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urt
stringclasses 22
values | Year
int64 100
109
| Season
stringclasses 4
values | CaseNo
stringlengths 9
15
| Corpus-Delicti
stringlengths 6
45.2k
|
---|---|---|---|---|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 106 | 10-12 | 106年度壢簡字第1819號 | 一 、 本件 犯罪 事實 及 證據 , 除於 犯罪事實欄 第5 行 「 新臺幣 5萬 元 」 更正為 「 新臺幣 4萬9,000 元 」 外 , 餘 均 引用 檢察官 聲請 簡易 判決 處刑書 ( 如 附件 ) 之 記載 。 |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 106 | 7-9 | 106年度審簡上字第55號 | 一 、 丙○○ 明知 詐騙 集團 經常 利用 他人 所 申請 之 行動電話 , 獲取 不法 利益 並 逃避 執法 人員 之 追查 , 亦 知 提供 行動電話 予 他人 使用 , 常 與 財產 犯罪 密切 相關 , 可能 遭 犯罪 集團 所 利用 以 達 犯罪 或 隱匿 掩飾 犯罪 所得 之 目的 , 竟 基於 縱 有人 使用 其 行動電話 以 實施 詐欺 犯罪 , 亦 不 違 其 本意 , 而 基於 幫助 詐欺 之 不 確定 故意 , 於 民國 105年 7月 12日 , 在 新北市 三重區 正義北路 麥當勞 , 以 每 支 行動電話 新臺幣 ( 下 同 ) 400 元 之 代價 , 將 其 申辦 0000000000 、 0000000000 、 0000000000 號 等 10 支 行動電話 SIM卡 , 出售 予 真實 姓名 及 年籍 均 不詳 之 詐騙 集團 成員 , 嗣 該 詐騙 集團 成員 ( 無 證據 證明 係 3 人 以上 或 成員 中 有 未滿 18 歲 之 人 ) 取得 上開 行動電話 後 , 即 共同 基於 意圖 為 自己 不法 所有 之 犯意 聯絡 , 以 上開 行動電話 , 於 附表 一 所 示 時 、 地 , 以 附表 一 所 示 方式 詐騙 丁○○ 、 甲○○ 及 乙○○ 等 3 人 , 致 其 等 不疑有他 , 依 指示 至 提款機 操作 或 利用 網際網路 方式 , 分別 將 如 附表 一 所 示 款項 匯至 詐欺 集團 指示 之 金融 機構 帳戶 , 嗣 後 因 查覺 有異 , 報警 處理 , 始 循線 查悉 前情 。 |
臺灣花蓮地方法院 | 106 | 10-12 | 106年度原易字第199號 | 一 、 杜宇惠 係 成年人 , 具 高中 畢業 之 教育 程度 , 且 已 有 工作 經驗 , 明知 社會 上 詐騙 案件 層出不窮 , 可 預見 將 自己 金融 機構 帳戶 之 存摺 、 金融卡 予 他人 使用 , 將 可 供 詐欺 犯罪 者 作為 詐騙 他人 將 款項 匯入 該 帳戶 之 用 , 詎 仍 基於 幫助 他人 詐欺 取財 之 不 確定 故意 , 於 民國 105年 12月 8日 16時 31分 許 , 在 花蓮縣 壽豐鄉 志學村 全家 便利 超商 壽豐 志學店 , 以 店到店 之 寄送 方式 , 將 其 所 申辦 之 中華郵政 股份 有限公司 新莊 昌盛 郵局 帳號 00000000000000 號 ( 下稱 本案 帳戶 ) 之 存摺 、 提款卡 , 依 真實 姓名 年籍 不詳 自稱 「 欣怡 」 之 成年人 之 指示 , 寄 至 新北市 ○○區 ○○路 0段 00號 全家 便利 超商 三重 信安店 , 由 真實 姓名 年籍 不詳 自稱 「 陳建銘 」 之 成年人 收受 , 並 以 即時 通訊 軟體 LINE 告知 「 欣怡 」 該 提款卡 之 密碼 。 嗣 「 欣怡 」 、 「 陳建銘 」 所屬 之 詐騙 集團 成年 成員 意圖 為 自己 不法 之 所有 ( 無 證據 證明 3 人 以上 共同犯 之 ) , 分別 於 附表 所 示 時間 , 向 劉兆邦 、 陳子淯 、 林笠瑄 、 李瑩宣 施以 附表 所 示 之 詐術 , 致 渠等 均 陷於 錯誤 , 而 依 指示 分別 於 附表 所 示 時間 及 地點 , 匯款 附表 所 示 之 金額 至 本案 帳戶 內 。 嗣 渠等 匯款 後 發現 有異 , 始 知 受騙 並 報警 處理 , 而 悉 上情 。 |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 103 | 7-9 | 103年度審易字第2411號 | 一 、 張先覺 因 積欠卡債 亟需 錢 花用 , 遂 意圖 為 自己 不法 之 所有 , 基於 詐欺 取財 之 犯意 , 於 民國 103年 5月 25日 19時 許 , 先 在 汪安常 經營 之 新北市 ○○區 ○○街 00號 「 佳珍龜山島 海產店 」 內 取得 該 店 之 名片 1 張 後 , 再 以 公共 電話 撥打 該 店 電話 , 佯稱 伊 是 當地 之 管區 警員 , 因為 汪安常 店 內 有 廚師 吸毒 及 消防 安檢 未 過 , 需 給 管區 新臺幣 2萬 元 打點 , 稍後 會請 伊 朋友 前往 取款 等語 , 致 汪安常 陷於 錯誤 , 復 於 同 日 20時 30分 許 , 攜帶 如數 現金 前往 張先覺 指定 位於 新北市 ○○區 ○○街 00號 之 「 府中 立體 停車場 」 前 , 張先覺 再 向 汪安常 佯稱 伊 就 是 管區 的 朋友 , 但 因 汪安常 察覺 有異 , 張先覺 見狀 遂 未 收取 現金 旋即 離開 現場 而 未 得逞 。 嗣 經 汪安常 報警 處理 , 於 同 日 20時 56分 許 , 在 新北市 ○○區 ○○○路 0段 0○0號 前 為 警 逮捕 , 而 查悉 上情 。 |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 104 | 10-12 | 104年度易字第670號 | 一 、 吳宗仁 應 可 預見 將 金融 帳戶 提供予 他人 使用 , 有 可能 遭 詐騙 集團 作為 詐欺 被害人 匯入 款項 之 用 , 而 逃避 檢警 人員 之 追緝 , 竟 仍 不 違背 其 本意 , 基於 幫助 他人 詐欺 取財 之 不 確定 故意 , 於 103年 10月 間 某 日 , 在 臺中市 東區 復興路 後 火車站 , 以 新臺幣 ( 下 同 ) 2,000 元 代價 將 其 向 臺灣 銀行 復興 分行 申辦 帳號 : 000000000000 號 帳戶 存摺 、 提款卡 、 印章 連同 密碼 提供 真實 姓名 年籍 均 不詳 之 成年人 及 其 所屬 詐騙 集團 成員 使用 。 而 該 成年人 及 其 所屬 犯罪 集團 之 成員 即 共同 基於 意圖 為 自己 不法 所有 之 犯意 聯絡 , 於 103年 10月 23日 上午 10時 許 , 撥打 電話 予 袁王抱治 , 佯稱 係 袁王抱治 之 女 袁淑芬 , 因 投資 股票 需款 40萬 元 云云 , 袁王抱治 陷於 錯誤 , 於 同 日 中午 12時 20分 許 及 14時 54分 許 , 在 新北市 ○○區 ○○路 0段 00巷 00號 五股 中興路 郵局 , 先後 匯款 20萬 元 共計 40萬 元 至 吳宗仁 上開 臺灣 銀行 復興 分行 帳戶 內 。 嗣 於 同 日 21時 許 , 袁王 抱治 向 其 女 求證 , 始 知 受騙 , 經 報警 處理 , 始 查悉 上情 。 |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 109 | 1-3 | 109年度竹簡字第22號 | 一 、 劉宴宏 ( 涉犯 竊盜 罪嫌 , 另 為 不起訴 處分 ) 前 因 妨害 自由 、 違反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等 案件 , 經 法院 判決 判處 有期徒刑 確定 , 於 民國 106年 12月 26日 徒刑 執行 完畢 。 詎 仍 不知悔改 , 明知 並 無 支付 加油 款項 之 真意 , 仍 意圖 為 自己 不法 之 所有 , 基於 詐欺 取財 之 犯意 , 於 108年 2月 13日 晚上 11時 28分 許 , 駕駛 其 女友 王顥諠 之 子 即 王志恆 ( 王志恆 涉犯 詐欺 罪嫌 , 業經 本 署 檢察官 以 108年度 偵字 第7586 號 為 不起訴 處分 ) 所有 之 車牌 號碼 0000 - 00 號 自用 小客車 , 至 新竹市 ○區 ○○路 000號 臺灣 中油 股份 有限公司 竹苗 營業處 北大路 加油站 , 向 加油員 涂宏華 佯稱 欲 加 價值 新臺幣 ( 下 同 ) 969 元 之 92 無 鉛 汽油 油品 , 並 將 王顥諠 所 申辦 之 中華郵政 股份 有限公司 中壢 南園 郵局 VISA 金融卡 ( 卡號 0000000000000000 、 帳號 00000000000000 ) 1 張 , 交付予 涂宏華 結帳 , 惟 未 待 涂宏華 操作 刷卡機 及 列印 發票 , 旋即 加速 逃逸 , 因而 詐得 上開 油品 。 後 涂宏華 刷卡 未 過 , 始 知 受騙 , 報警 扣得 上開 金融卡 , 並 調閱 監視 影像 畫面 循線 查獲 。 |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 102 | 4-6 | 102年度簡字第1327號 | 一 、 本件 被告 王秀鳳 之 犯罪 事實 、 證據 , 除 證據 部分 增列 「 被告 於 本院 準備 程序 中 之 自白 」 外 , 餘 均 與 檢察官 起訴書 之 記載 相同 , 茲 引用 之 ( 如 附件 ) 。 |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 102 | 7-9 | 102年度易字第645號 | 一 、 犯罪 事實 : 丙○○ ( 即 LETHIKHOI , 原 越南籍 ) 與 新加坡籍 男子 甲○○ 於 民國 80年 間 相識 於 越南 某 夜總會 , 日後 雙方 仍 保持 一定 之 聯繫 往來 , 迄 丙○○ 遠嫁來 台灣 後 , 甲○○ 亦 至少 安排 2 次 之 旅行 來 台 拜訪 丙○○ 。 詎 丙○○ 因 越南 家 裏 急需 用款 , 竟 意圖 為 自己 不法 之 所有 , 於 101年 7月 25日 從 台南市 撥打 國際 電話 給 甲○○ , 謊稱 在 台南 市區 訂購 1 戶 房屋 , 急需 第一 期 貸款 費用 , 否則 定金 將 被 沒收 云云 , 甲○○ 聞言 後 不疑有他 , 即 於 同年 月 30日 電匯 美金 4萬 元 ( 扣除 手續費 後 約 合 新台幣 119萬8500 元 ) 至 臺灣 銀行 南都 分行 予 丙○○ 。 詎 甲○○ 於 同年 8月 5日 撥 電話 給 丙○○ , 要求 丙○○ 提供 上開 房貸 付款 收據 相關 文件 供閱 , 丙○○ 見 無法 隱瞞 , 始 告知 甲○○ 上開 款項 係 為 供 其 越南 家用 , 並非 購屋 所 需 , 甲○○ 至 此 始 知 受騙 。 案 經 告訴人 甲○○ 訴請 臺灣 台南 地方 法院 檢察署 檢察官 偵查 起訴 。 |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 106 | 4-6 | 106年度簡字第2427號 | 一 、 李佳蓉 能 預見 提供 個人 金融 機構 帳戶 予 他人 使用 , 將 幫助 犯罪 集團 或 不法 分子 實施 詐欺 或 其他 財產 犯罪 , 竟 仍 基於 幫助 詐欺 之 不 確定 故意 , 於 民國 105年 5月 30日 某時 , 在 新北市 ○○區 ○○路 0段 000號 之 統一 便利商 店板 聖 門市 內 , 將 其 所有 之 玉山 銀行 東港 分行 帳號 0000000000000 號 帳戶 ( 下稱 玉山 銀行 帳戶 ) 之 存摺 、 提款卡 及 密碼 , 依 真實 姓名 年籍 均 不詳 , 自稱 「 張雅玲 」 之 成年人 指示 , 以 便利商店 宅配 及 利用 網路 通訊 軟體 「 Line 」 傳送 訊息 之 方式 , 交付 予 詐欺 集團 成員 使用 , 幫助 該 集團 成員 從事 詐欺 取財 之 犯行 。 嗣 該 詐欺 集團 成員 於 取得 上開 帳戶 後 , 意圖 為 自己 不法 之 所有 , 於 105年 6月 2日 19時 20分 許 , 撥打 電話 予 管 韋傑 佯稱 : 因 先前 於 購物 網站 購物 付款 時 , 因 工作 人員 疏失 , 不慎 誤設為 經銷商 約定 轉帳 帳戶 , 每 月 將 遭 扣款 , 為 避免 損失 , 需 持 提款卡 至 自動櫃員機 解除 設定 云云 , 致 管 韋傑 陷於 錯誤 , 分別 於 同 日 20時 45分 、 20時 58分 許 , 依 該 詐欺 集團 成員 之 指示 操作 自動櫃員機 , 因而 各 跨行 存入 新臺幣 ( 下 同 ) 2萬9,985 元 、 2萬0,985 元 至 上開 玉山 銀行 帳戶 內 , 並 旋 遭 提領 一 空 。 |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 105 | 10-12 | 104年度易字第223號 | 一 、 陳松澤 意圖 為 自己 不法 之 所有 , 基於 詐欺 取財 之 接續 犯意 , 陸續 以 附表 編號 1 至 7 所 示 「 原因 」 告知 吳謙信 , 吳謙信 因而 陷於 錯誤 , 陸續 於 附表 編號 1 至 7 所 示 「 時間 」 , 在 附表 編號 1 至 7 所 示 「 地點 」 , 交付 附表 編號 1 至 7 所 示 「 數額 」 之 款項 予 陳松澤 。 |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 100 | 10-12 | 100年度中簡字第2406號 | 一 、 本件 犯罪 事實 及 證據 , 均 引用 檢察官 聲請 簡易 判決 處刑書 之 記載 ( 如 附件 ) 。 |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 103 | 7-9 | 103年度審簡字第789號 | 一 、 本件 犯罪 事實 及 證據 均 引用 檢察官 起訴書 ( 如 附件 ) 之 記載 , 另 就 證據 部分 補充 : 被告 林耀星 於 本院 準備 程序 時 所 為 之 自白 ( 見 本院 民國 103年 8月 11日 準備 程序 筆錄 第2 頁 ) 。 |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 102 | 10-12 | 102年度簡字第1753號 | 一 、 黃資鎗 依 一般 社會 之 通見 , 可 預見 一般人 支付 代價 或 以 其他 方法 取得 他人 行動電話 門號 使用 常 與 財產 犯罪 密切 相關 , 且 取得 他人 行動電話 門號 之 目的 在於 取得 贓款 及 掩飾 犯行 不易 遭 人 追查 , 苟 交付 行動電話 門號 予 他人 使用 , 將 被 犯罪 集團 用於 向 被害人 詐欺 取財 之 聯絡 工具 , 又 其 對於 提供 行動電話 門號 雖 無 引發 他人 萌生 犯罪 之 確信 , 但 仍 不顧 他人 所 可能 遭害 之 危險 , 竟 基於 幫助 犯罪 集團 遂行 詐欺 取財 之 財產 上 犯罪 , 縱 有人 持 以 犯罪 亦 不 違反 其 本意 之 不 確定 故意 , 於 民國 101年 間 某 日 , 在 台中市 台中港路 與 忠明南路 口 , 將 其 女友 胡宜芳 ( 所 涉 詐欺 案件 , 另 案 由 臺灣 苗栗 地方 法院 檢察署 檢察官 偵辦 中 ) 所 申辦 門號 0000 - 000000 號 等 6 支 行動電話 號碼 , 以 每 個 門號 新臺幣 ( 下 同 ) 500 元 之 代價 , 售予 詐欺 集團 成員 使用 。 嗣 該 詐欺 集團 成員 共同 意圖 為 自己 不法 所有 , 基於 詐欺 取財 之 犯意 聯絡 , 於 101年 9月 15日 某時 , 撥打 電話 予 被害人 杜金鈴 ( 所 涉 詐欺 案件 , 業經 臺灣 臺南 地方 法院 檢察署 檢察官 以 102年度 偵字 第4425 號 為 不起訴 處分 ) , 佯稱 其 為 富邦 銀行 業務 人員 , 詐稱 如 欲 辦理 貸款 , 需 提供 帳戶 證明 低 薪資 狀態 , 使 杜金鈴 陷於 錯誤 , 遂 將 其 所有 中華郵政 股份 有限公司 仁德車 路墘 郵局 之 帳戶 ( 局 帳號 0000000 - 0000000 ) 之 存摺 、 提款卡 及 密碼 , 於 101年 10月 19日 某時 以 宅配 之 方式 寄予 自稱 周坤德 、 聯絡 電話 0000000000 號 ( 即 前揭 黃資鎗 所 販售 之 行動電話 門號 ) 之 詐欺 集團 成員 使用 ; ( 二 ) 而 該 詐欺 集團 成員 利用 黃資鎗 提供 之 行動電話 門號 取得 上開 存摺 、 提款卡 及 密碼 後 , 旋 於 101年 10月 24日 上午 10時 許 向 告訴人 凌慧珍 施用 詐術 , 假稱 係 告訴人 凌慧珍 之 友人 「 小燕 」 欲 向 其 借款 , 致 告訴人 凌慧珍 因而 陷於 錯誤 , 於 同 日 上午 11時 13分 許 , 將 現金 10萬 元 匯入 被害人 杜金鈴 上開 帳戶 內 , 隨即 遭 詐騙 集團 成員 提領 一 空 , 嗣 告訴人 凌慧珍 察覺 有異 , 報警 處理 , 始 循線 查悉 上情 。 |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 | 109 | 1-3 | 108年度訴字第541號 | 一 、 戌○○ 於 民國 106年 7月 4日 與 卯○○ ( 由 本院 通緝 中 , 待 其 到案 後 另行 審結 ) 結識 後 , 加入 卯○○ 、 林○發 、 葉○修 ( 分別 為 89年 10月 、 89年 11月 生 , 於 本案 行為 時 均 係 未滿 18 歲 之 少年 , 均 另 案 由 臺灣 臺中 地方 法院 少年 法庭 裁定 , 本 案 並 無 證據 證明 戌○○ 明知 或 可 得 而知 林○發 、 葉○修 係 未滿 18 歲 之 少年 ) 及 其他 姓名 、 年籍 均 不詳 之 成年人 ( 無 證據 證明 其他 成員 有 未滿 18 歲 之 人 ) 等 3 人 以上 , 以 實施 詐術 為 手段 , 騙取 不 特定人 金錢 為 目的 , 所 組成 具有 持續性 、 牟利性 之 有 結構性 犯罪 組織 ( 下稱 本案 詐欺 集團 ) , 而 負責 開車 搭載 於 該 集團 內 擔任 車手 之 林○發 、 葉○修 至 各 地 提領 被害人 受騙 後 轉帳 、 匯款 或 存款 至 指定 之 人頭 帳戶 內 之 詐騙 款項 , 戌○○ 可 因此 按日 獲取 新臺幣 ( 下 同 ) 1,200 元 之 酬勞 ( 所 涉 組織 犯罪 防制 條例 第3 條 第1 項 後段 之 參與 犯罪 組織 罪 部分 , 業 據 臺灣 高等 法院 臺中 分院 以 107年度 金上訴字 第1255 號 判決 處刑 , 現 由 最高法院 審理 中 , 非 本案 審理 範圍 ) 。 戌○○ 與 卯○○ 、 林○發 、 葉○修 及 其他 年籍 不詳 之 本案 詐欺 集團 成員 , 共同 意圖 為 自己 不法 之 所有 , 基於 三 人 以上 共同 詐欺 取財 及 洗錢 之 犯意 聯絡 , 先 由 卯○○ 委請 不 知情 之 莊子諒 ( 另 由 檢察官 為 不起訴 處分 ) 代為 租 車 , 莊子諒 則 委由 不 知情 之 友人 江禾鈿 ( 原名 江德偉 , 另 由 檢察官 為 不起訴 處分 ) 先後 前往 臺中市 ○區 ○○路 000號 之 樂業 小客車 租賃 有限公司 ( 下稱 樂業 公司 ) 承租 包含 車牌 號碼 000 - 0000 號 在 內 之 數 輛 自用 小客車 , 再 由 本案 詐欺 集團 不詳 成員 , 於 附表 一 「 詐欺 方式 」 欄 所 示 時間 , 以 附表 一 「 詐欺 方式 」 欄 所 示 之 詐術 , 分別 詐騙 附表 一 「 被害人 / 告訴人 」 欄 所 示 之 被害人 , 致 渠等 陷於 錯誤 , 分別 依 指示 轉帳 、 匯款 或 以 現金 存入 附表 一 「 轉入 ( 或 匯入 / 存入 ) 之 人頭 帳戶 」 欄 所 示 之 金融 帳戶 ( 有關 各 被害人 遭 詐騙 之 時間 、 方式 、 轉帳 〈 或 匯款 、 存款 〉 之 時間 、 金額 、 人頭 帳戶 帳號 , 均 詳 如 附表 一 所 示 ) , 嗣 由 戌○○ 依 卯○○ 之 指示 , 駕駛 上揭 樂業 公司 出租 之 車輛 搭載 林○發 、 葉○修 , 並 由 林○發 、 葉○修 持 卯○○ 事先 交付 、 告知 如 附表 一 所 示 各 人頭 帳戶 之 提款卡 及 密碼 , 於 附表 一 「 提領 時間 」 、 「 提領 地點 」 欄 所 示 之 時 、 地 , 輪流 下車 提領 各 被害人 轉 、 匯 或 存入 之 款項 ( 詳 如 附表 一 「 提領 金額 」 欄 所 示 ) , 復 將 領得 之 款項 均 交予 卯○○ , 戌○○ 並 因 附表 一 所 示 之 犯行 , 獲取 卯○○ 所 交付 之 1,200 元 報酬 , 以 此 方式 共同 詐取 各 被害人 之 財物 得逞 , 並 隱匿 詐欺 犯罪 所得 之 去向 而 為 洗錢 行為 。 嗣 因 附表 一 所 示 之 各 被害人 分別 察覺 有異 而 報警 處理 , 經 警 調閱 附表 一 「 提款 地點 」 欄 所 示 處所 設置 之 自動櫃員機 及 鄰近 路口 之 監視器 , 始 循線 查悉 上情 。 |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 105 | 10-12 | 105年度簡上字第691號 | 一 、 徐德芳 意圖 為 自己 不法 之 所有 , 基於 詐欺 取財 之 犯意 , 分別 為 下列 犯行 : ㈠ 於 民國 104年 6月 11日 10時 9分 許 , 在 新北市 ○○區 ○○路 00號 社區 , 向 該 社區 管理員 詹水來 佯稱 該 社區 主委 要求 伊 詢問 詹水來 是否 有 意願 向 其 訂購 IPHONE 手機 , 1 支 手機 訂金 新臺幣 ( 下 同 ) 1,800 元 等語 , 致 詹水來 陷於 錯誤 , 同意 訂購 手機 3 支 , 惟 因 身 上 現金 不足 , 乃 先行 交付 訂金 現金 2,800 元 予 徐德芳 , 嗣 詹水來 察覺 有異 , 並 向 社區 主委 確認 , 始 知 受騙 。 ㈡ 於 104年 7月 9日 10時 25分 許 , 在 新北市 ○○區 ○○路 0段 000號 社區 地下 1樓 , 向 該 社區 管理員 王文訓 謊稱 該 社區 主委 有 向 其 訂購 IPHONE 手機 1 支 , 並 佯 裝 撥打 電話 與 該 社區 主委 聯繫 後 , 向 王文訓 佯稱 該 主委 要求 王文訓 先行 墊付 該 手機 價金 2,000 元 , 及 尚 有 IPHONE6 手機 得 出售 等語 , 致 王文訓 陷於 錯誤 , 同意 代墊 款項 , 及 訂購 手機 1 支 , 而 共 交付 現金 4,000 元 予 徐德芳 , 嗣 王文訓 察覺 有異 , 並 向 社區 主委 確認 , 始 知 受騙 。 ㈢ 於 104年 9月 15日 14時 30分 許 , 在 新北市 ○○區 ○○路 000巷 0號 社區 , 向 該 社區 總幹事 張茂南 謊稱 該 社區 主委 有 向 其 訂購 IPHONE 手機 1 支 , 並 佯 裝 撥打 電話 與 該 社區 主委 聯繫 後 , 向 張茂南 佯稱 該 主委 要求 張茂南 先行 墊付 該 手機 價金 3,600 元 等語 , 致 張茂南 陷於 錯誤 , 同意 代墊 款項 , 而 交付 現金 3,600 元 予 徐德芳 , 嗣 張茂南 察覺 有異 , 並 向 社區 主委 確認 , 始 知 受騙 。 ㈣ 於 104年 10月 4日 13時 27分 許 , 在 新北市 ○○區 ○○○道 0段 000號 社區 , 向 該 社區 管理員 謝毓芬 謊稱 該 社區 主委 有 向 其 訂購 IPHONE 手機 1 支 , 並 佯 裝 撥打 電話 與 該 社區 主委 聯繫 後 , 向 謝毓芬 佯稱 該 主委 要求 謝毓芬 先行 墊付 該 手機 價金 3,500 元 ( 起訴書 犯罪事實欄 一 之 ㈣ 第5 行 誤載為 1,000 元 ) , 及 尚 有 IPHONE6 手機 得 出售 等語 , 致 謝毓芬 陷於 錯誤 , 同意 代墊 款項 , 並 另 訂購 手機 2 支 ( 共 5,000 元 ) , 而 共 交付 現金 8,500 元 予 徐德芳 , 嗣 謝毓芬 察覺 有異 , 並 向 社區 主委 確認 , 始 知 受騙 。 ㈤ 於 104年 10月 10日 16時 2分 許 , 在 新北市 ○○區 ○○路 000號 社區 , 向 該 社區 管理員 吳賜榮 謊稱 該 社區 主委 有 向 其 訂購 IPHONE 手機 1 支 , 並 佯 裝 撥打 電話 與 該 社區 主委 聯繫 後 , 向 吳賜榮 佯稱 該 主委 要求 吳賜榮 先行 墊付 該 手機 價金 6,500 元 等語 , 致 吳賜榮 陷於 錯誤 , 同意 代墊 款項 , 而 交付 現金 6,500 元 予 徐德芳 , 嗣 吳賜榮 察覺 有異 , 並 向 社區 主委 確認 , 始 知 受騙 。 ㈥ 於 104年 10月 11日 15時 10分 許 , 在 新北市 ○○區 ○○街 00號 社區 , 向 該 社區 管理員 賴阿松 謊稱 該 社區 主委 有 向 其 訂購 IPHONE 手機 1 支 , 並 佯 裝 撥打 電話 予 該 社區 主委 聯繫 後 , 向 賴阿松 佯稱 該 主委 要求 賴阿松 先行 墊付 該 手機 價金 6,000 元 等語 , 致 賴阿松 陷於 錯誤 , 同意 代墊 款項 , 而 交付 現金 6,000 元 予 徐德芳 , 嗣 賴阿松 察覺 有異 , 並 向 社區 主委 確認 , 始 知 受騙 。 ㈦ 於 104年 10月 16日 16時 46分 許 , 在 新北市 ○○區 ○○○路 0段 000巷 0號 社區 , 向 該 社區 管理員 許祿易 謊稱 該 社區 主委 有 向 其 訂購 IPHONE 手機 1 支 , 並 佯 裝 撥打 電話 與 該 社區 主委 聯繫 後 , 向 許祿易 佯稱 該 主委 要求 許祿易 先行 墊付 該 手機 價金 1,400 元 , 及 尚 有 IPHONE6 手機 得 出售 等語 , 致 許祿易 陷於 錯誤 , 同意 代墊 款項 , 並 訂購 手機 1 支 , 而 共 交付 現金 2,800 元 予 徐德芳 , 嗣 許祿易 察覺 有異 , 並 向 社區 主委 確認 , 始 知 受騙 。 ㈧ 於 104年 10月 26日 14時 45分 許 , 在 新北市 ○○區 ○○街 000號 之 彩券行 內 , 向 該 彩券行 員工 徐筱芸 佯稱 係 老闆 的 朋友 , 且 其 老闆 有 向 其 訂購 IPHONE 手機 1 支 , 並 要求 徐筱芸 先行 墊付 該 手機 價金 2,000 元 等語 , 致 徐筱芸 陷於 錯誤 , 同意 代墊 款項 , 而 交付 現金 2,000 元 予 徐德芳 , 嗣 徐筱芸 察覺 有異 , 並 向 老闆 確認 , 始 知 受騙 。 ㈨ 於 104年 10月 間 某 日 10時 許 , 在 新北市 ○○區 ○○路 000號 社區 , 向 該 社區 管理員 劉成功 謊稱 該 社區 主委 有 向 其 訂購 IPHONE 手機 1 支 , 並 佯 裝 撥打 電話 與 該 社區 主委 聯繫 後 , 向 劉成功 佯稱 該 主委 要求 劉成功 先行 墊付 該 手機 價金 5,000 元 等語 , 致 劉成功 陷於 錯誤 , 同意 代墊 款項 , 而 交付 現金 5,000 元 予 徐德芳 , 嗣 劉成功 察覺 有異 , 並 向 社區 主委 確認 , 始 知 受騙 。 ㈩ 於 104年 12月 6日 13時 25分 許 , 在 新北市 ○○區 ○○街 00號 社區 , 向 該 社區 管理員 潘幸次 謊稱 該 社區 主委 有 向 其 訂購 IPHONE 手機 1 支 , 並 佯 裝 撥打 電話 與 該 社區 主委 聯繫 後 , 向 潘幸次 佯稱 該 主委 要求 潘幸次 先行 墊付 該 手機 價金 2,000 元 等語 , 致 潘幸次 陷於 錯誤 , 同意 代墊 款項 , 而 交付 2,000 元 予 徐德芳 , 嗣 潘幸次 察覺 有異 , 並 向 社區 主委 確認 , 始 知 受騙 。 於 104年 12月 6日 13時 30分 許 , 在 新北市 ○○區 ○○街 0段 0號 社區 , 向 該 社區 管理員 鄭金江 謊稱 該 社區 主委 有 向 其 訂購 IPHONE 手機 1 支 , 並 佯 裝 撥打 電話 與 該 社區 主委 聯繫 後 , 向 鄭金江 佯稱 該 主委 要求 鄭金江 先行 墊付 該 手機 價金 2,000 元 等語 , 致 鄭金江 陷於 錯誤 , 同意 代墊 款項 , 而 交付 身 上 剩餘 現金 1,600 元 予 徐德芳 , 嗣 鄭金江 察覺 有異 , 並 向 社區 主委 確認 , 始 知 受騙 。 於 104年 12月 6日 14時 許 , 在 新北市 ○○區 ○○街 00○00號 社區 , 向 該 社區 管理員 周楙富 謊稱 該 社區 主委 有 向 其 訂購 IPHONE 手機 1 支 , 並 佯 裝 撥打 電話 與 該 社區 主委 聯繫 後 , 向 周楙富 佯稱 該 主委 要求 周楙富 先行 墊付 該 手機 價金 4,000 元 等語 , 致 周楙富 陷於 錯誤 , 同意 代墊 款項 , 而 交付 身 上 剩餘 現金 4,000 元 予 徐德芳 , 嗣 周楙富 察覺 有異 , 並 向 社區 主委 確認 , 始 知 受騙 。 |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 108 | 7-9 | 108年度簡字第2433號 | 一 、 本件 犯罪 事實 及 證據 , 除 證據 部分 補充 「 被告 翁文龍 於 本院 準備 程序 之 自白 」 外 , 餘 均 引用 檢察官 起訴書 之 記載 ( 如 附件 ) 。 |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 101 | 10-12 | 101年度易緝字第3號 | 一 、 兵茂昌 於 民國 98年 4月 間 某 日 ( 起訴書 誤載為 98年 5月 , 應 予 更正 ) , 在 高雄市 武昌 教會 認識 鄭○○ 後 , 因 見 鄭○○ 罹有 躁鬱症 及 輕度 精神 障礙 , 竟 意圖 為 自己 不法 之 所有 , 基於 單一 乘機 詐欺 取財 之 犯意 , 利用 鄭○○ 上述 心智 缺陷 , 而 致 其 辨識 能力 顯 有 不足 之 情形 , 自 98年 5月 1日 ( 起訴書 誤載為 98年 6月 , 應 予 更正 ) 起 , 誘使 鄭○○ 陸續 以 信用卡 預借 現金 、 交付 金融 機構 提款卡 、 出售 股票 換取 現金 及 向 保險 公司 以 保單 貸款 , 而 先後 於 附表 一 所 示 之 時 地 , 出借 如 附表 一 所 示 款項 合計 達 新臺幣 ( 下 同 ) 3,537,896 元 予 兵茂昌 , 供 兵茂昌 花用 。 其間 , 兵茂昌 復承 前 單一 乘機 詐欺 取財 之 犯意 , 利用 鄭○○ 上述 心智 缺陷 , 而 致 其 辨識 能力 顯 有 不足 之 情形 , 於 98年 7月 1日 前 某 日 ( 起訴書 誤載 為 某時 許 ) , 利用 鄭如玲 於 98年 7月 1日 以 鄭○○ 本人 名義 , 向 九和 汽車 股份 有限公司 ( 下稱 九和 公司 ) 購買 車牌 號碼 0000 - 00 號 自用 小客車 ( 價值 801,665 元 ) , 交付 兵茂昌 ( 起訴書 誤載為 兵昌茂 , 應 予 更正 ) 使用 。 嗣 鄭○○ 之 父 鄭豐哲 發覺 有異 而 報警 查悉 上情 。 |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 105 | 4-6 | 104年度桃簡字第1295號 | 一 、 本案 犯罪 事實 及 證據 , 除 犯罪 事實 部分 , 將 犯罪事實欄 一 第5 至 8 行 所 載 『 將 其 胞妹 張○瑤 所有 之 玉山 銀行 桃園 分行 帳戶 ( 帳號 : 0000 - 000 - 000000 號 ) 之 存摺 、 金融卡 及 該 金融卡 之 密碼 攜 至 桃園 火車站 前 之 全家 便利 超商 , 當場 交付 予 自稱 係 「 何哥 」 助理 之 人 。 』 更正為 『 將 其 不 知情 之 胞妹 張紋瑤 所 申辦 之 玉山 銀行 桃園 分行 帳號 0000000000000 號 帳戶 之 存摺 及 金融卡 攜 至 桃園市 桃園區 桃園 火車站 旁 某 便利 超商 前 , 交付 予 某 真實 姓名 年籍 不詳 自稱 「 何哥 助理 」 之 成年 男子 , 並 當場 透過 電話 將 該 帳戶 金融卡 之 密碼 告知 予 「 何哥 」 。 』 、 第8 至 9 行 所 載 『 嗣 綽號 「 何哥 」 之 男子 所屬 之 詐欺 集團 成員 即 意圖 為 自己 不法 之 所有 』 更正為 『 嗣 「 何哥 」 、 「 何哥 助理 」 與 渠等 所屬 詐騙 集團 之 成年 正犯 成員 , 意圖 為 自己 不法 之 所有 , 基於 詐欺 取財 之 犯意 聯絡 」 ; 及 證據 部分 , 補充 「 被告 余佳權 於 本院 訊問 時 之 自白 」 外 , 餘 均 引用 如 附件 聲請 簡易 判決 處刑書 之 記載 。 |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 106 | 1-3 | 105年度審訴字第1726號 | 一 、 韓貴泰 自 民國 104年 間 某 日 起 , 加入 真實 姓名 、 年籍 不詳 自稱 「 陳成正 」 之 成年 男子 等 人 所 組成 , 成員 3 人 以上 之 詐欺 集團 , 由 韓貴泰 擔任 領取 包裹 之 匯款 車手 , 而 意圖 為 自己 不法 之 所有 , 基於 三 人 以上 共同 詐欺 取財 之 犯意 聯絡 , 推 由 該 詐欺 集團 成員 於 如 附表 所 示 之 時間 , 以 電話 向 如 附表 所 示 之 林進源 、 張家豪 、 王銘鋒 、 胡美玉 、 劉水適 、 潘家崙 佯稱 如 附表 所 示 之 不實 事項 , 致 劉水適 等 6 人 均 陷於 錯誤 , 於 如 附表 所 示 之 時間 , 以 包裹 寄出 如 附表 所 示 之 現金 , 其中 由 韓貴泰 負責 收取 各 如 附表 內 以 數字 編號 部分 之 包裹 , 再 將 其餘 贓款 依 「 陳成正 」 之 指示 轉帳 至 指定 之 帳戶 內 , 韓貴泰 因此 共 獲得 新臺幣 ( 下 同 ) 4,000 元 之 報酬 。 嗣 因 劉水適 報警 處理 後 , 為 警 依 劉水適 所 提供 之 包裹 收件 地址 至 雲林縣 斗六市 ○○路 0段 000號 宅急便 之 站 所 埋伏 , 當場 查獲 韓貴泰 , 並 扣得 劉水適 已 察覺 其 先前 疑為 受騙 而 為 供 警 查緝 故意 寄出 僅 裝有 現金 100 元 、 書寫 之 便條紙 1 紙 之 包裹 ( 現金 已 發還 劉水適 ) 與 潘玉崙 所 寄出 內 裝有 現金 22,000 元 之 包裹 ( 現金 均 發還 潘玉崙 ) 各 1 個 , 及 韓貴泰 所 使用 之 ZTE 廠牌 手機 1 支 ( 含 門號 0000000000 號 SIM卡 1 張 ) 、 取貨 編號 便條紙 1 紙 。 |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 102 | 4-6 | 101年度易字第927號 | 一 、 辛○○ 於 民國 99年 底 某 日 , 見 丁○○ 因 妨害性自主 案件 為 本院 判決 有罪 , 即 意圖 為 自己 不法 之 所有 , 基於 詐欺 取財 之 犯意 , 向 丁○○ 佯稱 : 只要 丁○○ 及 其 家人 給付 新臺幣 ( 下 同 ) 2萬5,000 元 之 酬金 , 即 請 熟識 之 律師 幫 丁○○ 上訴 等語 , 辛○○ 見丁○○ 未 應允 , 更 基於 恐嚇 取財 之 犯意 , 向 丁○○ 恫稱 : 「 你 要不要 拿出來 , 若 不 拿出來 , 你 還 想 不 想 住在 這邊 , 還是 要 對 你 家 的 人 怎麼樣 」 、 「 如果 錢 拿不 到 , 你 家 的 人 給 我 注意 一點 , 這邊 你 也 不用 想住 了 」 等語 , 致 丁○○ 陷於 錯誤 並 心生畏懼 , 遂 與 辛○○ 、 庚○○一起 前往 其 位於 高雄市 ○○區 ○○路 00巷 0號 住處 。 抵達 後 , 辛○○ 再 基於 詐欺 取財 之 犯意 , 指示 不 知情 之 庚○○ 陪同 丁○○ , 由 庚○○ 向 丁○○ 之 父 丙○○ 偽稱 : 需要 2萬5,000 元 請 律師 就丁○○ 之 妨害性自主 案件 上訴 乙 節 , 丙○○ 因而 陷於 錯誤 , 將 2萬5,000 元 現金 交予 丁○○ , 丁○○ 再 交由 庚○○ 轉交給 辛○○ 收受 之 。 嗣 因 丁○○ 始終 未 見 有 律師 為 其 上訴 , 經 詢問 後 , 辛○○ 又 敷衍 推託 , 始 知 受騙 。 |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 108 | 10-12 | 107年度易字第894號 | 一 、 高吳炘 可 預見 提供 金融 帳戶 予 姓名 年籍 不詳 之 人 使用 , 可能 幫助 不詳 犯罪 集團 從事 財產 犯罪 行為 , 作為 取得 財物 或 財產 上 利益 之 管道 , 竟 基於 縱 使 該 人 將 其 帳戶 用以 從事 詐欺 取財 之 財產 犯罪 行為 , 亦 不 違反 其 本意 之 幫助 犯意 , 於 民國 106年 8月 15日 起 至 同年 8月 22日 止 期間 之 某時 , 於 不詳 地點 , 將 其 所有 之 華南 商業 銀行 帳號 000 - 00000 - 0000000 號 帳戶 ( 下稱 33155 號 帳戶 ) 及 同 銀行 帳號 000 - 000000 - 000000 號 帳戶 ( 下稱 54174 號 帳戶 ) 存摺 、 提款卡 及 密碼 交予 不詳 詐欺 集團 成員 使用 , 並 以 不詳 方式 告知 密碼 。 嗣 前開 詐欺 集團 成員 意圖 為 自己 不法 之 所有 , 基於 詐欺 取財 之 犯意 , 於 如 附表 所 示 之 時間 , 向 鄭毛青彩 、 何怡娟 , 施以 如 附表 所 示 之 詐術 , 致 鄭毛青彩 、 何怡娟 均 陷於 錯誤 , 而 將 附表 所 示 之 款項 匯入 上開 帳戶 中 , 且 該 等 款項 旋 遭 詐欺 集團 成員 提領 殆盡 。 |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 100 | 10-12 | 100年度簡上字第668號 | 一 、 吳震信 能 預見 將 個人 之 金融 機構 帳戶 交付 他人 使用 , 可能 被 犯罪 集團 作為 詐財 或 其他 犯罪 之 工具 , 猶 基於 幫助 他人 詐欺 取財 之 不 確定 故意 , 於 民國 99年 10月 19日 某時 許 , 以 電話 與 真實 姓名 年籍 不詳 自稱 「 邱 經理 」 之 人 聯絡 後 , 於 同 日 下午 3時 30分 許 , 在 臺北縣 板橋市 ( 現已 改制為 新北市 板橋區 ) 之 板橋 火車站 附近 , 將 其 申設 之 中華郵政 股份 有限公司 板橋 郵局 帳號 00000000000000 號 帳戶 之 存摺 影本 、 提款卡 及 密碼 交付 予 「 邱 經理 」 所 委任 之 真實 姓名 年籍 不詳 之 成年人 使用 。 嗣 該 人 所屬 之 詐欺 集團 成員 取得 上開 帳戶 資料 後 , 即 意圖 為 自己 不法 之 所有 , 推 由 不詳 之 詐欺 集團 成員 , 分別 於 ㈠ 99年 10月 19日 下午 5時 58分 許 , 撥打 電話 予 林欣怡 , 訛稱 其 於 電視 購物 時 刷卡 有 誤 導致 付款 方式 採 分期付款 , 須 至 ATM 付款 設備 取消 分期付款 設定 云云 , 致 林欣怡 陷於 錯誤 , 於 同 日 晚間 某 時 許 以 ATM 轉帳 方式 轉帳 新臺幣 ( 下 同 ) 2萬9,989 元 、 1萬4,332 元 及 5,065 元 至 吳震信 上開 帳戶 。 ㈡ 99年 10月 19日 晚間 7時 30分 許 , 撥打 電話 予 李忠信 , 訛稱 其 於 電視 購物 時 刷卡 有 誤 導致 多 扣 一 筆 貨款 , 須 至 ATM 付款 設備 取消 付款 設定 云云 , 致 李忠信 陷於 錯誤 , 於 同 日 晚間 7時 42分 許 、 7時 44分 許 分別 轉帳 1萬9,989 元 、 2萬9,983 元 至 吳震信 上開 帳戶 。 嗣 因 林欣怡 、 李忠信 發覺 有異 , 報警 處理 , 始 循線 查悉 上情 。 |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 100 | 4-6 | 100年度簡字第3890號 | 一 、 犯罪 事實 : 周其模 明知 任意 提供 金融 機構 之 帳戶 與 他人 使用 , 將 可能 成為 他人 詐取 財物 之 工具 , 而 有助於 他人 遂行 詐欺 取財 之 犯行 , 竟 不 違背 其 本意 , 於 民國 100年 1月 中旬 , 在 新 北市 中和區 南勢角 捷運站 1號 出口 , 將 其 所 申辦 之 玉山 銀行 南勢角 分行 帳號 0000000000000 號 帳戶 ( 下稱 玉山 銀行 帳戶 ) 之 提款卡 與 密碼 , 交予 真實 姓名 年籍 不詳 之 人 使用 。 嗣 該 人 所屬 詐欺 集團 成員 取得 上開 帳戶 後 , 即 意圖 為 自己 或 第三人 不法 之 所有 , 基於 詐欺 取財 之 犯意 , 分別 以 附表 所 示 之 方式 向 廖國維 等 人 施用 詐術 , 致 廖國維 等 人 均 陷於 錯誤 , 而 分別 於 附表 所 示 之 時間 , 匯款 如 附表 所 示 之 金額 至 上開 周其模 所有 之 玉山 銀行 帳戶 內 , 旋 遭 該 犯罪 集團 成員 提領 一 空 。 |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 100 | 1-3 | 99年度易字第2141號 | 一 、 陳誠蒲 明知 任何 人 憑 真實 身分 證件 , 皆 可 至 金融 機構 開戶 , 使用 他人 帳戶 者 , 多 係 出於 隱瞞 自己 真實 身分 及 金錢 流向 之 目的 , 且 存摺 、 金融卡 、 印鑑 及 提款 密碼 均 為 極 重要 之 物 , 如 將 該 等 帳戶 資料 供 他人 使用 , 可能 幫助 他人 為 財產 犯罪 , 竟 以 其 提供 之 帳戶 資料 縱 幫助 他人 詐欺 亦 不 違背 其 本意 之 幫助 詐欺 取財 犯意 , 於 民國 97年 11月 4日 至 5日 間 某時 , 在 不詳 地點 , 將 其 於 97年 11月 4日 向 華南 商業 銀行 五甲 分行 申請 姓名 變更 、 帳號 000000000000 號 帳戶 之 存摺 、 提款卡 、 印鑑 、 密碼 等 物 , 交付 予 不詳 真實 姓名 、 年籍 之 詐騙 集團 成年 成員 使用 。 該 詐騙 集團 成員 取得 陳誠蒲 上開 帳戶 資料 後 , 即 與 該 詐騙 集團 其他 成年 成員 共同 意圖 為 其 不法 之 所有 , 而 基於 詐欺 取財 之 犯意 聯絡 , 先後 為 下列 犯行 : ㈠ 於 97年 11月 3日 中午 12時 許 , 撥打 電話 向 曾旭宏 佯稱 其 參加 「 情創團購 公司 」 開幕 義賣 電腦 摸彩 中獎 , 需 先 購買 指定 物品 及 繳納 稅金 , 以 此 方式 施用 詐術 致 曾旭宏 陷於 錯誤 , 先後 依 指示 接續 於 97年 11月 3日 下午 2時 20分 許 、 97年 11月 4日 中午 12時 51分 許 匯款 , 其中 一 筆 於 97年 11月 5日 匯款 新臺幣 ( 下 同 ) 290000 元 至 陳誠蒲 上開 帳戶 中 , 並 由 曾旭宏 負擔 匯費 30 元 。 ㈡ 於 97年 11月 5日 上午 11時 30分 許 , 由 該 詐騙 集團 某 成年 女性 成員 , 撥打 電話 予 朱林素 月 , 訛稱為 朱林素月 之 女 , 且 急需 用錢 , 以 此 方式 施用 詐術 致 朱林素 月 陷於 錯誤 , 於 97年 11月 5日 中午 12時 16分 許 , 依 其 指示 匯款 80000 元 至 陳誠蒲 上開 帳戶 內 ( 無 手續費 ) 。 嗣 因 曾旭宏 、 朱林素 月 發覺 有異 而 報警 , 始 循線 查悉 上情 , 惟 詐騙 集團 成員 已 將 曾旭宏 、 朱林素 月 匯入 陳誠蒲 帳戶 之 款項 提領 一 空 , 陳誠蒲 因而 幫助 詐欺 集團 成員 為 上開 詐欺 取財 之 犯行 。 |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 102 | 10-12 | 102年度易緝字第43號 | 一 、 甲○○ 前 因 殺人 等 案件 , 經 臺灣 高等 法院 臺中 分院 以 95年度 上訴字 第2751 號 判決 , 分別 判處 有期徒刑 5月 ( 傷害 部分 ) 、 5 年 10月 ( 殺人 未遂 部分 ) , 應 執行 有期徒刑 6 年 確定 。 嗣 因 符合 中華民國 96年 罪犯 減刑 條例 之 規定 , 由 臺灣 高等 法院 臺中 分院 以 96年度 聲減 字 第1842 號 裁定 , 分別 減為 有期徒刑 2月 又 15日 、 2 年 11月 , 並 定應 執行刑 為 有期徒刑 3 年 確定 。 於 民國 98年 1月 14日 縮短 刑期 假釋 出監 , 所 餘 刑期 交付 保護 管束 , 於 98年 4月 18日 保護 管束 期滿 , 未 經 撤銷 假釋 , 以 已 執行 完畢論 。 緣 盧俊富 ( 綽號 「 小黑 」 、 「 大福 」 , 為 成年人 , 由 本院 另行 審結 ) 與 劉君念 ( 由 檢察官 另行 通緝 中 ) 共同 基於 意圖 為 自己 不法 所有 之 詐欺 犯意 聯絡 , 由 劉君念 負責 出資 , 盧俊富 負責 經營 詐欺 集團 運作 之 模式 , 於 100年 10月 間 , 在 菲律賓 Diversion Rd .cor . Velasco St . Matina , Davao City 成立 代號 「 AMG 」 詐騙 機房 , 透過 相互 介紹 陸續 招募 與 其 具有 犯意 聯絡 之 詐欺 集團 成員 黃俊誠 、 萬復興 、 李文凱 、 賴國峰 、 蔡浚穎 、 沈向柔 、 呂盈楓 、 余芷茹 、 張巧穎 、 吳婉瑜 、 廖珮羽 、 賈婉菁 、 陳佩紋 、 蔡佳儒 、 甲○○ 、 吳立偉 、 林泓裕 、 黃麗華 、 陳立威 、 張裕傑 、 劉曜成 、 胡達維 、 劉彥宏 、 廖晏輝 、 林姿妤 、 李姿柔 、 施欣昀 等 人 前往 上開 詐騙 機房 ( 以上 均 為 成年人 , 除 甲○○ 外 均 已 另行 審結 , 渠等 出入境 時間 詳如 附表 五 , 而 除 李文凱 外 , 其餘 均 依 此 認定 如 附表 二 所 載 各人 實際 參與 之 犯行 , 此 部分 起訴書 及 追加 起訴 書 漏 未 載明 , 已經 檢察官 以 101年度 蒞 字 第5085 號 補充 理由書 補充 更正 之 ) , 擔任 詐騙 機房 分工 ( 即 實際 撥接 電話 詐騙 者 , 其 分工 情形 詳 如 附表 四 ) , 約定 以 詐騙 所得 5% 為 第一線 人員 、 7% 為 第二 、 三 線 人員 之 薪酬 ; 並 邀 有 共同 犯意 聯絡 之 女友 林佳勳 ( 為 成年人 ) 擔任 集團 運作 所 需 開銷 記帳 工作 。 