 Windows 中的技術例如 COM+(先前的 MTS)和 MSMQ 等效的功能。 Java 和.NET 可經由 IKVM,一個在.NET 平臺上實作的 Java 虛擬機作更多的溝通。 Java 有其專門的遠端程式呼叫技術 RMI(Remote Method Invocation), RMI 的另一版本 RMI-IIOP 更可相容 CORBA。 然而,.NET 與 Java 之間的競爭關係,在.NET Core 出現後,一切都改觀了。 ## .NET 與 COM 前一版軟體元件技術由 Microsoft 所提出的 COM,該技術被用來建立大型(large-scale)的軟體系統上,使用 COM+ 或 MTS 對於傳統分散式元件有強化的作用。當.NET 將 COM-objects 封裝成.NET 元件以及將.NET 元件封裝成 COM-objects 後,Microsoft 分別將他命名為 Runtime Callable Wrapper(RCW)和 COM Callable Wrapper(CCW)。很明顯的,Microsoft 最終將以.NET 全面取代 COM 成為軟體元件的架構。Microsoft 希望開發者能夠在 Win32 平臺上使用.Net 取代 COM,而已經存在的服務則透過抽象介面來使用(如:目前交易的.Net 元件仍然使用 COM+)。 ## .Net Remoting 與 XML WebServices .NET remoting 屬於行程(process)內溝通的抽象方法。 Microsoft® .NET Remoting 提供一個豐富可擴充的框架給存在兩個不同 AppDomain 中的 Object,使得在不同行程(行程)和不同機器中能夠進行無縫地溝通。.NET Remoting 提供一種強大但簡單的可程式化模型並且在執行階段支援資料交換。 XML Web services 將基礎的功能區塊佈署到網路的不同電腦上。開放標準的通訊協定以及人和應用程式可以透過 Web Services 整合應用程式的環境來合作。應用程式可以從不同的來源使用多個 XML Web Services 來建構應用程式而不需要知道他們在哪裡以及如何來運作。 ## .NET 的語言 CLI 被設計成支援任何物件導向的程式語言,分享共同物件模型與大型共同類別庫。.NET 支援超過 40 種程式語言。這些編譯器大都是免費的(軟體廠商僅開發出售整合式開發環境)。 大部份的語言都做了重大改變以搭配.NET Framework。廠商通常利用這個機會來同時改變語言的其他特性。 ### 微軟開發的.NET 平臺程式語言 * C#,一個以 C++ 和 Java 語法為基礎開發的一個全新的物件導向語言,是.NET 開發的首選語言。 * Visual Basic .NET,一個加強了物件導向支援的,支援多執行緒的 Visual Basic 版本。 * C++/CLI,一個 C++ 的.NET 平臺版本變種。 * JScript .NET,一個編譯版本的 MicrosoftJScript 語言。 * J#,一個對應於 Java 和 J++(微軟自己開發的 Java 變種)的.NET 平臺版本,但是由於智慧財產權問題,目前微軟公司已經停止其開發套用。 * F#,ML 語言家族的一員。 * Microsoft Small Basic ### 第三方使用.NET 的程式語言 * Ada,參閱 A#。 * APL * Boo,基於 Python。 * COBOL * Component Pascal,基於部件的 Pascal,比起 Pascal 來更接近於 Oberon。 * Delphi 8 and Delphi 2005 以及現在的 delphi xe2 都採用.net * Eiffel * Forth * FORTRAN * IKVM,Java。 * IronPython,基於 Python。 * IronRuby,基於 Ruby。 * Lexico,基於西班牙語的面向物件程式語言。 * Lisp * Mercury * Mondrian 為了便於指令碼部件編程而開發的功能型語言。 * Nemerle 函數式/指令式混合語言。 * Oberon * Perl * Phalanger,PHP 的.net 編譯器。 * RPG * Smalltalk * TclBridge,基於 Tcl。 * PowerBuilder.NET powerbuilder 11.5 及以後的版本都採用.net 技術,但這種語言目前停止開發了。 ### ASP.NET & ADO.NET ASP.NET 是內含於.NET Framework 中,專門用來發展 Web 應用程式的一組類別庫集。 ADO.NET 是內含於.NET Framework 中,專門處理與資料來源溝通的資料存取類別庫集,被 Windows Forms 與 ASP.NET 應用程式大量使用,可說是.NET Framework 中唯一的資料存取介面。 ## 可供選擇的實現版本 微軟的.NET Framework 是.NET 技術的旗艦級實現版本,在此之外還有一些其他實現版本。 * .NET Core 是微軟開發的跨平台 (Windows、Mac OSX、Linux) 的應用程式開發框架(Application Framework) * 微軟開發了一個稱為共享原始碼公共語言基礎(Shared Source Common Language Infrastructure,Shared Source CLI;即今 ECMA— 通用語言架構),是微軟的.NET Framework(共通語言執行平臺)的一個原始碼共享的實現架構,可運行於 Windows XP,FreeBSD,和 Mac OS X10.2。 * Mono 是一個開源的.NET 運行時和開發庫實現版本。Mono 現正由 xamarin 公司和開源軟體發展社區負責開發。它正迅速發展成熟,現已經包含了對 ASP.NET 和 ADO.NET 的支援,對 Windows Forms 庫的支援也較充分。它提供了一個 C# 編譯器,而一個 VB.NET 編譯器現在也已經處於 pre-beta 階段。Mono 項目還包含了一些新的庫和技術的開發: * Gtk:一個 GTK+GUI 工具包的.NET 封裝。 * xSP:一個用 C# 編寫的支援運行 ASP.NET 應用程式的網頁伺服器軟體。 * MonoDevelop:SharpDevelop 的一個移植版本,是一個符合 GPL 標準的面向 Gtk# 和 Mono 的.NET 整合開發環境。 * Novell.Directory.Ldap 類庫:Lightweight Directory Access Protocol(LDAP)for .NET 的一個免費的實現版本。 * SerialPortNet:Aserial portlibrary for .Net & Mono implementing .NET 2.0 specifications. * Mono for Android 和 MonoTouch for iOS:Mono 在行動平台 Android 和 iOS 上的移植,使開發者可以在 Android 和 iOS 平台上使用 C# 和 Mono 框架開發套用。Xamarin Forms 是這些實現的核心,可以根據系統不同生成符合該系統風格的介面。 * MonoMac:Mono 對於一些 OS X 原生 Step API 的封裝。 * Portable.NET 不及 Mono 成熟,這得歸因於 Portable.NET 並不是在最初的時候就使用了微軟的開發框架。提供了一個可以從 C 編譯到通用中間語言的編譯器。 ## 參見 * C# * VB.NET * ASP.NET * AJAX * COM Interop * Windows API * .NET Compact Framework * .NET Micro Framework ## 參考文獻 ## 外部連結 * 官方網站 * Overview of .NET Framework (MSD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英文) * .NET Framework 概述(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簡體中文) * .NET Framework 的概觀(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繁體中文) * .NET Github repository(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null
45,688
2023-05-02T15:04:37Z
76,703,318
.NET_Framework
32,634
<p><b>.NET Framework</b>是由微軟開發,一個致力於敏捷軟體開發(agile software development)、快速應用開發(rapid application development)、平臺獨立性和網路透明化的軟體框架。.NET是微軟為2000年代對伺服器和桌上型軟體工程邁出的第一步。.NET包含許多有助於網際網路和內部網套用迅捷發的技術。 </p><p>.NET Framework是微軟公司繼Windows DNA之後的新發平台,採用系統虛擬機器運行,以通用語言運行庫(Common Language Runtime)為基礎,支援多種語言(C#、F#、VB.NET、C++、Python等)的發。 </p><p>.NET也為應用程式介面(API)提供了新功能和發工具。這些革新使得程式設計員可以同時進行Windows應用軟體和網路應用軟體以及元件和服務(web服務)的開發。.NET提供了一個新的反射性的且物件導向程式設計編程介面。.NET設計得足夠通用化從而使許多不同高階語言都得以被匯集。 </p><p>甲骨文公司的Java程式語言和Java平台企業版技術是.NET平台的競爭對手之一。 </p><p>2014年11月12日,微軟宣布完全開放.NET Framework的原始碼,並提供給Linux和macOS使用。</p> <h2><span id=".E7.89.88.E6.9C.AC"></span><span id="版本">版本</span></h2> <h2><span id=".E7.99.BC.E8.A1.8C.E6.AD.B7.E5.8F.B2"></span><span id="發行歷史">發行歷史</span></h2> <h3><span id=".NET_Framework_1.0">.NET Framework 1.0</span></h3> <p>完整版號 - 1.0.3705 </p><p>這是最早的.NET架構,於2002年發行。它可以以一個獨立且可重新分發的包的形式或在一個軟體發展工具包集中被獲得。它也是第一個微軟Visual Studio .NET的發行版的一部份(也被稱作Visual Studio .NET 2002)。 </p> <h3><span id=".NET_Framework_1.1">.NET Framework 1.1</span></h3> <p>完整版號 - 1.1.4322 </p><p>這是首個主要的.NET Framework升級版本,發行於2003年。它可以以一個獨立的可重新分發的包的形式或在一個軟體發展工具包集中被獲得。它也是第二個微軟Visual Studio .NET版本的一部份(也被稱作Visual Studio .NET 2003)。它也是首個被Windows作業系統-Windows Server 2003所內建的.NET Framework版本。 </p><p>自1.0版本以來的改進: </p> <ul><li>內建了對mobile ASP.NET控制項的支援。這在1.0版本是以附加功能方式實現的,現在已經整合到框架的內部。</li> <li>安全方面的變更 - 使得Windows表單代碼以可靠的行為執行,從而可以在Internet環境內安全運行,並且加入了ASP.NET應用程式的代碼安全存取功能。</li> <li>內建了對ODBC和Oracle資料庫的支援。這在1.0版本是以附加功能方式實現的,現在已經整合到框架的內部。</li> <li>.NET Compact Framework- 這是一個用於智慧型裝置(例如Pocket PC或者SmartPhone)的.NET Framework的子集。</li> <li>對IPv6的支援。</li> <li>大量的API變更。</li></ul><h3><span id=".NET_Framework_2.0">.NET Framework 2.0</span></h3> <p>完整版號 - 2.0.50727.42,發行於2005年10月27日。 </p><p>.NET Framework 2.0的元件都包含在 Visual Studio 2005和SQL Server 2005裡面。通過MSDN Universe版可以免費下載RTM版本。 </p><p>自1.1版本以來的改進: </p> <ul><li>大量的API變更。</li> <li>新的API讓需要管理.NET運行庫實例的非.NET的應用程式可以做到這點。這個新的API對.NET運行庫的各種功能,包括:多執行緒、記憶體分配、代碼載入等,提供了很好的控制。它最初是為Microsoft SQL Server能夠有效率的使用.NET運行庫而設計的,因為Microsoft SQL Server擁有它自己的日程管理器和記憶體管理器。</li></ul><h3><span id=".NET_Framework_3.0">.NET Framework 3.0</span></h3> <p>發佈日期2006/11/21。曾用名「WinFX」。依然使用.NET Framework 2.0版本的公共語言運行庫(CLR),並加入了適應未來軟體發展方向的4個框架: </p> <ul><li>Windows Presentation Foundation(WPF):提供更佳的使用者體驗,用來開發Windows Forms程式以及瀏覽器應用程式(參見WPF/E).</li> <li>Windows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WCF):提供SOA(面向服務的軟體構架)支援的安全的網路服務(Web Service)框架。</li> <li>Windows Workflow Foundation(WF):提供一個設計與發展工作流程導向(Workflow-oriented)應用程式基礎支援的應用程式介面。</li> <li>Windows CardSpace:提供一個SSO的解決方案,每個使用者都有各自的CardSpace。</li></ul><h3><span id=".NET_Framework_3.5">.NET Framework 3.5</span></h3> <p>這個版本將包含一個支援C#和VB.Net中心的語言特性的編譯器,以及對語言整合查詢(LINQ, Language-Integrated Query)的支援。該版本隨Visual Studio 2008一起發佈。 </p><p>同時,.NET Framework 3.5自動包含.NET Framework 2.0 SP1以及.NET Framework 3.0 SP1,用於為這兩個版本提供安全性修復,以及少量新增的類別館(如System.DateTimeOffest),此版本提供的新功能有: </p> <ul><li>擴充方法(Extension Method)內容(Attribute),用於為擴充方法提供支援</li> <li>LINQ支援,包括LINQ to Object、LINQ to ADO.NET以及LINQ to XML</li> <li>表達式目錄樹(Expression Tree),用於為Lambda表達式提供支援</li> <li>與語言整合查詢(LINQ)和資料感知緊密整合。藉助這個新功能,您可以使用相同的語法,在任何支援LINQ的語言中編寫相關程式碼,以篩選和列舉多種類型的SQL資料、集合、XML和資料集,以及建立它們的投影。</li> <li>利用ASP.NET AJAX可以建立更有效、更具互動性、高度個人化的Web體驗,這些體驗在所有最流行的瀏覽器上都能實現。</li> <li>用於生成WCF服務的全新Web協定支援,包括AJAX、JSON、REST、POX、RSS、ATOM和若干新的WS-*標準。</li> <li>Visual Studio 2008中面向WF、WCF和WPF的完整工具支援,其中包括支援工作流的服務這一新技術。</li> <li>.NET Framework 3.5基礎類別媒體櫃(BCL)中的新類可滿足許多常見的客戶請求。</li></ul><h4><span id=".NET_Framework_3.5_SP1">.NET Framework 3.5 SP1</span></h4> <p>.NET Framework 3.5 SP1自動包含.NET Framework 2.0 SP2以及.NET Framework 3.0 SP2。該版本隨Visual Studio 2008 SP1釋出,此版本提供了下列的新功能: </p> <ul><li>新增的ASP.NET功能包括ASP.NET動態資料和ASP.NET AJAX附加功能,前者提供了無需編寫程式碼就可實現資料驅動的快速開發的豐富支架框架,後者為管理瀏覽器歷史記錄提供了支援(後退按鈕支援)。</li> <li>ADO.NET Entity Framework。</li> <li>對SQL Server 2008的資料提供程式支援。</li> <li>.NET Framework客戶端設定檔是完整版.NET Framework的子集,面向客戶端應用程式。這改善了尚未安裝.NET Framework的電腦上的安裝體驗。</li> <li>改進Windows Presentation Foundation的效能,其中包括啟動速度的點陣圖效果效能的提高。為Windows Presentation Foundation增加的功能包括對業務線應用程式的更好支援、本機閃屏支援、DirectX像素著色器支援以及新的WebBrowser控制項。</li> <li>ClickOnce應用程式釋出者可以根據具體情況決定是否取消簽章和雜湊,開發人員可以以編程方式安裝顯示自訂姓名標示的ClickOnce應用程式,ClickOnce錯誤對話方塊支援指向網路上特定於應用程式的支援站點的連結。</li> <li>用於SQL Server的.NET Framework資料提供程式(System.Data.SqlClient)完全支援SQL Server 2008資料庫引擎的所有新功能。有關.NET Framework對SQL Server 2008的支援的更多資訊,請參見SQL Server中的新功能(ADO.NET)。ADO.NET資料平台是一種多版本策略,它使開發人員能夠針對概念性實體資料模型進行編程,從而減輕他們的編碼和維護工作。此平台提供了ADO.NET Entity Framework、實體資料模型(EDM)、物件服務、LINQ to Entities、Entity SQL、EntityClient、ADO.NET資料服務及實體資料模型工具。</li> <li>Windows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現在提供了改進的互操作性支援,增強了部份信任方案中的除錯體驗,並擴充了整合協定支援以更廣泛地套用於Web 2.0應用程式,從而使DataContract序列化程式更易於使用。</li> <li>Microsoft.VisualBasic.PowerPacks命名空間引入了新的DataRepeater控制項,該控制項以可自訂的列表格式顯示資料。此命名空間還包含新的向量形狀。</li></ul><h3><span id=".NET_Framework_4.0">.NET Framework 4.0</span></h3> <ul><li>.NET Framework 4.0主要增加了並列支援,英文版於2010年4月12日推出。</li> <li>新增System.Lazy &lt;T&gt;,做為延遲初始化時使用。</li> <li>新增大整數的System.Numerics.BigInteger與複數的System.Numerics.Complex(使用時需加入參考System.Numerics.dll)</li> <li>微軟於2016年1月12開始停止對.NET 4.0, 4.5, 4.5.1的安全性更新及技術支援</li></ul><h3><span id=".NET_Framework_4.5">.NET Framework 4.5</span></h3> <p>.NET Framework 4.5是.NET Framework 4高相容性的置位更新(in-place update)。搭配C# 或Visual Basic程式設計語言使用.NET Framework 4.5,即可編寫Windows Store風格的應用程式。.NET Framework 4.5可提升效能、可靠度及安全性。於2012年8月15日推出。但請注意,.NET Framework 4.5只支援Windows Vista SP2以上版本的作業系統。</p> <ul><li>微軟於2016年1月12開始停止對.NET 4.0, 4.5, 4.5.1的安全性更新及技術支援</li></ul><h4><span id=".NET_Framework_4.5.1">.NET Framework 4.5.1</span></h4> <p>.NET Framework 4.5.1於2013年10月17日隨著Visual Studio 2013發布。此版本需要Windows Vista SP2或更新的環境,並且包含在Windows 8.1和Windows Server 2012 R2中。.NET Framework 4.5.1的新功能有:</p> <ul><li>偵錯器支援X64編輯和繼續(EnC)</li> <li>偵錯器支援檢視代管返回值</li> <li>「Call Stack」和「Task」視窗中的異步感知偵錯</li> <li>偵錯器支援分析.NET記憶體轉儲(在Visual Studio Ultimate SKU中)</li> <li>適用於Performance 及 Diagnostics中心的.NET開發者工具</li> <li>代碼分析UI改進</li> <li>ADO.NET空閒連接彈性</li></ul><h4><span id=".NET_Framework_4.5.2">.NET Framework 4.5.2</span></h4> <p>.NET Framework 4.5.2的發表宣佈於2014年5月5日。此版本需要Windows Vista SP2及更新版本。對於Windows Forms應用程式,對高DPI方案進行了改進。對於ASP.NET,可以使用更高可靠性的HTTP開頭檢查和修改方法,這是一種規劃背景異步工作任務的新方法。</p> <h3><span id=".NET_Framework_4.6">.NET Framework 4.6</span></h3> <p>.NET Framework 4.6 是在2014年11月12月宣佈,而在2015年7月20日發行。 它對64位元系統支援一個新的即時編譯(JIT),稱之為 RyuJIT,呈現較佳的效能,並支援SSE2與AVX2指令集。WPF 與 Windows Forms 都獲得更新以達成較高的 DPI 情境。支援TLS 1.1 與 TLS 1.2 的功能已經被加入 WCF。 此版本需要Windows Vista SP2 或更新的版本。</p> <h4><span id=".NET_Framework_4.6.1">.NET Framework 4.6.1</span></h4> <p>.NET Framework 4.6.1 發行的訊息在2015年11月30日宣佈。這個版本需要 Windows 7 SP1 或更新的版本。新的功能與 API 包括: </p> <ul><li>WPF改進了拼寫檢查,支援使用者自訂詞典,並改進觸控效能。</li> <li>增強支援橢圓曲線數字簽名演算法(ECDSA)X509 認證。</li> <li>當連接Azure SQL資料庫時,添加了對AlwaysOn、Always Encrypted的SQL連接,並改進連接開放彈性。</li> <li>Azure SQL資料庫現在使用更新的System.Transactions API支援分散式處理。</li> <li>RyuJIT、GC、WPF和WCF中的許多其他效能、穩定性和可靠性相關修復。</li></ul><h4><span id=".NET_Framework_4.6.2">.NET Framework 4.6.2</span></h4> <p>.NET Framework 4.6.2 的預覽在2016年3月30日宣佈,發行日期則為2016年8月2日。此版本需要 Windows 7 SP1 或更新版。 New features include: </p> <ul><li>支援超過260個字元的路徑</li> <li>支援X.509認證的FIPS 186-3 DSA</li> <li>TLS 1.1 / 1.2支援 ClickOnce</li> <li>支援 ASP.NET 數據註釋的在地化</li> <li>啟用具備 Project Centennial 的 .NET桌面應用程式</li> <li>針對WPF支援軟鍵盤和每個監視器DPI</li></ul><h3><span id=".NET_Framework_4.7">.NET Framework 4.7</span></h3> <p>2017年4月5日,微軟宣佈 .NET Framework 4.7 將被整合到 Windows 10 創作者更新, 承諾為其他Windows版本提供獨立安裝程式。同日,發行一個 Visual Studio 2017 更新版以加強支援標的物 .NET Framework 4.7。 所承諾的 Windows 7 及更新版本獨立安裝程式在2017年5月2日發行, 但有一些重要成份不包含在內。</p><p>.NET Framework 4.7 的新功能包括:</p> <ul><li>使用橢圓曲線密碼學的增強加密</li> <li>改進對傳輸層安全性協定(TLS)的支援,尤其是對於1.2版</li> <li>支援Windows Forms 的高DPI感知支援</li> <li>在 WPF 中對觸控和手寫的更多支援</li> <li>WPF 的新印表 API</li></ul><h4><span id=".NET_Framework_4.7.1">.NET Framework 4.7.1</span></h4> <p>.NET Framework 4.7.1 在2017年10月17日發行。在修復程式和新功能中,它修正了d3dcompiler依賴性問題。 它還增加了與.NET Standard 2.0開箱即用的相容性。</p> <h4><span id=".NET_Framework_4.7.2">.NET Framework 4.7.2</span></h4> <p>.NET Framework 4.7.2 在2018年4月30日發行。主要的異動是改進 ASP.NET、BCL、CLR、ClickOnce、Networking、SQL、WCF、Windows Forms、Workflow 及 WPF。</p> <h2><span id="CLR.E8.88.87CLI"></span><span id="CLR與CLI">CLR與CLI</span></h2> <p>.NET的初級組成是CLI(通用語言架構)和CLR(通用語言運行庫)。 </p><p>CLI(通用語言架構)全名為Common Language Infrastructure,是一套運作環境規範,包括一般系統、基礎類庫和與機器無關的中間代碼。CLR則是確認操作密碼符合CLI的平臺。在通用中間語言(CIL)執行前,CLR必須將指令及時編譯轉換成原始機器碼。 </p><p>所有CLI都可經由.NET自我表述。CLR檢查元資料以確保正確的方法被調用。元資料通常是由語言編譯器生成的,但開發人員也可以通過使用客戶屬性建立他們自己的元資料。 </p><p>如果一種語言實現生成了CLI,它也可以通過使用CLR被調用,這樣它就可以與任何其他.NET語言生成的資料相互動。CLR也被設計為作業系統無關性。 </p><p>當一個彙編體被載入時,CLR執行各種各樣的測試。其中的兩個測試是確認與核查。在確認的時候,CLR檢查彙編體是否包含有效的元資料和CIL,並且檢查內部表的正確性。核查則不那麼精確。核查機制檢查代碼是否會執行一些「不安全」的操作。核查所使用的演算法非常保守,導致有時一些「安全」的代碼也通不過核查。不安全的代碼只有在彙編體擁有「跳過核查」許可的情況下才會被執行,通常這意味著代碼是安裝在本機上的。 </p><p>通過.NET,你可以用SOAP和不同的web服務進行互動。 </p> <h2><span id=".E6.A8.99.E6.BA.96.E5.8C.96.E5.92.8C.E7.89.88.E6.AC.8A"></span><span id="標準化和版權">標準化和著作權</span></h2> <p>2000年8月,微軟、惠普和英特爾共同制定CLI和C#程式語言的標準規格。2001年12月,以上兩者通過並成為ECMA標準規格。(ECMA 335(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和ECMA 334(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ISO亦於2003年4月跟隨(ISO/IEC 2327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和ISO/IEC 23270(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p>這會有一定的風險,但它可以鼓勵標準聯合的實現,以提供一座橋梁來把非Windows的軟體轉變為微軟.NET。將此推廣為標準的一個團體是國際.NET聯合會(INETA)。 </p><p>儘管微軟及其他合作夥伴持有CLI及C#的專利,ECMA和ISO要求所有專利都應該遵守「合理與非歧視準則」。除此之外,這些公司亦同意讓使用者免費使用這兩項專利。 </p><p>不過,這並不包括.NET Framework內並不為ECMA/ISO標準涵蓋的範圍,這包括了:Windows Forms、ADO.NET及ASP.NET。微軟對上述部件所持有的專利,使開發者未必能夠為非微軟平臺開發出一套完整的作品。 </p><p>2014 年11月13日,微軟新任執行長薩帝亞·納德拉決心下,該公司釋出的<span lang="en">.NET</span>原始碼包含了伺服器部份的核心,如<span lang="en">.NET Framework Libraries</span>、<span lang="en">.NET Core Framework Libraries</span>和<span lang="en">RyuJit VM</span>,正式對外開放原始碼。</p> <h2><span id=".NET.E4.B8.8EJava_EE"></span><span id=".NET与Java_EE">.NET與Java EE</span></h2> <p>公共語言基礎(CLI),通用中間語言(CIL)以及C#與甲骨文公司的Java虛擬機和Java之間有不少的相似之處,因此它們無疑是強烈的競爭者。它們兩者都使用它們各自的中間碼(在微軟,它們叫做通用中間語言,而在Oracle,它們叫位元組碼)。通用中間語言被設計來即時編譯(JIT),而Java的位元組碼在最初的時候則是設計成用於解釋運行,而非即時編譯。.NET現在只在Windows上被完美地支援,而Java則可在很多平臺上被完好支援。然而,現在一些正在開發中的實現版本例如Mono或者Shared source CLI可以用於在類Unix作業系統例如Linux,FreeBSD和Mac OS X上運行.NET應用程式。甲骨文公司的一個產品,J2EE提供與微軟的一些捆綁於Windows中的技術例如COM+(先前的MTS)和MSMQ等效的功能。 </p><p>Java和.NET可經由IKVM,一個在.NET平臺上實作的Java虛擬機作更多的溝通。 </p><p>Java有其專門的遠端程式呼叫技術RMI(Remote Method Invocation), RMI的另一版本RMI-IIOP更可相容CORBA。 </p><p>然而,.NET與Java之間的競爭關係,在.NET Core出現後,一切都改觀了。 </p> <h2><span id=".NET.E4.B8.8ECOM"></span><span id=".NET与COM">.NET與COM</span></h2> <p>前一版軟體元件技術由Microsoft所提出的COM,該技術被用來建立大型(large-scale)的軟體系統上,使用COM+ 或MTS對於傳統分散式元件有強化的作用。當.NET將COM-objects封裝成.NET元件以及將.NET元件封裝成COM-objects後,Microsoft分別將他命名為Runtime Callable Wrapper(RCW)和COM Callable Wrapper(CCW)。很明顯的,Microsoft最終將以.NET全面取代COM成為軟體元件的架構。Microsoft希望開發者能夠在Win32平臺上使用.Net取代COM,而已經存在的服務則透過抽象介面來使用(如:目前交易的.Net元件仍然使用COM+)。 </p> <h2><span id=".Net_Remoting.E4.B8.8EXML_WebServices"></span><span id=".Net_Remoting与XML_WebServices">.Net Remoting與XML WebServices</span></h2> <p>.NET remoting屬於行程(process)內溝通的抽象方法。 </p><p>Microsoft® .NET Remoting提供一個豐富可擴充的框架給存在兩個不同AppDomain中的Object,使得在不同行程(行程)和不同機器中能夠進行無縫地溝通。.NET Remoting提供一種強大但簡單的可程式化模型並且在執行階段支援資料交換。 </p><p>XML Web services將基礎的功能區塊佈署到網路的不同電腦上。開放標準的通訊協定以及人和應用程式可以透過Web Services整合應用程式的環境來合作。應用程式可以從不同的來源使用多個XML Web Services來建構應用程式而不需要知道他們在哪裡以及如何來運作。 </p> <h2><span id=".NET.E7.9A.84.E8.AA.9E.E8.A8.80"></span><span id=".NET的語言">.NET的語言</span></h2> <p>CLI被設計成支援任何物件導向的程式語言,分享共同物件模型與大型共同類別庫。.NET支援超過40種程式語言。這些編譯器大都是免費的(軟體廠商僅開發出售整合式開發環境)。 </p><p>大部份的語言都做了重大改變以搭配.NET Framework。廠商通常利用這個機會來同時改變語言的其他特性。 </p> <h3><span id=".E5.BE.AE.E8.BB.9F.E9.96.8B.E7.99.BC.E7.9A.84.NET.E5.B9.B3.E8.87.BA.E7.B7.A8.E7.A8.8B.E8.AA.9E.E8.A8.80"></span><span id="微軟開發的.NET平臺編程語言">微軟開發的.NET平臺程式語言</span></h3> <ul><li>C#,一個以C++和Java語法為基礎開發的一個全新的物件導向語言,是.NET開發的首選語言。</li> <li>Visual Basic .NET,一個加強了物件導向支援的,支援多執行緒的Visual Basic版本。</li> <li>C++/CLI,一個C++的.NET平臺版本變種。</li> <li>JScript .NET,一個編譯版本的MicrosoftJScript語言。</li> <li>J#,一個對應於Java和J++(微軟自己開發的Java變種)的.NET平臺版本,但是由於智慧財產權問題,目前微軟公司已經停止其開發套用。</li> <li>F#,ML語言家族的一員。</li> <li>Microsoft Small Basic</li></ul><h3><span id=".E7.AC.AC.E4.B8.89.E6.96.B9.E4.BD.BF.E7.94.A8.NET.E7.9A.84.E7.B7.A8.E7.A8.8B.E8.AA.9E.E8.A8.80"></span><span id="第三方使用.NET的編程語言">第三方使用.NET的程式語言</span></h3> <ul><li>Ada,參閱A#。</li> <li>APL</li> <li>Boo,基於Python。</li> <li>COBOL</li> <li>Component Pascal,基於部件的Pascal,比起Pascal來更接近於Oberon。</li> <li>Delphi 8 and Delphi 2005以及現在的delphi xe2都採用.net</li> <li>Eiffel</li> <li>Forth</li> <li>FORTRAN</li> <li>IKVM,Java。</li> <li>IronPython,基於Python。</li> <li>IronRuby,基於Ruby。</li> <li>Lexico,基於西班牙語的面向物件程式語言。</li> <li>Lisp</li> <li>Mercury</li> <li>Mondrian為了便於指令碼部件編程而開發的功能型語言。</li> <li>Nemerle函數式/指令式混合語言。</li> <li>Oberon</li> <li>Perl</li> <li>Phalanger,PHP的.net編譯器。</li> <li>RPG</li> <li>Smalltalk</li> <li>TclBridge,基於Tcl。</li> <li>PowerBuilder.NET powerbuilder 11.5及以後的版本都採用.net技術,但這種語言目前停止開發了。</li></ul><h3><span id="ASP.NET_.26_ADO.NET"></span><span id="ASP.NET_&amp;_ADO.NET">ASP.NET &amp; ADO.NET</span></h3> <p>ASP.NET是內含於.NET Framework中,專門用來發展Web應用程式的一組類別庫集。 </p><p>ADO.NET是內含於.NET Framework中,專門處理與資料來源溝通的資料存取類別庫集,被Windows Forms與ASP.NET應用程式大量使用,可說是.NET Framework中唯一的資料存取介面。 </p> <h2><span id=".E5.8F.AF.E4.BE.9B.E9.81.B8.E6.93.87.E7.9A.84.E5.AF.A6.E7.8F.BE.E7.89.88.E6.9C.AC"></span><span id="可供選擇的實現版本">可供選擇的實現版本</span></h2> <p>微軟的.NET Framework是.NET技術的旗艦級實現版本,在此之外還有一些其他實現版本。 </p> <ul><li>.NET Core 是微軟開發的跨平台 (Windows、Mac OSX、Linux) 的應用程式開發框架(Application Framework)</li></ul><ul><li>微軟開發了一個稱為共享原始碼公共語言基礎(Shared Source Common Language Infrastructure,Shared Source CLI;即今ECMA—通用語言架構),是微軟的.NET Framework(共通語言執行平臺)的一個原始碼共享的實現架構,可運行於Windows XP,FreeBSD,和Mac OS X10.2。</li></ul><ul><li>Mono是一個開源的.NET運行時和開發庫實現版本。Mono現正由xamarin公司和開源軟體發展社區負責開發。它正迅速發展成熟,現已經包含了對ASP.NET和ADO.NET的支援,對Windows Forms庫的支援也較充分。它提供了一個C#編譯器,而一個VB.NET編譯器現在也已經處於pre-beta階段。Mono項目還包含了一些新的庫和技術的開發: <ul><li>Gtk:一個GTK+GUI工具包的.NET封裝。</li> <li>xSP:一個用C#編寫的支援運行ASP.NET應用程式的網頁伺服器軟體。</li> <li>MonoDevelop:SharpDevelop的一個移植版本,是一個符合GPL標準的面向Gtk#和Mono的.NET整合開發環境。</li> <li>Novell.Directory.Ldap類庫:Lightweight Directory Access Protocol(LDAP)for .NET的一個免費的實現版本。</li> <li>SerialPortNet:Aserial portlibrary for .Net &amp; Mono implementing .NET 2.0 specifications.</li> <li>Mono for Android和MonoTouch for iOS:Mono在行動平台Android和iOS上的移植,使開發者可以在Android和iOS平台上使用C#和Mono框架開發套用。Xamarin Forms是這些實現的核心,可以根據系統不同生成符合該系統風格的介面。</li> <li>MonoMac:Mono對於一些OS X原生Step API的封裝。</li></ul></li></ul><ul><li>Portable.NET不及Mono成熟,這得歸因於Portable.NET並不是在最初的時候就使用了微軟的開發框架。提供了一個可以從C編譯到通用中間語言的編譯器。</li></ul><h2><span id=".E5.8F.83.E8.A6.8B"></span><span id="參見">參見</span></h2> <ul><li>C#</li> <li>VB.NET</li> <li>ASP.NET</li> <li>AJAX</li> <li>COM Interop</li> <li>Windows API</li> <li>.NET Compact Framework</li> <li>.NET Micro Framework</li></ul><h2><span id=".E5.8F.82.E8.80.83.E6.96.87.E7.8C.AE"></span><span id="参考文献">參考文獻</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93.BE.E6.8E.A5"></span><span id="外部链接">外部連結</span></h2> <ul><li><span><span>官方網站</span></span> </li> <li>Overview of .NET Framework (MSD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span title="英語">(英文)</span> <ul><li>.NET Framework 概述(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span title="中文">(簡體中文)</span></li> <li>.NET Framework 的概觀(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span title="中文">(繁體中文)</span></li></ul></li> <li>.NET Github repository(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ul>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443 Cached time: 20230505225850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1.123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1.498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11068/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740339/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20886/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28/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136/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42020/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437/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32550082/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1/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959.855 1 -total 21.87% 209.961 2 Template:NavboxV2 18.06% 173.376 95 Template:Le 14.97% 143.686 1 Template:Reflist 14.36% 137.856 1 Template:Microsoft 12.94% 124.237 1 Template:Infobox_Software 11.76% 112.858 1 Template:Infobox 11.69% 112.177 29 Template:Cite_web 9.90% 95.050 1 Template:多個問題 8.64% 82.921 2 Template:Navbox -->
**.NET Framework** 是由微軟開發,一個致力於敏捷軟體開發(agile software development)、快速應用開發(rapid application development)、平臺獨立性和網路透明化的軟體框架。.NET 是微軟為 2000 年代對伺服器和桌上型軟體工程邁出的第一步。.NET 包含許多有助於網際網路和內部網套用迅捷發的技術。 .NET Framework 是微軟公司繼 Windows DNA 之後的新發平台,採用系統虛擬機器運行,以通用語言運行庫(Common Language Runtime)為基礎,支援多種語言(C#、F#、VB.NET、C++、Python 等)的發。 .NET 也為應用程式介面(API)提供了新功能和發工具。這些革新使得程式設計員可以同時進行 Windows 應用軟體和網路應用軟體以及元件和服務(web 服務)的開發。.NET 提供了一個新的反射性的且物件導向程式設計編程介面。.NET 設計得足夠通用化從而使許多不同高階語言都得以被匯集。 甲骨文公司的 Java 程式語言和 Java 平台企業版技術是.NET 平台的競爭對手之一。 2014 年 11 月 12 日,微軟宣布完全開放.NET Framework 的原始碼,並提供給 Linux 和 macOS 使用。 ## 版本 ## 發行歷史 ### .NET Framework 1.0 完整版號 - 1.0.3705 這是最早的.NET 架構,於 2002 年發行。它可以以一個獨立且可重新分發的包的形式或在一個軟體發展工具包集中被獲得。它也是第一個微軟 Visual Studio .NET 的發行版的一部份(也被稱作 Visual Studio .NET 2002)。 ### .NET Framework 1.1 完整版號 - 1.1.4322 這是首個主要的.NET Framework 升級版本,發行於 2003 年。它可以以一個獨立的可重新分發的包的形式或在一個軟體發展工具包集中被獲得。它也是第二個微軟 Visual Studio .NET 版本的一部份(也被稱作 Visual Studio .NET 2003)。它也是首個被 Windows 作業系統 - Windows Server 2003 所內建的.NET Framework 版本。 自 1.0 版本以來的改進: * 內建了對 mobile ASP.NET 控制項的支援。這在 1.0 版本是以附加功能方式實現的,現在已經整合到框架的內部。 * 安全方面的變更 - 使得 Windows 表單代碼以可靠的行為執行,從而可以在 Internet 環境內安全運行,並且加入了 ASP.NET 應用程式的代碼安全存取功能。 * 內建了對 ODBC 和 Oracle 資料庫的支援。這在 1.0 版本是以附加功能方式實現的,現在已經整合到框架的內部。 * .NET Compact Framework- 這是一個用於智慧型裝置(例如 Pocket PC 或者 SmartPhone)的.NET Framework 的子集。 * 對 IPv6 的支援。 * 大量的 API 變更。 ### .NET Framework 2.0 完整版號 - 2.0.50727.42,發行於 2005 年 10 月 27 日。 .NET Framework 2.0 的元件都包含在 Visual Studio 2005 和 SQL Server 2005 裡面。通過 MSDN Universe 版可以免費下載 RTM 版本。 自 1.1 版本以來的改進: * 大量的 API 變更。 * 新的 API 讓需要管理.NET 運行庫實例的非.NET 的應用程式可以做到這點。這個新的 API 對.NET 運行庫的各種功能,包括:多執行緒、記憶體分配、代碼載入等,提供了很好的控制。它最初是為 Microsoft SQL Server 能夠有效率的使用.NET 運行庫而設計的,因為 Microsoft SQL Server 擁有它自己的日程管理器和記憶體管理器。 ### .NET Framework 3.0 發佈日期 2006/11/21。曾用名「WinFX」。依然使用.NET Framework 2.0 版本的公共語言運行庫(CLR),並加入了適應未來軟體發展方向的 4 個框架: * Windows Presentation Foundation(WPF):提供更佳的使用者體驗,用來開發 Windows Forms 程式以及瀏覽器應用程式(參見 WPF/E). * Windows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WCF):提供 SOA(面向服務的軟體構架)支援的安全的網路服務(Web Service)框架。 * Windows Workflow Foundation(WF):提供一個設計與發展工作流程導向(Workflow-oriented)應用程式基礎支援的應用程式介面。 * Windows CardSpace:提供一個 SSO 的解決方案,每個使用者都有各自的 CardSpace。 ### .NET Framework 3.5 這個版本將包含一個支援 C# 和 VB.Net 中心的語言特性的編譯器,以及對語言整合查詢(LINQ, Language-Integrated Query)的支援。該版本隨 Visual Studio 2008 一起發佈。 同時,.NET Framework 3.5 自動包含.NET Framework 2.0 SP1 以及.NET Framework 3.0 SP1,用於為這兩個版本提供安全性修復,以及少量新增的類別館(如 System.DateTimeOffest),此版本提供的新功能有: * 擴充方法(Extension Method)內容(Attribute),用於為擴充方法提供支援 * LINQ 支援,包括 LINQ to Object、LINQ to ADO.NET 以及 LINQ to XML * 表達式目錄樹(Expression Tree),用於為 Lambda 表達式提供支援 * 與語言整合查詢(LINQ)和資料感知緊密整合。藉助這個新功能,您可以使用相同的語法,在任何支援 LINQ 的語言中編寫相關程式碼,以篩選和列舉多種類型的 SQL 資料、集合、XML 和資料集,以及建立它們的投影。 * 利用 ASP.NET AJAX 可以建立更有效、更具互動性、高度個人化的 Web 體驗,這些體驗在所有最流行的瀏覽器上都能實現。 * 用於生成 WCF 服務的全新 Web 協定支援,包括 AJAX、JSON、REST、POX、RSS、ATOM 和若干新的 WS-\* 標準。 * Visual Studio 2008 中面向 WF、WCF 和 WPF 的完整工具支援,其中包括支援工作流的服務這一新技術。 * .NET Framework 3.5 基礎類別媒體櫃(BCL)中的新類可滿足許多常見的客戶請求。 #### .NET Framework 3.5 SP1 .NET Framework 3.5 SP1 自動包含.NET Framework 2.0 SP2 以及.NET Framework 3.0 SP2。該版本隨 Visual Studio 2008 SP1 釋出,此版本提供了下列的新功能: * 新增的 ASP.NET 功能包括 ASP.NET 動態資料和 ASP.NET AJAX 附加功能,前者提供了無需編寫程式碼就可實現資料驅動的快速開發的豐富支架框架,後者為管理瀏覽器歷史記錄提供了支援(後退按鈕支援)。 * ADO.NET Entity Framework。 * 對 SQL Server 2008 的資料提供程式支援。 * .NET Framework 客戶端設定檔是完整版.NET Framework 的子集,面向客戶端應用程式。這改善了尚未安裝.NET Framework 的電腦上的安裝體驗。 * 改進 Windows Presentation Foundation 的效能,其中包括啟動速度的點陣圖效果效能的提高。為 Windows Presentation Foundation 增加的功能包括對業務線應用程式的更好支援、本機閃屏支援、DirectX 像素著色器支援以及新的 WebBrowser 控制項。 * ClickOnce 應用程式釋出者可以根據具體情況決定是否取消簽章和雜湊,開發人員可以以編程方式安裝顯示自訂姓名標示的 ClickOnce 應用程式,ClickOnce 錯誤對話方塊支援指向網路上特定於應用程式的支援站點的連結。 * 用於 SQL Server 的.NET Framework 資料提供程式(System.Data.SqlClient)完全支援 SQL Server 2008 資料庫引擎的所有新功能。有關.NET Framework 對 SQL Server 2008 的支援的更多資訊,請參見 SQL Server 中的新功能(ADO.NET)。ADO.NET 資料平台是一種多版本策略,它使開發人員能夠針對概念性實體資料模型進行編程,從而減輕他們的編碼和維護工作。此平台提供了 ADO.NET Entity Framework、實體資料模型(EDM)、物件服務、LINQ to Entities、Entity SQL、EntityClient、ADO.NET 資料服務及實體資料模型工具。 * Windows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現在提供了改進的互操作性支援,增強了部份信任方案中的除錯體驗,並擴充了整合協定支援以更廣泛地套用於 Web 2.0 應用程式,從而使 DataContract 序列化程式更易於使用。 * Microsoft.VisualBasic.PowerPacks 命名空間引入了新的 DataRepeater 控制項,該控制項以可自訂的列表格式顯示資料。此命名空間還包含新的向量形狀。 ### .NET Framework 4.0 * .NET Framework 4.0 主要增加了並列支援,英文版於 2010 年 4 月 12 日推出。 * 新增 System.Lazy <T>,做為延遲初始化時使用。 * 新增大整數的 System.Numerics.BigInteger 與複數的 System.Numerics.Complex(使用時需加入參考 System.Numerics.dll) * 微軟於 2016 年 1 月 12 開始停止對.NET 4.0, 4.5, 4.5.1 的安全性更新及技術支援 ### .NET Framework 4.5 .NET Framework 4.5 是.NET Framework 4 高相容性的置位更新(in-place update)。搭配 C# 或 Visual Basic 程式設計語言使用.NET Framework 4.5,即可編寫 Windows Store 風格的應用程式。.NET Framework 4.5 可提升效能、可靠度及安全性。於 2012 年 8 月 15 日推出。但請注意,.NET Framework 4.5 只支援 Windows Vista SP2 以上版本的作業系統。 * 微軟於 2016 年 1 月 12 開始停止對.NET 4.0, 4.5, 4.5.1 的安全性更新及技術支援 #### .NET Framework 4.5.1 .NET Framework 4.5.1 於 2013 年 10 月 17 日隨著 Visual Studio 2013 發布。此版本需要 Windows Vista SP2 或更新的環境,並且包含在 Windows 8.1 和 Windows Server 2012 R2 中。.NET Framework 4.5.1 的新功能有: * 偵錯器支援 X64 編輯和繼續(EnC) * 偵錯器支援檢視代管返回值 * 「Call Stack」和「Task」視窗中的異步感知偵錯 * 偵錯器支援分析.NET 記憶體轉儲(在 Visual Studio Ultimate SKU 中) * 適用於 Performance 及 Diagnostics 中心的.NET 開發者工具 * 代碼分析 UI 改進 * ADO.NET 空閒連接彈性 #### .NET Framework 4.5.2 .NET Framework 4.5.2 的發表宣佈於 2014 年 5 月 5 日。此版本需要 Windows Vista SP2 及更新版本。對於 Windows Forms 應用程式,對高 DPI 方案進行了改進。對於 ASP.NET,可以使用更高可靠性的 HTTP 開頭檢查和修改方法,這是一種規劃背景異步工作任務的新方法。 ### .NET Framework 4.6 .NET Framework 4.6 是在 2014 年 11 月 12 月宣佈,而在 2015 年 7 月 20 日發行。 它對 64 位元系統支援一個新的即時編譯(JIT),稱之為 RyuJIT,呈現較佳的效能,並支援 SSE2 與 AVX2 指令集。WPF 與 Windows Forms 都獲得更新以達成較高的 DPI 情境。支援 TLS 1.1 與 TLS 1.2 的功能已經被加入 WCF。 此版本需要 Windows Vista SP2 或更新的版本。 #### .NET Framework 4.6.1 .NET Framework 4.6.1 發行的訊息在 2015 年 11 月 30 日宣佈。這個版本需要 Windows 7 SP1 或更新的版本。新的功能與 API 包括: * WPF 改進了拼寫檢查,支援使用者自訂詞典,並改進觸控效能。 * 增強支援橢圓曲線數字簽名演算法(ECDSA)X509 認證。 * 當連接 Azure SQL 資料庫時,添加了對 AlwaysOn、Always Encrypted 的 SQL 連接,並改進連接開放彈性。 * Azure SQL 資料庫現在使用更新的 System.Transactions API 支援分散式處理。 * RyuJIT、GC、WPF 和 WCF 中的許多其他效能、穩定性和可靠性相關修復。 #### .NET Framework 4.6.2 .NET Framework 4.6.2 的預覽在 2016 年 3 月 30 日宣佈,發行日期則為 2016 年 8 月 2 日。此版本需要 Windows 7 SP1 或更新版。 New features include: * 支援超過 260 個字元的路徑 * 支援 X.509 認證的 FIPS 186-3 DSA * TLS 1.1 / 1.2 支援 ClickOnce * 支援 ASP.NET 數據註釋的在地化 * 啟用具備 Project Centennial 的 .NET 桌面應用程式 * 針對 WPF 支援軟鍵盤和每個監視器 DPI ### .NET Framework 4.7 2017 年 4 月 5 日,微軟宣佈 .NET Framework 4.7 將被整合到 Windows 10 創作者更新,承諾為其他 Windows 版本提供獨立安裝程式。同日,發行一個 Visual Studio 2017 更新版以加強支援標的物 .NET Framework 4.7。 所承諾的 Windows 7 及更新版本獨立安裝程式在 2017 年 5 月 2 日發行, 但有一些重要成份不包含在內。 .NET Framework 4.7 的新功能包括: * 使用橢圓曲線密碼學的增強加密 * 改進對傳輸層安全性協定(TLS)的支援,尤其是對於 1.2 版 * 支援 Windows Forms 的高 DPI 感知支援 * 在 WPF 中對觸控和手寫的更多支援 * WPF 的新印表 API #### .NET Framework 4.7.1 .NET Framework 4.7.1 在 2017 年 10 月 17 日發行。在修復程式和新功能中,它修正了 d3dcompiler 依賴性問題。 它還增加了與.NET Standard 2.0 開箱即用的相容性。 #### .NET Framework 4.7.2 .NET Framework 4.7.2 在 2018 年 4 月 30 日發行。主要的異動是改進 ASP.NET、BCL、CLR、ClickOnce、Networking、SQL、WCF、Windows Forms、Workflow 及 WPF。 ## CLR 與 CLI .NET 的初級組成是 CLI(通用語言架構)和 CLR(通用語言運行庫)。 CLI(通用語言架構)全名為 Common Language Infrastructure,是一套運作環境規範,包括一般系統、基礎類庫和與機器無關的中間代碼。CLR 則是確認操作密碼符合 CLI 的平臺。在通用中間語言(CIL)執行前,CLR 必須將指令及時編譯轉換成原始機器碼。 所有 CLI 都可經由.NET 自我表述。CLR 檢查元資料以確保正確的方法被調用。元資料通常是由語言編譯器生成的,但開發人員也可以通過使用客戶屬性建立他們自己的元資料。 如果一種語言實現生成了 CLI,它也可以通過使用 CLR 被調用,這樣它就可以與任何其他.NET 語言生成的資料相互動。CLR 也被設計為作業系統無關性。 當一個彙編體被載入時,CLR 執行各種各樣的測試。其中的兩個測試是確認與核查。在確認的時候,CLR 檢查彙編體是否包含有效的元資料和 CIL,並且檢查內部表的正確性。核查則不那麼精確。核查機制檢查代碼是否會執行一些「不安全」的操作。核查所使用的演算法非常保守,導致有時一些「安全」的代碼也通不過核查。不安全的代碼只有在彙編體擁有「跳過核查」許可的情況下才會被執行,通常這意味著代碼是安裝在本機上的。 通過.NET,你可以用 SOAP 和不同的 web 服務進行互動。 ## 標準化和著作權 2000 年 8 月,微軟、惠普和英特爾共同制定 CLI 和 C# 程式語言的標準規格。2001 年 12 月,以上兩者通過並成為 ECMA 標準規格。(ECMA 335(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和 ECMA 334(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ISO 亦於 2003 年 4 月跟隨(ISO/IEC 2327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和 ISO/IEC 23270(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這會有一定的風險,但它可以鼓勵標準聯合的實現,以提供一座橋梁來把非 Windows 的軟體轉變為微軟.NET。將此推廣為標準的一個團體是國際.NET 聯合會(INETA)。 儘管微軟及其他合作夥伴持有 CLI 及 C# 的專利,ECMA 和 ISO 要求所有專利都應該遵守「合理與非歧視準則」。除此之外,這些公司亦同意讓使用者免費使用這兩項專利。 不過,這並不包括.NET Framework 內並不為 ECMA/ISO 標準涵蓋的範圍,這包括了:Windows Forms、ADO.NET 及 ASP.NET。微軟對上述部件所持有的專利,使開發者未必能夠為非微軟平臺開發出一套完整的作品。 2014 年 11 月 13 日,微軟新任執行長薩帝亞・納德拉決心下,該公司釋出的.NET 原始碼包含了伺服器部份的核心,如.NET Framework Libraries、.NET Core Framework Libraries 和 RyuJit VM,正式對外開放原始碼。 ## .NET 與 Java EE 公共語言基礎(CLI),通用中間語言(CIL)以及 C# 與甲骨文公司的 Java 虛擬機和 Java 之間有不少的相似之處,因此它們無疑是強烈的競爭者。它們兩者都使用它們各自的中間碼(在微軟,它們叫做通用中間語言,而在 Oracle,它們叫位元組碼)。通用中間語言被設計來即時編譯(JIT),而 Java 的位元組碼在最初的時候則是設計成用於解釋運行,而非即時編譯。.NET 現在只在 Windows 上被完美地支援,而 Java 則可在很多平臺上被完好支援。然而,現在一些正在開發中的實現版本例如 Mono 或者 Shared source CLI 可以用於在類 Unix 作業系統例如 Linux,FreeBSD 和 Mac OS X 上運行.NET 應用程式。甲骨文公司的一個產品,J2EE 提供與微軟的一些捆綁於 Windows 中的技術例如 COM+(先前的 MTS)和 MSMQ 等效的功能。 Java 和.NET 可經由 IKVM,一個在.NET 平臺上實作的 Java 虛擬機作更多的溝通。 Java 有其專門的遠端程式呼叫技術 RMI(Remote Method Invocation), RMI 的另一版本 RMI-IIOP 更可相容 CORBA。 然而,.NET 與 Java 之間的競爭關係,在.NET Core 出現後,一切都改觀了。 ## .NET 與 COM 前一版軟體元件技術由 Microsoft 所提出的 COM,該技術被用來建立大型(large-scale)的軟體系統上,使用 COM+ 或 MTS 對於傳統分散式元件有強化的作用。當.NET 將 COM-objects 封裝成.NET 元件以及將.NET 元件封裝成 COM-objects 後,Microsoft 分別將他命名為 Runtime Callable Wrapper(RCW)和 COM Callable Wrapper(CCW)。很明顯的,Microsoft 最終將以.NET 全面取代 COM 成為軟體元件的架構。Microsoft 希望開發者能夠在 Win32 平臺上使用.Net 取代 COM,而已經存在的服務則透過抽象介面來使用(如:目前交易的.Net 元件仍然使用 COM+)。 ## .Net Remoting 與 XML WebServices .NET remoting 屬於行程(process)內溝通的抽象方法。 Microsoft® .NET Remoting 提供一個豐富可擴充的框架給存在兩個不同 AppDomain 中的 Object,使得在不同行程(行程)和不同機器中能夠進行無縫地溝通。.NET Remoting 提供一種強大但簡單的可程式化模型並且在執行階段支援資料交換。 XML Web services 將基礎的功能區塊佈署到網路的不同電腦上。開放標準的通訊協定以及人和應用程式可以透過 Web Services 整合應用程式的環境來合作。應用程式可以從不同的來源使用多個 XML Web Services 來建構應用程式而不需要知道他們在哪裡以及如何來運作。 ## .NET 的語言 CLI 被設計成支援任何物件導向的程式語言,分享共同物件模型與大型共同類別庫。.NET 支援超過 40 種程式語言。這些編譯器大都是免費的(軟體廠商僅開發出售整合式開發環境)。 大部份的語言都做了重大改變以搭配.NET Framework。廠商通常利用這個機會來同時改變語言的其他特性。 ### 微軟開發的.NET 平臺程式語言 * C#,一個以 C++ 和 Java 語法為基礎開發的一個全新的物件導向語言,是.NET 開發的首選語言。 * Visual Basic .NET,一個加強了物件導向支援的,支援多執行緒的 Visual Basic 版本。 * C++/CLI,一個 C++ 的.NET 平臺版本變種。 * JScript .NET,一個編譯版本的 MicrosoftJScript 語言。 * J#,一個對應於 Java 和 J++(微軟自己開發的 Java 變種)的.NET 平臺版本,但是由於智慧財產權問題,目前微軟公司已經停止其開發套用。 * F#,ML 語言家族的一員。 * Microsoft Small Basic ### 第三方使用.NET 的程式語言 * Ada,參閱 A#。 * APL * Boo,基於 Python。 * COBOL * Component Pascal,基於部件的 Pascal,比起 Pascal 來更接近於 Oberon。 * Delphi 8 and Delphi 2005 以及現在的 delphi xe2 都採用.net * Eiffel * Forth * FORTRAN * IKVM,Java。 * IronPython,基於 Python。 * IronRuby,基於 Ruby。 * Lexico,基於西班牙語的面向物件程式語言。 * Lisp * Mercury * Mondrian 為了便於指令碼部件編程而開發的功能型語言。 * Nemerle 函數式/指令式混合語言。 * Oberon * Perl * Phalanger,PHP 的.net 編譯器。 * RPG * Smalltalk * TclBridge,基於 Tcl。 * PowerBuilder.NET powerbuilder 11.5 及以後的版本都採用.net 技術,但這種語言目前停止開發了。 ### ASP.NET & ADO.NET ASP.NET 是內含於.NET Framework 中,專門用來發展 Web 應用程式的一組類別庫集。 ADO.NET 是內含於.NET Framework 中,專門處理與資料來源溝通的資料存取類別庫集,被 Windows Forms 與 ASP.NET 應用程式大量使用,可說是.NET Framework 中唯一的資料存取介面。 ## 可供選擇的實現版本 微軟的.NET Framework 是.NET 技術的旗艦級實現版本,在此之外還有一些其他實現版本。 * .NET Core 是微軟開發的跨平台 (Windows、Mac OSX、Linux) 的應用程式開發框架(Application Framework) * 微軟開發了一個稱為共享原始碼公共語言基礎(Shared Source Common Language Infrastructure,Shared Source CLI;即今 ECMA— 通用語言架構),是微軟的.NET Framework(共通語言執行平臺)的一個原始碼共享的實現架構,可運行於 Windows XP,FreeBSD,和 Mac OS X10.2。 * Mono 是一個開源的.NET 運行時和開發庫實現版本。Mono 現正由 xamarin 公司和開源軟體發展社區負責開發。它正迅速發展成熟,現已經包含了對 ASP.NET 和 ADO.NET 的支援,對 Windows Forms 庫的支援也較充分。它提供了一個 C# 編譯器,而一個 VB.NET 編譯器現在也已經處於 pre-beta 階段。Mono 項目還包含了一些新的庫和技術的開發: * Gtk:一個 GTK+GUI 工具包的.NET 封裝。 * xSP:一個用 C# 編寫的支援運行 ASP.NET 應用程式的網頁伺服器軟體。 * MonoDevelop:SharpDevelop 的一個移植版本,是一個符合 GPL 標準的面向 Gtk# 和 Mono 的.NET 整合開發環境。 * Novell.Directory.Ldap 類庫:Lightweight Directory Access Protocol(LDAP)for .NET 的一個免費的實現版本。 * SerialPortNet:Aserial portlibrary for .Net & Mono implementing .NET 2.0 specifications. * Mono for Android 和 MonoTouch for iOS:Mono 在行動平台 Android 和 iOS 上的移植,使開發者可以在 Android 和 iOS 平台上使用 C# 和 Mono 框架開發套用。Xamarin Forms 是這些實現的核心,可以根據系統不同生成符合該系統風格的介面。 * MonoMac:Mono 對於一些 OS X 原生 Step API 的封裝。 * Portable.NET 不及 Mono 成熟,這得歸因於 Portable.NET 並不是在最初的時候就使用了微軟的開發框架。提供了一個可以從 C 編譯到通用中間語言的編譯器。 ## 參見 * C# * VB.NET * ASP.NET * AJAX * COM Interop * Windows API * .NET Compact Framework * .NET Micro Framework ## 參考文獻 ## 外部連結 * 官方網站 * Overview of .NET Framework (MSD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英文) * .NET Framework 概述(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簡體中文) * .NET Framework 的概觀(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繁體中文) * .NET Github repository(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null
45,688
2023-05-02T15:04:37Z
76,703,318
.NET_Framework_2.0
73,037
<p><b>.NET Framework 3.0</b>(曾用名<b>WinFX</b>)是微軟為新一代作業系統Windows Vista(舊稱「Longhorn」)而特別設計的API。原來的WinFX還包含了新一代的關聯式資料庫檔案系統(Relational Database File System)WinFS([1]),但現時有關系統已經在Beta測試前從系統裡移走,改為在下一版本的Windows中出現。.NET Framework是對.NET架構和Win32 API的擴充。雖然Win32 API仍然存在於Windows Vista中,但是在WinFX中的新功能不能通過它直接呼叫。另外,WinFX將提供給.NET程式設計師更加簡便地方式來呼叫Windows中的功能。 </p><p>.NET Framework 3.0同樣能在Windows XP和Windows Server 2003的電腦上執行,這樣增加了能夠執行.NET Framework 3.0程式的電腦數量。由於向下相容,能夠更加容易將這些技術介紹給開發人員和終端使用者。2006年9月1日,微軟發布了.NET Framework 3.0的RC版本,開發人員能夠無需安裝Vista就可以體驗這些新的技術。 </p><p>.NET Framework 3.0並沒有新版本的CLR,而是在.NET Framework 2.0的基礎上增加了幾個新的部件,所以並沒有任何程式設計語言有新的語法特性,如果要安裝.NET Framework 3.0,則必須先安裝.NET Framework 2.0,.NET Framework 3.0可以完全向下相容.NET Framework 2.0。 </p><p>.NET Framework 3.0主要由的四部分組成: </p> <ul><li>WPF(Windows Presentation Foundation),內部代碼「Avalon」,是一套基於XAML(eXtensible Application Markup Language)、.NET和向量圖技術的全新的圖形介面系統和API,它充分利用了電腦的3D顯示卡硬體功能和Direct3D技術。</li> <li>WCF(Windows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內部代碼「Indigo」,是一個面向服務的通訊框架,利用它可以實現本地和遠端的程式之間的互動。</li> <li>WF(Workflow Foundation)於2005年8月公開,微軟提供的工作流引擎,通過它可以實現任務的自動化和事務的整合。</li> <li>InfoCard是一個軟體組件的代碼,用來安全的儲存和使用使用者的數位身分,並提供統一的介面來針對特定的事務選擇身分,例如登陸一個網站。</li></ul><h2><span id=".E5.A4.96.E9.83.A8.E9.80.A3.E7.B5.90"></span><span id="外部連結">外部連結</span></h2> <ul><li>MSDN:.Net Framework 3.0(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span title="英語">(英文)</span></li> <li>下載.Net Framework 3.0 2006年7月社群預覽版 <span title="英語">(英文)</span></li></u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1455 Cached time: 20230503004555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 CPU time usage: 0.672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837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5402/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603844/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5920/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13/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129/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0/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226/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7325695/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451.920 1 -total 51.88% 234.458 2 Template:NavboxV2 40.55% 183.257 95 Template:Le 35.37% 159.852 1 Template:Microsoft 22.09% 99.833 2 Template:Navbox 18.76% 84.798 1 Template:Microsoft_APIs 18.11% 81.822 1 Template:視窗元件 16.04% 72.475 31 Template:Tsl 9.99% 45.160 1 Template:NoteTA 9.18% 41.478 1 Template:Unreferenced --><!-- Saved in parser cache with key zhwiki:pcache:idhash:73037-0!userlang=zh-tw!zh-tw and timestamp 20230503004554 and revision id 76703360. Rendering was triggered because: page-view -->
**.NET Framework 3.0**(曾用名 **WinFX**)是微軟為新一代作業系統 Windows Vista(舊稱「Longhorn」)而特別設計的 API。原來的 WinFX 還包含了新一代的關聯式資料庫檔案系統(Relational Database File System)WinFS([1]),但現時有關系統已經在 Beta 測試前從系統裡移走,改為在下一版本的 Windows 中出現。.NET Framework 是對.NET 架構和 Win32 API 的擴充。雖然 Win32 API 仍然存在於 Windows Vista 中,但是在 WinFX 中的新功能不能通過它直接呼叫。另外,WinFX 將提供給.NET 程式設計師更加簡便地方式來呼叫 Windows 中的功能。 .NET Framework 3.0 同樣能在 Windows XP 和 Windows Server 2003 的電腦上執行,這樣增加了能夠執行.NET Framework 3.0 程式的電腦數量。由於向下相容,能夠更加容易將這些技術介紹給開發人員和終端使用者。2006 年 9 月 1 日,微軟發布了.NET Framework 3.0 的 RC 版本,開發人員能夠無需安裝 Vista 就可以體驗這些新的技術。 .NET Framework 3.0 並沒有新版本的 CLR,而是在.NET Framework 2.0 的基礎上增加了幾個新的部件,所以並沒有任何程式設計語言有新的語法特性,如果要安裝.NET Framework 3.0,則必須先安裝.NET Framework 2.0,.NET Framework 3.0 可以完全向下相容.NET Framework 2.0。 .NET Framework 3.0 主要由的四部分組成: * WPF(Windows Presentation Foundation),內部代碼「Avalon」,是一套基於 XAML(eXtensible Application Markup Language)、.NET 和向量圖技術的全新的圖形介面系統和 API,它充分利用了電腦的 3D 顯示卡硬體功能和 Direct3D 技術。 * WCF(Windows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內部代碼「Indigo」,是一個面向服務的通訊框架,利用它可以實現本地和遠端的程式之間的互動。 * WF(Workflow Foundation)於 2005 年 8 月公開,微軟提供的工作流引擎,通過它可以實現任務的自動化和事務的整合。 * InfoCard 是一個軟體組件的代碼,用來安全的儲存和使用使用者的數位身分,並提供統一的介面來針對特定的事務選擇身分,例如登陸一個網站。 ## 外部連結 * MSDN:.Net Framework 3.0(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英文) * 下載.Net Framework 3.0 2006 年 7 月社群預覽版 (英文)
null
3,339
2023-05-02T15:48:48Z
76,703,360
.NET_Framework_3.0
1,209,117
<p><b>Microsoft Windows SDK</b>(簡稱Windows SDK或者SDK)是微軟公司出品的一個軟體開發包,向在微軟的Windows作業系統和.NET框架上開發軟體和網站的程式設計師提供標頭檔、庫檔案、範例代碼、開發文件和開發工具。 </p> <h2><span id=".E5.8E.86.E5.8F.B2"></span><span id="历史">歷史</span></h2> <p>微軟每次發布一個主要版本的Windows,都會發布對應的開發工具以使得開發人員能夠呼叫新的作業系統的應用程式開發介面(API)。在Windows 98之後,這個開發工具包被命名為為<b>Platform SDK</b>。在Windows Vista的SDK推出時,這個產品改名為<b>Windows SDK</b>。 </p><p>和Windows一樣,微軟每次更新.NET框架,也會發布一個對應的.NET框架 SDK。在Windows 2008版本的Windows SDK推出之後,.NET框架SDK被整合到Windows SDK。 </p><p>截至2013年,最新版本的Windows SDK是Windows 8.1 SDK,支援面向Windows Vista/Server 2008或更高版本的Windows的程式的開發,以及相容Visual Studio 2010或者以上的版本,包括速成版本。 </p> <h2><span id=".E7.89.88.E6.9C.AC"></span><span id="版本">版本</span></h2> <p>MSDN技術資源庫的線上版網站包含Windows SDK的線上版本。 </p><p>Microsoft SDK for Windows 3.0是最後一個收費版本的Windows SDK。之後的Windows SDK電子版均為免費,但是購買CD、DVD等基於物理媒介的版本時仍需運費和處理費用。 </p><p>單獨發布的電子版Windows SDK可以在微軟下載中心免費下載,有線上安裝和本地安裝兩種版本。在安裝Visual Studio時也可以選擇同時安裝電子版Windows SDK。Visual Studio的速成版本包含一個精簡版本的離線版Windows SDK。 </p><p>對於非PC版本的Windows,微軟也發布對應版本的SDK,例如Windows Mobile SDK和Tablet PC SDK。 </p><p>2003年2月的Platform SDK是第一個支援64位元開發的Platform SDK。Platform SDK for Windows Server 2003 SP1則是第一個支援AMD64的Platform SDK。 </p><p>Microsoft Windows SDK for Windows 7 and .NET Framework 4 (ver7.1)在安裝前應該解除安裝版本大於10.0.30319的VC++ x86/x64 runtime/redistributable。否則在Microsoft Windows SDK安裝過程中將會報錯。 </p> <h2><span id=".E5.86.85.E5.AE.B9"></span><span id="内容">內容</span></h2> <p>Windows SDK文件包含如下內容: </p> <ul><li>核心SDK</li> <li>.NET框架SDK</li> <li>IIS SDK</li> <li>Internet Development SDK (IE SDK)</li> <li>MDAC SDK</li> <li>Windows Installer SDK</li> <li>WMI SDK</li> <li>Windows Media Service SDK</li> <li>Microsoft Speech SDK</li> <li>DirectShow SDK</li></ul><p>除了.Net SDK之外,SDK文件主要是以C語言規範提供,但是SDK函式的呼叫方法和語言無關,僅受程式語言的型別系統限制</p><p>另外,SDK也會安裝用於說明各種API用法的範例,以及用於輔助開發、除錯、發布軟體的工具。 </p> <h2><span id=".E5.BD.B1.E5.93.8D"></span><span id="影响">影響</span></h2> <p>Windows API也被稱為Windows SDK函式或者簡稱SDK函式。相對於.Net框架這樣的類別館來說,SDK函式被認為是底層的API。直接呼叫Windows SDK而不是用別的類別館的開發被稱為SDK編程。在SDK這一層開發工作枯燥、耗時較長,難度也較高,Visual Studio這樣的開發環境以及MFC和.NET框架這樣的類別館可以被用來加速面向Windows的軟體的開發。 </p> <h2><span id=".E5.8F.82.E8.80.83.E5.92.8C.E5.BC.95.E7.94.A8"></span><span id="参考和引用">參考和參照</span></h2> <h2><span id=".E7.9B.B8.E5.85.B3.E6.9D.A1.E7.9B.AE"></span><span id="相关条目">相關條目</span></h2> <ul><li>驅動程式開發工具包</li> <li>DirectX SDK</li> <li>Windows Media Center SDK</li> <li>Silverlight SDK</li></ul><h2><span id=".E5.A4.96.E9.83.A8.E9.93.BE.E6.8E.A5"></span><span id="外部链接">外部連結</span></h2> <ul><li>Windows SDK首頁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Windows SDK專案組部落格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Windows SDK論壇(英文)</li></u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424 Cached time: 20230505225858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370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435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4455/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348046/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16016/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11/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26/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25505/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134/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7464529/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271.170 1 -total 36.95% 100.201 1 Template:Reflist 31.18% 84.545 18 Template:Cite_web 30.57% 82.884 1 Template:Microsoft_development_tools 29.86% 80.959 1 Template:Navbox 25.03% 67.863 3 Template:Navbox_subgroup 20.95% 56.812 1 Template:NoteTA 19.53% 52.959 25 Template:Tsl 2.07% 5.625 28 Template:Wayback 1.69% 4.586 48 Template:Dunno -->
**Microsoft Windows SDK**(簡稱 Windows SDK 或者 SDK)是微軟公司出品的一個軟體開發包,向在微軟的 Windows 作業系統和.NET 框架上開發軟體和網站的程式設計師提供標頭檔、庫檔案、範例代碼、開發文件和開發工具。 ## 歷史 微軟每次發布一個主要版本的 Windows,都會發布對應的開發工具以使得開發人員能夠呼叫新的作業系統的應用程式開發介面 (API)。在 Windows 98 之後,這個開發工具包被命名為為 **Platform SDK**。在 Windows Vista 的 SDK 推出時,這個產品改名為 **Windows SDK**。 和 Windows 一樣,微軟每次更新.NET 框架,也會發布一個對應的.NET 框架 SDK。在 Windows 2008 版本的 Windows SDK 推出之後,.NET 框架 SDK 被整合到 Windows SDK。 截至 2013 年,最新版本的 Windows SDK 是 Windows 8.1 SDK,支援面向 Windows Vista/Server 2008 或更高版本的 Windows 的程式的開發,以及相容 Visual Studio 2010 或者以上的版本,包括速成版本。 ## 版本 MSDN 技術資源庫的線上版網站包含 Windows SDK 的線上版本。 Microsoft SDK for Windows 3.0 是最後一個收費版本的 Windows SDK。之後的 Windows SDK 電子版均為免費,但是購買 CD、DVD 等基於物理媒介的版本時仍需運費和處理費用。 單獨發布的電子版 Windows SDK 可以在微軟下載中心免費下載,有線上安裝和本地安裝兩種版本。在安裝 Visual Studio 時也可以選擇同時安裝電子版 Windows SDK。Visual Studio 的速成版本包含一個精簡版本的離線版 Windows SDK。 對於非 PC 版本的 Windows,微軟也發布對應版本的 SDK,例如 Windows Mobile SDK 和 Tablet PC SDK。 2003 年 2 月的 Platform SDK 是第一個支援 64 位元開發的 Platform SDK。Platform SDK for Windows Server 2003 SP1 則是第一個支援 AMD64 的 Platform SDK。 Microsoft Windows SDK for Windows 7 and .NET Framework 4 (ver7.1) 在安裝前應該解除安裝版本大於 10.0.30319 的 VC++ x86/x64 runtime/redistributable。否則在 Microsoft Windows SDK 安裝過程中將會報錯。 ## 內容 Windows SDK 文件包含如下內容: * 核心 SDK * .NET 框架 SDK * IIS SDK * Internet Development SDK (IE SDK) * MDAC SDK * Windows Installer SDK * WMI SDK * Windows Media Service SDK * Microsoft Speech SDK * DirectShow SDK 除了.Net SDK 之外,SDK 文件主要是以 C 語言規範提供,但是 SDK 函式的呼叫方法和語言無關,僅受程式語言的型別系統限制 另外,SDK 也會安裝用於說明各種 API 用法的範例,以及用於輔助開發、除錯、發布軟體的工具。 ## 影響 Windows API 也被稱為 Windows SDK 函式或者簡稱 SDK 函式。相對於.Net 框架這樣的類別館來說,SDK 函式被認為是底層的 API。直接呼叫 Windows SDK 而不是用別的類別館的開發被稱為 SDK 編程。在 SDK 這一層開發工作枯燥、耗時較長,難度也較高,Visual Studio 這樣的開發環境以及 MFC 和.NET 框架這樣的類別館可以被用來加速面向 Windows 的軟體的開發。 ## 參考和參照 ## 相關條目 * 驅動程式開發工具包 * DirectX SDK * Windows Media Center SDK * Silverlight SDK ## 外部連結 * Windows SDK 首頁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Windows SDK 專案組部落格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Windows SDK 論壇(英文)
null
23,389
2023-04-28T07:57:31Z
77,008,967
.NET_Framework_SDK
426,253
