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named: 0
int64
0
3.17k
label
int64
0
11
title
stringlengths
6
70
content
stringlengths
2
30k
300
9
上海星瀚律师事务所招聘破产清算方向实习生
招聘岗位:2025届实习生(破产清算方向)招聘人数:2人工作地点:上海市长宁路1193号长宁来福士广场T3办公楼7层工资待遇:实习期间150元/天,表现优异可留用任职要求:1.国内外法学院在读本科或硕士,2025年及以后毕业,有志于从事律师工作;2.保证实习期不低于3个月,且每周实习五天,原则上工作日全勤(接受合理请假);3.法学功底扎实,在校成绩优异;4.具备良好的书面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5.工作主动性强、踏实勤奋且有责任心,有团队合作精神;6. 认同星瀚文化,希望和我们一起成为热爱法律的技术派。申请方式:简历请投递hr@ricc.com.cn,并抄送:suyuji@ricc.com.cn,邮件标题为:姓名+破产清算+在读院校+毕业时间关于上海星瀚律师事务所上海星瀚律师事务所是一家一体化运营的精品律师事务所,业务领域涵盖公司、金融、财税、刑事、知识产权、海事海商、涉外、财富管理、房产、行政、海关等,能够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综合性的法律解决方案。上海星瀚律师事务所是上海市优秀律师事务所,并被授予“上海市十佳律师事务所”称号。此外,星瀚也是「钱伯斯(Chambers and Partners)」「商法 China Business Law Journal」的上榜律师事务所。“专业亲切 温暖欢乐”是星瀚的氛围写照,星瀚同事都颇具亲和力,内部沟通扁平、畅通,具有很强的团队凝聚力和创新精神。星瀚一直倡导合理科学的工作时间和生活节奏,希望星瀚同事都能和“喜欢的一切在一起”。欢迎加入星瀚,让我们一起成为热爱法律的技术派!推荐阅读关于律所办公环境:《让你流连忘返、念念不忘的律所是什么模样?》关于星瀚的发展历程:《星空浩瀚,以梦为马:新锐律所的十年探索与创新》关于星瀚的人才战略:《星瀚的人才战略秘籍:如何让青年法律人成为理想中的自己》实习前辈们的小结与感悟:《春夏限定版<追星修炼手册>》《七十天环游星瀚》《浩瀚星空下的夏日叙事》《遇见星光,抓住星光,成为星光》《62天,一场星空浩瀚的冒险》《这个寒冬幸好还有我们的温暖相遇》《人生是一场“星途”,要去有“星”的地方》《抬头观星,低头观心》《向外看,向内求,向前走》了解更多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星瀚微法苑」,每周一至周四为原创专业推送,周五为人文系列。星瀚官网:http://www.ricc.com.cn/咨询问题:添加星瀚小星(微信号搜索:ricc-xing)为好友^^
301
4
【线下·北京】钱伯斯大中华区高质量发展论坛2024-北京站(活动时间:2024年3月6-7日)
钱伯斯大中华区2024“高质量发展”系列城市论坛今天在成都拉开帷幕。此次论坛中,来自全国各地的律师与观众齐聚一堂,多家律所共同探讨企业在发展不同周期以及面临不同发展需求时的重要法律问题。 企业走出去与国际仲裁 泰和泰律师事务所律师李国刚、干建明、周娅睿、郑雯文以及通威股份光伏商务部法务总监李文林、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副总法律顾问兼法律合规部主任陈昆,共同带来关于中国企业在走出去过程当中采用国际仲裁进行风险预防以及争议解决的分享。嘉宾从理论到实操层面出发,讨论企业如何选择仲裁机构、怎样理解与运用不同法域仲裁差异等详实内容。会中,嘉宾亦强调中国律师在跨境争议解决中作为中国企业与外国庞大繁杂法律体系之间的重要桥梁作用。 投资并购的回购条款 炜衡律师事务所律师李国鹏、金代文、张强、张雪云以及海特集团总裁助理兼法务总监王胜杰围绕“投资并购的回购条款”话题,探讨在企业交易及其他特殊情况下,律师应该如何进行尽职调查、如何处理相关条款的技术细节、以及对重要的交易条款的见解。嘉宾亦从企业的角度出发,讨论律所应当怎么样更好满足客户的各项法律需求。 “终而复始,奇正相生” -- 破产重整的投资机遇与风险防范 国枫律师事务所以“破产重整的投资机遇与风险防范”为话题,引出破产重整程序是企业发展过程中重要环节,也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机遇的观点。由律所律师冯雅馥、何帅领、李威、薛玉婷以及何运晨担任嘉宾进行分享。嘉宾以投资人的角度探讨企业破产重整方案,以及分享在此过程中如何保障相关方利益。 我们感谢嘉宾以及参会观众对本次活动的支持,接下来钱伯斯2024论坛将前往北京,在3月6日-7日开展为期两天的论坛活动。同时,3月7日我们将举行颁奖礼晚宴,对优秀律所、律师以及企业法务进行颁奖。最具影响力总法律顾问名单及法务特别奖入围名单可以查阅这篇文章:钱伯斯2024最具影响力总法律顾问及法务特别奖项入围名单发布 您可以通过扫描下方二维码进行报名: 北京两日论坛议程 >>> 向右滑动查看3月6日-3月7日论坛议程>>> 北京颁奖礼奖项内容 年度最具成长力律所奖 年度最佳地区律师事务所 年度客户服务奖 年度合规律师事务所  年度公司融资律师事务所 年度争议解决奖 慈善与公益:杰出律师事务所 年度律师事务所管理奖 大中华区2024最具影响力总法律顾问 大中华区2024法务特别奖 若您对我们的研究有任何问题,欢迎联系: Dennis Li – 研究总监 dennis.li@chambers.com Beatrice Chan – 研究经理 beatrice.chan@chambers.com 关于钱伯斯 钱伯斯是全球领先的法律研究和分析机构,在全球范围内评选各领域顶尖律师事务所和法律专业人士。钱伯斯法律指南被视为业界基准,是国际客户寻求高端法律服务的重要参考。 钱伯斯研究的独立性 我们很高兴看到很多律师事务所和业内第三方机构参与我们的研究,确保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律师事务所及其业务。然而钱伯斯自豪地坚持独立和公正的研究和排名,因此我们的研究过程从未授权,也不与任何第三方伙伴进行合作。律师事务所可自行决定如何为参与我们的研究和申报做准备。
302
4
2024ALBChina十五佳律师新星报名开始
我们欣喜地通知,2024 ALB China 律师新星现已开始接受报名。本次排名关注中国大陆范围内有雄心,有潜力,有卓越表现和良好口碑的上升期律师,我们期待着发掘出十五位正在快速成长为未来业内领军人物的青年律师,这些青年律师在重大交易、关键案件中赢得来自客户、同事的好评。 每一个律师事务所最多能提名2位满足条件的律师新星,请律所内部协商之后用一名联系人沟通提交报名表。被提名为律师新星的候选人需满足:年龄不超过40岁或从事法律行业不超过15年,目前常驻中国大陆从事相关法律服务,中外律师不限。 评选方法 我们将参考以下几个方面: 1)主要成就  2)代理过的重大交易或案件  3)过去12个月的主要工作内容  4)候选人的主要客户  5)候选人所获得的奖项 6)客户评价和同事评价 最终当选的15位律师新星名单将刊登在2024年6月《亚洲法律杂志》中国版。 欢迎点击阅读原文下载报名表格或联系调研团队TRALBRanking@thomsonreuters.com获取报名表格参与评选 由律所统一的联络人在截止日期3月25日18:00之前将填好的报名表格发送至TRALBRanking@thomsonreuters.com 我们期待收到您的报名!
303
4
高朋迎高级合伙人李晓娟加盟
法律咨询热线:400-600-1313 “ 诚挚欢迎李晓娟律师以高级合伙人身份加盟高朋。在加入高朋之前,李律师曾为北京市中伦文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此前也曾先后在国内外知名律师事务所担任律师及合伙人,并曾担任多家金融公司风控负责人及私募股权母基金法务总监。李晓娟律师主要从事私募基金(包括基金投资、基金设立、母基金投资、基金管理人资质申请、合规、基金备案等)、项目融资、风险投资、企业兼并购、争议解决(尤其是金融纠纷的诉讼、仲裁)、境外投融资、境外发债等法律业务。 执业经历: 李律师曾就职于澳大利亚唐林律师事务所、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等国内外知名律师事务所,并曾担任国机集团下属基金公司风控负责人、宜信财富私募股权母基金法务总监,对私募基金的设立和发行、基金募集、基金投资、基金运营及投后管理、基金退出、基金清算、基金合规、争议纠纷解决等私募基金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具有非常丰富的实操经验。李律师曾参与境外诉讼仲裁、国际技术转移、境外上市、境外债券发行等涉外业务。 荣誉证书: ●CFA Level I (美国特许金融分析师一级) ●基金从业资格、证券从业资格 社会职务: ●北京多元调解发展促进会调解员 代表案例: ●代理客户北京某科技公司与上海勤鞠实业公司关于比特币挖矿的合同纠纷案胜诉,并被最高人民法院作为经典案例推荐并入选央视《法治壹深度》栏目,已在中央电视台12频道播出 ●代表爱尔兰ICON集团收购中国某医疗服务公司 ●代表腾讯收购境外某科技公司 ●代表中海油服处理某涉外合同纠纷仲裁案件 ●参与境内某石油集团在境外发行债权项目提供法律服务 ●代表启迪投资北京医药科技公司 ●代表联想控股收购某快递公司资产 ●为天津能源集团旗下三家子公司提供企业合规专项法律服务 ●为美国John Deere提供企业合规专项法律服务 ●为网信暴雷的投资人提供维权诉讼等法律服务 ●代表某私募基金公司处理投资人维权等法律 ●为某些私募基金公司因异常经营等情形提供专项法律服务 ●为某私募基金公司设立提供专项法律服务 ●参与某石油集团在境内IPO项目提供法律服务 ●代表重庆临空投集团投资IDG发行的某基金提供母基金投资法律服务 主要服务客户: ●瑞典瓦那集团(Varner) ●Mindfulness资本 ●启迪资本 ●红杉资本 ●爱尔兰ICON集团 ●联想控股 ●建银文化基金 ●重庆临空开发投资集团 ●泓阳基金 ●天津能源集团 ●北商资本 ●鼎一基金 ●美国John Deere ●德国海福乐 ●信德胜科技 ●弘康保险 ●云尔集团 ●宝基智能 ●九链数据 ●中国四达 ●兴德通医药 ●天成达星传媒 好文荐读: 高朋动态 | 高朋两名律师当选为中国法学会律师法学研究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 高朋观点 | 保险理赔,为什么应当让律师提前介入? 高朋律师事务所正式开通400法律咨询热线! - End - 声明 “高朋律师事务所”微信公众号所刊登的文章以交流为目的,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高朋律师事务所或其律师出具的正式法律意见或建议。如需转载或引用该等文章的任何内容,请注明出处“高朋律师事务所”。未经本所书面同意,不得转载或使用该等文章中包含的任何图片或影像。如您有意就相关议题进一步交流或探讨,欢迎与本所联系。 每日一赞,点击在看
304
4
大成上海迎13位合伙人/顾问加盟
程中华、方茂宏、马一星、孟磊、彭凯、秦华毅、曲晓琨、尚浩东、沈超峰、锁晖桐、王嘉熹、晏巍、周懿训律师于2023年度正式加盟大成上海办公室。(按姓名首字母顺序排列,部分合伙人的司法局备案手续正在办理中) 人才是立所之本,历经二十余年发展,大成上海已拥有一支汇聚各行业领域、专业能力优质的人才队伍。“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发挥人才各尽其能”。大成上海始终做好人才引进工作,不遗余力广纳优秀法律人才,同时,借助大成多区域协同的优质资源和本土智慧的优势,希望为各位专业人才的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提供优质平台。 新加盟合伙人、顾问介绍 程中华 合伙人 zhonghua.cheng@dentons.cn 程中华律师执业领域涵盖私募股权与投资基金、公司与并购、争议解决、公司破产与清算等。多年来代表央企、外商投资企业等承办了大量公司与并购领域的案件。程律师擅长私募基金与股权投资业务,为各类创业企业提供股权融资及为多个省市政府投资基金提供架构设计、子基金招募、管理人登记等服务,目前任辽宁基金投资公司外部专家。程律师为在华日资企业等有近20年服务经验,行业涵盖汽车、电器、化工、机床设备、奢侈品、家居等。 方茂宏 合伙人 maohong.fang@dentons.cn 方茂宏,男,1979年11月生,安徽大学毕业。2018年3月获推荐参加中华全国律协青年律师领军人才训练营。 自2005年执业以来,一直专注于房地产开发、建设工程和执行等民商事法律服务领域。先后担任多家央求和民营及外资企业法律顾问。曾代理多个在社会上有较大影响房地产合作开发纠纷、建设工程合同纠纷和民事执行案件。 马一星 合伙人 sophie.ma@dentons.cn 马一星律师的执业领域主要为投融资领域的争议解决,公司并购。马一星律师有超过20年向各类企业在争议解决、公司法、并购重组领域提供法律服务的工作经验,其专长是投融资领域的各类纠纷处理,包括股东间纠纷、对赌、追偿、金融借款、股权转让、担保等诉讼法律服务,尤其擅长处理疑难复杂的,需要多维度形成合力争取最优结果的案件。同时,由于有与国外机构长期合作的经验,也有长期服务国有大型企业的经验,具有处理问题的国际视野,在灵活运用不同司法管辖区的法律工具,为国内客户在诉讼案件中争取优势地位方面,进行了创新探索,受到客户的高度肯定。 孟  磊 合伙人 lei.meng@dentons.cn 孟磊律师曾在某著名内资所执业,并在某A股上市公司担任法务总监职务,拥有超过10年的法律从业经验,主要业务领域包括资本市场投融资、证券合规和争议解决。 在资本市场投融资领域,孟磊律师为股份制银行理财子公司和私募基金提供对外投融资的法律事务,从诉讼和非诉的角度出发,对商业投资进行全方位服务;在证券合规领域,孟磊律师多次为上市公司及其股东、证券公司等机构和个人提供合规咨询服务;在争议解决领域,孟磊律师擅长处理证券金融、项目融资、公司控制权争夺等的重大、复杂案件,从客户角度考虑,根据客户商业目的和案件的具体特点设计不同的解决方案。 彭  凯 合伙人 calvin.peng@dentons.cn 彭凯,上海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理事,复旦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律硕士专业校外导师,曾连续获得钱伯斯大中华区指南2023-2024通信媒体:数据保护与隐私领域领先个人称号。专业领域涉及网络安全与数据合规、金融科技、公司治理与合规等,行业涉及金融(包括商业银行、保险、再保险、银行卡清算、非银支付、公募基金、金融控股公司、汽车金融、消费金融、小额贷款、财富管理等)、零售、人工智能、汽车、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电子商务等。 秦华毅 合伙人 huayi.qin@dentons.cn   秦华毅律师,专业:知识产权、能源、公司与并购,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获得工学和法学双学位,后在中国人民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具有专利代理师资格。执业以来,先后共参与、办理各类诉讼及非诉讼法律事务共计数百余件,曾办理过多件商标诉讼、专利诉讼、不正当竞争纠纷、合同纠纷、股权纠纷等诉讼案件。 秦华毅律师在非诉领域,如知识产权的尽调及交易、知识产权战略制定及商业秘密制度建设以及公司并购等经验丰富。曾为包括华能、中航、中船、中国电科、中化等世界500强及大型国央企客户提供各类法律服务。 曲晓琨 合伙人 sean.qu@dentons.cn 曲律师的主要执业领域包括合规与风险控制、公司与并购重组,以及争议解决。曲律师服务的客户涉及生命科学及医疗、汽车、科技、房地产等行业。在网络和数据安全、个人信息保护领域,曲律师同时具备法律和技术专业知识和经验。曲律师是国际隐私专家协会(IAPP)认证的注册信息隐私专家/欧盟(CIPP/E),以及国际信息系统安全认证联盟(ISC2)认证的注册信息系统安全专家(CISSP)。加入大成前,曲律师曾于勤理律师事务所(associated with Deloitte Legal)和中国知名律所工作多年。 尚浩东 顾问 bill.shang@dentons.cn 尚浩东律师毕业于华东政法大学,后就读于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和伦敦大学学院,并以伊默曼访问学者身份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私募股权与兼并收购。尚律师在中国拥有逾20年专业法律服务经验,执业领域涵盖私募股权与投资基金、公司与并购等法律服务。尚律师现任华东政法大学律师学院特聘教授,国际金融法律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国际律师协会资产管理和投资基金委员会委员及公司与并购委员会委员,尚律师被Legal 500和LegalBand评价为私募股权和风险投资领域的受推荐律师。 沈超峰 合伙人 chaofeng.shen@dentons.cn 沈超峰律师毕业于华东政法大学,十多年来深耕于资本市场领域,在证券发行、并购重组、股权投资、公司治理等方面拥有丰富的法律服务经验。沈律师已成功办理多个IPO、再融资、公司债等证券发行上市项目,代表多家上市公司开展并购重组,客户涉及医药、化工、汽车、机械部件、有色金属、燃气等多个行业;结合企业上市审查要点,为各类投资者提供股权投资及退出法律服务,防范和化解投资风险;熟悉上市公司规范运作要求,为多家上市公司提供公司治理、股权激励等法律服务,助力上市公司持续合规经营。 锁晖桐 顾问 huitong.suo@dentons.cn  锁晖桐律师,在互联网、生物医药、消费品、半导体等业务领域具有丰富的执业经验,主要涵盖私募股权与投资基金、兼并收购、合规等方面的法律服务。 锁律师具有代表机构投资者和实业企业处理投融资交易(公司融资、合资、兼并收购、分拆重组等)的广泛经验。在私募股权与投资基金领域,代表多个私募基金管理人为其管理人登记、基金设立、备案等提供法律服务;在兼并收购领域,代表产业资本/基金或出售方,经办数十家企业的收购、合并、分拆及合资项目。锁律师加入大成律师事务所之前,长期在中伦律师事务所执业。锁律师毕业于华东政法大学,获法学学士和法学硕士学位。 王嘉熹 合伙人 wang.jiaxi@dentons.cn 王嘉熹律师现为新加盟的北京大成(上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主要执业方向为破产清算、重整以及争议解决业务。 王律师在破产清算、重整或强制清算案件中能够根据不同的案件角色承担不同的工作任务。此外,王律师还为私募基金提供退出路径及工作方案。王律师曾先后为国企、央企、上市公司等企业提供诉讼案件服务及日常的法律咨询服务。王律师能够以基础法律服务为经验基础,为客户提供更加灵活变通的优化方案,提高法律服务的附加值。 晏  巍 合伙人 yanwei1@dentons.cn 晏巍律师,专业从事银行金融领域法律服务,从业以来,曾办理民商事案件近百起,推进金融执行案件数十起,曾担任国家开发银行辽宁省分行、哈尔滨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沈阳分行常年法律顾问。同时,对于金融资产调查、处置等也具有非常丰富的经验。 周懿训 合伙人 yixun.zhou@dentons.cn 周懿训律师专注于房地产、金融资产管理与争议解决业务,作为律师执业期间曾任职于国内多家知名律师事务所,也曾担任基金子公司投资经理,从事资产管理业务。 周律师曾为多家房地产公司、金融资管机构提供常年及专项法律服务。也曾代理多家私募股权机构与资产管理公司处理金融资管投资纠纷事宜。周律师同时在房地产项目开发、并购和融资、不良资产处置及相关纠纷的解决,金融资产管理类公司的房地产企业融资项目、上市公司融资项目、产业并购基金领域及资管争议解决领域有较为丰富的经验。
305
4
大成迎16位高级合伙人及高级顾问晋升/加盟
大成律师事务所喜迎16位同仁晋升/加盟为高级合伙人、高级顾问,其中14位律师晋升/加盟为高级合伙人,2位律师加盟为高级顾问(部分加盟律师相关手续正在办理中)。 此次晋升/加盟的高级合伙人、高级顾问的业务领域涵盖公司与并购重组、金融、争议解决、破产重整与清算、房建与能源、合规与风险控制、知识产权与科技创新、跨境投资与贸易、政府公共政策与国资运营监管、刑事、劳动与人力资源等。他们在各自的法律领域拥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务经验,将成为大成不断追求卓越、提升服务质量的重要力量。 大成始终把人才建设视作律所发展的核心支柱和驱动力,长期以来,我们坚持人才至上的原则,广泛吸纳杰出人才,为所内律师和合伙人提供公平的晋升渠道和职业平台。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大成凭借对人才的珍视和培育,汇聚了一批批志同道合的优秀法律人才,构建了一个高水平、专业化的法律服务团队。在开放、包容、和谐、友善的氛围中,我们共同推动专业化建设的步伐,汇聚智慧与力量,携手共筑法治新篇章。  高级合伙人 冯晓曼 洛阳 专业领域:争议解决、房建与能源、公司与并购重组、劳动与人力资源 谷宗智 合肥 专业领域:刑事、破产重整与清算、争议解决、 房建与能源 黄伟 重庆 专业领域:争议解决、房建与能源、公司与并购重组、金融 李江平 乌鲁木齐 专业领域:金融、破产重整与清算、争议解决、合规与风险控制 李婷 洛阳 专业领域:合规与风险控制、争议解决、公司与并购重组、破产重整与清算 李秀春 洛阳 专业领域:争议解决、合规与风险控制、房建与能源、金融 马一星 上海 专业领域:争议解决、公司与并购重组、金融、合规与风险控制 彭明致 广州 专业领域:知识产权与科技创新、跨境投资与贸易、争议解决、公司与并购重组 宋玉波 洛阳 专业领域:金融、争议解决、政府公共政策与国资运营监管、合规与风险控制 索亚星 洛阳 专业领域:争议解决、房建与能源、公司与并购重组、刑事 王红举 洛阳 专业领域:争议解决、刑事、破产重整与清算、跨境投资与贸易 尹义锋 济南 专业领域:公司与并购重组、金融、房建与能源、争议解决 高级顾问 刘宁 成都 专业领域:破产重整与清算、政府公共政策与国资运营监管、争议解决、金融 夏伟 重庆 专业领域:争议解决、房建与能源、公司与并购重组、刑事 (以上为部分名单,按照姓氏首字母排列) 未来,大成将继续秉承人才强所的发展战略,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激发团队的创新活力,努力打造一支高精尖专的法律服务团队,向着建设国际一流律所这一目标奋进!
306
9
约235家房企申请破产行业出清进行时
行业仍处在风险出清中。 2月21日,金科向法院递交重整申请相关资料,成为首家主动发起重整的千亿房企。 人民法院公告网显示,以“房地产”关键词检索,剔除重复信息及非房地产企业的名单统计后发现,2023年约有235家房企发布了相关破产文书,2024年截至2月29日申请破产房企已有超20家。 申请破产的房企主要以三四线的中小型房企为主,这些房企实力较低,抵御风险能力较弱。在这一轮企业优胜劣汰之后,留下来的企业的整体利润水平会有一个复位。 2月21日,金科股份发布公告称,已向法院递交重整申请相关资料。 至此,金科成为首家主动发起重整的千亿房企。 金科股份在公告中表示,如果公司顺利实施重整并执行完毕重整计划,将有利于优化公司资产负债结构,提升公司的持续经营及盈利能力;若重整失败,公司将存在被宣告破产的风险。 早在2023年6月末,金科正式宣布引战的消息,称长城国富有意向独立或与其他合作方组成投资联合体作为重整投资人参与金科股份的预重整。 而就在此前1个月,陕西建工与金科集团高层就双方开展全面战略合作等事项向重庆市政府做了专题汇报,后续并无实质进展。因此,市场猜测,长城资产可能联合陕西建工对金科进行重整,以有效隔离风险、盘活资产、推动后续开发与保交付。 在金科之前,多家房企已被债权人提出清盘呈请、破产申请等,比如大发地产、弘阳地产等,1月29日,中国恒大被正式下令清盘。 事实上,更多中小房企的生存环境更难。 人民法院公告网显示,以“房地产”关键词检索,剔除重复信息及非房地产企业的名单统计后发现,2023年约有235家房企发布了相关破产文书。进入2024年,截至2月29日申请破产房企已有超20家。 这些破产房企主要还是以地方小微房企为主,且位于三四线城市的企业居多,经营及项目覆盖范围不大。在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阶段,中小房企市场竞争压力加大,容错率也将变得更低,一些实力不济的小房企最终将会被兼并或走向破产的边缘。 2023年行业规模继续下滑,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金额为11.17亿平方米、11.66万亿元,分别较2022年下降8.5%和6.5%。 这意味着,商品房销售面积回到2014年,商品房销售金额则略高于2016年。 若与2021年行业顶峰相比,面积、金额分别下降35%和34%,行业继续出清、延续筑底行情。 2024年商品房销售保持震荡修复的格局,预计全年面积、金额下降5%左右。 行业规模下降,资源也将更加集中在规模房企之间,中小房企市场份额不断减少,一定程度上会加剧其生存困境。 数据显示,2023年房企销售操盘金额TOP50房企销售操盘金额在百强房企中的集中度已达到了86%。其中,TOP10房企几乎占了一半,集中度达到了48.2%。 与此同时,随着土地成本的不断提升,中小房企拿地也越来越难。2023年百强房企新增货值排名中,53%的新增货值都被销售TOP10占据,TOP50更是占据了86%的货值。 实际上,房企债务到期压力仍未得到本质缓解。 2023年全年典型80家房企新增融资总额5692亿元,同比下降28%。至此,房企融资总量已连续三年负增长。到期债务来看,2024年一、二季度仍是到期高峰,到期规模均在1500亿以上,上半年房企的债务压力依然较大。 近期房企融资仍然较为低迷,再加上房地产销售仍未全面复苏,因此未来仍有可能有更多房企曝出债务违约事件,流动性问题仍需要行业注意。 为了实现“自救”,房企纷纷出售资产。比如富力,通过出售伦敦“敦ONE”项目来抵债。再如万科,1月末以来万科加快处置资产,将深圳高新投6.16%股权出售给深投控、上海七宝万科广场50%股权7折转让领展等。接连处置旗下资产的背后,可能是为了应对上半年的偿债高峰,2024上半年是万科需兑付12.3亿美元海外债,且当前其资金相对紧张。 值得注意的是,中央层面正在加大金融支持房地产力度。 2月末金管总局、住建部披露,截至2月28日全国31个省份276个城市已建立城市融资协调机制,共提出房地产项目约6000个,商业银行快速进行项目筛选,审批通过贷款超2000亿元。根据住建部最新要求,3月15日前,地级及以上城市要建立融资协调机制,完成“白名单”推送。 对于出险房企来说,债务展期、重组以及保交楼将成为接下来一段时间内两大棘手任务。 当前行业仍处在风险出清期,市场信心和行业预期修复尚需时日。值得注意的是,出险房企的债务重组正在加速,但当前这类企业的债务压力依然较大。2024年,无论是规模房企,还是中小型房企,都需要适应行业新变化,当务之急仍是把握好当前政策利好的窗口期,积极营销去化,保障流动性安全。
307
4
广东高院出台服务保障金融高质量发展二十条(附全文)
夯实实体经济根基   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广东高院出台服务保障金融高质量发展二十条 今天,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印发《关于为金融高质量发展提供高质量司法服务和保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全文共20条,涵盖服务实体经济、防范金融风险、支持金融司法创新等方面内容,旨在进一步助力夯实实体经济和制造业的根基,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以高质量司法服务和保障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实现新跃升。 《意见》强调,要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刻把握“八个坚持”的丰富内涵、精髓要义和实践要求,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围绕护航产业科技创新、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在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上展现“广东作为”。 《意见》明确要结合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提供更为精准的司法服务,降低科创企业融资法律风险与交易成本,依法鼓励金融机构为科创企业提供更加灵活的融资类服务,推动金融资源向科技创新领域配置。强调要立足制造强省定位,围绕广东制造业“五大提升行动”,依法保护民营企业、民营投资机构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依法促进金融机构为企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长期稳定金融支持,助力广东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集群化发展。 《意见》指出,防控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全省法院要在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安全上体现“广东担当”。要坚持底线思维和系统思维,利用司法大数据强化风险预警与研判,引导金融机构不断优化公司治理结构。要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强化对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的监管,支持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证券交易所、投资者保护机构依法履责。要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保障股权投资市场化退出渠道畅通,促进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私募基金、债券市场健康发展。要配合金融监管部门清理整顿重点领域风险,严厉打击金融犯罪,一体推进惩治金融腐败和防控金融风险。 《意见》要求,要在深化金融司法改革创新上贡献“广东智慧”。要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健全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金融审判深度融合,用智能化成果赋能金融案件审理和纠纷解决。要深化金融对外开放,依法认可与执行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法院涉金融纠纷判决,平等保护境内外市场主体合法权益,促进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司法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全面支持广州市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持续走在全国前列。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高圣平认为,广东高院出台20条实施意见,围绕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强化司法与监管协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深化金融司法改革创新,提出了许多市场关切、切实可行的具体举措,体现了人民法院贯彻落实中央关于金融工作重大决策部署的担当作为,是推动在市场化法治化轨道上推进金融创新发展的务实举措。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 关于为金融高质量发展 提供高质量司法服务和保障的实施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经济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围绕省委“1310”具体部署,以高质量司法服务保障全省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夯实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的根基,结合人民法院工作实际,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 1.坚持以习近平经济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刻把握“八个坚持”的丰富内涵、精髓要义和实践要求,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有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强化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教育,不断开创新时代金融审判工作新局面,扎实推进金融强国建设。 2.坚持党的绝对领导。深刻把握金融审判工作的政治性,毫不动摇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把坚持党对审判工作的绝对领导落实到金融审判工作全过程各方面,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全面落实党中央关于金融工作的决策部署,打造“党建引领金融审判”司法品牌,确保金融审判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 3.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深刻把握金融审判工作的人民性,始终站稳人民立场,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金融司法需求。加强金融消费者和中小投资者权益司法保护,贯彻金融法治中的契约正义要求,依法加强保护金融消费者和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持续提升金融司法服务能力,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4.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针对经济形势的变化,以科学的金融思维把握好金融政策的稳定性和灵活性,支持金融监管部门加强监管,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回升向好。把握好“稳”与“进”的辩证统一关系,不断优化司法服务保障措施,既要稳定大局、稳扎稳打,又要锐意进取、奋发有为,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实现新跃升。 二、在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上展现“广东作为” 5.护航产业科技创新,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入调研科创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法律需求,为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提供更为精准的司法服务,降低科创企业融资法律风险与交易成本。提升科创企业融资能力,依法认定将来债权、知识产权、数据产权等新类型担保物效力,鼓励金融机构为科创企业提供更加灵活的融资类服务,推动金融资源向科技创新领域配置。依法审理涉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等纠纷案件,尊重风险投资特点与市场规律,为风险投资主体创造稳定预期。探索为金融机构、风险投资机构提供企业涉诉信息查询服务,提升投资市场透明度,便利科创企业获取融资。依法审理科技创新类保险纠纷案件,鼓励科创企业通过保险分担风险、激励创新。依法审理融资租赁纠纷案件,鼓励融资租赁企业为科创企业与科研院校购买、使用科研设备提供融资租赁服务。依法审理涉类别股、公司并购、不等比例减资纠纷案件,尊重科创企业特殊治理结构,平等保护科创企业创始股东与投资人的合法权益。 6.立足制造强省定位,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准确适用《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条例》,为我省坚持制造业当家、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决策部署提供有力支撑。在“大产业”升级、“大平台”建设、“大项目”落地、“大企业”发展、“大环境”营造上体现司法担当作为,助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集群化发展。为大型产业园区提供高效便捷司法服务,保障大型产业集聚区建设与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等重点工作有序推进。充分发挥司法指引功能,支持重点创新平台与联合创新体的搭建与运行,推动创新驱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依法审理票据、保理合同、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租赁纠纷案件,规范供应链金融市场健康发展。与工信部门、工商业联合会、行业协会加强协作,对重点产业、重点行业多发法律争议开展调研,推动上下游企业之间矛盾源头治理、纠纷高效解决。 7.服务“百千万工程”,促进乡村振兴。依法审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民住房财产权、农业设施装备、农产品等担保纠纷,拓宽“三农”融资途径。依法审理农业补贴、农业保险、农业订单、农业企业股权交易纠纷案件,提升涉农金融案件审判执行效率,助力盘活金融资源,促进金融要素释放。通过发布涉农典型案例、现场开庭、集中宣讲等形式,推动广大农村地区形成“知法守法、诚实守信”的法治文化氛围。建立健全农村地区非法金融活动司法预警机制,支持涉农业、农村金融机构风险处置工作,培育良好金融法治生态。加强粤东西北金融审判队伍建设,提升金融司法能力。 8.提升绿色金融效能,支持绿美广东建设。准确适用民法典绿色原则和绿色条款,促进金融机构为企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长期稳定金融支持。依法审理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基金、绿色债券等绿色金融纠纷案件,引导企业遵守绿色金融管理规定与绿色承诺,依法及时、准确、完整披露环境信息。有效保护气候投融资市场投资者的合法权益,鼓励更多资本和机构参与气候投融资。依法审理涉碳市场、合同能源管理收益权纠纷案件,支持金融机构将环境权益纳入抵押担保品和保险保障范围。与金融监管部门建立绿色金融法治保障工作协同机制,支持广州市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持续走在全国前列。 9.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激发民营企业市场活力。全面贯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依法保护民营企业、民营投资机构的产权和企业家权益。积极推进涉诉企业合规改革,转变办案理念,实现治罪与治理并重。充分发挥司法建议作用,促进提升企业治理水平。规范和引导民间融资秩序,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贯彻落实平等保护原则,加大中小民营企业应收账款司法保护力度,及时兑现民营企业胜诉权益。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依法挽救陷入财务困境的民营企业,实现企业、债权人、职工与股东的双赢多赢共赢。 10.依法打击违法违规行为,保障股票注册制改革走深走实。准确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重大决策部署,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为建设安全、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保驾护航。积极参与资本市场财务造假综合惩防工作,压实中介机构“看门人”责任,坚持“追首恶”与“打帮凶”并举,破除造假“生态圈”。强化对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的监管,严厉打击欺诈发行、内幕交易、操纵市场、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等重大违法行为,依法规制非经营性占用资金、利用关联交易损害公司利益、违规减持、违法分配利润等违规行为,不断提升上市公司质量。支持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证券交易所依法履行监管职责,保障退市机制平稳运行,加快形成优胜劣汰的市场生态。借鉴全球最佳实践,健全中小投资者司法保护机制,支持投资者保护机构尽责履职,推动建设以投资者为本的资本市场。倡导理性投资、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念,依法保护机构投资者合法权益。 11.满足多样化金融需求,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正确理解不同层次资本市场的定位与监管要求,按照“层层递进”的市场结构对虚假陈述民事责任予以区别对待。准确界定原始权益人、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法律责任,促进公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和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市场健康发展。加强对信义义务内涵与外延的研究,为创业投资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在“募投管退”各环节的运作提供明确规则指引。保障股权投资市场化退出渠道畅通,支持广东股权交易中心开展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基金份额转让试点,加速创投机构资本循环。依法审理债券市场纠纷案件,强化债券持有人合法权益保护,促进债券市场健康发展。 12.深化金融对外开放,促进大湾区金融司法规则衔接。依法认可与执行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法院涉金融纠纷判决,保障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坚持统筹金融开放与安全,保障横琴、前海、南沙三大平台在法治化轨道上推进金融开放创新。依法审理涉境外金融产品、境外投资者、境外金融机构纠纷案件,依法审理涉跨境金融企业破产案件和跨境破产协助案件,平等保护境内外市场主体合法权益,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加强粤港澳三地司法机关在金融领域的沟通协作,建立人员交流与信息共享机制,促进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司法规则衔接、机制对接,防止金融风险跨境传导。 三、在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安全上体现“广东担当” 13.加强风险监测研判,防范化解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加强与监管部门信息互通及数据共享,对债务异常的金融机构及时预警。配合监管部门对高风险中小金融机构开展风险处置工作,支持监管部门对违法违规股东依法采取监管措施,持续加大骗取贷款、贷款诈骗、违法发放贷款等犯罪活动惩处力度。坚持底线思维和系统思维,探索金融监管、风险处置、破产退出之间的有序衔接。对确需退出市场的金融机构,做好监管部门行政程序与司法程序的衔接,按照统一部署适时进入破产程序,扎紧债务口袋,缩小风险敞口,稳妥有序维护投资者、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稳步推进中小金融机构债权清收案件的审判执行工作,及时采取诉讼保全措施,避免金融资产流失。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对金融机构采取保全与执行措施的纪律性要求,准确区分金融机构固有财产与受托财产,依法保障金融机构合法权益,最大限度降低对金融机构正常经营活动的不利影响。引导中小金融机构不断优化公司治理、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推动中小金融机构发展整体向好。 14.保障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防范风险传导。高度重视房地产市场波动对金融债权的影响,有效防范房地产市场风险对金融稳定和金融安全的冲击。妥善处置涉重点房企纠纷案件,实现政治效果、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的有机统一,防止房地产市场风险向金融市场、产业链、供应链外溢。积极发挥破产重整拯救功能,通过重整优化生产要素配置,助力房企化解风险,维护经济社会稳定。切实保障金融债权人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探索完善金融债权人表决机制,依法保护金融债权人优先权及时实现,探索建立重整中优先权迟延实现的合理补偿机制。统一金融债权确认尺度,加强对逃废债、恶意贬损担保物价值行为的打击防范,依法认定金融监管部门处置行为在破产程序中的效力。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制定落实“一楼一策”审判执行方案,全力以赴推动“保交楼”,依法保障专项借款等“保交楼”资金安全。 15.严厉打击金融犯罪,配合清理整顿重点领域风险。合理运用穿透式审判思维,强化交易模式和风险识别,防止以金融创新为名掩盖金融风险、规避金融监管、进行制度套利的金融违规行为。支持金融监管部门打击“伪私募”、清理整顿金交所、“伪金交所”,切实加强涉地方交易场所案件的行政处置工作与司法审判工作的衔接,有效防范区域性金融风险。依法公正高效审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非法集资案件,严厉打击涉众型金融犯罪行为,强化与金融监管部门的协同配合,加大追赃挽损力度,切实维护被害人合法权益,有效维护社会稳定。依法严惩地下钱庄、非法支付结算、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等洗钱类犯罪,全链条惩治金融犯罪及其关联犯罪。保持金融领域反腐败高压态势,严惩金融领域新型腐败和隐形腐败,坚持“行贿受贿一起查”,一体推进惩治金融腐败和防控金融风险。 16.依法审理涉地方政府债务纠纷案件,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依法认定地方政府提供担保的法律责任,规范地方政府行为。依法认定地方政府利用平台公司融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投资基金、购买服务等方式,变相举债作出的行政行为或者签订的行政协议的性质、效力和责任,明确裁判规则,界定责任边界,有效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集聚。 17.加强司法与监管协同,确保金融创新在法治化轨道运行。配合金融监管部门“监管沙箱”机制,对金融创新产品、创新交易模式进行法律风险评估,助力金融市场制度型开放和创新发展。探索新类型金融纠纷案件集中管辖,在金融案件集中的“哨点法院”建立信息直报与快速应对机制,对金融案件中反映的普遍性和苗头性问题加强研判和态势分析。推动监管数据与司法数据对接,积极向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发送司法建议,及时提示风险、堵塞漏洞,为金融风险防范预警和重大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四、在深化金融司法改革创新上贡献“广东智慧” 18.做实能动司法,推进多元解纷。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深化与金融消费者保护机构、中小投资者保护机构、公证机构、仲裁机构、调解组织等非诉解纷机构合作,不断扩大诉源治理“朋友圈”,引导更多金融纠纷通过非诉讼方式解决。做深做实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党委领导下,推进合作机制建设,完善“请进来+走出去”调解模式,推广“示范判决+委托调解+司法确认”工作机制,不断健全专业高效、有机衔接、便捷利民的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加强与国有资产管理部门、金融基础设施、上市公司协会、行业协会协作,探索建立诉前法律风险评估机制,鼓励国有企业、上市公司、金融机构优先通过非诉讼方式化解纠纷。 19.聚焦数字赋能,提升审判执行质效。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金融审判深度融合,推动建设统一的证券、基金、保险等涉众型金融纠纷审判工作信息平台,打造金融审判场景运用,用智能化成果赋能金融案件审理和纠纷解决。依托信息平台完善集体诉讼统一登记机制,解决适格原告权利登记、代表人推选、类案批次管理等问题。积极推动建立金融信息数据在线交互与共享机制,为确认原告主体资格、损失计算、裁决执行等提供准确依据。 20.加强能力建设,提升专业化水平。加强金融审判机制建设,加快推进金融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组建专业化团队对新类型纠纷、疑难法律适用问题集中力量攻关,充分发挥金融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加强金融审判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审判人员“从政治上看、从法治上办”的本领,以有力度有温度的司法裁判护航金融高质量发展。围绕专业化、国际化、智能化方向,与高等院校、学术机构、监管部门、金融基础设施等构建多层次人才培养共建机制,打造一支既懂法律又懂金融的专家型金融审判队伍。 审核:黄慧辰 编校:何雪娜 采写:林晔晗  陈康秀  肖薇
308
4
上海星瀚招聘公司商事与争议解决方向实习生
招聘岗位:实习生-公司商事与争议解决方向 招聘人数:1人 工作地点:上海市长宁路1193号长宁来福士广场T3办公楼7层 工资待遇:实习期间150元/天(表现优异可获留用) 任职要求: 1. 国内外法学院在读硕士,2025年之后毕业,有志于从事律师工作; 2. 保证实习期不低于3个月,且每周实习三天以上; 3. 法学功底扎实,在校成绩优异,本科研究生均为法学专业,民商法最佳; 4. 对新兴领域有研究兴趣,具备良好的书面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英语读写能力佳; 5. 工作主动性强、踏实勤奋且有责任心,有团队合作精神; 6. 认同星瀚文化,希望和我们一起成为热爱法律的技术派。 工作内容: 1. 实习过程中诉讼非诉项目均有机会参与,有合伙人带教机会; 2. 协助完成法律调研、合同审核、尽职调查、文书协作等工作; 3. 对新兴业务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协助完成科研文章、行业报告的起草等工作; 4. 协助完成诉讼案件的辅庭工作; 5. 协助完成外勤工作; 6. 律所安排的其他工作。 申请方式: 简历请投递hr@ricc.com.cn,并抄送:ruanaiqian@ricc.com.cn、zhangbochao@ricc.com.cn、wuqingxia@ricc.com.cn, 邮件标题为:姓名+公司商事&争议解决+毕业时间 关于上海星瀚律师事务所 上海星瀚律师事务所是一家一体化运营的精品律师事务所,业务领域涵盖公司、金融、财税、刑事、知识产权、海事海商、涉外、财富管理、房产、行政、海关等,能够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综合性的法律解决方案。 上海星瀚律师事务所是上海市优秀律师事务所,并被授予“上海市十佳律师事务所”称号。此外,星瀚也是「钱伯斯(Chambers and Partners)」「商法 China Business Law Journal」的上榜律师事务所。 “专业亲切 温暖欢乐”是星瀚的氛围写照,星瀚同事都颇具亲和力,内部沟通扁平、畅通,具有很强的团队凝聚力和创新精神。星瀚一直倡导合理科学的工作时间和生活节奏,希望星瀚同事都能和“喜欢的一切在一起”。 欢迎加入星瀚,让我们一起成为热爱法律的技术派! 推荐阅读 关于律所办公环境: 《让你流连忘返、念念不忘的律所是什么模样?》 关于星瀚的发展历程: 《星空浩瀚,以梦为马:新锐律所的十年探索与创新》 关于星瀚的人才战略: 《星瀚的人才战略秘籍:如何让青年法律人成为理想中的自己》 实习前辈们的小结与感悟: 《春夏限定版<追星修炼手册>》 《七十天环游星瀚》 《浩瀚星空下的夏日叙事》 《遇见星光,抓住星光,成为星光》 《62天,一场星空浩瀚的冒险》 《这个寒冬幸好还有我们的温暖相遇》 《人生是一场“星途”,要去有“星”的地方》 《抬头观星,低头观心》 《向外看,向内求,向前走》 了解更多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星瀚微法苑」,每周一至周四为原创专业推送,周五为人文系列。星瀚官网:http://www.ricc.com.cn/ 咨询问题:添加星瀚小星(微信号搜索:ricc-xing)为好友^^
309
4
【环球·张春光】在建建筑物抵押和诉讼保全的实务问题梳理(下)
作者:张春光 审校:牛磊 在建建筑物的抵押及保全事项是司法实务中的常见问题。因在建建筑物牵涉的法律关系较为复杂,而相应的法律规定又较为原则,且缺乏实务操作层面的具体实施细则,导致在建建筑物的抵押及保全具有一定的个性特征。为此,笔者基于办理类似案件的经验,通过本篇文章对在建建筑物抵押、保全所涉及的实务问题进行了梳理,以求对该类案件有更清晰和深刻的认知与把握。 此篇为下篇,“点击此处”可跳转查阅上篇 三、对在建建筑物,尤其是预售商品房申请诉讼保全的实务问题梳理 对在建建筑物采取诉讼保全措施,与在建建筑物抵押一样,均涉及到较多复杂的法律关系。在没有对在建建筑物采取抵押措施的情况下,对在建建筑物申请诉讼保全措施,对于债权人实现债权关系影响巨大。即使对在建建筑物进行了第一顺位的抵押登记,也并非高枕无忧;为了防止抵押人的其他债权人对在建建筑物或竣工后的建筑物采取保全措施、导致在建建筑抵押权人失去对抵押物的优先处置权,仍有必要对在建建筑物采取诉讼保全措施。本文讨论的对象主要是以实务中常见的在建商品房为例,梳理相应的法律问题。 (一)对在建商品房可采取的诉讼保全措施 根据我们办理类似案件的实操经验,以在建商品房是否办理了预售许可为分界点,法院经当事人申请后对在建商品房可采取的诉讼保全措施包括: 在建商品房尚未取得预售许可的:因房屋管理部门尚未登记商品房信息,无法协助查封,故法院只能通知自然资源部门的不动产登记中心协助查封土地使用权并在建筑物显著位置张贴查封公告、封条。 在建商品房取得预售许可后,因房屋管理部门于该阶段已经掌握预售项目的名称、预售证号、房屋位置及状态等信息,故法院一般会向住建部门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对在建商品房在系统中进行预查封登记。 (二)向法院申请诉讼保全可能遇到的障碍 根据我们办理类似案件的经验,在向法院申请对在建建筑物,尤其是在建商品房采取诉讼保全措施后,遇到的障碍主要有两项: 最高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第8条明确“查封尚未进行权属登记的建筑物时,人民法院应当通知其管理人或者该建筑物的实际占有人,并在显著位置张贴公告”。但在实务中,考虑到拟查封的商品房不排除存在已有人先期入住的情形,为了避免激化社会矛盾,法院可能会避免采取在建筑物显著位置张贴查封公告的措施。 在跨省市协助查封在建建筑物时,外省市自然资源确权登记事务中心可能会出于多种因素考虑,导致协助查封土地及地上在建建筑物的积极性较低。 在建商品房的买受人依法有权提出保全异议;实务中亦可能出现采取倒签合同等形式对在建商品房保全提出异议程序的情形。这些情形都会导致债权人维权成本增加、诉讼程度拖延等不利后果。 (三)对在建建筑物采取诉讼保全措施后,能否限制开发商办理商品房预售许可? 根据我们办理类似案件的经验和检索,对在建建筑物采取查封等诉讼保全措施后,开发商申请办理商品房预售许可会受到限制;但是,在个案当中,仍然存在开发商成功办理预售许可的情况。 1. 法律依据和实务经验 《最高人民法院、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关于依法规范人民法院执行和国土资源房地产管理部门协助执行若干问题的通知》(法发〔2004〕5号)第二十二条第一款规定:“国土资源、房地产管理部门对被人民法院依法查封、预查封的土地使用权、房屋,在查封、预查封期间不得办理抵押、转让等权属变更、转移登记手续。”据此,在建建筑物被采取查封措施后,开发商申请办理预售许可会受到限制。 根据我们的相关经验,我国有很多地方住建部门的房地产市场监管部或预售部,在办理商品房预售许可时会审查是否存在查封、抵押等情况,对于被查封的在建建筑物不予办理商品房预售许可。 2. 实务中的例外情形 尽管有上述规定和个别地方的经验,但在实务中,仍有案例显示:住建部门在法院对在建建筑物采取诉讼保全措施后,依然发放了预售许可,甚至就此引发了相应的行政诉讼。 此外,法院送达的协助执行通知书,一般也不会有限制准许预售许可的内容。法院的理由和逻辑在于:限制办理预售登记会阻碍在建建筑物顺利完工,而继续施工是增加查封物的价值,利于被执行人对申请执行人的清偿,也更有利于房地产企业继续经营,防范社会矛盾。 值得注意的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执行工作中进一步强化善意文明执行理念的意见》(法发〔2019〕35号)也规定:“查封在建商品房或现房后,在确保能够控制相应价款的前提下,可以监督被执行人在一定期限内按照合理价格自行销售房屋。”对于诉讼保全措施后的预售许可,采取非常灵活的态度和措施。 这也提醒我们作为债权人的代理人在处理类似案件时,即使成功办理了在建建筑物的保全措施,也不能掉以轻心,需要加以持续的法律关注。 (四)在建商品房获得预售许可后的预查封措施。 根据我们处理类似问题的经验,如果开发商成功申请了预售许可,则需要债权人一方及时向住建部门申请对预售房屋的预查封,从而限制预售商品房进入下一步的网签等程序,以保障债权人自身的合法权益。 《最高人民法院、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关于依法规范人民法院执行和国土资源房地产管理部门协助执行若干问题的通知》第15条规定:“下列房屋虽未进行房屋所有权登记,人民法院也可以进行预查封:(一)作为被执行人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已办理了商品房预售许可证且尚未出售的房屋。” 实务中,保全申请人可以将拟查封的在建商品房座落、房号等信息作为财产线索提交法院,由法院向房屋管理部门发送协助执行通知书;房屋管理部门会在系统进行预查封登记。登记后,该房屋将无法继续网签销售。 实务中,在建建筑物往往是债务人、被告方、被执行人对外担责的重要资产之一。在建建筑物的抵押和保全作为常见的法律措施,因各种原因存在较多的法律难题。需要律师在为债权人提供法律服务时,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处理经验,做好风险预案,并及时处理各类问题,以切实保障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张春光 zhangchunguang@ glo.com.cn 张春光的业务范围包括诉讼、仲裁和破产领域,擅长处理证券纠纷、私募纠纷、信托纠纷等金融类争议案件以及股权转让纠纷、公司高管侵权、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等涉公司类诉讼,对于保全执行和执行异议之诉有深入研究,精通公司破产清算、破产重整等方面的业务。张春光曾长期在北京法院从事商事审判工作,审理各类商事案件5000余件,具有丰富的争议解决处理经验。 免责. 本文及其内容并不代表环球律师事务所对有关问题的法律意见,同时我们并不保证将会在载明日期之后继续对有关内容进行更新,我们不建议读者仅仅依赖于本文中的全部或部分内容而进行任何决策,因此造成的后果将由行为人自行负责。如果您需要法律意见或其他专家意见,我们建议您向具有相关资格的专业人士寻求专业帮助。 北京 · 上海 · 深圳 · 成都 www.glo.com.cn
310
4
【京都·曹美娟】从京东诉阿里垄断一审胜诉浅析二选一行为的维权思路
本文作者 曹美娟 2023年12月29日,京东集团(以下简称“京东”)发布的声明称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对京东诉浙江天猫网络有限公司、浙江天猫技术有限公司、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二选一”案做出一审判决,认定其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实施“二选一”的垄断行为成立,对京东造成严重损害,并判决向京东赔偿人民币10亿元[1]。 京东发布的上述声明,让二选一、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互联网平台企业等热点词汇再度引起社会大众的高度关注。这必然联想到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简称“市监总局”)在2021年4月10日对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阿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实施“二选一”(限定交易)行为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对其处以2019年中国境内销售额4%的罚款,即人民币182.28亿元[2]。 本文从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实施“二选一”限定交易行为被认定的前提条件、救济方式及违法责任等角度出发,简要分析垄断行为受害方在可能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实施“二选一”垄断行为遭受损失后,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一、认定“二选一”行为的前提条件 禁止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从事“二选一”的垄断行为,是《反垄断法》第22条所规定的,即禁止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没有正当理由,限定交易相对人只能与其进行交易或者只能与其指定的经营者进行交易。我们需要注意的是,禁止的“二选一”行为前提是经营者具有市场支配地位,且没有正当理由。基于此,认定“二选一”行为有三个前提条件: (一)经营者在相关市场内具有市场支配地位 在判断经营者是否具有市场支配地位之前,必须要先界定相关商品市场和相关地域市场,即该经营者在一定时期内就特定的商品或者服务进行竞争的商品范围和地域范围。其次,分析该经营者在上述界定的相关市场内是否具有支配地位。 如何判断经营者具有市场支配地位,我国《反垄断法》规定了推定[3]和认定[4]两种方式。实践中,相对简单的方式,就是适用《反垄断法》第24条第一款所规定的,判断该经营者在相关市场内的市场份额是否达到50%,如达到50%,则可以推定其在相关市场具有市场支配地位。如上海市场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上海市监局”)对上海食派士商贸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食派士”)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进行反垄断调查所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书[5]中提及上海市监局通过调查分析认定,食派士实施违法行为期间主要集中的2017年、2018年和2019年1月至2019年10月期间,在相关市场即中国上海市提供英文服务的在线餐饮外送平台服务市场内的市场份额均达到50%以上,上海市监局推定其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期间在相关市场具有市场支配地位。 当然,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根据《反垄断法》第24条分析经营者的相关商品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的市场份额后推定其具有市场支配地位,也要分析《反垄断法》第23条所规定的其他因素,如经营者的市场控制力、财力和技术条件、其他经营者的依赖程度以及其他经营者进行相关市场的难易程度等因素,综合考虑有关因素后认定经营者在相关市场内具有市场支配地位。 (二)经营者实施“二选一”的垄断行为 “二选一”即限定交易行为,是指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限定交易相对人只能与其进行交易、只能与其指定的经营者进行交易或不得与特定经营者进行交易的行为。同时,根据《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平台经济领域的经营者,无正当理由要求平台内经营者在竞争性平台间“二选一”,或者限定交易相对人与其进行独家交易的其他行为等均构成限定交易行为。 需要注意的是,限定交易的行为,可以通过书面协议的方式,也可以通过电话、口头等方式实现。作为互联网平台企业的经营者,还可能通过平台规则、数据、算法、技术等方面实际设置限制或者障碍方式实现,如通过屏蔽店铺、搜索降权、流量限制、技术障碍、扣取保证金等惩罚性措施实施限制,或通过补贴、折扣、优惠、流量资源支持等激励性方式实施限制。 (三)经营者滥用其市场支配地位实施“二选一”的垄断行为没有正当理由 正当理由,即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实施“二选一”行为是为了满足产品安全要求所必需、为保护知识产权、商业秘密或数据安全所必需或为保护针对交易进行的特定投资所必需等理由,这些可作为经营者实施垄断行为的抗辩理由。 二、实施“二选一”行为的救济途径 2008年8月1日实施的《反垄断法》,为垄断行为受害方(经营者、消费者)在对可能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实施“二选一”限定交易的垄断行为排除限制了相关市场的竞争,并给相关经营者、消费者造成损失,提供了两种救济途径: (一)反垄断执法机构调查 垄断行为受害方(经营者、消费者)可以通过向反垄断执法机构(市监总局)举报的方式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根据《反垄断法》所规定的反垄断执法机构依法对涉嫌垄断行为进行调查,对涉嫌垄断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反垄断执法机构举报。同时,提请注意的是,举报方提交举报必须采用书面形式且提供相关事实和证据。 实践中,市监总局公布的处罚案例,多数是根据群众举报提供的线索启动的反垄断调查。如文中提及阿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实施限定交易垄断案,市监总局发布的行政处罚决定书中提及根据举报,2020年12月起,市监总局对阿里涉嫌实施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进行反垄断调查,并经调查,发现阿里自2015年以来,滥用其在中国境内网络零售平台服务市场的支配地位并作出行政处罚。 (二)反垄断民事诉讼 垄断行为受害方也可以向法院提起损害赔偿之诉。《反垄断法》规定经营者实施垄断行为,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如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检察院可以依法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因此,在市监总局已作出行政处罚的垄断案件,原告提起反垄断民事诉讼时也需要证明自己遭受了损失、损失与垄断行为有因果关系以及提出合理的损害赔偿数额。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因垄断行为引发的民事纠纷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因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向法院提起反垄断诉讼的原告,需要对被告在相关市场内具有市场支配地位和其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承担举证责任。上述规定,无疑加大了垄断行为受害方的诉讼压力,因为相关市场如何界定、市场份额如何计算等问题需要进行复杂的举证和辩论,不仅涉及法律问题,还涉及大量产业和经济学分析。如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诉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案(3Q案件)审理过程中,原被告双方就曾针对腾讯在即时通讯市场是否具有支配地位的问题上进行激烈的辩论[6]。实践中,如不是市监总局已公布行政处罚的垄断案件,垄断行为受害方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其举证责任较重,难度极高,如举证不足,则需要承担败诉的结果。 三、实施“二选一”行为的违法责任 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实施垄断行为的违法责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市监总局对其违法行为进行的行政处罚(上一年度销售额1%-10%) 根据《反垄断法》的规定,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市监总局根据其违法行为的性质、程度、持续时间等情况责令其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上一年度销售额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如果其情节特别严重、影响特别恶劣、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则可能被处以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数额。 市监总局在2021年10月8日发布的美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政处罚决定书中[7],提及美团自2018年以来滥用其市场支配地位实施限定交易的垄断行为,考虑违法行为的性质、程度及持续时间,同时考虑其在调查初期主动承认并供述违法实施、主动提供执法机构尚未掌握的重要证据、停止“二选一”行为并全面自查整改、积极退还收取的独家合作保证金等因素,对其处以2020年中国境内销售额3%的罚款,即人民币34.42亿元。 (二)法院对其实施垄断行为造成损失判令承担的赔偿责任 近些年,我国反垄断行政执法的力度不断加强,垄断行为受害方跟进提起反垄断民事诉讼的案件逐年增多。这其中一部分是直接向法院提起损害赔偿之诉,大部分则是在市监总局认定侵权方构成垄断行为的处理决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再向法院提起损害赔偿之诉,较大程度减少了垄断行为受害方的举证压力。 四、法律建议 涉及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实施“二选一”限定交易行为的垄断案件,垄断行为受害方无论是在市监总局根据其举报提供的相关线索或市监总局主动发现线索启动调查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后,向法院提起相关的损害赔偿之诉,还是直接向法院提起损害赔偿之诉,相比一般的民事诉讼而言,反垄断民事诉讼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如京东发布的声明提及“从2017年京东为反抗二选一垄断发起诉讼”,历经了七年时间。同时,还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及财力等方面的支持。 为此,建议经营者、消费者等垄断行为受害方因可能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实施的垄断行为遭受损失后,在初步判定经营者实施垄断行为的相关市场竞争状况后,可以考虑采用从两个方面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一是收集垄断方具有市场支配地位及实施垄断行为的相关证据向市监总局提供举报线索;二是收集上述证据后,同时调研市监总局有无对其已作出行政处罚,将行政处罚决定书对其市场支配地位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事实描述作为证据使用,向法院提起反垄断民事诉讼,在一定程度上能减轻垄断行为受害方的举证压力。 注释: [1] 京东黑板报:《关于京东诉阿里巴巴“二选一”案一审胜诉的声明》,2023年12月29日。 [2] 市监总局:《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在中国境内网络零售平台服务市场垄断案行政处罚决定书》,2021年4月10日。 [3] 《反垄断法》第二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推定经营者具有市场支配地位:(1)一个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达到二分之一的;(2)两个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合计达到三分之二的;(3)三个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合计达到四分之三的。有前款第二项、第三项规定的情形,其中有的经营者市场份额不足十分之一的,不应当推定该经营者具有市场支配地位。被推定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有证据证明不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不应当认定其具有市场支配地位。 [4] 《反垄断法》第二十三条:认定经营者具有市场支配地位,应当依据下列因素:(1)该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以及相关市场的竞争状况;(2)该经营者控制销售市场或者原材料采购市场的能力;(3)该经营者的财力和技术条件;(4)其他经营者对该经营者在交易上的依赖程度;(5)其他经营者进入相关市场的难易程度;(6)与认定该经营者市场支配地位有关的其他因素。 [5] 上海市监局:《上海食派士商贸发展有限公司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政处罚决定书》,2021年4月12日。 [6] 金毅:《“东猫案”、“3Q大战”与互联网行业“二选一”的法律规制》。 [7] 市监总局:《美团在中国境内网络餐饮外卖平台服务市场垄断案行政处罚决定书》,2021年10月8日。 (文章首发于律商联讯) 曹美娟,京都律师事务所律师,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硕士。曹美娟律师专注于反垄断与竞争法、公司合规、争议解决业务。曹律师在反垄断与竞争法领域拥有丰富的从业经验,为客户提供包括反垄断合规咨询、经营者集中反垄断申报、应对反垄断执法机构发起的反垄断调查、提起涉及反垄断法的行政举报、反垄断合规培训以及反垄断合规体系建设等法律服务。同时,曹律师也为顾问单位提供公司合规以及争议解决的法律服务。曹律师服务的客户涵盖多个行业,其中包括机械制造、钢铁、原材料、汽车及零配件、医药、运动服饰、百货零售、半导体以及新能源等行业。 京都律师事务所25周年宣传片
311
0
IBM研究发现,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经营过程的企业盈利能力更强
根据IBM发布的一项针对高级管理人员的最新全球调查显示,将可持续发展融入其运营的企业很可能会在收入增长、盈利能力和人才吸引等方面比同行获得显著优势,甚至无需在可持续发展方面投入更多资金。 在这项新研究中,IBM商业价值研究院与牛津经济研究院合作,对22个国家和22个行业的5000名C级高管进行了调查,研究了企业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进展、投资、成果和面临的主要挑战。 调查结果显示,全球高级管理人员预计将从他们的可持续发展举措中获得巨大价值,75%的人认为可持续发展能推动更好的业务成果,72%的人认为可持续发展能带来收入,而不是成本中心。同样,76% 的人表示可持续发展是其业务战略的核心,69% 的人表示可持续发展需要在其组织中占据更高的优先地位。 尽管对可持续发展的商业利益达成了共识,但研究发现,近一半(47%)的受访高管表示,他们在为可持续发展投资提供资金方面举步维艰,只有 30% 的人表示,他们在执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尽管这一比例比去年调查中的 10% 有了显著提高。 IBM 的研究发现,企业在可持续发展报告方面的支出比在可持续发展创新方面的支出高出 43%。 调查显示,影响可持续发展对企业绩效影响的最大因素之一,是企业在多大程度上将可持续发展融入整个组织。被研究认定为 "嵌入者 "的公司,意味着可持续发展已被整合到各业务部门的核心职能和工作流程中,而不是将其视为职能孤岛或合规要求,这些公司很可能会看到巨大的商业价值,包括收入增长率高出 16%,75% 的公司更有可能将收入增长归功于可持续发展的改善。同样,"嵌入者 "在盈利能力方面比同行高出 52%,在人才吸引方面比同行高出 56%。 有趣的是,"嵌入者 "更有可能要求其可持续发展举措产生更好的财务结果,53%的这些公司表示,商业利益是证明可持续发展投资合理性的关键,只有 17% 的公司表示,仅满足可持续发展目标就能证明投资合理。同样,研究发现,这些企业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支出并不比同行多,也没有推行更大规模的可持续发展计划,而是从将可持续发展纳入核心运营中获益。 “嵌入者”更善于将数据转化为可持续发展效益: 8 3% 的企业更有可能从其数据能力中获得可持续创新和产品/服务开发的巨大收益 44% 的企业更有可能从其数据功能中获得降低能耗的巨大收益 数据能力为可持续供应链带来巨大效益的可能性提高40% 在很大程度上,嵌入式组织更有可能进行技能再培训,以适应由可持续发展驱动的工作变化,其比例为 83%。 嵌入式组织在企业内部开发人才和技能的可能性要高出 58%,并在很大程度上作为学习型组织运作。 研究还探讨了企业在嵌入可持续发展方面面临的一些主要挑战,其中 "数据可用性 "成为最大障碍之一。虽然绝大多数受访者(82%)都认为高质量的数据和透明度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成果的必要条件,但只有约 40% 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的组织可以自动从企业资源规划、企业资产管理、客户关系管理、能源管理系统或设施管理系统等核心系统中获取可持续发展数据。然而,根据该报告,生成式人工智能可能会 "改变 "可持续发展的 "游戏规则",64% 的高管表示,生成式人工智能将对他们的可持续发展努力非常重要,73% 的高管计划增加对可持续发展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投资。 其他主要挑战包括技能建设,近 40% 的高管表示缺乏必要技能是阻碍可持续发展取得进展的最大障碍,以及将可持续发展融入核心业务职能的程度有限,不过受访者表示,他们预计未来几年可持续发展融入多个领域的程度将显著提高,其中财务、能源管理和企业资产管理等领域的改善幅度最大。 IBM 咨询公司可持续发展服务部全球主管合伙人 Oday Abbosh 说: 可持续发展需要有意识和共同的企业愿景。可持续发展需要成为日常运营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一项合规任务或报告工作。通过将可持续发展融入整个业务,企业更有可能推动内部创新,吸引和留住技术人才,并更好地实现积极的环境影响和财务成果。
312
0
盈科: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的ESG监管与合规研讨会暨《碳达峰碳中和纠纷案件争议解决指南》新书发布仪式顺利召开
2024年2月27日上午,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的ESG监管与合规研讨会暨《碳达峰碳中和纠纷案件争议解决指南》新书发布仪式于盈科全球法律服务网络亚太总部39层上海厅顺利召开。本次活动由盈科全国碳中和法律专业委员会主办,妙盈科技协办。多名律师同仁、实务界人士到场参会,线上、线下同步直播,针对ESG监管与合规的相关理论与实务前沿热点问题进行研讨,为企业在战略、环境、社会责任、公司治理等ESG治理与应对层面有效赋能。盈科上海高级合伙人李艳律师担任主持人。 会议现场 主持人 李艳律师 盈科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盈科全国业务指导委员会主任李华对到场的同仁及在线观看直播的观众表示热烈欢迎并发表致辞。李华主任表示,在国家提出实施“双碳”目标的背景下,ESG理念成为了我国企业推进战略转型、产业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在此大环境的推动下,盈科律师事务所整合专业力量与妙盈科技确立了深度合作关系,旨在为企业的ESG合规提供专项法律服务与前沿的法律观点。今天的研讨会与新书的面世均十分契合当下的发展大势,期待本次研讨会的圆满成功。 李华主任 妙盈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TO刘涛表示,随着ESG及更广泛的可持续发展议题的持续升温,盈科律师事务所及妙盈科技的合作也在不断加深。刘涛先生谈到,盈科律师事务所的“全球视野,本土智慧”的理念与本次ESG研讨会的主题紧密契合。随后,他对妙盈科技进行了简单介绍并分享了两个案例,妙盈科技作为亚洲领先的可持续数据和软件公司,将认真思考自身业务规划与国家乃至国际可持续发展战略之间的平衡,找到企业的独特发展之路,讲好中国ESG故事,推动中国经济和社会的ESG实践,赋能中国ESG在国际上的话语权。 刘涛先生 盈科全国碳中和法律专业委员会主任刘新海以“三大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可持续发展报告(试行)解读》”展开主题演讲。刘新海主任从公开征求意见稿出台背景分析、公开征求意见稿主要内容、自律监管指引出台可能带来的风险及应对三大方面展开讨论,解析常见的ESG实践可能涉及的合规风险,以期为企业的ESG实践提供必要的合规指引。 刘新海主任 妙盈科技ESG咨询高级经理周恩泽作主题演讲,题目为《企业ESG政策及信息披露趋势分享》。周恩泽经理表示,ESG信披不再是选择题,“翻天覆地”的ESG监管政策已成为企业管理不得忽视的监管风险。周经理分享了企业需要做好哪些准备才能在ESG信息披露竞争中脱颖而出并分别从“信息披露、战略融入、ESG数字化、外化赋能”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周恩泽先生 《碳达峰碳中和纠纷案件争议解决指南》新书发布仪式随后拉开帷幕。2023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提供司法服务的意见》,盈科全国碳中和法律专业委员会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编撰本书。 新书发布 历经五个月,在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本书终于面世。盈科全国碳中和法律专业委员会主任刘新海律师对团队成员的不懈努力表示感谢。 合影 盈科上海监事会委员章卉争发表主题演讲,主题为《从新公司法的角度看ESG在公司治理上的合规》。本次《公司法》的修订是立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发展阶段的一次全面修订,涵盖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等方面,在企业ESG合规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章卉争律师从董监高业务及可塑性条款展开解读,强调了《新公司法》的立法导向与侧重点,分享内容干货满满。 章卉争律师 妙盈科技业务副总监杨子奕以《ESG业务实践分享》展开主题演讲。杨子奕总监介绍到,妙盈科技针对ESG的业务涵盖ESG系统平台、碳中和系统平台、ESG咨询、碳中和咨询,并从妙盈科技的服务客户案例入手,以客户需求与解决方案为切入口,充分展示了妙盈科技作为亚洲最大的可持续发展数据平台的强大实力并期待未来能持续提供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先进可持续发展数据及软件解决方案,帮助金融机构、企业、政府和个人解决可持续发展道路中的多种挑战。 杨子奕先生 在ESG业务机遇交流会上,与会人员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现场气氛热烈。 现场交流 为实现“双碳”目标,ESG的发展已成为时代的命题。盈科律师事务所将拥抱ESG浪潮,大力践行绿色低碳理念、积极助力企业ESG合规治理、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未来,盈科律师事务所将继续坚持“国际化、专业化、数智化、碳中和”的发展理念,深耕ESG领域的相关法律业务,为企业可持续发展贡献盈科力量。 合影
313
0
【北京绿金院】绿色普惠金融支持中小微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实践
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融合发展有助于协同做好五篇大文章,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2024年1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公开表示,将对普惠小微企业贷款的认定标准从单户授信不超过1000万元提高到2000万元,进一步拓展了普惠金融的覆盖面,也反映了我国正加强引导金融资源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本文基于绿色普惠金融支持中小微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分析,从政策与市场两个方面分别梳理了国际经济主体、金融机构与代表性企业的相关实践,进而建议我国有关方优化相关政策、完善金融服务、善用金融科技,以更好促进金融服务中小微企业可持续发展。 一 背    景 中小微企业的未来发展无法偏离绿色。对于国家或经济主体而言,中小微企业在企业数量、生产总值、就业人数等多个方面都占有较大比重,因此其绿色发展是大型市场主体节能降碳的必要补充,也是经济整体绿色转型发展的关键基础。在欧洲,2400万的中小微企业提供了私营部门三分之二的就业1,贡献了非金融部门超50%的增加值2。对于中小微企业而言,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等要求的趋严与消费者绿色消费理念的提升能够在一定程度降低小微企业的合规成本、增加品牌或产品的吸引力,甚至获得更快更好的融资。 绿色金融的纵深发展离不开中小微企业。中小微企业的绿色发展存在巨大的融资需求,需要绿色金融的支持。根据OECD的数据,中小型企业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约占商业部门整体排放的40%,与之对应的是支持实现净零目标的大比例绿色资金需求3。另一方面,中小微企业的绿色融资与大企业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中小微企业流动性大、中小微主体信用资质低、以项目为基础的融资少、单位融资规模小、线上融资方式普遍等,所以现有的绿色金融服务并不能完全惠及中小微企业,而是需要根据中小微企业的特点进行调整。 二 公共政策支持中小微企业绿色发展 2.1增强中小微企业可持续发展融资便利性与经济性 欧盟建立了数十个联合资金计划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赠款或主权融资,并采取差异化政策减轻中小微企业可持续发展负担。在2020年发布了中小微企业战略(SME Strategy),从改善融资渠道、扶持农业转型、支持创新创业、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作出详细规划,旨在帮助中小微企业适应数字化和可持续发展。根据欧盟委员会的预期,超2000亿欧元将在2021年至2027年间通过各类金融项目流向中小微企业。其中,1.3亿欧元资金来自欧盟用于环境和气候行动的融资渠道——LIFE项目,关注自然和生物多样性、循环经济和生活质量、气候减缓和适应、清洁能源转型。欧盟委员会于2023年底发布中小微企业优惠政策(SME Relief Package),包括暂缓还款、税收减免,以及系列支持措施。例如,欧盟委员会鼓励金融机构将绿色中小微企业融资纳入其业务模式:一是根据欧洲银行管理局即将提出的建议,致力于制定绿色贷款的标准或定义,特别考虑针对中小微企业的绿色贷款;二是评估对中小微企业友好的绿色资产比率调整,该调整将在《欧盟可持续金融分类法》的未来更新中予以考虑4。 表1 部分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欧盟资金计划情况 资料来源:European Commission. 新加坡在绿色金融政策与企业发展政策中均为中小企业绿色发展提供额外支持。企业发展补助新加坡企业发展局(Enterprise Singapore, ESG)于2021年正式推出企业融资计划——绿色贷款(Enterprise Financing Scheme—Green),支持参与合作的金融机构向绿色领域的项目开发商、系统集成商和促成科技与解决方案的企业提供贷款,相关投资领域包括清洁能源、循环经济、绿色基础设施和清洁交通等。新加坡企业发展局从2021年10月1日至2024年3月31日开放该贷款申请,并分担70%的贷款风险。截至2023年初,该计划已经为30多家来自太阳能、能源储存领域的中小企业提供近1亿2000万元的绿色贷款5。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启动的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相关贷款赠款计划(Green and Sustainability-Linked Loan Grant Scheme,GSLS)于2021年1月1日生效,通过赠款抵消企业聘请独立服务提供商验证贷款的绿色和可持续性证书的费用(每笔贷款最高赠款10万新元),以及制定绿色和与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框架的成本(抵消成本的60%,上限为12万新元)等。同时,GSLS将抵消银行为开发专门针对中小企业和个人的框架而产生的90%的费用,每个框架的上限为18万新元6。此外,新加坡企业发展局于2018年推出企业发展补助金(Enterprise Development Grant,EDG),融合了能力发展补助金(CDG)和全球公司合作伙伴(GCP)资助,支持正在开办新企业或项目、探索增长机会或在海外开展业务的小型企业,以增强其核心能力、创新和生产力,以及市场准入。值得一提的是,自2023年4月至2026年3月,EDG可为中小企业的一般项目提供50%的资金支持,而为其可持续发展相关项目的资金支持比率高至70%的资金7。 2.2优化可持续发展要求对中小微企业的适用性 可持续发展要求对中小微企业呈现出条款宽松、生效时间迟、适用程序简单等特点。 部分可持续发展条款甚至整部法规均只适用于大企业,不对中小微企业作出要求。欧盟的“新电池法规”与《企业可持续发展尽责管理指令》(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Due Diligence Directive,CSDDD)均包含对中小企业的豁免条款。“新电池法规”围绕电池的可持续性、循环性和安全性提出更高要求,其中的“尽职调查政策”要求所有在欧盟市场销售电池的运营商都应了解用于电池制造的特定原料及废电池二次使用原料在提取、加工和交易等过程中的社会和环境风险,但中小企业不受该条款限制8。CSDDD要求企业识别并在必要时预防、终止或减轻其活动对人权以及环境(例如污染和生物多样性损失)产生的不利影响,但该指令亦不适用于中小企业。9 部分可持续金融标准(包括分类标准与信息披露标准等)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过渡期,且适用要求相对简单。欧盟通过设计简便友好的使用工具、开发可持续融资平台(Platform on Sustainable Finance)等促使中小企业更好地使用《欧洲可持续金融分类法》,同时欧洲财务报告咨询小组(European Financial Reporting Advisory Group,EFRAG)正在为上市中小企业制定简化的报告标准。对于已上市的中小企业,EFRAG将采用相较于CSRD一般性要求更为宽松的信息披露范围,并将限制CSRD通过大企业及其供应链获取中小企业信息。对于非上市中小企业,EFRAG将制定一项自愿性标准,规范中小企业自然披露的可持续发展信息。 三 可持续金融市场促进中小微企业绿色发展 3.1金融机构 金融机构探索支持中小微企业绿色发展的特色服务方案,包括更方便、实用的融资方案,以及围绕路径选择、人才培养、工具使用、信息披露等方面的能力建设方案。 星展银行推出面向中小企业的绿色融资方案,并提供系列服务。星展银行陆续推出面向中小企业的电动汽车融资、可持续贸易融资、可再生能源融资、生态改造贷款等。其中,生态改造贷款是星展银行在2023年10月推出的首个面向中小企业的混合融资解决方案,使中小企业能够以优惠利率借入覆盖相关成本的足额资金,用于资源高效利用或能源优化解决方案等绿色发展路径,并能够与传统的商业贷款结合用于企业整体装修(最多可支付装修成本的80%)。除了融资方案,星展银行与SkillsFuture SG达成为期两年的新合作,以提供可持续发展技能培训;同时,星展银行推出“ESG-ready”倡议,支持中小企业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应用必要的工具和解决方案、进行独立的第三方鉴证、开展信息披露10。 欧洲投资银行与多家金融机构合作改善普惠金融服务。欧洲投资银行集团与商业银行、国家促进银行和机构(National Promotional Banks and Institutions)、租赁公司、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基金、天使投资者等共同支持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在2023年为中小企业提供了约200亿欧元的资金。例如,欧洲投资银行(EIB)和荷兰邮政储蓄银行(ING)自2023年6月合作推进中小企业可持续金融计划,向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的中小企业提供6亿欧元的低息贷款和租赁服务,主要支持以气候为重点的投资(例如电动汽车、可持续生产和绿色建筑)11。该项计划定向支持员工人数不超过3,000人、总投资不得超过2500万欧元的公司,可提供贷款的最高金额为1000万欧元,且要求符合《欧盟可持续金融分类法》。 多边开发性金融机构联合地方金融机构合作推出绿色普惠金融服务。多边开发性金融机构同步提升发展中国家普惠主体可持续融资便利性与金融机构绿色金融服务能力。例如,世界银行董事会于2023年8月批准的“可持续金融计划支持微型、小型和中型企业(MSMEs)”项目计划通过阿根廷开发银行(BICE)为超过14,000家中小微企业提供2亿美元融资支持,帮助他们应对气候风险并提高他们在绿色市场的竞争能力。同时,该业务还将支持BICE成为该国“绿色发展银行”的目标,将气候风险纳入其信用风险分析的一部分,制定考虑环境风险的行动计划12。另一方面,多边开发性金融机构调动多个金融机构以不同形式共同参与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项目,增加后者的可持续金融发展经验。例如,亚行于2023年3月推出支持马尔代夫中小企业和蓝色经济发展的4100万美元的融资计划。该计划中联合的金融机构及其参与方式为:日本国际协力机构(Japa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gency)与奥地利开发银行分别提供了1300万美元与500万美元的平行贷款;加拿大亚洲私营部门气候基金(Private Sector in Asia II,CFPS II)提供了900万美元优惠贷款;亚行亚洲发展基金(Asian Development Fund,ADF)的私营部门窗口(Private Sector Window,ADB-PSW)提供了最高100万美元赠款。 3.2代表性企业 代表性企业灵活应用科技手段帮助中小微企业提高绿色低碳发展及相关融资效能,包括大型企业通过供应链影响中小微企业,以及科技企业创新推出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及方案等。 跨国石油公司埃尼集团(Ente Nazionale ldrocarburi,ENI)在发行“可持续能源篮子债券”后,与法国农业信贷银行(Crédit Agricole)、裕信银行(UniCredit)等合作推出另一项提高其供应链企业融资便利性的创新融资计划:根据ENI供应商的ESG表现为其快速提供信贷支持。ENI的新计划主要应用两个数字平台:一是由FinDynamic公司提供的“FinTech”数字平台,方便供应商以与ENI相关业务的发票提前获取资金;二是连接产业、金融和贸易协会的数字平台Open-es,能够记录供应商可持续发展的承诺与实际ESG表现13。 施耐德电气公司在新加坡推出中小企业脱碳计划。根据新加坡2030年绿色计划(Singapore 2030 Green Goals),施耐德电气(Schneider Electric)在新加坡企业发展局的支持下于2022年底推出为期三年的中小企业脱碳计划,旨在帮助中小企业通过三步实现可持续发展(即战略、数字化和脱碳)。该计划仅面向总部设在新加坡并在该国设有营业地点,本地持有至少30%股份,营业收入不超过1亿元,雇员不超过200名的企业。其中,数字化指中小企业可采用施耐德电气的云平台(如于2023年4月推出的Zeigo)简化能源管理,并获取有关能源使用的数据和见解14。 SIX与Greenomy联合发布中小企业可持续评估工具,减轻银行等金融机构服务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信息负担。金融信息供应商SIX于2024年2月推出新的“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估解决方案”,利用Greenomy的服务平台,帮助SIX的银行客户有效评估其中小企业客户的可持续发展绩效。SIX在指导中小企业完成可持续发展评估的基础上,参照欧盟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指令(EU CSRD)和EFRAG的欧洲可持续发展报告标准(ESRS)对可持续发展指标进行持续监测,并根据需求明确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同时,该解决方案可轻松检索一套标准化指标,支持符合欧盟绿色资产比率(GAR)的绿色贷款决策,从而识别与欧盟分类标准一致的资产,辅助计算欧盟银行账簿分类标准统一率(EU’s Banking Book Taxonomy Alignment Ratio,EU BTAR)15。 四 建  议 由上可知,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的融合发展的国际实践重点关注绿色金融对普惠主体的可及性与普惠金融对绿色低碳发展的外部性,且有关监管机构、金融机构、代表性企业等均采取行动,从公共政策、金融服务、供应链发展、科技应用等方面着手促进绿色普惠金融支持中小微企业可持续发展,对我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优化相关政策。用好用活激励约束政策。放宽低碳转型要求对中小微企业的适用条件与实施年限,在金融机构的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考核中同步考虑支持小微企业的绿色发展情况,如特定绿色贷款规模与增速、特定权益投资等。增强货币与财政政策促进绿色普惠融合发展的一致性。协同促进人民银行绿色金融结构性货币政策、普惠金融结构性货币政策对小微企业绿色发展的倾斜,逐步增强财政部与产业主管部门等对普惠主体与绿色领域的关注,提高相关转移支付的力度与精准度。 二是完善金融服务。我国金融机构可与开发性金融机构合作,通过混合性融资或转贷等方式获得低成本资金,同时通过合作实践增强识别、投资与管理绿色普惠项目的能力。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可分析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创新推出绿色装修贷、绿色能源贷、绿色园区贷等多类型、多周期、多额度的贷款产品,且同步发展相关保险与权益类投资。此外,金融机构应进一步探索供应链金融的适用场景,加大大型企业低碳转型效果对其供应链上中小微企业融资便利性的正向影响。 三是善用金融科技。各级政府应协同增强金融相关数字化信息平台及配套硬件设施的颗粒度、时效性与使用率,提高环境、社会、治理等综合信息对金融机构绿色普惠投融资决策的支撑效果。同时,科技公司等应结合市场需求开发适用于中小微企业的可视化信息服务平台、碳排放数据测算工具,并与第三方咨询/鉴证公司共同推出中小微企业低碳转型路径或方案。 参考资料 向上滑动阅览 【1】SME Performance Review 2023, https://single-market-economy.ec.europa.eu/smes/sme-strategy/smeperformance-review_en  【2】Productivity in SMEs and large firms, OECD, 2021, https://www.oecd-ilibrary.org/sites/54337c24- en/index.html?itemId=/content/component/54337c24-en  【3】OECD. No net zero without SMEs: Accelerating the green transition of SMEs. https://www.oecd-events.org/cop28/session/a767a791-fb6c-ee11-a532-6045bd8ead8a/no-net-zero-without-smes-accelerating-the-green-transition-of-smes,2023-12-05  【4】European Commission. SME Relief Package. 2023-9-12  【5】王思颖.企发局推出可持续发展融资计划后 30余中小企获1.2亿元绿色贷款.联合早报.https://www.zaobao.com/finance/singapore/story20230202-1358795,2023-2-2  【6】Monetary Authority of Singapore. MAS Launches World's First Grant Scheme to Support Green and Sustainability-Linked Loans.https://www.mas.gov.sg/news/media-releases/2020/mas-launches-worlds-first-grant-scheme-to-support-green-and-sustainability-linked-loans, 2020-22-24  【7】Enterprise Singapore. Enterprise Development Grant.https://www.enterprisesg.gov.sg/financial-support/enterprise-development-grant  【8】European Council. Council adopts new regulation on batteries and waste batteries. https://www.consilium.europa.eu/en/press/press-releases/2023/07/10/council-adopts-new-regulation-on-batteries-and-waste-batteries/,2023-7-10  【9】Commission welcomes political agreement on rules enforcing human rights and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in global supply chains. European Commission. https://ec.europa.eu/commission/presscorner/detail/en/ip_23_6599, 2023-12-14.  【10】DBS launches innovative financing solution for SMEs to advance sustainability agendas. DBS. October 25, 2023. https://www.dbs.com/newsroom/DBS_launches_innovative_financing_solution_for_SMEs_to_advance_sustainability_agendas_sg  【11】European Investment Bank. ING and EIB provide €600 million in new loans to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in the Netherlands, Belgium and Luxembourg to boost sustainability. https://www.eib.org/en/press/all/2023-283-ing-and-eib-provide-eur600m-in-new-loans-to-small-and-medium-sized-enterprises-in-the-netherlands-belgium-and-luxembourg-to-boost-sustainability,2023-07-18  【12】World Bank Approves Projects to Support Micro,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and Food Programs in Argentina. World Bank. August 22, 2023. https://www.worldbank.org/en/news/press-release/2023/08/22/banco-mundial-aprueba-proyectos-para-apoyar-a-micro-peque-as-y-medianas-empresas-y-programas-alimentarios-en-argentina  【13】Eni Launches Program for Suppliers Committed 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SG News. March 24, 2023. https://esgnews.com/eni-launches-sustainable-supply-chain-finance-programme-for-companies-committed-to-sustainable-development/  【14】Schneider Electric launches SME Kickstarter Decarbonisation Programme, supported by Enterprise Singapore. Schneider Electric. Octorbor 28, 2022. https://www.se.com/sg/en/work/campaign/local/sme-kickstarter-decarbonisation.jsp  【15】SIX. SIX Launches New SME Sustainability Assessment Solution Powered by Greenomy. https://www.six-group.com/en/newsroom/media-releases/2024/20240222-six-sme-sustainability-assessment-solution-announcement.html, 2024-02-22 本文由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ESG投资研究中心研究员冷奥旗撰写。原创内容,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绿色金融与ESG国际研究 ESG投资中心致力于研究和推广ESG理念、方法和工具,持续开展绿色ESG政策研究及标准建设,支持绿色金融地方试点及改革创新工作,协助基金、银行和保险机构提升绿色ESG专业能力、开发ESG产品和分析工具,搭建ESG投资者网络,提供ESG方法和工具的交流与推广平台,为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企业主体等绿色、可持续发展需求提供专业化的研究与智力支持。 关注我们 微信号 : ESG-Research
314
11
四川住建厅加强建筑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平台数据管理
2024年3月5日 要闻 ● 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开幕会举行 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大会 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开幕会4日15时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大会。 ●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将于3月5日上午开幕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将于3月5日上午开幕,3月11日下午闭幕,会期7天,共安排3次全体会议。 行业 ● 10部门联合印发2024年版《绿色低碳转型产业指导目录》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等10部门印发了《绿色低碳转型产业指导目录(2024年版)》,在《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基础上,结合绿色发展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修订形成,明确了节能降碳产业、环境保护产业等绿色低碳转型重点产业的细分类别和具体内涵,为各地方、各部门制定完善相关产业支持政策提供依据,为培育壮大绿色发展新动能、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提供支撑。 ● 小筑跑两会 | 张广汉:建议设立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补助专项资金 ● 四川加强建筑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平台数据管理 近日,四川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发布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全省建筑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平台数据管理,落实数据审核监管责任,提高入库工程项目的数据准确性和完整性。 服务 ● 汽油、柴油价格上调 国家发展改革委4日发布消息,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自2024年3月4日24时起,国内汽油、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125元、120元。 ● 我国义务教育进一步扩优提质教育部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5.7%,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义务教育扩优提质得到进一步推进。各地通过优质学校挖潜扩容,推进优秀校长、骨干教师有序交流轮岗,集团化办学和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等多种方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提升薄弱学校、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据初步统计,2023年全国新增义务教育优质学校1736所,新增优质学位199.9万个。全国共有1.6万个义务教育阶段教育集团和1.5万个城乡学校共同体。 编辑:杨鑫悦 更多新闻 · 推荐阅读 小筑跑两会 | 张广汉:建议设立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补助专项资金 两会速递丨一图读懂!全国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 纪律教育进行时 | 刘新锋:学《条例》强本领 建新功
315
5
碧桂园宣布考虑向香港法院申请认可令
天天财经独家,速关注 3月4日,碧桂园微信公众号发文,截至2024年3月3日,碧桂园集团已纳入房地产项目“白名单”的项目达217个,已有项目获得银行放款批复。 同日,碧桂园在港交所公告,对于Ever Credit Limited提出的清盘呈请,公司将结合境外债重组进度考虑向香港法院申请认可令。W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4日收盘,碧桂园股价报0.59港元/股,跌幅为6.35%。来源:Wind纳入“白名单”项目大幅增加 根据碧桂园官方微信公众号,随着房地产融资“白名单”覆盖面持续扩大,截至2024年3月3日,碧桂园集团已纳入“白名单”的项目达217个,数量大幅增加,且已有项目获得银行放款批复。进入“白名单”后,公司相关项目有望获得更多支持,将有助于推动保交付、资产盘活,提升项目可持续经营能力。3月4日,碧桂园召开月度集团管理会议,碧桂园集团董事局主席杨惠妍强调,政策支持是公司应对市场挑战的重要依托。公司要积极争取政府和金融机构的支持,形成资金闭环,从而保障交付和运营。碧桂园官方微信公众号 发文显示,公司面临的问题短期是流动性问题,中长期是资产负债表修复的问题。公司当前首要任务是保证现金流。碧桂园正积极采取措施开源节流,通过减少非经营性开支,努力降低现金流的支出,同时积极通过销售增加现金流入,确保有足够资金来支持交付和日常运营。碧桂园集团总裁莫斌表示,保交付首先就是要有序复工,这是目前区域完成保交付的最重要任务。据悉,目前碧桂园在广东、山东、湖北、陕西、广西等多地项目正在陆续复工。发布清盘呈请进展公告 3月4日,碧桂园发布公告称,有关公司日前接获Ever Credit Limited针对公司提出的清盘呈请,公司将在稍后阶段结合其境外重组之进度,考虑是否向高等法院申请认可令。公司将在适当时通知其股东及投资者有关决定,并作出进一步公告。提醒公司股东及潜在投资者注意,在该情况下,不保证将申请认可令或高等法院将授出认可令(倘已申请)。倘认可令未获申请或授出,且公司最终因呈请而清盘,则于起始日(即2024年2月27日)后作出的公司股份转让将属无效。 2月28日,碧桂园在港交所公告,公司获悉Ever Credit Limited(呈请人)于2024年2月27日向香港特别行政区高等法院提出的对公司的清盘呈请,内容有关呈请人(贷款人)与公司(借款人)之间本金约16亿港元的未支付定期贷款及应计利息。公司将极力反对呈请。据了解,本次碧桂园清盘呈请人背后 是从事制造及销售覆铜面板业务的建滔集团。2023年10月,建滔集团公告,碧桂园未能根据融资协议偿还建滔集团15.98亿港元款项,并向碧桂园发出法定要求偿债书。此前,碧桂园以“债转股”抵消了部分款项,但未偿还的15.98亿港元仍需以现金偿还。根据碧桂园公告,呈请的提出不代表呈请人能成功对公司进行清盘。高等法院已将呈请的首次聆讯日期定为2024年5月17日。公司将继续与其境外债权人保持积极主动的沟通,并与其尽快形成重组方案,以期在切实可行的情况下尽快向市场公布方案条款。中国证券报记者从接近碧桂园方面人士处了解到,碧桂园涉建滔集团的债务金额在境外整体有息负债占比很低,单一债权人的激进行动不会对公司保交楼、正常经营以及境外债务整体重组产生重大影响。审读:熊永红 编辑:张利静 校对:于红波 监制:张   楠 签发:丁坚铭 推荐阅读 ➤促进企业兼并重组 全国政协委员、上交所总经理蔡建春建议:优化政策环境 ➤引“长钱”支持私募基金发展!全国政协委员、证监会市场监管二司一级巡视员刘云峰建议:允许社保基金投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 ➤首场“委员通道”来了 ➤推进快堆发展!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核电董事长卢铁忠:推动核能全面纳入我国绿色低碳政策体系 戳!
