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urt
stringclasses 22
values | Year
int64 100
109
| Season
stringclasses 4
values | CaseNo
stringlengths 9
15
| Corpus-Delicti
stringlengths 6
45.2k
|
---|---|---|---|---|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 101 | 7-9 | 99年度附民字第350號 | 一 、 原告 方面 : 本件 原告 聲明 、 陳述 及 證據 , 均 引用 如 附件 刑事 附帶 民事 訴訟 起訴狀 之 記載 。 |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 107 | 7-9 | 106年度簡字第2377號 | 一 、 顏吟夙 對於 金融 機構 之 帳戶 為 個人 信用 之 重要 表徵 , 任何 人 皆 可 自行 前往 金融 機構 申請 開立 帳戶 有所 認識 , 且 預見 將 自己 之 帳戶 存摺 、 提款卡 、 密碼 提供 他人 使用 , 可能 因此 幫助 他人 從事 詐欺 行為 而 用以 處理 、 掩飾 詐騙 之 犯罪 所得 , 竟 不 違背 其 本意 , 基於 掩飾 特定 犯罪 所得 之 去向 及 幫助 他人 詐欺 取財 之 不 確定 故意 , 於 民國 106年 7月 16日 下午 , 在 新竹縣 新興路 之 全家 便利 超商 , 依 指示 將 其 名義 申辦 之 中國信託 商業 銀行 股份 有限公司 ( 下稱 中國信託 銀行 ) 帳號 : 000000000000 號 帳戶 之 密碼 變更為 指定 密碼 , 並 將 該 帳戶 存摺 及 提款卡 等 物 , 寄送 予 年籍 不詳 自稱 「 琪琪 」 之 成年 人士 。 「 琪琪 」 或 所屬 詐騙 集團 再 將 之 充作 詐騙 集團 匯款 帳戶 之 用 , 並 於 如 附表 所 示 之 時間 , 以 如 附表 所 示 之 方式 使 如 附表 所 示 之 梁綉鈴 、 康聿民 、 徐建新 等 人 陷於 錯誤 , 並 匯款 如 附表 所 示 之 金額 至 顏吟夙 上開 帳戶 中 。 案 經 梁綉鈴 、 康聿民 、 徐建新 訴由 彰化縣 警察局 芳苑 分局 報告 臺灣 彰化 地方 檢察署 檢察官 偵查 後 , 聲請 簡易 判決 處刑 。 |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 103 | 10-12 | 103年度桃簡字第1155號 | 一 、 本案 犯罪 事實 及 證據 , 除於 犯罪事實欄 第3 行 刪除 「 ( 附表 04 為 不 罰 後 行為 ) 」 ; 同 欄 第8 行 補充 「 並 以 附表 所 示 之 方式 搭乘 高鐵 服務 、 向 不 知情 之 高鐵 公司 員工 辦理 退票 及於 列車 車廂 內 使用 自動 販賣機 而 取得 退幣 」 ; 同 欄 第10 行 「 報警 處理 而 查獲 」 補充為 「 報警 處理 而 於 103年 3月 26日 中午 12時 5分 許 , 在 高鐵 桃園站 查獲 被告 」 ; 同 欄 第10 行 「 並 扣得 上開 車票 2 張 及 娛樂用 代幣 57 枚 」 應 更正為 「 並 扣得 附表 編號 12 之 車票 2 張 、 在 彭國 原身 上 起獲 代幣 57 枚 , 及 在 高鐵 公司 列車 車廂 之 自動 販賣機 、 車站 之 自動 售票機 查獲 之 代幣 共計 259 枚 」 ; 另 於 證據欄 補充 證據 「 證人 即 高鐵 公司 北區 乘務員 督導 湯玉雲 、 高鐵 公司 板橋站 副站長 李元弼 、 高鐵 公司 新竹站 副站長 李慧明 於 警詢 之 陳述 」 外 , 其餘 均 引用 附件 檢察官 聲請 簡易 判決 處刑書 之 記載 。 |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 104 | 1-3 | 104年度審簡字第64號 | 一 、 犯罪 事實 : 李佳鈞 明知 無 正當 理由 徵求 他人 提供 金融 帳戶 之 存摺 、 提款卡 及 密碼 者 , 極 有 可能 利用 該 等 帳戶 為 與 財產 有關 之 犯罪 工具 , 而 可 預見 金融 帳戶 被 他人 利用 以 遂行渠等 為 詐欺 犯罪 , 竟 仍 容任 所 提供 之 金融 帳戶 可能 被 利用 , 造成 詐欺 取財 結果 之 發生 , 而 基於 幫助 他人 實施 詐欺 取財 犯罪 之 不 確定 故意 , 於 民國 103年 5月 28日 11時 10分 許 , 在 臺中市 ○○區 ○○路 ○○○○○○○○○路 ○00號 7-11 便利 超商 內 , 將 其 所 申辦 之 台新 國際 商業 銀行 大里 分行 帳號 00000000000000 號 帳戶 ( 以下稱 台新 銀行 帳戶 ) 之 存摺 、 提款卡 , 以 宅急便 方式 寄給 真實 姓名 年籍 均 不詳 、 自稱 「 王俊宏 」 之 成年 人士 使用 , 並 以 通訊 軟體 Line 將 該 帳戶 之 提款卡 密碼 告知 予 真實 姓名 年籍 均 不詳 、 自稱 「 Jason 」 之 成年 人士 。 嗣 該 等 姓名 年籍 不詳 之 成年 人士 及 與 其 具有 詐欺 取財 犯意 聯絡 之 人 , 共同 意圖 為 自己 不法 之 所有 , 於 附表 所 示 之 詐騙 時間 , 以 附表 所 示 之 詐騙 方式 , 致 如 附表 所 示 之 黃郁軒 、 林佑蒓 等 人 陷於 錯誤 , 而 於 附表 所 示 之 匯款 時間 , 將 附表 所 示 之 受騙 金額 , 匯入 李佳鈞 前開 台新 銀行 帳戶 內 , 該 詐欺 集團 成員 於 款項 匯入 後 , 即 於 當日 提領 殆盡 ( 起訴書 附表 記載 尚 包括 編號 2 所 示 之 黃郁庭 , 惟 此 部分 依 卷 內 相關 證據 可 知 , 係 編號 1 所 示 之 黃郁軒 受騙 後 , 持 黃郁庭 帳戶 提款卡 匯款 至 吳韋翰 之 新光 銀行 000 - 0000000000000 號 帳戶 , 故 起訴書 附表 編號 2 所 示 部分 乃 據 蒞 庭 檢察官 於 本院 準備 程序 中 , 當庭 減縮 犯罪 事實 ) 。 嗣 因 黃郁軒 、 林佑蒓 發覺 有異 , 始 知 受騙 。 |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 | 105 | 10-12 | 105年度簡字第4263號 | 一 、 劉冠宏 前 於 民國 100年 間 因 詐欺 案件 , 經 臺灣 臺中 地方 法院 以 100年度 易 字 第2491 號 判處 有期徒刑 3月 ( 共 2 罪 ) 、 4月 、 2月 ( 共 38 罪 ) , 並 定 應執行 有期徒刑 1 年 2月 , 嗣 經 臺灣 高等 法院 臺中 高分院 以 102年度 上 易 字 第1312 號 判決 駁回 其 上訴 而 告 確定 , 於 103年 11月 12日 因 縮刑 期滿 假釋 出監 , 所 餘 刑期 交付 保護 管束 , 迄於 同年 12月 16日 因 假釋 未 經 撤銷 視為 執行 完畢 。 詎 其 仍 不知悔改 , 可 預見 提供 帳戶 之 金融卡 及 密碼 予 他人 使用 , 可能 幫助 他人 實施 財產 犯罪 之 用 , 竟 仍 基於 幫助 他人 詐欺 取財 之 不 確定 故意 , 於 104年 11月 30日 某時 許 , 在 位於 高雄市 左營區 裕誠路 之 某 「 7-11 」 門市 內 , 將 其 向 臺灣 中小企業 銀行所 申辦 帳號 000 - 00000000000 號 帳戶 ( 下稱 臺灣 企銀 帳戶 ) 、 中國信託 商業 銀行 三民 分行 所 申辦 帳號 000 - 000000000000 號 帳戶 下稱 中信 銀行 帳戶 ) 、 臺灣 銀行 博愛 分行 所 申辦 帳號 000 - 000000000000 號 帳戶 ( 下稱 臺銀 帳戶 ) 、 臺灣 土地 商業 銀行 左營 分行 所 申辦 帳號 000 - 000000000000 號 帳戶 ( 下稱 土銀 帳戶 ) 及 華南 商業 銀行 東 高雄 分行 所 申辦 帳號 000 - 000000000000 號 帳戶 ( 下稱 華南 銀行 帳戶 ) 之 存摺 及 提款卡 , 透過 黑貓宅 急便 寄送 至 苗栗市 ○○路 000號 , 提供予 真實 姓名 年籍 均 不詳 自稱 「 王志豪 」 之 成年人 使用 , 並 告知 提款卡 密碼 , 而 以 此 方式 幫助 不詳 詐騙 集團 成年 成員 向 他人 詐取 財物 。 嗣 該 不詳 詐騙 集團 成年 成員 取得 上開 5 個 銀行 帳戶 之 存摺 及 提款卡 後 , 即 共同 意圖 為 自己 不法 之 所有 , 基於 詐欺 取財 之 犯意 聯絡 , 推 由 該 詐騙 集團 某 成年 成員 , 分別 於 如 附表 所 示 之 詐騙 時間 , 各 以 如 附表 所 示 之 詐騙 方式 , 分別 向 姜嘉獻 、 陳姿燕 、 侯建國 、 王佩芸 、 陳勝洋 、 周淮安 、 李哲豪 、 鄭雍霖 、 張智翔 等 9 人 ( 下 合稱 姜嘉獻 等 9 人 ) 施用 詐術 , 致 姜嘉獻 等 9 人 均 因而 陷於 錯誤 後 分別 於 如 附表 所 示 之 匯款 時間 , 各 將 如 附表 所 示 之 款項 分別 匯入 如 附表 所 示 之 帳戶 內 , 旋即 遭 該 不詳 詐騙 集團 成員 提領 一 空 而 詐欺 得逞 。 嗣 姜嘉獻 等 9 人 均 察覺 有異 乃 報警 處理 , 並 經 警 循線 查悉 上情 。 |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 100 | 1-3 | 99年度簡上字第1259號 | 一 、 呂志皇 於 民國 99年 5月 31日 9時 許 起 在 新北市 ○○區 ○○路 1段 145號 , 由 許彩霞 管理 之 家家樂 彩券行 內 , 投注 消費 「 賓果 賓果 」 樂透彩 遊戲 。 詎 自 同時 13時 30分 開始 明知 已 無 資力 繼續 投注 消費 , 竟 意圖 為 自己 不法 之 所有 , 向 許彩霞 佯稱 其 有 新臺幣 ( 下 同 ) 60萬 元 資金 , 可 待 投注 結束 後 一併 支付 云云 , 致 使 許彩霞 誤認 呂志皇 可 取得 資金 支付 繼續 投注 彩券 之 費用 , 乃 同意 呂志皇 未 付款 而 得以 繼續 投注 上開 樂 透彩 彩票 共計 759 張 ( 價值 1,000 元 彩票 12 張 、 1,250 元 彩券 747 張 , 投注 金額 價值 高達 945,750 元 ) , 呂志皇 即 以 上述 方式 取得 未 付款 而 投注 上開 金額 彩券 之 不法 利益 。 嗣 因 許彩霞 於 同 日 15時 許 結算 發覺 投注 累計 金額 過 高 , 要求 呂志皇 支付 上開 金額 , 呂志皇 始 表示 無力 付款 , 並 帶 同 許彩霞 返回 其 住處 取款 未果 , 許彩霞 至 此 方 知 受騙 , 並 報警 處理 , 因而 查悉 上情 。 |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 107 | 10-12 | 107年度訴字第75號 | 一 、 甲○○ 意圖 為 自己 不法 之 所有 , 並 基於 以 網際網路 傳播 工具 , 對 公眾 散布 而 詐欺 取財 之 犯意 , 而 為 下列 行為 : ㈠ 於 民國 105年 10月 20日 前 某時 , 透過 網際網路 連結 至 「 旋轉 拍賣 」 網站 後 , 即 在 該 網站 內 對 公眾 刊登 販賣 「 大潤發 禮券 ( 原價 1 張 新臺幣 【 下 同 ) 】 500 元 ) 10 張 共 3,700 元 」 之 不實 訊息 , 嗣 曾建文 瀏覽 上開 拍賣 網站 得知 該 訊息 後 , 誤信 為 真 , 遂 直接 下標 購買 , 並 依 甲○○ 指示 , 於 105年 10月 20日 19時 28分 , 在 臺中市 ○區 ○○○路 0段 000號 之 「 全家 便利商店 」 內 , 操作 自動櫃員機 匯款 3,700 元 至 不 知情 之 陳柔潔 ( 業經 臺灣 屏東 地方 法院 檢察署 檢察官 為 不起訴 處分 確定 ) 所 使用 其 母親 彭蓁羽 所 申設 中華郵政 股份 有限公司 中和 大華 郵局 帳號 00000000000000 號 之 帳戶 內 , 接著 再 由 陳柔潔 借予 甲○○ 使用 之 上揭 郵局 帳戶 內 之前開 款項 領出 後 交付 甲○○ , 甲○○ 因而 順利 取得 詐騙 之 款項 , 嗣 曾建文 遲 未 收取 禮券 , 察覺 受騙 而 報警 處理 。 ㈡ 又 於 106年 6月 1日 某時 起 , 先 以 手機 連結 網際網路 登入 「 Swapub 」 通訊 軟體 後 , 即 以 暱稱 「 映映 」 在 該 通訊 軟體 內 對 公眾 刊登 「 iPhone6s ( Plus ) 64 g 玫瑰金 , 包膜 無傷 , 過保 , 想 換 的 東西 」 之 虛偽 訊息 , 而 張安特 發現 該 訊息 後 即 與 之 交談 , 並 提議 由 張安特 以 其 所有 iPhone SE 手機 及 補貼 現金 2,000 元 作為 交換 上開 iPhone6sPlus 手機 之 條件 , 接著 甲○○ 復 私下 透過 LINE 通訊 軟體 , 另 以 暱稱 「 Jjjj 」 與 張安特 進一步 確認 交易 條件 , 待 雙方 就 張安特 之 提議 達成 共識 後 , 甲○○ 即 佯稱 係 「 林琬婷 」 本人 , 並 將 委請 「 林琬婷 」 之 胞弟 「 林群哲 」 出面 與 張安特 面交 云云 , 致 張安特 對 此 深信不疑 , 乃 於 106年 6月 2日 上午 11時 15分 許 , 在 臺中市 ○○區 ○○路 00號 之 「 全家 便利商店 」 前 , 將 其 所有 iPhone SE 手機 交付 予 自稱 「 林群哲 」 之 甲○○ , 惟 甲○○ 取得 該 手機 後 , 隨即 於 同 日 上午 11時 44分 許 , 前往 址設 臺中市 ○○路 0段 000號 之 「 駿宥 通訊行 」 二 店 , 並 以 5,000 元 之 價格 變賣 與 不 知情 之 通訊 行店員林孟妍 , 所得 款項 則 花用 殆盡 , 嗣 張安特 遲 未 收取 交易 之 手機 , 且 聯絡 甲○○ 無著 後 , 始 知 受騙 上當 , 經 報警 究辦 而 循線 查悉 上情 。 ㈢ 再 於 106年 5月 20日 前 某 日 , 透過 網際網路 連結 至 「 Swapub 」 通訊 軟體 後 , 即 以 暱稱 「 林思昀 」 在 該 通訊 軟體 內 對 公眾 刊登 「 fr 100 白色 ( 相機 ) 無傷 無 摔 無 泡 水 。 基本 配備 都 有 。 另外 附 一 張 64 g 記憶卡 。 狀況 很 新 。 」 之 虛偽 訊息 , 而 未滿 18 歲 之 蔡0頤 ( 91年 3月 生 , 甲○○ 以 網路 為 交易 無從 知悉 或 可得 而知 蔡0頤 為 未滿 18 歲 之 人 ) 發現 該 訊息 後 即 與 之 交談 , 並 詢問 是否 要 交換 彼此 的 相機 , 甲○○ 隨即 應允 需 補貼 現金 2,000 元 作為 交換 相機 之 條件 , 接著 甲○○ 復 私下 透過 LINE 通訊 軟體 , 另 以 暱稱 「 Jjjj 」 與 蔡0頤 進一步 確認 交易 條件 , 待 雙方 達成 共識 後 , 甲○○ 即 佯稱 其 係 「 林群哲 」 , 手機 號碼 為 0000000000 云云 , 致 蔡0頤 對 此 深信不疑 , 乃 於 106年 5月 22日 上午 7時 8分 許 , 前往 址設 臺中市 ○○區 ○○路 000號 之 「 統一 超商 」 文華 門市 內 , 以 店到店 寄送 之 方式 , 將 其 所有 相機 ( 廠牌 : CASIO ; 型號 : FR 100 ; 白色 ) 及 現金 2,000 元 寄送 至 址設 臺中市 ○○區 ○○○路 00號 之 「 統一 超商 」 嶺 中 門市 , 甲○○ 復 於 同年 月 24日 14時 5分 許 , 騎乘 車牌 號碼 000 - 000 號 普通 重型 機車 , 前往 該 門市 領取 蔡0頤 所有 上開 相機 ( 內 附 現金 2,000 元 ) , 惟 甲○○ 取得 該 相機 及 現金 後 , 隨即 於 同年 6月 初 某 日 , 透過 不詳 拍賣 網站 , 以 4,000 元 之 價格 將 該 相機 變賣 與 某 不 知情 網路 買家 , 至於 甲○○ 所得 之 現金 及 變得 款項 則 花用 殆盡 。 嗣 蔡0頤 遲 未 收取 交易 之 相機 , 且 聯絡 甲○○ 無著 後 , 始 知 受騙 上當 , 經 報警 究辦 而 循線 查悉 上情 。 |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 108 | 10-12 | 108年度簡字第6525號 | 一 、 沈俊傑 依 一般 社會 生活 之 通常 經驗 , 應 能 預見 提供 金融 帳戶 予 不 相識 之 人 , 可能 幫助 不 相識 之 人 以 該 帳戶 掩飾 或 隱匿 犯罪 所得 財物 , 致 使 被害人 及 警方 追查 無門 , 竟 仍 不 違 其 本意 , 基於 幫助 詐欺 之 不 確定 犯意 , 於 民國 108年 3月 20日 前 某 日 , 在 新北市 蘆洲區 中山一路 與 中山二路 附近 某 三角 公園 , 將 其 所 申設 之 彰化 銀行 帳號 000 - 0000000000000000 號 帳戶 之 存摺 、 提款卡 及 提款 密碼 , 交付 予 真實 姓名 年籍 不詳 之 人 。 嗣 該 真實 姓名 年籍 不詳 之 人 所屬 之 詐欺 集團 成員 取得 沈俊傑 上開 彰化 銀行 帳戶 資料 後 , 即 共同 意圖 為 自己 不法 之 所有 , 於 108年 3月 19日 19時 13分 許 , 冒充 係 網路 購物 賣家 , 以 電話 聯絡 李其芳 佯稱 : 其 前 於 網路 購買 耳夾 時 , 因 內部 作業 疏失 致 誤設 單號 , 須 操作 自動櫃員機 取消 單號 云云 , 致 李其芳 陷於 錯誤 , 於 附表 所 示 匯款 時間 、 地點 , 匯款 如 附表 所 示 金額 至 上開 彰化 銀行 帳戶 , 旋 遭 提領 一 空 。 證據 並 所 犯 法條 |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 108 | 10-12 | 108年度審簡字第1017號 | 一 、 陳凱婷 明知 將 金融 帳戶 提供 不 相識 之 人 , 可能 幫助 犯罪 集團 掩飾 或 隱匿 重大 犯罪 所得 財物 , 且 一般 民眾 前往 金融 機構 申辦 金融 帳戶 並 無 任何 特殊 之 限制 , 本 可 自行 開設 金融 帳戶 使用 , 無 另 向 不 相識 之 人 收購 或 借用 之 必要 , 竟 基於 幫助 詐欺 取財 之 未必 故意 , 於 民國 108年 4月 3日 前 某 日 , 在 桃園市 ○○區 ○○路 00巷 00弄 00號 住處 附近 統一 便利 超商 , 將 其 所 申設 之 大園 菓林 郵局 帳號 00000000000000 號 帳戶 ( 下稱 郵局 帳戶 ) 之 存摺 及 金融卡 寄送 至 不詳 住址 予 某 真實 姓名 年籍 不詳 自稱 「 陳麗麗 」 之 人 , 並 告知 密碼 。 嗣 「 陳麗麗 」 即 意圖 為 自己 不法 之 所有 , 基於 詐欺 取財 之 犯意 , 於 附表 所 示 之 時間 及 手段 , 對 林品含 及 李聆寗 施以 如 附表 所 示 之 詐術 , 致 其 等 陷於 錯誤 , 分別 於 如 附表 所 示 之 時間 、 地點 , 將 如 附表 所 示 金額 之 款項 匯入 郵局 帳戶 內 , 該 等 款項 旋 遭 「 陳麗麗 」 提領 一 空 。 嗣 林 品含 及 李聆寗 匯款 後 察覺 有異 而 報警 處理 , 始 知 上情 。 |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 108 | 1-3 | 107年度審訴字第1126號 | 一 、 曾于丞 明知 真實 姓名 年籍 不詳 綽號 「 阿上 」 之 成年 男子 為 詐騙 集團 成員 , 竟 基於 共同 意圖 為 自己 不法 所有 之 犯意 聯絡 , 自 民國 107年 5月 間 起 , 加入 「 阿上 」 所屬 3 人 以上 所 組成 具有 持續性 及 牟利性 之 有 結構性 詐騙 集團 組織 , 擔任 車手 負責 領取 詐騙 所得 之 贓款 , 於 107年 5月 24日 上午 11時 50分 許 , 先 由 詐騙 集團 成員 撥打 電話 給 楊實秋 , 先 佯稱 伊 為 販毒 集團 成員 , 其 子 擔任 運送 毒品 車手 , 害 伊 損失 三 公斤 愷他命 , 現 正 遭 伊 小弟 毆打 等語 , 致 楊實秋 信以為真 , 聯繫 兒子 未果 , 擔心 兒子 安危 , 遂 依 其 指示 於 同 日 下午 1時 10分 許 , 在 臺北市 ○○區 ○○路 00巷 00號 附近 , 將 現金 新臺幣 ( 下 同 ) 10萬 元 放入 白色 信封 內 , 置於 橘色 重型 機車 後 車輪 下 , 再 由 曾于丞 在 上開 地點 取走 白色 信封 , 迨 楊實秋 察覺 有異 , 報警 循線 查獲 上情 。 |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 104 | 4-6 | 104年度簡字第833號 | 一 、 本案 認定 被告 林韶章 之 犯罪 事實 及 證據 , 均 與 檢察官 聲請 簡易 判決 處刑書 之 記載 相同 , 茲 引用 之 ( 如 附件 ) 。 |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 108 | 1-3 | 108年度訴字第137號 | 一 、 本案 犯罪 事實 及 證據 , 除 補充 更正 如下 , 其餘 均 引用 附件 檢察官 起訴書 之 記載 。 ㈠ 起訴書 犯罪 事實 部分 : ⒈ 補充 陳勇樺 之 上手 係 真實 名籍 不詳 綽號 「 Z 」 之 成年 男子 。 ⒉ 第一 頁 第7 行 有關 「 因 廖云 身分 遭 人 冒用 開立 郵局 帳戶 」 之 記載 更正為 「 因 廖云 身分 遭 人 冒用 撥打 國際 電話 積欠 電話費 , 又 郵局 帳戶 遭 盜用 」 。 ⒊ 第一 頁 第13 、 14 行 補充 「 詐欺 集團 成員 即 撥打 陳勇樺 所 持 其 祖母 洪親 所有 , 門號 0000000000 號 行動電話 通知 陳勇樺 」 。 ⒋ 第一 頁 第16 行 有關 「 新店區 某 公園 」 之 記載 補充為 「 新店區 安德街 148巷 46號 公園 」 。 ⒌ 第二 頁 第2 、 3 行 補充 記載 「 詐欺 集團 成員 指示 劉敏慧 至 新北市 ○○區 ○○路 ○段 000號 統一 超商 全新 門市 接收 傳真 , 劉敏慧 乃 於 民國 108年 1月 4日 上午 11時 20分 許 , 至 上址 收取 偽造 之 臺灣 臺北 地方 法院 公文 1 份 。 」 ⒍ 第二 頁 第4 、 5 行 有關 「 前往 金融 機構 領取 上開 款項 」 之 記載 補充 為 「 於 108年 1月 4日 下午 2時 許 , 至 位 在 新北市 ○○區 ○○路 000號 之 國泰世華 銀行 北新 分行 領取 上開 款項 」 。 ⒎ 第二 頁 第6 行 補充 「 撥打 詐欺 集團 交與 陳勇樺 , 門號 0000000000 號 之 行動電話 通知 陳勇樺 」 。 ⒏ 第二 頁 第6 、 7 行 有關 「 新北市 ○○區 ○○路 000號 」 之 記載 更正為 「 新北市 ○○區 ○○路 000巷 00號 」 。 ⒐ 第二 頁 第9 行 有關 「 將 上開 現金 交付 與 詐欺 集團 成員 」 之 記載 補充為 「 將 上開 現金 交付 與 綽號 『 Z 』 之 詐欺 集團 成員 」 。 ㈡ 證據 部分 : ⒈ 更正 起訴書 「 證據 清單 及 待 證 事實 」 編號 4 為 「 新北市 ○○區 ○○路 00號 全家 超商 樹林 凱旋店 內 , 及 新北市 ○○區 ○○路 ○段 000號 附近 之 監視器 錄影 畫面 翻拍 照片 」 。 ⒉ 更正同 上 編號 5 為 「 新北市 ○○區 ○○路 000巷 00號 附近 之 監視器 錄影 畫面 翻拍 照片 」 。 ⒊ 補充 「 被告 陳勇樺 於 本院 訊問 時 之 自白 、 證人 即 告訴人 廖云於 警詢 之 證述 、 證人 即 被告 離去 所 搭乘 之 計程車 司機 楊正義 於 警詢 之 證述 , 上開 計程車 行車 路線圖 、 被告 叫車 資料 、 廖云 指認 被告 之 指認 犯罪 嫌疑人 紀錄表 暨 指認 照片 、 楊正義 指認 被告 之 指認 犯罪 嫌疑人 紀錄表 暨 指認 照片 、 劉敏慧 國泰世華 銀行 敦北 分行 帳號 000000000000 號 活期 儲蓄 存款 帳戶 存摺 封面 、 內頁 影本 、 自願 受 搜索 同意書 、 新北市 政府 警察局 樹林 分局 搜索 扣押 筆錄 、 扣押 物品 目錄表 、 偽造 之 臺灣 臺北 地方 法院 公證 清查 帳戶 影本 各 1 份 , 及 詐欺 集團 所有 之 門號 0000000000 號 行動電話 1 支 」 。 |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 109 | 7-9 | 108年度桃簡字第1020號 | 一 、 楊翊微 可 預見 申請 行動電話 門號 使用 並非 難事 , 一般人 無故 取得 他人 申請 之 行動電話 門號 使用 之 行徑 , 常 與 財產 犯罪 密切 相關 , 而 可 預見 提供 行動電話 門號 給 該 等 不詳 之 人 使用 , 可能 幫助 渠等 向 不 特定人 詐財 , 竟 仍 不 違背 其 本意 , 基於 幫助 詐欺 取財 之 犯意 , 知悉 某 位 在 桃園市 中壢區 之 通訊行 , 可 辦 門號 換取 現金 花用 , 遂 於 民國 106年 7月 11日 , 向 該 通訊行 申辦 台灣 大哥大 之 行動電話 門號 0000000000 及 遠傳 電信 之 不詳 行動電話 門號 2 支 , 共 得款 現金 新臺幣 1萬 元 , 其中 台灣 大哥大 行動電話 門號 即 由 該 店家 輾轉 提供 予 詐欺 集團 使用 。 該 詐欺 集團 成員 於 取得 上開 門號 後 , 即 假借 「 魏氏 全 省 聯合 借貸 中心 」 名義 , 於 106年 9月 12日 , 向 急需 借貸 之 謝坤澄 ( 所 涉 幫助 詐欺 部分 業經 臺灣 臺北 地方 檢察署 以 107年度 偵字 第554 號 為 不起訴 處分 ) 謊稱 : 為 方便 借貸 作業 , 須 寄交 存摺 及 提款卡 予 「 劉心怡 」 等語 , 並 留下 前開 門號 作為 聯繫 電話 , 致 謝坤澄 不疑有他 , 陷於 錯誤 , 於 同 日 下午 6時 31分 許 , 在 臺北市 ○○區 ○○街 00號 之 全家 便利 超商 新峨眉店 , 將 其 名下 之 國泰世華 銀行 西門 分行 帳號 000000000000 號 帳戶 ( 下稱 國泰世華 銀行 帳戶 ) 及 臺北 富邦 銀行 西門 分行 帳號 000000000000 號 帳戶 ( 下稱 台北 富邦 銀行 帳戶 ) 之 存摺 、 提款卡 及 密碼 , 以 店到店 之 方式 , 寄交 予 真實 姓名 年籍 不詳 、 自稱 「 劉心怡 」 之 人 。 嗣 謝坤澄 接獲 員警 通知 其 所 寄交 之前開 金融 帳戶 皆 列為 警示 帳戶 , 疑 涉及 詐欺 犯行 , 始 知 受騙 。 |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 | 105 | 1-3 | 105年度苗簡字第15號 | 一 、 黃聖程 前 因 酒駕 公共 危險 案件 , 經 臺灣 苗栗 地方 法院 以 102年度 交簡字 第947 號 判處 有期徒刑 3月 確定 , 於 102年 11月 28日 易科 罰金 執行 完畢 。 詎 仍 不知警惕 , 其 明知 個人 金融 機構 帳戶 係 攸關 個人 信用 之 專用 物品 , 一般人 無庸 向 他人 收購 或 借用 , 即可 向 金融 機構 申請 開戶 使用 , 且 國內 社會 常見 之 詐騙 集團 , 經常 利用 他人 之 存款 帳戶 轉帳 , 以 掩飾 其 等 犯罪 之 不法 所得 , 逃避 執法 人員 之 查緝 , 而 提供 自己 之 金融 帳戶 之 提款卡 連同 密碼 予 陌生 人士 使用 , 更 常 與 財產 犯罪 密切 相關 , 可能 被 詐騙 等 犯罪 集團 所 利用 , 以 遂 其 等 詐欺 犯罪 及 掩飾 犯罪 所得 財物 或 財產 上 利益 之 目的 , 如 出售 或 交付 予 他人 使用 , 可能 幫助 犯罪 集團 掩飾 其 重大 犯罪 所得 財物 , 竟 仍 容任 所 提供 之 帳戶 可能 被 犯罪 集團 用以 詐欺 取財 , 而 基於 幫助 他人 實施 詐欺 取財 犯罪 之 不 確定 故意 , 於 民國 104年 4月 7日 前 之 某 日 , 在 不詳 地點 , 將 其 所有 之 中國信託 商業 銀行 ( 下稱 中信銀 ) 頭份 分行 帳號 000000000000 號 帳戶 ( 下稱 系爭 帳戶 ) 之 存摺 、 提款卡 、 密碼 , 交予 真實 姓名 年籍 不詳 之 詐欺 集團 成員 。 嗣 該 詐欺 集團 所屬 成員 即 意圖 為 自己 不法 之 所有 , 先 於 104年 4月 7日 中午 11時 17分 許 , 撥打 電話 向 林維建 佯稱為 其 友人 「 林宗男 」 , 表示 急需 金錢 使用 , 並 央請 林維建 貸予 新臺幣 ( 下 同 ) 20萬 元 , 致 林維建 陷於 錯誤 , 於 104年 4月 7日 中午 12時 10分 許 , 依 對方 指定 , 將 20萬 元 匯入 黃聖程 之 系爭 帳戶 內 , 並 均 旋 遭 提領 一 空 。 嗣 經 林維建 事 向 友人 林宗男 詢問 , 始 發覺 受騙 , 報警 循線 查悉 上情 。 |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 107 | 10-12 | 107年度訴緝字第24號 | 一 、 伍沿霖 為 成年人 , 依 其 智識 及 一般 社會 生活 之 通常 經驗 , 應 可 知悉 同意 他人 將 來源 不明 之 款項 匯入 自己 可 領款 之 帳戶 內 , 再 代為 提領 後 將 款項 交付 予 他人 , 將 可能 為 他人 遂行 詐欺 犯罪 , 竟 仍 意圖 為 自己 或 第三人 不法 之 所有 , 基於 縱 使 與 真實 姓名 、 年籍 不詳 之 成年 詐騙 集團 成員 共同 遂行 詐欺 取財 犯罪 , 亦 不 違反 其 本意 之 不 確定 故意 之 犯意 聯絡 , 於 民國 104年 11月 至 105年 5月 16日 間 之 某 時 許 , 將 高明萱 ( 另 經 臺灣 屏東 地方 檢察署 檢察官 為 不起訴 處分 ) 所 申辦 之 台北 富邦 商業 銀行 股份 有限公司 ( 下稱 富邦 銀行 ) 帳號 000000000000000 號 帳戶 ( 下稱 涉案 帳戶 ) 之 帳號 資料 提供予 真實 姓名 、 年籍 不詳 之 成年 詐騙 集團 成員 作為 匯入 詐欺 款項 之 用 。 該 詐騙 集團 成員 則 於 105年 5月 16日 凌晨 2時 30分 許 , 以 「 Adrian Fu 」 之 名義 傳送 臉書 訊息 聯絡 林佩如 , 佯稱 可 免費 取得 遊戲 點數 云云 , 再 謊稱 需 林佩如 配合 回傳 小額 付費 訊息 並 將 新臺幣 ( 下 同 ) 3,000 元 匯入 涉案 帳戶 以 協助 處理 云云 , 致 林佩如 因而 陷於 錯誤 , 於 105年 5月 16日 晚上 8時 7分 許 , 依 指示 自 中華郵政 股份 有限公司 ( 下稱 中華郵政 ) 帳號 00000000000000000 號 帳戶 匯款 3,000 元 至 涉案 帳戶 內 , 再 由 伍沿霖 持 涉案 帳戶 之 提款卡 , 於 同 日 晚上 8時 13分 許 , 前往 屏東縣 ○○鄉 ○○路 00號 之 全家 便利 超商 設置 之 自動 提款機 , 提領 上開 款項 後 ( 下稱 系爭 提款 ) , 將 上開 款項 交付 與 上開 詐騙 集團 成員 而 詐欺 取財 得逞 。 嗣 因 林佩如 察覺 有異 報警 處理 , 始 經 警 循線 查悉 上情 。 |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 102 | 4-6 | 102年度簡字第731號 | 一 、 本件 犯罪 事實 、 證據 及 應 適用 之 法條 , 均 引用 檢察官 聲請 簡易 判決 處刑書 ( 如 附件 ) 之 記載 。 |
臺灣宜蘭地方法院 | 103 | 1-3 | 103年度簡字第11號 | 一 、 犯罪 事實 及 證據 均 引用 檢察官 聲請 簡易 判決 處刑書 之 記載 ( 如 附件 ) 。 |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 102 | 4-6 | 102年度簡字第534號 | 一 、 林信宏 於 民國 100年 8月 中旬 某 日 時 許 , 化名 「 陳靜雯 」 在 線上 遊戲 與 彭騰逸 認識 。 嗣 後 彭騰逸 雖 未 繼續 玩 該 遊戲 , 然 林信宏 仍 以 該 「 陳靜雯 」 之 身分 與 彭騰逸 保持 聯絡 , 嗣 因 缺 錢 花用 , 竟 意圖 為 自己 不法 之 所有 , 基於 詐欺 之 接續 犯意 , 自 101年 2月 8日 上午 8時 許 起 , 施用 詐術 以 「 陳靜雯 」 身分 , 向 彭騰逸 佯稱 其 因 生病 發燒 沒有 錢 掛號 看病 為由 , 而 博取 其 同情 並 向 其 借 錢 , 致 彭騰逸 因而 陷於 錯誤 , 先後 於 同年 月 8日 匯款 新台幣 ( 下 同 ) 1千 元 、 2月 10日 上午 8時 許 再度 匯款 1千 元 、 2月 13日 上午 9時 許 再度 匯款 5百 元 到 林信宏 所 使用 之 郵局 帳戶 ( 帳號 : 0000000 - 0000000 號 ) 內 , 並 均 被 林信宏 提領 一 空 花用 完畢 , 嗣 彭騰逸 發現 有異 始 報警 查獲 上情 。 |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 100 | 1-3 | 100年度桃簡字第535號 | 一 、 本件 犯罪 事實 及 證據 , 除 犯罪事實欄 倒數 第5 行 被害人 匯款 時間 「 同 日 15時 43分 許 」 補充 更正為 「 同 日 下午 3時 43分 、 下午 3時 44分 、 下午 3時 47分 」 ; 證據 部分 「 帳戶 交易 明細 表 」 更正為 「 存款 帳戶 存提 交易 明細 查詢 明細表 」 外 , 其餘 均 引用 檢察官 聲請 簡易 判決 處刑書 之 記載 ( 如 附件 ) 。 |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 104 | 4-6 | 104年度竹簡字第236號 | 一 、 黃家麒 明知 社會 上 詐騙 案件 層出不窮 , 並 可 預見 將 自己 之 金融 帳戶 存摺 、 提款卡 及 密碼 交付 他人 使用 , 可能 因此 供 不法 詐騙 份子 利用 以 詐術 使 他人 將 款項 匯入 後 , 再 予 提領 運用 , 並 預見 可能 因而 幫助 他人 從事 詐欺 不法 犯罪 , 竟 為 貸款 而 於 民國 103年 8月 間 某 日 , 以 友人 所 提供 不詳 行動電話 號碼 , 聯絡 自稱 賴 先生 真實 姓名 年籍 不詳 之 男子 , 黃家麒 已 知 該 真實 姓名 年籍 不詳 之 人 要求 提供 帳戶 提款卡 及 密碼 乙 節 與 常情 相違 , 竟 仍 於 同年 月 20日 左右 , 彰化縣 彰化市 ○道 ○號 高速 公路 彰化 交流道 附近 空軍 一號 客運站 , 將 所有 華南 商業 銀行 股份 有限公司 ( 下稱 華南 銀行 ) 帳號 000000000000 號 帳戶 存簿 及 提款卡 連同 提款 密碼 交寄予 該 名 男子 。 嗣 該 詐欺 集團 之 成員 即 意圖 為 自己 不法 之 所有 , 明知 無 買賣 之 真意 , 先 以 帳號 「 orange 00000000 」 、 拍賣 代號 Z0000000000 號 佯裝 刊登 拍賣 Stokke Xplory 牌 嬰兒車 之 拍賣 訊息 , 致 朱志偉 陷於 錯誤 , 而 於 103年 8月 21日 , 在 新竹縣 竹北市 ○○○路 000巷 00號 7樓 住處 , 利用 網際網路 聯繫 該 商品 狀況 , 該 集團 成員 即 留下 所 盜用 陳佳鈴 所 申請 行動電話 門號 0000000000 號 、 ID 為 wowo 5050 、 名稱 為 果果 媽咪 之 LINE 程式 聯絡 方式 , 朱志偉 即 於 翌日 中午 12時 15分 許 依 指示 至 自動櫃員機 轉帳 匯款 新臺幣 ( 下 同 ) 1萬1,000 元 至 黃家麒 上開 帳戶 內 。 惟 朱志偉 始終 未 收到 前開 貨物 , 始 知 受騙 。 |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 101 | 4-6 | 101年度簡字第1318號 | 一 、 陳韋縉 明知 於 犯罪 集團 專門 收集 人頭 帳戶 用以 犯罪 之 社會 現象 層出不窮 之 際 , 若 將 自己 之 銀行 帳戶 提供 他人 使用 , 可能 因此 幫助 犯罪 集團 成員 用以 從事 犯罪 之 用 , 竟 不 違背 其 本意 , 基於 幫助 他人 詐欺 取財 之 不 確定 故意 , 於 民國 100年 4月 16日 晚間 某時 , 在 全家 便利商店 , 將 其 所有 之 玉山 銀行 北新莊 分行 帳號 0000000000000 號 、 兆豐 國際 商業 銀行 ( 下稱 兆豐 銀行 ) 新莊 分行 帳號 00000000000 號 帳戶 之 存摺 、 提款卡 , 郵寄 予 真實 姓名 、 年籍 不詳 自稱 「 蔡晉元 」 或 「 張峻寬 」 之 成年 男子 , 並 以 網路 即時 通 方式 告知 該 人 上開 帳戶 之 密碼 , 而 容任 他人 使用 其 持有 之 上開 帳戶 以 遂行 犯罪 。 上開 真實 姓名 、 年籍 不詳 自稱 「 蔡晉元 」 或 「 張峻寬 」 之 人 所屬 之 犯罪 集團 成員 於 取得 陳韋縉 上開 帳戶 之 提款卡 及 密碼 後 , 乃 基於 意圖 為 自己 不法 所有 之 犯意 , 分別 於 : ㈠ 100年 4月 18日 上午 8時 許 , 由 該 集團 成員 假冒 為 郭文珠 朋友 謝綺真 , 撥打 電話 予 郭文珠 , 佯稱 其 急需 資金 新臺幣 3萬 元 , 使 郭文珠 陷於 錯誤 , 依 指示 轉帳 新臺幣 ( 下 同 ) 3萬 元 至 陳韋縉 所有 之 兆豐 銀行 新莊 分行 00000000000 號 帳戶 內 ; ㈡ 100年 4月 18日 下午 3時 許 , 由 該 集團 成員 假冒 為 竹美 燈飾 公司 會計 人員 , 撥打 電話 予 賴俊成 , 佯稱 其 先前 在 網路 購物 付款 方式 設定 有 誤 , 須 前往 自動櫃員機 操作 更正 , 使 賴俊成 陷於 錯誤 , 依 指示 分別 轉帳 2萬9989 元 、 2337 元 至 陳韋縉 玉山 銀行 北新莊 分行 0000000000000 號 帳戶 內 , 轉帳 2萬9989 元 、 5875 元 至 陳韋縉 兆豐 銀行 新莊 分行 00000000000 號 帳戶 內 。 待 上開 被害人 郭文珠 、 賴俊成 將 款項 分別 匯入 陳韋縉 之 上開 帳戶 內 , 該 犯罪 集團 成員 旋將 詐得 之 款項 提領 一 空 。 嗣 因 被害人 郭文珠 、 告訴人 賴俊成 發覺 遭 詐騙 , 報警 處理 , 始悉 上情 。 |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 102 | 10-12 | 102年度簡字第3942號 | 一 、 杜垚 在 高雄市 前鎮區鎮○路 000號 「 全家 便利 超商 」 擔任 店員 , 於 民國 101年 4月 28日 凌晨 2時 許 , 在 上揭 超商 之 收銀機 拾獲 趙昱丞 所有 、 由 趙昱丞 之 配偶 所 遺失 之 兼具 悠遊卡 功能 之 第一 商業 銀行 ( 下稱 第一 商銀 ) 信用卡 1 張 ( 信用卡 卡號 0000000000000000 , 悠遊卡卡號 0000000000000000 號 , 聲請 簡易 判決 處刑 書漏 未 記載 悠遊卡 卡號 , 應 予 補充 , 該 卡 兼具 悠遊卡 、 信用卡 、 電子 錢包 功能 ) 後 , 竟 意圖 為 自己 不法 之 所有 , 予以 侵占 入己 。 杜垚 明知 上開 信用卡 兼具 電子 錢包 之 功能 , 於 特約 商店 購物 時 , 在 餘額 限度 內 不需 核對 持卡人 身分 , 且 低於 一定 金額 或 不足以 支付 消費 金額 時 , 自動 由 信用卡 餘額 中 儲值 , 無庸 支付 現金 與 簽名 , 而 另 基於 意圖 為 自己 不法 所有 之 犯意 , 於 101年 4月 28日 至 同年 4月 29日 止 , 在 附表 所 示 之 時間 、 地點 , 持 上開 信用卡 接續 至 如 附表 所 示 之 特約 商店 自動 儲值機 , 各 儲值 新臺幣 ( 下 同 ) 500 元 共 8 次 , 而 詐取 4000 元 悠遊卡 儲值 金額 , 並 以 儲值 金額 扣抵 消費款 之 方式 , 至 各 悠遊 卡特約 商店 購物 供己 使用 。 嗣 經 趙昱丞 於 同年 月 29日 上午 10時 許 發現 上開 信用卡 遺失 , 旋向 第一 商銀 辦理 掛失 時 , 發現 遭 人 盜用 儲值 , 而 報警 究辦 循線 查悉 上情 。 案 經 趙昱丞 訴由 高雄市 政府 警察局 前鎮 分局 報請 臺灣 高雄 地方 法院 檢察署 檢察官 偵查 後 聲請 簡易 判決 處刑 。 |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 108 | 4-6 | 108年度簡字第401號 | 一 、 吳兆陽 透過 網路 交友 軟體 與 葉庭卉 認識 後 , 竟 基於 意圖 為 自己 不法 所有 之 詐欺 取財 犯意 , 自 民國 105年 11月 4日 起 , 透過 LINE 通訊 軟體 , 陸續 向 葉庭卉 佯稱 : 可 代為 購買 日幣 以 投資 云云 , 致 葉庭卉 陷於 錯誤 , 同意 委託 吳兆揚 代為 購買 日幣 , 並 依 吳兆揚 之 指示 , 在 臺中市 透過 網路 銀行 轉帳 或 臨櫃 匯款 方式 , 將 下列 用以 購買 日幣 之 金額 分次 匯入 蘇慧真 ( 所 涉 詐欺 取財 罪嫌 , 另 為 不起訴 處分 ) 所 申辦 、 由 吳兆揚 實際 使用 之 大眾 銀行 帳號 000 - 000000000000 號 帳戶 內 : 一105年 12月 9日 , 匯款 新臺幣 ( 下 同 ) 1萬3000 元 共 1 筆 ; 二105年 12月 12日 , 匯款 5萬 元 共 2 筆 , 共計 匯款 10萬 元 ; 三105年 12月 14日 , 匯款 5萬 元 共 2 筆 , 共計 匯款 10萬 元 ; 四105年 12月 20日 , 匯款 6萬 元 共 1 筆 。 吳兆陽 取得 上開 款項 後 , 並 未 用於 購買 日幣 , 且 拒 不 將 款項 歸還 葉庭卉 , 葉庭卉 始 知 受騙 。 |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 | 101 | 1-3 | 100年度苗簡字第1142號 | 一 、 本件 檢察官 聲請 簡易 判決 處刑書 犯罪 事實 欄欄 一 、 第5 行 補充為 「 詎 仍 以 前開 結果 之 發生 亦 不 違 其 本意 而 幫助 他人 犯罪 之 意思 」 , 其餘 犯罪 事實 及 證據 均 引用 檢察官 聲請 簡易 判決 處刑書 內容 之 記載 ( 如 附件 ) 。 |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 105 | 4-6 | 105年度簡字第77號 | 一 、 陳浩堯 係 址設 新北市 ○○區 ○○路 0段 0號 1樓 銘協 工程 股份 有限公司 ( 下稱 銘協 公司 ) 之 負責人 , 為 從事 業務 之 人 , 而 替 銘協 公司 員工 投保 勞工 保險 ( 下稱 勞保 ) 、 全民 健康 保險 ( 下稱 健保 ) 及 按月 提繳 勞工 退休金 則 為 其 附隨 業務 。 其 明知 僱佣 勞工 應 依 勞工 保險 條例 第11 條 之 規定 , 於 其 所屬 勞工 到職 之 日 列表 通知 保險人 , 且 依 同 條例 第14 條 及 其 施行 細則 第27 條 規定 , 勞工 投保 薪資 應 按 其 全 月 薪資 總額 , 以 勞動基準法 第2 條 第3 款 規定 之 工資 為準 , 即 勞工 因 工作 而 獲得 之 報酬 , 包括 工資 、 薪金 及 按 計 時 、 計 日 、 計 月 、 計件 以 現金 或 實物 等 方式 給付 之 獎金 、 津貼 及 其他 任何 名義 之 經常性 給與 , 均 屬 之 , 再 依 「 勞工 保險 投保 薪資 分級 表 」 規定 之 金額 , 確實 填報 ; 另 全民 健康 保險 法 亦 規定 雇主 應 為 員工 投保 全民 健康 保險 , 受雇 者 以 其 薪資 所得 為 投保 金額 ; 且 明知 員工 毛睿山 自 民國 96年 4月 9日 到職日 起 至 98年 4月 所 領取 之 月 薪資 總額 ( 包括 基本 薪資 、 獎金 、 津貼 及 其他 任何 名義 之 經常性 給與 ) 為 新臺幣 ( 下 同 ) 3萬1,450 元 至 3萬5,140 元 不等 。 詎 陳浩堯 為 減少 銘協 公司 之 勞 、 健保 保費 與 勞工 退休金 月 提繳 工資 之 支出 , 竟 基於 業務 上 登載 不實 並 行使 該 等 文書 及 意圖 為 銘協 公司 不法 利益 之 犯意 , 於 96年 4月 14日 , 在 其 業務 上 製作 之 「 勞工 保險 加保 申報表 、 全民 健康 保險 第一 、 二 、 三 類 保險 對象 投保 申報表 ( 勞工 退休金 提繳 申報表 ) 」 ( 以下 合稱 本件 申報表 ) 上 , 不實 登載 之 每 月 薪資 為 1萬8,300 元 , 並 於 同 日 由 不 知情 之 陳靜淑 持 以 向 勞工 保險 局 臺北 分局 ( 現 改制為 勞動部 勞工 保險 局 , 下稱 勞保局 ) 臺北 分局 及 行政院 衛生署 中央 健康 保險 局 ( 現 改制為 衛生 福利部 中央 健康 保險署 , 下稱 健保署 ) 臺北 分局 將 該 登載 不實 之 本件 申報表 , 提出 投保 申請 而 行使 之 , 使 有 實質 審查 權限 之 勞保局 、 健保署 承辦 人員 均 陷於 錯誤 , 誤認 毛睿山 之 薪資 即 如 前揭 申報 之 金額 , 而 據以 核算 銘協 公司 應 負擔 之 勞保 投保 費用 、 勞工 退休金 月 提繳 費用 僱主 應 分擔 部分 之 金額 ( 下稱 退休金 月 提繳 工資 ) 及 健保 投保 費用 , 合計 減少 銘協 公司 支出 勞保 費用 共 1萬7,718 元 、 退休金 月 提繳 工資 共 2萬2,059 元 及 健保 費用 共 1萬7,336 元 ( 各 詳 如 附表 一 、 二 、 三 所 示 ) , 足以 生 損害 於 毛睿山 之 投保 、 領取 勞工 退休金 之 利益 , 以及 健保署 、 勞保局 對於 保險 管理 、 投保 薪資額 審查 之 正確性 。 嗣 因 毛睿山 與 銘協 公司 發生 勞資 糾紛 , 經 毛睿山 訴請 臺灣 新北 地方 法院 檢察署 偵辦 , 經 檢察官 偵查 終結 後 , 向 本院 聲請 簡易 判決 處刑 。 |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 | 106 | 7-9 | 106年度簡字第1738號 | 一 、 江卉榛 雖 可 預見 提供 其 所有 金融 機構 帳戶 之 提款卡 及 密碼 予 他人 使用 , 可能 幫助 他人 實施 財產 犯罪 之 用 , 竟 仍 基於 幫助 他人 實施 詐欺 取財 犯罪 之 不 確定 故意 , 於 民國 106年 1月 10日 某時 許 , 在 位於 高雄市 ○○區 ○○路 000號 之 統一 超商 勝利 門市 內 , 依照 真實 姓名 年籍 均 不詳 自稱 「 欣怡 」 之 成年 女子 指示 , 將 其 所有 之 臺灣 銀行 左營 分行 帳號 000 - 000000000000 號 帳戶 ( 下稱 臺銀 帳戶 ) 、 第一 商業 銀行 五福 分行 帳號 000 - 00000000000 號 帳戶 ( 下稱 一銀 帳戶 ) 、 華南 商業 銀行 帳號 000 - 000000000000 號 帳戶 ( 下稱 華南 帳戶 ) 之 提款卡 及 密碼 , 以 黑貓宅急便 寄送 至 位於 新北市 ○○區 ○○街 000號 , 交予 真實 姓名 年籍 均 不詳 自稱 「 張超智 」 之 成年人 收受 , 而 將 上開 3 個 金融 機構 帳戶 資料 交予 自稱 「 欣怡 」 之 成年 女子 使用 , 而 容任 該 人 及 其 所屬 詐騙 集團 成年 成員 使用 上開 3 個 金融 機構 帳戶 作為 詐欺 取財 之 工具 。 