<p><b>.NET Framework泛型</b>是在.NET Framework 2.0的公共語言運行庫(CLR)中的增加的一項新功能,類似於C++的模板,但不如C++的模板靈活,不過也有一些自己的特性。 </p><p>泛型為.NET Framework引入了類型參數的概念,這樣便可以設計出這樣的類和方法:它們把指定類型的工作推遲到客戶端代碼聲明並實例化類或方法的時候執行。比如,通過泛型類型參數T,程式設計師就可以編寫其他客戶端代碼能夠使用的單個類,而不用擔心強制轉換或裝箱操作而帶來的額外的運行成本或風險。 </p> <h2><span id=".E6.B3.9B.E5.9E.8B.E7.BC.96.E7.A8.8B"></span><span id="泛型编程">泛型編程</span></h2> <p>泛型類和方法較之非泛型類和方法具有更高的可用性、類型安全和效率,且通常用在集合和集合上運行的方法中。在.NET Framework2.0的類庫中添加了一個新的命名空間System.Collections.Generic,其中含有一些新的基於泛型的集合類。微軟建議程式設計師在設計面向.NET Framework 2.0的應用程式時不要使用舊的非泛型集合類(像ArrayList集合類),而去使用新的泛型集合類。 </p><p>當然,程式設計師也可以創建自己的泛型類和方法,提供自己需要的解決方案,但微軟不推薦自己創建泛型類,而建議使用.NET Framework類庫中提供的List&lt;T&gt;類。 </p><p>可以通過泛型類型參數傳遞一個類型(如一個類TestClass&lt;T&gt;)中的T是泛型的類型參數,可以通過它傳遞一個類型(如int),那麼,在這個類中所有用類型參數(在本例中是T)定義的欄位或方法等的類型都會根據傳遞進來的類型(本例中為int類型)所改變。 </p> <h3><span id=".E6.B3.9B.E5.9E.8B.E7.B1.BB.E5.9E.8B.E5.8F.82.E6.95.B0"></span><span id="泛型类型参数">泛型類型參數</span></h3> <p>在定義泛型類或方法中,類型參數是客戶端程序實例化泛型類變量時指定的類型占位符。泛型類不能像通常的類那樣使用,因為它實際上並不是一個類型,可能更像一個類型的藍圖。要使用泛型類,客戶端代碼必須要指定尖括號中的類型參數並實例化類型才能構造類型。指定的類型參數可以是編譯器可以識別的任何類型,並且可以構造任意數目的使用不同類型參數的實例。 </p> <h4><span id=".E5.91.BD.E5.90.8D.E8.A7.84.E5.88.99"></span><span id="命名规则">命名規則</span></h4> <p>通常,微軟推薦採用如下命名規則: </p> <ul><li>除非單個字母可以讓其他編寫者了解其含義,而描述性名稱並不能帶來更多其他的意義,應該使用描述性短語作為類型參數的名稱</li> <li>推薦使用T作為單個字母類型參數的參數名</li> <li>應該將T作為有描述性的類型參數名前綴</li> <li>推薦在類型參數名中指出對這個類型參數的約束(如將帶有ISession約束的參數名寫為TSession)。</li></ul><h3><span id=".E6.B3.9B.E5.9E.8B.E5.8F.82.E6.95.B0.E7.9A.84.E7.BA.A6.E6.9D.9F"></span><span id="泛型参数的约束">泛型參數的約束</span></h3> <p>對於泛型參數的約束是指對客戶端代碼實例化類時指定的類型參數進行限制,這樣如果客戶端的程序參試使用某個不允許使用的類型實例化類時會產生編譯時錯誤。 </p><p>以C# 為例,約束採用where上下文關鍵字指定。 </p> <h4><span id=".E4.B8.BA.E4.BB.80.E4.B9.88.E4.BD.BF.E7.94.A8.E7.BA.A6.E6.9D.9F"></span><span id="为什么使用约束">為什麼使用約束</span></h4> <p>若要對泛型列表中的項與其他某個項進行比較,便需要在一定程度上保證所調用的運算符或方法可以得到指定的類型參數的支持。這個保證正是建立在對泛型類定義的一個或多個約束獲得的。一旦編譯器得到了這樣的保證,它就能夠允許在泛型類中調用一些無約束的泛型中不允許使用的方法。 </p> <h4><span id=".E6.9C.AA.E7.BB.91.E5.AE.9A.E7.9A.84.E7.B1.BB.E5.9E.8B.E5.8F.82.E6.95.B0"></span><span id="未绑定的类型参数">未綁定的類型參數</span></h4> <p>沒有進行約束的泛型類型參數稱為未綁定的類型參數。 </p><p>當使用未綁定的類型參數時,相對於使用了約束的類型參數,有以下規則: </p> <ul><li>不允許使用!=和==運算符,因為編譯器無法保證獲得實例化時賦予的類型參數的支持;但可以與null進行比較。如果類型參數為值類型的話,一定返回false。</li> <li>可以與System.Object將互相轉換,也可以將它們顯式地轉換為任何藉口類型</li></ul><h4><span id=".E8.A3.B8.E7.B1.BB.E5.9E.8B.E7.BA.A6.E6.9D.9F"></span><span id="裸类型约束">裸類型約束</span></h4> <h3><span id=".E6.B3.9B.E5.9E.8B.E7.B1.BB"></span><span id="泛型类">泛型類</span></h3> <p>泛型類可以擁有至少一個泛型類型參數,泛型類型參數可以代替泛型類的欄位、屬性、方法的參數和返回值、事件的參數和返回值、構造函數的參數的類型,也可作為內部類和基類以及實現接口的泛型類型參數。 </p><p>泛型類必須在創建其實例時明確指定其所有泛型類型參數的類型。泛型類的構造函數不能自動推斷其泛型類型的泛型類型參數。 </p><p>如果從泛型類派生,可以選擇確定的泛型類型參數,也可以用泛型派生類,利用泛型派生類的泛型類型參數確定基類的泛型類型參數。 </p> <h3><span id=".E6.B3.9B.E5.9E.8B.E6.8E.A5.E5.8F.A3"></span><span id="泛型接口">泛型接口</span></h3> <p>泛型接口的使用大體上與泛型類相同,只是接口不允許包含欄位和構造函數,也不允許創建實例。實現接口時,同樣也可以選擇實現確定的泛型類型接口,或者利用泛型類型參數確定接口的泛型類型參數。 </p> <h3><span id=".E6.B3.9B.E5.9E.8B.E6.96.B9.E6.B3.95"></span><span id="泛型方法">泛型方法</span></h3> <p>泛型方法可以擁有至少一個泛型類型參數,泛型類型參數可以作為方法的參數或返回值的類型。泛型方法不用明確指定各泛型類型參數,可由上下文自動推斷,如果上下文無法自動推斷,則必須明確指定。 </p> <h3><span id=".E6.B3.9B.E5.9E.8B.E5.A7.94.E6.89.98"></span><span id="泛型委托">泛型委託</span></h3> <p>泛型委託的使用大體上與泛型方法相同,泛型委託的泛型類型參數可以在創建時通過上下文自動推斷。泛型委託實例總是具有確定的泛型類型參數。 </p> <h3><span id=".E5.8F.8D.E5.B0.84"></span><span id="反射">反射</span></h3> <h2><span id=".E6.B3.9B.E5.9E.8B.E5.92.8CC.2B.2B.E4.B8.AD.E6.A8.A1.E6.9D.BF.E7.9A.84.E5.8C.BA.E5.88.AB"></span><span id="泛型和C++中模板的区别">泛型和C++中模板的區別</span></h2> <p>泛型和模板都是用於提供類型參數支持的語言功能,但這兩者有著諸多差異。 </p><p>從語法層面上來說,一般認為泛型是一種相對模板簡單的方法,而不具有模板的複雜性。但同時,泛型也不能提供模板的完整功能。 </p><p>另一方面,從實現層面,泛型的替換是在運行時執行的,這樣可以為實例化的對象保留泛型類型的信息。 </p><p>下面列出了.NET Framework泛型和C++模板之間的主要區別: </p> <ul><li>泛型沒有提供與模板相同程度的靈活性(如泛型不能調用算數運算符)</li> <li>泛型不允許非類型模板參數(如template C&lt;int i&gt;{})</li> <li>泛型不支持顯式的特定類型模板的自定義實現</li> <li>泛型不支持類型參數子集的自定義實現</li> <li>泛型中不允許將類型參數作泛型類型的基類</li> <li>泛型不允許類型參數具有默認類型,而必須在實例化時指定</li></ul><p>泛型類型參數自身不能是泛型,但C++確實允許模板參數。 </p><p>C++允許程式設計師編寫可能對模板中某些類型參數無效的代碼,然後將檢查該代碼中是否有用作類型參數的特定類型。比如說可以在C++中編寫對類型參數對象的算術運算符的函數,這樣在用不支持這些運算符的類型實例化模板時出現出現錯誤;而泛型是不允許這樣的,它則要求相應地編寫類當中的代碼,使他們能夠滿足任何約束的類型。因此唯一允許的語言構造是那些能夠從約束中推導出來的結構。 </p> <h2><span id=".E5.8F.82.E7.9C.8B"></span><span id="参看">參看</span></h2> <ul><li>C#</li> <li>C++</li> <li>類庫</li> <li>.NET Framework</li> <li>類型參數</li> <li>接口</li> <li>委託</li></ul><h3><span id="System.Collections.Generic.E5.91.BD.E5.90.8D.E7.A9.BA.E9.97.B4"></span><span id="System.Collections.Generic命名空间">System.Collections.Generic命名空間</span></h3> <h4><span id=".E7.B1.BB"></span><span id="类">類</span></h4> <h4><span id=".E6.8E.A5.E5.8F.A3"></span><span id="接口">接口</span></h4> <h4><span id=".E7.BB.93.E6.9E.84"></span><span id="结构">結構</span></h4> <h2><span id=".E5.A4.96.E9.83.A8.E9.93.BE.E6.8E.A5"></span><span id="外部链接">外部連結</span></h2> <ul><li>C#語言規範(英文)</li> <li>.NET Framework 2.0(中文)</li></ul>
**.NET Framework 泛型**是在.NET Framework 2.0 的公共語言運行庫(CLR)中的增加的一項新功能,類似於 C++ 的模板,但不如 C++ 的模板靈活,不過也有一些自己的特性。 泛型為.NET Framework 引入了類型參數的概念,這樣便可以設計出這樣的類和方法:它們把指定類型的工作推遲到客戶端代碼聲明並實例化類或方法的時候執行。比如,通過泛型類型參數 T,程式設計師就可以編寫其他客戶端代碼能夠使用的單個類,而不用擔心強制轉換或裝箱操作而帶來的額外的運行成本或風險。 ## 泛型編程 泛型類和方法較之非泛型類和方法具有更高的可用性、類型安全和效率,且通常用在集合和集合上運行的方法中。在.NET Framework2.0 的類庫中添加了一個新的命名空間 System.Collections.Generic,其中含有一些新的基於泛型的集合類。微軟建議程式設計師在設計面向.NET Framework 2.0 的應用程式時不要使用舊的非泛型集合類(像 ArrayList 集合類),而去使用新的泛型集合類。 當然,程式設計師也可以創建自己的泛型類和方法,提供自己需要的解決方案,但微軟不推薦自己創建泛型類,而建議使用.NET Framework 類庫中提供的 List<T> 類。 可以通過泛型類型參數傳遞一個類型(如一個類 TestClass<T>)中的 T 是泛型的類型參數,可以通過它傳遞一個類型(如 int),那麼,在這個類中所有用類型參數(在本例中是 T)定義的欄位或方法等的類型都會根據傳遞進來的類型(本例中為 int 類型)所改變。 ### 泛型類型參數 在定義泛型類或方法中,類型參數是客戶端程序實例化泛型類變量時指定的類型占位符。泛型類不能像通常的類那樣使用,因為它實際上並不是一個類型,可能更像一個類型的藍圖。要使用泛型類,客戶端代碼必須要指定尖括號中的類型參數並實例化類型才能構造類型。指定的類型參數可以是編譯器可以識別的任何類型,並且可以構造任意數目的使用不同類型參數的實例。 #### 命名規則 通常,微軟推薦採用如下命名規則: * 除非單個字母可以讓其他編寫者了解其含義,而描述性名稱並不能帶來更多其他的意義,應該使用描述性短語作為類型參數的名稱 * 推薦使用 T 作為單個字母類型參數的參數名 * 應該將 T 作為有描述性的類型參數名前綴 * 推薦在類型參數名中指出對這個類型參數的約束(如將帶有 ISession 約束的參數名寫為 TSession)。 ### 泛型參數的約束 對於泛型參數的約束是指對客戶端代碼實例化類時指定的類型參數進行限制,這樣如果客戶端的程序參試使用某個不允許使用的類型實例化類時會產生編譯時錯誤。 以 C# 為例,約束採用 where 上下文關鍵字指定。 #### 為什麼使用約束 若要對泛型列表中的項與其他某個項進行比較,便需要在一定程度上保證所調用的運算符或方法可以得到指定的類型參數的支持。這個保證正是建立在對泛型類定義的一個或多個約束獲得的。一旦編譯器得到了這樣的保證,它就能夠允許在泛型類中調用一些無約束的泛型中不允許使用的方法。 #### 未綁定的類型參數 沒有進行約束的泛型類型參數稱為未綁定的類型參數。 當使用未綁定的類型參數時,相對於使用了約束的類型參數,有以下規則: * 不允許使用!= 和 == 運算符,因為編譯器無法保證獲得實例化時賦予的類型參數的支持;但可以與 null 進行比較。如果類型參數為值類型的話,一定返回 false。 * 可以與 System.Object 將互相轉換,也可以將它們顯式地轉換為任何藉口類型 #### 裸類型約束 ### 泛型類 泛型類可以擁有至少一個泛型類型參數,泛型類型參數可以代替泛型類的欄位、屬性、方法的參數和返回值、事件的參數和返回值、構造函數的參數的類型,也可作為內部類和基類以及實現接口的泛型類型參數。 泛型類必須在創建其實例時明確指定其所有泛型類型參數的類型。泛型類的構造函數不能自動推斷其泛型類型的泛型類型參數。 如果從泛型類派生,可以選擇確定的泛型類型參數,也可以用泛型派生類,利用泛型派生類的泛型類型參數確定基類的泛型類型參數。 ### 泛型接口 泛型接口的使用大體上與泛型類相同,只是接口不允許包含欄位和構造函數,也不允許創建實例。實現接口時,同樣也可以選擇實現確定的泛型類型接口,或者利用泛型類型參數確定接口的泛型類型參數。 ### 泛型方法 泛型方法可以擁有至少一個泛型類型參數,泛型類型參數可以作為方法的參數或返回值的類型。泛型方法不用明確指定各泛型類型參數,可由上下文自動推斷,如果上下文無法自動推斷,則必須明確指定。 ### 泛型委託 泛型委託的使用大體上與泛型方法相同,泛型委託的泛型類型參數可以在創建時通過上下文自動推斷。泛型委託實例總是具有確定的泛型類型參數。 ### 反射 ## 泛型和 C++ 中模板的區別 泛型和模板都是用於提供類型參數支持的語言功能,但這兩者有著諸多差異。 從語法層面上來說,一般認為泛型是一種相對模板簡單的方法,而不具有模板的複雜性。但同時,泛型也不能提供模板的完整功能。 另一方面,從實現層面,泛型的替換是在運行時執行的,這樣可以為實例化的對象保留泛型類型的信息。 下面列出了.NET Framework 泛型和 C++ 模板之間的主要區別: * 泛型沒有提供與模板相同程度的靈活性(如泛型不能調用算數運算符) * 泛型不允許非類型模板參數(如 template C<int i>{}) * 泛型不支持顯式的特定類型模板的自定義實現 * 泛型不支持類型參數子集的自定義實現 * 泛型中不允許將類型參數作泛型類型的基類 * 泛型不允許類型參數具有默認類型,而必須在實例化時指定 泛型類型參數自身不能是泛型,但 C++ 確實允許模板參數。 C++ 允許程式設計師編寫可能對模板中某些類型參數無效的代碼,然後將檢查該代碼中是否有用作類型參數的特定類型。比如說可以在 C++ 中編寫對類型參數對象的算術運算符的函數,這樣在用不支持這些運算符的類型實例化模板時出現出現錯誤;而泛型是不允許這樣的,它則要求相應地編寫類當中的代碼,使他們能夠滿足任何約束的類型。因此唯一允許的語言構造是那些能夠從約束中推導出來的結構。 ## 參看 * C# * C++ * 類庫 * .NET Framework * 類型參數 * 接口 * 委託 ### System.Collections.Generic 命名空間 #### 類 #### 接口 #### 結構 ## 外部連結 * C# 語言規範(英文) * .NET Framework 2.0(中文)
null
7,664
2023-02-24T00:35:19Z
76,094,100
.NET_Framework_泛型
426,253
<p><b>.NET Framework泛型</b>是在.NET Framework 2.0的公共語言運行庫(CLR)中的增加的一項新功能,類似於C++的模板,但不如C++的模板靈活,不過也有一些自己的特性。 </p><p>泛型為.NET Framework引入了類型參數的概念,這樣便可以設計出這樣的類和方法:它們把指定類型的工作推遲到客戶端代碼聲明並實例化類或方法的時候執行。比如,通過泛型類型參數T,程式設計師就可以編寫其他客戶端代碼能夠使用的單個類,而不用擔心強制轉換或裝箱操作而帶來的額外的運行成本或風險。 </p> <h2><span id=".E6.B3.9B.E5.9E.8B.E7.BC.96.E7.A8.8B"></span><span id="泛型编程">泛型編程</span></h2> <p>泛型類和方法較之非泛型類和方法具有更高的可用性、類型安全和效率,且通常用在集合和集合上運行的方法中。在.NET Framework2.0的類庫中添加了一個新的命名空間System.Collections.Generic,其中含有一些新的基於泛型的集合類。微軟建議程式設計師在設計面向.NET Framework 2.0的應用程式時不要使用舊的非泛型集合類(像ArrayList集合類),而去使用新的泛型集合類。 </p><p>當然,程式設計師也可以創建自己的泛型類和方法,提供自己需要的解決方案,但微軟不推薦自己創建泛型類,而建議使用.NET Framework類庫中提供的List&lt;T&gt;類。 </p><p>可以通過泛型類型參數傳遞一個類型(如一個類TestClass&lt;T&gt;)中的T是泛型的類型參數,可以通過它傳遞一個類型(如int),那麼,在這個類中所有用類型參數(在本例中是T)定義的欄位或方法等的類型都會根據傳遞進來的類型(本例中為int類型)所改變。 </p> <h3><span id=".E6.B3.9B.E5.9E.8B.E7.B1.BB.E5.9E.8B.E5.8F.82.E6.95.B0"></span><span id="泛型类型参数">泛型類型參數</span></h3> <p>在定義泛型類或方法中,類型參數是客戶端程序實例化泛型類變量時指定的類型占位符。泛型類不能像通常的類那樣使用,因為它實際上並不是一個類型,可能更像一個類型的藍圖。要使用泛型類,客戶端代碼必須要指定尖括號中的類型參數並實例化類型才能構造類型。指定的類型參數可以是編譯器可以識別的任何類型,並且可以構造任意數目的使用不同類型參數的實例。 </p> <h4><span id=".E5.91.BD.E5.90.8D.E8.A7.84.E5.88.99"></span><span id="命名规则">命名規則</span></h4> <p>通常,微軟推薦採用如下命名規則: </p> <ul><li>除非單個字母可以讓其他編寫者了解其含義,而描述性名稱並不能帶來更多其他的意義,應該使用描述性短語作為類型參數的名稱</li> <li>推薦使用T作為單個字母類型參數的參數名</li> <li>應該將T作為有描述性的類型參數名前綴</li> <li>推薦在類型參數名中指出對這個類型參數的約束(如將帶有ISession約束的參數名寫為TSession)。</li></ul><h3><span id=".E6.B3.9B.E5.9E.8B.E5.8F.82.E6.95.B0.E7.9A.84.E7.BA.A6.E6.9D.9F"></span><span id="泛型参数的约束">泛型參數的約束</span></h3> <p>對於泛型參數的約束是指對客戶端代碼實例化類時指定的類型參數進行限制,這樣如果客戶端的程序參試使用某個不允許使用的類型實例化類時會產生編譯時錯誤。 </p><p>以C# 為例,約束採用where上下文關鍵字指定。 </p> <h4><span id=".E4.B8.BA.E4.BB.80.E4.B9.88.E4.BD.BF.E7.94.A8.E7.BA.A6.E6.9D.9F"></span><span id="为什么使用约束">為什麼使用約束</span></h4> <p>若要對泛型列表中的項與其他某個項進行比較,便需要在一定程度上保證所調用的運算符或方法可以得到指定的類型參數的支持。這個保證正是建立在對泛型類定義的一個或多個約束獲得的。一旦編譯器得到了這樣的保證,它就能夠允許在泛型類中調用一些無約束的泛型中不允許使用的方法。 </p> <h4><span id=".E6.9C.AA.E7.BB.91.E5.AE.9A.E7.9A.84.E7.B1.BB.E5.9E.8B.E5.8F.82.E6.95.B0"></span><span id="未绑定的类型参数">未綁定的類型參數</span></h4> <p>沒有進行約束的泛型類型參數稱為未綁定的類型參數。 </p><p>當使用未綁定的類型參數時,相對於使用了約束的類型參數,有以下規則: </p> <ul><li>不允許使用!=和==運算符,因為編譯器無法保證獲得實例化時賦予的類型參數的支持;但可以與null進行比較。如果類型參數為值類型的話,一定返回false。</li> <li>可以與System.Object將互相轉換,也可以將它們顯式地轉換為任何藉口類型</li></ul><h4><span id=".E8.A3.B8.E7.B1.BB.E5.9E.8B.E7.BA.A6.E6.9D.9F"></span><span id="裸类型约束">裸類型約束</span></h4> <h3><span id=".E6.B3.9B.E5.9E.8B.E7.B1.BB"></span><span id="泛型类">泛型類</span></h3> <p>泛型類可以擁有至少一個泛型類型參數,泛型類型參數可以代替泛型類的欄位、屬性、方法的參數和返回值、事件的參數和返回值、構造函數的參數的類型,也可作為內部類和基類以及實現接口的泛型類型參數。 </p><p>泛型類必須在創建其實例時明確指定其所有泛型類型參數的類型。泛型類的構造函數不能自動推斷其泛型類型的泛型類型參數。 </p><p>如果從泛型類派生,可以選擇確定的泛型類型參數,也可以用泛型派生類,利用泛型派生類的泛型類型參數確定基類的泛型類型參數。 </p> <h3><span id=".E6.B3.9B.E5.9E.8B.E6.8E.A5.E5.8F.A3"></span><span id="泛型接口">泛型接口</span></h3> <p>泛型接口的使用大體上與泛型類相同,只是接口不允許包含欄位和構造函數,也不允許創建實例。實現接口時,同樣也可以選擇實現確定的泛型類型接口,或者利用泛型類型參數確定接口的泛型類型參數。 </p> <h3><span id=".E6.B3.9B.E5.9E.8B.E6.96.B9.E6.B3.95"></span><span id="泛型方法">泛型方法</span></h3> <p>泛型方法可以擁有至少一個泛型類型參數,泛型類型參數可以作為方法的參數或返回值的類型。泛型方法不用明確指定各泛型類型參數,可由上下文自動推斷,如果上下文無法自動推斷,則必須明確指定。 </p> <h3><span id=".E6.B3.9B.E5.9E.8B.E5.A7.94.E6.89.98"></span><span id="泛型委托">泛型委託</span></h3> <p>泛型委託的使用大體上與泛型方法相同,泛型委託的泛型類型參數可以在創建時通過上下文自動推斷。泛型委託實例總是具有確定的泛型類型參數。 </p> <h3><span id=".E5.8F.8D.E5.B0.84"></span><span id="反射">反射</span></h3> <h2><span id=".E6.B3.9B.E5.9E.8B.E5.92.8CC.2B.2B.E4.B8.AD.E6.A8.A1.E6.9D.BF.E7.9A.84.E5.8C.BA.E5.88.AB"></span><span id="泛型和C++中模板的区别">泛型和C++中模板的區別</span></h2> <p>泛型和模板都是用於提供類型參數支持的語言功能,但這兩者有著諸多差異。 </p><p>從語法層面上來說,一般認為泛型是一種相對模板簡單的方法,而不具有模板的複雜性。但同時,泛型也不能提供模板的完整功能。 </p><p>另一方面,從實現層面,泛型的替換是在運行時執行的,這樣可以為實例化的對象保留泛型類型的信息。 </p><p>下面列出了.NET Framework泛型和C++模板之間的主要區別: </p> <ul><li>泛型沒有提供與模板相同程度的靈活性(如泛型不能調用算數運算符)</li> <li>泛型不允許非類型模板參數(如template C&lt;int i&gt;{})</li> <li>泛型不支持顯式的特定類型模板的自定義實現</li> <li>泛型不支持類型參數子集的自定義實現</li> <li>泛型中不允許將類型參數作泛型類型的基類</li> <li>泛型不允許類型參數具有默認類型,而必須在實例化時指定</li></ul><p>泛型類型參數自身不能是泛型,但C++確實允許模板參數。 </p><p>C++允許程式設計師編寫可能對模板中某些類型參數無效的代碼,然後將檢查該代碼中是否有用作類型參數的特定類型。比如說可以在C++中編寫對類型參數對象的算術運算符的函數,這樣在用不支持這些運算符的類型實例化模板時出現出現錯誤;而泛型是不允許這樣的,它則要求相應地編寫類當中的代碼,使他們能夠滿足任何約束的類型。因此唯一允許的語言構造是那些能夠從約束中推導出來的結構。 </p> <h2><span id=".E5.8F.82.E7.9C.8B"></span><span id="参看">參看</span></h2> <ul><li>C#</li> <li>C++</li> <li>類庫</li> <li>.NET Framework</li> <li>類型參數</li> <li>接口</li> <li>委託</li></ul><h3><span id="System.Collections.Generic.E5.91.BD.E5.90.8D.E7.A9.BA.E9.97.B4"></span><span id="System.Collections.Generic命名空间">System.Collections.Generic命名空間</span></h3> <h4><span id=".E7.B1.BB"></span><span id="类">類</span></h4> <h4><span id=".E6.8E.A5.E5.8F.A3"></span><span id="接口">接口</span></h4> <h4><span id=".E7.BB.93.E6.9E.84"></span><span id="结构">結構</span></h4> <h2><span id=".E5.A4.96.E9.83.A8.E9.93.BE.E6.8E.A5"></span><span id="外部链接">外部連結</span></h2> <ul><li>C#語言規範(英文)</li> <li>.NET Framework 2.0(中文)</li></ul>
**.NET Framework 泛型**是在.NET Framework 2.0 的公共語言運行庫(CLR)中的增加的一項新功能,類似於 C++ 的模板,但不如 C++ 的模板靈活,不過也有一些自己的特性。 泛型為.NET Framework 引入了類型參數的概念,這樣便可以設計出這樣的類和方法:它們把指定類型的工作推遲到客戶端代碼聲明並實例化類或方法的時候執行。比如,通過泛型類型參數 T,程式設計師就可以編寫其他客戶端代碼能夠使用的單個類,而不用擔心強制轉換或裝箱操作而帶來的額外的運行成本或風險。 ## 泛型編程 泛型類和方法較之非泛型類和方法具有更高的可用性、類型安全和效率,且通常用在集合和集合上運行的方法中。在.NET Framework2.0 的類庫中添加了一個新的命名空間 System.Collections.Generic,其中含有一些新的基於泛型的集合類。微軟建議程式設計師在設計面向.NET Framework 2.0 的應用程式時不要使用舊的非泛型集合類(像 ArrayList 集合類),而去使用新的泛型集合類。 當然,程式設計師也可以創建自己的泛型類和方法,提供自己需要的解決方案,但微軟不推薦自己創建泛型類,而建議使用.NET Framework 類庫中提供的 List<T> 類。 可以通過泛型類型參數傳遞一個類型(如一個類 TestClass<T>)中的 T 是泛型的類型參數,可以通過它傳遞一個類型(如 int),那麼,在這個類中所有用類型參數(在本例中是 T)定義的欄位或方法等的類型都會根據傳遞進來的類型(本例中為 int 類型)所改變。 ### 泛型類型參數 在定義泛型類或方法中,類型參數是客戶端程序實例化泛型類變量時指定的類型占位符。泛型類不能像通常的類那樣使用,因為它實際上並不是一個類型,可能更像一個類型的藍圖。要使用泛型類,客戶端代碼必須要指定尖括號中的類型參數並實例化類型才能構造類型。指定的類型參數可以是編譯器可以識別的任何類型,並且可以構造任意數目的使用不同類型參數的實例。 #### 命名規則 通常,微軟推薦採用如下命名規則: * 除非單個字母可以讓其他編寫者了解其含義,而描述性名稱並不能帶來更多其他的意義,應該使用描述性短語作為類型參數的名稱 * 推薦使用 T 作為單個字母類型參數的參數名 * 應該將 T 作為有描述性的類型參數名前綴 * 推薦在類型參數名中指出對這個類型參數的約束(如將帶有 ISession 約束的參數名寫為 TSession)。 ### 泛型參數的約束 對於泛型參數的約束是指對客戶端代碼實例化類時指定的類型參數進行限制,這樣如果客戶端的程序參試使用某個不允許使用的類型實例化類時會產生編譯時錯誤。 以 C# 為例,約束採用 where 上下文關鍵字指定。 #### 為什麼使用約束 若要對泛型列表中的項與其他某個項進行比較,便需要在一定程度上保證所調用的運算符或方法可以得到指定的類型參數的支持。這個保證正是建立在對泛型類定義的一個或多個約束獲得的。一旦編譯器得到了這樣的保證,它就能夠允許在泛型類中調用一些無約束的泛型中不允許使用的方法。 #### 未綁定的類型參數 沒有進行約束的泛型類型參數稱為未綁定的類型參數。 當使用未綁定的類型參數時,相對於使用了約束的類型參數,有以下規則: * 不允許使用!= 和 == 運算符,因為編譯器無法保證獲得實例化時賦予的類型參數的支持;但可以與 null 進行比較。如果類型參數為值類型的話,一定返回 false。 * 可以與 System.Object 將互相轉換,也可以將它們顯式地轉換為任何藉口類型 #### 裸類型約束 ### 泛型類 泛型類可以擁有至少一個泛型類型參數,泛型類型參數可以代替泛型類的欄位、屬性、方法的參數和返回值、事件的參數和返回值、構造函數的參數的類型,也可作為內部類和基類以及實現接口的泛型類型參數。 泛型類必須在創建其實例時明確指定其所有泛型類型參數的類型。泛型類的構造函數不能自動推斷其泛型類型的泛型類型參數。 如果從泛型類派生,可以選擇確定的泛型類型參數,也可以用泛型派生類,利用泛型派生類的泛型類型參數確定基類的泛型類型參數。 ### 泛型接口 泛型接口的使用大體上與泛型類相同,只是接口不允許包含欄位和構造函數,也不允許創建實例。實現接口時,同樣也可以選擇實現確定的泛型類型接口,或者利用泛型類型參數確定接口的泛型類型參數。 ### 泛型方法 泛型方法可以擁有至少一個泛型類型參數,泛型類型參數可以作為方法的參數或返回值的類型。泛型方法不用明確指定各泛型類型參數,可由上下文自動推斷,如果上下文無法自動推斷,則必須明確指定。 ### 泛型委託 泛型委託的使用大體上與泛型方法相同,泛型委託的泛型類型參數可以在創建時通過上下文自動推斷。泛型委託實例總是具有確定的泛型類型參數。 ### 反射 ## 泛型和 C++ 中模板的區別 泛型和模板都是用於提供類型參數支持的語言功能,但這兩者有著諸多差異。 從語法層面上來說,一般認為泛型是一種相對模板簡單的方法,而不具有模板的複雜性。但同時,泛型也不能提供模板的完整功能。 另一方面,從實現層面,泛型的替換是在運行時執行的,這樣可以為實例化的對象保留泛型類型的信息。 下面列出了.NET Framework 泛型和 C++ 模板之間的主要區別: * 泛型沒有提供與模板相同程度的靈活性(如泛型不能調用算數運算符) * 泛型不允許非類型模板參數(如 template C<int i>{}) * 泛型不支持顯式的特定類型模板的自定義實現 * 泛型不支持類型參數子集的自定義實現 * 泛型中不允許將類型參數作泛型類型的基類 * 泛型不允許類型參數具有默認類型,而必須在實例化時指定 泛型類型參數自身不能是泛型,但 C++ 確實允許模板參數。 C++ 允許程式設計師編寫可能對模板中某些類型參數無效的代碼,然後將檢查該代碼中是否有用作類型參數的特定類型。比如說可以在 C++ 中編寫對類型參數對象的算術運算符的函數,這樣在用不支持這些運算符的類型實例化模板時出現出現錯誤;而泛型是不允許這樣的,它則要求相應地編寫類當中的代碼,使他們能夠滿足任何約束的類型。因此唯一允許的語言構造是那些能夠從約束中推導出來的結構。 ## 參看 * C# * C++ * 類庫 * .NET Framework * 類型參數 * 接口 * 委託 ### System.Collections.Generic 命名空間 #### 類 #### 接口 #### 結構 ## 外部連結 * C# 語言規範(英文) * .NET Framework 2.0(中文)
null
7,664
2023-02-24T00:35:19Z
76,094,100
.NET_Framework泛型
8,085,575
<p><b>.NET MAUI</b>(<b>.NET Multi-platform App UI</b>),為2020年間,於美國微軟開發者大會所發表的一項跨平台軟體開發技術。 </p> <h2><span id=".E7.99.BC.E8.A1.8C.E6.AD.B7.E5.8F.B2"></span><span id="發行歷史">發行歷史</span></h2> <h2><span id=".E8.A8.BB.E9.87.8B"></span><span id="註釋">註釋</span></h2> <h2><span id=".E5.8F.83.E8.80.83.E6.96.87.E7.8D.BB"></span><span id="參考文獻">參考文獻</span></h2> <ul><li>《Youtube》NET MAUI 打造跨平台原生應用程式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Will保哥;2022年6月8日</li> <li>《Codezine》對Windows進化跨平台多元化視窗開發 (<span lang="ja">Windowsで進化するマルチプラットフォームGUI開発</span>);<span lang="ja">高江 賢</span>、<span lang="ja">山田 祥寛</span>;2022年2月24日</li></ul><h2><span id=".E5.A4.96.E9.83.A8.E9.93.BE.E6.8E.A5"></span><span id="外部链接">外部連結</span></h2> <ul><li><span><span>官方網站</span></span></li></ul><h2><span id=".E9.97.9C.E8.81.AF.E6.A2.9D.E7.9B.AE"></span><span id="關聯條目">關聯條目</span></h2> <ul><li>Xamarin</li> <li>XAML</li> <li>Blazor</li> <li>MVU(Model–View–Update):一種軟體架構模式(Design Pattern),與.NET MAUI跨平台軟體開發技術共同提出。</li></ul><p class="mw-empty-elt"> </p>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401 Cached time: 20230505225859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313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437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3640/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149640/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3475/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25/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21/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2440/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097/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5137228/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327.214 1 -total 49.80% 162.938 7 Template:Navbox 29.24% 95.683 1 Template:Infobox_software 23.82% 77.929 1 Template:程序设计语言 21.44% 70.158 1 Template:Infobox 18.41% 60.229 1 Template:Reflist 14.44% 47.239 3 Template:Lang 14.23% 46.577 2 Template:Cite_web 13.12% 42.927 3 Template:Category_handler 12.17% 39.828 16 Template:En-link -->
**.NET MAUI**(**.NET Multi-platform App UI**),為 2020 年間,於美國微軟開發者大會所發表的一項跨平台軟體開發技術。 ## 發行歷史 ## 註釋 ## 參考文獻 * 《Youtube》NET MAUI 打造跨平台原生應用程式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Will 保哥;2022 年 6 月 8 日 * 《Codezine》對 Windows 進化跨平台多元化視窗開發 (Windows で進化するマルチプラットフォーム GUI 開発);高江 賢、山田 祥寛;2022 年 2 月 24 日 ## 外部連結 * 官方網站 ## 關聯條目 * Xamarin * XAML * Blazor * MVU(Model–View–Update):一種軟體架構模式(Design Pattern),與.NET MAUI 跨平台軟體開發技術共同提出。
null
3,598
2023-04-30T08:44:30Z
73,346,315
.NET_MAUI
12,382
<p><b>Messenger</b>(前稱:<b>MSN Messenger Service</b>、<b>.NET Messenger Service</b>、<b>Windows Live Messenger Service</b>)是微軟開發的即時通訊和在線系統,使用專有的即時消息協議Microsoft通知協議進行通信。允許任何擁有Microsoft帳戶的人登錄並與其他已登錄的人實時通信。 </p> <h2><span id=".E6.AD.B7.E5.8F.B2"></span><span id="歷史">歷史</span></h2> <p>儘管多年來對服務及其客戶端軟體的名稱進行了多次更改,但由於MSN Messenger的歷史,信使服務通常被簡稱為MSN。該服務本身在1999年至2001年間被稱為MSN Messenger Service,此時更名為.NET Messenger Service,並開始提供不再攜帶MSN名稱的客戶端,例如Windows Messenger客戶端包含在Windows XP中,最初的目的是成為MSN Messenger的簡化版本,免費投放廣告並集成到Windows中。 </p><p>微軟在2005年底之前仍繼續提供更多的MSN Messenger升級服務,當時所有以前版本的MSN Messenger和Windows Messenger都被新程序Windows Live Messenger取代,這是微軟推出Windows Live在線服務的一部分。 </p><p>幾年來,該服務的官方名稱仍然是.NET Messenger Service,正如其官方網絡狀態網頁上所指出的,儘管微軟很少使用該名稱來推廣該服務。由於用於訪問該服務的主要客戶端被稱為Windows Live Messenger,微軟在2000年代中期在其支持文檔中開始將整個服務稱為Windows Live Messenger服務。 </p><p>該服務可以與Windows操作系統集成,在用戶登錄到其Windows帳戶時自動並同時登錄網絡。組織也可以將他們的Microsoft Office Communications Server和Active Directory與服務集成。微軟在2011年12月發布了Messenger服務的XMPP接口。 </p><p>作為重塑其許多Windows Live服務的更大努力的一部分,微軟將該服務稱為Messenger,後來整合至Skype即時消息功能。 </p> <h2><span id=".E5.AE.A2.E6.88.B6.E7.AB.AF.E8.BB.9F.E4.BB.B6"></span><span id="客戶端軟件">客戶端軟體</span></h2> <ul><li>Windows 8</li> <li>Windows Live Messenger <ul><li>MSN Messenger</li> <li>Windows Messenger</li></ul></li> <li>Microsoft Messenger for Mac</li> <li>Outlook.com <ul><li>Hotmail</li> <li>Windows Live Web Messenger</li> <li>MSN Web Messenger</li></ul></li> <li>Xbox Live</li> <li>Messenger on Windows Phone</li> <li>Windows Live Messenger for iPhone and iPod Touch</li> <li>Messenger Play!</li> <li>Windows Live Messenger for Nokia</li> <li>Windows Live Messenger for BlackBerry</li> <li>Adium</li> <li>aMSN</li> <li>Ayttm</li> <li>BitlBee</li> <li>CenterIM</li> <li>emesene</li> <li>Empathy</li> <li>eBuddy</li> <li>Fire</li> <li>XMPP</li> <li>Kopete</li> <li>Meebo</li> <li>Meetro</li> <li>Miranda IM</li> <li>Pidgin</li> <li>tmsnc</li> <li>Trillian</li> <li>Yahoo! Messenger</li></ul><h2><span id=".E5.8F.83.E8.80.83.E6.96.87.E7.8D.BB"></span><span id="參考文獻">參考文獻</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80.A3.E7.B5.90"></span><span id="外部連結">外部連結</span></h2>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424 Cached time: 20230505225900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330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446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3449/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242239/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8294/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11/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84/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0/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133/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4622899/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2/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307.859 1 -total 51.48% 158.488 1 Template:微软 50.68% 156.009 1 Template:NavboxV2 38.25% 117.769 62 Template:Le 33.51% 103.170 1 Template:即时通讯客户端 32.85% 101.117 1 Template:Navbox 20.83% 64.120 1 Template:Navbox_subgroup 11.75% 36.167 2 Template:維基數據鏈接 9.80% 30.166 1 Template:About 7.71% 23.745 12 Template:绿链 -->
**Messenger**(前稱:**MSN Messenger Service**、**.NET Messenger Service**、**Windows Live Messenger Service**)是微軟開發的即時通訊和在線系統,使用專有的即時消息協議 Microsoft 通知協議進行通信。允許任何擁有 Microsoft 帳戶的人登錄並與其他已登錄的人實時通信。 ## 歷史 儘管多年來對服務及其客戶端軟體的名稱進行了多次更改,但由於 MSN Messenger 的歷史,信使服務通常被簡稱為 MSN。該服務本身在 1999 年至 2001 年間被稱為 MSN Messenger Service,此時更名為.NET Messenger Service,並開始提供不再攜帶 MSN 名稱的客戶端,例如 Windows Messenger 客戶端包含在 Windows XP 中,最初的目的是成為 MSN Messenger 的簡化版本,免費投放廣告並集成到 Windows 中。 微軟在 2005 年底之前仍繼續提供更多的 MSN Messenger 升級服務,當時所有以前版本的 MSN Messenger 和 Windows Messenger 都被新程序 Windows Live Messenger 取代,這是微軟推出 Windows Live 在線服務的一部分。 幾年來,該服務的官方名稱仍然是.NET Messenger Service,正如其官方網絡狀態網頁上所指出的,儘管微軟很少使用該名稱來推廣該服務。由於用於訪問該服務的主要客戶端被稱為 Windows Live Messenger,微軟在 2000 年代中期在其支持文檔中開始將整個服務稱為 Windows Live Messenger 服務。 該服務可以與 Windows 操作系統集成,在用戶登錄到其 Windows 帳戶時自動並同時登錄網絡。組織也可以將他們的 Microsoft Office Communications Server 和 Active Directory 與服務集成。微軟在 2011 年 12 月發布了 Messenger 服務的 XMPP 接口。 作為重塑其許多 Windows Live 服務的更大努力的一部分,微軟將該服務稱為 Messenger,後來整合至 Skype 即時消息功能。 ## 客戶端軟體 * Windows 8 * Windows Live Messenger * MSN Messenger * Windows Messenger * Microsoft Messenger for Mac * Outlook.com * Hotmail * Windows Live Web Messenger * MSN Web Messenger * Xbox Live * Messenger on Windows Phone * Windows Live Messenger for iPhone and iPod Touch * Messenger Play! * Windows Live Messenger for Nokia * Windows Live Messenger for BlackBerry * Adium * aMSN * Ayttm * BitlBee * CenterIM * emesene * Empathy * eBuddy * Fire * XMPP * Kopete * Meebo * Meetro * Miranda IM * Pidgin * tmsnc * Trillian * Yahoo! Messenger ## 參考文獻 ## 外部連結
null
2,911
2023-05-02T14:35:28Z
65,097,906
.NET_Messenger_Service
5,538,345
<p><b>.NET Micro Framework</b>(簡稱<b>NETMF</b>;中譯為<b>.NET微框架</b>)是一個開源的.NET平台,面向有至少256KB快閃記憶體和64KB記憶體的資源受限裝置。它包含一個小版本的.NET CLR,支援以C#、Visual Basic .NET開發,以及使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在一個模擬器或硬體上除錯。NETMF的特性是.NET基礎類別館的一個子集(約70個類的420個方法),一個Windows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WCF)的實現,一個基於Windows Presentation Foundation(WPF)的寬鬆的<span data-orig-title="GUI框架"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GUI framework"><span>GUI框架</span></span>,以及一個基於SOAP和WSDL的Web Services棧。NETMF還有專用於嵌入式應用程式的附加庫。 </p><p>.NET Micro Framework旨在為嵌入式開發人員提供與桌面應用程式開發人員相等的現代技術與工具,使嵌入式開發更加輕鬆、快速和低成本。此外,它使桌面的.NET開發人員得以在嵌入式世界中使用他們的技能,提升合格的嵌入式開發人員的數量。 </p><p>.NET Micro Framework是.NET基金會(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的一部分。.NET基金會在Build 2014會議上宣布,建立一個獨立的論壇,圍繞越來越多的.NET開源技術促進開源開發和協同運作。 </p> <h2><span id=".E5.8F.82.E8.A7.81"></span><span id="参见">參見</span></h2> <ul><li><span data-orig-title="DirectBand"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DirectBand"><span>DirectBand</span></span></li> <li>.NET Compact Framework</li> <li>.NET Framework</li></ul><h2><span id=".E5.8F.82.E8.80.83.E8.B5.84.E6.96.99"></span><span id="参考资料">參考資料</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93.BE.E6.8E.A5"></span><span id="外部链接">外部連結</span></h2> <ul><li>GitHub上的.NET Micro Framework官方網站(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NET Micro Framework,另一個官方網站</li> <li>開源的代碼片段和驅動程式</li></u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321 Cached time: 20230505225900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 CPU time usage: 0.237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330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829/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204985/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603/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16/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3/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2038/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084/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7860638/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1/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228.706 1 -total 46.01% 105.225 1 Template:Infobox_software 30.93% 70.744 1 Template:Infobox 24.56% 56.165 1 Template:NoteTA 18.62% 42.576 1 Template:Software_version 18.33% 41.929 1 Template:Reflist 16.92% 38.691 2 Template:Cite_web 7.01% 16.026 1 Template:Start_date_and_age 6.12% 13.996 2 Template:Tsl 5.59% 12.786 1 Template:Plainlist -->
**.NET Micro Framework**(簡稱 **NETMF**;中譯為**.NET 微框架**)是一個開源的.NET 平台,面向有至少 256KB 快閃記憶體和 64KB 記憶體的資源受限裝置。它包含一個小版本的.NET CLR,支援以 C#、Visual Basic .NET 開發,以及使用 Microsoft Visual Studio 在一個模擬器或硬體上除錯。NETMF 的特性是.NET 基礎類別館的一個子集(約 70 個類的 420 個方法),一個 Windows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WCF)的實現,一個基於 Windows Presentation Foundation(WPF)的寬鬆的 GUI 框架,以及一個基於 SOAP 和 WSDL 的 Web Services 棧。NETMF 還有專用於嵌入式應用程式的附加庫。 .NET Micro Framework 旨在為嵌入式開發人員提供與桌面應用程式開發人員相等的現代技術與工具,使嵌入式開發更加輕鬆、快速和低成本。此外,它使桌面的.NET 開發人員得以在嵌入式世界中使用他們的技能,提升合格的嵌入式開發人員的數量。 .NET Micro Framework 是.NET 基金會(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的一部分。.NET 基金會在 Build 2014 會議上宣布,建立一個獨立的論壇,圍繞越來越多的.NET 開源技術促進開源開發和協同運作。 ## 參見 * DirectBand * .NET Compact Framework * .NET Framework ## 參考資料 ## 外部連結 * GitHub 上的.NET Micro Framework 官方網站(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NET Micro Framework,另一個官方網站 * 開源的代碼片段和驅動程式
null
3,070
2023-04-30T08:44:29Z
63,049,949
.NET_Micro_Framework
8,085,575
<p><b>.NET MAUI</b>(<b>.NET Multi-platform App UI</b>),為2020年間,於美國微軟開發者大會所發表的一項跨平台軟體開發技術。 </p> <h2><span id=".E7.99.BC.E8.A1.8C.E6.AD.B7.E5.8F.B2"></span><span id="發行歷史">發行歷史</span></h2> <h2><span id=".E8.A8.BB.E9.87.8B"></span><span id="註釋">註釋</span></h2> <h2><span id=".E5.8F.83.E8.80.83.E6.96.87.E7.8D.BB"></span><span id="參考文獻">參考文獻</span></h2> <ul><li>《Youtube》NET MAUI 打造跨平台原生應用程式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Will保哥;2022年6月8日</li> <li>《Codezine》對Windows進化跨平台多元化視窗開發 (<span lang="ja">Windowsで進化するマルチプラットフォームGUI開発</span>);<span lang="ja">高江 賢</span>、<span lang="ja">山田 祥寛</span>;2022年2月24日</li></ul><h2><span id=".E5.A4.96.E9.83.A8.E9.93.BE.E6.8E.A5"></span><span id="外部链接">外部連結</span></h2> <ul><li><span><span>官方網站</span></span></li></ul><h2><span id=".E9.97.9C.E8.81.AF.E6.A2.9D.E7.9B.AE"></span><span id="關聯條目">關聯條目</span></h2> <ul><li>Xamarin</li> <li>XAML</li> <li>Blazor</li> <li>MVU(Model–View–Update):一種軟體架構模式(Design Pattern),與.NET MAUI跨平台軟體開發技術共同提出。</li></ul><p class="mw-empty-elt"> </p>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401 Cached time: 20230505225859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313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437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3640/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149640/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3475/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25/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21/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2440/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097/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5137228/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327.214 1 -total 49.80% 162.938 7 Template:Navbox 29.24% 95.683 1 Template:Infobox_software 23.82% 77.929 1 Template:程序设计语言 21.44% 70.158 1 Template:Infobox 18.41% 60.229 1 Template:Reflist 14.44% 47.239 3 Template:Lang 14.23% 46.577 2 Template:Cite_web 13.12% 42.927 3 Template:Category_handler 12.17% 39.828 16 Template:En-link -->
**.NET MAUI**(**.NET Multi-platform App UI**),為 2020 年間,於美國微軟開發者大會所發表的一項跨平台軟體開發技術。 ## 發行歷史 ## 註釋 ## 參考文獻 * 《Youtube》NET MAUI 打造跨平台原生應用程式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Will 保哥;2022 年 6 月 8 日 * 《Codezine》對 Windows 進化跨平台多元化視窗開發 (Windows で進化するマルチプラットフォーム GUI 開発);高江 賢、山田 祥寛;2022 年 2 月 24 日 ## 外部連結 * 官方網站 ## 關聯條目 * Xamarin * XAML * Blazor * MVU(Model–View–Update):一種軟體架構模式(Design Pattern),與.NET MAUI 跨平台軟體開發技術共同提出。
null
3,598
2023-04-30T08:44:30Z
73,346,315
.NET_Multi-platform_App_UI
426,527
<p><b>Microsoft帳戶</b>(<b>Microsoft Account</b>,前稱為<b>Windows Live ID</b>、<b>Microsoft Passport Network</b>與<b>.NET Passport</b>)是一個由微軟開發與提供的「統一登入」服務,允許使用者使用一個帳號登入許多網站。原來的定位為所有網絡商貿的單一登入服務。 </p> <h2><span id=".E7.94.A2.E5.93.81.E6.A6.82.E8.A6.81"></span><span id="產品概要">產品概要</span></h2> <p>很多包括微軟服務的網站如Outlook.com、MSNBC、所有MSN的服務、Xbox系列主機的Xbox Live、Skype、Microsoft Azure、.NET Messenger Service或MSDN訂閱以及數家其他與微軟關係密切的公司如Expedia與Hoyts使用這個服務。MSN的用戶會自動擁有一個他們帳戶的Live ID。最近的用戶登入數據開始允許廣告客戶使用Microsoft adCenter來用作人口統計的目標。 </p><p>在2012年微軟推出的的作業系統Windows 8中,加入了使用Microsoft帳戶登入的功能。 </p> <h2><span id=".E6.8A.80.E8.A1.93.E6.A6.82.E8.A6.81"></span><span id="技術概要">技術概要</span></h2> <p>一個進入交易伺服器的使用者會先重新導向到最接近的認證伺服器,然後透過SSL加密連接詢問其使用者名稱與密碼,除非使用者能夠提供一個正確的GLOBALAUTH-cookie。作為回應一個新認可的使用者(a)的電腦會被放置一個加密以及時限性的GLOBALAUTH-cookie並(b)接收一個於之前認可的認證伺服器與交易伺服器中的三重DES加密身份標籤。然後身份標籤會在傳送到交易伺服器放置一個加密的LOCALAUTH-cookie到使用者電腦,亦為時限性的。現時那些LOCAL與GLOBAL的Cookie傳到不同商貿與認證伺服器防止在有效的時間內需要認證,就像Kerberos協定。 </p><p>如果使用者啓動了Passport(或Live ID)的登出,那些Cookie會被移除;不過使用者經常被其他交易伺服器的登出功能擾亂,而並非有意留下那些Cookie原封不動。該服務同時依靠使用者容許他們的瀏覽器接受來自並非原來伺服器的Cookie。 </p> <h2><span id=".E6.95.B8.E4.BD.8D.E6.AC.8A.E5.88.A9"></span><span id="數位權利">數位權利</span></h2> <p>Passport被電子前鋒基金會的專職侓師Deborah Pierce批評可能會威脅到個人隱私因其顯出微軟將擁有使用者資訊的完全存取與使用權。[1] 微軟迅速地更新該穩私條款以平息使用者的恐懼。 </p><p>因其在取得市場接受度上失敗,微軟最近聲明他們會停止在自己的營運外使用Passport。儘管媒體報導微軟逐漸淘汰該技術,微軟於2005年5月放出Passport服務的重大更新。2006年中微軟會放出Passport另一個更大的更新,名為「Windows Live ID」,開發者聲稱這不只是名字上的改變而是完全的修改。Windows Live ID 會連接所有的Windows Live服務如Windows Live Hotmail[MSN Hotmail)。 </p> <h2><span id=".E5.8F.83.E8.80.83"></span><span id="參考">參考</span></h2> <ul><li>Liberty Alliance</li> <li>OASIS</li> <li>Xbox Live</li> <li>OpenID,Yadis,Light-Weight Identity –基於URL的身份協定</li> <li>Windows CardSpace</li></ul><h2><span id=".E5.A4.96.E9.83.A8.E9.80.A3.E7.B5.90"></span><span id="外部連結">外部連結</span></h2> <ul><li>Microsoft Account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u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274 Cached time: 20230501032520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471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636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2814/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188320/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2237/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13/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63/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4/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225/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9000267/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2/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473.433 1 -total 42.05% 199.091 1 Template:Microsoft 41.01% 194.149 1 Template:NavboxV2 31.73% 150.197 62 Template:Le 24.71% 116.965 1 Template:Infobox_Software 23.85% 112.937 1 Template:Expand_English 20.43% 96.736 1 Template:Infobox 20.03% 94.818 1 Template:Expand_language 18.62% 88.149 1 Template:Ambox 6.54% 30.974 1 Template:NoteTA --><!-- Saved in parser cache with key zhwiki:pcache:idhash:426527-0!userlang=zh-tw!zh-tw and timestamp 20230501032519 and revision id 76933294. Rendering was triggered because: page-view -->
**Microsoft 帳戶**(**Microsoft Account**,前稱為 **Windows Live ID**、**Microsoft Passport Network** 與**.NET Passport**)是一個由微軟開發與提供的「統一登入」服務,允許使用者使用一個帳號登入許多網站。原來的定位為所有網絡商貿的單一登入服務。 ## 產品概要 很多包括微軟服務的網站如 Outlook.com、MSNBC、所有 MSN 的服務、Xbox 系列主機的 Xbox Live、Skype、Microsoft Azure、.NET Messenger Service 或 MSDN 訂閱以及數家其他與微軟關係密切的公司如 Expedia 與 Hoyts 使用這個服務。MSN 的用戶會自動擁有一個他們帳戶的 Live ID。最近的用戶登入數據開始允許廣告客戶使用 Microsoft adCenter 來用作人口統計的目標。 在 2012 年微軟推出的的作業系統 Windows 8 中,加入了使用 Microsoft 帳戶登入的功能。 ## 技術概要 一個進入交易伺服器的使用者會先重新導向到最接近的認證伺服器,然後透過 SSL 加密連接詢問其使用者名稱與密碼,除非使用者能夠提供一個正確的 GLOBALAUTH-cookie。作為回應一個新認可的使用者(a)的電腦會被放置一個加密以及時限性的 GLOBALAUTH-cookie 並(b)接收一個於之前認可的認證伺服器與交易伺服器中的三重 DES 加密身份標籤。然後身份標籤會在傳送到交易伺服器放置一個加密的 LOCALAUTH-cookie 到使用者電腦,亦為時限性的。現時那些 LOCAL 與 GLOBAL 的 Cookie 傳到不同商貿與認證伺服器防止在有效的時間內需要認證,就像 Kerberos 協定。 如果使用者啓動了 Passport(或 Live ID)的登出,那些 Cookie 會被移除;不過使用者經常被其他交易伺服器的登出功能擾亂,而並非有意留下那些 Cookie 原封不動。該服務同時依靠使用者容許他們的瀏覽器接受來自並非原來伺服器的 Cookie。 ## 數位權利 Passport 被電子前鋒基金會的專職侓師 Deborah Pierce 批評可能會威脅到個人隱私因其顯出微軟將擁有使用者資訊的完全存取與使用權。[1] 微軟迅速地更新該穩私條款以平息使用者的恐懼。 因其在取得市場接受度上失敗,微軟最近聲明他們會停止在自己的營運外使用 Passport。儘管媒體報導微軟逐漸淘汰該技術,微軟於 2005 年 5 月放出 Passport 服務的重大更新。2006 年中微軟會放出 Passport 另一個更大的更新,名為「Windows Live ID」,開發者聲稱這不只是名字上的改變而是完全的修改。Windows Live ID 會連接所有的 Windows Live 服務如 Windows Live Hotmail [MSN Hotmail)。 ## 參考 * Liberty Alliance * OASIS * Xbox Live * OpenID,Yadis,Light-Weight Identity –基於 URL 的身份協定 * Windows CardSpace ## 外部連結 * Microsoft Account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null
3,834
2023-04-30T08:44:28Z
76,933,294
.NET_Passport
901,845
<p><b>.NET遠端處理</b>(<b>.NET Remoting</b> )是微軟 .NET Framework 中的一種網路通訊技術,與 XML Web Service 不同的是,它可以使用 SOAP 以外的協定來通訊,而在伺服端和使用者端之間所操作的方法近乎相同,使用者端可以不必考慮使用的協定,即可存取伺服端所開放的物件。這個技術與是由Distributed COM所發展而來的,與DCOM最大的不同是,DCOM有限制使用 TCP Port,但.NET Remoting 可以選擇使用 TCP 或 HTTP 的方式通訊,而資料可以利用 SOAP 或二進位傳輸方式在網路上流動,二進位的傳輸效能是 SOAP 所不能比的,但 SOAP 卻可以得到和 Web Service 相互溝通的能力,因此 .NET Remoting 的設計彈性較大。 </p><p>.NET Remoting 技術目前已整合到 Windows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中。 </p> <h2><span id=".E5.8E.9F.E7.90.86"></span><span id="原理">原理</span></h2> <p>.NET Remoting 使用了 <b>信道</b> 和 <b>序列化</b> 機制來串接兩台機器間的物件,信道是負責處理網路通訊的部份,而序列化則是處理物件與串流資料的處理工作。 </p> <ul><li>信道支援了 IPC(行程間通訊)、TCP 與 HTTP 通訊協定。</li> <li>序列化支援二進位(binary)或 XML(SOAP)通訊協定的資料串流。</li></ul><p>當伺服端設定好使用的通道以及協定後,使用者端必須要跟隨伺服端的設定,並且依伺服端決定的活化模型來啟動,而程式設計的方法和一般呼叫元件般簡單。 </p> <h2><span id=".E7.B5.84.E6.85.8B.E8.A8.AD.E5.AE.9A"></span><span id="組態設定">組態設定</span></h2> <p>.NET Remoting 的設計理念,就是為了要簡化網路上的物件通訊,而且要讓開發人員不必太過於在通訊的底層傷腦筋,因此在網路通訊協定上做了許多的包裝,並且允許在 Configuration File(app.config)中直接設定,或是由 .NET Remoting 的 Configuration API 來設定即可,故組態設定的選項複雜度較高,設計較複雜的 .NET Remoting 應用程式在組態的設定上往往會相當複雜。 </p><p>以下為設定 .NET Remoting 使用者端的範例設定: </p> <h2><span id=".E6.B4.BB.E5.8C.96.E6.A8.A1.E5.9E.8B"></span><span id="活化模型">活化模型</span></h2> <p>活化(Activation)是指使用者端啟動伺服端元件的方式,.NET Remoting 中支援了兩種方式: </p> <ul><li><b>Single-Call</b>:在每一次使用者端呼叫時都生成一個執行個體。</li> <li><b>Single-ton</b>:在第一次呼叫時就生成執行個體,之後每一次呼叫都使用相同的執行個體。</li></ul><h2><span id=".E7.89.A9.E4.BB.B6.E5.82.B3.E9.81.9E"></span><span id="物件傳遞">物件傳遞</span></h2> <p>在 .NET Remoting 中,不論是傳值或傳址,每一個物件都必須要繼承 <b>System.MarshalByRefObject</b> 類別,才可以利用 .NET Remoting 來傳輸。 </p><p>以下程式碼為伺服端的 Remoting 元件: </p> <h2><span id=".E5.8F.83.E8.80.83.E8.B3.87.E6.96.99"></span><span id="參考資料">參考資料</span></h2>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358 Cached time: 20230505225901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340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772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2224/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327589/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2514/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10/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34/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9054/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114/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7537144/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527.395 1 -total 20.13% 106.150 2 Template:Navbox 17.48% 92.180 1 Template:Microsoft_APIs 13.70% 72.259 31 Template:Tsl 10.43% 55.021 1 Template:NoteTA 9.44% 49.783 5 Template:Cite_web 3.99% 21.030 1 Template:DotNET 2.42% 12.764 1 Template:Navbox_subgroups 0.24% 1.291 7 Template:Smallsup -->
**.NET 遠端處理**(**.NET Remoting** )是微軟 .NET Framework 中的一種網路通訊技術,與 XML Web Service 不同的是,它可以使用 SOAP 以外的協定來通訊,而在伺服端和使用者端之間所操作的方法近乎相同,使用者端可以不必考慮使用的協定,即可存取伺服端所開放的物件。這個技術與是由 Distributed COM 所發展而來的,與 DCOM 最大的不同是,DCOM 有限制使用 TCP Port,但.NET Remoting 可以選擇使用 TCP 或 HTTP 的方式通訊,而資料可以利用 SOAP 或二進位傳輸方式在網路上流動,二進位的傳輸效能是 SOAP 所不能比的,但 SOAP 卻可以得到和 Web Service 相互溝通的能力,因此 .NET Remoting 的設計彈性較大。 .NET Remoting 技術目前已整合到 Windows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中。 ## 原理 .NET Remoting 使用了 **信道** 和 **序列化** 機制來串接兩台機器間的物件,信道是負責處理網路通訊的部份,而序列化則是處理物件與串流資料的處理工作。 * 信道支援了 IPC(行程間通訊)、TCP 與 HTTP 通訊協定。 * 序列化支援二進位(binary)或 XML(SOAP)通訊協定的資料串流。 當伺服端設定好使用的通道以及協定後,使用者端必須要跟隨伺服端的設定,並且依伺服端決定的活化模型來啟動,而程式設計的方法和一般呼叫元件般簡單。 ## 組態設定 .NET Remoting 的設計理念,就是為了要簡化網路上的物件通訊,而且要讓開發人員不必太過於在通訊的底層傷腦筋,因此在網路通訊協定上做了許多的包裝,並且允許在 Configuration File(app.config)中直接設定,或是由 .NET Remoting 的 Configuration API 來設定即可,故組態設定的選項複雜度較高,設計較複雜的 .NET Remoting 應用程式在組態的設定上往往會相當複雜。 以下為設定 .NET Remoting 使用者端的範例設定: ## 活化模型 活化(Activation)是指使用者端啟動伺服端元件的方式,.NET Remoting 中支援了兩種方式: * **Single-Call**:在每一次使用者端呼叫時都生成一個執行個體。 * **Single-ton**:在第一次呼叫時就生成執行個體,之後每一次呼叫都使用相同的執行個體。 ## 物件傳遞 在 .NET Remoting 中,不論是傳值或傳址,每一個物件都必須要繼承 **System.MarshalByRefObject** 類別,才可以利用 .NET Remoting 來傳輸。 以下程式碼為伺服端的 Remoting 元件: ## 參考資料
null
5,290
2023-04-26T11:27:22Z
74,102,479
.NET_Remoting
5,325,734
<p><b>.NET標準</b>(英語:<span lang="en">.NET Standard</span>),原稱為<b>.NET平台標準</b>(英語:<span lang="en">.NET Platform Standard</span>)是微軟為跨平台所規劃的.NET Framework相關平台於系統之間的相依性標準,在此標準之下,能確保標準的應用程式介面與物件能夠跨平台使用<span id="noteTag-cite_ref-sup"></span>。.NET平台標準是以參考組件的方式存在<span id="noteTag-cite_ref-sup"></span>,其本身並沒有任何實作,真正的實作是由平台擁有者所進行<span id="noteTag-cite_ref-sup"></span>,而使用者端使用簡單的NuGet版本戳記即可獲得正確的平台版本<span id="noteTag-cite_ref-sup"></span>。 </p> <h2><span id=".E6.AD.B7.E5.8F.B2"></span><span id="歷史">歷史</span></h2> <p>.NET Framework長期以來一直是微軟視窗平台上的特色與標準,它也成功的實作跨微軟視窗平台的應用程式介面,但最為人詬病的一點是它無法跨出微軟視窗平台,雖然有Mono這樣的Framework可跨平台,但是Mono畢竟不是官方實作,在.NET相容性上也無法達到百分之百相容,而在微軟以.NET Core與ASP.NET Core投入真正跨平台的架構與框架開發時,勢必要面臨這個問題。 </p><p>.NET平台標準的基礎是.NET Framework上的可攜式類別庫<span id="noteTag-cite_ref-sup"></span>,但為它賦與了更標準的作法以及更容易識別的版本戳記。 </p><p>.NET平台標準的原理如下所示: </p> <ul><li>平台擁有者自詳細的.NET平台標準版本中實作參考組件。</li> <li>平台擁有者可能會自詳細的.NET平台標準版本實作參考組件的子集<span id="noteTag-cite_ref-sup"></span>。</li> <li>任何.NET平台標準參考組件中的API表層變更都會影響版本。</li> <li>低版本的組件總是會相容於高版本。</li></ul><h2><span id=".E9.81.8B.E4.BD.9C.E6.96.B9.E5.BC.8F"></span><span id="運作方式">運作方式</span></h2> <p>.NET平台標準由微軟提供參考組件,目前的參考組件置於微軟的CoreFX儲存庫,每一個定義的命名空間與類別都有一個ref資料夾,裡面即是預設的實作碼,所有參與.NET平台標準的實作者都必須要實作這些屬性與方法,才能相容於.NET平台標準,而CoreFX也有提供實作碼,供實作的參考之用,在大多數的情況,各平台的差異性並不高。 </p><p>當函式庫已實作成.NET平台標準相容的函式庫後,使用者端就可以使用目標平台別稱(<span lang="en">Target Platform Moniker</span>,<span lang="en">TPM</span>)來加入其參考,其命名規則是portable-a+b+c+d+...,portable表示它是可攜式的類別庫,a, b, c, d則是要支援的平台別:</p> <h2><span id=".E7.89.88.E6.9C.AC"></span><span id="版本">版本</span></h2> <p>.NET平台標準使用netstandard來代表一個平台的標準,使用者端直接使用netstandard來獲取平台的功能,目前各平台對應的.NET平台標準有: </p> <p>.NET平台標準的版本戳記為netstandardx.y,其中x表示主版號y表示副版號,例如netstandard10 = .NET Standard 1.0、netstandard1.5 = .NET Standard 1.5。 </p> <h2><span id=".E5.B0.8D.E6.87.89.E6.96.BC.E5.8F.AF.E6.94.9C.E5.BC.8F.E7.9A.84.E7.89.88.E6.9C.AC"></span><span id="對應於可攜式的版本">對應於可攜式的版本</span></h2> <p>.NET平台標準對應到之前的可攜式類別庫的版本戳記,若使用者端需要特別針對特定的平台版本進行對應時,可以使用import的功能匯入(這是供.NET Core應用程式的功能)。 </p> <p>針對Mono以及Xamarin等平台,平台標準的起始為1.4(版本戳記為netstandard1.4)</p> <h2><span id=".E6.94.AF.E6.8F.B4.E5.B7.A5.E5.85.B7"></span><span id="支援工具">支援工具</span></h2> <p>目前可使用netstandard版本別稱的平台僅有.NET Core以及ASP.NET Core,但未來會擴及其他工具。 </p><p>下列工具為預定支援 netstadard 版本別稱的工具: </p> <ul><li>Visual Studio 2022</li></ul><ul><li>Visual Studio 2019</li></ul><ul><li>Visual Studio 2017(版本 15.3 或更高版本)</li></ul><ul><li>Visual Studio 2015(必須加入NuGet擴充套件)。</li> <li>Visual Studio 2013(必須加入NuGet擴充套件)。</li> <li>Visual Studio 2012(必須加入NuGet擴充套件)。</li> <li>NuGet CLI(指令列介面) 3.x</li> <li>NuGet CLI 2.x</li> <li>.NET CLI</li> <li>Xamarin Studio</li></ul><h2><span id=".E6.B3.A8.E9.87.8B"></span><span id="注釋">注釋</span></h2> <h2><span id=".E5.8F.83.E8.80.83.E8.B3.87.E6.96.99"></span><span id="參考資料">參考資料</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93.BE.E6.8E.A5"></span><span id="外部链接">外部連結</span></h2> <ul><li>.NET Platform Standard(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ul>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416 Cached time: 20230505225851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872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1.078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6556/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617443/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6701/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25/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129/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12473/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364/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20377862/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690.503 1 -total 35.04% 241.952 2 Template:NavboxV2 26.83% 185.234 95 Template:Le 24.77% 171.045 1 Template:Microsoft 16.52% 114.064 6 Template:Lang-en 13.71% 94.701 2 Template:Navbox 11.44% 79.023 1 Template:Reflist 11.37% 78.482 1 Template:Microsoft_APIs 11.35% 78.390 1 Template:視窗元件 10.16% 70.142 1 Template:NoteTA -->
**.NET 標準**(英語:.NET Standard),原稱為**.NET 平台標準**(英語:.NET Platform Standard)是微軟為跨平台所規劃的.NET Framework 相關平台於系統之間的相依性標準,在此標準之下,能確保標準的應用程式介面與物件能夠跨平台使用。.NET 平台標準是以參考組件的方式存在,其本身並沒有任何實作,真正的實作是由平台擁有者所進行,而使用者端使用簡單的 NuGet 版本戳記即可獲得正確的平台版本。 ## 歷史 .NET Framework 長期以來一直是微軟視窗平台上的特色與標準,它也成功的實作跨微軟視窗平台的應用程式介面,但最為人詬病的一點是它無法跨出微軟視窗平台,雖然有 Mono 這樣的 Framework 可跨平台,但是 Mono 畢竟不是官方實作,在.NET 相容性上也無法達到百分之百相容,而在微軟以.NET Core 與 ASP.NET Core 投入真正跨平台的架構與框架開發時,勢必要面臨這個問題。 .NET 平台標準的基礎是.NET Framework 上的可攜式類別庫,但為它賦與了更標準的作法以及更容易識別的版本戳記。 .NET 平台標準的原理如下所示: * 平台擁有者自詳細的.NET 平台標準版本中實作參考組件。 * 平台擁有者可能會自詳細的.NET 平台標準版本實作參考組件的子集。 * 任何.NET 平台標準參考組件中的 API 表層變更都會影響版本。 * 低版本的組件總是會相容於高版本。 ## 運作方式 .NET 平台標準由微軟提供參考組件,目前的參考組件置於微軟的 CoreFX 儲存庫,每一個定義的命名空間與類別都有一個 ref 資料夾,裡面即是預設的實作碼,所有參與.NET 平台標準的實作者都必須要實作這些屬性與方法,才能相容於.NET 平台標準,而 CoreFX 也有提供實作碼,供實作的參考之用,在大多數的情況,各平台的差異性並不高。 當函式庫已實作成.NET 平台標準相容的函式庫後,使用者端就可以使用目標平台別稱(Target Platform Moniker,TPM)來加入其參考,其命名規則是 portable-a+b+c+d+...,portable 表示它是可攜式的類別庫,a, b, c, d 則是要支援的平台別: ## 版本 .NET 平台標準使用 netstandard 來代表一個平台的標準,使用者端直接使用 netstandard 來獲取平台的功能,目前各平台對應的.NET 平台標準有: .NET 平台標準的版本戳記為 netstandardx.y,其中 x 表示主版號 y 表示副版號,例如 netstandard10 = .NET Standard 1.0、netstandard1.5 = .NET Standard 1.5。 ## 對應於可攜式的版本 .NET 平台標準對應到之前的可攜式類別庫的版本戳記,若使用者端需要特別針對特定的平台版本進行對應時,可以使用 import 的功能匯入(這是供.NET Core 應用程式的功能)。 針對 Mono 以及 Xamarin 等平台,平台標準的起始為 1.4(版本戳記為 netstandard1.4) ## 支援工具 目前可使用 netstandard 版本別稱的平台僅有.NET Core 以及 ASP.NET Core,但未來會擴及其他工具。 下列工具為預定支援 netstadard 版本別稱的工具: * Visual Studio 2022 * Visual Studio 2019 * Visual Studio 2017(版本 15.3 或更高版本) * Visual Studio 2015(必須加入 NuGet 擴充套件)。 * Visual Studio 2013(必須加入 NuGet 擴充套件)。 * Visual Studio 2012(必須加入 NuGet 擴充套件)。 * NuGet CLI(指令列介面) 3.x * NuGet CLI 2.x * .NET CLI * Xamarin Studio ## 注釋 ## 參考資料 ## 外部連結 * .NET Platform Standard(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null
11,597
2023-05-02T13:26:48Z
76,385,348
.NET_Standard
4,655,104
<p><b>.NET基金會</b>(英語:<span lang="en">.NET Foundation</span>),2014年3月31日由微軟公司成立與贊助的獨立自由軟體組織,其宗旨在於推進與維護微軟公司開放原始碼後的.NET框架。它扮演軟體社群與商業開發者之間的對話窗口,希望能夠擴大與加強以.NET框架技術為核心的軟體生態系統。其理事會成員包括米格爾·德伊卡薩、Gianugo Rabellino與Jay Schmelzer,由Jay Schmelzer擔任辦公室總裁。 </p> <h2><span id=".E6.AD.B7.E5.8F.B2"></span><span id="歷史">歷史</span></h2> <p>2014年4月,微軟公司宣布成立.NET基金會,同時宣布釋出.NET編譯器平台Roslyn,作為開放原始碼軟體。11月,微軟公司宣布釋出在伺服器上運行的.NET Core原始碼,交由.NET基金會管理,鼓勵自由軟體社群參與將.NET軟體平台移植到Linux與Mac OS上的專案。 </p> <h2><span id=".E5.B0.88.E6.A1.88.E9.A0.85.E7.9B.AE"></span><span id="專案項目">專案項目</span></h2> <h2><span id=".E8.A8.BB.E9.87.8B"></span><span id="註釋">註釋</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80.A3.E7.B5.90"></span><span id="外部連結">外部連結</span></h2> <ul><li>官方首頁(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ul>