316
11
【建纬·朱瑾如】工程造价鉴定中非确定性意见的作出及适用(一)
一、问题的提出 建设工程合同履行过程中最常见的纠纷类型就是合同价款纠纷,在双方未能明确签订结算协议的情况下,一旦进入司法程序,工程造价司法鉴定将成为解决当事人争议的必经程序。 理论上来说,在双方当事人证据充分、施工过程事实清楚的情况下,鉴定机构应当依据证据材料作出唯一的确定性结论供法院裁判使用。但实践当中,由于当事人证据意识的薄弱、过程管理的混乱以及发承包双方地位的不平衡,经常会出现证据材料不足、证据证明力存疑甚至多份证据互相矛盾的情形,在此情况下鉴定机构常见的做法是直接对存疑部分的工程量、价不予计算,此种简单粗暴的做法往往会使本身就在证据收集端处于弱势地位的承包人利益进一步受损。不过,有时部分鉴定人也会在认为证据“大致”能证明结论时自行将本来存疑的工程量、价以确定性意见的形式全盘予以认可,这也会影响到发包人的合理诉求。 那么,在事实存疑、证据不够充分的情况下,鉴定机构应当如何准确作出鉴定意见?住房城乡建设部于2017年下发的《建设工程造价鉴定规范》对这一问题给出了回答,其提出了“推断性意见”及“选择性意见”二类非确定性意见的概念。尽管这两类意见没有达到确定性意见的证明效力,其仍然会为法院的裁决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因此,作为律师,明晰这两类非确定性意见的概念、适用条件,有针对性地引导鉴定机构作出符合规定的意见将对案件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限于篇幅,笔者将分为两期来分别论述推断性意见及选择性意见的概念,本篇将主要分享推断性意见的概念、适用条件、法院采纳条件及笔者代理过的一个典型案例,以期对这一问题进行粗浅的探讨。 二、推断性意见的概念及适用条件 根据《建设工程造价鉴定规范》第5.11.3条的规定,“当鉴定项目或鉴定项目中部分内容客观事实较清楚,但证据不够充分,应作出推断性意见。”也就是说,推断性意见是指鉴定项目中的事实和证据条件较差,但是又具备一定的鉴定条件,鉴定机构和鉴定人作出的不确定的分析意见。 对于何种情况下鉴定机构可以作出推断性意见,目前明确规定的情形只有一种,即《建设工程造价鉴定规范》5.9.2条第2款,“当事人因工程签证存在瑕疵而发生争议的,签证既无数量,又无价格,只有工作事项的,由当事人双方协商,协商不成的,鉴定人可根据工程合同约定的原则、方法对该事项进行专业分析,作出推断性意见,供委托人判断使用。” 可见,目前规范性文件中对推断性意见的适用持相对谨慎的态度,并未对司法实践中出现的复杂情形进行概括性的规定。这样的规定也让诉讼实务中推断性意见的作出和采纳存在较大的阻力和难度。对此,笔者认为,对于推断性意见的适用条件可以参考民事诉讼证据中“高度盖然性”这一标准。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零八条的规定“对负有举证证明责任的当事人提供的证据,人民法院经审查并结合相关事实,确信待证事实的存在具有高度可能性的,应当认定该事实存在。对一方当事人为反驳负有举证证明责任的当事人所主张事实而提供的证据,人民法院经审查并结合相关事实,认为待证事实真伪不明的,应当认定该事实不存在。” 即,鉴定机构应当结合双方提供的送鉴材料、规范性文件、工程实践惯例、施工流程及其他的间接材料,通过其专业能力,综合判断待鉴定事项真实存在的可能性,如果其认为该事实存在达到了“高度可能性”的标准,就应当作出推断性意见。 三、法院采纳推断性意见的条件 尽管如此,由于推断性鉴定意见并不是建立在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的基础之上作出的,因此其相较于确定性意见证明力稍低,鉴定人作出后还需由法院决定是否采信。 由于鉴定意见本质上是证据,法院审查认定的方式通常是充分结合当事人的异议和鉴定机构的答复对鉴定意见的科学性、客观性与合理性进行判断。因此法院是否采纳的关键在于该推断性意见的结论是否能达到法院心中“高度盖然性”标准。也就是说,对于推断性意见,律师至少应当做好对鉴定机构和法院层面两轮说理的准备。 实践中来看,对于鉴定人作出的推断性意见,如果异议方未能提交充分证据和有充足理由予以反驳的情况下,法院一般会予以认定,如(2020)云民终231号中,二审法院认定“该意见虽为推断性意见,但有相应的事实依据和专业依据,在鉴定人具备专业资质且茂合公司未能提交相反证据的情况下,应当采信鉴定机构的该项推断性意见。一审法院在鉴定机构的推断性意见已经达到高度可能性的情况下,酌情对该部分工程造价事实进行认定,不符合证据规则的规定和事实认定的标准,认定事实错误,本院予以纠正。” 四、鉴定机构作出推断性意见被采纳的典型案例 案例简介:A公司为房地产开发公司,其将一家大型商业综合体的建设工作发包给B公司,B公司将其中的水电安装的劳务工作分包给C(个人),C进一步将其中地下一层和地下二层的水电劳务工作交给D(个人)负责,双方约定按照当地定额及图纸结算。后续C和D又签订了补充协议约定“签证部分工程量最后一起结算”。 结算时C仅愿支付按图纸计算出的工程款,对于图纸外的签证变更部分不予结算。由于双方都是个人单位,过程中对于签证管理工作并不严谨,双方当时口头约定未尽的签证工作按照A公司与B公司之间对应工程部位的签证进行结算,并无书面凭证。项目完工后,C与D因工程款结算问题发生纠纷,D将C诉至法院。诉讼中,D仅能提供A、B公司签证的电子版打印件(无C、D签字确认),C以不能核对原件且无C的签字确认为由否认所有签证的真实性。 鉴定过程:在笔者介入本案时,法院已经决定启动司法鉴定工作,并以原告D无法证明签证内工程量是其实际完成,且与现场实际的工程量可能存在重复等理由,将签证排除在鉴定材料之外未送鉴。笔者介入后,在鉴定材料质证庭上通过逐项详细对比说明的方法,向法院说明签证工程量与图纸及现场实际勘验内容均不一致,并引用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一十一条“民事诉讼法第七十三条规定的提交书证原件确有困难,包括下列情形:(三)原件在他人控制之下,而其有权不提交的;”之规定,请求法院将签证复印件纳入鉴定范围,由鉴定机构综合判断相应工程造价是否可予以计取。最终法院同意将材料交由鉴定机构分析。 在鉴定过程中,C反复提出签证内容无法认定为D完成工程量的主张,依据仍然是证据不是原件且无双方当事人签字。而笔者则进一步收集了下列证据证明签证工程量确属C-D合同范围并由其实际完成: 1.  D与B公司的沟通过程:说明该签证是在D说明来意(办理结算)的情况下,要求B公司发送其工程范围内的签证后,B公司工作人员发送而来; 2.  申请调查令前往A、B公司调取签证原件:由于工程竣工时间较长,A、B公司相关资料管理人员离职后已无法找到原件,但A公司在形式上确认了该系列签证单与其公司内部签证形式一致; 3.  对签证内容提供辅助证据:对部分修理、更换设备类型签证,提供施工当时的照片、视频等影像资料辅助证明。 诚然,上述材料均属于间接的辅助证据,无法达到《鉴定规范》5.11.2条作出确定性意见的要求,鉴定机构在出具《征求意见稿》时仍然未将签证对应的工程价款计入总价中。因此,在笔者撰写《对〈征求意见稿〉的异议》时,着重对《鉴定规范》第5.11.3条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主张鉴定机构应当综合考虑劳务施工班组收集证据能力较弱、双方在约定了“签证部分工程量最后一起结算”的条款却并未签署签证等实际情况,建议鉴定机构应当结合原告方提交的多项间接证据来综合判断签证中涉及工程量的真实性、关联性,如其认为该签证内事项由原告实际完成具有高度可能性,则至少应当对该签证涉及的工程款以推断性意见的形式作出。 最终鉴定机构经过审慎考虑后,在正式意见稿中认定签证中涉及地下一层、地下二层的水电安装劳务工程量为原告D实际完成,并将签证部分工程量计入总价当中。法院的判决也全额支持了该部分的工程款主张。 五、结语 由上可见,作出推断性意见的证据基础虽然不如确定性意见那样充分,其往往是在鉴定材料存在一定瑕疵的情况下,鉴定人结合施工常规流程和工程通常惯例作出的鉴定意见。但是该意见仍然是鉴定人根据专业知识、现场勘查情况以及对鉴定材料分析作出的专业意见,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因此对法院的判断、案件的走向仍有很大影响。律师应当对此有所重视,在案件证据不充分的情况下,不应当轻易让鉴定机构作出全有或全无的确定性意见,而应当通过补充间接证据、增强说理等方式尽可能说服鉴定机构出具推断性意见。只要鉴定结论能够给法院提供不同的裁判思路和裁判依据,律师在后续庭审中仍然有可能为当事人争取到翻盘的机会。 参考文献: [1]   GB/T 51262-2017,建设工程造价鉴定规范[S]. [2]   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20)云民终231号 朱瑾如建纬律师事务所 建设工程业务部律师 教育背景:同济大学 工学学士/硕士 复旦大学 法学学士(二专)  擅长领域:曾就职于世界五百强房地产央企,擅长建设工程质量、造价领域的诉讼及非诉讼法律服务。 END 作者 | 朱瑾如 编辑 | 建纬品牌部 精彩回顾 ◎【建纬观点】全过程工程咨询单位在业务承接阶段的合规管理 ◎【建纬观点】施工企业向实际施工人借款被认定为职业放贷的风险(下) ◎【建纬观点】施工企业向实际施工人借款被认定为职业放贷的风险(上) ◎【建纬观点】“以审代结”问题的识别与处理——“政府审计”与“结算审价”问题比较研究 ◎【建纬观点】浅析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最高限价”条款的效力 ◎【建纬观点】建设工程劳务在转包、违法分包过程中工人受伤后寻求司法救济的路径 本微信公众号所发布的资讯或文章仅为交流目的,不代表上海市建纬律师事务所或其律师出具的任何法律意见或建议。如需转载或引用该等文章的任何内容,请注明出处。任何依据本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而作出的作为或不作为的决定及因此造成的后果由行为人自行负责,上海市建纬律师事务所及文章作者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果您需要相关法律意见或法律服务,欢迎与本所律师联系。 你的分享、点赞、在看 就是对建纬最好的鼓励↓↓↓
317
11
122亿!中建八局连中大项目
▎来源:全国公共资源交易网 导读 中健汇达(吉林)新兴能源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生产及辅助设备设施项目 项目概况: 建设地点: 吉林省四平市双辽市双辽经济开发区内 建设规模: 包括建筑物及设备、公用工程、消防设施、停车场,以及厂区道路、围墙及绿化等内容。主要建筑物包括:生产车间、仓库、公用辅助设施、办公大楼、研发及检测中心、宿舍及餐厅等。其中生产车间包括:原料处理车间、包覆改性车间、石墨化车间、成品预处理车间、成品加工车间及动力车间等。 中标信息: 中标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吉林省嘉源建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中标价: 2124500000元 上海松江区新桥镇XQ(C)-23-001/2号(科技城西片区09-06)地块(长三角G60科创之眼09-06地块)新建生产及辅助用房项目 项目概况: 建设地点: 新桥镇(四至范围:东至河道,西至盛龙南路,南至库车浜,北至长安泾) 建设规模: 项目用地面积约为40764㎡,总建筑面积约188618㎡,其中地上建筑面积计约123618平方米,地下(2层)建筑面积约65000平方米。拟建设3栋15-17层高层建筑(主体结构为钢管混凝土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6栋5-7层多层建筑(主体结构为钢框架或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以及其他配套辅助用房(主体结构为混凝土框架)。最大建筑高度79.05米,最大建筑跨度9米。 中标信息: 第一名: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投标价格: 129113.3776万元 澜沧江流域普洱大河(宁洱段)生态环境治理与茶韵咖旅产业融合发展(EOD)项目(社会投资人+工程总承包+招商) 项目概况: 本项目以系统性解决普洱大河(宁洱段)生态环境治理修复问题为目标,高标准实现澜沧江中下游生态屏障建设重任,厚植自然生态基底;并以修复治理后的生态基底为基础,发展茶旅、咖旅、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产业,形成茶韵咖旅融合绿色发展产业体系。通过一体化实施,统筹普洱大河生态治理和茶韵咖旅产业,探索生态环境修复治理与生态产品价值转换及绿色产业融合发展新路径,构建生态环境治理与产业发展的反哺机制,推动生态环境资源化、产业经济绿色化,推进“生命、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有效带动宁洱区域整体价值提升,为宁洱县生态修复、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特色产品品牌塑造、发展绿色循环经济、改善城镇营商环境、增加就业和改善民生带来综合效益,实现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有机融合,助 力打造悠乡(香)宁洱,在全国树立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宁洱样板” 标段合同估算价:281900 万元 中标信息: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湖北京亚农谷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北京中景昊天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中铁大桥局集团第八工程有限公司 上合示范区临海片区综合整治与产业融合发展项目 项目概况: 本项目总投资额:4600000000元 工程地点: 上合示范区长江路、湘江路、和谐大道、生态大道、胶黄铁路围合区域 本项目建设内容为生态环境治理及关联产业发展,总投资估算约46亿元(暂定),项目实施范围为长江路、湘江路、和谐大道、生态大道、胶黄铁路围合区域。实施主体通过“投融建运”一体化模式带动上合示范区临海片区生态环境保护与相关产业发展,以产业收入反哺环境治理投入,构建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的协同可持续绿色发展体系,项目建设期36个月。 中标信息: 第一名:青岛上合控股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青岛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青岛华通国有资本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 川渝广安共享体育基地工程(施工总承包)评标结果公示 项目概况: 建设地点: 本项目位于广安市广安区官盛新区。 建设规模: 项目占地面积约 337.41 亩,总建筑面积约 17.6 万平方米,其中中型体育场主要功能为田径运动场、足球场等;中型体育馆主要功能为篮球、乒乓球、排球、羽毛球场、网球等;游泳跳水馆主要功能为跳水、游泳比赛场馆及大众游泳池等;综合训练馆主要功能为篮球、乒乓球、排球、羽毛球等项目训练;以及运动员生活服务设施、地下停车场及充电桩、人防、消防、安防、管网、配电房等等其他附属设施(具体建设内容以审定的施工图设计及工程量清单等为准)。 计划工期:720个日历天。 中标信息: 中标候选人第1名: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投标报价(元): 1374109830.54 中标候选人第2名: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投标报价(元):1388695450.41 中标候选人第3名:中建海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投标报价(元):1355978078.16 推荐 ▼查更多建企中标业绩 点下方建设通小程序 ▼关注“建设通视频号” 说:有用的工程行业干货 揭:工程行业的“苦与痛”
318
3
汇总33名代表委员们今年的涉知识产权提案议案建议
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开幕,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即将开幕,两会时间已经到来!代表、委员们正积极建言献策,其中也不乏涉及知识产权的提案、议案、建议。知产力小编今天就带您看看今年两会上这些与知识产权及科技创新有关的“好声音”。 (排序不分先后) (温馨提示:每个议案、提案、建议详情可上下滑动查阅) 汇编整理 | 布鲁斯 编辑 | 布鲁斯 全国人大代表部分议案、建议 董明珠代表:尽快设立国家知识产权法院 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将提出关于尽快设立国家知识产权法院的建议。   董明珠建议,在现有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基础上组建国家知识产权法院,即独立审理知识产权终审案件的专门法院。该法院应聚焦发明专利等专业技术性较强的知识产权民事、行政案件二审上诉审理的职能,以解决目前存在的职能定位问题,并充分保障知识产权审判的专业性和专门性。同时,推进知识产权审理专门化、管辖集中化和法官专业化,以减少维权成本,提高审判效率。   同时,完善配套机制与优化资源配置,强化知识产权执法司法保护,简化审判程序与降低维权成本,加强商业秘密保护。(上海证券报) 姚劲波代表:建议鼓励房产经纪公平竞争,规范经纪服务费定价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58同城董事长兼CEO姚劲波拟提交建议,聚焦在规范房地产经纪行业垄断行为、数字经济促进“上门经济”品牌化发展、推动中国机动车驾驶人培训行业高质量发展等话题。   姚劲波认为,数字经济加速了房产交易的转型和升级。在提升房产交易工作效率的同时,也逐渐形成了房产经纪资源的集中和垄断,从而加剧了买房人的负担。为防止可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房产交易平台无序发展,他建议强化管理房产交易市场的垄断行为,建立有效的竞争机制和公平的竞争秩序,从而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   姚劲波建议,一方面,建议国家有关部门治理具有可操纵市场地位的房产交易平台对房产经纪行业的 “独家代理”“二选一”等限制竞争行为,监督指导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房产交易平台,不得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排除、限制竞争;另一方面,建议严查通过市场支配地位操纵市场的行为,净化房产交易市场环境,提振房产交易行业信心。   姚劲波指出,2023年5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规范房地产经纪服务的意见》,明确提及经纪机构不得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以不公平高价收取经纪服务费用。房地产互联网平台不得强制要求加入平台的房地产经纪机构实行统一经纪服务收费标准,房地产互联网平台不得干预经纪机构自主决定收费标准。然而,部分头部房产经纪机构通过资产购买、股份购买、合同约定等经营者集中的方式使得迅速占领房产交易市场,通过市场支配地位干预房产经纪行业统一费率,出现以增加优质服务为由,变相收取业主佣金的现象。   对此,姚劲波建议国家有关部门重点核查,规范此种定价行为。应规范房地产互联网平台干预房产经纪统一定价、变相收取佣金,鼓励经营者通过公平竞争、自愿自主的方式扩大经营规模,提高市场竞争。(来源:红星新闻) 潘越、马一德、江元勋代表:惩治知识产权恶意诉讼 提振企业发展信心 “知识产权恶意诉讼行为不仅会导致受害企业的产品下架、滞销或者不能上市,还有可能间接影响这些企业的市场地位。”全国人大代表,厦门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潘越十分关注知识产权领域的恶意诉讼现象,她告诉记者,一些恶意诉讼如果不能及时被发现和处理,可能导致跟风效仿,严重破坏市场经济秩序,损害社会诚信。   “过去几年,由于国际环境变化和疫情影响,广大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经营遇到很多困难,而一些滥用知识产权行为让诚信经营者雪上加霜。当前迫切需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精确性、有效性,规制知识产权滥用行为,帮助企业解难题、渡难关,提振市场信心。”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马一德认为。   据了解,2022年7月起,最高人民检察院部署开展为期一年半的依法惩治知识产权恶意诉讼专项监督工作,要求各地检察机关全面履行知识产权刑事、民事、行政和公益诉讼法律监督职责,对批量维权、权利滥用行为以及虚假诉讼等开展监督。   “我注意到,检察机关在专项监督工作期间办理了一系列案件。比如福建省检察机关就履职中发现的恶意抢注囤积商标的违法行为,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发出检察建议,督促其对恶意注册商标的行为人作出行政处罚。这样的案件办理,让我们这些企业打造品牌的信心提振了不少,干事创业的底气也更足了。”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武夷山市桐木之星正山小种红茶茶业专业合作社发起人江元勋告诉记者。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在国家坚定不移保护知识产权、努力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大背景下,检察机关在打击知识产权恶意诉讼方面如何持续发力?   马一德代表告诉记者,一些恶意诉讼案件仅仅通过个案分析研判很难发现其中的监督点,检察机关应创新履职手段,通过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对类似案件进行集中分析,发现案件异常点,以类案监督推动实现诉源治理、系统治理。   “建议检察机关加强与公安机关、法院、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的沟通协作,实现信息共享,形成打击知识产权恶意诉讼的合力。同时,加大以案释法和法治宣传力度,引导企业守法经营。”潘越代表表示。   “希望检察机关对案情重大复杂、社会影响大的知识产权恶意诉讼案件进行严厉打击,形成有效震慑。同时,在一些产业园区或重点行业建立检企联系点,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帮助企业织牢知识产权防护网。”江元勋代表补充道。(来源:检察日报) 马一德代表:打造世界前沿科技成果产业化优选地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教授马一德4日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建议,将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转化为知识产权定价优势,打造成为世界前沿科技成果产业化优选地。 “中国拥有全世界最齐全的工业门类和供应链配套。”马一德介绍,中国市场是一个超大型的单一市场,法律体系、商业规则、执法体制、语言文化等具有超强的统一性,且持续深化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 马一德提到,作为国际知识产权规则体系的后来者,中国并未参与早期知识产权保护标准和经贸规则的讨论制定,科技创新成果在全球市场进行议价交易时整体上处于弱势地位。 他建议,中国超大规模市场在激励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升级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要将其转化为在全球知识产权贸易中的定价优势,化被动为主动,在国际科技竞争和产业竞争中赢得优势。 马一德举例称,新能源汽车产业兴起之初有电能、氢能、燃料电池等多种技术路线,中国重点选择电能路线,依托巨大的国内市场逐步掌握产业链和供应链主导权。 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迎来爆发式增长。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今年1月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全球比重超过60%、连续9年位居世界第一位;新能源汽车出口120.3万辆、同比增长77.2%,均创历史新高。 马一德表示,销量领先并不意味在新能源赛道竞争中已处于领先地位。新能源汽车行业能否在全球竞争中取得优势,根本上取决于企业创新能力。 “尽管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专利呈上升态势,但是整体上相对分散。”他建议,通过建立专利联盟“抱团作战”,将分散的技术创新力量和专利成果汇集成可与海外企业相抗衡的技术实力和专业能力,汇集开放创新资源。 马一德表示,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呈现组装工厂多、创新企业少的特点。他建议,引导企业在行业细分领域创新协作,形成整车企业协同零部件企业的“卫星式”格局,避免“代工厂”式的低端竞争和滥诉内耗。(来源:中国新闻网) 陈保华代表:建议在药品专利期限补偿制度中增设“出口豁免”规定 2024年两会,全国人大代表、华海药业总裁陈保华带来了2份议案、9个建议。针对医药行业,他提出了在药品专利期限补偿制度中增设“出口豁免”规定、关于加快完善国产新药参比制剂遴选政策等建议。   我国《专利法》规定,“为补偿新药上市审评审批占用的时间,对在中国获得上市许可的新药相关发明专利,应专利人的请求给予专利权期限补偿。补偿期限不超过五年,新药批准上市后总有效专利期限不超过十四年。”简称药品专利期限补偿制度。   当前全球范围药品专利期限补偿情况可分两类:一是未实行专利权延期制度,专利权限到期后,专利保护权也随之消失的国家超过180多个;二是实行专利期限补偿制度的国家仅40多个,而其中又有约30个国家(欧盟成员国)对专利期限补偿制度作出“出口豁免”例外规定。   “印度等无专利权延期制度的国家,原料药、仿制药的制造、使用、销售不受专利期限补偿制度的限制;欧盟各国执行“出口豁免”规定,他们在专利补偿期内以出口为目的的原料药、仿制药的制造、使用、销售也不受专利期限补偿制度的约束。”陈保华说,“他们比我国药企早五年抢占国际医药市场,导致我国制药企业退出约四分之三的国际市场空间,对我国原料药出口和制剂出口来说是毁灭性的打击,此外还会造成制药企业外迁。”   陈保华认为,药品专利期限补偿制度不应该将权利事实扩展到中国之外的国家和地区,不应该限制以出口为目的的正当商业行为,不应该损害我国医药产业国际化发展。   他因此建议,在《专利法》第四十二条中增设第四款“出口豁免”例外规定,具体内容为:在药品专利权延长期内,以出口为目的或最终以出口为目的的原料药和制剂的研发、制造、使用、销售、许诺销售和进口等行为不构成侵犯专利权。   除此之外,制约创新药和仿制药发展的问题还有:许多过了专利保护期的国产创新药品种依然可以“独步天下”。在陈保华看来,是我国新药参比制剂遴选政策不够完善所致。   目前,进入参比制剂目录的国产新药占比仍然较低,近一年多仅增加7个品种,远远落后于中国新药批准速度。   陈保华认为,上述现状的结果是仿制药企业不能仿制,上市新药在过专利保护期后仍长期独占市场,垄断价格实施销售,给国家医保增加了支出负担,也降低了患者用药的选择性、可及性。   他建议,对已批准上市的1类创新药和已批准上市且具有临床价值和优势、安全有效的2类改良型新药,应直接赋予其参比制剂地位;对已批准上市但临床优势尚不明确的部分国产2类改良型新药,建议由国家药监局组织进行一次全面梳理和评估,根据上市后临床使用情况的评估结果确定是否赋予参比制剂地位;此外,还应开通对照品药品沟通交流通道,允许企业采用经审评沟通选定的对照药品进行仿制申报,仿制药批准后视为通过一致性评价。(来源:财联社) 耿福能代表:推动中医药走出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全国人大代表、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透露,今年的建议集中在“科技创新培育‘三农’新质生产力推进乡村振兴”、“加强推动中医药走出去”、“加强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扶持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等方面。   耿福能一如既往地重视对企业品牌和知识产权的保护,今年两会也提出了“关于加强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的建议。   对企业来讲,品牌是无形资产的积累,更是有形资产的付出。耿福能表示,国内知识产权保护虽有很大的进步,但还是做得不够,知识产权保护如果做得不好,企业的创新就会受到阻碍。实际上,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产业,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品牌。   在这一点上,耿福能表达了切身体会:“20多年前,全球可能只有我们是用‘好医生’三个字命名企业商标,企业名称只有我们一家,但是现在已经多达100多家。每个企业都应该认真去创建自己的品牌,但一些大企业却想来抢夺我们的品牌。过去几年,好医生集团遭遇近50起与‘好医生’商标相关的诉讼纠纷,我们都获得了胜诉。目前,侵权成本很低,而维权成本却很高,急需对侵权行为提高惩罚赔偿标准。”(来源:证券时报) 王臻代表: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 打造品牌成长法治化营商环境 今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鄂尔多斯控股集团总裁王臻将围绕纺织行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品牌知识产权保护等提出建议。   王臻介绍,过去几年,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面临知识产权保护环境较为复杂、执法力度有待加强、社会意识有待提高等挑战。   王臻建议,应从五方面着手,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为中国品牌、中国名牌的持续成长创造激励创新、公平竞争的法治化环境。   一是加大对商标侵权、商业秘密等违法行为打击力度,完善品牌维权的争端解决机制,加大互联网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通过引入平台评价机制,完善平台治理、加重平台的审核责任。   二是在完善知识产权注册审查制度方面,对申请注册在先的商标类知识产权予以严格保护,并鼓励中国驰名商标进行同一商标的多元产业扩张应用,放大名牌效应。   三是针对商标类广告语,明确其保护范围和侵权行为的认定标准,确保品牌持有者能够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四是加强对“商标淡化”的监督和打击力度,全面严格落实惩罚性赔偿制度,严厉制裁严重侵权行为,加快诉讼案件处理效率,让故意侵权者付出更大代价。用科技和数字化赋能品牌企业进行源头打击,提升侵权打击效力。   五是发挥专业协会的作用,建议在协会层面建立争议调解机制。(来源:上海证券报) 张伯礼代表:建议加快建立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制度,尽快制定《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条例》 随着对传统知识价值认识的深入,传统知识保护已经成为当今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所讨论的热点问题。   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与利用需要“从头至尾”的整体保护,才能从根本上阻断对中医药传统知识形形色色的“不当占有”。因此,依据国际有关传统知识谈判的初步共识,结合我国现状,需探索建立中医药传统知识专门保护制度。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建议:   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为基础尽快制定《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条例》,为实现对传统知识的尊重、保存、承认价值与惠益分享提供保障。   二、尽快发布“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名录”,建立保护名录是一种国际承认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可用以主张知识产权权利的文件。   三、尽快设立“中医药传统知识管理委员会”,形成一支致力于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的专业人才队伍,为中医药传统知识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构筑起长效机制。   四、建立中医药进出口商品的海关编码制度,建立中医药传统知识分类与知识编码,为中医药传统知识的分类和国际化编码提供基础。   五、建立中药材和特定技术的出口审核登记制度,抓紧收集、整理中药方剂、炮制等未公开技术的抢救工作。   六、建立传统医药特有标志和符号的目录,禁止任何人未经许可将其以企业名称登记、商标注册等方式据为私有或贬损使用。(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陈玮代表:加快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条例立法进程 全国人大代表、衢州市中医医院副院长陈玮,最近走访调研了衢州多家基层医疗机构,了解群众的医疗需求。今年,她重点关注如何让中医药文化得到更好的挖掘保护和传承发展。   2月26日,陈玮来到衢州柯城区白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调研,了解基层医疗机构采用哪些中医技术以及对中医技术人员的保障情况等。随后她又走访了衢州市中医药发展促进会,以座谈形式听取基层的声音。   中医药从业者:“很多很优秀的或者很传统的这种中医的这些东西都遗失在民间,所以我们有必要把这些散落在民间的东西挖掘出来,重新把它加以保护。”   陈玮一边点头,一边记录下中医药从业者提出的各种问题,这些调研成果将汇集成她的建议内容。   “调研过程当中让我感到也很有启发。我们基层的医疗,特别是在中医技术的推广上面,给老百姓带来了什么,我们还需要去做哪些,更好地满足老百姓的需求。”陈玮说。   作为一名连任代表、一名医生,陈玮每年都把关注点放在基层,履职以来,已提交70多件议案、建议,大多贴近民生、传递民声。   “今年,我提的一个建议,就是关于加快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条例立法进程,让我们的中医药文化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承发展。我们说民间有高手,民间有高方。通过立法,就可以让我们民间高手的技能得到传承,让我们民间的偏方、民方更好地保存下来,造福我们老百姓。”(来源:中国蓝新闻) 王杜娟代表:灵活分配举证责任,适当缩短专利侵权案件审理周期,使企业“愿创新、能维权” 今年两会,全国人大代表、中铁工业总工程师兼中铁装备首席专家王杜娟围绕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带来了两个建议,一是关于加强专利保护,促进专利维权的建议;二是关于推动工程机械行业老旧设备淘汰退出的建议。   在2024年全国两会召开之际,王杜娟重点围绕知识产权保护和转化提出建议。在王杜娟看来,目前工程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主要存在“维权难”和“转换难”两大问题。   王杜娟表示,在“维权难”方面,由于大型复杂机械设备的结构复杂、生产周期较长,因此当企业研发的技术被窃取后,往往诉讼周期也较长。这就导致部分案件可能会出现还未开庭审理,侵权产品工程已经竣工或干完多个工程的现象。原告企业则可能面临“赢了官司,输了市场”“赢了官司,赔了效益”等尴尬局面。这在一定程度上严重打击了企业发明创造及专利维权的积极性。   在“转换难”方面,目前很多高校知识产权仅用来支撑科研成果验收、各类奖项评选等,存在转化率普遍较低的问题。如一些行业知识产权转化率长期不到5%,全球平均转化率为10%,因此急需提升知识产权转化率以更好支撑自主创新。   针对上述问题,王杜娟建议,一是在知识产权案件的实际审判中,更多地根据举证能力,灵活分配举证责任,适当缩短专利侵权案件审理周期,降低专利维权的时间成本及市场损失,使大家“愿创新、能维权”。   二是建议部分高校实施知识产权转化收益等制度调研分析,将其好的做法在高校和高新技术企业进行推广,比如实际产权人认定制度、收益制度可以以效益提成逐年提取进行更加可行的规定等,并逐步制度化甚至后续修法时写入法条。(来源:大河网) 刘晓艳代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促进生物农药产业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生物农药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刘晓艳:履职一年来,我围绕微生物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去了湖北、山东、河南等农业大省调研,走访了一家又一家企业。我发现,微生物领域缺乏知识产权保护,已成为企业创新的最大阻碍。   很多企业负责人跟我讲,他们很重要的担心点在于,前期他们投入了大量的研发经费,产品出来以后,在流通过程中,很多类似的企业就把这个产品重新去分离,然后也在市场流通,这些企业没有什么生产研发成本,却大大降低了他们产品的性价比。   正是因为微生物领域缺乏知识产权保护,不少企业才有类似担忧。如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申请专利是主要途径,我在调研中发现这一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   我和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微生物农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孙明探讨过这个问题,他提出,微生物领域申请专利最大的问题是,现有登记方式是以菌种的种类来进行登记的,在这个过程中,登记的菌种和别人的菌种是不是相同的?登记部门目前缺乏鉴定的标准。   宏观问题变得更微观,我带着主要问题出发,走访调研了各大高校院所、翻阅国际上的法律法规,同时也在思考,如果给每一个微生物也像人类一样,给它一分离、一找到、一发现就打上身份证信息,那么一直到产品端上市前,它都依然可以得到一个很好的识别度和保护度。   因此,我建议企业在申请专利的同时,要提交微生物菌种的序列,相当于给微生物菌种办个“身份证”。也建议相关部门在微生物资源的保护层面上出台系列支持政策,建立微生物菌株的指纹图谱,建立它们的鉴别标准,从源头上保护我们的微生物的产品,从而促进生物农药产业快速健康发展。此外,相关部门也要建立起科学完善的保护监管机制,加大对侵权、剽窃行为的惩治力度。(来源:长江云新闻) 昝圣达代表:建议明确数字助听器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内涵 3月4日,全国两会召开之际,全国人大代表、综艺股份董事长昝圣达就进一步扶持发展数字助听器产业链提交了相关建议。   昝圣达表示,数字助听器芯片设计需要高度专业化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也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资源。目前,国产数字助听器研发虽然有了突破,但相比之下,我国仍在技术、宣传、产业链打造、政策等方面存在待完善之处。   技术研发方面,昝圣达表示,近年来,突破国外“卡脖子”的数字助听器核心技术取得了一定成果,有的成果拥有完全自主设计的指令系统和架构,不存在被国外封杀的可能;有的成果虽有自主研发环节,但却基于国外架构,最终还会受制于人;另有一些“拿来主义”的伪成果,也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来蒙骗国内主管部门,不但不会提升国内高水平科技的自立自强,反而会干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进程。   由此,昝圣达建议,应明确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内涵,应从国家层面组建一个权威认定机构,对所有号称具有完全自主可控的科研成果及产品进行权威鉴定并公开发布,作为国家重点专项申请、政府采购目录等扶持发展国产数字助听器的“通行证”,确保国家优惠扶持政策真正落到拥有自主可控技术的企业,推动国产数字助听器逐渐扩大覆盖面。(来源:新京报) 崔雪琴代表: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护航偏远地区中小企业发展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提高我国经济竞争力的最大激励。在即将召开的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赞皇县雪芹棉产品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赞皇县原村土布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崔雪琴将带来关于在相关职能部门设置民营企业知识产权维护服务中心的建议。   崔雪琴表示,经过走访调研,她观察到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民营经济尚处于发展初期,基础薄弱和先天不足等问题普遍存在,尤其小微企业表现明显,他们一旦陷入知识产权纠纷和纷争,便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维权,稍有不慎还会导致大好局面毁于一旦。   为此,崔雪琴总结出欠发达地区小微民营企业在知识产权领域面临的三个难题:   一是保护意识不足,只注重短期效益而忽视了长期发展;   二是普遍没有制定知识产权保护措施/预案。在许多案件中,权利人在市场上见到侵权产品,却无法获知这些产品来自何方,即使发现侵权也无法应对;   三是有限的资金和人力资源,面对侵权行为难以招架。取证困难是维权的难点。很多进入流通领域后的侵权产品都很分散,制止单个销售行为并不能取得很好效果,并且对于生产行为的取证也同样困难。在某些领域的知识产权侵权已经形成很完整的产业链,呈现出网络化、组织化、国际化、专业化特点。   面对民营企业在知识产权领域面临的严重挑战,既需要企业加强自身能力和意识,也需要相关职能部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崔雪琴建议,在相关职能部门设置民营企业知识产权维护服务中心,一方面指导民营企业建立和完善专利布局,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帮助企业实现知识产权的保护和运用,对侵权行为进行打击,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朱华荣代表:完善汽车数据产权立法 明确个人信息界限 全国人大代表,长安汽车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华荣对记者介绍,他将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提交《关于完善汽车数据产权立法的建议》。   朱华荣建议,首先,要明确汽车数据中个人信息的界限。车辆自身及零部件工况类数据,道路、天气等与外部环境有关数据,无法识别到具体个人的数据,应不属于个人信息范畴;而车控类数据及应用服务类数据中的不同数据与个人的关联性存在很大差异,需要从立法层面进一步予以明确。   其次,要细化汽车数据产权规定,进一步在汽车行业落实现有法律法规规定的数据资源持有权、数据加工使用权、数据产品经营权三权分立的数据产权规则,促进数据资源化、资产化、资本化。 莫元花代表: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 2024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我今年准备提交七条建议,最关心的是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全国人大代表、宝应县国凤刺绣厂技术总监莫元花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也是极其珍贵的文化资源。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发扬地方文化、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她表示,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今年两会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将有哪些新部署,代表们都尤为关注。“会议期间,我一定充分发挥代表作用,积极为国献策、为民代言,不负人民的重托!”(来源:扬州日报) 杨武云代表:在畜禽水产、蚕等领域建立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杨武云今年准备了两个建议,一个与建立中国的夏粮油夏繁“硅谷”有关,另一个则与知识产权保护有关。“目前,我国部分粮油作物品种已建立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我建议,下一步在畜禽水产、蚕等领域建立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为种业创新提供法律保障,让更多更好的种质资源为农业生产服务。”杨武云高兴地告诉记者,在四川马尔康、康定、西昌等生态条件较好的地方,建立粮油作物夏繁育种基地,是自己去年在全国两会上提出的建议,“这件大事目前已启动”。(来源:四川在线) 民主党派中央部分提案 民建中央:关于加强新兴领域知识产权保护 激发企业创新活力的提案 加强新兴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对于进一步激发企业的创新创造活力、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稳定的预期、进一步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意义,但其中存在的问题也亟待关注,如新兴领域技术秘密保护应对乏力、新兴领域专利快速审查供给不足、新兴领域涉外知识产权保护有待加强、新兴领域知识产权保护数字化赋能仍需完善等等。   为此,建议:   1.进一步明确重点,突出新兴领域技术秘密保护。尽快推动企业技术秘密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健全完善,增加新技术、新业态的保护内容,细化技术秘密内涵边界、审理程序、举证规则等,加大对泄密行为的处罚力度,明确具体罚款标准,进一步提升保护技术秘密的法治化营商环境。鼓励新兴领域企业构建有效的技术秘密保护体系,并给予相应财政支持。市场监管部门应加大对企业进行培训指导,加强其技术秘密保护的水平。在一定范围内适时开展新兴领域企业技术秘密保护专项治理行动。   2.进一步加强源头保护,确保新兴领域企业快速获权。推动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扩增,特别是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数量扩增,有效支撑专利快速预审总量,基本满足各省重点产业的专利快速预审需求。鼓励实行网上快速审查,利用信息化手段提效,进一步缩短新领域专利快速预审时限,及时调整优先审查领域相关规定,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带动地方新兴产业发展。   3.进一步创新维权手段,加强新兴领域涉外知识产权保护。加大新兴领域涉外知识产权公共信息平台、公共服务网点和公共服务机构建设力度,推动建立国内服务机构和海外服务机构“1+1”合作机制。鼓励新兴领域企业抱团设立知识产权海外维权互助基金、分享涉外维权经验,有效降低海外维权和服务成本。完善涉外知识产权保险服务生态,支持保险机构围绕新兴领域知识产权国际布局、知识产权密集型产品出口等场景,综合推出各类补偿保险产品。推动新兴领域行业协会成立行业知识产权联盟,建立行业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来源:民建中央) 民建中央:关于推进中医药高质量融入“一带一路”共建的提案 中医药在疾病预防、治疗、康复等方面具有独特原创优势,是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交流合作的重要载体。目前,我国已经制定《推进中医药高质量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021—2025年)》,但推进实施中仍面临缺乏国际公认的质量认证体系、药品注册难度大、科技交流互信共识不高、文化传播与人才培养合作渠道窄等问题。 为此,建议: 1.以思维创新的外交理念,形成合作共赢机制。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创新发展的重要论述为指导,采取“小切口、大外交”策略,聚焦全球健康议题,立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需求,精准宣传推广中医药“中国处方”,融入各国不同的经济发展需求、国民健康需求、社会治理需求,进一步提升中医药的国际认可度。 2.以四方一体的平台模式,优化国际贸易服务体系。推进建设法规、标准、检验、绿色相统一的中医药国际类贸易平台,助力中医药海外评审、海外注册。拓展中医药国际市场,向西汇聚“陆上丝绸之路”资源打造优质天然药物平台,向南整合“海上丝绸之路”资源打造优质传统药物平台,向北集聚“环渤海经济区”资源打造优质药食同源平台,向东融合“长江经济带”资源打造中医药现代健康技术平台。 3.以科技成果的互享思维,促进科研交流与人才培育。优化产学研协同模式,整合企业、科研院所、高校资源,开展关键共性技术联合攻关。研究建设“一带一路”中医药科技成果库和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完善国际间科学研究结果的互信互认机制。探索发起双边、多边性中医药研究国际大科学计划,研究建立中医药国际化人才库,培养一批复合型中医药国际化领军人才。 4.以多元化的融合模式,打造国际文教康养特色项目。以“大联络”的思维模式,助力中医药国际项目推广,形成展现中医药文化海外传播精品项目。鼓励旅游与中医药相结合的新业态,开发中医药大健康旅游产品,拓展中医药健康旅游市场。鼓励中医药文艺作品的创作与传播,加快优秀中医药作品走出国门。(来源:民建中央) 民进中央:建议针对商标恶意抢注修改《商标法》 今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民进中央拟提交《关于加快全面修改 促进品牌经济发展的提案》,建议针对商标恶意抢注和不良影响商标注册屡禁不止的现象,修改《商标法》,并研究进一步规制商标恶意注册行为的相关配套制度和措施,加强商标品牌保护,营造品牌发展的良好法治环境。(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全国政协常委、委员部分提案 全国政协常委赵雯:加快培养知识产权高层次人才 知识产权大保护是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之一,是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高水平开放、建设科技强国题中应有之义。培养更多复合型国际化高层次知识产权专业人才是构建大保护工作格局的关键所在。   2023年4月,全国知识产权专业学位建设学术研讨会指出,我国知识产权人才需求400万—500万人,现有人才规模约69万人。补足缺口,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亟待从本硕为主,转向硕博为主,着力培养能够适应国际知识产权领域激烈竞争、企业维权、国家安全需要,能深度参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框架下的全球知识产权治理的复合型国际化高层次人才。   1986年,国家教委将知识产权法、知识产权列为法学二级学科,人才培养路径随之分成两条:一是法学培养路径。诸多院校设立知识产权本科,26所高校开设了知识产权法二级学科博士和硕士点,取得可喜成就。二是交叉学科培养路径。融合法学、管理学、经济学等知识培养人才。   目前看来,双路径存在明显不足。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偏重法律的知识产权法硕博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数量,难以满足对复合型国际化高层次知识产权人才的需求;不同高校、不同学科对知识产权“交叉学科培养路径”存在争议,对学科基本要素难以达成共识,甚至认为学科知识根基不牢,“什么都会点,什么都不精”,以致知识产权专业毕业生不能参加“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双路径培养模式各有特色,缺乏包容性,导致知识产权学科方向、核心课程与实践难以实现科学、系统、统一,学科“高峰高原”格局难以形成;《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设学术性与专业性紧密结合的知识产权专业学位,双路径呈并轨之势,很大程度上也凸显了专业学术师资与实务师资,尤其是具有国际知识产权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的国际化师资力量严重不足的矛盾。   知识产权学科具有“两种甚至多种学科交融”的特点,在知识产权领域国际竞争激烈、西方制裁频出的严峻形势下,高层次人才极其紧缺,将知识产权列为一级交叉学科、强化高层次人才培养迫在眉睫。   2022年,同济大学按照《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支持学位授权自主审核高校自主设立知识产权一级学科”的规定,自主审核设立知识产权一级交叉学科博士点并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议批准,知识产权列入一级交叉学科的试点已经起步。   为加快试点,培养更多更好的知识产权复合型国际化高层次人才,建议如下:   加快学科定位。组织试点院校,按照知识产权学科服从于服务于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的要求,科学确定知识产权一级学科方向及二级学科设置,制定本硕博不同阶段的核心课程、选修课程与业务实践,分层指导,分类管理,实现培养模式与内容的科学化、体系化、统一化,尽快将知识产权提升为一级交叉学科。允许知识产权专业学位和交叉学科毕业生参加相关职业资格考试。   重视实务师资。国家知识产权局搭建知识产权师资库。选拔理论功底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特别是具有国外知识产权领域工作经验的知识产权学者专家,具有应对“侵权违法、长臂管辖、制裁打击、技术壁垒”丰富经验的行政司法人员、海外维权律师等,担任专职或兼职实务师资,提高实务教学的实用性与国际化水平。   加强国际合作。参照国家留学基金委设立并实施的高校国际组织师资出国留学项目和选派优秀学生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实习任职的经验,选派知识产权优秀教师和研究生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及其所属机构参与师资留学和实习任职。   着力培养博士。重点引导和支持10所左右“双一流”高校设立知识产权一级交叉学科博士点,开通知识产权硕博连读通道,引导在职知识产权专业人员读博深造,培养更多熟练掌握运用知识产权相关法律知识、专业知识和实务经验的复合型国际化博士研究生。(来源:联合时报) 聂鑫委员:设立国家知识产权法院,维护我国国际竞争权益 当今世界,知识产权日益成为全球最重要的无形资产。各国均试图通过充分发挥国家层面知识产权法院的职能作用,提高国际影响力和公信力,争夺国际知识产权治理规则主导权,为其科技创新和国际竞争保驾护航。   虽然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在2019年1月1日设立了知识产权法庭,统一审理全国范围内技术类知识产权上诉案件。但目前该法庭案多人少的矛盾比较突出,半数以上的审判人员是通过借调的方式工作,难以为继。以上种种状况,使得我国在世界科技创新和全球知识产权司法竞争格局中处于相对落后、被动应付的局面。   为此,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聂鑫建议,在目前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的基础上,设立国家层面的知识产权专门法院,采用"国家层面、高级法院、二审层级、统一管辖"的模式。这样能够有效服务保障创新型国家建设、提升我国知识产权法治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更好保障我国开展全球科技竞争、有力维护我国国际竞争权益。(来源:央视新闻) 周源委员:加强数据安全和知识产权保护措施;加大力度打击网络文学新型盗版侵权 3月4日,2024年全国两会正式召开。全国政协委员、知乎创始人兼CEO周源提交了多份提案,涉及高质量技能人才供给、推动大模型产业高质量发展、打击新型盗版侵权力度、提升全民科学素质、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等相关主题。   周源指出,尽管我国在模型领域紧跟国际前沿步伐,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其中最显著的问题之一是高质量中文语料资源的短缺。   补齐优质中文语料数据短板,对于推动我国大模型产业高质量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周源建议从三个层面推进:一是建立数据合规的监管机制和评估办法。建议相关政府部门和监管机构针对数据合规应建立相应的监管机制,推动完善AIGC的监管立法,保护和规范人工智能领域的数据合规。二是加强数据安全和知识产权的保护措施。建议监管部门和相关机构研究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或法律法规。一方面是推动大模型研发机构和企业制定严格的保护政策和行为规范,严厉打击侵权行为,确保数据持有方的知识产权和利益得到充分保护;另一方面是制定相应的鼓励和扶持政策,保障拥有丰富高质量数据储备及持续生产能力的企业和社会主体得到整个行业的重视,促进数据要素市场的形成和生产能力的持续发展。三是加快高质量中文数据集的开发与利用。   此外,周源围绕网络文学版权保护,带来了《关于加大打击新型盗版侵权力度,保护网络文学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提案》。   周源表示,过去十多年来,在政策的规范与引导下,网络文学市场经历了由无序扩张到有序发展的转变,逐步迈入了高质量发展的轨道。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网络文学市场规模已达到389.3亿元。但随着互联网产品技术和服务模式的迅速演进,新型的网络文学盗版侵权模式层出不穷,并逐渐构建起产业链条,致使网络文学盗版市场已呈现产业化和规模化的趋势。   中国版权协会《2021年中国网络文学版权保护与发展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网络文学因盗版侵权所蒙受的损失高达62亿元,占网络文学整体市场规模的21%。此外,有85.4%的作家曾遭遇侵权盗版事件,其中频繁受侵的比例达42%。周源认为,这种盗版侵权行为严重扰乱了中国网络文学的市场秩序,对网络文学行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了深远影响。   由此,周源建议,完善数字版权保护的法律框架并加大执行力度,明确界定盗版侵权行为的法律定义和范畴;推动数字版权保护的技术创新与应用,加快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应用步伐。   此外,周源还建议,政府和相关部门加大对数字版权保护法律的宣传力度,学校、社区、媒体等渠道广泛普及数字版权保护知识,并鼓励积极举报侵权行为,提升公众的数字版权保护意识与参与度,形成全社会共同维护数字版权的良好氛围。(来源:中国经营报、中新经纬) 褚良银委员:建议大力培育中小企业高价值专利 “中小企业的专利价值直接体现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决定了企业未来市场的核心竞争力,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源动力。”2024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全国政协委员、四川大学副校长褚良银,今年关注的重点之一是关于大力培育中小企业高价值专利方面的探索。   在长期的调研中,褚良银发现,我国中小企业培育高价值专利目前仍存在几个主要问题,其中包括: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升,高价值专利产出能力不足;缺乏专利战略,对高价值专利的布局不足;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不完善,高价值专利培育缺乏政策和服务环境。   针对以上问题,褚良银建议,一方面大力提升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加强高价值专利源头供给。比如政府部门要出台相关激励政策,鼓励中小企业加大对核心技术研发的投入,确保研发工作的高效开展,提高研发效率和质量,促进高价值技术成果的产生。其次,要积极发挥政府部门集聚创新资源的作用,如鼓励组建知识产权联盟,引导开展订单式研发和投放式创新。再者,要加强以中小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合作,树立中小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中小企业要加强对高校科研院所创新成果的引进、消化吸收,共同研发新技术新产品,让中小企业快速获益成长。   另一方面,积极引导中小企业推进实施专利布局,形成高价值专利组合。其中包括:制定专利申请和保护策略,核心产品技术在进行研发阶段,就要开始专利布局,形成“1+N”的专利组合;引导中小企业开展专利导航;引导中小企业开展海外专利布局,让专利先“走出去”等。   此外,建立健全高价值专利管理、运营和转化全过程体系,帮助中小企业提升专利价值。例如建立完善的专利管理制度;引导中小企业制定科学的专利战略和规划;加强多方联动,实现中小企业价值优化。在专利运营和转化过程中,要注重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趋势,推动企业之间、企业与高校及科研院所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强专利运营的风险管理和评估,确保专利运营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来源:红星新闻) 朱同玉委员:完善医药专利保护制度,促进中国医药产业创新发展 专利保护是我国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保障和推动力量。新《专利法》及相关配套制度的实施,搭建起我国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基本框架,而由于我国专利制度实施较晚,体系不尽完善,尚无法有效杜绝专利侵权的发生。   随着我国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进入制度化、常态化,涉嫌专利侵权(包括专利状态待定)的药品纳入国家集采或在地方招采平台挂网,就会立刻触发生产和销售,彻底影响整体市场格局。不仅导致专利权人不可挽回的损失,也会挫伤企业持续投入研发的积极性,不利于中国医药产业的创新升级。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朱同玉带来一份关于完善医药专利保护制度,促进中国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建议。   朱同玉表示,挂网药品涉及到专利侵权时,对原创药品的劳动成果将会是一种侵犯,对市场也会形成打击,不利于知识产权的保护以及药品创新。亟须通过全链条的专利保护制度和行政司法协同机制,规范创新药和仿制药平衡发展、有序竞争,为中国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药品专利侵权难以杜绝   朱同玉认为,药品专利纠纷早期解决机制无法从源头杜绝侵权风险。   医药专利包括核心专利和外围专利。朱同玉表示,尽管新《专利法》设置了药品专利纠纷早期解决机制,但相关专利信息登记的范围只涵盖了部分相对核心的专利,其他类型专利纠纷仍需在药品上市后再寻求解决。这一机制不能杜绝药品专利侵权的发生。另外,即使依据药品专利链接制度提交三类声明(即申请者承诺不在相关专利到期前上市)的仿制药,获批后也可能因违法成本较低、维权成本和难度较大而违反承诺,提前上市销售。   此外,朱同玉表示,药品采购环节知识产权保护依然被动。   2022年年底,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医保局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医药集中采购领域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朱同玉表示,这是部门联动、加强药品采购环节知产保护的重要举措,而在制度设计上仍以企业自主承诺为基础。   专利状态待定或存在专利侵权异议的药品,在无法及时获得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答复意见、行政裁决或人民法院的生效判决时,依然可以按程序参加国家集采或在地方招采平台挂网。朱同玉认为,虽然在得到认定侵权的行政裁决或司法判决后,相关部门会配合执行裁决、判决结果,对已挂网或已在集采中选的涉事产品采取及时撤网、取消中选资格等措施,但在实际操作中,在漫长的专利纠纷诉讼期内,侵权药品可能已通过参与集采和挂网实现了放量销售和占据市场份额的目的,从而给专利权人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对药品采购工作产生负面影响,并可能严重影响患者临床用药的可及性和稳定性。   因而朱同玉认为,在药品涉及到专利纠纷之时一般情况下最好不要进入集采,即使进入集采后,也可以“采而不购”,不进行销售,当专利纠纷有明确结果后再进行销售,同时也要采取一定的措施避免恶意诉讼影响市场的情况。   完善专利侵权预防机制和救济机制   朱同玉提出了完善药品专利侵权预防机制、实现全流程“强保护”以及完善药品专利侵权救济机制、加大侵权惩罚力度两方面的建议。   一方面,朱同玉建议,在药品集采过程中嵌入和明确专利调查程序,针对不同专利类型和情况给予不同处理。加强司法对依法行政的支持和监督,推进行政标准与司法标准的统一,例如对仍处于专利确权司法程序中的原研药专利权状态的法律解释等。对于存在专利纠纷(包括专利侵权行政裁决、司法诉讼正在进行中)或专利状态待定(例如化合物专利宣告无效尚待法院最终判决)的药品,应充分考虑药品稳定供应和临床需求,暂不纳入集采。   为保护和鼓励研发创新,朱同玉认为,应当加强对药品上市后拓展的新适应症专利的保护。在集采和挂网等环节,明确对适应症(用途)专利的审查;在院内使用环节加强监督,防止药品超适应症使用,确保临床用药规范,避免造成专利侵权。对于已上市药品新适应症的专利保护,朱同玉认为是一个难点。“比如很多药品的‘老药新用’,当新适应症相关的研究文章在国际上发表后,便可能出现药品生产方股价明显上升并开始销售药品等情况,科学家团队的研究成果保护存在一定的难点。”因此,朱同玉建议加强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司法部门和相关行业行政主管部门的协作联动,在新药上市、药品采购、院内使用等各环节构建全链条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另外,朱同玉还建议,优化知识产权临时禁令,在申请人的专利权受到侵害、难以充分救济的情况下,防止损害进一步扩大。对于存在药品专利纠纷的药品,在加快确权速度的同时,暂缓将涉事药品纳入国家药品集采;已在集中带量采购中选的涉事药品,应取消中选资格,最大程度制止侵权损害的发生。适用惩罚性赔偿,保障损失赔偿,提高违法成本。引入信用惩戒,提高失信成本。建立并完善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根据信用等级采取相应的激励或限制措施。   对于惩罚性的赔偿措施,朱同玉认为要经过研究形成一个“度”。朱同玉举例道“比如写了一篇原创文章被其他人标注了原创,但仅进行了几百元的赔偿,这种力度就不足以震慑侵权的行为。”对于药品而言,进行诉讼的成本过高,朱同玉认为,在经过研究的基础上,规定基础罚金,再将盈利所得乘以一定的倍数进行处罚,才能对侵权行为形成足够的震慑力。同时,朱同玉也表示,一般情况下进行集采的药品不会只有一家生产商,也要对如何保证患者用药进行研究,比如有专利纠纷的药品诉讼没有结束又有急用,也可以在诉讼结束后对利润分成进行划定,通过一定的规则进行规范。(来源:中国经营报) 蒋胜男委员:加强保护编剧署名权 2024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全国政协委员蒋胜男带来了加强编剧署名权保护的提案。   她认为侵害编剧的署名权,既损害编剧个人权益,也影响行业健康发展,而问题的根源就在于行业缺乏对编剧的基本尊重与重视。要想推出更多优秀作品,就必须保护好编剧的权益。这可从多方面着手,比如完善法律法规、加强行业自律、加大违法惩处力度。   蒋胜男观察到,目前影视领域存在多种不注重编剧权益保护的行为。尤其恶劣的是,有一些制片方以各种名目将一些没有参加过编剧创作的人署为编剧。   “万物得其本而生,剧本是影视之母,而编剧又是剧本之母。”蒋胜男说,现在行业并未充分重视这一规律,几乎所有平台在宣传影视剧时,基本不宣传编剧,只重导演、崇明星,甚至已养成了去编剧化的恶习,让外界都误认为影视剧只是导演的个人作品。“这些行为严重侵害了编剧的署名权,既损害了编剧个人权益,也影响了行业健康发展。”   蒋胜男提到,对比国外,中国的影视编剧没有享受二次报酬权的规定,如今连已有的海报上署名权都要被剥夺,这是有碍原创进步的。   蒋胜男提议,要从多个方面加强对编剧署名权的保护,首先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她说,当前我国法律仅规定了作者享有署名权,但对如何合理署名则没有具体规定,这导致实践中对于署名方式不当是否构成对署名权的侵犯没有定论。建议进一步细化和完善,在相关法律法规中增加对于作者的署名应显著、应足以表明作者身份等具体要求,避免实践中法律适用不明的情况。   其次引导加强行业自律。蒋胜男建议主管部门加强对影视制作机构、播出平台等的引导和监督,鼓励其建立和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在影视作品发布前对署名问题进行审核,在署名方式和署名排序上做到尊重并保护编剧署名权。   她还提到,同时也要加大侵权惩处力度,相关主管部门完善监督惩处机制,对于多次故意侵权的公司及权益人采取罚款、警示、禁业等相关措施,切实维护著作权人合法权益。(来源:中国经营报) 吴义勤委员:持续完善跨国版权保护机制 为网文出海保驾护航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吴义勤表示,“经过多年的发展,网络文学渐渐形成了一种规模,其传播的半径不断延伸,覆盖的范围持续扩展,网络文学已经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最具活力的创新性的载体。”   在网文出海发展火热的同时,也面临着难题和短板,其中语言是网络文学出海首要解决的问题。对此,吴义勤建议,相关主管部门牵头推进AI翻译的产学研合作,包括: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激活市场主体创新创造活力;整合资源统一标准,通过建立网络文学的多种语种的语料库,增强AI对多语种的学习和适应能力,保障作品的语言风格、文化内涵和本地化适应性,以此提升整体内容的翻译质量,从而让不同母语的海外用户能通过阅读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   随着中国网络文学在海外市场辐射力和影响力的大幅提升,盗版问题变得日益突出,网络文学国际版权保护问题迫在眉睫。《版权工作“十四五”规划》指出,侵权盗版行为网络化、高技术化特点愈加明显。新技术的隐蔽化与产业链化,进一步降低了侵权的违法成本,也加大了作家的维权难度。因此,推进网络文学的版权保护,对于文化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网络文学在海外影响力的日益扩大,海外版权保护日益艰难。因为‘山高皇帝远’,一些境外的文学翻译类网站未经许可就大量翻译国内的优秀作品,严重损害了权利人的权益,也阻碍了中国网络文学海外市场的开拓与发展。”吴义勤指出,“当前,中国网络文学在海外市场的版权侵权问题频发,给创作者和出海机构造成巨大损失。因此,在推动网络文学出海的同时,必须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版权保护工作,为国际传播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   对此,吴义勤建议相关主管部门与行业协会充分发挥指导与协调作用,持续完善跨国版权保护机制。“主管部门可以通过官方渠道,推动与其他国家在文化产业领域的交流合作,签署双边或多边版权保护协议,提升中国网络文学的国际版权保护力度;行业协会可以建立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收集和分析国际版权侵权案例,提醒会员单位注意防范,并在必要时提供专业的版权维权服务。”吴义勤指出,“海外版权保护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各个部门多领域协同作战。版权保护不解决,会影响网络文学海外进一步的发展,特别是市场化的发展。”(来源:央广网) 施乾平委员:建议出台《商业秘密保护法》 作为一名民营企业家,全国政协委员、德迈国际产业集团董事长施乾平始终关注民营企业的发展,近段时间,他一直奔波在所联系的几家企业进行调研。在深入调研的过程中,他发现,民营企业在科研创新方面仍然存在一定制约。比如,民营企业难以有效建立保密和竞业禁止、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投入巨大获得的知识产权和商业秘密易被其他企业侵犯,一些中小民营企业的商业秘密更难以有效保护。   今年两会,施乾平准备就“激发民营企业科研创新动能”提出意见建议。“比如在加大对科研创新成果保护力度方面,建议完善相关法律规定,修订和细化《反不正当竞争法》,制定出台《商业秘密保护法》,明确侵犯商业秘密的情形,扩大侵权主体范围,强化法律责任,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惩处力度,形成保护科研创新成果的法律体系,确保民营企业知识产权和商业秘密得到有效保护。”   施乾平说,华侨华人是中国式现代化推进过程中的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作为侨界委员,他将始终坚持为国履职、为民尽责,汇聚更多侨心侨智侨力,凝聚起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来源:济南时报) 蒋颖委员:建议进一步细化专利行政维权等领域的实施细则和司法解释,提升各地对涉外法律法规理解一致性 在即将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德勤中国主席蒋颖就将提交相关提案,就外资关注的涉外法律法规制定和执行的一致性、协同性、可预期性问题作出相关建议。   蒋颖在提案中指出,近年来外商投资环境持续改善,吸收外商投资规模不断提升,法律实施取得了积极成效。同时,涉外法律法规在制定和执行层面仍然存在一致性不够、可预期性不够、协同性不够的问题。例如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有待提高,跨境数据流动问题亟待解决,“准入不准营”问题仍然存在。   在蒋颖看来,外资最关切知识产权领域,存在各地对条款理解、执法尺度、执行评估等不一致问题,从而导致执法效果差别较大。   “比如某外资药企申请专利行政维权,北京、上海两地的知识产权局先后受理了案件并最终支持了该企业的诉求,而广州知识产权局则认为没有销售证据未作受理。”蒋颖举例解释。   2023年欧盟商会《商业信心调查》显示,仍有将近一半(45%)的企业认为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执行不够完善。其中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执法尺度的不一致。蒋颖说。   负面清单制度是我国针对外资降准入门槛、不断扩大开放的重要举措,但在蒋颖看来,“准入不准营”问题仍然存在。   她举例称,例如负面清单取消了乘用车制造外资股比限制,但是外国汽车制造商反映在华投资新能源汽车项目的审核批准程序复杂。再如负面清单已经取消对外资进入互联网音乐领域的限制,但《网络出版服务管理规定》仍保留该项的外资禁止条目,企业无法实际经营。   蒋颖认为,无论是外资,还是民营经济,法治是市场主体成长的土壤,“只有土壤好了,企业才能挣到钱。”   对此,蒋颖建议,国家层面进一步细化实施细则和司法解释,提升各地政府对涉外法律法规理解的一致性,建议主管部门对较为宽泛的法律法规表述作出更细化、易操作的规定,减少和避免地方政府的扩大解释;同时加快更新相关司法解释,加大指导性案例、典型案例发布力度,明确标准尺度,从而提升法律法规执行的全国一致性。   此外,蒋颖建议,在新政新规制定阶段,建议外资企业全过程参与制定工作,定期通过权威媒体公布推进情况,并在新规发布后给予企业足够的准备期和过度期,并给予企业具体的法律法规解读与合规指导,从而提升新政新规出台的可预期性。   另外,针对“法规打架”的问题,蒋颖建议,对负面清单可能与其它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相抵触的情况,商务、发改及行业主管部门要相互配合,明确责任分工和协作机制,提高与外商投资法不符的行政法规的清理频率,确保外资市场准入新规落地实施。(来源:界面新闻) 吴志明委员:建议强化我国主要超级平台反垄断监管 2024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全国政协委员、民建福建省委员会主委吴志明拟向大会提出《关于强化我国主要超级平台反垄断监管的建议》。   吴志明指出,近年来,得益于5G技术、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互联网技术的突飞猛进,互联网平台经济蓬勃兴起,孕育出一批大型互联网平台企业。这些企业利用网络技术高效联结双边用户,形成强大的市场规模效应,便捷选购,降低交易成本,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新活力。   他表示,大部分头部平台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占据优势地位后,将市场资源加速向自身集中,导致平台经济从多元竞争过渡到少数巨头主导的局面,这些巨头在掌握大量数据和市场份额后,开始滥用市场优势地位,制定不公平的收入分配机制。这不仅导致资本报酬在平台收入中的占比持续攀升,挤压厂家生存空间,加剧了资本所有者和普通劳动者之间的收入差距,还降低市场经济效率、破坏公平竞争、阻碍科技创新,甚至对国家安全、经济安全构成潜在威胁。   比如:一、平台收取高额佣金。平台利用资金、数据、流量等优势地位实施不正当竞争、甚至垄断,导致行业陷入混乱无序,并对底层的就业和实体经济等造成不良影响。如平台的抽成比例较高,使得入驻企业和灵活就业人员缺乏议价能力,个体收入受到严重挤压。   二、平台收取高额流量费及广告费。部分平台利用优势地位、垄断地位收取高额流量费及广告费,导致中小微商户无法承担成本而被排除在市场竞争之外。这不仅降低了整体创新能力和服务质量,还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和购物选择权;同时,高昂的广告费和流量费加剧了数字鸿沟,许多商户无法充分利用平台资源。   三、平台做法容易形成寡头企业。互联网企业的特质是“赢者通吃”,以金融手段扩张成为寡头垄断企业,阻碍其他中小企业进入行业参与竞争。这些寡头企业不仅妨害了公平竞争,遏制了市场活力,还可能通过资本扩张形成新型“大而不能倒”公司,给社会经济运行带来了潜在风险。此外,部分由外资直接或间接控股或深度介入的超级平台,不但被海外分走高额回报,还可能对国家安全、经济安全造成严重影响。   吴志明为此提出三点建议:一、制定公平的利润分配政策。加强互联网平台监管,引导平台设立公平的利润分配政策,确保各方利益得到平等对待。提高分配透明度和公平性。合理调整佣金、流量费、广告费等收费标准,将部分收益回馈给商户和消费者。   二、建立健全平台权力约束机制。加强对平台经济的反垄断监管力度,从事后监管向事前事中监管转变。对头部平台企业和网红大咖进行重点监管和风险防范,有效落实合规经营和并购扩张行为。加强监督机构投诉处理机制,保护中小微商户和消费者权益不受侵害。   三、提升反不正当竞争、反垄断执法能力。建立、完善“双反”执法体系和合作机制,形成执法合力。加强“双反”人才队伍建设和综合能力水平。鼓励高等院校开设“双反”相关专业,为行业管理培养更多专业人才。(来源:澎湃新闻) 张毅委员:加快人工智能法出台构建我国AI产业监管治理体系 “我非常关注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算法、算力和数据是人工智能产业的三大要素,去年全国两会我的提案关注了数据问题。两会结束后不久,我就开始酝酿算法治理体系的提案。去年下半年,我针对先导产业组织了多次调研,形成的专报之一涉及算力问题。”近日,全国政协委员、金杜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张毅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说,“这次历时近一年的研究和调研后形成的算法提案,是我长期以来关注人工智能产业‘顺理成章’的成果。”   他告诉记者,今年全国两会他还将提交多份提案,除了继续为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和规范“鼓与呼”之外,他还关注了多元解决纠纷机制等热点问题。   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迅猛,如何更好监管人工智能算法,监管手段和能力如何相应提升,对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至关重要。通过梳理有关算法管理的法律法规,张毅发现,目前我国已经出台的专门性规定法律可执行性不强,而且还存在监管竞合或真空、受算法侵害的用户认定和维权难等情况。   为推动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张毅建议,应该尽快推进人工智能法的制定和出台,以人工智能法及配套的监管工具为核心,形成完整的人工智能技术法律体系。   同时,参考其他成熟的监管思路,将人工智能和算法技术按风险等级进行划分,并针对不同等级采取不同的监管措施。例如,可能会通过潜意识操纵用户的人工智能系统应被直接禁止。   考虑到人工智能技术的复杂性和专业性,张毅建议,借助市场力量,外聘或者借调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共同参与监管法律体系的建立。同时,参考金融科技行业的监管经验,引入“监管沙盒”制度等创新监管工具,对于原有监管制度存在空白或不明确的,在一定条件下,允许企业进行试验性的开发、测试和验证。   “强化由网信办牵头,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等部门共同参与的算法治理联席会议制度,也是必不可少的。”张毅说。   张毅还建议,在算法侵权的诉讼中采取“过错推定”的归责原则,并实行“举证责任倒置”。用户仅需承担证明自身受到算法服务损害的证明责任,由算法服务提供方对算法服务和用户的损害结果之间不具备因果关系,以及不存在主观过错承担举证责任。(来源:上海证券报) 金李委员:加大国家级数据交易所建设力度 试点央地数据融合应用 全国政协委员、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金李在今年全国两会带来了《关于加快促进数据要素市场发育的提案》。他在调研和实践中发现,当前数据要素市场建设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国家级数据交易所建设滞后、“用数”的环境与氛围尚未形成、数据跨境流通探索力度有待增强、国家级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有待加强等。   金李建议,应将数据交易所纳入国家数据交易场所体系布局规划,充分发挥我国数字化基础好、数据资源丰富、数据交易活跃的先发优势,在数据交易规则、技术、标准、基础设施等方面打造可复制的样板。   除了国家级数据交易所建设,金李还建议,开展国家级数据资产登记平台试点工作,构建三位一体、五大核心功能的国家级数据确权登记体系。“以数据产权登记为抓手,探索数据资源持有权、数据加工使用权和数据产品经营权等数据产权分置,承认保护数据要素市场参与主体的合法权益。”他说。   数据安全有序流通决定了数字经济发展的走向和速度。针对“用数”不畅的问题,金李认为,应结合“数据要素×”工作,试点央地数据融合应用。“建议以应用为导向,加快推进一体化数据资源体系建设和数据要素市场培育。”从场景来看,应该从智能制造、商贸流通、交通物流、金融服务、医疗健康等重点领域入手,与国家相关部委加强数据社会化应用试点;从数据类型来看,则应聚焦公共数据与社会数据融合试点工作。   “总的来说,应开展数据价值化综合性试点工作,加快推进产业数据资源化、产品化、服务化、市场化工作,释放数据价值。”金李说。   随着全球数据法律、规则的演化和完善,数据流通和数据治理已成为全球重要国家、地区的战略性问题。在金李看来,未来可以逐步开展国家数据跨境安全流通试点工作,探索建立非重要数据的白名单制度。“对经过中央网信办、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等多部门联合认定的非重要数据,可依托各地数据交易所进行安全评估审查,通过合规评估流程后允许场内跨境流通,并设立国家数据跨境安全快速审查通道,构建国家级的跨境数据枢纽节点。”   数据安全也是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针对个人数据保护问题,金李建议,应该在保护个人数据隐私的基础上,提高数据使用效率,促进数据共享和创新。具体而言,有条件地方率先开展个人数据账户授权试点,探索个人数据授权使用参与个人数据收益分配的落地机制。   “试点场内交易数据合规评估认证制度,出台有关认证认可配套办法,有利于打造数据要素流通法治化营商环境高地。”金李认为,应大力发展第三方数据合规评估服务业,开展数据交易合规师职业化培训体系建设试点;与国际通行数据保护规则接轨,营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数字经济发展环境。   数据被认为是人工智能产业高速发展“燃料”之一。在金李看来,加快培育人工智能产业开放生态也是数据要素市场建设的重点工作。   具体而言,首先,应明确人工智能行业数据登记确权路径,确立数据产权登记和数据知识产权登记相结合的行业登记体系;其次则是增强多维度高价值语料库供给,强化大模型训练语料库质量管理,构建高质量通用大模型语料库与垂直行业的语料库;最后,还可通过依托数据交易所、数商、高校建立人才联培机制、开展“数据要素×大模型”开发者大赛等,培育相关行业高潜力、高质量的人才、产品。(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孟丽红委员:建议尊重市场规律 针对市场短板立法 2024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全国政协委员、广州市总商会副会长孟丽红将提交多个提案,涉及医疗、养老、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内容。   “尊重市场价值规律,除《价格法》明确规定实行政府定价的项目外,允许企业依法有效行使自主定价权。”孟丽红建议,要改善市场价格环境,规范政府价格管控行为,缩小政府指导价名录范围。同时,加强上级监督,严格落实执行市场自主定价项目交由市场定价,避免变相干预市场价格。此外,价格部门、行业协会、商会组织等多方联动,落实价格监管,实现市场自律。   “有效的市场退出机制是解决市场不良资产问题的重要手段。” 孟丽红建议要健全民企退出机制,如民营企业为顺应国家发展大局,服从要求退出部分市场的(例如营利性民办学校等),可考虑采用政府赎买、公私合办等方式完善退出机制,制定落实补偿奖励政策,并引导拟退出的企业可选择将剩余资产向其他领域投资流动,盘活市场资源,避免企业成为“僵尸企业”等不良社会资产。   为了进一步改善市场环境,她还建议针对市场短板立法。例如重视数字经济变化带来的隐患,完善针对互联网市场背景下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实施细则,整治网络市场不正当竞争问题和垄断等问题,打击侵犯个人信息行为。(来源:广州日报新花城) 吕红兵委员:加强对科普企业知识产权保护 全国政协委员、国浩律师(上海)事务所合伙人吕红兵3月3日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今年全国两会,他将提交《关于完善促进科普产业发展法律规定的提案》。   吕红兵建议,出台科普产业规划;建立科普年度采购清单制度,对科普产品和服务实行政府购买;国家对科普产业实施税收优惠,企业科普研发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予以加计扣除;政府设立科普产业引导基金,建立科普创业园区,孵化、扶持科普企业发展;加强对科普企业创新、创造、创意的版权、商标、专利、技术秘密以及商业秘密的保护;相关部门指导成立科普产业协会,实施自律管理,推进产学研用联盟。支持科普企业引进国外优秀科普成果,开展国际科普产业交流合作。(来源:上海证券报)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知产力立场) 封面来源 | 知产力 往期热文
319
3
协力知识产权团队律师招聘
知识产权律师招聘 岗位要求: 1、国内外知名法学院毕业,硕士及以上学历;硕士专业方向为知识产权的优先考虑; 2、三年以上知名律所工作经验,能够为企业提供合同审查及合规意见,专业方向为知识产权诉讼; 3、优秀的英语书面及口语能力,有留学或海外工作经历;能够以英文作为工作语言; 4、有团队合作精神,有志于长期从事律师行业。 以上职位薪酬面议,待遇从优。 请发送简历至 : chenfanlu@iprlawyers.com 咨询电话:021- 68865170-105 工作地点: 上海市浦东新区陆家嘴环路958号华能联合大厦33F、35F 协力知识产权团队 协力知识产权事务中心是协力律师事务所的核心部门,业务范围涉及专利、商标、著作权、商业秘密、电子商务和反不正当竞争、反垄断等众多方面,在知识产权的申请与登记、知识产权的转让与许可、知识产权保护及管理体系建立、知识产权侵权调查与救济、知识产权诉讼等领域为全球客户提供专业法律服务。 协力知识产权事务中心提供包含申请代理、许可转让、综合维权、争议解决、运营管理、融资交易、战略咨询等在内的知识产权全产业链法律服务。顺应新技术、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协力知识产权事务中心一直致力于寻求法律与技术、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中心在计算机软件法律服务、网络游戏法律服务、视频分享法律服务、动漫创意产业法律服务、传媒产业法律服务和泛娱乐产业法律服务方面有精深的见解和实践,也积累了一套企业在投资、并购、上市过程中所需的包括知识产权评估在内的系统解决方案。同时,中心在知识产权许可转让、运营管理和融资交易等方面均积累了丰富经验,已成为国内知识产权法律服务的一大品牌。 SHIPA
320
3
深圳市市监局:关于《深圳市2023年知识产权领域专项资金核准制项目》的相关公告
深市监公告〔2024〕11号 各相关单位: 你单位于2023年4月在我局申报的《深圳市2023年知识产权领域专项资金核准制项目》,现需要补充材料,因你单位失联,导致我局无法与你单位取得联系补正材料。 限各单位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3日内尽快与我局联系,逾期不联系我局将影响你单位申请的资助项目。 失联单位名单: 名称 吉浦斯信息咨询(深圳)有限公司 深圳市友华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友华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深圳怡丰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怡丰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天才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软件产业基地4栋C座6楼专利代办处12号窗口 联系方式:0755-26608151(王小姐)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4年3月1日
321
5
上海利用房屋注记促使违建业主自行拆除
近日,彭浦镇灵石路某小区一居民来到彭浦镇城管执法中队,表示自家房屋在做产权人过户更改时显示被房地产交易中心中止,已被行政注记限制交易。这是怎么回事呢? 据了解,对于历史原因遗留的违法建筑,房屋管理执法部门在建立存量数据库时,会将其纳入拆除计划,逐步解决的同时,还利用房屋注记的方法,促使违建业主自行拆除。 房屋注记是一种行政措施,由不动产登记机构对附有违法建筑或者破坏承重结构的房屋在不动产权证上予以记载。 一旦房屋被注记,就无法办理转让、抵押等手续。对于租住在违法建筑中的来沪人员,也无法办理居住证。违建业主还可能被纳入上海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面临较多的负面影响。注记通常是对社会危害小、安全隐患低、在特定条件下形成的、暂时不能拆除或拆除伤及主体建筑的违建作出的。 对于存量违建,城管执法部门会进行注记,注记后,房地产交易中心会有记录,涉及该房屋的交易和抵押贷款就会被“冻结”,只有完成拆违和解注手续,才可以恢复交易和贷款。 (拆除前) 当时,该居民来到彭浦镇城管执法中队之后,中队队员详细了解了情况,调阅了案件原始材料,并告知其解注手续,需要其将违法建筑物全部拆除完毕并承诺不再进行搭建,然后向其宣传了注记解注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流程,告知其在不动产登记簿记载及需拆除违建的位置、范围和注意事项,约定了再次上门复查的时间。 (拆除后) 待该业主自行拆除违建后,执法队员会同物业对整改情况进行了复查,确认其已将违法建筑全部拆除,符合解除房屋注记的相关规定要求后,根据相关规定,为该业主办理了解除注记申报手续,并协同相关部门进行现场核查,提交区自然资源确权登记中心办理解注。目前,该房屋业主已自行拆除违建,解除注记,业主得以顺利办理产权人姓名变更手续。 下一步,彭浦镇综合行政执法队将立足本职,坚持依法行政的基础上,统筹加强违建治理,不断推进违法建筑整治工作取得更大的成效。 普法小贴士 根据《上海市不动产登记若干规定》第三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动产登记机构应当根据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文件,将有关事项记载于不动产登记簿: (一)行政机关作出征收集体所有土地、征收房屋、收回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批准建设用地、商品房预售许可等与不动产权利有关的决定; (二)行政机关对保障性住房的认定; (三)行政机关对违法用地、不履行优秀历史建筑修缮义务等的认定; (四)行政机关对擅自改变承重结构、附有违法建筑的认定。 存在前款第三、四项所列情形已完成整改的,行政机关应当出具证明文件,由不动产登记机构在不动产登记簿中予以记载;存在前款第四项所列情形,当事人申请抵押、转移登记的,应当提供上述证明文件。 供稿:彭浦镇中队
322
3
【线上】美国专利风险应对和交易(活动时间:2024.03.06)
专栏 活动 快讯 产品 解读 活动介绍 企业出海的知识产权管理、风险防控体系建设是各界关注的实务问题,为助力出海企业应对知识产权挑战、把握创先争优机遇,LexisNexis律商联讯联合苏州高新区知识产权有限公司及北京己任律师事务所,邀请国际顶尖知识产权法律专家和运营高管,就美国市场的专利诉讼风险和专利交易机会分享案例, 深入探讨如何识别和应对美国市场的专利诉讼风险,如何结合具体情况和不同类型的律师事务所进行合作,分享策略布局、风险管理、诉讼应对以及交易实务等内容。此外,本次发言嘉宾包括世界最大的开源专利社区OPEN INVENTION NETWORK(OIN)的全球许可负责人和代表,还将对开源专利社区OIN进行介绍并回答有关问题。 我们诚挚邀请大家参加这场充满独到见解的讲座。 活动议程 14:00-15:30 美国市场的专利诉讼风险和专利交易机会 15:30-16:00 开源专利社区OPEN INNOVATION NETWORK 16:00-16:30 问答与交流 活动报名 会议时间 2024年3月6日(周三)14:00-16:30 会议报名 本次活动为线上直播,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进行报名。 扫码关注公众号报名会议 报名须知 会议免费。仅邀请企业客户报名参会,感谢您的理解。 扫码报名审核通过后,我们将向您发送邮件确认函,具体参会方式将在邮件中通知。 嘉宾介绍 Jaime Siegel 知识产权商业咨询公司Cerebral Assets LLC的首席执行官和创始人、诉讼律师 Jaime Siegel曾在两家领先的专利律所Fish & Neave和Kenyon & Kenyon工作了七年,之后在美国索尼公司担任知识产权副总裁。在这里,他在塑造和实施索尼的IP防御和许可策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领导了全球数百起专利诉讼,并在与飞利浦合作以4亿美元收购Intertrust专利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为索尼确保了大量的许可收入。 Jaime还在MPEG LA的董事会服务了十多年,其中两年担任主席,为MPEG LA实现可观的年利润做出了贡献。此外,Jaime还担任了上市公司Acacia(NPE)的执行副总裁,负责全球许可。 Brian Siegel 索尼核心团队人物 发明家、公司顾问 Brian Siegel,在索尼的直接面向消费者的电子商务业务核心领导团队中度过了15年,帮助索尼在2008年成为第八大电子商务商店。他领导了索尼在美国最大的电视产品业务单元,显著提升了利润,并在蓝光领域获得了最高市场份额。Brian还领导了联想在北美的消费者业务,三年内将其市场份额从第六提升到第二。 Brian是一位多产的发明家,拥有17项专利,并且还在几家公司的顾问委员会服务,包括家庭音频和汽车高速数据解决方案的领导者Valens Semiconductor(2021年上市)以及视频芯片制造商Atom Nanoelectronics。 李 江 己任律师事务所 合伙人、律师 李江先生自2000年开始从事知识产权实务工作,是最具丰富经验的知识产权诉讼律师之一,主要专注于知识产权诉讼和行政保护、许可、策划和执行知识产权保护策略。李江先生是中国执业律师和执业专利代理师,所拥有的法律和技术双重背景使李江先生能够深刻并综合地把握案件的技术和法律问题,在诸多案件中帮助客户取得优势。 李江先生具有在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及行政机关代表客户处理案件的丰富经验,其代理的多件案件曾入选典型案例。李江先生代理过的客户包括诸多国际、国内在行业领先的著名公司。 主办方 苏州高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 苏州高新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 北京己任律师事务所 关于律商联讯 律商联讯是一家内容和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帮助法律、企业、税务、学术和非营利性组织的工作人员作出知情决策,实现更好的业务成果。服务中国二十余年,律商联讯已经引进多个产品落地中国, 包括各类在线数据库,以及享有盛誉的进口原版图书,内容覆盖全球,数据超过60亿。同时,律商联讯与中国具有实务经验的专家团队合作,依靠自主创新技术及大数据分析,相继开发了律商网和律商实践指引系列产品。我们提供的不再只是查询法律的检索工具,而是贴近法律人士的实务工作流程,帮助其处理实务问题、撰写法律文书和法律检索的360度解决方案。 —LexisNexis— 关注律商网法律热点话题 抢先知晓行业法律热点 扫码申请试用
323
3
【专利-华源·王鹏华 刘磊】如何利用专利分析进行专利组合优化
专利组合是指一个企业或个人拥有的一系列专利权的集合,这些专利可能包括不同类型的专利,如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或外观设计专利,可能涵盖了多种不同技术领域的创新。 建立专利组合的目的通常是保护创新成果,防止他人未经授权使用,还可以为商业战略提供支持,如市场竞争、技术许可、合作伙伴关系和投资吸引等方面。 通过有效管理和优化专利组合,企业可以实现多重目标,例如降低市场风险、增加市场份额和提高创新竞争力。专利组合通常需要精心策划、定期更新和实施有效管理,以最大程度地提高其价值和收益。 可见,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专利组合不仅是一种法律工具,更是一种强大的战略资源。通过专利分析进行专利组合优化是企业的一项关键战略活动,旨在帮助其更加有效地管理和利用专利资产,从而更好地满足企业需求。 下面本文将简要介绍下在专利分析过程中的一些关键步骤及方法,它们是做好专利组合必备条件。 数据收集与准备 在专利组合优化的过程中,数据的收集和准备是至关重要的,良好的数据构成了专利分析的基础。在数据收集与准备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内容: 1、专利数据库选择 选择合适的专利数据库对于获得准确有用的数据而言是至关重要的。不同数据库可能包含不同范围和类型的专利信息,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认真选择。常用的数据库包括专利局数据库(如美国专利局、欧洲专利局)和商业专利数据库(如专利搜索引擎、专利信息提供商)等。 2、专利数据采集 需要制定明确的专利数据采集计划,确定关键词、技术领域、时间范围等搜索参数,以确保获得与研究目标相关的专利文献。专利数据收集的范围不仅包括企业自身的全部或部分专利,还要包括竞争对手或者行业内其他公司的专利。 3、数据清洗与整理 采集到的专利数据通常需要进行清洗和整理,以去除重复项、修复数据错误和标准化数据格式,从而有助于确保数据的质量和一致性。 4、数据扩展 除了从专利数据库中获取专利数据外,还可以考虑从其他信息源(如市场数据、竞争情报等)中进一步获取数据与专利数据进行关联,有利于后续进行专利分析评估及制定优化策略。 5、数据合规性确认 在进行专利数据的收集与处理过程中,需要遵守相关的数据隐私和法律法规,确保数据的使用是合法合规的。 经过本部分的数据收集与准备工作,将获得一个清晰干净且可靠的数据集,这有助于确保专利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进行专利组合优化打下基础。 专利分析与评估 专利分析与评估是专利组合优化的核心步骤,涵盖了对专利组合的深入研究及评估。在本部分中,可以包括以下工作内容: 1、专利组合分析 对整个专利组合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以理解其专利组成、技术领域、专利数量和专利质量等方面的内容。专利组合分析还可以包括专利的申请年限分布、地域国家分布以及技术相关性等因素。 2、专利价值评估 评估各个专利的价值是专利分析的关键步骤。可以使用多个维度来评估,通常使用专利法律地位、产品市场潜力和技术竞争优势三个维度来评估。这有助于识别出哪些专利具有较高的市场商业价值,哪些专利保护了较为核心的技术,这样可以采取不同的维护方式,以重点保护高价值专利,并降低维护成本。 3、专利风险评估 识别潜在的侵权风险和专利无效风险,以及其他与专利组合相关的法律风险。 4、竞争情况分析 分析竞争对手的专利组合以及相关技术领域的竞争格局。这有助于识别潜在的威胁和机会,以调整专利组合应对竞争挑战。 5、技术趋势识别 了解技术领域的发展趋势,对于制定企业专利组合的优化策略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分析专利数据,有机会识别出新兴技术、市场趋势和创新机会等。 6、专利组合特点评估 进一步评估专利组合的优势和不足之处,包括技术依赖性、过时技术、专利重叠等因素,有助于制定出更加贴合企业现实、更有针对性的优化策略。 通过本部分进行深入的专利分析与评估,能够更好地了解专利组合的现状和潜力,为后续制定优化策略提供充分有力的支持。专利分析与评估的结果将为优化决策提供关键信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企业专利资产的价值。 优化策略与建议 在经过专利分析与评估之后,接下来将探讨如何制定和实施专利组合的优化策略,可以从以下的内容来考虑: 1、专利组合的优化 基于专利分析与评估的结果,有针对性地制定具体的优化策略。可以包括标注高价值专利和剔除低价值专利组合,去除低价值或重复专利后,可以集中精力进行专利的进一步维护和保护,以确保高价值专利的有效性。 2、专利组合的补强 分析是否需要增加专利组合,通过内部创新或外部收购来填补技术领域的空缺,优化专利组合的多样性,确保涵盖各个关键技术领域,同时建立关联性,强化专利组合的竞争力。 3、专利许可与合作 评估是否可以通过专利许可或合作协议的方式来提高收入,或进一步推动新技术的使用。 4、持续性管理和监控 建立并完善专利组合管理体系,确保专利的维护和保护,及时发现潜在的侵权行为,并持续监控竞争对手的动态,如竞争对手的专利组合演变等。 5、优化策略的更新 综合考虑未来专利领域的发展趋势和技术的发展趋势,如新兴技术发展、法律法规变化等,以持续调整优化策略来适应快速变化的外部环境。 6、结论与建议 总结专利组合优化策略,并提出明确的建议,根据专利组合优化建议制定好企业的实施计划,明确各部门的责任分工。 综上,利用专利分析进行专利组合优化不但需要较为深入的专业技术知识,还需要高超的市场洞察力和全面的法律合规性判断力。因此,相关咨询机构需要利用好现代先进科技工具和数据分析技术,并密切与企业技术人员充分沟通交流,才能做好这一复杂工作,制定出更加有效的专利组合优化策略,真正为企业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华源 北京康信华源知识产权咨询有限公司,是国内一线的大型知识产权咨询公司,专注于专利挖掘及布局策划、技术研发咨询、专利风险预警及应急救助、知识产权许可、转让、知识产权战略策划等项目,为客户提供专业的综合法律、技术、管理的解决方案。 邮箱:ip-consultants@kangxin.com 电话:010- 56571586 欢迎关注我们的视频号 了解更多IP小知识! 推荐阅读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康信IP平台
324
3
【专利-君之泉·林烨】专利申请权权属纠纷中所涉及专利法的常识概念——读“原则上不宜拆分权利要求分别确定专利申请权归属”一案有感