嗣 該 不詳 詐騙 集團 成年 成員 取得 上開 3 個 金融 機構 帳戶 資料 後 , 即 共同 意圖 為 自己 不法 之 所有 , 基於 詐欺 取財 之 犯意 聯絡 , 分別 於 如 附表 所 示 之 詐騙 時間 , 各 以 如 附表 所 示 之 詐騙 方式 , 分別 向 黃俐禎 、 楊庭懿 、 謝明欽 、 陶義承 、 曾瀞儀 、 黃漢哲 、 王秀滿 、 尤靜怡 等 8 人 ( 下 合稱 黃俐禎 等 8 人 ) 施用 詐術 , 致 黃俐禎 等 8 人 均 陷於 錯誤 後 , 分別 於 如 附表 所 示 之 匯款 時間 , 各 將 如 附表 所 示 之 款項 匯至 上開 3 個 金融 機構 帳戶 內 , 旋即 遭 該 詐騙 集團 成員 提領 一 空 而 詐欺 得逞 ( 另 因 上開 臺銀 帳戶 遭 列為 警示 帳戶 , 致 黃漢哲 所 匯 款項 經 銀行 予以 圈存 止扣 在案 ) 。 嗣 經 黃俐禎 等 8 人 察覺 有異 乃 報警 處理 後 , 始 經 警 循線 查獲 上情 。 |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 | 104 | 7-9 | 104年度基簡字第1083號 | 一 、 施得志 明知 依 一般 社會 生活 之 通常 經驗 , 本 可 預見 將 金融 機構 帳戶 提供 不 相識 之 人 使用 , 可能 幫助 犯罪 集團 作為 不法 收取 他人 款項 之 用 , 竟 仍 不 違 其 本意 , 基於 幫助 詐欺 之 不 確定 故意 , 於 民國 104年 5月 上旬 某 日 , 將 其 所 申設 彰化 商業 銀行 基隆 分行 帳號 00000000000000 號 帳戶 ( 下稱 彰化 銀行 帳戶 ) 之 存摺 、 提款卡 , 透過 統一 便利商店 之 宅急便 服務 寄交 詐欺 集團 使用 , 提款卡 密碼 則 以 電話 告知 。 嗣 該 詐欺 集團 成員 取得 上開 帳戶 後 , 即 共同 意圖 為 自己 不法 之 所有 , 於 同年 月 8日 下午 5時 30分 許 , 佯裝 為 旅遊網 網站 會計 小姐 、 華南 銀行 行員 , 透過 電話 向 李孟娟 謊稱 其 先前 在 該 網站 線上 刷卡 消費 發生 錯誤 、 須 透過 網路 銀行 取消 云云 , 致 李孟娟 陷於 錯誤 , 先後 於 同 日 晚間 9時 26分 、 9時 38分 許 , 依 指示 操作 網路 銀行 網頁 , 將 新臺幣 ( 下 同 ) 7萬3,987 元 、 2萬1,436 元 , 共計 9萬5,423 元 匯入 施得志 上開 彰化 銀行 帳戶 內 , 隨即 遭 詐欺 集團 提領 一空 。 嗣 李孟娟 察覺 有異 並 報警 處理 , 始 循線 查悉 上情 。 |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 108 | 10-12 | 108年度審原簡字第67號 | 一 、 王恩麟 前 於 民國 106年 間 因 毒品 案件 , 經 臺灣 士林 地方 法院 以 106年度 審原 簡字 第50 號 判決 判處 有期徒刑 5月 確定 , 並 於 107年 10月 12日 執行 完畢 出監 。 詎 其 仍 不知悔改 , 竟 與 李秉翰 ( 所 涉 詐欺 部分 , 另行 簽分 偵辦 中 ) 意圖 為 自己 不法 之 所有 , 共同 基於 詐欺 取財 之 犯意 聯絡 , 於 107年 12月 24日 20時 許 , 先 由 王恩麟 以 其 持用 之 行動電話 門號 0000000 ***號 ( 號碼 詳卷 ) 電聯 不 知情 之前 女友 黃鈴錚 及 伊 現任 男友 李峻安 ( 後 2 人 所 涉 詐欺 部分 , 另行 為 不起訴 處分 ) 各 所 持用 之 行動電話 門號 0000000 *** ( 號碼 詳卷 ) 、 0000000 *** ( 號碼 詳卷 ) , 而 對 伊 等 稱 : 欲 借用 李峻安 個人 所 申辦 之 中華郵政 股份 有限公司 帳號 00000000000000 ***號 帳戶 ( 帳號 詳卷 , 下稱 系爭 帳戶 ) 以便 朋友 匯款 以 償還 積欠 黃鈴錚 之 借款 云云 , 李峻安 始 同意 提供 系爭 帳戶 與 王恩麟 匯款 使用 , 而 李秉翰 則 於 同 日 21時 在 不詳 處所 , 以 電腦 設備 連結 網際 網路 後 , 再 以 帳號 「 courage 」 登入 TEON 之 線上 遊戲 , 並 於 同 日 21時 26分 許 , 向 玩家 許哲修 訛稱 : 願 以 新臺幣 ( 下 同 ) 5,500 元 出售 虛擬 寶物 云云 , 致 許哲修 陷於 錯誤 後 , 遂 於 同 日 21時 29分 許 , 匯款 5,500 元 至 系爭 帳戶 , 而 王恩麟 接獲 李秉翰 以 通訊 軟體 Line 通知 詐騙 款項 已 匯入 後 , 旋即 於 同 日 21時 30分 許 , 帶 同 李峻安 前往 位於 臺北市 ○○區 ○○○路 0段 000號 統一 超商 之 自動櫃員機 提領 5,000 元 , 並 向 李峻安 收取 全 額 款項 , 再 交付 現金 1,500 元 予 李峻安 , 且 告知 李峻安 自行 前往 提領 系爭 帳戶 內 之 餘款 500 元 , 一併 供作 其 償還 黃鈴錚 之 欠款 , 李峻安 與 黃鈴錚 便於 同 日 21時 57分 許 , 前往 位於 臺北市 ○○區 ○○路 00號 之 老松 郵局 提領 現金 500 元 。 嗣 許哲修 因 遲 未 收到 所 購買 之 虛擬 寶物 , 亦 無法 聯繫 賣家 , 至 此 始 悉 受騙 , 便 訴警 偵辦 , 經 警 調閱 監視 錄影 畫面 及 帳戶 明細 資料 , 始 循線 查悉 上情 。 |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 | 109 | 7-9 | 109年度簡字第1797號 | 一 、 陳計綸 雖 預見 率爾 將 自己 名下 之 金融 帳戶 資料 , 任意 交付 真實 姓名 年籍 不詳 之 他人 , 即可能 幫助 該 他人 從事 財產 犯罪 , 竟 仍 基於 幫助 他人 犯 詐欺 取財 罪 之 不 確定 故意 , 於 民國 106年 10月 12日 前 之 某 日 , 將 其 名下 之 合作金庫 商業 銀行 楠梓 分行 帳號 0000000000000 號 帳戶 ( 下稱 上開 帳戶 ) 之 存摺 、 提款卡 及 密碼 ( 下稱 上開 帳戶 資料 ) , 以 不詳 方式 , 提供予 某 真實 姓名 年籍 均 不詳 之 詐欺 集團 成年 成員 , 而 容任 其 所屬 之 詐騙 集團 成年 成員 使用 上開 帳戶 遂行 犯罪 。 嗣 該 所屬 詐騙 集團 成年 成員 取得 上開 帳戶 資料 後 , 即 與 所屬 詐欺 集團 其餘 真實 姓名 年籍 不詳 之 成年 成員 , 共同 基於 意圖 為 自己 不法 所有 之 犯意 聯絡 , 由 該 詐欺 集團 之 某 真實 姓名 年籍 不詳 成年 成員 , 分別 為 下列 行為 : ㈠ 於 106年 10月 12日 12時 13分 稍 前 許 , 撥打 電話 予 許竹恩 , 佯稱 係 網路 遊戲 「 劍靈 」 玩家 「 王天 」 , 欲 以 新臺幣 【 下 同 】 3萬 元 交易 該 網路 遊戲 之 物品 云云 , 致 許竹恩 信以為真 陷於 錯誤 , 遂 依 該 詐騙 集團 成年 成員 指示 , 於 同 日 12時 13分 許 , 匯款 3萬 元 至 上開 帳戶 內 。 嗣 因 許竹恩 發現 遭 詐騙 報警 處理 , 循線 查悉 上情 。 ㈡ 於 106年 10月 13日 18時 許 , 透過 通訊 軟體 聯繫 林茂誠 , 佯稱 係 網路 遊戲 「 劍靈 」 玩家 欲 以 5萬2,000 元 價格 交易 該 網路 遊戲 之 寶物 「 真 虎 神魂 」 云云 , 致 林茂誠 信以為真 陷於 錯誤 , 遂 依 該 詐騙 集團 成年 成員 指示 , 依序 ① 於 同 日 18時 33分 許 , 匯款 21,985 元 、 ② 於 同 日 18時 36分 許 , 匯款 30,000 元 至 上開 帳戶 內 。 嗣 因 林茂誠 發現 遭 詐騙 報警 處理 , 循線 查悉 上情 。 |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 107 | 1-3 | 106年度易字第1402號 | 一 、 邱遠志 明知 金融 機構 帳戶 為 個人 重要 理財 工具 , 依 一般 社會 生活 之 通常 經驗 , 可 預見 無故 要求 他人 提供 金融 機構 帳戶 存摺 、 提款卡 、 密碼 者 , 將 可能 藉 此 取得 之 帳戶 , 自行 或 轉由 他人 利用 為 掩飾 犯行 或 藏匿 詐騙 所得 , 而 遂行 財產 上 詐欺 犯罪 之 目的 , 仍 基於 縱 使 該 結果 發生 , 亦 予 容認 之 幫助 詐欺 取財 之 不 確定 故意 , 於 民國 106年 2月 16日 起 至 同 年 月 18日 下午 2時 7分 許止 之 某時 , 在 臺灣 地區 某 不詳 地點 , 以 不詳 方式 將 其 所 申辦 之 台北 富邦 商業 銀行 ( 起訴書 誤載為 「 臺灣 富邦 商業 銀行 」 , 應 予 更正 ) 中壢 分行 帳號 000 - 000 - 000000 號 帳戶 ( 下稱 台北 富邦 銀行 帳戶 ) 之 存摺 、 提款卡 及 密碼 交予 某 真實 姓名 年籍 均 不詳 之 成年 詐欺 集團 成員 使用 。 而 該 詐欺 集團 成員 取得 上開 帳戶 之 存摺 、 提款卡 及 密碼 後 , 即 基於 意圖 為 自己 不法 所有 之 詐欺 犯意 ( 並 無 證據 證明 該 詐欺 集團 成員 有 3 人 以上 ) , 於 106年 2月 18日 上午 11時 57分 許 , 佯裝 其 為 呂翔瑞 之 友人 江秀清 , 並 以 通訊 軟體 LINE 向 呂翔瑞 謊稱 欲 向 呂翔瑞 周轉 應急 云云 , 致 呂翔瑞 陷於 錯誤 , 遂 於 同 日 下午 2時 7分 許 , 在 臺南市 ○○區 ○○○街 000號 全家 便利商店 ( 下稱 健康三街 全家 便利商店 ) , 以 自動櫃員機 匯款 新臺幣 ( 下 同 ) 3萬 元 至 邱遠志 之 上開 帳戶 內 , 旋 由 該 詐欺 集團 成員 提領 一 空 。 嗣 經 呂翔瑞 發覺 受騙 後 報警 處理 , 始 為 警 循線 查悉 上情 。 |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 107 | 7-9 | 106年度原易字第35號 | 一 、 江欣澤 意圖 為 自己 不法 所有 , 基於 以 網際網路 對 公眾 散布 而 詐欺 取財 之 犯意 , 於 民國 105年 7月 22日 前 之 同年 7月 間 某 日 , 在 臺東縣 ○○鄉 ○○路 00號 , 向 不 知情 之 善 韋‧羅 外 ( 所 涉 詐欺 罪嫌 , 業經 檢察官 為 不起訴 處分 確定 ) 借用 臺灣 土地 銀行 玉里 分行 帳號 000000000000 號 帳戶 之 存摺 、 金融卡 、 密碼 及 善韋‧羅 外 於 社群 網站 FACEBOOK 申登 之 帳號 密碼 後 , 無 販賣 彈珠檯 、 尿布 等 商品 之 真意 , 卻 以 不詳 設備 連結 網際網路 至 社群 網站 FACEBOOK , 使用 善韋‧羅 外 前揭 帳號 , 張貼 販售 彈珠檯 、 尿布 等 商品 之 不實 訊息 對 公眾 散布 , 並 提供 其 所 使用 之 行動電話 門號 0000000000 號 ( 申登人 為 其 父 江育明 ) 予 買家 聯絡 , 使 附表 編號 1 至 16 所 示 之 林銘鋒 等 16 人 瀏覽 上開 不實 訊息 後 與 江欣澤 聯繫 , 江欣澤 即 於 附表 編號 1 至 16 所 示 之 行為 時間 、 地點 , 分別 與 附表 編號 1 至 16 所 示 之 林銘鋒 等 16 人 接洽 談妥 購買 如 附表 編號 1 至 16 所 示 商品 之 事宜 , 使 其 等 信以為真 而 陷於 錯誤 , 並 依 江欣澤 指示 , 於 附表 編號 1 至 16 所 示 之 匯款 時間 、 地點 , 將 附表 編號 1 至 16 所 示 之 金額 匯至 上開 帳戶 , 江欣澤 再 提領 供己 花用 。 嗣 林銘鋒 等 16 人 匯款 後 未 收到 商品 方知 受騙 , 報警 處理 始 悉 上情 。 |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 109 | 4-6 | 108年度簡上字第137號 | 一 、 梁睿承 因 缺 錢 花用 , 於 民國 107年 2月 間 在 臉書 社團 見 周濟安 張貼 之 賓士車 出租 資訊 , 欲 以 租用 車輛 再 予 變賣 他人 之 方式 換取 金錢 , 自始無返 還 車輛 之 意 , 竟 基於 意圖 為 自己 不法 所有 之 詐欺 取財 犯意 , 向 周濟安 表示 欲 租 車 1日 , 周濟安 不疑有他 而 陷於 錯誤 , 依約 於 107年 2月 2日 凌晨 0時 20分 許 , 將 車牌 號碼 000- 0000 號 賓士 廠牌 自用 小客車 ( 下稱 本案 汽車 ) 駛至 臺北市 ○○區 ○○路 000號 全家 便利 商店 前 , 出租 交付 予 梁睿承 , 並 約定 梁睿承 須 於 翌 ( 3 ) 日 凌晨 0時 20分 歸還 本案 汽車 , 梁睿承 交付 1日 租金 新臺幣 ( 下 同 ) 8,000 元 予 周濟安 後 , 即 將 車輛 駛 至 苗栗縣 某 交流道 下 交付 本案 汽車 予 其 相約 等候 之 買家 , 惟 該 買家 未 付錢 予 梁睿承 即將 本案 汽車 駛走 。 嗣 因 梁睿承 於 約定 時間 屆至 未 歸還 本案 汽車 且 下落 不明 , 周濟安 乃 報警 處理 。 |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 105 | 4-6 | 104年度易字第935號 | 一 、 緣 丙○○ ( 綽號 「 小順 」 , 業經 本院 以 103年度 易 字 第2195 號 判決 ) 與 少年 甲○○ ( 綽號 「 天天 」 , 丙○○ 之 女友 , 真實 姓名 年籍 詳卷 , 民國 84年 9月 生 , 業經 本院 少年 法庭 裁定 交付 保護 管束 確定 ) 及 真實 姓名 年籍 不詳 綽號 「 宋 老闆 」 之 成年 男子 ( 下稱 「 宋 老闆 」 ) 共同 意圖 為 自己 不法 之 所有 , 基於 詐欺 取財 之 犯意 聯絡 , 於 101年 初 某 日 , 承租 位在 臺中市 ○區 ○○路 0段 000號 房屋 , 做為 電信 機房 之 基地 ( 下稱 自由路 機房 ) , 並 向 中華 電信 股份 有限公司 申設 室 內 電話 及 附掛 之 ADSL 寬頻 網路 服務 , 將 無線 IP 分享器 、 GATEWAY 匣道器 、 電話機 、 電腦 、 電話 交換器 等 各 項 機器 設備 , 在 自由路 機房 架設 組裝 , 預備 作為 詐欺 取財 之 工具 , 復 以 互相 引介 之 方式 , 先 徵得 於 各自 參與 下列 詐欺 取財 犯行 相互 重疊 之 期間 內 , 每 星期一 至 星期六 , 每 日 一 次 均 各別 起意 而 分別 共同 基於 詐欺 取財 之 為 自己 不法 所有 意圖 之 犯意 聯絡 之 辛○○ ( 綽號 「 小胖 」 , 參與 期間 自 101年 6月 15日 起 至 101年 9月 24日 止 , 而 辛○○ 對於 共犯 中 有 14 歲 以上 、 未滿 18 歲 之 具 刑事 責任 能力 之 少年 部分 , 並 不 知情 ) 、 乙○○ ( 綽號 「 金毛 」 、 「 津毛 」 , 參與 期間 自 101年 2月 26日 起 至 101年 9月 24日 止 , 業經 本院 以 102年度 易 字 第1531 號 判決 ) 、 古志仁 ( 綽號 「 小佑 」 , 參與 期間 自 101年 3月 15日 起 至 101年 7月 15日 止 , 業經 本院 以 102年度 易 字 第1531 號 判決 ) 、 湯翔合 ( 綽號 「 納豆 」 , 參與 期間 自 101年 6月 15日 起 至 101年 7月 2日 止 , 業經 本院 以 102年度 易 字 第1531 號 判決 ) 、 施英民 ( 綽號 「 毛弟 」 , 參與 期間 自 101年 7月 19日 起 至 101年 7月 23日 止 , 業經 本院 以 102年度 易 字 第3160 號 判決 ) 、 鄭侑桓 ( 參與 期間 自 101年 6月 間 起 至 101年 9月 24日 止 , 業經 本院 以 103年度 易 字 第2607 號 判決 ) 、 少年 戊○○ 〈 原名 邱○諭 , 真實 姓名 年籍 詳卷 、 84年 1月 生 , 業經 臺灣 屏東 地方 法院 ( 下稱 屏東 地院 ) 少年 法庭 裁定 訓誡 , 並 予以 假日 生活 輔導 〉 加入 該 詐欺 集團 ; 另 透過 古志仁 介紹 於 參與 期間 同 具有 上開 各別 詐欺 取財 犯意 聯絡 之 王威智 ( 參與 期間 自 101年 7月 4日 起 至 101年 8月 15日 止 , 業 經 本院 102年度 易 字 第1531 號 判決 ) 、 潘尚麟 ( 參與 期間 自 101年 7月 15日 起 至 101年 7月 22日 止 , 業經 本院 102年度 易 字 第1531 號 判決 ) 、 陸瑞益 ( 綽號 「 阿南 」 , 參與 期間 自 101年 8月 1日 起 至 101年 9月 10日 止 , 業經 本院 102年度 易 字 第1531 號 判決 ) 、 少年 己○○ ( 綽號 「 阿段 」 、 「 阿緞 」 、 真實 姓名 年籍 詳卷 、 84年 4月 生 , 業經 屏東 地院 少年 法庭 裁定 訓誡 , 並 予以 假日 生活 輔導 ) 、 少年 丁○○ ( 綽號 「 飄飄 」 , 真實 姓名 年籍 詳卷 , 86年 4月 生 , 業經 屏東 地院 少年 法庭 裁定 令入感化 教育 處所 施以 感化 教育 ) ; 再 透過 施英民 介紹 於 參與 期間 同 具有 上開 各別 詐欺 取財 犯意 聯絡 之 張友譯 ( 原名 張瀚伯 , 綽號 「 瀚伯 」 , 參與 期間 自 101年 7月 19日 起 至 101年 7月 23日 止 , 業 經 本院 102年度 易 字 第1531 號 判決 ) , 陸續 加入 該 詐欺 集團 , 並 於 其 等 各自 參與 期間 內 , 各 為 下列 分工 行為 : 丙○○ 與 少年 甲○○ 共同 負責 現場 管理 及 教導 新進 成員 , 並 提供 教戰 手冊 、 被害人 資料 , 要求 加入 該 詐欺 集團 之 機房 成員 分別 扮演 大陸 地區 醫保局 服務 人員 ( 一 線 ) 、 公安局 公安 人員 ( 二 線 ) , 或 擔任 人民 法院 檢察官 ( 三 線 ) ; 丙○○ 等 人 並 負責 聯絡 系統商 、 打印 資料 , 辛○○ 則 擔任 電腦手 ( 另 兼任 二 線 ) , 負責 群 發 詐欺 訊息 給 大陸 地區 人民 , 乙○○ ( 自 101年 8月 某 日 起 擔任 二 線 ) 、 王威智 、 潘尚麟 、 陸瑞益 、 古志仁 、 鄭侑桓 、 少年 戊○○ ( 原名 邱○諭 ) 、 少年 己○○ 、 少年 丁○○ 負責 擔任 一線 之 大陸 地區 醫保局 服務 人員 , 張友譯 、 湯翔合 、 施英民 則 負責 擔任 二 線 之 大陸 地區 公安局 公安 人員 ; 丙○○ 復 兼負擔任 三 線 之 大陸 地區 檢察官 。 具體 詐欺 取財 之 手法 為 : 由 擔任 電腦手 之 辛○○ 從 網路 搜尋 大陸 地區 不 特定 人民 登記 之 市話 號碼 , 再 依序 排號 , 由 電腦 設定 機房 裝設 的 GATEWAY 電話群 發 一 次 約 30 至 50 通 詐欺 訊息 , 當 大陸 地區 人民 拿起 接聽 就 會 出現 語音 電話 , 向 接聽 人民 表示 「 醫保卡 醫療 紀錄 有 異常 , 如 有 疑問 按 『 9 』 接 客服 人員 」 云云 , 迨 大陸 地區 人民 按 「 9 」 後 , 即 由 擔任 一 線 即 佯裝 醫保局 服務 人員 之 成員 接聽 電話 , 向 大陸 地區 人民 佯稱 「 在 別 處 也 有 申請 醫保卡 的 紀錄 , 且 看病 拿 藥 的 數量 相當 多 , 懷疑 資料 遭 盜用 , 會 暫停 醫保卡 的 使用 」 云云 , 藉 此 於 通話 中 套取 大陸 地區 人民 的 真實 姓名 、 身分證 字號 , 使 大陸 地區 人民 誤信 個人 資料 外洩 , 遭 人 冒用 申請 醫保卡 , 須 儘速 向 當地 公安局 報案 , 復 乘機 詢問 是否 需 協助 將 電話 轉接 至 當地 公安局 , 若 大陸 地區 人民 回答 「 要 」 , 一線 人員 隨即 將 電話 轉至 擔任 二 線 即 假扮 大陸 地區 公安局 公安 人員 之 成員 接聽 , 二 線 人員 假裝 受理 報案 後 , 佯稱 需 製作 錄音 筆錄 , 再 透過 虛偽 無線電 系統 向 公安 總局 查詢 被害人 證號 , 復 由 公安 總局 透過 無線電 系統 告知 該 證號 之 人 涉嫌 金融 洗錢案 罪嫌 , 懷疑 遭 人 盜用 , 需 由 檢察官 以 資金 認證 方式 證明 大陸 地區 人民 名下 資金 為 合法 資金 , 旋將 電話 轉接 至 擔任 三 線 即 假扮 檢察官 之 丙○○ , 丙○○ 遂 要求 大陸 地區 人民 至 銀行 依 指示 操作 轉帳 , 致 使 大陸 地區 人民 陷於 錯誤 , 按照 指示 操作 , 而 在 大陸 地區 人民 操作 過程 中 , 其 帳戶 內 之 資金 即 轉帳 至 該 詐欺 集團 預先 設定 之 帳戶 , 隨即 由 該 詐欺 集團 不詳 成年 成員 提領 一 空 。 該 詐欺 集團 如 詐欺 取財 得手 , 一 線 人員 可 分得 詐欺 所得 金額 百分之5 , 二 線 人員 可 分得 詐欺 所得 金額 百分之7 , 三 線 人員 則 分得 詐欺 所得 金額 百分之8 , 作為 報酬 。 辛○○ 與 上開 自由路 機房 內 之 成員 於 上開 參與 期間 內 , 除 每 星期日 休息 ( 其餘 國定 假日 不 休息 ) 外 , 其餘 之 每 星期一 至 星期六 , 於 每 日 上午 8時 許 至 下午 3時 許 , 即 以 上開 模式 , 由 辛○○ 每日 啟動 網路 平台 自動 撥號 系統 1 次 , 以 群發 詐欺 語音 訊息 予 大陸 地區 人民 實行 電話 詐欺 , 惟 因 尚未 詐得 任何 款項 而 未 詐欺 取財 得逞 , 而 共同 詐欺 取財 未遂 87 次 。 |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 104 | 7-9 | 104年度審簡字第574號 | 一 、 黃沼洲 於 民國 99年 間 因 詐欺 等 案件 , 經 臺灣 臺中 地方 法院 豐原 簡易庭 以 99年度 豐簡字 第443 號 判決 判處 有期徒刑 3月 確定 ; 復 於 100年 間 因 竊盜 案件 , 經 同 院 豐原 簡易庭 以 100年度 豐簡字 第365 號 判決 判處 有期徒刑 3月 確定 , 而 上開 2 罪 接續 執行 , 並 於 101年 4月 3日 縮短 刑期 執行 完畢 。 詎 猶 不知悔改 , 於 103年 12月 27日 上午 8時 許 , 在 臺中市 ○區 ○○○道 0段 0號 臺中 火車站 候車室 , 拾獲 楊明旭 所 遺失 之 玉山 銀行 信用卡 1 張 ( 卡號 0000 - 0000 - 0000 - 0000 號 ) , 明知 上開 物品 係 離 本人 持有 之 物 , 竟 圖 為 自己 不法 之 所有 , 將 上開 信用卡 據為己有 。 復 意圖 為 自己 不法 所有 , 基於 違法 由 收費 設備 取得 他人 之 物 之 犯意 , 接續 於 同 日 附表 所 示 之 時間 , 持 上開 拾得 之 楊明旭 所有 信用卡 , 在 前開 火車站 設置 之 自動 售票機 , 插入 前揭 信用卡 , 致 使 自動 售票機 之 識別 系統 誤認 其 係 有 權 持有 該 信用卡 之 人 , 而 以 此 不正 之 方法 , 接續 購買 如 附表 所 示 自強號 火車票 6 張 ( 購買 時間 、 價額 均 詳 如 附表 所 載 ) , 並 於 事 後 將 該 信用卡 棄置 於 列車 廁所 之 垃圾筒 內 。 嗣 經 楊明旭 報警 處理 , 始悉 上情 。 |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 106 | 10-12 | 106年度審易字第2740號 | 一 、 犯罪 事實 : 周志軒 於 民國 106年 3月 7日 前 某 日 , 欲 出售 救生衣 而 在 社群 網站 Facebook 之 「 in 要釣 軟絲 」 社團 刊登 販售 訊息 , 嗣 呂斌弘 於 106年 3月 7日 下午 3時 22分 前 某時 , 在 臉書 網站 瀏覽 訊息 後 , 旋 聯絡 周志軒 表達 購買 之 意 , 詎 周志軒 明知 並 無 出售 救生衣 之 意 , 竟 意圖 為 自己 不法 之 所有 , 基於 詐欺 取財 之 犯意 , 向 呂斌弘 佯稱 同意 以 新臺幣 ( 下 同 ) 2,000 元 出售 救生衣 1 件 , 致 呂斌弘 陷於 錯誤 而 應允 購買 , 並 旋 於 同 日 下午 3時 22分 許 , 將 2,000 元 匯入 周志軒 之 中華郵政 股份 有限公司 桃園 成功路 郵局 帳號 00000000000000 號 帳戶 , 周志軒 即 以 此 方式 詐得 2,000 元 。 