**.NET 基金會**(英語:.NET Foundation),2014 年 3 月 31 日由微軟公司成立與贊助的獨立自由軟體組織,其宗旨在於推進與維護微軟公司開放原始碼後的.NET 框架。它扮演軟體社群與商業開發者之間的對話窗口,希望能夠擴大與加強以.NET 框架技術為核心的軟體生態系統。其理事會成員包括米格爾・德伊卡薩、Gianugo Rabellino 與 Jay Schmelzer,由 Jay Schmelzer 擔任辦公室總裁。 ## 歷史 2014 年 4 月,微軟公司宣布成立.NET 基金會,同時宣布釋出.NET 編譯器平台 Roslyn,作為開放原始碼軟體。11 月,微軟公司宣布釋出在伺服器上運行的.NET Core 原始碼,交由.NET 基金會管理,鼓勵自由軟體社群參與將.NET 軟體平台移植到 Linux 與 Mac OS 上的專案。 ## 專案項目 ## 註釋 ## 外部連結 * 官方首頁(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null
1,843
2023-04-16T12:29:34Z
63,049,950
.NET基金會
5,325,734
<p><b>.NET標準</b>(英語:<span lang="en">.NET Standard</span>),原稱為<b>.NET平台標準</b>(英語:<span lang="en">.NET Platform Standard</span>)是微軟為跨平台所規劃的.NET Framework相關平台於系統之間的相依性標準,在此標準之下,能確保標準的應用程式介面與物件能夠跨平台使用<span id="noteTag-cite_ref-sup"></span>。.NET平台標準是以參考組件的方式存在<span id="noteTag-cite_ref-sup"></span>,其本身並沒有任何實作,真正的實作是由平台擁有者所進行<span id="noteTag-cite_ref-sup"></span>,而使用者端使用簡單的NuGet版本戳記即可獲得正確的平台版本<span id="noteTag-cite_ref-sup"></span>。 </p> <h2><span id=".E6.AD.B7.E5.8F.B2"></span><span id="歷史">歷史</span></h2> <p>.NET Framework長期以來一直是微軟視窗平台上的特色與標準,它也成功的實作跨微軟視窗平台的應用程式介面,但最為人詬病的一點是它無法跨出微軟視窗平台,雖然有Mono這樣的Framework可跨平台,但是Mono畢竟不是官方實作,在.NET相容性上也無法達到百分之百相容,而在微軟以.NET Core與ASP.NET Core投入真正跨平台的架構與框架開發時,勢必要面臨這個問題。 </p><p>.NET平台標準的基礎是.NET Framework上的可攜式類別庫<span id="noteTag-cite_ref-sup"></span>,但為它賦與了更標準的作法以及更容易識別的版本戳記。 </p><p>.NET平台標準的原理如下所示: </p> <ul><li>平台擁有者自詳細的.NET平台標準版本中實作參考組件。</li> <li>平台擁有者可能會自詳細的.NET平台標準版本實作參考組件的子集<span id="noteTag-cite_ref-sup"></span>。</li> <li>任何.NET平台標準參考組件中的API表層變更都會影響版本。</li> <li>低版本的組件總是會相容於高版本。</li></ul><h2><span id=".E9.81.8B.E4.BD.9C.E6.96.B9.E5.BC.8F"></span><span id="運作方式">運作方式</span></h2> <p>.NET平台標準由微軟提供參考組件,目前的參考組件置於微軟的CoreFX儲存庫,每一個定義的命名空間與類別都有一個ref資料夾,裡面即是預設的實作碼,所有參與.NET平台標準的實作者都必須要實作這些屬性與方法,才能相容於.NET平台標準,而CoreFX也有提供實作碼,供實作的參考之用,在大多數的情況,各平台的差異性並不高。 </p><p>當函式庫已實作成.NET平台標準相容的函式庫後,使用者端就可以使用目標平台別稱(<span lang="en">Target Platform Moniker</span>,<span lang="en">TPM</span>)來加入其參考,其命名規則是portable-a+b+c+d+...,portable表示它是可攜式的類別庫,a, b, c, d則是要支援的平台別:</p> <h2><span id=".E7.89.88.E6.9C.AC"></span><span id="版本">版本</span></h2> <p>.NET平台標準使用netstandard來代表一個平台的標準,使用者端直接使用netstandard來獲取平台的功能,目前各平台對應的.NET平台標準有: </p> <p>.NET平台標準的版本戳記為netstandardx.y,其中x表示主版號y表示副版號,例如netstandard10 = .NET Standard 1.0、netstandard1.5 = .NET Standard 1.5。 </p> <h2><span id=".E5.B0.8D.E6.87.89.E6.96.BC.E5.8F.AF.E6.94.9C.E5.BC.8F.E7.9A.84.E7.89.88.E6.9C.AC"></span><span id="對應於可攜式的版本">對應於可攜式的版本</span></h2> <p>.NET平台標準對應到之前的可攜式類別庫的版本戳記,若使用者端需要特別針對特定的平台版本進行對應時,可以使用import的功能匯入(這是供.NET Core應用程式的功能)。 </p> <p>針對Mono以及Xamarin等平台,平台標準的起始為1.4(版本戳記為netstandard1.4)</p> <h2><span id=".E6.94.AF.E6.8F.B4.E5.B7.A5.E5.85.B7"></span><span id="支援工具">支援工具</span></h2> <p>目前可使用netstandard版本別稱的平台僅有.NET Core以及ASP.NET Core,但未來會擴及其他工具。 </p><p>下列工具為預定支援 netstadard 版本別稱的工具: </p> <ul><li>Visual Studio 2022</li></ul><ul><li>Visual Studio 2019</li></ul><ul><li>Visual Studio 2017(版本 15.3 或更高版本)</li></ul><ul><li>Visual Studio 2015(必須加入NuGet擴充套件)。</li> <li>Visual Studio 2013(必須加入NuGet擴充套件)。</li> <li>Visual Studio 2012(必須加入NuGet擴充套件)。</li> <li>NuGet CLI(指令列介面) 3.x</li> <li>NuGet CLI 2.x</li> <li>.NET CLI</li> <li>Xamarin Studio</li></ul><h2><span id=".E6.B3.A8.E9.87.8B"></span><span id="注釋">注釋</span></h2> <h2><span id=".E5.8F.83.E8.80.83.E8.B3.87.E6.96.99"></span><span id="參考資料">參考資料</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93.BE.E6.8E.A5"></span><span id="外部链接">外部連結</span></h2> <ul><li>.NET Platform Standard(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ul>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416 Cached time: 20230505225851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872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1.078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6556/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617443/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6701/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25/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129/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12473/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364/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20377862/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690.503 1 -total 35.04% 241.952 2 Template:NavboxV2 26.83% 185.234 95 Template:Le 24.77% 171.045 1 Template:Microsoft 16.52% 114.064 6 Template:Lang-en 13.71% 94.701 2 Template:Navbox 11.44% 79.023 1 Template:Reflist 11.37% 78.482 1 Template:Microsoft_APIs 11.35% 78.390 1 Template:視窗元件 10.16% 70.142 1 Template:NoteTA -->
**.NET 標準**(英語:.NET Standard),原稱為**.NET 平台標準**(英語:.NET Platform Standard)是微軟為跨平台所規劃的.NET Framework 相關平台於系統之間的相依性標準,在此標準之下,能確保標準的應用程式介面與物件能夠跨平台使用。.NET 平台標準是以參考組件的方式存在,其本身並沒有任何實作,真正的實作是由平台擁有者所進行,而使用者端使用簡單的 NuGet 版本戳記即可獲得正確的平台版本。 ## 歷史 .NET Framework 長期以來一直是微軟視窗平台上的特色與標準,它也成功的實作跨微軟視窗平台的應用程式介面,但最為人詬病的一點是它無法跨出微軟視窗平台,雖然有 Mono 這樣的 Framework 可跨平台,但是 Mono 畢竟不是官方實作,在.NET 相容性上也無法達到百分之百相容,而在微軟以.NET Core 與 ASP.NET Core 投入真正跨平台的架構與框架開發時,勢必要面臨這個問題。 .NET 平台標準的基礎是.NET Framework 上的可攜式類別庫,但為它賦與了更標準的作法以及更容易識別的版本戳記。 .NET 平台標準的原理如下所示: * 平台擁有者自詳細的.NET 平台標準版本中實作參考組件。 * 平台擁有者可能會自詳細的.NET 平台標準版本實作參考組件的子集。 * 任何.NET 平台標準參考組件中的 API 表層變更都會影響版本。 * 低版本的組件總是會相容於高版本。 ## 運作方式 .NET 平台標準由微軟提供參考組件,目前的參考組件置於微軟的 CoreFX 儲存庫,每一個定義的命名空間與類別都有一個 ref 資料夾,裡面即是預設的實作碼,所有參與.NET 平台標準的實作者都必須要實作這些屬性與方法,才能相容於.NET 平台標準,而 CoreFX 也有提供實作碼,供實作的參考之用,在大多數的情況,各平台的差異性並不高。 當函式庫已實作成.NET 平台標準相容的函式庫後,使用者端就可以使用目標平台別稱(Target Platform Moniker,TPM)來加入其參考,其命名規則是 portable-a+b+c+d+...,portable 表示它是可攜式的類別庫,a, b, c, d 則是要支援的平台別: ## 版本 .NET 平台標準使用 netstandard 來代表一個平台的標準,使用者端直接使用 netstandard 來獲取平台的功能,目前各平台對應的.NET 平台標準有: .NET 平台標準的版本戳記為 netstandardx.y,其中 x 表示主版號 y 表示副版號,例如 netstandard10 = .NET Standard 1.0、netstandard1.5 = .NET Standard 1.5。 ## 對應於可攜式的版本 .NET 平台標準對應到之前的可攜式類別庫的版本戳記,若使用者端需要特別針對特定的平台版本進行對應時,可以使用 import 的功能匯入(這是供.NET Core 應用程式的功能)。 針對 Mono 以及 Xamarin 等平台,平台標準的起始為 1.4(版本戳記為 netstandard1.4) ## 支援工具 目前可使用 netstandard 版本別稱的平台僅有.NET Core 以及 ASP.NET Core,但未來會擴及其他工具。 下列工具為預定支援 netstadard 版本別稱的工具: * Visual Studio 2022 * Visual Studio 2019 * Visual Studio 2017(版本 15.3 或更高版本) * Visual Studio 2015(必須加入 NuGet 擴充套件)。 * Visual Studio 2013(必須加入 NuGet 擴充套件)。 * Visual Studio 2012(必須加入 NuGet 擴充套件)。 * NuGet CLI(指令列介面) 3.x * NuGet CLI 2.x * .NET CLI * Xamarin Studio ## 注釋 ## 參考資料 ## 外部連結 * .NET Platform Standard(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null
11,597
2023-05-02T13:26:48Z
76,385,348
.NET平台標準
32,634
<p><b>.NET Framework</b>是由微軟開發,一個致力於敏捷軟體開發(agile software development)、快速應用開發(rapid application development)、平臺獨立性和網路透明化的軟體框架。.NET是微軟為2000年代對伺服器和桌上型軟體工程邁出的第一步。.NET包含許多有助於網際網路和內部網套用迅捷發的技術。 </p><p>.NET Framework是微軟公司繼Windows DNA之後的新發平台,採用系統虛擬機器運行,以通用語言運行庫(Common Language Runtime)為基礎,支援多種語言(C#、F#、VB.NET、C++、Python等)的發。 </p><p>.NET也為應用程式介面(API)提供了新功能和發工具。這些革新使得程式設計員可以同時進行Windows應用軟體和網路應用軟體以及元件和服務(web服務)的開發。.NET提供了一個新的反射性的且物件導向程式設計編程介面。.NET設計得足夠通用化從而使許多不同高階語言都得以被匯集。 </p><p>甲骨文公司的Java程式語言和Java平台企業版技術是.NET平台的競爭對手之一。 </p><p>2014年11月12日,微軟宣布完全開放.NET Framework的原始碼,並提供給Linux和macOS使用。</p> <h2><span id=".E7.89.88.E6.9C.AC"></span><span id="版本">版本</span></h2> <h2><span id=".E7.99.BC.E8.A1.8C.E6.AD.B7.E5.8F.B2"></span><span id="發行歷史">發行歷史</span></h2> <h3><span id=".NET_Framework_1.0">.NET Framework 1.0</span></h3> <p>完整版號 - 1.0.3705 </p><p>這是最早的.NET架構,於2002年發行。它可以以一個獨立且可重新分發的包的形式或在一個軟體發展工具包集中被獲得。它也是第一個微軟Visual Studio .NET的發行版的一部份(也被稱作Visual Studio .NET 2002)。 </p> <h3><span id=".NET_Framework_1.1">.NET Framework 1.1</span></h3> <p>完整版號 - 1.1.4322 </p><p>這是首個主要的.NET Framework升級版本,發行於2003年。它可以以一個獨立的可重新分發的包的形式或在一個軟體發展工具包集中被獲得。它也是第二個微軟Visual Studio .NET版本的一部份(也被稱作Visual Studio .NET 2003)。它也是首個被Windows作業系統-Windows Server 2003所內建的.NET Framework版本。 </p><p>自1.0版本以來的改進: </p> <ul><li>內建了對mobile ASP.NET控制項的支援。這在1.0版本是以附加功能方式實現的,現在已經整合到框架的內部。</li> <li>安全方面的變更 - 使得Windows表單代碼以可靠的行為執行,從而可以在Internet環境內安全運行,並且加入了ASP.NET應用程式的代碼安全存取功能。</li> <li>內建了對ODBC和Oracle資料庫的支援。這在1.0版本是以附加功能方式實現的,現在已經整合到框架的內部。</li> <li>.NET Compact Framework- 這是一個用於智慧型裝置(例如Pocket PC或者SmartPhone)的.NET Framework的子集。</li> <li>對IPv6的支援。</li> <li>大量的API變更。</li></ul><h3><span id=".NET_Framework_2.0">.NET Framework 2.0</span></h3> <p>完整版號 - 2.0.50727.42,發行於2005年10月27日。 </p><p>.NET Framework 2.0的元件都包含在 Visual Studio 2005和SQL Server 2005裡面。通過MSDN Universe版可以免費下載RTM版本。 </p><p>自1.1版本以來的改進: </p> <ul><li>大量的API變更。</li> <li>新的API讓需要管理.NET運行庫實例的非.NET的應用程式可以做到這點。這個新的API對.NET運行庫的各種功能,包括:多執行緒、記憶體分配、代碼載入等,提供了很好的控制。它最初是為Microsoft SQL Server能夠有效率的使用.NET運行庫而設計的,因為Microsoft SQL Server擁有它自己的日程管理器和記憶體管理器。</li></ul><h3><span id=".NET_Framework_3.0">.NET Framework 3.0</span></h3> <p>發佈日期2006/11/21。曾用名「WinFX」。依然使用.NET Framework 2.0版本的公共語言運行庫(CLR),並加入了適應未來軟體發展方向的4個框架: </p> <ul><li>Windows Presentation Foundation(WPF):提供更佳的使用者體驗,用來開發Windows Forms程式以及瀏覽器應用程式(參見WPF/E).</li> <li>Windows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WCF):提供SOA(面向服務的軟體構架)支援的安全的網路服務(Web Service)框架。</li> <li>Windows Workflow Foundation(WF):提供一個設計與發展工作流程導向(Workflow-oriented)應用程式基礎支援的應用程式介面。</li> <li>Windows CardSpace:提供一個SSO的解決方案,每個使用者都有各自的CardSpace。</li></ul><h3><span id=".NET_Framework_3.5">.NET Framework 3.5</span></h3> <p>這個版本將包含一個支援C#和VB.Net中心的語言特性的編譯器,以及對語言整合查詢(LINQ, Language-Integrated Query)的支援。該版本隨Visual Studio 2008一起發佈。 </p><p>同時,.NET Framework 3.5自動包含.NET Framework 2.0 SP1以及.NET Framework 3.0 SP1,用於為這兩個版本提供安全性修復,以及少量新增的類別館(如System.DateTimeOffest),此版本提供的新功能有: </p> <ul><li>擴充方法(Extension Method)內容(Attribute),用於為擴充方法提供支援</li> <li>LINQ支援,包括LINQ to Object、LINQ to ADO.NET以及LINQ to XML</li> <li>表達式目錄樹(Expression Tree),用於為Lambda表達式提供支援</li> <li>與語言整合查詢(LINQ)和資料感知緊密整合。藉助這個新功能,您可以使用相同的語法,在任何支援LINQ的語言中編寫相關程式碼,以篩選和列舉多種類型的SQL資料、集合、XML和資料集,以及建立它們的投影。</li> <li>利用ASP.NET AJAX可以建立更有效、更具互動性、高度個人化的Web體驗,這些體驗在所有最流行的瀏覽器上都能實現。</li> <li>用於生成WCF服務的全新Web協定支援,包括AJAX、JSON、REST、POX、RSS、ATOM和若干新的WS-*標準。</li> <li>Visual Studio 2008中面向WF、WCF和WPF的完整工具支援,其中包括支援工作流的服務這一新技術。</li> <li>.NET Framework 3.5基礎類別媒體櫃(BCL)中的新類可滿足許多常見的客戶請求。</li></ul><h4><span id=".NET_Framework_3.5_SP1">.NET Framework 3.5 SP1</span></h4> <p>.NET Framework 3.5 SP1自動包含.NET Framework 2.0 SP2以及.NET Framework 3.0 SP2。該版本隨Visual Studio 2008 SP1釋出,此版本提供了下列的新功能: </p> <ul><li>新增的ASP.NET功能包括ASP.NET動態資料和ASP.NET AJAX附加功能,前者提供了無需編寫程式碼就可實現資料驅動的快速開發的豐富支架框架,後者為管理瀏覽器歷史記錄提供了支援(後退按鈕支援)。</li> <li>ADO.NET Entity Framework。</li> <li>對SQL Server 2008的資料提供程式支援。</li> <li>.NET Framework客戶端設定檔是完整版.NET Framework的子集,面向客戶端應用程式。這改善了尚未安裝.NET Framework的電腦上的安裝體驗。</li> <li>改進Windows Presentation Foundation的效能,其中包括啟動速度的點陣圖效果效能的提高。為Windows Presentation Foundation增加的功能包括對業務線應用程式的更好支援、本機閃屏支援、DirectX像素著色器支援以及新的WebBrowser控制項。</li> <li>ClickOnce應用程式釋出者可以根據具體情況決定是否取消簽章和雜湊,開發人員可以以編程方式安裝顯示自訂姓名標示的ClickOnce應用程式,ClickOnce錯誤對話方塊支援指向網路上特定於應用程式的支援站點的連結。</li> <li>用於SQL Server的.NET Framework資料提供程式(System.Data.SqlClient)完全支援SQL Server 2008資料庫引擎的所有新功能。有關.NET Framework對SQL Server 2008的支援的更多資訊,請參見SQL Server中的新功能(ADO.NET)。ADO.NET資料平台是一種多版本策略,它使開發人員能夠針對概念性實體資料模型進行編程,從而減輕他們的編碼和維護工作。此平台提供了ADO.NET Entity Framework、實體資料模型(EDM)、物件服務、LINQ to Entities、Entity SQL、EntityClient、ADO.NET資料服務及實體資料模型工具。</li> <li>Windows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現在提供了改進的互操作性支援,增強了部份信任方案中的除錯體驗,並擴充了整合協定支援以更廣泛地套用於Web 2.0應用程式,從而使DataContract序列化程式更易於使用。</li> <li>Microsoft.VisualBasic.PowerPacks命名空間引入了新的DataRepeater控制項,該控制項以可自訂的列表格式顯示資料。此命名空間還包含新的向量形狀。</li></ul><h3><span id=".NET_Framework_4.0">.NET Framework 4.0</span></h3> <ul><li>.NET Framework 4.0主要增加了並列支援,英文版於2010年4月12日推出。</li> <li>新增System.Lazy &lt;T&gt;,做為延遲初始化時使用。</li> <li>新增大整數的System.Numerics.BigInteger與複數的System.Numerics.Complex(使用時需加入參考System.Numerics.dll)</li> <li>微軟於2016年1月12開始停止對.NET 4.0, 4.5, 4.5.1的安全性更新及技術支援</li></ul><h3><span id=".NET_Framework_4.5">.NET Framework 4.5</span></h3> <p>.NET Framework 4.5是.NET Framework 4高相容性的置位更新(in-place update)。搭配C# 或Visual Basic程式設計語言使用.NET Framework 4.5,即可編寫Windows Store風格的應用程式。.NET Framework 4.5可提升效能、可靠度及安全性。於2012年8月15日推出。但請注意,.NET Framework 4.5只支援Windows Vista SP2以上版本的作業系統。</p> <ul><li>微軟於2016年1月12開始停止對.NET 4.0, 4.5, 4.5.1的安全性更新及技術支援</li></ul><h4><span id=".NET_Framework_4.5.1">.NET Framework 4.5.1</span></h4> <p>.NET Framework 4.5.1於2013年10月17日隨著Visual Studio 2013發布。此版本需要Windows Vista SP2或更新的環境,並且包含在Windows 8.1和Windows Server 2012 R2中。.NET Framework 4.5.1的新功能有:</p> <ul><li>偵錯器支援X64編輯和繼續(EnC)</li> <li>偵錯器支援檢視代管返回值</li> <li>「Call Stack」和「Task」視窗中的異步感知偵錯</li> <li>偵錯器支援分析.NET記憶體轉儲(在Visual Studio Ultimate SKU中)</li> <li>適用於Performance 及 Diagnostics中心的.NET開發者工具</li> <li>代碼分析UI改進</li> <li>ADO.NET空閒連接彈性</li></ul><h4><span id=".NET_Framework_4.5.2">.NET Framework 4.5.2</span></h4> <p>.NET Framework 4.5.2的發表宣佈於2014年5月5日。此版本需要Windows Vista SP2及更新版本。對於Windows Forms應用程式,對高DPI方案進行了改進。對於ASP.NET,可以使用更高可靠性的HTTP開頭檢查和修改方法,這是一種規劃背景異步工作任務的新方法。</p> <h3><span id=".NET_Framework_4.6">.NET Framework 4.6</span></h3> <p>.NET Framework 4.6 是在2014年11月12月宣佈,而在2015年7月20日發行。 它對64位元系統支援一個新的即時編譯(JIT),稱之為 RyuJIT,呈現較佳的效能,並支援SSE2與AVX2指令集。WPF 與 Windows Forms 都獲得更新以達成較高的 DPI 情境。支援TLS 1.1 與 TLS 1.2 的功能已經被加入 WCF。 此版本需要Windows Vista SP2 或更新的版本。</p> <h4><span id=".NET_Framework_4.6.1">.NET Framework 4.6.1</span></h4> <p>.NET Framework 4.6.1 發行的訊息在2015年11月30日宣佈。這個版本需要 Windows 7 SP1 或更新的版本。新的功能與 API 包括: </p> <ul><li>WPF改進了拼寫檢查,支援使用者自訂詞典,並改進觸控效能。</li> <li>增強支援橢圓曲線數字簽名演算法(ECDSA)X509 認證。</li> <li>當連接Azure SQL資料庫時,添加了對AlwaysOn、Always Encrypted的SQL連接,並改進連接開放彈性。</li> <li>Azure SQL資料庫現在使用更新的System.Transactions API支援分散式處理。</li> <li>RyuJIT、GC、WPF和WCF中的許多其他效能、穩定性和可靠性相關修復。</li></ul><h4><span id=".NET_Framework_4.6.2">.NET Framework 4.6.2</span></h4> <p>.NET Framework 4.6.2 的預覽在2016年3月30日宣佈,發行日期則為2016年8月2日。此版本需要 Windows 7 SP1 或更新版。 New features include: </p> <ul><li>支援超過260個字元的路徑</li> <li>支援X.509認證的FIPS 186-3 DSA</li> <li>TLS 1.1 / 1.2支援 ClickOnce</li> <li>支援 ASP.NET 數據註釋的在地化</li> <li>啟用具備 Project Centennial 的 .NET桌面應用程式</li> <li>針對WPF支援軟鍵盤和每個監視器DPI</li></ul><h3><span id=".NET_Framework_4.7">.NET Framework 4.7</span></h3> <p>2017年4月5日,微軟宣佈 .NET Framework 4.7 將被整合到 Windows 10 創作者更新, 承諾為其他Windows版本提供獨立安裝程式。同日,發行一個 Visual Studio 2017 更新版以加強支援標的物 .NET Framework 4.7。 所承諾的 Windows 7 及更新版本獨立安裝程式在2017年5月2日發行, 但有一些重要成份不包含在內。</p><p>.NET Framework 4.7 的新功能包括:</p> <ul><li>使用橢圓曲線密碼學的增強加密</li> <li>改進對傳輸層安全性協定(TLS)的支援,尤其是對於1.2版</li> <li>支援Windows Forms 的高DPI感知支援</li> <li>在 WPF 中對觸控和手寫的更多支援</li> <li>WPF 的新印表 API</li></ul><h4><span id=".NET_Framework_4.7.1">.NET Framework 4.7.1</span></h4> <p>.NET Framework 4.7.1 在2017年10月17日發行。在修復程式和新功能中,它修正了d3dcompiler依賴性問題。 它還增加了與.NET Standard 2.0開箱即用的相容性。</p> <h4><span id=".NET_Framework_4.7.2">.NET Framework 4.7.2</span></h4> <p>.NET Framework 4.7.2 在2018年4月30日發行。主要的異動是改進 ASP.NET、BCL、CLR、ClickOnce、Networking、SQL、WCF、Windows Forms、Workflow 及 WPF。</p> <h2><span id="CLR.E8.88.87CLI"></span><span id="CLR與CLI">CLR與CLI</span></h2> <p>.NET的初級組成是CLI(通用語言架構)和CLR(通用語言運行庫)。 </p><p>CLI(通用語言架構)全名為Common Language Infrastructure,是一套運作環境規範,包括一般系統、基礎類庫和與機器無關的中間代碼。CLR則是確認操作密碼符合CLI的平臺。在通用中間語言(CIL)執行前,CLR必須將指令及時編譯轉換成原始機器碼。 </p><p>所有CLI都可經由.NET自我表述。CLR檢查元資料以確保正確的方法被調用。元資料通常是由語言編譯器生成的,但開發人員也可以通過使用客戶屬性建立他們自己的元資料。 </p><p>如果一種語言實現生成了CLI,它也可以通過使用CLR被調用,這樣它就可以與任何其他.NET語言生成的資料相互動。CLR也被設計為作業系統無關性。 </p><p>當一個彙編體被載入時,CLR執行各種各樣的測試。其中的兩個測試是確認與核查。在確認的時候,CLR檢查彙編體是否包含有效的元資料和CIL,並且檢查內部表的正確性。核查則不那麼精確。核查機制檢查代碼是否會執行一些「不安全」的操作。核查所使用的演算法非常保守,導致有時一些「安全」的代碼也通不過核查。不安全的代碼只有在彙編體擁有「跳過核查」許可的情況下才會被執行,通常這意味著代碼是安裝在本機上的。 </p><p>通過.NET,你可以用SOAP和不同的web服務進行互動。 </p> <h2><span id=".E6.A8.99.E6.BA.96.E5.8C.96.E5.92.8C.E7.89.88.E6.AC.8A"></span><span id="標準化和版權">標準化和著作權</span></h2> <p>2000年8月,微軟、惠普和英特爾共同制定CLI和C#程式語言的標準規格。2001年12月,以上兩者通過並成為ECMA標準規格。(ECMA 335(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和ECMA 334(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ISO亦於2003年4月跟隨(ISO/IEC 2327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和ISO/IEC 23270(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p>這會有一定的風險,但它可以鼓勵標準聯合的實現,以提供一座橋梁來把非Windows的軟體轉變為微軟.NET。將此推廣為標準的一個團體是國際.NET聯合會(INETA)。 </p><p>儘管微軟及其他合作夥伴持有CLI及C#的專利,ECMA和ISO要求所有專利都應該遵守「合理與非歧視準則」。除此之外,這些公司亦同意讓使用者免費使用這兩項專利。 </p><p>不過,這並不包括.NET Framework內並不為ECMA/ISO標準涵蓋的範圍,這包括了:Windows Forms、ADO.NET及ASP.NET。微軟對上述部件所持有的專利,使開發者未必能夠為非微軟平臺開發出一套完整的作品。 </p><p>2014 年11月13日,微軟新任執行長薩帝亞·納德拉決心下,該公司釋出的<span lang="en">.NET</span>原始碼包含了伺服器部份的核心,如<span lang="en">.NET Framework Libraries</span>、<span lang="en">.NET Core Framework Libraries</span>和<span lang="en">RyuJit VM</span>,正式對外開放原始碼。</p> <h2><span id=".NET.E4.B8.8EJava_EE"></span><span id=".NET与Java_EE">.NET與Java EE</span></h2> <p>公共語言基礎(CLI),通用中間語言(CIL)以及C#與甲骨文公司的Java虛擬機和Java之間有不少的相似之處,因此它們無疑是強烈的競爭者。它們兩者都使用它們各自的中間碼(在微軟,它們叫做通用中間語言,而在Oracle,它們叫位元組碼)。通用中間語言被設計來即時編譯(JIT),而Java的位元組碼在最初的時候則是設計成用於解釋運行,而非即時編譯。.NET現在只在Windows上被完美地支援,而Java則可在很多平臺上被完好支援。然而,現在一些正在開發中的實現版本例如Mono或者Shared source CLI可以用於在類Unix作業系統例如Linux,FreeBSD和Mac OS X上運行.NET應用程式。甲骨文公司的一個產品,J2EE提供與微軟的一些捆綁於Windows中的技術例如COM+(先前的MTS)和MSMQ等效的功能。 </p><p>Java和.NET可經由IKVM,一個在.NET平臺上實作的Java虛擬機作更多的溝通。 </p><p>Java有其專門的遠端程式呼叫技術RMI(Remote Method Invocation), RMI的另一版本RMI-IIOP更可相容CORBA。 </p><p>然而,.NET與Java之間的競爭關係,在.NET Core出現後,一切都改觀了。 </p> <h2><span id=".NET.E4.B8.8ECOM"></span><span id=".NET与COM">.NET與COM</span></h2> <p>前一版軟體元件技術由Microsoft所提出的COM,該技術被用來建立大型(large-scale)的軟體系統上,使用COM+ 或MTS對於傳統分散式元件有強化的作用。當.NET將COM-objects封裝成.NET元件以及將.NET元件封裝成COM-objects後,Microsoft分別將他命名為Runtime Callable Wrapper(RCW)和COM Callable Wrapper(CCW)。很明顯的,Microsoft最終將以.NET全面取代COM成為軟體元件的架構。Microsoft希望開發者能夠在Win32平臺上使用.Net取代COM,而已經存在的服務則透過抽象介面來使用(如:目前交易的.Net元件仍然使用COM+)。 </p> <h2><span id=".Net_Remoting.E4.B8.8EXML_WebServices"></span><span id=".Net_Remoting与XML_WebServices">.Net Remoting與XML WebServices</span></h2> <p>.NET remoting屬於行程(process)內溝通的抽象方法。 </p><p>Microsoft® .NET Remoting提供一個豐富可擴充的框架給存在兩個不同AppDomain中的Object,使得在不同行程(行程)和不同機器中能夠進行無縫地溝通。.NET Remoting提供一種強大但簡單的可程式化模型並且在執行階段支援資料交換。 </p><p>XML Web services將基礎的功能區塊佈署到網路的不同電腦上。開放標準的通訊協定以及人和應用程式可以透過Web Services整合應用程式的環境來合作。應用程式可以從不同的來源使用多個XML Web Services來建構應用程式而不需要知道他們在哪裡以及如何來運作。 </p> <h2><span id=".NET.E7.9A.84.E8.AA.9E.E8.A8.80"></span><span id=".NET的語言">.NET的語言</span></h2> <p>CLI被設計成支援任何物件導向的程式語言,分享共同物件模型與大型共同類別庫。.NET支援超過40種程式語言。這些編譯器大都是免費的(軟體廠商僅開發出售整合式開發環境)。 </p><p>大部份的語言都做了重大改變以搭配.NET Framework。廠商通常利用這個機會來同時改變語言的其他特性。 </p> <h3><span id=".E5.BE.AE.E8.BB.9F.E9.96.8B.E7.99.BC.E7.9A.84.NET.E5.B9.B3.E8.87.BA.E7.B7.A8.E7.A8.8B.E8.AA.9E.E8.A8.80"></span><span id="微軟開發的.NET平臺編程語言">微軟開發的.NET平臺程式語言</span></h3> <ul><li>C#,一個以C++和Java語法為基礎開發的一個全新的物件導向語言,是.NET開發的首選語言。</li> <li>Visual Basic .NET,一個加強了物件導向支援的,支援多執行緒的Visual Basic版本。</li> <li>C++/CLI,一個C++的.NET平臺版本變種。</li> <li>JScript .NET,一個編譯版本的MicrosoftJScript語言。</li> <li>J#,一個對應於Java和J++(微軟自己開發的Java變種)的.NET平臺版本,但是由於智慧財產權問題,目前微軟公司已經停止其開發套用。</li> <li>F#,ML語言家族的一員。</li> <li>Microsoft Small Basic</li></ul><h3><span id=".E7.AC.AC.E4.B8.89.E6.96.B9.E4.BD.BF.E7.94.A8.NET.E7.9A.84.E7.B7.A8.E7.A8.8B.E8.AA.9E.E8.A8.80"></span><span id="第三方使用.NET的編程語言">第三方使用.NET的程式語言</span></h3> <ul><li>Ada,參閱A#。</li> <li>APL</li> <li>Boo,基於Python。</li> <li>COBOL</li> <li>Component Pascal,基於部件的Pascal,比起Pascal來更接近於Oberon。</li> <li>Delphi 8 and Delphi 2005以及現在的delphi xe2都採用.net</li> <li>Eiffel</li> <li>Forth</li> <li>FORTRAN</li> <li>IKVM,Java。</li> <li>IronPython,基於Python。</li> <li>IronRuby,基於Ruby。</li> <li>Lexico,基於西班牙語的面向物件程式語言。</li> <li>Lisp</li> <li>Mercury</li> <li>Mondrian為了便於指令碼部件編程而開發的功能型語言。</li> <li>Nemerle函數式/指令式混合語言。</li> <li>Oberon</li> <li>Perl</li> <li>Phalanger,PHP的.net編譯器。</li> <li>RPG</li> <li>Smalltalk</li> <li>TclBridge,基於Tcl。</li> <li>PowerBuilder.NET powerbuilder 11.5及以後的版本都採用.net技術,但這種語言目前停止開發了。</li></ul><h3><span id="ASP.NET_.26_ADO.NET"></span><span id="ASP.NET_&amp;_ADO.NET">ASP.NET &amp; ADO.NET</span></h3> <p>ASP.NET是內含於.NET Framework中,專門用來發展Web應用程式的一組類別庫集。 </p><p>ADO.NET是內含於.NET Framework中,專門處理與資料來源溝通的資料存取類別庫集,被Windows Forms與ASP.NET應用程式大量使用,可說是.NET Framework中唯一的資料存取介面。 </p> <h2><span id=".E5.8F.AF.E4.BE.9B.E9.81.B8.E6.93.87.E7.9A.84.E5.AF.A6.E7.8F.BE.E7.89.88.E6.9C.AC"></span><span id="可供選擇的實現版本">可供選擇的實現版本</span></h2> <p>微軟的.NET Framework是.NET技術的旗艦級實現版本,在此之外還有一些其他實現版本。 </p> <ul><li>.NET Core 是微軟開發的跨平台 (Windows、Mac OSX、Linux) 的應用程式開發框架(Application Framework)</li></ul><ul><li>微軟開發了一個稱為共享原始碼公共語言基礎(Shared Source Common Language Infrastructure,Shared Source CLI;即今ECMA—通用語言架構),是微軟的.NET Framework(共通語言執行平臺)的一個原始碼共享的實現架構,可運行於Windows XP,FreeBSD,和Mac OS X10.2。</li></ul><ul><li>Mono是一個開源的.NET運行時和開發庫實現版本。Mono現正由xamarin公司和開源軟體發展社區負責開發。它正迅速發展成熟,現已經包含了對ASP.NET和ADO.NET的支援,對Windows Forms庫的支援也較充分。它提供了一個C#編譯器,而一個VB.NET編譯器現在也已經處於pre-beta階段。Mono項目還包含了一些新的庫和技術的開發: <ul><li>Gtk:一個GTK+GUI工具包的.NET封裝。</li> <li>xSP:一個用C#編寫的支援運行ASP.NET應用程式的網頁伺服器軟體。</li> <li>MonoDevelop:SharpDevelop的一個移植版本,是一個符合GPL標準的面向Gtk#和Mono的.NET整合開發環境。</li> <li>Novell.Directory.Ldap類庫:Lightweight Directory Access Protocol(LDAP)for .NET的一個免費的實現版本。</li> <li>SerialPortNet:Aserial portlibrary for .Net &amp; Mono implementing .NET 2.0 specifications.</li> <li>Mono for Android和MonoTouch for iOS:Mono在行動平台Android和iOS上的移植,使開發者可以在Android和iOS平台上使用C#和Mono框架開發套用。Xamarin Forms是這些實現的核心,可以根據系統不同生成符合該系統風格的介面。</li> <li>MonoMac:Mono對於一些OS X原生Step API的封裝。</li></ul></li></ul><ul><li>Portable.NET不及Mono成熟,這得歸因於Portable.NET並不是在最初的時候就使用了微軟的開發框架。提供了一個可以從C編譯到通用中間語言的編譯器。</li></ul><h2><span id=".E5.8F.83.E8.A6.8B"></span><span id="參見">參見</span></h2> <ul><li>C#</li> <li>VB.NET</li> <li>ASP.NET</li> <li>AJAX</li> <li>COM Interop</li> <li>Windows API</li> <li>.NET Compact Framework</li> <li>.NET Micro Framework</li></ul><h2><span id=".E5.8F.82.E8.80.83.E6.96.87.E7.8C.AE"></span><span id="参考文献">參考文獻</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93.BE.E6.8E.A5"></span><span id="外部链接">外部連結</span></h2> <ul><li><span><span>官方網站</span></span> </li> <li>Overview of .NET Framework (MSD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span title="英語">(英文)</span> <ul><li>.NET Framework 概述(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span title="中文">(簡體中文)</span></li> <li>.NET Framework 的概觀(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span title="中文">(繁體中文)</span></li></ul></li> <li>.NET Github repository(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ul>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443 Cached time: 20230505225850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1.123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1.498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11068/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740339/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20886/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28/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136/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42020/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437/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32550082/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1/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959.855 1 -total 21.87% 209.961 2 Template:NavboxV2 18.06% 173.376 95 Template:Le 14.97% 143.686 1 Template:Reflist 14.36% 137.856 1 Template:Microsoft 12.94% 124.237 1 Template:Infobox_Software 11.76% 112.858 1 Template:Infobox 11.69% 112.177 29 Template:Cite_web 9.90% 95.050 1 Template:多個問題 8.64% 82.921 2 Template:Navbox -->
**.NET Framework** 是由微軟開發,一個致力於敏捷軟體開發(agile software development)、快速應用開發(rapid application development)、平臺獨立性和網路透明化的軟體框架。.NET 是微軟為 2000 年代對伺服器和桌上型軟體工程邁出的第一步。.NET 包含許多有助於網際網路和內部網套用迅捷發的技術。 .NET Framework 是微軟公司繼 Windows DNA 之後的新發平台,採用系統虛擬機器運行,以通用語言運行庫(Common Language Runtime)為基礎,支援多種語言(C#、F#、VB.NET、C++、Python 等)的發。 .NET 也為應用程式介面(API)提供了新功能和發工具。這些革新使得程式設計員可以同時進行 Windows 應用軟體和網路應用軟體以及元件和服務(web 服務)的開發。.NET 提供了一個新的反射性的且物件導向程式設計編程介面。.NET 設計得足夠通用化從而使許多不同高階語言都得以被匯集。 甲骨文公司的 Java 程式語言和 Java 平台企業版技術是.NET 平台的競爭對手之一。 2014 年 11 月 12 日,微軟宣布完全開放.NET Framework 的原始碼,並提供給 Linux 和 macOS 使用。 ## 版本 ## 發行歷史 ### .NET Framework 1.0 完整版號 - 1.0.3705 這是最早的.NET 架構,於 2002 年發行。它可以以一個獨立且可重新分發的包的形式或在一個軟體發展工具包集中被獲得。它也是第一個微軟 Visual Studio .NET 的發行版的一部份(也被稱作 Visual Studio .NET 2002)。 ### .NET Framework 1.1 完整版號 - 1.1.4322 這是首個主要的.NET Framework 升級版本,發行於 2003 年。它可以以一個獨立的可重新分發的包的形式或在一個軟體發展工具包集中被獲得。它也是第二個微軟 Visual Studio .NET 版本的一部份(也被稱作 Visual Studio .NET 2003)。它也是首個被 Windows 作業系統 - Windows Server 2003 所內建的.NET Framework 版本。 自 1.0 版本以來的改進: * 內建了對 mobile ASP.NET 控制項的支援。這在 1.0 版本是以附加功能方式實現的,現在已經整合到框架的內部。 * 安全方面的變更 - 使得 Windows 表單代碼以可靠的行為執行,從而可以在 Internet 環境內安全運行,並且加入了 ASP.NET 應用程式的代碼安全存取功能。 * 內建了對 ODBC 和 Oracle 資料庫的支援。這在 1.0 版本是以附加功能方式實現的,現在已經整合到框架的內部。 * .NET Compact Framework- 這是一個用於智慧型裝置(例如 Pocket PC 或者 SmartPhone)的.NET Framework 的子集。 * 對 IPv6 的支援。 * 大量的 API 變更。 ### .NET Framework 2.0 完整版號 - 2.0.50727.42,發行於 2005 年 10 月 27 日。 .NET Framework 2.0 的元件都包含在 Visual Studio 2005 和 SQL Server 2005 裡面。通過 MSDN Universe 版可以免費下載 RTM 版本。 自 1.1 版本以來的改進: * 大量的 API 變更。 * 新的 API 讓需要管理.NET 運行庫實例的非.NET 的應用程式可以做到這點。這個新的 API 對.NET 運行庫的各種功能,包括:多執行緒、記憶體分配、代碼載入等,提供了很好的控制。它最初是為 Microsoft SQL Server 能夠有效率的使用.NET 運行庫而設計的,因為 Microsoft SQL Server 擁有它自己的日程管理器和記憶體管理器。 ### .NET Framework 3.0 發佈日期 2006/11/21。曾用名「WinFX」。依然使用.NET Framework 2.0 版本的公共語言運行庫(CLR),並加入了適應未來軟體發展方向的 4 個框架: * Windows Presentation Foundation(WPF):提供更佳的使用者體驗,用來開發 Windows Forms 程式以及瀏覽器應用程式(參見 WPF/E). * Windows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WCF):提供 SOA(面向服務的軟體構架)支援的安全的網路服務(Web Service)框架。 * Windows Workflow Foundation(WF):提供一個設計與發展工作流程導向(Workflow-oriented)應用程式基礎支援的應用程式介面。 * Windows CardSpace:提供一個 SSO 的解決方案,每個使用者都有各自的 CardSpace。 ### .NET Framework 3.5 這個版本將包含一個支援 C# 和 VB.Net 中心的語言特性的編譯器,以及對語言整合查詢(LINQ, Language-Integrated Query)的支援。該版本隨 Visual Studio 2008 一起發佈。 同時,.NET Framework 3.5 自動包含.NET Framework 2.0 SP1 以及.NET Framework 3.0 SP1,用於為這兩個版本提供安全性修復,以及少量新增的類別館(如 System.DateTimeOffest),此版本提供的新功能有: * 擴充方法(Extension Method)內容(Attribute),用於為擴充方法提供支援 * LINQ 支援,包括 LINQ to Object、LINQ to ADO.NET 以及 LINQ to XML * 表達式目錄樹(Expression Tree),用於為 Lambda 表達式提供支援 * 與語言整合查詢(LINQ)和資料感知緊密整合。藉助這個新功能,您可以使用相同的語法,在任何支援 LINQ 的語言中編寫相關程式碼,以篩選和列舉多種類型的 SQL 資料、集合、XML 和資料集,以及建立它們的投影。 * 利用 ASP.NET AJAX 可以建立更有效、更具互動性、高度個人化的 Web 體驗,這些體驗在所有最流行的瀏覽器上都能實現。 * 用於生成 WCF 服務的全新 Web 協定支援,包括 AJAX、JSON、REST、POX、RSS、ATOM 和若干新的 WS-\* 標準。 * Visual Studio 2008 中面向 WF、WCF 和 WPF 的完整工具支援,其中包括支援工作流的服務這一新技術。 * .NET Framework 3.5 基礎類別媒體櫃(BCL)中的新類可滿足許多常見的客戶請求。 #### .NET Framework 3.5 SP1 .NET Framework 3.5 SP1 自動包含.NET Framework 2.0 SP2 以及.NET Framework 3.0 SP2。該版本隨 Visual Studio 2008 SP1 釋出,此版本提供了下列的新功能: * 新增的 ASP.NET 功能包括 ASP.NET 動態資料和 ASP.NET AJAX 附加功能,前者提供了無需編寫程式碼就可實現資料驅動的快速開發的豐富支架框架,後者為管理瀏覽器歷史記錄提供了支援(後退按鈕支援)。 * ADO.NET Entity Framework。 * 對 SQL Server 2008 的資料提供程式支援。 * .NET Framework 客戶端設定檔是完整版.NET Framework 的子集,面向客戶端應用程式。這改善了尚未安裝.NET Framework 的電腦上的安裝體驗。 * 改進 Windows Presentation Foundation 的效能,其中包括啟動速度的點陣圖效果效能的提高。為 Windows Presentation Foundation 增加的功能包括對業務線應用程式的更好支援、本機閃屏支援、DirectX 像素著色器支援以及新的 WebBrowser 控制項。 * ClickOnce 應用程式釋出者可以根據具體情況決定是否取消簽章和雜湊,開發人員可以以編程方式安裝顯示自訂姓名標示的 ClickOnce 應用程式,ClickOnce 錯誤對話方塊支援指向網路上特定於應用程式的支援站點的連結。 * 用於 SQL Server 的.NET Framework 資料提供程式(System.Data.SqlClient)完全支援 SQL Server 2008 資料庫引擎的所有新功能。有關.NET Framework 對 SQL Server 2008 的支援的更多資訊,請參見 SQL Server 中的新功能(ADO.NET)。ADO.NET 資料平台是一種多版本策略,它使開發人員能夠針對概念性實體資料模型進行編程,從而減輕他們的編碼和維護工作。此平台提供了 ADO.NET Entity Framework、實體資料模型(EDM)、物件服務、LINQ to Entities、Entity SQL、EntityClient、ADO.NET 資料服務及實體資料模型工具。 * Windows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現在提供了改進的互操作性支援,增強了部份信任方案中的除錯體驗,並擴充了整合協定支援以更廣泛地套用於 Web 2.0 應用程式,從而使 DataContract 序列化程式更易於使用。 * Microsoft.VisualBasic.PowerPacks 命名空間引入了新的 DataRepeater 控制項,該控制項以可自訂的列表格式顯示資料。此命名空間還包含新的向量形狀。 ### .NET Framework 4.0 * .NET Framework 4.0 主要增加了並列支援,英文版於 2010 年 4 月 12 日推出。 * 新增 System.Lazy <T>,做為延遲初始化時使用。 * 新增大整數的 System.Numerics.BigInteger 與複數的 System.Numerics.Complex(使用時需加入參考 System.Numerics.dll) * 微軟於 2016 年 1 月 12 開始停止對.NET 4.0, 4.5, 4.5.1 的安全性更新及技術支援 ### .NET Framework 4.5 .NET Framework 4.5 是.NET Framework 4 高相容性的置位更新(in-place update)。搭配 C# 或 Visual Basic 程式設計語言使用.NET Framework 4.5,即可編寫 Windows Store 風格的應用程式。.NET Framework 4.5 可提升效能、可靠度及安全性。於 2012 年 8 月 15 日推出。但請注意,.NET Framework 4.5 只支援 Windows Vista SP2 以上版本的作業系統。 * 微軟於 2016 年 1 月 12 開始停止對.NET 4.0, 4.5, 4.5.1 的安全性更新及技術支援 #### .NET Framework 4.5.1 .NET Framework 4.5.1 於 2013 年 10 月 17 日隨著 Visual Studio 2013 發布。此版本需要 Windows Vista SP2 或更新的環境,並且包含在 Windows 8.1 和 Windows Server 2012 R2 中。.NET Framework 4.5.1 的新功能有: * 偵錯器支援 X64 編輯和繼續(EnC) * 偵錯器支援檢視代管返回值 * 「Call Stack」和「Task」視窗中的異步感知偵錯 * 偵錯器支援分析.NET 記憶體轉儲(在 Visual Studio Ultimate SKU 中) * 適用於 Performance 及 Diagnostics 中心的.NET 開發者工具 * 代碼分析 UI 改進 * ADO.NET 空閒連接彈性 #### .NET Framework 4.5.2 .NET Framework 4.5.2 的發表宣佈於 2014 年 5 月 5 日。此版本需要 Windows Vista SP2 及更新版本。對於 Windows Forms 應用程式,對高 DPI 方案進行了改進。對於 ASP.NET,可以使用更高可靠性的 HTTP 開頭檢查和修改方法,這是一種規劃背景異步工作任務的新方法。 ### .NET Framework 4.6 .NET Framework 4.6 是在 2014 年 11 月 12 月宣佈,而在 2015 年 7 月 20 日發行。 它對 64 位元系統支援一個新的即時編譯(JIT),稱之為 RyuJIT,呈現較佳的效能,並支援 SSE2 與 AVX2 指令集。WPF 與 Windows Forms 都獲得更新以達成較高的 DPI 情境。支援 TLS 1.1 與 TLS 1.2 的功能已經被加入 WCF。 此版本需要 Windows Vista SP2 或更新的版本。 #### .NET Framework 4.6.1 .NET Framework 4.6.1 發行的訊息在 2015 年 11 月 30 日宣佈。這個版本需要 Windows 7 SP1 或更新的版本。新的功能與 API 包括: * WPF 改進了拼寫檢查,支援使用者自訂詞典,並改進觸控效能。 * 增強支援橢圓曲線數字簽名演算法(ECDSA)X509 認證。 * 當連接 Azure SQL 資料庫時,添加了對 AlwaysOn、Always Encrypted 的 SQL 連接,並改進連接開放彈性。 * Azure SQL 資料庫現在使用更新的 System.Transactions API 支援分散式處理。 * RyuJIT、GC、WPF 和 WCF 中的許多其他效能、穩定性和可靠性相關修復。 #### .NET Framework 4.6.2 .NET Framework 4.6.2 的預覽在 2016 年 3 月 30 日宣佈,發行日期則為 2016 年 8 月 2 日。此版本需要 Windows 7 SP1 或更新版。 New features include: * 支援超過 260 個字元的路徑 * 支援 X.509 認證的 FIPS 186-3 DSA * TLS 1.1 / 1.2 支援 ClickOnce * 支援 ASP.NET 數據註釋的在地化 * 啟用具備 Project Centennial 的 .NET 桌面應用程式 * 針對 WPF 支援軟鍵盤和每個監視器 DPI ### .NET Framework 4.7 2017 年 4 月 5 日,微軟宣佈 .NET Framework 4.7 將被整合到 Windows 10 創作者更新,承諾為其他 Windows 版本提供獨立安裝程式。同日,發行一個 Visual Studio 2017 更新版以加強支援標的物 .NET Framework 4.7。 所承諾的 Windows 7 及更新版本獨立安裝程式在 2017 年 5 月 2 日發行, 但有一些重要成份不包含在內。 .NET Framework 4.7 的新功能包括: * 使用橢圓曲線密碼學的增強加密 * 改進對傳輸層安全性協定(TLS)的支援,尤其是對於 1.2 版 * 支援 Windows Forms 的高 DPI 感知支援 * 在 WPF 中對觸控和手寫的更多支援 * WPF 的新印表 API #### .NET Framework 4.7.1 .NET Framework 4.7.1 在 2017 年 10 月 17 日發行。在修復程式和新功能中,它修正了 d3dcompiler 依賴性問題。 它還增加了與.NET Standard 2.0 開箱即用的相容性。 #### .NET Framework 4.7.2 .NET Framework 4.7.2 在 2018 年 4 月 30 日發行。主要的異動是改進 ASP.NET、BCL、CLR、ClickOnce、Networking、SQL、WCF、Windows Forms、Workflow 及 WPF。 ## CLR 與 CLI .NET 的初級組成是 CLI(通用語言架構)和 CLR(通用語言運行庫)。 CLI(通用語言架構)全名為 Common Language Infrastructure,是一套運作環境規範,包括一般系統、基礎類庫和與機器無關的中間代碼。CLR 則是確認操作密碼符合 CLI 的平臺。在通用中間語言(CIL)執行前,CLR 必須將指令及時編譯轉換成原始機器碼。 所有 CLI 都可經由.NET 自我表述。CLR 檢查元資料以確保正確的方法被調用。元資料通常是由語言編譯器生成的,但開發人員也可以通過使用客戶屬性建立他們自己的元資料。 如果一種語言實現生成了 CLI,它也可以通過使用 CLR 被調用,這樣它就可以與任何其他.NET 語言生成的資料相互動。CLR 也被設計為作業系統無關性。 當一個彙編體被載入時,CLR 執行各種各樣的測試。其中的兩個測試是確認與核查。在確認的時候,CLR 檢查彙編體是否包含有效的元資料和 CIL,並且檢查內部表的正確性。核查則不那麼精確。核查機制檢查代碼是否會執行一些「不安全」的操作。核查所使用的演算法非常保守,導致有時一些「安全」的代碼也通不過核查。不安全的代碼只有在彙編體擁有「跳過核查」許可的情況下才會被執行,通常這意味著代碼是安裝在本機上的。 通過.NET,你可以用 SOAP 和不同的 web 服務進行互動。 ## 標準化和著作權 2000 年 8 月,微軟、惠普和英特爾共同制定 CLI 和 C# 程式語言的標準規格。2001 年 12 月,以上兩者通過並成為 ECMA 標準規格。(ECMA 335(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和 ECMA 334(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ISO 亦於 2003 年 4 月跟隨(ISO/IEC 2327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和 ISO/IEC 23270(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這會有一定的風險,但它可以鼓勵標準聯合的實現,以提供一座橋梁來把非 Windows 的軟體轉變為微軟.NET。將此推廣為標準的一個團體是國際.NET 聯合會(INETA)。 儘管微軟及其他合作夥伴持有 CLI 及 C# 的專利,ECMA 和 ISO 要求所有專利都應該遵守「合理與非歧視準則」。除此之外,這些公司亦同意讓使用者免費使用這兩項專利。 不過,這並不包括.NET Framework 內並不為 ECMA/ISO 標準涵蓋的範圍,這包括了:Windows Forms、ADO.NET 及 ASP.NET。微軟對上述部件所持有的專利,使開發者未必能夠為非微軟平臺開發出一套完整的作品。 2014 年 11 月 13 日,微軟新任執行長薩帝亞・納德拉決心下,該公司釋出的.NET 原始碼包含了伺服器部份的核心,如.NET Framework Libraries、.NET Core Framework Libraries 和 RyuJit VM,正式對外開放原始碼。 ## .NET 與 Java EE 公共語言基礎(CLI),通用中間語言(CIL)以及 C# 與甲骨文公司的 Java 虛擬機和 Java 之間有不少的相似之處,因此它們無疑是強烈的競爭者。它們兩者都使用它們各自的中間碼(在微軟,它們叫做通用中間語言,而在 Oracle,它們叫位元組碼)。通用中間語言被設計來即時編譯(JIT),而 Java 的位元組碼在最初的時候則是設計成用於解釋運行,而非即時編譯。.NET 現在只在 Windows 上被完美地支援,而 Java 則可在很多平臺上被完好支援。然而,現在一些正在開發中的實現版本例如 Mono 或者 Shared source CLI 可以用於在類 Unix 作業系統例如 Linux,FreeBSD 和 Mac OS X 上運行.NET 應用程式。甲骨文公司的一個產品,J2EE 提供與微軟的一些捆綁於 Windows 中的技術例如 COM+(先前的 MTS)和 MSMQ 等效的功能。 Java 和.NET 可經由 IKVM,一個在.NET 平臺上實作的 Java 虛擬機作更多的溝通。 Java 有其專門的遠端程式呼叫技術 RMI(Remote Method Invocation), RMI 的另一版本 RMI-IIOP 更可相容 CORBA。 然而,.NET 與 Java 之間的競爭關係,在.NET Core 出現後,一切都改觀了。 ## .NET 與 COM 前一版軟體元件技術由 Microsoft 所提出的 COM,該技術被用來建立大型(large-scale)的軟體系統上,使用 COM+ 或 MTS 對於傳統分散式元件有強化的作用。當.NET 將 COM-objects 封裝成.NET 元件以及將.NET 元件封裝成 COM-objects 後,Microsoft 分別將他命名為 Runtime Callable Wrapper(RCW)和 COM Callable Wrapper(CCW)。很明顯的,Microsoft 最終將以.NET 全面取代 COM 成為軟體元件的架構。Microsoft 希望開發者能夠在 Win32 平臺上使用.Net 取代 COM,而已經存在的服務則透過抽象介面來使用(如:目前交易的.Net 元件仍然使用 COM+)。 ## .Net Remoting 與 XML WebServices .NET remoting 屬於行程(process)內溝通的抽象方法。 Microsoft® .NET Remoting 提供一個豐富可擴充的框架給存在兩個不同 AppDomain 中的 Object,使得在不同行程(行程)和不同機器中能夠進行無縫地溝通。.NET Remoting 提供一種強大但簡單的可程式化模型並且在執行階段支援資料交換。 XML Web services 將基礎的功能區塊佈署到網路的不同電腦上。開放標準的通訊協定以及人和應用程式可以透過 Web Services 整合應用程式的環境來合作。應用程式可以從不同的來源使用多個 XML Web Services 來建構應用程式而不需要知道他們在哪裡以及如何來運作。 ## .NET 的語言 CLI 被設計成支援任何物件導向的程式語言,分享共同物件模型與大型共同類別庫。.NET 支援超過 40 種程式語言。這些編譯器大都是免費的(軟體廠商僅開發出售整合式開發環境)。 大部份的語言都做了重大改變以搭配.NET Framework。廠商通常利用這個機會來同時改變語言的其他特性。 ### 微軟開發的.NET 平臺程式語言 * C#,一個以 C++ 和 Java 語法為基礎開發的一個全新的物件導向語言,是.NET 開發的首選語言。 * Visual Basic .NET,一個加強了物件導向支援的,支援多執行緒的 Visual Basic 版本。 * C++/CLI,一個 C++ 的.NET 平臺版本變種。 * JScript .NET,一個編譯版本的 MicrosoftJScript 語言。 * J#,一個對應於 Java 和 J++(微軟自己開發的 Java 變種)的.NET 平臺版本,但是由於智慧財產權問題,目前微軟公司已經停止其開發套用。 * F#,ML 語言家族的一員。 * Microsoft Small Basic ### 第三方使用.NET 的程式語言 * Ada,參閱 A#。 * APL * Boo,基於 Python。 * COBOL * Component Pascal,基於部件的 Pascal,比起 Pascal 來更接近於 Oberon。 * Delphi 8 and Delphi 2005 以及現在的 delphi xe2 都採用.net * Eiffel * Forth * FORTRAN * IKVM,Java。 * IronPython,基於 Python。 * IronRuby,基於 Ruby。 * Lexico,基於西班牙語的面向物件程式語言。 * Lisp * Mercury * Mondrian 為了便於指令碼部件編程而開發的功能型語言。 * Nemerle 函數式/指令式混合語言。 * Oberon * Perl * Phalanger,PHP 的.net 編譯器。 * RPG * Smalltalk * TclBridge,基於 Tcl。 * PowerBuilder.NET powerbuilder 11.5 及以後的版本都採用.net 技術,但這種語言目前停止開發了。 ### ASP.NET & ADO.NET ASP.NET 是內含於.NET Framework 中,專門用來發展 Web 應用程式的一組類別庫集。 ADO.NET 是內含於.NET Framework 中,專門處理與資料來源溝通的資料存取類別庫集,被 Windows Forms 與 ASP.NET 應用程式大量使用,可說是.NET Framework 中唯一的資料存取介面。 ## 可供選擇的實現版本 微軟的.NET Framework 是.NET 技術的旗艦級實現版本,在此之外還有一些其他實現版本。 * .NET Core 是微軟開發的跨平台 (Windows、Mac OSX、Linux) 的應用程式開發框架(Application Framework) * 微軟開發了一個稱為共享原始碼公共語言基礎(Shared Source Common Language Infrastructure,Shared Source CLI;即今 ECMA— 通用語言架構),是微軟的.NET Framework(共通語言執行平臺)的一個原始碼共享的實現架構,可運行於 Windows XP,FreeBSD,和 Mac OS X10.2。 * Mono 是一個開源的.NET 運行時和開發庫實現版本。Mono 現正由 xamarin 公司和開源軟體發展社區負責開發。它正迅速發展成熟,現已經包含了對 ASP.NET 和 ADO.NET 的支援,對 Windows Forms 庫的支援也較充分。它提供了一個 C# 編譯器,而一個 VB.NET 編譯器現在也已經處於 pre-beta 階段。Mono 項目還包含了一些新的庫和技術的開發: * Gtk:一個 GTK+GUI 工具包的.NET 封裝。 * xSP:一個用 C# 編寫的支援運行 ASP.NET 應用程式的網頁伺服器軟體。 * MonoDevelop:SharpDevelop 的一個移植版本,是一個符合 GPL 標準的面向 Gtk# 和 Mono 的.NET 整合開發環境。 * Novell.Directory.Ldap 類庫:Lightweight Directory Access Protocol(LDAP)for .NET 的一個免費的實現版本。 * SerialPortNet:Aserial portlibrary for .Net & Mono implementing .NET 2.0 specifications. * Mono for Android 和 MonoTouch for iOS:Mono 在行動平台 Android 和 iOS 上的移植,使開發者可以在 Android 和 iOS 平台上使用 C# 和 Mono 框架開發套用。Xamarin Forms 是這些實現的核心,可以根據系統不同生成符合該系統風格的介面。 * MonoMac:Mono 對於一些 OS X 原生 Step API 的封裝。 * Portable.NET 不及 Mono 成熟,這得歸因於 Portable.NET 並不是在最初的時候就使用了微軟的開發框架。提供了一個可以從 C 編譯到通用中間語言的編譯器。 ## 參見 * C# * VB.NET * ASP.NET * AJAX * COM Interop * Windows API * .NET Compact Framework * .NET Micro Framework ## 參考文獻 ## 外部連結 * 官方網站 * Overview of .NET Framework (MSD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英文) * .NET Framework 概述(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簡體中文) * .NET Framework 的概觀(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繁體中文) * .NET Github repository(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null
45,688
2023-05-02T15:04:37Z
76,703,318
.NET庫
32,634
<p><b>.NET Framework</b>是由微軟開發,一個致力於敏捷軟體開發(agile software development)、快速應用開發(rapid application development)、平臺獨立性和網路透明化的軟體框架。.NET是微軟為2000年代對伺服器和桌上型軟體工程邁出的第一步。.NET包含許多有助於網際網路和內部網套用迅捷發的技術。 </p><p>.NET Framework是微軟公司繼Windows DNA之後的新發平台,採用系統虛擬機器運行,以通用語言運行庫(Common Language Runtime)為基礎,支援多種語言(C#、F#、VB.NET、C++、Python等)的發。 </p><p>.NET也為應用程式介面(API)提供了新功能和發工具。這些革新使得程式設計員可以同時進行Windows應用軟體和網路應用軟體以及元件和服務(web服務)的開發。.NET提供了一個新的反射性的且物件導向程式設計編程介面。.NET設計得足夠通用化從而使許多不同高階語言都得以被匯集。 </p><p>甲骨文公司的Java程式語言和Java平台企業版技術是.NET平台的競爭對手之一。 </p><p>2014年11月12日,微軟宣布完全開放.NET Framework的原始碼,並提供給Linux和macOS使用。</p> <h2><span id=".E7.89.88.E6.9C.AC"></span><span id="版本">版本</span></h2> <h2><span id=".E7.99.BC.E8.A1.8C.E6.AD.B7.E5.8F.B2"></span><span id="發行歷史">發行歷史</span></h2> <h3><span id=".NET_Framework_1.0">.NET Framework 1.0</span></h3> <p>完整版號 - 1.0.3705 </p><p>這是最早的.NET架構,於2002年發行。它可以以一個獨立且可重新分發的包的形式或在一個軟體發展工具包集中被獲得。它也是第一個微軟Visual Studio .NET的發行版的一部份(也被稱作Visual Studio .NET 2002)。 </p> <h3><span id=".NET_Framework_1.1">.NET Framework 1.1</span></h3> <p>完整版號 - 1.1.4322 </p><p>這是首個主要的.NET Framework升級版本,發行於2003年。它可以以一個獨立的可重新分發的包的形式或在一個軟體發展工具包集中被獲得。它也是第二個微軟Visual Studio .NET版本的一部份(也被稱作Visual Studio .NET 2003)。它也是首個被Windows作業系統-Windows Server 2003所內建的.NET Framework版本。 </p><p>自1.0版本以來的改進: </p> <ul><li>內建了對mobile ASP.NET控制項的支援。這在1.0版本是以附加功能方式實現的,現在已經整合到框架的內部。</li> <li>安全方面的變更 - 使得Windows表單代碼以可靠的行為執行,從而可以在Internet環境內安全運行,並且加入了ASP.NET應用程式的代碼安全存取功能。</li> <li>內建了對ODBC和Oracle資料庫的支援。這在1.0版本是以附加功能方式實現的,現在已經整合到框架的內部。</li> <li>.NET Compact Framework- 這是一個用於智慧型裝置(例如Pocket PC或者SmartPhone)的.NET Framework的子集。</li> <li>對IPv6的支援。</li> <li>大量的API變更。</li></ul><h3><span id=".NET_Framework_2.0">.NET Framework 2.0</span></h3> <p>完整版號 - 2.0.50727.42,發行於2005年10月27日。 </p><p>.NET Framework 2.0的元件都包含在 Visual Studio 2005和SQL Server 2005裡面。通過MSDN Universe版可以免費下載RTM版本。 </p><p>自1.1版本以來的改進: </p> <ul><li>大量的API變更。</li> <li>新的API讓需要管理.NET運行庫實例的非.NET的應用程式可以做到這點。這個新的API對.NET運行庫的各種功能,包括:多執行緒、記憶體分配、代碼載入等,提供了很好的控制。它最初是為Microsoft SQL Server能夠有效率的使用.NET運行庫而設計的,因為Microsoft SQL Server擁有它自己的日程管理器和記憶體管理器。</li></ul><h3><span id=".NET_Framework_3.0">.NET Framework 3.0</span></h3> <p>發佈日期2006/11/21。曾用名「WinFX」。依然使用.NET Framework 2.0版本的公共語言運行庫(CLR),並加入了適應未來軟體發展方向的4個框架: </p> <ul><li>Windows Presentation Foundation(WPF):提供更佳的使用者體驗,用來開發Windows Forms程式以及瀏覽器應用程式(參見WPF/E).</li> <li>Windows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WCF):提供SOA(面向服務的軟體構架)支援的安全的網路服務(Web Service)框架。</li> <li>Windows Workflow Foundation(WF):提供一個設計與發展工作流程導向(Workflow-oriented)應用程式基礎支援的應用程式介面。</li> <li>Windows CardSpace:提供一個SSO的解決方案,每個使用者都有各自的CardSpace。</li></ul><h3><span id=".NET_Framework_3.5">.NET Framework 3.5</span></h3> <p>這個版本將包含一個支援C#和VB.Net中心的語言特性的編譯器,以及對語言整合查詢(LINQ, Language-Integrated Query)的支援。該版本隨Visual Studio 2008一起發佈。 </p><p>同時,.NET Framework 3.5自動包含.NET Framework 2.0 SP1以及.NET Framework 3.0 SP1,用於為這兩個版本提供安全性修復,以及少量新增的類別館(如System.DateTimeOffest),此版本提供的新功能有: </p> <ul><li>擴充方法(Extension Method)內容(Attribute),用於為擴充方法提供支援</li> <li>LINQ支援,包括LINQ to Object、LINQ to ADO.NET以及LINQ to XML</li> <li>表達式目錄樹(Expression Tree),用於為Lambda表達式提供支援</li> <li>與語言整合查詢(LINQ)和資料感知緊密整合。藉助這個新功能,您可以使用相同的語法,在任何支援LINQ的語言中編寫相關程式碼,以篩選和列舉多種類型的SQL資料、集合、XML和資料集,以及建立它們的投影。</li> <li>利用ASP.NET AJAX可以建立更有效、更具互動性、高度個人化的Web體驗,這些體驗在所有最流行的瀏覽器上都能實現。</li> <li>用於生成WCF服務的全新Web協定支援,包括AJAX、JSON、REST、POX、RSS、ATOM和若干新的WS-*標準。</li> <li>Visual Studio 2008中面向WF、WCF和WPF的完整工具支援,其中包括支援工作流的服務這一新技術。</li> <li>.NET Framework 3.5基礎類別媒體櫃(BCL)中的新類可滿足許多常見的客戶請求。</li></ul><h4><span id=".NET_Framework_3.5_SP1">.NET Framework 3.5 SP1</span></h4> <p>.NET Framework 3.5 SP1自動包含.NET Framework 2.0 SP2以及.NET Framework 3.0 SP2。該版本隨Visual Studio 2008 SP1釋出,此版本提供了下列的新功能: </p> <ul><li>新增的ASP.NET功能包括ASP.NET動態資料和ASP.NET AJAX附加功能,前者提供了無需編寫程式碼就可實現資料驅動的快速開發的豐富支架框架,後者為管理瀏覽器歷史記錄提供了支援(後退按鈕支援)。</li> <li>ADO.NET Entity Framework。</li> <li>對SQL Server 2008的資料提供程式支援。</li> <li>.NET Framework客戶端設定檔是完整版.NET Framework的子集,面向客戶端應用程式。這改善了尚未安裝.NET Framework的電腦上的安裝體驗。</li> <li>改進Windows Presentation Foundation的效能,其中包括啟動速度的點陣圖效果效能的提高。為Windows Presentation Foundation增加的功能包括對業務線應用程式的更好支援、本機閃屏支援、DirectX像素著色器支援以及新的WebBrowser控制項。</li> <li>ClickOnce應用程式釋出者可以根據具體情況決定是否取消簽章和雜湊,開發人員可以以編程方式安裝顯示自訂姓名標示的ClickOnce應用程式,ClickOnce錯誤對話方塊支援指向網路上特定於應用程式的支援站點的連結。</li> <li>用於SQL Server的.NET Framework資料提供程式(System.Data.SqlClient)完全支援SQL Server 2008資料庫引擎的所有新功能。有關.NET Framework對SQL Server 2008的支援的更多資訊,請參見SQL Server中的新功能(ADO.NET)。ADO.NET資料平台是一種多版本策略,它使開發人員能夠針對概念性實體資料模型進行編程,從而減輕他們的編碼和維護工作。此平台提供了ADO.NET Entity Framework、實體資料模型(EDM)、物件服務、LINQ to Entities、Entity SQL、EntityClient、ADO.NET資料服務及實體資料模型工具。</li> <li>Windows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現在提供了改進的互操作性支援,增強了部份信任方案中的除錯體驗,並擴充了整合協定支援以更廣泛地套用於Web 2.0應用程式,從而使DataContract序列化程式更易於使用。</li> <li>Microsoft.VisualBasic.PowerPacks命名空間引入了新的DataRepeater控制項,該控制項以可自訂的列表格式顯示資料。此命名空間還包含新的向量形狀。</li></ul><h3><span id=".NET_Framework_4.0">.NET Framework 4.0</span></h3> <ul><li>.NET Framework 4.0主要增加了並列支援,英文版於2010年4月12日推出。</li> <li>新增System.Lazy &lt;T&gt;,做為延遲初始化時使用。</li> <li>新增大整數的System.Numerics.BigInteger與複數的System.Numerics.Complex(使用時需加入參考System.Numerics.dll)</li> <li>微軟於2016年1月12開始停止對.NET 4.0, 4.5, 4.5.1的安全性更新及技術支援</li></ul><h3><span id=".NET_Framework_4.5">.NET Framework 4.5</span></h3> <p>.NET Framework 4.5是.NET Framework 4高相容性的置位更新(in-place update)。搭配C# 或Visual Basic程式設計語言使用.NET Framework 4.5,即可編寫Windows Store風格的應用程式。.NET Framework 4.5可提升效能、可靠度及安全性。於2012年8月15日推出。但請注意,.NET Framework 4.5只支援Windows Vista SP2以上版本的作業系統。</p> <ul><li>微軟於2016年1月12開始停止對.NET 4.0, 4.5, 4.5.1的安全性更新及技術支援</li></ul><h4><span id=".NET_Framework_4.5.1">.NET Framework 4.5.1</span></h4> <p>.NET Framework 4.5.1於2013年10月17日隨著Visual Studio 2013發布。此版本需要Windows Vista SP2或更新的環境,並且包含在Windows 8.1和Windows Server 2012 R2中。.NET Framework 4.5.1的新功能有:</p> <ul><li>偵錯器支援X64編輯和繼續(EnC)</li> <li>偵錯器支援檢視代管返回值</li> <li>「Call Stack」和「Task」視窗中的異步感知偵錯</li> <li>偵錯器支援分析.NET記憶體轉儲(在Visual Studio Ultimate SKU中)</li> <li>適用於Performance 及 Diagnostics中心的.NET開發者工具</li> <li>代碼分析UI改進</li> <li>ADO.NET空閒連接彈性</li></ul><h4><span id=".NET_Framework_4.5.2">.NET Framework 4.5.2</span></h4> <p>.NET Framework 4.5.2的發表宣佈於2014年5月5日。此版本需要Windows Vista SP2及更新版本。對於Windows Forms應用程式,對高DPI方案進行了改進。對於ASP.NET,可以使用更高可靠性的HTTP開頭檢查和修改方法,這是一種規劃背景異步工作任務的新方法。</p> <h3><span id=".NET_Framework_4.6">.NET Framework 4.6</span></h3> <p>.NET Framework 4.6 是在2014年11月12月宣佈,而在2015年7月20日發行。 它對64位元系統支援一個新的即時編譯(JIT),稱之為 RyuJIT,呈現較佳的效能,並支援SSE2與AVX2指令集。WPF 與 Windows Forms 都獲得更新以達成較高的 DPI 情境。支援TLS 1.1 與 TLS 1.2 的功能已經被加入 WCF。 此版本需要Windows Vista SP2 或更新的版本。</p> <h4><span id=".NET_Framework_4.6.1">.NET Framework 4.6.1</span></h4> <p>.NET Framework 4.6.1 發行的訊息在2015年11月30日宣佈。這個版本需要 Windows 7 SP1 或更新的版本。新的功能與 API 包括: </p> <ul><li>WPF改進了拼寫檢查,支援使用者自訂詞典,並改進觸控效能。</li> <li>增強支援橢圓曲線數字簽名演算法(ECDSA)X509 認證。</li> <li>當連接Azure SQL資料庫時,添加了對AlwaysOn、Always Encrypted的SQL連接,並改進連接開放彈性。</li> <li>Azure SQL資料庫現在使用更新的System.Transactions API支援分散式處理。</li> <li>RyuJIT、GC、WPF和WCF中的許多其他效能、穩定性和可靠性相關修復。</li></ul><h4><span id=".NET_Framework_4.6.2">.NET Framework 4.6.2</span></h4> <p>.NET Framework 4.6.2 的預覽在2016年3月30日宣佈,發行日期則為2016年8月2日。此版本需要 Windows 7 SP1 或更新版。 New features include: </p> <ul><li>支援超過260個字元的路徑</li> <li>支援X.509認證的FIPS 186-3 DSA</li> <li>TLS 1.1 / 1.2支援 ClickOnce</li> <li>支援 ASP.NET 數據註釋的在地化</li> <li>啟用具備 Project Centennial 的 .NET桌面應用程式</li> <li>針對WPF支援軟鍵盤和每個監視器DPI</li></ul><h3><span id=".NET_Framework_4.7">.NET Framework 4.7</span></h3> <p>2017年4月5日,微軟宣佈 .NET Framework 4.7 將被整合到 Windows 10 創作者更新, 承諾為其他Windows版本提供獨立安裝程式。同日,發行一個 Visual Studio 2017 更新版以加強支援標的物 .NET Framework 4.7。 所承諾的 Windows 7 及更新版本獨立安裝程式在2017年5月2日發行, 但有一些重要成份不包含在內。</p><p>.NET Framework 4.7 的新功能包括:</p> <ul><li>使用橢圓曲線密碼學的增強加密</li> <li>改進對傳輸層安全性協定(TLS)的支援,尤其是對於1.2版</li> <li>支援Windows Forms 的高DPI感知支援</li> <li>在 WPF 中對觸控和手寫的更多支援</li> <li>WPF 的新印表 API</li></ul><h4><span id=".NET_Framework_4.7.1">.NET Framework 4.7.1</span></h4> <p>.NET Framework 4.7.1 在2017年10月17日發行。