目次      一、案情事实 二、专利法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三、由该案引出的相关讨论 四、涉及“一案两情”的专利申请权/专利权权属纠纷的处理 · 结 语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作出(2021)最高法知民终825号终审裁定:对一起专利申请权权属纠纷案,裁定:撤销拆分诉争专利的权利要求并分别确定不同权利要求归属的一审判决,发回重审。一时间,业内人士争相讨论。该案的背景是一起专利申请权权属纠纷案,该案终审裁定指出,“一项专利申请作为一个整体只能存在一项专利申请权,一般不能根据不同的权利要求对一项专利申请进行人为分割,否则就会导致在一项专利申请上产生多项专利申请权。”短短的几句话,其中蕴含着专利法的一些常识概念,本文借此机会,先大致回顾一下该专利申请权属纠纷案的案情事实,再大致介绍专利法中的常识概念,最后对该案披露的法院审理思路做简要评述。 一 案情事实 该案涉及的是一起专利申请权权属纠纷[1],以该案给出的“长兴某科技有限公司”和“关于某浸渗透系统的非公知技术信息”为线索,可以确认涉案专利的申请人为“长兴欧森科技有限公司”;其专利申请号为201910168129.6,专利申请日为2019年3月6日。检索该发明专利申请的当前法律状态,可知其已经提出实质审查请求,但至今(距离申请日已经超过4年)还没有真正进入实质审查阶段,这不正常。根据发明专利申请的审查周期规律判定,申请人采取了“一案两请”[2]的申请策略,同日还申请了实用新型。检索结果见下面两图: 由此可以得知,该案所称的“长兴某科技有限公司”就是“长兴欧森科技有限公司”,接着根据“长兴欧森科技有限公司”查找“杭州某科技公司”的关联公司,可以初步确定“杭州某科技公司”为“杭州百银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再通过专利申请文件中列出的发明人----“管晓东;江文根;周凤满;张士桥;万书径”,可以发现,万书径是长兴欧森科技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而周凤满是杭州百银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两人同时作为发明人出现在专利申请文件中,也能说明“长兴欧森科技有限公司”与“杭州百银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两者的确属于关联公司。 至于“广东某动力公司”的真实名称,就不必再去探寻了,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利用上述分析手段“如法炮制”。毕竟,这些手段属于专利法实务中的常识技巧,用来弥补裁判文书中隐去的当事人具体信息,仅为了阅读理解方便而已。 二 专利法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古人云:“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如果基本概念不够清楚,就难以讲好“专利法的故事”。因此,搞清楚专利法中的基本概念,有助于理解专利制度的本质。 我国专利制度的确立是1984年,彼时尚处在计划经济时代的末期。专利法的法条中充斥不少的日常口语化的表达。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任何单位或者个人”。这种口语化的表达方式的优点是很接地气,若采用“法言法语”,“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应该改为“任何法人或者自然人”,但专利法自颁布以来的四次大修都没有将这些口语化的表达改为“法言法语”,在这一点上,专利法颇有将口语化表达进行到底的决心。可见,这些口语化的表达,已经是一种中国特色的专利法常识吧。 (1)“一项专利申请”V. “一件专利申请” 在该案中,出现了“一项专利申请”,这个提法有些新颖,似乎偏离了“法言法语”,因为专利法在提到“专利申请”时,通常冠以“一件”或“两件”的量词。 例如,《专利法》第三十一条规定: “一件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应当限于一项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属于一个总的发明构思的两项以上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可以作为一件申请提出。 一件 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应当限于一项外观设计。同一产品两项以上的相似外观设计,或者用于同一类别并且成套出售或者使用的产品的两项以上外观设计,可以作为一件申请提出。” 《专利法实施细则(2023)》第三十五条第1款规定:“申请人在一件专利申请中,可以要求一项或者多项优先权;……。” 从 借助于物理学中“量纲”概念可知,“专利申请”的“量纲”为“件”,例如中新网报道:“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1月4日表示,中国2023年全年共授权专利364.9万件,包括发明专利92.1万件、实用新型专利209万件、外观设计专利63.8万件。通过PCT(《专利合作条约》)、海牙、马德里体系分别提交专利、外观设计、商标国际注册申请73812件、1166件(2023年前11个月)、6196件,国际知识产权申请量逾8万件稳居世界前列。”  根据上述分析,最高法院二审裁定中“对于一项专利申请而言,一般只能存在一项专利申请权”的“一项专利申请”,若理解成是“一项权利要求(或一项技术方案)”,“一般只能存在一项专利申请权”的结论就是正确的。反之,若将“一项专利申请”看作是“一件专利申请”,则结论为不真。 (2)“权利要求”的量纲是“项” 在专利法的话语中,“项”是作为“技术方案”或“设计方案”的量纲来使用的。在前述法条中,有“一项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一项或者多项优先权”的用法。其中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本质上属于技术方案,“同一产品两项以上的相似外观设计”中的“外观设计”属于设计方案,都以“项”论。 此外,“权利要求”本质是“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因此,“权利要求”也以“项”论。例如,《专利法实施细则(2023)》第二十五条第2款规定: “从属权利要求只能引用在前的权利要求。引用两项以上权利要求的多项从属权利要求,只能以择一方式引用在前的权利要求,并不得作为另一项多项从属权利要求的基础。” 可见,该条规定中采用了“项”作为“权利要求”的量纲。顺便说一句,我国台湾地区的专利制度中,就有“独立项”(“独立权利要求”)和“从属项”(“从属权利要求”)之说法。 小结一下区分上述概念的意义: 当谈到“专利申请”时,论“件”来计量;当谈到“权利要求”或“技术方案”时,论“项”来计量。两者的关系是:“专利申请”是个大筐,筐中可以盛放下多项“权利要求”或“技术方案”。 (3)“申请专利的权利”与“专利申请权”/“专利权” 这一组概念中的“申请专利的权利”,出自于《专利法》第六条: “非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申请被批准后,该发明人或者设计人为专利权人。 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单位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订有合同,对申请专利的权利和专利权的归属作出约定的,从其约定。”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这对概念,出自于《专利法》第十条: “专利申请权和专利权可以转让。 中国单位或者个人向外国人、外国企业或者外国其他组织转让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办理手续。 转让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当事人应当订立书面合同,并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登记,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予以公告。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转让自登记之日起生效。” 这一组概念的共同点是:它们是一种民法意义上的“权利”,且属于基于某项技术成果(发明创造方案)的财产权属性,因此,都是可以转让的。不同点是:①它们出现在不同的时间段;“申请专利的权利”出现在发明创造方案完成之后且提出专利申请之前,“专利申请权”是在专利授权获得正式受理之后,而“专利权”是在“授权公告日”之后;② 它们的外在形式不一样,“申请专利的权利”是一种抽象的法律权利,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是一种现实中存在的、可以用“书证”对外展示的事实上的权利。值得注意的是,“专利申请权”是一种未获得专利授权前的权利态样,如果最终获得专利授权,则转化为“专利权”,但也可能被驳回,或半途而废,那“专利申请权”也就止步于此。 顺便指出的是,专利法中的“优先权”,本质上是一种“申请专利的权利”,虽然优先权的产生以存在一项“在先申请”为基础,但正因为以该“在先申请”作为优先权基础,申请人才可以向外国提出申请,或者转让给他人向外申请。是否真的要向外国申请,则在所不问。 能够正确区分上述概念,也属于专利法中的常识问题。 三 由该案引出的相关讨论  (1)能否拆分“一件专利申请”中的权利要求 如前文分析,“一件专利申请”是一个大筐,里面可以盛放“多项权利要求”。而且,权利要求之间在“人格”上彼此平等,各自有各自的“势力范围”,“且每一项权利要求均为一个完整的技术方案”[3]。《专利审查指南》第二部分第六章的标题是“单一性与分案申请”,其中的“分案申请”,就是从“一件专利申请”拆分出部分权利要求,再将被拆分出来的内容放入一个新的“筐子”中,这个新的“筐子”,即谓之“分案申请”。可见,通过“分案申请”,在“一件专利申请” 上,是可以产生多项专利申请权的。 有鉴于此,“一件专利申请”中的“多项权利要求”完全可以拆分。至于为啥要拆分,拆分的动机是什么,属于布局策略而非常识[4],故不在本文讨论的范畴。 (2)专利申请权归属与拆分权利要求的关系 在专利申请权属纠纷中,表面上是关于涉案专利的争夺,实际上要搞清楚涉案专利的源头---发明创造本身是不是原告拥有的科技成果,该成果是不是由被告非法占有了。若该成果被申请专利,只不过是给争议的技术成果先披上了一层外衣,特别是披上了一层“名为权利要求”的外衣。因此,无论这个技术成果是否申请专利,也不影响权属纠纷的科技成果性质[5]。 因此,在“一件专利申请”的筐中,如果有“多项权利要求”或多项技术方案,当然要考察该“多项权利要求”或多项技术方案是否全部都是一个主体做出的,或者说,哪些项权利要求是主体A做出的,哪些项权利要求是主体B做出的,如果的确是由不同主体各自完成的,原则上是谁做出的就归谁。可见,在由多主体做出技术方案的情形下,就必然要进行权利要求的拆分,使得各归其主,而不是“原则上不宜拆分权利要求”。 具体而言,科技成果的产生又可以分为“委托开发”和“合作开发”两种情况:所谓“委托开发”,是指一方出钱一方出力,产出的成果根据约定来决定归谁所有,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有约定从约定,无约定从法定。即约定优先。通常,在“委托开发”协议中成果的归属会约定给出钱的一方(委托方);在“合作开发”模式下,合作双方各负其责,既分工又合作,成果归属还是“自家的娃自家抱”,两方相安无事。但此时如果合作的一方单独去申请专利,另一方发现后不依不饶,闹到对簿公堂的地步,法院还是要根据公平原则,各自抱回自己的娃。由于“两个娃”已经放在一个筐中了,就势必要将抱走的娃放入另一个新的筐里。这就涉及到“两个娃”的“拆分”,即出现“权利要求的拆分”。当然,即便是不把被“抱走的娃”放入新的筐里,也是人家的自由,因为这种做法不属于“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或者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他人合法权益”的情形,法律自然不必干涉。当然,此外,在“合作开发”模式下,如果合作各方的人员相互配合共同研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若产出的成果(“娃娃”)无法拆分,就只能是“共有”了。 由此可见,在专利申请权属纠纷中,是可以通过拆分权利要求来确定专利申请权归属的。 (3)在该案的案情下是否具备拆分权利要求的可能性 根据该案的介绍,该权属纠纷案的缘起是“广东某动力公司以杭州某科技公司将双方合作期间所掌握的广东某动力公司关于某浸渗透系统的非公知技术信息披露给关联企业长兴某科技有限公司用以申请诉争专利为由,提起本案诉讼。”那我们就要分析在该案的案情下是否有拆分权利要求的可能性或必要性。 首先,根据案由我们知道,该纠纷中的原告广东某动力公司与被告杭州某科技公司之间不存在“合作开发”,而是广东某动力公司与被告杭州某科技公司存在“委托开发”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杭州某科技公司将“某浸渗透系统的非公知技术信息”私自泄露给关联企业长兴某科技有限公司,根据该案介绍,其中的“非公知技术信息”是指“广东某动力公司所提供的技术资料以及设备实物”。 其次,涉案争议专利中的权利要求书包括10项权利要求,但该10项权利要求同属于一组“石墨极板浸渗透系统”,其独权只有权利要求1,权2-权8都直接引用权1,而权9和权10分别引用权4。 为了讨论便宜,将有关权利要求[6]与附图附在下面。 “1.石墨极板浸渗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由吊篮一(1)、浸胶罐一(13)、储胶罐一(14)、真空泵一(24)构成的第一浸胶系统, 吊篮一(1)、浸胶罐一(13)配合连接, 浸胶罐一(13)、储胶罐一(14)配合连接, 浸胶罐一(13)、真空泵一(24)配合连接, 由吊篮二(2)、浸胶罐二(11)、储胶罐二(12)、真空泵二(23)构成的第二浸胶系统, 吊篮二(2)、浸胶罐二(11)配合连接,浸胶罐二(11)、储胶罐二(12)配合连接,浸胶罐二(11)、真空泵二(23)配合连接; 冷水机(15)分别与浸胶罐一(13)、储胶罐一(14)、浸胶罐二(11)、储胶罐二(12)配合连接;还包括 依次设置的冲洗缸(3)、清洗缸(4)、固化缸(5)、干燥缸(6), 各设备的上方配合设置机架(8),机架(8)上配合设置用于吊篮一(1)、吊篮二(2)吊装滑动的电动葫芦一(10)、电动葫芦二(9)。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极板浸渗透系统,其特征在于 固化缸(5) 分别配合连接 蒸汽冷凝器(18)、热水缓存箱(20), 固化缸(5) 、蒸汽冷凝器(18) 分别与 排风机(19)配合连接。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石墨极板浸渗透系统,其特征在于 固化缸(5)内设置热水器(501)、升降气缸(502), 固化过程中,水蒸气通过排风机(19)排入蒸汽冷凝器(18)冷凝,之后冷凝水排入热水缓存箱(20)重复利用,固化完成后,固化热水排入热水缓存箱(20)缓存,物料提取完成后,缓存热水从热水缓存箱(20)注入固化缸(5)循环利用;固化缸(5)的水浴固化温度为94-98℃。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石墨极板浸渗透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电气控制柜(17)、空气压缩机(22)、储气罐(21)。 ” 根据权利要求1并结合下图(附图3)可知,所述“石墨极板浸渗透系统”包括两个子系统:第一浸胶系统和第二浸胶系统;两个浸胶子系统“共用”位于下图3中间部分的“冲洗、清洗、固化、干燥”单元,即权1中所称的“依次设置的冲洗缸(3)、清洗缸(4)、固化缸(5)、干燥缸(6)”。 据该案披露:“权利要求4、9附加的技术特征与广东某动力公司所提供的技术资料以及设备实物的技术特征无关,并且权利要求4、9附加的技术特征并非本领域的公知常识;长兴欧森科技有限公司对其权利要求4、9技术方案的实质性特点作出了创造性贡献。”其中,关于“权利要求4、9附加的技术特征”,是指关于“固化缸(5)”的附加技术特征。 假设上述一审法院查明的事实为真,似乎表明,在涉案专利申请的“大筐”中,有关“固化缸(5)”的部分属于当前申请人即长兴欧森科技有限公司的“娃”。那么,根据本文前面的分析,这个“娃”可以由当前申请人抱走。因此,我们已经可能得出:根据一审法院查明的事实,涉案专利具备拆分权利要求的必要性,即一审法院的审理思路是正确的。 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权1中已然出现“固化缸(5)”的限定,且涉案专利申请的附图1中也列出了“固化缸(5)”的安装位置,附图2中给出了“固化缸(5)”与与周遭设备的连接关系,并体现在权4中;在直接引用权4的权9中,才对“固化缸(5)”的自身结构作进一步限定,即“固化缸(5)内设置热水器(501)、升降气缸(502),固化过程中,水蒸气通过排风机(19)排入蒸汽冷凝器(18)冷凝,之后冷凝水排入热水缓存箱(20)重复利用,固化完成后,固化热水排入热水缓存箱(20)缓存,物料提取完成后,缓存热水从热水缓存箱(20)注入固化缸(5)循环利用;固化缸(5)的水浴固化温度为94-98℃。” 因此,按照一审法院的审理思路,也只能得出关于权9的技术方案来自于当前申请人,而不应该包括权4;同理,也不应该包括引用权4的权10。 四 涉及“一案两情”的专利申请权/专利权权属纠纷的处理  既然最高法院已经将该起专利申请权属纠纷案发回原审法院重审,就不得不面临着一些未尽事宜的处理。前已述及,涉案争议专利属于“一案两请”,且同日申请的实用新型已经获专利授权。如果按照最高法院二审裁定的旨意,将面临着“一案两请”中的两个“同样的发明创造”分属原告广东某动力公司和长兴欧森科技有限公司,这无形中会导致权利冲突。如果在原审法院的重审程序中,若原告方发现此问题,应变更诉讼请求,将其中的实用新型专利也作为权属纠纷的对象,若由合议庭发现此问题,应向原告方释明并令其变更诉讼请求。在具体的处理上,可以参考商标法的相关规定,即“转让注册商标的,商标注册人对其在同一种商品上注册的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注册的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应当一并转让。”即在涉及“一案申请”的专利申请权/专利权权属的实体处理时,两个专利的命运应同进同退。 ·  结 语  本文认为,专利法中的常识概念对于专利申请权/专利权权属纠纷的审理是十分重要的。该案为业内提供了一个极佳的专利法研究样本,在“一件专利申请”中,原则上是可以“拆分权利要求的”,如果是申请人自己拆分,则可以通过分案申请进行拆分;也可以在专利申请权/专利权权属纠纷中按照“物归原主”原则被动拆分权利要求。无论是主动拆分还是被动拆分,均不影响专利申请的“ 整体性 ”,更与“单一性要求”无关。因此,“一件专利申请”是可以通过拆分权利要求而产生“多项专利申请权”或“多项专利权”的。在法院作出生效判决后,当事人可以持生效的裁判文书向国家知识产权局办理相应的著录项目变更手续。 二审裁定关于“在一项专利申请上产生多项专利申请权”的担忧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对于涉及“一案两请”的专利申请权/专利权权属纠纷,法院可主动、全面查明事实,根据专利法的相关规定妥善处理。 注释(上下滑动阅览) 【1】参见 最高人民法院(2021)最高法知民终825号民事裁定书。 【2】“一案两请”是指根据《专利法》第九条的规定,“同一申请人同日对同样的发明创造既申请实用新型专利又申请发明专利,先获得的实用新型专利权尚未终止,且申请人声明放弃该实用新型专利权的,可以授予发明专利权。” 【3】“且每一项权利要求均为一个完整的技术方案”是(2021)最高法知民终825号民事裁定中的原话。 【4】分案申请属于布局策略,可以参见署名为贾敬东的文章----“专利布局意识与分案申请—以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第一槌案为研究对象  ”,《中国专利与商标》2021年第1期。 【5】《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科技成果,是指通过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成果。职务科技成果,是指执行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和企业等单位的工作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上述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科技成果。” 【6】权利要求的排版格式为作者所为,目的是方便理解。 林烨专栏文章SPECIAL COLUMN林烨 | 腾达案是“多主体实施方法专利侵权案件”吗? 林烨 | 关于专利法中诚实信用条款与过渡办法若干问题的思考 林烨 | 对限制现有技术抗辩证据提出时机的质疑 林烨 | 一种新的专利权权属纠纷的抗辩类型——厦门卓元鼎汇工贸有限公司诉厦门米兹净水和技有限公司专利权权属纠纷案速评 作者:林烨 编辑:Eleven (www.giips.cn) (www.auto-ip.cn)
325
3
【专利】俄罗斯专利制度简介
点击蓝字 · 关注我们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俄两国的贸易愈来愈频繁,我国现已成为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有众多的中国企业在从事中俄经贸业务,甚至在俄罗斯投资。 而随着俄罗斯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知识产权法律已经成为俄罗斯市场上的一个重要游戏规则,为此,了解俄罗斯专利法,避免专利侵权纠纷,成为保护企业利益的重要环节。 1 俄罗斯专利法概况 2006年后,俄罗斯将专利法在内的知识产权法规定在《俄罗斯联邦民法典》第四部分“知识产权篇”,实现了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民法典化: 中俄共同加入了《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工业品外观设计国际保存海牙协定》《专利合作条约》(PCT)《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TRIPS)等专利国际条约,在授予专利的条件、专利法保护的客体、专利权的内容及限制等方面大体相同,但在审查程序、授权条件等具体规定上存在区别: 表格 1 俄罗斯专利制度特点 从表格中可以看到,俄罗斯专利制度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 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审查要求 俄罗斯对于实用新型的可专利性条件的规定相比我国更宽松,只要求新颖性、实用性、单一性,不要求创造性[7],对于外观设计的可专利性条件的规定与我国类似,要求新颖性、独创性、不与他人在先权利冲突[8]、单一性。但在审查程序上,俄罗斯相对严格,俄罗斯对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实行实质审查制,通过检索确认是否符合可专利性要求[9],这实际上使得俄罗斯的这两类专利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更高的质量。 #对比我国# 我国对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实行初步审查制,审查是否满足形式审查要求和是否存在明显实质性缺陷,只有在发生侵权纠纷时,专利主管部门才会依申请进行专利检索,出具专利权评价报告,这使得我国这两类专利的授权速度快,但可能存在瑕疵。 2 期限补偿制度 在俄罗斯,按法定程序获批使用的、涉及药品、农药或农业化学制品的发明专利可依请求予以延长保护期,所延长的期限为自发明专利申请提交之日至首次获准使用之日经历的时间减去5年,在此情况下,发明专利有效期的延长不得超过5年。此外,俄罗斯也为外观设计提供了专利期限延长制度,外观设计保护期可以反复延长五年,但一般不得超过二十五年。 #对比我国# 2021年我国新《专利法》增加了药品专利补偿制度,为补偿新药上市审评审批占用的时间,可给予不超过五年的专利权期限补偿,新药批准上市后总有效专利权期限不超过十四年。而俄罗斯的发明专利期限补偿制度适用范围不仅包括人用药品,还包括农药、农业化学制品的发明,适用范围更大。我国的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保护期不可延长。 3 年费滞纳在3年内可恢复 因未缴纳年费而终止效力的俄罗斯专利权,专利权效力恢复的请求可以自缴纳专利年费的期限届满日起3年之内向相关机构提出,但必须在专利有效期之内。最长3年的恢复期使得俄罗斯专利后用权制度应运而生,在专利权效力终止之日至专利权效力恢复公布之日的期间,已经开始实施或做好实施准备的,在不扩大改实施范围的条件下,保留继续无偿使用的权利。[10]这也为在俄罗斯的FTO/防止侵权检索分析增加了难度:不仅要对审中和有效的专利进行检索分析,也要将因未缴年费而权利终止但尚在3年恢复期内的失效专利纳入检索分析范围中。 #对比我国# 根据我国《专利法实施细则》的规定,专利权人未按时缴纳授予专利权当年以后的年费或者缴纳的数额不足的,专利局发出缴费通知书,专利权人自应当缴纳年费期满之日起最迟六个月内补缴,同时缴纳滞纳金;超过滞纳期仍未缴纳或未缴足年费及滞纳金的,当事人可以自收到专利权终止通知书之日起2个月内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请求恢复权利。 此外,俄罗斯与我国在专利申请的转换、职务发明、保密发明等规定上也存在区别。 2 欧亚专利申请途径 俄罗斯是欧亚专利组织(EAPO)的成员国之一,因此俄罗斯的发明、外观设计专利申请也可以通过欧亚专利申请进行。 《欧亚专利公约》(EAPC)于1994年签署,并于1995年生效,对公约各缔约国申请发明专利统一立法保护,2019年通过了《欧亚专利公约工业品外观设计保护议定书》,自此,各缔约国可通过公约申请欧亚发明专利和欧亚外观设计专利。欧亚专利组织(Eurasian Patent Organization, EAPO)是由EAPC成员国组成的一个跨国专利的地区性国际公约组织,负责受理、审查欧亚专利申请并颁发专利证书。 尽管同为区域性专利合作组织申请途径,欧亚专利申请与欧洲专利局(EPO)专利申请并不完全相同,其中最大的区别在于,欧亚专利在授权之后无需经过生效程序,而自动在各个成员国获得保护,专利权人只需缴纳相应国家的年费即可,程序更为简单。欧亚发明专利权有效期自申请提交日起 20 年,欧亚外观设计专利的有效期为自申请日起5年(可应权利人的要求进行续展,每次延长5年,但最长不超过25年),一经授权的欧亚专利自公布之日起在所有欧亚专利公约缔约国境内生效。 欧亚专利的年费支付将按照各国要求缴纳,权利人可按照需求在指定国续交年费,维持在该国专利权有效的状态。 3 俄罗斯专利是否侵权的判定原则 俄罗斯和我国对于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权保护的范围都是通过权利要求书来确定,同时运用说明书和附图来补充权利要求书,在侵权判断原则上,具有细微的差别: 《俄罗斯联邦民法典》第1358条第3款规定: 如果产品中包含或方法中包含并使用了发明专利中包含的独立权利要求中给出的每个特征,或与之等同的特征,并且该等同特征在发明的优先权日之前在给定的技术领域中为人所知,则该发明应被视为已用于该产品或方法。如果产品包含实用新型专利中包含的独立权利要求中指定的实用新型的每个特征,则该实用新型被认定为用于产品。 确立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用途时,应当按照本法典第一千三百五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解释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 如果工业品外观设计包含工业品外观设计的所有基本特征或一组特征,这些特征与获得专利的工业品外观设计对知情消费者产生相同的一般印象,则该工业品外观设计应被视为已用于产品,前提是该产品具有相似的目的。 2019年俄罗斯联邦最高法院全体会议决定(十)——《关于〈 俄罗斯联邦民法典 〉第四部分的适用》第123条中规定:在未经专利权持有人同意的情况下,仅使用发明或实用新型中独立陈述中的某些特征,或者未使用工业设计的所有重要特征或整体特征,不会侵犯专利权持有人的专属权利。 由此可见,俄罗斯的发明和外观设计的侵权判断原则大体上可以归纳为全面覆盖原则和等同原则,而实用新型不适用等同侵权原则。 在俄乌冲突的影响下,2022年3月7日,俄罗斯修改了法律中关于专利赔偿金的规定,如果专利持有人来自“不友好国家和地区”,其专利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被使用,侵权人无需为非授权使用专利做出任何赔偿。俄罗斯批准的不友好国家和地区名单包括美国、欧盟成员国、英国、乌克兰、日本和其他一些国家及地区。我国并不在这一名单内,我国专利持有人在俄罗斯的专利权维权不会因此受到影响。 在侵权纠纷诉讼过程中,如果被告向俄罗斯专利争议委员会提出无效请求,俄罗斯法院可以中止诉讼,这一规定与我国类似,在我国如果被告向专利复审委员会提起专利权无效请求,法院可以中止诉讼。 小  结 Summary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与实施,中俄的国际贸易往来愈来愈多,随之而来的是两国跨国专利纠纷的增加,只有提前了解俄罗斯专利制度,做好侵权风险防控,才能掌握在冲突中的主动权。 《俄罗斯联邦专利法》每年都会有一定的修改,相关法律规定如有更新,以官网上最新修改版本为准。 [1] 参见《俄罗斯联邦民法典》第1350-1352条,https://new.fips.ru/documents/npa-rf/kodeksy/grazhdanskiy-kodeks-rossiyskoy-federatsii-chast-chetvertaya.php#1358_1,最新访问日期:2024年1月16日。 [2] 参见《俄罗斯联邦民法典》第1363条,同前引。 [3] 参见《俄罗斯联邦民法典》第1390条,同前引。 [4] 参见《俄罗斯联邦民法典》第1391条,同前引。 [5] 《俄罗斯联邦民法典》第1379条,同前引。 [6] 《俄罗斯联邦民法典》第1400条,同前引。 [7] 《俄罗斯联邦民法典》第1351条,同前引。 [8] 《俄罗斯联邦民法典》第1352条,同前引。 [9] 《俄罗斯联邦民法典》第1390条第一款、第1391条第一款,同前引。 [10] 《俄罗斯联邦民法典》第1400条,同前引。 参考: 《俄罗斯联邦专利法》,见https://new.fips.ru/documents/npa-rf/kodeksy/grazhdanskiy-kodeks-rossiyskoy-federatsii-chast-chetvertaya.php#1358_1,最新访问日期:2024年1月16日。《俄罗斯联邦专利法》每年都会有一定的修改,相关法律规定如有更新,以官网上最新修改版本为准。 《Постановление Пленума Верховного Суда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от 23 апреля 2019 года № 10》 海外维权-俄罗斯专利 (mofcom.gov.cn) 国别环境-欧亚专利 (mofcom.gov.cn) 感谢您的阅读 上专质量,伴您前行 小专期待与您更深入的交流 info@sptl.com.cn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如需授权,请邮件联系:client@sptl.com.cn 转载时,请务必要在醒目位置标注清楚:   文首: 作者:***,来源:智慧上专公众号(ID: sptl1984) 文末: 作者:***,公众号:智慧上专(ID: sptl1984)。 卓越服务,让智慧成就非凡!   如需修改标题,烦请标注原文标题,谢谢! 关注智慧上专 让智慧成就非凡 VALUE YOUR IDEA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 微信号 : sptl1984 www.sptl.com.cn 分享 收藏 点赞 在看
326
5
四川省政府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征地工作的通知》
日前 四川省人民政府发布 关于进一步做好征地工作的通知 (以下简称《通知》) 该通知自2024年3月1日起施行 具体有哪些内容? 一起来了解?? 01认真落实征地补偿安置政策 《通知》对以下四个方面作出规定: >>在征收农用地区片综合地价及其他相关补偿标准制定方面 征收农用地的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标准由省人民政府通过制定公布区片综合地价确定。 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实际情况,参照征收农用地区片综合地价,合理确定征收集体建设用地和集体未利用地的补偿标准,不得低于征收农用地区片综合地价的0.5倍,在公布征收农用地区片综合地价时一并公布。 >>在征地补偿费用分配方面 土地补偿费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支付给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用于发展生产和安排生活补助。 安置补助费支付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用于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生产、生活安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未统一安置的,安置补助费发放给被安置人员个人。 >>在被征地农民保障方面 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将被征地农民纳入相应的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主要用于符合条件的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险缴费补贴。 >>在征收土地涉及农村村民住宅安置方面 征收土地涉及农村村民住宅的,应当按照先补偿后搬迁、居住条件有改善的原则,尊重农村村民意愿,采取重新安排宅基地建房、提供安置房或者货币补偿等方式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并对因征收造成的搬迁费、临时安置费等费用予以补偿,保障农村村民居住的权利和合法的住房财产权益。 采取重新安排宅基地建房的,农村村民住宅按照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标准中的房屋重置价标准补偿,重新安排的宅基地面积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采取提供安置房的,提供的基本住房建筑面积不得少于每人30平方米,被拆迁的农村村民在基本住房建筑面积内不支付安置房购买费用,也不享受原房屋重置价补偿。 原被拆迁住房建筑面积超出基本住房建筑面积的部分,按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标准中的房屋重置价标准给予补偿。 采取货币补偿的,结合安置房基本住房建筑面积及当地房价水平确定,具体标准由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结合本地实际制定。 02严格规范征地工作程序 《通知》规定,征地前期工作应包含发布征收土地预公告、开展拟征收土地现状调查、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发布征地补偿安置公告、组织听证、办理补偿登记、签订征地补偿安置协议等七项内容。 其中,在发布征收土地预公告环节,《通知》明确,自征收土地预公告发布之日起,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拟征收范围内抢栽抢建;违反规定抢栽抢建的,对抢栽抢建部分不予补偿。 在组织听证方面,《通知》规定,征收范围内超过二分之一的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认为征地补偿安置方案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召开听证会。 此外,征收土地申请经依法批准后,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自收到批准文件之日起十五个工作日内在拟征收土地所在的乡镇和村、村民小组范围内发布征收土地公告,公布征收范围、补偿标准、安置方式以及征收时间等具体工作安排,公告时间不少于三十日。 对个别未达成征地补偿安置协议的,应当作出征地补偿安置决定,并依法组织实施。 03坚决确保耕地占补平衡 此外,《通知》还提出要坚决确保耕地占补平衡—— 非农建设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可以利用荒地的,不得占用耕地;可以利用劣地的,不得占用好地。 经批准占用耕地的,建设单位应当依法履行补充耕地义务,没有条件开垦或者开垦的耕地数量、质量不符合要求的,应当按规定足额缴纳耕地开垦费。 由省级负责占补平衡的,除铁路和高速公路建设项目耕地开垦费收缴标准按照耕地每亩1万元计算外,其余耕地开垦费收缴标准按照耕地每亩3万元计算。 注: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原文件 来源 | 四川发布客户端综合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 编辑 | 张潇澜 在主页中点击“设为星标”,更快接收最新资讯
327
3
【不正当竞争-安杰世泽·刘庆辉 完颜雨倩】权益保护范式在数据权益保护案件中的适用——《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的裁判思路分析
作者 | 刘庆辉 完颜雨倩 前 言 司法实务中,对于无法适用《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章的具体规定而又有必要规制的被诉行为,法院通常会根据原告的主张适用《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的规定予以禁止。第二条是一般条款,没有具体的构成要件及法律后果,法院在适用时要对该条款予以具体化。在具体化的分析、论证过程中,有的判决采权益保护范式的裁判思路,有的判决采行为分析范式的裁判思路。 所谓权益保护范式,是指在裁判中以分析被诉行为针对的对象是否构成应受法律保护的合法权益为基础,进而分析被诉行为是否具有不正当性,最终确认被诉行为是否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一种裁判路径。权益保护范式侧重于对当下的静态竞争利益的保护,而对动态竞争秩序、被诉行为对经济效率和社会总体福利的积极意义等关注不足,通常只要确认原告的数据构成应受保护的合法权益、被诉行为损害了原告的合法权益,就会从宽认定被诉行为的不正当性。 在我们调研的总计58个案例中,共有45个案例认定被诉行为针对的对象构成应受法律保护的合法权益。其中,法院适用权益保护范式进行论证和裁判的案例共有33例,占73.33%(详见《数据权益保护研究系列文章之一——数据权益保护司法裁判数据分析》)。可见,权益保护范式在司法实践中的适用更为普遍。 本文以适用权益保护范式的典型案例为切入点,对权益保护范式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供实务建议。 一 适用权益保护范式的典型案例 在司法实务中,适用权益保护范式对涉案行为是否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判断的因素主要包括: 一是涉案数据是否属于应受法律保护的合法权益,主要依据原告是否合法取得数据、数据属于何种数据类型(如原始数据或衍生数据、公开数据或非公开数据、单一数据或总体数据合集)、原告是否为涉案数据和服务投入了劳动与成本、涉案数据能否给原告带来经济利益等因素进行判断。 二是被诉行为是否具有不正当性,主要判断被诉行为是否违背了商业道德,超越了必要界限。目前的司法实践中,适用权益保护范式的判决聚焦于分析涉案数据是否构成合法权益,对行为不正当性的分析偏于薄弱,比较宽松。 三是被诉行为是否损害了原告的合法权益,主要依据原告的竞争性利益是否受损进行分析。 下文结合一些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一)淘宝(中国)软件有限公司诉安徽美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不正当竞争纠纷案 在淘宝(中国)软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淘宝公司)诉安徽美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景公司)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中,淘宝公司研发阿里巴巴卖家端“生意参谋”零售电商数据产品(以下简称“生意参谋”),美景公司运营“咕咕生意参谋众筹”网站,网站提供“生意参谋”租用,并有相应的费用标准。 1.一审判决适用权益保护范式进行分析 一审判决以涉案数据是否构成合法权益、美景公司的行为是否不当、淘宝公司是否受损的裁判逻辑对案件进行分析[1],具体如下: (1)判决认定淘宝公司对原始数据进行了加工,形成了网络大数据产品,具有商业利益和市场竞争优势,属于淘宝公司的合法权益。 (2)美景公司的行为具有不正当性,原因在于美景公司没有在合法获得“生意参谋”数据产品基础上,通过创新劳动开发出新的大数据产品,给消费者带来全新体验,而是将他人的市场成果直接据为己有,属于不劳而获“搭便车”行为,违反商业道德。 (3)美景公司提供的产品对“生意参谋”构成了实质性替代,导致淘宝公司交易机会流失,商业模式和竞争优势受损。 2.二审判决亦采用权益保护范式进行分析 首先,二审判决阐明了“生意参谋”属于淘宝公司的合法权益,应受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 其次,二审判决确认美景公司组织分享生意参谋账户、借由损害淘宝公司利益而从中牟利的行为,属于直接侵权行为。 再次,二审判决确认美景公司的获利与淘宝公司的受损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并最终认定美景公司的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2]。 在这一案例中,一、二审判决均采权益保护范式进行分析和论证,即先认定被诉行为侵害的对象是否构成应受保护的合法权益,以此为逻辑起点进行分析;然后分析被诉行为是否具有不正当性;再分析被诉行为是否损害了原告的合法权益,最终确定被诉行为是否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 (二)上海钢联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与上海纵横今日钢铁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上海拓迪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不正当竞争纠纷案 在上海钢联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钢联公司)诉上海纵横今日钢铁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纵横公司)、上海拓迪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拓迪公司)不正当竞争纠纷案[3]中,钢联公司在其运营的钢铁网发布钢铁行业相关数据信息,并对会员收取相应的费用,纵横公司和拓迪公司在其运营的今日钢铁网上发布与前述信息基本相同的信息,钢联公司因此诉纵横公司、拓迪公司的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 判决在认定数据信息构成钢联公司合法权益的基础上,认定纵横公司和拓迪公司无法证明其提供的大量钢铁价格信息的合法来源,且前述信息与钢联公司提供的信息构成了实质性相似,属于“搭便车”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 判决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论证数据信息构成钢联公司的合法权益: 数据信息是钢联公司长期经营积累的结果,钢联公司为数据信息的收集和整理付出了大量的投资并承担了相应的投资风险,这种发布信息并获取收益的方式成为了钢联公司特有的经营模式。 数据信息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商业价值。 数据信息具备较强的社会影响力和市场知名度,也体现了钢联公司的竞争优势。 在认定纵横公司、拓迪公司的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时,判决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论证: 纵横公司和拓迪公司在其运营的今日钢铁网上发布大量钢铁价格信息,无法证明信息的合法来源。 今日钢铁网上发布的钢铁价格信息,与钢联公司提供的信息内容基本一致,构成实质性近似。 最终,判决认定涉案数据信息构成钢联公司的合法权益,纵横公司和拓迪公司的行为属于不正当利用他人劳动成果获取竞争优势的“搭便车”行为,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和商业道德,损害了钢联公司的合法权益,构成不正当竞争。 这一判决亦采用了权益保护范式的裁判路径,在认定数据信息构成合法权益后,分析两被告提供的数据是否具有合法来源及双方的数据信息是否存在明显差异,最终认定两被告的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 二 对权益保护范式的分析 (一)权益保护范式本质上是知识产权部门法(权利保护法)思维,不是行为规制法思维 纵观权益保护范式的裁判思路,不论是淘宝公司诉美景公司不正当竞争纠纷案,还是钢联公司诉纵横公司、拓迪公司不正当竞争纠纷案,裁判的基本思路均是首先确定被诉行为针对的对象是否构成合法权益,其次分析被诉行为是否具有不正当性,最终得出被诉行为是否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结论,其关注重点是对合法权益的保护,对静态竞争利益的保护。这种裁判思路是典型的权利保护法思维,和知识产权部门法的司法逻辑是一致的,本质上是知识产权部门法思维在反不正当竞争法领域的延续,而不是行为规制法的思维。 知识产权部门法由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等构成,在侵害知识产权纠纷案件中,司法实务中都是先确定原告据以起诉的权利是否构成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再分析被告的行为是否侵害了原告的权利,最后再确定责任。 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件通常由法院的知识产权审判庭进行审理,法官在审理涉数据的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件时,可能受到知识产权侵权纠纷案件的审判思维的影响,也借鉴了权利保护范式的思维,先分析原告的数据是否构成合法权益,再分析被告的行为是否侵害了原告的合法权益,是否具有不正当性。 (二)权益保护范式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契合度存在不足 权益保护范式的裁判逻辑出发点是权益保护,侧重于对权益的保护,而《反不正当竞争法》从立法目的和制度设计上看,是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规制,侧重于对行为的规范。可见,权益保护范式和《反不正当竞争法》之间的契合度存在不足。 《反不正当竞争法》本质上是规制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竞争法,依据具体法律规范、商业道德和行为对市场发展造成的影响,认定行为是否构成不正当竞争并对其加以规范,以此营造公平的竞争秩序和良好的市场发展方向,同时对其他市场经营主体、消费者及社会公共秩序产生一定程度的补充保护效应。具体来说,《反不正当竞争法》通过第二章列举的具体不正当竞争行为和第二条,实现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规制。就其本质而言,《反不正当竞争法》是行为规制法,着重点是对市场上的不良竞争行为的规制,以此保护正常的竞争秩序,而非对权益的保护。 权益保护范式在适用《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时,裁判逻辑出发点侧重于权益保护,而非行为规制和竞争秩序保护。在确定涉案数据构成应受法律保护的权益后,对被诉行为的分析并未真正落脚在尊重自由竞争、维护竞争秩序和社会总体福利上,实质上是对商业主体运营中产生的静态竞争利益的保护,而忽视了动态竞争秩序的维护。 (三)权益保护范式亦应当重视对被诉行为不正当性的分析 在市场竞争环境下,市场主体的权益受损是必然的。如果竞争行为本身并无不当,那么即便有某主体的权益受到损害,也不应当认定造成权益受损的一方实施了不正当竞争行为。诚如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与上海汉涛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不正当竞争纠纷案的二审判决[4]所言,“在自由、开放的市场经济秩序中,经营资源和商业机会具有稀缺性,经营者的权益并非可以获得像法定财产权那样的保护强度,经营者必须将损害作为一种竞争结果予以适当的容忍。本案中,汉涛公司所主张的应受保护的利益并非绝对权利,其受到损害并不必然意味着应当得到法律救济,只要他人的竞争行为本身是正当的,则该行为并不具有可责性。” 正因为此,在权益保护范式的适用中,即使是以认定数据权益作为应受法律保护的合法权益为立足点,也应当把行为的不正当性作为分析和论证的重点,着重分析被诉行为是否具有不正当性、是否违背商业道德、是否导致竞争秩序受损进而破坏了公平的竞争秩序,同时结合其他因素如原告的合法权益是否受损等,最终综合认定被诉行为是否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避免以权益保护为聚焦点,保护静态的竞争利益,而忽视动态竞争秩序的维护。 三 因应权益保护范式的实务建议  鉴于目前司法实务中,多数判决采用权益保护范式进行分析和裁判,原告、被告在诉讼中应当重视这一现实,采取合适的诉讼思路和策略。 (一)作为原告,应当重点论证其数据构成合法权益以及被诉行为的不正当性 1. 对于竞争关系的举证和论证,可以不用过多用力  从目前司法实践对于数据权益保护问题的态度来看,对于竞争关系的认定,实践中通常会从宽认定,不会局限于相同行业、相同领域或相同业态模式。在新的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实践中对竞争关系的认定比较宽松,只要涉及争夺相同的网络用户群体、彼此之间有此消彼长的关系等,都可以认定为竞争关系。因此,对于竞争关系的举证和论述可以不用过多用力,要将重点放在合法权益的论证和被诉行为的不正当性分析之上。 2.重视对数据构成合法权益的举证和论证 如前所述,权益保护范式的裁判逻辑起点是数据构成应受法律保护的合法权益,如果涉案数据和数据产品被认定为应受法律保护的合法权益,则原告的诉讼请求得到支持的概率将大幅增加。 因此,在举证和论证时,应当重点加强对涉案数据构成合法权益的举证和论证,强调涉案数据和数据产品系经过合法手段获取的,运营和维护涉案数据及数据产品投入了巨大成本,涉案数据和数据产品能够带来经济价值,以及原告因被诉行为遭受的损害等。 3.重视对被诉行为不正当性的举证和论证 在强调涉案数据和数据产品构成合法权益的同时,也应当着重分析被诉行为的不正当性。 虽然权益保护范式的论证起点是数据构成合法权益,应予保护,然而对被诉行为的不正当性分析亦属该范式的分析内容,亦应重视。 从目前司法实践对于行为不正当性的论述来看,其关注的重点主要是被诉行为是否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和商业道德,损害了原告的合法权益、消费者利益和社会总体福利,是否对竞争秩序造成了不利影响。因此,可以从这几个方面着重论证被诉行为的不正当性。 (二)作为被告,应当反对静态竞争利益的保护理念,强调动态竞争秩序维护的重要性、被诉行为对动态竞争和社会总体福利的积极意义等,进而否认被诉行为的不正当性 即使在权益保护范式下,被诉行为的正当性分析亦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作为被告,要重视对被诉行为的正当性分析和论述,强调被诉行为对于促进动态竞争、提升经济效率和社会整体福利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市场竞争形态日新月异,而商业道德又无法与通常的社会道德相提并论,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市场中,竞争优势随时可能发生变化。因此,一方面,可以强调在动态的竞争观念下,被诉行为有益于促进其他主体寻求更好的经营方式,展开竞争,最终有益于促进消费者权益,有利于提升社会总体福利。另一方面,要反对静态的竞争观念,反对在确定竞争利益和优势应受保护的情况下,简单分析被诉行为即认定被诉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做法,而是深入细致地分析行为是否确实违反了商业道德,并且损害了竞争秩序,损害了经营者、消费者和社会公众利益,以此提高抗辩被采信的可能性。 *本文系安杰世泽律师事务所数据权益保护研究系列文章之三,首发于“知产前沿”公众号。 脚注: 【1】参见杭州铁路运输法院(2017)浙8601民初4034号民事判决书。 【2】参见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2018)浙01民终7312号民事判决书。 【3】参见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2012)沪二中民五(知)初字第130号民事判决书。 【4】参见上海知识产权法院(2016)沪73民终242号民事判决书。 刘庆辉  | 合伙人 知识产权、争议解决、竞争法/反垄断 生命科学与医疗健康、科技媒体与电信 liuqinghui@anjielaw.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阅合伙人简历。 完颜雨倩 | 律师助理 知识产权、争议解决 wanyanyuqian@anjielaw.com      声 明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视为安杰世泽律师事务所正式法律意见或建议。如需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如有任何问题,欢迎与本所联系。
328
3
【不正当竞争】用技术手段抓取社交平台数据进行售卖,法院:构成不正当竞争!
用技术手段 抓取社交平台数据 进行售卖,非法获利 法院怎样判? 和鹏法君一起来看看这个案例吧! 1 案情简介 A公司经营B社交平台,为业界知名度极高的网络信息交流服务运营商,吸引了海量用户使用并在平台上积累和产生了海量数据,具体包括用户使用数据、平台服务数据等。 C公司采用相关技术手段,规避B社交平台服务器中的技术保护措施,抓取、存储、售卖B社交平台网页上的数据和后台服务器存储的数据,并将“B社交平台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作为某搜索引擎网站的竞价排名搜索关键词、使用B社交平台的标识混淆服务来源,宣传其服务,并根据用户调用次数收取相应费用。 A公司认为C公司的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遂诉至法院,请求判令C公司赔偿经济损失及维权合理费用。 2 法院审理 C公司非法调用B社交平台服务器,向用户端传输数据的API,抓取大量后台数据予以存储,并通过其经营的网站对外售卖,售卖的有B社交平台中的数据、用户个人信息、评论回复、图文等11项,收费标准0.5-2元/100次,根据调用次数收取相应费用,调用次数高达21.79亿余次,获得巨额非法收入。C公司在每次抓取B社交平台数据时,均通过变换IP地址和用户账号等技术手段,以规避服务器的反抓取数据防护措施,数据内容不但完全覆盖了B社交平台网页上的相应展示内容,还包含大量该平台运营管理过程产生的后台服务数据。 A公司依法依规持有B社交平台,对相关数据享有自主管控、合法利用并获取经济利益的权利,C公司的行为有违公平、诚信原则和商业道德,扰乱了数据市场竞争秩序,严重损害了A公司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综上,法院认为C公司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结合其实施不正当竞争行为类型多、采用恶意技术手段、持续时间长、调用数据规模巨大、损害后果严重等因素,法院判决全额支持A公司要求C公司赔偿的诉请。该判决已生效。 3 鹏法君说法 数据作为数字经济的关键生产要素,基础资源和创新引擎作用日益凸显,成为驱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能。在《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指引下,各方面正加快探索完善数据产权等基础制度。 对于当前的数据市场而言,需要在法律法规和商业道德基础上合理界定和维护市场竞争秩序,既有利于充分激励数据生产积累、持续供给,又有助于促进数据合法、安全、高效、便捷地流通和利用。本案贯彻落实了国家政策文件精神,在反不正当竞争法框架下,承认和保护了互联网平台企业等数据资源处理者对依法依规持有的数据进行自主管控、合法利用、获取收益的权益,保障其投入的劳动和其他要素贡献获得合理回报,规范引导数据抓取及后续利用行为应当“取之有道、用之有度”。一方面,本案对被告违法行为给予了否定性评价;另一方面,平台企业等数据资源持有者并不享有绝对排他性的专有权利,具体案件中应当充分考量数据有序流通的重要价值,审慎分析判断数据获取、利用等行为正当与否,确保公共利益和激励创新兼得。总之,数据权益的司法保护要服务构建安全保护、有效利用、合规流通的产权制度和市场体系,促进数字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4 法条链接 向上滑动阅览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 第二条  经营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信的原则,遵守法律和商业道德。 本法所称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是指经营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违反本法规定,扰乱市场竞争秩序,损害其他经营者或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的行为。 本法所称的经营者,是指从事商品生产、经营或者提供服务(以下所称商品包括服务)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 来源:人民法院报 编辑:Sharon (www.giips.cn) (www.auto-ip.cn)
329
11
内蒙住建厅就建设工程企业资质换证有关问题答疑
Q1:住房城乡建设部的换证申请可以正常提交了么? 经沟通,换证申请已经可以正常提交,点击链接查看具体流程。【行政审批咨询服务】建设工程企业资质换证有关问题(二)——行政审批常见问题解答(2024年第二期)。同时,请申请企业注意:数据包务必是zbb格式 ,且存储在U盘 中,存储在光盘中的数据包无法上传至住房城乡建设部资质申报管理平台。Q2:企业仅有不分等级的资质需要换证么? 不需要。不分等级的资质不属于《国务院关于深化“证照分离”改革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的通知》(国发〔2021〕7号)中决定取消的建设工程企业资质,企业仅有不分等级资质的暂无需换证,后续按照有关资质管理规定和资质标准申请延续。 Q3:电子与智能化工程、消防设施工程、防水防腐保温工程、建筑装修装饰工程、建筑机电安装工程、建筑幕墙工程、城市及道路照明工程二级资质等7项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下放的资质应向哪级审批机关提出延续申请? 上述7项资质,如果资质在以D2开头的证书上,应向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提出延续申请,如果资质在以D3开头的证书上则应向盟市资质审批部门提出延续申请。 – END – 来源: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行政审批处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住房和城乡建设官方微信)
330
3
【线下·上海】第二届知产前沿信息通信论坛(活动时间:2024.03.11-2024.03.13)
3月11日-13日,知产前沿新媒体即将在上海龙之梦大酒店举办“第二届知产前沿信息通信论坛2024”,诚邀产业界知识产权经理人参与交流。 本次论坛聚焦通信领域SEP治理的实践及探索,关注海内外标准必要专利申请、许可、诉讼中的关键问题,与会嘉宾将分享SEP专利池运营、视频编解码、汽车领域SEP许可态势及法律风险、海内外标准必要专利最新案件及争议焦点和SEP许可谈判中的实务经验。同时,知产前沿邀请司法领域代表与产业、学术届专家,从许可人与被许可人不同视角共同讨论SEP关键议题,解读标准必要专利领域前沿趋势。 “第二届知产前沿信息通信论坛2024”致力于为信息通信领域从业者提供一个面对面交流的平台,分享ICT行业最新动态,帮助企业应对日趋严格的合规及知识产权监管要求、把握5G时代的增长机遇,共同推进我国信息通信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通信、半导体及科技互联网相关企业法务/IP经理人报名:免会议注册费,交通住宿自理,会议提供两天午餐和两天半会议茶歇。 报名方式:扫描下方二维码预报名,收到注册信息后,我们将审核并在审核通过后给您回复参会通知的邮件。 集赞转发送书活动:新年伊始,知产前沿新媒体特别筛选三本2023年度出版的通信领域热点书籍,将本文转至朋友圈并集满至少40个赞,并将截图发给知产前沿工作人员(微信号:Heabreeze11)并提供邮寄地址,我们将在10个工作日内寄出。数量有限,三本书任选其一,每本书共送出20本,先到先得,送完为止。  1 4 IFIF 2024 大会概览: 2 4 IFIF 2024 发言嘉宾 3 4 IFIF 2024 详细议程 4 4 参会报名: 扫描二维码填写报名信息 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联系 报名需审核 活动交流群(添加主办方微信邀请进群) 5 4  大会合作伙伴:          大会网站: www.giips.cn 6 4  酒店信息 酒店地址:上海市长宁区延安西路1116号(自驾车参会者请于当日离场前在签到台扫停车二维码即可免停车费) 酒店距离上海虹桥国际机场约11km 酒店距离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约60km 酒店距离上海火车南站约9km 酒店距离上海火车站约6.76km 签到处:六楼 龙宴会厅 会前研讨会签到时间:3月11日下午13:00开始签到 两天大会签到时间:3月12日上午7:30开始签到 注:会议期间,仅注册过的会议代表可以进入会议场所,凭名片领取对应参会胸牌及会议资料和餐券,为了保障您和他人的参会权益,请您在会议期间始终佩戴您的参会胸牌(否则无法入场)。 用餐处: 凭签到时领取的餐券至二楼 O2 On2自助餐厅用餐(12:30-14:00) 7 4 预订房间 如有住宿会议酒店的需求,请扫描上方二维码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线上预订,大床房/双人房协议价格为700元/750元(含早餐),酒店房间数有限,预订从速。 8 4  往届精彩图集: IFIF 2023 精彩图集(左右滑动) IFIF 2023 精彩图集(左右滑动) 9  关于主办方: YIP Events 是一家专注于知识产权领域国际性会议策划主办机构,致力于推动国内外知识产权行业发展、挖掘行业细分领域的知识产权挑战与机遇、赋能行业创新升级,为行业细分知识产权从业人员搭建高质量、高行业参与度、高时效性的交流合作平台。(www.yipevents.com) 知产前沿(IP ForeFront)是YIP Events 旗下知识产权全媒体资讯平台。关注“行业+知识产权”前沿热点话题,深度剖析行业相关知识产权法律政策、热点案例,全方位展现知识产权行业领军人物、机构专业风采,为国内外创新主体、知识产权从业者提供有深度、高质量的知识产权资讯,为促进行业交流与合作赋能。(www.ipforefront.com) 编辑:梵高先生 (www.giips.cn) (www.auto-ip.cn)
331
0
【通商·吴建胜 杨关峰】EHS专题(三):从IPO监管问询审视锂离子电池行业的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问题(下)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引领和下游旺盛需求带动下,我国锂离子电池产业实现高速增长。2022年,中国锂离子电池出货量达到660.8GWh,同比增长97.7%,在全球锂离子电池总体出货量的占比达到69.0%。预计到2023年国内锂电池市场出货量将超过1TWh,其中动力电池出货有望超800GWh,储能电池出货将超180GWh[1]。 锂离子电池行业的高速发展也带来一系列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问题。2023年5月11日东莞市某新能源科技公司锂电池厂发生火灾事故。2017年9月27日深圳市某科技公司锂电池仓库发生火灾事故。2021年4月16日北京集美大红门25MWh直流光储充一体化项目发生火灾爆炸,事故造成3人遇难,1人重伤。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问题不仅直接影响锂离子电池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还会直接影响锂离子电池企业的IPO审核过会,特别是在目前IPO从严审核的背景下。 因此,本文将接上篇文章,继续搜集整理锂离子电池行业历年IPO监管问询案例,从IPO监管问询审视锂离子电池行业的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问题。 三 锂离子电池行业的重点环境保护问题 综合锂离子电池行业的监管规定和IPO监管问询内容,锂离子电池行业的重点环境保护问题如下:   (一)锂离子电池行业的产业限制和“双高”产品限制   《锂离子电池及相关电池材料制造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原则》《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均明确建设项目应当符合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要求,其中限制类项目需要督促改造和禁止投资新建,淘汰类项目禁止投资新建和需要按期淘汰。《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自2024年2月1日起施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废止,两者主要区别在于2024年版本在鼓励类新增了锂电池隔膜用纳米陶瓷粉体材料项目,并将废旧锂电池回收利用生产碳酸锂和氢氧化锂的低产能项目排除出限制类和淘汰类,进一步促进资源循环利用,推动锂离子电池行业高质量发展。 类别 与锂离子行业有关的建设项目 (2024年本) 与锂离子行业有关的建设项目 (2019年本) 鼓励类 锂等短缺化工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及综合利用 锂等短缺化工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及综合利用 锂电池隔膜用纳米陶瓷粉体材料 新型锂原电池(锂二硫化铁、锂亚硫酰氯等),锂离子电池、半固态和全固态锂电池,锂离子电池用三元和多元、磷酸铁锂等正极材料、中间相炭微球和硅碳等负极材料、单层与三层复合锂离子电池隔膜、氟代碳酸乙烯酯(FEC)等电解质与添加剂,锂离子电池产品自动化、智能化生产成套制造装备 锂二硫化铁、锂亚硫酰氯等新型锂原电池;锂离子电池、锂/氟化碳电池等新型电池和超级电容器; 锂离子电池用三元和多元、磷酸铁锂等正极材料、中间相炭微球和硅碳等负极材料、单层与三层复合锂离子电池隔膜、氟代碳酸乙烯酯(FEC)等电解质与添加剂; 锂离子电池自动化、智能化生产成套制造装备 限制类 单线产能 5000 吨/年以下碳酸锂、氢氧化锂(回收利用除外) 单线产能5千吨/年以下碳酸锂、氢氧化锂 淘汰类 0.3 万吨/年以下碳酸锂和氢氧化锂(废旧锂电池进行回收利用除外) 0.3万吨/年以下碳酸锂和氢氧化锂   2021年10月25日发布的《环境保护综合名录(2021年)》将碳酸锂纳入高污染产品名录,其中仅以盐湖卤水法生产碳酸锂属于除外情形,该种工艺更多存在于西北部的盐湖基地,而位于江西宜春的碳酸盐生产企业往往是采用硫酸盐法、固相硫酸法、氯化焙烧法等从锂云母中提取工艺,其生产的产品被纳入高污染产品名录。 因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和《环境保护综合名录(2021年)》对于碳酸锂项目的要求存在一定的矛盾。第一,从锂云母、锂辉石中生产的单线产能5千吨/年以上碳酸锂建设项目属于鼓励类或允许类项目,但是碳酸锂产品属于高污染产品,在环评审批中往往可以通过,但是在IPO问询中属于重点关注问题。比如已经于2023年4月上市中止的江西某锂业公司于2023年初问询内容包括:发行人生产的产品是否属于《环境保护综合名录(2021年版)》中规定的“双高”产品,如发行人生产的产品涉及“双高”产品,请说明相关产品所产生的收入及占发行人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是否为发行人生产的主要产品,发行人是否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双高”产品的生产,以及采取相关措施对发行人未来生产经营的影响。第二,以盐湖卤水法生产的单线产能5千吨/年以下碳酸锂建设项目属于限制类或淘汰类项目,但是碳酸锂产品不属于高污染产品,在环评审批中无法通过。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环境保护综合名录(2021年版)》经常在IPO问询中出现,但是该名录并非禁止性规定,而仅是引导性和倡导性规定,即引导企业减少生产和使用高环境风险产品,优先使用替代产品[2]。当然该规定是否属于《环境保护法》第四十六条[3]规定的实行淘汰制度的严重污染环境产品有待相关部门进一步解释。 (二)锂离子电池行业的清洁生产要求   《锂离子电池及相关电池材料制造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原则》第四条要求锂离子电池企业建设项目的单位产品的能耗、物耗、水耗、资源综合利用和污染物控制等指标应达到行业先进水平。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论是《清洁生产审核办法》还是《清洁生产审核评估与验收指南》,清洁生产水平评定均是针对企业而非建设项目,并且《电池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清洁生产管理指标也是针对企业而非建设项目。虽然上述第四条的规定与清洁生产水平评定存在一定的不符,但是其中的生产工艺及设备要求、资源和能源消耗指标、资源综合利用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等5个指标可以作为新建、改建、扩建项目指标控制要求。   第一,针对资源和能源消耗指标。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应当≤400kgce/万Ah,该要求与《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21年本)》第五条第二款规定相同,要求锂离子电池企业进一步降低能耗强度。单位产品取水量应当≤1.5m³/万Ah。 第二,针对资源综合利用指标。NMP(N-甲基吡咯烷酮)回收率应当≥95%。NMP作为锂离子电池制造过程中主要原材料之一,直接影响锂离子电池拉浆涂布质量和环境保护的要求,价格相对昂贵且有一定的毒性,回收率的高低不仅影响成本效益,还会影响NMP废液的产生量和处置量,也属于IPO问询中所关注的事项之一,比如江苏某锂芯公司于2021年被问询关于废料的形成原因、规模、管理制度、原料耗用率等废料相关问题。并且需要注意的是NMP废液的性质认定各地存在分歧,安徽省和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均认为应当鉴别确认是否属于危险废物,江苏省生态环境厅认为其属于危险废物,而原环保部土壤管理司认为其不属于危险废物,仅为一般工业固废。 第三,针对污染物产生指标。其中单位产品废水产生量应当≤1m³/万Ah,单位产品CODcr产生量应当≤0.25kg/万Ah,总钴产生量应当≤1g/万Ah。   (三)锂离子电池行业的重大环保行政处罚   经查询“威科先行”数据库,以“锂电池”“环境保护”为关键词共搜索到35个行政处罚文书,具体环保行政处罚类型如下: IPO问询关注的主要是重大环保违法行为,对于重大的认定主要是根据《生态环境行政处罚办法》第五十二条的规定,即:1.情况疑难复杂、涉及多个法律关系的;2.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数额五十万元以上的;3.吊销许可证件、一定时期内不得申请行政许可的;4.责令停产整治、责令停产停业、责令关闭、限制从业、禁止从业的;5.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负责人认为应当提交集体讨论的其他案件。 并且需要注意的是,许多锂离子电池企业为获得国家的相关税收支持去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但是根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第十一条、第十九条的规定,若企业存在重大环保行政处罚将无法通过认定或被取消高新技术企业资格。 除以上三项重点环境保护问题之外,锂离子电池企业还应当重点关注《电池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未规定的锂离子电池企业总镍、氟化物等水污染物的排放限值、温室气体排放纳入环境影响评价以及温室气体排放量核算等问题。 四 锂离子电池行业的重点安全生产问题 综合锂离子电池行业的监管规定和IPO监管问询内容,锂离子电池行业的重点安全生产问题如下:   (一)锂离子电池行业的安全评价问题   《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均规定涉及危险化学品的建设项目需要满足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或者使用危险化学品从事生产并且使用量达到规定数量的化工建设项目或者伴有危险化学品产生的化工建设项目条件的,才需要开展安全评价,包括安全预评价、安全设施设计和安全验收评价。《浙江省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监督管理实施细则》在此基础上还增加了医药项目范围。   对于锂离子电池行业而言,中游的锂离子电池生产项目属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年版)》中电池制造384项目,不属于化学建设项目,一般无需开展安全评价。但是经查询,湖州某新能源公司年产3GWH锂电池项目的安全预评价报告公示,其项目内容主要为新增2条全自动化锂电池生产线和2条PACK生产线,项目所属类别被认定为石油加工业、化学原料、化学品及医药制造业,并且因使用电解液、乙醇溶液、油墨等危险化学品而开展安全评价。该项目的行业类别认定与其他电池生产项目的行业类别认定有所区别,也是决定生产项目是否要开展安全评价的关键,需要根据项目情况具体分析。而上游的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电解液等生产项目属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年版)》中基础化学原料制造261或石墨及其他非金属矿物制品制造309项目,其中基础化学原料制造项目属于化学建设项目,一般需要开展安全评价。因此,在IPO问询中往往会涉及安全评价问题,比如2020年江苏某科技公司的问询内容包括电池级氢氧化锂扩建项目的安全评价情况、试生产的安全手续情况等。 (二) 锂离子电池行业的安全生产许可证   第一,锂矿企业的安全生产许可证。根据《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第二条、《非煤矿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第五条的规定,锂矿企业包括锂矿开采企业、锂矿开采和加工联合生产企业应当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例如2019年广东某公司的问询内容包括某锂矿建设尚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要求充分揭示在矿产资源获准、开采等环节存在的风险因素,并对重大风险进行特别提示。 第二,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的安全生产许可证。《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第二条将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限制在依法设立且取得工商营业执照或者工商核准文件从事生产最终产品或者中间产品列入《危险化学品目录》的企业。中游的锂离子电池生产企业产品一般为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等,最终产品或中间产品一般不会包括危险化学品,无需申领安全生产许可证。而上游的正负极材料、隔膜生产企业的最终产品或者中间产品往往包括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氢气、α-吡络烷酮等危险化学品,比如2019年的苏州某化学公司的生产产品包括电池电解液、氢气、α-吡络烷酮等,属于危险化学品,应当申领安全生产许可证。再如2020年苏州某科技公司的生产产品为电池级氢氧化锂,也属于危险化学品,应当申领安全生产许可证。 (三) 锂离子电池行业的重大安全违法行为和安全生产事故   经“威科先行”数据库,以“锂电池”“安全生产”为关键词共搜索到177个行政处罚文书,部分重点安全生产行政处罚类型如下: 第一,安全设备不符合标准和未及时消除事故隐患成为安全生产行政处罚的常客,也是锂离子电池生产企业最易忽视和最容易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风险点。但是部分行政处罚仅引用《锂离子电池企业安全生产规范》(T/CIAPS0002-2017)这一团体标准,并未引用其他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未满足《安全生产法》第九十九条第二项规定的“安全设备的安装、使用、检测、改造和报废不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的要求,有待进一步规范,比如引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生产安全要求》(SJ/T11798-2022)、《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 51251-2017)等相关标准。 第二,综合分析安全生产行政处罚内容,锂离子电池企业的安全事故隐患主要包括:(1)锂电池存储仓库内设置配电箱及开关;(2)厂房内存放锂电池场所未釆用防火墙,与其他区域分隔;(3)使用氮甲基吡咯烷酮(NMP)丙类可燃液的正极搅拌区域未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h的防火隔墙与其他部位分隔;(4)电解液暂存间至注液机的管道未有防泄漏措施,主管上未设置紧急切断阀;(5)危险品存放区未设置防静电装置;(6)老化车间的设备,接触电池部分的电线未采取高温线材等。 第三,除上述柱状图所列明的安全行政处罚类型外,锂离子电池企业还涉及特种作业人员未持证上岗、安全设备未定期检测维护、未设置紧急疏散通道和出口、未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未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未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等安全行政处罚类型。 IPO问询关注的主要是重大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对于重大的认定主要是根据《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第二十九条第三款的规定,即:给予责令停产停业整顿、责令停产停业、责令停止建设、责令停止施工、吊销有关许可证、撤销有关执业资格或者岗位证书、5万元以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开采的煤炭产品或者采掘设备价值5万元以上的行政处罚。 除以上三项重点安全生产问题之外,锂离子电池企业还应当重点关注应急处置能力建设、事故应急预案制定和定期开展演练、锂离子电池储存和运输的安全管理要求等问题。 2024年1月12日,时隔两年多,证监会首次召开线下新闻发布会,证监会发行司司长介绍,继续严格把好IPO入口关,提高上市公司质量。IPO的严格审核进一步要求锂离子电池行业在内的所有企业均应当关注高质量发展,尤其是关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和安全稳定发展,亦即应当重点关注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问题,避免因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问题影响锂离子电池企业的IPO过会。 注释: [1] 中商产业研究院:《2023年中国锂离子电池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 [2] 参见生态环境部综合司有关负责人就《环境保护综合名录(2021年版)》答记者问:https://www.mee.gov.cn/ywdt/zbft/202111/t20211103_959021.shtml ; [3] 《环境保护法》第四十六条:国家对严重污染环境的工艺、设备和产品实行淘汰制度。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生产、销售或者转移、使用严重污染环境的工艺、设备和产品。 作者简介 扫码了解作者详细简介 吴建胜  杭州办公室   wujiansheng@tongshang.com 业务领域:商事诉讼 商事仲裁 兼并收购 新经济 特别声明 本文和其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视为通商律师事务所或其律师的法律意见或建议。如您需要法律意见或专业分析,请咨询有资格的专业人士,或者联系您于通商的日常联系律师。转载请获得授权并注明作者和出处“通商律师事务所”。    往期文章 1 通商研究 | EHS专题系列(一):《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现场监督检查技术指南》对企业的环境合规挑战(上) 2 通商研究 | EHS专题系列(一):《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现场监督检查技术指南》对企业的环境合规挑战(下) 3 通商研究 | EHS专题系列(二):投融资并购及IPO项目中土壤环境专项尽调的双层保险 4 通商研究 | EHS专题(三):从IPO监管问询审视锂离子电池行业的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问题(上)
332
0
【线上】迎接A股ESG新起点——解读A股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征求意见稿(会议时间:3月7日)
2024年2月8日,在证监会统一部署下,沪深北交易所重磅发布了《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可持续发展报告(试行)(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标志着A股ESG(环境、社会及管治)信披即将迈入新的里程碑。 《征求意见稿》要求上证180指数、科创50指数、深证100指数、创业板指数样本公司以及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披露2025年可持续发展报告。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愿披露可持续发展报告。 安永此前就《征求意见稿》的要点进行了解读,具体内容请点击链接查看。安永对A股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进行研究,对于报告披露要求如何落地以及相关对策有着深入的观察和思考。针对广大受《征求意见稿》影响的上市公司和企业理解A股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的需求,安永将举办A股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解读,分享A股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发布的背景、指引的要点、对企业带来的挑战以及企业的应对建议,诚邀您的参与。 会议信息 会议时间:2024年3月7日下午3:00-4:30 会议形式:网络线上会议 会议时长:90分钟 参会方式:请通过邮件查收会议链接 报名方式:请点击下方小程序进行报名,截止日期为3月6日 点击安永智库小程序报名活动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欢迎联系我们: 唐嘉欣 Ivan Tong 可持续发展服务主管合伙人 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ivan.tong@cn.ey.com +86 10 58153373 张彬 Jessie Zhang 可持续发展服务合伙人 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jessie-b.zhang@cn.ey.com +86 21 22283237 本文是为提供一般信息的用途所撰写,并非旨在成为可依赖的会计、税务、法律或其他专业意见。请向您的顾问获取具体意见。 如欲转载本文,务必原文转载,不得修改,且标注转载来源为:安永官方微信公众号。如需修改内容,需要获得安永的书面确认。 关注安永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专业资讯。 分享好友 点赞作者 点点在看
333
0
【中央财经大学】企业社会责任与公司估值——基于ESG风险溢价的视角
原文标题:企业社会责任与公司价值——基于ESG风险溢价的视角 原文作者:史永东;王淏淼 发表期刊:经济研究   一、引言 本文尝试通过研究中国资本市场究竟表现为ESG风险溢价还是如美国市场的ESG正溢价,以分析企业ESG是否会影响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企业价值,进而深层次分析企业估值逻辑。 ESG风险溢价是指企业ESG表现能够为股票带来风险溢价(Pastor et al., 2022)。理论上,ESG能够通过社会责任信号和对冲风险,缓解环境污染、气候变化、转型风险等新兴风险(ESG风险),在提升公司价值的同时,降低市场对企业股票要求的风险溢价。因此,投资者理应对ESG表现优异的公司要求更低的收益率溢价(Pastor et al.,2022;Albuquerque et al., 2019)。然而,ESG信息的有效性也可能受限于信息不对称。在投资者行为偏误影响下,市场错估ESG信号,通过推动股价持续上涨形成风险收益不对称的ESG 正溢价现象(Avramov et al.,2022;Briere & Ramelli,2021;Chen et al.,2019;Pastor et al.,2022;张学勇和刘茜,2022)。 本文拟选取中证ESG数据,使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PLS)对2017年6月到2021年12月ESG数据进行降噪。首先采用单变量分组分析检验ESG风险溢价的存在性,根据多空头组合LMH的收益率证明了ESG与股票收益率间存在显著负向关系,即本文发现中国A 股市场存在ESG风险溢价现象,证明ESG能够提升企业价值。接下来使用双变量分组分析法,从多个角度剖析了ESG风险溢价与错误定价的联系,证明了ESG风险溢价并没有反映错误定价;接着,文章分析了处置效应以及ESG与风险的关系,证明高ESG股票具有更低的风险和更高的企业价值;在拓展性分析中,文章检验ESG风险溢价是否因“双碳”目标冲击而增强。最后,文章也分析了ESG风险溢价在国有企业和非国企股票中的表现。 本文的主要贡献如下:第一,基于中国A股市场数据,本文首次发现ESG风险溢价现象,从资产定价视角提供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企业价值具有提升作用的经验证据。理论研究中存在两种可能的现象:风险溢价和ESG正溢价,已有的经验研究主要关注美国资本市场,发现了ESG正溢价现象,即ESG指数与资产收益率在横截面上(Berg et al.,2021;Pastor et al.,2022;Pedersen et al.,2021)或时间序列上(Chang et al.,2022)正相关。有别于已有研究,本文通过构建新ESG指标,检验中国A股市场ESG指标与股票未来收益率的关系,给出了中国资本市场存在ESG风险溢价现象的经验证据,既为理论假说提供了实证依据,也深化了对ESG在资产定价中所起作用的认识。第二,本文基于风险预期假说与行为金融学理论,运用处置效应揭示了ESG 风险溢价现象的内在逻辑,探索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机制。不同于已有研究,本文将风险预期假说与行为金融学理论有机融合,在理性风险预期框架下,借鉴Grinblatt & Han(2005)的资本利得指标(CGO),探讨ESG风险溢价的生成机制。不仅进一步验证了处置效应能够影响风险溢价的理论假设与实证发现(Wang et al.,2017),而且给出了ESG风险溢价现象由风险驱动的经验证据,为ESG险溢价现象驱动因素的理论猜想提供实证支撑。第三,本文将“中国元素”与“资本市场一般规律”有机融合。通过分析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体制机制,探索成熟资本市场估值理论在中国的适用场景,把握不同类型上市公司,尤其是国有企业的估值逻辑。如何将ESG等非财务信息融入企业估值模型,是把握中国上市公司特别是国有上市公司估值逻辑的关键,本研究对于完善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从而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样本和数据本文的ESG数据来自中证指数有限公司。数据样本区间为2017年6月至2021年12月,更新频率为半年。中证ESG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四种,分别是环境指数(E)、社会指数(S)、公司治理指数(G)以及综合指数(ESG)。本文使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partial leasted square,PLS)对ESG数据降噪处理。其中选取的日度、月度股票交易数据和主要财务数据来自CSMAR数据库,非经常性损益数据则取自CNRDS数据库CH3、CH4因子数据和无风险利率数据获取自Robter F. Stambaugh 个人主页。在核心控制变量方面,参考现有文献构建如下控制变量,包括:股票市值、市盈率倒数、换手率、Beta、特质波动率、最高日收益率、反转效应等。 三、实证结果(一) ESG风险溢价的存在性检验本文首先采用单变量分组分析检验ESG风险溢价的存在性。具体而言,按照每只股票在d日的ESGPLS指标的大小,先将股票排序划分成5个投资组合,其中组1(5)为ESGPLS最低(高)的组合。之后,分别计算出每个投资组合在d+1日的市值加权(等权)超额收益率。在此基础之上,通过买入组合1并卖出组合5,构造多空头组合(1-5,LMH),并通过观测组合LMH的表现,检验ESG风险溢价是否存在,以此判断高ESGPLS股票其企业价值是否更高。表1报告了单变量分组分析的结果,其中左侧三列为市值加权法计算出的超额收益率,右侧为等权法计算出的超额收益率。多空头组合LMH平均每月能够取得0.633%(0.662%)的市值加权(等权)收益率,均在1%水平上显著。上述结果证明ESG与股票收益率间存在显著负向关系,即本文发现中国A股市场存在ESG风险溢价现象,证明ESG能够提升企业价值。表1单变量分组分析 (二)ESG 风险 溢价的异质性分析本部分使用双变量分组分析法,从两个维度分析ESG风险溢价在不同股票中的异质性,排除ESG风险溢价反映错误定价的可能。其中选取的分组变量第一类反映套利成本,第二类反映投资者行为偏差。 套利成本是阻碍套利交易,并致使错误定价存在的重要因素(Shleifer & Vishny,1997)。如果ESG风险溢价反映了错误定价,则其会在难以套利的股票中表现更强,反之在易于套利的股票中变弱。换言之,套利成本限制会增强ESG风险溢价。每个d日,我们首先将股票按照市值(套利成本指数)划分成三组,在每个组中分别按照ESGPLS进一步划分为5组,这样一共得到15个投资组合。然后,通过买入组合1并卖出组合5,构造三个多空头组合(1-5,LMH),并计算出每个组合的市值加权超额收益率。 表2 PanelA(Panel B)展示了市值(套利成本指数)对ESG风险溢价的影响。其中,LMH是多空头组合的超额收益率。列1到列3分别对应着不同市值(套利成本指数)的组合。Panel A显示风险溢价在小市值和大市值股票中均存在,多空头组合LMH提供的超额收益率(CH3调整超额收益率)大小相近,证明ESG风险溢价并未受到套利成本限制的影响。类似地,Panel B给出了按照套利成本指数与ESGPLS进行双变量分组的结果。结果表明ESG风险溢价并没有反映错误定价。 投资者的行为偏差是导致错误定价产生的根本原因(Baker & Wurgler,2006)。因此,本文基于投资者行为偏差视角,从过度关注和错误预期两个方面,进一步对ESG风险溢价是否反映了错误定价进行讨论。表2 Panel C和D分别展示了投资者过度关注和应计对ESG风险溢价的影响。本文发现,不论在Panel C还是D,ESG风险溢价都随着投资者过度关注指数和应计的上升呈现单调下降的趋势,在错误定价严重的股票中(过度关注高和应计高的股票),ESG风险溢价均不再显著,再一次证明ESG风险溢价并没有反映错误定价。综合本节发现,本文从多个角度证明了ESG风险溢价不是由错误定价导致的。 表2 套利成本与ESG风险溢价 (三) 经济机制分析本部分通过分析处置效应以及ESG与风险的关系,进一步检验ESG风险溢价是否由风险驱动,并实证证明高ESG股票具有更低的风险和更高的企业价值。 1、处置效应 行为金融学认为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会随持有股票获利或者亏损程度发生变化,即处置效应。具体而言,投资者会对获利股票表现出风险厌恶,而对亏损股票表现出风险偏好。因此,如果ESG风险溢价是由风险补偿机制所驱动,则应当在获利股票中表现更强,而在损失股票中更弱。为提供ESG风险溢价由风险驱动的初步证据,本文参考Grinblatt & Han(2005) 和Wang et al.,2017)构建出CGO(capital gains overhang,资本利得)指标用于刻画股票获利(亏损)程度。表3 Panel A展示了ESG风险溢价在不同CGO股票中的表现。可以看出,ESG风险溢价仅在高CGO股票,即盈利股票中显著存在,每月能取得的超额收益率为0.833% (t值为2.169)。作为对比,在亏损股票中,多空头组合LMH每月无法取得显著的超额收益率。以上结果证明,ESG风险溢价在盈利股票中更为明显,而在亏损股票中统计不显著,说明投资者对风险的厌恶造就了ESG风险溢价。因此,上述结果初步支持ESG风险溢价更有可能来源于风险驱动的假设。 2、ESG与风险的联系 本文通过构建风险指标,分析ESGPLS与风险的关联,从而完整给出ESG风险溢价由风险驱动的证据。参考Ang et al.(2006),本文基于日度股票交易数据构建三种风险指标,分别为Beta( )、下行Beta( )以及上行Beta( )。表4 Panel B 报告了ESGPLS与风险指标关联的Fama-MacBeth回归结果。表3 PanelB 的结果表明ESGPLS与风险负相关,由于投资者厌恶风险,认为高ESGPLS股票相对更安全,价值更高,因而要求更低的预期收益率,从而造成ESGPLS与未来股票收益率之间存在负向关系。 表3 经济机制分析 (四) “双碳”目标的冲击 本文以“双碳”目标为事件冲击,检验ESG风险溢价在2020年9月22日前后的表现。考虑到市场获取信息能力较强,对“双碳”目标可能存有相应的认知和预期,并且投资者只会对未预期部分做出反应。因此,借鉴相关文献(Lundbald et al.,2022),本文使用股价变动程度,识别“双碳”目标冲击后相关信息的市场已预期部分以及市场未预期部分。具体而言,本文采用哑变量TAIL 度量市场未预期信息,TAIL定义为:当股票收益率在2020年9 月22日以后处于5%到95%分位点以外取值为1,其余为0。同时设定哑变量NTAIL用来度量市场预期信息,NTAIL定义为:当股票收益率在2020年9月22日以后处于5%到95%分位点之间取值为1,其余为0。表5展示了“双碳”目标冲击对ESG风险溢价的影响。回归结果表明“双碳”目标对ESG风险溢价具有显著影响。ESGPLS× TAIL项系数均显著为负,且系数绝对值明显大于ESGPLS系数绝对值,以第一列为例,0.778>0.187。同时,在添加控制变量以及控制日固定时间效应后,ESGPLS × TAIL项系数没有出现太大变化,证明投资者对ESG风险的认知有所提升,造成ESG风险溢价扩大,从而进一步提升高ESG企业的价值。 表4“双碳”目标冲击对ESG风险溢价的影响 (五) 国有企业 本文研究ESG风险溢价在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中的异质性。表5展示了ESG风险溢价在国企和非国企股票中的表现。由表6第(1)列可以看出,ESG风险溢价仅在非国企股票中显著存在,每月能取得的超额收益率为1.265%(t值为2.796)。作为对比在国企股票中,多空头组合LMH每月无法取得显著的超额收益率。同样,经过CH3模型风险调整后,上述结果保持一致。更重要的是在国有企业股票中,组合1到组合5的超额收益率差异不大,表现出明显的同质性且都比较低。同时观察原始收益率部分中列“非国企-国企”的结果,可发现多空头组合LMH每月能取得的超额收益率为1.271%(t值为2.474),几乎等于列“非国企”中的结果,证明ESG风险溢价在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股票中的表现具有明显的异质性。此外,横向对比组合1的结果,可以发现“国企”组收益率显著低于“非国企”组,证明即使在ESG表现较差的股票中,国有企业仍然具有较高企业价值和较强风险规避能力。     现实中,由于中国大型央企以及地方国企长期以来承担着重要的资源分配职能和政策执行职能,国企经营的效率、利润和资源分配公平之间可能会存在某些矛盾,因此资本市场对于国企估值很难给出市值溢价,从而出现国有上市企业估值长期普遍偏低。本文研究发现,国有企业履行的战略职能和社会责任能够提升其企业价值,帮助投资者抵御风险,这导致国企ESG组合收益率普遍更低,ESG风险溢价现象在国企股票中变弱。因此,对ESG风险溢价现象在国企和非国企股票中的异质性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A股市场不同类型企业的估值逻辑。 表 5 ESG与国有企业 四、结论本文旨在通过讨论中国资本市场独有的ESG风险溢价现象,为社会责任对企业价值的提升作用提供初步证据。本文借助中证ESG指数,并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通过剔除已有ESG指标中的噪音成分,剥离出纯净的新ESG指标。基于该ESG指标,本文检验了ESG风险溢价的存在性及其形成机制。研究发现:与美国资本市场的ESG正溢价现象不同,中国A股市场存在独特的ESG风险溢价现象,即ESG指数与股票未来收益率之间存在明显的负向关系。在控制多个定价因子、横截面预测指标、替换ESG指标、使用双变量分组分析、考虑基本面因素和融资约束的影响、采用面板回归并引入行业以及时间固定效应、使用月度数据检验和个股收益率构建ESGPLS指标等多种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果仍然稳健。通过异质性分析,本文发现在套利成本较低、流动性约束较低、信息不确定性较低以及错误定价程度较低的股票中,ESG风险溢价现象更明显,证明ESG风险溢价现象并没有反映错误定价。基于风险预期补偿理论,本文对ESG风险溢价的成因进行解释并发现投资者对风险的预期,尤其是对承受ESG风险所要求的风险补偿是ESG风险溢价存在的重要原因。此外,本文还发现“双碳”目标的确立,深化了投资者对ESG风险的认识,增强了ESG风险溢价,从而进一步提升了ESG表现优异公司的企业价值。最后,ESG组合收益率溢价在国有企业股票中呈现“同质偏低”特征,这意味着国有企业更有助于投资者抵御风险,并因此具备较高的企业价值。 原文摘要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已成为自身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同时也是提升公司价值的重要手段,因此,投资者对ESG表现优异的公司要求更低的收益率,即ESG风险溢价现象。目前已有基于成熟资本市场的经验研究却发现了与该理论相悖的ESG正溢价现象。本文采用中证ESG指数数据,运用偏最小二乘法构建了新的ESG指标,从ESG风险溢价视角探究企业社会责任对中国上市公司价值的影响及其形成机制。研究发现,与成熟资本市场不同,中国市场存在独特的ESG风险溢价现象,即ESG组合与股票未来收益率之间存在明显的负向关系。在控制多个定价因子、横截面预测指标、替换ESG指标以及使用多种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果仍然稳健。异质性分析表明,在套利成本、流动性约束、信息不确定性以及错误定价相对较低的股票中,ESG风险溢价更显著。经济机制分析显示,投资者对风险的预期尤其是对承受ESG风险所要求的风险补偿是ESG风险溢价存在的重要原因。本文还发现,ESG组合收益率溢价在国有企业股票中呈现出“同质偏低”的特征,这意味着国有企业具有更高的企业价值,也更有助于投资者抵御风险。本文将“中国元素”和“资本市场一般规律”有机融合,验证了ESG风险溢价理论,为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尤其是把握国有企业估值逻辑,挖掘国有企业内在价值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关文章: ‍1.文献分析 | 自然灾害、风险突显与企业ESG披露 ‍2.文献分析 | 自然灾害对分析师盈利预测的影响 3.文献分析 | 不确定的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对央行形成的挑战 作者: 王瑾喆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博士生 指导老师: 王   遥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院长 原创声明 如需转载、引用本文观点,请注明出处为“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 新媒体编辑:吴雨曦
334
0
欧盟ESG披露标准ESRS第二套Q&A发布
原文链接:https://efrag.org/news/public-492/EFRAG-releases-second-set-of-technical-Explanations-on-ESRS 背景 2023 年第四季度,EFRAG 推出了 ESRS 问答平台,以收集和回答技术问题,支持编制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实施作为授权法案发布的欧洲可持续发展报告标准 (ESRS)。 答案可采取实施指南的形式,在最终确定之前公开公众反馈;或者采取解释方式,不会公开接受公众反馈。实施指南和解释本质上都是非权威性的,它们不是作为授权法案发布,一旦由 EFRAG 发布,就是最终版本。 解释涵盖了ESRS的内容已经提供了适当答案的情况。在这些情况下,EFRAG发布的解释显示了答案在ESRS何处以及如何相应地找到。 通过这种方式,标准制定者及时地对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供虽然不是法案,但由标准制定者提供的相对更权威的答案与指导,这也值得A股参考。 以下是第二套Q&A的目录,里面提了一些具体写报告中遇到的问题,比如报告格式,关于气候应对中关于碳移除披露的一些细节等: 一个典型的解释格式如下: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直接打开原始链接查阅详细信息。 目前CSRD/ESRS所有资料,以及第一套和第二套Q&A均已上传青悦ESG-AI数据库,可以通过https://esg.epmap.org/ai_agent或者点击底部“阅读原文”方式直接访问,提问关于ESRS的问题。 数据驱动绿色发展 关于青悦: 上海闵行区青悦环保信息技术服务中心,2015年1月在上海市闵行区民政局注册为民办非企业单位,致力于利用信息技术推进中国经济社会绿色,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 UNPRI Network Supporter 联合国负责任投资原则网络支持者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委员会理事单位 转型金融工作组成员单位中华环保联合会会员单位上海市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应对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成员单位CCCA中国企业气候行动成员单位CCAN民间气候行动网络项目成员单位上海法学会公司法务研究会会员 邓白氏ESG服务生态联盟成员单位 Powered by www.epmap.org
335
0
IIGF- UNW可持续金融助力性别平等:“ESG实践,策略和创新”沙龙在上海举行
2024年3月1日,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IIGF)与联合国妇女署(UN Women)在上海中伦律师事务所成功举办了以“可持续金融助力性别平等:ESG实践、策略和创新”为主题的沙龙活动。本次沙龙活动旨在促进各机构间交流性别友好的金融实践经验,探讨将性别因素纳入ESG管理和投资以及相关金融产品创新的可行性。来自国内外金融机构、多边开发银行、企业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围绕当前ESG信息披露,特别是社会以及性别包容内容的披露实践情况展开深入地讨论。专家们认为,沙龙活动为各利益相关方了解当前各方机构如何履行ESG披露要求,沟通如何更好地通过ESG框架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机会。 2024年2月,中国三大证券交易所发布的《可持续发展报告(试行)》指引均强调,企业应当公开在职员工的性别情况,以加速在ESG框架中落实性别视角的实践。同时,在《北京宣言和行动纲要》发布30周年之际,回顾《北京宣言》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第五项中关于实现性别平等、增强所有妇女和女童权力的倡议,将性别因素纳入投融资活动是通过金融手段进一步赋能女性至关重要的一环。此外,今年2月,上海市政府常务会议原则同意《加快提升本市涉外企业环境、社会和治理(ESG)能力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的规划,进一步加强了在上海通过ESG框架落实性别视角实践的可行性。这一举措将有助于进一步推动性别平等议程,促使企业更加重视性别因素,采取更多措施改善性别平等状况。但在实践过程中,企业和金融机构对ESG及相关披露要求理解不深,缺乏将性别因素纳入日常管理和决策的能力。因此,帮助金融机构和企业更好认识ESG,分享将性别因素纳入ESG最佳实践显得尤为关键。 在本次沙龙活动中,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董事吕建中先生、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ESG 中心联合主任包婕女士,以及联合国妇⼥署性别平等投融资分析师张宇女士针对ESG准则和披露情况进行讨论,就目前ESG准则披露在国内企业的实施情况进行了分享。 在在ESG实践交流环节,来自国内外金融机构、多边开发银行和企业的专家就各自机构的ESG实践情况进行了分享。与会者一致认识到ESG框架落地过程中的经验和实践对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特别是性别平等对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大影响。参会嘉宾针对将性别视角纳入公司ESG框架和披露中的实践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讨论了未来ESG指标纳入的可行性以及与之相关的商业机遇。 本次沙龙作为本年度中财大绿金院三八妇女节的一项重要活动,旨在通过各利益相关方的沟通,分享最佳实践,交流创新金融解决方案,让更多人意识到金融领域包容发展的饿重要性。未来,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将深化与联合国妇女署的合作伙伴关系,进一步探索性别金融的创新理念和产品路径,提升中国金融市场对性别金融理念和最佳实践的认知,推动性别金融在中国市场的发展。与此同时,双方将共同举办更多关于女性议题的活动,搭建平台促进交流和分享,期待未来与各方专家共同探讨如何利用金融手段促进女性发展,为推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创造机遇。 新媒体编辑:吴雨曦
336
5
【植德·困境重组部】地方政府进行房地产企业纾困的要点问题探讨
作者:张健鑫 黄广德 赵弋 夏梦雪 本文共计5000字,阅读需约12分钟 一、地方政府进行房地产企业纾困的定位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10913亿元,比上年下降9.6%,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全年处于负增长状态;2023年,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127459亿元,比上年下降13.6%。从数据角度来看,2023年我国房地产行业总体上仍然在低位盘旋,未出现明显回温。针对房地产行业的低迷现象,国家层面及地方政府层面自2022年开始不断集中出台专门措施,推动“保交楼、稳民生”,地方政府因城施策,多措并举,参与并主导房地产企业纾困。 2022年8月,郑州发布全国首单房地产纾困基金设立运作方案,按照“政府引导、多层级参与、市场化运作”原则,由中心城市基金下设纾困专项基金,规模暂定100亿元,采用母子基金方式运作。明确了纾困项目的四种开发模式,即棚改统贷统还、收并购、破产重组和保障性租赁住房模式。  2023年8月18日,住房城乡建设部(以下简称“住建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等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优化个人住房贷款中住房套数认定标准的通知》,推动落实购买首套房贷款“认房不认贷”政策措施。仅仅一周时间,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均正式宣布,跟进落实“认房不认贷”政策措施。  2024年1月,国家已经在布局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由地级及以上城市人民政府切实发挥牵头协调作用,推动房地产企业和金融机构精准对接,协调解决好房地产融资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2024年2月20日,住建部召开视频调度会议,会议通报,截至2月20日,29个省份214个城市已建立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分批提出可以给予融资支持的房地产项目“白名单”并推送给商业银行,共涉及5349个项目;已有57个城市162个项目获得银行融资共294.3亿元,较春节假期前增加113亿元。 地方政府作为房地产企业纾困参与主体之一,扮演了承上启下的关键角色,其积极履行属地责任,出台相应纾困政策,结合本地情况具体运用国家政策工具对房地产企业进行纾困。可以说,地方政府的参与和主导是房地产企业纾困进程中的“压舱石”与“定盘星”。 二、地方政府进行房地产企业纾困的模式 房地产企业纾困的核心措施是“保市场、保主体、保交楼”,这三条线路相互渗透、相辅相成,是确保房地产行业和房地产企业稳定的基础。其中,“保市场”是为了促进房地产市场供需平衡和结构优化,保持房地产市场的稳定;“保主体”则是为了确保房地产企业的正常运营,保障房地产市场的供应和满足购房需求;而“保交楼”则是确保房地产项目的按期交付,满足民众的住房需求,维护社会稳定。这三项政策共同构成了稳定房地产市场的基础措施,各地政府也多是通过这些政策来达到纾困房地产企业、稳定房地产市场的目的。 (一)保市场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房地产市场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的,由于前期房地产市场的过度投资及供大于求,形成了房地产市场泡沫问题。为化解该问题,地方政府普遍在增强市场活力、提高市场需求方面作出了各项举措,有力缓解了房地产企业的压力。 1.减免契税:地方政府陆续出台减免购房契税的政策,切实降低购房成本。2021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法》正式施行,税收优惠政策更加广泛,新增了契税免征的情形,各地政府也随后出台了具体实施办法;2022年,烟台、太原、郑州登记城市均公布了购房契税减免或补贴相关政策;2023年9月,南宁市发布通知,至2023年12月31日,在南宁市中心城区购买新建商品住房,并完成商品房合同登记备案及契税缴纳的个人,按照其已缴纳契税金额的100%给予财政补贴;2023年11月,深圳市调整了普通住房标准,取消了“实际成交总价低于750(含本数)万元”这一条标准,即深圳不再对总价超过750万元的房屋交易征收“豪宅税”。2022年至2023年期间,全国多地政府均出台了不同程度的购房契税优惠政策,有效降低了购房者的成本。 2.降低首付比例:地方政府要求银行降低购房者购买房屋时的首付比例,降低购房门槛。2021年武汉市首次推出首套房首付比例降低至20%的措施,助力购房者减轻房贷负担,随后在2022年,成都、石家庄、西安等地政府均宣布将首套房首付比例降低至20%,二套房首付比例降低至25%-30%,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购房门槛,提高了购房者的购房意愿、增加了房地产市场的活力。 3.放宽购房资格限制:地方政府逐步放宽购房者购房资格限制,进一步刺激市场需求,如取消限购政策、放宽公积金贷款限制等。2023年9月以来,已有沈阳、南京、大连、兰州、青岛、济南、福州、郑州、合肥、无锡、武汉、西安等多个城市全面取消限购,进一步减小去库存压力。 (二)保主体 在房地产市场中,房地产开发企业是供给端的重要角色,对于推动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维护市场秩序、保障消费者权益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直接作用于房地产市场主体。 1.资金纾困:地方政府以提供现金流支持的方式为房地产企业注入新鲜血液。  (1)专项借款措施:2022年8月以来,住建部会同财政部、人民银行等有关部门出台了专门的措施,以政策性银行专项借款的方式,为房地产项目提供总额度为3500亿元的“保交楼”专项借款资金,用以支持已售逾期交付的住宅项目完成建设交付;11月份,人民银行又推出2000亿元“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这一政策旨在支持房地产企业纾困,确保房地产项目的按期交付,保障民生,维护社会稳定。   (2)纾困基金措施:如前文所述,郑州设立了首个纾困楼市的地方基金,规模暂定100亿元,采用母子基金方式运作;后南宁市政府也设立“南宁市平稳房地产基金”,基金首期规模30亿元;湖北省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与浙商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联合设立50亿元纾困基金,加大对全省不良资产的收购、处置力度,服务“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 (3)建立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中央政府在2024年1月开始布局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各地方政府因地施策,研究提出可以给予融资支持的房地产项目白名单,直接向白名单项目提供融资支持。以湖南省为例,据住建部数据统计,截至2024年2月17日,湖南省14个市州均已建立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纳入“白名单”项目共576个,当前已有24个项目获得银行新增融资16.48亿元。 2.资产管理:在当前房地产市场库存压力影响下,地方政府充分发挥其在资产管理方面的主导作用,对库存中已完工或者未完工的房地产项目的用途和性质进行优化和调整,从而实现库存项目的快速流转和增值,稳定房价,同时可以有效避免重复建设。 (1)政策性收购:地方政府主导收并购,由国有企业收购滞销房作为保障性住房、人才安居房,达到去库存、稳房价的目的。2022年7月,河南郑地住房租赁有限公司(现名:郑州城发安居有限公司,系郑州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发布公告,将启动收购存量房源用于人才公寓项目;2022年8月,济南城市发展集团资产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公开收购3000套商品房作为租赁储备;2024年2月21日,重庆市租赁住房贷款支持计划试点暨住房租赁基金首批收购项目签约仪式举行,本次签约国企共收购7个项目,合计4207套房源,预计下半年开始投入运营,进一步释放了政府支持房地产稳健发展的态度和决心。 (2)棚改统贷统还:将受困项目由安置房项目转化为棚改项目,具体由地市级融资平台向国家开发银行申请棚改专项贷款,再转贷给各区县的项目公司,解决资金短缺问题,受困项目现金流盘活继续运转。2022年以来,郑州、宁波、温州等城市先后启动棚改货币化安置,推出“房票”安置政策。  3.股权收购:另一种常见的房地产企业纾困模式是地方政府或者地方政府下属国资企业出资收购房地产企业的股权,有效地解决房地产企业资金流动性问题,避免了企业债务风险和连锁反应,同时也能够稳定市场信心,维护房地产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例如,位于成都市天府区的“恒大天府半岛”项目在2021年9月陷入停工,一度传出“烂尾”传闻,开发商为成都心怡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原有持股比例为恒大地产集团成都有限公司20%、成都深港石化有限公司20%、振鹰环球有限公司60%;2022年10月31日,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有限公司收购了成都心怡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100%股权,至此该项目被国有企业接盘,目前已经取得预售许可证,基本排除“烂尾”风险。 (三)保交楼 “保交楼”是“保主体”、“保市场”的应有之义,2022年7月,“保交楼”首次写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文件,明确提到“压实地方政府责任,保交楼、稳民生”,引导多个市场主体参与出险房企风险处置和纾困成为各地政府维稳房地产工作的核心。各地方政府多措并举,加大资金支持、优化购房政策、加快住房交付等措施均直接或间接地努力促成了“保交楼、稳民生”目的的达成。 如前所述,地方政府通过多种纾困模式的应用,相应实现了“保市场”、“保主体”和“保交楼”的目的。那么,是否有一种途径可以同步实现“保市场、保主体、保交楼”的效果,助力地产企业转危为安?答案是破产重整程序。 三、通过破产重整程序进行房地产企业纾困的优势 “不破不立、不止不行”,破产重整是一种通过对困境企业资产和债务进行重组,旨在恢复企业的运营能力,解决其财务问题,从而使其摆脱困境、实现重生的司法程序,对此,最高人民法院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审判委员会原副部级专职委员、二级大法官杜万华曾经提到“破产重整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主体的救治制度,这种制度在保护债权人合法权益的基础上,以市场化为导向,重新配置生产要素,既可以保护和推进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和效率,又可以提供新旧动能转换,减少因破产清算导致的生产要素流失、生产能力消灭而产生的社会动乱。”近日,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公布了一例成功的房地产企业破产重整案例。该案例中,法院将投资人新投入的续建资金作为“共益债”优先受偿,消除了投资人的顾虑,成功地以5亿元共益债撬动了40亿元项目价值,盘活了企业的烂尾楼盘。这一成功的案例展示了通过破产重整手段完成房地产企业触底反弹的可能性,为关注通过破产重整程序纾困房地产企业的各方注入了一针“强心剂”。通过破产重整程序进行房地产企业纾困主要有以下优势: (一)债务规模锁定,便于包扎止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以下简称“《企业破产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未到期的债权在破产申请受理时视为到期。附利息的债权自破产申请受理时起停止计息。因此,一旦人民法院受理破产重整申请,关于企业附利息的债权将不再计算利息,相关债权人将按照《企业破产法》的规定进行债权申报。这种做法有效锁定了困境房地产企业对外所负债务规模,抑制了债务规模的不断扩大,起到了“包扎止血”的效果,为企业重生奠定了基础。 (二)厘清资产,明晰企业真正价值 根据《企业破产法》第十九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有关债务人财产的保全措施应当解除,执行程序应当中止。第二十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已经开始而尚未终结的有关债务人的民事诉讼或者仲裁应当中止;在管理人接管债务人的财产后,该诉讼或者仲裁继续进行。可见,破产重整程序可最大化保护困境房地产企业资产的完整性,为后续企业重生创造条件,同时,通过管理人的财产调查工作及专业评估机构对困境房地产企业的资产评估工作,进一步厘清资产,明晰企业真正价值。 (三)引入重整投资人,盘活资产,注入新鲜血液 通过破产重整程序,引入重整投资人,通过出资人权益调整、注入资金等方式,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解决企业流动资金短缺问题,可以有效地盘活困境房地产企业资产,实现资产保值增值,确保困境房地产企业实现重生。 通过破产重整程序化解债务危机向来都是困境房地产企业的可选择路径之一。2024年伊始,金科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公司申请重整的相关公告,表示法院接收重整申请材料后,公司将合法合规稳步扎实推进重整工作,与意向投资者签署投资协议,系统化解决公司债务风险,推进公司加快实现良性循环。 (四)在司法框架内进行破产重整,全程可控 困境房地产企业的破产重整案件,由具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依法进行审理。同时,在破产重整的全过程中,人民法院将对管理人的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确保各项工作在司法框架内有序推进。 四、结语 2024年,我国房地产市场仍面临诸多挑战。在地方政府进行房地产企业纾困的工具箱中,破产重整程序应当作为主要手段之一,同时辅以其他纾困模式加以综合运用,以市场化、法治化途径,化解困境房地产企业的危机,实现“保市场、保主体、保交楼”的目标,助力困境房地产企业涅槃重生。 植德困境重组部 植德困境重组部合伙人专注于特殊资产和困境重组业务20余年,完整经历过三个行业周期,以各类金融机构、中大型企业及特殊机会投资人为主要服务对象,为超过10000亿规模的特殊资产和困境企业提供全面法律服务,承办了100+大型困境企业重组、破产重整和清算项目,参与了全国50多个困境房地产项目的收购及/或债务重组。 凭借全周期、复合型的业务经验,全方位视角与投行化思维,以及完整的行业生态与资源,植德困境重组部可以高质、高效地完成各类传统业务和创新复杂项目,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完美平衡。 作者介绍 合伙人 张健鑫 业务领域:特殊资产与破产重组、争议解决 0755-3325 7599 jianxin.zhang@meritsandtree.com 合伙人 黄广德 业务领域:争议解决、投融资并购、银行与金融 0755-3325 7511 guangde.huang@meritsandtree.com  合伙人 赵弋 业务领域:特殊资产与破产重组、争议解决、银行与金融 028-6793 9094 yi.zhao@meritsandtree.com 夏梦雪 业务领域:争议解决 0755-3325 7536 mengxue.xia@meritsandtree.com 声明 以上所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得视为植德律师事务所或其律师出具的正式法律意见或建议。如需转载或引用该等文章的任何内容,请注明出处。未经本所书面同意,不得转载或使用该等文章中包含的任何图片或影像。如您有意就相关议题进一步交流或探讨,欢迎与本所联系。