其 詐欺 方式 係 先 由 電腦手 李文凱 ( 李文凱 因 係 電腦手 , 故 對於 附表 二 所 示 犯行 均 有 參與 ) 負責 與 系統商 黃帥之 ( 由 檢察官 另行 偵辦 中 ) 聯繫 , 發送 群呼 內容 為 「 個人 資料 遭 冒用 」 等 之 詐騙 語音 封包 予 大陸 地區 民眾 , 使 大陸 地區 民眾 陷於 錯誤 回撥 , 該 回撥 電話 即 經由 設定 路徑 轉接 至 詐欺 機房 , 由 黃俊誠 等 人 依 附表 四 所 載 之 分工 方式 , 第一線 詐騙 人員 佯稱為 大陸 地區 法院 服務 人員 , 經 向 大陸 地區 民眾 謊稱 確認 有 個 資 遭 冒用 或 欠 費 未 繳 後 , 旋 將 電話 轉予 第二線 詐騙 人員 接聽 ; 該 第二 線 詐騙 人員 即 訛稱為 大陸 地區 公安 人員 , 要求 大陸 地區 民眾 提供 個人 資料 後 , 復 將 電話 轉予 第三線 詐騙 人員 ; 該 第三線 詐騙 人員 詐稱 係 大陸 地區 檢察官 , 向 大陸 地區 民眾 騙稱 其 等 涉嫌 洗錢 案件 , 要求 其 等 將 錢 存入 指定 帳戶 內 監管 云云 , 致 使 如 附表 二 所 示 之 大陸 地區 民眾 崔文玲 等 8 人 , 因而 陷於 錯誤 , 依照 渠等 之 指示 , 將 如 附表 二 所 示 之 款項 , 匯 至 如 附表 二 所 示 之 大陸 地區 銀行 帳戶 內 。 之後 再 委由 具有 共同 犯意 聯絡 之 呂侑鴻 所 成立 之 「 法拉利 」 車手 集團 負責 在 臺灣 領取 上開 詐得 款項 ( 每 次 參與 之 成員 詳 如 附表 二 所 載 , 而 除 翁姓 少年 已 移 由 本院 少年 法庭 審理 、 吳立偉 通緝 中外 , 其餘 均 由 本院 另行 審結 ) , 由 「 法拉利 」 車手 集團 扣除 13% 充作 酬勞 外 , 其餘 交由 同 具有 犯意 聯絡 之 「 AMG 」 詐騙 機房 在 臺 外務 徐志弘 ( 為 成年人 , 100年 11月 加入 , 月薪 10萬 元 , 由 本院 另行 審結 ) 、 楊燿聲 ( 為 成年人 , 100年 11月 加入 , 月薪 10萬 元 , 由 本院 另行 審結 ) 轉交給 劉君念 或 盧俊富 發放 各 成員 。 |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 101 | 1-3 | 101年度簡上字第11號 | 一 、 陳維暄 在 可 預見 將 自己 金融 帳戶 提供 他人 使用 , 可能 幫助 他人 遂行 詐欺 取財 之 犯罪 目的 , 竟 仍 以 縱 有人 以 其 金融 帳戶 實施 詐欺 取財 犯行 , 亦 不 違背 其 本意 之 幫助 犯意 , 於 民國 100年 4月 15日 下午 2時 許 , 在 臺南市 ○○區 ○○路 一段 體育場 對面 之 便利商店 前 , 將 其 向 中華郵政 股份 有限公司 臺南 歸仁 郵局 所 申辦 帳號 00000000000000 號 帳戶 ( 下稱 臺南 歸仁 郵局 帳戶 ) 及 向 聯邦 商業 銀行 府城 分行 所 申辦 帳號 000000000000 號 帳戶 ( 下稱 聯邦 商 銀 府城 分行 帳戶 ) 之 存簿 、 金融卡 及 金融卡 密碼 等 物件 資料 , 提供予 真實 姓名 年籍 不詳 , 自稱 「 謝姐 」 之 成年 女子 使用 , 用以 幫助 「 謝姐 」 所屬 犯罪 集團 於 為 詐欺 之 犯行 後 , 將 詐得 款項 存入 該 帳戶 內 藉以 取得 犯罪 所得 。 嗣 「 謝姐 」 所屬 犯罪 集團 成員 於 取得 帳戶 後 , 基於 意圖 為 自己 不法 所有 之 共同 犯意 聯絡 , 先後 於 附表 所 示 時間 ( 詳 附表 遭 詐騙 時間欄 ) , 分別 撥打 電話 予 附表 所 示 之 黃靜芝 、 曾彥哲 、 李正偉 、 陳鴻欽 、 劉雅婷 、 范怡君 、 莊凱捷 , 佯 為 奇摩 購物 之 客服 人員 , 並 向 黃靜芝 、 曾彥哲 、 李正偉 、 陳鴻欽 、 劉雅婷 、 范怡君 、 莊凱捷 詐稱 : 先前 所 購 物品 , 因 作業 疏失 , 導致 貨款 將 變成 分期付款 , 需 依 指示 操作 自動櫃員機 變更 取消 云云 , 致 黃靜芝 、 曾彥哲 、 李正偉 、 陳鴻欽 、 劉雅婷 、 范怡君 、 莊凱捷 陷於 錯誤 , 分別 於 附表 所 示 匯款 時間 , 將 附表 所 示 匯款 金額 匯 至 陳維暄 上開 臺南 歸仁 郵局 帳戶 或 聯邦 商 銀 府城 分行 帳戶 內 ( 詳 匯入 帳戶欄 ) 。 嗣 黃靜芝 、 曾彥哲 、 李正偉 、 陳鴻欽 、 劉雅婷 、 范怡君 、 莊凱捷 操作 自動櫃員機 後 察覺 有異 , 始 報警 處理 而 循線 查獲 上情 。 |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 109 | 10-12 | 109年度審易字第1788號 | 一 、 許哲瑋 明知 自己 並 無 依 直播 交付所 販售 福箱 、 手錶 及 贈送 抽獎 贈品 之 意願 及 能力 , 竟 意圖 為 自己 不法 之 所有 , 於 民國 108年 9月 初 , 在 其 所 承租 位於 新北市 ○○區 ○○街 00號 6樓 居所 內 , 向 社群 網站 FACEBOOK ( 中文 名稱 : 臉書 , 下稱 臉書 ) 申設 及 經營 「 三角 國際 直播 購物網 」 粉絲 專頁 , 並 利用 不 知情 之 羅吉松 、 郭峯安 ( 上 2 人 均 另 為 不起訴 處分 ) 擔任 「 三角 國際 直播 購物 網 」 粉絲 專頁 直播 平台 銷售 物品 之 直播 銷售 人員 , 並 以 附表 所 示 之 方式 向 余仕丞 、 于瓊雯 、 黃宏偉 、 廖崇瑋 、 謝岳鵬 、 陳美雪 、 鍾采彣 等 7 人 施用 詐術 , 致 余仕丞 等 7 人 均 陷於 錯誤 , 而 於 附表 所 示 之 匯款 時間 , 匯款 如 附表 所 示 匯款 金額 至 附表 所 示 之 銀行 帳戶 內 , 再 由 羅吉松 依 許哲瑋 指示 提領 或 許哲瑋 自行 提領 附表 所 示 銀行 帳戶 內 款項 , 嗣 余仕丞 等 7 人 屆期 均 未 收到 所得標 商品 , 且 經 詢問 許哲瑋 而 未 獲 回應 , 始 悉 受騙 。 |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 107 | 1-3 | 107年度簡字第367號 | 一 、 犯罪 事實 : 廖偉誠 明知 使用 微信 帳號 Xuan Xuan Kiss 0000 、 暱稱 「 瑄 」 之 年籍 不詳 之 成年人 程冠宇 , 欲 以 阿華田充 作 含 毒品 成分 之 咖啡包 販賣 詐財 , 竟 仍 與 程冠宇 共同 意圖 為 自己 不法 所有 , 基於 詐欺 之 犯意 聯絡 , 於 民國 106年 9月 13日 19時 2分 許 , 先 由 程冠宇 透過 網際網路 連結 微信 通訊 軟體 ( 下稱 微信 ) , 並 在 微信 「 雙北 - 星巴 . . . 可廣可語 」 群組 聊天室 發佈 「 雙北 地區 正版 黑色 小丑 限量 供應 意者 私訊 」 訊息 找尋 買家 , 適 新北市政府 警察局 新莊 分局 明志 派出所 員警 於 同 ( 13 ) 日 網路 巡邏 時 發現 有異 , 遂 在 微信 使用 暱稱 「 金帥 」 與 暱稱 「 瑄 」 單獨 聯繫 , 員警 先後 傳送 「 有 黑色 小丑 」 、 「 嗎 」 、 「 有 5 」 、 「 嗎 」 、 「 價錢 多少 」 等 訊息 , 「 瑄 」 依詢 回覆 「 要 幾 隻 」 、 「 有 」 、 「 5 的 話 給 你 1: 4 」 、 「 1: 5 可以 嗎 」 等 暗示 其 有 在 販賣 毒品 之 不實 訊息 , 致 員警 不疑有他 而 誤信 程冠宇 有 販賣 毒品 之 真意 , 而 達成 以 新臺幣 ( 下 同 ) 3,500 元 購入 5 包含 毒品 成分 之 咖啡包 之 合意 , 並 約 同 ( 13 ) 日 稍 晚 ( 起訴書 誤載為 106年 9月 12日 21時 15分 許 ) , 在 新北市 ○○區 ○○街 00號 前 進行 交易 。 嗣 程冠 宇旋 再 透過 微信 與 帳號 EG 850104 、 暱稱 「 偉少 」 之 廖偉誠 聯繫 , 告知 上開 約定 地點 、 價格 及 數量 , 廖偉誠 即 依約 於 同 ( 13 ) 日 21時 10分 許 抵達 上址 , 並 將 未 摻有 毒品 成分 之 紅色 小丑 圖案 黑色 包裝袋 咖啡包 5 包 交付 予 前往 進行 交易 之 員警 , 旋 當場 遭 逮捕 而 未遂 , 復 在 其 身 上 另 扣得 紅色 小丑 圖案 黑色 包裝袋 咖啡包 5 包 及 HTC 廠牌 行動電話 1 支 ( 內含 門號 0000000000 號 SIM卡 1 張 ) 。 |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 106 | 4-6 | 106年度原訴字第8號 | 一 、 乙○○ 於 民國 105年 8月 底 某 日 , 利用 智慧型 手機 應用 程式 「 INDEED 」 搜尋 職缺 , 獲悉 「 賴桑 」 提供 之 工作 內容 係 依 「 賴桑 」 透過 LINE 通訊 軟體 指示 收取 文件 , 再 將 文件 送 至 址設 新北市 ○○區 ○○路 0段 000號 之 家樂福 賣場 ( 下稱 中和家樂福 ) 之 置物櫃 內 , 每 趟 可 得 新臺幣 ( 下 同 ) 1,000 元 之 代價 後 , 明知 現時 已 有 郵政 、 民營 快遞 公司 及 便利商店 等 合法 業者 所 提供 多樣 迅速 、 便捷 、 經濟 之 快遞 送件 服務 , 「 賴桑 」 以 高價託 其 取 件 轉送件 至 無 專人 看管 、 非 以 收領 文件 為 用 之 家樂福 大 賣場 之 置物櫃 內 , 顯 違反 常理 , 且 其 亦 可 預見 其 所 領取 為 轉送 之 文件 , 恐 係 詐欺 集團 收購 人頭 帳戶 之 他人 金融卡 , 欲 用以 作為 詐騙 工具 使用 , 將 發生 詐欺 集團 取得 人頭 帳戶 金融卡 使用 之 幫助 犯罪 結果 , 竟 基於 縱 使 幫助 詐欺 集團 取得 人頭 帳戶 金融卡 使用 仍 不 違背 其 本意 之 幫助 犯意 , 接續 於 105年 9月 8日 某時 許 、 翌 ( 9 ) 日 11時 30分 許 , 依 「 賴桑 」 指示 分別 至 樹林 火車站 及 山佳 火車站 向 戊○○ ( 所 涉 幫助 詐欺 犯行 , 業 經 臺灣 新北 地方 法院 檢察署 檢察官 為 不起訴 處分 確定 ) 拿取 其 內 分別 裝有 戊○○ 所有 之 玉山 商業 銀行 帳號 000 - 0000000000000 號 帳戶 ( 下稱 戊○○ 玉山 帳戶 ) 存摺 影本 、 提款卡 及 新光 商業 銀行 帳號 000 - 00000000000000 號 帳戶 ( 下稱 戊○○ 新光 帳戶 ) 存摺 影本 、 提款卡 之 空白 信封袋 , 並 均 將 之 送往 中和家樂福 大 賣場 置物櫃 內 放置 後 , 通知 「 賴桑 」 送件 完成 及 置物櫃 號碼 、 密碼 。 「 賴桑 」 所屬 詐欺 集團 成員 取得 戊○○ 前揭 2 帳戶 之 提款卡 後 , 隨即 以 如 附表 所 示 時間 、 方式 , 詐騙 如 附表 所 示 告訴人 、 被害人 , 致 如 附表 所 示 告訴人 、 被害人 均 陷於 錯誤 , 而 分別 依 該 詐騙 集團 成員 指示 將 如 附表 所 示 金額 之 款項 匯入 如 附表 所 示 之 帳戶 內 , 且 旋 遭 提領 一 空 , 迨 附表 所 示 告訴人 、 被害人 發覺 受騙 報警 , 而 循線 查悉 上情 。 |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 107 | 1-3 | 107年度易字第128號 | 一 、 吳原新 應 真實 姓名 年籍 不詳 、 綽號 「 蜂哥 」 ( 起訴書 誤載為 「 峰哥 」 ) 之 成年 男子 邀約 , 加入 「 蜂哥 」 所屬 詐欺 集團 , 以 領取 每 件 包裹 可 獲得 新臺幣 ( 下 同 ) 1千 元 之 報酬 , 擔任 向 快遞 業者 領取 民眾 受 詐欺 所 寄交 包裹 之 工作 , 其 與 「 蜂哥 」 所屬 詐欺 集團 成年 成員 即 共同 意圖 為 自己 不法 之 所有 , 基於 三 人 以上 共同 詐欺 取財 之 犯意 聯絡 , 由 該 詐欺 集團 成年 成員 於 民國 105年 2月 29日 前 某時 許 , 以 網路 聊天室 私聊 之 方式 , 向 邱曉杰 佯稱 : 提供 身分證 、 提款卡 、 借據 可 借貸 現金 ( 起訴書 誤載為 「 可 辦 門號 換 現金 」 ) 云云 , 致 邱曉杰 陷於 錯誤 , 因而 於 105年 2月 29日 , 依 指示 以 黑貓宅急便 快遞 之 方式 將 其 出具 之 借據 1 紙 及 其 所有 之 國民 身分證 1 張 、 中華郵政 帳戶 提款卡 1 張 及 密碼 等 物 ( 包裹 號碼 : 0000000000 號 ) 寄送 至 址設 新北市 ○○區 ○○路 000號 黑貓宅 急便 頂溪 營業所 後 , 吳原新 乃 依 「 蜂哥 」 指示 , 於 105年 3月 1日 , 至 上址 黑貓宅 急便 頂溪 營業所 領取 該 包裹 後 , 將 該 包裹 放置 在 「 蜂哥 」 指示 地點 後 , 由 該 詐欺 集團 成年 成員 前往 收取 該 包裹 。 |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 107 | 10-12 | 107年度易字第711號 | 一 、 賴志恩 明知 將 自己 帳戶 供作 他人 使用 成為 人頭 帳戶 , 依 一般 社會 生活 之 通常 經驗 , 本 可 得 預見 其 交付 存摺 等 帳戶 資料 可能 幫助 犯罪 集團 掩飾 或 隱匿 財產 犯罪 所得 之 財物 , 致 使 被害人 及 警方 追查 無門 之 情況 下 , 仍 不 違背 其 本意 , 基於 幫助 詐欺 之 不 確定 故意 , 於 民國 106年 7月 間 某 日 , 在 不詳 地點 , 將 其 所 申辦 之 台新 國際 商業 銀行 ( 下稱 台新銀 ) 帳戶 存摺 ( 帳號 : 00000000000000 號 ) 、 金融卡 及 密碼 交予 真實 年籍 姓名 不詳 之 詐欺 集團 成員 , 使 該 詐欺 集團 得 基於 詐欺 之 犯意 , 由 該 詐欺 集團 某 成員 , 分別 於 同年 8月 15日 14時 30分 及 8月 16日 13時 30分 許 , 以 電話 0000 - 000000 號 向 王碧蓉 誆稱 其 為 王碧蓉 之 友人 周碧倉 , 有 借款 之 需求 云云 , 以 此 方式 令 王碧蓉 陷於 錯誤 , 遂 依 指示 至 霧峰區 農會 以 「 曾明興 」 之 名義 , 用 臨櫃 匯款 方式 , 分別 匯款 新台幣 ( 下 同 ) 10萬 元 及 28萬 元 入 賴志恩 所有 上開 台 新銀 帳戶 , 待 詐欺 集團 詐得 上開 款項 後 , 由 集團 某 成員 隨即 以 金融卡 提領 一 空 。 嗣 因 王碧蓉 發覺 受騙 後 報警 處理 , 始 循線 查獲 上情 。 |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 100 | 4-6 | 100年度簡字第2783號 | 一 、 本件 犯罪 事實 及 證據 , 除 犯罪事實欄 第5 行 至 第6 行 「 於 前揭 帳戶 開戶日 至 99年 9月 14日 晚上 10時 許 間 某時 , 在 不詳 地點 」 更正為 「 於 99年 9月 12日 某時 許 , 以 宅急便 寄送 方式 」 、 第12 行 「 前揭 帳戶 」 後 補充 「 , 除 黃美慧 所 匯 款項 因 該 帳戶 業經 列為 警示 帳戶 , 無法 存入 該 帳戶 , 暫存 於 彰化 商業 銀行 永康 分行 外 , 其餘 匯款 款項 旋即 遭 提領 一 空 」 , 附表 編號 2 之 詐騙 內容 「 同 上 」 更正為 「 電視 購物 之 付款 方式 誤設為 分期付款 」 、 附表 編號 3 之 詐騙 內容 「 同 上 」 更正為 「 網路 購物 之 付款 方式 誤設為 分期付款 」 外 , 其餘 均 引用 如 附件 檢察官 聲請 簡易 判決 處刑書 之 記載 。 |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 | 107 | 7-9 | 107年度基簡字第892號 | 一 、 犯罪 事實 : 鄭坤耀 於 民國 106年 3月 28日 前 某 日 , 先 以 房屋 欲 辦理 轉貸 等 為由 , 自胞兄 鄭文昌 處 取得 鄭文昌 之 國民 身分證 與 全民 健康 保險卡 後 , 於 同 年 月 28日 某 時 許 , 因 自身 有 欠繳 電信 費用 等 緣故 , 無法 以 己 之 名義 辦理 行動電話 門號 「 0000 - 000000 」 ( 原 電信 業者 為 亞太 電信 股份 有限公司 ; 下稱 「 亞太 電信 」 ) 之 攜碼 過戶 等 申辦 手續 , 竟 未 經 鄭文昌 之 同意 , 基於 偽造 私文書 之 犯意 , 接續 在 附表 編號 一 、 二 所 示 文書 上 , 偽造 「 鄭文昌 」 之 署押 並 在 附表 編號 一 所 示 文書 上 黏貼 鄭文昌 上開 雙 證件 之 影本 , 冒用 其 兄 鄭文昌 名義 , 以 附表 一 、 二 所 示 文書 向 台灣 大哥大 股份 有 公司 ( 下稱 台灣 大哥大 公司 ) 之 客服 電銷 台北 銷售店 之 不 知情 之 服務 人員 , 申辦 每 月 繳交 新臺幣 ( 下 同 ) 1,399 元 、 30 個 月 之 購機 優惠 方案 , 將 其 原 在 亞太 電信 申辦 之 上開 行動電話 門號 過戶 並 攜碼 至 台灣 大哥大 公司 , 不 知情 之 臺灣 大哥大 服務 人員 見 鄭坤耀 所 提出 之 如 附表 一 、 二 所 示 申請書 等 文件 上 有 「 鄭文昌 」 之 署押 及 雙 證件 影本 資料 , 誤信 確 係 鄭文昌 本人 欲 申辦 該 方案 , 乃 陷於 錯誤 , 為 其 辦理 上開 電信 專案 , 並 交付 台灣 大哥大 公司 4G-iPhone 30M 電信 專案 所 搭配 之 iPhone7Plus 32 G 黑色 行動電話 1 具 予 鄭坤耀 , 足生 損害 於 鄭文昌 及 台灣 大哥大 公司 , 並 影響 台灣 大哥大 公司 管理 客戶 資料 之 正確性 。 嗣 因 鄭文昌 收到 台灣 大哥大 公司 之 催繳 通知 而 悉 上情 , 始 報警 究辦 而 查獲 上情 。 |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 105 | 4-6 | 103年度易緝字第40號 | 一 、 何賜基 明知 其 在 英國 NATWEST 銀行 帳戶 內 並 無 任何 資金 款項 , 因 見 陳國賢 在 經濟日報 刊登 廣告 尋找 生產 烤肉爐 之 資金 援助 , 竟 意圖 為 自己 不法 所有 , 與 真實 姓名 、 年籍 、 人數 均 不詳 之 同夥 ( 均 未 經 起訴 ) , 共同 基於 詐欺 取財 之 犯意 聯絡 , 由 何賜基 向 陳國賢 誆稱 其 在 英國 有 美金 350萬 元 之 存款 , 可 投資 陳國賢 新臺幣 ( 下 同 ) 500萬 元 , 惟 需 支付 手續費 始 能 自 海外 匯入 款項 云云 , 致 陳國賢 陷於 錯誤 , 於 民國 100年 5月 9日 ( 起訴書 誤載為 100年 5月 8日 ) 在 臺北市 大安區 信義路 4段 與 通化 街口 附近 之 丹提 咖啡店 內 交付 1萬9千 元 現金 予 何賜基 , 何賜基 得款 後 旋 於 同 日 將 該 筆 款項 透過 國泰世華 商業 銀行 ( 下稱 國泰 銀行 ) 世貿 分行 ( 址設 臺北市 信義區 信義路 4段 456號 ) 匯往 英國 予 其 同夥 指定 之 收款人 「 MARKSEDWILL 」 。 何賜基 與 同夥 又 基於 同 一 詐欺 取財 之 接續 犯意 聯絡 , 由 何賜基 再 向 陳國賢 佯稱 前 次 手續費 不足 , 要求 陳國賢 再 支付 1萬3千 元 , 致 陳國賢 陷於 錯誤 , 於 同年 5月 12日 在 國泰 銀行 世貿 分行 交付 1萬3千 元 予 何賜基 , 何賜基 即 於 同 日 經由 同 銀行 將 該 筆款 匯至 英國 予 同 一 收款人 「 MARKSEDWILL 」 。 何賜基 與 其 同夥 復 基於 同 一 詐欺 取財 之 接續 犯意 聯絡 , 由 何賜基 再 偽稱 其 海外 資金 遭 凍結 , 需 向 英國 以 7萬8千 元 購買 「 非 洗錢 證明書 」 始 能 解除 云云 , 要求 陳國賢 支付 該 筆 款項 , 並 相約 於 同年 5月 30日 16時 在 臺北市 大安 捷運站 交款 , 然 因 陳國賢 發覺 有異 並 報警 處理 , 何賜基 當場 遭 埋伏 員警 查獲 而 未遂 。 |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 100 | 4-6 | 99年度易字第1161號 | 一 、 蔡英峰 前 因 妨害 風化 案件 , 經 本院 於 民國 92年 9月 26日 , 以 92年度 訴 字 第499 號 判決 判處 有期徒刑 1 年 6 月 , 後 經 臺灣 高等 法院 臺南 分院 以 93年度 少 連 上訴字 第55 號 案 駁回 上訴 確定 ; 復 因 違反 兒童 及 少年 性交易 防制 條例 案件 , 經 本院 於 93年 9月 20日 , 以 93年度 簡字 第1856 號 判決 判處 有期徒刑 6月 , 後 因 減刑 並 定應 執行刑 為 有期徒刑 11月 , 於 96年 7月 26日 執行 完畢 。 |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 101 | 4-6 | 101年度審易字第740號 | 一 、 黃暐庭 明知 自身 無 繳付 貸款 之 意願 及 能力 , 竟 基於 偽造 署名 及 意圖 為 自己 不法 所有 之 詐欺 犯意 , 於 民國 100年 7月 27日 , 在 高雄市 鳳山區 ○○○路 99號 , 佯 以 附 條件 買賣 分期付款 方式 , 向 遠信 國際 資融 股份 有限公司 ( 下稱 遠信 公司 ) 貸款 以 購買 車 中 車車業 股份 有限公司 販售 之 山葉 廠牌 車號 895-LZB號 普通 重型 機車 1 輛 , 約定 貸款 總金額 為 新臺幣 ( 下 同 ) 6萬12 元 , 共分 18 期 , 以 每 月 為 1 期 , 應 於 每 月 5日 繳付 3,334 元 , 黃暐庭 並 與 遠信 公司 簽訂 分期付款 買賣 申請書 暨 約定書 , 且 在 其 上 連帶 保證人 簽名欄 偽簽 其 母 「 劉季盈 」 之 署名 1 枚 , 證明 劉季盈 同意 擔任 其 貸款 之 連帶 保證人 , 足生 損害 於 劉季盈 , 遠信 公司 因而 陷於 錯誤 , 誤認 黃暐庭 有 繳付 貸款 之 意願 及 能力 , 如數 核貸 予 黃暐庭 , 並 於 黃暐庭 給付 頭期款 6,000 元 後 ( 該 機車 總價款 為 6萬6,012 元 ) 將 上開 機車 1 輛 交付 予 黃暐庭 。 詎 黃暐庭 取得 上開 機車 之 翌日 , 即 以 3萬 元 之 代價 變賣 該 機車 , 並 於 100年 8月 4日 將 該 車 過戶 予 他人 , 且 拒 不 繳納 上開 貸款 。 嗣 經 遠信 公司 催討 無著 並 查詢 該 機車 車籍 , 始 知 受騙 。 |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 106 | 1-3 | 105年度竹簡字第607號 | 一 、 彭思惠 明知 社會 上 詐騙 案件 層出不窮 , 能 預見 提供 帳戶 予 他人 使用 , 將 可能 致生 掩飾 或 隱匿 他人 詐欺 所得 財物 之 流向 , 而 幫助 他人 從事 詐欺 犯罪 , 竟 仍 基於 幫助 詐欺 取財 之 未必 故意 , 於 民國 104年 12月 22日 , 在 新竹市 國光街 之 全家 便利 超商 , 以 宅急便 方式 將 所 申設 之 中華郵政 股份 有限公司 新竹 英明街 郵局 帳號 0000000 - 0000000 號 帳戶 ( 下稱 系爭 新竹 英明街 郵局 帳戶 ) 之 存摺 、 提款卡 寄 至 高雄市 某 處 予 真實 姓名 年籍 不詳 自稱 「 JUGE 」 之 人 , 並 以 LINE 即時 通告 以 提款卡 密碼 , 而 容任 該 人 所屬 詐騙 集團 成員 取得 新竹 英明街 郵局 帳戶 後 , 意圖 為 自己 不法 所有 , 分別 於 附表 所 示 時間 , 以 附表 所 示 詐欺 之 方法 , 詐騙 附表 所 示 李郁欣 、 王宣培 、 楊念純 、 李銘振 等 人 , 致 李郁欣 、 王宣培 、 楊念純 、 李銘振 等 人 陷於 錯誤 , 依 該 詐騙 集團 成員 之 指示 匯款 至 系爭 新竹 英明街 郵局 帳戶 中 。 嗣 因 李郁欣 、 王宣培 、 楊念純 、 李銘振 等 人 發覺 有異 , 報警 處理 始 悉 上情 。 |