在修復程式和新功能中,它修正了d3dcompiler依賴性問題。 它還增加了與.NET Standard 2.0開箱即用的相容性。</p> <h4><span id=".NET_Framework_4.7.2">.NET Framework 4.7.2</span></h4> <p>.NET Framework 4.7.2 在2018年4月30日發行。主要的異動是改進 ASP.NET、BCL、CLR、ClickOnce、Networking、SQL、WCF、Windows Forms、Workflow 及 WPF。</p> <h2><span id="CLR.E8.88.87CLI"></span><span id="CLR與CLI">CLR與CLI</span></h2> <p>.NET的初級組成是CLI(通用語言架構)和CLR(通用語言運行庫)。 </p><p>CLI(通用語言架構)全名為Common Language Infrastructure,是一套運作環境規範,包括一般系統、基礎類庫和與機器無關的中間代碼。CLR則是確認操作密碼符合CLI的平臺。在通用中間語言(CIL)執行前,CLR必須將指令及時編譯轉換成原始機器碼。 </p><p>所有CLI都可經由.NET自我表述。CLR檢查元資料以確保正確的方法被調用。元資料通常是由語言編譯器生成的,但開發人員也可以通過使用客戶屬性建立他們自己的元資料。 </p><p>如果一種語言實現生成了CLI,它也可以通過使用CLR被調用,這樣它就可以與任何其他.NET語言生成的資料相互動。CLR也被設計為作業系統無關性。 </p><p>當一個彙編體被載入時,CLR執行各種各樣的測試。其中的兩個測試是確認與核查。在確認的時候,CLR檢查彙編體是否包含有效的元資料和CIL,並且檢查內部表的正確性。核查則不那麼精確。核查機制檢查代碼是否會執行一些「不安全」的操作。核查所使用的演算法非常保守,導致有時一些「安全」的代碼也通不過核查。不安全的代碼只有在彙編體擁有「跳過核查」許可的情況下才會被執行,通常這意味著代碼是安裝在本機上的。 </p><p>通過.NET,你可以用SOAP和不同的web服務進行互動。 </p> <h2><span id=".E6.A8.99.E6.BA.96.E5.8C.96.E5.92.8C.E7.89.88.E6.AC.8A"></span><span id="標準化和版權">標準化和著作權</span></h2> <p>2000年8月,微軟、惠普和英特爾共同制定CLI和C#程式語言的標準規格。2001年12月,以上兩者通過並成為ECMA標準規格。(ECMA 335(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和ECMA 334(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ISO亦於2003年4月跟隨(ISO/IEC 2327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和ISO/IEC 23270(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p>這會有一定的風險,但它可以鼓勵標準聯合的實現,以提供一座橋梁來把非Windows的軟體轉變為微軟.NET。將此推廣為標準的一個團體是國際.NET聯合會(INETA)。 </p><p>儘管微軟及其他合作夥伴持有CLI及C#的專利,ECMA和ISO要求所有專利都應該遵守「合理與非歧視準則」。除此之外,這些公司亦同意讓使用者免費使用這兩項專利。 </p><p>不過,這並不包括.NET Framework內並不為ECMA/ISO標準涵蓋的範圍,這包括了:Windows Forms、ADO.NET及ASP.NET。微軟對上述部件所持有的專利,使開發者未必能夠為非微軟平臺開發出一套完整的作品。 </p><p>2014 年11月13日,微軟新任執行長薩帝亞·納德拉決心下,該公司釋出的<span lang="en">.NET</span>原始碼包含了伺服器部份的核心,如<span lang="en">.NET Framework Libraries</span>、<span lang="en">.NET Core Framework Libraries</span>和<span lang="en">RyuJit VM</span>,正式對外開放原始碼。</p> <h2><span id=".NET.E4.B8.8EJava_EE"></span><span id=".NET与Java_EE">.NET與Java EE</span></h2> <p>公共語言基礎(CLI),通用中間語言(CIL)以及C#與甲骨文公司的Java虛擬機和Java之間有不少的相似之處,因此它們無疑是強烈的競爭者。它們兩者都使用它們各自的中間碼(在微軟,它們叫做通用中間語言,而在Oracle,它們叫位元組碼)。通用中間語言被設計來即時編譯(JIT),而Java的位元組碼在最初的時候則是設計成用於解釋運行,而非即時編譯。.NET現在只在Windows上被完美地支援,而Java則可在很多平臺上被完好支援。然而,現在一些正在開發中的實現版本例如Mono或者Shared source CLI可以用於在類Unix作業系統例如Linux,FreeBSD和Mac OS X上運行.NET應用程式。甲骨文公司的一個產品,J2EE提供與微軟的一些捆綁於Windows中的技術例如COM+(先前的MTS)和MSMQ等效的功能。 </p><p>Java和.NET可經由IKVM,一個在.NET平臺上實作的Java虛擬機作更多的溝通。 </p><p>Java有其專門的遠端程式呼叫技術RMI(Remote Method Invocation), RMI的另一版本RMI-IIOP更可相容CORBA。 </p><p>然而,.NET與Java之間的競爭關係,在.NET Core出現後,一切都改觀了。 </p> <h2><span id=".NET.E4.B8.8ECOM"></span><span id=".NET与COM">.NET與COM</span></h2> <p>前一版軟體元件技術由Microsoft所提出的COM,該技術被用來建立大型(large-scale)的軟體系統上,使用COM+ 或MTS對於傳統分散式元件有強化的作用。當.NET將COM-objects封裝成.NET元件以及將.NET元件封裝成COM-objects後,Microsoft分別將他命名為Runtime Callable Wrapper(RCW)和COM Callable Wrapper(CCW)。很明顯的,Microsoft最終將以.NET全面取代COM成為軟體元件的架構。Microsoft希望開發者能夠在Win32平臺上使用.Net取代COM,而已經存在的服務則透過抽象介面來使用(如:目前交易的.Net元件仍然使用COM+)。 </p> <h2><span id=".Net_Remoting.E4.B8.8EXML_WebServices"></span><span id=".Net_Remoting与XML_WebServices">.Net Remoting與XML WebServices</span></h2> <p>.NET remoting屬於行程(process)內溝通的抽象方法。 </p><p>Microsoft® .NET Remoting提供一個豐富可擴充的框架給存在兩個不同AppDomain中的Object,使得在不同行程(行程)和不同機器中能夠進行無縫地溝通。.NET Remoting提供一種強大但簡單的可程式化模型並且在執行階段支援資料交換。 </p><p>XML Web services將基礎的功能區塊佈署到網路的不同電腦上。開放標準的通訊協定以及人和應用程式可以透過Web Services整合應用程式的環境來合作。應用程式可以從不同的來源使用多個XML Web Services來建構應用程式而不需要知道他們在哪裡以及如何來運作。 </p> <h2><span id=".NET.E7.9A.84.E8.AA.9E.E8.A8.80"></span><span id=".NET的語言">.NET的語言</span></h2> <p>CLI被設計成支援任何物件導向的程式語言,分享共同物件模型與大型共同類別庫。.NET支援超過40種程式語言。這些編譯器大都是免費的(軟體廠商僅開發出售整合式開發環境)。 </p><p>大部份的語言都做了重大改變以搭配.NET Framework。廠商通常利用這個機會來同時改變語言的其他特性。 </p> <h3><span id=".E5.BE.AE.E8.BB.9F.E9.96.8B.E7.99.BC.E7.9A.84.NET.E5.B9.B3.E8.87.BA.E7.B7.A8.E7.A8.8B.E8.AA.9E.E8.A8.80"></span><span id="微軟開發的.NET平臺編程語言">微軟開發的.NET平臺程式語言</span></h3> <ul><li>C#,一個以C++和Java語法為基礎開發的一個全新的物件導向語言,是.NET開發的首選語言。</li> <li>Visual Basic .NET,一個加強了物件導向支援的,支援多執行緒的Visual Basic版本。</li> <li>C++/CLI,一個C++的.NET平臺版本變種。</li> <li>JScript .NET,一個編譯版本的MicrosoftJScript語言。</li> <li>J#,一個對應於Java和J++(微軟自己開發的Java變種)的.NET平臺版本,但是由於智慧財產權問題,目前微軟公司已經停止其開發套用。</li> <li>F#,ML語言家族的一員。</li> <li>Microsoft Small Basic</li></ul><h3><span id=".E7.AC.AC.E4.B8.89.E6.96.B9.E4.BD.BF.E7.94.A8.NET.E7.9A.84.E7.B7.A8.E7.A8.8B.E8.AA.9E.E8.A8.80"></span><span id="第三方使用.NET的編程語言">第三方使用.NET的程式語言</span></h3> <ul><li>Ada,參閱A#。</li> <li>APL</li> <li>Boo,基於Python。</li> <li>COBOL</li> <li>Component Pascal,基於部件的Pascal,比起Pascal來更接近於Oberon。</li> <li>Delphi 8 and Delphi 2005以及現在的delphi xe2都採用.net</li> <li>Eiffel</li> <li>Forth</li> <li>FORTRAN</li> <li>IKVM,Java。</li> <li>IronPython,基於Python。</li> <li>IronRuby,基於Ruby。</li> <li>Lexico,基於西班牙語的面向物件程式語言。</li> <li>Lisp</li> <li>Mercury</li> <li>Mondrian為了便於指令碼部件編程而開發的功能型語言。</li> <li>Nemerle函數式/指令式混合語言。</li> <li>Oberon</li> <li>Perl</li> <li>Phalanger,PHP的.net編譯器。</li> <li>RPG</li> <li>Smalltalk</li> <li>TclBridge,基於Tcl。</li> <li>PowerBuilder.NET powerbuilder 11.5及以後的版本都採用.net技術,但這種語言目前停止開發了。</li></ul><h3><span id="ASP.NET_.26_ADO.NET"></span><span id="ASP.NET_&amp;_ADO.NET">ASP.NET &amp; ADO.NET</span></h3> <p>ASP.NET是內含於.NET Framework中,專門用來發展Web應用程式的一組類別庫集。 </p><p>ADO.NET是內含於.NET Framework中,專門處理與資料來源溝通的資料存取類別庫集,被Windows Forms與ASP.NET應用程式大量使用,可說是.NET Framework中唯一的資料存取介面。 </p> <h2><span id=".E5.8F.AF.E4.BE.9B.E9.81.B8.E6.93.87.E7.9A.84.E5.AF.A6.E7.8F.BE.E7.89.88.E6.9C.AC"></span><span id="可供選擇的實現版本">可供選擇的實現版本</span></h2> <p>微軟的.NET Framework是.NET技術的旗艦級實現版本,在此之外還有一些其他實現版本。 </p> <ul><li>.NET Core 是微軟開發的跨平台 (Windows、Mac OSX、Linux) 的應用程式開發框架(Application Framework)</li></ul><ul><li>微軟開發了一個稱為共享原始碼公共語言基礎(Shared Source Common Language Infrastructure,Shared Source CLI;即今ECMA—通用語言架構),是微軟的.NET Framework(共通語言執行平臺)的一個原始碼共享的實現架構,可運行於Windows XP,FreeBSD,和Mac OS X10.2。</li></ul><ul><li>Mono是一個開源的.NET運行時和開發庫實現版本。Mono現正由xamarin公司和開源軟體發展社區負責開發。它正迅速發展成熟,現已經包含了對ASP.NET和ADO.NET的支援,對Windows Forms庫的支援也較充分。它提供了一個C#編譯器,而一個VB.NET編譯器現在也已經處於pre-beta階段。Mono項目還包含了一些新的庫和技術的開發: <ul><li>Gtk:一個GTK+GUI工具包的.NET封裝。</li> <li>xSP:一個用C#編寫的支援運行ASP.NET應用程式的網頁伺服器軟體。</li> <li>MonoDevelop:SharpDevelop的一個移植版本,是一個符合GPL標準的面向Gtk#和Mono的.NET整合開發環境。</li> <li>Novell.Directory.Ldap類庫:Lightweight Directory Access Protocol(LDAP)for .NET的一個免費的實現版本。</li> <li>SerialPortNet:Aserial portlibrary for .Net &amp; Mono implementing .NET 2.0 specifications.</li> <li>Mono for Android和MonoTouch for iOS:Mono在行動平台Android和iOS上的移植,使開發者可以在Android和iOS平台上使用C#和Mono框架開發套用。Xamarin Forms是這些實現的核心,可以根據系統不同生成符合該系統風格的介面。</li> <li>MonoMac:Mono對於一些OS X原生Step API的封裝。</li></ul></li></ul><ul><li>Portable.NET不及Mono成熟,這得歸因於Portable.NET並不是在最初的時候就使用了微軟的開發框架。提供了一個可以從C編譯到通用中間語言的編譯器。</li></ul><h2><span id=".E5.8F.83.E8.A6.8B"></span><span id="參見">參見</span></h2> <ul><li>C#</li> <li>VB.NET</li> <li>ASP.NET</li> <li>AJAX</li> <li>COM Interop</li> <li>Windows API</li> <li>.NET Compact Framework</li> <li>.NET Micro Framework</li></ul><h2><span id=".E5.8F.82.E8.80.83.E6.96.87.E7.8C.AE"></span><span id="参考文献">參考文獻</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93.BE.E6.8E.A5"></span><span id="外部链接">外部連結</span></h2> <ul><li><span><span>官方網站</span></span> </li> <li>Overview of .NET Framework (MSD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span title="英語">(英文)</span> <ul><li>.NET Framework 概述(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span title="中文">(簡體中文)</span></li> <li>.NET Framework 的概觀(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span title="中文">(繁體中文)</span></li></ul></li> <li>.NET Github repository(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ul>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443 Cached time: 20230505225850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1.123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1.498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11068/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740339/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20886/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28/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136/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42020/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437/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32550082/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1/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959.855 1 -total 21.87% 209.961 2 Template:NavboxV2 18.06% 173.376 95 Template:Le 14.97% 143.686 1 Template:Reflist 14.36% 137.856 1 Template:Microsoft 12.94% 124.237 1 Template:Infobox_Software 11.76% 112.858 1 Template:Infobox 11.69% 112.177 29 Template:Cite_web 9.90% 95.050 1 Template:多個問題 8.64% 82.921 2 Template:Navbox -->
**.NET Framework** 是由微軟開發,一個致力於敏捷軟體開發(agile software development)、快速應用開發(rapid application development)、平臺獨立性和網路透明化的軟體框架。.NET 是微軟為 2000 年代對伺服器和桌上型軟體工程邁出的第一步。.NET 包含許多有助於網際網路和內部網套用迅捷發的技術。 .NET Framework 是微軟公司繼 Windows DNA 之後的新發平台,採用系統虛擬機器運行,以通用語言運行庫(Common Language Runtime)為基礎,支援多種語言(C#、F#、VB.NET、C++、Python 等)的發。 .NET 也為應用程式介面(API)提供了新功能和發工具。這些革新使得程式設計員可以同時進行 Windows 應用軟體和網路應用軟體以及元件和服務(web 服務)的開發。.NET 提供了一個新的反射性的且物件導向程式設計編程介面。.NET 設計得足夠通用化從而使許多不同高階語言都得以被匯集。 甲骨文公司的 Java 程式語言和 Java 平台企業版技術是.NET 平台的競爭對手之一。 2014 年 11 月 12 日,微軟宣布完全開放.NET Framework 的原始碼,並提供給 Linux 和 macOS 使用。 ## 版本 ## 發行歷史 ### .NET Framework 1.0 完整版號 - 1.0.3705 這是最早的.NET 架構,於 2002 年發行。它可以以一個獨立且可重新分發的包的形式或在一個軟體發展工具包集中被獲得。它也是第一個微軟 Visual Studio .NET 的發行版的一部份(也被稱作 Visual Studio .NET 2002)。 ### .NET Framework 1.1 完整版號 - 1.1.4322 這是首個主要的.NET Framework 升級版本,發行於 2003 年。它可以以一個獨立的可重新分發的包的形式或在一個軟體發展工具包集中被獲得。它也是第二個微軟 Visual Studio .NET 版本的一部份(也被稱作 Visual Studio .NET 2003)。它也是首個被 Windows 作業系統 - Windows Server 2003 所內建的.NET Framework 版本。 自 1.0 版本以來的改進: * 內建了對 mobile ASP.NET 控制項的支援。這在 1.0 版本是以附加功能方式實現的,現在已經整合到框架的內部。 * 安全方面的變更 - 使得 Windows 表單代碼以可靠的行為執行,從而可以在 Internet 環境內安全運行,並且加入了 ASP.NET 應用程式的代碼安全存取功能。 * 內建了對 ODBC 和 Oracle 資料庫的支援。這在 1.0 版本是以附加功能方式實現的,現在已經整合到框架的內部。 * .NET Compact Framework- 這是一個用於智慧型裝置(例如 Pocket PC 或者 SmartPhone)的.NET Framework 的子集。 * 對 IPv6 的支援。 * 大量的 API 變更。 ### .NET Framework 2.0 完整版號 - 2.0.50727.42,發行於 2005 年 10 月 27 日。 .NET Framework 2.0 的元件都包含在 Visual Studio 2005 和 SQL Server 2005 裡面。通過 MSDN Universe 版可以免費下載 RTM 版本。 自 1.1 版本以來的改進: * 大量的 API 變更。 * 新的 API 讓需要管理.NET 運行庫實例的非.NET 的應用程式可以做到這點。這個新的 API 對.NET 運行庫的各種功能,包括:多執行緒、記憶體分配、代碼載入等,提供了很好的控制。它最初是為 Microsoft SQL Server 能夠有效率的使用.NET 運行庫而設計的,因為 Microsoft SQL Server 擁有它自己的日程管理器和記憶體管理器。 ### .NET Framework 3.0 發佈日期 2006/11/21。曾用名「WinFX」。依然使用.NET Framework 2.0 版本的公共語言運行庫(CLR),並加入了適應未來軟體發展方向的 4 個框架: * Windows Presentation Foundation(WPF):提供更佳的使用者體驗,用來開發 Windows Forms 程式以及瀏覽器應用程式(參見 WPF/E). * Windows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WCF):提供 SOA(面向服務的軟體構架)支援的安全的網路服務(Web Service)框架。 * Windows Workflow Foundation(WF):提供一個設計與發展工作流程導向(Workflow-oriented)應用程式基礎支援的應用程式介面。 * Windows CardSpace:提供一個 SSO 的解決方案,每個使用者都有各自的 CardSpace。 ### .NET Framework 3.5 這個版本將包含一個支援 C# 和 VB.Net 中心的語言特性的編譯器,以及對語言整合查詢(LINQ, Language-Integrated Query)的支援。該版本隨 Visual Studio 2008 一起發佈。 同時,.NET Framework 3.5 自動包含.NET Framework 2.0 SP1 以及.NET Framework 3.0 SP1,用於為這兩個版本提供安全性修復,以及少量新增的類別館(如 System.DateTimeOffest),此版本提供的新功能有: * 擴充方法(Extension Method)內容(Attribute),用於為擴充方法提供支援 * LINQ 支援,包括 LINQ to Object、LINQ to ADO.NET 以及 LINQ to XML * 表達式目錄樹(Expression Tree),用於為 Lambda 表達式提供支援 * 與語言整合查詢(LINQ)和資料感知緊密整合。藉助這個新功能,您可以使用相同的語法,在任何支援 LINQ 的語言中編寫相關程式碼,以篩選和列舉多種類型的 SQL 資料、集合、XML 和資料集,以及建立它們的投影。 * 利用 ASP.NET AJAX 可以建立更有效、更具互動性、高度個人化的 Web 體驗,這些體驗在所有最流行的瀏覽器上都能實現。 * 用於生成 WCF 服務的全新 Web 協定支援,包括 AJAX、JSON、REST、POX、RSS、ATOM 和若干新的 WS-\* 標準。 * Visual Studio 2008 中面向 WF、WCF 和 WPF 的完整工具支援,其中包括支援工作流的服務這一新技術。 * .NET Framework 3.5 基礎類別媒體櫃(BCL)中的新類可滿足許多常見的客戶請求。 #### .NET Framework 3.5 SP1 .NET Framework 3.5 SP1 自動包含.NET Framework 2.0 SP2 以及.NET Framework 3.0 SP2。該版本隨 Visual Studio 2008 SP1 釋出,此版本提供了下列的新功能: * 新增的 ASP.NET 功能包括 ASP.NET 動態資料和 ASP.NET AJAX 附加功能,前者提供了無需編寫程式碼就可實現資料驅動的快速開發的豐富支架框架,後者為管理瀏覽器歷史記錄提供了支援(後退按鈕支援)。 * ADO.NET Entity Framework。 * 對 SQL Server 2008 的資料提供程式支援。 * .NET Framework 客戶端設定檔是完整版.NET Framework 的子集,面向客戶端應用程式。這改善了尚未安裝.NET Framework 的電腦上的安裝體驗。 * 改進 Windows Presentation Foundation 的效能,其中包括啟動速度的點陣圖效果效能的提高。為 Windows Presentation Foundation 增加的功能包括對業務線應用程式的更好支援、本機閃屏支援、DirectX 像素著色器支援以及新的 WebBrowser 控制項。 * ClickOnce 應用程式釋出者可以根據具體情況決定是否取消簽章和雜湊,開發人員可以以編程方式安裝顯示自訂姓名標示的 ClickOnce 應用程式,ClickOnce 錯誤對話方塊支援指向網路上特定於應用程式的支援站點的連結。 * 用於 SQL Server 的.NET Framework 資料提供程式(System.Data.SqlClient)完全支援 SQL Server 2008 資料庫引擎的所有新功能。有關.NET Framework 對 SQL Server 2008 的支援的更多資訊,請參見 SQL Server 中的新功能(ADO.NET)。ADO.NET 資料平台是一種多版本策略,它使開發人員能夠針對概念性實體資料模型進行編程,從而減輕他們的編碼和維護工作。此平台提供了 ADO.NET Entity Framework、實體資料模型(EDM)、物件服務、LINQ to Entities、Entity SQL、EntityClient、ADO.NET 資料服務及實體資料模型工具。 * Windows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現在提供了改進的互操作性支援,增強了部份信任方案中的除錯體驗,並擴充了整合協定支援以更廣泛地套用於 Web 2.0 應用程式,從而使 DataContract 序列化程式更易於使用。 * Microsoft.VisualBasic.PowerPacks 命名空間引入了新的 DataRepeater 控制項,該控制項以可自訂的列表格式顯示資料。此命名空間還包含新的向量形狀。 ### .NET Framework 4.0 * .NET Framework 4.0 主要增加了並列支援,英文版於 2010 年 4 月 12 日推出。 * 新增 System.Lazy <T>,做為延遲初始化時使用。 * 新增大整數的 System.Numerics.BigInteger 與複數的 System.Numerics.Complex(使用時需加入參考 System.Numerics.dll) * 微軟於 2016 年 1 月 12 開始停止對.NET 4.0, 4.5, 4.5.1 的安全性更新及技術支援 ### .NET Framework 4.5 .NET Framework 4.5 是.NET Framework 4 高相容性的置位更新(in-place update)。搭配 C# 或 Visual Basic 程式設計語言使用.NET Framework 4.5,即可編寫 Windows Store 風格的應用程式。.NET Framework 4.5 可提升效能、可靠度及安全性。於 2012 年 8 月 15 日推出。但請注意,.NET Framework 4.5 只支援 Windows Vista SP2 以上版本的作業系統。 * 微軟於 2016 年 1 月 12 開始停止對.NET 4.0, 4.5, 4.5.1 的安全性更新及技術支援 #### .NET Framework 4.5.1 .NET Framework 4.5.1 於 2013 年 10 月 17 日隨著 Visual Studio 2013 發布。此版本需要 Windows Vista SP2 或更新的環境,並且包含在 Windows 8.1 和 Windows Server 2012 R2 中。.NET Framework 4.5.1 的新功能有: * 偵錯器支援 X64 編輯和繼續(EnC) * 偵錯器支援檢視代管返回值 * 「Call Stack」和「Task」視窗中的異步感知偵錯 * 偵錯器支援分析.NET 記憶體轉儲(在 Visual Studio Ultimate SKU 中) * 適用於 Performance 及 Diagnostics 中心的.NET 開發者工具 * 代碼分析 UI 改進 * ADO.NET 空閒連接彈性 #### .NET Framework 4.5.2 .NET Framework 4.5.2 的發表宣佈於 2014 年 5 月 5 日。此版本需要 Windows Vista SP2 及更新版本。對於 Windows Forms 應用程式,對高 DPI 方案進行了改進。對於 ASP.NET,可以使用更高可靠性的 HTTP 開頭檢查和修改方法,這是一種規劃背景異步工作任務的新方法。 ### .NET Framework 4.6 .NET Framework 4.6 是在 2014 年 11 月 12 月宣佈,而在 2015 年 7 月 20 日發行。 它對 64 位元系統支援一個新的即時編譯(JIT),稱之為 RyuJIT,呈現較佳的效能,並支援 SSE2 與 AVX2 指令集。WPF 與 Windows Forms 都獲得更新以達成較高的 DPI 情境。支援 TLS 1.1 與 TLS 1.2 的功能已經被加入 WCF。 此版本需要 Windows Vista SP2 或更新的版本。 #### .NET Framework 4.6.1 .NET Framework 4.6.1 發行的訊息在 2015 年 11 月 30 日宣佈。這個版本需要 Windows 7 SP1 或更新的版本。新的功能與 API 包括: * WPF 改進了拼寫檢查,支援使用者自訂詞典,並改進觸控效能。 * 增強支援橢圓曲線數字簽名演算法(ECDSA)X509 認證。 * 當連接 Azure SQL 資料庫時,添加了對 AlwaysOn、Always Encrypted 的 SQL 連接,並改進連接開放彈性。 * Azure SQL 資料庫現在使用更新的 System.Transactions API 支援分散式處理。 * RyuJIT、GC、WPF 和 WCF 中的許多其他效能、穩定性和可靠性相關修復。 #### .NET Framework 4.6.2 .NET Framework 4.6.2 的預覽在 2016 年 3 月 30 日宣佈,發行日期則為 2016 年 8 月 2 日。此版本需要 Windows 7 SP1 或更新版。 New features include: * 支援超過 260 個字元的路徑 * 支援 X.509 認證的 FIPS 186-3 DSA * TLS 1.1 / 1.2 支援 ClickOnce * 支援 ASP.NET 數據註釋的在地化 * 啟用具備 Project Centennial 的 .NET 桌面應用程式 * 針對 WPF 支援軟鍵盤和每個監視器 DPI ### .NET Framework 4.7 2017 年 4 月 5 日,微軟宣佈 .NET Framework 4.7 將被整合到 Windows 10 創作者更新,承諾為其他 Windows 版本提供獨立安裝程式。同日,發行一個 Visual Studio 2017 更新版以加強支援標的物 .NET Framework 4.7。 所承諾的 Windows 7 及更新版本獨立安裝程式在 2017 年 5 月 2 日發行, 但有一些重要成份不包含在內。 .NET Framework 4.7 的新功能包括: * 使用橢圓曲線密碼學的增強加密 * 改進對傳輸層安全性協定(TLS)的支援,尤其是對於 1.2 版 * 支援 Windows Forms 的高 DPI 感知支援 * 在 WPF 中對觸控和手寫的更多支援 * WPF 的新印表 API #### .NET Framework 4.7.1 .NET Framework 4.7.1 在 2017 年 10 月 17 日發行。在修復程式和新功能中,它修正了 d3dcompiler 依賴性問題。 它還增加了與.NET Standard 2.0 開箱即用的相容性。 #### .NET Framework 4.7.2 .NET Framework 4.7.2 在 2018 年 4 月 30 日發行。主要的異動是改進 ASP.NET、BCL、CLR、ClickOnce、Networking、SQL、WCF、Windows Forms、Workflow 及 WPF。 ## CLR 與 CLI .NET 的初級組成是 CLI(通用語言架構)和 CLR(通用語言運行庫)。 CLI(通用語言架構)全名為 Common Language Infrastructure,是一套運作環境規範,包括一般系統、基礎類庫和與機器無關的中間代碼。CLR 則是確認操作密碼符合 CLI 的平臺。在通用中間語言(CIL)執行前,CLR 必須將指令及時編譯轉換成原始機器碼。 所有 CLI 都可經由.NET 自我表述。CLR 檢查元資料以確保正確的方法被調用。元資料通常是由語言編譯器生成的,但開發人員也可以通過使用客戶屬性建立他們自己的元資料。 如果一種語言實現生成了 CLI,它也可以通過使用 CLR 被調用,這樣它就可以與任何其他.NET 語言生成的資料相互動。CLR 也被設計為作業系統無關性。 當一個彙編體被載入時,CLR 執行各種各樣的測試。其中的兩個測試是確認與核查。在確認的時候,CLR 檢查彙編體是否包含有效的元資料和 CIL,並且檢查內部表的正確性。核查則不那麼精確。核查機制檢查代碼是否會執行一些「不安全」的操作。核查所使用的演算法非常保守,導致有時一些「安全」的代碼也通不過核查。不安全的代碼只有在彙編體擁有「跳過核查」許可的情況下才會被執行,通常這意味著代碼是安裝在本機上的。 通過.NET,你可以用 SOAP 和不同的 web 服務進行互動。 ## 標準化和著作權 2000 年 8 月,微軟、惠普和英特爾共同制定 CLI 和 C# 程式語言的標準規格。2001 年 12 月,以上兩者通過並成為 ECMA 標準規格。(ECMA 335(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和 ECMA 334(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ISO 亦於 2003 年 4 月跟隨(ISO/IEC 2327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和 ISO/IEC 23270(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這會有一定的風險,但它可以鼓勵標準聯合的實現,以提供一座橋梁來把非 Windows 的軟體轉變為微軟.NET。將此推廣為標準的一個團體是國際.NET 聯合會(INETA)。 儘管微軟及其他合作夥伴持有 CLI 及 C# 的專利,ECMA 和 ISO 要求所有專利都應該遵守「合理與非歧視準則」。除此之外,這些公司亦同意讓使用者免費使用這兩項專利。 不過,這並不包括.NET Framework 內並不為 ECMA/ISO 標準涵蓋的範圍,這包括了:Windows Forms、ADO.NET 及 ASP.NET。微軟對上述部件所持有的專利,使開發者未必能夠為非微軟平臺開發出一套完整的作品。 2014 年 11 月 13 日,微軟新任執行長薩帝亞・納德拉決心下,該公司釋出的.NET 原始碼包含了伺服器部份的核心,如.NET Framework Libraries、.NET Core Framework Libraries 和 RyuJit VM,正式對外開放原始碼。 ## .NET 與 Java EE 公共語言基礎(CLI),通用中間語言(CIL)以及 C# 與甲骨文公司的 Java 虛擬機和 Java 之間有不少的相似之處,因此它們無疑是強烈的競爭者。它們兩者都使用它們各自的中間碼(在微軟,它們叫做通用中間語言,而在 Oracle,它們叫位元組碼)。通用中間語言被設計來即時編譯(JIT),而 Java 的位元組碼在最初的時候則是設計成用於解釋運行,而非即時編譯。.NET 現在只在 Windows 上被完美地支援,而 Java 則可在很多平臺上被完好支援。然而,現在一些正在開發中的實現版本例如 Mono 或者 Shared source CLI 可以用於在類 Unix 作業系統例如 Linux,FreeBSD 和 Mac OS X 上運行.NET 應用程式。甲骨文公司的一個產品,J2EE 提供與微軟的一些捆綁於 Windows 中的技術例如 COM+(先前的 MTS)和 MSMQ 等效的功能。 Java 和.NET 可經由 IKVM,一個在.NET 平臺上實作的 Java 虛擬機作更多的溝通。 Java 有其專門的遠端程式呼叫技術 RMI(Remote Method Invocation), RMI 的另一版本 RMI-IIOP 更可相容 CORBA。 然而,.NET 與 Java 之間的競爭關係,在.NET Core 出現後,一切都改觀了。 ## .NET 與 COM 前一版軟體元件技術由 Microsoft 所提出的 COM,該技術被用來建立大型(large-scale)的軟體系統上,使用 COM+ 或 MTS 對於傳統分散式元件有強化的作用。當.NET 將 COM-objects 封裝成.NET 元件以及將.NET 元件封裝成 COM-objects 後,Microsoft 分別將他命名為 Runtime Callable Wrapper(RCW)和 COM Callable Wrapper(CCW)。很明顯的,Microsoft 最終將以.NET 全面取代 COM 成為軟體元件的架構。Microsoft 希望開發者能夠在 Win32 平臺上使用.Net 取代 COM,而已經存在的服務則透過抽象介面來使用(如:目前交易的.Net 元件仍然使用 COM+)。 ## .Net Remoting 與 XML WebServices .NET remoting 屬於行程(process)內溝通的抽象方法。 Microsoft® .NET Remoting 提供一個豐富可擴充的框架給存在兩個不同 AppDomain 中的 Object,使得在不同行程(行程)和不同機器中能夠進行無縫地溝通。.NET Remoting 提供一種強大但簡單的可程式化模型並且在執行階段支援資料交換。 XML Web services 將基礎的功能區塊佈署到網路的不同電腦上。開放標準的通訊協定以及人和應用程式可以透過 Web Services 整合應用程式的環境來合作。應用程式可以從不同的來源使用多個 XML Web Services 來建構應用程式而不需要知道他們在哪裡以及如何來運作。 ## .NET 的語言 CLI 被設計成支援任何物件導向的程式語言,分享共同物件模型與大型共同類別庫。.NET 支援超過 40 種程式語言。這些編譯器大都是免費的(軟體廠商僅開發出售整合式開發環境)。 大部份的語言都做了重大改變以搭配.NET Framework。廠商通常利用這個機會來同時改變語言的其他特性。 ### 微軟開發的.NET 平臺程式語言 * C#,一個以 C++ 和 Java 語法為基礎開發的一個全新的物件導向語言,是.NET 開發的首選語言。 * Visual Basic .NET,一個加強了物件導向支援的,支援多執行緒的 Visual Basic 版本。 * C++/CLI,一個 C++ 的.NET 平臺版本變種。 * JScript .NET,一個編譯版本的 MicrosoftJScript 語言。 * J#,一個對應於 Java 和 J++(微軟自己開發的 Java 變種)的.NET 平臺版本,但是由於智慧財產權問題,目前微軟公司已經停止其開發套用。 * F#,ML 語言家族的一員。 * Microsoft Small Basic ### 第三方使用.NET 的程式語言 * Ada,參閱 A#。 * APL * Boo,基於 Python。 * COBOL * Component Pascal,基於部件的 Pascal,比起 Pascal 來更接近於 Oberon。 * Delphi 8 and Delphi 2005 以及現在的 delphi xe2 都採用.net * Eiffel * Forth * FORTRAN * IKVM,Java。 * IronPython,基於 Python。 * IronRuby,基於 Ruby。 * Lexico,基於西班牙語的面向物件程式語言。 * Lisp * Mercury * Mondrian 為了便於指令碼部件編程而開發的功能型語言。 * Nemerle 函數式/指令式混合語言。 * Oberon * Perl * Phalanger,PHP 的.net 編譯器。 * RPG * Smalltalk * TclBridge,基於 Tcl。 * PowerBuilder.NET powerbuilder 11.5 及以後的版本都採用.net 技術,但這種語言目前停止開發了。 ### ASP.NET & ADO.NET ASP.NET 是內含於.NET Framework 中,專門用來發展 Web 應用程式的一組類別庫集。 ADO.NET 是內含於.NET Framework 中,專門處理與資料來源溝通的資料存取類別庫集,被 Windows Forms 與 ASP.NET 應用程式大量使用,可說是.NET Framework 中唯一的資料存取介面。 ## 可供選擇的實現版本 微軟的.NET Framework 是.NET 技術的旗艦級實現版本,在此之外還有一些其他實現版本。 * .NET Core 是微軟開發的跨平台 (Windows、Mac OSX、Linux) 的應用程式開發框架(Application Framework) * 微軟開發了一個稱為共享原始碼公共語言基礎(Shared Source Common Language Infrastructure,Shared Source CLI;即今 ECMA— 通用語言架構),是微軟的.NET Framework(共通語言執行平臺)的一個原始碼共享的實現架構,可運行於 Windows XP,FreeBSD,和 Mac OS X10.2。 * Mono 是一個開源的.NET 運行時和開發庫實現版本。Mono 現正由 xamarin 公司和開源軟體發展社區負責開發。它正迅速發展成熟,現已經包含了對 ASP.NET 和 ADO.NET 的支援,對 Windows Forms 庫的支援也較充分。它提供了一個 C# 編譯器,而一個 VB.NET 編譯器現在也已經處於 pre-beta 階段。Mono 項目還包含了一些新的庫和技術的開發: * Gtk:一個 GTK+GUI 工具包的.NET 封裝。 * xSP:一個用 C# 編寫的支援運行 ASP.NET 應用程式的網頁伺服器軟體。 * MonoDevelop:SharpDevelop 的一個移植版本,是一個符合 GPL 標準的面向 Gtk# 和 Mono 的.NET 整合開發環境。 * Novell.Directory.Ldap 類庫:Lightweight Directory Access Protocol(LDAP)for .NET 的一個免費的實現版本。 * SerialPortNet:Aserial portlibrary for .Net & Mono implementing .NET 2.0 specifications. * Mono for Android 和 MonoTouch for iOS:Mono 在行動平台 Android 和 iOS 上的移植,使開發者可以在 Android 和 iOS 平台上使用 C# 和 Mono 框架開發套用。Xamarin Forms 是這些實現的核心,可以根據系統不同生成符合該系統風格的介面。 * MonoMac:Mono 對於一些 OS X 原生 Step API 的封裝。 * Portable.NET 不及 Mono 成熟,這得歸因於 Portable.NET 並不是在最初的時候就使用了微軟的開發框架。提供了一個可以從 C 編譯到通用中間語言的編譯器。 ## 參見 * C# * VB.NET * ASP.NET * AJAX * COM Interop * Windows API * .NET Compact Framework * .NET Micro Framework ## 參考文獻 ## 外部連結 * 官方網站 * Overview of .NET Framework (MSD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英文) * .NET Framework 概述(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簡體中文) * .NET Framework 的概觀(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繁體中文) * .NET Github repository(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null
45,688
2023-05-02T15:04:37Z
76,703,318
.NET框架
5,325,734
<p><b>.NET標準</b>(英語:<span lang="en">.NET Standard</span>),原稱為<b>.NET平台標準</b>(英語:<span lang="en">.NET Platform Standard</span>)是微軟為跨平台所規劃的.NET Framework相關平台於系統之間的相依性標準,在此標準之下,能確保標準的應用程式介面與物件能夠跨平台使用<span id="noteTag-cite_ref-sup"></span>。.NET平台標準是以參考組件的方式存在<span id="noteTag-cite_ref-sup"></span>,其本身並沒有任何實作,真正的實作是由平台擁有者所進行<span id="noteTag-cite_ref-sup"></span>,而使用者端使用簡單的NuGet版本戳記即可獲得正確的平台版本<span id="noteTag-cite_ref-sup"></span>。 </p> <h2><span id=".E6.AD.B7.E5.8F.B2"></span><span id="歷史">歷史</span></h2> <p>.NET Framework長期以來一直是微軟視窗平台上的特色與標準,它也成功的實作跨微軟視窗平台的應用程式介面,但最為人詬病的一點是它無法跨出微軟視窗平台,雖然有Mono這樣的Framework可跨平台,但是Mono畢竟不是官方實作,在.NET相容性上也無法達到百分之百相容,而在微軟以.NET Core與ASP.NET Core投入真正跨平台的架構與框架開發時,勢必要面臨這個問題。 </p><p>.NET平台標準的基礎是.NET Framework上的可攜式類別庫<span id="noteTag-cite_ref-sup"></span>,但為它賦與了更標準的作法以及更容易識別的版本戳記。 </p><p>.NET平台標準的原理如下所示: </p> <ul><li>平台擁有者自詳細的.NET平台標準版本中實作參考組件。</li> <li>平台擁有者可能會自詳細的.NET平台標準版本實作參考組件的子集<span id="noteTag-cite_ref-sup"></span>。</li> <li>任何.NET平台標準參考組件中的API表層變更都會影響版本。</li> <li>低版本的組件總是會相容於高版本。</li></ul><h2><span id=".E9.81.8B.E4.BD.9C.E6.96.B9.E5.BC.8F"></span><span id="運作方式">運作方式</span></h2> <p>.NET平台標準由微軟提供參考組件,目前的參考組件置於微軟的CoreFX儲存庫,每一個定義的命名空間與類別都有一個ref資料夾,裡面即是預設的實作碼,所有參與.NET平台標準的實作者都必須要實作這些屬性與方法,才能相容於.NET平台標準,而CoreFX也有提供實作碼,供實作的參考之用,在大多數的情況,各平台的差異性並不高。 </p><p>當函式庫已實作成.NET平台標準相容的函式庫後,使用者端就可以使用目標平台別稱(<span lang="en">Target Platform Moniker</span>,<span lang="en">TPM</span>)來加入其參考,其命名規則是portable-a+b+c+d+...,portable表示它是可攜式的類別庫,a, b, c, d則是要支援的平台別:</p> <h2><span id=".E7.89.88.E6.9C.AC"></span><span id="版本">版本</span></h2> <p>.NET平台標準使用netstandard來代表一個平台的標準,使用者端直接使用netstandard來獲取平台的功能,目前各平台對應的.NET平台標準有: </p> <p>.NET平台標準的版本戳記為netstandardx.y,其中x表示主版號y表示副版號,例如netstandard10 = .NET Standard 1.0、netstandard1.5 = .NET Standard 1.5。 </p> <h2><span id=".E5.B0.8D.E6.87.89.E6.96.BC.E5.8F.AF.E6.94.9C.E5.BC.8F.E7.9A.84.E7.89.88.E6.9C.AC"></span><span id="對應於可攜式的版本">對應於可攜式的版本</span></h2> <p>.NET平台標準對應到之前的可攜式類別庫的版本戳記,若使用者端需要特別針對特定的平台版本進行對應時,可以使用import的功能匯入(這是供.NET Core應用程式的功能)。 </p> <p>針對Mono以及Xamarin等平台,平台標準的起始為1.4(版本戳記為netstandard1.4)</p> <h2><span id=".E6.94.AF.E6.8F.B4.E5.B7.A5.E5.85.B7"></span><span id="支援工具">支援工具</span></h2> <p>目前可使用netstandard版本別稱的平台僅有.NET Core以及ASP.NET Core,但未來會擴及其他工具。 </p><p>下列工具為預定支援 netstadard 版本別稱的工具: </p> <ul><li>Visual Studio 2022</li></ul><ul><li>Visual Studio 2019</li></ul><ul><li>Visual Studio 2017(版本 15.3 或更高版本)</li></ul><ul><li>Visual Studio 2015(必須加入NuGet擴充套件)。</li> <li>Visual Studio 2013(必須加入NuGet擴充套件)。</li> <li>Visual Studio 2012(必須加入NuGet擴充套件)。</li> <li>NuGet CLI(指令列介面) 3.x</li> <li>NuGet CLI 2.x</li> <li>.NET CLI</li> <li>Xamarin Studio</li></ul><h2><span id=".E6.B3.A8.E9.87.8B"></span><span id="注釋">注釋</span></h2> <h2><span id=".E5.8F.83.E8.80.83.E8.B3.87.E6.96.99"></span><span id="參考資料">參考資料</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93.BE.E6.8E.A5"></span><span id="外部链接">外部連結</span></h2> <ul><li>.NET Platform Standard(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ul>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416 Cached time: 20230505225851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872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1.078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6556/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617443/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6701/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25/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129/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12473/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364/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20377862/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690.503 1 -total 35.04% 241.952 2 Template:NavboxV2 26.83% 185.234 95 Template:Le 24.77% 171.045 1 Template:Microsoft 16.52% 114.064 6 Template:Lang-en 13.71% 94.701 2 Template:Navbox 11.44% 79.023 1 Template:Reflist 11.37% 78.482 1 Template:Microsoft_APIs 11.35% 78.390 1 Template:視窗元件 10.16% 70.142 1 Template:NoteTA -->
**.NET 標準**(英語:.NET Standard),原稱為**.NET 平台標準**(英語:.NET Platform Standard)是微軟為跨平台所規劃的.NET Framework 相關平台於系統之間的相依性標準,在此標準之下,能確保標準的應用程式介面與物件能夠跨平台使用。.NET 平台標準是以參考組件的方式存在,其本身並沒有任何實作,真正的實作是由平台擁有者所進行,而使用者端使用簡單的 NuGet 版本戳記即可獲得正確的平台版本。 ## 歷史 .NET Framework 長期以來一直是微軟視窗平台上的特色與標準,它也成功的實作跨微軟視窗平台的應用程式介面,但最為人詬病的一點是它無法跨出微軟視窗平台,雖然有 Mono 這樣的 Framework 可跨平台,但是 Mono 畢竟不是官方實作,在.NET 相容性上也無法達到百分之百相容,而在微軟以.NET Core 與 ASP.NET Core 投入真正跨平台的架構與框架開發時,勢必要面臨這個問題。 .NET 平台標準的基礎是.NET Framework 上的可攜式類別庫,但為它賦與了更標準的作法以及更容易識別的版本戳記。 .NET 平台標準的原理如下所示: * 平台擁有者自詳細的.NET 平台標準版本中實作參考組件。 * 平台擁有者可能會自詳細的.NET 平台標準版本實作參考組件的子集。 * 任何.NET 平台標準參考組件中的 API 表層變更都會影響版本。 * 低版本的組件總是會相容於高版本。 ## 運作方式 .NET 平台標準由微軟提供參考組件,目前的參考組件置於微軟的 CoreFX 儲存庫,每一個定義的命名空間與類別都有一個 ref 資料夾,裡面即是預設的實作碼,所有參與.NET 平台標準的實作者都必須要實作這些屬性與方法,才能相容於.NET 平台標準,而 CoreFX 也有提供實作碼,供實作的參考之用,在大多數的情況,各平台的差異性並不高。 當函式庫已實作成.NET 平台標準相容的函式庫後,使用者端就可以使用目標平台別稱(Target Platform Moniker,TPM)來加入其參考,其命名規則是 portable-a+b+c+d+...,portable 表示它是可攜式的類別庫,a, b, c, d 則是要支援的平台別: ## 版本 .NET 平台標準使用 netstandard 來代表一個平台的標準,使用者端直接使用 netstandard 來獲取平台的功能,目前各平台對應的.NET 平台標準有: .NET 平台標準的版本戳記為 netstandardx.y,其中 x 表示主版號 y 表示副版號,例如 netstandard10 = .NET Standard 1.0、netstandard1.5 = .NET Standard 1.5。 ## 對應於可攜式的版本 .NET 平台標準對應到之前的可攜式類別庫的版本戳記,若使用者端需要特別針對特定的平台版本進行對應時,可以使用 import 的功能匯入(這是供.NET Core 應用程式的功能)。 針對 Mono 以及 Xamarin 等平台,平台標準的起始為 1.4(版本戳記為 netstandard1.4) ## 支援工具 目前可使用 netstandard 版本別稱的平台僅有.NET Core 以及 ASP.NET Core,但未來會擴及其他工具。 下列工具為預定支援 netstadard 版本別稱的工具: * Visual Studio 2022 * Visual Studio 2019 * Visual Studio 2017(版本 15.3 或更高版本) * Visual Studio 2015(必須加入 NuGet 擴充套件)。 * Visual Studio 2013(必須加入 NuGet 擴充套件)。 * Visual Studio 2012(必須加入 NuGet 擴充套件)。 * NuGet CLI(指令列介面) 3.x * NuGet CLI 2.x * .NET CLI * Xamarin Studio ## 注釋 ## 參考資料 ## 外部連結 * .NET Platform Standard(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null
11,597
2023-05-02T13:26:48Z
76,385,348
.NET標準
5,263,392
<p><b>.NET</b> (3.1版以前稱作<b>.NET Core</b>)是微軟開發的第一個跨平台 (Windows、Mac OSX、Linux)的應用程式開發框架(Application Framework),未來也將會支援FreeBSD與Alpine 平台。.Net Core也是微軟在一開始發展時就開源的軟體平台,它經常也會拿來和現有的開源 .NET 平台Mono比較。 </p><p>由於 .NET Core 的開發目標是跨平台的 .NET 平台,因此 .NET Core 會包含 .NET Framework 的類別庫,但與 .NET Framework 不同的是 .NET Core 採用套件化 (Packages) 的管理方式,應用程式只需要取得需要的組件即可,與 .NET Framework 大包式安裝的作法截然不同,同時各套件亦有獨立的版本線 (Version line),不再硬性要求應用程式跟隨主線版本。 </p><p>.NET Core 專案的主要目標有 : </p> <ol><li>支援或可以移轉 (port) 到更多的作業系統平台與晶片架構 (也就是未來計畫會跨出 x86 平台)。</li> <li>具有引人注目的效能與高可靠度。</li> <li>開發人員能快速與直覺的獲取 .NET Core 開發環境。</li> <li>在直覺與具生產力的情況下建造應用程式,使用檔案,範例與 NuGet 元件。</li></ol> <h2><span id=".E5.8E.86.E5.8F.B2"></span><span id="历史">歷史</span></h2> <p>.NET Core 1.0 於 2016 年 6 月 27 日釋出。 </p><p>2020 年 11 月,微軟釋出了 .NET 5.0,統一了.NET的各個平台的碎片版本: .NET Framework 4.8, .NET Standard, .NET Core 3.1, Mono, Xamarin等。 </p><p>2021 年 11 月,微軟釋出了 .NET 6.0 。 </p><p>2022 年 11 月,微軟釋出了 .NET 7.0 。 </p> <h2><span id=".E6.A0.B8.E5.BF.83.E5.8A.9F.E8.83.BD"></span><span id="核心功能">核心功能</span></h2> <p>.NET Core 是由許多專案所組成,除了基本的類別庫 (Core FX) 之外,也包含採用 RyuJIT 編譯的執行平台 Core CLR、編譯器平台 .NET Compiler Platform、採用 AOT 編譯技術運行最佳化的套件 Core RT (.NET Core Runtime),以及跨平台的 MSIL 編譯器 LLILC (LLVM-based MSIL Compiler) 等專案。 </p><p>同時,微軟也發展了一個建置技術檔案的平台 docfx ,並運用於 .NET Core 的檔案網站。 </p> <h3><span id="RyuJIT">RyuJIT</span></h3> <p>RyuJIT 是微軟發展的新式即地編譯器 (Just-in-Time Compiler),用以取代現有的 .NET Framework 的 JIT 以及 JIT64 即地編譯器,依據微軟公佈的測試報告,RyuJIT 的效能較前一代的 JIT 提升約 25%,並支援 SIMD (Single Instruction, Multiple Data) 的技術。RyuJIT 同時應用於 .NET Framework 4.6 以及 .NET Core。 </p> <h3><span id="Core_CLR">Core CLR</span></h3> <p>Core CLR 移植 .NET Framework 的 CLR 的功能,包含核心程式庫 mscorlib、JIT 編譯器、垃圾收集器 (GC) 以及其他執行 MSIL 所需要的執行期環境。 </p> <h3><span id="Core_RT">Core RT</span></h3> <p>Core RT 是以 <span data-orig-title="预先编译"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Ahead-of-time compilation"><span>預先編譯</span></span>為主的核心功能,在 .NET Core 內稱為 Core RT,在 UWP 則是稱為 .NET Native。 </p><p>Core RT 會在建造時期 (非執行期) 在編譯時將 MSIL 轉換成平台原生的機器碼,以獲取較短的啟動時間 (JIT 採用的是執行時期編譯,使得啟動時間拉長),以及記憶體用量減少的優點。Core RT 會在不同的平台使用不同的 AOT 技術: </p> <ul><li>Windows 上使用的是 .NET Native。</li> <li>Mac OS 與 Linux 上使用的是 LLILC (同時支援 JIT 和 AOT)。</li></ul><h3><span id="LLILC">LLILC</span></h3> <p>LLILC (<b>LL</b>VM-based MS<b>IL</b> <b>C</b>ompiler,英文發音為 "lilac") 是 .NET Core 在非 Windows 平台的 MSIL 編譯器,基於 ECMA-335 (Common Language Infrastructure) 的標準將 MSIL 編譯成原生碼執行,適用於可運行 LLVM 的作業系統,例如 Mac OSX 與 Linux 作業系統。 </p><p>LLILC 同時支援 JIT (內含 RyuJIT 的實作) 以及 AOT (未來將開始支援) 的編譯方式。 </p> <h3><span id="Roslyn">Roslyn</span></h3> <p>.NET Compiler Platform (專案代碼為 Roslyn) 是將 .NET 平台的編譯架構標準化的平台,它可提供程式管理工具 (如整合開發環境) 相當多的情報,用以發展有助於編寫程式與管理程式結構所需要的功能,例如型別資訊、語法結構、參考連結、語意、編譯器、自動化、錯誤回報等等功能,只要是遵循 CLI 標準的程式語言,都可以利用 .NET Compiler Platform 實作出編譯器,讓程式管理工具能實作如語法提示、語法自動完成、關鍵字突顯等視覺化能力。 </p><p>.NET Compiler Platform 可同時支援 .NET Framework 4.6 以上版本,.NET Core 也原生支援。 </p> <h2><span id=".E5.A5.97.E4.BB.B6.E7.AE.A1.E7.90.86"></span><span id="套件管理">套件管理</span></h2> <h3><span id=".NET_Core_v1.0_.E6.99.82.E6.9C.9F"></span><span id=".NET_Core_v1.0_時期">.NET Core v1.0 時期</span></h3> <p>.NET Core 的類別庫採用 NuGet 套件化的架構,應用程式只需要使用 project.json 的 dependencies 區段加入指定套件版本的參考,就能獲得該套件的功能,與以往 .NET Framework 大包式的提供方法完全不同。.NET Core 團隊宣佈已經有 98% 的 .NET Framework 主要類別庫移轉到 .NET Core 平台。 </p><p>例如下列 project.json 內容,可直接加入 .NET Standard Library (v1.0.0-rc2-23901) 的參考。 </p> <p>.NET Standard Library 是一個總括型的 NuGet Package,其內包含了這些類別庫套件: </p> <ul><li>Microsoft.DotNet.CoreHost</li> <li>NETStandard.Platform</li> <li>System.Collections.Concurrent</li> <li>System.Linq</li> <li>System.Runtime.Numerics</li> <li>System.Text.RegularExpressions</li></ul><p>其中的 NETStandard.Platform 也是一個總括型套件,包含了下列類別庫套件: </p> <ul><li>Microsoft.NETCore.Platforms</li> <li>Microsoft.NETCore.Runtime</li> <li>Microsoft.Win32.Primitives</li> <li>System.AppContext</li> <li>System.Collections</li> <li>System.Diagnostics.Debug</li> <li>System.Diagnostics.Tools</li> <li>System.Diagnostics.Tracing</li> <li>System.Globalization</li> <li>System.Globalization.Calendars</li> <li>System.IO</li> <li>System.IO.FileSystem</li> <li>System.IO.FileSystem.Primitives</li> <li>System.Net.Primitives</li> <li>System.Net.Sockets</li> <li>System.Reflection</li> <li>System.Reflection.Extensions</li> <li>System.Reflection.Primitives</li> <li>System.Reflection.TypeExtensions</li> <li>System.Runtime</li> <li>System.Runtime.Extensions</li> <li>System.Runtime.Handles</li> <li>System.Runtime.InteropServices</li> <li>System.Runtime.InteropServices.RuntimeInformation</li> <li>System.Text.Encoding</li> <li>System.Text.Encoding.Extensions</li> <li>System.Threading</li> <li>System.Threading.Tasks</li> <li>System.Threading.Timer</li></ul><p>開發人員只需要使用 NETStandard.Library 就能加入所有必要的 .NET Core 類別庫參考,但若不需要這麼多組件,也可以只加入特定的套件即可,不一定都要加入 NETStandard.Library。 </p> <h3><span id=".NET_Core_v1.1_.E6.99.82.E6.9C.9F"></span><span id=".NET_Core_v1.1_時期">.NET Core v1.1 時期</span></h3> <p>對於微軟來說,.NET Core 1.0 (以及早期開發時) 使用 project.json 來處理套件管理與版本相依的問題,是因為很多工具還沒趕上 (例如微軟主力的建置工具 MSBuild),再加上 project.json/xproj 架構並不相容於以 MSBuild 為主的工具鏈 (Toolchain),若是要修改成相容 project.json/xproj 架構的話可能會付出極大成本,因此在 .NET Core 1.0 RC2 發布不久,官方就宣布要將 project.json/xproj 系統移回到以 MSBuild 為主的 csproj ,例如下列 csproj 的例子即可看到套件參考的內容。 </p> <p>由於 .NET Core 移回了 MSBuild 架構,因此在 Visual Studio 2017 的 .NET Core 工具內,已恢復可直接於 IDE 的 GUI 介面中編修套件參考的功能。 </p> <h2><span id=".E6.87.89.E7.94.A8.E7.A8.8B.E5.BC.8F.E9.A1.9E.E5.9E.8B"></span><span id="應用程式類型">應用程式類型</span></h2> <p>.NET Core 基於跨平台能力,並沒有將與 GUI 高度相關的 API 移植到 .NET Core 內,因此像是 Windows Forms 或是 Windows Presentation Foundation (WPF) 並未移植到 .NET Core。.NET Core 支援主控台應用程式 (Console Application) 以及類別庫 (Class Library) 類型的專案。 </p><p>不過微軟在其 Universal Windows Platform (UWP) 開發平台使用了 .NET Core,並且利用 .NET Native 技術將其效能提升至十分接近原生碼的速度。 </p><p>ASP.NET Core 則以主控台應用程式驅動其代管環境 Kestrel Server 以支援 ASP.NET Core 程式的執行。 </p> <h2><span id=".NET_CLI">.NET CLI</span></h2> <p>.NET CLI (Command-Line Interface) 指令列工具是 .NET Core 處理建造、執行與編輯工作的主要工具 ,有幾個主要的動作: </p> <h2><span id=".E8.88.87.E5.85.B6.E4.BB.96.E5.B9.B3.E5.8F.B0.E7.9A.84.E9.97.9C.E4.BF.82"></span><span id="與其他平台的關係">與其他平台的關係</span></h2> <p>.NET Core 經常會拿來與其他平台做類比,尤其是它的源頭 .NET Framework 以及另一個相似性質的開源平台 Mono。 </p> <h3><span id=".NET_Framework">.NET Framework</span></h3> <p>據微軟的說明,.NET Core 和 .NET Framework 是子集 (Subset) 與超集 (Superset) 的關係,.NET Core 將會實作出部份的 .NET Framework 功能 (基本上是不含使用者介面的部份),例如 JIT (.NET Core 採用 RyuJIT)、垃圾收集器 (GC) 以及型別 (包含基本型別以及泛型型別等)。未來 .NET Framework 和 .NET Core 也將會是各自發展,但它們也會同時使用彼此的功能,例如 .NET Compiler Platform 與 RyuJIT 等技術。 </p> <h3><span id="Mono">Mono</span></h3> <p>Mono 是另一個已發展許久的 .NET Framework 跨平台開源版本,基本上並不隸屬微軟官方,而是由社群的力量所主導,自成一個生態系統,也開發出了像Xamarin這樣的跨平台.NET行動應用,.NET Core 與 Mono 未來會是合作的關係,Mono 仍會維持社群力量的維護與發展,而 .NET Core 則會以官方角度來進行發展,兩邊也會一起進行彼此功能上的增進。 </p> <h2><span id=".E8.88.87_ASP.NET_Core_.E7.9A.84.E9.97.9C.E4.BF.82"></span><span id="與_ASP.NET_Core_的關係">與 ASP.NET Core 的關係</span></h2> <p>.NET Core 與 ASP.NET Core 的關係其實一開始並不是主從關係 ,ASP.NET Core 的開發初期 (ASP.NET 5) .NET Core 還沒有開始起跑,因此 ASP.NET Core 當時有自己的執行期與工具,一開始稱為 Project K,後來改為 DNX (.NET Execution Environment),DNX 本身就具有可獨立運作的執行能力,不需要依賴 .NET Core 執行,但是這樣會變成 .NET Core 和 ASP.NET Core 雙頭馬車的現象,在 .NET Core 逐漸成熟之後,微軟也決定要將這兩個各自獨立發展的產品線整合在一起,DNX 也將因改用 .NET Core 執行期而終止開發,DNX 的功能將由 .NET Core 以及旗下的 .NET CLI 接替提供,整合後的版本將在 1.0 RC2 時釋出。 </p> <h2><span id=".E6.94.AF.E6.8F.B4.E4.BD.9C.E6.A5.AD.E7.B3.BB.E7.B5.B1"></span><span id="支援作業系統">支援作業系統</span></h2> <p>.NET 7 支援下列作業系統 : </p> <h2><span id=".E5.8F.83.E8.80.83"></span><span id="參考">參考</span></h2>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368 Cached time: 20230505225853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1.130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1.580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8814/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695361/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8174/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23/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135/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36913/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467/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17011086/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1/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1144.616 1 -total 21.87% 250.300 1 Template:Infobox_software 20.71% 236.994 2 Template:NavboxV2 20.09% 230.010 1 Template:Infobox 16.83% 192.624 95 Template:Le 14.42% 165.047 1 Template:Microsoft 12.38% 141.664 1 Template:Software_version 9.31% 106.525 23 Template:Cite_web 8.16% 93.397 3 Template:Wikidata 8.00% 91.617 2 Template:Navbox -->
**.NET** (3.1 版以前稱作**.NET Core**) 是微軟開發的第一個跨平台 (Windows、Mac OSX、Linux)的應用程式開發框架(Application Framework),未來也將會支援 FreeBSD 與 Alpine 平台。.Net Core 也是微軟在一開始發展時就開源的軟體平台,它經常也會拿來和現有的開源 .NET 平台 Mono 比較。 由於 .NET Core 的開發目標是跨平台的 .NET 平台,因此 .NET Core 會包含 .NET Framework 的類別庫,但與 .NET Framework 不同的是 .NET Core 採用套件化 (Packages) 的管理方式,應用程式只需要取得需要的組件即可,與 .NET Framework 大包式安裝的作法截然不同,同時各套件亦有獨立的版本線 (Version line),不再硬性要求應用程式跟隨主線版本。 .NET Core 專案的主要目標有 : 1. 支援或可以移轉 (port) 到更多的作業系統平台與晶片架構 (也就是未來計畫會跨出 x86 平台)。 2. 具有引人注目的效能與高可靠度。 3. 開發人員能快速與直覺的獲取 .NET Core 開發環境。 4. 在直覺與具生產力的情況下建造應用程式,使用檔案,範例與 NuGet 元件。 ## 歷史 .NET Core 1.0 於 2016 年 6 月 27 日釋出。 2020 年 11 月,微軟釋出了 .NET 5.0,統一了.NET 的各個平台的碎片版本: .NET Framework 4.8, .NET Standard, .NET Core 3.1, Mono, Xamarin 等。 2021 年 11 月,微軟釋出了 .NET 6.0 。 2022 年 11 月,微軟釋出了 .NET 7.0 。 ## 核心功能 .NET Core 是由許多專案所組成,除了基本的類別庫 (Core FX) 之外,也包含採用 RyuJIT 編譯的執行平台 Core CLR、編譯器平台 .NET Compiler Platform、採用 AOT 編譯技術運行最佳化的套件 Core RT (.NET Core Runtime),以及跨平台的 MSIL 編譯器 LLILC (LLVM-based MSIL Compiler) 等專案。 同時,微軟也發展了一個建置技術檔案的平台 docfx ,並運用於 .NET Core 的檔案網站。 ### RyuJIT RyuJIT 是微軟發展的新式即地編譯器 (Just-in-Time Compiler),用以取代現有的 .NET Framework 的 JIT 以及 JIT64 即地編譯器,依據微軟公佈的測試報告,RyuJIT 的效能較前一代的 JIT 提升約 25%,並支援 SIMD (Single Instruction, Multiple Data) 的技術。RyuJIT 同時應用於 .NET Framework 4.6 以及 .NET Core。 ### Core CLR Core CLR 移植 .NET Framework 的 CLR 的功能,包含核心程式庫 mscorlib、JIT 編譯器、垃圾收集器 (GC) 以及其他執行 MSIL 所需要的執行期環境。 ### Core RT Core RT 是以 預先編譯為主的核心功能,在 .NET Core 內稱為 Core RT,在 UWP 則是稱為 .NET Native。 Core RT 會在建造時期 (非執行期) 在編譯時將 MSIL 轉換成平台原生的機器碼,以獲取較短的啟動時間 (JIT 採用的是執行時期編譯,使得啟動時間拉長),以及記憶體用量減少的優點。Core RT 會在不同的平台使用不同的 AOT 技術: * Windows 上使用的是 .NET Native。 * Mac OS 與 Linux 上使用的是 LLILC (同時支援 JIT 和 AOT)。 ### LLILC LLILC (**LL**VM-based MS**IL** **C**ompiler,英文發音為 "lilac") 是 .NET Core 在非 Windows 平台的 MSIL 編譯器,基於 ECMA-335 (Common Language Infrastructure) 的標準將 MSIL 編譯成原生碼執行,適用於可運行 LLVM 的作業系統,例如 Mac OSX 與 Linux 作業系統。 LLILC 同時支援 JIT (內含 RyuJIT 的實作) 以及 AOT (未來將開始支援) 的編譯方式。 ### Roslyn .NET Compiler Platform (專案代碼為 Roslyn) 是將 .NET 平台的編譯架構標準化的平台,它可提供程式管理工具 (如整合開發環境) 相當多的情報,用以發展有助於編寫程式與管理程式結構所需要的功能,例如型別資訊、語法結構、參考連結、語意、編譯器、自動化、錯誤回報等等功能,只要是遵循 CLI 標準的程式語言,都可以利用 .NET Compiler Platform 實作出編譯器,讓程式管理工具能實作如語法提示、語法自動完成、關鍵字突顯等視覺化能力。 .NET Compiler Platform 可同時支援 .NET Framework 4.6 以上版本,.NET Core 也原生支援。 ## 套件管理 ### .NET Core v1.0 時期 .NET Core 的類別庫採用 NuGet 套件化的架構,應用程式只需要使用 project.json 的 dependencies 區段加入指定套件版本的參考,就能獲得該套件的功能,與以往 .NET Framework 大包式的提供方法完全不同。.NET Core 團隊宣佈已經有 98% 的 .NET Framework 主要類別庫移轉到 .NET Core 平台。 例如下列 project.json 內容,可直接加入 .NET Standard Library (v1.0.0-rc2-23901) 的參考。 .NET Standard Library 是一個總括型的 NuGet Package,其內包含了這些類別庫套件: * Microsoft.DotNet.CoreHost * NETStandard.Platform * System.Collections.Concurrent * System.Linq * System.Runtime.Numerics * System.Text.RegularExpressions 其中的 NETStandard.Platform 也是一個總括型套件,包含了下列類別庫套件: * Microsoft.NETCore.Platforms * Microsoft.NETCore.Runtime * Microsoft.Win32.Primitives * System.AppContext * System.Collections * System.Diagnostics.Debug * System.Diagnostics.Tools * System.Diagnostics.Tracing * System.Globalization * System.Globalization.Calendars * System.IO * System.IO.FileSystem * System.IO.FileSystem.Primitives * System.Net.Primitives * System.Net.Sockets * System.Reflection * System.Reflection.Extensions * System.Reflection.Primitives * System.Reflection.TypeExtensions * System.Runtime * System.Runtime.Extensions * System.Runtime.Handles * System.Runtime.InteropServices * System.Runtime.InteropServices.RuntimeInformation * System.Text.Encoding * System.Text.Encoding.Extensions * System.Threading * System.Threading.Tasks * System.Threading.Timer 開發人員只需要使用 NETStandard.Library 就能加入所有必要的 .NET Core 類別庫參考,但若不需要這麼多組件,也可以只加入特定的套件即可,不一定都要加入 NETStandard.Library。 ### .NET Core v1.1 時期 對於微軟來說,.NET Core 1.0 (以及早期開發時) 使用 project.json 來處理套件管理與版本相依的問題,是因為很多工具還沒趕上 (例如微軟主力的建置工具 MSBuild),再加上 project.json/xproj 架構並不相容於以 MSBuild 為主的工具鏈 (Toolchain),若是要修改成相容 project.json/xproj 架構的話可能會付出極大成本,因此在 .NET Core 1.0 RC2 發布不久,官方就宣布要將 project.json/xproj 系統移回到以 MSBuild 為主的 csproj ,例如下列 csproj 的例子即可看到套件參考的內容。 由於 .NET Core 移回了 MSBuild 架構,因此在 Visual Studio 2017 的 .NET Core 工具內,已恢復可直接於 IDE 的 GUI 介面中編修套件參考的功能。 ## 應用程式類型 .NET Core 基於跨平台能力,並沒有將與 GUI 高度相關的 API 移植到 .NET Core 內,因此像是 Windows Forms 或是 Windows Presentation Foundation (WPF) 並未移植到 .NET Core。.NET Core 支援主控台應用程式 (Console Application) 以及類別庫 (Class Library) 類型的專案。 不過微軟在其 Universal Windows Platform (UWP) 開發平台使用了 .NET Core,並且利用 .NET Native 技術將其效能提升至十分接近原生碼的速度。 ASP.NET Core 則以主控台應用程式驅動其代管環境 Kestrel Server 以支援 ASP.NET Core 程式的執行。 ## .NET CLI .NET CLI (Command-Line Interface) 指令列工具是 .NET Core 處理建造、執行與編輯工作的主要工具 ,有幾個主要的動作: ## 與其他平台的關係 .NET Core 經常會拿來與其他平台做類比,尤其是它的源頭 .NET Framework 以及另一個相似性質的開源平台 Mono。 ### .NET Framework 據微軟的說明,.NET Core 和 .NET Framework 是子集 (Subset) 與超集 (Superset) 的關係,.NET Core 將會實作出部份的 .NET Framework 功能 (基本上是不含使用者介面的部份),例如 JIT (.NET Core 採用 RyuJIT)、垃圾收集器 (GC) 以及型別 (包含基本型別以及泛型型別等)。未來 .NET Framework 和 .NET Core 也將會是各自發展,但它們也會同時使用彼此的功能,例如 .NET Compiler Platform 與 RyuJIT 等技術。 ### Mono Mono 是另一個已發展許久的 .NET Framework 跨平台開源版本,基本上並不隸屬微軟官方,而是由社群的力量所主導,自成一個生態系統,也開發出了像 Xamarin 這樣的跨平台.NET 行動應用,.NET Core 與 Mono 未來會是合作的關係,Mono 仍會維持社群力量的維護與發展,而 .NET Core 則會以官方角度來進行發展,兩邊也會一起進行彼此功能上的增進。 ## 與 ASP.NET Core 的關係 .NET Core 與 ASP.NET Core 的關係其實一開始並不是主從關係 ,ASP.NET Core 的開發初期 (ASP.NET 5) .NET Core 還沒有開始起跑,因此 ASP.NET Core 當時有自己的執行期與工具,一開始稱為 Project K,後來改為 DNX (.NET Execution Environment),DNX 本身就具有可獨立運作的執行能力,不需要依賴 .NET Core 執行,但是這樣會變成 .NET Core 和 ASP.NET Core 雙頭馬車的現象,在 .NET Core 逐漸成熟之後,微軟也決定要將這兩個各自獨立發展的產品線整合在一起,DNX 也將因改用 .NET Core 執行期而終止開發,DNX 的功能將由 .NET Core 以及旗下的 .NET CLI 接替提供,整合後的版本將在 1.0 RC2 時釋出。 ## 支援作業系統 .NET 7 支援下列作業系統 : ## 參考
null
25,456
2023-05-02T00:15:29Z
76,362,624
.Net
32,634