嗣 呂斌弘 遲 未 收到 上開 救生衣 , 始 悉 受騙 。 案 經 呂斌弘 訴由 桃園 市 政府 警察局 桃園 分局 移送 臺灣 桃園 地方 法院 檢察官 偵查 起訴 。 |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 100 | 10-12 | 100年度簡字第5496號 | 一 、 周佑芳 於 民國 96年 間 , 因 提供 帳戶 幫助 詐欺 案件 , 經 本院 以 95年度 易 字 第2431 號 判處 有期徒刑 3月 , 嗣 經 減刑 為 有期徒刑 1月 15日 , 於 96年 11月 27日 易科 罰金 執行 完畢 , 仍 不知戒慎 , 明知 將 金融 機構 存款 帳戶 之 存摺 、 提款卡 及 密碼 等 提供 他人 使用 , 可能 幫助 他人 遂行 詐欺 取財 之 犯罪 目的 , 竟 仍 基於 幫助 詐欺 之 故意 , 於 99年 12月 7日 下午 4時 30分 , 將 其 不 知情 之 配偶 廖宏達 ( 另 經 臺灣 高雄 地方 法院 檢察署 檢察官 為 不起訴 處分 ) 向 第一 商業 銀行 小港 分行 所 申請 帳號 00000000000 號 帳戶 ( 下稱 系爭 帳戶 ) 之 存摺 、 金融卡 及 密碼 , 持往 「 新竹 貨運 」 鳳山 營業所 , 交寄予 化名 「 元順 企業 公司 」 之 詐欺 集團 成年 成員 , 以 幫助 該 詐騙 集團 對 不 特定人 實行 詐欺 。 嗣 該 詐騙 集團 成年 成員 取得 上開 帳戶 存摺 、 金融卡 及 密碼 後 , 即 共同 基於 詐欺 取財 之 犯意 聯絡 , 於 99年 12月 8日 凌晨 0時 許 , 透過 網路 聊天 方式 , 向 謝秉成 佯稱 : 有事 要求 幫忙 , 但須 檢查 謝秉成 是否 為 警察 身分 , 須 依 指示 操作 自動櫃員機 云云 , 後 又 誆稱 : 謝秉成 之 操作 違法 , 須 將 款項 提出 , 另 以 無摺 存款 方式 存入 指定 帳戶 云云 , 均 致 謝秉成 陷於 錯誤 , 而 依 詐騙 集團 成員 之 指示 , 於 同 日 凌晨 0時 18分 、 21分 許 , 將 其中 2 筆 款項 新臺幣 ( 下 同 ) 97,000 元 、 3,000 元 ( 合計 共 10萬 元 ) 存入 系爭 帳戶 內 , 旋 遭 提領 一 空 。 嗣 謝秉成 察覺 受騙 , 經 報警 處理 , 始 循線 查獲 上情 。 |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 106 | 1-3 | 106年度審易字第42號 | 一 、 吳欣育 雖 預見 一般 取得 他人 金融 帳戶 常 與 財產 犯罪 有 密切 之 關聯 , 亦 知悉 詐騙 集團 等 不法 份子 經常 利用 他人 存款 帳戶 、 提款卡 、 密碼 以 轉帳 方式 , 詐取 他人 財物 , 並 以 逃避 追查 , 竟 仍 基於 幫助 詐欺 取財 之 不 確定 故意 , 於 民國 104年 10月 20日 前 某時 , 在 不詳 地點 , 將 其 於 104年 10月 初 , 在 高雄市 ○鎮區 ○○街 000巷 00號 4樓 , 向 友人 郭宇儁 ( 所 涉 幫助 詐欺 取財 行為 , 另 經 臺灣 高雄 地方 法院 檢察署 檢察官 為 不起訴 處分 確定 ) 借得 其 所有 之 中華郵政 股份 有限公司 鳳山 郵局 帳號 00000000000000 號 帳戶 ( 下稱 上開 帳戶 ) 存摺 、 提款卡 及 密碼 後 , 將 之 交付 予 姓名 、 年籍 不詳 之 詐欺 集團 成年 成員 使用 。 嗣 該 詐欺 集團 成年 成員 於 取得 上開 帳戶 後 , 即 基於 意圖 為 自己 不法 所有 , 共同 詐欺 取財 之 犯意 聯絡 , 分別 為 下列 行為 : |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 103 | 7-9 | 103年度審易字第184號 | 一 、 郭永青 明知 其 並非 坐落 新竹市 ○區 ○○路 00巷 00號 2樓 建物 之 所有權人 , 亦 無 上開 建物 之 使用 、 收益權 , 竟 意圖 為 自己 不法 所有 之 接續 犯意 , 於 民國 102年 6月 15日 某時 許 , 在 新竹 馬偕 醫院 , 向 林昆賢 佯稱 可 將 上開 建物 出租予 林昆賢 , 致 林昆賢 陷於 錯誤 , 而 與 郭永青 簽約 承租 上開 建物 , 約定 租賃 期間 為 102年 7月 1日 起 至 103年 6月 30日 止 , 租金 為 每 月 新臺幣 ( 下 同 ) 7,000 元 , 林昆賢 並 當場 交付 2 個 月 之 押 租金 14,000 元 予 郭永青 , 再 於 102年 6月 17日 交付 1 個 月 之 租金 7,000 元 予 郭永青 。 嗣 郭永青 於 102年 6月 18日 假借 上開 建物 須 油漆 , 向 林昆賢 索取 第2 個 月 之 租金 , 林昆賢 即 察覺 有異 , 進而 查悉 上開 建物 為 郭永青 之 妹 郭婉珍 所有 並 現時 居住 , 林昆賢 並 無法 遷入 使用 , 始 發覺 受騙 後 提出 告訴 , 而 循線 查知 上情 。 |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 103 | 10-12 | 103年度簡字第691號 | 一 、 宋梓儀 ( 原名 : 梅梓儀 ) 前 於 民國 96年 間 , 因 竊盜 案件 , 經 臺灣 彰化 地方 法院 以 96年度 彰簡字 第1150 號 判決 判處 有期徒刑 2月 確定 , 於 97年 6月 27日 執行 完畢 。 詎 其 仍 不知悔改 , 於 101年 10月 初 至 101年 10月 20日 間 之 某 日 , 在 某 處 透過 電腦 網路 連接 至 RC 聊天 平台 認識 廖敬凱 , 並 知悉 廖敬凱 欲 購買 麥克風 , 竟 基於 意圖 為 自己 不法 所有 之 詐欺 取財 犯意 , 在 上開 聊天 平台 上 向 廖敬凱 佯稱 : 可以 幫 廖敬凱 購買到 便宜 又 好用 的 麥克風 , 且 已經 幫 廖敬凱 訂貨 了 云云 , 致 廖敬凱 陷於 錯誤 , 遂 於 101年 10月 20日 與 宋梓儀 相約 於 位於 臺中市 西屯區 之 朝馬 轉運站 見面 , 並 當場 交付 價金 新臺幣 ( 下 同 ) 4,200 元 與 宋梓儀 。 嗣 後 因 宋梓儀 遲 未 交付 麥克風 與 廖敬凱 , 亦 未 退還 廖敬凱 4,200 元 , 廖敬凱 始 察覺 受騙 。 案 經 廖敬凱 訴由 臺灣 臺中 地方 法院 檢察署 偵查 後 起訴 。 |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 104 | 1-3 | 104年度附民字第106號 | 一 、 原告 方面 : 訴 之 聲明 、 事實 及 理由 均 詳 如 附件 刑事 附帶 民事 訴訟 起訴狀 所 載 。 |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 104 | 7-9 | 104年度審簡字第1204號 | 一 、 本件 犯罪 事實 及 證據 除 均 引用 檢察官 起訴書 ( 如 附件 所 示 ) 之 記載 外 , 另 據 被告 於 本院 準備 程序 中 坦承 犯行 , 核其 自白 , 與 起訴書 所 載 事證 相符 , 堪認 屬實 , 本案 事證 明確 , 被告 犯行 堪以 認定 , 應 依法 論科 。 |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 104 | 7-9 | 104年度審易字第1016號 | 一 、 陸衍廷 前 於 民國 100年 間 , 因 詐欺 案件 , 經 臺灣 臺中 地方 法院 以 100年度 易 字 第2495 號 判處 有期徒刑 1 年 確定 , 於 102年 7月 26日 縮短 刑期 執行 完畢 。 詎 猶 不知悔改 , 其 明知 自身 無 購買 機車 之 真意 , 亦 無 資力 繳納 購買 機車 分期 價款 , 僅 因 缺 錢 花用 , 貪取 真實 姓名 年籍 不詳 之 詐騙 集團 成員 所 約定 給付 報酬 新臺幣 ( 下 同 ) 30,000 元 , 竟 與 上揭 詐欺 集團 成員 共同 基於 意圖 為 自己 不法 所有 之 詐欺 取財 犯意 聯絡 , 於 103年 8月 1日 , 推 由 陸衍廷 前往 廿一世紀 資融 股份 有限公司 ( 址設 : 臺北市 ○○區 ○○路 0段 000號 2樓 之2 ; 下稱 廿一世紀 公司 ) 所屬 經銷商 之 幼達車業 有限公司 ( 址設 : 高雄市 ○○區 ○○街 00號 , 下稱 幼達車業 ) , 向 該 車業 人員 佯稱 願 購買 車牌 號碼 000- 000 號 重型 機車 , 並 約定 以 分期付款 方式 給付 總貸款 金額 為 6萬 元 , 每 月 1 期 , 分 12 期 給付 , 每 期 應 支付 5,000 元 , 再 透由 幼達車業 傳真 上揭 貸款 申請 文件 至 廿一世紀 公司 , 致 廿一世紀 公司 承辦 人員 陷於 錯誤 , 誤信 陸衍廷 確 有 購 車 真意 及 分期 給付 之 資力 , 遂 核准 上揭 分期付款 申請 , 而 將 總貸款 金額 扣除 5% 後 給付 予 幼達車業 , 陸衍廷 取得 上揭 機車 後 , 旋 在 同 年 月 4日 某許 , 將 上開 機車 讓渡予 上揭 詐騙 集團 成員 而 取得 約定 報酬 30,000 元 。 嗣 因 陸衍廷 均 未 按期 繳納 分期付款 款項 , 經 廿一世紀 公司 多 次 催討 未果 , 驚覺 有異 , 經 向 監理 機關 查詢 車籍 狀況 , 始 知 上揭 機車 已 遭 變賣 , 始悉 上情 。 |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 107 | 4-6 | 106年度易字第520號 | 一 、 緣 陳姝宇 於 民國 106年 3月 28日 透過 洪偉盛 之 網路 臉書 FB , 向 外 表示 要 以 新臺幣 ( 下 同 ) 14,990 元 , 兜售 ASUS 牌 zenfone3ZOOM 手機 1 支 ( 下稱 華碩 手機 ) , 為 陳建安 所 知悉 , 陳建安 認 有機可乘 , 遂 意圖 為 自己 不法 之 所有 , 向 陳姝宇 訛稱 「 要 由 陳姝宇 以 華碩 手機 再 加付 25,000 元 方式 , 交換 陳建安 所有 APPLE 牌 iphone7 手機 ( 下稱 蘋果 iphone7 手機 ) 2 支 , 進行 交易 」 云云 , 致 陳姝宇 陷於 錯誤 , 同意 以 上揭 條件 進行 買賣 , 雙方 約定 交易 時間 地點 後 , 陳建安 遂 以 蘋果 iphone 7 空盒 填充 鐵片 後 , 再 將 紙盒 予以 重新 包膜 , 使 其 像 新品 一樣 , 於 同年 3月 29日 19時 30分 許 , 搭乘 計程車 攜 至 彰化縣 ○○市 ○○○路 000號 之 7-11 超商 ( 下稱 台鳳里 超商 ) 與 陳姝宇 及 洪偉盛 見面 , 陳建安 遂 將 上揭 內容 根本 非 蘋果 iphone7 手機 而 係 填充物 之 蘋果 iphone7 包裝盒 2 盒 交給 陳姝宇 , 致 陳姝宇 不 疑 有詐 , 將 現金 25,000 元 及 華碩 手機 1 支 交給 陳建安 , 致 陳姝宇 蒙受 上揭 財物 損失 , 雙方 遂 完成 交易 。 |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 103 | 10-12 | 103年度審易字第487號 | 一 、 許淵智 與 少年 許○豪 ( 民國 84年 12月 生 , 姓名 年籍 詳卷 ) 、 翁士權 、 葉景勳 、 黃鈺蓁 、 周傳銘 ( 綽號 「 大象 」 ) 、 凃禾倫 、 吳明駿 等 人 及 綽號 「 鴻哥 」 之 人 與 其他 不詳 之 集團 成年 成員 , 共同 意圖 為 自己 不法 之 所有 而 基於 詐欺 取財 之 犯意 聯絡 , 於 102年 4月 間 起 , 以 「 鴻哥 」 為首 , 達成 跨境 、 分工 精密 且 有 組織 之 詐欺 犯罪 集團 之 共同 謀議 。 其 分工 方式 為 : ㈠ 許淵智 、 翁士權 、 少年 許○豪 等 人 受受僱 於 「 鴻哥 」 , 在 柬埔寨 金邊 地區 承租 金邊市 00路 00號 之 透天厝 , 作為 電話 詐騙 話務 機房 , 組成 電信 詐騙 機房 並 管理 機房 內 中國籍 話務 人員 , 該 詐騙 話務 機房 以 群組 隨機 撥打 大陸 地區 民眾 之 電話 , 待 民眾 誤信 回撥 後 , 分別 以 「 大陸 法院 人員 」 、 「 大陸 公安局 」 、 「 大陸 檢察官 」 等 名義 , 對 大陸 地區 民眾 進行 詐欺 。 其中 許淵智 負責 該 處 機房 之 人員 接送 及 生活 雜貨 採買 , 翁士權 則 以 代號 「 友 」 、 少年 許○豪 以 代號 「 忠 」 , 擔任 電信 詐騙 機房 之 話務 人員 , 少年 許○豪 另 負責 該 機房 對 大陸 地區 民眾 電話 群組 發話 , 而 該 現場 則 由 大陸 地區 人士 綽號 「 小馬 」 之 人 負責 。 嗣 於 102年 4月 13日 , 該 機房 先群 發電話 予 大陸 地區 民眾 , 適 民眾 聖明琴 誤信 , 旋 回撥 電話 , 該 機房 之 第1 線 人員 即 向 聖明琴 佯稱 係 法院 人員 , 因 其 身分 恐 遭 人 冒用 , 可 代 其 向 公安 人員 報案 處理 , 嗣 由 第2 線 人員 冒裝 係 公安局 「 張 隊長 」 , 向 其 佯稱 因 其 涉及 重大 犯罪 , 有 遭 人 利用 名義 之 情形 , 需 向 上級 陳報 , 再 由 第3 線 人員 佯為 檢察院 「 劉 科長 」 , 要求 聖明琴 將 其 及 其 配偶 帳戶 內 之 存款 將 金錢 匯入 指定 之 帳戶 , 茲 以 公證 證明 該 等 款項 與 犯罪 無關 云云 , 致 聖明琴 陷於 錯誤 , 因而 於 102年 4月 13日 、 4月 14日 , 陸續 匯款 共計 人民幣 633萬 元 至 詐騙 集團 指定 之 中國 農業 銀行 「 郭雪生 」 之 帳戶 ( 帳號 : 000000000000000000000 號 ) 等 人頭 帳戶 內 。 ㈡ 翁士權 及 「 小馬 」 等 人 確認 聖明琴 匯款 後 , 為 規避 大陸 地區 金融 管制 系統 對於 限制 帳戶 匯款 及 領款 金額 之 管制 , 使 該 等 詐得 款項 得以 順利 領出 , 旋 通知 在 臺灣 地區 以 葉景勳 ( 綽號 「 阿強 」 、 「 強哥 」 、 「 阿正 」 ) 為首 , 與 黃鈺蓁 等 人 組成 之 臺灣 詐騙 轉帳 機房 ( 俗稱 水房 ) , 在 臺中市 沙鹿區 正德路 附近 某 處 , 利用 電腦 網路 設備 , 將 上開 帳戶 詐得 之 款項 轉帳 匯入 該 詐騙 集團 所得 支配 管領 之 帳戶 內 ( 俗稱 「 打水 」 ) 。 ㈢ 葉景勳 、 黃鈺蓁 完成 轉匯 之 動作 後 , 旋 再 通知 該 詐騙 集團 所屬 負責 領款 之 車手團 負責人 周傳銘 , 由 周傳銘 、 凃禾倫 、 吳明駿 等 人 負責 持渠等 支配 管領 之 銀聯卡 , 於 102年 4月 17日 、 4月 19日 、 6月 11日 、 6月 14日 、 6月 18日 、 6月 19日 等 時間 , 持 人頭 帳戶 之 銀聯卡 至 各 地 ATM 提領 贓款 , 再 由 周傳銘 將 扣除 渠等 所得 分配 之 報酬 後 所 剩 之 金額 , 交回 與 葉景勳 , 由 葉景勳 再行 分配 。 以 此 方式 將 該 等 詐欺 所得 款項 分散 轉匯 至 該 詐騙 集團 所 支配 管領 之 其他 帳戶 內 , 以 便於 詐騙 集團 成員 提領 該 等 款項 。 ㈣ 嗣 經 聖明琴 報警 處理 後 , 透過 兩岸 司法 互助 機制 協請 大陸 地區 公安 部門 查得 詐騙 聖明琴 之 發話 地點 係 在 柬埔寨 地區 , 遂 由 內政部 警政署 刑事 警察局 駐 柬埔寨 聯絡官 通報 柬埔寨 警方 , 並 於 102年 9月 3日 , 在 柬埔寨 金邊市 00路 00號 處所 , 查獲 上開 電話 詐騙 話務 機房 扣得 附表 編號 7 至 12 之 物 , 並 在 該 處 機房 之 電腦 裡 , 查得 附表 編號 11 、 12 等 文件 , 該 等 文件 並 明確 記載 聖明琴 匯入 之 中國 農業 銀行 「 郭雪生 」 帳戶 ( 帳號 : 000000000000000000000 號 ) 與 轉帳 之 第2 層 中國 農業 銀行 「 解鵬 」 之 帳戶 ( 帳號 : 0000000000000000000 號 ) 。 另 於 同 日 在 柬埔寨 金邊市 101路 14D 之 透天厝 逮捕 許淵智 , 並 查得 電腦 主機 、 筆電 、 手機 、 路由器 , GATEWAY 、 對講機 等 電信 詐騙 所 用 之 工具 。 另 經 追查 聖明琴 遭 詐騙 款項 流向 , 循線 查得 係 持有 行動電話 0000000000 門號 之 人 負責 層層 轉帳 , 旋 於 102年 12月 23日 至 臺中市 ○區 ○○街 00號 3樓 , 持 法院 核發 之 搜索票 執行 搜索 , 並 當場 查扣 附表 編號 1 至 6 所 示 之 物 。 另 彙整 聖明琴 遭 詐騙 之 金錢 流向 , 循線 查獲 周傳銘 、 凃禾倫 、 吳明駿 等 人 因而 查悉 上情 ( 少年 許○豪 涉案 部分 , 另 經 檢察官 移送 少年 法庭 審理 ) 。 |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 106 | 10-12 | 106年度簡字第1844號 | 一 、 洪子欽 、 施昱辰 可 預見 將 本人 之 金融 帳戶 交付 不明 人士 使用 , 有 被 犯罪 集團 利用 作為 詐欺 取財 轉帳 匯款 等 犯罪 工具 之 可能 , 竟 分別 基於 幫助 他人 犯罪 之 不 確定 故意 , 洪子欽 於 民國 105年 6月 2日 11時 55分 前 某時 , 在 高雄市 ○○區 ○○路 ○段 00號 「 全家 便利商店 林園 鳳林店 」 , 將 其 本人 向 聯邦 銀行 嘉義 分行 申辦 之 帳號 : 000000000000 號 帳戶 ( 下稱 聯邦 銀行 帳戶 ) 、 向 合作金庫 銀行 東 嘉義 分行 申辦 之 帳號 : 0000000000000 號 帳戶 ( 下稱 合作金庫 銀行 帳戶 ) 之 存摺 、 提款卡 及 提款 密碼 , 寄予 真實 年籍 姓名 不詳 自稱 「 劉柏謙 」 之 詐欺 集團 成員 ; 施昱辰 於 105年 6月 5日 之前 某 不詳 時間 , 在 高雄市 小港區 某 「 統一 超商 」 , 將 其 本人 向 中國信託 銀行 小港 分行 申辦 之 帳號 : 000000000000 號 帳戶 ( 下稱 中國信託 銀行 帳戶 ) 、 向 臺灣 銀行 小港 分行 申辦 之 帳號 : 000000000000 號 帳戶 ( 下稱 臺灣 銀行 帳戶 ) 之 存摺 、 提款卡 及 提款 密碼 , 寄予 真實 年籍 姓名 不詳 之 詐欺 集團 成員 。 嗣 該 詐欺 集團 成員 即 共同 基於 意圖 為 自己 不法 所有 之 詐欺 取財 犯意 聯絡 , 分別 於 附表 所 示 之 時間 , 以 附表 所 示 手法 詐欺 符君瑜 、 廖意慈 、 蕭瑜賢 、 李偉祥 、 林彥宏 、 李佳慧 等 6 人 ( 下稱 符君瑜 等 6 人 ) , 使符君瑜 等 6 人 均 陷於 錯誤 , 將 如 附表 所 示 之 金額 分別 匯入 前揭 帳戶 內 ( 詐騙 方式 、 匯入 帳戶 、 匯款 金額 等 , 均 詳如 附表 所 示 ) 。 嗣 經 符君瑜 等 6 人 發覺 有異 而 報警 處理 , 始 循線 查悉 上情 。 |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 105 | 1-3 | 104年度簡字第1376號 | 一 、 賴炎山 曾 任 柏松 綠化 工程 有限公司 董事 , 現 為 松好 綠化 有限公司 執行長 , 其 係 賴文正 ( 所 涉 詐欺 取財 未遂 罪嫌 部分 , 另 為 不起訴 處分 ) 之 同鄉 弟輩 ; 賴文正 係 偉盟 工業 股份 有限公司 及 采盟 營造 股份 有限公司 ( 下稱 采盟 公司 ) 之 董事 、 股東 。 緣 民國 99年 間 , 內政部 公告 撤銷 彰化縣 農會 之 「 彰農 高爾夫球場 ( 下稱 彰農 球場 ) 」 山坡地 雜項 執照 審查 , 100年 6月 間 , 邱順鐘 透過 賴炎山 引介 認識 賴文正 , 詎 賴炎山 竟 意圖 為 自己 或 第三人 不法 之 所有 , 自 100年 9月 間 起迄 100年 12月 15日 止 , 以 其 持用 之 0000000000 號 行動電話 門號 與 邱順鐘 持用 之 0000000000 號 行動電話 門號 通話 , 及 在 邱順鐘 經營 位於 南投縣 南投市 ○○路 000○0號 南峰 高爾夫球場 內 , 接續 向 邱順鐘 、 童一雄 表示 可 透過 賴文正 協助 疏通 時任 彰化 縣長 卓伯源 核發 執照 , 惟 需 彰化縣 農會 無償 提供 彰農 球場 240萬 立方米 土方 予 賴文正 所 經營 采盟 公司 標得 彰化縣 政府 發包 之 高鐵 田中站 基礎 工程 使用 , 作為 疏通 縣長 卓伯源 及 彰化縣 政府 相關 人員 之 代價 , 致 邱順鐘 陷於 錯誤 , 表示 願 提供 新臺幣 ( 下 同 ) 1千萬 元 政治 獻金 予 縣長 卓伯源 , 以 獲得 彰農 球場 水土 保持 開發 許可 , 賴炎山續 與 邱順鐘 協商 疏通 條件 , 先 表示 縣長 卓伯源 至少 要 3千萬 元 , 繼 又 要求 前金 3千萬 元 及 後謝 5千萬 元 , 若 彰化縣 農會 不 願 提供 上述 土方 , 則 要求 前金 5千萬 元 及 後謝 7千萬 元 。 然 因 賴炎山 需索無度 , 彰化縣 政府 迄 100年 12月 31日 前 亦 未 核准 彰農 球場 之 水土 保持 開發 許可 , 邱順鐘 與 彰化縣 農會 終 未 交付 賴炎山 詐取 之 上開 款項 , 致 未 得逞 。 |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 105 | 4-6 | 105年度審易字第367號 | 一 、 丁○○ 因 積欠 友人 債務 , 明知 自己 無 iPhone 6 ( 128 G ) 手機 可 供 出售 , 仍 意圖 為 自己 不法 之 所有 , 基於 詐欺 取財 之 犯意 , 分別 在 不 特定 公眾 均 得 瀏覽 之 「 旋轉 拍賣 」 拍賣 平臺 網站 及 Facebook 社群 網站 上 , 張貼 出售 iPhone 6 手機 之 訊息 , 以 此 方式 對 公眾 散布 不實 訊息 , 致 乙○○ 、 丙○○ 、 戊○○ 、 甲○○ 等 人 因而 陷於 錯誤 , 欲 向 丁○○ 購買 手機 , 而 分別 於 如 附表 所 示 之 時間 , 將 如 附表 所 示 之 金錢 匯入 丁○○ 所 提供 其 不 知情 之 配偶 林佩儀 所 申辦 郵局 帳戶 內 ( 帳號 : 000 - 00000000000000 號 , 下稱 本案 帳戶 ) 。 嗣 經 乙○○ 、 丙○○ 、 戊○○ 、 甲○○ 發覺 有異 並 報警 處理 , 始 循線 查獲 上情 。 |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 | 108 | 10-12 | 108年度簡上字第61號 | 一 、 本 案 經 本院 審理 結果 , 認 第一 審 判決 以 被告房 柏辰 幫助犯 詐欺 取財 罪 , 判處 有期徒刑 4月 , 並 諭知 易科 罰金 之 折算 標準 為 新臺幣 1000 元 折算 1 日 , 核 其 認事 用法 及 量刑 均 無 不當 , 應 予 維持 。 除 補充 「 被告 於 本院 準備 程序 及 審理 中 之 自白 ( 見 本院卷 第39 、 67 頁 ) 」 資 為 證據 外 , 其餘 犯罪 事實 、 證據 及 理由 , 均 引用 如 附件 第一 審 刑事 簡易 判決書 之 記載 。 |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 103 | 1-3 | 102年度簡上字第140號 | 一 、 甲○○ 明知 犯罪 集團 等 不法 份子 經常 利用 他人 之 存款 帳戶 提款卡 及 密碼 轉帳 等 方式 , 獲取 不法 之 犯罪 利益 , 並 作為 掩飾 或 隱匿 犯罪 所得 財物 使用 , 致 使 被害人 及 警方 追查 無門 , 且 依 其 社會 經驗 , 應 有 相當 之 智識 程度 可 預見 其 提供 金融 機關 帳戶 之 存摺 、 提款卡 及 密碼 等 提存 工具 供 他人 使用 , 可能 幫助 犯罪 集團 作為 不法 收取 他人 款項 之 用 , 仍 不 違背 其 本意 , 基於 單一 之 幫助 詐欺 取財 不 確定 故意 , 接續 於 民國 96年 12月 3日 某時 及 同年 月 4日 某時 , 分別 在 臺北市 ○○區 ○○街 00號 「 安泰 商業 銀行 內湖 簡易型 分行 ( 下稱 安泰 銀行 ) 」 附近 及 新北市 ○○區 ○○○路 000號 「 合作金庫 商業 銀行 汐止 分行 ( 下稱 合作金庫 銀行 ) 」 附近 之 路口 紅綠燈 處 , 將 其 甫 申辦 之 安泰 銀行 帳號 00000000000000 號 帳戶 及 合作金庫 銀行 帳號 0000000000000 號 帳戶 之 存摺 、 提款卡 及 密碼 , 以 每 本 帳戶 新臺幣 ( 下 同 ) 4,000 元 之 價格 , 出售 交付 予 同 一 真實 姓名 年籍 不詳 之 成年 男子 , 提供 該 男子 及 其 所屬 詐欺 集團 使用 。 該 詐欺 集團 於 取得 上開 銀行 帳戶 後 , 遂 意圖 為 自己 不法 所有 , 基於 詐欺 取財 之 犯意 , 先後 於 如 附表 各 編號 所 示 之 時間 , 以 如 附表 各 編號 所 示 之 詐騙 方法 , 向 如 附表 各 編號 所 示 之 被害人 等 進行 詐騙 , 致 各 該 被害人 等 均 陷於 錯誤 , 分別 轉帳 匯款 如 附表 各 編號 所 示 之 款項 至 甲○○ 所 申辦 之 上開 安泰 銀行 及 合作金庫 銀行 帳戶 中 , 旋即 遭 詐欺 集團 成員 提領 一 空 。 嗣 因 如 附表 各 編號 所 示 之 被害人 等 發覺 受騙 而 分別 報警 處理 , 始 循線 查悉 上情 。 |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 107 | 1-3 | 107年度審原簡字第4號 | 一 、 高吉祥 前 於 民國 101年 間 因 違背 安全 駕駛 之 公共 危險 案件 , 經 臺灣 臺北 地方 法院 以 101年度 交簡字 第245 號 判決 判處 有期徒刑 6月 確定 , 於 102年 9月 25日 入監 執行 後 執行 完畢 釋放 出監 。 詎 其 猶 不知悔改 , 明知 當時 無 能力 支付 計程車 車資 , 竟 意圖 為 自己 不法 之 利益 , 於 民國 106年 2月 10日 16時 許 , 在 臺中市 烏日區 站區 二路 8號 旁 , 招攬 溫國良 所 駕駛 之 車牌 號碼 000 - 00 號 營業用 小客車 , 致 溫國良 陷於 錯誤 , 誤以為 高吉祥 係 有 資力 支付 計程 車資 之 人 , 而 同意 搭載 至 桃園市 八德區 , 旋 再 搭載 前往 位於 新北市 烏來區 高吉祥 所 指定 之 地點 , 抵達 該 處 後 高吉祥 並 無力 支付 車資 新臺幣 6,300 元 。 嗣 溫國良 察覺 遭騙 , 遂 將 高吉祥 載往 新北市政府 警察局 新店 分局 忠治 派出所 報案 , 員警 循線 查悉 上情 。 |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 100 | 4-6 | 100年度易字第841號 | 一 、 蔡文勝 明知 不法 犯罪 集團 , 經常 要求 被害人 將 被 騙 之 款項 匯入 其 所 指定 或 使用 之 人頭 帳戶 , 以 掩飾 其 詐欺 取財 之 犯罪 所得 , 並 藉 此 逃避 檢警 人員 之 追緝 , 且 預見 向 其 取得 存摺 、 金融卡 等 帳戶 資料 之 人 , 會 以 其 帳戶 作為 此 類 詐欺 取財 之 不法 所 用 , 竟 為 應徵 刊登 於 自由時報 之 求職 廣告欄 之 司機 工作 , 而 基於 幫助 該 詐欺 取財 集團 成員 或 其 後手 , 向 不 特定 被害人 詐欺 取財 之 不 確定 故意 , 於 民國 99年 3月 29日 11時 20分 許 , 在 臺中市 ○○區 ○○街 與 大業路口 附近 之 「 全家 便利 超商 」 前 , 將 其 所有 之 第一 商業 銀行 南屯 分行 帳號 00000000000 號 帳戶 之 金融卡 、 密碼 交付 予 真實 、 年籍 姓名 不詳 自稱 「 陳 經理 」 之 人 使用 。 嗣 該 自稱 「 陳 經理 」 之 真實 姓名 年籍 不詳 之 成年 男子人 與 其 所屬 詐騙 集團 成員 , 取得 前開 存摺 、 金融卡 及 密碼 後 , 即 與 其 所屬 之 犯罪 集團 成員 共同 意圖 為 自己 不法 之 所有 , 基於 詐欺 之 犯意 聯絡 , 於 99年 3月 29日 18時 9分 許 , 去電 告訴人 李筱瑩 : 因 其 之前 購物 付款 方式 設定 有 誤 , 須 至 自動櫃員機 前 依 指示 操作 更正 云云 , 致 李筱瑩 陷於 錯誤 , 遂 於 同 日 19時 49分 許 及 20時 24分 許 , 分別 依 指示 至 第一 商業 銀行 自動櫃員機 前 操作 , 各 存入 新臺幣 ( 下 同 ) 13,000 元 及 8,000 元 至 蔡文勝 之 上開 帳戶 , 且 前開 款項 旋即 均 遭 詐欺 集團 成員 提領 一 空 。 |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 100 | 10-12 | 100年度易字第1037號 | 一 、 緣 張哲聞 與 倪毅嘉 ( 原名 倪天懋 ) 具 朋友 關係 , 張哲聞 得悉 倪毅嘉 前 因 違反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案件 , 於 民國 100年 4月 7日 經 本院 裁定 羈押 於 彰化 看守所 後 , 即 先 以 其 所有 之 門號 000000000 號 行動電話 , 於 同 日 晚上 7時 許 , 撥打 倪毅嘉 之 母 陳秀娟 所有 之 門號 0000000000 號 行動電話 表達 關心 之 意 , 並 於 翌日 ( 即 4月 8日 ) 發 簡訊 表示 慰問 。 期 後 , 張哲聞 竟 意圖 為 自己 不法 之 所有 , 基於 詐欺 之 犯意 , 於 100年 4月 10日 上午 10時 1分 許 , 以 上開 行動電話 , 發送 簡訊 予 陳秀娟 , 向 陳秀娟 謊稱 : 倪毅嘉 在 兩 個 禮拜 前 向 其 借款 新臺幣 ( 下 同 ) 3萬7千 元 , 本 允 10日 會 還 , 然 其 明天 須 繳 車貸 云云 , 陳秀娟 基於 張哲聞 上開 真心 關懷 而 不疑有他 , 信以為真 而 陷於 錯誤 , 於 同 日 下午 3時 許 , 在 陳秀娟 位在 彰化縣 彰化市 ○○里 ○○街 39之8號 住處 內 親手 交付 8,000 元 與 張哲聞 。 嗣 經 陳秀娟 委請 律師 前 至 彰化 看守所 向 在押 之 倪毅嘉 詢問 後 , 方知 倪毅嘉 並 未 向 張哲聞 借款 一 事 , 而 員警 因 另 案 偵辦 張哲聞 涉嫌 販賣 第二 級 毒品 案件 , 經由 通訊 監察 而 查悉 上情 。 |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 102 | 4-6 | 102年度審簡字第792號 | 一 、 按 刑事訴訟法 第449 條 第1 項 規定 之 案件 , 檢察官 依 通常 程序 起訴 , 經 被告 自白 犯罪 , 法院 認為 宜 以 簡易 判決 處刑 者 , 得 不 經 通常 審判 程序 , 逕 以 簡易 判決 處刑 ; 又 依 此 簡易 判決 所 科 之 刑 以 宣告 緩刑 、 得易科 罰金 或 得 易服 社會 勞動 之 有期徒刑 及 拘役 或 罰金 為限 , 刑事訴訟法 第449 條 第2 項 、 第3 項 分別 定有 明文 。 查本件 被告 楊新民 所 為 , 經 公訴人 依 通常 程序 起訴 , 本院 依 通常 程序 審理 ( 102年度 審易字 第188 號 ) , 被告 於 本院 準備 程序 中 自白 全部 犯罪 ( 見 102年度 審易字 第188 號 卷 第63 頁 反面 ) , 檢察官 、 被告 及 其 選任 辯護人 均 同意 改以 簡易 處刑 程序 審結 本 案 , 經 合議庭 評議 後 認 本件 被告 所 為 合於 以 簡易 判決 處刑 之 要件 , 依 前述 刑事訴訟法 之 規定 , 得 不 經 通常 審判 程序 , 對 被告 逕 以 簡易 判決 處刑 , 合先 敘明 。 |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 105 | 10-12 | 105年度易字第744號 | 一 、 丁繼萱 可 預見 金融 機構 帳戶 係 個人 理財 之 重要 工具 , 且 關係 個人 財產 、 信用 之 表徵 , 如 交與 他人 使用 , 有 被 供作 財產 犯罪 用途 之 可能 。 其 仍 基於 幫助 他人 詐欺 取財 之 不 確定 故意 , 先 於 民國 104年 7月 間 某 日 ( 不 含 7月 31日 丁繼萱 經 執行 觀察 勒戒 之 時 ) , 在 新北市 新店區 中正路 某 「 松青 超市 」 門口 , 向 友人 江佩珊 ( 起訴書 誤載為 江珮珊 , 應 予 更正 , 另 經 本院 以 105年度 易 字 第503 號 判決 在案 ) 借用 其 所有 之 臺灣 土地 銀行 股份 有限公司 新店 分行 帳號 000000000000 號 帳戶 ( 下稱 土地 銀行 帳戶 ) 之 提款卡 及 密碼 , 復交 與 不詳 詐欺 集團 成員 使用 。 嗣 該 詐欺 集團 成員 竟 基於 不法 所有 之 意圖 , 施詐術 以 詐取 財物 ( 就 遭 詐騙 之 被害人 、 時間 、 所 施 之 詐術 及 詐騙 金額 等 , 均 如 附表 所 示 ) 。 經 陳順清 等 人 發覺 有異 報警 處理 始 悉 上情 。 |
臺灣花蓮地方法院 | 105 | 10-12 | 105年度玉原簡字第27號 | 一 、 林明義 明知 一般人 均 得 申辦 行動電話 , 若 係 用於 一般 通訊 聯絡 之 正當 用途 , 本 可 自行 申請 , 無須 使用 他人 之 行動電話 門號 , 而 行動電話 號碼 具有 私人 專屬性 , 倘 有 人 收集 該 等 行動電話 門號 , 多 係 利用 他人 所 申辦 之 行動電話 號碼 與 他人 聯繫 以 遂行 詐騙 錢財 之 目的 , 並 逃避 檢警 循線 追緝 。 竟 基於 幫助 詐欺 取財 之 不 確定 犯意 , 將 其 本人 名義 申辦 門號 0000000000 號 行動電話 門號 ( 下稱 系爭 門號 ) SIM卡 , 於 民國 105年 4月 16日 某時 , 在 某 處 , 以 宅急便 遞送 之 方式 寄交 予 真實 姓名 年籍 不詳 自稱 「 朱 先生 」 之 某 詐騙 集團 成年 成員 。 先 由 該 詐欺 集團 成員 於 105年 5月 間 , 以 系爭 門號 與 張志華 ( 所 涉 幫助 詐欺 罪嫌 , 現 由 臺灣 高雄 地方 法院 105年 易 字 第738 號 審理 中 ) 聯繫 , 告知 要 退還 行動電話 違約金 款項 , 惟 須 提供 帳戶 存摺 、 提款卡 及 密碼 始 可 辦理 , 張志華 遂 於 同 年 月 12日 將 其 所有 之 台北 富邦 銀行 高雄 分行 000000000000000 號 帳戶 存摺 、 金融卡 及 密碼 交付 提供予 該 詐騙 集團 成員 使用 , 嗣 該 詐騙 集團 成員 意圖 為 自己 不法 所有 , 基於 詐欺 取財 之 犯意 ( 無 證據 證明 3 人 以上 共同犯 之 ) , 於 同年 月 15日 向 梁惠晴 佯稱 因 網路 扣款 方式 有 誤 , 須 至 提款機 上 操作 云云 , 致 梁惠晴 陷於 錯誤 , 在 臺北市 大安區 , 先後 匯款 新臺幣 ( 下 同 ) 1萬9,999 元 、 8,985 元 至 上開 帳戶 內 。 嗣 因 梁惠晴 察覺 受騙 , 並 報警 處理 , 始 查悉 上情 。 案 經 梁惠晴 訴由 新北市政府 警察局 土城 分局 移送 臺灣 高雄 地方 法院 檢察署 呈請 臺灣 高等 法院 檢察署 令 轉 臺灣 花蓮 地方 法院 檢察署 偵查 後 聲請 簡易 判決 處刑 。 |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 101 | 1-3 | 100年度審簡字第1665號 | 一 、 本件 犯罪 事實 、 證據 , 均 引用 檢察官 起訴書 ( 如 附件 ) 之 記載 , 證據 部分 補充 : 被告 馮冠傑 於 本院 調查 時 所 為 自白 ( 本院 民國 100年 12月 29日 準備 程序 筆錄 第2 頁 參照 ) 。 |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 109 | 1-3 | 108年度訴字第109號 | 一 、 白岳平 於 民國 106年 8月 6日 至 同 年 月 7日 期間 之 某 日 時 許 , 基於 參與 犯罪 組織 之 犯意 , 參與 由 曾傳斌 ( 綽號 剉冰 , 通緝 中 ) 、 詹靜雯 ( 綽號 帥妹 , 所 涉犯 行經 臺灣 高等 法院 以 107年度 原 上訴字 第112 號 判決 判處 應 執行 有期徒刑 9年 2 月 , 強制 工作 3 年 , 嗣 經 最高法院 以 108年度 台 上 字 第567 號 判決 上訴 駁回 而 確定 , 以上 判決 案號 與 後開 判決 相同 者 , 均 稱 另 案 判決 ) 、 吳世綸 ( 綽號 阿賢 , 通訊 軟體 SKYPE 暱稱為 「 東瀛 戰神 」 , 所 涉犯 行經 另 案 判決 判處 應 執行 有期徒刑 8 年 2 月 , 強制 工作 3 年 確定 ) 、 彭弘亮 ( 所 涉犯 行經 另 案 判決 判處 應 執行 有期徒刑 7 年 , 強制 工作 3 年 確定 ) 所 組成 由 吳世綸 負責 指揮 臺灣 地區 車 手團 , 彭弘亮 擔保 吳世綸 取得 詐欺 贓款 之 去向 , 以及 由 詹靜雯 、 曾傳斌 等 人 在 大陸 四川 地區 營運 電話 詐欺 機房 之 具有 持續性 及 牟利性 之 結構性 組織 之 詐欺 集團 ( 下稱 系爭 詐欺 集團 ) , 擔任 電話 詐欺 機房 之 二 線 人員 ( 系爭 詐欺 集團 之 金主原 為 卓伯霖 【 綽號 米奇 , 通緝 中 】 , 原 與 詹靜雯 、 曾傳斌 等 人 共同 在 大陸 四川 地區 營運 電話 詐欺 機房 , 於 106年 7月 底 攜同 陳鴻貴 、 陳卓平 、 陸漢龍 、 李建岳 等 人 退出 該 組織 ) 。 |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 106 | 10-12 | 106年度簡字第1261號 | 一 、 許宗仁 知悉 金融 帳戶 為 個人 理財 之 重要 工具 , 且 知 任意 將 金融 帳戶 交予 他人 , 極 容易 淪為 不法 使用 , 竟 竟 仍 以 縱 若 有 人 持 以 犯罪 亦 不 違反 其 本意 , 而 基於 幫助 詐欺 取財 之 不 確定 故意 , 於 民國 105年 9月 間 某時 , 將 其 向 合作金庫 商業 銀行 申辦 之 帳號 0000000000000 號 帳戶 存摺 及 提款卡 ( 含 密碼 ) 交予 真實 姓名 不詳 之 成年人 。 嗣 該 不詳 之 人 所屬 詐騙 集團 成員 取得 許宗仁 之 前揭 帳戶 資料 後 , 即 共同 意圖 為 自己 不法 所有 , 基於 詐欺 取財 之 犯意 聯絡 , 於 105年 9月 14日 某 時 許 , 撥打 電話 予 王徵聘 , 佯稱 : 伊 為 其 的 友人 , 現有 急用 需 向 其 借款 云云 , 致 王徵聘 陷於 錯誤 , 於 105年 9月 14日 起 至 同 年 月 23日 止 多 次 匯款 至 該 人 指定 之 帳戶 , 其中 於 105年 9月 21日 匯款 新臺幣 ( 下 同 ) 120萬 元 至 許宗仁 之前開 帳戶 內 ( 王徵聘 於 105年 9月 14日 另 匯款 20萬 元 至 張致浩 所 申辦 之 中華郵政 0000000000000 號 帳戶 內 , 張致浩 涉犯 幫助 詐欺 取財 罪 部分 , 由 本院 另 案 審結 ) , 經 王徵聘 發覺 受騙 報警 處理 , 經 警 循線 查獲 , 始悉 上情 。 |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 104 | 1-3 | 103年度審簡字第1590號 | 一 、 按 第一 審 法院 依 被告 在 偵查 中 之 自白 或 其他 現存 之 證據 , 已 足 認定 其 犯罪 之 案件 , 檢察官 依 通常 程序 起訴 , 經 被告 自白 犯罪 , 法院 認為 宜 以 簡易 判決 處刑 者 , 得 不 經 通常 審判 程序 , 逕 以 簡易 判決 處刑 , 刑事訴訟法 第449 條 第2 項 定有 明文 。 查 被告 廖本明 於 本院 訊問 時 自白 犯罪 , 且 依 其他 現存 之 證據 , 已 足 認定 其 犯罪 , 是 本院 合議庭 認宜 以 簡易 判決 處刑 , 爰 裁定 不 經 通常 審判 程序 , 逕 由 受命 法官 獨任 以 簡易 判決 處刑 之 。 |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 108 | 4-6 | 108年度簡字第662號 | 一 、 徐裕洺 與 陳真珠 ( 所 涉 詐欺 取財 罪嫌 , 經 本院 以 107年度 簡上字 第106 號 判決處 有期徒刑 4月 , 緩刑 2 年 確定 ) 共同 意圖 為 自己 不法 之 所有 , 由 陳真珠 於 民國 106年 4月 間 某 日 , 將 其 所 申辦 之 中華郵政 股份 有限公司 屏東 林森路 郵局 ( 下稱 郵局 ) 帳號 000 - 00000000000000 號 之 帳號 , 提供予 徐裕洺 使用 。 徐裕洺 即訛 以 有意 出售 Iphone6Plus 手機 為由 , 使 彭賢緯 陷於 錯誤 , 與 其 以 通訊 軟體 聯繫 購買 事宜 後 , 並 依 其 指示 於 同 年 月 21日 14時 10分 、 同 日 15時 30分 許 , 匯款 共計 新臺幣 ( 下 同 ) 4,000 元 至 陳真珠 前開 帳戶 , 再 由 陳真珠 自 該 帳戶 內 將 上開 款項 悉數 領出 交予 徐裕洺 。 嗣 經 彭賢緯 發覺 有異 , 始 報警 循線 查悉 上情 。 |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 103 | 4-6 | 103年度簡字第524號 | 一 、 本案 認定 被告 張建中 之 犯罪 事實 及 證據 , 除 犯罪事實欄 第1 行 關於 「 湯義寶 」 之 記載 後 補充 「 ( 另 案 經 臺灣 高雄 地方 法院 檢察署 通緝 中 ) 」 , 第1 至 2 行 關於 「 並 與 湯義寶 共同 以 分期付款 之 方式 , 詐騙 機車 二 部 得逞 」 之 記載 補充為 「 曾 先後 於 民國 101年 3月 1日 、 同年 月 15日 , 依 湯義寶 之 指示 , 以 分期付款 購買 機車 之 方式 , 依序 向 宏基車業 有限公司 及 麻吉 機車行 , 侵占 、 詐欺 車牌 號碼 000- 000 號 重型 機車 及 車牌 212-LYX 號 重型 機車 , 嗣 分別 於 同年 月 2日 、 同年 4月 15日 得手 後 , 旋即 變賣 與 湯義寶 ( 其 前開 犯行 , 業 經 本院 分別 以 102年度 簡字 第1156 號 判決 判處 拘役 40日 、 102年度 簡字 第1057 號 判決 判處 有期徒刑 2月 確定 , 均 尚未 執行 ) 」 , 第5 行 關於 「 電話 」 之 記載 後 補充 「 門號 」 , 第8 至 10 行 關於 「 出售 機車 之 不實 訊息 , 並 留下 上開 行動電話 作為 聯繫 之 用 , 而 為 江俊霖 及 王守志 得知 上開 不實 訊息 , 江俊霖 及 王守志 遂 於 附表 所 示 時間 、 地點 , 遭 詐騙 附表 所 示 之 金錢 」 之 記載 更正為 「 出售 流當 機車 之 不實 訊息 , 並 留下 向 張建中 購得 之 上開 行動電話 門號 做為 聯絡 之 用 ; 嗣 江俊霖 、 王守志 先後 於 101年 4月 8日 、 同年 月 9日 上網 看到 上開 訊息 後 , 皆 旋撥 打 上開 行動電話 門號 與 前述 詐騙 集團 之 成員 聯絡 交易 事宜 , 上開 詐騙 集團 成員 佯稱 所 販售 機車 之 來源 正常 且 保證 一定 可以 過戶 云云 , 致 江俊霖 、 王守志 不疑有他 , 陷於 錯誤 , 於 如 附表 所 示 時間 、 地點 , 交付 如 附表 所 示 金額 之 現金 與 上開 詐欺 集團 成員 , 並 取得 如 附表 之 機車 」 , 第11 至 12 行 關於 「 且 無法 辦理 過戶 而 知 受騙 」 之 記載 更正為 「 經 多 次 撥打 電話 要求 上開 詐騙 集團 成員 辦理 過戶 , 對方 屢 以 藉口 拖延 , 遲 未 辦理 過戶 後 , 察覺 有異 , 乃 報警 處理 , 方 知 受騙 」 ; 證據 並 所 犯 法條 欄 一 、 第5 行 關於 「 指訴 」 之 記載 後 補充 「 及 告訴人 江俊霖 提出 之 存摺 內頁 影本 」 、 關於 「 拍賣望 」 之 記載 更正為 「 拍賣網 」 , 第6 行 關於 「 讓渡書 」 之 記載 後 補充 「 、 保證卡 」 , 第9 至 11 行 關於 「 本 署 101年度 偵字 第6805 號 起訴書 及 102年度 調偵字 第221 號 聲請 簡易 判決 處刑書 」 之 記載 更正為 「 本院 102年度 簡字 第1156 號 判決 、 102年度 簡字 第1057 號 判決 」 , 第12 行 關於 「 收購 他人 電話 」 之 記載 後 補充 「 可能 」 , 並 補充 理由 為 「 又 現今 電話 通訊 技術 發達 十分 普及 , 一般人 至 電信 公司 申辦 行動電話 門號 使用 , 並 無 任何 限制 , 而 係 極為 方便 、 容易 且 迅速 之 事 , 苟有 使用 行動電話 之 正當 用途 , 自 以 其 本人 名義 或 可 信賴 親友 之 名義 申請 門號 最為 便捷 、 安全 , 因為 在 申辦 意願 之 徵詢 、 是否 得 有 授權 之 確認 、 相關 申請 證件 之 取得 等等 , 均 較 容易 , 又 可 避免 申辦 名義人 反悔 , 而 將 電話 門號 辦理 停話 , 或 爭執 有無 授權 申辦 等等 紛爭 , 造成 使用 上 之 困擾 與 不便 。 是以 苟非 欲 以 他人 名義 所 申辦 之 電話 從事 不法 用途 , 藉以 逃避 查緝 , 自 無 向 無 相當 信任 關係 之至 親 好友 以外 之 人 租用 以 取得 電話 門號 之 必要 。 準 此 , 任何 人 若 欲 以 不 熟識 之 他人 名義 申辦 電話 , 卻 未 能 提出 堅強 之 合理 說明 , 則 稍 具 社會 經驗 及 一般 智識 之 人 顯然 均 能 就 該 人 之 行為 動機 、 目的 極 有 可能 係 在 從事 不法 行為 乙 節 , 產生 高度 質疑 , 而 能 預見 該 人 有 可能 以 所 取得 之 電話 作為 財產 上 犯罪 之 工具 , 以 遂行 犯罪 目的 及 掩飾 犯行 不易 遭 人 追查 ; 尤其 邇來 因 詐欺 集團 猖獗 , 報章 媒體 屢屢 報導 犯罪 集團 均 以 蒐購 人頭 電話 作為 其 詐欺 取財 聯絡 被害人 匯款 之 手段 及 工具 , 政府 並 因而 於 電子 或 平面 媒體 廣為 宣導 防止 民眾 受騙 。 本案 被告 既 為 一 智慮 無缺 之 成年人 , 對於 上情 自 不得諉為 不知 , 是 其 對於 湯義寶 不 自行 申辦 行動電話 門號 , 反而 出錢 向 其 購買 門號 , 理應 有所 懷疑 , 其 仍 將 其 上揭 行動電話 門號 售予 該 人 , 足見 其 對於 上開 門號 是否 遭 使用 於 犯罪 行為 並 不 在意 , 亦即 本件 犯罪 之 發生 實 未 違背 其 本意 , 其 主觀 上 顯 具有 幫助 他人 詐欺 取財 之 不 確定 故意 。 」 外 , 餘 與 檢察官 聲請 簡易 判決 處刑書 之 記載 相同 , 茲 引用 之 ( 如 附件 ) 。 |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 101 | 7-9 | 101年度易字第2039號 | 一 、 犯罪 事實 : 賴梅芳 係 址設 臺中市 北屯區 ○○○街 100號 尊龍 名店 有限公司 ( 下稱 尊龍 名店 ) 之 業務 經理 , 負責 接待 客戶 及 業績 提升 之 工作 , 因 經濟 困窘 , 竟 意圖 為 自己 不法 之 所有 , 於 民國 100年 8月 27日 某時 , 在 尊龍 名店 內 , 向 公司 會計 佯稱 : 客戶 王景源 所 交付 新光 商業 銀行 十 甲 分行 、 發票人 李亭慧 、 帳號 0000000000000 號 、 票號 JX 0000000 號 、 面額 新臺幣 ( 下 同 ) 3萬8500 元 之 支票 1 紙 ( 下稱 系爭 即期 支票 ) , 係 王景源 用以 清償 先前 簽帳 之 消費 款項 , 其中 包含 另 位 公關 小姐 為 之 擔保 支付 之 金額 , 渠 須 先 將 系爭 即期 支票 提示 兌現 後 , 將 部分 款項 交付 該 名 公關 小姐 云云 , 使 該 名 公司 會計 誤信 賴梅芳 於 系爭 即期 支票 兌現 後 會 將 款項 交回 公司 入帳 , 而 將 支票 交付 予 賴梅芳 , 詎 賴梅芳 自 斯時 起 即 無故 離職 , 且 未 將 該 筆 款項 交回 尊龍 名 店 。 案 經 尊龍 名 店 訴由 臺灣 臺中 地方 法院 檢察署 檢察官 偵查 起訴 。 |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 106 | 1-3 | 105年度桃簡字第2033號 | 一 、 本件 犯罪 事實 及 證據 , 除 犯罪事實欄 一 、 第1 行 起 「 經 臺灣 桃園 地方 法院 以 103年度 審交 簡字 判決 」 , 應 予 補充為 「 經 臺灣 桃園 地方 法院 以 103年度 審交 簡字 第25 號 判決 」 均 引用 如 附件 檢察官 聲請 簡易 判決 處刑書 之 記載 。 |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 108 | 10-12 | 108年度嘉簡字第1268號 | 一 、 犯罪 事實 : 鄭信介 意圖 為 自己 不法 之 所有 , 基於 詐欺 取財 之 犯意 , 分別 為 以下 犯行 : |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 | 106 | 7-9 | 106年度簡字第2204號 | 一 、 陳德勳 明知 國內 猖獗 之 詐騙 集團 為 掩飾 其 不法 行徑 、 避免 執法 人員 之 查緝 , 經常 利用 他人 之 手機 門號 掩人耳目 以 遂行 其 不法 行為 , 因此 客觀 上 得 預見 取得 並 使用 他人 手機 門號 之 行逕 , 常 與 財產 犯罪 密切 相關 , 竟 基於 縱 有人 取得 其 手機 門號 作為 詐欺 取財 之 犯罪 工具 , 亦 不 違背 其 本意 之 幫助 他人 實施 詐欺 取財 犯罪 之 不 確定 故意 , 於 民國 103年 9月 29日 某時 ( 起訴書 誤載為 103年 11月 10日 前 之 某 時 ) , 在 高雄市 新興區 林森路 之 某 7-11 超商 前 , 將 其 於 同 月 26日 申辦 之 0000000000 號 門號 , 以 新臺幣 ( 下 同 ) 400 元 之 代價 出售 予 某 詐騙 集團 之 不詳 成年 成員 。 嗣 上開 詐欺 集團 某 不詳 成員 , 再 於 同年 12月 初 某 日 , 於 高雄市 ○○區 ○○○路 000號 之 7- 11 便利 超商 , 以 400 元 之 代價 , 向 廖大偉 收購 其 所 申辦 之 0000000000 號 門號 ( 廖大偉 之 幫助 詐欺 取財 犯行 , 另 經 臺灣 高等 法院 高雄 分院 以 105年度 上 易 字 第507 號 判決 判處 罪刑 確定 ) , 並 將 陳德勳 申辦 之 上開 門號 告知 廖大偉 , 供 與 廖大偉 聯繫 之 用 。 上開 詐騙 集團 成員 嗣 於 下列 時間 , 共同 意圖 為 自己 不法 之 所有 , 並 基於 詐欺 取財 之 犯意 聯絡 , 為 下列 犯行 : ( 一 ) 上開 詐騙 集團 之 某 不詳 成員 於 同年 12月 11日 上午 10時 44分 許 至 11時 15分 , 陸續 以 廖大偉 申辦 之 0000000000 門號 , 撥打 電話 予 魯張秀美 所 持用 之 0000000000 號 行動電話 , 佯稱 係 其 友人 張賢良 , 並 偽稱 急需 用錢 等語 , 致 魯 張秀美 陷於 錯誤 , 依 指示 於 同 日 上午 11時 22分 許 , 匯款 10萬 元 至 劉重廷 ( 所 涉 幫助 詐欺 取財 犯行 , 另 經 臺灣 高雄 地方 法院 以 105年度 易 字 第186 號 判決 判處 罪刑 確定 ) 之 中華郵政 股份 有限公司 林園 郵局 帳戶 ( 帳號 : 0000000 - 0000000 號 ) 內 。 ( 二 ) 上開 詐騙 集團 之 某 不詳 成員 於 同 日 上午 11時 26分 至 28分 許 , 以 上開 廖大偉 之 門號 陸續 撥打 電話 予 林月所 持用 之 0000000000 號 行動電話 , 佯稱 係 其 友人 輝哥 , 並 偽稱 急需 用錢 等語 , 致 林月 陷於 錯誤 , 於 同 日 某 時 許 , 依 指示 匯款 5萬 元 至 上開 劉重廷 之 帳戶 內 。 嗣 前揭 款項 均 旋 遭 上揭 詐欺 集團 成員 提領 一 空 , 魯 張秀美 、 林月 發覺 有異 , 方 知 受騙 並 報警 處理 , 始 循線 查悉 上情 。 |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 108 | 7-9 | 108年度審簡字第1621號 | 一 、 王龍宇 、 許宇翔 ( 涉嫌 詐欺 案件 , 另 案 經 臺灣 士林 地方 法院 判處 拘役 50日 確定 ) 均 明知 銀行 存摺 、 提款卡 及 提款卡 密碼 係 供 自己 使用 , 攸關 個人 債信 , 甚為 重要 , 若 同時 交予 他人 , 可能 被 非法 使用 , 且 可 預見 無故 蒐集 他人 之 存摺 帳戶 、 提款卡 使用 之 人 , 將 可能 藉 蒐集 之 存摺 帳戶 、 提款卡 遂行 財產 上 犯罪 之 目的 , 王龍宇 竟 仍 基於 幫助 詐欺 取財 之 不 確定 故意 , 於 民國 106年 6月 11日 某時 許 , 在 臺北市 萬華區 成都路 某 處 , 與 許宇翔 約定 將 以 新臺幣 ( 下 同 ) 15,000 元 之 代價 , 購買 許宇翔 所有 之 合作金庫 商業 銀行 士林 分行 帳號 0000000000000 號 帳戶 ( 下稱 合庫 帳戶 ) 、 國泰世華 商業 銀行 士林 分行 帳號 000000000000 號 帳戶 ( 下稱 國泰 帳戶 ) 之 存摺 、 提款卡 及 提款卡 密碼 , 嗣 經 王龍宇 取得 上開 存摺 、 提款卡 及 提款卡 密碼 後 , 則 交予 詐騙 集團 作為 詐騙 被害人 後 使 被害人 匯入 款項 之 帳戶 , 而 該 詐騙 集團 成員 意圖 為 自己 及 他人 不法 之 所有 , 分別 於 : ㈠ 106年 6月 12日 10時 27分 許 , 透過 通訊 軟體 LINE 向 許嘉芸 詐稱 係 許嘉芸 之 朋友 , 亟需 用錢 周轉 云云 , 許嘉芸 不疑 有他 陷於 錯誤 而 依 指示 於 同 日 14時 52分 許 , 在 新北市 ○○區 ○○路 000巷 0號 之 郵局 臨櫃 匯款 2萬 元 至 許宇翔 前揭 合庫 帳戶 後 , 始 發覺 有異 而知 受騙 並 報警 處理 ; ㈡ 106年 6月 12日 13時 14分 許 , 透過 通訊 軟體 LINE 向 江慧 詐稱 係 江慧 之 朋友 , 亟需 用錢 周轉 云云 , 江慧 不疑有他 陷於 錯誤 而 依 指示 於 同 日 13時 30分 許 , 以 網路 銀行 轉帳 之 方式 匯款 3萬 元 至 許宇翔 前揭 合庫 帳戶 後 , 始 發覺 有異 而知 受騙 並 報警 處理 ; ㈢ 106年 6月 12日 15時 30分 許 , 透過 通訊 軟體 LINE 向 陳英郎 詐稱 係 陳英郎 之 前妻 呂怡菁 , 亟需 用錢 周轉 云云 , 陳英郎 不疑有他 陷於 錯誤 而 依 指示 於 同 日 15時 53分 許 , 以 玉山 銀行 APP 轉帳 之 方式 , 匯款 2萬 元 至 許宇翔 前揭 合庫 帳戶 後 , 始 發覺 有異 而 知 受騙 ; ㈣ 106年 6月 13日 13時 44分 許 , 透過 通訊 軟體 LINE 向 許采蓉 詐稱 係 許采蓉 之 朋友 , 亟需 用錢 周轉 云云 , 許采蓉 不疑 有他 陷於 錯誤 而 依 指示 於 同 日 14時 48分 許 , 至 屏東縣 ○○市 ○○里 ○○巷 00○00號 7-ELEVEN 便利商店 內 , 以 中國信託 ATM 轉帳 之 方式 匯款 2萬 元 至 許宇翔 前揭 國泰 帳戶 後 , 始 發覺 有異 而知 受騙 並 報警 處理 ; ㈤ 106年 6月 13日 14時 19分 許 , 透過 通訊 軟體 LINE 向 林芸岑 詐稱 係 林芸岑 之 阿姨 , 亟需 用錢 周轉 云云 , 林芸岑 不疑 有他 陷於 錯誤 而 依 指示 於 同 日 14時 36分 許 , 以 中國信託 網路 銀行 轉帳 之 方式 匯款 5萬 元 至 許宇翔 前揭 國泰 帳戶 後 , 始 發覺 有異 而 知 受騙 並 報警 處理 。 |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 102 | 10-12 | 102年度簡字第3440號 | 一 、 沈于娟 明知 身分證 係 供 自己 使用 , 對 外 可 證明 個人 身分 , 甚為 重要 , 若 交付 予 他人 可能 被 非法 使用 , 竟 仍 基於 幫助 他人 詐欺 之 未必 故意 , 於 民國 99年 某 日 , 在 臺北市 萬華區 西門町 某 處 之 公園 內 , 以 新臺幣 ( 下 同 ) 1,000多 元 之 價格 , 將 其 個人 身分證 交予 年籍 不詳 自稱 「 陳志輝 」 之 人 使用 , 「 陳志輝 」 遂 持 該 身分證 , 將 沈于娟 變更 登記為 址設 臺北市 ○○區 ○○○路 000號 7樓之3 歐油 實業 股份 有限公司 ( 下稱 歐油 公司 ) 之 代表人 , 使 詐騙 集團 得以 使用 人頭 負責人 公司 對 外 遂行 詐欺 。 嗣 於 101年 7月 18日 至 同年 8月 26日 期間 內 , 歐油 公司 內 自稱 「 劉國昌 」 之 詐騙 集團 成員 , 利用 先前 小額 交易 確實 履約 之 手段 騙取 信任 , 向 尚暙 科技 有限公司 ( 下稱 尚暙 公司 ) 之 員工 張家園 佯稱 因為 大量 進貨 , 將 改以 遠期 支票 代替 現金 清償 貨款 云云 , 張家園 不疑有他 陷於 錯誤 , 分別 於 同年 7月 18日 、 7月 31日 、 8月 1日 、 8月 26日 交付 大同 CAT.5E 網路線 150 箱 ( 價值 24萬7,500 元 ) 、 紅外線 攝影 器材 設備 1 批 ( 價值 2萬1,050 元 ) 、 大同 CAT.5E 網路線 63 箱 ( 價值 10萬3,950 元 ) 、 大同 CAT.5E 網路線 126 箱 ( 價值 20萬7,900 元 ) 予 「 劉國昌 」 , 直至 同年 9月 30日 張家園 提示 前揭 遠期 支票 遭 退票 始 發覺 有異 而 知 受騙 。 |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 102 | 4-6 | 101年度簡上字第703號 | 一 、 蕭羽廷 雖 預見 提供 個人 金融 機構 帳戶 予 他人 使用 , 將 幫助 犯罪 集團 或 不法 分子 實施 詐欺 或 其他 財產 犯罪 , 竟 不 違背 其 本意 , 基於 幫助 詐欺 取財 之 不 確定 故意 , 於 民國 101年 2月 15日 下午 某 時 , 在 新北市 板橋 火車站 西二門 , 將 其 所 開設 上海 商業 儲蓄 銀行 ( 下稱 上海 商銀 ) 新莊 分行 帳號 000 - 00000000000000 號 帳戶 之 提款卡 及 提款卡 密碼 , 交予 真實 姓名 、 年籍 不詳 之 某 詐欺 集團 成員 。 嗣 該 詐欺 集團 取得 上開 帳戶 後 , 共同 基於 意圖 為 自己 不法 所有 之 犯意 聯絡 , 分 由 多 位 成員 為 下列 犯行 : ( 一 ) 於 101年 2月 15日 17時 5分 許 , 派 由 某 成員 佯裝 為 郵局 客服 人員 , 撥打 電話 予 江珮菱 , 詐稱 其 先前 購物 付款 方式 誤選為 分期付款 , 須 至 自動櫃員機 更正 設定 云云 , 致 江珮菱 信以為真 , 於 同 日 18時 1分 許 , 依 指示 操作 自動櫃員機 , 匯款 新臺幣 ( 下 同 ) 2萬9,998 元 入 上開 上海 商銀 帳戶 ; ( 二 ) 於 101年 2月 15日 18時 1分 許 , 派 由 某 成員 佯裝 為 銀行 行員 , 撥打 電話 予 彭皓筠 , 詐稱 其 先前 購物 付款 方式 誤選為 分期付款 , 須 至 自動櫃員機 更正 設定 云云 , 致 彭皓筠 陷於 錯誤 , 於 同 日 18時 39分 , 依 指示 操作 自動櫃員機 , 匯款 5萬9,889 元 入 上開 上海 商銀 帳戶 , 嗣 江珮菱 與 彭皓筠 均 發覺 受騙 並 報警 處理 , 始 查悉 上情 。 |
臺灣宜蘭地方法院 | 100 | 7-9 | 100年度簡字第313號 | 一 、 本件 犯罪 事實 及 證據 , 除 犯罪 事實 及 證據 並 所 犯 法條 欄 之 「 甘錫凱 」 應 更正為 「 甘錫鎧 」 外 , 餘 均 引用 檢察官 聲請 簡易 判決 處刑書 之 記載 ( 如 附件 ) 。 |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 109 | 4-6 | 109年度簡字第136號 | 一 、 王柏翔 意圖 為 自己 不法 之 所有 , 基於 侵占 、 詐欺 取財 、 行使 偽造 私文書 、 利用 自動 付款 設備 詐欺 之 犯意 , 為 後述 行為 : ㈠ 王柏翔 於 民國 108年 8月 初 某 日 , 在 逢甲 夜市 拾獲 李沂衡 遺失 之 中華郵政 股份 有限公司 卡號 0000 - 0000 - 0000 - 0000 號 兼有 信用卡 功能 之 金融卡 1 張 , 竟 意圖 為 自己 不法 所有 , 予以 侵占 入己 。 ㈡ 王柏翔 侵占 上開 李沂衡 之 金融卡 後 , 意圖 為 自己 不法 之 所有 , 基於 詐欺 取財 之 犯意 , 於 108年 8月 19日 20時 4分 許 , 至 址設 臺中市 ○區 ○○路 00○0號 台灣 大哥大 臺中 精誠 服務 中心 , 向 店員 唐珮倚 表示 欲 購買 價值 新臺幣 ( 下 同 ) 2萬8900 元 、 IPHONE 廠牌 之 手機 1 支 , 並 持 系爭 金融卡 付款 , 然 因 帳戶 餘額 不足 致 刷卡 交易 未 成功 而 未遂 。 ㈢ 王柏翔 基於 行使 偽造 私文書 及 詐欺 取財 之 犯意 , 於 108年 8月 19日 21時 7分 許 , 至 址設 臺中市 ○區 ○○路 0段 000號 之 「 膜王 通訊行 」 , 向 店員 表示 欲 購買 價值 7000 元 、 IPHONE 廠牌 之 手機 1 支 , 持 李沂衡 之 上開 金融卡 付款 , 並 在 該 商店 之 信用卡 電子 簽帳單 上 偽簽 「 李沂衡 」 之 署名 , 偽造 李沂衡 指示 銀行 代付 消費 款項 之 私文書 , 並 持 以 交付 該 店 店員 而 行使 之 , 致 該 店員 誤認 係 李沂衡 本人 或 得 本人 同意 之 消費 而 陷於 錯誤 , 因而 將 上開 商品 交付 王柏翔 。 並 使 中華郵政 股份 有限公司 於 上開 商店 請款 時 , 代為 墊付 所 消費 之 款項 予 該 商店 , 足生 損害 於 李沂衡 、 中華郵政 股份 有限公司 及 財團 法人 聯合 信用卡 處理 中心 對於 客戶 使用 信用卡 消費 資料 管理 之 正確性 。 ㈣ 王柏翔 基於 竊盜 之 犯意 , 於 108年 9月 9日 凌晨 某時 , 在 臺中市 西屯區 何厝街 某 處 , 徒手 竊取 徐嘉彥 置放 在 機車 置物廂 之 皮夾 1 個 ( 內 有 現金 8000 元 、 玉山 銀行 卡號 0000 - 0000 - 0000 - 0000 號 、 卡號 0000 - 0000 - 0000 - 0000 號 、 卡號 0000 - 0000 - 0000 - 0000 號 信用卡 、 身分證 、 健保卡 、 駕照 、 台新 銀行 信用卡 、 永豐 銀行 信用卡 、 國泰 銀行 信用卡 、 中國信託 銀行 信用卡 、 爽爽貓 悠遊卡 各 1 張 ) 得手 。 ㈤ 王柏翔 竊得 上開 物品 後 , 另 意圖 為 自己 不法 所有 , 基於 利用 自動 付款 設備 詐欺 之 犯意 , 於 如 附表 一 所 示 之 時間 , 在 址設 臺中市 ○○區 ○○巷 000弄 0號 之 智能 販賣機 , 未 經 徐嘉彥 本人 之 同意 或 授權 , 逕 將 如 附表 一 所 示 之 信用卡 , 插入 智能 販賣機 收費 設備 上 之 刷卡機 內 , 感應 以 購買 如 附表 一 所 示 之 商品 , 使 該 智能 販賣機 連線 至 發卡 銀行 後 , 誤認 係 有 正當 權源 之 持卡人 刷卡 消費 , 因而 出售 如 附表 一 所 示 之 商品 , 王柏翔 即 以 此 不正 方法 取得 該 等 財物 , 足生 損害 於 徐嘉彥 、 玉山 銀行 及 財團 法人 聯合 信用卡 處理 中心 對於 客戶 使用 信用卡 消費 資料 管理 之 正確性 。 ㈥ 王柏翔 於 108年 9月 間 某 日 , 在 逢甲 大學 附近 拾獲 劉夙凌 遺失 之 國泰世華 商業 銀行 卡號 0000 - 0000 - 0000 - 0000 號 信用卡 1 張 , 竟 意圖 為 自己 不法 所有 , 予以 侵占 入己 。 ㈦ 王柏翔 侵占 上開 劉夙凌 之 信用卡 後 , 另 意圖 為 自己 不法 所有 , 利用 自動 付款 設備 詐欺 之 犯意 , 於 如 附表 二 編號 1 至 3 、 6 所 示 之 時 、 地 , 未 經 劉夙凌 本人 之 同意 或 授權 , 使用 劉夙凌 上開 信用卡 插入 如 附表 二 編號 1 至 3 、 6 所 示 之 智能 販賣機 收費 設備 上 之 刷卡機 內 感應 以 購買 如 附表 二 編號 1 至 3 、 6 所 示 之 商品 , 使 該 智能 販賣機 連線 至 發卡 銀行 後 , 誤認 係 有 正當 權源 之 持卡人 刷卡 消費 , 因而 出售 如 附表 二 編號 1 至 3 、 6 所 示 之 所 示 之 商品 。 ㈧ 嗣 王 柏翔 於 如 附表 二 編號 5 、 7 至 9 號 所 示 時 、 地 , 未 經 劉夙凌 本人 之 同意 或 授權 , 以 小額 消費 免於 簽帳單 上 簽名 之 刷卡 消費 方式 , 由 王柏翔 出示 上開 劉夙凌 國泰世華 銀行 信用卡 以 佯 為 真正 持卡人 , 使 該 超市 店員 陷於 錯誤 , 同意 其 以 機器 感應 晶片 之 方式 持 卡 消費 , 並 收取 刷卡 後 之 免 簽名 簽帳單 , 作為 收執 簽帳 消費 之 證明 , 使 如 附表 二 編號 5 、 7 至 9 號 所 示 之 特約 商店 不 知情 之 服務 人員 陷於 錯誤 , 誤認 係 有 正當 權源 之 持卡人 刷卡 消費 , 因而 交付 如 附表 二 編號 5 、 7 至 9 所 示 之 物品 與 王柏翔 。 王柏翔 即 以 此 不正 方法 取得 該 等 財物 , 足生 損害 於 劉夙凌 、 國泰世華 銀行 及 財團 法人 聯合 信用卡 處理 中心 對於 客戶 使用 信用卡 消費 資料 管理 之 正確性 。 ㈨ 嗣 李沂衡 、 徐嘉彥 、 劉夙凌 收受 前揭 金融卡 、 信用卡 之 消費 訊息 , 報警 處理 而 查獲 上情 。 |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 102 | 10-12 | 102年度易字第701號 | 一 、 謝采廷 、 鍾孟翰 分別 係 廣泰 不動產 有限公司 崇德 分公司 ( 設 臺中市 ○○區 ○○路 ○段 000號 , 下稱 廣泰 不動產 ) 之 營業員 、 店長 。 謝采廷 因 知悉 陳月英 有意 購買 土地 , 偶然 機緣 得知 坐落 於 臺中市 ○○區 ○○段 000 地號 、 同 段 378 -1 地號 土地 ( 土地 坪數 合計 118.27 坪 ) 及 其 上 1541 建號 即 門牌 號碼 臺中市 ○○區 ○○路 0○0號 房屋 ( 下稱 本 案 房地 ) 之 銷售 訊息 , 即 聯繫 陳月英 至 現場 觀看 , 俟 陳月英 有意 購買 , 謝采廷 向 本 案 房地 隔壁 即 豐樂路 6之5號 之 屋主 廖明切 探詢 , 得知 本 案 房地 為 廖明切 之 姪子 林永森 所有 , 開價 每 坪 新臺幣 ( 下 同 ) 30萬 元 , 廖明切 並 告知 若 有 成交 , 應 由 其 收取 賣方 仲介費 , 謝采廷 請 廖明切 聯繫 賣方 再 為 洽談 。 經 廖明切 聯繫 , 謝采廷 於 民國 101年 9月 11日 至 廖明切 前揭 住處 , 與 林永森 之 代理人 即 其 胞兄 林清泉 洽談 委託 銷售 之 事 , 而 在 前 1日 ( 10日 ) 陳月英 已 簽立 願 以 每 坪 29萬 元 購買 之 買方 出價 委託書 ( 並 約定 買方 服務費 為 契約 成交價 之 1% ) 交由 謝采廷 代為 議價 , 林清泉 原 開價 每 坪 30萬 元 , 並 表明 賣方 之 仲介費 需 給付給 廖明切 , 無法 給 廣泰 不動產 , 謝采廷 不 願 放棄 所 應 得 之 賣方 服務 報酬 , 然 為 取得 該 銷售 物件 , 乃 口頭 應允 並 詢問 林清泉 可否 降價 , 林清泉 考慮 後 同意 以 每 坪 29.5萬 元 銷售 , 並 於 當日 簽立 專任 委託 銷售 契約書 。 謝采廷 因 僅 能 依約 向 買方 收取 前揭 1% 服務費 , 無法 向 賣方 收取 服務費 , 所得 收取 之 報酬 顯然 較 一般 為 低 , 竟 意圖 為 廣泰 不動產 不法 之 所有 , 基於 詐欺 取財 之 犯意 , 明知 林清泉 同意 以 每 坪 29.5萬 元 銷售 , 向 陳月英 謊稱 : 賣方 底價 為 每 坪 30萬 元 , 否則 不 願 成交 等語 , 致 陳月英 陷於 錯誤 而 同意 以 每 坪 30萬 元 購買 , 並 依 此 修改 買方 出價 委託書 之 金額 , 謝采廷 復 於 同 日 向 林清泉 回報 已 以 每 坪 29.5萬 元 成交 。 嗣 於 同 年 月 13日 , 陳月英 先 到 廣泰 不動產 並 在 簽約室 由 謝采廷 接待 等候 簽約 , 謝采廷 為 順利 詐取 該 陳月英 多 付 之 每 坪 5千 元 差價 ( 30萬 元 - 29.5萬 元 ) , 委由 與 其 有 詐欺 取財 犯意 聯絡 之 鍾孟翰 引導 後 到 之 林清泉 、 林永森 至 廣泰 不動產 辦公室 , 與 在 簽約室 等待 之 陳月英 隔離 , 鍾孟翰 知悉 若 告知 林清泉 、 林永森 該 每 坪 5千 元 差價 ( 即 59萬 元 ) 為 賣方 應 支付 之 服務費 , 林清泉 、 林永森 當 會 表示 異議 , 乃 以 模糊 不 明確 之 說詞 , 向 林清泉 、 林永森 謊稱 契約 價格 為 每 坪 30萬 元 , 然 實際 價格 為 29.5萬 元 , 差價 59萬 元 ( 5千 元 × 118.27 坪 = 59萬1350 元 , 尾數 捨去 ) 乃 廣泰 不動產 應 收取 之 服務費 , 賣方 收取 價金 後 須 再 從中 提領 59萬 元 交予 廣泰 不動產 , 林清泉 、 林永森 因 賣方 依約 不需 付 服務費 , 均 將 鍾孟翰 所 指 59萬 元 服務費 錯誤 認知 為 買方 之 服務費 , 同意 將 之 交予 廣泰 不動產 , 復 因而 均 未 就 簽約 買賣 價格 加以 質疑 。 其後 , 鍾孟翰 始 帶 同 林清泉 、 林永森 前往 簽約室 與 陳月英 見面 , 謝采廷 、 鍾孟翰 於 雙方 簽訂 買賣 契約 前 , 復 向 陳月英 佯稱 : 買賣 價金 為 每 坪 30萬 元 , 總價金 為 3548萬 元 ( 30萬 元 × 118.27 坪 = 3548萬1000 元 , 尾數 捨去 ) , 林清泉 因 前揭 錯誤 認知 而 未 表示 異議 , 陳月英 則 因 誤信 該 價金 確 為 林清泉 、 林永森 之 底價 , 且 其 支付 者 盡 屬 買賣 價金 , 不知謝采廷 、 鍾孟翰 私自 加價 每 坪 5千 元 ( 即 59萬 元 ) 充作 服務 報酬 , 致 陳月英 陷於 錯誤 而 簽立 買賣 契約 ( 價金 以 每 坪 30萬 元 計 ) , 並 依約 給付 林永森 價金 ( 包含 該 受騙 之 差價 59萬 元 ) 。 