臺灣臺東地方法院 | 106 | 10-12 | 106年度東簡字第323號 | 一 、 本件 犯罪 事實 及 證據 , 均 引用 如 附件 檢察官 聲請 簡易 判決 處刑書 之 記載 。 |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 102 | 10-12 | 102年度簡字第4856號 | 一 、 洪宗憲 明知 現今 社會 利用 他人 金融 帳戶 資料 詐財 之 犯罪 型態 甚為 猖獗 , 屢 經 國內 平面 及 電子 等 各 類 媒體 多 年 來 廣為 披露 , 顯 能 合理 預見 若 將 自己 之 金融 帳戶 資料 供 他人 使用 , 該 帳戶 有 可能 被 作為 詐財 及 掩飾 犯行 之 工具 , 猶 基於 縱 有 他人 持 其 金融 帳戶 資料 詐財 亦 不 違背 其 本意 之 幫助 詐欺 取財 不 確定 故意 , 於 民國 102年 5月 間 , 將 其 所 申辦 之 中華郵政 大寮 大發 郵局 帳號 000 - 00000000000000 號 帳戶 ( 下稱 郵局 ) 之 存摺 、 提款卡 、 印章 等 物 , 寄 至 臺中市 交付 予 真實 姓名 年籍 不詳 自稱 代辦 信用 貸款 之 詐騙 集團 使用 , 並 以 電話 告知 對方 上開 帳戶 之 提款卡 密碼 , 幫助 詐騙 集團 成員 從事 詐欺 取財 之 犯行 。 嗣 該 詐騙 集團 成員 取得 上開 帳戶 資料 後 , 即 共同 基於 意圖 為 自己 不法 所有 之 犯意 聯絡 , 分別 於 附表 所 示 時間 , 以 附表 所 示 之 詐騙 手法 , 向 附表 所 示 鍾政佑 、 梁烈堂 等 人 詐騙 , 致 鍾政佑 等 人 陷於 錯誤 , 而 於 附表 所 示 之 時間 , 將 附表 所 示 之 金額 轉帳 至 洪宗憲 上開 郵局 帳戶 後 , 旋即 遭 提領 一空 。 嗣 經 附表 所 示 鍾政佑 等 人 察覺 有異 , 始 報警 循線 查獲 上情 。 |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 106 | 4-6 | 106年度簡字第855號 | 一 、 犯罪 事實 : 呂慶信 可 預見 將 金融 機構 帳戶 任意 交予 他人 使用 , 可能 成為 詐騙 集團 掩飾 犯罪 之 工具 , 竟 仍 基於 縱 使 幫助 詐騙 集團 犯罪 , 亦 不 違背 其 本意 之 不 確定 故意 , 於 民國 105年 12月 5日 11時 許 , 將 其 前 向 玉山 商業 銀行 彰化 分行 帳號 0000000000000 號 帳戶 之 存摺 、 提款卡 , 以 宅急便 之 方式 , 寄予 真實 姓名 、 年籍 不詳 , 自稱 「 陳珀宏 」 之 人 , 並 以 社群 軟體 LINE 告知 真實 姓名 、 年籍 不詳 , 自稱 「 金好野 」 之 人 上開 提款卡 之 密碼 。 嗣 該 「 陳珀宏 」 、 「 金好野 」 所屬 詐騙 集團 成員 取得 上開 金融 機構 帳戶 等 資料 後 , 即 共同 基於 詐欺 取財 之 犯意 聯絡 , 先 由 某 男性 成員 於 105年 12月 8日 12時 12分 前 不詳 時間 , 撥打 電話 予 劉金枝 佯稱 係 其 綽號 為 「 阿財 」 之 親戚 , 誆稱 : 伊 急需 款項 繳納 國泰 人壽 之 保險費 , 請 匯款 至 指定 之 帳戶 等語 , 使 劉金枝 不疑有他 , 而 於 105年 12月 8日 12時 12分 許 ( 聲請 簡易 判決 處刑書 誤載為 14時 許 ) , 至 彰化市 過 溝仔 郵局 匯款 新臺幣 15萬 元 至 呂慶信 上開 銀行 帳戶 內 , 旋 遭 提領 一空 。 嗣 劉金枝 於 同 年 月 15日 與 其 親戚 聯絡 , 始 查知 受騙 。 |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 | 100 | 1-3 | 100年度苗簡字第43號 | 一 、 劉青芸 在 可 預見 金融 帳戶 提供 他人 使用 , 將 幫助 他人 實施 詐欺 犯罪 之 情況 下 , 仍 基於 幫助 他人 詐欺 取財 之 未必 故意 , 於 民國 99年 10月 5日 某 時 許 , 將 其 向 渣打 國際 商業 銀行 後龍 分行 申設 之 000 - 0000000000000690 號 帳戶 ( 下稱 渣打 銀行 帳戶 ) 之 存摺 、 提款卡 及 密碼 等 資料 , 委託 「 台灣 宅備通 」 公司 運送 予 真實 姓名 年籍 不詳 之 成年人 , 容任 該 名 成年人 所屬 詐欺 集團 使用 上揭 金融 機構 帳戶 以 遂行 犯罪 。 嗣 該 詐欺 集團 成員 即 意圖 為 自己 不法 之 所有 , 分別 (一) 於 99年 10月 7日 17時 43分 撥打 電話 予 王佩今 , 向 其 佯稱 因 網路 購物 時 , 付款 錯誤 , 誤 設定為 分期付款 , 需 將 帳戶 內 之 金錢 提領出來 , 匯到 指定 帳戶 云云 , 致 其 因而 陷於 錯誤 , 於 同 日 20時 48分 , 依 指示 以 現金 存款 新臺幣 ( 下 同 ) 2萬2,000 元 至 上揭 被告 渣打 銀行 帳戶 內 , 並 旋 遭 提領 一空 。 (二) 於 99年 10月 7日 20時 40分 撥打 電話 予 顏維寬 , 向 其 佯稱 因 網路 購物 時 , 送貨 人員 填錯 單子 , 誤 設定為 分期付款 , 需 持 提款卡 至 附近 提款機 取消 云云 , 致 其 因而 陷於 錯誤 , 分別 於 同 日 21時 33分 、 同 日 22時 4分 及 同 日 22時 7分 , 依 指示 匯款 2萬9,987 元 、 6萬2,000 、 1,000 元 至 上揭 被告 渣打 銀行 帳戶 內 , 並 旋 遭 提領 一空 。 嗣 王佩今 及 顏維寬 發現 有異 , 分別 報警 處理 , 始 循線 查獲 上情 。 |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 109 | 10-12 | 109年度審金訴字第72號 | 一 、 古睿傑 ( 所 涉犯 行業 經 臺灣 橋頭 地方 法院 先 繫屬 審理 , 由 本院 另 為 不 受理 判決 ) 、 李芳儀 經 簡鈺霖 介紹 , 於 民國 108月 3月 某 日 起 , 加入 簡鈺霖 所屬 真實 姓名 年籍 不詳 綽號 「 趙雲樂 」 、 「 清水健 」 、 「 張學友 」 、 「 劉德華 」 、 「 百 戰 勝利 」 、 「 范冰冰 」 、 「 安心亞 」 、 「 小智 」 等 成年人 所 組成 之 具有 持續性 、 牟利性 、 結構性 組織 之 詐欺 集團 , 擔任 車手 工作 , 並 依 集團 成員 指示 , 前往 提領 款項 或 拿取 物品 。 李芳儀 、 簡鈺霖 與 其 等 所屬 集團 成員 共同 意圖 為 自己 不法 所有 , 基於 三 人 以上 冒用 公務員 名義 詐欺 取財 、 以 不正 方法 由 自動 付款 設備 取得 他人 之 物 及 掩飾 、 隱匿 特定 犯罪 所得 之 來源 、 去向 、 所在 之 犯意 聯絡 , 分別 於 下列 時 、 地 , 為 下列 不法 行為 : |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 100 | 4-6 | 100年度簡字第1382號 | 一 、 本件 犯罪 事實 及 證據 , 均 引用 附件 聲請 簡易 判決 處刑書 之 記載 。 |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 103 | 4-6 | 103年度簡字第2064號 | 一 、 于蓮芳 於 民國 95年 間 因 贓物 案件 , 經 臺灣 板橋 地方 法院 ( 於 102年 1月 1日 更名為 臺灣 新北 地方 法院 ) 判處 有期徒刑 3月 , 嗣 經 法院 裁定 減為 有期徒刑 1月 15日 確定 , 於 97年 6月 1日 執行 完畢 出監 , 詎 猶 不知悔改 , 明知 提供 銀行 帳戶 予 不 相識 者 , 可能 幫助 詐騙 集團 藉以 詐取 他人 財物 之 用 , 且 一般 民眾 申辦 銀行 帳戶 並 無 任何 特殊 限制 , 無 向 他人 取得 之 必要 , 竟 仍 基於 幫助 詐欺 之 不 確定 故意 , 於 101年 11月 2日 前 某時 , 在 不詳 地點 , 以 不詳 代價 , 將 其 所有 中華郵政 股份 有限公司 三重 溪尾街 郵局 帳號 00000000000000 號 帳戶 、 陳朝宗 ( 另 為 不起訴 處分 ) 所有 同 局 帳號 00000000000000 號 帳戶 存摺 密碼 交付 與 姓名 年籍 均 不詳 之 詐騙 集團 成員 使用 。 嗣 該 詐騙 集團 成員 旋 於 101年 11月 1日 下午 3時 許 , 向 呂理和 訛稱 自己 為 「 陳美婷 」 , 因 奶奶 生病 , 亟需 醫藥費 , 致 使 呂理和 誤信為 真 , 於 101年 11月 2日 至 桃園縣 中壢市 ○○○路 0段 00號 普仁 郵局 , 臨櫃 無摺 存款 新臺幣 ( 下 同 ) 10萬 元 至 陳朝宗 上開 帳戶 內 ; 再 於 101年 11月 4日 , 「 陳美婷 」 再 向 呂理和 佯稱 其 奶奶 過世 需要 喪葬費 , 呂理和 復 陷於 錯誤 , 於 101年 11月 5日 至 桃園縣 中壢市 ○○路 0段 000號 興國 郵局 , 臨櫃 無摺 存款 20萬 元 至 于蓮芳 上開 帳戶 內 , 所 轉匯 金額 旋 遭 詐騙 集團 提領 一空 。 嗣 因 呂理和 遍尋 「 陳美婷 」 無著 , 始 知 受騙 並 報警 循線 追查 , 始 悉 上情 。 |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 104 | 7-9 | 104年度審簡字第528號 | 一 、 李芸儀 可 預見 將 其 所 申辦 之 行動電話 門號 交由 他人 使用 , 可能 幫助 犯罪 集團 作為 財產 犯罪 之 工具 , 竟 不顧 他人 可能 因此 遭受 財產 損害 之 危險 , 基於 幫助 詐欺 取財 之 不 確定 犯意 , 於 民國 102年 5月 18日 之 某時 ( 起訴書 誤載為 19日 , 應 予 更正 ) , 在 桃園市 中壢區 ( 改制 前 為 桃園縣 中壢市 ) 之 某 通訊 行 內 , 申辦 0000000000 號 行動電話 門號 後 , 以 不詳 之 代價 出售 予 胡家誠 ( 所 涉 幫助 詐欺 部分 , 另 由 臺灣 臺南 地方 法院 檢察署 檢察官 偵查 中 ) , 以 此 方式 幫助 該 人 所屬 之 詐欺 集團 向 他人 詐取 財物 。 嗣 胡家誠 取得 上開 李芸儀 所 交付 之 行動電話 門號 後 , 隨即 提供予 詐欺 集團 使用 , 而 詐騙 集團 成員 共同 意圖 為 自己 不法 之 所有 , 基於 詐欺 取財 之 犯意 聯絡 , 分別 為 下列 犯行 : ㈠ 以 李芸儀 申請 之 0000000000 號 行動電話 門號 , 於 102年 7月 間 , 向 洪筱媛 ( 所 涉 幫助 詐欺 部分 , 業經 臺灣 臺南 地方 法院 檢察署 提起公訴 ) 收購 第一 銀行 赤崁 分行 帳號 000 - 00000000000 號 帳戶 及 京城 商業 銀行 股份 有限公司 ( 下稱 京城 銀行 ) 府城 分行 帳號 000 - 00000000000 號 帳戶 之 存摺 、 提款卡 與 密碼 , 作為 詐欺 犯罪 之 用 。 其後 以 如 附表 編號 1 至 4 所 示 之 詐騙 手法 , 詐騙 如 附表 編號 1 至 4 所 示 之 被害人 , 致 其 等 均 誤信 為 真 , 陷於 錯誤 , 而 分別 依 指示 將 如 附表 編號 1 至 4 所 示 之 匯款 金額 , 匯入 指定 之前開 帳戶 內 , 且 各 該 款項 均 隨即 由 該 詐騙 犯罪 集團 成員 提領 一 空 。 ㈡ 在 露天 拍賣 網站 以 「 rtygsdhwrt 」 帳號 開設 賣場 , 並 提供 前揭 李芸儀 申請 之 0000000000 號 行動電話 門號 作為 聯絡 電話 , 以 如 附表 編號 5 、 6 所 示 之 詐騙 手法 , 詐騙 如 附表 編號 5 、 6 所 示 之 被害人 , 致 其 等 均 誤信 為 真 , 陷於 錯誤 而 下標 購買 , 而 分別 依 指示 將 如 附表 編號 5 至 6 所 示 之 匯款 金額 , 匯入 如 附表 編號 5 至 6 所 示 之 帳戶 內 , 且 各 該 款項 均 隨即 由 該 詐騙 犯罪 集團 成員 提領 一 空 。 ㈢ 嗣 經 如 附表 所 示 之 被害人 發覺 受騙 並 報警 處理 , 始 循線 查悉 上情 。 案 經 吳華 育 訴由 臺南市政府 警察局 第五 分局 報告 、 內政部 警政署 基隆 港務 警察局 移送 臺灣 臺南 地方 法院 檢察署 呈請 臺灣 高等 法院 檢察署 檢察長 令 轉 臺灣 桃園 地方 法院 檢察署 檢察官 偵查 起訴 暨 陳麗尹 訴由 臺中市 政府 警察局 第六 分局 報告 臺灣 臺中 地方 法院 檢察署 檢察官 偵查 後 移送 併辦 。 |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 100 | 4-6 | 100年度簡字第900號 | 一 、 本 案 之 犯罪 事實 及 證據 , 除 檢察官 聲請 簡易 判決 處刑書 「 犯罪 事實 」 欄 一 第1 頁 最後 1 行 之 「 17484 元 」 、 「 36379 元 」 , 分別 更正為 「 17467 元 」 、 「 36362 元 」 , 及 「 證據 並 所 犯 法條 」 欄 一 第3 、 4 行 之 「 彰化 郵局 99年 10月 4日 彰營字 第0991803632 號 函 」 , 更正為 「 彰化 郵局 99年 10月 4日 彰營字 第09918626 號 函 」 外 , 其餘 均 引用 檢察官 聲請 簡易 判決 處刑書 之 記載 ( 如 附件 ) 。 |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 103 | 4-6 | 103年度易字第193號 | 一 、 黃計盛 於 民國 98年 間 , 因 違反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案件 經 本院 以 99年度 嘉簡字 第1607 號 判決 判處 有期徒刑 4月 , 又 因 竊盜 案件 經 本院 以 99年度 嘉簡字 第1278 號 判決 判處 有期徒刑 3月 、 99年度 易 字 第645 號 判決 判處 有期徒刑 5月 , 上開 各 罪定 應 執行刑 為 有期徒刑 1 年 2月 確定 , 99年 7月 8日 入監 , 於 101年 1月 6日 假 釋付 保護 管束 , 至 101年 6月 6日 保護 管束 期滿 , 未 經 撤銷 假釋 , 視為 執行 完畢 。 猶 不知悔改 , 黃計盛 因 參與 廟會 陣頭 結識 葉建良 後 , 明知 葉建良 係 具有 中度 智能 障礙 之 人 , 對 事務 不能 為 合理 之 分析 與 利害 之 判斷 , 認知 功能 與 辨識 能力 顯 有 不足 , 竟 意圖 為 自己 不法 之 所有 , 利用 葉建良 意思 能力 薄弱 , 對於 外界 事物 之 認知 判斷力 及 辨識 能力 較 普通人 顯然 減退 之 情 , 於 102年 3月 17日 至 同年 4月 13日 之 如 附表 所 示 日期 , 將 葉建良 帶往 如 附表 所 示 地點 , 哄騙 葉建良 具名 向 如 附表 所 示 之 遠傳 電信 股份 有限公司 ( 下稱 遠傳 電信 公司 ) 、 中華 電信 股份 有限公司 ( 下稱 中華 電信 公司 ) 、 台灣 大哥大 股份 有限公司 ( 下稱 台灣 大哥大 公司 ) 、 全虹 企業 股份 有限公司 ( 下稱 全虹 公司 ) 及 亞太 電信 股份 有限公司 ( 下稱 亞太 電信 公司 ) 等 電信 業者 申辦 如 附表 所 示 門號 , 其中 如 附表 編號 1 、 3 、 6 、 7 、 8 、 10 、 11 所 示 係 申辦 需 給付 高額 月租費 搭配 行動電話 或 平版 電腦 之 專案 與 網路 服務 , 以 此 方式 詐得 行動電話 或 平版 電腦 , 黃計盛 隨即 將 葉建良 具名 申辦 之 門號 SIM卡 及 含 門號 搭配 之 行動電話 或 平版 電腦 全數 取走 , 並 旋 將 其中 2 台 平版 電腦 及 1 支 行動電話 以 新臺幣 ( 下 同 ) 1萬8,000 元 代價 售出 、 4 支 行動電話 無償 贈與 友人 、 餘門號 SIM卡 留供 己用 , 嗣 經 葉建良 之 祖父 葉金源 ( 於 本案 發生 後 經 聲請 而 由 法院 選定 其 擔任 葉建良 監護人 ) 接獲 上開 門號 逾 萬 元 之 高額 帳單 , 始 報警 循線 查知 上情 。 |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 101 | 4-6 | 101年度壢簡字第149號 | 一 、 本件 犯罪 事實 及 證據 , 均 引用 檢察官 聲請 簡易 判決 處刑書 之 記載 ( 如 附件 ) 。 另 補充 如下 : ㈠ 犯罪事實欄 : 無 。 ㈡ 證據欄 : 被告 吳凱強 於 本院 訊問 時 之 自白 。 |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 109 | 10-12 | 109年度簡上字第123號 | 一 、 張又文 明知 社會 上 詐欺 取財 案件 層出不窮 , 依 其 智識 程度 及 社會 生活 經驗 , 可 預見 將 自己 所有 金融 帳戶 之 存摺 、 印章 、 提款卡 及 密碼 提供 或 交予 不 熟識 之 他人 使用 , 極 可能 遭 行騙 者 利用 作為 人頭 帳戶 , 便利 行騙 者 用以 向 他人 騙取 款項 , 因而 幫助 他人 從事 詐欺 取財 犯罪 , 竟 不 違 其 本意 , 基於 幫助 詐欺 取財 之 不 確定 故意 , 於 民國 108年 10月 間 某 日 , 在 嘉義市 某 處 , 將 其 所有 玉山 商業 銀行 東 嘉義 分行 帳號 0000000000000 號 帳戶 ( 下稱 本案 帳戶 ) 之 存摺 、 印章 、 提款卡 及 密碼 , 以 新臺幣 ( 下 同 ) 1萬 元 之 代價 ( 張又文 僅 取得 5,000 元 , 而 未 取得 尾款 5,000 元 ) , 販售 予 真實 姓名 年籍 不詳 、 綽號 「 豆漿 」 之 成年 男子 。 而後 輾轉 取得 張又文 本案 帳戶 之 行騙 者 , 即 意圖 為 自己 不法 之 所有 , 基於 詐欺 取財 之 犯意 , 於 108年 12月 16日 10時 許 , 撥打 電話 予 程 ○○ , 佯稱 係 其 友人 洪○ , 急需 用錢 , 要 借款 42萬 元 等語 , 致 程 ○○ 陷於 錯誤 , 而 於 同 日 12時 14分 許 , 臨櫃 匯款 42萬 元 至 本案 帳戶 內 , 上開 款項 並 旋 遭 行騙 者 掌控 而 使用 。 俟程 ○○ 察覺 遭騙 , 報警 處理 , 始 為 警查 悉 上情 。 |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 100 | 4-6 | 100年度易字第93號 | 一 、 羅吉湖 明知 一般人 無故 取得 他人 金融 帳戶 使用 之 行徑 常 與 財產 犯罪 之 需要 密切 相關 , 且 取得 他人 帳戶 資料 之 目的 在於 方便 取得 贓款 及 掩飾 犯行 不易 遭 人 追查 , 竟 基於 對 提供 帳戶 予 他人 使用 , 他人 若 持 以 犯罪 亦 無 違反 其 本意 之 不 確定 幫助 犯意 , 於 民國 99年 5月 3日 下午 4時 許 , 在 桃園縣 中壢市 ○○路 上 「 肯德基 」 速食店 門口 , 將 其 本人 名義 申請 開設 之 台新 國際 商業 銀行 ( 下稱 台新 銀行 ) 竹北 分行 帳號 00000000000000 號 帳戶 之 存摺 、 提款卡 及 密碼 等 資料 , 交付 予 聲稱 辦理 其 應徵 工作 薪資 轉帳 之 真實 姓名 年籍 不詳 人士 , 提供 不詳 詐騙 集團 作為 詐騙 不 特定人 匯款 之 人頭 帳戶 , 以 此 行為 幫助 他人 詐欺 取財 犯行 。 嗣 該 詐騙 集團 成員 即 意圖 為 自己 不法 之 所有 , 於 當日 晚上 7時 17分 許 , 撥打 電話 與 蔡宜臻 聯絡 , 佯稱 蔡宜臻 先前 利用 網際網路 購買 衣物 時 , 因 簽收 單據 方式 錯誤 , 將 按月 分期扣款 , 要求 蔡宜臻 至 自動櫃員機 前 操作 以 取消 設定 , 致 蔡宜臻 誤信 為 真 而 陷於 錯誤 , 依 指示 先後 於 同 日 晚上 10時 3分 20秒 、 10時 6分 4秒 、 10時 8分 17秒 , 在 臺北市 ○○區 ○○路 493號 前 之 台新 銀行 自動櫃員機 , 以 無摺 存款 方式 接續 存入 新臺幣 ( 下 同 ) 5萬 元 、 2萬1,000 元 、 1,000 元 , 合計 共 7萬2,000 元 至 羅吉湖 前開 台新 銀行 竹北 分行 帳戶 內 , 隨即 遭 該 詐騙 集團 成員 提領 一 空 。 嗣 蔡宜臻 發覺 受騙 旋 報警 處理 , 始 循線 查悉 上情 。 |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 108 | 10-12 | 108年度審訴字第336號 | 一 、 乙○○ 意圖 為 自己 不法 之 所有 , 基於 以 網際網路 對 公眾 散布 行 詐欺 取財 之 犯意 , 明知 並 無 販售 IphoneX 手機 之 真意 , 竟 仍 於 民國 107年 3月 4日 前 某時 , 於 蝦皮 拍賣 網站 登入 其 友人 黃威 ( 由 檢察官 另 為 不起訴 處分 確定 ) 所 申請 並 借 其 使用 之 「 @iouwei 79727 」 拍賣 網站 帳號 , 刊登 販賣 Iphone X 手機 之 訊息 , 適有 甲○○ 上網 瀏覽 該 訊息 後 , 陷於 錯誤 , 誤認 乙○○ 確 有 販賣 上開 物品 之 真意 , 遂 於 107年 3月 4日 上午 11時 51分 許 , 匯款 新臺幣 ( 下 同 ) 30,000 元 至 乙○○ 指定 之 李奕珉 ( 由 檢察官 另 為 不起訴 處分 確定 ) 申請 開立 並 借 其 使用 之 中國信託 商業 銀行 000- 000000000000 號 帳戶 內 。 嗣 乙○○ 於 甲○○ 匯款 完成 後 , 遲 未 交付 Iphone X 手機 , 經 甲○○ 阮 催討 未果 , 甲○○ 始 知 受騙 。 |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 102 | 1-3 | 101年度易字第495號 | 一 、 丑○○ 前 為 社團 法人 高雄縣 視障 重建 協會 ( 下稱 視障 重建 協會 ) 之 理事長 , 綜理 視障 重建 協會 各 項 業務 , 且 負有 製作 各 類 所得 扣繳 暨 免 扣繳 憑單 等 業務 上 文書 之 義務 , 未○○ 擔任 視障 重建 協會 之 主任 , 負責 下列 多元 就業 開發 方案 之 行銷 與 執行 工作 , 均 為 從事 業務 之 人 。 緣 行政院 勞工 委員會 ( 下稱 勞委會 ) 於 民國 92年 間 開始 執行 「 92年度 多元 就業 開發 方案 -- 民間團體 就業 擴展 計畫 」 , 擬 予 建構 民間團體 與 政府 部門 間 之 合作 , 透過 民間團體 研提 具 創造性 、 地方性 及 發展性 之 計劃 , 引導 失業 者 參與 民間團體 工作 。 丑○○ 於 92年 間 以 視障 重建 協會 之 名義 , 依 勞委會 職業 訓練局 編印 「 92年度 多元 就業 開發 方案 - 民間團體 就業 擴展 計畫 作業 手冊 」 規定 , 向 高雄縣 政府 勞工局 ( 現 改制為 高雄市 政府 勞工局 , 為 敘述 之 一致性 , 以下 仍 稱 高雄縣 政府 勞工局 ) 申請 辦理 「 高雄縣 按摩 理療 休憩 中心 -- 創造 視障者 多元 就業 計畫 ( 下稱 按摩 理療 休憩 中心 計畫 ) 」 及 「 高雄縣 吉光 視障 樂團 開闢 視障者 多元 就業 計畫 ( 下稱 吉光 視障 樂團 計畫 ) 」 , 接受 政府 經費 補助 辦理 輔導 、 促進 視障者 就業 相關 事宜 , 該 2 計畫 經 高雄縣 政府 勞工局 初審 , 勞委會 職業 訓練局 複審核准 予 辦理 在案 。 |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 103 | 7-9 | 103年度簡字第1847號 | 一 、 本件 犯罪 事實 及 證據 部分 , 除 附表 編號 1 、 編號 6 受 詐騙 方式 原 記載 「 … … NIKON 24 - 120 mmf4 … … 」 均 更正為 「 … … NIKON 24 - 120 mm F4G … … 」 ; 附表 編號 2 受騙 時間 原 記載 「 103年 4月 25日 」 補充為 「 103年 4月 25日 10時 33分 許 」 ; 附表 編號 2 、 編號 9 、 編號 10 受 詐騙 方式 原 記載 「 瀏覽 雅虎 拍賣 網站 … … 」 或 「 瀏覽 奇摩 拍賣 網站 … … 」 均 更正為 「 瀏覽 YAHOO ! 奇摩 拍賣 網站 … … 」 外 , 餘 均 引用 檢察官 聲請 簡易 判決 處刑書 之 記載 ( 如 附件 ) 。 |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 106 | 4-6 | 106年度易字第1345號 | 一 、 蘇家 正 可 預見 金融 機構 帳戶 係 個人 或 家庭 理財 之 重要 工具 , 為 財產 、 信用 之 表徵 , 如 提供 帳戶 予 他人 使用 , 可能 幫助 詐欺 集團 詐騙 社會 大眾 轉帳 或 匯款 至 該 帳戶 , 成為 所謂 「 人頭 帳戶 」 , 仍 以 縱 有人 持 其 金融 帳戶 作為 詐騙 之 犯罪 工具 , 亦 不 違背 其 本意 之 幫助 詐欺 犯意 , 於 民國 105年 6月 2日 , 將 其 所 申設 之 台新 國際 商業 銀行 北大 分行 ( 下稱為 台新 銀行 ) 帳號 00000000000000 , 及 彰化 商業 銀行 水湳 分行 ( 下稱 彰化 銀行 ) 戶名 蘇家正 、 帳號 00000000000000 之2 帳戶 , 以 每 個 帳戶 每 月 租金 新臺幣 ( 下 同 ) 15,000 元 之 代價 , 出租 予 姓名 年籍 不詳 、 自稱 「 欣怡 」 之 成年 詐欺 集團 成員 , 先 依 「 欣怡 」 之 指示 將 提款卡 密碼 均 改為 556677 , 再 以 宅急便 方式 寄送 上開 2 帳戶 之 存摺 、 提款卡 等 物 至 「 欣怡 」 指定 之 臺北市 某 統一 超商 。 嗣 該 詐騙 集團 成員 取得 上開 2 帳戶 後 , 即 與 具有 詐欺 取財 犯意 聯絡 之 成員 , 共同 意圖 為 自己 不法 所有 之 犯意 聯絡 , 而 為 下列 犯行 : ㈠ 於 105年 7月 22日 , 詐欺 集團 成員 撥打 電話 予 李榮坤 , 佯稱 係 渠 友人 且 亟需 現金 周轉 , 致 李榮坤 陷於 錯誤 , 而 依 指示 於 同 日 匯款 6萬 元 至 蘇家 正 上開 台新 銀行 帳戶 內 , 再 由 該 詐騙 集團 成員 旋 提領 款項 花用 。 ㈡ 於 105年 7月 22日 , 詐欺 集團 成員 撥打 電話 予 李殿翔 , 佯稱 係 渠 友人 且 亟需 現金 周轉 , 致 李殿翔 陷於 錯誤 , 而 依 指示 於 同 日 匯款 10萬 元 、 3萬 元 至 蘇家 正 上開 彰化 銀行 帳戶 內 , 再 由 該 詐騙 集團 成員 旋 提領 款項 花用 。 嗣 李榮坤 、 李殿翔 察覺 受騙 報警 處理 , 循線 查獲 上情 。 |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 100 | 10-12 | 100年度簡字第6056號 | 一 、 江文雅 可 預見 申辦 行動電話 門號 SIM卡 進而 交付 予 欠缺 信賴 關係 之 他人 使用 , 可能 幫助 該 他人 所屬 詐欺 集團 從事 詐欺 取財 等 不法 犯罪 , 竟 基於 幫助 詐欺 取財 之 未必 故意 , 於 民國 98年 7月 25日 , 前往 高雄市 ○○區 ○○路 128號 中華 電信 股份 有限公司 高雄 新崛 江 門市 , 申辦 0000000000 號 行動電話 門號 SIM卡 1 張 後 , 隨即 以 不詳 之 代價 , 出售 予 姓名 年籍 不詳 之 人 。 俟 該 不詳 之 人 與 其 所屬 之 詐騙 集團 成員 基於 詐欺 取財 之 犯意 , 於 98年 8月 間 , 向 雅虎 國際 資訊 股份 有限公司 申辦 「 hp 0000000 」 拍賣 帳號 , 並 以 上開 江 文雅 所 申辦 門號 以 手機 上網 至 雅虎 拍賣 網站 上 , 刊登 販賣 手機 及 相機 等 不實 訊息 , 適 張雨青 、 陳隆治 上網 瀏覽 該 網頁 時 陷於 錯誤 而 下標 購買 , 並 分別 於 98年 8月 18日 13時 42分 許 、 98年 8月 19日 12時 許 依 指示 分別 匯款 新臺幣 ( 下 同 ) 1萬149 元 、 7,186萬 元 至 侯峻宇 所 申辦 之 中華郵政 股份 有限公司 台中市 ○○路 郵局 帳號 00000000000000 號 帳戶 內 ( 幫助 詐欺 部分 業經 法院 判決 確定 ) 。 嗣 張雨青 及 陳隆治 發覺 有異 , 始 知 受騙 。 |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 104 | 1-3 | 103年度易字第1207號 | 一 、 陳榮成 明知 行動電話 門號 在 現代 社會 中 具有 識別 通話 對象 之 個別化 特徵 , 乃 個人 對 外 聯繫 之 重要 溝通 工具 , 一般人 蒐集 他人 行動電話 門號 使用 , 常 係 為 遂行 財產 犯罪 之 需要 , 以 使 相關 犯行 不易 遭 人 追查 , 而 可 預見 將 自己 申辦 之 行動電話 門號 提供予 他人 使用 , 將 可能 遭 詐騙 集團 利用 作為 犯罪 工具 , 猶 基於 縱 有人 以 其 所 提供 之 行動電話 門號 實施 詐欺 犯罪 , 亦 不 違背 其 本意 之 不 確定 故意 , 於 民國 102年 6月 1日 至 102年 8月 30日 前 之 不詳 時間 , 在 不詳 地點 , 以 不詳 之 方式 及 代價 , 將 其 於 102年 6月 1日 某時 至 臺南市 ○○區 ○○○路 000號 向 威寶 電信 股份 有限公司 ( 現已 合併 更名為 臺灣 之 星 電信 股份 有限公司 , 下 仍 稱 威寶 電信 ) 申辦 所得 之 0000000000 號 行動電話 門號 SIM卡 交付 與 真實 姓名 、 年籍 不詳 之 詐騙 集團 成員 使用 , 以 此 方式 幫助 該 詐騙 集團 實施 犯罪 。 迨 該 詐騙 集團 成員 取得 上開 門號 SIM卡 , 即 共同 意圖 為 自己 不法 所有 , 基於 詐欺 取財 之 犯意 聯絡 , 先 經由 附表 一 編號 1 至 編號 4 所 示 之 過程 , 取得 丁芳婷 、 謝錫麟 、 陳嘉鴻 ( 均 另 經 臺灣 臺南 地方 法院 檢察署 檢察官 為 不起訴 處分 ) 、 王俞閔 ( 所 涉 幫助 詐欺 取財 罪嫌 另 經 臺灣 苗栗 地方 法院 判決 ) 所有 如 附表 一 編號 1 至 編號 4 所 示 之 帳戶 資料 後 , 即 推 由 真實 姓名 、 年籍 不詳 之 詐騙 集團 成員 先後 撥打 電話 予 附表 二 編號 1 至 編號 8 所 示 之 簡煜殷 、 蕭任堯 、 呂育哲 、 黃詩佳 、 黃火木 、 王嶽衡 、 馮昱瑄 及 張雅涵 , 以 附表 二 編號 1 至 編號 8 所 示 之 通話 內容 使 簡煜殷 、 蕭任堯 、 呂育哲 、 黃詩佳 、 黃火木 、 王嶽衡 、 馮昱瑄 及 張雅涵 分別 陷於 錯誤 , 依 指示 各自於 附表 二 編號 1 至 編號 8 所 示 之 時間 , 將 如 附表 二 編號 1 至 編號 8 所 示 金額 之 款項 匯入 如 附表 二 編號 1 至 編號 8 所 示 之 帳戶 內 , 旋 由 該 詐騙 集團 取得 。 嗣 因 簡煜殷 、 蕭任堯 、 呂育哲 、 黃詩佳 、 黃火木 、 王嶽衡 、 馮昱瑄 及 張雅涵 察覺 受騙 報警 處理 , 始 為 警 循線 查悉 上情 。 |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 109 | 7-9 | 109年度易字第1425號 | 一 、 劉正元 為 址設 臺中市 ○區 ○○路 000號 1樓 及 2樓 「 劉正元 診所 」 負責人 及 執業 醫師 , 為 從事 醫療 業務 之 人 。 劉正元 診所 雖 有 與 衛生 福利部 中央 健康 保險署 ( 以下稱 健保署 ) 簽立 「 全民 健康 保險 特約 醫事 服務 機構 合約 」 , 受託 辦理 全民 健康 保險 ( 以下稱 健保 ) 醫療 業務 , 然 對 外 係 以 自費 減重 、 醫美 門診 為 主要 之 宣傳 及 營業 項目 。 劉正元 自 民國 104年 4月 7日 起 至 107年 1月 5日 止 , 明知 附表 所 示 之 林君怡 、 謝玉惠 、 黃振庭 、 蘇榕瑜 、 姚淑婷 、 賴妮君 、 陳心瑜 、 葉品均 、 莊欣潔 、 王峙瓔 、 王馷圻 、 許淑菁 、 許淑玲 、 顏黃淑媚 、 洪沂萱 、 黃貞禎 、 劉昱彣 及 劉佳琪 ( 以下稱 林君怡 等 18 人 ) 均 僅 前往 劉正元 診所 進行 自費 減重 門診 、 拿 藥 , 並 未 因 罹患 疾病 前往 就診 , 不須 使用 健保卡 , 對 林君怡 等 18 人 所 進行 之 診療 、 處置 或 用藥 依法 不得 申請 健保 醫療 費用 給付 。 詎 劉正元 仍 意圖 為 自己 不法 所有 , 基於 行使 業務 登載 不實 文書 、 準文書 及 詐欺 取財 之 犯意 , 接續 於 附表 所 示 之 期間 , 向 林君怡 等 18 人 收取 健保卡 刷卡 取得 就醫 序號 後 , 再 挑選 自費 減重 療程 中 所 使用 之 特定 藥品 , 搭配 以 非 減重 之 疾病 名稱 ( 藥品 及 疾病 名稱 詳如 附表 ) , 登載 其 業務 上 所 製作 紙本 健保 病歷 及 申報 就診 病歷 之 電磁 紀錄 , 復 透過 電腦 連線 之 方式 , 將 不實 就診 病歷 透過 網路 轉輸 至 健保署 系統 申報 請領 醫療 費用 而 行使 之 , 致 健保署 承辦 人員 陷於 錯誤 , 依 劉正元 申報 如 附表 不實 之 紀錄 給付 如 附表欄 所 示 之 健保 點數 共計 65,580 點 , 依 平均點值 換算 , 劉正元 以 此 方式 向 健保 屬 詐得 健保 醫療 給付 新臺幣 ( 下 同 ) 61,372 元 ( 起訴書 誤載 65,580 元 , 應 予 更正 ) , 足以 生 損害 於 林君怡 等 18 人 及 健保署 審核 健保 醫療 費用 給付 之 正確性 。 案 經 健保 署 訴由 臺灣 臺中 地方 檢察署 檢察官 偵查 起訴 後 , 並 經 到庭 執行 公訴 檢察官 聲請 認罪 協商 。 |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 105 | 10-12 | 105年度簡字第7718號 | 一 、 賴敬文 依 一般 社會 生活 之 通常 經驗 , 本 可 預見 提供 自己 之 帳戶 金融卡 及 密碼 供 他人 使用 , 可能 供用 於 幫助 他人 遂行 詐欺 犯罪 之 工具 , 竟 仍 基於 幫助 詐欺 之 犯意 , 於 民國 105年 5月 上旬 某 日 將 其 所 申辦 之 華南 商業 銀行 中和 分行 第000000000000 號 及 臺灣 新光 商業 銀行 江子翠 分行 第0000000000000 號 帳戶 之 金融卡 及 密碼 , 各 以 新臺幣 ( 下 同 ) 5000 元 之 代價 , 販賣 與 真實 姓名 年籍 不詳 綽號 「 小 天 」 之 成年 男子 。 嗣 真實 身分 不詳 之 成年 詐欺 者 即 以 上述 金融 帳戶 為 工具 , 於 如 附表 所 示 時間 , 分 以 如 附表 所 示 方式 , 詐騙 如 附表 所 示 之 人 各 匯交 如 附表 所 示 款項 至 賴敬文 上開 金融 帳戶 , 並 隨 遭 提領 一 空 。 而 以 此 方式 幫助 上開 真實 身分 不詳 之 成年 詐欺 者 詐欺 取財 。 |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 102 | 4-6 | 102年度簡字第3432號 | 一 、 林吳花菊 前 於 民國 96年 6月 25日 、 97年 初 先後 向 國泰 人壽 保險 股份 有限公司 ( 以下 簡稱 國泰 保險 公司 ) 投保 國泰 人壽 創世紀 變額 萬能 壽險 ( 乙 型 ) 、 保險 金額 為 新臺幣 ( 下 同 ) 30萬 元 , 向 友邦 產物 保險 股份 有限公司 ( 現 改名為 美亞 產物 保險 股份 有限公司 , 以下 簡稱 美亞 保險 公司 ) 投保 友邦 產物 團體 傷害 保險 , 保險 金額 為 300萬 元 。 林吳花菊 於 97年 8月 20日 12時 許 , 騎乘 車號 000 - 000 號 輕型 機車 , 行經 臺北縣 林口鄉 ( 現 改制為 新北市 林口區 ) 太平村 鄉道 北79線 約 5.5 公里 處 , 不慎 與 路 旁 車號 不詳 之 深藍色 自用 小 貨車 發生 擦撞 , 因而 受有 頭部 外傷 、 右手肘 鈍傷 、 手腳 多 處 擦傷 等 傷害 ( 傷害 部分 經 檢察官 以 98年度 偵字 第12237 號 為 不起訴 處分 ) 。 詎 林吳花菊 明知 上開 傷害 , 不 符合 請領 國泰 人壽 創世紀 變額 萬能 壽險 ( 乙 型 ) 與 友邦 產物 團體 傷害 保險 之 殘廢 保險金 給付 理賠 標準 , 竟 意圖 為 自己 不法 之 所有 , 先後 於 如 附表 所 示 之 時間 , 在 如 附表 所 示 之 鑑定 醫師 前 , 佯 以 如 附表 所 示 之 診斷 及 鑑定 結果 狀態 , 使 如 附表 所 示 之 醫師 陷於 錯誤 , 誤認 林吳花菊 確 有 此 情 , 而 開立 如 附表 所 示 之 評估 紀錄 、 診斷 證明書 及 精神 鑑定 報告書 ( 下稱 上開 文件 ) 。 嗣 於 98年 10月 28日 持 上開 文件 向 國泰 保險 公司 , 以 全殘 等級 申請 殘廢 理賠 , 使 國泰 保險 公司 審核 申請 殘廢 理賠 人員 陷於 錯誤 , 國泰 保險 公司 遂 於 99年 1月 6日 核准 其 申請 , 並 匯款 37萬9,681 元 至 林吳花菊 之 中華郵政 股份 有限公司 林口 中正路 郵局 帳號 00000000000000 號 帳戶 ( 起訴書 誤載為 00000000000000 號 ) , 林吳花菊 得手 後 , 又 基於 意圖 為 自己 不法 所有 之 犯意 , 於 99年 3月 5日 持 上開 文件 向 美亞 保險 公司 , 以 重度 神經 障害 等級 申請 殘廢 理賠 , 惟 美亞 保險 公司 調查 人員 調查 林吳花菊 日常 生活 狀況 , 與 如 附表 所 示 之 診斷 及 鑑定 結果 不符 , 因而 察覺 有異 , 未 核准 其 申請 , 林吳花菊 遂 未 得逞 。 嗣 經 美亞 保險 公司 報警 處理 , 始 悉 上情 。 |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 106 | 7-9 | 105年度易字第1033號 | 一 、 張乃元 為 研究員 , 並 從事 為 他人 引進 犬隻 之 工作 , 而 為 下列 行為 : |
臺灣宜蘭地方法院 | 108 | 7-9 | 108年度簡字第630號 | 一 、 周睿騰 曾 因 公共 危險 案件 , 經 臺灣 宜蘭 地方 法院 於 民國 105年 10月 31日 , 以 105年度 交簡字 第1246 號 刑事 簡易 判決 , 判處 有期徒刑 3月 確定 , 於 106年 8月 21日 易科 罰金 執行 完畢 。 其 預見 將 自己 金融 機構 帳戶 提供 他人 使用 , 他人 可能 利用 帳戶 遂行 詐欺 取財 之 不法 犯行 , 竟 基於 幫助 他人 實施 詐欺 取財 之 不 確定 故意 , 於 108年 農曆 過年 前 2 周 , 以 統一 便利 超商 黑貓宅 急便 方式 , 將 其 於 第一 銀行 羅東 分行 ( 下稱 第一 銀行 ) 所 開立 之 帳號 帳號 000 - 00000000000 號 帳戶 存摺 、 提款卡 及 將 密碼 寫 在 紙 上 一起 寄予 真實 姓名 不詳 之 詐欺 集團 成員 , 容任 該 詐騙 集團 成員 使用 上開 帳戶 作為 被害人 匯款 之 用 。 嗣 該 詐騙 集團 成員 ( 無 證據 證明 為 三 人 以上 ) , 意圖 為 自己 不法 之 所有 , 基於 詐欺 取財 之 犯意 , 於 108年 1月 24日 16時 38分 許 及 108年 1月 25日 11時 16分 許 , 撥打 電話 予 林金蓮 , 謊稱為 其 姪子 , 需 向 其 借款 云云 , 致 林金蓮 陷於 錯誤 , 依 該 詐騙 集團 人員 之 指示 , 委由 其 夫 黃全福 於 108年 1月 25日 12時 19分 許 , 轉帳 新臺幣 ( 下 同 ) 8萬3000 元 至 周睿騰 上開 第一 銀行 帳戶 。 |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 102 | 1-3 | 102年度簡字第16號 | 一 、 本院 認定 被告 蘇張秀英 之 犯罪 事實 、 證據 及 應 適用 之 法條 , 均 與 檢察官 聲請 簡易 判決 處刑書 之 記載 相同 , 茲 引用 之 ( 如 附件 ) 。 |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 | 109 | 10-12 | 109年度簡字第2044號 | 一 、 吳育明 雖 預見 提供 自己 名下 之 行動電話 門號 予 他人 , 可能 遭 利用 而 成為 財產 犯罪 之 工具 , 竟 仍 基於 幫助 他人 犯罪 之 不 確定 故意 , 於 民國 108年 8月 14日 17時 許 , 在 高雄市 路竹區 中山路 之 麥當勞 餐廳 前 , 將 其 向 遠傳 電信 股份 有限公司 所 申辦 之 0000 - 000 - 000 號 行動電話 門號 ( 下稱 系爭 門號 ) , 以 新臺幣 ( 下 同 ) 1,500 元 之 代價 , 提供予 某 身分 不詳 , 綽號 「 阿寶 」 之 詐騙 集團 成年人 , 而 容任 該 詐騙 集團 成年 成員 使用 系爭 門號 遂行 犯罪 。 嗣 該 所屬 詐騙 集團 成年 成員 取得 系爭 門號 後 , 即 與 所屬 詐欺 集團 其餘 身分 不詳 之 成年 成員 , 共同 基於 意圖 為 自己 不法 所有 之 犯意 聯絡 , 為 下列 行為 : 由 該 所屬 詐欺 集團 某 身分 不詳 、 自稱 「 融資 借貸 公司 王 經理 」 之 成年人 , 於 109年 4月 21日 17時 許 , 在 屏東縣 ○○鄉 ○○路 00號 謝進宮 住處 內 , 向 謝進宮 誆稱 : 借貸 3萬 元 需 先 支付 3,000 元 之 手續費 , 並 提供 系爭 門號 供 聯絡 使用 云云 , 致 謝進宮 陷於 錯誤 , 遂 依 該 自稱 「 王 經理 」 之 成年人 指示 , 當場 簽發 票面 金額 為 3萬 元 之 支票 1 張 , 並 交付 現金 3,000 元 予 該 自稱 「 王 經理 」 之 成年人 。 嗣 謝進宮 於 翌 ( 22 ) 日 傳送 簡訊 及 撥打 系爭 電話 欲 詢問 借貸 事宜 時 , 均 未 獲 該 自稱 「 王 經理 」 之 成年人 回應 , 始 察覺 有異 而 報警 處理 , 循線 查悉 上情 。 |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 | 106 | 10-12 | 106年度基簡字第1217號 | 一 、 蔡明翰 能 預見 一般 取得 他人 金融 帳戶 常 與 財產 犯罪 有 密切 關聯 , 亦 知悉 詐欺 之 人 經常 利用 他人 存款 帳戶 、 提款卡 及 密碼 以 轉帳 方式 詐取 他人 財物 , 藉 此 逃避 追查 , 竟 仍 不 違背 其 本意 , 基於 幫助 詐欺 取財 之 不 確定 故意 , 於 民國 105年 11月 底 , 將 所 申辦 之 臺灣 土地 銀行 帳號 : 00000000000 號 帳戶 ( 下稱 土地 銀行 帳戶 ) 及 華南 商業 銀行 帳號 : 000000000000 號 帳戶 ( 下稱 華南 銀行 帳戶 ) 之 存摺 、 提款卡 及 密碼 , 在 臺北市 天成 飯店 交給 真實 姓名 年籍 自稱 「 小楊 」 之 成年 男子 供 詐欺 使用 。 嗣 詐欺 之 人 取得 上開 帳戶 後 , 即 意圖 為 自己 不法 之 所有 , 基於 詐欺 之 犯意 , 分別 於 附表 所 示 之 時間 , 以 附表 所 示 之 詐欺 方式 , 使 附表 所 示 之 陳盈螢 及 楊旻聆 均 陷於 錯誤 , 而 先後 匯款 如 附表 所 示 之 金額 至 蔡明翰 之 上開 帳戶 內 , 隨即 遭 詐欺 之 人 提領 一 空 。 嗣 因 陳盈螢 及 楊旻 聆察覺 有異 並 報警 處理 , 始 循線 查悉 上情 。 |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 101 | 4-6 | 101年度簡字第779號 | 一 、 本件 犯罪 事實 及 證據 均 引用 檢察官 聲請 簡易 判決 處刑書 之 記載 , 另 補充 並 更正 「 陳瑀亭 自 民國 100年 11月 間 某 日 起 , 與 真實 年籍 姓名 不詳 之 成年 男子 ( 自稱 「 老闆 」 ) 、 及 年籍 不詳 自稱 「 會計 楊 小姐 」 、 「 林雅文 」 等 成年 女子 先後 共同 基於 意圖 為 自己 不法 所有 之 犯意 聯絡 , 由 自稱 「 老闆 」 之 人 , 交付 行動電話 1 具 ( 內含 0000000000 號 SIM卡 ) , 並 告知 陳瑀亭 如何 行騙 , 而 由 陳瑀亭 於 附表 編號 1 至 3 所 示 之 時間 、 地點 及 附表 所 示 之 方式 , 冒名 「 林可欣 」 詐騙 周詠翔 , 致 周詠翔 陷於 錯誤 , 交付 附表 所 示 之 金錢 , 受有 附表 所 示 之 損害 , 陳瑀亭 取得 款項 後 , 自稱 「 老闆 」 之 人 即 與 陳瑀亭 聯絡 而 取走 款項 。 