<p><b>.NET Framework</b>是由微軟開發,一個致力於敏捷軟體開發(agile software development)、快速應用開發(rapid application development)、平臺獨立性和網路透明化的軟體框架。.NET是微軟為2000年代對伺服器和桌上型軟體工程邁出的第一步。.NET包含許多有助於網際網路和內部網套用迅捷發的技術。 </p><p>.NET Framework是微軟公司繼Windows DNA之後的新發平台,採用系統虛擬機器運行,以通用語言運行庫(Common Language Runtime)為基礎,支援多種語言(C#、F#、VB.NET、C++、Python等)的發。 </p><p>.NET也為應用程式介面(API)提供了新功能和發工具。這些革新使得程式設計員可以同時進行Windows應用軟體和網路應用軟體以及元件和服務(web服務)的開發。.NET提供了一個新的反射性的且物件導向程式設計編程介面。.NET設計得足夠通用化從而使許多不同高階語言都得以被匯集。 </p><p>甲骨文公司的Java程式語言和Java平台企業版技術是.NET平台的競爭對手之一。 </p><p>2014年11月12日,微軟宣布完全開放.NET Framework的原始碼,並提供給Linux和macOS使用。</p> <h2><span id=".E7.89.88.E6.9C.AC"></span><span id="版本">版本</span></h2> <h2><span id=".E7.99.BC.E8.A1.8C.E6.AD.B7.E5.8F.B2"></span><span id="發行歷史">發行歷史</span></h2> <h3><span id=".NET_Framework_1.0">.NET Framework 1.0</span></h3> <p>完整版號 - 1.0.3705 </p><p>這是最早的.NET架構,於2002年發行。它可以以一個獨立且可重新分發的包的形式或在一個軟體發展工具包集中被獲得。它也是第一個微軟Visual Studio .NET的發行版的一部份(也被稱作Visual Studio .NET 2002)。 </p> <h3><span id=".NET_Framework_1.1">.NET Framework 1.1</span></h3> <p>完整版號 - 1.1.4322 </p><p>這是首個主要的.NET Framework升級版本,發行於2003年。它可以以一個獨立的可重新分發的包的形式或在一個軟體發展工具包集中被獲得。它也是第二個微軟Visual Studio .NET版本的一部份(也被稱作Visual Studio .NET 2003)。它也是首個被Windows作業系統-Windows Server 2003所內建的.NET Framework版本。 </p><p>自1.0版本以來的改進: </p> <ul><li>內建了對mobile ASP.NET控制項的支援。這在1.0版本是以附加功能方式實現的,現在已經整合到框架的內部。</li> <li>安全方面的變更 - 使得Windows表單代碼以可靠的行為執行,從而可以在Internet環境內安全運行,並且加入了ASP.NET應用程式的代碼安全存取功能。</li> <li>內建了對ODBC和Oracle資料庫的支援。這在1.0版本是以附加功能方式實現的,現在已經整合到框架的內部。</li> <li>.NET Compact Framework- 這是一個用於智慧型裝置(例如Pocket PC或者SmartPhone)的.NET Framework的子集。</li> <li>對IPv6的支援。</li> <li>大量的API變更。</li></ul><h3><span id=".NET_Framework_2.0">.NET Framework 2.0</span></h3> <p>完整版號 - 2.0.50727.42,發行於2005年10月27日。 </p><p>.NET Framework 2.0的元件都包含在 Visual Studio 2005和SQL Server 2005裡面。通過MSDN Universe版可以免費下載RTM版本。 </p><p>自1.1版本以來的改進: </p> <ul><li>大量的API變更。</li> <li>新的API讓需要管理.NET運行庫實例的非.NET的應用程式可以做到這點。這個新的API對.NET運行庫的各種功能,包括:多執行緒、記憶體分配、代碼載入等,提供了很好的控制。它最初是為Microsoft SQL Server能夠有效率的使用.NET運行庫而設計的,因為Microsoft SQL Server擁有它自己的日程管理器和記憶體管理器。</li></ul><h3><span id=".NET_Framework_3.0">.NET Framework 3.0</span></h3> <p>發佈日期2006/11/21。曾用名「WinFX」。依然使用.NET Framework 2.0版本的公共語言運行庫(CLR),並加入了適應未來軟體發展方向的4個框架: </p> <ul><li>Windows Presentation Foundation(WPF):提供更佳的使用者體驗,用來開發Windows Forms程式以及瀏覽器應用程式(參見WPF/E).</li> <li>Windows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WCF):提供SOA(面向服務的軟體構架)支援的安全的網路服務(Web Service)框架。</li> <li>Windows Workflow Foundation(WF):提供一個設計與發展工作流程導向(Workflow-oriented)應用程式基礎支援的應用程式介面。</li> <li>Windows CardSpace:提供一個SSO的解決方案,每個使用者都有各自的CardSpace。</li></ul><h3><span id=".NET_Framework_3.5">.NET Framework 3.5</span></h3> <p>這個版本將包含一個支援C#和VB.Net中心的語言特性的編譯器,以及對語言整合查詢(LINQ, Language-Integrated Query)的支援。該版本隨Visual Studio 2008一起發佈。 </p><p>同時,.NET Framework 3.5自動包含.NET Framework 2.0 SP1以及.NET Framework 3.0 SP1,用於為這兩個版本提供安全性修復,以及少量新增的類別館(如System.DateTimeOffest),此版本提供的新功能有: </p> <ul><li>擴充方法(Extension Method)內容(Attribute),用於為擴充方法提供支援</li> <li>LINQ支援,包括LINQ to Object、LINQ to ADO.NET以及LINQ to XML</li> <li>表達式目錄樹(Expression Tree),用於為Lambda表達式提供支援</li> <li>與語言整合查詢(LINQ)和資料感知緊密整合。藉助這個新功能,您可以使用相同的語法,在任何支援LINQ的語言中編寫相關程式碼,以篩選和列舉多種類型的SQL資料、集合、XML和資料集,以及建立它們的投影。</li> <li>利用ASP.NET AJAX可以建立更有效、更具互動性、高度個人化的Web體驗,這些體驗在所有最流行的瀏覽器上都能實現。</li> <li>用於生成WCF服務的全新Web協定支援,包括AJAX、JSON、REST、POX、RSS、ATOM和若干新的WS-*標準。</li> <li>Visual Studio 2008中面向WF、WCF和WPF的完整工具支援,其中包括支援工作流的服務這一新技術。</li> <li>.NET Framework 3.5基礎類別媒體櫃(BCL)中的新類可滿足許多常見的客戶請求。</li></ul><h4><span id=".NET_Framework_3.5_SP1">.NET Framework 3.5 SP1</span></h4> <p>.NET Framework 3.5 SP1自動包含.NET Framework 2.0 SP2以及.NET Framework 3.0 SP2。該版本隨Visual Studio 2008 SP1釋出,此版本提供了下列的新功能: </p> <ul><li>新增的ASP.NET功能包括ASP.NET動態資料和ASP.NET AJAX附加功能,前者提供了無需編寫程式碼就可實現資料驅動的快速開發的豐富支架框架,後者為管理瀏覽器歷史記錄提供了支援(後退按鈕支援)。</li> <li>ADO.NET Entity Framework。</li> <li>對SQL Server 2008的資料提供程式支援。</li> <li>.NET Framework客戶端設定檔是完整版.NET Framework的子集,面向客戶端應用程式。這改善了尚未安裝.NET Framework的電腦上的安裝體驗。</li> <li>改進Windows Presentation Foundation的效能,其中包括啟動速度的點陣圖效果效能的提高。為Windows Presentation Foundation增加的功能包括對業務線應用程式的更好支援、本機閃屏支援、DirectX像素著色器支援以及新的WebBrowser控制項。</li> <li>ClickOnce應用程式釋出者可以根據具體情況決定是否取消簽章和雜湊,開發人員可以以編程方式安裝顯示自訂姓名標示的ClickOnce應用程式,ClickOnce錯誤對話方塊支援指向網路上特定於應用程式的支援站點的連結。</li> <li>用於SQL Server的.NET Framework資料提供程式(System.Data.SqlClient)完全支援SQL Server 2008資料庫引擎的所有新功能。有關.NET Framework對SQL Server 2008的支援的更多資訊,請參見SQL Server中的新功能(ADO.NET)。ADO.NET資料平台是一種多版本策略,它使開發人員能夠針對概念性實體資料模型進行編程,從而減輕他們的編碼和維護工作。此平台提供了ADO.NET Entity Framework、實體資料模型(EDM)、物件服務、LINQ to Entities、Entity SQL、EntityClient、ADO.NET資料服務及實體資料模型工具。</li> <li>Windows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現在提供了改進的互操作性支援,增強了部份信任方案中的除錯體驗,並擴充了整合協定支援以更廣泛地套用於Web 2.0應用程式,從而使DataContract序列化程式更易於使用。</li> <li>Microsoft.VisualBasic.PowerPacks命名空間引入了新的DataRepeater控制項,該控制項以可自訂的列表格式顯示資料。此命名空間還包含新的向量形狀。</li></ul><h3><span id=".NET_Framework_4.0">.NET Framework 4.0</span></h3> <ul><li>.NET Framework 4.0主要增加了並列支援,英文版於2010年4月12日推出。</li> <li>新增System.Lazy &lt;T&gt;,做為延遲初始化時使用。</li> <li>新增大整數的System.Numerics.BigInteger與複數的System.Numerics.Complex(使用時需加入參考System.Numerics.dll)</li> <li>微軟於2016年1月12開始停止對.NET 4.0, 4.5, 4.5.1的安全性更新及技術支援</li></ul><h3><span id=".NET_Framework_4.5">.NET Framework 4.5</span></h3> <p>.NET Framework 4.5是.NET Framework 4高相容性的置位更新(in-place update)。搭配C# 或Visual Basic程式設計語言使用.NET Framework 4.5,即可編寫Windows Store風格的應用程式。.NET Framework 4.5可提升效能、可靠度及安全性。於2012年8月15日推出。但請注意,.NET Framework 4.5只支援Windows Vista SP2以上版本的作業系統。</p> <ul><li>微軟於2016年1月12開始停止對.NET 4.0, 4.5, 4.5.1的安全性更新及技術支援</li></ul><h4><span id=".NET_Framework_4.5.1">.NET Framework 4.5.1</span></h4> <p>.NET Framework 4.5.1於2013年10月17日隨著Visual Studio 2013發布。此版本需要Windows Vista SP2或更新的環境,並且包含在Windows 8.1和Windows Server 2012 R2中。.NET Framework 4.5.1的新功能有:</p> <ul><li>偵錯器支援X64編輯和繼續(EnC)</li> <li>偵錯器支援檢視代管返回值</li> <li>「Call Stack」和「Task」視窗中的異步感知偵錯</li> <li>偵錯器支援分析.NET記憶體轉儲(在Visual Studio Ultimate SKU中)</li> <li>適用於Performance 及 Diagnostics中心的.NET開發者工具</li> <li>代碼分析UI改進</li> <li>ADO.NET空閒連接彈性</li></ul><h4><span id=".NET_Framework_4.5.2">.NET Framework 4.5.2</span></h4> <p>.NET Framework 4.5.2的發表宣佈於2014年5月5日。此版本需要Windows Vista SP2及更新版本。對於Windows Forms應用程式,對高DPI方案進行了改進。對於ASP.NET,可以使用更高可靠性的HTTP開頭檢查和修改方法,這是一種規劃背景異步工作任務的新方法。</p> <h3><span id=".NET_Framework_4.6">.NET Framework 4.6</span></h3> <p>.NET Framework 4.6 是在2014年11月12月宣佈,而在2015年7月20日發行。 它對64位元系統支援一個新的即時編譯(JIT),稱之為 RyuJIT,呈現較佳的效能,並支援SSE2與AVX2指令集。WPF 與 Windows Forms 都獲得更新以達成較高的 DPI 情境。支援TLS 1.1 與 TLS 1.2 的功能已經被加入 WCF。 此版本需要Windows Vista SP2 或更新的版本。</p> <h4><span id=".NET_Framework_4.6.1">.NET Framework 4.6.1</span></h4> <p>.NET Framework 4.6.1 發行的訊息在2015年11月30日宣佈。這個版本需要 Windows 7 SP1 或更新的版本。新的功能與 API 包括: </p> <ul><li>WPF改進了拼寫檢查,支援使用者自訂詞典,並改進觸控效能。</li> <li>增強支援橢圓曲線數字簽名演算法(ECDSA)X509 認證。</li> <li>當連接Azure SQL資料庫時,添加了對AlwaysOn、Always Encrypted的SQL連接,並改進連接開放彈性。</li> <li>Azure SQL資料庫現在使用更新的System.Transactions API支援分散式處理。</li> <li>RyuJIT、GC、WPF和WCF中的許多其他效能、穩定性和可靠性相關修復。</li></ul><h4><span id=".NET_Framework_4.6.2">.NET Framework 4.6.2</span></h4> <p>.NET Framework 4.6.2 的預覽在2016年3月30日宣佈,發行日期則為2016年8月2日。此版本需要 Windows 7 SP1 或更新版。 New features include: </p> <ul><li>支援超過260個字元的路徑</li> <li>支援X.509認證的FIPS 186-3 DSA</li> <li>TLS 1.1 / 1.2支援 ClickOnce</li> <li>支援 ASP.NET 數據註釋的在地化</li> <li>啟用具備 Project Centennial 的 .NET桌面應用程式</li> <li>針對WPF支援軟鍵盤和每個監視器DPI</li></ul><h3><span id=".NET_Framework_4.7">.NET Framework 4.7</span></h3> <p>2017年4月5日,微軟宣佈 .NET Framework 4.7 將被整合到 Windows 10 創作者更新, 承諾為其他Windows版本提供獨立安裝程式。同日,發行一個 Visual Studio 2017 更新版以加強支援標的物 .NET Framework 4.7。 所承諾的 Windows 7 及更新版本獨立安裝程式在2017年5月2日發行, 但有一些重要成份不包含在內。</p><p>.NET Framework 4.7 的新功能包括:</p> <ul><li>使用橢圓曲線密碼學的增強加密</li> <li>改進對傳輸層安全性協定(TLS)的支援,尤其是對於1.2版</li> <li>支援Windows Forms 的高DPI感知支援</li> <li>在 WPF 中對觸控和手寫的更多支援</li> <li>WPF 的新印表 API</li></ul><h4><span id=".NET_Framework_4.7.1">.NET Framework 4.7.1</span></h4> <p>.NET Framework 4.7.1 在2017年10月17日發行。在修復程式和新功能中,它修正了d3dcompiler依賴性問題。 它還增加了與.NET Standard 2.0開箱即用的相容性。</p> <h4><span id=".NET_Framework_4.7.2">.NET Framework 4.7.2</span></h4> <p>.NET Framework 4.7.2 在2018年4月30日發行。主要的異動是改進 ASP.NET、BCL、CLR、ClickOnce、Networking、SQL、WCF、Windows Forms、Workflow 及 WPF。</p> <h2><span id="CLR.E8.88.87CLI"></span><span id="CLR與CLI">CLR與CLI</span></h2> <p>.NET的初級組成是CLI(通用語言架構)和CLR(通用語言運行庫)。 </p><p>CLI(通用語言架構)全名為Common Language Infrastructure,是一套運作環境規範,包括一般系統、基礎類庫和與機器無關的中間代碼。CLR則是確認操作密碼符合CLI的平臺。在通用中間語言(CIL)執行前,CLR必須將指令及時編譯轉換成原始機器碼。 </p><p>所有CLI都可經由.NET自我表述。CLR檢查元資料以確保正確的方法被調用。元資料通常是由語言編譯器生成的,但開發人員也可以通過使用客戶屬性建立他們自己的元資料。 </p><p>如果一種語言實現生成了CLI,它也可以通過使用CLR被調用,這樣它就可以與任何其他.NET語言生成的資料相互動。CLR也被設計為作業系統無關性。 </p><p>當一個彙編體被載入時,CLR執行各種各樣的測試。其中的兩個測試是確認與核查。在確認的時候,CLR檢查彙編體是否包含有效的元資料和CIL,並且檢查內部表的正確性。核查則不那麼精確。核查機制檢查代碼是否會執行一些「不安全」的操作。核查所使用的演算法非常保守,導致有時一些「安全」的代碼也通不過核查。不安全的代碼只有在彙編體擁有「跳過核查」許可的情況下才會被執行,通常這意味著代碼是安裝在本機上的。 </p><p>通過.NET,你可以用SOAP和不同的web服務進行互動。 </p> <h2><span id=".E6.A8.99.E6.BA.96.E5.8C.96.E5.92.8C.E7.89.88.E6.AC.8A"></span><span id="標準化和版權">標準化和著作權</span></h2> <p>2000年8月,微軟、惠普和英特爾共同制定CLI和C#程式語言的標準規格。2001年12月,以上兩者通過並成為ECMA標準規格。(ECMA 335(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和ECMA 334(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ISO亦於2003年4月跟隨(ISO/IEC 2327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和ISO/IEC 23270(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p>這會有一定的風險,但它可以鼓勵標準聯合的實現,以提供一座橋梁來把非Windows的軟體轉變為微軟.NET。將此推廣為標準的一個團體是國際.NET聯合會(INETA)。 </p><p>儘管微軟及其他合作夥伴持有CLI及C#的專利,ECMA和ISO要求所有專利都應該遵守「合理與非歧視準則」。除此之外,這些公司亦同意讓使用者免費使用這兩項專利。 </p><p>不過,這並不包括.NET Framework內並不為ECMA/ISO標準涵蓋的範圍,這包括了:Windows Forms、ADO.NET及ASP.NET。微軟對上述部件所持有的專利,使開發者未必能夠為非微軟平臺開發出一套完整的作品。 </p><p>2014 年11月13日,微軟新任執行長薩帝亞·納德拉決心下,該公司釋出的<span lang="en">.NET</span>原始碼包含了伺服器部份的核心,如<span lang="en">.NET Framework Libraries</span>、<span lang="en">.NET Core Framework Libraries</span>和<span lang="en">RyuJit VM</span>,正式對外開放原始碼。</p> <h2><span id=".NET.E4.B8.8EJava_EE"></span><span id=".NET与Java_EE">.NET與Java EE</span></h2> <p>公共語言基礎(CLI),通用中間語言(CIL)以及C#與甲骨文公司的Java虛擬機和Java之間有不少的相似之處,因此它們無疑是強烈的競爭者。它們兩者都使用它們各自的中間碼(在微軟,它們叫做通用中間語言,而在Oracle,它們叫位元組碼)。通用中間語言被設計來即時編譯(JIT),而Java的位元組碼在最初的時候則是設計成用於解釋運行,而非即時編譯。.NET現在只在Windows上被完美地支援,而Java則可在很多平臺上被完好支援。然而,現在一些正在開發中的實現版本例如Mono或者Shared source CLI可以用於在類Unix作業系統例如Linux,FreeBSD和Mac OS X上運行.NET應用程式。甲骨文公司的一個產品,J2EE提供與微軟的一些捆綁於Windows中的技術例如COM+(先前的MTS)和MSMQ等效的功能。 </p><p>Java和.NET可經由IKVM,一個在.NET平臺上實作的Java虛擬機作更多的溝通。 </p><p>Java有其專門的遠端程式呼叫技術RMI(Remote Method Invocation), RMI的另一版本RMI-IIOP更可相容CORBA。 </p><p>然而,.NET與Java之間的競爭關係,在.NET Core出現後,一切都改觀了。 </p> <h2><span id=".NET.E4.B8.8ECOM"></span><span id=".NET与COM">.NET與COM</span></h2> <p>前一版軟體元件技術由Microsoft所提出的COM,該技術被用來建立大型(large-scale)的軟體系統上,使用COM+ 或MTS對於傳統分散式元件有強化的作用。當.NET將COM-objects封裝成.NET元件以及將.NET元件封裝成COM-objects後,Microsoft分別將他命名為Runtime Callable Wrapper(RCW)和COM Callable Wrapper(CCW)。很明顯的,Microsoft最終將以.NET全面取代COM成為軟體元件的架構。Microsoft希望開發者能夠在Win32平臺上使用.Net取代COM,而已經存在的服務則透過抽象介面來使用(如:目前交易的.Net元件仍然使用COM+)。 </p> <h2><span id=".Net_Remoting.E4.B8.8EXML_WebServices"></span><span id=".Net_Remoting与XML_WebServices">.Net Remoting與XML WebServices</span></h2> <p>.NET remoting屬於行程(process)內溝通的抽象方法。 </p><p>Microsoft® .NET Remoting提供一個豐富可擴充的框架給存在兩個不同AppDomain中的Object,使得在不同行程(行程)和不同機器中能夠進行無縫地溝通。.NET Remoting提供一種強大但簡單的可程式化模型並且在執行階段支援資料交換。 </p><p>XML Web services將基礎的功能區塊佈署到網路的不同電腦上。開放標準的通訊協定以及人和應用程式可以透過Web Services整合應用程式的環境來合作。應用程式可以從不同的來源使用多個XML Web Services來建構應用程式而不需要知道他們在哪裡以及如何來運作。 </p> <h2><span id=".NET.E7.9A.84.E8.AA.9E.E8.A8.80"></span><span id=".NET的語言">.NET的語言</span></h2> <p>CLI被設計成支援任何物件導向的程式語言,分享共同物件模型與大型共同類別庫。.NET支援超過40種程式語言。這些編譯器大都是免費的(軟體廠商僅開發出售整合式開發環境)。 </p><p>大部份的語言都做了重大改變以搭配.NET Framework。廠商通常利用這個機會來同時改變語言的其他特性。 </p> <h3><span id=".E5.BE.AE.E8.BB.9F.E9.96.8B.E7.99.BC.E7.9A.84.NET.E5.B9.B3.E8.87.BA.E7.B7.A8.E7.A8.8B.E8.AA.9E.E8.A8.80"></span><span id="微軟開發的.NET平臺編程語言">微軟開發的.NET平臺程式語言</span></h3> <ul><li>C#,一個以C++和Java語法為基礎開發的一個全新的物件導向語言,是.NET開發的首選語言。</li> <li>Visual Basic .NET,一個加強了物件導向支援的,支援多執行緒的Visual Basic版本。</li> <li>C++/CLI,一個C++的.NET平臺版本變種。</li> <li>JScript .NET,一個編譯版本的MicrosoftJScript語言。</li> <li>J#,一個對應於Java和J++(微軟自己開發的Java變種)的.NET平臺版本,但是由於智慧財產權問題,目前微軟公司已經停止其開發套用。</li> <li>F#,ML語言家族的一員。</li> <li>Microsoft Small Basic</li></ul><h3><span id=".E7.AC.AC.E4.B8.89.E6.96.B9.E4.BD.BF.E7.94.A8.NET.E7.9A.84.E7.B7.A8.E7.A8.8B.E8.AA.9E.E8.A8.80"></span><span id="第三方使用.NET的編程語言">第三方使用.NET的程式語言</span></h3> <ul><li>Ada,參閱A#。</li> <li>APL</li> <li>Boo,基於Python。</li> <li>COBOL</li> <li>Component Pascal,基於部件的Pascal,比起Pascal來更接近於Oberon。</li> <li>Delphi 8 and Delphi 2005以及現在的delphi xe2都採用.net</li> <li>Eiffel</li> <li>Forth</li> <li>FORTRAN</li> <li>IKVM,Java。</li> <li>IronPython,基於Python。</li> <li>IronRuby,基於Ruby。</li> <li>Lexico,基於西班牙語的面向物件程式語言。</li> <li>Lisp</li> <li>Mercury</li> <li>Mondrian為了便於指令碼部件編程而開發的功能型語言。</li> <li>Nemerle函數式/指令式混合語言。</li> <li>Oberon</li> <li>Perl</li> <li>Phalanger,PHP的.net編譯器。</li> <li>RPG</li> <li>Smalltalk</li> <li>TclBridge,基於Tcl。</li> <li>PowerBuilder.NET powerbuilder 11.5及以後的版本都採用.net技術,但這種語言目前停止開發了。</li></ul><h3><span id="ASP.NET_.26_ADO.NET"></span><span id="ASP.NET_&amp;_ADO.NET">ASP.NET &amp; ADO.NET</span></h3> <p>ASP.NET是內含於.NET Framework中,專門用來發展Web應用程式的一組類別庫集。 </p><p>ADO.NET是內含於.NET Framework中,專門處理與資料來源溝通的資料存取類別庫集,被Windows Forms與ASP.NET應用程式大量使用,可說是.NET Framework中唯一的資料存取介面。 </p> <h2><span id=".E5.8F.AF.E4.BE.9B.E9.81.B8.E6.93.87.E7.9A.84.E5.AF.A6.E7.8F.BE.E7.89.88.E6.9C.AC"></span><span id="可供選擇的實現版本">可供選擇的實現版本</span></h2> <p>微軟的.NET Framework是.NET技術的旗艦級實現版本,在此之外還有一些其他實現版本。 </p> <ul><li>.NET Core 是微軟開發的跨平台 (Windows、Mac OSX、Linux) 的應用程式開發框架(Application Framework)</li></ul><ul><li>微軟開發了一個稱為共享原始碼公共語言基礎(Shared Source Common Language Infrastructure,Shared Source CLI;即今ECMA—通用語言架構),是微軟的.NET Framework(共通語言執行平臺)的一個原始碼共享的實現架構,可運行於Windows XP,FreeBSD,和Mac OS X10.2。</li></ul><ul><li>Mono是一個開源的.NET運行時和開發庫實現版本。Mono現正由xamarin公司和開源軟體發展社區負責開發。它正迅速發展成熟,現已經包含了對ASP.NET和ADO.NET的支援,對Windows Forms庫的支援也較充分。它提供了一個C#編譯器,而一個VB.NET編譯器現在也已經處於pre-beta階段。Mono項目還包含了一些新的庫和技術的開發: <ul><li>Gtk:一個GTK+GUI工具包的.NET封裝。</li> <li>xSP:一個用C#編寫的支援運行ASP.NET應用程式的網頁伺服器軟體。</li> <li>MonoDevelop:SharpDevelop的一個移植版本,是一個符合GPL標準的面向Gtk#和Mono的.NET整合開發環境。</li> <li>Novell.Directory.Ldap類庫:Lightweight Directory Access Protocol(LDAP)for .NET的一個免費的實現版本。</li> <li>SerialPortNet:Aserial portlibrary for .Net &amp; Mono implementing .NET 2.0 specifications.</li> <li>Mono for Android和MonoTouch for iOS:Mono在行動平台Android和iOS上的移植,使開發者可以在Android和iOS平台上使用C#和Mono框架開發套用。Xamarin Forms是這些實現的核心,可以根據系統不同生成符合該系統風格的介面。</li> <li>MonoMac:Mono對於一些OS X原生Step API的封裝。</li></ul></li></ul><ul><li>Portable.NET不及Mono成熟,這得歸因於Portable.NET並不是在最初的時候就使用了微軟的開發框架。提供了一個可以從C編譯到通用中間語言的編譯器。</li></ul><h2><span id=".E5.8F.83.E8.A6.8B"></span><span id="參見">參見</span></h2> <ul><li>C#</li> <li>VB.NET</li> <li>ASP.NET</li> <li>AJAX</li> <li>COM Interop</li> <li>Windows API</li> <li>.NET Compact Framework</li> <li>.NET Micro Framework</li></ul><h2><span id=".E5.8F.82.E8.80.83.E6.96.87.E7.8C.AE"></span><span id="参考文献">參考文獻</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93.BE.E6.8E.A5"></span><span id="外部链接">外部連結</span></h2> <ul><li><span><span>官方網站</span></span> </li> <li>Overview of .NET Framework (MSD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span title="英語">(英文)</span> <ul><li>.NET Framework 概述(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span title="中文">(簡體中文)</span></li> <li>.NET Framework 的概觀(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span title="中文">(繁體中文)</span></li></ul></li> <li>.NET Github repository(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ul>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443 Cached time: 20230505225850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1.123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1.498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11068/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740339/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20886/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28/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136/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42020/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437/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32550082/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1/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959.855 1 -total 21.87% 209.961 2 Template:NavboxV2 18.06% 173.376 95 Template:Le 14.97% 143.686 1 Template:Reflist 14.36% 137.856 1 Template:Microsoft 12.94% 124.237 1 Template:Infobox_Software 11.76% 112.858 1 Template:Infobox 11.69% 112.177 29 Template:Cite_web 9.90% 95.050 1 Template:多個問題 8.64% 82.921 2 Template:Navbox -->
**.NET Framework** 是由微軟開發,一個致力於敏捷軟體開發(agile software development)、快速應用開發(rapid application development)、平臺獨立性和網路透明化的軟體框架。.NET 是微軟為 2000 年代對伺服器和桌上型軟體工程邁出的第一步。.NET 包含許多有助於網際網路和內部網套用迅捷發的技術。 .NET Framework 是微軟公司繼 Windows DNA 之後的新發平台,採用系統虛擬機器運行,以通用語言運行庫(Common Language Runtime)為基礎,支援多種語言(C#、F#、VB.NET、C++、Python 等)的發。 .NET 也為應用程式介面(API)提供了新功能和發工具。這些革新使得程式設計員可以同時進行 Windows 應用軟體和網路應用軟體以及元件和服務(web 服務)的開發。.NET 提供了一個新的反射性的且物件導向程式設計編程介面。.NET 設計得足夠通用化從而使許多不同高階語言都得以被匯集。 甲骨文公司的 Java 程式語言和 Java 平台企業版技術是.NET 平台的競爭對手之一。 2014 年 11 月 12 日,微軟宣布完全開放.NET Framework 的原始碼,並提供給 Linux 和 macOS 使用。 ## 版本 ## 發行歷史 ### .NET Framework 1.0 完整版號 - 1.0.3705 這是最早的.NET 架構,於 2002 年發行。它可以以一個獨立且可重新分發的包的形式或在一個軟體發展工具包集中被獲得。它也是第一個微軟 Visual Studio .NET 的發行版的一部份(也被稱作 Visual Studio .NET 2002)。 ### .NET Framework 1.1 完整版號 - 1.1.4322 這是首個主要的.NET Framework 升級版本,發行於 2003 年。它可以以一個獨立的可重新分發的包的形式或在一個軟體發展工具包集中被獲得。它也是第二個微軟 Visual Studio .NET 版本的一部份(也被稱作 Visual Studio .NET 2003)。它也是首個被 Windows 作業系統 - Windows Server 2003 所內建的.NET Framework 版本。 自 1.0 版本以來的改進: * 內建了對 mobile ASP.NET 控制項的支援。這在 1.0 版本是以附加功能方式實現的,現在已經整合到框架的內部。 * 安全方面的變更 - 使得 Windows 表單代碼以可靠的行為執行,從而可以在 Internet 環境內安全運行,並且加入了 ASP.NET 應用程式的代碼安全存取功能。 * 內建了對 ODBC 和 Oracle 資料庫的支援。這在 1.0 版本是以附加功能方式實現的,現在已經整合到框架的內部。 * .NET Compact Framework- 這是一個用於智慧型裝置(例如 Pocket PC 或者 SmartPhone)的.NET Framework 的子集。 * 對 IPv6 的支援。 * 大量的 API 變更。 ### .NET Framework 2.0 完整版號 - 2.0.50727.42,發行於 2005 年 10 月 27 日。 .NET Framework 2.0 的元件都包含在 Visual Studio 2005 和 SQL Server 2005 裡面。通過 MSDN Universe 版可以免費下載 RTM 版本。 自 1.1 版本以來的改進: * 大量的 API 變更。 * 新的 API 讓需要管理.NET 運行庫實例的非.NET 的應用程式可以做到這點。這個新的 API 對.NET 運行庫的各種功能,包括:多執行緒、記憶體分配、代碼載入等,提供了很好的控制。它最初是為 Microsoft SQL Server 能夠有效率的使用.NET 運行庫而設計的,因為 Microsoft SQL Server 擁有它自己的日程管理器和記憶體管理器。 ### .NET Framework 3.0 發佈日期 2006/11/21。曾用名「WinFX」。依然使用.NET Framework 2.0 版本的公共語言運行庫(CLR),並加入了適應未來軟體發展方向的 4 個框架: * Windows Presentation Foundation(WPF):提供更佳的使用者體驗,用來開發 Windows Forms 程式以及瀏覽器應用程式(參見 WPF/E). * Windows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WCF):提供 SOA(面向服務的軟體構架)支援的安全的網路服務(Web Service)框架。 * Windows Workflow Foundation(WF):提供一個設計與發展工作流程導向(Workflow-oriented)應用程式基礎支援的應用程式介面。 * Windows CardSpace:提供一個 SSO 的解決方案,每個使用者都有各自的 CardSpace。 ### .NET Framework 3.5 這個版本將包含一個支援 C# 和 VB.Net 中心的語言特性的編譯器,以及對語言整合查詢(LINQ, Language-Integrated Query)的支援。該版本隨 Visual Studio 2008 一起發佈。 同時,.NET Framework 3.5 自動包含.NET Framework 2.0 SP1 以及.NET Framework 3.0 SP1,用於為這兩個版本提供安全性修復,以及少量新增的類別館(如 System.DateTimeOffest),此版本提供的新功能有: * 擴充方法(Extension Method)內容(Attribute),用於為擴充方法提供支援 * LINQ 支援,包括 LINQ to Object、LINQ to ADO.NET 以及 LINQ to XML * 表達式目錄樹(Expression Tree),用於為 Lambda 表達式提供支援 * 與語言整合查詢(LINQ)和資料感知緊密整合。藉助這個新功能,您可以使用相同的語法,在任何支援 LINQ 的語言中編寫相關程式碼,以篩選和列舉多種類型的 SQL 資料、集合、XML 和資料集,以及建立它們的投影。 * 利用 ASP.NET AJAX 可以建立更有效、更具互動性、高度個人化的 Web 體驗,這些體驗在所有最流行的瀏覽器上都能實現。 * 用於生成 WCF 服務的全新 Web 協定支援,包括 AJAX、JSON、REST、POX、RSS、ATOM 和若干新的 WS-\* 標準。 * Visual Studio 2008 中面向 WF、WCF 和 WPF 的完整工具支援,其中包括支援工作流的服務這一新技術。 * .NET Framework 3.5 基礎類別媒體櫃(BCL)中的新類可滿足許多常見的客戶請求。 #### .NET Framework 3.5 SP1 .NET Framework 3.5 SP1 自動包含.NET Framework 2.0 SP2 以及.NET Framework 3.0 SP2。該版本隨 Visual Studio 2008 SP1 釋出,此版本提供了下列的新功能: * 新增的 ASP.NET 功能包括 ASP.NET 動態資料和 ASP.NET AJAX 附加功能,前者提供了無需編寫程式碼就可實現資料驅動的快速開發的豐富支架框架,後者為管理瀏覽器歷史記錄提供了支援(後退按鈕支援)。 * ADO.NET Entity Framework。 * 對 SQL Server 2008 的資料提供程式支援。 * .NET Framework 客戶端設定檔是完整版.NET Framework 的子集,面向客戶端應用程式。這改善了尚未安裝.NET Framework 的電腦上的安裝體驗。 * 改進 Windows Presentation Foundation 的效能,其中包括啟動速度的點陣圖效果效能的提高。為 Windows Presentation Foundation 增加的功能包括對業務線應用程式的更好支援、本機閃屏支援、DirectX 像素著色器支援以及新的 WebBrowser 控制項。 * ClickOnce 應用程式釋出者可以根據具體情況決定是否取消簽章和雜湊,開發人員可以以編程方式安裝顯示自訂姓名標示的 ClickOnce 應用程式,ClickOnce 錯誤對話方塊支援指向網路上特定於應用程式的支援站點的連結。 * 用於 SQL Server 的.NET Framework 資料提供程式(System.Data.SqlClient)完全支援 SQL Server 2008 資料庫引擎的所有新功能。有關.NET Framework 對 SQL Server 2008 的支援的更多資訊,請參見 SQL Server 中的新功能(ADO.NET)。ADO.NET 資料平台是一種多版本策略,它使開發人員能夠針對概念性實體資料模型進行編程,從而減輕他們的編碼和維護工作。此平台提供了 ADO.NET Entity Framework、實體資料模型(EDM)、物件服務、LINQ to Entities、Entity SQL、EntityClient、ADO.NET 資料服務及實體資料模型工具。 * Windows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現在提供了改進的互操作性支援,增強了部份信任方案中的除錯體驗,並擴充了整合協定支援以更廣泛地套用於 Web 2.0 應用程式,從而使 DataContract 序列化程式更易於使用。 * Microsoft.VisualBasic.PowerPacks 命名空間引入了新的 DataRepeater 控制項,該控制項以可自訂的列表格式顯示資料。此命名空間還包含新的向量形狀。 ### .NET Framework 4.0 * .NET Framework 4.0 主要增加了並列支援,英文版於 2010 年 4 月 12 日推出。 * 新增 System.Lazy <T>,做為延遲初始化時使用。 * 新增大整數的 System.Numerics.BigInteger 與複數的 System.Numerics.Complex(使用時需加入參考 System.Numerics.dll) * 微軟於 2016 年 1 月 12 開始停止對.NET 4.0, 4.5, 4.5.1 的安全性更新及技術支援 ### .NET Framework 4.5 .NET Framework 4.5 是.NET Framework 4 高相容性的置位更新(in-place update)。搭配 C# 或 Visual Basic 程式設計語言使用.NET Framework 4.5,即可編寫 Windows Store 風格的應用程式。.NET Framework 4.5 可提升效能、可靠度及安全性。於 2012 年 8 月 15 日推出。但請注意,.NET Framework 4.5 只支援 Windows Vista SP2 以上版本的作業系統。 * 微軟於 2016 年 1 月 12 開始停止對.NET 4.0, 4.5, 4.5.1 的安全性更新及技術支援 #### .NET Framework 4.5.1 .NET Framework 4.5.1 於 2013 年 10 月 17 日隨著 Visual Studio 2013 發布。此版本需要 Windows Vista SP2 或更新的環境,並且包含在 Windows 8.1 和 Windows Server 2012 R2 中。.NET Framework 4.5.1 的新功能有: * 偵錯器支援 X64 編輯和繼續(EnC) * 偵錯器支援檢視代管返回值 * 「Call Stack」和「Task」視窗中的異步感知偵錯 * 偵錯器支援分析.NET 記憶體轉儲(在 Visual Studio Ultimate SKU 中) * 適用於 Performance 及 Diagnostics 中心的.NET 開發者工具 * 代碼分析 UI 改進 * ADO.NET 空閒連接彈性 #### .NET Framework 4.5.2 .NET Framework 4.5.2 的發表宣佈於 2014 年 5 月 5 日。此版本需要 Windows Vista SP2 及更新版本。對於 Windows Forms 應用程式,對高 DPI 方案進行了改進。對於 ASP.NET,可以使用更高可靠性的 HTTP 開頭檢查和修改方法,這是一種規劃背景異步工作任務的新方法。 ### .NET Framework 4.6 .NET Framework 4.6 是在 2014 年 11 月 12 月宣佈,而在 2015 年 7 月 20 日發行。 它對 64 位元系統支援一個新的即時編譯(JIT),稱之為 RyuJIT,呈現較佳的效能,並支援 SSE2 與 AVX2 指令集。WPF 與 Windows Forms 都獲得更新以達成較高的 DPI 情境。支援 TLS 1.1 與 TLS 1.2 的功能已經被加入 WCF。 此版本需要 Windows Vista SP2 或更新的版本。 #### .NET Framework 4.6.1 .NET Framework 4.6.1 發行的訊息在 2015 年 11 月 30 日宣佈。這個版本需要 Windows 7 SP1 或更新的版本。新的功能與 API 包括: * WPF 改進了拼寫檢查,支援使用者自訂詞典,並改進觸控效能。 * 增強支援橢圓曲線數字簽名演算法(ECDSA)X509 認證。 * 當連接 Azure SQL 資料庫時,添加了對 AlwaysOn、Always Encrypted 的 SQL 連接,並改進連接開放彈性。 * Azure SQL 資料庫現在使用更新的 System.Transactions API 支援分散式處理。 * RyuJIT、GC、WPF 和 WCF 中的許多其他效能、穩定性和可靠性相關修復。 #### .NET Framework 4.6.2 .NET Framework 4.6.2 的預覽在 2016 年 3 月 30 日宣佈,發行日期則為 2016 年 8 月 2 日。此版本需要 Windows 7 SP1 或更新版。 New features include: * 支援超過 260 個字元的路徑 * 支援 X.509 認證的 FIPS 186-3 DSA * TLS 1.1 / 1.2 支援 ClickOnce * 支援 ASP.NET 數據註釋的在地化 * 啟用具備 Project Centennial 的 .NET 桌面應用程式 * 針對 WPF 支援軟鍵盤和每個監視器 DPI ### .NET Framework 4.7 2017 年 4 月 5 日,微軟宣佈 .NET Framework 4.7 將被整合到 Windows 10 創作者更新,承諾為其他 Windows 版本提供獨立安裝程式。同日,發行一個 Visual Studio 2017 更新版以加強支援標的物 .NET Framework 4.7。 所承諾的 Windows 7 及更新版本獨立安裝程式在 2017 年 5 月 2 日發行, 但有一些重要成份不包含在內。 .NET Framework 4.7 的新功能包括: * 使用橢圓曲線密碼學的增強加密 * 改進對傳輸層安全性協定(TLS)的支援,尤其是對於 1.2 版 * 支援 Windows Forms 的高 DPI 感知支援 * 在 WPF 中對觸控和手寫的更多支援 * WPF 的新印表 API #### .NET Framework 4.7.1 .NET Framework 4.7.1 在 2017 年 10 月 17 日發行。在修復程式和新功能中,它修正了 d3dcompiler 依賴性問題。 它還增加了與.NET Standard 2.0 開箱即用的相容性。 #### .NET Framework 4.7.2 .NET Framework 4.7.2 在 2018 年 4 月 30 日發行。主要的異動是改進 ASP.NET、BCL、CLR、ClickOnce、Networking、SQL、WCF、Windows Forms、Workflow 及 WPF。 ## CLR 與 CLI .NET 的初級組成是 CLI(通用語言架構)和 CLR(通用語言運行庫)。 CLI(通用語言架構)全名為 Common Language Infrastructure,是一套運作環境規範,包括一般系統、基礎類庫和與機器無關的中間代碼。CLR 則是確認操作密碼符合 CLI 的平臺。在通用中間語言(CIL)執行前,CLR 必須將指令及時編譯轉換成原始機器碼。 所有 CLI 都可經由.NET 自我表述。CLR 檢查元資料以確保正確的方法被調用。元資料通常是由語言編譯器生成的,但開發人員也可以通過使用客戶屬性建立他們自己的元資料。 如果一種語言實現生成了 CLI,它也可以通過使用 CLR 被調用,這樣它就可以與任何其他.NET 語言生成的資料相互動。CLR 也被設計為作業系統無關性。 當一個彙編體被載入時,CLR 執行各種各樣的測試。其中的兩個測試是確認與核查。在確認的時候,CLR 檢查彙編體是否包含有效的元資料和 CIL,並且檢查內部表的正確性。核查則不那麼精確。核查機制檢查代碼是否會執行一些「不安全」的操作。核查所使用的演算法非常保守,導致有時一些「安全」的代碼也通不過核查。不安全的代碼只有在彙編體擁有「跳過核查」許可的情況下才會被執行,通常這意味著代碼是安裝在本機上的。 通過.NET,你可以用 SOAP 和不同的 web 服務進行互動。 ## 標準化和著作權 2000 年 8 月,微軟、惠普和英特爾共同制定 CLI 和 C# 程式語言的標準規格。2001 年 12 月,以上兩者通過並成為 ECMA 標準規格。(ECMA 335(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和 ECMA 334(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ISO 亦於 2003 年 4 月跟隨(ISO/IEC 2327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和 ISO/IEC 23270(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這會有一定的風險,但它可以鼓勵標準聯合的實現,以提供一座橋梁來把非 Windows 的軟體轉變為微軟.NET。將此推廣為標準的一個團體是國際.NET 聯合會(INETA)。 儘管微軟及其他合作夥伴持有 CLI 及 C# 的專利,ECMA 和 ISO 要求所有專利都應該遵守「合理與非歧視準則」。除此之外,這些公司亦同意讓使用者免費使用這兩項專利。 不過,這並不包括.NET Framework 內並不為 ECMA/ISO 標準涵蓋的範圍,這包括了:Windows Forms、ADO.NET 及 ASP.NET。微軟對上述部件所持有的專利,使開發者未必能夠為非微軟平臺開發出一套完整的作品。 2014 年 11 月 13 日,微軟新任執行長薩帝亞・納德拉決心下,該公司釋出的.NET 原始碼包含了伺服器部份的核心,如.NET Framework Libraries、.NET Core Framework Libraries 和 RyuJit VM,正式對外開放原始碼。 ## .NET 與 Java EE 公共語言基礎(CLI),通用中間語言(CIL)以及 C# 與甲骨文公司的 Java 虛擬機和 Java 之間有不少的相似之處,因此它們無疑是強烈的競爭者。它們兩者都使用它們各自的中間碼(在微軟,它們叫做通用中間語言,而在 Oracle,它們叫位元組碼)。通用中間語言被設計來即時編譯(JIT),而 Java 的位元組碼在最初的時候則是設計成用於解釋運行,而非即時編譯。.NET 現在只在 Windows 上被完美地支援,而 Java 則可在很多平臺上被完好支援。然而,現在一些正在開發中的實現版本例如 Mono 或者 Shared source CLI 可以用於在類 Unix 作業系統例如 Linux,FreeBSD 和 Mac OS X 上運行.NET 應用程式。甲骨文公司的一個產品,J2EE 提供與微軟的一些捆綁於 Windows 中的技術例如 COM+(先前的 MTS)和 MSMQ 等效的功能。 Java 和.NET 可經由 IKVM,一個在.NET 平臺上實作的 Java 虛擬機作更多的溝通。 Java 有其專門的遠端程式呼叫技術 RMI(Remote Method Invocation), RMI 的另一版本 RMI-IIOP 更可相容 CORBA。 然而,.NET 與 Java 之間的競爭關係,在.NET Core 出現後,一切都改觀了。 ## .NET 與 COM 前一版軟體元件技術由 Microsoft 所提出的 COM,該技術被用來建立大型(large-scale)的軟體系統上,使用 COM+ 或 MTS 對於傳統分散式元件有強化的作用。當.NET 將 COM-objects 封裝成.NET 元件以及將.NET 元件封裝成 COM-objects 後,Microsoft 分別將他命名為 Runtime Callable Wrapper(RCW)和 COM Callable Wrapper(CCW)。很明顯的,Microsoft 最終將以.NET 全面取代 COM 成為軟體元件的架構。Microsoft 希望開發者能夠在 Win32 平臺上使用.Net 取代 COM,而已經存在的服務則透過抽象介面來使用(如:目前交易的.Net 元件仍然使用 COM+)。 ## .Net Remoting 與 XML WebServices .NET remoting 屬於行程(process)內溝通的抽象方法。 Microsoft® .NET Remoting 提供一個豐富可擴充的框架給存在兩個不同 AppDomain 中的 Object,使得在不同行程(行程)和不同機器中能夠進行無縫地溝通。.NET Remoting 提供一種強大但簡單的可程式化模型並且在執行階段支援資料交換。 XML Web services 將基礎的功能區塊佈署到網路的不同電腦上。開放標準的通訊協定以及人和應用程式可以透過 Web Services 整合應用程式的環境來合作。應用程式可以從不同的來源使用多個 XML Web Services 來建構應用程式而不需要知道他們在哪裡以及如何來運作。 ## .NET 的語言 CLI 被設計成支援任何物件導向的程式語言,分享共同物件模型與大型共同類別庫。.NET 支援超過 40 種程式語言。這些編譯器大都是免費的(軟體廠商僅開發出售整合式開發環境)。 大部份的語言都做了重大改變以搭配.NET Framework。廠商通常利用這個機會來同時改變語言的其他特性。 ### 微軟開發的.NET 平臺程式語言 * C#,一個以 C++ 和 Java 語法為基礎開發的一個全新的物件導向語言,是.NET 開發的首選語言。 * Visual Basic .NET,一個加強了物件導向支援的,支援多執行緒的 Visual Basic 版本。 * C++/CLI,一個 C++ 的.NET 平臺版本變種。 * JScript .NET,一個編譯版本的 MicrosoftJScript 語言。 * J#,一個對應於 Java 和 J++(微軟自己開發的 Java 變種)的.NET 平臺版本,但是由於智慧財產權問題,目前微軟公司已經停止其開發套用。 * F#,ML 語言家族的一員。 * Microsoft Small Basic ### 第三方使用.NET 的程式語言 * Ada,參閱 A#。 * APL * Boo,基於 Python。 * COBOL * Component Pascal,基於部件的 Pascal,比起 Pascal 來更接近於 Oberon。 * Delphi 8 and Delphi 2005 以及現在的 delphi xe2 都採用.net * Eiffel * Forth * FORTRAN * IKVM,Java。 * IronPython,基於 Python。 * IronRuby,基於 Ruby。 * Lexico,基於西班牙語的面向物件程式語言。 * Lisp * Mercury * Mondrian 為了便於指令碼部件編程而開發的功能型語言。 * Nemerle 函數式/指令式混合語言。 * Oberon * Perl * Phalanger,PHP 的.net 編譯器。 * RPG * Smalltalk * TclBridge,基於 Tcl。 * PowerBuilder.NET powerbuilder 11.5 及以後的版本都採用.net 技術,但這種語言目前停止開發了。 ### ASP.NET & ADO.NET ASP.NET 是內含於.NET Framework 中,專門用來發展 Web 應用程式的一組類別庫集。 ADO.NET 是內含於.NET Framework 中,專門處理與資料來源溝通的資料存取類別庫集,被 Windows Forms 與 ASP.NET 應用程式大量使用,可說是.NET Framework 中唯一的資料存取介面。 ## 可供選擇的實現版本 微軟的.NET Framework 是.NET 技術的旗艦級實現版本,在此之外還有一些其他實現版本。 * .NET Core 是微軟開發的跨平台 (Windows、Mac OSX、Linux) 的應用程式開發框架(Application Framework) * 微軟開發了一個稱為共享原始碼公共語言基礎(Shared Source Common Language Infrastructure,Shared Source CLI;即今 ECMA— 通用語言架構),是微軟的.NET Framework(共通語言執行平臺)的一個原始碼共享的實現架構,可運行於 Windows XP,FreeBSD,和 Mac OS X10.2。 * Mono 是一個開源的.NET 運行時和開發庫實現版本。Mono 現正由 xamarin 公司和開源軟體發展社區負責開發。它正迅速發展成熟,現已經包含了對 ASP.NET 和 ADO.NET 的支援,對 Windows Forms 庫的支援也較充分。它提供了一個 C# 編譯器,而一個 VB.NET 編譯器現在也已經處於 pre-beta 階段。Mono 項目還包含了一些新的庫和技術的開發: * Gtk:一個 GTK+GUI 工具包的.NET 封裝。 * xSP:一個用 C# 編寫的支援運行 ASP.NET 應用程式的網頁伺服器軟體。 * MonoDevelop:SharpDevelop 的一個移植版本,是一個符合 GPL 標準的面向 Gtk# 和 Mono 的.NET 整合開發環境。 * Novell.Directory.Ldap 類庫:Lightweight Directory Access Protocol(LDAP)for .NET 的一個免費的實現版本。 * SerialPortNet:Aserial portlibrary for .Net & Mono implementing .NET 2.0 specifications. * Mono for Android 和 MonoTouch for iOS:Mono 在行動平台 Android 和 iOS 上的移植,使開發者可以在 Android 和 iOS 平台上使用 C# 和 Mono 框架開發套用。Xamarin Forms 是這些實現的核心,可以根據系統不同生成符合該系統風格的介面。 * MonoMac:Mono 對於一些 OS X 原生 Step API 的封裝。 * Portable.NET 不及 Mono 成熟,這得歸因於 Portable.NET 並不是在最初的時候就使用了微軟的開發框架。提供了一個可以從 C 編譯到通用中間語言的編譯器。 ## 參見 * C# * VB.NET * ASP.NET * AJAX * COM Interop * Windows API * .NET Compact Framework * .NET Micro Framework ## 參考文獻 ## 外部連結 * 官方網站 * Overview of .NET Framework (MSD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英文) * .NET Framework 概述(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簡體中文) * .NET Framework 的概觀(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繁體中文) * .NET Github repository(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null
45,688
2023-05-02T15:04:37Z
76,703,318
.Net_Framework
5,651,226
<p><b>.ooo</b>(官方表記為三個大寫的字母O)域名是一個位於網際網路域名系統中的頂級域(TLD)。這個域名由Infibeam所營運。</p><p>Infibeam獲得了ICANN的許可,可在澳大利亞、印度、加拿大、德國、美國、盧森堡、丹麥、英國、法國、中國、新加坡或土耳其等國家提供域名註冊。 </p><p>2015年,網際網路研究公司Netcraft報導了此域名的發展趨勢,該域名已在數千個網站上註冊。</p> <h2><span id=".E5.8F.82.E8.80.83.E6.96.87.E7.8C.AE"></span><span id="参考文献">參考文獻</span></h2>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286 Cached time: 20230505225855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 CPU time usage: 0.211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307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1035/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64907/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6280/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13/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2/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2887/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069/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3209890/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210.893 1 -total 29.98% 63.218 1 Template:增加来源 27.54% 58.072 1 Template:Reflist 24.62% 51.923 1 Template:Ambox 23.48% 49.511 1 Template:Infobox_top_level_domain 21.91% 46.213 1 Template:Infobox 21.51% 45.366 1 Template:Cite_web 13.71% 28.920 1 Template:通用頂級域 12.40% 26.144 1 Template:Navbox_with_collapsible_sections 8.08% 17.041 1 Template:Tsl -->
**.ooo**(官方表記為三個大寫的字母 O)域名是一個位於網際網路域名系統中的頂級域(TLD)。這個域名由 Infibeam 所營運。 Infibeam 獲得了 ICANN 的許可,可在澳大利亞、印度、加拿大、德國、美國、盧森堡、丹麥、英國、法國、中國、新加坡或土耳其等國家提供域名註冊。 2015 年,網際網路研究公司 Netcraft 報導了此域名的發展趨勢,該域名已在數千個網站上註冊。 ## 參考文獻
null
2,113
2023-04-16T12:30:17Z
70,628,310
.OOO
6,760,033
<p><b>.XIP</b> 文件類似於 .ZIP 文件,可以對其進行數位簽章以確保完整性。<b>.XIP</b> 檔案格式 於 OS X 10.9 隨著蘋果發表 Swift 被導入。在支援的系統上,<b>.XIP</b> 允許在解壓縮前應用和驗證數位簽章。 打開 XIP 文件(通過雙擊)時,Archive Utility 將自動解壓縮它(但前提是數位簽章完好無損)。 </p><p>Apple 保留對於使用 .XIP 文件格式的專有權利,自發佈以來已將其從公共用途中刪除。 從 macOS Sierra 開始,只有由 Apple 簽名的 .XIP 檔案能被正確的解壓縮。 曾使用 .XIP 檔案的開發人員必須轉向使用已簽章的安裝程序包或磁盤映像檔案。</p> <h2><span id=".E5.8F.83.E8.80.83"></span><span id="參考">參考</span></h2>
**.XIP** 文件類似於 .ZIP 文件,可以對其進行數位簽章以確保完整性。**.XIP** 檔案格式 於 OS X 10.9 隨著蘋果發表 Swift 被導入。在支援的系統上,**.XIP** 允許在解壓縮前應用和驗證數位簽章。 打開 XIP 文件(通過雙擊)時,Archive Utility 將自動解壓縮它(但前提是數位簽章完好無損)。 Apple 保留對於使用 .XIP 文件格式的專有權利,自發佈以來已將其從公共用途中刪除。 從 macOS Sierra 開始,只有由 Apple 簽名的 .XIP 檔案能被正確的解壓縮。 曾使用 .XIP 檔案的開發人員必須轉向使用已簽章的安裝程序包或磁盤映像檔案。 ## 參考
null
1,711
2023-04-16T12:32:16Z
73,025,467
.XIP
4,140,464
<p>在Unix shell中,點號被稱為<b>點命令</b>(<b>.</b>),是執行或打開電腦檔案的命令。 </p><p>點命令的第一個引數是檔名;人們可以在第二個引數中指定參數。如果沒有指定任何參數,該檔案將獲得一組在當前上下文中可用的位置參數;如果指定參數,該檔案將只收到所指定的參數。在任何情況下,位置參數$0會是當前上下文的$0。 </p><p>該檔案不必有執行權限。點命令通常被用來定義當前行程中可存取的環境變數。相比直接執行該檔案,使用點命令執行該檔案不會打開新的行程,檔案所定義環境變數適用於當前的行程或當前的Shell。 </p><p>不要把點命令與用點號字首來隱藏檔案或隱藏目錄的用法相混淆。也不要把點命令與執行命令的<code>./脚本名</code>的點號相混淆,後者點號只是指向當前路徑的相對路徑。 </p> <h2><span id=".E6.B3.A8.E9.87.8A"></span><span id="注释">注釋</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93.BE.E6.8E.A5"></span><span id="外部链接">外部連結</span></h2> <ul><li>點號在Unix命令中的三種不同的用法</li></ul><p class="mw-empty-elt"> </p>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368 Cached time: 20230505225859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 CPU time usage: 0.299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382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1655/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285491/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1026/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13/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36/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451/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099/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6222975/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218.715 1 -total 42.90% 93.824 1 Template:Unix命令 41.89% 91.628 1 Template:Navbox 32.70% 71.516 32 Template:Tsl 27.28% 59.674 1 Template:Expand_language 21.94% 47.993 1 Template:NoteTA 19.89% 43.508 2 Template:Ambox 3.90% 8.539 1 Template:Unreferenced 2.50% 5.474 1 Template:En-link 1.79% 3.911 1 Template:Template_error -->
在 Unix shell 中,點號被稱為**點命令**(**.**),是執行或打開電腦檔案的命令。 點命令的第一個引數是檔名;人們可以在第二個引數中指定參數。如果沒有指定任何參數,該檔案將獲得一組在當前上下文中可用的位置參數;如果指定參數,該檔案將只收到所指定的參數。在任何情況下,位置參數 $0 會是當前上下文的 $0。 該檔案不必有執行權限。點命令通常被用來定義當前行程中可存取的環境變數。相比直接執行該檔案,使用點命令執行該檔案不會打開新的行程,檔案所定義環境變數適用於當前的行程或當前的 Shell。 不要把點命令與用點號字首來隱藏檔案或隱藏目錄的用法相混淆。也不要把點命令與執行命令的 `./脚本名` 的點號相混淆,後者點號只是指向當前路徑的相對路徑。 ## 注釋 ## 外部連結 * 點號在 Unix 命令中的三種不同的用法
null
1,723
2023-04-23T19:19:29Z
59,871,234
._(Unix)
286,374
<p><b>.ac</b>(源自阿森松島一詞的英語:<span lang="en">Ascension Island</span>中「<b>Asc</b>ension」的縮寫「<b>Asc</b>」)為英國海外領地阿森松島在網際網路域名系統中擁有的國碼頂級網域名稱(ccTLD)。 </p><p>不過,部分域名中介也將該頂級網域宣傳為與德國城市亞琛相關,因為該市的車輛號牌有AC兩字。 </p> <h2><span id=".E7.94.A8.E4.BD.9C.E5.AD.B8.E8.A1.93.E6.A9.9F.E6.A7.8B.E7.9A.84.E5.9F.9F.E5.90.8D"></span><span id="用作學術機構的域名">用作學術機構的域名</span></h2> <p>由於學術一詞的英語:<span lang="en"><b>Ac</b>ademy</span>可被縮寫為「AC」,因此部分英國的學術機構以此域註冊,並跳轉至其常用域名,例如牛津大學註冊oxford.ac,並跳轉至ox.ac.uk。 </p> <h2><span id=".E6.B3.A8.E5.86.8C.E9.99.90.E5.88.B6"></span><span id="注册限制">註冊限制</span></h2> <p>根據.AC域名註冊規則,.ac域名註冊存在限制: </p> <h3><span id=".E9.92.88.E5.AF.B9.E4.BA.8C.E7.BA.A7.E5.9F.9F.E6.B3.A8.E5.86.8C"></span><span id="针对二级域注册">針對二級域註冊</span></h3> <ul><li>註冊人必須位於任意國家的合法領地內。</li> <li>允許註冊單/雙字和純數字域名,但必須「<b>合理可控</b>」。</li> <li>域名使用的名稱伺服器必須兩個以上。</li></ul><h3><span id=".E9.92.88.E5.AF.B9.E4.B8.89.E7.BA.A7.E5.9F.9F.E6.B3.A8.E5.86.8C"></span><span id="针对三级域注册">針對三級域註冊</span></h3> <ul><li>註冊人必須位於阿森松島。</li> <li>允許註冊雙字三級域(例如ab.com.ac是合法的)。</li> <li>所有已被註冊局占用的二級域名稱無法再次被用於三級域的名稱(例如com.com.ac是不合法的,因為com.ac已被使用)。</li> <li>所有頂級網域名稱不得被用於三級域的名稱(例如net.org.ac和org.com.ac均不合法)。</li> <li>所有單字三級域名被保留供今後使用。已持有人可選擇繼續維護或者自願放棄(例如[a-z].xxx.ac)。</li> <li>域名使用的名稱伺服器必須兩個以上,且必須有一個位於阿森松島境內。</li></ul><h3><span id=".E7.A6.81.E6.AD.A2.E7.94.A8.E4.BA.8E.E8.BF.9D.E5.8F.8D.E6.B3.95.E5.BE.8B.E7.9A.84.E8.89.B2.E6.83.85.E7.AB.99.E7.82.B9"></span><span id="禁止用于违反法律的色情站点">禁止用於違反法律的色情站點</span></h3> <ul><li>任何.ac域名均不得直接或間接違法用於展示色情內容,註冊局有權立即終止並刪除相應域名。</li></ul><h3><span id=".E7.A6.81.E6.AD.A2.E7.94.A8.E4.BA.8E.E5.9E.83.E5.9C.BE.E7.94.B5.E9.82.AE"></span><span id="禁止用于垃圾电邮">禁止用於垃圾電郵</span></h3> <ul><li>任何.ac域名,無論是被直接用於發送垃圾郵件,或是以間接方式顯示在垃圾郵件中,註冊局均保留通知當事人停止該行為的權利,警告無效的情況下,註冊局有權立即終止並刪除相應域名。</li></ul><h2><span id=".E7.9B.B8.E5.85.B3.E6.9D.A1.E7.9B.AE"></span><span id="相关条目">相關條目</span></h2> <p>阿森松島原本屬於聖赫倫那及附屬島嶼,直到2009年英國將該地更名為聖赫倫那、阿森松和特里斯坦-達庫尼亞。除阿森松島,其餘兩地也分別有獨立的ccTLD:.io、.sh。而英國本土則使用.uk作為其ccTLD。 </p> <h2><span id=".E5.8F.83.E8.80.83.E6.96.87.E7.8C.AE"></span><span id="參考文献">參考文獻</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80.A3.E7.B5.90"></span><span id="外部連結">外部連結</span></h2> <ul><li>.ac域名whois工具(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span title="英語">(英文)</span></li></u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285 Cached time: 20230505225854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502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670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6148/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144093/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30235/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35/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8/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7643/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232/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21127033/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540.491 1 -total 33.62% 181.688 1 Template:CcTLD 33.05% 178.609 1 Template:Navbox_with_collapsible_groups 22.55% 121.865 3 Template:Navbox_with_columns 21.75% 117.532 1 Template:Infobox_Top_level_domain 18.15% 98.116 2 Template:Lang-en 17.80% 96.217 1 Template:Infobox 14.74% 79.651 1 Template:Reflist 13.80% 74.601 9 Template:Lang 12.66% 68.414 9 Template:Category_handler -->
**.ac**(源自阿森松島一詞的英語:Ascension Island 中「**Asc**ension」的縮寫「**Asc**」)為英國海外領地阿森松島在網際網路域名系統中擁有的國碼頂級網域名稱(ccTLD)。 不過,部分域名中介也將該頂級網域宣傳為與德國城市亞琛相關,因為該市的車輛號牌有 AC 兩字。 ## 用作學術機構的域名 由於學術一詞的英語:**Ac**ademy 可被縮寫為「AC」,因此部分英國的學術機構以此域註冊,並跳轉至其常用域名,例如牛津大學註冊 oxford.ac,並跳轉至 ox.ac.uk。 ## 註冊限制 根據.AC 域名註冊規則,.ac 域名註冊存在限制: ### 針對二級域註冊 * 註冊人必須位於任意國家的合法領地內。 * 允許註冊單 / 雙字和純數字域名,但必須「**合理可控**」。 * 域名使用的名稱伺服器必須兩個以上。 ### 針對三級域註冊 * 註冊人必須位於阿森松島。 * 允許註冊雙字三級域(例如 ab.com.ac 是合法的)。 * 所有已被註冊局占用的二級域名稱無法再次被用於三級域的名稱(例如 com.com.ac 是不合法的,因為 com.ac 已被使用)。 * 所有頂級網域名稱不得被用於三級域的名稱(例如 net.org.ac 和 org.com.ac 均不合法)。 * 所有單字三級域名被保留供今後使用。已持有人可選擇繼續維護或者自願放棄(例如 [a-z].xxx.ac)。 * 域名使用的名稱伺服器必須兩個以上,且必須有一個位於阿森松島境內。 ### 禁止用於違反法律的色情站點 * 任何.ac 域名均不得直接或間接違法用於展示色情內容,註冊局有權立即終止並刪除相應域名。 ### 禁止用於垃圾電郵 * 任何.ac 域名,無論是被直接用於發送垃圾郵件,或是以間接方式顯示在垃圾郵件中,註冊局均保留通知當事人停止該行為的權利,警告無效的情況下,註冊局有權立即終止並刪除相應域名。 ## 相關條目 阿森松島原本屬於聖赫倫那及附屬島嶼,直到 2009 年英國將該地更名為聖赫倫那、阿森松和特里斯坦 - 達庫尼亞。除阿森松島,其餘兩地也分別有獨立的 ccTLD:.io、.sh。而英國本土則使用.uk 作為其 ccTLD。 ## 參考文獻 ## 外部連結 * .ac 域名 whois 工具(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英文)
null
5,794
2023-05-04T23:14:14Z
67,064,674
.ac
220,131
<p><b>Microsoft Office Access</b>(前名<b>Microsoft Access</b>)是由微軟發佈的關聯式資料庫管理系統。它結合了Microsoft Jet Database Engine和圖形使用者介面兩項特點,是Microsoft Office的系統程式之一。 </p><p>Access能夠存取Access/Jet、Microsoft SQL Server、Oracle資料庫,或者任何ODBC相容資料庫內的資料。熟練的軟體設計師和資料分析師利用它來開發應用軟體,而一些不熟練的程式員和非程式員的進階使用者則能使用它來開發簡單的應用軟體。雖然它支援部分物件導向技術,但是未能成為一種完整的物件導向開發工具。 </p><p>其實Access也是微軟公司另一個通訊程式的名字,想與ProComm以及其他類似程式來競爭。可是事後微軟證實這是個失敗計劃,並且將它中止。數年後他們把名字重新命名於此資料庫軟體。 </p> <h2><span id=".E6.AD.B7.E5.8F.B2"></span><span id="歷史">歷史</span></h2> <p>Microsoft Access 1.0版本在1992年11月發佈。 </p><p>微軟組態它於系統Windows 3.0內,並以最小8MB硬碟空間的系統要求,當時該軟體以7張1.44MB軟碟儲存發售。 </p><p>此軟體能夠有效地處理大量記錄。但是測試顯示在某些情況下,會導致數據損毀。之後,該軟體歷經改良至今已成為微軟OFFICE商用軟體的主要系統之一。 </p><p>Access 2007推出 .accdb的副檔名,如果電腦只有Access 2003(.mdb)的版本,無法像 Word,Excel 相容(無法開啟),必須轉換成 .mdb檔案。 </p><p>Access 2013已經無法匯入 .dbase(DataBase)的資料庫檔案。 </p> <h2><span id=".E7.94.A8.E9.80.94"></span><span id="用途">用途</span></h2> <p>Microsoft Access在很多地方得到廣泛使用,例如小型企業,大公司的部門。喜愛編程的開發人員亦利用它來製作處理數據的桌面系統。它也常被用來開發簡單的WEB應用程式。 </p><p>它的使用方便程度和強大的設計工具為初級程式員提供許多功能。不過,方便性的宣傳,常令人誤解。在過於樂觀的誤導下,讓許多沒有程式設計背景的辦公室從業人員應用此軟體,並以為能夠創造可用的系統,但此工具本身的局限性,常常使這些使用者失敗。 </p><p>一些專業的應用程式開發人員使用Access內附的快速應用開發功能,特別是給街道上的推銷員製作一個初型或獨立應用程式的工具。可是如果是透過網路存取數據的話,Access的可擴放性並不高.因此當程式被較多使用者使用時,他們的選擇多會是傾向於一些客戶端-伺服器為本的方案,例如Oracle、IBM DB2、Microsoft SQL Server、Windows SharePoint Services、PostgreSQL、MySQL、Alpha Five、MaxDB,或者Filemaker。無論如何,不少Access的功能(表單,報告,序列和VB代碼)可以用作其他資料庫的後期應用,包括JET(檔案為主的資料庫引擎,Access預設使用)、Microsoft SQL Server、Oracle和任何其他跟ODBC相容的產品。這種方法允許開發者把一個成熟的應用的數據移動到一台更大功率的伺服器而不會在適當的位置犧牲發展。 </p> <h2><span id="SQL">SQL</span></h2> <p>Access查詢中使用的預設使用「Microsoft Jet SQL」,而ADO中使用的SQL語法是「ANSI SQL」。這兩種語法存在輕微的差別(中間還包含某些特殊函式和功能)並非完全相容。其中萬用字元就不一樣:對於多個字元,前者是 * 而後者是% ; 對於單個字元,前者是 ? 而後者是 _ 。 Jet SQL基本遵從了SQL ANSI-89 Level 1 compliant。對於Access的欄位類型為True/False,在SQL語句中可用0對應False,-1對應True。不能用1對應True。 </p><p>也可以將ACCESS資料庫查詢的語法設定為相容ANSI SQL(在ACCESS選項那裡設定),但是這樣做的話,編寫SQL語句就要遵循ANSI SQL語法規則了。對於之前已經使用過的ACCESS資料庫不建議這樣做,因為很可能會導致原有編寫的SQL查詢失效,進而造成諸多不便。 </p><p>Access使用的Jet SQL引擎,每次只能執行一條SQL語句。如果成批執行多條SQL語句,需要使用Visual Basic for Applications編程。在Access的VBA中執行SQL語句,有三種方法。 </p> <ul><li>DoCmd.RunSQL:基於Access的物件模型,使用Microsoft Jet SQL,在SQL語句中可以使用VBA函式。需要在呼叫前設定<code>DoCmd.SetWarnings False</code>關閉提示或確認對話方塊。執行時在Access狀態列顯示進度條,可通過Esc鍵中止執行。不能取得SQL語句影響的記錄行數。不能將多個SQL語句的執行放在同一事務中。</li> <li>CurrentDB.Execute:基於DAO物件模型,使用Microsoft Jet SQL,在SQL語句中可以使用VBA函式。沒有提示或確認對話方塊的顯示。執行時沒有在Access狀態列顯示進度條,不可以通過Esc鍵中止執行。能取得SQL語句影響的記錄行數。可以將多個SQL語句的執行放在同一事務中。</li> <li>CurrentProject.Connection.Execute:基於ADO物件模型,連接到不同資料庫使用不同的SQL語法。對Access使用ISO SQL標準語法並可以使用VBA函式。沒有提示或確認對話方塊的顯示。執行時沒有在Access狀態列顯示進度條,不可以通過Esc鍵中止執行。能取得SQL語句影響的記錄行數。可以將多個SQL語句的執行放在同一事務中。</li></ul><p>例如: </p> <h2><span id=".E7.BC.96.E7.A8.8B.E6.A8.A1.E5.9E.8B"></span><span id="编程模型">編程模型</span></h2> <p>Access軟體自身提供了一套COM物件體系,可供其它軟體(如Excel)使用VBA或者C#、C++等程式語言呼叫Access的功能。 </p> <ul><li>Application:Access應用程式環境</li> <li>DBEngine:資料庫管理系統</li> <li>Debug:立即窗口物件,可用Print輸出文字</li> <li>Forms:包含所有打開的窗口</li> <li>Reports:包含所有打開的報表</li> <li>Screen:螢幕</li> <li>DoCmd</li></ul><h2><span id=".E5.BB.B6.E4.BC.B8.E9.96.B1.E8.AE.80"></span><span id="延伸閱讀">延伸閱讀</span></h2> <ul><li>"Microsoft Office Access 2003 Inside Out" by John L. Viescas</li> <li>"Database Design for Mere Mortals" by Michael J. Hernandez</li> <li>"Access Database Design &amp; Programming" by Steven Roman</li> <li>"Access 2002 Developer's Handbook™ Set By Paul Litwin; Ken Getz; Mike Gunderloy</li> <li>"Succeeding in Business with Microsoft Office Access 2003: A Problem-Solving Approach" by Karin Bast, Leon Cygman, Gerard Flynn, Rebekah Tidwell</li> <li>"Access 2003 VBA Programmer's Reference" by Patricia Cardoza, Teresa Hennig, Graham Seach, Armen Stein</li> <li>"SQL Access to SQL Server" Published by Apress - Susan Sales Harkins and Martin WP Reid</li> <li>"Mastering Microsoft Office Access 2003" Published by Sams - Alison Balter</li></ul><h2><span id=".E5.8F.83.E8.A6.8B"></span><span id="參見">參見</span></h2> <ul><li>Microsoft SQL Server</li> <li>Microsoft Office</li> <li>Microsoft</li> <li>List of relational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s</li> <li>Xbase</li> <li>Comparison of relational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s</li> <li>Data Normalization Basic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Visual Basic</li></ul><h2><span id=".E5.A4.96.E9.83.A8.E9.80.A3.E7.B5.90"></span><span id="外部連結">外部連結</span></h2> <ul><li>Why Use Microsoft Access</li> <li>Microsoft Access Articles and Tutorial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Utter Access Forum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Access知識庫/程式設計俱樂部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A FAQ site about Microsoft Acces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Microsoft Access Linklist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Microsoft Access Newsgroups</li> <li>Microsoft Access for Beginners</li> <li>Articles on Microsoft Acces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Blog about Microsoft Access Tips and Trick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History of JET databas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Additional info on history of Access</li> <li>Access Opener utility manages multiple version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Access術語表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ul><p class="mw-empty-elt"> </p> <p>本條目部分或全部內容出自以GFDL授權發佈的《自由線上電腦詞典》(FOLDOC)。 </p>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285 Cached time: 20230505225854 Cache expiry: 3667 Reduced expiry: tru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557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718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2830/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381878/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3696/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18/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44/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1120/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195/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8471082/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1/400 -->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448.072 1 -total 45.11% 202.132 1 Template:Infobox_software 45.02% 201.728 3 Template:Navbox 39.36% 176.364 1 Template:Infobox 27.03% 121.100 1 Template:Microsoft_Office 26.00% 116.513 1 Template:Software_version 19.29% 86.424 33 Template:Tsl 17.71% 79.374 1 Template:Plainlist 17.29% 77.488 1 Template:Wikidata 15.67% 70.234 1 Template:NoteTA -->