嗣 於 同年 10月 29日 , 林永森 依於 簽約日 應 鍾孟翰 、 謝采廷 之 要求 而 簽立 服務費 支付 同意書 , 從 陳月英 給付 之 價金 中 匯款 59萬 元 至 廣泰 不動產 帳戶 內 , 謝采廷 、 鍾孟翰 因而 共同 詐欺 取財 既遂 。 |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 106 | 7-9 | 106年度簡字第273號 | 一 、 本件 犯罪 事實 及 證據 , 除 證據 部分 應 補充 「 被告 洪貴香 於 本院 審理 時 之 自白 」 , 餘 均 引用 檢察官 起訴書 之 記載 ( 如 附件 ) 。 |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 108 | 7-9 | 108年度訴字第221號 | 一 、 邱慶彰 於 民國 104年 8月 上旬 某 日 , 受僱 於 真實 姓名 年籍 不詳 綽號 「 阿陳 」 之 成年 男子 , 負責 持 偽造 之 大陸 地區 銀聯卡 ( 下稱 銀聯卡 ) 至 自動櫃員機 提領 款項 之 工作 , 約定 每 提領 新臺幣 ( 下 同 ) 9萬6000 元 , 可 從中 分得 2000 元 之 報酬 。 邱慶彰 即 與 「 阿陳 」 共同 基於 行使 偽造 金融卡 及 意圖 為 自己 不法 所有 以 不正 方法 由 自動 付款 設備 取財 之 犯意 聯絡 , 先 由 「 阿陳 」 駕駛 車牌 號碼 000-○○○○號 租賃 小客車 , 於 民國 104年 8月 15日 下午 某時 許 , 搭載 邱慶彰 及 另 2 名 與 其 等 具有 上開 犯意 聯絡 之 真實 姓名 年籍 不詳 之 成年 男子 ( 其中 1 名 男子 綽號 為 「 阿虎 」 , 另 1 名 男子 以下 均 代稱為 「 甲男 」 ) , 一同 前往 址設 嘉義市 ○區 ○○路 ○○○號 之 「 台新 國際 商業 銀行 嘉義 分行 ( 下稱 台新 銀行 ) 」 , 再 由 「 阿虎 」 於 同 日 下午 5時 9分 許 上開 小客車 抵達 台新 銀行 暫停 在 鄰近 轉角 之 嘉義市 ○區 ○○街 ○○號 附近 路 旁 時 , 在 車 上 將 其 以 不詳 方式 取得 盜錄 銀聯卡 卡號 及 磁卡 資料 並 燒錄 在 外觀 有 台新 銀行 字樣 卡片 載具 方式 而 偽造 之 金融卡 數 張 部分 分予 「 甲男 」 、 邱慶彰 ( 邱慶彰 分得 偽造 如 附表 編號 1 至 6 所 示 銀聯卡 帳戶 資料 之 金融卡 ) 及 告知 提款 密碼 後 , 「 阿虎 」 、 「 甲男 」 及 邱慶彰 即 先後 下車 步行 至 台新 銀行 附設 自動櫃員機 , 各自 接續 將 上開 所 持 偽造 之 銀聯卡 插入 自動櫃員機 並 輸入 密碼 而 行使 , 使 自動櫃員機 判讀 為 合法 有效 卡片 而 支付 所 提領 款項 , 取得 他人 帳戶 內 之 存款 。 嗣 邱慶彰 領得 23萬2000 元 時 , 因 形跡 可疑 , 為 警 上前 盤查 , 邱慶彰 見狀 逃逸 , 經警 於 同 日 下午 5時 25分 許 , 在 嘉義市 ○區 ○○街 ○○號 前 將 之 逮捕 , 並 在 其 身 上 扣得 如 附表 編號 1 至 6 所 示 偽造 之 銀聯卡 6 張 及 現金 23萬2000 元 , 而 查悉 上情 。 |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 108 | 4-6 | 108年度竹簡字第388號 | 一 、 曾佩榕 依 其 智識 程度 , 可 預見 提供 銀行 帳戶 金融卡 及 密碼 等 資料 供 人 使用 , 可能 遭 詐騙 集團 作為 詐欺 取財 之 犯罪 工具 , 讓 被 詐騙人 陷於 錯誤 而 將 款項 匯入 其 所 提供 之 金融 帳戶 , 仍 基於 幫助 他人 詐欺 取財 之 未必 故意 , 於 民國 106年 3月 底 , 將 其 所有 第一 商業 銀行 東門 分行 00000000000 號 帳戶 之 存簿 、 金融卡 , 寄送 予 真實 姓名 、 年籍 不詳 之 詐騙 集團 成員 , 並 依 指示 設定 金融卡 密碼 。 嗣 該 詐騙 集團 成員 取得 上開 帳戶 後 , 即 基於 意圖 為 自己 不法 所有 之 犯意 聯絡 , 於 106年 4月 9日 14時 31分 許 , 撥打 電話 予 孔素貞 , 佯稱 孔素貞 先前 購物 時 作業 疏失 , 帳戶 將 被 扣款 12 次 , 須 至 自動櫃員機 操作 云云 , 孔素貞 因而 陷於 錯誤 , 於 同 日 17時 10分 起 , 陸續 匯款 新臺幣 2萬9,985 元 、 1萬2,985 元 至 曾佩榕 上開 帳戶 。 嗣 孔素貞 察覺 有異 報警 處理 , 始 循線 查悉 上情 。 |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 106 | 7-9 | 106年度簡字第2066號 | 一 、 陳橙萱 明知 其 並 無 販賣 手機 之 真意 , 竟 意圖 為 自己 不法 之 所有 , 基於 詐欺 取財 之 犯意 , 於 民國 106年 2月 8日 前 某 日 , 在 不詳 地點 , 以 電腦 連接 網際網路 登入 Facebook 臉書 社群 網站 , 在 名為 「 二手 智慧型 手機 買賣 交易網 」 之 公開 社團 網頁 上 , 使用 帳號 名稱 「 蘇茹 」 , 刊登 出售 Applei Phone5S 手機 1 支 之 訊息 , 供 不 特定人 瀏覽 , 而 利用 網際網路 對 公眾 散布 之 方式 施行 詐術 。 適夏藝 珊見 前開 網頁 訊息 後 , 誤信 陳橙萱 欲 販售 上開 手機 , 乃 透過 臉書 網站 私人 訊息 功能 與 陳橙萱 洽談 購買 事宜 , 陳橙萱 向 夏藝珊 佯稱 : 願 以 新臺幣 ( 下 同 ) 3,000 元 之 價格 出售 上開 手機 云云 , 致 夏藝珊 陷於 錯誤 , 於 106年 2月 9日 20時 10分 許 , 至 彰化縣 ○○市 ○○○路 00號 台中 銀行 員林 分行 自動櫃員機 , 將 款項 如數 匯入 陳橙萱 所有 之 中華郵政 股份 有限公司 高雄 武廟 郵局 帳號 00000000000000 號 帳戶 。 嗣 因 夏藝珊 匯款 後 , 遲 未 收到 上開 手機 , 始 發覺 被 騙 而 報警 處理 , 經 警 循線 查悉 上情 。 |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 106 | 7-9 | 106年度易字第34號 | 一 、 本案 犯罪 事實 及 證據 , 均 引用 起訴書 之 記載 ( 如 附件 ) 。 |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 105 | 4-6 | 104年度易字第305號 | 一 、 蔡建夆 於 民國 99年 間 , 經 友人 介紹 認識 張○○ ( 起訴書 誤載為 「 張○○ 」 ) , 並 陸續 向 張○○ 借款 逾 新臺幣 ( 下 同 ) 1千萬 元 尚未 歸還 。 詎 蔡建夆 竟 意圖 為 自己 不法 之 所有 , 基於 詐欺 取財 之 犯意 , 自 101年 7月 26日 起 至 同年 8月 13日 止 , 以 其 持用 之 0000000000 號 行動電話 傳送 如 附表 一 所 示 之 簡訊 , 至 張○○ 所 持用 之 0000000000 號 行動電話 , 佯稱 因 官司 遭 限制 自由 、 行動 受到 監控 , 需 向 法院 繳交 保證金 50萬 元 始 可 獲釋 云云 , 致 張○○ 信以為真 , 並 陷於 錯誤 , 而 於 101年 8月 13日 16時 許 , 在 高雄市 ○○區 ○○路 00號 ○○ 便利 超商 旁 , 交付 現金 50萬 元 予 蔡建夆 , 而 受有 損害 。 蔡建夆 食髓知味 , 復 意圖 為 自己 不法 之 所有 , 基於 詐欺 取財 之 犯意 , 自 101年 8月 26日 起 至 同年 9月 27日 止 , 以 上開 行動電話 傳送 如 附表 二 所 示 之 簡訊 至 張○○ 上開 行動電話 , 佯 以 需 30萬 元 行賄 檢察官 , 待 獲釋 後 始 可 取得 工程款 清償 張○○ 云云 , 致 張○○ 又 信以為真 , 並 陷於 錯誤 , 而 於 101年 9月 27日 16時 許 , 在 上開 超商 旁 , 交付 現金 30萬 元 予 蔡建夆 , 而 受有 損害 。 嗣 因 蔡建夆 避不見面 , 張○○ 始 悉 受騙 並 報警 處理 , 而 查知 上情 。 |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 109 | 1-3 | 107年度原易字第119號 | 一 、 公訴 意旨 略 以 : 被告 林淑美 可 預見 將 金融 機構 帳戶 交由 他人 使用 , 可能 幫助 詐欺 集團 , 詐欺 社會 大眾 轉帳 或 匯款 至 該 帳戶 , 成為 所謂 「 人頭 帳戶 」 , 竟 基於 即使 發生 亦 不 違反 本意 之 幫助 詐欺 故意 , 於 民國 106年 8月 下旬 至 106年 9月 28日 該 段 期間 , 將 其 向 中華郵政 股份 有限公司 臺中 工業區 郵局 ( 下稱 臺中 工業區 郵局 ) 所 申辦 之 帳號 : 000 - 00000000000000 號 帳戶 存摺 、 金融卡 ( 含 密碼 ) , 持 至 臺中市 大肚區 之 「 7-11 便利商店 」 蔗園 門市 , 寄交 予 某 詐欺 集團 成員 使用 。 該 詐欺 集團 成員 取得 前揭 帳戶 之 金融卡 及 密碼 後 , 竟 共同 意圖 為 自己 不法 之 所有 , 並 基於 詐欺 取財 之 犯意 聯絡 , 於 106年 9月 27日 19時 5分 許 , 冒充為 雄獅 旅行社 之 客服 人員 , 撥打 電話 向 黃歆惠 謊稱 因 公司 作業 疏失 , 誤代 其 訂購 12 張 飛往 洛杉磯 之 機票 , 須 至 ATM 操作 取消 扣款 云云 , 致 黃歆惠 因而 陷於 錯誤 , 依 該 詐欺 集團 成員 之 指示 , 旋 至 新北市 ○○區 ○○街 000號 之 「 十四 份 郵局 」 , 於 106年 9月 28日 12時 18分 許 、 12時 19分 許 , 操作 郵局 自動櫃員機 , 分別 匯款 新臺幣 ( 下 同 ) 8萬10 元 、 7萬90 元 至 被告 上開 郵局 帳戶 內 。 因 認 被告 涉犯 刑法 第30 條 第1 項 、 第339 條 第1 項 之 幫助 詐欺 取財 罪嫌 等語 。 |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 100 | 4-6 | 100年度嘉簡字第967號 | 一 、 本件 犯罪 事實 及 證據 , 除 證據 部分 補充 「 被告 3 人 於 本院 調查 時 為 認罪 之 陳述 」 外 , 其餘 引用 附件 檢察官 聲請 簡易 判決 處刑書 之 記載 。 |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 106 | 4-6 | 105年度審簡字第2371號 | 一 、 林若昀 明知 金融 機構 帳戶 為 個人 信用 之 表徵 , 且 申請 開立 金融 帳戶 並 無 任何 特殊 限制 , 任何 人 只要 有 些許 款項 , 均 可 自行 至 不同 金融 機構 申請 開立 多數 帳戶 使用 , 並 預見 將 自己 持用 之 帳戶 存摺 、 提款卡 及 密碼 交付 他人 使用 , 可能 因此 供 不法 詐騙 份子 利用 以 詐術 使 他人 將 款項 匯入 後 , 再 予 提領 使用 , 因而 幫助 他人 從事 詐欺 取財 犯行 , 竟 基於 幫助 他人 詐欺 取財 之 不 確定 故意 , 於 民國 105年 4月 間 , 利用 LINE 通訊 軟體 與 真實 姓名 年籍 不詳 , 自稱 「 蘇佳慧 」 之 成年人 聯繫 , 約定 以 每 本 金融 帳戶 每 使用 5日 為 一 期 , 一 期 新臺幣 ( 下 同 ) 5000 元 , 每 月 3萬 元 之 價格 計算 報酬 後 , 旋 依 「 蘇佳慧 」 指示 更改 如 附表 二 所 示 之 金融 帳戶 提款卡 密碼 為 「 556677 」 , 並 於 105年 4月 14日 下午 4時 54分 許 , 將 如 附表 二 所 示 之 金融 帳戶 存摺 、 提款卡 以 統一 便利商店 「 交貨便 」 寄送 至 高雄市 楠梓區 統一 便利商店 廣昌 門市 予 真實 姓名 、 年籍 不詳 之 收件人 「 廖經民 」 ( 本件 無 證據 可 證 林若昀 知悉 該 詐欺 集團 係 3 人 以上 共同 犯 詐欺 取財 罪 ) 。 嗣 「 廖經民 」 取得 如 附表 二 所 示 之 金融 帳戶 存摺 、 提款卡 後 , 即 供 其 所屬 之 詐欺 集團 使用 , 並 意圖 為 自己 不法 之 所有 , 基於 詐欺 取財 之 犯意 , 於 如 附表 三 所 示 時間 , 以 如 附表 三 所 示 之 詐騙 方法 , 向 林玫岑 、 林建儒 、 張友齡 、 黃婉甄 、 江姵儀 、 楊婉瑜 、 羅子茜 、 鄭杏妃 、 黃雅萍 、 廖御凱 、 蘇儒榜 施用 詐術 , 致 林玫岑 等 人 陷於 錯誤 , 遂 依 詐欺 集團 成員 指示 , 於 如 附表 三 所 示 之 匯款 時間 及 地點 , 將 如 附表 三 所 示 金額 之 款項 匯入 如 附表 三 所 示 之 金融 帳戶 內 。 嗣 因 林玫岑 等 人 發覺 遭 詐騙 , 報警 處理 , 經 警 循線 查獲 。 |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 108 | 4-6 | 107年度訴字第3039號 | 一 、 甲○○ 、 己○○ 於 民國 107年 3月 上 、 中旬 間 , 先後 加入 「 易信 」 通訊 軟體 中 暱稱為 「 阿燦木 」 為首 之 詐騙 集團 , 擔任 持 金融卡 至 自動櫃員機 提領 詐欺 贓款 之 「 提款 車手 」 工作 ( 己○○ 、 甲○○2 人 所 涉 參與 犯罪 組織 部分 , 業經 臺灣 新竹 地方 法院 以 107年度 訴 字 第506 號 刑事 判決 判處 有罪 , 非 本案 起訴 範圍 ) 。 壬○○ 為 甲○○ 之 國中 同學 , 雖 無 參與 犯罪 組織 之 犯意 , 然 其 知悉 甲○○ 、 己○○2 人 係 詐騙 集團 之 提款 車手 , 欲 至 各 地 自動櫃員機 即時 提領 詐騙 贓款 , 仍 為 了 獲取 新臺幣 ( 下 同 ) 2000 元 之 報酬 , 於 107年 3月 18日 上午 11時 10分 許 , 駕駛 車牌 號碼 000 - 0000 號 自用 小客車 , 自 苗栗縣 搭載 甲○○ 、 己○○ 及 甲○○ 之 女友 即 少年 葉○慧 ( 90年 6月 生 , 姓名 詳卷 , 本案 涉嫌 部分 由 臺灣 苗栗 地方 法院 少年 法庭 以 107年度 少調字 第282 號 少年 保護 案件 調查 中 ) 前往 臺中市 提款 , 甲○○ 、 己○○ 、 壬○○ 及 姓名 不詳 之 上游 車手 、 詐騙 話務 機房 成員 , 乃 共同 基於 3 人 以上 共犯 詐欺 取財 之 犯意 , 由 甲○○ 指示 己○○ 後 , 坐 副駕駛座 之 己○○ 指示 再 駕駛人 壬 ○○ 於 特定 超商 或 特定 銀行 前 停車 等待 , 己○○ 持 人頭 提款卡 下車 領款 後 返回 車 上 之 方式 , 先後 為 如 附表 所 示 之 6 次 提領 詐騙 所得 現金 之 犯行 ( 其中 附表 編號 3 、 5 等 兩 次 詐欺 取財 犯行 , 己○○ 、 甲○○2 人 已 另 案 起訴 , 非 本案 起訴 範圍 , 就 該 2 次 犯行 本案 僅 起訴 共同 正犯 壬 ○○ , 詳 如 附表 「 備註 」 欄 所 載 ) 。 嗣 己○○ 、 甲○○2 人 共同 清點 、 整理 當日 所 提領 之 犯罪 所得 現金 , 而 由 壬○○ 駕駛 上揭 自用 小客車 載運渠等 及 成功 提領 之 犯罪 所得 現金 返回 苗栗 後 , 由 己○○ 將 當日 所 提領 之 犯罪 所得 , 扣除 己○○ 當日 報酬 5000 元 、 甲○○ 當日 報酬 2000 元 、 壬○○ 當日 報酬 2000 元 後 , 將 剩餘 贓款 於 苗栗縣 某 公園 , 交付 予 姓名 不詳 負責 收款 之 上游 後 , 始行 解散 。 |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 104 | 10-12 | 104年度簡字第5266號 | 一 、 張珮綺 ( 原名 張美娟 ) 於 民國 102年 5月 間 , 因故 在 臺中市 認識 尼泊爾 國籍 之 LAMA , RINZINDORJEE ( 中文 名 : 仁增 ) 。 嗣 於 如 附表 一 所 示 之 102年 7月 26日 至 102年 8月 20日 間 , 張珮綺 竟 基於 意圖 為 自己 不法 所有 之 接續 犯意 , 在 臺北市 ( 行天宮 、 臺北 火車站 、 士林 夜市 ) 、 臺中市 ( 臺中 火車站 ) 、 高雄市 ( 高雄 火車站 、 文化 中心 ) 等 地 , 陸續 向 仁增 佯稱 : 父親 生病 要 住院 開刀 、 郵局 帳戶 有 新臺幣 ( 下 同 ) 80萬 元 定存 , 定存 到期 即可 還款 云云 , 致 仁增 陷於 錯誤 , 而 陸續 於 如 附表 一 所 示 之 時間 交付 如 附表 所 示 之 現金 予 張珮綺 。 嗣 經仁增 多 次 催討 款項 , 張珮綺 遂 於 102年 9月 24日 在 臺中市 簽立 債務 協議書 允諾 還款 , 然 迄至 103年 9月 10日 止 , 張珮綺 僅 於 如 附表 二 編號 1 至 6 所 示 時間 分別 還款 共計 2萬9,000 元 , 後 即 未 再 依約 還款 , 且 避不見面 , 仁增 始知 受騙 。 |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 108 | 1-3 | 107年度簡上字第1167號 | 一 、 張益誠 可 預見 一般人 收取 他人 金融 機構 帳戶 之 行徑 , 常 係 為 遂行 財產 犯罪 之 需要 , 以 便利 贓款 取得 , 及 使 相關 犯行 不易 遭 人 追查 , 而 可 預見 提供 自己 於 金融 機構 帳戶 之 存摺 、 提款卡 及 提款 密碼 等 物 供 他人 使用 , 他人 有 將 之 用於 財產 犯罪 之 可能 , 竟 仍 基於 幫助 他人 犯 詐欺 取財 罪 之 不 確定 犯意 , 於 民國 107年 1月 4日 前 之 某 日 時許 , 在 不詳 地點 , 將 其 所 申辦 之 中華郵政 股份 有限公司 新莊 新泰路 郵局 帳號 : 00000000000000 號 帳戶 ( 下稱 郵局 帳戶 ) 之 存摺 、 提款卡 及 密碼 , 交付 與 真實 姓名 年籍 不詳 之 詐欺 集團 成年 成員 收受 , 該 詐欺 集團 不詳 成年 成員 取得 張益誠 所有 上開 郵局 帳戶 之 存摺 、 提款卡 、 提款 密碼 後 , 遂 共同 意圖 為 自己 不法 之 所有 , 基於 詐欺 取財 之 犯意 聯絡 , 利用 其 上開 帳戶 , 分別 於 如 附表 各 編號 所 示 之 時間 , 以 附表 所 示 之 方式 向 林俊昇 、 鄭雅方 、 蔡玹銘 、 丁宜春 等 人 施用 詐術 , 致 使 林俊昇 、 鄭雅方 、 蔡玹銘 、 丁宜春 等 人 陷於 錯誤 , 而 於 附表 各 編號 所 示 之 匯款 時間 , 將 如 附表 各 編號 所 示 之 金額 匯款 至 張益誠 上開 郵局 帳戶 內 。 嗣 因 林俊昇 、 鄭雅方 、 蔡玹銘 、 丁宜春 發覺 有異 , 報警 處理 , 始 循線 查知 上情 。 |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 102 | 1-3 | 100年度易字第3977號 | 一 、 緣 丙○○ 認可 利用 醫師 出具 不實 之 診斷 證明書 , 使 未 罹患 癌症 之 病患 因此 得 向 保險 公司 領取 保險 理賠 而 得利 , 而 尋找 欲行 詐領 保險金 之 被保險人 , 由 醫師 開具 不實 診斷 證明 , 以 共同 向 保險 公司 詐領 保險金 。 丙○○ 經由 先前 任職 於 其 所 經營 之 「 日友 環保 公司 」 之 員工 丁○○ , 而 尋得 欲 假裝 罹患 癌症 領取 保險金 之 甲○○ , 乃 於 附表 一 所 示 「 投保 日期欄 」 內 所 示 之 日期 , 以 甲○○ 為 要保人 及 被保險人 投保 幸福 人壽 保險 股份 有限公司 、 富邦 人壽 保險 股份 有限公司 、 國華 人壽 保險 股份 有限公司 、 三商 美邦 人壽 保險 股份 有限公司 、 全球 人壽 保險 股份 有限公司 之 防癌險 、 醫療險 、 人壽 保險 。 丁○○ 並 帶 同 甲○○ 於 民國 95年 11月 20日 , 前往 臺北 富邦 銀行 永吉 分行 申請 開立 帳號 000000000000 號 存款 帳戶 , 於 開戶 後 約 2 星期 後 某 日 , 由 丁○○ 將 該 存款 帳戶 存摺 、 提款卡 及 密碼 交給 丙○○ 。 陳漢明 於 95 、 96年 間 , 係 位在 桃園縣 楊梅市 ○○○路 0段 000號 「 天成 醫院 」 及 桃園縣 中壢市 ○○路 000號 「 天晟 醫院 」 之 外科 主治 醫師 , 為 從事 業務 之 人 。 丙○○ 認可 利用 陳漢明 之 醫師 資格 出具 不實 之 診斷 證明書 , 使 未 罹患 癌症 之 病患 因此 得 向 保險 公司 領取 保險 理賠 而 得利 , 乃 提議 由 其 負責 仲介 未 罹患 癌症 之 病患 至 天晟 醫院 就診 , 待 陳漢明 應允 後 , 由 丙○○ 於 不詳 時間 、 地點 , 提供 來源 不詳 之 癌症 組織 予 陳漢明 , 並 告知 陳漢明 將 安排 甲○○ 至 天晟 醫院 就醫 。 陳漢明 、 丙○○ 、 丁○○ 、 甲○○ 共同 基於 行使 業務 上 登載 不實 文書 及 意圖 為 自己 不法 所有 以 詐欺 取財 之 犯意 聯絡 , 丁○○ 經 丙○○ 之 指示 , 先 於 95年 12月 25日 帶 同甲○○ 至 天晟 醫院 掛號 , 在 天晟 醫院 內 留下 病歷 資料 。 丁○○ 於 96年 1月 8日 再 偕同 甲○○ 至 陳漢明 在 天晟 醫院 之 門診 進行 乳房 超音波 檢查 , 檢驗 之 結果 為 左側 乳房 有 約 0.8 公分 之 小瘤 , 為 原位癌 , 陳漢明 表示 需 再 做 切片 檢查 。 於 96年 1月 15日 丁○○ 再 與 甲○○ 前往 陳漢明 之 門診 , 由 陳漢明 對 甲○○ 進行 手術 切片 檢查 , 交由 不 知情 之 天晟 醫院 病理科 人員 進行 檢驗 , 然 檢驗 結果 為 纖維化 囊腫 , 惟 其 仍 於 96年 1月 15日 開立 診 字 第000000000 號 診斷 證明書 , 內容 為 「 乳房 腫瘤 」 ( 即 附表 二 編號 1 ) 。 於 96年 1月 24日 丁○○ 與 甲○○ 再度 前往 陳漢明 之 門診 , 由 陳漢明 對 甲○○ 進行 切片 手術 檢查 , 陳漢明 將 事先 自 丙○○ 所 交付 之 癌症 組織 檢體 中 割取 部分 , 趁隙 摻入 甲○○ 未 罹 癌 組織 切片 中 , 交由 不 知情 之 天晟 醫院 病理科 人員 進行 檢驗 , 檢體 送驗 之 結果 為 「 乳房 , 左側 , 切除術 -- 腺管 原位癌 , 惡性度 高 」 , 陳漢明 即 據 該 罹 癌 之 病理 切片 報告 , 於 96年 1月 29日 在 天晟 醫院 對 甲○○ 進行 部分 乳房 切除 手術 , 並 實行 第一 次 化學 治療 。 丁○○ 與 甲○○ 於 96年 4月 23日 復 前往 陳漢明 之 門診 , 經 陳漢明 以 超音波 檢查 結果 , 偽以 仍 有 惡性 腫瘤 未 清除 , 甲○○ 乃 於 96年 5月 11日 至 天晟 醫院 住院 , 於 同 年 月 15日 進行 部分 乳房 切除 手術 , 陳漢明 並 將 事先 自 丙○○ 所 交付 之 癌症 組織 檢體 中 割取 之 部分 , 趁隙 摻入 甲○○ 未 罹 癌 組織 切片 中 , 交由 不 知情 之 天晟 醫院 病理科 人員 進行 檢驗 , 檢體 送驗 之 結果 為 「 乳房 , 左側 , 切除術 -- 侵襲性 乳管癌 」 , 且 將 甲○○ 罹患 乳癌 及於 前揭 時間 所 為 不實 之 診斷 結果 及 所 為 之 相關 治療 , 接續 登載 於 其 業務 上 作成 之 病歷 , 並 以 甲○○ 罹患 乳癌 進行 化學 治療 為由 , 分別 於 96年 3月 5日 至 同 年 月 11日 、 同年 4月 9日 至 同 年 月 14日 、 同年 5月 11日 至 同 年 月 20日 、 同年 6月 11日 至 同 年 月 17日 、 同年 7月 9日 至 同 年 月 15日 、 同年 8月 10日 至 同 年 月 17日 、 同年 9月 10日 至 同 年 月 17日 、 同年 10月 8日 至 同 年 月 15日 、 同年 11月 12日 至 同 年 月 19日 至 天晟 醫院 住院 , 陳漢明 以 一般 正常 之 人 均 能 承受 劑量 對 甲○○ 進行 化學 治療 , 並 將 對 甲○○ 因 女性 乳房 惡性 腫瘤 及 進行 化學 治療 之 不實 內容 , 接續 登載 於 其 業務 上 作成 之 病歷 及 如 附表 二 編號 2 至 16 所 示 之 診斷 證明書 上 。 之後 由 丁○○ 將 如 附表 二 所 示 不實 之 診斷 證明書 交予 丙○○ , 由 丙○○ 分別 於 附表 一 所 示 申請 理賠 日期欄 所 示 時間 , 交予 如 附表 一 所 示 之 保險 公司 而 行使 之 , 致 幸福 人壽 保險 股份 有限公司 等 保險 公司 誤認 甲○○ 罹患 癌症 , 因而 陷於 錯誤 , 於 附表 一 「 理賠 日期欄 」 所 示 之 日期 , 給付 如 附表 一 「 理賠 金額欄 」 所 示 之 金額 ( 均 匯 至 甲○○ 所 申設 之 臺北 富邦 銀行 永吉 分行 帳號 000000000000 號 存款 帳戶 ) , 共計 新臺幣 ( 下 同 ) 2854萬1785 元 , 並 均 致生 損害 於 附表 一 所 示 各 保險 公司 對於 保險金 理賠 審核 之 正確性 。 丙○○ 取得 該 等 理賠金 後 , 於 不詳 時間 、 地點 , 給付 不詳 之 金額 予 陳漢明 , 另 於 96 、 97年 間 某 日 , 在 臺北市 某 處 , 交付 現金 200萬 元 予 丁○○ , 並 將 前揭 甲○○ 所 申請 設立 之 銀行 帳戶 存摺 、 提款卡返 還 丁○○ 。 |