337
0
新加坡金管局发布新规则助力可持续发展减少漂绿风险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在去年12月4日新鲜出炉了新加坡-亚洲可持续金融分类体系(Singapore-Asia Taxonomy),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金融创新。 作为全球首个跨多个行业的过渡分类体系,它旨在为那些有助于缓解气候变化的绿色和过渡经济活动设立明确的阈值和标准。 今日重磅福利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亚洲可持续金融分类体系.pdf 涵盖能源、房地产、交通、工业等8大关键行业领域绿色转型标准 新加坡金管局:金融行业净零转型指南合集  资产管理行业、保险业、银行业净零转型指南 毕马威:2023年中国可持续金融发展白皮书  分析中国可持续金融市场发展趋势 扫码回复【新加坡】即可获得 (内部学员联系专属辅导员即可) 这一分类体系的推出,标志着新加坡在全球气候危机应对和可持续金融推动方面迈出的关键一步。它通过精确定义绿色和过渡活动,为资本市场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识别和支持对环境及社会产生积极影响项目和倡议的途径。 这一行动不仅凸显了亚洲在全球环境治理中的日益增强的作用,同时也展示了新加坡在可持续金融领域的领先地位。 新加坡-亚洲可持续金融分类体系概述 新加坡-亚洲可持续金融分类体系覆盖了八个关键行业分布在10个模块,包括能源、房地产、交通、农业与林业/土地使用、工业、信息和通信技术、废物处理/循环经济、以及碳捕获与封存等领域。每个行业内的活动都经过了细致分类,并设定了清晰的绿色和过渡活动标准。 该分类体系的核心目标是明确指出哪些经济活动有利于气候变化缓解,并可被视为绿色或过渡活动。这样做的目的是促进资本流向这些活动,从而支持可持续项目和倡议的发展。 此外,该体系还特别致力于减少“漂绿或过度洗白”现象的风险。所谓“洗白”是指某些组织或项目虚假声称其对环境友好或可持续,而事实并非如此。 新加坡-亚洲分类体系通过为金融机构提供清晰的绿色和过渡活动定义,有助于这些机构更精确地识别和披露其资助的活动和投资产品是否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相符合。 新分类体系的特点 作为全球首个引入“过渡”类别的分类体系,新加坡-亚洲分类体系通过交通信号灯系统和基于措施的方法来定义过渡活动。 交通信号灯系统区分了八大重点行业中的绿色、过渡和不合格活动,其中“过渡”活动指的是那些尚未达到绿色标准但正在走向净零排放路径或对实现净零排放目标有所贡献的活动。 该分类体系特别强调过渡阈值是有期限的,以显示向1.5°C目标一致性的重要进展。基于措施的方法则旨在鼓励对减碳措施或过程的资本投资,从而降低活动的排放强度,使其最终能够达到绿色标准。 MAS强调,在亚洲定义过渡活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考虑到该地区正面临着向净零经济的逐步转型、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和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此外,该分类体系还将帮助金融机构更准确地识别和披露它们所资助的活动和标记产品如何与分类体系保持一致。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新加坡-亚洲分类体系为亚太地区的能源转型提供了一个关键框架,特别是在逐步淘汰燃煤电厂方面。 为确保提前淘汰煤电的过程的可信度,该体系设定了符合1.5°C情景的实体和设施层面标准。具体而言,它要求淘汰的燃煤电厂所产生的电力必须在同一电网内被清洁能源完全替代,并且该煤电厂需要制定一个公正的过渡计划。 为了与全球分类体系更好地协同,MAS正在将新加坡-亚洲分类体系与国际可持续金融平台(IPSF)的共同分类体系(CGT)进行映射,目前CGT包括欧盟分类体系和中国人民银行的绿色债券认可项目目录。 这一映射完成后,金融机构和市场参与者将能够参照CGT下的一套共同定义,这预计将促进符合分类体系的融资解决方案的增加,并助力CGT涵盖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交通信号灯”系统的运用 新加坡-亚洲分类体系中的“交通信号灯”系统是一种独特的方法,用于分类经济活动。它使用“绿色”、“琥珀色”和“不合格”三种标签来标识活动,从而为投资者和金融机构提供清晰的指导。 绿色活动符合严格的环境标准, 而琥珀色活动则代表那些正在向绿色标准过渡的活动, 不合格活动则是那些不符合环境或可持续标准的活动。 这种分类方法特别考虑了亚洲区域的具体情况和挑战,使标准更具地域性和实用性。 与全球其他分类体系的比较 新加坡-亚洲可持续金融分类体系在全球范围内的独特之处体现在与欧盟、英国和澳大利亚的分类体系的对比中。欧盟的分类体系主要关注环境可持续性和低碳转型,而英国和澳大利亚的体系则更注重气候变化的缓解和适应。 与这些体系相比,新加坡-亚洲分类体系在定义经济活动时引入了“过渡”类别,这是一项创新举措,特别适用于那些目前还未完全符合绿色标准但正在朝着净零排放目标努力的活动。                     亚洲在实现净零排放目标与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和能源需求增长之间的平衡方面面临着特殊的挑战。 这一地区的经济快速增长和能源需求的上升,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之间存在天然的张力。在这样的背景下,过渡活动在亚洲显得尤为重要。 它们为该地区提供了一种实用的途径,以逐步转型至更可持续的实践,同时考虑到当前的经济和社会需求。这种平衡方法不仅有助于缓解气候变化,也为亚洲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可持续金融的未来方向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董事总经理拉维·梅农和绿色金融行业工作小组(GFIT)主席黄奇裕都对新加坡-亚洲可持续金融分类体系表达了强烈的支持。 梅农强调,这个分类体系是全球首个全面定义多部门过渡活动的体系,它填补了只定义绿色和棕色经济活动的空白,为“灰色”区域的经济活动提供了路径。 黄奇裕则指出,这个体系采用了以亚洲视角出发的措施,为定义过渡活动提供了一个实用框架,并将其归类为“琥珀色”,这有助于金融机构优化对难以减排行业的支持。 新加坡-亚洲可持续金融分类体系的推出,为通过投资减碳措施来促进可持续过渡提供了方向。这种分类体系鼓励金融机构和投资者支持那些通过技术革新、能源效率提升和清洁能源采用等措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项目。 预计,这一体系将对亚洲乃至全球的可持续金融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促进更多资本流向对抗气候变化的努力,并加速全球向低碳经济的转型。 结论 新加坡-亚洲可持续金融分类体系的推出是一个里程碑事件,它不仅强化了新加坡在全球可持续金融领域的领导地位,也为亚洲乃至全球的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这一体系通过明确定义绿色和过渡活动,为资本市场提供了一个明确的指南,以支持环境友好和可持续性强的项目和倡议。展望未来,新加坡-亚洲可持续金融分类体系有望成为推动全球环境目标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工具之一。 最后,欢迎大家加入我们的ESG学习交流群。群内会定期分享行业资讯、实用工具资料包、书籍推荐、大咖分享会、备考答疑、成功学员的经验分享等等信息,ESG干货信息不断发送! 扫码 即可【加群】 ↓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 ESG资料库 ↓ 点击阅读原文,领取ESG优选课
338
0
【通商·万兴 张靖宇】中国证监会部署出台的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征求意见稿要点
作者:万兴 张靖宇 冯韵淇 2024年2月8日,中国证监会主要领导调整的次日,在中国证监会的统一指导下,沪深北证券交易所同步发布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信披指引并公开征求意见。这是三大交易所首次起草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指引,旨在引导上市公司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规范可持续发展相关信息披露,助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有国际影响力、规范统一的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规则体系。除强制披露和自愿披露的主体及过渡期和缓释措施有所不同外,三大交易所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统称“《指引》”)逐条内容基本相同。本文对《指引》的主要内容进行介绍解读,并对企业提出相关建议。 一 《指引》建立了我国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崭新的披露体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完善低碳化战略部署”,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为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另外,金融稳定理事会于2015年成立了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以下简称“TCFD”),为全球金融行业创建准则,用于充分评估气候变化对企业未来运营的影响;2022年3月21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以下简称“SEC”)发布了有关上市公司气候信息披露规则的草案;2023年6月26日,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以下简称“ISSB”)正式发布了首批两份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披露准则的终稿,标志着全球可持续披露迈入新纪元。 在上述背景下,上交所、深交所和北交所立足于我国国情和资本市场的实际情况,借鉴ISSB、TCFD等披露制度,分别发布《指引》,明确以“治理-战略-影响、风险和机遇管理-指标与目标”为核心要素的可持续发展或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以下简称“ESG”)披露框架。值得注意的是,不同于ISSB发布的“一般要求准则”和“气候披露准则”以及SEC发布的“上市公司气候信息披露规则”,沪深北证券交易所发布的《指引》属于综合性披露指引,不仅仅局限于气候相关议题,具有较大的领先意义。 其中,沪深证券交易所采取了强制披露与自愿披露相结合的模式,强制披露的具体主体见本文以下“九、企业的应对”第(一)部分。考虑到北交所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发展阶段特点,《指引》不对可持续发展报告作强制性披露规定,鼓励北交所上市公司“量力而为”。《指引》明确指出强制披露的主体应在2026年4月30日前发布2025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鼓励提前披露。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沪深北证券交易所发布的《指引》实质上属于新的披露框架和制度,对于《指引》发布前已披露可持续发展报告或ESG报告的披露主体,需要按照新的《指引》进行相关信息披露。 二 双重重要性 《指引》采用了“双重重要性”理念,不同于ISSB的“单一重要性”标准仅需披露财务重要性影响,《指引》将对财务重要性影响和公司对环境及更广泛社会等因素的重要性影响相结合。披露主体应当结合自身所处行业和经营业务的特点,在《指引》设置的议题中识别每个议题是否对公司价值产生较大影响(财务重要性),以及披露主体在相应议题的表现是否会对经济、社会和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影响重要性)。 另外,《指引》不仅要求结果信息,还要求披露主体说明对议题重要性进行分析的有关过程信息。其中,过程信息包括对议题重要性进行分析(即实质性分析)的过程、识别可持续发展相关影响的情景分析的过程、气候情景分析的过程等。《指引》还要求披露主体披露相关组织架构、政策制度、决策流程等,这些信息与绩效信息结合,从而更完整地披露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及水平。 而关于双重重要性的判断方式,根据《指引》第五十六条,实际或潜在影响的重要性可从三方面判断:影响的规模(即影响的严重程度)、范围(即影响的广泛程度)和不可补救性(抵消或弥补伤害的难度)。其中重要性判断的难点在于它是一个动态的、受多种因素影响的过程,另外它需要同时考虑定性和定量的因素。对于不同主体在不同时间点上,重要性信息可能完全不同。这些因素使得重要性判断变得专业、复杂并需要灵活应对。 三 披露框架 《指引》第十一条到第十九条适当参考了ISSB和TCFD的规定,明确了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框架,要求披露主体围绕治理,战略,影响、风险和机遇管理,指标与目标四个核心内容对拟披露的议题进行分析和披露,并且明晰了重点概念,帮助披露主体建立适合其发展的披露框架。 《指引》第十四条要求披露主体识别并充分评估可能在短期、中期或长期内对公司的商业模式、业务运营、价值链等产生重大影响的可持续发展相关风险和机遇。《指引》在第五十六条(十二)中灵活定义了短期、中期、长期,允许公司根据其特定情况来界定这些概念。这种灵活性意味着公司可以根据自己的商业模式、行业特点、战略目标和投资者期望来确定什么是短期、中期和长期。这样的方法不仅提高了信息的相关性,也使得公司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时间维度和优先级,进而更好地与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沟通。 其次,《指引》第五十六条(四)从重大影响的三个判断标准(规模、范围、不可补救性)为公司提供了一个评估框架,以确定哪些可持续发展相关的风险和机遇对其业务可能产生重大影响。通过这种方式,公司可以优先考虑那些影响严重、影响范围广泛或难以弥补的问题。这不仅有助于公司更有效地分配资源以应对这些风险和机遇,也提高了报告的质量和实用性,使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公司面临的主要挑战和机遇。 最后,价值链的定义强调了公司需要考虑的广泛活动、资源和关系。这种全面的视角要求公司评估其商业模式和外部环境中的所有相关因素,包括供应链、人力资源、营销和分销渠道等。这不仅有助于识别和管理与产品和服务的整个生命周期相关的可持续发展风险和机遇,也促进了对公司在更广泛的社会和环境背景中作用的深入理解。 通过结合这些详细的定义和框架,三大交易所发布的《指引》为上市公司提供了一个全面的方法来识别、评估和披露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风险和机遇。这种方法既考虑了公司的具体情况和行业特点,也强调了与广泛利益相关者的透明沟通,从而支持了更可持续的商业实践和更明智的投资决策。 四 环境信息披露有关内容 《指引》明确了环境、社会、公司治理披露议题,其中着墨最多的为环境信息披露,其下包括三类内容,分别是:应对气候变化、污染防治和生态系统保护、资源利用和循环经济。其中有关应对气候变化的内容最多,共有9条。 (一)应对气候变化 披露主体除按照四大框架披露气候变化相关治理、战略、影响、风险和机遇管理、指标与目标等内容外,还应当按照《指引》第三章第一节披露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信息。 1. 评估气候适应性 《指引》第二十二条明确要求披露主体评估其战略和业务模式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并鼓励采用情景分析作为评估工具。情景分析作为一种评估未来不确定性的方法,尤其在应对气候变化的物理风险和转型风险方面具有明显的价值。通过模拟不同的未来气候情境,披露主体能够更全面地理解气候变化可能对其业务、战略和财务状况产生的影响,从而做出更加有根据的决策。 2. 转型计划和措施 《指引》第二十三条要求披露主体全面披露其为应对气候相关风险和机遇制定的转型计划及其实施情况。披露主体需说明:(1)为应对气候变化而对其当前和未来的业务模式、战略和资源分配进行的调整;(2)已经采取或计划采取的改进生产工艺、更新设备等措施,以直接或间接缓解、适应气候相关的风险和机遇;(3)为应对气候变化所制定的转型计划,包括该计划所依赖的基本假设;(4)为实施转型计划而提供的资源情况;(5)定期报告转型计划的实施进展,以便利益相关者能够跟踪其执行情况和效果。该条不仅增强了披露主体的透明度,也为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了评估公司气候变化适应性和长期可持续性的重要信息。 3. 温室气体排放 《指引》要求披露主体更加透明地报告其温室气体排放情况,包括: (1)排放总量及范围 披露主体的温室气体排放披露,包括直接排放(范围1)和间接排放(范围2),是衡量其环境影响的关键指标。直接排放源自披露主体拥有或控制的来源产生的直接温室气体排放,反映了其核心运营活动对环境的直接影响。间接排放来自于披露主体消耗的外购电力、蒸汽、供暖或制冷所产生的间接温室气体排放,揭示了披露主体对外部能源供应的依赖以及其能源使用效率。有条件的披露主体可以披露范围3排放量,即不含范围2排放的价值链中的间接温室气体排放,包括上下游产业链碳排放和联营合营企业碳排放等。 (2)核算依据的标准、方法、假设或计算工具 《指引》第二十六条要求披露主体披露核算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依据,包括采用的标准、方法、假设或计算工具,比如目前国际通用标准《温室气体核算体系》(The GHG Protocol),以确保数据的可比性和一致性。同时,披露主体还需说明排放量的合并方法,如权益份额或财务控制,进一步明确了披露主体如何界定其责任边界和排放责任。报告期内核算标准、方法、假设等发生变化的,应当说明原因和具体影响。 (3)使用的碳信用额度来源及数量 披露主体使用的碳信用额度,包括其来源和数量,是评估其碳管理策略的另一关键方面。例如,披露主体可能披露其排放量为1000万吨,但通过购买300万吨碳信用额度来补偿,实际排放量为1300万吨。这种做法不仅体现了企业通过市场机制来管理其碳排放的能力,而且还提供了其参与碳市场和对碳减排贡献的透明度。 (4)减排信息 减排信息的披露,如参与的减排机制、设定的减排目标、实施的减排措施(如管理措施、资金投入、技术开发等)及其成效,是评价披露主体在气候变化适应和减缓方面努力的重要部分。通过具体展示因重新设计生产流程、改造设备、改进工艺、更换燃料等措施直接减少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披露主体能够明确地展现其减排措施的效果。此外,披露参与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和其他减排项目及减排量的登记与交易情况,进一步展示披露主体在更广泛的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减缓活动中的角色和贡献。 (二)污染防治和生态系统保护 此为环境信息披露的第二大部分,共有5条内容,概述如下: 法条 内容 环境保护融入公司战略(第二十九条) 要求披露主体将生态环境保护要求融入发展战略和治理过程,根据自身特点和环境管理要求,实施环境管理制度,采取有效措施履行环境保护责任。 环境信息披露要求(第三十条) 列入环境信息披露名单的披露主体需披露排污信息、污染处理技术和成果、污染物排放目标及措施、受到的环境行政处罚等信息。 废弃物管理(第三十一条) 对产生重大环境影响的废弃物,披露主体需披露废弃物排放量目标、具体处理措施和处理结果。 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第三十二条) 对于对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产生重大影响的活动,披露主体需披露在生态保护、自然栖息地恢复、生物遗传资源保护等方面的措施和效果。 环境风险管理(第三十三条) 披露主体需披露针对环境风险的评估、管理措施、应急预案,以及重大环境事件的处理情况和整改措施。 (三)资源利用和循环经济 此为环境信息披露的第三大部分,共有4条内容,要求披露主体在能源、水资源和原材料的高效利用与管理方面采取积极措施,并详细披露相关活动和成效,概述如下: 法条 内容 高效资源利用(第三十四条) 披露主体应高效利用能源、水、原材料等资源,推动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的节约管理、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 循环经济情况披露(第三十五条) 制定实现循环经济的具体目标和计划。 报告期内实施的措施,包括节省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使用可再生资源、减少和回收利用废弃物等。 披露实现循环经济目标的进展和成效,如废弃物回收利用情况和可再生资源耗量比例等。 能源使用情况披露(第三十六条) 基本能源使用情况,包括能源总耗量、能源结构和能耗强度等。 清洁能源使用情况,包括可再生能源和其他清洁能源的种类、总量和比例。 能源节约目标和具体节能措施,以及能源使用过程中的困难。 水资源使用情况披露(第三十七条) 水资源使用的基本情况,如总耗水量和使用强度等。 水资源节约目标和具体节水措施,及水资源使用中的困难。 五 社会信息披露 《指引》第四章为社会信息披露,主要为企业乡村振兴和社会贡献、员工、及创新驱动、供应商和客户三部分内容的披露。《指引》明确了企业应披露其支持乡村振兴和对公众及社会作出贡献的基本情况,如公益慈善、志愿活动等,着重鼓励企业积极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追求经济效益、保护股东利益的同时,保护债权人利益、诚信对待供应商、客户和消费者,从而促进公司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此外,在员工部分,《指引》指出企业应当披露公司员工的总体情况,如员工聘用与待遇的政策及执行情况、员工职业发展和培训的基本情况等,依法保护员工的合法权益。 另外,《指引》还明确企业应当披露其产品安全和质量管理的基本情况、数据安全与客户隐私保护的基本情况等;从事生命科学、人工智能等敏感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等活动的,应当披露其遵守科学伦理的情况;工业企业可自愿披露供应链风险管理情况;企业还可在不涉及国家安全和保护商业秘密的前提下,自愿披露其涉及科技创新情况。 六 公司治理披露 《指引》第五章为公司治理信息披露,主要包括公司可持续发展相关治理机制、防范商业贿赂和不正当竞争两部分内容。其中,在可持续发展相关治理机制部分,《指引》要求上市公司披露按照不同议题及重要性建立的公司治理结构、内部制度、控制措施和程序的情况,以及融入公司整体治理架构、治理流程、内部制度的情况。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防范商业贿赂和不正当竞争部分,《指引》明确指出上市公司应当披露其防范不正当竞争行为(包括违反公平竞争、从事垄断生产、侵犯知识产权等)管理制度运作情况及具体措施。 七 其他议题 另外,《指引》第五条明确指出,除《指引》规定应当披露的可持续发展议题外,披露主体还应当结合所处行业特点、行业发展阶段、自身商业模式、所处价值链等情况,识别并披露其他具有重要性的议题。例如,如果一个公司在能源密集型行业中运营,那么它可能需要重点披露与能源使用和碳排放相关的信息;如果一个企业处于供应链的核心位置,它应当着重披露供应链管理和可持续采购的实践。此外,对于科技行业的公司,信息安全和数据保护可能成为需要特别关注的议题。通过这种方式,《指引》鼓励企业不仅要关注普遍性的可持续发展议题,还要侧重于那些对其业务影响重大的特定议题,确保可持续发展报告既全面又具有针对性,更好地满足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需求。 八 过渡期和缓释措施 《指引》还设置了过渡期和缓释措施,充分考虑了上市公司的发展阶段、披露能力,有利于企业实现成本与效益相匹配。其中值得注意的是,上交所、深交所与北交所关于过渡期和缓释措施的规定存在不同之处,具体如下方表格所示。 (一)上交所和深交所过渡期和缓释措施规定 前提 披露要求 应当披露《可持续发展报告》的披露主体 应当在2026年4月30日前发布2025年度的《可持续发展报告》。 适用其指引的首个报告期 可以不披露相关指标的同比变化情况,对于定量披露难度较大的指标,可以进行定性披露并解释无法量化披露的原因(前期已定量披露的除外)。 2025年度、2026年度报告期内难以定量披露可持续发展相关风险和机遇对当期财务状况的影响 可以仅进行定性披露。 2025年度、2026年度报告期内难以披露可持续发展相关风险和机遇对未来财务状况的影响 应当在合理范围内提供有助于投资者了解相关影响的资料和说明,并明确相关披露的工作计划、进度和时间表。 (二)北交所过渡期和缓释措施规定 前提 披露要求 按照其指引披露的首个报告期 可以不披露相关指标的同比变化情况,对于定量披露难度较大的指标,可以进行定性披露并解释无法量化披露的原因(前期已定量披露的除外)。 若难以定量披露可持续发展相关风险和机遇对当期财务状况的影响 可仅进行定性披露。 若难以披露可持续发展相关风险和机遇对未来财务状况的影响 应当在合理范围内提供有助于投资者了解相关影响的资料和说明,并明确相关披露的工作计划、进度和时间表。 相较于沪深交易所的规定,北交所并未明确指出企业应当披露《可持续发展报告》的时间节点,而沪深交易所则要求相关企业“应当在2026年4月30日前发布2025年度相关报告”。另外,北交所相较于沪深交易所删除了“2025年度、2026年度报告期内”的时间限制,意味着在任何报告期内“难以定量披露可持续发展相关风险和机遇对当期及未来财务状况的影响”的企业,均可按照相关披露要求进行披露。相同的是,沪深交易所和北交所均给予了上市公司一定的缓冲余地,同时还对首次发布的报告进行了信息披露豁免,有利于循序渐进、宽严相济地引导上市公司进行信息披露及制度优化。 九 企业的应对 (一)不在强制范围内的上市公司也建议考虑自愿披露 当前《指引》仅要求部分具有流动性好、具有市场代表性的上市公司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包括上证180指数、深证100指数、科创50指数、创业板指数样本公司以及沪深交易所的境内外同时上市公司,目前约450家。但是对于不在强制范围内的上市公司,特别是在行业中领先、或主营业务涉及新能源或环保、或者走出去的公司,自愿遵循《指引》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将不仅仅是一种展示社会责任的方式,也反映了公司对未来趋势的洞察和适应能力,展现它们对创造长期价值和积极影响的承诺,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合作伙伴。 (二)可持续发展报告不需审计,但仍应确保报告中的信息真实客观 和年度报告中的财务会计报告不同,可持续发展报告不需要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或鉴证,报告中涉及财会信息相对较少。同时,企业在编制这类报告时需确保信息客观、真实。事实上,正因为没有外部审计或鉴证的要求,企业在准备可持续发展报告时对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担负更高的自律性要求。报告中的信息和数据应基于可靠的来源和实际的业绩,避免任何可能误导利益相关者的选择性披露或夸大表述。此外,报告应明确指出披露主体在可持续发展方面面临的挑战和风险,以及应对这些挑战的具体策略和措施。这种坦诚的沟通有助于构建企业与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信任关系,同时也促使企业不断改进和优化其可持续发展战略。 (三)披露主体应考虑建立ESG体系 根据《指引》第五十条的规定,披露主体不仅需要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及具体措施融入公司治理的各项制度和流程中,以推动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而且还需要披露公司治理结构、内部制度、控制措施和程序的情况,特别是这些方面如何与公司的整体治理架构和内部分工相融合。这些要求突显了建立一个全面的ESG体系的重要性,以确保企业能够有效地管理和报告其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表现。 披露主体在建立ESG体系时,应首先深入分析自身特定的风险概况和机遇,确保这些分析与长期运营目标相协调,确定可持续发展目标。对于可持续发展或ESG披露,应将报告内容与公司的长期价值创造策略紧密相连,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根据情况避免有关表述可能被误解为明确的承诺,并确保包含适当的免责声明。法律审查在确保披露具有合适的依据支撑并减少潜在的法律责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突出适合本行业的ESG指标以及公司对于这些指标的遵从。这些步骤不仅有助于建立一个全面且有效的ESG体系,还能确保披露内容的质量和可靠性,满足监管要求,同时增强利益相关者的信任。 (四)建议提前对标《指引》准备2024年度的可持续发展报告为下一年度进行试水 《指引》第五十八条明确了关于《可持续发展报告》的披露要求及过渡期安排,披露主体应在2026年4月30日前发布2025年度的《可持续发展报告》,同时,也对首次适用本《指引》的报告期给予了一定的宽容处理。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前对标《指引》准备2024年度的可持续发展报告,为下一年度进行试水可以让企业能够提前识别和解决数据收集、处理和报告制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而且促进了内部治理机制的加强,尤其是在技术和数据管理系统方面。这种主动性还能显著增强投资者和市场的信心,展示企业对可持续发展的承诺和透明度,从而吸引关注企业社会责任的投资者。通过这种提前“试水”的行动,企业不仅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可能的更严格披露要求,还能为应对挑战和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披露主体负有保证披露信息客观真实全面的法律责任 《指引》第六条规定披露主体披露的可持续发展相关信息应当客观、真实地反映公司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表现,不得进行选择性披露,不得与依法披露的信息相冲突,不得误导投资者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在具体操作上,第一要求披露主体使用公认的术语、单位和计量方法,并保持数据测量与计算方法的一致性;第二要求数据引用的注明来源和专业术语进行通俗解释,体现了法规对信息可访问性和理解性的重视;第三要求披露主体在变更数据测量与计算方法时应进行追溯调整并说明原因以保障数据的连续性和比较的公正性;第四要求披露主体提高信息化、数字化水平。 十 结语 三大交易所指引征求意见稿的发布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在推动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体现了中国证监会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也为上市公司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框架,以更好地融入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趋势中。这一举措将显著影响企业的运营和战略规划,促使企业将ESG因素纳入日常管理和长期发展规划中。对于企业而言,这不仅是一次合规的挑战,更是一个通过提高透明度、加强社会责任和优化治理结构来提升市场竞争力和投资者吸引力的机会。 作者简介 扫码了解作者详细简介 万兴  合伙人  北京办公室 wanxing@tongshang.com 业务领域:ESG 反垄断与竞争法 兼并收购 合规与政府监管 特别声明 本文和其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视为通商律师事务所或其律师的法律意见或建议。如您需要法律意见或专业分析,请咨询有资格的专业人士,或者联系您于通商的日常联系律师。转载请获得授权并注明作者和出处“通商律师事务所”。
339
5
全国人大代表提交建议治理房产经纪市场
3月4日,全国人大代表、58同城董事长兼CEO姚劲波今年向全国两会提交四份书面建议,聚焦在规范房地产经纪行业垄断行为、首次参保人员缓冲期内社保缴纳减半但视同全额缴纳、数字经济促进“上门经济”品牌化发展、推动中国机动车驾驶人培训行业高质量发展等。 作为一名来自企业界的人大代表,姚劲波一直格外关注市场竞争监管机制的完善。在今年的建议中,他进一步聚焦国内房产经纪领域。“数字经济加速了房产交易的转型和升级,在提升房产交易工作效率的同时,也逐渐形成了房产经纪资源的集中和垄断,从而加剧了买房人的负担。” 姚劲波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姚劲波认为,无序扩张、妨碍公平竞争、扰乱市场秩序,甚至控制产业链上、下游,会严重影响市场正常有序竞争。“为防止可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房产交易平台无序发展,建议强化管理房产交易市场的垄断行为,建立有效的竞争机制和公平的竞争秩序,从而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姚劲波称。 基于此,姚劲波建议,禁止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签订“独家代理”,建议国家有关部门治理具有可操纵市场地位的房产交易平台对房产经纪行业的 “独家代理”“二选一”等限制竞争行为;建立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监督指导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房产交易平台,不得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排除、限制竞争;严查通过市场支配地位操纵市场的行为,净化房产交易市场环境,提振房产交易行业信心。 此外,姚劲波还建议,进一步规范房地产经纪服务费统一定价行为,建议规范房地产互联网平台干预房地产经纪统一定价、变相收取佣金,鼓励经营者通过公平竞争、自愿自主的方式扩大经营规模,提高市场竞争力。 2023年4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规范房地产经纪服务的意见》的文件,其中明确,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房地产经纪机构,不得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以不公平高价收取经纪服务费用。房地产互联网平台不得强制要求加入平台的房地产经纪机构实行统一的经纪服务收费标准,不得干预经纪机构自主决定收费标准。 对此,姚劲波指出,部分头部房产经纪机构通过资产购买、股份购买、合同约定等方式迅速占领房产交易市场,通过市场支配地位干预房产经纪行业统一费率,出现以增加优质服务为由,变相收取业主佣金的现象,建议国家有关部门重点核查,规范此种定价行为。
340
11
大连住建局印发招标投标“评定分离”试行办法
大住建规发〔2024〕1号 关于印发《大连太平湾合作创新区建设工程 及市级重点工程招标投标“评定分离”办法(试行)》的通知 大连太平湾合作创新区管委会、市新机场和金州湾临空经济区规划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各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强化招标人主体责任,经市委同意,市十七届人民政府第七十一次常务会议研究决定,大连太平湾合作创新区内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类建设工程项目和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工程非民航专业建设工程项目等市级重点工程项目招标投标试行“评定分离”办法,现将《大连太平湾合作创新区建设工程及市级重点工程招标投标“评定分离”办法(试行)》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大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4年2月2日 附件:大住建规发〔2024〕1号关于印发《大连太平湾合作创新区建设工程及市区重点工程招标投标“评定分离”办法(试行)》的通知.pdf 大连太平湾合作创新区建设工程及市级重点 工程招标投标“评定分离”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强化招标人主体责任,更好地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防范廉政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招标投标监管的指导意见》(建市规〔2019〕11号)等法律法规和文件精神,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大连太平湾合作创新区内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类建设工程项目和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工程非民航专业建设工程项目等市级重点工程项目(以下简称建设工程)的招标投标及其管理活动。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政府投资、国有资金占控股或主导地位的建设工程达到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限额标准的、依法必须招标的建设工程。 第四条  “评定分离”是指将评标和定标分为两个独立环节。评标委员会对投标文件进行定性评审并提供技术咨询建议,推荐定标候选人,招标人在定标候选人中按照事先确定的定标规则、定标方案自主确定中标人的评标定标办法。 第五条  招标人应当遵循合法合规、充分竞争、优质优价的原则,综合考虑信用、履约、报价等因素,择优选择合适的中标人。 第六条  建设工程招标投标实行招标人负责制。招标人的法定代表人是招标活动的第一责任人,对招标过程和结果的合法性负责。 建设工程招标投标实行集中交易制度。按照规定必须招标的建设工程,应当在大连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进行招标投标。 建设工程招标投标实行评标、定标公开制度。评标结果、定标情况等应当在辽宁建设工程信息网和大连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公开。 第二章   招标 第七条  编制招标文件。招标人应当根据本办法,参照辽宁省住建主管部门公布的范本编制招标文件。采用“评定分离”招标的工程,应当在招标文件中予以明确。同时,招标文件应当明确实施“评定分离”评标定标办法,明确淘汰规则和评标要求等。 第八条  编制定标规则,招标人编制定标规则并纳入招标文件发布。定标规则主要包括总体原则、定标要素(附件1)、定标票决办法(附件2)等内容。 第九条  组建监督机构。招标工作启动时,招标人负责组建监督小组,对“评定分离”招标活动全过程进行内部监督。监督小组成员可由招标人内部控制部门、审计人员等非业务部门人员组成,人数为3人或3人以上单数。 第三章   评标 第十条  资格审查。评标委员会对投标人是否满足招标文件的资格条件要求进行审查。当资格审查合格的投标人数量少于3名时,招标人应当重新招标。 第十一条  确定入围投标人。可采用“通过制”或“有限数量制”的方式确定入围投标人。 (一)“通过制”入围。采用“通过制”入围的,通过资格审查的投标人全部入围。 (二)“有限数量制”入围。 1.当资格审查合格的投标人数量大于等于3名且小于等于20名时,全部入围; 2.当资格审查合格的投标人数量大于20名时,入围家数为20名。以资格审查合格的投标人报价算术平均值*(1-随机抽取的下浮率)为基准值,上下各取10名。特殊情况下,若资格审查合格的投标人报价恰为基准值,则与上下取的20名投标人同时入围;若选取入围单位时出现报价相等的,同时入围;若基准值上下选取时不足10名的情况也不再补充选取。 第十二条  评标,确定定标候选人。 评标环节分两阶段进行: 1.评标委员会按照招标文件规定对入围投标人进行初步评审,评审内容:判别是否存在招标文件中否决性条款所载相关内容,出具定性评审意见。同时,对评审意见存在分歧的地方,在评标报告中明确焦点分歧。 2.评标委员会对入围投标人的投标文件的技术、质量、安全、工期的控制能力等因素提供技术咨询建议,独立出具定性评审意见,向招标人推荐合格的定标候选人。 第十三条  公示定标候选人。招标人应当将入围投标人、评标结果、定标候选人名单在辽宁建设工程信息网和大连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公示,公示期不少于3天。 第四章   清标 第十四条  清标。在开展定标前,招标人可自行或委托专业机构组建不少于3人的清标小组开展清标工作。清标小组通过电子交易平台下载并解密定标方案(清标版、只含定标子要素评审标准)开展清标工作。 清标小组按照定标方案中确定的各定标要素定性评级标准或定量评审标准,整理各家投标人情况,编制定标票决资料。清标工作结束后,清标小组将清标结果加密上传至电子交易平台,定标时启用。 第五章   定标 第十五条  编制定标方案。招标人应根据定标规则结合项目具体情况编制项目定标方案作为定标依据。定标方案应当对清标内容、定标操作细则、择优要素等内容予以明确。同时,定标方案中不得含有违背市场公平竞争的内容。 定标方案应在招标项目投标截止日前编制完毕,并经招标人内部合规程序审定。在投标截止日前,将定标方案加密后上传电子交易平台。 第十六条  组建定标委员会。由招标人的法定代表人(或授权委托人)负责组建。定标委员会成员原则上从招标人的领导班子成员、经营管理人员、具有工程建设类高级及以上技术职称或注册执业资格的人员中产生,成员总数为5人及以上单数。本单位人员不足的,也可以从主管部门、下属单位或关联企业中选取符合条件的人员作为定标委员会成员。 招标项目对技术、商务等有特别要求的,招标人也可以邀请与投标人无利害关系的社会专家参与定标,定标委员会成员中除社会专家以外的成员不高于定标委员会总人数的2/3。 定标委员会成员应当由招标人从2倍以上符合上述条件的备选人员名单中随机抽取确定。 定标委员会成员与定标候选人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第十七条  定标。招标人按照科学、民主决策、择优与竞价相结合、择优为主的原则,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程序和决策约束机制,择优确定中标人。同时,对可能低于成本或者影响履约的异常低价投标和严重不平衡报价进行分析研判。 招标人应当自定标候选人公示期满后10日内组织定标委员会在大连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进行定标。 第十八条  定标委员会通过电子交易平台下载并解密定标方案及清标结果开展定标工作。 定标委员会综合考量评标委员会评审意见、清标综合等级或综合得分、投标报价等因素,以直接票决定标法、逐轮票决定标法、票决低价定标法和票决抽签定标法等定标方法确定中标人。 第六章   中标 第十九条  中标人确定后,招标人应当向中标人发出中标通知书,并将中标结果在辽宁建设工程信息网和大连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公布。 第七章   重新定标 第二十条  定标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招标人可从进入定标票决范围的其他定标候选人中采用原定标方案规定的票决方式,由原定标委员会重新确定中标人: 1.中标人放弃中标或者拒不签订合同的; 2.中标人不按照招标文件要求提交履约担保的; 3.被查实存在影响中标结果的违法行为的; 4.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八章   保密工作 第二十一条  保密要求。招标人、定标委员会成员及相关工作人员应当严格遵守保密规定,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外透露定标委员会成员名单、清标报告、中标人推荐以及与定标有关的其他情况。定标会议结束后,定标投票表、过程记录、录音录像等书面或影音资料均由招标人统一保存。 第九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二条  监督小组对“评定分离”招投标活动全过程进行监督,重点监督是否按照确定的定标方案定标。监督小组应当在招投标工作结束后书面向单位党组织报告监督工作情况。 第二十三条  招标人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建立完善定标机制和内控制度,强化廉政风险意识,对整个招标和定标过程负责。 行业监管部门应加强中标后的履约监管,中标人应严格按照投标承诺的技术力量和技术方案履约。 第二十四条  对于经纪检监察机构及有关部门认定存在行贿、受贿、串通投标等行为的企业或从业人员,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其列入严重失信企业名单,及时推送至辽宁省和大连市建设市场信用评价系统。 第二十五条  行业监督管理人员在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监督管理工作中,不履行职责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的,依法依纪予以处分,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二十六条  对于招标人规避招标、违反规定进行招标等违法行为,行业监管相关部门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进行查处,对责任人依法予以处罚,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自2024年3月4日起施行,有效期2年。 附件1 定标要素   一、定标要素应当包括实力、报价、评标委员会评审意见等。 二、实力要素可以包含投标人资质、类似工程业绩、工程奖项、拟派团队综合实力等子要素。 三、招标人认为有必要的,可以考核定标候选人拟派团队的履约能力,也可以考察团队主要负责人以往工程业绩情况,还可以通过陈述、答辩等方式对团队主要负责人的工作能力、管理水平和职业素养进行考核。陈述、答辩应当事先制定工作方案,明确考核人员组成方式、考核项目、评定等级等事项。 附件2 定标票决办法   定标以票决方式进行,主要有“直接票决定标法”、“逐轮票决定标法”、“票决低价定标 法”、“票决抽签定标法”等。 1.直接票决定标法:通过投票,取票数最多且超过半数的为中标人。若定标候选人票数均未超过半数的,取票数前2名再次票决确定中标人。因并列无法确定前2名时,按价格由低到高选取前2名。 2.逐轮票决定标法:通过投票,每轮淘汰1名票数最少的定标候选人,最终确定中标人。票数最少定标候选人出现并列时,淘汰报价高者。 3.票决低价定标法:是由定标委员会从进入票决定标的投标人中,以投票表决方式确定不少于 3名投标人,以投标报价最低投标人确定为中标人。  4.票决抽签定标法:是由定标委员会从进入票决定标的投标人中,以投票表决方式确定不少于3名投标人,以随机抽签方式确定中标人。
341
9
“两会”进行时!今年代表、委员们这样看“破产”
两 会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于2024年3月4日在北京召开 ●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于2024年3月5日在北京召开。 两会“破”言进行时 完善企业破产制度,是推动市场经济吐故纳新,全面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一环。去年,吕红兵、胡成中、王俊寿、付喜国等多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围绕小微企业、金融保险行业风险等主题发表了关于破产方面的提案。今年,代表、委员们则将目光转向了跨境破产、营商环境、破产债权人权益保护、银行破产等热点问题,提出了高度重视跨境破产问题、重视跨境破产领域专业人才的培养、加强破产重整程序中债权人权利的保护等建议。以下是按发布时间顺序整理的具体新闻报道。 全国人大代表  朱征夫 朱征夫建议,把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世界级企业重整中心,在大湾区“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营商环境”。朱征夫建议,把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世界级企业重整中心,在大湾区“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营商环境”。 在他看来,粤港澳三地具有“两种制度、三个法域”的独特优势,可同时为大陆法和普通法国家和地区的企业提供重整服务。与此同时,粤港澳大湾区是世界的科创中心、制造业中心、航运中心和金融中心,可以全方位为企业重整提供科技、产业和资金等多个关键核心要素。 “现有数据表明,大湾区已经是世界级商事争议解决的中心。其中,粤港澳三地法院、仲裁机构以及正在筹建的香港国际调解院,具备条件形成合力帮助各国企业,将商事诉讼或争议转化为企业重整。”朱征夫表示。 只不过,粤港澳大湾区虽然已具备打造成世界级企业重整中心的条件,但在企业重整领域与发达地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甚至掣肘。比如,忽视企业重整产业对保主体、保就业的作用,以及从全球吸引人才、技术和资金的重要性;《企业破产法》缺乏对跨境破产方面规定,从而限制了跨境破产在大湾区的落地等。 对于上述问题,朱征夫也提出了相应对策。 “以在《企业破产法》的修订中加入跨境破产的规定等方式完善相关法律制度;通过授予广东在企业重整方面特别立法权、同意在广东设立破产法院或商事法院等方式支持广东先行先试;推动粤港澳三地设立企业重整司法合作联席会议,强化三地司法合作和专业资源整合等,为把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世界级企业重整中心在思想上、制度上和组织上提供坚实保障。”朱征夫说。 他认为,企业重整意义重大,不仅能快速实现保主体、保就业和保税收,同时还有极强的产业联动性。包括:带动产业投资、金融服务和资产管理等相关业态的发展,其关联规模达上万亿;对人才、技术和资金进行重新整合,有效提升大湾区全球招商的竞争力;倒逼大湾区经济服务水平的国际化,推动法律服务、会计、评估、知识产权服务和资产管理等领域创新升级等。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记者:何明俊,2024年3月1日 https://new.qq.com/rain/a/20240301A02RR300 2024年全国两会在即,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浩天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会议主席朱征夫拟向大会提出关于修订《企业破产法》的议案,认为应设专章规定跨境破产制度。 朱征夫介绍,破产法是市场经济法治建设中的关键环节,更是体现一国营商环境建设成就的重要指标。近年来,大批房地产企业爆发债务危机,加之此前的北大方正、清华紫光及海南航空等大型重整程序,均不同程度地涉及巨额海外债务重组、美国法对跨境破产案件的司法协助程序(即《美国破产法》第15章程序,下称“第15章程序”)等跨境破产问题。这些企业具有复杂的多层持股结构,通常控股公司设立在开曼岛、维京群岛及百慕大等离岸地,另在不同离岸地设立中间(控股或上市)公司,并在香港或新加坡等地上市,但企业主要业务和经营行为均在我国内地。 涉及这些巨型企业的跨境破产问题极为复杂和专业。由于我国缺乏健全的跨境破产法治及该领域的专业人才,内地法院和破产执业者(含律师、会计师、破产管理人等)无法积极有效地主导甚至参与跨境破产程序或进行案件合作。同时,我国相关部门和机构对《美国破产法》第15章程序和英美普通法系下的债务重组程序等缺乏了解,不仅对我国企业的海外债务重组进程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更不利于我国法院及相关机构对破产程序的启动和参与,从而对维护我国的经济主权及债权人的合法权益造成了极为被动的局面。 立法层面,我国2007年《企业破产法》仅有一个条款(第5条)涉及跨境破产问题。在司法实践层面,自该法实施以来仅有10个程序在境外得到承认和协助,内地法院亦仅承认和协助6个境外破产程序。这种现状与我国的经济体量和地位严重不匹配。 对此,朱征夫在议案中建议: 一、高度重视跨境破产问题,从思想根源和立法本质上认清跨境破产对于市场经济建设和涉外法治建设的重要性。 二、抓住本轮《企业破产法》修订的宝贵契机,积极对标国际通行做法或最佳实践,以专章形式系统规定跨境破产的重要制度。通过专章规定采纳《示范法》,使我国跨境破产法律制度与国际最佳规则相接轨,使我国在本次修法后能够正式成为国际认可的“示范法辖区”。 三、重视跨境破产领域专业人才的培养。跨境破产法律问题具有高度的专业性和复杂性。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中,应重点关注跨境破产与重整专业人才的培养,为我国跨境破产法治建设和有效参与全球跨境破产规则治理、积极参与并逐步主导我国企业的跨境破产案件,夯实人才基石。 本文来源:澎湃新闻 记者:谭君,2024年3月3日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540909 全国政协委员  李连祥 “推动创造良好法治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是我一直以来努力的目标。今年我重点关注的还是民营经济和营商环境领域。”李连祥说,法治是营商环境最好的底色,提振民营经济信心,需要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政府要依法行政,司法部门要依法司法,民营企业家要依法经营,三者形成有机结合。他建议,加快推进营商环境相关立法,加强优化营商环境执法,同时突出部门联动,形成共管共治合力。“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需要立法、监管、司法等机关及其相关职能部门的多方协同发力。”李连祥说。 李连祥还重点关注了困难企业纾困问题。“良性有序的市场经济体制中,不仅要有序把控好企业的‘入口’,也要依法有序建立好‘出口’,也就是退出机制。”李连祥说,现在有些困难企业虽然不经营了,但有土地、厂房,要推动企业纾困,把困难企业持有的资产、技术与社会中新的资本进行对接,盘活存量,实现二次招商,转化成新的生产力。这就需要促进《破产法》修订完善,加强和规范对破产管理人的管理。 本文来源:齐鲁晚报 记者:范佳 鹿青松,2024年3月2日 https://m.sohu.com/a/761383614_121218495/?_trans_=010005_pcwzywxewmsm 全国人大代表  景柱 3月3日,在2024年全国两会开幕前夕,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海马集团董事长景柱提交了关于在破产重整中保护债权人权益的建议。 在破产重整中保护债权人权益的建议中,景柱称,当前是经济领域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企业破产重整或破产清算作为提升市场经济活力的重要一环,在打破僵局、盘活企业资产、资源再配置等方面的作用日益明显。 根据2023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近五年全国法院审结破产重整案件共计2801件,经破产重整盘活的资产高达3.4万亿元,完成破产重整的企业达到3285家,取得了显著成绩。不过,景柱表示,部分案件中也存在利用破产重整程序逃废债务的情况,严重损害了债权人权益,极大影响了营商环境,主要体现在管辖法院或管理人不作为、乱作为,配合债务人逃避债务或转移资产;重整前后企业实际控制人与高管人员不变,债权人大会形同虚设两方面。 为此,景柱建议从四方面来完善破产重整相关制度和程序,包括破产重整案件异地管辖,并统一提级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制定合理的破产重整清偿率标准,防止给债务人逃避债务提供空间;追究破产企业实际控制人及主要负责人的刑事责任并赔偿债权人损失;加强破产重整程序中债权人权利的保护。 本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记者:孙磊,2024年3月3日 https://www.sohu.com/a/761598401_115362 全国政协委员  李正国 当前,失信企业尚能通过破产制度实现信用惩戒的清除或者修复,从而重返市场抑或退出市场,但破产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却无明确的制度路径实现其个人信用修复。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律师协会副会长李正国建议,以破产制度为切入口,构建企业法定代表人的个人信用修复机制。 失信惩戒制度的目的,是希望通过惩戒倒逼失信主体自觉履行相应义务。破产企业自身已经通过重整债务、清算注销等履行了相应义务,其并不作为失信惩戒的对象,在这种情况下,倒逼企业法定代表人履行债务的目的已经无法达到。构建企业法定代表人个人信用修复机制,有利于营造鼓励创新的社会氛围,对于经营失败无偿债能力但无故意规避执行的企业家,不能因已经注销的市场主体而继续对其征信进行限制,而应赋予勇于承担创业失败风险的企业家“重启”事业的机会。 李正国建议制定司法解释或规范性文件,明确破产企业法定代表人个人信用恢复的条件和程序。破产企业法定代表人的个人信用修复措施,不能仅是简单地将其从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中移除或者将失信信息删除,而应该更加注重实效,追求信用权益圆满状态的恢复。在具体的修复方式上,可以采用更加主动多元的措施,比如借鉴企业信用修复机制中的自主解释机制,允许相关法定代表人对修复其信用的原因进行充分解释说明,从而最终构建在相关破产企业法定代表人达到法定条件时,允许其申请法院裁定解除相应信用限制的制度。 本文来源:人民法院报 作者:罗书臻,2024年3月4日 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24/03/id/7826953.shtml 全国政协委员  张奎 全国政协委员、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行长张奎提交了【关于加快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以下简称《商业银行法》)的提案】。他表示,《商业银行法》是金融体系的重要基础法律,最近一次修改为2015年,目前已启动修改工作,列入全国人大立法规划第一类项目。鉴于顶层设计的重要性紧迫性,建议加快推进《商业银行法》修改工作。 张奎建议,落实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要求,完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机制及金融风险处置机制。一是针对前期金融风险事件暴露出的问题,建议明确规定商业银行主要股东、控股股东或者实控人的资质要求和禁入情形及变更要求,防止实控人侵害其他股东或者金融消费者权益。二是针对金融风险处置机制不健全的问题,建议明确商业银行风险评级和预警、早期纠正、重组、接管、破产等有序处置和退出机制,并对结算最终性、终止净额结算、过桥商业银行作出规定。 本文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王文妍,2024年3月4日 https://view.inews.qq.com/k/20240304A03B0800?no-redirect=1&web_channel=wap&openApp=false&uid=&shareto=&openwith=wxmessage 受搜索引擎差别及小编精力限制,两会期间与“破产”相关提案难免挂一漏万。欢迎读者通过评论方式补充。 责任编辑:卢君杭 敬告:本公号由中国政法大学破产法与企业重组研究中心维护。感谢你我互粉,期待惠赐大作(邮箱:insolalerts@126.com)。欢迎加入“破产法快讯”微信群(加 insol100 ,报姓名机构),欢迎扫码加入知识星球“破产法百家谈”:
342
9
美国纽约南区破产法院最新案例:融创中国香港破产程序被认可
导语 案涉企业注册于开曼群岛,系一家纯粹的控股公司,本身没有任何实质性业务,子公司的资产主要是位于中国内地的房地产。该企业在香港上市,声称总部设在香港,但除了"邮寄"地址外,在香港没有任何实际存在。所有的高级管理人员除首席财务官外,都在中国内地生活和工作。该企业在香港提起破产程序,并向美国破产法院申请认可,美国破产法院是否准许?其关于主要利益中心 (COMI) 的审查标准为何? 2024年1月30日,美国纽约南区破产法院批准了融创中国控股有限公司关于申请承认香港破产程序为外国主要程序以及主要利益中心地系香港的动议。 本案索引为:In re Sunac China Holdings Limited, United States Bankruptcy Court, S.D. New York. 2024 WL 358118 本案案情 债务人融创中国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债务人)是融创集团的母公司,该集团在中国经营房地产开发业务。集团的资产主要是位于中国内地的房地产,包括价值约 851亿美元的开发中房地产和价值约 78 亿美元的已建成房地产。集团的借款主要是在岸债务,即在中国国内资本市场上筹集的以人民币计价的债务。集团还拥有规模较小的离岸债务,即在国际信贷市场上以美元计价的债务。所有在岸债务均由债务人的子公司借入,所有离岸债务均由债务人借入。债务人对在岸债务不承担责任。债务人的少数子公司为境外债务提供了担保。 债务人作为一家纯粹的控股公司,本身没有任何实质性业务。债务人的主要业务活动是筹集境外债务。债务人的其他主要业务活动是持有其子公司的股权,维持其股票在香港的上市以及管理某些投资。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债务人的资产主要包括对其子公司的投资和应收子公司款项,总额分别为 35 亿美元和 83 亿美元。债务人的负债主要包括根据计划重组的 90.4 亿美元离岸债务,债务人将其称为"现有债务"。 债务人于 2007 年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是一家有限责任公司。债务人自 2009 年起根据香港公司条例注册为非香港公司,并自 2010 年起在香港上市。由于在香港上市,债务人必须向证券交易所公布财务报表,并接受香港监管部门的监管。债务人未在中国注册经营业务,在中国没有任何营业执照,也不在中国报税。债务人的大部分子公司都是根据中国法律设立的。债务人的少数子公司(包括为债务人所筹境外债务提供担保的所有子公司),是在英属维尔京群岛或香港注册成立的。虽然债务人在香港上市,并声称总部设在香港,但除了一个"邮寄"地址外,债务人在香港没有任何实际存在。债务人几乎所有的高级管理人员(除首席财务官外),都在中国内地生活和工作,融创集团在中国内地设有多个行政办公室。 近年来,由于销售额下降,加上获得外部资金的渠道减少,融创集团拖欠了大部分债务,包括所有现有债务。2022 年 6 月,集团开始谈判重组其在岸和离岸债务。债务人于 2023 年 3 月向香港高等法院原讼法庭申请开始其香港重组程序。听证会于 7 月举行,计划通知于 8 月发出。没有人对该计划提出异议意见。在 9 月18 日的会议上,债权人以压倒性多数票通过了计划。9 月19 日,债务人向美国纽约南区破产法院提出了申请,请求根据《美国法典》第 1517 条申请承认香港破产程序为 "外国主要程序",并认定债务人的 "主要利益中心"位于香港,而不是在中国内地或开曼群岛。香港法院于 2023 年 10 月 5 日发布命令,批准了该计划,并于 11 月 6 日发表意见,解释了批准该计划的依据。香港法院认为,该计划 "是一项合法的债务重组计划,符合所有法定要求,并获得了所需的计划债权人的压倒性支持"。该案索引为:Re Sunac China Holdings Limited, [2023] HKCFI 2850. 此外,法院认为,该计划与香港有足够的联系,而且很可能在包括美国在内的其他相关司法管辖区得到认可。这是一个特别重要的考虑因素,因为大部分债务受纽约法律管辖,并受纽约法院的非排他司法管辖。 美国破产法院裁定及其理由 美国纽约南区破产法院认为:虽然无人对债务人的动议提出异议,但法院应独立审查债务人的承认申请,特别是关于债务人主要利益中心的确定。正如In re Modern Land (China) Co., Ltd., 641 B.R. 768, 782 (Bankr. S.D.N.Y. 2022);In re Basis Yield Alpha Fund (Master), 381 B.R. 768, 782 (Bankr. S.D.N.Y. 2022)等判例所认为的 ,破产法院不应对债务人的承认请求进行橡皮图章式的批准,而应自行审查认定主要利益中心,即使并没有人提出异议。 《美国法典》第 1502(4)条将外国主要程序定义为 "在债务人主要利益中心所在地国进行的外国未决程序"。该条规定没有对"主要利益中心"一词作出定义,但第 1516(c)条作出了一个可反驳的推定:"在没有相反证据的情况下,债务人的注册办事处......被推定为债务人的主要利益中心"。 美国第二巡回上诉法院 Fairfield Sentry 案明确了法院确定主要利益中心的两个方面的标准:确定主要利益中心的时间,以及法院在确定注册办事处推定是否已被推翻时可考虑的因素。关于第一个问题,第二巡回法院认为,债务人的主要利益中心是在提交第 15 章申请时确定的。然而,鉴于债务人具有操纵其主要利益中心的能力,法院还可以考虑从启动外国破产程序到提交第 15 章申请之间的时间段。至于要考虑的因素,第二巡回上诉法院强调,鉴于主要利益中心一词没有法定定义,破产法院拥有广泛的自由裁量权:“一个没有自我定义的术语没有法定定义,这意味着文本是开放式的,法院可以根据提出的事实加以发展,而不需要规定或限制"。相关因素包括:债务人总部所在地;实际管理债务人的人的所在地;债务人主要资产所在地;债务人大多数债权人或将受案件影响的大多数债权人的所在地;和/或其法律将适用于大多数争议的法域。 债务人是根据开曼群岛法律注册成立的,这就产生了一个可反驳的推定,即债务人的主要利益中心位于开曼群岛。但是,债务人似乎与开曼群岛没有其他联系。债务人在开曼群岛没有开展任何业务,在那里没有任何资产或债权人,除了一个"邮件投递"地址外,在那里没有任何办事处。此外,债务人选择不在开曼群岛进行重组。这些事实足以推翻债务人的主要利益中心在开曼群岛的推定。 这就留下了债务人的主要利益中心是在香港还是在中国内地的问题。 1. 债务人总部所在地 债务人声称其总部设在香港。然而,证据表明,债务人并没有自己真正的总部办事处,而只是将一个"邮寄"办事处列为其香港地址。债务人的大多数高管(同时也是债务人子公司的高管)都在子公司位于中国内地的办公室工作,而债务人的董事们似乎只是临时利用香港的办公场所召开董事会会议。然而,"总部"一词不必理解为指一个实际地点。相反,可以指债务人总部职能的所在地,即债务人的神经中枢,债务人活动的指挥和控制地。在本案中,香港一直是债务人商业活动和决策的中心,债务人的商业活动一直主要在香港进行并由香港控制。 2. 实际管理债务人的人员所在地 几乎所有债务人的高级管理层都在中国内地生活和工作。特别是,在债务人董事会任职的所有六位执行董事(包括董事会主席、首席执行官和首席运营官),都在中国内地生活和工作,并在中国的子公司担任高管。这些高管和其他高管在融创集团位于内地的多个办事处工作,包括位于天津的总部以及位于北京、上海和广东的地区行政办公室。同样,债务人董事会的大多数成员都在中国内地工作。只有另外三名独立董事常驻香港。因此,机械地应用这一因素可以得出债务人的主要利益中心在中国而非香港的结论。然而,如果不问这些高管和董事大部分时间花在哪里,而是问他们在哪里代表债务人行事或决策,那么这一因素支持相反的结论,因为香港一直是债务人的活动和决策所在地。 3. 债务人主要资产的所在地 债务人的主要资产是无形资产,主要是应收子公司款项和对子公司的投资,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总额分别为 83 亿美元和 35 亿美元。在主要利益中心方面,法院对资产所在地的考虑应以"影响债务人案件的实际考虑因素"为指导,例如哪些国家的法院可能参与清算或管理债务人的资产。本案中,债务人可能需要的司法协助不是帮助其清算资产,而是合作保护其资产免受债权人的强制执行行动。因此,在确定特定资产的 "所在地"时,应该问:债权人需要在哪些国家得到司法协助才能执行针对这些资产的判决?如果没有中国法院的协助,债务人的判决债权人很难对债务人的子公司执行其判决。要扣押子公司的款项,债权人大概需要对子公司提起扣押诉讼或在中国提起同等的诉讼,因为中国是大多数子公司的所在地和注册地。因此,从主要利益中心的角度来看,债务人最有价值的资产似乎应被视为位于中国,这有利于在中国提起诉讼。 4. 债务人大多数债权人的所在地 大多数债权人既不在中国内地,也不在香港,而是在世界各地的多个其他司法管辖区。证据没有体现这些债权人的国籍或主要所在地。因此,这一因素对确定债务人的主要利益中心几乎没有影响。 5. 其法律适用于大多数争议的司法管辖区 约 80 亿美元的现有债务受纽约法律管辖,约 10 亿美元受香港法律管辖,2,900 万美元受英国法律管辖,这些债务均不受中国法律管辖。虽然香港管辖的债务在重组债务中所占比例相对较小,但其意义却非常重大。值得注意的是,香港遵循所谓的"吉布斯规则",即受香港法律管辖的债务只能在香港进行重组。因此,如果债务人选择在香港以外的地方提起重组案件,就必须在香港提起平行程序,以避免持有香港法律管辖的债务的债权人可能在香港起诉以强制执行该债务,而香港法院可能拒绝承认和执行外国法院对该债务的解除。因此,这一因素有利于香港主要利益中心。 6.债务人开展正常业务的地点 在提交第 15 章申请时,实际上在债务人存在的整个过程中,香港都是债务人开展业务活动的主要地点,也是其董事会批准重大决策的主要地点。自 2022 年 6 月起,即债务人开始香港重组案之前整整九个月,过去一年半以来,债务人的主要业务活动一直是债务重组。事实上,作为一家除了筹集资金外几乎没有其他业务的控股公司,债务人在此期间除了债务重组外几乎没有其他活动。债务人的重组工作由其首席财务官高先生领导,高先生在香港居住和工作。高先生主要在香港与债务人的主要债权人组成的委员会举行了九次会议。虽然其中一些会议是"虚拟"举行的,但所有面对面的会议都是在香港举行的,债务人和委员会的大部分专业顾问都在香港。董事会对债务人重组的批准是在香港或以虚拟方式进行的。香港不仅在债务人提出香港重组案时是其业务活动的中心,在此之前也是如此。自 2007 年成立以来,债务人的主要业务活动一直是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筹集资金。债务人主要在香港开展这项活动,高先生在香港领导了大部分投资者电话会议、路演以及与投资者和安排人的其他会议。从 2010 年到 2019 年,债务人董事会的大部分会议都在香港举行(之后由于 COVID-19 会议改以虚拟形式举行),债务人合作发行现有债务的大部分金融机构都设在香港。此外,债务人的股票在香港上市,因此债务人受香港监管的监管。 7.债权人的预期 最重要的债权人期望是那些来自债务人业务活动的"可查明"地点的期望。同时,法院也重视其他类型的债权人预期,特别是债务人公开文件中的声明所产生的预期。债务人的要约备忘录和其他公开文件几乎没有理由让债权人预期重组会在香港进行或受香港法律管辖。但更重要的是,债权人更没有理由期待在中国进行重组。正如证据所显示的:(i) 债务人的借款受多个司法管辖区(纽约、香港和英国)的法律管辖,但不受中国法律管辖; (ii)同样,债务人和为其借款提供担保的子公司在多个司法管辖区(开曼群岛、英属维尔京群岛和香港)注册成立,但不在中国注册成立。原因显而易见:中国法律较之于其他相关司法管辖区的法律具有多重风险。债权人预期债务人不会选择在中国进行重组是合理的。鉴于本案中主要利益中心的选择不是在香港和开曼群岛之间,而是在香港和中国内地之间,这种预期倾向于认定主要利益中心位于香港。 8. 债权人的压倒性支持 债权人对重组的支持可能具有重要的分量,特别是在没有债权人反对债务人选择重组法院的情况下。本案中,债权人以压倒多数投票通过了债务人的计划。没有人反对债务人提出的承认香港案件为外国主要程序的动议,也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债务人出于任何不当目的选择该诉讼地。恰恰相反,债务人有充分的理由在香港进行重组,承认其选择的香港诉讼地将推进第 15 章的主要目标,包括与香港法院的合作、促进债务人的重组以及债务人资产价值的最大化。 综上,美国纽约南区破产法院认定债务人的主要利益中心在其提出第 15 章申请时以及之前的所有相关时间都在香港。因此,债务人有权被承认香港程序为外国主要程序,有权执行香港计划,并有权获得其请求的相关救济。 本案小结 根据本案判决,可以尝试总结美国纽约南区法院的如下裁判规则: 1. 美国破产法院不应对债务人的承认请求进行橡皮图章式的批准,而应自行审查认定主要利益中心,即使没有人提出异议意见。 2. 确定主要利益中心的时间点是债务人提交第 15 章申请之日,并可回溯至债务人提交外国破产程序申请和提交第15 章申请之间的期间。 3. 主要利益中心未在立法中加以定义,意味着文本是开放式的,法院可以根据所呈现的事实进行发展,而不需要规定或限制。 4. 破产法院在确定债务人的主要利益中心时,各种因素(单独或整体评估)都可能是相关因素,但不是必须的或决定性的,具体包括以下因素:债务人总部所在地;实际管理债务人的人的所在地;债务人主要资产所在地;债务人大多数债权人或受案件影响的大多数债权人所在地;或其法律适用于大多数争议的司法管辖区。此外,还可以考虑如下因素:债权人对外国主要程序的承认没有异议,以及债权人对外国重组的认可程度。 戴萍 高级顾问 戴萍博士 采安高级法律顾问。国际法学博士。专长于帮助客户处理国际和国内仲裁纠纷和诉讼纠纷,目前担任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上海仲裁委员会、南京仲裁委员会、沈阳仲裁委员会、营口仲裁委员会的仲裁员。
343
9
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律师协会副会长李正国:探索破产企业法定代表人信用修复制度
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律师协会副会长 李正国 当前,失信企业尚能通过破产制度实现信用惩戒的清除或者修复,从而重返市场抑或退出市场,但破产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却无明确的制度路径实现其个人信用修复。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律师协会副会长李正国建议,以破产制度为切入口,构建企业法定代表人的个人信用修复机制。失信惩戒制度的目的,是希望通过惩戒倒逼失信主体自觉履行相应义务。破产企业自身已经通过重整债务、清算注销等履行了相应义务,其并不作为失信惩戒的对象,在这种情况下,倒逼企业法定代表人履行债务的目的已经无法达到。构建企业法定代表人个人信用修复机制,有利于营造鼓励创新的社会氛围,对于经营失败无偿债能力但无故意规避执行的企业家,不能因已经注销的市场主体而继续对其征信进行限制,而应赋予勇于承担创业失败风险的企业家“重启”事业的机会。李正国建议制定司法解释或规范性文件,明确破产企业法定代表人个人信用恢复的条件和程序。破产企业法定代表人的个人信用修复措施,不能仅是简单地将其从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中移除或者将失信信息删除,而应该更加注重实效,追求信用权益圆满状态的恢复。在具体的修复方式上,可以采用更加主动多元的措施,比如借鉴企业信用修复机制中的自主解释机制,允许相关法定代表人对修复其信用的原因进行充分解释说明,从而最终构建在相关破产企业法定代表人达到法定条件时,允许其申请法院裁定解除相应信用限制的制度。来源:人民法院报 记者:罗书臻 丨 编辑:王博 张悦
344
9
邵阳中院:发出湖南省首份破产案件司法拘留决定书
【2024年031期】 破产企业法定代表人 拒不移交企业财产、印章和账簿, 拒不配合法院破产清算工作, 竟与法官、破产管理人玩起“躲猫猫”, 企图通过这种方式逃废债务? 邵阳中院:司法拘留15日! 2月27日,邵阳中院发出湖南省首份破产案件司法惩戒书,决定对妨碍破产清算秩序的邵阳市某消防器材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康某司法拘留十五日。 基 本 案 情 因邵阳市某消防器材有限公司经双清区法院强制执行仍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浙江某管业公司申请将执行程序转入破产清算程序。邵阳中院依法进行了审查,于2023年10月7日裁定受理邵阳市某消防器材有限公司破产清算一案。 随后,邵阳中院将受理裁定书、指定管理人决定书等相关法律文书依法进行了送达。破产管理人亦书面通知康某依法移交公司印章、账簿等资料和公司财产,但康某非但没有按照相关文书和通知的要求进行移交,还以拒接法院工作人员和管理人电话或以其在外地为由等方式进行躲避,拒不配合破产清算工作。 康某作为破产企业法定代表人,拒不配合企业破产清算工作,态度恶劣,严重妨碍诉讼秩序,邵阳中院遂作出(2024)湘05司惩1号决定书,决定对康某司法拘留十五日,并送至当地拘留所执行。 法 官 说 法 破产制度是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中的一项基础性法律制度,事关“危困企业”拯救与退出机制能否顺利运行,事关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否有效贯彻,事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否顺利推进,对于优化营商环境,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相关规定,企业进入破产程序后,债务人的有关人员应依法移交财产、印章和账簿、文书等资料,积极配合法院和管理人开展破产工作,未经人民法院许可,不得离开住所地,否则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邵阳中院今后将加大办理破产工作力度,对逃废债行为依法进行打击,充分发挥破产制度的保护作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和保障邵阳经济高质量发展。 法 条 链 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 第十五条 自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的裁定送达债务人之日起至破产程序终结之日,债务人的有关人员承担下列义务: (一)妥善保管其占有和管理的财产、印章和账簿、文书等资料; (二)根据人民法院、管理人的要求进行工作,并如实回答询问; (三)列席债权人会议并如实回答债权人的询问; (四)未经人民法院许可,不得离开住所地; (五)不得新任其他企业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前款所称有关人员,是指企业的法定代表人;经人民法院决定,可以包括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和其他经营管理人员。 第一百二十九条 债务人的有关人员违反本法规定,擅自离开住所地的,人民法院可以予以训诫、拘留,可以依法并处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一十四条 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伪造、毁灭重要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 (二)以暴力、威胁、贿买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贿买、胁迫他人作伪证的; (三)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已被查封、扣押的财产,或者已被清点并责令其保管的财产,转移已被冻结的财产的; (四)对司法工作人员、诉讼参加人、证人、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协助执行的人,进行侮辱、诽谤、诬陷、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方法阻碍司法工作人员执行职务的; (六)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的。 人民法院对有前款规定的行为之一的单位,可以对其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来源:“邵阳中院”微信公众号2024年2月29日。 公号责编:丁小雨 本订阅号由中国人民大学破产法研究中心和北京市破产法学会秘书处共同维护,本着交流思想、砥砺智慧的宗旨为学界同仁分享资讯。本公众号首发、转发、转载各类资讯,并不代表中心与学会的立场,文责由作者自负。如需转载本公众号刊发的首发或原创作品,请务必联系作者本人并同时联系中心与学会秘书处获取授权,并标明转自“中国破产法论坛微信公众号”。联系邮箱:insolvencylaw@vip.126.com
345
9
小微企业破产重整建议
专家策略 程若苗 两高律师事务所 高级合伙人 小 微企业通常指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和家庭作坊式企业。由于资金和经营管理能力相对有限,小微企业可能因融资困难、面临过大市场竞争压力、无法偿还债务等问题,陷入破产重组的境地。本文将列举小微企业破产重组面临的困难,并分别提供应对措施,以资参考。 重整障碍 主体适用范围局限性。中国的《企业破产法》俗称“半部破产法”,破产制度范围仅限于法人企业。尽管第一百三十五条规定,非法人企业在破产清算时可以参照规定的破产清算程序适用,但在和解和重整中,原则上并不能够参照适用。这使得小微企业没有相应的破产重整救济路径,无法在此情况下顺利退出市场,对其自身乃至社会造成损失。 重整程序启动困难。主要有以下原因:第一是小微企业经营者缺乏申请破产重整的动力;第二是小微企业财务和法务人员知识水平较低,缺乏专业人员负责;第三,在传统文化中,大家会将破产者视为“老赖”,认为其进入破产程序寻求救济是一种逃废债的行为。 事实上,这一问题在破产审判中一直存在,原因在于企业破产启动程序包括立案和受理两个部分,中国法院受理破产案件的时候需要对其进行一定的审查,民事诉讼立案登记制度改革没有改善破产案件受理难的问题。 重整中丧失经营控制权。中国《企业破产法》第七十三条规定了以管理人管理为原则、以债务人自行管理为例外的重整模式。实践中,特别是小微企业重整中,运用债务人自行管理模式进行重整的适用较少。与大企业不同,小微企业往往属于个人企业,既是经营者又是所有权者,企业事务与个人事务密切联系,企业与出资人人格、财产混同,企业与企业家之间几乎可以说是融为一体,因此小微企业家更愿意将权力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建议 明确重整适用主体。首先是个体工商户。《民法典》将个体工商户视为自然人,但其具有独立的法律人格。个体工商户的财务和经营与原有出资人具有极大的人身依附性,与小微企业极为相似。中国的个体工商户在法律性质上属于小微企业。至于个人独资企业,个人与企业资产混同程度导致当企业出现破产原因进入破产程序后,二者债权人的地位其实没有任何区别。因此,在将独资企业纳入小微企业破产主体范围的同时,也应当同时允许债务人或者债权人申请个人破产,赋予当事人选择权。而合伙企业因为合伙方式的不同,可能存在一个或多个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合伙人。如果合伙人无法清偿企业债务,相较于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破产可能牵连更多的自然人陷入破产境地。因此,有必要将以上主体纳入破产主体范围之中。 缩短程序期限。简易重整程序的特点就是迅速、省时,因此有必要缩短程序期限。2018年颁布的《全国法院破产审判工作的会议纪要》规定,简单的案件可以通过缩短程序时间、简化流程等方式加快审理流程,但不得突破法律的最低期限。虽然,程序期限的时间安排是为了给当事人提供足够的时间,维护程序正义,但是,陷入危困的小微企业对救助时间的要求更为严苛,当下数字化技术又极大地弥补了原有通知、送达方式的不足,可以实现即时传输,因此在小微企业重整中,通过立法缩短相应的期限是必要且可行的。美国规定普通重整案件,债务人应当在120日(或180日)内提交重整计划,而《小规模经营重整法》将这一期限缩短为破产救济令下达的90日内。 债务人保留经营控制权。美国、日本等国家在小企业重整程序中都优先选择“债务人自行管理+常设管理人”的模式,即以债务人自行管理为优先,同时由债务人自行选择或者由法院指定一名管理人负责监督重整程序。而目前中国对于重整模式,一般选择由中立的第三方管理机构担任管理人,债务人自行管理制度实践并不充分。但小微企业因其经营特性与法律特性,相较于第三方参与管理,债务人自行管理更具有主动性与积极性。在保留债务人经营控制权的同时,也要注意道德风险与利益冲突,通过相应的监督机制,聘请专业人员进行监督,跟进破产重整的整个过程。管理人也不是消极的,在债务人自行管理过程中要加强监督,不能够放任不管。 作者 | 两高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程若苗 电子邮箱:ruomiao918@126.com 本文刊载于《商法》2023年12月/2024年1月双月刊。如欲阅读电子版,欢迎浏览《商法》官网。 往期专栏精选 2023年重塑私募市场格局的关键趋势 就“票据民间贴现无效”看司法裁判的关注重点 海外矿业投资保护——全面保护与安全原则 《商法》卓越律所大奖2024:提名你心中的最佳律所 长按扫码关注我们 为了让您第一时间获取专业法律资源 请常点“在看” 并将“CBLJ 商法”设为星标
346
9
汉马科技:法院决定启动五家子公司预重整
汉马科技:法院决定启动五家子公司预重整 2024年3月1日,汉马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安徽华菱汽车有限公司、安徽星马专用汽车有限公司、安徽福马汽车零部件集团有限公司、安徽福马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芜湖福马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分别收到马鞍山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法院”)送达的(2024)皖05破申22号、(2024)皖05破申23号、(2024)皖05破申24号、(2024)皖05破申25号、(2024)皖05破申26号《决定书》,法院决定启动上述五家子公司预重整。 上述五家子公司能否进入重整程序具有不确定性,重整是否成功也存在不确定性。 //来源:巨潮资讯网
347
9
ST中利:法院裁定受理四家子公司重整
ST中利:法院裁定受理四家子公司重整 近日,江苏中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收到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法院”)发来的裁定书等相关法律文书,法院依法裁定受理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宿迁腾晖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沛县腾晖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泗阳腾晖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泗阳腾晖光电有限公司的重整申请,并同时指定由中利集团清算组担任上述四家公司的管理人。 上述四家子公司能否重整成功存在不确定性,敬请广大投资者理性投资,注意投资风险。 //来源:巨潮资讯网
348
9
吴江法院:自行和解可适用于破产清算、和解、重整任意一个程序,不受是否宣告破产的限制
点击阅读: 【邀请函】破产热点法律实务与破产衍生诉讼及破产逃废债防范暨公司法修订与合同编通则司法解释的破产适用学习班 || (苏州3月8-10日) 点击阅读:【邀请函】破产管理人履职风险与合规重点暨破产管理的‘道’与‘术’—高质量破产管理的探索(成都3月22-24日) 苏州市吴江区人民法院(2019)苏0509破5号之三“纺中纺(苏州)织造有限公司破产和解案” 【裁判要旨】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一百零五条规定的自行和解是民事和解制度在破产程序的具体体现,须债务人与全体债权人达成一致协议,不适用债权人会议的强制多数决规则。自行和解可适用于破产清算、和解、重整任意一个程序,不受是否宣告破产的限制。债务人应就所有债权的清偿比例、期限、财产来源,以及破产费用、共益债务的种类、数额及支付期限统一制作协议。2.自行和解协议应遵循债权平等清偿原则,债务人与全体债权人一致协议排除债权平等原则的,亦应当予以认可。自行和解协议不约束未申报的债权人,自行和解协议无效或执行不能的,债权人可以对原债务主张权利,若重新启动对债务人的破产程序,需另行提出破产申请。 【案件事实】     某(苏州)织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某织造公司)成立于2004年5月12日,注册资本600万美元,系台港澳法人独资企业,经营范围高档织物面料的织造和销售。自2015年7月以来,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人民法院陆续受理某织造公司作为被执行人的案件。截至2019年1月,某织造公司作为被执行人的案件12件,执行标的额1.33亿元。经执行调查,除价值约4620万元的厂房和设备外无其他财产,且厂房已对外出租给多家承租人,并存在大量转租。执行过程中,案外人提出多个执行异议,执行标的一时无法处置。2019年1月25日,根据债权人的申请,法院裁定受理对某织造公司进行破产清算。     管理人接受指定后对债务人财产展开调查,经评估,债务人资产价值共计4750余万元。另在债务人法定代表人的配合下,管理人经过多次谈判协调,在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召开前与所有租户达成协议,所有租户均承诺在某织造公司厂房拍卖成交后一个月内搬离,并交纳了保证金。2019年4月10日,某织造公司召开第一次债权人会议,会议表决通过了《债务人财产管理方案》《破产财产变价方案》。另因债权人、债务人当会均表示对管理人编制的债权表无异议,法院同日作出(2019)苏0509破5号之一民事裁定,确认无争议债权表,债权金额合计1.67亿元,其中担保债权2661万元、职工债权40万元、税收债权75万余元、普通债权1.4亿元。 2019年5月20日,管理人根据财产调查状况及债权确认情况,向法院申请宣告某织造公司破产。同日,法院作出(2019)苏0509破5号之二民事裁定,认为在受理本案后至第一次债权人会议结束,债务人及债务人出资人未向法院提出破产重整申请,债务人亦未向法院提出和解申请,现某织造公司停止清偿到期债务呈连续状态,并且资产已不足清偿全部债务,又不存在其他破产障碍事由,依此裁定宣告某织造公司破产。     2019年7月15日,在管理人实施破产财产变价前,某织造公司以其已与全体债权人就债权债务的处理自行达成协议为由向法院提出申请,请求认可该协议。     法院经审查查明,某织造公司于2019年7月11日拟定债权债务处理协议,并取得全体债权人的书面同意。根据该协议,某织造公司承诺筹集偿债资金61979800元分两期清偿债权,其中担保债权、职工债权、税款债权全额清偿,普通债权清偿率22.7275%,偿债资金分两期(第一期1000万元已于2019年6月17日付至管理人账户,余款于2019年7月20日前支付)付至管理人账户,由管理人实施分配。 【裁判结果】     法院裁定:一、撤销本院(2019)苏0509破5号之二民事裁定;二、裁定认可某织造公司与全体债权人自行达成的协议;三、终结某织造公司破产程序。 【裁判理由】     法院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一百零五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债务人与全体债权人就债权债务的处理自行达成协议的,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裁定认可,并终结破产程序。某织造公司与全体债权人自行达成的和解协议系各方真实意思表示,不违反法律规定,应予认可。 整理人简介  文章来源:“民法研习”微信公众号 本文已注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仅供读者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如本平台转载文章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本公号将第一时间处理。小编微信号:18612190741
349
9
探讨公司清算组成员责任性质不宜局限于赔偿责任
——由某国有企业采购不动产纠纷案 所引发的思考 □文/徐江 基本案情 某国有企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与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房地产公司)签订《房地产项目买卖合同》,约定集团公司整体采购1号办公楼和住宅楼以及136个车位,由房地产公司代办产权证。集团公司一次性付清了合同价款,并缴清了契税、维修资金等税费。房地产公司也按约将前述项目交付给了集团公司使用。 不动产登记机构(以下简称登记机构)采取分批办理的方式进行车位产权登记,第一批办理了70个车位的产权证,剩余66个车位(以下简称案涉车位)安排在第二批办理产权证。房地产公司将70个车位产权证交给集团公司之后不久,在报纸上刊登房地产公司《注销公告》,公告显示,由股东A和股东B(股东A和股东B下文同时出现时简称股东)组成清算组进行清算、并注销了房地产公司。 后集团公司董事长在离职审计时,审计意见认为案涉车位已付清价款但未取得产权证,要求完善产权手续,集团公司遂要求房地产公司交付案涉车位产权证,但发现案涉车位尚未进行分户登记,而房地产公司已注销。集团公司与股东协商未果,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令股东A为其“立即办理案涉车位产权证”。股东A委托笔者代理其应诉、参与处理本案。 诉辩意见 集团公司诉称:己方与房地产公司签订的合同合法有效,并已付清了全部价款和税费,系房地产公司的合法债权人,在房地产公司未按约完成办理车位产权证义务、未通知债权人的情况下,股东擅自注销公司,导致债权人未能获得案涉车位产权证,应当依法承担责任,由其继续办理案涉车位产权证。 股东辩称:本案的合同关系存在于集团公司与房地产公司之间,股东不是合同的主体,房地产公司已进行清算并已注销,案涉车位的产权尚登记在房地产公司名下,股东不是所有权人,集团公司要求股东为其“办证”,系主体不适格,也面临法律上和事实上的履行不能。 司法裁判结果 1、一审法院第一次审理认为,案涉车位的产权人为房地产公司,股东既不是合同的相对方,也不是车位的产权人,集团公司起诉的主体不适格、诉求不合法,裁定驳回集团公司的起诉; 2、二审法院第一次审理认为,股东是否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应在实体审理后作出判断,裁定指令一审法院继续审理; 3、一审法院第二次审理认为,股东进行了清算并办理了注销登记,集团公司要求股东办理车位产权证无法律依据,判决驳回集团公司的诉讼请求; 4、二审法院第二次审理认为,本案中仅有股东A参加诉讼,属于一审遗漏当事人,系严重违反法定程序,裁定将本案发回重审; 5、一审法院追加股东B为共同被告后,经第三次审理认为,股东未经依法清算即办理注销登记,应当承担法律责任,判决股东配合集团公司办理案涉车位产权证。 案例解析 法律困境   由于房地产公司已注销,而案涉车位仍登记在房地产公司名下且股东“申请不能”这一特殊情况,导致在审理过程中出现各方对法律的不同理解和观点分歧,致使集团公司和股东均面临法律困境。具体困境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权利合法与诉求合法的困境 客观地说,集团公司在依约付清价款、缴清税费,并已占有使用车位多年且自身没有过错的情况下,有权依据合法有效的合同请求变动物权归属、获得案涉车位产权证,即集团公司对案涉车位的期待所有权在实体法意义上是合法的,这一点没有疑问。   本案中,集团公司遭遇权利主张被法院驳回的法律困境,原因主要是源于程序法上的规则——诉求合法性原则。该原则要求当事人提起的诉讼在诉讼主体、诉讼请求等涉及诉讼构造的程序性规则上也要合法。因此,法院本着惯常裁判思路认为,集团公司起诉的主体不适格导致“诉求不合法”而驳回其起诉。该处理方式虽未否认集团公司权利的合法性,但以程序性规则回避了实体处理,导致集团公司面临实体权利处于“悬而未决”的法律困境。 2、行权对象的困境 因车位买卖的法律关系存在于集团公司与房地产公司之间,虽然房地产公司已注销,但是案涉车位仍登记在其名下,从一般法理和法律上看,股东不拥有车位实体上的所有权,也不具有程序上的诉讼主体资格。依据正当程序规则和合同相对性原则的要求,集团公司应向与其具有合同关系的相对主体和所有权人(即房地产公司)主张和行使权利,而不能向股东主张和行使权利。   如果严格依照这一行权思路处理的话,因房地产公司已注销,其主体资格随之消亡、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也随之终止,集团公司将会面临另一个法律困境——没有行权对象而无法行权。 3、交叉困境 本案中,集团公司要求交付案涉车位产权证后,股东曾向登记机构请求以股东身份办理案涉车位的转移登记。但登记机构认为案涉车位登记在房地产公司名下,应由产权人提出申请,股东并非案涉车位产权人,其请求以股东身份办理转移登记没有法律依据。这造成了股东“申请不能”的困境。应当承认,驳回集团公司的诉求对集团公司是明显不公平的。但反过来说,如果支持集团公司的诉求、直接判决股东“办证”,因登记机构明确拒绝股东的请求,又会使股东面临客观上无法履行法院判决的“履行不能”困境。这样处理会加重股东的责任、超越了股东的履行能力,对股东而言也明显不公平。同时,股东的困境实际上也会反过来导致集团公司诉求不能顺利实现的交叉困境。 股东责任的法律分析 本案的争议焦点在于,股东应否承担责任、承担责任的前提、该责任的性质以及履行方式。 1、责任前提   庭审中,集团公司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二)》(法释〔2008〕6号,以下简称6号文)第二十条第一款“公司解散应当在依法清算完毕后,申请办理注销登记。公司未经清算即办理注销登记,导致公司无法进行清算,债权人主张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和控股股东,以及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对公司债务承担清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依法予以支持”的规定,要求股东承担履行办证的责任。   笔者提出该款规定不构成本案股东承担责任的请求权基础。理由在于,该款规定的责任前提是“未经清算即办理注销登记,导致无法进行清算”。而本案中,股东是在进行清算后才办理的注销登记。因此,一审法院在第二次审理的判决书中采纳了笔者提出的抗辩意见,据此判决驳回了集团公司的诉讼请求。   股东依据合同第五条“出卖人采用媒体广告进行通知的,以广告刊登的当日视为通知送达”的约定,主张其在清算时以刊登《注销公告》的形式通知了集团公司,清算符合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不应承担责任。   对此,集团公司应当援引6号文第十一条“公司清算时,清算组应当按照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五条的规定,将公司解散清算事宜书面通知全体已知债权人,并根据公司规模和营业地域范围在全国或者公司注册登记地省级有影响的报纸上进行公告。清算组未按照前款规定履行通知和公告义务,导致债权人未及时申报债权而未获清偿,债权人主张清算组成员对因此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依法予以支持”的规定,主张依法清算的行为要件系“公告+通知”,因为司法解释条文表述为“通知并公告”,而不是“通知或公告”,二者系法定并列关系,而非约定选择关系。   此外,集团公司应同时援引6号文第二十条第二款“公司未经依法清算即办理注销登记,股东或者第三人在公司登记机关办理注销登记时承诺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债权人主张其对公司债务承担相应民事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依法予以支持”的规定,将请求权的基础放在股东“未依法清算即办理注销登记”这一支撑点上,将两条(款)规定结合起来构成本案中股东责任的前提。因为第二十条第一款规范的是“未经清算”;第二款规范的是“未经依法清算”,这是两种不同的法律情形,会产生两种不同的规则适用后果。 2、责任性质   本案经过五次开庭审理,法院最终认定股东应当承担法律责任。对于这一认定结果,双方当事人均无异议,问题在于该责任的性质以及该如何履行,这是造成本案法律困境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按照一般法理和文义解释原则,6号文第十一条规定的责任系赔偿责任,是基于股东侵权而产生的责任,属于金钱债务的责任性质;而集团公司实际上是基于违约之诉,要求承担继续履行责任,属于非金钱债务的责任性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第五百八十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非金钱债务或者履行非金钱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对方可以请求履行,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法律上或者事实上不能履行;   (二)债务的标的不适于强制履行。   《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法〔2019〕254号)第四十条规定,一方依据判决履行报批义务,行政机关予以批准,合同发生完全的法律效力,其请求对方履行合同的,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行政机关没有批准,合同不具有法律上的可履行性。   《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合同解除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川高法〔2016〕149号)第六条规定,一方当事人不履行非金钱债务或者履行非金钱债务不符合约定,相对方请求继续履行合同,人民法院经审理后认为属于合同法第一百一十条(即《民法典》第五百八十条)规定情形的,应当向相对方释明是否变更诉讼请求。当事人拒绝变更的,人民法院可以判决驳回其诉讼请求。   结合前述三条规定的精神,退一步讲,即使股东应当承担履行责任,也面临法律上和事实上(股东非案涉车位产权人,登记机构不接受股东的登记申请)的“履行不能”,因为股东不具备履行(办证)的条件。同时,从一般法理上讲,赔偿责任与履行责任的承担方式也不一样,赔偿责任通常表现为金钱给付;而履行责任的标的通常系一种特定行为(作为或不作为),若该责任不具备履行条件,也不适合强制履行。 司法解决路径 1、赔偿损失,维持现状   一审法院在第一次庭审时,根据开庭审理情况认为集团公司主张的法律关系性质与法院审理查明的法律关系性质不一致,依法向集团公司释明,并告知其可以变更诉讼请求。法院提出的解决方案是集团公司将“办证”的诉讼请求变更为“赔偿损失”的诉讼请求,法院通过调解或判决的方式确认股东给付集团公司的赔偿金额,对于案涉车位,集团公司按现状继续占有使用。   股东同意一审法院的方案,但集团公司认为车位已增值,自己并没有“损失”,不需要“赔偿”,要求办证是董事会的决议,没有产权证会面临国有资产流失的风险,也会导致董事长通不过离职审计,故不同意变更诉讼请求。 2、调解确权,自行过户   集团公司和股东协商后,依据《民法典》第二百二十九条“因人民法院、仲裁机构的法律文书或者人民政府的征收决定等,导致物权设立、变更、转让或者消灭的,自法律文书或者征收决定等生效时发生效力”的规定,共同向法院提出请求以调解方式出具调解书对案涉车位进行确权,并由双方持调解书向登记机构申请转移登记。   但法院在五次审理过程中,均不同意以该方式处理本案。法院的理由是,房地产公司已注销且车位产权仍登记在其名下,股东不是案涉车位的所有权人,无权通过调解方式“承认”和处分案涉车位的所有权,虽然双方申请调解符合自愿性原则,但不符合合法性原则,故不同意出具调解书确权。 3、判决配合,司法过户 法院在充分听取双方意见的基础上认为,如果直接判决股东“办证”确实会面临法律障碍和股东履行不能,但若判决驳回集团公司的诉求又会导致利益严重失衡,集团公司将丧失唯一的救济途径和机会,而本案也不宜以调解确权方式处理,则只能通过判决方式处理,问题在于如何判、判决的依据是什么、判后如何履行。   鉴于本案的特殊情况,笔者建议合议庭参考《最高人民法院、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关于依法规范人民法院执行和国土资源、房地产管理部门协助执行若干问题的通知》(法发〔2004〕5号,以下简称5号文)第一条第一款“人民法院在办理案件时,需要国土资源、房地产管理部门协助执行的,国土资源、房地产管理部门应当按照人民法院的生效法律文书和协助执行通知书办理协助执行事项”和第五条第二款“在执行人民法院确认土地、房屋权属的生效法律文书时,应当按照人民法院生效法律文书所确认的权利人办理土地、房屋权属变更、转移登记手续”的规定,为避免判后股东“履行不能”,不直接在判决书主文中判决股东“办证”,而是参考5号文第五条第二款规定,通过判决认定集团公司在法律上享有车位期待所有权、确认其为权利人的基础上,结合5号文第一条第一款的规定,待进入执行程序后向登记机构送达《协助执行通知书》,以司法过户的形式处理本案。   经合议庭综合评议后作出了前述司法裁判结果的第五项,并向集团公司特别释明待判决生效后,由其作为申请执行人向法院申请执行,法院执行立案后,股东作为被执行人陈述意见,作为履行判决主文的“配合”义务。同时,法院向登记机构送达判决书、《意见函》和《协助执行通知书》,要求登记机构将案涉车位的产权转移登记至集团公司名下。   综上,本案最终采取以集团公司为权利申请主体,判决股东配合并借助执行程序,通过司法过户的路径完成。 规则准用与完善 准用思路与适用条件 综合全案的裁判思路和实际操作情况来看,本案的处理依据(判决和执行)实际上是准用了6号文第十一条、5号文第一条第一款和第五条第二款的规则,只是5号文的性质既非法律、行政法规,也不属于司法解释,仅是规范性文件,根据法律规定没有作为裁判依据在判决书中援引。   法院在判决书中认为“股东在清算注销时未履行通知债权人的义务,应对房地产公司注销后所未完成的义务承担责任,集团公司主张股东为其办理案涉车位的产权过户登记手续符合法律规定,本院予以支持”,这实际上承认了集团公司享有物权期待权、确认了集团公司权利人的法律地位,但基于6号文第十一条对股东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责任要件中有“造成损失”“债权人主张”的规定,且将该责任性质明确表述为“赔偿责任”,而本案中,集团公司认为自己没有“损失”,也不主张“赔偿”,若将本条规定直接作为判决股东履行的依据,存在一定的法律障碍。   因此,在判决书主文中并未依照集团公司的诉讼请求直接判决股东“办证”,也不是判决股东“协助”集团公司办证(司法实践中,通常将具备主体资格的“协助”视为责任主体的履行责任),而是判决股东“配合”集团公司办证。这样的表述实际承认了股东面临法律上和事实上的“履行不能”,仅要求股东以司法过户形式责任人的身份作为桥接,在执行程序中以陈述意见的方式履行“配合”义务。同时,判决书在裁判依据部分将6号文第十一条表述为“参照”,而不是“依照”,这一表述同样表明了股东责任的性质系赔偿责任,规则准用并没有改变责任性质。   值得一提的是,法院在作出判决前,为慎重起见,向登记机构发出《协助调查函》,要求对车位的登记产权人、面积、数量、权利状况(是否有查封、抵押等限制情况)、维修资金交纳情况等进行调查并出具回执和档案登记材料;同时,要求集团公司将发票、契税、维修资金的原始凭证提交法院核实。   综上,可以总结本案规则准用的适用条件:第一,权利人基于合法有效的基础关系占有使用标的物,享有法律上的期待所有权;第二,权利人的对象主体资格终止,影响权利人权利的行使和实现,且股东对此存在过错、负有责任;第三,对象主体享有所有权(所有权仍登记在其名下且无权利障碍,股东未作清算处理,不属于清算财产);第四,股东面临法律上和事实上履行不能(客观不能);第五,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纳税审查)、社会公共利益(维修资金审查)和他人合法权益(权利状况审查)。 准用效果与规则完善 应当说,本案判决的实体结果是公平而适宜的,因为在规则局限的情形下,法院的规则准用非但没有导致集团公司的利益严重失衡,相反,实现了集团公司的诉求、维护了集团公司的利益;没有加重股东的责任或损害股东的利益;也没有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的合法权益,兼顾了公平诚信、利益均衡、责任相当的原则,最终彻底化解了双方当事人的困境,实现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本案虽然仅是特殊个案,但并不排除司法实践中还会遇到类似的个案。笔者认为,应在法律或司法解释层面将6号文第十一条规定的股东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责任性质作出完善或修改,扩大其涵盖范围,明确规定其责任性质不局限于赔偿责任,也可根据案件具体情况适用或准用于履行责任。同时,特殊类案也可借鉴本案规则准用的路径,以公平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避免在司法裁判中因规则局限而造成法律困境或事实上的不公平。 (作者单位:四川恒高律师事务所,本文将刊发于《中国招标》2024年第3期) 责编|昝 妍 排版|佘小莉 审核|戎素梅 往期 · 推荐 蓄能·4月@国企采购合规管理专业培训班 财政部@地方政采项目信息公告有新规 财政部公告@未依法答复质疑,警告! 重磅@公路工程施工分包管理办法迎来大修 开悟2024@你就这么喜欢输吗? 解读@以合作创新引领第三次采购革命 解读@合作创新采购方式征求意见稿的八个亮点 现在订阅 2024年全年12期纸版杂志 就能 免费赠送全年 电子期刊 阅读权限! 超值特惠,给你双倍体验! 巨!划!算! 扫码关注  新浪微博|  中招杂志社张松伟  微信号|  中国招标投标网  订阅号| 中国招标  视频号|中国招标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中国招标投标网...