**Microsoft Office Access**(前名 **Microsoft Access**)是由微軟發佈的關聯式資料庫管理系統。它結合了 Microsoft Jet Database Engine 和圖形使用者介面兩項特點,是 Microsoft Office 的系統程式之一。 Access 能夠存取 Access/Jet、Microsoft SQL Server、Oracle 資料庫,或者任何 ODBC 相容資料庫內的資料。熟練的軟體設計師和資料分析師利用它來開發應用軟體,而一些不熟練的程式員和非程式員的進階使用者則能使用它來開發簡單的應用軟體。雖然它支援部分物件導向技術,但是未能成為一種完整的物件導向開發工具。 其實 Access 也是微軟公司另一個通訊程式的名字,想與 ProComm 以及其他類似程式來競爭。可是事後微軟證實這是個失敗計劃,並且將它中止。數年後他們把名字重新命名於此資料庫軟體。 ## 歷史 Microsoft Access 1.0 版本在 1992 年 11 月發佈。 微軟組態它於系統 Windows 3.0 內,並以最小 8MB 硬碟空間的系統要求,當時該軟體以 7 張 1.44MB 軟碟儲存發售。 此軟體能夠有效地處理大量記錄。但是測試顯示在某些情況下,會導致數據損毀。之後,該軟體歷經改良至今已成為微軟 OFFICE 商用軟體的主要系統之一。 Access 2007 推出 .accdb 的副檔名,如果電腦只有 Access 2003 (.mdb) 的版本,無法像 Word,Excel 相容 (無法開啟),必須轉換成 .mdb 檔案。 Access 2013 已經無法匯入 .dbase (DataBase) 的資料庫檔案。 ## 用途 Microsoft Access 在很多地方得到廣泛使用,例如小型企業,大公司的部門。喜愛編程的開發人員亦利用它來製作處理數據的桌面系統。它也常被用來開發簡單的 WEB 應用程式。 它的使用方便程度和強大的設計工具為初級程式員提供許多功能。不過,方便性的宣傳,常令人誤解。在過於樂觀的誤導下,讓許多沒有程式設計背景的辦公室從業人員應用此軟體,並以為能夠創造可用的系統,但此工具本身的局限性,常常使這些使用者失敗。 一些專業的應用程式開發人員使用 Access 內附的快速應用開發功能,特別是給街道上的推銷員製作一個初型或獨立應用程式的工具。可是如果是透過網路存取數據的話,Access 的可擴放性並不高.因此當程式被較多使用者使用時,他們的選擇多會是傾向於一些客戶端 - 伺服器為本的方案,例如 Oracle、IBM DB2、Microsoft SQL Server、Windows SharePoint Services、PostgreSQL、MySQL、Alpha Five、MaxDB,或者 Filemaker。無論如何,不少 Access 的功能(表單,報告,序列和 VB 代碼)可以用作其他資料庫的後期應用,包括 JET(檔案為主的資料庫引擎,Access 預設使用)、Microsoft SQL Server、Oracle 和任何其他跟 ODBC 相容的產品。這種方法允許開發者把一個成熟的應用的數據移動到一台更大功率的伺服器而不會在適當的位置犧牲發展。 ## SQL Access 查詢中使用的預設使用「Microsoft Jet SQL」,而 ADO 中使用的 SQL 語法是「ANSI SQL」。這兩種語法存在輕微的差別(中間還包含某些特殊函式和功能)並非完全相容。其中萬用字元就不一樣:對於多個字元,前者是 \* 而後者是 % ; 對於單個字元,前者是 ? 而後者是 \_ 。 Jet SQL 基本遵從了 SQL ANSI-89 Level 1 compliant。對於 Access 的欄位類型為 True/False,在 SQL 語句中可用 0 對應 False,-1 對應 True。不能用 1 對應 True。 也可以將 ACCESS 資料庫查詢的語法設定為相容 ANSI SQL(在 ACCESS 選項那裡設定),但是這樣做的話,編寫 SQL 語句就要遵循 ANSI SQL 語法規則了。對於之前已經使用過的 ACCESS 資料庫不建議這樣做,因為很可能會導致原有編寫的 SQL 查詢失效,進而造成諸多不便。 Access 使用的 Jet SQL 引擎,每次只能執行一條 SQL 語句。如果成批執行多條 SQL 語句,需要使用 Visual Basic for Applications 編程。在 Access 的 VBA 中執行 SQL 語句,有三種方法。 * DoCmd.RunSQL:基於 Access 的物件模型,使用 Microsoft Jet SQL,在 SQL 語句中可以使用 VBA 函式。需要在呼叫前設定 `DoCmd.SetWarnings False` 關閉提示或確認對話方塊。執行時在 Access 狀態列顯示進度條,可通過 Esc 鍵中止執行。不能取得 SQL 語句影響的記錄行數。不能將多個 SQL 語句的執行放在同一事務中。 * CurrentDB.Execute:基於 DAO 物件模型,使用 Microsoft Jet SQL,在 SQL 語句中可以使用 VBA 函式。沒有提示或確認對話方塊的顯示。執行時沒有在 Access 狀態列顯示進度條,不可以通過 Esc 鍵中止執行。能取得 SQL 語句影響的記錄行數。可以將多個 SQL 語句的執行放在同一事務中。 * CurrentProject.Connection.Execute:基於 ADO 物件模型,連接到不同資料庫使用不同的 SQL 語法。對 Access 使用 ISO SQL 標準語法並可以使用 VBA 函式。沒有提示或確認對話方塊的顯示。執行時沒有在 Access 狀態列顯示進度條,不可以通過 Esc 鍵中止執行。能取得 SQL 語句影響的記錄行數。可以將多個 SQL 語句的執行放在同一事務中。 例如: ## 編程模型 Access 軟體自身提供了一套 COM 物件體系,可供其它軟體(如 Excel)使用 VBA 或者 C#、C++ 等程式語言呼叫 Access 的功能。 * Application:Access 應用程式環境 * DBEngine:資料庫管理系統 * Debug:立即窗口物件,可用 Print 輸出文字 * Forms:包含所有打開的窗口 * Reports:包含所有打開的報表 * Screen:螢幕 * DoCmd ## 延伸閱讀 * "Microsoft Office Access 2003 Inside Out" by John L. Viescas * "Database Design for Mere Mortals" by Michael J. Hernandez * "Access Database Design & Programming" by Steven Roman * "Access 2002 Developer's Handbook™ Set By Paul Litwin; Ken Getz; Mike Gunderloy * "Succeeding in Business with Microsoft Office Access 2003: A Problem-Solving Approach" by Karin Bast, Leon Cygman, Gerard Flynn, Rebekah Tidwell * "Access 2003 VBA Programmer's Reference" by Patricia Cardoza, Teresa Hennig, Graham Seach, Armen Stein * "SQL Access to SQL Server" Published by Apress - Susan Sales Harkins and Martin WP Reid * "Mastering Microsoft Office Access 2003" Published by Sams - Alison Balter ## 參見 * Microsoft SQL Server * Microsoft Office * Microsoft * List of relational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s * Xbase * Comparison of relational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s * Data Normalization Basic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Visual Basic ## 外部連結 * Why Use Microsoft Access * Microsoft Access Articles and Tutorial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Utter Access Forum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Access 知識庫 / 程式設計俱樂部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A FAQ site about Microsoft Acces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Microsoft Access Linklist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Microsoft Access Newsgroups * Microsoft Access for Beginners * Articles on Microsoft Acces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Blog about Microsoft Access Tips and Trick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History of JET databas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Additional info on history of Access * Access Opener utility manages multiple version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Access 術語表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本條目部分或全部內容出自以 GFDL 授權發佈的《自由線上電腦詞典》(FOLDOC)。
null
12,456
2023-04-30T08:44:27Z
73,318,344
.accdb
286,375
<p><b>.ad</b>(源自安道爾公國一詞的加泰隆尼亞語:<span lang="ca">Principat d'Andorra</span>中「Andorra」的縮寫「<b>Ad</b>」)為安道爾公國在網際網路域名系統中擁有的國碼頂級網域名稱(ccTLD)。 </p><p>同時由於ad是廣告一詞在英語中的翻譯advertisement(也可以看作advert)的縮寫,.ad域名也被用於廣告或媒體公司的domain hack。 </p> <h2><span id=".E6.B3.A8.E5.86.8C.E9.99.90.E5.88.B6"></span><span id="注册限制">註冊限制</span></h2> <p>根據註冊局規定,域名分為商業用途和個人用途。 </p> <h3><span id=".E5.95.86.E4.B8.9A.E7.94.A8.E9.80.94"></span><span id="商业用途">商業用途</span></h3> <p>商業用途的域名可選擇二級域,即&lt;xyz&gt;.ad。 </p> <h4><span id=".E5.95.86.E6.A0.87.E7.B1.BB.E5.9F.9F.E5.90.8D.E6.B3.A8.E5.86.8C"></span><span id="商标类域名注册">商標類域名註冊</span></h4> <ol><li>必須是安道爾境內的商標持有人,如果持有人不是安道爾居民,則必須向OMPA提出申請並獲得批准。</li> <li>向安道爾國徽和國家標誌辦公室申請.ad域名使用,被申請的域名必須和商標名稱一致。</li></ol><h4><span id=".E7.BB.8F.E8.90.A5.E7.B1.BB.E5.9F.9F.E5.90.8D.E6.B3.A8.E5.86.8C"></span><span id="经营类域名注册">經營類域名註冊</span></h4> <ol><li>必須是安道爾境內公司的持有人(意味著只有安道爾公民和在安超過20年居住的人士符合要求)。</li> <li>向安道爾國徽和國家標誌辦公室申請.ad域名使用,被申請的域名必須和公司名稱一致。</li></ol><h3><span id=".E4.B8.AA.E4.BA.BA.E7.94.A8.E9.80.94"></span><span id="个人用途">個人用途</span></h3> <p>個人用途的域名只可選擇三級域,即&lt;xyz&gt;.nom.ad或&lt;xyz&gt;.nombre.ad。 </p> <ol><li>向安道爾國徽和國家標誌辦公室申請.ad域名使用,被申請的域名必須和商標名稱一致。</li> <li>獲得一個IP位址,必須由安道爾電信,或其他經歐洲IP網絡資源協調中心或網際網路名稱與數字地址分配機構批准的本地網絡運營商授權。</li></ol><p>不過,迄今為止並未發現任何使用三級域名的個人.ad站點。 </p> <h2><span id=".E7.9B.B8.E5.85.B3.E6.9D.A1.E7.9B.AE"></span><span id="相关条目">相關條目</span></h2> <ul><li>.cat:安道爾公國的官方語言是加泰隆尼亞語,部分加語使用者使用「.cat」註冊域名。</li></ul><h2><span id=".E5.8F.82.E8.80.83.E6.96.87.E7.8C.AE"></span><span id="参考文献">參考文獻</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80.A3.E7.B5.90"></span><span id="外部連結">外部連結</span></h2> <ul><li>安道爾公國商標辦公室官方網站(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span title="加泰隆尼亞語">(加泰隆文)</span></li></u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417 Cached time: 20230505225855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444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586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6033/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137366/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29091/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35/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7/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6109/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208/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19756093/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453.019 1 -total 34.55% 156.512 1 Template:CcTLD 34.05% 154.249 1 Template:Navbox_with_collapsible_groups 22.98% 104.114 3 Template:Navbox_with_columns 20.20% 91.512 1 Template:Lang-ca 16.89% 76.523 1 Template:Infobox_Top_level_domain 14.22% 64.412 1 Template:Reflist 12.72% 57.619 1 Template:Infobox 12.69% 57.503 9 Template:Lang 11.62% 52.643 9 Template:Category_handler -->
**.ad**(源自安道爾公國一詞的加泰隆尼亞語:Principat d'Andorra 中「Andorra」的縮寫「**Ad**」)為安道爾公國在網際網路域名系統中擁有的國碼頂級網域名稱(ccTLD)。 同時由於 ad 是廣告一詞在英語中的翻譯 advertisement(也可以看作 advert)的縮寫,.ad 域名也被用於廣告或媒體公司的 domain hack。 ## 註冊限制 根據註冊局規定,域名分為商業用途和個人用途。 ### 商業用途 商業用途的域名可選擇二級域,即 <xyz>.ad。 #### 商標類域名註冊 1. 必須是安道爾境內的商標持有人,如果持有人不是安道爾居民,則必須向 OMPA 提出申請並獲得批准。 2. 向安道爾國徽和國家標誌辦公室申請.ad 域名使用,被申請的域名必須和商標名稱一致。 #### 經營類域名註冊 1. 必須是安道爾境內公司的持有人(意味著只有安道爾公民和在安超過 20 年居住的人士符合要求)。 2. 向安道爾國徽和國家標誌辦公室申請.ad 域名使用,被申請的域名必須和公司名稱一致。 ### 個人用途 個人用途的域名只可選擇三級域,即 <xyz>.nom.ad 或 <xyz>.nombre.ad。 1. 向安道爾國徽和國家標誌辦公室申請.ad 域名使用,被申請的域名必須和商標名稱一致。 2. 獲得一個 IP 位址,必須由安道爾電信,或其他經歐洲 IP 網絡資源協調中心或網際網路名稱與數字地址分配機構批准的本地網絡運營商授權。 不過,迄今為止並未發現任何使用三級域名的個人.ad 站點。 ## 相關條目 * .cat:安道爾公國的官方語言是加泰隆尼亞語,部分加語使用者使用「.cat」註冊域名。 ## 參考文獻 ## 外部連結 * 安道爾公國商標辦公室官方網站(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加泰隆文)
null
4,314
2023-04-16T12:26:17Z
75,015,834
.ad
286,376
<p><b>.ae</b>(源自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一詞的英語:<span lang="en">United Arab Emirates</span>中「Arab Emirates」的縮寫「AE」)為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簡稱「阿聯」)在網際網路域名系統中擁有的國家及地區頂級網域(ccTLD)。 </p> <h2><span id=".E5.8E.86.E5.8F.B2.E6.B2.BF.E9.9D.A9"></span><span id="历史沿革">歷史沿革</span></h2> <p>.ae域名最早於1992年分配給UUNET公司(經多次收購,現為威瑞信下屬公司),隨後於1995年轉交給Etisalat公司,使得域名的管理能夠在阿聯境內完成。轉移結束後曾有一段時間歸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大學管理,之後經過分離調整產生阿聯網路資訊中心(UAEnic)並繼續管理該域。 </p><p>2006年,網際網路號碼分配局(IANA)首次收到非正式的再授權請求,要求.ae域交由<span data-orig-title="阿联酋电信管理局"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Telecommunications Regulatory Authority (UAE)"><span>阿聯電信管理局</span></span>(TRA)管理。 </p><p>2007年2月,IANA工作人員又收到更多請求,同時IANA也通知了這些請求的申請人有關再授權的評估標準。7月31日,IANA收到一份有關ccTLD變更TRA為管理人的正式申請模板文件,模板中計劃ccTLD管理員為時任TRA技術事務負責人的穆罕默德·蓋亞斯,卻沒有表明技術管理人員的具體身分,只是名字叫做「DNS Admin」(意思為DNS管理員)。在此之後,IANA又收到兩份材料——其中一份材料是一封由TRA傳送給網際網路名稱與數字位址分配機構(ICANN)中東區域聯絡處的信函,另一份材料是來自Etisalat支援TRA此舉的傳真副本。 </p><p>再授權稽核認為,幾乎沒有可用文件描述本地網際網路社群對再授權的態度,或是與這些社群的磋商,隨後TRA被要求提供更多的相關資訊。 </p><p>TRA回覆如下: </p> <pre>[The] TRA is acting upon the National Telecom Law of the UAE, which ensures all telecom assets are managed in the public interest. […] The .AE Domain Name is certainly represented in the public interest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AE Domain Administration, .aeDA (a function of the TRA). This entity will allow for public participation through the inception of an Advisory Board made of up industry members. As the Internet community in the UAE is undeveloped it is difficult to canvass internet users with any authority or outcome. There are only two ISPs, so a survey or study doesn't seem worthwhile nor appropriate. There is no formal ISOC chapter here within the UAE. There are no organised public interest groups. The TRA does understand the value of the input of these groups into the process however it doesn't seem feasible nor warranted given the lack or organisation and clear response they would/ could provide. Finally it is fair to say that the TRA have gained the view of the "Internet community" by seeking and receiving the support of the current .AE delegate (UAEnic and Etisalat). </pre> <p>經過IANA稽核的結果如下: </p> <p>2008年1月23日,ICANN董事會通過了.ae域再授權申請,下面是聲明: </p> <pre>Whereas, the .AE top-level domain is the designated country-code for the United Arab Emirates. Whereas, ICANN has received a request for redelegation of .AE to the Telecommunications Regulatory Authority. Whereas, ICANN has reviewed the request, and has determined that the proposed redelegation would be in the best interest of the local and global Internet communities. It is hereby resolved (2008.01.09), that the proposed redelegation of the .AE domain to the Telecommunications Regulatory Authority is approved. </pre> <h2><span id=".E6.B3.A8.E5.86.8C.E9.99.90.E5.88.B6"></span><span id="注册限制">註冊限制</span></h2> <p>根據註冊局規定,.ae域名二級域名可以直接被註冊,三級域名除了部分屬於受限二級域的,剩下均可註冊,以下是受限二級域: </p> <h2><span id=".E7.9B.B8.E5.85.B3.E6.9D.A1.E7.9B.AE"></span><span id="相关条目">相關條目</span></h2> <p>.aeDA還擁有國際化版本的.ae域名,即dotEmarat: </p> <ul><li>امارات.</li></ul><h2><span id=".E5.8F.82.E8.80.83.E6.96.87.E7.8C.AE"></span><span id="参考文献">參考文獻</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80.A3.E7.B5.90"></span><span id="外部連結">外部連結</span></h2> <ul><li>.ae域名whois工具(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span title="英語">(英文)</span></li></u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292 Cached time: 20230505225856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576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740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6483/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345528/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30634/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35/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11/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12808/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249/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17264602/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540.277 1 -total 27.21% 147.002 1 Template:CcTLD 26.87% 145.197 1 Template:Navbox_with_collapsible_groups 18.85% 101.851 3 Template:Navbox_with_columns 17.41% 94.054 1 Template:Lang-en 15.99% 86.399 1 Template:Infobox_Top_level_domain 14.29% 77.229 1 Template:Reflist 12.62% 68.191 1 Template:Infobox 10.87% 58.712 1 Template:Merge 10.83% 58.513 9 Template:Lang -->
**.ae**(源自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一詞的英語:United Arab Emirates 中「Arab Emirates」的縮寫「AE」)為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簡稱「阿聯」)在網際網路域名系統中擁有的國家及地區頂級網域(ccTLD)。 ## 歷史沿革 .ae 域名最早於 1992 年分配給 UUNET 公司(經多次收購,現為威瑞信下屬公司),隨後於 1995 年轉交給 Etisalat 公司,使得域名的管理能夠在阿聯境內完成。轉移結束後曾有一段時間歸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大學管理,之後經過分離調整產生阿聯網路資訊中心(UAEnic)並繼續管理該域。 2006 年,網際網路號碼分配局(IANA)首次收到非正式的再授權請求,要求.ae 域交由阿聯電信管理局(TRA)管理。 2007 年 2 月,IANA 工作人員又收到更多請求,同時 IANA 也通知了這些請求的申請人有關再授權的評估標準。7 月 31 日,IANA 收到一份有關 ccTLD 變更 TRA 為管理人的正式申請模板文件,模板中計劃 ccTLD 管理員為時任 TRA 技術事務負責人的穆罕默德・蓋亞斯,卻沒有表明技術管理人員的具體身分,只是名字叫做「DNS Admin」(意思為 DNS 管理員)。在此之後,IANA 又收到兩份材料 —— 其中一份材料是一封由 TRA 傳送給網際網路名稱與數字位址分配機構(ICANN)中東區域聯絡處的信函,另一份材料是來自 Etisalat 支援 TRA 此舉的傳真副本。 再授權稽核認為,幾乎沒有可用文件描述本地網際網路社群對再授權的態度,或是與這些社群的磋商,隨後 TRA 被要求提供更多的相關資訊。 TRA 回覆如下: ``` [The] TRA is acting upon the National Telecom Law of the UAE, which ensures all telecom assets are managed in the public interest. […] The .AE Domain Name is certainly represented in the public interest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AE Domain Administration, .aeDA (a function of the TRA). This entity will allow for public participation through the inception of an Advisory Board made of up industry members. As the Internet community in the UAE is undeveloped it is difficult to canvass internet users with any authority or outcome. There are only two ISPs, so a survey or study doesn't seem worthwhile nor appropriate. There is no formal ISOC chapter here within the UAE. There are no organised public interest groups. The TRA does understand the value of the input of these groups into the process however it doesn't seem feasible nor warranted given the lack or organisation and clear response they would/ could provide. Finally it is fair to say that the TRA have gained the view of the "Internet community" by seeking and receiving the support of the current .AE delegate (UAEnic and Etisalat). ``` 經過 IANA 稽核的結果如下: 2008 年 1 月 23 日,ICANN 董事會通過了.ae 域再授權申請,下面是聲明: ``` Whereas, the .AE top-level domain is the designated country-code for the United Arab Emirates. Whereas, ICANN has received a request for redelegation of .AE to the Telecommunications Regulatory Authority. Whereas, ICANN has reviewed the request, and has determined that the proposed redelegation would be in the best interest of the local and global Internet communities. It is hereby resolved (2008.01.09), that the proposed redelegation of the .AE domain to the Telecommunications Regulatory Authority is approved. ``` ## 註冊限制 根據註冊局規定,.ae 域名二級域名可以直接被註冊,三級域名除了部分屬於受限二級域的,剩下均可註冊,以下是受限二級域: ## 相關條目 .aeDA 還擁有國際化版本的.ae 域名,即 dotEmarat: * امارات. ## 參考文獻 ## 外部連結 * .ae 域名 whois 工具(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英文)
null
10,063
2023-04-23T19:19:23Z
75,037,637
.ae
932,787
<p><b>.aero</b>(取自航空工程一詞對應的英文翻譯「<b>aero</b>nautics」)頂級域是網際網路域名系統中僅面向與航空相關的網站所開放的贊助類頂級域,由國際航空電訊集團公司(SITA)管理運營,是首個建立在單一產業上的網際網路頂級域。 </p><p>目前,2個字母的域名根據IATA航空公司代碼而保留給各個航空公司;3個字母的域名根據IATA機場代碼保留給各個機場。首次註冊年限至少為2年或更久,但不得高於10年。 </p> <h2><span id=".E5.8E.86.E5.8F.B2.E6.B2.BF.E9.9D.A9"></span><span id="历史沿革">歷史沿革</span></h2> <ul><li>2000年4月,網際網路名稱與數字地址分配機構(ICANN)下屬的域名支持組織(DNSO)(即通用名稱支持組織(GNSO)的前身)提出引入新政策用來處理新申請的域名。7月16日,在審核了1000多條公眾意見後,董事會採納了DNSO的建議,並正式授權ICANN主席啟動新頂級域徵集計劃。</li> <li>2000年8月15日,ICANN在其官網發布新頂級域徵集令,並公布了申請材料。同時還發布了審核標準,所有申請均接受大眾評議。截至10月2日,共收到44份申請。晚些時候,ICANN開始與被選中的頂級域提議發起人協商合作協議,以確保這些頂級域被引入的同時不會影響域名系統(DNS)解析穩定性,並演變而成後來的方案,新頂級域分為:贊助類頂級域和非贊助類頂級域。一般意義上,非贊助類頂級域運營政策直接受ICANN指導,而贊助類頂級域運營則由代表小範圍社群的贊助實體指導,並且由這些實體完成大部分由ICANN行使的政策規劃職責。</li> <li>2001年11月20日,.aero域與ICANN結束協商。</li> <li>2001年12月17日,ICANN與SITA正式簽署合作協議。</li></ul><h2><span id=".E6.B3.A8.E5.86.8C.E9.99.90.E5.88.B6"></span><span id="注册限制">註冊限制</span></h2> <p>與其他通用頂級域不同,.aero對域名註冊有嚴格的命名要求,除部分域名保留給相關機構之外,還要求: </p> <ol><li>除航線用途外所有二級域必須為3~63個字長。</li> <li>三級及其下屬次級域名必須為2~63個字長。</li> <li>二級域的第3和第4位字符(如果有的話)均不得使用連字符。</li> <li>二級域的首尾字符必須為字母或數字。</li> <li>三級域僅允許在指定二級域下註冊。</li></ol><p>註冊局將如何界定域名註冊人與航空界相關的標準分為18組,每組代表不同的註冊團實體: </p> <p>官方建議民航機場註冊域名<i><b>3位數IATA機場代碼.airport.aero</b></i>,但是目前幾乎所有機場均直接註冊<i><b>3位數IATA機場代碼.aero</b></i>。 </p> <h2><span id=".E5.8F.82.E8.80.83.E6.96.87.E7.8C.AE"></span><span id="参考文献">參考文獻</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93.BE.E6.8E.A5"></span><span id="外部链接">外部連結</span></h2> <ul><li>.aero域名whois工具(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span title="英語">(英文)</span></li></ul>
**.aero**(取自航空工程一詞對應的英文翻譯「**aero**nautics」)頂級域是網際網路域名系統中僅面向與航空相關的網站所開放的贊助類頂級域,由國際航空電訊集團公司(SITA)管理運營,是首個建立在單一產業上的網際網路頂級域。 目前,2 個字母的域名根據 IATA 航空公司代碼而保留給各個航空公司;3 個字母的域名根據 IATA 機場代碼保留給各個機場。首次註冊年限至少為 2 年或更久,但不得高於 10 年。 ## 歷史沿革 * 2000 年 4 月,網際網路名稱與數字地址分配機構(ICANN)下屬的域名支持組織(DNSO)(即通用名稱支持組織(GNSO)的前身)提出引入新政策用來處理新申請的域名。7 月 16 日,在審核了 1000 多條公眾意見後,董事會採納了 DNSO 的建議,並正式授權 ICANN 主席啟動新頂級域徵集計劃。 * 2000 年 8 月 15 日,ICANN 在其官網發布新頂級域徵集令,並公布了申請材料。同時還發布了審核標準,所有申請均接受大眾評議。截至 10 月 2 日,共收到 44 份申請。晚些時候,ICANN 開始與被選中的頂級域提議發起人協商合作協議,以確保這些頂級域被引入的同時不會影響域名系統(DNS)解析穩定性,並演變而成後來的方案,新頂級域分為:贊助類頂級域和非贊助類頂級域。一般意義上,非贊助類頂級域運營政策直接受 ICANN 指導,而贊助類頂級域運營則由代表小範圍社群的贊助實體指導,並且由這些實體完成大部分由 ICANN 行使的政策規劃職責。 * 2001 年 11 月 20 日,.aero 域與 ICANN 結束協商。 * 2001 年 12 月 17 日,ICANN 與 SITA 正式簽署合作協議。 ## 註冊限制 與其他通用頂級域不同,.aero 對域名註冊有嚴格的命名要求,除部分域名保留給相關機構之外,還要求: 1. 除航線用途外所有二級域必須為 3~63 個字長。 2. 三級及其下屬次級域名必須為 2~63 個字長。 3. 二級域的第 3 和第 4 位字符(如果有的話)均不得使用連字符。 4. 二級域的首尾字符必須為字母或數字。 5. 三級域僅允許在指定二級域下註冊。 註冊局將如何界定域名註冊人與航空界相關的標準分為 18 組,每組代表不同的註冊團實體: 官方建議民航機場註冊域名_**3 位數 IATA 機場代碼.airport.aero**_,但是目前幾乎所有機場均直接註冊_**3 位數 IATA 機場代碼.aero**_。 ## 參考文獻 ## 外部連結 * .aero 域名 whois 工具(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英文)
null
12,429
2023-04-16T12:24:07Z
67,214,648
.aero
286,378
<p><b>.af</b>(源自阿富汗一詞的英語:<span lang="en">Afghanistan</span>的縮寫「<b>Af</b>」)為阿富汗在網際網路域名系統中擁有的國碼頂級網域名稱(ccTLD)。 </p> <h2><span id=".E5.8E.86.E5.8F.B2.E6.B2.BF.E9.9D.A9"></span><span id="历史沿革">歷史沿革</span></h2> <p>.af域的註冊局事務最早於1997年10月被委派給阿富汗伊斯蘭酋長國喀布爾市的一位市民阿卜杜勒·阿齊茲,其本人擔任經理人職務,並由位於英國倫敦的<span data-orig-title="NetNames"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NetNames"><span>NetNames</span></span>公司作為技術支持服務商。NetNames根據網際網路號碼分配局(IANA)的安排,臨時提供.af域名的維護和註冊服務,直到阿富汗本土可以出現穩定的註冊局運營服務。然而在接下來的兩年多時間內,不斷持續的內戰導致阿齊茲本人愈發困難地履行職責。NetNames考慮到當時阿富汗的動盪局勢,與IANA協商並決定終止了新.af域名的註冊,但仍繼續提供DNS解析服務。 </p><p>在2000年早些時候,無論是發送郵件、打電話還是紙質信件,IANA和NetNames均無法聯繫到阿齊茲本人,且無法確認其本人是否仍在阿富汗境內,甚至存活。塔利班政權的最高領導人毛拉·穆罕默德·奧馬爾·穆賈西德更於2001年8月25日正式禁止了所有非政府名義的網際網路使用。 </p><p>2001年11月13日,塔利班武裝力量從喀布爾撤離。隨後,聯合國主持的對話在德國波恩舉行,多個反對塔利班的阿富汗組織於12月22日商討並組建了阿富汗臨時行政當局。當年最後一天,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信息系統和技術辦公室主任勞倫斯·揚聯繫IANA,表達對臨時當局的認可,並諮詢掌管.af註冊局管理的事宜。當時在阿富汗幾乎沒有成型的網際網路社群,只有少數網際網路連結指向在喀布爾的國際組織和非政府組織。IANA隨後表態,十分願意得到UNDP的幫助以恢復註冊局,並知曉UNDP是臨時的贊助人。 </p><p>接下來的數月,IANA與UNDP員工一同工作,向UNDP員工解釋了一個正常運作的ccTLD註冊局在技術和管理上的需求,並準備必需的技術、管理和政策安排。 </p><p>2002年6月,阿富汗伊斯蘭過渡政府從臨時當局接管了政府權力。9月10日過渡政府下屬通信部部長聯合UNDP向IANA提交了頂級網域重新授權準備文件,其中包括: </p> <ol><li>阿富汗伊斯蘭過渡政府通信部部長穆罕默德·馬蘇姆·斯塔內克扎伊向IANA發出的求職信(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阿富汗網際網路社群介紹和政府建設網際網路的計劃(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af域技術文檔(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對.af頂級網域的展望(包含管理和註冊政策)(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原經理人阿卜杜勒·阿齊茲的簽名授權信件(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ol><p>2002年11月,ICANN董事會通過了與.af註冊局的諒解備忘錄,穆罕默德·馬蘇姆·斯塔內克扎伊將出任註冊局管理員職務,UNDP工作人員馬克·勒帕熱將成為技術負責人。該備忘錄於2003年1月8日生效,標誌著.af域再次投入使用。 </p> <h2><span id=".E6.B3.A8.E5.86.8C.E9.99.90.E5.88.B6"></span><span id="注册限制">註冊限制</span></h2> <p><b>.af域嚴禁用於:</b> </p> <ol><li>展示色情內容;</li> <li>用於病毒傳播,或發送垃圾郵件;</li> <li>違背阿富汗法律的行為。</li></ol><h3><span id=".E4.B8.89.E7.BA.A7.E5.9F.9F.E9.99.90.E5.88.B6"></span><span id="三级域限制">三級域限制</span></h3> <p>根據註冊局文件,共有5個特殊的三級域: </p> <h2><span id=".E5.8F.82.E8.80.83.E6.96.87.E7.8C.AE"></span><span id="参考文献">參考文獻</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80.A3.E7.B5.90"></span><span id="外部連結">外部連結</span></h2> <ul><li>.af域名whois工具<span title="英語">(英文)</span></li></u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291 Cached time: 20230505225857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445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589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6325/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146673/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29668/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35/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8/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10218/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211/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20301726/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466.608 1 -total 31.68% 147.829 1 Template:CcTLD 31.23% 145.729 1 Template:Navbox_with_collapsible_groups 20.87% 97.390 3 Template:Navbox_with_columns 19.59% 91.415 1 Template:Lang-en 16.96% 79.145 1 Template:Reflist 16.69% 77.898 1 Template:Infobox_Top_level_domain 12.94% 60.396 1 Template:Infobox 12.54% 58.530 9 Template:Lang 12.04% 56.192 5 Template:Cite_web -->
**.af**(源自阿富汗一詞的英語:Afghanistan 的縮寫「**Af**」)為阿富汗在網際網路域名系統中擁有的國碼頂級網域名稱(ccTLD)。 ## 歷史沿革 .af 域的註冊局事務最早於 1997 年 10 月被委派給阿富汗伊斯蘭酋長國喀布爾市的一位市民阿卜杜勒・阿齊茲,其本人擔任經理人職務,並由位於英國倫敦的 NetNames 公司作為技術支持服務商。NetNames 根據網際網路號碼分配局(IANA)的安排,臨時提供.af 域名的維護和註冊服務,直到阿富汗本土可以出現穩定的註冊局運營服務。然而在接下來的兩年多時間內,不斷持續的內戰導致阿齊茲本人愈發困難地履行職責。NetNames 考慮到當時阿富汗的動盪局勢,與 IANA 協商並決定終止了新.af 域名的註冊,但仍繼續提供 DNS 解析服務。 在 2000 年早些時候,無論是發送郵件、打電話還是紙質信件,IANA 和 NetNames 均無法聯繫到阿齊茲本人,且無法確認其本人是否仍在阿富汗境內,甚至存活。塔利班政權的最高領導人毛拉・穆罕默德・奧馬爾・穆賈西德更於 2001 年 8 月 25 日正式禁止了所有非政府名義的網際網路使用。 2001 年 11 月 13 日,塔利班武裝力量從喀布爾撤離。隨後,聯合國主持的對話在德國波恩舉行,多個反對塔利班的阿富汗組織於 12 月 22 日商討並組建了阿富汗臨時行政當局。當年最後一天,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信息系統和技術辦公室主任勞倫斯・揚聯繫 IANA,表達對臨時當局的認可,並諮詢掌管.af 註冊局管理的事宜。當時在阿富汗幾乎沒有成型的網際網路社群,只有少數網際網路連結指向在喀布爾的國際組織和非政府組織。IANA 隨後表態,十分願意得到 UNDP 的幫助以恢復註冊局,並知曉 UNDP 是臨時的贊助人。 接下來的數月,IANA 與 UNDP 員工一同工作,向 UNDP 員工解釋了一個正常運作的 ccTLD 註冊局在技術和管理上的需求,並準備必需的技術、管理和政策安排。 2002 年 6 月,阿富汗伊斯蘭過渡政府從臨時當局接管了政府權力。9 月 10 日過渡政府下屬通信部部長聯合 UNDP 向 IANA 提交了頂級網域重新授權準備文件,其中包括: 1. 阿富汗伊斯蘭過渡政府通信部部長穆罕默德・馬蘇姆・斯塔內克扎伊向 IANA 發出的求職信(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2. 阿富汗網際網路社群介紹和政府建設網際網路的計劃(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3. .af 域技術文檔(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4. 對.af 頂級網域的展望(包含管理和註冊政策)(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5. 原經理人阿卜杜勒・阿齊茲的簽名授權信件(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2002 年 11 月,ICANN 董事會通過了與.af 註冊局的諒解備忘錄,穆罕默德・馬蘇姆・斯塔內克扎伊將出任註冊局管理員職務,UNDP 工作人員馬克・勒帕熱將成為技術負責人。該備忘錄於 2003 年 1 月 8 日生效,標誌著.af 域再次投入使用。 ## 註冊限制 **.af 域嚴禁用於:** 1. 展示色情內容; 2. 用於病毒傳播,或發送垃圾郵件; 3. 違背阿富汗法律的行為。 ### 三級域限制 根據註冊局文件,共有 5 個特殊的三級域: ## 參考文獻 ## 外部連結 * .af 域名 whois 工具(英文)
null
8,543
2023-05-04T17:15:44Z
71,331,946
.af
286,379
<p><b>.ag</b>(源自安地卡及巴布達一詞的英語:<span lang="en">Antigua and Barbuda</span>中「<b>A</b>nti<b>g</b>ua」的縮寫「<b>Ag</b>」)為安地卡及巴布達在網際網路域名系統中擁有的國家及地區頂級域(ccTLD)。由於「AG」也是德語單詞「Aktiengesellschaft」(中文翻譯為「股份有限公司」)的縮寫,部分德語國家的股份公司亦使用該頂級域。 </p> <h2><span id=".E5.8F.82.E8.80.83.E6.96.87.E7.8C.AE"></span><span id="参考文献">參考文獻</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93.BE.E6.8E.A5"></span><span id="外部链接">外部連結</span></h2> <ul><li>.ag域名whois工具(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span title="英語">(英文)</span></li></u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319 Cached time: 20230505225858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vary‐revision‐sha1] CPU time usage: 0.429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581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6093/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144689/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30205/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35/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9/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6119/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171/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24278637/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442.720 1 -total 33.72% 149.297 1 Template:CcTLD 32.92% 145.738 1 Template:Navbox_with_collapsible_groups 25.65% 113.547 1 Template:Infobox_Top_level_domain 22.97% 101.709 3 Template:Navbox_with_columns 20.24% 89.628 1 Template:Lang-en 19.09% 84.516 1 Template:Infobox 14.52% 64.277 1 Template:Reflist 13.88% 61.467 9 Template:Lang 12.46% 55.185 9 Template:Category_handler -->
**.ag**(源自安地卡及巴布達一詞的英語:Antigua and Barbuda 中「**A**nti**g**ua」的縮寫「**Ag**」)為安地卡及巴布達在網際網路域名系統中擁有的國家及地區頂級域(ccTLD)。由於「AG」也是德語單詞「Aktiengesellschaft」(中文翻譯為「股份有限公司」)的縮寫,部分德語國家的股份公司亦使用該頂級域。 ## 參考文獻 ## 外部連結 * .ag 域名 whois 工具(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英文)
null
2,977
2023-04-16T12:26:18Z
72,116,878
.ag
286,381
<p><b>.ai</b>為英國海外屬地安圭拉國家及地區頂級域(ccTLD)的域名。管理者是安圭拉政府。 </p><p>近年來,部分人工智慧公司多採用此後綴註冊公司域名。 </p> <h2><span id=".E4.BA.8C.E7.BA.A7.E5.92.8C.E4.B8.89.E7.BA.A7.E5.9F.9F.E5.90.8D.E7.9A.84.E6.B3.A8.E5.86.8C"></span><span id="二级和三级域名的注册">二級和三級域名的註冊</span></h2> <p>在全球範圍內<b>off.ai</b>、<b>com.ai</b>、<b>net.ai</b>和<b>org.ai</b>域名可以無限制地註冊。從2009年9月15日起,<b>.ai</b>內的二級註冊域名可供全球所有人註冊。 </p><p>在 Whois.ai 註冊域名需要100美元的費用,域名每兩年的費用為100美元,訂購域名需要以傳真的形式進行訂購併且需要手動付款和進行地址確認,購買完成後有一至三個月的等待期。 </p><p>.ai接受表情符號域名註冊。 </p> <h2><span id="TLD.E8.AE.B0.E5.BD.95"></span><span id="TLD记录">TLD記錄</span></h2> <p><b>.ai</b>的TLD記錄值得注意的是擁有MX記錄,允許郵件直接發送給「收件人@ai」(有尾隨期)。 </p> <h2><span id=".E5.8F.82.E8.80.83"></span><span id="参考">參考</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80.A3.E7.B5.90"></span><span id="外部連結">外部連結</span></h2> <ul><li>IANA .ai whois informatio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ai NIC page</li></u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370 Cached time: 20230505225859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407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531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5909/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132783/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28814/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35/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6/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6217/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174/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17619120/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419.498 1 -total 58.81% 246.711 1 Template:CcTLD 58.34% 244.715 1 Template:Navbox_with_collapsible_groups 47.35% 198.639 3 Template:Navbox_with_columns 25.71% 107.836 1 Template:Rtl-lang 16.93% 71.036 1 Template:Otheruses 15.64% 65.599 1 Template:Hatnote 15.55% 65.224 1 Template:Reflist 12.56% 52.690 9 Template:Lang 11.37% 47.702 3 Template:Cite_book -->
**.ai** 為英國海外屬地安圭拉國家及地區頂級域(ccTLD)的域名。管理者是安圭拉政府。 近年來,部分人工智慧公司多採用此後綴註冊公司域名。 ## 二級和三級域名的註冊 在全球範圍內 **off.ai**、**com.ai**、**net.ai** 和 **org.ai** 域名可以無限制地註冊。從 2009 年 9 月 15 日起,**.ai** 內的二級註冊域名可供全球所有人註冊。 在 Whois.ai 註冊域名需要 100 美元的費用,域名每兩年的費用為 100 美元,訂購域名需要以傳真的形式進行訂購併且需要手動付款和進行地址確認,購買完成後有一至三個月的等待期。 .ai 接受表情符號域名註冊。 ## TLD 記錄 **.ai** 的 TLD 記錄值得注意的是擁有 MX 記錄,允許郵件直接發送給「收件人 @ai」(有尾隨期)。 ## 參考 ## 外部連結 * IANA .ai whois informatio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ai NIC page
null
3,366
2023-05-04T17:15:44Z
73,750,721
.ai
286,383
<p><b>.al</b>為阿爾巴尼亞國家及地區頂級域(ccTLD)的域名。註冊該頂級域的域名字符數必須在2至63之間,儘管阿爾巴尼亞語存在一些特殊字母,該域名並不支持國際化域名。 </p> <h2><span id=".E5.8F.82.E8.80.83"></span><span id="参考">參考</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80.A3.E7.B5.90"></span><span id="外部連結">外部連結</span></h2> <ul><li>IANA .al(域名信息)(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WebHost.al(認可註冊商)(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Host.a(認可註冊商)(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IRegister(認可註冊商)(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Hostime.al(域名註冊商)(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AKEP(電子及郵政通訊管理局)(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u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443 Cached time: 20230505225900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vary‐revision‐sha1] CPU time usage: 0.363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501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5895/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140267/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29012/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35/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7/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3527/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165/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19123701/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1/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381.748 1 -total 53.11% 202.750 1 Template:CcTLD 52.57% 200.682 1 Template:Navbox_with_collapsible_groups 43.23% 165.033 3 Template:Navbox_with_columns 24.11% 92.041 1 Template:Expand_English 21.62% 82.534 1 Template:Rtl-lang 20.59% 78.604 1 Template:Expand_language 19.01% 72.571 1 Template:Ambox 12.84% 49.024 9 Template:Lang 11.77% 44.930 9 Template:Category_handler -->
**.al** 為阿爾巴尼亞國家及地區頂級域(ccTLD)的域名。註冊該頂級域的域名字符數必須在 2 至 63 之間,儘管阿爾巴尼亞語存在一些特殊字母,該域名並不支持國際化域名。 ## 參考 ## 外部連結 * IANA .al(域名信息)(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WebHost.al(認可註冊商)(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Host.a(認可註冊商)(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IRegister(認可註冊商)(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Hostime.al(域名註冊商)(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AKEP(電子及郵政通訊管理局)(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null
2,700
2023-04-16T12:26:18Z
72,116,869
.al
286,386
<p><b>.am</b>為亞美尼亞國家及地區頂級域(ccTLD)的域名。 </p> <h2><span id=".E5.9F.9F.E5.90.8Dhack.E7.9A.84.E4.BD.BF.E7.94.A8"></span><span id="域名hack的使用">域名hack的使用</span></h2> <p>.am ccTLD 中的域名由於連接到 AM廣播(類似於 .fm 和 .tv ccTLD)而廣受歡迎,並且能夠形成以「am」結尾的英語單詞——例如移動照片共享服務 Instagram 使用亞美尼亞語域名 Instagr.am。 直播視頻流媒體服務 Stre.am 使用 TLD 來形成他們的操作關鍵字「Strea」。 美國音樂藝術家和製作人 will.i.am 使用該域名作為他的網站。域名中 TLD 的這種非常規用法稱為域名hack。 </p> <h2><span id=".E4.BA.8C.E7.B4.9A.E9.A0.82.E7.B4.9A.E5.9F.9F.E5.90.8D"></span><span id="二級頂級域名">二級頂級域名</span></h2> <p>2014 年添加了一個新的亞美尼亞頂級域名,用於亞美尼亞語域名。 TLD 為 .հայ(來自亞美尼亞語的民族名),於2016年推出。</p> <h2><span id=".E5.8F.82.E8.80.83"></span><span id="参考">參考</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80.A3.E7.B5.90"></span><span id="外部連結">外部連結</span></h2> <ul><li>IANA .am whois informatio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Armenia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r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Domain Hacks Suggest(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AM Registrar(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u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368 Cached time: 20230505225900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418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562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5981/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133557/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28966/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35/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6/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4843/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165/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18450169/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429.368 1 -total 55.99% 240.404 1 Template:CcTLD 55.21% 237.060 1 Template:Navbox_with_collapsible_groups 45.37% 194.824 3 Template:Navbox_with_columns 23.65% 101.533 1 Template:Rtl-lang 17.14% 73.583 1 Template:Reflist 15.50% 66.566 1 Template:Otheruses 14.71% 63.148 1 Template:Hatnote 12.41% 53.290 9 Template:Lang 11.28% 48.432 9 Template:Category_handler -->
**.am** 為亞美尼亞國家及地區頂級域(ccTLD)的域名。 ## 域名 hack 的使用 .am ccTLD 中的域名由於連接到 AM 廣播(類似於 .fm 和 .tv ccTLD)而廣受歡迎,並且能夠形成以「am」結尾的英語單詞 —— 例如移動照片共享服務 Instagram 使用亞美尼亞語域名 Instagr.am。 直播視頻流媒體服務 Stre.am 使用 TLD 來形成他們的操作關鍵字「Strea」。 美國音樂藝術家和製作人 will.i.am 使用該域名作為他的網站。域名中 TLD 的這種非常規用法稱為域名 hack。 ## 二級頂級域名 2014 年添加了一個新的亞美尼亞頂級域名,用於亞美尼亞語域名。 TLD 為 .հայ(來自亞美尼亞語的民族名), 於 2016 年推出。 ## 參考 ## 外部連結 * IANA .am whois informatio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Armenia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r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Domain Hacks Suggest(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AM Registrar(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null
3,337
2023-04-16T12:26:18Z
68,397,904
.am
1,070,538
<p><b>自適應多速率音訊壓縮</b>(<b>Adaptive multi-Rate compression</b>,簡稱<b>AMR</b>)是一個使語音編碼最佳化的專利。AMR被標準語音編碼 3GPP在1998年10月選用,現在廣泛在GSM和UMTS中使用。它使用1-8個不同的位元率編碼。 </p><p>AMR 也是一個檔案格式,儲存AMR 語音編碼檔案. 很多手機允許使用者儲存短時間的AMR 格式錄音,而部分開源(參看外部連結)和商業軟體有和其他格式轉換的程式。但是AMR是一個語音格式,並未針對其他聲音進行最佳化。普通副檔名是 <code>.amr</code>。 </p> <h2><span id=".E4.BD.BF.E7.94.A8"></span><span id="使用">使用</span></h2> <p>為保證每20毫秒160採樣點的取樣率,AMR使用ACELP、DTX、VAD和CNG等不同的技術,從中選擇最好的編碼模式適應局部信道和通路頻帶要求。如果廣播條件差,源編碼減少,信道編碼增加。此舉可提高網路連接的品質,但必須犧牲語音的解析度。在特別情況下AMR 增加大約S/N = 4-6 dB。 </p><p>以下列出共計14種方式的AMR編碼,包含8個全頻(FR)和6個半頻(HR)。 </p> <h2><span id=".E7.89.B9.E7.82.B9"></span><span id="特点">特點</span></h2> <ul><li>取樣率 8 kHz/13-bit (160 採樣點每20ms),濾波後只保留 200-3400 Hz 範圍內的訊號。</li> <li>編碼器使用8個位速:12.2、10.2、7.95、7.40、6.70、5.90、5.15和4.75 kbit/s。</li> <li>生成的影格長度為95、103、118、134、148、159、204或244bit,對應的位速分別為4.75、5.15、5.90、6.70、7.40、7.95、10.2或12.2 kbit/s。</li> <li>AMR利用 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 (DTX), Voice Activity Detection (VAD)和Comfort Noise Generation (CNG)減少在無聲時候的頻寬。</li> <li>演算法延遲是每影格20ms。位速是12.2的時候,沒有前瞻延遲。其他速率的前瞻延遲是5 ms. 注有5 ms 的仿前瞻延遲,允許準確的影格寬模式轉換其餘速率。</li> <li>AMR是使用 Algebraic Code Excited Linear Prediction (ACELP)的混合語言編碼器。</li> <li>運演算法則的複雜性是5的話,則 G.711 是1 G.729a 是15。</li> <li>PSQM在理想條件下測試失真Mean Opinion Scores AMR(12.2 kbit/s)是 4.14,相比G.711 (u-law) 是 4.45。</li> <li>PSQM在網路條件下Mean Opinion Scores AMR(12.2 kbit/s)是3.79,相比G.711 (u-law) 是4.13。</li></ul><h2><span id=".E4.B8.93.E5.88.A9.E8.AE.B8.E5.8F.AF"></span><span id="专利许可">專利許可</span></h2> <p>AMR編解碼器數個專利: </p> <ul><li>VoiceAge licensing information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包含編解碼器價格.</li> <li>3GPP legal issues</li> <li>The 3G Patent Platform and its licensing policy</li> <li>AMR Codecs as Shared Librarie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amrnb 和 amrwb 開發站點,共享庫.</li></ul><h2><span id=".E5.8F.83.E8.A6.8B"></span><span id="參見">參見</span></h2> <ul><li>AMR-WB</li> <li>AMR-WB+</li> <li>半速率</li> <li>全速率</li> <li>取樣率</li> <li>IS-641</li></ul><h2><span id=".E5.A4.96.E9.83.A8.E9.93.BE.E6.8E.A5"></span><span id="外部链接">外部連結</span></h2> <ul><li>開源軟體轉換 AMR 格式: Amr2Wav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RetroCod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都處於開發狀態</li> <li>Mobile AMR Converter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自由軟體</li> <li>AMR Player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是一個自由軟體AMR 播放器,也可以轉換AMR MP3 WAV 音訊格式。</li> <li>3GPP TS 26.071 - Mandatory Speech Codec speech processing functions; AMR Speech Codec; General Description</li></u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386 Cached time: 20230424014741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564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692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4045/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538608/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4536/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25/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87/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0/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189/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6733944/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41.02% 651.917 5 Template:Navbox 100.00% 462.277 1 -total 72.68% 335.994 1 Template:Compression_Formats 41.11% 190.036 92 Template:绿链 12.77% 59.031 1 Template:Expert 9.54% 44.090 1 Template:NoteTA 7.86% 36.352 1 Template:Ambox 4.21% 19.456 1 Template:Category_handler 4.19% 19.360 1 Template:Infobox_file_format 3.74% 17.291 1 Template:Infobox --><!-- Saved in parser cache with key zhwiki:pcache:idhash:1070538-0!userlang=zh-tw!zh-tw and timestamp 20230424014740 and revision id 74996307. Rendering was triggered because: page-view -->
**自適應多速率音訊壓縮**(**Adaptive multi-Rate compression**,簡稱 **AMR**)是一個使語音編碼最佳化的專利。AMR 被標準語音編碼 3GPP 在 1998 年 10 月選用,現在廣泛在 GSM 和 UMTS 中使用。它使用 1-8 個不同的位元率編碼。 AMR 也是一個檔案格式,儲存 AMR 語音編碼檔案。很多手機允許使用者儲存短時間的 AMR 格式錄音,而部分開源(參看外部連結)和商業軟體有和其他格式轉換的程式。但是 AMR 是一個語音格式,並未針對其他聲音進行最佳化。普通副檔名是 `.amr`。 ## 使用 為保證每 20 毫秒 160 採樣點的取樣率,AMR 使用 ACELP、DTX、VAD 和 CNG 等不同的技術,從中選擇最好的編碼模式適應局部信道和通路頻帶要求。如果廣播條件差,源編碼減少,信道編碼增加。此舉可提高網路連接的品質,但必須犧牲語音的解析度。在特別情況下 AMR 增加大約 S/N = 4-6 dB。 以下列出共計 14 種方式的 AMR 編碼,包含 8 個全頻 (FR) 和 6 個半頻 (HR)。 ## 特點 * 取樣率 8 kHz/13-bit (160 採樣點每 20ms),濾波後只保留 200-3400 Hz 範圍內的訊號。 * 編碼器使用 8 個位速:12.2、10.2、7.95、7.40、6.70、5.90、5.15 和 4.75 kbit/s。 * 生成的影格長度為 95、103、118、134、148、159、204 或 244bit,對應的位速分別為 4.75、5.15、5.90、6.70、7.40、7.95、10.2 或 12.2 kbit/s。 * AMR 利用 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 (DTX), Voice Activity Detection (VAD) 和 Comfort Noise Generation (CNG) 減少在無聲時候的頻寬。 * 演算法延遲是每影格 20ms。位速是 12.2 的時候,沒有前瞻延遲。其他速率的前瞻延遲是 5 ms. 注有 5 ms 的仿前瞻延遲,允許準確的影格寬模式轉換其餘速率。 * AMR 是使用 Algebraic Code Excited Linear Prediction (ACELP) 的混合語言編碼器。 * 運演算法則的複雜性是 5 的話,則 G.711 是 1 G.729a 是 15。 * PSQM 在理想條件下測試失真 Mean Opinion Scores AMR(12.2 kbit/s)是 4.14,相比 G.711 (u-law) 是 4.45。 * PSQM 在網路條件下 Mean Opinion Scores AMR(12.2 kbit/s)是 3.79,相比 G.711 (u-law) 是 4.13。 ## 專利許可 AMR 編解碼器數個專利: * VoiceAge licensing information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包含編解碼器價格. * 3GPP legal issues * The 3G Patent Platform and its licensing policy * AMR Codecs as Shared Librarie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amrnb 和 amrwb 開發站點,共享庫. ## 參見 * AMR-WB * AMR-WB+ * 半速率 * 全速率 * 取樣率 * IS-641 ## 外部連結 * 開源軟體轉換 AMR 格式: Amr2Wav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RetroCod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都處於開發狀態 * Mobile AMR Converter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自由軟體 * AMR Player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是一個自由軟體 AMR 播放器,也可以轉換 AMR MP3 WAV 音訊格式。 * 3GPP TS 26.071 - Mandatory Speech Codec speech processing functions; AMR Speech Codec; General Description
null
4,767
2023-04-23T19:19:25Z
74,996,307
.amr
286,388
<p><b>.an</b>是分配給前荷蘭海外屬地荷屬安地列斯使用的國家和地區頂級域名,於1993年啟用。2010年荷屬安地列斯解體後,.an域名逐漸淡出使用。2015年,.an域名完全停止使用。 </p> <h2><span id=".E6.A6.82.E8.A6.81"></span><span id="概要">概要</span></h2> <p>.an域名於1993年啟用;截至2010年11月,.an域名下共有約800個次級域名,包括Google的「google.com.an」及「youtube.com.an」、雅虎的「yahoo.co.an」和Visa公司的「visa.com.an」等。 </p><p>由於荷屬安地列斯於2010年解體,.an域名逐漸淡出使用。2010年12月,荷屬安地列斯的ISO 3166-1二位字母代碼AN被網際網路名稱與數字位址分配機構廢除,並改劃為CW(古拉索)、SX(聖馬丁)及BQ(荷蘭加勒比區)三個代碼,同時.an的地位由相應域名.cw、.sx和.bq(未實際使用)繼承;2014年,.an域名資料自根網域名稱伺服器中刪除;2015年7月31日後,.an域名完全停止使用。 </p> <h2><span id=".E5.8F.83.E8.A6.8B"></span><span id="參見">參見</span></h2> <ul><li>.su</li> <li>.cs</li></ul><h2><span id=".E5.8F.83.E8.80.83.E8.B3.87.E6.96.99"></span><span id="參考資料">參考資料</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80.A3.E7.B5.90"></span><span id="外部連結">外部連結</span></h2> <ul><li>IANA .an whois informatio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span title="英語">(英文)</span></li></u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292 Cached time: 20230505225901 Cache expiry: 3660 Reduced expiry: tru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405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522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5901/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146523/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29796/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35/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7/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12176/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178/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18228618/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406.370 1 -total 56.90% 231.244 1 Template:CcTLD 56.44% 229.354 1 Template:Navbox_with_collapsible_groups 45.40% 184.498 3 Template:Navbox_with_columns 24.97% 101.452 1 Template:Rtl-lang 21.67% 88.056 1 Template:Reflist 18.16% 73.786 1 Template:Infobox_top_level_domain 17.65% 71.709 1 Template:Infobox 14.55% 59.118 9 Template:Lang 13.34% 54.197 9 Template:Category_handler -->
**.an** 是分配給前荷蘭海外屬地荷屬安地列斯使用的國家和地區頂級域名,於 1993 年啟用。2010 年荷屬安地列斯解體後,.an 域名逐漸淡出使用。2015 年,.an 域名完全停止使用。 ## 概要 .an 域名於 1993 年啟用;截至 2010 年 11 月,.an 域名下共有約 800 個次級域名,包括 Google 的「google.com.an」及「youtube.com.an」、雅虎的「yahoo.co.an」和 Visa 公司的「visa.com.an」等。 由於荷屬安地列斯於 2010 年解體,.an 域名逐漸淡出使用。2010 年 12 月,荷屬安地列斯的 ISO 3166-1 二位字母代碼 AN 被網際網路名稱與數字位址分配機構廢除,並改劃為 CW(古拉索)、SX(聖馬丁)及 BQ(荷蘭加勒比區)三個代碼,同時.an 的地位由相應域名.cw、.sx 和.bq(未實際使用)繼承;2014 年,.an 域名資料自根網域名稱伺服器中刪除;2015 年 7 月 31 日後,.an 域名完全停止使用。 ## 參見 * .su * .cs ## 參考資料 ## 外部連結 * IANA .an whois informatio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英文)
null
5,246
2023-04-16T12:26:18Z
75,871,943
.an
286,390
<p><b>.ao</b>(源自安哥拉共和國國名——葡萄牙語:<span lang="pt">“República de Angola”</span>中單詞「Angola」的縮寫「Ago」)是網際網路域名系統中為安哥拉共和國開設的國家及地區頂級域。 </p> <h2><span id=".E7.AE.80.E4.BB.8B"></span><span id="简介">簡介</span></h2> <p>安哥拉於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1992年創立的非洲區域信息社會網絡。 </p><p>1995年6月,在美國火奴魯魯舉辦的INET'95交流會上,來自安哥拉的相關人員交換意見,決定註冊.ao域。 </p><p>並於1996年8月28日正式通過<span data-orig-title="里斯本大学高等理工学院" data-lang-code="pt" data-lang-name="葡萄牙語" data-foreign-title="Instituto_Superior_Técnico"><span>里斯本大學高等理工學院</span></span>和<span data-orig-title="葡萄牙国家科学计算基金会" data-lang-code="pt" data-lang-name="葡萄牙語" data-foreign-title="Fundação_para_a_Computação_Científica_Nacional"><span>葡萄牙國家科學計算基金會</span></span>(FCCN)連接至網際網路,是當時非洲僅有的三個接入網際網路的國家之一。 </p><p>1997年,.ao根域開始託管在FCCN,並正式接受註冊。 </p> <h2><span id=".E4.BA.8C.E7.BA.A7.E5.9F.9F"></span><span id="二级域">二級域</span></h2> <p>安哥拉共有六個兩位字符二級域,分別使用不同需求。 </p> <h2><span id=".E7.9B.B8.E5.85.B3.E6.9D.A1.E7.9B.AE"></span><span id="相关条目">相關條目</span></h2> <ul><li>安哥拉內戰</li></ul><h2><span id=".E5.8F.82.E8.80.83.E6.96.87.E7.8C.AE"></span><span id="参考文献">參考文獻</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80.A3.E7.B5.90"></span><span id="外部連結">外部連結</span></h2> <ul><li>DNS Angola官方網站(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co.ao和.it.ao域唯一註冊商)<span title="英語">(英文)</span></li> <li>谷歌搜尋返回的.ao域名運行情況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span title="英語">(英文)</span></li> <li>CO.AO和IT.AO域名註冊條款和條件1.1版(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span title="英語">(英文)</span></li></u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262 Cached time: 20230505225902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504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652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6240/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150079/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29722/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35/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10/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11959/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201/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24414576/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516.206 1 -total 30.66% 158.276 1 Template:CcTLD 29.88% 154.235 1 Template:Navbox_with_collapsible_groups 23.20% 119.765 1 Template:Lang-pt 20.10% 103.778 3 Template:Navbox_with_columns 20.01% 103.296 1 Template:Infobox_Top_level_domain 19.96% 103.026 1 Template:Reflist 17.80% 91.897 1 Template:Infobox 13.62% 70.307 9 Template:Lang 13.01% 67.158 5 Template:Cite_web -->