又 於 同年 12月 29日 下午 某 時 由 自稱 「 會計 楊 小姐 」 、 「 林雅文 」 等 成年 女子 向 鄭聖祐 佯稱 : 要 繳付 違約金 及 學費 , 需款 9萬 元 云云 , 再 由 自稱 「 老闆 」 之 成年 男子 指示 陳瑀亭 前往 臺北市 萬華區 ○○○路 131號 前 取款 , 幸 鄭聖祐 查悉 有異 而 報警 , 旋 於 同 日 下午 2時 許 為 警 當場 查獲 前來 取款 之 陳瑀亭 , 而 未 得逞 , 並 為 警扣 得 詐騙 使用 之 行動電話 1 具 ( 內含 0000000000 號 SIM卡 ) 等 物 , 復 循線 查獲 上情 。 」 |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 107 | 1-3 | 107年度嘉簡字第231號 | 一 、 何育瑋 前 因 詐欺 案件 , 經 臺灣 高等 法院 臺中 分院 以 101年度 上 易 字 第1369 號 判決處 有期徒刑 6月 確定 , 於 民國 102年 2月 19日 易科 罰金 執行 完畢 。 詎 仍 不知悔改 , 能 預見 將 自己 之 金融 帳戶 提供予 不 相識 之 人 使用 , 可能 遭 詐騙 集團 利用 為 詐騙 他人 財物 之 工具 , 竟 仍 基於 幫助 他人 詐欺 取財 之 不 確定 犯意 , 於 106年 2月 14日 , 在 嘉義市 ○道 ○號 高速 公路 嘉義 交流道 , 以 「 空軍 一 號 」 客運 將 其 所 申辦 之 中華郵政 股份 有限公司 新港 郵局 帳號 00000000000000 號 帳戶 ( 下稱 郵局 帳戶 ) 之 存摺 、 提款卡 及 密碼 , 寄送 至 臺中 朝馬站 , 並 指定 收件人 為 真實 姓名 年籍 不詳 之 詐欺 集團 成員 「 蔡清博 」 , 容任 其 所屬 之 詐欺 集團 成員 使用 該 帳戶 以 遂行 詐欺 取財 犯罪 。 而 該 詐欺 集團 成員 即 共同 基於 意圖 為 渠等 不法 所有 之 犯意 聯絡 , 於 106年 2月 15日 晚間 7時 30分 許 , 以 電話 向 歐陽敬倫 佯稱 係 網路 賣家 , 因 作業 疏失 誤設 分期 約定 轉帳 , 將 連續 扣款 12 個 月 云云 , 使 歐陽敬倫 陷於 錯誤 , 遂 於 翌 ( 16 ) 日 上午 11時 16分 許 , 至 臺南市 ○○區 ○○路 000號 「 兆豐 國際 商業 銀行 ( 下稱 兆豐 銀行 ) 永康 分行 」 內 , 操作 自動櫃員機 ( 下稱 ATM ) 轉帳 新臺幣 ( 下 同 ) 10萬100 元 至 何育瑋 所有 上開 帳戶 內 。 嗣 後 歐陽敬倫 發覺 受騙 後 , 始 報警 查獲 。 |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 109 | 7-9 | 109年度審原訴字第40號 | 一 、 犯罪 事實 : 黃鉦富 於 民國 108年 12月 間 , 加入 由 真實 姓名 、 年籍 , 不詳 綽號 「 鼎富 - 秦 先生 」 、 「 年輕人 啊 不 」 之 成年人 及 其他 真實 姓名 、 年籍 不詳 之 成年人 等 3 人 以上 所 組成 , 以 實施 詐術 為 手段 , 具有 持續性 及 牟利性 之 結構性 組織 之 詐欺 集團 , 共同 意圖 為 自己 不法 之 所有 , 基於 參與 犯罪 組織 、 三 人 以上 共同 詐欺 取財 之 犯意 聯絡 , 先 由 詐欺 集團 某 成員 於 108年 12月 11日 ( 起訴書 誤載 108年 2月 11日 , 業經 公訴 檢察官 當庭 更正 ) 上午 10時 2分 前 某 時 , 以 通訊 軟體 LINE 暱稱 「 琪寶媽 」 向 吳勝彥 佯稱 欲 出售 iphone 11 手機 , 致 吳勝彥 陷於 錯誤 , 同意 以 新臺幣 ( 下 同 ) 15,000 元 購買 iphone 11 手機 1 台 , 而 於 108年 12月 11日 上午 11時 22分 許 , 至 臺南市 ○○區 ○○路 0段 000號 統一 超商 匯款 15,000 元 至 賴尚廷 ( 所 涉 詐欺 取財 罪嫌 , 由 檢察官 另 案 偵辦 ) 申設 之 彰化 商業 銀行 大同 分行 帳號 0000000000000000 號 帳戶 。 嗣 黃鉦富 於 108年 12月 11日 上午 9時 30分 許 , 在 桃園市 ○○區 ○○路 0段 000號 台茂 購物 中心 後門 , 跟 詐欺 集團 某 成員 取得 上開 賴尚廷 彰銀 帳戶 之 提款卡 , 再 於 同 日 上午 11時 32分 許 , 在 台茂 購物 中心 持 上開 提款卡 由 自動櫃員機 提領 現金 15,000 元 後 , 將 上開 贓款 交與 詐欺 集團 某 成員 , 並 獲得 3,000 元 之 報酬 。 嗣 吳勝彥 發覺 受騙 後 報警 處理 , 經 警 循線 於 108年 12月 12日 上午 10時 5分 許 , 在 桃園市 ○○區 ○○路 00號 統一 超商 內 查獲 黃鉦富 , 並 扣得 其 所有 與 詐欺 集團 聯繫 使用 之 行動電話 1 支 ( 含 門號 0000000000 號 SIM卡 1 張 ) 。 |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 100 | 7-9 | 99年度易字第137號 | 一 、 陳萬選 明知 其 經濟 狀況 不佳 , 並 無 穩定 之 收入 , 已 無償債 之 能力 , 竟 仍 持 以 不詳 方法 取得 之 空頭 支票 ( 即 俗稱 芭樂票 , 下 同 ) , 企圖 向 殷實 質樸 之 人 借款 , 實則 自始 無 清償 債權人 債務 之 真意 , 乃 先後 基於 意圖 為 自己 不法 所有 詐欺 之 各別 犯意 , 分別 於 民國 96年 4月 19日 、 97年 3月 17日 前 某 日 , 承諾 支付 部分 佣金 予 友人 邱帶娣 、 彭靖騏 後 ( 無 證據 證明 其 等 2 人 與 陳萬選 有 犯意 聯絡 ) , 透過 邱帶娣 、 彭靖騏 介紹 , 分別 於 民國 96年 4月 19日 、 97年 3月 17日 , 先後 在 新竹縣 竹東鎮 麥當勞 、 新竹縣 竹東鎮 彭靖麒 開設 之 景觀 咖啡廳 內 , 分別 持 附表 所 示 來源 不明 之 空頭 支票 , 向 劉洪德 佯稱 附表 所 示 支票 係 其 承包 工程 所 收受 之 客票 , 日後 必定 兌現 , 可 供 償還 借款 云云 , 且 分別 與 邱帶娣 、 彭靖騏 各 開立 本票 各 1 張 , 用以 取信 劉洪德 , 致 劉洪德 陷於 錯誤 , 誤認 上開 支票 確 係 陳萬選 施作 工程 所 收取 可 供 兌現 之 客票 , 而 陸續 借予 陳萬選 新臺幣 ( 下 同 ) 17萬3800 元 、 30萬 元 , 總計 47萬3800 元 。 嗣 劉洪德 屆期 向 銀行 提示 上開 支票 均 遭 退票 , 迭經 催討 , 陳萬選 均 避不見面 且 不 出面 處理 , 劉洪德 於 第2 次 支票 退票 且 遍 尋 陳萬選 不 著 後 始 確定 受騙 , 方 報警 查知 上情 。 |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 101 | 1-3 | 100年度易字第2520號 | 一 、 周來好 於 民國 91年 間 , 自任 會 首 邀集 李永宗 等 人 參加 合會 , 其 會期 自 91年 6月 15日 至 94年 10月 15日 止 , 會首 連同 會員 共計 41 會 , 每 會 新臺幣 ( 下 同 ) 2萬 元 , 採 內標制 , 底標 2,000 元 , 高標 6,000 元 , 於 每 月 15日 晚間 8時 許 , 在 周來好 位於 臺北縣 新莊市 ( 現 改制為 新北市 新莊區 , 下 同 ) 天祥街 124號 2樓 住處 開標 ( 下稱 系爭 合會 ) 。 詎 周 來好 意圖 為 自己 不法 所有 , 竟 基於 詐欺 取財 之 概括 犯意 , 於 91年 7月 15日 起 至 93年 8月 15日 期間 內 某 5 次 會期 應 開標 時間 以後 ( 起訴書 誤載為 3 次 ) , 連續 利用 會員 未克 前往 投標 、 監督 開標 情形 及 會員 間 彼此 不 熟識 之 機會 , 於 無 人 投標 、 得標 之 情形 下 , 均 以 電話 向 各 活會 會員 佯稱 由 某 活會 會員 得標 , 致 使 不 知情 之 李永宗 、 莊秀珍 、 黃滿鉛 、 黃瓊慧 、 黃彥藏 、 林嬌妹 、 陳榮泉 、 王秀錦 、 許淑娟 、 陳月鳳 、 周來春 、 鍾建國 ( 2會 ) 、 周春鳳 、 翁雀 、 莊郁蓮 、 林金蓮 、 鄭再興 ( 2會 ) 等 活會 會員 ( 共 19 會 ) 均 陷於 錯誤 ( 起訴書 漏載 鄭再興 , 茲 予 補充 ) , 而 分別 如數 繳交 當月 應繳 會款 予 周來好 , 周來好 藉 此 方式 詐得 5 期 得標金 ( 因 無法 得知 周來好 確切 各 次 佯稱 得標 之 日期 、 金額 , 循 以 計算 當 次 活會 會員 人數 , 因而 無法 計算 各 次 詐得 之 正確 金額 , 惟 若 從 被告 最 有利 之 認定 , 亦即 被告 該 5 次 詐領 標金 之 犯行 , 係 於 93年 9月 15日 開標 前 5 個 月 連續 所為 《 如此 被 詐欺 之 活會 會員 人員 最少 》 , 且 均 係 以 最 高 標 即 6,000 元 得標 計算 , 被告 至少 亦 詐得 1,330,000 元 之 金額 《 19 * 14,000 * 5 = 1,330,000 》 ) 。 嗣 於 93年 9月 15日 開標 時 ( 起訴書 誤載 為 周來好 於 93年 9月 15日 停止 標會 , 逃逸 無蹤 ) , 該 次 會期 原 應 僅有 14 名 活會 會員 , 惟 現場 卻 有 會員 書寫 之 競標 標單 共 16 張 , 到場 之 會員 察覺 異常 , 經 與 其他 未 到場 但 仍 活 係 活會 之 會員 聯繫 , 始 循線 查悉 上情 。 |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 106 | 7-9 | 106年度訴字第373號 | 一 、 本件 犯罪 事實 、 證據 及 應 適用 之 法條 , 除 補充 如 下 外 , 餘 均 與 起訴書 相同 , 茲 引用 之 ( 如 附件 ) : |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 105 | 4-6 | 105年度原訴字第5號 | 一 、 謝睿勛 於 民國 104年 12月 某 日 時 許 , 在 桃園市 某 處 網咖 內 , 為 賺取 生活 所 需 , 受 劉智剛 及 賴柏修 ( 均 由 臺灣 臺中 地方 法院 審理 中 ) 所屬 之 詐欺 集團 邀請 加入 , 負責 依 該 集團 之 某 真實 姓名 年籍 不詳 自稱 「 哥哥 」 之 人 指定 之 時間 及 地點 前往 拿取 款項 , 即可 拿到 款項 之 百分之4.5 之 報酬 , 並 約定 1 週 結算 1 次 , 謝睿勛 且 收受 賴柏修 交付 之 Taiwan Mobil 手機 ( 含 門號 0000000000 號 SIM卡 1 枚 ) 1 支 供 其 與 詐欺 集團 成員 聯繫 。 謝睿勛 與 劉智剛 、 賴柏修 、 「 哥哥 」 及 其 所屬 詐欺 集團 成員 間 , 共同 意圖 為 自己 不法 之 所有 , 基於 詐欺 取財 之 犯意 聯絡 , 為 以下 犯行 : |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 107 | 10-12 | 107年度訴字第562號 | 一 、 沈得愷 ( 所 涉 提領 告訴人 邱宇浩 遭 詐騙 之 款項 即 附表 一 編號 5 部分 , 另 經 本院 為 不 受理 判決 , 詳如 後述 ; 所 涉 提領 告訴人 林倫金 遭 詐騙 之 款項 即 附表 一 編號 7 之 部分 , 業經 臺灣 新竹 地方 法院 以 106年度 訴 字 第755 號 判決 確定 , 另 為 不起訴 處分 ) 於 民國 106年 間 , 在 嘉義市 某 網路 咖啡店 內 , 經 真實 姓名 及 年籍 資料 不詳 、 綽號 「 羅凱文 」 、 「 劉文偉 」 成年 男子 介紹 , 於 106年 9月 12日 起 至 10月 2 、 3日 間 , 加入 真實 姓名 及 年籍 資料 不詳 、 綽號 「 天下 」 成年人 ( 下稱 「 天下 」 ) 及 黃博裕 等 人 所屬 詐欺 集團 , 取得 詐欺 集團 所 配發 工作用 手機 2 支 、 卡片機 1 台 等 機器 ( 均 未 扣案 ) , 聽從 「 天下 」 以 手機 通訊 軟體 QQ 所 發送 指示 , 持 詐欺 集團 所 交付 之 人頭 帳戶 提款卡 及 密碼 , 測試 人頭 帳戶 能否 正常 使用 及 提領 因 受 詐欺 集團 矇騙 而 匯入 人頭 帳戶 之 贓款 , 並 依 「 天下 」 指示 , 將 贓款 於 指定 處所 交付予 黃博裕 。 其後 , 沈得愷 、 黃博裕 、 「 天下 」 等 詐欺 集團 成員 , 意圖 為 自己 不法 所有 , 基於 3 人 以上 共同 詐欺 取財 之 犯意 聯絡 , 分別 於 附表 一 所 示 時間 , 向 附表 一 所 示 之 人 施用 詐術 , 使 附表 一 所 示 之 人 陷於 錯誤 而 依 指示 匯款 至 附表 一 所 示 人頭 帳戶 。 再 由 沈得愷 於 附表 一 所 示 時 、 地 , 依 「 天下 」 之 指揮 , 持 附表 一 所 示 人頭 帳戶 提款卡 及 密碼 ( 均 未 扣案 ) 提領 贓款 , 執 以 操作 自動櫃員機 , 提領 如 附表 一 所 示 之 金額 之 詐騙 款項 , 迄 提款 完畢 , 並 於 扣除 其 與 「 天下 」 所 約定 以 當日 提領 金額 1.5% 計算 之 報酬 後 , 前往 「 天下 」 所 指定 之 新竹市 麥當勞 廁所 , 將 剩餘 贓款 交予 黃博裕 , 黃博裕 再 從中 抽取 每日 報酬 新臺幣 ( 下 同 ) 3000 元 後 , 再 上繳 其他 詐騙 集團 成員 , 供以 朋分 花用 。 嗣 經 員警 調閱 相關 提領 地點 監視器 影像 而 查獲 。 |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 102 | 1-3 | 101年度易字第1062號 | 一 、 陳勝國 與 具 夫妻 關係 之 林秀珍 , 均 明知 位於 桃園縣 中壢市 ○○段 ○000○000 地號 土地 係 陳武彰 所有 , 竟 意圖 為 自己 不法 之 所有 , 共同 基於 詐欺 取財 之 犯意 聯絡 , 由 林秀珍 出面 商談 , 談成 後 由 陳勝國 佯稱為 陳武彰 之 子 之 方式 , 於 附表 編號 一 、 二 所 示 之 時間 , 在 附表 編號 一 、 二 所 示 之 地點 , 以 附表 編號 一 、 二 所 示 之 方式 , 詐騙 如 附表 所 示 之 人 , 致 渠等 陷於 錯誤 , 而 交付 如 附表 編號 二 所 示 之 物 。 |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 107 | 1-3 | 106年度簡字第3842號 | 一 、 犯罪 事實 : 黃壽山 與 黃陳蓉子 ( 已歿 ) 為 夫妻 關係 , 緣 黃陳蓉子 於 民國 104年 4月 21日 過世 , 惟 因 黃壽山 與 其 子女 關係 欠佳 , 於 104年 8月 間 始 知悉 黃陳蓉子 過世 。 黃壽山 明知 同 為 繼承人 之 女兒 黃肅文 並 未 同意 其 提領 黃陳蓉子 帳戶 內 之 金錢 , 竟 意圖 為 自己 不法 之 所有 , 基於 詐欺 取財 之 犯意 , 於 104年 10月 1日 , 前往 址設 高雄市 ○○區 ○○○街 00號 之 高雄 德智 郵局 , 欲 提領 黃陳蓉子 於 該 郵局 之 帳號 00000000000000 號 帳戶 內 之 剩餘 款項 , 並 於 郵政 儲金 存款 繼承 ( 代管 ) 申請書 上 , 填寫 「 已 取得 其他 繼承人 同意 授權 由 本人 代表 申請 及 領取 繼承 款項 就此 切結 」 等 不實 內容 , 使 高雄 德智 郵局 之 承辦 人員 陷於 錯誤 , 因而 交付 黃陳蓉子 上開 帳戶 內 所 剩餘 之 金額 新臺幣 ( 下 同 ) 2822 元 予 黃壽山 , 致 生 損害 於 黃肅文 及 其他 有 權 繼承 之 人 。 |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 104 | 4-6 | 104年度審易字第533號 | 一 、 李政樑 明知 將 自己 帳戶 提供 他人 使用 , 依 一般 社會 生活 通常 經驗 , 可 預見 將 幫助 不法 詐騙 集團 詐欺 財物 , 竟 仍 不 違背 其 本意 , 基於 幫助 詐欺 之 不 確定 故意 , 於 民國 102年 11月 間 某時 , 在 不詳 地點 , 將 其 向 大眾 商業 銀行 前 鎮 分行 ( 下稱 大眾 銀行 ) 申辦 之 帳號 000000000000 號 、 向 中華郵政 股份 有限公司 ( 下稱 郵局 ) 申辦 之 帳號 00000000000000 號 帳戶 之 提款卡 ( 含 密碼 ) , 交付 予 真實 姓名 年籍 不詳 綽號 「 鮪魚 」 男子 使用 。 嗣 該 男子 所屬 詐騙 集團 成員 取得 上開 帳戶 提款卡 後 , 即 意圖 為 自己 不法 所有 , 為 下列 詐欺 取財 犯罪 犯行 : ⑴ 於 102年 12月 20日 11時 許 , 以 電話 聯繫 陳○嬌 , 向 陳○嬌 佯稱 係 友人 「 彩虹 」 , 需要 借貸 現金 週轉 云云 , 致 陳○嬌 誤信 為 真 而 陷於 錯誤 , 於 同 日 13時 30分 許 , 匯款 新臺幣 ( 下 同 ) 37萬5,000 元 至 李政樑 上開 大眾 銀行 帳戶 , 旋 遭 詐欺 集團 成員 提領 一空 ; ⑵ 於 102年 12月 23日 15時 20分 許 , 以 黃○敏 ( 另 由 檢察官 偵辦 中 ) 所 申設 0000000000 門號 聯繫 吳○惠 , 向 吳○惠 佯稱 係 友人 「 秀娟 」 , 需要 借貸 現金 週轉 云云 , 並 以 簡訊 通知 吳○惠 匯入 指定 帳戶 , 致 吳○惠 誤信為 真 而 陷於 錯誤 , 於 同 日 16時 16分 許 , 匯款 3萬 元 至 李政樑 上開 郵局 帳戶 , 旋 遭 提領 一 空 。 嗣 陳○嬌 、 吳○惠 發覺 受騙 報警 處理 始 悉 上情 。 |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 107 | 10-12 | 107年度審簡字第660號 | 一 、 本件 犯罪 事實 及 證據 , 除 引用 檢察官 聲請 簡易 判決 處刑書 ( 如 附件 ) 之 記載 外 , 另 證據 部分 補充 如下 : 被告 郭建麟 於 本院 民國 ( 下 同 ) 107年 5月 21日 準備 程序 時 之 自白 。 |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 107 | 1-3 | 106年度簡上字第1183號 | 一 、 林學儀 前 因 公共 危險 案件 , 經 臺灣 新北 地方 法院 以 103年度 交簡字 第5320 號 判決處 有期徒刑 2月 確定 , 於 民國 103年 11月 11日 易科 罰金 執行 完畢 , 仍 未 心生 警惕 , 其 於 106年 2 、 3月 間 , 因 經濟 條件 不佳 無法 向 銀行 辦理 借貸 , 乃 於 同年 3月 3日 上網 瀏覽 臉書 網頁 , 得知 不詳 姓名 年籍 之 人 刊登 貸款 廣告 , 隨即 撥打 廣告 所 留 之 電話 了 解 借款 方式 , 對方 告知 應 交付 金融 帳戶 作為 財力 證明 云云 , 林學儀 明知 上開 要求 與 正常 貸款 流程 迥異 , 且 將 個人 存摺 及 金融卡 ( 含 密碼 ) 交付 他人 使用 , 極 易 幫助 詐騙 者 用以 收受 詐騙 所得 之 款項 , 並 規避 偵查 機關 查緝 , 然 因 需 款 孔急 , 仍 基於 幫助 詐欺 之 不 確定 故意 , 於 同 日 某時 許 , 在 新北市 ○○區 ○○○街 00號 全家 便利商店 , 將 其 所有 上海 商業 儲蓄 銀行 新莊 分行 帳號 00000000000000 號 帳戶 ( 下稱 上海 銀行 帳戶 ) 、 華南 商業 銀行 泰山 分行 帳號 000000000000 號 帳戶 ( 下稱 華南 銀行 帳戶 ) 及 中華郵政 股份 有限公司 泰山 郵局 帳號 0000000000000 號 帳戶 ( 下稱 中華郵政 公司 帳戶 ) 存摺 、 提款卡 及 密碼 , 以 宅配通 方式 , 寄交 至 高雄市 ○○區 ○○街 000號 真實 姓名 年籍 不詳 自稱 「 陳家偉 」 之 成年人 。 嗣 該 人 及 其 同夥 取得 上開 存摺 及 提款卡 後 , 即 於 106年 3月 8日 9時 許 , 佯裝 洪崇雙 之外 甥女 倪惠琳 來電 表示 : 急需 3萬 元 周轉 云云 , 致 洪崇雙 陷於 錯誤 , 而 前往 郵局 依 指示 匯款 3萬 元 至 上海 銀行 帳戶 , 隨即 回電 告知 已 匯款 , 對方 見 洪崇雙 尚未 起疑 , 復 表示 帳戶 所有人 林學儀 忘記 密碼 無法 提領 云云 , 要求 洪崇雙 再度 匯款 3萬 元 , 洪崇雙 誤信 而 前往 郵局 欲 再度 匯款 , 經 郵局 人員 提醒 始 未 匯款 ; 於 106年 3月 6日 上午 10時 許 , 假冒 李碧勤 友人 陳春緣 以 LINE 撥打 電話 表示 : 需 借款 10萬 元 周轉 云云 , 致 李碧勤 陷於 錯誤 , 而 於 當日 下午 1時 17分 使用 網路 銀行 匯款 3萬 元 與 臨櫃 匯款 7萬 元 , 至 上開 上海 銀行 帳戶 , 對方 見 李碧勤 並 未 起疑 , 復 於 翌 (7) 日 再度 來電 借款 週轉 15萬 元 , 李碧勤 因而 陷於 錯誤 , 復 於 當日 中午 12時 6分 前往 銀行 臨櫃 匯款 15萬 元 至 上開 郵局 帳戶 ; 於 106年 3月 5日 佯稱 林雨兒 之 同學 撥打 電話 , 並 告知 已 更改 電話 號碼 為 所 撥打 之 門號 , 俟 林雨兒 輸入 聯絡 資訊 後 , 隨即 要求 加入 LINE , 使 林雨兒 誤認 而 加入 好友 名單 , 而 於 同 月 8日 上午 10時 17分 使用 LINE 撥打 電話 借款 , 林雨兒 因而 陷於 錯誤 , 於 同 日 匯款 5萬 元 至 上開 上海 銀行 帳戶 。 |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 100 | 1-3 | 100年度審簡字第9號 | 一 、 本件 犯罪 事實 及 證據 , 除 引用 檢察官 起訴書 之 記載 ( 如 附件 起訴書 ) 外 , 另 補充 : 本件 犯罪 事實 , 業據 被告 李昌澤 於 本院 準備 程序 中 坦承 不諱 , 核 與 起訴書 所 載 之 證據 相符 , 足認 被告 上開 任意性 自白 與 事實 相符 , 本件 事證 明確 , 被告 犯行 洵堪 認定 , 應 依法 論科 。 |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 103 | 4-6 | 103年度簡字第2943號 | 一 、 楊世琳 可 預見 若 將 金融 機構 帳戶 之 提款卡 與 密碼 出售 、 出租 或 提供 他人 使用 , 可能 因此 供 不法 詐騙 份子 用以 詐使 他人 將 款項 匯入 後 , 再 加以 提領 之 用 , 因而 幫助 他人 從事 詐欺 取財 犯罪 , 且 縱 令 發生 亦 不 違背 其 本意 , 竟 仍 基於 幫助 他人 詐欺 取財 之 不 確定 故意 , 於 民國 102年 10月 25日 前 之 不詳 時間 , 在 不詳 地點 , 將 其 所有 玉山 銀行 東三重 分行 , 帳號 0000000000000 號 帳戶 ( 下稱 玉山 銀行 帳戶 ) 之 提款卡 、 密碼 , 交由 真實 姓名 年籍 不詳 之 成年人 收受 。 嗣 該 詐欺 集團 所屬 成員 取得 上開 帳戶 之 提款卡 及 密碼 後 , 即 基於 意圖 為 自己 不法 所有 之 犯意 , 於 102年 10月 25日 11時 許 , 撥打 電話 予 賴楊芙蓉 , 誆稱為 其 姪子 楊聖賢 , 因 資金 不足 欲 向 賴楊芙蓉 借款 新臺幣 ( 下 同 ) 20萬 元 , 致 賴楊芙蓉 陷於 錯誤 , 於 同 日 13時 許 , 委請 其 兒子 賴峻清 至 桃園縣 龜山鄉 ○○路 0段 0000號 之 渣打 銀行 龜山 分行 , 臨櫃 匯款 20萬 元 至 上開 楊世琳 所 提供 之 帳戶 內 , 旋 均 遭 詐欺 集團 成員 提領 一 空 。 嗣 經 賴 楊芙蓉 察覺 有異 並 報警 處理 , 始悉 上情 。 |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 102 | 10-12 | 102年度審易字第833號 | 一 、 林嘉慶 曾 犯 傷害罪 , 經 臺灣 高等 法院 於 民國 99年 7月 30日 以 99年度 上 易 字 第1521 號 判處 有期徒刑 4月 確定 , 於 100年 8月 25日 執行 完畢 。 於 民國 102年 1月 17日 下午 1時 20分 許 , 林嘉慶 與 姓名 、 年籍 不詳 之 人 共同 意圖 為 自己 不法 之 所有 , 由 該 姓名 、 年籍 不詳 之 人 於 民國 102年 1月 17日 下午 1時 20分 許 , 撥打 電話 予 張銀 , 佯稱 其 孫 王佳偉 為人 作保 , 正 遭 人 挾持 毆打 , 要求 交付 新臺幣 ( 下 同 ) 5萬 元 , 並 以 報紙 包覆 後 , 置入 艋舺 大道 388巷 11號 後方 防火巷 內 花盆裡 , 張銀愛 孫心切 , 不及 思索 , 即 於 同 日 下午 1時 27分 30秒 許 , 將 5萬 元 現金 依 上開 姓名 、 年籍 不詳 之 人 要求 , 置入 上址 花盆裡 後 , 張銀 因 不 放心 而 守候 該 處 至 1時 28分 50秒 許 , 才 緩步 離去 , 林嘉慶 則 駕駛 車牌 號碼 000- 000 號 重型 機車 , 自 當日 下午 1時 10分 許 即 開始 沿 臺北市 萬華區 西園路 2段 與 雙園街 來回 行駛 , 同時 與 上開 姓名 、 年籍 不詳 之 人 保持 聯繫 , 並 觀察 張銀之 動靜 , 並 於 同 日 1時 27分 2秒 、 27 分 55 秒 、 28 分 12 秒 、 30 分 13 秒 來回 穿梭 上開 花盆 旁 , 至 1時 30分 33秒 許始 停車 於 其 旁 , 下車 取款 後 , 隨即 於 13 秒 後 即 1時 30分 46秒 離去 , 嗣 王佳偉 於 同 日 下午 2時 返 家 , 張銀 始 知 受騙 。 |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 107 | 10-12 | 107年度審易字第2321號 | 一 、 柯純棟 與 曾依婷 原 係 前 同居 男女 朋友 關係 , 柯純棟 於 民國 106年 7月 10日 某時 許 , 在 桃園市 ○○區 ○○路 0○00號 2樓 曾依婷 前 居處 , 竟 意圖 為 自己 不法 所有 之 竊盜 犯意 , 趁 曾依婷 睡覺 之 際 , 徒手 竊取 曾依婷 所有 之 玉山 銀行 信用卡 ( 卡號 : 0000 - 0000 - 0000 - 0000 ) 。 |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 | 109 | 4-6 | 109年度簡字第1020號 | 一 、 嚴惠美 明知 提供 金融 帳戶 之 存摺 、 提款卡 及 密碼 等 物 予 姓名 年籍 不詳 之 人 使用 , 即 等同 將 自己 帳戶 提供予 該 他人 使用 , 而 可能 幫助 該 他人 從事 財產 犯罪 , 竟 基於 幫助 他人 犯 詐欺 取財 罪 之 不 確定 故意 , 於 民國 108年 9月 底 某 日 , 在 高雄市 楠梓區 久昌街 上 之 統一 便利 商店 , 將 其 所 申辦 之 臺灣 銀行 高雄 加工 出口區 分行 帳號 000000000000 號 帳戶 ( 下稱 臺銀 帳戶 ) 、 兆豐 國際 商業 銀行 帳號 00000000000 號 帳戶 ( 下稱 兆豐 商銀 帳戶 ) 、 高雄 銀行 右昌 分行 帳號 000000000000 號 帳戶 ( 下稱 高雄 銀行 帳戶 ) 之 存摺 及 提款卡 以 店到店 宅配 方式 , 寄送 予 真實 姓名 年籍 不詳 、 自稱 「 台灣 運彩 公司 」 之 某 詐欺 集團 成員 收受 , 並 事先 依 該 詐欺 集團 某 成員 指示 , 將 前揭 3 個 金融 帳戶 之 提款卡 密碼 均 更改為 「 225588 」 , 提供予 真實 姓名 年籍 不詳 之 成年人 及 其 成年 同夥 使用 。 嗣 該 詐欺 集團 成員 於 取得 上開 臺銀 帳戶 、 兆豐 商銀 帳戶 及 高雄 銀行 帳戶 之 存摺 、 提款卡 及 密碼 後 , 即 共同 基於 意圖 為 自己 不法 所有 詐欺 取財 之 犯意 聯絡 , 分別 於 附表 所 示 之 時間 , 以 附表 所 示 之 詐騙 方式 , 向 附表 所 示 之 蘇姿瑀 、 張文雅 、 黃俊瑋 、 王益芳 、 黃佩玲 ( 以下 合稱 蘇姿瑀 等 5 人 ) 施用 詐術 , 致 蘇姿瑀 等 5 人 陷於 錯誤 , 分別 於 附表 所 示 之 時間 , 將 附表 所 示 之 金額 匯 至 附表 所 示 帳戶 內 後 , 旋 遭 提領 一 空 , 以 此 方式 幫助 該 詐欺 集團 成員 向 他人 詐取 財物 得逞 。 嗣 經 蘇姿瑀 等 5 人 察覺 有異 報警 處理 , 始 循線 查悉 上情 。 |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 | 107 | 7-9 | 107年度苗原簡字第28號 | 一 、 日智萍 明知 個人 金融 機構 帳戶 係 攸關 個人 信用 之 專用 物品 , 一般人 無庸 向 他人 收購 或 借用 , 即可 向 金融 機構 申請 開戶 使用 , 且 國內 社會 常見 之 詐騙 集團 , 經常 利用 他人 之 存款 帳戶 轉帳 , 以 掩飾 其 等 犯罪 之 不法 所得 , 逃避 執法 人員 之 查緝 , 而 提供 自己 之 金融 帳戶 之 提款卡 連同 密碼 予 陌生 人士 使用 , 更 常 與 財產 犯罪 密切 相關 , 可能 被 詐騙 等 犯罪 集團 所 利用 , 以 遂 其 等 詐欺 犯罪 及 掩飾 犯罪 所得 財物 或 財產 上 利益 之 目的 , 如 出售 或 交付 予 他人 使用 , 可能 幫助 犯罪 集團 掩飾 其 重大 犯罪 所得 財物 , 竟 仍 容任 所 提供 之 帳戶 可能 被 犯罪 集團 用以 詐欺 取財 , 而 基於 幫助 他人 實施 詐欺 取財 犯罪 之 不 確定 故意 , 於 民國 106年 10月 14日 前 之 某 日 , 在 不詳 地點 , 將 其 所有 之 合作金庫 商業 銀行 帳號 0000000000000 號 帳戶 ( 下稱 合庫 帳戶 ) 及 中國信託 商業 銀行 帳號 000000000000 號 帳戶 ( 下稱 中信 帳戶 ) 之 存摺 、 提款卡 、 密碼 , 交予 真實 姓名 年籍 不詳 之 詐欺 集團 成員 。 嗣 該 詐欺 集團 所屬 成員 即 意圖 為 自己 不法 之 所有 , 在 社群 網站 臉書 張貼 廉價 出售 手機 之 訊息 , 適 葉士榮 、 楊倫沅 、 葉承彥 、 李鎮宇 、 巫明昇 及 陳柏愷 等 人 登入 臉書 瀏覽 上開 訊息 後 均 陷於 錯誤 允 為 購買 , 依 詐騙 集團 成員 指示 , 分別 於 附表 所 示 之 時間 , 先後 將 如 附表 所 示 之 金額 匯入 上開 帳戶 內 , 並 均 旋 遭 提領 一 空 。 嗣 因 葉士榮 等 人 發覺 有異 報警 究辦 , 始 查悉 上情 。 |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 108 | 10-12 | 108年度竹簡字第1385號 | 一 、 范靖惟 明知 身分證 資料 及 線上 虛擬 帳戶 係 個人 信用 之 重要 表徵 , 可 預見 將 其 身分證 資料 及 線上 虛擬 帳戶 提供 他人 使用 , 可能 供 犯罪 集團 作為 詐欺 取財 之 用 , 竟 基於 縱 有人 以 其 身分證 資料 及 線上 虛擬 帳戶 實施 犯罪 , 亦 不 違背 其 本意 之 幫助 詐欺 取財 之 不 確定 故意 , 於 民國 108年 3月 23日 , 以 獲取 星城 分數 10萬 分 ( 價值 約 新臺幣 < 下 同 > 1,000 元 ) 之 代價 , 將 其 身分證 拍照 並 提供 其 申設 使用 之 橘子 行動 支付 帳戶 會員 帳號 「 Z 0000000000 」 予 真實 姓名 年籍 不詳 之 詐騙 集團 成員 , 並 告知 驗證碼 申請 虛擬 帳戶 帳號 「 000 - 0000000000000000 」 、 「 000 - 0000000000000000 」 。 該 詐欺 集團 成員 取得 前揭 資料 後 , 旋 於 ( 一 ) 108年 4月 29日 22時 許 , 於 網路 遊戲 「 新 楓之谷 」 中 , 向 陳顥 佯稱 欲 出售 「 輪迴 碑石 」 、 「 燃燒 戒指 」 遊戲 道具 , 致 陳顥 陷於 錯誤 , 依 該 詐欺 集團 成員 之 指示 , 於 同 日 21時 44分 , 以 其 台北 師大 郵局 帳號 00000000000000 號 帳戶 匯款 1萬 元 至 范靖惟 前揭 虛擬 帳戶 帳號 「 000 - 0000000000000000 」 ; ( 二 ) 108年 4月 29日 23時 10分 許 , 於 網路 遊戲 「 新 楓之谷 」 中 , 向 黎光峻 佯稱 欲 出售 「 輪迴 碑石 」 遊戲 道具 , 致 黎光峻 陷於 錯誤 , 依 該 詐欺 集團 成員 之 指示 , 於 同 日 23時 15分 , 以 友人 陳松群 之 台新 銀行 帳號 000 - 00000000000000 號 帳戶 匯款 5,000 元 至 范靖惟 前揭 虛擬 帳戶 帳號 「 000 - 0000000000000000 」 ; ( 三 ) 108年 5月 3日 20時 50分 , 於 網路 遊戲 「 新 楓之谷 」 中 , 向 郭育誠 佯稱 欲 出售 虛擬 寶物 , 並 傳送 范靖惟 提供 之 身分證 照片 取信 郭育誠 , 致 郭育誠 陷於 錯誤 , 依 該 詐欺 集團 成員 之 指示 , 於 同 日 21時 1分 、 21時 13分 匯款 5,000 元 、 4,000 元 至 指定 帳戶 , 及 轉讓 「 白金 神奇 剪刀 」 、 「 時裝 神奇 剪刀 」 遊戲 道具 。 嗣 陳顥 、 黎光峻 、 郭育誠 發覺 受騙 報警 處理 , 始 循線 查知 上情 。 |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 102 | 10-12 | 102年度易字第704號 | 一 、 張文煥 於 101年 4月 間 曾 向 陳亮佑 之 父親 購買 車輛 , 因而 結識 經營 報廢 車 買賣 之 陳亮佑 , 陳亮佑 並 留下 電話 號碼 予 張文煥 , 交代 張文煥 若 有 報廢 之 克萊斯勒 牌 車輛 , 可以 通知 其 前來 收購 。 迨 至 101年 5月 3日 , 張文煥 明知 其 無 報廢 車輛 可以 出售 , 竟 意圖 為 自己 不法 之 所有 , 以 其 持用 之 0000000000 號 行動電話 撥打 陳亮佑 持用 之 0000000000 號 行動電話 , 偽 以 「 張文鑫 」 名義 , 向 陳亮佑 佯稱 欲 以 新臺幣 ( 下 同 ) 1萬7000 元 出售 報廢 之 紅色 克萊斯勒牌 吉普車 1 輛 予 陳亮佑 , 且 要求 陳亮佑 先 匯款 7000 元 定金 至 張文煥 之 友人 江文達 ( 另 由 檢察官 為 不起訴 處分 ) 所有 之 杉林 郵局 帳號 0000000 - 0000000 號 帳戶 , 約定 匯款 後 點交 車輛 並 交付 尾款 , 致 陳亮佑 陷於 錯誤 , 認 張文煥 將 依約 履行 交付 上開 報廢 車輛 之 義務 , 遂 於 101年 5月 4日 下午 1時 2分 以 自動櫃員機 轉帳 7000 元 至 江文達 之 前揭 帳戶 。 後 於 同 ( 4 ) 日 , 張文煥 旋即 偕同 江文達 前往 郵局 提領 該 7000 元 得手 。 嗣 陳亮佑 屢次 向 張文煥 催討 交付 約定 之 報廢 車輛 , 惟 張文煥 均 以 車輛 遺失 或 車輛 被 拖走 等 理由 拖延 , 拒 不 交付 車輛 , 嗣 陳亮佑 發覺 遭騙 而 報警 查悉 上情 。 |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 103 | 1-3 | 103年度簡字第275號 | 一 、 陳漢霖 得 預見 一般 取得 他人 金融 帳戶 常 與 財產 犯罪 有 密切 關聯 , 亦 知悉 詐欺 集團 等 不法 份子 , 經常 利用 他人 存款 帳戶 、 提款卡 、 密碼 , 以 轉帳 方式 詐取 他人 財物 並 藉 此 逃避 追查 , 竟 仍 以 縱 有人 以 其 提供 之 金融 帳戶 作為 詐欺 取財 之 工具 , 亦 不 違背 其 本意 之 不 確定 幫助 犯意 , 於 民國 102年 7月 30日 15時 許 , 在 高雄市 三民區 九如二路 後 火車站 對面 之 OK 便利商店 前 , 將 其 所 申設 之 中華郵政 股份 有限公司 高雄 義民 郵局 ( 下稱 義民 郵局 ) 帳號 00000000000000 號 帳戶 之 提款卡 、 密碼 交予 年籍 姓名 不詳 之 詐欺 集團 成員 , 以 供 不詳 詐欺 集團 作為 詐騙 財物 之 用 。 嗣 該 詐欺 集團 成員 即 意圖 為 自己 不法 之 所有 , 共同 基於 詐欺 取財 之 犯意 聯絡 , 以 附表 所 示 之 方式 施以 詐術 , 致 附表 所 示 之 被害人 梁○ 、 陳○ 、 黃○ 等 3 人 分別 陷於 錯誤 , 而 將 附表 所 示 之 款項 , 匯入 上開 帳戶 , 並 旋 遭 提領 一 空 , 因而 致 上開 3 人 受有 損害 。 案 經 梁○ 、 陳○ 、 黃○ 報警 處理 , 為 警 循線 追查 , 始 悉 上情 。 |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 107 | 7-9 | 107年度嘉簡字第1144號 | 一 、 王志仁 於 民國 95年 3月 1日 至 105年 5月 5日 任職 於 嘉義縣 水上 鄉公所 清潔隊 , 明知 其 於 102年 1月 14日 、 103年 1月 7日 , 並 未 在 設 於 雲林縣 北港鎮 南安里 中山路 19號 之 國民 旅遊 卡特約 商店 「 碧珠 百貨 」 實際 消費 , 竟 與 址設 雲林縣 ○○鎮 ○○里 ○○路 00號 國民 旅遊 卡特約 商店 「 碧珠 百貨 」 之 負責人 陳碧珠 ( 業經 本院 以 107年度 嘉簡字 第124 號 判決 ) 共同 為 自己 不法 之 所有 , 基於 詐欺 取財 、 行使 業務 登載 不實 準 文書 之 犯意 聯絡 , 在 「 碧珠 百貨 」 百貨 內 , 由 王志仁 持 公務 機關 委託 聯邦 銀行 所 核發 之 國民 旅遊卡 , 向 陳碧珠 表示 以 「 假 消費 、 真刷卡 」 方式 虛偽 購買 商品 , 不實 消費 新臺幣 ( 下 同 ) 1萬6,800 元 、 1萬6,800 元 , 陳碧珠 將 上開 不實 之 1萬6,800 元 、 1萬6,800 元 , 鍵入 國民 旅遊卡 專用 刷卡機 , 而 於 業務 上 製作 內容 不實 之 刷卡 消費 電磁 紀錄 , 再 將 該 等 不實 之 刷卡 消費 電磁 紀錄 透過 國民 旅遊卡 專用 刷卡機 上 傳至 聯邦 銀行 , 及 財團 法人 聯合 信用卡 處理 中心 ( 下稱 聯信 中心 ) 建置 之 「 公務人員 強制 休假 補助費 檢核 系統 」 ( 下稱 檢核 系統 ) 而 行使 之 , 製造 王志仁 於 強制 休假 期間 以 國民 旅遊卡 刷卡 消費 之 假象 , 經 檢核 系統 將 消費 交易 資料 與 公務人員 強制 休假 補助費 核發 條件 進行 查核 , 認 該 消費 交易 資料 符合 請領 強制 休假 補助費 之 規定 , 而 置於 網路 供 各 公務 機關 人事 單位 或 公務人員 列印 強制 休假 補助費 申請表 , 嗣 不 知情 之 嘉義縣 水上 鄉公所 人事 人員 即 自 該 檢核 系統 下載 上開 不實 之 刷卡 消費 電磁 紀錄 , 並 列印 「 嘉義縣 水上 鄉公所 所屬 公務人員 符合 報領 公務人員 強制 休假 補助 費用 申請表 」 , 交給 王志仁 , 王志仁 在 上開 申請表 上 簽名 後 , 交付 審核 強制 休假 補助費 之 不 知情 人事 、 會計 人員 , 佯裝 渠等 確實 依 規定 刷卡 消費 , 使 該 等 審核 人員 陷於 錯誤 , 誤予 審核 通過 , 認定 王志仁 均 符合 規定 消費 , 而 分別 核撥 1萬6,000 元 、 1萬6,000 元 給 王志仁 , 足以 生 損害 於 銀行 及 政府 機關 對於 公務人員 強制 休假 補助費 控管 。 |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 104 | 4-6 | 103年度桃簡字第905號 | 一 、 本 案 之 犯罪 事實 及 證據 , 除 犯罪事實欄 一 第6 行 「 101年 8月 間 」 補充為 「 101年 8月 7日 13時 許 」 ; 第8 行 補充 郵寄 時間 為 「 101年 8月 28日 」 ; 證據 部分 補充 : 被告 陳傑憲 於 民國 103年 12月 8日 本院 審理 中 坦認 犯行 之 自白 ( 見 本院 卷 第43 頁 反面 ) 外 , 其餘 均 引用 檢察官 聲請 簡易 判決 處刑書 之 記載 ( 如 附件 ) 。 |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 109 | 7-9 | 109年度簡字第525號 | 一 、 劉謙 可 預見 將 自己 銀行 帳戶 之 存摺 、 金融卡 及 密碼 任意 交付 他人 , 可能 遭 人 用來 作為 犯罪 之 工具 , 竟 仍 基於 縱 使 其 所 交付 之 銀行 帳戶 遭 人 用來 作為 詐欺 取財 之 工具 , 亦 不 違背 其 本意 之 幫助 詐欺 取財 不 確定 故意 , 以 通訊 軟體 LINE 與 詐欺 集團 所屬 自稱 「 蔡佳怡 」 之 成年 成員 約定 以 每 帳戶 每 月 租金 新臺幣 ( 下 同 ) 3萬 元 為 代價 出租 帳戶 , 並 於 民國 108年 5月 3日 17時 42分 許 , 在 高雄市 ○○區 ○○○路 00巷 0號 統一 便利 超商 昭明 門市 , 以 交貨便 寄 貨 方式 , 將 其 申設 之 華南 商業 銀行 帳號 000 - 000000000000 號 帳戶 ( 下稱 系爭 帳戶 ) 之 存摺 及 提款卡 , 寄予 真實 姓名 年籍 不詳 之 成年人 , 並 事先 依 指示 修改 提款卡 密碼 。 嗣 「 蔡佳怡 」 及 其 所屬 之 詐欺 集團 成員 取得 上開 金融卡 等 物 後 , 即 共同 意圖 為 自己 不法 之 所有 , 基於 詐欺 取財 之 犯意 聯絡 , 於 108年 5月 6日 13時 30分 許 , 假冒 曹謨美 之 友人 鄭湘羚 , 以 電話 聯繫 曹謨美 並 佯稱 因 其 兒子 要 結婚 錢 不 夠 急須 借款 云云 , 致 曹謨美 陷於 錯誤 , 於 108年 5月 7日 13時 32分 許 , 前往 新北市 ○○區 ○○路 000號 秀朗 郵局 , 臨櫃 匯款 10萬 元 至 系爭 帳戶 內 , 該 等 款項 隨即 經 詐騙 集團 成員 提領 。 嗣 經 曹謨美 發覺 有異 而 報警 處理 , 始 查悉 上情 。 |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 104 | 1-3 | 104年度審易字第28號 | 一 、 吳明乾 明知 其 並 無 充足 資力 可 供 清償 購 車 分期 款項 , 竟 意圖 為 自己 不法 所有 , 於 民國 102年 8月 19日 , 向 遠信 國際 資融 股份 有限公司 ( 下稱 遠信 公司 ) 有 債權 受讓 特約 關係 ( 即 分期 貸款 事宜 經 遠信 公司 審核 通過 後 , 由 遠信 公司 一 次 付款 予 特約商 , 以 買受 該 筆 分期付款 買賣 價金 債權 ) 之 「 祥僑 輪業 有限公司 」 ( 址設 : 臺中市 ○○區 ○○路 000號 1樓 , 下稱 祥僑 輪業 公司 ) , 佯稱 : 願意 以 分期付款 之 方式 , 購買 牌照 號碼 897-NSP號 普通 重型 機車 乙 部 云云 ; 祥僑 輪業 公司 遂代 吳明乾 向 遠信 公司 辦理 分期付款 融資 , 致 遠信 公司 人員 陷於 錯誤 , 誤信 其 有 購 車 需求 及 按時 清償 分期付款 之 真意 , 而 於 同 日 與 之 簽訂 分期付款 買賣 申請書 暨 約定書 , 雙方 約定 總價金 為 新臺幣 ( 下 同 ) 7萬9800 元 , 並 自 102年 9月 26日 起 至 103年 8月 26日 止 , 每 月 1 期 , 分 12 期 給付 , 每 期 應 支付 6650 元 , 詎 吳明乾 於 102年 8月 26日 , 自 祥僑 輪業 公司 取得 上開 機車 後 , 隨即 於 翌日 , 至 臺中市 東區 精武路 之 某 當舖 , 以 4萬 元 之 代價 典當 予 不 知情 之 當舖 人員 , 並 約定 3 個 月 未 贖回 即 流當 , 任由 當舖 處分 機車 之 所有權 。 而 吳明乾 除 繳納 頭期款 外 , 未 再 繳付 任何 分期款 , 並 避不見面 , 嗣 遠信 公司 查知 上揭 機車業 於 102年 12月 26日 過戶 予 他人 , 始 知 受騙 。 |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 | 107 | 1-3 | 106年度訴緝字第37號 | 一 、 羅詩楹 ( 另 為 判決 ) 自 民國 103年 2月 間 起 , 與 孫萬騰 、 吳駿彬 ( 另 為 判決 ) 及 真實 姓名 、 年籍 不詳 之 大陸 地區 人士 合作 , 共同 意圖 為 自己 不法 之 所有 , 基於 詐欺 取財 之 犯意 聯絡 , 共組 詐欺 集團 , 由 羅詩楹 提供 資金 , 孫萬騰 、 吳駿彬 負責 在 臺灣 地區 承租 適合 之 民宅 後 , 接洽 電信 業者 裝設 寬頻 網路 , 成立 詐騙 機房 , 再 招募 臺灣 地區 有 共同 詐欺 取財 犯意 聯絡 之 機房 成員 分別 擔任 電腦手 及 一 線 、 二 線 、 三 線 電話手 , 另 接收 大陸 地區 成員 傳來 之 大陸 地區 人頭 帳戶 , 以 供 指定 大陸 地區 被害人 匯入 受騙 款項 之 用 。 