350
11
中施企协组织开展2024年工程建设行业信用星级认定工作
关于组织开展2024年工程建设行业信用星级认定工作的通知中施企协信用字〔2024〕1号 各关联协会、会员企业及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党和国家诚信建设的部署要求,加快推动工程建设行业信用体系建设,进一步激发企业诚信发展内生动力,我会联合各行业建设协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地市级建筑业协会(联合会、施工行业协会)共同组织开展2024年工程建设行业信用星级认定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时间 2024年3月11日至11月30日 二、认定内容 根据《工程建设企业信用星级管理办法》,主要对企业履约行为和信用表现进行认定,授予企业星级,星级实行动态管理。 三、参与范围 广大工程建设企业及供应商均可参加,各有关协会负责组织本行业、本地区、本系统广大工程建设企业参与,有关重点企业结合自身实际带动供应商企业参与。 四、认定程序 (一)企业线上申报。注册登录“工程建设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平台”(链接:http://xy.cacem.com.cn/index.html),填写“基础信息(星级认定)系统”相关信息。  信用星级认定操作指南 (二)各行业建设协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地市级建筑业协会(联合会、施工行业协会)负责本行业或本地区企业资料的线上审核。 (三)协会信用委负责企业星级审核,分批审核、分批评定发布,授予信用星级证书。 (四)企业信用星级审定后,在企业信用档案中展示信用星级标识。 五、其他事项 (一)企业信用星级认定工作不收取任何费用。 (二)各协会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印发通知、官网、公众号发文等多种方式,广泛发动企业踊跃参与。 六、联系方式 联系人:张永安、饶平江 电 话:010-63253486、63253429 QQ群号:455470131、289133613、144100875 附件:1.工程建设行业信用评价通则    2.工程建设企业信用星级管理办法 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信用评价工作委员会 2024年2月28日 点击文末的“阅读原文”下载附件。 动态热点 2022-2023年度国家优质工程奖总结表彰大会在京隆重召开 2024年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小组活动高级研修交流会在博鳌成功召开 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党支部召开主题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 近期通知 关于征集2024年工程建设企业文化建设典型案例的通知 关于征集岩土工程技术论文的通知 关于开展2024年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竞赛的通知 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 公众号:zgsgqyglxh 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351
11
中施企协印发最新版建设工程全过程质量控制管理咨询工作管理办法
关于印发《建设工程全过程质量控制管理咨询工作管理办法(2024年修订版)》的通知中施企协字〔2024〕16号 各关联协会、会员企业及有关单位:为进一步规范建设工程全过程质量控制管理咨询工作,扩大咨询服务范围,更好服务工程建设企业和项目质量管理水平全面提升,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我会对《建设工程全过程质量控制管理咨询工作管理办法(试行)》进行了修订。现将《建设工程全过程质量控制管理咨询工作管理办法(2024年修订版)》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原《建设工程全过程质量控制管理咨询工作管理办法(试行)》同时废止。 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 2024年3月1日 点击文末的“阅读原文”下载附件。 动态热点 2022-2023年度国家优质工程奖总结表彰大会在京隆重召开 2024年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小组活动高级研修交流会在博鳌成功召开 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党支部召开主题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 近期通知 关于征集2024年工程建设企业文化建设典型案例的通知 关于征集岩土工程技术论文的通知 关于开展2024年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竞赛的通知 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 公众号:zgsgqyglxh 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352
5
全国人大代表提交建议对物业管理可考虑一票否决
全国人大代表、德力西电气(芜湖)有限公司工会主席李杨 对物业管理可考虑一票否决 “建议对物业管理条例进行新一轮修订,吸收民法典及相关司法解释的最新精神,为物业管理提供更加明确的法律指导。”全国人大代表、德力西电气(芜湖)有限公司工会主席李杨告诉记者,今年两会期间她准备提交关于进一步改进物业管理、保护业主权益的建议。 据了解,目前我国大部分小区物业都由开发商前期单方面指定,大多数物业公司进入小区没有经过充分竞争。在实际物业管理过程中,一些物业公司存在管理水平不高、服务意识不强、法律意识淡薄等问题,甚至出现给业主断水断电等违法行为。 “现行物业管理条例已经实施多年,一些内容已经不能适应现阶段的业主需求和社会发展。为了让‘花钱买服务’的广大业主享有应有的合法权益,我建议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对物业管理条例进行新一轮修订。”李杨代表认为,有必要从法律层面扭转物业管理企业相对强势、业委会运行监督难、业主维权难等现象,为物业管理提供更加明确的法律指导。 李杨代表建议,要进一步推动业委会专业化发展,鼓励有条件的业委会引入工程查验、招投标代理、律师咨询等具有专业背景的第三方服务机构参与日常管理,缓解业委会成员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的不足。要强化物业服务行业监管,对侵害业主人身财产权利、阻碍干涉业主委员会选举等严重违法行为,考虑一票否决。要进一步规范物业服务收费机制,按照“公正合理、质价相符”的原则,确定物业服务等级和收费指导标准,并加强对物业服务企业的契约约束,在一个合同周期内不得中途涨价,以避免物业服务企业低价中标后再“坐地起价”。 来源:检察日报·法治中国两会特刊 记者:孙风娟 编辑:李君瑞 张苏茜
353
1
贸仲上海分会与华政国际法学院签署合作协议
2024年3月1日上午,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贸仲”)徐延波书记一行在贸仲上海分会与到访的华东政法大学(以下简称“华政”)国际法学院曹都国书记一行围绕“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共促面向全球的亚太国际仲裁中心建设”进行座谈交流,并见证双方举行了合作协议签约仪式。       在座谈环节,贸仲徐延波书记对华政国际法学院领导及其带领的师生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简要介绍了贸仲近年来在国际商事仲裁领域上取得的成就。徐延波强调,伴随全球经济发展,国际交流持续深入,我国参与国际经贸与国际事务的程度不断加深,建设一批涉外法治人才队伍,是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的先导力量和基础工程。徐延波指出,贸仲作为我国最早成立的涉外仲裁机构,一直以来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贸仲创办的面向全国法学院校的“贸仲杯”如今已圆满走过二十一届,未来贸仲将不断创新组织活动形式,打造高质量信息、能量互动平台,帮助同学们深入了解国际商事仲裁。      贸仲上海分会贾珅秘书长介绍了本次双方签署合作协议的背景,并从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国际仲裁制度创新以及科研与实务界共同发声角度就合作路径提出了建议,并强调了当下通晓国际规则、精通涉外法律实务的涉外法治人才在市场上的紧缺性,在与同学们交流过程中鼓励有志于从事仲裁行业的年轻学子积极通过课堂学习和业务实习不断扩大国际仲裁视野,树立先进的仲裁理念,提升自我需求的获得感,收获成长。      华政国际法学院曹都国书记强调,国际商事仲裁是国际关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曹都国回顾了贸仲和华政深厚的合作历史,感谢贸仲为高素质涉外法律人才培养计划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期待未来双方可以在人才培养、学术研究以及高端智库的建设上有更深更广的合作,勉励在座学生珍惜青春时光,把握机遇,提升自己的专业法律素养和能力。      华政国际法学院杜涛院长对双方合作的内容进行了展望。杜涛表示,近年来,越来越多国内外企业选择仲裁的方式解决纠纷,培养涉外律师、涉外仲裁员等实战型急需涉外仲裁法治人才是高校努力的方向。杜涛指出,华东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从上世纪80年代起就大力开展国际商事仲裁教学研究,期待本次合作可以为青年法律学子打开步入国际商事仲裁之门,助力未来快速成为可以独当一面的青年仲裁专业人才。      此外,座谈会中,一同到访的国际仲裁专业的学生们结合自身参与“贸仲杯”的经历,分享了在国际商事仲裁领域学习、实习的经历,感谢贸仲搭建的平台,让青年法律人有机会展示自我,在模拟实践中培养能力,锻炼成长,并表示将继续努力学习,积极参与国际赛事,通晓国际法律规则,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双方进行研讨座谈)       座谈会后,贾珅秘书长与杜涛院长代表贸仲上海分会和华政国际法学院进行签约。未来,贸仲上海分会将继续加强学校与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搭建好青年法律人交流与服务平台,为我国培养涉外法治人才、促进涉外法治建设贡献力量。      贸仲党委书记、副秘书长徐延波、贸仲综合处处长缑江涛、贸仲财务处处长李成刚、贸仲上海分会秘书长贾珅,华政国际法学院院长杜涛、华政国际法学院党委书记曹都国、华政国际法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侯玉芹以及部分师生代表等出席并见证签约仪式。 (双方签署合作协议)       本次活动也是贸仲上海分会和华政国际法学院拓展人才培养形式,开展校外实景授课的重要创新组成部分。贸仲上海分会国际合作事务主管张思思带领到访师生参观浏览了贸仲上海分会办公场地,并向到访师生介绍了中国仲裁以及贸仲的发展历史以及贸仲上海分会近年的发展情况。 (向到访师生介绍仲裁发展历程)
354
1
【隆安·赵建军】刍议中国体育仲裁委员会的法律性质与裁决效力
一 问题的背景 202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的修改,增加了体育仲裁的单章规定,根据其第93条的授权,国家体育总局于2023年设立中国体育仲裁委员会。体育运动对国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建立独立的体育仲裁机构毋庸置疑。孙杨案在国际体育仲裁庭所遭受的曲折经历,更使我们看到,只有建立起自己的体育纠纷解决机构,才能有力维护《奥林匹克宪章》中所载之公平。然而,中国体育仲裁委会自设立以来,似未能发挥出原所期待的应有作用。因此,有必要对中国体育仲裁委员会的法律性质及裁决效力进行明确,以使其能够在国内乃至国际体育范围内大有作为。 二 存在的争议 01 体育仲裁裁决的成果数量较少 每年法院与仲裁机构需处理的体育纠纷案件均不在少数,但根据国家体育总局于2023年11月公布的第一批审理完毕的仲裁案件显示,仅共计有3件仲裁案件完成了受理审理。虽不排除在设立之初,公众与仲裁机构都需经历一定的共同探索阶段,但这一数量确与对仲裁委员会所能发挥作用的预期存在落差。从国际的角度来看,国际体育仲裁法庭(CAS)自1984年成立起,两年内未能解决任何争端,在明确其法律上的优先权和专属管辖权后,才摆脱被撤销的风险。相比之下,我国体育仲裁委员会的性质又是如何? 02 体育仲裁机构法律性质未明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10条的规定,“设立仲裁委员会,应当经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司法行政部门登记。”在我国,社团组织通常由民政部门登记,企业由市场监管部门登记,事业单位则由编制部门登记管理,对于仲裁委员会的法律性质,却始终不曾明确,并且至今未进行相应的登记。司法部在2021年发布《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修订)(征求意见稿)>的说明》中提到,仲裁法对仲裁机构的性质定位及其治理结构规定不明确,不利于仲裁机构和整体行业的改革发展。结合国际法中国家层面的体育仲裁机构制度来看,日本在2003年成立日本体育仲裁院(JSAA)后,2009年开始作为一般法人机构运作,2013年被批准成为公益财团法人,从而为自身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只有在明确体育仲裁机构法律性质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肯认其裁决之法律效力。 03 体育仲裁裁决法律效力受影响 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第97条规定,“体育仲裁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但正如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只有在体育仲裁委员会法律性质得到明确的基础上,其所作出的裁决才能具有法律效力。另一方面,在法律性质明确后,还需进一步确定,由仲裁机构所作之裁决,实际具备何种效力。 三 法律性质及效力的明确 01 体育纠纷仲裁的显著特征 对体育仲裁机构法律性质及仲裁效力的明晰,离不开对体育仲裁纠纷本身以及体育仲裁机构特点的理解,二者的特征正是正确界定法律属性的前提。 首先,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的体育领域中,体育纠纷的解决都有显著的自治性特征。自治权是实行自主决定的产物,比赛规则与比赛团体规则都是体育自治权的体现。为了合理解决体育纠纷,最理想的办法是在体育自主范围内解决纠纷,避免受到干预,这体现为建立一个独立的仲裁组织,而非向法院提起诉讼。1984年成立的国际组织体育仲裁法庭,以及日本、英国、美国、德国等多国设立并运行的体育仲裁组织,都是证明。 其次,体育仲裁机构具有准司法性。当出现争议时,首先由直接相关的各方努力自行解决,这种方式的法律基础在于通过双方合意的方式解决纠纷。如果此时仍无法解决,则向法院提起诉讼,以求公平解决。将矛盾提交给法庭,虽能使双方泾渭分明,但当事人之间的冲突和对立会加深。正因如此,各个领域都在应用各种ADR非诉纠纷解决程序来调和矛盾和对抗。体育仲裁机构所具有的准司法特征,使其能够依据仲裁规则独立行使仲裁权,对体育纠纷进行公正、高效的裁决。 最后,体育纠纷的解决必须以迅速、友好和廉价的方式得到公正解决。若按照诉讼法的程序严格进行,虽然其正当性及公正性都能得到保障,但会耗费过多的时间,不利于解决有关运动员工作合同等争议。体育仲裁可通过采取一审制、集中审理等方式,提供充分陈述问题要点的机会,使冲突得以解决或缓解,并通过相互协商,最大限度缩短得出结论的时间。 02 体育仲裁机构的法律性质 对于体育仲裁机构法律性质的探寻,首先应予区别的是,体育仲裁机构并非行政主体。《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第93条规定,“体育仲裁委员会由体育行政部门代表、体育社会组织代表、运动员代表、教练员代表、裁判员代表以及体育、法律专家组成,其组成人数应当是单数。”一则,在体育仲裁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中,多是由体育界和相关领域的专家组成,虽然包含体育行政部门代表,但不足以将其整体界定为行政机构。二则,体育仲裁委处理的案件多属于民事纠纷范畴,其裁决具有解决民事争议的效力和法律约束力。我国的行政主体理论,主要在于实现分权目的,即便依照法人理论予以解释,也只有国家才能作为法人和行政主体,仲裁机构难以在行政论语境下自洽解释。 其次,体育仲裁机构只在非营利法人的范畴彀中。其一,体育仲裁委具有独立的法律人格,能够以自己的名义独立行使仲裁权,不受任何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其二,体育仲裁委具有独立的财产和经费来源,能够保障其独立行使仲裁职能所需的物质条件。其三,体育仲裁委具有独立的组织机构和人员配置,能够确保仲裁工作的专业性和高效性。因此,体育仲裁机构应当属于法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关于营利法人、非营利法人与特别法人的三分规定,体育仲裁机构并不以取得利润并分配为目的,因此不属于营利法人,又非特别法人所规定的三种类型之一,自然只在非营利法人的范畴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87条,“非营利法人包括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等。” 最后,体育仲裁机构应当被认定为何种非营利法人,在法律中并无明确规定。如若将仲裁机构定位为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则会面临与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四大板块无法融入的难题。而剩余的社会团体法人与捐助法人之间的区别在于,前者的成立以人为基础,社会团体组织作出的决议对社团成员具有约束力,但体育仲裁机构并非以会员为基础,而是根据当事人的约定对财产权益纠纷依法审理并作出裁决。因此,较为合适的做法是将体育仲裁机构定位为社会服务机构,是以公益为目的的非营利性法人,即便其资金主要来源于拨款,也不影响其为社会提供体育纠纷解决可选方案的服务定位。在明确该法律性质后,应当看到,体育仲裁机构应在登记后方能成立并取得法人资格,在此之前所作之裁决并不具有法律效力。我国目前虽然对捐助法人的设立采取许可制,但也有观点指出,随着市场经济与公民社会的成熟完善,可以在适当时改许可制为认可制,符合一定的条件即可经过登记设立,并取得相应的权利能力,而无须得到有关机关的许可。 03 体育仲裁裁决的法律效力 有疑问之处在于,体育仲裁委员会由国家体育总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设立,与其他仲裁机构相比,是否具有特殊性,只需设立即可做出有法律效力的裁决? 首先,从体育仲裁本身的功能目的来看,作为体育纠纷的替代解决方式,具有仲裁的根本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虽然对体育仲裁的范围与普通仲裁、劳动仲裁作了区分,但该区分过于生硬,不当限制了体育仲裁的范围。应当看到,管理类体育纠纷虽有其独特性,但总体上体育仲裁与其他仲裁存在交叉重叠关系,这是体育仲裁所调整的社会关系所决定,并不以立法者的主观目的为转移。体育仲裁法律关系在一定意义上是其他仲裁关系的特殊表现形式,在纠纷处理上应共享相同的规则。 其次,《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统一了全国仲裁制度,并采取国际通行的基本原则、习惯做法,使我国仲裁制度与国际仲裁制度接轨。体育仲裁作为特定的仲裁类型之一,属于我国仲裁法律制度的一部分,应当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所确立的登记规则,设立仲裁委员会,应当经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司法行政部门登记。结合实践来看,未依法设立的仲裁委员会所作的裁决,已有司法裁判认定其不具有法律效力。 最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未对登记作出例外规定的前提下,应认定其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有关登记的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与《体育仲裁规则》所规定的,自裁决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应认为其属于对体育仲裁委员会依法设立后所作裁决之法律效力的肯认。 体育仲裁裁决的法律效力,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内容:其一,体育仲裁裁决的效力来源主要包括合同约定与法律规定。当事人可以通过合同约定选择以体育仲裁委解决争议,并承认其裁决的效力,这种方式强调了当事人自主选择和合同自由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第97条明确规定体育仲裁裁决的法律效力;其二,体育仲裁委仲裁裁决具有终局性,即裁决一经作出即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必须履行。这种终局性来源于仲裁制度本身的特点和体育仲裁委的独立性;其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第99条和国际通行做法规定,体育仲裁委仲裁裁决具有强制执行力,一方当事人不履行仲裁裁决,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这种可执行性保障了仲裁裁决的权威性和终局性,也确保了体育纠纷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综上所述,我国的体育仲裁委员会应被定位为民法中的公益性非营利性法人,属于社会服务机构,只有在登记后才能依法成立并取得权利能力,其所作裁决方能对当事人产生法律效力。呼吁国家相关部门尽快完成对中国体育仲裁委员会的非营利法人登记,以确保中国体育仲裁委员会裁决书的法律效力和公信力。 本文作者 赵建军 律师 民盟中央法制委员会委员 中国法学会体育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特别声明:本公众号所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得视为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出具的法律意见。如需转载或引用以上文章内容,须征得作者本人同意。 关于隆安
355
11
云南废止省行政复议规定
云南省人民政府 云政规〔2024〕1号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废止 云南省行政复议规定的决定 各州、市人民政府,省直各委、办、厅、局: 省人民政府决定,废止2005年11月14日印发的《云南省行政复议规定》(云政发〔2005〕173号)。 本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云南省人民政府 2024年2月28日 (此件公开发布) 来源:云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编辑:孟扬
356
1
两会代表建议加强诉前调解工作,构建多元解纷联动机制
提案名称 关于完善诉前调解工作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的提案 提案人 全国政协委员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授 姜耀东 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授姜耀东提交了关于完善诉前调解工作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的提案。 “去年,我曾应邀到最高人民法院立案庭座谈交流,还参加了最高人民法院组织的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江西赣州法院打造‘枫桥式人民法庭’、推进诉源治理主题调研,这让我对人民法院诉源治理工作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 姜耀东在提案中建议:一是加强诉前调解工作,构建多元解纷联动机制,共同采取源头治理举措,筑牢重点行业领域类型化矛盾风险“防火墙”。二是充分发挥社会各方力量协同作用,扩大多元调解资源力量,推动形成多元调解最大“同心圆”,提升审判质效,降低司法运行成本。三是做好调解协议司法确认工作,实现诉前调解确认快速立案、快速办理,不断提升诉调对接实质化水平。 最高人民法院对提案高度重视,在答复函中介绍了人民法院完善诉前调解工作、强化诉源治理的有关情况。针对姜耀东的建议,最高人民法院表示:一、欢迎依法成立的调解组织积极参与司法调解工作,进一步凝聚纠纷解决合力,进一步扩大在线诉调对接范围,加强诉前调解规范化建设,不断完善诉前多元解纷联动机制。二、推动调解职业化、专业化、市场化建设很有必要,最高人民法院积极探索建立公益性托底、市场化调解并行的多元解纷机制,并在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展市场化调解试点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下一步,将总结相关经验,完善相关制度规范,推动实现调解可持续发展。三、积极推动建立调解协议自动履行激励机制,鼓励当事人自觉诚信履行调解协议,提高诉前调解的质量、效果和公信力,同时,增强防范制裁虚假调解的及时性、主动性、精准性,继续发挥立案辅助系统预警作用,将预警机制更好地延伸至诉前调解阶段。 来源:人民法院报 记者:罗书臻 封面:张明翠 编辑:逯璐 万紫千 美术编辑:詹珊珊
357
5
【云亭·李舒 李营营 郭勒洋】以房抵债时未过户的房屋受让人能否排除强制执行
编者按 司法实践中,对于诸如预售房屋、已办理抵押预告登记的房屋、已办理预告登记的房屋、已被抵债的房屋、被预查封的房屋等特殊房屋的执行问题,由于涉及物权、担保、执行等多种法律问题,是执行领域中“小众”且存在较多争议的案件类型。此类案件往往办理难度大且涉及多方主体利益,我们针对这些特殊房屋的执行案件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分析和归类,并以专题形式分享给各位读者,期望能帮助读者解决具体的实务问题。 以房抵债未过户的情况下,房屋受让人无权排除强制执行 作者:李舒 李营营 郭勒洋(北京云亭律师事务所*) 阅读提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执行异议和复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执行异议复议规定》”)第二十八条规定了房屋买受人的物权期待权。其中第一项要求买受人需在房屋被查封前签订合法有效的“书面买卖合同”。那么,案外人与被执行人签订的“以房抵债协议”能否解释为法律所要求的买卖合同?本文分享一则案例,对该问题予以分析。 裁判要旨 以房抵债协议不同于商品房买卖合同,抵债房屋受让人不享有物权期待权,其权益不足以阻却强制执行。 案情简介 1. 2017年,恒丰银行南充分行因借款纠纷起诉思凯房产公司等被告,并于同年4月申请查封了思凯房产公司名下的案涉房产。2017年8月10日,各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由思凯房产公司等被告向恒丰银行南充分行支付借款及利息。 2. 由于调解协议未被履行,恒丰银行南充分行向南充中院申请强制执行。执行期间,南充中院决定拍卖查封的案涉房屋。案外人杨婕以房屋买受人身份提出执行异议,南充中院因此裁定中止执行。恒丰银行南充分行不服,提起执行异议之诉。 3. 一审法院南充中院查明,杨婕与被执行人思凯房产公司在房屋被查封前签订了买卖合同,思凯房产公司也出具了房款现金收据。由于房屋已被杨婕占有使用,且未能过户系行政限制原因,南充中院据此认定,杨婕符合《执行异议复议规定》第二十八条,判决驳回恒丰银行南充分行的诉讼请求。 4. 二审法院四川高院另查明,案涉房款系通过抵偿股权转让价款债务的方式进行支付。因此,杨婕与被执行人思凯房产公司并未基于购买房屋之目的而成立真实的买卖关系,不符合《执行异议复议规定》第二十八条的规定,遂撤销一审判决,改判准许执行案涉房屋。 裁判要点及思路 本案的争议焦点是:杨婕对案涉房屋是否享有足以排除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权利。 基于抵债行为而受让涉案房屋,该行为的目的在于通过以房抵债消灭相关当事人之间的既有债务。因此,杨婕与思凯房产公司之间并未基于购买房屋之目的而成立真实的买卖关系,双方在以房抵债过程中签订的《商品房买卖合同》,并不能改变杨婕在本质上属于普通金钱债权人的地位,其所享有的权益不应优于其他普通金钱债权人,更不能优于抵押权人,该权益不足以排除本案强制执行。 实务要点总结 北京云亭律师事务所唐青林律师、李舒律师的专业律师团队办理和分析过大量本文涉及的法律问题,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大量办案同时还总结办案经验出版了《云亭法律实务书系》,本文摘自该书系。该书系的作者全部是北京云亭律师事务所战斗在第一线的专业律师,具有深厚理论功底和丰富实践经验。该书系的选题和写作体例,均以实际发生的案例分析为主,力图从实践需要出发,为实践中经常遇到的疑难复杂法律问题,寻求最直接的解决方案。 1. 以房抵债合同不等同于房屋买卖合同,不符合《执行异议复议规定》第二十八条第一项。因此,抵债房屋受让人不享有物权期待权,不能主张排除对房屋的执行。 2. 人民法院对《执行异议复议规定》第二十八条第一项“买卖合同”的认定标准是是否具备购买房屋的目的。本案中,法院认为抵债目的不同于购买房屋的目的,即使双方签订了《买卖合同》,也仅是抵债的履行方式,不影响其真实的抵债目的。而在延伸阅读的一则案例中,案外人以债权抵顶部分购房款,法院认可了其购买房屋的目的,并据此排除执行。 (我国并不是判例法国家,本文所引述分析的判例也不是指导性案例,对同类案件的审理和裁判中并无约束力。同时,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司法实践中,每个案例的细节千差万别,切不可将本文裁判观点直接援引。北京云亭律师事务所执行业务部对不同案件裁判文书的梳理和研究,旨在为更多读者提供不同的研究角度和观察的视角,并不意味着北京云亭律师事务所执行业务部对本文案例裁判观点的认同和支持,也不意味着法院在处理类似案件时,对该等裁判规则必然应当援引或参照。) 相关法律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执行异议和复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法释〔2020〕21号】(2020修正) 第二十八条 金钱债权执行中,买受人对登记在被执行人名下的不动产提出异议,符合下列情形且其权利能够排除执行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一)在人民法院查封之前已签订合法有效的书面买卖合同; (二)在人民法院查封之前已合法占有该不动产; (三)已支付全部价款,或者已按照合同约定支付部分价款且将剩余价款按照人民法院的要求交付执行; (四)非因买受人自身原因未办理过户登记。 法院判决 以下为法院在裁判文书 “本院认为”部分就此问题发表的意见: 本案中,杨婕系在否认恒丰银行南充分行享有抵押权的基础上,主要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执行异议和复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八条规定为据,主张其权益可以阻却强制执行,一审法院囿于相关生效执行法律文书的内容,也是将恒丰银行南充分行作为普通债权人,依该条规定为据进行的论证。其实,无论是该规定第二十八条,还是第二十九条,均将“在人民法院查封之前已签订合法有效的书面买卖合同”作为执行案外人的权益能够排除强制执行的首要条件,其意欲保护的主体是真实的房屋(不动产)买受人,保护的对象是合法的房屋(不动产)交易法律关系。杨婕在本案中系基于抵债行为而受让的案涉房屋,该行为的目的在于通过以房抵债消灭相关当事人之间的既有债权债务。虽然杨婕提交了其与思凯房产公司签订的《商品房买卖合同》,但其应是基于今后办理产权转移登记的需要,是以物抵债的具体履行方式;在完成相关房屋过户登记手续之前,其享有的是未来据实抵债的债权请求权。因此,杨婕与思凯房产公司之间并未基于购买房屋之目的而成立真实的买卖关系,双方在以房抵债过程中签订的《商品房买卖合同》,并不能改变杨婕在本质上属于普通金钱债权人的地位,其所享有的权益不应优于其他普通金钱债权人,更不能优于抵押权人,该权益不足以排除本案强制执行。质言之,无论恒丰银行南充分行是否享有抵押权,也无论本案是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执行异议和复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八条还是适用第二十九条的规定,因杨婕在本案中不享有物权期待权,其权益不足以阻却强制执行。 案件来源 《恒丰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南充分行杨婕申请执行人执行异议之诉二审民事判决书》【(2020)川民终269号】 延伸阅读 在检索大量类案的基础上,云亭律师总结相关裁判规则如下,供读者参考: 1. 以债权抵顶部分购房款,不影响《执行异议复议规定》第二十八条关于买卖合同的认定。 案例1:《富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昆明西山支行、尹结华申请执行人执行异议之诉二审民事判决书》【(2020)最高法民终760号】 最高法院认为,本案中,关于尹结华是否在人民法院查封前签订合法有效的书面买卖合同问题。据原审查明,根据东江公司与广福公司签订的《民工权益保障承诺书》《广福城项目A8地块写字楼幕墙工程施工合同》《工程质量保修书》及《工程竣工验收证明书》《基本建设工程结算审核定案表》,结合双方盖章的《情况说明》《购房承诺书》《委托付款函》等在案证据,因东江公司承建广福城项目XXX地块写字楼幕墙工程,广福公司欠付东江公司工程款1962314.59元。2016年8月,东江公司与广福公司协商以房抵扣工程款,东江公司将其对广福公司享有的工程款债权1962314.59元转为尹结华购买案涉商铺的购房款。2016年9月12日,尹结华与广福公司就案涉商铺签订《购买协议》。案涉商铺于2017年7月20日被查封。富滇银行未提供证据证明案涉《购买协议》系尹结华与广福公司串通倒签而形成的虚假购房合同,其主张该以物抵债协议不能体现双方买卖房屋的真实意思表示,只是债务人履行债务的变通方式,不能认定为上述司法解释第二十八条规定的合法有效的房屋买卖合同的理由不能成立。原审认定尹结华在人民法院查封之前已签订合法有效的书面买卖合同并无不当。 2. 以房抵债协议仅是对原债务履行方式的变更,不是《执行异议复议规定》第二十八条规定的买卖合同。 案例2:《葫芦岛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葫芦岛市中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第三人撤销之诉二审民事裁定书》【(2020)最高法民终1184号】 最高法院认为,本院认为,本案系第三人撤销之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六条的规定,对当事人双方的诉讼标的,第三人认为有独立请求权的,有权提起诉讼。对当事人双方的诉讼标的,第三人虽然没有独立请求权,但案件处理结果同他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的,可以申请参加诉讼,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他参加诉讼。人民法院判决承担民事责任的第三人,有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义务。前两款规定的第三人,因不能归责于本人的事由未参加诉讼,但有证据证明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的部分或者全部内容错误,损害其民事权益的,可以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民事权益受到损害之日起六个月内,向作出该判决、裁定、调解书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经审理,诉讼请求成立的,应当改变或者撤销原判决、裁定、调解书;诉讼请求不成立的,驳回诉讼请求。本案中,葫芦岛农商行请求撤销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2018)辽民终118号民事判决和葫芦岛市中级人民法院(2017)辽14民初36号民事判决,而该案系中业公司基于其与恒远公司签订的《团购商品房预售协议书》《团体商品房预售补充协议书》及其与刘玉凤签订的商品房买卖合同提起的诉讼,请求解除《团购商品房预售协议书》《团体商品房预售补充协议书》并赔偿损失,解除与刘玉凤签订的商品房买卖合同并返还房产及车库。葫芦岛农商行对该案诉讼标的无独立请求权,并非该案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其与刘玉凤、恒远公司之间系金融借款关系,亦与该案的处理结果无法律上的利害关系。一审法院据此认定葫芦岛农商行不具备法律规定的提起第三人撤销之诉的主体资格、其起诉不符合第三人撤销之诉的受理条件,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并无不当。案涉房屋仍然登记在中业公司名下,刘玉凤尚未取得案涉房屋的所有权。刘玉凤与葫芦岛农商行前身葫芦岛市龙港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签订《抵债协议书》,采取以物抵债的方式消灭金钱债务,是债务履行方式的变更。在抵债房屋仍然登记在中业公司名下、刘玉凤尚未取得房屋所有权的情况下,葫芦岛农商行并不据此取得优先于一般债权的权利。葫芦岛农商行认为刘玉凤将案涉商品房抵债给葫芦岛农商行系物权期待权的转让行为,并据此主张(2017)辽14民初36号和(2018)辽民终118号民事判决解除中业公司与刘玉凤的商品房买卖合同,导致其财产权受到侵害,缺乏事实依据和法律依据,本院不予支持。 3. 以物抵债受让人不属于不动产买受人范围,不适用《执行异议复议规定》第二十八条。 案例3:《康静、青岛华东葡萄酿酒有限公司申请执行人执行异议之诉再审审查与审判监督民事裁定书》【(2020)最高法民申3620号】 最高法院认为,诉讼中,康静就其对案涉6号楼1单元501室商品房享有排除强制执行的民事权益的依据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执行异议和复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八条的规定,并符合该条规定的四个要件。康静认为通过抵顶行为以及委托案外人代为支付剩余购房款的行为,应视为支付了全部购房款。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执行异议和复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八条规定的条文本意看,该条规定的是无过错不动产买受人的权利保护问题,以物抵债受让人并非属于前述不动产买受人范围,并不能适用该条的规定予以保护。本案中,康静于诉讼中提供的《以房抵付工程款协议》《青岛市商品房预售合同》《商品房预售合同补充协议》等证据表明康力商砼公司与中天嘉合公司就以房抵顶混凝土货款达成合意,康静应支付的合同价款实为康力商砼公司的混凝土货款。康静取得案涉房屋是基于康力商砼公司与中天嘉合公司之间的混凝土货款抵顶。案涉《青岛市商品房预售合同》《商品房预售合同补充协议》等协议实为消灭康力商砼公司与中天嘉合公司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最终实现债的清偿,这与购买不动产而订立的买房合同存在差异,并不能适用前述司法解释的规定,也不能据此认定康静享有物权期待权。 *此处北京云亭律师事务所,为作者完成文章时所在工作单位。 点击查看系列文章 专题一:刑事裁判涉财产部分的执行 专题二:涉特殊房屋的执行 专题三:追加第三人为被执行人 专题四:申请执行人的变更、追加 专题五:房屋买受人排除执行相关问题 专题六:房屋出卖人排除执行相关问题 专题七:与以物抵债有关的排除执行相关问题 专题八:夫妻一方排除执行夫妻共同财产的相关问题 专题九:排除抵押权人强制执行相关问题 专题十:承租人对租赁物排除执行的相关问题 专题十一:特殊房屋排除执行 专题十二:股权的执行与排除执行 专题十三:银行账户及资金的执行及排除执行问题 专题十四:在建工程及特殊财产的执行及排除执行问题 专题十五:与排除执行的有关的程序性问题 专题十六:申请执行人变更 专题十七:追加被执行人(二) 专题十八:抵押相关的执行问题 专题十九:执行和解相关问题 专题二十:撤销司法拍卖相关问题 专题二十一:执行与刑事处罚相关问题 专题二十二:执行与税相关问题  专题二十三:如何解除限制高消费令(限高令) 专题二十四:全国各省市执行规范文件汇总 专题二十五:特殊账户资金的执行 专题二十六:执行转破产相关问题 专题二十七:到期债权执行相关问题 专题二十八:参与分配制度相关问题 专题二十九:公证债权文书相关问题 专题三十:执行异议之诉相关问题 专题三十一:终本执行与终结执行相关问题 专题三十二:执行担保相关问题 专题三十三:执行程序中利息相关问题 专题三十四:调查令相关问题 专题三十五:涉土地执行相关问题 专题三十六:超标的额查封、扣押、冻结相关问题 本期主编 执行主编  李营营律师  北京云亭律师事务所 责任编辑  法丽  微信号:17310145421 推荐书籍 我们推出的系列文章经过精雕细琢、修订完善后,陆续集结在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欢迎购买。有部分作者反映买到盗版书,还给我们微信发来盗版书的截屏。为此我们开辟作者直销渠道“法客帝国书店”,确保100%正版! 扫码取书 主编简介 唐青林律师、李舒律师  北京云亭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领衔的重大疑难复杂案件中心及专业律师团队专门办理来自全国各地的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团队“十大金刚”全部毕业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著名高校,均取得法学专业博士或硕士学位,理论功底深厚,实践经验丰富。曾代理多起在最高人民法院审理的疑难复杂案件并成功获得胜诉,参与办理的各类案件总金额累计达百亿元。专业论文曾发表在《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指导与参考》及《法学研究》等。在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法制出版社等出版《公司诉讼法律实务精解与百案评析》《公司并购法律实务精解与百案评析》《企业家刑事法律风险防范》《公司保卫战》《公司法司法解释四裁判综述及诉讼指南》等法律专业著作十余部。团队深度耕耘的业务领域:公司法(含公司并购及公司控制权)、合同法、担保法、金融、土地与矿产资源法、工程建设与房地产法、高端婚姻家事纠纷、重大财产保全与执行。 联系我们丨专业研讨丨法律咨询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建国路126号瑞赛大厦16/17/18层 网址:http://www.yuntinglaw.com 邮箱:yunting@yuntinglaw.com 电话:010-59449968 全国知名执行法律平台,执行及重大疑难案件专线 专注办理重大疑难复杂的执行案件 电话/微信:18501328341(李舒律师) 18601900636(唐青林律师) ↓长按二维码1.09秒获取保全精华内容↓
358
11
【京都·王春军】不具备港口与海岸工程有关的专业分包及劳务分包资质时合同有效性分析
【方法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百九十一条第三款、《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第一条以及《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等规定,进行海上风电工程施工需具备港口与海岸工程有关的专业承包资质及劳务分包资质。 相较于陆上风电,海上风电设施架设成本更高,建设施工难度更大,施工单位必须具备相应资质和施工能力方可进行海上风电、海岸与近海等工程建设施工。本文分析的案例中,因施工单位没有海上风电工程施工资质,亦不具备相应能力,致使原定施工安排受阻、合同不能履行。当事人虽然要求解除合同,但人民法院在全面查清案件事实的基础上,依法认定不具备相应资质的施工人签订的涉海工程建设合同无效,并合理确定各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和法律责任。 【解析规则】 不具备港口与海岸工程有关的专业分包及劳务分包资质的,签订的海上风电工程施工合同无效 【案号】 (2022)苏72民初1534号(人民法院案例库参考案例) 案情简介 2021年6月,原告江苏某工程公司因海上风电项目风机安装工程施工建设需要,计划使用被告上海某风电公司船舶设备配合其施工,双方签订《工程施工合同》。被告深圳某担保公司接受被告上海某风电公司的委托向原告出具预付款保函后,原告向被告上海某风电公司预付施工费500万元。同年8月,上海某风电公司用于施工的“晟治1”轮到达风场外围,但该轮实际施工配置不符合技术要求,上海某风电公司虽作出多次承诺,“晟治1”轮始终不能满足海上风机吊装需求。同年9月,上海某风电公司向原告申请解除案涉合同。因上海某风电公司一直未退款,原告诉至法院。 一审判决 南京海事法院于2023年4月23日作出(2022)苏72民初1534号民事判决:一、被告上海某风电公司于本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起十日内返还原告江苏某工程公司预付款5000000元;二、驳回原告的其余诉讼请求。宣判后,双方均未提起上诉。 裁判理由 法院生效裁判认为,建设工程质量是工程建设的生命,而建筑施工企业的建筑施工能力是保证建设工程质量的前提条件,我国《建筑法》对建筑施工企业实行强制性资质管理制度,对建筑施工企业作出资质等级的划分,并将法定资质等级作为建筑施工企业承揽建筑工程的前提条件,决定其可以承揽的工程范围。取得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后,方可在资质许可的范围内从事建筑施工活动。承包人未取得建筑业企业资质或者超越资质等级的,应当依法认定无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百九十一条第三款、《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第一条以及《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等规定,进行海上风电工程施工需具备港口与海岸工程有关的专业承包资质及劳务分包资质,现因上海某风电公司并不具备相应资质,案涉施工合同应为无效。深圳某担保公司提供的担保也随之无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五条、第一百五十七条规定,上海某风电公司应向原告返还500万元预付款。原告诉请确认案涉《工程施工合同》已解除,并要求被告上海某风电公司支付违约金200万元的请求,因案涉施工合同无效,已不具有相应的前提条件。同时,被告上海某风电公司虽辩称原告在发包时未审查其资质、过错为50%、应承担一半成本支出等,但其未对原告过错、损失大小、过错与损失之间的因果关系提供相应的证据予以证实,故有关的辩称意见缺乏依据。 - END- 作者介绍 王春军律师,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管委会委员、高级合伙人,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北京大学法学学士,中国地质大学工程土木工程系,工科学士。 担任北京市律协工程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上海、广州、南京、厦门、大连/大连国际等地仲裁委仲裁员、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调解员、中国行为法学会培训合作中心专家智库委员与客座教授。常设中国建设工程论坛第十一工作组,第十七工作组召集人。民建北京市委理论委副秘书长,民建朝阳区理论委主任。曾任某建筑施工企业法务部负责人,承办大量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的诉讼和非诉业务、房地产开发法律服务、园区开发建设法律服务、PPP纠纷解决,在建设工程领域刑事案件辩护和合规也成绩斐然。主要执业领域:一、建工非诉:建工合规、建工专项、建工涉外、建工金融;二、建工争议解决:调解、诉讼、仲裁;三、建工刑案:建工辩护、企业行权,并担任多家大型央企的法律顾问。 学术成果
359
5
【湖南望城区法院·以白】买房未过户遇上拆迁补偿款如何分配
房屋征拆是一个家庭的大事, 面对高额补偿款, 几家欢喜几家忧, 买房十余年未过户的刘氏夫妇, 就因这拆迁款犯起了愁。 当协议约定撞上政策规定, 再加上房未过户的双重难题, 他们该如何解决? 朱先生一家五口在和谐社区和平村(化名)修建一栋四缝两层的房屋。2009年6月,朱先生将其中两缝,层高两层的房屋卖给和谐社区诚信村(化名)刘氏夫妇。 双方在当地村组工作人员的见证下签订《购房协议》,协议约定:“刘氏夫妇购买朱先生户已建成房屋两缝,层高两层,占地面积为120平方米,价格为60万元整。该房屋出售给买房者后,房主的所有一切管理权及使用权等,一切权利全部归购买房屋者所有,原房主朱先生无干涉权。如遇国家政策变更,此协议为终身协议;所立协议内容不得变更,如遇国家征收,该房屋土地的一切征收补偿费,全部归购买房屋人所有。”此协议经各方签字并由村组及社区见证盖章,并签署“同意转让”字样。 协议签订后,刘氏夫妇支付了购房款,朱先生将房屋交付给刘氏夫妇后,刘氏夫妇自此居住在内。 2021年9月,朱先生户和刘氏夫妇的房屋被拆迁,因双方未办理房屋过户手续,房屋土地使用权证仍登记在朱先生名下,当地拆迁部门将刘氏夫妇房屋2缝与朱先生户房屋2缝共计4缝房屋均纳入朱先生一户进行了拆迁,朱先生户由此获得总拆迁款400万元。 同年11月,刘先生与朱先生在街道拆迁工作人员的协调下签订《房屋征收补偿款分配协议》,协议主要内容为“刘氏夫妇主动配合将该处房屋拆除,朱先生在收到第二批40%征收款后,在街道、社区干部见证下,一次性将房屋补偿款中110万元打入刘先生账户。”12月1日,朱先生向刘氏夫妇转账支付了110万元。 刘氏夫妇认为,自己享有征拆房屋一半所有权,应获得一半房屋相对应的拆迁款,故朱先生还应当向自己支付征收款60万元。 经多次向朱先生催要,朱先生以刘氏夫妇与自己不是同一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房屋没有办理房屋登记手续,不享有该房屋的所有权且双方已经达成《房屋征收补偿款分配协议》为由拒不支付。 无奈之下,刘氏夫妇将朱先生一家五口诉至法院,请求朱先生返还不当得利款项60万元。 一审法院认为,第一、双方均系和谐社区居民,案涉购房协议系双方真实意思表示,无证据证明存在欺诈、胁迫的情形; 第二、从协议内容来看,朱先生等人将其已建成的房屋两缝出售给刘氏夫妇,刘氏夫妇享有该房屋的所有一切管理权及使用权,由此可见,双方买卖标的物为已建成房屋的管理权及使用权等,该约定并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效力性规定; 第三、该协议系在当地村组协调、见证下签订,且有村组人员签名,和谐社区亦签署“同意转让”并盖章; 第四、协议签订后,双方已按协议给付购房款、交付房屋,履行至今已有十余年,现朱先生等人主张该协议无效,明显违背诚实信用原则,且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显不符。 综上,该协议合法有效,双方均应按协议约定履行。 根据协议约定,房屋出售后一切权利全部归购买房屋者所有,原房主朱先生无干涉权。如遇国家征收,该房屋土地的一切征收补偿费,全部归购买房屋人所有,故刘氏夫妇所购房屋的拆迁款应归自己所有,朱先生应将其获得的刘氏夫妇2缝房屋的拆迁款支付给原告。 朱先生认为按照双方签订的《房屋征收补偿款分配协议》,其只需一次性支付刘氏夫妇110万元拆迁款即刘氏夫妇的房屋拆迁款全部支付完毕的观点,经法院与该名拆迁工作人员联系,其表示该协议并非一次性结算协议,仅为先行支付部分款项;同时从协议本身字面意思来看也无法得出朱先生只需支付110万元即已全部支付完刘氏夫妇房屋拆迁款份额,故对朱先生的辩称不予采信。 经法院依据房屋拆迁补偿明细表核算,刘氏夫妇还应分得45万元,故法院判决朱先生向刘氏夫妇支付房屋拆迁款45万元。本案判决后,朱先生不服提起上诉,二审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同一个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签订的房屋买卖协议系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的真实意思表示,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应属合法有效,对双方均有约束力。 本案户主朱先生在已经收取了购房款的情况下,本应及时将房屋过户至刘氏夫妇名下,现因政府拆迁政策的原因而致涉案房屋物权消灭,在此情况下,刘氏夫妇可选择解除合同,也可选择主张所购房屋产权消灭的对价——征收补偿款。 房屋未办理转让登记不发生物权变动效力,房屋的所有权仍然归原所有权人,应当由原所有权人与房屋征收部门签订征收补偿协议并获得相应的征收补偿款,但是买受人可以基于《房屋买卖合同》向原所有权人主张权利,以征收补偿款作为涉案房屋产权消灭的对价。故虽然刘氏夫妇的房屋没有办理过户手续,但不影响房屋已出售的客观事实,购买的房屋因拆迁所获得的征拆款应由房屋买受人刘氏夫妇享有。 法官提醒:为了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纠纷,买卖房屋时应尽量在合同中详细约定好买卖双方的权利义务,同时及时办理房屋的过户手续! 来源:长沙市望城区人民法院 编辑:以白 ●没有办理收养手续,女孩能否取得“养父”遗产分配权?法院判了! ●受害人从事多份工作,交通事故中如何确定误工费标准?法院判了! ●农民工工资被拖欠五年,没有欠条还能要回来吗?法院判了! ●连续打卡超180天提现被拒,说好的“0元享”打水漂?法院判了 ●全国首例!在办理人身安全保护令案件中对困难妇女儿童提供司法救助
360
6
【瑞思研究院】交通基础设施REITs板块回顾与2024年展望
【编者按】开年之际,瑞思不动产金融研究院将以系列文章的形式回顾过去一年组织的各类研讨活动,梳理参与机构对于行业现状和未来趋势的观点。本期为第二篇,聚焦交通基础设施。 “958号文”将交通基础设施细分为收费公路、铁路、机场、港口项目,目前已发行的交通基础设施REITs均为高速公路资产。从金额来看,高速公路是目前中国REITs市场的第一大类,约占总市值的40%,而且单个REIT的规模普遍较大,个股波动很容易对市场产生影响。 认识高速公路REITs的投资价值 01 资产质量   高速公路行业的一般经验是建成时间越早、效益越好;2010年之前建成通车的项目,收益性普遍很好;2005年以前建成通车的项目总里程3.7万公里,平均造价仅3000万元,单公里通行费收入600万元;“十一五”期间(2006年—2010年)建成通车3.3万公里,平均每公里造价5000万元,单公里收费约420万元/年;“十二五”期间4.6万公里通车,平均造价成本7200万元,单公里收费约270万元/年。大致趋势是,单位造价在提高,单位收费在降低。   目前拿出来做公募REITs的这些高速公路项目,都是早期通车的成熟项目,资产本身具备一定稀缺性,收益性已经得到了市场和时间的检验,高速公路行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底层资产质量是优质的。 02 市场反应   疫情导致业绩下滑是阶段性的,2023年二季度的数据已经呈现复苏和反弹,基本面在稳步改善中,但这些改善并没有在二级市场得到及时体现,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   第一,依然是投资人结构问题。投资人同质化程度高,在投资偏好和交易选择上易于趋同,利空消息所导致的下跌会被放大,而在流动性不足的市场,部分机构的小额卖出行为可能就会导致价格的大幅下跌;再叠加投资人中占比较大的是固收投资人,其止损线设置比权益投资人更为保守,触发止损后会引发更大的下跌,从而导致了交易和情绪的双重踩踏。在此过程中,罕有敢于进行左侧交易的主动投资人,做市商也没有起到预期的作用。受伤的除了原始权益人之外,还有看重资产和平台价值的战略投资人,本意是长期持有,但被动承担浮亏或者止损退出。这些从早期就开始投资REITs的机构,应该是市场里最看好REITs、最愿意创新的一批机构,他们的投资意愿减损,会导致市场生态的恶化,这个问题亟待解决。   第二,投资人对高速公路REITs的估值定价缺乏认同和信心。由于目前REITs市场规模尚小,多数投资机构从性价比角度考虑并没有设置专门的投研团队,而是以兼职为主,所能投入的各种人财物资源相对有限。与此相对的是,高速公路行业本身较为复杂,估值所采用的各种参数众多,而且交通行业的数据普遍难以获取,即便只计算全周期IRR这一个值,也依然要用到对于未来长期限情景的众多参数假设,某一个参数假设的调整就可能导致IRR大幅变化。以上矛盾导致投资人普遍认为高速公路REITs缺乏市场共同认可的定价之锚,对发行前的估值和后续交易的定价都心存疑虑,但对于如何产生这个锚仍未达成共识。   塑造高速公路REITs的高息股定位   2023年3月,瑞思研究院就曾提出高速公路REITs和高速公路上市公司走势背离问题,即2022年四季度后,高速公路REITs下跌,但同期可比的高速公路上市公司股价却普遍上涨,说明不能将REITs下跌简单归咎于疫情和通行费减免等因素。除了REITs流动性不足等原因外,还需要更深挖掘上市公司与REITs的差异,对于REITs市场建设会有更多启发:   第一,高速公路上市公司的资产组合是多个项目,在区域上更为分散,甚至业态上也更为多元化。多资产组合弱化了投资人对于单一项目经营权到期等问题的担忧,也淡化了某一个项目业绩波动对于整体价值的影响,这就凸显了加快REITs扩募的必要性和急迫性。   第二,高速公路上市公司已经在证券市场成功树立了规模大、流动性好、防御性、抗通胀、高息股的产品定位。这一定位得到了众多权益投资人尤其是长线资金的认可,也得到了真金白银的配置。虽然高速公路REITs的分红金额可能更高,但并没有得到长线权益投资人的充分配置,这与前述关于投资人结构的探讨一脉相承,底层仍然是会计记账方式、风险因子计提、流动性不足等问题,制约了投资人对于REITs的投资配置,亟待改善。   第三,高速公路REITs的估值水平整体高于高速公路上市公司,尤其与港股上市的高速公司相比,所以REITs理论上对原始权益人的吸引力更强,是增强资产价值发现的好工具;而现在二级市场持续处于超跌状态,估值水平低于原始权益人在一级市场并购项目的成本,甚至低于开发建设成本,一二级倒挂会压制原始权益人发行和扩募的积极性,这种情况亟需改变。   充分调动原始权益人的积极性   01 资产质量   交通企业对于REITs平台普遍比较重视,也有积极性。很多企业已经在A股或港股有上市公司,但仍然积极推动REITs平台,是希望形成健康的多层次资本工具,与既有平台高效协同互动,增强价值发现,更好服务于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拿出来的资产都是精挑细选的,质量总体过硬。   02 扩募问题   高速公路行业符合发行条件的资产比较难找,《收费公路条例》迟迟没有出台,导致新的项目在25年内很难收回成本,对收益好的老项目有惜售心理,现在发行是要求项目剩余年限又不能少于1/3,可能导致新项目回报率达不到要求发不了,好项目年限达不到要求发不了,综合导致高速REITs扩募不及预期。如果允许把年限延长,可以拓展扩募资产来源。建议推动政策和市场各项资源向市场表现优秀的公募REITs倾斜,鼓励其快速装入更多优质资产,做大做强,便于吸引和承接大体量资金参与。   03 积极性   建议考虑给予原始权益人更多实质角色,进一步放宽回收资金用途,为私募基金等多种资本工具与公募REITs的顺畅发行衔接创造便利,更容易实现一二级市场联动和资本闭环,提高原始权益人参与市场的积极性,推动更多优质资产进入公募REITs市场。   04 龙头与定价   加快形成REITs不同细分行业的龙头,有助于带动行业水平的整体提升,也可以作为同行业REITs定价的主要参考。   为投资人配置高速REITs创造更多便利   01 记账方式   因为高速公路REITs的单体规模普遍较大,投资人的持有规模也相对较大,所以这类投资人受股价波动的影响更大,对记账方式调整的需求也更迫切。随着今年2月证监会最新会计4号指引的推出,在明确REITs权益属性的同时,也给予了投资人结合具体情况对记账方式的选择权,符合条件的可以把REITs投资计入FVOCI,避免价格波动影响当期利润;但与一些机构原本希望的“成本法估值”不同,新指引仍然是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这一公允价值是否可以用基金净值或者中证/中债估值等实现,分派如何拆分确认为本金和红利,都是行业比较关注的实操问题,建议持续关注。   02 估值方法   和产权型项目普遍有一级市场大宗交易和资本化率作为参考不同,经营权型项目并没有活跃的一级市场,估值更多要依靠项目全周期内部收益率IRR的测算。涉及众多参数假设,由于行业数据普遍难以获取,未来各期增长率等假设并不全部披露,披露的经营指标又口径各异,导致一般投资机构无法计算估值,对于其他方给出的估值也缺乏信任。建议推动市场参与机构形成行业共同认可的估值逻辑框架,信披频次和范围可以增加但不宜过度,建议优先推动信息披露中各经营指标口径的统一,便于投资人对不同REITs之间进行横向比较。   03 行业建设   建议推动鼓励长期资金入市,同时在机制设计上进行配合,除上述的记账方法和风险偿付因子等之外,还包括增强各类机构投资者在另类投资方面的团队和能力建设、引导机构投资者在更长期限对长期产品的投资业绩进行考核。另外是鼓励行业增强对于REITs的投研资源倾斜,有助于降低信息不对称,令投资者可以增强对于市场变化的理解和预期,避免过激反应。   04 投资人多元化   鼓励引入长线资金,在增强市场稳定性的同时也有可能降低流动性,建议不是完全摒弃短线资金,而是推动投资人结构的多元化,重点引入不同风险偏好、不同投资策略的资金类型,比如相对收益和绝对收益、机构投资人和自然人投资人、内资和外资、交易型和配置型等,使REITs资产在不同趋势、不同价格上都有更多潜在投资者,避免因投资机构单一交易趋同而造成流动性不足。     上述观点主要来源于以下活动:   2023年3月—7月,瑞思研究院通过独立组织闭门研讨、与中国公路学会等行业协会合作、协助监管部门举办座谈会等多种形式,举办了多种活动,既有面向高速公路企业的,也有面向各类投资人的,既有针对估值方法的,也有针对二级市场的,旨在促进行业交流、寻找共性问题、推动解决方案。 2023年,瑞思研究院组织多次研讨活动,先后邀请了沪杭甬、中铁建、广河、越秀、安徽交控、江苏交控等REITs代表,大家从原始权益人角度提出了不少意见建议。 2023年6月,二级市场走势最为动荡的时候,瑞思研究院启动了专题组稿,邀请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张峥教授、华金证券周磊团队、泰康资产张钰才和欧阳智鹏、招商基金万亿、德勤中国史啸团队等诸多行业专家,针对二级市场尤其是高速REITs撰文,探讨投资价值。 2024年1月,在瑞思研究院主办的基础设施REITs 2023年终总结会上,越秀交通执行董事、副总经理潘勇强作为5个年内综合表现突出REITs的原始权益人代表进行了经验分享。(详情) 推荐阅读: ▷ 收藏!证监会主席吴清关于REITs的表述汇总 ▷ 关于证监会“4号指引”,业内怎么看? ▷ 各地政府工作报告对2024年REITs工作有哪些部署? ▷ 3单REITs项目申报至上交所 ▷ 万科旗下万纬仓储物流REITs申报至交易所
361
6
两会代表建议完善新型电力市场准入法规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国网福建电力董事长、党委书记阮前途表示,新型电力系统是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载体。实现2035年新型电力系统基本建成的目标,需要应对一些新情况: 首先,新能源消纳压力剧增。一是项目建设缺乏统筹规划。新能源项目建设周期远远短于其他电源和电网项目,如果不能做到电网和电源同步规划、同步投产,以及利用市场机制同步消纳,容易出现弃风弃光;二是局部电网承载能力不足。分布式光伏呈井喷式增长,部分地区分布式光伏无新增接入空间。以福建为例,预计2025年分布式光伏将超过1500万千瓦,远超“十四五”规划800万千瓦上限;且在2023年底开展的分布式光伏接入电网承载力评估中,10个试点县中有4个县新增可开放容量为0。 其次,电力保供难度加大。一是高峰时段新能源有效发电能力不足。新能源已成为新增发电装机主体,但电量季节分布不均、关键时刻顶峰能力不强。以福建为例,2022年最大负荷日,全省风电装机容量超700万千瓦,但高峰负荷时风电出力仅为装机容量的2.7%;二是电力系统抗灾能力亟需提升。当前暴雨、洪涝、台风、冰雪等自然灾害趋多趋强,不仅导致新能源无法出力,而且严重危害电网和设备安全,增大了事故风险。 第三,新能源使用成本持续上升。新能源平价上网不等于平价利用,为平衡新能源出力波动和保障电量消纳,需要额外增加电源调节、电网补强等方面成本。据测算,到2025年,为满足新能源发展,额外增加的电网补强等成本将达到0.2元/千瓦时,新能源终端利用成本将达到0.54元/千瓦时,超出燃煤标杆电价约0.14元/千瓦时。 为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的新型电力系统,服务美丽中国建设,提出以下建议: 加快新型电力系统省级示范区建设。一是强化省级层面统筹协调力度。支持有条件的省份将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上升为省级战略,成立省领导牵头的领导小组,细化明确相关成员部门、单位工作职责和任务,加快形成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二是支持打造数智化坚强电网。打造数智化坚强电网是“双碳”目标下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必由之路。建议科学制定数智化坚强电网建设行动方案,并纳入各省能源规划和信息化规划,做好能源电力基础设施和信息基础设施的统筹建设,推进大电网、配电网、微电网等多种形态有机衔接,提高电网快速响应、防灾抗灾、自治自愈自修复能力。三是支持开发优质抽水蓄能项目。将福建宁德黄田抽蓄、南平太平抽蓄等优质大型抽蓄站点纳入国家重点实施项目,提高地区电网调节能力,加快破解电力电量供需不均衡、分布式新能源消纳等难题。 完善评价体系及技术标准。一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评价体系。聚焦清洁低碳、安全稳定、效率效益三个维度,分类开展受端型、送出型、自平衡型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成效评价体系构建,指导各地有序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二是完善新型电力系统技术标准。明确新型配电网设计标准和技术导则,推动智能配网标准化发展。开展电力系统防范各类自然灾害机理研究,支持灾害频发地区因地制宜提高电网防风、防雷、防涝等方面的设计标准。 健全可持续发展的市场机制。一是进一步理顺价格机制。统筹衔接一、二次能源价格政策,研究建立能源转型成本合理疏导机制,加快推动新能源进入电力市场;二是完善适应新型主体互动需要的市场机制。针对储能、电动汽车、虚拟电厂、负荷聚合商、数据中心等新型主体,结合其物理特性和经济特性,持续完善市场准入、市场品种和交易组织,激励主体参与系统调节;三是做好绿电交易与绿证、碳市场的衔接。完善绿色电力供给消费体系,加快推动绿证核发全覆盖、绿色消费核算与认证、电碳市场协同运行等工作,持续扩大绿电交易规模,充分反映新能源绿色环境价值。 文丨本报记者 刘澄谚/整理 End 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 出品 | 中国能源报(ID:cnenergy) 编辑丨闫志强
362
6
联东科技产业园REIT拟募集17.20亿元
3月1日,上交所正式受理了中金联东科技创新产业园REIT! 中金联东科技创新产业园REIT底层资产为北京大兴科创产业园、北京马坡科技园一期,北京房山奥得赛产业园三个园区。项目建筑面积总计19.84万平米,整体出租率98.17%,估值约17.20亿元,平均估值单价约8670.06元/平方米。本项目资本化率5.59%。 本次基金拟募集规模为17.20亿元,2024年及2025年可供分配现金预测值分别为7625.30万元和7634.39万元,年化现金流分派率预测值分别为4.43%和4.44%。 一、交易结构      项目原始权益人北京联东金园管理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11月18 日,是由联东集团出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法人独资)。公司注册资本为100,000万元,实收资本为15,000万元。股权结构图如下: 二、底层资产      底层资产包括位于北京市大兴区华佗路 50 号院的北京大兴科创产业园、位于北京市顺义区聚源中路 12 号院的北京马坡科技园一期,以及位于北京市房山区燕新南路18号院的北京房山奥得赛产业园。具体来看,3 个产业园区项目均位于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产业聚集效应和政策支持力度。项目均为生产型标准工业厂房,面向符合国家和地方产业规划导向、租赁需求旺盛的中小型、生产型、科创型企业,是助力地区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载体。       底层资产范围内国有建设用地的土地用途均为工业用地,建筑面积合计约 198,383.91 平方米,可租赁面积合计约 194,399.47 平方米,截至 2023年12月31日,资产运营时间均超过3年,且运营情况良好。截至 2023年12月31日,资产整体出租率为 98.17%,估值合计17.20亿元。 三、项目运营情况       1、运营模式       基础设施资产为产业园项目,其运营基础设施资产的方式主要为将基础设施资产对外出租,运营收入主要为经营租赁收入。鉴于联东集团旗下项目统筹管理需要,前期项目租约均通过联东集团旗下统一的租 赁平台签约。基于联东集团原有的租约统一签署安排,项目公司在过去经营过程中未直接取得基础设施项目对外租赁收入。       2、运营年限      基础设施资产运营成熟稳定,截至 2023 年 12 月 31 日,基础设施资产运营时间均已超过 3 年,其中最长运营年限为 5.5 年,最短运营年限为 3.5 年。      3、财务指标       4、出租率情况       截至 2023 年 12 月 31 日,项目租赁合同期限为3 年-5年的租赁面积占已租赁面积比例达 66.64%,期限 5 年以上租赁面积占已租赁面积比例达32.07%。      近三年,基础设施项目租金收缴情况较好,不存在租金损失未能收回的情,资产历史租金收缴率均为 100%。 四、项目估值情况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基础设施资产估值合计17.20亿元。估值结果具体如下表所示:       1、租金增长率预测       根据项目资产历史租约期内租金增长情况、北京大兴科创产业园、北京马坡科技园一期、北京房山奥得赛产业园3个项目所在区域内标准工业厂房的市场状况、市场对标项目的发展经验,预计3个项目预测期内租金年增长率为3%。      2、 折现率       基础设施资产采用收益法估价时,就运营净收益采用适当折现率进行折现以计算基 础设施资产的市场价值。在本次评估测算中,北京大兴科创产业园、北京马坡科技园一 期项目资产估价测算采用 7.50%的折现率,北京房山奥得赛产业园项目资产估价测算采用 7.75%的折现率。       3、资本化率       基础设施项目2024年资本化率为5.59%,其中北京大兴科创产业园、北京马坡科技园一期、北京房山奥得赛产业园2024年资本化率分别为 5.53%、5.67%、5.68%。 五、分派率情况      本次基金拟募集规模为17.20亿元,2024年及2025年可供分配现金预测值分别为7625.30万元和7634.39万元,年化现金流分派率预测值分别为4.43%和4.44%。 来源:REITs行业联盟,转载须说明来源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做出决策,本号不对因使用本文信息引发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更多有关REITs的专业分享请关注我们的联动知识星球号: 星球将分享专业REITs交流,包含境内外REITs、REITs政策解读、REITs项目分析、REITs二级市场、书籍推荐和定期线上/线下专属会议交流! 推荐阅读 ➤首批3单消费REITs已获批! ➤4只REITs申报至交易所,3只REITs同日获受理! ➤首只跨海大桥REITs正式申报至国家发改委! ➤建信保租房REIT已申报至上交所! ➤广州城投拟发行消费REITs! ➤七只REITs涨至停牌,30只REITs月内均上涨! ➤证监会“4号指引”首次明确REITs为权益属性将带来哪些影响? ➤公募FOF正式进场首投公募REITs! ➤财政部:拟将公募REITs纳入社保基金投资范围!