**.ao**(源自安哥拉共和國國名 —— 葡萄牙語:“República de Angola”中單詞「Angola」的縮寫「Ago」)是網際網路域名系統中為安哥拉共和國開設的國家及地區頂級域。 ## 簡介 安哥拉於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 1992 年創立的非洲區域信息社會網絡。 1995 年 6 月,在美國火奴魯魯舉辦的 INET'95 交流會上,來自安哥拉的相關人員交換意見,決定註冊.ao 域。 並於 1996 年 8 月 28 日正式通過里斯本大學高等理工學院和葡萄牙國家科學計算基金會(FCCN)連接至網際網路,是當時非洲僅有的三個接入網際網路的國家之一。 1997 年,.ao 根域開始託管在 FCCN,並正式接受註冊。 ## 二級域 安哥拉共有六個兩位字符二級域,分別使用不同需求。 ## 相關條目 * 安哥拉內戰 ## 參考文獻 ## 外部連結 * DNS Angola 官方網站(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co.ao 和.it.ao 域唯一註冊商)(英文) * 谷歌搜尋返回的.ao 域名運行情況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英文) * CO.AO 和 IT.AO 域名註冊條款和條件 1.1 版(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英文)
null
5,989
2023-04-16T12:26:18Z
69,776,325
.ao
279,302
<p><b>Monkey's Audio</b>,是一種常見的無失真音訊壓縮編碼格式,副檔名為.ape。與有損音訊壓縮(如MP3、Ogg Vorbis或者AAC等)不同的是,Monkey's Audio壓縮時不會遺失資料。一個壓縮為Monkey's Audio的音訊檔案聽起來與原檔案完全一樣。Monkey's Audio檔案的播放列表使用.apl。 </p><p>Monkey's Audio亦可指壓縮/解壓縮<b>Monkey's Audio</b>檔案的軟體。因其主介面上有個猴子圖樣而得名。Monkey's Audio是壓縮ape格式的重要工具;也可以對ape檔案進行解壓縮。安裝該軟體時可以選擇是否向winamp添加外掛程式,使得winamp也可以播放ape檔案。通常與Monkey's Audio配合使用的軟體有Exact Audio Copy(EAC)、foobar2000等。 </p> <h2><span id=".E7.89.B9.E7.82.B9"></span><span id="特点">特點</span></h2> <p>Monkey's Audio是一種無失真音訊壓縮格式,而較之於其他無失真音訊壓縮格式,有長處亦有缺陷。 </p><p>Monkey's Audio壓縮比高於其他常見的無失真音訊壓縮格式,約在55%上下,但編解碼速度略慢。在搜尋回放位置時,如果檔案壓縮比過高,在配備較差的電腦會有延遲的現象。另外,由於它沒有提供錯誤處理的功能,若發生檔案損壞,損壞位置之後的資料有可能會遺失。 </p><p>Monkey's Audio是開放原始碼的免費軟體,但因其授權協定並非自由軟體而是准自由軟體(Semi-free Software)而受到排擠。因為這意味著許多基於GNU/Linux的Linux發行套件或是其他只能基於自由軟體的作業系統不能將其收入。較之其他使用更自由的許可證的無失真音訊編碼器(如FLAC),受其他軟體的支援也更少。 </p><p>因為Monkey's Audio是一種無失真壓縮格式,所以不適於同失真壓縮格式相比較——這兩者有不同的目標和用途。無失真壓縮的目標是能夠精確再現原檔案的前提下將之壓縮到儘可能小的體積。而失真壓縮則是在遺失一部分資訊的情況下,在使用者指定的體積/位元速率中儘可能保持接近原來的音質。 </p><p>所以,無失真壓縮的音訊檔案體積往往遠大於從同樣原檔案壓縮而來的失真壓縮檔案。例如:在壓縮CD音訊時,一個典型的Monkey's Audio檔案往往有接近600~700K Bit/sec,而MP3最高不會超過320K Bit/sec,一般情況下使用者只會指定到128~192K Bit/sec。雖然它們也可能達到可以接受的音質,但不會有Monkey's Audio等無失真壓縮格式般逼真。 </p><p>Hydrogenaudio的Wiki提供了一個Monkey's Audio與其它無失真音訊壓縮格式的全面比較。</p> <h2><span id=".E6.94.AF.E6.8F.B4.E5.B9.B3.E5.8F.B0"></span><span id="支援平台">支援平台</span></h2> <p>目前官方只提供Windows支援。雖然也有提供GNU/Linux和Macintosh平台的官方支援的討論,但是沒有結果。目前只有一位名為SuperMMX的開發者於2003年7月釋出了一個非官方移植版本(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它包括了供XMMS與Beep Media Player回放Monkey's Audio使用的外掛程式。該移植本來只支援GNU/Linux,但從3.99 update 4 build 4版本開始支援Mac OS X和基於PowerPC、SPARC平台的GNU/Linux。但是這個非官方移植計劃沒有得到官方的承認,受制於官方發行許可證的限制,其未來並不明朗。不過據稱Monkey's Audio的Win32庫可以藉助Wine在GNU/Linux平台執行。 </p> <h2><span id=".E6.96.87.E4.BB.B6.E6.A0.BC.E5.BC.8FAPE"></span><span id="文件格式APE">檔案格式APE</span></h2> <p><b>APE</b>是一種音訊檔案格式,一般用.ape的副檔名,有時也採用.MAC的副檔名。APE格式採用無失真資料壓縮,在不降低音質的前提下,能有限地壓縮WAV音軌檔案,壓縮比率一般在55%左右。在音質上,相對於WMA、MP3、AAC等有損資料壓縮的格式有著絕對的優勢。 </p><p>APE檔案結構是由<b>Monkey's Audio</b>定義的。Monkey's Audio提供軟體進行與其它音訊檔案格式的轉換。通過外掛程式,APE檔案可以在foobar2000、Nullsoft的Winamp和微軟的媒體播放器等不同系統平台的多媒體軟體中播放,近來越來越多的可攜式媒體播放器也較多的加入對APE檔案的支援。 </p> <h2><span id=".E5.8F.82.E8.A7.81"></span><span id="参见">參見</span></h2> <ul><li>Apple Lossless</li> <li>Exact Audio Copy(EAC)</li> <li>FLAC</li> <li>MP3</li> <li><span data-orig-title="Meridian Lossless Packing"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Meridian Lossless Packing"><span>Meridian Lossless Packing</span></span></li> <li>TTA</li> <li>WAV</li> <li>WavPack</li> <li>foobar2000</li> <li>檔案格式列表</li> <li>非破壞性資料壓縮</li> <li>音訊編碼格式的比較</li></ul><h2><span id=".E8.A8.BB.E8.A7.A3"></span><span id="註解">註解</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93.BE.E6.8E.A5"></span><span id="外部链接">外部連結</span></h2> <ul><li>Monkey's Audio官方網站(英文)(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Sound Normalizer(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u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368 Cached time: 20230505225903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778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997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6606/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744222/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6840/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24/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131/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3200/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294/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10750209/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1/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13.81% 822.413 11 Template:Navbox 100.00% 722.639 1 -total 42.16% 304.655 1 Template:多媒體壓縮格式 23.67% 171.051 92 Template:绿链 19.91% 143.894 1 Template:Infobox_software 16.00% 115.650 1 Template:Infobox 15.37% 111.095 1 Template:Compression_Software_Implementations 13.45% 97.187 53 Template:Tsl 12.81% 92.599 1 Template:Software_version 8.56% 61.832 1 Template:Plainlist -->
**Monkey's Audio**,是一種常見的無失真音訊壓縮編碼格式,副檔名為.ape。與有損音訊壓縮(如 MP3、Ogg Vorbis 或者 AAC 等)不同的是,Monkey's Audio 壓縮時不會遺失資料。一個壓縮為 Monkey's Audio 的音訊檔案聽起來與原檔案完全一樣。Monkey's Audio 檔案的播放列表使用.apl。 Monkey's Audio 亦可指壓縮/解壓縮 **Monkey's Audio** 檔案的軟體。因其主介面上有個猴子圖樣而得名。Monkey's Audio 是壓縮 ape 格式的重要工具;也可以對 ape 檔案進行解壓縮。安裝該軟體時可以選擇是否向 winamp 添加外掛程式,使得 winamp 也可以播放 ape 檔案。通常與 Monkey's Audio 配合使用的軟體有 Exact Audio Copy(EAC)、foobar2000 等。 ## 特點 Monkey's Audio 是一種無失真音訊壓縮格式,而較之於其他無失真音訊壓縮格式,有長處亦有缺陷。 Monkey's Audio 壓縮比高於其他常見的無失真音訊壓縮格式,約在 55% 上下,但編解碼速度略慢。在搜尋回放位置時,如果檔案壓縮比過高,在配備較差的電腦會有延遲的現象。另外,由於它沒有提供錯誤處理的功能,若發生檔案損壞,損壞位置之後的資料有可能會遺失。 Monkey's Audio 是開放原始碼的免費軟體,但因其授權協定並非自由軟體而是准自由軟體(Semi-free Software)而受到排擠。因為這意味著許多基於 GNU/Linux 的 Linux 發行套件或是其他只能基於自由軟體的作業系統不能將其收入。較之其他使用更自由的許可證的無失真音訊編碼器(如 FLAC),受其他軟體的支援也更少。 因為 Monkey's Audio 是一種無失真壓縮格式,所以不適於同失真壓縮格式相比較 —— 這兩者有不同的目標和用途。無失真壓縮的目標是能夠精確再現原檔案的前提下將之壓縮到儘可能小的體積。而失真壓縮則是在遺失一部分資訊的情況下,在使用者指定的體積/位元速率中儘可能保持接近原來的音質。 所以,無失真壓縮的音訊檔案體積往往遠大於從同樣原檔案壓縮而來的失真壓縮檔案。例如:在壓縮 CD 音訊時,一個典型的 Monkey's Audio 檔案往往有接近 600~700K Bit/sec,而 MP3 最高不會超過 320K Bit/sec,一般情況下使用者只會指定到 128~192K Bit/sec。雖然它們也可能達到可以接受的音質,但不會有 Monkey's Audio 等無失真壓縮格式般逼真。 Hydrogenaudio 的 Wiki 提供了一個 Monkey's Audio 與其它無失真音訊壓縮格式的全面比較。 ## 支援平台 目前官方只提供 Windows 支援。雖然也有提供 GNU/Linux 和 Macintosh 平台的官方支援的討論,但是沒有結果。目前只有一位名為 SuperMMX 的開發者於 2003 年 7 月釋出了一個非官方移植版本(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它包括了供 XMMS 與 Beep Media Player 回放 Monkey's Audio 使用的外掛程式。該移植本來只支援 GNU/Linux,但從 3.99 update 4 build 4 版本開始支援 Mac OS X 和基於 PowerPC、SPARC 平台的 GNU/Linux。但是這個非官方移植計劃沒有得到官方的承認,受制於官方發行許可證的限制,其未來並不明朗。不過據稱 Monkey's Audio 的 Win32 庫可以藉助 Wine 在 GNU/Linux 平台執行。 ## 檔案格式 APE **APE** 是一種音訊檔案格式,一般用.ape 的副檔名,有時也採用.MAC 的副檔名。APE 格式採用無失真資料壓縮,在不降低音質的前提下,能有限地壓縮 WAV 音軌檔案,壓縮比率一般在 55% 左右。在音質上,相對於 WMA、MP3、AAC 等有損資料壓縮的格式有著絕對的優勢。 APE 檔案結構是由 **Monkey's Audio** 定義的。Monkey's Audio 提供軟體進行與其它音訊檔案格式的轉換。通過外掛程式,APE 檔案可以在 foobar2000、Nullsoft 的 Winamp 和微軟的媒體播放器等不同系統平台的多媒體軟體中播放,近來越來越多的可攜式媒體播放器也較多的加入對 APE 檔案的支援。 ## 參見 * Apple Lossless * Exact Audio Copy(EAC) * FLAC * MP3 * Meridian Lossless Packing * TTA * WAV * WavPack * foobar2000 * 檔案格式列表 * 非破壞性資料壓縮 * 音訊編碼格式的比較 ## 註解 ## 外部連結 * Monkey's Audio 官方網站(英文)(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Sound Normalizer(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null
6,106
2023-04-30T08:44:27Z
73,976,390
.ape
6,141,574
<p><b>.app</b>是網際網路之DNS上的一個通用頂級域(gTLD),在2015年二月的拍賣中由Google以2500萬美元獲得,並在2018年5月正式開放註冊。它的名稱源自英文單詞「application」的簡寫,經常用於IT行業。該域名將被用於開發者企業、業餘或職業開發者、企業應用、應用支援服務、以及其它相關的產品或工具。 </p><p>.app域名甫一被載入入根伺服器,便受到開發者和企業之關注,因其為一些應用程式的官方網站提供了域名選擇。</p><p>據域名服務商<span data-orig-title="Gandi"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Gandi"><span>Gandi</span></span>表示,該頂級域名已經被載入進了HSTS預載入名錄,意味著所有的域名使用者在以該域名提供網頁瀏覽服務時必須開啟HTTPS。</p> <h2><span id=".E5.8F.83.E8.80.83.E8.B3.87.E6.96.99"></span><span id="參考資料">參考資料</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80.A3.E7.B5.90"></span><span id="外部連結">外部連結</span></h2> <ul><li>.app政策資訊(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Sunrise Detail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Delegation Readiness Report(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u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400 Cached time: 20230505225904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 CPU time usage: 0.260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330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1189/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256391/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6633/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18/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3/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5498/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088/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7743619/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194.022 1 -total 28.44% 55.188 1 Template:NoteTA 24.69% 47.908 1 Template:Infobox_top_level_domain 23.74% 46.069 1 Template:Infobox 19.12% 37.090 1 Template:Cite_news 12.70% 24.638 1 Template:GTLD 11.30% 21.916 1 Template:Navbox_with_collapsible_sections 9.03% 17.514 1 Template:Start_date_and_age 6.14% 11.919 3 Template:Cite_web 5.73% 11.110 1 Template:Link-en -->
**.app** 是網際網路之 DNS 上的一個通用頂級域(gTLD),在 2015 年二月的拍賣中由 Google 以 2500 萬美元獲得,並在 2018 年 5 月正式開放註冊。它的名稱源自英文單詞「application」的簡寫,經常用於 IT 行業。該域名將被用於開發者企業、業餘或職業開發者、企業應用、應用支援服務、以及其它相關的產品或工具。 .app 域名甫一被載入入根伺服器,便受到開發者和企業之關注,因其為一些應用程式的官方網站提供了域名選擇。 據域名服務商 Gandi 表示,該頂級域名已經被載入進了 HSTS 預載入名錄,意味著所有的域名使用者在以該域名提供網頁瀏覽服務時必須開啟 HTTPS。 ## 參考資料 ## 外部連結 * .app 政策資訊(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Sunrise Detail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Delegation Readiness Report(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null
3,853
2023-04-23T19:19:32Z
76,479,155
.app
286,391
<p><b>.aq</b>為南極國家及地區頂級域(ccTLD)的域名。.aq為在南極洲工作的組織而保留,也用於推廣南極洲和南冰洋地區。這一域名由紐西蘭奧克蘭的Mott聯營公司管理。 </p><p>一般情況下到南極洲的網際網路連接只能通過衛星通信進行。 根據南極條約規定,用於任何南緯60度線(60°S)以南的事物。AQ域名可用於南極條約簽署國的政府組織,及在南極實際存在的其他註冊機構。 </p> <h2><span id=".E5.8F.82.E8.80.83"></span><span id="参考">參考</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80.A3.E7.B5.90"></span><span id="外部連結">外部連結</span></h2> <ul><li>IANA .aq whois informatio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u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366 Cached time: 20230505225905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vary‐revision‐sha1] CPU time usage: 0.348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445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5299/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125243/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27915/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35/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6/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3517/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150/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17979974/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325.698 1 -total 74.89% 243.901 1 Template:CcTLD 74.12% 241.418 1 Template:Navbox_with_collapsible_groups 60.54% 197.185 3 Template:Navbox_with_columns 31.49% 102.564 1 Template:Rtl-lang 18.66% 60.791 1 Template:Reflist 18.38% 59.866 9 Template:Lang 16.91% 55.074 9 Template:Category_handler 16.76% 54.595 3 Template:Cite_book 10.08% 32.819 9 Template:Category_handler/numbered -->
**.aq** 為南極國家及地區頂級域(ccTLD)的域名。.aq 為在南極洲工作的組織而保留,也用於推廣南極洲和南冰洋地區。這一域名由紐西蘭奧克蘭的 Mott 聯營公司管理。 一般情況下到南極洲的網際網路連接只能通過衛星通信進行。 根據南極條約規定,用於任何南緯 60 度線(60°S)以南的事物。AQ 域名可用於南極條約簽署國的政府組織,及在南極實際存在的其他註冊機構。 ## 參考 ## 外部連結 * IANA .aq whois informatio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null
1,439
2023-04-16T12:26:18Z
74,920,609
.aq
286,393
<p><b>.ar</b>為阿根廷國碼頂級網域名稱(ccTLD)的域名。該域名於1987年9月23日啟用。阿根廷網絡信息中心負責管理該域名。註冊人註冊該域名時,必須與阿根廷地址有聯繫,但註冊人可以是外國人。 </p> <h2><span id=".E5.8F.82.E8.80.83"></span><span id="参考">參考</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80.A3.E7.B5.90"></span><span id="外部連結">外部連結</span></h2> <ul><li>NIC Argentina(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IANA .ar whois informatio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u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418 Cached time: 20230505225905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 CPU time usage: 0.423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583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5784/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137810/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29039/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35/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8/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4487/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220/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18907154/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1/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474.477 1 -total 52.76% 250.340 1 Template:CcTLD 52.16% 247.506 1 Template:Navbox_with_collapsible_groups 42.57% 201.991 3 Template:Navbox_with_columns 21.53% 102.170 1 Template:Rtl-lang 18.92% 89.764 1 Template:Expand_language 15.50% 73.535 9 Template:Lang 15.22% 72.195 1 Template:Ambox 14.42% 68.416 9 Template:Category_handler 11.76% 55.799 1 Template:Reflist -->
**.ar** 為阿根廷國碼頂級網域名稱(ccTLD)的域名。該域名於 1987 年 9 月 23 日啟用。阿根廷網絡信息中心負責管理該域名。註冊人註冊該域名時,必須與阿根廷地址有聯繫,但註冊人可以是外國人。 ## 參考 ## 外部連結 * NIC Argentina(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IANA .ar whois informatio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null
2,518
2023-05-04T22:49:46Z
69,776,328
.ar
5,969,784
<p><b>.arpa</b>是網際網路域名系統上一個專門用於網際網路基礎設施組態的頂級域。其名稱最初是縮寫自高等研究計劃署(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b>ARPA</b>),也就是現在網際網路的雛形網路ARPANET的主管部門。現在其標準名稱對應為「位址路由參數域(Address and Routing Parameter Area)」。直到2015年,它是IANA頂級域分類中的一個分類,基礎設施頂級域(infrastructure top-level domain)內的唯一頂級域。</p><p>現在其中的兩個二級域名,「in-addr.arpa」和「ip6.arpa」,用於對應IPv4和IPv6的<span data-orig-title="DNS反向查询"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Reverse DNS lookup"><span>DNS反向查詢</span></span>功能。 </p> <h2><span id=".E5.8E.86.E5.8F.B2"></span><span id="历史">歷史</span></h2> <p>.arpa是最早被設定入現有域名系統的一個域,其最初目的是作為一個臨時域,以便將ARPANET<span data-orig-title="网络主机名范式"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Computer network naming scheme"><span>主機名命名約定</span></span>和主機名表轉換方式過渡到域名系統中。在1983年訂立域名系統的標準時,ARPANET主機的域名被定義為直接在原有主機名上添加.arpa字尾。之後隨著引入更多的分類頂級域來代替,該方式被廢棄了。 </p><p>雖然如此,但是該頂級域仍沒移除,因為其仍被用於DNS反向查詢等功能,例如IPv4位址會以點分十進位倒序的方式記為in-addr.arpa的子域名,該子域名的PTR值則記錄該位址所對應的域名。</p><p>原計劃,一個新的頂級域「.int」被設立用來替代該域名的資料庫結構機制,但2000年5月原計劃被推翻了,本頂級域的功能仍被保留,新的頂級域被用於國際組織的域名分類。而這次計劃變更後,本頂級域被賦予正式的官方名稱,名稱被定為「位址路由參數域(Address and Routing Parameter Area)」。</p><p>2010年3月開始,該頂級域使用DNSSEC進行簽章認證。</p> <h2><span id=".E5.8F.82.E8.80.83.E6.96.87.E7.8C.AE"></span><span id="参考文献">參考文獻</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93.BE.E6.8E.A5"></span><span id="外部链接">外部連結</span></h2> <ul><li>IANA官網對arpa域的介紹(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arpa區域檔案(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u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261 Cached time: 20230505225906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 CPU time usage: 0.427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520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2793/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311622/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11357/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27/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5/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12853/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133/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5950388/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312.719 1 -total 41.12% 128.595 1 Template:Reflist 25.35% 79.270 1 Template:NoteTA 22.02% 68.869 6 Template:Cite_web 18.99% 59.394 1 Template:Infobox_top_level_domain 12.40% 38.770 1 Template:Infobox 11.39% 35.619 2 Template:Cite_IETF 9.58% 29.945 2 Template:Citation/core 9.21% 28.788 1 Template:GTLD 7.70% 24.086 1 Template:Navbox_with_collapsible_sections -->
**.arpa** 是網際網路域名系統上一個專門用於網際網路基礎設施組態的頂級域。其名稱最初是縮寫自高等研究計劃署(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ARPA**),也就是現在網際網路的雛形網路 ARPANET 的主管部門。現在其標準名稱對應為「位址路由參數域(Address and Routing Parameter Area)」。直到 2015 年,它是 IANA 頂級域分類中的一個分類,基礎設施頂級域(infrastructure top-level domain)內的唯一頂級域。 現在其中的兩個二級域名,「in-addr.arpa」和「ip6.arpa」,用於對應 IPv4 和 IPv6 的 DNS 反向查詢功能。 ## 歷史 .arpa 是最早被設定入現有域名系統的一個域,其最初目的是作為一個臨時域,以便將 ARPANET 主機名命名約定和主機名表轉換方式過渡到域名系統中。在 1983 年訂立域名系統的標準時,ARPANET 主機的域名被定義為直接在原有主機名上添加.arpa 字尾。之後隨著引入更多的分類頂級域來代替,該方式被廢棄了。 雖然如此,但是該頂級域仍沒移除,因為其仍被用於 DNS 反向查詢等功能,例如 IPv4 位址會以點分十進位倒序的方式記為 in-addr.arpa 的子域名,該子域名的 PTR 值則記錄該位址所對應的域名。 原計劃,一個新的頂級域「.int」被設立用來替代該域名的資料庫結構機制,但 2000 年 5 月原計劃被推翻了,本頂級域的功能仍被保留,新的頂級域被用於國際組織的域名分類。而這次計劃變更後,本頂級域被賦予正式的官方名稱,名稱被定為「位址路由參數域(Address and Routing Parameter Area)」。 2010 年 3 月開始,該頂級域使用 DNSSEC 進行簽章認證。 ## 參考文獻 ## 外部連結 * IANA 官網對 arpa 域的介紹(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arpa 區域檔案(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null
6,786
2023-04-27T21:26:14Z
70,528,610
.arpa
454,976
<p><b>原始圖檔</b>包含從數位相機、掃描器或電影膠片掃描器的圖像感測器所處理資料。之所以這樣命名,是因為他們尚未被處理,未被列印或用於編輯。通常情況下,原始圖像有寬色域的內部色彩,可以進行精確的調整,可以在轉換之前作出一些簡單修改,如TIFF或JPEG檔案格式儲存。方便列印,或進一步的處理。這些編碼往往依賴於色彩圖像的裝置。這些圖像常常被形容為<i>「RAW</i> 圖檔」,雖然實際上不是指單一的原始檔案格式。其實有幾十種不同型號的數位裝置在使用這種格式(常見於數位相機或膠片掃描器)。 原始圖檔,有時也被稱為<b>數字底片</b>,因為它們充當與電影底片相同的角色,並不是作為圖像直接使用,而是建立一個包含所有資訊的圖像。同樣,轉換成可視格式原始圖檔的過程中,有時也被稱為彩現原始圖像,相當於電影發展過程中用於感光膠片轉換成可視圖像的比喻。圖像彩現是白平衡和色彩分級的過程中的一部分。就像照相底片一樣,原始的數位影像可以有更寬的動態範圍比,最終的最終圖像格式或色域,它保留了大部分拍攝的圖像資訊。原始圖像格式的目的是儲存資訊的損失降到最低,從感測器獲得的資料,和周圍擷取的圖像(元資料)的條件。 </p> <h2><span id=".E5.8E.9F.E7.90.86"></span><span id="原理">原理</span></h2> <p>RAW圖檔有時被描述為「數字負片」。雖然它們不是負片,但它們與膠片攝影中負片的作用完全相同:負片不能直接用作圖像,但它包含了建立圖像所需的全部資訊。 跟膠片攝影一樣,將RAW圖檔轉換成可視格式的過程有時稱為「顯影」,類似於將膠片沖洗成可視印刷品的膠片顯影過程。 圖像彩現時的各項選擇是白平衡和顏色分級的一部分。 </p><p>像膠片攝影的負片一樣,RAW格式數位影像的動態範圍或色域可能比最終圖像格式更寬,而且它保留了擷取圖像的大部分資訊。 使用RAW圖像格式的目的是以最小的資訊損失儲存從感測器獲得的資料,以及擷取圖像時的狀況(元資料)。 </p><p>RAW圖像格式的目的是儘可能地捕捉(即特定感測器的最好效能)現場的拍攝特性,也就是說,包含有關場景的光照強度和顏色的物理資訊。 大多數RAW圖檔格式儲存的感測器資訊是按照感測器的各個光接收元件(有時稱為像素)的幾何排布,而不是最終圖像中的點的位置來排列的。 例如:元素呈六邊形排列的感測器記錄的是每個六邊形放置的單元接受的資訊,而解碼軟體最終將在「數字顯影」期間轉換為矩形網格排列。 </p> <h2><span id=".E6.96.87.E4.BB.B6.E5.86.85.E5.AE.B9"></span><span id="文件内容">檔案內容</span></h2> <p>RAW檔案包含建立一個可視圖像所必須的相機感測器資料資訊。RAW檔案的結構,包括ISO標準的RAW圖像格式ISO 12234-2 ,TIFF / EP,往往遵循一個共同的模式,那就是: </p> <ul><li>一個短的檔案頭,它通常包含檔案的位元組順序,檔案識別碼和主資料的檔案偏移量</li> <li>攝像感測器元資料,用來描述圖像感測器的資料,包括感測器的尺寸, 顏色濾波矩陣(color filter array)的屬性和它的顏色設定檔</li> <li>列入任何CMS環境或資料庫中需要的圖像元資料。這些措施包括曝光設定,相機/掃描器/鏡頭模型,拍攝/掃描日期(和可選的位置資訊),創作資訊和其他。一些原始檔案包含可交換圖像格式的標準化元資料節。</li> <li>圖像縮圖</li> <li>可選的JPEG格式縮小尺寸的圖像,可用於快速預覽</li> <li>在電影膠片掃描中,無論是檔案序列的時間碼,序列碼或影格編號都代表在掃描捲軸中的影格順序。這個專案允許檔案被被按影格順序排列(不依賴於它的檔名)</li> <li>感測器圖像資料</li></ul><p>許多RAW格式, 包括 3FR (Hasselblad), DCR, K25, KDC (Kodak), IIQ (<span data-orig-title="Phase One (公司)"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Phase One (company)"><span>Phase One</span></span>), CR2 (Canon), ERF (Epson), MEF (Mamiya), MOS (Leaf), NEF (Nikon), ORF (Olympus), PEF (Pentax), RW2 (Panasonic) and ARW, SRF, SR2 (Sony), 都是基於TIFF格式. 這些檔案可能在許多方面偏離TIFF標準,包括使用一個非標準的檔案頭,列入額外的圖像標記和一些標籤的資料加密。 </p><p>松下的RAW轉換器可以通過Raw檔案中的必要的更正資訊來糾正類似LX3相機的幾何畸變和色差。 第一階段的原始轉換器捕捉一個還提供修正幾何失真, 色差 ,紫邊和梯形校正仿真軟體傾斜移位 ,來自100多個不同的相機最原始的檔案。 這同樣適用於佳能的的應用,至少像所有的單眼相機的緊湊型相機的Ğ&lt;N&gt;系列更昂貴的相機。 </p><p>.dng是 Adobe 數位底片格式,DNG格式 ,是一個6.0的TIFF格式的擴充和相容TIFF / EP,並使用各種開放格式和/或標準 ,包括 Exif元資料 ,XMP元資料 ,IPTC元資料 ,CIE XYZ坐標 , ICC設定檔和.JPEG。 </p> <h3><span id=".E4.BC.A0.E6.84.9F.E5.99.A8.E7.9A.84.E5.9B.BE.E5.83.8F.E6.95.B0.E6.8D.AE"></span><span id="传感器的图像数据">感測器的圖像資料</span></h3> <p>在數位攝影中 ,原始檔案的讀取, 照相膠片在膠片攝影中扮演的角色。因此,原始資料檔案包含全解析度(通常是12 -位或14位元)資料讀取每個相機的圖像感測器 像素點。 </p><p>幾乎無一例外地覆蓋彩色濾光陣列組成的鑲嵌的紅,綠,藍和(二)綠色過濾器2x2矩陣,通常是拜耳過濾器或者其他的相機感測器。 </p><p>拜耳過濾器上的變化之一是索尼的Cyber-shot DSC-F828,在RG行交換「 翡翠 」綠色的RGBE濾波器 ( 藍綠色 或青色 [ 顏色值 ])。其他類型的感測器,例如像Foveon X3,它會直接在RGB格式上捕捉資訊(每個位置上會使用3個像素感測器)。這些RGB的原始資料仍需要被處理成圖檔,因為原始的RGB值對應於感測器的反應,並不同於sRGB的標準色彩空間。然而這些資料也不再需要去馬賽克。 </p><p>平板和膠片掃描器感測器通常是直窄的RGB或RGBI(其中「I」是強度)席捲整個圖像的線。HDRI格式的原始資料是能夠儲存紅外線的原始資料,可以使用紅外線清洗作為一個額外的16位元通道。 討論有關原始檔案的剩餘部分,以及適用於他們。(有些掃描器不容許的主機系統存取所有的原始資料,如速度妥協。原始資料的處理非常迅速掃描器挑選出最好的一部分可用的動態範圍,因此只有結果傳遞到永久儲存的電腦內,減少傳輸的資料量,因此,對於任何給定的速度頻寬要求圖像的吞吐量)。 </p><p>要獲得原始檔案的圖像,這種鑲嵌資料必須轉換成標準的RGB形式。這通常被稱為「RAW發展」。綠從四個感測器2x2的拜耳矩陣將RGB像素的原始形式轉換時,是用來控制處理的輸出像素的亮度細節,而紅色和藍色,其中有許多樣品的一半,主要用于越慢變圖像的色度分量。 </p><p>如果原始格式的資料是可用的,它可以用在高動態範圍影像轉換,捕捉三個 獨立的圖像,一個一個正確和一個曝光過度的和曝光不足,曝光多的HDI方法作為一種簡單的替代,和「疊加」其他方面。 </p> <h2><span id=".E5.A5.BD.E5.A4.84"></span><span id="好处">好處</span></h2> <p>幾乎所有的數位相機都可以根據自動或拍照前手動設定的白平衡、色彩飽和度、對比度、解析度等設定,將來自感測器的圖像處理成JPEG格式。建立RAW格式的相機同樣會把上述設定儲存到RAW檔案里,但暫不依據這些設定處理圖片。這樣,攝影師就需要另行處理該圖像。因此,RAW格式通常只用於原本就需要用電腦額外處理的情況。然而,RAW格式比JPEG有眾多的優勢,如: </p> <ul><li>更高的圖像品質。因為所有的計算(如伽瑪校正 ,去馬賽克 ,白平衡, 亮度 ,對比度,等等......)用於生成像素值(對於大多數圖像的RGB格式)進行一步的基礎資料,由此產生的像素值將更加準確,並表現出以下的色調分離 。</li> <li>繞過相機內不受歡迎的處理步驟,例如銳化和降噪</li> <li>通常使用一種失真壓縮格式(雖然現在提供一種無失真JPEG壓縮)儲存JPEG圖像。RAW格式是典型的無壓縮或使用無失真壓縮,即相機在拍攝中得到的資料不會產生任何損失,相機記錄下什麼,RAW格式就記錄什麼。</li> <li>更精細的控制。RAW轉換軟體,允許使用者操縱更多的參數(如亮度 ,白平衡, 色調 ,飽和度,等等。)和更大的可變性這樣做。白點,例如,可以設定為任意值,如「日光」或「白熾燈」不只是離散的預設值。使用者通常可以看到預覽的同時,調整這些參數。</li> <li>相機原始檔案的有12或14位元的強度資訊,而不是γ-8壓縮JPEG檔案儲存位(通常在處理TIFF檔案儲存);由於資料尚未呈現和裁剪到一個色彩空間 的色域 ,更精確可能是亮點,陰影,色彩飽和度。</li> <li>可以設定為任何需要的色彩空間 。</li> <li>不同的去馬賽克演算法可以使用,而不僅僅是編碼的相機。</li> <li>原始檔案的內容,包括更多的資訊,有可能提供更高的品質比轉換的結果,在其中彩現參數是固定的,色域裁剪,並有可能成為量化和壓縮失真的資料,如增加較少時,從原始資料進行比已經呈現的圖檔時,可見文物的一個顯著曝光不足的相片,結果曝光的大變革。原始資料更正和藝術手法留下更多的餘地,而不產生的圖像中可見的缺陷,如色調分離 。</li> <li>所有的RAW圖檔所做的更改,非破壞性的,也就是說,只有控制彩現的元資料被改變,使不同的輸出版本,離開原來的資料不變。</li> <li>在一定程度上的RAW攝影無需使用HDRI的技術,讓現場強度範圍對映到輸出的色調範圍超過了更好的控制,自動對映到JPEG或其他8位元表示的過程。</li></ul><h2><span id=".E7.BC.BA.E7.82.B9"></span><span id="缺点">缺點</span></h2> <ul><li>相機原始檔案的大小通常比JPEG檔案尺寸大2至6倍,但使用RAW格式能避免壓縮為JPEG格式的圖像品質損失。一個記憶卡只能儲存少量的RAW檔案,不過現代記憶卡的大尺寸和低價格一定程度上可以減輕負擔。</li> <li>最原始的格式,使用壓縮或不影響圖像品質的情況下,實現光的無失真資料壓縮 ,以減少檔案的大小。但有些人使用有損資料壓縮對圖像資料進行量化和濾波。 新近的尼康相機,可以讓攝影師選擇他們的原始圖像為無壓縮,無失真壓縮或失真壓縮。</li> <li>沒有被廣泛接受的標準的原始圖像格式(ISO 12234-2的TIFF / EP)。DNG格式 ,是潛在的候選,一個新的標準格式尚未被許多大相機公司的選擇。(見「 標準化 」一節)。許多不同的RAW格式目前正在使用和新的RAW格式不斷出現,而其他被遺棄。</li> <li>由於缺乏一個標準的原始格式的廣泛採用,更專門的軟體,可能需要打開原始檔案為標準格式,如JPEG或TIFF。軟體開發人員必須經常更新他們的產品,以支援最新的相機,但像dcraw的使更容易的開源實現RAW格式。</li> <li>在圖像的工作流程所花費的時間是一個重要因素,在.raw和準備使用的圖像格式之間進行選擇。需要更多的時間來處理原始圖像與現代的相片編輯軟體已經大大降低,但它在工作流程仍然需要許多額外的步驟。</li></ul><h2><span id=".E8.BD.AF.E4.BB.B6.E6.94.AF.E6.8C.81"></span><span id="软件支持">軟體支援</span></h2> <p>相機支援RAW檔案通常與專有軟體轉換成標準的RGB圖像的原始圖像資料。已批准從相機製造商或反向工程 ,尤其是RAW格式的技術,並提供自己的處理演算法的供應商提供的其他處理和轉換程式和外掛程式 。 </p><p>ACDSEE PRO是一個豐富 的相片管理和編輯軟體,不斷增加其支援RAW格式的清單。 </p><p>Adobe Photoshop中包含版本為CS2 RAW格式的廣泛支援,如Adobe的Photoshop Lightroom 。 </p><p>擷取一個支援來自單眼相機的原始圖檔(佳能,尼康,松下,索尼等)和中畫幅相機( Phase One, Leaf, Mamiya 等)廣大範圍。 </p><p>Paint Shop Pro的同樣包含RAW的支援,雖然在大多數編輯更新程式的情況下可能是必要的,他們被釋放,達到新的RAW格式的相容性。 </p><p>Picasa是一個支援大多數RAW檔案的免費軟體,已於2016年停止更新與支援。IrfanView的同樣是一個免費軟體/共享軟體,支援大多數RAW檔案的基本編輯,如微軟的2006數位影像辨識和組織的原始圖像格式。CRW,CR2,NEF是由佳能和尼康產生的檔案格式但該產品是在2007年停產。 </p><p>微軟提供免費軟體適用於 Windows XP整合到系統的其他相片工具檢視和列印;然而,這個軟體是在2005年最後一次更新,不支援從許多釋放其後相機原始檔案 在Windows相機解碼包可以從120數位單眼相機從多個廠家在Windows Explorer和Windows Live相片庫,Windows Vista 和 Windows 7,RAW格式檔案的本地觀看。 </p><p>Windows XP和Vista都支援WIC編解碼標準。如Konvertor,Windows 相片圖庫,Windows Live 影像中心和FastPictureViewer等專業產品可以檢視RAW格式,安裝必要的WIC編解碼器 。相機廠商佳能 , 尼康 , 索尼 , 奧林巴斯和賓得已發布WIC編解碼器,但也有一些製造商只提供32位元版本Vista的編解碼器支援。 商業DNG格式編解碼器也是可用從Ardfry, 而,FastPictureViewer廠商已經發布了WIC解碼包,增加22 RAW格式的支援在32位元和64位元版本的Windows為donationware, </p><p>2005年, 蘋果電腦公司推出了幾種產品,提供原始檔案支援。在1月,蘋果發布的iPhoto 5,提供了許多原始的檔案格式檢視和編輯的基本支援。在這一年的4月,蘋果推出了新版本,其作業系統,Mac OS X v10.4的中 ,增加了原料直接支援的作業系統的ImageIO框架,增加了原材料的支援自動大多數的Mac的一部分OS X的應用,從蘋果公司(如Mac OS X的預覽,PDF和圖像瀏覽應用程式和光圈 ,相片後期製作專業人員的軟體套件)以及所有的第三方應用程式使用的ImageIO框架。一般包括半定期更新到OS X更新為相機生產商的干預個月推出的新的原始檔案格式的支援。 </p><p>有許多其他的「原始工作流應用程式」,旨在為客戶提供高效的處理和後處理的原始圖像,包括赫利過濾器 ,DxO Labs公司 DXO OPTICS PRO, 哈蘇的PHOCUS比博實驗室的比博臨 。蘋果光圈 ,Adobe公司的Photoshop和Lightroom中,LaserSoft成像的的SilverFast,並PhotoLine一樣,這些方案提供了先進的控制處理儲存在原始檔案中的資訊和原始資料檔案轉換成JPEG或TIFF 的Picasa,1免費圖像編輯和編目從Google計劃,可以讀取和顯示許多原始的格式,但一樣的iPhoto,Picasa提供原始檔案的資料處理工具只有有限的。 </p><p>簡單的相片編輯軟體LightZone,提供本地編輯RAW格式的能力。大多數工具是原始轉換器,但LightZone允許使用者編輯的原始檔案,如果是TIFF或JPEG。 </p> <h3><span id=".E5.BC.80.E6.BA.90.E8.BD.AF.E4.BB.B6"></span><span id="开源软件">開源軟體</span></h3> <p>可攜式開源計劃DcRaw最原始的格式,可以作出不支援大多數商業軟體( 如 Unix)作業系統上執行。libraw 是一個API庫的基礎上的,提供了更方便的介面用於讀取和轉換RAW檔案。PhotoStudio中的HDR和AZImage 的商業使用Libraw的應用。Jrawio是另一個API庫,純Java代碼和符合標準的Java圖像的I/O API編寫。darktable是一個開放原始碼的Linux和其他開放的類Unix作業系統的RAW工作流程工具。特點在Lab色彩空間和外掛程式架構的原生32位元浮點處理。 </p><p>DigiKam的是一個開放原始碼的先進的數位相片軟體,應用於Linux,Windows和Mac OSX,支援RAW處理管理中的應用。ExifTool支援讀取,處理和編輯原始圖檔的元資料。ExifTool支援EXIF,GPS, 國際報業電信委員會 的XMP,JFIF 的 ,GeoTIFF的 ICC設定檔 ,Photoshop的內部評級法的Flashpix,AFCP和ID3,以及許多數位相機的製造商注意到許多元資料,包括不同類型。 </p><p>最新版本的GIMP,一個免費的開源的相片編輯包,許多進口原材料的格式。舊版本有一個外掛程式,允許讀取和轉換RAW檔案。 </p><p>ImageMagick的是一個流行的圖像處理和轉換軟體套件,可以讀取許多不同的原始檔案格式。 </p><p>ImageMagick可用於Linux/Unix、Mac OS、Windows等平台。 </p><p>photivo與非破壞性的16位元處理的靈活性,旨在管道的原料是一個開放原始碼的處理器。它執行在Linux,Mac OSX和Windows緊密整合使用GIMP。 </p><p>rawstudio是另一個開源的程式來讀取和處理圖像從數位相機。主要的重點是精簡的介面上,以便快速審查和處理大圖像集合。 RawTherapee是一個開放原始碼的RAW轉換器,支援Linux,Mac OS和Windows作業系統。 </p><p>ufraw是在自由軟體的基礎上修改的。它可以用來作為一個GIMP外掛程式,支援大多數作業系統。 </p> <h2><span id=".E6.A0.87.E5.87.86.E5.8C.96"></span><span id="标准化">標準化</span></h2> <p>提供詳細的原始檔案的內容和簡要說明很大的問題。原始格式沒有統一的標準,各種格式可以相似或完全不同。不同的廠商使用自己專有的和通常不公開文件格式,但它們都統稱為原始格式。而且在通常情況下,在相機型號更新時他們也會更改格式。幾個主要的相機廠商,包括尼康、佳能、索尼,加密的檔案部分在試圖阻止第三方工具存取它們。</p><p>這種全行業的格式不一致的情況被許多攝影師關注,他們擔心他們寶貴的原始相片可能有一天會再也無法打開,比如電腦作業系統和軟體程式變得過時而新的軟體放棄了過時的原始格式。提供高品質的開源軟體解碼的原始圖像格式,特別是dcraw,有助於緩解這些問題。一個由<span data-orig-title="迈克尔·赖克曼"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Michael_Reichmann"><span>麥可·賴克曼</span></span>和克林斯曼施佩希特的文章說:「有兩個解決方案:一,由相機生產商公開原始格式的文件;二,過去、現在和未來,更可能採取一個通用的原始格式。」「美國國會圖書館規劃集」辨識原始檔案為「不太理想的檔案格式」,辨識DNG作為建議替代格式。</p><p>DNG是為全行業的正在尋找的原始圖像格式。它是根據與ISO標準的原始圖像格式的<span data-orig-title="TIFF/EP"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TIFF/EP"><span>TIFF/EP</span></span> ISO 12234-2相容,並正在為通過ISO標準修訂。 </p><p>ISO標準的原始圖像格式是ISO 12234-2,更好地為TIFF/EP。(TIFF/EP還支援「非原始的」或「處理過的」圖像)。TIFF/EP提供了相機的原始圖像格式的基礎上。例如,尼康的NEF原始檔案基於TIFF/EP,包括標籤標識的TIFF/EP的版本,他們根據Adobe公司的DNG(數字負片)原始檔案格式的TIFF/EP的基礎上的DNG規範規定「DNG格式是相容的TIFF-EP標準」。幾個相機使用他們的原始圖像格式DNG格式,所以在一些方面,他們也使用的TIFF/EP。</p><p>奧多比系統公司(Adobe)在2004年9月推出了DNG原始圖像格式。2006年9月,很多相機製造商宣布已開始在新型號的相機提供對DNG格式的支援,包括徠卡、三星、理光、賓得、哈蘇(相機原生支援)和<span data-orig-title="Better Light"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Better Light"><span>Better Light</span></span>(匯出)。徠卡數位MODUL-R(DMR)是第一個使用其原生格式為DNG格式。 2009年9月就沒有已知的智慧財產權障礙或DNG格式的許可證要求。(有一個「數字負片(DNG)規範專利許可證」,但不實際擁有, <i>有</i> DNG格式上舉行的任何專利,2009年9月說,至少4年後才能得到這個出版許可證)。 </p><p>TIFF/EP在2006年開始,其5年的修訂周期。Adobe向ISO提供了DNG規範是ISO的修訂TIFF/EP標準的一部分。從國際標準化組織於2008年10月的進展情況,有關修訂的TIFF/EP報告指出,目前包括修訂「......兩個」互通型材,「IP 1」處理後的圖像資料,使用「。TIF「的延伸,」IP 2「的」.raw「圖像資料」。DNG格式的「延伸」。這是「IP2」,這是與此有關。在2009年9月的進度報告認為,「這種格式為DNG 1.3,出發點是相似的。」</p><p>DNG格式已利用開放原始碼的開發。 相機製造商的使用不同:最大的公司,如佳能、尼康、索尼以及其它一些不使用DNG,但規模較小的公司,和「利基」的相機,否則可能會遇到困難,從軟體公司的支援,經常製造商使用作為他們的母語的原始圖像格式DNG格式。(或賓得情況下,作為一個可選的替代品,以自己的原始圖像格式)。有15個或更多這樣的公司的訂單,甚至包括一些專門在電影攝影機。 </p> <h2><span id=".E6.96.87.E4.BB.B6.E7.9A.84.E5.A4.84.E7.90.86"></span><span id="文件的处理">檔案的處理</span></h2> <p>要檢視或列印這些圖片,需要從相機的圖像感測器的輸出進行處理,轉換到相片彩現,然後儲存在一個標準的光柵圖形格式中,如.JPEG這種處理,無論是在相機或以後在原始檔案轉換器中所涉及的操作,典型的有: </p> <ul><li>解碼 - 原始檔案的圖像資料通常編碼壓縮的目的,而且還經常混淆的目的(如佳能或尼康相機的原始檔案)。</li> <li>壞點去除-從附近地點在顯著的壞點位置的資料與插值替換</li> <li>白平衡 -被用於調節光色溫的相片</li> <li>去馬賽克 -插值從一個矩陣彩色像素的顏色替換一些從圖像感測器接收到的部分原始資料。</li> <li>降噪 -消除小波動,平滑細節</li> <li>顏色轉換 -從本地相機圖像感測器的光譜靈敏度轉換為輸出色彩空間(通常為JPEG</li></ul><p>的sRGB)的顏色空間 </p> <ul><li>色調重現 -相機感測器擷取並儲存在原始檔案中的一個典型的10位或更多位的動態範圍場景的亮度需要美觀效果和正確觀看上呈現低動態範圍內的顯示器或列印;色調再現通常包括單獨的色調對映和伽瑪壓縮步驟。</li> <li>壓縮 -例如JPEG壓縮</li></ul><p>請注意,只有CFA感測器可以進行去馬賽克處理,但它不適合3CCD或FOVEON X3感測器。 </p><p>相機和圖像處理軟體也可以執行後期的處理,以提高圖像品質,例如: </p> <ul><li>去除系統噪點- 反偏見影格和平場校正</li> <li>暗影格減法</li> <li>光學矯正- 鏡頭失真校正, 暗角校正和色彩邊緣校正</li> <li>對比度增強</li> <li>反銳化掩模來提高解析度</li></ul><p>動態範圍壓縮,減輕陰影區域表現出的亮點 當相機儲存原始檔案,它推遲處理;通常只有執行的處理是有缺陷的像素(有缺陷的像素被刪除之前建立的檔案的DNG規範要求拆除儲存原始檔案之前,一些相機廠商做額外的處理;例如,尼康已經由天文攝影批評降噪申請之前儲存的原始檔案。 </p><p>某些RAW格式還允許非線性量化 。 這種非線性使不可見的圖像退化消除無形的和不相關的資訊,從圖像的原始資料壓縮。儘管噪點可以減少,但還是有些噪點不可避免。 </p> <h2><span id=".E6.B3.A8.E9.87.8A.E6.B8.85.E5.8D.95.E7.9A.84.E6.96.87.E4.BB.B6.E6.89.A9.E5.B1.95.E5.90.8D"></span><span id="注释清单的文件扩展名">注釋清單的副檔名</span></h2> <ul><li>.3FR( 哈蘇 )</li> <li>.ARI(ARRIFLEX)</li> <li>.ARW.SRF.SR2( 索尼 )</li> <li>.bay( 卡西歐 )</li> <li>.crw.cr2( 佳能 )</li> <li>.cap.iiq.eip(Phase_One)</li> <li>.dcs.dcr.drf.k25.kdc( 柯達 )</li> <li>.DNG( 奧多比 )</li> <li>.ERF( 愛普生 )</li> <li>.FFF( 易邁康 )</li> <li>.MEF( 瑪米亞 )</li> <li>.MOS( leaf )</li> <li>.MRW( 美能達 )</li> <li>.NEF.NRW( 尼康 )</li> <li>.ORF( 奧林巴斯 )</li> <li>.PEF.PTX( 賓得 )</li> <li>.PXN( 羅技 )</li> <li>.R3D( Red )</li> <li>.raf( 富士 )</li> <li>.raw.rw2( 松下 )</li> <li>.raw.rwl.dng( 萊卡 )</li> <li>.rwz(Rawzor)</li> <li>.srw( 三星 )</li> <li>.X3F(西格瑪)</li></ul><h2><span id=".E5.8F.82.E8.A7.81"></span><span id="参见">參見</span></h2> <ul><li>圖檔格式</li></ul><h2><span id=".E5.8F.82.E8.80.83.E6.96.87.E7.8C.AE"></span><span id="参考文献">參考文獻</span></h2>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422 Cached time: 20230505225907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426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540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4040/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264344/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4276/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30/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5/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46379/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168/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9303032/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1/400 -->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381.800 1 -total 45.22% 172.648 1 Template:Reflist 25.92% 98.946 25 Template:Cite_web 16.90% 64.508 2 Template:Ambox 11.45% 43.731 1 Template:Proofreader_needed 10.57% 40.360 1 Template:NoteTA 10.44% 39.843 5 Template:Category_handler 8.43% 32.175 1 Template:About 7.49% 28.614 2 Template:Dead_link 6.56% 25.045 1 Template:RoughTranslation -->
**原始圖檔**包含從數位相機、掃描器或電影膠片掃描器的圖像感測器所處理資料。之所以這樣命名,是因為他們尚未被處理,未被列印或用於編輯。通常情況下,原始圖像有寬色域的內部色彩,可以進行精確的調整,可以在轉換之前作出一些簡單修改,如 TIFF 或 JPEG 檔案格式儲存。方便列印,或進一步的處理。這些編碼往往依賴於色彩圖像的裝置。這些圖像常常被形容為 _「RAW_ 圖檔」,雖然實際上不是指單一的原始檔案格式。其實有幾十種不同型號的數位裝置在使用這種格式(常見於數位相機或膠片掃描器)。 原始圖檔,有時也被稱為**數字底片**,因為它們充當與電影底片相同的角色,並不是作為圖像直接使用,而是建立一個包含所有資訊的圖像。同樣,轉換成可視格式原始圖檔的過程中,有時也被稱為彩現原始圖像,相當於電影發展過程中用於感光膠片轉換成可視圖像的比喻。圖像彩現是白平衡和色彩分級的過程中的一部分。就像照相底片一樣,原始的數位影像可以有更寬的動態範圍比,最終的最終圖像格式或色域,它保留了大部分拍攝的圖像資訊。原始圖像格式的目的是儲存資訊的損失降到最低,從感測器獲得的資料,和周圍擷取的圖像(元資料)的條件。 ## 原理 RAW 圖檔有時被描述為「數字負片」。雖然它們不是負片,但它們與膠片攝影中負片的作用完全相同:負片不能直接用作圖像,但它包含了建立圖像所需的全部資訊。 跟膠片攝影一樣,將 RAW 圖檔轉換成可視格式的過程有時稱為「顯影」,類似於將膠片沖洗成可視印刷品的膠片顯影過程。 圖像彩現時的各項選擇是白平衡和顏色分級的一部分。 像膠片攝影的負片一樣,RAW 格式數位影像的動態範圍或色域可能比最終圖像格式更寬,而且它保留了擷取圖像的大部分資訊。 使用 RAW 圖像格式的目的是以最小的資訊損失儲存從感測器獲得的資料,以及擷取圖像時的狀況(元資料)。 RAW 圖像格式的目的是儘可能地捕捉(即特定感測器的最好效能)現場的拍攝特性,也就是說,包含有關場景的光照強度和顏色的物理資訊。 大多數 RAW 圖檔格式儲存的感測器資訊是按照感測器的各個光接收元件(有時稱為像素)的幾何排布,而不是最終圖像中的點的位置來排列的。 例如:元素呈六邊形排列的感測器記錄的是每個六邊形放置的單元接受的資訊,而解碼軟體最終將在「數字顯影」期間轉換為矩形網格排列。 ## 檔案內容 RAW 檔案包含建立一個可視圖像所必須的相機感測器資料資訊。RAW 檔案的結構,包括 ISO 標準的 RAW 圖像格式 ISO 12234-2 ,TIFF / EP,往往遵循一個共同的模式,那就是: * 一個短的檔案頭,它通常包含檔案的位元組順序,檔案識別碼和主資料的檔案偏移量 * 攝像感測器元資料,用來描述圖像感測器的資料,包括感測器的尺寸, 顏色濾波矩陣 (color filter array) 的屬性和它的顏色設定檔 * 列入任何 CMS 環境或資料庫中需要的圖像元資料。這些措施包括曝光設定,相機 / 掃描器 / 鏡頭模型,拍攝 / 掃描日期(和可選的位置資訊),創作資訊和其他。一些原始檔案包含可交換圖像格式的標準化元資料節。 * 圖像縮圖 * 可選的 JPEG 格式縮小尺寸的圖像,可用於快速預覽 * 在電影膠片掃描中,無論是檔案序列的時間碼,序列碼或影格編號都代表在掃描捲軸中的影格順序。這個專案允許檔案被被按影格順序排列(不依賴於它的檔名) * 感測器圖像資料 許多 RAW 格式,包括 3FR (Hasselblad), DCR, K25, KDC (Kodak), IIQ (Phase One), CR2 (Canon), ERF (Epson), MEF (Mamiya), MOS (Leaf), NEF (Nikon), ORF (Olympus), PEF (Pentax), RW2 (Panasonic) and ARW, SRF, SR2 (Sony), 都是基於 TIFF 格式。這些檔案可能在許多方面偏離 TIFF 標準,包括使用一個非標準的檔案頭,列入額外的圖像標記和一些標籤的資料加密。 松下的 RAW 轉換器可以通過 Raw 檔案中的必要的更正資訊來糾正類似 LX3 相機的幾何畸變和色差。 第一階段的原始轉換器捕捉一個還提供修正幾何失真, 色差 ,紫邊和梯形校正仿真軟體傾斜移位 ,來自 100 多個不同的相機最原始的檔案。 這同樣適用於佳能的的應用,至少像所有的單眼相機的緊湊型相機的Ğ<N> 系列更昂貴的相機。 .dng 是 Adobe 數位底片格式,DNG 格式 ,是一個 6.0 的 TIFF 格式的擴充和相容 TIFF / EP,並使用各種開放格式和 / 或標準 ,包括 Exif 元資料 ,XMP 元資料 ,IPTC 元資料 ,CIE XYZ 坐標 , ICC 設定檔和.JPEG。 ### 感測器的圖像資料 在數位攝影中 ,原始檔案的讀取, 照相膠片在膠片攝影中扮演的角色。因此,原始資料檔案包含全解析度(通常是 12 - 位或 14 位元)資料讀取每個相機的圖像感測器 像素點。 幾乎無一例外地覆蓋彩色濾光陣列組成的鑲嵌的紅,綠,藍和(二)綠色過濾器 2x2 矩陣,通常是拜耳過濾器或者其他的相機感測器。 拜耳過濾器上的變化之一是索尼的 Cyber-shot DSC-F828,在 RG 行交換「 翡翠 」綠色的 RGBE 濾波器 ( 藍綠色 或青色 [顏色值])。其他類型的感測器,例如像 Foveon X3,它會直接在 RGB 格式上捕捉資訊(每個位置上會使用 3 個像素感測器)。這些 RGB 的原始資料仍需要被處理成圖檔,因為原始的 RGB 值對應於感測器的反應,並不同於 sRGB 的標準色彩空間。然而這些資料也不再需要去馬賽克。 平板和膠片掃描器感測器通常是直窄的 RGB 或 RGBI(其中「I」是強度)席捲整個圖像的線。HDRI 格式的原始資料是能夠儲存紅外線的原始資料,可以使用紅外線清洗作為一個額外的 16 位元通道。 討論有關原始檔案的剩餘部分,以及適用於他們。(有些掃描器不容許的主機系統存取所有的原始資料,如速度妥協。原始資料的處理非常迅速掃描器挑選出最好的一部分可用的動態範圍,因此只有結果傳遞到永久儲存的電腦內,減少傳輸的資料量,因此,對於任何給定的速度頻寬要求圖像的吞吐量)。 要獲得原始檔案的圖像,這種鑲嵌資料必須轉換成標準的 RGB 形式。這通常被稱為「RAW 發展」。綠從四個感測器 2x2 的拜耳矩陣將 RGB 像素的原始形式轉換時,是用來控制處理的輸出像素的亮度細節,而紅色和藍色,其中有許多樣品的一半,主要用于越慢變圖像的色度分量。 如果原始格式的資料是可用的,它可以用在高動態範圍影像轉換,捕捉三個 獨立的圖像,一個一個正確和一個曝光過度的和曝光不足,曝光多的 HDI 方法作為一種簡單的替代,和「疊加」其他方面。 ## 好處 幾乎所有的數位相機都可以根據自動或拍照前手動設定的白平衡、色彩飽和度、對比度、解析度等設定,將來自感測器的圖像處理成 JPEG 格式。建立 RAW 格式的相機同樣會把上述設定儲存到 RAW 檔案里,但暫不依據這些設定處理圖片。這樣,攝影師就需要另行處理該圖像。因此,RAW 格式通常只用於原本就需要用電腦額外處理的情況。然而,RAW 格式比 JPEG 有眾多的優勢,如: * 更高的圖像品質。因為所有的計算(如伽瑪校正 ,去馬賽克 ,白平衡, 亮度 ,對比度,等等......)用於生成像素值(對於大多數圖像的 RGB 格式)進行一步的基礎資料,由此產生的像素值將更加準確,並表現出以下的色調分離 。 * 繞過相機內不受歡迎的處理步驟,例如銳化和降噪 * 通常使用一種失真壓縮格式(雖然現在提供一種無失真 JPEG 壓縮)儲存 JPEG 圖像。RAW 格式是典型的無壓縮或使用無失真壓縮,即相機在拍攝中得到的資料不會產生任何損失,相機記錄下什麼,RAW 格式就記錄什麼。 * 更精細的控制。RAW 轉換軟體,允許使用者操縱更多的參數(如亮度 ,白平衡, 色調 ,飽和度,等等。)和更大的可變性這樣做。白點,例如,可以設定為任意值,如「日光」或「白熾燈」不只是離散的預設值。使用者通常可以看到預覽的同時,調整這些參數。 * 相機原始檔案的有 12 或 14 位元的強度資訊,而不是 γ-8 壓縮 JPEG 檔案儲存位(通常在處理 TIFF 檔案儲存); 由於資料尚未呈現和裁剪到一個色彩空間 的色域 ,更精確可能是亮點,陰影,色彩飽和度。 * 可以設定為任何需要的色彩空間 。 * 不同的去馬賽克演算法可以使用,而不僅僅是編碼的相機。 * 原始檔案的內容,包括更多的資訊,有可能提供更高的品質比轉換的結果,在其中彩現參數是固定的,色域裁剪,並有可能成為量化和壓縮失真的資料,如增加較少時,從原始資料進行比已經呈現的圖檔時,可見文物的一個顯著曝光不足的相片,結果曝光的大變革。原始資料更正和藝術手法留下更多的餘地,而不產生的圖像中可見的缺陷,如色調分離 。 * 所有的 RAW 圖檔所做的更改,非破壞性的,也就是說,只有控制彩現的元資料被改變,使不同的輸出版本,離開原來的資料不變。 * 在一定程度上的 RAW 攝影無需使用 HDRI 的技術,讓現場強度範圍對映到輸出的色調範圍超過了更好的控制,自動對映到 JPEG 或其他 8 位元表示的過程。 ## 缺點 * 相機原始檔案的大小通常比 JPEG 檔案尺寸大 2 至 6 倍,但使用 RAW 格式能避免壓縮為 JPEG 格式的圖像品質損失。一個記憶卡只能儲存少量的 RAW 檔案,不過現代記憶卡的大尺寸和低價格一定程度上可以減輕負擔。 * 最原始的格式,使用壓縮或不影響圖像品質的情況下,實現光的無失真資料壓縮 ,以減少檔案的大小。但有些人使用有損資料壓縮對圖像資料進行量化和濾波。 新近的尼康相機,可以讓攝影師選擇他們的原始圖像為無壓縮,無失真壓縮或失真壓縮。 * 沒有被廣泛接受的標準的原始圖像格式(ISO 12234-2 的 TIFF / EP)。DNG 格式 ,是潛在的候選,一個新的標準格式尚未被許多大相機公司的選擇。(見「 標準化 」一節)。許多不同的 RAW 格式目前正在使用和新的 RAW 格式不斷出現,而其他被遺棄。 * 由於缺乏一個標準的原始格式的廣泛採用,更專門的軟體,可能需要打開原始檔案為標準格式,如 JPEG 或 TIFF。軟體開發人員必須經常更新他們的產品,以支援最新的相機,但像 dcraw 的使更容易的開源實現 RAW 格式。 * 在圖像的工作流程所花費的時間是一個重要因素,在.raw 和準備使用的圖像格式之間進行選擇。需要更多的時間來處理原始圖像與現代的相片編輯軟體已經大大降低,但它在工作流程仍然需要許多額外的步驟。 ## 軟體支援 相機支援 RAW 檔案通常與專有軟體轉換成標準的 RGB 圖像的原始圖像資料。已批准從相機製造商或反向工程 ,尤其是 RAW 格式的技術,並提供自己的處理演算法的供應商提供的其他處理和轉換程式和外掛程式 。 ACDSEE PRO 是一個豐富 的相片管理和編輯軟體,不斷增加其支援 RAW 格式的清單。 Adobe Photoshop 中包含版本為 CS2 RAW 格式的廣泛支援,如 Adobe 的 Photoshop Lightroom 。 擷取一個支援來自單眼相機的原始圖檔(佳能,尼康,松下,索尼等)和中畫幅相機( Phase One, Leaf, Mamiya 等)廣大範圍。 Paint Shop Pro 的同樣包含 RAW 的支援,雖然在大多數編輯更新程式的情況下可能是必要的,他們被釋放,達到新的 RAW 格式的相容性。 Picasa 是一個支援大多數 RAW 檔案的免費軟體,已於 2016 年停止更新與支援。IrfanView 的同樣是一個免費軟體 / 共享軟體,支援大多數 RAW 檔案的基本編輯,如微軟的 2006 數位影像辨識和組織的原始圖像格式。CRW,CR2,NEF 是由佳能和尼康產生的檔案格式但該產品是在 2007 年停產。 微軟提供免費軟體適用於 Windows XP 整合到系統的其他相片工具檢視和列印;然而,這個軟體是在 2005 年最後一次更新,不支援從許多釋放其後相機原始檔案 在 Windows 相機解碼包可以從 120 數位單眼相機從多個廠家在 Windows Explorer 和 Windows Live 相片庫,Windows Vista 和 Windows 7,RAW 格式檔案的本地觀看。 Windows XP 和 Vista 都支援 WIC 編解碼標準。如 Konvertor,Windows 相片圖庫,Windows Live 影像中心和 FastPictureViewer 等專業產品可以檢視 RAW 格式,安裝必要的 WIC 編解碼器 。相機廠商佳能 , 尼康 , 索尼 , 奧林巴斯和賓得已發布 WIC 編解碼器,但也有一些製造商只提供 32 位元版本 Vista 的編解碼器支援。 商業 DNG 格式編解碼器也是可用從 Ardfry, 而,FastPictureViewer 廠商已經發布了 WIC 解碼包,增加 22 RAW 格式的支援在 32 位元和 64 位元版本的 Windows 為 donationware, 2005 年, 蘋果電腦公司推出了幾種產品,提供原始檔案支援。在 1 月,蘋果發布的 iPhoto 5,提供了許多原始的檔案格式檢視和編輯的基本支援。在這一年的 4 月,蘋果推出了新版本,其作業系統,Mac OS X v10.4 的中 ,增加了原料直接支援的作業系統的 ImageIO 框架,增加了原材料的支援自動大多數的 Mac 的一部分 OS X 的應用,從蘋果公司(如 Mac OS X 的預覽,PDF 和圖像瀏覽應用程式和光圈 ,相片後期製作專業人員的軟體套件)以及所有的第三方應用程式使用的 ImageIO 框架。一般包括半定期更新到 OS X 更新為相機生產商的干預個月推出的新的原始檔案格式的支援。 有許多其他的「原始工作流應用程式」,旨在為客戶提供高效的處理和後處理的原始圖像,包括赫利過濾器 ,DxO Labs 公司 DXO OPTICS PRO, 哈蘇的 PHOCUS 比博實驗室的比博臨 。蘋果光圈 ,Adobe 公司的 Photoshop 和 Lightroom 中,LaserSoft 成像的的 SilverFast,並 PhotoLine 一樣,這些方案提供了先進的控制處理儲存在原始檔案中的資訊和原始資料檔案轉換成 JPEG 或 TIFF 的 Picasa,1 免費圖像編輯和編目從 Google 計劃,可以讀取和顯示許多原始的格式,但一樣的 iPhoto,Picasa 提供原始檔案的資料處理工具只有有限的。 簡單的相片編輯軟體 LightZone,提供本地編輯 RAW 格式的能力。大多數工具是原始轉換器,但 LightZone 允許使用者編輯的原始檔案,如果是 TIFF 或 JPEG。 ### 開源軟體 可攜式開源計劃 DcRaw 最原始的格式,可以作出不支援大多數商業軟體( 如 Unix)作業系統上執行。libraw 是一個 API 庫的基礎上的,提供了更方便的介面用於讀取和轉換 RAW 檔案。PhotoStudio 中的 HDR 和 AZImage 的商業使用 Libraw 的應用。Jrawio 是另一個 API 庫,純 Java 代碼和符合標準的 Java 圖像的 I/O API 編寫。darktable 是一個開放原始碼的 Linux 和其他開放的類 Unix 作業系統的 RAW 工作流程工具。特點在 Lab 色彩空間和外掛程式架構的原生 32 位元浮點處理。 DigiKam 的是一個開放原始碼的先進的數位相片軟體,應用於 Linux,Windows 和 Mac OSX,支援 RAW 處理管理中的應用。ExifTool 支援讀取,處理和編輯原始圖檔的元資料。ExifTool 支援 EXIF,GPS, 國際報業電信委員會 的 XMP,JFIF 的 ,GeoTIFF 的 ICC 設定檔 ,Photoshop 的內部評級法的 Flashpix,AFCP 和 ID3,以及許多數位相機的製造商注意到許多元資料,包括不同類型。 最新版本的 GIMP,一個免費的開源的相片編輯包,許多進口原材料的格式。舊版本有一個外掛程式,允許讀取和轉換 RAW 檔案。 ImageMagick 的是一個流行的圖像處理和轉換軟體套件,可以讀取許多不同的原始檔案格式。 ImageMagick 可用於 Linux/Unix、Mac OS、Windows 等平台。 photivo 與非破壞性的 16 位元處理的靈活性,旨在管道的原料是一個開放原始碼的處理器。它執行在 Linux,Mac OSX 和 Windows 緊密整合使用 GIMP。 rawstudio 是另一個開源的程式來讀取和處理圖像從數位相機。主要的重點是精簡的介面上,以便快速審查和處理大圖像集合。 RawTherapee 是一個開放原始碼的 RAW 轉換器,支援 Linux,Mac OS 和 Windows 作業系統。 ufraw 是在自由軟體的基礎上修改的。它可以用來作為一個 GIMP 外掛程式,支援大多數作業系統。 ## 標準化 提供詳細的原始檔案的內容和簡要說明很大的問題。原始格式沒有統一的標準,各種格式可以相似或完全不同。不同的廠商使用自己專有的和通常不公開文件格式,但它們都統稱為原始格式。而且在通常情況下,在相機型號更新時他們也會更改格式。幾個主要的相機廠商,包括尼康、佳能、索尼,加密的檔案部分在試圖阻止第三方工具存取它們。 這種全行業的格式不一致的情況被許多攝影師關注,他們擔心他們寶貴的原始相片可能有一天會再也無法打開,比如電腦作業系統和軟體程式變得過時而新的軟體放棄了過時的原始格式。提供高品質的開源軟體解碼的原始圖像格式,特別是 dcraw,有助於緩解這些問題。一個由麥可・賴克曼和克林斯曼施佩希特的文章說:「有兩個解決方案:一,由相機生產商公開原始格式的文件;二,過去、現在和未來,更可能採取一個通用的原始格式。」「美國國會圖書館規劃集」辨識原始檔案為「不太理想的檔案格式」,辨識 DNG 作為建議替代格式。 DNG 是為全行業的正在尋找的原始圖像格式。它是根據與 ISO 標準的原始圖像格式的 TIFF/EP ISO 12234-2 相容,並正在為通過 ISO 標準修訂。 ISO 標準的原始圖像格式是 ISO 12234-2,更好地為 TIFF/EP。(TIFF/EP 還支援「非原始的」或「處理過的」圖像)。TIFF/EP 提供了相機的原始圖像格式的基礎上。例如,尼康的 NEF 原始檔案基於 TIFF/EP,包括標籤標識的 TIFF/EP 的版本,他們根據 Adobe 公司的 DNG(數字負片)原始檔案格式的 TIFF/EP 的基礎上的 DNG 規範規定「DNG 格式是相容的 TIFF-EP 標準」。幾個相機使用他們的原始圖像格式 DNG 格式,所以在一些方面,他們也使用的 TIFF/EP。 奧多比系統公司(Adobe)在 2004 年 9 月推出了 DNG 原始圖像格式。2006 年 9 月,很多相機製造商宣布已開始在新型號的相機提供對 DNG 格式的支援,包括徠卡、三星、理光、賓得、哈蘇(相機原生支援)和 Better Light(匯出)。徠卡數位 MODUL-R(DMR)是第一個使用其原生格式為 DNG 格式。 2009 年 9 月就沒有已知的智慧財產權障礙或 DNG 格式的許可證要求。(有一個「數字負片(DNG)規範專利許可證」,但不實際擁有, _有_ DNG 格式上舉行的任何專利,2009 年 9 月說,至少 4 年後才能得到這個出版許可證)。 TIFF/EP 在 2006 年開始,其 5 年的修訂周期。Adobe 向 ISO 提供了 DNG 規範是 ISO 的修訂 TIFF/EP 標準的一部分。從國際標準化組織於 2008 年 10 月的進展情況,有關修訂的 TIFF/EP 報告指出,目前包括修訂「...... 兩個」互通型材,「IP 1」處理後的圖像資料,使用「。TIF「的延伸,」IP 2「的」.raw「圖像資料」。DNG 格式的「延伸」。這是「IP2」,這是與此有關。在 2009 年 9 月的進度報告認為,「這種格式為 DNG 1.3,出發點是相似的。」 DNG 格式已利用開放原始碼的開發。 相機製造商的使用不同:最大的公司,如佳能、尼康、索尼以及其它一些不使用 DNG,但規模較小的公司,和「利基」的相機,否則可能會遇到困難,從軟體公司的支援,經常製造商使用作為他們的母語的原始圖像格式 DNG 格式。(或賓得情況下,作為一個可選的替代品,以自己的原始圖像格式)。有 15 個或更多這樣的公司的訂單,甚至包括一些專門在電影攝影機。 ## 檔案的處理 要檢視或列印這些圖片,需要從相機的圖像感測器的輸出進行處理,轉換到相片彩現,然後儲存在一個標準的光柵圖形格式中,如.JPEG 這種處理,無論是在相機或以後在原始檔案轉換器中所涉及的操作,典型的有: * 解碼 - 原始檔案的圖像資料通常編碼壓縮的目的,而且還經常混淆的目的(如佳能或尼康相機的原始檔案)。 * 壞點去除 - 從附近地點在顯著的壞點位置的資料與插值替換 * 白平衡 - 被用於調節光色溫的相片 * 去馬賽克 - 插值從一個矩陣彩色像素的顏色替換一些從圖像感測器接收到的部分原始資料。 * 降噪 - 消除小波動,平滑細節 * 顏色轉換 - 從本地相機圖像感測器的光譜靈敏度轉換為輸出色彩空間(通常為 JPEG 的 sRGB)的顏色空間 * 色調重現 - 相機感測器擷取並儲存在原始檔案中的一個典型的 10 位或更多位的動態範圍場景的亮度需要美觀效果和正確觀看上呈現低動態範圍內的顯示器或列印;色調再現通常包括單獨的色調對映和伽瑪壓縮步驟。 * 壓縮 - 例如 JPEG 壓縮 請注意,只有 CFA 感測器可以進行去馬賽克處理,但它不適合 3CCD 或 FOVEON X3 感測器。 相機和圖像處理軟體也可以執行後期的處理,以提高圖像品質,例如: * 去除系統噪點 - 反偏見影格和平場校正 * 暗影格減法 * 光學矯正 - 鏡頭失真校正, 暗角校正和色彩邊緣校正 * 對比度增強 * 反銳化掩模來提高解析度 動態範圍壓縮,減輕陰影區域表現出的亮點 當相機儲存原始檔案,它推遲處理;通常只有執行的處理是有缺陷的像素(有缺陷的像素被刪除之前建立的檔案的 DNG 規範要求拆除儲存原始檔案之前,一些相機廠商做額外的處理;例如,尼康已經由天文攝影批評降噪申請之前儲存的原始檔案。 某些 RAW 格式還允許非線性量化 。 這種非線性使不可見的圖像退化消除無形的和不相關的資訊,從圖像的原始資料壓縮。儘管噪點可以減少,但還是有些噪點不可避免。 ## 注釋清單的副檔名 * .3FR( 哈蘇 ) * .ARI(ARRIFLEX) * .ARW.SRF.SR2( 索尼 ) * .bay( 卡西歐 ) * .crw.cr2( 佳能 ) * .cap.iiq.eip(Phase\_One) * .dcs.dcr.drf.k25.kdc( 柯達 ) * .DNG( 奧多比 ) * .ERF( 愛普生 ) * .FFF( 易邁康 ) * .MEF( 瑪米亞 ) * .MOS( leaf ) * .MRW( 美能達 ) * .NEF.NRW( 尼康 ) * .ORF( 奧林巴斯 ) * .PEF.PTX( 賓得 ) * .PXN( 羅技 ) * .R3D( Red ) * .raf( 富士 ) * .raw.rw2( 松下 ) * .raw.rwl.dng( 萊卡 ) * .rwz(Rawzor) * .srw( 三星 ) * .X3F(西格瑪) ## 參見 * 圖檔格式 ## 參考文獻
null
40,556
2023-04-23T19:19:23Z
75,021,767
.arw
286,394
<p><b>.as</b>為美國海外領地美屬薩摩亞國家及地區頂級域(ccTLD)的域名。該域名於1997年6月12日啟用。它由AS Domain Registry負責管理。該域名不得用於色情或種族主義網站,登記處有權拒絕申請上述網站的域名申請。 </p> <h2><span id=".E5.8F.82.E8.80.83"></span><span id="参考">參考</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80.A3.E7.B5.90"></span><span id="外部連結">外部連結</span></h2> <ul><li>IANA .as whois informatio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Domain Hacks Suggest(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u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295 Cached time: 20230505225908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 CPU time usage: 0.398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521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5531/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127467/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28053/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35/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7/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3527/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185/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18468678/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1/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406.993 1 -total 60.96% 248.088 1 Template:CcTLD 60.30% 245.433 1 Template:Navbox_with_collapsible_groups 49.68% 202.192 3 Template:Navbox_with_columns 26.32% 107.123 1 Template:Rtl-lang 26.11% 106.249 1 Template:Expand_language 17.51% 71.274 1 Template:Ambox 15.14% 61.639 9 Template:Lang 13.94% 56.718 9 Template:Category_handler 11.82% 48.110 1 Template:Reflist -->
**.as** 為美國海外領地美屬薩摩亞國家及地區頂級域(ccTLD)的域名。該域名於 1997 年 6 月 12 日啟用。它由 AS Domain Registry 負責管理。該域名不得用於色情或種族主義網站,登記處有權拒絕申請上述網站的域名申請。 ## 參考 ## 外部連結 * IANA .as whois informatio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Domain Hacks Suggest(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null
1,403
2023-04-16T12:26:18Z
73,760,732
.as
425,523