臺灣南投地方法院 | 108 | 1-3 | 107年度易字第299號 | 一 、 梁芳慈 知悉 如 無 正當 理由 要求 他人 提供 金融 帳戶 之 存摺 、 金融卡 及 密碼 , 極 有 可能 利用 金融 帳戶 作為 詐欺 犯罪 之 工具 , 而 可 預見 金融 帳戶 將 被 他人 利用 遂行 詐欺 犯罪 , 竟 仍 基於 幫助 他人 實施 詐欺 取財 犯罪 之 不 確定 故意 , 於 民國 106年 12月 8日 前 某 日 , 將 其 所 申辦 之 渣打 國際 商業 銀行 中清 分行 帳號 : 00000000000000 號 帳戶 之 存摺 、 印鑑章 、 金融卡 及 密碼 交給 真實 姓名 年籍 不詳 之 人 。 該 真實 姓名 年籍 不詳 之 人 取得 上開 金融 帳戶 之 存摺 、 印鑑章 、 金融卡 及 密碼 後 , 即 與 其他 詐騙 成員 , 共同 意圖 為 自己 不法 之 所有 , 基於 詐欺 取財 之 犯意 聯絡 , 分別 於 : ㈠ 106年 12月 8日 上午 10時 8分 許 , 撥打 電話 予 董善治 , 冒充 係 伊 姪子 , 佯稱 因 作生意 急需 用錢 , 致 使 董善治 陷於 錯誤 , 於 同 日 上午 10時 50分 許 , 匯款 新臺幣 ( 下 同 ) 13萬 元 至 上開 金融 帳戶 , 旋 遭 提領 殆盡 。 ㈡ 106年 12月 8日 上午 11時 16分 許 , 撥打 電話 予 黃俊能 , 冒充 係 伊 友人 , 佯稱 需要 借 錢 , 致 使 黃俊能 陷於 錯誤 , 於 同 日 中午 12時 許 , 匯款 10萬 元 至 上開 金融 帳戶 , 旋 遭 提領 殆盡 。 |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 108 | 10-12 | 108年度簡上字第586號 | 一 、 卓宏 依 其 社會 生活 之 通常 經驗 與 智識 思慮 , 雖 可 預見 將己 管領 之 金融 帳戶 之 存摺 、 提款卡 及 密碼 等 物 提供 非 屬 親故 或 互 不 相識 之 人 使用 , 有 遭 他人 利用 作為 財產 犯罪 所得 財物 匯入 及 提領 工具 之 可能 , 使 犯罪 查緝 更形 困難 , 進而 對 該 詐欺 取財 正犯 所 實行 之 詐欺 取財 罪行 施以 一定 助力 , 仍 基於 縱 令 他人 以 其 所 管領 之 金融 帳戶 實行 詐欺 取財 犯行 亦 不 違 其 本意 之 幫助 犯意 , 於 民國 107年 5月 10日 前 之 某 日 , 在 新北市 ○○區 ○○路 0○0號 , 將 其 所 申設 之 第一 商業 銀行 帳號 00000000000 號 帳戶 ( 下稱 第一 銀行 帳戶 ) 、 永豐 商業 銀行 帳號 00000000000000 號 帳戶 ( 下稱 永豐 銀行 帳戶 ) 、 華泰 商業 銀行 帳號 00000000000 號 ( 聲請 簡易 判決 處刑書 誤載為 0000000000000000 號 , 應 予 更正 ) 帳戶 ( 下稱 華泰 銀行 帳戶 ) 之 存摺 、 金融卡 , 交予 吳俊賢 ( 業經 檢察官 另行 併案 審理 ) , 並 將 上開 3 帳戶 之 密碼 書寫 在 存摺 之上 , 再 交由 吳俊賢 ( 業經 檢察官 另行 併案 審理 ) 於 107年 5月 10日 , 在 不詳 處所 之 統一 便利 商店 內 , 將 其 所 申辦 之 永豐 銀行 帳號 00000000000000 號 帳戶 之 存摺 、 金融卡 , 及 卓宏 交付 之 上開 3 帳戶 之 存摺 、 金融卡 , 寄送 予 通訊 軟體 LINE 暱稱 「 楊雨潼 」 所屬 之 詐欺 集團 成員 , 並 將 密碼 書寫 告知 對方 。 嗣 該 詐欺 集團 取得 上開 帳戶 之 存摺 、 提款卡 及 密碼 等 資料 後 , 旋 由 該 詐欺 集團 成員 基於 意圖 為 自己 不法 之 所有 之 犯意 , 分別 於 如 附表 所 示 之 時間 , 以 如 附表 所 示 之 方式 詐騙 曾秀鳳 、 毛羽豐 、 林曼霓 、 鄭百宏 、 李孟昌 、 張語唐 , 致 渠等 陷於 錯誤 , 分別 於 如 附表 所 示 之 匯款 時間 , 將 如 附表 所 示 之 金額 匯款 至 該 詐欺 集團 控制 使用 與 之 無 犯意 聯絡 之 卓宏所 管領 之 如 附表 所 示 之 帳戶 , 並 由 該 詐欺 集團 成員 持卓宏 所 提供 前開 帳戶 之 提款卡 將 該 款項 提領 殆盡 , 而 以 此 方式 幫助 該 詐欺 集團 成員 向 他人 詐取 財物 得逞 。 嗣 因 曾秀鳳 、 毛羽豐 、 林曼霓 、 鄭百宏 、 李孟昌 、 張語唐 陸續 發覺 受騙 而 報警 處理 , 始 查悉 上情 。 |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 101 | 7-9 | 101年度審簡字第756號 | 一 、 本件 犯罪 事實 除 更正 起訴書 犯罪事實欄 第五 行 「 101年 2月 28日 」 為 「 101年 2月 29日 」 外 , 其餘 均 引用 如 附件 起訴書 之 記載 。 |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 103 | 4-6 | 103年度桃簡字第573號 | 一 、 本件 犯罪 事實 及 證據 , 均 引用 檢察官 聲請 簡易 判決 處刑書 之 記載 ( 如 附件 ) 。 |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 101 | 4-6 | 101年度易字第98號 | 一 、 游琇馭 明知 現今 社會 詐騙 集團 猖獗 , 亦 能 預見 任意 將 金融 機構 帳戶 之 金融卡 及 密碼 提供 他人 , 足供 他人 使用 作為 詐欺 取財 等 犯罪 後 收受 被害人 匯款 , 以 遂 掩飾 或 隱匿 犯罪 所得 財物 目的 之 工具 , 竟 仍 基於 幫助 詐欺 取財 之 犯意 , 於 民國 99年 4月 8日 至 10日 間 某 日 , 與 名為 「 李逸育 」 之 真實 姓名 年籍 不詳 成年人 聯絡 後 , 在 桃園縣 觀音鄉 某 7-11 便利 超商 內 , 將 其 渣打 國際 商業 銀行 觀音 分行 ( 下稱 渣打 銀行 ) 帳號 000 - 00000000000005 號 帳戶 之 金融卡 及 密碼 寄送 台中 某 址 予 「 李逸育 」 其 人 。 「 李逸育 」 於 取得 該 金融卡 及 密碼 後 , 即 與 其 所屬 犯罪 集團 成員 , 共同 基於 意圖 為 自己 不法 所有 之 犯意 聯絡 , 於 同 年 月 10日 晚上 9時 30分 許 , 以 電話 與 杜君宜 聯絡 , 佯稱 賣家 告知 杜君宜 先前 取貨 時 因 誤領 貨單 , 致 付款 方式 變成 分期付款 , 須 依 其 指示 至 櫃員機 操作 始 能 取消 錯誤 , 致 杜君宜 不疑有他 , 而 陷於 錯誤 , 遂 依 其 指示 分別 於 翌日 ( 11日 ) 凌晨 零時 3分 、 零時 5分 、 零時 9分 , 在 渣打 銀行 彰他 分行 內 之 櫃員機 , 將 新台幣 ( 下 同 ) 99,900 、 1,000 、 27,066 元 匯 至 游琇馭 上開 帳戶 中 。 嗣 經 杜君宜 發覺 有異 報警 而 循線 查獲 。 |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 102 | 1-3 | 102年度中簡字第232號 | 一 、 張文成 基於 詐欺 取財 之 犯意 , 意圖 為 自己 不法 之 所有 , 於 民國 101年 11月 3日 上午 8時 40分 許 , 在 臺中市 ○里區 ○○路 0段 000號 「 大 買家 大里 國光店 」 賣場 內 , 利用 購買 商品 「 龍骨 ( 思牧 ) 」 1 袋 完成 過磅 標價 ( 市價 新臺幣 【 下 同 】 36 元 ) 後 , 且 店員 疏 未 注意 之 際 , 將 另 1 袋 未 過磅 標價 之 「 龍骨 ( 思牧 ) 」 ( 市價 50 元 ) 裝入 已 標價 之 袋 內 , 以 此 高價 低標 之 方式 , 致 使 收銀檯 人員 不疑有他 , 誤認 張文成 僅 購買 市價 36 元 之 商品 而 結帳 完成 交易 , 並 將 上開 商品 交付 予 張文成 。 旋 於 同 日 上午 9時 3分 許 , 張文成 結帳 後 欲 離去 時 , 為 安管 人員 陳國相 發覺 且 報警 而 當場 查獲 , 並 扣得 上開 「 龍骨 ( 思牧 ) 」 1 袋 ( 已 發還 ) 。 |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 107 | 10-12 | 107年度訴字第1100號 | 一 、 王詩雅 於 民國 106年 12月 間 , 經 一 名 自稱 「 華亞 科技 」 之 不詳 姓名 年籍 之 成年 男子 邀約 , 同意 加入 不詳 成員 組成 之 詐騙 集團 , 負責 提領 由 該 詐欺 集團 另 不詳 成員 詐騙 被害人 所得 之 贓款 ( 俗稱 車手 ) 再 交予 「 華亞 科技 」 之 工作 , 並 可 取得 提領 金額 3% 之 報酬 。 王詩雅 並 邀 顏佳慧 ( 涉嫌 詐欺罪 部分 另 案 提起公訴 ) 加入 其 所屬 之 詐欺 集團 , 且 由 顏佳慧 提供 所 申請 之 中華郵政 臺南 鹽埕 郵局 帳戶 ( 局 帳號 0000000 - 0000000 號 ) 供作 該 詐欺 集團 詐騙 民眾 之 匯款 帳戶 , 及 擔任 提款 角色 , 負責 提領 被 害 民眾 匯入 該 郵局 帳戶 之 款項 , 再 交予 王詩雅 轉交 所屬 詐欺 集團 成員 。 嗣 王詩雅 即 與 顏佳慧 、 不詳 詐欺 集團 成員 共同 意圖 為 自己 不法 之 所有 , 基於 三 人 以上 共同 詐欺 取財 之 犯意 聯絡 , 由 詐欺 集團 成員 以 附表 所 示 之 方式 詐騙 附表 所 示 葉韋瑄 、 周君彥 、 邱春智 、 葉子瑄 、 干仁賢 等 人 , 使 葉韋瑄 等 人 陷於 錯誤 , 依 指示 於 附表 所 示 之 時間 將 附表 所 示 之 金額 轉入 顏佳慧 前開 郵局 帳戶 , 顏佳慧 再 依 王詩雅 之 指示 , 自行 或 與 王詩雅 於 附表 所 示 之 時間 地點 提領 款項 , 並 將 領得 之 款項 交予 王詩雅 , 王詩雅 再 轉交 所屬 之 詐欺 集團 成員 「 華亞 科技 」 , 王詩雅 並 可 取得 提領 款項 3% 之 金額 為 報酬 。 嗣 經 警 依 監視器 錄得 影像 循線 查獲 。 |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 101 | 4-6 | 100年度易字第1200號 | 一 、 蕭漢平 前 因 偽造 文書 案件 , 經 本院 以 94年度 訴 字 第1680 號 判決 判處 有期徒刑 4月 , 如 易科 罰金 , 以 銀元 參佰 元 折算 壹日 確定 , 並 於 民國 95年 3月 31日 准予 易科 罰金 執行 完畢 。 |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 109 | 10-12 | 109年度易字第742號 | 一 、 莊豐銘 依 其 智識 經驗 , 知悉 詐騙 集團 等 不法 份子 經常 利用 他人 所 申請 之 金融 帳戶 , 誘騙 民眾 以 轉帳 等 方式 將 金錢 匯入 , 以 獲取 不法 利益 並 逃避 執法 人員 之 追查 , 亦 知悉 提供 金融 帳戶 予 陌生 人士 使用 , 常 與 財產 犯罪 密切 相關 , 可能 被 詐騙 犯罪 集團 所 利用 以 遂 其 詐欺 犯罪 之 目的 , 且 一般 正常 交易 , 多 使用 自己 帳戶 收取 款項 , 以 降低 轉手 風險 並 杜 爭議 , 殆無 使用 他人 帳戶 收取 匯款 , 再行 要求 帳戶 所有人 提領 款項 另 為 交付 之 可能 , 而 得 預見 如 受 他人 委託 先行 提供 金融 帳戶 之 帳號 , 再 依 指示 提領 款項 交付 之 工作 , 實 為 收取 詐欺 等 犯罪 贓款 及 掩飾 其他 詐騙 集團 成員 犯行 , 竟 仍 以 與 他人 共同 遂行 詐欺 取財 犯罪 亦 不 違背 其 本意 之 不 確定 故意 , 與 真實 姓名 年籍 不詳 之 詐騙 集團 成員 ( 無 證據 足 認 有 3 人 以上 或 成員 中 有 未滿 18 歲 之 人 ) 共同 意圖 為 自己 不法 所有 之 犯意 聯絡 , 於 民國 109年 3月 31日 下午 2時 30分 前 之 某時 , 提供 其 申設 之 國泰世華 商業 銀行 八德 分行 帳號 000000000000000 號 帳戶 ( 下稱 國泰 帳戶 ) 及 中國信託 商業 銀行 淡水 分行 帳號 000000000000 號 帳戶 ( 下稱 中信 帳戶 ) 予 詐騙 集團 成員 使用 。 嗣 該 詐騙 集團 成員 取得 上開 帳戶 後 , 即 於 如 附表 所 示 之 時間 , 撥打 電話 予 如 附表 所 示 之 李錦文 及 孫忠興 , 並 向 其 等 佯稱 如 附表 所 示 之 理由 , 致 如 其 等 陷於 錯誤 , 而 匯款 如 附表 所 示 金額 至 如 附表 所 示 之 帳戶 內 , 莊豐銘 再 依 詐騙 集團 成員 指示 , 於 如 附表 所 示 時間 提領 如 附表 所 示 金額 後 交付 予 不詳 詐欺 集團 成員 。 |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 107 | 4-6 | 107年度中簡字第1214號 | 一 、 陳德致 明知 無 正當 理由 徵求 他人 提供 金融 帳戶 之 存摺 、 提款卡 ( 含 密碼 ) 者 , 極 有 可能 利用 該 等 帳戶 為 與 財產 有關 之 犯罪 工具 , 而 可 預見 金融 帳戶 被 他人 利用 以 遂行 詐欺 犯罪 , 竟 仍 容任 所 提供 之 金融 帳戶 可能 被 利用 , 造成 詐欺 取財 結果 之 發生 , 而 基於 幫助 他人 實施 詐欺 取財 犯罪 之 不 確定 故意 , 於 106年 9月 6日 , 與 真實 姓名 、 年籍 不詳 , LINE 帳戶 名稱 為 「 陳雅欣 」 之 成年人 約定 , 以 每 月 新臺幣 ( 下 同 ) 3萬 元 之 代價 , 將 其 所 申辦 之 元大 商業 銀行 中港 分行 ( 下稱 元大 銀行 ) 帳號 000 - 00000000000000 號 帳戶 之 存摺 、 提款卡 ( 含 密碼 ) 出租 與 該 人 , 並 於 翌 ( 7 ) 日 晚間 6時 45分 許 , 在 臺中市 北區 漢口路 之 全家 便利商店 內 , 以 店對店 寄送 之 方式 , 將 前揭 帳戶 之 存摺 、 提款卡 ( 含 密碼 ) 寄 至 位於 新北市 三重區 大智街 94號 全家 便利商店 大智店 予 收件人 「 詹耿誌 」 。 嗣 「 陳雅欣 」 、 「 詹耿誌 」 與 其 具有 詐欺 取財 犯意 聯絡 之 詐欺 集團 成員 , 即 共同 意圖 為 自己 不法 之 所有 , 於 106年 9月 12日 上午 9時 30分 許 , 假冒 臺灣 臺北 地方 法院 檢察署 檢察官 之 名義 , 以 門號 0000000000 號 撥打 與 方鳳珠 , 向 其 佯稱 : 所 開立 之 中國信託 帳戶 涉嫌 洗錢 , 有 陸商 之 小孩 遭 綁架 以 該 帳戶 為 受款 帳戶 , 需 匯款 至 指定 之 帳戶 , 破案 後 再行 發還 云云 , 致 方鳳珠 陷於 錯誤 , 而 依 詐欺 集團 成員 之 指示 , 於 106年 9月 12日 中午 12時 46分 許 , 以 臨櫃 匯款 之 方式 , 匯入 9萬7000 元 至 上開 帳戶 內 , 並 旋 遭 提領 一 空 , 嗣 方鳳珠 察覺 有異 , 始 知 受騙 , 並 報警 處理 , 因而 循線 查悉 上情 。 |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 107 | 7-9 | 106年度易緝字第24號 | 一 、 甲○○ ( 綽號 高基 、 高雞 ) 與 少年 吳○凱 及 渠等 所屬 詐欺 集團 不詳 年籍 之 成年 成員 間 , 意圖 為 自己 不法 之 所有 , 共同 基於 僭行 公務員 職務 、 行使 偽造 公文書 、 詐欺 取財 之 犯意 聯絡 , 先後 為 下列 行為 : |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 106 | 7-9 | 106年度簡字第2843號 | 一 、 本件 除 下列 記載 應 更正 部分 外 , 其餘 犯罪 事實 及 證據 , 均 引用 檢察官 聲請 簡易 判決 處刑書 ( 如 附件 ) 之 記載 : |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 108 | 1-3 | 108年度簡字第32號 | 一 、 張文憲 可 預見 提供 行動電話 門號 SIM卡 予 他人 使用 , 可能 幫助 他人 用以 實施 詐欺 取財 犯罪 , 竟 基於 縱 有人 以 該 SIM卡 作為 詐欺 犯罪 之 工具 , 亦 不 違背 其 本意 之 幫助 故意 , 於 民國 107年 6月 7日 某時 許 , 在 臺南市 某 處 申辦 行動電話 門號 0000000000 號 SIM卡 後 , 隨以 新臺幣 ( 下 同 ) 200 元 之 代價 , 出售 予 真實 姓名 、 年籍 不詳 之 成年 男子 使用 。 該 真實 姓名 、 年籍 不詳 之 成年 男子 及 其 所屬 詐騙 集團 成年 成員 取得 該 SIM卡 後 , 即 共同 意圖 為 自己 不法 之 所有 , 基於 詐欺 取財 之 犯意 聯絡 , 自 107年 7月 18日 15時 44分 許 起 , 以 該 SIM卡 為 聯絡 工具 , 陸續 假冒 張祐愷 之 同學 , 並 向 張祐愷 佯稱 : 其 積欠 貨款 有 急用 , 需 借款 5萬 元 云云 , 致 張祐愷 信以為真 而 陷於 錯誤 , 隨於 107年 7月 20日 12時 23分 許 , 匯款 5萬 元 至 指定 之 京城 商業 銀行 府城 分行 帳戶 ( 帳號 : 000000000000 號 ) 。 嗣 因 張祐愷 發覺 受騙 , 報警 處理 , 經 員警 調閱 上開 行動電話 門號 申辦 資料 , 而 查悉 上情 。 |
臺灣花蓮地方法院 | 106 | 7-9 | 106年度簡字第144號 | 一 、 犯罪 事實 : 馮祥明 明知 一般人 無故 取得 與 己 無 特殊 情誼 之 他人 金融 帳戶 使用 , 常 與 財產 犯罪 之 需要 密切 相關 , 而 可 預見 向 他人 蒐集 金融 帳戶 使用 者 , 可能 係 將 該 帳戶 作為 自己 或 提供 他人 實行 詐欺 取財 犯罪 之 用 , 猶 基於 縱 幫助 他人 遂行 詐欺 取財 犯罪 亦 不 違背 本意 之 不 確定 故意 , 於 民國 105年 3月 6日 至 同年 3月 10日 間 某 日 , 在 花蓮縣 玉里鎮 某 便利 超商 , 將 其 所 申請 之 合作金庫 商業 銀行 北朴子 分行 帳號 0000000000000 號 帳戶 之 存摺 、 提款卡 及 密碼 , 寄送 予 真實 年籍 姓名 不詳 、 自稱 「 蘇佳慧 」 之 成年人 。 嗣 該 不詳 之 人 及 其 所屬 或 轉手 之 詐騙 集團 成員 於 取得 上開 帳戶 金融卡 及 密碼 後 , 遂 意圖 為 自己 不法 所有 , 分別 基於 詐欺 取財 之 犯意 , 先後 為 下列 行為 : |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 | 109 | 7-9 | 109年度簡字第1411號 | 一 、 許庭萱 雖 預見 提供 自己 金融 機構 之 帳戶 、 提款卡 及 密碼 予 他人 , 可能 遭 利用 而 成為 財產 犯罪 之 工具 , 竟 仍 基於 幫助 他人 犯罪 之 不 確定 故意 , 於 民國 108年 10月 29日 , 在 高雄市 左營區 榮總路 統一 超商 華民 門市 , 將 其 所 申辦 之 臺灣 銀行 帳號 000 - 000000000000 號 帳戶 ( 下稱 臺銀 帳戶 ) 、 合作金庫 商業 銀行 帳號 000 - 0000000000000 號 帳戶 ( 下稱 合作金庫 帳戶 ) 、 彰化 商業 銀行 帳號 000 - 00000000000000 號 帳戶 ( 下稱 彰銀 帳戶 ) 、 郵局 帳號 000 - 00000000000000 號 帳戶 ( 下稱 郵局 帳戶 ) 、 台新 商業 銀行 帳號 000 - 00000000000000 號 帳戶 ( 下稱 台新 帳戶 ) 之 存摺 、 金融卡 及 密碼 郵寄 送予 真實 姓名 年籍 不詳 、 自稱 「 羅曉茹 」 之 人 使用 。 嗣 該 詐欺 集團 成年 成員 取得 上開 5 個 金融 帳戶 資料 後 , 即 共同 基於 意圖 為 自己 不法 所有 之 犯意 聯絡 , 於 附表 所 示 之 時間 , 向 張廖淳心 、 林煌基 、 曾宇鉦 、 林宏益 施用 如 附表 所 示 之 詐術 , 致 張廖淳心 、 林煌基 、 曾宇鉦 、 林宏益 陷於 錯誤 , 於 附表 所 示 之 匯款 時間 , 依 指示 匯款 至 許庭萱 上開 臺銀 帳戶 、 郵局 帳戶 、 彰銀 帳戶 內 , 旋 遭 提領 一 空 。 |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 108 | 10-12 | 108年度易字第111號 | 一 、 宋玉珠 於 民國 102年 8月 15日 , 在 臺北市 ○○區 ○○路 000號 開設 之 服飾店 內 , 自任 會 首 召集 每 會 新臺幣 ( 下 同 ) 1萬 元 , 採 內標 方式 , 每 月 15日 開標 , 底標 為 1,200 元 , 會期 自 102年 8月 15日 起 至 104年 6月 15日 止 , 會員 連同會 首共 23 會 之 合會 。 詎 宋玉珠 竟 意圖 為 自己 不法 之 所有 , 基於 詐欺 之 犯意 , 分別 於 103年 7月 15日 、 103年 9月 15日 , 利用 投標 時 部分 活會 會員 未 實際 到場 投標 之 機會 , 在 上址 服飾店 內 , 冒用 林建和 、 郭金 城 活會 會員 名義 , 以 2,500 元 之 金額 投標 並 得標 , 使 被 冒標 會員 郭金城 ( 起訴書 贅載 林建和 ) 以外 之 活會 會員 陷於 錯誤 而 交付 會款 , 以 此 方式 詐得 41萬 元 , 並 足生 損害 於 林建和 、 郭金城 及 各 期 活會 會員 。 |