363
4
【德和衡·张翠、付山】律师参与建设工程案件司法鉴定的主要思路及依据
张  翠 北京德和衡(深圳)律师事务所 权益合伙人 付  山 北京德和衡(深圳)律师事务所 律师助理 前言:俗话说,在建工纠纷中打官司就是打“司法鉴定”。在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的审理中,涉及的工程造价、工程质量、工期和停窝工损失费用等专门性问题,属于案件基本事实且往往需要进行鉴定。而工程鉴定的启动和审查直接涉及当事人的程序权利和实体利益,影响诉讼的进程、方向和案件处理结果。同时,由于工程鉴定的材料多、周期长、专业性强,实践中对是否应当进行鉴定以及对鉴定意见如何进行审查等把握不准,导致建工案件审理中出现的问题也比较多,建工律师在建设工程司法鉴定中的作用也至关重要,发挥得好不好,将直接影响到案件的走向。本文将对律师在建工案件中应对工程司法鉴定的主要思路和依据进行系统梳理。 一、鉴定申请的提出 (一)应当鉴定和无须鉴定的情形 对当事人有争议的工程造价、工程质量、损失数额、工期、修复费用等专门性问题,不通过鉴定无法查明且属于本案基本事实,应当进行鉴定。但以下情形无须进行鉴定: 1.当事人已对工程价款进行了结算,结算报告已经由当事人签字认可,或当事人对工程价款、欠款数额已达成一致协议; 2.当事人在专用条款中明确约定,发包人收到竣工结算文件后在约定期限内不予答复视为认可竣工结算文件,且承包人已经按照约定提交了竣工结算文件而发包人未依约答复的; 3.当事人对争议事项已经共同委托有关机构、人员出具咨询意见且明确表示受该咨询意见约束; 4.当事人明确约定按照固定总价或单价结算工程款,而承包范围未发生变化或未超出约定风险范围,且不存在约定调整工程价款情形的; 5.建设工程经竣工验收合格后,发包人又以施工工程质量不符合约定为由提出质量异议的,或者建设工程未经竣工验收,发包人擅自使用后又以使用部分质量不符合约定为由提出质量异议的,但有证据证明在建设工程的合理使用寿命内的地基基础工程和主体结构出现质量问题的除外; 6.当事人约定工程价款的结算以第三方结论,如财政评审、工程审计等为依据,相关财政评审、审计结论已出具的,但有证据证明财政评审、工程审计结论违反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的除外; 7.根据现有证据和法律规定,足以认定争议事项的其他情形。 笔者团队在代理一起装饰装修合同纠纷案件中,对方(发包方)对我方(承包方)已完成工程中的质量问题向法庭申请工程质量鉴定。针对此情况,笔者向法庭说明对方对涉案工程未经验收即擅自使用长达两年,根据《建工解释一》第九条的规定,应以转移占有工程之日为竣工日期。同时,依据《建工解释一》第十四条的规定,对方所提出的质量问题并非地基基础工程和主体结构部分,故不应支持其质量鉴定申请。经过我方说明,法庭当庭驳回了对方的鉴定申请,为本案我方胜诉奠定基础。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以下简称《建工解释一》)第九条:当事人对建设工程实际竣工日期有争议的,人民法院应当分别按照以下情形予以认定:(一)建设工程经竣工验收合格的,以竣工验收合格之日为竣工日期;(二)承包人已经提交竣工验收报告,发包人拖延验收的,以承包人提交验收报告之日为竣工日期;(三)建设工程未经竣工验收,发包人擅自使用的,以转移占有建设工程之日为竣工日期。 《建工解释一》第十四条:建设工程未经竣工验收,发包人擅自使用后,又以使用部分质量不符合约定为由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是承包人应当在建设工程的合理使用寿命内对地基基础工程和主体结构质量承担民事责任。 《建工解释一》第二十八条:当事人约定按照固定价结算工程价款,一方当事人请求对建设工程造价进行鉴定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建工解释一》第二十九条:当事人在诉讼前已经对建设工程价款结算达成协议,诉讼中一方当事人申请对工程造价进行鉴定的,人民法院不予准许。 《建工解释一》第三十条:当事人在诉讼前共同委托有关机构、人员对建设工程造价出具咨询意见,诉讼中一方当事人不认可该咨询意见申请鉴定的,人民法院应予准许,但双方当事人明确表示受该咨询意见约束的除外。 (二)鉴定申请 关于建设工程造价司法鉴定案件,住建部《建设工程造价鉴定规范》规定:法院要求当事人直接向鉴定机构提交证据材料的,有举证期限限制,举证期限由委托人民法院确定;当事人申请延长举证期限的,由法院决定是否准许延期。由此当事人申请鉴定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或者在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限内提出书面申请。工程鉴定一般应经过开庭审理,争议事实和鉴定事项范围明确后进行。 而工程鉴定程序的启动以当事人申请为原则,以法院依职权委托鉴定为补充。具体来说有三条启动路径,分别为:(1)依据当事人的申请启动鉴定程序(2)人民法院认为待证事实需要通过鉴定意见证明的,应当向当事人释明,并指定提出鉴定申请的期间(3)若涉及可能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人民法院依据职权启动鉴定程序。值得注意的是,对需要鉴定的待证事实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在人民法院指定期间内无正当理由不提出鉴定申请或者不预交鉴定费用,或者拒不提供相关材料,致使待证事实无法查明的,应当承担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 因此,属于专门性问题应当鉴定的事项,没有特别情况要及时在法定期限内申请鉴定,并预交鉴定费用;当然,当事人提出申请不必然导致鉴定程序的启动,人民法院有权审查拟鉴定事项是否属于查明案件事实的专门性问题。 (三)鉴定范围的确定 就鉴定范围来说,应当遵循必要性、关联性、可行性的原则,排除无争议项,只对争议项目进行鉴定,但争议事实范围不能确定,或者双方当事人请求对全部事实鉴定的除外。以造价鉴定为例,鉴定机构一般是根据要求鉴定的事项本身的送审价(即申请人认为的造价)去计算的,如果全案工程价值约一千万,其中原设计无争议的部分为八百万,有争议的部分仅有两百万元左右,此时,针对有争议的两百万的工程范围进行鉴定申请即可。 法律依据:《建工解释一》第三十一条:当事人对部分案件事实有争议的,仅对有争议的事实进行鉴定,但争议事实范围不能确定,或者双方当事人请求对全部事实鉴定的除外。 (四)鉴定材料内容 建设工程司法鉴定常见的鉴定材料主要包括两类材料,一类是当事人提交的法律文书,一类是经当事人质证并经法院认定的证据材料。当事人提交的法律文书主要包括:起诉状、答辩状、反诉状、反诉答辩状、质证意见、鉴定申请等。证据材料主要包括:招标文件、投标文件、中标通知书、工程承包(施工)合同、补充协议等合同性资料;工程地质勘察文件、工程设计文件、施工图审查报告、图纸会审记录等设计及其审查资料;施工组织设计文件、深化设计文件、优化设计文件等设计及其审查资料;开工报告、工程验收记录、工程质量检测报告、工程验收报告等;工程变更(洽商)有关的指令、签证、工程洽商单、会议纪要等;施工过程(或期中)结算报告、工程量计算书,工程预付款、工程进度款付款凭证等。 在提交鉴定材料时,我们应该先与鉴定机构进行沟通,询问其所需的材料清单。同时,针对特定争议项目,我们应该与客户共同完成鉴定材料的选取工作。在完成选取工作后,应当将材料整理。具体整理方式建议与鉴定机构先行进行沟通,看是否有特定的整理要求,如:目录编排、材料顺序、装订方法、份数等。待整理完成后,我们应当及时将所需材料提交法院,由法院安排双方对鉴定材料进行质证。 (五)鉴定材料的质证与审查 《建工解释一》第三十三条明确规定,用于鉴定的证据材料原则上应在法庭上出示,并由当事人互相质证。需注意,建设工程司法鉴定实践中,法院有时会要求鉴定机构直接组织双方当事人对有关证据材料(比如法院补充调取的证据)进行质证,鉴定机构则按照法院的指示组织双方当事人对证据材料发表质证意见并详细记录。 当事人质证主要是围绕这些证据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以及与待证事实的关联性进行质证,并就其有无证明力和证明力大小进行说明和辩论。 (六)鉴定依据的确定 1.工程造价鉴定的计价标准适用“有约定的从约定,无约定的从法定”原则。在施工合同对工程计价标准有约定时,应当依据合同约定标准进行鉴定;如果无计价标准的约定时,应当参照签订合同时(如无签订合同则按进场施工时)当地建设主管部门发布的工程计价标准进行鉴定。 2.工程质量鉴定中,无合同约定或合同约定质量标准低于国家强制性标准时,按照国家强制性标准进行鉴定;合同约定质量标准高于国家国家强制性标准时,应按照合同约定质量标准进行鉴定。 二、鉴定意见的审查和质证 (一)鉴定机构资质的审查 根据《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管理办法》规定,甲级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可以从事各类建设工程项目的工程造价咨询业务,乙级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可以从事2亿元(2020年2月19日前为5000万元)以下各类建设工程项目的工程造价咨询业务。 建设工程鉴定机构属于行业主管,不属于司法部管理的司法鉴定机构范围。当事人主张建设工程鉴定机构未列入司法部司法鉴定机构名录,不具备鉴定资格的,不予支持。根据《注册造价工程师管理办法》规定,只有一级注册造价工程师的执业范围包括建设工程仲裁、诉讼中的造价鉴定,二级注册造价工程师不具有工程造价鉴定的执业资格。 (二)鉴定初稿的异议审查 在建设工程案件中,鉴定机构往往会先出征求意见稿,甚至会在出具多轮的征求意见稿后才出具定稿。对征求意见稿的异议比对正式的鉴定意见的质证还重要,因为很多异议能不能成立,鉴定机构是否采纳,大多在这个阶段就完成了。如果异议在征求意见稿的阶段不能被鉴定机构采纳,那最终稿出来后再提出的专业性异议和质证意见,接受的可能性也很小了。因此,应当注意对征求意见稿充分发表意见,这时候需要律师和工程师的充分配合,就鉴定程序、鉴定依据、鉴定方法、鉴定数据等各个方面,从逻辑上、结构上,乃至细微的错误上都要充分表达意见,并且尽可能地让法院组织当事人/代理人与鉴定机构面对面进行沟通,以便鉴定人员能够更好地听取并接受当事人的意见。 (三)鉴定人出庭 当事人对鉴定意见有异议或者合议庭认为鉴定人有必要出庭的,应当通知鉴定人出庭。根据规定,这个阶段可以申请鉴定人员出庭,就鉴定人作出的鉴定意见和专业问题提出意见。同时,还可以申请一至二名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就专业问题发表意见。专家意见的效力等同于当事人陈述,没有更高的证据效力,但有专家背景的人员出庭询问鉴定人员的话,对方也会更尊重、更重视,相较于当事人或者律师而言,专家证人的意见更容易被鉴定机构所吸收。 (四)申请补充鉴定和重新鉴定 1.补充鉴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鉴定机构应进行补充鉴定:(1)委托人增加新的鉴定要求的;(2)委托人发现委托的鉴定事项有遗漏的;(3)委托人就同一委托鉴定事项又提供或者补充了新的证据材料的;(4)鉴定人通过出庭作证,或自行发现有缺陷的;(5)其他需要补充鉴定的情形。对鉴定意见的瑕疵,可以通过补正、补充鉴定或者补充质证、重新质证等方法解决的。补充鉴定是原委托鉴定的组成部分,是对原鉴定意见的补充,而非推翻。补充鉴定意见书中应注明与原委托鉴定事项相关联的鉴定事项;补充鉴定意见与原鉴定意见明显不一致的,应说明理由,并注明应采用的鉴定意见。  2.重新鉴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四十条规定了当事人申请重新鉴定的情形:(1)鉴定人不具备相应资格的;(2)鉴定程序严重违法的;(3)鉴定意见明显依据不足的;(4)鉴定意见不能作为证据使用的其他情形。 重新鉴定的,原鉴定意见不得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 三、具体情形下的鉴定意见审查 (一)工程变更(含增减)情形下工程造价的鉴定。对于工程变更(含增减)项目的工程价款,合同或者签证单中有约定的,按照约定进行鉴定;合同中没有约定,采用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的,按工程量清单报价中相同项目或可套用项目的价格计算,清单中无相同项目或可套用项目的,按照合同签订时工程所在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发布的计价办法或计价标准计价,并按计价清单体现的让利率折算;采用可调价合同按实结算的,按照合同履行期间工程所在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发布的计价标准进行鉴定。 合同约定工程价款按照固定总价(固定单价)结算,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重大变更导致难以区分合同内工程量与变更部分工程量的,可以对建设工程全部造价进行鉴定,但鉴定结论应当计入固定总价(固定单价)体现的让利率。 (二)未完工程情形下固定价合同的工程造价鉴定。在约定采用固定价结算而工程又没有完工的情况下,存在两种不同的鉴定及计算方式:一是根据实际完成的工程量,以建设行政管理部门颁发的定额取费核定工程价款;二是通过鉴定确定已完工程的工程造价占全部工程造价的比例,再乘以合同约定的固定总价得出已完工程的工程价款。 一般情况下,应当尽量按照合同约定处理,即在固定总价可以计算得出的情形下,通过鉴定确定已完工程与全部工程的比例,再乘以固定总价得出已完工程价款。 (三)合同解除后其他人继续施工情况下工程量的鉴定。合同解除后,承包人退出工程施工而由其他承包人继续施工的,应当在委托鉴定时依据双方工程交接记录向鉴定人明确承包人的实际施工范围;没有交接记录或依据交接记录不足以作出认定的,应当通过其他施工资料及组织双方当事人勘验工地现场固定交接界面的方式,确定承包人的实际施工范围。必要时,应当责令发包人提交其与后续承包人所签订的施工合同、进场开工资料和施工资料等确定承包人的实际施工范围;采用上述方法仍不能确定的,可以根据双方未能办理交接及工程未完工的原因等因素,通过分配举证责任确定承包人的实际施工范围。 (四)工程质量鉴定中有关事项的审查和确定。发包人主张工程质量不合格或不符合合同约定而申请工程质量鉴定的,应当要求发包人明确其鉴定目的,说明是为证明工程质量不合格而抗辩不支付工程价款,还是为证明工程质量不符合约定而反诉主张修复费用或抗辩减少工程价款,并根据情况确定鉴定事项。 如果发包人主张为证明工程质量不合格而抗辩不支付工程价款,应当要求鉴定机构对建设工程的地基基础、主体结构是否符合国家强制性质量标准以及整体安全性进行鉴定,并作出工程质量是否合格的明确意见。 如果发包人主张为证明工程质量不符合约定而反诉主张修复费用或抗辩减少工程价款的,应当对工程质量、修复方案、修复费用一并进行鉴定。 工程质量鉴定一般分为三个阶段:1、鉴定工程是否符合合同、法定标准,工程不合格的,各方就工程不合格所应承担的责任比例。2、工程存在质量缺陷时,由双方或工程质量鉴定机构确定修复方案;3、由鉴定机构对修复和整改方案的方案所产生的费用进行鉴定。 (五)工期鉴定的事项范围。工期是否延误,以及延误时间、违约责任认定等,均属于人民法院职权范围,不应交由鉴定机构直接鉴定。因发包人设计变更等情形无法确定是否影响工期以及具体影响时间的,合议庭可交由鉴定机构作出鉴定意见,辅助合议庭审查处理。建设工程工期相关事项鉴定是工程鉴定领域极为复杂的鉴定工作之一,是一项结合技术与法理的综合性鉴定工作。 (六)停窝工损失鉴定的事项范围。停窝工时间及责任属于当事人举证证明和人民法院审查认定的事项范围,鉴定机构仅依据合议庭认定停窝工时间及相应的人员、机械情况下,对损失数额进行鉴定。当事人申请鉴定机构对窝工损失进行鉴定,合议庭应先根据当事人的举证确定停窝工责任以及导致工程停窝工的期间。无法确定的,应根据证据规则裁判。 小  结 建设工程案件通常耗时较久,若涉司法鉴定则更有时日。在办案过程中,我们更应时刻将案件进展、鉴定进度了然于心,做好法院、鉴定机构、客户之间的桥梁工作,最大化体现律师价值。 或许您还想看 张翠、金智海:执行程序中能否适用股东出资加速到期规则? 张翠、付山:股东知情权纠纷诉讼业务指引 张翠、金智海:以查封财产设定抵押的效力简析 作者简介 张  翠 德和衡(深圳)律师所权益合伙人 张翠律师,北京德和衡(深圳)律师事务所权益合伙人,环境资源与能源业务部主任,专注于解决以公司为主体的疑难、复杂商事争议案件,擅长建工、能源环保领域法律事务,对知识产权项目有所研究。2019年代理的某诉讼案件,被某省高法列为十大典型案例,2018年代理的某诉讼案件,被某省高法参选2018年度全国优秀案例评选。社会任职: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深圳市黑龙江省商会副会长,深圳市律协商事仲裁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哈战队”法律服务团队创始人。 手机:13556882277 邮箱:zhangcui-sz@deheheng.com 付  山 德和衡(深圳)律师所律师助理 付山,北京德和衡(深圳)律师事务所律师助理,西南政法大学法学学士。参与过多起建设施工合同、买卖合同及运输合同纠纷案件,专注于民商事争议解决业务,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手机:13396361484 邮箱:fushan@deheheng.com 质控人简介 王海军高级合伙人环境资源与能源业务中心总监 wanghaijun@deheheng.com END
364
4
【邦信阳·施磊 徐鲁嘉】新公司法视角下追加被执行人手段的适用分析
作者:施磊,邦信阳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徐鲁嘉,邦信阳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 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23年12月29日审议通过了修订后的《公司法》(下称“新《公司法》”),并将于2024年7月1日施行。新《公司法》的本次修订力度不可谓不大,本文从公司股东出资义务的角度切入,对新《公司法》施行后认缴制情形下追加股东为被执行人的执行手段进行对比分析,以飨各位读者。 一、追加未出资股东为被执行人的适用范围将扩大 1. 股东的认缴出资期限不再是“免死金牌” 首先,在新《公司法》生效后,债权人对于即使认缴出资期限尚未届满的股东仍可要求其缴纳出资。 从上述规定中可以看出不同时间维度下法律规范对于股东出资期限的不同态度: (1)《九民会议纪要》开门见山地确认了股东认缴出资的期限利益,并规定只有在两种例外情形下方可例外地加速到期。 (2)2020年修正的《变更追加规定》第17条规定,公司财产不足清偿债务的情况下,可以申请追加未出资股东为被执行人。但司法实践中对于上述条文规定的“未缴纳或未足额缴纳出资”普遍理解为已届出资期限而未出资的情形 。也即2020年修正的《变更追加规定》仍然确认了股东出资的期限利益。 (3)新《公司法》明显转向,在公司不能清偿债务的情况下,债权人或者公司可以要求认缴期限尚未届满的股东提前出资。 其次,能否直接依据新《公司法》第88条的规定追加股东为被执行人,现阶段可能存疑。目前申请追加被执行人程序的司法实践中,司法判例普遍认为追加被执行人仅能依据《追加变更规定》等规范中明确规定的可追加被执行人的法定情形,不得任意扩大适用 。而新《公司法》第88条仅赋予了债权人和公司在法定情形下要求股东出资的实体权利,该实体权利能否直接适用于追加被执行人程序中可能存在极大的疑问。因此,在新《公司法》大刀阔斧在先变革的情况下,后续执行领域关于追加被执行人的规范大概率也将跟进修改,但在执行领域法律法规配套衔接完毕之前,可能出现一段时间的司法口径不明朗时期。 2. 有限公司的认缴期限大幅缩短,股东更易触发“未缴纳出资”的追加情形 即使不考虑上文所述的新《公司法》第88条的突破股东认缴期限利益的规定,也不考虑现行《变更追加规定》与新《公司法》之间的衔接配套问题,在新《公司法》背景下股东更容易触发现行《变更追加规定》中有关追加“未缴纳出资”股东为被执行人的法定情形。 在现行有效的《公司法》框架下,认缴制公司中股东的出资期限可在章程中自行约定,因此实务中不乏较多公司的出资期限设定为夸张的数十年甚至更久,实质上导致了认而不缴、逃避出资义务的现象。而新《公司法》将有限公司的出资期限的上限设定为5年,因此即使不考虑《变更追加规定》后续可能的修改,按照现行《变更追加规定》第十七条的规定,有限公司的股东至迟在第五年即可能符合被追加为被执行人的条件,股东触发“未缴纳出资”的法定追加情形的概率大幅提高。 二、股权转让情形下追加股东为被执行人的主体将更加多元 认缴出资限制下,股东在未实缴出资情形下转让股权的,公司及债权人可予主张权利的主体发生了较为重大的变化,承担出资义务的股东身份发生重大变更,由此导致股权转让情形下追加股东为被执行人的主体将更加多元。 根据《公司法司法解释三》的规定,若股东在未履行出资义务的情形下转让股权,则公司及债权人有权向作为转让方的原股东主张权利,股权受让方承担连带责任。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司法实践中对于上述条文规定的“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普遍理解为已届出资期限而未出资的情形 ,因此该条文适用的情形是原股东在出资期限届满而未完成出资,且原则上承担责任的主体为原股东。 与《公司法司法解释三》第18条的规定相匹配,《变更追加规定》第19条规定仅能在原股东出资期限届满而未完成出资的情况下,可变更、追加原股东为被执行人,且不能追加转让股权的受让方。 而根据新《公司法》的规定对此作了非常明显的变更: (1)承担股权出资义务的第一责任人由股权的转让方变为股权的受让方; (2)即使是出资期限未届满的股权发生转让,原股东仍不能完全免责,而是可能承担补充责任。 该规定正式施行后,势必导致股权的转让方更为审慎考察受让方的资信能力。此处同样需要注意的是,《变更追加规定》的现行规则与新《公司法》的规定尚未匹配,故目前尚不能直接依据新《公司法》的规定在出资期限尚未届满的情形下追加被执行人、亦不能追加股权转让的受让方为被执行人。 三、国有独资公司此后存在作为一人股东而被追加为被执行人的风险 现行《公司法》第63条的章节位置为第二章“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和组织结构”的第三节“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特别规定”,而第二章第四节的名称为“国有独资公司的特别规定”。因此,按照现行公司法的体例,国有独资公司和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体例是并列的,故即使国有独资公司股东的财产和公司财产发生混同,也难以按照现有公司法的规定追加股东为被执行人。从司法实操的角度而言,现有判例中鲜有适用一人有限公司规定而将国有独资公司的股东追加为被执行人的裁判案例,反而有众多裁判案例载明国有独资公司不属于一人公司 。 而新《公司法》第二十三条不但将措辞从原来的“一人有限责任公司”修改为“只有一个股东的公司”,而且第23条的章节位置也调整为第二章“公司登记”,可统摄第三章的“有限责任公司”和第七章的“国家出资公司”,并且财产独立的证明责任在于“股东”。因此后续国有独资公司也存在因一人股东财产混同而被追加为被执行人的风险。 四、公司法与执行法律规范的衔接期内,可能出现裁判口径的大幅差异化,追加案件的当事人应结合届时的诉求合理确定诉讼、执行策略 如上文所述,不论是以出资期限届满为由追加股东为被执行人,还是因股东转让股权而追加股东为被执行人等,均需依据《变更追加规定》等的相关规定为依据。目前司法判例普遍认为追加被执行人仅能依据《追加变更规定》等规范中明确规定的可追加被执行人的法定情形,不得任意扩大适用 。前述所述的新《公司法》的相关突破性规定,目前仅赋予了债权人、公司等主体在法定情形下要求股东出资等实体性权利,而该实体权利能否直接适用于追加被执行人程序中可能存在极大的疑问。 后续可以预见的是,在新《公司法》正式施行后,《变更追加规定》等执行领域的规范将随之进行配套修改或规定,以适应新《公司法》的新规。而在执行领域法律法规配套衔接完毕之前,大概率可能出现一段时间的司法口径不明朗时期:部分法院可能直接将新《公司法》的规定适用于追加、变更被执行人程序中,而部分相对保守的法院可能认为新《公司法》的规定无法直接适用于追加、变更被执行人程序中。 在后续的裁判口径的不明朗时期,律师作为代理人应当结合新规的修改精神、案件的事实界面等情形,基于委托人的不同合法诉求,向法院进行不同维度的说理和举证,以充分维护委托人的合法权益。 [1] 参见(2020)最高法民申4443号裁定书等文书。 [2] 详见(2022)最高法执监26号执行裁定等文书。 [3] 见前注1。 [4] 例如(2019)湘民终274号判决、(2021)新民申3147裁定等。 [5] 见前注2。 BOSS & YOUNG本文作者施磊邦信阳律师事务所 合伙人 ??上海    shilei@boss-young.com 施磊,上海邦信阳律师事务所管委会合伙人。现任上海市律师协会民商事诉讼业务研究委员会,上海市黄浦区青联委员。 施律师曾在上海区级、中级法院从事近十年的民商事审判,任职期间处理过大量法律关系复杂、具有社会影响力的案件,曾屡获上海法院系统立功、嘉奖,并获闵行区新长征突击手荣誉称号。 施律师在商事、金融争议解决及不良资产处置等法律服务领域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善于解析疑难复杂案件。施律师服务的客户既包括国内外知名企业,也为许多政府机关、事业单位提供了综合性的法律服务。施律师热衷于司法实务研究,其撰写的调研文章多次发表于司法审判刊物,并出版专著《执行实务:疑难问题梳理与解析》。施律师还作为客座老师常年为华东政法大学等大专院校的法学研究生授课,其深入浅出的授课方式受到广泛认可。 徐鲁嘉邦信阳律师事务所 专职律师 ??上海    xulujia@boss-young.com 徐律师专注于金融争议解决与执行,常年为各大金融及类金融机构提供金融争议解决及执行法律服务,在执行业务领域积累了丰富实务经验。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得视为邦信阳律师事务所及律师出具的正式法律意见或建议。如需转载或引用本文的任何内容,请完整注明作者及出处等信息。如您有意就相关议题进一步交流或探讨,欢迎与我们联系。 点击“阅读原文”,登录邦信阳律师事务所官网了解更多资讯。
365
4
美国纽约南区破产法院:融创中国香港破产程序被认可
导语 案涉企业注册于开曼群岛,系一家纯粹的控股公司,本身没有任何实质性业务,子公司的资产主要是位于中国内地的房地产。该企业在香港上市,声称总部设在香港,但除了"邮寄"地址外,在香港没有任何实际存在。所有的高级管理人员除首席财务官外,都在中国内地生活和工作。该企业在香港提起破产程序,并向美国破产法院申请认可,美国破产法院是否准许?其关于主要利益中心 (COMI) 的审查标准为何? 2024年1月30日,美国纽约南区破产法院批准了融创中国控股有限公司关于申请承认香港破产程序为外国主要程序以及主要利益中心地系香港的动议。 本案索引为:In re Sunac China Holdings Limited, United States Bankruptcy Court, S.D. New York. 2024 WL 358118 本案案情 债务人融创中国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债务人)是融创集团的母公司,该集团在中国经营房地产开发业务。集团的资产主要是位于中国内地的房地产,包括价值约 851亿美元的开发中房地产和价值约 78 亿美元的已建成房地产。集团的借款主要是在岸债务,即在中国国内资本市场上筹集的以人民币计价的债务。集团还拥有规模较小的离岸债务,即在国际信贷市场上以美元计价的债务。所有在岸债务均由债务人的子公司借入,所有离岸债务均由债务人借入。债务人对在岸债务不承担责任。债务人的少数子公司为境外债务提供了担保。 债务人作为一家纯粹的控股公司,本身没有任何实质性业务。债务人的主要业务活动是筹集境外债务。债务人的其他主要业务活动是持有其子公司的股权,维持其股票在香港的上市以及管理某些投资。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债务人的资产主要包括对其子公司的投资和应收子公司款项,总额分别为 35 亿美元和 83 亿美元。债务人的负债主要包括根据计划重组的 90.4 亿美元离岸债务,债务人将其称为"现有债务"。 债务人于 2007 年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是一家有限责任公司。债务人自 2009 年起根据香港公司条例注册为非香港公司,并自 2010 年起在香港上市。由于在香港上市,债务人必须向证券交易所公布财务报表,并接受香港监管部门的监管。债务人未在中国注册经营业务,在中国没有任何营业执照,也不在中国报税。债务人的大部分子公司都是根据中国法律设立的。债务人的少数子公司(包括为债务人所筹境外债务提供担保的所有子公司),是在英属维尔京群岛或香港注册成立的。虽然债务人在香港上市,并声称总部设在香港,但除了一个"邮寄"地址外,债务人在香港没有任何实际存在。债务人几乎所有的高级管理人员(除首席财务官外),都在中国内地生活和工作,融创集团在中国内地设有多个行政办公室。 近年来,由于销售额下降,加上获得外部资金的渠道减少,融创集团拖欠了大部分债务,包括所有现有债务。2022 年 6 月,集团开始谈判重组其在岸和离岸债务。债务人于 2023 年 3 月向香港高等法院原讼法庭申请开始其香港重组程序。听证会于 7 月举行,计划通知于 8 月发出。没有人对该计划提出异议意见。在 9 月18 日的会议上,债权人以压倒性多数票通过了计划。9 月19 日,债务人向美国纽约南区破产法院提出了申请,请求根据《美国法典》第 1517 条申请承认香港破产程序为 "外国主要程序",并认定债务人的 "主要利益中心"位于香港,而不是在中国内地或开曼群岛。香港法院于 2023 年 10 月 5 日发布命令,批准了该计划,并于 11 月 6 日发表意见,解释了批准该计划的依据。香港法院认为,该计划 "是一项合法的债务重组计划,符合所有法定要求,并获得了所需的计划债权人的压倒性支持"。该案索引为:Re Sunac China Holdings Limited, [2023] HKCFI 2850. 此外,法院认为,该计划与香港有足够的联系,而且很可能在包括美国在内的其他相关司法管辖区得到认可。这是一个特别重要的考虑因素,因为大部分债务受纽约法律管辖,并受纽约法院的非排他司法管辖。 美国破产法院裁定及其理由 美国纽约南区破产法院认为:虽然无人对债务人的动议提出异议,但法院应独立审查债务人的承认申请,特别是关于债务人主要利益中心的确定。正如In re Modern Land (China) Co., Ltd., 641 B.R. 768, 782 (Bankr. S.D.N.Y. 2022);In re Basis Yield Alpha Fund (Master), 381 B.R. 768, 782 (Bankr. S.D.N.Y. 2022)等判例所认为的 ,破产法院不应对债务人的承认请求进行橡皮图章式的批准,而应自行审查认定主要利益中心,即使并没有人提出异议。 《美国法典》第 1502(4)条将外国主要程序定义为 "在债务人主要利益中心所在地国进行的外国未决程序"。该条规定没有对"主要利益中心"一词作出定义,但第 1516(c)条作出了一个可反驳的推定:"在没有相反证据的情况下,债务人的注册办事处......被推定为债务人的主要利益中心"。 美国第二巡回上诉法院 Fairfield Sentry 案明确了法院确定主要利益中心的两个方面的标准:确定主要利益中心的时间,以及法院在确定注册办事处推定是否已被推翻时可考虑的因素。关于第一个问题,第二巡回法院认为,债务人的主要利益中心是在提交第 15 章申请时确定的。然而,鉴于债务人具有操纵其主要利益中心的能力,法院还可以考虑从启动外国破产程序到提交第 15 章申请之间的时间段。至于要考虑的因素,第二巡回上诉法院强调,鉴于主要利益中心一词没有法定定义,破产法院拥有广泛的自由裁量权:“一个没有自我定义的术语没有法定定义,这意味着文本是开放式的,法院可以根据提出的事实加以发展,而不需要规定或限制"。相关因素包括:债务人总部所在地;实际管理债务人的人的所在地;债务人主要资产所在地;债务人大多数债权人或将受案件影响的大多数债权人的所在地;和/或其法律将适用于大多数争议的法域。 债务人是根据开曼群岛法律注册成立的,这就产生了一个可反驳的推定,即债务人的主要利益中心位于开曼群岛。但是,债务人似乎与开曼群岛没有其他联系。债务人在开曼群岛没有开展任何业务,在那里没有任何资产或债权人,除了一个"邮件投递"地址外,在那里没有任何办事处。此外,债务人选择不在开曼群岛进行重组。这些事实足以推翻债务人的主要利益中心在开曼群岛的推定。 这就留下了债务人的主要利益中心是在香港还是在中国内地的问题。 1. 债务人总部所在地 债务人声称其总部设在香港。然而,证据表明,债务人并没有自己真正的总部办事处,而只是将一个"邮寄"办事处列为其香港地址。债务人的大多数高管(同时也是债务人子公司的高管)都在子公司位于中国内地的办公室工作,而债务人的董事们似乎只是临时利用香港的办公场所召开董事会会议。然而,"总部"一词不必理解为指一个实际地点。相反,可以指债务人总部职能的所在地,即债务人的神经中枢,债务人活动的指挥和控制地。在本案中,香港一直是债务人商业活动和决策的中心,债务人的商业活动一直主要在香港进行并由香港控制。 2. 实际管理债务人的人员所在地 几乎所有债务人的高级管理层都在中国内地生活和工作。特别是,在债务人董事会任职的所有六位执行董事(包括董事会主席、首席执行官和首席运营官),都在中国内地生活和工作,并在中国的子公司担任高管。这些高管和其他高管在融创集团位于内地的多个办事处工作,包括位于天津的总部以及位于北京、上海和广东的地区行政办公室。同样,债务人董事会的大多数成员都在中国内地工作。只有另外三名独立董事常驻香港。因此,机械地应用这一因素可以得出债务人的主要利益中心在中国而非香港的结论。然而,如果不问这些高管和董事大部分时间花在哪里,而是问他们在哪里代表债务人行事或决策,那么这一因素支持相反的结论,因为香港一直是债务人的活动和决策所在地。 3. 债务人主要资产的所在地 债务人的主要资产是无形资产,主要是应收子公司款项和对子公司的投资,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总额分别为 83 亿美元和 35 亿美元。在主要利益中心方面,法院对资产所在地的考虑应以"影响债务人案件的实际考虑因素"为指导,例如哪些国家的法院可能参与清算或管理债务人的资产。本案中,债务人可能需要的司法协助不是帮助其清算资产,而是合作保护其资产免受债权人的强制执行行动。因此,在确定特定资产的 "所在地"时,应该问:债权人需要在哪些国家得到司法协助才能执行针对这些资产的判决?如果没有中国法院的协助,债务人的判决债权人很难对债务人的子公司执行其判决。要扣押子公司的款项,债权人大概需要对子公司提起扣押诉讼或在中国提起同等的诉讼,因为中国是大多数子公司的所在地和注册地。因此,从主要利益中心的角度来看,债务人最有价值的资产似乎应被视为位于中国,这有利于在中国提起诉讼。 4. 债务人大多数债权人的所在地 大多数债权人既不在中国内地,也不在香港,而是在世界各地的多个其他司法管辖区。证据没有体现这些债权人的国籍或主要所在地。因此,这一因素对确定债务人的主要利益中心几乎没有影响。 5. 其法律适用于大多数争议的司法管辖区 约 80 亿美元的现有债务受纽约法律管辖,约 10 亿美元受香港法律管辖,2,900 万美元受英国法律管辖,这些债务均不受中国法律管辖。虽然香港管辖的债务在重组债务中所占比例相对较小,但其意义却非常重大。值得注意的是,香港遵循所谓的"吉布斯规则",即受香港法律管辖的债务只能在香港进行重组。因此,如果债务人选择在香港以外的地方提起重组案件,就必须在香港提起平行程序,以避免持有香港法律管辖的债务的债权人可能在香港起诉以强制执行该债务,而香港法院可能拒绝承认和执行外国法院对该债务的解除。因此,这一因素有利于香港主要利益中心。 6.债务人开展正常业务的地点 在提交第 15 章申请时,实际上在债务人存在的整个过程中,香港都是债务人开展业务活动的主要地点,也是其董事会批准重大决策的主要地点。自 2022 年 6 月起,即债务人开始香港重组案之前整整九个月,过去一年半以来,债务人的主要业务活动一直是债务重组。事实上,作为一家除了筹集资金外几乎没有其他业务的控股公司,债务人在此期间除了债务重组外几乎没有其他活动。债务人的重组工作由其首席财务官高先生领导,高先生在香港居住和工作。高先生主要在香港与债务人的主要债权人组成的委员会举行了九次会议。虽然其中一些会议是"虚拟"举行的,但所有面对面的会议都是在香港举行的,债务人和委员会的大部分专业顾问都在香港。董事会对债务人重组的批准是在香港或以虚拟方式进行的。香港不仅在债务人提出香港重组案时是其业务活动的中心,在此之前也是如此。自 2007 年成立以来,债务人的主要业务活动一直是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筹集资金。债务人主要在香港开展这项活动,高先生在香港领导了大部分投资者电话会议、路演以及与投资者和安排人的其他会议。从 2010 年到 2019 年,债务人董事会的大部分会议都在香港举行(之后由于 COVID-19 会议改以虚拟形式举行),债务人合作发行现有债务的大部分金融机构都设在香港。此外,债务人的股票在香港上市,因此债务人受香港监管的监管。 7.债权人的预期 最重要的债权人期望是那些来自债务人业务活动的"可查明"地点的期望。同时,法院也重视其他类型的债权人预期,特别是债务人公开文件中的声明所产生的预期。债务人的要约备忘录和其他公开文件几乎没有理由让债权人预期重组会在香港进行或受香港法律管辖。但更重要的是,债权人更没有理由期待在中国进行重组。正如证据所显示的:(i) 债务人的借款受多个司法管辖区(纽约、香港和英国)的法律管辖,但不受中国法律管辖; (ii)同样,债务人和为其借款提供担保的子公司在多个司法管辖区(开曼群岛、英属维尔京群岛和香港)注册成立,但不在中国注册成立。原因显而易见:中国法律较之于其他相关司法管辖区的法律具有多重风险。债权人预期债务人不会选择在中国进行重组是合理的。鉴于本案中主要利益中心的选择不是在香港和开曼群岛之间,而是在香港和中国内地之间,这种预期倾向于认定主要利益中心位于香港。 8. 债权人的压倒性支持 债权人对重组的支持可能具有重要的分量,特别是在没有债权人反对债务人选择重组法院的情况下。本案中,债权人以压倒多数投票通过了债务人的计划。没有人反对债务人提出的承认香港案件为外国主要程序的动议,也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债务人出于任何不当目的选择该诉讼地。恰恰相反,债务人有充分的理由在香港进行重组,承认其选择的香港诉讼地将推进第 15 章的主要目标,包括与香港法院的合作、促进债务人的重组以及债务人资产价值的最大化。 综上,美国纽约南区破产法院认定债务人的主要利益中心在其提出第 15 章申请时以及之前的所有相关时间都在香港。因此,债务人有权被承认香港程序为外国主要程序,有权执行香港计划,并有权获得其请求的相关救济。 本案小结 根据本案判决,可以尝试总结美国纽约南区法院的如下裁判规则: 1. 美国破产法院不应对债务人的承认请求进行橡皮图章式的批准,而应自行审查认定主要利益中心,即使没有人提出异议意见。 2. 确定主要利益中心的时间点是债务人提交第 15 章申请之日,并可回溯至债务人提交外国破产程序申请和提交第15 章申请之间的期间。 3. 主要利益中心未在立法中加以定义,意味着文本是开放式的,法院可以根据所呈现的事实进行发展,而不需要规定或限制。 4. 破产法院在确定债务人的主要利益中心时,各种因素(单独或整体评估)都可能是相关因素,但不是必须的或决定性的,具体包括以下因素:债务人总部所在地;实际管理债务人的人的所在地;债务人主要资产所在地;债务人大多数债权人或受案件影响的大多数债权人所在地;或其法律适用于大多数争议的司法管辖区。此外,还可以考虑如下因素:债权人对外国主要程序的承认没有异议,以及债权人对外国重组的认可程度。 戴萍 高级顾问 戴萍博士 采安高级法律顾问。国际法学博士。专长于帮助客户处理国际和国内仲裁纠纷和诉讼纠纷,目前担任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上海仲裁委员会、南京仲裁委员会、沈阳仲裁委员会、营口仲裁委员会的仲裁员。
366
4
【浩天·赵友盟 张雨含】参与分配制度中被执行人的主体条件
如今经济下行压力尚存,资金紧张普遍存在,债务人无法清偿全部债权人债务的情形屡见不鲜。相比周期过长、清偿率较低的破产制度,参与分配制度不仅具有周期较短的时间优势,还能防止个别清偿,更为平等地保护各债权人利益,因而逐渐成为广大债权人实现债权的热门之选。然而,由于缺乏对相关法律规定的了解,债权人参与分配申请被驳回的案件层出不穷。本系列文章将对参与分配制度的条件与程序进行梳理,以期明晰参与分配实现债权的路径。在被执行人为企业法人的情况下,参与分配制度可能无法直接适用,但债权人仍然可以通过追加股东、穿透至自然人的财产等方式申请参与分配,这也是我们浩天债权清收团队代位权等创新型清偿方式之外的独特思路和秘籍,具体方法根据委托事宜详议。 本文将结合法律法规与相关案例,厘清参与分配制度中被执行人的主体条件。 相关法律文件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2022修正) 法释〔2022〕11号 2022.04.10施行 第五百零六条第一款:“被执行人为公民或者其他组织,在执行程序开始后,被执行人的其他已经取得执行依据的债权人发现被执行人的财产不能清偿所有债权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参与分配。” 一、被执行人主体条件——公民 被执行人为公民的情形较为明确,在理解与适用上并无争议,如果案件中被执行人为公民,分析的重点一般在参与分配其他条件上。值得注意的是,在被执行人为企业法人时,该条件为避免“执转破”提供了思路,即通过追加股东为被执行人等方式,将被执行人转换为适用参与分配制度的公民。 但在相关地区试点个人破产制度下,参与分配制度仍在不断完善和衔接。 二、被执行人主体条件——其他组织 《民诉法解释》第52条规定了其他组织的具体类型,在此之外,仅有《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正确理解和适用参与分配制度的指导意见》根据该条规定对参与分配制度中的其他组织类型进行进一步明确,排除了部分类型。 相关法律文件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法释〔2022〕11号)(2022.04.10) 第五十二条 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一条规定的其他组织是指合法成立、有一定的组织机构和财产,但又不具备法人资格的组织,包括: (一)依法登记领取营业执照的个人独资企业; (二)依法登记领取营业执照的合伙企业; (三)依法登记领取我国营业执照的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资企业; (四)依法成立的社会团体的分支机构、代表机构; (五)依法设立并领取营业执照的法人的分支机构; (六)依法设立并领取营业执照的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分支机构; (七)经依法登记领取营业执照的乡镇企业、街道企业; (八)其他符合本条规定条件的组织。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正确理解和适用参与分配制度的指导意见(2020.03.12) 4.根据民事诉讼法解释第五十二条规定,本意见所指其他组织包括下列不具备企业法人资格的情形: (1)依法登记领取营业执照的个人独资企业; (2)依法登记领取我国营业执照的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资企业; (3)经依法登记领取营业执照的乡镇企业、街道企业; 4.其他合法成立、有一定的组织机构和财产的组织。 1.合伙企业 相关法律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2006修订)(2007.06.01实施) 第九十二条合伙企业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的,债权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出破产清算申请,也可以要求普通合伙人清偿。 合伙企业依法被宣告破产的,普通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债务仍应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江苏高院排除合伙企业适用参与分配制度,我们认为是因为合伙企业可以进行破产清算,相比于缺乏清算、资产状况不够明晰的参与分配制度保护更全面,在参与分配与“执转破”制度分立的格局下体现了优先适用破产制度的倾向。 但从另一方面而言,在全国层面尚无明确规定被执行人为合伙企业时是否适用参与分配制度,其他地区也有被执行人为合伙企业时,适用参与分配制度的案例,因此在对合伙企业执行过程中进行参与分配并非全无可能。我们认为这是由于合伙企业中的普通合伙人一般对合伙企业债务始终承担无限连带责任,与被执行人为公民的情形较为相似,这是合伙企业适用参与分配的法律基础之一。 地方案例 (2022)鲁0781民初1739号 原告顾维珍向本院提出如下诉讼请求:一、请求贵院依法撤销(2021)鲁0781执恢179号财产分配方案;二、依法确认原告对涉案拍卖款7034963.06元拥有全部受偿权;三、本案诉讼费用由被告承担。 事实和理由:贵院受理的申请执行人杨继刚执行被执行人郭新娥、凯诺公司、彩钢厂(普通合伙)一案,因被执行人的财产不能清偿所有债务,贵院作出(2021)鲁0781执恢179号财产分配方案,原告不服该分配方案,提出异议请求依法撤销(2021)鲁0781执恢179号分配方案,并依法将拍卖款7034963.06元执行给顾维珍。现因被告对顾维珍的异议提出反对意见,根据贵院《通知书》现依法起诉,原告认为该分配方案不合法,理由如下:…… 裁判结果:驳回原告顾维珍的诉讼请求。案件受理费61045元,由原告顾维珍负担。 2.分支机构、代表机构 江苏高院未列出分支机构、代表机构,可能是因为分支机构、代表机构的民事责任由其主体单位承担,要依据主体单位的性质确认是否适用,如果主体单位适用破产法,则不适用参与分配制度,其他地区也有相关案例支持上述观点。 地方案例 (2023)湘07执复2号 关于申请参与分配的问题,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五百零六条规定:“被执行人为公民或者其他组织,在执行程序开始后,被执行人的其他已经取得执行依据的债权人发现被执行人的财产不能清偿所有债权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参与分配。对人民法院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有优先权、担保物权的债权人,可以直接申请参与分配,主张优先受偿权”,参与分配制度仅适用于被执行人为公民或其他组织,且被执行人的财产不能清偿所有债权的情形。本案中,被执行人银顶石门公司为法人的分支机构,银顶公司为企业法人,该公司并不属于上述法律规定的适用参与分配制度的主体,周澧要求在本案中适用参与分配制度于法无据,本院不予支持。 3.民办非企业单位 相关法律文件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因资不抵债无法继续办学被终止的民办学校如何组织清算问题的批复(2020修正)(2021.01.01 实施)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第十条批准设立的民办学校因资不抵债无法继续办学被终止,当事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第五十八条第二款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清算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人民法院组织民办学校破产清算,参照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规定的程序,并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第五十九条规定的顺序清偿。 目前,除民办学校外,关于民办非企业单位是否适用破产尚无明确规定,但即使是可参照使用破产的民办学校,也有地方案例显示可以适用参与分配制度。 地方案例 (2022)浙04执复20号 本案中,繁昌东方幼儿园的资产第二次拍卖及变卖的保留价均为8920000元,秀洲法院以变卖保留价将上述财产裁定交付给申请执行人徐荣斌抵债符合相关规定。由于繁昌东方幼儿园的其他债权人申请参与分配,故本案申请执行人实际受偿6803703元,不存在申请执行人获得巨大的额外财产利益的事实。繁昌东方幼儿园虽为民办非企业单位,但秀洲法院是处置该幼儿园的资产而非办学资质,也未改变处置财产的公益性质,相关法律与法规均未规定上述资产受让主体的资格要求,同时,申请执行人亦非该幼儿园的出资人、设立人或者会员。故申请执行人受让该幼儿园的资产并未违反法律法规禁止性规定。 三、被执行人为企业法人时参与分配制度适用之辩 (一)多数派观点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法释〔2022〕11号)(以下简称"《民诉法解释》")第506条第1款规定,被执行人的其他债权人向人民法院申请参与分配的条件之一是被执行人为公民或者其他组织,被执行人为企业法人的情形并未包含在内。在《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执行案件移送破产审查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法发〔2017〕2号)、《人民法院办理执行案件规范》(第二版)以及2020年《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正确理解和适用参与分配制度的指导意见》中,亦有不支持企业法人的其他债权人申请参与分配的明确规定。结合对最高院案例的检索结果可知,目前占主流的观点是当被执行人为企业法人时,其他债权人不适用参与分配制度,应通过“执转破”程序维护自身权益。 相关法律文件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2022修正) 法释〔2022〕11号 2022.04.10施行 第五百零六条第一款:“被执行人为公民或者其他组织,在执行程序开始后,被执行人的其他已经取得执行依据的债权人发现被执行人的财产不能清偿所有债权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参与分配。” 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执行案件移送破产审查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法发〔2017〕2号)(2017.01.20) 3.执行法院在执行程序中应加强对执行案件移送破产审查有关事宜的告知和征询工作。执行法院采取财产调查措施后,发现作为被执行人的企业法人符合破产法第二条规定的,应当及时询问申请执行人、被执行人是否同意将案件移送破产审查。申请执行人、被执行人均不同意移送且无人申请破产的,执行法院应当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五百一十六条的规定处理,企业法人的其他已经取得执行依据的债权人申请参与分配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局编《人民法院办理执行案件规范》(第二版)(2022) 157.【执行案件移送破产审查前的意见征询】 执行法院采取财产调查措施后,发现作为被执行人的企业法人符合企业破产法第二条规定的,应当及时询问申请执行人、被执行人是否同意将案件移送破产审查。申请执行人、被执行人均不同意移送且无人申请破产的,执行法院就执行变价所得的财产,在扣除执行费用及清偿优先受偿的债权后,对于普通债权,按照财产保全和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先后顺序清偿。企业法人的其他已经取得执行依据的债权人申请参与分配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正确理解和适用参与分配制度的指导意见(2020.03.12) 企业法人的财产不能清偿所有债权的,不得适用参与分配制度。普通债权人申请对企业法人财产参与分配的,应征求其意见,建议其同意移送破产审查或者直接申请被执行人破产。债权人坚持申请参与分配的,不予支持。 最高院案例 (2020)最高法民申2511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五百零八条规定,被执行人为公民或者其他组织,在执行程序开始后,被执行人的其他已经取得执行依据的债权人发现被执行人的财产不能清偿所有债权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参与分配。对人民法院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有优先权、担保物权的债权人,可以直接申请参与分配,主张优先受偿权。由此,参与分配程序适用于被执行人为公民或者其他组织的情况,名嘉置业公司为企业法人,非公民或其他组织,横琴康鸿公司不适用参与分配程序,且横琴康鸿公司经生效判决确认其对泰安名嘉广场C区的房地产享有债权,不存在优先受偿权,亦不符合有权直接申请参与财产分配方案的情形。  (2019)最高法执监409、410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五百零八条规定,被执行人为公民或者其他组织,在执行程序开始后,被执行人的其他已经取得执行依据的债权人发现被执行人的财产不能清偿所有债权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参与分配。本条明确规定当作为被执行人的公民、其他组织的财产不能清偿所有债权时,相关债权人可以申请参与分配,排除了被执行人为企业法人时适用参与分配的空间。作为被执行人的企业法人财产不能清偿所有债权的,申诉人作为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对该被执行人进行破产清算,通过破产程序受偿。本案中,被执行人为企业法人,申诉人申请在赣州中院执行程序中参与分配于法无据,本院不予支持。 (二)少数派异见 尽管大多数最高院案例持前述观点,否认被执行人为公司法人时参与分配制度的适用,但在检索范围内,仍存在上述与前述观点相反的判决。(2019)最高法执复14号判决认为,参与分配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参与分配与前述多数派观点一致,主要法律依据为现行《民诉法解释》第506条至第510条,对于普通债权按债权比例清偿,要求被执行人为公民或者其他组织;广义参与分配的主要法律依据为现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执行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民诉法执行解释》")第17条、第18条,只要涉及多个债权人对执行财产申请参与分配,执行法院就应当启动参与分配程序,对被执行人没有主体限制。 相关法律文件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2022修正) 第五百零六条 被执行人为公民或者其他组织,在执行程序开始后,被执行人的其他已经取得执行依据的债权人发现被执行人的财产不能清偿所有债权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参与分配。 对人民法院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有优先权、担保物权的债权人,可以直接申请参与分配,主张优先受偿权。 第五百零七条申请参与分配,申请人应当提交申请书。申请书应当写明参与分配和被执行人不能清偿所有债权的事实、理由,并附有执行依据。参与分配申请应当在执行程序开始后,被执行人的财产执行终结前提出。 第五百零八条 参与分配执行中,执行所得价款扣除执行费用,并清偿应当优先受偿的债权后,对于普通债权,原则上按照其占全部申请参与分配债权数额的比例受偿。清偿后的剩余债务,被执行人应当继续清偿。债权人发现被执行人有其他财产的,可以随时请求人民法院执行。 第五百零九条 多个债权人对执行财产申请参与分配的,执行法院应当制作财产分配方案,并送达各债权人和被执行人。债权人或者被执行人对分配方案有异议的,应当自收到分配方案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执行法院提出书面异议。 第五百一十条 债权人或者被执行人对分配方案提出书面异议的,执行法院应当通知未提出异议的债权人、被执行人。 未提出异议的债权人、被执行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未提出反对意见的,执行法院依异议人的意见对分配方案审查修正后进行分配;提出反对意见的,应当通知异议人。异议人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以提出反对意见的债权人、被执行人为被告,向执行法院提起诉讼;异议人逾期未提起诉讼的,执行法院按照原分配方案进行分配。 诉讼期间进行分配的,执行法院应当提存与争议债权数额相应的款项。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执行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2020修正) 第十七条 多个债权人对同一被执行人申请执行或者对执行财产申请参与分配的,执行法院应当制作财产分配方案,并送达各债权人和被执行人。债权人或者被执行人对分配方案有异议的,应当自收到分配方案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执行法院提出书面异议。 第十八条 债权人或者被执行人对分配方案提出书面异议的,执行法院应当通知未提出异议的债权人或被执行人。 未提出异议的债权人、被执行人收到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未提出反对意见的,执行法院依异议人的意见对分配方案审查修正后进行分配;提出反对意见的,应当通知异议人。异议人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以提出反对意见的债权人、被执行人为被告,向执行法院提起诉讼;异议人逾期未提起诉讼的,执行法院依原分配方案进行分配。 诉讼期间进行分配的,执行法院应当将与争议债权数额相应的款项予以提存。 最高院案例 (2019)最高法执复14号:根据《民诉法执行解释》的相关规定,有多个债权人对同一被执行人申请执行或者对执行财产申请参与分配的,执行法院可依照该规定制作分配方案;当事人对分配方案不服的,可以通过分配方案异议或异议之诉程序处理,并不区分被执行人是企业法人或者是公民、其他组织。参与分配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的参与分配,是指不管被执行人是否为企业法人,只要涉及多个债权人对其财产申请分配的,执行法院均应按执行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五条的规定启动分事实上配程序;而狭义的参与分配,则特指被执行人为公民或者其他组织时,在其财产不能清偿所有债权的情况下,按债权比例公平清偿的分配方式。《民诉法解释》第五百零八条的规定针对的正是狭义参与分配,但不能据此否定《民诉法执行解释》规定的广义参与分配程序之适用,只是根据《民诉法解释》的相关规定,被执行人为企业法人的,不得对其采取按债权比例清偿的狭义参与分配程序。本案中,中国银行重庆分行向海南高院提出异议,实际是请求加入海南高院执行案件程序,就拍卖款优先受偿。对于该请求可依照《民诉法解释》的规定,通过广义参与分配程序予以处理。但海南高院却片面理解“参与分配”含义,直接以中国银行重庆分行不符合参与分配的情形,应通过破产程序寻求救济为由,驳回其请求是错误的,应当予以纠正。当然,海南高院在适用参与分配程序处理时,依法不得采取按债权比例清偿的狭义参与分配程序。在具体分配过程中,如果结合案件其他情况,认为符合移送破产条件的,也可以依法移送破产。 (三)多数派对异见的反驳 虽然最高院在(2019)最高法执复14号判决中明确阐释了广义参与分配与狭义参与分配的区别,但判例在我国并非正式的法律渊源,本案也并未被选为指导性案例,约束力有限。在此后的地方案件中,有当事人援引该判例,但在检索范围内未发现法院遵循该判例、支持当事人主张的判决,大多数法院也对企业法人参与分配的相关条文做出了与该判例不同的阐释,认为《民诉法执行解释》第17条、第18条的适用建立在参与分配制度的适用之上,不能断章取义地认为在此无需满足被执行人为公民或其他组织的条件。 地方案例 (2021)吉08执复53号:本院认为,一、《民诉法解释》第五百零八条第一款规定:“被执行人为公民或者其他组织,在执行程序开始后,被执行人的其他已经取得执行依据的债权人发现被执行人的财产不能清偿所有债权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参与分配。”,该条规定了被执行人为公民或其他组织的适用参与分配制度,而本案被执行人永旺公司为企业法人,不符合其他债权人申请参与分配的法定条件,不适用参与分配制度。二、张鹏引用的《民诉法执行编解释》第十七条、十八条条款是关于适用参与分配程序进行财产分配的相关规则,而本案不适用参与分配制度,故该条款并不适用本案。三、张鹏所引的(2019)最高法执复14号判例不是指导性案例,对本案并无约束力。 (2022)鲁07民终7212号:上诉人王维钦提供证据四、最高人民法院(2019)最高法执复14号执行裁定书一份,证明:依据该指导案例,不管被执行人是否为企业法人还是公民个人,只要涉及多个债权人对其财产申请分配的,执行法院均应启动分配程序,都具有参与分配的资格,该判决还确认了,被执行人为公民个人的,普通债权应当按照债权比例进行清偿。上诉人王维钦主张其有申请参与分配的资格。……经审查,上诉人王维钦是与潍坊柏林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产生相应款项往来,王秀梅承担的是其应向潍坊柏林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足额出资的义务,该王秀梅的出资实际上应是潍坊柏林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的财产,而潍坊柏林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系法人而非公民或其他组织,故王维钦不能依据相关规定申请参与分配,对上诉人王维钦的相关上诉请求,本院不予支持。 (2021)黔01民终1046号:本院认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五百零八条规定,被执行人为公民或者其他组织,在执行程序开始后,被执行人的其他已取得执行依据的债权人发现被执行人的财产不能清偿所有债权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参与分配。该司法解释第五百零九条至第五百一十二条对参与分配的申请、参与分配的债权受偿、财产分配方案的制作、对分配方案的异议及提起执行分配方案异议之诉的程序作出了具体规定。根据上述规定,参与分配程序适用于被执行人为公民或其他组织的情形,对于被执行人为企业法人的则不予适用。本案中,被执行人美富力公司属企业法人,而非公民或其他组织,故涉案财产的执行不适用参与分配程序。执行分配方案异议之诉的受理不仅需具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规定的一般起诉条件,还应同时具备《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五百一十二条规定的特别起诉条件,即诉讼标的指向参与分配程序中法院制作的财产分配方案。而如上所述,本案涉案财产的执行不适用于参与分配程序,故一审法院执行局所作的《贵阳市白云区人民法院关于贵州美富力能源有限公司系列案件的案款分配方案》无法律依据,应由该院自行撤销。上诉人针对该执行分配方案的内容提出异议并提起本案诉讼亦无法律依据,本案不符合提起执行分配方案异议之诉的法定条件,一审裁定驳回恩煜祥公司的起诉并无不当,本院予以维持。 (2021)闽0926执异21号:本院认为,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五百零八条“被执行人为公民或者其他组织;在执行程序开始后,被执行人的其他已经取得执行依据的债权人发现被执行人的财产不能清偿所有债权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参与分配。对人民法院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有优先权、担保物权的债权人,可以直接申请参与分配,主张优先受偿权”之规定,适用参与分配制度的被执行人应为公民或其他组织,本案被执行人华信担保公司作为企业法人,不适用参与分配制度,故本院以(2014)柘执行字第2号之一函复福鼎市人民法院,认为农发行福鼎支行对华信担保公司作为债权人从另案分配所得执行款不适用参与分配的行为并无不当。 (四)少数派的二次反驳 (2019)最高法执复97号案件虽然未明确提出广义参与分配与狭义参与分配的概念,但从平等保护各方当事人及执行债权人合法权益的角度出发,认为《民诉法执行解释》第17条、第18条关于分配方案制作与异议的规定可以适用于被执行人为企业法人的情形,同时《民诉法解释》第508条至第512条也并未对此进行限制。 最高院案例 (2019)最高法执复97号:本院认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五百零八条至五百一十二条关于“参与分配”的规定,并未限制人民法院在被执行人为企业法人的案件中适用执行分配程序。存在多名申请执行人及执行债权人申请分配可供执行财产时,执行法院在处置案涉财产前制作分配方案,更有利于平等保护各方当事人及执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对于分配方案当事人可以依法提出异议。辽宁高院异议裁定认为,“华强公司主张行使优先受偿权后,执行实施部门没有制作财产分配方案欠妥,应予纠正。华强公司对财产分配方案有异议,可以针对分配方案提出异议”并无明显不当。同时,华强公司提交行使优先受偿权申请时,虽然盛金公司提起第三人撤销权之诉并被法院受理,但认定华强公司享有优先受偿权的生效判决并未撤销,其行使优先受偿权具有法律依据。关于预留了足以覆盖华强公司可能享有优先受偿权部分债权的资产即不会损害其合法权益,依据不足。 (五)多数派对异见的二次反驳 与(2019)最高法执复14号案件相似的是,在当事人援引(2019)最高法执复97号案件裁定的情况下,地方法院鲜有遵循该裁定的情形,而是依据《民诉法解释》第508条的规定,认为企业法人不适用参与分配制度,同时指出了法律的时效性问题,根据“新法优于旧法原则”否定了对被废止的法律文件的援引。 地方案例 (2021)黔02执异116、117号: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统一法律适用加强类案检索的指导意见(试行)》相关规定,异议人从中国裁判文书网上检索到最高人民法院(2019)最高法执复97号案件,……而贵院直接认定异议人合法债权实现的权利,违背了立法宗旨。 本院认为,第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2020)第五百零八条规定,“被执行人为公民或者其他组织,在执行程序开始后,被执行人的其他已经取得执行依据的债权人发现被执行人的财产不能清偿所有债权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参与分配。对人民法院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有优先权、担保物权的债权人,可以直接申请参与分配,主张优先受偿权。”根据上述法律规定,参与分配程序适用的主体是被执行人为公民或者其他组织,本案的被执行人贵州世纪蓝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属于企业法人,不能适用参与分配程序。 (2021)晋10执复115号:本院认为:本案的争议焦点是,复议申请人靳磊是否有权参与对申请执行人安小燕与被执行人临汾尧信印业有限公司、茹小随、刘爱青民间借贷纠纷一案的案涉款项的分配。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五百零八条规定:“被执行人为公民或者其他组织,在执行程序开始后,被执行人的其他已经取得执行依据的债权人发现被执行人的财产不能清偿所有债权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参与分配。”参与分配制度适用的被执行人为公民或者其他组织,本案中,被执行人临汾尧信印业有限公司为企业法人,对其财产的执行不适用参与分配制度,另外,复议申请人在复议申请书中所提出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第96条已经被废止,因此,复议申请人的申请于法无据,因此,复议申请人靳磊无权参与对被执行人临汾尧信印业有限公司印刷款的分配,临汾市尧都区人民法院裁定靳磊不得参与对申请执行人安小燕与被执行人临汾尧信印业有限公司、茹小随、刘爱青借款合同纠纷一案划拨款项的分配,符合上述法律规定。故对复议申请人靳磊的复议理由,本院不予支持。 1.法律的时效性问题 我们认为,上述(2021)晋10执复115号案件中,复议申请人在(2019)最高法执复97号民事裁定书之外还援引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2008年修订)(以下简称"《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第96条,该条在2021年1月1日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扣押铁路运输货物若干问题的规定>等十八件执行类司法解释的决定》(法释〔2020〕21号)中被明确删除。 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局综合管理室赵晋山与葛洪涛在《<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执行程序若干问题解读》中指出,《民诉法解释》规定不能进入破产的企业法人按采取执行措施的先后顺序清偿,是为了解决参与分配制度对企业法人的例外适用及实践中的扩大化导致破产程序无法充分发挥作用的问题。删除该条款有利于通过破产程序清除僵尸企业,破产的债权人公告、会议、清算等流程也有助于避免部分债权人的个别清偿,能更为平等地保护其他广大未被通知参与分配甚至债权未到期的债权人。而2021年5月6日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疑问”的回复》提到,“本次司法解释修订过程中,为避免条文重复,删去了《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原第89条、第90条、第92条至96条的规定”,此次删除也有利于维护新法颁布后法体系的一致性。 (2019)最高法执复14号、(2019)最高法执复97号均发生在此次删除之前,因此,上述两例最高法案件之所以独树一帜地肯定被执行人为企业法人的情形适用参与分配制度,可能是因为在新法与旧法的衔接过程中存在法解释的多样性与不确定性。在2015年,《民诉法解释》首次作出了被执行人为企业法人应“执转破”的规定,同时并无对《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第96条中被执行人为企业法人也可以参照适用参与分配制度的规定效力的相关说明,从而导致了误读。在同期的(2018)最高法执监665号、(2019)最高法执监59号案件中,法院则明确适用“新法优于旧法”的原则,排除了被执行人为企业法人的情况下对参与分配制度的适用。 相关法律文件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2008.12.31)(已被修订,以下除第91条均被删除) 90.被执行人为公民或其他组织,其全部或主要财产已被一个人民法院因执行确定金钱给付的生效法律文书而查封、扣押或冻结,无其他财产可供执行或其他财产不足清偿全部债务的,在被执行人的财产被执行完毕前,对该被执行人已经取得金钱债权执行依据的其他债权人可以申请对该被执行人的财产参与分配。 91.对参与被执行人财产的具体分配,应当由首先查封、扣押或冻结的法院主持进行。 首先查封、扣押、冻结的法院所采取的执行措施如系为执行财产保全裁定,具体分配应当在该院案件审理终结后进行。 92.债权人申请参与分配的,应当向其原申请执行法院提交参与分配申请书,写明参与分配的理由,并附有执行依据。该执行法院应将参与分配申请书转交给主持分配的法院,并说明执行情况。 93.对人民法院查封、扣押或冻结的财产有优先权、担保物权的债权人,可以申请参加参与分配程序,主张优先受偿权。 94.参与分配案件中可供执行的财产,在对享有优先权、担保权的债权人依照法律规定的顺序优先受偿后,按照各个案件债权额的比例进行分配。 95.被执行人的财产被分配给各债权人后,被执行人对其剩余债务应当继续清偿。债权人发现被执行人有其他财产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债权人的申请继续依法执行。 96.被执行人为企业法人,未经清理或清算而撤销、注销或歇业,其财产不足清偿全部债务的,应当参照本规定90条至95条的规定,对各债权人的债权按比例清偿。 最高院案例 (2018)最高法执监665号:根据执行规定第89条之规定,被执行人为企业法人,其财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的,应当通过破产程序处理;而因各种原因未能进入破产程序的,执行规定第96条规定了处理方式,即在企业法人未经清理或清算而撤销、注销或歇业的情况下,可以对各债权人的债权按比例清偿。但是,2015年2月4日施行的民诉法解释第五百一十六条作出了新的规定,即在执行程序中,对于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的企业法人,当事人不同意移送破产或者被执行人住所地人民法院不受理破产案件的,执行法院就执行变价所得财产在扣除执行费用及清偿优先债权之后,应按照法院采取的保全、查封、扣押、冻结等执行措施的先后顺序清偿债务。 (2019)最高法执监59号:《执行工作规定》关于多个普通债权人对同一被执行企业法人申请执行的制度,是《民诉法司法解释》施行前适用的制度。依照当时的规定,对于被执行人为企业法人,其财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原则上应当按照执行法院采取查封措施的先后顺序受偿,但在被执行企业符合《执行工作规定》第96条规定的情形时,也可以参照被执行人为公民或其他组织的参与分配制度对普通债权按比例清偿。但由于《民诉法司法解释》对此问题做了新的规定,明确对于未进入破产程序的企业法人应按照查封先后顺序对普通债权进行清偿,这实质上修改了《执行工作规定》第96条的规定,排除了参与分配制度对企业法人的参照适用。对于被执行人为企业法人的执行案件债权人而言,要么其在执行程序中按照查封先后顺序受偿债权,要么其通过破产程序按比例受偿债权。所以,本案无论天鹰公司是否符合“歇业”的情形,均不应适用《执行工作规定》第96条的规定。 2.参与分配方案的实质法律机制区分 被执行人为企业法人时,不适用参与分配制度,不仅不适用普通债权按比例受偿的规则,也不适用与分配方案制作、异议相关的规则。即使法院出于公正透明的理念制作分配方案,也与参与分配制度中的分配方案有本质区别,不能将此作为适用参与分配制度的表现。 相关法律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7修正) 第二百二十五条 当事人、利害关系人认为执行行为违反法律规定的,可以向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当事人、利害关系人提出书面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十五日内审查,理由成立的,裁定撤销或者改正;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当事人、利害关系人对裁定不服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 第二百二十七条 执行过程中,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书面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十五日内审查,理由成立的,裁定中止对该标的的执行;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案外人、当事人对裁定不服,认为原判决、裁定错误的,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办理;与原判决、裁定无关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2015) 第五百一十二条 债权人或者被执行人对分配方案提出书面异议的,执行法院应当通知未提出异议的债权人、被执行人。 未提出异议的债权人、被执行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未提出反对意见的,执行法院依异议人的意见对分配方案审查修正后进行分配;提出反对意见的,应当通知异议人。异议人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以提出反对意见的债权人、被执行人为被告,向执行法院提起诉讼;异议人逾期未提起诉讼的,执行法院按照原分配方案进行分配。 诉讼期间进行分配的,执行法院应当提存与争议债权数额相应的款项。 最高院案例 (2019)最高法执监265号:关于本案执行可否适用参与分配程序程序。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第90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五百零八条、五百一十一条的规定,适用参与分配的被执行主体必须是公民或者其他组织,在多个债权人对执行财产申请参与分配并符合参与分配的情况下,执行法院才应当制作财产分配方案。本案被执行的主体为企业法人,执行中不应适用参与分配程序,应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五百一十六条的规定进行清偿。执行法院对多个债权按照财产保全和执行查封先后顺序清偿时,为体现公正透明的执行理念,也可以制作分配方案,但该分配方案不同于司法解释规定的参与分配程序中作出的财产分配方案,当事人有异议的,执行法院应根据异议的性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五条或二百二十七条的规定进行审查,而不是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五百一十二条的规定,引导当事人进行分配方案异议之诉。 综上所述,适用参与分配制度要求被执行人为公民或其他组织,如果公司法人的其他普通债权人要求按比例公平受偿,应当积极申请破产,如对法院根据查封顺序制作的分配方案有异议,则应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并直接由法院审理裁定。 律师简介 赵友盟  律师  合伙人  上海 业务领域: 公司业务|银行与金融|娱乐传媒 赵律师专注法律顾问业务领域,任一带一路环境技术交流与转移中心(深圳)印度尼西亚联络处、江苏省书协(直书法分会)、江苏新华日报《金融汇》、凤凰新闻等单位法务顾问,赵律师正在/曾向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光大集团、中节能集团、中储棉等十数家集团客户及其下属企业提供法律服务。 电话:+86 131 2652 0738 邮箱:zhaoyoumeng@hylandslaw.com 张雨含  律师助理  上海 业务领域: 国际贸易|公司业务|国际投资并购 张雨含,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曾深度参与多起重大、疑难民商事争议解决案件。其主攻国际商事仲裁中的程序问题,深入研究PCA、ICC仲裁规则,擅长处理管辖权、合并仲裁等争议,曾赴全国多家重要仲裁机构交流学习。 推荐阅读 浩天解读 | 欧盟《外国补贴条例》以及公共采购程序解读 分享 喜欢本篇内容记得 分享、点赞与在看哦 点赞 在看
367
4
己任(上海)招聘商事争议解决部门实习生
工作地点 中国上海市静安区南京西路1717号会德丰国际广场49楼1B室 实习待遇 实习期 220元/天 工作部门 商事争议解决部门 工作内容 1、以英文/中文为工作语言,协助相关律师起草、审阅和修改涉外诉讼、仲裁文书; 2、完成法律检索、法律研究等其他相应工作。 工作要求 1、踏实细心,逻辑严谨,有责任感,有志于从事律师职业; 2、有效的沟通表达能力,敬业精神及团队合作精神,有强烈的学习愿望和能力; 3、扎实的中国民商法法学功底,且已通过法考;对境外法律有研究兴趣; 4、具备良好的英语阅读写作能力,英语口语好者加分;TOEFL 105 / IELTS 7.0及以上的优先; 5、知名法学院本科生、研究生在读(2025年或以后毕业),有知名律所实习经验者优先; 6、每周能实习至少四天,实习时间不少于3个月,能够全职实习的优先,至迟4月1日起需到岗。 简历投递 1、有意者发送简历至recruitment@genlaw.com; 2、邮件标题:注明“某某申请己任某某业务领域实习生”。 己任律师事务所 己任律师事务所是中国法律界发展最快的律师团队之一,主要业务集中于公司投融资、复杂的争议解决、知识产权诉讼和非诉,法律合规(反垄断、数据保护、反贿赂、多边开发银行合规和社会信用体系咨询等)以及政府监管事务(监管信任构筑、危机管理、政策倡导、监管沟通等)。只要您有志于律师行业,并符合我们的招聘要求,就将简历投递给我们。我们会为您提供一个能充分展现自我,发挥个人才华,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邀您一起携手同行。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视为己任律师事务所正式法律意见或建议。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如有任何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368
4
欧盟反垄断持续加长“看门人”名单,X、字节跳动等或面临欧盟更严监管
据报道,欧盟委员会周五表示,在几家公司提交申请后,埃隆·马斯克的社交媒体平台X、TikTok的母公司字节跳动以及在线旅游巨头Booking.com可能会面临欧盟对所谓“看门人(gatekeepers) ”的严格技术准则的约束。 作为欧盟的反垄断举措之一,《数字市场法》(DMA)将月活跃用户超过4500万、市值超过750亿欧元(约合810亿美元)的公司认定为为商业用户提供核心平台服务的“看门人”。 自3月7日起,这些公司被要求履行多项义务,包括让自己的消息应用程序能够与竞争对手互操作,并让用户能够自行决定在设备上预装哪些应用。此外,他们不能偏袒自己的服务而排挤竞争对手,也不能阻止用户卸载预装软件或应用。 欧盟竞争执法机构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委员会现在有45个工作日的时间来决定是否最终将这些公司认定为看门人。”去年,Alphabet、亚马逊、苹果、Meta和微软已经被认定为“看门人”。
369
4
涉嫌垄断,苹果再遭集体诉讼:被指部分数据仅限同步至 iCloud
苹果公司近日遭到集体诉讼,原告认为 iCloud 用户支付的云存储价格过高,违反了反垄断法。 根据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区地方法院 3 月 1 日公示的集体诉讼申诉书,原告指控苹果公司违反了《谢尔曼反托拉斯法》(Sherman Act)和《克莱顿反托拉斯法》(Clayton Act)。 这份集体诉讼申诉书共有 37 页,由律师事务所 Hagens Berman 代表原告 Julianna Felix Gamboa 提交,认为苹果公司基于 iOS 的云存储政策涉嫌“非法垄断”。 原告认为苹果公司要求 iPhone、iPad 等用户只能使用 iCloud 产品来备份某些文件类型,其中包括应用程序数据和设备设置等内容。 原告认为:“这种限制消费者选择的做法没有任何技术或安全方面的理由,这种限制竞争的目的和效果似乎是为了确保苹果公司 iCloud 产品的垄断地位。” 原告认为苹果公司自己也承认,云存储应该与存储的内容无关,对所有文件内容的处理方式都是一样的,只是字节的集合。原告还提到了苹果智能手机的主要竞争对手三星,三星向消费者提供了 Samsung Drive,但同时也让消费者可以选择向 Google Drive 进行完全备份。
370
4
【段和段·孙春梅】融资租赁合同纠纷案件大数据分析报告(一)
融资租赁合同纠纷案件具有专业性强、案件复杂等特点。上海段和段(郑州)律师事务所融资租赁部多年来深耕融资租赁法律服务领域,并致力于对融资租赁合同纠纷的生效判例研究。为深入了解司法实务中融资租赁合同纠纷的焦点问题及审判机关的裁判思路、主要观点或者倾向性意见,融资租赁部每年届时推出《融资租赁合同纠纷案件大数据分析报告》,现如期推出2023年度《融资租赁合同纠纷案件大数据分析报告》。报告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裁判数据分析,第二部分是融资租赁合同纠纷的焦点问题分析。 本报告内容共包括4篇文章,本篇为第1篇——《第一部分 裁判数据分析》。 研究样本:以alpha案例库为基础,以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为时间节点,以融资租赁合同纠纷案件为关键词检索出最高人民法院、各省市高级人民法院以及北京、上海金融法院作出的30份判决书,进一步选择案由为“融资租赁合同纠纷”,共选出86份判决。本团队以该86份判决书为研究样本,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在此基础上作出如下分析报告: 第一部分 裁判数据分析  一、案件审级分类 经本团队律师对86份判决书进行统计分析,在上述样本中,共有一审判决书5份,占比5.81%;二审判决书81份,占比94.19%。具体情况如下图: 二、融资租赁企业在一审中的诉讼地位 本次数据分析涉及的5份一审判决书中,融资租赁企业作为原告的判决书有5份,占比100%。具体情况如下图: 三、融资租赁企业在二审中的诉讼地位 本次数据分析涉及的81份二审判决书中(包括二审判决书、再审判决书中的二审程序),融资租赁企业作为上诉人的判决书有2份,占比2.47%;作为被上诉人的判决书有70份,占比86.42%;作为其他主体判决书的有9份,占比11.11%。具体情况如下图:  四、融资租赁法律关系的认定 本次数据分析涉及的5份一审判决书,全部涉及对融资租赁法律关系认定,占比100%;具体如图所示: 本次数据分析涉及的81份二审判决书(包括二审判决书、再审判决书中的二审程序),涉及对融资租赁法律关系认定的判决书共有51份,占比62.96%;剩余30份不涉及融资租赁法律关系认定,即各方对案涉法律关系属于融资租赁法律关系予以认可,占比37.04%。具体情况如下图: 上述涉及法律关系认定的5份一审判决书和51份二审份判决书中,经法院认定属于融资租赁法律关系的有54份,占比96.43%;经法院认定属于民间借贷法律关系的有2份,占比3.57%。具体情况如下图: 五、融资租赁类型 经本团队律师对86份判决书进行统计分析,在上述样本中,融资租赁类型为直租的判决书有16份,占比18.60%;融资租赁类型为售后回租的判决书有70份,占比81.40%。具体情况如下图: 六、融资租赁物类型 经本团队律师对86份判决书进行统计分析,在上述样本中,融资租赁物为乘用车(个人、家庭用轿车)的判决书有31份,占比36.05%;融资租赁物为生产类机器设备的判决书有22份,占比25.58%;融资租赁物为商用车(客车、货车、挂车等)的判决书有17份,占比19.77%;融资租赁物为医疗器械的判决书有5份,占比5.81%;融资租赁物为建筑物、构筑物等的判决书有2份,占比2.33%;融资租赁物为在建工程的判决书有2份,占比2.33%;融资租赁物为管网的判决书有2份,占比2.33%;融资租赁物为光伏组件的判决书有1份,占比1.16%;仅根据文书显示内容无法判断租赁物类型的判决书有4份,占比4.65%。具体情况如下图: 七、融资租赁物的登记情况 经本团队律师对86份判决书进行统计分析,在上述样本中,涉及租赁物登记情况下: 在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办理融资租赁登记的判决书共14份,占比16.28%;剩余72份判决书根据内容无法判断是否在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办理融资租赁登记,占比83.72%。 以租赁物办理抵押登记的判决书共26份,占比30.23%;剩余60份判决书根据内容无法判断是否办理抵押登记,占比69.77%。 在主管部门办理租赁物所有权变更登记的判决书14份,占比16.28%;剩余72份判决书根据内容无法判断是否在主管部门办理租赁物所有权变更登记,占比83.72%。具体情况如下表: 八、诉讼请求类型 经本团队律师对86份判决书进行统计分析,常见诉讼请求可分为10个类别,每个样本的诉讼请求均可归类在10个类别范围内,并包含其中的一项或多项。具体为,诉讼请求中含解除合同的判决书有7份,占比8.14%;含要求返还租赁物的判决书有6份,占比6.98%;含要求支付租金的判决书有81份,占比94.19%;含确认租赁物归出租人所有的判决书有4份,占比4.65%;含主张对租赁物的折价、拍卖、变卖价款优先受偿的判决书有24份,占比27.91%;含要求支付违约金/滞纳金/逾期利息的判决书有70份,占比81.40%;含要求支付留购价款的判决书有23份,占比26.74%;含要求担保人承担担保责任的判决书有57份,占比66.28%;含要求支付服务费、手续费的判决书有3份,占比3.49%;含要求支付实现债权的费用(律师费、保全费、诉讼费等)的判决书有65份,占比75.58%。具体情况如下图: 九、法院对各项诉讼请求的支持情况 (一)解除合同 在诉讼请求中含解除合同的7份判决书中,法院判决结果全部支持解除合同,占比100%。具体情况如下图: (二)返还租赁物 在诉讼请求中含返还租赁物的6份判决书中,法院判决结果全部支持返还租赁物,占比100%。具体情况如下图: (三)支付租金 在诉讼请求中含支付租金的81份判决书中,法院判决结果要求承租人支付租金的判决书有80份,占比98.77%。具体情况如下图: (四)确认租赁物归出租人所有 在诉讼请求中含确认租赁物归出租人所有的4份判决书中,法院判决结果认为租赁物属于出租人的判决书有3份,占比75%。具体情况如下图: (五)对租赁物的优先受偿权 在诉讼请求中含主张对租赁物的折价、拍卖、变卖价款优先受偿的24份判决书中,法院判决结果支持出租人对租赁物的折价、拍卖、变卖价款优先受偿的判决书有24份,占比100%。具体情况如下图: (六)违约金/滞纳金/逾期利息 在诉讼请求中含支付违约金/滞纳金/逾期利息的70份判决书中,法院判决结果要求承租人支付违约金/滞纳金/逾期利息的判决书有69份,占比98.57%。 其中,违约金/滞纳金/逾期利息的支持比例为日万分之五的判决书有24份,占比34.78%;支持比例为年利率24%的判决书有19份,占比27.54%;支持比例为年利率4倍LPR的判决书有3份,占比4.35%;支持比例为其他标准(酌定标准)的判决书有23份,占比33.33%。 具体情况如下图: (七)支付留购价款 在诉讼请求中含支付留购价款的23份判决书中,法院判决结果要求承租人支付留购价款的判决书有21份,占比91.30%(具体情况如下图)。有2份判决书不支持承租人支付留购价款,其理由为“是否取得案涉租赁物的所有权属于承租人自主选择的事项,承租人在本案中未要求取得案涉租赁物的所有权,故对出租人要求承租人支付留购价款的诉讼请求不予支持。” (八)担保人承担担保责任 在诉讼请求中含担保人承担担保责任的57份判决书中,法院判决结果要求担保人承担担保责任的判决书有53份,占比92.98%。具体情况如下图: (九)服务费、手续费 在诉讼请求中含支付服务费、手续费的3份判决书中,法院判决结果全部支持支付服务费、手续费,占比100%。具体情况如下图: (十)实现债权的费用 在诉讼请求中含支付实现债权的费用(律师费、保全费、诉讼费等)的65份判决书,法院判决结果要求支付实现债权的费用(律师费、保全费、诉讼费等)有54份,占比83.08%。具体情况如下图: 十、法条引用情况的可视化分析 (一)实体法条 经本团队律师对86份判决书进行统计分析,在上述样本中,引用实体法条数量排名前十的情况如下: 1.民法典第七百五十二条   承租人应当按照约定支付租金。承租人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不支付租金的,出租人可以请求支付全部租金;也可以解除合同,收回租赁物。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融资租赁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2020修正)第九条 承租人逾期履行支付租金义务或者迟延履行其他付款义务,出租人按照融资租赁合同的约定要求承租人支付逾期利息、相应违约金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3.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4.民法典第六百八十八条   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保证人和债务人对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为连带责任保证。 连带责任保证的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情形时,债权人可以请求债务人履行债务,也可以请求保证人在其保证范围内承担保证责任。 5.民法典第五百零九条第一款 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 6.民法典第七百条 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后,除当事人另有约定外,有权在其承担保证责任的范围内向债务人追偿,享有债权人对债务人的权利,但是不得损害债权人的利益。 7.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融资租赁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2020修正)第一条 人民法院应当根据民法典第七百三十五条的规定,结合标的物的性质、价值、租金的构成以及当事人的合同权利和义务,对是否构成融资租赁法律关系作出认定。 对名为融资租赁合同,但实际不构成融资租赁法律关系的,人民法院应按照其实际构成的法律关系处理。 8.合同法第二百三十七条 融资租赁合同是出租人根据承租人对出卖人、租赁物的选择,向出卖人购买租赁物,提供给承租人使用,承租人支付租金的合同。 9.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融资租赁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2020修正)第二条   承租人将其自有物出卖给出租人,再通过融资租赁合同将租赁物从出租人处租回的,人民法院不应仅以承租人和出卖人系同一人为由认定不构成融资租赁法律关系。 10.民法典第七百三十五条 融资租赁合同是出租人根据承租人对出卖人、租赁物的选择,向出卖人购买租赁物,提供给承租人使用,承租人支付租金的合同。 具体引用次数的情况如下图所示: (二)程序法条 经本团队律师对86份判决书进行统计分析,在上述样本中,引用程序法条数量排名前十的情况,如下: 1.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一百七十七条第一款第一项   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经过审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 (一)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以判决、裁定方式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裁定; 2.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二百六十条   被执行人未按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的,应当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被执行人未按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其他义务的,应当支付迟延履行金。 3.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一百四十七条 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决。 4.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一百七十七条第一款第二项   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经过审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 (二)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错误或者适用法律错误的,以判决、裁定方式依法改判、撤销或者变更; 5.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2022修正)第九十条   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应当提供证据加以证明,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在作出判决前,当事人未能提供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其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证明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的后果。 6.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一百八十二条    第二审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是终审的判决、裁定。 7.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六十七条第一款   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8.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一百四十五条   法庭辩论终结,应当依法作出判决。判决前能够调解的,还可以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 9.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二十三条   下列民事诉讼,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原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原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一)对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居住的人提起的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二)对下落不明或者宣告失踪的人提起的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三)对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人提起的诉讼;(四)对被监禁的人提起的诉讼。 10.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2022修正)第二百四十条   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经人民法院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不影响案件的审理。 具体引用次数的情况如下图所示: 2023年度《融资租赁合同纠纷案件大数据分析报告》的推出对融资租赁行业深入了解司法实务中融资租赁合同纠纷的最新焦点问题及审判机关关于融资租赁合同纠纷的裁判观点具有重要意义,为行业学习交流以及风险防范提供有力的参考。 融资租赁部 融资租赁部集合了段和段郑州办公室多名长期深耕于融资租赁、商业保理法律服务领域的专职律师。部门长期不断研究融资租赁、商业保理行业的热点、难点法律问题,发表专业文章、出台法律产品,为境内外大型融资租赁项目提供专项法律服务,为国内金租、大型商租公司提供非诉以及诉讼法律服务,为河南省租赁行业协会提供法律支持,为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对融资租赁、商业保理企业的监管提供法律支持。伴随中国融资租赁业的发展,段和段律师通过不断研究和积累,已具备成熟融资租赁、商业保理法律服务经验并在业内赢得了良好声誉。部门集合团队优势,通过专业化、团队化、可视化的法律服务模式,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系统化的融资租赁、商业保理法律服务。 本文作者 孙春梅 | 律师 段和段郑州办公室 高级合伙人 段和段融资租赁专委会主任 河南省租赁行业协会法务委员会主任 浙江大学融资租赁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执业领域:融资租赁 商业保理 企业合规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浙江大学融资租赁研究中心,作者段和段郑州办公室融资租赁部,仅供学习交流。
371
4
全国人大将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修订草案)》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举行预备会议 选举产生大会主席团和秘书长 表决通过大会议程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3月4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预备会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赵乐际主持会议。会议选举产生了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主席团和秘书长,表决通过了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议程。 3月4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预备会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赵乐际主持会议。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十四届全国人大现有代表2956人。截至3月3日,已经向大会秘书处报到的代表2897人。4日的预备会议,出席2853人,缺席103人,出席人数符合法定人数。 赵乐际宣布: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于2024年3月5日召开,大会的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全部就绪。 赵乐际指出,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圆满完成大会各项任务,开成一次高举旗帜、真抓实干、团结奋进的大会,动员全国各族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信心、同心同德,埋头苦干、奋勇前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预备会议经表决,选举产生了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主席团和秘书长。大会主席团由181人组成,李鸿忠为大会秘书长。 根据表决通过的会议议程,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将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审查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审查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202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提请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修订草案)》的议案,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审议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鸿忠、王东明、肖捷、郑建邦、丁仲礼、郝明金、蔡达峰、何维、武维华、铁凝、彭清华、张庆伟、洛桑江村、雪克来提·扎克尔,秘书长刘奇出席会议。 来源:新华社 编辑:郑凯文
372
4
法院系统5人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6集体获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称号
3月3日,全国妇联在京举行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暨表彰大会。法院系统5人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6个集体获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称号。 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的5人分别为:辽宁省本溪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二庭副庭长、四级高级法官赵丹阳,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人民法院副院长周冰一,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人民法院城关人民法庭副庭长陈玲玲,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四级高级法官李静,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二庭审判员、三级高级法官许建华。 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称号的6个集体分别为:天津市河北区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三庭(执行裁决审判庭),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人民法院南通港法庭(家事法庭),安徽省淮南市中级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湖北省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人民法院“映山红”女子速裁速调团队,青海省西宁市中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记者 高倩倩)
373
7
数据资产入表:法律框架与操作指南
作者:赵超律师 一、数据资产入表的发展脉络与重要意义 (一)数据资产入表的发展脉络 2022年12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简称“数据二十条”),对数据基础制度做了全面部署,其中数据产权制度的核心是建立公共数据、企业数据、个人数据确权授权机制,建构“数据资源持有权、数据加工使用权、数据产品经营权”三权结构性分置制度。第十八条“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中就首次明确提出了“探索数据资产入表新模式”。 2023年8月1日,为了落实“数据二十条”的要求,财政部印发了《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财会〔2023〕11号)(以下简称《暂行规定》),该规定已于2024年1月1日正式施行。《暂行规定》共四个部分内容,分别为适用范围、数据资源会计处理适用的准则、列示与披露以及附则。《暂行规定》的出台标志着企业数据资源入表事宜正式提上日程,也意味着数据要素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五大生产要素之一,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有可能被确认为企业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项,在财务报表中可显性化相关投入。 2023年9月8日,在财政部指导下,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印发《数据资产评估指导意见》(中评协〔2023〕17号)(以下简称为《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明确了数据资产价值的评估方法,为数据资产评估方式指明发展方向,引导市场主体积极参与数据资源入表的探索。其中《指导意见》第12条明确了数据资产的基本情况至少包含其信息属性、法律属性、价值属性等。信息属性主要包括数据名称、数据结构、数据字典、数据规模、数据周期、产生频率及存储方式等。法律属性主要包括授权主体信息、产权持有人信息,以及权利路径、权利类型、权利范围、权利期限、权利限制等权利信息。价值属性主要包括数据覆盖地域、数据所属行业、数据成本信息、数据应用场景、数据质量、数据稀缺性及可替代性等。 2023年12月31日,财政部印发了《关于加强数据资产管理的指导意见》(财资〔2023〕141号)的通知,针对数据资产的特性和生命周期,从“依法合规管理、明晰权责关系、完善相关标准、加强使用管理、推动开发利用、健全价值评估体系、畅通收益分配机制、规范销毁处置、强化过程监测、加强应急管理、完善信息披露和报告、严防价值应用风险”12个方面提出了全面的要求,为数据资产化提供了更清晰的方向。 (二)数据资产入表的重要意义 宏观层面:数据资产入表将充分释放数字经济的潜力,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能够加速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发展,推动经济增长和转型。数据资产的入表有助于激活数据资产的交易和利用,为地方财政转型提供新方案,从依赖土地财政向数据财政转变。 中观层面:数据资产入表将加速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和产业升级,促进数据要素的有序流动,激活数据交易,有助于培育数据头部企业和权威性高的数据服务商,构建数据交易生态圈[1]。 微观层面:企业通过推进数据资源入表的实施过程,将带动企业数据管理水平的提升;企业数据资产价值准确计量与列示披露,也将有助于企业优化财务报表,提高企业的投资吸引力;数据资产入表及数据资产评估可以极大释放数据资源合理变现的机会,极大鼓励企业在优质数据资源的基础上形成数据产品,进而形成创新业务模式和增量利润来源,帮助企业提升市场价值和竞争力[2]。 二、数据资产入表相关用语的定义 数据,是指任何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对信息的记录。(《数据安全法》第三条第一款) 数据资源,是指自然人、法人或非法人组织在依法履职或经营活动中制作或获取的,以电子或其他方式记录、保存的原始数据集合。(《深圳市数据产权登记管理暂行办法》 数据资产,是指特定主体合法拥有或者控制的,能进行货币计量的,且能带来直接或者间接经济利益的数据资源。(《数据资产评估指导意见》) “入表”是“会计核算”的通俗称法,所谓“数据资产入表”指通过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环节,对满足资产确认条件的数据资源进行记录,以满足内外部决策者所需的会计信息。 三、数据资产入表的会计处理 (一)《暂行规定》有关适用范围的规定 《暂行规定》关于适用范围规定“本规定适用于企业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相关规定确认为无形资产或存货等资产类别的数据资源,以及企业合法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但由于不满足企业会计准则相关资产确认条件[3]而未确认为资产的数据资源的相关会计处理”,换言之,对于满足资本化[4]的数据资源确认为资产,对符合资产定义但不满足资产确认条件的数据资源计入当期损益,即费用化[5]。 (二)数据资产入表的相关会计处理 根据《暂行规定》的要求,企业数据资源会计处理如下图所示: 关于列示,《暂行规定》明确为: 在“存货”项目下增设“其中:数据资源”项目,反映资产负债表日确认为存货的数据资源的期末账面价值。 在“无形资产”项目下增设“其中:数据资源”项目,反映资产负债表日确认为无形资产的数据资源的期末账面价值。 在“开发支出”项目下增设“其中:数据资源”项目,反映资产负债表日正在进行数据资源研究开发项目满足资本化条件的支出金额。 针对披露,《暂行规定》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强制披露”,强制披露要求企业应当按照相关企业会计准则及本规定等,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对数据资源相关会计信息进行披露;另一种是“自愿披露”,并列举了八类[6]自愿披露的相关信息。 四、数据资产入表路径 梳理归纳数据资产入表路径,目前主要有“三步法”“五步法”和“七步法”三种类型: 数据资产入表步骤三步法,即第一步定界:框定符合资产定义及确认条件的数据资源,梳理现有数据资源、摸清家底,对拟入表的数据资源标的、范围、类型进行识别确定,形成企业级数据资源目录;第二步定量:确定符合资产确认条件的数据资源的数量和规模,确定数据开发支出的相关成本是否可以计量;第三步是定性:从法律角度,对框定范围内的数据权属和合法合规性进行审查,再次筛选掉权属和合规上有瑕疵的数据[7]。 企业数据资产“五步法”入表路径来自于北京易华录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企华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普华永道中国、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中电科网络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数据交易所联合发布的《数据资源入表白皮书(2023版)》,“五步法”包括第一步:合规与确权,第二步:有效治理与管理,第三步:预期经济利益的可行性分析;第四步:相关成本的合理归集与分摊,第五步:列报与披露”,以上是一般企业进行数据资产入表的通用方法。 根据已公布的数据资产入表案例,其中先导(苏州)数字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依托数据交易所总结出数据资产入表“七步法”:第一步:通过苏州大数据交易所及专业律师事务所进行合规及授权体系设计,并完成数据安全合规评估,获得相关法律意见书;第二步:通过苏州数据要素价值共创平台开展数据盘点工作,完成数据质量评估报告;第三步:借助苏州大数据交易所技术服务生态能力,拟订初步价值意见;第四步:通过苏州大数据交易所上架数据产品,获得交易所产品证书;第五步:由专业数据服务机构、评估机构依据先导产投自身财务情况、数据资源质量报告、交易所产品证书,出具价值咨询意见书和资产评估报告;第六步:将价值咨询意见书提交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授信增信;第七步:与审计单位沟通制定数据资产相关会计管理制度,实现数据资产入表[8]。 无论是“三步法”“五步法”还是“七步法”,数据资产入表的工作都包含如下工作:一是针对数据资源本身,根据《指导意见》第12条有关数据资产的信息属性要求,要确定数据的边界和范围,用以判断数据资源是否满足资产的定义及确认条件;二是要确定数据资源的规模和数量,采集数据资源相关支出的归集,用以判断数据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是否可靠地计量;三是对数据资源进行合规性审查和确定相关权属,用以判断该数据资源是否为企业合法拥有或者控制;四是对数据资产进行管理,从而保证入表后的数据资源处于持续的合规及安全管控状态。 五、数据资产入表业务中律师相关工作 数据资产入表工作涉及多方参与、动态且复杂,要求技术人员、律师、会计师协同努力并各自独立完成职责范围内的工作。为实现专业优势的最大化发挥及权责关系的明确,建议将数据再次入表工作划分为多个模块,这些模块相互关联,共同构建成一个完整的数据资产入表流程。在各模块中,各方参与者需严格遵守规定的工作内容、流程及时间节点,以确保任务的顺利完成。基于律师的专业特长,其可以在数据资产入表业务中从事如下工作: 1.提供法律咨询和政策解读 随着数据资产入表相关规定的出台,企业在对数据资产进行会计处理、估值和入表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诸多法律合规问题。律师可以为企业提供关于数据资源确权、定价、交易、担保等方面的法律咨询,帮助企业规避潜在的法律风险。此外,律师还可以针对政策变动和行业趋势,为企业提供数据资产税收政策前瞻,助力企业合理规划税收成本。 2.对企业数据资源在尽职调查的基础上完成合规性审查 针对《指导意见》第12条关于数据资产的法律属性,包括授权主体信息、产权持有人信息,以及权利路径、权利类型、权利范围、权利期限、权利限制等权利信息的要求,企业应对数据资源进行全面的法律尽职调查,涵盖数据来源、数据内容、数据处理、数据管理和数据运营等五个维度,以评估拟入表数据资源的合法性和合规性;做好数据资源的确权,完善数据资源授权链条;进而为数据资源入表出具相应法律意见书。 3.协助企业制定数据资产管理制度 律师可凭借专业优势,协助企业制定数据资产管理制度,包括数据资产登记、备案、使用、交易、保密等方面的规范。在数据资产合规审查方面,律师可为企业提供专业的意见,确保企业数据资产管理的合规性。 4.披露义务合规审查 对企业拟自愿披露事项是否满足《暂行规定》的要求进行逐条审查。因披露义务可能与商业秘密的保护存在冲突,为了保证核心商业秘密不被泄露,企业应当根据数据资源的重要性、敏感性和竞争力等因素,确定哪些数据资源可以适度披露,哪些数据资源必须严格保密,应由律师在法律意见书中明确指出。 参考文献 [1]赵治纲.数据资产入表的战略意义、问题与建议[J].会计之友,2024(3):2- [2]北京易华录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企华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普华永道中国、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中电科网络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数据交易所联合发布的《数据资源入表白皮书(2023版)》 [3]《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二十条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前款所指的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包括购买、生产、建造行为或其他交易或者事项。预期在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不形成资产。 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是指企业享有某项资源的所有权,或者虽然不享有某项资源的所有权,但该资源能被企业所控制。 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是指直接或者间接导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企业的潜力。 第二十一条 符合本准则第二十条规定的资产定义的资源,在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确认为资产: (一)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二)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第二十二条 符合资产定义和资产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符合资产定义、但不符合资产确认条件的项目,不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 [4]资本化,是指将相关支出计入到资产的成本,是记入资产负债表的科目。   [5]费用化,是相关支出直接计入当期费用,不允许资本化,记入利润表的科目。 [6]《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愿披露数据资源(含未作为无形资产或存货确认的数据资源)下列相关信息: (1)数据资源的应用场景或业务模式、对企业创造价值的影响方式,与数据资源应用场景相关的宏观经济和行业领域前景等。 (2)用于形成相关数据资源的原始数据的类型、规模、来源、权属、质量等信息。 (3)企业对数据资源的加工维护和安全保护情况,以及相关人才、关键技术等的持有和投入情况。 (4)数据资源的应用情况,包括数据资源相关产品或服务等的运营应用、作价出资、流通交易、服务计费方式等情况。 (5)重大交易事项中涉及的数据资源对该交易事项的影响及风险分析,重大交易事项包括但不限于企业的经营活动、投融资活动、质押融资、关联方及关联交易、承诺事项、或有事项、债务重组、资产置换等。 (6)数据资源相关权利的失效情况及失效事由、对企业的影响及风险分析等。(7)数据资源转让、许可或应用所涉及的地域限制、领域限制及法律法规限制等权利限制。 (8)企业认为有必要披露的其他数据资源相关信息。 [7]陈双律师:《数据资产入表实务中的N个误区》 [8]《全国首单车联网领域数据资产入表在苏州相城完成!》,载于“今日相城”微信公众号,https://mp.weixin.qq.com/s/Ps35NTt4r3yOKuVm2nnO1g 赵超 | ZHAO CHAO 炜衡成都专职律师 专业领域: 网络安全与数据合规 邮箱: chaozhaolawyer@163.com