<p><b>.asia</b>(英語:<span lang="en">Asia</span>)是網際網路域名系統中贊助類頂級域的一種,專門為亞太地區指定的專用域名。主要服務於希望在上述地區開展活動的個人、公司或組織機構。 </p> <h2><span id=".E5.8E.86.E5.8F.B2.E6.B2.BF.E9.9D.A9"></span><span id="历史沿革">歷史沿革</span></h2> <ul><li>2003年6月26日,在蒙特婁召開的網際網路名稱與數字地址分配機構(ICANN)董事會會議上,董事會指導ICANN工作人員邀請公眾對兩天前頒布的贊助類頂級域草案發表意見,尤其是針對「提案徵詢(RFP)是否應僅向已於2000年11月發起過贊助類頂級域申請的申請人開放」這個問題。公眾意見記錄可在ICANN網站查閱。同時,董事會還討論ICANN應在多長的時間框架內處理新頂級域申請。</li> <li>2003年10月29日,ICANN通用名稱支持組織(GNSO)呼籲董事會為贊助類頂級域啟動一個臨時性的處理。</li> <li>2003年12月15日,ICANN正式宣布了贊助類頂級域的提案徵詢。</li> <li>截至2004年3月16日,ICANN共收到10份新贊助類頂級域申請,共提議9個新域:.asia、.cat、.jobs、.mail、.mobi、.post、.tel、.travel和.xxx。</li> <li>2004年7月12日,ICANN下屬的三個評估小組對.asia做出了評審。技術評估小組認為.asia申請「可以通過」,並註明DotAsia公司選用的後端運營方,即艾斐域公司,是「著名註冊局和有著良好記錄的DNS運營商,運營符合甚至超出ICANN標準。」;商業評估小組也認定DotAsia公司達到提案徵詢規定的商業和金融標準,「可以通過」,「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社區的努力」以及「清晰展示自身實現一個穩健和擁有足夠資源能力」;但贊助和社區價值評估小組認為申請人不符合提案徵詢中聲明的「贊助和其他問題」章節的要求。該小組認為「雖然未達到要求,但部分意見是合理和創新的。」團隊表示,考慮到亞洲地區的範圍和多樣性,頂級域定義的「亞洲社區」似乎並不清晰,同時「對該頂級域字樣能夠在中東和南太平洋地區得到廣泛認同表示懷疑,相關地區的註冊人可能無法將自身與.asia聯繫起來」。</li> <li>2004年7月31日,ICANN致函DotAsia並匯報了評估小組的意見。在信中,ICANN鼓勵DotAsia從相應亞洲國家的首腦機構獲取支持。9月15日,DotAsia就之前評估意見向ICANN做出詳盡回復,並在10月26日向董事會提供了申請總結材料,其中包含一份支持.asia申請的亞洲國家和地區頂級域詳盡名單。</li> <li>2004年12月10日,DotAsia提供了一份主題是「緩解「ICANN政府諮詢委員會國家和地區代碼頂級域名原則」的關注」(Mitigating Concerns Regarding GAC ccTLD Principles.)的信件,對.asia頂級域倡議的更新也於2005年1月24日發送給ICANN董事會。</li> <li>2005年2月18日,ICANN董事會首次討論.asia的申請。會上有意向要拒絕該申請,但最終以3支持-6反對-3棄權不得而終。此次會議並沒有通過申請,但也沒有拒絕,沒有任何解決方案。</li> <li>2005年5月3日,ICANN董事會以12-0全票通過解決方案,要求ICANN員工從DotAsia獲取有關「ICANN政府諮詢委員會國家和地區代碼頂級域名委託和管理原則」8.3章節(Section 8.3 of the ICANN Government Advisory Committee's Principles for Delegation and Administration of ccTLDs)的額外合規信息,期限為90天。</li> <li>2005年8月5日,DotAsia根據要求向ICANN董事會補充了與亞洲多國政府聯繫的信息。</li> <li>2005年12月4日,在審核了上述信息和材料後,ICANN董事會議許可並啟動與DotAsia在商業和技術方面的談判。</li> <li>2006年7月18日,ICANN董事會向下屬員工表明意向,將發布包括.asia註冊局許可協議在內的多個頂級域許可協議,並稱相關文件在30天內公布於眾。</li> <li>2006年7月28日, ICANN宣布談判結束並向公眾發布提議的.asia註冊局許可協議。</li> <li>2006年9與7日,董事會開會簡單討論了公眾對.asia註冊局許可協議的意見。9月25日,董事會傳達意向並指引DotAsia針對公眾意見其中的兩個作出答覆。</li> <li>2006年10月18日,ICANN董事會特別會議認為「對許可協議的批准和委派.asia贊助類頂級域給DotAsia有益於ICANN和整個網際網路社群」。</li> <li>2006年12月6日,ICANN和DotAsia簽署.asia註冊局許可協議(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翌日,ICANN在巴西聖保羅市舉辦的2006年度會議上正式發布該消息。</li> <li>2007年2月23日,DotAsia向IANA遞交了委派模板。不過由於名稱伺服器存在故障,IANA出於管理關閉了遞交請求,並建議DotAsia在解決故障後重新遞交。</li> <li>2007年3月9日,DotAsia重新遞交了委派模板。IANA提示仍有一個名稱伺服器存在技術故障。在3月9日至4月10日間,DotAsia花費時間解決了該問題。4月10日,DotAsia又向IANA遞交了委派模板。</li> <li>2007年7月11日,.asia推出先鋒期註冊計劃。同年10月9日面向公眾啟用。</li> <li>2017年7月15日起,不再要求註冊人提供位於亞洲的特許資格聲明人(CED)或管理員(CEA)地址,.asia域名正式面向全球開放註冊。</li></ul><h2><span id=".E5.90.84.E6.96.B9.E8.A7.82.E7.82.B9"></span><span id="各方观点">各方觀點</span></h2> <p>在.asia推出之時,DotAsia曾向名人或公司贈送.asia域名。例如演員甄子丹獲得donnieyen.asia;電影長江七號獲得cj7.asia。註冊局認為對亞洲地區名人保留相應域名,「有助於保護自己的個人品牌﹑作品或智慧財產權」;許多使用傳統頂級域(例如.com)的企業轉向.asia有助於彰顯其與亞太地區的緊密聯繫。不過,也有觀點認為它只是一個噱頭。 </p><p><mark class="template-facttext" title="需要提供文獻來源">.asia 有可能於未來替代.cn(中華人民共和國),.ir(伊朗),.jp(日本),.kr(韓國),.ph(菲律賓),.sg(新加坡), .tw(台灣),.asia 域名用於替代現有各個亞洲地區域名,或是用以製造亞洲網圈。</mark></p> <h2><span id=".E5.8F.82.E8.80.83.E6.96.87.E7.8C.AE"></span><span id="参考文献">參考文獻</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80.A3.E7.B5.90"></span><span id="外部連結">外部連結</span></h2> <ul><li>.asia域名whois工具(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span title="英語">(英文)</span></li></ul>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308 Cached time: 20230505225909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571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706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7344/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224122/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35772/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35/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7/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31328/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259/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26866123/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546.427 1 -total 30.59% 167.162 1 Template:CcTLD 30.23% 165.172 1 Template:Navbox_with_collapsible_groups 28.39% 155.114 1 Template:Reflist 23.34% 127.555 22 Template:Cite_web 21.33% 116.552 3 Template:Navbox_with_columns 16.94% 92.550 1 Template:Lang-en 16.39% 89.560 1 Template:Infobox_Top_level_domain 11.75% 64.188 9 Template:Lang 10.71% 58.507 1 Template:Infobox -->
**.asia**(英語:Asia)是網際網路域名系統中贊助類頂級域的一種,專門為亞太地區指定的專用域名。主要服務於希望在上述地區開展活動的個人、公司或組織機構。 ## 歷史沿革 * 2003 年 6 月 26 日,在蒙特婁召開的網際網路名稱與數字地址分配機構(ICANN)董事會會議上,董事會指導 ICANN 工作人員邀請公眾對兩天前頒布的贊助類頂級域草案發表意見,尤其是針對「提案徵詢(RFP)是否應僅向已於 2000 年 11 月發起過贊助類頂級域申請的申請人開放」這個問題。公眾意見記錄可在 ICANN 網站查閱。同時,董事會還討論 ICANN 應在多長的時間框架內處理新頂級域申請。 * 2003 年 10 月 29 日,ICANN 通用名稱支持組織(GNSO)呼籲董事會為贊助類頂級域啟動一個臨時性的處理。 * 2003 年 12 月 15 日,ICANN 正式宣布了贊助類頂級域的提案徵詢。 * 截至 2004 年 3 月 16 日,ICANN 共收到 10 份新贊助類頂級域申請,共提議 9 個新域:.asia、.cat、.jobs、.mail、.mobi、.post、.tel、.travel 和.xxx。 * 2004 年 7 月 12 日,ICANN 下屬的三個評估小組對.asia 做出了評審。技術評估小組認為.asia 申請「可以通過」,並註明 DotAsia 公司選用的後端運營方,即艾斐域公司,是「著名註冊局和有著良好記錄的 DNS 運營商,運營符合甚至超出 ICANN 標準。」;商業評估小組也認定 DotAsia 公司達到提案徵詢規定的商業和金融標準,「可以通過」,「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社區的努力」以及「清晰展示自身實現一個穩健和擁有足夠資源能力」;但贊助和社區價值評估小組認為申請人不符合提案徵詢中聲明的「贊助和其他問題」章節的要求。該小組認為「雖然未達到要求,但部分意見是合理和創新的。」團隊表示,考慮到亞洲地區的範圍和多樣性,頂級域定義的「亞洲社區」似乎並不清晰,同時「對該頂級域字樣能夠在中東和南太平洋地區得到廣泛認同表示懷疑,相關地區的註冊人可能無法將自身與.asia 聯繫起來」。 * 2004 年 7 月 31 日,ICANN 致函 DotAsia 並匯報了評估小組的意見。在信中,ICANN 鼓勵 DotAsia 從相應亞洲國家的首腦機構獲取支持。9 月 15 日,DotAsia 就之前評估意見向 ICANN 做出詳盡回復,並在 10 月 26 日向董事會提供了申請總結材料,其中包含一份支持.asia 申請的亞洲國家和地區頂級域詳盡名單。 * 2004 年 12 月 10 日,DotAsia 提供了一份主題是「緩解「ICANN 政府諮詢委員會國家和地區代碼頂級域名原則」的關注」(Mitigating Concerns Regarding GAC ccTLD Principles.)的信件,對.asia 頂級域倡議的更新也於 2005 年 1 月 24 日發送給 ICANN 董事會。 * 2005 年 2 月 18 日,ICANN 董事會首次討論.asia 的申請。會上有意向要拒絕該申請,但最終以 3 支持 - 6 反對 - 3 棄權不得而終。此次會議並沒有通過申請,但也沒有拒絕,沒有任何解決方案。 * 2005 年 5 月 3 日,ICANN 董事會以 12-0 全票通過解決方案,要求 ICANN 員工從 DotAsia 獲取有關「ICANN 政府諮詢委員會國家和地區代碼頂級域名委託和管理原則」8.3 章節(Section 8.3 of the ICANN Government Advisory Committee's Principles for Delegation and Administration of ccTLDs)的額外合規信息,期限為 90 天。 * 2005 年 8 月 5 日,DotAsia 根據要求向 ICANN 董事會補充了與亞洲多國政府聯繫的信息。 * 2005 年 12 月 4 日,在審核了上述信息和材料後,ICANN 董事會議許可並啟動與 DotAsia 在商業和技術方面的談判。 * 2006 年 7 月 18 日,ICANN 董事會向下屬員工表明意向,將發布包括.asia 註冊局許可協議在內的多個頂級域許可協議,並稱相關文件在 30 天內公布於眾。 * 2006 年 7 月 28 日,ICANN 宣布談判結束並向公眾發布提議的.asia 註冊局許可協議。 * 2006 年 9 與 7 日,董事會開會簡單討論了公眾對.asia 註冊局許可協議的意見。9 月 25 日,董事會傳達意向並指引 DotAsia 針對公眾意見其中的兩個作出答覆。 * 2006 年 10 月 18 日,ICANN 董事會特別會議認為「對許可協議的批准和委派.asia 贊助類頂級域給 DotAsia 有益於 ICANN 和整個網際網路社群」。 * 2006 年 12 月 6 日,ICANN 和 DotAsia 簽署.asia 註冊局許可協議(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翌日,ICANN 在巴西聖保羅市舉辦的 2006 年度會議上正式發布該消息。 * 2007 年 2 月 23 日,DotAsia 向 IANA 遞交了委派模板。不過由於名稱伺服器存在故障,IANA 出於管理關閉了遞交請求,並建議 DotAsia 在解決故障後重新遞交。 * 2007 年 3 月 9 日,DotAsia 重新遞交了委派模板。IANA 提示仍有一個名稱伺服器存在技術故障。在 3 月 9 日至 4 月 10 日間,DotAsia 花費時間解決了該問題。4 月 10 日,DotAsia 又向 IANA 遞交了委派模板。 * 2007 年 7 月 11 日,.asia 推出先鋒期註冊計劃。同年 10 月 9 日面向公眾啟用。 * 2017 年 7 月 15 日起,不再要求註冊人提供位於亞洲的特許資格聲明人(CED)或管理員(CEA)地址,.asia 域名正式面向全球開放註冊。 ## 各方觀點 在.asia 推出之時,DotAsia 曾向名人或公司贈送.asia 域名。例如演員甄子丹獲得 donnieyen.asia;電影長江七號獲得 cj7.asia。註冊局認為對亞洲地區名人保留相應域名,「有助於保護自己的個人品牌﹑作品或智慧財產權」;許多使用傳統頂級域(例如.com)的企業轉向.asia 有助於彰顯其與亞太地區的緊密聯繫。不過,也有觀點認為它只是一個噱頭。 .asia 有可能於未來替代.cn(中華人民共和國),.ir(伊朗),.jp(日本),.kr(韓國),.ph(菲律賓),.sg(新加坡), .tw(台灣),.asia 域名用於替代現有各個亞洲地區域名,或是用以製造亞洲網圈。 ## 參考文獻 ## 外部連結 * .asia 域名 whois 工具(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英文)
null
16,317
2023-04-16T12:26:26Z
67,215,025
.asia
26,148
<p><b>動態伺服器網頁</b>(英文:<b>A</b>ctive <b>S</b>erver <b>P</b>ages,簡稱<b>ASP</b>),是由微軟公司開發的伺服器端執行的指令碼平台,它被Windows下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ices (IIS)的程式所管理。透過ActiveX server的技術讓不同的使用者能有不同的畫面,或需要讓他們可以存取伺服器(server)上的資料時,使用ASP3.0中提供了五個內建的物件建立類比和安全性的動態內容,來協助程式設計師隱藏複雜的溝通機制,讓程式設計師可以專注在解決問題和應用之上,這樣可以更快速地開發動態網頁的同時每一個組件都是可以由一組富有經驗的程式設計師根據動態網頁最常用的功能而獨立開發。 </p> <h2><span id="ASP.E7.9A.84.E7.89.B9.E8.89.B2"></span><span id="ASP的特色">ASP的特色</span></h2> <p>ASP隱藏了網頁伺服器與瀏覽者之間溝通的繁瑣機制的同時也基於script base的特性,網頁撰寫員可以專心撰寫應用的程式的邏輯部份,再者ASP也像HTML般透過撰寫程式來即時測試網頁是否安全地運行,而不必擔心程式和伺服器不能溝通的問題,另外因為那些script是於發送前於伺服器中先行轉譯處理成為HTML後再而發送至代理伺服器邊的動態網頁技術,不必擔心瀏覽器的支援性,以及網頁撰寫員的程式邏輯像client-side script會被盜用,因此最終瀏覽者只會是使用HTML來瀏覽。 </p><p>利用ASP程式最常用的是Cookies,它利用Session組件實現的。同時還可以利用第三方組件延伸ASP的作用,如利用MailSender組件傳送電子郵件。 </p><p>通過ASP,可以結合HTML網頁、ASP指令和ActiveX元件建立動態、互動且高效的WEB伺服器應用程式。同時,ASP也支援VBScript和JScript等手稿語言,預設為VBScript,而其中JScript是微軟公司的ECMAScript標準的實現,並且有自己的擴充。 </p> <h3><span id=".E4.BA.94.E4.B8.AA.E5.85.A7.E5.BB.BA.E7.BB.84.E4.BB.B6"></span><span id="五个內建组件">五個內建組件</span></h3> <ul><li>Application:在一個ASP-based application讓不同使用者共享資訊。</li> <li>Request:從使用者處理取得資訊</li> <li>Response:將資訊送給使用者</li> <li>Server:提供一些Web Server的工具</li> <li>Session:儲存在一個session內使用者的資訊</li></ul><h3><span id=".E7.89.A9.E4.BB.B6.E7.9A.84.E6.94.AF.E6.8F.B4"></span><span id="物件的支援">物件的支援</span></h3> <p>ASP對COM的支援會允許撰寫員使用server component(或OLE Automation server)。透過它撰寫員可以發展自己的物件,或將把程式轉成Web-base的介面。 </p> <ul><li>透過ADO提供對於資料庫的應用。</li> <li>透過ActiveX的Scripting.FileSystemObject提供對於檔案的操作。</li></ul><h3><span id="Session.E7.9A.84.E7.AE.A1.E7.90.86"></span><span id="Session的管理">Session的管理</span></h3> <p>ASP在Server端Respondse時會經由HTTP的<b>Set-Cookie</b>的header欄位傳送名為<b>ASPSESSIONID</b>的<span data-orig-title="Session ID"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Session ID"><span>Session ID</span></span>。而使用者端的瀏覽器在收到這個Session ID之後,會在下次的Request時,經由HTTP的<b>Cookie</b>的header欄位再把這個Session ID傳給Server,藉以讓Server區分是同一個瀏覽者,以獲得其專用的Session變數存取。這個機制可應用於帳號登入,在Session TimeOut被清除之前,只要瀏覽者沒關閉瀏覽器,就能持續保持帳號登入的狀態‧ </p><p>此外,ASP可以經由檔案Global.asa裡的兩個事件處理(Session_OnStart與Session_OnEnd)去控制該瀏覽者Session的建立與結束的額外處理。這可以用來作為統計實際線上人數之用。 </p> <h2><span id=".E7.89.88.E6.9C.AC"></span><span id="版本">版本</span></h2> <p>ASP目前最新的版本為3.0,與Windows 2000一起發行,並內植於IIS 5.0中。 </p> <ul><li>ASP 1.0內含於Windows NT 4.0 Service Pack 3(IIS 3.0)發行。</li> <li>ASP 2.0內含於Windows NT 4.0 Option Pack,與IIS 4.0一起亮相。</li></ul><p>自ASP 3.0發行後,除了各版本對它的安全性或問題修補外,對主要功能都沒有再進一步的更新。 Windows Server 2003發行的ASP也是3.0版本。 </p><p>其後繼者ASP+(即ASP.NET),已內含於.NET Framework中持續演化。 </p> <h2><span id=".E5.8E.9F.E7.90.86"></span><span id="原理">原理</span></h2> <p>ASP是經過伺服器解析之後再向網頁瀏覽器返回資料,所以有了ASP就不必擔心客戶的瀏覽器是否能執行你所編寫的代碼。因為所有的程式都將在網頁伺服器端執行,包括所有嵌在普通HTML中的指令碼程式。當程式執行完畢後,伺服器僅將執行的結果返回給客戶瀏覽器,這樣也就減輕了客戶端瀏覽器的負擔,大大提高了互動的速度。 </p><p>由於代碼是需要經過伺服器執行之後才向瀏覽器傳送的,所以在客戶端看到的只能是經過解析之後的資料,而無法獲得原始碼,故編寫者不用擔心自己的原始碼會被別人剽竊。但不排除駭客利用系統漏洞竊取伺服器端的ASP原始碼。 </p><p>基於這樣的解析方式,也導致執行ASP頁面相對於普通的HTML頁面要慢一點。因為普通的HTML頁面只需要瀏覽器就能夠解析,而ASP則必須是伺服器將整頁的代碼都執行一遍之後再傳送資料。 </p><p>ASP提供與資料庫的互動,如Microsoft SQL Server、Microsoft Access、MySQL和Oracle,比較流行的是ASP和Microsoft SQL Server的組合。 </p> <h2><span id=".E8.8C.83.E4.BE.8B"></span><span id="范例">範例</span></h2> <p>ASP程式(包括與資料庫連線的部分)都是嵌入在普通HTML和其他客戶端語言中的。例如 </p> <p>ASP語言是嵌入在「&lt;%...%&gt;」之間的部分。而這個程式最終結果將是: </p> <h2><span id=".E5.8F.82.E8.A7.81"></span><span id="参见">參見</span></h2> <ul><li>Microsoft FrontPage</li> <li><span data-orig-title="Visual InterDev"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Visual InterDev"><span>Visual InterDev</span></span></li> <li>ASP.NET</li> <li>.NET框架</li> <li>PHP</li> <li>JSP</li></ul><h2><span id=".E5.A4.96.E9.83.A8.E9.93.BE.E6.8E.A5"></span><span id="外部链接">外部連結</span></h2> <ul><li>ASP on MSD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如何從動態伺服器網頁(Active Server Page)模擬使用者(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ul><dl><dt>應用或比較</dt></dl><ul><li>asp實踐經驗記錄</li> <li>Active Server Pages是什麼?(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ASP.NET與ASP的差異</li></ul><dl><dt>替代產物</dt></dl><ul><li>ArrowHead ASP Server(將ASP轉移到Java的平台下去類比ASP的運作)</li> <li>Cloudfoundry ASP</li> <li>Apache::ASP(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在Apache上加上Perl支援後去跑名為ASP的網頁)</li></u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316 Cached time: 20230502194703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406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534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2510/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342479/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2742/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16/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36/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894/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133/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7780972/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1/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327.620 1 -total 40.08% 131.296 1 Template:Infobox_software 32.07% 105.063 2 Template:Infobox 26.76% 87.669 5 Template:Navbox 21.95% 71.920 1 Template:Microsoft_APIs 17.84% 58.436 31 Template:Tsl 17.16% 56.226 1 Template:NoteTA 7.76% 25.417 1 Template:Software_version 5.67% 18.567 1 Template:Wikidata 5.24% 17.179 1 Template:Start_date_and_age --><!-- Saved in parser cache with key zhwiki:pcache:idhash:26148-0!userlang=zh-tw!zh-tw and timestamp 20230502194702 and revision id 77008935. Rendering was triggered because: page-view -->
**動態伺服器網頁**(英文:**A**ctive **S**erver **P**ages,簡稱 **ASP**),是由微軟公司開發的伺服器端執行的指令碼平台,它被 Windows 下 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ices (IIS) 的程式所管理。透過 ActiveX server 的技術讓不同的使用者能有不同的畫面,或需要讓他們可以存取伺服器(server)上的資料時,使用 ASP3.0 中提供了五個內建的物件建立類比和安全性的動態內容,來協助程式設計師隱藏複雜的溝通機制,讓程式設計師可以專注在解決問題和應用之上,這樣可以更快速地開發動態網頁的同時每一個組件都是可以由一組富有經驗的程式設計師根據動態網頁最常用的功能而獨立開發。 ## ASP 的特色 ASP 隱藏了網頁伺服器與瀏覽者之間溝通的繁瑣機制的同時也基於 script base 的特性,網頁撰寫員可以專心撰寫應用的程式的邏輯部份,再者 ASP 也像 HTML 般透過撰寫程式來即時測試網頁是否安全地運行,而不必擔心程式和伺服器不能溝通的問題,另外因為那些 script 是於發送前於伺服器中先行轉譯處理成為 HTML 後再而發送至代理伺服器邊的動態網頁技術,不必擔心瀏覽器的支援性,以及網頁撰寫員的程式邏輯像 client-side script 會被盜用,因此最終瀏覽者只會是使用 HTML 來瀏覽。 利用 ASP 程式最常用的是 Cookies,它利用 Session 組件實現的。同時還可以利用第三方組件延伸 ASP 的作用,如利用 MailSender 組件傳送電子郵件。 通過 ASP,可以結合 HTML 網頁、ASP 指令和 ActiveX 元件建立動態、互動且高效的 WEB 伺服器應用程式。同時,ASP 也支援 VBScript 和 JScript 等手稿語言,預設為 VBScript,而其中 JScript 是微軟公司的 ECMAScript 標準的實現,並且有自己的擴充。 ### 五個內建組件 * Application:在一個 ASP-based application 讓不同使用者共享資訊。 * Request:從使用者處理取得資訊 * Response:將資訊送給使用者 * Server:提供一些 Web Server 的工具 * Session:儲存在一個 session 內使用者的資訊 ### 物件的支援 ASP 對 COM 的支援會允許撰寫員使用 server component(或 OLE Automation server)。透過它撰寫員可以發展自己的物件,或將把程式轉成 Web-base 的介面。 * 透過 ADO 提供對於資料庫的應用。 * 透過 ActiveX 的 Scripting.FileSystemObject 提供對於檔案的操作。 ### Session 的管理 ASP 在 Server 端 Respondse 時會經由 HTTP 的 **Set-Cookie** 的 header 欄位傳送名為 **ASPSESSIONID** 的 Session ID。而使用者端的瀏覽器在收到這個 Session ID 之後,會在下次的 Request 時,經由 HTTP 的 **Cookie** 的 header 欄位再把這個 Session ID 傳給 Server,藉以讓 Server 區分是同一個瀏覽者,以獲得其專用的 Session 變數存取。這個機制可應用於帳號登入,在 Session TimeOut 被清除之前,只要瀏覽者沒關閉瀏覽器,就能持續保持帳號登入的狀態・ 此外,ASP 可以經由檔案 Global.asa 裡的兩個事件處理(Session\_OnStart 與 Session\_OnEnd)去控制該瀏覽者 Session 的建立與結束的額外處理。這可以用來作為統計實際線上人數之用。 ## 版本 ASP 目前最新的版本為 3.0,與 Windows 2000 一起發行,並內植於 IIS 5.0 中。 * ASP 1.0 內含於 Windows NT 4.0 Service Pack 3(IIS 3.0)發行。 * ASP 2.0 內含於 Windows NT 4.0 Option Pack,與 IIS 4.0 一起亮相。 自 ASP 3.0 發行後,除了各版本對它的安全性或問題修補外,對主要功能都沒有再進一步的更新。 Windows Server 2003 發行的 ASP 也是 3.0 版本。 其後繼者 ASP+(即 ASP.NET),已內含於.NET Framework 中持續演化。 ## 原理 ASP 是經過伺服器解析之後再向網頁瀏覽器返回資料,所以有了 ASP 就不必擔心客戶的瀏覽器是否能執行你所編寫的代碼。因為所有的程式都將在網頁伺服器端執行,包括所有嵌在普通 HTML 中的指令碼程式。當程式執行完畢後,伺服器僅將執行的結果返回給客戶瀏覽器,這樣也就減輕了客戶端瀏覽器的負擔,大大提高了互動的速度。 由於代碼是需要經過伺服器執行之後才向瀏覽器傳送的,所以在客戶端看到的只能是經過解析之後的資料,而無法獲得原始碼,故編寫者不用擔心自己的原始碼會被別人剽竊。但不排除駭客利用系統漏洞竊取伺服器端的 ASP 原始碼。 基於這樣的解析方式,也導致執行 ASP 頁面相對於普通的 HTML 頁面要慢一點。因為普通的 HTML 頁面只需要瀏覽器就能夠解析,而 ASP 則必須是伺服器將整頁的代碼都執行一遍之後再傳送資料。 ASP 提供與資料庫的互動,如 Microsoft SQL Server、Microsoft Access、MySQL 和 Oracle,比較流行的是 ASP 和 Microsoft SQL Server 的組合。 ## 範例 ASP 程式(包括與資料庫連線的部分)都是嵌入在普通 HTML 和其他客戶端語言中的。例如 ASP 語言是嵌入在「<%...%>」之間的部分。而這個程式最終結果將是: ## 參見 * Microsoft FrontPage * Visual InterDev * ASP.NET * .NET 框架 * PHP * JSP ## 外部連結 * ASP on MSD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如何從動態伺服器網頁(Active Server Page)模擬使用者(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應用或比較** * asp 實踐經驗記錄 * Active Server Pages 是什麼?(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ASP.NET 與 ASP 的差異 **替代產物** * ArrowHead ASP Server(將 ASP 轉移到 Java 的平台下去類比 ASP 的運作) * Cloudfoundry ASP * Apache::ASP(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在 Apache 上加上 Perl 支援後去跑名為 ASP 的網頁)
null
8,571
2023-05-02T15:00:08Z
77,008,935
.asp
1,639,922
<p><b>SubStation Alpha</b>(或 <b>Sub Station Alpha</b>),簡稱<b>SSA</b>,是由 CS Low(亦作 Kotus)建立、比傳統字幕(如SRT)更加強大先進的字幕檔案格式。該格式在Windows平台上可以經播放器由VSFilter渲染進行播放。這是一款廣受歡迎且已停止開發的字幕編輯製作工具。 </p><p>而<b>Advanced SubStation Alpha</b>(<b>ASS</b>)是一種比SSA更先進的字幕腳本格式。基於SSA 4.00+編碼構建。ASS的主要變化就是在SSA編寫風格的基礎上增添更多的效果和指令。 </p><p>該字幕格式常被字幕組所應用,分為內掛字幕、外掛字幕和內嵌字幕三種形式。內掛字幕一般指字幕檔案與視訊一同封裝在MKV檔案中,播放時需經過VSFilter渲染。外掛字幕指字幕檔案以單獨形式存在,播放時經VSFilter渲染到視訊上。內、外掛字幕又稱軟字幕,是可以提取、取出和檢視原始碼的。而內嵌字幕則是指字幕被以影像方式硬編碼到視訊中,所以播放時不需VSFilter等渲染,一般來說,該過程不可逆。 </p><p>SSA當前版本為V4.00。ASS則使用更進階的V4.00+編碼。 </p><p>目前有很多播放器支援渲染SSA、ASS字幕。 </p> <h2><span id="SSA.E5.AD.97.E5.B9.95.E4.B8.BB.E8.A6.81.E9.83.A8.E5.88.86"></span><span id="SSA字幕主要部分">SSA字幕主要部分</span></h2> <p>一個基本的SSA檔案樣版如下: </p> <pre style="overflow:auto;"> [Script Info]  ; This is a Sub Station Alpha v4 script.  ; For Sub Station Alpha info and downloads,  ; go to http://www.eswat.demon.co.uk/ Title: Neon Genesis Evangelion - Episode 26 (neutral Spanish) Original Script: RoRo Script Updated By: version 2.8.01 ScriptType: v4.00 Collisions: Normal PlayResY: 600 PlayDepth: 0 Timer: 100,0000   [V4 Styles] Format: Name, Fontname, Fontsize, PrimaryColour, SecondaryColour, TertiaryColour, BackColour, Bold, Italic, BorderStyle, Outline, Shadow, Alignment, MarginL, MarginR, MarginV, AlphaLevel, Encoding Style: DefaultVCD, Arial,28,11861244,11861244,11861244,-2147483640,-1,0,1,1,2,2,30,30,30,0,0   [Events] Format: Marked, Start, End, Style, Name, MarginL, MarginR, MarginV, Effect, Text Dialogue: Marked=0,0:00:01.18,0:00:06.85,DefaultVCD, NTP,0000,0000,0000,,{\pos(400,570)}Like an angel with pity on nobody </pre> <h3><span id=".E8.84.9A.E6.9C.AC.E8.AF.B4.E6.98.8E"></span><span id="脚本说明">腳本說明</span></h3> <ul><li><b>Script Info</b>: 腳本的一般全域資料: <ul><li>Title:標題</li> <li>Original Script:腳本原作</li> <li>Script Updated By:腳本優化</li> <li>Script Type:類型(用於相容性設定,SSA為4.00,ASS為4.00+)</li> <li>PlayResX &amp; PlayResY:顯示器的XY軸長度(單位為像素)</li> <li>PlayDepth(決定顏色數量)</li> <li>Timer:定時器</li></ul></li> <li><b>V4 Styles</b>: 定義文字樣式,在<b>events</b>部分可以直接調用這些樣式。 <ul><li>PrimaryColour. 第一顏色,即文字本身的顏色</li> <li>SecondaryColour. 第二顏色。在卡拉OK時使用,卡拉OK指令會用第一顏色填充第二顏色。</li> <li>TertiaryColour(ASS中稱為OutlineColour)邊框色,文字邊框的顏色。</li> <li>BackColour. 陰影顏色,文字陰影的顏色。</li> <li>MarginL, MarginR. 左右縮進。文字距離視訊最左最右的最小距離。</li> <li>MarginV. 上下縮進。文字熱點(對齊點)距離視訊上下的最小間距離。這取決於文字對齊方式,如果該文字使用中對齊,則上下縮進值無效。需要時文字可用\n或\N命令換行。ASS檔案中,Script Info部分的一個參數「WrapStyle」也可以改變此值。</li> <li>Outline. 邊框樣式,文字可以設定為有邊框,無邊框,或擁有不透明邊框(矩形背景)。</li> <li>Shadow. 陰影距離。文字的陰影到文字的距離大小。</li> <li>AlphaLevel. 透明度(0至255有效)</li> <li>Encoding. ASCII碼中的文字編碼方式。</li></ul></li> <li><b>Events</b>: 字幕的主體部分。</li></ul><p>字幕的出現時間和樣式、對樣式的修改和特效均在這裡編寫。 其一般語法格式為:<code>{\命令(参数,多个参数用逗号隔开)}</code>, 例如 <code>{\move(80,80,200,200,150,300)}</code>.只有一個參數的命令不需要括號 (如. <code>{\kf89}</code>). </p><p>有兩處注意: </p> <ul><li>一對大括號內可以放置多個語句。 如. <code>{\bord8\be1}</code></li> <li>\N 和 \n 命令不需要在兩邊加大括號就可使用。</li></ul><h2><span id="Advanced_SubStation_Alpha.EF.BC.88ASS.E5.AD.97.E5.B9.95.EF.BC.89"></span><span id="Advanced_SubStation_Alpha(ASS字幕)">Advanced SubStation Alpha(ASS字幕)</span></h2> <p><b>Advanced SubStation Alpha</b>(<b>ASS</b>)是一種比SSA更先進的字幕腳本格式。他基於SSA 4.00+編碼構建。他可以將普通的句子轉變為華麗動感的卡拉OK特效。 有一部分程式專門為編寫此類腳本而設計。 ASS的主要變化就是在SSA編寫風格的基礎上增添更多的效果和指令。 例:將上面的SSA腳本轉化為ASS腳本: </p> <pre style="overflow:auto;"> [Script Info]  ; Script generated by Aegisub  ; http://www.aegisub.net Title: Neon Genesis Evangelion - Episode 26 (neutral Spanish) Original Script: RoRo Script Updated By: version 2.8.01 ScriptType: v4.00+ Collisions: Normal PlayResY: 600 PlayDepth: 0 Timer: 100,0000 Video Aspect Ratio: 0 Video Zoom: 6 Video Position: 0   [V4+ Styles] Format: Name, Fontname, Fontsize, PrimaryColour, SecondaryColour, OutlineColour, BackColour, Bold, Italic, Underline, StrikeOut, ScaleX, ScaleY, Spacing, Angle, BorderStyle, Outline, Shadow, Alignment, MarginL, MarginR, MarginV, Encoding Style: DefaultVCD, Arial,28,&amp;H00B4FCFC,&amp;H00B4FCFC,&amp;H00000008,&amp;H80000008,-1,0,0,0,100,100,0.00,0.00,1,1.00,2.00,2,30,30,30,0   [Events] Format: Layer, Start, End, Style, Name, MarginL, MarginR, MarginV, Effect, Text Dialogue: 0,0:00:01.18,0:00:06.85,DefaultVCD, NTP,0000,0000,0000,,{\pos(400,570)}Like an Angel with pity on nobody\NThe second line in subtitle </pre> <h2><span id=".E6.94.AF.E6.8C.81ASS.2FSSA.E7.9A.84.E5.B8.B8.E7.94.A8.E5.AD.97.E5.B9.95.E5.88.B6.E4.BD.9C.E8.BD.AF.E4.BB.B6"></span><span id="支持ASS/SSA的常用字幕制作软件">支援ASS/SSA的常用字幕製作軟體</span></h2> <ul><li><b>Aegisub</b></li> <li><b>Jubler</b></li> <li><b>VisualSubSync</b></li> <li><b>subtitleeditor</b></li> <li><b>Sabbu</b></li> <li><b>Sub Station Alpha tool</b> </li> <li><b>Subtitle Workshop</b></li> <li><b>Subtitle Processor</b> </li> <li><b>Miyu</b></li> <li><b>Gaupol</b></li></ul><h2><span id=".E6.94.AF.E6.8C.81.E6.B8.B2.E6.9F.93.E3.80.81.E6.98.BE.E7.A4.BAASS.2FSSA.E5.AD.97.E5.B9.95.E7.9A.84.E6.92.AD.E6.94.BE.E5.99.A8.E5.92.8C.E7.A8.8B.E5.BA.8F"></span><span id="支持渲染、显示ASS/SSA字幕的播放器和程序">支援渲染、顯示ASS/SSA字幕的播放器和程式</span></h2> <h2><span id=".E7.9B.B8.E9.97.9C.E6.A2.9D.E7.9B.AE"></span><span id="相關條目">相關條目</span></h2> <ul><li>字幕格式</li></ul><h2><span id=".E5.BB.B6.E4.BC.B8.E9.98.85.E8.AF.BB"></span><span id="延伸阅读">延伸閱讀</span></h2> <ul><li><cite class="citation web">SSA/ASS Subtitles. Matroska.org. CoreCodec, Inc. <span> [<span>12 July</span> 2010]</span>.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22).</cite><span title="ctx_ver=Z39.88-2004&amp;rfr_id=info%3Asid%2Fzh.wikipedia.org%3ASubStation+Alpha&amp;rft.atitle=SSA%2FASS+Subtitles&amp;rft.genre=unknown&amp;rft.jtitle=Matroska.org&amp;rft_id=http%3A%2F%2Fwww.matroska.org%2Ftechnical%2Fspecs%2Fsubtitles%2Fssa.html&amp;rft_val_fmt=info%3Aofi%2Ffmt%3Akev%3Amtx%3Ajournal"><span> </span></span></li> <li><cite class="citation web">Kotus. Sub Station Alpha v4.00+ Script Format <span>(Microsoft Word Document)</span>. 18 February 2002 <span> [<span>11 July</span> 2010]</span>.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20).</cite><span title="ctx_ver=Z39.88-2004&amp;rfr_id=info%3Asid%2Fzh.wikipedia.org%3ASubStation+Alpha&amp;rft.au=Kotus&amp;rft.btitle=Sub+Station+Alpha+v4.00%2B+Script+Format&amp;rft.date=2002-02-18&amp;rft.genre=unknown&amp;rft_id=http%3A%2F%2Fwww.perlfu.co.uk%2Fprojects%2Fasa%2Fass-specs.doc&amp;rft_val_fmt=info%3Aofi%2Ffmt%3Akev%3Amtx%3Abook"><span> </span></span> <ul><li>moodub.free.fr Mirror(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ul></li> <li><cite class="citation web">ASS Tags. Aegisub Manual. aegisub.org. <span> [<span>11 July</span> 2010]</span>.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年7月11日).</cite><span title="ctx_ver=Z39.88-2004&amp;rfr_id=info%3Asid%2Fzh.wikipedia.org%3ASubStation+Alpha&amp;rft.atitle=ASS+Tags&amp;rft.genre=unknown&amp;rft.jtitle=Aegisub+Manual&amp;rft_id=http%3A%2F%2Faegisub.cellosoft.com%2Fdocs%2FASS_Tags&amp;rft_val_fmt=info%3Aofi%2Ffmt%3Akev%3Amtx%3Ajournal"><span> </span></span></li></ul><h2><span id=".E5.8F.82.E8.80.83"></span><span id="参考">參考</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80.A3.E7.B5.90"></span><span id="外部連結">外部連結</span></h2> <ul><li>VisualSubSync(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Subtitle Editor(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Sub Station Alpha - Video software and download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URUWorks - Subtitle Workshop(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Subtitle Processor | Download Subtitle Processor software for free at(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Miyu</li> <li>Gaupol Subtitle Editor</li></ul>
**SubStation Alpha**(或 **Sub Station Alpha**),簡稱 **SSA**,是由 CS Low(亦作 Kotus)建立、比傳統字幕(如 SRT)更加強大先進的字幕檔案格式。該格式在 Windows 平台上可以經播放器由 VSFilter 渲染進行播放。這是一款廣受歡迎且已停止開發的字幕編輯製作工具。 而 **Advanced SubStation Alpha**(**ASS**)是一種比 SSA 更先進的字幕腳本格式。基於 SSA 4.00 + 編碼構建。ASS 的主要變化就是在 SSA 編寫風格的基礎上增添更多的效果和指令。 該字幕格式常被字幕組所應用,分為內掛字幕、外掛字幕和內嵌字幕三種形式。內掛字幕一般指字幕檔案與視訊一同封裝在 MKV 檔案中,播放時需經過 VSFilter 渲染。外掛字幕指字幕檔案以單獨形式存在,播放時經 VSFilter 渲染到視訊上。內、外掛字幕又稱軟字幕,是可以提取、取出和檢視原始碼的。而內嵌字幕則是指字幕被以影像方式硬編碼到視訊中,所以播放時不需 VSFilter 等渲染,一般來說,該過程不可逆。 SSA 當前版本為 V4.00。ASS 則使用更進階的 V4.00 + 編碼。 目前有很多播放器支援渲染 SSA、ASS 字幕。 ## SSA 字幕主要部分 一個基本的 SSA 檔案樣版如下: ``` [Script Info]  ; This is a Sub Station Alpha v4 script.  ; For Sub Station Alpha info and downloads,  ; go to http://www.eswat.demon.co.uk/ Title: Neon Genesis Evangelion - Episode 26 (neutral Spanish) Original Script: RoRo Script Updated By: version 2.8.01 ScriptType: v4.00 Collisions: Normal PlayResY: 600 PlayDepth: 0 Timer: 100,0000   [V4 Styles] Format: Name, Fontname, Fontsize, PrimaryColour, SecondaryColour, TertiaryColour, BackColour, Bold, Italic, BorderStyle, Outline, Shadow, Alignment, MarginL, MarginR, MarginV, AlphaLevel, Encoding Style: DefaultVCD, Arial,28,11861244,11861244,11861244,-2147483640,-1,0,1,1,2,2,30,30,30,0,0   [Events] Format: Marked, Start, End, Style, Name, MarginL, MarginR, MarginV, Effect, Text Dialogue: Marked=0,0:00:01.18,0:00:06.85,DefaultVCD, NTP,0000,0000,0000,,{\pos(400,570)}Like an angel with pity on nobody ``` ### 腳本說明 * **Script Info**: 腳本的一般全域資料: * Title:標題 * Original Script:腳本原作 * Script Updated By:腳本優化 * Script Type:類型(用於相容性設定,SSA 為 4.00,ASS 為 4.00+) * PlayResX & PlayResY:顯示器的 XY 軸長度(單位為像素) * PlayDepth(決定顏色數量) * Timer:定時器 * **V4 Styles**: 定義文字樣式,在 **events** 部分可以直接調用這些樣式。 * PrimaryColour. 第一顏色,即文字本身的顏色 * SecondaryColour. 第二顏色。在卡拉 OK 時使用,卡拉 OK 指令會用第一顏色填充第二顏色。 * TertiaryColour(ASS 中稱為 OutlineColour)邊框色,文字邊框的顏色。 * BackColour. 陰影顏色,文字陰影的顏色。 * MarginL, MarginR. 左右縮進。文字距離視訊最左最右的最小距離。 * MarginV. 上下縮進。文字熱點(對齊點)距離視訊上下的最小間距離。這取決於文字對齊方式,如果該文字使用中對齊,則上下縮進值無效。需要時文字可用 \n 或 \N 命令換行。ASS 檔案中,Script Info 部分的一個參數「WrapStyle」也可以改變此值。 * Outline. 邊框樣式,文字可以設定為有邊框,無邊框,或擁有不透明邊框(矩形背景)。 * Shadow. 陰影距離。文字的陰影到文字的距離大小。 * AlphaLevel. 透明度(0 至 255 有效) * Encoding. ASCII 碼中的文字編碼方式。 * **Events**: 字幕的主體部分。 字幕的出現時間和樣式、對樣式的修改和特效均在這裡編寫。 其一般語法格式為:`{\命令(参数,多个参数用逗号隔开)}`, 例如 `{\move(80,80,200,200,150,300)}`. 只有一個參數的命令不需要括號 (如. `{\kf89}`). 有兩處注意: * 一對大括號內可以放置多個語句。 如. `{\bord8\be1}` * \N 和 \n 命令不需要在兩邊加大括號就可使用。 ## Advanced SubStation Alpha(ASS 字幕) **Advanced SubStation Alpha**(**ASS**)是一種比 SSA 更先進的字幕腳本格式。他基於 SSA 4.00 + 編碼構建。他可以將普通的句子轉變為華麗動感的卡拉 OK 特效。 有一部分程式專門為編寫此類腳本而設計。 ASS 的主要變化就是在 SSA 編寫風格的基礎上增添更多的效果和指令。 例:將上面的 SSA 腳本轉化為 ASS 腳本: ``` [Script Info]  ; Script generated by Aegisub  ; http://www.aegisub.net Title: Neon Genesis Evangelion - Episode 26 (neutral Spanish) Original Script: RoRo Script Updated By: version 2.8.01 ScriptType: v4.00+ Collisions: Normal PlayResY: 600 PlayDepth: 0 Timer: 100,0000 Video Aspect Ratio: 0 Video Zoom: 6 Video Position: 0   [V4+ Styles] Format: Name, Fontname, Fontsize, PrimaryColour, SecondaryColour, OutlineColour, BackColour, Bold, Italic, Underline, StrikeOut, ScaleX, ScaleY, Spacing, Angle, BorderStyle, Outline, Shadow, Alignment, MarginL, MarginR, MarginV, Encoding Style: DefaultVCD, Arial,28,&H00B4FCFC,&H00B4FCFC,&H00000008,&H80000008,-1,0,0,0,100,100,0.00,0.00,1,1.00,2.00,2,30,30,30,0   [Events] Format: Layer, Start, End, Style, Name, MarginL, MarginR, MarginV, Effect, Text Dialogue: 0,0:00:01.18,0:00:06.85,DefaultVCD, NTP,0000,0000,0000,,{\pos(400,570)}Like an Angel with pity on nobody\NThe second line in subtitle ``` ## 支援 ASS/SSA 的常用字幕製作軟體 * **Aegisub** * **Jubler** * **VisualSubSync** * **subtitleeditor** * **Sabbu** * **Sub Station Alpha tool** * **Subtitle Workshop** * **Subtitle Processor** * **Miyu** * **Gaupol** ## 支援渲染、顯示 ASS/SSA 字幕的播放器和程式 ## 相關條目 * 字幕格式 ## 延伸閱讀 * SSA/ASS Subtitles. Matroska.org. CoreCodec, Inc. [12 July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 2011-08-22). * Kotus. Sub Station Alpha v4.00+ Script Format (Microsoft Word Document). 18 February 2002 [11 July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 2011-07-20).  * moodub.free.fr Mirror(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ASS Tags. Aegisub Manual. aegisub.org. [11 July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 2010 年 7 月 11 日). ## 參考 ## 外部連結 * VisualSubSync(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Subtitle Editor(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Sub Station Alpha - Video software and download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URUWorks - Subtitle Workshop(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Subtitle Processor | Download Subtitle Processor software for free at(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Miyu * Gaupol Subtitle Editor
null
11,138
2023-04-16T12:25:00Z
63,146,210
.ass
286,395
<p><b>.at</b>為奧地利國碼頂級網域名稱(ccTLD)的域名。該域名於1988年1月20日啟用。它由nic.at負責管理。 </p> <h2><span id=".E4.BA.8C.E7.B4.9A.E5.9F.9F.E5.90.8D"></span><span id="二級域名">二級域名</span></h2> <p>.at有許多二級域名: </p> <ul><li>.ac.at(適用於大學等學術機構)</li> <li>.gv.at(適用於奧地利聯邦和州政府)</li> <li>.co.at(商業公司)</li> <li>.or.at(各類組織)</li> <li>.priv.at(奧地利私人域名)</li></ul><h2><span id=".E5.8F.82.E8.80.83"></span><span id="参考">參考</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80.A3.E7.B5.90"></span><span id="外部連結">外部連結</span></h2> <ul><li>NIC.AT Website</li> <li>IANA .at whois informatio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Domain Hacks Suggest(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u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422 Cached time: 20230505225850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 CPU time usage: 0.363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493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5550/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128439/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28053/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35/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7/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3527/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190/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18585707/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1/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406.912 1 -total 50.01% 203.498 1 Template:CcTLD 49.51% 201.449 1 Template:Navbox_with_collapsible_groups 40.58% 165.136 3 Template:Navbox_with_columns 25.12% 102.231 1 Template:Expand_language 20.14% 81.958 1 Template:Rtl-lang 17.32% 70.466 1 Template:Ambox 13.25% 53.905 1 Template:Reflist 13.06% 53.123 9 Template:Lang 12.00% 48.837 9 Template:Category_handler -->
**.at** 為奧地利國碼頂級網域名稱(ccTLD)的域名。該域名於 1988 年 1 月 20 日啟用。它由 nic.at 負責管理。 ## 二級域名 .at 有許多二級域名: * .ac.at(適用於大學等學術機構) * .gv.at(適用於奧地利聯邦和州政府) * .co.at(商業公司) * .or.at(各類組織) * .priv.at(奧地利私人域名) ## 參考 ## 外部連結 * NIC.AT Website * IANA .at whois informatio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Domain Hacks Suggest(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null
1,717
2023-04-16T12:26:18Z
68,261,712
.at
286,397
<p><b>.au</b>是澳大利亞國碼頂級網域名稱(ccTLD)的域名,於1986年3月5日啟用。幾個外部領地使用.cc .cx .hm .nf等其他域名。 </p> <h2><span id=".E4.BA.8C.E7.B4.9A.E5.9F.9F.E5.90.8D"></span><span id="二級域名">二級域名</span></h2> <ul><li>.com.au – 商業實體</li> <li>.net.au – 商業實體</li> <li>.org.au – 協會和非營利組織</li> <li>.edu.au – 教育機構</li> <li>.gov.au – 政府及其部門</li> <li>.asn.au – 協會和非營利組織</li> <li>.id.au – 個人</li> <li>.csiro.au – 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li></ul><h2><span id=".E5.8F.82.E8.80.83"></span><span id="参考">參考</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80.A3.E7.B5.90"></span><span id="外部連結">外部連結</span></h2> <ul><li>IANA WHOIS for .au(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auDA(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AusRegistry*(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u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442 Cached time: 20230505225851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 CPU time usage: 0.380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498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5780/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235640/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29048/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35/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7/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5956/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168/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18800466/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365.835 1 -total 57.34% 209.779 1 Template:CcTLD 56.77% 207.702 1 Template:Navbox_with_collapsible_groups 47.29% 172.997 3 Template:Navbox_with_columns 24.09% 88.112 1 Template:Rtl-lang 14.50% 53.056 1 Template:Reflist 14.03% 51.309 9 Template:Lang 12.90% 47.189 9 Template:Category_handler 11.06% 40.457 1 Template:Infobox_Top_level_domain 10.80% 39.528 1 Template:NoteTA -->
**.au** 是澳大利亞國碼頂級網域名稱(ccTLD)的域名,於 1986 年 3 月 5 日啟用。幾個外部領地使用.cc .cx .hm .nf 等其他域名。 ## 二級域名 * .com.au – 商業實體 * .net.au – 商業實體 * .org.au – 協會和非營利組織 * .edu.au – 教育機構 * .gov.au – 政府及其部門 * .asn.au – 協會和非營利組織 * .id.au – 個人 * .csiro.au – 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 ## 參考 ## 外部連結 * IANA WHOIS for .au(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auDA(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AusRegistry\*(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null
3,639
2023-05-01T07:42:16Z
74,883,059
.au
816,363
<p><b>AVI</b>是英語<b>Audio Video Interleave</b>(「音訊影片交織」或譯為「音訊影片交錯」)的首字母縮寫,由微軟在1992年11月推出的一種多媒體檔案格式,用於對抗蘋果Quicktime的技術。現在所說的AVI多是指一種封裝格式。 </p> <h2><span id="AVI.E5.B0.81.E8.A3.85.E6.A6.82.E8.BF.B0"></span><span id="AVI封装概述">AVI封裝概述</span></h2> <p>儘管AVI已經屬於老舊的技術,但是由於Windows的通用性,和簡單易懂的開發API,仍被廣泛使用。 </p><p>AVI的檔案結構分為「頭部」,「主體」和「索引」三部分。主體中圖像資料和聲音資料是互動存放的。從尾部的索引可以索引跳到自己想放的位置。 </p><p>AVI將影片和音訊封裝在一個檔案裡,其順序是:若干影片影格(Video Frame)之後接著若干音訊影格(Audio Frame),再然後是影片影格、音訊影格,故名為「音訊影片交織」,意即音訊和影片按影格交錯排列,以此達到音訊同步於影片播放的效果。和DVD影片格式一樣,AVI檔案支援多影片流和音訊流,雖然這些功能很少使用。大多數AVI檔案還支援由Matrox OpenDML集團於1996年2月開發的格式字尾。這些檔案非正式的稱為「AVI 2.0」,並得到微軟的支援。 </p><p>AVI本身只是提供了這麼一個框架,內部的圖像資料和聲音順據格式可以是任意的編碼形式。但是由於索引放在了檔案尾部,所以在播放internet串流媒體時已屬力不從心。 </p> <h2><span id="AVI.E5.B0.81.E8.A3.85.E8.BD.AF.E4.BB.B6"></span><span id="AVI封装软件">AVI封裝軟體</span></h2> <p>較知名的有 </p> <ul><li>VirtualDub(VirtualDub MOD)</li> <li>AVI-Mux(命令列版本及GUI版本AVI-Mux GUI)</li></ul><h2><span id="AVI.E8.83.BD.E4.BD.BF.E7.94.A8.E7.9A.84.E7.B7.A8.E7.A2.BC"></span><span id="AVI能使用的編碼">AVI能使用的編碼</span></h2> <ul><li>影像檔案種類(括號內表示的是此影片的FourCC) <ul><li>MPEG-1/-2(MPEG/MPG1/MPG2)</li> <li>MPEG-4(MP4V/XVID/DX50/DIVX/DIV5/3IVX/3IV2/RMP4)</li> <li>MS-MPEG4(MPG4/MP42/MP43)</li> <li>WMV7/WMV8/WMV9(WMV1/WMV2/WMV3)</li> <li>DV(DVSD/DVIS)</li> <li>Flash Video(FLV1/FLV4)</li> <li>Motion JPEG(MJPG)</li> <li>LossLess JPEG(LJPG)</li> <li>H.264(AVC1/DAVC/H264/X264)</li> <li>H.263(H263/S263)</li> <li>H.261(H261)</li> <li>Huffyuv(HFYU)</li> <li>AVIzlib(ZLIB)</li> <li>AVImszh(MSZH)</li> <li>Theora(THEO)</li> <li>Indeo Video(IV31/IV32)</li> <li>Cinepak(cvid)</li> <li>Microsoft Video 1(CRAM)</li> <li>On2VP3(VP30/VP31)</li> <li>On2VP4(VP40)</li> <li>On2 VP6(VP60/VP61/VP62)</li> <li>VC-1(WVC1)</li></ul></li></ul><ul><li>音訊 <ul><li>PCM</li> <li>MP3(0x0055)</li> <li>AC-3(0x0092)</li> <li>AAC <ul><li>HE-AAC</li> <li>LC-AAC</li></ul></li> <li>FLAC</li> <li>Indeo Audio</li> <li>TrueSpeech</li> <li>WMA</li> <li>Vorbis</li></ul></li></ul><p>編碼組合能根據以下的例子自由選擇。 </p> <ul><li>(DivX或XviD+MP3).avi,</li> <li>(H.264+MP3).avi</li> <li>(WMV9+MP3).avi</li></ul><p>以XviD+MP3構成的AVI最為常見。 </p> <h2><span id="AVI.E5.BD.B1.E7.89.87.E6.92.AD.E6.94.BE.E5.99.A8"></span><span id="AVI影片播放器">AVI影片播放器</span></h2> <ul><li>QuickTime:屬於Apple公司,相容QuickTime的AVI檔案可以用QuickTime播放</li> <li>VLC媒體播放器:屬於VideoLAN組織,除了播放AVI格式,還可以支援很多其他格式</li> <li>RealPlayer:屬於RealNetworks</li> <li>DivX Player:屬於DIVX公司</li> <li>GOM Player:屬於Gretech Corporation,只能運行於Windows平台</li> <li>Windows Media Player:屬於Microsoft,只能運行於Windows平台上</li></ul><h2><span id=".E5.8F.82.E8.A7.81"></span><span id="参见">參見</span></h2> <ul><li>MKV</li> <li>ASF</li> <li>DirectShow Media</li> <li>MPEG-2</li> <li>MOV</li> <li>MP4</li> <li>Ogg</li> <li>OGM</li></ul><h2><span id=".E5.A4.96.E9.83.A8.E9.80.A3.E7.B5.90"></span><span id="外部連結">外部連結</span></h2> <ul><li>.AVI Glossary(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ul>
**AVI** 是英語 **Audio Video Interleave**(「音訊影片交織」或譯為「音訊影片交錯」)的首字母縮寫,由微軟在 1992 年 11 月推出的一種多媒體檔案格式,用於對抗蘋果 Quicktime 的技術。現在所說的 AVI 多是指一種封裝格式。 ## AVI 封裝概述 儘管 AVI 已經屬於老舊的技術,但是由於 Windows 的通用性,和簡單易懂的開發 API,仍被廣泛使用。 AVI 的檔案結構分為「頭部」,「主體」和「索引」三部分。主體中圖像資料和聲音資料是互動存放的。從尾部的索引可以索引跳到自己想放的位置。 AVI 將影片和音訊封裝在一個檔案裡,其順序是:若干影片影格(Video Frame)之後接著若干音訊影格(Audio Frame),再然後是影片影格、音訊影格,故名為「音訊影片交織」,意即音訊和影片按影格交錯排列,以此達到音訊同步於影片播放的效果。和 DVD 影片格式一樣,AVI 檔案支援多影片流和音訊流,雖然這些功能很少使用。大多數 AVI 檔案還支援由 Matrox OpenDML 集團於 1996 年 2 月開發的格式字尾。這些檔案非正式的稱為「AVI 2.0」,並得到微軟的支援。 AVI 本身只是提供了這麼一個框架,內部的圖像資料和聲音順據格式可以是任意的編碼形式。但是由於索引放在了檔案尾部,所以在播放 internet 串流媒體時已屬力不從心。 ## AVI 封裝軟體 較知名的有 * VirtualDub(VirtualDub MOD) * AVI-Mux(命令列版本及 GUI 版本 AVI-Mux GUI) ## AVI 能使用的編碼 * 影像檔案種類(括號內表示的是此影片的 FourCC) * MPEG-1/-2(MPEG/MPG1/MPG2) * MPEG-4(MP4V/XVID/DX50/DIVX/DIV5/3IVX/3IV2/RMP4) * MS-MPEG4(MPG4/MP42/MP43) * WMV7/WMV8/WMV9(WMV1/WMV2/WMV3) * DV(DVSD/DVIS) * Flash Video(FLV1/FLV4) * Motion JPEG(MJPG) * LossLess JPEG(LJPG) * H.264(AVC1/DAVC/H264/X264) * H.263(H263/S263) * H.261(H261) * Huffyuv(HFYU) * AVIzlib(ZLIB) * AVImszh(MSZH) * Theora(THEO) * Indeo Video(IV31/IV32) * Cinepak(cvid) * Microsoft Video 1(CRAM) * On2VP3(VP30/VP31) * On2VP4(VP40) * On2 VP6(VP60/VP61/VP62) * VC-1(WVC1) * 音訊 * PCM * MP3(0x0055) * AC-3(0x0092) * AAC * HE-AAC * LC-AAC * FLAC * Indeo Audio * TrueSpeech * WMA * Vorbis 編碼組合能根據以下的例子自由選擇。 * (DivX 或 XviD+MP3).avi, * (H.264+MP3).avi * (WMV9+MP3).avi 以 XviD+MP3 構成的 AVI 最為常見。 ## AVI 影片播放器 * QuickTime:屬於 Apple 公司,相容 QuickTime 的 AVI 檔案可以用 QuickTime 播放 * VLC 媒體播放器:屬於 VideoLAN 組織,除了播放 AVI 格式,還可以支援很多其他格式 * RealPlayer:屬於 RealNetworks * DivX Player:屬於 DIVX 公司 * GOM Player:屬於 Gretech Corporation,只能運行於 Windows 平台 * Windows Media Player:屬於 Microsoft,只能運行於 Windows 平台上 ## 參見 * MKV * ASF * DirectShow Media * MPEG-2 * MOV * MP4 * Ogg * OGM ## 外部連結 * .AVI Glossary(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null
4,136
2023-04-23T19:19:24Z
74,868,797
.avi
286,399
<p><b>.aw</b>為阿魯巴國家及地區頂級域(ccTLD)的域名。該域名於1996年2月20日啟用。該域名主要由位於阿魯巴的公司使用,但該域名被註冊的數量並不多。該域名由SETAR負責管理。 </p> <h2><span id=".E5.8F.82.E8.80.83"></span><span id="参考">參考</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80.A3.E7.B5.90"></span><span id="外部連結">外部連結</span></h2> <ul><li>IANA .aw whois informatio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u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442 Cached time: 20230505225852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 CPU time usage: 0.310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431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5537/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129625/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28035/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35/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7/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3527/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145/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18472004/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1/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338.644 1 -total 59.68% 202.117 1 Template:CcTLD 59.13% 200.250 1 Template:Navbox_with_collapsible_groups 48.84% 165.399 3 Template:Navbox_with_columns 25.82% 87.451 1 Template:Expand_English 24.10% 81.611 1 Template:Rtl-lang 21.80% 73.809 1 Template:Expand_language 20.08% 68.012 1 Template:Ambox 15.14% 51.264 9 Template:Lang 13.89% 47.037 9 Template:Category_handler -->
**.aw** 為阿魯巴國家及地區頂級域(ccTLD)的域名。該域名於 1996 年 2 月 20 日啟用。該域名主要由位於阿魯巴的公司使用,但該域名被註冊的數量並不多。該域名由 SETAR 負責管理。 ## 參考 ## 外部連結 * IANA .aw whois informatio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null
1,192
2023-05-04T22:49:52Z
68,262,243
.aw
297,060
<p><b>.ax</b>是芬蘭奧蘭自治區自2006年啟用的國家和地區頂級域名(ccTLD)的域名。之前大多數的奧蘭網站使用.aland.fi域名。 </p><p>2006年2月17日,芬蘭議會通過法律改定,加<b>.ax</b>頂級域。計劃在三年之內把<b>aland.fi</b>改到<b>.ax</b>。新域名不能註冊在<b>aland.fi</b>下面,現存的<b>aland.fi</b>域名會全部改為<b>.ax</b><span id="ref_axapproved"><sup>[1]</sup></span>。 同年3月17日,芬蘭總統塔里婭·哈洛寧簽署這個法律,3月27日生效<span id="ref_signed"><sup>[2]</sup></span>。 </p> <h2><span id=".E5.8F.82.E8.80.83.E6.96.87.E7.8C.AE"></span><span id="参考文献">參考文獻</span></h2> <ul><li><span id="endnote_axapproved"><b>^</b></span> 議會通過使用.ax,<i>Ålandstidningen 2006年2月17日版</i></li> <li><span id="endnote_signed"><b>^</b></span> 總統簽定使用.ax,<i>Ålandstidningen 2006年3月24日版</i></li></ul><h2><span id=".E5.A4.96.E9.83.A8.E9.80.A3.E7.B5.90"></span><span id="外部連結">外部連結</span></h2> <ul><li>IANA .ax whois informatio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u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302 Cached time: 20230419073218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 CPU time usage: 0.356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432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5289/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121292/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28181/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35/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7/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0/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152/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17244403/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311.860 1 -total 81.06% 252.779 1 Template:CcTLD 80.28% 250.368 1 Template:Navbox_with_collapsible_groups 64.44% 200.952 3 Template:Navbox_with_columns 34.00% 106.029 1 Template:Rtl-lang 19.28% 60.140 9 Template:Lang 17.50% 54.585 9 Template:Category_handler 16.85% 52.551 1 Template:Expand 14.93% 46.549 1 Template:Ambox 10.86% 33.883 9 Template:Category_handler/numbered --><!-- Saved in parser cache with key zhwiki:pcache:idhash:297060-0!userlang=zh-tw!zh-tw and timestamp 20230419073217 and revision id 63050012. Rendering was triggered because: api-parse -->
**.ax** 是芬蘭奧蘭自治區自 2006 年啟用的國家和地區頂級域名(ccTLD)的域名。之前大多數的奧蘭網站使用.aland.fi 域名。 2006 年 2 月 17 日,芬蘭議會通過法律改定,加**.ax** 頂級域。計劃在三年之內把 **aland.fi** 改到**.ax**。新域名不能註冊在 **aland.fi** 下面,現存的 **aland.fi** 域名會全部改為**.ax**[1]。 同年 3 月 17 日,芬蘭總統塔里婭・哈洛寧簽署這個法律,3 月 27 日生效[2]。 ## 參考文獻 * **^** 議會通過使用.ax,_Ålandstidningen 2006 年 2 月 17 日版_ * **^** 總統簽定使用.ax,_Ålandstidningen 2006 年 3 月 24 日版_ ## 外部連結 * IANA .ax whois informatio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null
1,214
2023-04-16T12:26:18Z
63,050,012
.ax
286,400
<p><b>.az</b>為亞塞拜然國家及地區頂級域(ccTLD)的域名。由亞塞拜然通信公司管理。 </p> <h2><span id=".E4.BA.8C.E7.B4.9A.E5.9F.9F.E5.90.8D"></span><span id="二級域名">二級域名</span></h2> <p>.az 下的一些二級域名包含com.az、net.az、int.az、gov.az、org.az、edu.az、info.az、pp.az、mil.az、name.az、pro .az、biz.az 和 co.az。 </p> <h2><span id=".E5.8F.82.E8.80.83"></span><span id="参考">參考</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80.A3.E7.B5.90"></span><span id="外部連結">外部連結</span></h2> <ul><li>IANA .az whois informatio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u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442 Cached time: 20230505225853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vary‐revision‐sha1] CPU time usage: 0.326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435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5525/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131106/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28455/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35/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6/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3523/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142/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18474782/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325.266 1 -total 68.47% 222.720 1 Template:CcTLD 67.59% 219.852 1 Template:Navbox_with_collapsible_groups 55.16% 179.416 3 Template:Navbox_with_columns 27.54% 89.580 1 Template:Rtl-lang 16.60% 53.982 9 Template:Lang 15.12% 49.188 9 Template:Category_handler 14.65% 47.666 1 Template:Reflist 13.25% 43.086 3 Template:Cite_book 10.03% 32.638 1 Template:Infobox_Top_level_domain -->
**.az** 為亞塞拜然國家及地區頂級域(ccTLD)的域名。由亞塞拜然通信公司管理。 ## 二級域名 .az 下的一些二級域名包含 com.az、net.az、int.az、gov.az、org.az、edu.az、info.az、pp.az、mil.az、name.az、pro .az、biz.az 和 co.az。 ## 參考 ## 外部連結 * IANA .az whois informatio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null
1,784
2023-05-04T22:50:06Z
72,116,836
.a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