其 詐騙 模式 如下 : 臺灣 詐騙 機房 之 電腦手 負責 設定 機房 電腦 系統 , 以 隨機 、 群組 發話 方式 , 發射 「 電話 欠費 」 或 「 醫保卡 遭冒用 」 等 詐騙 語音 封包 至 大陸 地區 民眾 手機 , 若 接獲 語音 電話 之 大陸 地區 民眾 誤信為真 而 回撥 「 9 」 轉接 人工 諮詢 , 電話 立即 轉接到 臺灣 詐騙 機房 之 一 線 電話手 , 一線 電話手 即 假冒 電信 公司 客服 人員 或 醫保局 人員 , 詐稱 該 員 有 欠費 或 身分 遭 冒用 之 情形 , 將 遭 強制 停機 或 扣款 , 為 證明 自己 清白 , 需 向 公安局 報案 , 一線 電話手 即將 電話 轉接 至 二 線 電話手 , 由 二 線 電話手 佯裝 大陸 地區 公安 , 誆稱 該 員 涉及 金融 犯罪 , 需 監管 其 金融 帳戶 , 致 該 員 因而 陷於 錯誤 後 , 再 由 二 線 電話手 將 電話 轉接 三 線 電話手 , 由 三 線 電話 手 謊 稱為 檢察官 , 指示 該 員 前往 金融 機構 , 將 人民幣 匯款 至 大陸 地區 犯罪 成員 指定 之 人頭 帳戶 , 再 以 跨國 提領 之 方式 , 領取 詐騙 所得 。 得手 後 , 由 大陸 地區 犯罪 集團 收取 詐騙 金額 之 10% 為 其 酬勞 , 其餘 90% , 由 羅詩楹 、 孫萬騰 、 吳駿彬 統籌 分配 , 現場 負責人 係 按月 領取 新臺幣 ( 下 同 ) 約 3萬 元 、 電腦手 則 按月 領取 6萬 元 之 固定 薪水 , 一 線 、 二 線 、 三 線 電話手 則 分別 依 其 詐得 金額 按 比例 領取 酬勞 , 一線 電話手 可 按 詐得 金額 領取 6% 酬勞 、 二 線 電話手 按 其 詐得 金額 領取 7% 酬勞 、 三線 電手 則 按 其 詐得 金額 領取 8% 酬勞 。 羅詩楹 、 孫萬騰 、 吳駿彬 即 以 上揭 方式 , 於 103年 11月 19日 前 之 某 日 , 由 羅詩楹 指示 孫萬騰 、 吳駿彬 承租 位在 臺中市 ○○區 ○○路 000號 之 房屋 , 並 申請 裝設 電信 網路 設備 , 而 成立 詐欺 機房 ( 下稱 「 太平 機房一 」 ) , 由 孫萬騰 、 吳駿彬 共同 擔任 機房 現場 負責人 兼 採買 、 記帳 或 電話手 , 負責 機房 採買 及 記帳 等 工作 , 另 招募 許家碩 ( 代號 「 碩 」 ) 、 黃文泉 ( 另 為 判決 ) 共同 擔任 電腦手 兼 一 線 電話手 ; 招募 楊懷智 、 黃偉明 、 陳崇昇 、 張禹瑄 、 林濤 、 黃詩程 、 賴冠霖 、 許睿哲 、 陳鼎龍 、 林俊忠 、 林立瑋 ( 均 另 為 判決 ) 等 人 擔任 電話手 【 「 太平 機房 一 」 成員 分工 詳如 附表 一 所 示 】 , 共同 意圖 為 自己 不法 之 所有 , 基於 詐欺 取財 之 犯意 聯絡 , 自 103年 11月 19日 起 至 104年 1月 31日 止 之 期間 , 在 「 太平 機房 一 」 , 以 前揭 詐欺 手法 , 詐得 人民幣 314萬 3,800 元 【 詳 附表 二 所 示 】 , 並 依 前揭 比例 朋分 贓款 。 |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 105 | 10-12 | 105年度易緝字第40號 | 一 、 張智雄 主觀 上 可 預見 詐騙 集團 等 不法 人士 經常 蒐集 且 利用 第三人 所 申請 之 金融 帳戶 , 誘騙 被害人 以 匯款 或 轉帳 等 方式 將 金錢 匯入 , 藉 此 獲取 不法 利益 並 逃避 執法 人員 追查 , 亦 知悉 無故 任意 提供 個人 帳戶 資料 予 不詳 之 人 使用 , 常 與 財產 犯罪 密切 相關 , 極 可能 遭 犯罪 集團 用以 遂行 詐欺 取財 犯行 , 猶 基於 縱 令 遭 人 利用 其 金融 帳戶 實施 財產 犯罪 、 亦 不 違背 本意 之 幫助 犯意 , 於 民國 102年 初 某 日 , 在 不詳 地點 , 將 其 所 申辦 中華郵政 股份 有限公司 ( 下稱 中華郵政 ) 高雄 德智 郵局 帳號 00000000000000 號 帳戶 存摺 、 提款卡 暨 密碼 ( 下稱 前開 帳戶 資料 ) , 交予 某 姓名 年籍 不詳 、 綽號 「 阿樂 」 之 成年 男子 ( 下稱 「 阿樂 」 ) , 再 由 「 阿樂 」 暨 所屬 詐騙 集團 成員 自 102年 1月 15日 起 , 冒稱 係 酒促 小姐 「 陳雅萍 」 陸續 撥打 電話 予 樊駿鋒 , 先 以 聊天 方式 攀附 交情 , 繼而 佯 以 親人 生病 欠債 新臺幣 ( 下 同 ) 20萬 元 、 需要 幫忙 為由 借款 , 致 樊駿鋒 陷於 錯誤 , 遂 於 同年 2月 27日 依 指示 匯款 5萬2000 元 至 前開 帳戶 既遂 , 隨後 張智雄 再 依 「 阿樂 」 指示 提領 其中 5萬 元 , 作為 交付 前開 帳戶 資料 幫助 實施 詐欺 犯罪 之 不法 所得 而 供己 花用 殆盡 。 |
臺灣南投地方法院 | 106 | 7-9 | 106年度審易字第324號 | 一 、 犯罪 事實 : ㈠ 李志勇 明知 金融 機構 帳戶 相關 物件 係 個人 理財 之 重要 工具 , 為 攸關 個人 財產 、 信用 之 表徵 , 若 交付 他人 使用 , 有 可能 遭 不法 集團 做為 存放 詐欺 取財 得款 之 用 , 藉以 掩飾 犯罪 所得 , 而 逃避 檢警 人員 之 追緝 , 竟 仍 基於 幫助 他人 詐欺 取財 之 不 確定 故意 , 先 於 民國 105年 12月 29日 15時 8分 許 , 前往 臺灣 土地 銀行 草屯 分行 申請 設立 帳號 : 000000000000 號 帳戶 ( 以下 簡稱為 本案 帳戶 ) 後 , 即 於 同 日 23時 許 , 將 本案 帳戶 之 存摺 、 金融卡 及 密碼 , 在址設 於 南投縣 草屯鎮 「 惠德宮 」 對面 之 統一 便利 超商 前 , 以 新臺幣 ( 下 同 ) 4,000 元 之 代價 , 販賣 予 真實 姓名 年籍 均 不詳 、 於 微信 通訊 軟體 暱稱為 「 馮薇娜 」 之 成年人 ( 下稱 「 馮薇娜 」 ) 與 其 所屬 之 不法 集團 使用 , 容任 「 馮薇娜 」 及 其 所屬 不法 集團 利用 本案 帳戶 之 上述 相關 物件 做為 詐欺 取財 之 人頭 帳戶 使用 。 ㈡ 嗣 「 馮薇娜 」 於 取得 本案 帳戶 之 相關 物件 後 , 即 由 自己 或 所屬 不法 集團 之 其他 成員 共同 基於 意圖 為 自己 不法 所有 之 犯意 聯絡 , 於 105年 12月 30日 18時 54分 許 , 以 LINE 通訊 軟體 和 陳益萍 聯繫 , 佯稱 係 友人 「 咪哥 」 , 因 需 錢 孔急 , 欲 向 陳益萍 借款 3萬 元 等語 , 陳益萍 因此 陷於 錯誤 , 乃 依 指示 於 同 日 20時 31分 許 , 在址設 於 新北市 ○○區 ○○路 ○段 00號 之 統一 便利 超商 內 操作 自動櫃員機 , 轉帳 至 本案 帳戶 內 。 嗣 陳益萍 發覺 有異 , 報警 處理 , 經由 銀行 將 該 筆 3萬 元 之 匯款圈 存 止扣 , 該 不法 集團 成員 因而 未 能 提領 上開 款項 。 ㈢ 案 經 陳益萍 訴由 臺北市政府 警察局 萬華 分局 東園街 派出所 轉 由 南投縣政府 警察局 草屯 分局 報告 臺灣 南投 地方 法院 檢察署 檢察官 偵查 起訴 及 新竹市 政府 警察局 第一 分局 報告 臺灣 南投 地方 法院 檢察署 檢察官 偵查 後 就 同 一 事實 移送 併辦 。 |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 104 | 1-3 | 104年度審簡字第122號 | 一 、 簡昱欣 前 於 民國 100年 間 , 因 竊盜 案件 , 經 臺灣 臺中 地方 法院 以 100年度 中簡字 第13 號 判決處 有期徒刑 6月 確定 。 又 因 2 次 竊盜 案件 , 經 臺灣 南投 地方 法院 以 100年度 投刑 簡字 第378 號 判決 各 判處 有期徒刑 4月 、 3月 , 應 執行 有期徒刑 6月 確定 , 經 與 上開 案件 接續 執行 , 於 101年 5月 12日 縮刑 期滿 執行 完畢 。 詎 猶 不知悔改 , 於 103年 6月 間 透過 「 UT 網路 聊天室 」 結識 洪立明 後 , 意圖 為 自己 不法 之 所有 , 明知 其 並 未 在 澳門 拉斯博奕 公司 任職 , 不可能 替 他人 投資 博奕 事業 而 每 月 獲取 新臺幣 ( 下 同 ) 10萬 元 , 仍 於 103年 6月 1日 至 6月 14日 之 期間 , 利用 SKYPE 通訊 軟體 或 與 洪立明 見面 時 , 向 洪立明 佯稱 : 伊之 胞兄 所 設立 公司 係 澳門 拉斯博奕 公司 在 臺灣 的 總代理 , 可 透過 伊 投資 博奕 事業 賺取 紅利 云云 , 致 洪立明 陷於 錯誤 , 於 103年 6月 14日 12時 、 同年 6月 17日 12時 許 , 在 新 北市 中和區 景安 捷運站 出口 大門處 、 址設 新北市 ○○區 ○○街 00號 之 全家 便利 超商 前 , 各 交付 簡昱欣 現金 2萬 元 ( 合計 共 4萬 元 ) , 嗣 洪立明 無法 聯繫 簡昱欣 , 始 知 受騙 , 報警 查悉 上情 。 |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 102 | 10-12 | 102年度易字第972號 | 一 、 緣 曾皇傑 、 李泰緯 ( 均 經 本院 以 一0一年度 訴 字 第一四八一 號 判處 罪刑 確定 ) 均 加入 真實 姓名 、 年籍 不詳 綽號 「 忠哥 」 之 成年 男子 所 主持 之 大陸 地區 詐騙 集團 , 曾皇傑 、 李泰緯 分別 負責 做為 大陸 地區 與 臺灣 地區 之 聯繫 人員 , 並 由 李泰緯 向 李孟軒 ( 由 本院 另行 審結 ) 提議 籌組 車手 集團 , 以 配合 大陸 地區 詐欺 集團 之 運作 , 李孟軒 應允 後 , 陸續 邀集 葛廣澤 、 許炳偉 、 李錦坤 , 以及 陳柏涵 、 鄭丞宏 、 龔永緒 、 陳柏睿 、 黃盟修 ( 前列 陳柏涵 、 鄭丞宏 、 龔永緒 、 陳柏睿 、 黃盟修 等 人 均 由 本院 另行 審結 ) 加入 車手 集團 。 葛廣澤 、 許炳偉 、 李錦坤 即 分別 與 李孟軒 、 附表 一 所 示 之 集團 車手 , 以及 該 集團 之 「 忠哥 」 、 曾皇傑 、 李泰緯 等 人 , 共同 基於 行使 偽造 公文書 、 意圖 為 自己 不法 所有 而 詐欺 取財 、 冒充 公務員 行使 職權 等 犯意 聯絡 , 由 大陸 地區 詐欺 集團 成員 分別 冒充 醫院 人員 、 申請 補助 或 證明 之 不明 人士 、 司法 警察 、 檢察官 等 人 , 撥打 電話 予 附表 一 之 許秀好 、 劉慶漲 、 盧酉清 、 莊進添 等 人 , 謊稱 個人 資料 外洩 須 領取 帳戶 存款 交付 保管 以防 盜領 、 或 身分 遭 冒用 而 涉及 刑案 因 分案 調查 須 繳交 保證金 、 或 須 領取 帳戶 存款 交付 監管 云云 , 其中 若 有 取信 許秀好 等 人 之 必要 , 尚 會 傳真 偽造 之 地檢署 傳票 等 公文書 予渠等 收執 而 行使 之 , 以 此 方式 假冒 公務員 行使 其 職權 ; 而 許秀好 等 四 人 因此 陷於 錯誤 後 , 大陸 地區 詐欺 集團 成員 旋 以 電話 通知 李泰緯 , 請 集團 車手 前往 指定 地點 進行 取款 作業 , 並 注意 完成 作業 有無 將 詐得 款項 交與 李泰緯 ; 該 集團 復 以 電話 通知 擔任 「 車手頭 」 之 李孟軒 , 由 李孟軒 指派 安排 在 各 據點 待命 之 車手 集團 成員 三 至 四 人 為 一 組 , 分別 負責 駕車 、 探 路 及 把風 、 冒充 地檢署 專員 取款 , 攜帶 指定 電話 ( 俗稱 公機 ) 及 裝有 偽造 公印 、 印臺 之 公事包 , 前往 大陸 地區 詐欺 集團 成員 與 許秀好 等 四 人 約定 之 交款 地點 附近 待命 ; 大陸 地區 詐欺 集團 成員 復 偽造 記載 許秀好 等 四 人 姓名 、 身分證 號碼 及 收受 金額 等 事項 之 「 台北 地檢署 監管科 ( 或 公證科 ) 收據 」 , 再 透過 公機 指示 待命 中 之 車手 集團 成員 中 之 一 人 下車 至 附近 便利商店 , 收受 前開 偽造 收據 之 傳真 , 並 持至 車 上 蓋用 如 附表 三 編號 二 所 示 之 偽造 「 臺灣 臺北 地方 法院 檢察署 印 」 公印 後 而 偽造 公印文 , 以 偽造 完成 前開 收據 公文書 ; 再 由 負責 假冒 地檢署 專員 之 車手 集團 成員 , 在 約定 地點 僭行 公務員 職權 向 許秀好 等 四 人 收款 及 交付 偽造 之 收據 公文書 而 行使 之 ( 葛廣澤 等 人 所 為 之 詐欺 時間 、 地點 、 被害人 姓名 、 方式 、 詐取 金額 、 及 行使 之 偽造 公文書 、 參與 之 行為人 暨 分工 內容 , 均 詳如 附表 一 編號 一 至 四 所 示 ) , 均 足以 生 損害 於 該 檢察署 對於 所屬 員工 管理 之 正確性 、 公文 管理 之 正確性 暨 公信性 及 許秀好 等 人 。 |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 105 | 7-9 | 105年度審簡字第689號 | 一 、 本件 犯罪 事實 及 證據 , 事實 部分 除 補充 記載 附表 所 示 之 公文書 與 其 上 之 偽造 印文 , 證據 部分 補充 被告 裴貫程 於 本院 準備 程序 中 之 自白 外 , 其餘 均 引用 如 附件 檢察官 起訴書 之 記載 ; 至於 同 案 被告 陳建宗 因 尚未 到案 , 則 應 由 本院 俟 其 到案 後 另行 審結 。 |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 106 | 10-12 | 106年度簡字第3122號 | 一 、 黃正坤 明知 詐騙 集團 等 不法 份子 經常 利用 他人 存款 帳戶 、 提款卡 、 密碼 轉帳 等 方式 , 獲取 不法 利益 並 逃避 執法 人員 之 追查 , 且 依 其 社會 經驗 , 應 有 相當 之 智識 程度 可 預見 其 提供 帳戶 之 提款卡 供 他人 使用 , 將 幫助 他人 詐欺 取財 , 竟 基於 幫助 詐欺 取財 之 犯意 , 將 其 京城 商業 銀行 ( 下稱 京城 銀行 ) 000000000000 號 帳戶 之 存摺 、 提款卡 及 密碼 , 於 民國 106年 6月 上旬 某 日 , 在 臺南市 柳營區 二重溪 河堤 邊 , 以 新台幣 ( 下 同 ) 8000 元 之 代價 , 將 上揭 帳戶 資料 出售 予 真實 姓名 年籍 不詳 自稱 「 米血 」 之 成年 男子 而 輾轉為 詐騙 集團 成員 取得 。 嗣 詐騙 集團 成員 取得 上開 帳戶 後 , 即 基於 詐欺 取財 之 犯意 , 由 詐騙 集團 內 之 某 成員 , 於 106年 6月 19日 19時 許 起 , 以 電話 及 簡訊 聯絡 蔡宗哲 , 佯裝 為 蔡宗哲 之 友人 「 阿桐 」 , 向 蔡宗哲 佯稱 急需 用錢 云云 , 致 蔡宗哲 不疑有他 而 陷於 錯誤 , 於 106年 6月 20日 14時 12分 許 , 依 詐騙 集團 成員 之 指示 , 匯款 2萬 元 至 黃正坤 上揭 帳戶 內 。 嗣 蔡宗哲 發覺 有異 而 報警 處理 , 始 知 受騙 。 |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 107 | 10-12 | 107年度訴字第833號 | 一 、 陳文欽 、 林子翔 與 真實 姓名 年籍 不詳 「 蘇玉祥 」 、 「 張得克 」 之 詐騙 集團 成員 , 共同 意圖 為 自己 不法 之 所有 , 基於 犯意 聯絡 , 推 由 「 蘇玉祥 」 在 社群 網站 臉書 上 刊登 不實 代辦 貸款 資訊 , 楊詠勝 ( 所 涉 幫助 詐欺 部分 , 業經 本 署 檢察官 為 不起訴 處分 確定 ) 見 上開 資訊 後 , 即使 用 通訊 軟體 LINE , 與 自稱 「 張得克 」 之 人 聯繫 , 「 張得克 」 向 楊詠勝 佯稱 辦理 貸款 需 提供 存摺 、 提款卡 及 密碼 , 並稱會 指派 專人 收受 云云 , 致 楊詠勝 陷於 錯誤 , 而 於 106年 3月 21日 16時 許 , 在 新北市 ○○區 ○○路 000號 粥遊 四海 前 , 將 其 所 申辦 之 臺灣 銀行 帳號 000000000000 號 及 中華郵政 帳號 00000000000000 號 帳戶 存摺 、 提款 交付 與 陳文欽 、 林子翔 ( 另 分案 偵辦 ) , 並 告知 提款卡 密碼 。 嗣 楊詠勝 遲 未 收受 貸得 款項 通知 , 陳文欽 、 林子翔 亦 聯繫 無著 , 始 知 受騙 。 |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 | 105 | 10-12 | 104年度原易字第15號 | 一 、 王佳莉 與 曾少凱 、 繆執中 、 賴禹任 、 陳湘樓 、 王于 、 楊均葦 、 熊子豪 、 李忠誠 、 鄭智仁 、 陳靖玟 、 曾詹志豐 、 王瑞祥 、 黃喬封 、 郭佳穎 、 蔡岳勳 、 廖宏益 ( 其中 曾少凱 、 繆執中 、 賴禹任 、 陳湘樓 、 王于 、 楊均葦 、 熊子豪 、 李忠誠 、 鄭智仁 、 陳靖玟 、 曾詹志豐 、 王瑞祥 、 黃喬封 、 郭佳穎 、 蔡岳勳 部分 , 經 本院 以 104年度 原 易 字 第15 號 判決 在案 , 尚未 確定 ; 廖宏益 部分 , 仍 經 本院 以 104年度 原 易 字 第15 號 案件 審理 中 ) 等 17 人 、 年籍 不詳 綽號 「 凱凱 」 之 成年人 及 其他 年籍 不詳 之 成年人 , 共同 基於 意圖 為 自己 不法 所有 之 犯意 聯絡 , 自 民國 103年 11月 起 , 由 曾少凱 出資 , 另 由 繆執中 出面 承租 位於 高雄市 ○○區 ○○○村 00號 之 建物 設立 詐騙 集團 機房 , 並 購置 室 內 電話機 ( 詐騙 時 撥打 、 接聽 及 回覆 使用 ) 、 閘道器 ( GATEWAY ) 等 網路 語音 電話 相關 電腦 硬體 設備 ( 連結 電腦 與 室 內 電話機 , 供 撥打 網路 電話 使用 ) , 且 聘請 劉嘉淯 ( 仍 經 本院 以 104年度 原 易 字 第15 號 案件 審理 , 依 現存 卷證 尚 難 逕 認為 共同 正犯 ) 在 該 處 為 詐騙 集團 成員 烹煮 三 餐 , 曾少凱 再 安排 繆執中 、 賴禹任 、 陳湘樓 、 王于 、 楊均葦 、 熊子豪 、 李忠誠 、 鄭智仁 、 陳靖玟 、 曾詹志豐 、 王瑞祥 、 黃喬封 、 郭佳穎 、 蔡岳勳 、 王佳莉 、 廖宏益 等 人 於 104年 4月 6日 進駐 該 詐欺 機房 , 並 提供 渠等 教戰 手冊 ( 即 詐騙稿 , 記載 如何 與 回撥 電話 之 大陸 地區 民眾 對答 , 以 順利 遂行 詐騙 之 資料 ) , 且 一一 指派 渠等 擔任 第一線 及 第二線 電話 接聽員 , 要求 渠等 反覆 練習 、 背誦 , 以 熟練 接聽 電話 之 詐騙 技巧 。 賴禹任 等 人 經由 曾少凱 指揮 分派 之 分工 如下 : 先 由 「 凱凱 」 由 美國 開啟 電腦 啟動 網路 平臺 自動 撥號 系統 ( 俗稱 「 群發 系統 」 ) , 群發 內容 大約 為 收話人 醫保卡 有 問題 , 查詢 請 按 回撥 鍵 之 詐騙 語音 封包 予 大陸 地區 民眾 , 使 大陸 地區 民眾 陷於 錯誤 依 語音 指示 回撥 , 該 回撥 電話 即 經由 設定 路徑 介接 至 該 詐欺 機房 。 另 曾 少凱 指示 王佳莉 、 賴禹任 、 陳湘樓 、 王瑞祥 、 黃喬封 、 廖宏益 、 王于 、 楊均葦 、 熊子豪 、 李忠誠 、 鄭智仁 、 郭佳穎 、 陳靖玟 、 蔡岳勳 等 人 在 機房 內 擔任 第一線 之 電話 接聽員 ; 曾少凱 、 繆執中 、 曾詹志豐 等 人 則 擔任 第二線 電話 接聽員 。 上揭 第一線 之 電話 接聽員 在 大陸 地區 民眾 回撥 電話 時 , 負責 假冒 為 大陸 醫保局 人員 , 並 向 對方 佯稱 其 醫保卡 有 問題 , 接著 套取 對方 之 姓名 、 身分證 編號 及 出生 年 月 日 等 資料 供 其 抄寫 後 , 向 來電 之 大陸 地區 民眾 佯稱 其 身分 被 冒用 多 辦 一 張 醫保卡 , 再 將 電話 及 抄寫 資料 轉 由 第二線 電話 接聽員 , 而 第二線 之 電話 接聽員 接起 第一線 轉接 來 之 電話 後 , 假冒 大陸 公安局 之 公安 人員 , 向 被害人 誆稱 要 受理 其 報案 , 要 對 案件 做 資金 清查 , 套取 上開 大陸 地區 民眾 之 金融 帳戶 資料 供 其 抄寫 後 , 再 將 電話 及 抄寫 資料 轉予 設 在 不詳 據點 之 第三線 詐欺 機房 , 由 不詳 之 第三線 人員 假冒 大陸 地區 檢察官 , 向 上開 大陸 地區 民眾 佯稱 其 涉嫌 刑事 案件 , 要 對 被害人 作 資金 比對 , 而 誘騙 被害人 匯款 至 指定 之 大陸 人頭 帳戶 內 , 若 其 等 陷於 錯誤 而 依 指示 匯款 , 再 由 車手 集團 成員 持 提款卡 將 詐欺 贓款 領出 。 渠等 以 上開 模式 對 多 名 不 特定 之 大陸 地區 民眾 實行 電話 詐騙 , 惟 均 尚未 詐得 任何 款項 而 未遂 。 嗣 經 警 循線 於 104年 4月 22日 14時 許 , 依法 搜索 前揭 位於 高雄市 ○○區 ○○○村 00號 之 詐騙 機房 , 當場 查扣 如 附表 一 、 二 、 三 所 示 之 物 , 而 查悉 上情 。 |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 107 | 1-3 | 106年度易字第4140號 | 一 、 陳宏益 依 一般 社會 生活 經驗 , 應 能 預見 提供 自己 之 金融 機構 帳戶 資料 給 不 相識 之 人 使用 , 足以 幫助 他人 作為 詐欺 犯罪 所得 之 工具 , 竟 仍 不 違背 其 本意 , 基於 幫助 詐欺 之 不 確定 故意 , 於 民國 106年 3月 2日 , 將 其 申設 之 第一 商業 銀行 進化 分行 帳號 00000000000 號 帳戶 之 存摺 、 提款卡 及 密碼 , 以 郵寄 方式 交予 真實 姓名 年籍 不詳 之 詐欺 集團 成員 收受 , 而 容任 他人 使用 其 申設 之 上開 帳戶 遂行 犯罪 。 嗣 上開 詐騙 集團 成員 , 即 基於 意圖 為 自己 不法 之 所有 之 詐欺 犯意 , 於 106年 3月 5日 19時 13分 許 , 以 電話 聯繫 游佳燕 , 謊稱 其 先前 在 「 蝦皮 拍賣 」 購物 , 於 超商 取貨 付款 時 , 遭 誤刷 為 24 件 商品 , 需 自 銀行 扣款 等語 , 致 游佳燕 陷於 錯誤 , 於 同 日 21時 38分 許 , 在 新北市 ○○區 ○○路 000號 國泰世華 商業 銀行 自動櫃員機 , 依 指示 匯款 新臺幣 3萬 元 至 陳宏益 上揭 銀行 帳戶 ( 扣除 手續費 15 元 後 , 實際 入帳 金額 為 29,985 元 ) , 旋 遭 提領 一 空 ; 又 在 同年 3月 5日 19時 48分 許 , 自稱 HITO 網路 購物 員工 , 撥打 電話 向 陳安琪 佯稱 因 其 誤 將 購滿 衣服 之 件數 設定為 12 件 並 分 12 期 付款 , 需 依 指示 操作 始 能 取消 設定 等語 , 致 陳安琪 陷於 錯誤 , 於 同 日 22時 26分 許 , 在 臺中市 大甲區 忠孝街 新光 商業 銀行 自動櫃員機 , 依 指示 匯款 19,980 元 至 陳宏益 上揭 銀行 帳戶 , 旋 遭 提領 一 空 。 嗣 因 游佳燕 、 陳安琪 驚覺 受騙 , 經 報警 處理 後 , 始 循線 查悉 上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