374
7
【德和衡·王继跃】数字货币跨境支付监管的国际合作机制探析
王继跃 北京德和衡(重庆)律师事务所 执业律师 摘要:数字货币凭借区块链技术和密码学原理的金融创新,打破了传统金融思维的桎梏,在降低交易成本、保护交易安全等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但是,数字货币也产生了诸多问题,尤其是在跨境支付领域,由于世界各国的认识程度和监管态度相异,国际层面的政府间合作机制尚未形成,统一的监管举措也未出台,而传统管辖规则又不能完全适用于数字货币,跨境洗钱、跨境避税乃至跨境黑市交易等现象频发,国际社会、经济秩序受到冲击。因此,构建并完善数字货币跨境支付监管的国际合作机制则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数字货币;跨境支付;监管;国际合作。 目  录一、数字货币概述 二、数字货币跨境支付的法律风险 (一)数字货币的境外经营问题 (二)数字货币跨境流通的法律监管问题 三、数字货币跨境支付的国际合作难点 (一)世界各国研究开发数字货币进度不同 (二)主要国家在数字货币全球治理中出现阵营化 (三)数字货币国际规则难以跟进技术创新进程 四、构建并完善数字货币跨境支付监管的国际合作机制 (一)制定统一的数字货币治理标准与原则 (二)稳步推进跨境支付路线图 (三)摒弃阵营思想,加强南北合作 (四)完善国际监管合作内容 五、结语 一、数字货币概述 中本聪在《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货币系统》中,首次将比特币的定义确定为“以区块链作为底层技术支持的电子货币”,自此开始了数字货币的发展道路。[1]但迄今为止,数字货币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比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提出数字货币是价值的数字化表示,即数字形态的货币,通过数字化形式实现其货币职能。国际清算银行(BIS)在其《数字货币》的报告中,将数字货币定义为价值存储在芯片卡中或个人电脑的硬盘中的电子形态的货币。从广义上看,数字货币主要有三类,加密资产、数字稳定币和CBDC。加密资产以加密技术和分布式账本技术为依托,不受任何主体背书。数字稳定币则是能够提供一定资产价值稳定的加密资产。中央银行发行稳定币(CBDC)属于主权货币的数字形式表示,受到属国货币发行者的直接管理,其重要性逐渐受到各国当局者的广泛认可。狭义上的数字货币则仅限于中央银行发行的稳定币(CBDC),通常被称为法定数字货币,以区别于广义的数字货币。原因在于无论是比特币等加密资产,或是其他非法定形式的数字稳定币,由于没有得到当局者的认可,都无法充分发挥货币的基本职能,比特币、泰达币等更多的是作为投资产品而非流通媒介或价值尺度本身。我国有学者就指出,“非法定数字货币不是货币”。[2]本文认同后者之观点,从我国立法概况和司法实务来看,加密资产和数字稳定币的价值属性可以得到认可,但其“交换价值”则受到禁止,缺乏国家信用作支撑与背书,自然不能被认定为真正意义上的“货币”。据此,本文认为,数字货币是国家基于数字技术依法发行的数字形态的货币,非法定数字货币皆不属于数字货币的范畴。 区别于传统货币,数字货币有其典型特征。第一,数字货币从创造伊始就选择了去中心化的逆向编程思想。[3]建立在独立的网络系统上,数字货币的获得、交易等都在虚拟网络中完成,监管机构的作用被淡化。第二,与现实世界中物理属性的资产不同,数字货币实质上是一种可编程的计算机编码,是在虚拟空间领域中将人们现实的意志、观念进行编码,具有可编程性的特征。第三,数字货币强调密码学算法的保护,在区块链的虚拟空间下,持有者对数字货币的控制不同于现实的“占有”,是基于密码学原理的公钥和私钥的安全架构完成的。一旦失去了公钥或私钥,也就意味着失去了数字货币的支配权。[4]第四,数字货币具有国际性。传统货币囿于地域范围与表现形态,表现出较强的国别特征,但数字货币凭借Web3.0下技术的运用,不受地域和形式的局限,在交易尤其是跨境交易上展现出极高的潜力。 数字货币也尤其显著优势。首先,降低发行与交易成本。传统法定货币受到资源的限制,生产、存储、运输成本高昂,且开户、转账、提现等程序繁琐,通常需要特定的第三方机构充当中介。而数字形式的发行和存储则无需回收、清点,流通便捷、高效,无需支付手续费,更不会出现货币毁坏的情形,同时,其点对点实现、弱化中介机构存在的形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效率。其次,提升安全性能。复杂的公共加密算法不仅使一般用户篡改数据无机可乘,即使是货币发行者也很难实现强行流通用户账户内的数字货币。并且区块链分布式记账的特点也使得一个节点出现的漏洞不至于危及服务器整体,系统性金融漏洞的风险大大降低。再次,数字货币有助于推动真正实现普惠金融。由于世界各国和地区经济发展程度相异,部分经济落后、金融基础差、交通不便的地区存在金融业务滞后,个人银行业务受阻的情况,而数字货币的普及则可以弱化银行的存在,打破金融机构作为中介机构的限制,利用科技手段推进普惠金融,缩小发展差距,改善生活水平。 二、数字货币跨境支付的法律风险 数字货币的创造初衷在于建立全球去中心化的货币体系,但其引发的违法犯罪问题也突破了国界。[5]2021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国数字人民币的研发进展白皮书》,指出未来将根据国内试点情况和国际社会需要,在充分尊重货币主权、依法合规的前提下探索跨境支付试点,建立汇兑安排即监管合作机制。[6]可见,跨境支付是未来数字货币健全其货币功能实现和发展的必然方向。然而,由于各国对数字货币的接纳程度不同、相关制度机制尚未完善、区块链技术的监管难题等原因,数字货币跨境支付面临着一系列的法律难题与风险,本文对其中的数字货币的境外经营问题、数字货币跨境流通的法律监管问题予以重点关注。 1、数字货币的境外经营问题 数字货币始终具有国别性和地域性,其在特定范围内能够得以发行与流通是以主权国家的影响力为限的,一旦跨境流通,其认可度会大幅降低,此时则需要探讨数字货币的境外经营问题。传统货币的境外经营主要通过将相关权力授予本国金融机构的境外分支机构或货币流通国特定金融机构,无论何种方式,都势必涉及经营权的让渡与平衡问题。[7]此外,数字货币的境外经营还涉及数据隐私保护、网络安全与技术稳定以及发行国和流通国的数据共通问题,相较则更显复杂。目前,随着各国对数字技术、数据价值日益重视,数据主权概念向前发展,无论是数字货币发行国还是流通国,出于保护数据安全乃至维护主权独立的角度,都采取相对保守的态度。此外,各国技术服务商和数字钱包运营商所提供的技术水平差异也会提升协调的难度。 2、数字货币跨境流通的法律监管问题 截至2023年9月,有130个国家(地区)经济体已经参与到数字货币的研究行列中,其中有12个经济体已经推出了数字货币,这其中以小型国家为主,如牙买加、尼日利亚、巴哈马和东加勒比,其他各大经济体则相对滞后。我国目前正处于有序推进数字人民币的研发与试点的阶段,欧盟目前则只是明确了开发数字欧元的必然性,但就数字欧元的设计和发行选项则尚未明确,美国也是停留在技术选择的阶段。经济大国就数字货币采取相对保守态度的部分原因在于,数字货币流通需要构建一套谨慎、严密的法律与监管框架。一方面,数字货币将会给监管机构带来新的职责,跨境支付时境内外机构的职责分工有待明确,相关政策的制定皆需经缜密的讨论。另一方面,参与到数字货币发行与跨境流通过程中的运营商、公司都有可能触及政府机密、公民个人信息,稍有不慎即可能导致个人数据泄露乃至国家安全危机。但是,如果对数字货币跨境流通施以过于严密的监管,也极有可能导致国家机构对公民个人信息的违法涉足,或是对他国数据安全的侵犯,甚至引发国际争议。 三、数字货币跨境支付的国际合作难点 1、世界各国研究开发数字货币进度不同 随着各国对数字货币的认识逐步深化,全球数字货币实践步伐日益加快。中国作为世界上第一个推出主权数字货币的国家,2020年4月起,DC/EP陆续在国内部分城市、商业银行及跨境支付场景进行了试点。而新加坡以及一些欧美国家央行还正在积极联合BIS组建CBDC小组,推出系列试点项目,美国则还处于研究分析阶段。毋庸置疑,数字货币将是未来大势所趋,目前世界各大主要经济体均在积极应对。但是,对数字货币项目不同的接纳、开发以及适用程度对各国间开展合作造成了阻碍。尤其是发达经济体推进数字货币的进程相对谨慎,与发展中国家相比,欧美发达国家的研发进程明显较缓。[8]而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研发的数字货币网络系统投以质疑、猜忌的态度,就价值系统、支付系统和储藏系统更倾向于信赖本国或特定国的开发成果,导致参差的各国数字货币开发进度继续存在,形成新的恶性循环。 2、主要国家在数字货币全球治理中出现阵营化 鉴于未来可能在国际上产生的广泛影响,数字货币正日益成为当今主要国家竞争的一大领域。从目前趋势来看,主要国家已经在CBDC标准制定上展开激烈博弈并出现集团化倾向。[9]中国e-CNY系统秉承互相尊重、平等互利的原则探索国际合作标准,在数字货币领域走在了世界前沿,但却受到了西方国家的猜忌。西方国家开展的数字货币合作则是以制定一套新的标准为目标,日本议员团体于2020年初建议日本政府敦促美国将数字货币列入当年G7峰会议程,[10]美联储副主席在2022年也强调e-CNY对跨境数字金融交易规范和标准的冲击,美国必须据此抓紧推动相关研究和政策制定。各国数字货币跨境的项目成果显然也能体现国家博弈的身影。中国大陆、中国香港、泰国以及阿联酋合作开展多边央行“数据桥”项目(m-CBDC- Bridge)。2022年1月,G7中的六国央行(除美联储外)宣布合作开展数字货币研究,并同国际清算银行成立了数字货币研究小组。法国央行同瑞士央行研发试行了Jura项目。加拿大则是同新加坡、澳大利亚、马来西亚、南非合作启动Dunbar项目,将各自区块链进行连接。日本同欧盟也有类似合作正在开展。在一定范围内的相互关联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加深特定国家间的数字货币政策协调,促进资金流通,但显然不同层面的相互隔绝在数字货币运行规模不断扩大后必然引发项目间的发展不平衡、相互排斥乃至否定,导致全球支付清算体系过于庞杂,对数字货币跨境支付发挥高效便捷的优势造成负面影响。 3、数字货币国际规则演进难以跟进技术创新进程 数字技术革命已然成为推动国内外变局的重要力量,并且该项技术自身无时无刻不在变化发展。而数字货币作为数字金融的基石,无论是微观还是宏观层面,影响都尤为广泛。对于此类新兴事物,规则先行是确保人类可以获益于技术而非受其威胁的必要条件。[11]但数字货币国际治理现状则与之相反。在数字货币跨境支付领域,鉴于其影响面极为广泛,涉及的治理内容和流程繁复,数字货币全球治理的演化进程遭受挫折。通常来讲,对于新兴事物全球治理需要经过现有规则适用性审查、明确规则未涵盖领域范围、制定新领域规则的步骤,在这过程中,还需要考虑现行政策的灵活运用以及政策之间的协调度等等,一套完整的流程通常需要消耗数年甚至更久的时间。然而,数字货币技术在这过程当中必然会出现新的技术创新,设计新的领域,产生新的难题,譬如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BCBS)早在2019年就发布了关于数字货币的讨论稿和咨询文件并征求各方意见,但截至2022年12月才批准将相关新规通过,2025年落实执行。规则完善速度远远落后于数字货币领域的技术革新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四、构建并完善数字货币跨境支付监管的国际合作机制 1、制定统一的数字货币治理标准与原则 一直以来,数字货币因主权明晰、监管框架相对明确,并没有成为全球各大央行紧迫的重大议题。国际清算银行(BIS)作为全球金融治理的支柱机构,数字货币治理投入了较多关注。自脸书公司提出全球数字稳定币“天秤币”后,BIS明确指出数字货币(CBDC)所具备的安全、可信的优势能够为各国使用并成为一种新的支付手段。自此,越来越多的央行表现出对数字货币的积极态度,数字货币跨境支付也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地区开展试点。但是,由于缺乏明确的标准和指导原则,各国央行所得项目相互区别,数字货币的跨境流通遭受到了现实阻碍。因此,制定统一的数字货币标准和原则至关重要。 具体操作上,本文认为,就统一的数字标准而言,各国营秉持公正、公益的思想,联合金融稳定委员会(FS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国际清算银行(BIS)等金融机构,出台一套兼具指导意义和灵活空间的数字货币系统建设标准,为各国相关项目开展提供指引。而在标准的形成上,各国间则需尊崇以下原则:第一,技术中立原则,技术的使用应以数字货币治理体系的更好达成与实施为目的,所有偏见、失衡的行动都应被禁止。第二,技术与法律动态平衡原则。如前文所述,数字货币领域相关政策与法律相对于实务滞后较大,因此各国国内监管措施及国际合作措施须充分考量技术发展的提前量,保有一定的提前性,同时法律也应为数字技术的发展方向提供一定指引。第三,依托国际组织原则。目前来看,G20已经成为形成统一的数字货币治理框架的核心平台,但其目前对数字货币经营秩序的协调作用还有待提升,未来,G20除推动各国央行数字货币研发外,还可以积极倡导通过特定的国际组织形成监管合作网络,为数字货币风险预测、监管落实、工作标准化提供方向指引。最后,形成共享式法律适用思路。各国间一直存在的法律冲突与界限模糊一直被视为深化国际合作的阻碍,货币数字化和国际化进一步加剧了这类现象,而为解决此困境,则需要在既有冲突规范的基础上,以共商、共享、共建的方式寻求最优结果,拟定符合各国利益的协定。 2、稳步推进跨境支付路线图 《G20跨境支付路线图》自2020年G20峰会提出后,在2021年、2022年的G20会议上均强调了各方继续落实该路线图的重要性。在未来,无论是支柱机构层面或是具体领域的国际标准制定层面还需进一步明确时间表和工作方向。详言之,应明确各大国际金融机构在数字货币领域的工作职责。如金融稳定委员会(FSB)可就数字货币在跨境流通领域深入研究探索,设置一定的量化目标,世界银行则可就数字货币跨境支付的执行情况进行分析、报告,就跨境资本流动情况、潜在金融风险、数字货币储备等方面开展工作。 3、摈弃阵营思想,加强南北合作 无论是数字货币还是其他需要国际合作的领域,阵营、对立思维都容易导致相关领域发展“碎片化”。中国发展数字货币伊始就秉持合作共赢的原则,无掌控相关国际标准的野心。但部分国家出于政治格局或国家主权的考量,更青睐与同一阵营中的其他国家开展相关合作。由于一国或一定区域内的法定货币具有严格的法定性和地域性,按照属地主义原则对货币流通出台并实施相应政策是维护本国主权独立的要求。[12]但是数字货币的数字属性又对国际性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全球稳定币的发展迫使各国必须就数字货币的监管与治理达成公识并予以落实。因此,摈弃阵营对立思维,拥抱合作共赢的潮流是大势所趋。此外,从目前的治理实践来看,发达国家对非法定数字货币的治理经验颇丰,而数字货币(CBDC)则相对缓滞,发展中国家金融市场相对混乱,经验薄弱,对非法定数字货币往往采取保守、限制、禁止的态度,而更乐于接纳稳定、规范的数字货币(CBDC)。因此,加强多边合作既能够推动各国经验共享,取长补短,保障数字货币全球治理的包容性,更能够以高效、公平的方式形成最优选项,以加强不同数字货币之间交互关联取代各国独立或阵营化开发的“数据孤岛”。 4、完善国际监管合作内容 迄今为止,几乎没有官方机构对数字货币的有效监管和治理的构成方式进行研究。[13]目前国际监管合作也仅停留在各国政府或国际组织的宏观层面,但数字货币业务跨境流通业务的开展包括注册、发行、上架、流通、境内外制度协调、监管配合、员工管理等等,尤其是交易中的敏感数据处理,目前并没有明确由哪一国际组织对此负责。此外,就数字货币领域时常出现的国际纠纷以及违法犯罪活动,也需要确定或增设一定的国际机构对此负责,例如成立数字货币仲裁法庭,强化FATF(反洗钱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的反数字货币犯罪执法权力等。[14]因此,明确数字货币跨境业务的监管主体是完善国际监管合作的首要内容。其次,由于数字货币跨境流通涉及领域广泛,如金融、技术、数据等等,国际监管合作内容也应及时扩大,以涵盖所有涉及领域为指引。加强各国政府对数字货币发行的监督与配合,密切技术协调、合规审查,在容易出现侵权、逃税、洗钱等违法犯罪方面加强配合,完善相关机制,协同监管,掌握全球数据,及时捕捉风险。 五、结语 数字货币作为新兴事物,全球治理规则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不可避免。但鉴于数字货币兼具数字化、金融化的特性,其在跨境流通产生的挑战迫使全球治理机制须尽快完善。国际社会应秉持合作共赢的原则,放弃阵营思想,以国际合作、技术中立的原则推动制定统一的全球数字货币治理标准,稳步推进跨境支付进程,探索形成共享、多维的法律冲突解决方式和法律适用思路。 参考文献: [1]Nakamoto, S. (2008). Bitcoin: 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 [2]熊俊.非法定数字货币的界定与监管[J]中国金融.2016,(17):26-27. [3]Lawrence J. Trautman and Alvin C, Harrell , “Bitcoin Versus Regulated Payment Systems:What Gives?” Cardozo Law Review , vol. 38, no.3, 2017,p.1061. [4]P. Carl Mullan, 2014."What Is Digital Currency?," Palgrave Macmillan Books, in: The Digital Currency Challenge: Shaping Online Payment Systems through US Financial Regulations, chapter 1, pages 4-12. [5]白雅茹.数字货币监管的国际合作机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 [6]中国人民银行数字人民币研发工作组.《中国数字人民币的研发进展白皮书》[Z],2023:7-8. [7]李智,黄琳芳.法定数字货币跨境流通的法律问题研究[J].武大国际法评论,2022,6(02). [8]刘晓欣.全球法定数字货币现状、发展趋势及监管政策[J].人民论坛,2021,(24):66-70. [9]宋爽,熊爱宗.数字货币全球治理的进展、挑战与建议[J].国际经贸探索,2022,38(09):96-112. [10]宋爽,刘东民.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趋势及我国的应对建议[J].中国发展观察,2023,(04):100-103. [11]汤啸天.运用区块链技术创新社会治理的思考[J].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2018,33(03):67-75. [12]张西峰.货币主权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J].河北学刊,2014,34(06):106-110. [13]School, N. M., PhD Candidate at Macquarie Law, & School, N. S., Professor of Technology Law and Director of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at Macquarie Law. (2023). Towards an Effective Regulatory and Governance Framework for 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ies. Stanford Journal of Blockchain Law & Policy.  [14] 李帅,屈茂辉.数字货币国际监管的法律秩序构建[J].法学评论,2022,40(04):148-160. 作者简介 王继跃 德和衡(重庆)律师所执业律师 王继跃,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业务中心副总监,德和衡重庆所金融业务部主任,元宇宙文旅产业联盟特聘数字金融法律专家。曾就职于三菱日联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投行部,全程参与集团资金池二期(人民币、外币功能全面整合)、供应商融资及海外代付等多个创新金融产品的研发。目前专注领域为外商投资、跨境投融资、数字金融、隐私保护、商事争议解决。 质控人简介 陈健民 高级合伙人 金融业务中心执行总监 chenjianmin@deheheng.com
375
7
【君合·杨锦文 李圆圆】跨国公司需要关注的国家安全那些事儿(一):生物相关数据出境与国家安全
一、前 言 国家安全的概念较为宽广,不仅涉及到人们熟知的反间谍、反分裂国家、反恐怖主义、反外国制裁、核安全、国家秘密等议题,在数字互联时代,也涉及到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生物安全等内容。近年来部分跨国企业因此被追究法律责任的案例引起热议,且国家安全涉及到的责任对于企业高管来说影响更为重大,给企业经营带来了非常大的不确定风险。我们从跨国企业在中国开展业务的角度出发,立足于本地法律,根据业务实战经验,拟为跨国企业从事跨境业务经常涉及到的国家安全问题进行一个系列性的分析,包括国家秘密、反间谍、生物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等方面,为企业遵守中国法律和合法合规开展业务及防范风险提供法律指引。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如指纹识别信息、面部识别信息、基因检测等生物相关数据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些数据在许多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包括身份验证、犯罪侦查、医学研究等。然而,随着这些生物相关数据的价值不断增加,其不仅对于个人隐私非常敏感,而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就生物相关数据出境而言,例如就人类遗传资源与外方开展科学研究活动、境内外机构的生物及医学科研合作、在外刊发表科研文章等场景均有可能涉及生物相关数据出境,从而关系到国家安全问题。此前,我国基因图谱在国外期刊上发布等事件引起舆论哗然,使得生物相关数据对于国家安全的意义更为大众所认知,生物相关数据出境可能引起国家安全的相关风险,需要相关单位和人员审慎处理。  本文拟着眼于生物相关数据出境在国家安全方面涉及人类遗传资源、重要数据出境、网络安全审查、生物相关物项和技术的出口管制、限制出境生物相关数据等几个方面的问题,将跨国公司在跨国业务中所涉的国家安全问题提纲挈领予以介绍,为处理生物相关数据的相关单位提供数据合规以及维护国家安全防范风险的思路。 二、生物安全的范畴 根据《生物安全法》,生物安全,是指国家有效防范和应对危险生物因子及相关因素威胁,生物技术能够稳定健康发展,人民生命健康和生态系统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威胁的状态,生物领域具备维护国家安全和持续发展的能力。从事下列活动需要适用《生物安全法》:(一)防控重大新发突发传染病、动植物疫情;(二)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三)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四)人类遗传资源与生物资源安全管理;(五)防范外来物种入侵与保护生物多样性;(六)应对微生物耐药;(七)防范生物恐怖袭击与防御生物武器威胁;(八)其他与生物安全相关的活动。 生物安全的范畴较为广泛,生物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护生物安全应当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以人为本、风险预防、分类管理、协同配合的原则。 三、人类遗传资源 根据《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和《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人类遗传资源包括人类遗传资源材料和人类遗传资源信息,其中人类遗传资源材料是指含有人体基因组、基因等遗传物质的器官、组织、细胞等遗传材料;人类遗传资源信息是指利用人类遗传资源材料产生的数据等信息资料。人类遗传资源信息包括利用人类遗传资源材料产生的人类基因、基因组数据等信息资料,但不包括临床数据、影像数据、蛋白质数据和代谢数据。 因人类遗传资源较为敏感且关系到生物安全和国家安全问题,采集、保藏、利用、对外提供我国人类遗传资源均受到规制,尤其是对于外国组织、个人及其设立或者实际控制的机构(以下简称“外方单位”)有诸多限制,包括以下: 外方单位不得在我国境内采集、保藏我国人类遗传资源,不得向境外提供我国人类遗传资源; 外方单位需要利用我国人类遗传资源开展科学研究活动的,应当遵守我国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并采取与我国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医疗机构、企业合作的方式进行; 将人类遗传资源信息向外方单位提供或者开放使用,不得危害我国公众健康、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可能影响我国公众健康、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应当通过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组织(科技部)的安全审查; 将人类遗传资源信息向外方单位提供或者开放使用的,应当向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科技部)备案并提交信息备份。 目前基因检测等服务逐渐普及,当涉及到基因数据的对外提供、合作科研等方面时,需注意相对方或者涉及到的第三方是否涉及外方机构,提前做好充分调查和了解,避免人类遗传资源出境的相应风险,如确有必要应及时向科技部办理相关手续,取得相应的行政许可。 四、生物安全所涉重要数据 生物安全领域的重要数据 人类遗传资源亦涉及敏感个人信息(如基因数据等,因篇幅所限,本文拟着目国家安全方面,暂不讨论个人信息保护这一部分)和重要数据,同样可能涉及重要数据的相关合规问题,例如重要数据出境的安全评估申报问题。 目前重要数据的范围和种类尚未完全明确,在实践中主要参考部分行业的相关法规和国家标准(包括部分征求意见稿)来进行判断。重要数据一般是指一旦遭到篡改、破坏、泄露或者非法获取、非法利用等,可能危害国家安全、经济运行、社会稳定、公共健康和安全等的数据,其中涉及人类遗传资源或者生物安全的数据包括以下几类(其中包括部分征求意见稿的规定): 达到国家有关部门规定规模或者精度的基因等国家基础数据; 出口管制物项涉及的核心技术、设计方案、生产工艺等相关数据,生物等领域对国家安全、经济竞争力有直接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数据; 反映群体健康生理状况、族群特征、遗传信息等的基础数据,如人口普查资料、人类遗传资源信息、基因测序原始数据; 人口数据,涉及人口普查、基因数据、遗传资源等,如:人口普查资料、生命登记信息、人类遗传资源信息、基因测序原始数据、人体基因组、基因等遗传物质的器官、组织、细胞等遗传材料的情况; 诊疗与健康管理信息,涉及电子病历、检测结果、健康档案等各类诊疗、健康数据信息,以及健康医疗数据开发利用结果等信息; 疫情管理相关信息,涉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过程中获得的疫病流行情况,疫情防控过程中获得的病源跟踪、物资调配、交通运输等相关信息; 其他可能影响生态、生物等安全的数据。 如果涉及以上重要数据的出境,则需要根据《数据出境安全评估办法》的规定通过所在地省级网信部门向国家网信部门申报数据出境安全评估。虽有前述,根据《规范和促进数据跨境流动规定(征求意见稿)》中的规定,“二、未被相关部门、地区告知或者公开发布为重要数据的,数据处理者不需要作为重要数据申报数据出境安全评估”,但此征求意见稿亦尚未生效。建议相关单位在处理前述数据时本着审慎态度进行,积极咨询主管部门和网信部门的意见。 网络安全审查 前述重要数据还可能涉及网络安全审查。根据《网络安全审查办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采购网络产品和服务,网络平台运营者开展数据处理活动,影响或者可能影响国家安全的,应当按照本办法进行网络安全审查;掌握超过100万用户个人信息的网络平台运营者赴国外上市,必须向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申报网络安全审查。 对于“影响或者可能影响国家安全”的判断,包括:核心数据、重要数据或者大量个人信息被窃取、泄露、毁损以及非法利用、非法出境的风险;赴国外上市存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核心数据、重要数据或者大量个人信息被外国政府影响、控制、恶意利用的风险;以及网络信息安全风险。因此,如果企业处理的生物相关数据可能涉及前文所述的重要数据的,还应当考虑相关业务中是否可能触发网络安全审查,并积极咨询主管部门和网信部门的意见。 五、生物相关物项和技术的出口管制 生物相关数据还可能涉及出口管制物项和技术的内容。《出口管制法》中规制的物项(亦包括物项相关的技术资料等数据)主要包括两用物项(指既有民事用途,又有军事用途或者有助于提升军事潜力,特别是可以用于设计、开发、生产或者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及其运载工具的货物、技术和服务)、军品、核以及其他与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履行防扩散等国际义务相关的货物、技术、服务等物项,其中与生物安全相关的主要包括生物两用品,涉及《生物两用品及相关设备和技术出口管制条例》以及《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2023)等规定,其中生物相关数据包括: 实行出口管制的各类病原体,包括菌、毒种及各类活培养物,以及含有此类病原体的各种生物材料(如:细胞、组织、血清、带菌动物等)或非生物材料;无论这些病原体是天然的,还是经过基因修饰的都在出口管制之列,但以疫苗形式存在的除外; 实行出口管制的各种毒素,不包括免疫用毒素,以及经国家主管部门批准的人用药物产品; 实行出口管制的遗传物质包括:染色体、基因组、质粒、转座子、载体(无论是否经过基因修饰); 实行出口管制的相关技术,包括技术资料、技术援助等形式,但不包括在公共领域内的知识,或基础科学研究(无论是否针对本清单所列物项)或普通专利申请所必需的知识; 部分生物农药生产技术和生物技术药物生产技术; 用于人的细胞克隆和基因编辑技术。 以上涉及到的生物相关数据或物项属于禁止出口或者限制出口的内容,需要接触这些数据或物项的企业审慎处理。 六、限制出境生物相关数据 除前述外,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部分生物相关数据要求境内存储,或者需履行相应手续后方能出境(部分数据可能与重要数据及出口管制物项和技术有重叠),详见下表: 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 限制出境生物相关数据 《人口健康信息管理办法》 不得将人口健康信息在境外的服务器中存储,不得托管、租赁在境外的服务器。 《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标准、安全和服务管理办法(试行)》 健康医疗大数据应当存储在境内安全可信的服务器上,因业务需要确需向境外提供的,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及有关要求进行安全评估审核。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 患者信息等敏感数据应当存储在境内,确需向境外提供的,应当依照有关规定进行安全评估。 《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管理办法(试行)》 出于人道主义目的,满足救死扶伤需要,而必须向境外医疗单位提供移植造血干细胞用脐带血时,应严格按我国遗传资源保护管理办法中的有关规定办理手续。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 国家对种质资源享有主权。任何单位和个人向境外提供种质资源,或者与境外机构、个人开展合作研究利用种质资源的,应当报国务院农业农村、林业草原主管部门批准,并同时提交国家共享惠益的方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 国家对畜禽遗传资源享有主权。向境外输出或者在境内与境外机构、个人合作研究利用列入保护名录的畜禽遗传资源的,应当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同时提出国家共享惠益的方案;受理申请的农业农村主管部门经审核,报国务院农业农村主管部门批准。 向境外输出畜禽遗传资源的,还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的规定办理相关手续并实施检疫。 新发现的畜禽遗传资源在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鉴定前,不得向境外输出,不得与境外机构、个人合作研究利用。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 境外组织和个人不得在我国境内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监测活动。确需开展的,应当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组织境内有关单位与其联合进行,并遵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向境外组织和个人提供未发布的农作物病虫害监测信息。 《蚕种管理办法》 禁止除杂交一代蚕品种以外的蚕遗传资源出口。 因交换需要出口蚕遗传资源的,应当向省级人民政府农业农村(蚕业)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同时提出国家共享惠益方案。 对外合作研究利用蚕遗传资源的,按照国务院规定的畜禽遗传资源对外合作研究利用的审批办法审批。 《林木种质资源管理办法》 国家对林木种质资源享有主权。任何单位和个人向境外提供林木种质资源的,应当经国家林业局批准。 向境外提供或者从境外引进林木种质资源的,应当按照一定程序办理审批手续。 《GB/T 39725-2020 信息安全技术 健康医疗数据安全指南》 控制者因为学术研讨需要,需要向境外提供相应数据的,在进行必要的去标识化处理后,经过数据安全委员会讨论审批同意,数量在250条以内的非涉密非重要数据可以提供,否则应提请相关部门审批。 不涉及国家秘密、重要数据或者其他禁止或限制向境外提供的数据,经主体授权同意,并经数据安全委员会讨论审批同意,控制者可向境外目的地传送个人健康医疗数据,累计数据量应控制在250条以内,否则应提请相关部门审批。 控制者不宜将健康医疗数据在境外的服务器中存储,不托管、租赁在境外的服务器。 《GB/T 40660-2021 信息安全技术 生物特征识别信息保护基本要求》 基于生物特征识别信息的身份识别相关算法,以及开展生物特征识别相关活动时收集的生物特征识别信息原则上不应出境、出口,应经相关主管部门审批。 《GB/T 41819-2022 信息安全技术 人脸识别数据安全要求》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收集或产生的人脸识别数据应在境内存储。因业务需要确需出境的,应按照个人信息出境相关规定进行安全评估。 《GB/T 41807-2022 信息安全技术 声纹识别数据安全要求》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收集或产生的声纹识别数据应在境内存储,因业务需要确需出境的,应按照个人信息出境相关规定进行安全评估。 《GB/T 41773-2022 信息安全技术 步态识别数据安全要求》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收集或产生的步态识别数据应在境内存储,因业务需要确需出境的,应按照个人信息出境相关规定进行安全评估。 目前,收集人脸、声纹、步态识别数据并进行人工智能算法开发的企业较多。根据前述规定,处理医疗信息、患者信息、人口健康信息、人脸识别数据、声纹识别数据、步态识别数据以及身份识别相关算法等数据的企业应当注意前述数据需要进行本地化存储,在对外提供和传输以及使用信息系统进行存储、使用和加工时应当审慎判断是否有可能涉及数据出境,就此积极咨询专业机构的意见,如确有业务需要应当办理相关部门的前述相应手续,包括数据出境安全评估。 七、结 语 综上所述,生物相关数据与国家安全密切相关,其数据出境可能涉及多个法律和部门的管辖和手续,需要相关企业在处理生物相关数据时本着审慎义务,提高重视程度,加强合规管理,确保生物相关数据的出境不侵犯个人隐私,同时亦妥善维护国家安全。近年来,某些生物医药上市公司高管因此被采取强制措施或者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例、某些生物医药公司因违规出境人类遗传资源而被处罚等案例时有发生,需要企业提升安全意识,完善安全制度,强化风险管理,做到警钟长鸣。 杨锦文  合伙人 yangjw@junhe.com 业务领域 公司与并购 合规   隐私保护、网络安全与信息法 李圆圆 liyuanyuan@junhe.com “碳中和专项基金”是君合律师事务所与北京绿化基金会共同发起的公益项目。 >> 扫码购车贴 点击阅读原文,直通君合手机官网,了解更多详情! 声 明 《君合法律评论》所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得视为君合律师事务所或其律师出具的正式法律意见或建议。如需转载或引用该等文章的任何内容,请注明出处。未经本所书面同意,不得转载或使用该等文章中包含的任何图片或影像。如您有意就相关议题进一步交流或探讨,欢迎与本所联系。
376
7
美国对华数据跨境边界重塑
2024年2月28日,美国总统拜登签发了第14117号行政命令(Executive Order on Preventing Access to Americans Bulk Sensitive Personal Data and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Related Data by Countries of Concern,以下简称“行政令”),旨在从国家安全维度保护敏感个人数据和美国政府相关数据,防止其受到“受关注国家”(Countries of Concern)的利用。考虑到行政令中指示美国司法部制定相关规定,司法部也配套发布就拟议规则制定的预通知(以下简称“ANPRM”),同时就ANPRM发布了相应的情况说明(Fact Sheet, 以下简称“情况说明”)。 此前美国在数据跨境流动问题上,总体较为宽松,虽然有外商投资安全审查和技术出口等维度的个别性要求,也存在基于国家安全或具体数据安全事件而针对个别企业的交易禁令或处罚,但并没有在数据流动、总体边界维度形成系统化的监管措施。而此次行政令从政治和安全角度,显示出较为显著的综合性战略调整。综合行政令、ANPRM和情况说明,我们就此次新规内容进行了解读总结,以便市场主体掌握重点。 一、 哪些数据受到限制? 目前来看主要为两类: 1  “敏感个人数据”: 总结来说,包含六类,即i.个人识别信息、ii.精确地理位置数据及相关传感器数据、iii.生物特征识别信息、iv.人类基因组数据、v.个人健康数据、vi.个人金融数据,或者任何这些数据的组合。这其中同时有几个关注重点: 后续正式规定中还可能对“敏感个人数据”有更详细的界定; “敏感个人数据”明确不会包括合法对公众开放的公开记录数据(比如法院或政府记录); 由于行政令部分是基于美国《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案》(IEEPA)对总统的授权,而IEEPA中出于言论和表达自由等维度的考虑,明确了不涉及价值转移个人通讯,以及视频、艺术作品或出版物等表达类信息,不应受到IEEPA下总统权力的影响。因此前述信息后续也不会被归入“敏感个人数据”; 并非所有“个人识别信息”都是“敏感个人数据”,后续规则中会有明确列出的“个人识别信息”类型,只有被列出的信息或该等信息组合,才会受到限制。目前行政令和情况说明下明确不属于“个人识别信息”的内容,包括:(i)仅与另一项“人口统计或联系数据”相关联的“人口统计或联系数据”(如姓名、出生日期、出生地、邮政编码、居住街道或邮政地址、电话号码和电子邮件地址以及类似的公共账户标识符)、(ii)仅与用于提供电信、网络或类似服务的另一项“网络标识符、账户认证数据或呼叫数据”相关联的“网络标识符、账户认证数据或呼叫数据”。 “个人健康数据”的范围,指向《健康保险流通与责任法案》(Health Insurance Portability and Accountability Act)及其实施细则中对“个人可识别健康信息”(individually identifiable health information”)的定义,这使得其范围会包含可识别至个人的统计数据、个人健康状况、与健康治疗提供或其支付相关的信息(比如诊疗信息、诊疗支付信息等,且无论这个信息的记录方是谁(因此可能涵盖医疗机构、雇主、健康保障计划提供方等))。  “个人金融数据”将包括与个人信用卡、借记类卡或银行账户相关的数据,包括购买和支付记录;银行、信用或其他财务报告表单中的数据,包括资产、负债和债务以及交易;或者在信用报告或 “消费者报告”(主要指美国《公平信用报告法》项下的consumer report)中的数据。 2  “美国政府相关数据”: 包含司法部长确定的有高风险被“受关注国家”用以损害美国国家安全的以下类型数据: 对交易一方而言,该数据与联邦政府(含军队)的现任或前任员工(或合同工)或前任高级官员关联或可关联: 与可用于识别联邦政府(含军队)的现任或前任员工(或合同工)或前任高级官员的数据类型相关关联; 与联邦政府(含军队)控制的某些敏感地区关联或可关联。对这类地区,后续司法部会提供明确的清单。 二、 涉及上述数据的哪些行为会受到限制? 总结来说,需要同时满足以下条件,行为才会受到限制 首先其需要是“美国人士”,以及涉及“受关注国家”或“受关注人士”(covered person) 的参与方之间发生的交易。 这其中“美国人士”包含美国公民、国民或合法永居、美国接受为难民或者提供庇护的个人、仅根据美国法或在美国司法辖区下组建的实体(含其外国分支机构),或任何位于美国境内的人士; 其次行为中如果涉及的是“敏感个人数据”,则“敏感个人数据”需要达到一定的量级才会触发限制。如果交易涉及的是“美国政府相关数据”,则无论量级多少都会触发限制。 我们来逐一拆解一下这两个条件的要点: 1“受关注国家”和“受关注人士” 纯美国境内的交易或美国与其他非 “受关注国家”的数据流动,逻辑上都不会受到影响。但需要关注两类可能发生的例外情况: 交易双方虽均处于美国,但其中一方属于“受关注人士”,此时仍然可能受到限制; 虽然是美国和非“受关注国家”主体间的交易,但是交易下的数据通过非“受关注国家”再流动到“受关注国家”,此时仍然可能受到限制。     在这个点上,后续对美国交易方的要求,可能会分成两类: 如果交易涉及与非美国方的数据经纪活动,则美国一方需要在合同上要求非美国方不得将信息提供给“受关注国家”或“受关注人士”; 如果交易不涉及上述情况,则美国一方需要不“明知”交易涉及“受关注国家”或“受关注人士”。 对于“受关注国家”,目前拟包括中国(含香港和澳门)、俄罗斯、伊朗、朝鲜、古巴和委内瑞拉。 对于“受关注人士”,目前拟包括四类,即: 被“受关注国家”直接或间接拥有50%或以上,或根据“受关注国家”组建或设立,或其主要经营地在“受关注国家”的实体; 由前述a类实体或以下c、d或e类人士直接或间接拥有50%或以上的实体; 作为“受关注国家”或前述a、b类实体或以下 e类人士的员工或合同工的非美国人; 主要居住在“受关注国家”的非美国人; 司法部长认定为被“受关注国家”拥有或控制,或者受其管辖或指示的实体,或者代表或声称其代表“受关注国家”或“受关注人士”行事的人士,或者是在“明知”情况下导致或“引起”对相关规定的违反的人士。 因此中国(含港澳)企业、其境外控制的实体、其雇佣且不属于“美国人士”的人员、单纯长期居住在中国境内的非美国人,都可能受到辐射。 同时需要留意,后续司法部还计划会定期发布“非穷尽性的清单”,用于指导市场主体判断“受关注人士”。 2  触发限制的数据量级 如果交易涉及的是“敏感个人数据”,那么只有这些数据达到一定的量级(指其涉及的美国人或美国设备的数量),才会触发限制。不同类型的“敏感个人数据”(比如“个人识别信息”、“人类基因组数据”等)对应的量级要求不同。 具体的量级还在评估中,目前初步设定的量级上,“个人识别信息”最不容易触发限制(需要1万或100万人量级,最终选用量级会综合考虑风险后来确定);而“个人金融数据”、“个人健康数据”次之(1000或100万人量级触发);“精确地理位置数据”、“生物特征识别信息”、“人类基因组数据”最容易被触发限制(100或1000人/设备量级触发)。 三、 对上述受限交易行为会有哪些限制措施/要求? 若满足全部受限条件,则需要看交易的类型。 如果属于禁止类交易,则相关交易就不能开展;而如果交易属于限制类,则需要在满足一定的安全要求的前提下,方可开展相关行为。 在交易类型划分上,目前以下五类中,前两者可能归入禁止类,而后三者可能归入限制类: 数据经纪交易(即接收方并没有直接从与收集或处理的个人数据相关联或可关联的主体之处收集数据,但提供方向接收方出售、许可其访问数据或类似的涉及从提供方向接收方转移数据的商业交易); 人类基因组数据交易(即涉及“批量人类基因组数据”或可用于获得该等数据的“生物样本数据”的交易); 供应商协议(只要一方向另一方提供商品或服务用以换取付款或其他对价,即构成供应商协议。这其中不包括雇佣协议,但包括云服务协议,因此IaaS、PaaS、SaaS都会符合这一定性); 雇佣协议(这其中不包括独立的外包合同工,但如果直接基于向相关主体履行一定的工作职能以获得款项支付或其他对价的,无论工作职能是在董事或委员会、管理层还是运营维度,都会满足这一情形); 投资协议。 具体对限制类交易的“安全要求”有待后续规则规定,但可能会包括: 网络安全和技术维度的措施和要求,如基本的组织层面的网络安全要求、物理和逻辑维度的访问控制、数据掩码和最小化措施,以及应用隐私保护技术、遵照美国网络安全和基础设施安全局(CISA)和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NIST)的网络安全技术实践要求; 合规审计要求,例如由独立审计机构对是否合规落实上述要求进行年度审计。 四、 是否有交易可以获得监管上的豁免? 有。首先,部分交易会被明确豁免,这其中包括: 通常与金融服务、支付处理和监管合规相关并且构成其一部分的行为(例如银行、资本市场或金融保险活动;其他监管机构监管权限范围内的金融活动;为购买和销售商品和服务而提供或处理支付,而该等支付提供或处理涉及个人金融数据或“个人识别信息”;以及法律和监管合规); 美国公司集团内交易,主要含: a.“美国人士”与其位于“受关注国家” (或被“受关注国家”所有、指导、管辖或控制) 的子公司或关联方之间的交易; b.通常与 公司 内部辅助性业务运行相关 且构成其一部分的行为(例如 为了人力资源目的共享个人可识别信息、支付跨国员工或合同工薪水、支付业税费为了监管合规与审计师和律所共享信息、风控管理 ) 美国政府及其合同工、雇员和受拨款人的官方活动(例如联邦资助的健康和研究活动(相关资助部门自身会设定外包或拨款条件等进行规制));或 联邦法律或国际协议要求或授权的交易(例如乘客舱单信息交换、国际刑警组织请求和公共卫生监控)。 其次,对于禁止和限制方面的措施和要求,后续司法部将有权考虑给予一定的限制范围、条件等维度上豁免;后续细则上也会设置流程,允许个人或企业向司法部申请对其自身特定交易给予许可豁免,或向司法部寻求相关规范适用方面的意见。 同时,针对“投资协议”这类情形,后续规则中也可能考虑对惯常不会涉及不可接受的国家安全风险,且不会有权利或影响力传导作用的投资,予以豁免。这类豁免情形本质上指向被动性纯财务投资,具体可能包括: 投资公开交易的证券; 投资指数基金、共同基金、交易所上交易的基金或“投资公司”或私募投资基金提供的类似工具(包括相关的衍生品); 作为有限合伙人向风险投资基金、私募股权基金、FOF或其他集合投资基金投资,且仅进行有限合伙或类似结构中的资本投资,不参与管理决策,不承担投资以外的债务,不会有正式或非正式的能力影响或参与基金或“美国人士”的决策或运营; “受关注人士”通过投资只在“美国人士”中获得少于一定门槛的总投票权和股权利益;以及 投资不会给予“受关注人士”超出被合理认为属于少数股东合理保护内容的权利,包括对“美国人士”的a.董事会或类似管理组织的席位、观察权、提名权;或b.就实质性商业决策、管理或策略的任何超出股票投票权的任何形式的介入。 五、 就新规市场主体要注意哪些事项? 我们认为现阶段可重点关注以下6点事项: 总体上来说,由于行政令主要起到一个指定各个部门就相应政策制订并发布细则的作用,ANPRM也是主要用来征求公众意见的,因此新规的实质性法律效力和效果需要通过后续正式制定的正式规则来反映和实施。对于市场主体来说,首先需要关注后续征求公众意见的说明、就拟议规则制定的通知(NPRM),同时考虑适时通过适当方式反映意见。 其次,有中国业务的美国跨国企业或有赴美出海业务实体的境内企业,需要提前考察自身是否有美国 “敏感个人数据”或“美国政府相关数据”传输到中国境内处理,或允许境内访问,且无法归入豁免情形(例如金融服务或集团内人事管理)的情况。如果存在,就需要对后续调整数据处理方式有所准备(例如转为美国本地化处理或转由非“受关注国家”和非“受关注人士”处理)。 美国企业和在美国有业务实体的中国出海企业,需要关注自身业务中是否涉及符合量级的美国 “敏感个人数据”或“美国政府相关数据”,如有,需要进一步考虑在美国实体中雇佣中国籍人员(包括高管)或就该等美国实体业务采用境内团队进行数据或技术支持是否受到限制。这是因为无论是高管还是远程运营团队,如果其属于“受关注人士”范畴,而其同时基于雇佣协议关系在工作过程中可能接触到 “美国政府相关数据”或达到量级的“敏感个人数据”,就可能触发限制。 境内主体投资美国业务如果可能因投资而接触美国“敏感个人数据”或“美国政府相关数据”。如果存在这些情况,则需要留意相关情形是否会触发限制,从而对后续涉美投资交易的开展或投后管理造成障碍。 在行业维度,境内企业需要留意自身业务如大模型训练和生物研发过程中,有否数据采购和收集来源涉及美国批量“敏感个人数据”甚至“美国政府相关数据”的情况,确保自身数据源的合规和稳定性。除上述两个行业外,跨境电商和互联网服务商我们预期会受到比较实质的影响,而金融企业的对外日常金融业务开展总体来看不会受到实质阻碍,但在自身运营过程中,如果涉及美国数据经纪方式获得数据并跨境,或涉及基于雇佣境内人员或使用境内服务而可能涉及数据出境(比如前述第3种情形)等,则仍有可能受到影响。 具有跨国业务企业须考虑在数据合规过程中,针对不同法域的不同数据分类处理监管逻辑,匹配相应的分类分级制度。相同的数据,基于其来源、处理方、可能接触方等在不同法域监管要求下存在着交叉,但不同的分类管理逻辑也在日渐凸显,需要考虑系统化地制定数据分类分级制度,以确保在自身涉及的多重法域下都不会受到挑战。 作者介绍 版权归属与免责声明 本文章仅供业内人士及合作伙伴参考,不应被视为任何意义上的法律意见。未经上海澄明则正律师事务所书面同意,本文章不得被用于其他目的。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如您对本文章的内容有任何问题或需寻求任何法律协助,请联系我们。
377
7
2023年境内IPO数据合规年度观察
就涉及数据处理活动的申请境内IPO的企业而言,数据合规已成为交易所审核问询的关注重点,甚至可能成为申请上市的实质性障碍,企业有必要了解交易所关注的常见数据合规问题及应对方法。本文梳理了2023年度境内IPO的数据合规关注要点,并提供合规建议。 作者丨刘平 刘浩 前言 随着我国《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三驾马车”并行的数据合规法律体系的形成,以及相关行政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密集出台,交易所对于申请境内上市的企业在数据合规层面的审核问询也日趋严格和细化。对于数字经济、互联网平台企业等涉及数据处理活动的申请境内上市企业而言,数据合规问题已成为交易所审核问询关注的重点之一,问题严重的甚至可能成为企业申请上市过程中的实质性法律障碍。因此,在数据合规领域监管日趋加强的背景之下,如何在企业日常运营管理中落实各项数据合规要求,并在申请上市过程中妥善回复交易所的相关问询,是拟申请上市的企业需要关注的重要事项。 本文通过梳理申请在境内上市或新三板挂牌的企业在2023年度受到的交易所在数据合规方面的相关问询及企业对问询作出的回复,总结出交易所在数据合规方面审核问询的关注重点,并提出相应的合规建议,以供拟申请上市的企业参考。 一、数据合规事项的信息披露要求 根据《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205号)第34条第2款,“中国证监会制定的信息披露规则是信息披露的最低要求,不论上述规则是否有明确规定,凡是投资者作出价值判断和投资决策所必需的信息,发行人均应当充分披露,内容应当真实、准确、完整”。 根据《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205号)第40条,“发行人应当以投资者需求为导向,精准清晰充分地披露可能对公司经营业绩、核心竞争力、业务稳定性以及未来发展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的各种风险因素。” 虽然上述规定未明确要求企业披露数据合规情况,但由于数据已经成为部分类型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驱动力,数据合规事项可能构成“投资者作出价值判断和投资决策所必需的信息”或者“可能对公司经营业绩、核心竞争力、业务稳定性以及未来发展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的风险因素”,因此,在申请境内上市或新三板挂牌过程中,这一类企业需要就数据合规事项进行相关信息披露,并可能受到交易所对有关数据合规问题的问询。 此外,深交所和上交所均针对数据合规事项的核查要求作出更为具体的规定。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发行上市审核业务指南第3号——首次公开发行审核关注要点》(深证上[2023]778号)之“13-5发行人业务是否涉及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问题的核查要求,“发行人属于数字经济、互联网平台企业,或发行人涉及数据开发利用等数据处理活动的,保荐人、发行人律师应当对公司相关经营是否符合《个人信息保护法》《数据安全法》《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进行核查,并发表明确意见”。此外,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发行上市审核业务指南第4号——常见问题的信息披露和核查要求自查表》(上证函[2023]657号)之“第一号 首次公开发行”之“4-7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问题的核查要求,相关企业应在招股书、保荐工作报告、专项核查报告、律师工作报告、会计师核查报告等文件中披露或核查相关要求的落实情况。 二、2023年度境内IPO数据合规概况 根据我们在公开渠道的查询,申请境内上市或新三板挂牌的企业中,在2023年度(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受到交易所关于数据合规事项问询的企业共有82家(可能并未穷尽全部),各板块分布及行业分布情况如下: (一)各板块分布 在上述82家企业中,申请主板上市的企业13家,申请创业板上市的企业13家,申请科创板上市的企业11家,申请北交所上市的企业14家,申请新三板挂牌的企业31家。具体如以下图表所示: 点击可查看大图 从以上图表可以看出,申请在主板、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上市受到数据合规方面的问询的企业数量相近,说明交易所对各板块申请上市企业的审核均会关注到数据合规方面的问题。申请新三板挂牌受到数据合规方面问询的企业数量最多,这与2023年新三板挂牌企业数量远超其他板块有关。 (二)行业分布 在上述82家企业中,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33家、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8家,商务服务业8家,专用设备制造业5家、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5家,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4家,其他行业合计19家。具体如以下图表所示: 点击可查看大图 从以上图表可以看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商、商务服务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等行业的申请上市企业的数据合规问题受到交易所的重点关注,这些行业拟申请上市的公司应引起充分重视。 三、交易所问询要点及合规建议 根据上述82家企业的问询函、问询回复等公开披露文件,我们总结了交易所重点关注的4大类型数据合规问题(数据全生命周期的合规性、数据合规制度建设及执行情况、数据合规相关风险披露、数据合规立法及监管对业务的影响)及常见的问询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合规建议。 (一)数据全生命周期的合规性 1. 数据收集 (1)问询要点 点击可查看大图 (2)合规建议 A. 明确个人信息收集的合法性基础 根据《个人信息保护法》第13条第1款,“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个人信息处理者方可处理个人信息:(一)取得个人的同意;(二)为订立、履行个人作为一方当事人的合同所必需,或者按照依法制定的劳动规章制度和依法签订的集体合同实施人力资源管理所必需;(三)为履行法定职责或者法定义务所必需;(四)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者紧急情况下为保护自然人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所必需;(五)为公共利益实施新闻报道、舆论监督等行为,在合理的范围内处理个人信息;(六)依照本法规定在合理的范围内处理个人自行公开或者其他已经合法公开的个人信息;(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根据《个人信息保护法》第14条第1款,“基于个人同意处理个人信息的,该同意应当由个人在充分知情的前提下自愿、明确作出……” 根据上述规定,企业收集个人信息应以“取得个人的同意”或其他六种例外情形作为合法性基础;若以“取得个人的同意”作为个人信息收集的合法性基础,则该同意应当由个人在充分知情的前提下自愿、明确作出。 上述合规要求在部分企业的问询回复中有所体现。例如,某企业在问询回复中披露:“无论何种方式采集业主信息,发行人门禁系统采集信息时均按照公开、自愿和必要性规则进行,首先通过向注册用户明示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再通过用户主动注册的方式进行采集,采集过程中被采集人是充分知情的……” B. 间接获取个人信息需采取的合规措施 根据《信息安全技术 个人信息安全规范》(GB/T 35273-2020)第5.4 e)条,“间接获取个人信息时,1)应要求个人信息提供方说明个人信息来源,并对其个人信息来源的合法性进行确认;2)应了解个人信息提供方已获得的个人信息处理的授权同意范围,包括使用目的,个人信息主体是否授权同意转让、共享、公开披露、删除等;3)如开展业务所需进行的个人信息处理活动超出已获得的授权同意范围的,应在获取个人信息后的合理期限内或处理个人信息前,征得个人信息主体的明示同意,或通过个人信息提供方征得个人信息主体的明示同意”。 根据《个人信息保护法》第23条,“个人信息处理者向其他个人信息处理者提供其处理的个人信息的,应当向个人告知接收方的名称或者姓名、联系方式、处理目的、处理方式和个人信息的种类,并取得个人的单独同意。接收方应当在上述处理目的、处理方式和个人信息的种类等范围内处理个人信息。接收方变更原先的处理目的、处理方式的,应当依照本法规定重新取得个人同意”。 根据上述规定,若企业从数据供应商处间接获取个人信息,需要进行必要的尽职调查,了解数据供应商提供的个人信息来源是否合法合规、转让或共享等间接收集个人信息的行为是否已获得个人信息主体的授权同意、企业开展业务所需进行的个人信息处理活动是否在个人信息主体授权同意的范围之内等事项。 C. 收集个人信息需遵循最小必要原则 根据《个人信息保护法》第6条,“处理个人信息应当具有明确、合理的目的,并应当与处理目的直接相关,采取对个人权益影响最小的方式;收集个人信息,应当限于实现处理目的的最小范围,不得过度收集个人信息”。 上述合规要求在部分企业的问询回复中有所体现。例如,某企业在回复中披露:“发行人对相关个人信息的使用,系与开展业务直接相关且出于实现业务目的的必要范围……” 2. 数据使用 (1)问询要点 点击可查看大图 (2)合规建议 根据《个人信息保护法》第10条,“任何组织、个人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 根据《个人信息保护法》第14条第2款,“个人信息的处理目的、处理方式和处理的个人信息种类发生变更的,应当重新取得个人同意”。 根据上述规定,企业不应进行非法买卖个人信息、利用相关个人或企业客户信息进行牟利、利用用户信息违规开展精准营销等非法使用个人信息的行为;若超出个人信息主体的授权许可范围使用个人信息的,则应重新取得个人同意。 3. 数据存储 (1)问询要点 点击可查看大图 (2)合规建议 A. 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数据泄露 根据《数据安全法》第3条第3款,“数据安全,是指通过采取必要措施,确保数据处于有效保护和合法利用的状态,以及具备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 根据《个人信息保护法》第51条,“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根据个人信息的处理目的、处理方式、个人信息的种类以及对个人权益的影响、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等,采取下列措施确保个人信息处理活动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并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以及个人信息泄露、篡改、丢失:(一)制定内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二)对个人信息实行分类管理;(三)采取相应的加密、去标识化等安全技术措施;(四)合理确定个人信息处理的操作权限,并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五)制定并组织实施个人信息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措施”。 根据上述规定,企业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制定相关数据合规管理制度、加密、去标识化、确定个人信息处理的操作权限等必要措施,确保数据在存储过程中处于有效保护和合法利用的状态,防止数据或个人信息的泄露、篡改、丢失。 上述合规要求在部分企业的问询回复中有所体现。例如,某企业在问询回复中披露:“尽管相关系统及售后服务APP及产品资讯和售后咨询APP并非由公司自行独立开发,但相关平台账户等信息管理权限由发行人负责;同时,发行人已指定具体部门负责公司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的日常维护等工作,并对云系统、售后服务APP及产品资讯和售后咨询APP数据读取设定了差异化的使用权限,有效保证了数据传递及使用安全,降低了数据及信息泄露的风险……” B. 个人信息存储时间的最小化要求 根据《个人信息保护法》第19条,“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个人信息的保存期限应当为实现处理目的所必要的最短时间”。 上述合规要求在部分企业的问询回复中有所体现。例如,某企业在问询回复中披露:“根据不同客户的要求,发行人存储、使用客户持卡人(或消费者/用户)个人信息在完成结算工作或协议终止后会及时进行删除、返还,客户不定期对发行人数据定期删除情况进行检查;发行人同时建立有机制,如消费者要求删除其个人信息,在与客户确认不影响其售后服务的情形下,发行人即刻将消费者个人信息予以删除”。 4. 其他问询问题 根据上述82家企业的问询函等公开披露文件,除上述数据收集、使用、存储环节问询的主要问题外,交易所也可能就数据处理情形、数据权属等问题向相关企业进行概括性地问询,具体如下: 点击可查看大图 (二)数据合规制度建设及执行情况 (1)问询要点 点击可查看大图 (2)合规建议 《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企业在数据合规制度建设及执行方面提出的要求包括但不限于: 点击可查看大图 企业应根据上述要求,建立健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个人信息保护的各项管理制度;此外,还应采取相应的网络及数据安全技术措施,设置数据合规相关负责人、责任机构,并开展数据安全教育培训,以确保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个人信息保护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 上述合规要求在部分企业的问询回复中有所体现。例如,某企业在问询回复中披露:“公司建立的数据安全内部控制制度已经覆盖了整体信息化安全管理、数据安全与泄露事件的应对、物理层面系统及机房的安全管理等多方面,从整体到不同类型数据类型,从数据、系统到物理层面均包含在内,内部控制制度健全;此外,为增强全员数据安全意识、推动落实上述各项内部控制制度,公司已开展信息安全培训等活动,总体上保障有关内控制度的有效执行”。 (三)数据合规相关风险披露 1. 问询要点 点击可查看大图 2. 合规建议 根据上述问询要点,交易所一方面可能要求申请上市企业披露现有的数据合规相关诉讼、行政处罚、被有关部门责令整改等情况,另一方面还可能要求披露现有业务模式下是否有导致数据合规相关诉讼、行政处罚的潜在合规风险。 因此,企业在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应落实数据合规的各项要求,避免数据合规方面的处罚、纠纷或其他违规。对于现有合规问题,我们建议企业应在申请上市之前尽快对有关问题进行核查和整改,对于重大合规问题应在申请上市前整改完毕。对于潜在数据合规风险,我们建议企业应持续对业务经营中涉及的数据合规问题进行评估和管理,积极提升数据安全和合规管理能力,从而有效应对潜在的数据合规风险。 (四)立法及监管对业务的影响 1. 问询要点 点击可查看大图 2. 合规建议 近年来,由于网络安全、数据合规、个人信息保护领域相关法律法规密集出台,交易所对相关立法的出台对申请上市企业在业务、研发等方面的影响,以及数据处理是否符合规定日趋关注。 因此,我们建议,企业一方面应根据现行的法律法规建立相匹配的数据合规管理制度并有效执行,另一方面应持续跟进数据合规领域相关法律法规的变化,关注相关征求意见稿反映的立法趋势,并在业务开展过程中针对该等变化和立法趋势作出及时、有效的调整和应对措施。 结语 总体而言,2023年度交易所在审核问询境内上市申请或新三板挂牌申请过程中,延续了过往对于网络安全、数据合规、个人信息保护监管趋严的思路,并且可以预见的是,随着相关行政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等的逐步完善,未来的审核问询可能会更为严格、细致。因此,拟申请上市的企业有必要了解交易所在数据合规方面审核问询的关注要点,并参考相应的合规建议,提前在企业运营管理中落实各项数据合规要求,并对申请上市过程中受到的数据合规问询予以有效应对,为企业的成功上市在数据合规方面做好充分准备。 刘平  律师 深圳办公室 非权益合伙人 业务领域:中国内地资本市场,网络安全和数据保护,反垄断和竞争法 刘浩  律师 深圳办公室 资本市场部 《网络安全审查系列文章(二):香港上市中的网络安全审查》 《经营者集中申报标准2008年以来首次调整:背景、变化与影响》 《反垄断申报指南(一):分步骤交易的反垄断申报》 《网络安全审查系列文章(一):网络安全审查概述》 特别声明 以上所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北京市中伦律师事务所或其律师出具的任何形式之法律意见或建议。 如需转载或引用该等文章的任何内容,请私信沟通授权事宜,并于转载时在文章开头处注明来源于公众号“中伦视界”及作者姓名。未经本所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使用该等文章中的任何内容,含图片、影像等视听资料。如您有意就相关议题进一步交流或探讨,欢迎与本所联系。
378
5
湖北启用全国首个农村全域国土整治规划地方标准
扫码文末“投小圈” 加入行业交流群 文章来源:湖北自然资源厅 为贯彻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发挥国土综合整治平台和支撑作用,科学统筹推进农村地区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建设,今年开始,湖北省正式启用全国首个《农村地区全域国土综合整治规划设计导则》地方标准(以下简称《规划设计导则》),指导全省农村地区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科学、规范建设。 《规划设计导则》包括导则、农地整治、建设用地整治、生态保护与修复等4个部分,要求按照“全域规划、整体设计;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公众参与、共同缔造;尊重历史、凸显乡村风貌”四大规划设计原则开展工作,并明确提出相关目标、工作程序、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 湖北省农村广泛分布于鄂西高山,鄂东北、鄂东南低山丘陵,鄂北岗地丘陵,江汉平原等不同地形地貌地区。针对这一现实情况,《规划设计导则》因地制宜提出分区整治指引,统筹考虑各地方实际,划分不同区域的项目整治目标和主要整治任务。 此外,《规划设计导则》充分衔接县级、乡镇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村庄规划成果,结合实施方案的目标指标,通过空间安全分析、空间价值研究,以系统思维对空间格局进行优化,对用地进行统一安排和重新布局,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适度宜居,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总体目标。 “湖北省正式启用《农村地区全域国土综合整治规划设计导则》,既有针对性,聚焦农村地区项目,适用于农村地区全域国土综合整治规划设计;也有指导性,满足了全域全要素综合整治的需要,填补相关标准空白;更有可操作性,确定项目工程体系,有效规范了全域国土综合整治规划设计。” 湖北省国土整治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后续还将陆续出台一系列地方标准。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农村地区全域国土综合整治规划设计导则》 - 推荐阅读 - 开课通知 近期国家先后出台115号文、EOD实施导则、35号文等系列重磅文件,让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融资方式出现了重大的变化,对未来基础设施投融资项目的谋划及落地也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为帮助各地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央国企及平台公司和各相关企业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新政策内容和投融资模式变化,提高融资项目谋划质量,掌握新政策背景下基建投融资项目实务操作要点,更好促进项目实施及落地,拟定于2024年3月16日-17日在南京举办“ 中咨和睿基建投融资实务大讲堂(第二期)”。 本次课将重点要围绕“两新”(新机制、新导则)及土地一二级联动开发、35号文对融资平台的影响等方面展开,包含了现阶段基建投融资政策解析、EOD项目实施导则解读与实操、PPP新机制政策理解应用与实务操作要点、全域综合整治与土地一二级开发联动投融模式、盈利模式、隐性债务规避、存量资产盘活、35号文解读及建议等基建投融资实务专题。同时,本次培训专门设置了项目“闭门研讨会”,针对基建投融资项目包装谋划及落地融资等实施中的痛点、难点及重点问题,邀请项目一线实操专家现场“把脉”,帮助解答项目实务及实操中的难题,提供具体解决方案和思路。 培训对象: 地方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经开区、园区管委会;国企、央企、、民企、土地一级开发公司、城投公司、城市更新投资集团、房地产开发公司等项目参与主体;金融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咨询公司、项目管理公司、律师事务所、基金公司、投资银行等专业机构。 (一)学习了解2024年基建投融资政策 (二)掌握现阶段我国片区开发的核心要素 (三)掌握片区开发不同模式的实务操作要点 (四)掌握片区开发土地出让金使用的合规要点 (五)掌握片区开发一二三级联动的操作要点 (六)全面掌握PPP“新机制”的实质及要领 (七)学习掌握特许经营项目实操要点及实务案例 (八)系统掌握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实施导则核心要点 (九)学习掌握现阶段“新实施导则”背景下EOD项目操作实务关键 (十)深入了解掌握新导则要求下EOD项目《实施方案》编制要点 (十一)掌握土地综合整治、土地一二级联动做地模式、要点、协议、价格、博弈、退出、风险、收益 (十二)掌握土地用途变更(变性)前提、方法、技巧、周期、费用、风险、展望、收益 (十三)系统了解集体土地开发做地模式、操作模式、规划、布局、实施、验收、入市、流程等内容 (十四)了解掌握35号精神实质及防范未来风险 培训特色: (一)理论+实务 每位老师的讲授都是在政策理论的基础上,紧密结合自身的项目实务经验,分享丰富的项目实操技巧。 (二)授课+实战 本次讲座将在授课的同时,现场举办“闭门研讨会”,给学员开设“项目门诊”,每位学员可根据自己的项目实际需求,带着项目资料,带着项目问题,由资深项目实战专家当场给予项目的实施思路及初步解决方案。 培训费用: 收费标准A:2500元/人(含资料、电子课件、场地、培训期间两顿午餐、一顿晚餐),内容为第一天、第二天的专题讲座; 收费标准B:3500元/人(含资料、电子课件、场地、培训期间午餐),内容为第一天、第二天的专题讲座、第一天晚上的项目“闭门研讨会”。 培训时间: 3月16-17日   南京 报名方式: 扫码预约报名 扫码加入行业交流群 微信号 |  quanquaner1107 投稿及商务合作 | monsterdola
379
11
开门红!北京建工接连中标
击鼓催征正当时 奋楫扬帆“开门红” 近日 北京建工接连中标 合同额达26.57亿元 来广营北路29-324等地块二类居住及 住宅混合公建用地项目 合同额18.11亿元 项目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崔各庄乡,包括商品房1区域和保办区域两个标段,总建筑面积约34.96万平方米,共包含10栋住宅楼和2栋配套楼等设施。项目围绕新城市功能定位,提高科学规划水平,提升高端产业功能区功能,完善城市居民组团,构建功能完备、均衡布局、高效连通、动静结合、生态宜居的城市格局,促进城市功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与资源环境承载力更加协调。建成后,项目将为周边提供充足的新房,提高居民居住环境和生活水平。 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新能源产业基地及 配套设施建设(EPC)项目 合同额8.46亿元 项目位于安徽省池州市经开区牧之路以西、双龙西路以北,总建筑面积约11万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新建厂房、仓库、动力站、笑气站、磷烷站等23项及配套工程,其中主厂房单体建筑面积约6.3万平方米,最大单跨跨度为30米。建成投产后将有效提升完善城市功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监制|周东领  运营| 王静静  编辑|赵丹阳 来源|北京建工 ▼ 往期精彩回顾 ▼ 331.6亿元!中国建筑中标这些重大项目 首季“开门红”丨46.29亿元!中建二局中标信阳平桥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项目EPC总承包工程 中建五局这家单位连中十标! 法律顾问:北京君荡律师事务所 王彬 13911852138
380
4
贾跃亭旗下法拉第未来起诉高合汽车:要求丁磊及华人运通赔偿损失
风雨飘摇中的高合汽车被贾跃亭旗下法拉第未来起诉。 3月5日,法拉第未来(FF)公告称,FF及其中国子公司以侵犯商业秘密和不正当竞争为由,向中国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对FF前高管、华人运通创始人丁磊(连同其他关联公司,以下简称“华人运通”)提起诉讼。公司请求法院判令赔偿相应损失,并进一步要求华人运通立即停止侵犯与FF 91相关的商业秘密的行为,包括但不限于停止使用涉案商业秘密,使用涉案商业秘密设计、开发、生产和销售涉嫌侵权的产品,销售涉嫌侵权的产品或使用涉案商业秘密为涉嫌侵权的产品提供售后服务,并立即停止所指控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日前,高合汽车宣布停工停产6个月,引发业内关注。随后FF创始人贾跃亭在一位资本市场人士朋友圈下留言“炮轰”高合——“是行业的耻辱”。 有媒体报道,高合汽车创始人丁磊曾在2015年7月加入乐视汽车,任乐视超级汽车联合创始人、中国及亚太区全球副董事长兼CEO。从乐视汽车离开后,丁磊从老东家挖走了一批人,在2017年8月创立了华人运通。此后,高合推出第一款车HiPhi X。 对此,高合汽车工程项目总监杨悦卿曾在近日的直播中回应称,“我们没有抄任何的人,所有的工程师,原创手稿、图纸和专利都在上海浦江园区。” 公开资料显示,FF于2014年成立,但其第一辆量产车FF 91历时9年才下线。在2023年FF 91 Futurist量产发布会上,贾跃亭表示自己为梦想窒息了9年。不过,根据官方数据,2023年FF总共完成了10台FF 91的交付。 值得注意的是,涉事双方目前发展态势都不太乐观,被起诉的高合汽车目前正在挣扎求生,法拉第未来的销量更是少得可怜,股价早已跌破1美元。 2月22日晚间,高合汽车创始人、董事长丁磊现身高合汽车上海总部,与部分高合汽车员工及车主进行了十分钟左右的交流。他判断公司还有三个月的抢救期,并安排了临时工作小组主持公司事务。丁磊透露,停工停产吸引到社会方方面面的关注,“大量的资源都扑过来,有想收购我们的,有想投资我们的,所以说我们还是非常有机会。” 官网显示,高合汽车先后推出过4款车型,分别是高合HiPhi X、高合HiPhi Z、高合HiPhi Y,售价从33.9万元至80万元不等。 高合汽车自2021年开启交付以来,并未定期发布销量数据。官网显示,截至2022年3月11日,高合累计交付5142辆;2023年11月,高合宣布10月份销售新款车型HiPhi Y 1606辆。 值得注意的是,2月28日,有网络传言称长安汽车有意收购高合51%股份,双方已在洽谈相关事宜。同时,网络上还流传着多张丁磊到访长安汽车、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与丁磊在高合汽车前交谈的照片。 2月29日,长安汽车(000625)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回复投资者提问称,近日,长安汽车关注到有关“长安汽车收购高合51%股份”“长安将接手高合汽车”等网络信息,以上信息均为不实报道。 长安汽车表示,2024年2月27日,高合汽车创始人、首席执行官丁磊到访长安汽车全球研发中心,与长安汽车管理团队就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合作、资本运作等方面进行交流,本次高合汽车到访长安汽车属于正常的行业交流和商务接洽。 来源:澎湃新闻 编辑:Sharon (www.giips.cn) (www.auto-ip.cn)
381
4
普华永道陷被恒大清盘人起诉传闻,此前涉海航审计遭罚
近日,据英国《金融时报》等媒体报道,中国恒大的清盘人正在酝酿起诉曾对恒大进行十多年审计的普华永道,此举可能导致这家老牌会计师事务所面临失职指控。 而在2024年1月29日,中国恒大公告,当日香港高等法院颁布命令公司清盘。安迈顾问有限公司之Edward Simon Middleton 先生及黄咏诗女士于2024年1月29日获高等法院委任为公司的共同及各别清盘人。 针对清盘事宜,公告中给出了供媒体查询的联络邮箱。2月28日,针对上述《金融时报》等媒体报道是否属实以及起诉最新进展等问题,南都湾财社记者通过该邮箱联系时对方回复称,清盘人目前没有关于此信息可以分享。 “尽可能保留、重组或者继续营运恒大的业务” 据报道,黄咏诗在一个月前被正式委任为中国恒大的清盘人时表示,其团队会全力保持集团的业务能够持续运作,首要任务是尽可能保留、重组或者继续营运恒大的业务。 彼时,她也强调,高等法院颁令的清盘令只是针对母公司中国恒大集团,清盘人不会对集团旗下的附属公司的运作造成直接影响。安迈希望与恒大现有的管理层合作,达成解决方案,尽可能减少对所有利益持份者的进一步影响。 普华永道陷入恒大事件的舆论旋涡要追溯到数年前。2021年10月,香港财务汇报局(下称“财汇局”)公告,就中国恒大2020年年度账目、2021年中期账目的财务报表展开查讯,对罗兵咸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即普华永道)为中国恒大出具的2020年年度账目进行的审计展开调查。 普华永道与恒大合作已久。2009年,中国恒大赴港上市时,普华永道便是其合作会计所,此后多年,中国恒大的审计报告均由普华永道出具。 约5个月后,中国恒大的一则公告,宣告了普华永道的离开。2023年1月,该司公告称,罗兵咸永道应本公司的建议辞任本公司核数师,自2023年1月16日起生效,同时委任上会栢诚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下称“上会栢诚”)为本公司新核数师,以填补罗兵咸辞任后之临时空缺,任期直至本公司下届股东周年大会结束为止。 上会栢诚为上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于香港的成员所。它的到来,揭开了恒大财务危机的黑匣子。由此,普华永道站上了风口浪尖,备受投资者质疑:在恒大的审计中,是否勤勉尽责了? 如若恒大清盘人最终起诉普华永道,这家老牌事务所将面临一场什么样的危机,犹未可知。 不过,安然事件是投资者屡次拿出来对比的一个案例:2001年,当时美国最大的能源公司安然宣告破产,成为美国当时所谓的“史上最大破产案”。破产前,安然公司承认做了假账,虚报数字令人瞠目结舌。 与此同时,曾是全球五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安达信因帮助安然公司造假,被判处妨碍司法罪后终至倒闭,全球五大会计师事务所也由此变成“四大”。 涉海航审计遭罚 从最近的一则罚单来看,虽然进入2024年不过两个月,但普华永道已经有了新烦恼。 2024年2月6日,海南证监局披露了一则针对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杨旭东、陶碧森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决定。 海南证监局对他们执业的海南航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航控股或公司)2018年度、2019年度财务报表审计项目进行检查后发现存在四大问题。 一是个别函证的程序存在瑕疵。未关注到2018年度有三封函证、2019年度有四封函证存在回函地址、寄件人电话、回函印章异常的情况,未保持职业怀疑并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 二是未准确识别个别关联方及关联方担保。2018年度执行关联方担保审计程序时,未正确识别一笔关联方担保。2019年度执行关联方担保审计程序时,未正确识别一个关联方公司,未在审计底稿中记录识别过程。 三是就个别关联方担保未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2018年度、2019年度在执行关联方担保审计程序时,未选择获取董事会决议原件进行核对,未发现两个年度各存在一份董事会决议原件与获取的审计证据不一致的情况;执行公文用印记录核对审计程序时,对一项关联担保事项用印记录,两个年度均存在未进一步获取涉及的公文内容和相关合同的情况。2019年度对于一项关联担保,未获取并检查相关合同和还款凭证。 四是未恰当评估内部控制相关风险。2019年度财务报表审计过程中,执行关联方担保审计程序时,未关注到公司印章登记表中反映出公司存在部分事项除需要经上市公司审批外,还需要经过控股股东批准、不符合内部控制要求的情况,未恰当评估公司可能存在内部控制相关风险。 根据相关规定,海南证券局决定对他们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并记入资本市场诚信档案数据库。 信息披露是资本市场健康有序运行的基础,是投资者作出价值判断和投资决策的前提,是证监会监管执法的重中之重。作为资本市场的看门人,中介机构的责任正在进一步压实。 近日,瑞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因在康得新2015年度、2016年度和2017年度财务报表审计执业中违反相关执业准则的规定,未能履行勤勉尽责义务,遭证监会罚没近1800万元。这也成为部分地方监管机构传达的典型案例之一。 来源丨南方都市报
382
4
推特前高管起诉马斯克要求支付超1亿美元遣散费
中新网3月5日电 据法新社报道,当地时间3月4日,社交媒体公司“X”(原推特)4名前高管起诉美国企业家埃隆·马斯克,要求其支付合计近1.3亿美元的未付遣散费。 资料图:美国企业家埃隆·马斯克。 据报道,这些高管在向加州联邦法院提起的诉讼中表示:“马斯克不支付账单,认为这些规则不适用于他,并利用其财富和权力对持不同意见者横加干涉。” 报道称,原告包括推特前首席执行官Parag Agrawal、前首席财务官Ned Segal、前首席法务官Vijaya Gadde和前首席法律顾问Sean Edgett。 诉讼称,在马斯克接手推特不久后,这些前高管就被解雇了。后者还称马斯克诬告他们行为不当,迫使他们离开推特。 目前,马斯克的代理律师暂未对此进行回应。 【编辑:何路曼】
383
4
【植德·刘伟 李冰浩】新公司法下,抽逃出资的认定、举证责任、诉讼时效等问题详解
“ 我国现行《公司法》第35条规定,公司成立后,股东不得抽逃出资。而即将于2024年7月1日起实施的新《公司法》在保留前述条款的基础上,在第53条第2款进一步规定,违反前款规定的,股东应当返还抽逃的出资;给公司造成损失的,负有责任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应当与该股东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笔者认为,新《公司法》之所以进一步细化禁止股东抽逃出资的相关规定,与新《公司法》完善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度,规定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出资期限不得超过五年的规定密切相关。在将来公司资本限期认缴制度下,在法律层面细化禁止股东抽逃出资的相关规定,强化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维护公司资本充实的责任,有助于限制股东抽逃出资行为的发生,从而保障公司、其他公司股东及公司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本文将结合新旧《公司法》、司法解释、司法案例等对禁止股东抽逃出资规则和司法实践中对“抽逃出资”的认定、举证责任、诉讼时效等问题进行全面梳理和归纳。 ” 文|刘伟 李冰浩 北京植德(青岛)律师事务所 本文由作者向新则独家供稿 - 1 -“抽逃出资”的含义及实质 我国《公司法》对抽逃出资的含义并没有明确规定。据学者考证,抽逃出资概念起源于我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初期,是对当时股东出资后旋即从公司账户划走出资这类高发资本违法行为的概念提炼。当前,司法实践中普遍认为,股东抽逃出资是指在公司成立后,股东未经法定程序而将其出资抽回并且损害公司权益的行为,其在实质上是股东滥用股权和有限责任的行为,即股东利用特有的资格攫取公司财产的行为。 在股东抽逃出资案件中,多是公司控股股东或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在履行出资义务以后,利用其在公司的优势地位,将出资注入公司后又抽回,造成公司资本缺失的后果。这种行为不仅损害公司、公司其他股东的利益,也会给公司债权人的利益造成损害。因为按照公司有限责任制度,股东不用直接向债权人履行债务、承担责任。但法律赋予股东有限责任保护的前提是股东履行了出资义务。股东抽逃出资降低了公司偿还外债的能力,但给债权人造成了公司资本充实的假象,在公司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的情况下,势必使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受损。因此,股东抽逃出资不仅违反了公司资本制度,而且破坏了股东承担有限责任的公平性基础,其目的也往往是利用公司法人人格独立制度逃避债务。所以说,股东抽逃出资的实质是股东滥用股权和有限责任的行为。 - 2 -“抽逃出资”的界定及典型案例 实践中,股东抽逃出资的方式多种多样,且往往具有复杂性、模糊性和隐蔽性的特点,哪些行为构成抽逃出资往往难以判断。为统一认定标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以下简称《公司法司法解释三》)第十二条通过列举和界定相结合的方式,对股东抽逃出资的认定作出了规定。 《公司法司法解释三》第12条规定,公司成立后,公司、股东或者公司债权人以相关股东的行为符合下列情形之一且损害公司权益为由,请求认定该股东抽逃出资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一)制作虚假财务会计报表虚增利润进行分配; (二)通过虚构债权债务关系将其出资转出; (三)利用关联交易将出资转出; (四)其他未经法定程序将出资抽回的行为。 根据该规定,认定股东是否构成抽逃出资,须符合两个标准:一是资金转出是否经过法定程序;二是资金转出是否损害公司权益,即“权益损害标准”和“法定程序标准”。 以下是笔者针对司法解释明确列举的抽逃出资情形及司法实践中出现的新型抽逃出资情形检索到的典型案例,通过案例可以更加直观地判断股东抽逃出资的认定。 (一)制作虚假财务会计报表虚增利润进行分配认定为抽逃出资; 案号:   (2019)闽民申1207号 案由: 福建省德化杨梅电力有限公司、福建省立信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与公司有关的纠纷再审一案 审判机关: 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 法院观点:本案立信公司于2011年1月28日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登记为有限责任公司,《2011年度审计报告》表明,立信公司2011年度未分配利润、净利润、可供分配的利润、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均为-283317.31元,2012年1月31日,立信公司向包括杨梅公司在内的各股东合计分配股利175万元,其中杨梅公司分得款项612500元。杨梅公司未能举证证明立信公司2012年1月31日分配股利时存在该175万元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该次所谓分配股利,其性质亦可认定为股东抽逃出资。 (二)通过虚构债权债务关系将其出资转出认定为抽逃出资;  案号:   (2021)最高法民申7920号 案由: 殷群、新疆星沃机械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等申请执行人执行异议之诉再审一案 审判机关: 最高人民法院 法院观点:2013年12月4日,殷群向鑫发公司账户缴存注册资金613.73万元,同月6日,鑫发公司向案外人白植宝账户转账613.73万元。二审法院基于极短时间内同一笔资金进出鑫发公司账户而产生殷群抽逃出资的合理怀疑有充分的事实根据。鑫发公司主张该笔款项系归还案外人圣雄公司借款,但在两公司之间还有其他交易且未能证明民间借贷相关事实客观存在的情况下,该主张因缺乏充分的证据而不能成立。殷群虽主张其为鑫发公司小股东、公司在大股东的控制下偿还公司债务,但未能说明鑫发公司对外实际欠付债务的基本情况,更未能说明鑫发公司所支付款项与殷群缴纳出资款613.73万元在金额上完全相同的事实依据何在或证明该金额的合理性,故原判决在殷群未能进一步举证排除前述合理怀疑的情况下,责令其承担举证不能的责任并无不当。 (三)利用关联交易将出资转出认定为抽逃出资; 案号:   (2020)最高法民终87号 案由: 新疆锦龙电力集团有限公司、中网电力投资有限公司损害公司利益责任纠纷二审一案 审判机关: 最高人民法院 法院观点:法律不禁止关联交易,但利用关联交易损害公司利益以及利用关联关系将出资转出是法律禁止的行为。本案中,中网锦龙公司与中网建设公司奎屯分公司之间存在承包关系,已经完成了部分工程。中网公司以中网锦龙公司向其关联公司中网建设公司支付工程款的名义,将其缴纳的第二笔注册资本金6000万元抽逃。 中网公司于2014年4月29日从北京天有美业公司借款6000万元缴纳了第二笔注册资本金,约定次日归还。同日,中网锦龙公司以支付工程款的名义向中网建设公司转款6000万元,再由中网建设公司转入中网公司,由中网公司归还了向北京天有美业公司的借款。虽中网建设公司与中网锦龙公司存在施工关系,但该6000万元在出资后同日又转出,最终归还了借款,该转款流程与事先《承诺书》中的还款流程一致,中网公司以工程款的形式将出资转出归还出资借款的意图十分明显。中网公司利用其对中网锦龙公司的控制地位,和其关联公司中网建设公司,以工程款名义将出资转出,构成注册资本抽逃。 (四)未经法定程序将出资抽回认定为抽逃出资; 案号:   (2021)最高法民申4683号 案由: 深圳市亿玛信诺科技有限公司、李跃进等追收抽逃出资纠纷、股东出资纠纷再审一案 审判机关: 最高人民法院 法院观点:2011年9月13日信诺公司向水体公司银行账户转账完成增资,深圳思杰会计师事务所出具验资报告后,次日出资款以往来款的形式被转入南昌晨源贸易有限公司账户,用途摘要载明“往来”。该转出行为未经任何法定程序,亦非基于正常的交易关系。信诺公司在原审庭审中确认其知晓并许可增资以及通过中介公司垫资完成增资登记等事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第十二条规定:“公司成立后,公司、股东或者公司债权人以相关股东的行为符合下列情形之一且损害公司权益为由,请求认定该股东抽逃出资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四)其他未经法定程序将出资抽回的行为。”信诺公司以获取验资为目的,短暂地将资金转入并转出的行为,构成抽逃出资,应当承担返还义务。 (五)股东通过股权转让及其他交易安排,将本应由股权受让方支付的股权转让款变相由目标公司支付的,构成抽逃出资; 案号:   (2021)最高法民申1151号 案由: 潍坊诗米亚经贸有限公司、潍坊春申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商品房预售合同纠纷再审一案 审判机关: 最高人民法院 法院观点:本案当事人通过《框架协议》和《商品房买卖合同》的安排,将本应由股权和债权受让方支付的对价,变相由春申公司支付,即春申公司作为目标公司以公司财产替受让股权和债权的股东支付了对价,而其作为案涉房屋的出卖人未获得相应对价,导致公司法人财产不当减少。原判决结合上述事实,认定《框架协议》实际上造成抽逃出资、损害春申公司利益的实际效果,应属无效合同,并无明显不当。 (六)利用公司为股东转让股权提供担保变相抽逃出资; 案号:   (2019)湘民终290号 案由: 陈某川、湖南嘉茂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股权转让纠纷二审一案 审判机关: 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法院观点:彭某与陈某川均为嘉茂公司的股东,两人之间发生股权转让,约定由嘉茂公司对受让方欠付的股权转让款本息承担连带给付责任,即意味着在受让方不能支付股权转让款的情形下,公司应向转让股东支付股权转让款,从而导致股东以股权转让的方式从公司抽回出资的后果。公司资产为公司所有债权人债权的一般担保,公司法规定股东必须向公司缴纳其认缴的注册资本金数额,公司必须在公司登记机关将公司注册资本金及股东认缴情况公示,在未经公司注册资本金变动及公示程序的情形下,股东不得以任何形式用公司资产清偿其债务,构成实质意义上的抽逃出资。 抽逃出资的形式多种多样,很难通过列举的方式予以穷尽。但需要明确的是,股东抽逃出资行为本质上是股东侵犯公司财产权,导致公司责任财产减少,不能仅仅因公司未经法定程序将股东出资转出就认定股东构成抽逃出资。 - 3 -股东抽逃出资的法律后果 (一)民事法律后果 1. 返还抽逃出资的义务 根据新《公司法》第五十三条第二款的规定,违反法律禁止股东抽逃出资规定的,股东应当返还抽逃的出资。同时,给公司造成损失的,负有责任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应当与该股东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此外,《公司法司法解释三》第十四条第一款也有类似的规定,即股东抽逃出资,公司或者其他股东有权请求其向公司返还出资本息、协助抽逃出资的其他股东、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或者实际控制人对此承担连带责任。 2. 承担补充赔偿责任 根据《公司法司法解释三》第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对于抽逃出资的股东,公司债权人有权要求其在抽逃出资本息范围内对公司债务不能清偿的部分承担补充赔偿责任,且协助抽逃出资的其他股东、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或者实际控制人对此承担连带责任的。不过,若抽逃出资的股东已经承担了前述责任,其他债权人不能再提出相同请求。 3. 股东权利受限甚至失权 根据《公司法司法解释三》第十六条的规定,股东抽逃出资,公司可根据公司章程或者股东会决议对抽逃出资的股东利润分配请求权、新股优先认购权、剩余财产分配请求权等股东权利作出相应的合理限制。若股东经公司催告返还抽逃的出资,但其在合理期间内仍未返还的,公司可以股东会决议解除该股东的股东资格。 4. 变更、追加为被执行人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执行中变更、追加当事人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八条规定,作为被执行人的营利法人,财产不足以清偿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债务,申请执行人申请变更、追加抽逃出资的股东、出资人为被执行人,在抽逃出资的范围内承担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可见,在执行程序中,若有限责任公司的财产不足以清偿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债务,抽逃出资的股东需承受被申请执行人申请变更、追加为被执行人的法律风险。 (二)行政法律后果 新《公司法》第二百五十三条规定,公司的发起人、股东在公司成立后,抽逃其出资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处以所抽逃出资金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五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三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可见,股东抽逃出资的,除了需要承担民事责任,还面临着遭受行政处罚的风险。 (三)刑事法律后果 对于依法实行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的公司,如银行业金融机构、证券公司、期货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保险公司等,根据我国《刑法》第一百五十九条的规定,公司发起人、股东在公司成立后又抽逃其出资,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虚假出资金额或者抽逃出资金额2%以上10%以下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 4 -“抽逃出资”纠纷的举证责任 审查认定股东抽逃出资行为的关键是举证责任的分配。然而,由于股东抽逃出资的行为具有复杂性和隐蔽性等特点,而且关键证据,如公司的业务往来账册,包括资产负债表等会计账目均保存于公司内部。故其他小股东、公司债权人在举证事实上存在客户障碍和困难。为调和当事人之间在举证能力上的不均衡,对于股东抽逃出资案件,司法实践中一般参照适用《公司法解释三》第二十条规定分配原被告举证责任。 《公司法解释三》第二十条规定,当事人之间对是否已履行出资义务发生争议,原告提供对股东履行出资义务产生合理怀疑证据的,被告股东应当就其已履行出资义务承担举证责任。依据该规定,原告对股东虚假出资只需提供产生合理怀疑的证据,由被告股东举证证明其已履行出资义务的事实。如果被告股东不能提供充分证据证明其已履行出资义务,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以公司债权人起诉股东抽逃出资案件为例,原则上,仍然应当由公司债权人举出一定的证据,该证据或直接可以证明股东抽逃出资的行为,如出资款在极短时间内又返回到股东名下账户;或该证据足以让人产生股东有抽逃出资的合理怀疑。在此种情况下,关于是否完成出资责任的举证责任就转移到了股东一方。股东需证明自己已经尽到出资义务,即证明自己并不存在抽逃出资的行为。由于“履行了出资义务”是一种积极事实,相对容易证明,亦符合有履行义务的人承担该义务已经履行的举证责任原则;而“未抽逃出资”乃是一种消极事实,要对消极事实进行举证,就需要股东就注册资本的去向做出合理的解释并进行充分举证,否则,应当承担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 同理,在公司债权人追加抽逃出资股东为被执行人的案件中,应当先由申请执行人提供股东在完成出资义务后将注册资金抽回的初步证据,如公司账户资金转出的金额、时间、资金转入方信息等。被申请追加的股东应举证证明公司注册资金转出具有正当性、合理性,如接受资金一方的身份、与资金转出相关联的合同等。股东不能证明资金转出真实性、正当性的,应承担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 - 5 -“抽逃出资”纠纷中的诉讼时效问题 根据上文所述,股东抽逃出资的,公司或者其他股东有权请求其向公司返还出资,债权人有权要求其在抽逃出资本息范围内对公司债务不能清偿的部分承担补充赔偿责任。对此,公司、其他股东及公司债权人的权利是否受到诉讼时效的限制呢?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一条第(三)项,基于投资关系产生的缴付出资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可见,股东不能以超过诉讼时效为由对出资义务进行抗辩。进一步讲,公司债权人基于代位权的原理向股东主张该债权时,股东亦不能以诉讼时效进行抗辩。 与此一脉相承,《公司法司法解释三》第十九条就规定,公司或者其他股东请求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的股东向公司全面履行出资义务的权利,以及公司或者其他股东请求抽逃出资的股东向公司返还出资的权利,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而且,在公司债权人的债权未过诉讼时效期间的情形下,公司债权人请求抽逃出资的股东在抽逃出资的本息范围内对公司债务不能清偿范围的部分承担补充赔偿责任的权利亦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 - 6 -抽逃出资的股东已转让股权的,是否仍需承担责任? 由于股东的出资构成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时的全部法人财产,也是公司对外承担债务清偿责任的保证。股东抽逃出资实际上是股东转移公司资产却未支付公平、合理对价的行为,必然对公司偿债能力造成损害。因此,司法实践中,抽逃出资的股东即使已经将股权转让,亦应当承担相应责任。 在最高人民法院审理的王建钊、王金保与河南尚雅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张建军、商丘市金桥置业有限公司追加、变更被执行人异议之诉再审一案【案号:(2023)最高法民申383号】中,法院就认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第十四条、第十八条等规定精神,股东转让股权后,仍应承担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的责任,王建钊、王金保并未提交证据证明其在转让股权前已经返还了抽逃的出资,对其有关注册资本已由受让人补足的主张亦未提供相应证据证明,商丘航海联合会计师事务所于2011年12月31日出具的豫商航验字[2011]第12-46号《验资报告》无法证明此前300万元注册资本充实、未被抽逃,故王建钊、王金保仍应对其未依法履行出资义务的行为承担责任。 王建钊、王金保作为金桥置业公司股东,抽逃出资后转让股权,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执行中变更、追加当事人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八条、第十九条规定的应追加为被执行人的情形,二审判决追加王建钊、王金保等抽逃出资的股东为被执行人,在抽逃出资的范围内承担责任,于法有据。王建钊、王金保关于转让股权后的债务与其无关以及无论是否抽逃出资均不损害金桥置业公司利益的申请理由,与法律规定的精神不符,不能成立。 - 7 -股东抽逃出资后该如何重新补足出资 股东抽逃出资后,为避免股东权利受限或承担法律责任,可以重新补足出资。但股东抽逃资金后又向公司再投入资金,并不必然会被认定为补足出资。司法实践中,法院一方面着重审查股东投入资金在转账凭证上的备注名称以及公司财务账簿中是否以“注册资本”或“资本公积”等权益性科目予以列支,另一方面会着重审查股东所投入的该笔转账是否已实际用于公司的生产经营,是否存在转入公司后又转出抽逃的可能等。对于股东以“借款”“往来款”等非投资名义向公司投入的资金,且公司财务账簿上以“其他应付款”等非权益性科目予以列支,同时,股东并无证据证明该笔款项已实际用于公司生产经营,法院倾向认定该资金投入不属于对抽逃出资的补足,股东仍应在抽逃出资的范围内,与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因此,抽逃出资的股东重新补充出资时,应当注意以下事项: (1)尽可能完成法定验资程序;(2)在转账时明确备注转账用途为向公司缴纳注册资本;(3)公司账簿中对款项以“注册资本”或“资本公积”予以列支。同时,股东应避免直接替公司清偿债务,此类操作极易被认定为股东对公司享有债权,且该债权不得与其缴纳出资义务进行抵销。 - 8 -结 语 我国《公司法》明确禁止股东抽逃出资,在司法解释中也规定了抽逃出资的认定情形。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实践中股东抽逃出资的形式多种多样,很难通过列举的方式予以穷尽。在具体案件中,仍需从资金转出是否经过法定程序和是否损害公司权益角度出发,识别股东行为是否构成抽逃出资。股东抽逃出资是违背公司资本维持原则,严重侵蚀公司资本的行为,抽逃出资的股东可能面临民事、行政,甚至刑事法律后果。新《公司法》第53条的规定在限制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抽逃出资行为的发生,保障公司、公司其他股东及公司债权人的利益方面,将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作者往期文章: 夫妻以共同财产出资,但登记在一方名下的股权是否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梳理:关联公司之间的法人人格否认与责任承担方式 - End - 近期直播,欢迎预约 新空工坊推出2024律所访学计划,拜访全国各地优秀的规模所、精品所,以深度学习的方式,促进自身的创新发展。3月16日-3月17日 ,访学计划上海站,欢迎扫码报名。 # 推荐阅读 # 时常错过新则的推送? 设置 星标 就不会错过每天的文章啦! 按下图操作,与新则一起日拱一卒吧。
384
10
划重点!政府工作报告中有这些涉税好消息
3月5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李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带来这些涉税好消息↓    2023年工作回顾 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政策取 向 2024年政府工作任务 (以上内容根据新华网2024全国两会直播摘要整理,报告以大会最后审议通过并由新华社公布的文本为准) 制图:刘耘 责任编辑:于燕 (010)61930093 你的“分享、点赞、在看”我都喜欢!
385
0
前两个月新疆绿电交易电量6.5亿千瓦时,为去年全年1.5倍
中新网乌鲁木齐3月5日电 (刘丙栋 徐雪涛 张怡)记者3月4日从新疆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获悉,截至2月29日,今年新疆绿色电力交易电量6.5亿千瓦时,为2023年全年交易值的1.5倍,完成2024年度绿电交易任务值的65%,实现绿电交易电量过半,实现“开门红”。 年初以来,新疆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定期披露符合绿电交易发电企业名单,拓宽用户购买渠道,及时跟踪重点用户绿电需求,深挖绿电消费潜力,创新交易服务机制等举措,持续扩大绿电交易规模,实现绿电交易电量取得新突破。 新疆拥有丰富风电、光伏发电资源,为打造绿色电力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自2022年起,新疆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实施绿电交易工作,建立包括绿电交易、绿证交易在内的绿色电力市场体系,并推动更多用户了解绿电绿证,持续扩大绿电绿证交易规模,促进新疆新能源消纳。 自2022年实施绿电绿证交易以来,截至目前,疆内绿电交易电量10.9亿千瓦时,疆内用电企业购买绿证277万张,疆内新能源发电企业出售绿证128万张,有力的促进新能源电力消费。 下一步,新疆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将充分发挥新疆能源资源优势,聚焦疆内和外送两个市场,持续推进绿电绿证交易,加快绿色电力市场建设,打造新疆绿色名片,助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完) 【编辑:邵婉云】
386
10
2024年最全税收优惠政策——增值税篇
增值税税收优惠政策 (一)小规模纳税人 1、2023年1月1日-2027年12月31日,小规模纳税人发生增值税应税销售行为,合计月销售额未超过10万元(以1季度为1个纳税期的,季度销售额未超过30万元)的,免征增值税。(《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减免增值税政策的公告》 (2023年第19号)) 2、2023年1月1日-2027年12月31日,小规模纳税人适用3%征收率的应税销售收入,减按1%征收率征收增值税;适用3%预征率的预缴增值税项目,减按1%预征率预缴增值税。(《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减免增值税政策的公告》(2023年第19号)) (二)一般纳税人 1、增值税加计抵减 (1)自2023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允许集成电路设计、生产、封测、装备、材料企业,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15%抵减应纳增值税税额。 (2)自2023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对生产销售先进工业母机主机、关键功能部件、数控系统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允许按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15%抵减企业应纳增值税税额。 (3)自2023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允许先进制造业企业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5%抵减应纳增值税税额。 政策依据:《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集成电路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的通知》(财税〔2023〕17号);《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工业母机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的通知》(财税〔2023〕25号);《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先进制造业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43号)。 2、2019年2月1日-2027年12月31日,对企业集团内单位(含企业集团)之间的资金无偿借贷行为,免征增值税。 3、2021年1月1日—2025年12月31日,对化妆品制造或销售、医药制造和饮料制造(不含酒类制造)企业发生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30%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税前扣除有关事项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20年第43号)) 提示:烟草企业的烟草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一律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4、自2022年8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银行业金融机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中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处置抵债不动产,可选择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取得该抵债不动产时的作价为销售额,适用9%税率计算缴纳增值税。(《关于继续实施银行业金融机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不良债权以物抵债有关税收政策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35号)、《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不良债权以物抵债有关税收政策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22年第31号)) 5、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其自行开发生产的软件产品,按13%税率征收增值税后,对其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实行即征即退政策。 (三)不限增值税纳税人 1、对单位或个体工商户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通过公益性社会组织、县级及以上人民政府及其组成部门和直属机构,或直接无偿捐赠给目标脱贫地区的单位和个人,免征增值税。政策执行期限内,目标脱贫地区实现脱贫的,可继续适用上述政策。执行期限延长至2025年12月31日。(《关于延长部分扶贫税收优惠政策执行期限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国家乡村振兴局公告2021年第18号)) 2、对公租房免征房产税;对经营公租房所取得的租金收入,免征增值税。公租房经营管理单位应单独核算公租房租金收入,未单独核算的,不得享受免征增值税、房产税优惠政策。执行期限延长至2025年12月31日。(《关于继续实施公共租赁住房税收优惠政策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33号)) 3、2021年1月1日—2025年12月31日,对境外机构投资境内债券市场取得的债券利息收入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财政部 海关总署 税务总局关于延续境外机构投资境内债券市场企业所得税、增值税政策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21年第34号)) 4、2021年1月1日—2025年12月31日,对科学研究机构、技术开发机构、学校、党校(行政学院)、图书馆进口国内不能生产或性能不能满足需求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教学用品,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 2021年1月1日—2025年12月31日,对出版物进口单位为科研院所、学校、党校(行政学院)、图书馆进口用于科研、教学的图书、资料等,免征进口环节增值税。(《财政部 海关总署 税务总局关于“十四五”期间支持科技创新进口税收政策的通知》(财关税〔2021〕23号)) 5、2021年1月1日—2025年12月31日,对符合《进口种子种源免征增值税商品清单》的进口种子种源免征进口环节增值税。(《财政部 海关总署 税务总局关于“十四五”种子种源进口税收政策的通知》(财关税〔2021〕29号)) 6、支持养老、托育、家政等社区家庭服务业发展的相关政策(《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展改革委、民政部、商务部、卫生健康委关于养老、托育、家政等社区家庭服务业税费优惠政策的公告》(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展改革委、民政部、商务部、卫生健康委公告2019年第76号)): (1)自2019年6月1日起至2025年12月31日,提供社区养老、托育、家政服务取得的收入,免征增值税。 (2)自2019年6月1日起至2025年12月31日,符合下列条件的家政服务企业提供家政服务取得的收入,比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过渡政策的规定》(财税〔2016〕36号附件)第一条第(三十一)项规定,免征增值税: ①与家政服务员、接受家政服务的客户就提供家政服务行为签订三方协议; ②向家政服务员发放劳动报酬,并对家政服务员进行培训管理; ③通过建立业务管理系统对家政服务员进行登记管理。 7、对国家级、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和国家备案众创空间自用以及无偿或通过出租等方式提供给在孵对象使用的房产、土地,免征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对其向在孵对象提供孵化服务取得的收入,免征增值税。本公告所称孵化服务是指为在孵对象提供的经纪代理、经营租赁、研发和技术、信息技术、鉴证咨询服务。执行期限延长至2027年12月31日。(《关于继续实施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和众创空间有关税收政策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 科技部 教育部公告2023年第42号)) 8、自2019年2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医疗机构接受其他医疗机构委托,按照不高于地(市)级以上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卫生主管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制定的医疗服务指导价格(包括政府指导价和按照规定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的价格等),提供《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所列的各项服务,可适用《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过渡政策的规定》(财税〔2016〕36号)第一条第(七)项规定的免征增值税政策。(《关于延续实施医疗服务免征增值税等政策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68号)) 9、对饮水工程运营管理单位向农村居民提供生活用水取得的自来水销售收入,免征增值税。执行期限延长至2027年12月31日。(《关于继续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税收优惠政策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58号)) 10、对供热企业向居民个人供热取得的采暖费收入免征增值税,执行期限延长至2027年供暖期结束。(《关于延续实施供热企业有关税收政策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56号)) 11、2027年12月31日前,对国产抗艾滋病病毒药品免征生产环节和流通环节增值税(国产抗艾滋病病毒药物免税品种清单见附件)。(《关于延续免征国产抗艾滋病病毒药品增值税政策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62号)) 12、为鼓励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促进科技进步,继续对内资研发机构和外资研发中心采购国产设备全额退还增值税。该项政策延续执行至2027年12月31日。 13、自2020年5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从事二手车经销的纳税人销售其收购的二手车,由原按照简易办法依3%征收率减按2%征收增值税,改为减按0.5%征收增值税。(《关于延续实施二手车经销有关增值税政策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63号)) (四)其他税收优惠 1、2027年12月31日前,对金融机构向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放小额贷款取得的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关于金融机构小微企业贷款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政策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16号)) 提示:公告所称小额贷款,是指单户授信小于1000万元(含1000万元)的小型企业、微型企业或个体工商户贷款;没有授信额度的,是指单户贷款合同金额且贷款余额在1000万元(含1000万元)以下的贷款。 2、2027年12月31日前对金融机构向农户发放小额贷款取得的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金融机构应将相关免税证明材料留存备查,单独核算符合免税条件的小额贷款利息收入,按现行规定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未单独核算的,不得免征增值税。(《关于延续实施金融机构农户贷款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政策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67号)) 提示:本公告所称小额贷款,是指单户授信小于100万元(含100万元)的农户贷款;没有授信额度的,是指单户贷款合同金额且贷款余额在100万元(含100万元)以下的贷款。 3、自2022年8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银行业金融机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中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处置抵债不动产,可选择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取得该抵债不动产时的作价为销售额,适用9%税率计算缴纳增值税。(《关于继续实施银行业金融机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不良债权以物抵债有关税收政策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35号)) 联系我们 以上内容资讯供您参考。中税咨询集团致力于成为客户信赖、专业精湛、业界认可的专业机构,具备税务登记资质,擅长为客户提供转让定价服务、税务筹划服务、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和各类税收优惠申请、税务健康检查服务、汇算清缴服务等专业服务。如您希望得到更多的相关信息,欢迎您与我们取得联系: 作者:魏文琪、曲新宇 微信: (左边:魏文琪 右边:曲新宇) 北京|天津|上海|南京|郑州|济南|青岛|济宁|成都|重庆|广州|深圳|珠海|香港 美国|德国|瑞士|塞浦路斯|澳大利亚|韩国|新加坡|柬埔寨|越南|印度尼西亚
387
10
全国政协委员柯希平:税收优惠助力景区基础设施建设
本报记者 雷晴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征程上,税收支持既有力度又有温度。”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执委会常委、厦门恒兴集团董事长柯希平说。 柯希平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自2017年9月起,担任厦门市工商联主席职务的柯希平多次带领厦门企业家走进甘肃省临夏州,开展对15个贫困村的对口帮扶工作。在实地调研考察中,柯希平发现,临夏州永靖县拥有高峡平湖、炳灵丹霞、黄河石林、石窟遗产等壮美景观,这些得天独厚的资源,让永靖县具备了打造为西北地区旅游基地的先天优势。“为当地种下‘致富新苗’,打造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才是最适合临夏扶贫的道路。”2019年11月,厦门恒兴集团协同永靖县政府成立甘肃黄河丹霞旅游股份有限公司,重点打造甘肃炳灵丹霞国家地质公园、刘家峡水库、黄河三湾、刘家峡国际滑翔伞营地等景区。2023年,甘肃黄河丹霞旅游景区游客超过42万人次,创历年新高,并通过全员用工、季节性用工、临时用工等提升了当地就业率。“在炳灵湖景区,游客可乘坐全球首款双座电动水上飞机冲上云霄,俯瞰炳灵湖之美。”甘肃黄河丹霞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减税降费有效助力了景区基础设施建设,让景区有资金购置游船、卡丁车、热气球、水上飞机等娱乐体验设备,进一步提升游客游玩体验。“永靖黄河三峡文旅项目就像一颗种子,一天天成长。”柯希平认为,“这都离不开税惠政策的精准浇灌。”为助力厦门恒兴集团在临夏投资兴办实业,国家税务总局厦门市思明区税务局指定业务骨干定期上门讲解税费优惠政策,解答集团公司与控股公司之间的涉税疑难,落实真金白银的税费减免。据统计,2020年—2023年,仅增值税留抵退税这一优惠政策,就让厦门恒兴集团获得9975万元退税。厦门市税务局还与宁夏回族自治区税务局签订《党建共建协议》,以“闽宁模式”促进党建与税收业务深度融合,通过培训交流、人才挂职、消费帮扶等方式持续深化闽宁对口协作,促进帮扶地区整体发展。柯希平说,助力乡村振兴,民营企业、税务部门都大有可为。他希望税企携手共进,共同为乡村振兴美丽画卷增添更多色彩。本文刊发于《中国税务报》2024年3月5日A1版。 来源:中国税务报 责任编辑:李嘉萱 (010)61930016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工商联副主席刘长来:顺应政策导向,全力做大做强 全国政协委员、飞腾公司副总经理郭御风:税收支持是“飞腾”的可靠支撑 你的“分享、点赞、在看”我都喜欢!
388
10
香港财政:优化税务措施助经济复苏,开源节流保财政稳健
德勤中国税务合伙人尹佩仪和税务经理罗颖霖在3月1日出版的《明报》上发表题为《优化税务措施助经济复苏,开源节流保财政稳健》的联合署名文章,支持香港财政预算案中多项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并从税务角度对推动企业在香港发展绿色经济给出了建议。以下为转载自《明报》的全文。 财政司长陈茂波刚发表《2024/25年度财政预算案》,因本港经济受环球利率上升、经济放缓及地缘政治持续紧张的影响,去年经济增长步伐比预期慢。尽管在疫情过后整体开支回落,但资产市场持续疲弱,令卖地及印花税收入远低于预期,预计2023/24年度录得1016亿港元赤字,而本年度3月31日的财政储备预计降至7332亿元。是次财政预算案聚焦“坚定信心、抓紧机遇、推动高品质发展”,目标在短期内巩固经济复苏势头,长远调整经济增长方式,提升“质”与“量”。 德勤乐见政府投放资源纾困利民,赞同推出更多政策推动高品质发展,包括绿色转型及数位化转型,以巩固香港的国际地位。 为复苏添有利条件调整 助房地产稳健发展 在楼市方面,在息口上升及周边环境充满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市场交投淡静,楼价及交投量均下跌。财政预算案提出撤销所有住宅物业需求管理措施,即所有住宅物业交易毋须再缴付额外印花税、买家印花税和新住宅印花税。根据现时的市场情况,住宅物业的炒风并不活跃。这项措施不但可助市民置业,亦可吸引来港工作的人才和海外投资者投资香港房地产,协助香港房地产稳健发展。 此外,预算案提出建议豁免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单位转让和期权庄家进行证券经销业务的印花税。这措施可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力,促进股票市场流动性。 优化税务政策 加速推动高品质发展 德勤早前曾向财政司长建议,取消商业建筑物的免税额的期限。德勤乐见政府采纳德勤此建议,并将范围扩充至工业建筑物及构筑物。这新措施让出售和购入物业作工商业用途的纳税人有公平的税务处理。同时,预算案亦提及容许利得税纳税人就还原租用物业至租用前状况所招致的开支,获得税务扣减。现时,纳税人还原租用物业至租用前状况所招致的开支,在税务上视为资本性质不可扣税。这是很多零售或餐饮业的痛点。加上现在零售或餐饮业生意还有待恢复,这措施可降低有关纳税人的税务负担。 绿色经济是香港未来发展的重点之一,德勤建议政府可进一步优化相关措施,对于企业投资或升级合资格的绿色节能物业、厂房及设备,提供加计扣除税收折旧免税额。政府也可考虑从税务角度鼓励企业在香港发展绿色经济,让香港迈向国际绿色金融中心。 总括而言,这份预算案涵盖全面,贯彻开源节流、稳中求进的理念,充分兼顾财政的可持续性。 作者尹佩仪是德勤中国税务合伙人,罗颖霖是德勤中国税务经理。 文章转载自明报刊登的文章:《优化税务措施助经济复苏 开源节流保财政稳健》 免责声明: 第三方机构如想转载德勤微信文章,请原文转载(不得修改)。如文章内容有改动,须在发布前获得德勤的审核批准。同时,请必须在文章内附以下信息及免责声明: 本通信中所含内容乃一般性信息,任何德勤有限公司、其成员所或它们的关联机构(统称为 “德勤网络”)并不因此构成提供任何专业建议或服务。任何德勤网络内的机构均不对任何方因使用本通信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详情。
389
10
【理税】稽查案例:利用滴滴等第三方支付平台、会员卡充值等方式收取加油款项,少申报收入被定偷税
关于我们 【理税】专注税务合规、税务稽查应对、税务行政复议/诉讼、虚开及骗取出口退税刑事辩护等实务研究及办案经验分享。 行政处罚决定书文号  徐税稽二罚[2024]*号 案件名称 :徐州**石油制品有限公司-其他违法 处罚事由 : (一)增值税 你单位通过滴滴、瑞祥等第三方支付平台、现金、会员卡充值三种方式收取加油款项,通过比对加油卡消费数据、账载金额、第三方平台数据,存在少计销售收入、少申报增值税销项税额。具体情况如下:1.通过加油卡消费收取加油款,少申报收入 你单位2021年通过加油卡消费收取加油款4354069.64元(含税),账载预充值卡消费金额2350140.51元(含税),少申报收入2095402.51元(不含税);2022年通过加油卡消费收取加油款6861569.41元(含税),账载预充值卡消费金额316108.13元(含税),少申报收入5792443.61元(不含税)。2.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收取加油款,少申报收入 通过你单位提供了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账号密码、服务协议,检查组获取了滴滴、瑞祥的账单及结算方式。结算账户方面,你单位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结算账户均为工商银行账户(1106021409210152806)。结算方式方面,第三方平台直接将收取用户的款项扣除信息技术服务费后再与你单位结算,你单位将扣除信息技术服务费后的金额确认收入。经查,你单位2020-2022年少申报收入60589.53元(不含税),其中:2020年少申报8654.03元、2021年少申报53755元、2022年多申报1819.52元。3.收取柜台场地租金,未足额申报收入 根据你单位提供的《加油站超市场地承包合同》,租赁合同期限为2020-2024年,每年收取3000元(含税)的柜台场地租赁收入。经查,你单位2020年收取柜台场地租金未申报缴纳增值税,应补缴增值税142.86元;2022年将收取租金计入主营业务收入按13%申报销项税额,未按照不动产租赁5%申报增值税,应调增按简易征收办法征税销售额2857.14元,应按简易计税申报缴增值税142.86元,同时调减2022年按13%征税销售额2654.87元。经计算,你单位2020-2022年合计应补缴增值税1034454.74元,其中2021年应补缴281360.43元、2022年应补缴753094.31元。 (二)城市维护建设税 本次查补增值税2021年281360.43元、2022年753068.01元,应同时补缴城市维护建设税。2021年应补缴城市维护建设税19695.23元;2022年应补缴城市维护建设税69687.31元。以上合计应补城市维护建设税89382.54元。 (三)印花税 你单位2020年1月签订《加油站超市场地承包合同》,出租便利店场地柜台,年租金3000元,租赁期限五年,合计合同租金15000元,未按规定申报缴纳印花税。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2011年1月8日国务院令第588号)第一条、第二条、第三条、第七条之规定,应按“财产租赁合同”税目依千分之一的税率补缴2020年1月财产租赁合同印花税15元。你单位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印花税采用核定征收,每月以不含税销售收入的40%为计税依据按“购销合同”税目依0.3‰的税率征收印花税。2022年7月至2022年12月按“买卖合同”税目依0.3‰的税率征收印花税。经计算,你单位2021年   处罚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条第一款“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帐簿、记帐凭证,或者在帐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是偷税。对纳税人偷税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规定。   处罚结果: 对你单位少缴的增值税1034454.74元,处少缴税款百分之五十的罚款517227.42元;对少缴的城市维护建设税89382.54元,处少缴税款百分之五十的罚款44691.33元;对少缴的印花税2391.74元,处少缴税款百分之五十的罚款1195.87元;对少缴的企业所得税2518612.21元,处少缴税款百分之五十的罚款1259306.11元。以上拟处罚款合计1822420.73元。 违法行为登记日期 2024-02-26 处罚决定书制作日期 2024-02-26 处罚机关 国家税务总局徐州市税务局第二稽查局
390
10
两会代表建议多措并举应对欧盟“碳关税”
2024年全国两会临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如商总会会长薛济萍,准备了一份《关于应对欧盟“碳关税”的建议》。 去年10月,全球首个“碳关税”即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开始试运行,目前已试运行近五个月。据欧洲议会官网消息,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将于2026年正式实施。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是指某些商品在生产时会释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这些商品进入欧盟关境时,需要向欧盟额外支付一笔款项,其数额与商品生产时释放的温室气体数量相关。 2022年,我国对欧盟出口总额为3.74万亿元,同比增长11.9%。“中国和欧盟都是世界主要的经济体之一,彼此之间保持着长期稳定的贸易关系。”薛济萍在建议中表示,“碳关税”的实施将对我国企业出口欧盟带来多重影响。 对此,薛济萍提出五条关于应对欧盟“碳关税”的建议:一是与欧盟保持“碳关税”沟通协商;二是鼓励构建绿色供应链;三是提高国内咨询机构国际认可度;四是加快完善国内碳市场;五是引导企业绿色低碳发展。 构建绿色供应链,从源头上减碳 薛济萍指出,应对“碳关税”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企业的努力,还需要国家层面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省市县各级政府积极跟进落实。 薛济萍建议,提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碳减排方面共同承担责任但应有所区别的原则,国家有关部门与发展中国家同行共同推动建立相关机制,积极与欧盟保持“碳关税”相关工作的沟通协商,为与欧盟有经济来往的实体企业争取友好的贸易合作空间。 目前欧洲部分公司招标规则已经嵌入了碳排放量化的要求,而90%的碳排放来源于原材料。 对此,薛济萍建议,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企业提高对绿色产品的认知与选择,促进新型绿色原材料的开发和推广应用,增强绿色原材料产品供应能力,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的协同合作,构建绿色供应链。 薛济萍表示,“高质量发展是首要任务,各类企业重任在肩。” 薛济萍建议,要引导企业顺应发展趋势,加强内控,实施绿色设计、绿色采购、绿色生产、绿色包装、绿色物流、绿色处置等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化,实现低碳发展;更新升级高耗能设备,加快节能技术改造;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进清洁能源运用,为低碳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推动国内碳市场与欧盟“碳关税”互认 薛济萍表示,产品碳足迹等认证需要通过SGS、BV、TÜV等欧洲咨询机构,国内相关第三方咨询机构相对较少,且国际认可度不高。 薛济萍建议,推进我国相关机构的专业化提升和规范化发展,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机构品牌,全面提高国际认可度和权威性,便于中国企业就近开展产品碳核查、碳足迹等认证。 碳排放权交易是通过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助力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政策工具。全国碳市场开市以来,运行基本框架初步建立,促进企业减排的作用初步显现。 薛济萍建议,扩大国内碳交易行业覆盖范围,建立健全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完善碳交易市场法规制度,强化碳市场运行监管机制,夯实碳市场运行基础,积极推动国内碳市场与欧盟“碳关税”互认,把碳税留在国内,提升中国碳市场的国际影响力。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新媒体编辑:吴雨曦
391
0
钢铁行业低碳企业评价指南,附标准全文及解读
标准提供了钢铁行业低碳企业评价体系中指标选取的指导和建议,为钢铁企业如何开展低碳企业评价工作指明方向。 钢铁行业是影响国民经济命脉的基础性行业,也是碳排放量最大的制造业。 《钢铁行业低碳企业评价指南》来自国家市监局、国标委,规定了钢铁行业低碳企业评价的基本要求、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评价程序等。适用于钢铁行业低碳企业评价,钢铁企业相关的其他行业可参考执行。 以下仅为报告部分内容截图 《钢铁行业低碳企业评价指南》充分考虑我国钢铁行业生产流程特殊性、产品多样性和工艺复杂性的特点,确保标准在切实可行、易于实施的基础上为如何开展低碳企业评价工作指明方向。 标准提供了钢铁行业低碳企业评价体系中指标选取的指导和建议,并对需考虑的因素进行了说明。 评价指标体系包含低碳管理、碳减排放技术应用、低碳产业链建设、绩效评价、其他要求5个部分的内容,评价指标包括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建议以定量指标为主。 低碳管理评价指标建议由组织与战略、管理制度体系、管理信息化3个部分组成,评价指标的选取宜包括但不限于:组织机构建设、低碳管理战略、教育与培训、低碳管理制度、能源管理体系、能源审计、碳排放盘/核查、碳信息披露、碳配额清缴、温室气体统计、监测、能源管理、碳排放管理系统等。 碳减排技术应用评价指标建议由资源与能源投入、能效提升、低碳前沿技术应用3个部分组成,评价指标的选取宜包括但不限于:提高入炉矿品味、采用大比例球团治炼技术、降低铁钢比、高炉燃料比和吨钢钢铁料消耗、提升可再生能源、绿电使用比例、提升冶炼装备技术水平等级、积极应用中国钢铁协会发布的钢铁行业极致能效技术、研发、示范或推广低碳前沿创新技术等。 低碳产业链建设评价指标建议由低碳物流运输、绿色低碳产品、产业与供应链、产业联动、4个部分组成,低碳企业评价指标的选取宜包括但不限于:物流低碳化(清洁运输)、高品质、长寿命的绿色低碳产品开发、开展EPD项目、EPD平台发布环境产品声明数量、外供能源、副产煤气资源化等。 绩效评价指标建议由能源消耗指标、碳排放指标2部分组成,评价指标的选取宜包括但不限于:粗钢主要生产工序能耗、其他生产工序能耗、企业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下降率、吨钢氧化碳排放、吨产品二氧化碳排放等。 其他要求宜对低碳企业在评估基期至评价报告期的碳排放提出指导性的建议,评价指标的选取宜包括但不限于:基期至评价报告期内新建及改扩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是否实施碳排放评价、基期至评价报告期内CO2,减排措施的实施、基期至评价报告期内新增生产设施排放要求等。 —End— 免责声明:所载内容来源互联网等公开渠道,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和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392
1
有关裁决主文要求公司提供“全部会计账簿”供股东查阅的判项是否具有可执行性?
有关裁决主文要求公司提供“全部会计账簿”供股东查阅的判项是否具有可执行性?? 裁判要旨 本案仲裁裁决主文所指向的执行标的即“全部会计账簿”已是明确具体的内容,该仲裁裁决并非不具有可执行性。执行法院应结合仲裁裁决论述,依据当事人双方提供的现有证据、相关会计准则、生活常识等情况、必要时可征询仲裁机构及专业人士意见,对被执行人提供查阅的会计账簿的完整性及真实性作出判断,原执行法院认定“在仲裁裁决未对‘全部会计账簿’的名录进行确定的情况下无法确定是否符合裁决确定的标的物内容,从而驳回申请人对该事项执行申请,显属不当。 案例索引 《灰盒子(北京)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与北京市产融合创投资基金中心(有限合伙)执行案》【(2023)京执复29号】 争议焦点 有关裁决主文要求公司提供“全部会计账簿”供股东查阅的判项是否具有可执行性? 裁判意见 北京高院认为:结合本案所涉诉讼请求及仲裁裁决主文, 该行为执行所指向的执行标的即“全部会计账簿”已是明确具体的内容,该仲裁裁决并非不具有可执行性。执行法院应结合仲裁裁决论述,依据当事人双方提供的现有证据、相关会计准则、生活常识等情况、必要时可征询仲裁机构及专业人士意见,对被执行人灰盒子公司提供查阅的会计账簿的完整性及真实性作出判断,再视审查结论采取相应执行措施。 北京一中院认定“在仲裁裁决未对‘全部会计账簿’的名录进行确定的情况下,由于缺少账簿名录进行比对,本院在执行中对灰盒子公司提供查阅的会计账簿亦无法确定是否符合上述裁决确定的标的物内容,故0602号裁决的第(二)项裁决内容属于内容不明确,不符合人民法院受理执行案件的条件”,进而驳回产融合创中心对于0602号裁决第(二)项的执行申请,显属不当。综上,北京一中院(2022)京01执506号执行裁定认定事实错误,适用法律不当,结果应予纠正。 END   文章来源:法门囚徒 ▼更多精彩推荐,请关注我们▼ 戳“阅读原文” 进入 「问律法商学院」 !喜欢就“点赞”+“在看” ↓
393
4
苹果收到欧盟超18亿欧元罚单:阻止Spotify提供第三方支付选项
3月4日,欧盟对苹果公司开出18.4亿欧元的罚单,原因是苹果公司阻止流媒体音乐平台Spotify和其他音乐流媒体服务向用户提供苹果应用商店(App Store)以外的支付选项。 欧盟委员会的决定源自2019年Spotify对苹果公司这一限制和苹果30%的应用商店费用的投诉。Spotify向欧盟投诉,苹果公司阻止Spotify等音乐流媒体应用向用户提供订阅自家服务的其他方式,从而绕过苹果的应用内购买佣金。苹果这些规定通常被称为 App Store“反规避原则”。 外媒报道称,欧盟竞争执法机构表示,苹果的限制构成了不公平的交易条件,这在反垄断案件中是一个相对新颖的论点,荷兰反垄断机构在2021年针对苹果的一项裁决中也使用了这一论点,该案由约会应用程序提供商提起。 欧盟反垄断执法机构表示,它在基本金额的基础上额外增加了18亿欧元,作为对苹果的威慑,因为苹果的行为造成的很大一部分损害不是金钱上的。声明没有说明基本金额是多少。 欧盟反垄断专员玛格丽特·维斯塔格(Margrethe Vestager)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十年来,苹果滥用其在市场上的主导地位,通过应用商店分发音乐流媒体应用程序。他们的做法是限制开发者告知消费者苹果生态系统之外有其他更便宜的音乐服务。根据欧盟反垄断规则,这是非法的。” 苹果公司批评了欧盟的决定,称将在法庭上挑战。 苹果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尽管委员会未能发现任何可信的证据证明消费者受到了伤害,但这一决定还是做出了,而且忽视了一个蓬勃发展、竞争激烈、增长迅速的市场的现实。” “他们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App Store,以及苹果所提供的全部工具和技术,由Spotify用于构建、更新并与世界各地的苹果用户分享其app。”苹果一位发言人早前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Spotify不向苹果支付任何服务费用,从根本上来说,他们的抱怨是试图在不为苹果提供的价值支付任何费用的情况下无止境地使用苹果的所有工具。 苹果还抱怨说,Spotify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音乐流媒体应用程序,在调查期间与欧盟委员会会面超过65次。 外媒报道称,这是欧盟首次对苹果处以反垄断罚款,也是欧盟对科技公司开出的最大罚单之一。 欧盟《数字市场法案》(Digital Markets Act)是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法规,目前该方案已经广泛生效。“守门人”一词指的是大型互联网平台,欧盟认为这些平台限制了人们对在线搜索、广告、信息和通信等核心平台服务的访问。 《数字市场法案》旨在打击科技公司的反竞争行为,迫使它们向其他竞争对手开放部分服务。较小的互联网公司和其他企业抱怨受到这些公司商业行为的伤害。 这些法律已经对苹果产生了影响。1月26日,苹果宣布,为满足欧盟《数字市场法案》要求,苹果将从2024年3月开始调整在欧洲市场的iOS和应用商店规则,按照新业务条款运营的欧盟地区开发者将可选择通过应用商店或者第三方市场推出APP应用,也可以通过APP应用使用替代支付手段。 有分析指出,随着《数字市场法案》全面生效,预计未来几个月内欧盟对科技行业的监管力度将持续增强。 来源:澎湃新闻 查看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浏览知产财经官网www.ipeconomy.cn END 订阅我们,即可享受:· 全年12个月网站会员; · 知产财经独家报道、深度策划等全部原创文章免费阅读; · 知产财经频道、知产财经系列分享会及线上研讨会视频全部免费观看。 点在看给小编加鸡腿
394
9
碧桂园:将在稍后阶段结合境外重组进度,考虑是否向香港高等法院申请认可令
中房网讯(刘敏/文)3月4日,碧桂园发布有关清盘呈请进一步公告称,公司将在稍后阶段结合其境外重组之进度,考虑是否向香港高等法院申请认可令。公司将在适当时通知其股东及投资者有关决定,并作出进一步公告。 此外,同日发布2024年2月份之未经审核营运数据显示,公司及其附属公司、合营企业及联营公司该月共实现归属公司股东权益的合同销售金额约人民币37.2亿元,归属公司股东权益的合同销售建筑面积约37万平方米。
395
9
公司法修订对公司清算或破产产生的影响
《公司法》修订对公司清算或破产产生的影响 作者: 金玉成 要点概览   >>1. 新增公司解散或申请破产应当听取职工的意见和建议,赋予了职工对公司清算或申请破产更多的参与权 2. 新增公司应充分考虑消费者等利益、生态环境保护社会公共利益,承担社会责任,参照指导案例公司破产中承担社会责任的费用可作为共益债务 3. 新增横向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为关联企业实质合并破产提供了《公司法》层面的依据 4. 新增限制股东认缴制下期限利益的规定,加重了股东出资义务和责任,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管理人在破产程序中追缴股东出资的义务 5. 新增转让出资情况下违反出资规定的责任承担,使管理人或清算组追缴欠缴出资诉讼方向更加明确,更具有可操作性 6. 新增加股东可以查阅会计凭证、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律所协助查阅,以及查阅全资子公司相关材料的权利,清算或破产程序中债权人可以比照该规定行使知情权 7. 新增加类别股制度,将对重整计划中出资人权益调整和重整投资方式带来影响  8. 新增资本公积可以弥补亏损的规定,有利于激发重整投资人的投资意愿 9. 新增董事为清算义务人、利害关系人和公司登记机关或有关部门可以申请法院指定清算组进行清算,使清算义务人主体更加明确、扩大了强制清算申请人范围 10. 修改公司清算过程中发现资不抵债的向法院申请宣告破产为申请破产清算,与《企业破产法》规定的和解与重整制度相衔接,为挽救有价值的公司预留了程序空间 11. 公司登记机关申请强制清算和强制注销制度密切配合与衔接,大大加速了僵尸企业的清理清退效率 12. 新增简易注销程序的规定,有助于提升市场主体退出效率,降低退出成本 13. 新《公司法》扩大和强化了国家企业信用信息登记系统公示范围和公示效力,统一公示平台有利于提高公示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引言:2023年12月29日,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新《公司法》”),自2024年7月1日起施行。新《公司法》对2018年《公司法》(以下简称“原《公司法》”)进行了许多实质性的修改,一些修改内容对公司清算或破产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一、新增公司解散或申请破产应当听取职工的意见和建议,赋予了职工对公司清算或申请破产更多的参与权      新《公司法》明确了“建立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公司决定“解散、申请破产”等应当听取公司工会的意见,并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听取职工的意见和建议(第十七条)。 以上修订对公司清算或申请破产带来如下影响: 1、《企业破产法》规定,破产受理审查阶段,债务人应当向法院提交“职工安置预案以及职工工资的支付和社会保险费用的缴纳情况”。新《公司法》规定的清算或申请破产听取职工意见和建议,主要是听取对职工安置及职工利益保护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2、债务人主动申请破产时,应当向法院提交职工代表大会对职工安置预案的决议意见。债权人申请破产时,一般情况下决议意见不作为债务人向法院提交的必备文件。 3、国有企业破产时,职工安置方案必须经职工代表大会通过才能执行,非国有企业破产没有类似的规定。也就是说,非国有企业破产,听取职工的意见和建议,不能认为是由职工代表大会决定是否申请破产。 二、新增公司应充分考虑消费者等利益、生态环境保护社会公共利益,承担社会责任,参照指导案例公司破产中承担社会责任的费用可作为共益债务   新《公司法》的以上规定(第二十条),对公司破产带来如下影响: 1、房地产企业破产中优先保护商品房消费者权益,即是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表现。 2、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指导性案例214号——上海某某港实业有限公司破产清算转破产重整案中,确立了破产重整案件中环境污染治理共益债务认定规则,明确破产程序中的环境治理费用可由破产财产随时清偿。法院裁定认为,港口码头重整企业作为环境治理责任主体进行整治,该行为使得债务人企业经营资质得以保留,经营价值得以维系,提升了全体债权人的清偿利益。因整治所产生的费用,系为全体债权人利益而产生的费用,应认定为共益债务。 3、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主体基于社会责任原则在破产程序中成为优先级债权人。 三、新增横向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为关联企业实质合并破产提供了《公司法》层面的依据    新《公司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股东利用其控制的两个以上公司实施前款规定行为的,各公司应当对任一公司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新《公司法》的以上规定,对公司破产带来如下影响: 《全国法院破产审判工作会议纪要》第32条规定,当关联企业成员之间存在法人人格高度混同、区分各关联企业成员财产的成本过高、严重损害债权人公平清偿利益时,可例外适用关联企业实质合并破产方式进行审理。对全体成员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是关联企业实质合并破产的核心要旨,在缺乏法律层面依据的情况下,实践中实质合并破产被大量适用。新《公司法》为关联公司实质合并破产提供了法律层面的依据。 四、新增限制股东认缴制下期限利益的规定,加重了股东出资义务和责任,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管理人在破产程序中追缴股东出资的义务    (一)限制股东期限利益的规定 1、认缴出资期限为五年。新《公司法》第四十七条规定,全体股东认缴的出资额由股东按照公司章程的规定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五年内缴足。 2、过渡期安排。新《公司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本法施行前已登记设立的公司,出资期限超过本法规定的期限的,除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另有规定外,应当逐步调整至本法规定的期限以内;对于出资期限、出资额明显异常的,公司登记机关可以依法要求其及时调整。具体实施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简评:新《公司法》的以上修订,纠正了股东认缴出资“庞大虚增”和“百年出资”乱象。 (二)股东出资加速到期的规定 1、关于加速到期的条件限制。《九民会议纪要》关于出资加速到期的条件为:(1)穷尽执行措施无财产可供执行,具备破产原因但不申请破产;(2)恶意延长股东出资期限。 2、破产和清算中的加速到期。《企业破产法》和《公司法司法解释(二)》规定,破产程序中管理人追缴股东出资不受出资期限限制;清算程序中公司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时,股东在未缴出资范围内承担连带责任。 3、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即加速到期。新《公司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公司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的,公司或者已到期债权的债权人有权要求已认缴出资但未届出资期限的股东提前缴纳出资。 简评:新《公司法》规定只要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即加速到期,放宽了加速到期的条件。 (三)违反出资规定的责任承担 1、股东未按期足额缴纳出资的,除应当向公司足额缴纳外,还应当对给公司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第四十九条)。(原《公司法》规定为向已按期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承担违约责任) 2、有限责任公司设立时,股东未按照公司章程规定实际缴纳出资,或者实际出资的非货币财产的实际价额显著低于所认缴的出资额的,设立时的其他股东与该股东在出资不足的范围内承担连带责任(第五十条)。(原《公司法》仅规定了作为设立公司的非货币财产的实际价额显著低于公司章程所定价额时的股东责任) 3、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后,董事会应当对股东的出资情况进行核查,发现股东未按期足额缴纳公司章程规定的出资的,应当由公司向该股东发出书面催缴书,催缴出资。未及时履行前款规定的义务,给公司造成损失的,负有责任的董事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第五十一条)。 4、董事会通知股东丧失其未缴纳出资的股权(股东失权)(第五十二条)。 5、股东抽逃出资应当返还;给公司造成损失的,负有责任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应当与该股东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第五十三条)(吸收了《公司法司法解释(三)》第十四条的规定)。 简评:新《公司法》未明确,股东失权后是否还负有足额缴纳出资的义务。按照通常理解,股东失权后即免除缴纳出资的义务。但是,按照新《公司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如果公司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或者公司清算或破产后,股东出资应加速到期,不能以股东失权制度免除股东的出资义务。故,股东失权制度仅适用于未足额缴纳出资(不适用于出资不足或抽逃出资)的情形,而且适用条件为公司处理正常经营状态。如果公司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或清算、破产后,不应再适用。这就需要在对新《公司法》进行解释时予以明确。 新《公司法》的以上规定,对公司破产带来的影响如下: 股东出资是维持公司运营和偿债能力的重要体现。在清算和破产案件中,股东欠缴出资、抽逃出资的现象大量存在,一方面使公司运营和偿债能力受到损害,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清算组和管理人追缴出资的难度和工作量。新《公司法》将股东认缴出资期限限定为五年,放宽了出资加速到期的条件,并加重了股东和董事违反出资规定的责任负担,可以通过立法督促股东及时出资并维持资本与公司运营和发展相适应,可以使股东欠缴和抽逃出资的现象进一步得到改善,减少股东出资纠纷案件,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管理人在破产程序中追缴股东出资的义务。 五、新增转让出资情况下违反出资规定的责任承担,使管理人或清算组追缴欠缴出资诉讼方向更加明确,更具有可操作性    《公司法司法解释(三)》第十八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即转让股权,受让人对此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公司请求该股东履行出资义务、受让人对此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公司债权人依照本规定第十三条第二款向该股东提起诉讼,同时请求前述受让人对此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受让人根据前款规定承担责任后,向该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的股东追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新《公司法》第八十八条规定,股东转让已认缴出资但未届出资期限的股权的,由受让人承担缴纳该出资的义务;受让人未按期足额缴纳出资的,转让人对受让人未按期缴纳的出资承担补充责任。 未按照公司章程规定的出资日期缴纳出资或者作为出资的非货币财产的实际价额显著低于所认缴的出资额的股东转让股权的,转让人与受让人在出资不足的范围内承担连带责任;受让人不知道且不应当知道存在上述情形的,由转让人承担责任。 新《公司法》的以上规定,对公司破产带来的影响如下: 新《公司法》清晰地明确了出资期限届满前和届满后转让出资的欠缴义务划分,避免了对司法解释(三)“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的理解歧义,对管理人或清算组追缴欠缴出资明确了诉讼方向,更具有可操作性。 六、新增加股东可以查阅会计凭证、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律所协助查阅,以及查阅全资子公司相关材料的权利,清算或破产程序中债权人可以比照该规定行使知情权    《破产法司法解释(三)》第十条规定,单个债权人有权查阅债务人财产状况报告、债权人会议决议、债权人委员会决议、管理人监督报告等参与破产程序所必需的债务人财务和经营信息资料。管理人无正当理由不予提供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作出决定;人民法院应当在五日内作出决定。 新《公司法》第五十七条新增了股东知情权的范围和行使方式。可以理解为,股东可以对公司及全资子公司进行全面审计与调查。 新《公司法》的以上规定,对公司破产带来的影响如下: 破产法及司法解释对债权人知情权的范围规定过于原则,新《公司法》施行后,破产法修改及新的司法解释出台时,应与新《公司法》的以上规定相衔接,允许债权人比照股东权利行使知情权。另外,对于破产企业参股的公司,管理人可以依照新《公司法》的相关规定,行使股东知情权,有利于对参股公司的股权价值进行评估。 七、新增加类别股制度,将对重整计划中出资人权益调整和重整投资方式带来影响    新《公司法》第一百四十四条规定了公司可以按照公司章程的规定发行与普通股权利不同的类别股。类别股主要包括:优先股、劣后股、表决权重不同的股、转让受限股。公开发行的公司(上市公司)只能发行优先股和劣后股。第一百四十五条规定了发行类别股的公司,应当在公司章程中载明的事项。 优先股与劣后股的根本区别在于利润分配和剩余财产索取顺序不同,相对应的是两类股东对公司的决策权和影响力不同。优先股股东对公司的决策权和影响力小于劣后股股东。 新《公司法》关于类别股的设置规定,对于重整计划的制定可能会产生如下影响: 1、出资人权益调整方面。如果重整企业已经设置了类别股,在重整计划中出资人权益调整部分如果保留原出资人部分股权,首先应考虑保留优先级股东权益。相应地,应限制优先级股东对重整计划的表决权。 2、债转股清偿安排方面。可以考虑在重整计划中对不同性质的债权人采取不同的债转股方式。如对有财产担保的债权,可以考虑转为优先股;对普通债权,可以考虑转为优先于原出资人的股权类别。甚至可以考虑有财产担保的债权人作为一级优先股东,普通债权人作为二级优先股东,原出资人保留部分作为三级优先股东。 3、重整投资人的类别持股安排。对于重整投资人的股权类别安排,可以根据投资性质及投资人的意愿,考虑将财务投资人列为优先股东、产业投资人列为劣后于财务投资人的股东,等。 八、新增资本公积可以弥补亏损的规定,有利于激发重整投资人的投资意愿    新《公司法》第二百一十四条规定,公司的公积金用于弥补公司的亏损、扩大公司生产经营或者转为增加公司注册资本。公积金弥补公司亏损,应当先使用任意公积金和法定公积金;仍不能弥补的,可以按照规定使用资本公积金。 资本公积可以弥补亏损的规定对破产重整可能产生如下影响: 新增资本公积可以弥补亏损的规定,有利于激发重整投资人的投资意愿。 重整企业特别是重整的上市公司,一方面存在大额的未弥补亏损,一方面存在大额的资本公积。按照原《公司法》的规定,不允许用资本公积弥补亏损,而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的政策和规定,因重整中减免债务形成的重组收益弥补以前累计五个年度形成的亏损才能作为所得税税前扣除项,而重整企业累计亏损可能是超过五年累计下来的,超过部分不能作为所得税税前扣除项。故,重整后可能存在大额重组收益需要缴纳所得税,如此对大病初愈的企业非常不利。 资本公积可以弥补亏损新政后,采取债转股重组安排,可以大大减少因债务减免形成的重组收益,减少所得税风险。对于溢价投资重整企业的投资人,溢价部分又形成了新的资本公积,在法律和国家政策对资本公积弥补亏损没有其他限制条件的情况下,资本公积可以较快及较大程度地弥补重整企业的大额亏损,早日实现企业未分配利润由负转正,使投资人和转股股东早日取得投资回报。 九、新增董事为清算义务人、利害关系人和公司登记机关或有关部门可以申请法院指定清算组进行清算,使清算义务人主体更加明确、扩大了强制清算申请人范围    原《公司法》未明确清算义务人,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清算组由股东组成,股份有限公司的清算组由董事或者股东大会确定的人员组成;新《公司法》明确规定董事为公司清算义务人,清算组由董事组成,但是公司章程另有规定或者股东会决议另选他人的除外。同时规定,清算义务人未及时履行清算义务,给公司或者债权人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原《公司法》关于有限公司清算组由股东组成的规定,存在如果股东为法人或非法人组织容易造成清算义务人缺位的弊端。新《公司法》关于清算义务人为董事的规定,明确了清算义务主体及相关责任,增加了实践中的可操作性,也与《民法典》第七十条第二款“法人的董事、理事等执行机构或者决策机构的成员为清算义务人”的规定协调一致。 原《公司法》规定,逾期不成立清算组进行清算的,债权人可以申请法院指定清算组进行清算;新《公司法》修改为逾期不成立清算组进行清算或者成立清算组后不清算的,利害关系人可以申请法院指定清算组进行清算。因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或者撤销而解散的,作出决定的部门或者公司登记机关可以申请法院指定清算组进行清算。 原《公司法》关于申请法院强制清算的申请人仅限于债权人,范围过窄;新《公司法》将申请人范围扩展为利害关系人,即不仅限于债权人,公司股东、实际控制人、法定代表人、董事、监事、经理等与公司有利害关系的人,均可以向法院申请指定清算组进行清算。 新《公司法》作出了行政权利适当介入公司清算的规定,对吊销营业执照的公司,登记机关可以申请法院指定清算组进行清算。该规定与新《公司法》第二百四十一条关于登记机关依法注销公司登记的规定密切配合与衔接,大大加速了僵尸企业的清理清退效率。 新《公司法》的以上修改,对清算或破产业务的影响如下: 1、利害关系人可以申请对公司进行强制清算,扩大了申请人的范围,未来可能会使强制清算案件有所增加。 2、清算义务人为董事,在公司清算过程中,除公司章程另有规定或者股东会决议另选他人外,清算组成员应由董事组成。强制清算案件中,原则上申请加入清算组的只能是公司董事,可由董事和法院指定的中介机构共同组成清算组。 十、修改公司清算过程中发现资不抵债的向法院申请宣告破产为申请破产清算,与《企业破产法》规定的和解与重整制度相衔接,为挽救有价值的公司预留了程序空间    原《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七条规定,清算组在清理公司财产、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后,发现公司财产不足清偿债务的,应当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破产。公司经人民法院裁定宣告破产后,清算组应当将清算事务移交给人民法院。 新《公司法》对此进行了修改,第二百三十七条规定,清算组发现公司财产不足清偿债务的,应当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破产清算。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清算组应当将清算事务移交给人民法院指定的破产管理人。 新《公司法》的以上修改,对清算或破产业务的影响如下: 虽然解散和清算对象多数为“三无”或僵尸企业,但不排除有的公司具备重整价值或具备恢复经营价值的可能性与股东意愿,按照原《公司法》规定,清算阶段发现公司资不抵债应向法院申请宣告破产,否定了破产重整或和解可能性,不利于对有价值企业的挽救。新《公司法》将此修改为向法院申请破产清算,根据《企业破产法》的相关规定,债务人有权在法院受理破产清算过程中申请公司和解,债务人及股东、债权人有权申请公司重整,该项修改为挽救有价值的公司预留了程序空间。 但是,如果公司因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或者撤销而解散、清算的,由于公司主体资格无法恢复,不具备破产清算程序中转为和解或重整的可能性。 十一、公司登记机关申请强制清算和强制注销制度密切配合与衔接,大大加速了僵尸企业的清理清退效率    新《公司法》增加了公司强制注销制度。第二百四十一条规定,公司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或者被撤销,满三年未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注销公司登记的,公司登记机关可以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予以公告,公告期限不少于六十日。公告期限届满后,未有异议的,公司登记机关可以注销公司登记。依照前款规定注销公司登记的,原公司股东、清算义务人的责任不受影响。 公司登记机关申请强制清算和强制注销制度密切配合与衔接,大大加速了僵尸企业的清理清退效率。 长期以来,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公司中,存在大量被吊销营业执照的公司,占用了商号、登记系统等资源,也为市场上滥用被吊销公司名义从事经营活动甚至违法活动留下了空间。据统计,全国每年被公司登记机关吊销营业执照的公司达数十万家。在原《公司法》的架构下,被吊销营业执照的公司只能通过自行清算、强制清算、破产清算后申请注销,程序复杂、过程漫长。公司被吊销营业执照后,如果长期无人组织清算或无人申请破产,也说明该公司要么不存在资产负债,要么就是股东或债权人怠于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躺在权利上睡大觉。对于该类公司,通过立法赋予公司登记机关强制注销权,有利于节约司法资源和社会资源,有利于督促权利义务人及时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有利于批量和彻底解决“三无”或僵尸企业退出问题。而且,满三年未申请注销公司登记,也与《民法典》关于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协调一致,三年期满多数债权人因超过诉讼时效期间而导致其债权不再受法律保护。 公司登记机关有权强制注销公司,并不等于免除了原公司股东、清算义务人的责任。股东或董事未在法定期限内成立清算组开始清算、或怠于履行清算义务,债权人有权按照《公司法司法解释(二)》第十八条的规定,主张其承担赔偿或清偿责任。 新《公司法》增加强制注销制度,将对公司破产产生如下影响: 1、通过强制清算或破产清算注销“三无”或僵尸企业的案件将会减少,因公司被强制注销而产生的债权人诉公司股东或清算义务人的索赔案件将会增加。 2、如果符合强制注销条件的公司有登记财产(如房产、车辆、股票等),公司登记机关应慎重决定是否强制注销该公司,除非公司或股东失联,否则公司登记机关应在决定注销公司前,通知公司或股东拟强制注销该公司,以免公司注销后因主体资格消灭而导致名下登记财产权归属问题出现新的纠纷。 十二、新增简易注销程序的规定,有助于提升市场主体退出效率,降低退出成本   新《公司法》第二百四十条规定,公司在存续期间未产生债务,或者已清偿全部债务的,经全体股东承诺,可以按照规定通过简易程序注销公司登记。 通过简易程序注销公司登记,应当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予以公告,公告期限不少于二十日。公告期限届满后,未有异议的,公司可以在二十日内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注销公司登记。 公司通过简易程序注销公司登记,股东对本条第一款规定的内容承诺不实的,应当对注销登记前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2015年以来,全国一些地方开展了企业简易注销登记改革试点。2016年12月,工商总局下发了《关于全面推进企业简易注销登记改革的指导意见》,按照该意见,简易注销程序的操作规定如下: (一)适用范围 对未开业企业和无债权债务企业实行简易注销登记程序。 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适用简易注销程序:涉及国家规定实施准入特别管理措施的外商投资企业;被列入企业经营异常名录或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的;存在股权(投资权益)被冻结、出质或动产抵押等情形;有正在被立案调查或采取行政强制、司法协助、被予以行政处罚等情形的;企业所属的非法人分支机构未办理注销登记的;曾被终止简易注销程序的;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决定规定在注销登记前需经批准的;不适用企业简易注销登记的其他情形。 人民法院裁定强制清算或裁定宣告破产的,有关企业清算组、企业管理人可持人民法院终结裁定,向原登记机关申请办理简易注销登记。 (二)登记程序 申请简易注销登记,应先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简易注销公告》专栏公告拟申请简易注销登记及全体投资人承诺等信息(强制清算终结和破产程序终结的企业除外),公告期为45日。登记机关同时将相关信息推送至同级有关政府部门。公告期内,利害关系人及相关部门可以通过专栏“异议留言”功能提出异议。公告期满,企业方可向登记机关提出简易注销登记申请。 企业在申请时只需要提交《申请书》《指定代表或者共同委托代理人授权委托书》《全体投资人承诺书》(终结强制清算、终结破产程序的裁定)、营业执照正、副本即可,不再提交清算报告、投资人决议、清税证明、清算组备案证明、刊登公告的报纸样张等材料。 登记机关在收到申请后,除不适用简易注销登记或被提出异议的外,对于公告期内未被提出异议的企业,登记机关应依法作出准予简易注销登记的决定。 新《公司法》规定的简易注销登记程序对清算和破产案件的影响如下: 1、简易注销登记程序的核心,在于以全体投资人承诺书代替传统的清算结果材料,对于符合简易注销登记的公司来说,可在简易清理债权债务的基础上,直接申请注销公司,不必履行《公司法》规定的清算程序。全体投资人兜底承诺也倒逼投资人应诚信清理债权债务,杜绝虚假清算、逃避债务情形的发生。简易注销登记有助于提升市场主体退出效率,降低退出成本。 2、公司通过强制清算或破产清算注销,难以适用简易注销程序 理由如下: (1)强制清算或破产清算案件,清算组或管理人都应公告债权申报,都应对公司资产负债进行清理,按照《公司法》和《企业破产法》的规定履行职责,强制清算案件的清算方案和清算报告都应取得法院确认;破产清算案件的财产管理方案、财产变价方案、财产分配方案都应取得债权人会议的审议表决和法院的裁定确认。清算完成后,都应取得法院终结强制清算、破产程序的裁定。以上清算结果材料,都不需要以全体投资人承诺书代替。而且,强制清算、破产清算公司多数都属于《关于全面推进企业简易注销登记改革的指导意见》规定的不适用简易注销程序的企业范围之内。 (2)由于强制清算或破产清算由法院审理,由清算组或管理人代替清算义务人组织清算,全体出资人出具承诺书的可能性不大。  十三、 新《公司法》扩大和强化了国家企业信用信息登记系统公示范围和公示效力,统一公示平台有利于提高公示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新《公司法》规定了以下公司事项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登记系统进行公示: 1.公司登记事项(第三十二条) 2.股东出资、股权或股份变更信息,行政许可取得、变更、注销等信息(第四十条) 3.公司分立、合并、减资(第二百二十条、二百二十二条、二百二十四条、二百二十五条) 4.公司解散、成立清算组(第二百二十九条、第二百三十五条) 5.通过简易程序注销公司登记(第二百四十条) 6.公司登记机关注销公司登记(第二百四十一条) 加之其他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登记系统公示的失信被执行人、经营异常信息、企业吊销营业执照信息等,共同构建了多维一体的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平台。新《公司法》扩大和强化了国家企业信用信息登记系统公示范围和公示效力,统一公示平台有利于提高公示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登记系统的功能扩展对清算、破产案件的影响如下: 鉴于国家企业信用信息登记系统公示功能逐步扩大和提升,在办理强制清算案件中,清算组应充分利用该系统进行信息公示。未来也建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登记系统与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在信息共享方面逐步拉通,更好地为破产案件审理提供服务。 来源:观韬中茂律师事务所 本文只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北京市破产管理人协会立场
396
9
金融不良资产转让全流程详解
????【从业必学线上精品】不良资产入门必修课:业务逻辑/基本模式/处置案例 金融不良资产转让是提高银行金融企业资产质量的重要方法,涉及到的法律规制问题也较为复杂,需要引起重视。本文从金融不良资产转让的流程及常见问题,对金融不良资产转让涉及到的法律规制予以简释。 ▍ 金融不良资产转让的基本流程 金融不良资产主要是指商业银行企业持有的次级、可疑及损失类贷款,已核销的帐销案存资产,抵债资产及其他不良资产。金融不良资产转让主要指金融企业将不良资产转让给资产管理公司和资产管理公司将不良资产转让给其他社会投资者。以下依据《金融企业不良资产批量转让管理办法》及相关规定和要求,对金融不良资产转让的流程予以简要叙述: 1. 金融企业资产组包 金融企业按照自身资产处置需要,按不同地域、行业、类别拟批量转让不良资产的范围和标准,对不良资产予以分类整理,对一定户数和金额的不良资产组包,根据不良资产分布和市场行情,合理确定批量转让不良资产的规模。 2. 卖方尽职调查 金融企业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要求,认真做好批量转让不良资产的卖方尽职调查工作,熟悉了解分类拟批量转让不良资产。 (1)通过审阅不良资产档案和现场调查等方式,客观、公正地反映不良资产状况,充分披露资产风险。 (2)金融企业应按照地域、行业、金额等特点确定样本资产,并对样本资产(其中债权资产应包括抵质押物)开展现场调查,样本资产金额(债权为本金金额)应不低于每批次资产的80%。 (3)金融企业应真实记录卖方尽职调查过程,建立卖方尽职调查数据库,撰写卖方尽职调查报告。 3. 资产估值火栗网编辑 金融企业应在卖方尽职调查的基础上,采取科学的估值方法,逐户预测不良资产的回收情况,遵循法定或公允的标准和程序,运用科学的方法,以货币作为计算权益的统一尺度,对在一定时点上的资产进行评定估算资产价值,作为资产转让定价的依据。 4. 制定转让方案火栗网编辑 金融企业应对资产状况、尽职调查情况、估值的方法和结果、转让方式、邀请或公告情况、受让方的确定过程、履约保证和风险控制措施、预计处置回收和损失、费用支出等进行阐述和论证,制定不良资产转让方案。转让方案应附卖方尽职调查报告和转让协议文本。 5. 方案审批火栗网编辑 金融企业不良资产批量转让方案须履行相应的内部审批程序。金融企业应明确交易审批机构及相应的管理职能,制定并严格履行科学、规范的交易审批程序。建立健全交易风险防范机制,保护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6. 发出要约邀请火栗网编辑 金融企业可选择招标、竞价、拍卖等公开转让方式,根据不同的转让方式向资产管理公司发出邀请函或进行公告。邀请函或公告内容应包括资产金额、交易基准日、五级分类、资产分布、转让方式、交易对象资格和条件、报价日、邀请或公告日期、有效期限、联系人和联系方式及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通过公开转让方式只产生一个符合条件的意向受让方时,可采取协议转让方式。 7. 组织买方尽职调查火栗网编辑 金融企业应组织接受邀请并注册竞买的资产管理公司进行买方尽职调查。 (1)火金融企业应在买方尽职调查前,向已注册竞买的资产管理公司提供必要的资产权属文件、档案资料和相应电子信息数据,至少应包括不良资产重要档案复印件或扫描文件、贷款五级分类结果等。 (2)栗金融企业应对资产管理公司的买方尽职调查提供必要的条件,保证合理的现场尽职调查时间,对于资产金额和户数较大的资产包,应适当延长尽职调查时间。 (3)网资产管理公司通过买方尽职调查,补充完善资产信息,对资产状况、权属关系、市场前景等进行评价分析,科学估算资产价值,合理预测风险。对拟收购资产进行量本利分析,认真测算收购资产的预期收入和成本,根据资产管理公司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理性报价。 8. 确定受让方火栗网编辑 金融企业根据不同的转让方式,按照市场化原则和国家有关规定,确定受让资产管理公司。金融企业应将确定受让方的原则提前告知已注册的资产管理公司。采取竞价方式转让资产,应组成评价委员会,负责转让资产的评价工作,评价委员会可邀请外部专家参加;采取招标方式应遵守国家有关招标的法律法规;采取拍卖方式应遵守国家有关拍卖的法律法规。 9. 签订转让协议 金融企业应与受让资产管理公司签订资产转让协议,转让协议应明确约定交易基准日、转让标的、转让价格、付款方式、付款时间、收款账户、资产清单、资产交割日、资产交接方式、违约责任等条款,以及有关资产权利的维护、担保权利的变更、已起诉和执行项目主体资格的变更等具体事项。转让协议经双方签署后生效。 10. 组织实施火栗网编辑 金融企业和受让资产管理公司根据签署的资产转让协议组织实施。依据实施不良资产转让的原则,制定、组织不良资产转让的实施方案。 11. 发布转让公告火栗网编辑 转让债权资产的,金融企业和受让资产管理公司要在约定时间内在全国或者省级有影响的报纸上发布债权转让通知暨债务催收公告,通知债务人和相应的担保人。双方也可以采用约定的其他方式通知债务人。 12. 转让协议生效后 受让资产管理公司应在规定时间内将交易价款划至金融企业指定账户。原则上采取一次性付款方式,确需采取分期付款方式的,应将付款期限和次数等条件作为确定转让对象和价格的因素,首次支付比例不低于全部价款的30%。金融企业应按照资产转让协议约定,及时完成资产档案的整理、组卷和移交工作。 金融不良资产基本按照以上流程进行不良资产的转让,实现金融企业不良资产处置和资产管理公司等资产受让方利益的协同发展,提高银行的资产质量及债转股债券融资对积极降低企业杠杆率的作用,有序推进市场化银行金融企业债转股工作。 ▍ 金融不良资产转让常见的问题 金融企业不良资产的处置和接收都涉及资产转让问题,关于不良资产转让的法律效力问题是金融资产及利益各方十分关注的问题,不良资产转让常见问题如下所述: 1. 金融不良资产与一般债权转让的区别 金融不良资产转让的本质是债权转让,但与一般债权转让有所区别,金融不良资产转让除了遵守合同法相关规定以外,同时需要接受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财政部等监管部门多方面的规制。应重点关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收购、管理、处置国有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资产的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关于贯彻执行最高人民法院“十二条”司法解释有关问题的函的答复》、《金融企业不良资产批量转让管理办法》、《关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收购、火管理、处置银行不良资产有关问题的的补充通知》和《关于国有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处置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案件交纳诉讼费用的通知》等。 2. 对债权受让主体的范围限制 《关于进一步规范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不良债权转让有关问题的通知》三、下列人员不得购买或变相购买不良资产:国家公务员、金融监管机构工作人员、政法干警、资产公司工作人员、原债务企业管理层以及参与资产处置工作的律师、会计师等中介机构人员等关联人。银行向其他投资者转让债权时,应排除上述人员。 3. 关于国有企业债务人,地方政府等的优先购买权 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审理涉及金融不良债权转让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四:为了防止在通过债权转让方式处置不良债权过程中发生国有资产流失,相关地方人民政府或者代表本级人民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部门或者持有国有企业债务人国有资本的集团公司可以对不良债权行使优先购买权。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向非国有金融机构法人转让不良债权的处置方案、交易条件以及处置程序、方式确定后,单笔(单户)转让不良债权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应当通知国有企业债务人注册登记地的优先购买权人。以整体“资产包”的形式转让不良债权的,如资产包中主要债务人注册登记地属同一辖区,应当通知该辖区的优先购买权人;如资产包中主要债务人注册登记地属不同辖区,应当通知主要债务人共同的上级行政区域的优先购买权人。 关于国有企业债务人的诉权,国有企业债务人包括国有独资和国有控股的企业法人,为避免当事人滥用诉权,在受让人向国有企业债务人主张债权的诉讼中,国有企业债务人以不良债权转让行为损害国有资产等为由,提出不良债权转让合同无效抗辩的,人民法院应告知其向同一人民法院另行提起不良债权转让合同无效的诉讼。国有企业债务人不良资产转让中违反相关规定的依法确认不良资产转让无效。 4. 金融不良资产可转让债权的范围限制 在确定拟转让金融不良资产的范围时,应严格遵守债权转让的范围限制,例如财政部、银监会《金融企业不良资产批量转让管理办法》(财金〔2012〕6号)第八条规定,对于个人贷款(以个人借款人为主体的房贷、车贷、助学贷款、信用卡欠款以及个人消费贷款等),借款合同或担保合同中有限制转让条款的资产以及国家法律法规规定不得转让的资产,均不得进行批量转让。 另,财政部《关于进一步规范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不良债权转让有关问题的通知》(财金〔2005〕74号,)第2条规定,栗下列资产不得对外公开转让:债务人或担保人为国家机关的不良债权;经国务院批准列入全国企业政策性关闭破产计划的国有企业债权;国防、军工等涉及国家安全和敏感信息的债权以及其他限制转让的债权。 5. 受让人实现债权的方式必须合法合规 金融不良资产转让后,若受让方采用违法手段追债,将可能给商业银行企业带来声誉风险,严重损害金融企业的声誉。故在债权转让协议中约定债权受让人必须采取依法合规的方式实现债权,否则应承担相应法律及经济责任,防范法律风险。 6、不良债权转让应履行的通知程序与普通债权的不同 最高人民法院对《关于贯彻执行最高人民法院“十二条”司法解释有关问题的函的答复》规定,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受让国有银行债权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全国或者省级有影响的报纸上发布债权转让公告或通知所构成的诉讼时效中断,可以溯及至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受让原债权银行债权之日;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已承接的债权,可以在上述报纸上以发布催收公告的方式取得诉讼时效中断(主张权利)的证据。 -  END - 进公众号回复“课程” 即刻学习个贷不良、工业不良等400+课时课程
397
0
全国政协委员宋海良:加快推进核电建设 支撑能源安全保供与“双碳”目标实现
加快推进核电建设 支撑能源安全保供与“双碳”目标实现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宋海良 背景 目前,我国已跻身世界核电大国,核电在运装机达5700万千瓦、在建装机达2700万千瓦,约占全球核电在运、在建总装机的22%。其中,我国核电在建装机连续十余年保持世界第一,核电安全运行业绩位居世界前列,80%以上指标优于世界中值水平,70%以上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同时,我国已全面掌握各种堆型核心建造技术,核燃料供应与循环产业链完整,具备同步建造40余台机组的施工能力,其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华龙一号”三代堆成为新建核电主流堆型,高温气冷堆、快堆、小型堆、聚变堆等先进核电示范与技术研发取得新进展,核电供热、海水淡化等多元化应用发展迅速。 核电具有清洁低碳、单体规模大、稳定可靠、厂址资源丰富、经济性较优等特点,在构建新型能源体系中具有显著优势。 一是安全稳定优势。 核电可长期稳定运行,兼具一定的可调节特性,能够提高电网供电可靠性、增强系统抗扰动和故障恢复能力,同时我国核电厂址储备较充裕,核燃料资源储备较丰富,燃料供应受地缘政治影响较小,且安全风险较小。 二是绿色低碳优势。 核电全生命周期度电碳排放为5.7克,在各类清洁能源中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最低。2023年我国核电发电量约4300亿千瓦时,与燃煤发电相比,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3.2亿吨,同时核电还可替代煤电进行清洁供暖,能够在推进热力供应碳减排方面发挥突出作用。 三是经济成本优势。 综合考虑投资、运维、燃料等成本,相比水电、新能源(配套储能)等电源,核电的平准化度电成本更低,具有较好的经济性,且核电出力稳定,电力消纳无需配套存储调节设施,无碳排放和污染物排放、核废料处置成本已内化,系统成本低,能够为稳定能源系统价格发挥有效支撑作用。 总之,在全面贯彻能源安全新战略、践行“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核电兼具“安全、绿色、经济”的突出特点。可见,充分发挥我国在核电技术装备、工程建造、安全运行等方面的国际领先优势,加快推进核电规模化发展和多元化应用,对于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新型电力系统、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建议 一是系统推动核电中长期发展。 建议制定更加积极的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目标,考虑核电建设周期较长,为保障核电项目按需投运提供碳达峰支撑,建议按照2030年核电装机达到2亿千瓦左右的目标,提前做好规划布局,保持稳定、较快的核电开工节奏。 二是统筹优化核电建设布局。 建议充分考虑能源安全供应和绿色低碳转型需要,结合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优化核电开发利用布局,在有序开发沿海核电的同时,积极研究推进内陆核电建设前期准备和厂址开发保护等工作,适时启动内陆核电建设。 三是加快推进核电多元化应用。 建议加快推进核能供热、海水淡化、制氢等多元化应用,推广利用存量核电供暖、供热改造,推进核电建设与城市供暖、工业供热等统筹规划,促进核电与化工等大型用热产业融合发展。同时,以替代存量燃煤为目标,加快推动小型堆清洁供暖、工业供热示范,加快建设适应小型堆发展的法规标准体系。 四是建立核电“绿色能源”认定机制。 在国家层面广泛凝聚核电发展共识,在我国现有“绿色能源”认定机制下,研究制定适应核电特点的核电“绿色能源”认定机制,确立核电“绿色能源”定位并与国际接轨,支持出口企业和产品有效应对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等贸易壁垒,增强中国核电的国际竞争力。 编辑:韩雨熹 校对:孔欣慰
398
0
毕马威招聘ESG审计经理
点击名片,关注我  岗位信息 聘 ESG审计经理 工作地点:上海-静安区 薪资范围:面议 经验要求:3-5年学历要求:本科 岗位职责 聘 1.与项目团队按时、保质完成项目;2.与客户进行充分沟通,正确、清晰、全面的了解客户需求,并引导需求与解决方案的对接;3.依据客户需求设计咨询和审计方案,将思路和工作成果清晰的传达给客户;4.负责项目管理的实施并保持长期的跟踪服务;5.需要形成专业的顾问能力,根据公司安排的项目在实践中,可撰写各类专业报告; 岗位要求 聘 1.具备ESG之审计项目背景,熟悉相关政策及法律条例 2.有乙方咨询/审计背景优先 3.具有很强的沟通能力和问题分析能力,具有很强的团队管理意识与能力,能适应出差;6.热爱咨询业,有意在咨询行业深入发展,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工作热情 投递链接 点击阅读原文 信息来源:招聘平台 结尾福利为了避免错过信息,记得把我们设为星标哟~ 想要了解更多岗位信息,欢迎扫码添加顾问加入【ESG资讯群】不仅可以获取ESG招聘信息,还可以了解更多ESG面经,ESG相关资讯,行业资料,活动参与方式! 扫码添加顾问,回复:【ESG资讯群】
399
0
罗克佳华招聘低碳行业解决方案工程师
点击名片,关注我  岗位信息 聘 低碳行业解决方案工程师 工作地点:北京 薪资范围:8-13K 经验要求:3-5年学历要求:本科 岗位职责 聘 1、负责标准解决方案的编制等工作;2、负责项目类型的解决方案支持等工作;3、负责整合技术方案,输出面向客户的解决方案等工作;4、负责项目的成本利润测算等工作;5、负责项目的售前支持等工作;6、负责招投标等工作;7、负责对新兴技术进行研究、讲解、内部培训等工作;8、熟悉、了解并广泛学习业内先进技术理念及产品,能够融入方案及产品,持续保持更新迭代,确保产品及方案创新力度、市场竞争力;9、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事项。 岗位要求 聘 教育背景:信息化、自动化、生态环境、金融类等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硕士优先;专业与知识技能:熟悉信息化、自动化、清洁生产、绿色金融等领域专业知识,具有丰富的项目沟通、申报、报告编写经验;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扎实的专业基础,可独立完成科研、规划、初设等文档;熟练使用office、ps等相关软件;工作经历:3年以上解决方案或技术支持工作经验;有过温室气体清单编制、企业碳盘查、碳核查、能源管理体系等项目经验优先;综合素质:责任心强,认真、细心、抗压、能适应短期出差。 投递链接 点击阅读原文 信息来源:招聘平台 结尾福利为了避免错过信息,记得把我们设为星标哟~ 想要了解更多岗位信息,欢迎扫码添加顾问加入【ESG资讯群】不仅可以获取ESG招聘信息,还可以了解更多ESG面经,ESG相关资讯,行业资料,活动参与方式! 扫码添加顾问,回复:【ESG资讯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